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诂研究

2024-10-02

训诂研究(精选10篇)

训诂研究 篇1

裴骃写作《史记集解》有其特殊的时代背景和家学渊源.魏晋南北朝时期,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的学术观点受到冲击, 史学逐渐走向繁荣, 并且脱离经学而走向独立, 文史分野进一步明确, 这一时期的史注有很大发展.同时河东裴氏是西晋高门、学术世家, 裴氏“代有闻人”, 尤其以史学闻名天下.裴骃的父亲裴松之注《三国志》, 博引异闻, 折衷一是, 引书达二百三十余种, 与《三国志》正文并行于世, 而裴骃继承家学传统, 为史学著作《史记》作注可谓子承父业, 克绍箕裘。《史记集解》是现今存世最早的《史记》旧注, 对后代《史记》注释具有深远的影响, 朱东润先生在《裴骃史记集解说例》中评价:“今所传《史记》注本之最古者, 独有裴骃《集解》, 其后刘伯庄、司马贞、张守节诸家训释《史记》, 兼为《集解》下注, 此则比毛传、郑笺, 同为不刊之作矣。”

一、第一章:《史记集解》的训诂内容与训诂方法

第一节:《史记集解》的训诂内容。《史记集解》注释内容十分丰富, 保存了大量极为珍贵的古代注释材料。 (1) 释词。幼而徇齐。 (《黄帝本纪》) 。【集解】徐广曰:“墨子曰:‘年逾十五, 则聪明心虑无不徇通矣’”骃案:“徇, 疾;齐, 速也。言圣德幼而疾速也。”东渐于海, 西被于流沙, 朔、南暨。 (《夏本纪》) 。【集解】郑玄曰:“朔, 北方也。” (2) 注音。望于山川, 辩于群神。 (《黄帝本纪》) 【集解】徐广曰:“辩音班。”骃案:“郑玄曰‘群神若丘陵坟衍’”闽越王无诸及越东海王摇者, 其先皆越王句践之後也, 姓驺氏。 (《东越列传》) 【集解】韦昭曰:“闽音武巾反。东越之别名。” (3) 校勘。披山通道, 未尝宁居。 (《黄帝本纪》) 【集解】徐广曰:“披, 他本亦作‘陂’。字盖当音鐫, 陂者旁其边之谓也。披语诚合今世, 然古今不必同也。”万国和, 而鬼神山川封禅与为多焉。 (《黄帝本纪》) 【集解】徐广曰:“‘多’, 一作‘朋’。” (4) 释句。桑土既蚕, 於是民得下丘居土。 (《夏本纪》) 【集解】孔安国曰:“大水去, 民下丘居平土, 就桑蚕。”田上下, 赋中上。 (《夏本纪》) 【集解】:孔安国曰:“田第三, 赋第四。” (5) 释典制。敬四辅臣。 (《夏本纪》) 【集解】尚书大传曰:“古者天子必有四邻, 前曰疑, 后曰丞, 左曰辅, 右曰弼。”用命, 赏于祖。 (《夏本纪》) 【集解】孔安国曰:“天子亲征, 必载迁庙之祖主行。有功即赏祖主前, 示不专也。” (6) 释名物。舜乃在瓥玑玉衡, 以齐七政。 (《黄帝本纪》) 【集解】郑玄曰:“瓥玑, 玉衡, 浑天仪也。七政, 日月五星也。”其篚玄纁玑组。 (《夏本纪》) 【集解】孔安国曰:“此州染玄纁色善, 故贡之。玑, 珠类, 生於水中。组, 绶类也。” (7) 考地理。西至于流沙。 (《黄帝本纪》) 。【集解】《地理志》曰流沙在张掖居延县。肇十有二州, 决川。【集解】马融曰:“禹平水土, 置九州。舜以冀州之北广大, 分置并州。燕、齐辽远, 分燕置幽州, 分齐为营州。於是为十二州也。”郑玄曰:“更为之定界, 濬水害也。” (8) 补充史实。而蚩尤最为暴, 莫能伐。 (《五帝本纪》) 【集解】应劭曰:“蚩尤, 古天子。”瓒曰:“孔子三朝记曰:‘蚩尤, 庶人之贪者’。”官名皆以云命, 为云师。 (《黄帝本纪》) 【集解】应劭曰:“黄帝受命, 有云瑞, 故以云纪事也。春官为青云, 夏官为缙云, 秋官为白云, 冬官为黑云, 中官为黄云。”张晏曰:“黄帝有景云之应, 因以名师与官。”第二节:《史记集解》的训诂术语。 (1) 某, 某也。治五气, 艺五种。 (《黄帝本纪》) 【集解】骃案:“艺, 树也。” (2) 曰。以处草莽, 跋涉山林。 (《楚世家》) 【集解】服虔曰:“草行曰跋, 水行曰涉。” (3) 犹。犂明, 孝惠远。 (《吕太后本纪》) 【集解】徐广曰:“犂犹比也。诸言犂明者, 将明之时。” (4) 言。始事事。 (《夏本纪》) 【集解】孔安国曰:“言其人有德, 必言其所行是事, 因事以为验。” (5) 所以。子为政, 慎以礼。 (《吴太泊世家》) 【集解】服虔曰:“礼, 所以经国家, 利社稷也。” (6) 若 (如) 今。平谢曰:主臣! (《陈丞相世家》) 【集解】张晏曰:“若今人谢曰‘惶恐’也。马融《龙虎赋》曰‘勇怯见之, 莫不主臣’” (7) 貌。夔夔唯谨, 如子道。 (《黄帝本纪》) 【集解】徐广曰:“和敬貌。” (8) 一作、又作、一本作、他本亦作、一云、一曰。广川殷忠。 (《儒林列传》) 【集解】徐广曰:“殷, 一作‘段’, 又作‘瑕’也。”子庆为王。 (《五宗世家》) 【集解】徐广曰:“他本亦作‘庆’字, 惟一本作‘建’。不宜得与叔父同名, 相承之误。”秦始皇帝三十三年西北取戎为三十四县。 (《六国年表》) 【集解】徐广曰:“一云四十四县是也, 又云二十四县。”为其老, 强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 因长跪履之。父以足受, 笑而去。良殊大惊, 随目之。父去里所, 复还。【集解】徐广曰:“一曰:‘为其老, 强忍下取履, 因进之, 父以足受, 笑而去。良殊大惊。父去里所, 复还。’”第三节:《史记集解》的训诂方法。《史记集解》注释《史记》“采经传百家并先儒之说”, 大量借助于前人的注释成果, 释义主要采用的是义训和声训的方法。 (1) 义训。以通行词训释古语词或方言词的意义, 谓之义训。《史记集解》对词义的训释以义训最为普遍, 例如:幼而徇齐。 (《黄帝本纪》) 【集解】骃案:“徇, 疾;齐, 速也。言圣德幼而疾速也。”日月所照, 莫不砥属。 (《黄帝本纪》) 【集解】王肃曰:“砥, 平也。四远皆平而来服属。” (2) 声训。《史记集解》注音多用直音和反切。聚之咸阳, 销以为锺鐻。 (《秦始皇本纪》) 【集解】徐广曰:“音巨。”相提而论, 是自明扬主上之过。 (《魏其武安侯列传》) 【集解】徐广曰:“提音徒抵反。”《史记集解》十分重视破假借字的工作, 例如: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万石张叔列传》) 【集解】徐广曰:“‘讷’字多作‘拙’, 音同耳。古字假借。”

二、第二章:《史记集解》的训诂特点

裴骃在《史记集解序》中明确地表明了他撰写的原则, 我们分成五点来说明《史记集解》注释的特点和价值。 (1) “增演徐氏……以徐为本, 号曰《集解》”裴骃“增演徐氏”, 保留了大量《史记》传本的异文, 对于《史记》文本的校勘具有重要的价值。 (2) “采经传百家并先儒之说, 豫是有益, 悉皆抄内”。裴骃注释《史记》博引载籍所引诸书, 涉及经、史、子、集各部。例如:九族既睦, 便章百姓。 (《五帝本纪》) 【集解】骃案:“《尚书》并作‘平’字。孔安国曰:‘百姓, 百官’。郑玄曰:‘百姓, 群臣之父子兄弟’。” (3) “删其游辞, 取其要实, 或义在可疑, 则数家并列”。裴骃在选取故说时, 删去浮词, 专采史实精要, 遇到歧义不便折中者, 也罗列出来, 以存其旧, 供人择善而从。晋人皇甫谧, 著有《帝王世纪》一书, 《集解》多有引述。《帝王世纪》全十二篇, 起三皇, 尽汉魏, 载录了许多《史记》与两《汉书》阙而不备的史事, 足资考稽, 但是因为多采自经传图纬及俗文野史, 部分内容谶纬附会, 所以裴骃没有采取。 (4) “时见微意, 有所裨补”。裴骃在引他注时, 自己亦作注释, 裴骃慎于纠谬, 所发案语多是对他注的案断和补充。例如:齐桓侯客之。 (《扁鹊苍公列传》) 【集解】案:傅玄曰:“是时齐无桓侯。”骃谓是齐侯田和之子桓公午也。盖与赵简子颇亦相当。 (5) “未详则阙, 弗敢臆说……班氏所谓‘疏略抵捂’者, 依违不悉辩也“《史记集解》注释风格严谨, 遇到未详疏漏和矛盾难明的地方, 就阙而不论, 仅仅指出而不作臆断妄测。例如:玄武侯。 (《项羽本纪》) 【集解】徐广曰:《诸侯表》中不见。

摘要:司马迁撰写的《史记》作为中国古代“二十四史”中的第一部, 从它流传于世之后, 历代为它作注释的注家有很多, 其中最具影响的是三家注。《史记集解》是现存最早的旧注本, 裴駰是系统注释《史记》的第一位功臣, 他以徐广《史记音义》为基础, 兼采当时所能见到的前人有关《史记》诸书的研究成果, 是集汉魏两晋时期《史记》注释之大成的训诂著作, 《史记集解》注释兼及音义、名物、地理、典故, 并发表评论, 补充史料, 极大丰富了训诂学的内容, 对后世史籍注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训诂思维与编辑工作 篇2

好的思维方式,往往能够给人认识事物、解决问题提供积极帮助。它类似思维之路,能打开人思想的门径,理顺人思考时的条理脉络。为了验证训诂思维对编辑工作的重要作用,笔者试从编辑的训诂思维是什么、为何要提倡编辑的训诂思维以及编辑如何养成训诂思维这三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一、编辑的训诂思维是什么?

狭义的加工思维。从狭义来说,编辑的训诂思维,就是指编辑的加工思维,即编辑在加工书稿的过程中具有的思考方式或思想意识。其目的在于规范和纠错。传统的训诂内容主要是对字词句篇章目等进行注解和分析,现在的编辑加工书稿内容主要也是对书稿中内容和形式等方面进行编辑出版上的规范和完善,从加工性质上来说,也是一种注解和分析。

编辑的训诂思维,是从某领域中的主体角度提出的术语。从专业领域角度来说,编辑的训诂思维,可以说成编辑学中的训诂思维,这就可以与文献学中的训诂思维、语言学中的训诂思维、解释学中的训诂思维归为同一层级来分析。它主要体现为思维观点和方法。比如,文献学中的训诂思维,主要体现为古籍整理和研究过程中具有的研究观点和方法;语言学中的训诂思维,主要体现为在语言学中采用的词语考释(语义学、词源学)、专书语言、断代语言、通史语言等研究视角和方法;解释学中的训诂思维,主要体现为后人在解释前人文化经典时所具有的思维观点和方法;同样,编辑学中的训诂思维,主要体现为编辑在加工和完善书稿时所具有的思维观点和方法。

广义的解释思维。从广义来说,编辑的训诂思维,就是指编辑的解释思维,即编辑在编辑出版环节中具有的以“已知”来解释“未知”的思考方式或思想意识。其目的在于求真求切。由于这种思维可以运用于编辑出版流程的各环节,所以就具有了广泛性。为了揭示编辑训诂思维的本质,笔者试从前人对“训诂”和“训诂学”的释义说起。

“训诂”,在传统小学中,“训诂”主要体现为训释词义、注解古书。训诂学,顾名思义,就是研究训诂的学问。周光庆提出,唐孔颖达《毛诗正义》中对“训诂”的解释最为通达。即“诂者古也,古今异言,通之使人知也;训者道也,道物之貌以告人也”;“然则诂训者,通古今之异辞、辨物之形貌,则解释之义尽归于此”。并指出“训诂”就是对文化经典的“解释”。②该观点不单揭示出训诂的解释本质,还把训诂学的研究范围扩大到更广泛的文化经典领域。这无形中就把训诂学的应用性与编辑工作联系了起来。

编辑对文化经典选题的策划,正是训诂思维在编辑出版工作中的首要体现。王建辉曾举其友王一方的话来解释编辑策划的本质,“策划在本质上是一种文化引导,其最重要的功能不光是弄出一本好书,而且是通过好书影响社会文化、科学思想、学风大势,唤起民智、民心与民魂”。③由此可见,广义的编辑训诂思维,实际是编辑对文化经典进行解释的思维。

二、为何要提倡编辑的训诂思维?

