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下引流

2024-10-23

皮下引流(精选7篇)

皮下引流 篇1

切口脂肪液化是腹部外科术后伤口预后不良的主要原因之一, 笔者采用皮下引流管持续负压引流技术治疗腹部切口脂肪液化者, 取得良好效果, 现就这一技术行进一步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与分组

2009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39例, 均符合: (1) 切口不愈合, 皮下组织游离, 渗出液可见漂浮脂肪滴; (2) 切口边缘及皮下组织外观无红肿、坏死及脓性分泌物; (3) 渗出液连续3次培养无细菌生长, 无发热等炎症表现; (4) 腹部皮下脂肪厚度大于5cm, 脂肪液化裂开3~5cm, 伴有不同程度水肿、渗液。其中男20例, 女19例;年龄43~79岁, 平均63岁;肥胖指数 (BMI) 为 (29.5±3.2) kg/m2。直肠癌11例 (28.2%) , 胃癌10例 (25.6%) , 结肠癌9例 (23.1%) , 肝脏切除6例 (15.4%) , 胰腺肿瘤3例 (7.7%) 。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18例与观察组21例, 两组基本情况接近。

1.2治疗方法

(1) 对照组切口采用传统红外线治疗, 每天2次, 每次20分钟;每日换药, 渗出较多时给予挤压拆除缝线, 扩创敞开置纱布或油纱引流, 切口裂开较长、较深时, 待新鲜肉芽组织生成后行二期缝合。 (2) 观察组用一次性输血器, 选取中间弹性良好一段剪侧孔, 侧孔多少取决于皮下放置长度。具体操作:术区常规消毒, 铺无菌小洞巾, 于切口最低处拆除一针缝线, 将引流管送至皮下最深处, 注意勿送至腹腔内, 固定引流管, 接负压装置。负压装置可采用简易装置, 如用消毒过的100ml玻璃瓶, 抽吸空气即可形成负压。注意切口如有漏气, 可用一次性深静脉塑料敷贴覆盖。1~2天后皮肤裂口愈合即可形成持久有效负压, 无须反复操作。比较两组伤口液化后愈合时间、整体愈合时间及换药次数。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 计量资料以 (±s) 表示, 组间比较用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表1)

观察组伤口液化后愈合时间、整体愈合时间及换药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发生切口感染2例 (11.1%) , 经抗感染后好转;观察组切口裂开1例 (5.0%) , 经对症治疗后好转。

3 讨论

腹部切口脂肪液化发生主要原因有:肥胖、高龄、肿瘤、高频电刀过度使用, 手术过程中过度牵拉、挤压脂肪组织等。切口持续负压引流不仅能及时引出伤口渗出液, 如脂肪液化、失活坏死组织等, 保持切口相对清洁干燥, 还能为切口愈合提供一个相对有氧的环境, 而且还能减轻局部水肿, 持续的负压可使伤口充分对拢, 消灭死腔, 缩短愈合时间[1]。已有实验表明, 负压引流可使创面血流量增加4倍, 肉芽组织形成速度提高63.3%[2], 增加伤口愈合速度。

目前负压引流技术广泛用于骨科、创伤、整形等方面。但因需使用专门器材, 影响患者活动及其高昂费用限制了其在临床中的应用。本文采用皮下留置引流管及简易负压装置治疗腹部切口脂肪液化, 不仅加快了伤口愈合速度, 减少伤口感染可能性, 而且患者不必每天换药, 操作简便, 伤口敷料清洁干燥, 胶管质地柔软, 不影响活动。笔者认为, 只要保持引流管负压通畅, 患者及家属经告知操作事宜即可自行操作, 操作在门诊即可进行, 减少了患者住院费用。

参考文献

[1]孟露红.腹壁负压引流管在妇科手术应用中的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 2010, 5 (24) :116.

[2]蒋琪霞, 刘云, 王桂玲, 等.负压伤口治疗技术在临床应用中的新进展[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7, 24 (8) :29.

