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OP教学模式

2024-10-02

EOP教学模式(共9篇)

EOP教学模式 篇1

一、引言

职业英语(English for Occupational Purpose,简称EOP)是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简称ESP)的一个分支。1964年,Halliday和Stevens在他们合著的《语言科学与语言教学》(The Linguistic Sciences and Language Teaching)一书中首次提出专门用途英语的概念,并提出要根据学习者的具体需要来决定教学内容与方法。Hutchinson和Walters对ESP下的宽泛定义是:ESP是与某种特定的职业、学科或目的相关的英语,是由学习者的特定目的和需要来决定教学内容与方法的英语教学途径。ESP是个涵盖面很广的概念,按语言学习的不同目的将其分为学术英语(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简称EAP)及职业英语。

相对EAP而言,EOP更强调行业工作中常用的语言交际形式,强调把英语作为职业能力的手段和工具来进行学习,能够帮助学生尽早认识英语在今后专业工作领域中的实际作用,清楚界定预期目标,使语言学习与需求有效关联,激发学习积极性,更契合高职英语教学培养学生在特定职业范围内的英语运用能力这个总体目标。

EOP的精髓和灵魂是目标“需要分析”。“需要分析”是EOP的出发点和中心,是EOP产生和发展的原因,也是EOP倍受青睐的根本原因。EOP模式紧紧抓住学生现有水平和社会对人才英语能力的要求这两个关键点,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课程设计的动态生成,探索一条从学生现有水平到职业生涯实际需要的提高英语应用水平的途径。因而,EOP并不是简单的听、说、读、写、译能力的均衡发展,而是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水平和社会对不同人才的现实需要,有侧重点地发展其中的一个或几个方面。

二、EOP教学模式的依据

能力本位教育(CBE即Competence-Based Education)是上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世界范围内的教育培训思潮,是目前国际上职业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它以重视获得岗位操作能力为目标,提倡以能力为基础。其思潮最初来源于美国二战后对退役人员的转业训练,上世纪60年代被用于职业教育的师资培训,后来传入加拿大,80年代迅速传入欧洲、亚洲和澳洲,并对职业教育和培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该思潮主张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提高教育者的从业能力,而不是知识水平,以全面分析职业角色活动为出发点,以提供产业界和社会对培训对象履行岗位职责所需要的能力为基本原则,强调学员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其核心是如何使学员具备从事某一职业所必须的实际能力。其理论包括:在职业技术教育中积极适应社会的需要,开设的主干课程必须根据社会的需要及时得到调整;教学计划的制定和课程的设置应根据职业岗位上职业能力的需要,而不是课程的需要;教材必须是成熟的技术或管理标准;基础课程应根据专业课程的需要而设置,而且以够用为度;训练应以学员毕业后能胜任某一具体岗位为基础等。由于其简单、易学、易于传播,90年代初期,能力本位教育理论传入中国,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受到了许多教育工作者的欢迎。

能力本位教育的核心就是如何使学员具备从事某一职业所必须的实际能力,因此,英语作为专业课程服务的基础课程应切合职业岗位上职业能力的需要。高职英语教学建立在高职学院特点的基础上,应以学生的职业需要为中心,调整高职英语教学目标,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对教材、教法进行全面改革,从而实现以职业需求为本位,培养从业能力为核心的高职英语EOP教学。

三、EOP教学目标

高职教育的原则是“实用为主,够用为度”,其核心和精髓是“实用”,高职教育的目的是如何让学生在毕业之后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基于这样的教育原则及培养目标,国家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于2000年出台了《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以下简称《基本要求》)。《基本要求》明确规定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的教学原则是“在加强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的同时,重视培养学生实际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在教学中必须注意“高职高专教育培养的是技术、生产、管理、服务等领域的高等应用性专门人才。英语课程不仅应打好语言基础,更要注重培养实际使用语言的技能,特别是使用英语处理日常和涉外业务活动的能力;打好语言基础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但打好基础要遵循‘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强调打好语言基础和培养语言应用能力并重;强调语言基本技能的训练和培养实际从事涉外交际活动的语言应用能力并重”。

由此可见,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育的最终目标或终端产品是“实用”或“应用”。作为高职英语教育的实践者,我们不仅要注重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而且必须突出实际应用语言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始终秉承“实用”的教学理念,力求培养学生实际掌控运用英语的技巧和能力,以满足其专业技术岗位的需求。

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进一步加快,社会对人才的英语听说能力要求将会越来越高,但仍然要以职业要求为出发点,侧重培养学生的“实用能力”,我们应根据不同专业对英语能力的不同要求,使英语教学有所侧重。例如,据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英语应用能力要求的调查显示,对于理科和工科专业的学生来说,阅读及翻译能力相对重要,而对文科学生,听说能力则尤为重要。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应搞“一刀切”,应合理组织教学。高职英语课程的目标定位应为:首先须传授必要的基础知识,促使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形成继续学习的能力,为今后学习和应用英语打下较为扎实的基础。另外,更重要的是要在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英语基本技能的训练的同时,侧重于有关专业技术的需要,加强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提高学生在实际工作中某一职业岗位应用英语的能力。

四、改革教学模式,推动EOP教学应用

高职英语的教学计划应根据职业岗(群)位对英语的需求,按照以够用为度的原则构建以培养职业能力和提高学生基本素质为目标的英语内容。高职英语实用能力包含三个模块的内容:一是通用基础英语的内容,二是职业英语中的通用基础内容,三是职业岗位群英语的特殊内容。而在不同模块中各项技能的要求有所差异,要达到这些目标,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

(一)编写合适的教材

以不同“职业”英语工作能力和服务能力需求及职业素养要求为教材编写主线,以不同的“工作岗位或服务岗位”构成若干教学模块,以相同岗位上的不同工作任务或服务任务为工作技能或服务技能构成教学单元,以具体“工作过程或服务流程”构成教学内容,以工作或服务中的英语语言要求和实操注意事项为“技能要点”构成教学重点难点;以高职学生职业英语能力发展为中心,将英语语言的习得与岗位功能结合,将英语语用能力的培养与英语工作技能或服务技能养成结合来构建现代职业英语教材内容。

教材内容既要有学生在不同的岗位工作或岗位服务中所必须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又要以“必需”和“够用”为度,其广度和深度要适中,要有极强的不同职业英语的导向性。因此,在教材编写前编者还需要开展对行业需求调研,充分了解用人单位对人才职业岗位所需的英语职业能力要求;在对教材内容的选择和编写的过程中,既要遵循语言习得规律,又要充分体现职业岗位要求与英语语言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还要体现不同行业不同的岗位工作任务对英语语用能力的不同要求;注重英语知识习得和实际的职业英语应用能力养成之间的协调;融入职业考证内容,使教材内容和岗位实训配套,相辅相成。

职业英语的实训教材,目前基本上是空白,我们应努力做到课堂教学和实训教学教材配套,相辅相成。专业英语是职业技能课,可引入案例教学。教学栏目设计要有特色,好的教学栏目在教材中可以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独具匠心教学情景设置和教学任务设置、富有创意的教学栏目的建设,能体现对不同职业英语能力培养的独到之处。

(二)建立EOP模式下三结合的英语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体系

高职教育教学的核心特点在于突出实践教学环节,强化职业技能的培养。要开展实践,高职院校就要先确保实践教学和实训的时间。首先,加强课内实训活动,教师通过教授、演示和指导教给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实训活动可有助于培养学生运用英语从事商务活动的能力,将语言训练和商务知识融为一体,从理论知识向技能转化,从而加速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增强操作熟练程度。其次,校内外实训相结合,推行“校企结合”。实训以职业技能培训为中心,以各种技能竞赛为突破口,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实施。职业英语技能和其他专业技能一样,只有实践过才能变成学生自己实际有用的职业技能。实际工作岗位的真实性、复杂性和综合性的经历和体验,也是对“新职业人”锻造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因此,改变传统单一的课堂语言教学形式,将学校课堂教学、校内模拟实训和岗位顶岗实训三者有机结合;将学生的英语语言知识的学习和职业英语技能的培养、职业证书获取和职业英语工作实践或服务实践三者有机结合,EOP模式下职业英语三结合的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体系才能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职业竞争能力,实现顶岗实训和就业“零距离”,满足企业对“新职业人”的综合要求。

(三)多元化考核学生职业英语实际应用能力

对学生的考核不能只凭笔试试卷。考试方式与考试内容改革侧重职业技能的掌握和发展,根据不同时期对学生的不同要求,全面多样考核学生职业英语应用能力。

学生在校考核可以采用“笔试+听力测试+口试”的方式,考查学生英语知识,职业工作任务或服务任务的完成情况,工作流程或英语服务流程的得体运用能力;考查学生职业英语语用能力的提高情况。学生在岗位实训考核:以口试为主,主要根据实际工作需求,考查学生在岗实际操作能力。考题的设计要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在学期总评时,按一定比例将企业在共同指导学生实践中,对学生职业英语技能和实际操作中的表现作出的评价归入学生能力考核成绩。

