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注射治疗

2024-11-10

内镜注射治疗(精选11篇)

内镜注射治疗 篇1

胃癌是我国居民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发病率居全国第二位。仅有20%左右的胃癌患者能在早期作出诊断, 大多数患者就诊时已属晚期, 病死率较高, 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对晚期胃癌的治疗尚缺乏有效手段, 化疗是主要辅助治疗手段之一。经内镜姑息性治疗可缓解症状、减轻痛苦、延长生存期, 本文就内镜下局部注射化疗药物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效果进行了分析,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1~8月在我院治疗的已失去手术机会或术后复发、年老体弱及其他原因不能接受手术治疗的晚期胃癌患者40例, 均经胃肠钡餐透视、上腹部CT扫描、胃镜及组织学检查证实。其中, 男21例, 女19例;年龄39~71岁, 平均61岁;患者均为腺癌, 其中, Ⅲ期18例, Ⅳ期22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20例。观察组用内镜下局部注射化疗, 对照组用静脉化疗。两组年龄、性别、病型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观察组

局部注射药物为丝裂霉素4 mg、8 ml生理盐水及10 ml 5-FU的混合药液, 所用仪器为Olympus XQ240型电子胃镜, 用内镜专用注射针分3~4点注射丝裂霉素, 再分5~6点注射5-FU, 在每个点注射约2 ml药液, 每4周注射1次, 3次为一疗程。

1.2.2 对照组

丝裂霉素8 mg+生理盐水10 ml, 一次性静脉注射后, 再用500 ml 5%葡萄糖溶液+20 ml 5-FU静脉滴注, 连用5 d, 每4周重复1次, 12周为一疗程。

1.3 疗效评价

疗效评价标准如下, 完全缓解 (CR) :肿瘤消失;部分缓解 (PR) :肿瘤缩小50%以上;稳定 (SR) :瘤体缩小低于50%, 或增大不超过25%;进展 (PD) :瘤体增大超过25%。治疗总有效率= (CR+PR) /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将所得数据建立FOXPRO数据库, 用SAS 6.12统计软件进行数据整理与分析, 两组率的比较用χ2检验。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2.1 疗效比较

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 有显著性差异 (P<0.05) 。见表1。

2.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由于给药途径不同, 两组药物不良反应也不同, 观察组以胃肠道反应为主, 对照组以骨髓抑制等全身毒性反应为主。恶心呕吐、骨髓抑制和脱发的发生率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5) , 而腹泻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χ2=0.125, P=0.723) 。见表2。

3 讨论

对晚期胃癌的治疗常见的方法有局部放疗和全身化疗, 但局部放疗易形成“皮革胃”, 而全身化疗则由于肿瘤组织的药物浓度达不到治疗要求而影响了治疗效果, 本文采用内镜下局部注射化疗药物, 疗效明显提高。

丝裂霉素是一种抗肿瘤抗生素, 具有烷化作用, 能够抑制DNA的复制, 也能使部分DNA断裂, 属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 5-FU是目前临床上应用最为广泛的抗嘧啶类药物, 通过抑制胸腺嘧啶核苷酸合成酶而抑制DNA的合成, 并且对RNA的合成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可阻止癌细胞分裂生长。内镜下局部注射这两种化疗药物, 除从针眼溢出少部分药物进入胃腔外, 大部分都能够缓慢进入血液参与循环代谢, 并且在局部肿瘤组织内形成比较高的药物浓度, 符合抗癌药峰浓度杀瘤作用的要求, 可以有效地使肿瘤细胞变性坏死, 瘤体缩小。相对而言, 丝裂霉素经静脉注射后会迅速经由血浆消失并经肾脏排出, 5-FU在经过肝脏的代谢后变为二氧化碳和尿素由肺及肾脏排出。所以, 静脉化疗的疗效不如内镜下局部注射明显。

综上所述, 内镜下局部注射治疗晚期胃癌疗效显著, 而且不良反应较少,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江燕, 宋澄跃.胃镜下注射抗肿瘤药物及免疫增强剂治疗胃癌疗效分析[J].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7, 32 (5) :600-602.

[2]李光, 余拉结, 刘舜贤, 等, 晚期胃癌出口癌性狭窄应用内镜局部注射抗癌药物的疗效观察[J].医学综述, 2008, 14 (13) :2073-2074.

[3]李美霞, 张灵珍, 周月琴, 等.内镜下微波加抗癌药物局部注射治疗食管癌胃癌[J].实用临床医学, 2006, 7 (8) :55-56.

[4]杨靖, 钟志强.900例进展期胃癌内镜检查结合病理结果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 2008, 46 (10) :48-49.

[5]刘战丛, 王丽萍, 王韶华.胃癌术后早期局部灌注化疗预防局部复发与肝转移的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 2008, 46 (22) :149-150.

[6]肖家雯.奥沙利铂联合氟尿嘧啶、亚叶酸钙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 2009, 16 (9) :62-63.

内镜注射治疗 篇2

[ABSTRACT]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endosco///picbined with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for choledocholithiasis.Methods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85 patients with choledocholithiasis, of whom, 42 treated with endosco///picbined with herbal medicine, and 43 treated by open surgery. The outcome was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The result was satisfied by employing endoscopic therapy, with calculus emptying rate being 97.62%. The related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indicators recovered rapidly without severe complications.ConclusionCo-therapy with endoscope combined with Chinese medicine is an important therapeutic tool for choledocholithiasis.

