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引流液

2024-06-04

腹腔引流液(共9篇)

腹腔引流液 篇1

心包、胸、腹腔积液在临床上是一种常见疾病。以往, 临床往往是通过盲穿或在超声定位后由临床医师在定位点行穿刺治疗。近年来, 随着超声介入技术的发展, 较为复杂的胸腔及腹腔积液和心包腔积液穿刺逐渐在超声科由超声引导下行穿刺及置管引流术, 使操作的安全性及准确性大大提高[1]。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自1998年1月至2007年7月在洛阳市中心医院就诊的心包、胸、腹腔积液患者235例, 其中男157例, 女78例。年龄5~87岁, 平均 (48.5±17) 岁。

1.2 仪器与材料

TOSHIBA APLRO及namio17 彩色超声诊断仪, 据穿刺引导功能, 穿刺探头频率2.5-4.0MHz, 具有专用穿刺引导器。日本八光18G PTC针或16G EV针。留置导管使用日本八光PTC-D引流套管或一次性的中心静脉导管。

1.3 方法

1.3.1 患者术前准备

术前常规检查小三检 (梅毒、艾滋病、乙肝) 、凝血功能四项检查、血常规、心电图、血压和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穿刺治疗包的准备和消毒灭菌, 穿刺探头浸泡消毒。患者签署介入性超声诊断和手术治疗同意书。必要时术前肌注止血药物并准备好急救药品及设备[2]。

1.3.2 确定穿刺途径

患者取坐位或平卧位, 经二维超声检查, 观察积液的范围、宽度、是否包裹、内是否分隔、心包及胸腹膜是否增厚等。选择液体面较宽, 前方无肺或肠管等遮挡的部位。

1.3.3 穿刺与置管

常规消毒、铺无菌巾。以利多卡因局麻后, 超声引导下将PTC针或EV针刺入积液腔内, 套上注射器或塑料延长管进行抽吸。注意实时观察穿刺针在腔内的位置, 随时准备做出适当调整。对可能反复引流需置管引流着, 将导丝从穿刺针腔插入积液腔内拔出穿刺针, 沿导丝插入扩张管扩张通道后植入引流管, 引流管置入腔内约3~5 cm (依腔隙大小及深浅而定) 。再退出导丝, 积液经管中流出, 证实置管成功, 并观察引流管再腔内位置后将导管与引流袋连接。术中抽吸积液速度不可过快, 若患者感到不适、心跳加快、头晕、气短、心律失常等应立即停止操作, 做好急救准备[3]。

2 结果

本组235例患者均一次穿刺成功, 穿刺准确性达100%。其中血性液体59例, 淡黄色液体163例, 脓性液9例, 乳白色液体2例。抽液203例, 抽液量10~2 040 ml (均为一次抽液量, 因置管胸、腹腔积液量引流相对较多, 不易统计) 。置管引流32例。并发症2例, 占0.85%, 一例为患者在胸腔穿刺中突发咳嗽划破肺组织, 导致气胸, 经透视本侧肺压缩20%, 对症治疗后, 经观察后自行吸收。一例心包穿刺时, 患者突发心脏骤停, 立即停止抽吸, 拔出穿刺针, 对患者实行紧急救治后恢复正常心率。

3 讨论

心包腔、胸、腹腔是一个潜在腔隙, 正常腔内可有少量液体, 起润滑作用, 超声检查常难以发现。当发生病变时, 潜在的腔便被液体充填, 中间显示为无回声暗区, 如液体为较稠厚血性或脓性时, 无回声区内可探及大量细小或粗大光点沉积。如果发生包裹, 随包裹多少其内可探及不等分隔光带。传统的穿刺方法属于盲目穿刺, 严重并发症发生率较高。特别在积液量很少或局限性积液的情况下, 盲目穿刺不但难以成功, 且增加了危险性。超声不仅可以观察积液腔内的情况、穿刺针进入腔内的路径, 避开心脏、肺组织、大血管及其他重要组织器官, 而且还能确定穿刺针和引流管的位置, 全程实时监控操作的过程, 避免医源性损伤, 具有极大的优越性。比常规方法更简便、更准确、更安全, 尤其适用于少量或局限性积液的患者。

超声引导下心包、胸、腹腔积液穿刺及置管引流的注意事项:①穿刺途径:须避开肺组织、大血管、心肌等重要组织器官;②穿刺进针时, 嘱患者平静呼吸, 避免咳嗽, 进针速度要快以防刺伤肺组织、心肌及大血管等;③抽液的速度要慢。抽液过快可引起纵隔摆动、回心血量增加, 加重心脏负荷等并发症;④如患者经济条件许可, 置管最好选用八光PTC-D引流套管, 如置入一次性中心静脉导管, 因管腔较细容易发生堵塞, 最好在导管前方, 在不影响强度的情况下, 用手术刀片等工具开一些侧孔。

总之, 超声引导下心包、胸、腹膜腔积液穿刺抽液或置管引流是目前最安全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值得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心包腔、胸腔及腹腔积液穿刺介入治疗及置管引流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超声引导下对235例心包腔、腹腔及胸腔积液患者, 采用18G PTC针或16G EV穿刺针进入心包、胸、腹腔内抽吸液体, 必要时置管引流。结果235例患者均穿刺成功, 并发症2例, 1例为少量气胸, 另1例为心脏骤停。结论超声引导下行心包腔、胸、腹腔积液的穿刺及置管引流具有创伤小、安全有效、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周永昌, 郭万学.超声医学.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1994:513.

[2]刘吉斌.现代介入性超声诊断与治疗.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4:94-99.

[3]董宝玮.临床介入性超声学.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0:59-83.