学生平时自主参加的教学活动全部记入考核成绩。学生获取《职业资格证书》也成为考核的一个重要内容或者视为课程考核合格。教师全面多样地考核学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成绩,有效地促进学生内在潜力的发挥和实际应用能力的提高。

(四)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持有“双证”(教师资格证和职业技能证)的教师就是“双师型”教师;既具有作为教师的职业素质和能力,又具有技师(或其他高级专业人员)的职业素质和能力的专业教师,也是“双师型”教师。普通教师向“双师型”教师转变,要通过培养和自我提高才能实现。

教师在向双师型教师转变的过程中,不但要审视和更新自身的知识内容,完善知识结构,提高专业素质,学习国外先进教育理念,而且要通过读在职研究生,参加各种学术讲座、报告会、短期培训班,钻研科研以接触和获取新知识,增强社会敏感性,提高专业业务素质。

教师应到企业、科研院所进行短期或中期专业领域相关知识或技能的培训,或深入实训基地实习、锻炼,或参与企事业单位的科研实践活动。教师应充分将英语与专业知识技能相结合,利用英语的语言优势,将对专业领域的了解深入到国际范围,为学生带来更多更新的知识,这样才能对自己的职业岗位进行实际的指导,提高技能素质。

在实践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英语文化与专业培养目标相关的元素组织教学,针对不同专业的特点与岗位群需求设计教学方案,使用专业词汇进行情景模拟,等等,培养学生应对日常生活或以后工作中会面临的涉外业务活动的英语交际能力。

五、结语

以EOP为目标的教学模式充分融合了英语语言知识与专业知识,把语言的交际目的扩充到了职业上的工具目的。高职英语教学以EOP为目标定位,英语的教与学与学生未来职业相挂钩,体现为工作岗位服务的特点,把英语能力的培养集中在与职业能力相匹配的口语实用能力的培养、形成和熟练上来,进而为学生适应日后岗位工作做好准备。

EOP英语教学模式是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关键,更是体现各高职高专学院办学特色和展现其市场竞争力的优势所在。因此,EOP教学应与学生的职业需求为导向,与学生就业为方向,将英语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加强职业英语课程建设,改进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技术和网络资源,培养既具有扎实的外语知识基础,又具备相关实务工作知识和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Hutchinson, T.&Waters, A.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8.19.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试行) [Z].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3]梁悦.浅谈高职院校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辽宁商务职业学院学报, 2004.4.

[4]胡晔, 李志忠.对高职课程改革的探索[J].职教论坛, 2004, 7.

[5]束定芳.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M].北京: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

EOP教学模式 篇2

关键词:EOP;英语教学;职业性;

中国分类号:H31

EOP(English for Occupational Purposes),是一种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教学模式,也就是俗称的行业英语。它强调通过对书本教材、教学方式以及教学评价的改革,并借鉴国内外职业英语教学经验,建立起高职院校英语职业化的教学团队。这样以“情景分析”方式围绕学生教学,让高职院校学生拥有明确的目标追求和学习上的针对性,即把英语作为对职业能力提高的手段和工具来学习。在EOP教学体系中,形成以“以学生为主体、能力本位、项目化导向”的价值观念,将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区别开,使使高职英语教育走向真实的職业生活。

一、高职英语教学的EOP转向

1)EOP转向符合教育改革的原则

高职院校就是以“服务地方产业、与岗位对接,基于工作过程”的培养宗旨对学生进行培养,所以对于英语教育学生的英语能力培养就必须职业化,避免在教学上的重复。在《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中也强调了要加强英语职业化对高职院校英语教育学生的能力的培养,尤其侧重对学生在职场中沟通交流能力的提升。蔡基刚对英语教学多年的研究也表明:基于EGP的教学模式远远不能满足对高职院校对英语教学学生的需求,而只有与岗位需求有着密切关联的EOP才会成为公共英语教学的主流。由此,高等英语教学的EOP转向,不仅有利于学生对英语知识的建构,还有助于学生对今后英语职业能力的发展。

2)EOP转向符合社会对高职人才的需求

当今中国是一个缺乏具有较强专业能力人才的社会,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大背景下,各国的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都已融为一体,技术行业人才充沛,但是能够用英语进行相关产业叙述交流的人才却十分稀缺。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EOP转向就是要为这些缺失的岗位培养人才,提升学生在本专业的英语应用能力,如:土木工程、环境工程、海洋工程等专业的英语交流能力。从而为满足国家和社会对外经济交流的专业型人才的大量需求。

3)EOP转向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

每个高校在为社会培养专业人才的同时,也十分注重对学生个人素质的提高。所以除去那些思想道德课和一般性课程之后,学生受专业教育的课时则少之又少了。教学模式的EOP转向,更加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中心地位和职业化能力的培养。所以这样的转变更有利于学生对自己专业能力提升的诉求。

二、EOP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路径

注重听说读写能力的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已经存在多年,所以许多学校虽然引入EOP的教学模式,但却依旧以传统的教学模式为主导。所以,面对这样一个全新的教学模式,笔者提出几种EOP在教学中的应用路径,以期为高职院校英语教学实践提供参考。

(一)课程与教材的多元化、生活化、真实化

在高职院校EOP教学模式下的英语教学并不是单纯的要求对英语“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而是要以培养学生在专业领域的专业英语应用能力的提升为目的。所以说,高职EOP模式下的英语教材编写显然要与英语专业的教材有所区别。EOP教材要具有明显的多元化、生活化和真实性的特征,这样才能不断适应各种专业的不同需求,最好的做法就是相关专业的英语教师自行对高职EOP教材进行编写,为学生构建出一个只属于自己专业的英语学习模板。

(二)以学生为中心的实践

随着学生学龄和知识储备量的增加,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反而越来越容易被教师忽视。机械式的教育形成了学生上课认真听讲和教师满堂灌模式,尤其在高职的教育中更为明显,英语教育讲师只是作为一个“讲者”而存在。而按照EOP教学原则,高职教育的课堂应该是以学生为中心进行的一系列教学实践。教师知识作为学生学习相关专业英语的引导者,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组织、学习方法进行指导,在共同的对话体系中来完成学生对相关专业英语能力的提升。

(三)专业教师与英语教师的合作教学

随着EOP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的发展,英语方面的相关教育者势必会迈进ESP的时代中,如果教师不紧跟时代的步伐,依旧拘泥于现存的EGP教材中,就会被淘汰。其实EOP教学模式的推进对教师的知识要求并不是很高,它只是要求英语教师与专业教师的融合,建立起“二师”合作的高效团队,满足学生对未来岗位上专业英语知识的需求。

(四)改革教学评价方式

教学评价是教育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科学的教育评价是课程目标实现的重要保障。随着英语教育EOP模式在高职院校中的运用,学校对原本的教学评价也就必须有所改革,让其适应新的将课程目标。即教师不能只是将英语四六级考试最为衡量学生英语能力的标准,也不能作为衡量自身教学有效性的指标。以EOP原则对教学的要求,学校应该增设相关专业英语口语能力的考核,在最大限度上加强学生对专业英语的学习,让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

(五)吸收国内外职业培训机构的英语教学经验

既然EOP教学模式对于中国的某些高职院校还是一个比较新鲜的概念,对其在教学的应用还没有充分的把握时,可以积极参照国内外其他高校对EOP教学理念运用的成功案例。在学习和借鉴中,根据自己学校的现状,进行一系列的改革,使之成为具有学校自己特色的EOP教学模式。

EOP在诸多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上已经得到了显著的成效,所以要想培养出更多具有较强专业英语能力的人才,仅仅停留在现有的教学模式上不够的,而是要将英语教学与专业知识相结合,通过EOP原则对教学系统进行一系列改革,突出英语教育的职业性特征。在这层意义上来说,高职英语教学的EOP转向不仅是合理的,更加是一种必然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安晓灿,周龙.与时俱进,深化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改革[J].中国外语,2009,(4):4-7.

[2]白静,赵萱,郑仰成.企业对高等职业教育学生英语应用能力要求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外语,2009,(2):85-90.

