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艺术中的装饰性(共10篇)
动画艺术中的装饰性 篇1
前言
动画艺术是一种世界性的文化。自从动画的出现到现在, 世界各个地方都有着非常密切的交流学习, 并随着时代的发展, 动画的制作手段也在不断的进步和想多样化的态势发展;在动画的制作过程中相互交流学习的元素和创意也越来越丰富, 表达了作者各式各样的丰富情感, 而动画的艺术中的装饰性, 不断的能为我们提供新的审美感受与活力。而《凯尔经的秘密》这一充满欧洲色彩的爱尔兰动画片, 正是为我们这些在今日这个视觉决定一切的时代带来一股全新的清新的活力, 影片讲述小修道士布兰登克服了重重困难险阻, 完成了《凯尔经》这部爱尔兰历史上经典的基督教泥金手抄本, 这部动画凭借着鲜活的人物造型, 优美空灵的音乐, 加上整部动画美妙绝伦的装饰风格画面, 拿下了包括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奖提名等在内的多项殊荣。
而装饰风格的在动画在当今击败众多三维动画脱颖而出, 正是因为其有着丰富的韵味, 而探讨动画中的装饰风格, 正是我们所要讨论到的。
一、装饰与装饰性
装饰作为一个词汇, 在中国最早见于5~6世纪。狭义的来说, 所指的是物品或作品外观上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留给人的视觉上的美感。装饰是一种表现的方法, 是人类在发展进化的过程中, 按照对美的一种惯有规律进行整理总结, 应用与生活并且美化生活的一种创造性的活动, 而这种活动是属于人类的精神领域范畴内的生产活动, 装饰这种产物归根到底还是属于人类意识形态的结晶。装饰, 是一种充满想象力和意境的风格化的美。
装饰性, 如果只从字面上去理解, 就成了“装扮和修饰”。之所以有人说“装饰是可有可无的”, 大概就是只从字面上来理解装饰的缘故。要理解装饰就应该从美学的角度出发。装饰是一种属于人类的精神领域范畴内的生产活动, 装饰这种产物归根到底还是属于人类意识形态的结晶, 是一种对于人类来说感受最为强烈的对美的感受, 是一种表达自己对感受的美的表现方式, 并且使得这种方式具象化的能力与技巧。
二、装饰与装饰画
装饰绘画——广义指凡属于器物装饰方面的绘画。狭义上的来说指的是一些装饰风格的壁画、广告绘画等等。装饰绘画作为绘画样式的一种, 和与写实有所区别, 前者主要偏重于表现的形式以及装饰性。
装饰画可以用工具材料的不同来划分, 亦可以用社会文化功能来划分, 前面说的这两类只要是用装饰技巧手段来制作便可以称作装饰画。而以装饰绘画的体裁不同, 又可以分成很多种形式。
装饰画与一般绘画之所以有所不同, 主要是体现在它的装饰性手法的运用。主要表现在构图上它突破了真是的时间和空间的构成限制, 使用夸张与变形的手法去表现造型特征, 在色彩的运用上的主观化。不受现实绘画的诸多定式思维条件限制, 在创作上有了极大的自由发挥空间, 可以用富有想象力的创作手法去对物品的“关系型”的表达。装饰绘画具有“关系性”, 即绘画作品的题材内容须包括主题性、情节性或场景。
三、《凯尔经的秘密》与动画的装饰性
《凯尔经的秘密》这一充满欧洲色彩的爱尔兰动画片, 正是为我们这些在今日这个视觉决定一切的时代带来一股全新的清新的活力, 影片讲述小修道士布兰登克服了重重困难险阻, 完成了《凯尔经》这部爱尔兰历史上经典的基督教泥金手抄本, 这部动画凭借着鲜活的人物造型, 优美空灵的音乐, 加上整部动画美妙绝伦的装饰风格画面, 拿下了包括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奖提名等在内的多项殊荣。
《凯尔经的秘密》这部动画片, 整体的装饰风格, 与中国早期的一批如《天书奇谭》《九色鹿》等的优秀动画片有着许多相似的地方, 更可以说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凯尔经的秘密》在动画的角色的设计上来说, 这部来自欧洲的动画片没有像日式动画中流水线搬的通用角色造型, 也没有美式动画中搞怪夸张的角色设定, 而是充分运用了设计中线的性格, 对角色的形象使用几何图形来高度的概括, 使得角色造型设定有着强烈的设计效果。片中的主角布兰登和爱诗琳的角色设定较为精细, 选用圆滑的曲线和圆形为主要设计, 来体现两个人的敏捷与完美的特点。
为了追求影片的装饰性, 片中的角色设计很少用到色彩色调的明暗和光影的变化, 这也是与日式动画和其他的欧美动画的一大区别。在此之外, 对于角色造型的边线也可以的加粗, 而且在角色身上特意增加了一些线条, 例如对头发以及服饰甚至面部都增加了结构线, 以此来增强动画的装饰效果。
影片的另一个亮点就是, 将影片许多镜头使用漫画化的方式表达, 通过大量的使用画面切割和并置。对画面的切割, 使得特写更加凸显, 在主人公与爱诗琳初次相遇时镜头就对他们的眼睛都使用了这种方法来描写, 通过这样的特写更能凸显两人在见面就产生了惺惺相惜的情感;而在外敌侵入时却使用了并置画面, 而这些并置的画面是为了将这种紧急、充满危险的情形通过多个镜头同时、多角度的呈现;而在后面讲述主人公随修士伊丹的游历修行和其的成长过程时, 也同样使用了镜头的并置, 将这些不同地点、不同时间段的画面通过并置整合在一起集中表现, 简洁明了的概括表现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再加以装饰图案的画框来修饰, 使得整个画面都显得自然、古朴。
参考文献
[1]夏峰华.浅谈装饰背景设计对影视剧情的影响[J].电影文学, 2011 (10) .
[2]范川.动画《凯尔经的秘密》造型与构图分析[J].装饰, 2011 (11) .
[3]曹迪, 李蕾.我国动画艺术中的装饰性研究[J].中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3) .
[4]席凯来.装饰艺术的历史文化性[J].大众文艺, 2010 (22) .
[5][美].鲁道夫.阿恩海姆, 滕守尧, 朱疆源译.艺术与视知觉[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8.
[6]《凯尔经的秘密》[EB/OL].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3232693.htm访问时间 (2014年4月5日) .
略论装饰绘画中的装饰构成艺术 篇2
关键词:装饰;艺术;构成;绘画
伴随科技的发展,人类的文明达到了史无前例的高度,人们的审美也伴随着文明不断地的提高,人们对于绘画作品的欣赏水平,要求都达到了新的起点。过去的王侯专用的绘画,现在也在“大众艺术”的语境下逐渐进入了寻常百姓家。装饰绘画作为文化的留存,是一具有非常独特视野的艺术表现形式。装饰绘画具有强烈的风格以及具有独特视觉的艺术表现形式。
现代美学的意识实际是与现代社会的文明生活息息相关的,随现代生活不断地推进,不但渗入到人们生活的主要空间,还对于人们的审美追求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可以说,这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人们对美的追求表现在以下几方面,衣、食、住、行,尤其现代人对于生活环境品质的要求,当现代人生活的节奏比较快,比较难停下脚步,任何时候都需在艺术之中对于自身的情绪进行调节,并且加以平衡。本文所讲的装饰画其实是作为独立的艺术形态而发展的,它较融合,能雅俗共赏,人们的心比较易接受,装饰画的价格较低,可以进行批量生产,得到容易,经济实惠,已经成为了人类生活之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不同环境下所出现的装饰创作都有着各自不同的艺术形态特点。、
一、装饰画是什么
装饰绘画其实是一种较为注重绘画形式的技法,可以说它是装饰法则和造型的手段相互包容渗透的全过程。其主要的特征与压力一直是通过对材料以及造型或者是色彩还有构图装饰化的处理而言的,它达到了自身要求的高度和自身同环境之间所发生的和谐视觉的效果,所表现出的装饰风格。装饰绘画其实是非常重视形式表现的,它要求并强调画面空间平面化的处理,注意外形的特征,特征表现明显,突出画面的概括性以及画面的简约性,画面构成较理性,画面追求理想主义和象征主义,同时还带有浪漫主义的色彩。
装饰绘画造型具有形式美的视觉冲击效果,注意这些的目的不为造型而造型。只为表达装饰绘画造型主要的特征以及主要的规律。装饰绘画的视觉美除色彩感覺很大程度上是通过装饰造型来体现的。装饰绘画造型的基础来源于生活的自然形态,不像构成艺术的纯粹理性还带有是艺术创作人员在长期的创作实践对于自然界形态有着比较深刻的认识以及对于形态的理解。装饰绘画的造型其实是受艺术家的知觉和心理意象,同时也带有自身审美情感的影响。
装饰画构图基础,在总体上看是自由的、繁复多样的。还会根据创作需求,结合现代与传统利用一些传统形式中的艺术构图方式。也会需要借鉴其他的艺术表现形式中优秀构图的法则。不过作为单独艺术的门类而言,装饰绘画构图的形式也会带有自身既定的规律和独特的特点。
