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仔猪低血糖症防治

2024-11-04

新生仔猪低血糖症防治(精选8篇)

新生仔猪低血糖症防治 篇1

新生仔猪低血糖症是新生仔猪血糖水平突然下降, 常在自然条件下发生。出生后几天, 由于糖原异生还没有完全发育, 易被利用的食源性的碳水化合物特别需要。如果不能及时补充, 就会引起部分或全窝仔猪死亡。

1 病因

(1) 新生仔猪糖原异生还没完全发育, 糖原全靠母乳供给, 但当哺乳母猪产后感染子宫内膜炎, 引起缺乳或无乳。 (2) 新生仔猪患黄痢病, 体质极度衰弱, 无力吃乳。 (3) 新生仔猪患先天性震颤病, 而无力吃乳。 (4) 窝仔太多, 母猪乳头不足。 (5) 产房无保温设施, 新生仔猪受寒。

2 症状

一般出生后第2天发病, 病猪发抖、竖毛, 特殊尖叫, 衰弱, 体温过低, 眼斜视, 斜颈, 跑步样动作, 四肢无力或卧地不起, 角弓反张, 瞳孔散大, 口角流涎, 感觉迟钝或消失, 若不及时治疗, 通常在24~36h内死亡。

3 病理变化

肝脏变化最突出, 肝呈桔黄色, 边缘锐利, 质地像豆腐, 稍碰即破, 胆囊肿大, 肾呈淡土黄色, 有散在出血点。

4 诊断

根据病因分析, 临床表现和病理变化, 不难做出诊断。

5 防治

(1) 加强怀孕母猪的管理和产后护理, 哺乳期间避免疾病的发生, 以免影响泌乳。母猪患子宫内膜炎, 及早治疗, 消除炎症。 (2) 冬季产仔要有保温设施, 产房要温暖, 保育箱要设有电热源。 (3) 哺乳母猪的饲料营养要丰富, 保证泌乳的营养供给。 (4) 患病仔猪腹腔注射10%~25%葡萄糖注射液10~20ml, 3次/d。

新生仔猪低血糖病和腹泻病的防治 篇2

关键词:仔猪;低血糖;腹泻;病因;防治

中图分类号:S858.28文献标识码:ADOI编号:10.14025/j.cnki.jlny.2015.10.036

1仔猪低血糖病

新生仔猪低血糖症是指血糖含量大幅度减少并出现脑神经机能障碍的一种新生仔猪疾病。在妊娠母猪饲养条件不良的情况下,往往所生仔猪的部分或全部发病,发病仔猪如不及时治疗,就会死亡。

1.1病因

一般认为主要是由母猪妊娠后期的饲料营养不均衡,或产后缺乳,以及仔猪本身不能吮乳等引起。仔猪生后活动加强,体内耗糖量增多,在胎儿时期缺糖或生后不能充分获得糖的补充时,血糖即急剧下降。脑组织机能活动所需的能量主要来自糖的氧化,但脑组织含糖元极少,需要不断地自血液中摄取糖,故当血糖含量降至一定水平时,就会严重影响脑的机能,出现脑神经兴奋或抑制的现象。

1.2症状

本病多发生于出生后2~3天的仔猪,往往在一窝仔猪内部分或全部相继发病。突然呈现不吮乳,毛色发暗,四肢绵软无力,卧地不起。有的迅速死亡,有的则呈现脑神经机能障碍:出现阵发性痉挛,角弓反张,四肢伸直或呈游泳状运动,眼球固定,口腔有少量白沫。有的表现肢体绵软,皮肤感觉迟钝或消失,对外界事物无反应,体温不高,在症状显著阶段体温可降至37℃以下,最后陷入昏迷状态而死亡。病程一般为数小时,有时可拖延1~2天。

1.3防治

1.3.1治疗本病治疗主要应尽快补糖,用10%葡萄糖5~10毫升腹腔注射或前腔静脉注射,每隔4~6小时1次,连续2~3天;经口腔灌服葡萄糖,每次3~5克,每天3~4次,连用3~5天;如果温度降到正常体温以下时,可配合肌肉注射庆大霉素、维生素B1注射液及安钠咖注射液等。

