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国主义运动

2024-07-13

复国主义运动(共12篇)

复国主义运动 篇1

多元战略 东山再起

10.5亿美元赔偿, 三星凌乱了, 苹果笑了, 诺基亚有意外之喜。律师用诺基亚Lumia证明智能机不抄袭亦可创新, 变相地广告植入, 提升了股价, 振奋了士气, 诺基亚欢欣不已。昔日霸主曾错失智能机好局, 预凭借WP东山再起。在智能机领域靠性价比占领市场的同时, 诺基亚对功能机的不抛弃不放弃也收到了实效, 上季售出逾7350万部功能机, 年市场占有率由29%升至35%, 创两年新高, 带来22.9亿欧元收入, 约占公司总收入的一半。9月5日, 诺基亚大会即将召开, 除了Windows Phone 8新机吊足观众胃口之外, “Things are about to change”的宣传语更道出了诺基亚复兴的决心。

毕竟与微软搭伙Windows Phone 8不是长久之计, 手机巨头在寻觅另一个重振雄风的机会。2010年, 诺基亚就公布了其室内定位技术, 如今卷土重来, 力推In-location (室内定位技术) 。8月23日, 诺基亚携手三星、索尼移动、博通、高通等22家公司宣布成立“室内定位联盟” (Inlocation Alliance) , 开始着手室内定位技术, 重点是蓝牙4.0和Wi-Fi。联盟成员之一Broadcom已经率先推出了一种新型芯片, 使得室内定位技术支持5GWi-Fi和低耗蓝牙。试点结束后, 预计第一部采用上述标准的手机将于2013年推出, 并开始普及。

不过, Google和苹果并未加入此联盟。Google是地图界当之无愧的霸主, 根据今年6月份尼尔森的调查, 即在跟踪了5000名美国智能手机用户的使用行为, 其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 Google地图是今年6月全美最热门的旅行应用, 也是最受欢迎的移动网站。用户在使用旅行应用的所有时间中, Google地图占78%, 大概有7780万美国智能手机用户使用了Google地图。以至于苹果在发布i OS 6的时候, 把Google地图踢出了系统, 意味其进军地图界的野心, 它期待整合3D实景地图、GPS导航、Siri语音、交通路况以及简单车载导航等功能的原生地图, 吸引并套牢大量的i OS用户, 减少用户对Google地图的依赖, 并保证合作伙伴Yelp——全美最大的点评网站的搜索压力。然而, 双雄会的地图大战还未开始, 其他竞争对手却已经暗渡陈仓, 另辟蹊径, 开始对室内定位下手了。

室内定位 五花八门

说到定位, 大家都不会陌生。从GPS到LBS, 从军用到民用, 人类对地理位置信息的应用开发进入了崭新的历史阶段。而不满足于户外定位的科学家们, 又把重点转向了室内, 这也符合当代宅男宅女的实际需求。室内定位技术, 顾名思义, 就是在室内完成定位和导航服务的技术。也许有人会问:有了LBS, 为什么还需要室内定位呢?答案是, LBS的定位精确度在郊外只能达到1000米, 而室内定位的标准是1米至20米。这就是差距。所以很多人摇微信, 却无法在“附近的人”中加到对面的朋友, 问题就出在定位精准度不足上!

大型复杂的室内环境, 如, 机场大厅、展厅、仓库、超市、图书馆、地下停车场、矿井等, 用户急需确认自身与同伴, 设施与物品在室内的位置信息。但传统的Google地图等技术由于受定位时间、定位精度以及复杂室内环境等条件的限制, 无法满足用户需求。室内定位的解决方案大致有以下几类:即GNSS技术 (如伪卫星等) 、无线定位技术 (如无线通信信号、射频无线标签、超声波、光跟踪、无线传感器定位技术等) , 其他定位技术 (如计算机视觉、航位推算等) 以及GNSS和无线定位组合的定位技术 (如A-GPS或A-GNSS等) 。

说到室内定位技术, 大家是否会想起GPS。不过, GPS接受机在室内工作时, 信号会受到建筑物的影响而大大衰减, 穿墙困难导致定位精度极低, 无法达到室外直接从卫星广播中提取导航数据和时间信息的标准。如果希望获得较高的信号灵敏度, 那么就需要延长在每个码上的停留时间——A-GPS (辅助全球定位系统) 技术应运而生。它使用设备的GPS芯片和移动网络来实现定位, 即采用大量的相关器并行地搜索可能的延迟码, 实现快速定位。然而, 由于运营商的网络费用问题, A-GPS还没有被商业LBS服务使用。因此, 急于靠室内定位东山再起的诺基亚显然需要能够Hold住全场的杀手级应用, 最终它圈定了两种室内无线定位技术作为主打:一是Wi-Fi, 二是蓝牙。

其实, Wi-Fi早已广泛用于用户无线上网服务中, 蓝牙也在终端通讯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要想实现室内定位, 必须对这两项技术进行升级。此前, Wi-Fi构建的无线局域网络 (WLAN) , 可以实现复杂的大范围定位、监测和追踪任务, 微软开发的RADAR系统是最早的基于Wi-Fi网络的定位系统。它采用射频指纹匹配方法, 进行定位。当前比较流行的Wi-Fi定位是利用无线局域网络系列标准之IEEE802.11的一种定位解决方案。芬兰的Ekahau公司开发了能够利用Wi-Fi进行室内定位的软件。Wi-Fi绘图的精确度大约在1米至20米的范围, 总体而言, 它比蜂窝网络三角测量定位方法更精确。但是单纯以距离Wi-Fi接入点远近来判断, 而不依赖合成的信号强度图, 可能会在楼层判断上产生偏差, 而且Wi-Fi收发器只能覆盖半径90米以内的区域, 容易受到其他信号的干扰, 从而影响其精度, 再则定位器的能耗也较高。

第二种蓝牙技术, 与Wi-Fi不同, 它是通过测量信号强度进行定位。这是一种短距离低功耗的无线传输技术, 在室内安装适当的蓝牙局域网接入点, 把网络配置成基于多用户的基础网络连接模式, 并保证蓝牙局域网接入点始终是piconet的主设备, 就可以获得用户的位置信息。蓝牙技术适用于单层大厅或仓库, 由于蓝牙室内定位技术优点是设备体积小、易于集成在移动终端上, 容易发现设备且信号传输不受视距的影响。不足之处, 就是蓝牙器件和设备的价格比较昂贵, 而且对于复杂的空间环境, 蓝牙系统的稳定性稍差, 受噪声信号干扰大。

为了解决快速精准定位的问题, 科学家们引入了RFID (射频识别技术) , 通过非接触式双向通信交换数据以达到识别和定位的目的。这种技术作用距离短, 一般最长为几十米, 但它可以在几毫秒内得到厘米级定位精度的信息, 且传输范围很大, 成本较低。同时由于其非接触和非视距等优点, 有望成为优选的室内定位技术。

另外, 还有一种介于射频识别和蓝牙之间的混合型技术, 叫做Zig Bee。它是一种新兴的短距离、低速率无线网络技术, 有自己的无线电标准, 在数千个微小的传感器之间相互协调通信以实现定位。这些传感器只需要很少的能量, 以接力的方式通过无线电波将数据从一个传感器传到另一个传感器, 有点像蜜蜂接力的工作模式, 通信效率极高, 且功耗、成本较低。

目前室内定位联盟主要推荐就使用这个方案, 它使用蓝牙低功耗天线阵列三角定位跟踪蓝牙设备标记来实现, 它比Wi-Fi三角定位的效率更高, 成本更低, 使用普通的蓝牙手机即可实现定位, 由于蓝牙的省电性, 可以让终端的工作时间更长。

由此, 可以串起来室内定位技术的发展图景“全球定位系统—Wi-Fi—蓝牙—射频识别技术—Zig Bee”。综上所述, 无论是室内还是室外, 定位原理都大同小异, 主要是在信号的传输上测算用户位置。不管是时间、角度、衰减, 只要终端设备保持对外通信, 便可以定位, 其区别主要在精准度方面。为了提高精准度, 设备需要尽量接近于Wi-Fi接入点或者蓝牙节点, 设备中的传感器、陀螺仪、罗盘、加速计等都可以为导航和追踪提供“辅助”数据。可以说, 室内定位技术大大延伸了定位技术的范围, 可以帮助用户在大型商场内准确找到想要的商品, 获得走出该商场的路线提示等。

强强联合 抢占先机

美国研究机构ABI研究员帕特里克·康诺利称, “室内定位技术是下一波热门定位技术, 该技术将在2015至2017年得到大量部署和实施。”

诺基亚正是看准了位置信息服务的未来发展趋势, 所以才审时度势拉拢三星、索尼移动等22家公司宣布成立室内定位联盟。室内定位联盟官方称, 借助多样的定位技术, 最终打造一个将推动创新、提升技术运用的标准生态系统, 并确保手机公司和科技公司能够在其产品和服务中引入该联盟的产品。室内定位联盟将专注于实现室内定位服务的“高准确度、低耗能、移动性、可部署性和易用性”, 此联盟主导下的首款室内移动导航应用有望在2013年与消费者见面。

不过, 虽然Google和苹果没有加入诺基亚联盟, 但是它们也开始对室内技术跃跃欲试。目前, Wi-Fi定位的领头羊有两个:Skyhook和Navizon。其中, Skyhook已经被嵌入到i Phone中, 可见苹果未雨绸缪的打算。相应的, 移动运营商也意识到了Wi-Fi定位的好处, 尤其是可以极大地缩短首次定位时间 (TTFF) 。它们做过一个室内定位的测试:GPS首次定位时间大于1分钟, A-GPS缩短到12秒, Wi-Fi仅为2秒。因此, 对于i Phone手机用户而言, 70%的定位服务都是通过Wi-Fi定位来实现的, 而并非GPS。可见, 苹果对位置信息服务早已布局, 而Google地图6.0也已经提供了类似的室内定位服务。

但是, 室内定位联盟的意义毋庸置疑。上面已经介绍, 室内定位技术的种类繁多, 标准各异, 如果想统一, 不建立联盟, 单打独斗, 肯定会曲高和寡, 或被各个击破。所以, 室内定位联盟要求各合作成员拿出自家的定位、导航服务技术交流合作, 以提供最优秀的定位服务。诺基亚已经与17家科技和媒体公司合作展示了部分室内定位技术。诺基亚将英国电视频谱中未被使用的“空白信号频谱”稍加改动, 然后把定位技术布置在了这些试用频谱上, 令人叹为观止。不过, 室内定位联盟希望创建一个生态系统, 可以刺激创新、提高技术传播、确保电话和技术公司可以在产品和服务中添加此项技术, 让这种服务在移动应用中得到普及。该联盟承诺, 将采用开放的界面和标准技术, 对外开放。

