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管理(通用12篇)
住院管理 篇1
《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明确提出“药学部门要建立以患者为中心的药学管理工作模式, 开展以合理用药为核心的临床药学工作, 参与临床疾病诊断、治疗, 提供药学服务, 提高医疗服务”, 上述规定明确指明了未来药房管理的发展方向, 本文将从药品管理、药学服务管理、人员素质管理、服务质量管理四个方面详细探讨如何科学合理的加强住院药房管理, 提高药学服务质量。
1 药品管理
药品作为人类防病、治病的基本药物, 其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关系人们的生命安全, 而药品管理是药品质量的根本保证, 因此必须通过以下五个方面加强对药品的全面控制, 保证药品安全有效[1]。第一, 加强药品的库存管理。为了全面掌握药品的账务情况, 医院可以借助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 对每天的药品清单进行登记, 药房负责人、药剂科负责人、药房会计、医院财务人员定期进行核对;第二, 加强药品的储存管理。药品的质量与药品的储藏条件息息相关, 因此要严格控制住院药房内的温度, 对于部分特别的药品要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上的储存条件进行分类储存, 对光敏物质 (如维生素k1、替加氟、硝普钠、左氧氟沙星等) 做避光储存, 对部分抗生素专门设置冷藏库;第三, 加强药品的有效期管理。药品有效期指在规定的储存条件下, 能够保持药品质量的期限, 这就要求住院药房在药品的使用过程中坚持“先产先发、先进先出”的原则,
另外需要管理人员定期检查气雾剂、糖浆剂、注射剂以及药品的有效期;第四, 完善药品的领用制度。按照规定住院药房一般库存1周使用量的药品, 每周派专人去药库领取需要的药品, 领取药品时要保证药品的包装完好无损, 药品在有效使用期限内;第五, 加强特殊药品的管理。对于一些精神药品、麻醉药品等特殊药品要严格按照《麻醉药品管理法》、《药品管理法》等法律法规管理, 另外此类药品的保管需要格外重视, 领取药品时必须有科主任、护士长、证明人、当事人签名。
2 药学服务管理
优质的药学服务要求药学服务人员不仅帮助患者理解并正确的使用药物, 而且还要与相关医生、护士交流服务心得, 提高服务质量, 药学服务也是医院药学工作的未来发展方向[2]。笔者所在医院在保证药品正常供应, 并提供价格合理、安全有效的优质药品服务的同时, 开展了以下三个方面的药学服务实践。第一, 选派有经验的资深药师走出药房, 深入临床, 主动与临床医生沟通交流, 做好药学服务工作, 如药师走进呼吸内科, 与医师共同探讨某种新型药物的治疗效果、副作用等;第二, 药学监督。定期抽查处方书写情况:药物禁忌、药物配伍、溶媒选择、重复用药、用法用量等, 进行不合理的用药分析, 对用药不合理、剂量不准确的予以登记并告知相关医生;第三, 用药指导。用药指导不仅指药物的依从性、品种、规格、剂量、注意事项、储存保管方法、服务方法, 还包括不同患者不同的给药方案, 用药过程的指导与监测。
3 人员素质管理
工作人员素质的高度将直接关系到药房工作质量的好坏, 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 第一, 加强工作人员的思想道德和职业素质教育[3]。良好的医德是每一位医务人员必须具备, 要积极引导药师热爱自己的职业, 提高医德, 以患者为中心, 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第二, 药学人员业务素质的管理。可以通过多渠道、多层次的在职学习, 组织新药说明书学习、业务知识学习, 不断更新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 同时定期组织工作总结会议, 科室人员轮番上阵, 共同探讨专业知识;第三, 强调责任性管理。为了对错误进行反思, 避免错误再犯, 可以建立科室内部差错登记制度;第四, 树立良好的形象。良好的形象、得体的举止、亲切的微笑、规范的语言是每一位药师所具备, 有利于医患沟通。
4 服务质量管理
住院部一般具有患者病程长、综合化疗多、大手术多、病种复杂、病情重以及疑难病症多的特点, 因此准确的药品调剂是重中之重, 这就需要提高配方准确率, 具体可以通过以下措施:实行双人调配核发制度;建立差错登记与分析制度;准确摆放相同包装不同品名的药品以及同名不同规格的药品;调剂药师的定期考核制度[4]。另外需要持续的质量改进措施, 如护士长加强宣传工作考核力度;加强护士的专业知识水平;提供健康教育平台, 定期要求资深专家组织知识讲座, 设立专门咨询宣传角, 鼓励患者提问;充分利用医院网站、宣传栏, 加强医保知识、进出院各种手续、康复期教育等的宣传力度。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民群众健康意识的增强, 传统的以“满足临床用药需求”的药剂工作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时代需求。本文中, 笔者将从药品管理、药学服务管理、人员素质管理、服务质量管理四个方面详细探讨如何科学合理的加强住院药房管理, 提高药学服务质量。
关键词:药房管理,药品管理,医学服务
参考文献
[1]田波.加强住院药房管理提高药学服务[J].中国药学导报, 2010, 7 (5) :149-150.
[2]姜小琴.住院药房管理的体会[J].中国现代医生, 2012, 50 (28) :116-119.
[3]陈美钦.我院开展药学服务实践体会[J].海峡药学, 2007, 19 (5) :115-116.
[4]韩春花.浅谈住院药房管理[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0, 4 (19) :256-257.
住院管理 篇2
为了保证医疗质量,保障患者生命安全,使患者从进院开始就能够得到客观科学的评估,医生能够做出详细科学的治疗计划,当病情变化的时候能够及时调整修改治疗方法,使患者得到科学有效的治疗,根据卫生部、卫生厅有关文件精神要求,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医院医务科、护理部联合制定住院患者管理制度。
一、具有中级职称及以上资质医务人员为就诊患者提供规范同质化服务
1、所有住院患者,入院后均由有中级职称及以上资质医务人员为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医师在入院记录中记录,护士在患者入院评估表中记录。
2、病情评估是指通过询问病史、体格检查、辅助检查结果等途径,根据疾病的诊疗规范,对患者的心理、生理、社会、经济状况、病情严重程度、全身状况、支持能力等做出综合评估,用于指导对患者的诊疗活动。
3、患者评估的重点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住院患者评估、手术前评估、麻醉评估、危重病人评估、住院患者再评估,包括手术后评估、出院前评估等。重点加强手术前、麻醉前、急危重患者、高龄患者的病情评估(具体分类详见住院患者评估表)
4、医护人员对患者的评估具有相互印证性,为患者的诊疗方案提供依据,医院职能部门定期实施检查、考核、评价和监管患者评估工作,对考核结果定期分析,及时反馈,落实整改,保证医疗质量。
二、科室严格按照临床诊疗指南、规范及药物临床应用指南、临床路径,规范诊疗行为
1、各临床科室应参照各级卫生行政部门、专业学术团体制定的的《诊疗指南》与《操作规范》,结合我院现有资源,制定本专业主要病种的《诊疗指南》及各项诊疗操作的《操作规范》;
2、各科室应根据医学的发展需要,每年定期对临床指南及规范进行更新与改进,禁止使用已明显落后或不再适用的指南及规范,具体工作由科室主任负责,在本科室内落实完成。新的《诊疗指南》与《操作规范》应先培训、后执行。
3、严格规范临床指南/规范的临床准入制度,凡引进本院尚未使用的新临床指南/规范,首先需由本专业科室进行可行性研究,在确认其安全性、有效性及实用性评定基础上,本着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进行临床实践,经科室集中讨论和科主任同意后,填写“临床指南/规范更新申请表”交医务科,由医务科抽调医疗质量与管理委员会至少3名相关专家进行评估。
4、医务科负责收集、整理各临床科室制定的《诊疗指南》与《操作规范》,定制成册,并负责对各科室的培训及执行情况进行监督管 理。每年更新需要≥5%,至少每两年组织对各科室的《诊疗指南》与《操作规范》进行重新修订。
5、各科室在执行过程中发现原指南/规范存在缺陷,应及时进行修改,并提供充分的修改理由,如卫生部、卫生厅或权威医疗机构的修改依据。
6、按照重庆市卫计委要求及医院要求,科室按照文件要求执行临床路径,达到相应文件要求。
7、按照临床诊疗指南、规范及药物临床应用指南要求,明确排除禁忌,选择适宜的临床检查,对于有创检查,需要完善知情同意告知,并向患者充分说明,征得患者同意并签字认可;
8、依据相应检查及诊断结果,对诊疗计划进行变更和调整;对重要的检查、诊断阳性与阴性结果的分析与评价意见应记录在病程记录中。
四、规范使用与管理抗菌药物、肠道外营养疗法、激素类药物与血液制剂的使用指南或规范与肿瘤化学治疗等特殊药物的规范使用