1.训诂思维的特质与编辑工作的性质相切合

训诂思维的特质具有解释性,而编辑工作的性质也是具有解释性的。两者在解释的维度上辩证统一。比如:

专题调研。在全媒体时代,出版行业激烈的竞争对编辑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编辑除了要广泛涉猎相关领域内的知识和信息外,更要对某领域有所专攻。每一时代都在急切地呼唤着有学术意识、学术眼光、学术宽容精神的编辑。无论是老一辈的编辑出版家,还是数字出版时代的编辑出版人,无数具有文化传承价值的出版物都是在他们无数次的专题调研和卓越眼光中产生的。从编辑专业素养角度来说,编辑应是某领域的出版研究专家,甚至可以是某领域某方向的内容研究专家。训诂思维所具有的解释性可以激发编辑对某领域的特殊兴趣,使其在科学的研究方法指引下,逐渐发现新兴领域或未知领域选题的价值。这种发现就是一种创造性解释。而对于人所共知的领域,编辑能够对该领域的选题进行另类解释,并挖掘其具有填补空白的出版价值,这也是一种发现,一种创新。

选题策划。训诂思维是一种全面而系统的思维。它会从对象或事物的方方面面进行诠释或分析。这种缜密的思维方式,会督促编辑不断完善选题的漏洞和不足。简言之,编辑在选题策划时,首先要有自我反省和自我批判的意识,在系统而全面的解释思维基础上,不断提升选题的价值。选题的发现,具有必然性,也有偶然性。比如编辑在日常工作中,常会突发奇想,把某选题想得多么天衣无缝,认为一定有很大的出版价值,但如果任思绪缥缈不断,往往都会无果而终。如果这时引入训诂思维,以一种理性的头脑来解释这种选题可操作的几率,往往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不管选题最终能否实现,训诂思维的介入都能让编辑对某领域的了解多于未进行思考前。对编辑来说,这本身就是一种进步。

宣传推广。尽管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有利于编辑更好地了解读者或潜在读者的阅读意图,但是在微博营销、微信营销等数字营销手段满网、满屏飞的今天,如果编辑还满足于把出版物的出版信息通过各种载体传达给广大读者或潜在读者,那么就无异于纸媒时代的图书宣传广告。在信息泛滥的时代,相对于海量的垃圾信息,优质的出版物信息无疑会成为受众关注的香饽饽。那么,什么叫优质的出版物信息呢?编辑又该如何挖掘优质的出版物信息呢?优质的出版物信息,往往都能折射出某种文化,让读者或潜在读者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或影响。某种文化往往是编辑对出版物内容的另类解读,是编辑运用训诂思维解释文本的最深层反映。出版物前期选题的缘起、编辑与作者的互动插曲、选题创新的背景故事、出版物所经历的一波三折以及所面临的残酷现实挑战,等等,这些发生在出版物背后的故事对于读者进一步了解其所包涵的生活哲学、人生意义、文化韵味更有意义,也更有宣传推广的话题启发价值。

nlc202309012249

2.训诂思维可以帮助编辑更好地发现并解决书稿中的问题

训诂思维有助于编辑发现书稿中的问题。编辑对书稿内容的加工包括方方面面,大到篇章结构,小到字句标点。纠错是编辑加工的前提,那么如何发现书稿中隐藏的错误呢?根据图书内容质量评定标准可知,在对书稿进行加工时,编辑常会遇到类似政治、知识、语言文字、标点、格式、规范等方面的错误,结合自身的编辑知识、专业知识、语言知识等综合知识储备,往往都能找到解决方法。训诂思维在解决这些语言文字方面的问题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比如,清代训诂大师王念孙代表作《广雅疏证》,校正《广雅》的讹误,包括讹字580处、脱文490处、衍文39处、先后错乱123处、正文误入音内19处、音内误入正文57处(见《广雅疏证自序》)。其另一巨作《读书杂志》,也是发现前人古籍中出现的各种各样错误的最好证明,全书5061条,仅《淮南内篇第二十二》综叙文字传写讹脱、凭臆妄改的情况就达64项。王氏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郭在贻总结原因,认为归于作者运用了科学而实事求是的治学方法。④这种科学而求实的态度和方法,正是训诂思维的最大魅力。古为今用,前人做法就是最好的示范。前人在校勘古籍时采用本校、他校、对校、理校等方法,同样适用于现在书稿的校对。现在编辑学中的“校异同”和“校是非”是从校对职责来说的,而前人的校勘四法是从校勘手段来说的,两者有异曲同工之处,都对保障书稿质量起到了很大作用。在古籍整理中,校勘与训诂是相辅相成的,两者密不可分,而在现代书稿加工中,这又何尝不是训诂思维带给编辑的重要启示呢?

回顾训诂学发展史,历史上的训诂学家,比如清代说文四大家(段玉裁、桂馥、王筠、朱骏声)、高邮王氏父子(王念孙、王引之)、戴震、俞樾、孙诒让、章太炎,等等,既是训诂大师,也是清代朴学的代表,而朴学在本质上来说带有考据派的意味,是古代实证研究的典范。编辑以训诂思维来对书稿进行编辑加工,无疑为出版物质量加了双重保险。编辑既能知其然,又能知其所以然,从而使得出版物内容更加科学、形式更加规范。训诂思维有利于编辑检验书名与内容是否恰切,也有利于编辑加工书稿目录结构,这两点是互通的,因为无论是从书名来推导内容,还是从内容来推书名,都需要编辑对书名和内容有预先的认识和理解。只有明了书名是何意,内容又是何意,编辑才能知道原稿书名和内容结构的问题出在哪里。因此,编辑在编某领域书稿时,首先要对目前学界该领域研究现状有过调研,明了该领域内其他出版物的优点和不足,并通过充分占有资料、坚持科学的求实态度、运用综合分析等方法来解决相应的问题。而这些方法对不同专业背景的编辑都适用。编辑常用训诂思维来指导工作,日积月累就会形成自己独特的编辑风格和严谨扎实的编辑素养。

三、编辑如何养成训诂思维?

好奇心是编辑养成训诂思维的前提,专研力是编辑养成训诂思维的保证,探究法是编辑养成训诂思维的关键。三者共同决定并影响着编辑训诂思维的运作。

要有好奇心。好奇心推动着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这一点在科学界尤其突出。有好奇心的科学家预示着有不竭的科学探究动力,当今无数先进的科学技术或产品是对这一现象的最好说明。同样,对于编辑来说,抱有好奇心,等于拿到了开启训诂思维的钥匙。

从宏观来说,好奇心要与不端正的心态区别开来。抱着得大奖、赚大钱的心态去策划选题,最终的结果只能加重使编辑的得失心,无益于编辑对文化经典的开辟和探究,更不要说对以生命为核心的文化世界的认识和理解了。好奇心是为了激发编辑去探索、去创新、去改变的兴趣,不是为了得到什么而去做什么。从微观来说,好奇心是督促编辑用训诂思维去看待问题、处理问题的先导。比如,书稿中某些用语现象为何是这样而不是那样?国家出版规范为何是那样规定而不是这样规定?如何解决书稿中出现的两可问题?等等。类似的问题,需要编辑有好奇心去探究、去解决。

要有专研力。专研力是让编辑有定力和耐力去深入研究某个感兴趣的专题,从而能够理清书稿中问题产生的来龙去脉。训诂思维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一种专研思维。要养成这样的思维,自然要有专研力。编辑如果对任何领域或任何选题都是浅尝辄止,那又如何能在某一领域内有自己比较独到的见解和观点呢?编辑如果不了解前人的研究和出版现状,那又如何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向前跨越呢?编辑对文化经典的另类阐释,不是靠跟风、靠拼凑、靠投机取巧就能实现的。好书的诞生,往往都是编辑和作者共同专研的结果。

要有探究法。好的方法是锐器。编辑训诂思维的养成同样离不开好的方法。这里笔者主要从纵向、横向和综合三方面来讲述促进训诂思维养成的探究法。所谓探究法,是联系专研力来说的,即编辑在专研的时候,采用一定的探究法,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纵向上,编辑可以溯源追根,弄明白选题的发展脉络;在横向上,编辑可以比较分析前人的研究成果,形成某领域内某专题研究的出版规划蓝图;在综合上,编辑可以归纳提升自己对某选题的解读心得,把无形的观点化为有形的文字,从而把理论和实践联系起来,共同形成探究的思维方式。

总之,对编辑训诂思维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探究,其本身就是编辑训诂思维观点和方法的集中体现。

(崔兰,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编辑)

《左传》二字训诂释义 篇3

一、“下视其辙, 登轼而望之”中的“下”字

《左传·庄公十年》中有“下视其辙, 登轼而望之”, 对“下”的理解和这一句的断句, 学者们有不同看法。有人认为可以在“下”后断句, 有人认为“下”做状语, 意为“向下”。我的理解是“下”不做状语, 也不用在“下”后断句。下面, 我结合古代车战中对士兵的体能要求和“视”字的含义解释这个词。

在古代车战中, 军队对士兵的选拔是有体能要求的, 更不用说将领了。“上下车”这个动作对武士来讲是基本的体能考核要求。先秦文献资料中早有记载, 《吕氏春秋》中:“晏王欲杀王子庆忌, 而莫之能杀。吴王患之。吴王之友要离谓王曰:‘臣请杀之。’是王曰:‘汝拔剑不能举臂, 上车不能登轼, 汝能杀之?’要离曰:‘请必能。’吴王曰:‘诺。’” (1) 名将吴起所写的兵法《吴子》中有:“能逾高超远者, 轻足善走者, 聚为一卒。” (2) 所谓逾高超远就是军士能跳高、能跳远。另有一处记载就是《左传·哀公八年》:“微虎欲宵攻王舍, 私属徒七百人, 三踊于幕庭, 卒三百人, 有若与焉, 及稷门之内。” (3) 微虎让他的私人部队七百人在帐幕外的庭院里设立了一道幕布, 要求三次跳过这道幕布高度的人就算合格, 最后微虎在七百人当中只挑选了三百人, 也就是说, 只有三百人符合车战中这一项基本体能要求, 当时, 孔子的学生有若也在里边。从上面记载中可以看出古代车战中军士能够上下车是最基本的要求。

再者, 古代车战中, 古人乘车都是从车厢后面上下, 车后的栏杆都开了缺口, 即车门, 勇力之士往往从这里一跃而上, 名超乘。车子在行进过程中经常会遇到阻碍, 被树枝蘿住, 被石头卡住, 常常需要勇力之士下车推动。古人在车战中上下车是经常的事情, 那么对军士上下车的体能肯定是有要求的。

还可以从车子高度看看上下车这个动作的难易程度, 据《考工记总序》, 人长八尺, 兵车车厢底板距地面的高度是四尺;战国时期一尺合今23.1厘米, 四尺就是92.4厘米, 还不到1米的高度, 而我们经常提到的七尺男儿身高也有一米六, 据后来考古挖掘出土的发现, 春秋战国时期男子的身高在八尺到九尺左右, 兵马俑中士兵身高1.80米, 军官身高1.90米, 汉末张飞身高1.85米, 关羽身高2.10米, 就算是矮个子的曹操, 身高也有一米六几。如此推算, 即使是普通军士平均身高超过1.70米也没什么奇怪的, 所以, 一个正常高度的成年男子在这个高度上下应该不是难事。

有学者说, 这里的“下视”, 指在车上向车下地面的前前后后看, 并非指向车身正下方看;唯其如此, 将军才能辨视齐军驰去的辙迹是否混乱。同时, 春秋时打仗主要是车战:在长勺之战中, 齐军很多兵车一起败驰, 辙迹应当是纵横交叠的。在这种情况下, 要辨清辙迹是否混乱, 从车上居高向下看比下车立在地面上看不是要合宜得多吗?一者兵车本身的战马高度挡住了一部分视线, 再者就是四匹马的数量有足够宽度, 面对这样的情况, 将士站在车上查看对方战车留下的车辙不是很清楚, 也不太方便。所以, 曹刿要观察齐军的车辙情况, 以此判断齐军是不是真的溃败逃走, 才好下达追击与否的命令, 那么下车观察地面上的车辙印迹应当是比较真切的判断根据。

