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体系中

2024-08-04

创新体系中(共12篇)

创新体系中 篇1

管理创新

创新是管理的永恒主题, 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的发展史就是一部管理不断创新的历史。管理创新包括管理实践创新、理念创新和效益创新, 而效益创新是管理创新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

1.管理创新的概念

企业管理创新的核心在于新知识的创造, 以此形成一种新的管理模式。企业的新知识创造是一个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相互转化的过程, 完整的知识创新过程必须实现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间成功的转换, 使知识在组织内部加以扩大, 促成创新。

2.管理创新评价的内涵

综合上述对管理创新的诠释, 我们认为, 从动态的视角来看, 管理, 实际上是在一定理念指导下, 将理念付诸于实践, 并从中获得一定效益的过程。因此, 管理创新应该是从理念、实践到效益的创新。对管理创新的评价, 应该从理念创新、实践创新和效益创新三个方面入手。其中, 效益创新作为管理创新的一级指标, 其二级指标应包括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两个指标。

效益创新

1.社会效益

社会效应产生于企业文化建设, 而企业的文化决定理念, 理念决定战略, 战略决定制度, 制度决定行动, 行动决定效果, 效果又影响文化。可见, 在企业经营的各个方面, 都会体现文化的痕迹, 如企业的社会责任、人力资源、品牌、商标、营销、战略规划、投资与建设、教育与培训、制度、激励与约束等, 都是在一定文化基础上建设的, 同时, 其建设效果也反过来影响文化。如果企业内部的文化形成有利于企业发展, 就必然对决策者是一种监督效应。企业文化的影响, 不仅体现在企业自身的发展上, 也体现在企业文化的社会效应上。

(1) 企业文化促进了社会的道德整合与重建。社会结构和社会分层的变化, 引起了道德结构的变化, 道德失范与道德分化引起了社会的广泛重视。首先是道德失范, 统一性的道德共识受到了挑战, 价值观与过去相比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人们认同某一事物的观念与标准已经多元化, 如公共生活与私人生活相对分离, 私人生活的道德自由受到了社会承认;其次是道德分化, 在不同领域遵循不同的道德标准, 如政治领域要求公正, 经济领域要求效率和公平, 文化领域要求自由和个性。企业文化孕育的内涵是, 对个人是公德, 对社会是私德, 每个员工既是个体, 又与社会交往, 有一个自己的社会交际网络。因此, 企业文化建设, 能够促进社会的道德整合与重建。

(2) 企业文化促进了社会信用体系的形成。诚信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本质性内涵, 诚信能够大大降低社会交易费用。当社会诚信减少时, 个体与个体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的防范与戒备程度增加, 各种索赔、诉讼、仲裁事件增多, 社会交易费用提高, 交易数量与质量减少, 不利于社会稳定与市场经济的发展。在网络经济时代, 交往已经走向国际化, 企业以诚信为本质, 对于促进社会信用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3) 企业文化的运作有利于社会资本的积累。社会资本的本质是人们所说的关系, 各种关系通过节点与构成节点的关联, 形成了庞大的社会关系网络。微观层次的社会资本是指个人拥有的社会关系;中观层次的社会资本是指组织拥有的社会关系;宏观层次的社会资本是指整合社会拥有的社会关系。企业文化的运作是中观层次的社会关系, 企业拥有良好的社会关系, 有利于企业拥有顾客群体良好的信任度和美誉度, 也有利于其他社会资本的积累。

(4) 企业文化为良好社会秩序的形成及社会稳定做出贡献。企业文化的建设能够打造一个和谐的团队, 增强企业员工的责任感。员工的责任感包括两个方面的内涵:一是员工对企业所拥有的责任感, 二是员工对企业所拥有的责任感的延伸, 扩散到员工对家庭和整个社会的责任感。因此, 企业文化能够为良好社会秩序的形成及社会稳定做出贡献。

(5) 企业文化对当代人文精神的重建具有重要意义。文化的内涵是由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学术文化、环境文化、文化创新等构成的, 其中, 对企业和社会影响较大的是精神文化, 因为文化归根结底是精神领域的范畴。当社会物质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之时, 人们更多地是追求精神文明。因此, 企业文化对当代人文精神的重建具有重要意义, 精神面貌的重建就是人文精神的重建。

综上所述, 从企业文化的视角出发, 社会效益创新的下位指标及其评价标准为:企业文化是否促进了社会的道德整合与重建;是否促进了社会信用体系的形成;是否有利于社会资本的积累;是否为良好社会秩序的形成及社会稳定做出贡献;以及是否对当代人文精神的重建发挥重要作用。

2.经济效益

(1) 范围经济效应。范围经济和规模经济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微观经济学认为:范围经济是指企业同时生产、销售多种产品时, 比之单独生产、销售一种产品的专业企业的总费用更低或产出更多 (各个企业的投入相等) 。范围经济本质上是企业多个业务共享企业资源。由于特定投入都有一定的最少规模, 而这种投入在只生产一种产品时可能未得到充分的利用, 生产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产品时, 就能使这种投入的成本在不同产品中分摊, 于是使单位成本降低, 产生范围经济。范围经济的存在基于两种资源: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前者可用于共同的生产, 后者则可以以较低的成本在不同产品或业务之间转移, 即有形资源的成本将在更大范围内分摊, 而无形资源则在更大范围内发挥经济效应。

(2) 共生经济效应。共生经济是根据生物界“共生现象”的原理提出的经济范畴。所谓“共生现象”, 是指在自然环境中, 两种物体由于不能单独生存而依附在一起, 相互予取, 共存共生。经济共生是通过建立企业战略联盟实现的。

(3) 网络经济效应。传统经济学对企业扩张效应的分析, 主要集中于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范畴内。事实上在企业扩张过程中, 随着经营领域、组织机构的扩大, 还存在另外一种经济效应对企业经营活动产生重大影响, 这种经济效应就是网络经济效应。网络经济效应和规模经济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其本质区别在于二者的来源不同。规模经济是一个具有普遍性的概念, 凡是产出的增长比例大于投入的增长比例, 或平均成本随着产出的增长而下降, 都可以视为规模经济的存在;而网络经济效应的产生不能从投入与产出或投入与平均成本之间的关系来衡量, 而只能从企业所特有的网络结构的角度来理解。如果投入不能形成一个有效的网络结构, 即使再多的投入也不会产生网络经济效应。所以, 从本质上看, 规模经济是一种数量效应, 它主要取决于投入和产出的数量;而网络经济效应是一种结构效应, 它虽然需要有一定数量的投入作为网络结构的形成基础, 但其结构效应绝非来自于单纯的投入数量, 而是由网络这种特殊的结构形成的。

(4) 内部优势效应。企业从单一化经营转向多元化经营, 在资源配置、资本筹措、人员调整等方面多了许多内部化运作渠道。相对而言, 减少了对外部一些依赖, 具有较强的内部配置效应。主要体现在:要素交易内部化;资金筹措内部化和人员配置内部化。

(5) 品牌合作效应。企业通过多元化战略可以扩大已有的企业品牌优势, 增加市场影响力, 从整体上减少宣传维护费用。当企业产品组合比较宽, 又采用同一商标策略时, 由于众多的产品线使用同一品牌, 就会在市场上造成一种声势, 给消费者以深刻印象。企业品牌合作的经济效应, 是指企业由于合作所带来的企业效益的增加。品牌合作能带来经济效益, 使得企业有品牌合作的动机, 经济效应是导致企业进行品牌合作的根本原因。企业品牌合作追求的是品牌资源优势互补, 实现双赢, 达到1+l>2的效果。品牌合作的经济效应有规模经济效应、范围经济效应和知识经济效应。

(6) 协同效应。崔茜认为, 多元化战略可以为企业提供多方面的协同效应。一是销售协同效应, 即多元化战略的施行, 使企业各部门之间能够充分利用现有的营销网络, 降低企业市场活动成本, 产生销售协同效应;二是生产协同效应, 即企业通过多元化经营, 提高人员和设备利用率, 同时, 通过批量采购等一系列集团化行为, 降低生产采购成本, 获得规模经济优势;三是管理协同效应, 即多元化经营能够整合经营管理职能, 扩大一些职能部门的工作范围, 降低单位产品管理费用, 提高管理效率, 产生管理协同效应;四是资本协同效应。

综上所述, 经济效应创新的下位指标为:范围经济效应、共生经济效应、网络经济效应、内部优势效应、品牌效应、协同效应。范围经济效应的评价标准是:是否产生了范围经济效应, 程度有多大。共生经济效应的评价标准是:是否与其他企业通过联盟产生了共生经济效应, 程度有多大。网络经济效应的评价标准是:是否产生了网络经济效应, 程度有多大。内部优势效应的评价标准是:内部资源配置是否实现了最优, 利于行动实施。品牌效应的评价标准是:是否具有品牌优势, 是否具有品牌合作, 程度有多大。协同效应的评价标准是:是否具有销售协同效应、生产协同效应、管理协同效应、资本协同效应, 并且程度有多大。

效益创新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

根据前文的分析, 从动态的视角来看, 管理创新应该是从理念、实践到效益的创新。对管理创新的评价, 可设管理创新评价指标的一级指标为理念创新指标、实践创新指标和效益创新指标。其中, 效益创新的二级指标为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两个个指标。

在效益创新的一级指标下, 社会效益的三级指标为:企业文化是否促进了社会的道德整合与重建、企业文化是否促进了社会信用体系的形成、企业文化的运作是否有利于社会资本的积累、企业文化是否为良好社会秩序的形成及社会稳定做出贡献、企业文化是否对当代人文精神的重建发挥重要作用。

在效益创新一级指标下, 经济效益的三级指标为:范围经济效应、共生经济效应、网络经济效应、内部优势效应、品牌效应、协同效应。

按照上述分析, 效益创新评价指标体系构成及其评价标准见下表:

摘要:本文从管理创新应该是从理念、实践到效益的角度, 对管理创新进行评价。将效益创新作为管理创新的一级指标, 在对其进行了详细分析后, 最终构建了管理效益创新的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管理创新,效益创新,指标体系

参考文献

[1]崔茜.多元化经营与企业经济效应相关问题的理论分析.东岳论丛, 2008 (5) .

[2]陈新跃.现代企业集团结构复杂性及其成长机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3.

[3]李永锋.企业品牌合作与经济效应.企业经济, 2008 (3) .

[4]崔茜.多元化经营与企业经济效应相关问题的理论分析.东岳论丛, 2008 (5) .

[5]蔡志荣, 郝赭.论企业文化的社会效应.商业时代, 2007 (23) .

