有效价值

2024-05-21

有效价值(共12篇)

有效价值 篇1

刘淼张勤杰

近十年来, 价值相关性研究已经成为资本市场实证研究中最活跃的一个分支, 为该领域的相关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和方法支持。然而, 到目前为止, 价值相关性研究中还有几个尚未解决的问题, 其中以市场有效性对价值相关性的影响问题最为重要 (Beaver, 2002) 。

一、有效市场假说

有效市场假说最早由Samuelson (1965) 等人提出, 并由Fama (1970) 进行了全面阐述。有效市场假说的核心内容是证券价格总是可以充分反映可获得信息的变化, 证券的价格等于其“基本价值”, 即预期未来现金流的折现价值。

Fama (1970) 将与证券价格有关的信息分为三类:历史信息;公开信息;内幕信息, 相应地定义了三种不同程度的市场效率:弱式有效 (Weak Form Efficiency) 、半强式有效 (Semi-strong Form Efficiency) 和强式有效 (Strong Form Efficiency) 。

弱式有效:如果市场中的证券价格充分反映了其历史价格信息, 则市场达到了弱式有效, 或者说满足了弱式有效假说。这里讨论的历史价格信息应该包括历史交易价格、成交量和短期收益等。由于历史价格信息是最容易获得的信息, 因此, 弱式有效是证券市场能够表现出的最低形式的效率。如果能够从证券价格信息中发现可以获取超常收益的信息, 那么市场中的每一个参与者均可以做到, 因为发现证券价格信息变动规律十分简单方便, 对于任何一个懂得计算机程序和肤浅统计学知识的人均不是难事, 其结果就是超常收益将在竞争中消失。由于所有的历史价格信息已经全部反映在价格中了, 基于历史价格信息进行的对未来价格趋势的预测将是无效的, 也就是说依照历史价格信息所进行的“技术分析” (Technical Analysis) 将无法使投资者获取超常收益。

半强式有效:如果市场中的证券价格不仅充分反映了其历史价格信息, 而且还反映了所有影响公司未来价值的公开信息, 则市场达到了半强式有效, 或者说满足了半强式有效假说。公开信息包括公司公布的财务报表、股利信息、融资信息和其他影响其未来价值的公开信息。与弱式有效相比, 半强式有效要求更加复杂的信息处理过程, 投资者必须掌握经济学和统计学的知识, 并且对各种行业和公司的特征有深入了解, 掌握这些知识和技术需要天赋、能力和时间。用经济学的语言来描述就是这种努力需要付出昂贵的代价, 同时有能力获得成功的机会非常少。由于所有的公开信息已经全部反映在价格中了, 基于公开信息对未来价格趋势的预测将是无效的, 也就是说基于公开信息所进行的“基本分析” (Fundamental Analysis) 将无法使投资者获取超常收益。

强式有效:如果市场中的证券价格反映了所有的信息, 包括历史价格信息、公开信息和内幕信息, 那么市场就达到了强式有效。与其他两种形式的有效相比, 强式有效市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强式有效市场中, 即使某些掌握真实且有价值内幕信息的投资者都不能够利用这些信息获取超常收益, 如此高的效率是很难让人信服的。即使有效市场忠实的支持者, 都不会因为发现市场尚未达到强式有效而感到奇怪, 也就是说, 真实且有价值的内幕信息仍然可以带来超常收益。另外, 根据实证研究所获得的证据, 似乎也未能证实市场达到了强式有效。在强式有效市场中任何针对信息的收集和处理工作均是徒劳的, 被动投资策略 (Passive Strategy) 是唯一理智的选择。

二、有效价值相关性假说

有效市场理论为价值相关性研究的信息分级提供了一个可参考框架。在有效市场理论中, 有效性等级 (弱式、半强式和强式) 对应着信息是否被包含在市场价格当中以及是否为公开信息, 这两个标准决定了弱式和半强式以及半强式和强式之间相互过渡的“门限”。与有效市场理论类似, 我们可以根据信息异质性来定义价值相关性的等级。本文综合考虑以下四类信息:财务报表已确认信息;已披露但未被财务报表确认的信息;未披露也未被财务报表确认的公开可得信息;内幕信息。

第一, 所谓已确认 (Recognized) 信息是指会计账目列示并满足有用性和可靠性要求的信息。FASB在关于财务会计概念的解释中对“确认” (Recognition) 的定义是:作为资产、负债、收入、费用或其他科目将某一项规范且完整地记录或加入到财务报表之中的过程。确认还包括将该项目数据纳入到财务报表的合计当中, 并对其进行语言和数字的描述。

举例来说, 已确认信息包括现金交易 (现金销售、新设备支付) , 应计交易 (赊销和赊购、计提项目) 。盈余和账面价值主要由交易信息组成, 所以, 大多数现有的价值相关性研究通常检验了交易信息的价格相关性。根据美国通用会计准则 (GAAP) , 所有有关交易的信息均在交易发生期内确认。例如, 发生赊销交易通常会增加收入和资产。当然, 这需要对未来现金流有一个合理的确定性要求。另外, 在GAAP或其他会计准则情况下, 反映价值变化的非交易信息同样可能在盈余中或作为未实现收益的一部分得到确认。例如, 按照澳大利亚会计准则委员会 (AASB) 1041号有关非流动资产再估价的规定, 如果非流动性资产在重估过程中贬值, 必须将此变动进行确认, 而如果资产升值, 则可以自行决定是否确认。按照AASB1012号有关外币换算的规定, 汇兑损益既可以在盈余中也可以在未实现收益中予以确认, 可根据交易的性质决定。我们看到, 如果资产重估和汇兑损益在未实现收益中确认, 那么盈余或综合收益的价值相关性必然发生变化。

无形资产的确认也是价值相关性研究中的重要内容。通常来说, 只有通过企业外部交易获得的无形资产才需要确认。例如, 根据我国财政部2006年颁发的《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的规定, 利用现金支付方式获取专利权可通过资本化进行确认。Lev和Zarowin (1999) 表明R&D的资本化和摊销通常可以改善收入与费用的匹配关系进而提高盈余的价值相关性。所以, 一般会计准则对于无形资产进行确认的国家, 盈余的价值相关性也相对较高。

第二, 对于已披露但未被财务报表确认的信息 (包括财务和非财务信息) 的理解首先要从披露的定义出发。DevidFridayetal. (1999) 指出美国财务会计准则 (SFAS) 并没有明确给出披露的定义, 但该文认为已披露信息与财务报表已确认信息之间有一定的区别, 所谓已披露信息是指那些在财务报表的附注中明确列示, 但未被作为资产、负债、收入、费用或其他科目规范且完整地记录的信息, 比如外币资本折算方法、存货计价方法、承诺事项、或有事项等。

第三, 所谓公开可得信息是指那些未在财务报表附注中披露也未被财务报表确认的信息, 但是这些信息又是公开可得的。例如, 同行业内其他公司的盈余公告, 已发布的宏观经济信息以及公司CEO的变动等。

第四, 类似Fama (1970) , 这里定义的内幕信息与公开可得信息相对应, 指非公开渠道信息, 例如, 知情人内幕信息及交易者信息等。

这样, 通过将信息划分为上述四类, 本文建立了价值相关性的分级, 可称之为有效价值相关性假说, 具体描述如下:一是对应财务报表已确认信息的价值相关性可称为弱式价值相关性;二是对应财务报表已确认信息、已披露但未被财务报表确认信息以及既未披露也未被财务报表确认的公开可得信息的价值相关性可称为半强式价值相关性;三是对应着所有公开可得信息和内幕信息的价值相关性可称为强式价值相关性。

摘要:在有效市场理论中, 价格反映了不同类别的信息, 市场有效性检验本质上就是检验价格对于信息种类的依赖程度。因此, 信息异质性是非常重要的前提条件。但传统价值相关性研究中恰恰忽略了信息异质性问题, 以信息同质为前提假设的研究从根源上限制了价值相关性研究的广泛适用性和发现能力。文章将借鉴有效市场理论对于信息异质性的理解, 对传统的价值相关性理论进行拓展, 并提出适用性和操作性更强的有效价值相关性假说。

关键词:有效市场假说,有效价值相关性假说,价值相关性

参考文献

[1]、Barth, M., Beaver, W.H.and Lands-man, W.R.The relevance of value rele-vance literature for financial accounting standard setting:another view[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2001 (31) .

[2]、Beaver, W.H., and William, H.Per-spectives on Recent Capital Market Re-search[J].Accounting Review, 2002 (77) .

[3]、孟焰, 袁淳.亏损上市公司会计盈余价值相关性实证研究[J].会计研究, 2005 (5) .

[4]、王化成, 程小可, 佟岩.经济增加值的价值相关性——与盈余、现金流量、剩余收益指标的对比[J].会计研究, 2004 (5) .

有效价值 篇2

内容摘要:为了保证顾客体验品牌化的顺利实现,企业需要实施体验营销、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并且加强企业创新能力的培养。顾客体验品牌化是使企业的品牌代表一种顾客需要的体验价值,向顾客传递,并使其感受到这种价值。它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是明确品牌承诺的内容,也就是确定顾客体验所要传递的价值;另一个方面是品牌承诺体验价值的传递,主要是对影响体验价值大小因素的设计,实现品牌承诺内容。

关键词:体验体验经济顾客体验品牌化

在体验经济时代,消费者需求层次有了很大提高,其突出特点是:情感需求占据主要地位,对于个性化产品和服务的需求越来越高,从注重产品本身转移到注重接受产品时的感受。许多企业适应了体验经济时代市场环境的变化,成功塑造了代表体验价值的品牌,如世界著名的咖啡品牌“星巴克”为顾客创造了除了家和办公室以外的“第三空间”;“宜家”品牌所代表的已经不是设计精良,功能齐全,价格低廉的家居用品,而是一种“美好生活”体验。国内也有许多成功进行顾客体验品牌化的企业,如安徽合肥的餐饮品牌“**庄”,腾讯公司的“QQ”等。

在体验经济时代,企业所面对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如何适应这一变化,塑造一个成功的品牌是一个有意义的研究课题,本文针对体验经济时代企业所面对的市场环境特点,首先分析了顾客体验品牌化的内涵,然后提出顾客体验品牌化的实施框架,并为其成功执行提出一些建议。

1品牌及顾客体验品牌化的本质

(一)品牌的本质

人们对于品牌的理解是不断深入的。早期的品牌观念大多是从企业的角度认识品牌,即把品牌看成是企业自己的东西,如认为品牌等同于产品、服务;认为品牌是用来区别不同竞争对手产品和服务的一整套符号系统;或者认为品牌是“销售者向购买者长期提供的一组特定的特点、利益和服务”。

在体验经济时代,顾客的需求上升到了较高的层次。他们注重使用产品的感觉,注重与企业的服务流程、人员、组织等要素接触时的心理感受,他们希望获得个性化的消费,并愿意为获得独特体验而支付高代价。所以,在体验经济环境下,品牌的本质是顾客对于企业传递体验价值的认知。只有具有针对性的体验价值承诺,并能积极兑现这种承诺的品牌才能成功。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企业必须实行顾客体验品牌化。

(二)顾客体验品牌化本质

肖恩史密斯认为顾客正在寻找能够填补他们生活方式的服务体验,以及能够大致说出他们愿望的品牌,把这两样放到一起,就是顾客体验品牌化。基于对体验以及品牌本质的认识,笔者认为顾客体验品牌化是使企业的品牌代表一种顾客需要的体验价值,并向顾客传递这种体验价值,使顾客感受到这种价值。它包括两个关键的部分:一是明确品牌承诺的内容,也就是顾客体验所要传递的价值,要保证这种价值是顾客需要的并且与竞争对手相比具有差异性;二是品牌承诺体验价值的传递,主要是对影响体验价值大小因素的设计,实现品牌承诺内容。

2顾客体验品牌化实施框架

顾客体验品牌化的实施需要经历这样的过程,如图1所示。首先分析顾客体验世界,了解顾客体验需求,在此基础上设计品牌承诺,选择提供给顾客的体验价值;然后,传递品牌承诺价值,这需要对体验线索以及接触面进行设计,并要致力于不断创新。笔者对顾客体验品牌化主要的六项工作进行论述。

(一)分析顾客体验世界

分析顾客体验世界是对顾客体验进行研究,获得生动的顾客内心想法。这些想法是顾客体验品牌化工作的起点。首先应当对目标顾客追求的价值进行详细分析。一切消费都是以价值为归依的,顾客消费体验的目标也是为了获得一定的价值。因此,顾客体验品牌化中对于品牌承诺价值的确定正是基于顾客消费所追求的价值目标。特里A布里顿和戴安娜拉萨利结合心理学、社会学以及价值论专家的研究成果,将消费者购物时追求的价值分为生理、精神、智力和情感四类,并指出在体验经济时代,消费者追求的价值主要集中在后面三类。其次,分析顾客体验参与流程中,每一个接触点上的顾客体验。体验价值的创造是一个完整的流程,包括了不同的环节和细节。

