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型研究项目

2024-05-28

创新型研究项目(精选12篇)

创新型研究项目 篇1

1为什么要创新

1.1创新是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

完善项目施工管理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落脚点, 施工管理是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秩序、有效地进行施工管理, 才能全面完成建设工程合同约定的施工内容, 使用户得到质量优良、价格合理、功能良好和尽快发挥最佳投资效果的产品, 使公司获得最佳的效益和社会声誉。

1.2创新是时代的要求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是时代的要求, 是企业家的基本职责, 也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本源涵义。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 跟在别人的后面, 落后于别人是要挨打的。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 适应市场需要, 走一体化道路, 是建筑施工企业亟需面对的一项艰巨而关键的任务, 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使项目施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1.3创新是管理科学的要求

管理科学产生于二战期间, 20世纪50年代理论形成。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 管理的对象也在不断发生变化。管理学科为满足现实的需要也在不断的发展。管理科学, 理论把现代科学方法运用到了管理领域中, 为现代管理决策提供了科学的方法, 它使管理理论的研究从定性到定量上前进了一大步, 对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是由于管理科学理论中过分强调定量的研究, 现实中将各种复杂因素全部数量化是不可能的, 忽略了人的因素, 没有考虑到人的思想、感情会对劳动生产率产生影响。在进一步发展完善定性研究的同时, 如何更准确的进行定量研究以及如何将人的因素和管理更加紧密的联系起来是关键。当今科学发展迅猛, 如何有效地运用于企业的管理实践中, 关键是要结合项目施工进行创新。

2建筑管理体系的创新立足于新技术与工艺的应用与创新

为了优质、高速、经济地完成本工程的施工任务, 不仅在经济上创造良好效益, 而且在技术上为推广新技术、新成果作出贡献, 我们采用了多项全新施工工艺和方法。

2.1新技术应用

(1) 电渣压力焊。

电渣焊速度快、接头可靠, 比搭接节省费用约25%;冷挤压接头可在各种环境下施工, 接头质量可靠, 结构抗震性能好。电渣压力焊是埋弧焊的一种, 它利用电流通过液体熔渣, 使被连接的钢筋两电极间产生电弧, 由电弧的高温熔合剂获得较高高温熔渣, 熔化两钢筋端部并在熄弧后的短时间内利用电阻热使钢筋端部进一步熔化, 当达到所需的熔化量时的瞬时, 施加顶锻压力使钢筋焊接成一体。

(2) 整体式提升外挂架应用。

外挂脚手架可减少周转材料的投入。挂架搭拆简单易行、耗工少, 完成之后只要逐层提升即可;其施工、提升分为多个单元进行, 互相间不干扰。标准层开始后在外墙面搭设好外挂架, 主体施工阶段由塔吊逐层提升就位, 主体结构封顶后由塔吊吊至地面拆除挂架, 施工中仅高空搭设一次, 降低落物伤人的概率。

(3) 泵送混凝土的应用。

随着现代高层建筑的发展, 传统的砼浇筑方法已越来越不能保证质量和工期, 采用泵送每标准层浇灌时间可减少60-70%, 且可有效控制施工缝出现。因此利用泵送砼的新工艺成为目前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必然趋势。

(4) 综合运用UEA系列外加剂。

工程中使用缓凝泵送型UEA-W补偿收缩膨胀剂, 砼中加入10%, 并替代相关水泥用量。利用UEA-W的缓凝性能, 并减少部分水泥用量, 可控制水化热的早期集中释放, 配制低水化热高强砼, 用于基础大体积砼施工。利用UEA-W补偿收缩性能, 使砼能够产生适度的膨胀, 在钢筋邻位的约束下, 结构中可建立0.2-0.8Mpa的预压应力, 可抵消砼在硬化过程中的收缩拉应力, 配制高强防水砼, 在地下室结构自防水砼施工中应用。

(5) 现代管理技术和计算机应用。

大力推广现代管理技术和计算机在施工中的应用, 动态控制施工工序质量和控制点;优化人、财、物动态配置;运用计算机CAD技术、计算机网络计划管理、项目优化设计PROJECT技术等加强施工方案设计和计划编制工作, 可达到快捷、准确减少重复劳动的效果。

2.2技术的研发与创新

物联网是将各种传感设备与互联网连接起来的形成的网络。我们可以在塔吊上合理的配置摄像装置, 在脚手架特殊部位安装传感装置, 在材料的堆放处 (暗处) 连接摄像装置, 在特殊的结构部位安装传感装置等, 这样就可以在办公室随时查看工程的施工进度和质量情况, 也能很好防范工程现场的安全事故。合理的规划, 可以将施工后的装置简单改装, 用于小区生活的治安监控体系中。

创新型技术是国家一直在高喊的战略发展口号, 但出现新技术的研发到应用需要较长的周期, 初期成本比较大。因此, 这样的技术在研发应用阶段都有一定的难度。

3结语

技术创新是未来工程管理的基础和决定性因素, 只有拥有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 拥有自主的创新型管理体系, 才能进一步提高工程质量管理和安全管理的水平。

摘要:建筑市场是整个市场经济的组成部分, 有其固有的特性, 不能完全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运行, 但无论怎样市场经济的潮流是不可阻挡的, 建筑市场的完善要求不断创新来适应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律。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创新,模式

参考文献

[1]全国建筑业企业项目经济培训教程编写委员会.施工项目管理概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8.

[2]王寿华, 王比君, 田培良.复合防水屋面的设计与施工[J].施工技术, 2000.

创新型研究项目 篇2

中国工程院“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研究”项目组

前 言

培养和造就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全面提升国家竞争力的必然要求,意义重大。

中国工程院在充分酝酿的基础上,于2007年启动了《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研究》重大咨询项目。经过两年研究,在12个课

题研究报告的基础上,经反复讨论和多次修改,形成了项目综合研究报告。

综合研究报告阐述了当前培养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的紧迫性,并对人才培养的机遇和可行性进行分析,提出了促进我国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的重要建议。

一、培养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的紧迫性

1.人才培养模式单一,缺乏多样性和适应性

虽然我国工程科技人才数量众多,但结构性失衡比较突出。近年来,我国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趋同,尤其是一些本科院校不能根据自己的实际,盲目争办“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导致学校建设目标趋同,人才目标单一,高等教育层次和类型边缘模糊,教育资源的配置针对性差、有效性降低。

2.工程教育中工程性缺失和实践环节薄弱问题长期未能解决

工程训练是高等工程教育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但近年来工科院校的实践教学被不同程度地削弱,使工程训练达不到最基本的要求,严重影响高等工程教育的质量。在很多学校,实验课程的比重下降,学生在实验课上亲自动手操作的机会减少,多年来一直提倡的自主性、设计性实验越来越难落实;生产实习的时间大幅度压缩,学生在实习中参观多而参与少;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脱离工程实际,更多地是纸上谈兵,课外科技活动由于受条件限制难于大面积开展。

3.评价体系导向重论文,轻设计,缺实践

我国现有大学科研导向引导教师过分重视论文、奖励和纵向科研。在对教师的业绩考核方面,唯学术化的倾向十分明显,许多学校为促使教师发表SCI论文和获取科技奖励,往往设置特殊的鼓励政策,而许多工程性强的课题由于周期较长,很难出短平快的理论文章,导致越来越多的大学教师远离工程,远离实践,去追求理论研究。

4.对学生的创新教育与创业训练重视和投入不足

在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环节上,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长期未受到应有重视。首先,是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清晰,对研究性趋之若鹜,而对应用性却避之唯恐不及;其次,我国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对专业知识学习的培养和考核都有明确且具体的表述,而对能力提高的表述则模糊而抽象,科学有效的考核措施更是缺乏,而且在实施中不易掌握,特别是对工程的“设计能力”要求不具体、不明确。

5.产学政合作不到位,企业不重视参与人才培养过程

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是学校和企业共同的责任,两方面密切合作,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工程人才。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校工程教育缺少产业界的参与,缺少来自用户的导引。

总体而言,工程性与创新性的缺位,使得我国的高等工程教育难以满足国家发展对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的迫切需要。工程科技领域的领军人物、具有创造力的工程师的稀缺,是制约我国实现工程科技创新以及今后全面领先于世界工程科技的最关键因素。2007/2008《全球竞争力报告》(世界经济论坛)在“科学家和工程师的可获得性”排名中,中国位于125个国家的第77位,这一结论虽然由于统计标准和信息来源的可靠性而尚可争议,但仍然需要引起高度关注。

二、中国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的机遇与可行性

研究认为,未来十年将是我国加快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的重大战略机遇期。主要原因有四个方面。

1.中国科技创新的目标已经确立

国务院制定并发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明确提出到2020年,我国要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并为我国在本世纪中叶成为世界科技强国奠定基础。与此同时,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措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部署已经进入实施阶段。

2.中国实施创新战略已呈现出良好开端

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科技的投入,R&D占GDP的比重逐年增加。按照《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到2020年这一比例将达到2.5%,赶上或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1995年以来,我国国内发明专利授权数逐年增加,其中高技术产业拥有的发明专利占了很大比例(。

3.中国正处于工业化高潮时

目前,我国制造业规模居世界第三,位于美国和日本之后;电子信息产业规模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大量工业产品的产量占世界份额的50%以上,世界上约30%的日用工业品为中国制造;我国的房屋施工面积为45.76亿平方米,被称为“世界上最大的建筑工地”;铁路营业里程为7.7万公里,居世界第三;公路里程达到364万公里;主要海港货物吞吐量34.22亿吨,居世界第一。在未来15-20年间,我国的工业化不会出现明显减缓的趋势,这就为工程科技人才成长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4.工程师短缺已成为全世界面临的共同问题

目前,发达国家工程专业招生吸引力下降,全球近40%的雇主难以在市场上找到合适人才填补空缺,最缺的前三名人才是业务代表、工程师和技术人员。与此同时,科学技术发展对工程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程师的素质正处于换代升级之际。

我国工程教育应当及时抓住上述机遇,深化改革,加速发展,为推动我国的工业化进程,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充分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证。

三、未来十年中国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需求的态势

研究表明,我国未来发展对工程科技人才的需求具有如下特征:

1.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需求的多样化

随着我国科技事业的快速发展,除了传统的学术型(研究导向型)和应用型(专业

技术型)两种类型的工程科技人才仍然需要之外,更加迫切需要的是具有多样化特点的工程科技人才队伍、多种类型的人才。新的工程技术的发展和人才类型的划分对研究分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1)“理论+技术实践+多专业知识交叉”型,是进行技术交叉、科技集成创新的人才;

(2)“理论+技术实践+创新设计”型,是产品创意设计、开发新产品的人才;

(3)“理论+技术实践+创业与市场能力”型,是工程管理与经营人才。

2.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需求的普遍性和多层次性

“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具有普遍性的特点,是指每一个工程科技人员都应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都应在工业生产的各个技术环节精益求精,认真负责,同时积极思考提高质量的新技术和新方法,在不影响工程质量的情况下就如何节能、降耗、缩短工期、降低成本等方面进行创新。所以,创新并不只是处于宝塔尖的高层次人才或领军人物的责任,也包括在工程科技领域的各个层次和类型中从事创新活动的工程科技人员,他们既可以做出重大创新,也可以针对具体环节进行革新与改进。

在工程科技活动的不同环节,对创新素质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对从事设计和系统总体研究的科技人员的创新素质要求可能会不同于一般性从事生产性活动的技术人员,反之亦然。当前的重要任务是营造有利于各类创新人才成长的环境和氛围,鼓励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工程科技创新活动。

3.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的需求随GDP的增长而增长

根据国际经验和相关研究,从事R&D的人员总量与GDP增长呈正相关关系。这一方面说明,研究开发人员作为生产力要素支撑着GDP的增长;同时也说明,研发人员的规模是决定GDP增长的关键因素之一。科技部“人才战略”课题组分析显示,自80年代以来,美国的R&D人员总量与GDP的增长具有良好的正相关(图2)。

在我国,人才培养对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软件产业的发展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我国2000年开始重视软件人才培养,2001年开始首批软件学院招生,随着4年后大批软件专业本科生的毕业,在2005年软件业明显提速。

当前,我国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的规模应当实现两个适应:一是适应人均GDP翻两番目标对工程科技人才资源总量的需求;二是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随着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作为人才培养的主体,高等教育(包括高等工程教育)必须在规模上随之发展。按照经济增长规律,2020年要实现小康社会人均GDP3500美元的目标,国民经济必须保持7%的增长速度,教育规模增长速度亦应与GDP增长相适应,以大约7%的速度同步增长。到2020年,我国人口总数将达到14.7亿,其中,接受高等教育的学龄人口将达到8680万左右。可以预见,为了与国家经济发展的水平相适应,工程教育的规模和发展速度应该稳中有升。

