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工作体系

2024-08-04

创新工作体系(共12篇)

创新工作体系 篇1

本刊讯近期, 四川铁塔制定并下发了《创新管理办法》和《2015年创新工作安排》, 着力搭建全省创新工作体系, 营造“人人参与创新”的工作氛围。

一是聚焦主业。联合厂商等合作单位, 聚焦当前公司生产经营的重点、难点环节, 初步拟订了包括工程项目标准化管理、蓄电池精细化维护管理、存量资源共享改造、自主选址能力提升、基站防盗和发电油耗管理等在内共计11个年度重大创新课题, 同时鼓励员工结合工作实际进行微创新。二是强化保障。全省成立创新管理委员会, 省公司总经理担任组长, 下设创新管理办公室, 市 (州) 分公司成立相应机构, 负责拟订创新计划, 相关课题的申报、评审、表彰等具体组织工作, 以及创新成果的转化工作, 形成全省创新工作的常态化、体系化工作机制。三是争取支持。主动对接省经信委、科技厅等有关主管部门, 力争将部分攻关课题纳入省级重大创新课题, 积极争取政府相关创新政策和资源。

创新工作体系 篇2

一、强化内部规范,纠正和解决监督中缺位、越位、错位的问题。把维护司法公正作为监督工作的根本标准和最高要求,正确履行法律监督职责,树立和落实合理的监督观。

二、通过接待和处理人民群众来信来访、开展“举报宣传周”、召开公检法联席会等多种形式收集线索,扩大案源。大大增强了监督的有效性和合理性。近期,鹤北院民事行政检察科向法院下发检察建议2份;侦察监督科办理立案监督案件1件2人,公安机关现已立案侦察。

创新工作体系 篇3

如何打造一个专业高效的秘书处工作团队,这里面有两方面要求,一是秘书处工作人员必须具有专业知识和敬业精神,必须是能干、精干和善干,即做起事情来要做得漂亮,做得圆满,这是对秘书处工作人员能力水平的要求。二是工作开展中要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工作要有执行力,没有规则和原则是不行的,但是执行过程中又不能是简单的机械式和教条式去执行。特别是商会的工作经常涉及协调企业家之间或者是企业家和政府之间的关系,很多时候很微妙,充满挑战,需要足够的智慧和应变去处理。秘书处工作中一方面必须秉承公平公正的服务原则,另一方面要努力消除企业家之间的隔阂和误会,努力创设团结发展的气氛和局面。

我们商会非常注重秘书处的建设工作。首先,秘书处工作人员实行公开招聘,综合素质严格把关,工作成绩严格考核,从而在根本上保证了工作人员优秀的综合素质,并力求德才兼备。我们商会秘书处目前专职工作人员四人,每个人都具备独特的专业能力水平,而且工作都十分敬业,尽职尽责。另一方面,通过各种规章制度保证秘书处工作制度化和规范化,商会针对办公室的日常管理,专门制定了一整套管理制度,并形成有效的监督管理。经过五年发展,秘书处具备了很强的执行力、策划运营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和宣传交流能力,已经逐步建立起服务会员、联络沟通、对外宣传以及活动策划、商务服务等一整套有效的工作流程和一系列独特有效的工作方法,确保了商会日常工作、活动组织和服务会员的效率与效能。

创新工作体系 篇4

一、以人为本, 实现工作内容创新

工作内容创新, 要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突出信念品德和思想意识转化教育, 引导员工在为企业建设与发展中, 树立坚定爱岗敬业的理想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恪守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 引导员工向团队意识转变, 从勤劳向高效转变, 从坐岗作风向客户意识、市场意识转变。二是要强化爱企、爱岗、创业教育, 培养员工良好的精神状态。企业是员工生存和发展的依赖, 岗位是进步的基石, 要教育员工珍惜岗位从我做起。三是自觉接受新知识提高自身素质, 立足岗位成才, 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使勤俭办企业的思想深入人心, 做到敬业、创业、勤业。四是不断深入开展法制和规章制度教育, 引导员工遵纪守法, 提倡员工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平和的心态、文明有序的行为参与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 并善于运用法律武器, 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五是加强社会发展形势教育, 引导员工从国际大环境、改革开放大格局、社会发展大趋势来看待和分析问题, 正视社会各种矛盾, 提高员工对社会发展适应能力和改革的承受能力, 不被暂时局部的困难所吓倒, 不被社会的阴暗面所迷惑, 不被一些反科学的迷信、落后的思潮所左右。

二、实施科学化管理和工作方式的创新

其一, 应用心理学、教育学、伦理学等基本专业知识的原理和分析解决问题方法, 研究人的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 关注兴趣、情感、性格等方面的作用, 研究思想工作的艺术性, 从而创造更多的思想政治工作新方法。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客体都是人, 而人都是有感情的、懂道理的, 真正入心入脑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是互动的, 不但要有组织者的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说服教育, 而且还要有职工自觉接受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在动力, 把两者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 主客体两个方面都达到相互交融、相互贯通。

其二, 通过个别谈心、家庭走访开调查会、民意测验等方法, 摸清不同时期、不同层次人员的心理和思想, 根据员工的情绪变化和行为变化, 抓住思想和行为苗头, 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措施, 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预见性和主动性。企业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寻求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发展的最佳结合点, 创造性地做好人的工作, 是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课题, 只有不断地开拓创新, 才能适应新时期的发展, 推动企业发展。

其三, 加强和完善党建工作, 保持党的先进性是党的立党之本和生命之魂。在新的世纪, 面对国际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大潮;面对国内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艰巨任务, 能否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关系到党的前途命运, 是值得高度关注和研究解决的重大课题, 也是时代发展和历史任务对党的建设提出的迫切要求, 更是实现党中央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

三、完善制度,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组织上的先进性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基石。在实践中, 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 积极探索在新生企业组织中建立党的基层组织。在新生企业组织中, 要尽可能地建立党的基层组织或先建工会, 然后创造条件建立党的组织。在外资企业中建立党的基层组织时, 要遵循党组织领导人安排适度超前的原则。针对私营企业党员具有结构复杂、流动性大、分布面广等特点, 党的基层组织的设置根据新生企业组织的不同情况, 分门别类, 可采取独立式、联姻式、依托式、专门式等灵活多样的方式来体现党的政治领导。第二, 努力探索使每个共产党员都能真正自觉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机制。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武器, 将单独的建设与社区建设、社区服务、社会管理结合起来, 将党建目标融入经济工作和其它业务工作之中, 统一规划和落实。对工作方法、工作手段要大胆创新, 努力增强时代感, 加强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 借助现代科学技术手段, 积极寻找有利于党的工作并能够被不同层次党员接受的有效载体和结合点, 丰富党员的教育活动。积极创新党员参与社会生活的机制, 使不同行业、不同层次的党员, 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不仅在政治上, 而且在道德上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总之, 只有以人为本, 完善党建工作内容与方式的创新, 并进一步加强基层单位的党建工作, 才能面对新发展、新规律, 有的放矢, 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从而促进我国经济建设快速发展, 实现党中央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

参考文献

[1]·毛建华, 王风海·全国城市经济研究文集·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0, 6

洛邦镇组织工作创新体系建设方案 篇5

――绕河村引入旅游企业“双向进入、交叉任职”

一、指导思想

围绕中央提出的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二十字方针。以“政府引导、企业 动、村级组织发动、农民主体参与”为原则,立足实际、着眼长远、因地制宜,通过引入旅游企业 “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探索新农村建设的长效管理机制,提升农村的产业层次和水平,促进农业多种功能的实现、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改变农村落后面貌,实现农民增收。为全镇新农村建设起示范和带动作用。

二、建设示点

以洛邦镇绕河村作为“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示范点

三、建设时间 2008――2010年

四、建设依据

洛邦镇绕河村距镇政府10公里、市区19公里,全村共有农户712户,人口2624人,人均纯收入924元,是一个交通不便、农民经济收入较低的少数民族村寨,该村是我省唯一的一个绕家族民族村。有着自己的民族语言,自然条件优越,民族风情浓郁,是理想的旅游胜 地。但由于该村基础设施落后,大量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部分群众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发展意识淡薄,仍存在“等、靠、要”思想,严重制约了该村的经济发展。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发展乡村旅游业提供了广阔空间。乡村旅游和社会主义新农村有着紧密的联系――新农村的“新”主要体现在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和管理民主五个方面上,而这些方面都和乡村旅游关系密切,依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能够极大地推动乡村旅游的发展,乡村旅游的发展又能更好的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两者之间有效的结合和互动,能够形成新农村建设一种重要而且行之有效的模式,即以旅游产业为导向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绕河村有丰富旅游资源和条件,只有将发展乡村旅游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相结合,通过引入旅游企业,其管理人员与村委基层干部“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即形成:企业+村委干部+农户模式,利用企业的市场优势、管理优势,对绕河村旅游的宣传、管理进行管理指导,不断推进绕河村旅游业的发展,从而增加农户收入,有效转移本剩余劳动力,不断发展本村经济。

五、建设措施

(一)加强政府主导,多元投入,强力扶持乡村旅游产业跨越发展。

1、完善发展思路,科学编制规划,促进绕河村旅 游业的健康发展

因地制宜,合理规划是发展乡村旅游最基础和最重的工作。镇党委政府将发展乡村旅游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的内容进行重点考虑。加强规划指导,合理布局产业。要按照统一规划、有序开发、合理布局、持续利用的要求,高起点、高标准地编制绕河村旅游产业发展规划。