1.3.2预防加强妊娠后期母猪的饲养管理,给予全价饲料;对新生仔猪给予充足的母乳,如母猪缺乳,应进行人工哺乳。

2仔猪腹泻病

新生仔猪腹泻病是仔猪3日龄内发生的红痢和黄痢的总称,又称“仔猪三日痢”,是一种新生仔猪的急性、致死率较高的传染病。

2.1病因及特征

新生仔猪腹泻病的特点是发病快,病程短,病死率高,损失大,病因及特征如下。

仟猪红痢由C型产气荚膜梭菌(或称C型魏氏梭菌)感染引起的仔猪梭菌性肠炎,又称仔猪传染性坏死性肠炎、仔猪肠毒血症。以泻出红色血样稀粪为特征,1~3日龄的新生仔猪受感染后突然排出血痢,后躯粘满血样稀粪,精神沉郁,行走无力,很快呈现濒死状态。少数病猪无血痢症状,却已昏迷倒地,在出生的当天或次日死亡。4~7日龄仔猪症状轻微,1周龄以上仔猪很少发病。由于发病急,死亡快,因此必须以预防为主。

仔猪黄痢又称早发性大肠杆菌病,以泻出黄色粘液状稀粪为特征,最早见于生后8~12小时,典型病例一般在生后24小时左右出现症状。一窝仔猪中突然发现有1~2头仔猪精神沉郁,全身衰弱,迅速死亡;继之其他仔猪相继腹泻,排出水样稀粪,呈黄色或黄白色,混有凝乳状小片和小气泡,带腥臭味,肛门失禁。捕捉时由于仔猪挣扎、鸣叫,常常从肛门流出黄色稀粪。病猪吃奶停止,饮欲增加,由于脱水和电解质缺失,双眼下陷,腹下皮肤呈紫红色,最后昏迷死亡。3日龄以内感染的病情较重,1周龄以后感染的病情较缓和,2~3周龄的仔猪也可发生本病,但症状较轻。

红痢和黄痢由于存在着发病日龄和粪便的特征,根据临床症状不难诊断,两者的区别是是否排泄红色带血稀粪。在生产中,往往由于仔猪吃奶停止,经治疗康复的仔猪,也因母猪泌乳停止,而很难正常饲养,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

2.2预防措施

母猪免疫猪场应根据粪便特征作出红痢或黄痢的确诊,对受红痢危害的猪场,可给生产母猪接种仔猪肠毒血C型干菌苗,肌肉注射;怀孕母猪初次注射2次,每次2毫升(用20%氢氧化铝胶盐水稀释),第1次在分娩前1个月,第2次在分娩前半个月注射;以后在分娩前10~20天耳根深部皮下接种2毫升大肠杆菌K88、K99双价基因工程疫苗,即可预防新生仔猪腹泻病。给母猪免疫,通过初乳传递抗体给哺乳仔猪,使仔猪在易感期内获得被动免疫保护。这是预防该病的最主要办法。

药物预防新生仔猪出生后、吃乳前、剪牙时,给予舐喂促菌生或DM423菌粉制剂。同时,口服泻痢速停口服液,连服3天,预防效果良好。

产仔卫生消毒前,对栏舍要进行彻底清洗消毒;在母猪分娩时,应用消毒药液(如消毒王、氯毒杀、消毒威等)擦洗母猪乳房,并挤出乳头内的少许乳汁,以防污染,再将泻痢速停口服液倒在药棉上涂擦乳头,然后让仔猪吃奶。同时,应用保温箱、红外线灯等保温工具,做好新生仔猪的保温和控制湿度工作,保持栏舍和垫草的清洁、干燥。

2.3治疗方法

红痢整窝仔猪用强效红黄白注射液、卡那霉素、止血敏等混合肌注,每头2毫升,每日2次,连用3天。

黄痢整窝仔猪用强效红黄白注射液或卡那霉素肌注,每头1毫升,每日2次,或两种药物交替使用,连用3天,并每天1次口服新霉素25毫克,连用3天。

不管是红痢,还是黄痢,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应给仔猪口服人工补液盐或自配葡萄糖盐水,防止机体脱水,增强抵抗力。

根据生产实践,新生仔猪腹泻病是危害新生仔猪最严重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用疫苗给母猪免疫是最佳预防办法,但除此仍要重视综合性防治措施。一旦發生此病,应迅速作出红痢和黄痢的鉴别诊断,采取正确的治疗措施,减少损失;对已经发生该病的猪场,一定要根据配种记录,按免疫程序给每头母猪接种疫苗,以提高预防效果。

新生仔猪低血糖症的有效防治 篇3

1 病因分析

1.1 低温环境

低温环境是造成新生仔猪低血糖症的主要原因之一。新生仔猪由于受寒冷的刺激, 为了维持正常体温而增加了体内糖原的消耗, 使体内贮存的糖原减少, 当新生仔猪对糖原的需求量与糖原的供给量产生了一定差距而又不能及时得到补充时, 便发生了低血糖症。

1.2 母猪无乳或乳量不足

由于母猪饲养管理不良, 造成母猪无乳、少乳、乳中含糖量低下, 特别是母猪患病, 如乳房炎、发热等疾病, 致使泌乳障碍。仔猪因为饥饿、获取糖原不足或未能获取糖原而发生本病。