(二)建立顾客体验平台

建立顾客体验平台是企业确立为顾客提供什么样的体验。首先需要明确体验定位,也就是描述品牌代表什么。与传统的基于产品的.定位不同,体验定位是以顾客体验价值目标、体验参与流程、竞争者体验提供情况等对顾客体验世界分析的结果为基础的。这种定位更加深入顾客内心,能牢牢抓住顾客。其次,设计体验价值承诺,也就是描述顾客能得到什么。它在作用方面是与产品的功能价值陈述相等的,而后者常常注重于产品功能上的特点和好处,前者则是以体验的词汇描述了顾客希望从品牌中得到的特殊价值。最后,明确体验的实施主题,它统领了各种体验线索。主题的设计必须符合体验定位,具有承诺的体验价值。

分析顾客体验世界和建立体验平台这两项工作是确定体验品牌承诺的主要部分,通过这两项工作可以明确企业品牌是什么,与竞争对手相比它向顾客提供了什么样的独特价值。确定了品牌承诺之后,企业必须兑现这种承诺,也就是要将品牌承诺的体验价值有效传递给顾客,这样才能实现顾客体验品牌化。

(三)设计体验线索

顾客与各种线索的互动促使了体验的产生。企业可以通过设计各种线索来构建体验,同时通过控制线索的质量来影响体验价值的大小。在促使顾客体验形成的各种线索中,产品是影响力最大的线索之一。顾客对产品的体验主要是基于产品的功能、物理、美学和关联四个属性设计。产品线索设计的好坏会直接影响体验价值的大小,从而影响品牌承诺体验价值的传递。第二个重要的体验线索是情境。情境是独立于单个消费者和单个刺激客体之外,在特定场合和特定时点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微观因素的总和。大多数情况下,情境因素不会直接影响产品的功能,但它们会在顾客的消费过程中影响他们的消费感受,从而影响着体验以及体验价值的传递。第三个线索是沟通,包括宣传手册、印刷广告、电视广告、网页设计等等所有顾客接触到的,用于宣传品牌的要素,它们能够向顾客主动宣传品牌体验。最后一个体验线索是员工。员工是影响顾客体验形成要素中一个的重要主体,企业设计的体验主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员工负责实现的。员工的语言、态度、行为、技能等方面的表现会极大影响顾客体验价值。与其他体验要素不同,员工的表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员工自己,企业可以通过对员工的培训、激励、管理来使其做出符合体验要求的表现。

(四)设计接触面

顾客接触面是指发生在公司和顾客之间动态的信息和服务交换。顾客接触可以是顾客与企业员工之间面对面的接触,或者是通过电话、传真、信件等非直接的接触,还可以是顾客与企业自主设施、设备之间的接触。接触面设计要求建立与顾客的接触并在每一接触点上对各种体验线索进行设计整合,提高顾客的接触体验。

(五)创新

为了能够一直为顾客提供具有高价值的体验,企业必须致力于不断创新,并保持竞争优势。这种创新可以是突破性的,能够彻底改变顾客体验的新产品、服务的创造;也可以是对现有体验线索和接触面上原有设计的改变;或者是在新产品上市、公关、广告和促销、其他顾客能注意到的活动等方面进行的营销创新。不论何种程度的创新,都应当能够给顾客带来新奇、愉悦感,能够提高顾客体验价值。

(六)整合顾客体验

体验具有整体性,只有当顾客接受到完整的体验而不是零散的印象时,顾客体验品牌化才算成功。所以,企业必须对顾客体验品牌化前面五个部分进行整合,从顾客体验世界的分析,到体验平台建立,再到各种体验线索的设计,以及在实施过程中进行的各种创新,都应当保证与体验定位、体验主题相一致,并确保品牌承诺体验价值与实施中传递的体验价值相一致。

顾客体验品牌化所需保障

顾客体验品牌化需要企业付出长期、全面的努力。首先,需要企业实施体验营销。体验营销最突出的特点是关注顾客体验、关注消费情景、并且认为顾客是理性与感情兼顾的。只有实施体验营销才能保证顾客体验化的顺利实现。

其次,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企业首先应当雇佣有能力满足顾客期望的员工,对他们进行培训,使他们具备向顾客传递正确体验的态度、技能和才智。要按体验标准评估员工行为,并建立起相应的奖励机制,奖励正确行为。另外,还要保证他们的工作有挑战性并且个人能得到回报。如果员工感到枯燥、压抑,或者认为管理层忽视了自己的努力,他们就不可能传递太好的体验。

最后,需要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企业需要不断创新,以保证提供给顾客持续不断的体验价值。从突破性的创新、现有设计的创新到营销的创新,都需要企业创新能力的支持。在企业创新过程中,会受到习惯势力、对不确定性的厌恶感,以及目光短浅等障碍的影响。企业应该注意破除各种障碍,鼓励员工的创新行为,培养员工的创新意识,保证顾客体验品牌化的实施。

3结论

体验经济的到来给企业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理论界和业界应当携手共同应对挑战,抓住机遇,使企业在新经济环境中有更大的发展。体验经济将是人类进入的下一个经济时代已成为不可争辩的事实。在新的市场环境中,为了保证品牌的成功,企业应当使品牌代表一定的体验价值,并能将这种价值有效传递给顾客,也就是要做到顾客体验品牌化。为了成功塑造一个体验品牌,需要企业实施体验营销,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以及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美)B约瑟夫派恩,詹姆斯H吉尔摩著,夏业良译.体验经济[M].机械工业出版社,

2.(美)飞利浦柯特勒著,洪瑞云等译.营销管理(亚洲版.第三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英)肖恩史密斯,乔惠勒著,韩顺平等译.顾客体验品牌化:体验经济在营销中的应用[M].机械工业出版社,

有效取舍适度调整体现价值 篇3

一、观点碰撞篇

【案例描述】教研活动中教研组长罗列出大班“谢谢你”主题中教材上的所有教学活动。请每位教师根据自己的理解采用贴粘纸方法对主题教学活动进行取舍与安排。其中,“服务到我家”“爸爸(妈妈)是牙医”这两个活动被大多数教师舍弃。主要原因为:“服务到我家”是让幼儿了解家政服务的内容和特点,而乡镇几乎没有家庭请家政来家中服务,幼儿缺乏相关知识经验:幼儿的父母中没有人从事牙医工作,“爸爸(妈妈)是牙医”活动缺少有关的教学资源。

【案例分析】教师往往基于幼儿的实际生活经验、教学资源条件等方面的考虑而决定是否删除某一教学活动。那么,上述被删除的教学活动是否存在教育价值呢?“谢谢你”的主题目标之一是让幼儿了解到各种不同职业的人的劳动和付出,从而体会到接受他人帮助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服务到我家”教学活动恰恰能够充分地说明这一点。其实,细细挖掘家政服务内容,乡镇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也时有接触。比如,每家每户都需要送煤气,部分家庭会订报纸或牛奶。因此,幼儿对家政服务还是有所了解的,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但对搞卫生、做饭菜等家政服务的其他内容又不了解,这对乡镇幼儿来说是一次很好的挑战。既然教学活动存在着教育价值,那么轻易舍去的做法是否可行,怎样开展好被舍去的教学活动,体现其教育价值,就成为我们一个新的研究点。 二、现场教学篇 【案例描述】在对“服务到我家”各活动环节讨论后,我们将该教学活动进行了优化。比如,“服务到我家”原有的导入环节是情境表演活动:妈妈在家打字时电脑坏了,打电话请家政人员上门修理后电脑恢复正常,继续工作。考虑到我园幼儿缺乏修理电脑的生活经验,我们将活动的导入环节更改为课件播放:幼儿园阿姨在食堂烧菜,烧到一半时煤气没有了……通过“怎样帮助阿姨解决煤气”的问题引起幼儿思考,在幼儿自由回答后播放阿姨打电话请煤气站的工作人员送煤气来的课件……从而让幼儿知道这种上门为家庭提供的服务叫做家政服务,初步感受家政服务给生活带来的便利。

【案例分析】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材只能作为教课的依据,要教得好,使学生受益,还要靠老师的善于运用。”也就是说,教师应从实际出发科学地处理教材,灵活地驾驭教材。只有用活教材,才能教活教材;只有教活教材,才能促进幼儿各种能力的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当教学活动的内容稍稍偏离幼儿的生活经验时,我们可以适当调整有关活动环节,以使幼儿从自身的生活经验出发去解决实际问题。

三、分享感受篇

【案例描述】在对“服务到我家”教学活动进行优化后,我们请一位教师示范教学。从幼儿的参与性来看,此活动的教育价值得到了较好的体现。执教者从送煤气的家政服务开始,引导幼儿了解了月嫂、修理管道、送外卖等平时不接触的家政服务内容,“服务到我家”让幼儿知道了家政服务的概念,了解并感受了家政服务带来的便利,拓展了幼儿原有的知识经验。对于生活在乡镇的幼儿同样具有教育价值。通过观看后的讨论,教师一致认为当初随意舍去某个教学活动的方法是不可取的,

【案例分析】从教学活动的取舍——具体分析——现场教学,教师们的感受得到了升华,经验得到了提升。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们学到了教材取舍和调整的一些方法: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补充和删减:替换教学内容的某个环节;扩展教学内容或活动步骤;调整教学顺序或教学方法;等等。另外,从教学效果来看。修改后的“服务到我家”教学活动发挥了其对幼儿的教育价值,达成了主题活动目标。

注重价值引领促进有效学习 篇4

老师出示题目并提出要求:这是一块长方形篮球场, 长26米, 宽14米, 请你先独立计算它的周长, 再在小组里交流, 看谁的算法多?

学生小组内交流后全班交流:

生1:26+26=52 (米) 14+14=28 (米) 52+28=80 (米)

生2:26+26+14+14=80 (米)

生3:26×2=52 (米) 14×2=28 (米) 52+28=80 (米)

生4:26+14=40 (米) 26+14=40 (米) 40+40=80 (米)

生5:26+14=40 (米) 40×2=80 (米)

生6:26+26=52 (米) 14×2=28 (米) 52+28=80 (米)

生7:26×2=52 (米) 14+14=28 (米) 52+28=80 (米)

在交流过程中, 老师不断地边板书边提问, 还有不同的算法吗?学生的思维也非常活跃, 想到的算法越来越多, 直到黑板写不下了, 老师才说:“你们想到的办法真多啊!老师感到高兴!你们计算长方形周长的方法虽然不同, 结果却一样, 说明这些方法都是正确的。今后你们喜欢哪一种方法就用哪一种计算, 好吗?”

透视这个案例, 我们不难看出, 教师在努力创设自由开放的教学环境, 张扬学生的个性, 鼓励学生算法的多样化, 这是应该肯定的。但是仅有这些个性化的想法就足够了吗?面对这些个性化的想法, 教师应该怎么办?这里就有一个价值引领的问题了。《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 》明确指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建构主义教学观也认为, 教学应在教师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 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和合作者。那么, 教师怎样在动态的课堂上实现对学生的价值引领呢?我认为以下策略不可少。

一、适时点拨, 引领学生有效探索

点拨是一门艺术, 古人曾有画龙点睛的例子, 可见点拨得好会出神效。因此教师要抓住时机巧妙点拨, 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学习。

1. 在选择方法时点拨, 促形式走向实质。

新课程提倡鼓励学生算法多样化, 但多样化呈现后教师适时点拨, 引导学生对一些个性的方法进行比较、归纳, 引领学生从形式走向实质, 这既是一门艺术, 更是一份责任。前面所述“长方形与正方形周长计算”的案例就是一个典型的教师价值引领偏差的例子。学生交流中的七种方法经仔细分析, 不外乎两种:一种是长乘2加宽乘2;一种是长与宽的和乘2, 其余的算法只不过是运算技巧上的改变, 况且这两种方法也是根据周长的意义把四条边的长度相加, 最终还是一个如何简便计算的问题。因此, 在这七种方法出现之后, 教师就应适时点拨:你认为这些方法有什么内在联系?你最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通过点拨, 学生开始冷静地把自己的方法与别人的方法进行比较, 从而接纳别人好的算法。这样就实现了过程性目标与知识、技能目标的融合, 真正做到去粗取精, 去伪存真。因此, 教师必须在引导学生对各种算法的比较过程中排除一些表面现象, 引领学生发现其中的实质!

