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下注射脱敏治疗(精选7篇)
皮下注射脱敏治疗 篇1
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临床上指于怀孕期间发生或第一次发现糖尿病或糖耐量下降,异于糖尿病合并妊娠(妊娠前已被确诊患有糖尿病),是孕妇代谢异常病变中最常见的一种,发病率约为1%~15%[1,2]。随着妊娠时间的不断延长,若对其不予以足够认识而延误治疗,会使母体血糖控制逐渐变差,代谢紊乱,继而导致多种并发症发生,对母婴健康造成极大影响,甚至危及胎儿生命。GDM早期应马上进行饮食、运动治疗,若效果不明显或血糖持续增高,则需予以胰岛素治疗。目前临床上以胰岛素泵和胰岛素皮下注射两种方法为主,胰岛素泵属于连续性皮下胰岛素注射系统,经长期临床总结发现,其在GDM患者中的使用更安全、有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2014年12月至2015年10月GDM患者84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试验组予以胰岛素泵,对照组予以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纳入标准[3]:所有患者均符合世界GDM诊断标准,空腹血糖>5.8 mmol/L或餐后2 h血糖>6.7 mmol/L;均经患者本人及家属同意自愿参与本次研究。试验组年龄29~35岁,平均(32±3)岁,病程19~118 d,平均(69±49)d;对照组年龄28~34岁,平均(31±2)岁,病程20~126 d,平均(73±53)d。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试验组予以胰岛素泵皮下注射,使用胰岛素泵(美敦力公司,美国),每日加入中性胰岛素总量的40%~50%作为基础率,持续皮下输注,另外50%~60%于三餐前皮下注射。对照组予以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分别于三餐前30 min注射中性胰岛素,于夜间22:00皮下注射低精蛋白锌胰岛素。密切监测血糖变化,按血糖情况对胰岛素剂量进行及时调整。
1.3 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治疗后血糖指标、并发症和临床效果。血糖指标包括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Hb A1c和胰岛素使用量;并发症包括妊娠期高血压、羊水过多、早产、低血糖和新生儿窒息。其中,血糖达到正常水平且保持稳定为显效,部分达到正常水平且保持稳定为有效,持续没有好转迹象或继续升高为无效[4]。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后血糖指标、并发症比较
试验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Hb A1c和胰岛素使用量均低于对照组;妊娠期高血压、羊水过多、早产、低血糖、新生儿窒息等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2 两组临床效果比较
试验组显效25例,占59.5%,有效16例,占38.1%,无效1例,占2.4%,总有效41例,总有效率为97.6%;对照组显效12例,占28.6%,有效15例,占35.7%,无效15例,占35.7%,总有效27例,总有效为64.3%。试验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工作等方面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女性饮食、生活不规律,或长期在外饮食,导致在妊娠期过程中出现各种疾病,尤其以GDM最为多见。临床总结发现,胰岛素泵对模拟人生理性胰岛素分泌具有很好的掌控性,24 h持续输注基础量联合三餐前皮下注射剩余量胰岛素,能够有效地对肝糖原输出进行抑制,较好地控制血糖,防治高血糖环境影响母婴健康[5]。传统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对24 h血糖控制不够理想,常常上一餐和下一餐之间血糖控制平衡难度大,造成餐前低血糖等严重不良现象。胰岛素泵则较好的避免了上述现象的发生,且患者依从性较高,有利于医患和谐相处。从本研究结果可见,试验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Hb A1c和胰岛素使用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妊娠期高血压、羊水过多、早产、低血糖、新生儿窒息等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胰岛素泵皮下注射治疗GDM临床效果较好,降糖明显,并发症少,适合临床广泛应用。
摘要:目的 分析胰岛素泵和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10月医院GDM患者84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试验组予以胰岛素泵,对照组予以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比较两组治疗后血糖指标、并发症和临床效果。结果 试验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糖蛋白(Hb A1c)和胰岛素使用量均低于对照组;妊娠期高血压、羊水过多、早产、低血糖、新生儿窒息等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胰岛素泵皮下注射治疗GDM患者较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临床效果好,降糖明显,并发症少,适合临床广泛应用。
关键词:胰岛素泵,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妊娠期糖尿病,临床效果
参考文献
[1]顾颖萍.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护理[J].护理研究,2011,25(28):2577-2578.
[2]姚奇棋,林国新,陈振新,等.胰岛素泵皮下注射和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疗效的比较[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4,22(5):404-406.
[3]童立纺,李启富,刘智平,等.妊娠期糖尿病胰岛素泵治疗的观察及护理[J].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2009,3(3):184-186,196.
[4]张耀文,欧小娟,卢燕琼,等.胰岛素泵强化治疗与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观察[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4,31(6):975-976.