皮下引流 篇2

资料与方法

2011年11月-2014年11月收治肛周皮下脓肿患者28例, 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 每组14例, 试验组采用切开引流加基底闭合治疗, 对照组采用常规方式进行治疗。试验组男8例, 女6例, 平均年龄 (36.5±14.2) 岁, 平均病程 (6.7±3.2) d, 其中高位脓肿3例, 低位脓肿11例;对照组男8例, 女6例, 平均年龄 (37.1±13.9) 岁, 平均病程 (6.5±3.1) d, 其中高位脓肿3例, 低位脓肿11例。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方法: (1) 对照组:采用切开引流方式进行治疗。术前常规备皮, 采用生理盐水灌肠。患者采取截石位, 骶管裂孔麻醉, 常规消毒铺巾。采用聚维酮碘液消毒肛门及直肠下段, 在脓肿波动感明显的部位做放射性切口, 切开皮肤黏膜以及黏膜下层组织, 使用双氧水对患者脓肿腔进行清洗, 清洗完毕后进行止血, 将凡士林纱条填在肛门脓腔内, 将砂条固定后进行包扎。 (2) 试验组:术前常规备皮, 采用生理盐水灌肠。患者采取截石位, 骶管裂孔麻醉, 常规消毒铺巾。采用聚维酮碘液消毒肛门及直肠下段, 在脓肿波动感明显的部位做放射性切口, 切开皮肤黏膜以及黏膜下层组织, 使用双氧水对患者脓肿腔进行清洗, 清洗完毕后进行止血, 探查无活动性出血后采用全层缝合方式将脓腔基地进行缝合, 而后置入凡士林纱条, 包扎固定。两组患者术后均予以流质饮食, 术后1 d禁止排便, 常规抗生素进行防感染治疗。每天更换纱条, 治疗2 d后将凡士林纱条改为紫草油纱条。试验组治疗3 d后拆除基底部缝线, 保持引流通畅。

效果观察: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进行观察, 同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疼痛状况。治疗效果主要从患者临床表现改善程度进行评价。疼痛主要根据患者主观感受以及患者止痛药使用状况进行评价。

疗效判定标准: (1) 痊愈:患者治疗后临床表现消失, 病灶消除, 无感染表现; (2) 显著:患者治疗后临床表现消失, 但病灶依旧存在, 无感染状况; (3) 有效:患者治疗后临床表现有所改善, 病灶未清除; (4) 无效:或可存在感染:患者治疗后未达到上述标准。总有效率=痊愈率+显著率。

疼痛评价: (1) Ⅰ级:轻度疼痛, 疼痛可耐受; (2) Ⅱ级:肛门疼痛, 影响患者休息, 服用常规止痛药即可; (3) Ⅲ级:疼痛不耐受, 需要服用哌替啶等药物。

统计学方法:文中数据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处理, 计数资料采用%表示, 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 (±s) 表示, 资料采用t检验,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试验组治疗痊愈5例, 治疗效果显著7例, 总有效率85.7%;对照组治疗痊愈2例, 治疗效果显著3例, 总有效率35.7%,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两组患者疼痛评级:试验组患者疼痛状况要明显好于对照组, P<0.05, 见表2。

讨论

肛周皮下脓肿是一种常见的肛肠科疾病, 本病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疼痛感。采用保守治疗虽然能够达到治疗的目的, 但患者术后复发的几率非常高, 因此本病多采用手术方式进行治疗[1,2]。目前临床中最常见的手术方式为切开引流术、切开引流缝合术, 但切开引流术会对患者造成较大的创伤, 加重患者的疼痛感, 延长患者治愈时间, 若术后处理不当还会增加创面的感染风险, 因此治疗效果不理想[3]。而将2种治疗方式结合则能够缩短患者术后康复时间, 减轻创面损伤程度, 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 降低患者疼痛程度, 且2种方式结合后还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感染几率[4]。

在我院的调查结果中显示, 试验组的疼痛程度要明显低于对照组, 进一步证实了上述观点。对我院患者情况进行总结后认为, 术前对患者进行灌肠非常有必要, 灌肠能够达到清理肠道的目的, 进而降低患者术后感染几率[5]。此外在术后也要做好创面换药, 并要严格遵循无菌原则, 防止患者出现感染。

总的来说, 切开引流加基底闭合在肛周皮下脓肿患者中的治疗效果非常显著[6,7], 其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表现, 降低患者痛苦, 且能够降低患者术后感染几率, 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方式。

注:P=0.02, χ2=7.43。

参考文献

[1]蔡浩武, 陈志明, 陈爱明, 等.小切口负压引流加冲洗治疗肛周脓肿临床疗效观察[J].吉林医学, 2013, 34 (27) :5543-5544.

[2]王伟雄, 冯骏, 汪普宁.小切口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较大急性肛周深部脓肿[J].广东医学, 2010, 31 (3) :363-364.

[3]毕恩旭, 范军伟, 王京涛, 等.自制负压双套管配合中药冲洗、引流术治疗高位肛周脓肿的临床研究[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0, 5 (5) :435-436.

[4]岳中文, 张建余.负压吸引在低位肛周脓肿要治术后引流效果的临床观察[J].结直肠肛门外科, 2011, 5 (17) :318-319.

[5]卢本银, 李扬轶, 张成元, 等.切开引流加基底闭合治疗肛周皮下脓肿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 2013, 7 (1) :39-40.