二、自由性
跟其他的写实绘画表现不同,装饰性绘画的构图、造型上是不受焦点透视规则束缚的,同时对于时空的制约也不明显。这构图实际上是伴随作者视线不断的变化而产生的,既规矩又随意。主要画面中,创作者要求对于主题给出形象的设计与表述,再回话过程中再加以变形和瓦解。可以通过“散点平视”“任意透视”等方法显示。这样的方法也能够显示出他们是自由构图的方法形式,这也是装饰绘画自己独特的方法。
装饰的绘画,很多人可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还无法适应装饰绘画中这种自由式的构图。装饰绘画的表现手法比较多元,很多初学的人在进行装饰绘画构图的时候,很难把握构图,这是因为长期对饭的学习束缚了人的开放性思维,无法摆脱客观现实影响的束缚,从而限制了自己在作品中的自由发挥,也使作品失去了创意空间。
装饰绘画的构图中只要把握好构图的自由性就能够体现出装饰绘画的独特魅力,同时也拓宽装饰艺术绘画的表现形式与内涵。我们在创作的时候通过装饰绘画艺术的想象空间能够跨越空间进行构图,画面效果也会变得出“色”。
三、平面性
平面性可以说是装饰艺术绘画的构图中必须遵守的法则。在客观物质的世界里生活和艺术往往是相关的,要学会把三维空间跃然纸上,将三维空间的物象置于二维平面当中,需要技巧性,同时也需要对于生活的理解,物质的理解。因而,在传统写实的绘画当中,要怎样于画面当中表现存在的现实的客观世界之中的空间感,如何让画面纵深感更加突出,成了画家们所需要实现的目标。这个目标也促使画家们在漫长绘画的发展中,逐渐的学会并且利用透视原理进行绘画,把透视引入传统的绘画中,是装饰绘画艺术的一个突破。掌握了这个手段,学习装饰绘画的初学者就能够比较轻松的把握画面的构图,轻松的利用绘画理论在平面纸上表现。绘画可以轻松通过平面表现立体形象。传统的写实绘画与装饰艺术绘画时不同的,装饰绘画之中的艺术特点如其名字一样装饰性比较强,物象的真实状态并不需要并特别进行强调。因而装饰绘画里,我们可以不考虑如何焦点透视如何让成角透视,也不需要必刻意地寻求构图画面之中三维的空间,只需要进行画面的构图之时不断的强调画面的装饰性和形式美的表达。
四、装饰绘画艺术的完整性
在装饰艺术绘画里完整性是可以说是装饰艺术中比较重要的特点之一,装饰艺术绘画可以自由,可以追求空间感觉,可以不拘泥平面,但是必须完整。这份完整是包含着构图的完整性、内容的完整性、画面的效果以及艺术的知觉是否完整。因而在此绘画艺术的构图中,可以把完整性理解成为是体现艺术的综合特性因素。强调整体结构的完整,也是装饰绘画艺术中最为突出的特点。它同时也包括了构图是否饱满、构图是否均衡、在画面上是否错落有致,画面的感觉是不是动静相成,这些元素都涵盖了装饰艺术构图之中的相关形象能够完整。
可以说装饰绘画艺术在所有的绘画中是最为讲究形式美的,无理由或是不美观都是残缺的,都会破坏画面的效果。在进行画面构图的布局时,要考虑到上述的因素。必须完整的将主体完整表现出来,可以说是初学者学习装饰绘画中的一个基本目标。在接触装饰绘画创作时,不需要太沉醉在细节的抓,这种对于细节的过分的执着必然会忽略画面的整体感觉。我们应该表现装饰绘画构图的整体感呢?又老师总结装饰绘画的整体表现为四个字,“适形的构图”,这种构图的方式会在某些问题和图案中必须学习具有构图感和完整性的部分,必须是适应画面整体感觉的细节。画面置陈布局,必然是先明确主题,再确定造型艺术形态,随后分析装饰艺术的绘画中,这些主题下的画面中的主次关系,随后以美为原则,把整当基础对于画面进行分割再填充,不但能够加强装饰艺术绘画的画面集中、完整性,同时也会为创作者的基础创作打下坚实基础。
五、空间感
装饰绘画之中,非主体的物象,画面之中还会存在空出的一些空间,这些部分大小是由装饰绘画的构图形式或是布局需要来决定的,这实际上就是空间感。这种空间感发生较大的改动时,画面的效果则会呈现出空旷的态势,画面的豁然开朗感觉明显,但当画面的空间较小,画面就会出现主体布局紧密的态势。不过在一般的装饰艺术之中,空间感都是根据作品的主题来决定的,是创作者用来以调节画面的布局手段之一。因而在装饰绘画艺术上,构成的空间关系处理上,一定要适度,也就是画面中空间不可以过大,但是也不可以太小。过大或者是过小都会对于主体物有一定的影响。要么就是表达不充分,要么就是画面太满,过于沉重。我们都知道自然界之中的诸多元素都是相伴而发展的,实体的空间感也不会例外。但是对于装饰绘画中的构成来说,空间感也是必须受到重视的。实体部分还是需要依附于空间存在,空间的本身也需要在制约中衬托实体形象。
六、小结
装饰艺术的构成是非常重要的,是不能把实体与空间完全进行割裂的,需要明白装饰绘画的每个点、线面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依存关系。要善于发现绘画内部之间的依存关系,注意构成之间的联系,这些关系是不能有偏颇的,不能会略的。装饰绘画的历史悠久,我们需要自早期的装饰绘画中去探索一些信息,也可以从早期的装饰艺术运动中总结经验,并学习。如,在设计中有这样的讲究,“计白当黑”或是“有无相生”“多则少”“简则多”等这些都是过去的装饰艺术绘画中的经验之谈。同时,我们也要发现这些总结出的道理,实际上就是讲述一种画面存在感的关系,这些关系在应用在当今的装饰绘画学习以及创作的过程之中里则是需要,按照“空间”和画面的感觉来填充的,这也是画面构成的重要部分。
新媒体艺术在动画艺术中的应用 篇3
一、从现实到神话的影像
1995年, 迪斯尼公司第一次全部采用三维动画制作技术完成一部动画电影《玩具总动员》。这种完全由电脑制作动画的技术被称为无纸动画技术, 目前看来, 它最重要的贡献还是技术上的一种探索和创新, 对于动画电影制作工艺而吉, 这是一次革命性的突破。
《玩具总动员》所采用的无纸动画技术就是在前期、中期、后期动画制作的整个工艺流程中不用纸张与手绘, 而全部由计算机代替人工。这一新技术对长期应用传统方式进行制作的动画专业人员来说, 还要有一个适应过程, 他们必须学会和习惯用鼠标和键盘在屏幕上进行原画动作创作与制作。令人宽慰的是.今天的电脑三维动画软件越来越人性化, 操作更加方便, 让专业动画师们能更快地熟悉它们的功能和使用。
上面提到的无纸动画技术队传统动画片制作方式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显然, 前者在人力和制作周期上更加经济, 并且, 由计算机图像处理的强大功能, 数字动画有了更大表现空间, 因此有理由相信, 未来这一技术将会取代传统方式成为动画制作的主流技术。
二、创造的翅膀
新媒体艺术介入电影工业最明显的特点是改变了电影本身的“现实性”和“时空连续性”, 计算机将传统电影的剪辑手法发展成为数字影像的非线形编辑, 而剪辑的时空逻辑基础其实就是将主观时间体验物理化。
回顾历史, 我们可以看出:数字技术与电影业的联姻始于20世纪70年代, 兴盛于90年代, 成熟于世纪之交, 它经历了如下发展阶段:第一阶段, 注重电影画面的视觉效果, 致力于创造视觉奇观, 给观众以视觉刺激为主要目的, 这时期的影片以《星球大战》、《终结者Ⅱ号》为代表;第二阶段, 注重看不见的特效, 观众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银幕上的一切都是真实的, 像《泰坦尼克号》的数字生灵和数字海洋;第三阶段, 成为影片中不可替代的表现手段, 像《美国美人》中飘飞的玫瑰花瓣、《精灵鼠小弟》中可爱的动画老鼠和《阿甘正传》中飘飞的羽毛, 美国环球影业公司丁2006年推出《人猿泰山》的翻版《金刚》, 借助最新的三维动画技术和电脑视觉特效, 打造了巨猿、霸王恐龙等“虚拟角色”, 制造了几乎令人难以置信的热带丛林的惊险打斗场面;第四阶段, 实际上是与第三阶段并行的, 数字技术由某个阶段或某个方面的介入开始全方位走向电影制作领域, 此时数字技术不只是用来制造电影特效, 它已深入到电影制作的每一领域, 从剧本创作、故事板没计、形象化预审视、三维场景模拟、演员和场景数据库, 到实际拍摄中的运动捕捉、道具和摄影机控制, 以及后期的非线性编辑和计算机图像合成, 最后到传播领域的数字传输与播映等, 今天, 数字技术已经全面深入电影制作的各个环节, 它必将对传统电影美学、观众观影习惯、影视制作流程、影视剧组构成、演员表演基础、电影成本计算及发行传播渠道产生革命性的影响。
电影在其短短一百余年的历史中, 制作技术经历了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单声道到立体声的一次次变革, 这一次次的技术革新, 给电影的艺术形式带来了无穷丰富的变化和美的意味。新媒体技术的出现孕育着电影的革命, 随着电脑技术的发展, 电脑艺术家们可以借助优秀的影视制作软件制作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动物形象, 以及各种各样几乎可以乱真的自然景观、劳动场景和生活场景, 以及各式各样心灵的象征意象。
三、虚拟的真实
