煎煮效果

2024-07-07

煎煮效果(通用7篇)

煎煮效果 篇1

中药汤剂是我国中医辨证施治的重要基础, 位居我国传统中药剂型的首位, 其质量好坏也直接影响着临床药物的治疗效果[1]。通常, 中药煎煮的质量控制集中于加水量、浸泡时间、煎煮时间、火候及煎煮次数等方面, 在实际操作中均可采取规范的操作模式, 而忽略了中药饮片的切制规格。但由于饮片切制规格不规范导致的煎煮质量差问题, 难以通过操作进行改善。本研究统计分析某院2011年7月-2014年7月的中药煎煮记录, 总结煎药过程中不能或难以煎煮透心的饮片品种, 参照标准分析其原因, 以供临床借鉴。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参照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09年颁布的《医疗机构中药煎药管理规范》[2], 对中药煎煮质量进行严格控制。抽查我院2011年7月-2014年7月的中药煎煮记录, 抽查结果显示大部分中药饮片不能或难以煎煮透心, 是影响中药煎煮质量的关键因素。上述品种饮片切制工艺参照2010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3]进行分析,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药材, 将未煮透的干心部分进行称重, 计算干心比例, 测定完全透心所需时间。

1.2 检查方法

将浙贝母、干姜、山药、天花粉、白芷、粉葛、土茯苓、法半夏以及茯神等九种难煎煮透饮片的切制工艺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要求进行比较, 并测定常规煎煮干心比例和煮透所需时间。

2 结果

浙贝母、干姜、山药、天花粉、白芷及粉葛等药材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切制要求, 但难以煎煮透, 浙贝母、干姜的干心比例高达40%;土茯苓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切制要求, 干心比例>16%;法半夏和茯神没有明确切制要求, 但煎煮后仍存在干心, 干心比例为25%。除白芷外, 其他药材煎煮透心时间均在2.5h以上, 与常规煎煮时间 (30min) 有明显差距。具体见表1。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 含淀粉成分较多的药材不易煎煮透心, 如浙贝母、山药、粉葛及法半夏等。笔者建议, 在切制该类中药饮片时切制规格应控制为薄片, 并适当延长浸泡时间, 若药材切制规格为厚片或整体入药时, 可将其捣碎后进行煎煮。实验证明, 捣碎后煎煮可明显降低或消除浙贝母等药材干心比例, 煎出物含量提高60%以上[4]。对于种子果实类中药材, 如砂仁、白豆蔻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临方炮制常用方法为捣碎, 主要作用为防止挥发性较高成分在储存过程中有效成分的丢失, 保证药物的治疗效果。同时富含脂肪油药材, 如火麻仁、大枣等, 在捣碎后放置过久, 易导致油溢味、变质等现象。细小根茎类药材, 如黄连、生半夏、法半夏等, 经加工切片或捣碎后贮存不会导致有效成分挥发、变质, 可确保煎煮效果, 保证临床用药治疗效果, 同时也减轻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

综上所述, 中药饮片的切制规格对中药煎煮质量有着关键性的作用, 直接决定药物临床疗效, 是影响中药煎煮质量的关键因素。中药材切制操作时, 要严格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最新中药饮片切制规格进行操作, 充分煎出药材的有效成分, 保证药物的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钟燕珠, 雷旭, 区炳雄, 林华.中药饮片切制规格对煎煮效果的影响[J].现代医院, 2014 (7) :66-67.

[2]余香, 龚千锋, 朱龙涛, 等.中药传统饮片片型的研究现状与发展[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1, 23 (1) :88-90.

[3]陈缤, 王丽娜, 贾天柱.中药饮片的历史沿革研究[J].中医杂志, 2013 (8) :640-643.

[4]陈杏.中药饮片质量对药效的影响与药剂学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 2013 (13) :306-307.

煎煮效果 篇2

关键词:密闭煎药机与传统砂锅,白术,薄层色谱法

白术饮片为菊科植物白术 (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 的干燥根茎的加工品, 具有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的功效, 中医临床应用非常普遍, 结合当前不少医院引用密闭煎药机取代传统砂锅煎煮中药的现状, 因此, 有必要了解密闭煎药机煎煮中药的效果是否达到临床辨证施药的要求[1,3]。有报导[4]白术的主要活性成分挥发油 (白术内酯III) 含量极低, 且易在高温下破坏, 白术煎煮方法是否得当, 会影响白术有效成分的含量, 继而影响临床辨证施药的效果。基于白术挥发油的特殊性, 本文选用白术作为试验对象, 利用薄层色谱法比较两种不同方法煎煮白术有效成分的效果, 旨在验证密闭煎药机与传统砂锅煎煮中药白术汤剂的质量, 探索密闭煎药机高温及加水量是否影响整体汤剂质量的因素, 为中药汤剂制备工艺的改革提供参考。

