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理念

2024-10-25

自然理念(共9篇)

自然理念 篇1

中华民族文化具有双重属性,一方面是时代更替过程中的继承创新,另一方面则是地域差异中的渗透与互补,两种文化形态共同构筑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其中又以地域差异所造就的文化形态最为恒久,也最为顽强。而地域文化形态因为具备独有的地理、气候、风俗、需求等特性,其艺术形态在材质、造型、色彩等方面别具风格。

中国现代包装设计经过西方包装理念的强烈冲击与科学技术的过度干预后,回归自然的理念已成为一种趋势,包装设计的自然化着眼于人与自然的生态平衡关系,在利用大自然的原生材料和加工后的再生材料时,不仅要考虑包装产品的性能和质量,还要考虑包装产品的实用性、功能性和审美等因素,产品的地方特色更能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这对现代包装设计是一个十分有益的启示。

一、传统包装材质

由于自然界的多样性与差异性,人类首先对自然形态美产生兴趣,并且用心描绘、挖掘和利用它。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活与劳动中利用天然材料进行加工,创造了各种各样的包装物件,至今人们还继承着传统的包装样式。在浙江绍兴,我们仍然会在商店、酒肆看到外附竹编双耳、用以盛酒的土陶坛。这些自然材料的包装直接给人以纯朴之感,充分体现出地域文化特色。自然界原生材质的应用,又直接体现和扩展了包装设计的理念,其中,竹、草、果壳等自然化包装应用最广,也是最为便捷、环保的材质。

我国竹资源丰富,竹子分布广泛,生长期较短,为人的生产和生活提供了物质资料,自古以来人们就利用竹子的结节特征制成筒、碗、壶、杯等,将竹子削皮、入水浸泡后还可以编织成竹篓、竹篮等器皿,用以盛装物品。例如云南的普洱七子饼茶就把七个茶饼摞起,用竹叶包裹,用这种方法包装的茶叶没有异味,且具有防潮、透气的功效。设计师有意识地将竹材应用到现代包装设计上,强化材质的环保性与低成本性,减少材料损耗,借助于材质的自然性能,实现设计上的突破与超越。

天然植物纤维是一种产量丰富的可再生资源。如玉米秸秆、稻草、麦秆、柳条、棉杆等植物秸秆作为包装材料,有良好的缓冲、减震性能,无毒、无臭且具有良好的吸湿、透气、防晒等特性,使用后能完全自然降解。我国云南是世界原生稻谷的出产地之一,盛产大米,剩余的稻草用来包装鸡蛋,将稻草编织成“手爪”状,在“爪”中放进一个鸡蛋用草绳捆扎打结,数个“爪”把鸡蛋包紧,直至成串,鸡蛋包在稻草里,容易携带又不易破损,稻草的韧度和弹性能减震、透气、保鲜,携带方便,安全可靠。这种包装方式给人纯朴自然的感觉,而用来包装的草材废弃后自行分解消失,不污染环境,对当今的环境保护有着重要的意义。

果壳类植物如花生壳、核桃壳等都有保护功能,甚至大量植物果壳就是天然的包装器材,葫芦就是其中的典型。葫芦是一种天然的包装容器,其外壳坚硬而质地轻巧,外壳皮层组织有良好的透气作用,但又不渗漏液体,是一种理想的天然容器。葫芦本身无毒无害,同时有很强的密封性能,潮气不易进入,容易保持干燥,对人体、环境不造成污染,能够循环利用,废弃后可以降解腐化,葫芦包装本身不但有自然性、生态性、实用性、观赏性、便利性等优势,更重要的是葫芦包装蕴藏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它独特的包装造型至今仍然被广大消费者所喜爱和收藏。

二、新材质的介入

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人工合成材料塑料开始大量取代天然的包装材料。80年代复合包装材料发展起来,如铝塑复合材料、纸复合材料、塑与塑复合材料等,近几年PET、BOPP、尼龙膜、镀铝膜的生产,有力地推动了塑料包装材料的发展。塑料的发展引起了包装行业巨大的变化,但是环境与能源问题随之而来,白色污染开始严重影响到我们的生态环境。同时,材料不能重复使用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出于“低碳”的要求,包装设计模式需要进行新的改进。例如利用综合材料,把动植物纤维应用于包装,可以从原材料的生产和降解环节减少碳排放,又如采用低能值的碳纤维材料,它有良好的强度、硬度和抗衰老等优良特性,能节省能源。新的材料、新的方法的不断出现,也为低碳包装设计提供了明确的发展方向。

三、自然化的包装理念

商品包装通常有保护商品、保障流通、促进销售和方便消费的作用,自然化的包装是最廉价、最具有特性的设计,这些自然材料经过较为简单的加工或干脆不做任何加工就能应用,是绿色环保材料。绿色包装就是指我们在生活中使用对人体健康无害、对生态环境有良好保护作用和可回收再利用的包装材料。这是针对难以处理的“白色污染”而提出的。塑料制品虽然给人类带来便利,但在若干年后都很难降解,同时在生产过程中废气污染也很大。自然化包装设计对治理白色污染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对于设计师来说,要将环保意识贯彻到包装设计中去,已不仅仅是意识与观念的问题了,最重要的是如何采取行动。如今还有许多正在使用或正在开发的环保新材料,这些新材料具有再生循环的特点,包装设计师应考虑把这些新材料和自然材料相结合,运用到设计当中去,减少包装材料和能源的消耗以及有害物质的排放,使包装设计具有真正意义上的环保意识,符合当今社会的要求。

自然化包装与产品的完美结合,是“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指导下的包装设计理念,要把自然化包装转化为自觉的行动,当前资源过度开发,生态危机越来越严重,低碳环保就成为包装设计发展的主流,对于全人类而言,是为了坚持社会及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对于包装行业来讲,低碳设计是大势所趋,是必然的发展方向。我们要时刻以人与自然的和谐为出发点,把低碳包装设计理念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

最近,日本大地震引发的核泄漏现象,有力地揭示了科学“双刃剑”问题的紧迫性,科学技术在推动人类进步的同时,对人类所造成的危害也同样值得我们思考,对于今天包装设计理念的转型具有相当的启示。

自然理念 篇2

关键词:自然发展;学前美术教育;问题;方法

随着人们对学前教育越来越重视,家长不愿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学前美术教育成了家长对孩子兴趣培养的热门专业,它可以从小培养孩子对美的感受、对艺术的理解和对生活的信心,那么,如何才能正确地帮助孩子提高审美能力呢?我们通过研究发现了一种新的生活理念,那就是回归自然,在自然发展的角度下,让孩子在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

一、自然发展的含义

自然发展本身的定义是指事物本身在自身内在动力驱动下不依靠外力作用的主动发展。它包括的范围很广,我们引用它的目的,是为了套用它的思想,用在提升学前美术教育的发展上面。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的发展,逐渐地形成了越来越适合现代教育的新型理论,强调教育要以人为本,尊重人的天性,以人的自然天性的发展为重。毛泽东曾经说过:“人是教育的对象,也是教育的主体;人是教育的重点,也是教育的目的;儿童是教育的起点,也是教育的基础;学生是教育的主体,也是教育的根本”。由此可见,儿童教育在整个中国教育的分量,也可以看出“以人为本、回归自然”的理念对教育的重要作用。