有学者参考郭锡良先生对“视”的含义的解释:“‘视’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看。一般指看近处的东西。”认为曹刿近看车下齐军的车辙, 所以用视。其实, 从视的金文字形来看, 是一个人张大眼睛在看。它的本义是在宗庙里朝见列祖列宗, 引申为:依次地看, 一步一步地看。再引申为:察看。引申义在实际使用中用得更多, 无论是它的直接引申义还是间接引申义都能确定“视”在这里的含义是“仔细查看”的意思。既然要仔细查看, 在车上察看齐军的车辙就不严谨也不负责任。类似的还有视师 (视察军队) 、视草 (检视天子所写文词诏令的草稿) 、视药 (查看汤药) 和视荫 (观察日影) 。文献《战国策·齐策》中也有“窥镜而自视, 又弗如远甚”。结合“视”的含义能确定“下”的意思是下车。

再有就是古人行文讲究言文对举, 后面的“登”字是一个动作, 那么它的前面就应该有一个跟它对举的词, 有“登车”就应该有“下车”。并且从逻辑上看也应是先有下车的动作才有登高的动作。曹刿下车仔细观察齐军的车辙印迹后上车, 再登上车轼望齐军的军旗等情况, 整个过程作者写得简略, 符合《左传》对战争场面的描述特点, 这种写法能体现出作者用笔的精炼。但是精炼归精炼, 下车这个动作在这里却是不能省略的,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贴近现实, 《左传》才能给大家刻画出曹刿这样一个智勇双全的军事家。

至于在“下”后断句我认为没有必要, “下视其辙”作为连动结构未尝不可。《左传·庄公二十八年》中有:“齐侯伐卫, 战败卫师。” (4) 《史记·周本纪》中有:“十二年, 鲁武公来朝。” (5) 古代汉语中连动结构比较普遍。

综上所述, 我认为“下视其辙”不用在“下”后断句, 解释为“下车”的含义, 与后面的“视”构成连动关系。

二、“焉用亡郑以陪邻”中的“陪”字

《烛之武退秦师》中有“焉用亡郑以陪邻”一句, 中学课本对“陪”的解释是通“倍”, “使……增加”的意思。可是, 结合“陪”的字形及字词典的解释, 我认为“陪”在这里与“倍”不是通假关系, 而是古今同源关系。

王力先生说:“凡音义皆近, 音近义同, 或义近音同的字, 叫做同源字。” (6) 王宁先生说:“同源的派生词的音义, 由于都是从跟词早已结合在一起的音义直接或间接发展来的, 因此带有历史的、可以追溯的必然性。” (7) 由同源字的定义可以看出, 构成同源关系的两个或多个同源字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缺一不可。语音上, 这些字的古音必须相同、相近或虽然不相近却具有语音转化的可能性。语义上, 由同源字的定义可以看出, 构成同源关系的两个或多个同源字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缺一不可。语音上, 这些字的古音必须相同、相近或虽然不相近却具有语音转化的可能性。语义上, 同源字表现的词义必须有某些表面的或隐蔽的共同义素, 否则只是同音字而不是同源字。第三个条件是两个同源字必须代表有区别的两个词。如果两个字或多个字代表的是完全相同的一个词, 就谈不上是否同源的问题。

下面, 我们分析“倍”与“陪”字的关系。

倍是个会意兼形声的字。字从人, 从咅, 咅亦声。“咅”本义为“拥护或反对所立之君”。“人”与“咅”联合起来表示“拥护或反对某人”、“拥护 (伴随) 某人”或“反对 (背向) 某人”。《汉语大字典》中:1.发音为bèi时: (1) 违背、背叛。后作“背”。 (2) 背向。 (3) 背诵。 (4) 增加跟原数相等的数。 (5) 增强、加添。 (6) 越发、更加。 (7) 太阳旁的云气。2.发音为péi时: (1) 传说中的河神名。 (2) 伴随。后作“陪”。

从语音上看, “陪”《广韵》:“薄回切, 平灰并, 之部。”“倍”, 《广韵》:“薄亥切, 上海并。之部。”二字同在之部, 反切注音也是相似的, 可见“陪”与“倍”在声音上是相近的。《汉语大字典》中对“倍”的第二个解释也是读音péi, 字形后作“陪”。可见二字在读音上的紧密联系。

再从字形上看, “倍”字从人, 从咅, 咅亦声, “陪”字从阜, 咅声, 字形也是相近的。

从二字的含义来看, “倍”有增加、增强等含义, 《集韵·队韵》:“倍, 加也。”杜预注:“倍, 益也。”“陪”字也有增益的意思, 《玉篇·阜部》:“陪, 加也。”又“陪, 益也。”杜预注:“陪, 益也。”案:“倍”本是个有正反两重本义的特殊汉字。“违背”、“背向”、“背诵”都属于倍字的“反对某人”、“背向某人”之义;“增加跟原数相等的数”、“增强”、“加添”、“越发”、“更加”、“伴随”都属于倍字的“拥护某人”、“伴随某人”之义。至于“太阳旁的云气”这一义项, 包含了正、反两重意思。即“太阳旁的云气”是君主身边的群臣之象, 群臣有拥护君主或背叛君主这两种可能性。古代望气术认为, 通过观察太阳旁的云气变化情况, 可以预知群臣对君主的真实态度或态度改变。

两个汉字代表的是两个词, 在语言中的实际使用是作为两个词在用, 由此可见, “倍”与“陪”声近义通, 是同源字。

综上所述, 既然两个字是同源字, 两个词也是同源词的关系, 那么“焉用亡郑以陪邻”中的“陪”字不应解释为通假字, 两个字既然有着极近的渊源关系, 那么这两个字就应解释为同源关系。

参考文献

[1]汪少华.中国古车与名物考辨.博士学位论文, 2004.4:30, 74.

[2]潘煦源.也谈“登轼”句.徐州师院学报, 1979 (3) .

浅析朱熹《大学章句》的训诂 篇4

关键词:朱熹;《大学章句》;训诂内容;体例;成就

一、综述

朱熹,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早年入刘氏私塾,受学于刘子翚、刘勉之、胡宪三先生。14岁始读“二程”[1],直至60岁仍觉其义理之深,而其他议论文章都觉得不足一读,深为程学所动,14岁时就有志于程学。后家道中落,不得已投靠三叔朱槔,寄寓异乡的辛酸不言而喻,遂更加勤奋地攻读文学,尤以“四书”为甚,深刻揣摩“四书”所言义理。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以下简称《集注》)是宋代理学的重要著作,也是宋代注疏类著作的代表作之一,是继汉代五经合集之后出现的又一部儒家单经的群集。朱熹有差别地运用章句和集注两种训诂书体,对《论语》《孟子》《大学》《中庸》通加注释,创建了以“四书”本文为诠释对象、章句和集注为诠释方式的“四书”学系统。《集注》的出现引起了以“四书”本文和《集注》为双重研究对象的南宋“四书”学热潮。《集注》吸收了唐宋以来的文化精髓,达到了前无古人的理论高度,同时打破传统注释的旧模式,让人耳目一新,是朱熹穷毕生之心血而作。《集注》出现以后,被指定为“国家教科书”,元明清各代用来开科取士,作为选拔政府官吏的标准之一,可见《集注》的影响力。到现代仍为无数文人所仰拜。但后来,大多数人将精力用于研究《集注》的思想层面,对其文字、训诂的研究相对较薄弱,即便有相关方面的著作与研究也为数甚少,基本上也都是对《集注》训诂成就的综述,没有对具体的训诂内容作分析和频率统计。故今从训诂内容入手,以《大学章句》为例,浅析其训诂内容。

二、训诂的内容

据赵振铎、郭在贻、齐佩瑢等几位先生对训诂内容的阐释,再加之笔者老师的相关见解,对《大学章句》的训诂内容作了如下分类,包括:解释词语、解释语法现象、串讲句子、解释典制风俗、解释篇题、注音、校勘、补充历史事实、说明章旨、阐发作者感悟十个大类。如下列:

(一)解释词语

解释词语是训诂内容中最基本的内容,一般采用义训的训诂方式。解释词语又包含释实词、释虚词、释语句出处三个大的部分,共释138例词语。

1.释实词

即解释实词,但笔者在整理过程中发现解释实词的部分还包含释短语,因此将释实词分为以下部分:释名词、释动词、释形容词、释拟声词、释短语、释代词、释副词。《大学章句》中共解释117个实词,作如下归类:

(1)释名词。名词中包含一般名词、时间名词、处所名词、方位名词及人名。共释名词41例,占实词总数35%。

第一,释一般名词。例如:“意者,心之所发也。”[2]“止者,所当止之地,即至善之所在也。”“心者,身之所主也。”“知,犹识也。”共释一般名词31个,占释名词总数75.6%。

第二,释时间名词。无。

第三,释处所名词。“邦畿,王者之都也。”“丘隅,岑蔚之处。”共释处所名词2个,占名词总数4.9%。

第四,释方位名词。无。

第五,释人名。“师尹,周太师尹氏也。”“舅犯,晋文公舅狐偃,字子犯。”“孟献子,鲁之贤大夫仲孙蔑也。”共释人名3个,占名词总数7.3%。

第六,释书名。例如:“康诰,周书。”“《大甲》,《商书》。”“《帝典》,《尧典》,《虞书》。”“《楚书》,《楚语》。”“《秦誓》,《周书》。”共释书名5个,占名词总数12.2%。

(2)释动词。动词包括行为动词、能愿动词、判断动词及趋向动词。在《大学章句》中未发现释能愿动词及释趋向动词的词例。共释动词29例,占实词总数24.8%。

第一,释行为动词。即表一般行为动作的词语,例如:“明,明之也。”“新者,革其旧之谓也,言既自明其明德,又当推以及人,使之亦有以去其旧染之污也。”“止者,必至于是而不迁之意。”共释行为动词28个,占动词总数96.6%。

第二,释判断动词。“媢,忌也。”共释判断动词一个,占动词总数3.4%。

(3)释形容词。形容词包括性质形容词及状态形容词。共释形容词25例,占实词总数21.4%。

第一,释性质形容词。例如:“诚,实也。”“峻,大也。皆自明也。”“苟,诚也。”“斐,文貌。”“瑟,严密之貌。”“僩,武毅之貌。”共释性质形容词18例,占形容词总数72%。

第二,释状态形容词。“穆穆,深远之意。”“恂栗,战惧也。”“厌然,消沮闭藏之貌。”“胖,安舒也。”共释状态形容词7例,占形容词总数28%。

(4)释拟声词。解释拟声词的词例很少,在《大学章句》通篇中仅有一例:“缗蛮,鸟声。”占实词总数0.9%。

(5)释短语。短语中分偏正短语、动宾短语、主谓短语、数量短语、所字短语、联合短语。共释短语19例,占实词总数16.2%。

第一,释偏正短语。例如:“大学者,大人之学也。”“至善,则事理当然之极也。”“知之,则志有定向。”“闲居,独处也。”“不易,言难保也。”共释偏正短语5例,占短语总数26.3%。

第二,释动宾短语。例如:“明德者,人之所得乎天,而虚灵不昧,以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知至者,吾心之所知无不尽也。”共释动宾短语6例,占短语总数31.6%。

第三,释主谓短语。“物格者,物理之极处无不到也。”“自修者,省察克治之功。”“身修,则家可教矣;孝、弟、慈,所以修身而教于家者也;然而国之所以事君事长使众之道不外乎此。”共释主谓短语4例,占总数21.1%。

第四,释数量短语。“壹是,一切也。”共释数量短语1例,占短语总数5.3%。

第五,释所字短语。“所厚,谓家也。”共释所字短语1例,占短语总数5.3%。

第六,释联合短语。“敬止,言其无不敬而安所止也。”“自新、新民,皆欲止于至善也。”共释联合短语2例,占短语总数10.5%。

(6)释代词。解释代词在文章中的字例很少,而且在一个句子中和其他成分组成短语进行训诂。如下所例:“之子,犹言是子,此指女子之嫁者而言也。妇人谓嫁曰归。”共释代词1例,占实词总数0.9%。

(7)释副词。文中仅一例:“毋者,禁止之辞。”否定副词,表示“不要”。占实词总数0.9%。

综上可得,在释实词这个部分中,解释名词、动词、形容词及短语占到了释实词总数的97.4%。释拟声词、代词及副词的词例非常少,在《大学章句》的训诂中不占主要地位。在释名词、动词、形容词及短语的词例分析中,它们的情况又各不相同,现分析如下:

关于释名词部分。在这一部分中将名词分为6个小类,其中对一般名词的解释占据了主要地位,共释一般名词31例,占名词总数75.6%。释书名频率达到了12.2%,居次要地位。

关于释动词部分。在这一部分中将动词分为了4个小类,但其中能愿动词及趋向动词未发现词例,实际上只有两个小类。在剩余的行为动词和判断动词两类中,释行为动词共28个词例,释判断动词仅一例。

关于释形容词部分。将形容词分为状态形容词及性质形容词,共25个词例。其中性质形容词共18例,占形容词总数72%,是状态形容词的两倍略多。

关于释短语部分。将短语分为了6个小类,其中释动宾短语词例占31.6%,释偏正短语词例占26.3%,释主谓短语词例占21.1%,其他类别出现的频率相对而言较低。

2.释虚词

虚词在文中出现的数量还是比较可观,但朱熹对其作注解的地方却甚少,仅4处:“于,叹美辞。”“於戏,叹辞。”“只,语助辞。”“之,犹于也。”