[5]唐启斌,梁天箭,郭莉,等.胰岛素泵持续强化治疗妊娠期糖尿病对新生儿脐带血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水平与出生体重的影响[J].临床医药实践,2014,23(4):251-254.
皮下注射脱敏治疗 篇2
有学者认为,发生1型糖尿病的根本性因素是遗传所致的免疫功能不完全或者缺陷,发生1型糖尿病的诱发性因素是环境、饮食、病毒感染等[1]。目前,最常用的治疗方案是皮下注射,临床上常用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胰岛素总量大,且血糖不易控制,发生低血糖的概率较高。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临床上广泛的使用胰岛素泵,能够有效平稳地控制血糖,降低了低血糖的发生率,避免多次皮下注射所引起的恐惧等负面心理[2]。为比较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与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强化治疗1型糖尿病患儿安全性和治疗疗效,本研究以我院84例1型糖尿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给予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与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强化治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4年6月-2016年2月收治的1型糖尿病患儿84例,排除患有严重肝肾功能疾病、严重精神疾病、合并意识障碍的病患。将84例患儿随机分为胰岛素多次皮下注射组(MSII组)和连续皮下注射组(CSII组)各42例。MSII组女21例,男21例;年龄5~14(9.6±3.4)岁;糖化血红蛋白(11.2±0.7)%;病程2~35(21.2±2.5)个月。CSII组女20例,男22例;年龄6~15(9.9±3.8)岁;糖化血红蛋白(11.0±0.8)%;病程1~36(20.9±2.6)个月。2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CSII组采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将胰岛素置于胰岛素泵中,连接患儿皮下埋置的导管和针头,根据患儿血糖值注射胰岛素含量。MSII组采用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分别在每天早中晚三餐前30min注射胰岛素,根据患儿血糖值注射胰岛素含量。
1.3 评定标准[3]
低血糖诊断标准:患儿出现无力、心慌、眩晕、出汗等低血糖症状,检测血浆空腹血糖≤3.5mmol/L为轻度的低血糖,检测血浆空腹血糖≤2.8mmol/L为严重的低血糖。正常血浆血糖测定:餐后血糖<7.8mmol/L,空腹血糖在3.9~6.0mmol/L。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应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血糖的变化
治疗前,2组患儿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SII组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变化明显优于MSI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MSII组治疗后比较,#P<0.05
2.2 血糖达标时间、使用胰岛素量、低血糖发生率的比较
CSII组血糖达标时间、使用胰岛素量、低血糖发生率少于MSI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注:与MSII组比较,*P<0.05
3 讨论
糖尿病是临床上常见的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一直受到人们和医疗界的高度重视。通过降低糖化血红蛋白含量和控制高血糖,能显著降低糖尿病的发生率。目前,胰岛素强化治疗是最有效、最强的降低血糖的方法,其能消除高糖毒性,促使胰岛细胞的恢复功能。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接近正常人的胰腺分泌胰岛素的过程,因此更符合生理的分泌模式[4]。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与多次皮下注射相比,避免了不同部位吸收胰岛素的差异,避免了多次注射操作时紧张等情绪造成的影响,平稳地控制血糖,具有方便、高效、控制血糖速度快、低血糖发生率低等优点[5]。
胰岛素的注射可能会导致体质量增加及出现低血糖等现象,有报道称,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体质量会明显增加。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使得输注部位恒定,减少了低血糖的发生率。且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胰岛素浓度不是过高就是过低,而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更接近于正常人的胰腺分泌胰岛素的过程,更加符合人的生理分泌模式。短期来看,胰岛素泵的使用费用较贵,但从长期考虑,胰岛素泵具有血糖波动小、血糖平稳等优点,降低了肾脏等不良事件发生率,且显著提高了胰岛素效率,保护胰岛素细胞的功能[6]。
本研究表明:治疗前,2组患儿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SII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变化明显优于MSI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SII组血糖达标时间、使用胰岛素量、低血糖发生率等明显优于MSI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与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强化治疗1型糖尿病患儿相比,能快速、平稳地控制高血糖症状,减少低血糖发生率,是一种有效而安全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郭红,白玲,米尔班.1型糖尿病患儿胰岛素泵治疗与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强化治疗效果比较[J].中国医药,2014,9(3):342-343.
[2]鄢燕.胰岛素泵对1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调节有效性研究[J].医学美学美容旬刊,2015,24(5):287.
[3]赵国莉,吕肖峰,程千鹏.胰岛素泵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氧化应激的影响及胰岛β细胞与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关系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25):2902-2904.
[4]丁波,王春艳,张玲玲.儿童1型糖尿病患者应用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4,6(6):37-39.
