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水引流

2024-09-13

腹水引流(精选4篇)

腹水引流 篇1

恶性胸、腹水是晚期癌症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 常可引起患者呼吸困难, 由于生长迅速, 频繁地穿刺、抽液既给患者增加了痛苦, 又增加了感染的机会, 同时也给治疗带来诸多困难。我科自2007年5月采用中心静脉引流管闭式引流治疗癌性胸、腹水患者47例, 此方法免除了患者常规重复穿刺胸、腹腔的痛苦, 其速度可控制、创伤小、不易滑脱, 患者可自如活动, 并发症少, 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及护理工作量。通过加强置管患者的监测及各项护理, 47例患者无1例患者出现并发症。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47例患者均为我院住院、经病理学检查证实的肿瘤患者, 男36例, 女11例, 年龄35岁~77岁, 平均年龄48.6岁。其中肺癌21例, 胃癌10例, 大肠癌6例, 肝癌5例, 乳腺癌3例, 卵巢癌2例。胸水35例, 腹水8例, 胸、腹水4例。留置引流管时间最长者85 d, 最短者15 d, 无1例并发症发生。

1.2 材料

选用广东百合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8F一次性中心静脉导管1套、透明敷料1贴、无菌手套1副、2%利多卡因5 m L。

1.3 操作中的配合

备齐用物, 嘱患者排空大、小便后取合适的体位, 选择B超定位穿刺点, 常规消毒铺洞巾, 2%利多卡因局部麻醉成功后穿刺。有落空感并抽出 (透明黄色或血性的) 液体后, 导入导丝, 拔出穿刺针, 扩皮后, 再沿导丝送入中心静脉导管10 cm~15 cm, 固定导管, 无菌敷料覆盖后抽液或接引流管引流。抽液或引流的速度不宜过快, 第1次量不宜过多, 以免胸腔压力骤降, 导致纵隔移位而引起肺水肿或循环障碍[1]。一次抽腹水不得超过3 000 m L, 否则会导致水、电解质代谢紊乱;肝癌、肝硬化患者, 还会因大量蛋白质丢失而诱发肝昏迷。

2 护理

2.1 心理护理

此类癌症患者已经到了中晚期, 各种治疗手段比如手术、化疗、放疗等都已经历过, 大多对治疗及生活失去了信心。置管前首先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此种治疗方法的目的、方法、与传统抽液方法相比较的优点以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术中的注意事项, 如术中不能随意变换体位, 勿深呼吸、用力咳嗽, 勿大声说话, 如有不适可挥手示意等。征求患者同意并签订知情同意书, 以取得患者的合作。同时向患者介绍典型的病例或请行同样治疗的患者现身说教, 以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燃起生活的希望。通过沟通让患者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 消除其紧张情绪, 愉快地接受治疗。

2.2 基础护理

治疗前检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并做好记录, 常规进行肝功、肾功及血常规检查, 腹围测量并记录, 胸、腹水B超定量和穿刺点定位, 全面掌握患者的病情。置管后告知患者可自如活动, 及时准确记录24 h出入量, 及时检查电解质, 以配合医生调整补液。局部疼痛者遵医嘱应用止痛药物, 以减轻患者的痛苦。腹水抽毕后, 及时给患者应用腹带, 以减轻因腹压突然降低而引起的组织液流入到腹腔再次造成腹腔积液的急增。

2.3 灌注药物的护理

胸、腹水排或抽净后, 遵医嘱给予顺铂40~60 mg、香菇多糖4 mg、地塞米松5~10 mg等药物, 用生理盐水40~60 m L稀释后分别经导管注入到胸、腹腔。用生理盐水20 m L冲管, 接肝素帽封闭导管。当化疗药及生物制剂等由导管注入胸、腹腔后, 嘱患者10 min~15 min变换体位1次, 使药物均匀分布到整个胸、腹腔, 与病灶广泛接触, 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1周给药1次, 2周1个疗程。观察有无发热、疼痛、乏力、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不良反应, 如有遵医嘱给予相应的对症治疗及健康指导和护理。每周复查血常规、肝功、肾功、B超, 以了解患者全面及胸、腹腔积液情况, 为下一步的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本组患者单纯胸、腹腔内注药较静脉化疗用药时反应轻, 多无需特殊处理。