1、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实行分级管理。根据安全性、疗效、细菌耐药性、价格等因素,将抗菌药物分为三级:非限制使用级、限制使用级与特殊使用级。根据抗菌药物分级,按使用权限将临床医师分级如下:一级权限医师、二级权限医师和三级权限医师;
2、药剂科每月对全院25%具备抗菌药物处方权的医生所开具的处方进行点评,每名医师不少于50份处方。点评结果在内网上进行公示。医院每月根据点评结果,对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医师,予以表 彰和奖励;对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前10名的医师,在全院进行通报;点评结果纳入科室和医务人员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按月兑现。
3、医师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取消其抗菌药物处方权: 1)抗菌药物培训考核不合格;
2)未按照规定开具抗菌药物处方造成严重后果的; 3)未按规定使用抗菌药物造成严重后果的; 4)开具抗菌药物处方牟取私利的。
4、严格掌握糖皮质激素治疗的适应证。糖皮质激素是一类临床适应证尤其是相对适应证较广的药物,但是,临床应用存在未严格按照适应证给药,如单纯以退热和止痛为目的使用糖皮质激素,特别是在感染性疾病中以退热和止痛为目的使用。
5、注意停药反应和反跳现象。糖皮质激素减量应在严密观察病情与糖皮质激素反应的前提下个体化处理,要注意可能出现的以下现象:
①停药反应:长期中或大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时,减量过快或突然停用可出现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样症状,轻者表现为精神萎靡、乏力、食欲减退、关节和肌肉疼痛,重者可出现发热、恶心、呕吐、低血压等,危重者甚至发生肾上腺皮质危象,需及时抢救。
②反跳现象:在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时,减量过快或突然停用可使原发病复发或加重,应恢复糖皮质激素治疗并常需加大剂量,稳定后再慢慢减量。
6、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同医务科每年对临床科室的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使用情况进行1-2次专项点评,并对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干预,进行持续质量改进;医院将糖皮质激素合理使用纳入医疗质量和综合目标管理考核;
7、医护人员应掌握抗肿瘤药物的相关不良反应及药液渗漏发生时的应急预案和处置办法。一旦出现给药部位药液渗出,需及时采取相应的对症处理,以减轻对患者造成的局部损害。有较大刺激性的药物应采取深静脉给药方式;
8、医院药事管理和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全面负责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促进、指导、监督抗肿瘤药物临床合理应用。定期组织开展安全与合理用药知识培训;定期或不定期进行监督检查,对不安全使用、不合理用药情况提出纠正与改进意见;
五、加强住院诊疗活动质量管理
1、科室诊疗小组组长须由副主任医师及以上人员担任。对本组收治患者的诊疗活动承担责任,确保医疗质量与安全。组长的产生应由科室推荐上报医务科,医务科报院长办公室批准,并将诊疗小组组成人员名单在医院内公示,人事科备案。若诊疗小组组长人员变动,应按诊疗小组组长任免程序办理。
2、组内根据患者的病情评估,制订出适宜的诊疗方案,包括检查、治疗、护理计划等;实行组内联合查房制度,针对患者的病情需要,及时调整诊疗方案。
3、诊疗小组必须对该小组分管患者的所有诊疗工作负责,应严格执行三级医师负责制和诊疗小组负责制。科主任和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每月对各个诊疗小组的工作进行考核,结果与该组的绩效考核挂钩,并做好相关记录。
4、医院职能部门对住院诊疗进行质量监督管理,通过病历质控要求上级医师对诊疗方案核准率达100%。
六、建立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体系
1、科主任为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科室医疗保健质量与安全管理,执行医疗保健质量与安全管理和持续改进相关任务。科主任根据医院的医疗保健质量与安全管理计划制定科室医疗保健质量与安全管理控制指标及持续改进计划,制定每月管理重点内容,组织落实与考评,主持全科医疗保健质量月、季、分析会议
2、科室要做好日常医疗保健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根据科室特点进行医疗保健质量、安全管理检查、评价,每月自查一次,平时随机抽查。月底召开科室医疗保障质量与安全管理会议,对本月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制定整改措施,进行效果评价,记录在持续改进本上,由科主任审阅后签字负责。职能部门在医疗保健质量与安全管理查房中提出的意见科室要组织反馈和整改落实,有持续改进记录。
七、院内会诊及医师外出会诊管理
1、多学科会诊由医务科牵头,各学科主任协调,各主要学科的专家参与,对诊疗过程中遇到的疑难和复杂病例进行讨论,共同商讨患者的诊断,为其制定最佳的综合治疗方案。对不能确诊的疑难重症患者或经复诊仍不能确诊者,首诊科室对患者诊治全面负责,严禁推诿,贻误病情。
2、对需要多学科会诊的患者,经患者或家属同意后由首诊医师或接诊医师填写《重庆市妇幼保健院多学科综合诊疗会诊申请表》并交到医务科,医务科根据《重庆市妇幼保健院多学科综合诊疗会诊申请表》的内容通知相关科室参加多学科会诊。
3、医务科须定期分析评价多学科会诊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 中存在的不足,持续改进多学科会诊质量,并反馈给相关临床、医技科室。
4、对于院外会诊的、医务科在接到会诊邀请电话及会诊邀请函,了解需会诊患者情况、邀请医院、会诊目的及时间后,及时与相应科室负责人联系,在不影响本科室正常业务工作和医疗安全的前提下,科室应及时安排副高职称以上(特殊情况下可派高年资主治医师)的医师外出会诊。夜间、法定节假日受邀的急会诊,由医院行政总值班行使外出会诊联系职责,联系相应科室二线医生,用电话或者电子邮件等方式提出会诊邀请的,应当及时补办书面手续,并加盖医院公章后交我院医务科。
5、医师在外出会诊时不得违反规定接受邀请会诊医院的报酬,不得收受或者索要患者及其家属的钱物,不得牟取其他不正当利益。原则上邀请会诊医院支付会诊费用应当统一支付给会诊医院;如条件不允许,邀请会诊医院可现场交付会诊医师本人,由会诊医师上缴医院财务科。医院按照收取会诊费的80%支付给会诊医师。医师会诊完毕后,应要求邀请会诊医院填写《重庆市妇幼保健院院外会诊追踪评价表》,加盖公章后交回本院医务科。
6、医务科建立医师外出会诊管理档案,加强对医师外出会诊的管理,涉及违规、违纪的行为应及时向院领导汇报,并将医师外出会诊情况与其考核相结合。
八、严格出院随访的管理
1、护士严格执行出院医嘱,按照出院病人工作流程协助病人办 理出院;认真做好出院病人的健康教育工作;对即将出院的病人、将出院的注意事项如:信息、活动、饮食、用药、复查等告诉病人;针对不同疾病制定相应的健康知识手册,交给病人及家属,以便出院后进一步阅读和掌握;科室建立出院登记本,记录患者姓名、地址、联系电话,以便进行随访和指导,同时将科里的电话及负责护士姓名留给患者,有事随时可以联系;
2、病员出院一周内,由主管医师主动对病员进行跟踪、随访确保患者对医院的服务质量满意,科主任为科室随访的总负责人,对随访工作负有监督管理责任。
九、加强院科两级住院病历质量控制体系
1、成立病历质量管理委员会:医院院长担任主任,成员由主管副院长、医务科科长、护理部主任、临床科室主任组成,负责全院病历质量统筹管理工作。有院级病历质控小组:主管副院长担任组长,成员由相关职能科室人员及院级病历质控医师组成,负责全院病历质量检查与持续改进工作。成立科室病历质控小组:科主任担任组长,成员由科室病历质控医师、病区护士长、质控护士组成,负责本科室病历质控工作。
2、建立住院病历质量监控与评价的信息化系统,职能部门履行监管职责,每季度有相应的评价、分析及反馈记录
十、对全院住院患者平均住院日及超过30天的患者进行管理评价
1、入院前能做的或能够预约的检查、检验项目全部在门诊完成,提高门诊诊断的确诊符合率,规范诊疗行为,开展单病种质量管理和 临床路径工作。
2、提高科间会诊质量及效率,严禁出现推诿、推责和以大量辅助检查代替会诊意见的现象,提高床位有效使用率。
3、开展日间手术及择期手术预约管理等,可以通过医疗流程优化、合理配备人员及手术设备,充分发挥麻醉复苏室的作用,延长手术室的开放时间,缩短连台手术衔接时间和休息日开展择期手术。
4、科室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核心制度,严格控制住院患者住院时间,凡住院超过30天的患者,各临床科室必须严格监控和加强管理。科室对住院时间超过30天的患者应作为大查房重点,每月定期对患者长时间住院的原因进行讨论、分析和汇总;
