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实验中心(通用12篇)
护理实验中心 篇1
1 加强实验室空间、格局的合理布置
1.1 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
学院护理实验中心建筑面积约8500 多平方米, 共分为上下5 层。每层均按功能划分, 合理设计安排。一层主要是基础护理学实验室, 包含2 间示教室和4 间模拟病房, 4 间模拟病房相同, 均配备10 张基本床单元。 二层主要是办公室和库房。 三层以手术室为中心, 将待产室、分娩室、母婴同室模拟病房、洗手室、手术室、形成有机联动。同时设置了学生自主管理开放技能训练室。 四层以急危重症类实验室为主, 主要包括抢救室、重症监护室、CPR专项训练室, 同时包括老年病房、儿童保健室、婴儿洗澡间;五层主要按照模拟病区的构造建立, 包括护士站、治疗室、模拟病房、处置室、换药室、被服间、医生办公室等。
每间模拟病房和训练室内都配备床单元, 每张床旁设有中心负压及供气端口及模拟床旁灯和床旁铃, 通过该系统在地下室的压缩机泵出空气并产生有效负压。每张床之间配备围帘和输液轨道。此外, 每个实验室靠墙一侧配备物品柜, 物品柜用于存放各个护理实验操作所需的用物, 每个物品柜都被编号, 固定放置各项操作盘, 且在每个物品柜的右下角标明每个操作盘里存放的用物清单, 该清单为打印并且塑封以供长期使用。 同时, 每间模拟病房的中央摆放与床单元相对应的中央台, 中央台台面为特别选用的防火板, 若有碘伏、酒精等消毒液沾在上面易被拭去, 不留痕迹, 中央台下面分为上下两层, 台面侧面的门是相通的, 可以从两侧同时取物, 每个中央台下面放置所有操作的配套模型, 如静脉穿刺模型、肌注模型、皮内皮下注射模型、导尿模型、CPR模型等等, 每个中央台底面配有轱辘, 可以随意移动, 搭配、固定。为了便于物品的管理, 在每间模拟病房的门后将每个操作操作盘内的物品清单打印出来, 便于学生在课前课后核对好自己的用物。
1.2 加强实验室设备、模型的引进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较强的临床动手能力, 实验室配备了国内较为先进的护理教学模型和先进的仪器设备。 ICU采用干湿分离的桥架吊塔设备, 配备ICU电动监护床、呼吸机、心电监护仪、洗胃机、输液泵、微泵, 同时配备了ACLS高级心肺复苏训练组合模型、窒息模型、气管插管模型等;分娩室及母婴同室, 引进了新生儿蓝光治疗仪、婴儿远红外线辐射台、超声多普勒胎心监护仪及美国纳斯进口分娩模型和多个婴儿模型、小儿头部注射模型等;婴儿洗澡间采用了专用宝宝洗澡设备, 配备多个婴儿模型, 可完成婴儿洗澡、抚触、脐带消毒、穿衣等多个护理操作。 护士站采用弧形设计, 配备嵌入式病例车, 体重秤、计算机、血压计等等, 治疗室配备治疗台、治疗车、无菌物品柜、药品储存柜。标志醒目、储存有序, 保证在有效期内, 内用药外用药严格分开放置。模拟病房内配备吸引器、洗胃机、雾化吸入器等装置, 定点、定位放置。 在示教室配备多媒体教学系统, 同时配合现场演示, 讲教结合。 从而达到更好地教学效果。
2 注重实验中心文化氛围的营造
2.1 充满人文主义的内走廊环境
良好的人文环境有利于培养学生严谨向上的学风, 得到美的陶冶和熏陶[1], 同时也深入落实了我校护理系的主旨“重基础、强技能”, 如每个楼层的入口均布置绿植, 创造洁净温馨的环境, 以丰富的内容布置主题文化墙, 一层主要以南丁格尔提灯女神形象及其神圣的南丁格尔誓言、实验室一角、医学生参加各类文体活动剪影、往届技能大赛、历届护生在社会上引起轰动的先进事迹、优秀毕业生等;三层主要是以婴幼儿常见疾病、母乳喂养方法、好处等;四层主要以急危重症类疾病的相关抢救知识为主;五层主要以病区环境介绍、病区常见疾病知识宣传为主, 所有的主题宣传栏底色都采用粉色系列;同时统一实验室的门牌和指引标志, 充分渲染出护理实验中心的文化氛围和特色。
2.2 严谨、科学的室内环境
每个实验室内都有相应的规章制度, 做到规章制度上墙, 在规范化的基础上, 各专科实验室根据教学及临床特点, 合理规划, 形成特有风格[2], 如婴儿洗澡间采用粉色系, 同时贴有卡通墙贴, 形象生动, 活泼可爱, 形成温馨的环境气氛;老年病房采用家庭式护理理念布置, 内贴有各类恰当的提醒语, 如“请缓慢起身”、“小心地滑哦”等;母婴同室模拟病房同样以卡通类的墙贴装饰, 同室配有“一家人漫步沙滩”、“宝宝成长图”等图片;更衣室安放穿衣镜, 时刻提醒学生注意自己的衣着都要符合护士的行为规范;室内布局参照教学、病房双重标准, 布局科学合理, 满足了现代化护理实验的教学要求。
3 建立实验室的安全防范体系
3.1 仪器设备的安全防范工作
护理实验中心存放了大型设备仪器较多, 如呼吸机、心电监护仪等, 实验人员需熟练掌握各项设备仪器的使用方法并要注意平常的仪器养护工作, 利用电源的仪器应该注意用电安全, 用后及时切断电源;用电池的设备用后及时取下电池, 妥善保存并注意电池保养, 地下室的空气压缩机由于长期处于阴冷潮湿环境中, 应定期请厂家查看有无漏电漏气等问题, 安全正确使用;氧气筒需要注意“四防”, 必须挂上四防牌和“空”、“满”标识等。 每次课后需注意关水、关电、关窗, 责任到人。
3.2 增强日常安全防范举措和意识
在实验中心各层走廊处配备监控设备和消防设备, 值班人员加强巡逻;完善危险物品安全管理, 做好意外事故应急预案;废弃物品采取集中消毒后处理, 特别是注射器及输液器使用后采取折断针头放入利器盒, 剪断输液器成三折放入黄色垃圾袋处理, 最后统一在学期末交予学校后勤处理。
4 加强实验人员的综合素质培养
4.1要求实验技术人员需掌握的实验理论水平和专业技能, 加强自身制度建设, 如实验室工作守则和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 每个实验室和每项实验物品都责任到人, 培养良好的工作态度, 高度责任感。实验室工作人员需要填写工作日志, 使实验室工作有章可循, 有据可依。确保实验室的教学任务顺利完成, 确保学生安全和实验室的物品安全。[3]
4.2加强在职培训, 提高素质
专门制定培养规划, 鼓励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 定期参加各类培训和讲座等学术活动, 利用寒暑假去临场见习, 保持与临床的紧密联系;参加所有实验课程的集体备课, 以便全面准备的备好实验用物, 保证实验课程的顺利完成。同时鼓励实验人员通过学院内外继续教育的形式获取知识, 不断加强自身建设。
当前社会对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日益提高, 作为护理技能的训练中心, 实验室的条件和环境对护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4]。因此, 把实验中心建成、建好将是一个长久的、动态的重大工程, 也必须着力抓好落实。
参考文献
[1]尚太玲, 宋明青, 李柏山.深化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 (1) :95-95.
[2]陈京立, 康晓凤, 金娜, 秦雪莲.护理实验中心的文化建设[J].中华护理教育, 2015, 12 (2) .
[3]张铭.关于将中职学校胡舒立实验室管理的思考[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3, 12:67.
[4]高洁, 郜慧英.护理实验室布局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性[J].2013, 25 (3) :63-64.