人类的未来将由位置感重新定义, 这或许也是诺基亚全力以赴的原因。在应急处理方面, 比如遭遇地震、海啸、台风等恶劣天气时, 要想进行救援, 必须精确定位。除此之外的很多时候, 室内定位是与手机购物、移动电子商务、个性化广告/优惠信息、演出活动等个性化服务相关的, 因此一旦室内定位联盟摸清了用户各类需求和使用的行为习惯, 势必会建立统一的行业标准, 类似Android系统, 诺基亚正在探索用室内技术的优势共享来打破Google乃至苹果的垄断。由于室内定位联盟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 使诺基亚再次成为抢滩登陆的先锋。

室内定位技术的商业化必将带来一波创新高潮。

复国主义运动 篇2

今天上党课老师给我们讲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下面就是我这堂课的认识: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简称“国际共运”,是指在世界各国开展的共产主义运动,其目的是为了推翻剥削阶级的社会建立起人人平等的社会主义,进而实现共产主义。

共产主义作为一种学说,借鉴了早期基督教思想家所创立的学说,“按劳分配”、“按需分配(按需取酬)”这些概念也或多或少来源于人类对亘古平等的记忆。马克思对共产主义学说的贡献,在于将其从空想变成了科学的平台上。这里所说的科学,就是指马克思所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与唯物辩证法。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呈现出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由理想变成现实,由一国胜利到多国胜利的发展规律,同时也出现了曲折。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它的主要特征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结合,理论和实践的统一。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是在同各国工人运动和革命斗争实践的结合中发展的;是在同各种错误思潮的斗争中发展的;是在对时代发展提出的新问题和出现的新情况进行创造性研究过程中不断发展的。1847年11月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委托马克思和恩格斯起草一个周详的理论和实践的党纲。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在伦敦第一次以单行本问世。《宣言》第一次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出共产主义运动已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宣言》最后庄严宣告:“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并发出国际主义的战斗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1917年11月俄国发生的十月革命,是震撼世界的伟大的历史事件。俄国无产阶级在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的领导下,组织广大农民、士兵,以暴力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统治,成功地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一次革命,是无产阶级打碎旧世界、建立新世界的一次最伟大的创举。十月革命的胜利,为当时和俄国无产阶级处于同样遭遇的各国无产阶级树立了榜样。各国无产阶级从俄国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中,获得了鼓舞自己前进的勇气。十月革命开辟了世界无产阶级的新时代。因为事件发生在俄历10月25日,故称为“十月革命”。

学习、宣传、捍卫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在现有的环境和条件下,尽可能更多地实践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科学理论武装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用彻底消灭私有制度和私有观念的正确舆论引导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共产主义人生观价值观塑造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用彻底消灭一切剥削阶级和一切剥削制度、彻底解放全人类、在全世界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鼓舞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播撒共产主义的火种,把国内外共产主义运动推向新的高潮!

谢孝迁

01002005

全球化有效利他主义运动 篇3

人们通常认为,美国比其他国家更加乐善好施;但是,就人口捐钱比例而言,缅甸、马耳他、爱尔兰、英国、加拿大、荷兰和冰岛都比美国做得更好。

但美国在“帮助陌生人”方面的评分最高,再加上其在义务劳动时间上的高分,使美国与缅甸一起成为世界上最慷慨的国家。

人类真的可以受利他主义的驱动吗?我的新书《你能做的最大善事》(The Most Good You Can Do)讨论了被称为“有效利他主义”(Effective Altruism)的新出现的运动,在关于这本书的各种访谈中,我惊奇地发现,这个问题是如此频繁地被提及。

为何我们要怀疑有人至少会有时采取利他行为呢?从进化论的角度来考察,我们很容易就能理解对家人的利他主义,以及对那些接受帮助后可能回馈我们的人的利他主义。一个很有道理的说法是,如果我们的推理和思考能力足够发达的话,则可以确保我们明白:陌生人可以与我们一样在生活中有痛苦或者欢乐,那么,至少我们中的一部分人可以基于此而会对陌生人有利他行为。

美国的专业民意调查组织盖洛普公司询问了135个国家的人在过去一个月当中是否为慈善组织捐过钱、为某个组织贡献过义务劳动,或者,帮助过某个陌生人。盖洛普的这项调查实际上也是2014年世界奉献指数(World Giving Index 2014)的基础。该调查的结果表明:大约23亿人,即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每个月至少会有一次利他行为。

更客观的利他主义证据也支持这一发现。在许多国家,医用目的的血液供应依靠志愿者的匿名献血。此外,从全球来看,超过1100万人在骨髓捐献数据库中注册,表示愿意向陌生人捐献自己的骨髓。还有少数人(但人数在不断增加)则更进一步——愿意为陌生人捐献肾脏。2013年,美国有177例在世捐献者的利他捐献,2013年5月~2014年4月英国有118例此类利他捐献。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慈善捐赠。光是在美国,2013年就有2400亿美元的个人慈善捐赠。加上基金会和企业的捐献,总数达到了3350亿美元,这一数字占到国民总收入的2%。

人们通常认为,美国比其他国家更加乐善好施;但是,就人口捐钱比例而言,缅甸、马耳他、爱尔兰、英国、加拿大、荷兰和冰岛都比美国做得更好。在缅甸,91%的受访者在过去一个月中捐过钱(美国的这一比例为68%),缅甸人的这一行为,体现了该国深厚的“小乘佛教传统”。同时,缅甸也是义务劳动时间比例最高的国家(51%)。

但是,美国在“帮助陌生人”方面的评分最高。再加上在义务劳动时间上的高分,使美国与缅甸一起成为世界上最慷慨的国家。

诚然,这些奉献并不完全是利他的。例如,纽约林肯中心上个月宣布,亿万富翁、娱乐业大佬大卫·格芬(David Geffen)为音乐会设施艾弗里·费雪音乐厅(Avery Fisher Hall)捐献1亿美元,条件是将该音乐厅改名为大卫·格芬音乐厅。

这份礼物似乎更多是受名誉而非善行驱动的。毕竟,格芬事先就已知道,让艾弗里·费雪家族同意改名需要给他们1500万美元补偿。无论如何,在这个十亿人生活在极端贫困中的世界,一个利他主义者多半会认为,有许多事情比整修为音乐爱好者服务的演出厅更加慈善。

在奉献人群的反面,研究奉献行为的心理学家认为,向大量慈善机构捐小钱的人与其说是受助人愿望的驱使,不如说是为了从捐钱行为中获得的“温情效应”(warm glow)。另一方面,其他捐献者捐更多的钱,但他们通常根据慈善机构开展活动的信息而做出选择,他们的捐献只针对少数机构。他们希望给世界带来一些正能量,捐献也让他们自己的生活变得更美好——但这不是驱动他们的原因。

有效利他主义运动由后一种捐献者构成,他们是知行合一之士。他们的目标是用他们愿意拿来用于慈善目的的资源,尽可能地做最大的善事。

这些资源可能包括他们的收入的十分之一、四分之一乃至于二分之一。他们的利他主义也许包括他们的时间和才华,并影响他们的职业选择。为了实现他们的目标,他们用理性和证据确保他们用于做善事的资源尽可能地有效使用。

一些研究表明,慷慨的人通常比不奉献的人更快乐、更满意于生活。也有一些研究表明,奉献可以引起大脑回馈中心的活动(回馈中心是大脑的区域,它也受美食和性行为的刺激)。

“运动主义”新思路专卖库存鞋 篇4

到仓库时, 900多平米的地方, 有序地摆放的都是各种品牌的库存鞋。主角满脸笑容地走来。他就是"运动主义"的创始人。

2006年, 刚刚接触电子商务的他, 一直向往着自己能在这片天地里面占据一席之地, 短短的2年里他付出了比常人多几倍的精力, 最终赶上了电子商务的大浪潮。

比尔盖茨曾说过:21世纪要么电子商务, 要么无商可务。马云也曾放言:不做电子商务, 五年后你会后悔!

2009年, 中国网民总规模将近达到4亿人, 网购注册用户达到了3亿人。反观时下的电子商务运动, 以B2C (网上商店) 、C2C (用户对用户) 为主导的多种模式日新月异。

一家无实体店面仅靠官方网站销售的内贸企业, 不到两年就被数亿网民熟知并接受, 成为网购运动品牌鞋的首选, 再次证实了他长期以来坚持的一个观点:电子商务的未来是B2C, 而不是C2C。理由大致有以下几点:

首先, C2C门槛较低, 只要有渠道和鼠标, 全民可开网店, 但由于网上信誉、假货水货等一系列问题, 使人对C2C失去信心。相比而言, B2C货源充分、渠道正规, 更能让消费者强烈信任。

其次, 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说, B2C更贴近消费者的需求, 特别是人们对商品及服务的质量诉求会越来越高。“运动主义”全部免费配送、30天内无条件退换货, 以及365天天天搞活动, 让利消费者, 别人卖产品, 我们卖服务, 提供更好的售前和售后服务, 这些远远超出了诸多卖家的想象空间。

论美国解构主义运动的缘起论文 篇5

自20世纪60年代起,解构主义在美国逐步兴起并演进为一场广泛影响法律、艺术、政治、宗教等各个领域的思想文化运动。为清晰认识美国解构主义运动的性质与影响,有必要首先厘清这一运动的缘起。研究表明,美国解构主义运动是在当时美国社会思潮莫衷一是的困局下,因欧美两地学界外推、内引的合力作用而应运诞生。

一、解构主义思潮在欧洲的蓬勃发展为美国解构主义运动的发韧奠定了思想基础,而雅克.德里达等先锋人物向美国学界所作的理论推介则是促使美国解构主义运动兴起的重要外推力。

解构主义的思想萌芽最早见于哲学领域,是在传统的形而上学的思潮下对结构主义的自我怀疑和否定。早在1927年,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就在其《存在与时间》一书中以“毁坏”( Destruc-tion)的概念,对西方传统哲学发出质疑之声。时至1967年,法国哲学家雅克·德里达又一口气推出三部力作,矛头直指结构主义的逻各斯霸权,批判它对人类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全面禁锢,为解构主义奠定了思想基础。德里达此后相继推出的《散播》(1972)、《哲学的边缘》(1982)等一系列作品,也都是颇具分量的解构主义名篇,不仅为其本人赢得了“解构主义之父”的美誉,也使得解构主义远播欧洲,被世界各地的女权主义运动等引为理论武器,逐渐成为后现代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核心。