加快乡村旅游业发展,政策是关键。我镇将进一步健全有利于乡村旅游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将分散的村寨和庞大的市场有机衔接起来,提高旅游产业的系列化、规模化、组织化水平,同时,进一步加强对乡村旅游发展的服务与引导,促进乡村旅游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2、依托新农村建设工作,优化旅游业的发展条件,营造绕河村旅游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将极大促进和改善农村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交通、通信、卫生和饮水等条件的改善,将使乡村旅游业的设施条件和自然环境大为改观。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在推动农业快速发展、改变农业生产总体面貌的同时,也转变了乡村旅游的理念,丰富着乡村旅游业的内容,为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生活宽裕建设上:以特色种养殖业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进一步量化农民增收目标和增收计划。积极调动农户作 为经营主体参与到旅游接待服务中来,如农家家庭旅馆、餐馆、娱乐。政府在规划阶段对这些项目进行指导和示范规范、在运营阶段帮助协调、提供咨询指导并进行规范和管理。村容整洁建设:以村庄整治作为主要内容。着力抓好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投入,同时用好国家扶持性政策,做好民房改造,使村寨焕发新貌,农民生产生活环境得到有效的改善,从而发挥农村后发经济优势。乡风文明建设:注重对农民的宣传、教育和引导。举办多种类型的农民素质和技能培训,有效提高了农民从事农业和非农产业的能力,为乡村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供给和智力支持。管理民主建设:以基层组织建设为主要内容,以制度建设和队伍建设为重点,探索新农村建设与管理的长效机制。一是探索村民理事会制度,其职责主要是组织村级公益事业议事及实施、组织群众建设和群众意见反馈,使政府、村级组织与群众之间拱建桥梁,推进新农村建设项目顺利完成;二是在制度建设上,建立卫生保洁制度和公共基础设施维护制度。

(二)引入旅游企业“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提高旅游业的质量和水平

1、解决好民俗化的问题。民俗化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创造一个乡村旅游中的传统人居环境。通过引入旅游企业,帮助乡村保持和还原乡村居民特有的朴素、纯 真、热情、好客的传统民俗。

2、解决好产业化的问题。产业化是指在乡村旅游中要构建旅游产业链。可充分利用绕河村大面积特色种养植与发展旅游业相结合的模式,能够带动相关农副产品的销售,依托这些农副产品可形成旅游商品,进行更大范围的推广,从而推动农副产品的加工与开发,促进农村产业结构向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和深度开发和加工的方向调整和发展。

3、加强培训,严格管理,不断提升乡村旅游产业水平。旅游企业可请专家指导农民学习接待礼仪、装修布置农居;请宾馆领班指导摆台、上菜、泡茶等;请厨师免费指导村民学习烹饪。利用各种机会在农村传授旅游基础知识,宣传旅游法规政策,扩大他们的视野加强对农民服务意识的培训,使农民能很快转变角色,为游客提供“热情、周到、体贴”的服务。

4、挖掘文化内涵,乡村旅游须注入文化理念和提升品味。文化是乡村旅游的活力源泉。没有文化的内在支撑,再好的乡村旅游只会是昙花一现。要保持乡村旅游长期繁荣兴盛,就应该重点在做足文化文章上下功夫,不断深度挖掘绕河村的民俗风情、民俗文化、农耕文化、民间技艺等反映本土文化的东西,要赋予乡村旅游以文化内涵和时代特征,满足旅游者对乡村文化的鉴赏、体验、学习需求,提升乡村旅游产品的档次和水平,选择多种渠道宣传乡村旅游地的旅游产品;不断丰富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不断推陈出新,打造更多的文化产品,使之成为乡村旅游的灵魂与品位所在,对乡村自然、人文、民俗风情资源进行开发和包装,将多种民间文化、饮食文化、生态文化融入到乡村旅游之中,用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游客。着力打造以农耕文化、民间工艺、乡村民俗为特色的乡村旅游经营聚集区,从单一休闲型向集文化、风景、娱乐等为一体的复合型转变,提升品味和档次,不断增强竞争力。

创新工作体系 篇6

关键词 省级公共图书馆 总分馆 服务体系 读者服务

分类号 G252.3

DOI 10.16810/j.cnki.1672-514X.2016.08.005

Provincial Public Library Service System Construction and Service Innovation

Zhu Zhiwei

Abstract This paper comparatively analyze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service models of branch library system at home and abroad. On this basis, it proposes the ideas about constructing the system of provincial public library service and innovations in the reader service during the period of ‘thirteenth five-year’.

Keywords Provincial public library. Branch library system. Service system. Reader service.

省级公共图书馆担负着弘扬传统文化、传播文化知识、丰富群众生活、提高国民素质、引领社会风尚的重要职能,它的定位应是一个以馆藏文献为支撑,依托现代技术,融合众多文化内容,为读者提供全方位、多功能服务的文化综合体,并通过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重新构建和服务举措的不断创新来实现服务工作的转变和提升。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公共图书馆通过独立或合作的方式提供的图书馆服务的总和。放眼当前国际社会,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最为突出的表现形式是总分馆制。

1 国内外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主要模式对比

1870年,美国波士顿公共图书馆开放了世界上第一座分馆,此后总分馆制作为国外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主要表现形式,在美国、欧洲、日本、新加波及我国港澳台地区推广开来。我国大陆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始于20世纪末,起步虽晚但发展较快,目前已形成总分馆制、区域图书馆服务联盟等多种模式。各国、各地区政府和图书馆界结合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文环境,探索总结出各具特色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

1.1 国内外的总分馆制模式

1.1.1 美国模式

总分馆制是构成美国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主要方式。各县、郡和市的公共图书馆都在辖区内设立了许多分馆,地方政府和联邦政府按照预算下拨所需经费,同时也接收各类公益捐款。总馆承担统一管理和协调职能,分馆实际上是总馆的一个分支或派出机构,总分馆之间组成高度统一、协调、完整的组织结构体系,统一管理设备、人员、经费、文献、检索、流通、咨询等,实行通证通借通还服务。

1.1.2 日本模式

日本公共图书馆按照都、道、府、县立和市、区、町、村立两级来设置,相关经费由政府承担,并在各个社区建立起下一级地域馆或借阅点,确保市民步行20分钟能见到一个图书馆。为此,日本各地区建立起由“中央图书馆(总馆)”“地域图书馆(地域馆)”“图书停靠所(巡回借阅点)”和“汽车移动图书馆(串联补充)”等组成的总分馆制体系。同一服务体系的不同图书馆,设置主体和资金来源相同,采取集中调配、统一管理。

1.1.3 新加坡模式

新加坡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由新加坡国家图书馆担任总馆,下辖3个区域图书馆和21个社区图书馆。总馆负责整个系统文献资源的采编配送、读者活动的策划和参考咨询服务,社区图书馆主要负责文献借阅服务。读者通证通借通还,全国各地的邮筒可作为还书箱。

1.1.4 上海城市中心图书馆模式

上海是由市馆担任总馆,各区(县)馆作为分馆而形成的服务体系。各分馆保持原有的行政、人事和财政关系不变,由上海市图书馆提供文献资源、服务平台、技术设备、规范标准和协调管理,各分馆与总馆不存在上下级隶属关系,共同搭建一个全市范围的图书馆合作协调服务网络。读者凭“一卡通”在全网内的任意一个图书服务点,享受均值的通借通还服务。

1.1.5 杭州“中心馆——总分馆”工程

杭州市在充分考虑我国现行的行政体制与公共财政投入方式的前提下,设计了“中心馆(杭州市馆)——总(区县/市)馆——分馆(乡镇、街道)——亚分馆(村、社区)”体系作为杭州地区公共图书馆服务的运行模式。整合各级公共图书馆的资源,建立起覆盖城乡、组织结构科学合理、文献资源统一调配、服务质量基本一致、运行高效节约、服务普遍均等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读者可持统一借书证到服务网内任何一个图书馆或服务网点借还文献资源。

1.2 国内外总分馆模式对比总结

国外图书馆的总分馆制模式,基本上都只有一个建设主体,人财物统一调配管理,服务网点统一规划建设,业务活动统一策划组织。统一的管理机制是其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得以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而国内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各馆基本上都保持原有的行政关系,人事和财政都在各自原有的框架内,彼此之间通过协议,以总分馆制或区域联盟的方式进行合作,共享文献资源,特别是牵头馆在文献资源、技术设备和协调管理上,提供更大的支持和共享。由此可见,国内外公共图书馆总分馆服务体系的根本区别在于人、财、物的隶属关系以及统一的管理机制,国内外比较成熟的总分馆制模式对于目前省级公共图书馆构建完善的服务体系有一定借鉴意义。

nlc202309091012

2 未来几年省级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构建思路

2.1 坚持惠民服务导向,促进地区协调发展

省级公共图书馆是各省域范围内藏书、目录、馆际互借和业务研究、交流的中心,与其它层级、类型的图书馆拥有不同性质的使命和职能,理应秉持“以人为本”“公平均等”的服务理念,积极构建覆盖城乡、惠及全民、便捷高效的全省公共图书馆网络体系,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利的实现和精神文化生活的满足,推进公共文化在区域之间、城乡之间、人群之间的均衡发展,从而充分发挥省级公共图书馆的公共文化服务职能,让文化的阳光普照到每个公民。