2. 困惑时点拨, 使迷惑走向顿悟。

波利亚说过:“学生应当有尽可能多的独立工作经验。但是如果让他独立面对问题而得不到任何帮助或帮助不够, 那么他很可能没有进步。”因此, 当学生独立思考有困惑时, 教师应适当点拨, 帮助其从迷惑走向顿悟。如教学“长方形的特征”时, 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用12根小棒 (每4根小棒同样长) 摆出6个长方形 (小棒的连接处用橡皮泥) , 看看能否摆出?学生面对这一题目, 虽冥思苦想, 却仍不能摆出。我知道他们是受平面图形思维定式的影响, 找不到正确答案了。于是我点拨道:如果不将这些长方形放在一个平面内, 可以摆出吗?试试看。学生猛然醒悟, 尝试着转向空间结构去探索, 顺利找到了正确答案。教师的点拨、启发, 使学生从新的角度思考问题, 收到了“点石成金”的效果。

二、必要讲解, 引领学生走捷径

新课程强调学习方式的转变, 提出动手操作, 自主探索, 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因此不少老师认为新课程的学习方式只能是探究学习, 教师在课堂上不必讲授, 否则就是接受性学习。我们不止一次看到这样的情景:热热闹闹的小组讨论后, 问题回答不到点子上, 教师急得满头大汗, 表情尴尬, 或者就是课前打好“埋伏”, 来个假探究。新课程提倡探究学习是针对以前过分强调教师讲, 学生听, 教师问, 学生答这种单一的接受性学习方式提出的。学习方式的选择, 要看其是否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我认为, 在课堂教学中必要的讲解不能否定, 因为它不仅能节省时间, 还能排除“伪探究”的现象, 对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精神有着较大的作用。如, 我上的一次公开课———“圆的面积”, 从复习其他平面图形面积的推导方式入手, 过渡到学生提出是否也可以把圆转化成已学过的长方形的面积, 我暗自惊喜, 当即加以引导:你们这个建议真好。下面就请你们用手中的圆动手操作, 看看是否能转化成长方形。学生认真地探索, 时间1分钟1分钟地过去了, 学生的探究仍无进展。最终, 一位学生轻轻说道:“老师, 圆是无法变成长方形的, 因为圆是曲线围成的图形。”这时, 我才意识到班上的同学是无法探究出来的。怎么办?只有我讲了。于是, 我出示课件并伴之解说, 学生看得真切、听得清楚、学得踏实, 很快地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课后, 听课老师一致认为, 把圆等分成若干份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这一方法, 一般学生确实无法想到, 古代科学家也是费尽心思才找到这个答案的, 我们的学生怎么能在几分钟内顺利探索出来呢?这说明必要的讲解是非常可取的, 它能使学生的动手操作有方向, 自主探索有目标, 合作交流出成果, 使学生探索过程压缩, 探索时间缩短。

三、艺术纠错, 引领学生错后“长智”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与价值取向 篇5

王敏勤

新课程理念下怎样才算一堂好课,这是目前讨论比较多的一个问题。一般说来,评价一堂好课的标准除了要看教师的基本素质以外,主要有如下几点要求:1.在课程目标方面,师生是否明确并落实了三维的课程目标;2.在教学方式方面,教师是否转变了教的方式和学生是否转变了学的方式;3.在使用教材方面,教师是否能够做到用好教材并超出教材,能够开发课程资源;4.在教学效果方面,学生的收获是否大,课堂教学的效益是否高。实际上,在这四个方面,最主要的还是看课堂教学效果。但课堂教学的效果主要是指什么,这就涉及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价值取向问题。

一、什么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现在我们都知道: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艺术。其实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有一个漫长的过程。在20世纪以前,在西方的教育理论中占主导地位的教学观是“教学是艺术”,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影响教学过程的因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每个教师的情况不同,每个班学生的情况不同,所以教学是无规律可循的,是难以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研究的。教学只能是一种教师个性化的、没有“公共的方法”的行为,是一种“凭良心行事”的、“约定俗成”的行为。

但是,随着20世纪以来科学思潮的影响,以及心理学特别是行为科学的发展,人们才逐步意识到,教学也是科学。也就是说,教学不仅有科学的基础,而且还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教学是一种有规律的行为,教学的结果是可以测量的。所以人们才提出:教学不尽是一种艺术,也是一门科学。有效教学(effective teaching)的理念正是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它是“教学是艺术还是科学”之争的产物。有效教学的核心问题就是教学的效益问题,即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是高效的、低效的还是无效的? 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比如,一个教师承担了一个班的数学教学任务,在期末考试和总结的时候,人们看这个班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是进步幅度大还是幅度小,以此衡量教师教学效益的大小。

但在日常教学中,我们更多的是看一堂课的教学效果。具体到一节课,所谓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在规定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师生对既定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这个定义有两方面的规定性: 1.强调课堂教学时间的规定性

我们提出向课堂要质量是指向40分钟(小学)或45分钟(中学)要质量,就是说,在规定的教学时间内教师要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学生要实现既定的学习目标,而不是随意的把时间前伸和后延,如果学生在课前预习占用太多的时间也是增加学生的负担,如果学生在课后布置很多作业更是增加学生的负担。我曾经提出评价教师教学水平的标准:高水平的教师向课堂要质量,低水平的教师向课下要质量。这几年我研究了许多名教师的案例,他们的教学质量高、升学率高,而学生的负担却很轻,其奥妙就是向课堂要质量,所有的问题都在课堂上解决,很少留课后作业甚至没有作业。如辽宁的魏书生、北京的孙维刚、马芯兰等。我们在日常教学中也经常发现这样的现象:对桌办公的两个老师教平行班,一个老师整天忙得晕头转向,不是批作业就是给学生个别辅导,工作非常敬业,但师生的负担都很重,是以牺牲师生的身心健康为代价取得成绩的。而另一个老师可能课后作业很少,也很少给学生个别辅导,课后主要是研究教法,师生都不累,教学成绩却很好。其关键就是抓住了课堂教学这个环节,力争所有的问题都在课堂解决,不把问题和作业推向课后。

2.强调教学目标的规定性

在课堂教学的开始,教师是否应该把课程目标告诉学生(书面的或口头的),这个问题争论了多少年没有定论。有的老师说:我在教案中有课程目标,但我不能告诉学生。为什么?因为我的课堂教学设计是很艺术的,事先学生不知道一堂课的教学目标,有一种神秘感,愿意听我的课。如果学生一开始就知道了一堂课的教学要求和目标,就不愿听课了。教学固然需要艺术性,但更要注重教学效果。在课程改革之前教师不告诉学生教学目标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过去是先教后学、以教定学,学生围着教师转,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所以课前教师是否告诉学生教学目标并不重要,只要教师知道就行了。但课程改革提出要转变教与学的教学方式,要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教师的教为学生的学服务,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事先不知道一堂课的课程目标,就没法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就很难转变学习方式。另外如果一堂课没有具体的教学目标,很难评价这堂课效率的高低。美国的教育学家布卢姆说:“有效的教学始于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是什么。”

二、什么是课堂教学的价值取向

一堂课怎样才算是有效?有效的标准是什么?这里有一个价值取向问题。离开了价值取向讨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很模糊的。所谓课堂教学的价值取向就是教学目标的方向性问题。也就说,在一节课上,在有限时间内,师生做什么最有价值。做有价值的事才是有效的,价值越大效益越大。比如,在数学课上,教师带着学生做游戏,虽然数学知识没有学到多少,但学生很开心,有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但这节课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在有限的时间内师生做什么最有价值?这就是价值取向问题。

再比如:目前谈论比较时髦的课堂教学的“预设与生成”问题。其实这个问题在过去就有:教师的备课就是预设,教师在课堂教学灵活变通就是生成,并不深奥。我听过这样一节课:有个老师正在上数学课,讲一元二次方程组的解法,突然教室里来了一只猫,老师话题一转,引导学生讨论起了对动物的保护问题。有人觉得这是一堂自然生成的好课,是创新,是一堂跨学科的综合课。我认为:什么时候讨论动物的保护问题都有价值,但具体到这一节数学课,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什么,这堂课要完成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在这里讨论动物的保护问题虽然也有价值,但却脱离了教学目标,是无效的或低效的。

 再比如:在一节语文课上,老师让学生表演一个小品,虽然这个小品与课文的关系不大,但也能锻炼学生的表演能力和表达能力。对这样的课如何评价?特别在当前的课程改革中,有些教师只注重形式的活跃,堂堂都有分组讨论,堂堂都有表演和抢答。这就涉及到课堂教学的价值取向问题。师生一定要明确:一堂课的主要任务是干什么,在有限的时间内首先要完成主要任务,主要任务完成了,课堂教学的效率才能提高。

美国哈佛商学院经常给学生讲述一种很有效的做事方法:80对20的法则。即任何工作,如果按价值顺序排列,那么总价值的80%往往来源于20%的项目。简单地说,如果你把所有必须干的工作,按重要程度分为10项的话,那么只要把其中最重要的两项干好,其余的8项工作也就自然能比较顺利地完成了。课堂教学也是如此。在一堂数学课上,有价值的事很多,比如让学生唱歌,可以增加他的音乐素养;让学生表演,可以增强他的表演能力。但教师要清楚这节课的主要任务是什么,这节课主要是围绕什么来开展活动,评价一堂课的标准不是看搞了什么活动,而是完成了什么任务。

三、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与长效和短效问题

新课程提出了三维的课程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有的老师一直感到困惑:这三维的课程目标在课堂教学中是什么关系,应以什么为主?这实际上也是一个价值取向问题。对于三维的课程目标,我认为应以知识和技能为主线,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都是以知识为载体来实现的。其关系图示如下:

所谓过程与方法,是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运用了什么方法,是教师灌输获得的还是自主探究获得的,其价值不同;所谓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是以什么样的情感和态度来参与的,是积极主动还是消极被动?是富有兴趣还是厌学乏味?通过一节课的学习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环保观等价值观念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这一些都以知识为载体。所以在课堂教学中不能淡化知识的教学。建国后我们进行了八次课程改革,有成功的经验,有失败的教训,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双基教学)是一条基本的经验,所以不能淡化。

核心价值观的有效传播 篇6

这是一个说什么和怎么说的问题。这两点解决得如何,决定着传播的效果。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传播,至少也要解决好这两个问题。否则,光是直白地讲,耳提面命地灌,很难说效果如何。

2009年,世界媒体峰会在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举行。作为执行主席的新华社社长李从军,自然要向世界顶级媒体的领导人传播我们的价值取向,传播我们的核心价值观,传播我们对媒体功用、责任的认识。怎么讲呢?他没有“直奔”主题,而是从他经历的故事讲起:

“20多年前,我还在渤海湾一所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时,看到一条报道:一只鲸鱼在那个海湾搁浅了,奄奄一息。当地村民闻讯蜂拥而至,为的是能得到一块鲸鱼肉。等救护人员赶到时,可怜的鲸鱼,只剩下了残骸骨架。”

他的话深深吸引了路透、美联、BBC等全球一二百家顶级媒体机构领导人,很多头戴同声传译耳机的嘉宾盯着他的脸全神贯注地听。这时他感慨地说:“看到这则报道,我十分震惊,内心被深深地刺痛。当时我想,如果我是做媒体的,一定要竭盡全力,通过新闻报道,唤醒民众的生态和环保意识。”接着他说,就在峰会举行的2009年3月,他又在电视上看到一则报道:杭州湾同样发生了鲸鱼搁浅的事情。那只庞然大物,尽管奋力挣扎,想游回大海,但却越陷越深。当地群众发现后,积极营救。大小两艘渔船、18位警民,冒着船毁人亡的危险,奋战两个多小时,使那只搁浅的鲸鱼起死回生,重归大海。

在听众又被深深吸引时他讲道:看到这则报道,不禁又回想起20多年前那令人伤心的一幕。两只鲸鱼完全不同命运的遭遇意味着什么——反映了社会的进步,民众观念的重大跨越。毋庸置疑,在此进程中,媒体功不可没。

国人的风貌和价值观,中国媒体的责任、追求、影响,就这样走入顶级世界媒体领导人心里。峰会之后,新华社在世界各地的传播力建设大大加快,新华社报道的影响越来越大。李从军社长的作品又相继登上《华尔街日报》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网站等媒体,而且每次发表都引起连锁反响。

如果不是鲸鱼故事,而是讲中国政府的环保政策和国民教育举措,再列举一串数字,就很难预料是什么样的传播效果了。所以说,承载价值观的载体的选择很重要。

其实无论多正统、高深的东西,都可以以自己的话语方式来说,都可以有个性地表达。比如胡锦涛同志的“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一出口便让人记住,且广为流传。

课堂生成的价值体现及有效利用 篇7

在新课程理念下, 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教学不是单向、封闭、静态的知识传授过程, 而是师生多向、开放和动态的对话、交流过程, 而这种多向、开放和动态的对话、交流过程意味着更多的不确定性和突变性。[1]由单向走向多向、由封闭走向开放、由静态走向动态, 这一切都决定了课堂生成应有的价值。

1.生成是鲜活而又生动的

生成能够改变课堂的进程, 让课堂愈加鲜活。这种鲜活不仅来自于内容、形式, 也来自于方法、体验, 鲜活的课堂让人感动和振奋, 生动的课堂让人感到妙不可言!一些教师对生成持有这样的看法: “‘生成’的课堂教学, 不是完全根据教师的事先设计进行, 而是随着教学活动的展开, 由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 随时调整教学进程, 让教师和学生的思想不断碰撞, 迸发创造之火, 产生新的学习需求、新的学习方向, 进行共同创造的过程。”可见, 生成是随着教学活动的展开而产生的, 是师生共同创造的过程。课堂生成的价值首先在于不确定性和突变性下的精彩, 这种不确定性和突变性孕育着鲜活的内容、思路、方法等, 于学生方面则表现为思维的随性流淌以及个性的自由解放, 具有原生态意味的课堂变得更加灵动、更有灵性、更显灵气!

2.生成是变通而又自然的

古人云:变则通, 通则达。在新课程下, 课堂充满着变化的因素, 可以看到, 无论是预设下的生成还是意料之外即时生成的资源, 都具有一定的变通性, 它改变了原有的进程, 需要教师、同伴对过程做出新的调整, 启迪了智慧、促进了发展。生成又是一种自然的过程, 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活动, 这种活动未能达到完全自控的状态, 也没有极强的预见性, 只是伴随着学生经验的累积、个性的发展而展开。实践证明, 虽然学生的生成有些未能深思熟虑, 甚至还是错误的, 但无论是正确的见解还是幼稚的观点, 都是学生的个性发挥和创造, 是自然、深刻的而非肤浅的, 即使是一种差错, 也能令人反思、催人深思。生成顺应了孩子的发展, 将孩子从压抑中解放出来, 它是自然的、质朴的, 体现了孩子的天性和稚性!

