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研究型拔尖人才(精选12篇)
创新研究型拔尖人才 篇1
1 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绩效评价问题的提出
与发达国家相比, 在总体科学技术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上我国还有很大差距:关键技术自给率低, 专利发明数量少, 科学研究质量不够高。出现这种局面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我国拔尖创新人才匮乏。因此,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研究生教育作为造就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 必须肩负起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使命。”[1]自1999年开始, 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进入跨越式发展阶段:招生规模在1999年为92 225人, 到2007年招生人数增长了3.5倍多, 达到418 612人;短短几年期间在校生人数也增长了4倍多, 规模发展很迅速。如何才能培养出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如何确保和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王战军等学者提出:如按照以往的模式去培养, 不深化改革, 那么肯定会存在质量与数量之间不可调和的冲突与对立[2]。研究生教育规模超常规的发展, 客观要求研究生培养的重心从“扩大招生规模”向“提高教育质量”转移, 这在客观上要求对研究生培养活动绩效进行科学的评价, 找出研究生培养各个环节中的不足与问题。而当前我国专门对研究生培养绩效进行评价的指标体系尚未建立, 所以, 当务之急则是构建一套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绩效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 帮助研究生培养机构和管理部门作出科学的判断, 从而为完善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活动的各个环节提供依据。
2 研究生培养绩效评价指标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近十几年来,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迅速, 而对研究生教育的研究和关注也在不断加强。1995年, 我国对33所研究生院进行了综合质量评估, 并对这些研究生院进行了排名, 引起了较为强烈的影响。这次评价采用的指标体系 (见表1) 设立了三个一级指标:研究生培养及质量、学科建设及成果和机构建设。其中, 研究生培养及质量排在首位, 在指标体系中占了40%的比重。2004年, 教育部在对22所试办研究生院进行评估 (评估合格准予正式建院) 所采用的指标体系也包含了研究生培养一级指标, 并特别注重了学科建设、学术队伍建设、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等方面。由中国研究生院院长联席会编著的《探索与创新——中国研究生院建设与发展研究》 (2007) 一书中, 研究者在前述指标的基础上对研究生院评价体系进行了改善, 其中研究生培养成果方面的指标也得以完善。
目前, 尽管我国研究生培养评价指标在不断完善, 但是还明显存在着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第一, 我国对研究生培养的评价指标还主要是在对研究院的评价指标体系当中出现, 只是研究生院评价指标体系中的一部分, 没有形成专门的评价指标体系。因此, 在对研究生院各个方面综合评价时, 选择人才培养方面的指标较少, 弱化了人才培养评价的效果, 不能深刻地体现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成果。
资料来源:王战《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技术与实践》//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年11月P147.
第二, 评价指标涵盖的内容不全面, 忽略了一些对研究生培养质量有重要影响的因素。一方面, 已有的指标体系注重培养结果而忽略了人才培养和管理的过程, 对研究生的选拔注重也还不够, 不具科学性;另一方面, 评价指标较多地注重对硬件评价, 忽略了对一些十分重要的软件的评价, 如校园人文环境、学术氛围、研究生教育机构的管理水平等, 使得评价结果也不具客观性。
第三, 部分指标缺乏可行性。1995年的“研究生培养和质量”指标体系中的二级指标, “有的太抽象, 缺乏科学依据, 有的不能说明问题, 如‘德育评估’, 它本身具有很大的‘模糊性’与‘随机性’, 影响指标体系的科学性[3]。”另如:“对毕业研究生的评价”、“博士学位论文水平”等指标在实际评价过程中都会面临较大的困难。
第四, 权重的确定主观随意性较大, 缺乏理论依据。如何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是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一项重要内容。指标权重应该在明确评估的目标和评估对象的具体情况的基础之上通过科学的论证得出, 不能随便由个人主观确定或随意更改和变动。
3 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在设计评价指标前, 要明确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需要达到的标准和要求。拔尖创新人才应该具备如下特征[1]: (1) 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 (2) 具有较强的获取知识的能力; (3) 具有较强的综合相关知识来进行应用研究的能力; (4) 具有开拓创新精神和初步的创造能力; (5) 具有团队精神和沟通、组织、协调、合作能力。为了培养更多拔尖创新人才, 就需要以拔尖创新人才的高标准来制定和设计评价指标体系, 对与研究生培养紧密相关的各个方面进行客观评价。
我国有四类大学:研究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教学型大学、职业技能型大学。研究型大学是以创新性的知识传播、生产和应用为中心, 以产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和培养高层次精英人才为目标, 它在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而独特的作用。本文将以研究型大学为例, 从高校“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造就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的目标出发, 按照规模与质量、过程与结果、直接与间接评价相结合的思想, 构建研究生培养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1) 构建原则
研究生培养绩效评价涉及到研究生培养的方方面面, 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为了真实地反映研究生培养活动的情况, 保证评价结果的有效性, 在设计研究生培养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时应当遵循以下原则[4]:
1) 方向性原则, 又称“导向性原则”, 指评估方案、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的制定必须和党的教育方针、政策相一致, 体现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教育改革、发展、提高的方向, 推进高教改革, 增强对社会、经济、文化变革的适应性;同时, 通过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能引起人们对相关指标的重视, 起到引导、改善研究生培养活动, 不断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作用。
2) 科学性原则, 指制定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时, 要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 应充分考虑培养过程的完整性和全面性, 从研究生培养的目标出发, 逐步筛选和取舍分项指标, 坚持目标评价和过程评价、条件评价相统一的原则, 使指标体系能客观、全面、多角度地反映和描述人才培养实际状况。
3) 可行性原则, 指制定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要从实际出发, 使评价活动能够实行、操作并取得预期的评价结果。简单地说, 就是评价标准应该可比、可测, 简单方便。即评价指标具有:可比性——指标必须反映研究生培养中具有的共同属性, 有共同的衡量尺度, 可以按类别进行对比分析;可测性——要通过量化的指标对研究生培养活动进行体现;简易性——指标要简单, 易于实施和操作, 指标所要求提供的信息可实地取得。
(2)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评价指标体系不仅要能对结果进行评价, 而且应该对人才培养、管理过程及为培养而进行的人才选拔等方面进行评价, 即应该对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各个活动与环节都给予关注。本文在参考了《1995年研究生院评估指标体系》中“研究生培养及质量” 指标的基础上, 借鉴和吸收了天津大学“构建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5]及浙江大学“探索与实践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6]的经验, 突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特征与要求, 设计了培养甄选、培养过程、培养成果三个方面的评价指标 (如表2所示) 。
培养甄选指标是一项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指标, 该项指标关注的是研究生的选拔, 反映了研究生生源构成和质量, 主要从研究生平均入学统考成绩、保送生/推免生比例、硕士与博士招生人数比、录取比例等四个方面来进行考察。只有严格把好研究生选拔、录取这一层质量关, 研究生培养质量才能有所保障。
培养过程指标反映的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对研究生的创造、创新、研究能力及其他综合素质形成有重要影响的关键因素。研究生培养过程即是拔尖创新人才素质提高和能力形成的过程, 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一流的师资队伍、科研水平、学科建设、课程设置和开放式的教学模式, 除此之外, 外部环境的影响也十分重要, 故本文通过相应指标对学术氛围、研究生管理水平等给予了关注。需要特别注意的是, 拥有一支一流的师资队伍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关键。要培养造就创新型人才, 就要“牢固确立教学工作在学校的中心地位, 保证高水平教师上教学工作第一线和讲授基础课。”[7]高水平的教师特别是院士、杰出教授、专家、著名学者能够在一线“传道授业”, 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点。