2.2 实现单体图书馆服务向总分馆体系服务的转变

省级公共图书馆作为各省域范围内最大单体的公共文献信息集散地,也是最大的文献信息研究所和咨询机构,只有坚持共建共享,实现省域内资源、服务的物尽其用、人尽其才,才能促进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各省级公共图书馆要吸收采纳国外发达国家总分馆服务体系的优点和长处,结合中国各地分级财政的客观实际,通过图书馆联盟的形式,以省级馆为基础,构建全省各地级市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搭建服务平台,规范业务管理,融合各馆资源,编制联合目录,开展馆际互借,实现互联互通,从根本上提高省级公共图书馆的服务能力与服务水平。同时加强与本省高校及科研院所图书馆的合作,形成省域范围内完整的图书馆共建共享体系,实现资源共享,构建多功能、多载体、多元化、网络化、公众化、全开放、全免费、全时段的公共文化共享服务空间。

2.3 积极推进实体图书馆与虚拟图书馆的服务融合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传统实体图书馆的服务模式开始向“互联网+图书馆”的数字时代快速转换,也推动了图书馆存在实体的逐步虚拟化。图书馆不再单单以实际馆藏为主要评估指标,其获取网络信息的权限和能力及特色数字资源的开发水平和成果,将成为衡量馆藏含金量的重要参数,因此要逐步树立重视虚拟馆藏使用权,淡化实际馆藏拥有权的理念。图书馆在增加印刷型文献的同时,应大力加强数字类文献的开发与收藏,通过连接Internet、DIALOG等联机检索系统和OCLC书目服务机构以及网上各种类型的数据库,向读者提供内容广泛、虚实结合的文献资源服务。在专业网站导航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网上资源的价值和分布,对网络信息整序、分类,使其有序化、系统化,并与实体馆藏文献相融合,共同构建一个覆盖面广、保障力强,适宜在网络环境下运行的馆藏结构,为读者服务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3 未来几年省级公共图书馆服务工作的创新举措

3.1 建立健全“一卡通”管理服务和自助服务

省级公共图书馆作为一个地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龙头,要充分借助“一卡通”服务来实现区域内的集中管理,借助统一的采购、编目、配送的文献保障模式,建立起包含通借通还、信息资源共享、数字服务等内容的读者服务保障体系。让读者无论在何处,均可以通过统一的检索平台,查询服务网络的文献资源,并通过实体传送或网络传递,便捷地得到所需资料和信息。各成员馆应广泛采用RFID技术和手机自助智能服务系统,不断加大自助借还服务、图书智能分拣、图书智动盘点、图书智能定位和安全防盗门禁等设备的投入,积极开设24小时无人值守的自助服务区,实现阵地服务各环节的机械化、智能化和全时化,有效地节约读者操作时间,方便读者检索查找,减轻工作人员压力,提高架位的准确度,加快图书的流通速度,真正实现向“智慧图书馆”的转变。

3.2 藏用并举,构建分层分线相结合的藏书体系

省级公共图书馆藏书体系主要划分为两大类:①按文献收藏和使用的层次分为:保存本书库(闭架)、基藏书库(闭架)和流通书库(全开架);②按照藏书的利用率分为:一线书库(满足读者总借阅量的60%左右)、二线书库(满足读者总借阅量的30%左右)和三线书库(满足读者总借阅量的10%左右)。分层构建的缺点是重藏轻用,文献的使用价值不能有效的发挥出来;分线布局的不足是重用轻藏,削弱了省级公共馆在文献保存方面的地位和作用。“藏”与“用”是始终图书馆面临的一对矛盾。对此,可以采取分层和分线相结合的方式,努力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馆藏文献藏用体系,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其中,保存本书库相对独立,功能上偏重于典藏,承担起当地文献资料的收集和保存职责。其余各类文献按照读者利用率高低和到馆年限,分为流通书库(全开架)和储备书库(开架与闭架相结合)两个层次,两者之间是一个动态、开放、既相互独立又互为流动的整体,对读者实行“藏、借、阅、检、咨”一体化的服务,充分发挥馆藏各类文献资源的作用。

3.3 逐步完善流动图书点(站)建设

省馆应当充分发挥在文献资源、服务手段和科学管理等方面的优势,积极实施面向全社会、跨行业间的流动图书点(站)的建设工作,重点考虑在特殊人群、弱势群体和城市边远地区建立流动图书服务点(站),将省馆服务的触角延伸到社会的各个角落。省馆根据各流通服务点(站)的自身条件、人员组成和阅读倾向,针对性地组织书刊资源和数字资源,使用统一配置的管理系统和服务规则,按时汇总流通数据,定期进行效益考核。省馆对各流通服务点(站)的文献资源应定期更新调配,对管理人员要不断进行培训和指导,同时,要经常性地组织形式多样的互动活动和宣传讲座,提升各流通服务点(站)的活力和影响力,从而增强省馆的服务延伸能力,扩大读者服务的覆盖面。

3.4 加强与实体书店联合,创新读者选书荐购模式

借鉴内蒙古图书馆实施的“彩云服务——我阅读你买单,我的图书馆我做主”读者服务创新思路,各地省级公共图书馆应结合各自馆藏采选政策和读者需求,加强与实体书店的合作,再造图书馆传统业务流程。借助于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开发由读者、书店和图书馆共同参与,集“借、采、藏”为一体的共享服务管理平台,实现数据共享、需求共享、渠道共享。打破读者、书店、图书馆之间的数据壁垒和通道障碍,让读者成为图书馆的图书“采购员”,实现读者参与文献资源的建设工作,带动图书馆服务核心指标——目标人群覆盖率、持证率、到馆率、点击率的跨越式提升。给书店带来图书馆的读者,给图书馆带来书店的顾客,给读者创造选书的便利,为社会营造全民阅读的条件,实现多方共赢。

nlc202309091012

3.5 利用新媒体技术,倡导泛在阅读

泛在阅读是指社会公民以终身学习为目的,凭借现代信息技术,运用流行的传播媒体,随时随地开展阅读活动,获取有益信息的过程。高科技数字载体(如电子书、手机等)正在不断地引导和改变着人们的阅读习惯。专家预测,到2030年,90%的人将持有E-book,阅读趋势的数字化、多元化、个性化和泛在化必将给出版业和图书馆界带来深刻地变革。省级公共图书馆应紧跟数字阅读时代的发展趋势,有机地将传统图书馆的“实”与泛在图书馆的“虚”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公共图书馆资源、服务、管理、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加大数字文献资源的采购量,增强新媒体技术的宣传力度,简化读者利用的手续,为读者提供即时便捷、周到细致的阅读服务和信息服务,让实体图书馆成为市民获取泛在化阅读服务的首选窗口和通道。

3.6 打造“创客空间”,营造亲民、开放、互动的学习交流空间

积极打造符合地区实情、各具特色的“创客空间”,让每个人都可以在图书馆这座知识之城里成为创造者,已成为当下省级公共图书馆的职责所在。省级公共图书馆应当搭建以馆藏文献、数字技术、创新工具为支撑的复合型学习创造空间,不仅要有服务于产业、学习和研究的理念,还要提供用于创造的专用设计软件、制图设备、多媒体触屏、3D打印等设备平台以及沉浸式的数字技术互动空间,更要定期举办主题鲜明的展览、讲座、沙龙、竞赛等交流活动,激发创意灵感,引发思维变革,开启头脑风暴,形成专家、馆员、读者之间的多向交流,推动省级公共图书馆在“知识服务”和“万众创造”的过程中发挥更大更积极的作用。

4 结语

“十三五”时期,省级公共图书馆作为各省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龙头馆,其服务功能定位就是要以“正确导向、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共建共享、改革创新”为原则,重视载体文化的积累与传承,以服务的标准化、规范化和科学化促进服务均等化发展,不断创新服务理念、服务手段和服务方式,提升服务效能和办馆效益,成为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标志和象征。

参考文献:

[ 1 ] 程琼,傅佳颖.公共图书馆免费服务伦理困境探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4(5):15-19.

[ 2 ] 吴自勤.文化强国视域下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J].学习论坛,2014(3):63-65.

[ 3 ] 马宁.抓管理 塑形象 内外兼修 努力提升南京图书馆新馆综合服务水平[J].新世纪图书馆,2007(1):3-4.

[ 4 ] 郭海明.“普遍平等、惠及全民”的公共图书馆服务[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9(3):74-77.

[ 5 ] 黄体杨.我国农村图书馆(室)界定初探[J].新世纪图书馆,2008(2):86-89.

[ 6 ] 方标军.南京图书馆战略定位研究[J].新世纪图书馆,2010(5):3-6.

[ 7 ] 梁亮,冯继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保障要素探讨:以“大杭州”等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为例[J].图书情报工作,2014(4):29-33.

