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隐性资源的开发(共10篇)
课堂隐性资源的开发 篇1
1 引言
企业提高绩效的基础在于人力资源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 这里的人力资源指员工身体内的工作能力, 主要包括员工的专业知识和工作技能, 是具有能动性和增值性的特殊资源。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就是通过人力资本投资, 使员工的知识、技能和综合素质不断增加的一种投资性行为。实际上, 企业提高绩效的过程就是员工各种能力的匹配和整合过程, 即现有人力资本能力的发挥过程。目前, 研究人力资源开发方面的学术成果不少, 但研究大多集中在技术、结构和方法等层面。
2 人力资源开发的隐性机制
人力资源开发的隐性机制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说明:第一方面, 组织的重要目标是追求利益, 什么是对组织利益最关键的因素, 依赖于组织的本质而定。它包含着对构成组织基础的核心特征的反映, 这种反映过程是持续着的人力资源开发的一部分。从图1可以看出, 组织本质包含了资源分配、规章制度、组织文化与业务流程等核心内容。这些内容决定了对组织权力和利益的判定因素, 也决定了组织学习范围与内容的影响因素, 对它们的认知不是管理者的简单分析, 而是包括员工在内的人力资源开发过程。第二方面, 因为个人与他所参加的社会群体是互为前提、对立统一的, 个人和组织之间存在一个持续的相互作用力。一方面, 组织本质对成员本质产生影响, 开发过程包括改变员工的态度和行为。组织本质影响着个体成员的信息处理和问题阐释过程。另一方面, 员工并不是对发起者所提出的本质做出消极反应, 而是一个动态的积极反馈。人力资源开发通过改变、增加或减少现存的组织本质而发展。第三方面, 个体本质如何发生变化, 是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 个人通过学习改变自己的认知结构、思维模式和价值取向等, 而这些正是构成开发活动的前提和基础。本文构建的人力资源开发的隐性机制模型如图1所示。
值得注意的是:首先, 本文从组织本质的角度来分析人力资源开发的过程。本质即组织和个体所固有的、决定其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属性。其次, 组织本质变化的开发层次是双环开发, 而非单环开发。单环开发, 指人力资源开发只发生在发现错误和纠正错误的过程中, 在错误得到纠正后, 组织依旧执行当前的政策和目标。双环开发, 提组织不仅可以检测和改正错误, 还进一步对现存的规范、程序、政策和目标进行了质疑和调整。图1中的箭头表示人力资源开发过程中的作用力, 其中人力资源开发对本质的作用路径有两种:一种是在以创新作为本质的组织中, 人力资源开发并不导致组织本质的变化, 表现为单环开发;另一种是在一般的组织中, 人力资源开发带来本质的变化, 组织本质的显性变化要通过成员本质的隐性变化来实现。再次, 开发过程常受限于组织保持原有本质的努力, 因此人力资源开发是一个与组织本质相互作用的过程。最后, 个体作为参与者进入人力资源开发的过程, 组织成员并不是被动的消极因素, 而是组织开发的基础, 人力资源开发必须根据个体的开发过程来分析。以往的人力资源开发研究, 一般只看到知识与技能层面的显性过程, 而忽略了态度和行为在内的本质开发机制。对于人力资源开发活动, 成员的本质能否实现良性转变, 直接影响着组织本质的开发成效, 并对下一轮的人力资源开发活动产生影响。
3 结语
人力资源开发的隐性机制基于两个本质的设定, 一是管理者根据组织战略的需要, 对员工本质所做的规定;二是组织成员对自身本质的认定。这两种本质真实存在于人力资源开发活动之中, 直接对组织绩效产生作用。组织成员对两种本质的认知决定了他们的行为。如果管理者规定的本质与成员自我认知的本质相一致, 单环开发就会发生;否则, 就会产生怀疑和抵抗。解决的方法有两种, 一是改变组织规定的本质, 即进行组织变革, 包括制度变革、文化变革、技术变革和管理模式变革等方面;二是通过双环开发, 改变组织成员原来的思维模式和认知结构, 达到二者的统一。人力资源开发的本质就是对组织和成员基于其特定本质的自我保护机制的认识和改变。根据人力资源开发的隐性机制模型, 管理者在制定人力资源开发政策时, 必须关注组织内个体层面的微观机制, 把组织本质的开发与成员本质的开发结合起来, 进行人力资本投资, 进而实现企业绩效的提高。
摘要:人力资源作为企业提高绩效的核心资源, 对其开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从分析组织和成员本质的角度, 构建了人力资源开发的隐性机制模型, 说明了人力资源开发过程的基本原理, 试图提出一个初步的理论分析框架。
关键词:人力资源开发,隐性机制,绩效
参考文献
[1]吴春波, 高中华, 洪如玲.民营高科技企业成长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角色演化模式研究——基于H公司的案例研究[J].管理世界, 2010, (2) .
课堂隐性资源的开发 篇2
一、开发《计算机应用基础》隐性课程的意义
1、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开发《计算机应用基础》隐性课程资源,为学生营造开放的学习环境,将课程学习与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娱乐和人际交往等融为一体,让学生从课堂走向社会,从书本走向实践,利用计算机应用技术主动、富有创造性地解决日常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潜移默化激发学习兴趣,不断提高学习效果。2、促进学生养成积极的学习态度通过开发《计算机应用基础》隐性课程资源,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创造浓郁的学习氛围,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自觉遵守课堂纪律;将教学内容与护理工作任务有机结合,使学生尤如置身于现实的工作环境,加深对专业的认识,增强职业认同,激发学习职业技能的兴趣,养成积极的学习态度。3、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综合素养隐性课程一直伴随着课程教学的全过程中。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开发《计算机应用基础》隐性课程资源,创建一个良好的实训室学习氛围及人文环境,让学生参与日常教学管理,强化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能力,在学习计算机应用技能的同时挖掘学习潜能,形成良好的`综合素养。4、培养学生具备终身学习能力“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除了要培养学生专业知识与技能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具备终身学习能力,这样才能使学生适应更新换代迅速的计算机的发展。终身学习能力包含与他人分享、尊重与合作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等,通过开发《计算机应用基础》隐性课程,不断拓宽学生的职业视野,具备终身学习能力,以适应现代社会岗位工作不断发展、变化的需要。
二、《计算机应用基础》隐性课程的开发
要开发《计算机应用基础》隐性课程,就要发挥并充分挖掘利用学校现有的优势资源,为做好《计算机应用基础》隐性课程做铺垫,在教学中能以多种形式呈现,并隐含在教学过程的多个方面。
1、提升教师综合素养,建立新颖的师生关系《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师除了必须具备扎实的计算机应用专业知识与技能外,并要加强对各种综合知识的学习与积累,努力学习心理学、教育学、与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计算机应用基础》与各门专业课程之间关系等知识,不断拓宽知识面,具备良好的综合素养,才能很好地开发隐性课程资源,才能在教学中做到不仅仅是单纯传授计算机应用的知识与技能,而是更关注对学生情感、态度、人生观与价值观培养,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才能在教学中转变传统的师道尊严观念,淡化教师权威意识,充分发挥教师的人格魅力和表率作用,建立新颖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养成积极的学习态度;才能在教学的备课过程中,注意收集医院的护理工作、现实生活中、新闻媒体上有关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典型案例,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在教学中将计算机应用技术有机融入学生的学习、活动中,让计算机应用技术成为学生的认知工具,使学生充分利用计算机应用技术创造性地开展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成为提高学生素养的重要工具;才能在教学中培养和形成良好的学风,和谐的人际关系,融洽的学习氛围。
2、提升学生学习动力,组织系列自主学习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改变了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隐性课程的开发要根据《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特点,制订切合实际的课程标准,对学生提出具体、明确要求,如学习形式、计算机操作规范等,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构建学习的信息平台,使学生从传统的被动接受教育变成主动建构知识与技能。积极引导学生利用计算机应用技术开展研究性学习、网络协作学习。通过上网查询,筛选学习资料,应用微信、QQ与他人交流,应用office办公软件撰写学习心得和小结,应用Excel工作表统计相关资料,应用FrontPage制作网页,在一系列自主学习活动中不断提高计算机应用技术水平,并不断培养知识迁移能力、创造能力、理论与实践结合能力,不断提高综合素养。
3、重视环境因素影响,创建具有课程特色的校园环境要充分利用学校的校园环境来影响并提升学生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兴趣。在校园环境建设中,尤其是在计算机实训中心建设中要重视引入并发展独特的课程文化个性和精神内涵,体现《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价值取向、职业操守等内容。在实训室布置上设计与计算机应用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对学习的影响、对人际交往的影响、在医疗卫生工作中的应用等有关图片资料,加强学生对《计算机应用基础》的学习,提升学生对《计算机应用基础》重要性的意识。在校园网上提供良好的交流平台和丰富的信息资源,方便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自主探究学习,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计算机技术应用水平;在校园网中设置论坛等信息交流工具,便于学生开展专题讨论、相互交流,促进校园内良好教学风气和学习氛围的形成,同时有助于学生对学习目的的明确,逐渐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习惯。