[KEY WORDS]endoscopy;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surgical procedures, operactive; treatment outcome

胆总管结石是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目前胆总管结石的治疗主要有两种方法。

一是传统的治疗方法,即开腹胆总管切开取石、“T”形管引流,这种方法需要全身麻醉,创伤大、并发症多,高危病人不能耐受。

内镜治疗阑尾炎 篇3

85岁的邓老大爷在家突然发热,吃了些药不见好转,随后出现上腹部疼痛,过了几个小时后,痛感逐渐强烈且转移到了右下腹,连咳嗽一声都疼。家人赶紧将他送到医院急诊。

医生为邓大爷做了检查,并安排了急诊CT检查,结果显示邓大爷患了阑尾脓肿,考虑到脓肿并未破溃,没有腹腔感染的表现,再加上邓大爷年纪太大,一般情况差,患有高血压以及高龄患者常有的基础疾病,急诊医生暂给予他进行保守治疗。谁知道保守治疗3天后,邓大爷的腹痛突然加剧,甚至到了难以忍受的地步,体温也飙升至39℃。此时,若不想方设法积极治疗,后果不堪设想。

但是考虑到邓大爷年纪大,一般状况又差,不太适宜进行外科手术治疗。急诊科请来消化内镜中心主任进行紧急会诊,医生检查后认为,邓大爷现在腹痛加剧,体温骤增,阑尾脓肿的诊断比较明确。可以尝试通过放置支架把脓液引流出来,通过肠腔自然排泄,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当晚,消化内镜中心主任为邓大爷实施了“阑尾支架置入术”,术中,内镜由直肠进入,可见大量粪块堵塞了阑尾管腔造成梗阻,这就是邓大爷阑尾炎的元凶。于是医生先通过内镜切开并排除阑尾开口处堵塞的成形粪块,再置入超滑导丝。术中造影显示导丝进入阑尾腔内,没有出现造影剂外渗的情况,同时腔内的脓液也成功引流至肠腔。随后,医生再为邓大爷置入了一个6厘米长的管子充当支架,以使脓液得以持续引流。

术后,邓大爷恢复得相当不错。医生解释,相对于传统的外科手术治疗,内镜下治疗阑尾炎具有创伤小、风险小的优势,此外,阑尾是人体的免疫器官也是人体内的“天然菌库”,内镜下治疗阑尾炎保留了阑尾这一器官,除保留了它的免疫功能之外,还保护了其调节机体菌群平衡的功能,因此不失为高龄、体弱等不适宜接受外科开腹治疗的阑尾炎患者的另一种选择。

内镜注射治疗 篇4

关键词:乙氧硬化醇,肾上腺素,消化道溃疡,疗效分析

消化道溃疡合并出血是内科常见急症之一。Gralnek IM[1]等统计了上消化道出血的内镜检出率, 其中消化性溃疡出血最常见, 占23 %, 有研究发现在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病因中, 酸性相关性疾病占75 %~80 %, 虽然多数患者经过保守治疗后能获得良好的止血效果, 但是对于活动性出血或有复发出血倾向的高危患者, 内镜止血或手术止血是必须的。如今, 内镜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成为患者及临床医生的第一选择, 但内镜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必须严格按照管理规则[2]及适应症[3]。现在普遍认为需要内镜止血治疗的为Forrest分级处于Ⅰb、Ⅱa、Ⅱb期的溃疡出血[4]。内镜下治疗又有很多方法, 如药物注射、药物喷洒、热凝止血及机械止血[5]等。溃疡部位注射药物止血方法简单, 药物价格合理, 效果肯定, 已被临床广泛应用。本文主要研究内镜下药物注射乙氧硬化醇联合肾上腺素治疗消化道溃疡的治疗疗效, 现将详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4月在我院内科接受消化道溃疡治疗的患者65例, 其中男33例, 女32例, 年龄32~65岁, 平均 (38.3±2.2) 岁;Ⅰb溃疡出血患者8例, Ⅱa期溃疡出血患者22例, Ⅱb期溃疡出血患者35例。将两组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0例,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以及病情等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进行心电监护, 保持静脉通道, 备好抢救药品。在血容量和有效循环血容量恢复, 生命体征平稳后即可行内镜 (富士250型胃镜) 检查, 以明确出血原因和出血部位。

1.2.1 治疗组

治疗组患者给予内镜下药物注射1%乙氧硬化醇+1:100 000肾上腺素: 采用内镜注射针, 在出血灶及周围黏膜下注射1%乙氧硬化醇, 一般注射3~6点, 每点0.5~1 ml;同样采用内镜注射针, 在出血灶及周围黏膜下注射1:100 000肾上腺素, 注射3~6点, 每点1~2 ml;注射后黏膜肿胀、发白。

1.2.2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给予内镜注射针, 在出血灶及周围黏膜下注射1%乙氧硬化醇, 一般注射3~6点, 每点0.5~1 ml;注射后黏膜肿胀、发白。

1.3 疗效判断

止血指标:胃管抽出液澄清、无血性液体, 生命体征、血红蛋白、红细胞数量稳定;胃镜下见出血停止为即时止血, 即时止血的病例数与本治疗组总病例数的比率为即时止血率;3 d内止血为有效, 有效止血的病例数与本治疗组总病例数的比率为有效止血率;复发性出血或5 d后仍未止血为无效, 由内外科医师会诊后确定是否行外科手术治疗。

1.4 病例的采集和统计学处理

选取消化性溃疡出血的患者按照Forrest分级及溃疡面积大小分组, 同组内患者随机采用不同治疗方法, 结果采用SPSS 13.0软件行统计学分析。各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分析

治疗组的止血成功率为85.7%, 明显高于对照组止血成功率63.3%, 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手术率2.9%略低于对照组手术率10%;且治疗组的止血时间和住院时间都明显低于对照组, 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3 讨论

溃疡出血是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见病因之一, 80%以上的溃疡出血为自限性或用强效抑酸剂如质子泵抑制剂可止血, 但仍有少数患者药物止血无效或效果欠佳, 特别是Ⅰa、Ⅰb及Ⅱa患者有47%~57%可再出血, 此类患者应积极采用内镜下止血或外科手术治疗[6]。国外有研究表明内镜治疗的住院时间、医疗费都明显低于保守内科治疗和外科治疗。迅速、高效、经济、安全、创伤少等优点已令其成为止血的第一选择。目前国内这方面的普及率较低, 主要原因归结为仪器设备较落后, 内镜医师人员不足。而且国内所开展的检查和治疗方法同国外相比也有一定的差距。但随着我国电子胃镜诊疗技术不断发展及改进, 内镜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已逐渐普及到基层医院。内镜在治疗上消化道出血中的作用必将越来越突出和重要, 而对电子胃镜止血方法、止血药物的疗效评估显得至关重要。

本次研究采用1:10000的肾上腺素在内镜下注射治疗。肾上腺素止血的确切机制尚不明确, 理论上是由于局部压迫, 血管收缩及血小板聚集所致, 使血流量减少, 血流速度减慢, 从而发挥止血作用。而且至今未有关于注射肾上腺素引发相关并发症的报道, 操作简单, 成本低且疗效可靠, 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使用。静脉下注射1%的乙氧硬化醇硬化剂后, 能够或轻或重的引起静脉周围的炎症和纤维化, 能诱发病灶周围组织脱水, 收缩导致血栓的形成, 止血成功率高。

本次研究数据表明, 治疗组的止血成功率为85.7%, 明显高于对照组止血成功率63.3%, 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手术率2.9%略低于对照组手术率10%;且治疗组的止血时间和住院时间都明显低于对照组, 说明内镜下注射乙氧硬化醇联合肾上腺素治疗消化道溃疡的疗效显著,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1]Gralnek IM, Dulai GS.Incremental value of upper endoscopy for triage of patients with acute non-variceal upper-GI hemorrhage.Gastrointest Endosc, 2004, 60 (1) :9-14.