高职EOP课堂教学实证研究 篇3

2009年教育部高等学校高职高专英语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指导方针,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应考虑如何培养学生职场英语交际能力,使他们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掌握与未来职业相关的口头和书面交际能力,从而提升其就业竞争力,并为今后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必要的基础。”[1]

这为高职英语教学指明了方向,同时令旨在培养学生在工—作场合运用英语进行沟通与交流的职业英语(English for Occupational Purposes,以下简称EOP)教学受到高职教育工作者们关注和重视。

二、理论依据

EOP教学是以需求分析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英语教学模式[2]。它的教学对象是在工作中或是在未来的工作中要使用英语的人,这些人需要掌握一些与他们的工作或职业相关的英语知识,以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或是挖掘他们的职业发展潜力[3]。

EOP的教学目标与高职英语教学的办学方针是一致的。高职英语教学的办学方针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1]。EOP教学是为学生和社会服务,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职业需求组织教学活动,为学生未来就业和职业发展打下良好的语言知识和能力基础,同时为社会和用人单位培养出符合他们要求的一线技能型人才。

EOP的教学目标与高职英语教学的培养目标是一致的。高职英语教学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侧重职场环境下交际能力的培养,使学生逐步提高用英语进行交流与沟通的能力。同时使学生掌握有效学习方法和策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1]。EOP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组织课堂教学,注重听、说能力的培养,是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英语能力的有效途径。另外,因为EOP教学注重师生互动,而且选择的教学内容大多与职业相关,实用性和针对性较强,因此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提升他们自主学习英语的愿望和能力。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前提

在进行EOP教学实验之前,笔者通过问卷调查分析了河北外国语职业学院英语专业在校生和毕业生的就业需求和职业发展需求,以及用人单位对英语人才的能力需求。以下是对在校生、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三个层面的需求分析总结。

1. 河北外国语职业学院英语专业在校生职业需求调查结论

(1)大部分在校生希望从事与英语相关的工作。在选择最理想的工作单位时,超过一半的在校生选择的是外资企业和教育单位,32%的在校生认为在选择就业时专业对口是最重要的因素。

(2)大部分在校生不确定目前的英语专业学习是否能为就业打下良好基础。多数在校生认为目前就业形势严峻,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包括学识能力不足、缺乏工作经验、竞争激烈等。

(3)大部分在校生认为多数英语专业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并未考虑到学生的就业和职业发展需求。多数教师仍采用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并未采取措施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2. 河北外国语职业学院英语专业毕业生职业需求调查结论

(1)英语知识和能力是高职院校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和职业发展所依赖的主要技能。从调查结果中得知,大部分毕业生在工作过程中经常用到英语知识,而英语知识能力不足是影响他们就业和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2)高职院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和职业发展需具备职业英语知识。大部分毕业生称他们在工作过程中会经常用到职业英语知识,行业知识和职业英语知识欠缺会影响他们就业和职业发展。

(3)高职院校英语专业应按照市场需求开展教学活动。大部分毕业生表示他们在校期间所学习的知识并不符合用人单位需求。高职院校应把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按照市场需求开展教学活动。

3. 河北外国语职业学院英语专业毕业生用人单位对英语人才能力要求调查结论

(1)企业在招聘英语人才时重点考虑应聘人员的英语知识能力(尤其是英语听说能力)及社会实践和工作经验,通常企业会优先考虑录用具有相关领域工作经验的英语人才。

(2)多数企业认为河北外国语职业学院培养的英语人才具备比较扎实的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但欠缺相关行业知识和职业英语知识,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培训才能胜任工作需求。

(3)多数企业认为英语专业在校生除了学习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外,还要掌握职业英语知识,这样才能具有更强的就业竞争力和更好的职业发展前景。

(二)研究问题

1. 通过一个学期的EOP教学,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否会有所提高?如果有提高,那么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2. 通过一个学期的EOP教学,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是否有所提高?如果有提高,那么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3. 通过一个学期的EOP教学,学生是否已经掌握一些与未来职业相关的英语知识和技能?如果已经掌握,那么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三)研究对象

本研究的受试对象为河北外国语职业学院英语系应用英语专业(文化与翻译方向)的2012级1班和2班的全体学生,这两个班级的学生学习成绩和能力水平都基本相当。因为这两个班级的学生是文化与翻译方向,而且笔者担任他们口译课和笔译实践课的授课教师,所以笔者选择在这两个班的口译课和笔译实践课上采用EOP教学模式。1班为实验组,2班为对照组。

(四)研究方法

笔者采用了访谈法和测验法两种研究方法,访谈的目的是调查实验后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有所提高、对课堂教学是否满意、听说能力有无提升、是否掌握与职业相关的语言知识和技能等。

测验法可分为笔试和口试两部分。笔试的内容为英汉篇章互译。口试的内容为情境对话口译。

(五)研究步骤

笔者决定在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即受试对象升入大学二年级的第二个学期开始进行教学实验。在这一时期,受试对象经过为期一年半的通识英语教学已经打下一定的英语基础,而且一年后他们就将参加实习,走上工作岗位,因此他们迫切需要掌握与职业相关的英语知识。

第一步(教学实验开始前三个月):设计课堂教学方案。

教学内容:在进行EOP教学时,教师要最大限度地与工作实际、行业标准及地区社会经济或人文背景相联系,体现地方特色,使学生感觉语言技能的训练是在一个非常现实的环境中进行[4]。因此,笔者选择了一些与受试对象未来职业相关且具有河北省地域特色的真实语言材料进行教学,如河北某些企业的英文产品说明书及其译文,河北某些城市的中英文旅游景点简介及其译文,以河北某些企业为主题的机场迎宾、宾馆入住、宴会招待、商务谈判对话及其译文等。

教学方法:EOP教学要求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而且高职英语培养目标要求课堂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因此本研究主要采用既能以学生为中心又有利于培养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情境教学法和任务教学法。口译课上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笔译课上主要采用任务教学法。

教学流程:教学流程即教学环节,教学流程设计的成功与否将影响学习者对教学内容的吸收。EOP教学要求以学生为中心、按照学生的需求开展课堂教学,因此在设计教学流程时应多设计学生参与的教学环节。为了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让他们更多地了解地方经济和文化发展现状,还应在课后增加实践环节。

教学评价:EOP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在工作环境中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因此进行EOP教学不能仅仅考查学生对英语知识的掌握程度,还应考查学生运用英语技能的能力。另外EOP教学考核还应注重职业英语知识考核。如前所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增加一些职业英语知识,这些知识应成为考核重点。

第二步(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教学实验。

实验过程为一个学期。在实验组班级的口译课和笔译实践课上增加与受试对象未来职业相关的英语知识,在对照组班级的口译课和笔译实践课上不增加与受试对象未来职业相关的英语知识。

实验组:口译课和笔译课每周都是四个学时,授课教师(即本文的两位笔者)每周会安排一个学时带领学生学习与他们未来职业相关的英语知识和技能。

口译课上教师主要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法,组织学生进行机场迎宾口译情景模拟、宾馆入住口译情景模拟、宴会招待口译情景模拟、业务洽谈口译情景模拟等,锻炼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和听译能力。

笔译课上教师主要采用任务型教学法。以公司简介翻译为例,教师首先会将学生分组,然后把公司简介原文发给每个小组。要求每组在翻译之前必须完成几个任务:(1)搜集该公司的背景资料;(2)搜集公司简介常用词汇、句型及翻译技巧;(3)搜集几篇其他公司的公司简介原文及译文用作参考。完成这几项任务之后,教师会和学生一起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并选出两名同学在课堂上做汇报陈述。这些任务完成之后,老师才会要求学生开始翻译,并对他们的译文进行讲评。

对照组:正常进行口译和笔译教学,只学习教材上的内容,不进行与学生未来职业相关的英语知识学习。

第三步(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访谈和测验。

在学期结束前两周对实验组和对照组两个班级的学生进行访谈,了解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后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是否有所提升,对课堂教学是否满意,听、说能力有无提高,是否掌握与职业相关的语言知识和技能。

在学期结束前两周对实验组和对照组两个班级的学生进行笔试和口试。笔试内容包括英汉篇章互译(包括商务信函翻译、公司简介翻译、产品说明书翻译、景点介绍翻译)。口试的内容为:情景模拟对话口译(包括机场迎宾对话口译、宾馆入住对话口译、饭店就餐对话口译、宴会招待对话口译、业务洽谈对话口译)。

第四步(2013—2011学年第二学期结束后一个月):对访谈结果和测验结果进行整理分析,并得出结论。

(六)结果与讨论

1. 通过一个学期的EOP教学,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否有所提升?如果有提升,那么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通过访谈,笔者了解到实验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较大提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课堂上发言更加积极踊跃,愿意参加课堂活动;(2)自主学习能力有所增强,几乎所有学生都能够自觉自愿地完成作业,有些学生还能够自己搜集材料进行笔译和听译练习;(3)师生关系更加融洽,大部分在课堂上和课后都愿意同老师交流。

对照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没有提高,相反,由于对英语学习失去信心、对未来就业有所担心、对课堂教学不满意等原因,对照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所下降。

2. 通过一个学期的EOP教学,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是否有所提升?如果有提升,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依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通过对口试的结果进行分析,笔者认为实验组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有较大提升。主要体现在:(1)学生在课堂上发言更加积极,虽然在翻译时仍会出现一些语法和词汇方面的错误,但说英语的意愿和勇气都有提升;(2)口试过程中大部分学生能够理解并比较流畅地翻译出测试内容,专业术语和常用句型翻译基本准确。

对照组的学生使用英语进行沟通与交流的能力略有提升,但课堂和口试中的表现都不及实验组学生。他们在课堂上不愿意积极发言。口试过程中,一大半同学能够理解并翻译出大部分测试内容,但专业术语和常用句型的翻译都不及实验组同学准确。

例1:这些菜都很美味,尤其是糖醋鱼。

实验组学生译文:These dishes are all clelicious,especially the sweet-and-sour fish.

对照组学生译文:These dishes are all delicious,especially the fish.