朱志伟 南京图书馆副研究馆员。江苏南京,210018。

(收稿日期:2016-03-20 编校:曹晓文)

创新工作体系 篇7

2014年9月29日, 台州市政府应急办授予FM102.7台州交通广播“台州市应急广播”称号, 标志着台州唯一应急广播正式诞生, 是浙江省首个地级台应急广播。台州为积极推动应急广播的建设发展, 将应急广播分别纳入台州市政府应急体系、台州广电总台“新闻立台”项目规划以及台州交通广播重点品牌栏目培育计划中, 着力提升应急广播的地位作用和运行能力。一直以来, 台州应急广播在应对台风报道、重大火灾、交通事故等突发事件中, 第一时间迅速反应, 在及时传达政令、发布信息、引导舆论、稳定人心、协助救灾、服务民众等方面发挥了独特作用, 有效提高了党委政府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深受社会各界的好评。台州在应对台风灾害时积累了丰富的应急广播实践经验, 总结出四大模式、四大平台、四大机制, “三个四”的应急广播体系。

2“四大模式”创新应急广播形态

2.1 构建多部门前端发布模式, 打造发布最迅速的广播

台州应急广播从实际需求出发, 选择五个核心部门建设“五中心应急平台”, 让直播直通第一现场。一是在市交通警察局指挥中心设直播室, 派记者常驻, 分别在早、晚高峰及突发事件过程实行实时播报;二是在台州高速交警支队设立直播席, 每天早高峰由值班民警连线直播高速通行情况;三是在市气象局气象预警服务中心设立直播点, 请气象应急专家现场直播;四是在市政府应急大楼设直播室, 目前尚在新建中, 已规划出空间为应急广播长期专用;五是在市消防支队指挥中心设立直播点, 并与消防支队签订了出警人员应急发布协议。“五中心应急平台”建设有效地将应急发布场地前移至最前线, 记者通过常驻、派驻等方式, 做到与事件同步发布信息。

2.2 构建多专家应急会商模式, 打造最具权威性的广播

台州应急广播建立了公安消防、交通海事、卫生医疗、防汛防台、安全生产、农业农村等6大类台州应急专家群。当突发事件发生时, 应急广播便可在最短时间内, 就具体事件与相对应的专家进行电话连线或微信会商, 商定应急直播的方向、主题、流程及注意事项等, 并邀请嘉宾 (专家) 参与直播。在“灿鸿”台风期间, 台州应急广播迅速与台州市气象局专家连线, 及时有效地发布信息、服务受众。

2.3 构建多类别即时服务模式, 打造对市民最有用的广播

分别针对紧急救援、困难求助、实时路况、便民应急信息等四大类, 开展有针对性即时服务。应急救援类事件如:2014年某日一辆运输车在途中不慎丢落一箱剧毒的河豚鱼, 司机到达目的地发现后, 担心河豚鱼被人误食发生危险便立即报警, “河豚鱼事件”发生后, 台州交通广播紧急协助台州公安在5分钟内中断节目播出事件信息, 并派出记者跟随公安一同行动, 随时从现场连线发回报道, 终于在第二天凌晨, 事件得以圆满解决。困难求助类:联合台州福彩推出“福彩帮帮帮”活动, 一年来帮助了很多临时有困难急需帮助的人。实时路况类:每天实时提供最新的道路通行情况。便民应急信息类如:随时发布停水、停电、航班、客运、轮渡等变更信息。

2.4 构建多媒体连线互动模式, 打造传播力最强大的广播

台州应急广播与微信、微博、电视、网站、手机APP等联合, 开展全媒体联动发布、实时互动。在抗击台风“灿鸿”应急直播时, 按照市防汛办预警等级和相关预案, 有条不紊地启动应对应急报道机制, 除全部频率及时滚动最新台风信息外, 微信公众号“台州交通广播”启动应急模式, 每天三次推送, 微博实时更新, 不断刷新最新台风动向、图文并茂展现全市防台工作进展, 天气、交通、航班、出行等各类相关服务信息全覆盖, 连线、报道、口播、安全提醒等各类报道形式全应用。在台风期间, 微信功能点击、发送量超过了10万次, 效果远超预期。实现了线上线下、线内线外的全方位传播, 微信阅读人数突破150万, 进入全国电台微信前十。

3“四大机制”保障应急广播运行

在保障应急广播实际工作中我们总结得出, 部门协同是前提、预案响应是重点、应急流程操作是关键、落实反馈是保证。须针对以上四方面分别建立科学有效的运行机制。

应急广播需在第一时间发布权威信息, 实现正确的舆论引导, 做好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 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 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在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FM102.7台州应急广播成立后, 我们立足全市, 按照“统一高效、资源共享”的原则, 与相关部门、单位密切配合, 建立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多部门协同应急机制, 有效提了升广播直播的反应速度。

在遇到突发事件时, 立即启动责任到人的应急预案, 明确每一环节的责任人应由频道一把手亲自挂帅, 值班主编负责具体实施。如遇到大雪、台风、暴雨、大雾等严重影响市民生活的灾害性天气时, 按预案中制定的事件响应级别, 分级开展相应工作。

针对不同种类的应急事件, 需要应急流程操作机制。以应对台风为例, 我们制定出台了信息获取、分析研判、启动预案、应急直播、持续跟进、及时反馈的操作流程 (见图1) 。

对于应急广播过程中反应的突出问题, 在相关部门牵头进行整改落实办理后, 应急广播应及时反馈办理结果。重视后续追踪, 建立并完善应急办理反馈机制。

4“四大平台”凸显应急广播成效

广播传播迅速、收听便捷且不受断电影响等特性非常适于应急广播的要求, 在应急广播中彰显出了特别优势和不可替代的作用。2014年全年, 频道共播出突发信息3万多条次, 完成应急突发事件直播23次, 成为台州突发事件的第一发布平台。

在发出第一声音的同时, 始终突出服务理念, 无论是在处理应急事件还是日常播出, 都努力为受众提供贴身和贴心的服务, 打造服务第一平台。“贴身”对于移动人群来说, 道路交通状况显得尤为重要, 尤其是在早晚交通高峰时间, 路况信息播报成为台州应急广播节目的重中之重。除此之外, 供水、供电、天气等领域的服务信息也是第一时间告知市民。“贴心”就是对听众提供家一般的温暖。此外, 应急广播依托广播及时伴随, 直播互动等独有特点, 应围绕百姓应急需求, 展开“及时帮、应急帮、危难帮”, 积极打造第一互助平台。

台州应急广播纳入市政府应急体系后, 在应急突发事件发生时, 可协同台州市政府应急管理专家及各相关职能部门, 以现场直播、录制等形式对事件进行指挥协调、舆论引导, 充分发挥第一指挥平台的作用。

创新工作体系 篇8

目前, 攀枝花学院就业指导工作仍然存在改进和提高的空间, 通过在2006级、2007级学生中进行的调查发现, 攀枝花学院就业指导工作存在如下问题:①就业指导工作成效不大, 60%的学生认为学校提供的就业指导对就业的作用一般, 仅约20%的人认为作用比较大。②就业指导工作缺乏自身特色, 针对性不强。超过60%的学生认为攀枝花学院的就业指导工作和他校开展情况大同小异, 并无自身特色和优势, 还需要很好的改进。③学校的判断与学生观点差距较大, 学校提供的就业服务指导与应当有的对大学生的服务水平尚有不小的距离, 由此导致了就业指导中心的工作达不到效率最大化, 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

笔者认为, 攀枝花学院就业指导工作问题的关键是对于其影响因素的把握还不够全面、针对性不足。对于就业指导工作成效产生影响的因素不外乎外部环境和内部因素, 由于外部环境对于所有高校来说都是相同的, 因此在提高就业指导工作水平方面我们应该更多的关注内部因素。

2 攀枝花学院就业指导工作内部影响因素

2.1 战略因素

战略因素主要表现在于对就业指导工作定位不够清晰, 工作体系缺乏系统性。

就业指导工作定位取决于学校自身的定位, 可以说是学校定位在就业指导工作中的体现, 攀枝花学院的建设目标是高水平教学型大学, 其定位关注三个因素, 即市场性、复合型、地方性。市场性定位是由攀枝花学院自身特征所决定的。攀枝花学院以培养本科生为主, 以服务于地方经济为己任, 学校应立足于教学, 通过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用传播知识和应用知识服务于地方经济, 既要满足社会的人才需求, 又要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 以为社会发展服务为学校发展的动力。攀枝花学院在学科设置、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上则表现出复合型的特征, 理、工、文、理、社科类专业齐备、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并举。作为教学型大学, 攀枝花学院在综合性基础研究方面力有未逮, 但是对理工科学生进行一定的人文、社科培养;人文、社科学生学习一定的科技知识, 已成为教学型大学进行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共识, 因而在人才培养上, 攀枝花学院表现出较强的复合型特征。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地方, 攀枝花学院面临着国内经济一体化、经济全球化所造成的人才竞争, 作为攀西地区唯一的一所本科院校, 无论从服务于地方还是学校自身发展的层面考虑, 攀枝花学院都必须适应这一形势。因此, 在建设高水平教学型大学过程中, 攀枝花学院必须提倡办学定位的地方性。

由此可见, 鉴于攀枝花学院定位的市场性、复合型、地方性, 就业指导工作的定位也应该遵循这一方向, 为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指明方向。

2.2 管理因素

管理因素主要表现在:尽管相应的组织结构完整, 但职能缺乏整合, 致使职能不完整、缺乏管理效率。具体体现在:①组织结构的保障性不足。②不同职能缺乏整合、机制不完整。③计划、组织、领导、控制职能间协调性不够。

这一方面的问题主要根源在于学校办学历史不长, 与就业指导工作相关的知识和经验积累不足。对于管理能力来说, 提高的途径无非是组织学习和知识积累, 因此, 通过在就业指导工作体系内部打造学习型组织是改进管理水平的合理途径。

2.3 执行因素

执行因素的表现在于就业指导工作过程计划性不足, 特别是教学过程缺乏明确目标、目的不清、系统性不够。缺乏控制机制, 教学过程、教学效果难以控制。

就业指导工作的执行需要管理部门和教学部门、教师群体、学生的协调与配合, 从目前情况看, 攀枝花学院就业指导工作的计划性不足, 导致相关群体间疏于配合, 教与学存在一定脱节。具体表现在工作目标缺失, 对于以何种方式达成何种效果缺乏共识, 就业指导教学过程目的不明确, 对于传授哪些知识、形成什么样的能力没有明确界定;计划性不足和工作目标缺失导致在教学管理中缺乏过程控制, 教学过程的连贯性、严肃性、知识体系的完整性无法保证。