[2]Adler DG, Leighton JA, Davila RE, et al.ASGE guideline:the role of endoscopy in acute non-variceal upper-GI hemorrhage.Gas-trointest Endosc, 2004, 60:497-504.

[3]Chaparro M, Barbero A, Mart姫n L.Prospective evaluation of a clinical guideline recommending early patients discharge in bleed-ing peptic ulcer.J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10, 25 (9) :1525-1529.

[4]张自翔, 王辉, 谢飚.内镜下药物注射治疗消化性溃疡并出血26例.广东医学, 2006, 27 (12) :1876-1877.

[5]Rollhauser C, Fleischer DE.Current status of endoscopic therapy for ulcer bleeding.Baillieres Best Pract Res Clin Gastroenterol, 2000, 14:391-410.

内镜注射治疗 篇5

【关键词】鼻内镜;喉镜;联合;上颌窦;良性病变

【中图分类号】R473.7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164-01

上颌窦良性病变包括上颌窦息肉、囊肿、曲菌病、内翻性乳头状瘤等。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鼻科病变,因部分患可出现面颊部胀满,牙痛及头痛等[1],常需行手术治疗。随着鼻内镜在临床上广泛应用,经鼻腔径路的各种手术方式日益受到重视,我科应用鼻内镜扩大的上颌窦自然开口联合喉镜的方法切除上颌窦良性病灶,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1 资料方法

1.1 资料

2010---2013年收治的上颌良性病变患者41例,其中囊肿13例,上颌窦息肉11例,上颌窦积液8例,曲霉菌5例,出血坏死性息肉3例,内翻性乳头状瘤1例.全部患者术前均作副鼻窦冠状位CT扫描。

1.2 方法

全部患者均行手术治疗,表面麻醉加局部麻醉,均是在鼻内镜下行鼻腔径路,分别采取经切除钩头扩大的上颌窦自然开口径路联合喉镜手术切除病灶。在杭州桐庐尖端内窥镜有限公司生产的30度局麻鼻内镜下切除钩窦,扩大上颌窦自然开口。在70度镜下看清上颌窦病变,在屏幕下用不同角度的上颌窦息肉钳切除病灶。后期撤除鼻内镜后,以纤维喉镜导入鼻腔,从扩大的上颌窦开口进入上颌窦,因喉镜头端弯曲并有吸引器的特点,对整个窦腔均能一目了然,干净咬除并吸净病变组织,后期残留病变采用活检钳进行。最后在鼻内镜下填塞鼻腔48小时后抽出鼻腔填物,定期消毒清理冲洗术腔[2] 。

2 结果

随访6个月以上, 41例均未发生视力下降,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

3 讨论

上颌窦良性病变的治疗以手术首选已是不争的事实,具体采用何种术式则有不同,以往采用上颌窦根治术,鼻侧切开术等,对患者损伤大,痛苦多,近年来多采取经扩大上颌窦自然开口并加下鼻道开窗式、尖牙窝小开窗等双径路鼻内镜上颌窦手术,该术式创伤小,出血量少,对于上颌窦息肉,囊肿等病变较传统的术式明显提高了疗效,但仍有窥视和操作同时进行困难的缺点,尤其对于上颌窦前壁及内下角,所谓“看到抓不到”的病变及病变范围较大,易出血或有一定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病原体为条件致病菌[3], 病灶清不净及操作困难之虞。

根据上颌窦良性病变的特点:1经扩大的自然开口,术中常规切除钩突尤其要去除尾端的骨片[4],在30鼻内镜下用咬钳咬除扩大上颌窦自然开口周围息肉等病变组织。纤维喉镜镜头前端可弯曲,能随意调节视角,镜体内可置入活檢钳,本身可自动冲洗镜头,镜面不易血染,具有体积小,视角大,视野清晰,操作灵活方便等优点。因此非常适合于上颌窦窦内的手术[5]。由于喉镜专用活检钳钳口较小,不能一次性取出较大的病变。在窦内用活检钳将病变钳成若干小块后,用喉镜内吸引器一并吸出。纤维喉镜弥补了视角的不足,消除带角度器械操作上的死角,而且不增加创伤及相关发症,与鼻内镜联合应用摘除上颌窦病变。无论是治疗效果还是降低并发症方面均优于单纯行鼻内镜术。本方法操作简便,创伤小。术中能防止大量鼻腔鼻窦正常结构和黏膜不受损伤,有利于鼻腔功能的恢复[6],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曹晓林,施紫光,等鼻内镜术中上颌窦口处理方式的探讨[J].浙江临床医学。2008。10(1):77。

[2] NICOLAS YB DAVID K Endoscopic sinus surgery fov inflamma-tory max:llary sinus disease [J] The laryngroscope 2009.112(8):1378-1383.

[3] 杨秀敏,王毓新,刘铭,100例真菌性鼻窦炎的病原菌分析[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0,7(1):9-13。

[4] 张勤修,安会明,刘世喜,等。鼻内镜手术中的识别与处理[J].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2005,40(8):628—629

[5] DALIIEL K STEIN K ROUND A et al Endoscopic sinus surgery yor the excision of nasl polyps :A systematic review of safety and effectiveness[J]. Am J Bhinol ,2006,20(5):506—519.