对于数字影像的虚拟特性是目前最具争议的一点。由于计算机图像技术的飞速进步, 银幕上的数字影像使得真实与不真实之间的界限变得越来越不清楚了。如何理解这种虚拟的真实呢?我们来看看斯皮尔伯格的数字“恐龙”是如何诞生的。对于这种生活在一亿年前的史前巨兽, 我们最确凿的了解来自埋藏在地层中的它们的骨架化石。但是当我们看到银幕上重新“复活”的霸王龙时, 我们并不怀疑, 如果有一只活的恐龙真的存在, 它的模样与一举一动会和眼前这个庞然大物有所不同。为什么我们对一只虚拟的巨兽如此认同, 它的真实性从何而来呢?也许要从我们对日常事物的感知经验中找答案。以恐龙的化石骨架为参照搭建起计算机中的骨骼模型并不难, 接着给这只动物填充肌肉, 覆盖上多鳞的皮肤, 添加一些泥土并做细微调整, 然后上色生成一只静态的三维恐龙。基本上这样的虚拟“恐龙”与我们以往从画册、卡通片中得到的恐龙形象是吻合的。
从符号学看来, 动画影像是一个文化符号系统, 是人运用符号系统对现实的转写, 必然带有人的文化背景所产生的主观意图和选择, 不可能是对外部世界纯客观的纪录。正如同两个画家不所能画出同一个风景一样, 动画影像渗透着艺术家的主观感受。其实这种观影经验并非数字技术所造就, 对于传统的由摄影机拍摄的影片也是如此。新媒体数字技术同样带给动画以更真实的效果, 这既是一种虚拟的真实, 又是一种实实在在的真实。今天动画影片中随处可见数字影像的踪影, 尽管它们风格各异, 具有不同的审美特性.但是如果把它们进行归纳, 仍然可以发现与传统影像一样类型化的趋势。
摘要:新媒体艺术在目前来说主要指动画制作数字化, 即指的是计算机技术对包括前期创作、实际拍摄乃至后期制作在内的完整的工艺过程的全面介入。新媒体技术正在给影视动画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 我们正在目睹视听奇观。在新媒体时代, 动画艺术产生了深刻变革, 这是以往任何技术手段都难以企及的深刻影响, 而且这一影响还在深入、还在加快。新媒体制作技术的广泛应用, 为毫无限制地实现动画艺术家的想象力提供了无限可能。观众也由此能观赏到更多更精彩的动画影片。
动画艺术中的装饰性 篇4
关键词:传统装饰艺术;现代陶瓷装饰;应用
我国是世界上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陶瓷艺术也经过了几千年的发展以及变迁,并对促进世界陶瓷的发展以及进步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中,陶瓷的发展也带动了陶瓷装饰艺术的进步,而我国的传统装饰艺术则在现代陶瓷装饰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因此,结合传统装饰艺术,与现代陶瓷装饰艺术相比较,可以对我国的陶瓷发展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一、传统装饰艺术的内涵
传统装饰艺术,作为人类发展长河中较为突出的艺术形态之一,同时也是人类社会最普遍的艺术形式,不单单是一种纯艺术现象,它还是人类为了生存发展而进行造物的创造性行为,不管是在哪一个时期,哪一个区域,人类发展的每一个阶段,传统装饰艺术始终是体现当时文化以及艺术水平的主要媒介之一。而传统装饰工艺一般分为以下几类:
(一)坯体装饰法
坯体装饰法,就是指在坯体上釉以及烧成之前进行的装饰作业。这种方法是目前我国发现的最早的装饰工艺之一,它在原始陶器上就被广泛运用。直到今天依然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以及生命力,尤其是现代陶瓷装饰中,它的地位更是不可替代。其中,坯体装饰法的技艺包括刮划法、浮雕法、捏塑法、镂雕法、堆雕法、印纹法、粘贴法、刻坯法、扒花法、沥粉法、绞胎法等。
(二)釉色装饰法
陶瓷装饰中的釉,是覆盖在坯体表面的一层玻璃体,它主要是由矿物颜料以及化工颜料按一定比例调配而成的。在粗糙的坯体表面均匀的覆盖一层釉子,本身就是一种装饰手法。而这种方式早在我国三千多年前的商朝就已经出现。它的发明以及运用,一方面使器物胎体更加的光滑,防渗漏的效果也较为突出,同时又便于清洗,另一方面在增加胎体强度的基础上,使器物更加的美观,并演化成为主要的陶瓷装饰手法之一。其中,常见的釉色装饰法有以下两种,即彩绘法、施釉法。而施釉法又可以细分为浸釉法、浇釉法、刷釉法、喷釉法、甩釉法以及多次施釉法等。
(三)烧成装饰法
在传统陶瓷装饰中,除了烧制前的装饰之外,不同的烧制工艺也会带来不同的装饰效果。这类型的方法通常都是由于受到技术以及地域等因素的制约而形成的,并且通常隐藏在民间的陶瓷作坊。这种独特的烧制手法在现代陶瓷装饰中也占据着不小的地位。其中,最为常见的烧成装饰法包括乐烧法、熏烧法以及盐烧法等。
(四)综合装饰法
综合装饰,顾名思义就是将上述两种或以上不同属性的装饰手法,运用在同一件器物中。这种方法形式多样、感染力强,在科技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也逐渐形成了新的装饰手段。综合装饰法没有固定的模式,陶瓷制作者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来对具体的装饰技艺进行设计,在不断提升陶瓷装饰效果的前提下,使陶瓷的艺术语言以及表现形式更加的丰富多样,从而推动整个陶瓷事业的发展。
二、传统装饰艺术在现代陶瓷装饰中的应用
(一)民族风格在现代陶瓷装饰中的应用
当代的陶瓷制作者,在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陶瓷装饰艺术的基础上,积极吸收现代人的审美情趣以及先进的工艺,创造出了极具时代特色且寓意美好的现代陶瓷艺术作品。这些作品巧妙地融合了传统特色以及现代特色。当代的陶瓷制作者在尊重传统的同时,还注重体现陶瓷的艺术效果以及艺术魅力。举例来说,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宁勤征在创作瓷板画“冬”的时候,就以景德镇传统的刷花技艺来进行表现,且以冬天雪景的氛围作为装饰内容,这不仅向世人展示了一幅宁静秀美的乡村雪景,还充分融合了现代人的审美以及爱好,在体现传统刷花技艺的同时,也使传统刷花技艺得到了新的发展空间。
(二)传统艺术在现代陶瓷装饰中的应用
众所周知,我国最具传统色彩的艺术都隐藏在民间,而每一位民族艺术家在寻找创作灵感时,都会从众多的民间艺术中汲取养分,就像婴儿吸取母乳一般。我国是世界上民族种类最多的国家,相应的民间艺术也异常丰富,像剪纸、泥塑、蜡染、木刻以及年画等,都是较为常见的民间艺术表现形式。其中,我国现代陶瓷装饰艺术也充分吸收以及利用了传承两千多年的剪纸艺术。传统的民间剪纸表现形式丰富多样,花鸟鱼虫、飞禽走兽以及梅兰竹菊等尽在其中;寓意也十分广泛,有寓意长命百岁的,有寓意吉祥如意的,还有寓意升官发财的,等等。民间剪纸因其简练、流畅、概括以及多样等特点,使得剪纸作品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完成构思到制作的所有环节。因此,现代陶瓷装饰中也充分的吸取了民间剪纸的多种元素,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一方面增加了现代陶瓷工艺品的美观程度,另一方面也是现代陶瓷艺术家情感以及思想的最终体现。打个比方来说,“京剧脸谱”这一系列的陶瓷作品,就是创作者在使用色釉综合装饰方法的基础上,结合民间剪纸表现形式而体现京剧脸谱的优秀作品。其中,创作者借鉴民间剪纸的表现形式,结合自身的创作构思,对脸谱的面块以及线条进行适当的组合,与此同时,借助名贵的色釉装饰来对它进行辅助性的加工,使脸谱的色彩感以及立体感能够更进一步的表现出来。通过这种结合了民间剪纸艺术、脸谱艺术以及现代陶瓷艺术而制作的艺术作品,还能从另一个角度提高作品的传统审美情趣。
由此可见,我国的现代陶瓷装饰不仅要积极吸取传统装饰技艺中的精华,还要善于推陈出新。现代陶艺更多表现的是创作者的精神以及思想,是当代人文观念以及个体审美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它的装饰离不开装饰技法的运用,而传统陶瓷装饰技艺不仅可以满足现代审美要求,还能充分表现陶瓷独特的魅力。
三、结语
现代陶瓷装饰艺术的形成以及发展,离不开传统装饰艺术,也取决于能否对外来文化中的有益因素善加利用。发展具有自身特色的现代陶瓷装饰,吸收和借鉴外来优秀经验,是要在不抛弃我国传统艺术特征的前提下,进一步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以及民族文化。只有将我国传统文化艺术与现代科技技术的新工艺以及新成果充分地融合在一起,才能实现我国现代陶瓷艺术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璐.传统装饰艺术在现代陶瓷挂饰中的体现[J].新财经(理论版),2010(05):204-204.
[2]张同.浅析传统装饰艺术在陶瓷装饰艺术中的体现[J].景德镇陶瓷,2012(02):I0133-I0134.
[3]欧芹.传统装饰艺术在现代陶瓷装饰中的体现[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z1):1507.