2.4 穿刺点皮肤的护理

每次抽液时给予碘伏消毒局部皮肤, 自粘性无菌敷料固定, 如未抽液, 穿刺点周围的皮肤每周消毒换药2次, 有渗液时随时更换敷料。更换敷料时严格无菌操作, 同时观察导管出口处皮肤有无渗出、红肿、硬结、渗血。嘱患者洗澡时勿弄湿敷料, 以免引起感染。

2.5 引流管的护理

为了保持引流管通畅, 嘱患者翻身时, 勿使引流管扭曲、打折、牵拉, 尤其是在穿、脱衣服及活动时, 动作要轻柔。不引流时用大的敷料将引流管全部覆盖, 牢靠地固定导管, 避免脱出。

2.6 导管堵塞的预防

每次引流或抽完胸水或腹水后, 应用生理盐水20 m L正压冲洗导管, 不使用时每周冲洗2次, 冲洗时如果压力较大, 避免强行推注, 以免造成导管断裂。本组病例无1例出现导管堵塞。

2.7 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预防

使用导管时应严格无菌技术操作, 每次抽水和换药时观察穿刺口周围皮肤的颜色是否有改变, 询问患者局部皮肤有无疼痛, 每日测量体温2次。如果患者出现高热、寒战、穿刺口有分泌物、周围皮肤红肿等情况时, 及时给予分泌物培养, 遵医嘱应用抗感染治疗。

2.8 拔管后的护理

患者1周内无积液抽出, 复查胸部X线片、B超, 胸、腹腔内无积液, 即可拔除中心静脉导管。拔管前常规用碘伏消毒穿刺点周围皮肤, 无菌纱布覆盖针眼, 敷贴固定, 按压5 min~10 min, 48 h内禁浴, 观察穿刺点有无渗血及渗液。如有渗液, 穿刺口在严格的无菌操作下缝合1针, 无菌敷料覆盖, 1周内拆线。

2.9 营养支持

癌症晚期患者大多营养不良, 反复放胸、腹水可丢失大量蛋白质, 易引起低蛋白血症。因此应鼓励患者多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 可少食多餐。根据病情, 遵医嘱静脉补充血浆及白蛋白。

3 讨论

当恶性胸、腹水达到一定程度时, 将压迫肺, 抑制膈肌的运动, 对呼吸、循环有较大影响, 以往临床上需多次、反复行穿刺抽液, 并予胸腔灌注药物治疗, 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及并发症发生的可能[2], 且存在引流不彻底现象。现采用胸、腹腔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治疗恶性积液, 减少了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及并发症, 并利于观察及反复用药, 创伤小, 引流效果好[3], 降低了肿瘤细胞在穿刺处种植的机会[4]。不抽液时只有一小段管道留在体外, 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5]。因导管的体外部有夹子, 不抽液时关闭通道, 不会有空气进入, 因此不会有气胸发生的可能。晚期癌症患者大多营养不良, 而恶性胸、腹水治疗时间较长, 且腔内注入化疗药, 感染机会可能有所增加, 故在护理时应特别注意无菌操作及营养支持治疗。

参考文献

[1]龚经文, 程本芳.内科护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68.

[2]李文岚, 邱庆南.中心静脉导管在治疗恶性胸腔积液中的应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6, 15 (21) :2956-2957.

[3]王达飞, 蒋泽华.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胸腔积液并注入博来霉素治疗癌性胸水疗效观察[J].肿瘤防治研究, 2006, 33 (10) :765-766.

[4]杨占慧, 李维维, 张蓉.中心静脉导管治疗恶性胸水的护理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 2006, 21 (1) :85-86.

[5]王喜芹.外周中心静脉导管胸腹腔置管治疗恶性胸腹水[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2006, 40 (5) :430.