创新体系中 篇2

《光学精密工程》在知识创新体系中的作用

随着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开展,《光学 精密工程》发挥着重要的知识传播和导向作用。不仅发现、培养了知识创新人才;而且通过采用新技术加快了知识交流及传播的范围和速度,吸引了众多的新老读者。《光学 精密工程》起到了推动和促进知识创新的导向作用、评价作用、组织优化作用以及知识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中介作用,为知识和技术创新作出了贡献。

作 者:白雨虹 Bai Yuhong 作者单位:《光学精密工程》编辑部,长春市人民大街140号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130022刊 名: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ISTIC PKU CSSCI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PERIODICALS年,卷(期):200112(1)分类号:N55关键词:学术期刊 知识创新 期刊功能 知识传播

创新体系中 篇3

【关键词】现代企业;经济体系;创新;分析

隨着全球经济化的深入发展,我国市场竞争力愈发激烈,加上整个市场环境日益复杂,我国的各个企业要想得到更好的发展,就必须适应时代对企业的要求,各企业经济管理体系因落后而无法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要求,所以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下风,要想摆脱这一现状,就必须要尽快建立新的经济管理体制,要适应时代的发展还要符合企业自身,在本质上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提高企业经济管理效率。

一、现代企业管理经济体系的内容

(1)对企业经济管理体系进行评审

检验一个企业的经理管理体系是否成功,需要对其进行评审,评审的结果要是不佳,就需要在现有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的调整,这当中需要企业的管理者对经济管理体系的一系列内容进行全方面的评审,可以使得管理者了解在经济管理系统下取得了哪些成效,这样可以更好对市场和企业情况进行合理调整,对企业的发展能够起到更好的促进作用。

(2)本着以人为本的态度对员工进行管理

为企业创造直接效益的是企业员工,要想完善现代企业的经济管理体系,就要本着以人为本的态度对员工进行科学化的管理和开发,对员工多进行技能方面的培训多进行语言上的交流,要提高企业员工的政治思想觉悟和综合素质,这样能对企业的持续发展获得更多。企业还应对企业相关的经济管理人员进行定期的能力考核和不断深造,使得管理人员能够紧跟社会要求,这样能够为企业的经理管理体系做出应有的贡献。

(3)加强对企业生产的管理和改进

除了改造员工之外,企业还需要对企业的生产进行加强管理和改进,这样才能进一步完善经理管理体系。企业生产离不开对原材料的购买,这时就要求企业要原材料的质量和价格进行严格的把关,不仅要实现利润的最大化还要求原材料保质保量;还要求对原材料生产厂家进行各方面的综合评估,如信用评价、经营状况等进行严格审核。在生产过程中企业应加强监督监管力度,要避免因不科学的生产程序出现不合格的产品,从而影响企业的发展。

二、现代企业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

(1)对创新意识纸上谈兵,没有付诸行动

企业每天都会遇到无数问题,面对的客户也是不计其数,所以要求企业每天都必须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人们面前,这就意味着需要创新意识,一个企业要想发展好,便离不开创新思想,没有创新意识的企业必定不能长远发展。有很多企业对发展创新意识也只是纸上谈兵,没有付诸行动,这也就导致了企业文化的匮乏,缺乏自身的特色,管理模式相对较传统,谈不上有什么发展。

(2)缺乏风险管理意识,企业存在安全隐患

企业是承载着一定风险的,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时代的变迁、市场需求的瞬变等都使得企业面临着不同的风险,要是没有做好一定的防范准备,就极有可能造成巨大的损失,严重的甚至造成无法挽回的局面。没有具备防范风险意识的企业是无法做好风险的应对措施和补救方法的,这也就使得企业的发展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3)没有树立成本观念,影响企业的长期发展

当前很多企业都呈现出一种粗放型的经济管理模式,这使得企业的经济造成了巨大的浪费,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的长期发展,所以企业应该树立成本观念,成本控制离不开企业全员的参与,企业应该做到投入较少生产出更多更好的产品,这样就使得成本管理在企业中得到了有效的贯彻。

(4)缺乏核心竞争力,影响企业的绩效

对企业直接起到影响作用的就是企业的绩效成绩,确定着企业是否能走向成熟。要想在无数企业中占领优势,就必须具备核心的竞争能力。例如:创新、品牌、人才等。这些能力得到完善和提高,企业的综合能力就会进一步的上升,留住企业人才,能增强企业的人力资源优势,控制好成本和压缩能使得企业实现利益最大化。创新作为企业生存能力的体现,为企业的长久发展打好了一定的基础。品牌代表企业的巨额资产,给企业提升了极高的影响力。留住企业人才,能增强企业的人力资源优势。

三、企业经济管理体制的对策

(1)以人为本

企业的主要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企业要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来提升竞争能力,可以利用人才优势来提升和创造更好的企业优秀文化。对于人才的培养,要做到对人才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培养,为了方便员工进行更好的相互交流,应给员工配备比较舒适安逸的工作环境。要求更好的对员工的素质进行培养,这样能全面的提高员工的综合能力,也能进一步扩大公司的人力资源优势。

(2)增强创新意识

现代社会是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任何企业要想立足于社会就必须更上时代的步伐,需要对企业管理模式进行创新,这样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在与其他企业进行竞争时,也能增强适应能力。企业要想增加新鲜活力,就需要建设新的经济框架,要想企业能够得到持续发展,就需要对企业进行创新。

(3)加强风险管理

企业要想顺利发展,就需要对企业风险进行加强管理财务部门掌管着企业的经济命脉,必须加强对财务风险的重视。还要对市场信息、政府信息、国际信息等内容进行合理有效的分析,才能为企业管理者提供有效的可靠证据。也要对企业的整体风险意识进行强调,给普通员工树立正确的风险观念,使员工时刻保持一种危机感,这样才能使得员工提高为企业拼搏的意识。

(4)重视人力资源建设

企业的良好发展与人力资源的合理建设和发展分不开,所以要想企业的战略目标能够更好的制定和实现,就应该在人才资源建设方面更加重视和创新,要想保住好企业经济管理体系能够更好的运行,就需要人力资源管理从企业的大局出发进行考虑,和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

结束语

企业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想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力,要想得到快速的发展,就需要重视企业管理经济体系的创新,企业需要紧跟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运用科学的经济管理体系来管理企业的经济活动,企业需要对经历管理体系进行不断的创新,才能使得企业得到健康、快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林启军.现代企业经济管理体系的创新[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1(08).

[2]谷玉昌.论现代企业经济管理体系的创新[J].现代经济信息,2012(09)

创新体系中 篇4

关键词:技术创新管理机制,区域创新体系,创新型企业

随着建设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的确立,南通市在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中,明确了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创新战略,提出“政府为主导,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科技中介服务为纽带,产学研相结合”的指导方针。而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实施创新战略的突破口,增强企业在区域创新体系中的主体地位并构建创新型企业则是实现这一战略的关键。

创新型企业是指具有健全的技术创新体系和机制,持续技术创新,并取得显著技术创新效果的有活力的现代企业。[1]在西方发达国家,创新型企业已形成成熟的创新理念和管理机制,如美国朗讯公司、日本丰田公司等,它们直接提升了所在国的国家竞争力。在我国也出现诸如青岛海尔、深圳华为等创新型企业,但总体上,我国创新型企业无论在数量、规模、创新质量等方面仍存在较大的差距。

南通是沿海经济带与长江经济带T型结构的交汇点,随着苏通大桥通车,沪崇海大通道的建设,南通已融入上海一小时经济圈,成为长江三角洲经济区最具发展潜力的城市。为了提升南通区域经济的竞争力,必须构建并完善区域创新系统,而在南通区域创新体系中构建创新型企业是使区域保持持久竞争力的源泉。

一、南通市区域创新体系现状

区域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系统的子系统。它是指在特定的区域内各种与创新相联系的机构(企业、大学、研究机构、政府等)之间在长期与非正式的合作与交流关系的基础上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系统。构成区域创新体系的主要要素包括: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地方企业;作为知识技术创新源的科研机构和大学;作为沟通知识流动重要环节的中介服务机构;作为制度创新主体的地方政府。一个良好的区域创新体系应是一个以成熟的市场机制以及相关法律制度为基础,以企业为创新主体,政府为引导,以提高区域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的开放型系统。[2]南通市区域创新体系的科技竞争力在”十.五”期间获得迅速提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

1、新技术产业迅猛发展,2007年全市预计高新技术产值960亿,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由2003年13.2%上升到23.8%,全省排名,从2003年的第七位上升到第五位。

2、专利申请量与授权数快速攀升,2007年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达到9066件和3756件,分别列全省第二和第四位。

3、财政对科技投入大幅增加。2006年市财政设立1亿元的风险投资基金,2007年科技项目经费6000万,并以每年2000万递增。财政对科技投入的增长带动全社会对科技的投入,2007年全社会研发投入27.65亿。

4、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明显,全市已拥有国家级特色产业基地6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4个,省市级公共科技服务平台20家,并建成一批科技园和科技孵化器。

由此可见,南通区域创新体系不断完善,发展,区域科技竞争力的提升,为创新型企业的构建打下坚实的基础。但南通市区域创新体系中构建创新型企业仍存在一些难点。

二、南通市构建创新型企业的难点分析

1、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结构很难适应高投资、高风险的高新技术产业

创新型企业通常是以大企业、大集团为基础,通过对优势资源的整合而构建。高投资、高风险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容易孕育创新型企业。但南通市却缺乏能够主导行业整体水平提升的领军和核心企业,缺少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的知名品牌,这也制约南通市高科技产业的发展。

2、科技企业和项目缺乏有效的融资机制

高科技企业在构建创新型企业初期,投资风险大,见效慢,短期内无法从资本市场筹措资金,而金融机构出于风险考虑,不愿向这类企业提供贷款。而我市的风险投资基金规模偏小,引导社会资金投入的能力较弱。这导致有潜力的高新技术产业项目,望“资”兴叹。

3、技术创新组织不合理,技术合作模式单一、合作层次低

一些企业的研发管理部门,技术创新的管理职能缺位,没有明确的技术创新战略。企业对外获取产品、技术、市场信息反馈的能力差,多数采用“封闭式”创新,缺乏创新活动的合作与交流,未能有效地优化组合各种创新资源。

另一方面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合作水平停留在低层次水平;大多数合作仅表现为咨询和服务上,没有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共赢的合作模式。[3]此外,大多数企业尚未建立与国内外先进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合作的机制,所以必然导致成果少、创新速度慢、水平低、资源浪费。

4、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薄弱,技术孵化能力亟待增强

南通市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的问题制约企业发展。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具有知识产权的专利水平较低,虽然南通2006年专利申请5342件,授权数1709件,增幅71.2%[6],2007年分别达到9066件和3756件,并进入全国专利申请先进城市,但作为700万人口地级市,其人均专利数量与仍低于苏州、无锡。南通市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薄弱还表现在企业对外依存度过高,企业技术孵化能力不强,许多企业忽视引进技术的消化与再创新,再转化的投入,直接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效益。

5、科技投入规模还有待于进一步扩大,投资结构与管理机制有待完善

南通市全社会研究开发投入较低,2006年R&D经费投入占GDP比重为1.05%,总量是无锡、苏州的1/3;企业研发投入仅占销售收入的0.49%,而发达国家的高技术创新型企业的研发投入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例高达9%。另一方面投资结构不科学,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占规模以上工业投资仅为16.75%;部分民营企业科技投入管理机制不完善。

6、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滞后的状况未能有效转变

据统计:2006年南通市各类专业科技人才总数为28.16万,占全市总人口比例大大低于苏、锡、常的科技人口比例。同时人才结构不尽合理,专业技术人员主要集中于教育、医卫、贸易;研发人员集中在高校,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高新技术研发人才严重匮乏。另一方面南通市缺乏著名高校、科研院所,以及缺乏国家级高新区、重点实验室,导致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储备载体不足。技术创新人才偏少、层次偏低的状况无法适应构建创新型企业的要求。

三、南通区域创新体系中构建创新型企业的对策

1、激发企业作为科技创新主体的活力与动力

首先应从营造氛围、资金扶持、激励机制等方面下大力气引导各类企业确立强烈的创新意识,加大对技术创新的资本与人力投入,使企业成为研发投入、创新活动和成果转化的主体。第二、大力鼓励规模以上企业加强研究开发机构建设,突出抓好企业研发中心技术创新能力提升和研发成果转化,增强其新产品开发能力和关键技术的供给能力,同时,企业研究开发组织应面向市场,积极服务社会。第三、贯彻执行科技创新政策,将企业技术开发费、省级研发机构发放技术人员工资额在计税时扣除,减免科技孵化器建设税费。使科技型企业用好、用足各项优惠政策。

2、政府加大对科技创新的组织力度

政府要充分发挥行政的推动与财政的引导作用;除了出台各项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技术创新外,还要尽快建立有利于高新技术发展的融资机制,大力引导与鼓励民间资本投资于科技,受惠于科技;在逐步递增科研经费的基础上,需将政府科技投入集中于支持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同时协助企业建立科学的科技经费管理机制。同时不断完善考核体系,将企业研发经费占销售收入比例,科技投入、专利和人才培养等纳入对区域政府主管领导的考核体系中。同时加强政策引导,鼓励企业引进、吸收先进技术,提升企业的内生技术创新能力。[4]通过对先进技术的模仿创新,形成了侧重于产品、质量研发、工艺革新和产品功能研发为核心内容的技术创新战略