[6]周海祥.切开引流术与切开挂线术治疗肛周脓肿的效果对比分析[J].吉林医学, 2014, 35 (11) :2285-2286.

皮下引流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以2011年5月~2014年5月本院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患者11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随机的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 各58例。对照组年龄31~52岁, 平均年龄43.6岁;病变部位:左侧27例, 右侧31例;病理诊断:浸润性导管癌24例, 髓样癌7例, 浸润性小叶癌22例, 低分化癌5例;UICC临床分期:Ⅰ期19例, Ⅱ期28例, Ⅲ期11例。试验组患者年龄33~56岁, 平均年龄45.2岁;病变部位:左侧25例、右侧33例;病理诊断:浸润性导管癌20例, 髓样癌8例, 浸润性小叶癌26例, 低分化癌4例;UICC临床分期:Ⅰ期21例, Ⅱ期24例, Ⅲ期13例。两组患者在年龄、病变部位、病理诊断以及临床分期各方面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于全身麻醉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在完整的切除肿瘤的同时行患侧淋巴结清扫术。对照组患者缝皮前将硅胶引流管分别放置于前胸壁和腋窝下, 并将引流管连接于持续吸引的负压引流装置;试验组患者按照对照组患者的同样方式放置引流管和负压引流装置, 同时应用弹力绷带将胸壁进行加压包扎。术后均保持持续的引流通畅。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0.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的统计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患者发生皮下积液11例, 其发生率为18.97%、试验组患者发生皮下积液4例, 其发生率为6.90%,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对照组患者引流液体量为 (264.3±26.8) ml, 试验组患者引流液体量为 (213.5±19.8) ml,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对照组患者带管时间 (10.1±3.4) d、试验组患者带管时间 (6.6±2.5) d,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尽管乳腺癌的改良根治术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手术的范围, 但是乳腺组织, 腋窝脂肪和淋巴组织的清除仍然造成较大的创面。相关的研究文献统计, 引起乳腺癌术后发生皮下积液的原因众多, 目前认为乳腺癌的手术创面引起的大量组织液和血液渗出, 以及毛细淋巴管网破坏引起的淋巴渗液是造成发生皮下积液的首要因素[3]。同时认为患者的营养状态不良、低蛋白和贫血等原因造成的血管内胶体渗透压低也是发生术后皮下积液的原因。有学者认为,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在皮瓣与胸壁和腋窝之间形成空腔结构更加重了皮下积液的发生。皮下积液的引流不畅将导致感染的发生以及脓肿的形成, 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和进一步治疗。单纯的负压吸引装置能够对腋窝以及前胸壁与皮瓣之间的渗液起到有效的引流作用, 具有促进皮瓣和胸壁组织和腋窝组织贴合的作用。但试验研究表明, 该方法对术后皮瓣张力过大或腋窝存在腔隙过大的患者不能达到最佳的治疗目的[4]。本组试验中, 在使用负压吸引装置的同时应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 人为的将存在的死腔进行闭合, 有效的减少术后的皮下积液。试验组患者发生皮下积液率显著地低于对照组患者, 试验组患者皮下引流的液体量少于对照组患者, 并且试验组患者术后带管的时间显著地少于对照组患者,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与汤铜等[5]开展的研究获得一致的结论。表明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和负压吸引的联合应用对预防皮下积液的产生、促进积液的引流均具有显著地临床效果。

综上所述, 乳腺癌术后应用负压引流的同时进行弹力加压包扎有助于术后皮瓣的贴合, 具有引流液体量少、预防皮下积液的发生、带管时间短的优势, 利于患者术后早期恢复和功能锻炼的进行, 有利于术后生活质量的提高。

摘要:目的 比较分析乳腺癌术后防止皮下积液两种不同方式引流的临床效果。方法 按照数字表法将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患者11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 各58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的负压引流方法 , 试验组患者负压引流同时应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 对两组患者皮下积液发生率、引流液体量以及带管时间进行临床比较。结果 试验组患者皮下积液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试验组患者引流液体量低于对照组患者,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试验组患者带管时间低于对照组患者,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乳腺癌术后应用负压引流的同时进行弹力加压包扎有助于术后皮瓣的贴合, 具有引流液体量少、预防皮下积液的发生、带管时间短的优势, 利于患者术后早期恢复和功能锻炼的进行, 有利于术后生活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乳腺癌,皮下积液,引流

参考文献

[1]徐雪东.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下积液的预防和处理.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3, 20 (6) :604-605.

[2]郑向欣, 管小青, 吴骥, 等.防治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的方法改进:附204例报告.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2013, 22 (5) :564-568.