护理实验中心 篇2
一、见习地点:儿科病房
二、见习学时:3学时
三、见习内容:
1、儿科住院护理常规。
2、儿科患儿常见症状的护理。
3、常用儿科护理技术操作。
四、见习要求:
1、理解住院患儿的心理反应和护理要点。
2、了解儿科护理常规。
3、掌握小儿常见症状的护理。
4、掌握儿科常用护理技术操作。
5、临床实习时态度要认真,同情、关爱患儿。
五、实习方法:
1、儿科住院护理常规:先集中由带教老师讲述后分组,每10~12人为一组,由任课老师和带教老师带领,选择典型的病例,边观、边讲解,最后小结。
2、儿科常用护理技术操作:先集中由带教老师讲解后分组练习,在练习过程中,老师要边巡视、边指导,最后小结。
3、见习作业
(1)观察不同年龄住院患儿的心理反应。
(2)如何护理发热、哭闹患儿?
(3)简述常见儿科护理技术操作的注意事项。
※<标题三>
小儿腹泻病患儿的护理
一、见习地点:儿科病房
二、见习学时:3学时
三、见习内容:
1、见习腹泻患儿的身心状况及护理。
2、练习腹泻患儿的液体疗法。
四、见习要求:
1、掌握腹泻患儿的护理评估(包括不同程度的脱水、酸中毒、低血钾)及护理
措施。
2、掌握腹泻患儿液体疗法的护理及常用混合液的配制方法。
3、掌握腹泻患儿的健康教育。
4、临床实习时态度要认真,同情和关爱 患儿,动作轻柔。
五、实习方法:
1、集中由带教老师讲述后分组,每10~12人为一组,由任课老师和带教老师带
领,边观察、边讲解,最后小结。
2、若无条件去医院病房见习时,可在护理模拟示教室组织学生观看录像《小儿
腹泻及液体疗法》。或选择1例个案,在护理模拟示教室组织学生进行护理个案讨
论。
3、见习作业
(1)护理个案讨论
病例:患儿,女,6个月。主因呕吐、腹泻于6月15日入院。患儿系人工喂养,5天前突起腹泻7~8次/天,蛋花汤样,有腥臭,黏液多,食后呕吐1~2次/天,次
日大便10余次,持续至今,近二日纳差,吃后即吐,频泻,已12小时无尿。病儿
为足月顺产,出生体重3kg,无窒息史。
护理查体:体温38.5°C,体重6kg,神志朦胧,呼吸快,口唇樱红色,前囟及
眼窝凹陷,皮肤弹性差,心率125次/分,心音低钝,四肢厥冷,脉弱,哭无泪。血
钠127mmol/L,血钾3.5mmol/L,二氧化碳CP11.0mmol/L。
临床诊断:为细菌性肠炎。
问题:
1)该患儿属于哪种程度、何种性质的脱水?第一天补液总量应为多少毫升?
2)患儿首批输液宜选用何种液体?张力为多大?量为多少?在多长时间内输
完?滴速应如何?
3)补充患儿累积损失量宜选用何种液体?量为多少?在多长时间内输完?
4)当输液瓶中还剩200mL液体时患儿开始排尿,在200mL液体中最多只能加
10%氯化钾多少毫升?
5)该患儿入院当晚已排尿3次,脱水征消失,但又呕吐一次,大便3~4次,突
然全身抽搐两眼上翻。应考虑伴发了什么?怎样处理?
6)列出该患儿的主要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7)当该患儿出院时,请对患儿的家长进行健康指导。
(2)练习常用混合液的配制:
1)配180mL2:1液。
2)配300mL2:3:1液。
3)配450mL4:3:2液。
※<标题四>
肾脏疾病患儿的护理
一、见习地点:儿科病房
二、见习学时:3学时
三、见习内容:见习急性肾小球肾炎或肾病综合征患儿的身心状况和护理要点。
四、见习要求:
1、了解急性肾小球肾炎或肾病综合征患儿的身心状况。
2、掌握急性肾小球肾炎或肾病综合征患儿的护理。
3、理解急性肾小球肾炎或肾病综合征的健康教育。
4、临床见习中态度要认真,观察护士在护理工作中的态度和操作技巧,同情、关爱患儿。
五、见习方法:
(1)先集中由带教老师讲述后分组,每10~12人为一组,由任课教师或带教老
师带领,边观察、边讲解,最后小结。
(2)若儿科病房无要见习的病种时,组织学生观看录像《急性肾炎与肾病综合征》并进行护理个案讨论。
(3)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与病人及知情者进行交谈和对病儿进行护理体
检。
交谈的内容
① 起病的情况,是首发还是复发。
② 有无感染、劳累、预防接种诱发因素。
③ 有无头昏。
④ 曾进行治疗的用药情况、药物名称、剂量、疗效及不良反应;是否用过利
尿剂。
⑤ 患病后的精神、饮食、睡眠和大小便情况;对生活或学习的影响情况;心
理反应情况;家人、同事、亲朋好友关心情况;居住区周围的医疗保健机构;是否
加入医疗保险等。
⑥ 个人爱好:音乐、唱歌、跳舞、运动等。
护理体检内容
① 生命体征、面容表情、体位等。
② 全身水肿情况,水肿的性质、程度、范围。
(4)带教老师提供病例的有关实验室检查及特殊检查结果供学生参阅:血常规、尿常规等报告结果。
(5)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提出护理诊断,制定护理措施,结合病人的健
康问题进行健康教育。
(6)小组讨论后,每人书写一份见习报告,交带教老师批改、讲评。
病案分析
病例一:病儿,男,10岁,因头痛、呕吐、少尿4日入院。病儿2周前曾患“上
感”,在当地医院治愈。4日前自觉头昏眼花、头痛,乏力,以为休息不好而未引起
家长的重视。2日前头痛加剧,并出现恶心、呕吐,呕吐为喷射性、胃内容物,同时
出现少尿和双下肢水肿。病程中无发热、皮疹、鼻出血等,大小便正常。无外伤手
术史,无药物过敏史,平素体健,饮食睡眠佳,家族中无特殊,既往无类似病史。
护理体检:体温36.9°C,脉搏71次/分,呼吸31次/分,体重55.8kg,身高
145cm,血压160/110mmHg。发育正常,营养欠佳,神志清楚,较烦躁,检查尚合作。面色稍藏才,眼睑水肿,急性病容,无皮疹,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率65次/
分,律齐,心音稍低钝,无杂音;双肺呼吸对称,呼吸音清。腹平软,肝右肋下触
及,质软;脾未及;腹移动性浊音(—),腹部未扪及包块;双肾区轻微扣痛。脊
柱四肢无畸形,双下肢非凹陷性水肿。神经系统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Hb94.8g/L,WBC5.1×10E9/L,N0.62,L0.38,BPC311
×10E9/L。粪常规正常。尿常规:PH5.0,尿蛋白定性(+),尿糖(-);尿沉淀镜
检:RBC7~10/HP,尿WBC1~3/HP,颗粒管型(+)。ESR64mm/h,BUN3.1mmol/L,Cr125μmol/L;ASO670μ/L,MP 1180mg/L,CH50、C3降低。血电解质、血清总
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等均正常。腹部B超:肝、脾正常,双肾体积增大,结构混
乱,皮质回声增强,提示肾损害。头颅CT未见异常。脑脊液检查正常。
临床诊断:急性肾小球肾炎。
问题:
(1)根据患者的临床资料,提出3个现存的护理诊断和合作性问题。
(2)针对护理诊断制订相应的预期目标。
(3)按护理诊断和预期目标,拟订相映的护理措施。
(4)当该患儿即将出院时,请对患儿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主题为出院后如
何限制活动量、调整饮食的方法、随访要求等。
病案二:病儿,男,4岁。因水肿、少尿加重3天入院。病儿2周前无明显诱