腹水引流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40例2010年5月-2014年5月笔者所在医院住院病例, 男12例, 女28例, 年龄40~78岁, 平均59岁。所有病例均由病理证实, 胃癌10例, 肠癌4例, 原发性肝癌3例, 乳腺癌6例, 淋巴瘤4例, 卵巢癌13例。治疗前KPS评分小于60分。

1.2 材料

中心静脉导管穿刺包 (德国贝郎医疗有限公司生产) , 无菌引流袋 (1000 ml/个) 。

1.3 方法

1.3.1 操作方法

患者平卧或半卧位, 取B超定位点 (如考虑无粘连、包裹或腹腔距体表多个包块占位, 也可不做B超, 取脐至左或右髂前上棘连线中外1/3交界处) 作为进针点, 常规消毒后, 1%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 左手固定皮肤, 右手握穿刺针并刺入腹腔, 有落空感后回抽见腹水, 将导丝沿穿刺针置入腹腔, 然后缓慢退出穿刺针, 沿导丝将中心静脉导管置入腹腔约10~15 cm (视患者情况而定) , 再缓慢退出导丝, 检查有腹水流出, 连接无菌引流袋, 用透明贴膜将导管固定于腹壁上。

1.3.2 治疗

24~72 h间断引流后, 尽可能引流完腹水, 癌性腹水明显减少或引流完毕后, 经导管用生理盐水1000 ml+5-FU 1500 mg灌入, 再用香菇多糖4 mg+生理盐水250 ml腹腔灌入, 结束后用肝素及肝素冒封管, 纱布包裹导管一端, 用胶布将其固定于腹壁上。嘱患者每15分钟变动体位, 共2 h, 使药物与腹膜及腹腔脏器充分接触, 同时静脉推注格拉司琼止吐, 5-FU每周灌注2次, 香菇多糖每周灌注1次, 但每天需用肝素生理盐水冲管。

1.4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WHO的胸腹水疗效判定标准, 即完全缓解 (CR) :腹水完全消失, 持续1月以上;部分缓解 (PR) :腹水减少达1/2, 并持续1月以上;无效 (NC) :未达到上述指标, 需随时放腹水以减轻症状。有效=完全缓解+部分缓解。

2 结果

本组40例患者中完全缓解 (CR) 18例, 部分缓解 (PR) 12例, 无效 (NC) 10例, 有效率75%。拔除导管后, 伤口2~3 d愈合, 无一例出现腹腔感染、伤口种植转移、管腔堵塞、肠梗阻, 有8例患者出现轻度恶心, 6例患者出现乏力、纳差。治疗后KPS评分平均升高20分, 且患者近期自觉症状均有所好转。

3 讨论

恶性腹水是晚期恶性肿瘤并发症之一, 中位存活期由几周至几个月, 1年存活率小于10%[1]。由于血腹膜屏障的存在, 常规静脉化疗对癌性腹水收效甚微。恶性腹腔积液的治疗优先采用局部治疗[2]。以往多采用腹腔穿刺引流注射化疗药物的方法, 腹腔置管腹水引流, 避免了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 中心静脉导管性能良好、柔软、粗细恰当, 创伤性小, 不易损伤内脏, 一次置管可留置1~3个月[3], 置管后患者可自由活动, 根据病情可随时进行腹水引流, 药物注入腹腔后, 腹腔内药物浓度高, 提高了局部细胞毒作用;门静脉内药物浓度高, 有利于控制门静脉内癌细胞和肝脏内的微小转移灶;血浆药物浓度较低, 全身的毒副反应较小。

5-FU是一种不典型的细胞周期特异性药, 它除了主要作用于S期外, 对其他期的细胞亦有作用。5-FU能够阻碍DNA的合成, 造成癌细胞因DNA合成受阻而死亡[4]。对消化道癌及其他实体瘤有良好疗效, 在肿瘤内科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香菇多糖为生物反应调节剂, 是从香菇实体中提取纯化的具有抗肿瘤活性的高分子葡聚糖, 无直接细胞毒作用, 通过诱导活化的巨噬细胞及杀伤T细胞提高自然杀伤细胞活性和增强机体依赖性巨噬细胞毒作用来发挥抗肿瘤作用。香菇多糖局部给药可促进肿瘤组织内纤维增生的间质反应增强, 癌灶内T淋巴细胞浸润, 激活腹腔内免疫细胞功能[5]。同时近年来的研究表明, 香菇多糖能显著延长晚期肿瘤患者的生存期, 提高其生活质量。本研究结果显示对于晚期恶性肿瘤合并大量腹水患者, 由于单独静脉化疗效果不佳, 为减轻患者痛苦, 提高疗效, 改善生活质量, 腹腔置管腹水引流后, 5-FU加香菇多糖腹腔内灌注治疗取得较好的疗效, 同时也展现出中药在肿瘤免疫调节治疗中的作用, 值得进一步尝试及探讨。