培养成果指标体现了研究生培养的最终成果, 能够反映人才培养水平是否达到了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目标和要求。该项指标主要参考中国研究生院院长联席会 (2007) 编著的《探索与创新——中国研究生院建设与发展研究》一书中设计的中国正式研究生院评估指标体系中“人才培养成果”相关指标, 涵盖了研究生培养规模、论文数量、科研成果及受到奖励、社会和用人单位的认同度等各个方面。
与1995年研究生院评价体系中的研究生培养评价部分指标相比, 该指标体系的突出特点是:第一, 对研究生培养进行了单独的、系统的评价, 重视研究生选拔与培养过程对保证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性, 具有综合性和系统性;第二, 突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指标的设计都是围绕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中心而展开, 生源要求高质量, 培养过程要求高水平, 从而实现高成果;第三, 整套评价指标均为量化指标, 数据容易获取, 简明实用, 方便比较, 可操作性较强。
(3) 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
评价指标确定建立后, 人才培养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并没有真正完成, 还应该依据各个指标的重要程度分别赋予相应的权重。权重系数的确定方法主要有:专家咨询法、AHP层次分析法、两项系数加权法、环比评分法等, 其中专家咨询法和层次分析法运用最为广泛。本文建议采用AHP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AHP层次分析法[8,9]是美国运筹学专家Saaty教授在70年代年提出的, 通常运用于解决一组因素的优先排序问题, 其核心内容是:将复杂问题分解为各组成因素, 将这些因素按支配关系组成有序的递阶层次结构, 通过“两两比较”判断方式确定每一个层次中因素的相对重要性。该方法是一种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系统分析方法, 它可以得到更客观的、更精确的数值, 有较高的科学依据。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的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明确问题,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研究生培养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三个层次结构:目标层 (A) 、准则层 (C) 与方案层 (P) (见表2) 。
第二步:构造两两判断矩阵。依据1—9判断标度图, 采用专家评分法将指标二元对比判断的结果加以量化。将判断矩阵记作B= (bij) ×n, bij表示第i个要素Pi相对于要素Pj的重轻程度, bij的赋值准则如表3所示。
第三步:进行层次单排序。求出第二、三层指标相对于上一层某个要素排出优劣顺序。层次单排序问题可以通过求解相应的与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的正交化特征向量而得以解决。采用求和法:先将判断矩阵各行相加, 得到
第四步:进行层次总排序。根据上一步求出的层次C对目标层A的权重, 表示为a1, a2, …, am;层次P对层次C的各要素来说单排序权系数为 (W1j, W2j, …, Wmj) T, (j=1, 2, …, m) , 则求出层次P对目标层A的权重为
第五步:一致性检验。计算一致性比例CR (CR=CI/RI) , 如果CR<0.1时, 则判断矩阵通过一致性检验。其中:RI为常数, 可以通过表4查得;
按前面1—4个步骤计算出的Wi在通过了一致性检验后, 就是层次P相对于目标层A的权重。
4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
由于各个二级指标的测量单位不同, 不能直接相加、比较, 因此, 需要把各项指标转换成相对指数, 然后再根据指数的大小来进行比较。在实际的指数计算中, 采用如下方法计算:首先求出所有被评价主体每一项指标的算术平均数, 然后将各个指标的实际值与算术平均值相比得到一个相对值Ki, 结合层次分析法求出的指标权重Wi, 可以算出研究生培养评价指数
通过研究生培养绩效评价, 第一, 有利于人才培养机构发现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也为调节和改善教育、教学、管理等各个方面的活动提供依据;第二, 有利于各级领导部门对研究生教育进行科学的宏观指导和管理;第三, 通过对研究生培养的评价结果进行横向比较, 提供各个人才培养机构的信息, 将研究生教育机构纳入竞争轨道, 促进研究生教育机构间的合理竞争, 实现“优胜劣汰”, 提高研究生教育机构办学的积极性。
摘要:在借鉴我国研究生院评估指标体系中“研究生培养及质量”指标的基础上, 结合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标准和要求, 以研究型大学为例, 构建出了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绩效评价体系, 借助层次分析法 (AHP) 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 形成了一套较为科学、有效的研究生培养绩效评价方法, 为改善研究生培养活动提供依据。
关键词:研究生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绩效评价体系,层次分析法
参考文献
[1]王永斌, 许鹏奎, 蔡中宏, 等.拔尖创新人才与研究生教育的使命[J].现代教育科学, 2006 (1) :143-145.
[2]王战军, 廖湘阳.关于我国研究生教育“积极发展”战略的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1 (04) :3-7.
[3]朱国辉, 王大伟.论我国研究生院的评估指标体系[J].现代大学教育, 2002 (2) :45-49.
[4]戚万学.高等教育学[M].山东: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8.
[5]刘建平.构建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J].中国高教研究, 2008 (1) :26-28.
[6]杨卫.坚持卓越教育理念培养拔尖创新人才[J].中国高教研究, 2007 (21) :14-16.
[7]卢铁城.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造就拔尖创新人才[J].中国高教研究, 2006 (10) :10-13.
[8]T L萨蒂.层次分析法——在资源分配管理和冲突分析中的应用[M].许树柏, 译.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 1988.
[9]周立基, 倪加勋.现代管理决策方法——定量分析与测度技术[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1993.
创新研究型拔尖人才 篇2
编者按:为纪念我国恢复研究生教育(1978-2008)三十年,畅谈北航研究生教育的历史和发展,及其对我国研究生教育的见证、影响和推动作用。研究生院和宣传部共同组织完成了北航历任研究生院院长访谈。接受访谈的有第一任院长曹传钧教授(1984 年9 月—1988 年12 月),第二任院长夏人伟教授(1988 年12 月-1994 年2 月),第三任院长邓学蓥教授(1994 年2 月—2000 年1 月),第四任院长沈士团教授(2000 年1 月—2001 年2月),第五任院长陈宗基教授(2001 年2 月—2003年3 月),第六任院长唐晓青教授(2003 年3 月— 2006 年2 月),第七任院长李未院士(2006 年2月—2009 年1月)。文章采用口述体裁,通过访谈人讲述亲历研究生教育的片断、事例等侧面,展示北航研究生教育的缩影,印证北航研究生教育事业、乃至我国研究生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本报将陆续刊载我校历任研究生院院长访谈文章,以飨读者。
在我2002 年担任研究生院院长之前,整个教育界议论的问题就是,我们大学里应该如何培养 拔尖的创新人才、或者叫做创新型的领军人才和 领导人才。我们学校一直把这个问题当成是一件 关键的事情来抓,这些年来也一直在探索如何来 改进这件事情。现在大家都达到了这样一个认识,认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 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拔尖创新人才是创新之源、创新之本。对我们大学来讲,培养综合素质高、创 新能力强的拔尖人才是高水平大学的历史使命、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迫切要求,也是高水平研 究型大学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志。之所以能够开展 我们这个理工科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 试验和探索,也可以说是大环境日益改善的直接 结果。
从“十一五”学校总结了过去办学的经验后,我们针对研究生的培养提出了一个工作方针,叫做 “拓宽基础、瞄准前沿、构建团队、自主创新”,工作方针之所以能够顺利执行,主要得益于我们学校 以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部级重点实验室为依托节 点、以国家战略发展需求为导向,然后得到了“985 工程”、“211 工程”科技创新平台的有力支撑。为此,我们设置了研究生培养体系,包括课程教学体 系、实验教学体系、创新实践与研究体系、学术交 流体系、培养质量的评估和监控体系,构建了具有北航特色的研究生自主创新和学术发展平台。学 校针对研究生不同类型和特点,探索并实践了四 种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 模式:第一个模式 就是“夯实拓宽数理基础,瞄准学科前沿,培养具有开展重点基础研究能力的拔尖创新人才”,这一部分是我们这种国防口的学校一直所欠缺的,我们必须要加强具有前瞻创新思路人才的培养;第二个模式是“服务国家战略,构建科研团队,培养 具有开展重点工程项目研究能力的拔尖创新人 才”;第三个模式是与清华、北大这些教育部的学 校相比,我们的国防背景给学生发展带来一定的局限性,所以我们特别要在“拓展国际视野,推进 跨国交流,培养具有全球一体化思维的拔尖创新 人才”上下功夫;第四个模式是“立足航空航天,发 展个性特长,培养具有领导和领军潜质的复合型 拔尖创新人才”。
数理打底夯实基础研究能力我认为研究生教育作为终身教育的重点,随着本科教育转向大众化,进而向普及化迈进以后,研究生的终身教育一定会提到议事日程上来。数学和物理是理工科研究生原始创新的基础,培养基础研究能力,对其一生的学术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我校从研究生的个性特点出发,实施了以下三项计划:研究生多层次数理课程体系培养计划、高等工程学院博士生培养计划、博士研究生创新基金计划。