在实验组班级的口译课上,教师讲过菜名的翻译原则,也要求学生背诵过一些大众菜的英文译法。因此大部分实验组的学生知道如何翻译糖醋鱼。而对照组班级的学生由于没有学习过相关知识,不知道该怎样翻译。

3. 通过一个学期的EOP教学,学生是否已经掌握一些与未来职业相关的英语知识和技能?如果已经掌握,则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笔者所选择的口试和笔试试题都是与受试对象未来工作相关的内容。从表1和2可以看出无论是口试还是笔试实验组学生的表现都明显比对照组学生的表现优秀。因此,根据学生在口试和笔试中的表现,笔者认为实验组的学生掌握了一些与未来职业相关的英语知识和技能。

另外,在访谈过程中笔者了解到实验组的大部分学生都认为自己掌握了一些可以帮助他们就业的知识技能,认为自己的就业竞争力有所增强。

四、结语

教学实验结果表明,接受EOP课堂教学的学生学习积极性更高,使用英语进行沟通和交流的能力更强,而且掌握了一些与他们未来职业相关的知识。这说明EOP课堂教学是可行的,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符合高职英语教学办学方针和培养原则。当然,要让EOP教学模式更完善,广大高职英语教师和研究者要共同努力、共同探索。

摘要:本文以河北外国语职业学院英语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依据需求分析结论和职业英语理论设计课堂教学方案,并通过教学实验验证职业英语课堂教学的可行性和实际效果。

关键词:高职英语教学,职业英语教学方案,教学实验

参考文献

[1]安晓灿,周龙.与时俱进,深化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改革-《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研究报告[J].中国外语,2010,(4):4-7.

[2]陈莉萍.专门用途英语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3]程世禄,张国杨.ESP教学的理论与实践[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5,(4):51-54.

EOP教学模式 篇4

【关键词】需求分析 职业能力 EGP EOP

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中,教育部指出“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双重属性”。而高职英语课程既是高职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也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课程。因此,如何改革课程,探索新型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在职场环境下运用英语的基本能力,是摆在高职英语教师面前的难题。

一、当前的教学现状和问题

1.课程设置不合理。近些年来,随着高考新政策的实施,随着专业课程的改革,英语教学的课时减了又减,更有呼声要取消高职公共英语课程。以笔者所在学院的国贸专业为例,目前,虽然英语课还是开设两学年,分4个学期进行,但课时已经由原来的350学时减为256学时,并有再减少的趋势。学生修满学分后,基本上意味着他们英语学习的终结。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既缺乏同期课程的辅助,又缺乏后续课程的延伸,与未来职场完全脱离。

2.教学内容缺乏职业性。笔者所教国贸专业采用的是《希望英语》教材,教学内容涵盖的是校园生活、家庭、友谊、运动、饮食、科技等方面,有些主题甚至重复出现,基本与职业毫无无关。这种模式下,学生缺乏思考和使用的机会,对教材内容毫无兴趣,被动的接受知识。特别是到了大二,对内容能否服务于今后的工作很迷茫,学习缺乏成就感,很容易造成厌倦的心理。最后,课堂上就成了老师唱独角戏,学生埋头玩手机。

3.教学目标与社会需求偏差。高职教育应以用人单位和社会需求为主要依据,以培养满足用人单位需要的应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因此,高职英语应该重点培养学生在未来工作环境中运用英语的能力。但是,当前以国贸专业为例的高职英语教学仍然沿用了普通高校的教学目标,对于该专业高职的英语课程应该如何设置,学生该达到什么水平,用人单位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都没有明确的指导,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当前的教学目标与学生未来职业严重脱节,学生毕业后达不到用人单位的要求,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

4.学生的英语能力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很多院校的公共英语教学仍旧采用的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教学模式,并且都把通过英语等级考试当作是培养学生英语能力的终极目标。在笔者所在学院,国贸专业学生要求毕业时通过CET3。因此,基本上在第一学期的下半学期就开始题海模拟训练,为过级冲刺。这样就会造成接下来几个学期英语教学的被动局面。班里没有通过考试的学生,继续题海训练,备战3级。而过了的学生觉得自己完成了任务,不知道该干嘛,只有少数自学能力较强的学生继续学习,而学习也是以通过更高一级的CET4或是CET6。教与学都是围绕着等级考试而进行,这就造成了大二英语课程是否继续开设的尴尬局面。而这种教学培养出来的学生只能称之为考试的能手。很多毕业了的学生看不懂英文合同,接待不了外商。

二、理论依据

1.ESP、EGP、EOP理论。Hutchinson & Waters 认为“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教学应被看作是一种科学理念,而不是教学产品。它是一种基于学习者需求的语言学习理论。”也就是说“ESP教学是指学习者通过英语学习来获取相关专业领域知识的技能。”

EOP(English for Occupational Purposes)是ESP下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的目标是培养学习者在特定的工作环境中,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EGP(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s)是我们较为熟悉的普通用途英语,它是以培养学习者的基本英语知识为目标,涵盖基本的听说读写技能。

2.需求分析理论。学术界一般把需求分析分成两大类,即“目标需求分析”和“学习需求分析”。前者是分析学习者在未来的工作环境中使用语言进行任务和活动的需要,强调起点和结果。后者指学习者在这学习过程中所必须要掌握的技能和语言知识,强调的是学习过程。该理论是EGP+EOP教学开展的基础,并起决定性的指导作用。

三、基于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EOP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1.EGP+EOP教学模式是高职公共英语的教学目标的体现。《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09)明确指出“高职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在职场环境下运用英语的基本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确定了“高职英语课程不仅要帮助学生打好语言基础,更要注重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语言的技能,特别是用英语处理与未来职业相关的业务能力”的教学要求。而EOP教学正是强调从学生专业发展的需求出发,来培养他们在特定的职场环境中,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但是EOP是否能完全取代EGP教学?从笔者所在学校国贸专业学生的生源情况看,学生基础较差,学习自主性缺乏。英语教学如果从一开始就采用EOP模式,学生很容易失去信心和兴趣。

EOP虽然不同于EGP,但却不能脱离它。EGP是EOP的基础,两者相辅相成。《教学要求》建议高职英语教学分为两个阶段,即基础英语阶段与行业英语阶段。因此,构建EGP+EOP的具有国贸专业特色的高职英语教学体系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英语能力培养的目标的体现。

2.EGP+EOP教学模式符合社会和用人单位的需求。为了弄清楚社会和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情况,笔者下企业开展调研,开展问卷访谈,对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调研表明,英语等级证书不是企业录用人才时的唯一标准。他们更看重的是求职者能否用英语进行日常的会话、接待交流的能力以及阅读和撰写常用商务公文以及信函的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培养是正是目前的英语教学所缺失的。因此,加入EOP的新型教学模式能培养出满足社会和用人单位需求的人才。

3.EGP+EOP教学模式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笔者对所在学院国贸专业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访谈。问卷调查发现,88%的学生学习英语是以通过等级考试为目标,73%的学生对目前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内容不是很满意,认为这些内容基本上是中学教学的重复。82%的学生希望能够选用与未来职场相关的英语内容。因此,高职英语课程如能选用贴近学生未来职场的教学内容,将会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力,进而提高学生未来就业的竞争力。EGP+EOP教学模式教学以需求分析,在帮助学生打好语言基础的同时,又能培养学生用英语来处理相关业务的能力,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高职公共英语改革势在必行,究竟是推行ESP教学还是改革现有的EGP模式,是广大英语教师最近几年一直研究的问题。高职基础英语+行业英语的教学模式是一种新的挑战,既能提高学生在未来工作环境中使用英语的能力,又能提升学生的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参考文献:

[1]Hutchinson.T.& A.Waters.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2]蔡基刚.基于需求分析的大学ESP课程模式研究[J].外语教学,2012(05).

[3]高职高专英语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R].2009.

[4]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Z].2010.