4、正确评价学生,建立多元化评价渠道评价学生掌握《计算机应用基础》的知识与技能除参加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外,还应掌握职业道德准则、人生价值观、计算机应用与医疗卫生工作相结合等评价内容。并且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不仅仅是以通过等级考试而判定,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平时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也就是要全面评价学生的综合素养。
课堂隐性资源的开发 篇3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逻辑推理等研究方法对我国高校足球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进行研究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足球隐性课程资源的主要特点是广泛性和间接性。足球隐性课程资源对高校足球课程的重要影响是积极与消极的双面影响;意识与行为的全面互补;主体与客体的双层差异等。推进高校足球隐性课程开发的有效途径是充分发掘足球老师隐性课程资源;加强足球隐性课程软环境资源的建设;加强足球隐性课程硬环境资源的建设等。
关键词高校足球课程隐性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一、前言
体育隐性课程是指:学校范围内,按照教育目的和学校体育目标,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经过规范设计的体育文化要素的总和。随着我国高校体育隐性课程的不断发展,国家教育部根据现行情况制定并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法规和文件,如《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学校教育质量管理评价与教育质量认证最新标准》等,逐步加大了我国学校体育课程的改革与发展,同时也为体育课程制定教学大纲提供了依据。随着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实施,体育老师应根据学校的自身条件、学生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体育资源安排教学内容,充分发掘和运用体育隐性资源。足球运动在大学生中的喜爱程度很高,在很大程度上大学生更希望通过参加足球运动来调节和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培养自己的意志品质。然而,在我国高校足球课程中,足球教师还没有普遍认识到足球课程中的隐性教学资源的重要性,在进行教学时多数教师还只是根据教学大纲中的条条框框和教学进度进行“死教学、教死学”,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很大方面都被忽视掉。基于此,本文从高校足球课程出发,探究隐性课程在高校足球教学中的重要性以及提高对高校足球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二、足球隐性课程资源的主要特点
(一)广泛性
根据课程的定义,凡是经过规范设计,以简洁、内隐方式呈现的足球文化要素都属于足球隐性课程资源。因此足球隐性课程资源存在的范围广泛,内容具有多样性,即没有专门固定的教材和具体的教学内容,在时间和空间上也没有明确的规定性,只要是符合定义的学校足球文化要素,学生在校园内所接触到的学校环境与人文因素都属于足球隐性课程范畴。
(二)间接性
足球隐性课程资源是广泛的,对学生的影响主要以非理性文化为主。学生上课的环境、场地设施、老师的举止神态、课堂氛围等,这些隐性资源不仅涉及到认知,更以一种无形的力量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观念、行为规范、意志、态度、兴趣等方面。合理利用足球隐性资源可以对学生的精神文化层面产生深远的有意影响,激励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思想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总之,隐性课程资源的间接性体现在创造一种好的文化氛围,以无形的力量影响学生精神层面的主观意识从而间接促进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三、足球隐性课程资源对高校足球课程的影响
(一)积极与消极的双面影响
体育显性课程主要存在于课堂的教学中,而体育隐性课程的内容是全面的,具有更多的人文因素,主要体现在凡是无意识感受到、影响到甚至接触到的任何事物都属于隐性课程范畴。在高校足球课程中,隐性课程对学生影响的全面性体现在两个方面,即积极和消极。积极层面的足球隐性课程资源,如师生间良好的互动效果、报纸宣传栏宣传的力度强,良好的足球信息来源等都会对学生参加足球课程的体育态度、价值观、主观能动性等非理性文化带来积极的影响。消极的隐性资源会对课程的开展产生许多不利的影响,如足球比赛中队员的受伤,足球场地、器械的陈旧等都会在不同程度制约高校足球课程的开展,为此,深入研究足球课程体育隐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合理利用积极因素,取出不利因素的影响,从而有效的提高高校足球课程的开展质量。
(二)意识与行为的全面互补
学科中心课程理论观点,认为体育学习就是体育知识的灌输、技术和技能的传授。足球课程主要是通过课程内容向学生传播足球知识,掌握一定的足球技术和技能。然而,目前高校足球课程中只是单纯的以传授足球技能为主要目的,教学主题思路很少会涉及学生对足球运动的主观思想,也就是没有充分利用足球课程中的隐性教学资源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意识培养。足球教学隐性课程主要是通过充分挖掘足球隐性资源,让学生获得关于足球态度、价值、规范的非理性文化,对学生的主观观念产生影响,从而有利于调动学生上课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充分利用足球課程的隐性资源可以有效的弥补实体课程资源存在的不足,使得学生能够从意识和物质两方面得到提高,所以,二者互补构成了足球教学完整的课程框架。
(三)主体与客体的双层差异
足球隐性课程资源存在形式多种多样,对于不同的地区、学校,足球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具有极大的差异性。足球隐性课程资源受物质文化环境和体育精神文化环境的影响在不同学校的存在形式各不相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足球隐性课程的客体差异。除此之外,由于学生的个人价值观念、个人经历和身体素质等条件的不同,学生个体对足球隐性课程资源进行自我整理接受的程度会有所不同,因此,学习主体条件的差异性也反映出了足球隐性课程的主体差异。
四、推进高校足球隐性课程资源开发的有效途径
体育隐性课程资源能否在课堂层面发挥作用,是体育隐性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关键。它对学生的教育是潜移默化无意识的,但对学校来讲,学校根据足球课程和学生的需要有意识地加强某种因素,从而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开发高校足球隐性课程资源,我们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足球隐性课程硬环境资源的建设
足球隐性课程资源硬环境主要体现在物质环境方面。构建具有特色的足球校园环境,我们应当从足球场地,课程教学,生活休息场所等多处着手,合理设计校园足球物质环境,精心打造校园足球环境。首先要建设设施齐全的足球场地,场地设施是隐性课程资源的一个组成部分,反映在学生对学校可利用的足球场地的满意程度上,足球课程由于具有实践性的特点,场地设施与足球活动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学校足球场地的多少,场地的质量等一系列因素,都将极大地促进或制约着课外足球运动的开展。所以,学校增加足球场地的投资力度,将足球场地的建设纳入学校整体建设和发展规划中去,为学生的足球运动提供最基本的运动场所是加强足球隐性课程硬环境资源的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其次在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的基础上美化足球运动环境,如墙体足球明星海报,增加图书馆足球方面的藏书及足球书刊的及时更新等。
(二)加强足球隐性课程软环境资源的建设
开发高校足球隐性课程时应注意其两面性,特别是防止消极作用的产生。在高校足球隐性课程软环境资源中高校体育传媒是隐性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中的体育传媒主要指体育图书、杂志、报纸、墙报、公告、广播、电视、电脑等,这些体育传媒能广泛、快捷地传递体育信息,因此加强学校对体育传媒的建设,有利于使学生从中获得潜移默化的影响,得到相应的潜在教育。同时,学校也应大力支持学生足球赛事板报宣传、以及为重大足球赛事观赏如世界杯、欧冠等提供一些便利条件,以加强学生对足球赛事观赏的便利性,另外,明星球员的感召力、团队看球的热情等都会激发学生运动的热情,学生与生俱来的模仿作用会让学生自己在运动场上,有意识的运用明星动作战术等,享受足球运动的乐趣。
(三)充分发掘足球老师隐性课程资源
课堂内,老师在足球课上不仅是传授足球技术动作,足球老师的职业道德人格、足球课堂氛围、课时场地安排、教师肢体语言等都会对学生上好足球课产生潜在的影响。课堂外,学生进行课外足球活动主要靠学生自己来进行,如果想获得良好的锻炼效果,形成良好的足球锻炼氛围,没有体育老师的指导和其他老师的组织协调安排,锻炼开展的实际效果大打折扣,对形成氛围产生迟滞或停顿的不良影响。足球老师需要根据学校场地情况合理安排锻炼内容,为学生制定计划一个科学的锻炼计划,对锻炼过程进行科学的监督,这对学生形成正确、科学的足球锻炼方法具有重要影响。大学作为我国教育的最高学府,学生自主接触外界事物的机会比较多,但是对事物的看法还不具有相当的成熟性,例如一次球赛的消极评论、一个足球队员的违规动作等就会对学生的心理状态和身心发展能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足球老师作为专项老师应及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五、结论
随着社会发展对高校课程的影响,更多的学校和老师们深刻的认识到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重要性,特别是体育隐形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学生的教育和课程的有效实施有着重要作用。在新时期高校足球课程改革之下,加强足球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已经成为了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手段,但在提高和改进体育隐性课程资源的实际工作中不应存在教条主义、死搬硬套,应该从实际出发,发挥地域优势,强化学校特色,注重形式和实施方式的现实性和创新性,真正将体育隐性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落实到实处。
参考文献:
[1]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2]杨大志.大学生体育生活现状调查与分析研究[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01(4):69.