4.要求人才培养与世界科技发展和本国产业发展双结合中国工程教育的科类专业结构、层次结构和布局结构要适应本国自主创新的需要、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国际格局变化的需要。高水平大学尤其要双接轨、双结合。

预计未来十年,由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主导的产业结构发展与变化的趋势将一直持续,传统的农业经济将进一步向现代化、工程化、商品化方向发展,现代服务业正在迅速崛起;产业结构长期严重失调的比例关系也将发生根本变化。因此,工程教育要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的培养将进一步以现代农业、信息产业、先进制造业、高技术产业、能源工业、现代服务业为重点,满足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优化升级的需要,解决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过程的关键问题。

四、当代工程科技创新人才的特征分析

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工程的实践对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具体体现在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创新素质和创新精神四个方面。

1.知识结构

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要具备扎实的科学、工程技术、人文社会知识和专业经验知识。工程师不等于应用科学家,他所从事的工程创新既基于自然科学,又基于社会科学,更要基于所积累的实践经验。与传统的观念不同,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创新能力的形成过程,也是积累丰富的科学和技术知识的过程,只有及时掌握最先进的科学知识和技术知识,才能始终站在工程创新的最前沿。

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的知识结构还应该是一个不断适应、不断创新的动态平衡系统,它能适时地将不同的知识经过系统化、网络化后重新组合,形成全方位、综合、立体、动态的知识结构。

2.能力结构

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的创新能力首先是以创新主体的知识结构、学习能力和创造技能的内在整合为基础,突出创新主体知识结构的复合性和学科交叉性,体现为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要具有多元复合的工程设计能力、工程集成能力、工程实践能力以及其他相关的能力和要求。

工程设计能力:是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应具备的重要能力,在推进工程创新的过程中,设计从研究与开发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项独立的重要的技能。工程设计,特别是主导设计,是制订工程标准的关键。拥有高水平的设计和开发(D&D)人才,特别是培养和重用创造性设计人才,是产业与工程创新取得成功的根本所在。

集成创新能力:集成创新是创新的重要手段。在技术源日益丰富的时代,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需要具有较强的信息获取、分析和整合能力,具有使用多种高效的信息数据处理工具和信息沟通设备的能力,能够快速地捕捉瞬息万变的信息,同时要更加重视多种技术的识别、选择、集成与融合,开展更多的工程集成工作,才能使自己在创新中立于不败之地。

工程实践能力:工程实践是工程科技人才培养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是实现创新成果转化的重要途径。工程技术人员通过实践,不仅能够巩固所学的专业技术和理论知识,而且能够培养和提高灵活运用专业知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社会需要的推动下,基础科学与实际应用之间原来的单向连接逐渐转换为双向连接,社会实际技术的需要越来越多地影响着科学研究,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在科学研究和应用研究的边界间找到了交叠与重合。因此,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开展创新活动的目的,已逐步从单纯满足深化对自然现象和规律认识的兴趣,转向更加注重服务于人类社会发展和国力竞争的需要。

知识学习能力:是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不可或缺的重要的基本能力。在工程科技活动中,学习和补充所需知识与技能,进行知识储备,是工程科技创新和各项工作的基础。只有达到了相当的知识水平才能具有较高的认知能力,把握技术创新的方向,实现高水平的技术突破。在现代工程科技领域,知识更新快,这就要求工程技术人才应具有较强的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坚持终身学习,不断更新知识。

分析综合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是开展技术创新的重要方面,是技术创新的灵魂,创造性思维表现在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两个层面,在聚合思维中,分析和综合是两种相辅相成的基本方法,只有通过分析和综合、演绎和归纳,才能抓住创造性升华所出现的思想闪光和顿悟,才能形成具有社会价值的新观点、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和新产品。所以,分析综合能力应当是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基本能力。

开拓创新能力:就是改进工作、提高效率和解决复杂疑难问题的能力。许多现代工程科技涉及高技术、高风险的尖端技术,可以引领相关学科和工业技术的发展,它不仅需要工程科技人员对事业的兴趣和热爱,更需要开拓和创新能力,能够承受挫折和失败,勇于挑战权威、突破陈规,敢于超越。

创新能力的综合要求:要使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能创造出符合社会意义和个人价值的具有独特性和革新性的产品,就必须使创新能力的多种构成要素形成一个整合体(图4),发挥主体创新综合效应。

五、重要建议

我国的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一方面要根据当前形势,抓住机遇,从海外引进高层次人才,特别是工程科技领域的高层次领军人才,这将大大加强我国创新型领军人才队伍,对创新型国家建设将发挥重大作用;另一方面要立足国内,着眼未来,采取切实措施,加快我国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的培养。为此,本项目研究提出以下五项建议。

(一)提高工程科技和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的战略地位

鉴于中国的经济发展阶段以及产业升级、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内在需求,建议优先发展并大力加强工程科技人力资源能力建设,源源不断地培养和造就大批高素质、具有蓬勃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工程科技人才。为此建议:切实提高工程科技和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的战略地位,实施“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战略”,把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作为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核心战略。

首先,理顺“工程师”职称序列,严肃“工程师”的职业称谓。避免“工程师”称号的滥用,树立其权威性,提高其社会地位,解决其待遇偏低的问题。实施“工程师注册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提高中国工程师的职业化和国际化水平。

第二,充分认识工程科技和工程人才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设立“工程师节”。宣传工程科技的作用,弘扬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的贡献,营造崇尚工程科技、崇尚创新文化、尊重工程师、尊重工程文化,有利于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成长的社会氛围。

第三,将工程教育理念融入基础教育。基础教育阶段是培养学生创新力的重要时期,应站在国家战略的高度,从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标出发,在法规、制度、培养体系等方面厉行改革,加大对中小学生进行科学、工程、设计理念与文化的熏陶,加强对中小学生创新理念、创新方法与创新文化的教育。理顺“科学”与“工程”之间的混淆关系,在加强“科学教育”的同时,重视对学生“工程观念和意识”的教育,从小培养学生热爱工程科技和求实创新的工程精神。

(二)加快高等工程教育改革

1.高等工程教育改革要重点突出工程实践动手能力、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着力解决“工程性”和“创新性”不足的问题。工科院校要逐步淡化“理论课程论”的影响,以“强化战略思维以及提升创造力与设计能力”为核心,加强创造意识、创新设计能力和创业方法的培养环节;要特别关注对工业设计训练的建设力度,大力加强工业设计研究院的建设,鼓励更多的师生参与“以设计为核心”的工程训练。

2.选择一批条件好、特色鲜明的工科大学,给予专项支持,开展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的示范性教育改革,并以项目的形式进行试点,以期取得成功后进行推广。

3.工科教师队伍目前普遍存在“重理论、重科研、轻工程实践”的现象,青年教师大多是“从校门到校门”,这不利于工程教育质量的提高。建议引进有企业工程背景的“专业人员”,更多地聘请有丰富工程实际经验的工程师来校教学;选送青年教师去大型企业进行实习锻炼或培训,培养和提高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4.充分发挥工程研究院所在研究生教育方面的作用。发挥工程研究院所在研究生及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方面的独特作用,对相应的管理体制、投入体制、办学模式等进行必要的改革与调整,促进工程研究和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三)强化工程技术人员评价与继续教育体系

1.强化工程科技人员评价体系的改革。建议改革并逐步完善工程科技人才的评价体系,进一步拓宽工程师职业发展通道,建立正确的评价考核体系和绩效回报机制,针对工程科技人才的实际,逐步健全以职业能力为导向,以创新业绩为重点,注重职业道德、职业知识水平、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的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建立符合创新型工程科技人员职业和专业发展特点的职务级别体系和相应的分配体系。

2.强化工程科技人员的继续教育体系。建议国家重点支持部分有条件的工科大学建立“工程创新训练基地”,为企业优秀的工程师提供3—6个月的创新培训;重点充实前沿科技、创新案例、交叉集成和经管、人文知识等。同时,建立有效的继续教育管理制度,以保障继续工程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建议由中国工程院、教育部、行业协会/学会牵头建立全国性“继续工程教育指导委员会”,加强对企业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的指导、评审与认证制度,对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以及任课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进行全面评估,保障企业对工程科技人才的培养质量和效果。

进一步完善继续工程教育的法律法规,引导企业加大投入,持续开展职工继续工程教育。进一步引导行业协会(或各级行业主管部门)、高校与企业协同合作,开展多层次、多渠道的继续工程教育。

(四)切实推进产学研多元化合作

制定和实施《国家产学研合作法》,明确规定政府、大学、科研院所和企业的义务和责任,保障产学合作持续健康发展。鼓励产业界、学校和研究院之间建立协作联合体,优势互补,分工合作,推进各方在教育、科研、成果转化、风险创业上的全方位合作。鼓励企业在大学建立实验室、研究所或设计院,作为学生工程创新实习和工程师再培训基地。鼓励在企业建立开放式工程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优良的生产实践场所。鼓励政产学合作,建立面向行业的工程科技创新中心,加快行业技术与产品的升级换代,鼓励专家多方共享。

(五)设立“国家工程科技基金”

建设创新型城市基础研究责任重 篇3

基础研究以认识自然现象、揭示自然规律,获取新知识、新原理、新方法和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为基本使命,是科学和技术发展的重要源泉,是高新技术的源头,创新人才的摇篮,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先进文化建设的基础,国家实力的根本源泉。因此,进入21世纪以来,发展基础研究已成为世界各国提升整体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举措之一。对于正致力于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北京来说,基础研究,特别是应用基础研究将发挥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

发展基础研究,加强原始创新,是提升北京市自主创新能力的战略抉择。为了加强和发展北京市的基础性研究,北京市于1990年成立了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近年来,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对提高北京基础性研究的整体水平,推动科技创新,培养高层次人才特别是中、青年优秀科技人才,为其他各类计划提供项目源,促进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市基金事业不断扩大,影响力日益增强。

近年来,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认真实施市科委有关基础性研究的战略部署及《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2001~2010年发展规划》,以有限的资金努力创造良好的基础性研究环境,培养、凝聚、稳定了一支基础性研究队伍,取得了一批基础性研究成果,形成了一定的优势与特色,为市基金事业发展奠定了基础。据对 2000~2005年结题的480个项目的不完全统计,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获市科学技术奖46项。在研究成果方面,发表论文3151 篇,其中SCI 收录475篇,EI收录310篇,出版专著97本,申请专利34项,共有 62个项目转入其他计划。在人才培养方面,培养了博士后71名,博士358名,硕士800名。通过项目支持,晋升正高级职称人员145名,晋升副高级职称人员272名,列入市科技新星计划62名,列入国家杰出青年计划12名。

由此可见,北京市基础研究取得了很大进步,为建设创新型城市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和人才储备。但是也应该清醒得看到基础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比如管理体制存在深层次的矛盾亟待改革,经费投入与国外相比仍然不足,论文发表重数量轻质量、被引用次数低,尚缺乏原创性基础研究成果等。

创新型研究项目 篇4

关键词:研究生培养,协同创新,工程研究中心,产学研合作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高等教育的深入推广,我国研究生培养规模、院校数量、教师人数都有大幅增长。当前,更致力于培养具有高素质复合型学术人才,使他们能以积极精神追求广博知识,忠于探索本质问题,学以致用,实现研究成果转化。研究生教育既要注重理论知识学习,更看重生产实践中工作技能的获得,为高校培养后备师资力量,为科研院所和企业输送科研人员。

一、当前研究生培养现状

2010年7月29日正式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创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新机制,大力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2013年3月教育部等部门就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提出指导性意见,提出完善以提高创新能力为目标的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和提升职业能力为导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促进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的有机结合,强化创新能力培养,探索形成各具特色的培养模式。在政策导向下,国内多所大学大力推广研究生联合培养工作,强调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多主体综合作用,在课程教学之余注重研究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并依托高校学科力量,将参与国内重要工程类或研究性项目作为研究生教学的延伸,初步体现了联合培养工作的“优势互补、相互配合”的特征。[1]

二、协同创新环境下创新型研究生培养模式特点和优势

1.依托高校学科优势提升人才创新能力

国内一些高校重点优势学科发展较快,国际学术影响力保持上升态势,相关科学和技术领域具有良好基础。以此对研究生开展系统性科研能力提升训练,支持鼓励他们参与更多前沿性科研工作和学术交流与合作,鼓励多学科间交叉培养,有助于提升产学研合作质量水平,拓展合作内涵和研究生学术视野,培养创新领军人才,激发人才创新思维。[2]

2.依托工程研究中心平台优势提升人才科研能力

工程研究中心是依托重点实验室、优势学科、协同创新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设立的,主要进行工程技术开发、核心关键技术攻克、自主知识产权成果孵化、技术转移及相关服务,拥有良好的硬件设施、先进的技术工艺以及丰富的项目资源。将工程研究中心仪器设备作为科研实践平台,开展实验平台建设,不仅能分享科研资源,对研究生科研成果就地进行中试与工程化验证,进一步对接规模化实践,也有助于培养研究生科研力量与实操能力,推进研发与工程技术队伍建设,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3.依托企业生产优势提升人才市场竞争力