3.生成是动态而又审美的

任何事物都处于动态平衡之中, 课堂上的生成无疑是处于动态之中, 有瞬间捕捉的资源、有意料之外的场景、有即时产生的内容等。课堂教学越来越淡化了那种线性的、以预设为主的、忽视学生作为课程资源的教学设计, 更多地关注了利用学生在课堂中生成的资源作为学习材料, 使教学成为一个在动态中生成的过程。[1]课堂生成, 应该既包括课堂教学目标、内容、方法、步骤等的生成, 更包括学科教学目标的生成, 也就是说, 在各个方面都呈现出动态走势。我们说, 课堂生成是审美的, 是因为内容与形式相统一, 目标与过程相一致, 这种审美还在于对学生的尊重、肯定、激励和包容等方面, 审美化的教学是生成性课堂体现的最高品质。

二、课堂生成的有效利用

1.珍视“问题”, 促进深度思考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011年版) 指出:“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古人云:“学贵有疑, 小疑则小进, 大疑则大进。”实践证明, 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普通的问题更为重要。在教学中, 教师应当鼓励、引发学生提出问题, 这些问题相对于教学核心问题而言可以是并列关系的, 也可以是递进关系的, 还可以是选择关系的。教师尤其要针对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不断追问、适时启发, 促进学生深度思考。

例如, 一名教师在教学“三角形两条边的和大于第三条边”后, 一名学生突然提出问题:三角形中两条边的差与第三条边是怎样的关系呢?这名教师未料到学生竟然提出这样的问题, 他犹豫了片刻, 是解决还是不解决?这个内容应是初中阶段才研究的, 看着孩子们急切的目光, 他急中生智、巧引妙点, 先把问题抛给学生:你们先猜猜看, 三角形中两条边的差与第三条边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学生进行小组交流后, 各成员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并猜想:三角形中两条边的差可能小于第三条边!教师欣然设疑:同学们能不能想方设法验证自己的猜想呢?在学生“悱愤而不得”之际, 教师借助直观图和学生已有的经验进行了初步的验证。

这个例子给我们一些启示:学生生成的问题是多种多样的, 有些是预设到的, 有的是出乎意料的。本节课上这样的问题学生会不会提出?应该说, 学生不容易提出, 而孩子不提出这样的问题也是不少教师 (包括一些公开课执教名师) 希望的结果, 否则, 课就会不顺当而且节外生枝。但提出这样的问题又很正常, 一个善于提问的孩子自然会由“两边的和与第三边有怎样的关系”联想到“两边的差与第三边有怎样的关系?”。可惜的是, 我们的教学往往只注重问题解决, 却忽视问题提出和问题意识的培养, 甚至避免问题的出现, 极大地压抑了学生的思维拓展和个性发展。有时候学生提出的问题并不是教师想要的, 或者在教师看来是没有价值的提问。只要学生经过认真思考, 我们就不能轻易地否定。[2]事实证明, 有些问题即使当堂不能解决, 但只要有价值, 一定会引发学生继续探究的兴趣, 让学生“有疑”方是真正有效的教学境界!

鉴于此, 我们对问题的生成要有这样的认识:在课堂前进的过程中, 每个有价值问题的提出都是那样的宝贵, 即使当堂不能解决, 但它总能引领学生向成功的彼岸不断靠近。

2.巧用“差错”, 增进求真意识

著名特级教师华应龙提出了“融错求真”的教育思想, 让我们真正感到教育的魅力, 领悟教学的真谛。应该看到, 由于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的影响, 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容易出错, 其原因在于审题不细、理解不透、思路不清、方法不当以及定式影响等方面, 但有些“差错”是很有创造性的!教师要珍视这些“差错”, 适时引申拓展, 引领学生寻觅产生问题的本源、寻求解决问题的多种路径, 在“融错”过程中实现尊重、对话和理解, 从而取得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1) 重视“审题”差错。这是小学生最常见的差错之一。对于题目中的已知条件, 有的学生不能仔细阅读, 还有的学生不能关注题目中的关键词, 这样的差错出现频率很高, 教师应当高度重视。不少教师采取了审题专项训练、错例矫正等方法来解决问题, 还有的教师从态度的端正、习惯的培养等方面着手, 让学生更多地自我反思并不断提升认识, 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2) 矫正“理解”差错。由于学生理解方面的问题而出现的差错屡见不鲜。数学的概念、法则、定律以及常见的数量关系、空间几何知识等对学生而言, 都有可能出现理解上的偏差。一旦生成这样的偏差, 教师就要从源头出发, 启迪学生弄清本质, 并不断加强分析、比较, 通过反例、变式等强化学生的准确理解, 从而矫正因理解不够透彻而造成的差错。

(3) 解读“方法”差错。学生在解决问题时, 会生成不同的方法, 伴随这样的活动也会生成不少错误的方法。比如, 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运算:63×35+37×35, 总有学生这样列式:63×35+37×35= (63+37) ×35×2。为什么要写“35×2”?差错虽然不是怎么普遍, 但很有研究的价值。通过问卷调查, 我们对学生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错误方法也就不奇怪了!比如, 有些学生认为题目中35出现了两次, 在运用简便方法时, 35提取到括号外边也应该乘2;也有学生对于运用乘法分配律的简算未能从本质上理解, 存在模糊认识和理解偏差;还有的学生受着定式影响, 从一年级起所学的混合运算中, 只要遇到题目中一些相同的数, 不管出现几次, 总要参与运算几次, 这里的简便运算只用一次相同的数35, 学生不怎么适应!对差错的成因深度解读后, 教师方能有的放矢, 从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理解、运用注意点等方面突破,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4) 妙用“另类”差错。课堂上生成的差错有的是另类的, 完全出乎教者的意料。“另类”差错产生的原因主要在于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个性心理因素以及其他一些不确定的因素。“另类”差错让教学过程变得更加曲折、生动, 有时还充满了情趣。特级教师华应龙教学“直线统计图”时, 因学生将直条画得太粗太短而这样点评:“哈哈, 个个都是武大郎!”因学生将直条画得倾斜而称之“比萨斜塔”, 语言诙谐而充满奇趣!学生更觉得“差错”并不可怕, 数学好玩!

总之, “在发现错误时, 教师不应采取简单否定的态度并期望通过直接指明正确的做法就可使学生的错误得到迅速纠正, 而应通过适当质疑 (包括提供适当的反例) 使之成为学生的一种自觉行为”。[3]郑毓信教授的这一番话给了我们无穷的启示!教学差错的生成不是“错”, 而是课堂的“活水之源”, 构建了丰富生动的课堂美景!

3.激活“奇思妙想”, 催进思维发展

在良好的氛围、激励的机制下, 课堂的生成状态更加容易被激活。在互动生成中, 学生发挥自主性、创造性, 产生更多的奇思妙想。

(1) 展现不同的思路。教学中, 教师应当以生为本, 关注生成, 着眼发展。倡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思考问题, 鼓励学生进行思维发散。我曾碰到这样的例子: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一个底角的4倍, 这个三角形的一个底角是多少度?不少学生列出了1800÷ (4+1+1) =300;但也有几个学生列出这样的算式:1800÷3÷2=300。其他学生都很奇怪, 1800÷3是什么意思?似乎没有什么道理!我也一下子愣住了, 这里的“3”怎么理解?便将问题抛给了学生。其中一名学生进行了这样的解读:顶角是一个底角的4倍, 也表示顶角是两个底角和的2倍,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两个底角和的3 (4÷2+1) 倍。经这一点拨, 学生们恍然大悟。先算出两个底角的和, 再求一个底角, 不也是一种很好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吗?将“一个底角的4倍”转化成“两个底角和的2倍”, 这种转化多么巧妙!

(2) 凸现优化的方法。课堂的高级生成活动不只停留在“求异”的层面, 更在于从不同的见解中梳理出解决问题的捷径, 寻找出优化的方法。这种“优化”有教师预设的, 也有教师始料未及的。比如, 教学圆的面积公式时, 我们可以将侧重点放在“如何将圆等分后拼成不同的图形, 并优化推导的过程”上, 学生在拼成近似的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等活动中体验转化方法的奇妙, 感受数学推理的作用, 欣赏数学公式的简洁美。最为可贵的是, 学生在剪拼和推导的过程中还发现, 回归到长方形进行面积推导 (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都能转化成长方形) , 是一种优化的方法, 提升了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

(3) 发现内在的规律。数学的规律是普遍存在的, 规律的发现需要学生有发现的眼光, 需要学生用准确的数学语言来表述。规律的生成是一个艰难的过程, 小学生在观察、比较、发现等方面还存在能力方面的问题, 因此对规律的发现也是多种多样的, 他们通常没有整齐划一的结论, 但只要是合理的, 教师就应当给予肯定。比如: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 学生在比较、交流过程中发现不少规律: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相同的数 (0除外) , 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除以相同的数 (0除外) , 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同时除以相同的数 (0除外) , 分数的大小不变……当然, 在规律的生成中学生的表述还有不够准确之处, 通过教师的点拨提升能够得到完善。

(4) 表现独特的感受。课堂是师生、生生交往的场所, 课堂的生成不仅体现在知识、能力方面, 还体现在学生的独特感受方面, 要尽可能让学生表现他们的个性化感受, 珍视学生的体验、收获等。我们发现, 教学中的意外有时产生于学生的情绪变化、心理感受, 非智力因素影响了教学的进程。课堂小结阶段, 教师往往会提出这样的问题:通过今天的学习, 你有怎样的收获?这个问题激励学生表达自己的主观想法, 是教师无法预设的, 从而使课堂教学更加丰富、更有生成味儿!

4.强化评价, 融进对话共生

课堂中的评价离不开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相互沟通和对话。评价的内容、方式等一般而言因人而定、随堂而定。优秀教师总有一种才能, 他们会积极发挥评价的功能, 让课堂游刃有余, 让教学更添精妙。

(1) 教师评价。教师的评价来自于丰富的教学活动, 是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结果的一种评定。当学生出现不同的观点、不同的思路乃至一些错误方法时, 教师应当灵活地进行即时评价, 有效地进行课堂调控。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具有导向、激励、诊断等功能, 由于学生的生成具有复杂性、开放性等特点, 与之相匹配的评价水平如何将对教学效果产生广泛而又深刻的影响。但不少教师忽视了这一点, 评价无目的性、针对性、激励性等, 并且忽视了过程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协调统一。我们必须对教师随堂进行的教学评价有足够的重视和认识。教师对自己学生的评价是教育评价中的核心成分, 教师的课堂评价比大规模测验更重要。这种评价应能支持学生的学习并为之提供支架, 应能评价多种情境中的表现。[4]

(2) 学生互评。在重视自主、合作学习方式的今天, 学生互评的价值愈显重要, 最常见的是小组学习方式的运用, 为学生互评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在小组活动中, 学生对同伴的观点、思路等生成性内容进行即时互动评价, 这对提高小组学习实效大有裨益!这种评价基于儿童自身的知识、能力和情感等层面的需要, 立足于学生的学习经验, 由于成员之间广泛进行沟通、交流、对话, 评价的生成度越来越高, 层次越来越丰富, 其作用是教师评价无法替代的。比如:教学“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时, 对于不同的转化方法, 学生相互之间会做出一些评价。如, 生A的评价是:我认为设法转化为已经学过的图形来研究, 能使未知问题迎刃而解;生B的评价是:在这些方法中, 直接转化为长方形来研究是一种捷径;生C的评价是:我们不能停留在一定要知道上底、下底和高才能求出面积, 知道上底与下底和的一半和高, 也可以直接求出梯形的面积。可见, 学生的评价内涵丰富, 甚至能超越教师对学生的评价。

(3) 自我评价。自我评价是学生针对自身学习活动进行的一种评价, 同样是无法预设的, 需要学生在经历、体验后进行自我反思、自我评判。有了正确的自我评价, 学生就能够有效地进行自我调节。所谓自我调节, 是指“学习者能够监控自己的思维过程, 知道自己已知什么、未知什么, 对自己所学的东西能够做出反思。”[5]学生自我评价是一种更高境界的内省活动, 在课堂上更具有未知性, 因为教学的进程始终处于互动之中, 学生时时刻刻都在准备自我评价、自我调节。

综上所述, 生成是课堂的美丽风景, 是课堂的活水之源, 无论是预设下的生成还是意料之外的生成, 都具有丰富的价值和实践的效用。面对形式多样的生成资源, 我们要有效利用、深度发掘, 让课堂教学更加丰润和完美, 最终实现动态生成、优质高效的大成境界!

参考文献

[1]豆海湛, 王林发.课堂教学的意外与突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3:15-34.

[2]史宁中.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011年版) 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294.

[3]郑毓信.数学哲学与数学教育哲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7:365.

[4]崔允漷.有效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245.