腹腔引流液 篇2

【关键字】恶性胸腔积液;胸腔置管;顺铂

【中国分类号】R73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44-5511(2011)11-0124-01

恶性胸腔积液是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约50%以上的胸腔积液患者为恶性肿瘤所致,积液生长速度快,不易控制,容易引发呼吸困难、低蛋白血症等病症,如不及时处理,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时能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我院应用胸腔穿刺置管引流,并行胸腔内注射顺铂化疗恶性胸腔积液患者20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在本院近期接受治疗的20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均有原发肿瘤证据或胸腔积液的细胞学诊断,并经胸部X线片和B超检查显示有中至大量胸腔积液。其中男11例,女9例,年龄41~73岁,平均58岁。其中肺癌13例,乳腺癌4例,胸膜间皮瘤2例,其他1例。患者KPS评分>70分,均为首诊,未接受过化疗、放疗及生物制剂治疗,血常规、肝肾功能及心电图均正常,预计生存时间>3个月。

1.2 治疗方法:患者取坐位,经B超定位选择穿刺点,多选第7或第8肋间与腋中线至腋后线交点为穿刺点,按常规穿刺方法,患者取坐位或半卧位,操作者带无菌手套,常规皮肤消毒,铺无菌洞巾,在利多卡因局麻后,用穿刺针穿刺,待抽出胸水后,左手固定穿刺点皮肤,右手持套管针沿穿刺点肋骨上缘垂直刺入胸腔,送入J型导丝,拔出穿刺针,皮肤扩张器扩展皮肤后,沿导丝送入导管,导管进入胸腔12~15 cm左右,拔出导丝,将导管用仿生膜固定在胸壁上,导管末端接一次性引流袋引流。初次引流时应适当控制引流速度,每引出300~500ml,闭管2 h,首日引流不超过1000 ml,记录每日引流量。在引流的同时要注意胸水的颜色及患者的反应。当胸水24h引流量少于100ml,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排出管腔,排除阻塞可能后,将顺铂(PDD)经生理盐水稀释后沿硅胶管注入胸腔内,用顺铂前后分别注入经生理盐水稀释后的地塞米松,以防止发生化学性胸膜刺激引起患者呕吐。操作结束后,用肝素帽封管。叮嘱患者每15 min~20 min变换体位,使药液与胸膜充分接触,达到药物化疗的作用。每周1次,连用4次为1疗程。经B超证实无胸腔积液后即予以拔管。

1.3 療效评价标准: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癌性渗液疗效判定标准进行评价。1)完全缓解(CR):症状消失,经检查无胸腔积液,并持续4周以上;2)部分缓解(PR):胸腔积液减少一半以上,并持续4周以上;3)无效(NC): 胸水未得到控制。总有效率为CR率+PR率。

2 结果

2.1 疗效:全部20例患者完全缓解(CR)5例,部分缓解(PR)l2例,(NC)3例。总有效率(CR+PR)85.00%。

2.2 不良反应:根据患者本身体质情况等,治疗期间引起的不良反应主要有恶心呕吐,白细胞或血小板减少,发热头痛等症状,一般进行对症治疗后,症状很快得到缓解。

3 讨论

恶性胸腔积液是晚期恶性肿瘤常见的严重并发症,患者发病时会出现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重者不能平卧,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肺癌、乳腺癌、卵巢癌、胃肠道肿瘤以及胸膜间皮瘤等直接侵犯并伴随炎症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导致恶性积液聚积在胸腔内,淋巴肿块或放疗后纤维化导致淋巴管到血管回流受阻,压力增加以及肿瘤组织分泌或释放蛋白因子等,使的胸腔内部积液增长迅速,造成有效血浆容量减少,刺激神经体液调节机制,形成恶性循环同时,由于积液量不断增多,会严重影响到肺部扩展功能,从而影响到患者的心肺功能。那些恶性肿瘤患者一旦出现恶性胸腔积液,并且自身表现出各种病症,经确诊后的生存时间约3-12个月。因此,怎样排出胸腔内恶性积液,控制恶性积液的生长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成为治疗的重点。

对于恶性胸腔积液患者来说,手术、放疗以及静脉化疗,副作用比较大,不是最好的治疗办法。以往的常规治疗是反复胸腔穿刺抽液及胸腔内注射化疗药物或生物制剂,反复的穿刺不仅给患者增加了痛楚,还容易导致细菌交叉感染,气胸、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假若积液抽吸不彻底,也会影响药物的疗效。因此,胸腔置管持续缓慢引流胸腔积液并胸腔内注射顺铂化疗,是目前质量恶性胸腔积液最简单,最安全,最为有效的方法。其操作简便易行,安全可靠,对胸壁损伤小,副作用小,可长期留置,反复引流,使整个系统密闭无感染,比单纯胸腔排液有明显优势。导管留置,避免了反复穿刺抽液的痛苦,患者依从性好,减少了胸膜反应及胸腔感染机会,并能很好的控制引流液的速度和引流量,可连续缓慢地排除恶性积液,同时少量多次抽液,避免了胸腔压力骤降而引起的急性肺水肿,纵膈摆动导致的心悸等不良反应,有利于观察病情,对于患者来讲,这种疗法不会影响到其正常的生活起居,大大提高了生活质量。然而这种疗法容易导致引流不畅、阻塞,所以我们常用生理盐水冲洗导管直至通畅,如果回抽胸水不出,注入生理盐水通畅,并注意及时用B超探查,了解胸腔积液量及导管位置方向,改变体位或稍拔出导管有利于引流。胸腔闭式引流可使渗液改善数周至数月,但要消除胸腔积液再聚留的可能,需通过腔内用药产生胸膜粘连,使胸腔闭合,防止积液形成。

顺铂作为周期非特异性广谱抗肿瘤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临床。采用腔内注射,毒副反应轻。腔内化疗有明显的药代动力学优势。顺铂注入腔内后,腔内浓度峰值和浓度时问曲线分别是血浆12~20倍。根据抗肿瘤药物具有浓度依赖性和时问依赖性的特点,可对肿瘤产生强大的杀伤作用。同时,腔内药物吸收人体循环后可随血液循环到达肿瘤组织,对肿瘤产生“双途径”化疗作用。

根据本院结果,胸腔置管闭式引流结合胸腔化疗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一种安全有效,易于患者接受,不良反应轻,疗效相对满意的方法,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南克俊,肖菊香,赵新汉,等.现代肿瘤内科学.西安:西安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3:265.

[2]周际昌,王子平,王宏羽,等.实用肿瘤内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72.

[3]赵国原,袁开花,杨建华,等.Seldinger导管法治疗恶性胸水临床观察.临床荟萃,2006,2:116.