企业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凭借信息收集、资源整合和先进管理经验等优势,致力于构建人才与技术、资金等各种要素的最佳整合方案。[3]在创新型研究生培养模式下,企业为研究生提供实践实习机会,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技术迅速投入生产,实现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并从制度上保证持续技术创新的实现,降低人才了培养成本,提升了核心竞争力。研究生科研创新的激情得到了进一步激励,并通过生产过程积累工作经验,极大地提升了人才的市场竞争力。

三、教育部泛在网络健康服务系统工程研究中心实例

教育部泛在网络健康服务系统工程研究中心(简称“工程研究中心”)作为科研成果系统化、配套化和工程化研究开发平台,拥有成熟配套的技术工艺和技术装备,利用移动互联网连接面向非病人群的各种健康服务终端,使所有健康服务终端都成为网络信息服务终端,具有“可寻址、可通信、可感知、可控制”能力,实现以“泛在化、拟人化”为特征的健康服务智慧化,智慧健康服务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应用,在推动科技进步,培养高质量的工程人才和促进新兴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以工程研究中心为平台的创新型研究生培养模式具有如下四个要素:公共实验平台、项目管理机制、导师队伍、管理运行制度。其中,公共实验平台是基础,项目管理机制是方向,导师队伍是监督,管理运行制度是保障。四要素互相联系、互相影响,共同构成以工程研究中心为平台的创新型研究生培养体系。

1.建设具有完备软硬件科研设施的公共实验平台

工程研究中心下设泛在管控与健康服务、健康系统应用与检测、穿戴式终端与系统、健康信息感知与分析、智能器件与能量等5个研发平台,整合学科教研中通用及急需的大中型科研仪器设备、软件平台等需求,结合自身特点,逐步建立起条件完备、功能配套、管理规范、服务优良的科研平台共享系统,最大限度发挥大型仪器、高技术设备和先进软件的实验效用,解决了实验资源分散及利用低效、实验教学平台和师资不足问题,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平台支撑和条件保障。

2.实施产学研结合的动态科研项目管理机制

动态项目管理机制由课题立项、中期检查、结项评审三个环节组成,具有完备的指标评价体系。工程研究中心承担国家和省市多项重大科技项目,拥有一定数量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为培养研究生提供了大量科研课题。鼓励学生以项目为单位,结合自身研究方向和学习进度,在导师指导下积极申报课题立项。立项课题注重工程实践,研究方案要具有继承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4]

项目开展过程采用项目主导、学生主体、教师指导的管理机制,完善项目动态管理。在项目研究中期和结项阶段,研究生应递交项目开展情况与进度实践报告,工程研究中心组织专家评审与指导论证,对项目的研究方法及方案、实施过程等环节严格把关。[5]对有创新特色、与工程研究中心发展紧密相关、对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有实质效果、有希望取得突破性成果、对工程研究中心科研提供借鉴和示范作用的研究课题开展优先扶持与资助;对完成质量较高且具有推广意义的项目,工程研究中心将课题设为滚动项目,继续立项深入研究。对已成熟的研究项目,在创业人才引导下进一步孵化为创新企业,真正实现科技成果的市场化和产业化。

3.组建互融互补的学术创新导师队伍

协同创新环境下的研究生培养是跨学科与跨组织的人才培养过程,导师在培养中起着监督性作用。联合高校、企业、工程研究中心建立导师专家库,遴选出较高教学水平、科研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学科带头人及企业高层次人才联合担任培养导师。结合专业和产业领域前沿问题,从学术创新角度给予指导,在探索精神、求知态度和市场竞争中潜移默化影响研究生。高校导师作为科研导师,主要负责指导研究生日常学习与论文写作,及工程研究中心项目与实验指导。企业导师作为创新导师,主要负责企业实践及活动过程中指导日常操作、成果转化及产业化过程指导。双方导师通过加强互动交流,及时了解研究生培养情况。

4.建立健全的管理运行机制和人才交流制度

联合培养研究生人才日常管理中,应秉持以学生为本的培养理念,考虑研究生的共性培养与个性彰显,使研究生培养的群体和个体管理保持和谐统一。[6]建立多主体立体化管理考核机制,统筹规划各类研究生培养经费,对研究生学习情况、科研成果、实践活动、工作业绩四个维度进行综合管理并定期考核。通过政策与经费激励,提升创新人才的综合实力,架设成果共享长效平台,实现各主体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与经济发展方面的合作共赢。广泛拓展拔尖人才的培养和交流渠道。组织研究生参加学术交流,提升理论深度、科研习惯与理论先进性。研究课题项目同时,组织学生深入企业,参与科技成果转化全过程,熟悉企业科研、生产流程,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组织引导研究生参加各种创新创业竞赛,拓展研究视野,培养他们的组织协调与应变能力。鼓励并扶持研究生申报各项项目平台,在政策引导下鼓励科研成果的提档升级,提升培养人才层次。

四、对策与建议

第一,加强实验室建设管理,强化使用规范,定期开展仪器使用与保养培训,综合权衡学科发展实施部分有偿使用制度,提升实验设备利用率,合理配置实验设备及人员,提升实验室综合效益。

第二,项目课题实行研究生负责制,研究生作为项目负责人,负责按申报书开展项目研究,组织开展实验方案设计,对项目实施方案进行调研论证,定期向有关部门报送项目进展。导师对项目负有指导及监督责任,为研究生提供与生产企业、工程师现场交流合作机会,鼓励学生通过操作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

第三,结合专业及平台特点,分析各合作企业现状及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战略合作。与企业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联合组建师资队伍,共建研究生培养平台,强化学生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职业伦理全面培养与训练,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水平。

第四,鼓励研究生进行创新创业项目研发,在项目申报、基金申请、科技成果鉴定、专利申请方面给予必要扶持。对创新性强、有一定市场前景的优秀项目提供工商、财务、法律、税务、企业运营等一站式咨询服务,并鼓励自主创业,。

以工程研究中心为平台的创新型研究生培养模式从科研实践到生产对接中,高校、企业和工程研究中心应发挥创新性主体优势,开展深度分工协作,搭建多层次多学科立体化学术交流平台,完善协同创新和联合培养机制,推动科技研究与人才培养有机结合,共同培养科技创新和应用技术领域领军人才。

参考文献

[1]黄翠萍,刘庭,万洪英,等.协同创新环境下研究生联合培养动力机制研究[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5(4):34-38.

[2]郭大成,等.高校促进产学研用结合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209-212.

[3]张哲.产业集群内企业的协同创新研究[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1:65-77.

[4]张显悦,刘财勇,郗婷婷,等.项目管理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中的应用[J].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2014(8):69-71.

[5]徐鸣亚,谢少阳.基于产学研结合的项目管理方法培养工科大学生的探索和实践[J].高教探索,2015(8):91-93.

时装效果图创新型教学实践研究 篇5

摘 要:时装效果图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多向创意思维和审美表达能力。让学生在画的过程中接收创意思维的启发、引导,把握理念、实训、技巧的高度协调统一。使学生养成一种有秩序、全方位、多维度、多角度、循环式、渐进式、立体式的思维习惯。逐步提升学生的创意能力、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

关键词:时装;效果图;创意思维;审美表达

时装效果图是服装设计专业的必修课程。该课程教学继承了中国人物绘画的基本方法,但又不能等同于人物绘画。中国人物画传统中有着强烈的重形式轻写实的表现方式,追求程式化、风格化的“笔墨”和“意境”,这与时装效果图以表现各种风格的“效果”有着异曲同工之处。而时装设计的实用性、艺术性和创意性,决定了时装效果图教学不能完全走程式化的“笔墨趣味”道路。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多向创意思维和审美表达能力。

创意思维和审美表达能力是设计师综合设计素质中的主要表现方面。创意思维是多向的,是设计的前奏,审美表达是在创意思维维系下的设计过程,它包括多维度的界定内容,有平面度、立体度、空间度等。时装效果图解决的是二维平面性的问题,传达平面度内容;时装成衣或局部构件为立体度内容(上装、裙、口袋、袖子);受用者的衣着状况(时间、地点、目的)为空间度内容。

创意是传统的叛逆,是破旧立新的循环,是打破常规的哲学,如空城计、木马计、田忌赛马。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和内在联系的概括和间接反映,以新颖独特的思维活动揭示客观事物本质及内在联系并指引人们去获得对问题的新的解释,从而产生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称为创意思维,也称“创造性思维”。[1]创意思维学认为:创意思维一般经历准备期,酝酿期,豁朗期和验证期四个阶段。这和时装的创作过程有点相似。

创意思维的特征包括:目标的专一性、方向的灵活性、方式的求异性、进程的突发性和偶然性、成果的原创性、新颖性和突破性。创意思维并非少数天才人物的专利,人人都有创意思维,如何了解、认识、发现、培养、挖掘、延续、发展学生的创意思维,是所有艺术设计教学的重点研究课题。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罗伯特?斯腾伯格(RobertJ.Sternberg,1949-)提出的“创造力三维模型理论”(与创造力有关的智力维、方式维、人格特质),尤其是他的智力维中的“人类智力的三元理论”:元成分、执行成分、获得成分。给我们提供了创意思维训练的理论指导。[2]该“三元理论”如同色彩学中的“三原色”使我们的设计构思变得客观、整体、纯粹、具有创造力和方向性。给我们想象力的“色彩世界”提供了无限可能。

“元成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起着计划、监控和评价作用。时装设计表达是一个系统、开放、循环的过程。计划-调研-收集资料-设计(时装效果图)-样衣制作-成衣生产-销售-市场反馈-总结。

“执行成分”由元成分所设定的问题解决过程,包括编码、推论、图示、应用、比较、判断、反应等步骤。时装设计表达过程中构思为中心推论环节,根据原始的设计素材,灵感进行发散联想、比较判断设计思路和设计构想的可行性。对所有的设计元素进行组织、界定,也包括对穿着者的心理分析、经济状况、生活习惯、穿着时间、地点和目的考察等方案性研究。

“获得成分”这是创造性思维中顿悟能力的主要组成部分,它又包含选择性编码、选择性结合和选择性匹配等三个要素。

时装效果图作为“设计前的设计”从一开始就要对学生从创意思维角度进行系统的启发和引导,安排有主题性的有目的训练,通过自主性、能动性、双边性的教学,调动学生的热情,“激发”学生达到最佳的“感受状态”。用绘画性语言传递方法,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和艺术创造力。时装效果图的概念、意义、内容及设计内涵

时装效果图是设计师表达自己设计思路的最直观、便捷的方式。是以时装为主体的一种绘画表现形式,也就是如何运用绘画的技术手段解决完善思维的逻辑性问题。设计的基本过程,每个环节都离不开时装绘画,绘画是最为快捷有效的表达手段,是时装设计师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功。设计速写、时尚插画、应用时装画、广告时装画等等,都是学生应该了解、学习、掌握的范畴。

时装效果图专门为服装的设计、制版、生产、销售、广告等环节提供图示,这也是时装效果图的功能性要求。设计师通过时装效果图表现更多的内容是款式的流行性、色彩的相关性、面料的可行性、结构的合理性、工艺的独特性等等。当然画面生动、构图新颖、造型优美、色彩丰富、技法娴熟的时装效果图也具有独立的欣赏价值。另外,时装的时效性和作品的创意性,使得时装效果图在快速记录流行信息素材的同时,必须时刻表达设计师的创新思维,使作品具备独特的设计感。透过画面的造型、材料、肌理、明暗、线条、色彩、图案、配饰等物质的存在,让我们看到的是隐藏在画面后面设计师的灵感、理念、风格、冲动、激情、感受等创作精神,有内容、激情、有创意的作品才具有生命力和感染力,才能让人产生审美愉悦。设计师约翰?加里亚诺曾描述他的创作感受:“最初它只是一颗令人兴奋的火花,我将它变成一种语言,经过长久的摸索和构思,就形成了这一时装系列。”[3]法国时装设计师让?夏尔?德卡斯泰尔巴雅克(Jean-CharlesdeCastelbajac)对时装效果图的理解是“对我而言,绘画是灵感和表达的魔幻结合。”[4]