动画艺术中的装饰性 篇5
关键词:视觉符号,动画形象,文化,内涵
我们正处在一个影像所构成的时代, 观看电影, 电视, 接受媒体信息显然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作为一门大众传媒艺术, 动画已成为一种主导时代价值观的传播媒介, 它绝不仅是一种消遣, 更是一种符号, 一种潜移默化影响我们身心的精神文化, 特别是对于青少年来说, 其成长更是伴随着一种以动画为主导的模式, 让大众的成长从一开始就伴随着梦幻般的放纵。我们肯定了动画形象的偶像地位, 渴望生活在动画场景中的居所, 大爱久石让的动画电影配乐……所有的一切都表明了动画是一门综合艺术:美术绘画的造型性, 电影电视的运动性, 故事情节的文学性, 以及视听语言的震撼性。
动画艺术可以说是“符号”的集大成者, 它不仅包含了人们赖以沟通的基本媒介——视觉符号和声音符号, 还包含了更深层次的文化符号, 而这些符号特征则通常是通过动画形象的表演而体现出来, 有时, 人们喜欢某个动画形象, 不单纯是为了他的设计风格, 而是蕴藏在其中的精神文化内涵, 也就是其符号化的意义。
一、符号与视觉传达
所谓符号, 就是用一个事物去指代另一个事物。意大利著名的符号学家艾柯提出:“将符号定义为任何这样一种东西, 它根据既定的社会习惯, 可被看作代表其他东西的某种东西。”关于符号的构成, 索绪尔的理论提出了现代符号学的两个概念, 就是单一符号分成“能指”和“所指”。“能指”是指物理的现象, 例如事物的形态, 材质和颜色等;“所指”是指符号的概念内涵, 是事物的心理所指。所以, “能指”和“所指”也就是“形”与“意”的关系。
在视觉领域, 最重要的是传达信息。从古代山洞中神秘的图腾、岩画符号, 到文字符号的出现, 再到如今通过科技产生的网络表情符号, 视觉符号贯穿着人类社会的始终。今天, 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读图时代, 信息传达更具有图像性, 动态性及互动性。人们对于图形的热爱和使用也逐渐的扩大, 可以说在某些交流领域, 图形所传递的情感和思想, 已经超过了文字的表达, 尤其是跨越了国界, 打破了语言障碍, 呈现了一种从图像到文字再到图像的朴素回归。
二、动画领域中的视觉符号
在动画中, 承载着物理形态的角色形象的能指以及蕴藏在这个形象内部的深层含义的所指, 构成了动画领域的视觉符号。
一部动画作品, 充满了各式各样的视觉符号, 无论是动态符号、静态符号、还是文化符号, 其落脚点都是动画形象, 可以说动画形象是多种符号的集合体。也就是说, “动画形象”的创意不止是单纯的设计一个虚拟角色, 而是要添加各种表现手段, 诸如动作, 语言, 声音等, 以及动画形象所要涉及的精神实质。
动画形象, 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动画影片的成功与否。动画形象可以说是一部动画作品的所提炼的精华所在, 也就是说通过动画片的试听呈现, 叙述结构, 故事情节以及心灵感悟, 将一种文化精神高度凝聚到动画形象身上, 受众接受这个动画形象, 实际上是接受了动画片中的文化内涵。
三、动画形象的符号特征
动画形象融合了“意象符号”的特性。意象符号的外在表现是“象”, 也就是动画领域中的“动”与“画”, 而意象符号的内部含义就是“意”, 而“意”则是通过“动”与“画”而表现出来, 因此, 研究动画形象的符号特征的落脚点则是“动”与“画”的符号特征。
(一) “画”的符号特征
动画中的“画”指的就是动画形象的造型语言。成功的动画形象具有鲜明的形象特征, 这主要是通过角色设计师根据剧本的需要, 运用美术和雕塑的手法设计出来的。因此, “画”的符号特征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角色形态的符号特征。造型设计是动画创作的基础和关键。动画造型艺术是以艺用解剖学为基础, 同时还注入了夸张和变形的动画艺术手法, 注重头部、身体比例、服饰搭配和道具的使用, 使动画角色形态更具有感染力。
第二, 色彩应用的符号特征。色彩本身是一种符号, 与社会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动画创作中, 动画设计师根据剧本的的要求、造型的特点, 来设定出动画形象和整个场景所需的色彩。色彩起着传情达意的作用, 设计师可以通过色彩使观众感受到动画形象的内心感受。
第三, 作品风格的符号特征。每一部动画作品都有自己的风格, 无论从地域上划分的欧美、日本还是中国风格, 或从表现手法上划分的写实、漫画或抽象风格等, 每一种风格都体现着符号背后的精神内涵, 从而深化动画形象造型特征。
(二) “动”的符号特征
动画中的“动”也是设计师根据影片的题材、戏剧冲突、风格等进行设计的, 主要表现在矛盾冲突的动作和情绪上。“动”还是以绘画的表现手段, 把角色的动作一帧帧的分解到每张纸上, 因此在把这些表情和动作通过每秒24帧或25帧的速率连续播放时, 就会产生运动的感觉。虚拟形象运动了起来, 通过表演、情绪, 将心理感受、性格传递给观众, 观众可能通过观看动画形象的表演, 从而会喜欢上这个形象, 接受其背后的深层含义。
四、动画形象的符号意义
动画形象是一部动画作品的灵魂, 是动画作品成功与否的标志, 是后期推广的核心, 同时又是一种精神与文化的象征性符号。一个成功的动画形象, 肯定是某种精神文化象征的代表, 具有深邃的符号意义, 只有这个视觉符号所传达的含义够深刻、透彻, 其内涵才能通过形象而渗透出来, 被人们认可和熟知, 才能证明这个符号是否成功。
纵观近百年来中国动画的发展, 中国动画也曾走在世界的前端, 《大闹天宫》的孙悟空, 《哪吒脑海》的哪吒, 正是由于中国传统文化来作支撑, 这些动画形象才经久不衰。今天, 时代进步了, 技术发达了, 三维动画也来势汹汹, 但我们的动画艺术却落后了。国外优秀的动画作品大量涌进, 伴随着这种视觉符号而成长, 青少年逐渐显现出对于这种符号的痴迷与依恋, 足以见得动画形象的符号意义不单单局限于华丽的外表, 而更多的却是基于对其文化的肯定。如今, 中国的动画作品被无情的市场所冲击, 中国动画举步维艰, 这更加证明了文化不能模仿, 精神不能复制的根本理念。因此, 对于如今的动画人来说, 如何利用国外的优秀经验设计出含有中国精神的动画作品, 才是我们现在思索的重心。
中国的动画形象, 是富有中国精神的视觉符号, 是蕴含着中国五千年历史文化与新时代步伐的符号, 是一种传承的视觉符号。中国动画形象及作品的创作, 首先要基于对本民族历史文化的深入理解的基础之上, 并结合符合潮流的现代主义观念, 呈现出一种体现中华民族情怀的气息, 并把这种气息附着在动画作品及形象的身上, 形成一种富有中华民族特色的视觉符号。只有这样, 中国的动画事业才能在世界之林真正的站稳脚跟。
参考文献
[1].周鲒.《动画电影分析》[M].暨南大学出版社, 2007.
[2].章莉莉.《视觉符号完全手册》[M].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8.
[3].李涛.《动画形象符号生产与传播》[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7.8.
浅析动画艺术中的角色造型 篇6
弗洛伊德说过:“一个幸福的人从来不去幻想, 幻想的动力是尚未满足的愿望, 每一个幻想都是一个愿望的满足, 都是对令人不满足的愿望的补偿。”弗洛伊德是想告诉我们, 每个人都在追求永无止境的幸福, 也在这种追求的过程中不断地幻想, 在幻想中来达到一种精神和情感上的满足。孩子喜欢带有仙女和神殿的童话故事, 而动画家就像孩子一样在创作中把人们的幻想、欲望和情感融入到动画制作之中, 去创造出一个个自由自在、充满人性、令人神往的虚幻世界。所以在动画中, 人的生命及力量得到了无限的延伸, 许多现实生活中永远不可能有的虚拟场景, 动画都可以自由地去表现、去创造, 这就是动画艺术所具有的审美价值, 即超越人的客观主体的局限性, 满足人们心灵上的憧憬与渴求。因此, 随着数字媒体时代的到来, 动画艺术渐渐走出儿童的范围, 发展成为大众审美需求的主导力量。本文从传统艺术的造型角度来浅析动画艺术中的角色造型所融合的艺术价值及表现手法。
一、动画角色造型的定义及范畴
动画角色造型是动画艺术中最基本的构成元素。其中, 动画角色是动画剧本中所虚构的人物、动物或者其他生物, 乃至于机器人, 它是演绎动画剧情的基本角色, 它的造型是包括内在结构、外在形象、性格特征、特殊表情等等一切在内的一个完整地被赋予了虚拟生命的形态。
动画是一种具有假定性的艺术, 它主要运用夸张、变形、象征等表现手法, 借助于人们无限想象的思维, 来追求一种超越自然、超越现实的虚幻境界, 从而达到人的能力范围之外的一种审美需求和意念传达。由于剧情的需要, 动画的角色造型也必然是虚拟的, 是人们想象中的一个无生命的、虚拟的角色。但人们用人类自己的思维方式赋予它们性格、情感、样貌和精神, 让本来石头一样的东西可以有思想、有语言、有动作, 从而表达人们自身的思想意识和精神内涵。
一个动画角色的造型设计包括很多内容, 主要有角色的结构、形体的整体比例特征、从头部到手脚部的具体塑造, 表情的刻画及性格的表现, 不同角度身体的转面图等。而具备了这些还不能算是一个完整的角色, 一个真正完整的角色除了具备“演员”的基本条件以后, 还要知道自己在这部“戏”里的位置, 就是角色在剧本中的背景资料 (地域、民族、性别、年龄、职业等) 、与其他角色之间的关系、正面角色或反面角色、角色的服饰搭配等。这些虽不算造型, 但却与造型息息相关, 决定着工作中造型的方向和取舍。
二、角色造型设计与整部动画各个方面的关系
(一) 剧情与角色造型
一部动画片剧情决定剧中角色造型的几个主要方面:
首先, 动画的剧情决定了角色生活在哪个时代哪个国家, 不同的时空角色造型就会截然不同。因为动画故事经常是天马行空的幻想和虚构, 故事可发生在具有悠久历史和古老文明的尼罗河畔的埃及, 也能发生在具有神秘的东方文化的古代中国。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人们就会有不同的体态、容貌、发型及服饰, 例如迪斯尼动画片《花木兰》中花木兰的人物造型就体现了诸多中国元素, 从头发、肤色、五官到所穿的衣服、盔甲等都是如此, 共同极力塑造了一个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巾帼英雄。花木兰刚柔相济的性格、一往无前的勇气、英姿飒爽的形象被表现得淋漓尽致。