腹腔引流液 篇3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5年1月-2009年6月间, 我院收住的因液气胸行胸腔闭式引流术4h后水封瓶内产生大量泡沫的患者64例, 其中男54例、女10例, 年龄18~66岁, 平均39.2岁。胸腔引流液中产生泡沫高度为2~8cm, 平均6.9cm。原发性自发性气胸伴胸腔积液46例,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液气胸10例, 肺结核合并液气胸6例, 肺脓肿合并液气胸2例。胸腔闭式引流均10d以上, 患者均无酒精过敏史。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32例, 两组年龄、性别、胸腔引流液中产生泡沫高度及基础疾病等比较, 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材料:

采用新乡市三伟消毒制剂有限公司生产的75%酒精、山东长富洁晶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生理盐水、扬州市长丰卫生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次性使用引流瓶 (型号规格1 600ml) 、普通直尺1根。

1. 2. 2 操作方法:

对观察组采用25%酒精作为闭式引流水封瓶内的基础液体, 其配制方法为:先用无菌注射器抽吸75%酒精167ml注入水封瓶, 再加入生理盐水333ml即可。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500ml作为基础液体。两组患者引流管均浸入水封瓶内液面下3~4cm。

1.2.3 观察指标:

在两组基础液体使用4h后, 测量两组水封瓶内液面上泡沫的高度。

1.2.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F检验, 等级资料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

2结果

2.1 两组引流4h后水封瓶内泡沫高度比较

见表1。

注:两组比较P<0.01。

2.2 不良反应比较

两组患者均未见刺激性咳嗽、呼吸困难及心慌不适等毒副反应发生。

3讨论

25%酒精对液气胸患者引流液泡沫起到有效的消除作用。酒精是一种表面活性剂, 具有消泡作用[1]。急性肺水肿患者吸入经30%~50%酒精湿化后的氧气, 有助于消除肺泡内的泡沫[2]。姜秀文等[3]研究报道, 50%酒精作为急性肺水肿患者的氧气湿化剂后, 除支气管黏膜、肺泡壁充血加重外, 小支气管腔有轻度出血。笔者将较其浓度低的25%酒精加入液气胸患者的引流瓶中, 有效地消除了引流液中的泡沫, 未引起患者刺激性咳嗽、呼吸困难, 也无心慌不适等现象发生。使用低浓度的25%酒精作为液气胸患者引流液抗泡沫剂, 有效安全, 取材方便、经济, 且易配制。

用25%酒精作为液气胸患者胸腔闭式引流水封瓶内的基础液体, 能明显减轻护理工作量, 减少患者感染机会及住院费用。液气胸患者胸腔引流出的气体和液体随患者呼吸在水封瓶内产生大量泡沫, 影响引流效果和医护人员对引流情况的观察, 常需频繁 (3~4次/d) 地更换水封瓶, 不仅增加了护理工作量, 还增加了病人的感染机会及住院费用。蒋金芬等[4]的研究证明, 频繁更换一次性水封瓶只能造成密闭系统的开放, 增加感染的机会, 增加了护士的劳动强度, 造成卫生资源的浪费和增加患者不必要的经济负担。本研究结果显示, 使用25%酒精作为水封瓶内的基础液体后, 能有效地消除引流液中的泡沫, 避免了频繁更换水封瓶。对于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较长的患者, 笔者根据患者胸腔引流液量多少及性质情况, 一般每2~5d更换1次水封瓶, 未出现逆行性胸腔内感染病例。

综上所述, 用25 %酒精作为液气胸患者胸腔闭式引流水封瓶内的基础液体, 能有效消除引流液中的泡沫, 无毒副作用, 可保证引流效果, 也有利于对引流情况的观察, 同时可减少护理工作量, 减少患者感染机会及住院费用, 值得推广。

摘要:目的:观察25%酒精对液气胸患者引流液泡沫的作用。方法:将液气胸行胸腔闭式引流术4h后, 水封瓶内产生大量泡沫的6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32例。观察组用500ml 25%酒精作为闭式引流水封瓶内的基础液体;对照组用500ml生理盐水作为闭式引流水封瓶内的基础液体。结论:两组引流4h后水封瓶内泡沫高度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01) 。结论:25%酒精能有效消除液气胸患者闭式引流液中的泡沫, 可作为液气胸患者胸腔闭式引流术时水封瓶内的基础液体。

关键词:酒精,液气胸,胸腔闭式引流,泡沫

参考文献

[1]赵国玺.表面活性剂物理化学 (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4.24.

[2]尤黎明, 吴瑛, 主编.内科护理学 (M) .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125.

[3]姜秀文, 高梅珍, 梁景华, 等.不同浓度酒精湿化给氧对改善肺水肿所致缺氧的实验研究 (J) .中华护理杂志, 1996, 31 (7) :373-375.

腹腔引流液 篇4

【关键词】 微创;中心静脉导管;液气胸

【中国分类号】 R561.4【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44-5511(2012)02-0409-01

液气胸在基层医院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其中自发性气胸、创伤性血气胸、气胸、血胸、结核性胸膜炎、恶性胸水最为常见。过去传统方法是用较粗的硅胶胸腔闭式引流管置管引流,不仅创伤较大,且术后患者痛苦,行动不便,自从本院引进并使用中心静脉导管后,不仅克服了以上弊病,而且治疗效果良好,為液气胸患者找到了一种更好的治疗方法。

1.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2006年10月~2011年10月共收治50例液气胸患者,其中气胸患者男12例,女10例,年龄17~82岁,平均48岁。胸腔积液患者男15例,女5例,年龄15~85岁,平均50岁。液气胸患者男4例,女1例,年龄18~75岁,平均47岁。患者自觉胸痛、胸闷、呼吸困难等。胸片、B超或胸部CT示气胸或胸腔积液。

材料;l利多卡因.2棉签.3消毒液.4.中心静脉导管(型号规格:CF-ABC 16Ga ×20cm,内含:前段标有长度单腔中心静脉导管、专用注射器、18号穿刺针、J型45cm金属导丝、扩皮器、固定夹),5.无菌引流袋6.闭式引流瓶(液胸患者需备标本瓶)。 

方法:患者多取坐位,同时向患者说明穿刺之目的,做好思想工作,不要紧张,选择穿刺点,气胸、液气胸常规选择患侧锁骨中线前第二肋间,单纯胸腔积液常规选择患侧腋中线7~9肋间,特殊患者如大量包裹性积液可在CT 或 B超定位下选择。常规消毒、铺巾,2%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用18号穿刺针沿肋骨上缘垂直穿刺,当有落空感时,可有气体或液体抽出,然后植入金属导丝20~30cm,退出穿刺针将中心静脉导管置入12~15cm。拔出金属导丝,接无菌引流袋或闭式引流瓶,固定导管。同时嘱患者尽量少活动,避免导管脱出,减少不必要的痛苦和经济损失。胸腔积液患者第一次引流量不宜超过800ml,气胸患者抽气可持续引流。胸腔积液患者可用标本瓶接取标本送检,必要时可用生理盐水5~10ml,每天2次冲洗导管,以防堵塞导管。

拔管指征:胸腔积液患者经胸部B超或胸腔CT检查,积液少量或无积液,连续2~3天引流量<100ml,无胸闷、憋喘,即可考虑拔管;气胸患者当症状缓解或消失,肺呼吸音恢复,水封瓶无气泡逸出,用一次性无菌注射器抽气,在导管通畅的前提下抽不出气体,且经X线胸片或胸部CT检查,确认肺完全复张后拔管。

2.结果

50例患者穿刺均一次性成功且所有导管均无滑脱现象,未发生胸腔感染,有一例肺癌晚期患者因机体衰弱、引流过快而出现心悸、气短、咳嗽等不适症状,停止引流 后,症状渐消失。放置引流管期间患者日常活动基本不受影响。随着引流液的减少,3例患者出现凝结阻管,经过生理盐水冲洗抽吸或导丝疏通后仍能继续引流,最后治愈[1].

