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创新型

2024-08-08

研究创新型(共12篇)

研究创新型 篇1

摘要:本文分析了协同创新环境下,以工程研究中心为平台的创新型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特点及优势,并以教育部泛在网络健康服务系统工程研究中心为例,对创新型研究生培养模式提出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研究生培养,协同创新,工程研究中心,产学研合作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高等教育的深入推广,我国研究生培养规模、院校数量、教师人数都有大幅增长。当前,更致力于培养具有高素质复合型学术人才,使他们能以积极精神追求广博知识,忠于探索本质问题,学以致用,实现研究成果转化。研究生教育既要注重理论知识学习,更看重生产实践中工作技能的获得,为高校培养后备师资力量,为科研院所和企业输送科研人员。

一、当前研究生培养现状

2010年7月29日正式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创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新机制,大力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2013年3月教育部等部门就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提出指导性意见,提出完善以提高创新能力为目标的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和提升职业能力为导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促进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的有机结合,强化创新能力培养,探索形成各具特色的培养模式。在政策导向下,国内多所大学大力推广研究生联合培养工作,强调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多主体综合作用,在课程教学之余注重研究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并依托高校学科力量,将参与国内重要工程类或研究性项目作为研究生教学的延伸,初步体现了联合培养工作的“优势互补、相互配合”的特征。[1]

二、协同创新环境下创新型研究生培养模式特点和优势

1.依托高校学科优势提升人才创新能力

国内一些高校重点优势学科发展较快,国际学术影响力保持上升态势,相关科学和技术领域具有良好基础。以此对研究生开展系统性科研能力提升训练,支持鼓励他们参与更多前沿性科研工作和学术交流与合作,鼓励多学科间交叉培养,有助于提升产学研合作质量水平,拓展合作内涵和研究生学术视野,培养创新领军人才,激发人才创新思维。[2]

2.依托工程研究中心平台优势提升人才科研能力

工程研究中心是依托重点实验室、优势学科、协同创新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设立的,主要进行工程技术开发、核心关键技术攻克、自主知识产权成果孵化、技术转移及相关服务,拥有良好的硬件设施、先进的技术工艺以及丰富的项目资源。将工程研究中心仪器设备作为科研实践平台,开展实验平台建设,不仅能分享科研资源,对研究生科研成果就地进行中试与工程化验证,进一步对接规模化实践,也有助于培养研究生科研力量与实操能力,推进研发与工程技术队伍建设,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3.依托企业生产优势提升人才市场竞争力

企业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凭借信息收集、资源整合和先进管理经验等优势,致力于构建人才与技术、资金等各种要素的最佳整合方案。[3]在创新型研究生培养模式下,企业为研究生提供实践实习机会,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技术迅速投入生产,实现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并从制度上保证持续技术创新的实现,降低人才了培养成本,提升了核心竞争力。研究生科研创新的激情得到了进一步激励,并通过生产过程积累工作经验,极大地提升了人才的市场竞争力。

三、教育部泛在网络健康服务系统工程研究中心实例

教育部泛在网络健康服务系统工程研究中心(简称“工程研究中心”)作为科研成果系统化、配套化和工程化研究开发平台,拥有成熟配套的技术工艺和技术装备,利用移动互联网连接面向非病人群的各种健康服务终端,使所有健康服务终端都成为网络信息服务终端,具有“可寻址、可通信、可感知、可控制”能力,实现以“泛在化、拟人化”为特征的健康服务智慧化,智慧健康服务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应用,在推动科技进步,培养高质量的工程人才和促进新兴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以工程研究中心为平台的创新型研究生培养模式具有如下四个要素:公共实验平台、项目管理机制、导师队伍、管理运行制度。其中,公共实验平台是基础,项目管理机制是方向,导师队伍是监督,管理运行制度是保障。四要素互相联系、互相影响,共同构成以工程研究中心为平台的创新型研究生培养体系。

1.建设具有完备软硬件科研设施的公共实验平台

工程研究中心下设泛在管控与健康服务、健康系统应用与检测、穿戴式终端与系统、健康信息感知与分析、智能器件与能量等5个研发平台,整合学科教研中通用及急需的大中型科研仪器设备、软件平台等需求,结合自身特点,逐步建立起条件完备、功能配套、管理规范、服务优良的科研平台共享系统,最大限度发挥大型仪器、高技术设备和先进软件的实验效用,解决了实验资源分散及利用低效、实验教学平台和师资不足问题,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平台支撑和条件保障。

2.实施产学研结合的动态科研项目管理机制

动态项目管理机制由课题立项、中期检查、结项评审三个环节组成,具有完备的指标评价体系。工程研究中心承担国家和省市多项重大科技项目,拥有一定数量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为培养研究生提供了大量科研课题。鼓励学生以项目为单位,结合自身研究方向和学习进度,在导师指导下积极申报课题立项。立项课题注重工程实践,研究方案要具有继承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4]

项目开展过程采用项目主导、学生主体、教师指导的管理机制,完善项目动态管理。在项目研究中期和结项阶段,研究生应递交项目开展情况与进度实践报告,工程研究中心组织专家评审与指导论证,对项目的研究方法及方案、实施过程等环节严格把关。[5]对有创新特色、与工程研究中心发展紧密相关、对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有实质效果、有希望取得突破性成果、对工程研究中心科研提供借鉴和示范作用的研究课题开展优先扶持与资助;对完成质量较高且具有推广意义的项目,工程研究中心将课题设为滚动项目,继续立项深入研究。对已成熟的研究项目,在创业人才引导下进一步孵化为创新企业,真正实现科技成果的市场化和产业化。

3.组建互融互补的学术创新导师队伍

协同创新环境下的研究生培养是跨学科与跨组织的人才培养过程,导师在培养中起着监督性作用。联合高校、企业、工程研究中心建立导师专家库,遴选出较高教学水平、科研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学科带头人及企业高层次人才联合担任培养导师。结合专业和产业领域前沿问题,从学术创新角度给予指导,在探索精神、求知态度和市场竞争中潜移默化影响研究生。高校导师作为科研导师,主要负责指导研究生日常学习与论文写作,及工程研究中心项目与实验指导。企业导师作为创新导师,主要负责企业实践及活动过程中指导日常操作、成果转化及产业化过程指导。双方导师通过加强互动交流,及时了解研究生培养情况。

4.建立健全的管理运行机制和人才交流制度

联合培养研究生人才日常管理中,应秉持以学生为本的培养理念,考虑研究生的共性培养与个性彰显,使研究生培养的群体和个体管理保持和谐统一。[6]建立多主体立体化管理考核机制,统筹规划各类研究生培养经费,对研究生学习情况、科研成果、实践活动、工作业绩四个维度进行综合管理并定期考核。通过政策与经费激励,提升创新人才的综合实力,架设成果共享长效平台,实现各主体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与经济发展方面的合作共赢。广泛拓展拔尖人才的培养和交流渠道。组织研究生参加学术交流,提升理论深度、科研习惯与理论先进性。研究课题项目同时,组织学生深入企业,参与科技成果转化全过程,熟悉企业科研、生产流程,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组织引导研究生参加各种创新创业竞赛,拓展研究视野,培养他们的组织协调与应变能力。鼓励并扶持研究生申报各项项目平台,在政策引导下鼓励科研成果的提档升级,提升培养人才层次。

四、对策与建议

第一,加强实验室建设管理,强化使用规范,定期开展仪器使用与保养培训,综合权衡学科发展实施部分有偿使用制度,提升实验设备利用率,合理配置实验设备及人员,提升实验室综合效益。

第二,项目课题实行研究生负责制,研究生作为项目负责人,负责按申报书开展项目研究,组织开展实验方案设计,对项目实施方案进行调研论证,定期向有关部门报送项目进展。导师对项目负有指导及监督责任,为研究生提供与生产企业、工程师现场交流合作机会,鼓励学生通过操作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

第三,结合专业及平台特点,分析各合作企业现状及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战略合作。与企业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联合组建师资队伍,共建研究生培养平台,强化学生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职业伦理全面培养与训练,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水平。

第四,鼓励研究生进行创新创业项目研发,在项目申报、基金申请、科技成果鉴定、专利申请方面给予必要扶持。对创新性强、有一定市场前景的优秀项目提供工商、财务、法律、税务、企业运营等一站式咨询服务,并鼓励自主创业,。

以工程研究中心为平台的创新型研究生培养模式从科研实践到生产对接中,高校、企业和工程研究中心应发挥创新性主体优势,开展深度分工协作,搭建多层次多学科立体化学术交流平台,完善协同创新和联合培养机制,推动科技研究与人才培养有机结合,共同培养科技创新和应用技术领域领军人才。

参考文献

[1]黄翠萍,刘庭,万洪英,等.协同创新环境下研究生联合培养动力机制研究[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5(4):34-38.

[2]郭大成,等.高校促进产学研用结合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209-212.

[3]张哲.产业集群内企业的协同创新研究[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1:65-77.

[4]张显悦,刘财勇,郗婷婷,等.项目管理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中的应用[J].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2014(8):69-71.

[5]徐鸣亚,谢少阳.基于产学研结合的项目管理方法培养工科大学生的探索和实践[J].高教探索,2015(8):91-93.

[6]史新华,农丽萍,黄汉明,等.联合培养研究生管理方式改进探讨[J].教育管理,2014(5):192-193.