因出现水肿、少尿。近3天来尿量24小时100mL左右,水肿加重,以颜面、下肢
明显,两眼不能挣开,呼吸困难,腹部高于胸部。病程中无血尿、高血压,无皮疹、紫癜、关节疼痛,无鼻出血、黑便等。无外伤手术史,无药物过敏史,平素体健,饮食睡眠佳,家族中无特殊,既往无类似病史。
护理体检:体温37°C,脉搏90次/分,呼吸25次/分,体重20kg,血压
90/60mmHg。发育正常,营养尚可,神志清楚。面色稍苍白,颜面水肿,无皮疹,瘀点等,浅表淋巴结无重大。心率90次/分,律齐,心音稍低钝,无杂音;双肺呼吸对称,呼吸音清。腹部膨隆,腹壁静脉显现,腹部压痛明显,无反跳痛,肝脾未及;腹移动性浊音(+);左肾区扣痛(+),右肾区扣痛(±)。阴囊水肿发亮。脊柱四肢无畸形,双下肢重度凹陷性水肿。神经系统检查为见明显异常。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RBC4.02×10E9/L,Hb117g/L,WBC8.1×10E9L,N0.54,BPC311×10E9/L。粪常规正常,尿常规:尿蛋白定性(+++),24小时尿蛋白定量
2.1g,余正常。血清白蛋白15g/L,球蛋白22g/L,胆固醇9.2mmol/L。血电解质正常,ASO、C3正常。肝肾功能正常。X线、EKG未见异常。
临床诊断:单纯性肾病综合征。
问题:
(1)根据患儿的临床资料,提出3个现存的护理诊断和合作性问题。
(2)针对护理诊断制订相应的预期目标。
(3)按护理诊断和预期目标,拟订相应的护理措施。
护理实验中心 篇3
【关键词】实验教学 基础护理 实验准备 作用
基础护理学在护理专业中处于基础性的关键地位,要求很强的实践性是其突出特点。通过实验教学,能使学生掌握的理论技能上升到实践的高度,并且能够通过实践过程,进一步印证、强化学生的理论知识,使他们能够更加灵活、正确地使用理论来指导实践,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做好实验教学的准备具有重要意义,它直接决定着实验课能否顺利开展,以及实验教学质量能否达到预期目标。做好实验教学准备工作,除了应对相关实验器材做充分准备之外,还应对相关实验操作设计和项目改进等做好统筹规划。
一、目前基础护理实验教学准备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理论与实践相背离
长期以来,基础护理实验教学中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一方面与老师过于繁重的教学任务有关,另一方面也与教师自身知识更新慢,一旦从事教学工作后,导致与临床实践相背离,不能及时了解临床新知识,在开展理论教学时得心应手,但在开展实践教学时却是捉襟见肘。
2.缺乏专门的实验室管理团队
主要表现有:认为实验室管理工作可有可无,可大可小,人员配置上带有随意性,更换频率快。
3.实验室管理模式落后
主要表现在各种制度规范欠缺,或即使制定了相关规章制度,也不过是一纸空文,没有权责落实细则,落不到实处。
4.实验仪器设备相对不足
实验仪器不足是制约实验教学工作的重要因素,是实验室硬件条件中最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由于经费不到位等原因,导致医疗实验设备不能跟上医疗设备的更新步伐,设备陈旧落后。
二、基础护理实验教学准备注意事项
1.精心准备,高度负责
按照基础护理的实验教学大纲要求,至少有17项操作例如患者卧位、生理指标测量、注射、生活护理等均应通过学生之间相互实践完成。这也就要求在开展相关准备工作时,应充分从细节着手,认真对待,仔细准备、清洁实验用具,切不可因为繁琐就草草了事。课前还应充分做好预备实验,以免实验中出现意外,影响教学。例如在学习注射手法时,应按要求准备好纱布、棉签、酒精等器材,仔细做好杀菌工作,此外还应认真检查用药、输液器、注射器等是否过期失效。有利于培养学生严谨、细心的正确操作习惯和工作态度。
2.提高实验技术人员自身素质修养
要想做好实验教学工作,首先要求实验技术人员自身素质修养也应不断提高。只有熟练掌握相关操作实践技能,不断学习和提高自身知识储备和技术储备,从事教学工作时才能够游刃有余。这也就要求实验技术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应积极实验、主动学习、在实践经验丰富的导师指导下,进行专业、严谨的实验技能训练,不断提高和丰富自身实验技能。在实验开始之前做好准备工作:与任课老师密切联系,沟通并确定实验的主要内容,并据此对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科学预测,提前采取预防性措施,这样既提高实验的针对性,又利于提高实践效率。用到的实验器材和一些辅助设备,应该科学储存、精心准备,放在指定位置备用。
3.敢于创新,探索实践教学新方法
基础护理实验操作既是一项脑力活,又是一项体力活,在指导学生完成“铺床法”翻转床垫这一步骤时,大多数学生往往很难按照要求准确、快速地完成操作过程,并且也很容易损坏床垫。对此,我们在多年教学实践基础上,总结出了一套省时省力的新方法:在距离床头、床尾40公分处,床沿20公分处,分别缝制4条“省力带”于床垫的正反两面。经学生使用验证,效果良好,问题得到圆满解决。此外,我们还创新自制诸如“棉圈”、“冰带”和“膝部约束带”等教具,不仅可给学生直观认识,促进学生掌握操作技能,还可启发学生大胆应用和创新,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4.加强预实验
在进行实验教学之前,做好预实验,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做预实验,能够及早发现和解决问题,及时加以总结和改进,从而可以有效避免实验中出现偏差并导致实验无法圆满完成;通过做预实验,也能够让学生熟悉实验内容,掌握一定的实验技巧和实验要领,从而有利于正式教学活动开展。需要注意的是应该在导师指导下完成,通过预实验操作,先对实验设计和实验步骤的合理性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判断,同时也有利于检验相关器材、用具、药品等是否已妥善备齐,为上实验课做好充分准备。
三、结语
实验准备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它直接决定着实验课能否顺利开展,以及实验教学质量能否达到预期目标,因此实验准备工作得到日益重视。这就要求相关护理实验员耐心细致地做好提前准备工作,从而为基础护理实验教学任务的圆满完成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李玉卿,韩峻.提高实验教学质量不能忽略实验准备工作[J].现代医药卫生,2008,24(3):1468-1469.
[2]向妍.谈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体会[J].亚太传统医药,2009,5(6):165-166.
[3]顾慧明,尤黎明,黄慧霞.护理技能教学中心实验室的建设思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23(4):88-90.