2005 年,我校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针对研究生数理基础与科研创新需求存在较大差距等问题,制定了新版研究生培养方案,设置了满足跨学科以及不同层次研究生需求的公共数学、物理、力学类课 程,作为研究生精品课程每年投入140 万元加强建设。以研究生数学类课程为例,我校构建了“四板块、三层次”的课程体系培养计划,重点抓数理方程、代 数、概率和计算四类课程。以概率为例,我们以分析概率为基础,现代数理统计为提高,随机序列分析为 精深,分三个层次展开。选修提高或精深部分课程的研究生,基本都具备了从事基础和前沿技术研究的能力。
高等工程学院博士生培养计划的实施实际上是直接来自高等工程学院的设置。2002 年我们受北大元培班的启发建立了这样一个培养本科拔尖人才的试验基地,作为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试点。2006 年有了第一届毕业生后,就顺理成章地继续进行博士班训练。我们从全校选拔25 名学生,实施名师指导 下的个性化培养,从整个中关村地区选聘名师,外聘 名师比例达到60% 以上。高博班实行“1+3”培养模 式,第一年深化数理基础,后三年实施精深专业课学习和博士学位论文研究。这个培养模式的效果很显著,在2007 年第四届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大赛上,高博班的同学就获得了两项一等奖、一项二等奖,高博班研究生从事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的能力得到显著增强。
我们实行的第三个计划是博士研究生创新基金,该计划于2003 年9 月启动,用于支持参与重点基础研究项目、并有创新能力的研究生潜心进行原 始创新研究。该基金坚持分级申请、年度考核和择优支持的原则,几年下来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我们也从 2006 年起,将创新基金增加至每年100 万元。创新基金实行“1+1”奖励资助模式,50% 用于博士研究生 的学术成果产出,如发表学术论文、参加重要学术会议等,50% 用于对博士研究生创新研究工作的现金奖励和生活补贴。到目前为止,共资助129 人次,其中42 人获校级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截至2008 年7 月,我校共有12 篇博士学位论文获得全国百篇优秀 博士学位 论文奖励,而2003年后毕业的4个获奖者中,3人曾获得博士研究生创新基金资助。
团队先行提升工程实践能力服务国家战略、构建科研团队、培养具有开展重 点工程项目研究能力的拔尖创新人才,一直是我们学校的传统。从国防这个角度来看,重点工程、重大 工程每年都有,非常需要工程实践能力、综合集成能 力和团队攻关能力强的人才,我们有责任在学校教育上下功夫。为此,我们学校主要实施了创新团队梯 队式人才培养计划、为国家重大专项服务的高级人才培训计划,以及重点工程项目科研队伍结构优化计划等三个措施。结果证明,我们学校的研究生在参 加科研团队、完成重点科研项目的过程中,综合素质 和创新能力得到了全面提高。
学校的第一个举措就是在重大和重点科研项目中,组建教师创新团队和以研究生为主体的研究梯 队。实际上我们在十年前就开始在计算机学院做了 试点,2006 年以来,学校认真总结计算机学院的成功经验,在重大或重点科研项目中,依托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院系实验室,组建教师创 新团队和以研究生为主体的研究梯队。把重点科研项目分成若干个子课题,每一个子课题基本上选拔一个博士生来负责,一个博士带一到三个硕士,创新团队的教师集体地、同时有分工地对这些子课题进行指导。这种方式推广了以后,效果很显著。2007 年 获得国家发明一等奖的“卫星新型姿控/储能两用飞 轮技术”的6 位获奖者中,第3 到6 名都是在校博士生。2008 年我校又获得两项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其中“小型高精度天体敏感器技术”项目的第3、4 名 获奖者也是在创新团队中成长起来的博士生。2006 年以来,我校有37 名研究生成为12 项国家级科技 成果奖的署名获奖人,这些获奖人都是依托创新团 队培养的,说明我们这个模式在技术创新上的效果是很显著的。
第二个措施就是为国家重大专项服务的高级人才培训计划。在2006 年大型飞机重大专项成立时,我们就察觉到人才紧缺的问题,因此成立了大型飞机高级人才训练班。我们聘请国家大型飞机论证委 员会专家担任班主任,聘请经验丰富的型号总师和 国内外著名大学教授授课,培训班组建学生科研团 队,进行150 座级干线客机的数字化总体设计。第一期培训班完成了从飞机总体、气动、结构、飞控等方面全方位数字化建模。第二期完成了风洞吹风实验,对数字化设计进行了模拟和演练,完成了电子样机。该培训班毕业的研究生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这个经验也让我们产生了新的思路,2008 年我们就和中商飞签订并实施了每年50 人的订单式大型飞机 高级人才培养。其他高校也纷纷借鉴我校成功经验,我们也计划把这种模式在我校服务其他国家重大专项的人才培养工作中推广。
此外,我们还在重点工程项目科研队伍结构优 化计划上做了试点。2006 年起,在重大和重点工程项 目中,为解决科研成果的有效转化问题,学校试点采 用合同制,聘用专职人员从事技术开发、工程实现和 项目管理等具体工作。这一方面使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能够集中精力从科研项目中凝练学术问题和技术难题,做出技术发明和专利,撰写高质量论文,提 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另一方面,由合同聘任人员完成 技术发明到产品原型的转化,促进产学研用结合,使 科研成果更多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举一个国家科 技支撑计划重点课题 的例子,该团队聘用了7 名专 职人员从事电子显微镜结构和电气的绘图、装配等,参与项目的院士、教师和博士生硕士生们主要从事 试验研究、理论研究和技术发明,这种科研队伍结 构,为项目的顺利进行和参与项目的研究生培养质 量提供了有力的保证。2008 年12 月温总理来校视察 时,学校向总理提出建议,将此做法推广到从应届毕 业生中招聘重大、重点项目合同制聘用助理研究员,以此来缓解就业压力、优化高校科研队伍结构、促进 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此建议受到国家和相关部门的 重视,已成为国务院制定的一项具体政策付诸实施。
眼界放宽培养一体化思维培养具有全球一体化思维的拔尖创新人才,一直是我们学校的一个弱项,而国家的战略发展又急需一批能够促进东西方文化通融、具有国际视野的 拔尖创新人才,因此我们必须要突破这个瓶颈。在这 方面,学校实施了以下两个计划:中法工程师学院培 养计划、研究生联合培养和国际学术会议资助计划。
为借鉴法国工程师教育的成功经验、推进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培养工程领域的领军人才,2005 年,在中法两国政府的支持下,我们学校与法国中央理 工大学共同成立了北航中法工程师学院,实行“3+3” 的6 年一贯制工程教育,致力于培养具有工程技术 和管理科学知识的国际化通用工程师。法国中央理 工大学的强项在航空、造船、高速铁路和建筑四个方 面,正好与我们学校的特色相符,我们的学生由法国 中央理工大学教授、著名跨国企业和科研单位的工 程专家以及北航教授共同授课。第一年接受法语,以及数学物理教学,2、3 年是法国中央理工大学预科 和其一年级的课程,4 至6 年是工程硕士培养,毕业 后能获得北航的硕士和法国中央理工大学的工程师 文凭。我们现在已经和法国赛峰集团等12 个大型国 际化企业建立了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效果可以说 是很好的,我们从第一批已经结业的本科生中派了 10 个人去中央理工大学,现在巴黎分校的第一、第三名都是我们中法工程师学院的学生。去年奥组委 来学院考察之后,决定挑选170 人参加奥运会法语 国家政要的接待和翻译工作,这一批志愿者圆满地 完成了各项任务,受到了奥组委的高度评价。
第二个措施是研究生联合培养和国际学术会议 资助计划,目前我校与22 个国家的81 所高校和科 研机构开展交换和联合培养研究生,选派研究生出国留学和联合培养已形成了一定规模。2007 年,我校开始实施公派研究生出国留学计划,两年来共派出210 余人,在教育部高水平大学公派出国留学项目工作总结视频会上做了经验交流。国际学术会议资助计划则是从2002 年起以主要资助会议注册费的方式实施,国际学术会议必须是本学科国际高水平的序列会议,且须为论文的第一作者或第二作者(第一作者为导师),并在大会上宣读论文。2006-2008 年,共资助274 名研究生赴33 个国家和地区 参加学术会议。从2009 年我们决定进一步扩大投 入,每年投入200 万资助博士生出国参加国际会议。我们把联合培养和会议资助两个项目加起来,就能保证每年有二分之一的博士出国交流,这就能极大地弥补我们在国际视野和学术交流方面的不足。
个性彰显锻造复合型人才再次回到我前面提到的终身教育问题,随着知 识经济的发展,终身教育已经成为人们生存和发展 不可或缺的内在需求。我们认为培养立足航空航天、具有领导和领军潜质的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是终身 教育的题中之意,为此学校实行了两个计划:一个是 项目组“组长”岗位计划,一个是高级人才培训中心计划。
项目组“组长”岗位计划是指,我们在一个工程项目中选拔德才兼备,具有组织能力的研究生作为 子课题项目组的组长。在研究团队中,一个项目可以 分为若干子项目,每一个子项目又包含若干的子课 题,该计划就是挑选出有领导潜质的博士生担任组长,直接参与课题的立项论证、技术攻关、中期检查 和项目验收的全过程。我们做了一个统计,从2008 年到现在,我校有1187 个研究生担任过子课题项目组组长。通过担任组长的锻炼,研究生的组织能力都 有很大的提高。这方面的例子很多,像获得2008 年 国家发明二等奖的 “网络资源可信聚合项目调度技 术”课题,五位博士分别担任该项目的子课题项目组 组长,五个人全部是该奖项的署名获奖人。现在这五个人已经毕业,不论是留校的,还是进入跨国公司的,都已经成为本单位项目组长以上的负责人。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 篇3
摘要:湖南大学以学分制改革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创新为新理念,以积极倡导研究性教学为新方法,以有效推行大学生课外科研计划为新载体,以创办李达学院为新平台,着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关键词:学分制;研究性教学;课外科研计划;拔尖创新人才
一、全面实施学分制改革,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创新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是大学教学的根本问题。21世纪社会、经济和科学的发展对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研究型大学必须树立现代教育思想,以理念为先导,以人才培养为目标,以学分制为手段,优化顶层设计,创新培养模式与机制。我校确立“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融合的通识教育,进行综合背景下学科交叉的宽口径专业教育和个性化培养,增强学生的国际化视野,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1.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效结合