3.讨论

液气胸在我们基层医院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疾病,治疗上多采用胸穿、胸腔闭式引流术及外科手术等治疗方法,使肺组织复张而达到治愈之目的。常规胸腔穿刺抽气或抽液往往需要反复多次穿刺,患者感觉较痛苦,有时因抽气或抽液过快而导致肺水肿,有的还会增加心悸、出汗等胸膜反应之发生率;有的穿刺过程中因为突然咳嗽或随着肺复张而随时有刺破肺组织之危险,从而造成医源性气胸;况且普通穿刺不能抽尽积气或积液,剩余部分要靠机体缓慢吸收,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另外传统的胸腔闭式引流术,因引流管粗需切开皮肤等组织并缝合,所以创伤大,易出现胸膜反应;且管质硬、刺激性大,置管后常因惧怕咳嗽而影响肺复张;管硬需缝线加胶布粘贴固定,固定效果差易脱管,导致引流失败。对于张力性气胸的患者引流气,体过程不好控制,多出现肺水肿或纵膈摆动[2];对于胸腔积液的患者往往出现液体自切口渗漏,易造成逆行感染,特别是恶性胸水的患者因体质较差更易发生感染。最后患者因术后疼痛剧烈,行动不便而影响日常生活。

而采用中心静脉导管闭式引流好处多多:1.操作简单、费时短,只需一人即可操作,熟练者3~5分钟即可完成;2.组织创伤小,患者痛苦少,容易接受,拔管后创口愈合好,疤痕小,达到微创之目的,尤其适用于年老体弱或胸肌发达者;3.无论是气体或液体的引流均可有效控制,引流是在缓慢、可控下进行的,,不会出现肺水肿和纵膈摆动等不良反应,患者机体不会出现明显的应激状态;4.必要时可局部注入抗结核药、激素、化疗药物等以达到治疗之目的,减少反复穿刺之痛苦,减轻患者之经济负担;5.带管时不影响患者的日常活动,日常护理方便,患者易于接受;6.中心静脉导管组织相容性好,管细柔软,对机体组织刺激性小,可长期滞留,特别是年老、体弱,癌症晚期患者;有研究证实中心静脉导管并不比传统胸导管更易发生堵塞,两者治疗成功率也相当[2-3]〕;7。手术要求条件低,器械简单,易于携带;8.经济易被患者及家人接受。

微创胸腔闭式引流-中心静脉导管治疗液气胸是一种创伤小、操作简单、安全、有效且治疗效果特好的一种治疗方法,其优点明显,受到患者及家属的一致好评,而且符合当前微创治疗理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邓安伟,李凤阁.微创胸腔闭式引流-中心静脉导管治疗液气胸【J】中国社区医师杂志,2011,05,13(266). 

[2] 潘建新,任臻,高力明.中心静脉导管闭式引流在胸腔积液中的应用【J】.临床军医杂志,2008,36(6):926

[3] 易建华,张茂,沈伟峰.中心静脉导管和传统胸腔闭式引流治疗创伤性血胸的对照研究【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8,17(8):859-862.

腹腔引流液 篇5

关键词:比色卡,记录,引流液

术后观察引流液的颜色、 性质及量是护理工作的一项重点内容, 而判断引流液的颜色是护理工作的一大难点[1], 本文对自制式比色卡片在记录引流液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科40 名医护人员其中医生12 名, 护士18名, 实习护士10 名, 按单双号编号法分配两组, 其中实验组医生6名, 护士9 名, 实习护士5 名, 对照组同样, 两组资历、职称相当, 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进行比较, (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制作方法根据临床常见引流液, 各取相应的剂量, 用无色透明的塑料试管, 根据颜色深浅按顺序排好, 用专业相机拍摄后电脑制作成比色卡, 并标明颜色的种类, 我科根据引流液常见的颜色, 墨绿、草绿、黄绿、淡绿, 深褐、浅褐、茶褐、金黄, 暗红、鲜红、淡红、红褐, 肉色、淡黄、乳白、无色透明共分为16 种, 做成一张小卡片过塑后方便医护人员携带。

1.3 评价方法

1.3.1 两组医护人员对颜色的认知调查两组人员分别利用一天的时间学习颜色的识别, 实验组用比色卡学习, 对照组按常规方法学习, 一天后从科室抽调10 名带有引流管的患者, 引流液颜色分别为墨绿、黄绿、茶褐、金黄、暗红、鲜红、淡红、红褐、乳白、无色透明。 对照组和实验组辨认引流液颜色, 以记录方法取得结果, 见表1。

1.3.2 两组医护人员对引流液颜色的自我认知能力采用自行设计的“ 引流液颜色的认知能力问卷”, 对医护人员进行调查, 问卷共包括8 个条目, 每个条目分为分为3 个选项:认同、不确定、不认同。 共发放问卷40 份, 回收问卷40 份, 有效回收率为100%。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 软件包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采用秩和检验进行组间比较。

2 结果

2.1 两组医护人员对颜色的认知比较, 见表1。

2.2 两组医护人员对引流液颜色的自我认知能力比较, 见表2。

注:采用秩和检验对两组进行比较, P值均小于0.05 ( P<0.05)

3 讨论

3.1 比色卡在临床上的应用, 提高了医护人员判断引流液的颜色, 方便了医护人员准确及时的掌握患者的病情。

在临床上的医护人员, 由于工作繁忙, 很容易凭主观上判断患者引流液的颜色, 尤其每个人判断标准有差异, 无法描述引流液真实性存在, 对一些隐性出血患者, 护士无法动态反映患者病情变化的演变过程, 从而不能及时的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而比色卡在临床上使用, 对模糊颜色的判断增强了准确性, 提高了观察的真实性, 方便了医护人员更好的掌握患者的病情。