【基金项目】台州职业技术学院校级课题《基于综合职业能力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职业英语教学研究》(编号2015YB19)阶段性成果。

EOP教学模式 篇5

2009年,教职委参照教育部2000年颁发的《高职院校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制定了《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以下简称《高职英语教学要求》),以适应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满足新时期国家和社会对高素质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贯彻高等职业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的发展道路”的办学方针,实现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专门人才的目标。自此,湖北职业技术学院护理学院对高职英语课程的教学开始了探索与尝试。经过几年的准备与摸索,在2013级护理专业中全面展开了英语课程EOP模式教学实践。

二、EOP 教学模式实践基础

1. EOP 理念为高职英语课程改革提供了理论基础

1997年,Jordan提出,以学习者最终语言使用目的和环境为主线将英语课程分为两种,即学术英语EAP(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 和职业英语EOP (English for OccupationalPurposes)。较之语言学界早前提出的专门用途英语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EOP更强调培养学生在(特定)的工作环境(职场)中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它以学习者的需求为中心,强调教学内容和学习任务的真实性和职业性,突出教、学、做一体化,紧紧围绕学生需求和职业需求这两个关键点进行人才培养。

EOP强调从专业的需求出发,探求一种英语与专业相结合的方式,注重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这与我国高职英语教学强调的培养与职业能力相匹配的英语使用能力目标完全一致,也为课程改革提供了理论基础。

2. 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确立了 EOP 理念下的英语课程学习目标,为课程改革提供了政策支持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护理学院在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提出高职英语课程是一门必修的基础课程,注重培养学生在中学英语基础之上的英语应用能力,特别是用英语处理与未来职业(护理)相关业务的能力。通过调研,确立高职护理专业的英语课程应以职场交际为目标、以应用为目的,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能在日常活动及与护理职业相关的业务活动中进行一般的口头和书面交流。同时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增强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为他们提升就业竞争力及今后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湖北职业技术学院护理学院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从专业发展及人才培养规格的角度,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明确描述英语课程的学习目标,为英语课程实施EOP模式提供了政策支持。

3.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护理英语课程开发为 EOP 模式高职英语课程提供了实施的可能性

2010年,湖北职业技术学院护理学院对护理英语进行了课程开发并确立为院级精品课程。该课程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情境交流任务为主线编排内容。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用英语与病人进行有效沟通并完成护理任务,了解与讲英语的病人打交道的交流技巧与原则,掌握与完成任务有关的医学词汇与表达方式,提高跨文化护理能力。护理英语精品课程内容的设置与EOP理念一致,为全面开展英语课程改革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三、高职英语课程的实践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护理学院在2013级护理专业中全面开展EOP模式的英语课程,与传统的英语课程相比,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改革尝试。

1. 教学内容的改革实践

教学内容的安排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情境会话为主线,同时兼顾学生公共英语三级考试的需要。大学英语的教学内容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为针对英语三级的真题讲解与训练,一部分为以情境会话为主线的职业英语。英语三级部分的教学内容以历年真题为纲,复习高中所学内容,强化与湖北省英语应用能力考试相关的语法、词汇、阅读、翻译与写作能力。职业英语部分采用护理学院已编著出版的教材《涉外护理英语》,学习护理工作核心领域的八个学习情境中的任务会话:病人入院护理、标本采集、给药护理、静脉注射护理、术前护理、术后护理、伤口护理和病人出院护理。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以完成交流任务为主,相关护理专业背景知识为辅。

我院2013级护理专业学生高考英语平均成绩四十多分,实施EOP高职英语是否能被学生接受,这是笔者最为担心的问题。但从一年级的教学实践来看,大多数学生都能接受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较高,并在考核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2. 考核方式的改革实践

与高职英语教学目标相适应的,采用形成性评价模式考核,使学生从中学时期的应试考核方式转变为应用能力的考核,将书面考试和技能考试结合起来,具体如下:(1) 平时成绩占30%,其中18次书面编写会话作业占10%、上课至少三次以上的问题回答占5%、课堂角色朗读至少完成三次占10%、出勤占5%。这一部分的测试主要督促学生跟上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在课堂上使用英语,课外分成小组合作交流,完成会话任务。(2)语言技能考核占20%,其中背诵护理交接班的口头表达占10%、分角色情景表演占10%。这一部分采用一对一的考核方式,主要是督促学生掌握用英语进行口头护理交接班基本表达方式和应用,同时通过角色表演促进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学会使用英语完成护理基本任务。(3)期末书面考核占50%。书面考核的内容由英语三级真题和职业英语部分护理常用表达、词汇和翻译组成。这部分主要考查学生对湖北省英语三级考试内容的复习程度和护理专业英语常用词汇、交流句型的认知能力、护理专业英语的基本翻译能力。

四、学生课业成绩的对比分析

笔者汇总了所任两届护理专业平行班的各考核成绩数据,如下所示:

2013级平行班5班、6班成绩分析情况:5班(58人)回答问题、作业、角色朗读、背诵、角色表演、卷面及格率、综合成绩及格率、三级通过率 (20人参加) 分别为:91.3%、100%、100%、89.6%、86.2%、44.8%、84.4%、95%。6班(58人)回答问题、作业、角色朗读、背诵、角色表演、卷面及格率、综合成绩及格率、三级通过率(20人参加)分别为:98.2%、100%、100%、87.9%、75.9%、22.4%、82.8%、95%。

2012级平行班11班、12班成绩分析情况:11班(62人)平时成绩、卷面成绩及格率、综合成绩及格率、三级通过率(20人参加)分别为:无准确记录、26%、83.7%、95%。12班(59人)平时成绩、卷面成绩及格率、综合成绩及格率、三级通过率(20人参加)分别为:无准确记录、29%、84.1%、100%。

通过对比分析,可得出以下结论:(1)护理专业2012级、2013级招生属于四批二,大多数学生高考英语分数集中在40分~70分之间(满分为150),英语教学难度极大,两届学生反映在卷面成绩的及格率都很低,且教学内容改革后没有明显变化。(2)2013级学生在新的考核方式下,记录详细且任务定量明确,成绩结果更有说服力,且引导学生提高英语应用能力的效果良好。从完成任务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愿意参与应用英语的教学过程,特别表现在背诵护理交接班和会话表演,完成得非常出色。从卷面成绩来看,学生的认知能力较差,这与高中英语基础知识有着极大的关系。但是,卷面反映出的较差认知能力并没有影响到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方式完成的英语应用能力的表现。(3)两届学生的三级通过率没有明显变化。采取EOP模式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没有影响到学生英语三级通过率,说明教学内容的改革实践是可行的。

护理学院在湖北职业技术学院率先实施了高职英语教学改革,从上面的分析来看,基于EOP模式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实践是成功的。也就是说,高职各专业在一年级中实施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英语是可行的,这样有益于提高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

摘要:文章详细介绍湖北职业技术学院护理专业实施的EOP模式高职英语教学改革,分析其实践结果,提出高职各专业一年级开设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提升职场交际英语能力为目的的高职英语课程改革是可行的。

EOP教学模式 篇6

Hutchinson和Waters将外语教学分为专门用途英语ESP和通用英语EGP两大类, 根据不同的目的ESP派生出学术用途英语EAP和职业用途英语EOP。学术英语 (EAP) 主要是学习学术技能, 行业英语 (EOP) 主要是为职业目的。EOP (职场英语) 是ESP (专门用途英语) 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以学习者需求为中心, 以职业需求为导向, 强调教学内容和学习任务与专业相结合, 与日常社会需求相结合, 突出职业性。EGP与EOP相结合, 能更好地实现高职英语人文性和工具性的教学目的。

二、EGP+EOP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实践

(一) 整合教学内容

遵循由易到难的教学规律和语言学理论, 将EGP教学内容与EOP教学活动融入每个主题模块中。以英语知识为内容, 将职业知识融于语言教学, 整合设计职业导向的一系列主题, 教学主题模拟完整的职业生涯。

(二) 组建师资

公外老师与专业教师组成不同的教学小组, 如机电组、电气信息组、汽修组、物管组、电会组等, 教学团队成员沟通协调教学内容。专业课教师在专业教学中融入一些必需的专业英语词汇, 英语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融入相关专业常用语汇和专业知识, 在增强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同时也为学生学习、巩固专业打下基础。公外教师要走“双师型”教师发展的道路, 既要有英语素养, 又得懂某一专业领域的知识。

(三) 简要分析EGP+EOP模式

该教学模式通过“听、说、读、写、演”的训练, 巩固EGP基础英语;通过专业拓展环节的EOP教学与实践, 凸显职业性与实用性, 有计划、有步骤地将专业相关的和职业所需的英语表达、职业素养等有机融入主题教学 (以风电专业的产品介绍一课为例) 。

基础英语教学部分采用情境教学法。课堂教学模拟营销现场, 首先, 教师利用图文并茂的PPT课件给出基本英语词汇, 让学生用简单的词汇介绍产品的尺寸、颜色、形状等, 通过竞赛游戏, 课堂模拟演练等内化基础语言。然后,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相互推销手头的品牌手机、衣服、书籍等。专业拓展部分为满足不同专业学生的职业需求而设计, 以更好地践行EOP职业英语教学理念。在学习产品推介基础英语知识后, 不同专业的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专业相关的拓展任务。风电专业学生要求对专业领域的风光互补路灯进行推介;小组成员可以去校企合作企业调研, 也可以咨询专业教师和英语教师, 了解专业词汇或查阅学校图书馆藏书或国内外有关网页, 建立相应的文件夹并制作产品推介PPT, 参加英语模拟展销会。

(四) 优化教学评价

基于EGP+EOP的教学评价涵盖课堂教学各个阶段性评价, 如学生课前值日报告, 语音视频作业, 小组汇报等, 还包括形成性考核评价, 如英语模拟展销会第二课堂活动。将学生课堂和第二课堂活动参与度的数据结合, 利用CRP (Campus Resource Planning) 信息化管理系统进行综合评价, 为学生建立形成性考核档案, 督促学生参与教学和自主学习。

三、结语

高职英语EGP+EOP教学模式改革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英语学习水平以及职业能力。我们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呵护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跳出哑巴英语, 乐于表达和运用语言, 促进教学过程的优化, 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EOP教学模式 篇7