1材料

为避免市售产品因熏蒸硫磺影响试验因素, 试验白术原料自购韶关医药公司, 并经韶关市药品检验所鉴定为正品后由我院中药加工场依据中药炮制规范严格加工。将加工合格的白术饮片称取3份, 2份各250 g密封备用, 1份称取100 g粉碎过1、2号筛混匀后密封备用。薄层板用硅胶G (青岛海洋化工厂) 、乙醚、乙醇、石油醚、乙酸乙酯、香草醛、均为分析纯 (上海化学试剂公司)

2方法与结果

2.1 薄层板的制备 称取硅胶G25 g, 加入75 ml水调匀后倒入涂布板中制板, 晾干, 110℃活化30 min, 放置干燥器中备用。

2.2 对照品样品的制备 称取白术粉末5 g, 加入乙醚40 ml, 置55℃~65℃水浴中回流60 min, 过滤, 滤液挥干, 残渣加2 ml乙酸乙酯溶解, 制得白术对照品样品。

2.3 试验品样品的制备

2.3.1 密闭煎药机煎煮白术样品的制备 取一份备用白术饮片250 g (密闭煎药机容量过大) , 加水750 ml (过药面2~3 cm标定) , 浸泡30 min 后置密闭煎药机 (北京东华源13/3系列) 加热10 min, 当温度达到 100℃、压力0.1 mpa后继续保持15 min后断开电源, 待温度及压力降至安全条件下放出药液, 量取药液得700 ml白术提取液。提取液过滤后浓缩至每毫升相当于原药材1 g, 加乙醇调节至浓缩液含醇量药48%~50%左右, 静置, 过滤, 滤液加乙醚 (萃取两次) , 取乙醚液10 ml挥干, 残渣加乙酸乙酯1 ml使之溶解, 得试验样品A。

2.3.2 传统砂锅样品的制备 取另一份备用白术饮片250 g 同样加水750 ml, 浸泡30 min, 至直火炉中武火加热5 min, 沸后改用文火加热25 min, 得煎煮液200 ml, 加水250 ml复煎15 min, 得煎液100 ml。过滤, 合并煎液, 浓缩至每ml相当于原药材1 g, 加乙醇调节至含醇量约50%, 静置, 过滤, 滤液加乙醚 (50, 40 ml) 萃取两次, 取乙醚10 ml挥干, 残渣加乙酸乙酯溶解, 得试验品B。

2.4 实验结果

2.4.1 两种煎煮液外表效果对比, 见表1。

1.对照品 2.试验品A 3.试验品B.桃红色 (苍术酮) ;紫色 (挥发油)

2.4.2 薄层色谱法实验[5] 分别吸取对照品、试验品A、B溶液各1ul, 用微升定量注射器点于硅胶板距低线2 cm、间隔距离约2.5 cm的同一线上, 以石油醚 (60℃~90℃) -乙酸乙酯 (50 ∶ 1) 为展开剂, 预饱和20 min后上行展开10 cm, 取出晾干。喷以10%香草醛硫酸溶液, 热风吹至斑点显色清晰, 结果见图1。

3讨论

白术主要成分为挥发油, 而白术的挥发油仅含约1.4%左右, 在传统的煎煮工艺理论中, 为最大限度的保留具有生理活性的挥发油成分常常要求此类药物后下, 查阅中药相关文献, 少见有白术后下的用药指导, 传统砂锅煎煮白术, 无疑会使含量极少的挥发油损失殆尽。密闭煎药机由于整个煎煮过程都在密封状态下进行, 能够最大限度的减少挥发性成分的走失, 实验结果符合设计要求。

相对对照品的提取工艺, 无论是密闭煎药机还是传统砂锅, 水煮法煎煮白术, 其所得的主要成分都不是很理想。白术的现代药理研究[6]认为, 白术主要有效成分在挥发油, 古人可能也早以意识到“此种物质”, 因此利用麦麸炒制白术而补脾, 目的是尽可能地使麦麸吸收白术挥发油而减少白术挥发油在煎煮过程中损失, 与现代药理对白术挥发油的药理研究相吻合。有人认为麦麸炒制白术的目的是去除挥发油, 到底何家之说为正, 需要做成分与药理的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金仁达.中药煎药机对中药有效成分溶出的研究.基层中药杂志, 1999, 13 (2) :41.

[2]梁卫青, 郑军献, 浦锦宝, 等.煎药机煎药与传统方法煎药煎出率的比较.浙江中医杂志, 2005, 9:404.

[3]刘林娜.常压与高压煎药机制备汤剂的质量对比研究.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04, 11 (9) :800.

[4]李伟.白术的有效物质及质量研究.《南京中医药大学》2001年博士论文.

[5]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 Ⅰ部.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68.