内镜注射治疗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50例上消化道出现溃疡出血的患者, 所有患者中有男性30例, 女性20例, 年龄均在26~68岁, 平均年龄为 (51.3±9.7) 岁。其中患有胃溃疡的有12例, 胃黏膜炎的有13例, 胃底溃疡的有7例,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有8例, 其他原因出血的有10例。临床表现为呕吐、便血等[2]。

1.2 治疗方法

对所有患者进行稳定治疗, 首先控制患者的病情稳定, 在采用内镜下注射治疗, 对于出血量较大的患者可以采用注射肾上腺激素液来治疗, 注射量约为5~9 m L, 对于出血量较少的患者可以采用注射去甲肾上腺激素液来治疗, 注射量约为15~35 m L[3]。

1.3 手术前护理

1.3.1 情绪护理

患者在受到上消化道溃疡出血的病痛折磨的过程中, 情绪会非常低落。除了肉体上的伤害外, 患者在心理上也同样会受到一定的伤害, 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情绪引导, 让患者进入到正常情绪当中来, 并且为接下来的手术治疗做好准备。很多患者在患病后会出现紧张、焦虑、悲观、不安、绝望等负面情绪, 也容易无缘无故的发怒。这些负面情绪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影响非常大, 这时护理人员的任务就非常重要, 需要积极引导患者走出悲伤的情绪, 向患者讲解病情以及详细的治疗方案, 让患者了解手术治疗的效果和风险, 让患者做好心理准备。同时护理人员还要积极鼓励患者, 帮助患者重新树立起对生活的信心, 还要努力培养患者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1.3.2 患者和护理人员的准备

患者需要进入到手术治疗的状态中来, 护理人员要让患者的情绪慢慢趋于稳定, 生命体征也逐渐稳定。然后护理人员需要准备好所有的手术器具并有规律地摆放, 准备好一些救护措施, 以确保出现意外情况时能够及时抢救患者。打开监控仪器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控。

1.4 手术中护理

在手术过程进行前, 需要为患者打麻醉针, 一定时间后再进行手术。让患者保持左侧卧姿, 帮助患者进行放松, 解松衣裤防止对患者造成过度束缚。在手术中, 为患者进行轻轻地按压, 如出现恶心反应要进行呼吸调整并继续进行内镜手术。护理人员要尽量帮助患者摆脱烦躁、恐惧、不安等情绪, 鼓励患者配合治疗。

1.5 手术后护理

1.5.1 饮食护理

当为患者完成手术后, 需要对患者在养病期间进行饮食护理。但在手术的48 h之内需要禁食, 但可以进行营养的输入。48 h之后即可进食, 患者在生病期间的经常会出现没有食欲的情况, 对食物也比较挑剔, 对于虚弱的患者来说, 营养非常重要, 如果患者的营养没有跟上则会影响整个治疗效果。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加强对患者的饮食护理, 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份科学的饮食计划表, 通过饮食来补充营养, 帮助治疗和恢复。

1.5.2 用药护理

患者在经历了手术治疗后, 需要进行住院康复。在手术后的恢复阶段, 除了进行适当地休息调养之外, 还需要通过一定的药物来芇康复。护理人员需要确保患者能够遵医用药, 并且能够按时按量地服用药物。比如对于有的恢复比较缓慢的患者, 可以进行奥美拉唑的静脉注射来帮助患者康复。

2 结果

在所有50例上消化道溃疡出血患者中, 立即止血的有41例, 占82%, 二次止血成功的有7例, 占14%, 止血失败的有2例, 占4%。

3 讨论

引起上消化道溃疡出血的因素有很多, 需要根据发病的特点来进行治疗。医学上一般通过使用内镜注射治疗的方法来进行上消化道溃疡出血的止血治疗。在手术止血过程中, 通过在术前、术中、术后的全程护理, 能够起到非常好的止血效果, 因此在内镜注射治疗上消化道溃疡出血时进行护理的方法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研究使用内镜注射的方法来治疗上消化道的溃疡出血的过程中的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50例上消化道出现溃疡出血的患者, 对所有患者进行手术前、手术中以及手术后的全程护理治疗, 并对患者的止血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所有50例上消化道溃疡出血患者中, 立即止血的有41例, 占82%, 二次止血成功的有7例, 占14%, 止血失败的有2例, 占4%。结论 使用内镜注射治疗的方法来进行上消化道溃疡出血的止血治疗, 并通过全程护理, 止血效果非常显著, 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关键词:上消化道溃疡,内镜注射治疗,护理

参考文献

[1]黄岚.内镜下注射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及护理[J].海峡药学, 2010, 22 (6) :143-144.

[2]贺照霞, 费景兰, 刘玮, 等.内镜下金属钛夹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C].河南省护理学会.2012年河南省腔镜护理管理新技术新业务研讨班论文集, 2012:4.

内镜注射治疗 篇7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443例接受食管静脉曲张硬化治疗的患者, 均为我院2008年1月—2009年6月因肝炎后肝硬化及酒精性肝硬化合并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住院病人, 男271例, 女172例, 年龄为16~76岁, 平均年龄46岁。

1.2 治疗方法

通过内镜向曲张的食管静脉注射硬化剂———5%鱼肝油酸钠, 每次注射2~4根血管, 每个点注射6~10mL, 总量不超过30mL;如术中针眼渗血, 可经镜身压迫止血或喷凝血酶止血。

2 护理方法

2.1 术前护理

(1) 物品准备。除做好胃镜检查前的准备以外, 还应备好注射针、硬化剂、喷洒导管及三腔二囊管, 并使急救物品、药品处于备用状态。

(2) 病人心理准备。首先向患者做耐心细致的心理安慰工作, 讲解食管静脉曲张硬化治疗的意义、治疗过程、注意事项及可能出现的不适, 取得患者及家属的理解, 并向患者讲授术中的配合方法, 从而解除其恐惧、焦虑不安情绪。

(3) 掌握病情变化。要准确判断患者有无活动性出血及肝性脑病的存在。

(4) 监测血常规、肝功能及凝血项指标。

(5) 建立静脉通道。选择一条较为粗大的静脉并作留置针穿刺。根据医嘱给予持续静脉滴注降门脉压药物 (如善宁) , 以降低门静脉压力, 减少术中出血。

2.2 术中护理

给予心电监护, 每10min测量血压1次, 同时密切监测心率、呼吸的变化, 如发现患者突然出现深大呼吸时, 应立即拔出针头, 避免造成出血;同时要观察患者是否有恶心、呕吐等症状, 如出现呕吐物为血性, 应怀疑有大出血的可能, 要立即给予抢救。