有效价值 篇8

2007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再一次使公允价值计量的受到了人们的质疑, 有些学者甚至怀疑公允价值计量是此次金融危机的“幕后推手”。这场灾难不仅由金融系统开始向实体经济蔓延, 而且冲击到财务会计的理论和实务, 主要是公允价值会计 (孙再凌, 2010) 。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四十二条明确将公允价值纳入会计计量属性, 并给出公允价值定义:在公平交易中, 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按照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进行计量。王乐锦 (2006) 认为公允价值运用意义深远:是我国会计国际趋同迈出的实质性一步;是我国市场经济日趋成熟的重要标志;是会计准则在资本市场发挥基础性作用的必然要求。黄世忠 (2009) 对公允价值会计的顺周期效应进行深入分析, 并提出应分别从会计层面和监管层面进行应对。

现行企业会计准则实施后, 理论界和实务界对公允价值计量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 加深了我们对公允价值计量原理以及实务影响的理解。

二、研究假设

本文主要对样本公司当年计提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与其他利润项目进行相关性检验, 以分析公允价值计量是否成为管理层调节利润的工具。基于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一:当年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额与当年营业收入较上一年度变动存在相关性。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主要核算交易性金融资产和采取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期末价值变动;而营业收入主要包括产品销售收入和主营业务收入。两者核算范围存在明显差别、核算内容也不存在交集。但企业的营业收入对企业的最终净利润有着巨大的影响, 因此管理层为了维持与上一年度相当的盈利水平, 在计提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时, 会先考虑企业当年营业收入与上一年相比变动情况, 对当年真实的盈利水平有基本了解, 然后通过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计提调整当年净利润, 使原本不存在相关性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额与当年营业收入变动情况形成“人为的相关性”。

假设二:当年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额与当年利润总额 (扣除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较上一年度变动存在相关性。

与假设一类似, 管理层为了维持与上一年度相当水平的盈利, 会先比较当年利润总额 (扣除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与上一年度利润总额 (扣除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变动情况, 接着通过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计提, 使当年度最终净利润维持在管理层可接受水平。

假设三:当年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额与上一年度净利润存在显著相关性。

上一年度的净利润额是企业上一年度经营成果, 并且每年年末结转至未分配利润, 无期初余额, 所以当年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计提与上一年度净利润之间应该也不存在显著相关性。管理层进行利润调节的目的是使当年度净利润维持在一个“目标”水平, 本文假设管理层在考虑当年净利润目标水平时, 可能会参照上一年度的净利润额, 以上一年度的净利润状况为基础来“安排”当年度盈利水平。

假设四:当年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额与企业持有的交易性金融资产账面价值以及投资性房地产账面价值不存在显著相关性。

现行会计准则要求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主要依据交易性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期末公允价值变动计提, 因此当年计提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额应该与企业持有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和投资性房地产存在显著相关性。但企业可能从当年的营业收入状况和计提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前的利润总额情况出发来调整计提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和调节当年净利润, 从而使得当年计提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额与企业持有的交易性金融资产以及投资性房地产账面价值失去相关性。

假设五: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计提与企业当年盈余管理存在显著相关性。

盈余管理是西方实证会计研究的重要内容,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计提为企业提供了盈余管理的手段, 因此本文假设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计提与企业当年盈余管理存在显著相关性。

三、样本与变量选择

本文选取了现行会计准则实施后 (2007~2009年) 沪市上市公司, 剔除了年末报表中“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零或为缺失值的上市公司数据。数据来源于CCER数据库, 主要运用EXEL和SPSS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本文选取的数据变量包括:营业收入 (ret) 、净利润 (val) 、交易性金融资产 (p) 、投资性房地产 (q)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r) 、利润总额 (未考虑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V) 、营业收入变动额 (Bret) 、利润总额 (未考虑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变动额 (b V) 。

四、描述性统计

以下分别以年末报表中交易性金融资产、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不为0的样本公司进行描述性统计。

新企业会计准则于2007年1月1日实施。在2006年, 样本公司将符合准则要求的投资转入交易性金融资产, 而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由于缺乏年初数据, 所以2006年没有公司计提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交易性金融资产主要核算各类衍生金融工具以及直接指定为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各类资产。2008年金融危机使得衍生金融产品流动性下降, 价值大幅下跌, 对我国刚实施公允价值后续计量的上市公司也产生了巨大冲击。表1中, 2008年末上市公司交易性金融资产平均账面价值减至2007年末的一半, 反映在2008年当年利润表中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平均亏损73 811 973.49元。

五、相关性检验

从表4可以看出, 2008年、2009年样本公司当年计提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额 (r) 与当年利润总额 (扣除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较上一年度变动额 (b V) 以及上一年度净利润额 (val-1) 在1%、5%、10%水平上显著相关, 2009年计提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额与当年营业收入额较上一年度变动额 (Bret) 在1%水平上显著相关。而样本公司在测试年度 (2008年、2009年) 计提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额与公司持有的交易性金融资产 (p) 、投资性房地产 (q) 账面价值均不存在显著相关性。从而验证了本文的假设一、假设二、假设三、假设四。

注:*表示在10%水平上显著;**表示在5%水平上显著;***表示在1%水平上显著。

六、盈余管理模型

西方实证会计已经发展了许多盈余管理模型, 本文选用De Angelo模型进行样本研究。De Angelo模型假设当期可控应计利润部分为上一期总体应计部分, 因而本期非可控应计利润为当期总体应计利润减去上一年总体应计利润。

在林舒、魏明海的《中国A股发行公司首次公开募股过程中的盈利管理》中提到传统的De Angelo模型没有考虑企业当期正常成长带来的总体应计利润部分的变动。衡量一个公司正常成长的指标一般有两个:总资产规模变动以及营业收入总额变动。本文从营业收入总额变动对De Angelo模型进行调整, 调整后的De Angelo模型如下:

根据调整后的De Angelo模型, 本文对2008年、2009年样本公司进行盈余管理分析, 描述性统计结果如表5所示:

结合假设五, 将当年盈余管理与当年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计提额进行相关性检验, 结果如表6所示:

相关性检验结果显示, 当年计提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与当年的盈余管理在1%水平上显著相关, 验证了假设五:当年计提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额与企业盈余管理存在相关性。

七、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回归分析

在前述相关性检验结果基础上, 本文构建了样本公司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计提额的回归模型。模型如下:

模型回归结果如表7所示。

模型回归结果进一步验证了本文假设, 当年计提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与当年营业收入变动额、利润总额 (扣除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变动额、上一年度净利润额以及当年的可控应计利润额存在显著相关, 而与当年交易性金融资产账面价值缺乏明显相关性。模型在2008年拟合优度为39.6%, 2009年拟合优度达到58%。

八、结论与不足

现行会计准则规定公司针对符合准则规定的资产或负债, 年末应当按照该资产或负债现行公允价值进行账面反映, 并将现行公允价值与原账面价值差额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计入当期损益。然而通过对样本公司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计提与其他利润表项目的相关性检验以及回归分析, 本文认为样本公司在当年计提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时, 并没有完全按照准则要求以该资产、负债的期末公允价值进行反映, 而是先考虑当年度营业收入实现状况及其变动状况、利润总额 (扣除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及其变动以及上一年度净利润状况, 以使本年度最终净利润维持在管理层“可接受的水平”, 成为利润调节器。此外, 本文只是从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计提来分析现行公允价值计量应用的有效性不够全面, 研究面还有待扩大, 全面分析公允价值计量对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实务中投资性房地产有两种后续计量模式, 即公允价值计量和成本模式计量, 本文在进行投资性房地产相关性检验时, 未剔除以成本模式计量的样本公司, 在以后的相关研究中可剔除这一部分样本公司。

参考文献

[1].王建成, 胡振国.我国公允价值计量研究的现状及相关问题探析.会计研究, 2007;5

[2].王海.公允价值的演进逻辑与经济后果研究.会计研究, 2007;8

主流价值评估模型有效性实证分析 篇9

一、股利贴现模型、贴现现金流量模型和剩余收益模型之比较

1. 股利贴现模型与剩余收益模型之比较。

股利贴现模型是价值评估理论的基础。Feltham和Ohlson指出决定公司价值的根本性要素是其股利流量,因此我们可以从股利贴现模型开始讨论,其公式为:

其中:V表示股票价值;Dt表示第t年每股预期股利;r表示权益资本成本。

根据Ohlson1995年提出的清洁盈余关系:

其中:BVt表示第t期企业账面价值;NIt为企业第t期会计收益。则有:

又由RIt=NIt-rBVt-1可得:

将式(4)代入式(3)可得:

于是股利贴现模型便可变形成:

当t趋于∞时便可得到剩余收益模型:

2. 贴现现金流量模型与剩余收益模型之比较。

自由现金流量的计量问题至今没有得到彻底解决,不同的学者对自由现金流量的理解不尽相同。自由现金流量的名称也众多,如增量现金流量、剩余现金流量、可分配现金流量、可自由使用现金流量等等,Feltham、Ohlson (1995)强调贴现现金流量法是利用特殊的会计标准计量综合收益NI和账面资产BV,是剩余收益法的一个特例:

令BVt=FAt, FAt为企业净财务资产。

根据清洁盈余关系,企业综合收益可以用现金流量表示:

其中:C表示企业经营现金流量;I表示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i为现金利息收入。这样企业现金流量为企业自由现金流量与利息收入之和。则:

将利息收入it用实际利息收入i*t代替,i*t=rFAt-1,则上式可以表示成:

这便是标准的贴现现金流量模型,其中rw为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通过比较分析可以看出,剩余收益模型是股利贴现模型的一种表现形式,而贴现现金流量模型则是剩余收益模型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也就是说仅从计量的角度看,只要能够正确估计股利、现金流量和剩余收益,在市场完全有效的假设下,通过以上模型计算出的企业的最终价值应该与市场价值无明显差异。但已有的实证研究却得不到这样的结论。

二、实证研究背景

目前国内外通行的检验方法有两种:一是用多种评估方法对同一企业进行评估,彼此之间进行验证;二是将评估结果与企业的市场价值进行比较,判断企业内在价值与企业市场价值的相关性,判断结论是否合理。对于第一种做法,由于企业内在价值并不存在一个明确的参照物,各种评估方法本身也不具备作为参照物的条件,最终还是无法说明评估结果到底存在多少偏差以及偏差产生的原因。对于第二种做法,国外已经有了一些研究成果,如Penman和Sougiannis (1998)假定投资者能够百分百准确地预测未来有关每股股利、每股收益、每股自由现金流量等财务指标,亦即他们运用历史上实际已生成财务数据的方法,分别计算股利贴现模型、贴现现金流量模型和剩余收益模型在不同时间跨度的预测价值,并在假定市场完全有效的情况下,对运用不同模型计算的预测价值与其价格之间的准确度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剩余收益模型的准确度最高。Francis、Ohlson和Oswald (2000)运用价值线的预测数据分别计算了三种模型的股票预测价值,同样发现剩余收益模型对股票价格的解释能力最强。国内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还相对较少,张景奇等(2006)利用Penman和Sougiannis (1998)同样的方法对我国证券市场进行了实证检验。对于第二种方法,以市场价值作为检验标准有其合理性,在市场完全有效的假设下,投资者可以对目标企业价值作出无偏估计,市场价值是对企业价值的真实反映。但是,即使是在美国这样有成熟资本市场的地方,其市场参与者也对市场完全有效假设提出了很多的质疑,市场完全有效的条件是不可能存在的,股票价格并不一定客观反映企业价值。

实证研究与理论研究得到不同结果的主要原因有两点: (1) 实证研究运用历史上实际生成的财务数据或者是分析师的预测数据作为无偏预测结果,其本质含义是以应计会计制度为标准,而在现行会计准则下对于股利或现金流量的记录并没有一个明确而统一的计量标准。以股利为例,对于股利支付合理、股利支付率稳定的企业,股利贴现模型应用起来简单直观,但对于不支付股利或很少支付股利的企业,应用股利贴现模型时除了需要对股利增长率进行估计,还需对股利支付率进行估计,很多情况下,股利贴现模型可能会低估不支付股利或低股利支付企业的价值。同样,在现行会计准则标准下,进行诸多会计调整后的现金流量指标通常在不同时期有着巨大的波动,这些都将影响企业价值评估的准确性。 (2) 市场完全有效的假设难以成立。也就是说,企业在证券市场上的股票价格受到企业价值以外的很多因素影响,股票价格所反映的不完全是企业价值。特别是相对于西方股票市场中影响市场效率的信息成本和交易成本问题,我国股权分置阶段对市场有效性的影响更大。上市公司股权分置状况不但造成流通股市价偏高,产生市场泡沫,而且导致了许多公司治理方面的问题(朱小平等,2005)ㄢ

虽然市场完全有效的假设难以成立,但是这并不影响我们对问题的研究。放松上述学者们研究时的两个假设,他们的实证研究就变成研究现有会计制度下价值评估模型在特定市场环境中有效性的问题。在特定市场环境下,评估模型与市场价值的相关性越强,评估模型使用也就越有效率。

三、研究设计

在我国,虽然股权分置改革已经基本完成,证券市场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上市公司质量还不高,信息披露和公司治理等方面的问题一时还难以解决,这给我们用上市公司数据计算企业价值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由于股利贴现模型、贴现现金流量模型和剩余收益模型均采用贴现的原理计算企业价值,而贴现率的选择不影响要检验的结果,这样研究各模型与市场价值之间的关系就可以演变成以各模型对应的财务指标参数分组分别考察模型与市场价值之间的相关性。根据Holthausen和Watts (2001)的研究,价值相关性研究分为相对关联研究、增量关联研究和边际信息含量研究。本文为考察各模型指标参数与市场价值的相关性以及我国证券市场环境变化,主要进行相对关联研究和增量关联研究。