研究创新型 篇2

创新型城市的内涵界定

关于创新型城市,毫无疑问来源于约瑟夫·熊彼得的“创新”理论,继而开创了对相关“创新”问题的研究。杨冬梅、赵黎明等人根据创新型城市(或创新城市)的两种英文表述“Creative city”和“Innova-tive city”从字面意思上提出,前者有“创造性、创意”的含义,因此可以将其译为“创造性城市”或“创意城市”,后者则包含“创新的、革新的”之意,因此可以被称为创新型城市或革新型城市。

就目前国内较为普遍的定义,创新型城市概念的界定存在着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创新型城市是指在城市政府的引导组织下,整个城市形成勤于学习、善于思考、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倡导竞争、包容梦想的文化氛围,城市居民具有崇尚创新、向往创新的强烈精神追求,各个社会实践领域普遍实施自主创新战略,以各行各业的全面创新不断提升城市竞争力,推动城市走上跨越式的可持续发展轨道。狭义创新型城市是指一个城市在政府的引导和组织下,确立并推进以企业为主体要素的自主创新模式,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和名牌企业、产品,以技术创新或科学技术进步推动城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现在得到较多认同的创新型城市是指在新经济条件下,以创新为核心驱动力,主要依靠科技、知识、人力、文化、体制等创新要素驱动发展的城市,对其它区域具有高端辐射与引领作用的一种城市发展模式。纵观“创新型城市”概念的演变,该理论提出的早期阶段,人们对它的认识停留在狭义的理解之上,随着对其研究的深入,大家逐渐更认同它广义的概念。在关注以科学进步为基础的技术创新的同时,也加强了司法、行政、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创新,尤其是思维、观念、制度等方面。

创新型城市的构成要素

国内学者提出的关于创新型城市的内涵一般体现在思想观念创新、发展模式创新、机制体制创新、对外开放创新、企业管理创新和城市管理创新等方面。创新型城市的内涵是丰富的,但构建创新城市需具备的四个基本要素在任何文献中都是被公认的,即:创新主体,即开展整个创新活动的行为主体,包括企业、大学、研究机构、中介机构、政府等,作为创新型城市,其创新活动主要由创新主体来完成,创新主体是创新型城市中最重要的能动要素;创新资源是创新活动的基础,包括人才、信息、知识、经费;创新机制,是创新体系有效运转的保障,是影响生产力发展的首要因素(倪鹏飞提出:政府在创新体系中的地位与角色的明确定位本身就是“创新制度”首先要创新的内容);创新文化,是维系和促进创新的基本环境,是有利于开展创新活动的一种氛围,是科技活动中产生的与整体价值准则相关的群体创新精神及其表现形式的总和。

创新型城市是以创新主体、创新资源、创新制度、创新文化这些核心要素为支撑,均衡的受力形成城市持续创新能力,任何一方面的缺失都会导致“木桶效应”,继而有可能导致创新型城市的构建功亏一篑。

创新型城市的实现路径

由于不同城市有其自己独到的区域理论,故而关于创新型城市实现途径方面的相关文献较多,且基本没有完全一致的看法,纵观比较,分为两种模式:第一种是思维上的创新(或者说软创新)从而带动城市创新的模式,第二种模式是通过经济手段并积极发展地缘战略从而发展经济以带动城市创新。具体内容描述如下:

(一)思维方式的创新模式

李永胜认为,构建创新型城市应大力培育有利于自主创新的先进城市文化,应选择具有自己特色的城市发展道路与实施路径,应充分发挥科技与文化两个驱动力以构筑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创新集群,要完善政府治理机制,从而加强地方政府的领导。

陈依元提出,要以“创新思路”去建设创新型城市,即要从模仿思维转为创新思维,从借助经济优势发展转向借助创新优势发展,把自主创新的原动力、集聚力、带动力注入到优势经济之中去;从投资拉动转向创新拉动,从生产要素驱动型转向创新驱动型;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为主,转向以原始创新与集成创新为主。

(二)经济发展的创新模式

倪鹏飞认为创建创新型城市首先需处理好城市内部相关利益主体的关系,从而通过经济的竞争使其成为一个共赢的搏弈,形成一个通过自由竞争,产生一般均衡即相互间制衡的一个最佳状态的合理的城市治理结构。

何颖更认同立足区域资源特点,因地制宜制定创新发展战略规划。他提出创新型城市实施战略的一个关键环节就是全面的战略规划制定,其前提条件是必须对城市资源进行必要的考察分析,并对城市创新发展阶段性特征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和判断后营造有利于企业自主创新的城市文化体系。

祝一君认为,单项技术研发和单项技术创新是构成科技创新能力的核心因素。因此,建设创新型城市就应该明确技术研发的市场化导向,注意单项技术与其他相关技术的有效衔接,形成有竞争力的产品和产业,集中资源推进整个城市的自主创新过程,努力实现集成创新。

(三)两种创新模式的比较

从学者们不同的论述可以看出,第一种注重思维、文化创新的模式会使得城市的创新型构想在经过时间历练、文化沉淀后水到渠成的实现,但是这种“偏软”方式相对第二种模式会花费较长时间;而第二种模式则以经济发展实现带动创新型城市的“偏硬”模式会使得城市GDP发展较快,收益明显,但忽略思维、文化的创新会给城市创新造成“瓶颈”,在经济繁荣一段时间由于思维方式的相对滞后而导致经济缓步不前。

总之,建设创新型城市,应该“思维方式”和“经济创新”两手都要抓,在确定以哪种创新模式为核心后以此点带动全面的发展,重视技术的集成创新,注意单项技术与其他相关技术的有效衔接,形成一大批有自主知识产权、有竞争力的产品和企业,提高创新资源的配置效率,同时在市场研发的过程中使得思维同步创新,继而推进整个城市创新文化的发展,从而提升整个城市的自主创新能力。

创新型城市的评价标准

要想成功的建设创新型城市,必须深入地了解城市创新能力的内涵与本质,从而根据其地域特征制定出相应的、切合实际的评价标准。不同的城市有其特定的产业发展方向以及支柱产业、根据地域及经济发展状况,其创新制度以及创新文化必然也有所不同。

胡钰从宏观的角度确定了一个包括创新环境、创新动力和创新绩效在内的三维的评价体系来衡量城市的创新力。创新环境包括城市支持创新的硬、软环境,前者如科技基础设施,后者如制度设计和政策供给,还涉及生态环境。创新动力包括人力资源投入、物质资源投入和企业创新情况等。创新绩效包括创新成果产出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还可涉及节能减排的情况。这种评定标准比较全面的覆盖了构建创新型城市各要素,但在这个体系中,所构成的硬环境因素都可以根据具体的数据进行分析,但是软环境比如制度设计、生态环境以及对社会发展的动力无法在短期内直观表现出来,且没有考虑到各要素之间的互动以及制约。

与胡钰不同的是,林文漪考虑到了各创新要素之间的合力,提出应该根据科技创新、新技术产业化和品牌创新这三者的综合创新能力对其进行评价。该学者提出科技创新能力是城市创新能力的原动力,是技术产业化能力和品牌创新的基础;新技术产业化是科技向生产力转化的必要环节。这种创新模式比较偏重经济创新,故而对创新型城市所蕴含的人文精神的培养有所忽略。

谢攀针对我国创新型城市指标体系研究中存在的评价技术创新或区域创新体系的指标体系绝大多数以统计部门通过各种渠道公布定量指标为主,对定性影响因素和环境因素考虑不足的问题,将制度环境(包括人力资本激励程度、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有形财产保护力度)、科技创业环境、制造业地方专业化指数、万元GDP能耗等也作为三级指标纳入创新型城市建设指标评价体系。这种理论由于有具体的衡量标准,相比上述观点更易实施,但由于创新型城市的构建是各个因素之间合力的结果,不能通过数据是否达标而简单衡量,故而稍显僵化。

李英武基于城市创新能力的基本内涵和特征表现,从全方位的提出了将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指标分为六个方面:政府、企业和居民共同参与的全社会创新能力,既合作又竞争的网络化创新能力,行为主体素质综合化的全面性创新能力,企业集群的互动式创新能力,经济、技术、社会、文化等全方位创新能力,静态与动态比较优势集成基础上的开放式创新能力。这种模式较为理想,但由于涉及面较广、且以软实力的构建为基础,故而具体实施方式有待商榷。

总的分析来看,科技的创新投入是城市创新的必须条件,经济、制度以及文化的创新也是不能忽略的内容。至于其中具体的优先性,需要根据具体城市具体分析。笔者认为,创新型城市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包含着城市系统多因素的创新,特别是各因素之间的整合和协同作用。在此过程中,城市创新能力即知识创新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制度创新能力和服务创新能力,是评价创新型城市的主要指标和影响因素。

结论

通过对有关创新型城市构建的文献分析,可以发现现有的文章研究角度多为宏观分析其含义、构建要素或实现途径、评价标准以及具体的实证研究。笔者认为,创新型城市的实现过程中各个主体间的互动即合力是推动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重要动力,但截止目前,对创新型城市建设主体互动机制的实证研究尚属空白。

建设创新型城市基础研究责任重 篇3

基础研究以认识自然现象、揭示自然规律,获取新知识、新原理、新方法和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为基本使命,是科学和技术发展的重要源泉,是高新技术的源头,创新人才的摇篮,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先进文化建设的基础,国家实力的根本源泉。因此,进入21世纪以来,发展基础研究已成为世界各国提升整体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举措之一。对于正致力于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北京来说,基础研究,特别是应用基础研究将发挥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

发展基础研究,加强原始创新,是提升北京市自主创新能力的战略抉择。为了加强和发展北京市的基础性研究,北京市于1990年成立了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近年来,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对提高北京基础性研究的整体水平,推动科技创新,培养高层次人才特别是中、青年优秀科技人才,为其他各类计划提供项目源,促进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市基金事业不断扩大,影响力日益增强。

近年来,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认真实施市科委有关基础性研究的战略部署及《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2001~2010年发展规划》,以有限的资金努力创造良好的基础性研究环境,培养、凝聚、稳定了一支基础性研究队伍,取得了一批基础性研究成果,形成了一定的优势与特色,为市基金事业发展奠定了基础。据对 2000~2005年结题的480个项目的不完全统计,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获市科学技术奖46项。在研究成果方面,发表论文3151 篇,其中SCI 收录475篇,EI收录310篇,出版专著97本,申请专利34项,共有 62个项目转入其他计划。在人才培养方面,培养了博士后71名,博士358名,硕士800名。通过项目支持,晋升正高级职称人员145名,晋升副高级职称人员272名,列入市科技新星计划62名,列入国家杰出青年计划12名。

由此可见,北京市基础研究取得了很大进步,为建设创新型城市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和人才储备。但是也应该清醒得看到基础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比如管理体制存在深层次的矛盾亟待改革,经费投入与国外相比仍然不足,论文发表重数量轻质量、被引用次数低,尚缺乏原创性基础研究成果等。

研究创新型 篇4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进入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社会经济发展也面临不平衡、不协调和不可持续等多重难题,社会经济发展的要素条件也在发生变化,要解决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瓶颈和深层次矛盾,其根本出路在于创新,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才的培养,而研究生教育正是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1]。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纵观我国研究生培养的现状,研究生培养的质量还不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尤其是科技、产业创新的要求,这使得我国创新型研究生培养的任务愈显重要而突出,研究和探讨创新型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与要素,如何构建创新型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已成为高等教育关注的焦点问题,它具有广泛的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

2 地方高校研究生培养存在的困境

近年来,重庆理工大学通过承担一批国家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目,重庆市科技攻关等项目,建立了一批教育部、重庆市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使得研究生培养的软、硬件条件更加完善。以我校“通信与信息工程”学科为例,我们培养的研究生很大一部分已在各自的行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积极投身到重庆市的经济建设中,但与高水平大学相比,培养的研究生规格还不能满足区域内人才战略发展需求。研究生培养中的不足表现如下:1)课程体系所需的基础和交叉知识不够,宽厚的基础和交叉知识是创新型人才培育的土壤,学者薛永武指出,理想的研究生培养目标应是“山”型人才培养,“山”型形象的解释:即“一横”代表基础知识面,用“长竖”代表专,用“两短竖”代表辅助方向,也就是具备交叉知识素质。2)研究生所需的国际化视野培养欠缺,普遍对本学科或领域前沿动态缺乏了解,这主要与两方面的因素有关:一是地方高校缺乏国际化视野教师,二是地方高校研究生参加国际交流或会议机会少。3)培养研究生的创新平台不够充分,研究生参与创新活动积极性不高,处于被动学习地位和聚敛性思维,缺乏主动思考和发散性思维。4)重知识传授,轻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教学内容脱节于日新月异信息产业发展;5)研究生培养模式相对单一,学术活动空间囿于师徒间狭小圈子,不利于研究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并进一步影响了研究生投身学术和科技创新的热情[2]。