汤剂煎煮的影响因素 篇3

关键词:汤剂,煎煮,影响因素

汤剂是药剂学浸出制剂的一种。它是指将药材饮片或粗末加水煎煮, 去渣取汁的一种液体剂型。伴随医药科学的日新月异, 已有很多中药新剂型产生, 虽然如此, 汤剂仍在中医治疗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汤剂适应中医辨证施治, 可随症加减处方, 并且制作简单, 易吸收并可发挥多种药物成分的综合疗效。对于成分尚不明确的动植物药, 汤剂是非常适用的剂型。我们将汤剂煎煮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加以论述。

1 药材的选择

汤剂所用药材质量直接影响汤剂的药效, 所以必须控制药材的质量。药材的产地、采制、保存条件、保存时间等都对药材质量影响很大。如五味子有南北之分, 李时珍谓“南产者色红, 北产者色黑, 入滋补药, 必用北产者乃良”。麻黄主要成分是生物碱, 春天采集生物碱含量很低, 夏秋则含量较高。近年来由于环境污染的加重, 绿色中药材也日益受到重视。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已成功地生产出绿色山楂, 并形成规模生产。此外药材的厚薄粗细与汤剂的质量关系密切。古人强调薄片、短节。实践证明中药煎出率比较, 薄片高于厚片, 组织坚密的应切薄片, 质地松软, 结构疏松的应切厚片。以扩散定律而论, 药材薄片与水的接触面积大, 渗透速度快, 浸出浓度就高。实验证明半量颗粒药材可达饮片总量的浸出率。药物作用的基础是药物所含的有效成分, 所以汤剂制备前要合理选择药材。

2 水, 加水量

汤剂是中药材加水煎煮而得, 水是溶解性能极好的溶剂。汤剂制备中水的选择要以矿质和其他杂质少为宜。目前饮用自来水就基本符合要求, 如能用离子水、蒸馏水则更好。汤剂煎煮时加水量不当会影响汤剂的质量。加水量过少, 溶液很快变稠, 不利于有效成分溶出;加水量过多, 虽对溶出成分有利, 但大量的汤液不利于病人服用。汤剂煎煮时水量的多少要根据各类药材的具体情况来确定。各类药材的组织情况不同, 吸水系数不同, 加水量也就不同, 通常药材的吸水量大, 加水量就要相应增加。

3 煎煮温度与时间

根据浸出原理, 温度高, 煎煮时间长有利于有效成分的煎出。但煎药的温度不可过高。温度过高引起药物成分的改变, 引起药物的分解或破坏, 甚至产生毒性, 危害健康。过高的温度使药材组织膨胀, 特别是含淀粉的药材, 一旦形成稠羹药汁将无法滤出。古人云“武火急煎, 文火缓煎”, 先用高温煮沸, 然后保持微沸煎煮, 要控制煎煮的火候, 不要使温度过高。煎煮的时间也不是越长越好的。当溶液浓度达到溶质平衡时, 延长煎煮时间也不能提高煎出率。一般主张第一煎30~50min, 第二煎25~30min即可。还应指出, 煎药前一般药物应先用冷水浸泡20min, 以便药物与水充分浸润, 避免突然受热, 使药材中蛋白凝固, 淀粉糊化, 影响药物成分的渗出。

4 煎煮次数

汤剂煎煮次数的说法不一, 常用的有一日三煎三服, 一日五煎五服, 也有一日两煎分别服用的。按药物浸出原理, 药物煎煮一次, 由于浓度差和溶液平衡的关系, 不论煎煮时间多长, 也不能将有效成分全部浸出。据试验研究证明, 第一次煎煮, 有效成分煎出率30%, 第二次煎煮, 有效成分煎出率40%~50%, 两次煎煮可收的70%~80%, 而第三煎、第四煎只有20%~30%。所以我们认为煎煮两到三次比较适宜。煎煮前中药材应先浸泡, 使药材软化, 有效成分容易浸出。

5 搅拌与挤压药渣

煎药过程中, 搅拌是必不可少的。药材表面并不光滑, 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 药材表面会形成一层厚厚的气膜, 不利于药物的浸润。搅拌可以打破这层气膜, 使溶剂顺利靠近溶质。煎药时, 底部药液浓度逐渐增高, 很快达到了溶解平衡, 搅拌使上下溶媒置换, 有利于药液的浸出。药材经煎煮后, 组

织膨胀, 细胞间隙内充满了浸出溶液, 如不加以挤压, 必然造成有效成分的损失。

6 某些药物的特殊要求

对质地坚硬、有效成分不宜煎出的矿物类、贝壳类、矿石类、角甲类药物可以先煎30~60min。如寒水石、紫石英、石决明、石膏、牡蛎、珍珠母、海蛤壳、龟板、鳖甲、穿山甲、水牛角等。有些植物药, 如天竹黄、藏青果、火麻仁等只有先煎才有效。石斛含内酯类生物碱, 只有久煎的水解产物才起作用。