其次, 剧情决定了角色的性格特征。角色是生活在怎样的背景下, 其生活环境必然影响和塑造了它独特的性格、气质、禀性和惯常的表情动作, 这些都是在剧情的约束下才能展开的角色造型, 但同时角色造型也可以帮助剧情更加富有感染力、更加完善。例如动画片《龙猫》中的皋月就是宫崎骏精心设计的一个可爱、懂事的女孩子形象。《龙猫》来源于宫崎骏幼年时在家乡听到的传说, “在我们乡下, 有一种神奇的小精灵, 他们就像我们的邻居一样, 居住在我们的身边嬉戏、玩耍。但是普通人是看不到他们的, 据说只有小孩子纯真无邪的心灵可以捕捉他们的形迹。如果静下心来倾听, 风声里可以隐约听到他们奔跑的声音。”它所讲述的故事发生在乡下, 小女孩皋月和妹妹小梅随爸爸搬到乡下的新家, 而妈妈由于生病一直住在医院。爸爸要经常去医院照顾妈妈, 所以皋月就承担起照顾妹妹的责任。在这样的情况下, 她依然乐观开朗, 而且还得到了龙猫的帮助, 所以整个动画都充满着一种浓浓的亲情和乐观向上的气息。这种氛围与剧情中这个小女孩的形象是分不开的, 因为宫崎骏最初草稿里的主角是一个六岁的小女孩, 后来将其一分为二, 改为两个姐妹, 一个已经大一点儿, 而另一个则需要照顾。这样, 大一点儿的皋月, 外形就是在细瘦的身体、短短的头发, 满脸的稚气中透着同龄孩子所没有的乖巧和懂事。
(二) 美术风格与角色造型
角色造型的风格必须与整部动画的风格相一致。动画中角色的造型有着不同的风格, 从美术造型的角度入手分析, 大致分为写实风格造型、漫画风格造型和艺术性风格造型三种。
1. 写实风格造型
这种造型是以自然现实中人物或动物的形体结构、身高比例为基准, 比较客观地表现我们日常所见到的物象, 减弱了设计者个人主观的情感因素[1]。纵观全球动画界, 写实风格角色造型主要有日本动画中的角色造型和欧美动画中的角色造型两种。
日本的动漫产业蓬勃发展, 已成为其第三大产业。日本国内的动画市场不断扩张, 规模已经突破2000亿日元, 国际市场上日本动漫亦是风生水起, 展露异彩。2003年销往美国的日本动画片以及相关产品的总收入为43.59亿美元。有人说现在已经进入了“ACG”时代。所谓“ACG”, 是Animation (卡通动画) 、Comics (漫画) 、Game (游戏) 的简称, 它的三位一体拼凑出的是一个全新时代沙盘。日本就是“ACG”这个新时代的领跑者。日本的动画风格各种各样, 其中趋于写实的风格占有相当大的一部分。例如日本动漫家北条司手下的人物, 就是五官细腻精致、身材修长、造型与真人一样的写实人物。他最著名的、后来被改编成动画片的漫画《城市猎人》, 讲述了一个叫寒羽良的侠探在现代都市里惩恶济善的小故事, 语言诙谐幽默, 人物造型可以用八个字形容——“俊男美女, 赏心悦目”。日本动画角色造型的写实风格特点十分鲜明, 他们会在刻画人物脸部时, 减弱人物鼻子和嘴部的造型, 从而反衬、夸张出眼睛的明亮、精致, 人物身形纤长、细瘦, 有很强的骨感。同时角色造型的线条严谨, 形式感强, 服饰的处理上精美、华丽, 用线可谓一丝不苟, 具有日本传统浮世绘中精致与典雅的特点。
欧美的动画写实角色造型表达了西方人的审美观——人物常常是身形高大强壮, 男性多是肌肉特别发达, 女性则性感妩媚, 丰满的躯体充满野性的诱惑。在绘画塑造上也没有太多细腻唯美的线条, 而是注重画面的光影效果, 强调体积感。例如“忍者神龟”、“蜘蛛侠”、“蝙蝠侠”等等, 许多家喻户晓的英雄角色皆为如此。
2. 漫画风格造型
它的重点在于表现夸张性的艺术造型效果, 角色形体结构的变形、角色动作的设计都是源于现实基础上的再加工。这种再加工并非头部、躯干、四肢某部分的随意压缩或者拉伸, 而是设计者立足故事内容、角色性格等因素反复推敲、几经修整后提炼出来的[2]。
漫画风格的角色造型, 往往是帮助故事营造搞笑轻松的气氛, 例如日本动画中独创的Q版造型, 就是将角色由正常的身体比例变为一个或两个头的高度, 像小大人一样, 圆圆大大的脑袋、短小而圆润的身体及犹如婴儿般的手脚, 让人看了就忍俊不禁——这也正是Q版造型的用意所在。欧美漫画风格的角色造型, 就倾向于夸张角色的某个局部特征, 从外部造型就能让人看出他的性格特征和心理。最典型的就是美国迪斯尼的动画作品, 如《白雪公主》、《小美人鱼》、《怪物史莱克》等。我国的动画片中也有许多塑造成功的漫画风格的角色, 如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
3. 艺术性风格造型
艺术性风格造型的动画片, 主要强调一种具有艺术魅力的表现语言, 无论是动画角色的用线、用色, 还是形式、材料等都是在用一种艺术形式的绘画语言来表现动画。它最突出的特点是民族化、传统化及抽象化、怪异化。
因为我国有着几千年的文化传统和多民族的文化底蕴, 所以创作出了许多带有很强的民族风格化、传统化特点的动画片。如水墨动画就是运用中国画的绘画语言来结合动画的特点, 创造出的一种具有中国味道的动画艺术。我国早期经典的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中的许多角色形象就取自于齐白石的花鸟画作品, 其中主角小蝌蚪是从老人的名作《蛙声十里出山泉》而来的。动画家们选择了这些没有表情器官的小墨点, 巧妙地设计它们游动时尾巴线条的变化, 如频频摆动时的欢快、缓缓移动时的怅惘, 传神地表达了它们的感情。让他们成为以连续的镜头语言作为叙事手段的电影主角, 进行传情达意的拟人化表演, 这是令人难以想象的。
这是中国书画艺术中笔墨符号的创造性发展, 此时的“象”不再是客观的物象, 而是“人的情感对象化”的“意象”, 而且是“气韵生动”的“意象”, 有如我们能够理解小蝌蚪的尾巴在摆动时的不同变化所传达出的情感信息[3]。我国早期优秀的水墨动画还有《牧笛》、《山水情》、《鹬蚌相争》等等。而至于最近用三维技术制作的水墨动画短片《夏》, 可谓是中国水墨动画的又一次创新技术的飞跃。
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期间, 还制作了许多不同艺术表现形式的动画片, 有剪纸动画《猪八戒吃西瓜》、木偶动画《阿凡提的故事》及具有传统京剧元素的《骄傲的将军》等, 其表现形式异彩纷呈。
在擅长制作木偶动画的捷克, 动画师杨·斯凡克梅耶深受超现实主义的影响, 其作品呈现出一种诡异、荒诞的超现实主义意味, 他用食物、玩具、泥巴、日用品来制作动画, 创造出一种崭新的“混合媒材”风格。还有俄罗斯的动画师亚历山大·佩特洛甫, 受到列宾等写实绘画风格的影响, 用油彩在毛玻璃上进行绘画, 笔触细腻、色彩丰富多变, 创造了如梦境般唯美的《老人与海》的画面。
(三) 表现手法与角色造型
动画片现在的创作表现手法多种多样, 除了在传统的绘画形式中发掘新的艺术风格和表达能力, 而且在制作的形式上、材料上也在不断地尝试和创新。
我国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水墨动画, 它是动画史上突破形式的创举。它将水墨的笔触分层绘制, 再依照动作的渐变顺序组合在一起, 制作过程要花费极大的人力与时间, 被称为世界动画的奇迹。水墨的留白与层次感, 完美地诠释了中国哲学所追求的意境[4]。其次, 中国动画尝试用民间艺术的不同材料、不同形式来拓宽动画的艺术语言, 如1990年上海木偶剧团演出的皮影戏《狐狸与乌鸦》, 剧中狐狸和乌鸦的皮影造型具有现代动画中动物的夸张特征, 不仅体现出装饰性的特点, 而且角色塑造十分生动、可爱。还有《老鼠嫁女》, 它是以剪纸为形式的动画片, 故事的角色造型和场景的造型采取线、面结合的方法剪制, 将老鼠们进行拟人化处理, 传统服饰、花轿、唢呐等的造型元素不仅丰富了画面场景的内容, 更重要的是表现了我国民间古朴的婚俗气氛……[5]
为了表现立体的动画语言, 运用不同材料的木偶动画、纸偶动画和近年很流行的黏土动画也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在黏土动画领域, 最成功的是英国阿德曼动画公司制作的《小鸡快跑》, 其角色塑造细致、形象夸张、制作技术相当成熟。俄国的动画大师亚历山大·阿列塞耶夫首创了“针幕动画”, 就是利用光线从几千个针孔中投射出来的影像, 将影像塑型拍摄下来, 再以工具制作出细腻的光影层次。捷克动画师卡尔·泽曼以玻璃制作了《水玉的幻想》, 其中的动画角色全是用玻璃制成的, 造型晶莹剔透、细致精美。
三、动画角色造型中体现的各种形式美
(一) 从绘画语言上来看:
1. 线条美
威廉·荷加斯在《美的分析》中讲到, “直线和圆弧线及其各种不同的组合和变化, 可以界定和描绘出任何可视对象, 因此它们能够产生出如此无限多样的形式……”, 这就明确告诉我们线条有着无穷的表现力。动画角色造型也多以线条为主要的造型手段, 线条形状的变化、运动方向的变化、线与线之间的组合与变化及线条在表现结构时的转折、轻重, 都赋予了角色造型以多变的形式与美感。东方的绘画风格较为细腻、柔和, 所以用线讲究细微精致和轻重舒缓, 而西方绘画则强调其排列、组合变化中的秩序感和装饰性。在国外就有一些动画独用线条来造型, 用单纯、符号化的线条来塑造角色, 让整个动画充满犹如孩子般稚拙笔触的童真。
2. 色彩美
画家所说的色彩美, 是指各种颜色及其浓淡变化在对象上的一种配置, 这种配置在任何构图中都是既明显多样, 又巧妙统一。[6]色彩是最具表现力和感染力的元素, 它在动画角色造型中可以激发人们的内心感受。色彩美与审美主体有关, 色彩本身无所谓美, 只是美的客观条件, 只有当色彩美的条件与人联系起来之后才产生色彩美的反映。因此中国古代思想家认为, “美恶皆在其心”, 色彩美不美由人心决定, 人的心理条件把色彩变成了一种情感的意境。如动画片《抬驴》中色块对比强烈, 带有中国民间审美特征、具有浓郁装饰味道的色彩造型, 在无形中传递给观众诙谐幽默, 甚至有些荒唐的嬉笑感受。
(二) 从表现手法上来看
1. 夸张美