3、优先在增长较快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培育创新型企业

在南通市优势产业中,引进与培育一批自主创新性强、技术水平高、产出规模大、经济社会效益好的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和研究开发平台,引领和支撑我市产业结构化,推动新型工业化进程。政府科技经费重点支持区域内研发经费占销售收入超过5%的高新技术企业和超过3%的规模企业,促成其形成规模,向创新型企业转变。关注南通市已形成良好基础的新能源、船舶、海洋等产业,培育高新技术优势特色产业。在大力发展现代科技服务产业的同时,促进传统的纺织、化工等产业的优化升级。

4、提升产学研合作与科技成果转化的实际效果

在区域创新体系中加强企业与知名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拓展高新技术项目源,精心培育产学研重大成果转化项目。提升产学研合作层次,重点推进与国家工程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的接触沟通,围绕特色、优势产业,请进来、走出去,高效组织高层次的产学研活动。同时大力开展国际科技合作和上下游企业之间多层次的合作。

另一方面,在产学研合作过程中,企业还必须重视基础研究和开发,为持续技术创新提供后劲,并科技成果的有效转移提供理论支持。可以采用:如长期聘用专家定期/不定期驻厂指导,与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共同开发等模式。

5、加强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建设,为创新型企业提供强有力支撑

在区域创新体系中推动科技孵化器建设;[5]高标准建设南通科技创业社区,积聚人才、技术、项目等创新要素。加快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发展科技咨询、信息服务、检测检验、创新设计、技术市场等科技创新中介服务机构。为构建创新型企业提供强有力的外部支撑。

6、构建科学的人才管理体制,加大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和培育

南通作为江苏省人才特区试点城市,要抓住机遇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不断优化人才结构,按照创新理念,改革教育模式,调整专业与课程设置,鼓励企业参与办学,或设立企业内职业型大学,培养企业所需的各类人才。加大培养研发与高科技企业管理人才,让优秀潜质的科技人员,跨企业、跨专业的加入到重大科技项目中,协同攻关,通过解决重大实际课题的实践和相互学习的机制,培养更多的科技人才。加快引进科技领军人才,利用省市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引进计划,面向全国和海外招揽人才,落实好各项优惠政策,使高层次人才引得来、留得住。各类企业也要建立鼓励创新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建立“以人为本”的人才管理理念业,为技术人才制定从招聘、职业生涯设计、培训、激励、薪酬、福利等一系列的人力资源计划,为企业的持续创新提供动力与活力。

四、结束语

在区域创新系统中构建创新型企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系统中的企业、高校与科研院所、科技中介服务、政府以及相关环境各个层面。因此南通市创新型企业的构建应关注区域创新系统主要要素的同步配套、协作和优化;要基于南通市的技术经济环境,在南通市重点产业和优势产业中找到突破口,优化组合各种创新要素,并最终培育出属于南通的创新型企业,为南通社会经济的长期发展注入活力与生机。

参考文献

[1]魏江,陈劲.中国创新管理前沿[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

[2]朱彬.论地方政府在区域创新系统中构建中的地位与作用及其政策抉择[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9).

[3]南通市统计局.2007南通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

[4]赵玉林.创新经济学[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3).

创新体系中 篇5

2.1高校是知识创新的产出核心

知识创新的主要内容是基础理论和科学技术的研究,知识创新中的原始性创新,是保持国家和区域核心竞争能力的基本条件。高等学校是知识创新的重要基地,具备了从事基础理论和科学技术研究的必要条件和人才优势,是基础研究的主力军。知识创新是技术创新的基础,技术创新指通过对科学技术的研究、完善、更新、改造等方式生产新技术的过程,执行这一职能的行为主体主要是企业、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创新体系中的科技传播是通过传授和培训新知识、新技术,使新的科学技术能为人们所掌握,同时肩负着培养和造就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熟练的专门技术和创新思维能力的人才,实现这一职能的主体是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而企业和科技中介组织也广泛参与。而在知识创新和知识传播环节中,高校处于核心行为的主体地位。根据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发布的《中国高校科技奖励报告2oo8~显示,近5年来,高等学校的科研成果呈逐年递增趋势,在国家科技奖励项目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以统计为例,高等学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6项,占授奖总数的57.1%;高等学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通用项目151项,占通用项目总数的68%;高等学校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通用项目为31项,占通用项目总数的79.5%。

2.2高校是创新人才的主要培养者

高等教育承担着推动整个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科技发展与进步的重要职能,通过高等教育培养造就了成千上万的具有创新思维、掌握科学技术、具有良好品质的各级各类人才。在当今激烈的国际竞争面前,如果教育只是简单地复制社会经验,并将这些复制的经验在复制给受教育者,这样,社会就缺少创新能力,只是原地踏步,难以持续发展。教育的目的就是靠知识创新、人才创新来达到更新社会和变革社会。

创新人才的培养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处于关键地位,而创新人才的培养主要靠高等学校。高等教育所传授的知识是高层次上的知识,进行的教育是以就业、创业和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为目的的专业教育、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高等学校为人才发展和成长提供了必要的内外环境,它有明确的教育目标、有规定的课程体系、有知识渊博的教师、丰富的图书馆及方便的网络系统。在高校接受教育的人,通过高校各种学术流派、社会思潮的影响,在各种专业学科知识、各种技术技能的培养下健康成长。在高等学校浓厚的学术氛围、浩大的科技资源环境中,大学能为社会培养出大量的各种类型的创新人才。

3高校创新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高校科技创新体系是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必须重视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与完善,加强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内涵、目标、评价方式的分析与研究。要针对不同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结合不同类型高等学校的特点,认真做好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研究,重点关注高校科技创新体系与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有效融合与协调发展。

在知识经济时代,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以科技创新为支持和依靠。要保证区域发展目标的实现,就必须建立完善科学的创新体系。要重视高等学校科技创新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将高校的科技创新体系与区域的创新体系和区域经济发展融合在一起,有效地发挥高等学校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建设高校科技创新体系是推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必然要求。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建设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注重学科建设。

学科建设是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核心与主体,在高校中大力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推动学科建设的发展,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高校要以学科建设为载体,集中优势、突出特色。大力推进多学科的交叉和融合,加强教师队伍的梯队建设,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的作用,建立一支有创新性、能吃苦肯钻研的科技创新团队。

(2)要加强创新人才培养。

构建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队伍。实现人才培养,完成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就需要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由他们来承担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工作,通过优质的大学教育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级人才。建立高校科技创新体系,不可忽视科技管理的作用,高校的科技管理人员也要具有创新意识,具有合理的知识能力结构、较宽的知识面,熟悉国家的科技方针、政策,做好学校科技活动的服务工作。

(3)完善高校科技管理体制。

创新体系中 篇6

摘要: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实际上是形成以政府为主导,各方力量共同参与社会治理的过程。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过程中发挥着独特的功能,如何认识社会组织在创新社会治理体系中的作用?目前社会组织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着哪些困境?政府应该采取什么样的管理方式来激活社会组织的活力?这是亟需厘清的问题。通过梳理社会组织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化代的关系,文章认为,政府应通过“疏导式管理”模式来重塑政社关系,提升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能力建设。

关键词:社会组织;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管理创新

治理体系现代化意味着治理的主体不再局限于政府,企业组织、社会组织和居民自治组织业可以成为治理主体,权力运行的方向不仅仅是自上而下的,更多是平行的。社会组织使社会具有更多的弹性和更大的张力,对于完善治理体系,提高国家治理能力作用重大。如何激活社会组织的活力,让它们发挥应有的功能与作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社会组织的管理方式。发达国家的实践表明,对于社会组织,政府重在创造一种支持体系而非监管,政府监管只是优化政府对社会组织外部支撑体系的一部分,即政府只是监管主体之一,除了政府监管体系之外,还应有社会监督、社会组织自律以及行业互律。政府应该着重发挥以政策指导、资源支持以及整合其他监督主体的角色。

一、 社会组织在创新社会治理体系中的功能分析

1. 完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实践表明,在提供公共服务与公共物品方面,社会组织与国家是可以相互合作的,两者建立良好互动关系对于提升公共服务与公共产品的质量,对于完善社会治理体系都是不可缺少的途径。社会组织以实现社会利益为宗旨,不以营利为目标,不追求利润最大化以及利润分红;通过政府的资助和监管,社会组织能保证其所提供的公共服务的质量,弥补市场化企业在某些公共物品上的供给不足;从组织结构上讲,社会组织与政府的高度科层化体制有所不同,它实行多样化、灵活的、平等参与式的组织架构,使组织具有灵活高效的运作方式,能向社会提供众多的服务,承担某些政府、市场所不能活不愿提供的公共物品。20世纪80年代以来,正是社会组织将这种特性发挥得淋漓尽致,使社会组织不但确立了在市场、政府之外的重要地位,还推动了多国政府进行新公共管理改革,发挥了提高维护公民权利、提供公共物品等重要作用。社会组织并不是政府与市场的替代性满足机制,相反,政府是弥补志愿失灵的有效机制。正是两者在各自功能上的优势和不足,才需要相互依赖与合作,才能使社会治理更加灵活有效。

2. 引导公民有序参与公共事务,提高社会自我管理与自我服务功能。社会组织能够培育公民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社会组织发达的地方,居民自治程度高,政府干预的必要性就低;相反,社会组织不发达的地方,政府管得多,居民的自我管理能力也弱。社会组织能够推动公共精神的塑造,只有加入自愿组织,公民个人才具有客观的伦理性。居民只有更多地参与社会网络,才有可能为了公共利益而合作。社会组织构成与种类的多样性为公民参与公共事务提供了必要的训练、机会和方式,也为社区自治与自我管理提供了必需的组织基础和形式,是培育公民公共精神的重要途径。

3. 提高公共政策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社会组织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政策倡导。根据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国际非营利组织比较项目的数据,发达国家平均从事倡导活动的社会组织提供的就业机会占所有社会组织就业的比例大约2%。在公共政策领域,政府和社会组织都认识到了双方的作用,积极寻求合作。从政府政策制定角度看,了解公众的需要和愿望非常重要。社会组织可以通过不同途径,向政府反映民众利益和需求,提出政策意见和建议,协助政府完善公共政策,保证制定的政策符合人民的利益。由于这类组织成员基本都是某方面的专业人士,他们知识层次高,社会阅历广,有丰富的经验,具有为社会奉献的精神,因此能够提出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政策与建议。因此,在制定政策的过程中征求社区的意见已经成为发达国家各级政府工作的一部分,成为一种通用的做法。随着社会功能的发展,政策倡导成为一些社会组织的主要功能,这种类型的社会组织数量虽然不多,但影响大。他们有明确的政策主张,关注社会公正,并通过政策倡导影响政府制定政策的过程。

二、 社会组织发挥作用的制约因素及其能力诉求

社会组织不仅仅是一种理性的组织形式,还是一个具有社会整合功能的机制和利益表达的渠道。当下,中国正处于政治经济制度改革和社会结构的转变期,政府需要利用社会组织作用和功能,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但是,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社会组织面临着一定的现实困境和难题,限制了它们正常功能的发挥。