住院精神病患者探视的安全管理 篇3
【摘要】 目的 探讨探视时如何防止危险品流入病房和确保病房及病人安全。方法 分析探视的作用和严格执行探视制度的意义,研究对患者及探视家属加强安全意识教育的措施。结果 针对性的提出了积极宣教;选择适宜探视时机;选择合适探视人;不携带危险物品;注意沟通技巧等有效措施。结论 加强对探视全程的安全管理,有利于患者的病情康复,能够防止意外发生。
【关键词】 精神 探视 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R47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3-0579-01
要做好精神护理管理,住院精神病人的家属探视管理是其中一部分。住院患者既需要得到家属的关爱,更需要在探视过程中保证患者的安全,防止一切不安全事件的发生。
精神科患者一般采取封闭式管理,患者家属到医院探视,不同程度地对患者的病情治疗和康复起着积极的作用。但是对精神病患者特殊病种来说,探视时,如果家属缺乏安全意识,易导致患者病情反复,甚至发生意外事件。本文就如何加强对探视家属的安全意识的教育,让家属掌握探视时机、注意事项、与患者的沟通技巧等,有效促进患者康复,做了详细阐述,报告如下。
1.1探视前,根据相关规章制度的规定,探视对象一般在住院两周之后,病情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可来院探视的必须是患者本人的直系亲属,这样有利于保护病人的隐私。住院患者必须在经管医生同意的情况下方可让其探视,接待护士要加强责任心,细心,对探视过程中出现的应激事件能较好应对,最好能相对固定值班人员。探视前应检查带入物品(加强对安全物品的检查)。
1.2探视中,家属进入探视间后让其在探视记录本上签字,并注明关系。在家属与病人交谈的過程中,护理人员应尽量回避,给患者和家属一些私人空间,以尊重家属和病人的隐私权,但不能离开值班人员的视线,以便适时观察病人的情绪、行为的变化,一旦病人出现情绪不稳或冲动行为,应立即终止探视,劝离家属离院,宣教相关探视规定(尤其首次探视家属),避免家属受到伤害,稳定病人的情绪。注意观察病人情绪变化,同时做好交接班。
1.3探视结束时,先请患者家属离开,再次查看患者物品,避免烟、打火机、现金及手机等带入病区。同时要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了解这次探视给患者病情带来的正面影响还是负面影响,患者情绪变化等。对有思想波动的患者应做好心理疏导工作。另外对于无家属来探视的患者也应做好安抚工作,维持病区秩序。
讨论
精神科家属探视安全管理是护理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也是衡量护理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1]。做好探视的人性化安全管理是今后在护理工作中需要努力和发展的方向。对于精神病患者探视可以让他们消除顾虑、缓解思亲之情,得到家人的支持和鼓励,促进疾病康复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恢复。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部分患者情绪波动,影响病情的稳定,导致疾病复发。因此探视是项艰巨而重要的工作,把握好探视时机、注意探视防护及安全,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在非探视时间要求探视的应得到经管医生或科主任同意方可探视。加强对来访家属的安全教育及相关疾病知识宣教,配合医护人员工作对将对探视工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对住院患者陪护管理的探讨 篇4
关键词:住院,陪护管理
医院的管理系统工程复杂且重要。住院病人陪护一直是困扰医院病房管理的一大难题, 在一般情况下, 家属陪护或请护工陪护是目前医患双方普遍采取的一种陪护方式。需要长期陪护的住院患者主要是老年人和重病患者, 有条件的家庭往往由家属陪护, 但随着核心家庭的增多和社会竞争的加剧, 越来越多的家庭很难抽出专人长期照顾病人, 只能出资到社会上雇人来陪护。这些人绝大部分受教育程度较低, 没有受过护理训练, 不仅陪护水平低, 而且也难管理。由于缺乏统一管理, 部分陪护人员不遵守病房的规章制度, 如私自用电煮饭, 给医院造成安全隐患;在病房喝酒、深夜看电视、影响病人休息;私藏被服、用医院开水洗衣物、开空调不关门窗等占用、浪费医院的资源。甚至有聚众赌“六合彩”等违法行为, 有的医院还出现陪护人员殴打医院配餐员的事件……所有这些, 严重干扰了医疗护理工作的正常进行, 影响医护质量和医院的声誉。
1 具体实施方法
1.1 规范陪护用人制度
由医院设立专门管理部门 (例如设立陪护管理科) , 统一招聘人员, 统筹安排岗位。由陪护管理处按照一定的标准向社会公开招聘专职陪护。由于临床陪护的工作较特殊, 所以招聘中尤应注意倾向于那些文化水平相对较高 (如初中文化水平以上) 年纪较轻、体健和能吃苦的人员。经陪护管理处面试、岗前培训, 试用合格后上岗。上岗后统一着装、佩戴胸牌以增强责任意识, 做好陪护工作。
对于陪护人员, 应当按照医院总体要求, 根据各病区对陪护的需要, 统一调度安排, 制定陪护流程, 流程包括:病人或家属向护士站提出要求→护士填写陪护申请单 (包括病人基本情况、病情诊断及对护理人员的要求、病人或家属的意见、护士意见等) →陪护管理处审核后安排陪护人员→病人 (或家属) 、陪护人员、陪护管理处签订陪护协议→实施陪护。
1.2 对陪护人员实行职业化教育, 针对其工作特点进行专业化管理
陪护人员工作特殊, 常常需要24h吃住在病房, 其工作范围主要包括病人的生活护理, 如擦身、翻身、叩背、洗头、洗脸、剪指甲、喂食、协助大小便等等。同时, 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协助病人进行功能锻炼, 接送病人检查、治疗, 并保证其安全, 还应及时将患者的病情变化及心理状况向医护人员汇报[1]。由于陪护工作繁琐、辛苦, 工作时间长, 一段时间后往往易出现责任心减退、工作不认真的情况, 因此, 由所在科室护士参与陪护人员的监管也极为重要[2]。
1.3 明确奖惩措施
对陪护人员的工作进行绩效考核, 陪护过程中及陪护结束后, 陪护管理处还应当到病人或护士中间进行用工情况反馈, 奖罚分明, 以利于监管。
陪护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应做到经常性巡视病房, 调查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护士对陪护人员的满意度, 合格者继续留用, 不合格者辞退, 优秀者树为榜样并给予物质及精神奖励, 甚至可以根据陪护人员的工作年限、服务质量等将陪护人员分为若干级别, 按不同级别取酬。对工作中出现的差错、事故、纠纷及投诉问题, 应由陪护管理部门及时协调处理。
1.4 医院应定期组织陪护人员进行体检和健康教育
一方面, 体现对他们的关心;另一方面, 避免交叉感染。总之, 要做好陪护人员的管理, 处理好与陪护人员的关系, 建立医疗和陪护沟通渠道, 提高病人及陪护人员的满意度, 从深层次上实施护理服务, 使他们信赖医院, 从而有效地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2 对陪护人员专业管理的好处
2.1 使病区管理更为有效
由于实施患者陪护统一管理, 浪费水电现象以及一些陪护人员不配合医疗护理工作的现象得以解决。
2.2 方便了患者及家属
实行陪护统一管理, 患者及家属不再因到处找合适且可靠的陪护而犯愁。实行陪护统一管理, 也规范了陪护人员的收费标准, 避免因费用问题导致双方发生争执而影响陪护质量。
2.3 有利于提高护士的工作质量
实施陪护统一管理后, 陪护人员不但承担陪护工作, 还可从事一些非专业、非技术性的护理工作, 如翻身、按摩等, 还可根据患者情况提醒患者需要注意的饮食禁忌和适宜体位, 指导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活动等, 这样, 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 护士可以抽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观察病情, 促进护理工作质量的提高, 还可以抽出更多的时间分析、总结护理经验, 有更多的时间与同行进行学术交流。
3 讨论
病房陪护水平的高低, 会影响医护方案的实施, 进而影响病人的康复。不经过相应的卫生知识培训的陪护人员, 即使有做好工作的良好愿望, 却有时好心办坏事, 给医患双方带来不必要的痛苦和损失。没有专业部门的管理, 人员多秩序乱的现象得不到改善, 这会给医疗护理工作带来诸多不便。而且病房陪护问题也是医院病房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的一项主要指标。鉴于目前我国的医疗条件和国情, 实行陪护的统一管理是目前医院解决陪护多、陪护管理复杂的最有效、最实用的方法。
参考文献
[1]李礼义, 宋乐平, 刘翠兰.住院患者陪护医院统一管理的实施与评价[J].医院管理论坛, 2007, 3 (125) :59~61.