护理实验中心管理体制改革与创新 篇4
1 建立跨学科、跨专业的综合性实验中心
长期以来高职院校实验室实行的是“以课程教学为主, 实验室隶属于教研室管理”的模式。随着医学各学科的相互渗透, 实用能力、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已成为高等医学教育的发展方向。组建综合性的实验中心, 实现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和融合, 优化组合人才、仪器、设备, 有利于教学资源共享。
1.1 护理实验中心的构成
结合我院具体情况, 护理实验中心实行院系2级管理。将基础、专业、临床实验室整合为3个综合性的教学实验室。
(1) 模拟病区。基础护理实验室为提高学生操作能力建立了模拟病区。
(2) 临床护理实训中心。将外、内、儿、妇产科护理实验室合并, 成立了临床护理实训中心。
(3) 基础医学实验室。将医学机能学实验室、医学形态学实验室合并成立了基础医学实验室。
1.2 护理实验中心的任务
护理实验中心根据学院教学计划承担全院各系的医学基础、护理及临床课程的实验教学任务, 同时为全院教师的科研服务;负责实验教学大纲及课后开放计划的制定, 按计划准备和开出实验课, 并负责编写和完善实验指导书等教学资料;承担每年全国职业医师实践技能操作考试、江苏省乡村医师及社区护士操作考试工作。
1.3 护理实验中心的管理
实验中心实行由学院、系2级管理的管理体制, 由实验中心主任负责全面工作。下设三大综合性实验室, 实现了实验教学资源的统管共用, 提高了实验室的管理效益, 为实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创造了良好条件。
2 提高实验教学队伍的整体素质
狠抓实验队伍建设, 提高实验队伍整体素质, 是实验室工作的基础。实验中心的成立优化了实验队伍结构。学院要求实验技术人员在精通基础知识的同时, 努力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 不断丰富和提高专业技能水平, 能跨学科、跨专业掌握业务技术, 从而充分调动了实验技术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安排实验技术人员参加学术会议和培训班, 到其他院校参观学习, 以提高实验室建设、管理和实验教学水平。在实验中心我们强调整体上配合、能力上互补、心理上相融, 确保良性运行。
3 实验教学内容的改革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学科发展的要求, 制订实验教学计划, 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对实验教学内容进行统筹安排、整体优化, 建立与理论教学紧密结合又相对独立的实验教学体系, 以培养学生独立操作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验手段的改进, 计算机辅助教学及多媒体教学的应用, 实现了人机对话。Simman模拟人的引进, 网络版急救系统的应用等, 加强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缩小了理论与临床的距离, 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实验兴趣, 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有利于提高教师实验技能和科研能力。
4 实验室管理体制改革的几点体会
实验室管理体制改革是一项十分艰巨而又复杂的工作。建立实验中心、实现实验室集中管理, 是一种新思维的体现。
4.1 实验室体制改革要树立全面系统的观念
实验室管理体制改革包括实验室的管理机制、实验室规划与建设、实验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实验教学组织以及规章制度的健全等方面。此外, 还涉及实验室与教研室之间、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之间、教师与实验技术人员之间的协调, 教学与科研、师资提高与学生培养之间的统一, 以及实验室重组后实验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等问题。因此, 要全面考虑、系统分析, 并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 以确保实验室体制改革后内部结构的合理性以及诸因素间的协调性。
4.2 实验室体制改革必须遵循教学规律
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护理常规 篇5
【评估要点】
1.应保证导管避免打折、扭转,以保证管腔通畅。2.防止导管感染、血栓及狭窄的发生。【护理要点】
1.股静脉插管患者时床头角度小于40度,患者可短距离行走,但是止坐轮椅,以防导管打折扭曲。
2.应注意保持导管翼缝合线不松动或脱落,必要时重新缝合,以防导管脱落。
3.若发现导管有部分脱出,应原位缝合固定好,或更换新导管,不要重新送回血管内。若确有必要送回导管至血管内,应严格消毒并进行无菌操作。
4.每次透析时都要观察导管出口有无红肿、渗出等,若上述情况存在,应及时作相应处理。
5.避免重复使用肝素帽,建议使用一次性肝素帽。
6.血透操作人员常规戴口罩及洁净手套,如果患者或医务人员自身有呼吸道疾病,为相互保护,建议戴口罩及无菌手套。
7.导管皮肤出口处每周换药2---3次,碘伏消毒后干纱布或透气薄膜覆盖,禁用密闭的塑料薄膜,局部禁止涂抹其它换药。
8.使用纯肝素或肝素盐水封管时要注意规范,严格遵守三步封管法。
9.透析过程中,用透明巾覆盖与管路连接处,以便于观察。
对于那些高凝状态,易堵管的患者,定期(每2----3)周管腔内尿激酶溶栓可能会有效防止管腔内血栓形成,延长导管使用寿命。
10.尽量避免使用留臵管输血、输液或取血。
11.导管动静脉夹子夹闭前调整好位臵。一旦夹闭,勿轻易打开。12.对需要留臵时间较长的导管或半永久性导管建议绘制透析静脉压及动脉压曲线,以早期发现导管血栓形成或打折扭曲等并发症。
13.透析时泵前动脉压应大于—200---—250mmhg,,否则说明实际血流量与设定泵控流量不相符,导管动脉端流量不足。
14.及时治疗鼻腔或其它部位的致病菌感染。【指导要点】
护理教学中的实验改革 篇6
为培养出合格的护理专业人才,我们紧紧围绕实验教学的目的,不断探索改进实验教学方法,启发引导学生加强实践练习,使其熟练掌握护理操作技能,为走向临床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护理实验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0480-02
护理学是医学领域一门独立的学科,专业性很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的改善,对护理服务质量的渴求愈来愈高。护士不仅要有扎实的护理专业知识和熟练的技能操作基本功,而且还要具备独立思考为患者解决实际问题的适应能力。为培养出合格的护理专业人才,我们紧紧围绕实验教学的目的,不断探索改进实验教学方法,启发引导学生加强实践练习,使其熟练掌握护理操作技能,为走向临床打下坚实的基础。
1 转变观念,增强学生对实验课重要性的认识
我校每年招收的学生,他们年龄小,文化基础知识薄弱,因而学习护理专业知识上就比较困难。并且多数学生对上实验课认识不足,一种认为实验课就是在模拟人身上练习,不认真也没关系,等到毕业实习再说;还有的学生说什么:“将来当个护士还不是注射、发药、测血压量、体温等跑腿打杂的事,需要有多高的护理操作技能?”由于认识上的片面性,开始对实验课操作训练多持敷衍应付态度,严重影响着实验课教学质量。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在加强学生素质教育中特别注意两点:一是坚持进行学习目标教育,使学生认识到实验课的根本任务就是让其正确熟练地掌握护理操作技能,必须克服思想偏见,牢固树立正确的学习思想;二是讲学以致用的重要性,使学生懂得理论知识是实践的起点,而不是终结,从掌握理论知识到实际应用还有相当大的距离,要缩短学习与临床应用的适应能力,在学校加强护理技能操作练习是十分必要的。通过教育,学生上实验课的自觉性随之大大提高。
2 情景角色模拟教学
即通过摹仿临床工作对学生进行训练,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能有身临其境之感。学院将专业实验室完全按照医院的护理单元进行了改造,配备了比较先进的实验设备,建成了拥有人工呼吸机、自动洗胃机、抢救床等先进设备的急重症监护室(ICU),和医院病房相同的模拟病房等,使学生在校期间就对医院的环境和设备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在技能训练方面,基础护理的基本操作项目都是每个学生逐项进行训练和考核,不仅要求操作规范和成功率,并且还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如模拟病房在满足手术患者的需要综合实验中,学生之间相互扮演护士、患者和家属,一切操作模拟真实情景来完成,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起到沟通教学和临床的桥梁作用。这样既利于学生从角色互换中领悟到不同心理感受,又有利于培养学生语言沟通的能力及关心尊重患者的良好职业道德。同时,我们根据不同实验操作要求创设不同的情景,才能使学生感到新鲜有味,兴致勃勃去做。例如,在创设“预防青霉素过敏试验方法” 情景时,我们围绕实验教学目的,先提出三个问题让学生思考:从物品准备到与患者解释、操作的过程;皮内注射应注意什么;若患者出现不适或过敏性休克如何进行紧急处置。然后再让学生互换角色进行操作,以提高他们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体现学生在校实验和医院工作的一致性,通过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我们在皮试、肌肉注射、静脉穿刺等实验,实施“用真药在真人身上练就真功夫”的训练方法,使学生将所学理论用于实践,并深刻体会到护理技术对于病人的重要性。这种“做中学,学中做”的关键就是加强临床实用技能项目训练,凡护理专业基本技能训练的项目都采取全真或仿真教学方法,强化学生专业技能训练,保证岗位课程目标的实现和高技能人才的培养。
3 加强学生实践活动,促进护理操作技能达标
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性学科。要让学生将书本知识转化为熟练掌握的护理基本操作技能,就必须有一个从理论认识到实践的飞跃,才能达到预期目的。鉴此,我们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十分重视学生的实践操作练习活动,总的要求是:理论教学,精心示教,分组练习,反复实践,以求真知。如让学生进行无菌技术操作练习,虽明确提示要重温无菌操作概念,掌握无菌操作原则,而许多学生在注射、静脉输液、导尿等护理操作中往往不注意细节,无菌观念不强,跨越无菌区的现象比较普遍等。于是,我们把出现的问题归纳起来予以讲解指导,并结合播放相关护理技术操作录像,让学生反复练习,准确掌握。但是,要做到这一点,仅靠实验课课时安排是不够的,为给学生搭建进行实践操作练习的平台,我系决定在第四学期的第二个月开放实验室,进行护理实验的强化,安排专职教师值班辅导,学生自行管理。入室前专人负责填写实验室开放登记表,学生自己准备实验用品,并相互配合监督,创设一种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学习的环境。一些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由于实践操作练习的机会多了,也就能很快熟练掌握了护理基本操作技能。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改革,加强综合實验教学,使学生正确的理解和掌握课程理论知识,使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成为具有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新时代实用型护理人才。
参考资料:
[1] 李小萍,基础护理。北京 :人卫出版社,2006.