是在原有事物的基础上, 根据其特征进行夸大变形的处理, 放大或者是缩小某个部分, 从而产生出强调其特点的效果。夸张并不是随意地变形夸大, 它需要创作者对生活对事物进行细致观察和概括提炼, 在有意识的前提下去增加一些什么或是减少一些什么, 再生成一个新的角色, 一个与前者相似的更具典型性、代表性的形象。
2. 变形美
在原有事物的基础上, 根据创作者的个人意愿, 将其归纳变形成一种独特的语言或是符号化的风格体现。动画艺术是创作主体的审美创造, 是一种带有明显个人特征与风格的作品。
3. 拟人化的美
赋予动物、植物甚至没有生命的事物以人的性格和表情, 这样变形后的就是拟人化的卡通形象。动物作为卡通形象历史已相当久远, 在现实生活中, 有不少动物成了人们的宠物, 这些动物作为卡通形象更受公众的欢迎。在创作动物形象时, 动画家往往通过拟人化手法让动物具有如人类一样的笑容和生气时的表情, 使动物形象具有人情味。同样, 像汽车这样没有生命的事物也可以拟人化, 如《汽车总动员》里的角色, 全是各种各样的汽车造型, 创作者赋予了它们各种各样的性格和习惯表情, 这样让一部动画生动有趣, 具有人情味。
小结
动画是19世纪以来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与古老的绘画艺术相结合的产物。随着人们对其艺术性、审美价值认识的一步步加深, 和数字媒体时代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 相信动画可以在未来创造出一个更广阔的天空。
摘要:“音画”, 把表演艺术和造型艺术结合成新的传播。在这里, 我们设立“影像动漫”栏目作为沟通造型艺术与表演艺术的中介。而且影视与音乐, 现在也是美化大众生活最重要因素之一。
参考文献
[1][2]张静.动漫造型基础.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17页、19页
[3]张慧临.20世纪中国动画艺术史.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2.88页、89页
[4]冯文、孙立军.动画概论.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 2006.80页
[5]张静.动漫造型基础.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162页
论动画艺术中的声音元素 篇7
在动画艺术中, 声音赋予了角色性格与情感, 担负着交流与沟通的使命, 同时, 展示着剧情的发展与变化, 并渲染了环境气氛, 突现了主题。正因为有了声音效果的运用, 虚拟的动画角色形象才具有了鲜明的个性和完整的生命力, 在荧屏上营造了一种完全真实的虚拟卡通动画世界。艺术家贝拉.巴拉兹曾经说过:“我们对视觉空间的真正感受, 是与我们对声音的体现紧密相连的, 一个完全无声的空间在我们感觉上永远不会是很具体的、很真实的……, 只有当声音存在时, 我们才能把这种看得见的空间作为一个真实的空间”。声音在动画艺术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是动画艺术鲜活生命力的表现, 更是动画艺术灵魂的体现。一部动画片的成功与否, 在很大程度上是与其声音创作的好坏密切相联系的。
与电影艺术相类似, 在动画艺术中, 声音是由三个基本元素构成:语言、音乐、音效。三者之间互为联系, 紧密配合, 共同构成了并营造出动画影片中绚丽多彩的卡通世界。
首先, 作为声音元素的第一组成部分是语言。语言是人类交流的基本工具, 人类的语言包含着多种情感, 不同的语言有着不同的感情色彩, 所有的喜、怒、哀、乐都可以运用语言予以描述。在动画艺术中, 动画影片中的语言包括对白、独白、旁白、内心独白与解说等内容, 语言除了具有表达逻辑思维的功能之外, 还因其在音调、音色、力度、节奏等因素而具有情绪、性格、气质等形象方面的丰富表现力。同时, 语言是塑造人物形象, 刻画人物心态, 表现人物情绪的重要手段, 而且语言也是角色之间以及角色与观众之间进行交流的重要手段。它能够最直接、最迅速、最鲜明地体现出角色之间的关系, 并带动着剧情的发展。如在定格动画《僵尸新娘》中维克特的父母, 出场时正要坐马车前去亲家排练婚礼, 母亲兴冲冲地穿着平时很少穿的新衣, 一上车便勾住了裙子, 但她没有生气, 而是开心地对老公说:“我们的儿子要结婚了!”老公也得意地:“按照计划, 我们的家族就能一步跨入上流社会, 挤进化装舞会, 挤进皇家宫殿, 和权贵擦肩往来, 和女王共进点心……彻底忘却以往的身份。”一对暴发户的面孔通过对话语言跃然而现。再如在动画影片《冰河世纪》里, 用语言来刻画动画角色也相当精彩。当长毛象出场时, 所有的动物都因寒冷而南迁, 只有他心情沉重地独自往北走。两只凶猛矮小的的侏罗纪动物恶狠狠地叫他让路, 他不屑地:“如果我的鼻子像你们那么小, 我是决不会站出来丢人现眼的。”两个家伙顿时被他的气势所吓倒, 赶忙求饶。长毛象大度地:“好, 走吧走吧, 跟着队伍, 你们走了就安静了。”几句话便把它勇敢、宽容的性格和心中正积蓄着烦恼的心理状态表达出来了。而树獭出场时正在树枝上睡懒觉。他猛地惊醒:“我起床了, 我起床了!”装模做样地喊别人起床:“大家早, 太阳晒到屁股了, 柴克, 马歇, 傅蒂, 草菇叔叔……大家都去了哪儿呢?快出来啊, 快赶不上移民潮了!”当他发现所有人都早走掉, 伤心地:“他们又丢下我不管, 每年都这样。为什么?难道没人爱我?……算了, 我自己也去得了。”刚一抬脚, 不幸踩上了别的动物的大便, 不敢发作, 只能委婉地:“不要随便大小便好不好, 臭死了!”独个儿生气, “真令我发狂, 很想咬人!”不慎撞上了两头凶狠的犀牛, 贪吃的树獭一不留神, 把他们的奶油花吃掉了, 急忙用送果冒充美味赔偿, 乘他们楞住的瞬间一溜烟逃走。我们一下子便看到了一只懒惰、饶舌、贪吃、诡计多端但心眼并不坏, 也还能惦记别人的树獭形象。
其次, 作为声音元素的音乐属于听觉艺术, 并是所有听觉艺术中最富有情绪力量的艺术。音乐在表达情绪与思考方面的抽象概括能力是无与伦比的, 也是不可替代的。在动画艺术中, 从无声片时代, 音乐就以现场伴奏的方式出现, 来渲染故事剧情的气氛, 帮助观众理解并读懂画面内人物的情绪情感。以音乐伴奏的无对话语言动画影片并因此而成为一种重要的创作手段, 如美国迪斯尼著名动画影片《猫和老鼠》中, 欢快而流畅的音乐、富有动感的节奏曲、以及夸张的音效的精彩运用成为整个影片的最大亮点。伴随着有声电影的问世, 音乐逐渐在影片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成为动画艺术中一个重要的元素。作为动画影片的电影音乐, 有着一般电影音乐的共性:突出的表现感情功能、听觉感受途径、形象塑造功能等等, 但又有着其自身的特性, 它的创作构思要以动画影片的思想内容、艺术结构为基础, 音乐听觉形象与画面视觉形象以及语言、音响等元素相互结合, 共同构成一个整体。
在动画艺术中, 音乐主要有:概括影片的主题思想, 表达作者对影片内容、人物、事件的主观态度, 渲染影片气氛、抒发情感, 描绘景物、加强戏剧性并加强影片艺术结构的连贯性和完整性。美国迪斯尼动画影片《狮子王》中, 以绚丽的色彩、动人的音乐、夸张的形态、幽默机智的语言和人性化的动作, 使辛巴、娜娜、穆法沙、西满、彭彭与刀疤、鬣狗之间的故事赢得了无数不同国度儿童的喜爱。本片史诗般的宏大场面和意味深长的人性的演绎, 又引起成年人有关生死轮回、智慧传递等终极问题的哲理思考。《狮子王》的成功, 在于它能用音乐烘托气氛, 紧紧抓住人的心弦, 及色彩、气势给人的视觉冲击相结合。而且中文的配音选的十分绝妙, 使台词的感染力翻倍, 令它超出了一般卡通能给人的震撼。是一部不朽的经典佳作。客观地说, 《狮子王》的音乐就如同音乐剧本身一样, 非常震撼。它是由著名音乐人埃尔顿·约翰作曲, 蒂姆·莱斯作词的, 取自动画电影中的歌曲和增加的三首新歌。此外, 还加入了南非作曲家雷波、马克·曼奇纳、杰·里夫金、茱莉·泰默、汉斯·齐默合作完成的音乐。还特别值得一提的是, 《狮子王》的音乐是西方流行音乐同美洲音乐的独特声音和节奏的融合, 其中《Can you feel the love tonight》和《Shadowland》荣获了奥斯卡音乐奖。其实, 音乐剧的一大魅力就是能够充分展现音乐和表演的双重魅力, 而我们从《狮子王》的原声大碟中, 就可以深刻地领略到这一点。
再次, 动画艺术中, 声音元素还包括音效的设置。音效是影片中除了语言和音乐之外的电影中所有的声音的统称。一般被分为几大类:一是自然界生物动作音效, 包括人和动物运动所发出的声音。如人的走路声, 马的跑步声, 鸟的拍翅声等等。二是自然界环境的音效, 自然界中非人为因素所发出的声音, 如大海的声音、风雨雷电所发出的声音等等。三是人为自然制造设施的声音, 包括汽车、火车、飞机、轮船, 也包括枪炮、炸弹等音效。四是特殊音效, 指由人为制造的合成音效。音效在动画影片艺术中能够增加生活气息, 烘托气氛, 扩大视野, 赋予画面以深度和广度。在动画艺术的创作中, 音效的合理运用, 不仅能够起到增强影片真实感、突出生活感, 而且, 通过对音效的特殊处理和夸张的手法的运用, 使其与动作的完美结合, 将会得到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动画艺术的假定性, 决定着动画创作中的艺术夸张与变形, 也就决定着音效在选择设置上要符合动画艺术的基本规律, 好的音效的设置对动画的表现起着画龙点精的作用。
总之, 独特的语言、契合环境氛围的音乐、富有表现力的音效, 这三者的紧密完整的共同配合构成了动画艺术中的声音效果。要强调的是, 声音在发生作用的同时是与画面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缺少它们之中的任何一种表现手段, 动画影片都会失去它们本身所应具有的完整性、和谐性和统一性, 因此, 在动画艺术的创作中, 创作者应当清楚地认识到声音在动画表现方面的重要作用, 正确处理好动画声音再度创作与影片整体节奏的关系, 力求达到声音与画面需要相互作用, 互相渗透, 共同为影片主题表现服务。