就在德里达发表三大力作的翌年5月,一场发生在法国的学生运动也为欧洲解构主义运动的兴起创造了最直接的契机。然而,结构主义者们在此次**中冷漠与退缩的表现,却激起了大学生们的极度不满与失望。大学生们对传统理论发起的挑战,同德里达等思想家们批判传统的声音同气相求,共同推动了结构主义的逐渐没落以及一种以颠覆传统观念为特征的后现代主义思潮的脱颖而出。

这种新思潮不仅对其后的欧洲社会文化思想产生过广泛的影响,也吸引了大洋彼岸美国学者们的关注目光。德里达等先锋人物向美国学界所作的解构主义思想推介则是促使美国解构主义运动兴起的重要外在推力。

德里达凭借他的解构主义理论彻底打破了逻各斯中心主义思想,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打开了传统文化和文学的死角,不仅开辟了欧美哲学思想的一个新时代,而且也开启了欧美文学批评的新纪元。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的美国思想史上,曾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后现代主义元素在美国诸多文化领域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唯其如此,法国《费加罗报》才将德里达赞誉为“让美国人爱上哲学的人”。

二、20世纪60一80年代美国社会思想文化所遭遇的新批评主义困境为解构主义在美国安家落户提供了文化土壤和有利环境

对于美国解构主义运动的发韧,来自欧洲的思想启迪和理论推介虽然功不可没,但终究不过是外在因素,而美国本土学者们对新批评思想的全面批判、对新思想的努力探索以及对欧洲学说的主动汲取才是解构主义运动得以在美国兴起的内在动因,它们为源自欧洲的解构主义思想在美国安家落户提供了有利的思想环境和发展契机。美国解构主义代表人物J. 希利斯.米勒便曾清楚地看到,解构主义在美国的发展乃是在“本土的恒久不变的心态基础上开始的”。

当解构主义在欧洲方兴未艾的时代,美国思想界正处在新批评理论的主导之下。特别是自20世纪40年代,随着南方新批评领跑者C·布鲁克斯和R·P·沃伦入职耶鲁大学英文系和比较文学系,新批评也“昂首挺胸一举北进,占领了学术重镇耶鲁。直至上世纪60年代解构主义运动在美国逐渐萌生,方使其被新的思想取而代之。

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新批评主义诞生时就带来的先天缺陷导致它在自己形成的缝隙中无可避免的衰落下去”,也正是美国国内批判新批评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诉求催生了以“耶鲁学派”为核心、以颠覆性为基质的美国解构主义运动。曾有评论家指出,新批评“死时却也像慈父一样威严”。虽然将新批评视为美国解构之父的观点多有不妥,但也无法否认,新批评之死与解构主义的诞生之间的确有着某种不同寻常的历史渊源和替代关系。

随着新批评在美国的盛行,它在思维方法上的`漏洞也日渐暴露,致使美国学界急于为梳理思想头绪、解释社会现象找到新的理论依据。美国解构主义运动先驱保罗·德曼曾经如此批判新批评的理论弊端:“当新批评在美国开始不断走向精确化,它自己本身就会发现作品不只是只有一个单一的意义,它们之间可能是相互独立或者互相关联。因此新批评将我们带入了一个充满反讽和意义断裂的世界。五十年代,新批评本身的发展停滞了,成了强弩之末,它的统治地位这才被其他批评派别所颠覆。”正如中国学者胡燕春所言,“德里达的理论之所以在美国较之在欧洲得到了更为迅速的传播,在一定程度上也正是得益于新批评所倡导的文本理论与细读策略为之提供的接受土壤。”

三、以保罗·德曼为首的“耶鲁学派”对欧洲解构主义的积极引入为美国解构主义运动的兴起和本土化培育了理想的学术土壤

虽然学界在“耶鲁学派”是否可称其为“学派”的问题上尚有争议,但是当年耶鲁学者们在为美国引入解构主义方面所做的贡献则早己毋庸置疑:“我们应该承认耶鲁学派的实践奠定了解构主义的‘前期’活动。”

“耶鲁学派”堪称掀起美国解构主义运动的先锋,正是这一学派为美国解构主义运动的兴起和本土化培育了理想的学术土壤。他们不但对新批评的理论弊端发起挑战,还积极将欧洲解构主义理论引介到美国。他们在与德里达等欧洲解构主义学者展开的一系列长久合作中,锲而不舍地推进着解构主义在美国的本土化进程。史实证明,德里达之所以能在1965年登上耶鲁的讲坛,首次将其解构主义主张传播到美国学术殿堂,并于其后的20多年间逐渐将其学术影响渗透到美国各个大学的校园,皆得益于这些“耶鲁解构家们”的努力促成。在当时的美国,“耶鲁学派”堪称“改变哲学时尚的校园之花”。

复国主义运动 篇6

Stateside

头盔

参考价格:270元

保护好你的脑袋不要在剧烈运动中受到碰撞。

Flexifoil Bullet风帆

参考价格:2475元

尺寸在2.5~7米左右的为初学者准备的风帆,可以用单个的把手进行控制,也可以用一对把手控制。

Maui Magic Aviator

座位安全鞍

参考价格:1050元

如果你想进行一次长时间的滑行,那么这个安全鞍会帮你减轻压力,还可以调整它,直到你觉得舒适。

Flexifoil

Buggy小车

参考价格:4050元

一个可以进行个性化改装的坚固的自由式小车,装着钢质框架,非常坚固。

Stateside

头盔

参考价格:270元

保护好你的脑袋不要在剧烈运动中受到碰撞。

Flexifoil Bullet风帆

参考价格:2475元

尺寸在2.5~7米左右的为初学者准备的风帆,可以用单个的把手进行控制,也可以用一对把手控制。

Maui Magic Aviator

座位安全鞍

参考价格:1050元

如果你想进行一次长时间的滑行,那么这个安全鞍会帮你减轻压力,还可以调整它,直到你觉得舒适。

Flexifoil

Buggy小车

参考价格:4050元

一个可以进行个性化改装的坚固的自由式小车,装着钢质框架,非常坚固。

沙滩风帆

最新、最流行的极限运动,驾着小车,利用风的力量横行无忌。

潜水注意事项

因为潜水运动具有危险性,因此,在了解了必备的潜水装备之后,初学者还要了解潜水运动必须注意的事项。

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

如果你有神经过敏病、耳鼻疾病、心脏病、高(低)血压、糖尿病、醉酒后或感冒,潜水运动会对你造成危害,严重者可造成生命危险。

入水前的注意事项

1.海潜前的学习

入水前,专业的潜水教练都会为大家讲解潜水的注意事项,包括呼吸管和调节器的使用方法、水面休息方法、紧急情况处理等,大家一定要耐心听取。

2.入水前的准备

首先由自己亲自检查装备功能是否正常,同伴间再相互检查一遍。这项检查事关生命安全,切忌疏忽大意。

3.入水前应做必要的活动

为了避免因为温度的变化而导致一些潜水者在入水之后发生不适感,在入水前可适当进行一些热身运动。

入水姿势

1.正面直立跳水

水深需在1.5米以上,双脚前后开立,一手按住面罩,一手按空气瓶背带。

2.背向坐姿入水

面向里坐于船帮上,向后仰面入水。

3.正面坐姿入水

建议初学者使用。

4.侧身入水

在橡皮艇上俯卧滚身入水。

5.潜降

使用浮力调节器,配合配重带,头上脚下地潜水下降,不用BC时头下脚上。

6.潜降的上升

将上升速度控制在每分钟18米以内,简单说,就是不要超过自己呼出的气泡的上升速度。不要停止呼吸,上升时抬头看水面,可以伸出右手指定方向,注意背后,身体缓缓自转。

水肺潜水规则

水肺潜水务必遵守“两人同行”原则,两人从入水到上岸都必须在一起,不允许同伴自行上岸,并且两人要经常保持联系。如果一方因某种原因落单,一定要保持镇静,浮上几米,寻找同伴,找不到时就浮出水面,注意观察气泡。超过10分钟,仍无同伴的踪迹,应立刻返回到入水地点。

若无必要,请不要猎杀水中动物。每10米检查残压计余量,并了解几种通用手势。

另外还需要注意调节耳压,特别是对于初次潜水或潜水时间不长的人来说,水的压力会使人的耳道感到不适,甚至疼痛。此时应用手捏住鼻子,用力向鼻腔内鼓气,从而使耳道内气压升高,抵消水的压力。再向下潜,若耳内疼痛难忍,应立刻上浮,不要逞强。

其他常识

1.气瓶内空气使用时间

根据每个人的使用情况不同,会有所差异,上表给出的是普遍的使用情况。

2.能见度

指在水中的视力范围,一般与季节、潮汐、海床构造等有关。

3.空气栓塞

是潜水员的大敌。由于我们在水下呼吸的是气瓶内的高压气体,所以当上浮速度过快时,会导致肺泡破裂,因此,上升时不要停止呼吸,要注意上升速度,并大而缓慢地呼吸。

4.氮醉

复国主义运动 篇7

一、海外“保钓”运动的由来及其历史

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1969年, 美国欲将二战后占领的琉球群岛交给日本, 钓鱼岛也包含在内。消息传来, 留学美国的台湾、香港留学生于20世纪70年代率先发起保卫钓鱼岛 (台湾习惯称“钓鱼台”) 运动, 各地纷纷成立保卫“钓鱼台”行动委员会, 组织游行示威、座谈, 发行报刊, 放映电影。这场爱国运动从1970年开始, 波及美国、欧洲、日本、香港和台湾等地区, 后来发展为促进祖国统一运动, 一直持续到1981年左右, 这场运动被后人称为“保钓”“统运”。

海外“保钓”运动是中华儿女在海外自发组织的一场爱国运动。在“保钓”运动中, 他们提出口号“中国的土地, 可以征服, 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 可以杀戮, 不可以低头”, 并在《纽约时报》上发表《致尼克松总统公开信》, 宣誓中国的领土神圣不可侵犯, 号召2 000多名爱国学人签名, 杨振宁、陈省身等知名学者积极响应。为了捍卫国家主权, 他们多次组织游行, 向美国政府、日本政府、台湾当局请愿, 陈述立场。在“保钓”“统运”期间, 他们自行印发的刊物多达三四百余种。在这些刊物里, 他们不仅探讨钓鱼岛的历史, 思考美、日觊觎钓鱼岛的原因, 而且由钓鱼岛问题进而思考中国近现代史, 关注国际大局, 寻求中国独立自强之道。自从1971年7月以来, 他们组织多场国是讨论会, 并在讨论中认识到, 钓鱼岛问题的实质在于祖国统一问题。在9月份安娜堡的“国是讨论会”上, 他们用投票的方式, 通过了“只有一个中国, 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决议。这个决定, 对于来自台湾的学生来说, 是难能可贵的。