护理学实验中心的建设初探及体会 篇7
1 硬件建设
1.1 基础环境建设
护理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中明确指出, 护生毕业后需胜任高级临床护理及护理管理工作[1]。针对这一培养目标, 国内各护理院校在护理实训中心建立了仿真医院 (模拟病房) [2~5]。在仿真医院中模拟实习及实践操作, 可使护生较快地熟悉临床护理的工作环境, 于在校期间就能完成岗前职业培训, 完成由护生向护士的角色转换, 对毕业后从事临床护理和护理管理工作能力的培养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我院护理学实验中心以国家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专项资金项目、学院的资金支持等为契机, 在原有资源的基础上, 加快建设步伐, 模拟医院建立了护士站、模拟病室等, 病室配设8张床位, 并附带安装输液架轨道、呼叫器、负压吸引器、氧气通道等装置。此外, 还新建了功能较完备的社区护理实验室及急救护理实验室。
仿真医院的建设在缓解临床护理教学资源紧张的同时, 不仅满足了护理教育发展的迫切需求, 还有益于护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为高素质临床工作护理人员的输出提供了保障。
1.2 实验设备建设
仪器设备是实验室从事教学的重要条件, 也是体现实验室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高校应在实验室硬件经费方面加大投入力度, 购置与目前教学培养目标相符的仪器设备势在必行。按教学需求大小, 参照其他同级院校的标准所应配备的设备有:多功能护理模拟人、呼吸机、中心吸引装置、心电监护仪、新生儿蓝光治疗仪、新生儿抢救台、新生儿培养箱、婴儿高压氧舱、多功能产床、开放式护理学辅助教学系统等大型仪器设备[3]。本实验中心部分设备已具备, 目前正通过分阶段购置, 并逐渐完善。
1.3 实验室功能建设
实验室功能单一, 资源共享程度低是国内许多高校实验中心存在的问题。但吉林大学护理学院在合校初期针对该问题采取实验室整合, 实验室人员安排和经费统一管理, 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3]。我实验中心借鉴其他高校的成功经验, 又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 以实践教学内容为参照灵活设置, 做到一室多用, 资源充分共享。并通过周一到周五晚间、周六、周日全天开放实验室的安排, 最大限度地缓解了资源紧张的压力, 在成功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 提高了实验课的教学质量。
2 软件建设
2.1 实验室管理制度
2011年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公布新修订的学科目录, 护理学获准为一级学科[6]。但在国内多所高等护理院校中, 护理学实验室仍按二级学科来进行课程设置, 实验室隶属于各学科教研室管理, 暴露了条块分割、资源浪费、缺乏综合性等弊端, 甚至多数仍停留在护理基础操作技能的训练水平, 对护生临床思维、综合动手及科研创新能力缺乏训练, 限制了高等护理教育的发展, 尤其不利于高素质护理人才的培养[7]。我院通过改革原来的院、系、教研室的三级管理转变为院、系二级管理模式, 实验中心和教研室被列为同一行政级别, 实验中心下设, 诸如基础护理、社区护理、护理礼仪、妇儿、健康评估等各实验室, 并安排专人管理各实验室, 但课程完成数量、教学评估、培训、考核等方面由实验中心统一协调管理。
2.2 实验室人员队伍建设
相对理论教学, 各高校对护理实验室投入的财力、物力及人力资源均较少, 现有人员的构成体系及技术设备仍停留在“初级”阶段, 缺乏高素质、高学历人员来充实实验教学队伍[8]。这不利于实践型、技术应用型护理人才的培养。为适应21世纪对护理人才的要求, 需克服以往弊端,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实验教师队伍。学院应尽量给实验人员创造宽松的学习条件, 鼓励其提高学历。还需为实验人员提供参加培训、研讨、考察交流的机会, 以不断提高其业务水平。此外, 在专职教师教学任务的安排上, 应杜绝重理论、轻实验课的现象, 将经验丰富、业务能力强的高职称教师及中青年高学历的教师充实到实验教学岗位中。还可顺应学科发展需求, 以学习型组织理论为指导, 创建学习型护理团队, 调整或重新构建实验教师队伍的结构, 在提升其团队竞争力的同时, 提高实验课教学质量, 促进护理学科的持续发展。
建设具有先进性、实用性、科学性, 并能充分体现我院高等护理教育特色的实验室, 满足教学需求, 进而实现高校护理教学与临床护理操作的顺利接轨, 是一项漫长而艰巨的任务。作为护理教师队伍中的成员, 我们更应继续努力, 并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 继续完善和改善现有资源, 在完成常规本、专科生的实践教学外, 迈向更高的台阶。
参考文献
[1]姜安丽.护理教育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
[2]刘淑香, 刘晓丹, 周艳, 等.护理实验中心的建设创新与发展[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6, 25 (6) :719-721.
[3]李喜蓉.护理技能实训中心的建设与管理[J].科学创新报, 2008 (15) :149-150.
[4]郭宏, 刘蕾.仿真模拟护理实训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 2011 (14) :1263-1265.
[5]吴玲玲, 王丽华.护理技能实验室仿真实训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护理研究, 2010, 24 (4) :1115-1117.
[6]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按《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进行学位授权点对应调整的通知[R].2011.
[7]刘淑香, 赵凤君.改革实验室的管理体制推动实验中心的建设与发展[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5 (16) :3113-3114.