二、学前美术教育的理解

我们通常所说的儿童美术教育是由儿童、美术和教育三部分组成的,美术教育的对象是儿童,也是美术活动中的主体。美术可以有很多方面的理解,最客观也最容易理解的解释是用含有美的价值的活动,如绘画、泥塑、手工等培养儿童对生活的感知,对艺术的理解。

艺术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是人类独有的价值产物。而美是艺术的核心,没有美就没有艺术,这也就繁衍到我们现在所说的美术。要培养一个人对艺术的理解,那么最佳时候就是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美术对儿童来说是一种投入,更是一种实践,是儿童用全身心去感受的活动。它更是儿童对外界事物有了感知后,对事物产生情感,借用一定的媒介塑造出具有某种形象的活动。

三、学前美术教育发展现状

当今社会,素质教育观念深入人心,学前美术教育也越来越受欢迎,但教育仍还存在着误区,使得孩子们不能正常地享受美术教育的快乐。

(一)家庭教育的误区

越来越多的家长为孩子们选报兴趣班,这本是好事,但有些兴趣班打着培养孩子特长的幌子,吸引家长和孩子们。但真正的学习效果就不得而知了。

众所周知的是,艺术教育的核心是为了培养孩子们的兴趣,并不是为了达到专业水准而训练。很多家长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总是拿孩子的作品、排名来衡量孩子学习的成果。使得孩子对美术的学习积极性下降,学习的信心减少,同时也在潜意识里给孩子设下束缚。

(二)学前美术教育的误区

1.教育方法不对。很多美术教育学校为了显示教学效果,通常要求孩子使用一样的线条,一样的画笔,甚至一样的角度去完成一样的作品。与在字帖上练字的效果一样,这样的教学效果甚微,但却严重影响了孩子自主能力的表达、学习的兴趣和对生活感知表达的信心。

2.指导思想落后。许多美术教育培训学校经过长时间的教学,已经形成一套以艺术能力训练为主的教学模式。把很大部分的精力放在训练上,而忽略孩子本身的兴趣培养。还有一种教学是要求孩子们跟着老师做,这种教育模式更是中国教育体制的弊端,完全遏制了孩子自主思考和创新的能力。

四、自然发展角度下的教育探讨

学前美术教育最重要的是培养儿童的兴趣,坚持以儿童自身发展为本,为儿童提供对生活亲身实践的机会。这种“自然发展”通常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引导儿童去接触周围生活环境中的美好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生活审美情趣,激励他们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

2.针对每个儿童的不同特点和需要,全面开展艺术活动,让每个孩子都在活动中受到美的熏陶。

3.为儿童提供表现自由的机会,引导他们用不同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象,尊重每个孩子的创造和想法,对他们的表达和创作能力给予肯定和鼓励,传播他们的快乐。

4.支持鼓励儿童参加各种艺术活动的同时,帮助他们提高表现自己的勇气和信心。

儿童美术绘画能力的发展提升是儿童智力开发的标志。通过美术教育,对培养人类的智能、情感和社会性有着重要作用。

儿童美术学前教育,不仅能激发孩子潜能,还能陶冶孩子性情,使孩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所以学前美术教育尤为重要。但新时期的学前美术教育应坚持自然发展的理念,消除教育误区,给孩子的美体发展提供一个可靠的保障。

参考文献:

[1]费珂.自然发展视角下的学前美术教学研究[J].华章,2013,10(12):10-12.

[2]杨旭.浅谈学前美术教育的新思路[J].赤子,2014,02(7).

自然理念 篇3

近自然林业理念最早是由19世纪末德国林学家盖耶尔提出, 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完善, 逐渐形成比较成熟的近自然森林培育理论体系。近自然林业理论的使用, 主要是对于现代森林培育过程中出现的森林生态功能差, 森林培育结构不完整的问题提供分析和研究。在近自然林业理论的研究过程中, 森林是一个集多种生物、植物、动物为一体的生态系统, 在森林培育的过程中要根据生物的生长习性、植物的生长规律以及动物之间的生物链, 来实现对于森林整体生态平衡的控制。近自然理论根据自然森林生长发育规律和时间跨度, 充分理论森林生长环境中的各种生长因素, 经过综合分析来合理规划经营活动, 使整个森林培育呈现出借鉴原始森林生长环境的过程, 最终优化森林生态结构和功能。

2引入近自然林业理论的必要性

2.1 社会发展的需要

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 对于环境和自然的破坏日益严重, 虽然人类对于恢复自然生态已经做出了应有的措施, 但是由于实施过程中的问题, 在恢复和培育森林中还是出现了很多的问题。人工林是现代森林培育主要的实践项目, 但由于对植物生长和森林生态的理解不够深入, 所以, 人工林的生长受到限制和制约, 近自然林业理论的引入对于解决人工林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重要的作用。在森林培育的过程中, 通过对于森林土壤、森林大气、森林生态的分析, 营造出一个接近自然的森林生态系统, 保证人工林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对于森林培育学科的理论提出有建议性的理论指导。

2.2 学科发展的必要

森林培育学科在我国发展的历史并不算长, 在改革开放前后森林培育学科开始发展, 主要的发展方向就是林木栽培、病虫害防治、森林的保护, 通过学习地质学、植物学、环境学、地理学等方面的知识, 丰富森林培育学科。但森林培育学科在越来越严峻的环境问题之下, 呈现出来的问题仅仅依靠森林培育学科的学习所得进行解决, 收效甚微, 引进近自然林业理论势在必行。近自然林业理论给森林培育学科的启示就是依照自然规律来进行森林培育, 以接近自然的生长理念来培育人工林, 实现森林培育学科的创新发展。

3近自然林业理论的实践作用

3.1 变革森林产业的发展模式

传统的森林产业发展主要是依靠林木的生长来实现生长质量, 现代的森林产业已经成为经济中重要的支柱, 所以, 森林培育在实践的过程中通过引入近自然林业理论, 给林业发展实践提供借鉴。首先, 在森林培育的过程中, 改变单一种植树种的传统。比如, 在森林中实现混交树种的种植, 以落叶阔叶林和常绿阔叶林为主要树种的种植方式, 丰富森林种植的结构, 以层次性的林木种植综合利用森林土地, 实现森林土壤的酸碱度平衡, 综合使用空间布局, 提升森林培育的整体生长数量和生长质量。其次, 在森林培育的过程中要注意因时制宜。在合理利用原有植被分布的基础之上, 森林培育的主要目标就是依照原有生态系统进行恢复和更新, 在利用天然生态生产力的基础之上, 使森林培育产业能够顺应自然生长的规律, 以自然生长的趋势增加自然生长力, 提升森林的生态能力。最后, 在森林的种植树种选择上有承接性地种植, 通过不同树种生长习性的综合利用, 在森林的种植生长期和采伐期保证森林的承接性。采用错落树种配置、异龄经营、择伐等方法促进复层林培育, 以复层林的生长和繁殖增加该森林的抗病虫害能力, 通过森林不同树种之间的生长竞争提升森林产业的发展。