参考文献

[1]周继昌.实用肿瘤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95.

[2]汤钊猷.现代肿瘤学[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 1993:376.

[3]陆志良, 国虹, 王新丽.腹腔穿刺置管引流治疗癌性腹水[J].中国临床医师, 2004, 32 (1) :41-42.

[4]任建林, 田林, 梁建芳.大肠癌细胞原代培养及5-氟脲嘧啶药敏检测的研究[J].山西医药杂志, 2010, 17 (9) :824-826.

腹水引流 篇3

关键词:肝硬化,顽固性腹水,奥曲肽,中心静脉导管腹腔引流

肝硬化多见于40岁以上人群, 是临床常见的慢性、进展性、弥散性肝病, 与营养障碍、慢性酒精性肝损害、病毒性肝炎等密切相关[1]。我国是乙肝大国, 约有1.3亿的乙肝患者及病毒感染者, 因此以病毒性肝炎导致的肝硬化为主[2]。腹水是肝硬化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顽固性腹水影响肝硬化的预后效果, 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对患者生命安全亦造成威胁。本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63例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患者, 分析奥曲肽联合中心静脉导管腹腔引流治疗的临床疗效, 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患者63例, 随机分为对照组 (n=30) 和观察组 (n=33) 。其中对照组男16例, 女14例;年龄42岁~69岁, 平均年龄 (56.48±3.91) 岁。观察组男16例, 女17例;年龄41岁~69岁, 平均年龄 (56.11±3.13) 岁。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 (1) 符合中华医学会制定的关于肝硬化的诊断标准[3], 患者经影像学检查和病理诊断确认伴有顽固性腹水。 (2) 知晓本研究, 并自愿加入。排除标准: (1) 伴有肝性脑病、消化道出血、肝肾综合征者。 (2) 合并肝癌者。 (3) 合并呼吸系统疾病者。

1.3 方法

2组患者均给予保肝、利尿、限钠、抗感染、间断补充血浆或白蛋白等治疗, 对照组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腹腔引流治疗, 观察组采用奥曲肽联合中心静脉导管腹腔引流治疗。

1.3.1 中心静脉导管腹腔引流

采用16G、20 cm、1 mm内径的单腔静脉导管行腹腔穿刺术, 常规消毒穿刺点, 给予浸润麻醉处理, 经麻醉点将穿刺针刺入皮肤, 以蛇行方式于皮下刺入腹腔。置管成功后, 经穿刺针尾部将配套导丝引入, 深度10 cm~16 cm, 拔出穿刺针后进行皮肤扩张, 将中心静脉导管沿导丝置入腹腔, 深度8 cm~12 cm, 拔出导丝并连接引流袋, 使用3M保护膜对穿刺部位进行粘贴固定, 整个操作过程应确保无菌, 避免感染。首次引流量应<800 m L, 此后每日引流量可保持在1 500~2 000 m L, 当引流量<100 m L/d时, 夹管并对患者进行观察, 当引流量<50 m L/d时, 行腹部B超, 若提示腹水基本吸收, 可予以拔管。

1.3.2 奥曲肽治疗方法

奥曲肽 (江苏奥赛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90291) 0.1 mg/次, 采用皮下注射的方法。

1.4 疗效评定

显效:超声显示腹水基本消失, 腹胀症状显著缓解, 尿量>1 500 m L/d, 下肢水肿消失, 稳定3个月以上;有效:超声显示腹水消失>50%, 腹胀症状明显缓解, 尿量1 000~1 500 m L/d, 下肢水肿明显减轻, 稳定1个月以上;无效:超声显示腹水量增加, 腹胀症状无明显缓解或加重, 尿量<1 000 m L/d, 下肢水肿无缓解。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并观察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4.85%, 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53.33%, 观察组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2 不良反应