时装设计师要有较强的创意构思能力和表现能力,形成良好的审美情趣和设计素质。一是创意能力来自发现、理解、吸收美的形成法则及设计规律,并善于从姊妹艺术(绘画、雕塑、建筑、戏剧、电影、音乐、舞蹈、文学等)、自然景观、人文历史、古今中外的民族民俗服饰中汲取营养,博采众长、厚积薄发。二是时装设计是门视觉艺术,仅靠语言或者思维,没有具体的视觉形象是不可能完成构思的。设计的语言以视觉形象展示为主,灵感收集、表达构思、作品展示等都离不开效果图示,只有绘画技巧的熟练才能更好地表达创作构思。三是设计师的审美眼光和美学修养,取决于他的创意思维能力和审美表达能力的高低。并且,设计师的审美感觉、审美意识的生、形成需经过长期的训练引导才能从“自发阶段”到“自觉阶段”最后进入“自由阶段”。效果图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把握这三方面的设计内涵,使学生养成一种有秩序、全方位、多维度、多角度、循环式、渐进式、立体式的思维习惯。

3.4 作品分析,观摩练习

拓宽学生眼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找出自己熟悉的绘画语言。具体方法可以让学生收集4至5个时装大师的作品,结合大师生平进行作品分析讲解。也可从古今中外人物绘画中借鉴服饰纹样的表现方法。让学生通过PPT形式把各自的理念表达出来。内容可涉及大师生平、代表作品、绘画风格、表现技法、符号元素、各类纹样表现特征等。

让学生进行优秀时装效果图作品和时装图片的临摹借鉴学习很有必要。南齐谢赫“六法”中提出“传移模写”,强调艺术创作中临摹优秀作品的必要性。北齐刘昼《新论?贵言》:“人目短於自见,故借镜以观形。”后因以“借鉴”或“借镜”比喻把别人的经验或教训借来对照学习或吸取。[5]“借鉴”可以使学生的学习少走弯路,提高学习效率。

3.5 主题策划,系列创意训练

拓展学生绘画语言,以草图速写的形式进行快速训练,培养学生的纵向思维和横向思维,充分利用每个可绘画元素,进行有目的、有方向的、有内容的全方位的创意实训。达到教学的深度、广度、维度的立体教学模式为今后进行专业设计学习打好基础。

系列作品的连贯性、协调性、呼应性是时装绘画主要表现的内容。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绘画的方式把每个主题性理念风格表达出来。

具体方法是先设定一个“主题”。根据这个主题的“关键词”或“图片”,汲取其精神、气息、内涵、意义、原始素材等,通过材料、机理、质感、造型、色彩等用最基本的动态元素和元素集合进行创意性表现。作品的系列感可以是型、色、质、纹样等同类系列表现,也可以用统一的符号语言作为系列化的表达方式。结语

时装效果图教学是一个系统性的“创意”过程,作品具有“创意性”才有生命力,要让学生在画的过程中不断地用“创意思维”进行“创意性”的思考、分析、判断素材的“未知然”,归纳、整理,不断地探寻“所以然”,才能达到时装画技巧的“知其然”。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在认识、方法和实践三方面达到综合性的提高,逐步提升学生的创意能力、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为今后学习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创新型研究项目 篇6

关键词:创新型;企业发展;创新机制;研究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科技革命的改革带动着国内企业蓬勃发展。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许多企业不断地在探索如何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企业创新是推动企业持续发展的最佳动力,以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为企业核心的创新发展模式将引领企业走上一条具有企业特色的持续创新之路。

1 创新型企业模式的特征

创新型企业模式是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中最佳的运行模式,它主要有研发性、持续创新性、成果产权性、管理信息化、综合效益性、高收益性、高风险性等特征。研发性作为创新型企业的基础,对企业的发展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持续创新性是创新企业的本质特征,同样是为企业到来经济效益的最佳手段。作为企业的创新成果,成果产权性是指企业创新出的具有商业价值的专业、新技术、专用软件等,它为企业的创新型发展起着先导的作用。信息化是先到企业生产经营后的一个重要特征,能有效地促进创新型企业的发展。综合效益性深刻衡量企业创新成果的标准,而高收益性是企业进行创新的目的。由于企业在创新的过程中,涉及许多相关环节都具有风险性和不确定性,导致企业在创新型发展的过程中存在不可避免的高风险性。

2 影响创新型企业持续创新的因素

市场经济是一个复杂的市场环境,企业为了持续性发展,通常会采用创新的方式去探索企业的发展道路,使企业具有市场竞争的能力。变化莫测的市场换企业的创新不再是静态的,而是处于动态的、复杂的状态,创新的模式不断地被学习、模仿和吸收,这使影响企业创新的因素逐渐被重视。企业的持续性创新影响的因素主要涉及以下几方面:①外部因素。外部因素是指影响到企业创新型发展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因素,最主要是受到政治环境、政府政策、市场结构、竞争合作等方面的影响。通常情况下,社会文化能营造创新思维的萌发所需要的环境,而法律、政策、经济发展趋势等会激发企业的创新潜力。因此外部因素作为影响企业创新型发展的重要因素,就必须以创造性的解决方案来协调冲突带来的影响。②内部因素。企业创新的外部资源只能为企业的持续性发展提供改革的机会和可能性,但是无法使企业的创新能力和持续创新能力得到提高和增强。因此必须依靠企业的自身学习来对企业内部的组织和技术等进行改革,保证企业的持续创新。新型企业创新的内部因素就是指企业创新的过程中所吸收的新知识,习得的创新技能,吸取的技术性创新人才和创新型文化等。人力资源是企业持续创新的重要内部影响因素,它能为企业提供新的创新技能和创新组织等。

3 创新型企业持续性创新的机制

3.1 动力机制 动力机制是创新型企业持续性创新的主要机制之一,同样是取得企业持久竞争力,进行持续性创新的保障。建立创新型企业的持续创新动力机制模型是提高创新企业持续性创新的动力。

3.2 激励机制 人才资源管理中激励机制是最终的机制,它主要是利用激励因素或激励手段来挖掘人的潜能和激发人的创造性。它为企业的经营者提供一条有效实现组织目标的途径。创新型企业持续创新的激励机制的实现能有效地激励企业员工、研发人员对企业的创新做出贡献,同时也能激励政府、市场等外部因素,使其相互作用,共同构成创新型企业的持续创新。

3.3 风险防范机制 风险防范机制是为了保证企业在实现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增长而建立的,它与企业的创新发展是相互增长的。企业在市场探索发展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由于市场、技术、政策和其他外部环境或企业内部管理等引起的创新风险发生,因此风险防范机制是保证企业进行创新型企业持续发展的保障。

4 创新型企业持续发展的实证研究

山东省鼎盛精工股份有限公司是位于我国东营的一所以石油钻探测量仪器的研发、设计、生产、进出口和钻井工程现场技术服务的高科技企业,企业自2002年成立以来就致力于为国内外油气勘探行业提供先进的设备和周到的服务。经过几十年来的发展,公司的新技术开发、精密仪器加工设设备装备调试产业平台等都已建立完善,形成了产品的设计、研发、生产、服务紧密衔接的完整产业链。

山东鼎盛精工股份有限公司下属两个全资子公司,分别是东营植诚机电技术有限公司和东营精控恒通钻井技术有限公司。山东鼎盛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集以井下仪器的研发和电子制作为主,石油测井仪器设计、加工,并为石油勘探提供现场技术服务的全产业链公司。

为加强企业的竞争力,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山东鼎盛股份有限公司以创新型的企业模式对企业持续性创新的机制作出了相应的探究,他们主要从以下几方面促进企业的创新型可持续发展:

4.1 实施持续创新发展战略 实现企业的持续创新发展的核心是制定企业持续创新发展战略。山东鼎盛股份有限公司凭借着全产业链优势,紧跟国际先进技术理念,主要是提供石油勘探所需的设备和仪器为主要产业的,在企业的产品生产周期中,包括对设备仪器的设计、质量的管控、产品的加工整合等。企业在制定创新发展战略的过程中,将企业的产品设计、质量管控作为企业的发展重点,而像产品加工等与其他的社会资源相整合,这样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不仅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成本,而且合理地利用社会的优质资源,避免了传统企业越做越大负担越来越重的风险发生,走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4.2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战略 企业的自主创新能为企业在技术生产中独立自主。山东鼎盛股份有限公司在设备和仪器的研发过程中,组建企业内部的研发小组,学习国内外先进的设备技术知识,借鉴国外的先进设备研发经验,自主研发了相关的是由勘探设备和仪器,促进了企业创新型发展的独立性。

5 结束语

我国的创新型企业持续创新发展研究虽然起步较晚,在发展的过程中也有层层的障碍需要突破。但是经过各方面的努力探索和研究,创新型企业持续创新研究已经进入了新的阶段,只要企业能坚持独立自主、努力创新必然能走出一条属于企业特色文化的创新型企业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刘耀.创新型企业发展模式及其实现持续创新机制研究[D].南昌大学,2009.

创新型研究项目 篇7

一、培养模式需解决的问题

基于上述在创新型研究生培养中出现的诸多不足, 经过多年研究生的培养实践, 本文在培养模式研究过程中主要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如何每年都能为每位研究生设计一个较好的理论研究方向。

2. 如何每年都能推出较好的实验室应用技术培养项目。

3.如何培养研究生进行一级以上高水平学术论文的撰写。

4.如何实现与企业的对接, 形成“校企”联合型培养的长效机制。

二、培养模式实施研究

为了更好地解决上述问题, 本文研究的培养模式拟通过“校企”联合型研究生培养, 形成一套集应用技术理论研究、应用技术实践和企业实践于一体的较规范的“产学研”联合培养方案, 从而提高研究生的理论研究和工程实际应用方面的能力。具体实施, 主要注重以下四个阶段的培养方案:

1. 第一阶段:实验室应用技术理论培养阶段。该阶段主要基于学校已有的研究内容及实验室所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 筛选出可持续发展的紧密结合学科发展前沿或紧密联系专业领域工程实际的课题, 开展对于实验室基础技术理论的培养模式研究, 为每一届每一位研究生因人而异地设计一个较好的理论研究方向, 从而实现培养研究生扎实地掌握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 以及缜密的学术型思维能力的目的, 满足了每位研究生都有独立创新的研究课题的教学需要。

2. 第二阶段:实验室应用技术实践培养阶段。该阶段主要基于实验室已有的实验设备及专业仪器, 在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的指导下, 以独立自主的创新型科学实践为核心, 开展对于实验室已有研究成果转化为应用技术实践的培养模式研究, 为每一届每一位研究生在结合其理论研究方向的前提下, 设计一项实验室应用技术培养项目, 从而实现培养研究生实践动手能力及独立从事科研工作的目的, 满足了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技术实践探索相结合的应用型高层次人才培养要求。

3. 第三阶段:参与企业研发部具体实践的培养阶段。该阶段主要基于合作企业研发部已有设备及面向市场的研发需求, 结合研究生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 以实验室应用技术实践为基础, 以科学研究方法及实践动手能力为核心, 开展针对生产实际具体实践的培养模式研究, 从而实现培养研究生实际应用高新技术能力服务社会的目的, 满足高等院校与高新技术企业“产学研”联合机制的需要。此外, 在综合研究生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培养, 应用技术实践探索以及面向企业的具体科学实践基础上, 培养研究生进行一级以上高水平学术论文的撰写能力。

4. 第四阶段:参与企业工程部具体实际项目的培养阶段。该阶段主要基于相关合作企业的实际条件及面向市场的具体工程项目, 以研究生的基础理论知识专业素养和独立创新的科学研究精神为基础, 以面向企业的具体科学实践能力为核心, 开展针对企业工程部具体实际项目的培养模式研究, 为每届研究生主动设计为期1年的企业实际应用技术培养周期, 从而实现培养研究生具体工程实践能力及“校企”深入联合开展科技项目研究的目的, 满足了研究生培养与企业生产需要的有效衔接, 形成“校企”联合型培养的长效机制。

三、培养模式改革后的效果

经过近三年的教学培养实践, 共计完成了5名研究生的培养。所培养的研究生都有各自独立的理论研究方向, 在各自研究方向上已发表核心期刊学术论文1篇, 一级期刊学术论文1篇, EI收录学术论文3篇;已授权或公开的发明专利5项;完成“校企”合作创新型科技项目3项。所培养的研究生都认为该培养模式使自己的基础理论和实际工程能力得到同步提高, 实现了科技创新能力和服务社会的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的有效提升。本文以面向企业需求为出发点, 提出了集应用技术理论研究、应用技术实践和企业实践于一体的较规范的“产学研”联合培养模式。该培养模式经过近三年的教学培养实践和学生反馈调查, 效果较好。

摘要:针对目前创新型研究生培养模式的不足, 提出了面向企业需求的研究生培养新模式, 探索形成了集应用技术理论研究、应用技术实践和企业实践于一体的较规范的“产学研”联合培养改革实施方案。该培养模式经过近三年的教学培养实践和学生反馈调查, 效果较好。

关键词:创新型研究生培养,“产学研”联合培养,面向企业需求

参考文献

[1]吴志华, 廖志豪.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 2010, (05) :9-11.