2.4 沟通因素

沟通因素的表现在于从总体上看就业指导工作缺乏系统的内部沟通, 管理与执行之间、教与学之间反馈不足, 无法对控制提供支撑。

管理部门和教学部门、教师群体、学生的沟通是就业指导工作发展提高的关键, 但是目前在就业指导过程中各个相关群体间的沟通明显欠缺, 既缺乏有效的沟通机制, 也没有合适的沟通渠道。

3 基于动态能力的影响因素根源分析

根据动态能力理论, 上述因素存在的根源在于组织发展过程中的管理层思路不明晰和组织能力不匹配。

管理层思路不明晰的直接结果是就业指导工作战略与管理方面存在不足, 如前所述, 定位不够清晰、计划性不足都与管理层思路有关系。

彼德·德鲁克认为, 一个组织只能在管理者价值观内成长, 一个组织的成长被其管理层所能达到的价值观所限制。在组织中占主导地位的价值观念是构成组织核心能力的一种无形因素, 它强烈地影响组织成员的行为方式与偏好, 并通过决策过程和行为习惯体现在组织的实践中。如果在组织中占主导地位的价值观念能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和组织发展的需要, 就会推动组织发展。因此可以说, 组织只能在其管理者的思维空间内成长, 由于路径依赖的作用, 管理层思路决定了组织的发展路径。由于建校时间不长, 尤其是开展本科教育时间较短, 攀枝花学院难以形成战略层面对于就业指导工作的明晰认识和确切态度。

另外, 组织能力不匹配是造成就业指导工作执行与沟通问题的关键, 攀枝花学院自建校以来发展迅速, 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但就业指导相关组织中的组织能力仍然不能完全适应就业指导的需求。动态能力理论认为, 竞争力的基础是掌握生产高质量产品的能力, 对任何一个组织来说, 这种能力只能靠自身发展出来, 支撑能力的关键要素是缄默知识和诀窍。高等教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即使具有先进的设备和高素质的教师, 也不能保证提供高质量的教育产品, 除非学校能够掌握相应的知识和诀窍, 这些知识和技术诀窍的掌握需要通过组织层面的学习和个人学习, 学习过程取决于管理水平、组织文化等对组织能力培养的诉求。因此攀枝花学院必须解决组织能力培养“干中学”的问题, 通过完善规章制度使学习的观念深入人心, 形成个人学习、组织学习的惯例, 从而使学习成为组织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倡导学习的组织文化通过推动组织在就业指导各个领域的学习, 使就业指导能力得到培养、提高, 并促使组织能力的提高, 使就业指导工作获得改进。

4 就业指导工作创新

首先, 通过理念创新解决就业指导工作定位不清晰、工作体系缺乏系统性等战略性问题。就业指导工作理念创新的关键在于认清应用型本科教育背景下就业指导工作的地位。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而言, 就业指导工作是学生成长过程中重要的训练过程, 就业指导工作不仅使学生获得应聘与就业知识, 并且能够全面提高学生的就业信心、应聘能力、社会适应性。因此, 就业指导工作理念创新的核心目标在于正确定位就业指导在学生能力结构形成中的地位和作用, 从而使其成为学生提高专业水平、适应能力、心理素质、就业竞争力过程中的核心环节。

其次, 解决管理与执行问题需要就业指导工作体制创新。就业指导工作体制创新的主要环节是计划体制创新、执行过程创新、控制过程创新。计划体制创新的关键在于提高计划过程的预见性、完整性和适应性;执行过程创新必须关注执行力和执行效果;控制过程创新关键在于必须以预先控制替代事中和事后控制。

就业指导工作的计划特点在于必须应对就业环境宏观上的稳定性和微观上的变化性。一般而言, 就业市场的宏观指标诸如需求总量、需求结构、工资水平等在一定时期相对稳定, 只是发生轻微波动;另外, 尽管从宏观层面变化不大, 但是由于一个高校的毕业生供给只占全部毕业生的一小部分, 因此这种波动对一个具体高校来说就呈现出较强的变化性, 特别是由于专业设置、培养计划编制与执行具有以培养年限为最小周期的特征, 因此当宏观就业市场发生的波动影响到某个具体高校时, 其反应往往是滞后的。因此就业指导工作计划体制创新的关键在于提高其预见性, 为就业指导过程指明方向, 同时还要规划未来所涉及的各项工作, 使就业指导过程尽可能做到具有前瞻性和时效性, 能够较好地适应就业需求变化。

就业指导执行过程创新关注执行力和执行效果。执行力是竞争力的核心, 是把战略、规划转化成为效益、成果的关键。就业指导工作关注的核心是结果而不是过程, 因此必须关注每一步工作的执行与结果, 以确保教书育人目标的实现。

控制过程创新的目标是以预先控制替代事中和事后控制。管理过程理论认为, 只有当管理者能够对即将出现的偏差有所觉察并及时预先提出某些措施时, 才能进行有效的控制, 因此预先控制具有重要的意义。就业指导工作中, 由于每一批学生的培养没有可重复性, 事后控制无法达成培养效果, 有效的控制必须是预先控制。

再次, 就业指导工作方法创新促进沟通, 提高就业指导成效。就业指导工作方法的创新的目的在于使就业指导工作更加切合社会需求、满足学生需要。必须从三个方面入手。第一, 在就业指导教育中突出就业观念教育, 不断丰富和深化教育内容。必须紧紧围绕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需求和对自身的期望展开教学、深化教育内容, 坚持现实性和理想的统一是就业观念教育的根本, 必须结合学生的思想观念实际, 做好教育和引导, 以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第二, 方法创新强调适应就业形势发展趋势, 针对就业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情况针对性地提高指导方法的科学化、知识化、信息化程度, 并且使这种改进制度化。此外, 必须换位思考, 贴近学生、密切关注与就业益息息相关的具体问题, 不断调整工作重点。第三, 从学生所思、所想、所盼出发, 合理安排就业指导教育内容, 实现从学生被动接受教育向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转变。

综上所述, 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来说, 就业指导工作已经成为学生培养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使大学毕业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使学校能够在教育产业化背景下生存与发展, 通过理念、体制和方法的不断创新提高就业指导工作效果是一个重要的选择。

参考文献

[1]李文德.关于2009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思考[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 (26) .

[2]董瑾.关于大学生全程化就业指导模式的思考[J].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2009 (9) .

创新工作体系 篇9

一、跟进式教育的内涵

跟进式教育理念最早源于组织管理学科中的“跟进”行为特征, 发展至今已经逐渐走向成熟。跟进式教育主要是指紧密围绕科学育人这一重要目标, 坚持以服务学生的成长为根本任务,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思想, 在遵循市场对人才需求的要求以及学生自身成长规律的基础上, 不断探索创新改革教育方式方法, 进而培育出对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有用的创新型人才。跟进式教育的主要特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强调时效性, 要求及时跟进, 只有及时跟进社会用人单位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以及学生自身成长的内在外需求, 才能为科学育人奠定前提基础;二是强调主动性, 要求主动跟进, 只有摒弃传统的被动式跟进, 积极主动地跟进学生需求以及市场用人单位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才能为科学育人提供充分保障;三是强调主体性, 要求以学生为主体, 以学生的成长成才为根本, 要充分发挥与调动学生在自身成长过程中的能动性, 只有这样才能为科学育人夯实重要根基。

二、跟进式教育理念下高校学生工作内容的创新

在跟进式教育理念下, 高校学生工作可以重点从教育、管理、建设以及服务等四个方面出发, 构建“四位一体”的跟进式学生工作体系。具体而言, 一是要不断跟进强化对大学生的日常教育;二是要不断深化探索对大学生的日常管理;三是要不断提升促进学生工作建设水平;四是要不断深入完善对大学生的服务保障。

(一) 教育跟进:

“一个中心, 三个基本点”。作为直接服务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一线工作人员, 高校学生工作队伍要不断跟进对大学生的日常教育工作, 跟进日常教育工作是保障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前提及基础。在跟进大学生日常教育工作过程中, 应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中心, 诚信教育、安全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为三个基本点。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心地位可以确保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可靠接班人, 思想政治教育也是培养对国家及社会发展有用的人才的根本保证。因此, 要善于跟进当前国家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指导思想, 强化跟进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心地位。评判人才的一条重要标准是正直诚信, 因此在当前某些社会不良风气浸染大学校园的时代背景下, 要着重加强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 保证培养正直、诚信的创新型人才。当前的信息网络化时代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 不可避免也会带来一些不利效应, 诸如大学生在网上受骗现象层出不穷;另外, 由于当前的“90后”大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 自我独立能力还不够, 导致大学生校园外安全, 尤其是女大学生在校园外的不安全事件接连发生。网络财产安全以及大学生人身安全事件的频繁出现对大学生教育的跟进工作提出了严峻的要求, 因此要将安全教育作为教育跟进的一项重要内容。大学生成长成才除了需要获取知识、提升个人能力之外, 还需要有健康的心理, 然而当前不少大学生受不了挫折, 在成长的道路上很容易出现心理困惑, 因此要始终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大学生日常教育跟进的一项关键工作。以思想政治教育作为跟进教育的中心, 以诚信教育、安全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跟进服务的三项重要手段, 才能为培养社会所需的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 管理跟进:“28定律”。