[3]汤晓玲,彭蕾,万宏.论体育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四川体育科学.2006(1):41.
课堂隐性资源的开发 篇4
1 紧密联系生活实际, 深入挖掘学生资源
在现实生活中, 各类信息无处不在, 社会上每个人每时每刻都离不开各种信息活动;从某种意义上说学习正是信息活动之一, 在学习过程中, 学生要主动或者被动的应用一定的信息技术。所以, 学习者的各种生活经验, 特别是其学习经验, 恰恰就是一种较好的信息技术课程资源。学生自身拥有且每天都在应用的生活学习经验这一课程资源如果开发和利用不够充分, 将是对这一高效课程资源的极大的浪费。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指出:学生在进行科学课程学习过程中, 其头脑里并不是处于空白状态, 而是以其原有知识经验背景作为基础建构的;学习过程不是简单的接受现成知识信息, 而是以原有经验为基础实现的概念转变。现实中, 每一位学生都有着十分丰富的生活经验, 尤其是具有较为丰富的信息生活的经验。这些隐性资源都能够作为学生进行新知识学习的重要基础, 在日常生活和学习实践中, 学生已经逐步对客观世界中的各类信息有了各自不同的认识和看法, 并完成了前科学概念的构建。这些前概念将对学生的感知和概念起到指导或决定作用, 同时对学生学习过程以及解决问题的行为产生重要影响。
2 注意关注课堂点滴, 努力把握生成资源
生成性课程资源通常指在实施课堂教学与教学过程相伴产生的课程资源。课堂上学生发表的观点、意见、建议甚至包括学生给出的错误回答, 均可以作为一种崭新的课堂资源, 这些资源是随机出现并稍纵即逝的, 有效的开发和利用好这些生成性资源对于激发学生来发现和解决问题的灵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有效的开发生成性课程资源, 也会因动态生成性资源的引入变得更加活跃, 教学也会由于动态生成性资源的开发变得更具生命的灵性。
比如:在对教育科学出版社中《网络技术应用》关于“动手组建小型局域网”进行学习的过程中, 授课前我事先进行了两种方案的预设:一是介绍的添加网卡, 来实现通过代理服务器的贡献上网。二是通过添置宽带路由器实现共享上网。在组织学生对这两组方案进行评价的过程中, 一名学生的方案让我眼前为之一亮。该学生提出的方案为双网卡方案, 采用无线路由器进行启发, 在不必进行任何设备添加的基础上, 就能够实现两台笔记本电脑的同时上网, 这一方案经过演示和实际操作后, 大家都觉得十分好。这一动态生成的隐性课程资源的使用和捕捉, 不但十分高效的实现了本可的课堂教学目标, 同时全面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积极性, 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培养主动思索能力, 推动效果显著。
3 有机结合研究性学习, 全面对系列资源进行整合
研究性学习通常是指在教师的正向指导下, 学生从生活中自定研究专题, 并通过研究过程实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系列活动。[2]研究性学习作为高中的一项必修课程, 占有15个学分的比重, 有效开展研究性学习对于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和利用各类信息的能力具有积极作用, 同时对于发现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也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对于在研究性学习中的应用更加广泛的信息技术来说, 研究性学习可以说伴随着信息技术课程的始终, 作为信息技术课程中一种重要的隐性课程资源。十分丰富的工具软件、网上资源以及网络平台能够给研究性学习的实施提供了必要条件, 同时研究性学习所包含的选题、制定计划、实施研究、撰写报告等环节也均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持。在现实中, 很多高一新生对研究性学习往往缺乏必要的认识, 因此教师有必要实施有针对性的指导, 并将其作为一种重要的隐性课程资源融入到信息技术的教学当中。
4 建设应用校园网, 积极进行校内资源开发
校园网的建设和应用均可作为十分重要的信息技术隐性资源, 校园网的建设和应用不仅可以成为《网络技术应用》的教学的典型案例, 还能够为学生们提供较好的信息素养培养环境。
很多学校的校园网都是由信息技术教师进行兼职进行管理, 所以信息技术教师有着更好的开发和利用校园网资源的有利条件, 然而要更加有效的发挥好校园网这一重要的信息技术隐性资源的相关作用, 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到校园网的应用和建设之中, 在实际教学工作中, 还应坚持对学生实施正确地引导, 防止在校园网上出现不良信息。可通过开展网页制作等电脑作品比赛的, 让学生有动力尽力完成好自己的作品实现提高学生信息能力的目的;另一方面, 校园网也会因为有了满足学生需求的资源的不断注入而保持持久的活力, 达到促进校园网应用的目标。
5 改变教学理念, 发现利用资源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 其本身就蕴涵着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师对各类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能力直接决定了其资源的利用效益, 优秀的教师善于积极地发现、引导和开发学生拥有的隐性课程资源。在教学过程中, 还应当鼓励学生大胆表达、相互交流, 及时发现动态生成的新的隐性课程资源, 从中寻找更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切入点, 更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 与学生情感的交流本身也是一种隐性课程资源, 有利于更多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信息技术隐性课程资源是普遍存在, 不断生成的。在新课程的背景下, 信息技术教师要树立“课程资源无处不在, 瞬时即逝的尤其宝贵”的课程资源观, 确立对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意识;立足校内资源, 促进校内外无形资源的整合、优化, 重视主体内在资源, 挖掘师生自身的教育价值, 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摘要:信息技术隐性课程资源的有效开发, 对于提升学生信息素养具有积极意义和深刻影响。本文从课堂资源、生活经验、研究性学习以及校园网开发和建设等四个方面, 对信息技术隐性课程资源进行了一些探索和研究, 指出了开发和利用隐性课程资源对在信息技术课程资源中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信息技术,资源,隐性课程,利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 (试验) , 2000.