住院病案管理制度 篇5
1.门诊病案、住院病案由病案室统一管理。
2.患者住院期间,病案由病房护理人员负责,不得随意携带出病房。
3.患者如需做辅助检查或到院外检查时,病房应派人负责保管病案,转院治疗时,应由主管医生写出病历摘要,交给患者,不得把病案带走。
4.患者出院时,医师签字在患者出院前完成。病案要填写完整,因特殊情况内容没有完成者,应在两日内主管医师填补完整。
5.医生、护士和有关人员要爱护病案,借阅和使用期间,要妥善保管,并负有保密责任。对病案不得自行拆卸、涂改、玷污、破坏或失散,违者必究。
6.本院职工及家属的病历一律由病案室保管,私人不得扣留。
7.出院病案一经开出,病区任何人不得擅自扣留,如有特殊需要,必须待病案室登记、装订后经医务科批准,凭批条办理借阅。
8.对出院交回的病历,病区必须把化验单粘贴好,对病历交回病案室后回来的化验单、检查报告单及时交给病案室人员,由病案室负责粘贴在病历内。
医院住院处管理的常见问题及对策 篇6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8.616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2912-01
住院处为医院比较重要的科室,其负责整个医院住院患者的各项相关事宜的办理,也是患者住院第一需要接触的科室,但医院领导多忽视住院处的管理职能,使住院处缺乏管理意识,某种程度上也对整个医院的形象有一定影响。故笔者对此科室的各项工作易于发生的问题和相应对策进行探讨,以利于提高整体工作效率和效果。
1 科室易于发生的问题情况
1.1 科室中各项设备易于出现的问题 此科室要对患者进行住院手续的办理,故应和患者进行各项事宜的沟通交流。但现今医院窗口设置的不合理以及缺乏语音提示、对讲系统等问题都会影响沟通,致使交流不畅。此外,入院、出院窗口过少导致患者排队的情况时有发生,致使患者有很多怨言。
1.2 患者的各项信息收集不全面 办理手续时应认真详细填写家庭地址、身份证号码、家属姓名以及联系电话,可部分患者认为入院的这些资料没什么用处,故在填写时不细致,致使资料不完整,也有患者对自身是否属于哪种医保不了解。资料的不完整对费用、治疗等都有一定的影响,也会致使纠纷产生。
1.3 患者住院费用预交等问题 现今针对各项疾病的治疗都有一定预交费用的要求,但一直以来开展效果不好,执行起来比较困难。另外医生对治疗费用没有一定的概念,致使预交费用和实际费用相差很大,或因为患者的经济情况不好而致使预交款数量不够合理,虽住院期间多次催款仍有拒不交费的现象,以致发生漏交、逃交等现象,致使医院受到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1.4 在患者出院时再次进行核算的情况较多 患者出院结账已经办理之后因为各种因素而必须再次进行结账的办理现象即为出院重新结算。此情况多因为医疗人员遗忘、费用计算错误等原因所导致,这导致工作人员重复工作,且影响医院的整体形象。
2 针对措施
2.1 对住院处的各项设施进行完善 住院处的硬件设备可保证工作效率,让患者的等待时间明显减少。工作人员可多利用时间与患者进行交流,交代各项事项,让患者清楚。等候期间可给予患者提供舒适的环境。这样既减少了差错,又提高了服务档次。工作效率得到明显提高,可对整体医院的形象有所提升。
2.2 加强管理 为确保患者信息的准确完整,住院处设立咨询服务台,指导如何填写入院登记表,并帮助有困难的患者填写。服务台还可接受住院患者的各种咨询,既方便了患者,也保证了住院患者信息的完整、准确。
关于预交住院押金严格执行规定,如需例外,必须有科主任签字并担保,而且住院后必须在规定时间内补齐。住院期间如费用超支,计算机系统会自动提示,并且不能输入医嘱、检查、化验、取药等。
患儿住院期间的护理安全管理 篇7
1临床资料
本病区为儿内科病区。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共收治患儿 2560 例, 其中新生儿 121 例, 1月至1岁为 765 例, 1岁至3岁980 例, 3岁以上 694 例。病种有过敏性紫癜、肺炎、上呼吸道感染、川崎病、新生儿窒息、新生儿肺炎、新生儿高胆素血症、儿童哮喘等。
2结果
2007年3月至2009年2月 9/2385例下降至2009年3月至2011年2月2/2560 例。
3安全管理
3.1 患儿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
3.1.1 意外事件
小儿身心未成熟, 缺乏适应及满足需要的能力, 依赖性较强, 合作性差, 需特别的保护和照顾, 小儿好奇、好动, 缺乏经验, 容易发生各种意外[2]。由于患儿自我控制能力差, 乐于模仿。护士宣教不到位, 家长对其疏于防范, 容易发生坠床、跌倒、走失、利器刺伤, 静脉留置针意外拔管造成出血等意外事件。
3.1.2 仪器使用失灵
新生儿暖箱、蓝光箱使用时机器失灵, 致设置的箱温与实际箱温不符, 未能及时发现, 易发生患儿烫伤、冻伤。红外线照射时, 未能做到全程看护, 距离过近, 导致烫伤。蓝光照射时, 未能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新生儿眼睛及会阴部保护不当而伤及患儿。
3.1.3 用药安全隐患
护士业务知识缺乏, 执行错误医嘱, 药物剂量、剂型错误, 注射器选择不合适造成药物剂量不精确。在抢救过程中执行医嘱时查对不严谨, 用药错误或重复用药, 对新药缺乏了解, 家长对用药知识缺乏一定的了解, 导致未用药或重复用药。护士巡视、观察不到位, 化疗药物、高渗药物的外渗等导致肢体肿胀、坏死。
3.1.4 气管异物和窒息
因所给食物的种类, 进食的方法时间等, 导致异物呛入气管。新生儿因喂奶不当奶液呛入气道, 患儿呼吸道分泌物多而未能及时吸痰引起窒息。
3.1.5 物品药品保管不当
针头、剪刀等利器未能及时收回导致针刺伤, 氧气瓶、热水瓶未放到指定位置, 外用药与内服药未严格分开、未妥善保管导致误服。
3.2 安全管理对策
3.2.1 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是护理安全的保证。
根据医院护理管理规范要求, 结合本病区的具体情况, 制定出护理安全管理相关制度和措施, 突发及意外事件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并组织认真学习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 以及相关的法律知识, 提高法律意识, 使护士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
3.2.2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构建护理安全文化。
患儿刚入院时, 护士应以真诚热情的服务接待每一位患儿及家长。运用熟练的护理礼仪、沟通技巧与患儿及家长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细致讲解病区环境、医院规章制度、疾病知识、及相关安全知识的宣教, 提高患儿及家长对不安全因素的认识和预防, 耐心解释患儿及家长提出的问题。经常深入病房了解患儿及家长内心的想法, 设法满足每一位患儿及家长的需求。
3.2.3 加强重点环节的安全管理。