护理实验中心 篇8
1 加强护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装备建设
1.1 基础设施建设
我校护理学院自2008年搬迁至新校区后, 为了强化护理专业特色, 突出实践性, 先后建设并改造建成了4个模拟病房、1个急救模拟病房、1个模拟外科手术室、2个健康评估室、1个儿科护理实验室、1个妇科护理实验室、1个社区医疗机构实验室、1个家庭病房、1个小组讨论室、2个多媒体示教室。所有实验室在统筹安排下, 按照护理基础实验教学和内、外、妇、儿科, 急救护理实验教学需要设置, 做到一室多用, 资源共享。目前护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验室面积达3 074.4 m2, 可以满足各项实践教学内容的需要, 充分保证了实践教学所需, 其条件达到国内先进、西部地区一流水平。
1.2 实验设备建设
自2010年以来, 护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加大投入, 更新、补充了一批国内先进水平的护理教学模型和仪器设备, 其中包括高级多功能护理模型、综合急救模型、心电监护仪、除颤监护仪、心肺音听诊模型等具有高仿真度和互动功能的智能化教学模型。目前中心共有设备760台 (件) , 总价值463万元, 满足了护理实践教学需要, 提高了学生操作练习的质量和效率。
2 改革护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验教学方法
2.1 整合和优化护理实验教学内容
随着护理教育课程观的改变[1], 学院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装备护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对护理学基础、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健康评估、急救护理学7门护理学专业课程的实验教学进行整合和优化, 设置为临床护理通科综合能力训练课程, 并在第六学期独立开课。教学内容编排根据护理学科及护理实验技术的特点, 充分体现护理人文关怀精神[2], 将整个实验教学内容划分为基础性实验, 专科性实验, 综合性 (设计性、探索性) 实验3个模块, 以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2.2 改革实验教学方法
在护理实验教学中除采用传统方法外, 还增加了多种实验教学方法, 如小组合作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体验式教学法、PBL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等。学生分小组, 由教师分别指导, 学生亲自体验并自己动手进行实验操作;同时针对教学内容, 适时安排学生深入附属医院进行课间见习。注重学生实践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培养, 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和创新能力培养。
3 加强护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创新管理
3.1 注重营造人文环境
护理实验室是护理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的重要基地。近年来我院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加强实验室内部环境的优化和美化, 调动学生积极性, 并将护生纳入到实验室环境建设队伍中来;使用形象鲜明、风格一致, 具有文化内涵和教育意义的图片、景点、橱窗以及学术沙龙等配套设施, 整体、系统地规划实验室人文环境, 使实验室人文气息浓厚, 既能展示实验室的历史传统, 又能营造环境育人的良好氛围, 同时也遵循了护理实验室的建设要求。
3.2 加大实验室开放力度
改变传统的实验室管理机制, 实行开放性管理是护理实验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我们对护理本、专科学生实施开放式实验教学, 目的在于让学生在掌握有关知识、技能的同时, 获得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3]。实验室实行全天开放, 学生练习不受时间、内容的限制, 自行准备、管理物品, 到实验室进行操作练习。实验技术人员定期检查并及时增补低值易耗品, 为学生的主动学习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使学生能够扎实地掌握基本操作技能。
3.3 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
护理实验室是护理专业各学科进行实验教学的场所, 加强实验室管理对提高教学质量, 促进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都至关重要[4]。我院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在院系二级管理模式下实行专人管理, 进一步规范实验室建设及管理程序。同时根据中心工作情况, 建立了一系列规范系统的管理制度, 包括实验教学管理规定、仪器设备管理办法、实验室制度、实验室安全规则、废弃物处理制度、低值易耗品管理办法、开放练习制度等18项制度。每个实验室做到规章制度上墙, 责任明确。有效保证了实验教学的正常运转, 使实验室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4 加强护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创新性建设的设想
4.1 现代化教学及管理网络建设
对护理学院校园网络进行扩容和改造, 在护理学院网页上建立实验教学和实验室管理网络信息平台, 使学生可以通过该网页自主学习护理实验教学内容, 包括课件、VCD等, 提高教师实验示范和学生练习的质量与效率, 实现网上辅助实验教学和实验室网络化、智能化管理。
4.2 构建护理实践教学体系
以能力培养为主线, 科学、合理地构建护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理论知识体系、实践能力训练体系和质量评估体系, 形成具有先进性的, 网络化、数字化、整体化、多功能、开放式的实践教学体系, 充分体现我院高等护理教育的特色, 形成我区乃至西北5省具有示范作用的高等护理教育技能教学基地。
护理教育发展要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 护理教育要与卫生服务需要相适应[4]。因此, 只有加强护理专业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和管理, 才能使学生在验证和掌握护理基本理论、训练基本操作技能的基础上, 提高临床思维能力、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成为高素质的护理人才。
摘要:护理实验教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加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创新性建设, 完善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管理制度, 发挥其验证性、综合性功能, 使学生在验证和掌握护理基本理论、训练基本操作技能的基础上, 提高临床思维能力、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成为高素质的护理人才。
关键词:护理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参考文献
[1]姜安丽.我国高等护理教育改革10年实践与发展的思考[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7, 24 (1) :3-6.
[2]沈宁.护理教育:有质量才有前途[J].中华护理教育, 2006, 3 (4) :186.
[3]李珍玉, 赵冰, 朴冬玉.开放式护理实验室教学的探索[J].吉林医学, 2005, 26 (1) :21-22.
护理实验中心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选取2008 年1 月—2010 年1 月玉林市第三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收治的血液净化患者1190 例 ( 管理前) , 男695 例, 女495 例; 年龄48 ~ 73 岁, 平均年龄 ( 68. 9 ± 5. 4) 岁。选取2013 年1 月—2015 年1 月收治的患者1220 例 ( 管理后) , 男713 例, 女507 例; 年龄49 ~ 74 岁, 平均年龄 ( 69. 0 ± 6. 3) 岁。有血液透析机2 台, 护理人员3名, 均为主管护师职称。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 > 0. 05) , 具有可比性。
1. 2 护理安全管理方法从2013 年1 月开始实施护理安全管理措施, ( 1) 加强环境、设施的改进与管理: 做好机器设备、水、电的防护工作, 安装稳压器, 水路安装严密; 由专人负责透析机、水处理设备、精密仪器, 并进行定期检修和保养。安全使用化学试剂, 严格按照安全、经济原则, 配置化学试剂时注意使用防护用具, 注意清洁配置消毒剂的容器。血液净化中心尽量限制人员出入, 注意戴好口罩, 穿好防护服, 定时清洁地面、空气、房间, 设置防滑标识。加强透析设备的安全管理, 透析后应清洗并消毒透析机, 透析管路注意清洁冲洗, 透析前冲洗30min。水处理系统中二级防渗水应以24h紫外线照射消毒。由专人负责血液净化中心的仪器、设备, 定期管理、维修和调试。 ( 2) 完善各项管理制度: 血液净化中心应贯彻落实透析室安全管理制度、质量控制制度、消毒隔离制度、查对制度、交接制度等, 严格执行工作流程。注意透析规程中 “三查七对一注意” 制度。每隔30 ~ 60min观察1 次透析机的电导度、静脉压及脱水量等参数变化, 确保与设定值相符。患者上机后, 查看患者姓名, 确保无误。明确每位护士责任, 落实查对制度, 并做好床边交接班工作。 ( 3) 加强安全管理: 通过采取弹性排班制, 每位护士分管相应病床, 对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卫生宣教、安全管理、陪护管理等护理措施, 并评估患者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采取针对性指导, 相互监督, 相互管理。并由相应护士监督实施情况。 ( 4) 患者管理: 严格制定透析室规章制度, 避免交叉感染。透析前常规检查输血前5 项, 设置专用病毒感染的透析机和隔离治疗室, 以免交叉感染。相关人员应准确设定透析处方, 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及时处理, 随时掌握患者的病情变化, 若发现异常应立即处理。 ( 4) 工作人员管理: 加强护士业务培训工作, 定期组织护理教学讲座, 熟悉透析步骤, 掌握透析机设备管理制度, 不断提升自身护理技能, 在出现异常问题时能快速准确处理。注意加强透析人员的沟通技巧,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与患者积极沟通, 树立以患者为护理管理中心的理念, 及时为患者提供有效帮助。同时增强工作人员安全防范意识, 制定相应的护理安全应急方案。若透析期间停水停电, 应立即人工手动摇转血泵, 以免血液凝固或溶血。透析过程中, 操作人员应树立严格的无菌操作观念, 严格无菌技术。护士注意手消毒、更换无菌手套、预防交叉感染、避免护理差错。 ( 5) 建立护理安全信息登记表:科室应定期开展研讨大会, 对工作人员及护理人员质量考核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 分析并讨论个案, 明确原因, 并提出相应整改措施。同时实施奖惩制度, 让工作人员引以为戒, 减少工作中发生不安全因素。护士在登记患者资料信息本时, 应详细、准确记录, 确保有据可查。规范护理文件的书写, 不要随意涂改, 向患者讲述血液净化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 并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