学校在突出研究型和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强化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制订相应的培养方案。从2006级学生开始全面推行弹性学制下的学分制改革,实施“2+2”两阶段培养模式。除个别特殊专业外,前两年分大文、大理两类组织教学,实施通识教育,为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广,能够适应不同学科要求的创新型人才奠定坚实基础。后两年教学有效结合科学技术发展、人才市场需求、专业评估和国际认证等,既突出专业特点又注重社会对人才的多样化。
2.自主选择专业与课程
实施学分制后,选修课比例提高到40%以上,同时允许20%的学生自主选择专业。通过各种举措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足够的空间和良好的环境与条件,用合适的内容、方法以及正确的评价标准与激励措施,促使学生的个性和主动性、创造性得以有效培养与健康发展。
3.国际化培养,走出去与请进来
实施“走出去、请进来”的发展策略,以全球化视野培养国际化人才。一是既聘请国外知名专家学者来校工作或讲学,也选派优秀教师出国深造,先解决师资的国际化问题。二是国际交流与合作,与美国、加拿大、英国、比利时、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80多所学校签署了合作协议,互派学生交流培养。三是加入国际组织,例如设计艺术学院加入国际艺术、设计与媒体学院联盟(Cumulus),培养步伐紧跟国际前沿。四是参加境外实习,例如会计学院每年选派学生通过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选拔参加境外实习,土木学院与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互派学生实习。五是与国际大公司、一流大学合作,引进优质国际教育教学资源课程。六是参与国际人才联盟,如工程管理专业学生参加美国国家科学基金(NSF)资助的跨国远程合作项目。七是组织学生参加国际大学生学科竞赛,例如SAE方程式赛车、ACM竞赛、美国数学建模竞赛等。通过多种渠道,培养学生,特别是杰出学生的国际参与意识与国际竞争能力。
二、积极倡导研究性教学,促进课程体系与实践内容创新
研究性教学是充满探究的教学方式,最基本的特征是师生共同参与,在教学过程中发挥教师教学的主导作用,形成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教师通过互动,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思考和主动实践。研究性教学对培养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发展的重要方向,在本科教学中推进研究性教学,将科学研究的思想和方法引入教学过程,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研究性课堂教学
所谓研究性课堂教学,就是基于强调学科原理形成过程和师生互动为主要特征的教学方式。其关键就是从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出发,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深入探究未知领域的激情,引导学生自主感受和体验知识的发生过程。通过师生共同研讨、双向交流的形式,鼓励学生对问题的质疑批判和发表独立见解,从而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创新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大力推行“科研四进”(科研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实验、进毕业设计),并以26门国家精品课程、双语课程、微软精品课程为样板,带动全校课程建设。摒弃“照本宣科”和“满堂灌”,积极探索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采用适应研究性教学理念的教材教参、授课类别、讨论组织、作业类型、实践训练和考核方式。高度重视学生对教学过程的参与,重点培育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有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与高等教育出版社、清华大学等单位合作建设的网络资源平台、信息交流平台,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
依靠课程责任教授,确保教学质量。课程责任教授作为既有丰富教学经验,又有较强科研能力的领军人物,是推进研究性教学的依靠对象。艺术设计学院院长何人可教授,紧密结合国内外前沿动态,以国际视野积极推进研究性教学,带动了艺术设计类课程群组的发展,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
2.研究性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创新意识的关键所在,也是实现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形成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途径。杨叔子院士曾经以“创新之根在实践”为主题先后发表四篇论文,详细阐述了创新的根本来源于实践这一命题。这充分说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离不开实践性环节的研究性教学。
(1)变革实验教学类型,丰富实验教学内容。建立由基础验证、实践体验、综合设计、研究创新等多种类型实验项目构成的教学体系。鼓励实验课时较多的课程独立设课,强调实验教学内容面向科学研究和实际工程项目。
(2)整合实验室资源,建立全新开放机制。结合质量工程建设和学分制改革,采取网上预约实验、聘请实验助教、提供专项经费等措施,建立完善实验室开放机制。努力实现时间、空间、内容、方法等多方面开放,吸引学生进入实验室,营造良好的研究性实践教学氛围。
(3)创造毕业设计新模式,促进产学研结合。依托重大科研项目,让不同专业学生同时直接进入科研团队进行毕业设计,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方法和合作开发的能力,激发学生研究的兴趣和创新的灵感。
三、大学文化整体育人,引导学生学习途径和模式创新
高等教育的最高价值在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实现从“知识教育”过渡到“文化育人”。在教育内容上,将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贯彻于教育全过程。在教育途径上,文化育人注重知识内化,强调通过内化和升华,使之成为教育对象的一种文化自觉。
1.先进的文化育人模式
(1)利用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发掘岳麓书院优秀的传统教育资源,将其融入当代教育中,从而为学生的人文化过程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2)发挥优秀影视文化的作用,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影视文化一直深受大学生青睐,学校因势利导,与潇湘电影集团联合成立了影视文化基地,创造了以优秀电影首映式系列活动为主要内容的校园文化建设新载体,成功举办了《毛泽东去安源》等10余部电影首映(展映)系列活动。以优秀电影首映式为契机,发挥影视文
化育人功能,在影视文化中引导学生研习历史、增强学生对党的信念、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为人民服务精神。
(3)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强化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教育,建设了由人文科学、艺术、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四类组成的150余门文化素质教育选修课程。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大学校长钟志华教授和副校长章兢教授分别为全校本科生开设《大学生成才之路》、《大学文化与成人之道》文化素质教育选修课。由校内外知名专家、教授为主讲人的“中国文化论坛”、“艺术与人生论坛”、“科学与创新论坛”,已形成学生向往的名师文化。
2.全新的项目学习模式
构建国家、省、校三级大学生创新训练(SIT)和创新性实验计划体系,以项目为载体,通过引导学生选择相对复杂、面向实际的课题,并进行论证、立项、研究、结题的过程。让学生在独立运用已有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强调学习项目背后的科学思想,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术,提高自主学习和独立工作的能力。
通过基于项目的学习,学生找到了学习的乐趣、研究的兴趣,从而更有效地完成学业。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我校逐步形成独特的创新文化。建设课外创新基地,吸引有项目的学生前来开展研究活动。例如由计算机与通信学院建立的基地共有8间配备了常用仪器设备的实验室,共有106名本科生和20余名博士生、硕士生进入基地。2008年该基地学生团队获嵌入式系统专题邀请赛全国一等奖。建立“创新俱乐部”,发挥学生自我管理作用。例如学生成立的SAE方程式赛车俱乐部,从2007年开始赴美国参加FSAE方程式汽车大赛,影响普及海内外。在校报推出“我创我秀”专门栏目,通过学校电台、电视台定期宣传学生研究的优秀成果,利用展板宣传、实物展览、发放传单等形式开展大型成果展示活动。举办大学生创新论坛,大学生创新宣传月活动,为学生提供交流的平台和机会。创新网络文化,建立课外科研计划的专题网站。发展竞赛文化,广泛发动和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活动。近三年来,有1176名学生在省级及以上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奖。
四、着力创办李达学院,强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管理创新
遵循“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宗旨,着力创办李达学院。采取重视基础、强化实践、参与科研、鼓励创新的新培养途径,培养造就一批基础扎实、思维活跃、适应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国际视野的拔尖创新人才。每年通过笔试和面试从新生中选拔100名左右优秀学生进入李达学院,按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三个实验班单独编班,建立拔尖人才培养的新平台。
1.“宽专交”培养