3.2 促进森林培育学科的发展

近自然林业理论对于森林培育学科的主要实践作用表现在2个方面:第一, 树立了自然生态的森林培育理念。在森林培育学科的学习过程中, 近自然理论通过自然生态系统的不断学习, 树立森林培育中的自然生态理念, 对于学科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通过自然生态的学习, 提升森林培育的经验所得, 在遵循自然森林生长的理念中, 如何进行森林培育有针对性的学习。第二, 丰富了森林培育学科的学习资源。在森林培育学科的发展过程中, 近自然林业理论的引进, 势必会对森林培育学科的教学内容和教材有深入地丰富和扩大, 以近自然理论指导实践相关教学的内容, 可以丰富学生的视野, 结合现代森林产业的发展, 对学生的学习提出有针对性的指导, 促进森林培育学科的发展。

摘要:主要通过对近自然林业理论的分析, 提出引入近自然林业的必要性, 同时对近自然林业的实践作用做出阐释, 对森林培育学科的发展提出指导性的建议。

关键词:近自然,林业,理念,森林培育,学科

参考文献

[1]刘爱兵, 李传坤.近自然林业理论[J].江西林业科技, 2011 (5)

自然理念 篇4

【关键词】生命教育理念;幼儿园自然角;五度空间法

一、研究的源起

(一)自然角在幼儿园开展的情况

1.幼儿在自然角中主题地位的缺失

在自然角的维护过程当中,幼儿更像是一个个的小木偶。只有在老师愿意的情况下才能进入自然角观察。其观察的内容,想法也被教师所束缚。它本是让孩子们亲近生命,感受生命美好奇妙的地方,反而让孩子们感受不到快乐和美好。

2.幼儿园自然角资源效能流失

自然角活动在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当中是不可缺少的,对幼儿园各方面能力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但我们在自然角看到的是琳琅满目的动植物,看到最少的却是孩子们留下的痕迹。

(二)当下对幼儿园自然角价值认识的偏移

镜头一:幼儿园要开始自然角的评比了,孩子们每人拿到了一张小纸条,上面写着“下周一请每位孩子准备一种植物或者动物带到幼儿园,我们要给小动物当爸爸、妈妈照顾他们哦!”。第二周一上学孩子们就带上自己准备的动植物上幼儿园了,幼儿园的自然角非常热闹,教师们忙着分类摆放。然而在接下来的管理中却并非让孩子们自己照料哪些动植物,而是教师请生活老师“包办代替”式管理,或是指定几位动手能力较强的幼儿来管理,动手能力弱的孩子很少有亲近自然角的机会。因此,他们他们对植物的观察记录也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久而久之很多孩子对自然角渐渐失去了兴趣。

镜头二:某班的教室门口有一个布置十分精美的自然角,其中有各种花草、小蕃茄等植物,有孩子和父母一起从海边带来的贝壳、海星等展示物,还有小朋友自己制作的水果娃娃,另外还有2只可爱的小乌龟在悠闲地爬着。一个集体活动后,孩子们涌到了门口的自然角,有些孩子喜欢的用手触摸。此时过来一个老师,大声地对孩子说:“用眼睛看,不要用手摸!水会洒出来的”“好了,不要看了,回教室了”孩子们在老师的制止下不情愿的回到了教室……

从以上的分析、案例可以看出几乎每个幼儿园、每个班级都会设置自然角这一自然角。但在开展之初、开展的过程当中以及开展的结果来看,注重材料,注重过程的自然角活动往往都是虎头蛇尾的形式。这些事实的产生往往是人们对幼儿园自然角价值的认识产生了偏移,从而使自然角在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价值体现出现了偏移。自然角的创设只会恶性循环,它将会失去了其自然价值、探究价值,不再是幼儿成长的园地,反而成为了班级中的一个小小的“秀场”。

2.在生命教育的理念下重构自然角

生命教育是一种全人的教育,它不仅关注生命本身,而且关注对个体生存能力的培养和生命价值的提升,旨在充分理解生命本质的基础上,充分激发儿童的自然天性和发展潜能,以全面提升儿童的生命质量。生命教育是一种情感智慧式教育,它通过对生命本质的追求让受教育者感受生命的美丽、神奇与智慧,体验生命的美好,能尊重、关爱生命,形成对生活的自信和坚忍不拔的勇气,培养积极向上的情感,了解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二、研究的构想

(一)概念界定

生命教育:生命教育是一种情感智慧式教育,它通过对生命本质的追求,让受教育者感受生命的美丽、神奇与智慧,体验生命的美好,能尊重、关爱生命,形成对生活的自信和坚忍不拔的勇气,培养积极向上的情感,了解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幼儿园自然角:是幼儿认识自然界的一个窗口。它是指在幼儿园的室内、廊沿或活动室开辟一角,作为饲养小动物、栽培植物、陈列实验品之用。

(二)研究目标

1.幼儿自主的在自然角活动,感受生命并对自然角中的生命形成责任感,关爱其中的生命。

2.基于生命教育的理念,教师重塑构建自然角的理念。

3.在自然角的重构中开发在自然角中师幼互动的具体模式。

4.自然角活动能得到一定的延续,自然角资源效能得到充分的利用。

(三)研究对象:东新实验幼托园中一班幼儿及教师

(四)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在具体课题实施实践中不断的研究、总结,从而在把研究结果作用于实践,进一步开展新的,研究探索。在生命教育的理念下激发幼儿在自然角活动中的自主行为,开发自然角中师幼互动的新模式。

2.文献法:收集、整理和运用现今国内外与研究相关的先进理念,在分析比较的基础上为课题提供可靠的支撑性理论

四、研究的操作

(一)操作的原则

1.兴趣性原则

想要发挥自然角的资源效能,首先要了解自然角的活动对象时幼儿,那么自然角材料的选择、放置就必须要依照幼儿的兴趣点来设置,

2.针对性原则

针对性原则指的的就是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来开展自然角的活动,研究过程当中幼儿经历成长的变化,认知和操作能力也将有必然的提升,自然角活动内容要随着幼儿能力的提升有及时变化。这样才能积极的发挥出自然角的教育效能。

(二)操作的预设路径

(三)操作路径的实施

路径一:教师自主转变、提升

1.在教师的自主转变、提升中我们采取了互助学习法、小组讨论法、观察实践法这三种方法。

例如:我们制定了一本记录本,将所读的有关生命教育理念和自然角设置的内容摘录下来,主要用于小组老师在园内学习或外出培训时观察到可取的自然角开展方式记录下来。通过记录本的传阅,形成了了学习资源的共享、互助学习的新模式。

我们开设了“绿色沙龙“即每周安排时间共同讨论自然角的创设,对生命教育的理解以及观察幼儿活动后的所思所想。

路径二:幼儿自主参与、创设与管理

在幼儿激发幼儿的自主参与、创设中我们主要设计了猜想空间、操作空间、记录空间、展示空间、管理空间这“五度空间”法,以下将用具体事例进行阐述。

2.猜想空间

通过观察蚂蚁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蚂蚁到底喜欢吃什么?幼儿开始根据自己的观察进行猜测,教师将幼儿的猜测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现出来。