课堂隐性资源的开发 篇5
关键词:农村中学;英语隐性课程资源;对照实验;开发建议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1002-2589 (2011) 14-0307-02
英语隐性课程资源指那些在非计划当中潜移默化的对英语教育教学活动产生特殊影响的教学资源,包括师生关系、教师行为观念和方式、学生情感意志和学习态度、教学环境、文化及通常被师生忽略的学生的错误等不直接构成教学内容的宝贵教育资源。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标准》将"开发课程资源,扩宽学用渠道"纳入其六大课程理念之一,强调课程资源的教育作用。农村地区经济基础薄弱,农村中学是我国英语课程改革的关键环节,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对缓解农村中学物质资源困境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农村中学英语隐性课程资源利用现状及问题分析
为全面了解我国农村中学对英语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问题,笔者首先选取山东省临沂市某农村中学(用A表示)的教师和学生各100人进行问卷调查,统计结果如下:
从统计结果看出,农村中学英语教学中存在严重的隐性课程资源问题,主要有表现在:
◆ 教学内容脱离实际,远离学生所熟知的农村生活;
◆ 教学方法落后,教师以自我为中心,师生关系僵硬;
◆受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教师以高考为指挥棒,重视认知教育而忽略学生的内心情感;
◆ 教学形式单一,缺乏互动式的教学,且偏离学生期望的课堂情境;
◆ 教师忽略学生课堂生成,未能及时捕捉到课堂突发情况的正面价值。
二、对照教学实验及结果分析
(一)实验设计
为了验证隐性课程资源对农村中学英语教学的作用,笔者与A校资深英语教师莫老师合作,选取两个入学英语平均成绩相当且综合水平一般的高一班级进行为期一学期的教学实验,并根据期中测试和期末测试成绩的对比来确定实验效果。
(二)实验过程
1〉选取试验对象:教学实验从选取实验对象开始,首先选出入学时英语平均成绩相当且综合水平一般的六个高一班级(每个班的人数均为50)进行一次综合能力测试,选出总分平均成绩最接近的两个班(分别为61.7和61.8)作为实验班T和对照班C。
2〉教学操作过程:教学过程由莫老师负责,她在实验班的教学中有意识的采用创新的教学方式,更加关注学生情感,设计专门的教学活动,创设学生喜爱的课堂情境并将农村生活情景引入课堂;对照班则采用原先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进度与实验班一致。
3〉分析实验结果:在半年的教学过程中,共进行期中和期末考试两个测验过程,并分别对两次的测试结果进行比照,对比总分平均分和各题型平均分,从而验证隐性课程资源对农村中学英语整体教学和各方面能力培养的作用。
(三)实验结果分析
经过对照教学后,分别于2010年11月份和1月份进行了期中和期末两次测试。测试采取百分制,题型有:听力(20分)、单向选择(15分)、完形填空(10分)、阅读(40分)、写作(15分)。以下是两个班两次测试的总平均分和各题型平均分的对比:
从总分平均分看,实验前实验班的总分平均分低于对照班0.1分,期中考试后实验班的总分平均分反超对照班1.3分(期中考试试题难度加大,总分均有所下降),学期末实验班优势加大,超出对照班4.3分。可以说,隐性课程资源,即先进的教学观念和方法,以学生及其所需为根本的教学宗旨以及良好的师生关系和英语文化氛围促进了英语教学。
再从各题型来看,从实验前到实验结束,实验班的平均分的增长值分别是0.8、1.8、0.4、0.4和2.0,而对照班则是0.3、0.4、0、0.4和0.4,他们之间各个题型增长值的差值则分别是1.1、1.2、0.8、0和1.6。可见,隐性课程资源对单向选择和写作两方面能力的提高作用最为明显,至于表现在综合能力中的听力、完形填空和阅读能力稳中有升。
三、开发建议
在以上的实验设计中已经提到,针对现状调查中发现的问题,在实验班有意识的采用有益于教学的隐性课程资源,现将本实验涉及到的开发农村中学隐性课程资源的途径介绍如下:
(一)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以前苏联和我国一些教育学家为代表,提倡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主导者,而学生则是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于是便有了课堂教学的"主体主导说",民主平等也是现代教学理论对新型师生关系的要求。农村中学应及时响应改革号召,以建立新型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教学气氛。首先,中学时期的学生心理因素极不稳定,教师的一个眼神和动作都可能影响他们对自我的判断,因此教师要公平公正的对待每一位学生让他们认识到自我重要性。其次,教师要转变自身角色,站在学生家长和朋友的角度与学生进行"亲情对话"和"朋友对话",通过沟通交流消除师生间的隔膜,让学生在亲情和关爱中成长。再者,教师要加强自我职业道德修养,在学生中树立绝对威信。总之,教师与学生之间可以通过有形和无形的沟通交流建立师生关系,使之成为缺乏资源引导的农村学生的宝贵精神资源。
(二)捕捉课堂动态
课堂教学是包括师生、生生的交流合作、摩擦分歧、学生错误及各种突发教学情况的互动过程,英语教师要有驾驭课堂的能力,随机应变以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和"变废为宝"。下面就本次试验教学中的一个案例来说明如何捕捉课程动态生成:
[案例]:在分析一篇以"健康与美丽"为主题的阅读文章时,莫老师先给学生一个 "how to be both healthy and beautiful" 的问题讨论,但只见同学低头思考而未见学生讨论,就在莫老师要想办法调动学生讨论问题时,一个平时顽皮的男生突然接连不断的打起了喷嚏,几乎所有学生都盯着他并表现出极其反感和不满,男生连声道歉"sorry, I have caught a cold this morning"。莫老师感到又惊又喜,这位从不开口讲英语的男生竟然开口讲英语了,莫老师捉住时机赶忙帮他"解围","handsome boy, you must catch a cold for so little clothes, never to be beautiful at the loss of your health."莫老师的话不但解除了男生的尴尬,还就这一问题给了学生最好的启示。
[分析]:莫老师能够灵活的处理这一突发情况,可谓一石三鸟,第一,解除了男生的尴尬,第二,告诉学生不能以牺牲健康为代价来追求表面的美丽,第三,搞活了课堂气氛。课堂生成资源无处不在,农村中学英语教师要以敏锐的眼睛来发现这些普遍但难得的资源。
(三)联系农村生活背景
在大多数传统语法教学的舞台上,一本教科书和一支粉笔是演出的道具,教师教的累、学生学的闷,教学效果得不到提高。事实上农村蕴藏着丰富的课程资源,包括形形色色的民风民俗、特殊的乡间生活经历、淳朴的人际关系和宁静的自然环境等,只要教师肯动脑、乐意尝试,问题可以迎刃而解。如,在课前的热身准备环节中联系学生们的亲身生活经历展开互动,以学生所熟知的事物和环境代替他们所陌生的以便拉近学生和英语课程的距离,让学生在英语学生中产生归属感,学生乐于学,教师也可轻松的教。
(四)增强校园英语文化氛围
我国古代的荀子曾说过,"蓬生麻中,不扶则直",虽然这句话夸大了环境的影响作用,但说明了环境对人的影响。中学时期是学生成熟之前的准备期,英语教师们可以抓住中学生活泼好动、爱参与的天性,定期在校园中开展英语角、英语演讲、写作比赛和英语艺术节等活动增加校园英语文化气氛。在本次的实验教学中笔者和莫老师在争取校领导的同意后举办了第一次英语角活动,活动包括猜字谜、学唱英语歌曲和绕口令等,对于多数农村的学生来说这些都是非常新鲜的事物,原本不喜欢英语的学生也参与了进来,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表示这种活动让他们学到了很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并希望类似的活动能继续办下去。
四、结论
没有课程资源的支撑作用,基础教育,尤其是中学教育的质量就难以得到提高。英语作为以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为主要目标的外语课程,尤其需要教学资源的辅助。只有有效而合理的开发并利用适用、可行的隐性课程资源,农村地区英语教学的落后局面才能得到好转。
参考文献:
[1]黄超文.教育学[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2009: 110-116.
[2]刘喜敏.初中英语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现状调查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8.
[3]卢启毅.教学中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中学教研,2006, (5):43-44.
[4]王小敏.课堂活力源于生成-谈初中英语课程的生成教学[J].教学月刊:中学版,2007,(上).
[5]王永红.农村学校课堂资源开发与整合[J].教育实践与理论,2005,(3):48.
[6]周薇.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生成性案例评析[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8,(5).