高校学生工作队伍通常每天都要面对数量众多的学生以及层出不穷的繁琐事件, 因此提升管理效率便成为提高高校学生工作成效的重要途径。借鉴管理学中的“28定律”可以有效地帮助高校学生工作队伍提升工作效率, 进而富有成效地跟进对大学生的日常管理。具体而言, 一是要将日常工作体系规范化、制度化, 这是保障工作效率提升的重要前提。二是要实施例外管理, 对于数量众多的学生, 要善于“抓两头, 放中间”, 即对综合素质特别优秀的学生以及特殊学生群体 (比如家境贫困学生群体、心理困惑学生群体、学业困难学生群体等) 格外关注, 对于处于“中间位置”的学生群体可以通过发挥学生党员以及学生干部的作用来有效地开展日常管理工作。但对特殊学生群体, 可以建立其个人成长档案, 开展有针对性的日常管理工作, 从而最大程度地提升管理工作的效率。

(三) 建设跟进:

“两个抓手促内涵提升”。除了跟进教育与管理外, 跟进学风建设以及学生党组织建设也是高校学生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以跟进学风建设为主体, 加强跟进学生党组织建设, 通过良好的学生党组织建设来发挥学生党员在学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又可以促进学风建设取得更好的成效。具体而言, 一方面, 可以以学业规划活动为手段, 来跟进学风建设, 形成“人人爱学习、人人要学习”的良好学习氛围;另一方面, 可以通过开展“一月一主题党建活动”来跟进学生党组织建设, 通过党组织建设来打造一支政治过硬、能力突出的学生党员队伍, 并督促学生党员在学风建设过程中要发挥榜样模范作用。通过持续跟进学风建设以及学生党组织建设来促进高校学生工作体系内涵提升。

(四) 服务跟进:

“建平台, 强保障”。跟进对大学生的日常服务工作, 可以与教育跟进、管理跟进以及建设跟进形成有效合力, 共促人才培养工作取得良好成效。总体来说, 要以“搭建学生成长平台, 强化学生成长保障”为理念, 通过理念创新来不断跟进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服务工作。一方面, 可以通过校内协同, 加强校内不同部门之间的合作, 为学生成长搭建多样的学习及校内实践平台, 使学生成长有宽广的舞台可以施展;另一方面, 可以通过校外协同, 加强高校与其他单位之间的合作, 为学生成长建设更多的校外实践基地, 使学生成长有更牢固的保障。

三、跟进式教育理念下的高校学生工作路径创新

在跟进式教育理念下, 创新高校学生工作体系除了要构建“教育、管理、建设、服务”四位一体的跟进体系外, 还要不断创新工作路径, 确保“四位一体”的学生工作内容跟进可以实现。实施“五个一工程”可以有效为高校学生工作队伍跟进教育、管理、建设以及服务提供有利保障。

(一) “一天一记录”。

学生工作队伍要实施工作日志制度, 做到“一天一记录”, 为有效跟进学生成长现状及遇到的问题奠定基础。具体而言, 在工作日的早晨要列出当天的工作任务清单;工作时间要记录工作内容与过程, 尤其要记录例外事件;工作结束时要进行工作任务的销项。通过工作日志制度, 可以督促学生工作队伍每日都要不断提高工作效率。

(二) “一周一走访”。

要有效地跟进大学生的日常教育与管理, 可以通过“一周一走访”去深入到学生群体, 充分了解学生成长过程面临的困惑, 作学生成长的知心朋友。具体而言, 一是要明确走访对象, 可以将特殊学生群体作为重点走访对象;二是要明确走访工作内容, 以安全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主要工作内容。

(三) “一月一谈话”。

在“抓两头、放中间”的理念下, 有效实施“一月一谈话”制度。一方面, 坚持每月与学生党员、学生干部骨干谈话, 通过谈话来强化督促学生党员以及学生干部骨干要在广大同学群体中发挥积极的模范带头作用;另一方面, 坚持每月与学业困难、心理困惑、家庭困难等特殊学生群体谈话, 跟进这些学生群体在日常学习及生活中面临的问题及困难, 从而为跟进对他们的管理及服务提供有利支撑。

(四) “一学期一沟通”。

在跟进教育、管理、建设及服务的过程中, 高校学生工作队伍可以通过实施“一学期一沟通”制度来形成家校合力育人新格局。高校学生工作队伍善于与家长合作, 建立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沟通平台及渠道, 通过学校与家庭的共同努力来培养人才。具体而言, 每个学期一定要确保与每位学生的家长沟通一次, 可以书面沟通也可以电话沟通, 抑或采用微信、QQ等新媒体手段沟通, 沟通学生每学期的成长表现以及有待提升的不足。通过沟通, 家校可以共同拟定如何促进大学生更好成长成才的培养方案。

(五) “一学年一调查”。

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今天, 高校在埋怨为什么用人单位不录用自己学校的毕业生, 然而用人单位也在抱怨为什么高校培养不出自己单位所需的人才, 这是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中的一个悖论式现象。此外, 在高校课堂上, 教师在抱怨为什么学生们都不认真听课, 学生们却在抱怨为什么大学教师都在讲些无趣又无用的知识, 这形象地说明了当前大学课堂的一个悖论现象。针对这两个悖论, 高校学生工作队伍可以通过实施“一学年一调查”制度, 为有效跟进教育、管理、建设及服务提供保障, 进而构建科学规划育人新体系。具体而言, 一方面, 要在每学年对学生群体展开一次深入调查活动, 基于翔实的调查数据分析来了解学生群体自身成长的内在需求现状及特点, 通过明确学生的需求来为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提供前提及基础;另一方面, 要在每学年对外部就业市场展开一次深入的调研, 通过调研来了解外部用人单位对人才培养的具体需求, 基于用人单位对人才培养的最新需求来合理地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 为培养出社会经济发展所需的优秀人才提供有利支撑与保障。

摘要:创新高校学生工作体系是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保障。面对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工作的新挑战, 从跟进式教育理念出发来探究高校学生工作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明确跟进式教育理念内涵的基础上, 提出了由教育、管理、建设、服务整合而成的“四位一体”的高校学生工作内容, 并指出了由“五个一工程”构成的高校学生工作新路径, 以期建成富有成效的高校学生工作体系, 充分保障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跟进式教育理念,高等学校,学生工作体系

参考文献

[1]韩晓庆, 浦玉忠, “跟进式教育”理念的内涵解读[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2:111~115

[2]韩晓庆.实践“跟进式教育”, 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题——基于苏州科技学院大学生就业状况的调研[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7:20~26

[3]李萍.“跟进式教育”理念的哲学理据[J].社会科学家, 2009, 12:128~130

[4]薛健飞, 浦玉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范式转换研究——以对“跟进式教育”理念的剖析为例[J].河南社会科学, 2014, 2:101~104

创新工作体系 篇10

关键词:德育体系,德育方法,德育实效

近年来, 丹东市振兴区在推进素质教育工作的进程中始终把德育放在教育的首位, 特别是自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实施以来, 我区从实际出发, 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 不断加强学校德育工作, 积极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 德育工作向着德育特色、德育实效的方向不断前进。

一、倾力协调四种关系, 进一步增强德育工作主动性

一是德育工作与全面管理的关系。

学校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和主课堂。管理不到位, 德育工作难有成效。我区要求各校把德育贯穿于学校管理的各个环节, 融入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 落实到每一个人和每一桩事、每一件物上, 按照全员参与、全面渗透、全程育人的目标, 做到管理育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 促使学校德育工作经常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二是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的关系。

加强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 学校是关键, 家庭是基础, 社会是保障。但长期以来三者脱节, 找不到最佳结合点及长效机制。以致出现“5+2=0”的悖论, 即学校5天的正面教育抵不过社会2天的负面影响。因此, 我区进一步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 建立起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网络和机制, 明确职责, 重新整合各方面的德育资源, 着力优化校内外育人环境, 共同致力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

三是整体规划与循序渐进的关系。

德育工作是个系统工程, 必须从长计议、一步一个脚印地落实。长期以来, 我区从全局考虑, 做好德育工作规划, 确定合理、科学的目标任务, 制订行之有效的方法步骤, 明确职责措施, 使德育成为看得见、摸得着、动真格、实实在在的硬指标。并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确定不同阶段的德育目标内容, 分阶段、有计划地实施, 通过由低到高、由浅入深、日积月累的长期教育过程, 逐步提高德育工作的水平。

四是面向全体与因材施教的关系。

学校德育工作应当是一切为了学生, 为了学生的一切, 面向全体学生,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我区倡导教师、学校、家庭、社区个个层面的人群要平等对待学生, 让每一位学生真正感受到来自全社会的关爱, 从而激发起好学上进的欲望, 积极主动与教师密切配合, 促进教学相长。由于个体差异性的存在, 学生的发展也不可能齐头并进, 这是不得不承认的现实。因此, 我区各校还采取因材施教策略, 针对不同个性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 既要锦上添花, 又要雪中送炭, 不能仅仅把关注的目光放在优秀学生身上, 忽视、冷遇甚至排斥“后进生”, 把受教育者推向对立面, 人为地加大德育工作的难度。

二、着力抓好五个关键, 进一步加强德育工作针对性

一是抓培训, 重示范。

德育工作必须要坚持全员性、系统性, 要增强针对性、实效性, 要加大全员育人力度, 加快德育工作者的专业化建设水平。面对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我区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优势, 善于统筹德育资源, 创设良好的育人氛围。首先, 树立本土师德标兵, 强化全员育人机制。其次, 建章立制, 实施班主任工作等级评价。再次, 加强“家长学校”建设, 构建德育网络。