[2]潘轶山.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问题调查与对策研究[D].安徽:合肥工业大学, 2009.

[3]薄建柱, 司福利, 周磊.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学报, 2013, 35 (5) :109-110.

[4]倪敬, 吴俊辰, 孙珺.机电专业大学生工程能力培养模式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 2013, (20) :244-245.

创新型人力资本分类研究 篇8

1 企业家人力资本

我们认为, 企业家是拥有人力资本的载体, 是人力资本的一个重要类别。企业家人力资本主要是指具有创新精神, 在创新活动中能够起决策和配置创新资源能力的人力资本, 在现实生活中对应的主要是企业家、高级经理人及在大学、科研院所工作的具有企业家精神的科研部门负责人。

企业家人力资本在创新活动中地位较高, 作用非常突出, 这从国内外经济学家们对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定义中就可以见到。按照熊彼特的定义, 创新是“企业家对生产要素的新的组合。”伊诺思 (J.Enos, 1962) 认为:“技术创新是几种行为综合的结果, 这些行为包括发明的选择、资本投入保证、组织建立、制定计划、招工用人和开辟市场等。” 弗里曼 (C. Freeman, 1982) 认为:“技术创新就是指新产品、新过程、新系统和新服务首次商业性转化。”英国经济学家斯通曼 (Stoneman P., 1989) 认为:“技术创新是首次将科学发明输入生产系统, 并通过研究与开发, 努力形成商业交易的完整过程。”我国清华大学的傅家骥 (1998) 等认为:“技术创新是企业家抓住市场潜在盈利机会, 以获取商业利益为目标, 重新组织生产条件要素, 建立起效能更强、效率更高和费用更低的生产经营系统从而推出新的产品、新的生产 (工艺方法) , 开辟新的市场, 获取新的原材料或半成品供给来源或建立企业的新组织, 它是包括科技、组织、商业和金融等一系列活动的综合过程。”我们从以上定义不难看出企业家在技术创新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甚至可以说企业家是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主角。可以说, 企业家是创新的重要主体——决策主体和执行主体。具体来说, 在创新体系建设中, 企业家所起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企业家是技术创新的决策主体——对整个创新过程涉及的创新目标及创新活动方案进行优化设计、选择并付诸实施。企业家要对怎样进行创新、如何创新、何时创新及对技术创新过程中出现的不确定因素作出正确的决策, 从而使技术创新顺利进行。企业家之所以能成为创新决策主体, 首先与其所具有的品格, 即企业家精神 (Entrepreneurship) 分不开的, 正是由于具有创新意识、实干精神、机会意识和奉献精神等企业家精神, 这为企业家成为技术创新决策主体提供基本保证。其次, 企业家之所以能成为创新决策主体, 是因为其具有创新决策权力, 而这也正是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由此可见, 企业家是技术创新的推动者。二是部分企业家是创新的执行主体, 他们直接从事各种创新包括技术创新活动, 如专家型企业家具有将理论和生产结合的能力, 可以直接从事技术创新活动;一些原本是科学家、工程师的专家后来依靠自己的研究成果成立了公司, 像王选、比尔·盖茨 (Bill Gates) 等就是这类企业家。三是企业家还是组织内部制度的制定者, 他们制定的各种制度包括激励制度将直接影响着组织的创新活动和其他类型人力资本的创新活动, 从而影响着组织的创新能力进而影响创新体系的建设。企业家通过企业激励制度和其他相关制度的建设, 在企业内部营造创新气氛, 促进创新观念的产生, 调动员工创新的积极性, 使全体职工共同捕捉创新机会。四是企业家重视研究和开发活动, 把其作为技术创新日常管理的一项工作来抓, 并配置创新资源, 是技术创新的组织者。五是企业家是技术创新的应用者和传播者。总的来说, 企业家人力资本在创新体系中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 一方面推动企业的创新活动, 另一方面也促使大学、科研院所的研发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因此, 企业家人力资本是推动企业创新、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从而提升区域或国家创新能力的核心要素。

2 研发型人力资本

研发型人力资本是指具有较高的理论知识积累、从事研究开发工作并具有创新能力的人力资本, 在现实中对应的是在企业研发部门工作的科学家、工程师, 以及在大学、科研院所工作并从事研究工作的科学家、工程师、研究员、教授等。研发型人力资本是创新的执行主体, 他们具体从事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工作, 离开他们, 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等创新活动将无法进行。研发型人力资本在创新中的作用主要是:一是参与创新决策, 指对创新决策方案进行技术上的论证, 并提出相关的参考建议。二是进行创造性的思维活动, 形成新的创意。一切创新都是从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开始, 这是创新过程的第一阶段。三是通过个人或团队的研究、开发、设计、研制, 将新的创意开发出来, 形成创新专利或其他的创新成果, 并把知识形态的科技成果形成新产品样品、样机或工艺模型, 经过中间实验使之变成可进入生产领域的产品或工艺。研发型人力资本的创新活动主要是处于创意和研究开发、科学实验三个环节, 是创新体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没有研发型人力资本, 创新活动就无法进行。并且前文已经指出, 研发型人力资本的存量大小和质量既影响技术创新源也影响技术扩散和转移, 直接影响国家或地区的技术进步和科技竞争力。目前我国的科研人员总量在国际上处于优势地位, 但相对量较低。

在创新活动中, 研发型人力资本与企业家人力资本各自承担的角色不同, 具有不同的职能 (见表1) 。虽然在技术创新体系中二者的职能不同, 但这两类人力资本起着核心的作用。可以这样说, 如果没有这两类人力资本, 创新活动就无法进行, 创新体系的构建也就无从谈起。

3 管理型人力资本

管理型人力资本是指具有一定的管理知识和具有管理、沟通、协调能力的人力资本, 在现实中对应的是各类经营管理人员 (这里不包括企业家) 。他们在技术创新中的作用主要是:一是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 在部门中传递创新信息, 具体执行创新资源的配置, 以保证创新活动的顺利进行。一般来说, 在创新决策方案制定出来以后, 需要由管理者对其进行细化分解, 确定实施决策方案的步骤和顺序, 动员并组织实施决策方案的各阶段创新人员自觉地为实现创新目标而有效地开展工作, 并且配置相应的物质资源。在执行决策方案的过程中, 管理人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调整、修改原来的方案。在一定意义上说, 管理人员的活动, 就是通过对创新决策实施过程中创新主体的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 保证创新决策的有效执行。二是参与制定有关创新管理的相关制度, 特别是激励制度和管理制度, 培育创新型的企业文化, 切实调动起其他创新主体的创新积极性和主动性。管理型人力资本的职能主要是参与企业各项管理制度的制定并对企业的各项日常事务加强管理。在现代企业中, 管理大多是针对人的管理, 因此, 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日常行为规范和企业文化的培育直接影响到一个企业的创新环境和创新氛围, 进而影响创新人才的创新努力程度。管理型人力资本在创新中的作用可见一斑。

管理型人力资本的特征主要有:一是在人力资本的表现形式上, 更多地表现为具有组织、协调和决策等与社会环境相关的软能力。二是在人力资本的获取途径上, 更注重气质、性格天赋、遗传和干中学的经验式获取方式。三是在人力资本的使用上, 其效能具有间接性和很强的对象依赖性, 也就是不同于具有直接和可见效果的技能及操作型人力资本, 管理型人力资本要发挥对于生产和经营的作用, 只可能通过管理而间接通过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而起作用;同时, 管理型人力资本及其作用的效能与被管理者的素质有着直接的关系, 也即管理型人力资本作用的效能与被管理者的人力资本存量相关联。

4 技能型人力资本

技能型人力资本是指那些经过专门培养和训练, 具备必要的理论知识, 掌握了较高水平的应用技术 (经验技术) 、技能和理论知识, 并具有创造性能力和独立解决关键性问题能力的人力资本。掌握经验技术, 主要从事操作和维修的人才称为技能型人才, 对应地, 其所掌握的知识、技能等便是技能型人力资本。因此, 本文中所讲的技能型人力资本, 其载体主要是掌握的经验知识, 以技术工人、技师、高级技师的现实形态存在着。技能型人力资本在创新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一是将研发成果转化为新产品。新产品的产生当然要靠研发人员去进行研究开发, 但要将研发成果转化为新产品、将设计的图纸转化为新的产品, 生产制造的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技能人才的智慧和高超技能, 必须靠技能人才的双手去完成。正如丰田汽车公司的社长所说:“丰田汽车最为艰巨的工作, 不是汽车的研发与技术创新, 而是生产流程中技术工人对一根绳索不高不矮、不偏不倚、没有任何偏差的摆放和操作。”高技能人才在技术创新中的作用可见一斑。二是高技能人才也是技术革新和技术攻关的主要参与者, 他们是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实施者和操作者, 是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执行者, 在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凭借技能人才的技能和经验, 他们可能会发现产品设计、工艺过程和技术装备的某些局限和问题, 对此他们可能作出某些创新和改进, 甚至可能形成在生产中发挥重大作用的技术诀窍等;他们也可能通过适当的方式反映给现场工程师或技术创新R&D部门加以修正, 并成为技术创新R&D研究课题的重要来源之一。正如马克思指出的:“只有结合工人的经验, 才能发现并且指出在什么地方节约和怎样节约, 怎样用最简便的方法来应用各种已有的发现, 在理论的应用即把它应用于生产过程的时候需要克服哪些实际障碍, 等等。当前, 在我国工业制造业企业中, 技术创新能力还相当缺乏, 高新技术产业所占的比重不大, 传统产业仍占90%左右, 科技成果转化率低 (发达国家已达50%左右, 我国只有6%—8%) , 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低 (发达国家已达到70%—80% , 我国仅30%左右) , 企业竞争力不强, 有些甚至于完全没有竞争力。究其原因, 除资金外, 其中最根本的一个原因是企业缺乏专业技术人才, 在这方面我国与发达国家有相当大的差距。联合国经合组织在对我国的企业技术环境研究后认为:“中国企业技术能力落后的第一原因是在产品再生产和研究发展中没有充足的、高水平的从事设备操作、维护、改进和更新的生产技术人员及科技人员结构不合理。”日本驻华使馆一秘伊藤宗先生在其“日本企业研究开发活动的经济及对中国问题的建议”报告中认为:中国在大量生产、经济效率为前提的民用技术方面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有相当大的技术差距;在为数众多的研究人员中缺少大量的技术人员, 也就是缺乏支持这些尖端技术的制造工艺基础, 即支持最终产品的生产要素技术。由此可见, 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在企业技术创新链中是重要的一环, 他们通常工作在生产、技术服务、管理第一线, 对企业的技术创新起着重要的作用;他们虽然不可能在高端技术上有突破性创新, 但他们在企业积累型或渐进型技术创新中却起着其他人才所无法替代的作用。他们对企业渐进型技术创新的贡献最易集中在基层的工艺创新 ( 经营管理创新、生产与服务创新、营销等活动方面) , 其内容遍及提高技术、节约原材料、节约能源、降低成本、加速资金周转、改善生产组织与改进管理等各个方面, 从而使企业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因此, 高技能人才与学术型、工程型人才同样重要, 为社会进步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如:济南钢铁集团的陈俊杰原先只不过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剪切操作工, 但他善于学习、精于总结, 凭着一股敬业奉献的主人翁责任感, 逐渐在岗位上摸索出了一套可提高剪切速度的操作办法, 运用这种办法每支钢板剪切时间比原来减少5秒, 每年可为企业增加效益400余万元;青岛港集装箱码头技师许振超创造了震惊世界航运界的集装箱装卸效率, 主持编写国内第一本《港口桥吊作业手册》;鞍钢化工总厂的机修工人李晏家自学30门课程, 获得技术创新成果56项, 创效3 000多万元。总之, 技能人才在技术创新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是一种不可缺少的创新型人力资本。