气味芳香, 含挥发油多的中药, 如薄荷、藿香、青蒿、细辛等均应后下。实验证明煎煮

1 5 min后, 挥发油损失一半, 煎煮30min后挥发油几乎全部损失。

一般, 含挥发油的中药在中药汤剂煎好前5~10min入煎即可。有些药物煎煮时间过长, 有效成分会被水解破坏, 煎煮时需要后下, 如钩藤、杏仁、大黄、番泻叶等。

有些颗粒细小的药物疏水性较强常浮于水面, 煎煮时应用纱布包好再与其他药物同煎。如花粉类中药松花粉、蒲黄, 细小种籽果实类中药苏子、菟丝子等。车前子之类含淀粉、粘液质较多的中药, 煎煮过程中易粘糊锅底焦化, 故需包煎。附绒毛的中药, 混入汤液中刺激咽喉, 引起咳嗽, 采用包煎的方法可避免绒毛脱落。如旋覆花。

还有些中药需烊化或另煎, 具体的情况需根据处方具体对待。

汤剂作为一种古老的中药剂型以它不可取代的优点至今仍被广泛应用。而汤剂制备的过程中影响因素很多, 加之各地习惯不同, 煎煮方法也各不相同。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 对汤剂制备也提出了一些新要求。如何煎药能使操作简便、省时、省力, 提高功效, 确保质量, 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毕殿洲等.药剂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1]毕殿洲等.药剂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

[2]宿光瑞等.中草药通讯, 1979 (10) .[2]宿光瑞等.中草药通讯, 1979 (10) .

[3]潘贤, 陈宪亮, 王士召.药品质量监督与药品管理全书[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1999.[3]潘贤, 陈宪亮, 王士召.药品质量监督与药品管理全书[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1999.

[4]常敏毅, 中草药通讯, 1977 (5) .[4]常敏毅, 中草药通讯, 1977 (5) .

如何正确的煎煮中药 篇4

1 煎煮器具

尽量使用砂锅, 因为砂锅具有导热均匀, 化学性质稳定, 不会与药物成分发生化学反应, 并有保暖的特点, 这也是自古沿用至今的原因之一。也可使用搪瓷锅, 不锈钢锅和玻璃煎器具有抗酸耐碱的性能, 不易与中药成分发生反应, 大量制备时多选用。不能使用铜、铁、铝等器具, 因为铜铁类性质较为活跃, 易与中药成分发生反应, 影响疗效, 如铁锅煎药会生成一种不溶于水的鞣酸铁, 使药液变黑变绿, 药味又涩又腥, 使药物性味发生变化, 甚至产生毒性, 危害生命。铝锅虽传热快, 化学性质稳定, 但铝锅不耐强酸强碱, 对酸碱性不很强的药物可以选用, 但不是理想的煎药用具。

2 煎药用水

一般可用泉水、河水、井水及自来水, 煎药用水必须澄清、洁净、无异味、含矿物质及杂质少。目前因井水及河水都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故推荐使用自来水。加水量应淹过药面3~5cm, 质地坚硬、粘稠或需久煎的药物, 加水量可比一般药物略多;质地疏松、有效成分易挥发、煎煮时间较短的药物, 则液面淹没药物即可。加水量的多少直接影响汤剂的质量, 药多水少, 有效成分溶出不完全, 有效成分可因局部高热而被破坏;药少水多, 虽然有可能增加有效成分的溶出, 但汤液过多, 不适宜患者服用。

3 煎前浸泡

宜用冷水漫泡, 因为草药干燥时, 水分被蒸发, 细胞壁及导管皱缩, 细胞液干枯, 其中的物质以结晶或无定形沉淀存在于细胞内, 煎前浸泡可以使细胞重新胀满, 当水分浸入时, 细胞可膨胀破裂, 使大量有效成分释放出来。一般药物可浸泡30~60min, 花、叶、茎类药材为主可浸泡20~30min, 根、果实、种子为主的药可浸泡1h。夏天气温高, 浸泡时间不宜过长, 以免腐败变质。忌用沸水、高温水浸泡药物。中药煎前浸泡既有利于有效成分的充分溶出, 又可缩短煎药时间, 避免因煎煮时间过长, 导致有效成分耗损。

4 煎煮火候及时间

火候指火力大小与火势急慢 (大火、急火称武火, 小火、慢火为文火) 。一般未沸前用武火, 沸后用文火保持微沸状态, 以免药汁溢出或过快熬干, 减慢水份蒸发, 有利于有效成分溶出。至于火候和时间的控制, 应根据药物的性质和质地。一般药物第一煎煮沸后20~30min, 第二煎煮沸后15~25min。解表药及芳香类药物, 一般用武火迅速煮沸, 改用文火维持10~15min, 第二煎沸后5~10min, 久煮可致香气挥发, 药性损失;而滋补药则在煮沸后, 用文火维持40~60min, 第二煎沸后30~40min, 使有效成分充分溶出。