课堂隐性资源的开发 篇6
一、“4R”课程模体下隐性课程资源的内 涵
1.隐性课程资源的内涵
广义的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 包括直接的因素和间接的因素;狭义的课程资源仅指形成课程的直接因素[1]。
隐性课程资源顾名思义是指那些以潜在的方式对教育教学活动施加影响的课程资源, 如价值观、校风、社会风气、学风、家庭氛围、师生关系等, 因其具有课程形态的隐含性、施加影响的陶治性、课程内容和实施方法的不确定性、社会适应功能的强制性以及对学生发展影响的持久性等特点, 可以说对于人的智力发展和非智力因素发展都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2]。与显形课程资源不同, 隐形课程资源的作用方式具有间接性和隐蔽性的特点, 它们不能构成教育教学的直接内容, 但是它们对教育教学活动的质量起着持久的潜移默化的影响[3]。
2.“4R”课程模体下隐性课程资源的内涵
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对于“4R”课程模体的建构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它可以扩展教学内容、改变学生地位、转变教师的观念。“4R”课程模体下的隐性课程资源是一种能够接受的丰富课程资源, 这种隐性课程资源观促使教师意识到课程资源包括教学中的“干扰”、有效的教学对话、教学情境等教材以外的文本性和非文本性课程资源。
二、隐性课程资源流失的表现
“4R”课程模体是由多尔在后现代主义课程观中提出来的, 这种课程模体具有丰富性、回归性、关联性和严密性的特征。“4R”课程模体强调自身的全面性和开放型, 这就为“4R”课程模体下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提供了可能。而在当前的课程资源中, 隐性课程资源却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 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教学中出现的“干扰”处理不当
“4R”课程模体是一种开放的系统, 后现代主义认为, 过程———尤其是自组织过程———是后现代转变性教育学的根本要素[4]。自组织系统的展开需要“干扰”的刺激。“干扰”课程资源就是存在于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随时、随机、动态的活动信息, 它承载了课堂进程中的经验、感受、见解、问题、困惑等。
在“4R”课程模体中“干扰”是一种重要的隐性课程资源, 在这里它主要包括教学中的问题和意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因思考和疑问而提出的问题有时会给教师带来一些超出备课范畴的“意外”, 每个教师在课堂上都会不可避免地遇到这些突如其来的“意外”, 如何恰当处理它们成为教师们共同面对的问题[5]。然而在现实的教学中, 教师面对这些教学中的意外也总是束手无策, 甚至感到恐惧, 没有认识到这些“干扰”是不能提前规划、算计和回避的, 更不用说对这些隐性资源进行开发了。教师在教学中不能捕捉教学契机, 也不能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调整。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对教学中存在问题的认识, 解决问题前总会让学生作好充分的知识准备, 给出的问题条件是完备的, 在解决这类问题时学生并不需要多少思考, 因而学生在面临具体意外问题时总是束手无策, 教师在面对那些准备之外的问题时也总是惊慌失措。
2.对教学情境的忽视
“4R”课程模体并非只有教师参与, 它还涉及很多其他因素, 我们把这些因素统称为教学情境。对教学情境的忽视首先表现为情境意识的缺失, “情境意识”是根据“课程意识”而引申出来的一个词语, 它是指教师能根据教学情境灵活作出反应[6]。教学过程中, 大多教师认为教学情境是预设的, 很少意识到“4R”课程模体下课程资源的不确定性及课程资源是存在于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一定情境之中的。
不少教师对教学情境的认识比较模糊, 不能创设开放的教学情境, 打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课堂参与度低下, 从而影响了“4R”课程模体下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这主要表现在:一方面, 把教学情境等同于上课的开头导入, 没有认识到教学情境不只存在于课堂教学的伊始, 而应充满整个课堂教学;另一方面, 把教学情境等同于教学场景。这样, 教学情境就在无形中流失, 不仅没有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服务, 反而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
3.教学中有效对话的缺失
在以往的课程模体中, 教师是教学的主体, 是教学活动中的主导,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跟随者。教学不是为学生服务, 而是学生配合教师教学的进行, 这种配合有时甚至不是自愿的配合, 而是被动的配合。教学过程中的对话缺乏生成性, 这种对话只追求热闹的形式, 却忽视了对话的精神和意义, 使师生之间的对话成为虚假。
虽然师生在课堂中也进行了对话, 但却陷入了对话的误区, 这些对话大多是脱离文本进行的, 并没有让学生从中获得有利于他们身心发展的沟通。对话只是停留在浅层, 并没有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或已有经验, 师生对文本的对话也就不能够深入下去, 对话的形式往往是师问生答, 使对话仅仅成了一种传授知识的手段, 失去了它应有的价值。生本对话也具有虚伪性, 生本对话是在教师的意愿下进行的, 学生的倾听与言说的权利被剥夺导致了学生在生本对话过程中主体性的丧失。学生之间缺乏有效的对话。现行的教学体系仍是以教师为中心的, 学生在课堂交往中往往处于被动状态, 其交往形式主要是教师与全班学生、学生个体的单向交往, 教师与小组、学生个体与个体、群体与个体、群体与群体的多向立体交往严重缺乏[7]。
三、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妥善处理教学中的“干扰”
“4R”课程模体具有很强的现场性, 面对富有价值的“干扰”资源, 教师不应拘泥于预设的教学规程, 而应独具慧眼, 将弹性灵活的成分、始料未及的干扰性课程资源, 及时捕捉并纳入课堂临场设计的范畴中。这样, 学生的个性才能得到张扬, 学习效果才能得到优化, 从而真正让课程呈现出灵动的生机和跳跃的活力, 打造优质高效的“4R”课程模体。
首先, 要意识到“干扰”是一种隐形的课程资源。“干扰”因素的出现在恒定性教学中被当作一种教学病症, 在“4R”课程模体中却是一种隐性课程资源。“干扰”因素有时不是一种偶然, 反而恰恰是一种必然, 因为无论我们对教学过程进行了怎样缜密的计划与组织, “干扰”因素无法避免, 也不能完全被控制, 是必然会出现的。
其次, 开发和利用“干扰”课程资源离不开教师的教育机智。“4R”课程模体中, 教师面临着大量的“干扰”, 这些“干扰”不能提前规划与算计, 也不是能避免和压制的, 这就需要发挥教师的教学机智, 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 对这些“干扰”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认识到, 这些“干扰”既符合学生的认知习惯及思维特点, 也符合“4R”课程模体的理念。
再次, 要捕捉教学契机。对于“4R”课程模体的“干扰”课程资源的开发也十分重要。教师要能够随着课堂教学进行的实际情况, 随时捕捉学生的问题、课堂意外等精彩瞬间, 及时灵活地调整教学策略, 充分利用这些“干扰”课程资源, 使课堂问题、课堂意外等这些隐性课程资源得到开发。
2.进行有效对话
在“4R”课程模体中, 意义是通过对话生成的。课程中的对话有师生对话、生生对话、教学主体 (老师或学生) 与文本 (或作者) 的对话, 其中师生对话对学生的发展影响甚大。教学中的师生对话将已扭曲了的师生关系复归至原位, 将知识的复制变为意义的建构。“4R”课程模体下的对话教学, 不仅是一种以对话为原则、以对话精神为主导的教学形态, 更是一种隐性的课程资源。此时, 教学对话已经不仅是教学策略或方法了, 更重要的是一种教学思想与生活方式, 它实际上反映的是教学关系的平等性, 它意在指出教学对学生发展的积极作用是通过师生共同协商及学生的主动选择与认同而实现的, 不是通过教师对学生施加某种影响来完成的[8]。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挖掘这些“对话”资源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 要营造课堂文化氛围, 激起学生的对话欲望;其次, 在对话环境里, 教师要淡化自己的角色意识, 不凌驾于教学过程之上, 放下自己的架子, 将自己的经验、思考等与学生分享, 当然也不能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而对学生的“言说”不加任何调控和引导, 致使学生的讨论长时间游离于文本之外或者纠缠在作品中一些琐碎的无关紧要的问题上;再次, 要立足于文本进行深度对话, 所有的对话都应是师生围绕文本进行的而不应脱离文本无方向、无目标地随波逐流、信马由缰。完善人、发展人是任何对话教学的共同指向和归宿, 因而对话教学应是有效的, 应该指向一定的教学目的。
3.开放性教学情境的创设
开放的教学情境的创设, 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促进学生主动探索及独立解决问题等能力的发展。情境的创设并不只是为了课堂气氛的活跃, 关键是为学生的主动学习与探索服务。在“4R”课程模体的指导下, 教师要提出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富有启发性的问题, 以创设开放的教学情境, 为学生提供自主发展的空间及亲身感受、体验的机会, 使学生的认知水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得到提升, 在课程学习中得到和谐统一。
“4R”课程模体中开放式教学情境的创设, 主要是创设一种民主、和谐、开放的教学氛围。从教学活动的开始, 教师就应让学生自主地思考, 鼓励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看法, 敢于质疑, 以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
创设开放式教学情境, 不单是在新课教学的起始阶段, 而且应体现在整个教学活动中。首先, 开放性的教学情境一定是含有问题的情境, 以有效地引发学生的思考。情境中的问题要具备目的性、适应性和新颖性。其次, 开放性的教学情境一定要具有形象性。强调情境创设的形象性, 其实质是要解决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
四、结语
“4R“课程模体是一种全新的课程理念, 它正在从比较成熟的理论研究走向实践的探索。
“4R”课程模体下的隐性课程资源具有多样性、丰富性、不确定性的特点。这种课程模体的建构离不开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 这就需要不断更新、与时俱进的课程资源。要引进和创建新课程资源, 以“4R”课程模体为指导, 以实际课程需要为依据, 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并需要通过妥善处理教学中的“干扰”、进行有效对话及开放性教学情境的设置实现转变, 通过对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来建构“4R”课程模体。
摘要:隐性课程资源是“4R”课程模体中的一个核心概念, 课程资源是课程模体建构的关键, 因而“4R”课程模体对课程资源中流失的隐性课程资源进行开发的呼吁也越来越强烈。隐形课程资源的流失主要表现在:对教学中出现的“干扰”的处理不当;对教学情境的忽视以及教学中有效对话的缺乏。为促使“4R”课程模体的建构, 本文主要从干扰、对话、情境这几个方面进行探究, 并提出“4R”课程模体下隐性课程资源开发的策略。
关键词:课程资源,隐性课程资源“4R”课程模体
参考文献
[1]吴刚平.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全球教育展望, 2001 (8) .