一、ESP与EOP

20世纪60年代Halliday首次提出ESP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概念, ESP强调英语教学的内容必须与特定职业或学科相关, 课程的开设必须服务于学习者的特定目的和特定需要。关于ESP理论本身系统探讨则始于1987年英国语言学家Tom Hutchinson和Alan Waters所著的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Hutchinson&Waters将外语教学分为通用英语 (EGP) 和专门用途英语 (ESP) 。EGP以语法词汇为核心, 探索英语语言学习规律, 注重听说读写基础能力的培养。ESP是一种基于学习者学习目的的, 将内容与方式与与某种特定职业或学科相关的英语教学组织方式, 是根据学习者特定的目的及需求所开设的目标明确, 注重学习者需求的英语课程。他们根据学科把ESP分为三个分支, 即科技英语 (EST) 、商务英语 (EBE) 和社科英语, 每个分支下又分两支, 即职业英语 (EOP) 和学术英语 (EAP) 。我国的ESP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 粗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 以科技英语为主。第二阶段, 介绍推广ESP教学理念。刘润清指出, 21世纪英语教学的主流是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第三阶段从2000年至今, ESP研究在国内不断深入。秦秀白认为ESP教学极有必要, 并根据在我国高校ESP的现状, 阐述了其性质、范畴及教学原则等。

我国ESP的研究更多的集中于本科院校, 蔡基刚根据我国大学英语的实际教学情况提出应把重点放在通用学术英语上并代替现行的大学英语课程。杨枫, 孙凌指出ESP教学模式应该以通识英语教学为基础, 根据高校办学层次, 人才培养类型, 专业要求及就业需求来决定是否开始ESP课程。但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教学要求及内容都不同于本科院校, 高职院校培养的是实用型人才, 重实践、重技能、重应用, 更适合行业背景性更强, 实际交流更多的EOP教学。宁顺青认为EOP教学模式符合语言学习的基本规律, 符合于社会需求、符合学习者个人发展需求。倪宇红指出EOP是高职院校英语教学转向的一种必然趋势。

EOP (English for Occupational Purpose) 是ESP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英语又称行业英语旨在根据学习者的职业需求, 强调学习内容的四性, 即真实性, 针对性、职业性、实践性和实用性, 培养学习者在特定职业背景下运用英语进行交流、交际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二、高职高专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分析

1.授课对象英语水平整体较弱。根据现行高考录取制度, 高职高专生源整体水平较弱, 英语水平则更加薄弱。以湖北职业技术学院2015级临床医学某教学班为例, 高考英语90分以上仅占全班人数的23%, 而60分以下的学生人数比重同样为23%, 学生英语基础两极分化现象严重, 这为EOP模式英语教学带来极大困难。

2.师资力量不足。我院现有专任英语教师28人, 大多为教育或文学方向毕业。既有深厚的英语语言知识, 又有丰富的教学理论和经验, 同时还具备行业专业知识的双师型教师凤毛麟角。专业课老师担任专业英语教学, 听说等语言基本能力不足, 学生反映听不懂, 难理解, 教学效果大打折扣。英语老师讲授行业英语, 又存在知识与行业脱节的现象, 难以实现EOP教学的目标。

3.教材匮乏。行业英语根据专业背景不同, 需求不同, 教学内容不同。现行教材大多专注于餐饮、天气、旅游等情景英语, 而新面世的行业英语如医学英语, 商务英语等教材的内容往往以大众方向或本科以上人群为基础, 并不适合高职院校教学实际情况。

4.教学方式单一。传统听说读写背的大学英语授课方式, 已无法吸引90后的学生。翻转课堂的兴起, 微课的普及, 在线课程的建设大大促进我院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为EOP教学提供了基础与平台。

5.课时减少。近年, 受高等职业院校办学模式制约, 高考改革等多方影响, 各高职院校的大学英语课时都被削减。本院大学英语学时同样被削减为一学年, 共124学时。在有限的学时内, 完成基础英语与行业英语的衔接, 对教师教学和学习者学习都是巨大挑战。

三、EOP教学模式在高职高专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EOP模式教学模式注重基础知识与行业知识的融通, 将语言知识与专业技能相结合, 将语言教学内容与行业需求相结合, 将语言运用能力与职业实践能力相结合。在高职院校大学英语课堂推行EOP教学模式可从以下五方面着手:

1.教材编写。EOP教学模式以学习者的需求为中心。因此, 基于EOP理论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内容要与学习者未来所从事的职业相符, 教材内容的选取和设计需与真实场景相符。以我院医学英语教材为例, 教材设计分为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工作内容三个部分。

2.师资建设。分组团队建设。根据专业不同分组建设专业英语团队, 团队由专业老师和英语老师共同组成, 以英语教师为主承担行业英语的教学内容。EOP教学模式下的英语教师必备素质如下:1) 扎实的语言基础;2) 了解行业专业基础知识;3) 掌握相关EOP教学法并有实际运用的能力。

师资建设途径多样。第一, 互相听课, 讲座培训。专业教师在英语教师的课堂中学习语言知识, 而英语教师在专业教师的帮助下补充专业知识。第二, 技能实践, 工学结合。工学交替, 顶岗实训都是教师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互结合的理想途径。对于临床医学英语教师, 亲临医院体验生活, 是日后教学内容绝佳的来源。第三, 自主学习, 建立信心。英语教师课外主动查找临床医学英语及专业相关资料, 不断完善自身专业素质。同时, 树立教学信心, 扬长避短, 善用英语专业技能解释专业知识, 举一反三, 既不拘泥与专业内容, 又不脱离专业实践。

3.教学方法多样化。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 翻转课堂理念, 颠覆传统单一讲授的课堂教学。课前通过微课、在线课程等, 学生学习基础知识, 提交问题;课中, 解决问题, 实现知识内化;课后反复观看并操练, 将知识转化为技能。同时, 微课的制作必须有针对性, 如授课对象为对临床医学的学生, 微课的制作可将各类医学相关的美剧片段融入教学内容。这样的微课即有实效性, 又有针对性。

4.评价体系建设。制定与行业英语特点相符的评价体系。侧重过程性评价, 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学习的参与度, 学习活动的创造程度, 单元测试的完成情况, 学生口头交际的能力与笔试应试能力相结合的考评机制, 实现全方位, 多角度的测评。同时, 各类行业技能大赛, 英语口语大赛, 各种技能资格认证等均可列为考评标准。

5.课程开发与建设。在教材编写, 师资力量建设, 评价标准制定的基础上推进EOP课程开发和建设的步伐, 制定以需求为基准的课程目标, 课程大纲, 课程内容, 课程评价体系等, 实现EOP教学模式课程的系统化开发与建设, 推动我院EOP英语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总之, EGP+EOP的英语教学模式符合高职英语教学的目标, 有利于基础英语与行业英语相互融合与渗透, 能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解决职场中遇到问题的解决问题的语言能力。两种模式既相互结合又相互区别, 共同实现一个教学目标的两个层面, 既服务了专业, 又凸显了英语综合能力的运用, 符合教学规律, 满足学生需求, 是提高高职英语课堂实效性的有效途径。

摘要:本文结合湖北职业技术学院临床医学英语教学现状, 在明确ESP与EOP区别的前提下, 从生源、师资力量、教材、教学模式等方面分析我校EOP教学模式的现状, 找出问题并提出对策。

关键词:高职高专,职业英语,现状,分析,对策

参考文献

[1]Hutchinson, Tom&Waters, Alan.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M].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Shanghai, 2002.

[2]蔡基刚.从通用英语回到学术英语——回归大学英语教学本位[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14 (1) :9-14.

[3]刘润清.21世纪英语教学[J].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6 (2) :125-130.

[4]倪宇红.高职院校英语教学EOP转向及其影响因素探究[J].2013 (4) :90-96.

[5]宁顺清.高等职业教育EOP英语教学模式的理据和路径——以广东省高职英语教学改革方向为例[J].2012 (7) :63-66.

[6]秦秀白.ESP的兴致、范畴和教学原则[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3 (4) :79-83.