3 研究生培养的要素整合

从研究生教育培养条件、导师队伍、科研实力、获取资源的能力和渠道来看,地方高校与部委属高校存在多方面的差距,因此,部委属高校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试点所取得的经验在地方高校推广和借鉴价值有限[3]。地方高校要破资源限制,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下,研究生培养要实现理论和实践并举,形成校内、外多维协同培养体系:知识体系即要注重基础理论,又要强化学科知识的融合,人才培养形式突破单一导师制,组建跨学科和校外专家协同培养的导师组,强化与行业的开放式协同培养,切实保障研究生协同创新能力的综合培养[4,5]。

3.1 重构面向“夯基础强交叉”的课程体系

研究生课程体系与创新人才培养息息相关,研究生课程在其培养体系中处于

核心地位,研究生课程体系应体现出广度、深度、前沿和交叉等多方面特征,同时,研究生课程体系也应符合产业发展、学校特色、学科方向和培养定位多方面,它们之间存在相互影响和促进作用。在研究生课程体系的重构方面,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6]:

1) 在所属专业的一级学科下,要注重夯实研究生的基础理论知识,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是从事科学研究的前提。基础理论知识包含了稳定性、适用性和拓展性等属性,在知识传授中,通过加强基础理论知识再培养和深化,就能做到以不变应万变,有利于培养学生广泛适应社会需要的能力,把培养目标的基础理论要求落实在培养方案的具体环节中,探讨夯实基础理论的矩阵实现途径。

2) 强化学科课程的交叉。我们整合和统筹了不同院(系)课程资源,一是开建立跨学院(系)的课程设置与研究生申请机制;二是根据区域产业发展的需求,在学校和产业界充分协调下,增设一些精、短和实践性强的课程,可以由企业方面的专家授课。

3) 优化和调整研究生培养的课程内容,注重前沿引领和方法传授。一是从人才需求变化、学科发展变化和课程教学效果等诸多因素,及时优化、调整和凝练研究生课程内容,以工程研究案例教学来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二是重视通过对经典理论构建、关键问题突破和前沿研究进展的案例式教学等方式,强化研究生对创新过程的理解;三是加强方法论的学习和训练,着力培养研究生的知识获取能力、学术鉴别能力、独立研究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3.2 建立多层次开放式协同培养模式

以“信息与通信工程”的市级重点学科建设为依托,整合和配置校内各学科和重点实验室资源,我们建立高度融合、共享、交叉和协同研究平台,为多学科协同育人搭建条件支撑。课题组所在学院有两个市重点学科,学校相关学科还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光学工程”等,相关科研平台有“机械检测技术与装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重庆市现代光电检测技术与仪器重点实验室”,建立多学科交叉的协同联动机制,定期开展座谈会,形成校内多方协同合作、互利共赢的育人环境和机制。

校内外协同共享、共建创新平台,以平台为基础,突出课题研究育人促创新。加强与巴南工业园区内惠科电子、深圳桑德、重庆桴之科等高科技企业的合作,主要举措:一是邀请行业技术、研发主管部门和企业协同参与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将培养目标的要求落实在培养方案的具体环节中,为企业发展培养人才;二是以双方联合科技攻关产业关键技术、共同建设科研平台和实验室等多种形式的合作,大力推进协同创新育人的软、硬件平台建设,以平台促进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三是要突出源于社会需求的科研课题对人才培养的支撑作用, 以企业、科研院所的国家课题和企业课题为导向,依托协同单位一流的科研仪器设备和科研产业基地,把创新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紧密结合起来。

创新型研究生培养应针对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如区域产业或主导产业的关

键技术、产品和市场需求等,因此,创新型研究生培养离不开校,建立导师组协同指导制度[7]。其一,积极整合学校和各协同单位的人才培养资源,完善协同单位间人员互聘机制,探索建立研究生导师组联合指导机制,书面确定导师各自的岗位职责;其二,研究生进入直接进入科研攻关团队,实行导师组联合指导培养,导师组由相近学科领域的专家组成,导师组包括1名为校内责任导师,至少1 名企业专家导师或跨学科指导导师,建立定期的指导工作会议制度,以反馈前期限培养工作。

4 协同培养的运行与保障机制

为了保证研究生协同培养的长效落实,我们采取了以下举措:一是形成协同各单位责权利明晰的分配体系,协同方以合作协议的方式明确规定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如人才培养所需的办公场所、相关科研项目和设备、合作产生的知识产权归属等;二是强化协同单位间的约束机制,从事科研课题涉及企业机密时,应另行签订知识产权协议书,协定知识产权归属,避免合作中因企业核心技术泄露而造成损失;三是形成利益的互动,以学校的“三种经历”为导向,通过选派教师到企业或相关行业单位兼职、挂职等,提高实践教学能力,一方面能够解决企业科研人力不足的困难,并帮助企业解决实际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为鼓励多方共同参与创新型研究生的培养当中,我们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以充分调动各培养主体的参与积极性,我们采取的主要方法有:一是不以学术成果作为唯一评价标准,而是要充分考虑教学效果、学术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等因素,充分发挥广大教师投身于创新型研究生的培养当中;二是在考核研究生的培养效果时,我们主要遵循科学性、全面性和可操作性等原则,还要兼顾研究生学术创新性和工程创新性,不能用简单学术论文的发表作为依据;三是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企业作为培养相关方也具有一定的话语权, 企业所关心一些基本素质,如创新能力、团队合作和职业态度也是重要评价指标。最后,我们对各培养主体的评价指标进行权重。

5 总结

立足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在研究生培养方面,重构研究生培养的课程体系,整合和配置校内多学科实验平台资源,构建多层次校内外协同培养模式,建立有利于创新研究生培养的运行与保障机制,我校“通信与信息工程”学科的研究生培养经过多年实践,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得到用人单位和社会的广泛好评。

参考文献

[1]孙宇.新形态下研究生创新创业型人才教育探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5,12(26):79-180.

[2]朱红,李文利,左祖晶.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现状及其影响机制[J].高等教育研究,2011(2):74-82.

[3]吴瑞林,王建中.研究性教学与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3(3):10-15.

[4]刘晔.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机制改革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163-166.

[5]周向阳,李善妮,李劼.研究生综合能力培养途径的探讨[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238-240.

[6]章丽萍,赵张耀,徐敏娜,叶恭银.研究生课程体系的重塑与优化——浙江大学研究生课程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3(6):38-41.

语言创新及语言创新能力研究 篇5

语言创新及语言创新能力研究

语言研究是为了使人们更好地运用语言这个工具,使这个世界更美好.本着这个目的,本文将研究视野放在了语言创新及语言创新能力上.因为求新是人们的.天性,趋稳与趋新又是语言运动变化的规律,现实生活中也还需要更多的鼓励语言创新的声音.

作 者:赵俐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刊 名:语言文字应用 PKU CSSCI英文刊名:APPLIED LINGUISTICS年,卷(期):“”(3)分类号:H0关键词:

创新型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研究 篇6

关键词:创新型企业 人力资源 开发

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同时也是促进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21世纪属于知识经济时代,当前国际竞争逐步转移到科技成果和智力成果的竞争,然而从根本上来讲是人才的竞争。近年来,我国的创新型企业如雨后春笋,迅速增多,据有关资料表明,我国创新型企业对于促进我国GDP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促进创新型企业的更好更快地发展,我们要从创新型企业的特点来制定出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开发战略,从而促进创新型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创新型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特征

新时期,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创新型企业便应运而生。一般而言,创新型企业是基于创新的文化、观念和组织活动为基础,通过自己研发、吸收和再创新,将创新成果转化利用为创新目标,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型企业。

(一)人力资源开发逐步向着“自我实现”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显著提高,在工作中人们更重视自我价值的实现,不在像以前与老板属于雇佣与被雇佣关系,创新型企业的人力资源开发逐步向着帮助员工“自我实现”发展。同时创新型企业中的员工多是从事专业技能或者管理方面的工作,都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及实现自我价值的欲望。因此,创新型企业要努力为员工创造出和谐友好的工作环境,在重视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时还要培养员工的全方面发展。

(二)人力资源开发上升为企业的战略高度

当前,企业之间的竞争的焦点在创新能力和先进技术方面。创新型企业为了提高自己的竞争力,不仅需要具备渊博的知识、先进的技术,还需要具备一定的管理能力。从根本上来讲,创新型企业的核心就是人才,人力资源的开发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三)人力资源开发手段向着立体化方向发展

创新型企业的组织结构比较简单,有高级经理和一般职员之分,关于企业的研发和运营都是开展工作小组进行的,从而每一位成员都是领导者,他们之间属于扁平式组织,即只有分工,没有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因此,健全人事管理机制、实现人力资源的立体化开发也是很有必要的。

二、创新型企业人力资源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我国企业习惯按照固定的运作模式、组织结构、管理方法管理企业,没有认识到人力资源在企业中的重要性,从而就使得企业不能够适应激励的市场竞争。当前,创新型企业在人力资源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

(一)未建立起良好的创新型企业文化

简而言之,创新型企业文化是指创新成为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同时也得到了企业员工的认可和支持,创新思想已经融入到企员工意识中。然而,从我国企业发展状况来看,创新型企业未建立起具有自己特色的企业文化,很多文化都是应用社会文化,从而就使得创新型企业文化在企业中的影响力降低。

(二)未建立起创新型分配机制

一般而言,企业的薪酬就是企业结合员工为企业所作出的贡献而回报给员工的报酬,通常是由基本工资、奖金和福利组成。但是对于创新型企业这种薪酬不能体现在科技成果、重大发明方面,而且奖励机制也不完善,这样就不能充分发挥激励作用,不利于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

(三)未营造出创新型环境

创新型企业的性质决定了企业具有较强的活力和创造力,同时也需要创新型环境做铺垫。而且创新型企业从事的是技术创新方面的工作,营造出创新型环境才能与企业的长期发展相协调,若没有这样的环境做支撑就会使企业步入困境中。

三、创新型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对策

(一)政府要加大对创新型企业人力资源的扶持力度

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创新型企业的发展,需要政府在政策上给予扶持,制定出利于创新型企业发展的法律法规,同时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二)提高创新型企业管理人员素质,树立起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由于企业中的管理人员在企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的思想、行动会直接影响到员工,所以加强创新型企业管理人员的素质是很有必要的,这样不仅可以更新管理人员的思想观念,还可以在领导的带动下帮助企业建立起激励氛围。除此以外,创新型企业在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员工的基本利益,在企业日常管理中要坚持以人为本,充分保证员工自我价值的实现。