1.3 吮乳不足或消化吸收机能障碍

仔猪先天性衰弱, 生活能力低下而不能充分吮乳;同窝仔猪数量过多, 母猪乳头不足, 有的仔猪抢不到乳头而吃不到母乳;新生仔猪消化吸收机能障碍, 以及初乳过浓, 乳蛋白、乳脂肪含量过高, 妨碍了新生仔猪的消化吸收。

1.4母体内发育不良

由于母猪孕期的营养、管理及疾病等方面的因素, 致使新生仔猪在母猪体内生长发育不良, 体内贮存的脂肪酸和葡萄糖不足, 生酮和糖原异生作用成熟迟缓, 导致仔猪出现低血糖症。

2 发病机理

新生仔猪在生后第1周内, 因其糖代谢调节机能发育不全, 糖原异生能力差, 肝糖原贮存少, 血糖主要来源于母乳和胚胎期间贮存的肝糖原的分解, 如果吮乳不足, 有限的能量储备很快耗尽, 极易导致低血糖发生。仔猪低血糖时, 首先脑组织受影响, 病畜呈现抽搐、昏迷等神经症状。另外, 低血糖导致肌糖原不足, ATP生成减少, 肌肉收缩无力, 病猪四肢软弱无力, 卧地不起。并因肌肉、肝产热减少, 病畜体温降低。

3 临床症状

仔猪出生后第2天突然发病, 迟的在3~5d才出现症状。病猪突然卧地不起, 被毛蓬乱无光泽, 四肢软绵无力, 步行摇晃, 开始吃乳减少, 继而不吃乳。皮肤苍白、湿冷, 体温下降到37~36℃。耳尖、尾根及四脚末端出现轻微的紫色, 多数仔猪出现阵发性神经症状, 头向后仰, 四肢作游泳状划动。两眼半闭, 瞳孔散大, 口流白沫, 并发出尖叫声。病猪对外界刺激开始敏感, 而后失去知觉, 最后昏迷而死。

4 病理变化

外观无变化。颈下、胸腹下等处皮下常有不同程度的水肿, 切开后流出透明无色的水肿液。血液凝固不良。胃内充满气体, 仔猪有的胃内有数量不等的凝乳块。肝脏变化最特殊, 呈土黄色或橘黄色, 边缘锐利, 质地脆弱, 像嫩豆腐一样, 一碰即破。胆囊膨大, 充满淡黄色胆汁。肾脏呈淡土黄色, 有散在的红色出血点。

5 诊断要点

根据仔猪生后吮乳不足的病史;发病限于1周龄内;有明显的神经症状;肝脏的特征性变化;血糖含量显著降低以及葡萄糖治疗有疗效等做出诊断。

鉴别诊断:本病应与有神经症状的其他疾病如细菌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脊炎和伪狂犬病等区别。

6 防治措施

6.1 加强母猪饲养管理

母猪孕期要根据不同阶段的特点, 采取相应的饲养方式, 保证母猪从日粮中获得充足的营养物质, 满足胎儿生长发育需要, 但不要使母猪过于肥胖。在管理上要注意适当运动, 增强母猪体质, 防止流产, 从而使生产的仔猪质量比较高。哺乳期提高母猪泌乳量, 在给泌乳母猪调配日粮时, 要注意适宜的能量和蛋白质水平, 有条件的可以在夜间补饲一次青饲料。

6.2 防寒保暖

培育仔猪的适宜温度是, 1~3日龄34~30℃, 4~7日龄为30~28℃, 15~30日龄25~22℃。具体保温措施可采用在母猪舍内设一个长宽各60~80cm的保仔间, 铺上垫草, 安装灯泡, 以提高舍温。前3d待仔猪吃饱后放进护仔间, 3d后就可以让仔猪自行出入, 这样既能保持仔猪体温恒定, 又能有效防止母猪压死仔猪。

6.3 固定乳头, 吃早、吃足初乳

早吃初乳可以及早地获得免疫力, 获得丰富营养, 尽快产生体热, 增加抗寒抗病能力。饲养人员要注意观察, 一旦发现有仔猪争抢同一个乳头时, 要及时进行调解。最好是将弱小仔猪固定在前、中部, 体大有力的仔猪固定在中、后部, 以便使整窝仔猪发育均匀整齐。如果少数弱小仔猪吸奶不足, 可额外进行补喂。产仔过多时, 可把部分仔猪寄养给其他母猪。一般仔猪出生后30min内要让其吃上初乳。