摘要:在影视动画艺术中, 声音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适当而夸张的声音效果与精彩的视频画面共同构成一部完整的动画艺术作品。本文从理论出发, 在整体和局部关系层次上分析了动画艺术作品中的声音元素, 并以实例论证了不同声音类别在动画艺术作品中的意义与作用。
关键词:基本元素,声音效果,语言,角色形象
参考文献
[1]、刘小林, 钱博弘.动画概论.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4
[2]、王亮衡.电影学研究.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7
[3]、王迪, 王志敏.中国电影与意境.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4
[4]、姚国强, 孙欣.审美空间延伸与拓展——电影声音艺术理论.中国电影出版社, 2002
[5]、凌纾.动画编剧.湖北美术出版社, 2006
浅析陶瓷装饰艺术中的树木 篇8
1. 中国人的“以木为本”观
中国古代的唯物主义者认为, 万物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构成, 即“五行学说”, 中国人对于五行之一的“木”, 有一种莫可名状的亲切感。菩提树、孔子故里的古柏……皆体现着树木在中国传统思想佛、道、儒中的地位。
2. 中国画对陶瓷装饰的影响
回首中国艺术史, 会发现陶瓷艺术与国画艺术有过两次吸收与融合。第一次发生在元代青花瓷诞生之际, 这与当时的中国山水画极为相似, 讲究“墨分五色”, 二者绘画技法也如出一辙。第二次融合出现于民国时期, 景德镇的“珠山八友”将国画的风格、技法借鉴到陶瓷绘画当中, 使二者具备一定的相似性。国画山水中少不了对树木的描摹, 因此, 在陶瓷装饰艺术中树木这一素材自然也不可或缺。
3. 树木自身具有的美感与象征意义
白杨树的挺拔、松树的遒劲、柳树的妩媚、枯树的沧桑、寒柏的傲然等, 树木由于种类、构图、表现手法等的不同, 所表现出的美感与象征意义也不同, 陶瓷艺术家抓住其中某一种特质、运用多种表现技法相结合, 最终以一种最为合适的形态作为载体, 贴切地表达出想要表达的情感。
二、巧夺天工陶瓷绘画中树木的技法剖析
1. 釉下青花装饰中的树木
青花瓷上所绘的树木, 大多是以中景、近景为主, 这是由于青花瓷绘制工艺本身的特点决定的:青花瓷较常使用线条元素, 只有一种颜色且浓淡相等, 若要表现较为深远的景致是很难达到理想效果的。同时, 用青花绘制的树木种类多为春夏秋冬长叶的形态且多用勾线的手法来表现, 料色也是浓淡一样, 通常是依靠浅条的松紧、疏密、粗细来表现深浅光暗。由于青花料有浓水淡水之分, 在釉下经高温烧成后所呈现出的是不同明度的青花蓝色, 所营造的画面效果就如一幅单色的水彩画。外罩透明玻璃釉, 使得青花既具备中国画的墨色韵味, 又有天然的材质美、工艺美, 整体上显示出一种沉着、素雅的谦和美。
2. 釉上粉古彩装饰中的树木
古彩很少用树木单独在大斗方中作为主要题材加以描绘。只有在颈、肩、身的小斗方中画些小构图风景, 大量的则是出现在人物配景之中。古彩中树干的轮廓线主要是用浓重而富有顿挫的线描构成, 树干没有明暗之分, 而是用筋纹来表现树的老嫩、枯荣、种类。常用于表现筋纹的方式有斜纹排线、横纹排线、扭筋纹线、圈麟纹等。古彩中的树叶分点叶、圈叶、夹叶、线叶。古彩中每簇点叶均是上密大、下疏小, 富有空间层次感;圈叶采用画圈、画珍珠粒为叶子;夹叶有三角叶、元宝叶、鸡冠叶、梧桐叶、双勾夹叶;还有单线画的线叶, 如松针、杉叶、竹叶、柳叶等。
粉彩较之古彩具有粉润柔和、色彩丰富、绚丽雅致的特点。古彩多为单线平涂, 而粉彩则有明暗之分。对于树木的描画, 粉彩线条色料较古彩要淡些, 往往用二浓料勾画树干, 淡料勾画花朵。对于树干的绘制, 粉彩除勾线、装饰绘画外, 还用皴、擦等手法来表现, 较古彩装饰更为丰富。此外, 粉彩注重意境的表现, 对于树木的枝干、枝叶的画法, 则更强调枝干、枝叶组与组的完整性, 运用其瓷画工艺特有的材料性能及意韵的创造来表现枝干、枝叶的神韵变化, 从而达到形神兼备的绘画效果。
三、祈善求祥陶瓷装饰中树木的象征意义
1. 日常生活场景中的树木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在庭院、房前、路边植树以美化环境的习俗。通常人物题材的陶瓷纹样中, 树木这一要素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树木种类、形态、荣枯的描绘也因人物题材所涉及的具体内容而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例如婴戏图中, 树木大多呈现色彩明丽、枝叶饱满、生机盎然的特点, 以衬托童子在庭院树石边玩耍的欢乐景象。又如庭院仕女图中的树木, 往往是古代日常生活场景的写照, 树木多呈婉约清丽的特点, 与亭台楼阁相互掩映, 恰到好处地烘托出庭院仕女恬静美好的气质。
2. 树木辟邪和象征祥瑞
具有此种象征意义的树木大多出现在人物题材和花鸟题材中。例如人物题材的神话故事场景, 树木往往被经营在比较特殊的位置, 以衬托梦幻飘渺的气氛。而花鸟题材, 常常绘松树、柏树、桂树、桃树等象征祥瑞的树木, 并且这类树木往往与一至二个其他形象组合搭配, 构成复成象征寓意。例如象征长寿的松树, 与鹤被绘于同一画面, 便衍生出松龄鹤寿、松鹤延年之意;与竹、梅搭配, 又有岁寒三友之称。再如桂树, 桂与贵同音, 象征富贵, 桂树常和枣树、枣子绘于一起, 喻为“早生贵子”。
3. 树木象征家居和庇护
在一些陶瓷精品中, 并不曾描画房屋, 仅在空旷处设置一棵树木, 此时的树木则成了家居的替代物。无论是树下抚琴、品茗、博弈人, 还是在树边饲马均示意性的表达了树木象征家居, 并使观者明显感觉到树木出现的地方就是美好的家园;有一种家庭庇护下的惬意和闲适情怀。
4. 树木象征力量和支撑
花鸟题材中, 常常见到鸟儿立于树木枝头上休憩。除了有“喜上眉梢”等祥瑞含义之外, 还体现了树木所蕴含的力量, 给人以踏实之感。此类题材往往构图舒展大方, 注重景物的截取, 突出瓷质本身的美, 空灵的构图使枝干的支撑感愈发强烈, 从而更加突出树木所蕴含的力量。
树木是文学美术作品中的传统题材, 自古代建筑、园林设计、家具设计, 甚至到日常使用的筷子, 无不体现着树木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现代陶瓷艺术作品中的树木纹样, 不仅体现了美好事物坚韧长久的追求, 而且表达了人们迫切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期望, 是审美与实用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李文跃.《景德镇粉彩瓷绘艺术》, 江西高校出版社, 2004
[2]方复.《景德镇陶瓷古彩装饰》, 江西高校出版社, 2004
[3]邹晓松.《传统陶瓷粉彩装饰》, 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5
[4]龚云表.《此树彼树——多元艺术视野中的树》, 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8
影视动画设计中的色彩艺术 篇9
关键词:影视动画;设计;色彩艺术;运用
1 影视动画设计中的色彩艺术的重要作用研究
1.1 色彩的变化能够推动动画影视中的故事情节发展
对于不同的动画片,其往往具有不同的色彩风格,而一个成功的动画片,其色彩的运用往往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合理的色彩运用能够对动画情节进行更好的渲染,增强动画片中的故事情节发展。同时,色彩在变化时往往也对动画片的情节具有较大的依赖性,也就是其自身的倾向性和动画片的情节变化之间具有非常紧密的联系。像著名的动画片《花木兰》中,其对不同的情节描写选择了不同的色彩运用,像木兰替父从军这一情节中,其画面的色彩采用的是乌云密布,这种色彩往往容易使人们产生心理上的一种压抑,从而带动人们的情感更好的向着木兰当时的心情方面变化,通过这种色彩的运用使观众能够更加深入的进入到对应的动画情节中,对动画中人物的情感有一个更加全面的了解。
1.2 色彩的运用有助于对动画意境进行完美的创造
对于色彩的运用,其是艺术家对现实生活进行干预的一种手段,同时也是艺术家同现实观众进行交流的一种重要的方式,艺术家通过将自身的情感寄托在色彩的运用中,观众则通过自身的理解对色彩设计中包含的艺术家情感进行阅读,通过这种方式实现人们的思想上的交流,而当色彩成了一种情感交流的方式时,其主要强调的是一种普遍和客观的意境阐述。像动画中的某些镜头被多次呈现时,其往往是一种特殊的象征意义,而在对色彩进行运用时,这种象征意义也是存在的,通过色彩的特殊意义对画面进行强调性的描述。在进行动画设计时,色彩的象征意义选择往往是根据影视动画的故事情节进行确定的,因此,想要实现影视动画中的某种色彩的强调,需要选择与之对应的特殊镜头。
2 中国传统文化对动画色彩使用的影响
对于我国的传统文化,其经历了上千年的沉淀,包含的思想非常丰富,因此,我国的影视动画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往往会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对于我国的动画创作,其对于动画造型和色彩之间的和谐统一具有非常高的要求,且对墨的意境以及神韵的运用非常多,通过这种超自然的写意表达,实现对作者情感的体现,同时通过色彩艺术对作者的思想意境进行完美的阐述等,对于我国影视动画设计,其大部分都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此外,我国悠久的传统文化也为我国的动画设计提供了充足的创作灵感,像战国帛画的轻盈和两宋文化中的水墨梅竹等,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为我国的创造者提供了丰富的灵感。像我国的著名国产动画《大闹天宫》和《哪吒闹海》等,这些优秀的动画作品中充分运用了我国的色彩艺术,同时对我国传统色彩艺术中的表现手法进行了完美的阐释。此外,《金猴降妖》和《骄傲的将军》等动画作品中对我国的脸谱艺术和年画艺术等进行了充分的借鉴和使用,且在很多的场景设计中融入了我国的工笔画和敦煌壁画等色彩设计,这种影视动画作品的设计使得我国的传统文化在动画影视中的应用越来越常见。