我们将Ohlson (1995)线性信息动态模型(Pit=α0+α1Eit+α2bvit+εit)中的会计收益Eit用剩余收益RIit替代,便可以间接地通过分析剩余收益和企业账面价值与市场价值的相关性来间接衡量剩余收益模型的市场有效性。同样我们可以先根据变形后的线性信息动态模型考察股利和自由现金流量等指标的相关性,然后再估计对应评估模型的有效性。这种以评估模型对应的财务指标分组分别考察其与市场价值相关性的方法简单直观,同时还可以考察市场环境变化,根据市场实际情况找出最有效的评估模型。为检验上述价值评估模型的有效性,我们作出以下假设:

假设1:净资产、剩余收益、股利和自由现金流量与市场价值显著正相关。

假设2:净资产和剩余收益对市场价值的解释程度超过股利和自由现金流量。

假设3:随着时间的推移,在现有会计制度下我国证券市场越来越有效,且各价值评估模型的有效性没有发生显著性变化。

根据以上假设,我们对Ohlson (1995)线性信息动态模型稍作变形,模型设计如下:

模型1、2、3就是根据线性信息动态模型变形而来的分别用以考察剩余收益模型、贴现现金流量模型和股利贴现模型与市场价值相关性的回归方程。其中,MV为公司的市场价值(本研究以上市公司各个年度12月31日收盘价格计算),BVPS为对应年份上市公司每股账面净资产,RIPS为每股剩余收益,FCFPS为每股自由现金流量,DPS为企业所发放的每股股利。

模型4、5考察了净资产、剩余收益分别与自由现金流量和股利对市场价值的联合解释程度。

模型6则增加了年度虚拟变量y,用于考察股权分置改革后我国证券市场有效性是否逐步增强。

根据清洁盈余关系,可得:RIPS=EPS-rBVPS。理论上,应针对每个企业对应的未来风险确定其资本成本,Fama和French (1992)的研究表明,现有资本成本估计方法还无法得到令人满意的单独企业资本成本估计值。Abarbanell和Bernard (1995)以及Frankel和Lee (1998)发现使用截面数据分析时选择不同的资本成本对分析结果的影响不大。本文分别用五年期国债利率和当年贷款利率作为资本成本,发现所得到的结果几乎没有什么变化。因此我们用当年贷款利率作为资本成本。对于企业自由现金流量的计算,采用经营性现金流量减去资本性支出。

四、样本选择和数据分析

鉴于我国的证券市场尚不成熟,我们在样本选取上以沪深300指数成份股为样本,因为沪深300指数成份股对应的上市公司大多是资质优良的蓝筹公司,在不成熟的市场环境下从经营和信息披露上都较其他公司完善和透明,市场也相对能够作出理性反应。假设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证券市场越来越完善,这样在时间上选取2003~2007年的数据,因为股权分置改革大多在2005~2006年期间完成,所以剔除2005年数据。这样我们得到1 098个样本(剔除此期间调出指数成份股的样本),所有原始数据均来自Wind资讯。

1. 评估模型有效性检验。

为了更真实地反映市场价值与各财务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我们采用偏相关分析,首先逐年检验,然后对混合样本进行检验,如表1所示。

注:**代表通过显著性水平为0.01的显著性检验。统计结果依据SPSS13.0计算得出,下同。

之所以使用偏相关分析,主要是考虑到影响的变量较多,因此在对两个变量进行相关关系研究时,必须控制其他变量,以揭示变量间的真实联系。表1是每股净资产、每股剩余收益、每股自由现金流量和每股股利相对市场价值的偏相关分析结果。从表1中可以看到:

(1)从偏相关关系看,市场价值与每股净资产、每股剩余收益、每股自由现金流量和每股股利存在着正的偏相关关系,即随着每股净资产、每股剩余收益、每股自由现金流量和每股股利分别增长,市场价值也呈增长趋势。

(2)从偏相关性程度来看,无论是单个年度样本还是混合样本,市场价值与每股净资产、每股剩余收益偏相关程度最高,其次是每股股利,市场价值与每股自由现金流量相关程度最低。

(3)从偏相关的统计检验结果来看,无论是单个年度样本还是混合样本,每股净资产、每股剩余收益和每股股利均通过了显著性水平为0.01的检验,而每股自由现金流量在2003~2006年未通过显著性检验。

接下来我们分年度考察模型1~5对市场价值的解释程度,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

注:用调整后的拟合优度来表示参数对市场价值的解释程度,*表示FCFPS未通过显著性水平为0.05的t检验,不能拒绝其回归系数显著不为零的假设。

由表2可以看出,所统计的2003~2007年(除2005年)四个年份每股净资产和每股剩余收益指标对市场价值的解释能力最强,其次是每股股利指标,而每股自由现金流量指标对市场价值的解释能力不能通过显著性检验。

由于我国证券市场成熟度较低,市场波动较大,单个年份的数据考察很难说明问题,为进一步考察净资产、剩余收益、自由现金流量和股利对市场价值的解释程度,我们采用混合样本对模型1~5进行回归分析。

注:标准化回归系数和方差膨胀系数(VIF)结果次序与给出模型参数次序相对应。

由表3可以看出:

(1)模型1调整后的拟合优度(Adj-R2)达到0.461,模型2调整后的拟合优度为0.025,模型3调整后的拟合优度为0.01,也就是说每股净资产和每股剩余收益对市场价值的解释程度达到46.1%,每股自由现金流量对市场价值的解释程度为2.5%,每股股利对市场价值的解释程度为1%。另外模型4、5的拟合优度与模型1并没有发生变化,也就是说相对于每股净资产和每股剩余收益,每股自由现金流量和每股股利对市场价值没有显著增量解释能力,并且模型4和5中的每股自由现金流量和每股股利的回归系数并没有通过显著性水平为0.05的t检验。

(2)由模型1标准化回归系数结果可知:每股净资产变动1个单位,市场价值相应变动0.257个单位;每股剩余收益变动1个单位,市场价值变动0.496个单位。同理,由模型2、3标准化回归系数可知:每股自由现金流量变动1个单位,市场价值变动0.162个单位;每股股利变动1个单位,市场价值变动0.104个单位。另外,模型1~5均通过多重共线性检验。

从拟合优度和标准化回归系数可以看出假设2成立,净资产和剩余收益对市场价值的解释程度都远远高于自由现金流量和股利。可以认为,剩余收益模型与市场价值的相关度要高于股利贴现模型和贴现现金流量模型。

2. 证券市场环境变化考察。

为考察我国证券市场的变化,特别是在股权分置改革已经基本完成的情况下,看证券市场价值对各模型对应财务指标的反应是否发生变化,首先对沪深300指数成份股股改前519个样本和股改后578个样本用模型6进行回归分析。为了使最能解释市场价值的指标进入回归方程,我们采用逐步筛选回归法,然后我们加入年度变量y,股改前年度2003、2004年分别取值-2、-1,股改后年度2006、2007年分别取值1、2。回归结果如表4所示:

(1)股改前进入回归方程的依次是每股净资产和每股剩余收益,调整后拟合优度为0.495;股改后进入回归方程的依次是每股剩余收益、每股净资产和每股股利,调整后拟合优度为0.516,比股改前提高0.021,每股股利标准化回归系数为0.079,且对调整后拟合优度的贡献仅为0.003。结果表明:股改前后市场价值对每股剩余收益和每股净资产反应都较为敏感;从股改前后拟合优度的变化可以看出,沪深300指数成份股在股改前后对会计信息反应的变化不是很大,这也从侧面说明沪深300指数成份股对应的上市公司大多是资质优良的蓝筹公司,它们在不成熟的市场环境下在经营和信息披露上都较其他公司完善和透明,市场也相对能够作出理性反应,定价有一定的稳定性。

(2)加入年度虚拟变量后,依次进入回归方程的是每股剩余收益、年度变量和每股净资产,调整后的拟合优度为0.539。年度变量对模型的增量解释能力达到0.08,可以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证券市场将越来越有效。

五、结论

本文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股利贴现模型、贴现现金流量模型和剩余收益模型之间的联系,认为如果存在对股利、自由现金流量和剩余收益无偏的估计,那么在市场完全有效的假设下,依据对应的模型所计算出的企业价值与市场价值应该不存在明显差异。

本文在市场完全有效假设无法满足的条件下,对我国证券市场2003、2004、2006和2007年沪深300指数成份股的财务数据和交易数据进行实证统计检验发现,剩余收益模型对市场价值的解释程度明显高于股利贴现模型和贴现现金流量模型。因此可以认为在我国现有市场环境和会计制度下利用剩余收益模型对企业进行价值评估的效果明显优于股利贴现模型和贴现现金流量模型。同时对混合样本数据加入年度变量进行统计研究发现,我国证券市场正在逐步完善,效率也越来越高。

理论和实证研究上的差异说明,由于在以应计会计制度为标准的环境下,剩余收益指标更容易得到准确的计量和体现,因而市场参与者更多的是利用剩余收益模型作决策。可以设想,如果存在不同的会计制度可以使股利、自由现金流量和剩余收益都能够得到准确的计量和体现,那么在理性的投资环境下,三种模型得到的计算结果与市场价值不应有明显的差异。

摘要:本文利用我国上市公司的财务和交易数据, 通过实证研究发现, 在当前会计制度和市场环境下, 剩余收益模型比股利贴现模型和贴现现金流量模型更为有效, 并且我国证券市场效率正在逐步提高。

关键词:股利贴现模型,贴现现金流量模型,剩余收益模型

参考文献

[1].Ohlson J..Earnings, book values, and dividends in equity valuation.Contemporary Accounting Research, 1995;11

[2].Penman S.H., Sougiannis T..A comparison of dividend, cash flow, and earnings approaches to equity valuation.Contem-porary Accounting Research, 1998;15

[3].Feltham G., Ohlson J..Valuation and clean surplus acc-ounting for operating and financial activities.Contemporary Accounting Research, 1998;11

[4].Frankel R., Lee C.M.C..Accounting valuation, market expectation, and cross-sectional stock returns.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1998;25

[5].Francis, Jennifer, Olsson, Per and Oswald, Dennis R.Comparing the Accuracy and Explain ability of Dividend, Free Cash Flow and Abnormal Earnings Equity Valuation Models.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2000;38

[6].张景奇, 孟卫东, 陆静.股利贴现模型、自由现金流量贴现模型及剩余收益模型对股票价格与价值不同解释力的比较分析——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实证数据.经济评论, 2006;6

[7].陈信元, 陈冬华, 朱红军.净资产、剩余收益与市场定价: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金融研究, 2002;4

[8].张峥, 孟晓静, 刘力.A股上市公司的综合资本成本与投资回报.会计研究, 2004;8

有效价值 篇10

一.《语文读本》的编排特征

(一) 专题导语的启迪作用

高中《语文读本》是学生自读的语文课外教材, 以拓展学生知识, 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为主要目的。所以在专题的编排设计上应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及启迪。简短的导语给予学生有益的阅读建议及对专题的感悟与思考。以苏教版《语文读本》为例, 其中“和平, 人们在期待”的专题导语以一段简短的文字对该专题进行概括, 将专题中的文章题目嵌入其中, 最终表达对战争中人性的思考。学生通过阅读专题导语产生继续阅读的欲望, 促进学生的主动能动性, 从而获得阅读体验并素材积累。

(二) 阅读选文内容的丰富性

高中《语文课本》的编排目的主要是为了扩大学生的课外阅读量, 所以在其编排过程中的文章数量要比语文课本的数量多。除了数量较多之外, 《语文读本》的选材也很丰富, 古今佳作, 涉及领域极广。文学作品语言生动, 写法风格各异。体裁也涉猎诗歌、小说、书信等各种领域。

(三) 编排方式的助读作用

高中《语文读本》是高中生课外语文教材, 主要依靠自身的自觉性进行学习。为更好的促进学生对所选文章的理解, 激发其自觉阅读的兴趣, 《语文读本》在专题的最后加入了“感悟与思考”的版块, 为学生提供阅读资料的同时也对学生的思考能力进行了培养与训练。

二.《语文读本》的自身价值

(一) 《语文读本》彰显自身特性

1.贴近新课标教学目标

在现代教育体制的改革中提出了新课程标准, 其中对于高中语文的课程要求除语文课本的学习外应阅读课外文学名著, 保证数量不少于150万字。因为高考制度的严格要求, 学生的课余时间以学习专业知识为主, 很少能够自由支配。学生通过对名著的阅读不仅可以激发语文学习的成绩, 培养其语文素养, 同时也是提高阅读量的一种必然选择。苏教版高中《语文读本》的编写以教师课堂教学及学生的阅读能力为基础, 并且与语文课本的内容紧密相连, 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 在拓展学生知识及阅读范围的同时为学生提供了课外文学学习的机会。