设计“宽专交”培养模式,既强调宽阔的基础知识、又注重突出的专业技能,同时鼓励学生交叉学习。让每一个学生可以选专业,在导师指导下设计一个适合自己成长的教学计划。第一学年强调基础培养,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分别强化数理、人文、社会学科基础:初步了解和掌握学科专业知识和科学研究方法:具备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只有基础知识宽,二三年级时选专业时的面才广。在专业的学习上,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可以是一年,也可以是两年。学校还积极鼓励不同学科学生交叉组合团队,参与课外科研活动,加强在交叉学科上学习,成为交叉型人才。李达学院约有30%的学生跨学科选择了新的专业,个人的爱好和兴趣得到了激励,个性和潜能得到了更好发挥。
2.导师制
为实验班配备最优秀的教学资源,包括课程教师、双语教材、实验资源等。引入本科生导师制,学生和导师双向选择。导师大部分都是院系的院长、博士生导师和学科带头人。另外还有国家教学名师经常关心学生的发展,介绍学科发展前沿知识,担任学生导师。通过学生与教授和研究人员广泛而有效的交流,并参与科研活动,不仅使学生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更让学生们接受学者型老师教学文化的熏陶和踏实严谨的学术作风的润染。李达学院每年都有一大批学生参加学科竞赛、课外科研活动,取得了好的成绩,且有一批学生被一流高校录取为研究生。
3.品牌效应
李达学院短短几年时间内就体现出了良好的品牌效应,扩大了学校在人才培养、就业和招生等方面的社会影响。学生中80%以上继续攻读研究生或出国,在各个专业里都表现出扎实的基础理论功底、较高的创新思维能力、强烈的创造欲望和自信心。每年学生选择导师和专业时,各学院领导、教授都积极想方设法吸引学生选择本院的老师和专业。参加工作的毕业生基本都被大型企业和研究单位看中,在不同的岗位上都有良好的表现,为学校赢得了声誉,影响了社会、企业对我校学生的认可程度,提高了就业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的关注。将李达学院招生与高考招生相结合,聚集了很多高考生及家长的眼光,对吸引优质生源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创新研究型拔尖人才 篇4
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途径多样。高校作为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 为人才培养提供了良好的科研氛围和实践平台。但是, 由“钱学森之问”引发的对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也成为了学术界关于创新人才培养研究关注的重点。现阶段, 我国研究生教育机制下所培养出来的创新人才的数量虽然充足, 但是质量不尽如人意, 拔尖型创新人才更是少之又少。本文以现有拔尖创新人才资料为切入点, 深入了解他们创新能力的培养过程, 探究他们的成长经历与规律, 对我国现有研究生培养机制的改进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一、文献综述
美国社会学者哈里特·朱克曼研究了9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1901~1972年) 的生平资料, 分析强调了外界社会培养、重点大学和重点研究机构的重点培养、良师的重点指导及交流合作的重要性。Roco分析了科学研究中创新人才的特性问题, Arthur and Jennifer以此为基础进行了更为深入的对比研究指出, 尽管文、理科团体在创造力表现上没有显著差异, 但是不同学科类别人才的性格特质存在明显不同。
郭樑运用人才矢量分析的方法将高校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阶段具体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阶段为“方向选择与基层实践积累期” (23~31岁) ;第二个阶段为“资源整合期” (31~39岁) ;第三个阶段为“创新期或平台停滞期” (39~47岁) 。丰富了拔尖创新人才成长规律年龄划分领域的理论研究。
在对创新人才人体特质研究的基础上, 学者们进一步针对拔尖创新人才群体, 探索他们成才的普适性规律。蒲云、代宁、王永杰、于承训选取30位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为研究对象, 通过对毕业生前后工作背景的调查及其成长要素统计分析总结了他们的成长规律:自身的素质与能力及其努力程度是成长的关键;导师的学术水平和治学态度是促进人才成长的保证;重大科研课题是拔尖人才成长的最佳载体;自由的学术环境与优良的学术氛围是必不可少的条件;密集的学术交流和紧密的团队合作是促进学术能力提高的重要方法。
从现有研究成果来看, 关于拔尖创新人才成长规律的研究虽然涵盖内容广泛, 研究角度多样, 但也存在一些不足。 (1) 普适性不强, 现有文献多以案例分析研究为主, 每一类别划分的研究结果分析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2) 人才成长规律的内容限定不全面, 学者们对拔尖创新人才成长规律的研究切入点不同, 对于人才成长规律总结的内容涵盖不全面; (3) 优博论文获得者研究不足, 现有研究仅有蒲云、代宁、王永杰、于承训 (2006) 曾选取30位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为研究对象进行过研究。本文以全国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为主要研究对象, 取消对创新人才类别的划分, 消除学科类别差异, 总结我国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规律。
二、研究设计与数据描述
(一) 研究设计。
本文针对现有研究的不足, 从家庭背景、科研经历及自我认知三个方面来分析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成长背景的内在规律。
家庭背景包括父母受过的最高教育程度和父母的职业类型, 对教育程度和职业情况细化, 这样细分更能详细的看出不同职业对人才培养的影响。科研经历主要为导师情况、参加课题研究的程度、参加境内或境外学术交流活动的次数以及科研条件等因素, 针对116个学位获得者的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情况进行研究。自我认知则是对自身情况及培养单位情况的评价, 对116个学位获得者在求学期间的自我表现程度认知, 及对自身特性的认知做研究分析, 该方面目前无人研究。最终结合三方面结论对我国现阶段研究生教育提出政策建议。
(二) 数据来源。
本研究的数据来源于《拔尖创新人才成长规律与培养模式调查问卷》的结果, 调查对象为2011年至2013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的获得者。问卷在2014年6月28日至2014年7月28日以邮件形式在网上发放回收。2011~2013年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的总数为287位, 我们在“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上得到名单, 并通过笔者检索和电询获取他们的Email地址。共发出邮件444份, 共获得有效问卷116份, 回收率达26.1%, 其中有效问卷116份, 有效率达100%。受访者通过打开问卷网站链接填写并提交和使用邮箱发送结果方式返回数据。
(三) 数据描述。
受访者中男性100人, 女性16人;年龄分布主要集中在31~40岁之间, 超过总人数的90%;查询邮件回复的IP地址, 得出114位被调查者的来源地分布情况, 另2位来源地未知。其中, 33人来自于一线城市, 占28.95%;二线城市51人, 占44.74%;三线城市及其以下22人, 占19.30%;来自国外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的人数分别为7人和1人, 占总数的7.02%, 因此得出的结论对于我国大陆拔尖人才现状具有说服力。 (图1)
三、研究分析
(一) 家庭背景。
家庭背景对于教育的影响一直都是学者们关注的话题, 这对于孩子的性格特征、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与他人交往的能力会形成很大的影响。
父母的受教育程度是本文在探究拔尖创新人才的主要特点之一。受访者父母的受教育程度主要集中在初中及以下以及高中、高职、中专水平, 其中母亲的受教育水平明显低于父亲。就父亲而言, 初中及以下水平者占57.76%, 高中、高职、中专水平占21.55%, 两者加起来接近80%, 仅5%的父亲的学历在研究生及以上。就母亲而言, 75%仅有初中及以下学历, 拥有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数量为0。父母的职业在创新人才的成长过程中是否起到影响作用, 是了解创新人才背景情况的一个关键问题。受访者父母的职业分布广泛, 父母从业情况基本类似。从父亲角度看, 公务员人数、教师人数和事业单位员工人数基本相似, 从事企业员工及个体户的人数略多, 而从事其他类别职业数量占50%以上。
综上, 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和职业情况对拔尖创新人才成长并没有体现出显著的相关性, 大部分受访者父母都是初中及以下学历且职业也多以教师、企业员工、个体户及务农等为主, 并不呈现高学历、高薪职业的情况。 (表1)
(二) 科研经历
1、学科背景。
就最高学历所在高校类型而言, 超过50%的受访者最高学历所在高校为“985”高校, “211”高校占比29.3%, 来自普通高校及科研机构的受访者为15.5%。由于我国科研机构数量本身明显低于高校数量, 调研中只有两位学者来自科研机构。就学科类别而言, 理工科获奖者较多, 两者相加超过80%, 艺体类最少, 仅有2.6%, 如表2。 (表2)
就专业选择而言, 受访者中有88人在本科阶段按照自身兴趣选择专业占受访人数的75.9%, 其中有25人在研究生阶段调换专业, 占28.41%;其余28人中有5人在研究生阶段调换专业, 占17.86%。由此可见, 超过50%以上的受访者乐于服从自己的兴趣, 且兴趣从一定程度上帮助其找到科研切入点;兴趣并非一成不变的, 即便没有服从兴趣, 通过其他因素的影响也可以实现自身科研价值。 (表3)
2、导师情况。
导师是研究生及博士生学习生涯中的指路人, 其学术水平、治学方法, 以及科研态度等等, 都将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术发展。65.5%受访者的导师属于普通教授学者, 长江学者占22.4%, 而院士、千人计划专家占极少部分;导师同届收学生的数目大多数在1~4人的范围之内, 2~3人最多;导师指导学生风格各异, 其中严格要求和宽容理解型是比较受学生欢迎的, 而强压逼迫型和放养不管不问型极其不符合研究生教育的要求;在交流频率上, 周期一般维持在一周一次, 这样的频率不至于太散漫, 更能够促进学生和老师之间的学术交流。 (表4)
院士对博士研究生的培养与其他三类导师略有不同, 对学生严格要求的数量大于宽容理解, 而其他三类导师都是宽容理解型占多数;与学生的交流较规律, 以半月一次居多, 而其他三类导师主要的交流频次不固定。由此可见, 虽然各类导师的身份、工作强度不同, 但对于研究生的培养方式都是大同小异的, 适合学生们的指导类型和交流频率, 对学生的学术能力的培养都能起到促进作用。
3、科研资源。