5 煎煮次数

一般来说, 一剂药可煎3次, 最少应煎2次。

6 滤取药液

成人量200~300mL/次, 儿童50~150mL/次。药液滤出后, 应将药渣放入双层纱布中包好, 稍凉后加压取药渣所吸附的药液, 实验表明, 绞渣取液, 可得到约相当于原方剂量的1/3。

7 特殊煎药方法

在处方中有些药材性质特殊, 不能与方中其它药物同煎, 应加以区分。

7.1 先煎

贝壳、化石以及多数矿物药, 如牡蛎、生石膏等, 因其质地坚硬, 有效成分不易煎出, 应先煎30min, 再放入其他药同煎;另外还有一些中药毒性较大, 如川乌、附子等也应先煎, 以减少其毒性, 保证用药安全。

7.2 后下

花、叶类以及部分根茎类药因有效成分煎煮时容易挥散或破坏, 如薄荷、大黄、等, 通常应在汤剂煎好前5~10min加入。

7.3 包煎

将药用纱布包起来再和其他药同煎。需要包煎的主要有三类药物, 一是细小种子类, 如车前子、葶苈子等, 因含有粘液质, 遇水可变黏, 加热易糊锅。二是有些药物呈粉状, 如蒲黄、海金沙等, 煎时容易溢出或沉淀。三是有些药物有绒毛, 如旋覆花、枇杷叶等, 如不包煎, 煎煮后不易滤除, 服后会刺激咽喉, 引起咳嗽、呕吐等副作用。

7.4 另煎

一些名贵中药如人参、鹿茸等宜单煎或研细冲服, 否则易造成浪费。

7.5 烊化

胶质药物如鹿角胶、阿胶等, 要放入容器内隔水炖化, 或加少量水煮化, 再兑入其他药物同服。

7.6 冲服

不宜煎煮的药物如芒硝, 液态药物如竹沥等, 宜用开水冲服或与其他药液混合即可。

8 服药时间及方法

一般情况下, 汤药多温服, 每日一剂, 早晚各一次。滋补药宜饭前半小时服, 以利消化吸收;胃肠道疾病宜饭前服, 因饭前胃中空虚, 药物能较快进入小肠保持较高浓度;清热药及对胃肠有刺激作用的药物宜饭后半小时服用, 饭后胃中存有较多食物, 可减少药物的刺激;疟疾患者, 在发病前2h服;健胃消食药宜饭后服, 使药物与食物充分混合, 最大发挥药效;驱虫药及泻下药宜空腹服, 因空腹时胃及十二指肠均无食物, 服药后可避免药物与食物混合, 能迅速入肠;安神类中药宜睡前服。

9 讨论

药剂人员在发药时应细致耐心地告诉患者如何煎中药以及注意事项, 保证患者安全、有效的煎煮中药。

摘要:目的 正确煎煮中药。方法 从煎煮器具、煎药用水、火候、浸泡、入药方法等方面加以浅述。结果 在临床上必须运用正确的煎煮方法, 才能保证中药的疗效。结论 煎煮中药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关键词:正确方法,煎煮,中药

参考文献

[1]王抒.汤剂正确煎服法对中药疗效的影响[J].吉林中药学, 2007, 27 (12) :54.

[2]徐央丽.中药煎煮基本原则及操作规范[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7, 31 (5) :624-625.

如何正确煎煮中药汤剂 篇5

中药汤剂是中医临床常用剂型, 接受和使用这种剂型的患者也越来越多, 但并不是所有的患者甚至司药人员能掌握正确的煎煮方法。为使药物更好地发挥疗效, 必须掌握正确的煎药方法。历代医家对汤剂的煎法都很重视, 如清朝著名医学家徐灵胎在《医学源流论》说:“煎药之法, 最宜深讲, 药之效不效, 全在乎此。”由此可见掌握正确煎药方法的重要性。正确煎煮中药一定要兼顾以下几个方面。

1煎药用具

以砂锅为首选, 价廉且不易发生化学变化。也可用搪瓷锅或不锈钢锅, 但忌用铁锅、铝锅等。因为有些药物用铁锅、铝锅等煎煮会产生沉淀, 降低溶解度, 甚至会引起化学变化, 产生不良反应[1]。