[5]张桂香,李静.皮下胰岛素泵治疗儿童1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疗效观察与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20):26-27.
皮下注射脱敏治疗 篇3
1 临床资料
男, 36岁。因慢性丙型肝炎2年余、食欲减退加重3d入院。既往体健, 无特殊疾病史, 无药物过敏史。查体:皮肤巩膜未见黄染, 未见肝掌及蜘蛛痣, 双下肢无水肿。T36.5℃, P72次/min, R18次/min, BP120/86mm Hg。入院查:甲、乙、戊肝均阴性, 尿便常规正常。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 50U/L, 总胆红素 (TBIL) 13.5mmol/L, 丙型肝炎病毒抗体阳性, 丙肝病毒RNA定量5.18×10e+6拷贝/ml。凝血酶原时间和血小板均正常。确诊为丙型病毒性肝炎。入院后给予保肝、降酶、抗病毒治疗。用长效干扰素派罗欣135μg/支, 每周在脐周左右两侧旁开10cm内的部位 (脐周1cm除外) 处皮下注射一次。总疗程为48周。住院期间护士给患者常规消毒后, 呈45°皮下注射。脐周无红肿热痛。在注射6针后, 患者因无发热、肌肉酸痛、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肝功能异常。患者要求出院。出院后患者继续脐周皮下注射派罗欣治疗。在注射到第25针时患者无意间发现脐周左右两侧各有一个凹陷, 左侧2.5cm×3.0cm, 右侧2.5cm×2.0cm。颜色变深, 红褐色无红、肿、热、痛。通过对派罗欣皮下注射部位、注射方法、按压时间及力度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 结合评估、观察、健康教育等动态、连续、全面的整体护理减轻了注射派罗欣的不良反应, 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 现报道如下。
2 操作方法
(1) 注射部位的评估:评估患者脐周皮肤, 有无瘢痕、硬结、淤斑皮肤破损。另外还应据患者胖瘦决定注射深度。 (2) 注射部位:取脐周左右两侧10cm内的部位 (脐周1cm除外) , 将其分成从左向右, 自上而下4个象限顺时针轮换注射, 注射点间距>2cm[1], 可减少皮下出血及红肿。 (3) 注射手法:左手拇指和食指提起局部皮肤使之形成一皱褶, 在皮褶最高点皮下或垂直刺入0.5~1.0cm回抽无回血, 注入药液, 推药速度宜缓慢。注射完毕, 停留3~5s在垂直拔针。对较胖的人腹壁脐周上下两侧皮肤提取难以形成皱褶, 可采用腹壁脐周左右两侧注射。 (4) 按压时间及力度:拔针后按压不当是造成皮下红肿的重要原因[2]。按压时间过短易引起皮下出血;一般压迫5~10min, 避免揉搓和压迫力度过大。力度为皮肤下陷1.0~1.5cm。对肝病患者凝血功能差的可延长按压时间。
3 讨论
在应用派罗欣采取腹部脐周皮下注射和垂直皮褶进针注射时给予有规律地更换注射部位, 适当的压迫时间和力度可减少皮下出血及硬结。同时护士在用药期间及注射前后应详细检查患者的局部情况及全身其他不良反应。如下呼吸道感染注射部位坏死[3]、皮肤感染、外耳炎、心内膜炎、抑郁、自杀企图、药物过量、肝功能障碍、脂肪肝、胆管炎、肝癌、消化道溃疡、胃肠道出血、可逆性胰腺反应 (包括淀粉酶和脂肪酶升高、伴或不伴腹痛) 、心律失常、房颤、心包炎、眩晕、自身免疫现象 (包括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甲状腺炎、牛皮癣、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 、肌痛、骨痛、肌炎、外周神经病、结节病、致死性间质性肺炎、肺栓塞、角膜溃疡、视网膜病变、视神经病变、视力丧失、昏迷、脑出血、精神混乱及出现幻觉[4]。因此护士在护理上应加强观察, 在注射时一定要及时观察肌注部位皮肤变化情况, 同时嘱患者每次注射后24h内局部禁止热敷, 尽力做好患者的沟通工作, 做好心理疏导, 消除紧张心理;及时作出有效地对症处理, 帮助患者减轻不适症状;定期监测生命体征和实验室指标, 保证用药安全, 提高患者的治疗耐受性和依从性, 最终保证治疗顺利执行。
关键词:派罗欣,药物不良反应,肝炎, 丙型
参考文献
[1] 黄艳玲.健康教育应对派罗欣治疗丙肝不良反应的体会[J].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3, (4) :149-150.
[2] 侯淑杰, 王天梅, 金伟平.派罗欣治疗慢性肝炎的观察护理[J].哈尔滨医药, 2008, 28 (5) :79-80.