观察组患者2例出现置管处渗漏, 加压包扎后缓解,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6%;对照组患者1例出现引流管堵塞, 调整位置后给予肝素钠冲管后恢复通畅,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 2组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007, P>0.05) 。

3 讨论

肝硬化大多起病隐匿, 是由一种或多种病因反复、长期作用造成的肝脏血液循环障碍, 以肝功能损害和门静脉高压为主要表现, 晚期患者多伴有肝性脑病、消化道出血、肝肾综合征、腹水等并发症, 腹水的出现预示着肝硬化进入失代偿阶段, 将危害患者的生命安全[4]。中心静脉导管腹腔引流是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常用的一种方法。

顽固性腹水具有增长迅速、对饮食限钠和利尿剂不敏感的特点, 对内脏产生压迫, 周围动脉扩张, 导致有效动脉血容量降低, 使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 肝脏对抗利尿激素和醛固酮的灭活能力降低, 肾血管收缩, 水钠潴留;且顽固性腹水患者的门静脉高压可导致组织液回收吸收减少, 易漏入腹腔形成腹水, 同时可通过激活肝内压力受体, 减少肾脏对钠的排泄, 加重水钠潴留现象;肝硬化失代偿者白蛋白合成能力降低, 造成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大量血液进入组织间隙形成腹水[5]。腹水引流可减轻腹水对内脏的压迫, 促进肾血液循环, 改善肾功能, 降低抗利尿激素的分泌量, 增加尿量, 且在引流时注入白蛋白, 可恢复血浆胶体渗透压, 提高患者腹腔引流耐受量, 避免发生外周循环衰竭, 从而可显著缓解的患者症状, 改善预后。奥曲肽可收缩内脏血管, 提升循环血容量, 抑制抗利尿激素的分泌, 降低门静脉压力, 改善血流动力学, 增加肾脏的血流灌注和肾小球滤过率。本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印证了上述分析, 说明奥曲肽联合中心静脉导管腹腔引流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是可行的, 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综上所述, 奥曲肽联合中心静脉导管腹腔引流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可有效提升循环血容量, 降低门静脉压力, 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 疗效显著, 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参考文献

[1]许飞, 胡江玲, 姜曼蕾, 等.奥曲肽联合中心静脉导管腹腔引流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 2015, 53 (8) :96-98.

[2]张红霞, 李俊, 王以慧, 等.中心静脉导管腹腔留置治疗肝纤维化顽固性腹水效果[J].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13, 25 (4) :427、430.

[3]张宁博.奥曲肽联合中心静脉导管腹腔引流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效果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 2016, 25 (4) :1.

[4]王爱军, 李广平, 张瑞椿.中心静脉导管腹腔置管联合新鲜血浆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对肝肾功能影响[J].中外医疗, 2013, 32 (4) :103-104.

腹水引流 篇4

1 临床资料

2007年1月至2009年6月我科收住的难治性肝硬化腹水患者60例, 男性38例, 女性22例, 年龄40~68岁, 平均年龄55岁 (55.63±7.23) 岁。病史均在3年以上, 肝硬化的诊断主要依据患者病史、临床表现、血液生化检查、B超、腹部C T等。所有入选患者均无肝昏迷、感染、门静脉血栓、消化道出血、肝肾综合征, 无合并有糖尿病、肾病、肝癌、心脑血管及呼吸系统疾病。