(三)建立健全薪酬激励机制

薪酬激励机制不仅要包括物质方面的,还应该包括精神方面的,这就需要企业结合实际发展状况,建立起物质激励为主、精神激励为辅的激励机制,这样就可以充分地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从而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已经成为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主要是因为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可以促进企业人力资源可持续发展。创新型企业要想更好地促进自身发展,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培训体系是很有必要的,这样才能将企业的人力资本转化为生产力。此外,加强对员工的培训还可以帮助员工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黄桂香.浅谈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J].经济师.2003(09)

[2]仲嵩盛.当代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重大趋向[J].理论探索.2006(02)

[3]徐峰.创新型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J].企业经济.2007(11)

[4]袁晓彬.我国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现状及对策[J].特区经济.2010(02)

研究创新型 篇7

1. 学科建设是研究生教育存在的基础

综观世界范围的研究生教育, 我们可以发现这样一个事实:各国的硕士点与博士授予点的申报、发展、评估等无不以学科建设为基本单位。即教学科研单位只有当其专业的学科建设具备了一定的必要条件, 学科建设达到了一定的水平, 才能获批相应的学位授予权, 才能培养研究生, 开展研究生教育。可以说, 学科建设是研究生教育存在的土壤。没有一定水平的学科建设, 任何高校和科研机构是没有资格和能力培养研究生的。

第一, 学科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是要形成富有特色的学科研究方向。一个学科若没有形成在全国或地区范围内的特色和优势研究方向, 就不可能上水平;一个学科要开展研究生教育, 首要的条件就是要有稳定、富有特色的研究方向, 否则不可能获得学位授予权。

第二, 一个学科的建设水平要靠一个个科研成果来体现, 学科建设中的科学研究是研究生教育中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的源泉。通过科学研究, 特别是科学前沿的突破, 产生新的学科知识体系, 有利于形成新的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通过科学研究, 可以提高研究生导师的整体素质;通过科学研究, 研究生各个方面的能力都可以得到较好的训练, 特别是创新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等都会有实质性提高;同时, 也有助于学生了解学科的发展动态, 增强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第三, 一个优势学科的形成, 要有一个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所谓结构合理包括年龄结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以及学历、职称等。导师队伍应是具有德才兼备的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 为研究生提供获取各种知识的可能, 为研究生培养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提供条件, 为研究生的思想素质提高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而只有在学科建设与发展中才能不断提供发展研究生教育所需要的导师队伍。高等学校组织结构的重要特点是事业单位与学科组成的矩阵结构。一方面, 教授们在学校的院、系等事业单位中活动;另一方面, 又活跃在与国内、国际密切相联系的学科领域。教授与学校、社会的联系主要通过学科。只有活跃在学科领域的教授, 才能成为卓越的研究生导师。尤其是活跃在重点学科前沿的教授, 更有机会成为高水平的研究生教育名师或大师。

第四, 在高校学科建设中, 学科环境的好坏不仅决定了该学科的发展水平, 而且还较大程度上决定了该学科所能承载的教育层次和水平。因此, 一个学科要想提高教育层次和水平, 成为硕、博士学位授权点, 满足培养研究生的需要, 就必须着力提高管理水平、优化学科建设的软件环境, 改善实验设备、图书资料等硬件环境。此外, 学科建设中的基地建设、信息交流、思维方式的形成等都为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提供良好的环境。

由此可见, 一个教学、科研单位能否有资格培养研究生, 取决于现有学科建设的水平, 包括队伍建设水平、科学研究水平、学科环境建设水平、学术交流水平和管理水平。也就是说, 任何一个教学、科研单位其学科建设水平决定其是否具有担负研究生教育工作的资格。

2. 学科建设是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基本保障

在学科建设中, 要特别重视基础学科的建设。因为基础学科是办好一所大学的基础, 是发展其他应用学科的学科储备和前提条件, 也是评价一所大学整体水平的重要因素。没有高水平的基础学科, 其他学科就不可能高水平地发展。

发展研究生教育不仅需要继承, 更应当创新。立足学科建设发展研究生教育, 应当紧跟学科创新。学科发展或创新, 既受内动力作用, 又受外力作用。内动力指学科逻辑地自主发展的规律, 外力主要指社会需求。学科建设中要着力研究、解决遇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并将这些研究成果转化为研究生教育中的专业或专业方向设置, 转化为新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

当今学科建设的显著特征是注重学科之间的交叉与综合。交叉学科是现代科学体系中生命力最强、对社会的作用最大、发展前景最好的学科。在新一轮重点大学的竞争中, 成功的关键是看谁能在学科的整合、交叉上集优势、创特色、树名牌、争一流。因此, 学科建设应以自身特色与重点为基础, 前瞻性地顺应科技发展的潮流, 重点扶植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通过多学科高水平的交叉融合, 建设一批有特色的重点学科, 在这种思路导向下, 研究生教育无疑会有新的天地。

3. 创新型研究生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问题

创新型研究生培养关系到国家未来的整体创新能力。作为国家创新体系基础的高等教育, 尤其是最高层次的研究生教育, 对国家创新体系有着重要影响。据统计, 在我国重大科技研究项目中, 约70%的项目有研究生参加, 研究生的科研成果也在高校占有相当的比例。可见, 中国要想在未来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处于领先位置, 研究生教育必须着力培养和发挥研究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使创新成为研究生的习惯, 成为社会的文化。

二、交叉学科建设对创新型研究生培养的影响分析

研究生教育是以国际学术发展前沿知识为教学内容, 以科学研究为培养手段, 以知识创新为学习目的的高层次教学活动和人才培养活动。从事交叉学科课程教学和交叉学科领域研究、交叉学科学术交流等都有利于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性。在国内外, 研究生是科研的重要力量, 如果没有大量研究生的工作, 我国高等学校和科研单位的大量高层次的科研是没法完成的。而引导研究生涉猎与研究交叉学科领域, 对研究生成长为成熟的研究主体和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具有重大意义。经过多年的实践, 我国在传统学科的研究生培养工作中已有成熟和规范的管理方法可循。然而, 交叉学科的研究生培养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科, 如何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 既鼓励教师较多地涉足交叉学科的科学研究, 促进不同学科教师之间的合作, 建设一支在交叉学科领域培育创新人才的导师队伍, 又有监控和质量保证的手段, 保证交叉学科领域高质量的研究生培养, 是必须仔细研究的问题。结合我国实际, 我们可以在强化交叉学科培养创新人才的理念、推进交叉学科发展, 健全交叉学科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等方面采取必要的措施。

三、科学研究对创新型研究生培养的影响分析

科学研究是现代研究生教育形成和发展壮大的基础, 是研究生培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社会创新的重要源泉。要建立以科学研究为主导的导师负责制, 实行与科学研究紧密联系的导师资助制。要充分发挥科研项目尤其是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人才培养作用, 在项目设计和项目管理中采取措施, 积极鼓励和支持研究生参与科技创新, 在科技创新实践中培养研究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因此, 认识研究生科研实践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作用, 对研究生成长为成熟的研究主体, 对创新成果的大量涌现具有重大意义。

四、导师对创新型研究生培养的作用

要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研究生, 一流的导师队伍建设是关键。导师的作用, 顾名思义就是指导研究生。所谓“指”就是要指出研究生的思路和想法是否具有可行性, 前景如何。所谓“导”就是要引导研究生继续深入, 拓展思路, 走到学科的前沿。高质量专业化导师队伍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学历、学位和职称结构状况。因此, 各高校首先应提高新进教师的聘任门槛, 改善研究生导师的学历学位状况;其次要紧跟教育部实施“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的步伐, 实施高校自身的人才培养计划, 加大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和首席专家等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培养力度;再次, 要重视加强青年骨干导师的培养, 在具体培养方式上, 可以采取理论学习、形势报告会、专题教育、带职锻炼等来提高导师的思想政治素质, 采取学位教育、继续教育、合作交流、出国进修、访问科研等方式来提高导师的专业素质, 采取宣传创新典型、争取重大科研项目、联合科研、培养创新人才等方式来提高导师的创新素质, 以进一步优化导师队伍的整体结构和素质, 提升学校培养和汇聚高素质创新人才的能力。

导师在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作用, 主要是通过教学、科研指导和思想教育实现的。所谓教学指导, 就是要求导师通过制定创新能力培养计划, 合理设置和安排研究生课程, 使研究生尽快掌握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 并及时地了解本专业的前沿发展动态。导师对研究生科研的指导, 是指导师对研究生的培养应遵循自学为主、独立进行研究的原则, 重视对学生科研实践能力的训练, 鼓励学生发挥自己创造力, 对其研究工作仅做方向性的指导、质量的评价和监控, 坚持让研究生独立选题、调研, 独立设计研究路线和研究方案, 独立撰写科研报告和学位论文。导师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在创新能力培养中主要是指导师应通过言传身教来影响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导师自身具备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无不潜移默化地激励和影响学生对学术创新和科研创新的追求和渴望。

五、结论

总之, 创新型研究生是具有探索性、创造性、开拓性的研究生群体;研究生教育的核心问题是创新型研究生的培养。交叉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导师队伍建设有利于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性;交叉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导师队伍建设的不足与落后阻碍了创新型研究生的培养。我国高校应从抓好交叉学科建设、加强科学研究、大力开展导师队伍建设和优化学科发展环境来发展与完善研究生教育, 促进创新型研究生的培养。

参考文献

[1]王伟.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初探[J].江苏教育, 2004 (6) :22.