[3] 张竹青, 贾晓燕.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方法的改进[J].护理研究, 2009, 23 (36) :3322-3323.
皮下注射脱敏治疗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82例患者, 男26例, 女56例, 年龄21岁~36岁, 平均年龄28.5岁。均为首次就诊, 诊断明确。随机将患者分成2组, A组52例患者, B组30例患者, A组行微切口皮下搔刮术配合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 B组单纯行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
1.2 治疗方法
1.2.1 A组患者术前备皮, 标记剥离区域, 患者取平卧位, 双上臂外展, 2%利多卡因20 m L+1∶100 000肾上腺素+0.9%生理盐水250 m L做局部肿胀麻醉, 每侧腋窝剥离区域注射约80 m L肿胀液。于剥离区边缘最低点做一0.5 cm切口, 用刮匙从不同方向, 将附着于真皮的脂肪组织刮除, 破坏大汗腺毛囊, 至毛囊自行脱落或可以轻松拔出残余腋毛即可。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 确认无活动性出血, 皮下放置引流皮片, 缝合切口, 粘性弹力绷带 (优力舒) 及纱布棉垫加压包扎。B组患者A型肉毒毒素 (兰州衡力) 100 U加生理盐水2 m L稀释, 用1 m L注射器抽取备用, 患者取仰卧位, 双上臂外展, 记号笔标记注射区域, 并在区域内画网格线 (每注射点间距及行距为1.5 cm) , 共注射15~20个点 (见图1) 。每点注射A型肉毒毒素2.5 U, 药物注射至真皮深层, 不宜过深, 防止扩散到肌层。
1.2.2 A组患者术后1 d拔除引流皮片, 7 d~8 d去除加压包扎, 10 d~12 d拆线, 定期复诊5个月;B组患者观察6个月。
1.2.3 A组患者术后5个月, 针对未治愈患者行A型肉毒毒素注射追加治疗, 方法同B组, 追加治疗后继续观察6个月。
1.3 疗效判定标准治愈:
腋下在平时及出汗时均无异味;好转:平时未闻及异味但出汗时仍可闻及;缓解:平时及出汗时都可闻及异味但明显减轻;无效:患者无任何改善。
2 结果
A组患者微切口皮下搔刮术后5个月, 治愈者4例, 好转35例, 缓解13例, 无效0例, 有效率100%, 治愈率7.69%;A型肉毒毒素注射追加治疗后, 随访6个月, 治愈36例, 好转15例, 缓解1例, 无效0例, 有效率100%, 治愈率为69.23%。B组患者, 观察6个月, 治愈5例, 好转16例, 缓解9例, 无效0例, 有效率100%, 治愈率为16.67%。微切口皮下搔刮术配合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 使腋臭的治愈率明显提高。
3 讨论
目前, 治疗腋臭的方法有激光术、皮肤梭形切除术、皮下搔刮术、皮下毛囊修剪术、注射法等[1], 这些治疗方法的目的都是最大程度地破坏或清除皮下毛囊及汗腺组织, 阻止汗液分泌。皮肤梭形切除术能彻底清除大汗腺, 但术后会留下长约10 cm的瘢痕, 瘢痕挛缩并影响正常肢体活动, 新改进的皮下毛囊修剪术, 切口稍短, 但创面依然很大。而微切口皮下搔刮术的切口更小, 瘢痕小, 操作简单, 但有术区皮肤坏死、瘢痕增生的可能, 且盲视下操作大汗腺不能完全清除, 存在残留的可能, 所以治愈率不高。本文A组52例患者微切口皮下搔刮术, 术中为确保零坏死率, 搔刮程度稍保守, 稍加刮除即可。术后5个月, 治愈4 例, 好转35例, 缓解13例, 无效0例, 治愈率为7.69%, 提示单纯微切口皮下搔刮术治疗腋臭, 在最大限度减少并发症的情况下, 治愈率相对较低。肉毒毒素是肉毒杆菌产生的一种神经毒素, 具有抑制乙酰胆碱释放的作用[2], 而与腋臭直接相关的大汗腺分泌受胆碱能神经支配, 因此, 当肉毒毒素注射到汗腺处后, 能作用于胆碱能神经末梢, 使汗腺的分泌停止或减少, 达到治疗腋臭的目的[3]。若进行多个疗程的治疗, 可以起到使汗腺失用性萎缩的作用, 从而根治腋臭。有报道称A型肉毒毒素还具有促使成纤维细胞凋亡[4], 减少局部血液循环, 抑制瘢痕增生的作用[5]。从本文B组患者的治疗结果看, 单纯行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腋臭, 其治愈率不是太高。笔者在工作中不断探索一种可以有效提高腋臭治愈率的治疗方法, 故对于A组52例微切口皮下搔刮术后5个月患者中的好转及缓解者及时予以A型肉毒毒素注射追加治疗, 观察6个月, 治愈者36例, 好转15例, 缓解1例, 无效0例, 治愈率上升至69.23%。综上所述, 我们发现微切口皮下搔刮术配合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是一种创伤小、瘢痕小、操作简单且可以显著提高治愈率的腋臭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陈旻静, 刘林, 陈言汤.不同术式治疗腋臭的临床分析[J].中国美容医学, 2006, 15 (2) :145-146.