3.2 比色卡在临床上的应用, 提高了医护人员记录的准确性, 增强医护之间的配合, 减少医护患矛盾。

统一对引流液颜色的判断标准, 是准确观察和记录患者病情动态变化过程的需要, 也是保证护理文书书写的客观性、真实性的需要。 护理记录是住院患者医疗文件记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记载了患者治疗、护理及病情演变的过程, 对确保患者的治疗安全具有重要的法律效应。 在医疗护理活动日趋法制法的今天, 护理文书更是重要的法律依据, 是医疗纠纷裁决中的证据, 要求护理病历能客观、真实、及时完整地记录患者病情的动态变化, 利于保护医护患的合法权益, 减少护理纠纷, 同时为促进护理质量提高, 为教学、科研提供可靠的客观资料[2]。 因此医护人员在判断引流液颜色正确标准, 准确描述, 是临床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尤其对引流液颜色口述的统一性, 减少了患者的疑虑, 增强了医护患之间的信任。

3.3 比色卡在临床上的使用减少了患者的痛苦, 减轻了医护人员工作压力, 增强了健康教育效果。

刘一梅[3]等研究认为引流液的颜色变化是影响患者焦虑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临床上也发现颜色没有明确的界定, 不论医护人员, 还是患者、家属对颜色都存在主观上的差别。 罗婕[4]等调查结果也表明医护人员无法明确告知患者引流液颜色与出血量的关系, 影响健康教育结果。 医护人员无法明确告知患者及家属引流液为哪种颜色才是正常的, 导致患者及家属紧张不已, 经常要求医护人员查看, 增加了医护人员工作量。 而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及量往往成为医护人员判断患者病情情况的重要依据, 而颜色观察又是其中的重中之重。 临床用药、引流管留置的时间等通过对引流液的观察做出正确的抉择关键。 所以比色卡在临床上的使用举足轻重的作用, 不仅能明确告知患者及家属正确引流液的颜色, 增强了健康教育效果, 而且减轻了医护人员工作量及工作压力。

参考文献

[1]贺彩芳, 肖兰香.改进护理记录的探讨[J].中华护理杂志, 2003, 38 (5) :359-361.

[2]胡立珍, 徐艳辉.终末护理病历全质控对提高护理病历质量的分析[J].当代护士 (下旬刊) , 2008, 1:106-107.

[3]刘一梅, 曾伟杰, 韩霜, 等.TUVP后患者状态焦虑及相关因素研究与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 2003, 18 (7) :583-584.

胸腔细管引流术治疗胸腔积液观察 篇6

材料:中心静脉套件1套, 一次性胸穿包1个, 2%利多卡因注射液5 m L×1支, 一次性带调节夹引流袋1个, 一次性透明敷贴1贴。

方法:患者经B超证实有中到大量胸腔积液, 经B超定位穿刺点, 操作前向患者说明穿刺目的, 消除顾虑, 患者排空大小便, 取坐位, 面向椅背, 背部朝医务人员, 取舒适位, 暴露穿刺部位, 常规安尔碘消毒穿刺点皮肤由内向外直径达15 cm, 戴无菌手套, 铺无菌洞巾[1], 以2%利多卡因5 m L沿穿刺点肋间隙下一肋骨上缘作局部浸润麻醉达壁层胸膜, 待麻醉生效后, 用中心静脉穿刺针沿穿刺点垂直进针, 有落空感后固定穿刺针回抽见胸水后, 一手固定穿刺针, 一手用导引钢丝沿穿刺导引孔导入导引钢丝约10 cm, 拔出穿刺针, 用拓皮针沿导引钢丝拓皮, 用中心静脉导管作闭式引流管沿导引钢丝放入胸腔约10cm, 拔出导引钢丝, 引流管接带调节夹引流袋, 可见淡黄色胸水流出, 沿穿刺点消毒皮肤, 一次性透明敷贴粘贴、覆盖、固定。

日常管理及注意事项:严格无菌管理, 妥善固定引流导管, 防止导管脱落, 保持引流管通畅。每日胸水引流量应予适当控制, 术后当日一般600 m L, 最多不超过900 m L, 以后每日不超过1 000 m L[2], 同时应控制引流速度, 放液过多过快会使胸腔压力骤降, 可发生纵膈摆动, 导致急性循环衰竭、休克, 以及压缩肺突然复张, 造成复张后肺水肿。如果患者出现胸部不适、持续咳嗽、血管迷走神经症状时, 应及时夹管[3], 严重时予皮下注射0.1%肾上腺素0.3~0.5 m L, 或进行其他对症处理。当患者有出凝血机制障碍, 血小板<60×109/L, 严重衰竭时禁行胸腔细管引流术。

拔管指征:胸腔引流管无胸水引流出或引流量<20 m L/d, 经B超检查证实无胸水;胸腔引流管每日引流出胸水20~30 m L, B超检查提示少量胸水, 经连续观察3~5 d胸水量及每日引流量无明显增加者。

拔管处理:由于置管时间长, 置管部位会形成一个较小的窦口, 拔管后为防止空气进入胸腔, 先用一次性输液封口贴粘贴小窦口, 再用无菌敷料覆盖, 观察1~2 d无异常即可。

结果

胸腔细管引流术治疗胸腔积液患者反应良好, 日常活动、休息不受影响, 无胸膜反应、气胸、穿刺部位局部感染等穿刺并发症发生, 多数病例在3~7 d胸水可引流干净。

讨论

胸腔积液是内科常见疾病, 肺、胸膜、肺外疾病均可引起, 治疗上除针对病因治疗外, 胸腔积液引流是治疗的重要手段, 胸腔积液引流方法有胸腔穿刺抽液、胸腔闭式引流、胸腔细管引流术等。

胸腔穿刺抽液:这是较常用的方法, 一次抽液不宜过多、过快, 首日一般600 m L, 最多不超过900 m L, 以后每日不超过1 000 m L, 每周抽液2~3次, 直至胸水完全消失[4]。反复穿刺, 增加了穿刺的风险, 也增加了患者的痛苦, 间隔时间长, 延长住院时间, 增加住院费用。

胸腔闭式引流:需在胸壁作一切口将引流管送入, 将切口缝合, 并将引流管固定在胸壁上, 末端连接于水封瓶, 外科系统较常用该方法, 该方法患者的创伤大, 术后患者活动受限, 如果切口过大或处理不好, 可导致胸腔积液外渗, 给治疗、护理带来不便。