5 营销型人力资本

营销型人力资本是指具有一定的市场营销知识和专业知识, 具有较强的技术操作能力和与人交往的能力, 敢于进行市场开拓的人力资本, 在现实生活中营销型人力资本所对应的是各类营销人员。营销型人力资本是技术创新中不可缺少的一类人力资本, 在技术创新中的作用主要有:一是营销型人力资本载体为技术创新提供相关创新信息, 为创新决策提供服务。一项具体的技术创新是从对创新项目、创新机会的识别开始的, 在市场经济中技术创新也是以市场为导向的, 营销人员将市场需求的相关信息资料予以及时、准确地提供, 为创新决策者把握创新机会、作出创新决策提供了信息支持。因此, 国外的一些学者非常重视对市场需求的研究, 如美国经济学家施穆克勒 (J.Schmookler) 在《发明和经济增长》 (1966年) 一书中首先提出创新受市场需求的引导、制约;1969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马奎斯 (D.Marquis) 等人抽样调查了567项不同的技术创新实例, 结果发现, 其中3/4是以市场需求或生产需要为出发点, 只有1/5以技术本身的发展为来源。当然, 现在人们大都认为, 市场需求和技术知识对技术创新都是非常重要的。市场营销人员通过市场调查与市场预测作出的市场需求的某些信息, 降低了创新决策的不确定性, 有利于创新企业及时有效地组织研发等创新活动。可以这样说, 在某种程度上, 营销型人力资本载体的这种创新认识活动, 构成了一个具体的技术创新活动的逻辑起点。二是营销型人力资本通过市场开拓与创造, 将技术创新的成果——新产品销售出去, 在市场上实现其价值, 技术创新取得收益。根据技术创新的定义, 经过研发型人力资本和技能型人力资本的创新活动, 新产品生产出来后并不意味着创新活动的结束, 因为不论多么先进的创新产品, 只有转化成用户满意的商品、占领了市场, 技术创新活动才算成功, 而这要依靠创新型人力资本的创新活动, 通过一方面研究创新产品的特点、性能, 另一方面研究客户的心理、需求, 把创新产品转化成用户满意的产品。三是营销型人力资本与研发型人力资本和技能型人力资本的创新活动相配合, 从而使得技术创新顺利进行并且使得创新成果符合市场需要。技术创新活动是一项需要各类创新型人力资本共同合作完成的经济活动, 只有在营销型人力资本与研发型人力资本和技能型人力资本协调合作的条件下, 技术创新才能符合市场需求, 创新才能取得成功。古朴塔 (A.K.Gupta) 等人对创新R&D人员和市场营销人员之间的协同作用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他们认为, 成功的产品创新经常以创新R&D人员和市场营销人员之间的密切联系与协同合作为转移, 这种协作的质量对高技术创新企业尤为重。古朴塔等人的调查还发现, 82%的R&D经理希望直接与市场创新人员交流而不是通过高层管理人士, 他们支持市场创新人员参观R&D实验室并合作开发新项目以了解R&D活动的实质;R&D人员也可以同市场创新人员一起拜访顾客, 并派人员到市场营销小组工作。由此可见, 要取得技术创新的成功, 企业应建立一种R&D人员和市场营销人员之间的协调机制, 最大限度地发挥市场创新人员的作用。另外, 技能型人力资本和营销型人力资本之间的协作可以提高创新产品的质量, 因为市场创新人员比较了解客户的需要, 他们根据客户的需要对创新产品的生产提供各种建议, 有利于技能人才改进生产技术, 提高创新产品的质量;而市场创新人员也可以通过与技能人才的协作更好地了解创新产品的特点和性能及技术上的细节, 从而能更好地为客户服务, 更有利于创新产品的销售。总的来说, 市场创新人员的创新活动是整个技术创新链条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目前我国的创新成果转化难的问题大多是由于技术创新活动与市场需求相脱离, 特别是高校和一些研究所的创新活动由于缺乏营销型人力资本的参与和协作, 使得大多研究成果被束之高阁, 无法转化成现实的商品, 所以也无法称之为成功的创新。因此, 在我国的技术创新体系和创新型国家建设过程中, 一定要制定相应的制度, 鼓励营销型人力资本载体的创新积极性, 并鼓励他们同其他创新型人力资本载体合作, 以提升我国的技术创新能力和科技竞争力。

当然, 根据在创新活动中人力资本的存在形态, 则可以把人力资本分为个体人力资本和群体人力资本, 在设计人力资本激励制度时既要考虑到人力资本创新的团队生产性质, 又要考虑到个体差异。

总之, 不同类型的人力资本在创新活动各阶段和创新体系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 但不可否认的是, 他们都是创新的主体——决策主体或执行主体。我们要建设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型国家, 就要承认各类人力资本的创新能力, 充分调动他们创新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建立一种全民参与创新的机制, 那么, 我国的创新能力、科技竞争力和国家竞争力将会不断提高。

摘要:创新型人力资本是创新活动的主体, 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过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调动起创新型人力资本进行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了较好地做到这一点, 需要根据创新型人力资本在创新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分类, 以便于管理和激励。为此, 将创新型人力资本分成企业家人力资本、研发型人力资本、技能型人力资本、管理型人力资本和营销型人力资本五种类型。

关键词:人力资本,技术创新,创新活动

参考文献

[1]傅家骥.技术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8:13.

[2]段兴民, 张志宏.中国人力资本定价研究[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5:143-144.

[3]李兆友.技术创新主体论[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 2001:120, 138, 192.

[4]马克思.资本论[M]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5:120.

[5]杨德林, 陈春宝.科技专家如何向科技型企业家转变[J].科技导报, 1997 (6) :54-57.

[6]A K GUPTA.Managing the R&D and marketing interface[J].Re-search Management, 1987 (3) - (4) :38-43.

创新型研究项目 篇9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 培养创新型人才既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 也是科教兴国战略实施的重要议题之一。研究生是科研队伍中最为活跃的生力军, 是创新型人才群体中最为庞大也最为重要的一部分, 是未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主干力量。因此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应该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 也应该注重研究生自身能力的激发。然而传统研究生培养模式适应了当时的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 但从研究生培养的长期发展角度来看, 存在诸多弊端。

(一) 研究生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目前, 我国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主要存在以下问题:首先, 在知识结构上局限于专业的系统性要求, 忽略人才培养的全面发展需要和能力需求;第二, 在教育过程中以教育者为本位, 突出知识的传授, 忽视学生的个性需求;第三, 在教育效果上, 表现为学生思维不活跃、能力不强、适应性差, 与社会对人才的要求相差甚远。由于内外诸多因素的影响, 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还存在一些问题[1]。如公式化的培养环节, 片面强调培养规格培养方式等, 忽略了研究生自身的特点, 不能以创新为主导进行研究生培养[2];其次, 部分管理人员和导师的教育理念相对保守, 不能激发新时代研究生的创新积极性;另外, 日益加快的社会节奏, 以及目前短期的评价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创新性研究人才的培养。

(二) 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理念转变

研究生人才培养一方面具有本科教育的特征, 另一方面是具有高层次学位教育的特点。因此, 从根本上转变研究生教育和管理理念是促进研究生人才培养变革和创新的必由之路。

1. 研究生培养的价值向以受教育者为本转变。

以往研究生的培养管理是多根据管理者或导师的要求进行科学研究, 忽略了对研究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这种培养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研究生自身兴趣的发展, 从而使研究生的学习缺乏主观能动性[3]。

2. 研究生培养策略由“去学”到“要学”的转变。

传统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中, 学生完成学校要求的课时量修满学分, 按照导师的要求完成研究课题的选择, 鲜有学生自主创新的机会。而创新性人才的培养, 需要研究生独立调研、设计、完成课题。

3. 研究生管理由“公式化”管理向“灵活性”的全面发展转变。

传统的研究生培养管理强调培养计划的机械完成, 忽视了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提高。现代研究生的培养不只是要有合理的知识结构, 更重要的是科研素质的提高。

二、国内外研究生培养模式简介

人才兴国战略的提出对国家教育提出了重大的挑战, 对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也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借鉴国内外成功的教育案例, 形成一系列的人才培养模式。查阅相关文献, 整理国内外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理念, 主要包括贯通式、跨学科、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孵化、科研主导等模式[4,5,6]。目前, 由于各个模式的实施和管理方式的难易程度不同, 研究生培养的目标不同, 我国在研究生教育改革在贯通式和产学研一体化有了初步的探索。

三、基于项目依托和实践结合的研究生培养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材为框架, 知识教学为主, 能力培养为辅;理论知识在先, 实践验证在后。而项目依托和实践结合的研究生培养模式, 需要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将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并重, 以项目研究推进对理论知识的掌握, 以实践论证理论知识的应用性。

(一) 项目依托和实践结合培养模式的框架

基于讨论项目依托和实践结合的研究生培养模式设计, 首先需要结合项目设计相应的研究生培养方案, 进而确定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其次, 设计基于项目依托和实践结合的研究生培养模式, 突出特色培养和综合素质培养;最后, 提出培养模式执行的基本途径和监督机制。培养模式应具备几下特点:

1. 导师引导作用。

在项目研究过程中, 根据学生的兴趣和意愿参与项目研究, 导师在指导过程中着重培养学生在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激发其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精神。

2. 实践环节。

走向社会进行实践, 了解行业的实际状态与所学理论方法进行结合, 理论联系实际能激发学生更深刻的思考, 有利于开阔思路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交流互动。

参考国外的研究生培养模式, 导师组织研究生参与周期性的讨论会, 安排研究生汇报, 结合研究内容和实践问题进行分析阐述、提出提问、成员之间相互讨论解决方案。互动交流方便导师掌握学生学习的最新动态和存在问题, 利于有效引导学生的发现方向、锻炼研究生对新问题、新思路的分析把握能力。

(二) 项目依托和实践结合培养模式的基本途径

1. 项目依托。

借鉴国外经验, 通过与项目研究结合的方式进行研究生培养是提高研究生教育的重要途径, 将项目分为多个子项目的形式, 并将各子项目分派给研究生去完成。对于每个子项目, 研究生则需要通过每周例会或组会的形式展开项目讨论, 并进行项目完成过程的总结和修正, 实现不脱离实际的研究生培养模式[7]。因此, 与项目结合的每周例会制和项目组会制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对于研究生质量的提高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2. 开展实践活动。

实践是检验理论学习的必要方法, 依托研究项目将相关理论和方法应用到时间问题研究中。在实践当中检验理论知识的实用性,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对科学研究的认知度, 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深度思考能力。研究生的培养不能脱离实际, 实践是贴近实际的最有效方法, 进而为研究生将来的继续教育或从事各行业打下基础。

3. 周期性讨论会。

互动交流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关键和核心。在项目研究和实践过程中均要注重交流的重要性, 周期性交流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通过在参加学术会议和学术沙龙的形式, 将科学研究融入到课程体系中, 提高学生融会贯通的能力;在教学组织形式上做到以学生为本, 打破原有的“以教为主”的形式, 增加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讨论, 提高研究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4. 建立奖励机制。

研究生可以通过参加导师的科研项目获得相应的资助和奖励。在项目参研过程中明确规定责任和义务, 确保参加项目研究的学生理解自己参与部分的内容和责任义务, 并对顺利完成的学生提供相应的奖励机制来调动研究生的科研和学习的积极性。

四、结语

本文对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国内外研究生培养模式等进行了详细阐述, 并提出了以创新型人才培养为导向的研究生培养模式, 具体包括项目依托的培养模式框架和实现的基本途径、以及项目依托与实践结合的具体方法等。本文提出的以创新型人才培养为导向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可以适用于不同专业的研究生培养过程, 并可为后期进一步的研究和实践学习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郑宏珍, 初佃辉.创新平台与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探索[J].中国高校科技, 2014, (5) :82-83.

[2]李亚娜, 王东升.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 2010, (4) :174-176.

[3]马有才, 陈爱萍, 宋传文.虚拟式人才孵化器与研究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J].人力资源, 2012, (1) :57-58.

[4]郭玉琴, 徐美玲.以科研项目为平台的工科类硕士研究生培养思路探讨[J].研究生教育, 2013, (6) :274-275.

[5]黄正夫, 易连云.协同创新视野下研究生培养模式的转换[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4, (4) :7-10.