[2]Flynn TC.Update on botulinum toxin[J].Semin Cutan Med Surg, 2006, 25 (3) :115-121.
[3]Schnider P, moraru E, kittler U, et al.Treatment of foal hyperhidrosis with botulinum toxin type A:long-term follow-up in61patients[J].Br J Dermatol, 2001, 145 (2) :289-293.
[4]于波, 陈敏亮, 付小兵, 等.A型肉毒毒素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的影响[J].中国医学美容, 2008, 17 (1) :72-75.
皮下注射脱敏治疗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08年3月至2010年3月我院收治的因患有晚期癌痛的患者150人。平均分为芬太尼透皮贴剂一组, 皮下注射吗啡二组, 芬太尼透皮贴剂联合皮下吗啡注射三组, 每组50人。一组中男性患者31人, 女性患者19人, 平均年龄 (54.2±1.7) 岁。其中乳腺癌12例, 肝癌18例。肺癌15例。食管癌5例。吗啡二组中男性35人, 女性15人, 平均年龄 (54.6±1.4) 岁, 其中直肠癌15例, 乳腺癌12例, 肺癌13例, 肝癌10例。联合三组中男性33人, 女性患者17人, 平均年龄 (53.8±1.5) 岁。其中乳腺癌8例, 肺癌13例, 肝癌12例, 食管癌5例, 结肠癌12例。患者经过诊疗检查最终确定均为晚期恶性肿瘤, 曾经服用阿片类无效。使三组患者在身体素质及过敏史上无明显差异 (P>0.05) , 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治疗方法
透皮贴一组采用芬太尼常规治疗方法。首次使用量为2.5mg。可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酌情加量。每次阶梯用量为25μg/h。粘贴部位多为躯干和上臂等平坦地区, 30d为1个疗程, 直至患者感觉不通或疼痛明显减轻为止即可停止用药。三天换药一次。吗啡二组为常规皮下注射吗啡, 其首次计量为25mg/次, 增加的计量可酌情处理, 直至疼痛减轻为止, 15d为1个疗程。联合三组治疗方法为透皮贴芬太尼联合吗啡皮下注射联合使用。若出现并发症应立即停止用药, 并作为无效病例, 若疼痛在进行治疗周期后无效, 继续追加药物, 在仍无明显改善的情况下, 则亦作为无效病例。
1.3 评定标准
采用疼痛数字分级法。疼痛全部缓解则为0, 为Ⅳ度。轻度缓解则为4~6, 为Ⅰ度。中度疼痛缓解则为1~3, 为Ⅱ度。完全无症状的缓解则为7~10, 为Ⅲ度。疗效评定标准:经过治疗后症状没有减轻为无效 (NR) ;治疗后疼痛有所减轻但是仍很明显, 干扰睡眠为轻度缓解 (MR) ;治疗后疼痛明显减轻, 不影响睡眠, 生活正常为部分缓解 (PR) ;治疗后没有疼痛症状为完全缓解 (CR) [3]。
1.4 统计学处理
对文中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资料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由表1可知, 透皮贴一组 (PR+CR) =86.00%, 吗啡二组 (PR+CR) =76.00%, 联合三组 (PR+CR) =90.00%。联合三组分别比透皮贴一组和吗啡二组 (PR+CR) 高4.00%和14.00%说明芬太尼透皮贴联合皮下注射吗啡治疗重度癌痛具有优势。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由表2可知, 三组患者治疗后照治疗前均有所提高。但联合三组比透皮贴一组和吗啡二组的改善更佳明显, 无论在饮食食欲以及睡眠质量和精神情志上均有很大的提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晚期癌痛能造成癌症患者巨大的心理及身体负担, 影响他们的生活, 患者的家人也会受到影响。