[3]赵凯华, 胡亦钦, 俞乔, 等.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的影响因素探讨.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2011, 3 (1) :17-19.

[4]莫春连, 何沙, 卢永刚.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下积液的发生原因与防治.实用癌症杂志, 2012, 27 (4) :382-383.

皮下引流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6年10月—2011年5月于我科治疗的50例乳腺癌术后患者临床资料, 患者年龄最大为68岁, 最小为33岁, 平均48.5岁。依据《癌症分期—AJCC》所制定的关于TNM的标准进行分期, 有Ⅰ期患者3例, 有Ⅱ期患者22例, 有Ⅲ期患者25例, 患者合并高血压以及糖尿病者为12例, 上述患者在年龄以及病程上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方法

1.2.1 手术方法

全部患者均进行改良型乳腺癌根治术, 有36例患者应用Auchincloss法, 另14例应用Patey方式。有20例患者于术前在门诊行区段的切除, 并经蜡片回示后再予以仿根治术, 有30例患者在术中进行快速冰冻后直接予以仿根治术。依据患者肿瘤以及乳头乳晕其复合体位置来选择要进行的梭形切口。其皮瓣游离的范围上到锁骨下的一横指缘, 而下到腹直肌的上缘, 其内外分别到胸骨旁缘以及背阔肌的前缘。首先游离皮瓣, 再以电刀对腺体进行处理, 以剪刀将其3组淋巴结清扫后, 常规的保留胸长与胸背神经以及肋间臂神经。向腋静脉走行的较大管道均进行结扎, 而小的管道则以电刀处理。

1.2.2 引流分组

对A组25例患者进行单管的负压引流, 对B组25例患者进行双管的负压引流, 并对两组患者皮下积液其发生率进行对比。

1.2.3 引流方法

手术结束之后, 对A组以单根管径为1cm左右, 并且有侧孔4个以上的乳胶管经腋静脉的下方3cm处沿背阔肌的走形一直向下到创野的最低端再另戳口引出, 同时接负压引流。于腋窝与内上角以及内下角和外下角处, 再分别缝以4个皮桩进行固定。对B组应用两根引流管, 其中一根粗乳胶与A组相同。而另一根则以一输血器 (或者硅胶管) 将木菲氏管和上部分减去, 经顶端开始经间隔为1cm距离剪一侧孔的直径约为0.3cm, 并且螺旋向下, 再根据环绕的创野长度来决定大概剪几个侧孔, 其顶端需越过胸大肌的外上缘约3cm并置于腋窝, 再依次沿锁骨的下皮瓣夹角与胸骨旁夹角以及肋弓上缘的夹角走形, 在距其第一引流管的戳孔约3cm处再另戳口进行引出, 并保留过滤器接负压吸引。其4个皮桩的位置与A组相同, 再将硅胶管于皮桩以及皮瓣的夹角间固定。在缝皮结束后, 以负压吸引将皮瓣进行平整粘合, 并与负压吸引鼓连接。最后以棉团和胸带进行加压固定。

1.3 皮下积液的判定标准

待引流管拔出之前或者以后, 会发现局部的皮下隆起, 并且能够触到漂浮感, 则诊断成立, 进行局部的穿刺抽液可证实。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7.0 (产品与服务的统计学解决方案) 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及处理, 数据以表示数据, 以t检验应用于计量资料, 以χ2检验应用于计数资料, 对两组间的相互比较则采用q检验, 将P<0.05作为其差异标准。

2 结果

B组患者皮下积液发生率为8.0%, 较A组患者 (皮下积液发生率为4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详见表1。

3 讨论

乳腺癌术后患者皮下积液的性质大致可以分为炎性渗出与脂肪液化以及淋巴漏和积血等[3]。而积液形成的过多或者引流的不通畅则为乳腺癌术后其皮下积液能够形成最基本的原因[4]。

本文对我院乳腺癌术后患者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对A组25例患者进行单管负压引流, 对B组25例患者进行双管负压引流, B组患者皮下积液发生率为8.0%, 低于A组患者 (皮下积液发生率为40.0%) 。总结皮下积液的预防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不予肾上腺素与氯化钠溶液进行注射, 仅以钢刀进行游离皮瓣, 从而减少皮下的毛细血管出现假性闭合。而钢刀在游离时需于皮下浅筋膜的浅层再浅, 如果深了, 则进入到脂肪层及血管层, 会有较多的出血;如果浅了, 则能够损及真皮的毛细血管网, 导致术后发生皮肤缺血而起水泡, 以及坏死后形成皮下积液[5]。 (2) 术中尽量不要片面追求速度, 并减少应用高频的电凝, 以剪刀作腋窝的锐性分离, 较大的管道需进行结扎, 例如胸穿的支血管以及淋巴管等。 (3) 要合理地引流。 (4) 对引流管需经常疏通, 以防止发生组织块的阻塞, 从而避免过早的拔管。而两根引流管其最下一方的侧孔需离出口处保持在3cm以上, 以便必要时将引流管上下移动。患者积液在15mL/d左右, 并且持续达2d以上才可拔管。 (5) 不应该过早、过频繁地换药。 (6) 在术后的第6天或者第7天进行手部与腕部以及肘关节的活动, 以后则进行肩关节的活动。 (7) 有效地控制感染, 合理并经验性地应用抗生素。 (8) 较好地对患者临床并发症进行控制。