[6]孙健.协同创新视角下研究生培养过程优化[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5, (2) :41-45.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对策研究 篇10

党的十八大提出:创新驱动, 转型发展新动力。创新, 是我国转变发展方式的动力, 是应对新时期新挑战的战略选择。21世纪的竞争日益激烈, 特别是在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方面, 因此, 要在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就要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所谓创新型人才是指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并能够取得创新成果的人才[1]。

1 创新型人才作用

胡锦涛在考察厦门高新技术产业时强调:“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 我们一定要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 注重培养创新型人才特别是创新型领军人才, 努力形成一支德才兼备、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对国家、城市都有重要作用。哈佛大学经济史学家戴维·兰德斯曾研究过为何国家会有穷富之分, 最后得出结论是富国在以下三方面优于穷国:一是发明和采用新技术能力较强, 这是人的能力;二是在鼓励教育和学习的情况良好, 这是人的培养问题;三是制度开放灵活, 这是人的解放。创新型人才作用具体有:第一, 培养创新型人才有助于增强国家和城市的综合竞争力也是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第二, 高层次创新人才是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核心部分, 没有创新型人才就不可能取得高层次的创新成果。

2 创新型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

2.1 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模式有待于改变

人才培养模式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及业余教育和培训等。家庭教育方面, 不注重鼓励孩子, 导致其缺乏自信, 且教育基于功利, 导致孩子厌学;学校教育方面, 重知识轻实践, 重专家轻专才;业余教育和培训方面, 重结果轻过程, 只注重通过率和毕业率, 忽略业余教育的实质。

2.2 人才队伍建设存在不足

首先, 从量上看, 绝对量我们是人力资源世界第一, 研发人员仅次于美国, 排在世界第二, 但是相对量上, 每万名人员中科技人员仅为200人, 而发达国家是在4000人左右[2], 这说明在人力资源构成中, 科技人才比重偏低。

其次, 创新能力不强, 我国论文水平的引用率较低, 只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

最后, 高层人才相对匮乏, 主要原因是我国人才开发、投入强度不够, 人才的成长环境存在众多问题以及经费结构忽视后备人才的培养等。

2.3 科技创新团队发展困难重重

首先, 团队成员和管理人员在发展过程中都受到传统观念的制约。

其次, 绩效考核机制不完善。

第三, 资源配置不健全, 在配置过程中往往只关注个人而不是团队。

最后, 团队管理方法欠缺, 对于不同类型的团队应分类管理。

3 创新型人才培养策略

3.1 改变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3.1.1 重新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对于不同类型的高校, 应分类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应用型高校以岗位或就业为导向, 而研究型高校则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知识本身就是有价值的, 高校为学生提供大学教育, 不应仅考虑他的第一份工作, 更重要是考虑他后续的发展。

3.1.2 构建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

首先, 构建课程体系, 在基础课+专业课的基础上增设创业教育课程, 创业精神本身就是一种创新[3]。

其次, 重视实践环节, 通过建立多层次、模块化、能力培养与技能培训相结合、科研与实验教学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新体系, 包括课程实验、实习实训、科学研究、个性化培养等环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第三, 实行人才培养学分制, 既可以提高教师的竞争意识、教学能力和热情, 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精神。

3.2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3.2.1 允许人才自由流动

要充分挖掘人的创新潜能, 首先需要人才能自由流动以真正做到扬长避短;其次通过自由流动接触不同思维方式和专业的人员, 互相启发、碰撞就可产生创造性的火花。

3.2.2 创建民主的学术氛围

创造性思维过程极其复杂, 各种创造性思维是正确还是错误, 也只能用“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的学术民主的办法进行讨论[4], 要贯彻在真理面前、在学术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对学术创新的观点, 切勿采取行政手段, 这样会压抑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行为的产生。

3.3 促进科技创新团队发展

3.3.1 完善科技人员管理制度, 鼓励转化创新成果

科技人员要竞争上岗, 实行按岗定酬、按任务定酬、按业绩定酬的分配制度;科研机构、高等学校要重视对创新带头人的培养和使用, 努力为勇于实施破坏性创新[5]的技术和管理人才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正确评价创新成果并进行奖励, 根据各种科技活动的不同特点, 实行相应的评价标准和方法, 精简奖项数目, 提高奖励力度。

3.3.2 实行财税扶持政策

为高新技术成果转化活动提供资金支持, 对高新技术产品实行税收扶持政策;对技术转让、技术开发和与之相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的收入免征营业税;通过加大对创新活动投入的力度促进科技创新团队的发展。

3.3.3 加强对知识产权的管理和保护

对于取得的创新成果, 要重视运用知识产权制度保护其合法权益;对于知识产权的职务发明人、设计人、作者以及主要实施者, 要给予与其实际贡献相应的报酬和股权收益;要大力加强知识产权法律宣传和人才培训工作, 引导企业、科研机构和高等学校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

总之,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离不开教育的引导与培训、创新团队的发展以及创新人才队伍的建设。随着党中央对创新型人才的日益重视, 相应的建设力度也在加强, 随着以上三个方面问题的不断改善, 我国创新人才的培养必将取得更大的成就。

摘要:创新型人才是我国转型发展的新动力, 是强国的根本保证。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推动创新型城市的建设。文章从创新型人才的教育引导, 队伍建设和团队发展三个方面探讨了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问题, 以期为建设创新型城市服务。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培养,创新团队

参考文献

[1]徐兆铭, 乔云霞.创新型人才管理的三种重要理念[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 2011 (3) :24.

[2]韩汝军, 徐景芝.适应新形势, 大力培养创新型人才[J].管理与研究, 2009 (12) :61.

[3]李娜.我国民办高校创业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管理学家, 2013 (2) .

[4]邱贵兴.创新人才的培养[J].中华关节外科杂志, 2011 (4) :51.

临沂市建设创新型城市对策研究 篇11

摘要:近年来,在创新型城市建设中,临沂市的科技成果、科技队伍建设和企业创新能力都有了较大幅度地提高,但仍存在着明显的差距与不足。鉴于此,要实现创新型城市的建设目标,必须不断优化创新发展环境、加强创新平台建设、培育创新人才队伍,有效促进创新能力的全方位提升。

关键词:创新型城市;对策;临沂

建设创新型城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键,也是提高区域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早在2006年3月,临沂市委市政府就适时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发展目标。随着重视程度的提高、创新投入的增加,全市的创新能力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但仍存在着明显的差距与不足。因此,必须全面调研临沂市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现状,着力分析面临的新形势,提出切实可行的具体举措全方位增强临沂市的创新能力。

一、临沂市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现状

近年来,在创新型城市建设进程中,临沂市的科技成果、科技队伍建设和企业创新能力都有了较大幅度地提高,集中体现为:

1.科技成果和专利数量逐步增加,质量明显提高。近年来,临沂市持续加大科研投入力度,深入开展产学研合作创新,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大力实施“科技兴工”战略,创新能力得到快速提升。2009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科学技术奖13项,2010年全市专利申请2010件,居全省第10位,专利授权1816件,居全省第7位,同比增长率为38.39%。

2.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继续加强。为缓解科技人才相对不足的局面,临沂市着力于增强魅力,聚集人才智力。目前,全市人才总量已达57万余人,比2004年增加2.5倍,比改革开放初期增加3l倍;获批国家重点企业实验室1家,建设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成为全国同时拥有两家国家级工程中心的少数地级市之一。各类高层次人才的聚集提升了临沂市创新能力。近三年全市已连续夺得5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3.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2010年,全市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在全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达到28.5%,比年初提高2个百分点。从科技投入结构来看,企业的主体地位日益巩固。2010年全市的科技活动经费中,企业资金占到了64.2%。

二、临沂市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的优劣势分析

立足于当前的发展现状分析,临沂市在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中,既有良好的发展机遇,又面临着重大的挑战,具体表现为:

1.优势分析

(1)创新能力居省内中上水平。国际上通常将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内部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2010年,临沂该指标在全省17地市中位居第七,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创新基础优势提供了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基础支撑。

(2)领导重视、教育基础优势较明显。临沂各级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发展教育,义务教育特别是高中教育优势相对明显。2010年,全市有3处高中被评为省级教学示范学校。教育基础优势提供了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智力支撑。

(3)科技兴农工程成效明显。近年来,临沂市通过政策鼓励、资金支持、人才培养等全方位的有效工作,先后实行了百万农户致富十万亩优质食用菌、科技特派员示范、农村科技信息村村通三大科技兴农工程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目前,临沂市粮食生产连续7年增收,近3年新建各类优质农产品基地94.3万亩、累计达到360万亩。农业科技实力夯实了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基础优势。

(4)高新技术园区建设起步早、成就明显,几大高新技术产业已初具规模。目前,全市共有1个国家级经济开发区,13个省级经济园区。各大园区立足于当地的资源优势和园区间的协同发展,逐渐形成了各自的特色优势,并逐步达到了规模经济效益。科技园区的良性发展优化了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重要载体。

2.劣势分析

(1)经济发展中的要素驱动特征明显,创新的驱动力相对较弱。进入本世纪以来,临沂市投资增长偏快,投资率呈现不断上升趋势,成为经济运行的重要特征。2000年~2010年,临沂市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34.7%,远远高于按现价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6.95%的速度,万元GDP能耗仍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发展中科技的带动作用明显较弱。

(2)科技创新体系不健全,科技服务平台建设相对滞后。近年来,临沂市的科技中介机构迅速发展,但是科技中介服务行业规模小、功能单一、服务能力薄弱等问题还比较突出,生产力促进机构、科技成果评估机构、知识产权保护机构还不健全,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发展比较滞后,劳动力素质不高,高层次科技人才、创新型团队匮乏,严重影响了临沂市科技创新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3)企业集群规模小,层次低。与外地集群经济发达市相比,临沂市还存在较大差距和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总体规模较小、科技含量低、竞争力不强。二是专业化分工和协作程度不高,产业链不完善。三是龙头企业规模偏小,实力不强,“群山无峰”现象普遍。四是企业名牌产品少,集群品牌效应不明显。如:临沂市木业加工集群,近万家企业没有一个名牌产品。由此严重制约了企业创新能力的快速提升。

(4)创新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现阶段,临沂市虽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科技发展的规范性文件,但政府对科技创新的宣传力度不够,在为创新营造优良的政策环境上缺乏有力指导;区域经济发展的创新文化底蕴不足,缺少创新的氛围,作为创新主体的企业对科技创新的认识不足,对创新成果接受较慢;社会主导性主体的科学价值观念尚不成熟,创新还没有成为社会文化的主流价值取向等。

三、加快临沂市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对策探讨

直面当前的发展现状,未来推进临沂市创新型城市建设尤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夯实发展基石:更新观念,创新思路,积极营造有利于创新发展的良好环境和机制。

一要不断提高领导干部的创新意识和水平。要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学习科技知识的积极性,要求他们带头学科学、讲科学、爱科学,紧跟科技发展的新动向,准确把握科技发展的大趋势,用科学思想武装头脑,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用科学方法推动工作,不断提高科技素质,增强领导科技工作的能力。二要逐步优化有利于创新的文化環境。要加强舆论引导,大力宣传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重大战略意义,宣传科技创新的先进典型;要把弘扬沂蒙精神与培育创新精神结合起来,积极开展创新精神教育,大力推进群众性创新实践和创新活动,积极营造“勇于创新、尊重创新、激励创新”的文化氛围和社会风气,逐步形成具有临沂特色的创新文化。三要努力建造能够承载创新的先进的基础设施。要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创新的思想构建城市的基础设施体系,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切实打造能够承载创新的物质保障基础。

2.完善体制保障: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密切产学研结合,健全完善科技创新体系。

一要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中的主体地位。要鼓励有条件的大企业加快建立研发机构,形成研发体系,使其真正成为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要大力培养造就一批具有现代经营管理思想、富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队伍;要对中小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使其成为科技创新的生力军。二要加强产学研结合。要深化科研院所改革,加快应用开发类科研机构企业化转制,建立健全现代科研院所制度,加快建设创新型科研机构;要努力构建优势互补、互利并赢、务实高效、开放灵活的产学研合作新机制,不断充实产学研合作的内涵,扩大合作领域。三要加强以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为重点的成果转化体系建设。要根据不同领域和不同环节创新工作的实际需要,培育和发展一批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机构、科技创新企业孵化机构、科技信息咨询服务机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和风险投资服务机构,引导创新服务机构向专业化、规模化和规范化方向发展,真正发挥

“为技术找市场、为市场找技术”的作用,推动自主创新成果顺利走向市场转化为生产力。

3.着眼长远规划:夯实教育基础,合理使用人才,培养造就一支创新型的人才队伍。

一要全方位强化科技人才的培养。要充分发挥高等院校的骨干作用,积极鼓励企业与高校和民办培训机构开展合作,形成由政府部门、教育部门、行业、企业和民间组成的多渠道、多层次和全方位的科技人才培养机制。二要注重对科研人才的使用。要建立有利于激励创新的人才评价制度,积极探索技术要素资本化的新路子,鼓励科技人员以技术入股参与分配,充分体现科技人员的劳动价值,促进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崇尚知识、崇尚人才的良好风尚。三要进一步实施人才引进战略。要着力营造科技人才流动的机制和环境,实现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要切实发挥留学人员创业园的载体作用,广泛吸引国内外高级科技人才来临沂创业和工作。

创新型企业文化的机制研究 篇12

1 创新型企业文化的界定

企业文化理论兴起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经营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价值观念、经营理念、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的综合体, 它是一个组织区别于其他组织的重要表征。创新型企业文化是企业文化的一种类型, 其定义学术界也众说纷纭。概括地讲, 说法大致可分为两大类:

一类关注内容。这些观点认为创新型企业文化是一种以创新为文化主体和核心内容的文化类型。比如, 企业创新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 企业在创新及创新管理活动中所创造和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创新精神财富以及创新的物质形态的综合, 包括创新价值观、创新准则、创新的制度和规范、创新的物质文化环境等 (宋培林, 2000;刘焕荣, 翟秀玲, 刘惠萍, 2001) 。再如, 创新型文化是具有长期的、多样化、创造性和风险意识等特点的, 并以未来发展为导向的文化 (张钢, 许庆瑞, 1996) 。