3.3 术后护理

3.3.1 常规护理

回病房后, 嘱咐患者绝对卧床休息, 避免兴奋激动, 保持浅吸气、低频率呼吸。术后继续密切监测血压、脉搏变化及患者有无呕血、便血的表现并及时记录。

3.3.2 饮食指导

术后8h内禁食, 8~12h后可进温凉流食, 注意观察有无呛咳, 如有呛咳应立即停止进食并及时处理;治疗后1周饮食可逐步过渡到普食, 勿食过热、刺激、粗糙、坚硬的食物, 进食易消化、清淡饮食, 进食速度宜慢, 细嚼慢咽, 少量多餐。

3.3.3 并发症及其护理

(1) 出血:是硬化剂治疗后最严重的并发症, 多发生在重度曲张静脉残留、注射针穿刺处, 注射部位溃疡形成后也可引起出血。本组患者有15例出现出血倾向。应密切观察其生命体征变化, 加强巡视, 倾听患者主诉, 及早发现出血倾向, 遵医嘱使用止血药物; (2) 溃疡:多由短期内多次注射造成。本组患者未出现此并发症。为预防可指导患者忌吸烟喝酒, 避免进食过酸、辛辣食物及促进胃酸分泌的饮料;也可在术前及术后应用制酸药物治疗, 如洛赛克等; (3) 胸骨后疼痛:系硬化剂注射后刺激食管致痉挛所致, 多发生于大剂量注射硬化剂的情况下, 一般1周内疼痛会自行消失。本组患者有153例出现胸骨后疼痛。主要是由于硬化剂刺激曲张静脉壁引起静脉炎或静脉血栓所致。应主动与患者沟通, 认真倾听患者主诉, 当患者主诉局部疼痛时, 要观察疼痛的性质、部位, 并及时报告医生, 遵医嘱肌注强痛定50~100mg;同时还要给予患者心理安慰, 解释疼痛的原因, 解除患者的恐惧心理; (4) 低热:可能与注射后食管产生化学性炎症反应有关。一般体温不超过39℃, 在术后2~3d内消失[2]。本组患者有132例出现低热, 护理时应认真听取患者主诉, 做好发热后的护理。

4 讨论

硬化治疗是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重要手段之一, 由于其不受肝功能的影响, 止血速度快、疗效确切、止血率高, 在国内外已引起广泛的重视, 有条件的医院已将其作为常规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重要手段之一。我院自开展内镜治疗以来, 已成功救治了许多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患者。不过, 食管静脉硬化治疗操作难度大, 有一定风险性, 操作不当易出现食管穿孔、针尖划破静脉等, 引发医疗纠纷。

5 结语

本研究通过总结443例经内镜注射硬化剂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护理经验, 得到如下结论: (1) 术前要做好患者及家属的思想工作, 以获得病人及家属的支持和配合; (2) 指导患者术中配合并进行严密的病情观察。这些举措是保障治疗成功的关键。

参考文献

[1]程留芳.食管静脉曲张硬化治疗现状[J].中国消化内镜, 2007 (2) :38-42.

内镜注射治疗 篇8

关键词:内镜,无水酒精,平阳霉素,平滑肌瘤,消化道

消化道最常见的良性肿瘤是食管胃平滑肌瘤,占消化道肿瘤的60%以上,少数黏膜下肿瘤为血管瘤。食管胃平滑肌瘤临床症状以吞咽梗噎感、胸骨后疼痛、糜烂、溃疡出血等为主,在肠道平滑肌瘤较大时可发生肠梗阻,但较罕见,历年来以外科手术为主[l]。近年来,我院采用无水酒精+平阳霉素内镜下注射治疗消化道平滑肌瘤患者36例,并与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外科手术进行了疗效比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3年7月-2012年12月我院消化道平滑肌瘤患者72例,均经病理及超声内镜检查证实。其中男52例,女20例,年龄24~76岁,均因吞咽异物感及吞咽困难、上腹部不适等症状而行胃镜检查,肿物分布在食管中、下段,胃底、体、窦大弯侧,直径为0.5~3.0cm,有的为亚蒂,有的为广基。所有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36例,2组性别、年龄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A组:

(1)器械:电子内镜Olympus EVIS-HQ26O、注射针Olympus。(2)操作方法:内镜下发现平滑肌瘤凸出或膨出腔内,可经活检或超声内镜证实平滑肌瘤[2,3]。采用无水酒精+平阳霉素于内镜下直接对平滑肌瘤体进行黏膜下多点注射,每个点无水酒精剂量为0.5~1.0ml,根据瘤体大小控制无水酒精的总量,约1~10ml,平阳霉素剂量为4~8mg,对于较大的瘤体,可间隔2、3次治疗,较小的可1次治愈。

1.2.2 B组:

予以ESD术+外科手术治疗。(1)ESD术:行内镜下黏膜切除;(2)外科手术:常规术前准备,均在手术室内于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进行食管或胃部分切除及吻合术。

1.3 观察指标

术后常规应用抗菌药物3~7d,禁食2d后可进流质饮食,1周后方可进软食;予以胃黏膜保护剂、抑酸剂口服,观察生命体征。分别于术后第2、3、6个月定期复查,以了解瘤体治愈情况以及有无缩小、脱落、复发等,随访6个月~9年。同时,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住院天数。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组术后均无1例复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0,低于B组的2.8%(术后发生感染1例),且平均住院时间短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注:与B组比较,*P<0.05

3 讨 论

平滑肌瘤多起源于平滑肌组织,呈膨胀性生长,有包膜,边界清楚,生长缓慢,恶变率低[4]。无水酒精注入到瘤体内可导致瘤体组织脱水,凝固坏死,纤维化和微血管闭塞,但未弥散到整个肿瘤,治疗难以彻底,需多点注射。平阳霉素是一种细胞毒性糖肽抗肿瘤抗菌药物,可直接破坏细胞DNA,抑制胸腺嘧啶核苷酸掺入DNA,与DNA结合使其破坏和分解,阻止其复制,直接干扰其新陈代谢,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同时使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萎缩破碎,抑制内皮细胞增生,血管闭塞,血流中断,营养缺乏,但对造血和免疫功能基本无损害[5,6]。两药联用注射治疗平滑肌瘤比单药注射近远期疗效更好,而且能减少注射次数,单药注射无水酒精过量有致穿孔的可能,单药注射平阳霉素则近期疗效差。