2煎药用水

2.1 水质

除特殊规定用水外, 一般以水质纯净为原则, 如自来水、蒸馏水或甜井水。

2.2 水量

煎药用水量视药量而定, 以漫过药物一寸左右 (2~5cm) 为宜, 煎出的药汁应有150~200ml。水过多会延长煎煮时间, 水少了则有效成分不易煎煮出来。

3煎药火候

一般情况火候应先武后文。药汤未沸时用武火 (大火) , 沸后改用文火 (小火) 。如遇以下几类药物, 则煎煮火候须特殊处理:解表药、清热药、芳香类药物宜武火急煎, 以免药性挥发, 降低药效。味厚滋补类药物宜文火久煎, 以使药效尽出。毒性药物 (乌头、附子等) 也宜文火久煎, 以减低毒性。注意如药物煎糊应弃去, 切勿加水再煎[1]。

4煎药方法

用冷水浸过药面, 泡透后 (约半小时) 再煎煮, 这样有利于有效成分的煎出。种子、果实类药物浸泡时间稍长些;冬季浸泡时间也要稍长些。一般中药煎2次 (特殊情况遵医嘱) , 头煎沸后再煎20min;二煎沸后再煎15min。注意:煎药是不宜频频打开锅盖, 以尽量防止气味走失, 降低药效[1]。有些药物因性味质地不同, 煎煮的方法也不同, 主要有以下几种特殊方法:

4.1 先煎

象介壳类、矿石类这些药物因质地坚硬, 有效成分难以煎出, 应该打碎先煎, 待煮沸10~20min后再下其他药物。这类药物有:石斛、生代赭石、生龟甲、生鳖甲、生瓦楞子、生石决明、生牡蛎、生龙齿、生石膏、生磁石、生禹粮石等[2]。

4.2 后下

凡是气味芳香借挥发油取效的药物, 宜在一般药物煎好前4~5min时加入, 以防止有效成分走散。这类药物有:生大黄、徐长卿、白豆蔻、砂仁、薄荷、肉桂、鱼腥草、钩藤等[2]。

4.3 包煎

对花粉、细小种子及研末的矿石类药物, 宜用纱布或其他薄布将药包好, 再放入锅内煎煮, 避免煎后药液浑浊, 并可减少对咽喉和消化道的不良刺激。需包煎的药物有车前子、葶苈子、旋复花、蒲黄、枇杷叶、夜明砂、滑石粉、赤石脂等[2]。

4.4 烊化 (溶化)

凡属胶质、黏性大且易溶化的药物, 服用时兑入药液中搅匀化开或单独加温溶化 (隔水蒸) 再兑入药液内搅匀。主要是防止一起煎煮时黏锅煮焦, 黏附其他药物, 影响药效。此类药物有阿胶、鹿角胶、龟甲胶、芒硝等。

4.5 冲服

对贵重药物或不耐高温而又难溶于水的药物, 需研末用汤液或开水冲服。此类药物有三七、琥珀等。

4.6 另煎或另炖

某些贵重药物把它切成小薄片, 放入加盖盅内, 隔水炖2~3h, 服用时再兑入药液内。此操作是为保存其有效成分, 减少同煎时被其他药物吸收。此类药物有人参、西洋参、鹿茸等。

4.7 磨汁

某些贵重或质地坚实的药物, 如羚羊角、犀角、沉香等, 可用水磨汁或锉成细粉调服。

4.8 泡服

有效成分易溶于水或久煎易破坏药物疗效的, 加盖浸泡后再服用。如胖大海、番泻叶等[1]。

综上所述, 如汤剂中所用的中药材质量符合要求, 又掌握了以上的正确煎煮方法, 有效成分能充分煎出, 则中药汤剂疗效一定能得到保障。

参考文献

[1]李铁男.中药方剂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16-18.

掌握中药汤剂的科学煎煮方法 篇6

1 煎煮器具

古人认为:银器瓦罐最好, 铜铁器忌用。现代多首选瓦罐、砂锅, 其次可用搪瓷锅、不锈钢锅, 不能够用铁锅、铝锅、铜锅。砂锅类器具多用白泥 (或黄泥) 等硅酸盐类物质经塑形后高温烧制而成, 主含二氧化硅, 性质稳定且导热均匀, 形态多样, 能够较好的满足中药汤剂的煎煮要求, 若选用搪瓷锅或不锈钢锅, 其釉层或不锈钢表层所含有的活性金属元素, 很可能在长时间煎煮过程中与中药中的某些成分起化学反应。中药煎煮忌用铁、铝、钢锅, 这是由于这些金属制成的器皿, 在加热后容易在其表面形成氧化膜, 这层氧化膜极易与药液中的化学成分发生化学反应, 轻则降低药物效能, 重则产生有害人体的新物质。

2 煎煮用水

古人对煎药用水的要求多而复杂, 比如用无根水 (雨水) 、冰融水、山泉水、雪水、露珠水等, 现在一般认为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饮用水即可, 加水量的多少至今没有一个完整的研究资料, 一般以浸泡后高出药面2~3cm为宜, 若为感冒类汤剂, 药物多含挥发性成分, 质地疏松且不宜久煎, 加水量需适当减少, 若为滋补类汤剂, 质地坚硬或粘稠难溶者, 需久煎, 加水量可适当增加。