1. 政府理念与社会组织管理的冲突。现代意义上的中国的社会组织是20世纪90年代政府治理创新的产物。中央虽然出台了相关制度与政策来保证社会组织的自主与自治,但是,目前很多社会组织仍然缺少独立性,许多重要的民间社会组织的主要领导都由机构改革后分流出来的政府官员担任。民间社会组织的成员普遍很欢迎具有“官方”背景的人士进入组织领导层,他们认为“一个社团的状况通常取决于参与的单位领导的分量”,官员的权力和资源将有利于组织工作的开展。因此,不仅大部分官办、半官办的民间社会组织没有摆脱业务主管单位的控制,而且很多纯民间型的社会组织宁可放弃“民办性”来换取与权力资源挂钩。这就导致了以下困境:首先,失去自治或独立性不强,弱化了组织的倡导作用;其次,“卖方主义”会导致机构在寻求政府资金时扭曲自己的使命;第三,带来官僚化或过度专业化,失去灵活性。这种社会组织对体制资源的依赖,导致了“行政为本”的观念与社会组织自身的管理与运作产生了冲突,即双方都倾向于从自己的角度并使用严格苛刻及绝对的标准来看待两者之间的关系。

2. 社会组织的专业化、组织化程度不高,支持系统不足。社会组织数量和规模的增长随之带来的是其作用和影响力的变化,而其作用和影响力的大小最主要的取决于该组织的专业化与组织化程度。这种专业化与组织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社会组织的组织形态的标准化。二是社会组织行为准则的标准化。目前我国社会组织的行为准则、职业道德等规范基本上是个别大型社会组织行业组织确立的,存在着诸如标准过高、小型社会组织负担过重等问题。三是社会组织相关法律的标准化。目前中国还没有一部关于社会组织管理方面的统一法典,虽然制定统一的法典不是必然的,但是相关法律的逐步标准化是一种管理趋势。

3. 缺乏职业化的社会组织管理人才。没有高素质的管理者,就没有高水平的社会组织。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公众受教育水平的普遍提高,公众越来越理性化。拥有高素质管理人才的社会组织,能力强、公信力高,人们更愿意参与和支持这类社会组织。但是,目前我国大多社会组织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普遍水平比较低,管理的专业水平低,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环节都存在不足。大多社会组织在招聘所需要的专业人才时普遍遇到困难,即使招聘到了人才,由于薪酬、激励机制不完善,导致员工的稳定性不强,流失率很高。以上情况都从长远上影响着社会组织人才队伍的专业化程度。

4. 社会组织商业化模式所带来的挑战。商业化是社会组织不能回避的挑战之一。商业化背景下,资源竞争加剧,政府对社会组织的资金支持将建立在充分竞争的基础上,这就把社会组织推向了市场,社会组织不仅要和同类组织竞争,还要和营利组织竞争。而营利组织在资源、人力、管理等方面具有很大优势,对传统社会组织形成了巨大挑战。社会组织要想在竞争中生存和持续发展,必须探求新的模式。这就意味着,为了实现组织目标和使命,社会组织要学会运用市场营销理论,必须迅速掌握运用商业化模式解决组织发展问题的能力。实际上,非营利营销思想在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已经非常普及。

三、 提升社会组织能力建设的管理路径:疏导式管理

在社会组织已成为合作治理的重要伙伴的时代背景下,过分强调政府对社会组织的行政管理等硬性管理显然制约了社会组织的有效运行与发展,探索疏导式管理方式,更多地运用政策指引和服务的方式来培育与提升社会组织的能力,同时对其绩效进行监督,对于有效解决中国社会组织面临的困境可以提供管理上的思路。

1. 完善购买服务的监督机制,提高社会组织的有效性。从全世界来看,政府的拨款是大多数社会组织们资金的主要来源之一。政府资助比较常用的方式是购买公共服务,政府通过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能够在不额外增加机构和人员的情况下,以较低的成本提供公共服务;通过向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社会组织在实现组织理念的同时,又获取了运作资源。现在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解决政府出资与保证社会组织运行的自主性之间的矛盾。由于政府是出资方,很容易事无巨细都予以干涉,使社会组织失去自主性以及应有的价值。目前的困境在于,政府如何购买服务,购买谁的服务,如何判断服务的效果以及规范购买行为,保证社会组织提供服务过程中,比政府自己提供创造更大程度的异质性与灵活性,同时保证项目的运营也合乎标准,都需要进一步完善。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开展有效的评估认证,加强项目过程监督,是提高购买服务质量的有效途径。在具体实践中,政府可以采取项目规划、完善评估指标体系等多种方式,引导和支持政府和社会所需要的社会组织。

2. 成立政府协调管理机构,实现政府与社会组织更紧密合作。国外实践表明,社会组织的发展状况与服务的提供状况与是否存多方协调机制密切相关。实施多方协调机制的机构通常在对于服务的开展及机构的运行上有较好的沟通,对于运作及资源的提供过程中矛盾与冲突较少,而缺乏协调机制的机构往往存在的冲突较大。在美国,联邦和州、市都成立了一些规划、协调、服务于社会组织的机构,例如,纽约市市长办公室下属的“市长志愿者中心”掌握了纽约市2万多个社会组织供给服务的信息,通过及时了解社区予民众的需求,协调有关社会组织向社区和市民提供合理服务,成为了社会组织、社区、市民和市长相互联系的枢纽。2006年5月英国在国家层面成立了第三部门办公室作为英国首相内阁办公室的分支机构,该办公室负责社会团体、社会企业、慈善机构以及互助组织等的协调管理工作,其目的在于创造一个促进社会组织永续发展的环境,以及找出及协助克服市场失灵,实现政府与社会组织更紧密的合作。

3. 以完善信息披露制度为重点,加大社会监督力度,增强社会组织公信力。在现阶段的中国,社会组织众多,并且处于迅速发展期,政府没有足够的人手和精力监督,民众和媒体在监督方面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很大。很多机构的不当行为都是先有媒体曝光后,然后政府才介入调查的,效果很好。为了让公众更多的了解社会组织的运营情况,政府应向社会公开社会组织的有关资料档案,尤其公开公益性社会组织的财务税收状况、内部组织结构和活动情况。政府应该加强对社会组织透明度方面的管理。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努力:(1)完善信息披露立法,提高信息披露的强制性。目前我国在信息披露方面缺乏可操作性的明确规定,使得披露信息的强制性不高,变成一种自愿行为。(2)扩大信息披露范围。我国社会组织信息披露的范围有限,内容不够详尽,无法解决社会监督中信息部对称的问题。因此,对于那些公益性强、接受政府资助以及其他支持的组织,法律应详细要求信息披露的内容和方式。(3)充分利用媒体,提高信息的可获得性。信息披露不应该只是程序的义务,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这一义务的履行,充分尊重可社会公众的知情权,实现了社会对社会组织的广泛监督。为此,应该充分利用大众媒体,发布社会组织的相关信息,使社会组织的相关信息具有可获得性。

4. 培养社会组织管理人才,提升社会组织的专业化水平。在许多国家,社会组织都存在管理人才短缺的难题。发达国家的社会组织由于具有良好的管理制度,一般都拥有一支职业经理人队伍。发达国家对社会组织管理人才的特点,一是素质高,管理者具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和阅历,具有创新精神和公益能力;二是拥有合理的薪酬,管理者的薪酬比较高,虽然直接薪酬不会高于企业管理者,但是间接薪酬,特别是心灵和情感上的回报是其吸引优秀人才的因素之一。因此,为改善社会组织的人才短缺的现状,政府应从以下方面着手:首先,支持更多的高校开设社会管理、社会工作等专业,为社会组织培养和输送专业人才,促使社会组织人才队伍的专业化和职业化;其次,借助各类培训机构对社会组织的领导者进行业务培训,给社会组织的能力建设提供专业帮助。再次,加强支援队伍建设。鼓励志愿者行为,在全社会宣传和发扬志愿者精神。最后,政府应在社会保障、职称认定等方面制定配套措施,保障人才在社会组织和其他各类组织之间的合理流动,为社会组织人才队伍建设提供有力的外部环境。

5. 推动行业自律,加强社会组织的自我管理与自我监督。发达国家为了确保社会组织遵守组织的行为规范和准则,普遍通过社会组织的联合组织制定一个共同遵守的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以维护社会组织的声誉。这些同业组织既帮助维护社会组织的合法权益,为社会组织服务,又帮助政府监督管理社会组织,促进社会组织的自律。可以说,同业组织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政府管理力量的不足,在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起了桥梁作用。行业自治组织不仅制定本行业共同的行为准则、职业道德等规范,而且可以通过行业认可、行业资格认定和行业规制等督促相关社会组织遵守这些规范,奖优罚劣,淘汰不合格的组织。还可以通过组织会议、开展培训等方式提供信息交流平台,推动社会组织的健康发展。实践中,通过同业组织的自律功能,实现社会组织的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能够减少政府管理的压力,缓解政府面对众多社会组织管理乏力的局面。结合我国社会组织发展的现实状况以及国外的经验,目前我国应该加强社会组织互律机制的建设,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完善该机制:一是组建专门的同行业组织,加强社会组织的互律。为政府监管和社会监督提供重要的支撑机制,也为社会组织提供基本的交流平台。二是加强独立第三方评估与认证工作。我国缺少独立、专业的第三方评估与认证机构,很多评估工作由登记管理机关负责组织、实施,增加了登记管理机关的工作量,也影响了评估的信度和效度。因此,需要加大培育独立的社会评估机构力量,增强其社会公信力,提高评估监督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美]莱斯特·M·萨拉蒙.公共服务中的伙伴[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2] [美]莱斯特·M·萨拉蒙,等.全球公民社会[M].贾西津,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3] 陈建民.2010年香港慈善发展:界别协作尚待提升[J].转引自黎熙元《港澳非营利组织发展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4] 高丙中.社会团体的合法性问题[J].中国社会科学,2000,(3).

[5] 王名,等.美国非营利组织[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6] 史美芳.我国转型时期第三部门的公共政策参与[J].行政论坛,2005,(4).

[7] 唐德龙,杨君,高翔.自贸区建设与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转移的职能[J].现代经济探讨,2015,(3).

[8] 时立荣.社团交往成本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学位论文,2006.

[9] 闫东.中国共产党与民间组织关系研究[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学位论文,2007.

[10] 沈中元.全球化下非政府组织之研究[D].北京:复旦大学学位论文,2003.

[11] 孙景民.非政府组织的政治行为研究[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学位论文,2005.

服务型政府建设中的治理体系创新 篇7

一、服务型政府:多维理论之考察

(一) 基于主权在民理论的检视

洛克认为, 政府的权力来自于人民的委托, 那么政府的权力就必须按人民意志行使, 以保卫社会成员的生命和财产的安全。“社会始终保留着一种最高的权力, 以保卫自己不受任何团体、即使是他们的立法者的攻击和谋算。”[2]卢梭认为人民主权是公意的运用和体现, 主张立法权必须属于人民, 而且只能属于人民。而行政权是从属于立法权的, 它只是法律的执行者, 或者说是公意的执行机构。“行政权力的受任者决不是人民的主人, 而只是人民的官吏, 只要人民愿意就可以委托他们, 也可以撤换他们。对于这些官吏来说, 决不是什么定约的问题, 而只是服从的问题;而且在承担国家所赋予他们的职务时, 他们只不过在履行自己的公民义务, 而并没有以任何方式来争论条件的权利。”[3]总之, 主权在民理论揭示, 作为仆人或代理人的政府必须以人民为中心、为导向, 依照人民的意愿行事,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维护和增进人民的利益。

(二) 基于直接参与式民主理论的剖析

直接参与式民主理论主张政府应该更加开放, 不论是在问题的确立上、问题的回应上, 还是在被接受方案的执行上, 都必须让更多的公民来参与。[4]直接参与式民主所强调的公民对政治和行政生活的直接参与, 体现了自下而上的草根民主的兴起, 是政治民主和行政民主最充分的体现。参与式民主的兴起与发展, 推动政府必须致力于改善其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 具体而言就是, 树立以公民为中心、为导向, 为公民服务的新理念, 建立政府与公民合作共治互动机制, 最大限度地实现公民参与。