综上所述, 对乳腺癌术后患者进行双管负压引流, 效果显著优于进行单管负压引流, 应予临床合理应用。

摘要:目的:对乳腺癌术后患者皮下积液的最佳防治方法进行探讨。方法:对50例乳腺癌术后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随机分为A、B两组, 每组患者25例, 对A组25例患者进行单管的负压引流, 对B组25例患者进行双管的负压引流, 并对两组患者皮下积液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B组患者皮下积液发生率为8.0%, 较A组患者 (皮下积液发生率为4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对乳腺癌术后患者进行双管负压引流, 效果显著优于进行单管负压引流, 应予临床合理应用。

关键词:乳腺癌,皮下积液,负压引流,单管,双管

参考文献

[1]易辛, 胡慧, 韩彬, 等.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防治对策研究[J].华夏医学, 2008, 21 (3) :416-418.

[2]嵇宇, 刘雪.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下积液的预防与处理[J].安徽医学, 2008, 29 (3) :308-309.

[3]古风, 何道理.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原因及对策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 2009, 11 (24) :59.

皮下引流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2例均为女性, 年龄37~65岁, 平均54岁。术式均为改良根治术, 术中常规放置Y型引流管或两根引流管负压引流, 加压包扎, 术后引流量<15mL/d, 1~3d后拔除, 平均引流天数9.5d。22例均为拔管后再次出现皮下积液者, 其中13例经1~3次穿刺抽液未愈。

1.2 方法

13例积液量少者 (<50mL) , 从位置最低处用50mL空针穿刺, 将积液抽净后, 自穿刺针孔置入剪有1~2个侧孔的硬膜外麻醉导管或一次性输液管前端细管, 植入3~4cm, 外露3~4cm, 将外露部分用无菌透明贴与皮肤固定, 外口处覆盖无菌纱布, 积液处垫纱布适当加压包扎固定。3~5d后换药, 若皮肤与皮下组织固定, 即痊愈拔除细管。若未完全固定, 继续加压包扎至痊愈拔管。9例积液量多者 (>50mL) , 同样从位置最低处用50mL空针穿刺, 将积液抽净后, 自穿刺针孔置入剪有1~2个侧孔的一次性输液管前端细管, 内置3~4cm, 外端保留接头, 同样用无菌透明贴与皮肤固定, 外端接头接引流袋。积液处同样垫纱布适当加压包扎固定。待积液消失后3~5d换药, 若皮肤与皮下组织固定, 即痊愈拔管。

2 结果

13例积液量少者, 4~8d痊愈, 平均5.5d;9例积液量多者, 7~11d痊愈, 平均8d。

3 讨论

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为常见并发症。皮下积液虽然不会危及生命, 但可增加切口感染和皮瓣坏死机会, 延长住院时间, 推迟术后进行放疗的时间, 不仅增加患者精神和经济负担, 还增加医师和护士的工作强度。多年来临床医师们术中积极探求预防术后皮下积液的方法, 如对创面彻底止血、创面应用生物蛋白胶、多点皮瓣缝合固定、术后加压包扎等, 虽然取得了一定效果, 但术后皮下积液仍无法完全避免, 拔除引流管后再次积液发生率仍不低。对于皮下积液临床医师们也努力探求方法简便, 疗效又好的解决办法, 并取得了较好效果。近来聂建云等报道了用BD留置针引流乳腺癌术后皮下积疗效很好[1]。但临床上通常仍采用反复穿刺抽液、加压包扎的办法, 有的患者需要反复穿刺抽吸很多次。

笔者采用穿刺抽液后自针孔置入细管引流的方法, 对积液量少的不用引流袋, 渗液自细管流出后被纱布吸附, 细管实际上起到了橡皮引流条的作用。积液量多的外接引流袋, 待渗液停止后拔除。因为放的是细管, 置管时和置管后患者不会有什么痛苦和不适, 且管子放在位置最低处, 只要有积液就引出, 皮肤容易和胸壁组织粘连愈合, 所处理的22例均取得了较好疗效。这样即减少了反复穿刺抽液次数, 又不用包扎的太紧, 适当加压即可, 减轻了患者痛苦, 减轻了经济负担, 缩短了痊愈时间, 笔者认为这应该是一种处理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不错的方法。

