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治疗阑尾炎(共4篇)
内镜治疗阑尾炎 篇1
摘要:阑尾炎是一种常见外科急腹症, 但因患者个体差异而导致临床表现不同, 且这种疾病发病率较高, 病情复杂, 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因此寻找一种有效治疗方法促使患者病情好转, 减轻其痛苦则显得十分重要。本次研究就急性阑尾炎临床治疗情况进行综述, 以探讨最佳治疗方法。
关键词:急性阑尾炎,急腹症,外科
目前临床治疗急性阑尾炎方法主要为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然而临床主要根据患者类型来选择合适治疗方法,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一般采用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化脓性或坏疽性阑尾炎采用阑尾切除及清除腹腔脓液;穿孔性阑尾炎则采用切除阑尾并冲洗腹腔等[1]。而阑尾周围脓肿则一般采用非手术方法治疗, 如采用抗生素或中西医联合治疗, 以促进脓肿吸收、消退等。现对临床阑尾炎治疗方法及情况做以下综述。
1 手术治疗
临床手术方法主要为传统开腹阑尾切除术与腹腔镜阑尾切除。然急性阑尾炎采用传统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 其切口较小, 且医师可快速掌握。近年来, 随着临床医学技术及医疗器械快速发展, 腹腔镜技术得到广泛应用。经研究发现, 临床采用传统开腹术与腹腔镜术治疗急慢性单纯性阑尾炎且不伴穿孔化脓性阑尾炎患者, 结果发现, 采用腹腔镜术治疗, 术后患者疼痛程度和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明显优于传统开腹术治疗[2]。而伴有穿孔化脓性阑尾炎与坏疽性阑尾炎治疗中, 腹腔镜术治疗所发生残余脓肿率明显高于传统开腹术[3]。因此, 急慢性单纯性阑尾炎与不伴穿孔化脓性阑尾患者采用腹腔镜术治疗, 其具有创伤小和恢复快及并发症少等优点, 因此可作为临床常规手术使用。然其在治疗伴有穿孔化脓性阑尾炎与坏疽性阑尾炎患者时, 采用传统开腹术治疗, 其所发生腹腔残余脓肿率少, 手术时间延长, 因此可进一步研究, 以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但临床使用腹腔镜术治疗时, 术前需严格掌握好手术禁忌证及适应证, 不能盲目地使用腹腔镜手术治疗, 以免给患者造成更大创伤。经相关研究发现, 腹腔镜术具有以下优点:微创, 其切口小, 愈合后不留瘢痕, 且不需使用止痛剂;治疗同时兼有诊断功能, 腹腔镜可较好地探查患者腹腔脏器, 以便及时发现其他疾病, 避免发生误诊及漏诊情况[4]。术后并发症少且术后恢复快, 这主要是因伤口小, 且创伤少, 给患者带来疼痛较小, 促进患者更快适应日常生活。但经大量研究表明, 虽腹腔镜术具有较多优点, 但其难以取代传统开腹手术, 对于病程<24 h和肥胖及体征明显者, 采用腹腔镜术治疗, 其较易操作[5]。然而对于发病时间>24 h和高度怀疑为穿孔和化脓及坏疽者, 采用开腹术治疗则效果更为理想。也有相关研究认为, 阑尾与周围脏器组织相粘连时, 且根部不能完全暴露及层次不清, 对手术治疗产生影响、阑尾附近恶性肿瘤、阑尾动脉出血且无法止血者, 需及时实施开腹术治疗[6]。
2 非手术治疗
目前临床主要采用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 但保守治疗也逐渐受到重视。由于部分医院条件有限, 因此难以实施手术治疗, 同时部分患者因病情危急且不能实施手术治疗, 因此需采用保守方法治疗。但在对患者实施保守治疗时, 需对患者生命体征和病情进行严密监控。当患者出现体温升高及白细胞上升时, 需及时采取手术治疗, 以及时改善患者病情。目前保守治疗主要用于治疗单纯性阑尾炎和机械阑尾炎早期阶段, 同时也用于部分拒绝采用手术治疗的患者[7]。对于穿孔性阑尾炎患者来说, 一般需先采用保守方法治疗3~6个月后再根据患者实际情况来说实施手术治疗[8]。这主要是因穿孔性阑尾炎等患者存在炎症而致周围存在充血及水肿等症状, 从而导致手术治疗存在较大困难, 所以患者实施手术治疗极易出现肠瘘。因此临床实施保守治疗时, 一般需待患者炎症消失3~6个月后再行手术治疗[9]。