1. 3 观察指标比较管理前后护理差错事件 ( 治疗环境差错、仪器设备差错、护理差错、患者自身差错) 发生率; 利用自制的护理质量调查表评价, 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评分 ( 内容包括环境卫生、护理态度、安全防护、仪容仪表、操作技能等) 。利用本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评价患者对护理的满意情况, 调查表总分为100 分, ≥85 分为满意, 60 ~ 84 分为基本满意, < 60 分为不满意, 满意度= 满意率+ 基本满意率。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1. 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0. 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计量资料以 ± s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 χ2检验。以P < 0. 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管理前后护理差错事件发生率比较管理前护理差错事件发生率为3. 3% ( 39 /1190) , 其中治疗环境差错20 例、仪器设备差错12 例、护理人员差错5 例、患者自身差错2 例;管理后护理差错事件发生率为0. 7% ( 9 /1220) , 其中治疗环境差错5 例、患者自身差错4 例。管理后护理差错事件发生率低于管理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 0. 05) 。
2. 2 管理前后患者护理质量评分比较管理前患者护理质量评分为 ( 90. 5 ± 6. 4) 分, 管理后患者护理质量评分为 ( 98. 3± 1. 2) 分。管理后患者护理质量评分高于管理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 0. 05) 。
2. 3 管理前后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管理后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管理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 0. 05, 见表1) 。
注: 与管理前比较, *P < 0. 05
3 讨论
在社会飞速发展、时代不断变幻的背景下, 人们对于物质生活水平的追求逐渐提高, 与此同时人们的健康理念也在逐渐变化[6]。从某种程度上来看, 护理质量可直接影响患者的生命与健康, 血液净化中心作为重症器官衰竭患者治疗的主要场所, 其护理质量具有重大意义[7,8]。然而, 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还存在一定的护理安全隐患, 本研究将其隐患产生原因总结如下。
血液净化中心护理安全管理中治疗环境、仪器设备性能、护理人员及患者是影响护理安全的主要因素[9]。由于血液净化中心收治的患者人数较多, 但资金有限, 机器相对较少, 同时护理人员数量并不能完全满足患者对护理工作的需求, 导致护理人员工作量过大, 其不仅要为患者进行治疗与护理, 同时还需为患者取药、缴费等[10]。同时, 血液净化中心的工作不仅要求护理人员具备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临床经验, 还应有应对急症的能力与对机器故障加以排除的能力, 而参加护理的护士工作年限较短, 并不能很好满足这一需求, 这就会出现一定的护理安全隐患[11]。同时, 血液净化中心消毒隔离制度不合理, 透析机未及时清洗消毒, 是导致患者乙肝、艾滋病等疾病传播的主要途径[12]。透析期间, 仪器设备性能是保证透析顺利完成的重要保证, 若透析期间仪器设备出现问题会影响患者透析安全, 诱发严重并发症。护理人员操作水平较低、综合素质较差, 对工作疏忽大意等会影响患者的透析, 导致不良事件的发生[13,14]。接受透析治疗的患者多合并心脑血管等严重疾病, 在透析期间心脑血管疾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提高[4], 对患者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产生一定的危害。因此在血液净化中心护理安全管理中, 应针对护理安全隐患, 采取一定的护理管理措施[15]。
采用护理安全管理措施、重视环境合理布局、加强仪器设备性能的管理和改进、制定安全应急预案、贯彻落实各项护理安全制度、定期开展护理人员培训工作、合理配置护理人员、确保护理工作资源的合理性、提高护理安全管理质量是确保医疗安全的主要措施。
本研究结果显示, 管理前护理差错事件发生率高于管理后, 提示在血液净化中心应采取针对性护理安全管理可减少护理差错事件发生率, 如加强环境、设施的改进与管理, 完善透析期间各项管理制度、加强安全管理及患者管理, 开展护士业务培训工作, 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 建立护理安全信息登记表, 定期开展研讨大会, 明确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断促进护理管理的完善, 以减少护理不安全事件的发生, 使患者能够安心接受医疗护理。本研究发现, 管理后患者对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均高于管理前, 提示管理后, 患者对护理工作与护士的认可程度均有明显提高, 这对于降低护患纠纷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 明确血液净化中心护理安全管理因素, 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安全管理措施, 能够减少护理差错事件的发生, 提高护理质量。
摘要:目的 分析血液净化中心护理安全管理因素及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2008年1月—2010年1月玉林市第三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收治的血液净化患者1190例 (管理前) ,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患者1220例 (管理后) , 对比护理管理前后安全差错发生情况、护理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管理后护理差错事件发生率低于管理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管理后患者护理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高于管理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明确血液净化中心护理安全管理因素, 采取针对性护理管理措施, 能够减少护理差错的发生, 提高护理质量。
护理实验中心 篇10
1 加强人员管理
人员管理的强化, 是实验室水平提高的重要保证, 在教师引进方面要求其具备雄厚的理论基础和良好的实践动手能力, 与临床紧密跟进, 从而保证自己的技术与知识的更新。同时要求实验室的操作严格与临床上的要求一致, 例如PICC、多头留置针以及化疗药物渗出等的危险及处理, 另外, 实验室教师要多收集临床上的失误案例, 让学生从中得到经验和教训, 给学生以前车之鉴, 杜绝前人的错误, 真正的体会到护理工作的风险, 懂得自己肩负的责任, 时刻警钟长鸣。
2 加强实验仪器、教具以及卫生耗材的管理
仪器设备、教具以及卫生耗材是实验室教学的最为主要的物质条件, 亦是实验室的综合实力的主要标志。示教室配备计算机摄像系统, 训练室配备多媒体教学系统, 另外, 每张模拟床均配备上配套的可拆卸模拟人、床头柜、洗胃机以及吸痰器等教具;训练室的储藏室存放功能各异、种类繁多的卫生耗材, 这就要求我们要有科学的使用守则及管理手段。在我们实验室实施以下措施:实验物品由专人负责, 做到与实验进度匹配;电系统常年处于工作状态, 有专门人员进行管理与维护;耗材严格杜绝浪费, 定人定量的严格管理, 培养学生珍惜器材, 爱护物品的习惯;对于学生损坏实验物品我们不提倡文献上报道[3]的赔偿制度, 因为我们认为这将会降低学生的求知欲和动手能力;关于卫生清洁方面要求分班值日, 另外每周进行一次大扫除活动, 保持实验室的整洁与美观;每一次课后均要求认真的填写试验记录单, 仔细的登记物品消耗情况和需要补充的物品;定期的清点实验室的器材, 并且及时的处理过期的物品;另外, 积极的引进临床上最先进的技术和一次性的卫生消耗器材, 从而达到基础护理室的教学和临床实践的同步。
3 护理实验室以及实验课管理及改进
护理实验室以及护理实验课的管理及改进是加强基础护理教育的重中之重, 将基础护理实验室分为两部分:示教室和训练室。在示教室中除了配备和训练室一样的仪器设备以外, 另外要配备多通道的摄像系统, 该系统由统一的电脑进行控制, 从各个视角将示教老师的操作动作进行拍摄, 以便于学生观看投影, 而且要将学生座位呈半圆形和梯状排列, 使每个学生均能够看到示教老师的每一步操作。而训练室的设计则与病房的设计相同, 作为模拟病房, 每一个房间均设6张床位, 同时配上配套操作仪器、模拟人以及实验物品, 另外要安装上配有所有基础护理实验课需要的全部软件的多媒体教学系统。每一次实验课均由示教老师首先在示教室做一次示范操作, 在此过程中示教老师要详细的将每一个动作分解, 并且讲解该动作的理论基础, 同时重点的强调基础知识和示范动作的联系。在学生管理方面, 给学生进行分组, 然后让其进入训练室练习, 且一边练习一边通过多媒体教学系统进行标准操作的观看, 在练习过程中给学生布置问题, 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练习, 对教学中的简单进行操作理论化, 而且把所学的知识和实践进行结合, 充分强化学生动手的能力, 最后达到操作的准确与熟练[4]。训练室必须常年对学生开放, 让学生会以及各班级的负责人和教研室的工作人员具体的协调安排时间。训练室开放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精力和时间安排基本操作学习的时间, 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以及操作水平的熟练与进步[3]。
通过上述的三条措施, 基础护理实验室的利用率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示教室以及训练室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 学校的资源能够充分的利用起来, 各项设备及物品常年处于使用状态, 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基础知识均得到很大的提高, 教师操作水平紧跟临床, 保持与临床一线护理工作人员同一水平。
总之, 加强基础护理实验室的建设, 不仅仅可以提高教师的基础理论水平与实践水平, 而且可以大大的提高实验课的教学效果, 从而达到使学校、学生以及教师三方均获益的效果。学生的动手、管理能以及实验操作能力的提高, 协调感和责任感等的增强, 给学生以后的护理工作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有利于学生的长期发展。
参考文献
[1]何晓明, 孙亚男, 李苏丽, 等.加强基础护理实验室建设提高实验教学效果.卫生职业教育, 2012, 30 (8) :102-103.
[2]沈健.护理实验室管理改革的思考.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8, 10 (7) :17-18.
[4]李小寒, 尚少梅.基础护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1:78-78.