但应注意以下几点: (1) 穿刺及置管时注意无菌操作, 防止感染。 (2) 量多者接引流袋即可, 不要用负压引流袋, 因管细口小若用负压引流管口很容易被周围组织吸附堵塞。 (3) 若患者怕痛, 可先在穿刺点注射少量利多卡因局麻。 (4) 若穿刺针孔小置管困难, 可将针孔用大号针头适当扩大后再置入。

关键词:乳腺癌,皮下积液,穿刺,细管引流

参考文献

皮下引流 篇6

关键词:乳腺癌,根治术,皮下积液,双管引流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癌症之一, 近年来发病率逐年增长, 其发病年龄也表现出年轻化趋势[1]。皮下积液是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常见的早期并发症。多年来我院在防治术后积液方面也进行了许多探讨和研究。本实验针对于预防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的发生, 将双管引流加持续负压吸引与单管引流加多点刺孔皮片引流两种方法进行比较、分析, 获得了比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7年2月~2010年4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乳腺癌患者35例, 均为女性, 年龄28~67岁, 术前或术中经病理检查确诊为乳腺癌, 国际TNM分期:Ⅰ期9例, Ⅱ期12例, Ⅲ期14例, Ⅳ期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双管引流22例 (实验组) , 平均年龄48.15岁;单管引流13例 (对照组) , 平均年龄45.15岁。

1.2 方法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实验组采用18号乳胶管 (2条) , 把有多个侧孔的一端分别置于创面的胸骨旁 (即皮下, 管体呈弧形走行于创面下缘) 和腋窝, 另一端在腋窝最低处的皮瓣分别戳孔引出, 术后立即行持续负压吸引。双管均于术后第7天向外拔出约5~6cm, 皮外保留约4cm后多余部分剪除, 用无菌干燥纱布加压覆盖包扎, 停止负压吸引, 第9~10天将两管完全拔除;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引流方式, 腋下放置一根多侧孔引流管, 末梢由腋窝最低处的皮瓣处戳孔引出, 外接普通引流袋, 胸前伤口引流采用多点刺孔放置乳胶皮片引流, 术后给予适当加压包扎。术后第3~6天将引流片完全拔出, 腋窝引流管于术后7~9天拔除。计量术后第1、3、5、7、9天的引流量, 并比较术后7、10、15d皮下积液的发生率及术后伤口愈合时间。同时, 嘱患者将患侧上臂紧贴于胸壁约15天, 减少因肩关节活动所致的积液量增多。

2 结果

实验组术后前3d的平均引流量比对照组明显多 (表1) 。

与对照组比较, *P<0.01。

而术后皮下积液发生率明显低 (表2) , 且伤口平均愈合时间短。说明双乳胶管引流效果较为满意, 明显降低了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的发生率。两组患者术后平均伤口愈合时间比较:实验组为15.82d, 对照组为20.63d。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 讨论

皮下积液是乳腺癌术后常见并发症[1]。引流不畅是造成皮下积液的重要原因, 一旦发生, 不仅影响伤口的愈合, 给病人增加了精神和经济上的负担, 并推迟了术后放化疗的时间, 影响综合治疗的效果。负压引流技术能有效地减少皮下积液的发生, 对预防皮下积液等并发症具有很好的疗效。乳腺癌根治术后发生皮下积液的主要原因是术后液体产生过多和引流不畅[2,3]。液体产生的原因分为:1) 术中止血不彻底;2) 腋窝淋巴管结扎不完全致淋巴管瘘;3) 手术创面大导致渗液量多;4) 电刀的广泛使用增加了脂肪液化的机会;5) 创面加压包扎过松及患侧肩关节过早、过多活动;6) 术后拔管过早及拔管不当引起新愈合的皮瓣裂开[4]。渗血引流不畅是因引流管放置不当和引流管扭曲, 阻塞或加压不当导致渗液、渗血积聚于创口内而形成积液或积血, 多见于腋下和锁骨下方, 也可见于胸骨旁。

预防的关键在于针对发生原因, 做好以下预防措施:术中严密止血, 预防并及时处理切口下积血;术中对腋下管道结构应予以结扎, 减少发生淋巴瘘的可能;术中尽可能用生理盐水将手术野中的游离脂肪颗粒冲洗干净, 减少脂肪液化的可能;术中应将引流管置于合理位置, 双管均应从手术野最低点单独刺孔引出, 注意刺孔要严密, 以免漏气;术后包扎要均匀适当, 腋下要均匀填塞纱布;术后15天内避免肩关节做内收外展、前驱后伸及撑床等运动;术后给予足够时间的持续负压吸引;拔出皮下弧形引流管时, 应紧压弧形内缘已愈合的皮瓣, 以免引起已愈合皮瓣的重新裂开;乳胶管侧孔要多, 拔管不宜过早;一旦积液过多, 短时间抽吸无效及时考虑切开引流[5,6,7,8]。