(三) 基于公共物品理论的考量

公共物品理论认为, 社会公共需求的存在决定了作为社会公共部门的政府必须提供公共物品。提供公共物品与公共服务, 满足社会公共需求, 乃是政府存在的理由和目的, 服务乃是政府的本质特征。政府应该树立公民至上、服务至上的理念, 把关注的焦点对准公民的需要, 政府职能、政府行为、政府改革等都要紧紧围绕着公民来展开, 一切都是以公民为导向、为中心, 及时了解公民的需求, 然后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去满足, 并以公民满意度作为政府运行的最大使命和考量。

二、服务型政府的治理理念

(一) “优质服务”的治理理念

服务型政府是一个“为公民提供服务”的责任政府, 在这一观念指导下, 在政府和公民之间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 在公共财政和预算以及财政转移支付的导向上, 一切从民众的需求出发, 以民众的意愿为根本宗旨, 以提高服务质量为己任, 把政府定位于服务者的角色, 真正关切民众的利益愿望和诉求, 为民众提供全方位、高品质的服务, 并承担相应责任, 而且以民众是否满意作为评判工作的最高标准, 政府必须明确其首要任务是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

(二) “公共服务市场化”的治理理念

服务型政府需要将部分服务引入市场, 通过市场平等竞争来体现政府的服务宗旨, 实现社会主体的平等。将公共服务推向市场可以极大地提高服务效率;可以迫使服务提供者对民众和社会的需求做出快速而准确的反应, 为民众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在市场的压力下, 政府也会更加贴近民众, 不断地自我革新, 避免组织僵化, 并减少政府寻租的领域, 从根本上遏制腐败;同时还可以减轻政府的财政压力, 更好的改善政府职能, 进一步提升其服务能力。

(三) “有限政府”的治理理念

服务型政府必须正视公民和社会力量的存在, 从而, 分割和配置社会资源的主体除了政府, 还有公民和公民社会组织。这就决定了政府不可能是一个全权包揽的政府, 恰恰相反, 服务型政府是一个权力有限的政府, “不论是公共部门还是私人部门, 没有一个个体行动者能够拥有解决综合、动态、多样化问题所需的那部分知识与信息, 也没有一个个体行动者有足够的知识与能力去应用所有的工具 (Kooiman, 1993, 4) 。”[4]因此, 政府、公民、社会组织互相监督、相互合作, 共同协调复杂的社会利益关系, 形成新型有序的社会治理局面。

三、服务型政府建设中的治理体系创新

(一) 公共政策执行的创新

政府公共政策执行的改革和创新, 首先是要培育多元的执行主体, 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参与到政府政策的执行中来。把建立独立的执行机构和公共服务的市场化、社会化取向结合起来, 在可操作的条件下, 通过引进市场竞争机制、市场选择机制、市场交易机制和市场评估机制, 通过使用合同、出租、承包、凭单和付费等市场手段, 提高服务效能。其次, 就政府来讲, 要优化公共政策执行组织, 建立合理的政府组织机构, 有相对独立的机构编制法律体系, 把政府机构设置及其职能配置纳入法制化的轨道, 使机构设置有法可依, 建构积极的公共政策执行的理念和文化, 提高政策执行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再次, 规范执行制度和机制, 建立流畅的公共政策执行流程。通过建立协调合理的政府权力运行机制、高效的执行资源配置机制、灵敏的执行指挥体制、高效的执行沟通和协调机制、科学严格的执行监控手段、公平有效的绩效奖惩机制以及设计规范合理的执行流程提高政府的执行效力。

(二) 行政监督体制的创新

首先加强行政监督立法, 建立完善的行政监督法律制度。加强行政监督立法, 不仅要规定监督主体以及享有的监督权限, 而且要从法律上明确监督主体监督权的实施流程和法律保障, 使监督主体的监督权可以切实地运用起来, 而不是仅仅停留在静态的制度规范。其次, 加强公民监督和舆论监督。强化群众监督的法律保障, 完善公民监督的有效途径, 加强信访举报工作, 健全保护和保密制度及举报奖励反馈机制, 扩大公民在行政人员选任上的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和监督权, 坚持和完善民主选举、民主测验和民主评议制度, 进一步完善舆论监督机制, 加强新闻立法、完善新闻媒介自律机制。再次, 建立行政监督体系的协调机制。为了更好地加强各监督主体的整合, 各监督部门之间应建立联系制度, 对各监督主体的目标和监督过程进行综合指导和协调, 建立统一的行政监督情报信息网, 准确、及时、全面和客观地公布监督信息, 以强化统一和协调作用, 有利于发挥行政监督的整体功能。

(三) 程序性制度的创新

要使服务型政府成为透明的责任政府, 最主要的是:其一, 大力推行公共服务信息公开制度。进一步规范政务公开的内容、形式、程序和时限, 明确政务公开的主体范围、机构设置和救济途径等问题。其二, 建立科学理性、公平公开的政府绩效评价机制。科学确定政府绩效评估的内容和指标体系, 把实现社会发展目标、公共服务水平、降低行政成本、勤政廉政、社会稳定和谐等作为评估的重要内容, 形成正确的政绩导向;实现评估主体多元化, 加强绩效管理立法工作。其三, 建立行政问责制度, 对在公共服务供给过程中消极作为、绩效不佳, 甚至违法用权、公然侵权的政府及其官员实施积极问责, 必要时承担侵权赔偿责任。

(四) 政府战略管理的创新

其一, 充分发掘和利用现有的资源与优势, 为战略管理创新提供稳定的环境和强有力的支持。战略管理的实施是建立在对组织资源和优势的准确判断上, 中国在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进程中逐步积累了一些资源和优势, 正确地认识并充分地利用这些资源是服务型政府战略管理能力提升的前提。其二, 培养行政人员的服务精神, 激发行政人员地成就需求, 发挥其政治远见和管理经验优势, 推动战略管理创新, 使政府部门的管理以及与社会、市场的互动合作能沿着既定的轨道和方向前进。其三, 引入政府间、政府与市场、公民社会间的竞争, 形成政府管理创新地外在激励与内在动力机制。“竞争作为一种战略方式, 它不仅能节省资金, 而且还有助于提高政府的公信力”[6]由于服务型政府战略管理的公共性, 一方面, 要改进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关系, 实现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合作治理。另一方面, 要使竞争发挥作用, 必须注重在公共战略中的有序竞争, 构建公平的竞争环境并精心管理, 为所有的竞争者创造平等的竞技场所。

参考文献

[1]俞可平.治理与善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0.4.

[2][英]洛克.政府论 (下篇) [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64.92.

[3][法]卢梭.社会契约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3.127-128, 31.

[4][5][美]B.盖伊.彼得斯.政府未来的治理模式[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68.

创新体系中 篇8

一、医院财务管理体系中预算管理的重要性

从我国现有的医院来看, 主要以国有体制的医院为主。伴随着产权制度改革的进行, 医院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实现了分离。在这种情况下, 通过预算管理在医院财务管理体系中的创新运用可以有效的调整和控制医院的医疗资源, 通过预算管理有效的提升医院的品牌效应, 进而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医院在财务管理体系中通过预算管理的应用能够有效的帮助医院改善经营状况, 通过预算的编制, 可以将其所存在的潜在问题及时发现并尽快的解决, 从而降低了医院的医疗经营风险, 促进预期管理目标的实现。通过预算管理的运用, 还能够降低医疗成本, 优化医院医疗资源的配置, 从而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如可以通过预算管理的运用加强医院在招标采购、技术创新以及资金使用效率方面的管理, 有效的对医院内部进行控制。

二、医院预算管理现状

我国的医院由于受计划经济的影响较多, 因而医院的管理者在财务管理体系中对预算管理的运用的重要作用认识较低, 因而无法发挥预算管理所具有的编制与控制作用。从医院的预算管理的现状来看, 大多数的特点是预算执行所具有的主观性较大, 医院在资金方面的运营效率较低。在多数医院, 预算管理是作为财务管理部门的行为存在的, 而不是针对医院经营管理的全局性行为。表现为医院通常进行的只有预算编制、执行与分析, 预算所具有的调控作用没有发挥出来, 没有完整的预算评价考核指标等等。伴随着医疗卫生改革的发展, 创新医院财务管理体系中预算管理通过编制医疗经营管理、投资以及现金流量等预算来确保医院内部控制制度作用的发挥是医院经营管理的必然趋势。

三、医院财务管理体系中预算管理的运用策略

医院应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 创新医院财务管理体系中预算管理的运用, 具体策略内容如下:

1、医院预算的全面编制

医院在自身的财务管理体系中应推行预算的全面编制。从编制医院全面预算的层面来看, 预算主要的经济指标是通过货币计量单位的应用来增加预算所具有的可比性, 促进医院不同环节预算的衔接, 进而使得医院的经营管理能够实现全方位的考核与联系。正因为如此, 通过医院预算的全面编制促使医院的不同部分、不同员工明确自身在一系列得计划中所应具有的工作目标, 进而促进这些部门与员工之间的协调与沟通, 提升医院的工作有效性。

2、加强基础管理

医院全面预算管理作用的发挥, 离不开医院管理者得重视。医院的管理者应从促进医院发展的层面出发, 不断的更新自身的医院管理理念, 明确预算计划在医院管理中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医院在预算管理推行的过程中, 应从基础管理作为出发点, 通过科室成本管理、医疗质量控制、安全管理以及人力资源管理各个方面出发, 加强医院的基础管理, 进而为创新医院财务管理体系中预算管理的运用奠定必要的基础。

3、财务管理体系的完善

预算管理作用的发挥与医院是否具有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有着密切的联系。因而医院应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 不断完善财务管理体系, 进而使得医院能够以一定的规定与程序作为基础进行协调的运作。通过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 落实各项管理制度, 进而提升预算所具有的控制力与约束力, 通过制约方法的实施, 将医院的管理策略融合与自身执行预算的全过程中。

4、预算制度与经济责任的结合

医院应将其中决算与预算进行合理的衔接, 以不同责任部门的预算执行结果为基础, 进行相应的绩效考核, 从而将预算制度和经济责任进行有效的结合。以医院原有的预算执行情况为基础确定医院的发展规范, 并将其作为制定预算的依据。在制定医院总预算的基础上确定任务, 将任务进行分解, 有科室或者部门自下而上的进行预算编制。通过创新医院财务管理体系中预算管理的应用, 合理的降低医院的成本费用, 突出和成本费用相关的一些技术指标所具有的作用, 进而降低单病种所具有的治愈成本。

总之, 预算管理水平的高度对提升医院自身核心竞争力有着极强的作用。创新医院财务管理体系中预算管理的运用能够增加医院在市场不确定性强背景下自身的适应性。通过预算管理的运用能够有效的协调和整合医院内外部的各种资源与力量, 进而不但提高医院的竞争能力, 实现医院的战略管理目标。

参考文献

[1]罗国荣.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努力提高医院财务管理水平[J].审计与理财, 2008;7

[2]郑兴碧.强化预算管理提升医院财务管理水平[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07;6

[3]瞿凡.控制论视域下的高校财务预算管理分析与策略优化探讨[J].教育与职业, 2011;3

创新体系中 篇9

1 区域创新体系中政府职能的理论基础

1.1 系统与网络:区域创新的有效载体

一般来说, 区域创新系统是由参与技术创新的企业、大学和研究机构组成的一个有市场中介服务组织广泛介入和政府适当参与的为创造、储备和转让知识、技能及新产品而相互作用的创新网络系统。构成区域创新系统基本构架的三大实体要素是:面向市场经济的科技资源;不断衍生和壮大的经营机制灵活的新型企业;新的经济政策与政府管理办法。

区域创新网络既是一个开放系统, 又是一个动态过程 (如图1所示) 。在这个网络中, 信息、技术、人员、资金以及政策等资源要素流动频繁;企业、研究机构以及政府等各个不同的行为主体在相互作用、相互激发中采取了良好的组合方式和运行方式, 各尽所能, 各得其所, 取得了“整体大于局部之和”的效果。