3 浸泡时间

中药适当浸泡湿润有利于有效成分煎出, 这是因为中药大多为干品, 煎煮前将水加入到药中, 使水分子渗透到细胞内, 细胞中的可溶性成分才能够溶解, 这时候再加热, 则能够使细胞膨胀破裂, 将大量成份溶解出来, 特别对于一些动物类药材, 如果不提前浸泡, 很难将细胞内的成分煎出, 提前浸泡时间一般为30~60min, 浸泡水温以20~30℃为宜, 质硬药材, 动物类药材浸泡时间宜延长。

4 煎煮用火和用时

中医煎药, 强调用火与用时的恰当结合, 所谓用火, 即使用火的质地, 火有大有小, 有急有慢, 有紧有散。古人注重根据汤头的性质选择用火和用时, 如《本草纲目》, “火用陈芦, 枯竹, 取其不强……桴炭取其力慢、栎炭取其力紧, 温养用糠及马屎, 牛屎者, 取其缓而能使药力匀遍也”, 时至今日, 仍用文火、武火来说明用火的大小急慢, 所谓用时, 古人认为“药, 有可以久煮者, 有不可久煮者”, 一般煎煮用时根据方剂不同而有所区别, 滋补类药, 头煎应为40~50min, 二煎、三煎均可用时30~40min;芳香化湿、行气、解表类药, 头煎应为10~15min, 二煎用时5~10min;一般药物, 头煎用时应为15~20min, 二煎用时10~15min。古人强调用火与用时的适当结合, 《本草纲目》:“先武后文, 如法服用, 未有不效者”, “若发汗药。必用紧火, 温服。攻下药, 亦用紧火煎熟, 下硝黄再煎, 温服。补中药, 宜慢火, 温服, 阴寒急病, 亦宜紧火急煎服之”。现代研究也证明, 芳香类药多含挥发油, 宜用武火快煎, 使挥发性成分溶出即可, 如果用文火慢煎, 时间太长, 则药中挥发性成分损失过多。滋补类药, 多含蛋白质, 多肽, 粘液质类大分子成分, 不易溶出, 升温过快又容易产生“糊化”现象, 不利于有效成分溶出。

5 药液的煎出量

从理论上讲, 中药汤剂是一个多组分, 多形式的溶液系统, 包括真溶液, 胶体溶液, 混悬溶液等, 在相同情况下, 各组分之间的比例相对恒定, 各组分含量的和相对恒定, 中药煎煮过程实际上就是药物所含成分不断溶散与吸附的过程, 若增加或者减少煎出液药量, 必然导致煎出液各组分之间的比例变化和所含成分总量的变化, 所以一般认为, 中药汤剂煎出量以500~600m L/剂为宜, 儿童酌减。现在有些药店采用中药煎药机煎药, 首先煎出过多药液, 然后再将煎出液浓缩至600m L, 笔者认为, 该方法过分强调煎出率, 忽视了中药汤剂系统内部各组分比例协调, 是否可行值得研究。

6 特殊煎法

为了充分发挥药效, 常对汤剂内某些药物采取先煎、后下、布包、另煎、烊化、冲服泡服等方法。

(1) 先煎:即先提前煎煮10~30min, 如磁石、石膏、紫石英、代赭石、龙骨、牡蛎、龟板等矿石、贝壳、动物角甲类药物, 困其质重难煎, 应打碎先煮数沸, 然后再入他药。川乌、草乌、生半夏、生附子等有毒药物, 则应先煮数小时, 以减低其毒性。

(2) 后下:即在一般药物将要煎好时再下, 只煎5~10min, 不宜久煎, 以防止有效成分逸散, 如薄荷、霍香、白寇、砂仁等气轻力薄的芳香药物以及大黄、钩藤等。

(3) 包煎:即将粉末、带毛或过于细小的药物用纱布将其包好, 再入锅内煎者, 以防煎后药液混浊或服药时刺激咽喉, 如青黛、赤石脂、旋复花、车前子等。

(4) 另煎:某些贵重药如人参、为使充分发挥药效, 并防止被它药吸附, 常另煎服用。

(5) 烊化:又称溶化, 一些久煎易粘锅煮焦, 且易附着他药而影响他药有效成分溶解的药物, 如阿胶、鹿角胶之类, 用时应在他药煎好后置于药液中溶解。

(6) 冲服:散剂、丹剂、汁液, 如三七末、琥珀末、珍珠粉、牛黄粉、竹沥等可以不煎, 用药液冲服。

浅谈中药汤剂的煎煮和服用 篇7

1 煎药方法

1.1 煎煮用具

沙锅、砂罐首选, 其次为白色搪瓷器皿或不锈钢锅。忌用铁、铜、铝等器具。

1.2 煎药用水

家庭煎药用水以凉开水为佳[1]。

1.3 煎前浸泡

1.3.1 不可用水洗中药

(1) 含有水溶性生物碱类、甙类、糖类、水溶性色素成分、易溶性无机成分的药物。 (2) 炮制过程中加入了土、麦麸、食醋、酒、蜂蜜、姜汁等辅料的药物。 (3) 被捣成粗粉使用的药物。