乳腺癌根治手术后, 胸壁腋窝形成一个较大创面, 皮肤与胸壁、腋窝之间呈游离状态, 传统方法多采用绷带加压包扎和纱布填塞腋窝的方法, 使皮肤紧贴于创面上促进愈合。由于患者体质、胖瘦各异和胸壁条件的差异, 术后经常出现腋窝和皮下积液, 皮瓣坏死等并发症, 常需要反复抽吸和较长时间的绷带加压伤口, 严重者还需作持续引流。以往对于已形成的术后皮下积液, 多采用纱布挤出或穿刺抽出, 再行加压包扎的方式处理, 患者痛苦、费时, 同时加压包扎的患者多有胸部紧缚感, 胸闷, 严重时可有呼吸困难。单管引流加多点皮片引流只有在腋窝处采用引流管, 且无法使用负压吸引 (之所以不用持续负压吸引, 是因其外加多点刺孔皮片引流所致的漏气因素) , 导致局部皮下积液可能。引流不畅, 引流效果差, 从而延误伤口愈合时间。双管负压引流技术, 因创口已缝合, 双管引流及其侧孔可以涵盖整个伤口的大部分皮下空间, 加之持续负压的存在使皮肤贴紧胸壁, 术后无需辅助挤压残存气、液体, 即可达到充分引流的效果。在持续约7天的持续负压吸引中, 使皮下组织和胸壁组织之间产生初步的愈合, 临床作用显著, 能够很好地解决乳腺癌术后的皮下积液问题。

参考文献

[1]Zeisig R, Koklic T, Wiesner B, et al.Increase in fluidity in themembrane of MT3 breast cancer cells correlates with enhanced celladhesion in vitro and increased lung metastasis in NOD/SCID mice[J].Arch Biochem Bio, 2007, 459 (1) :98-106.

[2]Rancati T, Wennberg B, Lind P, et al.Early clinical and radio-logical pulmonary complications following breast cancer radiationtherapy:NTCP fit with four different models[J].Radioy and On-col, 2007, 82 (3) :308-316.

[3]何勤烨, 张建良, 王建新, 等.双管负压引流预防乳腺癌术后并发症[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2004, 7 (5) :308.

[4]Jarman IH, Terence A.An integrated framework for risk profilingof breast cancer patients following surgery[J].Art Intel in Med, 2008, 42 (3) :165-188.

[5]Penel N, Yazdanpanah M, Chauvet S, et al.Prevention of woundinfection in breast cancer surgery with a strategy based on adminis-tration of antibiotic prophylaxis in patients at high risk of wound in-fection occurrence[J].Eur Jou of Can Sup, 2006, 4 (2) :147-148.

[6]黄继胜.乳腺癌术后不同引流方式效果的临床对比分析[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2001, 16 (11) :697-698.

[7]张素兰, 朱阿酉, 江笑晨.双引流管预防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的探讨[J].中国基层医药, 2003, 10 (3) :37-38.

皮下引流 篇7

关键词: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皮下积液,预防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手术辅助放化疗是主要的综合治疗手段。目前在基层医院, 改良根治手术是乳癌的主要手术方式, 由于切除范围大, 患者术后常并发皮下积液、皮瓣坏死及切口线结反应, 导致愈合时间延长, 延误进一步放化疗的时机, 甚至影响治疗效果。我院普外科传统上处理乳癌手术创面的方法是创面加压包扎 (常用宽胶布法叠瓦式粘贴) 、腋窝单管引流, 皮下积液发生率仍较高, 且术区加压包扎患者多有明显的胸闷不适及张力性水泡。2009年起单纯采用腋窝及切口下双管负压吸引, 不再加压包扎, 明显降低了皮下积液发生率, 并且减少了患者的不适, 也缩短了术后恢复时间, 为进一步放化疗创造更好的时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 入选标准: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普外科住院的女性患单侧乳腺癌且适合行乳癌改良根治术者; (2) 排除标准:年龄≥65岁, 合并糖尿病、免疫缺陷等明显影响切口愈合疾病的, 患者不同意入选的。共189例患者, 随机 (硬币法) 分为实验组 (96例) 和对照组 (93例) , 两组年龄、手术时间对比 (t检验) 均无统计学差异 (P>0.1) 。