2.与课本内容相互补充

高中《语文读本》的文章数量远比语文课本课文的数量多, 因为学生的学习时间有限, 课余时间大多都在做练习题中度过, 所以很少有时间进行大量的阅读, 而高中《语文读本》则弥补了这一不足之处, 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阅读资源, 拓展了学生的视野, 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此外, 高中语文课本在选取文学作品时不免选择篇幅较长的。而语文课本不能将其全文展现, 所以只节选全文中较为精彩的部分, 使学生不能全面的进行文学作品的赏读并理解。但高中《语文读本》的内容编排正好与语文课本内容相互补充。例如苏教版《语文读本》中对语文课本的《我与地坛》进行了文章内容的补充。由于语文课本中的作品篇幅不长, 只选取了全文的前两部分, 使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全面。通过《语文读本》的补充, 让学生了解《我与地坛》的整体写作脉络, 更好的理解文章内容。

(二) 《语文读本》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1.培养学生迁移能力

学生的迁移能力是对已掌握的知识进行分析并将其运用到新知识的学习中, 主要以培养学生触类旁通能力为目的。语文课本与《语文读本》是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 相互补充的关系。学生在高中语文课本的阅读过程中能够将所收获的知识迁移到《语文读本》上。语文课本中所学的知识很容易在《语文读本》中找到, 这对于学生的迁移能力培养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2.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时间是有限的, 所以对于提高自身知识及个人修养的主要方式还是自学。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 信息更新速度加快, 人们需要掌握的知识信息越来越多, 所以自学能力对于个人来说极为重要。高中《语文读本》为学生提供了课外阅读资源, 而有效利用这一资源, 主动自觉的进行阅读, 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范围,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3.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高中《语文读本》的内容选材十分广泛与丰富, 是一种专业的阅读教材。苏教版的《语文读本》就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大量阅读的平台, 涉及领域宽泛, 体裁多样, 文学作品的内容也同样跌宕起伏, 形象新颖生动。学生通过对《语文读本》的阅读开阔了视野, 提升了思维能力, 加上文学熏陶, 使学生大量积累素材的同时, 提高了其自身的阅读能力。

三.《语文读本》应用现状

(一) 学生不重视《语文读本》的作用

高中生对于《语文读本》的态度比较冷淡, 大部分学生未读过《语文读本》, 即使读过也没有全部阅读。所以, 《语文读本》中的优秀文章并没有被学生有效的利用, 更没有体现其自身价值。

(二) 教师对《语文读本》的不重视

高中《语文读本》虽然说是一本课外阅读教材, 但学生的阅读情况与教师的指导有一定关系。许多教师对学生《语文读本》的阅读情况并未进行有效的监督与指导, 所以导致学生阅读《语文读本》的效果并不明显。

(三) 《语文读本》自身存在编排缺陷

《语文读本》的编排虽然进行了多次修改, 但始终不能迎合高中生的阅读喜好, 这是《语文读本》不受重视的主要原因。所以, 应根据高中生的阅读兴趣对高中《语文读本》进行一定的修改。

四.高中《语文读本》应用现状的原因分析

(一) 《语文读本》编制缺陷

高中《语文读本》作为高中生的课外阅读材料属于课外自学教材, 所以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是关键。苏教版《语文读本》中的课下注释偏少, 使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不到位, 尤其一些文言文类文学作品, 学生因为不懂古汉语且课下注释少, 学生便失去了对文章深入理解的兴趣。其次, 对于《语文读本》中选取文章的资料链接内容并未对学生的疑惑进行解读, 资料链接这一版块没有体现其价值。此外, 《语文读本》往往不能为学生制定相应的阅读目标。苏教版《语文读本》中的文学作品阅读并未对学生提供相应的阅读目标, 使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没有明确的方向, 从中只能获取些许情感感悟而并非实际的语文知识收获。并且其中的“感悟与思考”版块设置简略, 思考问题简单, 不能使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深入的思考, 对学生思维拓展与思考能力的培养没有明显效果。

(二) 应试教育的影响

高中《语文读本》是一种课外的阅读教材, 与学生的高考内容联系并不大, 所以许多学生包括教师与家长都认为《语文读本》对学生的高考学习并没有太大的积极作用, 只会浪费时间。这种应试教育的思想使学生对《语文读本》的阅读兴趣大大降低, 导致高中《语文读本》的使用效果不理想。

(三) 媒体技术的冲击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一些新兴的电子媒体不断产生, 这对于纸质版的《语文读本》来说无疑是一种挑战。计算机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结合促进了一批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 电视、网络等媒体快速进入学生的视线, 尤其一些大型的网络游戏使学生沉迷其中, 对《语文读本》弃之不顾。网络媒体对学生的影响巨大, 导致高中《语文读本》的使用不如人意。

五.苏教版《语文读本》的价值利用

(一) 采用悬疑方式吸引学生

对于高中《语文读本》在语文课堂中的应用时间过少, 所以学生对于其阅读激情并不高, 而教师有效的引导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例如《老人与海》一课, 教师在课上可以通过对学生感兴趣的事情进行提问, 引领学生对作者海明威的日常生活进行想象与探究。对于海明威这一作家在《语文读本》中有所记录并详细介绍。教师对学生的正确引导使其对海明威的情况产生兴趣, 学生为了满足自身的好奇心阅读《语文读本》, 这种利用悬疑的方式是促进学生阅读《语文读本》的有效方法。

(二) 对代表性文章进行点评

学生在现代教育体制中是课堂的主体, 所以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具有代表性的文章进行分组讨论并进行点评。高中《语文读本》中有许多精彩的典型文学作品, 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并进行小组内的阅读讨论, 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对文学作品的主题思想及写作手法进行详细的讨论并对其阅读过程中的感受进行评价与分析。这种课堂学习方式使学生积极的参与到课堂实践活动中, 亲身体验并感知其中所蕴涵的真谛。

(三) 进行迁移阅读

苏教版《语文读本》的选文是独立的, 但与语文课本内容却相互补充。所以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可以针对课本内容对《语文读本》进行一定的延伸, 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 对《语文读本》进行合理的阅读。通过语文课本与《语文读本》的对比, 使学生学会思维的发散, 提升学生的思维高度及广度, 同时也是对学生阅读思考能力的培养。

本文以苏教版《语文读本》为例, 通过对高中《语文读本》价值与应用现状的详细分析, 总结出具体的价值利用方法。苏教版《语文读本》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主要组成部分, 所以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对其予以一定的重视。对于《语文读本》中所蕴含的文化资源应充分学习并运用, 实现《语文读本》的自身价值。

摘要:高中《语文读本》作为高中语文教材的组成部分, 其中所记录的教学资源相当丰富, 不仅与高中基础语文课本的内容相关联, 同时也对其进行了拓展阅读训练。所以, 高中《语文读本》对教师的语文教学与学生的语文学习具有一定的价值。由于教学课程的编排较为紧凑, 所以语文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并未对《语文读本》的重要性给予应有的重视。本文以苏教版的《语文读本》为例, 对《语文读本》的特征和作用及其应用的现状进行详细分析, 总结出高中《语文课本》的自身价值及有效应用的措施。

关键词:高中《语文读本》,价值,利用

参考文献

[1]刘峰.谈谈苏教版高中《语文读本》的价值及有效利用[J].文学教育 (中) , 2013 (2) .

[2]王合娟.高中《语文读本》有效应用研究——以苏教版为例[D].聊城大学, 2013.

有效价值 篇11

【关键词】地理;学科价值;工业地域;学力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30-0078-03

【作者简介】邵俊峰,江苏省常熟市中学(江苏常熟,21550)教科室主任,江苏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

江苏省第十届“杏坛杯”苏派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展评活动已经落下帷幕。本次展评活动的主题“发现学科价值,发展学生学力”对引领全省教育改革具有重要意义。从地理学科看,地理学科价值被忽视、学生学习的能力受抑制等现象非常普遍,迫切需要有这样一个明确的教育理念来推进课堂改革。在本次展评活动中,笔者听了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陈光林老师的一节“工业地域的形成”展评课,受益良多,也对“发现地理学科价值,发展学生学力”这一主题有了更多的思索。

一、地理学科价值:发现与展现

地理学科是中学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由于对地理学科价值缺乏应有的认识,中学地理教育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许多地理教师和学生没有正确认识“学了地理有什么用”这一基本问题,导致了教师教学没有方向,学生的学习没有了动力。因此,发现地理学科价值是每个地理教师首先必须面对的课题。

地理的学科价值包括地理学科内容本身的价值以及教学过程中生发出来的价值,前者是静态价值,后者是动态价值。从地理学科内容价值看,地理学是一门旨在解释地区特征以及人类和地理事物在地球上出现、发展和分布情况的科学,其所关注的是人与环境在特定地点和位置的相互作用。这种学科价值体现在全人类在认识世界基础上的“尊地之规”和“束我之行”。从动态价值看,中学地理教育对学生的影响更为直接和深远。《地理教育国际宪章》(1992)在开篇就明确指出,地理教育为今日和未来世界培养活跃而又负责任的公民所必需。地理教育应使学生“欣赏与认识这个世界”、“在经济、环境等项目中有效合作”、“关注面对的世界和地区人口、资源等问题”[1],其核心价值在于促进学生对“人地和谐”的理解及相应的行动关照。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学生获得综合分析、区域比较、空间辨别、空间想象、时空观点等地理能力,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知情意等方面得到发展,学生能参悟地理思想和地理学习方法等,这些都是地理教育价值的直接体现。

陈光林老师教授的“工业地域的形成”一课,展现了丰富多样的地理学科价值,个性化地回答了为什么要学习地理的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1.通过“工业之美”展现学科之美。

“工业”距离中学生的生活经验比较遥远,对学生来说只是“冷冰冰的机械构成”。因此“工业地域的形成”一课若采取常规教学的方式易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的缺失。陈老师给学生展现的工业是有血有肉的“生命体”。他用诗意的语言、精美的图片及优美的背景音乐勾勒出了各类工业的“性格”:(纺纱厂)朵朵白云幻化为纱,(服装厂)巧手奏出片片温馨,(钢铁厂)炼铁成钢,诉说一个个有力的奇迹……这些“美丽情境”不仅是对学情(学生对工业、工厂的陌生)的回应,利于学生展开后续的有效探究,更使学生感悟到了工业之美、工业规划蓝图之美。在学科之美的感召下,学生对生活会有更健康的向往和想象,他们的探究热情也同时被点燃。

2.贯穿乡土案例展现“身边地理”“有用地理”的价值。

认识世界是地理学习的价值之一。人类对世界的认识都是从身边开始,身边的世界对学生来说是最真实、最熟悉的。但许多学生对身边的地理现象因为熟视无睹而导致了“存在即合理”的惰性思维。其实,学生身边的世界融合了自然、经济、生活、文化等一系列的要素,因而是纷繁复杂的。从复杂生活世界中归纳出地理现象、抽象出地理规律是学生的一种带有创新意味的重要能力,也是地理学科的重要价值所在。苏南作为经济发达地区,工厂林立,陈光林老师把学生所在地南京化学工业园区的工业作为案例分析的载体,让学生从地理的视角分析各工厂之间的联系、工业集聚的优点等,贴近了学生的生活,促进了学生的思考。这种乡土案例呈现可以引导学生今后更多地用地理眼光观察和思考身边的事象,体现了地理学科“认识世界、寻找规律”的重要价值。地理的学习还能指导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这就是“有用地理”的价值观。在本课例中,陈光林老师通过南京乡土案例,引导学生“慧手绘蓝图”,将所学的地理知识应用到他们家乡工业园区的规划和发展设计中,很好地体现了地理学科“地理让生活更美好”的应用价值。

3.通过时空转换的视角展现地理学科的思想价值。

地理学科是研究各要素空间分布特征的科学,所谓“无空间不地理”,空间性是地理最重要的特征。陈光林老师通过“慧心做探究”“慧眼看世界”两个环节呈现了地理空间的不同尺度:南京市工业园区——南京都市圈工业园区——长江三角洲工业区——“一带一路”沿线工业带,这种层层扩大的空间格局,既能承载小空间(地方尺度)的深度探究,又能扩大学生空间视野,以全球化的思维突破小区域的限制。这种不同层次空间的探究及转换为学生提供了认识世界的独特视角,体现了地理学科有别于其他学科的独特价值。地理学科同时也关注对时间尺度的研究。与历史等学科不同,地理学科侧重于研究基于空间的地理事象的演化机制和变化规律,这种地理事象有自然方面的,有人文方面的,更多的是人地相互影响下产生的。陈光林老师立足南京这一区域,把工业地域的形成过程演绎出历史的厚度,他带领学生从南京1500多年前的纺织工业开始,到现代各类工业园区集群,再到未来该地产业发展的蓝图,在变化发展的时空中推演产业的集聚与分散的特征、规律,很好地呈现了地理学科的时空动态价值。

4.以热点问题为载体呈现地理学科的综合价值。

地理学是一门兼有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性质的综合性学科,因而它能站在一个比其他学科更高的角度来综合分析问题,在自然科学教育与社会科学教育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2]地理学科的这种综合价值,是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独特渠道。世界和地区的热点问题往往融合了自然、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等各项要素,具有开放性、动态性、复杂性的特点,因此需要有一种综合性强的学科来引领跨学科的研究。地理学科所具有的综合特性使其在热点问题的探究中比其他学科有着更大的责任和空间。陈光林老师在课堂中引入“一带一路”这一热点问题,以“一带一路”为载体让学生综合探索工业分散、产业联系、区域合作、人地关系等内容,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也体现了地理学科在热点问题综合分析中的独特价值。