3.释语句出处

“xx,《诗·大雅·文王》之篇。”“xx,《诗·商颂·玄鸟》之篇。”“xx,《诗·小雅·绵蛮》之篇。”“xx,《诗·文王》之篇。”在解释语句出处时,被解释的对象均为《诗经》。这也体现了《大学》中多引用《诗经》,多通过前人语录以警醒后人的基本主张。

(二)解释语法现象

某些书中将解释虚词归入解释语法现象这一训诂内容,在本文中笔者将其归入解释词语部分。在《大学章句》中解释语法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例子中:

1.解释修辞

例如:“猗猗,美盛貌。兴也。”“蓁蓁,美盛貌。兴也。”解释此句用的是“兴”这一修辞手法。

2.解释词类活用

例如:“老老,所谓老吾老也。”第一个“老”活用为动词。

(三)串讲句子

串讲句子应该算是《集注》中的精华部分,也是其精髓之所在。其中包括单句讲义、多句串讲,共释句子55例。

1.单句讲义

一般在解释词语之后对整句话的含义所作的串讲。例如:“但为气禀所拘,人欲所蔽,则有时而昏;然其本体之明,则有未尝息者。”“故学者当因其所发而遂明之,以复其初也。明德为本,新民为末。知止为始,能得为终。本始所先,末终所后。”“明明德于天下者,使天下之人皆有以明其明德也。推极吾之知识,欲其所知无不尽也。穷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实其心之所发,欲其一于善而无自欺也。”

2.多句串讲

一般为总结性语录,总结前面出现过的几个系列词。例如:“此三者,大学之纲领也。”“此结上文两节之意。”“此八者,大学之条目也。”“章内三言得失,而语益加切,盖至此而天理存亡之几决矣。”如上可看出,这些例句总结性都很强,多对纲领性的句子进行训诂。

(四)解释典制、风俗

解释典制、风俗是对文中出现的有关于典制、风俗的内容进行训诂。在《大学章句》中仅两例:“汤以人之洗濯其心以去恶,如沐浴其身以去垢。故铭其盘,言诚能一日有以涤其旧染之污而自新,则当因其已新者,而日日新之,又日新之,不可略有间断也。”“畜马乘,士初试为大夫者也。伐冰之家,卿大夫以上,丧祭用冰者也。百乘之家,有采地者也。”

(五)解释篇题

此部分训诂内容的主要任务是解释文章命名的缘由、文章的思想内容,解释故事情节、作者的生平事迹等。例如:“子程子曰:‘大学,孔氏之遗书,而初学入德之门也。’于今可见古人为学次第者,独赖此篇之存,而论孟次之。学者必由是而学焉,则庶乎其不差矣。”“凡传十章:前四章统论纲领指趣,后六章细论条目功夫。其第五章乃明善之要,第六章乃诚身之本,在初学尤为当务之急,读者不可以其近而忽之也。”

在《大学章句》中,释篇题的句子只有两例,这也是由此训诂内容的性质所决定的,对整篇文章进行总结要求干练整洁、总结性强。

(六)注音

一般采用声训的训诂方式为生僻字和多音字以及古今异读字注音。共注音52例。

1.生僻字的注音

例如:“治,平声,后放此。”“治,去声,后放此。”“大,读作泰。”“于缉之于,音乌。”“澳,于六反。”“猗,协韵音阿。”对生僻字的注音在《大学章句》中注音训诂内容部分所占的比例为63.5%,共注生僻字33例。

2.多音字的注音

例如:“恶、好上字,皆去声。好、乐,并去声。恶而之恶、敖、好,并去声。”对多音字的注音在《大学章句》中注音训诂内容部分所占的比例为34.6%,共注多音字18例。

3.古今异读字的注音

例如:“大,旧音泰,今读如字。”古今异读字注音在《大学章句》中注音训诂内容部分所占的比例为1.9%。

(七)校勘

校勘是训诂内容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古代的书籍往往都存在版本上的不同与错漏,进行训诂时对文字进行校勘是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包括校勘误字、古今字、倒文、错简、版本差异。共校勘29例。

1.误字

例如:“程子曰:‘亲,当作新。’”程子曰:“身有之身当作心。”共释误字6例。

2.错简

例如:“旧本颇有错简,今因程子所定,而更考经文,别为序次如左。凡千五百四十六字。”程子曰:“衍文也。”“此句之上别有阙文,此特其结语耳。”共释错简3例。

3.古今字

例如:“諟,古是字。”“倍,与背同。”共释古今字5例。

4.倒文

例如:“此通下三章至‘止于信’,旧本误在‘没世不忘’之下。”共释倒文4例。

5.版本差异

例如:“峻,《书》作俊。”“缗,《诗》作绵。”共释版本差异9例。

(八)补充历史事实

在注释史书的训诂著作中常见,《大学章句》中仅一条:“亡人,文公时为公子,出亡在外也。”

(九)说明章旨

一般出现在每段之末,概括本章的要领。有时也出现在段首。例如:“右经一章,盖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凡二百五字。其传十章,则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也。凡传文,杂引经传,若无统纪,然文理接续,血脉贯通,深浅始终,至为精密。熟读详味,久当见之,今不尽释也。”

(十)阐发作者感悟

这一训诂内容不是每一部训诂著作中都有的,《大学章句》中出现了很多作者对《大学》的独到见解,这也体现了朱熹理学的思想,传承了儒家思想,深刻透彻地剖析了孔孟之道和弘扬孔孟义理。例:“言明明德、新民,皆当至于至善之地而不迁。盖必其有以尽夫天理之极,而无一毫人欲之私也。”“引此而言圣人之止,无非至善。五者乃其目之大者也。学者于此,究其精微之蕴,而又推类以尽其余,则于天下之事,皆有以知其所止而无疑矣。”

三、结语

(一)训诂的体例

首先,提纲挈领地总结全章。

然后,按全文叙述的顺序进行章句训诂,以“句”为小单位,以“章”为大单位:

小单位的训诂体例:先释词,再释句。词又包含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字的注音及校勘。释完词再释小单位里所有的句子,包含句义、典故、作者感悟、补充历史事实等内容。

大单位的训诂体例:以一个章节为单位,一个章节结束后进行章旨的说明以及作者感悟。

最后,篇章总结。

(二)训诂的成就

1.训诂内容

训诂内容全面、仔细,对《大学章句》的每一个细小的内容都作了比较细致的分析;《大学章句》共包含十种训诂内容,然后又再细分,已详尽罗列如上。

2.训诂思想

《集注》是集朱熹毕生心血于一体的传世经典,而其“穷毕生精力”主要体现在不仅仔细、全面地对“四书”进行训诂,更重要的是传承了儒家思想,深刻透彻地剖析了孔孟之道,弘扬孔孟义理,更是对程朱理学的深入。

注释:

[1] “二程”指宋朝著名理学家程颢、程颐。

[2] 选自(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本篇引文部分皆引自此书。

读《训诂学》的体会 篇5

一、章节顺序编排上可作调整, 以使章节间的逻辑相连更加紧密

《训诂学》的篇章内容是相对全面的, 但是我认为, 其章节先后之间的编排在逻辑联系上不是很合理。建议将《训诂学》的第二章和第六章互调, 第十、十一章调至第六章之后, 即调整后的编排目录顺序是:第一章 (训诂与训诂学) 、第六章 (说解词义的方式及训诂学的内容) 、第十章 (训诂学发展简史) 、第十一章 (传统训诂学的继承与发展) 、第三章 (形训) 、第四章 (声训) 、第五章 (义训) 、第二章 (训诂体式与训诂资料) 、第七章 (训诂学要籍概述一) 、第八章 (训诂学要籍概述二) 、第九章 (中古近代汉语词汇研究) 。之所以这样调整的原因有三。

(一) 将第六章 (说解词义的方式及训诂学的内容) 调至紧跟第一章 (训诂与训诂学) 之后是缘于我认为, 对一个新知识, 特别是很多人都比较陌生的训诂、训诂学知识点的认识, 不仅是要从定义上初解, 而且应从内容上做全面深入的把握, 然后才能在较全面了解的基础上谈其他方面的延伸知识, 包括其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方法论等。这就如同我们如果要较全面深入地了解一个陌生人, 不仅仅要知道他叫什么名字, 还应要对其性别、身份、性格等基本信息有个了解, 这样之后再谈论与这个人相关的人、事、物才是比较科学、合理的。

(二) 将第十、十一章调至第六章之后的建议有点类似 (一) 的想法。发展史就如一个人的自传, 通过自传去了解一个人是最直接的, 也是最能体现其存在根源的。在我们初步知晓训诂或训诂学的含义和内容后, 紧跟着解读它的发展过程, 从它的产生、发展及成长过程中理清其中的优胜劣汰和背景根源, 对于接下来讨论训诂体式、训诂方法、训诂要籍等相关知识是很有借鉴意义的, 也是顺理成章的, 而不是在教材的最后章节出现, 权当一个补充而隐没了它本有的知照作用。

(三) 将第二章 (训诂体式与训诂资料) 调至第七章 (训诂学要籍概述一) 的前头, 是因为这两章有先说明再举例的内在联系。训诂的体式与资料是对一些训诂释文著作做个总体上的分类:随文释义的注释书和通释语词意义的专著。对此进行说明和分析后, 紧接着摆出训诂学要籍 (一些训诂专书) , 不仅可起到对前面释文著作知识的及时举例作用, 而且更直接地是对前面知识的印证和对应理解掌握。这样的处理, 在逻辑上和理解学习上都更显得紧凑、合理。

产生以上想法其实也是受到了马克思哲学原理与方法论范畴的一些启发, 其要求先原理后方法, 用先前学到的原理来指导方法论的具体实行。训诂及训诂学的含义、内容、发展史等内容就是原理上的范畴, 而训诂方式方法、体式、注疏释文等则更多的是方法论的部分或者说是方法论施行的结果, 所以在书本《训诂学》章节内容的编排顺序上, 要注意先原理后方法论, 考虑充分利用原理来促进方法论的进行。

二、内容充实上可做添补, 以求详实、易懂

《训诂学》的章节内容是相对全面的, 但我通读后, 感觉全篇多理论, 概括较抽象, 举例较生疏, 学习起来未免有感陌生和难懂。因此, 我遂生以下添补意见。

(一) 对“何故训诂”作一定的阐释和举例。可编排在“学习和研究训诂学的意义”小节之前。虽然, 《训诂学》第4页也稍有涉及“训诂”的原因, 但不是通俗和全面的。这一点可以参考张永言《训诂学简论》 (武昌:华中工学院出版社, 1985) 的第一章第二节。为什么需要训诂, 其认为“训诂”的必要源于:语言的原因 (对古语、方俗语、译语、语法、句读等说明和举例) 和语言外的原因 (文字上等其他原因说明举例) 。对“何故训诂”作进一步的解释说明和举例, 不仅让学者明白“训诂”的缘故, 而且让其更深刻意识到“训诂”, 以及学习训诂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并对紧接着的“学习和研究训诂学的意义”小节知识点的理解掌握有很好的辅助性作用, 同时, 也对后面正确运用训诂时注意问题的思考上提供参照价值。

(二) 添补“训诂术语”的举要说明。可编排在训诂定义内容后、训诂方式 (形、声、义训) 前。训诂及训诂学对于初学者来说无疑是陌生和难懂的, 然而对于训诂术语 (如曰、谓、谓之、读若、读曰、犹等等) 却是本科学生已经有所接触了解和熟悉的。从初中开始学习的文言文、本科低年级开始学习的古汉语等知识里, 早已涉及训诂及训诂术语的内容, 学习文言文和古汉语知识, 读懂并理解它, 很大作用上也是因为有训诂及训诂术语的辅助注释。添补“训诂术语”的举要说明, 有利于减弱学习者对初学训诂的陌生感, 通过训诂术语加强对训诂的亲切感和辅助认识。同时, 训诂术语在注释上也属方法论层面, 对于后面训诂方式、训诂体式、训诂释文要籍等内容的讲解阐释也有辅助性作用。关于添补“训诂术语”这点, 可以参考周大璞主编的《训诂学初稿》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1987) 第四章第三节:常用的术语 (举例相对很全面) , 或者参考黄大荣的《训诂学基础》 (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1987) 第四章:训诂术语 (分类举要, 层次分明) 。