1.2 手术方法:

两组均在全麻下实施乳癌改良根治术 (尽量采用横切口) , 实验组:分别于腋窝及下方皮瓣底部 (全程) 各下一枚引流管负压吸引, 切口以无菌胶贴覆盖, 术后3d换药, 引流少于20mL/d拔除引流管, 术区积液予抽吸。对照组:于腋窝下一枚引流管负压吸引, 术区垫以厚纱布并以宽胶布叠瓦状加压固定于胸壁上, 一周打开包扎更换敷料, 引流少于20mL/d拔除引流管, 术区积液予抽吸。引流管均采用凹槽式引流管, 外接抗返流负压吸引球。

1.3 观察指标:

皮下积液发生率 (例数) , 引流管拔除时间, 出院/转科时间。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软件处理, 两组皮下积液发生率对比应用χ2检验, 两组引流管拔除时间、出院/转科时间对比应用t检验, 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189例患者手术后共发生皮下积液31例, 其中实验组8例, 对照组23例, χ2=9.26, P<0.01, 具有统计学差异;引流管拔除时间实验组 (8.4±1.4) d、对照组 (11.3±1.8) d, 出院/转科时间实验组 (9.6±1.3) d、对照组 (13.1±1.9) d, P<0.001, 具有统计学差异。

3 讨论

乳腺癌手术由于受创面大、肩部活动、术区淋巴引流丰富等原因影响[1], 术后易于发生皮下积液, 其发生率在10%~60%[2]。术区引流、加压包扎被认为是降低皮下积液发生率的有效手段[3]。

在80、90年代, 我科手术方式以乳腺癌根治术为主, 由于术后术区胸壁大部分仅由锁骨、胸骨、肋骨及肋间肌构成, 其创面凸凹不平, 应用腋窝单管负压引流、胸壁加压包扎 (宽胶布叠瓦状将厚纱布加压固定于术区胸壁) 有利于减小皮瓣与胸壁的间隙, 使皮下积液的发生情况得到改善, 但伴有皮肤水泡、胸闷等明显不适, 术后恢复时间多在2周以上。

近年研究表明, 乳癌改良根治术虽然缩小了手术范围, 并未降低治疗效果;而且减少创伤, 缩短伤口愈合时间, 保持患肢功能, 保持较好外形, 为乳腺重建提供了更好的条件[4]。我科的手术方式也主要采用改良根治术, 对于手术区域早期仍沿用传统的处理方式, 发现皮下积液多出现在下方皮瓣下, 我们认为有以下原因: (1) 保留的胸大肌将术区分为相对隔离的腋窝和胸前两个区域, 胸前区域液体不易引向腋窝区; (2) 由于重力作用液体易在术区下方坠积; (3) 胸部下方脂肪相对于上方更厚, 切口下方皮瓣游离范围更广, 缝合切口下方皮瓣上移更多, 因而下方皮瓣与胸壁的间隙更大。且乳癌改良根治术保留了胸肌术, 使得胸壁趋于平坦, 单纯负压吸引就可以使皮瓣与胸壁达到良好的贴合, 且胸肌血运丰富, 利于术区液体吸收和创面愈合, 而加压包扎如压力过大会造成术区血运不佳反而对愈合不利。因而我们在下方皮瓣最低处全程放置引流管有利于胸前区液体引出, 数个病例效果明显后又尝试取消加压包扎, 以减轻患者的不适, 之后经过2年多的对比观察, 免加压包扎、双管负压引流这一处理方式效果显著、简单可行, 现已在我市进行推广。

另外, 我们采用的引流管的引流区为4条凹槽结构, 不易发生堵塞, 自带穿刺锥, 穿刺孔不易渗漏, 有利于术区负压的保持, 引流效率高, 它没有侧孔结构, 即便有组织吸入也不发生嵌顿, 减少引流管周围组织损伤机会, 易于拔出, 这一点在腋窝区尤为重要。

总之, 该项研究表明, 乳癌改良根治术采用免加压包扎、双管负压引流的方法可以降低皮下积液发生率, 缩短了术后恢复时间, 并且减少了患者的不适, 有利于患者恢复。

参考文献

[1]张国超, 王文跃.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的防治现状[J].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2011, 25 (1) :47.

[2]Aitken DR, Minton JP.Complication assocoated with mastectomy[J].Surg Clin North Am, 1983, 63 (6) :1331-1352.

[3]Arrangoiz R, Papavasiliou P, Dushkin H, et al.Case repart and literature review:Metastatic lobular carcinoma of the breast an unusual presentation[J].Int J Case Rep, 2011, 2 (8) :301-305.

上一篇:城市需水量下一篇:综合经营型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