3.操作空间

操作空间,就是幼儿和教师利用各种材料共同创设自然角。丰富的自然角环境是激发幼儿主动探究的物质基础,教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兴趣、季节因素,引导幼儿共同创设自然角。新颖的容器首先是吸引孩子们眼光的第一要素,各种形态、各种造型、各种材料的容

器能使孩子们很快喜欢上自然角,愿意停留在这个有趣的地方,愿意亲近那些美丽的植物,

同样他们主动学习的意识也会强烈起来。栽种植物的容器多种多样,除了我们常用的大饮料桶、盘子之外,画着图案的一个个小矮人造型蛋壳、玩坏的半个皮球装饰成月亮船、各种形状的月饼包装盒、大萝卜挖成的大轮船、废旧的抽油烟机管子摇身一变成大毛毛虫屋、小轮胎装饰成环形花坛、爸爸的破皮鞋改造的皮鞋车、废旧木板钉成的小房子,开一扇窗让孩子体验植物的向光性、几个大牛奶盒子帖上轮子变成植物列车、生日蛋糕装扮成小农场等等都是妙趣横生的种植容器。此外在选择容器时要注意搜集一些透明的容器,如输液瓶子、小饮料瓶、小鱼缸等将这些容器悬挂起来便于孩子们观察植物的根、须、茎。同样充满童趣而又便于观察的浇水工具的制作、种植土壤的选择也会让孩子们动一番脑筋,花一番心思。

3.管理空间

在自然角活动中,我们通过“小小管理员”的形式,培养幼儿的责任意识。通过对所扮角色的理解和操作,潜移默化的培养幼儿的责任意识。每个幼儿都有“自我实现的”欲望和动机,只不过幼儿“自我实现”的欲望和动机不像成人那样强烈和明显而已。“自我实现”对于幼儿责任意识的培养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针对这一点,我们在自然角中设立了各项管理员,如植物管理员、动物管理员和种子发芽观察记录员,在这里我们首先请那些平时责任心比较强的幼儿担任角色,起一个带头作用,要求孩子们各尽其职,各施其能,做好自己的工作。如植物管理员每天观察各类植物的状况,根据情况进行浇水、除虫、拔草等;动物管理员要观察各种小动物的情况,是否需要给泥鳅、田螺换水,是否要给乌龟喂食等,观察记录员每天早上进行观察,如果发现新的情况就及时加以记录,如稻谷发芽了,稻谷开始长根了,慢慢的稻谷长出了第一片叶子,这些都要一一的进行详细记录,并及时给它们换水,以免腐烂,保证种子的正常生长。各记录员任务完成后在表格上印上或写上自己的名字,以便于幼儿形成自主管理模式。

4.记录空间

在科学活动中应该强调记录。对幼儿的探索,更多的是个人性的体验,用个人化的表达方式,可以从教师和孩子共同的记录到独立的记录,从非正式的个人化的记录到图表约定俗称的符号性的记录。幼儿每天记录自己负责照料的动植物生长等情况,还可以培养责任心和坚持性。

5.展示空间

在开展《乌龟之家》的活动中,我发现天天和洋洋拿出了自己的小乌龟在摆出赛跑的架势。我走过去好奇的问:“你们在干什么呢?”“老师我们的小乌龟已经长大了,我们来比比谁的乌龟跑的块吧!”天天大声提议道。我一想,是啊孩子们的乌龟已经养了很久,孩子们都有点没耐心了“那么就来场跑步比赛吧!”就这样“龟龟赛跑“在我们班举行了。孩子们的乌龟有机会展示了一次,别提有多兴奋了,自此大家养乌龟的热情有一度高涨了起来。

五、研究的成效

(一)教师自我素养的提升

1.教师在自然角的创设和持续过程中转变了自己的角色,从主导者转换为支持者。

2.从自然角创设的实践研究中了解了生命教育的理念和实践运用,提升了自己创设自然角的能力,提升了自我素养。

(二)幼儿生命品质的提升

1.幼儿学习、操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保持了自然角的主体地位。

2.幼儿科学记录的能力提升,能独立完成简单的观察记录。

3.对自己所认领的动植物形成初步的责任感,合作及交往能力在自然角得到实践和提升。

4.幼儿能从自然角的活动中感受到关爱生命的乐趣,从自己的活动中取得成就感。

(三)激发幼儿主动学习模式的确立

自然理念 篇5

人类文明史是一部人与自然关系发展的历史。近代工业文明时期,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提高, 人类对自然的利用和改造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创造了灿烂的物质文化。但同时, 人类对自然的干扰也超过了自然的承受能力, 引起了严峻的生态和环境问题。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曾指出, 蓑落的特别是那些消亡的人类文明, 都直接或间接地与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协调有关, 由于人口膨胀、盲目开垦、过度滥砍森林等造成的对资源的破坏性使用是其中的主要原因。20世纪60年代以来, 人类开始寻求新的发展模式。生态文明正是人类对传统工业文明进行理性反思的产物。工业文明为人类创造了非常丰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但它的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 也使全球出现了极其严重的环境污染、人口爆炸、特种灭绝、资源短缺等生态灾难。在过去20多年中, 我国虽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果, 但生态负担却日益沉重, 生态破坏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形成了现实威胁。如果不尽最大可能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 很可能造成“资源难以支撑、环境难以容纳、社会难以承受、发展难以持续”的严重后果。生态文明不仅是经济问题, 也是个生活问题, 政治问题。有了金山银山, 却丢了绿水青山, 老百姓的生活必然是不幸福的。

二、生态文明的内涵

从历史发展来看, 生态文明是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之后, 迄今为止人类文明发展的最高阶段。它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强调在产业发展、经济增长、改变消费模式的进程中, 尽最大可能积极主动地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生态文明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一起作为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生态文明应成为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基础。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离不开生态文明, 没有良好的生态条件, 人不可能有高度的物质享受、政治享受和精神享受。没有生态安全, 人类自身就会陷入不可逆转的生存危机。生态文明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前提, 是现代社会文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对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而言, 生态文明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规律, 推进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所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以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共生、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它是对人类长期以来主导人类社会物质文明的反思, 是对人与自然关系历史的总结和升华。

(一) 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价值观

树立符合自然生态法则的文化价值需求, 体悟自然是人类生命的依托, 自然的消亡必然导致人类生命系统的消亡, 尊重生命、爱护生命并不是人类对其它生命存在物的施舍, 而是人类自身进步的需要, 把对自然的爱护和提升为一种不同于人类中心主义的宇宙情怀和内在精神信念。

(二) 生态系统可持续前提下的生产观

遵循生态系统是有限的、有弹性的和不可预测的原则, 人类的生产劳动要节约和综合利用自然资源, 形成生态化的产业体系, 使生态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物质产品的生产, 在原料开采、制造、使用至废弃的整个生命周期中, 对资源和能源的消耗最少、对环境的影响最小、再生循环利用率最高。

(三) 满足自身需要又不损害自然的消费观

提倡“有限福祉”的生活方式。人们的追求不再是对物质财富的过度享受, 而是一种既满足自身需要、又不损害自然,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需要的生活。这种公平和共享的道德, 成为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发展的规范。