(三) 添换较为普遍熟知的例文解释。训诂本身以解释古语为己任, 在书本内容上、学习过程中不免会遇到很到辅助说明的举例, 《训诂学》书中也出现了大量的训诂例子, 然而, 我认为, 这些例子中很多并不为初学者普遍熟知, 很多都是出自训诂要籍 (《说文》、《尔雅》、《方言》等) , 虽然选用训诂本身要籍里的例子是最典型、最合理的, 然而这些要籍在初学者日常阅读中并不是常会关顾的, 自然要籍里的一些例子也不是初学者所熟知的, 学习理解起来也很费劲。因此, 我认为, 在举例上可以添换一些从初中到大学阶段已经学习接触过的诗词文言、古汉语的例文。这样, 不仅可以消减学习者对训诂的陌生感, 而且学习训诂的时候更显得易学易懂、易记难忘, 何乐而不为。

当然, 训诂及训诂学知识是广博的, 笼统上理解添加, 何止一二, 只是我认为, 以上几点内容对于初学者来说是比较实际和必要的。

三、排版编辑上可做小改, 以求美观、更有层次感

《训诂学》内容多, 举例也多, 版面看起来有感密密麻麻的大小文字挤在一块, 加上训诂理论艰深, 学习起来有些枯燥无味, 这样, 恐使人看内容时望而生畏, 如坠云雾。因此, 我以学习者, 更以读者的身份认为, 书本《训诂学》在排版编辑上可作一些小改。

(一) 书中, 除了一些知识点分层中的大点 (如一、二……, 第一、第二、……) 加粗外, 希望一些小分层 (如1.2……, (1) (2) ……) 也给加粗。这样, 书本版面看起来有层次感, 一目了然, 在读者查找内容时更方便、快捷地找到知识点。

(二) 书中的举例虽字体已有小化, 但我以观者的感受认为, 有些地方 (如书中37、38页等) 正文与例文间的差别效果并不明显, 所以, 我建议, 这些地方的正文和例文之间的行距可稍放大一点。如果考虑这样之后纸张成本问题, 则可以将例文本身之间的行距调小。虽然这样调整需要费些工夫, 但文本的生命最终还是要靠读者维续的, 因此, 作为维续载体的书本就要让读者乐于接受, 不仅内容上要充实新颖, 版面视觉上也要美观、层次分明, 让读者看时不会眼花缭乱, 一目清楚正文与例文。

当然, 此书也有很多可取之处, 可以说, 初学者应该掌握的有关训诂及训诂学基础知识已基本囊括, 书中训诂方式 (形、声、义训) 的分析说明和训诂要籍的介绍相当详实, 也提及了训诂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补充了中古近代汉语词汇研究的知识。而这些对于学习和研究训诂及训诂学知识发挥着很大的作用。

摘要:文章对《训诂学》一书的章节编排、内容充实、排版编辑等方面提出了一些调整、添补、小改等意见和看法, 以求对著书《训诂学》的编者或教师的教学, 或是读者的学习有所启发。

关键词:《训诂学》,章节编排,内容添补,排版编辑

参考文献

[1]苏宝荣, 武建宇.训诂学[M].北京:语文出版社, 2005.

[2]张永言.训诂学简论[M].武昌:华中工学院出版社, 1985.

[3]周大璞.训诂学初稿[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1987.

[4]黄大荣.训诂学基础[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1987.

清代王氏父子训诂成就一瞥 篇6

关键词:王氏父子,训诂学,成就

王念孙 (1744—1832) , 清音韵训诂学家、考据学家。字怀祖, 号石腰, 江苏高邮人, 乾隆四十年 (1775) 进士, 累官至给事中、永定河道。从学戴震, 精小学、校勘, 探求群经诸子文义, 主张从声音通训诂, 倡“以古音求古义”。著《广雅疏证》及《补正》《读书杂志》《释大》《古韵谱》。在这些著述中最能代表王氏学术体系和学术成就的就是《广雅疏证》。念孙子王引之 (1766—1834) 字博申, 嘉庆进士, 著有《经义述闻》、《经传释词》。《经义述闻》说所述的是闻之于其父, 因此基本上也可以说是王念孙的著作了。

一、王氏训诂的方法

王氏父子的训诂与校勘都不是现代一般人所理解的训诂与校勘, 其训诂特色在因声求义, 其校勘则以训诂为基础既正其文字讹误、又考其词句训释疏谬, 是综合百科、博及万卷、众法兼用的活的校勘。有研究者研究王氏父子著述, 指出其治学特点:一在于其思想观念上的“通”, 不拘泥于汉儒师说, 不束缚于前贤定论, 不局限于文字形体, 实事求是, 无征不信;思想观念领先、通达, 不因循守旧。二在于其知识运用上的“博”, 即博采经、史、子、集, 旁通诸子百家, 综合运用各科知识、各种手段, 对古书字词加以校勘训释, 乃至一字之证, 博及万卷;知识的广博, 手段的多样化。三是其研究方法上擅长于“音”, 即比同龄人和先贤更多地更科学地运用音韵学理论和方法于校勘学、训诂学事业, 广泛采取“声训”法, 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研究方法与优势。

具体说来, 王氏父子的方法论植根于理学与戴震, 前人多有论证, 表现在他们自己的研究上:

1、敢于提出假说与论断, 坚持“目验”实验

王氏祖先注重“训诂大义”的学术传承, 清代经学、考证学家如闫若璩《尚书古义疏证》、胡渭《禹贡锥指》等学术思想, 以及戴震在《毛郑诗考正》等书那种敢于大量假设, 提出假说与论断以及关于小学明而经义明的思想, 都对王氏父子产生至为深刻的影响。王念孙《广雅疏证叙》云:“训诂之旨本于声音, 故有声同字异, 声近义同, 虽或类聚群分, 实亦同条共贯, 譬如振裘必提其领, 举网必挈其纲, 故日本立而道生, 知天下之至赜而不可乱也。”王引之《经传释词叙》云:“凡此者, 其为古之语词, 较然甚著。揆之本文而协, 验之他卷而通。”并效法西方近代科学运用实验法, 在院中栽花草观察习性特征, 《广雅疏证》记载王引之引用专家或“余目验之”, 注重“穷物之情”, 如王引之按:“今北人呼黍为黍黍, 亦称棕子, 橡稷之音相似而不同, 虽今江淮之间亦呼为橡米, 无作稷称者。”“今北方人春麦者多是小麦。别有一种大麦, 二月种之, 三月即熟, 济南人谓之三月黄”。其运用实验法, 努力地收集许多数量上、种类上、确实性上或者在某种适当方式上足够启发理智的材料, 以来触类旁通, 提出科学的推断, 指向训诂研究。

2、娴熟地运用二重证据法

王氏父子已经注意到运用考古文献与古代碑碣作为证据, 在王氏书中多有引用, 尤其是《读书杂志》卷十《汉隶拾遗》推求古义, 引用《诅楚文》、《石鼓文》、《寅簋》、《焦山鼎》等。又如运用金文、石鼓文, 用文字演变加以佐证《老子》三十一章“夫佳兵者, 不祥之器”, 利用古钟鼎文、《石鼓文》“唯字作隹”, 《老子》八章, 二十二章内证, 指出佳当为隹即唯。

3、开辟音义相通新阶段, 注重文言虚词文法的研究

王氏父子“以古音求古义”, 兼用古音韵学、古文法学, 在校勘与训诂方面十分重视“就古音以求古义, 引申触类, 不限形体”, 开创了中国训诂学的新阶段。

王氏父子多有论及文言虚词, 在《经传释词》, 《经义述闻》、《读书杂志》等都有精密的论述, 如《经义述闻》“终风且暴”, 引证《燕燕》、《北门》、《伐木》、《甫田》、《正月》, 纠正了“缘词生训”, 提出了“终”是“既”的虚词特质。

4、注重理论性概括

王氏父子在学术研究方法论方面不仅善于引申触类, 善于大胆假设作科学论断, 善于举出多项论据, 善于从虚词学、语法学、古音韵学、古文字学、古汉语修辞学加以研究, 而且善于作科学的归纳总结, 如校勘学62条方法论总结专论《读 (淮南子) 杂志书后》, 详《读书杂志》。在训诂学方面的专论, 有《通说上四十一条》, 《通说下十二条》, 详《经义述闻》。关于训诂学的专论还有王念孙的《广雅疏证序》, 王引之的《经义述闻序》;关于文言虚词、关于语法学的, 有王引之的《经传释词序》, 《读书杂志》、《高邮王氏遗书》中尚有不少书札、序言等涉及到校勘学、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的论述。由丰富缜密的校勘学、训诂学实践, 上升到规律性、理论性认识, 这是王氏父子启迪后人的学术大宝, 也为后人由学术研究的实践概括为学术研究的科学理论作出范例。

5、会通求是, 缜密严谨

王氏父子学术研究中观其会通, 贵在求是, 形成了精审的缜密严谨的科学研究。王氏父子博考诸书, 揆之文义, 以文字嬗变、古音古韵、文法句法等多方面严于校勘, 精于训诂, 又有顾千里等相助, 表现了科学家的缜密严谨。

二、王氏父子训诂学的主要成就

应用科学高效的方法, 致力于训诂研究, 王氏父子所取得斐然成绩也是有目共睹, 举世公认的。

第一, 以声音贯穿训诂, 探讨语言内部规律, 是王氏继往开来的最大成就。王念孙分古韵二十一部, 运用声韵通转规律, 纯粹以语音为准去求语义, 将明末方以智恢复汉儒因声求义的方法应用到语义学的广阔领域, 建立了关于意义形成的“义类”理论和意义变化的“义通”理论, 对词语孳乳规律和词义变化规律作了可贵的探索, 《广雅疏证》里有许多这样的例子。王氏所建立的上述语义学理论, 使传统训诂学由单科的研究进而为多科的综合运用, 从具体言语现象的训诂解释进入到语言内部规律的理论探索, 从而开创了我国语言学研究的新阶段。

第二, 发明文辞条例之学, 探讨语法规律, 是王氏父子又一成就。尤为重要的是, 王氏发明文辞条例之学, 阐明修辞条例和语法规律, 并用为古籍校勘、古书训诂服务诚如章太炎先生所说:“文辞条例之学, 则王怀祖为) 作, 俞氏以下为述。” (《程师》, 见《章氏丛书》)

第三, 王氏成功地运用了以比较为根据, 以归纳为基础的重实证的研究方法, 从文字、音韵, 训诂、语法、典章制度诸方面综合考察语言现象, 驳杂而有条理。

第四, 王氏父子治学专精, 终生致力于训诂学的坚忍不拔的精神, 为后学树立楷模。王念孙以最旺盛的精力和最深厚的学识, 十年于兹, 著《广雅疏证》, 又差不多用了毕生心血, 广泛收集材料, 著述《读书杂志》;而王引之则承袭父业, 奋斗几十年完成《经义述闻》及《经传释词》。唯其如此, 王氏一家之学, “释姬汉古书, 冰解壤分, 无所凝滞。信哉, 千五百年来未有其人也。” (章太炎《旭言·清儒》)

因此, 王氏父子在清代学术史上有着崇高的声誉, 且即使在现代学术界仍然有着十分广泛的影响, 现代凡涉国学、小学、经学研究者, 无人能绕过高邮王氏父子。张永言先生指出:“现在我国研究汉语词源的专门著作所用的方法基本上还是清代训诂学家 (以戴、段、二王为代表) 的那一套。 (张永言《从“闻”的词义说到汉语词源学的方法问题》, 《语文学论集》, 语文出版社1999年版第13页。)

参考文献

[1]王念孙, 王引之.广雅疏证[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 2000.

[2]王引之.经传释词[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 2000.

[3]王念孙, 王引之.经义述闻[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 2000.