这场运动, 造就了一大批爱国的仁人志士。通过运动, 他们走出了书斋, 走向了美国社会, 走向了华埠 (即“唐人街”, 是“中国城”另一习惯称谓) , 走向了台湾, 走回了大陆, 与华侨华人重新认识和认同新中国的建设和进步, 并激发他们用一生的努力来践行爱国事业。他们怀揣着中美关系正常化、港台早日回归祖国怀抱的共同宏愿, 公开举办各种活动来支持新中国的统一大业。比如, 罗兰、陈天璇夫妇在美国参加了香港学生联谊会和“保钓”运动, 组织华埠食物合作社和华埠电影小组, 参与《美洲华侨日报》工作;林孝信在科学教育方面, 坚持在台湾办《科学月刊》, 四十年如一日;杨贵平、居乃虔等人, 把参加“保钓”运动所迸发出来的热情和理想, 投入到回馈社会的草根工作中, 从事滋根事业。有的为了扶贫, 抵押了自己的房子, 过着简朴的生活。吴国祯、杨思泽、林盛中等台湾学子, 在美国完成学业后, 毅然回到大陆, 报效祖国。他们组织发起台湾同学会, 为深化两岸沟通而努力。龚忠武、赖尚龙、林国炯等人则放弃了自己的学术研究生涯, 进入联合国, 为新中国服务。叶先扬先生成立了“大中华高等教育基金会”, 资助贫困同胞, 服务劳苦大众。

在20世纪70年代, 台湾岛内是一个戒严的社会, 很多参与海外“保钓”运动的台湾留学生因此被吊销台湾护照, 参与者本人与台湾岛内的家属受到国民党政府的恐吓, 甚至被殴打、逮捕。有些人姻缘受阻, 有些人学位受碍。1967年到俄克拉荷马大学读材料学的周本初, 为了参加“保钓”运动, 学业受到严重影响, 一度被学校开除, 后又被破格录取, 直至23年后的1990年才毕业, 获得博士学位, 其时已届55岁高龄。周本初不仅积极参与海外“保钓”运动, 用心收存运动资料, 并于2007年9月, 将自己毕生积攒的12箱“保钓”“统运”资料捐赠给清华大学图书馆, 让大陆的青年学子得以穿越历史的迷雾, 看到30多年前感人而真实的一页。这种青春无悔的激情, 为了国家的主权而奋斗几十年的精神, 在任何时代都弥足可贵, 可歌可泣。

虽然海外“保钓”运动发展到后期, 运动参与者产生了分化, 但是海外“保钓”运动对于遏制美、日私相授受中国领土发挥了重要作用。周恩来总理誉其为“海外的五四运动”, 并多次接待海外“保钓”运动的参与者, 与之亲切座谈。然而, 由于种种原因, 后人对这场爱国运动历史的认识与研究一直没有获得应有的重视。

二、海外“保钓”运动的爱国主义教育价值

在当前我国周边形势复杂、主权争端较多的情况下, 找准角度, 加强对这段历史的研究与宣传, 让亿万青少年认识这段历史, 铭记这段历史, 这不仅有利于培养青少年的爱国精神, 而且也有利于增强海峡两岸人民共同的历史认知, 是加强两岸沟通, 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个重要平台。

“保钓”运动的历史可以让学生们更理智地爱国。面对领土争端, 首先要从历史中找依据, 而不是毫无自己的判断, 盲目接受舆论的立场。有了历史依据, 才能有力地发动更为广泛的力量。其次, 要通过研究和宣传海外“保钓”运动, 让学生们明白, 遏制世界上反华势力、解决领土争端, 最根本的途径在于增强我们国家的实力。接下来的10到20年, 是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一定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深刻理解“稳定压倒一切”和“发展是硬道理”的重要含义, 把强烈的爱国热情转化为刻苦学习和努力工作的实际行动。再次, 要让学生客观地分析局势, 拥护国家领导集体的决策;让学生以文明的方式, 在法律许可的范围之内恰当地表达爱国热情和正义感。最后, 在这个网络时代, 面对纷至沓来的各种信息, 要教育学生时刻保持理智和冷静, 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 做到不信谣, 不传谣, 不做影响社会稳定的事情, 更不采取过激的行为。在世界各国的政治事件中, 很多群众多是受到蒙蔽才参与其中, 更有很多人做出过激行为, 乃至献出自己的生命, 我们当引以为鉴。

“保钓”运动的历史可以让学生们更积极地关心世事, 树立以天下为己任的远大理想。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 我国面临着新的国际挑战, 尽管学校组织的爱国主义教育不能直接影响局势, 但能够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产生直接影响, 使他们不再是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沉默的一代, 而是成为爱国爱民, 关心世事, 以天下事为己任的青年人。因此学校不应过于担心组织爱国主义教育会产生不稳定因素, 而是要积极地引导学生的爱国行为, 使之产生正向的力量。

“保钓”运动的历史可以让学生们更加珍惜当前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学校应当通过爱国主义教育, 让青少年学生认识到“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比和平更加值得珍惜、更加可贵” (李肇星语) , 警醒青少年学生珍惜当前的大好和平环境, 把因为同仇敌忾所迸发出来的热情和理想, 投入到争分夺秒的努力学习中, 投入到能有效增强社会凝聚力的公益活动和志愿活动中, 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力量。要让学生认识到爱国是要用一生践行的伟大事业, 只要爱国的火种不灭, 国家强盛和民族复兴就有希望。也唯有如此, 才能使爱国的行动更有力量。

爱国从来都不是空洞的词藻, 是需要用行动来实现的事业。海外“保钓”运动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也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保钓”运动的历史可以让世界各地的华夏儿女更好地团结在爱国主义的旗帜下, 共同来完成保卫钓鱼岛的未竟事业。这种中华儿女追求祖国统一, 并为之无私奉献的精神, 我们要代代相传。

参考文献

运动迷信的行为主义心理学诠释 篇8

关键词:运动迷信,行为主义,双向效应,干预策略

在弘扬文化多样性的当今世界, 运动迷信日益成为大型体育赛事举办过程中的普遍现象。而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 运动迷信就一直成为西方学界关注的热点课题。运动迷信对竞赛过程和竞赛结果所产生的积极性影响已经引起运动心理学学界的高度关注, 但文献检索结果表明, 国内对运动迷信的研究甚为少见, 对运动员运动迷信的测量还处于空白状态。正是由于这种理论的缺失与我国运动员运动迷信的现实实践产生衔接的不足, 其结果必然导致对我国运动员的运动迷信缺乏科学的指引。因此, 如果能够借助西方研究成果并利用诸如行为主义心理学之类的学科理论进行诠释, 提出策略, 无疑对提高我国运动员的科学认知水平, 增强竞赛心理控制能力, 推动竞技体育的健康发展以及实现体育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迷信及运动迷信的概念研究

1.1 迷信概念解析研究

国外运动心理学界在研究运动迷信的过程中常常先对迷信的概念进行解析, 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如下:有人认为, 迷信是一种个体能够影响偶然事件结果的歪曲信念 (Lindeman, 2007年) ;也有人认为, 迷信是一种个体在现实中无法控制而在一定环境中, 会影响偶然事件结果的错误信仰 (Rudski, 2004年) ;还有人认为, 迷信是完整意义上的控制的虚幻 (Skinner, 1948年;Clborowski, 1997年) ;更有人认为, 迷信是一种与理性思想背道而驰的, 或与已知自然法则不一致的信仰 (Vyse, 1997年) ;甚至还有人认为迷信是一种能够为关于因果关系的信念自觉及为控制幻想提供基础的环境反应的累加 (Ciborowski and Jahoda, 1997年) 。

我国学界对迷信解释的代表性观点主要有:有人认为迷信是一种非理性的、无根据的信念 (崔景贵, 2002年) , 是盲目的相信一些不实在的、缺乏事实基础的事物或观点 (刘连忠, 2005年) , 也有人认为, 迷信是人们对内心中认为对生命个体 (群体) 有支配力量的神灵的畏惧和遵循状态, 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遇到难以克服的挫折和障碍而表现出来对鬼神天命的认同, 祈求以改变自己命运的一种信仰和行为 (张进辅, 2002年) , 也有人认为, 迷信是一种从迷信行为中所反映出来的通过学习所获得的一种对涉及自身利益关系的客观事物的认知和体验, 是其在所谓的吉凶问题上的知、情、意、行所呈现出来的内在态度 (雒焕国, 2001年) ;更有人认为, 迷信可以非为广义和狭义二种, 广义而言, 迷信就是一切和近代科学相冲突的意念、信念以及与他们共存的行为。狭义而言, 迷信就是相信天命、鬼神、灵魂等支配人生和世界的一切超自然物 (陈永艳, 2009年) 。

上述关于迷信概念的国内外研究表明, 迷信具有或然性、虚幻性、推崇性、非理性等特征, 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文化或信仰。因此, 我们可以将迷信定义为一种非理性的、祈求借助某种外在力量对事件结果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虚幻控制的无根据信念。

1.2 运动迷信概念研究

文献检索结果表明, 西方学界将运动迷信称为sport superstition or superstition in the sport。在相关文献中, 有人认为, 运动迷信可以被定义为在高运动表现中用来回答意外结果与行为强化之间相关性的权威性解释 (Skinner, 1948年) ;也有人认为运动迷信就是运动员在体育比赛前、比赛过程中所盛行的, 为获取良好运动表现而反复使用的和具有幸运魅力的秘密术语、额外动作、服装颜色和饮食偏好 (Aaugg, 1982年) 。上述研究表明, 运动迷信概念的解释还未达成一致, 但都揭示出运动迷信的共同性特征, 即比赛结果 (或运动表现) 的重要性和不确定性、对比赛结果 (或运动表现) 的控制欲、对运动焦虑的控制感、对外物力量的神化寄托性等。

因此, 我们可以根据上述研究结果的共性, 将运动员的运动迷信定义为, 运动员在参加重大比赛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不同于运动技术水平的祈求借助外物的力量来消除运动焦虑, 庇佑自己 (或团队) 获得比赛胜利 (或良好运动表现) 而反复使用的各种行为文化或信仰的总和。