胸腔细管引流术:克服了上述2种方法的缺点, 较上述2种方法具有如下优点: (1) 减少穿刺次数, 一次性操作即可解决问题, 减轻患者痛苦及精神负担、操作风险, 降低胸腔穿刺并发症, 杜绝反复胸腔穿刺时肺复张肺组织再损伤的可能。 (2) 中心静脉套件为一次性用品, 导管光滑、柔软, 减少污染机会。 (3) 操作简便、迅速, 安全系数大, 操作风险小, 导管可长时间留置, 保留了胸腔通路, 便于反复引流、彻底引流, 便于多次留取标本送检, 便于随时胸腔内注药治疗。 (4) 创口小, 穿刺局部无明显不适感, 日常生活、休息不受影响。 (5) 引流结束拔管简单, 创口小, 愈合快, 无后遗症。

总之, 胸腔细管引流术治疗胸腔积液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风险低, 患者痛苦少、易接受, 便于医生及时观察病情、调整治疗, 易管理, 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胸腔细管引流术治疗胸腔积液的效果。方法:收治胸腔积液患者, 采用胸腔细管引流术治疗, 观察治疗效果。结果:胸腔细管引流术的损伤小, 患者易耐受, 并发症少。结论:胸腔细管引流术治疗胸腔积液的效果显著。

关键词:胸腔细管引流术,胸腔积液,探讨

参考文献

[1]葛均波, 徐永健.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

[2]陈文彬, 潘祥林.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

[3]万欢英, 时国朝.胸脸容积液的诊断和进展[J].国外医学呼吸系统分册, 2005, 25 (3) :232.

腹腔引流液 篇7

关键词:胸腔积液,深静脉导管,胸腔穿刺

近年来,深静脉导管逐渐被用于气胸或胸腔积液的引流,以替代创伤相对较大的胸腔闭式引流术,这体现了创伤性诊疗操作微创化的趋势。但也有不少医师特别是胸外科医师认为深静脉导管管腔太小,易被堵塞,引流效果不佳[1,2]。作者自2005年7月~2008年2月以深静脉导管为42例胸腔积液患者进行引流,现将结果和体会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病人资料

本组中42名胸腔积液患者均为住院病人或急诊留观病人,其中外伤后胸腔积液15例(均为外伤后24小时以上),胸部肿瘤导致的胸腔积液12例,结核性胸膜炎导致的胸腔积液9例,肝移植手术后胸腔积液4例,急性脓胸2例。男性32例,女性10例,年龄20岁~83岁。所有患者均经胸片或胸部CT以及B超证实胸腔积液。

1.2 操作方法

所用深静脉导管为美国arrow公司单腔抗菌型深静脉导管(16G),一次性使用。患者置管前均经B超胸腔积液定位,操作时患者反骑坐位或半卧位,选B超定位处为穿刺点,消毒铺巾,局麻后胸穿置入配套之导引钢丝,再置入深静脉导管,初次置入胸腔内深度2cm~5cm。导管不与皮肤缝合固定,以粘性无菌敷贴固定之,隔日更换敷贴。置管后每日抽液1次~2次,每次最大量1 000ml,抽液时任何体位均可,以保证抽液顺畅为度。抽液后肝素帽封管,病人不制动。待胸片证实胸腔积液已抽净,肺已复张后拔除导管,12例肿瘤性胸腔积液患者拔管前经导管胸腔内给予顺铂或香菇多糖等药物。如出现导管堵塞,无法继续抽液,则改为28或32号胸管做胸腔闭式引流。

2 结果

本组中2例脓胸患者在置管后第2天出现导管堵塞,改行胸腔闭式引流术。余40例患者均经深静脉导管抽净胸腔积液,胸片证实被压缩肺组织复张,带管时间为2天~11天。未出现与操作相关的气胸,血胸,复张性肺水肿等并发症,未出现置管创口感染。

3 讨论

胸腔积液是心胸外科和呼吸内科的常见病症,对其传统的治疗方法是胸腔穿刺抽液或行胸腔闭式引流术,上两种方法是有一些弊端的。对于胸腔积液,胸腔穿刺抽液常难以一次抽净,往往需要多次胸穿,由此使得气胸等并发症增多[3]。胸腔闭式引流在心胸外科应用较多,其对胸腔积液的引流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胸管放置的位置和深度,我们在工作中经常遇到胸管位置不佳使胸腔积液引流不净的情况。另外,胸腔闭式引流的创伤相对较大,引流胸腔积液的胸管多为28或32号,置管后病人的疼痛感较为明显,亦影响下床活动甚至咳嗽咳痰,这不利于患侧被压缩肺组织的复张。如积液不易排净,肺组织不易复张必然造成胸管留置时间延长,创口感染机会增加。胸腔内留置深静脉导管是能够避免上两种传统方法的不足的。该导管的放置实际类似于一次胸腔穿刺,创伤很小,较细的管径使得放管后患者疼痛感较轻,即使将此导管于背部放置,多数病人仍可平卧位睡眠。放管后可以连接水封瓶持续引流,对于大量胸腔积液影响呼吸的患者常用此法。我们较多采用的是抽液后封管,以后分次将胸液抽净,这样操作的优点是既能够防止短时间排出大量胸液引起的复张性肺水肿,又不影响患者的正常活动,病人能够较为舒适的下床走动和顺畅的咳痰及深呼吸,利于肺复张,提高生活质量。(下转3页)在本组病例中,除2例脓胸患者因置管第2天管腔阻塞改用粗胸管引流外,其余患者应用深静脉导管引流后经胸片证实胸腔积液已排净,达到了治疗目的。其中4例外伤后胸腔积液患者为受伤当天行胸腔闭式引流,但引流不彻底,拔管后B超提示胸腔内液性暗区,内见分隔。再次置入深静脉导管经3天~9天抽净胸腔积液。在临床操作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抽液时如遇到突然抽液不畅,可能为肺膨胀后顶住了导管口,或实导管弯折,可让患者改变体位,如从坐位变为患侧卧位,并可将导管抽出1cm~2cm,但应记住患者的胸壁厚度,防止将导管拉出胸腔。②每次抽液后应用生理盐水或肝素稀释液(针对血性胸水)2ml冲洗导管,防止其堵塞。③经导管抽液后,要求病人加强深呼吸,用力咳痰,适当下床活动,还可配合吹气球等增加肺内压的动作以促进肺膨胀。