目前保守治疗主要分为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治疗。目前西医主要给患者选择足量、有效、安全抗生素治疗, 并及时补液治疗。一般需选择档次较高的抗生素实施质量, 同时补液时需注意能力及水分, 并及时纠正患者临床水电解质紊乱情况[10]。急性阑尾炎属中医“肠痈”范畴, 这种疾病病变在肠, 由于患者气机阻滞, 升降失调, 血行不畅, 瘀滞不通, 使气滞、湿阻、热毒壅积肠道, 导致肠道传导不利, 糟粕积滞, 湿热气血瘀阻肠中, 化热腐蒸气血则成痈肿[11]。因此注意宜采用中药内服、中药外敷、针灸等治疗。然中药内服主要采用大黄牡丹汤治疗, 组方为大黄、桃仁、牡丹皮、冬瓜仁、芒硝组成[12]。中药外敷组方为芒硝、黄芪、黄柏、大黄、黄连、牡蛎、蚤休等, 并研成细末, 再使用黄酒和醋将其调成黏糊状, 然后外敷于患者阑尾包块区。使用药物外敷时需摊放要厚薄均匀, 一般0.2~0.3 cm为宜。调制干湿适当, 围敷范围须超出肿块1.0~2.0 cm[13]。针刺治疗选择患者上巨虚和足三里及阑尾穴。发热甚者:加用合谷和大椎及曲池。中药外敷可加速患者炎症吸收和包块消散, 简单易行[14,15]。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阑尾炎时, 西医可有效控制患者全身症状, 中药具有破瘀散积及排脓消肿等效果, 两者合用共奏消炎止痛和排腐去毒[16]。
3 手术结合中医治疗
临床采用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后积极采用中医治疗, 其可减少患者发生肠梗阻和肠黏连等并发症, 同时还可缩短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 加速患者康复。
4 结语
临床治疗急性阑尾炎患者时, 医生需全面而充分地掌握患者实际病情, 并根据患者实际情况来选择合理而有效的治疗方法。外科医师应正确把握腹腔镜术后和传统开腹术各自的适应证和手术时机, 同时熟练掌握两种手术方式, 依据不同病情选择不同手术方式, 尽可能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17,18,19,20,21]。但不管选择何种方法治疗, 都应严密监测患者病情和临床生命体征, 同时最大程度提高疗效, 减少各种并发症发生, 进而减轻患者痛苦, 促进患者康复。
内镜治疗阑尾炎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急性单纯性阑尾炎的患者300例, 年龄10~68岁, 平均 (41.2±0.6) 岁, 其中男178例, 女122例。将其随机分为手术组150例和保守组150例, 手术组中男90例, 女60例, 平均年龄 (41.6±0.3) 岁, 保守组中男88例, 女62例, 平均年龄 (41.1±0.6) 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方面无显著差异 (P>0.05) 。
1.2 方法
两组患者治疗前均禁食、禁水, 并严格监测患者体温、心电, 保守组给予抗生素治疗, 每日进行氨苄西林与甲硝唑联合静脉滴注。手术组术前进行硬脊膜外麻醉、消毒, 术中采用右下腹麦氏切口, 沿结肠带逐渐向盲肠部位寻找盲肠, 一旦不能摸寻盲肠时, 应考虑盲肠后位现象, 寻找到阑尾后, 将阑尾提起, 露出系膜, 并将其切断, 将阑尾根部进行结扎并切断, 部分患者可选择性进行经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术后进行抗感染等常规治疗。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患者首次治疗成功率及治疗后复发情况进行比较。
1.4 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患者右下腹无压痛、反跳痛, 无发热, 胃肠道症状消失, 血常规等检查正常;好转:患者右下腹压痛、反跳痛明显减轻, 发热减轻, 胃肠道症状好转, 血常规等检查正常;无效:患者右下腹压痛、反跳痛均存在, 发热, 胃肠道症状存在, 血常规等检查异常。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PSS 15.0统计学软件,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和U检验, P<0.05为为差异具有显著性, 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首次治疗成功率比较