创新型人力资本分类研究 篇8

1 企业家人力资本

我们认为, 企业家是拥有人力资本的载体, 是人力资本的一个重要类别。企业家人力资本主要是指具有创新精神, 在创新活动中能够起决策和配置创新资源能力的人力资本, 在现实生活中对应的主要是企业家、高级经理人及在大学、科研院所工作的具有企业家精神的科研部门负责人。

企业家人力资本在创新活动中地位较高, 作用非常突出, 这从国内外经济学家们对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定义中就可以见到。按照熊彼特的定义, 创新是“企业家对生产要素的新的组合。”伊诺思 (J.Enos, 1962) 认为:“技术创新是几种行为综合的结果, 这些行为包括发明的选择、资本投入保证、组织建立、制定计划、招工用人和开辟市场等。” 弗里曼 (C. Freeman, 1982) 认为:“技术创新就是指新产品、新过程、新系统和新服务首次商业性转化。”英国经济学家斯通曼 (Stoneman P., 1989) 认为:“技术创新是首次将科学发明输入生产系统, 并通过研究与开发, 努力形成商业交易的完整过程。”我国清华大学的傅家骥 (1998) 等认为:“技术创新是企业家抓住市场潜在盈利机会, 以获取商业利益为目标, 重新组织生产条件要素, 建立起效能更强、效率更高和费用更低的生产经营系统从而推出新的产品、新的生产 (工艺方法) , 开辟新的市场, 获取新的原材料或半成品供给来源或建立企业的新组织, 它是包括科技、组织、商业和金融等一系列活动的综合过程。”我们从以上定义不难看出企业家在技术创新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甚至可以说企业家是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主角。可以说, 企业家是创新的重要主体——决策主体和执行主体。具体来说, 在创新体系建设中, 企业家所起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企业家是技术创新的决策主体——对整个创新过程涉及的创新目标及创新活动方案进行优化设计、选择并付诸实施。企业家要对怎样进行创新、如何创新、何时创新及对技术创新过程中出现的不确定因素作出正确的决策, 从而使技术创新顺利进行。企业家之所以能成为创新决策主体, 首先与其所具有的品格, 即企业家精神 (Entrepreneurship) 分不开的, 正是由于具有创新意识、实干精神、机会意识和奉献精神等企业家精神, 这为企业家成为技术创新决策主体提供基本保证。其次, 企业家之所以能成为创新决策主体, 是因为其具有创新决策权力, 而这也正是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由此可见, 企业家是技术创新的推动者。二是部分企业家是创新的执行主体, 他们直接从事各种创新包括技术创新活动, 如专家型企业家具有将理论和生产结合的能力, 可以直接从事技术创新活动;一些原本是科学家、工程师的专家后来依靠自己的研究成果成立了公司, 像王选、比尔·盖茨 (Bill Gates) 等就是这类企业家。三是企业家还是组织内部制度的制定者, 他们制定的各种制度包括激励制度将直接影响着组织的创新活动和其他类型人力资本的创新活动, 从而影响着组织的创新能力进而影响创新体系的建设。企业家通过企业激励制度和其他相关制度的建设, 在企业内部营造创新气氛, 促进创新观念的产生, 调动员工创新的积极性, 使全体职工共同捕捉创新机会。四是企业家重视研究和开发活动, 把其作为技术创新日常管理的一项工作来抓, 并配置创新资源, 是技术创新的组织者。五是企业家是技术创新的应用者和传播者。总的来说, 企业家人力资本在创新体系中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 一方面推动企业的创新活动, 另一方面也促使大学、科研院所的研发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因此, 企业家人力资本是推动企业创新、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从而提升区域或国家创新能力的核心要素。

2 研发型人力资本

研发型人力资本是指具有较高的理论知识积累、从事研究开发工作并具有创新能力的人力资本, 在现实中对应的是在企业研发部门工作的科学家、工程师, 以及在大学、科研院所工作并从事研究工作的科学家、工程师、研究员、教授等。研发型人力资本是创新的执行主体, 他们具体从事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工作, 离开他们, 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等创新活动将无法进行。研发型人力资本在创新中的作用主要是:一是参与创新决策, 指对创新决策方案进行技术上的论证, 并提出相关的参考建议。二是进行创造性的思维活动, 形成新的创意。一切创新都是从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开始, 这是创新过程的第一阶段。三是通过个人或团队的研究、开发、设计、研制, 将新的创意开发出来, 形成创新专利或其他的创新成果, 并把知识形态的科技成果形成新产品样品、样机或工艺模型, 经过中间实验使之变成可进入生产领域的产品或工艺。研发型人力资本的创新活动主要是处于创意和研究开发、科学实验三个环节, 是创新体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没有研发型人力资本, 创新活动就无法进行。并且前文已经指出, 研发型人力资本的存量大小和质量既影响技术创新源也影响技术扩散和转移, 直接影响国家或地区的技术进步和科技竞争力。目前我国的科研人员总量在国际上处于优势地位, 但相对量较低。

在创新活动中, 研发型人力资本与企业家人力资本各自承担的角色不同, 具有不同的职能 (见表1) 。虽然在技术创新体系中二者的职能不同, 但这两类人力资本起着核心的作用。可以这样说, 如果没有这两类人力资本, 创新活动就无法进行, 创新体系的构建也就无从谈起。

3 管理型人力资本

管理型人力资本是指具有一定的管理知识和具有管理、沟通、协调能力的人力资本, 在现实中对应的是各类经营管理人员 (这里不包括企业家) 。他们在技术创新中的作用主要是:一是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 在部门中传递创新信息, 具体执行创新资源的配置, 以保证创新活动的顺利进行。一般来说, 在创新决策方案制定出来以后, 需要由管理者对其进行细化分解, 确定实施决策方案的步骤和顺序, 动员并组织实施决策方案的各阶段创新人员自觉地为实现创新目标而有效地开展工作, 并且配置相应的物质资源。在执行决策方案的过程中, 管理人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调整、修改原来的方案。在一定意义上说, 管理人员的活动, 就是通过对创新决策实施过程中创新主体的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 保证创新决策的有效执行。二是参与制定有关创新管理的相关制度, 特别是激励制度和管理制度, 培育创新型的企业文化, 切实调动起其他创新主体的创新积极性和主动性。管理型人力资本的职能主要是参与企业各项管理制度的制定并对企业的各项日常事务加强管理。在现代企业中, 管理大多是针对人的管理, 因此, 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日常行为规范和企业文化的培育直接影响到一个企业的创新环境和创新氛围, 进而影响创新人才的创新努力程度。管理型人力资本在创新中的作用可见一斑。

管理型人力资本的特征主要有:一是在人力资本的表现形式上, 更多地表现为具有组织、协调和决策等与社会环境相关的软能力。二是在人力资本的获取途径上, 更注重气质、性格天赋、遗传和干中学的经验式获取方式。三是在人力资本的使用上, 其效能具有间接性和很强的对象依赖性, 也就是不同于具有直接和可见效果的技能及操作型人力资本, 管理型人力资本要发挥对于生产和经营的作用, 只可能通过管理而间接通过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而起作用;同时, 管理型人力资本及其作用的效能与被管理者的素质有着直接的关系, 也即管理型人力资本作用的效能与被管理者的人力资本存量相关联。

4 技能型人力资本

技能型人力资本是指那些经过专门培养和训练, 具备必要的理论知识, 掌握了较高水平的应用技术 (经验技术) 、技能和理论知识, 并具有创造性能力和独立解决关键性问题能力的人力资本。掌握经验技术, 主要从事操作和维修的人才称为技能型人才, 对应地, 其所掌握的知识、技能等便是技能型人力资本。因此, 本文中所讲的技能型人力资本, 其载体主要是掌握的经验知识, 以技术工人、技师、高级技师的现实形态存在着。技能型人力资本在创新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一是将研发成果转化为新产品。新产品的产生当然要靠研发人员去进行研究开发, 但要将研发成果转化为新产品、将设计的图纸转化为新的产品, 生产制造的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技能人才的智慧和高超技能, 必须靠技能人才的双手去完成。正如丰田汽车公司的社长所说:“丰田汽车最为艰巨的工作, 不是汽车的研发与技术创新, 而是生产流程中技术工人对一根绳索不高不矮、不偏不倚、没有任何偏差的摆放和操作。”高技能人才在技术创新中的作用可见一斑。二是高技能人才也是技术革新和技术攻关的主要参与者, 他们是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实施者和操作者, 是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执行者, 在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凭借技能人才的技能和经验, 他们可能会发现产品设计、工艺过程和技术装备的某些局限和问题, 对此他们可能作出某些创新和改进, 甚至可能形成在生产中发挥重大作用的技术诀窍等;他们也可能通过适当的方式反映给现场工程师或技术创新R&D部门加以修正, 并成为技术创新R&D研究课题的重要来源之一。正如马克思指出的:“只有结合工人的经验, 才能发现并且指出在什么地方节约和怎样节约, 怎样用最简便的方法来应用各种已有的发现, 在理论的应用即把它应用于生产过程的时候需要克服哪些实际障碍, 等等。当前, 在我国工业制造业企业中, 技术创新能力还相当缺乏, 高新技术产业所占的比重不大, 传统产业仍占90%左右, 科技成果转化率低 (发达国家已达50%左右, 我国只有6%—8%) , 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低 (发达国家已达到70%—80% , 我国仅30%左右) , 企业竞争力不强, 有些甚至于完全没有竞争力。究其原因, 除资金外, 其中最根本的一个原因是企业缺乏专业技术人才, 在这方面我国与发达国家有相当大的差距。联合国经合组织在对我国的企业技术环境研究后认为:“中国企业技术能力落后的第一原因是在产品再生产和研究发展中没有充足的、高水平的从事设备操作、维护、改进和更新的生产技术人员及科技人员结构不合理。”日本驻华使馆一秘伊藤宗先生在其“日本企业研究开发活动的经济及对中国问题的建议”报告中认为:中国在大量生产、经济效率为前提的民用技术方面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有相当大的技术差距;在为数众多的研究人员中缺少大量的技术人员, 也就是缺乏支持这些尖端技术的制造工艺基础, 即支持最终产品的生产要素技术。由此可见, 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在企业技术创新链中是重要的一环, 他们通常工作在生产、技术服务、管理第一线, 对企业的技术创新起着重要的作用;他们虽然不可能在高端技术上有突破性创新, 但他们在企业积累型或渐进型技术创新中却起着其他人才所无法替代的作用。他们对企业渐进型技术创新的贡献最易集中在基层的工艺创新 ( 经营管理创新、生产与服务创新、营销等活动方面) , 其内容遍及提高技术、节约原材料、节约能源、降低成本、加速资金周转、改善生产组织与改进管理等各个方面, 从而使企业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因此, 高技能人才与学术型、工程型人才同样重要, 为社会进步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如:济南钢铁集团的陈俊杰原先只不过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剪切操作工, 但他善于学习、精于总结, 凭着一股敬业奉献的主人翁责任感, 逐渐在岗位上摸索出了一套可提高剪切速度的操作办法, 运用这种办法每支钢板剪切时间比原来减少5秒, 每年可为企业增加效益400余万元;青岛港集装箱码头技师许振超创造了震惊世界航运界的集装箱装卸效率, 主持编写国内第一本《港口桥吊作业手册》;鞍钢化工总厂的机修工人李晏家自学30门课程, 获得技术创新成果56项, 创效3 000多万元。总之, 技能人才在技术创新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是一种不可缺少的创新型人力资本。