另一类关注氛围。这类观点认为创新型企业文化是能够激发、培育和创造企业创新的土壤。如, 创新文化是指建立一种有利于创新的文化环境, 无论是技术创新、知识创新, 还是制度创新、组织创新, 都需要有相应的机制体系和文化环境。创新型文化是组织内一种培育创新的文化, 这种文化能够唤起不可估计的能量、热情、主动性和责任感, 来帮助组织达到一种非常高的目标。再如, 它是组织内一种奖励创新和鼓励冒险的文化, 这种文化能够激励和奖赏杰出工作者, 对于快速变化的环境, 突然出现的危机和突然发生的情况作出迅速的反应, 作为一种文化, 它必须渗透到组织的骨髓中去。

各种观点并不冲突, 我们可以综合地将创新型企业文化定义如下:创新型企业文化是一种以创新为核心的企业价值观念、经营理念、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的综合体, 它是能够激发、培育和推动创新活动的企业文化类型。

2 创新型企业文化的机制模型

创新型企业文化是长期受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的共同作用而形成的。外部因素主要包括社会文化和经济环境, 内部因素则涵盖了企业家精神、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和组织结构诸要素。企业作为社会的相对独立的子系统又势必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 因此, 外部因素作用于各个内部因素。创新型企业文化形成后, 它会激发和推动企业的创新活动, 这些创新基本可以归结为三种类型, 即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我们在研究创新型文化的形成机制和作用机制后, 将两者整合到统一的系统中, 便得到创新型企业文化的机制模型 (见图1) 。

3 外部因素

创新型企业文化主要依赖于社会文化和经济环境这两个外部因素。

3.1 社会文化

企业是社会的重要构成, 企业文化植根于当地文化, 不同国家的企业呈现不同的地域特色。同时, 社会文化也直接作用于企业内部的各要素。学者Hofstede自1967年到1973年, 调查了IBM分布在全球各国的员工, 累计发放问卷超过10万份, 通过五个维度——权力距离 (Power distance) 、个人主义 (Individualism) 、避免不确定性 (Uncertainty avoidance) 、男性特征 (Masculinity) 、长期性导向维度 (Confucian dynamism) 来测定不同国家的文化特征。按照Hofstede的文化指标体系, 我国属远东文化群, 社会文化的整体特征表现为权力距离较大、个人主义较弱、避免不确定性较弱、男性特征中等和长期性导向较强。

学者们对创新型文化的基本特征进行了深入的探讨。Charles O'Reilly对医药类、消费者产品类、计算机类、半导体类和制造企业的500多位管理者调查后, 得出了能够促进创新的因素为:鼓励冒险、奖励变革、开放性、共同的目标、自治权、行动中的信念。全员参与创新是组织内创新的关键要素 (Karen Anne Zien 和Sheld A. Buckler, 1993) 。Charles A.O'Reilly和Michael L.Tushman (1997) 就组织如何提高创新绩效进行了一项调查研究, 调查对象为来自亚洲、欧洲、非洲和美国的2000多名管理者, 涉及的行业有采矿业、金融业、健康护理业、制造业、消费产业和高技术产业。最终研究发现, 即使属于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不同行业, 但所有公司在提高创新绩效方面都拥有共同的基础性规范:挑战现状、容忍失败、鼓励冒险、提供资源和开放的信息。

我国的社会文化对创新型企业文化的构建影响深远。人们不偏好不确定性, 就会求稳定, 安于现状, 不会鼓励冒险。人们的长期性导向明显, 可以容忍眼前的失败, 集体主义意识强, 这些都有利于对创新的全员参与。而等级观念较重又在一定程度上扼杀共同参与的积极性。可见, 中国社会文化对企业创新利弊参半。

3.2 经济环境

全球经济一体化是当今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企业经营面向的是国际化的资源、技术和市场, 企业间的竞争也建立在统一的国际平台上。产品同质化严重, 竞争日趋激烈, 这使得企业只有不断地学习、持续地创新才能取得竞争优势。新经济环境下的人们关注生态, 要求企业能够实现与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和谐。尊重自然、维护生态的发展理念已经得到各国的广泛认可, 这也是中国经济转型的必然命题之一。以市场和顾客为导向是现代企业需要秉持的核心理念。顾客需求是企业经营的起点, 所有的创新活动应基于这个基本点。企业在提供产品的同时, 实际也是在输出一种独特的价值观。顾客在购买产品的同时实际也表明他们对这种价值观的认可。全球化背景下的企业经营活动面对多样化的供应商和消费者, 它需要建立一种能为大家共同接收的包容的文化。不同文化的交汇、融合本身就可以激发创新的文化。注重生态、以市场为导向、兼容并蓄、持续学习等是新经济环境赋予企业新的要求, 它们既是企业文化创新的外在要求, 也是企业文化创新的导向。

4 内部因素

组织内部对创新型文化构成的主要影响因素涵盖企业家精神、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和组织结构。

4.1 企业家精神

企业家精神的实质是这种精神在整个公司的渗透, 即一种战略导向, 该导向以创新、冒险和前慑性为特点 (Covin 和 Slevin, 1991) 。熊彼特指出, 企业家是创新的主体, 他们破坏均衡的市场结构并从中攫取利润;如果没有企业家的创新, 市场将处于均衡状态。正是企业家通过创新打破旧的均衡, 才实现了创新的利润。企业家精神主要体现在公司的创新与风险创业等行为上。创新精神是企业家精神的精髓, 是现代企业制度对企业家素质的最基本要求, 企业家不仅是“创造性的完善者”, 而且是“创造性的开拓者”;不仅是“适应性的管理者”, 而且是“建设性的管理者”。其次, 企业家还需具有承担风险的精神。企业家精神从本质上看, 是企业家行为理性化的过程, 其中包含了行为动机的理性化和行为手段的理性化。现代市场经济的特点表现为以经济价值优先, 在这样的社会里, 增加全社会的财富——发展生产力是核心目标, 而不断创新正是达到这一目标的最理性、最有效的方法。因此, 现代市场经济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对企业家的创新动机予以完全的认同和支持, 并以创新精神来规范企业家的行为。这就使“创新精神”成为现代市场经济社会企业家精神的表现形式。

4.2 人力资源

企业的创新需要全员的参与。重视开发人力资源, 培养创新型的人才有利于创新型文化的形成和组织绩效的提高。Enrique Claver (1998) 提出组织内促进创新的人力资源要素特征包括:不断学习, 团队工作的必要性, 公司成员拥有一定程度的自治权利和主动性, 员工拥有一定从事自己感兴趣创新活动的自由。公司内全体员工都要拥有冒险精神, 共同的责任感。企业内部员工的开放思想的交流与分享, 可有效激发创新思想的出现。创新包括创造力和执行力两个层面, 创新思想产生后需要依靠成员的执行力去实施。创新型文化要求组织成员在具有共同愿景的基础上, 能够相互信任, 真诚沟通, 善于进行团队合作;要求他们对改变现状怀有热情, 并且愿为组织的进步去主动思考。人力资源成为组织创新重要的内在源动力, 直接影响组织的运作绩效。企业应该对员工进行创造性训练, 鼓励创造性思维, 引导员工自发地进行组织学习, 发掘员工头脑中潜在的想法、直觉和灵感, 培养员工全员的经营意识、自我思考的意识。

4.3 管理制度

制度文化是企业文化的一个层面, 它体现了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和理念, 同时外化为员工的行为和有形的物质形态。有的学者将创新型文化定义为可以激励组织创新的文化类型, 也就是说, 组织内部对创新活动要有良好的激励机制。Teresa M.Amabile (1997) 将组织制度激励列为激发创造力的关键因素之一。组织激励制度的内容很宽泛, 它包括对创新活动的公平性, 公平对待每项创造性的成果;对创造性的认知和奖励, 及时发现并确认创新成果;发展创新思想的形成机制, 从创新思想的萌芽到成型的整个过程要有完善的制度保障;保证创新思想的快速流动和转化, 在机制上促使创造性思想加快流动并对其能作出迅速决策。除了激励制度本身外, 组织决策程序的快速性和灵活性对组织创新也非常重要, 它影响创新的速度和效率。企业在制度建设中应充分考量其对创新型文化形成的影响, 建立能够激励和促进组织创新的企业制度体系。

4.4 组织结构

组织结构是创新型文化生存环境的重要变量。Enrique Claver (1998) 认为适应创新的组织结构应该具备几个基本特征:组织结构应为分散型结构;组织应具备灵活性和适应性;允许非正式组织的存在, 系统思考而不是片段或零星思考。在促进创新的环境中人人平等, 大家可以积极参与, 所以, 官僚组织结构对创新的扼杀是无庸置疑的。为了提高决策的效率, 组织扁平化得到广泛的认可, 它也有利于组织成员, 特别是企业基层员工贡献智慧和做出决策, 参与度的提高让创新活动更加频繁。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和网络技术的日趋完善, 组织边界日益模糊, 虚拟组织随之出现。虚拟组织具有强柔性度, 具有高度的组织灵活性, 快速的反应速度和高效输出特征, 大大压缩了管理层级, 能够充分实现合作和共享, 为创新文化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微软、耐克、可口可乐等跨国公司在组织虚拟化方面效果卓然, 它们极大地整合了全球资源, 成为重要的创新中心。

5 创新型文化的输出要素

企业文化通过导向、激励、凝聚和辐射等功能影响企业创新的方向和内容。创新型文化可促使企业的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 从而形成产品或服务的竞争力。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是企业创新的主要内容, 三者相辅相成, 互相促进。

5.1 技术创新

企业技术创新指企业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改进现有生产工艺和组织方式, 以发现和控制新的原材料、开辟新市场、生产出新产品, 从而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盈利水平乃至可持续发展水平的能力。企业技术创新包括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技术创新是以企业文化为平台的, 并通过其对企业文化的支撑体现自身价值。创新型文化是技术创新的内在动力, 推动了技术创新的效率, 同时它也在价值判断和核心理念方面对技术创新进行引导。不同文化的企业对技术创新的认知也不同, 崇尚低成本企业文化的企业会通过技术改造尽量控制成本, 为顾客提供低价的产品, 而致力于为顾客提供系统解决方案的企业则会建立技术平台去整合资源。企业精神凝聚着企业员工的人心, 鼓舞创新的士气, 形成创新的强大动力。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 技术创新将向更高的层次迈进, 企业文化也必然需要与时俱进, 不断提高。

5.2 制度创新

制度创新是对现行制度修正和完善的过程。通过不断调整和完善企业内部的各种规章制度, 优化企业内部各利益相关者的关系, 合理配置各种要素, 能使企业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外部环境多变性的趋势, 满足自身内部的一系列创新要求。企业制度体现企业文化的核心, 创新型文化催生企业制度的不断创新。创新文化也需要激励制度的保障。所以, 在一定意义上, 文化和制度是一种互动的关系。制度创新是创新型文化的重要产出之一, 也是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基础。产权制度、激励制度等的创新可推动技术创新工作, 提高技术创新的成功率。

5.3 管理创新

创新型文化所能激发的创新思维很多体现在管理的创新上。管理创新指创造一种新的、更有效的资源整合方式, 以实现管理思想、管理组织、管理手段、管理方法、管理人才的现代化, 具体包括企业领导者管理思想和方式创新、战略管理创新、财务管理创新、技术管理创新、业务流程创新、组织结构创新及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等。管理活动存在于企业的各个细节, 因此, 管理创新也无处不在。持续的创新给企业带来生命力, 很多优秀的世界500强企业基业长青的秘诀就在于管理的不断创新。如GE前总裁杰克·韦尔奇发明的“群策群力” (work-out) , 成为大企业反官僚主义最有效的药方。GE现任总裁杰夫·伊梅尔特的“增长流程六要素”的理论让公司源源不断地推出新产品, 获得好的利润。

6 结语

创新型文化是在内外部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长期形成的, 外部因素主要是社会文化和经济环境, 组织内部的因素则包含企业家精神、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和组织结构等几个方面。外部因素也直接作用于各内部因素。创新型文化会促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的出现, 这三者相互关联, 互相影响。

参考文献

[1]水常青, 许庆瑞.企业创新文化理论研究述评[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5 (3) .

[2]崔惠君, 韩尚梅.企业文化创新刍议[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3 (3) .

[3]曾伟, 王良.基于成熟度模型 (CMM) 的创新型企业文化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7 (3) .

[4]陈春花, 刘国江.中国文化的特征分析及对组织学习的影响[J].理论与改革, 2006 (6) .

[5]陈劲, 朱晖, 王安全.公司企业家精神培育的系统理论假设模型及验证[J].南开管理评论, 2003 (5) .

[6]杨江, 戴林.中国企业家精神与企业家行为理性化[J].管理世界, 2000 (5) .

上一篇:手机短信的幽默情趣下一篇:医药应用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