[2]罗宏忱.校园隐蔽课程资源初步开发.辽宁教育研究, 2004 (5) .
[3]徐继存, 段兆兵, 陈琼.论课程资源及其开发与利用.学科教学, 2002 (2) .
[4]小威廉姆E.多尔.后现代课程观.王红宇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0.
[5]陈吉利.课堂教学中“意外”的处理.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9 (10) .
[6]王卫华.教学机智论[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 2009.
[7]宋秋前.课堂教学问题问诊与矫治.教育研究, 2001 (4) .
课堂隐性资源的开发 篇7
一、信息技术隐性课程资源的界定
传统的课程资源观认为课程资源主要是教科书、配套的同步练习、强化训练等辅导资料。而“新”课程资源观也称“教学资源”, 就是指课程和教学信息的来源, 或者指一切对课程和教学有用的物质和人力。按这种观点, 信息技术课程资源是指与信息技术课程有关的一切因素来源。如机房、网络、软件、教科书、活动手册、案例选编、教师、教师创设的情景、教学过程中的突发情景、学生家长的支持态度等等。课程资源有不同的分类方式, 按呈现的方式分可分为显性课程资源和隐性课程资源。信息技术显形课程资源是指看得见摸得着, 可以直接运用于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活动的资源, 如教材、计算机网络、机房、软件等自然和社会资源中的实物、活动等, 可以直接成为教育教学的便捷手段或内容。而信息技术隐性课程资源是指以潜在的方式对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活动施加影响的资源, 如学校和社会使用信息技术的氛围、老师的信息素养、师生关系、学生的信息知识经验等。
笔者将大学生信息技术隐性课程资源分为两大类:一是信息化学校环境中的隐性课程资源。信息化的学校环境包括校园网、图书馆、校园广播、校园电视台等, 这些都蕴涵着极其丰富的有关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 它们和校园网一起组成了一种“信息化”的校园环境, 对学生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二是动态生成的信息技术隐性课程资源。动态生成的信息技术隐性课程资源是指在教学过程与日常交往过程中形成的提升信息素养的或具有潜在教育价值的元素。既包括在信息技术课程及其他课程中学习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文本、学生与信息技术工具等双向和多向互动时产生的能促进学生信息素养提高的影响, 也包括在课外的学习和生活中及在与网络的交互过程中无意识获取的包括信息意识、信息情感及信息道德等方面的教育影响。
二、信息技术隐性课程资源的作用及产生机制
1. 信息技术隐性课程资源的作用
隐性课程资源以隐蔽的、潜在的、渗透的方式作用于学生信息素养的促进作用活中的每一个学生, 对学生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它会促进或干扰教育目标的实现。信息技术隐性课程对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的作用体现在多个方面, 无论是在信息的情感意识层面, 文化、应用技术层面, 还是在信息的人文层面都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首先, 信息技术隐性课程资源存在范围广泛, 从而使学生有充足的时间与空间接触信息技术, 从而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浸润性的学习环境。其次, 信息技术隐性课程资源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地使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态度。隐性课程资源的一大突出的特点就是它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 这种影响往往是课堂上的说教无法达到的。再次, 信息技术隐性课程资源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开放的信息化环境, 使学生在课堂、书本以外的地方也能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接触到有关信息技术的内容, 有利于培养他们的信息意识, 当生活学习中遇到问题时, 学生会积极、主动地利用信息技术工具去搜寻信息资源, 利用网络与合作伙伴协作共同研究寻找答案。信息技术隐性课程资源能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应用信息技术去解决真实的问题, 而不是仅通过记忆或简单训练等方式被动地、无意义地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信息技术隐性课程资源在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信息意识、态度、价值观等非学术性知识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并且它还为学生在课堂之外学习信息技术提供了更多的支撑。
2. 信息技术隐性课程资源发生作用的机制
人们的认识是有意识的心理活动和无意识的心理活动相统一的, 而无意注意对于人类的学习有重要的作用。美国著名学者雷纳特·N·凯恩 (Renate·N·Caine) 及其丈夫杰弗里·凯恩 (Geoffrey·Caine) 在《创设联结:教学与人脑》 (Making Connections:Teaching and the human Brain) 中指出, 学习既包括集中注意, 又包括边缘性感知, 学习也同时包括有意识和无意识的过程。社会建构主义将人的心理定位于个体与社会活动的产物, 将学习看作是在实践共同体中基本的文化适应过程, 看作是一种合理的边缘性参与。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 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 借助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其他人 (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 的帮助, 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由于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 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主要就是通过大学生在情境中感受信息技术, 培养一定的信息意识;通过运用信息技术, 掌握一定的信息能力;通过协作与对话掌握信息知识, 并在运用信息知识的过程中去遵守一定的信息道德。而隐性课程是通过人类无意识、易受暗示等心理特性发挥作用的。隐性课程资源发挥作用的心理学方式主要有感染、暗示、模仿、从众和内化。
三、大学生信息技术隐性课程资源的多渠道开发与利用
1. 建构合理的信息技术课程体系, 完善大学生信息素养的结构
作为校园信息文化组成部分的信息技术课程结构, 对于大学生的信息素养结构的形成有着指导作用, 合理的信息技术课程体系有助于更好地提升大学生的信息素养, 信息技术课程体系应该包括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的课程如计算机基础, 以及信息能力的运用如文献检索等课程, 而师范类的学生应该要开设如现代教育技术类的课程。信息技术教材是信息技术课程内容的一种重要载体, 而教材折射出一定的信息技术价值观与道德观则是隐性课程资源的一部分。应该选择那些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信息价值观、帮助他们遵守信息道德的教材。
2. 加强物质载体的建设, 营造信息技术的氛围
大学生隐性课程资源的物质载体包括校园网、多媒体教室、校园电视台、校园广播、数字图书馆、学校综合信息管理系统等。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就是校园网。校园网也成为了大学校园信息文化的一种独特成分。校园网上存在着大量的隐性课程资源。对大学生而言, 校园网不仅提供丰富资源, 并且还提供各种各样的认知工具, 这些工具是他们与同伴、教师以及管理人员进行交流的技术支撑。置身于这样的环境之中, 会使学生形成要努力掌握这些信息技术的态度。而其他的物质载体也从不同的层面为学生营造了信息技术的学习氛围。因此, 学校要加强校园网的维护与资源扩充, 形成完善的学校综合信息管理系统;扩建多媒体教室, 为多媒体教学创造条件;加大数字图书馆、校园电视台、校园广播等信息平台的建设力度。通过物质载体的建设, 形成全面的信息通道。
3. 举办各种信息文化活动, 提升大学生的使用信息的意识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阿伦森说过:如果你想让人们对一个事物形成积极的态度, 就是要让他们去参与那个事物。因此, 学校应该利用信息化的学校环境为学生提供各种操练机会, 如举行网页设计比赛、编程竞赛、多媒体作品展示、博文竞赛等一些相关活动, 以此来激发他们运用信息技术的兴趣和热情。另外还可以让学生参与校园网的建设与维护等课外活动或成立这样的兴趣小组等, 让他们身体力行, 在实践中提升信息获取能力。
4. 采用信息化的教学方式, 开发利用教学过程中的信息技术隐性课程资源
教学过程是动态生成的, 在师生对话、互动的过程中, 当广大师生的生活、经验、智慧、理解、问题等在课堂上不断交流出现, 进入教学过程时, 就会生成新的课程资源。教师应该多采用多媒体教学或网络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对信息技术的态度、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能力以及要求学生使用信息技术来完成某一任务的倾向等都会对学生产生重大的影响, 同时根据教学的需要或学生的兴趣开设一些专题讨论空间或聊天室, 使他们有机会对课程的内容、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等进行交流讨论;师生之间, 生生之间可以通过E-mail的方式展开交流等等。总之, 信息技术使得交流的形式日益多样化, 并且还使得交流的范围、深度、及时性等得到大大的提高, 而学生信息素养也随之提高。