传统治疗平滑肌瘤以外科手术为主,近几年采用内镜下透明帽剥离法、高渗盐水注射法、高频电圈套切除较小的平滑肌瘤[7],易致穿孔。据有关资料统计:ESD术虽然能一次性切除黏膜下肿瘤,但操作时间长(30~120min,平均75min),设备复杂,创伤大,易出血,穿孔发生率高(7.2%~11.4%),易引起胃肠道术后狭窄,且对操作者的技术要求很高,所以难以在基层医院广泛开展。对来源于肌层的良性肿物全层挖除后行钛夹缝合术,技术难度较大,对操作者的技术要求很高,如缝合技术不过关,切孔未闭合易引起胸腹腔感染,进而引起医患纠纷,对普通医师及基层医院难以开展。严重的心肺疾病、血液病、凝血功能障碍以及服用抗凝剂的患者,在凝血功能未纠正前严禁行ESD术。病变基底部(黏膜下层)黏膜下注射局部无明显隆起,抬举较差的病变,提示病变基底部的黏膜下层与肌层间有黏连,肿瘤可能浸润至肌层组织,操作本身难度较大,应列为ESD术禁忌[3]。

总之,外科手术创伤大,且术后并发症多,患者难以接受。无水酒精+平阳霉素内镜下黏膜注射治疗消化道平滑肌瘤近远期疗效确切[8,9,10],反复复查胃镜,黏膜下肿瘤消失,患者症状也消失,无穿孔及其他并发症发生,从而节约了医疗费用,方法简单、安全、操作方便,患者易于接受,易推广,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筱风,张啸.内镜下高频电切除胃底巨大平滑肌瘤四例[J].中国胃肠外科杂志,2000,3(3):147-149.

[2]许国铭,金震东,邹多武,等.超声内镜对上消化道粘膜下肿瘤的诊断[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1995,4(6):241-244.

[3]汪芳裕,朱人敏,张晓华,等.上消化道粘膜下肿瘤的内镜诊断与微创手术治疗[J].江苏医药,2006,32(7):620-621.

[4]陈村龙,朱建新,朱丹,等.镜端透明帽吸引法粘膜切除术的应用[J].临床消化病杂志,2001,13(5):203-204.

[5]粱善言,张强,王树厚,等.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三种栓塞剂动物实验比较研究[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2,18(10):833-835.

[6]Du J,Zuo Y,Chen X,et al.Clinical observation of transcatheter uterine artery embolization for uterine myoma[J].Zhonghua Fu Chan Ke Za Zhi,2002,37(1):12-15.

[7]杨继昌,马泽麟,敖晓风.消化道平滑肌瘤55例诊治分析[J].右江医学,2003,30(3):204.

[8]龚学军,汤辉焕,吕新生.胃平滑肌肿瘤30例诊治体会[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1995,4(3):129-131.

[9]周建辉,吴政光,陈延,等.平阳霉素碘油乳剂治疗症状性子宫肌瘤[J].现代医用影像学,2001,10(5):213-215.

内镜注射治疗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Olympus GIF XQ-30、Olympus 260型内镜,Olympus NM-1K型注射针,组织胶0.5 m L/支(商品名:康派特),LIPIODOL碘化油10 m L/支。HP感染的检测采用14C-尿素呼气试验方法。

1.2 一般情况

自2011年8月—2012年12月,因上消化道出血入院,在该科明确诊断为肝硬化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患者共41例,(男性28例,女性13例,年龄36~65岁)。其中乙肝后肝硬化22例,丙肝后肝硬化7例,酒精性肝硬化12例。所有患者均以呕血为首发临床症状,部分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排黑便及柏油样便。入院时血红蛋白45~115 g/L,6例存在失血性休克(14.63%)。按检测结果分为两组,其中检测结果为阳性者25例(感染组),检测结果为阴性者16例(对照组)。

1.3 内镜检查情况

41例患者均于出血后72 h内行内镜检查发现出血部位并行内镜下治疗。所有病例均于内镜下发现胃底静脉呈瘤样、团状曲张,可见其表面活动性出血或红色、白色血栓,明确判断该次出血部位为胃底静脉曲张。

1.4 内镜下治疗

患者于内镜检查及治疗前均已予以开通静脉输液通道,行快速补液、输血对症支持治疗,并予以抑酸、止血药物静点。内镜检查明确出血部位后,对胃底曲张静脉行内镜下组织胶注射治疗,采用组织胶与碘化油“三明治夹心”注射法,注射针预充碘化油(注册证号H20050307)0.7 m L,刺入靶静脉后快速注入组织胶0.5~1.5 m L/点,然后再注入碘化油1 m L,将注射针内的组织胶推入静脉,迅速拔出注射针,每例注射1~5点。于术后禁食水48~72 h,静点止血药物3~6 d,抑酸药物静点7~16 d。术后2~4周复查胃镜。

1.5 HP检测及患者分组

41例经内镜确诊为肝硬化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患者,均于治疗前后应用14C-尿素呼气试验方法行HP检测,其中12例出血较轻、状态较稳定的患者于内镜检查及治疗前行HP检测,29例出血程度重、状态较差的患者于内镜治疗72 h后行HP检测。对两组患者内镜下组织胶注射治疗术后发热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2 结果

41例肝硬化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患者,行内镜下组织胶注射治疗后,均成功止血,表现为活动性出血停止,72 h内未再次出现呕血及排新鲜黑便。2~4周后复查胃镜,可见胃底曲张静脉机化变硬,表面粘膜呈灰色,注射部位有组织胶排出。

在内镜下组织胶注射治疗术后2~4周的治疗观察期内,感染组发热19例(76%),对照组发热6例(37.5%)。患者发热程度多表现为38℃以下的中低度发热,个别患者(感染组4例,对照组1例)表现为38~39℃的高热,患者发热持续时间为3~10 d不等,应用抗生素静点治疗后发热均逐渐好转。