6.4 发病后及时救治

新生仔猪低血糖症防治 篇4

1 发病原因

新生仔猪没有吃到足够的母乳是仔猪低血糖症发生的最主要原因。通常发生在两种情况之下, 一是母猪无乳或缺乳时, 如长期饲喂单一饲料、母猪营养不良;二是仔猪不能吃乳, 如仔猪患大肠杆菌性败血症、传染性胃肠炎、先天性震颤以及新生仔猪溶血病时。再者, 对环境条件改变的应激, 如寒冷或运输亦为本病重要的诱因。

2 临床症状

一般在仔猪出生后第二天发病, 同窝猪中多数都可发病。初期表现为精神沉郁, 食欲不振, 步态不稳, 不能维持身体平衡, 发抖竖毛, 尖叫, 衰弱, 迟钝, 体温过低, 接触皮肤和粘膜有发凉感觉;心跳慢而弱, 常发生惊厥及无目行走运动, 后肢常做奔跑状, 角弓反张, 磨牙, 颈和躯干弯曲和僵硬, 后期昏迷, 在发病后24~36小时死亡。

3 剖检特征

发现仔猪消化道空虚, 机体严重脱水。肝脏呈橘红色, 边缘锐利, 质地如豆腐, 稍碰即破, 胆囊肿大, 充满半透明淡黄色胆汁。肾呈淡土黄色, 有散在的针尖大出血点。

4 诊断

(1) 根据对妊娠母猪饲养管理的调查, 母猪是产后少乳或无乳, 发病仔猪的临床表现, 病理变化, 以及葡萄糖治疗的反应情况易作出诊断。

(2) 鉴别诊断:病毒性脑脊髓炎和伪狂犬病可以出现类似的神经症状, 但其发生不限于一周龄之内的仔猪。细菌性脑炎包括链球菌性败血症和李氏杆菌病, 虽也可发生在一周龄之内的仔猪, 但可利用尸体剖检来进行区别诊断。一般说来, 仔猪低血糖症无可见的病理损害, 而且猪胃内一般无凝乳块存在。

5 防制措施

对怀孕母猪加强饲养管理, 保证胎儿的正常发育, 保证产后充足的乳汁供应, 是预防本病关键。

(1) 在母猪妊娠期要给予全价优质饲料, 有条件的地方, 可喂给青绿多汁饲料。

(2) 母猪在妊娠期间在饲养上应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在配种后~妊娠1月内特别是配种后第三天核子着床期, 饲料喂量应在1.5㎏以内;第二阶段是妊娠1个月~85天, 为胎儿安全生长期饲料喂量应在2~2.5㎏每天;第三阶段为妊娠85~产前5天为功胎期, 增加母猪采食量3㎏左右;第四阶段为产前5~预产期, 应当减少喂量, 预产期当天不喂或少喂, 使母猪顺产。

(3) 在母猪生产的时候注意卫生, 防止感染继发子宫炎或乳房炎等疾病。

(4) 在产后加强对仔猪的护理, 环境温度宜保持在26.6~32.2℃;

(5) 要避免仔猪发生饥饿的因素出现, 对不让仔猪吃乳或仔猪多母猪乳头少而吃不到的仔猪, 可用人工乳或高效教槽奶。

6 治疗方法

(1) 可采用5%或10%葡萄糖20~40ml, 腹腔或皮下分点注射, 每隔4~6小时重复注射一次, 直至仔猪能够哺乳或采食人工饲料为止。亦可口服补液, 每两小时一次。

(2) 应及时解除产后母猪无乳或少乳的原因, 如系营养不良引起的要及时改善饲料营养比例, 加强护理;如母猪感染其它疾病, 要积极加以治疗, 对母猪进行繁殖障碍调查, 以净化母猪群。

(3) 对仔猪患有影响哺乳和消化吸收的疾病, 应在补糖同时对症治疗。

摘要:新生仔猪低血糖症是由于新生仔猪体内血糖含量过低引起的一种仔猪糖代谢病, 死亡率较高。分析了病症及发病原因, 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方法。

冬春季节谨防新生仔猪低血糖症 篇5

1 发病情况

该猪场共有母猪56头,硬件设施较落后,舍内温度在15℃左右,2009年11月份有9头母猪先后分娩,共产仔猪102头,仔猪出生时正常,2~3天开始出现死亡,有的母猪所产仔猪全窝死亡,当地兽医诊断为伪狂犬病,延误了治疗,畜主前来就诊时已死亡36头。根据发病特点、临床症状及实验室诊断确诊为低血糖症,经补糖疗法,同时保温,很快控制了病情。