2 运动员迷信的种类

文献检索结果表明:西方学界对运动迷信的分类研究较多且取得巨大进步, 如有人将运动迷信分为7类, 即服饰与装备、恋物癖、赛前例程、比赛仪式、团队仪式、祈祷和教练鼓励 (Buhrmann, Brown and Zaugg, 1982年) , 我们可以借助西方研究成果, 结合相关报道, 对运动迷信加以概括并进行如下分门别类。

2.1 对特殊饮食的迷信

西方学界认为, 对一些饮食的禁忌和对相关食物所产生的咀嚼运动可以帮助运动员缓解竞赛焦虑, 提高运城成绩 (或运动表现) 。因此, 在激烈的竞赛中, 尤其是参与重大体育赛事过程中, 运动员对食物 (饮料) 的迷信变得十分普遍。比如郎平在当运动员的时候, 就在赛前喝过一次咖啡, 结果那次还真赢了球从此, 她俩就保持了这个习惯, 并将“咖啡”总和“赢球”联系在一起[1]。这些案例和现象表明, 对某类饮食的忌讳与挚爱是运动员运动迷信的重要内容。

2.2 物神

国外学界认为, 赛事举办中, 对物神即对神化物的庇佑性依恋及其对竞赛过程能够提供正向能量的信仰是运动迷信的又一显著性特征。比如:奥运会的田径赛场上经常出现的一幕是, 短跑选手起跑前亲吻自己脖子上的金项链, 希望能够得到好运。再如:美国短道速滑运动员阿·贝夫则是在比赛服里面穿上“很舒服的白色内裤”[4];以及国外一些足球运动员和篮球运动员在比赛前一天晚上一定要穿上对手的内裤等运动迷信, 与运动迷信物神类运动迷信测量中诸如赛前亲吻或触摸幸运符、穿有幸运条纹的服饰等条目具有同质性。

2.3 对竞赛装备的迷信

西方学界对运动迷信的研究结果表明:赛前对参赛装备的迷信是运动迷信的普适性现象, 运动员对运动装备的迷信主要表现在赛前对装备的悉心照料和呵护以及对装备颜色、幸运标签或数字的高度关注, 因为他们相信可以获得幸运魅力, 也是他们取得良好成绩的前兆。运动员对运动装备的迷信充分揭示了运动员祈求消除晦气, 带来好运的运动迷信。

2.4 对外貌容颜的迷信

已有研究表明, 外貌容颜会给竞赛结果 (运动表现) 带来重要影响的运动迷信极为普遍。这类运动迷信主要包括照镜子检查装颜、更充分的穿着准备、以相同的方式穿热身套装、穿着随便以示准备充分、穿着标示幸运的长筒袜、在外套里面携带播放器、冰浴 (晨赛) 、理发 (比赛日) 、化妆 (如画眼线) 、纹身 (在赛季前) 、在身上雕刻特殊数字、赛前一月从不洗脸洗澡或剃胡须等运动迷信如姚明在参加大型赛事前一定不剃胡须就是明证。这些运动迷信你充分反映了去“晦气”, 保持好运连连等迷信心理。

2.5 团队迷信

在国外运动迷信测量中, 专家指出团队迷信是运动迷信的常见类型, 测量条目主要涉及团队助威、堆叠手姿势、为良好的运动表现做一番鼓舞士气的重要讲话、没有准备的, 就没有一番鼓舞士气的讲话等运动迷信形式。比如美国运动心理学家在2009年的国际运动心理学论坛中指出, 在2008北京奥运会中, 中国啦啦队对美国男子气枪射击的倒喝彩行为是导致其比赛失利的主要因素。

2.6 祈祷或祷告

相关研究显示, 祈祷或祷告及以特有的方式进入竞赛场之类迷信是运动迷信的普遍形式。尤其是采用巫术、神咒来祈求上帝来庇佑自己或诅咒对方等运动迷信在当下不发达国家表现的淋漓尽致。这些运动迷信同西方学界测评运动迷信中的祈祷或祷告类型, 所包括的赛前给成功进行祈祷或祷告、害怕由于不进行祈祷而失去好运、运动团队进行集体祷告、集体祈祷对团队成绩具有重要作用等条目保持高度的一致性。

2.7 教练迷信

对教练的迷信是近来西方运动心理学进行运动迷信测量的重要内容。在运动迷信测量表中, 西方学者将教练给比赛带来幸运的魅力、教练激励运动员进行祈祷或冥想、教练自身的迷信影响等条目作为运动迷信的测评条目。这类运动迷信反应了教练的迷信行为对竞赛结果具有重要影响。

2.8 个人习惯偏好类迷信

在迷信数量与种类的界定中, 西方学界认为, 个人的习惯偏好在一定情况下会变成运动迷信。比如:运动员对比赛期间的衣帽间的固定位置的迷信、运动员在固定时间睡觉的迷信、运动员按照精确的顺序小心行事、比赛期间运动员在固定的时间按照固定的顺序上卫生间、在特定的时间起床、赛前呆在房间静坐、进行不同寻常的热身、听某种音乐等习惯偏好在大型赛事举办的情境下就变得更为迷信。

上述对运动迷信的分类虽然还不是很成熟, 但都是以西方运动迷信测量量表为基础, 对相关条目按照汉语言文化的特征进行重新归类, 因而具有一定的进步性。

3 运动迷信双向效应的讨论与分析

对迷信行为的褒贬正如对迷信思想的褒贬一样, 我们必须加以理性的分析和对待。正如李文海、刘仰东等人所说“对迷信思想盲目的肯定, 甚至加以赞美, 或者粗暴地指责, 甚至加以嘲笑, 都未免是一种过于简单化的办法。它的存在, 有着复杂的社会历史条件和社会心理背景, 需要我们细致地加以分析”。因此, 我们从运动迷信效应的双向性视角进行讨论与分析, 无疑对指导运动心理咨询, 进行运动信念归因训练具有重要作用。

3.1 运动迷信对运动心理和竞赛结果具有正向促进效应

如前文所述的那样, 运动迷信对运动心理和竞赛结果的正向促进效应主要体现在具有安慰剂的功效, 能够帮助运动员克服竞赛焦虑, 增强运动员的自我效能感, 树立运动自信, 增强对竞赛结果的控制预测能力等方面。这与斯金纳所说的“运动迷信的出现是偶然强化的结果, 这种强化与特定行为间并不一一对应, 但人们却相信这种因果关系确实存在”保持着高度一致性。在参加大型赛事过程中, 如果以某种迷信的方式作出相应的行为反应, 并偶然的伴随有一种刺激物 (比赛失败或取胜) , 那么运动主体就会主观地认为正是由于自己的这种迷信操作行为才会导致这一强化物 (比赛失败或取胜) 的出现, 是一种因果关系。因此, 运动迷信从本质上说是虚妄的, 但它们也并非“是一种没有成效的技艺”。

3.2 运动迷信的对运动心理的负向效应

运动迷信在给运动员带来心理安慰、克服焦虑、获取优异成绩等方面具有正向心理促进效应的同时, 也对运动员的心理产生巨大的负向效应。首先, 运动迷信的长期盛行可诱发运动员的心理障碍;其次, 运动迷信沉迷的结果必然导致运动成就归因的错位和消极的预示并丧失运动自信。运动迷信往往是建立在与竞赛胜负因素毫无实质性关联的基础之上, 而不是建立在双方实力对比、技术战术等方面的正确认知和赛前充分的心理准备之上的。当运动员把一些迷信的东西与比赛失利产生关联时, 运动员就很容易将比赛的胜负归因于运气或天意等外在不可控的因素, 从而导致在短暂的挫折中形成消极的预示, 并丧失自信和战斗力。

4 运动迷信的恰当干预

如上述所言, 运动迷信纷繁复杂, 有的迷信带有宗教信仰性质, 比如对一些图腾的崇拜。要使运动迷信得以有的放矢, 就必须从其根源入手, 加以科学的引导。本研究认为,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恰当干预和引导。

4.1 加强运动道德认知训练, 提高运动员“知”与“行”的内省水平

诚然, 运动迷信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安慰和稳定运动情绪的作用, 并对运动员取得良好运动成绩具有极大的促进效应, 但是, 运动员的迷信行为必须合乎运动道德, 否则就是不义或不利的行为, 有损竞技体育精神。比如比赛前大搞巫术、诅咒对方等运动迷信就是违背社会伦理和运动道德的典范性行为。

4.2 加强运动归因疏导训练, 增强自我效能感

众多研究表明, 运动迷信主要来源于运动归因的错位和自我效能感的不足。归因是指行为与事件原因的推论。这种方法是通过强调个体对积极的合乎期望的好结果的作用, 缩小对消极的不合乎期望的结果的责任来保护自尊。在竞技体育领域, 运动员往往很容易对其运动结果进行归因以其安慰或鼓励自身, 维护或增强对自尊的保护。

4.3 加强思维抗阻和系统脱敏训练, 使运动员减少竞赛焦虑, 形成合理信念

运动迷信主要来源于运动焦虑而产生的不合理思维、表象和信念。

5 结语

尽管竞技体育领域, 运动迷信纷繁复杂, 甚至让人困惑不解, 但众多研究表明, 运动迷信与运动员的成就动机、运动焦虑、自我效能感、归因偏差、赛事心理控制等因素有关, 而且运动迷信对缓解运动焦虑、稳定运动情绪、维护运动自尊、克服运动的无助、树立运动自信、增强自我效能感、提高运动成绩等具有正向促进作用。运动迷信研究成果对开展心理咨询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 但是对相关运动迷信的过度沉迷也会导致运动员的抑郁、强迫症等不健康心理。因此, 我们应该在深刻把握运动迷信的本质, 透析运动员的赛事心理的基础上, 通过开展心理咨询, 进行运动认知训练、归因训练等手段, 让运动员树立科学的运动迷信观, 从而实现运动成绩的有效提高。

参考文献

[1]小月.体育明星们的“小迷信”[J].体育博览, 2000 (2) :24.

[2]刘金婷, 陈曦, 施惟希, 等.运动员咀嚼口香糖行为与竞赛焦虑的关系[J].心理科学, 2012, 35 (1) :197-201.