EOP教学模式 篇8

1 承接产业转移背景

产业转移是指企业将全部或部分的生产由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方的一种经济现象, 造成产业转移的因素多种多样, 如劳动力资源、交易成本、市场驱动等。产业转移又可分为国家间的国际产业转移和国家内部地区和地区间的产业转移。外商投资是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接受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方式, 如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区。近年来, 东部沿海地区资本、劳动力和土地等生产要素成本逐年增加, 再加上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 传统产业的发展优势日益减退, 如何促进和加快东部沿海地区部分产业向其他地区转移, 从而形成结构更加合理、有效的区域产业格局已成为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任务。安徽省地处我国东部, 为近海内陆省份, 总面积13.96万平方公里, 人口近6900万;境内自然资源丰富, 基础设施发展良好, 生产要素成本优势明显, 产业发展空间巨大。然而, 安徽省无论是在人均GDP、劳动生产率、居民收入水平, 还是产业结构的优化程度、产业国际竞争力等方面都较东部沿海地区滞后, 2010年, 安徽省 GDP为12263.4亿元, 远远落后于江苏、山东、浙江等东部沿海省份, 排名全国第14位。2006年, 国家全面实施中部崛起战略, 安徽市场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此背景下, 安徽省将承接东部沿海产业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战略举措和扩大对外开放的重大任务来抓。2010年1月, 我国第一个国家级示范区安徽省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立, 它依托现有产业基础, 沿长江一线, 以合肥、芜湖等四市为中心打造产业发展的新格局。随着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建立和运作,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成效正逐步显现:截至2009 年底, 已有48 家境外世界500 强企业在安徽设立生产基地和分支;安徽省2012年一季度进出口71.4亿美元, 同比增长9.7%, 其中出口达40.2亿美元, 同比增长21%, 高于全国13.4个百分点;在作为中国20个服务外包示范城市之一合肥市的带动下, 截至2012年3月底, 全省服务外包企业达到318家;2013年1月-2月, 皖江城市带吸收外商直接投资10.6亿美元, 在建亿元以上省外投资项目2798个。

区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供应, 离不开教育的同步发展。“区域经济在发展并形成自身经济特色时, 需要高技能人才培养与之配合、为之服务, 形成一个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高技能人才培养系统”, 因为教育是人力资源形成的重要途径, 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区域经济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转型呼唤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与之匹配, 只有人才培养模式与之相适应, 才能使人才培养有的放矢、才能真正达到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的目的。反之, 区域经济的发展为人才培养提供物质保证, 但也通过对人才的特定需求来影响人才培养模式。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外商投资力度的加大、外资企业的涌入以及外贸行业的迅速发展等经济结构调整的新形势急需吸纳具备EOP运用能力的人才, 这势必影响到EOP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2 EOP需求分析

2.1 EOP概述

英语按照用途可以分为EGP (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s) 和ESP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两种。EGP为一般用途英语, 也称为通用英语, 即不同专业背景的学习者都需要掌握的语言知识与技能, 它的特点在于所授知识和技能的通识性。ESP是专门用途英语, 下分EAP和EOP两种。EAP (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 即教育或学术用途英语, 是学习者进行相应专业学术研究使用的英语, 学术性极强;EOP (English for Occupational Purposes) 则是从业人员在工作场合使用的英语, 职业性是EOP的第一要素。EAP和EOP均涉及某个专业, 前者侧重学术研究需要, 后者出于工作需求;EOP不具有EGP一般用途英语那样的“生活化”, 也不带有EAP学术英语的“学究气”, 它是财务、酒店、商务、服务甚至政府机关等各个岗位人群使用的职业性和实践性的工作语言。

EOP涉及的门类众多, 从大的方面来分有诸如经济、管理、贸易、文化、艺术等类别, 从相对较小的范畴来看有农业、畜牧、制造业、加工业、公共管理、工商管理、出口贸易、进口贸易、过境贸易等, 类别和领域还可以进一步细化。尽管门类众多, 领域繁杂, 但归根结底, EOP是职业背景下英语综合能力的运用。

2.2 EOP需求分析

EOP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有赖于EOP需求分析。需求大致可以分为目标需求和学习需求。

目标需求是学习者在将来的实际交际中所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的总体要求, 即工作需求或职业需求, 具体点来说就是语言使用的领域、场合、形式、频度和交流的对象等, 目标需求分析有助于EOP人才培养模式里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确立。安徽省的传统产业主要有煤炭、钢铁、轻工、建材等, 在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立后, 传统产业面临升级和改造, 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放在了电子信息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新材料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产业、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和公共安全产业上, EOP人才培养的重点也应该随之转向数字音视频、汽车电子、节能家电的开发、资源回收、高性能金属材料、生物制药、太阳能和洁净煤、新能源汽车、通讯、生产和食品安全等领域, 始终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学习需求分析的是学习者现有状况与达到职业所需要的语言知识与技能之间的差距, 如对学习者的年龄、英语水平、学习动机、方法、习惯等的分析。基于学习者状况的分析有利于EOP人才培养模式始终围绕着学习者展开。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化, 学习者群体数量增大, 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和目标差异越来越大, 在实现英语语言的一般性交际基础上, 学术性人才和职业性人才出现大的分流, 尤其是承接产业转移后, 区域经济发展对于EOP人才需求的急剧增长加速了职业性人才对EOP需求的增长。不仅如此, 区域经济转型使得职业所需要的语言知识与技能的内容发生变化, 教育者需要及时跟进和缩短学习者现有状况和未来目标之间的距离才能适应学习需求。

3 EOP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最终需要通过培养目标的确立、课程体系的设计、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运用以及考核方式的配套来实现。

3.1 与区域经济发展同步的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是教育的出发点和终极归宿, 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人才培养目标确立的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后续教学和评估体系的建立, 最终关乎人才培养的质量, 其重要性可见一斑。

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会因地域差别而产生差异, 也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而呈现变化的态势。近三年来, 皖江城市带电子商务发展迅猛, 奇瑞汽车公司、马鞍山钢铁公司等大型企业的电子商务普及率高, 行业电子商务平台运行良好, 安徽省商务厅更是连续6年组办安徽省进出口商品网上交易会, 成交额达到1亿美元;合肥市投资36亿元建设国际电子商务产业园, 截止2012年底, 已有超过40家的知名电子商务企业签约, 该园区预计年产值将超过千亿元, 带动30万人就业。再如, 皖江城市带动漫、广电传媒和出版发行为代表的多媒体文化产业平均每年以30%的速度增长, 芜湖动漫产业基地预计到2020年年产高质量的影视动画60部;同属现代服务业的旅游业也是皖江城市带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 仅在2010年皖江城市带五个主要城市就接待入境旅游者52万多人次, 旅游外汇收入达2.15亿美元。这一串串数字写出的是承接产业转移的业绩和目标, 也确立了EOP人才培养目标与区域经济发展同步的总趋势, 因此, EOP人才培养目标可以确定为:培养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 具备与行业需求相匹配的相关职业知识和技能的应用性人才。

3.2 职业性的课程体系设计

EOP人才是未来的职业人, 知识和技能的核心是英语在工作场景的实际运用, 因此, 在课程体系设计时要突出职业性。

EOP课程体系设计的职业性体现在基于工作任务的课程设计上。在设计之前, 首先要分清工作领域和工作流程。不同的工作领域决定了EOP学习的内容, 不同的工作流程决定了EOP学习的重点, 如电子商务业的工作领域可划分为营销、运营和供应链, 每一个领域的工作流程又有所不同:营销包括了策划、媒介整合、广告执行等, 运营有设计、文案、售前、售后, 供应链里有仓储、系统维护等, 就此, EOP课程体系可先依据工作领域分成三个大的模块, 然后在各自领域里设计一些基础课程或通识课, 之后再按照工作流程设计核心课程, 整体体现职业性的特点。

EOP课程体系设计的职业性还体现实践性课程总量的增加上。课程类型一般有两种:理论课和实践课。理论课的重点在基本知识的传授, 而实践课注重专业技能的训练。对于EOP人才来说, 课程学习归根结底是为了实际运用, 因此, 不仅是实践课, 就是理论课的基础知识也是落实在实践课的专业技能训练上。EOP课程体系理论课和实践课的比例不应该是相等的, 实践课课程总量和课时总量都需要超过理论课程的总量, 成为课程体系的主干部分。

3.3 实践性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EOP教学强调的是语言知识的实际运用。如何在学校的环境中模拟未来职场, 让学生尽早熟悉未来工作任务和状况将大大缩短学生入职后的适应期。仿真的实践性教学方法和手段无疑是达成目标的最佳方式。

课堂教学前, 教师搜集一些与课程内容相关的EOP视频资料, 对其进行整理和分析, 有序地分配给学生提前观看, 让他们熟悉职场环境和常见工作任务。课堂教学中, 教师根据实际工作内容设定职场角色和职场任务, 并将其分配给不同的学生或群组, 为每个职场角色和任务设定目标和要求, 在整个过程中对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指导和评估。课堂教学后, 可带学生去相关企业实地调查和参观, 了解行业和工作岗位实际技能需求, 如果条件允许, 还可安排学生在企业进行见习或顶岗实习, 在校内校外教师的共同指导下, 促使学生专业技能得到不断实践和提升。

3.4 职业资格证书考试为先的考核方式

职业资格证书是国家制定的职业技能标准, 是对劳动者从事某一职业所具备的知识和技能的最好证明。职业资格考试从考试大纲、参考书目、考试方法的确定都是经过行业专家反复商讨、论证才完成的, 与学校组织的学业考试相比, 职业资格证书考试更具有权威性、专业性和科学性。

每一种职业资格考试对于考生所需要达到的职业知识和技能都有详细的规定和解释, 如IT职业英语考试 (EPTIP) 要求考生在职业知识方面需要掌握基本的语法, 1500个以上的英语基础词汇和计算机软硬件方面的常用词汇;在职业技能上考生听懂IT工作场景的日常对话并能进行简单交流, 读懂与行业内容相关的一般性英文资料和填写工作任务中出现的应用性表格、便条等。这些规定和解释让学生对职业要求有了一定的认知, 有利于他们明确学习目标, 激发学习动力。

根据我国《劳动法》和《职业教育法》等相关法律规定, “对从事技术复杂、通用性广、涉及到国家财产、人民生命安全和消费者利益的职业 (工种) 的劳动者, 必须经过培训, 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后, 方可就业上岗”, 这是我国实行的就业准入制度。引入EOP职业资格考试势必会加速学生获取就业“通行证”的时间, 为学生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抢占先机。

区域经济的发展对推动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因此, 教育要始终树立为区域经济服务的理念, 顺应区域经济的发展。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立后, 区域经济对EOP人才的需求增长进一步证明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构建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

参考文献

[1]陆海霞, 刘志芳.强化高技能人才培养推进区域经济发展[J].前沿, 2012, (3) :111.