由于现今的环境问题而照成食物的污染, 工业废弃的排放, 放射性金属化学工厂的建立, 癌症越发层出不穷。癌症不能够攻击人体的免疫体统, 其将效应T细胞作为靶细胞进行特异性结合, 照成体内细胞免疫无法进行, 进而引起多种并发症的发生, 使人体的第一道以及第二道身体防线的薄弱甚至崩溃。而疼痛是晚期肿瘤的常见症状[4], 有效的镇痛尤其重要[5], 也是需要攻克的临床难题。很多年以前治疗的常规手段即为吗啡, 但是由于人体产生了抗药性耐药性, 而且吗啡也可能会引起一些副作用。例如呕吐腹泻以及头晕等其他症状, 而且吗啡具有对中枢神经一直的作用也可以引起排便困难的不良反应。但是患者对吗啡有一个适应过程, 能够减轻在研究中的不良反应[6]。而芬太尼透皮贴的作用机制在于其透过真皮层, 然后再经过毛细血管吸收, 为合理的镇痛药物。其不仅能减除常规注射照成的身体心里的痛苦, 使用方便快捷, 效率高, 副作用小。使用过程中药定期检查, 如果发现止痛贴翘起或者松动等情况要给予处理, 避免其影响临床疗效[7]。二者结合使用, 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的不同, 以及病灶部位的不同, 酌情改变二者使用分数[8]。二者可以取长补短, 相辅相成。通过本次的研究对比发现:芬太尼透皮贴联合吗啡皮下注射不仅能在缓解病患疼痛以及促使患者精神情志的提高, 食欲的加强, 睡眠质量的改善等方面有显著的作用, 更能够有效的控制中度及重度癌症发展的趋势, 减少副作用即腹痛呕吐以及头晕的产生。二者联合在临床上治疗癌痛, 值得推广, 为被癌痛折磨的病患的又一大福音。
摘要:目的 探讨芬太尼透皮帖 (多瑞吉) 联合吗啡皮下注射治疗晚期癌症的止痛程度, 以及临床疗效的分析。方法 随机选择2008年3月至2010年3月在我院因癌症疼痛而住院的患者150例, 随机分为芬太尼透皮贴剂 (多瑞吉) Ⅰ组和皮下注射吗啡Ⅱ组, 以及芬太尼透皮贴剂联合吗啡皮下注射Ⅲ组。平均每组50人。探究其在缓解疼痛程度, 生活是否改善, 以及是否有毒副作用进行探究。结果 透皮贴剂Ⅰ组, 吗啡二组以及联合三组的缓解疼痛的有效率分别为86.00%、76.00%、90.00% (P<0.05)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联合三组在缓解疼痛率, 睡眠质量, 食欲程度, 精神情志方面的改善幅度, 和产生的副反应程度上均优于透皮贴一组和二组。结论 芬太尼透皮贴联合吗啡皮下注射治疗癌症晚期疗效好, 副作用少, 口评佳。为治疗癌症晚期疼痛的佳药。
关键词:芬太尼透皮贴联合皮下注射吗啡,缓解疼痛,临床疗效,副作用
参考文献
[1]吴瑞珍, 冯丽钦, 李铁花.肺癌病人应用芬太尼透皮贴剂镇痛的临床观察[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0, 16 (21) :2508-2509.
[2]翟艳辉, 李莹, 董瑜, 等.芬太尼透皮贴剂治疗老年人晚期癌痛的观察[J].中华综合临床医学杂志, 2005, 7 (3) :23-24.
[3]周卉, 谷凡霞.芬太尼透皮贴剂对比盐酸吗啡缓释片在癌痛治疗中的临床研究[J].医学信息, 2011, 24 (11) :146-147
[4]郭静波, 魏丽萍, 王玉梅.芬太尼透皮贴剂与口服吗啡控释片治疗国人中重度癌痛临床效果的Meta分析[J].中国卫生统计, 2010, 27 (4) :385-387
[5]楼尉, 陈骏萍.舒芬太尼自控静脉镇痛与吗啡硬膜外镇痛在爆发性癌痛治疗中的比较[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2011, 17 (12) :762-763.
[6]李英杰.硫酸吗啡缓释片的临床不良反应分析[J].西部医学, 2008, 20 (4) :845-846.
[7]周慧娟, 黄珍珍.113例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的疼痛护理[J].护理学报.2010, 17 (5B) :37-38.