课题研究和学术会议交流是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的重要渠道之一。60.34%的受访者是在研究生阶段首次参加课题研究, 25.0%的学者在本科阶段接触课题研究, 少部分学者是在博士阶段才接触课题研究。学术交流活动 (短期、长期交流学习;国际会议;竞赛;交流会等) 能够促进科研知识的传播, 激发新的研究观点, 并及时了解专业领域的学术前沿, 针对博士研究生期间每年参加的境内和境外学术交流活动展开统计, 如表5。 (表5)
少部分受访者没有参加国内的学术交流, 参加1~3次交流的人数最多, 超过75%, 参加3~6次交流的只有12%, 而拥有6次以上交流经历的几乎为0。从境外交流看, 由于境外交流的难度较大, 50%以上没有参加过境外学术交流, 而超过3次的境外交流比例比较少。对于学术交流活动, 不同的参与者有不同的感受, 对于自身学术研究的影响程度也不尽相同, 但是所有的交流活动参与者都认为学术交流对自身学术研究有影响。其中, 22.4%的人认为影响非常大, 46.6%的人认为影响比较大, 总体来说, 有接近70%的参与者还是能够从学术交流活动中获得较大的学术启发与影响。随着信息社会的进步, 出国留学已经成为很多研究生进一步提升自身科研水平的重要途径。116位优博论文获得者中, 有38.79%的学者有过海外学习的经历, 而超过60%的学者没有海外求学的经历。 (表6)
为了进一步了解被调查者学术成长的环境, 本文对其对所在高校或科研单位的学术氛围和科研条件满意度做了统计。超过80%的学者认为学校的学术氛围好, 给予学术氛围不好评价的学者几乎为0。与学术氛围评价类似, 学者们对所在高校或单位科研条件的满意程度也持有相似态度。总体来说, 我国“985”、“211”及其他科研院所和高校的学术氛围和科研条件还是比较优秀的, 能够满足大部分科研人学术研究的需要。另外, 本文将对高校学习氛围持否定态度的18位受访者和对科研条件持否定态度的21位受访者的高校类型分别进行划分, 如表7、表8所示。3位对本校的学术氛围做出负面评价的受访者都来自“211”高校, 7位对科研条件持否定态度的受访者有3位来自普通高校, 4位来自“211”高校。 (表7、表8)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发现, 考虑到科研机构统计样本的数量有限, 我们主要比较“985”高校、“211”高校和普通高校的学术氛围和科研条件情况。总体来看, “985”高校的学术氛围和科研条件优于“211”高校及普通高校, 其中普通高校的科研条件有超过50%的学生觉得一般或不太满意。事实上, 我国普通高校占据全国高校总数的大部分, 如何提升普通高校的学术氛围环境和科研条件对于提高我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有重要意义。
(三) 自我认知。
从学习方式角度来看, 受访者在求学期间主要受益于哪种学习方式对于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导师指导方式、研究生课余权限安排等都有重要的影响。如表9所示, 大多数学生受益于自由的自主学习方式, 超过80%;而强压高效式和按部就班教导式的学习方式, 分别有5%和3%的学生受益。总体来看, 自由的自主式教学方式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表9)
注:人数是指不同评价下所在不同高校的人数;占比指对应评价的人数占所在高校为对应高校总人数的比值, 受访者中“985”高校共62人, “211”高校共34人, 普通高校共18人, 科研机构共2人。
注:人数是指不同评价下所在不同高校的人数;占比指对应评价的人数占所在高校为对应高校总人数的比值, 受访者中“985”高校共62人, “211”高校共34人, 普通高校共18人, 科研机构共2人。
对于自身在求学期间的努力程度, 被调查者都确定了自己的努力付出, 有超过90%的学者们都认为自己付出的努力程度较大, 没有学者认为在求学期间不太努力或不努力。由此可见, 学术科研过程中, 自身对学术的付出是取得显著成果必不可少的, 而打酱油式治学态度无法在学术界立足。 (表10)
性格特性细分为18条项目, 并在此基础上划分为智力、兴趣爱好和个性特征三个部分, 旨在从微观的角度剖析这些拔尖创新人才的性格特质, 如表11所示。除了体育锻炼, 所有其他17项性格特征, 都有超过90%的受访者持有肯定态度。其中包括善于思考、充满求知欲、有独特学习方法和习惯、对学术研究很感兴趣、有良好的团队合作、处事严谨、愿意接受新事物并具有创新精神、目标明确、细心并善于观察、具有良好的批判精神在内的10项性格特征得到了超过80%的受访者的重点支持。 (表11)
从整体来看, 对于创新人才培养起到关键作用的是个性特征, 智力是保证, 而在兴趣爱好方面, 对学术的兴趣在创新人才成长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其他兴趣爱好对于创新人才的培养作用并不大。
四、研究结论
本文基于近三年国家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为代表的拔尖创新人才问卷调查, 从家庭背景、科研经历和自我评估等方面得出如下结论:
(一) 从家庭背景来看:
父母的教育情况对拔尖创新人才成长过程并没有体现出显著的相关性, 大部分受调查者父母都是初中及以下学历, 而父母的职业也多以教师、企业员工、个体户及务农等为主, 并不呈现高学历、高薪职业的情况。
(二) 从学科背景来看:
理工科获奖者最多, 人文社科次之, 艺体类最少。兴趣可以帮助学生们找到自身的科研切入点, 但没能找到符合自身兴趣的专业并不意味着无法从事创新科研工作从而实现科研价值。在专业类别选择方面, 有75.9%的获奖者都是按兴趣选择专业, 4.3%的获奖者不是出于兴趣选择专业并调整专业。
(三) 从导师情况来看:
培养创新人才导师需要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关注学生, 并且给学生营造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更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有65.5%的获奖者导师都不是院士、千人计划专家或长江学者, 在导师招收学生的人数上2~3人的比例最大;而导师类型中宽容理解的导师占了48.3%, 严格要求的比重略低于宽容理解, 学生与导师的交流次数集中在不定期, 有需要的情况下交流, 占到了总体的60%之多。
(四) 从研究条件来看:
优秀的学术氛围和科研条件对人才的培养有着积极的作用, 应当能够满足大部分科研人员学术研究的需要。接近80%的获奖者对学校学术氛围和科研条件持满意态度, 而“985”和“211”高校分别占了满意度的87.1%和87.5%。
(五) 从自我评估来看:
个人的付出是获得成就的前提, 自主式学习更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扩散, 不受外部框架限制, 更促进创新能力的培养, 对学术的兴趣在学术科研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在116名受访者中近95%的学生高度肯定自己的努力程度。除此之外, 富有团队精神、处事严谨、善于思考、有创新精神、目标明确、细心观察、充满求知欲、拥有独特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具有良好的批判精神在对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发挥了显著的作用。
五、政策建议
通过分析, 对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提供以下政策建议:
(一) 导师是研究生的指路人, 正是在导师的不倦指导下, 研究生才能更好地步入学术殿堂。
在我国高校导师配备方面, 需要充分发挥名师的作用, 并授予不同导师指导学生的自主权, 对于导师的考核, 不能沿用之前授课及科研的考核制度, 应充分调动研究生培养在导师科研活动中的积极作用, 将其所带研究生成绩作为考核导师绩效的一部分, 充分发挥导师对学生的帮助作用, 督促导师和学生的共同成长。
(二) 在硬件设施方面, “985”、“211”及普通高校都会存在硬件配备不充足的情况, 其中普通高校的情况更为严重一些。
硬件设施中基本的实验室及科研设备是必不可少的, 更要密切关注研究生科研学习的实际要求, 不将设备当摆设, 根据学生需要采购, 充分利用科研设备, 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硬件支持。
(三) 高校研究生教育中软件资源也需要进一步的完善。
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 通过老师的帮助多申请科研项目, 在项目中提升研究生科研水平及科研能力。利用国内外会议活动的作用, 帮助研究生了解学科发展前沿, 激发研究生创新的思维与想法。借助国际联合培养, 促进研究生与国际的交流, 了解国外科研动态, 帮助研究生缩小与国际科研水平的差距。事实上, “985”、“211”高校及科研院所依靠自身较高的知名度拥有相对充沛的资源, 对于普通高校来说, 积极争取资源是措施之一, 但处于相对劣势的情况下, 如何充分利用像“985”、“211”等高校的资源是至关重要的, 及时与本校研究生分享相关讲座的信息, 调动本校研究生的研究激情, 对于本校学术氛围的营造是很有帮助的。
(四) 充足的外部资源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 而创新人才的自我努力程度、个性发挥是人才成长的关键。
通过本文的调查, 拥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严谨的处事态度、浓厚的学术兴趣、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等性格特征在创新人才成长过程中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这些性格特征的形成是长期的培养过程, 所以从大学入学时期开始, 高校可以开展一些针对个性性格特征培养的活动与课程, 增强创新人才健康性格特征的塑造。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http://www.gov.cn/2011lh/content_1825838.htm.2014.
[2]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838/201008/93704.html.2014.12.
[3]姜文.困境与思路:“钱学森之问”引发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 2010.21.
[4]林炎志.对“钱学森之问”的进一步追问[J].中国教育学刊, 2014.6.
[5]项贤明.试解“钱学森之问”:国际比较视角[J].中国教育学刊, 2012.6.
[6][美]哈里特·朱克曼著.周叶源, 冯世则译.科学界的精英——美国的诺贝尔奖获得者[M].商务印书馆, 1982.
[7]Arthur G, Jennifer L.Subject orientation and the creative personality[J].Educational Research, 1995.
[8]Roco M.Creative personalities about creative personality in science[J].Revue Roumaine de Psychologie, 1993.37.1.
[9]Tuimon.The creative personality:Hong Kong perspective[J].Journal of Social Behavior&Personality, 1997.12.1.
[10]郭樑.基于人才矢量分析的拔尖创新人才成长规律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 2006.6.