(1) 加强各种意外事件的防范。儿科病床应加床栏, 高度适宜, 以使患儿不能爬出为宜, 禁止患儿伏在床栏上, 患儿上床后及时拉好床栏。纱门纱窗要有插销及时关紧, 定时检修。桌椅边缘光滑并定期检修, 阳台有栏杆, 并设有“禁止攀爬”的警示牌。地面清洁干燥, 不可乱扔果皮和杂物等, 以防滑倒。卫生间有防滑标识。热水瓶应放在固定位置, 小孩不易触及, 并让小孩远离热饭热菜, 远离电源, 微波炉有使用注意事项及“小心烫伤”的标识。外出活动时家长全程陪护, 以防走失, 教育儿童遵守医院规章制度, 不得私自外出。氧气瓶固定并放在指定位置, 输液架固定牢固。禁止小孩玩刀、剪子、筷子等物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操作完毕后及时收回不安全物品:如针头、剪刀等。输液时家长勿擅自调节滴速, 护士经常巡视病房, 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2) 仪器应建立使用登记并专人定期检查并记录。使用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暖箱、蓝光箱使用时加强巡视, 密切观察箱温、体温的变化, 严格交接班。使用烤灯时做到全程陪护。 (3) 加强临床用药安全管理。a、加强对药物知识的学习, 满足工作的需要, 对于新药利用晨间早会的时间, 组织护士认真学习说明书, 并作为提问内容, 掌握药物的剂量、用药途径、注意事项等, 根据药品的说明书选择正确的溶媒和给药途径。b、使用化疗药物和高渗药物时宜选择粗直的血管, 加强巡视, 一旦外渗及时处理。c、对于小剂量药物、特殊药物需用1 ml注射器, 确保药物剂量精确, 严格三查七对。d、抢救患者执行口头医嘱需复诵一遍, 确保无误方可执行, 并保留空安瓿, 经第二人核对后方可弃去。e、剧毒药、麻醉药应加锁放在指定处, 班班交接。f、对家长加强用药知识的宣教, 讲明正确正规的优点, 增强用药依从性, 促使遵医行为的产生。对暂外出的患儿, 建立温馨提示卡, 放置床头柜上, 提醒回病室后与护士联系。 (4) 防止气管意物和窒息 指导家长勿患儿进食易致气管意物的食品。在患儿哭闹、大笑、进行护理操作时, 禁止喂食, 以免食物呛入气管。较小患儿喂药时, 需将其溶解后少量多次喂服, 不可强行灌入, 也不可捏鼻喂药。人工喂养时不采用奶眼过大的奶头喂奶, 以防误吸。喂奶后不宜频繁翻身、换尿布、逗患儿嘻笑。家长应认真看护患儿, 不让小孩玩细扣、硬币等小物件, 以及细小的拼装玩具, 以防误入气道。对于危重、虚弱的患儿、新生儿勿将盖被捂住口鼻, 对痰液多者, 协助翻身拍背, 必要时吸痰。
4小结
护理安全管理的实质是把以往发生不安全事件后的被动处理, 变为发生不安全事件前的积极预防, 使护理人员积极主动地发现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和危险因素, 将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儿科护士服务对象时一群特殊群体, 通过不断加强自身专业技术的学习, 强化护理安全管理, 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确保以“患儿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贯穿于整个护理过程中, 可以有效地避免安全隐患的发生, 保证患儿住院期间的安全。
参考文献
[1]李继平.护理管理学.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173-174.
住院病区药品管理检查结果的分析 篇8
1 资料与方法
资料来源于我院中心药房于2011年6月14~16日, 对住院病区37个科室的药品管理情况进行的定向检查结果。采用分类法从药品有效期管理、药品基数管理、冰箱药品管理、抢救车药品管理以及“麻、毒、一类精神药品”等特殊药品和高危药品的管理五个方面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存有近期药品的科室有12个, 近期药品数量较少;存有过期药品的科室有3个, 过期药品数量很少;存有停用药品的科室有9个, 停用药品数量较少;存有变质药品的科室有3个, 变质药品数量很少。
2.2 冰箱药品管理情况检查结果显示, 大部分的病区严格按照药品贮存条件来保管药品。只有一个科室出现一个品种没按规定放冰箱保存, 两个科室将没有要求用冰箱保存的3个品种放进冰箱保存。
2.3 麻、毒、一类精神药品要求有专人负责管理, 专账登记, 专柜加锁保管, 有交接班登记制度 (病房要求每班交接在麻、毒、一类精神药品点数簿签名, 每次使用则填写麻、毒、第一类精神药品使用登记簿, 并双签名, 护长每周检查并用红笔签名。) 要求账物相符。二类精神药品及高危药品的存放要求作特别标识并另放。
在检查中, 麻、毒、一类精神等特殊药品的管理中没有出现账物不符的情况, 但部分高危药品没有特殊标识的情况比较普遍。
2.4 住院病区的抢救车药品一般采用“封条管理”, 即每月一封, 每日一查。每月由秘书班护士或专人查封、校对, 双人签名。每日由秘书班护士检查封条, 并在急救车检查登记簿上签名。现检查中因使用频密而出现无检查封条的科室有13个, 占科室总数的35.14%;另有3个科室的缺查封条签名, 占科室总数的8.11%。
2.5 药品基数管理检查结果显示, 大多数病区存药大于所设药品基数, 但药品积压情况不严重。在37个病区中, 只有一个科室有部分冰箱药品积存过多;一个科室有一个常温保存品种积存过多。
3 讨论
3.1 如何保证使用新鲜药品
37个科室药品管理调查结果显示, 只有两个科室有积压药品现象, 占总数的5.41%;但存有近期药品的科室却有12个, 占总数的32.43%。保证使用新鲜药品应重点加强近期药品的管理。调查结果还显示, 大多存有近期药品的科室在近期药品的标识管理方面的工作不如没有近期药品的科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保证使用新鲜药品:A 完善对近期药品进行标识的检查制度, 提高近期药品标识工作执行力;B 标识后的近期药品分开摆放;C 对近期药品及时进行调剂;D 加强积存药品过多科室的警示和培训。
3.2 如何保证使用安全药品
37个科室药品管理调查结果显示, 有没按规定使用冰箱保存相关药品现象的科室以及有过期药品和变质药品的科室均只有3个, 均占总数的8.11%;而存有停用药品的科室却有9个, 占总数的24.32%。医务人员对过期药品和变质药品的危害感知和重视程度明显高于停用药品, 这属于正常现象。但是, 提醒医务人员特别是药学工作人员应同样重视停用药品的潜在危害, 毕竟停用的原因多种多样, 其中不排除可能存在有致命原因。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保证使用安全药品:A 完善对药品有限期和外观性状进行定期检查的制度, 敦促各科室将过期药品和变质药品及时报废。 B 制定停用药品通知接收、阅读签名确认制度, 敦促各科室将停用药品及时退回中心药房统一处理。 C 利用业务学习等机会加强停用药品潜在危害的宣传和冰箱药品储存的常识讲座。
3.3 重视抢救车药品管理
抢救车药品直接用于紧急情况, 稍有疏漏, 后果都有可能非常严重。因此, 各科室必须重视抢救车药品的管理。如何明确责任, 提高现有的每月一封, 每日一查等急救车管理制度的执行力, 最大限度降低因急救药品问题出现事故的发生概率, 是考验各科室负责人智慧的重要课题之一, 提醒相关人员给予高度重视。