3 讨论

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存多种治疗方法。单纯药物治疗并不能使已存在的曲张静脉闭塞消失,再出血率较高[1]。急诊外科手术治疗风险极大,不适合作为首选方法[2]。内镜下治疗快速、简单、有效,随着内镜下治疗技术的进展和推广,此类出血患者的病死率已明显下降[3]。针对胃底静脉曲张的特点[4],Dorji等[5]首次引入内镜下组织胶注射治疗。组织胶的主要成分为氰丙烯酸丁酯,这种物质与血液或组织液接触后可发生聚合固化反应,以阻塞曲张静脉。经临床研究表明,该方法对于胃底静脉曲张的治疗效果令人满意[6]。大部分接受组织胶注射治疗的患者早期会出现发热。该次分析研究的41例患者中,25例于内镜下组织注射术后1~15 d的时间内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出现发热的病例占总数的60.98%。其中感染组发热19例(76%),对照组发热6例(37.5%)。分析患者术后发热原因,与吸收热及细菌感染均相关[7]。Ceu Figueiredo等[8]的试验表明接受组织胶注射治疗后的患者,血培养细菌阳性率高于未接受此治疗者,而血培养的细菌和内镜通道中检测到的细菌不一致。因此,组织胶注射治疗术后合并的感染菌可能与内镜通道污染相关性不大。由于胃内存在以幽门螺杆菌(H.pylori,HP)为代表的众多细菌,故考虑HP和其他胃内细菌在组织胶注射术后发热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常见的人类胃内菌群有拟杆菌、厚壁菌、变形菌、放线菌、梭杆菌,5大门类共100多个亚类。HP是革兰阳性菌,遗传学的分子钟研究显示,HP与人类的共同进化至少始于6万年前人类从东非向外迁徙。儿童时期感染HP后通过诱导调节性T细胞(Tregs)而保护机体不受过敏性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侵袭。因此,HP是人胃内微生态的正常组成部分,它可能在人体生长发育和免疫调节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HP定植后可引起胃粘膜萎缩、通透性增强,对细菌侵袭的防御能力减弱,同时HP导致产生胃酸的壁细胞减少而使胃内p H值升高,使得胃内环境改变,易引起消化道菌群易位,故组织胶注射后更易合并细菌感染导致发热。

综上所述,肝硬化胃底静脉曲张合并HP感染患者,在内镜下组织胶注射治疗术后较无HP感染患者更易出现发热情况,如能在术前行HP规范清除治疗,则可能有助于减少术后发热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Groszmann RJ,Garcia-Tsao G,Bosh J,et al.Beta-blockers to prevent gastroesophageal varices in patients with cirrhosis[J].New Engl J Med,2005,353:2254-2261.

[2]何振平.门脉高压症手术治疗的选择[J].肝胆外科杂志,2004,12(5):324-326.

[3]陈莹,丁国宁,杨宇玲.新疆昌吉地区HP相关性慢性胃炎中医证型与HP感染相关研究[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5,12(4):320-321.

[4]Chun Hou,Saral Amarnani,Mok T Chong,Anupam Bishayee.Green tea and the risk of gastric cancer:Epidemiological evidence[J].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2013(24):652-659.

[5]Dorji Dorji,Tashi Dendup,Hoda M.Malaty,et al.Epidemiology of H elicobacter pylori in B hutan:The Role of Environment and Geographic Location[J].Helicobacter,2014,15(1):1928-1929.

[6]Carol A Connor,Michiel Adriaens,Roberto Pierini,et al.Procyanidin Induces Apoptosis of Esophageal Adenocarcinoma Cells via JNK Activation of c-Jun[J].Nutrition and Cancer,2014,23(2):118-119.

[7]Serrano C,Wright SW,Bimczok D,et al.Downregulated Th17 responses are associated with reduced gastritis in Helicobacter pylori-infected children[J].Mucosal Immunology,2013,6(5):950-959.

早期胃癌内镜下的免疫治疗分析 篇10

关键词:早期胃癌;内镜;免疫治疗

中图分类号:R735.2文献标识码:B文献编号:1671—4954(2010)09-658-02

2006年8月至2008年10月入住我院的早期胃癌患者30例,用因特康和Taurine对其行内镜下治疗,通过检测患者外周血中免疫指标的变化,观察临床疗效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男18例、女12例,年龄23~75(平均49.6岁)患者随机分为局部和全身用药两组,每组15例。

1.2方法

局部用药组:因特康(江苏金丝利药业有限公司生产s1 0970056)20万u,Taurine(北京怡康盛达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IP8)0.5克,在电子胃镜直视下用长针注射于胃部肿瘤内,每日一次,每次只做一点注射,连续1 5d。全身用药组:因特康70万u,Taudne0.5克,加入500毫升灭菌氯化钠溶液中静脉点滴,每日一次,连续15d,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肿瘤变化情况,同时进行肝、肾功能、血常规、呼吸、血压、脉搏、体温的跟踪检测,一周后接上放、化疗。患者可能有一过性发热(小于38℃),可自行恢复正常。

1.3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采用表示,用SPSS15.0软件包完成计量资料t检验。

2结果

组间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的NK细胞、TNF-a、IL-2、IgG、IgA、IgM、c3、c4g<度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免疫指标比较差异具有显着性意义(P<0.05)。组内比较:每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其各项免疫指标差异均具有显着性意义(P<0.05)见表1、表2。

3讨论

Tanabe等对669例胃黏膜内癌的研究发现其淋巴结转移率为2.1%,尤其是女性和60岁以下相对年轻人。恶性肿瘤转移移常导致淋巴引流受阻而引起淋巴漏,腹腔淋巴漏会导致急性炎症等一系列疾病,故在胃癌早期对其进行免疫治疗可有效预防。本研究局部和全身用药患者的内镜下免疫治疗疗效显着。因特康的抗肿瘤作用是由于它能够刺激B和T淋巴细胞转化为具有广谱杀菌作用的LAK细胞。Taurine具有抗惊厥、抗血小板聚集,抗心率失常、降血糖、增加免疫力、调节血管张力等多种药理作用。IL-2是活性极强的免疫调控因子,在细胞免疫中起中心调控作用,而Taurine可以减少IL-2对微血管的损伤,并且能提高因特康的抗肿瘤作用,故二者联合用药免疫治疗效果更加显着。