2 临床症状

新生仔猪一般于产后1~3 d内发病,仔猪刚产下时正常,能吃1~2次乳,以后逐渐就失去吸乳能力。发病仔猪出现精神沉郁,有气无力,呈憔悴状,离群伏卧呈嗜睡状,步态不稳,继而卧地不起,心跳加快,心律不齐,呼吸微弱,最后肌肉震颤,痉孪抽搐,头后仰,呈角弓反张,四肢伸展作游泳状,口吐白沫,瞳孔散大,眼球不动,光反应消失,最后昏迷不醒,意识丧失,皮肤颜色苍白,体温低下,35℃左右,手触感觉冰凉,而后死亡。

3 病理变化

主要为肝脏和肾脏变化明显。肝脏呈橘黄色,边缘锐利,质地脆弱,胆囊肿大;肾脏呈土黄色。其他未见异常。

4 诊断

实验室检查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血糖,可发现仔猪血糖低于50 mg/100 m L,而正常仔猪的血糖值为76~149 mg/100 m L。结合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为低血糖症。

5 治疗

(1)用20%葡萄糖溶液给发病仔猪腹腔注射20~30 m L,每6 h一次,疗效明显的。直至症状缓解并能自行吮乳时为止。

(2)仔猪出生后立即给予20%的葡萄糖水口服,每头5 m L,连喂3 d。对于母乳不足的仔猪给予人工哺乳。

(3)对初生仔猪注意保温,将仔猪放入保温箱中,给予红外线等照射取暖,避免机体受寒,新生仔猪环境温度应保持在30~35℃。通过以上管理和治疗很快控制了病情。

6 体会

(1)加强疾病的快速准确诊断,早发现、迅速补糖、注意防寒保暖,是治疗本病的关键。

(2)注意与其他疾病鉴别诊断。本病诊断上易与脑膜炎型猪链球菌、猪伪狂犬病、仔猪溶血病相混淆,临床上要注意区别。脑膜炎型猪链球菌病表现为体温升高、运动失调、转圈、空嚼、磨牙、仰卧等症状;猪伪狂犬病表现为体温升高、呼吸困难、肌肉震颤、步态不稳、眼球震颤、间歇性痉挛、后躯麻痹,有前进或后退或转圈等强迫运动,常伴有癫痫样发作及昏睡等现象;仔猪溶血病与配种公猪有关,同一窝发病,常表现为吃初乳后发生,表现怕冷、震颤、衰弱、后躯摇摆,尤以黄疸症状明显,可视黏膜苍白黄染,体温正常或下降。

新生仔猪低血糖症的诊治 篇6

新生仔猪低血糖症亦称“乳猪病 (Babypig disease) ”, 是由于仔猪出生后活动加强, 代谢旺盛, 机体中血糖含量大幅度减少并出现脑神经机能障碍的一种营养代谢病。其发病诱因包括母猪和仔猪两方面, 主要是疏于管理。当前猪场不存在缺粮、扣粮而导致猪只“饥饿性营养不良”发生低血糖症, 主要是哺乳期管理经验不足, 特别是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不到位, 其胎生仔猪常呈高发趋势, 加之诊断不准、救治不及时, 死亡率极高。

1 症状

出生1~5d的哺乳仔猪多发, 典型特征为衰弱、代谢失调、体温下降、肌肉振颤。患猪病初不吃母乳, 肢体无力, 久卧不起, 对异物刺激感觉迟钝;少数患猪能勉强行走, 但步态不稳;有部分呈犬坐姿势, 呼吸、心跳加速;可视黏膜苍白、色暗, 体温下降至36℃以下, 触诊耳部冰凉;病程后期皮肤苍白、脱水, 严重贫血状。驱赶患猪时其叫声嘶哑, 眼球无光泽、下陷、移动缓慢;四肢空刨, 肌肉振颤、抽搐, 角弓反张;最后出现昏迷、瞳孔散大、严重衰竭、窒息而死。

2 剖检变化

剖解可见病死猪消瘦, 腹部多皱褶, 眼结膜苍白无血色, 有脱水症状;胃内无内容物, 亦无白色凝乳块, 肠系膜血管轻度充血;肝脏黄疸, 散在出血点及局部黄白色坏死灶, 质地变脆、萎缩, 胆囊肿大充满半透明淡黄色胆汁;肾脏色变, 亦有散在的针尖状出血点, 切面髓质暗红色且与皮质界限清楚;脾脏、肾脏亦有不同程度病变, 心脏质地柔软。根据以上症状, 临床上和细菌性败血症、病毒性脑炎、猪伪狂犬病、猪李氏杆菌病、猪链球菌病等有一些相似的症状表现, 临床诊断特别要注意加以区别。

3 诊断

根据血糖浓度明显下降、体温低、全身性脱水、虚弱、乏力等临床症状, 结合剖检变化即可做出初步诊断, 进行实验室检查血糖浓度则可确诊之。笔者认为, “血糖浓度明显下降”和“体温极低”是本病和其它有相似症状疾病区分的要点。