二是抓常规, 促养成。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 德育常规是德育实效实现的主要途径。几年来, 我区着力抓规范———培养行为习惯, 要求各学校要抓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落实, 加强行为习惯的训练。把规范细化为校纪校规、班纪班规, 贯穿于教学、日常生活、学习、待人接物等各个方面。明确学生一日常规, 包括进校、离校、集会等校园规范, 起床、用餐、就寝等家庭规范, 上学、放学、行路途中的交通规范。要求教导处、团委、学生会每学期组织多次全校性的检查, 通过对学生仪表仪容的检查, 规范学生的穿戴, 体现中学生的精神面貌。新生报到注册后要组织学习《学生手册》, 开展遵守《学生手册》的教育活动。总之, 在抓规范的落实过程中, 既从大处着眼, 又从小处着手, 力求让学生做到在学校是个好学生, 在家庭是个好孩子, 在社会是个好公民。

三是抓活动, 强体验。

通过活动创设德育情境是我区在全市首开先河发起的倡议。系列体验活动层出不穷, 广泛开展了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诚信教育活动、德育共建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主题班会活动、校园文化建设活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要求学校建立专项活动档案, 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 作为改革学生评价的重要内容备查。

四是抓共建, 建网络。

育人资源不只局限于学校内部, 要更加充分挖掘校外育人资源。学校与社区紧密联系, 实现教育资源整合, 有利于拓展教育空间, 促进学校文化与社区文化的融合, 从而为学生全面发展营造和谐的育人环境。我区共有45个社区, 教育系统联动社区以“五老” (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 、“十大员” (思想道德报告员、优良传统宣传员、校外活动辅导员、净化环境监督员、法制心理咨询员、科学文化传授员、脱贫致富帮扶员、家庭教育指导员、捐资助学协调员、失足劣迹帮教员) 为代表, 全面加强专业文化市场管理队伍及青少年宫、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各类文化教育阵地辅导员队伍, 以及了解青少年、德艺双馨的青少年文艺工作者队伍的建设, 并明确每支队伍的相应职责和任务, 每年对其作用发挥情况进行讲评, 注重激发专兼职人员的工作热情。

五是抓考评, 创和谐。

加强督导评估, 确保德育工作健康发展, 我区把德育工作纳为督导评估的重要内容, 既在对学校和校长的综合评估中考核德育工作, 又开展单项的德育检查活动。评估结果要作为学校评优的重要依据, 引导学校重视并抓好德育工作, 建立并实施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德育评估、奖励机制, 形成育人合力。

三、竭力达成六大特色, 进一步凸显德育工作实效性

一是环境渗透化。

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离不开校园文化的熏陶。我区在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生活习惯、行为习惯的过程中, 十分注重校园文化对学生的感染渗透。“勤思好问炼求真品质, 谦恭礼让展文雅风范”是我区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与行为规范要求的体现。通过对人渗透性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最终达到陶冶性情、净化心灵、培养人格、升华人生的目的。

二是媒介可视化。

2008年初, 我区建立了振兴教育信息网, 为振兴区教育系统的各个层面人员, 提供一个全新的展示平台, 高质量、高水平、全方位地展现新德育、新教育、新振兴, 形成宣传强势;报纸通过“系统导航”“互动平台”“小荷初绽”“成长雨露”等版块, “德育大家谈”“老师信箱”等德育专栏, 为学校、家庭、社会共同肩负学生学习习惯、生活习惯、行为习惯等养成教育提供最直接的德育服务, 深受好评。

三是活动实效化。

我区遵循学生良好习惯和意志品质的形成和发展是在体验活动中实现的教育原则, 十分重视通过实践体验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每次突出一个主题, 学生个个有收益, 人人有提高。同时充分利用素质教育实践基地的便利条件, 积极开展针对学生的体验教育。围绕团队精神的培养、合作意识的形成、体能素质的增强、生活经验的丰富等主题, 广泛培养学生的各种良好习惯。

四是师表导行化。

我区许多学校有一项不成文的规定, 即任课教师必须于课前两分钟站到教室门口, 等候上课。每到上课前, 教师们都整整齐齐地站在各自的教室门口, 就像等候发车的列车员。教师应该在学识和品行上成为表率, 这是我区对教师的基本要求。像这样的规定还有很多, 如教师间操带操, 与学生同操, 与学生同走队列, 每天放学把学生送出校门外等。实践说明, 教师的行为表率是对学生进行经常性养成教育的有效方式。因此, 我区在抓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同时, 重点强调教师的以身作则。特别在教师的仪表、言谈举止、遵纪守法、爱护学生等方面, 明确提出“教师忌事忌语‘八不准’”, 而且列入检查、考评的内容。

五是内容课程化。

好习惯升级评价、文明礼仪、物放有序等细则、做法, 已经编成校本教材, 成为德育课程。针对学生在学习、生活、行为等方面的不良习惯, 我区提出了“学生要努力养成10个好习惯”的要求。通过实践, 我们发现, 一旦成功地改掉第一个坏习惯后, 再改掉其他坏习惯就变得越来越容易。事实上, 随着一个个坏习惯被好习惯逐个取代, 学生将变得越来越善于改变自己的习惯。也就是说, 学生已经在开始养成“改掉坏习惯”的习惯。一旦这样的习惯养成, 他们便会像一列运动着的火车那样, 不断地追逐着自己的理想。

六是德育特色化。

德育内容的拓展、德育形式的创新, 使道德教育得以内化, 道德情感得到升华, 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自我教育的道德思维与能力全面提高, 使其在自主管理、自主教育和自主发展过程中践行健康的、文明的、正确的道德行为。学校有特色才有出路, 教师有特点才有魅力, 学生有特长才有发展。我区从2002年起, 积极开展德育特色的创建活动, 发挥各校的优势, 形成各校独有的文化个性。德育特色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营造了和谐的教育环境。

创新体系四大支撑 篇11

广西柳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柳工)是从事工程机械生产销售的大型骨干企业,其核心企业——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于1993年由原柳州工程机械厂改制而成,是广西乃至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第一家上市的股份制公司。目前公司总资产35.3亿元,净资产20.2亿元。柳工从2001年到2005年,产销量由4 100台提升到2万多台,销售(营业)收入从5年前的14.2亿元增至65.6亿元。产销量、利润、人均劳动生产率等多项主要经济指标均居国内同行业之首,竞争地位跻身于2005年世界工程机械50强第29位,装载机产销量跃居世界前列。柳工跨越式发展,主要是得益于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结果。柳工的创新系统由四大体系支撑。

思想意识体系

在2000年以前,柳工的产品年产销量一直徘徊在2 000余台,销售收入也只有七八亿元,面临着经营亏损的危险。针对这种状况,柳工领导班子成员思索和探讨后认为:柳工出现连续几年徘徊不前,主要原因是思想不够解放,改革创新的力度不大,管理水平不高,驾驭市场能力不强。柳工要保持行业“排头兵”的地位,就必须顺应潮流作好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思想准备,牢固树立自主创新的意识,在自主创新上做文章、求突破,不断提高柳工的创新能力和水平,全面提升企业竞争实力。

通过强化政治理论学习,使柳工领导班子进一步解放了思想,提高了科学判断形势、准确把握大局的水平和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加深了对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增强了国际竞争意识。领导班子逐渐形成了以技术创新为龙头、以制度创新为依托、以管理创新为手段、以产品创新为支撑、以提升企业竞争力为目的的工作思路,走出一条速度快、结构优、效益好、后劲足的企业发展新路子。

柳工在提前两年实现了“十五”计划后,领导班子审时度势,果断决策,迅速制定了柳工“十一五”发展规划,提出集团公司到“十一五”期末实现销售(营业)收入150亿元,其中股份公司到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100亿元的目标,主导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处于前列,并在国际市场赢得一席之地,使柳工初步成为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第一个国际品牌。

智力支撑体系

柳工领导班子始终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把人才战略作为推动企业发展的优先战略来考虑,努力建设技术人才、管理人才、技能人才3支队伍,把人才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

柳工领导班子根据企业自身特点和优势,结合企业的发展目标,十分重视利用国内外科技人才资源,通过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博士后工作站、建设开放式的工程机械人才小高地,走“产学研”发展道路。企业先后与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重庆大学、西宁高原工程机械研究所等进行“产学研”合作,同时通过重大项目的建设,聚集企业急需的高层次专业人才,先后吸引了近300名专家、硕士、高中级工程师等专业人才,还从德国、法国、日本等引进了10多名专家,对柳工研制开发出一批在国内占领先地位、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G系列装载机、G系列挖掘机、压路机、小型工程机械、摊铺机等产品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柳工还在企业管理中,率先引进和实施生产管理系统——MRPU制造资源计划管理原件项目,开展培训、学习、建库和流程重组等一系列基础工作。2002年该系统在广西第一次成功实现闭环,一次性通过国家CIMS工程验收。整个项目培养了1 000多人,使柳工的管理水平和生产销售能力得到了较大提升,年产销量从2001年的4 000台攀升到2005年的2万多台。

柳工还充分利用自己的培训中心、广西工程机械人才小高地的优势,不断加大培训力度,同时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鼓励职工参与各类培训,并将培训任务纳入内部各单位与个人的月度考核中,普通员工每年必须完成40个课时的培训任务。至今已有近600名职工通过脱产、半脱产以及业余等多种形式取得了中专以上学历,2 400多名生产工人中就有1 600多人取得了中级以上技术等级证书,有130多人被评为高级技师和技师,有40多人荣获公司一、二、三级生产技术能手,100多人次生产技术能手在自治区、柳州市、公司级技术大赛中获奖。