3.4 加强高危药品管理知识宣传
在麻醉药品、有毒药品、精神药品等特殊药品管理方面, 检查结果也显示出一组耐人寻味的特殊数据:“账物不符”为0, 是所有接受检查科室中惟一全部科室都没有出现问题的项目;而高危药品没有特殊标识却是所有接受检查科室中几乎全部科室都出现问题的项目, 37个科室有35个出现该问题, 比例高达94.59%。为避免特殊药品使用差错发生于不起眼的细节, 有必要对各科室医务人员, 特别是药学人员进行系统的特殊药品管理及相关知识的培训和宣传, 全面各科室对高危药品的管理成效。
3.5 中心药房对住院病区药品管理所起的作用
目前, 各科室药品管理主要由各病区护理人员兼任, 缺乏专人管理。由非药学人员管理药品, 由于缺乏药学专业知识的指导, 容易造成病区药品管理不到位的情况发生。这应该是很多医院都存在的普遍问题。加强药品管理和使用知识的培训及信息交流, 由中心药房牵头, 开展以业务讲座、资料宣传等方式传授药学知识, 并定期对病区药品管理情况进行检查, 及时了解病区药品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研究解决方案, 帮助病区管理好药品, 充分发挥中心药房的监督、指导作用。很多医院应该都有类似的制度和措施[1]。
参考文献
老年患者住院期间的安全管理 篇9
关键词:老年患者,住院期间,安全管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6月至2013年6月在本科住院的1620例65岁以上老年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 男920例, 女700例, 平均年龄70岁;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706例, 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914例。疾病谱包括脑梗塞、帕金森综合症、脑出血后遗症、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肺炎、慢性肾炎、小脑疾病、肿瘤患者等。
1.2 方法
本科对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的住院患者实施安全健康教育, 而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的住院患者实施了规范安全管理, 具体内容如下。
1.2.1 防跌倒的安全管理
跌倒是一种常见的老年综合症, 而老年患者由于生理功能减退、反应迟钝、疾病影响等因素容易发生跌倒, 发生跌倒的患者原发病常见于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特别是脑血管意外占37.5%[1]。这可能是病情引起头晕、一过性黑矇、双下肢乏力、神志模糊等而导致跌倒, 或与药物的副作用有关, 特别是降压药、降糖药、镇静药等。环境因素:如病房、厕所地面太滑、物体绊倒、地面有阶梯或不平、光线不好等原因导致跌倒也常见。个人安全意识淡薄, 过高评估自我自理能力。管理对策: (1) 入院时及住院期间筛查高风险的人群:如观察患者神志、反应能力、肢体活动情况、生活自理能力、是否有头晕史、跌倒史、了解疾病史等, 跌倒风险评分≥45分属跌倒高风险人群, 启用跌倒专科护理单, 床尾挂“挂防跌倒”标识牌, 每天行跌倒风险评估, 做好防跌倒安全知识宣教[2]。 (2) 环境因素管理:保持病房光线明亮、地面干洁、无高低不平、无障碍物、拖鞋合适, 防滑衣裤避免过长, 厕所有坐厕和扶手, 家具摆放合理、床铺高度适中, 楼梯、电梯、走廊有扶手, 尽量减少环境因素引起的跌倒。 (3) 安全知识宣教:教会患者提高自我判断、自我调节和自我保护能力, 凡事量力而行, 如出现头晕, 黑ā、双下肢乏力等应立即就地蹲下, 呼叫救助, 如果继续前行, 这样会因为头重脚轻或体位改变、视物模糊等而跌倒造成外伤, 平时动作避免过急或过快, 重视3个30秒, 如每天起床前卧床30s, 在床上坐30s, 再在床边站30s, 无不适症状才行走[3]。外出要有陪人陪护, 行走不便使用轮椅或平车护送检查, 双下肢乏力的患者上床栏并嘱患者勿单独离床活动, 并24 h留陪人, 加强生活护理, 把患者常用物品放于易取的位置, 并加强药物副作用的安全宣教,
1.2.2 防走失的安全管理
对于有走失史及老年痴呆症的患者、脑瘤、脑血管意外、定向力障碍等患者应加强防走失管理, 24 h留陪人看护, 并带好手腕带及防走失标识, 并在标识牌上写好家属联系电话, 一旦发现患者走失, 立即向科主任、护长、医院总值、保安队、家属等报告, 写好护理记录。
1.2.3 防自杀的安全管理
对于有自杀史、家庭关系差、经济差、病情反复难治愈、疼痛难缓解、癔症、抑郁症等患者, 要加强患者言行的观察, 发现异常行为, 如平时多话的变得沉默寡言、写遗嘱, 交代后事, 经常与护士谈到有关死地事情, 或望着窗外长时间发呆等, 护士应每班交班, 加强心理疏导, 联系家属24 h陪伴看护, 取走患者抽屉内的小刀及锐器的物品, 如有绳之类的东西应取走保管好, 预防上吊。如出现自杀行为时, 护士应保持镇定, 保持现场, 做好上报及记录。
1.2.4 防误服药的管理
老年患者记忆力下降, 认知能力障碍等原因, 而容易出现误服药, 如把两次的药一次服, 一次药分开两次服, 或漏服, 所以我科制定对误服药风险高的患者要求做到服药到口, 并反复做好服药指导, 强调药物的重要性, 让患者自觉服药, 并做好交班, 必要时检查患者抽屉是否藏有药。
1.2.5 护士的安全知识培训
每季度组织护士学习老年患者安全管理及护理措施, 认真分析发生意外跌倒、外伤、自杀、走失等原因, 并学习上报工作和有关的应急预案:如患者跌倒-立即通知医师-将患者抬至病床-检查摔伤情况-生命体征监测及必要的检查-对症处理-病情观察-告知家属-写好护理记录-认真交班。
2 结果
实施规范性安全护理管理后, 住院患者发生意外伤亡及误服药、误吸的情况明显减少,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3 讨论
规范化安全护理管理是护士运用护理程序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 分析判断患者存在哪方面的安全问题, 从而针对性制定相关的护理干预和管理流程, 工作中无论是年资高经验丰富的护士或新毕业的护士, 只要按安全问题套相应的安全护理管理路径, 患者便得到较全面的健康教育内容及有效的护理措施。如筛查患者存在的安全问题时, 具体操作从患者入院时做好全面评估, 评估患者是否存在跌倒风险、走失风险、自杀风险及误服药、误吸的可能, 有无跌倒史、晕厥史、用药史等方面分析筛选出上述高风险人群, 然后实施有效地护理干预, 并做好跟踪评估, 如有病情变化随时评估, 加强宣教及巡视, 确保患者的住院安全[4]。
参考文献
[1]刘景利, 邹红雁, 房兆.老年人跌倒的护理[J].吉林医学, 2013, 34 (8) :1545-1546.
[2]库红安.老年患者跌倒原因及对预防跌倒的认知调查[J].护理管理杂志, 2005, 9 (5) :3.
[3]余丽君, 房兆, 杨春娟.护理干预对老年住院患者跌倒预防知信行得影响[J].护理学杂志, 2013, 28 (6) :13-15.