手术组患者治疗成功率为94.67%, 保守组患者治疗成功率为70.00%, 手术组与保守组比较, 差异具有显著性 (P<0.05) , 见表1。
2.2 治疗后复发情况比较
手术组术后2例复发, 复发率为1.33%;保守组治疗后30例复发, 复发率为20.00%,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 (P<0.05) , 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近年来,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成为外科常见病之一[1], 多由大肠杆菌、肠球菌等细菌入侵、肠腔内发生梗阻等造成, 患者常有右下腹部疼痛、发热、恶心、呕吐、皮肤感觉过敏等诸多临床表现[2]。患者若未得到及时治疗, 极易造成阑尾化脓、穿孔、腹腔脓肿、化脓性门静脉炎、弥漫性腹膜炎等诸多并发症。随着治疗方法不断更新, 临床治疗急性单纯性阑尾炎主要有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由于治疗后患者可能出现感染、出血等诸多并发症[3], 因此对于治疗方法的选择尤为慎重。保守治疗主要通过对患者选择性应用有效抗生素和补液等药物, 具有风险较小、治疗过程简单的优势, 但患者经抗生素等药物治疗后一旦症状未得到缓解, 将转为手术治疗, 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目前, 随着手术器械和技术地不断完善, 手术治疗效果不断提高[3]。医师根据患者不同情况采取开腹阑尾切除术, 或选择性进行经腹腔镜阑尾切除术, 通过探视腹腔内整体情况, 将病变较为严重的部位进行针对性切除, 尽快恢复患者肠道功能, 减轻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承受的痛苦, 对于确诊的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患者为首选方法, 应用手术治疗的阑尾炎患者, 术后出现并发症概率低, 且避免患者受到二次伤害。
本研究分别对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两组患者在首次治疗成功率的对比中, 手术组成功率优于保守组, 且治疗后手术组复发率小于保守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5) 。综上所述, 治疗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患者, 手术治疗首次成功率高, 治疗后复发率低。
摘要:目的 比较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对急性单纯性阑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患者300例, 随机分成保守组和手术组, 分别给予保守和手术进行治疗, 观察两组患者首次治疗成功率及治疗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在首次治疗成功率的对比中, 手术组成功率为94.67%, 保守组成功率为70.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患者治疗后复发情况对比, 手术组复发率小于保守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手术治疗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首次治疗成功率及复发情况均优于保守治疗。
关键词:手术治疗,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参考文献
[1]黄青红.急性单纯性阑尾炎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效果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 2013, 19 (5) :83-84.
[2]肖应超.非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疗效研究[J].临床合理用药, 2012, 5 (4C) :15-16.