4 病因分析及防控对策

4.1 来自母猪的原因

妊娠期饲料营养不全;母猪使用年限过久, 年老体弱, 综合繁殖性能下降, 特别是泌乳功能衰退、母性反应迟钝等;母猪罹患各种疾病, 如产后综合症, 子宫内膜炎、乳炎、产后瘫痪、产后不食等。对策:

(1) 母猪妊娠期内应采取逐步提高营养水平的饲养方式。日粮中粗蛋白调整为12%~13%, 消化能为2.8~3.0兆卡/kg, 赖氨酸为0.4%~0.5%, 钙、磷为0.5%;除喂全价配合饲料外, 合理搭配优质青绿饲料或高粗纤维饲料, 促进其胃肠蠕动, 能增强消化, 消除饥饿感;补充必需的维生素;维持膘情7~8成;产前3~5d实行短期优饲, 每头母猪每天增喂0.5~1kg全价日粮。如此可明显改善母猪泌乳性能, 降低本病发病率。 (2) 选育选配品种优良的母猪, 及时淘汰“老、弱、病、残”的母猪无疑是防控本病发生的先决条件。

(3) 母猪产前、后3d在日粮中添加“益母生化散、母子康散、白头翁散、黄芪多糖散”等口服, 2剂/d, 连用3d, 可有效防治产后综合症;必要时产后配合口服抗生素 (可溶性阿莫西林、土霉素粉等) , 2剂/d, 连3~5d, 以及时控制产后各种继发症。

4.2 来自仔猪的原因

4.2.1 先天不足

受母猪孕期的营养、管理及疾病等因素影响, 导致新生仔猪在母猪体内发育不良, 体内贮存的脂肪酸和葡萄糖严重不足, 糖原异生作用成熟迟缓, 仔猪即表现先天性糖原不足而出现低血糖症。故同窝仔猪中, 弱仔最容易发生本病。对策是抓好母猪孕期管理, 令仔猪获得充足营养、优良基因遗传及遗传抗体保护。

4.2.2 管理不善管理缺陷是多方面的, 主要存在的有:

(1) 饥饿。如胎产仔猪头数多于母猪有效乳头数, 导致弱小仔猪吃不到母乳。初乳对提高仔猪抗病力、减少发病率起到至关作用, 因为母乳能提供足够糖原而避免发生本病。

(2) 低温、寒冷、潮湿环境容易造成新生仔猪低血糖症。因为低温环境中新生仔猪为了维持正常体温, 加剧体内糖原的消耗, 贮存的糖原迅速分解产热抗寒而减少。当仔猪对糖原的需求量大于糖原的供给量, 不能及时得到补充时, 低血糖症便发生了。另外, 环境气温过高、噪音、脏乱等对仔猪消化机能 (糖原代谢) 亦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3) 仔猪罹患细菌性消化道疾病、猪链球菌病、传染性胃肠炎、先天性振颤等疾病, 会引起消化吸收机能障碍, 糖原的分解和吸收、利用受阻, 最终也会引起发本病。

(4) 对策:加强新生仔猪的护理, 保证仔猪及时吃上初乳, 并做好弱仔的固定奶头、人工哺乳或寄养工作;构建仔猪保育舍内适宜的生活环境, 宏观调控舍内温度、湿度, 长期保持清洁、干燥、通风、无菌、安静的良好环境, 消除环境性应激因素;从母猪抓起, 做好母猪的重点疫病防疫, 给仔猪争取母源抗体保护, 减少疫病侵害仔猪的几率;控制外源性致病原 (人员、动物、工具等) 进入猪场, 强化本场防疫、消毒措施, 最大化防止各种常见病对仔猪的感染。

5 治疗

本病发病较急, 死亡率高, 短期急性死亡, 一旦发病往往预后不良。所以, 主导思想是主动采取有效防控措施防患于未然。治疗原则是:争取早发现、快诊断、早治疗;少数发病也要进行整群防治;治疗以补糖为主, 必要时辅以可的松制剂, 促进糖原异生。治疗方法: (1) 轻症治疗。用50%的葡萄糖溶液20~30mL口服, 2剂/d, 连3~7d;也可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葡萄糖粉或白糖、复合维生素B和维生素C治疗, 连用3~7d能取得较好效果。 (2) 重症治疗。发病后宜迅速采取补糖措施, 以20%葡萄糖液10mL+复合维生素B注射液2mL+地塞米松0.5mL混合, 进行腹腔内注射, 3剂/d, 直至症状缓解为止;控制继发症可用林可霉素每头肌注1mL, 2剂/d, 连3d;同时改善饲养条件, 新生仔猪宜在温度等各方面适宜的保育舍中安全度过哺乳期;对母乳不足的仔猪, 应及时给予人工哺乳或寄养。