训诂研究 篇7

关键词:读书杂志,晏子春秋,训诂方法

《晏子春秋》一书广传有二十四个版本, 前后为其笺校者也有四十来人。王念孙先生在孙星衍先生的《晏子春秋音译》和卢文弨先生的《晏子春秋拾补》的研究的基础上, 以札记的形式对《晏子春秋》进行了考校。后人学者唐德正以银雀山出土的16章节选本 《晏子春秋》得证王念孙先生考正中8处同于书中原文。

一.以形索义

王宁先生提出以形索义的方法, 是运用表意汉字的字形与它所记录的词汇相互适应的关系来推求本义的方法。并强由于汉字造出到运用到现在所经历的时间较长, 在运用以形索义的训诂方法时, 应该注意到只有本义才直接与字形切合, 只有本字才能直接反映本义, 同时需要主要到”笔意“与“笔势”、“造意”与“实义”的区别。

《晏子春秋》中《内篇·谏下二十》晏子与景公的问对中提到:“夫君子则有以, 如我者侪小人, 吾将左手擁格, 右手捆心。”其中的“格”字孙星衍先生、卢文弨先生都以字形对这个字进行讨论。孙先生提到《说文》中“格, 木长皃”, “梱”同“稇”, 《说文》“絭束也。”而在《尔雅》中记“樕樸心”, “心”盖木名, 所以孙先生认为“格”是“骼”的假音, “心”指的就是人心。在卢先生看来:“‘格, 杙也’。‘梱’, 当为‘捆’, 叩、椓也。”王念孙先生否定了这两种观点, 他在《读书杂志》中写道:“予谓‘格’即‘輅’字, 谓柩车辕上横木所以属引者也。士丧礼下篇‘宾奉币当前辂’ (《释文》‘辂’音‘路’) 郑注曰:‘辂, 辕缚所以属引。’《疏》曰:‘谓以木缚于柩车辕上以属引于上而輓之。”此外, 王念孙先生在考证一个字词时, 通常不拘泥与一种方法与一个例证, 时时以多种实例进行多种方法的证明来得出结论, 这一条的例证随后他又提到《晏子春秋》同一著作的后面篇章来进行说明, 《外上篇》:“盆成适请合葬其母曰‘若此而不得, 则臣请輓尸车而寄之于国门外宇溜之下, 身不敢饮食, 擁辕执辂, 木乾椓鸟棲, 袒肉暴骸, 以望君愍之。’”王念孙先生说正因为“辂”为辕缚所以才说“擁辕执辂”, 原句中的“格”是借字于“辂”, 所以应该是“辂”的意思。

王念孙先生在字形的考释上溯源以观, 在《杂上·第二十》:“溺者不问坠”句。王念孙云:“案‘坠’本作‘队’, ‘队’与‘隧’同, 《广雅》曰:‘队, 道也。’《大雅·桑柔》传曰:‘隧, 道也。’‘溺者不问队’, 谓不问涉水之路, 故溺也。‘不问队’, ‘不问路’其义一而已矣。《荀子·大略》篇‘迷者不问路, 溺者不问遂’, 杨倞曰:‘遂, 谓径隧, 水中可涉之径也。’是其证。后人误以‘队’为‘颠坠’之‘坠’, 故妄加‘土’耳。”原句“溺者不问坠”义不可通, 使人不知所云, 王念孙引用《广雅》中“队”为道路之义, 才让整句意义通。

二.因声求义

因声求义是利用语音线索来对字词进行考辨、的假借、同源的训诂方法。王宁先生同时也提出, 由于语音变化的复杂、音韵研究的未尽完善和语音判断的主观因素在因声求义的训诂判断中容易流于主观臆测。王念孙先生在《晏子春秋》 的考证中对于因声求义训诂方法的运用, 通常引用多方证明, 来规避失误, 增加其可信度与精确性。《内篇·谏上第一》中一节, 虽然没有注义, 但也足见王念孙先生对于音训一些观点:“昔夏之衰也, 有推移大戏, 殷之衰也, 有费仲、恶来, 足走千里, 收裂兕虎, 任之以力, 凌轢天下, 威戮无罪, 崇尚勇力, 不顾义理, 是以桀纣以灭, 殷夏以衰”。王念孙先生云:“案‘戏’字古韵在歌部, ‘来’字在之部, ‘里’、‘理’在止部, ‘力’在职部, ‘罪’在旨部, ‘灭’在月部, ‘衰’在脂部, 此十三句, 唯‘虎’、‘下’为韵, ‘理’字或可为合韵, 其余皆非韵也。”并举孙星衍先生的考证结果“于古韵未能洞彻, 但知古人之合而不知古人之分, 故往往以非韵者为韵。”而后又提及“又见高注《吕览淮南》有急气、缓气、闭口、笼口诸法, 遂依放而为之, 不自知其似之而非也。故音义中凡言‘某某为韵’、‘某某声相近’及‘急读缓读’者, 大半皆谬, 于古音若一一辩正, 徒费笔墨。但凡于此, 以例其余, 明于三代两汉之音者, 自能辨之也。 ”

三.比较互证

因为比较互证就是用既有的音或义的相关来证明类似的音或义也相关, 比起因声求义, 则必须要相当的实例来加以证明为增加其信服度。

王念孙先生以孙星衍先生的本子为底本, 在《内篇问上·第七》“荆楚惛忧”句中就以高诱所注《吕氏春秋》提出了不同于孙星衍先生的解读。孙星衍先生认为:“‘惛’《说文》‘不憭也’。”但是, 王念孙认为:“案‘惛’者, ‘闷’之借字也《吕氏春秋·本生篇》‘下为匹夫而不惛’, 高注曰:‘惛, 读忧闷之闷。’故‘荆楚惛忧’。孙引说文‘惛, 不憭也’, 亦非。”后有于省吾、吴则虞对这一条也有不同的解说, 本文不作讨论。

《内篇谏下·第十八》“古者之为宫室也, 足以便生, 不以为奢侈也, 故节于身, 谓于民。”王念孙先生提出, 这里的“谓”是“调”的字形之误。他举出韵书中《集韵》引《广雅》“识, 调也”, 今本“调”作“谓”。调是合的意思, 言不为奢侈以劳民, 故节于身而和于民也。随后先生又举出 《盐铁论·遵道篇》为例证:“法令调于民而器械便于用”认为此处的用意与 《晏子春秋》中的“故解于身, 谓于民”的用法是相似的。且举出在同文中《内篇·问上》 中的:“举事调乎天, 藉敛和乎民。”也和这里的“调”的用法、意思是相同的所以推出这里应该是表示“和”的意思的“调”字而不是行相似的“谓”字。晚于王念孙先生成书后出土的银雀山汉简作“节于身而调于民, 不以为奢侈”证实了王念孙先生这一推断是正确的。

四.据文索义

据文索义不在王宁先生所列的训诂考证方法之中, 但是由于王念孙先生在《读书杂志·晏子春秋杂志》中的札记以校勘、辩误为主, 以原有的连贯文意篇章为底, 所以在考证中多有结合文意来判断, 从而获得更为准确的字词定义。据文索义的方法在《晏子春秋杂志》中运用颇多, 也即是有学者所提到的“据文脉”的方法。

在 《晏子春秋第一·内篇谏上》 (此段以繁体更能说明问题, 所以引文作繁体字样) 有:“霖雨十有七日矣, 怀宝乡有数十, 飢氓里有数家。”其中, 怀宝二字此处未能合理解释, 王念孙先生疏理前后文段后认为:“懷寶, 言富家也。念孙案:自此句以下, 皆言百姓飢寒困苦之事, 若云‘富家鄉有數十’, 則與下文不類矣。下文說賑恤之事云:‘懷寶二千七百家, 用金三千。’谓以金散给之也 (孙云:‘言富民出金也。’尤非) 。若是富家, 则无庸赈恤矣。予謂‘懷寶’当为‘壞室’, ‘壞室’与‘飢氓’对文。下文云:‘室不能禦者予之金。’是其证也。懷与壞字相似;俗书寶字作宝, 与室亦相似, 故壞室誤為懷寶, 後人不達又改宝为寶耳。”先生以文中所述百姓贫苦、饥寒之事与“怀宝”二字不搭, 又以字形相似之讹误、与后文的联系、同飢氓一词的上下互文得解, 怀宝二字应为坏室的错误抄写, 此处应该解释为破败住所的解释才显得合乎情理。

此外, 王念孙先生敏锐的在《内篇问上·第三》 中联系古者祈祷用具的习惯指出的“珪璋”当作“圭壁”;在《内篇杂上·第十七》以《文选》和《太平御览》的惯语作“阴冰凝”指出现行本的“阴水厥”和卢文弨先生认为的“阴水厥阳”无一不体现出王念孙先生的渊博。王念孙先生也善于吸取前人的训诂观念, 在银雀山汉简中对照出 《读书杂志·晏子春秋杂志》的8 个相符论点, 其中一个就是充分吸纳王引之先生的观点得出的。

参考文献

[1]王念孙, 《读书杂志·晏子春秋杂志》[M].江苏古籍出版社, 2000.

[2]吴则虞, 《晏子春秋集释》[M].中华书局, 1982.

[3]王宁, 《训诂学》.高等教育出版社[M], 2004.

[4]程千帆, 《校雠广义》[M].齐鲁书社, 1998.

不断进取的训诂学家黄建中教授 篇8

黄建中先生, 名金勋, 号建中、钜舟、金钟。1936年8月5日出生于湖北省蒲圻县 (现改为湖北省赤壁市) 大田村的一个贫农家庭。

黄先生因家庭困难, 自7岁开始, 只断断续续读了两年半私塾, 先后读了《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发蒙书和《诗经》、《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幼学琼林》与《春秋左氏传》等古诗文, 其他大部分时间是在家放牛、打柴、务农。新中国成立后, 黄先生参加了两年的家乡农民协会工作。在这八年半的读书、务农和参加工作的过程中, 黄先生懂得了生活的艰辛、做人的道理和一些民间习俗, 如山歌、婚丧礼仪等等。这些, 都为先生以后的做人和从事文化、文字、训诂学的研究与教学, 打下了较好的基础。从此, 先生就将“明德致知, 奋斗不止”作为自己的人生准则。

1951年9月, 黄先生15岁, 考入湖北省蒲圻县初级中学 (现改为“湖北省赤壁市一中”) 学习。在蒲圻初中三年的学习期间, 先生除了学习初中的课程外, 还补学了一些小学的课程。先生很珍惜这次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 学习非常刻苦, 各科都取得了优异成绩;学习期间, 还在地方报刊上发表了《一个受摧残的贫农媳妇》和《蒲圻山歌一首》等诗文。1954年9月, 先生18岁, 考入湖北省孝感师范学校 (现改为“孝感学院”) 学习。在孝感师范三年的学习期间, 先生学习成绩优异, 还与宋祖立先生一起收集整理并出版了民间长诗《崇阳双合莲》。

1957年9月, 先生从孝感师范毕业后, 自愿到山区湖北崇阳二中教书。他认真备课教书, 受到学生的好评。课余时间, 继续练习写作, 并在《崇阳文教》上发表了民歌体诗《教师之歌》。

1958年10月, 先生22岁, 从崇阳二中保送进入华中师范学院 (即现“华中师范大学”) 中文系学习。在大学的四年期间, 先生除认真学好专业外, 还在老师杨潜斋教授、郑远汉先生和系主任方步瀛教授的指导下, 写出了《试论语言风格学》、《试论苏轼词的艺术风格》等多篇论文。

1962年9月, 先生26岁, 以优异成绩毕业, 并留中文系语言教研室任教, 开始了先生以后数十年的大学教学生涯。从此, 先生一边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地从事教学, 送走了一届又一届的毕业生;一边刻苦钻研, 笔耕不止, 发表与出版了大量的学术论文和学术著作, 为社会主义的高等教育和文化建设, 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受到学术界的称赞和重视。先生也从一名青年助教, 逐步晋升为讲师、副教授、教授;由一个贫苦的放牛娃, 逐步成长为知名的训诂学家和甲骨语言学家。

训诂学是中国传统语文学的基础。中国语言学伴随着经学产生, 解读、研习经典, 首先就要对经典的字词进行解释。因此, 训诂学在传统的语言学中最早产生, 并成为中国传统学问的基础, 是一门十分重要的学科。

黄先生的学术研究也是以训诂学为基础来展开的。他在学术上的贡献, 很大程度上也体现在训诂学上。

黄先生对训诂学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一) 对传统训诂学的继承和教材的建设

训诂学是传统语言学中时间最长的学科, 所以训诂学的内容非常丰富。要发展这样一门学科, 首先必须继承它。黄建中先生在继承训诂学传统方面做了很多工作, 我们可以把它概括成两个方面:

(1) 传统训诂学的系统整理和建设

中国大规模的训诂产生于汉代早期, 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传统训诂的内容十分庞杂, 缺乏系统。也就是说, 中国的训诂实践工作的时间很长, 经验也很丰富, 可是系统地整理训诂原理, 创建系统的训诂学却很不够。用黄季刚先生的话来说, 就是“虽属训诂之所有事, 而非构成之原理”, 所以传统训诂并非“真正之训诂学”。

在上个世纪80年代, 训诂学开始得到了大的发展。黄先生在那个时候, 也对传统的训诂学进行了系统整理, 并在此基础上开始建设系统的、具有现代意识的训诂学。黄先生对传统训诂学的一些基本概念进行了探讨, 非常有意义。

比如, 训诂学是根据“训”“诂”这两个字来命名这个学科的, 可见“训”和“诂”这两个字对于训诂学这个学科来讲是很重要的。可是什么是“训”, 什么是“诂”?历来说法很多, 大家的看法都不统一。

三国魏张揖《杂字》 (《经典释文》引) 谓:“诂者, 古今之异言也;训者, 谓字有意义也。”

段玉裁《说文注》云:“毛诗云故训传者, 故训犹故言也, 谓取故言为传也。取故言为传, 是亦诂也。贾谊为《左氏传训故》, 训故者, 顺释其故言也。”

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中有《诂训传名义考》, 认为:“盖诂训本为故言, 由今通古皆曰诂训, 亦曰训诂。而单词则为诂, 重语则为训。诂第就其字之义旨而证明之;训则兼其言比兴而训导之。此诂与训之辨也。”