中心静脉置管的术后护理 篇11
中心静脉置管因其安全迅速、成功率高、减少反复静脉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避免刺激性药物及高渗性或粘稠性液体对外周血管的损害及患者可随意活动等有点被广泛用于临床。但是术后的护理也是很关键的一步,如护理部得当,不但给患者带来痛苦,也给家庭造成经
济损失。
1局部护理
1.1嘱患者穿宽松开襟衣服,避免穿紧身或高领服装。
1.2导管要妥善、牢固固定,防止扭曲、打折、脱落等现象发生,严禁患者自行移动导管。1-3每周更换敷料2次,如果穿刺部位有血性渗出、分泌物过多及敷贴由于出汗等原因造成松开、卷曲等情况时要随时更换,更换时要严格进行局部消毒,同时观察局部皮肤有无红肿热痛等感染。
2保持管道的通畅
2.1每日输液前用5ml注射器抽吸回血并用生理盐水2~4ml冲管,再将输液器的头皮针插入肝素固定帽,用无菌纱布包裹后妥善固定。输液结束后,拔下头皮针用生理盐水2-4ml冲管再用10鈥?00u/ml的肝素生理盐水2-4ml注入硅胶管内,冲管时边推液体边退针,使管内充满肝素液体,卡住夹子,用无菌纱布将肝素帽包好、固定。
2.2如果无常规输液时可每周用上述肝素生理盐水封管1~2次以确保管道通畅。
2.3再用化疗氨基酸脂肪乳或TPN等高渗、高PH值高刺激性药物以及输血前后,都应及时冲管,以免造成导管损害及因部分药物沉淀在管道壁内而引起阻塞。
2.4如果出现输液不畅,要注意观察硅胶管是否有折曲、脱出血管外等,此时应用5ml注射器抽吸回血或变动导管的位置,不宜用力推注液体,如确定在血管内而抽吸无回血时,可用尿激酶20000加生理盐水20ml缓慢注入导管内,待栓子溶解后再输液。如意确定脱出血管外等即将导管拔出,严禁重新插入脱出体外的导管。
3防止感染
3.1穿刺部位更换敷贴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用碘伏进行局部消毒导管入口及周围皮肤,待干后用无菌敷贴固定。碘伏能逐步释碘持续灭菌,同时应用碘伏的局部皮肤有一层深棕色薄伽形成,可起到掩盖导管皮肤入口处的作用,对防止细菌从皮下隧道进入血液有肯定的疗效19。
3.2 24h更换输液器一次,输液时要常规消毒肝素帽,连接输液器后用无菌纱布包裹固定。
3.3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热或冲管后出现烦躁寒战等症状,可能为导管内感染所致,须立即抽血培养。确诊为导管内感染者,原则上应拔管,也可先用抗生素经导管给药,若感染控制住可免除拔管。
护理实验中心 篇12
一、改革教学模式, 拉近理论与实践操作的距离
中职护理学生大多都是应届毕业的初中生, 针对这些学生年龄小, 文化基础较为薄弱, 理解能力及动手能力差等特征, 我们可以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例如, 在理实一体实验室, 教师运用多媒体讲解静脉输液的理论知识, 强调重点和难点, 接着视频播放临床输液操作, 一步一步示教静脉输液的操作步骤, 然后让学生分组练习, 并从中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当堂进行课程测评。在这一过程中, 教师也可指定某一位学生按教师讲述和演示的操作顺序进行操作, 完成后由当时在场观看的学生和教师共同指出问题并进行打分。整个教学环节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 直观和抽象交错出现, 没有固定的先实后理或先理后实, 而是理中有实, 实中有理, 不仅实现了对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 充分调动和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 更改变了传统教学造成学生上理论课时不能充分理解理论知识, 而上实践课时又缺乏足够理论指导, 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弊病, 提高了学生临床操作技能水平, 为学生日后更好地适应临床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抓住操作要领, 规范学生的操作方法
在进行护理实验课教学过程中, 教师需要做好引导, 抓住实验课的要领, 保证让学生在进行实验课学习过程中, 能通过教师精心准备好的实物、模型或教师的规范示教, 对护理操作技能有一种全面直观的学习, 达到言传身教的效果。在进行示教时, 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观察自己的示范操作, 再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反复性的练习, 一定要让学生心领神会到正确的操作方法。以测体温实验教学为例, 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己测量, 然后教师再规范地重新测量, 比较数据为什么有差别, 并列举出三种测量体温过程中可能导致测量不准确的情况, 然后让学生一一实验验证, 如测腋下温度夹紧与没夹紧及夹时间长短的结果区别, 刚喝热水与喝后半小时及没喝热水前的口温区别等, 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测体温的方法。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学生思考与动手操作的积极性, 还能够让学生学会正确的操作方法, 为临床护理打好基础。
三、创设情境, 在实验教学中采用角色互换法提高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进行实验教学的过程中, 提升护生对护理技能的学习兴趣, 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教师可以通过创设一个情境, 组织学生进行护士、患者和家属的轮流扮演, 在这个过程中, 要求有问题咨询与回答的环节, 让学生带着新鲜感和兴趣进行护理技能的操作练习, 通过角色互换的方式感受不同的心理, 提高职业道德水准和沟通能力。比如, 教师可以创设一个给患者做皮试的情境, 假设护士在没有对患者进行用药史询问的情况下, 就给一个有过敏史的患者做皮试导致青霉素过敏的病例。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可引导学生表现过敏性休克的情形, 再指导扮演护士的学生实施抢救措施, 从而强调皮试问三史的重要性, 同时进行皮试操作, 包括青霉素皮试液配制, 皮内注射方法的操作等情景。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还要向学生提出几个问题:应该准备什么用物;与患者之间应该沟通哪些内容;如何配制皮试液;如何注射;当出现过敏休克时, 应该怎样进行抢救等。通过这样的教学形式, 可以有效增强学生对实验课的兴趣, 提升学生独立思考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反复练习, 督促学生的护理技能操作达标
虽然实验课教学占据了二分之一的课时, 但是对于护理学这样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来说, 练习时间是远远不够的。要想使学生熟练地掌握护理操作技能, 还需要长时间的练习。所以, 除了在教师进行实验的过程中进行练习外, 课余还应为学生开放实验室, 鼓励学生在课外针对教学内容进行分组练习、反复练习。比如, 在讲解无菌操作时, 需要学生建立起无菌观念, 但是很多护生在刚开始操作时并没有无菌的概念, 尤其是在进行注射或导尿护理操作过程中, 不难发现许多学生不太注意无菌操作的细节, 污染次数多。基于这样普遍存在的问题, 教师可以把出现的相关问题进行归纳讲解, 然后将护理技能操作的视频提供给学生进行观看, 让接受能力与操作能力较弱的学生也能通过不断的练习达到操作标准。此外, 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相互之间自行进行练习, 相互纠正问题, 真正掌握操作, 使学生的操作得心应手, 规范流畅。
五、结语
深化护理专业教学改革, 是提高学生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水平的前提。广大教师应在教学中及时总结经验, 纠正存在的问题, 并采取积极有效措施, 加大护理专业实验教学的改革力度, 通过理实一体化教学为社会培养大批技能型人才。
摘要:护理实验教学是中职护理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通过实验教学可以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护理操作技能。但从整体上看, 当前的护理实验教学尚有一些不足之处, 要想真正提高护生的护理操作技能水平,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就必须进行课程改革。本文将对此进行探究, 希望能为广大同仁的教学提供借鉴。
关键词:中职护理,实验教学,操作技能
参考文献
[1]庄前玲.护理操作技能考核中学生紧张心理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 2007 (14) .
【护理实验中心】推荐阅读:
护理基础实验10-16
基础护理实验考核06-09
开放护理实验室07-13
临床护理学实验指导10-20
《护理技术》实验课论文01-19
儿科护理学实验操作07-15
基础护理实验课的改进08-05
老年护理学实验大纲文档12-06
实验室教学护理学论文05-11
基础护理学实验课教学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