3 影视动画设计中的色彩设计研究
3.1 色彩在角色造型设计中的应用
对于动画作品中的色彩,其是角色造型的基本塑造元素之一,对于动画作品中的角色塑造,形状是决定角色形体特征的决定性因素,而色彩是对角色的性格特征进行强化的重要手段。通过对人物的色彩进行合适的选择,然后选择对应的处理方法对其进行处理,能够使得角色的性格和特征等更加清晰的展示在观众眼前,使动画作品中能够包含更加丰富独特的审美效果,增强动画作品的效果。一般情況下,在进行人物的色彩选择和设计时,需要结合动画作品的整体风格以及角色的特点来对其进行设计。而对于人物设计中的造型色彩选择,其是对人物的特点以及性格等进行全面描述的重要手段,因此,需要加强对动画影视作品中的角色造型以及角色本身的色彩设计。像在著名的动画作品《名侦探柯南》中,作者通过一身蓝色的西服为主人公创造了一种稳重冷静的特点,作者在观看动画作品的第一眼就能够对主人公进行一定的认知。而在《灌篮高手》这一动画作品中,作者通过火红色的头发等对樱木花道的活力以及急躁的脾气等进行了暗示,观众在进行动画作品的观看时,通过人物的造型色彩就能对动画作品中的人物具有一定的了解。
3.2 色彩在场景设计中的应用
在进行场景设计的过程中,需要使整体的场景色彩设计更加符合角色的故事情节发展,通过场景的变化来对角色进行凸显。此外,场景的色彩设计还需要根据不同的角色特定情节进行展现,通过场景的色彩烘托和强化来对一些特定的氛围进行烘托,同时将作者的情感寄托其中,通过色彩的设计来对作者的情感进行完美的阐述。因此,在进行场景的设计时,需要将色彩的相关象征意义以及感情传递功能进行充分的利用,通过这种设计和结合能够对动画作品中的思想感情进行丰富,同时引起作者的情感共鸣,实现作品的升华。像《僵尸新娘》这一动画作品中,其通过两种色调的对比增强动画作品中的寓意描述,使得观众对该动画作品有一个更好的情感了解。而在动画作品《樱桃小丸子》中,作者始终通过单纯明亮的色彩对整部动画作品进行描述,这种场景色彩的运用使得整部作品中洋溢着愉快的氛围,观众在观看时能够不自觉的被动作作品所影响。
3.3 色彩在烘托情节上的应用
对于不同的故事情节,其在选择色彩设计时需要结合场景以及故事情节的具体内容进行确定,像矛盾冲突激烈的故事情节,其在选择色彩时需要结合故事情节发展的前后内容对其进行设计,从而使得整部动画影视作品的色彩变化呈现一种流畅性,不会使观众感觉到突兀。此外,通过这种故事情节和色彩变化的连续性变化,能够对故事情节和场景进行良好烘托。像动画作品中的《钟楼怪人》,其通过钟楼内的阴暗压抑和钟楼外的欢快的气氛等进行对比,使得主角卡西莫多西在不同场景中的情感变化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且两种不同的场景色彩设计使得卡西莫多西和弗罗洛之间的人物特点进行了鲜明的对比,从而对卡西莫多西的善良进行了强烈的体现,引起作者的情感共鸣。
4 总结
对于色彩运用来说,其是动画影视作品中的重要艺术语言,通过色彩之间的对比以及对情景等的烘托,使得动画影视作品中的情感蕴含更加丰富,此外,色彩的运用和设计还能够对故事情节进行良好的渲染,使得故事情节的变化更加流畅。因此,对于影视动画作品来说,色彩的使用使其生命力的良好体现,所有的动画作品想要取得成功,就必须将色彩和动画作品进行完美的结合。另外,在进行动画创作时,需要对色彩的运用规律进行深入的研究,不同的色彩运用能够使得动画作品具有不同的情感寄托,而通过色彩运用技巧的掌握能够使得创作的动作作品具有更加良好的情感表达。
参考文献:
[1] 邹勇.论影视动画场景设计中视觉艺术的创建[J].大众文艺,2010(18):45-46.
对建筑中的装饰艺术探讨 篇10
一、建筑装饰的作用
建筑装饰体现了社会发展的过程,包含着当时的文化特色。当时环境下人们的审美观、价值观、思想观念都可以通过建筑装饰艺术体现出来。比如我国古代信仰神灵,在很多建筑中就留下了关于神灵的雕塑、壁画等,对龙凤等动物很崇拜,就在房屋建筑的屋脊上,园林的走廊中出现了有关龙凤的雕塑、绘画。随着社会的发展,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文化不断发生着演替,很多具有强烈时代特色的文化消失了,但是它们留在建筑上的印记却愈加引人注意,成为人们研究历史的有力证据。
建筑装饰往往能使一个建筑具有鲜明的艺术风格,如中世纪巴洛克建筑中富丽堂皇的穹隆装饰,使它成为典型的、标志性的欧洲建筑。如果去掉这些装饰,我们很难想象它会成为什么样子,中世纪的欧洲建筑史也许要重写。
二、建筑装饰的功能
在大多数人看来,建筑装饰主要是为了满足人们对美的追求,使我们居住的环境更加美观,给人以美的享受,如果没有建筑装饰,只是影响建筑的美观,对它的功能的实现没有任何影响。实际的情况却并不是人们想象的那样,建筑装饰不仅具有增添美感的功能,还具有很多实际的用途,比如室内立柱本身具有支撑功能,经过装饰以后可以成为雕龙附凤的文化立柱,也可以成为旋转楼梯的轴心,还可以成为室内不同功能区的过渡地带。
从整体上来说,建筑装饰具有这样几个功能:(1)审美功能。建筑装饰的这个功能是它自古就有的,这也是最常见、最好理解的功能。经过装饰以后,无论是在它的造型还是色彩方面都会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心情愉悦。(2)调节功能。通过装饰能合理的划分空间,使原本单一的空间布局分成几个功能区域,使整个建筑协调一致。(3)突出与强调功能。通过装饰能使整个建筑呈现某种风格,与周围建筑形成反差,那么它就凸显出来了,或在同一建筑的某一部位采用另一种风格的装饰风格,也能将装饰主题显现出来。(4)符号与标志的功能。每一个时代都会赋予建筑鲜明的时代特色,通过建筑装饰我们可以研究各个时代的文化,获得大量的历史资料。
三、建筑装饰的手段
装饰是修饰建筑的一种手段,通过装饰能使建筑呈现另一番景象,纵观人类历史不同的建筑采用了不同的装饰手段。
常见的装饰手段是在建筑上雕刻图案以及纹饰,通过图案和纹饰能使建筑更富有美感和文化内涵。它能展现一定的历史文化和社会风俗,在很多寺庙、教堂中都雕刻有反映当时的社会情况的图案,以及人们祭祀时的重大场面。这种形式的装饰手段在各国有很大差异,尤其是在装饰内容上差异更大。在现代社会也有大量的图案、纹饰的应用,我曾参观过一所现代学校,学校为了突出办学宗旨特地在办公楼上设计了文化长廊,孔子头像、历史车轮等都显示着其崇德、尚文的办学理念。
除了图案、纹饰以外,建筑上还采用风格独特的门、窗、立柱等构件来展现时代特色。比如我国古代的城门、大宅门、院门、房间门等都各具特色,且这些门的设置都有制度的规定,从宅门的样式我们就可以看出主人的身份地位。窗户和立柱也是一样的道理。在现代家居中,门的特色主要体现在室内门的样式与图案上,它代表了主人的审美情趣,而窗的特色在逐渐淡化,现在它主要承载着采光、保温等功能,新出现的隔断则成为传统窗饰的替代品,立柱则成为空间布局的过渡结构或装饰的依附结构。
进行建筑装饰肯定离不开装饰材料,选择不同的装饰材料能使建筑具有不同的装饰效果。比如采用传统的木质材料会有一种古朴的纹理美,给人一种自然、舒适的感觉;而采用金属材料则会使人有冰冷、现代的感觉。
四、中西不同的装饰风格
西方建筑尤其是欧洲建筑看起来富丽堂皇、色彩亮丽,但又不失典雅沉稳,整个建筑和装饰看起来浑然一体,与周围的美景相得益彰,一些采用石质材料的古典建筑这一点更加明显。整体来看,欧洲建筑装饰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具有鲜明的雕刻化特征,在大部分的建筑上我们都能看到石雕的影子,尤其在广场中心、宫殿穹顶石雕更加引人注意。二是大量运用壁画来展现建筑的内涵,在很多教堂的内外墙壁上都绘有大量关于基督教的历史与主旨的图画。三是建筑设计的装饰色彩亮丽,红、黄、绿、紫色彩鲜明,强烈冲击着人们的眼球,仿佛置身于美丽的油画作品中。第四个特点是对点、线、面、体的合理运用,有力表现了建筑的立体效果。装饰使这些建筑具有了浓郁的地域特色,展现了欧洲悠久的历史与文化。
中式建筑不同于欧式建筑,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历史文化与思想深刻影响着我国的建筑装饰风格。总起来说,中国的建筑装饰有几个特点:首先,中国建筑秉承对称之美,中国建筑在空间布局上总是以轴线为中心的对称。这也是中国受传统的“周礼”思想观念的影响。比如古代的都城规划和宫殿建设无一不是以对称作为主要风格特色,除此之外,古代的寺庙建设也是强调轴线对称。其次,中国建筑广泛的使用木雕刻,中国的雕刻主要使用在寺庙、园林、民居以及家具的装饰中,其中木雕主要运用于民居室内,比如屋檐、手架梁和栏杆等处,以木构架为结构体系的中国传统建筑,其雕饰部位都是与建筑物的构件为一体的。再次,中国式建筑中大量使用了装饰画,彩画是我国古代建筑中的一个常见并非常重要的装饰手法,目前最能体现装饰画技术的是北京故宫,在故宫内清式彩画到处可见,主要的彩画有高档的和玺彩画。除了宫殿彩画外,就是民居建筑、寺院等建筑上所使用的装饰画。
摘要:自从建筑设计产生以来,就离不开装饰艺术,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交映的,装饰艺术赋予了建筑独特的内涵,本文通过对建筑设计的作用、功能、手段以及中西装饰风格的差异进行了讨论,探讨了建筑中的装饰艺术。
关键词:建筑,装饰艺术,设计,中西风格
参考文献
[1]王文忠.建筑装饰的功能作用[J].西部探矿工程,2003,(4).
[2]吴银辉.建筑装饰的功能及设计要求[J].四川建筑,2003,(10).
[3]王葆华.建筑装饰的中国风[J].新材料新装饰,2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