我们列举了几位训诂大师对“训”和“诂”的解释, 说明对“训”和“诂”的理解和解释自古以来歧义纷纭, 莫衷一是。

现在我们再来看看黄先生对“训”和“诂”的解释 (《“训诂”义说》, 载《华中师院学报》1981年3期) :“诂、训、传, 若笼统地讲, 均可以是注释之别名, 是一并列结构;若分开来说, 诂是指释一般的单音节实词和虚词;训是指释双声、叠韵连语和重辞, 即现在所说的双音节连绵字和迭音词;传则是讲句意、章旨和写作方法等。”

我们把黄先生的话再简化一下, 就更清楚了:“诂”是讲单音节词, “训”是讲连绵词和迭音词, “传”是讲句子和篇章。聚讼千年的问题就这样解决了。

黄先生对传统训诂学的整理和建设, 集中体现在《训诂学教程》这本专著中 (荆楚书社, 1988年1月) 。这本书一共有8章, 分别讨论了如下问题:

A.训诂和训诂学

B.训诂的内容

C.训诂的体制

D.训释字词的形式

E.训释字词的方法

F.训诂的原则

G.训诂学的术语

H.训诂学的回顾与展望。

它系统地阐述了训诂的涵义、内容、体制、方式、方法、原则及训诂和训诂学的兴起、发展与展望等问题。著作出版后, 受到学术界的好评。著名训诂学家殷孟伦先生评价此书“其评论前人, 不失中允;系统严栗, 理论精微;既周且详, 多所发明”, 并谓“似此, 始可与言训诂也”。这个评价是很高的, 也是合乎实际情况的。

(2) 对黄侃学说的发挥

在训诂学方面, 黄建中先生投入了很多精力在黄侃学术的整理和挖掘上。

黄侃是“章黄学派”的创始人之一, 其学术成就主要在训诂学方面。黄建中先生对黄侃非常推崇, 对他的研究和宣传也很重视。1993年5月, 黄建中先生在华中师范大学主持召开了“海峡两岸黄侃学术研讨会”。这次会议规模比较大, 开得很成功。会后出版了会议论文集《中国海峡两岸黄侃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上下,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3年5月) 。这本论文集不仅收集了这次会议的重要文章, 还刊登了此前由程千帆先生在南京主持召开的同样会议的文章。

黄侃早年在大学讲授《说文》时, 留下一部手稿, 共分2个部分:一是《说文小笺》, 是对《说文》的注释;另一部分是解析“六书”的。这部手稿, 能见到它的人很少。黄先生对这两份手稿进行了整理, 并以《说文讲笺》的书名出版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3年4月) 。

(二) 训诂学的推广和应用

训诂学从它诞生之日起, 就是一门实用的学科。杨潜斋先生曾告诉我们:文字、声韵、训诂要打通关;文字、声韵要落实到训诂上, 训诂要落实到具体的经典上。这也就是说, 我们的传统训诂学研究, 最后还是要解决具体的文献问题。

黄先生就运用训诂学理论和方法解决了不少的具体文献问题。他于80年代所写的《“重黎”考辨》一文, 证明传说中的“重”、“黎”应该是两个神话人物, 纠正了前人的错误。

又比如, 中国天文学上的28宿, 是传统天文学最重要的内容。可是对于28宿的起源有不同的看法。根据文献记载, 其形成的年代只能是在春秋、战国时期, 其起源期可能上溯至殷商时代, 而明确地画有28宿星图的曾侯乙墓漆箱盖也是在春秋、战国时期。竺可桢先生曾经对28宿与天球赤道的最佳会合年代做过计算, 结果当公元前4500年至前2400年间相合的最多, 达12宿 (冯时著《中国天文考古录》118页, 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年9月第1版) ;如果把观测的范围扩大到赤道带, 计入南北赤纬100带形区域内的星宿, 在前6600年即可能达到15宿, 在前4300年至前2300年间可达18———20宿 (李约瑟著《中国科学技术史·天学》178页, 科学出版社1975年1月版) 。因为缺少文献证据, 竺可桢先生这个推算被否定了。李约瑟说:“要承认这一点, 是有很大困难的, 因为所有考古学和文字学方面的证据, 都说明年代不可能那样早” (《中国科学技术史·天学》178页) 。因此, 他倾向于认为28宿起源于巴比伦。竺可桢先后有四篇论文论述28宿的起源, 令人遗憾和奇怪的是, 他竟一次又一次地推迟28宿的始创年代。在《二十八宿起源之时代》一文中, 他认定中国的28宿体系早已开始于公元前二三千年, 即他推算的28宿建立的理想年代的下限期, 但在后来的文章中, 他数次将这个年代推迟, 以为不会比公元前四世纪更早, 并倾向于接受巴比伦起源说。这个问题直到1980年代末仰韶文化河南濮阳西水坡蚌塑遗迹的发掘出土, 才重新获得了一个检讨的机会。

1978年, 湖北随州市擂鼓墩1号墓出土了一个漆箱, 箱盖上按星空方位写着28宿星名, 漆箱箱盖面黑漆底色上绘红彩, 中间用粗笔写着一个篆文的“斗”字, 绕“斗”字一圈用篆文写着28宿名称, 盖面一端画着青龙, 一端画着白虎, 四周绘有图案。这表明28宿学说在楚国已广泛流行, 这幅28宿图, 是保存至今的珍贵的天文学资料。

这是我国现在发现最早的28宿星图。据学者们的意见, 这幅带有文字的星图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画上题字的图。可是这个图上的字却似天书, 很难辨认。学者们都知道, 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字变异很大, 从时间上看, 这个时期的文字比以前的殷商、西周早期文字还难以辨认。南方楚国的文字更是诡异异常。学者们对这幅珍贵的星图上的文字看法也有不同。

黄先生运用训诂学、文字学、考古学等方面的理论和知识, 详细考察了这个漆箱上的图形和文字, 与人合作写成了《擂鼓墩一号墓天文图象考论》和《论中国28宿的起源和意义》一文, 将这幅28宿星图解读清楚了。这篇文章影响很大。它不仅是语言学的成功, 对天文、历法都有重要的意义。

文字学是中国传统语言学中三大学科之一。传统的语言学实际上是文献语言学, 而文献语言是用文字纪录的, 所以要研究文献语言学, 首先必须认字, 要研究汉字。黄先生在文字学方面也有很多贡献。我们把它概括为两个方面:

(一) 突破古文字藩篱, 建立了合理的汉字学

以前学术界比较重视古文字的研究, 尤其是甲骨文和金文的研究, 对小篆以下的文字重视不够。这只能看作是古文字学研究, 并不能涵盖所有的汉字, 不是真正的汉字学。

黄先生突破了这个限制, 对整个汉字以及汉字的所有发展阶段都进行了梳理。这是整体的、宏观的研究, 是动态的研究。这些成果主要体现在他与胡培俊先生合著的《汉字学通论》一书中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0年版) 。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 全书一共有9章:

1、汉字和汉字学

2、汉字的起源

3、汉字的演变

4、汉字的结构

5、汉字的形音义

6、汉字整理和规范化

7、汉字信息处理

8、文字与训诂

9、汉字研究的回顾和展望

从标题来看, 有理论的探讨, 有微观的研究, 还涉及到信息化等现代科技。这才是真正的汉字学。

(二) 把古文字学引入到语言学的范畴

黄先生在文字学研究方面的另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把古文字的研究引入到语言学研究中。作语言学研究的人都知道, 语言和文字虽然是不同的两个体系, 但它们的关系却是非常密切的。尽管语言和文字关系密切, 可是以前的文字研究, 有时候却脱离语言来研究。而研究语言的学者, 依据的主要是传世的文献。传世文献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 这些文献会随着时代的改变而发生一些改写。也就是说, 传世文献, 后人改动比较大。

黄先生很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他把古文字资料作为重要的语言学材料来使用, 走出了一条很好的路子。这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

(1) 在全国率先成立“甲骨语言研究中心”

这个中心成立于1987年。“甲骨语言研究”, 从这个名称就可以看出, 它的研究跟别人是不同的。这个中心成立后, 对甲骨语言的研究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2) 召开全国性的甲骨语言研究会议

1990年10月, 黄建中教授主持召开了全国第1届甲骨语言学研讨会, 包括胡厚宣先生在内的许多知名学者参加了这次盛会。会后编辑出版了《甲骨语言研讨会论文集》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3月版) 。这本论文集不是很厚, 影响却很大。

(3) 身体力行, 从语言学的角度对甲骨文进行了研究

《试论甲骨刻辞的词汇研究》是黄先生提交给全国第1届甲骨语言学研讨会的论文, 后收入《甲骨语言研讨会论文集》。这篇文章有1万多字, 意义很大。它全面系统地论述了甲骨文词汇的特点, 指出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和研究甲骨文词汇。

以上我们简要地介绍了黄先生在训诂学和文字学方面的成就。实际上黄先生治学的面是很广的, 比如他在声韵学、诗词格律等方面都有建树。只是由于我们知识的浅薄, 对于先生的学问尚未能登其堂, 更不要说入其室了;对先生学问的精妙、深奥处, 体会还很肤浅, 只能简单作些介绍。

训诂研究 篇9

关键词:读书杂志 晏子春秋 训诂方法

《晏子春秋》一书广传有二十四个版本,前后为其笺校者也有四十来人。王念孙先生在孙星衍先生的《晏子春秋音译》和卢文弨先生的《晏子春秋拾补》的研究的基础上,以札记的形式对《晏子春秋》进行了考校。后人学者唐德正以银雀山出土的16章节选本《晏子春秋》得证王念孙先生考正中8处同于书中原文。

一.以形索义

王宁先生提出以形索义的方法,是运用表意汉字的字形与它所记录的词汇相互适应的关系来推求本义的方法。并强由于汉字造出到运用到现在所经历的时间较长,在运用以形索义的训诂方法时,应该注意到只有本义才直接与字形切合,只有本字才能直接反映本义,同时需要主要到”笔意“与“笔势”、“造意”与“实义”的区别。

《晏子春秋》中《内篇·谏下二十》晏子与景公的问对中提到:“夫君子则有以,如我者侪小人,吾将左手擁格,右手捆心。”其中的“格”字孙星衍先生、卢文弨先生都以字形对这个字进行讨论。孙先生提到《说文》中“格,木长皃”,“梱”同“稇”,《说文》“絭束也。”而在《尔雅》中记“樕樸心”,“心”盖木名,所以孙先生认为“格”是“骼”的假音,“心”指的就是人心。在卢先生看来:“‘格,杙也’。‘梱’,当为‘捆’,叩、椓也。”王念孙先生否定了这两种观点,他在《读书杂志》中写道:“予谓‘格’即‘輅’字,谓柩车辕上横木所以属引者也。士丧礼下篇‘宾奉币当前辂’(《释文》‘辂’音‘路’)郑注曰:‘辂,辕缚所以属引。’《疏》曰:‘谓以木缚于柩车辕上以属引于上而輓之。”此外,王念孙先生在考证一个字词时,通常不拘泥与一种方法与一个例证,时时以多种实例进行多种方法的证明来得出结论,这一条的例证随后他又提到《晏子春秋》同一著作的后面篇章来进行说明,《外上篇》:“盆成适请合葬其母曰‘若此而不得,则臣请輓尸车而寄之于国门外宇溜之下,身不敢饮食,擁辕执辂,木乾椓鸟棲,袒肉暴骸,以望君愍之。’”王念孙先生说正因为“辂”为辕缚所以才说“擁辕执辂”,原句中的“格”是借字于“辂”,所以应该是“辂”的意思。

王念孙先生在字形的考释上溯源以观,在《杂上·第二十》:“溺者不问坠”句。王念孙云:“案‘坠’本作‘队’,‘队’与‘隧’同,《广雅》曰:‘队,道也。’《大雅·桑柔》传曰:‘隧,道也。’‘溺者不问队’,谓不问涉水之路,故溺也。‘不问队’,‘不问路’其义一而已矣。 《荀子·大略》篇‘迷者不问路,溺者不问遂’,杨倞曰:‘遂,谓径隧,水中可涉之径也。’是其证。后人误以‘队’为‘颠坠’之‘坠’,故妄加‘土’耳。”原句“溺者不问坠”义不可通,使人不知所云,王念孙引用《广雅》中“队”为道路之义,才让整句意义通。