5. 积极参与社会活动, 增强信息技术隐性课程资源的广度
信息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全面渗透决定了社会活动中的信息技术隐性课程资源更为普遍。如公司资助的计算机知识大赛、参观某些I T行业中影响较大的企业等活动对于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都具有潜在的影响。另外大学生还可以通过Q Q、电子邮件、博客、W I K I等一些社会性软件参与到网络社区中去, 通过网络社区的交往, 获取信息技术隐性课程资源, 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
隐性课程资源具有弥漫性、隐含性、普遍性、多样性和蕴涵性, 因而对提升大学生信息素养的作用是非强制性的、潜在的、缓慢的和长久的。但由于大量的隐性课程资源来自互联网, 而网上的信息良莠不齐, 因而在利用信息技术隐性课程资源的同时, 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疏导, 努力避免负面影响的出现。合理开发利用信息技术隐性课程资源将会使得大学生的课程体系更加完善, 从而适应高校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的需求, 并且也能够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王吉庆.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论[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3
[2]http://broadcase.chsnenu.cn/xxjskcyjxl/chapter/ch08_2.asp
浅议语文课堂隐性课程的开发 篇8
师:“我们学过《伏尔加河上的纤夫》这篇文章, 也看过俄国巡回派画家列宾的这幅作品, 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生1:“有个穿红衣服的少年眉头紧锁着。”
生2:“有个纤夫用仇恨的目光看着后面的船。”
生3:“纤夫的肩膀上的绳子深深的扣进肉里。”
生4:“拉纤的人身体前倾着, 在挣扎的样子。”
生5:“河面很宽很长, 天空暗淡。”
……
我很欣慰:“同学们记住的细节, 都是表现课文主题的关键。老师也很喜欢这幅油画, 也喜欢《伏尔加船夫曲》, 它再现了统治者对劳动者的残酷剥削和被压迫者的反抗意识。我们刚才读的这一段, 也为我们展示了一幅画, 我们也能想象一些饥民流亡的细节。请结合文意, 说说自己想到的东西。”
生6:“我想到他们走的路泥泞狭小, 坑坑洼洼, 他们的衣服破烂不堪。”
生7:“路边的乱草在秋风中凄厉地摇摆, 枯黄的, 天空很暗淡。”
我心醉, 欣慰。
生8:“在路边的草丛中, 随时能见到野狗在撕咬死人的尸体。”
有学生唏嘘。
生9:“有人在污浊的水洼里喝水, 喝着喝着, 水洼里只剩下几根白骨。”
学生有的哄笑, 有的尖叫。我心惊, 诧异。
生10:“有几个围坐在一起, 吃东西, 原来他们吃的是死人的肉。”尖叫的、哄笑的声音。
生11——一个文静的女孩, 静静地说:“我看到一位妈妈在给婴儿喂奶, 但是由于奶水不足, 小孩喝的全是人血。”
我连忙打住学生们的发言!
哄笑和尖叫在耳边轰炸。
我愕然, 我无语, 我尴尬, 我心后怕。
是课堂设计的失误, 还是对学生估计不足?
于漪老师在《课堂教学的三个维度的落实与交融》中说, 如果孩子也冷视人生, 是很糟糕的, 一个人的感情不丰富, 很干瘪, 很空虚, 不可能成功。今天的课堂遭遇, 是个别巧合, 还是一种普遍的令人忧虑的教育问题?当今不少中学生的心理远离鲜活的现实生活, 网络游戏、凶杀毒害的恐怖的虚拟世界, 慢慢地迟钝了他们善良、怜悯之心, 模糊了他们的高尚道德情操与自私、冷漠、缺乏爱心的人格界限。在物质生活日渐丰富而精神世界日渐空虚的轨道上, 他们畸形而前。难怪他们对贫穷不屑一顾, 对悲悯置若罔闻, 谈及他人的个体生命的存殁恰似闲庭信步!
新课程标准提出了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设计课程目标, 与以往的《教学大纲》相比, 新课标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到了一个较高的位置。这一维度就是隐性课程的维度。隐性课程是通过学生无意识心理活动起作用的。学生是在学习显性课程的同时, 获得有关态度情感价值观等情意方面的经验的。在这里所获得的一切, 其教育效果是稳定的、持久的, 其作用有可能影响人的一生。
布卢姆认为, 隐性课程的主要目标与学生的学习有关, 也与学校所强调的品质以及社会品质有关。学校的组织方式、人际关系、文化积淀的因素对于学生的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 具有强有力的持续影响。当今学生的生活太过幸福与单纯, 经历太过顺利与粗糙, 教育者的责任不是简单地把学生的思维拉回到自己的轨道, 而是要培养学生的丰富情感、高尚情操、健康人格。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文本, 设身处地与主人公一起呼吸, 一起心跳, 去感受此时此地的生命的意义。真正的教育就是培养人、引导人的灵魂。“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所以, 我们在教知识、能力的时候, 一定要把学生的感情世界、精神世界融合在里头, 这是一个知识链, 又是一个情感链。
课堂隐性资源的开发 篇9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是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内容多而杂, 系统性不强, 教学中若能对其进行有效开发和合理利用, 对教学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笔者认为, 在众多的隐性课程资源中, 教材内容、学生经验、教学活动方式的开发与利用具有较大空间, 因此, 在这些方面进行了较多的实践与探索。
1 教材内容的开发与利用
1.1 教材中的知识资源
教材知识资源的开发包括横向知识和纵向知识的开发[2]。横向知识开发是指把病原生物与免疫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知识有机结合起来, 通过探索各学科之间的联系, 实现跨学科教学, 达到学科之间、课程之间的相互促进。病原生物与免疫学作为一门医学基础课, 除自身的知识结构外, 还与解剖、生理、病理等基础学科相互渗透、相互依存, 并隐含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知识。如分析抗原的抗原性强弱时要用到化学知识, 分析细菌的生长规律时要用到数学的对数知识, 讲授免疫学的基本概念时会用到语文的逻辑知识等。所以, 在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开发和利用学科之间的关联性, 巧妙地把各学科知识有机结合起来, 淡化学科意识, 避免学生产生偏科现象;同时让学生意识到, 医学是完整的知识体系, 不是各门学科知识的简单相加。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纵向知识开发是指对该门学科知识在深度和广度上的延伸和扩展。不同专业学生学习目标不一样, 其知识结构、学习能力、学习兴趣等方面也存在着差异, 所以对学科知识在深度和广度上的需求也不一样, 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来决定讲授病原生物与免疫学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例如, 临床专业学生更关注病原生物的致病机制及疾病诊治, 所以教师在讲解这部分内容时可适当深入和展开;对于护理专业学生则可在消毒灭菌、标本采集等方面去扩展。因材施教是最基本最重要的教育原则, 课程资源纵向知识开发便是这一原则的具体体现。
1.2 教材中的思想资源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 社会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 人与人的直接接触越来越少, 情感交流的机会越来越少, 因此, 对年轻人的情感培养也就越来越重要。情感培养不是靠说教就能做到的, 需要教师通过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 开发利用榜样、楷模等课程资源, 激发学生情感, 让学生感悟人生、感悟真情。病原生物与免疫学从表面看似乎是免疫学、微生物及寄生虫学专业知识的简单相加, 而一旦深入研究便会发现其中隐藏着很多有利于情感培养、道德教育、价值观形成的各种资源。但是, 很多教师认为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是班主任的事, 因而也就很少关注教材中的思想教育资源。
在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教学中, 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教育资源, 恰如其分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可收到理想的教育效果。例如, 在免疫学教学中可组织学生讨论器官移植问题, 通过播放肝移植病人的真实录像, 开发学生情感资源, 激发学生关爱他人的情感, 培养学生同情心和爱心, 发展其良好的个性品质。在分析菌群失调原因时, 强调滥用抗生素的后果, 使学生成为有道德的好医师。在学习乙肝病毒的生物学特性时, 结合乙肝病毒抵抗力强且主要通过血液传播的特点, 强调消毒灭菌的重要性, 为避免医源性乙肝传播做好准备。通过对教材中隐藏的思想资源的充分挖掘, 让学生在学校里便养成对病人高度负责的态度, 为形成良好的医德医风打下坚实的基础。