技术创新体系

“科技创新产品,技术领先市场”是柳工领导班子倡导并始终坚持的技术创新发展理念。柳工领导班子果断决策,将原有的研究所、技术引进办和工艺处进行整合,建立起第一批享受优惠政策的国家级技术中心和博士后工作站,并投入25万元建设广西工程机械制造业人才小高地。同时,建立起一整套完整的CAD、CAM、CAE三维开发网络系统。

柳工在“九五”期间投入近3 000万元的基础上,“十五”期间又投入1 900多万元,实施以CIMS应用示范工程为主要内容的信息化建设,打造从企业上游到企业内部、再到企业下游的全程数字化的集成制造企业,并将信息化模式从以股份公司本部为主的“单本企业”信息系统模式发展为覆盖东部各个子公司的基于远程网络的“企业集群”信息系统模式,实现了供方管理系统对JFS系统采购订单的分发管理和跟踪监控,形成柳工公司与主要100家供方之间信息的网络化动态共享交互,使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分别只占年度预算的81%、90%和65%,促使赢利能力保持行业领先水平。2003年以来,柳工的信息化建设连续3次进入“中国企业信息化500强”行例,排名176位;并荣获“中国制造行业优秀信息化企业”称号,工程机械行业仅有两家,柳工是其中之一。

目前,柳工每月都有30多个产品投入生产,正因为采用了管理创新技术手段,使柳工的装载机产能得到了快速提升,月产量由原来的1 700台提升到2 100台,其反应速度只用8天左右,并且生产周期大大缩短,从2002年的25天,提升到8天;日均生产也从2003年的40台提升到2005年的70多台。

柳工的产品研发已涉及工程机械8大种类产品,特别是装载机产品已成为国内技术最先进、产品性能最优、销量最大的拳头产品,其中ZLG50G高原型轮式装载机是世界首创;“柳工牌”装载机被国家质检总局授予中国名牌产品。

在“十五”期内,柳工先后获得国家专利82项,先后完成了国家级和自治区级技术创新项目32项、国家火炬计划项目4项、国家重点新产品15个、国家863计划应用项目两项。

长效保障体系

抓制度的建设与创新,是企业创新发展的根本保证。2002年柳工先后制定和完善了销售、生产、质量、采购、财务等15类共140多项管理制度,并应用信息技术支撑产销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质量管理系统、采购管理系统和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在生产上,柳工制定和完善了《生产调度管理制度》、《生产技术管理制度》、《生产计划与进度控制程序》、《价值链考核制度》等,再结合ERP管理系统的实施和ISO14001、GB/T28001的贯标认证,进行生产业务流程的优化,实现“安全、优质、高效、低耗、整洁”的精益生产方式,使企业产能大大提高,生产周期由原来的十几天缩短到8天。年产量从2001年到2005年实现五级跳:4 100台→7 600台→1.2万台→1.6万台→2万多台,不断刷新国内同行业新纪录。

在质量管理上,柳工先后主持制定和完善了《出国机产品质量控制程序》、《质量通报管理制度》、《重大质量事故快速处理制度》、《质量赔偿制度》等质量管理制度,促进了产品质量的大幅度攀升,扩大了出口创汇,2005年出口创汇达3 900多万美元,同比增长157%。企业多年来均获全国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柳工牌”装载机连续16年被用户推荐为“全国满意产品”。

在营销管理上,柳工先后制定了《营销业务管理制度》、《市场信息管理制度》、《营销计划管理制度》、《进出口业务管理程序》等,逐步完成企业内部网与国际互联网集成的营销平台及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的建设,进一步提升了企业市场营销水平,使产品的月销量由原来的500台左右上升到2 000多台,跃居行业之首。

(撰稿:周邕生李冠伦王栋王重彬)

创新工作体系 篇12

一、体系建设过程立足“程序化”

一是明确目标,分步实施。2011年底,宁波市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进“阳光征收”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建立健全‘阳光征收’的各项工作制度,实行房屋征收与补偿信息的全面公开,全面实行依法征收、公平补偿,全力构建和谐稳定的房屋征收补偿良好环境,预防领域内腐败行为的发生”的总体目标。2012年,宁波市在老三区率先开展“阳光征收”工作试点,并在2013年将试点经验全面推广至全市14个县(市)区。2014年则重点推进“阳光征收”的信息化建设。

二是创新体制,明确职责。宁波市已经建立起“市级征收管理机构—县级征收部门—所在乡镇街道”的纵向三级联动机制。市级房屋征收管理部门负责全市房屋征收与补偿的监督管理;14个县(市)区分别设立专门的房屋征收部门,负责具体组织实施,一般由县(市)区府办副主任兼任部门负责人,增强执行力。同时,通过市、县两级房屋征收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来完善横向协调机制。其中,市级联席会议负责房屋征收计划制定、安置房计划落实、督查考核及房屋征收中需由市政府协调的重大问题。县级联席会议协调处理房屋征收与补偿工作中的疑难问题。

三是有序推进,强化监管。宁波市坚持先易后难、先住宅后非住宅、先试点后推广的基本原则,以及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推进策略。先后三次召开全市“阳光征收”现场会,各县(市)区也都建立组织机构,为项目提供保障。针对市级部门对各县(市)区抓手弱化的问题,主要通过由市级征收管理部门集中管理和考核拨付征收工作经费,以及实行征收进度月报通报制度和征收工作管理建议书制度加强管理。针对县级部门对乡镇街道等实施单位抓手弱化的问题,宁波市出台了《宁波市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补偿资金管理办法》等规定,由各地征收部门负责征收补偿资金的集中管理与拨付。

二、体系实施依据立足“标准化”

一是统一政策,兼顾平衡。2012-2013年间,宁波市在国家和省的政策框架下,先后出台了《关于贯彻实施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的若干意见(试行)》、《宁波市市区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补偿若干规定》、《宁波市国有土地上房屋“阳光征收”实施细则》等一系列征收补偿政策,完善了对房屋征收、评估、安置房建设的具体规定。此外,有10个县(市)区已依据市级的统一政策完成本地征收补偿补充标准的制定工作,并在市房屋征收管理部门统筹把关后报市政府备案,从而建立起市县两级比较完整的征收补偿政策体系,确保新老政策的平稳过渡、区域补偿标准的总体平衡。

二是创新做法,补强弱项。为提升被征收人对价格评估环节的信任度,宁波市建立了项目公布预评估比准价格制度、评估比准价格专家委员会会审制度,通过建立房屋征收评估交易案例技术数据库为评估机构提供真实的房地产市场交易价格查询。此外,征收评估信用档案建设和信用体系考核办法已基本完成。为避免“摇摆不定”的被征收户变成“钉子户”,宁波市一方面采取“房屋征收管理建议书”制度,对发现问题及时向征收部门提出建议,并抄送各地人民政府办公室;另一方面对于在搬迁期限内签订补偿安置协议并提前搬迁的被征收人,给予房屋评估金额10%的提前搬迁奖励费,并且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决不随意开政策口子。

三是强化队伍,奖惩分明。宁波市不断完善从事房屋征收工作人员上岗培训和继续教育制度,推进“廉政教育”和业务培训常态化、制度化,试点推进市党校公务员和后备干部轮训中加入“阳光征收”课程等一系列创新性举措。此外,市政府拿出百万元经费,作为市级部门配合征收工作的专项考核奖励经费。针对前几年安置房建设滞后影响征收的情况,出台了《关于加快安置房建设促进房屋征迁工作的意见》,市政府与县(市)区政府签定责任状的基础上,按完成开工建设建筑面积多少给予一定工作经费奖励。

三、征收操作流程立足“透明化”

一是发布指南,规范操作。针对各县(市)区房屋征收工作中存在文书格式、证明材料、工作流程各不相同等问题,宁波市组织相关部门人员编制了《“阳光征收”操作指南》,制定了标准的征收和评估工作流程,以及流程中涉及到81个示范应用文本,对各项程序、各类文本,以及征收现场标准化建设等做出系列化的规范要求。该指南操作人员人手一册,被征收人也能在现场查阅,此举为全国首创。

二是全程上网,公开可查。宁波市以房屋征收管理办公室为牵头单位,耗资170万元,研发出各县(市)区统一的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信息监管与信息公开两套信息化管理系统,全流程可公开查询。还在奉化市试点征收流程的电视直播,公开选房、随机摇号等安置环节,得到广大群众的充分肯定。

三是强化宣传,引导舆论。宁波市将每个征收项目均采取“事先宣传、事中跟进、事后报道”的宣传联动机制,充分运用政府公开平台、电视、微博各种传统和新型媒体,每年发布有影响力的讯息300条以上。市级相关部门和各县(市)区建立了与本地主要媒体的联络员制度,通过加强房屋征收正面的舆论宣传,引导舆论导向,如在《宁波日报》上开展房屋征收知识竞赛、对16个依法强制搬迁的案例进行跟踪报道等,逐步扭转过去社会舆论对征收(拆迁)工作的负面印象。

四、长效机制完善立足“信息化”

一是创新理念,紧扣信息化。宁波市在“阳光征收”工作推进初期就提出以“决策民主、程序规范、结果公开”为基本准则,以坚持公开公平公正、阳光透明为总体思路,以实现网上签约、信息公开系统自助查阅为主要手段,以切实维护房屋征收当事人合法权益、保障民情实情稳定为工作目标的国有土地房屋“阳光征收”全新工作理念,并通过信息化的手段积极推进国有土地上房屋“阳光征收”。

上一篇:牛病防治论文下一篇:《最真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