高校拔尖创新人才校园环境培养 篇5
摘要:随着全球高科技的发展,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面临这着日益激烈的国际人才竞争,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已成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也是高等院校面临的首要课题之一。培养适应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人才,需要研究教学环境、更新教育思想、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式等。本文通过对当前创新人才高校培养环境现状的分析,得出相应的结论,分别从文化环境、课堂环境、实践环境、管理环境四个方面来探索怎样营造适合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高校环境。
关键词: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校园环境,课堂环境,实践环境,管理环境。
当今时代,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自主创新能力已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标志,创新人才更是国家人才战略的核心,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自然成为我国教育的核心任务。那么,如何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就是我国教育要解决的迫切问题之一。首先,对于拔尖创新人才的内涵各国有不同的理解,仅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还不够,作为基础的必须是全面发展的人,个性的自由和人格的独立是前提,再加上完整的个性品格和进取开拓的精神,而如果是工具化、模式化的人,被套以各种条条框框的束缚,则是不易成长为一个充满创新细胞的人的。有了这样高品质人才的需求,就对教育提出了新要求,也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动力。尤其是高等院校作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也是推动知识原始创新的主体,更应加紧对教育环境、教育机制、教育内容等的改革与探索,而环境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可通过四周氛围的长期感染,对学生及其学习产生潜移默化乃至根深蒂固的重大影响。
一. 重视校园文化环境营造
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和精神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提升其文化内蕴和气节的特殊形式,是学校创校宗旨的精髓。它体现了学校所具有的特定精神环境和文化艺术,使人们意识到学校不仅需要教师、学生、校舍媒介等要素,更需要校风、班风、学风作为精神建设的支柱。和谐健康的校园文化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的心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重视校园文化环境的营造,提供良好的生活与学习氛围,才更有利于促进现代教育理念的实施,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开拓更广阔的天地。
1.明确教育目的,清晰培养目标。
大学教育,对于一个国家来讲,是提高整体国民素质,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作为独立的个人,在排除民族的使命感外,进入大学的目的是什么是最需要明确的第一个问题。在当代,从小学到中学越来越沉重的应试教育和整齐划一的教材课程使得学生正逐步丧失自主选择兴趣的权力,每个学生每天的课程及学习时间大多相同,求学的道路也不经相同,但要满足社会多种人才的需求并
匹配到与自己兴趣相结合的工作岗位,就需要通过大学阶段的过滤,塑造出能满足不同工作结构的人才。所以大学的首要教育目的就是让学生在不断地实践尝试中发现其所擅长的方向,挖掘出其潜在的天赋,发展其兴趣爱好,逐步找到社会定位实现个人的价值。
2.激发学生主动性,突出“学生主位”,形成师生互动的校园文化。
教学的三要素有教师、学生及教学媒介。传统的教学观总是以教师的“教”为主导,突出教师的主教地位,把学生的“学”放在第二位。而教育的根本意义就在于对人的全面理解和全面培养,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只是在各个疑问处给学生以提示和引导的火把而已。因而要转变教学观念,重视尊重学生的问题,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在教学中必须对学生有更为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这种认识不仅来源于生理学、心理学的一般概念,更应深入到学生们的心底情感和处境角色。同时,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促进学生从被动学习到主动汲取,帮助学生从知识的接受者到知识的创造者转变,也是教学观要转变的重要内容。
提倡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教育观,并不是要抹杀教师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相反,是给了教师更为宽松的施教环境和更多的表达自己自由观点的机会。从学生的创新思维中也让教师和学生都理智地认识到:老师本人也不是真理的化身,在曲折的求知探索人生道路上,他(她)们同样有七情六欲和缺点,需要与社会各界沟通交流时刻更新自己的思想。在与学生共同教与学的过程中激起探索人类及自然奥秘的兴趣,这便是最成功的教育。
3.鼓励尝试,允许失败,形成校园创新文化。
在大力倡导“以人为本”理念的今天,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应从何入手,如何创新,这是一个值得思考和探讨的课题。长久以来,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以弘扬集体主义,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为主旋律,收到了明显的成效,培养和造就了一批批优秀学子,形成了积极向上的校园政治氛围,这是值得肯定的。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其一就是文化内容不够丰富且多停留在表面层次不够深入,其二就是形式较为单一多以文体活动为主急需创新。
鼓励创新,允许失败,是在当今时代进一步搞好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切入点和着力点。自古以来,成功的人做成功的事都是从失败之路上走过。越俎代庖的教育会使孩子失去了尝试的机会也丧失了思考的能力,在家长和老师无微不至的关怀下,孩子又将失去什么?只有亲力亲为的不断实践和孜孜不倦的献身探索,在尝试和失败中磨练出来的才是具体创新精神的拔尖人才。
创新的校园文化不仅局限于课堂理念,从专业的分流、科目的设置、评价标准的开放化到课外生活的点点滴滴都渗透着创新的精神。为学生提供“自主选择”的创新空间,为教师构筑“人尽其才”的讲台,也为个院系宣传独特的专业文化。创建创新文化论坛,开展创新精神人文讲座,邀请国内外知名企业家讲述其创新之路。创新的形成是一个过程,需要多方的共同努力,创新文化的塑造更是一种沉淀,弥漫在校园每处的花香墙角。有了创新的精神,校园文化的建设将更加深入,育人环境将更加优化。
二.深化课堂创新环境改革。
课堂仍然是高校学生获得知识的基本途径,也是能力提升的主要方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课堂教学。通过改善和深化课堂教学环境,灌注创新的成分滋养,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养成知识底蕴深厚、实践能力强、善于迁移变通、思维与形象思想相统一的拔尖创新人才。
1.创新教学目的,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
在知识大爆炸的今天,高校课堂教学首先要改变教学指导思想,转变传统的灌注式教学,树立以启发式的教学思想为指导。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提出的“教是为了不教”即通过教学最重要的不是使学生掌握大量知识,而是要获得独立学习和更新知识的能力。所以在教学目标上,要以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学习习惯为主,促使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到知识的探索追求者。只有这样,才是用有限的课堂时间教授了最无限的知识,善于学习,学会学习,才能学习的真正开始。
2.创新课程内容。
(1)创新课程内容与社会需求接轨。
著名教育家杜威说“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他表明学校的生活应与儿童自己的生活相契合,同时又应与学校以外的社会生活相契合,适应现代社会变化的趋势并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校园不是世外桃源而应积极参与社会生活。这就启示我们现代的课程内容更应与社会需求想结合,“以用为本”而非盲目的“学术官本位”,从学校中学会生活,培养出能满足社会实际需求的各类人才,才是应选择的课程内容。
(2)更新基础学科课程内容,紧跟科技发展步伐。
目前国内课程的相对稳定性特点,使得课程内容滞后于科技发展,基础学科内容与现代科技发展距离不断扩大。解决的办法就是不断更新课程内容,紧跟科技发展步伐。为此,西方许多发达国家都把课程内容的更新作为教学改革的主要问题来抓,甚至日本和印度等国都纷纷对课程内容进行改革和更新。而观我国,高校课程的更新速度远低于世界先进水平,尤其是基础课程内容基本没有变动,新科技知识比重小,新成果、新理论、新思想没有体现,内容陈旧急需补充更新。
3.创新科目设置。
(1)增加选修课,减少必修课。
我国的选修课比重从80年代初的10%发展到90年代初的25%左右,趋势是好的,但比重仍然偏低。而必修课则一直占有主导地位,一直高到70%—80%。选修课作为能促进学生文化素质培养的重要科目课程,非常有利于培养时代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它能弥补因文理分科而导致的知识结构缺陷,拓展与本专业学科相关的知识面,开阔视野、培养多角度的思维能力,满足学生各种各样的兴趣爱好、丰富课余文化生活。在保证基础课程的前提下,开设可供学生们自主选择的选修科目,对加强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培养复合型人才都是有利的。
(2)调整课程科目,以社会需求动态为风向标。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社会培养人才为国家所用,尤其是高等院校作为向社会输出人才的直接出口,更应与我国国情相结合,以社会需求动态为风向标,及时调整课程科目的设置,培养符合各个领域、各个行业、各个部门规格要求的各类人才。这样的毕业生才是与企业对口的专业人才,符合市场经济的特点,有利
于维护市场的稳定性及个人职业的长久发展。而当高等教育的发展单纯追求所谓的高层次,教育目标单一化,就必然导致人才培养与社会实际需要脱节,从而造成人、财、物的浪费。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课程总是随着一定社会的发展而处于一种动态的发展变化过程,没有一种适应所有社会发展阶段的固定不变的课程模式。因此课程科目的调账既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它既是高校发展的象征,也是促进社会发展的手段。
(3)推动课程科目与国际接轨。(向国外学习)??