皮下注射脱敏治疗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6月-2010年6月70例2型糖尿病患者, 其中男性38例, 女性32例;年龄36~78岁, 平均 (56.7±13.8) 岁;病程8个月~3年, 平均 (1.2±0.7) 年;所有患者诊断均符合1999年WHO的2型糖尿病诊断及分型标准[4], 初诊时空腹血糖>11.1 mmol/L, 且均未使用过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排除心、肝、肾功能不全患者, 排除严重感染、酮症酸中毒。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35例, 其中A组男性19例, 女性16例, 平均年龄 (56.8±13.7) 岁, 平均病程 (1.2±0.7) 年;B组男性19例, 女性16例, 平均年龄 (56.7±13.9) 岁, 平均病程 (1.2±0.7) 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材料及药物
重组人胰岛素优必林R (美国礼来公司) , 美国Mini M2de508型胰岛素泵。
1.3 治疗
A组患者于每日三餐前30 min和睡前经皮下注射胰岛素, 总用量为0.44 U/ (kg·d) , 按照30%、20%、20%、30%分配。B组根据患者血糖值及体质量设定胰岛素基础量及三餐前的追加量, 起始剂量0.44 U/ (kg·d) , 24 h胰岛素泵持续输注的基础量为全天胰岛素量的50%, 余下50%于三餐前平均分配输注。采用血糖仪监测餐前、餐后2 h的血糖浓度, 根据血糖浓度情况调整胰岛素用量, 共治疗2周。
1.4 观察指标
治疗2周, 进行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估。包括: (1) 血糖控制达标:空腹血糖浓度4.4~7.0 mmol/L, 餐后2 h血糖浓度4.4~10.0 mmol/L; (2) 第11~14天的全天胰岛素平均用量; (3) 治疗期间的低血糖发生情况。
1.5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2.0软件进行分析, 计数资料采取x2检验, 计量资料以表示, 采取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2周后, 两组血糖达标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B组胰岛素每日总用量显著低于A组 (P<0.05) ;治疗期间, A组有5例 (14.29%) 低血糖, B组1例 (2.86%) 低血糖, 两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与A组相比, P<0.05
3 讨论
2型糖尿病患者需接受终身治疗[5], 以往采用常规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能取得一定疗效, 但多次注射会带来不便, 低血糖情况较多, 故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成为糖尿病强化治疗的另一手段[6]。研究表明, 2型糖尿病是胰岛B细胞功能出现进行性衰退, 其病变的关键是胰岛B细胞出现功能缺陷及胰岛素抵抗。长期高血压状态产生“糖毒性”, 会加剧胰岛B细胞的进行性损伤及胰岛素抵抗, 其损伤作用是不可逆的。在2型糖尿病早期, 高血糖所引起的胰岛B细胞对葡萄糖敏感性的下降状态是可逆转的[7]。24 h胰岛素泵持续输注, 模拟正常胰岛素分泌模式, 能够持续、平稳输注胰岛素, 避免血糖出现大幅度波动。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 胰岛素多次皮下注射与胰岛素泵持续输注均对2型糖尿病患者有降糖作用, 且其控制血糖的效果相当。胰岛素泵持续输注能够降低胰岛素用量, 且治疗期间发生低血糖的几率较低, 提示胰岛素泵的降糖作用更加稳定, 引起血糖波动较小。胰岛素泵治疗能够模拟胰岛素生理节律分泌, 减少了多次皮下注射所带来的痛苦, 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摘要:目的:比较胰岛素多次皮下注射与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对2型糖尿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70例2型糖尿病患者, 采用前瞻性试验方法, A组 (n=35) 患者每日三餐前及睡前给予皮下注射胰岛素, B组 (n=35) 患者用胰岛素泵输注胰岛素;治疗2周后对比两组血糖达标率、全天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治疗2周后, 两组患者的血糖达标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B组的胰岛素每日总用量显著低于A组 (P<0.05) ;治疗期间, B组低血糖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 (P<0.05) 。结论:胰岛素多次皮下注射与胰岛素泵持续输注均可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浓度, 胰岛素泵持续输注的胰岛素用量更少, 且低血糖发生率更低, 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糖尿病,胰岛素强化治疗,胰岛素泵,血糖浓度
参考文献
[1]徐华永, 董志春, 任于晗, 等.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疗效分析[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09, 32 (34) :60-62.
[2]郑霞, 郝立鹏, 薛灵敏.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 2008, 46 (15) :231.
[3]韩瑛, 吕肖锋.早期胰岛素泵治疗对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胰升血糖素样肽1的影响[J].中国糖尿病杂志, 2011, 19 (2) :122-124.
[4]叶任高, 陆再英.内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787-809.
[5]李芳.480例2型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临床分析[J].华夏医学, 2009, 22 (6) :1026-1027.
[6]呙金海, 李晓娇, 杨拯, 等.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Meta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 2010, 13 (32) :3615-3621.