复国主义运动 篇9

历史是事件的堆积,而事件皆是人的实践活动之产物,人的实践活动又是带有目的性的行动。这样看来,历史的发展似乎是由特定场景中的人的目的所决定的,如此,历史就充满了随机性。可事实并非如此,人的实践活动所产生的影响,很多远在最初的设想之外,换言之,人的很多行动往往“充当了历史不自觉的工具”,“动机对全部结果来说同样地只有从属的意义”。因此,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独立于人们对它的意识的。这就是说,人们的确是有意识地去完成着历史行动,然而这种意识在大多数情况下并不是在掌握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之后产生的意识,它只是基于具体的现实情况产生的一种“虚假的意识”。人们在这种“虚假的意识”指引下开展的行动,呈现出自发性的特征,这些自发行动虽然会使历史产生波澜,但历史终究会遵从自身的规律向前发展,这些自发行动只会成为“历史不自觉的工具”,它们绝不可能使历史偏离其规律性的发展方向。

历史的规律就在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原有的生产关系将逐渐不适应,甚至束缚生产力,由此将产生社会革命,使生产关系得以重塑。

而所谓阶级意识,就是一定阶级内的成员能够从现实的处境和利益出发,洞察到产生这种处境和利益的政治与经济根源,并基于此认识到自身应采取的行动,而且能完全把握这种行动对历史的影响作用。有了阶级意识的阶级,自身的行动就由自发转变为自为,就能够根据历史的规律做出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行为。然而,这并非是容易实现的。

由于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农民阶级对政治有着天然的冷漠,他们处在一种分散的状态中,而且每个人对自身的利益都有着过分的关切。这种短视决定了他们无法从根源上把握自身处境与利益的产生原因,因此,他们是没有阶级意识的,他们拥有的只是“虚假的意识”,为了眼前的利益,他们可以集结在完全对立的旗帜下开展斗争。因此,这种阶级注定是被动的阶级,可能会一时奋起,但由于其目标的空洞,必然会走向失败。

对于资产阶级而言,他们的阶级意识是不完全的。在与封建势力的斗争中,他们能够知晓阻碍其实现自身利益的政治与经济原因。然而,当他们建立起自己的统治后,面对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却无法直面产生这种状况的根源,也不能采取根本性的行动,对于历史发展所产生的问题,他们无力解决。于是,人类社会就周期性地出现了因为财富的过剩而造成人们的贫穷这一极其矛盾的现象。这种现象的根源就在于私有制条件下,资本的逐利与竞争使生产总是处于高烧状态,产能超过现实需求,于是财富的过剩就造成了滞销,造成了资本家的收益下滑,造成了工人的失业与贫穷。然而,资产阶级绝不可能提出废除私有制的纲领,因为这样将使他们失去所支配的一切。囿于自身的利益,面对周期性的危机,他们做的只能是“削足适履”,而非主动地成为历史前进的推动力量。

于是,只有饱受锁链之苦的一无所有的无产阶级才能超越狭隘的利益观念,指明摆脱资本主义危机的正确道路。但是,深刻地理解自身的阶级地位、完全把握自身对于历史的影响作用,实现阶级意识的觉醒,是不容易做到的。对于无产阶级来说,这需要以能够揭示社会与历史本质的科学理论作为行动指南,并且在行动中要避免被眼前利益一叶障目而出现的背离、忘却最终目标的情况发生。只有这样,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才能逐渐觉醒,历史的领导权才能由这一阶级掌握,否则,无产阶级将经历一次次的艰辛与坎坷,直到历史的直观教育最终将他们彻底唤醒。

二、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1847年6月,共产主义者同盟在伦敦成立,这标志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诞生。马克思、恩格斯作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与伟大导师,他们共同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无产阶级深刻认识社会与历史本质提供了最直接的工具。科学理论的照耀使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觉醒成为可能。而只有无产阶级成为一个自为的阶级,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才能不断推向深入。

在20世纪上半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蓬勃发展、日益壮大,取得了从理想到现实、从一国到多国的辉煌胜利。然而,20世纪50年代以来,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经历了艰难与曲折,先是社会主义阵营的分裂与瓦解,后是苏联解体、东欧剧变,90年代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暂时陷入了低潮之中。

2008年美国爆发金融危机,此后至今,世界经济一直处在深度调整之中。周期性的经济危机是马克思早就预见到的,这也是资本主义无法摆脱的宿命。当下这个时期,正是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暴露的最为彻底的时期,理应出现社会主义的反击,但在现实中却迟迟未能出现,反而是极右势力、恐怖主义抬头,很多国家和地区劳动人民的利益遭受到更为严重的侵害。

回顾历史,反思现实。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之所以呈现出这样的状态,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没有彻底觉醒,以至于在行动上出现偏差与滞后。这主要表现在:

第一,西方世界中很大一部分无产阶级成员尚未认清资本主义的本质。他们被资产阶级的馈赠与金钱所迷惑,但却没有认识到这种“收买”是虚幻的,它最终会使国家财政债台高筑,所有国民都将沦为负债者。而正是这种迷惑,使他们安于生活的现状,无法从本质上思考与认识阶级的处境与使命,于是,阶级意识便处在深度的睡眠状态之中。

第二,无产阶级内部出现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在苏联、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中,无产阶级,特别是无产阶级的领导力量,逐渐背离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忘却了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甚至认为共产主义就是乌托邦。理论上的不透彻带来的就是实践中的短视,他们被一些个人利益、局部利益所蒙蔽,在实践上开始背离社会主义道路,而当无产阶级不相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不走社会主义道路时,他们的结局注定也是失败的。在资本主义国家中,有的无产阶级成员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但未能组建政党,没有形成真正统一的行动力量。而有的国家中出现了无产阶级政党,但由于资产阶级统治力量的强大,他们不敢采取暴力斗争的方式,于是就转向议会斗争,然而,在议会斗争中,这些政党若不向资产阶级妥协则很难取得胜利,而一旦妥协,就必然要背离既定的道路。例如,法国共产党1946年大选后成为议会第一大党,法共总书记多列士出任国家副总理,另有4名法共党员担任部长级职务。可是好景不长,1947年5月,法国共产党就被冠以“破坏政府团结一致”的“罪名”,被强行排除出政府。后来,法国共产党提出放弃无产阶级专政,并在党章中删去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字眼,才在80年代重新入阁。这表明议会斗争的道路同样布满艰辛,保持无产阶级政党的真正属性又何其困难。

由此可见,无产阶级在阶级意识上的觉醒,第一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有力指导,第二离不开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统一,两者缺一不可。只有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在广度与深度上实现更大程度的觉醒,才能迎来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复苏。

三、中国共产党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时代使命

中国共产党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无产阶级政党,由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世界上综合实力最强、最具国际影响力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样的客观事实,足以映衬出中国共产党在当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重要地位。有了重要地位自然就会有重要影响。对于中国共产党而言,必须要认识到自身的这种影响作用,并根据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现实状况,寻求路径、施加影响,这种影响,首先就是促进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更大规模的觉醒,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复苏创造前提条件,这已然成为了中国共产党所肩负的重要的时代使命。

对于如何更好地完成这一使命,笔者有如下思考与建议:

第一,坚持把中国自己的事情做好。邓小平同志曾说过:“中国只要这样搞下去,旗帜不倒,就会有很大的影响。”中国仅仅用了半个多世纪的时间,就由一个积贫积弱的国家发展成为世界经济总量第二的国家,这种天翻地覆的变化,已然证明了社会主义道路的巨大优势,也使世界上其他的社会主义国家看到了发展的希望,并促进着第三世界国家对于社会主义的向往。可见,发展好中国自身,社会主义就能在世界发挥出更大的影响,使更多的人产生并深化对于社会主义的认识与思考,而这一过程,就带动着无产阶级阶级意识的萌发。另外,中国共产党必须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统一,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坚持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的统一,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保持党的优良传统与作风。这样才能筑牢信仰共同体,促进无产阶级阶级意识的提升。

第二,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与阐释,从理论上给资本主义以有力回击。资本主义的理论是经不起追问的,它们把私有制认为是自然的、正当的、不变的,这是其理论建构的基础。那么,为什么私有制就是自然的、正当的、不变的呢?资本主义的理论又无法对此做出明确解释。这也就使在理论上对资本主义进行回击成为完全可能的事情。无产阶级要完成对现存社会的超越,首要工作就是在理论上完成对现存社会的批判。当然,这种批判工作,马克思、恩格斯等无产阶级理论家已经开展了很多,但是,他们的理论成果未能被广大无产阶级深刻吸收,也未能对当代资本主义的理论体系造成颠覆性的影响。其原因就在于后人对于这些理论成果的研究与阐释力度不够,造成这些理论被束之高阁,无法“接地气”,其应有作用被大大削弱。中国作为拥有充裕智力资源的社会主义国家,应当对此加强投入,引导更多的人来学习、研究、阐释马克思主义理论,尽可能多地产生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立场的研究成果,帮助更多的人在理论上认清资本主义的本质,为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觉醒扫除障碍。

第三,加强同社会主义国家与无产阶级政党的国际联系。在当前的国际关系中,一些西方国家不断制造事端,试图破坏社会主义国家间的友谊。因此,在外交领域,党和政府应加强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联系与合作,树立社会主义共同事业的理念,发展好、维护好社会主义国家间的友谊,要相互帮助、相互团结、相互理解,共同解决现实中出现的问题。中国共产党要本着独立自主、完全平等、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内部事务的原则,继续加强同世界范围内无产阶级政党的联系,充分交流理论与实践中的问题,谋求相互理解与合作,共同壮大社会主义的声音与力量。世界范围内的社会主义国家以及无产阶级政党只有形成合力,并将理论与实践紧密地统一起来,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才能得到进一步巩固并产生出更大规模的影响。

总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走向复苏首先需要无产阶级在阶级意识上的觉醒,中国共产党作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具有重要影响的一方,要肩负使命,发挥出自身应有的作用。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854.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42.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4.