1.3.2 不可用开水浸泡中药

饮片中的蛋白质遇热凝固, 影响药效。

1.3.3 加水量

液面淹没过饮片约2cm。

1.3.4 浸泡时间

一般药物浸泡20~30min, 果实、种子为主的浸泡1h。

1.4 煎煮火候及时间

先武火后文火。解表药及其他芳香性药物用武火迅速煮沸, 改用文火维持10~12min左右即可。矿物类、骨角类、贝壳类及补益类药, 要文火久煎。一般的汤剂头煎20~30min, 二煎15~25min;解表剂时间酌情减少, 滋补剂时间酌情延长。煎煮时间应以汤剂沸腾时算起。

1.5 榨渣取汁

汤剂煎好后应立即滤出, 尤其是不宜久煎的药物。

1.6 煎煮次数

一剂药最好煎煮两次到三次, 煎煮液的总量控制在300~400ml。

1.7 入药方法

1.7.1 先煎

贝壳类、矿石类药物 (龟版、鳖甲等) 和不良反应大的药, 应打碎先煎30min左右。

1.7.2 后下

主要有三类: (1) 含挥发性成分气味芳香的药物, 如薄荷、豆蔻等。 (2) 有效成分易水解变化的药物, 如番泻叶。 (3) 久煎后有效成分易被破坏的药物, 如:苦杏仁、钩藤等。大黄只有在取其泻下作用时才需要后下。

1.7.3 包煎

细小种子类、孢子及粉末状的矿石类, 如:蒲黄、海金沙等。入药时宜用纱布包裹扎好口后入煎。

1.7.4 另煎或另炖

某些贵重药物, 如人参、西洋参、鹿茸等应切成小块, 放入加盖盅内隔水炖2~3h[2]。

1.7.5 烊化

胶类药物如阿胶、鹿角胶等可单独加水小火炖溶。

1.7.6 冲服

对贵重或不耐高热而又难溶于水的药物, 如三七、琥珀等;入水即化的药物, 如芒硝;汁液性的药物, 如竹沥。宜用煎好的其他药液或开水冲服。

1.7.7 磨汁

某些贵重或质地坚实的药物, 如羚羊角、犀牛角可用水磨汁或锉成细粉调服。

1.7.8 煎汤代水

质地疏松、体积大、吸水量大的药物, 如竹茹、丝瓜络等。

2 服药方法

2.1 服药时间

根据病情需要及药物特性因人制宜。

2.1.1 空腹服

如滋补类药、驱虫药, 峻下逐水药宜晨起空腹时服。

2.1.2 饭前服

治疗胃肠道疾病、腰以下疾病的药物均宜饭前30min服。

2.1.3 饭后服

对胃肠道有刺激性的药、治疗胃脘以上病症的药和不良反应较大的药物均宜饭后15~30min服。

2.1.4 睡前服

安神药和缓下剂宜在睡前30min~1h服。

2.1.5 特殊时间服

截疟药应在疟疾发作前两小时服。鸡鸣散应在天明前空腹冷服。急性病则不拘时服昼夜频服。

2.2 服药次数及剂量

一般疾病均采用1剂/d, 每剂分2次或3次服用。重病急病者可每隔4h左右服1次。发汗药、泻下药一般以得汗、汗下为度。呕吐病人宜小量频服, 或服药前以生姜片擦舌。汤剂的服用量一般为150~200ml, 老人、小儿酌情减量。

2.3 服药温度

治寒证用热药时宜热服, 辛温解表药用于外感风寒表实证时宜热服。治热病用寒药时可凉服;如热在其他脏腑患者不欲冷饮以温服为宜。治疗真热假寒证时宜寒药热用, 治疗真寒假热证时宜热药寒用。

2.4 服药禁忌

服药期间应忌食油腻、辛辣、生冷、腥膻等物。服安神药时忌饮咖啡、浓茶、酒等;服温补药宜少饮茶、食萝卜;服治疗外科疮疡、皮肤病的药物, 宜忌食辛辣刺激性及腥膻发物;水肿患者宜忌食含盐高的食物;消渴病忌糖。

中药汤剂是应用最广泛、疗效最可靠的剂型, 目前仍是中医用药的主要形式, 必须重视汤剂的煎煮和服用, 才能发挥中医药的特色, 更好地服务于临床。

参考文献

[1]陈春梅, 李勇华.中药煎服法浅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6, 15 (4) :488.

上一篇:变压器烧毁下一篇:防雹增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