皮下注射脱敏治疗 篇7
关键词:胰岛素泵,常规皮下注射,糖尿病,临床疗效
糖尿病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在世界范围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生活习惯的改变,糖尿病发病率正在逐渐提高,成为威胁社会公众健康的主要疾病[1]。胰岛素注射是控制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的主要方法,同时有关胰岛素注射方法的研究逐渐成为医学界重点课题之一。对此,为详细了解胰岛素泵与常规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该研究结合该院于2013年1月一2014年12月收治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展开对比研究。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研究选取该院自2013年1月一2014年12月收治的6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中男性20例,女性10例,年龄在32~7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2.7:±:12.8)岁;对照组中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龄在31~7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3.4±11.9)岁。两组患者经检查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给出的糖尿病诊断标准,并且对本次研究均知情同意,签订知情同意书[2]。另外,两组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患者入院后对其体重进行测量并计算其体重指数,同时测量患者血糖水平、血压等生命指标;并且对患者的生活习惯、脾气秉性等进行调查,从而为其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护理指导方案等。
1.2.1 常规皮下注射胰岛素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并且在餐前及睡前分别注射一次。餐前注射选用短效重组人胰岛素(诺和灵R);睡前注射中效胰岛素(诺和灵N)。首次注射剂量应为0.5U·kg·d-1,非首次注射剂量应为首次剂量的1~2倍;并且在治疗过程中,需根据患者血糖水平的变化对胰岛素注射剂量进行调整。
1.2.2 胰岛素泵注射胰岛素
使用胰岛素泵对观察组患者持续注射胰岛素,胰岛素一般选用冬门胰岛素,初次注射剂量为0.4U·kg·d-1,非首次注射剂量需为初始剂量的80%-100%。在使用胰岛素泵注射前,需先测量患者三餐前后的血糖水平或凌晨3点的血糖水平;同时每隔12 h监测一次患者的尿酮体与电解质。注射胰岛素时应将注射总剂量的一半作为基础量,并持续24 h注射;随后根据血糖水平、尿酮体及电解质的监测水平,调整另一半的注射剂量[3]。
1.3 观察指标[4]
①观察记录治疗前后两组在餐前、餐后2 h、睡前的血糖水平;②观察记录两组患者低血糖发生情况及尿酮体的消失时间;③采用自编问卷,调查两组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8.0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数据采用平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进行t检验;计数数据采用百分比表示,组间进行χ2检验,P<0.05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两组在餐前、餐后2 h、睡前的血糖水平比较
经分析发现,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各时间点的血糖水平均明显降低,并且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治疗后观察组的各时间点的血糖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治疗后两组低血糖发生情况及尿酮体的消失时间比较
观察组尿酮体消失的平均时间为(2.6±2.9)d,对照组为(4.4±3.6)d;观察组明显小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在治疗中仅出现5例低血糖,发生率为10.0%,对照组出现10例,发生率为20.0%;观察组同样小于对照组。以上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2。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3 两组对治疗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对治疗的总满意度为96.7%,对照组患者对治疗的总满意度为80.0%;观察组明显大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3。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血糖水平失控是造成低血糖、糖尿病等疾病的主要诱因,因此治疗这类血糖不稳定疾病的主要思路在于控制血糖。胰岛素是人体分泌的一种控制血糖的激素,然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分泌往往会失调,此时便需要体外注入胰岛素以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以免病情进一步恶化[5]。皮下注射是体外注射胰岛素的常用方法,虽然该方法可有效控制血糖,达到稳定病情的目的,但在治疗过程中患者易发生低血糖。随着医疗科技的进一步发展,胰岛素泵逐渐成为体外注射胰岛素的常用方法。
该研究发现: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其血糖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对照组治疗后的餐前、餐后2 h、睡前的血糖水平分别为(6.1±1.4)、(6.7±2.4)、(8.8±1.6) mmol/L;而观察组以上各时间点的血糖水平分别为(3.6±1.1)、(5.7±1.4)、(6.8±0.6) mmol/L。两组以上数据均明显小于其治疗前各时间点的血糖水平;结果说明胰岛素在降低血糖水平,控制糖尿病方面有较好的效果。然而比较治疗后两组各时间点的血糖水平发现,观察组各血糖水平明显小于对照组(t=2.341,P<0.05);同时,治疗后观察组的尿酮体消失时间、低血糖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2.6±2.9)<(4.4±3.6);10.0%<20.0%,且观察组对治疗的满意度明显大于对照组96.7%>80.0%。从以上数据分析可以看出,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的效果要优于常规注射胰岛素治疗。
综上所述:相比于常规注射胰岛素治疗,使用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的效果明显,患者血糖恢复正常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满意度高。因此,胰岛素泵值得大范围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蒲冬梅.胰岛素泵与常规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的疗效比较[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13(9):8-9.
[2]董俊.胰岛素泵与常规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糖尿病临床疗效对比[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3,31(12):114-115.
[3]景金凤.胰岛素泵与常规胰岛素注射治疗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比较[J].河南医学研究,2014,23(7):73-74.
[4]郑宝玲,刘淑艳,常燕.胰岛素泵与常规皮下注射胰岛素在糖尿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41(28):3105-3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