急性阑尾炎70例治疗体会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该70例患者均为我院于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其中男性39例,年龄23~63岁,平均年龄35.6岁;女性31例,25~68岁,平均年龄为38.5岁,发病时间为5~40h。患者入院时,均有不同程度的上腹部或肚脐周围活动性疼痛感,少数患者痛感部位集中及右方的下腹部,并伴有发热、食欲不佳、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经诊断过后确定为急性阑尾炎。
1.2 诊断与治疗方法
1.2.1 病情诊断
患者在入院时的诊断对于疾病的确认及病情的分析是即为重要的,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具体分为以下几种: (1) 典型症状:急性阑尾炎的典型症状即为腹痛,腹痛部位一般为上腹部,并缓慢向想转移,直至肚脐周围,在一段时间之后,继续转移,集中在右下腹。少数患者出现肠道不适,恶心、呕吐,食欲不佳等,严重的患者会出现腹泻症状。身体乏力、发热、心率提高也属于急性阑尾炎的症状之一; (2) 体征表现:疼痛的态势有跳痛、腹肌扯痛,右下腹有硬块;麦氏点有压痛感,疼痛的部位会有转移,但是压痛点基本集中于麦氏点,且痛感随着病情的发展逐步加深; (3) 血检:血检结果显示白细胞数量及中性粒细胞增多; (4) B超或CT:可以进行B超或CT等影像学检查,并仔细鉴别,将急性阑尾与其他急腹症相区别。
1.2.2 治疗方法
一般的治疗方法分为保守治疗及手术治疗两种。本组研究对象中23例患者诊断为单纯性急性阑尾炎,选择保守治疗,其他47例患者均采用手术切除阑尾,具体治疗方法如下:
1.2.2. 1 保守治疗
对该23例患者禁食,减少肠胃压力,并静脉输入营养,并保持电解质及酸碱度平衡。出现体温升高或白细胞数量增多的患者应根据病情适量使用抗生素。采用肥皂水低压灌肠,并插入肛管,排出肠道的气体。需要使用激素或生长激素的患者,应适量使用,一般给予地塞米松每天10~15mg,持续给药5~7d[2]。
中药治疗也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重要手段。取大黄12g,积实9g,厚朴12g,加500m L水熬制,直至水量剩余约一半时即可。对患者实施插管,对胃肠减压,并将胃液完全排出,2h后可以进行灌注药汤。3h左右之后,使用特定电磁波治疗器,加快药效的发挥及患者身体对药物的吸收。
1.2.2. 2 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是急性阑尾炎最常见的治疗方法。对于不同类型的阑尾炎,手术的方式有赢有所区别: (1) 单纯性急性阑尾炎:该类型的手术较为简单,一般手术切口浅,边缘整齐,不伴随细菌感染,应进行一期缝合。 (2) 穿孔性急性阑尾炎:采用右下腹经腹直肌切口,该切口的优点在于视野开阔,方便检查。 (3) 化脓性急性阑尾炎:若果腹腔内有脓液,应先将其彻底清除后才能进行缝合工作,并做好切口保护工作,避免创面感染。仔细检查患者身体状况,确认其是否适合设置引流管[3]。
2 结果
本组作为研究对象的70例患者中47例患者选择手术治疗,1例患者在手术中设置腹腔引流管。其他患者恢复情况均较为理想,均在7d内康复出院;23例患者旋选择保守治疗,康复速度较手术治疗患者稍慢,均在12d内康复出院。进行3个月的跟踪调查,无1例患者出现手术伤口感染、出血、肠梗阻等严重并发症。
3 讨论
3.1 急性阑尾炎发病机制