住院管理 篇10
关键词:精益管理,住院药房,调剂差错
药品调配发药工作是住院药房最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在此项工作中出现的任何差错都会影响医生的处方、医嘱的预期疗效,轻则出现治疗失败、不良症状,重则导致患者受伤害或者死亡。所以,住院药房调剂差错防范是住院药房管理中的重中之重。我院住院药房存在差错率居高不下,护士、患者投诉多,工作环境凌乱等诸多问题。从2012年4月起,作者运用精益管理思想梳理易出错环节,分析出错原因,运用精益管理工具和方法整顿、优化工作流程,消除工作流程中的各种不良方式方法,调剂发药准确度明显提高,工作效率得到大幅提高,受到患者及医护的好评。
1 精益工具和方法
精益管理中的价值是从分析差错发生原因的角度出发,实现减少差错的行为。而将无价值的行为归为浪费行为[1],精益改善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防错改善周,即利用1周的时间采用精益工具和技术,实现短期项目的改善以及制定长期项目的具体行动计划。
在防错精益改善周中利用鱼骨图( 图1) 找出差错发生原因,再通过“群策群力”、“拉动”、“现场管理”等精益技术和工具进行改善。鱼骨图是用于识别问题存在的根本原因的一种工具; 群策群力是通过发动团队的力量进行“头脑风暴”,找出导致问题的所有原因,分析最主要原因,进而提出改进措施并付诸实施;拉动是实现准时生产或服务的工具之一,患者、护士有需求就提供服务,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为减少差错服务,拉动使价值流原则得到充分体现[2]; 药房现场管理主要是通过优化工作环境和改善布局,规范药品分类摆放,让最常用的药品摆放在最容易拿到的地方,杜绝“脏、乱、差”现象,让药师在舒适、便利、整洁的工作环境下工作,从而减少差错的发生。
2 精益改善措施
2. 1 改善工作环境,升级硬件设施
2. 1. 1对药房进行重新布局,合理摆放药架住院药房原来的面积偏小,布局不合理,药架、物品摆放凌乱,分区不规范。我们利用精益管理可视化工具对其环境进行改善,首先扩大药房面积,然后是改善分区布局和药架摆放,分成注射用药区、高危药品区、口服药品区、外用药区、冷藏药品区、口服摆药区、药品核对区,并将口服摆药区和药品核对区放在最里面,有效避免干扰。
2. 1. 2明确药品分类,完善设置标识住院药房原来的药品分类不规范,标识不完善。经过精益改善后,以科学、规范、合理、美观作为药品摆放的标准。对于普通药品,按注射用药、口服药、外用药和中成药分类,各类药品再按照药理严格分类,依照整齐、合理、方便的原则将最常用的药品放在最容易取得的地方,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药师们的工作强度,同时减少了出错的几率; 对于高危、精神、麻醉等特殊药品,按照制度严格规范管理。在天花板悬挂吊牌,明确分区,在药架上张贴分类标识,同时在每个药架标识栏插入看似、听似、高危、多规、近效期等标识,并将看似、听似、多规的药品拍照、注释制作成张贴板张贴在学习区,提醒药师避免出错。
2. 1. 3升级电脑打印机等设备住院药房原来的电脑、打印设备少,制约了药师的工作效率,打印机经常出现故障,造成漏发药给病区。购置了5台电脑及5台打印机后基本满足了打印医嘱和日常工作需求,并且安排药师逐步对各病区的医嘱药品进行审核,减少用药差错。
2. 1. 4用纸塑药袋取代药杯摆药我院原来用四色药杯给患者摆药,药杯不仅不方便核对,且容易受到污染,从2012年5月起我院启用纸塑药袋摆药。纸塑药袋是一面为纸质、一面为透明塑料薄膜,袋口粘有一次性封口条的药袋。纸质面可打印患者姓名、床号、服药时间、药品名称、规格、数量等。使用单剂量纸塑药袋取代药杯后不仅方便药师、护士及患者核对药品,保证摆药准确性,且提高了摆药效率,摆药差错率大幅下降,有效防止了用药差错,提高了护士与患者的满意度,增强了药师的无菌操作意识[3]。同时,可避免药品的二次污染和减少患者的交叉感染,保障用药安全,增加患者服药的依从性,提高了药学服务水平[4]。
2. 2 改善药品管理中的不合理环节
2. 2. 1推动品管圈活动通过运用品管圈的管理模式,推动住院药房药师之间,药师与护士、医生之间的良好合作,充分发挥住院药房药师团队的集体智慧,来达到减少差错发生率的目的,并通过致力于改善影响工作质量的细节问题来实现减少调配差错发生率,提高服务质量,从而提高患者、病区护士的满意度[5]。首先与病区进行交流,了解药房工作中的不合理环节并进行改善; 其次是团队合作,药师团队成员之间常交流,分析出错案例并探究系统原因,使每个成员都参与其中,发挥个人的潜能,为避免差错、提高工作质量献计献策,从而推进“品管圈”活动,制定标准防错工作模式。通过“品管圈”活动,提高了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团队合作精神[6],从而减少调配差错的发生。
2. 2. 2定期进行差错分析讨论住院药房的管理应注重以事实驱动管理、预防性管理和完善细节管理。每天核对药师将出错信息即时反馈给摆药药师,帮助他们发现自己工作中的误区,并对发药差错进行登记,每月进行差错分析和讨论,找出解决的办法。对易出错的药品进行拍照、注释,对看似、听似、多规药品分别储存,并将容易发生调配差错的药品进行分类登记成册,便于药师查询学习和觉察自己工作中的盲点,避免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2. 2. 3取消拆零剥药,加强效期及质量管理原来住院药房口服药大部分采用预先拆好药品按最小包装单位放置棕色瓶的办法。拆零药品存在诸多安全隐患如包装破坏、药品混装、交叉污染、质量隐患,以及调剂隐患等[7]。我院住院药房以患者用药安全为第一要务出发,从保证药品质量安全的角度,口服摆药采用现用现剥,减少了药品变质和出错的几率。同时,安排专人进行药品效期核查,每周全面核查1次,杜绝过期药品在药架上的存在。设置药品质量管理专员对药品质量进行监管和养护,并登记养护记录。退药药品必须由双人核对归位上架,避免药品放错位置。
2. 3 改善人员不良的工作方式方法
住院药房普遍存在劳动强度高、工作内容相对枯燥乏味、琐碎事情较多,容易造成疲劳上岗,进而引起调配差错; 还有些差错是由于业务不够熟练、精神不够集中、惯性思维等原因引起的。针对这些情况,住院药房通过增员减负、合理排班,采取分时段上班制度,将全部人员集中在最繁忙的中午时段,合理分配工作量,避免过度疲劳。同时,加强业务知识学习,定期开展各种形式的业务学习及小讲课,复习和巩固“三基”知识,及时了解药学发展的新动向、新技术,不断扩大和更新药师们的知识面。提高工作积极性和树立认真负责的态度,培养药师们的纠错意识和危机意识,培养凡配药后必先自我纠错才交其他人核对的工作习惯,充分认识调剂差错的危害性,克服麻痹思想。组织药学人员认真学习精益管理理论知识,激发药师创造力和全员参与,充分调动药师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主动性与能动性,引导和激励药师参与持续改善,通过集体参与下达成目标,在目标的实施过程中分享实施的心得,有效地培养药师的团队意识,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凝聚力,从而为中心药房各项工作的持续改善优化奠定基础。
2. 4 改善 HIS 系统及制度建设
2. 4. 1改善HIS系统功能科学的药品编码是计算机在药品管理中信息处理的核心,所以工作流程优化的一个重要步骤就是重新设置药品库位码,进而实现病区医嘱单药品与药房药架药品位置顺序一致,药学人员在调配医嘱单的过程中不再需要重复来回取药,减少了往返频率,提高了工作效率,大幅减少了调剂差错例数。利用合理用药系统对医嘱处方进行审核,发现有处方差错的及时与处方医师联系,减少了用药差错的发生。在HIS系统上将看似、听似、多规的药品进行标记和区分,在药品名称后面用括号注明规格、厂家等信息,减少调配差错的发生。
2. 4. 2完善制度建设,并保证制度执行有力建立和完善各项防错工作制度,包括调配核对制度、防范差错预警制度、调配差错报告分析制度、特殊药品管理制度、调配差错应急预案等制度,严格按制度执行和管理,并每年对制度进行修订和完善。
3 改善成效
经过上述精益改善,以最小的投入取得发药准确率的最大改变,住院药房在病区数量增长1倍、住院患者数量翻两番的情况下调配速度大幅提高,调配差错率由原来的2‰降低为0. 5 /10 000以下,工作环境明显改善,药师的工作积极性明显提高,工作氛围融洽,医生、护士、患者的满意度明显提高。
4 讨论与小结
作者通过运用精益防错工具和方法整顿、优化工作流程,消除工作流程中的各种无价值行为和浪费,以最小的投入取得发药准确率的最大改善,为患者、为临床提供最多最好的服务。降低了出错几率,提高了工作效率,提升了药学服务质量,保证用药的安全有效,兼顾了效率优先原则。
住院管理 篇11
【关键词】 肿瘤住院患者;护理安全;管理对策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11.418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481-01
当今社会,肿瘤已然成为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一旦患上这种疾病,患者会出现许多心理问题,并且由于化疗的副作用,生理上也会出现诸多不适[1]。所以,安全对肿瘤住院患者来说是极为重要的问题。加强护理安全管理是确保肿瘤住院患者安全最为有效的途径。
1 资料与方法