二、学生学力发展:内涵和策略

学生学力主要是指学生借助一定的教育环境及积极的教育实践活动,所形成的自我获取、自我建构、自我发展、自我超越的态度、知识和能力的总和。[3]它既包括知识、理解、技能等显性内容,也包括思考力、判断力、表现力、兴趣、动机和态度等隐性内容。学力是学生发展的旨归,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有效地发展学生学力。从地理学科看,学生学力发展的过程与地理素养的形成密不可分。地理素养是学生学力的具体化,是学习者经过地理学习后所养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品格,它包括综合性、空间性、动态性和实践性等基本特点。[4]地理课堂中学生学力发展依赖于教师组织下有效的学习活动。但长期以来,由于课时少、教学内容多以及教师教学观念落后等原因,高中地理课堂的浅表化大行其道,地理知识成为学生记忆背诵的材料,学生在知识的表面“滑冰”,缺少深度思维的机会和时间。在所谓“大容量课堂”和“高效课堂”的口号下,学生成了知识装载的容器,学力发展受到了严重制约。传统的“工业地域的形成”课中,很多老师在学生连什么是“工业集聚”都不能理解的情况下,让学生直接回答工业集聚的利弊,学生的答案只是教材内容的复制,不是自己学习研究的成果,因而无法获得学力的提升。

为促进了学生的深度学习,有效发展学生的学力,陈光林老师在课堂中应用了比较有效的教学策略,笔者把它称为“启学思”的教学模式。其做法包括以下六个步骤:

1.教师引入探究情境:南京化学工业园中不同类型工业企业集聚在一起。2.提出学习任务:工业集聚有什么意义?其位置有什么要求?并明确研究方向。3.学生接受任务后先独立思考4分钟,再讨论4分钟。4.教师提出更高的任务:需要举出具体实例来说服同学和老师。学生再讨论。5.学生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理答。6.根据学生的反馈,教师选择相应的学案让学生完成。学生完成后汇报成果,教师总结归纳。

从以上教学步骤可以看出,陈光林老师的启、学、思不是孤立的行为,而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整个探究活动用时接近20分钟,给了学生充分的探究活动时间和充分的思考、讨论机会,加深了学生对工业集聚概念的理解,促进了学生的深度学习,发展了学生的学力。该模式的优点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合理的引出实现“智慧之启”。

著名特级教师李庾南有这样一个观点:教育就是引出。[5]陈光林老师通过引出复杂情境,造成学生的认知冲突,提升学生的探究热情。学生刚刚学过同一类型、有工业联系的工厂(如纺织类工厂)可以集聚在一起,但陈老师情境中展示的是不同类型的工业企业也集聚在同一工业园。这种与学生原有认知相冲突的新情境的展示,利于学生在质疑中提升思考力,利于探究的深入,达到“智慧之启”的效果。

二是必要的任务解读达到“方向之启”。

现在很多课堂出现了“假探究”现象,究其原因不外两点。一是探究任务不明确,学生无从入手,二是探究难度太低,不值得探究。在提出学习任务时,陈光林老师对任务进行了简要解读,明确了探究方向。陈光林老师的这种“启”明确了方向,是有效探究的保证。

三是重视学生讨论前的“学”和“思”。

最常见的探究活动景象是:教师布置完了活动任务,就让学生开始进行讨论。这种讨论表面上热热闹闹,但没有学生的自我学习和深入思考在先,学生表达的观点只是浅层次、缺少逻辑性的,小组间的讨论也是不着边际或表面化的。陈光林老师在任务布置后让学生先进行自我学习、自我思考,这一环节非常重要。学生在经过独立学习和独立思考后会形成自己的个性化的见解,学生间的讨论就有了一定的深度,因此,讨论前的“学”和“思”环节是学生学力提升的关键。

四是根据学生反馈灵活选择学案。

知识性学案是“启学思”课堂促进“学”和“思”的重要补充。陈光林老师为本课准备了各个知识点的学案,但这些学案并不需要全盘让学生完成。根据学生的反馈选择相对应的学案内容,可以给学生的后续探究活动提供攀登的“绳索”。陈老师在活动中发现学生对工业联系和工业集聚还存在知识性、概念性问题时,及时引导学生完成备用的相关知识的学案。在此基础上,陈光林老师可以提出更高层次的问题引导学生开展进一步的研究,引发学生新的思考。学生最终能够结合工业集聚的意义举出鲜活的应用实例,说明其理解力、迁移力和表达力都上了一个新台阶。

当然,在一节课中不可能展现学科所有的价值,学生学力的发展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地理课堂中浸润学科价值观、发展学力是一个长期、反复、渐进的动态过程。作为地理教师,需要牢牢把握住地理教育的改革方向,真正把让学生受益终身的学科思想展现给学生,把让学生获得学力提升的课堂还给学生。

【参考文献】

[1]国际地理联合会地理教育委员会.地理教育国际完章[J].地理学报,1993(01~06).

[2]伏钰.高中地理新课程综合性教育内涵透析[J].教学创新,2009(03).

[3]李庾南,陈育彬.构建促进学力发展的数学课堂[J].课程·教材·教法,2008(08).

[4]周慧.中学地理学科素养的内涵、结构与培养策略[J].教育导刊,2010(08).

改进秸秆饲用价值有效途径的探索 篇12

1 秸秆的营养特点

在山西省用作饲料的农作物秸秆主要有玉米秸、小麦秸、稻草、谷草、豆类秸等。由于其品种、收获期的不同, 其营养价值也不同, 但总的来说, 农作物秸秆中可消化物质、粗蛋白、碳水化合物、矿物质和胡萝卜素含量低, 而粗纤维含量高。动物食量小、消化率低。这主要因为秸秆细胞壁中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紧密结合限制了消化酶对细胞壁及细胞内容物的消化作用。

2 改进秸秆饲用营养价值的途径

由于木质素是秸秆细胞壁的主要成分, 木质素和纤维素镶嵌在一起形成坚固的酯链, 使纤维素免受微生物侵袭和降解酶的降解。草食动物的瘤胃中因缺乏降解木质素的酶, 从而限制了动物对纤维素、半纤维素等成分的降解和利用, 导致秸秆消化率低。因此, 改进秸秆饲用价值的途径关键是降解木质素, 破坏其组织结构, 打断酯链。目前关于提高秸秆利用的方法主要有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

2.1 物理处理法

2.1.1 切短和揉碎

切短和揉碎是秸秆进行其它处理的预处理, 是最简便又重要的处理方法。经切短、揉碎的秸秆不仅便于动物咀嚼, 减少能耗, 而且还可以减少饲料浪费, 便于同其它饲料混合, 改善家畜适口性, 提高采食量和消化率。秸秆切短、揉碎程度应根据使用的目的和家畜的种类而定。一般喂牛可切短至3~4cm, 喂羊可切短至1.5~2.5cm, 喂马属动物切短至2~3cm。

2.1.2 粉碎

粉碎使秸秆横向和纵向得到破坏, 扩大粉碎料和微生物接面, 有利于细菌集群和消化, 提高秸秆的消化率。同时通过粉碎还可进行制粒或膨化处理。

2.1.3 浸泡

浸泡主要是软化秸秆, 清除秸秆表面杂物, 改善其适口性。这种既经济又实用的方法广为养殖户所采用。

2.1.4 蒸煮和膨化

膨化处理是利用高压水蒸气处理后突然降压以破坏纤维结构的方法。此法可使木质素低分子化, 分解结构性碳水化合物, 从而增加可溶性成分, 提高干物质消化率, 增加动物采食量。

2.2 化学处理法

2.2.1 氨化处理

氨化处理秸秆使秸秆中的有机物与氮发生反应, 使木质素和纤维素之间的酯键断裂, 破坏其组织结构, 不仅提高营养价值和饲料的消化, 同时形成的氨盐作为家畜瘤胃内的氨源, 能使瘤胃微生物活力增强。经氨化处理的秸秆, 总营养价值可提高1~2倍, 消化率提高20%, 采食量也相应提高20%左右。

氨化处理方法是将切碎的秸秆填入已备好的水泥窖内, 调节含水量在25~45%, 按秸秆干物质重量3~5%配制氨源, 再均匀地喷洒在秸秆上, 迅速压实密封。处理时间长短要根据气温而定, 气温越高, 处理所需的时间越短, 反之则越长。一般情况气温在10~20℃, 处理时间为2~4周;气温在30℃以上, 处理时间为5~7天;处理结束后放氨1~2天, 氨味消除方可饲喂。

2.2.2 碱化处理

碱化处理不仅能使纤维内部的氢键结会变弱, 纤维素分子膨胀, 而且能皂化糖醛酸和乙酸的酯键, 中和游离糖醛酸, 使细胞壁中的纤维素与木质素联系削弱, 溶解半纤维素, 这样就有利于家畜胃内微生物作用, 从而提高秸秆的消化率。

(1) 氢氧化钠处理

低浓度氢氧化钠处理:首先配制相当于秸秆10倍量l%氧氧化钠溶液, 然后将切短的秸秆放入浸泡8~12h后, 捞出用清水洗去余碱, 饲喂家畜。

高浓度氢氧化钠处理:秸秆切短将浓度为20~40%的氢氧化钠溶液均匀喷洒在秸秆中, 并搅拌均匀。一般100kg秸秆喷洒碱液约7.3~30kg, 经处理后的秸秆可贮存或饲喂。

(2) 石灰水处理

石灰水浸泡:将秸秆切成2~3cm, 浸入1~3%浓度石灰水中, 泡制2~3天, 取出秸秆, 自然滤去残液。为增加适口性, 可在石灰水中加秸秆重量的1~l.5%的食盐, 效果更佳。

喷粉处理法:将秸秆切碎, 调含水量至30~40%。按秸秆重6%的用量, 将石灰粉喷洒在湿秸秆中, 密封6~8周后, 可饲喂。

此法原料来源广, 价格便宜, 且可补充秸秆中的钙质。经此法处理过的秸秆消化率提高15~20%, 采食量增加20~30%, 氧化钙含量不低于90%。

(3) 氢氧化钠与石灰水混合处理

将秸秆铺成20~30cm厚, 喷洒浓度l.5~2%的氢氧化钠和1.5~2%石灰水等量混合液, 压实, 再重新铺放秸秆, 喷洒混合液。用量每10kg秸秆用混合液l.5~2kg, 处理1周后便可饲喂。

(4) 石灰-氨处理

原理:经碱处理秸秆可提高消化率, 氨处理秸秆可增加粗蛋白含量。综台碱氨处理优势, 采取碱氨混合处理秸秆可使粗蛋白提高10%, 粗纤维下降7%, 消化率提高30%。

处理方法:秸秆切碎, 调水分含量35%左右填入壕 (窑) 中, 按干秸秆重的3%, 加入等量的石灰、尿素混台剂, 压实密封。处理时间与气温有关, 一般气温为10~15℃时需4~8周, 15~30℃时需1~4周。处理结束散去气味, l~2天后即可饲喂。

(5) 酸碱处理

用碱溶液处理后, 再用盐酸中和。方法:先将切碎秸秆放进碱溶液中浸泡, 将浸泡好的秸秆转入水泥窖中压实, 存放1~2天。然后再将秸秆放入3%的盐酸中浸泡, 捞出稍沥, 即可饲喂。

2.3 生物处理法

2.3.1 微贮

将新鲜秸秆切碎装入窑 (塔) 中压实密封贮藏, 经微生物发酵作用, 调制成色泽金黄、多汁具有醇果香味, 可长期贮存饲喂家畜。

微贮原理:秸秆在微贮发酵过程中, 受高效复合菌的作用, 使原本结构紧密的木质素、纤维素类物质断裂, 得以大幅度降解, 并转化为乳酸和挥发性脂肪酸。加之秸秆自身所含酶和其它生物活性物质的作用, 提高了家畜瘤胃纤维素酶的活性, 从而达到了提高消化率、改变适口性、增加采食量和长时间存储的目的。

微贮方法:首先将窖底铺20cm干草, 然后把秸秆切成3~6cm入窑铺30cm, 喷洒复活菌液至秸秆含水量60~70%为宜, 压实, 层层类推。窖满后秸秆应出窖面40~50cm, 压实后在最上层均匀撒放一层干草, 用土压实。发酵20~30天后, 便可直接饲喂。

2.3.2 青贮

青贮是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 长期保存青绿多汁饲料的营养特性, 扩大饲料来源的一种既简单又可靠且经济的实用方法。

青贮原理:主要是利用青贮料中所含的乳酸菌等微生物的生命活动, 通过厌氧条件进行发酵, 使青贮料中糖类转化成乳酸, 抑制有害细菌的生长, 特别是霉菌、腐败菌生长, 而使青贮料得以长期保存。

由于青贮添加料和青贮技术的应用, 使原本难以青贮的原料也可以用作青贮, 扩大了青贮原料的范围, 增加了畜牧业饲料来源。现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 加酸青贮。在青贮料中加入无机酸、有机酸, 抑制青贮料的腐败菌、霉菌活动, 增加色泽。 (2) 加醛青贮。 (3) 接种乳酸、酶剂青贮。 (4) 加氮剂、盐青贮。

上一篇:现代漆艺语言下一篇:光缆监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