从治疗效果上讲,留置深静脉导管是能够替代传统的胸腔穿刺的。唯一的不足是深静脉导管的价格稍贵,这与我们所应用的是进口产品有关,如果使用国产深静脉导管,费用应能够降低。另一方面,留置深静脉导管并不能完全替代胸腔闭式引流术,我们体会应用深静脉导管治疗胸腔积液的禁忌症是:①胸外伤早期(12小时内)即发现中等量以上的胸腔积液。此时应考虑到胸内可能存在活动性出血,须用大号胸管做胸腔闭式引流,既能实时观察出血情况,又不致使血凝块阻塞引流管;②脓胸,此类患者胸液较稠厚,其中纤维素含量较高,易阻塞深静脉导管,同样宜使用大号胸管引流;③凝固性血胸,如操作前的胸腔B超提示有大量血块,而液性暗区很小,则无法有效引流。总之,掌握好适应症和禁忌症后,胸腔内留置深静脉导管是胸腔积液引流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 李双平.应用深静脉导管治疗多发伤患者包裹性胸腔积液.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06;11(6) :457

[2] 顾起有,苏晓燕,吕志强.胸腔留置深静脉导管抽液术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疗效.广东医学,2006;(27) 2:87

腹腔引流液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51例患者皆为我院2010年3月—2013年9月期间的住院患者, 均经过临床及病理学检查诊断为恶性肿瘤合并中到大量胸腔积液。其中临床诊断为肺癌92例 (含术后复发16例) , 乳腺癌或其根治术后复发40例, 胸膜间皮瘤13例, 其他恶性肿瘤6例。将患者随机分为钢针组76例和导管组75例, 2组患者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胸腔穿刺和胸水引流

1.2.1 穿刺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钢针法做胸腔穿刺并抽液;治疗组采用Seldinger导管法行胸腔穿刺[5], 材料:国产一次性深静脉置管引流管、无菌引流袋、穿刺包、手套等。经彩色多普勒超声定位后常规消毒铺巾, 2%利多卡因局部麻醉, 穿刺针保持负压经皮肤穿刺, 回抽见液体后将导丝沿套管针尾端送入胸腔, 退出穿刺针, 将中心静脉导管沿导丝送入胸腔, 退出导丝, 予缝线固定中心静脉导管, 一次性敷贴固定。导管末端接无菌引流袋, 使用调节阀控制每日胸腔积液引流量 (一般800~1 000 m L, 据患者体质、积液量多少而定) , 每日予生理盐水冲洗导管。

1.3 观察方法

1.3.1 观察患者生存状况

患者治疗后生活自理情况, 以日常生活能自理和能参加社会活动2个月以上为比较指标, 随访观察患者生存时间并以平均生存时间为比较指标。

1.3.2 观察胸腔穿刺的安全性

观察胸腔穿刺引起气胸的发生情况。

1.3.3 观察胸水清除情况

治疗后2周~3周行超声检查、胸部X线或CT检查评判胸水清除情况, 以2组胸水完全清除率为观察比较指标。对随访2个月复查和临终前最后1次检查结果进行比较, 观察2组胸水远期控制情况, 以胸水持续控制率 (无复发和增加) 为观察比较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s表示, 采用u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组胸腔穿刺成功率均为100%。在胸腔穿刺及抽胸水过程中, 导管组无气胸发生, 钢针组发生气胸9例, 2组气胸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3.84, P<0.05) 。2组随访生存期 (含仍存活者已存活时间) , 导管组最短58 d, 最长560 d, 平均 (309±2.94) d;钢针组最短44 d, 最长366 d, 平均 (205±3.76) d, 2组生存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9.2, P<0.01) 。在生存期内, 获得2个月以上的生活自理或社会活动能力者, 导管组62例 (81.58%) , 钢针组47例 (61.8%) , 2组生存状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1.61, P<0.01) 。

3 讨论

3.1 穿刺方法和安全性比较

采用传统钢针法胸腔穿刺因进针深浅程度不易控制, 抽吸胸水的过程中钢针尖端容易移动, 且在胸腔内留置时间相对较长, 可因患者咳嗽、体位变动、抽吸过程中胸水量减少肺组织复张等改变针尖位置, 穿刺过程中发生气胸的比率较高[5]。在伴有胸膜粘连或包裹性积液患者特别容易发生, 因此, 对患者的体位及配合要求相对较高。

导管法胸腔穿刺, 穿刺针尖端仅0.3 cm~0.6 cm进入胸腔, 在胸腔中留置时间较短, 导丝尖端及导管质软, 两者对脏器损伤可能性小, 患者带管状态下可自由活动, 随意调整体位, 消除紧张, 并发气胸的发生率明显减少。对呼吸困难及配合不佳的患者可采用侧坐位、半卧位或侧卧位穿刺, 安全性很高[6];可以避免胸腔积液减少后引流管刺激胸膜引起的胸痛, 引流胸腔积液更彻底, 能够更充分地复张肺组织, 防止胸膜肥厚的发生发展[7]。

3.2 胸水清除与化疗效果及其对患者生存的影响

恶性肿瘤患者胸水生成快, 主动吸收差, 对胸水的治疗主要取决于对胸水的彻底引流、药物产生化学性炎症促进脏层胸膜与壁层胸膜间形成纤维粘连, 使胸膜腔闭塞, 肺组织得以充分复张。以改善呼吸和循环功能, 延长患者生存期, 提高生活质量。

传统钢针法选择的穿刺部位常是胸腔B超定位的最大深径处, 位置相对较高, 每次抽吸胸水欠充分, 注入药物量相对较少而被稀释, 不能完全发挥作用;胸膜腔闭塞程度有限, 胸水消除缓慢且不彻底, 胸水容易再生, 住院时间较长, 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和预后。

导管法采用胸腔自然引力下持续引流, 胸水引流完全, 肺组织充分复张, 注入药物较少, 不易被稀释, 能很好地发挥作用, 胸膜腔闭塞充分, 胸水再生相对较少, 有利于呼吸及循环功能的稳定, 住院时间缩短。故很多患者能获得更较长时间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 生存质量明显提高, 且导管法简便易行, 安全性高, 更适宜基层使用。

3.3 胸水控制与死亡因素分析

本组结果显示恶性胸腔积液患者主要死因为原发肿瘤对肺组织的进行性侵害, 肿瘤对气管支气管的进行性压迫、肺不张或难以控制的阻塞性肺炎等导致的呼吸衰竭。获得较长的生存期和临床症状缓解期, 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大量胸水控制不佳的患者由于胸水对肺的压迫、肺扩张受限, 影响纵隔和循环稳定, 早期出现呼吸循环衰竭, 特别容易反复并发肺部感染加重病情。此类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期较短, 住院时间较长, 生活质量较差, 生存期较短。