6 讨论

仔猪低血糖症防治 篇7

1 临床表现

某猪场存栏生猪300多头,其中能繁母猪30头。猪场的8窝初生仔猪于出生后不久先后发病,表现为不吮乳、嘶叫、不能站立、昏迷、抽搐等,经抗生素、牲血素及复合维生素制剂等治疗未见效。

发病初期,仔猪吮乳不积极或不吮乳,嘶叫,反应迟钝,站立不稳或只能勉强站立,有的呈昏迷状态。

病重仔猪多呈游泳样姿势,其头向后仰,肌肉震颤,瞳孔散大,流涎和腹泻,可见黏膜苍白,皮肤苍白,体温低,降至37℃以下。最后卧地不起,痉挛、抽搐或昏迷,于发病后3~6 h内死亡。哺乳母猪消瘦,乳汁稀薄,泌乳量较少,其他未见明显异常。

2 病理剖检

病死仔猪胃内有少许凝乳块,其他部位未见明显变化。其皮下组织轻度水肿,肠道未见明显异常,肝略黄,质地较脆,胆囊肿大。其他脏器未见明显异常。

3 实验室检查

血涂片、肝脾触片,镜检,未发现病原菌。采集13头发病初生仔猪血液检测,其血糖含量均在2.625毫摩尔/L以下。

根据发病情况、临床表现、剖检变化、实验室检查结果初步诊断为仔猪低血糖症。

初步应用葡萄糖制剂,部分病猪症状有所缓解,最终确诊为仔猪低血糖症。

4 防治

轻症病例用注射器灌服20%的葡萄糖溶液,每次20 mL,每隔2~3 h灌服一次,直至症状缓解。亦可将蒸发乳30~50 mL加倍量水稀释后灌服。

病情较严重、不能自行吞咽者,可用20%的葡萄糖溶液30 mL进行腹腔注射,每隔6 h一次,连用2 d。同时,肌肉或皮下注射维生素B1,每头10~20mg及维生素B12,每头0.1~0.2 mg或应用复合维生素B,每头1~2mL进行辅助治疗。

病情缓解后,增加复合多维的口服量或进行人工增乳。

加强饲养管理,防止病情加重。

圈舍温度保持在16℃以上,避免仔猪受寒;保证初生仔猪及时、足量地吃上母乳,母乳过少应进行人工哺乳;加强母猪营养,防止母猪乳汁营养缺乏或缺乳。

5 小结

初生仔猪低血糖症又称乳猪病,多是由母猪乳汁过少、乳汁营养不足或乳头过少,仔猪吮乳不足及仔猪患病引起。

仔猪因饥饿、营养摄入不足或患病使体内贮存的糖原耗竭而发生营养代谢病。正常仔猪血糖水平一般在5.0毫摩尔/L以上,而发病仔猪血糖水平通常在2.8毫摩尔/L以下。

本病多发于仔猪出生高峰期和寒冷季节,出生3 d以内的仔猪发病率较高。

本病病程短,发病急,一般仔猪出生数小时即可出现症状,有时可拖延1~2 d。若治疗不及时极易导致仔猪死亡,有时死亡率可达25%。

新生仔猪低血糖症的病因及治疗 篇8

关键词:新生仔猪低血糖症,病因,发病机理,症状,治疗

新生仔猪低血糖症, 是由于新生仔猪的血糖水平低于正常的范围, 引起的一种营养代谢性疾病, 症状多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机能活动障碍, 此病多发生在1周龄以内的仔猪, 以神经症状为主, 冬春季节多发, 夏季很少发病。如果不及时治疗, 常造成全窝或部分急性死亡, 死亡率可以达到70%~100%。