2 方法

2.1 分组及处理

在取得患者知情同意的情况下, 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 A组为利用中心静脉置管套件行腹腔置管持续放腹水组, 共28例, 其中男性19例, 女性9例, 平均年龄为53岁 (53.7±7.2) 岁。B组为常规方法行腹腔穿刺+放腹水治疗组, 共32例, 其中男性19例, 女性13例, 平均年龄为56岁 (55.9±6.1) 岁。2组在性别、年龄、病情、病程方面均无显著差异 (P<0.05) 。A组在无菌操作下, 使用中心静脉置管套件进行腹腔置管, 外接输血器后接负压引流袋。每日放腹水3000mL, 每次引流时间不少于5h (5.8±0.27) h。根据患者腹水多少引流5~10d。B组采用常规腹腔穿刺方法, 根据患者腹水情况进行多次常规腹腔穿刺+腹水引流术, 第1次不超过1500mL, 之后每次不超过2 5 0 0 m L。2组均给予护肝、利尿、补充白蛋白、限制水、钠等基础治疗。

2.2 观察指标

包括尿量、肝肾功能、电解质变化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白蛋白用量及临床疗效评价。

2.3 临床疗效的判定标准

显效:腹胀症状明显减轻, 呼吸困难解除, 下肢浮肿消失, 一般情况明显好转, 食欲增加, 尿量增加到1000mL/24h以上, 停止治疗2周后查体, 腹水量在500 m L以内。有效:腹胀减轻, 呼吸困难减轻, 下肢浮肿消失, 一般情况好转, 食欲增加, 尿量增加到500/24~1000mL/24h, 停止治疗2周查体腹水量在500~1500mL以内。无效:腹胀及呼吸困难稍缓解, 下肢浮肿减轻, 一般情况好转, 食欲增加, 尿量增加到500mL以上, 停止治疗2周查体腹水量恢复到2000mL以上或达原来水平。有效率= (显效例数+有效例数) /总例数。

2.4 统计学处理

所有计量资料使用 (±s) 标示, 利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

3 结果

3.1 临床疗效评价

观察资料显示经中心置管腹腔置管持续引流放腹水治疗组的临床有效率达到85.7%, 明显高于常规放腹水治疗组的46.9% (表1) , 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3.2 实验室指标

入院后第2天清晨空腹抽血查肝肾功能、电解质。入院后第2天早7时至第3天早7时计算24h尿量。分别治疗10d后, 再次复查肝肾功能、电解质, 治疗后第10天清晨早7时至第11天清晨早7时计算24h尿量 (表2) 。

注:每组治疗前后比较*P<0.05, 每组治疗前后比较**P<0.01, 2组之间治疗后比较P<0.05

3.3并发症及住院情况

对比2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发生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腹腔感染、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的病例数, 发现2者之间无明显差异。但A组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及平均住院花费明显低于B组 (表3) 。

3.4不良反应

在A组中, 有3例出现置管处疼痛, 给予伤口换药处理, 1d后缓解。1例并发腹腔感染者出现引流管堵塞, 重新置管后恢复通畅。B组中1例在抽腹水过程中出现心悸、头晕、出冷汗情况, 考虑与抽吸腹水过快及患者精神过度紧张有关。

4 讨论

顽固性腹水一般高发于终末期肝硬化患者, 可分为利尿剂耐受性和难治性腹水。前者定义为腹水难以消退或消退后, 由于对限钠和利尿剂治疗缺少反应, 而不能防止复发者。后者为腹水难以消退或消退后很快复发, 利尿剂治疗效果差。肝硬化患者一旦发生顽固性腹水, 治疗费用高, 且预后不良, 半年生存率低于50%[3]。虽然目前医疗技术的发展使得肝移植的成功率明显提高从而扩大了其应用范围, 但过高的手术和后续治疗费用, 以及肝源的限制, 使得大规模开展肝移植存在很大难度。而经皮经颈静脉门体分流术 (TIPS) 虽可明显减低门静脉压力, 减少腹水的生成, 但与排放腹水相比, 并不能提高肝硬化难治性腹水患者的生存率。而且TIPS术后易诱发肝性脑病, 故不作为难治性腹水的首选治疗方案。因此, 寻求一种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法显得极为重要。

参考文献

[1]陈炎, 陈亚蓓, 陶荣芳.全腹腔穿刺放液对肝硬化门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中国实用内科学杂志, 2004, 24 (8) :473~475.

[2]崔淑萍.腹腔大量放腹水加静滴白蛋白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40例[J].陕西医学杂志, 2008, 8 (37) :1069~1071.

上一篇:农村公路提升改造下一篇:示例教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