1.2 市场与技术创新:政府参与的理论基础

(1) 市场的外部性导致技术创新的溢出效应。

由于复制知识要比创新知识容易得多, 所以复制者 (模仿者) 可在较少研制经费的情况下生产出同样技术含量的新产品。因此, 技术创新的溢出效应产生了经济学所讲的市场经济中的正外部性, 表现为一个企业或行业的创新给其他企业或行业带来利益, 同时创新企业的私人收益小于创新的社会收益。这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竞争性企业创新活动的积极性, 形成一种“等待博弈”, 即企业不求自主创新, 等待机会搭便车, 坐享其成。

(2) 技术创新中的公共物品。

技术创新的公共物品性质主要体现在基础研究和部分应用研究, 这些研究领域关系到某一产业或学科的未来发展, 对整个社会来说是非常必要的。而从这些研究领域的投资中获取经济效益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 其投资与收益存在的不对称性大大削弱了企业的创新积极性, 这些领域必须由政府的行为加以激励。此外, 技术创新中的基础设施是一种典型的公共物品, 不可能由单个企业或行业来承担, 而基础设施恰恰是技术创新活动开展的基础, 关系到技术创新的成果质量和创新效率, 因此必须由政府出面建设。

(3) 创新活动具有高度不确定性与风险性。

技术创新的不确定性源于两方面, 一是技术创新从开始到产生收益的时间间隔长。二是风险大, 新产品的产生需要经历研究开发、试验、试生产、营销等等多个环节, 这就使得一个创新产品的收益比成熟产品要晚得多。同时技术创新过程存在技术研发、市场、收益和制度环境等诸多不确定性, 伴随而来的是技术风险、市场风险、收益风险和制度风险。不确定性和风险的存在同样会造成市场失灵。在这种情况下, 政府有必要采取一定的措施, 激发企业的技术创新动力。

(4) 科技创新需要许多配套资源和制度环境。

通信与信息网络系统建设、风险投资交易市场、知识产权交易市场、大学与研究机构设立, 与经济发展、国家安全、社会福利、环境保护有关的法律法规的制定与完善等, 政府在这些方面扮演重要角色。而国防科技、环保科技、卫生科技等方面的创新甚至与政府活动直接相关, 需要政府投入大量资源从事这方面的技术创新。

2 转型期我国区域创新体系中政府职能的现实需求

2.1 经济体制的变革与转型:区域创新的制度性前提

在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换的过程中, 各级政府承担着对经济体制进行创新的艰巨任务, 扮演着制度设计者、资源调动者、变革推动者、利益协调者等诸多角色。建立强有力的宏观调控体系;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企业机制;建立统一开放、平等竞争、规则健全的市场体制;完善多种经济共存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等等。这些改革目标的实现, 是政府推动区域创新, 实现经济发展的制度性前提。

2.2 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区域创新的根本性目标

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转型过程中, 面临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严峻挑战, 政府必须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长远利益出发, 通过科技创新来寻求新的发展模式。追求区域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是构建区域创新体系的根本目的, 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又为区域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提供了新的途径与选择。

2.3 政府权威的确立:区域创新的保证

当前, 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过程中, 树立政府的权威存在着比较优势。政府拥有广泛的权威实现区域创新的目标;能够对任何决策在长期成本-收益基础上进行评估而不是局限于短期的利益;能够发挥整体的比较优势, 促进经济和社会的跨越式发展;能够将稀缺资源集中于最主要和关键的创新领域;存在着把外部经济内在化的可能性等。从一定意义上说, 这是在社会转型期有效构建区域创新体系的保证。

2.4 政府职能与观念的转变:区域创新的关键

今天, 当由政府全力推动的社会变革日益深入时, 政府自身的行政职能与行政观念必须随之改变。政府应成为为社会和公众提供服务的公共服务型政府。其主要服务职能是:提供公共产品;调整和维持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宏观调控, 用有形的手纠正市场失灵;把经济建设型财政转变为公共服务型财政。

3 区域创新体系中的政府职能定位

3.1 区域创新体系中政府的宏观职能

政府作为区域创新体系中的重要组成要素, 既是区域创新活动规则的制定者, 也是区域创新活动的直接参与者。因此, 从宏观的角度来看, 政府扮演着双重的角色。

(1) 政府在区域创新中的机制设计和协调职能。

政府在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而转变职能的过程中, 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遵守市场经济规律, 进行机制设计和协调其运行。机制设计是指在越来越不适应发展要求的现有机制基础上, 发现和确立新型的、更加有效的机制, 来规范区域创新体系中参与市场经济活动的各个行为主体。协调机制运行是指为了保证技术创新的成功和创新要素的高效组合, 保证社会经济活动整体优化和高效, 需要由政府出面进行协调。政府作为具有特别权力的行为主体, 拥有其他主体无法比拟的优势, 可以利用其特殊的身份, 从宏观上和总体上对个别创新主体的行为进行协调, 为一些创新主体调节矛盾, 达成共识, 创造合作的机会。

(2) 政府是技术创新活动重要的参与者。

政府可以与其他创新主体相平等的身份来参与具体的创新活动, 弥补市场作用的缺陷。政府的参与, 可以更好地为公共技术政策目标的制定提供依据, 同时保证既定的公共政策目标的实现。政府参与到技术创新活动中, 公共信息网络内的信息交流就会变得更加便利。政府可以提供创新活动需要的各种规则等制度性的基础设施;进行人力资本尤其是教育的投资, 以提高人们的素质, 增强创新能力;向创新主体提供国际和国内有关的经济信息和技术信息, 以减少企业创新活动的盲目性;采取措施推广新技术的利用等。

3.2 区域创新体系中政府的微观职能

企业、大学、研究机构、市场中介组织和政府作为区域创新体系中重要的行为主体, 他们之间不断发生着各种联系, 决定着区域创新体系的运行效率。界定政府在区域创新体系中的微观职能, 就是要处理好政府与相关行为主体的关系。

(1) 政府与企业的关系。

政府对企业的管理主要分为间接管理和直接管理两大类型;此外, 政府还可以通过非官方的中间组织对企业进行管理, 并通过提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为企业的发展创造条件。政府间接管理企业的措施主要有:建立市场, 即建立和完善各种层次和各种功能的市场, 比如技术交易市场、产权交易市场等;制定法律, 重点包括制定鼓励技术创新的法律和政策, 鼓励企业革新和产业创新的条例等;监督管制, 依照法律通过司法部门或行政机构对市场及其主体进行监督, 通过行政机构和行政法规对市场进行干预, 以达到纠正市场无序、提高经济效率的目的。政府对企业的直接管理通常只涉及国家有投资或与政府有合作关系的企业。通常政府直接管理企业采用的手段有:组织控制、财务监督、经营指导等。最后, 政府还可以通过行业组织来沟通政府与产业或企业之间的基本联系, 行业组织使企业更有力量同政府进行谈判, 以保证最后实施的方案更加可行。

(2) 政府与大学、研究机构的关系。

政府对大学和研究机构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对教育和科研的资金支持上, 同时政府作为资金的投入者对研究成果享有占有权和所有权。在知识经济时代, 知识的生产、创造和传播更加需要灵活的投资并作为一种重要的投入要素要求有一定的回报。大学和研究机构与产业界的合作也日益密切起来。政府对学术研究的资助方式也在发生着改变。一方面随着大学规模的扩大, 政府需要增加大量的资金。另一方面政府可以通过中介机构来发挥作用, 这些机构的出现, 对正在形成的产业与大学和研发机构之间的合作起到了加强的作用。

(3) 政府与中介组织的关系。

作为市场经济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中介组织正在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企业的发展, 一方面要依靠先进的技术、市场开发和管理以及政府的优惠政策, 另一方面还要依靠完善的市场服务支撑体系, 这一体系是由一系列中介组织所组成的。政府应该鼓励建立和完善现有市场经济中的中介组织体系, 成立由政府牵头的中介组织。同时, 带动一些民间组织的成立, 活跃和丰富中介组织体系。颁布规范中介组织的法律和法规, 组织研讨会或者其他形式的交流机制, 沟通企业和中介组织之间联系。

4 完善区域创新体系中政府职能的对策建议

4.1 完善区域创新体系组织网络建设中的政府职能

(1) 企业创新网络形成中的政府职能。

一是维护和保持稳定的区域经济环境和宽松的区域政策环境。培育和完善市场, 建立健全市场经济体制, 创造一个有利于企业创新与发展的良好的经济环境。同时清除企业合作创新方面的法规障碍。二是在企业注册方面提供便利, 降低企业诞生门槛。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 中国必须加快与国际接轨步伐。三是积极扶持中小企业创新。政府应该制定有利于中小企业创新的政策, 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提供信息、技术、咨询、人才培训等方面的服务, 建立与信息高速公路相连的中小企业信息服务网等。四是积极推动区域创新合作文化建设。建立起鼓励创新的激励和认可机制, 弘扬和倡导创新精神, 形成崇尚创新的社会风尚。

(2) 推进区域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中的政府职能。

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作为产学研合作的新形式, 是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构建技术创新体系的新举措。在推进区域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中, 政府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发挥作用。一是积极推进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的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引导高校和科研院所融入本地产业系统, 增强区域自身的创新能力。二是根据产学研合作的主体特征分类推进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由同类企业集聚形成的产业集群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由行业协会出面协调、政府支持建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基于产业链的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多数具有跨区域、行业特征, 需要各地政府携手推进。三是围绕区域重点发展产业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集聚创新要素, 提升产业竞争力。四是不断完善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治理结构。充分发挥产学研在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中的积极性。明确政府和中介机构的组织协调作用, 增强行业协会等中介机构的组织协调能力。积极探索和完善联盟成员之间的冲突协调机制、知识产权信息披露机制等, 通过机制来规范成员的行为。

(3) 发挥中介机构作用中的政府职能。

一是完善技术市场建设, 为中介组织成长创造条件。充分发挥市场在区域技术创新网络中的作用, 为中介组织创建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二是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为中介组织活动创造空间。把政府职能的重点逐步转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上来, 其它职能“外移”给市场、社区、中介组织, 充分调动区域社会各方面建设区域技术创新体系的积极性。三是培育创新体系运行的社会自组织力量。使政府、市场、企业、社会形成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合力。

4.2 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制度网络建设中的政府职能

(1) 市场制度建设中的政府职能。

一是完善市场制度, 健全市场规则。明确政府自身行为规则, 以创造一个对市场起支持作用的商业环境, 为市场竞争提供方便的运作规则, 并辅以机构、法律和法规框架。二是在产权制度建设中发挥作用。三是协调各种经济社会关系。按照有利于区域技术创新的标准解决技术、经济纠纷, 把各种力量导入到市场经济建设上来。政府具有社会仲裁人的地位和权力, 应该在协调各种关系、调解各种纠纷、引导规范各种创新力量方面发挥出更大作用。

(2) 区域创新法律法规体系建设中的政府职能。

首先要建设一个可靠的司法体系。司法执行的可靠性直接影响到政府的可信度、环境的稳定性以及交易成本问题。为此, 要用一种能够减少政府随意性的方法来使法律变得清楚和合理;实施以市场为基础的计划, 以限制管理者的权限;实施能够在政府机构引入竞争压力的行政管理改革;对政府采购合同采取公开的和竞争性的招标, 减少腐败交易的机会。其次是制定促进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形成和运行的法律法规, 在区域技术创新的不同发展阶段及时有效地调整完善各项法规。通过立法的形式, 为国家科技政策的实施提供法律保障。利用各种机构、工具, 包括借助于国家机器, 实施有利于区域技术创新的法律法规。

(3) 区域创新政策支持体系建设中的政府职能。

首先, 要不断完善和调整推动区域创新的政策体系并使之协调运行。根据区域产业政策, 制定和实施技术创新计划, 把企业技术创新的重点引导到高科技先导产业、战略产业、支柱产业、“瓶颈”产业和前后关联系数大的产业上来;制定区域内政府和企业合作创新计划, 通过政府与企业共同负担创新费用和风险, 来推进技术创新;清除企业之间、企业与其他组织机构之间进行创新合作的障碍。其次, 不断完善提高区域社会成员创新素质和知识水平的政策。重视高级人才和科技人才的培养, 大力推进 “专业技术人才自主创新能力培训工程”、“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等。创造吸引人才、用好人才、留住人才的良好环境和机制。其三, 不断完善营造区域创新环境的政策。通过专利政策的实施, 增加科学技术成果的区域供应量;通过公共采购政策的实施, 落实政府扶持帮助区域技术创新;通过协调技术创新活动中的各种关系, 规范引导相关社会组织和个人的行动或行为, 调整跨地区、跨行业、跨企业技术创新关系, 共同构建有利于区域创新的环境。

摘要:通过分析区域创新体系中政府职能的理论基础和现实需求, 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界定区域创新体系中的政府职能, 并从区域创新体系的组织网络与制度网络建设两方面, 提出完善政府职能的对策建议, 从而促进区域创新。

关键词:转型期,区域创新,政府职能

参考文献

[1]PHILIP A ROUSSEL.第三代研发[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

[2]赵惠芳.国有企业技术创新机制[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4.