内镜注射治疗 篇1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选2013年1月~2016年2月在我院接受内镜下止血夹结合肾上腺素注射治疗的消化道出血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 按入院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观察组男20例, 女19例, 年龄22~75 (44.2±8.1) 岁, 出血量<500ml者12例、500~1000ml者17例、>1000ml者10例, 胃溃疡15例、十二指肠溃疡14例、复合性溃疡10例;对照组男22例, 女17例, 年龄22~77 (44.6±8.2) 岁, 出血量<500ml者12例、500~1000ml者19例、出血量>1000ml者8例, 胃溃疡16例、十二指肠溃疡14例、复合性溃疡9例。两组性别、年龄、出血量、出血病症均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1.2 护理方法

两组均给予内镜下止血夹联合肾上腺素联合治疗, 同时给予输血、输液、止血、休克纠正等治疗措施。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包括症状监测、药物指导等措施。观察组给予针对性、持续性的综合护理措施, 根据手术阶段分为术前、术中、术后三个阶段。具体如下: (1) 术前护理:术前护理主要集中在心理护理及生理护理两个方面。首先在心理护理上, 护理人员应该在明确患者病情发展、生理症状、治疗措施及心理状况后评定当前患者内心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严重程度, 同时根据患者对自身病情的认知向其讲解治疗方法、治疗步骤、治疗效果及治疗安全性等诸多内容, 使患者能够对自身病情、治疗、安全等均有良好的认知, 缓解患者由于病情、治疗产生的种种不良情绪。护理人员还应该指导患者治疗过程中的诸多注意事项内容, 要求患者听从管理并积极配合, 使患者明白自身依从度对治疗效果的影响, 提升患者治疗积极性;而在生理护理方面, 护理人员应该协助患者积极完成各项手术准备, 记录患者各项生理信息并根据患者实际需要更加全面地完成手术准备工作, 务必做好患者的血常规、心电图等检查工作以确保患者生理状态符合手术指征, 做好抢救准备。 (2) 术中护理: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首先应该协助患者调整体位并询问其舒适程度, 协助患者咬住口垫并松解腰带, 配合麻醉师完成麻醉操作。护理人员在每一项注射之前均应该告知患者当前操作内容, 使患者知晓自身受到的护理操作而缓解其内心紧张、恐惧等情绪, 有必要者护理人员还可以根据患者紧张程度给予其拍手、抚摸、鼓励等措施, 使患者放松心情以进入麻醉状态。整个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应该持续关注患者生命体征指标及身体生理症状的变化情况, 统计患者呼吸、脉氧、血压等指标的变化, 同时观察患者是否有烦躁、出汗、呕吐等症状。护理人员还应该积极配合医生完成手术, 遵从医嘱及时准备好手术器械。手术结束后护理人员注意遮盖患者隐私部位, 做好患者交接工作。 (3) 术后护理:护理人员应该为患者术后恢复创建健康良好的环境, 保证患者床褥的干燥与清洁, 调整患者体位以避免伤口受到不利影响。同时护理人员应该加强病房的巡视频率, 观察患者精神、生理、病症、伤口的具体恢复情况, 定时统计患者血压、脉搏、尿量、便血等体征及指标变化情况。若患者出现血压异常下降等出血先兆症状时应立即通知医生并建立静脉通道。护理人员还应该限制患者的术后饮食, 要求患者遵循流食、半流食及固体饮食的规律, 尽量以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类型为主, 严禁食用粗糙、油腻、煎炸、生硬的食物。

1.3 观察指标[3]

评定治疗效果:显效:术后出血停止且无复发;有效:术后出血情况明显改善;无效:术后出血状况无好转。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均使用SPSS 18.0软件进行处理, 计量资料以±s表示, 行t检验, 计数资料以 (%) 表示, 行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 (94.9%) 明显高于对照组 (76.9%) , 差异显著 (P<0.05) 。见附表。

3 讨论

消化道出血具有病发迅速、病情复杂、发展极快等特点。临床统计显示[4], 消化道出血病死率高达40%左右, 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内镜下止血夹结合肾上腺素注射是当前治疗消化道出血的一项重要方法, 而良好的护理干预则能配合术者更加顺利、快速地完成这一手术, 对提升治疗效果有重要作用。

本研究中给予观察组针对性的综合护理, 其将患者的治疗进程分为术前、术中及术后三个阶段, 护理人员首先应该全面评估患者入院后的生理、心理、症状等内容的实际情况, 进而根据患者的交流渠道、内容、方式的不同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事实上, 以往临床单纯的常规护理基本不会关注患者术前的心理状态变化, 而严重的心理不良情绪将会对手术进程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 使患者血压、心率、呼吸等各项生命指标出现异常而无法顺利完成手术。针对性的综合护理则更加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变化, 需要护理人员来维持整个护理干预的持续性、全面性及优质性, 才能达到事前抑制患者不良心理与生理状态、术中积极配合医生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指导患者更加快速有效康复这一目的。

综上所述, 本研究中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0.05) , 证明针对性的综合护理能有效提升内镜下止血夹结合肾上腺素注射治疗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效果, 值得临床应用。

摘要:抽选接受内镜下止血夹结合肾上腺素注射治疗的消化道出血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 按入院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观察组给予针对性的综合护理措施, 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差异。观察组治疗有效率 (94.9%) 明显高于对照组 (76.9%) , 差异显著 (P<0.05) 。针对性的综合护理能有效提升内镜下止血夹结合肾上腺素注射治疗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效果, 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内镜下止血夹,肾上腺素注射,消化道出血,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梁肖兰.内镜下止血夹与肾上腺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干预[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 26 (6) :176-177.

[2]胡银清, 郭海建, 帅红梅, 等.内镜下止血夹联合肾上腺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配合[J].实用临床医学, 2010, 11 (5) :98-100.

[3]张静, 张佳莹, 丁士刚, 等.内镜止血在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临床价值[J].北京大学学报, 2012, 44 (4) :582-587.

上一篇:气候变化经济学简论下一篇:生产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