选取我院肿瘤住院患者60例,其中男35例,女25例,年龄为45-79岁,平均年龄为74.5岁,住院时间为10-22周,平均住院时间为13.2周。其中9例肝癌,18例肺癌,15例胃癌,12例脑肿瘤,6例宫颈癌。所有患者都进行了化疗或放疗。安排经验丰富的专业护理医师对患者进行评估,包括患者的心理、身体状况、活动能力、生活自理能力、个人行为习惯、家庭状况等方面。在评估结果的基础上,预测其存在的安全隐患,然后把患者分成几个护理组,并且制定出一套详细合理的护理方案。60例患者中,54例患者好转并且出院,6例患者出现安全问题,其中1例患者发生跌倒,2例患者用药出错,1例患者发生烫伤事故,1例患者的导管被意外拔出,1例患者患上抑郁症。
2 护理安全问题分析
2.1 服药出错 在住院期间,肿瘤患者主要是通过口服、阴道冲涮、阴道栓剂等途径用药,尤其是年纪较大的患者,身体往往存在多种疾病,需要同时服用多种药物结合治疗[2]。导致服药出错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对于各种药物的服用剂量和用药方法,很多肿瘤患者搞不清楚,容易混淆,结果导致服错药[3];二、有些肿瘤患者主观上认为增加药物剂量,治疗效果会更好,结果用药出错。除此之外,肿瘤患者因为悲观情绪,拒绝用药,或者把药物隐藏起来。
2.2 护理人员对规章制度的执行力度不够 在很多医院,护理人员极为紧缺,导致护理人员的工作强度大、护理任务重。在这种情况下,有些护理人员会根据自己的主观判断把一些必要的核对环节省略,没有严格执行核对制度,结果导致配药错误[4]。还有一些新来的护士,经验不足,对药物又不够熟悉,结果导致出错。比如,忘记插胃管、插错胃管、输液管已经过期等事件与护理人员对相关制度的执行程度息息相关。
2.3 安全管理不到位 肿瘤患者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一直处于压疮高危险状态,对肿瘤患者身边环境存在的危险隐患,护理人员因为不够重视而没有及时排出,或者是因为护理人员对患者活动能力的评估不够准确,进而引发安全问题。其中意外拔管事件发生率较高,还有意外跌倒与坠床事件也较为常见。这与护理人员的监护和宣传工作有着紧密的联系。
3 护理管理对策
3.1 完善管理体系 改进和完善护理工作制度、护理工作流程、护理常规操作、护理质量判定标准等,严格执行三级管理制度,完善护理人员值班制度,实行新老搭配方案[5]。对于存在跌倒和压疮隐患的患者进行评估,在评估的基础上采取防范措施。肿瘤住院患者身上有较为明显的身份识别标志物,在适当的地方贴上安全告示,以时时提醒患者注意安全。
3.2 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加强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 对资历较浅的护士要定期进行培训,并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考核。给护理人员提供外出进修的机会。加强对护理人员的思想教育,让其意识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强化她们的安全意识。定期对护理人员的应急能力进行训练,制定严格的监察制度。实行奖惩制度。
3.3 安全用药 强化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给患者发放的药物剂量要准确,并且把药物的服用方法、服用时间、用药效果、不良反应等详细的告诉患者和患者家属。护理人员要多与患者沟通,对于患者的疑问要认真解答,如果患者出现心理障碍,可以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帮其疏通心理障碍,树立信心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4 结 语
由患者跌倒事件而引发的医疗纠纷在近年来不断发生,尤其是肿瘤患者。对于肿瘤住院患者较为常见的护理安全问题,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解决:完善安全管理体系、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提高护理人员整体业务水平、强化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多与患者进行沟通、监督患者合理用药等。事实证明,良好的护理对肿瘤患者的康复会带来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张红.护理程序在预防肿瘤患者跌倒中的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4(10):79-81.
[2] 吴剑辉,邹本燕,等.肿瘤住院患者常见的护理安全问题及护理管理對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8(2):26-27.
[3] 黄水清,聂川.不良事件报告系统在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医院管理,2008,2(5):53-55.
[4] 卢人玉,彭君.静脉输液护理存在问题及举证责任倒置的思考现代护理[J].现代护理,2012,8(01):65-66.
住院病人管理系统的特性与实现 篇12
一个先进实用的住院病人管理系统, 能够提高医院的工作效率, 改善病房服务质量, 能够支持医疗工作网络化科学管理。
1医院住院管理系统的基本功能特性
1.1入院登记管理:对医院的住院病人进行人院登记管理, 包括病人的基本信息登记、病房入住、账户建立等, 允许相关人员查询和修改。
1.2病房管理:对医院的病房基本情况进行管理, 包括病房入住情况、病房退换情况等, 允许相关人员查询和修改。
1.3消费管理:对医院入住病人的消费信息进行管理, 包括病人缴费管理、病人消费管理和病人结算管理等, 允许相关人员查询和修改。
1.4医嘱管理:医院在职员工, 即主治医生或部门管理员对住院病人的医嘱管理, 包括医嘱修改、医嘱添加和医嘱查询, 允许相关人员查询和修改。1.5警告管理:对医院住院病人进行警告管理, 主要是对账户余额不足的病人进行警告, 限制其消费等, 允许相关人员查询和修改。
1.6日志维护:对系统的所有操作日志进行管理, 包括所有操作用户的添加、删除和修改操作的时间、操作人员等信息管理, 主要是总系统管理员对其进行查询和删除管理。
1.7数据库维护:对系统的数据库进行管理, 包括数据库的及时备份和出现故障时的数据还原。
医院住院病人管理系统支持全院范围授权用户对病人总账、结算账、细目账、预交金账的查询, 支持住院者对“一日清单和明细费用”的自助查询, 它是医院信息系统中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它建立和提供住院病人的主索引实现与病区医嘱系统、药房系统等医院内各子系统间共性数据的高度共享和保持一致, 消除信息的重复录入和差错, 与医保系统连接, 满足医保对参保人住院医疗费用实施管理和监控的要求。
2医院住院病人管理系统的实现
2.1入院病人基础信息获取为入院登记, 由结算员录入。
2.2住院病人费用管理, 由结算员收取预交金, 病区负责人负责记账, 设定负责控制金额, 传送负责和催款通知。
2.3病人出院, 医保病人费用由专人在后台通过医保网络传输到医保中心, 医保中心数据返回后, 医保病人方能结算出院。
2.4住院费用结算由结算员结算、打印发票及病员费用明细清单。
2.5每日系统自动生成住院处单日报表、周报表、月报表、年报表以及各执行单位的财务收入报表, 支持以科室为结算单位的成本核算。
我院财务科专门设立了一个审核组, 负责审核病人费用记账有无错记、漏记, 是否符合医保政策, 执行医保规定, 有效加强了临床与财务的有效沟通、联系, 提供了医院成本核算的基础数据。
3小结
3.1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 医疗保险、大病统筹等各种不同的医疗保障逐步全民化, 住院病人对住院费用的知情权要求越来越强烈。
3.2住院病人管理系统, 是面向病人, 面向医疗, 面向医院管理的一个实际应用程序, 具备数据准确、实时、系统功能完善, 界面简洁, 操作方便的特点。3.3系统能动态地提供住院患者在医院接受检查, 诊疗费用等整个过程, 保障了病人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姚高升.中医医院管理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4.
[2]许岸高.医院信息系统及其面临的问题[J].现代医院, 2003, (1) :67-68.
[3]杨江林, 张正明.建立医疗保险统计指标体系的构想[J].中国卫生经济, 1997, (08) :85-87.
[4]郭正杰, 匡平华.医疗保险病人管理系统及应用[J].中国医疗设备, 2008.23 (5) :8-9
【住院管理】推荐阅读:
住院流程管理06-20
住院医师培训管理管理11-18
住院管理制度07-05
住院管理系统10-28
住院患者管理规定10-25
医院住院病人管理系统05-30
30天以上住院患者管理07-16
住院药房退药管理08-11
长期住院患者管理制度09-25
24.住院患者身份识别管理制度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