5 营销型人力资本

营销型人力资本是指具有一定的市场营销知识和专业知识, 具有较强的技术操作能力和与人交往的能力, 敢于进行市场开拓的人力资本, 在现实生活中营销型人力资本所对应的是各类营销人员。营销型人力资本是技术创新中不可缺少的一类人力资本, 在技术创新中的作用主要有:一是营销型人力资本载体为技术创新提供相关创新信息, 为创新决策提供服务。一项具体的技术创新是从对创新项目、创新机会的识别开始的, 在市场经济中技术创新也是以市场为导向的, 营销人员将市场需求的相关信息资料予以及时、准确地提供, 为创新决策者把握创新机会、作出创新决策提供了信息支持。因此, 国外的一些学者非常重视对市场需求的研究, 如美国经济学家施穆克勒 (J.Schmookler) 在《发明和经济增长》 (1966年) 一书中首先提出创新受市场需求的引导、制约;1969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马奎斯 (D.Marquis) 等人抽样调查了567项不同的技术创新实例, 结果发现, 其中3/4是以市场需求或生产需要为出发点, 只有1/5以技术本身的发展为来源。当然, 现在人们大都认为, 市场需求和技术知识对技术创新都是非常重要的。市场营销人员通过市场调查与市场预测作出的市场需求的某些信息, 降低了创新决策的不确定性, 有利于创新企业及时有效地组织研发等创新活动。可以这样说, 在某种程度上, 营销型人力资本载体的这种创新认识活动, 构成了一个具体的技术创新活动的逻辑起点。二是营销型人力资本通过市场开拓与创造, 将技术创新的成果——新产品销售出去, 在市场上实现其价值, 技术创新取得收益。根据技术创新的定义, 经过研发型人力资本和技能型人力资本的创新活动, 新产品生产出来后并不意味着创新活动的结束, 因为不论多么先进的创新产品, 只有转化成用户满意的商品、占领了市场, 技术创新活动才算成功, 而这要依靠创新型人力资本的创新活动, 通过一方面研究创新产品的特点、性能, 另一方面研究客户的心理、需求, 把创新产品转化成用户满意的产品。三是营销型人力资本与研发型人力资本和技能型人力资本的创新活动相配合, 从而使得技术创新顺利进行并且使得创新成果符合市场需要。技术创新活动是一项需要各类创新型人力资本共同合作完成的经济活动, 只有在营销型人力资本与研发型人力资本和技能型人力资本协调合作的条件下, 技术创新才能符合市场需求, 创新才能取得成功。古朴塔 (A.K.Gupta) 等人对创新R&D人员和市场营销人员之间的协同作用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他们认为, 成功的产品创新经常以创新R&D人员和市场营销人员之间的密切联系与协同合作为转移, 这种协作的质量对高技术创新企业尤为重。古朴塔等人的调查还发现, 82%的R&D经理希望直接与市场创新人员交流而不是通过高层管理人士, 他们支持市场创新人员参观R&D实验室并合作开发新项目以了解R&D活动的实质;R&D人员也可以同市场创新人员一起拜访顾客, 并派人员到市场营销小组工作。由此可见, 要取得技术创新的成功, 企业应建立一种R&D人员和市场营销人员之间的协调机制, 最大限度地发挥市场创新人员的作用。另外, 技能型人力资本和营销型人力资本之间的协作可以提高创新产品的质量, 因为市场创新人员比较了解客户的需要, 他们根据客户的需要对创新产品的生产提供各种建议, 有利于技能人才改进生产技术, 提高创新产品的质量;而市场创新人员也可以通过与技能人才的协作更好地了解创新产品的特点和性能及技术上的细节, 从而能更好地为客户服务, 更有利于创新产品的销售。总的来说, 市场创新人员的创新活动是整个技术创新链条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目前我国的创新成果转化难的问题大多是由于技术创新活动与市场需求相脱离, 特别是高校和一些研究所的创新活动由于缺乏营销型人力资本的参与和协作, 使得大多研究成果被束之高阁, 无法转化成现实的商品, 所以也无法称之为成功的创新。因此, 在我国的技术创新体系和创新型国家建设过程中, 一定要制定相应的制度, 鼓励营销型人力资本载体的创新积极性, 并鼓励他们同其他创新型人力资本载体合作, 以提升我国的技术创新能力和科技竞争力。

当然, 根据在创新活动中人力资本的存在形态, 则可以把人力资本分为个体人力资本和群体人力资本, 在设计人力资本激励制度时既要考虑到人力资本创新的团队生产性质, 又要考虑到个体差异。

总之, 不同类型的人力资本在创新活动各阶段和创新体系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 但不可否认的是, 他们都是创新的主体——决策主体或执行主体。我们要建设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型国家, 就要承认各类人力资本的创新能力, 充分调动他们创新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建立一种全民参与创新的机制, 那么, 我国的创新能力、科技竞争力和国家竞争力将会不断提高。

摘要:创新型人力资本是创新活动的主体, 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过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调动起创新型人力资本进行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了较好地做到这一点, 需要根据创新型人力资本在创新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分类, 以便于管理和激励。为此, 将创新型人力资本分成企业家人力资本、研发型人力资本、技能型人力资本、管理型人力资本和营销型人力资本五种类型。

关键词:人力资本,技术创新,创新活动

参考文献

[1]傅家骥.技术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8:13.

[2]段兴民, 张志宏.中国人力资本定价研究[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5:143-144.

[3]李兆友.技术创新主体论[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 2001:120, 138, 192.

[4]马克思.资本论[M]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5:120.

[5]杨德林, 陈春宝.科技专家如何向科技型企业家转变[J].科技导报, 1997 (6) :54-57.

[6]A K GUPTA.Managing the R&D and marketing interface[J].Re-search Management, 1987 (3) - (4) :38-43.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对策研究 篇9

党的十八大提出:创新驱动, 转型发展新动力。创新, 是我国转变发展方式的动力, 是应对新时期新挑战的战略选择。21世纪的竞争日益激烈, 特别是在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方面, 因此, 要在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就要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所谓创新型人才是指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并能够取得创新成果的人才[1]。

1 创新型人才作用

胡锦涛在考察厦门高新技术产业时强调:“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 我们一定要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 注重培养创新型人才特别是创新型领军人才, 努力形成一支德才兼备、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对国家、城市都有重要作用。哈佛大学经济史学家戴维·兰德斯曾研究过为何国家会有穷富之分, 最后得出结论是富国在以下三方面优于穷国:一是发明和采用新技术能力较强, 这是人的能力;二是在鼓励教育和学习的情况良好, 这是人的培养问题;三是制度开放灵活, 这是人的解放。创新型人才作用具体有:第一, 培养创新型人才有助于增强国家和城市的综合竞争力也是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第二, 高层次创新人才是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核心部分, 没有创新型人才就不可能取得高层次的创新成果。

2 创新型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

2.1 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模式有待于改变

人才培养模式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及业余教育和培训等。家庭教育方面, 不注重鼓励孩子, 导致其缺乏自信, 且教育基于功利, 导致孩子厌学;学校教育方面, 重知识轻实践, 重专家轻专才;业余教育和培训方面, 重结果轻过程, 只注重通过率和毕业率, 忽略业余教育的实质。

2.2 人才队伍建设存在不足

首先, 从量上看, 绝对量我们是人力资源世界第一, 研发人员仅次于美国, 排在世界第二, 但是相对量上, 每万名人员中科技人员仅为200人, 而发达国家是在4000人左右[2], 这说明在人力资源构成中, 科技人才比重偏低。

其次, 创新能力不强, 我国论文水平的引用率较低, 只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

最后, 高层人才相对匮乏, 主要原因是我国人才开发、投入强度不够, 人才的成长环境存在众多问题以及经费结构忽视后备人才的培养等。

2.3 科技创新团队发展困难重重

首先, 团队成员和管理人员在发展过程中都受到传统观念的制约。

其次, 绩效考核机制不完善。

第三, 资源配置不健全, 在配置过程中往往只关注个人而不是团队。

最后, 团队管理方法欠缺, 对于不同类型的团队应分类管理。

3 创新型人才培养策略

3.1 改变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3.1.1 重新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对于不同类型的高校, 应分类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应用型高校以岗位或就业为导向, 而研究型高校则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知识本身就是有价值的, 高校为学生提供大学教育, 不应仅考虑他的第一份工作, 更重要是考虑他后续的发展。

3.1.2 构建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

首先, 构建课程体系, 在基础课+专业课的基础上增设创业教育课程, 创业精神本身就是一种创新[3]。

其次, 重视实践环节, 通过建立多层次、模块化、能力培养与技能培训相结合、科研与实验教学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新体系, 包括课程实验、实习实训、科学研究、个性化培养等环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第三, 实行人才培养学分制, 既可以提高教师的竞争意识、教学能力和热情, 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精神。

3.2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3.2.1 允许人才自由流动

要充分挖掘人的创新潜能, 首先需要人才能自由流动以真正做到扬长避短;其次通过自由流动接触不同思维方式和专业的人员, 互相启发、碰撞就可产生创造性的火花。

3.2.2 创建民主的学术氛围

创造性思维过程极其复杂, 各种创造性思维是正确还是错误, 也只能用“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的学术民主的办法进行讨论[4], 要贯彻在真理面前、在学术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对学术创新的观点, 切勿采取行政手段, 这样会压抑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行为的产生。

3.3 促进科技创新团队发展

3.3.1 完善科技人员管理制度, 鼓励转化创新成果

科技人员要竞争上岗, 实行按岗定酬、按任务定酬、按业绩定酬的分配制度;科研机构、高等学校要重视对创新带头人的培养和使用, 努力为勇于实施破坏性创新[5]的技术和管理人才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正确评价创新成果并进行奖励, 根据各种科技活动的不同特点, 实行相应的评价标准和方法, 精简奖项数目, 提高奖励力度。

3.3.2 实行财税扶持政策

为高新技术成果转化活动提供资金支持, 对高新技术产品实行税收扶持政策;对技术转让、技术开发和与之相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的收入免征营业税;通过加大对创新活动投入的力度促进科技创新团队的发展。

3.3.3 加强对知识产权的管理和保护

对于取得的创新成果, 要重视运用知识产权制度保护其合法权益;对于知识产权的职务发明人、设计人、作者以及主要实施者, 要给予与其实际贡献相应的报酬和股权收益;要大力加强知识产权法律宣传和人才培训工作, 引导企业、科研机构和高等学校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

总之,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离不开教育的引导与培训、创新团队的发展以及创新人才队伍的建设。随着党中央对创新型人才的日益重视, 相应的建设力度也在加强, 随着以上三个方面问题的不断改善, 我国创新人才的培养必将取得更大的成就。

摘要:创新型人才是我国转型发展的新动力, 是强国的根本保证。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推动创新型城市的建设。文章从创新型人才的教育引导, 队伍建设和团队发展三个方面探讨了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问题, 以期为建设创新型城市服务。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培养,创新团队

参考文献

[1]徐兆铭, 乔云霞.创新型人才管理的三种重要理念[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 2011 (3) :24.

[2]韩汝军, 徐景芝.适应新形势, 大力培养创新型人才[J].管理与研究, 2009 (12) :61.

[3]李娜.我国民办高校创业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管理学家, 2013 (2) .