我们在建设生态文明, 构建人与自然和谐中应首先解决意识问题, 要在全社会形成生态意识, 全面提高社会生态意识。只有形成社会生态意识, 政府、企业、群众在生产生活中才能以生态环保作为出发点和行为准则, 才能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和建设。社会生态意识的缺失, 其危害比某次具体灾害的损失更大。要加强宣传教育工作, 全面提高社会生态意识, 正确宣传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维护生态平衡, 促进国民经济和生态坏境的持续发展, 建立清洁的优美的生态环境及健全发展和高度文明的人类意识环境, 不断提高人们对坏境保护和建设的认识, 创造良好的社会生态意识环境。对此我们应加大生态环境教育的力度, 全社会第一个有行为能力的人, 都应接受生态环境教育, 增强社会生态意识, 从而在全社会形成保护生态的强大合力。

三、努力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理念

(一) 树立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的理念

大自然提供给人类可利用的资源是相对有限的。就我国来说, 我们的家底并不厚, “老本”并不多。面对近二三十年内面临包括石油和天然气在内的各种资源严重短缺状况, 一些人大声疾呼:中国“地大物博”的观念该改改了。必须把合理开发资源和保护环境, 作为我国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树立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 热爱大自然, 珍惜自然资源的理念。

(二) 树立人与自然协调与和谐的理念

目前我国面临的日益严峻的生态状况告诉我们:必须摆正人类在自然界中位置, 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万物是唇齿相依, 息息相关的。人不是大自然的“主宰者”或“统治者”, 而是大自然家庭中的一员。人是自然的产儿, 自然是人类的家园, 珍惜自然就是珍爱人类自已, 爱护地球就是爱护我们的生存空间。为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我们必须走出天人对立的误区, 回归和谐。

(三) 树立珍爱和善待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

我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 不仅不能违背经济规律, 同样也不能违背自然规律、生态规律。规律都是客观的, 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 不管你对它承认与否、认识与否, 违背了规律都必然受到规律的惩罚。一些人更一针见血的指出:环境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重要性在于, 经济危机往往是相对短暂的, 影响一时的, 而生态危机则是长期的。一旦形成大范围的不可逆转的生态破坏, 最终会导致人类与自然难以为继。

(四) 树立生态效益是长远的经济利益的理念

自然理念 篇6

关键词:近自然园林,生态园林城市,东莞

近年来, 随着我国城市园林建设的飞速发展, 城市绿量成倍增长, 绿地布局日趋合理, 城市景观日益丰富, 生态环境逐渐改善, 许多城市已由成功创建园林城市向创建生态园林城市迈进。但如何构筑生态园林城市, 避免建设中的误区, 克服当前城市绿地构建中的结构单调、植物群落不稳定、病虫害猖獗, 生态效益不高等日益突出的问题, 成为当前亟待研究和解决的迫切任务。21世纪初, 人们提出了近自然园林的概念[1], 近自然园林就是尽可能利用自然规律, 建设生态功能良好的近自然植物群落, 再现自然, 发挥绿地最大的生态效益, 以满足城市改善生态环境和人们回归自然的双重需求, 因此, 构建近自然园林植物景观是解决目前城市绿化中存在问题的重要途径, 是我们生态园林城市建设必须遵循的原则和手段。

东莞经过多年的努力终于在2008年成功创建为国家园林城市, 这并不意味着东莞在相关的规划设计、景观保护、生态建设等方面已完善, 如今东莞正处在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创建过程中, 怎样促进东莞市生态园林向本土化、多样化的方向发展是现阶段需要解决的课题。为此, 笔者提出了以近自然园林理念运用于东莞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建设中, 希望能对东莞生态园林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路。

1 近自然园林概述

1.1 近自然园林的涵义

近自然园林概念来源于近自然林业理论, 借鉴了近自然林业“遵从自然法则, 回归自然”的核心思想[2], 近自然林业的理念与技术已在世界各地得到了广泛应用和推广。近自然园林含义是在自然地形、气候条件基础上和生态学原理的指导下, 以协调人地关系为核心, 以植物群落为主体的具有多功能效益的进展演替的生态经济园林系统[1]。近自然园林是一种新型造园理念, 是在满足人们需要的前提下, 模拟自然将人工环境建设成自然状态。

1.2 近自然园林的特点

近自然园林理念强调的是要尊重自然, 从自身的结构特征、景观功能以及对外部环境的生态效应方面着手[2], 把握自然规律,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1.2.1 自然性。

近自然园林是园林理论认识上的一个转变:我们无权凌驾于自然之上, 也永远不可能征服自然。因此自然性是近自然园林的本质属性。它包含两点内容:一是遵循自然规律和自然力, 充分运用园林植物模仿自然植物群落的外貌特征来进行景观营造;二是尽可能减少人为因素对园林植物的干扰, 使园林植物自由良好生长和植物景观优美动人两方面的要求都得到保证, 以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和明显的生态效益以及良好的社会效益。

1.2.2 多样性。

近自然园林多样性包含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与景观多样性。物种多样性是构建近自然园林的基础。一个植物群落物种多, 并且每个物种的个体数分布比例适当, 物种间就能形成比较复杂的相互关系, 从而相对于环境及其变化具有更好的适应调整能力。

1.2.3 多效益性。

城市植物群落是城市自然生命力的主体, 是城市生态系统的核心。近自然园林构建的近自然植物群落具有健全的生态结构, 比如在调节城市小气候, 保护土壤水循环, 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保护自然景观等方面体现出多种功能的生态效益, 从而为城市居民创造一个良好的人居环境。

1.2.4 稳定性。

长期以来, 在园林建设中往往不大考虑物种间存在的相互作用, 主观意愿较强, 随意搭配植物构建植物群落, 这样的群落经过数年后便会因物种间的相互作用而退化。近自然园林模拟自然植物群落, 根据植物群落的演替规律, 充分考虑群落中物种间相互作用和影响, 选择生态位重叠较少的物种, 用合理的种植密度和层次构建植物群落, 以保持植物群落的稳定。

2 近自然园林的营造原则

生态平衡原则:近自然园林内部结构合理、功能完善, 能流、物流、信息流的输入和输出平衡, 群落和生态系统稳定, 生产力达到最大化。

生态位原则:在生态园林构建中, 应充分考虑物种的时间、空间与营养生态位特征, 合理选配植物种类, 避免种间竞争, 形成多维复式群落结构, 充分利用环境资源。

适地适树原则:发挥乡土树种优势, 形成乔灌草藤花相结合的多层次园林植物群落, 提高园林绿地的抗逆性和稳定性, 塑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园林景观。

人地协调原则:人地和谐是生态美的最高境界, 绿地要满足市民的需求和多样化的审美情趣, 体现可融入性和可参与性。近自然生态园林既要满足人类活动对园林绿色空间的需求, 又要保护园林的自我维护能力, 使人们能与绿色环境和谐相处, 共同进化。