阑尾的管腔空间比较小,系膜较短,导致阑尾具有开口小、形态呈卷曲状等特点,在某些因素的影响下,会出现阻塞现象,如食物残渣、阑尾管存在粪石、寄生虫、淋巴发生滤泡增多等。阑尾堵塞以后,寄生于肠道内的有害菌迅速生长,如厌氧菌、革兰阴性杆菌等,并制造出肠道毒素,损害黏膜上皮,并逐渐发展为溃疡。在溃疡没有加以控制的情况下,其逐渐穿透肠道黏膜进而侵入阑尾,出现组织水肿,压迫到阑尾血管,使之血液循环受阻,逐渐形成阑尾梗死或坏疽病变[4]。急性阑尾炎是及其常见的外科急腹症,根据该疾病的病理解剖学变化,一般可以分为急性单纯性阑尾炎,阑尾炎,穿孔性阑尾炎、急性化脓性及坏疽性阑尾炎和阑尾周围脓肿几个大的种类。
3.2 手术并发症
手术并发症的控制室需要医护人员注意的。在手术中,动作应缓慢、力度合适,切忌粗暴,尽量保障阑尾周围的正常组织,特别是与病灶部位相连接的边缘部位,为避免感染,可以使用浓度为0.4%~0.5%的甲硝锉100~150m L进行腹腔灌注;手术切口使用氨苄青霉素1~2g,防止感染[5]。在手术结束后,进行全身用药,消除并发症隐患。在患者住院期间,医院的医护人员也应做好护理工作,避免出现院内感染。另外,儿童及老年人出现急性阑尾炎,应及时进行手术,防止病情恶化。
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为临床医学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 总结并分析了我院于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7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诊断、区别治疗的过程。其中23例患者诊断为单纯性阑尾炎, 进行保守治疗, 其他47例患者进行阑尾切除手术, 观察治疗效果, 并进行了跟踪调查。结果 70例患者中, 实施阑尾切除手术的47例患者, 10d内康复出院;23例患者经过保守治疗后, 在14d内康复出院。跟踪调查的记过显示70例患者均没有出现复发或者严重的并发症。结论 急性阑尾炎在经过确诊之后, 应及时确认治疗方案, 一般单纯性急性阑尾炎选择保守治疗, 其他类型应选择阑尾切除手术。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能够及时解除患者的痛苦, 有效治疗该类疾病。
关键词:急性阑尾炎,诊断,治疗
参考文献
[1]凌勇.急性阑尾炎240例的诊治体会[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1, 10 (1) :48-49.
[2]陈光.非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84例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 2009, 6 (34) :166-167.
[3]刘小春.98例急性阑尾炎治疗体会及手术时机的选择[J].医学信息 (中旬刊) , 2011, 24 (6) :2354.
[4]陈光.非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84例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 2009, 6 (34) :166-167.
异位阑尾炎的诊断治疗临床分析 篇4
1 异位阑尾炎原因及类型
在第6周的胚胎, 中肠远侧支对系膜缘出现一个锥形盲囊, 即盲肠和阑尾的原基。盲囊的尖端渐成长为阑尾。于第10周, 脐带内的中肠返回腹腔, 开始逆时针方向旋转。出生时共旋转270°, 原左下方的盲肠和阑尾旋转到右髂部。如中肠不旋转或旋转不全, 盲肠和阑尾则位于左下腹或旋转途中的某一部位, 即形成异位阑尾。异位阑尾的另一原因是中肠固定不完全导致盲肠和阑尾处于游离状态。临床上异位阑尾炎多见于下列5种类型: (1) 高位阑尾 (又称肝下阑尾) ; (2) 腹膜外位阑尾; (3) 浆膜下阑尾 (又称壁内阑尾) ; (4) 左腹部阑尾; (5) 盆位阑尾。
2 异位阑尾炎的诊断