[4]邱贵兴.创新人才的培养[J].中华关节外科杂志, 2011 (4) :51.

研究创新型 篇10

1创新型企业研究综述

创新型企业是以创新求生存并实现持续创新的企业。国内外关于创新型企业的研究颇多。现有研究结果中,学者们对创新型企业的研究主要集中创新型企业的概念及特征、评价以及成长方面。

1.1创新型企业的概念及特征

创新型企业的概念源于“创新”。约瑟夫·熊彼特于1912年最先提出创新的概念。而英国学者弗里曼早在1982年就对创新成功企业的特点进行了归纳。早期许多学者认为创新型企业就是技术型企业,如Louis A. LEFEBVRE和Elisabeth LEFEBVRE。随着学者对创新型企业研究的深入,创新型企业的概念界定表现出不同学者各自的特色。彼得·德鲁克认为,创新型企业就是把创新精神制度化而创造出一种创新的习惯。Pak Tee Ng(2004)认为,创新型企业是指其成员通过把创新作为日常工作的一部分来不断更新、完善整个组织。向刚(2009)指出,创新型企业是具有强大而持久创新动力的企业。William Lazonick(2010)认为,创新型企业是拥有能够创造创新机会和乐观积极的企业家精神的企业。Nigar Demircan Çakar(2010)认为,创新型企业是具有积极的组织文化和较窄的权利差距的企业。Agnieszka Zarzewska-Bielawska(2012)等认为,创新型企业就是拥有丰富研发资源和开放研发模式的企业。 总之,不同学者对创新型企业概念的界定是不同的,虽然没有统一的概念界定,但却都是以创新为核心。

创新型企业较一般企业而言,有其独特的特点。刘吉(2007) 认为创新型企业应具备有若干重大经济效益或社会影响、自主创新、全面系统创新、高速发展和有巨大社会影响力和辐射力的企业等特征。许庆瑞(2009)认为创新型企业具有自主性、创新型、持续性、全面性和效益型的特征。创新型企业的特征可以归纳为:创新性,这是创新型企业最本质的特征;自主性;持续动态性;全面系统性;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或知名品牌;效益性;风险性;适应性;巨大的社会影响力和辐射力。

1.2创新型企业的评价及成长

随着对创新型企业的深入研究,部分学者开始对创新型企业评价问题进行研究。创新型企业在诸多方面不同于一般企业,如何对其进行正确合理的评价是推动创新型企业发展的重要方面。祝爱民等(2008)建立了基于创新能力(技术、管理、制度、组织)、效益能力(偿债、营运、盈利)与发展能力(市场发展、财务发展、战略发展) 3个模块的创新型企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朱学冬等(2010)基于DEA方法模型构建了创新型企业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李兴宽(2012)运用灰色系统理论构建了基于企业持续创新动力、能力、绩效的创新型企业评价模型。蒋咏华(2004)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对创新型企业创新能力进行评价。

创新型企业成长是企业在创新性生存条件下的成长,包括成长性、创新性两层含义。对创新型企业成长的研究集中在成长中相关因素和创新型企业培育建设方面。Christopher M.Mahemba和Erik J.De Bruijn(2003)对坦桑尼亚制造业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动及其与成长绩效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认为坦桑尼亚制造业中小企业的创新对成长绩效有积极影响。Davila,Tony,Marc J.Epstein(2008) 等认为培育创新型企业的重点在于创新战略、组织文化和员工心理、评价和奖励系统、基金项目、团队管理以及创新能力提升等方面。Baccara(2007)、Camelo-Ordaz(2008)和Christiansen(2000) 等人从人力资源、企业文化、战略联盟等方面对创新型企业的培育进行研究

综上所述,国外较早的关注并研究创新型企业,而我国的研究起步于国家倡导的创新型国家战略研究。目前国内外对创新型企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创新企业的概念、评价和成长等方面,很少进一步研究创新型企业的持续创新,尤其是创新企业与风险管理结合的研究更少。

2持续创新理论研究综述

日本著名学者野村郁次郎在其《知识创新型企业》一书中首次提出持续创新,并明确指出知识创新型企业的核心任务就是持续创新。由此可知,创新型企业的本质是持续创新。自1995年以来, 昆明理工大学学者向刚教授基于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项目管理理论和对中国企业的实地考察,首次提出了企业持续创新理论,自此开启了企业持续创新的研究。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持续创新理论的研究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主要集中在企业持续创新概念、能力、动力、持续创新评价、持续创新运行机制和实现机制及模式等方面的研究。

2.1持续创新的概念、动力和能力

随着持续创新研究在国内外的深入,Shapiro(2001)把持续创新界定为组织上下的所有个人随时随地都创新,就像呼吸一样自然。汪应洛等(2002)从企业持续创新视角界定企业持续创新机遇的概念、基本特性和内涵。Rodriguez(2003)把持续创新定义为一个能够创造新产品和服务并改进企业流程的新创新系。Soosay (2005)认为持续创新是企业不断在组织中应用新的观点和方法的过程,它包括企业的所有方面,并需要一套系统的、程序性的、渐进性的或突破性的贯穿企业所有员工和企业所有层面的组织方法。 王文亮(2008)和Jennie Bjork(2010),Jing Xu(2010,2011), Stephen D(2010,2011)等指出了影响持续创新的因素。

汪应洛(2004)对企业持续创新能力的界定中强调企业的持续创新要求企业内部协调发展,它是一个具有很强的系统性、综合性和整体性的连续过程。向刚(2005)提出持续创新能力是企业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持续不断地推出和实施新的创新项目(含产品、工艺、原料、市场、组织、管理和制度创新项目),并持续不断地实现创新经济效益的能力。Boer(2006)将持续创新能力的定义修正为对开发和开创完美结合的能力,既能提高企业运行效率又具有灵活的战略,是企业运作、渐进性改进与学习、突破性创新的有效、持续的相互作用与结合。大部分学者对持续创新能力的概念进行研究,而张汛璠(2010)则从持续技术创新和持续制度创新两个角度探讨了影响企业持续创新能力的因素。

持续创新动力方面的研究,向刚(2004)研究了持续创新的动力机制,强调了企业家持续创新意识、持续创新精神、企业家及其员工持续创新的物质利益驱动、企业持续创新文化、企业团队精神以及科学技术的推动、市场需求的变化、市场制度、社会经济、文化、 生态环境和政治制度的变化与发展对企业持续创新动力的影响。 段云龙(2007)结合持续创新动力模型,提出绿色持续创新动力模型,强调了制度结构对绿色持续创断动力的重要作用。

2.2持续创新的评价和运行机制

针对企业持续创新的评价的研究,段云龙(2007)基于绿色持续创新能力的特性提出了企业绿色持续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出绿色持续创新能力的评价模型。段云龙(2008)又提出了持续创新动力评价模型。王文亮(2008)、代碧波(2012)和邓馨阳(2011)通过构建不同的持续创新能力评价模型,对持续创新能力进行评价。李兴宽(2010)构建了持续创新绩效的评价指标,创建了基于粗糙集理论的企业持续创新绩效的评价模型。段云龙(2012)基于主成分投影法构建企业持续创新实现效能评价模型,发现制度结构要素是影响企业持续创新实现的最关键因素。

综上所述,当前对企业持续创新的研究现状具有如下特征:第一,持续创新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近年来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其概念、重要性、特性、动力、能力等专题方面,但关于持续创新与风险管理关联的研究较少,只是初步分析了风险管理对于持续创新的重要性,关于持续创新过程风险的特性、分类、运行规律等方面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第二,把创新型企业与持续创新结合起来的研究较少,仅限于提出创新型企业的根本任务是持续创新,没有对创新型企业持续创新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3企业持续创新风险研究综述

创新是要付出巨大成本和承担巨大风险的,企业在持续创新过程中遇到的风险是不可避免的,许多国内外学者投入到创新风险的研究中。Joanna Barsh & Marla M. Capozzi(2008)认为企业要发展必须要创新,同时创新和风险又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赖流滨 (2008)认为创新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创新型企业面临环境、技术、市场和管理等风险组合。而我国学者向刚等(2009)最早提出了创新风险的定义和特征,真正开始界定创新风险的概念。 目前国内外对创新风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企业创新过程的风险、创新战略风险、创新项目风险等领域。

3.1企业创新过程的风险

国内学者谢科范教授(1999)较早地系统归纳介绍了国内外技术创新风险管理的研究成果。王立新、高长春(2005)和刘继海等 (2006)研究了技术创新过程不同阶段的风险识别和管理策略。在创新战略风险的研究中,许晖、余娟(2007)对企业在实施国际化经营创新战略过程中的关键风险进行了识别研究。在创新项目风险的研究,Janne A. Kei Zer and Johannes I. M. Halman(2007)通过研究发现基本的创新项目天生具有风险,并据此提出了一系列在产品创新过程中风险的识别和诊断方法。

3.2创新型企业持续创新过程风险

学者们对持续创新风险的研究是最近几年才开始的,如李兴宽 (2009)提出创新型企业建设的过程中有创新战略风险、重大创新项目风险、人因风险3种重大风险。李宁(2011)对持续创新过程重大风险进行动态分析和管理机制研究。巫英(2013)在对企业持续创新重大风险和风险管理机制的相关内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以经营者具备强烈的创新风险管理意识为前提,从组织结构与人员配备、规章制度、预警机制和应急预案4个方面构建了重大风险管理框架体系和设计方案。倪彪(2013)构建创新型企业持续创新重大风险管理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有利于创新型企业客观认识自身的重大风险管理水平,改进自身的不足,促进持续创新的顺利进行。

综上所述,当前在创新风险研究方面,对常态的企业技术创新风险管理研究较多,而对复杂、动态的持续创新风险管理研究极少;基础理论层次的研究相对较多,技术及应用层次的研究相对不足,可以说,企业创新风险管理还缺少系统、深层次的研究。

4总结与评述

创新型企业、持续创新与持续创新风险成为当前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但是把创新型企业与持续创新、创新型企业与风险管理、持续创新与风险管理结合起来研究的较少,创新型企业持续创新过程的风险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当前的研究主要是在创新型企业的概念界定、评价和成长等研究较深入,但对创新型企业持续创新过程的研究较少,而对创新型企业持续创新风险的研究只是处于起步阶段,主要是对其因素、概念,本质以及管理机制研究较多,而对创新型企业持续创新过程的风险研究较少。创新型企业持续创新风险具有较大的研究空间。

摘要:创新型企业的根本任务是持续创新。创新型企业的快速发展必须依靠持续创新,然而在持续创新的过程中却存在一些潜在的、不易发现的风险,制约着企业的发展,创新型企业持续创新过程中的风险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创新型企业、持续创新和持续创新风险3个方面对创新型企业进行论述。