[2]张晓晴.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战略机遇下安徽省电子商务发展分析[J].宿州学院学报, 2011, (3) :13.

[3]国家职业资格考试[EB/OL].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2429299.htm.

[4]程必定, 袁宏.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对中国区域发展的时代价值[J].江淮论坛, 2010, (6) :11-16.

EOP教学模式 篇9

1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为更好研究高职公外教学的现状及发展策略, 笔者对本校大一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分析比对结果, 学生对高职阶段英语教学的感受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 相比高中应试型英语教学, 高职英语教学的特色体现在哪里?虽然高职公外课多年来一直在探寻新型的教学模式, 努力提升学生素质, 但由于受到生源质量不佳、学生兴趣低下等因素限制, 许多高职教师还是沿袭传统“满堂灌”教学模式。教学活动一般依赖教师讲解, 多采用“英译汉”的单一教学模式, 与英语的听说读写译全面发展趋势不符。这种灌输式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主体地位及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导致学生过分依赖教师, 且课堂气氛沉闷、形式呆板、内容枯燥, 效果不佳。 (2) 学生虽对英语在就业竞争力上的重要作用表示一致认同, 但大多学生对目前所学课本内容有多少能服务未来就业表示迷茫。确实, 目前很多教材中的材料与日常生活差距较大, 所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得以应用的可能性较小, 学习缺乏成就感。 (3) 调查发现, 学生认为英语口语交际能力是其力图提高的头等能力。语法知识不够扎实、词汇量匮乏、语音语调把握不准等都是降低学生自信、阻碍学生开口说英语的要素。总的来说, 即使学生英语程度有限, 还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有学英语的主观愿望。所以, 目前要研究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充分调动学生主观意愿, 以学生需求作为设计和组织课堂教学活动的出发点, 以此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 以职业核心能力为依托、以职场环境模拟为主线、以语言交际能力为目标的英语课程改革实践

2.1 政策导向

随着高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 发展到2008年, 我国高职高专教育英语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指出:“高职英语是一门以职场交际为目标, 以应用为目的, 为他们提升就业竞争力及今后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的课程。” (2) 高职高专院校在这一战略中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 这就要求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着重考虑如何培养学生职场英语交际能力, 教学内容突出实用性和职业性, 着重培养学生语言的实际应用能力, 从而提升其就业竞争力。

2.2 现实意义

中国社会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见证了一段从学历文凭热到资格证书热的变迁。人的核心能力正被越来越多的人重视。职场对人才的要求从重学历到重能力、重职业道德和价值观, 人才的规格、内涵不断变化, 与时俱进、日益丰富。“自我学习、信息处理、数字应用、与人交流、与人合作、解决问题、创新和外语应用”等职业核心能力和“职业忠诚、责任感、专业进取与创新、团队协作和职业规范”等职业道德、态度及其作为内核价值观, 成为现代企业、用人单位选人、用人的重要标准。

当前职业教育和培训改革的一个发展趋势是, 在企业用人标准从“技术”向“技能”, 进而向“素质”转向时, 职业教育和培训教学的基础也从学科导向转向职业活动导向, 并在逐步调整教学内容和形式, 开始从纯粹技术教育向能力结构深层次的素质训练拓展, 在这个转向过程中, 核心能力开发发挥着重要作用。 (3) 因此, 高等职业教育能力的培养并不只是学科知识的应用能力, 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实践能力, 更不是职业岗位需要的狭义的专业技术能力, 而是针对特定职业岗位或岗位群必须的“全面的职业能力”。由此看来, 作为高职教育基础学科的英语课更应秉承培养学生外语应用能力的宗旨, 将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目标渗透到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和组织上, 将外语教学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进行有机结合。

2.3 理论依据

教育部高教司2000年10月颁布的《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试行) (以下简称《基本要求》明确指出, 在完成《基本要求》规定的教学任务后, 应结合专业学习, 开设专业英语课程, 这既可保证学生在校期间英语学习的连续性, 又可使所学英语得到实际应用。而高职《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也指出:高职英语教学应分为基础英语EGP (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s) 和专业英语ESP (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s) 两个教学阶段。 (4) EGP作为高职英语教学的根基, 指教授学生基本英语知识, 强调学生理解英语的基本语言结构, 包括词汇和语法。EGP实质上就是我们传统的教学方法, 学生经过学习能够掌握语言基本规律, 即基础词汇和语法, 并能应付普通语言水平测试。 (5) 但由于高职教育的独特性, 只专注学生基础英语水平的提高肯定是片面之举, 英语教师更应关心学生学语言的原因和动机, 即教学目的是要满足学生在未来实际工作和就业过程中的切实需要。由此看来, 在高职英语培养过程中, 不但要一如既往的重视EGP能力的培养, 更要结合未来职场对学生能力需求和素质要求将EGP的内容渗透到ESP的培养中, 使两者有机结合, 相辅相成, 有效确保所学内容的实用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语言学家Dudley-Evans和St.John (1998) 认为, 传统专门用途英语 (ESP,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分为两大领域, 即学术英语 (EAP, 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 和职业英语 (EOP, English for Occupational Purposes) 。本文着重于如何从其分支——EOP下手, 寻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阶段既能夯实学生EGP基础, 又能在行业英语或专业英语学习开始前, 有效运用EOP知识武装学生的有效途径。本文所谈的职业用途英语不是以学术为目的, 而是指在职业或工作岗位中需要使用的英语。 (6) 它是指在职场中需要用到的一种技能型英语, 它与各专业在公共英语课程之外开设的专业英语不同, 它不以某具体专业为背景, 更不以教授某些专业知识或术语为主要教学内容, 而是把所有专业的学生作为一个整体, 以有助于学生就业的知识和技能及满足职业岗位对从业人员基本要求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

2.4 案例实践

为探索如何能在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机制下, 实现EGP和EOP有机融合, 本次教学活动设计以《新编实用英语综合教程 (2) 》第二单元《At the Airport》为例, 力图着眼于依托职场环境模拟及为学生提高口语交际能力提供一定锻炼机会为宗旨, 在实践中发现问题, 总结经验。本单元主要模拟设计行程、预定机票、办理机场登机手续、机场接客、陪同客户参观工厂和机场送客六个工作场景, 从EGP和EOP两个方面实现教学目标。例子如表1。

2.5 评价反思

对工作场景的模拟为本次教学实践奠定了真实的生活基调, 切实调动了学生积极性, 学生参与热情明显提高。另外, 在实际演练过程中, 学生的沟通能力、合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等各种职业核心能力得到了锻炼与提升。当然, 实际操作过程中也凸显出一些问题, 比如教师应如何科学模拟职场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使之既有典型性又有针对性。这些问题要既能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 又不能过于远离学生的英语能力范围。因此, 要建立一个科学、连贯、有效的教学体系是重中之重。

3 结语

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是高职学生培养路线大势所趋, 探索如何在该培养机制下不断寻求新型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任重而道远的工作。此课题的教学实践虽然只是一次尝试, 但从实践中可以看到该模式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与有效性。未来通过不断深入研究与完善, 应该可以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果、锻炼学生能力。

摘要:公外课在高职院校的生存空间不断缩小, 英语教师职场安全感与幸福感骤降, 英语教学现状与前景令人堪忧。结合目前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现状以及我国高职人才培养方针政策, 本课题主要就EGP与EOP的双轨融合问题开展教学实践, 以期能够对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机制下提升公外课堂教学效率这一问题开展研究, 并为未来的教学提供指导。

关键词:职业核心能力培养,EGP,EOP,高职公外课

注释

11 兰丽伟.建构职业英语课程新体系的实证研究[J]长春大学学报, 2010 (4) :87.

22 苏丽.职业英语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现状与思考[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1 (1) :50.

33 张琼.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M].同济大学出版社, 2010 (12) :18.

44 赵晓黎.EGP与ESP相结合的高职英语教学模式浅析[J].海外英语, 2013 (1) :73.

55 陈柯.高职教育中EGP、ESP课程的融合与职业能力培养的研究[J].陕西教育, 2009 (2) :41.

上一篇:建筑工程施工信息管理下一篇:就业、创业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