二.因声求义

因声求义是利用语音线索来对字词进行考辨、的假借、同源的训诂方法。王宁先生同时也提出,由于语音变化的复杂、音韵研究的未尽完善和语音判断的主观因素在因声求义的训诂判断中容易流于主观臆测。王念孙先生在《晏子春秋》的考证中对于因声求义训诂方法的运用,通常引用多方证明,来规避失误,增加其可信度与精确性。《内篇·谏上第一》中一节,虽然没有注义,但也足见王念孙先生对于音训一些观点:“昔夏之衰也,有推移大戏,殷之衰也,有费仲、恶来,足走千里,收裂兕虎,任之以力,凌轢天下,威戮无罪,崇尚勇力,不顾义理,是以桀纣以灭,殷夏以衰”。王念孙先生云:“案‘戏’字古韵在歌部,‘来’字在之部,‘里’、‘理’在止部,‘力’在职部,‘罪’在旨部,‘灭’在月部,‘衰’在脂部,此十三句,唯‘虎’、‘下’为韵,‘理’字或可为合韵,其余皆非韵也。”并举孙星衍先生的考证结果“于古韵未能洞彻,但知古人之合而不知古人之分,故往往以非韵者为韵。”而后又提及“又见高注《吕览淮南》有急气、缓气、闭口、笼口诸法,遂依放而为之,不自知其似之而非也。故音义中凡言‘某某为韵’、‘某某声相近’及‘急读缓读’者,大半皆谬,于古音若一一辩正,徒费笔墨。但凡于此,以例其余,明于三代两汉之音者,自能辨之也。 ”

三.比较互证

因为比较互证就是用既有的音或义的相关来证明类似的音或义也相关,比起因声求义,则必须要相当的实例来加以证明为增加其信服度。

王念孙先生以孙星衍先生的本子为底本,在《内篇问上·第七》“荆楚惛忧”句中就以高诱所注《吕氏春秋》提出了不同于孙星衍先生的解读。孙星衍先生认为:“‘惛’《说文》‘不憭也’。”但是,王念孙认为:“案‘惛’者,‘闷’之借字也《吕氏春秋·本生篇》‘下为匹夫而不惛’,高注曰:‘惛,读忧闷之闷。’故‘荆楚惛忧’。孙引说文‘惛,不憭也’,亦非。”后有于省吾、吴则虞对这一条也有不同的解说,本文不作讨论。

《内篇谏下·第十八》“古者之为宫室也,足以便生,不以为奢侈也,故节于身,谓于民。”王念孙先生提出,这里的“谓”是“调”的字形之误。他举出韵书中《集韵》引《广雅》“识,调也”,今本“调”作“谓”。调是合的意思,言不为奢侈以劳民,故节于身而和于民也。随后先生又举出《盐铁论·遵道篇》为例证:“法令调于民而器械便于用”认为此处的用意与《晏子春秋》中的“故解于身,谓于民”的用法是相似的。且举出在同文中《内篇·问上》中的:“举事调乎天,藉敛和乎民。”也和这里的“调”的用法、意思是相同的所以推出这里应该是表示“和”的意思的“调”字而不是行相似的“谓”字。晚于王念孙先生成书后出土的银雀山汉简作“节于身而调于民,不以为奢侈”证实了王念孙先生这一推断是正确的。

四.据文索义

据文索义不在王宁先生所列的训诂考证方法之中,但是由于王念孙先生在《读书杂志·晏子春秋杂志》中的札记以校勘、辩误为主,以原有的连贯文意篇章为底,所以在考证中多有结合文意来判断,从而获得更为准确的字词定义。据文索义的方法在《晏子春秋杂志》中运用颇多,也即是有学者所提到的“据文脉”的方法。

在《晏子春秋第一·内篇谏上》(此段以繁体更能说明问题,所以引文作繁体字样)有:“霖雨十有七日矣,怀宝乡有数十,飢氓里有数家。”其中,怀宝二字此处未能合理解释,王念孙先生疏理前后文段后认为:“懷寶,言富家也。念孙案:自此句以下,皆言百姓飢寒困苦之事,若云‘富家鄉有數十’,則與下文不類矣。下文說賑恤之事云:‘懷寶二千七百家,用金三千。’谓以金散给之也(孙云:‘言富民出金也。’尤非)。若是富家,则无庸赈恤矣。予謂‘懷寶’当为‘壞室’,‘壞室’与‘飢氓’对文。下文云:‘室不能禦者予之金。’是其证也。懷与壞字相似;俗书寶字作宝,与室亦相似,故壞室誤為懷寶,後人不達又改宝为寶耳。”先生以文中所述百姓贫苦、饥寒之事与“怀宝”二字不搭,又以字形相似之讹误、与后文的联系、同飢氓一词的上下互文得解,怀宝二字应为坏室的错误抄写,此处应该解释为破败住所的解释才显得合乎情理。

此外,王念孙先生敏锐的在《内篇问上·第三》中联系古者祈祷用具的习惯指出的“珪璋”当作“圭壁”;在《内篇杂上·第十七》以《文选》和《太平御览》的惯语作“阴冰凝”指出现行本的“阴水厥”和卢文弨先生认为的“阴水厥阳”无一不体现出王念孙先生的渊博。王念孙先生也善于吸取前人的训诂观念,在银雀山汉简中对照出《读书杂志·晏子春秋杂志》的8个相符论点,其中一个就是充分吸纳王引之先生的观点得出的。

参考文献

[1]王念孙,《读书杂志·晏子春秋杂志》[M].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

[2]吴则虞,《晏子春秋集释》[M].中华书局,1982.

[3]王宁,《训诂学》.高等教育出版社[M],2004.

[4]程千帆,《校雠广义》[M].齐鲁书社,1998.

[5]唐德正.从银雀山汉简看王念孙对 《晏子春秋》的校勘[J].管子学刊,2004(4).

马莳医籍训诂的成就与特色 篇10

1马莳医籍训诂的时代背景及其学术源承

在我国传统语言学上,宋元明时代的训诂成就并不大。宋代由于唯心主义程朱理学的深远影响,两宋学术几乎被其统治。大部分学者都追随二程朱陆,认为训诂是束缚主观想象的桎梏。宋人喜欢根据自己的体会,任意发挥,好逞新奇, 摒弃古训,往往以己见臆说违背作者本意。到了明代,受理学的影响仍然很明显。因为宋元明学风的痼弊,使得这一时代训诂学发展几近停滞不前,训诂被视为玩物丧志之途。 但于医籍训诂领域,虽亦受时代空疏学风的影响,仍能遵循汉、唐训诂的严谨传统,出现了一些训诂大家,如北宋学者林亿,其注释校勘医书成就卓著; 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本草纲目·释名》于训诂多有创见,马莳即是其中一员。

马莳医籍训诂的突出成就具体表现在《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上。《素问》在唐代有王冰注,《灵枢》在其之前无人注释,只有晋代的皇普谧以《针经》名之。这就导致后世各种医籍但凡引用《灵枢》,皆不云《灵枢》而说《针经》。但是“针经”二字,却仅见于本经首篇,虽然本经每篇必用其针,但是其所说的营卫腧穴,各经络病证,包罗万象,绝不局限于用针。马莳认为以《针经》之名无法代替《灵枢》,正如他在《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卷一中所说: “自后世易《灵枢》以《针经》之名,遂使后之学者视此书止为用针,弃而不习,以故医难入门,术难精诣,无以疗疾起危,深可痛惜。”[1]1由此可见,马莳全文注解《灵枢》,正在于扭转世人对《灵枢》 的偏见。马莳在注解《素问》、《灵枢》时,经常引用《难经》的原文来帮助解释词义,例如在解释“间者并行,甚者独行”[2]149时,引用到“七传者死,间脏者生。”[3]143“七传者,传其所胜也,即此所谓甚也。间脏者,传其子也,即此所谓间也。”[2]149说明《难经》对马莳医籍训诂有一定的影响。

2马莳医籍训诂的成就与特色

2. 1首创篇名注解

《素问》九卷,每卷分为九篇,共九九八十一篇。马莳对所注经文,几乎每篇的篇名之后都紧跟有一简明扼要的题解,开启了注释篇名的先河,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这对指导读者理解文章的内容颇有助益。如释《四气调神篇》云: “此篇应是岐伯所言,发前篇修道未尽之意。篇内以春夏秋冬四时异气,当有善养生长收藏之道,及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皆调神之要道也,故名篇。凡言道者七。”[2]15言简意赅地提出此篇主旨,说明主要内容。又如《灵枢·营卫生会》马莳注: “论营卫所由生会,故名篇。《难经》将篇内与营俱行之营字下多一卫字,故后世不知营在脉中,卫在脉外,又不分前后三焦,及不知清者为营,浊者为卫之义,惜哉! ”[1]159,他不仅解释了篇名,也提出了前人所注释的错误。

2. 2敢于指出前人错误注解

《阴阳应象大论》篇中“形不足者,温之以气; 精不足者, 补之以味”[2]75,王冰将“气”解释为“卫气”。马莳认为此解不合理,他说道: “盖温之以气,以卫气为解,则补之以味,岂人身亦有味乎? 然气为阳,故曰温; 味为阴,故曰补。神圣之立身有法也如是。”[2]76如此解释“气”,倒是比王冰单独将其解释为“卫气”要合理的多。

2. 3理论联系实际

马莳在注解《生气通天论》中“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时,详细说道“人之阳胃必有二层,心气太过,土气亦有余,故胃乃作胀而反厚,不能纳受水谷,宜用清火收敛, 如芩、连、乌梅之类。今人不识此证,以为饮食不进者,多是胃气已弱,仍用参、术等类,则胃邪亦增,饮食凡减,愈补愈胀,病终不愈矣。”[2]35不仅把苦伤心,母邪乘子,脾气不能濡泽,胃气反厚的因果关系详细解释,还联系临床,告诉世人, 饮食不进不一定是胃气弱,更有可能是心气太过。又如《阴阳应象大论》中对于“壮火”和“少火”的解释: “气味太厚者, 火之壮也。用壮火之品,则吾人之气不能当之而反衰矣。如用乌、附之类,而吾人之气不能胜之,故发热。气味之温者, 火之少也。用少火之品,则吾人之气渐尔生旺而益壮矣,如用参、归之类,而气血渐旺者是也。”[2]52如此解释“壮火” “少火”不仅没有沿袭旧人之说,反而紧密联系临床,并举例说明,让后人一目了然。

2. 4见解独特

如在《热病》中谈及对热病的治疗,“所谓五十九刺者”, 马莳根据上下经文的推断,一一标明穴位的具体位置,并提出此五十九穴与《素问·水热穴论》篇所言的五十九穴不同,“要知彼之五十九穴所以刺水病,而此则刺热病,病有不同,故穴因以异”[1]194由此可知,马莳对于《灵枢》的注解已经到了融会贯通的境界。

马莳精通针灸经脉理论,并长于实践,因此对四时取穴机理的注释有着深刻而独特的看法,这是他注解《灵枢经》 的一大特色。如他对《灵枢·四时气第十九》篇 “春取经……夏取盛经孙络……秋取经输……冬取井荥”[1]166注释时说: “春取经之经,当作络,义见《素问·水热穴论》。春取络穴之血脉分肉间,如手太阴肺经列缺为络之类。夏取盛经孙络处分间。盛经者,如手阳明大肠经阳溪为经之类。孙络者,即《脉度篇》所谓‘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也。秋取各经之输穴,如手太阴肺经太渊为输之类。冬取井荥,取井以泻阳逆。则阴经当刺井穴,如手太阴肺经少商为井之类。取荥以实阳气。( 则阳经当刺荥穴,如手阳明大肠经二间为荥之类。) ”[1]166-167四时邪气侵犯人体时,邪气侵犯深浅必各有不同,这便造成了针刺选穴时便有井、荥、输、经、合的不同。

3结语

马莳医籍训诂上承王冰,下启张志聪,对《内经》的注释发挥颇多,在注释篇名、分节注释、剖析医理、紧密联系临床等方面,见解独特。马莳善于针灸经脉,故对于《灵枢》的注解,远比《素问》注解水平要高。他的注本成为历史上第一部《灵枢》的全注本,尤其是对经脉、腧穴的注释,受到后世很大的推崇。汪昂在其《素问灵枢类纂约注》里评价说: “《灵枢》从前无注,其文字古奥,名数繁多,观者蹙额颦眉, 医率废而不读。至明始有马玄台之注,其疏经络穴道,颇为详明,可谓有功于后学。”[4]2-3纵观全书,马莳的注释并不是完美的,比如有些地方反复注释,过分详细,给人重复多余的感觉。虽然马莳在训诂学方面还有很多不足之处,但是他的杰出贡献是不可否认的,我们当取其精华,这样才能在中医训诂道路上走得更远。

摘要:马莳为全文注释《灵枢》的第一家,也是继王冰之后注释《素问》的第二家。他所注释的《内经》版本,是承前启后的所在,对后世有着极大的影响。研究马莳医籍训诂的特点,可以促进当前医籍训诂理论的进步和完善。本文通过对《素问注证发微》《灵枢注证发微》的研读及其训诂时代背景的研究,在充分了解其学术源承的基础上,总结出马莳医籍训诂的成就与特色,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创篇名注解、敢于提出前人错误注解、理论联系实际、见解独特。

上一篇:丙型肝炎肝硬化下一篇:随机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