天然更新原则:尽量减少人为干扰, 充分利用自然演替规律, 允许群落内部的优胜劣汰、自然选择, 促进园林的自然进展演替。

3 以近自然园林理念营造东莞生态园林城市

人类渴望自然, 城市呼唤绿色。在被“现代文明”污染的空间里, 人们从心底呼唤返朴归真, 回归自然。生态化园林城市正是对人类生态文明的觉醒和对传统工业化和工业城市的反思, 以传承自然、历史与文化, 突出城市生态园林本土特色[3]为目标, 创造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环境载体。近自然园林是相对于过去片面追求视觉效果和人工痕迹过重的城市园林建设模式的一个转变, 园林回归自然的体现, 也是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终极目标。在东莞构建生态园林城市的过程中, 必须顺应自然规律, 遵从自然法则, 从植物造景的各个阶段融入近自然园林理念, 通过近自然的设计和管护来创建富有活力的生态城市园林。

3.1 从园林规划设计上, 师法近自然

城市园林的规划设计是决定城市园林构建效果的关键和基础。模拟自然, 打造城市的天然生态屏障, 需从城市园林的规划设计开始。20世纪60年代美国著名景观规划师麦克·哈格提出“设计遵从自然”的景观规划思想以来, 依从自然的设计理念和方法已被广泛的应用和普遍接受。近自然园林景观规划设计是采用生态的思维模式, 运用生态设计方法, 模仿植物的自然组合, 突出乡土植被在城市园林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注重植物组合的多样性和稳定性, 依托城市自然地形地貌、结构特征、空间属性等进行规划设计, 最大程度地发挥植物的生态、组景和美学作用, 使绿地景观“虽由人作, 宛自天开”。

东莞在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建设过程中, 在园林规划设计上师法近自然必须遵从以下几点:一是在植物造景为主的设计中, 呈现季相的动态变化, 运用植物的生命美、姿态美、风韵美的特性, 平面绿化与立体绿化结合, 彩叶树种与常绿树种配置, 使东莞达到三季有花, 四季见绿;二是采用因地制宜、适地适景相结合的造园手法, 依据绿化用地的地形、地貌和周边环境造景, 做到横有起伏具韵律, 纵有层次富变化, 避免平直呆板;三是遵循自然美与规则美结合, 运用好对称、平衡、动势等形式美的规律营造园林的意境美, 达到树木自然整型规则美与树木天然美的结合;四是东莞的生态建园还要与文化建园相结合, 应用“巧于因借”等造园手法来体现园林诗情画意的文化品味, 如东莞著名的可园便是如此, 只是今日的可园经拓建后, 在近自然方面还要更深一层次。

3.2 推行适地适树, 慎种不适树种

在生态园林城市建设中, 营造近自然园林植物景观, 依据地区的潜在自然植被, 充分考虑了各个植物品种的生态特性和生长特性, 树种的选择要遵循适地适树原则, 因地制宜, 选择合适植物种类并进行相应的树种配置。

树种选择是近自然园林构建的关键, 因此在东莞生态园林建设过程中, 一是要大力推广乡土树种。建设城市近自然园林植物景观应以乡土植物为主。广义的乡土植物可以理解为: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及物种演替后, 对某一特定地区有高度生态适应性的自然植物区系成分的总称[4]。乡土植物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形成了与当地气候条件和生态环境相适应的生理生态习性, 常常具有较强的适应性、抗逆性及生态效益性。二是要按照环境的特性选种树木, 达到地尽其力, 树得其所。提倡抗旱节水、节肥型的乔、灌木和地被, 并减少草坪的数量, 以节约水资源和其它植养成本;极力选择抗病虫害, 适宜野生动物栖息, 粗生粗放苗木。三是选择有地域特色和地方文化品位的树种, 如东莞的市树荔枝, 市花白兰以及莞香、勒杜鹃等等。四是骨干树种与一般丰富树种相结合。一些粗生、易活、适应性强、分布广泛骨干树种有:细叶榕、尾叶桉、台湾相思、南洋楹、麻楝、芒果、扁桃、人面子、白兰、凤凰木等。生长较好, 较粗生、易活, 分布较广泛, 并与骨干树种配植选择, 可丰富当地物种的一般树种有:腊肠树、铁刀木、降香黄檀、水石榕、紫薇、红千层、火力楠、国王椰子等等。五是经过实践证明, 在东莞不用、慎用或暂不采用的树种。不宜种植的刺桐属树种如刺桐、金脉刺桐、鸡冠刺桐等等, 因近几年外来有害生物刺桐姬小蜂的严重为害, 且暂无有效防治效果;减少种植的树种有印度紫檀、青皮木棉、油棕等, 因在东莞属不耐寒树种;少植一些大规格苗的树种, 如苗盆架子、糖胶树、晃伞枫、香樟, 甚至木棉、复羽叶栾等树种;慎用或少用海南椰子、大王椰、老人葵、酒瓶椰子等绝大多数的棕榈类植物, 因外来有害生物椰心叶甲的大面积严重危害, 加之其种植后成活、生长、绿量、景观等均非良好。

3.3 配置多样性的园林植物群落, 遵从“生态位”原则

植物间的搭配是景观效果形成的关键, 植物配置的核心是植物生态位的配置。营造近自然的园林植物景观, 必须遵从“生态位”原则, 充分利用空间资源, 合理进行植物种间配置, 提高群落的自然维持和演替的能力, 建设最接近自然的植物生态系统, 促进植物群落与环境相适应, 增强绿地抗灾能力。

在营造多层次植物群落时, 除了解决下层耐荫植物的选择外, 还要求在上、中层的乔灌木搭配上予以科学选择, 强调以乔木为主的乔、灌、花、草、藤复层栽植。通过合理密植, 达到单位绿地面积生态效益最大化;提倡速生与慢生、常绿与落叶、名贵树种与常规树种合理搭配原则。东莞城市园林植物间的搭配原则如下:一是总量控制原则, 即25%的乔木, 25%的灌木, 25%的地被草坪, 25%的硬质地面和小品;二是东莞绿地总体的树草比为7.5:2.5 (非林下草面积) ;三是常绿乔木与落叶乔木之比为4:1, 灌木基本为常绿, 或常绿灌木与观花落叶灌木之比为5:1。

3.4 提倡近自然园林养护, 控制人为干扰

目前东莞市园林植物养护管理中常用的整形修剪、中耕除草、清除凋落物等手段不适用于近自然园林植物景观的养护管理。大力推广近自然管理模式是解决东莞园林绿化资金困难的有效方法之一。近自然管理模式完全遵循“近自然”的手段, 对绿地的管理采取比较粗犷的管理方法, 极少人工雕琢, 尽量减少对植物的人为干扰强度, 任由园林植物按照自身规律生长, 形成近自然园林植物景观。近自然管理模式是根据植物生长发育的特性对植物作轻度整形, 除城市广场和城市主干道需要进行修剪清扫树叶外, 其他绿地特别是背景林, 应当以修剪病枝枯枝为主, 并保留一定枯枝落叶和杂草, 让其自然腐烂释放养分回归土壤, 供植物生长吸收, 从而促进绿地自然循环和自然演替。

生态园林城市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也是城市发展所追求的阶段性目标[5]。构建近自然园林植物景观是实现生态园林城市的重要途径, 也是建设节约型城市绿地的重要手段。在东莞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中, 要提倡近自然园林创造, 尽量模拟近自然园林植物景观, 再现自然植物群落, 形成城市生态系统的自然调节能力, 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需求, 使人、城市和自然形成一个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良好生态系统。

参考文献

[1]祁新华, 陈烈, 洪伟等.近自然园林的研究[J].建筑学报, 2005, (8) :53-55.