从本组治疗结果来看, 导管法对患者生存质量的改善明显优于钢针法, 其根本原因在于导管法能更好地控制胸腔积液, 有利于肺组织复张及化疗药物作用的有效发挥, 从而证实了对恶性胸腔积液患者胸腔局部治疗的重要性和有效性。

3.4 留置导管的注意事项

3.4.1 预防感染

在穿刺置管、灌注、更换延长管等环节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每日常规消毒穿刺点和周围皮肤, 更换敷贴, 必要时行引流液培养, 根据药敏试验结果使用抗菌药物。

3.4.2 防止导管脱出

使用缝线将导管牢固固定于胸壁, 下床活动时引流袋随患者身体吊挂在纽扣 (低于胸腔置管引流置管处) 上, 卧床休息时拴于床旁, 松紧适度, 避免强力拉扯。

3.4.3 引流不畅或管腔阻塞

管腔堵塞的常见原因为胸水凝固、胸水中蛋白含量高, 胸水黏稠。生理盐水或肝素水反复冲洗管腔;对胸水易于凝固的患者可选用较粗的导管, 或胸腔内灌注生理盐水稀释后再引流。此外, 导管打折易导致引流不畅, 应密切观察。

3.4.4 彻底引流胸水是治疗效果的保障

导管法胸腔穿刺相对更安全, 穿刺点和导管放置的位置较低, 患者可通过调整体位、鼓励咳嗽促进引流。

综上所述, 导管法用于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的治疗, 安全有效、操作简单, 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程劲光, 武瑞芳, 李静, 等.微创置管引流结合药物注射治疗肺癌恶性胸腔积液临床观察[J].山西医药杂志, 2009, 38 (11) :1026-1027.

[2]迟福生, 王振元, 王者生, 等.肺癌合并恶性胸腔积液58例治疗体会[J].辽宁医学杂志, 2010, 24 (2) :67-68.

[3]向朝会, 魏建强, 杨万里, 等.胸腔置管引流并给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J].临床肺科杂志, 2009, 14 (8) :1002-1003.

[4]王瑞娟, 霍秀青, 李月越, 等.微创方法在胸腔积液引流中的疗效评价[J].临床肺科杂志, 2011, 16 (11) :1813-1814.

[5]赵国厚, 袁开芬, 杨建华, 等.Seldinger导管法治疗恶性胸水临床观察[J].临床荟萃, 2006, 21 (2) :115-117.

[6]彭晖, 唐昕, 吴贤林, 等.基层医院152例胸腔置管引流体会[J].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0, 2 (16) :62.

腹腔引流液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5月~2012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胸腔积液患者160例, 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74例, 男46例, 女28例;年龄 (19~84) 岁, 平均 (53.27±9.41) 岁;其中结核性胸腔积液37例, 恶性胸腔积液37例。观察组86例, 男54例, 女32例;年龄 (20~82) 岁, 平均 (53.84±9.33) 岁;其中结核性胸腔积液43例, 恶性胸腔积液43例。两组患者各方面比较差异不明显, 有可比性 (P>0.05) 。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抽液治疗胸腔积液;观察组患者实施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在进行置管前向患者详细讲解该种治疗方法的优点以及注意事项[1]。术后嘱患者平卧或侧卧, 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观察, 必要时给予低流量吸氧。对引流液颜色及流量进行记录, 第一次放液不宜过多, 以免引起纵膈移位。引流局部皮肤应于每天使用碘酒和酒精进行消毒, 并及时更换敷贴。注意观察引流管是否通畅, 有无脱落、阻塞;引流袋不可过高, 以免引起逆行感染[2]。当引流观察不到胸水引出时, 可进行夹管观察, 并行B超检查确认后拔管。对于恶性胸水患者如果需要胸腔内给药, 应将胸水引流干净后再给药, 并于给药后夹闭导管, 嘱患者尽量进行体位的变动, 以使药物与胸膜进行充分接触。给药后6h可开放导管进行引流。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引流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治疗费用。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且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无论是结核性胸腔积液还是恶性胸腔积液患者, 观察组引流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费用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两组差异明显, 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3 讨论

以往对胸腔积液进行治疗多采取反复穿刺抽液的方法, 一方面患者痛苦较大, 另一方面增加了发生并发症的几率。还可通过胸腔闭式引流, 但需要对皮肤进行切开, 并分离胸壁组织, 具有相对较大的创伤, 同样增加了患者的痛苦。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是通过B超对积液位置进行定位, 通过穿刺针、导丝、扩器等将中心静脉导管置入胸腔, 达到引流的目的[3]。该方式一次性置管, 不需要进行反复穿刺, 可以有效减少患者的痛苦;导管材料柔软且有弹性, 对局部组织刺激很小, 很少对肺组织造成损伤, 引起气胸和血气胸等并发症。置管成功后可以通过敷贴或缝针进行固定, 患者可以自由活动而不易脱落, 对患者限制较少。引流管方便对引流速度进行控制, 引流出的胸水也便于留取并送检。但是中心静脉导管长时间留置而增加了感染的机会, 在进行引流时应给予患者全面的护理。

胸腔积液会给患者带来诸多不适, 加上对于治疗安全性、有效性的疑虑, 患者往往有不同程度的紧张、恐惧心理。护理人员应于置管前向患者详细介绍中心静脉导管治疗胸腔积液的相关知识, 并结合典型病例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对于患者提出的问题给予耐心解答, 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取得患者的配合。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引流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治疗费用均明显少于对照组, 说明中心静脉导管对胸腔积液进行引流有着良好的效果, 但应及时给予患者良好的护理, 以免引起并发症, 影响治疗。

摘要:目的 探讨中心静脉导管在胸腔积液引流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 选取胸腔积液患者160例, 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抽液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并进行护理。对两组患者引流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治疗费用进行统计。结果 无论是结核性胸腔积液还是恶性胸腔积液患者, 观察组引流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费用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两组差异明显, 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中心静脉导管对胸腔积液进行引流有着良好的效果, 应及时给予患者良好的护理, 以免引起并发症, 影响治疗。

关键词: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积液,引流,护理

参考文献

[1]金熙熙, 李晓静, 苏红侠.ARROW中心静脉导管胸腔内留置治疗自发性气胸患者的护理[J].护理学报, 2009, 16 (10) :37-38.

[2]姜南, 张超, 曲红.胸腔积液患者胸腔置管引流的护理与观察[J].吉林医学, 2009, 30 (16) :1819-1820.

上一篇:生计选择下一篇:卵巢肿瘤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