由于特殊类型的阑尾位置不局限于右下腹, 当其发炎时, 缺乏典型的转移性右下腹痛及右下腹的固定压痛点, 给早期诊断带来困难, 也往往因此失去最佳的手术时机, 同时并发症增多。通过临床观察, 我们发现异位阑尾炎也有一定的规律性, 早期诊断的关键是详细询问病史, 仔细观察病情, 认真分析各种临床症状和体征, 正确认识转移性腹痛和伴随症状在诊断中的价值等类型。异位阑尾炎的特点是转移痛, 其表现为腹痛是转移性的, 不是扩大的[1]。腹痛转移需要一定的时间, 长者可达1~2 d, 但最短不少于1 h, 如腹痛开始数分钟或十几分钟就发生转移痛, 是急性异位阑尾炎的可能性就不大。同时异位阑尾炎多数有不同程度的厌食、腹胀、恶心、呕吐等消化道表现, 尤其伴有厌食者对诊断有一定的价值, 如腹痛患者食欲良好, 应慎重考虑阑尾炎的诊断。对非右下腹麦氏点的压痛, 应根据压痛、反跳痛、肌紧张等特点, 首先考虑为炎症引起, 进一步排除穿孔、相邻脏器炎性改变的可能, 可行有针对性的B 超、腹部平片、腹部透视、CT等检查, 对原因不明固定的压痛均应考虑异位阑尾炎的可能, 不一定强调有典型表现时才考虑阑尾炎的诊断。但对于无转移性腹痛的异位阑尾炎, 诊断要困难得多。B超检查不但有助于排除胆道、泌尿、妇产科的疾病, 且不受阑尾位置影响, 对异位阑尾一旦显影就可以诊断, 可作首选。腹部平片及CT检查可做B超检查难以诊断时的补充。腹腔镜既有诊断又有治疗的双重作用, 有条件者可广泛开展应用。对少数难以确诊的患者可作剖腹探查。①转移性腹痛。疼痛从脐周或上腹部转移至腹部其他部位。但这种转移不是扩大, 而是原部位疼痛消失。疼痛转移间隔时间至少2 h以上。②腹部出现局限性疼痛、肌紧张、甚至反跳痛。③恶心、呕吐、体温升高等全身性反应, 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升高。
3 异位阑尾炎的治疗
异位阑尾炎明确诊断者, 原则上应尽早手术治疗。对于未明确诊断者应在积极抗感染治疗的前提下,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若出现全身感染中毒症状及明显腹膜刺激征, 应及时中转手术。在切口选择方面, 对于能明确阑尾位置的患者可做阑尾位置腹部就近切口, 其他患者选择右腹直肌切口或右下腹部旁正中切口较为合适, 便于术中做切口延长。异位阑尾炎手术成功的关键在于术中如何找到阑尾。寻找异位阑尾的方法是:先找到升结肠, 然后沿结肠纵肌向下追踪, 在腹中或盆腔均可找到。如盲肠在腹膜后, 则打开后腹膜, 可找到阑尾。详细检查不能发现升结肠时, 结合体征, 在右侧要考虑盲肠未降落而位于肝下, 此时要果断地延长切口, 暴露右、中上腹, 然后在回盲部找到阑尾。活动盲肠在腹腔内的位置不固定, 但多数仍在右下腹, 至少升结肠仍固定在右侧腹后壁, 探查时手指沿右侧腹壁平脐或稍上的位置摸到腹膜返折及相连的肠管则为升结肠, 然后探查盲肠及阑尾。有时找到回盲部后仍不能找到阑尾, 此时要考虑是少见的壁内阑尾或腔内阑尾, 结合回盲部有炎症水肿, 在水肿严重部位打开浆肌层, 多数能找到阑尾, 但尚有极少见的错位阑尾或肠系膜内阑尾, 仍需仔细查找。若以前未行阑尾切除术, 回盲部仔细探查不能找到阑尾, 同时回盲部附近有较多脓液, 应考虑阑尾自然消失的可能。但对此诊断要慎重, 防止漏诊造成不良后果。值得一提的是对于与腹主动脉或者髂血管严重粘连的阑尾手术时应耐心仔细地分离, 否则易造成难以控制的大出血。对于腹膜后的阑尾炎手术时要防止损伤输尿管。总之, 及时诊断与治疗是减少异位阑尾炎并发症的最重要方法。
参考文献
【内镜治疗阑尾炎】推荐阅读:
消化内镜治疗06-29
急诊内镜治疗09-13
内镜止血治疗09-13
内镜注射治疗11-10
内镜下止血治疗06-27
无痛内镜下微创治疗07-09
鼻内镜下鼻出血的治疗07-17
阑尾炎的治疗体会论文07-09
阑尾脓肿手术治疗分析06-21
阑尾脓肿个体化治疗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