复国主义运动 篇10

关键词:韩国新村运动,经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上世纪70 年代初韩国为了解决工农业比例失调和缓解城乡差距扩大引发的社会矛盾, 实行了旨在缩小城乡、工农、区域差距, 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提高人民文化素质, 缓和社会矛盾的新村运动。 经过四十多年的实践, 韩国步入到中等发达国家行列的成就有目共睹, 这引起联合国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关注, 各国纷纷赴韩学习借鉴成功经验。 我国也不例外, 中国农业部、中国农学会也纷纷派人前往考察研究, 因为中韩两国在农业和农村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 比如都面临着城乡收入差距的拉大、工农差距大等问题。 党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 因此, 分析和研究韩国新村运动的模式和方法, 吸收和借鉴其成熟的经验, 对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1 新村运动发起的历史背景

韩国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 其国土面积约10 多万平方公里, 人口4500 万左右, 韩国山地丘陵地带多, 受地理环境影响, 其国内可用耕地面积少, 耕地面积仅为国土面积的22%。平均每户只有1 公顷多。 战后伴随国内人口增速逐渐恢复, 人口增长对土地面积有限性的压力日趋增大, 从而导致地皮价格不断上涨, 人地矛盾日益加剧, 这种现象尤以城乡交错带最为显著。 收入水平的提高更大的激发建设美丽农村的积极性, “新村运动”由此逐步演变为民众的自发运动。

2 新村运动的发展阶段

新村运动在上世纪70 年代初开始实行, 起初是政府主导推动, 韩国政府在组织实施新村运动的过程中, 规划了阶段性的目标, 为公务员、农民等直接的实践者指明了建设方向。 循序渐进的拓展, 由农村逐步推进到城市, 农村的城市化推动了韩国的现代化进程。 新村运动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五个阶段:

(1) 基本建设阶段 (1973-1971)

这个阶段的目标是增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农民的生活条件的改善。 例如, 卫生间、厨房的改善, 房屋建筑外墙, 道路, 水道施设, 村馆的建设, 提高作物栽培技术。 1970 年年初开始, 政府免费提供水泥、不锈钢等材料, 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 新农村建设的同时, 行业, 自助、合作的社会的精神。中央直接指导和组织, 中央国家机关设立的新农村的运动的中央, 形成了自上而下的全国的网络确立, 同时新村体育中心, 培养了大量的新的指导人员的村, 新农村建设突出贡献。新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阶段的运动, 通过农村的生活条件的初步的变化引起的农民, 农民的精神的改善, 调动了他们的热情, 回家, 建设的家。

(2) 扩散阶段 (1976-1974)

在这一阶段, 新农村运动蔓延的城市, 并且马上国家现代化建设活动。 村的现有的区别, 村民的收入根据情况改变福祉村。 农民的生活条件的改善, 新农村建设的基本的阶段, 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 为了改善。

(3) 富化和改善阶段 (1980-1977)

城市和农村的差距逐步缩小, 随着地域经济发展越来越重要。 政府一直致力于推进畜牧业、农产品加工业和特色农业的发展, 积极推进, 农村的保险的发展。 另外, 促进农村文化建设和发展服务, 广大农村的各种各样的建筑材料, 支持住区文化建设和农业和农村发展。 在这一阶段, 政府提出的“建设新的村的运动, 增加收入的全面发展”的计划, 新的村运动开始, 政府主导的“到农村运动”的民间自发集中, 很多的活动的内容, 是发展和社会利益的群众。

3 韩国新村建设对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启示

经过新村运动四十多年的发展, 韩国取得的成功举世瞩目。 韩国新村运动的成功经验和一些“接地气”的做法对我国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韩国新村运动给我们的启示是:

第一,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必须要让农民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 韩国新村运动的最突出特征是政府引导下的以农民自发建设美好家园, 在运动中首先改善农民生活环境, 然后发展特色农业增加农民收入, 发挥个人的智慧, 激发农民的进取精神, 形成“勤勉”、“自助”和“协作”的基本精神, 进行国民的伦理道德建设。 以往我国只是将农村问题简化为农业问题, 而没看到解决农业问题的重点在于解决农民问题。 因此, 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 要真正做到“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和“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思路。 政府要在财政、政策方面适当的向农村倾斜, 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及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保障。

第二, 政府的坚定支持、大力推动是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 韩国新村运动之所以在四十年的时间内取得辉煌的成就, 离不开韩国政府的坚定支持和积极推动。 我国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也应该像韩国政府那样, 对农村问题的解决大力进行倡导、扶持、示范和带动。 当然为了避免政府“一刀切”, 滋生官僚主义等负面行为。 政府应当积极引导农民走自我发展道路, 激发农民自主建设新农村的创造力。

4 结语

中国的新农村建设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相当时期内仍将是一个热点问题。 虽然韩国的新村运动有很多成熟的经验值得借鉴, 但参考不等于复制。 我国国情的特殊情况是我们考虑所有问题的出发点。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业现代化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必须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角度, 统筹规划和统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因此, 我们应该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和教训, 立足于中国国情, 制定出符合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方针, 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 农业现代化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阿拉伯共产主义运动的回顾与展望 篇11

关键词:阿拉伯;共产主义运动;共产党;挑战和机遇

一、阿拉伯共产主义运动的产生与发展

阿拉伯世界是世界上各种矛盾交汇的地区,近百年来阿拉伯人民长期遭受殖民统治和霸权主义干涉之苦,不屈不挠的阿拉伯人民长期奋力反抗帝国主义的统治,反对外来干涉,民族解放运动曾经如火如荼地开展着,和许多第三世界国家一样,阿拉伯人民出于对西方殖民主义统治的憎恶,对社会主义有过很深的感情。在这种情况下,一支接受马克思列宁主义,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的共产主义运动应运而生,领导该运动的是阿拉伯世界各国的共产党。

(一)阿拉伯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从十月革命到二战爆发

十月革命之后,在苏共和共产国际的帮助下,阿拉伯地区产生了第一批共产党。

l921年埃及社会党成立,其中部分成员于1922年组建埃及共产党,1923年该党加入共产国际。

1923年,巴勒斯坦共产党成立,1924年加入共产国际。

1924年,叙利亚与黎巴嫩共产党成立,1928年加入共产国际。

1924年,法国共产党阿尔及利亚支部建立,1936年改称阿尔及利亚共产党。

1934年,伊拉克共产党成立。

刚成立的这些共产党长期处于非法状态,力量不大,共产主义运动还处于发展的幼年状态,没有找到马克思主义与阿拉伯实际的结合点,缺乏活力,吸引群众的思想诉求过于狭窄。同时,阿拉伯世界工业化水平很低,无产阶级只占总人口的一小部分,阶级意识没有得到充分发展。工人运动刚刚起步,尝试着进入政治领域时就遭到托管政府的镇压。

尽管如此,多数阿拉伯共产党都在经历困难与挫折之后坚持了下来,并对该地区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比较突出的是,阿拉伯共产党对工会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20年代早期,工会首先在埃及出现,随后推进到黎巴嫩、巴勒斯坦、伊拉克和苏丹等国。共产党通过组织工人罢工、游行示威、发行刊物和报纸等形式进行活动。各国共产党在反帝反殖的斗争中,立场坚定,勇于献身,在教师、公务员、大学生、甚至在军队和警察当中都具有较大的影响。

(二)阿拉伯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与壮大:从二战结束到苏东剧变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随着西方殖民体系的土崩瓦解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壮大,阿拉伯地区的共产主义运动也出现上升势头,在原有共产党的基础上,又出现了一批新的共产党,其中主要有:

1943年11月,摩洛哥共产党正式成立。

1939年5月,突尼斯共产党成立。

1946年8月,苏丹民族解放阵线成立,1951年改名为苏丹共产党。

1948年,巴勒斯坦解放同盟和约旦共产主义者同盟联合组成约旦共产党。

同时,原来的共产党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1948年以色列建国,巴勒斯坦共产党的部分成立以色列共产党。1964年7月后,该党分裂为两派,以梅尔•维尔纳为首的拉赫派的力量发展较快。

1958年11月,叙利亚与黎巴嫩共产党分开,分别成立叙利亚共产党和黎巴嫩共产党,1973年底,叙共又分裂为两派。

这一时期的共产党运动尽管总体上还很不成熟,但相对而言表现却最为突出,对阿拉伯世界的政治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各国共产党通过发动人民群众,领导罢工,开展反帝反殖的民族斗争,组成广泛的民族统一阵线,参加议会选举,部分国家的共产党还参与了内阁,如约旦(1956—1957年),叙利亚(1971年以后),伊拉克( 1959—1960年和1972—1978年),苏丹( 1969—1970年)。

(三)阿拉伯共产主义运动的挫折与恢复:从苏东剧变到世纪之交

苏东剧变引发的“政治大地震”来势迅猛,对世界的影响十分惊人,阿拉伯地区的共产党无一例外地受到猛烈冲击。各党普遍感到震惊,曾在思想上、组织上出现混乱。少数共产党蜕化变质,如阿尔及利亚社会主义先锋党、突尼斯共产党和巴勒斯坦共产党改变了党的名称和性质,放弃了共产主义的理想。

然而,这种大变动也打破了长期以来各党严重依赖苏共、严重脱离实际和脱离群众、停滞不前的不正常局面,为各国共产党走向新生提供了契机,有的共产党甚至认为从思想和实践上得到了“解放”。大多数共产党在总结和反思的基础上,增强了自力更生的意识,努力做到从实际出发、独立自主地制定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如今,绝大部分共产党都成为了合法政党,其中叙共的两派、摩洛哥进步与社会党成为参政党,在政府中各有1个部长;黎共、约共和以共以合法的反对党存在,也是国内的一支重要政治力量;伊拉克共产党在萨达姆倒台后,也结束了37年的非法状态,提出了新的复兴纲领,在2005年的大选中,伊共党的一名共产党人出任临时政府的文化部长。

二、阿拉伯共产主义运动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21世纪伊始,阿拉伯共产党人为了自己的身份和政治生存仍在进行顽强的斗争。各党在不断调整政策,探索符合本国本地区实际的马克思主义道路,为共产主义运动在阿拉伯地区的发展繁荣而不懈努力着。阿拉伯共产主义运动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一)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原则与本地实际相结合的挑战和机遇

马克思主义不是抽象的、僵化不变的教条,而是科学的理论。各国共产党需要始终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作为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理论依据,同时要根据本国、本地区的实际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提出适合本地实际的新理论,进而指导本地的实践。但历史上的阿拉伯共产党最大的失误就是脱离本国本地区的实际。在实践中,大多数阿拉伯共产党几乎没有在改造本国社会的实践中,为马克思主义作出任何重大的理论贡献。

阿拉伯地区重要的地理位置和海湾地区丰富的石油资源,使阿拉伯地区长期成为世界列强和大国觊觎的对象,也是强权政治、霸权主义和扩张势力激烈较量的竞技场,是世界上各种矛盾交汇之处。社会不公正、外国资本的压迫和剥削以及外部的武力威胁,总会为革命思想的产生提供肥沃的土壤,这就为阿拉伯共产主义运动提供了机遇。

当然,阿拉伯地区现实的革命形势尚没有出现,人民群众厌恶战争、渴望和平的心态十分突出,对此阿拉伯共产党人就要制定相应的政策加以适应和引导。目前,阿拉伯地区共产党力量有限,主要应该以合法的议会斗争为主,制定符合广大人民利益的方针政策,通过议会为中下层人民争取权利和合法权益,扩大自己的影响。