1 引起仔猪低血糖症的病因

仔猪在1~2周龄时, 调节血糖恒定的能力很差, 此时如果饲养管理不到位或者由于疾病等, 常会引起仔猪低血糖症, 造成大批死亡。

1.1由于对妊娠母猪饲养管理不精心, 不科学, 导致母猪缺乳或少乳, 引起新生仔猪饥饿, 血糖浓度降低而发病。

1.2新生仔猪的胃肠道的机能还不健全, 对母乳中的营养成分还不能完全的消化吸收, 于是造成了仔猪的营养不全, 血糖偏低。

1.3新生仔猪在胎儿时期, 由于母猪营养不全面或者其他原因导致生长发育迟缓, 脂肪酸和葡萄糖在体内贮存量少, 生酮和糖原异生作用成熟延迟。

1.4新生仔猪出生以后, 没有做好保温措施, 温度偏度, 仔猪为了保持体温, 维持需要增多, 就会消耗体内更多的糖原, 引起体内贮存减少, 诱发低血糖症的发生。

1.5新生仔猪出生以后, 内分泌失调, 很容易导致胰腺的功能增强, 胰岛素的分泌过多, 血糖的分解能力加强, 导致低血糖症的发生。

1.6新生仔猪由于疾病的影响, 例如常见的传染性胃肠炎、大肠杆菌性败血症等的影响, 引起营养衰竭, 继发低血糖症的出现。

2 发病机理

脑组织对低血糖很敏感, 脑组织的机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来自糖原的氧化, 而脑组织所含的糖原又很少, 需要不断从血液中摄取葡萄糖氧化供能。新生仔猪的代谢机能发育还不健全, 糖代谢的调节还很差。当新生仔猪体内糖原不足或者糖原的异生作用较弱, 都可以导致低血糖, 于是就会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和其他葡萄糖依赖组织的机能活动, 出现昏迷、惊厥、以及交感神经兴奋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的病理现象。

3 症状

常在一窝或几窝新生仔猪中, 有几个在出生后2~3d内突然发病, 有个别的或在7d后发病。仔猪刚发病的时候, 走路不稳, 精神沉郁, 食欲不佳或者根本没有食欲而停食;有的猪头向后仰, 发抖, 四肢抽动, 出现好像游泳状的阵发性神经症状, 眼球不动, 嘴里面流出白色的泡沫。还有的严重的仔猪, 体温明显降低, 感觉很迟钝, 对疼痛觉没有知觉, 心跳频数。到了后期, 体表完全没有了感觉, 用手触摸冰冷, 心跳慢也弱。大部分在发病2h内昏迷而死, 有个别的病猪可以拖延至1d。常常会在一窝猪内, 有一头发病, 其余则相继会发病, 在12h内全部死亡, 给养殖户造成的危害是巨大的。

最典型的症状就是新生仔猪的血糖显著降低, 有的甚至只有4.2mg/100m L, 而对于新生仔猪来说, 正常的范围在140~170mg/100m L之间, 发病猪比新生健康仔猪低了很多, 大约低了33.3~41.5倍。

4 剖检特点

从整体来看并没有特别的症状出现, 只是在颌下、颈下及胸腹下有不同程度的水肿, 有的发病严重的水肿会连成一片, 肿胀可达1~2mm, 剖检流出的水肿液体无色透明;血液常常不凝固;肝脏颜色也出现变化, 枯黄色或者黄红色, 肝脏切开血液流完以后, 质地好像豆腐一样即软也容易破碎;肾脏淡土黄色, 表面有针头大的出血点;有的病死的仔猪膀胱粘膜上也有小的出血点。

5 诊断

对此病很容易诊断, 根据典型的神经症状就可以做出初步判断, 还可以进行实验室检测, 测定血糖的含量, 血糖的含量显著降低, 非蛋白氮的含量明显提高。

6 治疗

对新生仔猪低血糖症的治疗, 多采取补糖的方法, 并采取其他的辅助疗法。对病猪应该尽早的进行补糖, 否则长时间的低血糖可以严重的损伤大脑。

6.1 补糖

补糖常用葡萄糖溶液, 取10m L浓度为10%~20%的葡糖糖溶液, 进行肌肉、腹腔或者静脉注射1次/5~6h, 连用2~3d, 效果良好。还可以给仔猪灌服糖水, 浓度一般为20%, 10~20m L/次, 每隔3h服用1次, 连用3~5d, 也有明显的疗效。

6.2 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辅助治疗

给发病仔猪肌肉注射10~15U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或者注射0.025~0.05g的醋酸氢化可的松注射液, 分别都是1次/d, 连续3d治疗。

6.3

仔猪出生以后, 要加强护理, 防止受冷和压死;在治疗期间, 更要精心饲养, 对患病猪要改善饲养条件, 保持适宜的温湿度, 消除各种应激。对于由于母乳不足而导致生病的, 采取人工哺乳的方法饲养。

7 预防措施

7.1做好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工作, 尤其是在怀孕后期, 饲喂富含矿物质和维生素的全价饲料, 保证胎儿有足够的营养和产后分泌更多的乳汁, 圈舍保持适宜的温湿度, 以免新生仔猪受凉和出现消化系统疾病。

7.2仔猪出生以后, 尽早用5%的葡萄糖溶液饮水, 一般不迟于12h, 防止低血糖症的出现。

总之, 只有在养殖过程中做好母猪和新生仔猪的饲养管理工作, 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才可以将损失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徐技松, 等.新生仔猪发生低血糖症的防制对策[J].湖北畜牧兽医, 2011, 02.

上一篇:家庭投资下一篇:小学生倾听习惯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