[3]陈劲, 柳卸林.自主创新与国家强盛[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8.

[4]柳卸林.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 (2005—2006) [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6.

[5]赵彦云, 甄峰, 吴翌琳.中国省区市创新能力动态趋势及决定因素[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8 (4) :49-60.

[6]傅利平.国家创新体系的结构演化及其功能分析[J].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2 (6) :65-67.

创新体系中 篇10

科研管理人员作为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 与一线科研人员一起参与了高校科技创新的全过程, 本论文试从三个方面来对高校科研管理人员这个群体给予全面的关注。

一、目前我国高校科研管理队伍存在的典型问题

作为科研管理人员, 笔者发现近年来我国高校科研管理队伍建设相对滞后, 甚至处于被完全忽视的地位。各方对于高校科研管理人员的现状、工作方法、工作状态、工作效率、工作业绩等均鲜有关注。该群体队伍建设的相对滞后性势必导致一些影响科技创新进程的典型性问题的发生。

(一) 高校科研管理队伍专业化程度不高, 继续教育不到位, 综合素质不高。

高校科研管理人员主要包括从事科研的组织、领导和业务管理工作的人员。通常情况下, 国内高校在科研管理人员的招聘用人原则上过于随意化, 不能结合科技创新、科研管理的具体要求来引进具有相关学科背景的专业人才。目前科研管理岗位的从业者多为初从高校毕业的研究生或是从学生辅导员岗位、其他管理岗位转岗应聘过来的年轻人, 其优点是热情高涨, 干劲十足, 但往往眼高手低、缺乏实战工作经验、综合素质不高、业务能力不强, 因而导致高校科研管理队伍的专业化程度不高。同时, 与该岗位具体管理事务相关的业务培训少之又少, 许多科研管理人员在工作之初不得不经常“摸着石头过河”, 以至于经常工作方法不当、工作效率低下、工作状态不佳。另外, 由于科研管理工作要求管理人员必须具有较强的业务水平和相关学科背景, 在岗位不对口、学科背景欠缺的情况下, 某些科研管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会表现得捉襟见肘、力不从心。因此, 专门基于提高科研管理人员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的科研管理培训班、科研管理专题研讨会等形式的继续教育有待进一步加强。

(二) 管理人员对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敏感度不足、配合力不强, 科研管理工作模式仍未摆脱传统工作观念, 缺乏精细化工作思路、开拓性开展科研管理工作的积极性。

近年来, 鉴于高校在技术创新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国家对于高校科研经费的投入比例也在逐年增加。据统计, 自2009年以来, 中国34所985高校每年平均科研经费数已持续高达12亿, 该数字可直接与美国平均水平媲美[2]。在高校科研经费持续攀升的新形势下, 国家科技创新体系自然对高校科技创新和科研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尤其要求高校对本校已立项的重大科研项目进行精细化的过程管理工作。

但是, 在实际的高校科研管理工作中, 从高校负责人、校级科研管理部门领导到学院科研领导, 依旧停留在较为传统的工作思路上, 没有明确的科研项目过程管理意识, 往往过多地关注于项目申报、项目评审、项目的级别与经费、成果的级别和数量等方面。在拥有国家重大项目立项后, 科研管理人员仍然遵循陈旧的工作思路, 懒于思考, 不求创新, 只满足于做好一般性的项目立项管理、成果管理;本应做细、做好的项目过程管理环节以及科研产出的跟进等重要环节经常被完全忽视, 以至于最终出现科研经费乱用、滥用, 不按原始预算操作或超出预算范围, 项目在结题验收时不能正常通过审计程序。

(三) 专门针对高校科研管理人员的激励机制不健全甚至于缺位, 直接导致科研管理队伍建设根基受损, 稳定性欠缺。

目前, 高校关于科研人员的科研奖励制度已相当健全, 广大一线任课教师科学研究的积极性被广泛激发。但是许多高校普遍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专门针对科研管理人员的激励机制, 在该管理岗位上, 工作得好与不好、效率的高低等, 都以同样的标准来衡量。很多时候, 科研管理人员与科研人员的待遇差别也很大, 这些都难以激发管理人员的创新意识和主观能动性。激励机制的缺乏也最终导致许多科研管理人员服务意识不强, 被动工作, 或转而应聘高校内部其他更有发展前途的岗位, 高校科研管理队伍随之失去了其本身该有的稳定性, 管理人员变动频繁、流动性较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有序化开展。

二、新形势下高校科研管理人员的角色定位与角色扮演

目前, 高校通行的科研管理岗位在设置上一般遵循本校常规行政管理体制, 学校设置科技处或社科处, 部门内配置若干工作人员;学校各教学单位一般在院办公室配备一名负责科研管理工作的科研秘书, 负责学院日常科研管理工作和学科建设工作, 并直接接受科研院长的领导。高校科研管理人员的常规性职责, 涉及面较为繁杂, 对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业务水平、解读科研政策的能力、协调科研人员与科研人员、科研人员与上级主管部门之间关系的能力等都有较高的要求。

(一) 新形势下, 高校科研管理人员要积极做适应科技创新需要的创新管理人才。

实践证明, 科研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业务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科研工作开展的质量和效率。一样的科研人员, 一样的科研经费, 一样的时间和信息, 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强弱却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并决定科研产出的质量和数量, 有效的科研管理能够使国家划拨的巨额科研经费恰如其分地用到刀刃上。因此, 科研管理人员必须全方位深入研究科研管理工作的内涵与实质, 在项目立项、项目管理、科研过程、科研产出、成果应用转化、科研评价和科研交流等许多方面做好功课, 创新工作技巧, 扮演好其应有的管理者角色。科研管理人员要力争对本领域科研工作有熟悉的学科常识, 以便在日常科研管理工作中能够积极地以个人学理知识辅助本学科其他科研人员做好工作, 及时发现、合理避免一些问题。同时, 科研管理人员也要充分利用个人学科积累, 做好学科与资源的有效整合, 将最新信息及时反馈给本学科教师, 帮助其确定新的选题;要有效地促进本单位任课教师、其他科研人员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在科研团队的合作过程中起到良好的润滑剂作用。

(二) 科研管理人员要在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及内控机制建设中起到应有的作用。

随着国家科技经费投入的不断加大, 科研经费的管理日益成为项目过程管理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

2013年10月11日, 科技部部长万钢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 连说两个“愤怒”以表示对当前科研经费使用过程中普遍存在的“恶性问题”的痛心和错愕。在“持续高增长的经费投入”、“不断扩充的科研队伍”面前, 我国总体科技创新能力仍然疲软, “基础研究中的突破性、原创性成果较少, 频繁出现的来自国家科研院所、高校的“科研腐败案例”直接影响了科研投入的效率。[3]

鉴于目前高校科研经费使用过程中的种种乱象, 管理人员应改变往日对科研经费不闻不问的客观“不作为”做法, 积极地参与到科研经费精细化管理环节的全过程。在明确所有校内外科研经费均纳入学校统一财务管理、设置高校专职“科研项目会计”并为每个项目开通“经费卡”[4]的前提下, 学校科研处、学院等部门科研管理人员以及学校审计处审计工作人员应积极配合专职科研项目会计管理好每一笔科研经费, 做到定期碰面、沟通, 要帮助科研项目会计搞清楚经费来源、经费原始预算、经费实际支出与使用明细、经费使用变更情况等, 做好科研经费的有效监督与监管。

由于许多课题负责人缺少必需的财务知识, 导致各种经费使用误区的出现, 比如将科研经费视为个人收入、科研经费的实际支出与预算支出不相符、科研项目结题但不结账、以经费购买的设备仪器据为己有, 这些问题最终导致项目结题时难以通过项目来源单位审计部门的审计程序。因此, 为了避免经费使用误区的出现以及科研项目管理与财务管理的严重脱节, 科研管理人员有必要掌握一些基础性的财务、审计知识, 学习财务管理政策文件、财经法规和审计法规。同时各学院也要定期邀请学校财务部门、审计部门到学院举办科研人员财经知识法规学习专题讲座、科研经费审计法规知识讲座等, 加强对高校财务管理制度、会计制度、审计制度的宣传。各学院科研管理人员还要以兼职审计员的角色协助学校审计部门对本单位已立项的重大项目的科研经费使用做好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跟踪审计监督工作, 以避免经费开支中各种漏洞的出现。

三、高校科研管理人员职责权限拓展的若干思考

在现行的高校科研管理工作体制中, 期待科研管理人员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掌握创新管理理念和精细化管理工作思路、切实做好日常科研管理工作是一种美好的希冀, 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却会遭遇瓶颈。为了促使科研管理人员应有的角色定位得以更好地实现, 高校务必克服瓶颈问题, 剔除阻碍科研管理队伍成长的不利因素, 适当采取激励措施, 并对高校科研管理人员的职责权限进行大胆的拓展性尝试。

首先, 高校各二级学院应设立专门的科研管理办公室, 以配合日趋复杂的科研管理工作的系统化管理要求。

随着国家科技经费投入比重的逐年加大, 国家科技创新体系要求高校必须大胆改革科研管理队伍建设思路, 促进科研管理部门管理职能的充分发挥, 积极探索精细化、全方位、多视角的科研管理工作思路。高校要敢于打破旧有的管理模式和管理体制, 适当放权, 督促各学院设置专门的科研管理办公室, 大胆打破以往仅仅是将学院科研秘书岗位简单地挂靠于学院院办公室名下的传统做法。目前, 国内相当一些高校在本校教育机构改革中已经尝试设置了学院教务办, 将教学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教学固然重要, 科研工作的地位在当下更是不容小觑, 因此, 设置专门的二级学院科研管理工作办公室势在必行。同时, 高校要赋予该机构科研管理人员以新的职责权限, 确保其最基本的人员配备和相应的职级待遇。高校尤其要做到努力保证科研管理人员与科研人员享受同样的薪酬, 以激发管理人员创新管理、科学管理的积极性, 保证高校科研管理人员在做好常规科研管理工作的前提下, 创新工作技巧, 转变工作思路, 以精细化管理代替粗放型工作方式, 勇敢地从旧的角色定位中解放出来。

其次, 为了便于科研管理人员真正介入科研项目的过程管理, 财务管理部门应该在财务管理信息平台中给科研管理人员开放财务监督权限。按照部分高校的常规操作办法, 一般将该权限集中于高校各学院一把手负责人手中, 其他人员无权查看一个单位的总体科研经费到账情况或科研人员个体的独立到账情况。这就使得负责直接科研管理工作的管理人员完全脱离科研经费的财务管理过程, 对于本单位所有经费的具体使用情况浑然不知。为了最大限度地完善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制度, 进一步建立、健全高校科研经费的内控机制, 科研管理人员的权限必须进一步加大, 以使其方便通过网络及时掌握本单位所有科研人员不同时期的到账经费、经费使用情况、票据报销情况等, 要及时利用个人掌握的财务管理知识对本单位科研人员履行提醒和指导义务, 杜绝科研经费的滥用、随意借支与恶意转移。