(二)把唯物主义无神论与尊重伊斯兰教信仰相结合的挑战和机遇

宗教对阿拉伯地区的政治和社会生活影响的广泛、深刻及复杂性超过其他任何地区。作为基督教、伊斯兰教和犹太教三大宗教的发源地,每一个宗教都有自己的教义和思想,有自己的教派体系和教团组织,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不同宗教之间和宗教内部不同派别之间的矛盾,伊斯兰教和伊斯兰文化对该地区的影响更是根深蒂固。

从20世纪20年代早期到50年代,阿拉伯共产党在宣传中普遍反对宗教。50年代中期以后,苏共领导曾经指示共产党人在穆斯林地区反对宗教时要谨慎,但共产党却很少注意这一忠告。直到70年代,大多数共产党才“把注意力投向正在寻求改变的伊斯兰政党。”[1](P.28-29)

1994年1月,在阿拉伯共产党和劳动党大会上,强调了对待伊斯兰的态度:需要区分民众的伊斯兰和政治的伊斯兰;需要探讨伊斯兰极端主义是否有向着有利于人民的利益方向发展的可能性;要反对政治的伊斯兰,同时支持穆斯林在伊斯兰遗产的基础上建立现代民主的世俗国家的权利。显然,此时阿拉伯共产党才开始对宗教问题进行深入的讨论。

在阿拉伯世界,真主和伊斯兰教的权威是不可超越的,各国的各种世俗政治力量无论多么强大,都无法建成一个独立于宗教文化传统以外的思想体系,只能确立政治统治,对宗教文化采取融合和利用的态度。近几十年来,尽管巨大的石油财富使过去贫穷落后的阿拉伯国家变成了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但是,经济上的富裕不仅没有改变这些国家浓厚的宗教色彩,反而在某种程度上加强了伊斯兰教在当地的影响。

因此,阿拉伯共产党需要制定更开明的宗教政策,利用伊斯兰教主张的“博爱、和平、自由和社会正义”这些与共产主义相通的一些基本原则,甚至可以利用伊斯兰的一些思想,丰富马克思主义,从而扩大共产主义在广大穆斯林中的影响。

(三)处理好民族问题的挑战和机遇

阿拉伯地区是一个多民族的地区,以阿拉伯民族为主,占总人口的75%,而其他的民族也融入其中,很多人已经有了阿拉伯人的特征,统一的历史和传统将他们联系在一起。从大西洋到海湾地区,阿拉伯国家以语言和历史为纽带联系在一起,从而形成一个共同的文化和利益社会。

但是,长期以来,阿拉伯共产党不承认阿拉伯民族的存在,共产党的这种行动使自身在阿拉伯群众中的形象大打折扣。1958年,埃及总统纳赛尔谴责叙利亚和伊拉克共产党反对阿拉伯统一时,这样评价阿拉伯共产党人:“他们既不相信自己国家的自由,也不相信自己民族的自由,完全是外国的代理人,只做服从命令的局外人。”[2](P.123)

60年代中期,一些阿拉伯共产党才开始改变立场,但是仍然没有明确的民族政策。直到1973年的地区共产党会议上,所有共产党才接受把为阿拉伯的统一而斗争、支持巴勒斯坦抵抗运动和解决其他民族问题作为共产党的主要任务。

新世纪伊始,阿拉伯地区错综复杂的民族矛盾、教派斗争和领土争端仍然纠结在一起。海湾战争的硝烟还未消退,伊拉克战争接踵而来,巴以冲突此起彼伏,阿拉伯国家内部还有库尔德人的武装起义和伊斯兰什叶派与逊尼派的斗争,阿拉伯国家之间因为领土问题的摩擦不断,这些都是摆在阿拉伯人面前的困难和挑战,同时更是阿拉伯共产人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参考文献

[1]Ya‘qub Zayadin. Jordanian Communist Party Secretary General in an interview with Al-Shira‘, Beirut(August 19, 1991).

[2]President Nasser’s speech in Damascus(March 11, 1959), in President Gamal Abdel-Nasser’s Speeches and Press-Interviews.

复国主义运动 篇12

关键词:中产阶级妇女,进步时期,女权主义运动

19世纪末20世纪初, 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初步实现, 美国社会发生了全面而深刻的变化, 各种社会改革运动不断涌现。美国的妇女, 特别是中产阶级妇女以其身份的特殊性在这次社会改革运动和争取选举权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为什么是中产阶级妇女承担了领导者的使命

1. 工业革命对中产阶级妇女的影响。

19世纪末, 随着美国的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 中产阶级队伍迅速壮大。工业革命提供了大量适合女性的“白领”工作岗位, 使越来越多的女性在经济上获得独立的同时加强了人格上的独立, 也为她们从闭塞的家庭领域走上社会公共领域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工业革命还使美国中产阶级妇女的婚姻生活和观念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使她们一改维多利亚时期的柔弱与深居简出, 以健康、摩登的形象活跃于公共场所中, 她们在家庭中的地位和角色有了新变化。工业革命下的报纸杂志媒体对女权主义思想的传播, 促进了女权运动的发展。

2. 美国中产阶级妇女的独特性。

美国中产阶级妇女能够承担起领导女权运动的使命, 不仅是因为有城市化、工业化的时代推动力, 还因为她们本身的经济地位和历史传统的特殊性。首先, 中产阶级妇女的经济条件优越, 受教育程度较高, 这使她们产生了更高层次的要求———自身价值得到社会的认可。其次, 中产阶级妇女在19世纪上半叶就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慈善活动, 组建妇女俱乐部, 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组织经验, 中产阶级妇女的组织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增强, 社会上对妇女的新形象渐渐认同。最后, 面对美国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中严重的道德败坏的现象, 中产阶级妇女有着强烈的道德责任感和优越感, 正是这种公认的道德优越性成为妇女走向社会的无比锋利的理论武器, 扫除了前进路上的许多障碍。基于以上分析, 我们认为, 这一时期美国妇女运动带有的鲜明的中产阶级性, 在后来的妇女史上打上了深深的烙印。1]

二、中产阶级妇女在女权运动中的作用

美国进步主义时期的女权运动主要体现在社会女权主义运动和选举权运动两个方面。

1. 中产阶级妇女在社会女权主义运动中的表现。

进步运动时期, 美国的社会改革浪潮一浪高过一浪, 妇女们也参与到了这一浩浩荡荡的历史运动之中, 在发挥不可替代作用的同时, 也促进了女性群体的进一步觉醒。这时出现了像基督教禁酒协会、妇女俱乐部、青年妇女基督教协会等妇女组织, 越来越多的女性从家庭领域走向社会公共领域, 致力于女装改革、控制生育、改善贫民、争取女工生产保护法、食品卫生检验和儿童立法等。我们把参加这些既致力于争取女性权益又包含各个弱势群体权益的组织的女性称为社会女权主义者。到1892年时, 美国全国有妇女俱乐部200多个。于1889年成立的全国妇女俱乐部联盟, 在1898年有5万成员, 到1914年就已超过了100万, 成为了进步主义时代影响最广泛的女性团体。[2]她们倡导的活动扩展到包括政府食品卫生检验、更严格的住宅法、卫生改善、妇女保护法, 以及保护穷人、病人、残疾人和弃儿的服务性事业。从这个组织的发起者及其开展的活动中, 我们可以看到, 这个在进步运动时期会员人数最多的妇女组织中中产阶级妇女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2. 中产阶级妇女与妇女选举权运动。

早在19世纪40年代, 争取妇女选举权的活动就开始了, 但是它却没有获得社会的广泛认可和妇女群体的积极参与。进步运动时期, 争取妇女选举权运动本仍带有激进色彩, 它挑战着美国社会的传统价值和政治格局, 这必然就会引起社会上与其利益相悖的企业或组织的反对, 像酿酒业、某些政治头领及天主教会等, 缺乏上层阶级妇女的支持。与此同时, 在以中产阶级妇女为主体的组织内部也存在分歧, 有相当多的组织并不赞成争取妇女选举权。因为选举权运动本身的派别斗争一直很激烈, 在关于通过立法游说还是直接行动、争取宪法修正案还是先改善妇女在地方及州级的处境等问题上一直存在分歧, 但运动的整体性质却是中产阶级的, 无论是保守者, 还是激进派, 大都来自这一阶层。因此有一部分中产阶级妇女的先行者已经认识到只有获得选举权, 才能拥有与男性一样平等的政治权利, 才能在社会中以更平等的姿态学习、工作和生活。于是她们积极地投身于争取妇女选举权的事业中, 在全美选举权协会的努力下, 像怀俄明州 (1890) 、科罗拉多州 (1893) 、犹他州 (1896) 等几个州的妇女已经获得选举权, 虽因内部分歧等其他问题, 并没有进一步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但是这为妇女选举权运动在联邦政府获得认可奠定了基础。伴随着美国国内激进女权主义理论的传播和英国妇女参政运动中激进的斗争方式的影响, 妇女选举权运动获得了广泛的响应, 许多中产阶级妇女开始抛弃原来并不十分赞同的主张, 纷纷举起了争取妇女选举权的旗帜。在妇女争取选举权运动的发展过程中, 那些在进步主义运动中积极参与社会改良运动并受到尊重和敬仰的社会女权主义者也逐渐认识到妇女参政是改革的一部分。于是我们在争取选举权的运动中看到了越来越多的中产阶级妇女“斗士”的背影, 她们的参与在社会上起到了风向标的作用, 进一步推动了妇女选举权运动的发展。在多数州已经在法律上承认妇女拥有选举权的形势和压力之下, 美国联邦政府终于在1920年8月18日通过了第十九条宪法修正案, 赋予了全美国的女性以选举权利。这是属于美国妇女的重大胜利, 标志着妇女争取法律、社会、经济平等的开始, 是妇女真正解放的第一步。

总之, 美国的女权主义者在进步主义运动这个社会大潮流中, 努力突显自己的价值, 进而争取选举权及更多的平等权利。这个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 甚至可以说是充满坎坷与艰辛。许多女权组织的领导人比如简·亚当斯等, 为了这项事业而奉献自己的一生。经过几代美国妇女的努力, 最终在1920年获得了具有标志性的选举权。在这条漫长的女权之路上, 美国中产阶级妇女以其自身的特殊性, 担任起了领导者的角色, 她们中的许多人成立或加入了不同的妇女组织, 致力于美国社会的改革, 成为进步主义运动中一道独特而亮丽的风景线。

参考文献

[1]张聪.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美国中产阶级妇女走向社会的动因和问题[J].美国研究, 1993, (03) :131.

[2]唐书明.妇女与美国进步主义运动[J].西南民族师专学报, 2000, (03) :49.

上一篇:异质知识服务下一篇:读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