中小企业成本管理创新型研究 篇11

关键词:成本管理;成本控制模式;创新思路;作业成本

一、我国中小企业的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成本管理并没有明确的实施到位

企业成本的支出和产品配套的消耗用品,没有具体的根据企业本身的生产线流程进行合理的核算及分配,对于以销定产、以产定料、以料定投的这种模式,企业制定了相关的流程制度,结合实际工作来讲很多企业在实施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又暴露出很多的细节漏洞,在实际操作中没有制定相应的解决办法,对于计划和实际差异的原因没有针对问题而提出详细的说明和修正计划或改进管理的措施,导致各个部门无法实施。

(二)成本管理理念落后、成本控制意识薄弱

企业管理者的素质及其管理理念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运作调查得知,大部分中小企业管理者的学历不是很高,对于管理工作基本不知,严重缺乏管理经验,中小企业管理者了解财务知识的少之又少,管理者的管理理念无法满足企业对成本全方位管理的要求。在员工方面,员工文化程度普遍较低,使企业无法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流程,也无法执行先进的管理方法,造成企业资源的不必要浪费、管理落后的局面。

(三)大量积压原材料

数据调查显示,现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下,原材料成本的逐渐升高,本身对企业是很大的考验,而原材料的大量积压造成企业的少利润或零利润,竞争优势基本为零。单指材料的消耗就占成本的一大半,如果企业能够减少材料的不必要消耗,加强管理,从开始严格把关,就能减少这些问题的出现。

(四)成本控制模式和方法过于落后

大多数企业的成本控制模式都是传统模式,重心都放在产品的生产阶段,过重于成本的事中、事后控制。这种模式往往忽视了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其他环节上的成本控制,不能全面正确地反映企业的成本信息,企业管理决策者根据不准确的信息进行决策,这样的传统模式不能适应现代成本控制的需要,企业的竞争优势逐渐丧失。

二、现代中小企业成本控制创新思路:

(一)以技术创新促进成本管理。

以技术创新促进成本管理,从价值链的分析角度看,可以改变产品,针对不同的用户需求分为多种产品,以减少不必要的浪费;也可以改变制造过程,使得流程变得更为有效;从劳动密集型转向半自动化,从而达到减少劳动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二)采用作业成本管理思维

市场竞争非常激烈,要想取得竞争的优势,必须结合自身的特点进行战略规划,扬长避短,相同条件下不单单是节约材料不必要消耗,而是从产品本身开始,技术的研发、采购流程、收发货流程、制造流程、销售模式、市场调查以及市场的推广还有相配套的服务,全过程的动态管理,产品形成过程中发生的所有作业成本的管理,实现企业动态的成本管理。

(三)营销创新推动企业发展

营销创新是提高效益最有效的途径,科技不断地在进步,这种局面是在迫使企业也要进步,留在原地必定会灭亡,营销创新,发挥第一生产力的作用,是推动企业的有效途径。一方面生产的产品在不断地改进,产品能够针对因不断变化的社会所需求的各种需要生产出产品,提高了生产率,在长期竞争过程中占据了有利的局面;另一方面,也节约了人力、物力,达到了降低成本的目的。

三、结论

我国中小型企业自身规模小、资金弱,科学管理的规范程度差,以其精华或思路来改造自身的模式,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现代成本管理理论与方法,结合我国中小型企业自身独有的特点,以战略成本管理为思想、以企业价值链为核心、以成本控制差异化为手段,创建符合中小型企业实际情况的成本核算与管理体系。

当然,成本管理的方法很多。我国中小型企业要提高成本管理水平,目前还有许多事情要做。如建立和完善企业的学习制度,提升企业员工的成本意识,积极推进企业成本管理体系建设,实行企业成本责任制,让人人都来自觉关心成本,形成节约成本光荣、浪费损失可耻的共识和理念。只有当节约成本成为每一个员工的自觉行动时,企业才能够真正走上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道路。

总之,中小企业应扬长避短,适应不断变化、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不断学习掌握成本管理的新理论,并借鉴其他国家企业的成功经验不断总结、发现成本管理的新问题,不断更新成本管理的观念和手段,不断寻求企业自身发展的成本管理的新思路。(作者单位: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编号201312806032X

参考文献

[1]张雪萍 . 浅析中小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 上旬刊 ),2011,10:21-22.

[2]張淑英 . 对当前我国中小企业成本管理思想与方法的研究[J].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2,06:23-25.

[3]张加华. 试论科技部门促进中小企业创新的策略.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J] ,2011年12期 15—16

[4]王红艳。论部门核算与企业成本控制的关系 [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月刊),2012(04)。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 篇12

一、我国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1. 教学目标存在偏差

长期以来, 我国的“ 应试教育”模式强调掌握知识的数量和精确性, 把掌握知识作为教学目的, 而学生则把能够顺利地通过考试作为学习的唯一目的。 大学阶段的教育模式几乎是中学应试教育模式的翻版和延续。 现在大学的各种考试层出不穷, 而忽视培养和挖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 教育管理松弛

我国实行的是“ 严进宽出”的教育政策。 大学里几乎没有淘汰制, 只要不违规, 无论学业优劣、能力如何, 基本都可以顺利地拿到文凭, 获得学位。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院校在人才培养问题上过分强调科学教育忽略人文教育, 重专业知识轻人文素质, 重传统的讲授而轻能力培养, 都严重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

3. 教学方法单一落后

信息素质教育应该是一门多元化、综合性的系列课程体系。自20 世纪80 年代以来, 我国高校的信息素质教育主要通过文献检索课来实现, 而传统文献检索课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 方法手段比较落后, 严重制约着我国信息素质教育, 也制约着创新人才的培养。

二、加强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对策

1. 转变教育观念

我国传统的教育观念认为:大学生毕业面临的选择是就业、考研、出国, 这使得大学人才培养的目标往往局限于研究型、应用型, 整个社会和家庭缺乏对孩子创新精神与创业意识的培养教育。 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后, 主要特征表现在社会对高等教育需求多样化、 高等教育类型多样化、 办学主体多样化、教育目标和培养方式多样化。 因此, 不能用精英教育的培养目标与规格、学术取向与标准、课程选择与组织、教学方式与方法、 办学体制与管理体制等来规范大众化高等教育。 要从创新型国家战略实施的高度, 认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2. 营造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环境, 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

当前, 学生的多样化、个性化教育需求日益凸显。 如何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学习需求的差异性因材施教, 是我们确保教育质量、 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突破口。 高等教育要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 构建以人为本培养模式。 应依照个体差异性, 同时面向国家、企业需要, 探索并建立学分制、辅修制、双学士学位制、转专业制度等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 在营造创新人才成长的环境方面需要重视以下几点: 提高大学生的主体性意识, 提高和丰富大学生的知识水平, 培养大学生的批判和探索精神, 培养大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增强激励大学生成就感的力度。 创新是民族振兴的关键, 塑造大学生的创新人格, 是知识经济时代赋予高校的重任。

3. 深化信息素质教育教学改革, 优化创新人才培养

第一, 明确培养目标。 大学不仅是具有高等教育学历的“ 劳动者输出基地”, 还应培养可以运用所学知识自主创业的人才。因此, 在人才培养目标的设计中, 应当体现对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的要求。 要加强对大学生的信息素质教育, 最大限度地完善大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 为新世纪我国现代化的实现奠定创新人才基础。 第二, 改革教学模式与方法。 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突出自主性、合作性、创造性。 高校要按照拓宽基础、淡化专业、加强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路设计教学计划, 以改变原先过分注重专业需要和偏重知识传授的做法, 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 注意课程体系和课程结构的整合与优化;突出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学生个性发展, 在课程内涵上不断更新、 增添符合信息时代对人才素质要求的教学内容。 在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方面, 要特别注意从单一传授知识的教学型向研究型教学转变, 要普遍运用问题解决、互动教学、个别化实习设计和启发式教学等教学方法, 培养和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实践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 不单指实验、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工程实践教学环节, 更重要的是要在人才培养全过程中贯彻实践教育的思想。 要通过课堂内外各个实践环节, 构建完整的实践教育体系,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 运用课堂上所学知识技能, 完成理论知识的系统化、条理化和清晰化, 锻炼创新思维能力。 第三, 改革教师、学生评价体系。 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 首先必须建立一支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教师队伍。 目前, 我国衡量一所大学办学条件的优劣、评价师资队伍水平的高低, 往往是以学历、职称以及教师在重要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的数量、争取科研经费的多少作为衡量的标准。 这些评价方法确实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 但忽略了对学生培养方面的教学工作。 高校应鼓励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和参与其科研项目的积极性, 改革分配制度与激励机制, 将奖金与课时酬金分配以及评优、选优、晋级等与开展“ 创新教育”挂钩, 激励他们以更大的热情继续开拓创新。 第四, 注重创业实践, 有效开发和利用社会创业资源。 清华大学创业中心的一项调查报告显示:在创业教育上, 中国的平均水平低于全球平均水平。 我国大学生创业比例不到毕业生总数的1%, 而发达国家一般占20%~30%。 知识经济时代, 创业型人才越来越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 因此高等教育应适应经济社会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鼓励和选派教师从事创业实践, 注重吸收社会上一些既有创业经验又有一定学术背景的人士从事兼职教学和研究。 这不仅是信息素质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也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 如果我们培养的大学毕业生中有5%~6%的人具有自主创业能力, 而每个创业者如果可以平均吸纳20 至30 名大学毕业生就业, 那么当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基本上可以得到缓解甚至解决。 第五, 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 为了创造更好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环境, 学校要落实学生创新活动经费, 提供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实践活动的机会, 从实际需要出发适当添置科研仪器设备, 在经费和物质方面给予适当倾斜。 目前, 各高校纷纷建立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 支持大学生广泛开展科技创新活动。 借鉴国外的经验, 除了政府的政策扶持与经费支持外, 还要积极创造条件吸纳社会各种资金, 挖掘高校经费来源多元化渠道, 共同促进大学创新人才的发展。 国内高校目前应该加强与企业的联系, 争取校企合作, 这样不仅可以争取到资金, 也可以为学生建立更好的实践平台。 第六, 多途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的培养, 主要是把创新的思想和方法介绍给学生, 以便学生掌握创新的钥匙, 从而通过一系列活动, 不断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 其一, 引导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活动。 应将科学探讨引入教学过程, 使教学过程变成大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探讨探索的过程, 从而引导大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科研活动。 其二, 切实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 要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新要求, 让大学生定期在企业及有关单位的见习、实习中接受严格的磨炼, 不断增长自己的才干。 其三, 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引导学生开展各种课外、校外活动。 可以组织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 举办多种不同层次的学术报告会及以学科为依托各种课外科技活动等。 通过各种活动, 不仅可以丰富大学生的生活, 更重要的是能够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 最大限度地发掘大学生的创造潜力, 引导大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课外、校外活动中完善自己。

参考文献

[1]袁贵仁.不断推进教育创新[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2002 (06) .

上一篇:交通电子下一篇:影响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