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说:“创新的事业呼唤创新的人才。”[5]新型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构建在客观上要求高校科研管理人员必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必须做好该体系的创新管理人才, 为一线创新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做好一系列辅助性工作。因此, 在继续推进“协同高效”的国家创新体系过程中, 高校科研管理人员的地位和作用不容忽视, 该群体的队伍建设也将成为一个必须长期重视的话题, 也更需要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高校以及科研管理人员的共同努力。

摘要: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 高校科技创新扮演着愈来愈重要的角色, 作为高校科技创新的重要参与者, 科研管理人员的作用与地位不容忽视。本论文结合当前我国高校科研管理队伍的现状、存在的问题, 重新审视高校科研管理队伍的结构、整体素质、职责权限, 探讨新形势下高校科研管理人员应有的角色定位与角色扮演。

关键词:科研管理,角色扮演,职责权限,激励机制

参考文献

[1][5]霍小光, 吴晶晶:《习近平:坚定不移创新创新再创新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步伐》, 《人民日报》, 2014年06月10日01版。

[3]喻思娈:《科研经费, 不能这么瞎花》, 《人民日报》2013年10月16日12版。

[2]《中国34所高校平均科研经费12亿达美国平均水平》, 来源:网易新闻http://news.163.com/09/0928/11/5KA0B2C40001124J.html

创新体系中 篇11

【关键词】高职 工程造价 教学体系改革 创新

我院在面向市场需求的办学思想指导下,为了实现“零距离上岗”的教育目标,重新修订了我院的工程造价教学体系,对原有教学经验总结、分析、修订、更新,使新课程体系在设置和实施的过程中,体现高职特色,使开设的各门核心课程与支持课程与整个工程造价的全过程相适应。

一、理论课程体系的创新改革

(一)教学模式改革

首先我院对本专业创新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将高职三年的教学过程分为两大阶段,第一阶段为集中理论课讲解阶段。第二阶段为实践阶段,该阶段又分为院内教学实训阶段及集中顶岗实习阶段。其中,在第一阶段本着必须、够用为原则,着重培养学生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在该阶段就逐步地将专业知识渗透到教学中去,使学生树立专业意识,明确专业发展方向。在第二阶段,组织学生在学院内部建设的实训基地内参与某项建筑工程从招投标、综合施工管理、工程图预算、施工组织设计到预决算计算机软件上机编制工程量清单及综合单价的全过程,并到建筑工程工地现场顶岗实习,鼓励学生在建筑工地兼职,承担职责,初试身手,经受锻炼。

(二)教学方法改革

在新一轮专业教学方法改革中, 我们以工程项目为载体, 以职业能力为本位, 构建以工作过程知识为导向的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思路, 在对执业范围、职业能力、工作过程知识分析的基础上, 将原有课程进行解构重构整合, 设计了新的工程造价专业学习领域,对课程体系进行了学习情境设计, 尽可能保持项目的连贯性, 在不同的学习领域中选择相同的项目来完成不同的工作和学习内容。例如,以框架结构办公楼的建设项目贯穿建筑识图、测量、施工、房屋建筑学、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施工组织设计、招投标、工程造价控制等课程。在项目教学过程中, 以项目为主, 但又不局限于项目, 要求适当拓展有关知识, 以弥补项目内容的不足。

(三)课程体系改革

在课程体系改革中,我们将整个建筑工程的初始到其建筑功能的投入使用的全过程都相应设立了核心课程与辅助课程来帮助我们的教学,加深学生的理解,掌握相应的知识点。例如:在项目设计阶段设立核心课程为建筑制图与识图、建筑力学工程经济、辅助课程为建筑材料、建筑结构、建筑经济法与法规三门课程,在项目招投标及施工阶段设立核心课程为工程项目招投标、工程计量与计价(含土建、安装、装饰),施工组织设计,辅助课程为合同管理、施工技术、工程测量、建筑力学四门课程,在项目竣工及后评估阶段,设立项目管理课程为核心课程,会计学为辅助课程,并且在整个学习计划的安排过程中计算机辅助教学贯穿始终,便于学生理解。

二、实训课程体系的创新改革

在实训课程体系的创新改革中实训实习条件是保证教学质量与提升学生层次的关键因素。我院先后为工程造价专业建立了建筑CAD制图实训室、广联达、神机妙算实训基地、招投标模拟实训室使,我们的实训培养模式可以分立认识实习、课程设计、专业实习、毕业实习四个阶段,使专业教学按照 “全过程连续进行”的思路开展,使学生通过实习来获得第一手的实践资料。具体实训课程安排如下:

(一)建筑制图与识读实训

在这一环节中包含四大块内容:①制图: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一建筑物的建筑施工图纸以及该建筑物的平面布置图的测绘,将测量实训与建筑制图实训相结合。②建筑施工图读图:该阶段目的是要学生能独立完成读图的工作,为后续的土建预算工作奠定知识基础。③建筑结构图识图:完成一个工程项目结构施工图的读图任务,使学生学会钢筋图的读图知识,尤其是将平法制图消化理解。④设备施工图识图:完成相应项目水施、暖施、电施、通风空调施工图的读图任务,让学生读懂安装施工图纸。

(二)工程预算的编制实训

在工程预算的编制实训这一环节中包括五方面内容:①建筑工程在定额计价方式下土建预算造价编制,锻炼学生土建、结构、安装工程的手工算量、套定额、取费的基本能力。②清单工程量表编制,使学生掌握工程量计价方法与计价原则;③清单组价工程(包括招标控制价、投标报价)工作,在这一环节将招投标模拟实训安排其中,让学生参与到具体项目的招投标全过程中,了解掌握清单组价的内容;④工程中间结算和竣工决算文件的编制,掌握预算、结算与决算的差别;⑤预算软件的使用,使学生通过上机操作,将以前的手工计算的工程量转化为电算成果,利用神机妙算、广联达软件进行电算、套价,目的是锻炼学生电算水平,为工作上岗做充分的知识准备。

(三)施工组织设计实训

在最后一环节,将施工组织管理、项目管理、施工技术三门理论课程相融合,提供一典型案例,让学生选择施工方法与相应的技术组织措施,编制施工总进度图和进度计划,编制施工平面总图,对施工现场进行平面布置;编制施工网络图并编写有关劳力、施工机具、建筑安装材料、施工用水、电、动力及运输、仓储设施等建设工程的需要量及其供应与解决办法。

创新体系中 篇12

质量管理的好坏,关系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而石油作为国家的重要能源,其质量管理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由于历史原因和现实业务的需要,石油企业基本都是施工区域点多面广,管理机构以分层形式存在,具有管理纵深大,业务种类多,工作范围广,管理模式中的传统观念影响大等主要特点。此外,石油企业通常以小单位分别建立体系、独立审核、取得认证,这使得石油总部对所属各单位的审核不一致、管理不统一,因此,实现质量体系的创新,达到创新基础上的惯性约束,以低成本、高效率和长效机制对国有石油企业进行质量管理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1 石油企业质量管理的现状

目前,石油企业的经济体系结构正经历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折的重大时期,企业还没有完全做到自负盈亏和自我发展,随着石油企业的持续重组,石油企业质量管理水平无法适应石油企业快速、持续的发展,这使得目前的石油产品质量管理存在以下问题:

1.1 油藏开发寿命短

对油藏进行开发时,由于产品质量控制不严,导致有时开采出的原油和天然气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油藏开发指标不能满足规定的要求,最终缩短了油藏开发寿命,这主要是源于石油企业质量体系中的管理观念没有与时俱进,使得质量管理忽视了开发新油藏时的实际情况。

1.2 原油生产质量不稳定

在原油生产过程中,仍然沿用旧有的质量体系,没有根据石油企业的经济体系结构调整步伐进行质量管理创新,导致生产过程质量控制不严,同时对采购产品的质量没有进行有效控制,造成油井的油层不能被发现或油井减产,有的可能会造成人身伤害、火灾等安全、环境事故,最终使得原油生产的质量不稳定。

1.3 预测油井结果与实际测井产量差距较大

在原油勘探过程中,通常采用各种科学的手段和工具对新油井的油藏量和油层分布进行预测,多年的研究结果表明这些预测方式可以较准确地得出油藏量和油层分布。但在实际工程施工时,由于质量管理不到位,经常发生不合格的工程质量,如土建工程不符合设计要求;管线爆接、管线防腐达不到工程质量标准的要求;油层被钻井泥浆污染等,这导致预测油井的结果与实际测井产量差距较大。

2 石油企业质量管理工作的创新思考

企业质量管理工作的实质是为了保证企业产品的质量水平,推进企业产品的质量健康稳步的发展,保障企业的正常生产不受影响,而质量管理工作的不断创新则是为了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克服我国石油企业质量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在继承传统优秀管理方法的基础上,善于用科学发展的思路创新我国石油企业的质量管理。针对上述石油企业质量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从惯性、创新和质量三方面提出以下创新思路。

2.1 惯性———质量之命脉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质量被解释为两种含义:其一,产品或工作的优劣程度;其二,物体中所含物质的量,即物体惯性的大小。惯性是潜移默化的约束,物理学中,惯性被解释为质量大小的量度,惯性大小和质量大小成正比关系。在日常生产和新油藏开发过程中,严把石油产品质量关,基于质量形成严格的规章制度,应用这些规章制度约束人的行为从而达到提高质量的目的,如果工作人员对于规章制度的条款条例耳熟能详,形成质量体系中的“惯性定律”,质量“零缺陷”必将实现,从而使管理者清醒地认识到,惯性是关系质量“生死”的命脉。

2.2 创新———质量之灵魂

工业质量理念可归结为:质量是科技工业的生命;质量是企业队伍素质的体现;质量是产品研制成功的保证;质量是战斗力。质量不是简单的生产一个,成功一个,零缺陷一个。质量必须在品质上追求卓越,精益求精。因此,创新是质量的灵魂,是质量不竭之动力,是质量永葆生机的源泉。质量体系中的创新精神是在保证原有质量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发现、创造出更高质量且符合时代要求的产品或事物,从而有效控制原油生产过程质量,及时发现油井中的油层,保证油井产量,最终稳定原油的生产质量。

2.3 质量、惯性、创新———相辅相成

质量、惯性、创新三位一体,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在“质量”一词产生过程中,惯性和创新就随之衍生,质量是惯性大小的量度,质量是创新的结果。在质量体系中,质量就像一列火车,惯性恰似火车运行的轨道,创新可看作火车提速。严格遵守火车运行的相关规则,严格控制火车的运行线路和运行时间,严格遵循与火车运行相关的一切惯性约束,“火车运行”零缺陷必将实现。惟此,石油企业也将沿着良好的方向持续发展,形成良好的企业质量管理氛围,保持石油企业核心竞争力。

3 结束语

在质量体系中,质量是惯性的基础,惯性是质量的保证,让行为成为一种惯性,让惯性约束质量;质量是创新的前提,创新是质量的源泉,让质量带动创新;让创新推动质量;在惯性和创新的协同下,质量必将“增效”。良好的质量体系产生的质量管理制度是确保企业产品与服务质量的基础,是石油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根本,现阶段,提高其产品质量、技术服务质量和市场竞争力需要通过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态度予以引领,塑造出石油行业独具特色的质量管理方法。保障石油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赵桂需,齐保智.大型石油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研究与实践[J].石油工业技术监督,2010(9).

[2]苗永焕.创新石油企业质量管理的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0(5).

上一篇:战略合作的困局下一篇:农田林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