2 学生经验的开发与利用
教学是教和学的组合, 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在传统教学模式中, 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重要性被忽视, 处于从属地位, 学生没有表达情感的机会, 教师的一些可资利用的知识经验进不了课堂。在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教学中, 教师可通过问卷调查、走访、交谈等形式获取学生信息, 并适时将其引入课堂, 让教学变得鲜活而富有人情味, 让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共同构建知识的过程和人格发展相互促进的过程。例如, 在学习超敏反应时, 让发生过超敏反应的学生讲述其经历、体会, 并引导学生分析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及防治原则, 这样学生不仅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超敏反应的相关知识, 还会感受到书本知识是那么贴近生活, 从而增强了学习免疫学的兴趣。在讲授人工自动免疫时, 可引入学生接种疫苗的经验;讲授病原性球菌时, 可引入学生的细菌感染史;在学习寄生虫时, 可引入学生的蛔虫感染史等。
为把学生头脑中隐藏的知识、经验或思想挖掘出来, 教师可组织学生围绕某一问题进行讨论, 让学生畅所欲言, 充分表达自己、展示自己。通过这一方式, 可以开发学生的知识、思想及经验资源。在讨论过程中, 教师可发现学生存在的一些问题, 并及时纠正。讨论的问题可以由学生自己提出, 也可以由教师通过设置一定情境引导学生发现, 也可以由教师直接提出。例如, 在细菌革兰氏染色之后, 针对出现的不同结果, 组织学生进行关于细菌染色的讨论, 如为什么要染色, 如何染色, 怎样改进染色方法等。这样, 不但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 而且锻炼了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讨论问题时, 教师要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探究问题, 坚持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的统一。
3 教学实践活动的开发
从课程资源角度看, 教材无疑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但是, 如果教学活动仅局限于对教材的讲授, 不让学生亲自实践, 则容易使教学陷入模式单一、机械的境地, 不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教师可根据课程目标, 结合教材内容及环境条件, 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开展一些力所能及的实践活动。例如:抗体模型、寄生虫标本制作;对青霉素过敏、乙肝疫苗接种、蛔虫感染率等问题的调查;在讲授寄生虫时, 开放实验室, 让学生进行蠕虫卵自检等。在实践活动中, 学生自觉地把间接的理论知识与直接的感受和体验结合起来, 不仅可以增强主体意识, 激发学习积极性, 而且可以培养其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强化创新意识, 提高创造能力, 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关于隐性课程资源开发的内容、方法途径等, 如今尚未形成较有效的可资借鉴的模式, 教师应遵循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原则, 把显性资源与隐性资源相结合, 围绕教学目标, 主次分明、伸缩有度地进行开发与利用。
参考文献
[1]王重力, 卢建筠.生物新课程的评价与资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关注隐性资源,呈现人文课堂 篇10
这是北京大学附中张思明老师留的一份“作业”, 显然, 这是一位中学老师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做法.那对于小学阶段,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我认为既不可能循着教材内容按部就班, 也不可能在无所依托的情况下凭空臆造, 科学的做法是善于开发每一课的隐性资源.
一、洞悉真格局, 抓教材中的隐性资源
如13-9=4, 十几减9是一年级下册呈现的教学内容, 教材呈现的第4种方法就是想加算减, 从学生情况看, 只有一半学生想到9+ () =14这种方法.这引起了我的思考
从教材安排上看, 9+ () =14第一次出现在一年级上册, 因为篇幅的关系, 这类习题在书中只是“昙花一现”但是纵观全局发现, 小小的题型却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想加算减”就是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上的.而一年级下册的教材没有给出复习, 直接在第一课时退位减中出现这种方法, 学生的知识点就衔接不上, 较难接受这种方法.因此弄清数学的基础体系, 了解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对于教师而言是相当重要的.在进行新授之前, 教师要作好知识的提前孕伏和渗透, 抓住知识前后之间的联系, 促进学生的正迁移, 润物无声地为知识造势, 这样, 学生的学习才不会有突兀之感.
作为老师, 要有这样的教材观:教材的习题不是一次性的, 你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重组再利用.只有洞悉真格局, 才能挥洒从容.
二、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
教材以外, 教师可以从课外资料和其他学科中寻找灵感, 设计一些开放性的习题.
1. 听儿歌, 学数数.
在开学第一课《数一数》最后, 我加了一个拓展:小动物在背儿歌呢!小朋友也会背含有数的儿歌吗?谁能按要求背出一首儿歌就奖励他一颗星.
一去二三里, 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 八九十枝花.
一二三四五, 上山打老虎, 老虎有几只, 我来数一数……
2. 画奖杯学图形.
比赛结束了, 要给运动员颁发奖杯, 你能帮老师来设计奖杯吗?请用你准备的图形, 发挥你的想象, 为运动员设计你认为最漂亮的奖杯.
3. 用音乐找规律.
借助这些资源, 既开拓学生视野, 又激发求知欲望, 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 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磨刀不误砍柴工, 关注情感资源
计算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分量, 在平常的教学中, 老师们通常关注计算教学中的知识技能目标;但对于启迪思维、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目标, 往往作为“软”目标、隐性目标, 容易被忽视.其实后者更重要, 隐性目标的贯彻可以使学生更愿意亲近数学, 了解数学, 学会数学地思考, 关注了学生的发展需要.
进位加计算练习中, 第2题的计算量多容易错, 为了激发孩子的兴趣, 我把第2题的计算以故事贯穿:“小朋友, 有一种鱼, 叫做鲑鱼, 这种鱼在海洋里生活四五年之后, 便要回到自己的出生地, 在逆流而上的路上, 鲑鱼要经过无数瀑布、险滩和激流.面对湍急的水流, 尽管鲑鱼用尽全身的力气也仅能保持原地不动, 唯一的办法就是一跃而起.勇敢的鱼儿明知岸边还有灰熊在虎视眈眈, 但仍然争先恐后地奋力跃起.小朋友, 鲑鱼勇敢吗?你们能学鲑鱼, 尝试把这道题成功地作出来吗?做得好的话, 老师给你讲鲑鱼回家乡的故事.”孩子们在故事的启发下, 好像一下子都变成了小鲑鱼, 埋下小脑袋认真地计算, 都想成功地作出来.结果这道题的正确率特别的高.为了进一步激励孩子, 我把鲑鱼回家乡的故事讲完.孩子们纷纷发言, 有的说“小鲑鱼真勇敢, 我要像它学习”, 有的说“小鲑鱼真负责任, 我写作业时要像它一样”.我趁势说:“希望你们遇到难题也能勇敢地去试一试, 对自己的作业写完后能认真地查一查.”
关注学生整节课学习过程中所体现的情感, 就是在创造一个智慧、开心、人文的课堂, 让我们的孩子在数学课上接触到更多美好的事物和感情.
四、数学文化的传承
前苏联数学家巴班斯坦说:数学教学不仅要有包含识记、理解、掌握、运用等各个层次, 而且还应该有非认知领域的目标.所谓非认知领域是源于数学而又超越于数学的东西, 诸如数学精神、数学理念、数学习惯, 等等.数学的课堂既是一个领悟知识的场所, 也是一个传承文化的阵地, 我们培养的学生不仅要有科学的头脑, 也要有科学的精神和科学的情感.
为了培养学生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态度, 我给孩子讲了劳尔赫确认菠菜含铁量的小故事.孩子们从中体会到了严谨缜密的重要性.
在教学《解决问题策略》时, 教师出示书中的表格:像这样把长和宽按照一定的顺序一一写出来, 就叫做“一一列举”.有序地一一列举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规律, 这里面还跟一位伟大的科学家有关呢! (出示欧拉简介)
【课堂隐性资源的开发】推荐阅读:
隐性课程资源开发10-11
隐性课堂08-11
隐性德育课程资源07-02
隐性的暴利论文05-25
隐性采访的法制06-13
隐性采访的路径选择06-30
电视记者的隐性采访09-09
语文隐性知识的学习论文07-27
中学教育中的隐性教育06-03
影视剧中的隐性广告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