[2]杨学云.浅议我国人工林近自然林经营[J].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2005, (4) :7-9.

[3]孔祥海.城市生态园林规划与建设若干问题的探讨与对策[J].龙岩学院学报, 2006, 24 (3) :62-65.

[4]孙卫邦.乡土植物与现代城市园林景观建设[J].中国园林, 2003, (7) :63-65.

自然理念 篇7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 生态文明建设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 实现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成为了目标任务之一, 森林培育学由此应运而生, 并取得长足发展, 以满足森林培育事业需要。当前我国森林培育成果突出, 人工林培育规模不断发展壮大。但同时, 问题也随之而来, 人工化培育模式难以充分发挥森林的自然生态功效。鉴于此, 以“人与自然高度和谐”为标志的近自然林业理念成为森林培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向, 森林培育学科必须积极顺应时代潮流, 进一步提高学科建设水平。

2 近自然林业的内涵与特点

立足生态思想, 接近自然, 模仿自然, 是近自然林业最为显著的特点。不同于传统森林经营模式, 它更加强调从整体的角度去观察森林, 要求挖掘森林系统潜在的自然特性, 使森林培育过程更为贴近自然生长过程, 从而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最佳结合, 促进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

近自然林业理念最早由19世纪末德国林学家盖耶尔 (Karl Gayer) 提出, 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完善, 逐渐形成比较成熟的近自然森林培育理论体系, 其主要目的在于解决人工培育森林结构不稳定、生态功能性差、系统脆弱等人工化培育模式产生的弊端, 实现森林培育生态效果与经济效果的和谐统一。总体上, 近自然林业可看作这样一种理论:它首先将森林看作一个集多种多样性、永续性于一体的活力系统, 根据自然森林生长发育规律和时间跨度, 充分利用各种相关自然力, 来合理规划经营活动, 最终优化森林生态结构和功能。近自然林业理论具体应用于实践时, 一般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首先, 重视树种混交, 同时提高阔叶林比重。这是丰富森林结构, 并提高生产力的有效措施。一方面, 针阔树种混交符合自然生长规律, 能丰富森林生物种类, 增加森林系统内部森林植被群落的稳定性, ;另一方面, 阔叶林能有效改善森林土质, 提供大量腐殖质。其次, 重视因地制宜, 提高自然力使用水平。以天然更新为前提, 考察原生植被分布情况, 尽量使森林经营活动顺应自然, 避免破坏性人工作业方式, 保持自然力。再者, 重视单株抚育和择伐利用, 明确每一株树的采伐时间, 进行持续抚株管理, 以此提高森林综合利用率和经营品质。最后, 重视复层林培育。通过错落树种配置、异龄经营、择伐等方法促进复层林培育, 进行复层异龄经营, 是近自然林业的重要特点, 可以有效增强森林抗风能力, 发挥其防护功能, 同时促进林内自然竞争, 实现可持续生产。

3 当前我国森林培育学科的发展现状

3.1 森林培育学已取得成果

作为研究森林培育理论与技术的专门学科, 森林培育学包含从树种选择、种苗生产到成熟的整个过程期间的理论研究和技术研究, 内容广泛、专业性强、实践特征明显。尤其随着培育理念和培育技术的进步, 培育目标更新, 人们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增强, 森林培育学在实践中也不断得到完善与发展。

目前, 森林培育学逐渐形成以生态学科为核心理论基础, 涵括气象学、地质学、森林土壤学、水文学等环境科学类理论基础体系构成, 技术规划与技术措施等技术体系较为完整, 分类经营、可持续发展理念进一步落实。森林培育更新营造、抚育管理等各个阶段技术规划明确, 遗传调控、环境调控、结构调控等育林技术手段不断改进, 为我国森林培育事业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理论以及技术支持。比如森林立地分类及评价系统趋于完善, 复合生态系统模式逐步建立

3.2 森林培育学目前存在的不足

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是我国森林培育学面临的主要问题。尽管森林培育学理论基础不断完善;但总体上未能形成完整、系统的育林指导思想, 亦未能从森林生态学之中独立出来, 为森林培育事业提供有针对性、专业化的理论指导。由于我国现代森林培育事业起步较晚, 与之相适应的森林培育学科尚存在许多不成熟之处, 除理论系统性不强, 过度依赖森林生态学, 未有效结合社会学、经济学、工程学等其他领域学科也是当前森林培育学科一大不足。森林培育学并不局限于自然生态研究, 其最主要的目的是协调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在顺应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统一, 必须对有关方面进行理论指导。

3.3 近自然林业理念的引进

随着对森林培育的认识逐渐深化、森林培育实践水平逐渐提升, 由个别、群落向系统转变, 建立系统化、专门化思想指导体系成为森林培育学未来发展朝向。当前, 近自然林业理论在国外森林培育实践中得到广泛推广, 是其森林培育学的重要内容。我国在进行森林培育时, 可以借鉴其先进理论成果, 总结其经验教训, 摸索出一套适合本国国情的森林培育模式, 在近自然林业理念的指导下, 改善森林培育学内容, 完善森林学理论指导体系, 更好发挥森林培育学对森林培育事业的促进作用。

4 引入近自然林业理念对我国森林培育学科发展的意义

(1) 为森林培育学向系统化、专业化发展提供核心内容和指引。长期以来, 森林培育学缺乏明显的学科特征, 没有形成成熟的理论系统, 有关教材、论著对森林培育学的论述相对零散, 影响了培育学的理论指导效果。近自然林业理论是专门针对森林培育工作而发展起来的专门知识体系, 其核心内容在于为森林培育提供专业指导, 其根本目的在于解决森林培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提高培育质量和培育效果。将近自然林业理念引入森林培育学中, 可以有效弥补当前我国森林培育学核心理念的不足。

(2) 为变革传统林业经营模式, 转变森林培育学发展方向提供契机。由于近自然林业理论改变过去“以木材生产为中心”的经营理念, 重视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结合, 这就要求林业工作者进行森林培育时必须放弃传统粗放型造林、育林模式, 一改过去“大砍大造”的经营方式。与之相适应, 森林培育学必须适应新培育理念, 根据近自然林业理念要求, 适时调整育林规划和技术措施, 在森林生态学研究的基础上, 更加关注社会学、经济学等有关学科, 使自身发展成为一门跨专业的综合性新型、独立学科。具体是, 加深近自然林业认识, 研究混交林、复层林、异龄林造林方法, 抛弃大面积造林模式, 使造林接近自然原始状态, 以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稳定和生态功能发挥;正确处理森林培育中人与自然的关系, 避免高强度人工抚育措施, 降低人工化程度, 模仿自然, 贴近自然;合理规划造林, 遵守“适地适树”原则, 发展乡土树种。

(3) 引入近自然林业理念是森林培育学应对时代挑战的必然要求。随着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提出, 林业可持续发展也备受人们关注, 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我国已具备推行近自然林业理念的政策环境和人文环境。在此时代背景中, 森林培育学必须紧跟时代潮流, 调整造林经营理念, 实现森林的可持续利用。

5 结语

引入近自然林业理念, 重视森林培育过程中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 是进一步完善、规范我国森林培育学科建设的重要举措, 也是发展趋势所在, 可以改进森林培育学科存在的不足, 促进林业持续健康发展。

摘要:指出了为充分发挥森林培育学科对我国森林培育事业的指导作用, 实现我国森林培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将近自然林业理念引入森林培育学科势在必行, 是变革传统人工森林培育模式, 推动森林培育学科发展的必要举措。分析了近自然林业理论内涵及我国森林培育现状, 探讨了调整我国森林培育学科的建设目标和理念。

关键词:森林培育学科,自然林业理念,发展

参考文献

[1]梁洪萍.浅谈近自然林业理论[J].四川林业科技, 2012 (5) .

[2]章忠.浅议“近自然林业”理念在森林可持续经营中的应用[J].安徽农学通报, 2012 (13) .

[3]刘爱兵, 李传坤.近自然林业理论[J].江西林业科技, 2011 (5) .

[4]刘佰英.近自然林业经营理论的研究进展[J].科技信息, 2010 (22) .

自然理念 篇8

据悉, “传统的水泥路面、沥青路面, 雨水没办法存蓄, 但使用一些生态透水材料后, 这种情况将彻底改变。”例如, 一些公园已经使用的一些透水混凝土, 遇到雨天, 雨水通过路面缝隙, 渗透到底下的地层, 能够存蓄一段时间, “夏天气温升高, 人站在上面, 能明显地感觉到湿度、温度与其他路面的差别, 这就是海绵效果”。

透水砖、生态混凝土、彩色透水混凝土等生态材料, 目前得到广泛使用, 最有效果的就是对道路绿化带进行改造, 设置一些下凹式绿化带来接收雨水, 地下铺上沙石, 雨水经过“收、蓄、渗、排”的过程, 渗入土壤补给地下水;没有下渗的雨水排入蓄水槽, 干旱时可用于植物或景观补水, 实现雨水“慢排缓释”。

自然理念 篇9

1 近自然林业的内涵与特点

19世纪末德国林学家盖耶尔首次提出近自然林业, 此概念一提出即得到社会的广泛反应, 随后, 就有许多的理论学家和实践者对这一理论进行发展与完善, 经过100多年的丰富, 近自然林业的理论体系已经比较成熟。人工培育森林有着其先天的弊端, 如结构不稳定、生态功能差, 而近自然森林不但能够解决上述人工培育林的先天性缺陷, 同时还有其他的优点, 如可以丰富我国的森林资源种类等, 所以用近自然森林替代人工培育林是大势所趋。与传统的森林培育方式不同, 近自然林业更强调的是从整个森林的总体是看待一片森林, 它要求的是探究森林系统中内在的、本质的、潜在的自然属性, 而不是人类痕迹, 所以它更能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1]。

2 我国森林培育学科发展的现状

2.1 已取得的成果

目前, 我国的森林培育学已经形成了以生态学科为理论核心的学科, 这一学科在外延上还包括地质学、森林土壤学等学科, 从内涵上来说, 包括树种的选择、种苗生产到森林培育等各个阶段都已经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 并且不管是在理论研究领域还是实践研究领域都正在趋于完善。同时, 随着人们生态保护以及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形成, 人们更加注重对于森林培育学的完善, 也积极的将理论成果应用到实践当中, 所以森林培育学在实践当中也在不断得到发展与完善。

2.2 存在的不足

虽然我国的森林培育学的理论基础正在不断的完善, 但是始终没有形成一个系统、完整的森林培育体系。除此之外, 森林培育学一直不能从森林生态学中独立出来是我国森林培育学科存在的又一问题, 就是因为不能从森林生态学中独立出来, 所以森林培育学不能和其他的外延学科进行有效的融合, 始终处于受到限制的状态。森林培育学不仅仅是局限于自然生态的研究, 它同时还专注于自然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关系, 在顺应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 所以必须要形成一个统一的体系作为理论指导。

2.3 近自然林业理论的引进

在国外, 近自然林业已经在实践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并且是作为森林培育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得到发展的。我国在发展、完善森林培育学科的过程中, 可以在吸收国外近自然林业发展中的经验, 结合我国的国情, 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森立培育体系发展的道路。对森林培育理念的认识应该逐渐深化, 逐步提高我国森林培育技能, 继而形成科学性、体系性的森林培育学科。

3 引入近自然林业理念的意义

3.1 形成系统化、专业化的森林培育学科

我国的森林培育学科虽然在近些年已经得到很大程度的发展, 在认识上逐渐走向深化, 实践水平也得到很大提高, 但是始终没有形成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 再加上森林培育理念对森林生态学的依赖过高, 所以我国的森林培育学科还需要继续发展与完善。长期以来, 我国的森林培育学明显缺乏学科性特征, 对于森林培育学的研究和论著相对都较为零散, 有些甚至是分散在其他的各个学科中的研究当中, 这样的研究态势很不利于我国森林培育学的发展。近自然林业作为一种新兴的理念, 它不但对我国的生态与林业的发展注入了活力, 同时还可以为我国的森林培育学科提供动力, 形成系统化、专业化的森林培育学科[2]。

3.2 顺应时代的要求

20世纪90年代, 我国开始提出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新型社会, 这一理念的提出也促进了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形成与发展, 所以我国也越来越重视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必然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而人造林显然在这一方面不能满足人类的需求, 近自然林业的内涵之一就是人与自然处于一个最和谐的状态, 所以近自然林业的引入时符合我国社会的发展趋势的, 是顺应了时代的要求的。在这样一种背景下, 森林培育学应该紧跟时代的脚步, 将近自然林业融合到森林培育学科当中, 促进我国森林培育学科的发展。

4 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 人们对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包括林业的可持续发展越来越关注, 于是森林培育学科正逐步完善。虽然我国的森林培育学科近些年已经得到很大程度的发展, 但是因为其自身的先天性不足, 再加上对森林生态学的依赖性过强, 所以我国的森林培育学始终没有形成系统性的、体系性的理论体系。近自然林业符合我国的发展国情, 顺应了时代的发展, 所以能够促进我国森林培育学科的建立与完善, 应该被引入进我国的森林培育学体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与工业的发展, 我国的生态环境已经遭到严重的破坏, 所以生态环境理念越来越受到重视。森林培育是生态环境中的一部分, 也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但是我国的森林培育学科仍处于较低的水平, 需要发展与完善。本文通过对近自然林业的内涵与特点以及我国森林培育学科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 进而提出近自然林业在我国发展的意义。

关键词:近自然林业,森林培育,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梁洪萍.浅谈近自然林业理论[J].四川林业科技, 2012 (5) :22-41.

上一篇:高校图书馆阅览室下一篇:汽车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