任何一个国家学校课程的改革都必须建立在其民族文化传统及本国政治、经济发展现状基础上,单纯照搬他国的课程改革经验和模式,不顾本国国情,不可能使课程改革成功。课程改革必须兼顾制约课程发展的所有因素,只考虑一种因素,必然使课程发展顾此失彼,使改革陷入恶性循环,更不可能提高学校教育质量。
4.创建宽松的课堂教学环境
宽松适宜的课堂教学环境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条件,在适宜的课堂氛围中,学生人格才能得以自由和舒展,个性才能得以释放,才会有活跃的思维,进而才有创新火花的迸发。
创建宽松的课堂环境,首先要创建平等的心里环境,师生之间是平等的地位,没有尊卑只有尊重。同时生生之间也是平等的,每个学生都有公平的发言权和全面展示自己的机会。其次还需要创设融洽的情感环境,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的情绪和积极性,形成良好的师生沟通习惯,共创一个自然、轻松、愉快的课堂教学环境。
三.加强课外实践环境塑造(福禄培尔的“游戏”教学)
1.重视科学研究实验,加强实践动手能力。
我国高校自创始以来就有着“重理论,轻动手”的传统教育思想,科学研究总是没有提升到首要地位,即使重视,也只是口头或形式上的重视,实践的科研比重和深度并没有提高,学生仍处于观察实验过程,记录实验数据的阶段,实际动手能力没有得到锻炼。科学实验的研究,作为一切理论的奠基石,应成为独立的设置体系,与课堂教学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并应与学生成绩的高低相联系。在拥有了较好的实验室和实验设备后,我们更需要的是一批有较高实践创新能力的专家、教授、学生,从基础实验到创造性实验,完成真正的飞跃。
2,与民族企业加强联系,增进校企合作
为适应市场经济形势对企业人才需求的变化,校企合作可以不仅限于大中专职业院校中,高等综合院校也应加强与企业合作的联系。尤其是理工科专业的学习更应深入与企业技术人员进行讨论和调研,让学生在校所学与企业实践有机结合,让学校和企业的设备、技术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相渗透,以切实提高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教育与生产相结合,是办好高校教育、促进企业活力、培养拔尖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3.加强国际交流,拓展国际视野,利用世界资源。
随着日益增强的经济全球化与对外交流的加深,中国经济必定要融入国际经
济的大环境,而且将在世界经济大环境中发挥自己的作用,这也使得国家对于国际化人才的需求不断上升。北京大学前任校长许智宏教授曾指出:“在今天经济全球化的社会,不管学生们将来怎么样,在中国读书还是到国外读书,他们都必须有国际视野。”何为“国际视野”?除了善于接受一切有利资源,抓住每一次飞跃的机会,更重要的是国际的胸怀,可包容不同的文化,接受差异的胸襟。这就需要高等院校作为重要的培养基地,提供国际化的平台,加强国际学术交流,增加留学生往来活动,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营造校园的国际化环境,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
四.完善管理环境体制改革
1.向完全学分管理体制转变,提高学习效率。
学分制又称为学分累积制,不管学习时间长短,只要修够规定的学分即可毕业,也可因其他原因暂停学业,分阶段完成。从现实意义上说,是以选课和学分积累为核心的一种高等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是对课程设置僵死、修业年限统一的教学管理制度的变革。其目的在于倡导个性发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拔尖人才,非常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提升教育成果。目前我国多数高校仍实行学年制或者学分与学年相结合的管理体制,这与也我国高校具体发展情况密切相关,学生的自主能力、教学进度的掌控、毕业工作的导向分配都是决定我国暂不实行完全学分制的重要原因。但纵观我国教育发展的路程,还有西方国家的成功教学经验,施行完全的学分管理体制是高校发展的必然趋势。多元化、关联性强、形成系统的课程整体不但有利于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和综合能力的提升,从教育经济学的角度看,也能有效地、因人异地的分配受教育时间,降低培养的成本,对个人和社会都是双赢。
2.(软环境)提供良好的“创新”氛围,吸引外海优秀学员,也留住校内创新人才。
在2011年教育部新闻通气会上,有记者提问称:很多优秀的人才,他们的事业高峰都是在海外获得的,我们培养的拔尖人才很多是给他打好了基础,在海外成就他的事业,最终为别的国家服务。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确,这是我国严重的人才流失现象。目前,国内的许多硬件培养条件已逐步达到国际标准,有些高校的校舍设备甚至已超过了国际水平,但在师资队伍、软件方面和国外相比仍有不小差距,但也在逐步改变。只有软环境会越来越好,我们的学生就会留在国内接受我们的培养。
立足中国国情:开展国情教育,树立正确价值观具有国际视野的学生,要想成为未来国家发展的中坚力量,前提条件是要了解中国,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只有立足中国看世界,学生的“国际视野”才不是空洞的,这样的学生才能深刻理解中国的历史与现状,为中国未来发展作出适时适当的贡献。学生参与国际交流,是全方位多维度的,会涉及到政治、历史、文化等各领域,其中不乏一些被外界所误解的问题。面对这些问题,学生如何理解至关重要。如果学生自身对某些问题的看法就有偏差,那么这种国际交流只能加深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误解。因此,高校在推进国际交流的同时,要做好学生的国
3.激励竞争机制(高校之间竞争日趋激烈)
面对社会经济建设对高校人才培养的要求,面对高校之间日益激烈的竞争,面对大学扩招后学生就业困难的严峻形势,成长为解决21世纪新问题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在此所讲的国际视
一.营造适合创新的家庭环境
1.发觉儿童兴趣,挖掘内在天赋,从小培养创新意识。(差异化培养、激发创造力和发展潜力)
2.使民主思想贯穿于家庭教育始终。(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二.优化校园创新环境
1.深化创新课程改革,与国际课程接轨。(人的个性发展,个性化教学,“多元性”的理念和模式,规范性和一元性,选修课,老子“因材施教”)
三.市场环境
1.发挥市场资源配置优势,竞争
2.工资机制,拔尖创新人才与同等劳动工资持平。
四.社会环境
1.改变社会思潮,转变求学观。(以用为本,杜威的“教育即生活”,鼓励创新容忍失败,社会评价)
2.促进科研体制改革,消除“学术官本位”,减少学术行政化。
创新研究型拔尖人才 篇6
摘要: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探讨高职高专院校拔尖创新人才建设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主要制约因素,对进一步加强拔尖创新人才建设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高职高专;拔尖;创新;人才;建设
当前,党和国家正在如火如荼地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强调“自主创新”,旨在全面、快速提高我国的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又好又快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高等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要达到此教育目的,培养更多的高技能人才,把我国从“世界工厂”推向“世界工场”前进,高职高专院校必须切实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努力打造一支拔尖创新人才队伍。拔尖创新人才,指具有本学科比较完善的知识结构和拔尖的业务水平,强烈的创新意识和鲜明的创新思维能力,较好的政治思想素质、高尚的人格修养素质、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和较强的组织领导能力,能够进行创造性和开拓性的劳动,教学、科研和管理方面的重要岗位、关键岗位、紧缺岗位的人员。
一、高职高专院校拔尖创新人才建设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制约的主要因素
(一)现状
由于高职高专院校大多是由中专学校升格或原成人教育培训学校整合而成,由于历史的原因,他们培养人才的层次较低,师资队伍力量较为薄弱,师资队伍整体水平较低,还处在一种“既不拔尖创新能力又极为有限”的状态。各校举办高职教育的历史还不长,对于高等职业教育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还在探索之中,拔尖创新人才无论在数量上或是质量上都不尽人意。在数量上,高职高专院校现有的拔尖创新人才队伍数量相对还比较少,需要花大力气培养,而且各专业之间发展不平衡,特别是新开专业的拔尖创新人才十分匮乏,大大影响了专业建设发展;在质量上,现有的拔尖创新人才的整体水平无论是学历层次、职称层次还是专业业务水平、创新能力等方面都有待提高。
(二)存在的问题及主要制约因素
目前,高职高专院校拔尖创新人才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在以下两方面:
1.重视不够。高职高专院校是近几年蓬勃发展起来的,各级政府部门相关配套措施比如编制、财政改革等没有及时跟上落实,各项工作仍采取以前的做法,或是采取与本科院校同样的做法,没有体现高职教育的特殊性。而具体到各高职高专院校,近年来,各校正处在快速发展的成长期,大量的工作千头万绪,图生存,求发展,很多学校工作的重点往往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应对急剧增长的学生数而相应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办学条件。由于之前高职高专院校的规模都较小,这是首要解决的问题,很多学校的领导很大一部分精力在于此;二是强调以教学工作为中心,狠抓教学,努力提高能与高等职业教育相适应的教学质量;三是应对教育部开展的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水平工作评估,这也是事关学校的“生存”和“发展”问题,占据了各校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因此,拔尖创新人才建设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2.措施不力。创新人才建设各项工作制度不完善,有些制度或是没有制定,或是不健全,使得工作无章可循处在比较随意、被动的状态,影响了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人才引进缺乏长远规划,人才引进效果不满意;人才培养的手段和渠道还比较单一,每年能参加各种培训的人才还比较少;人才激励措施不完善,没有真正起到促进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作用等。
制约高职高专院校拔尖创新人才建设的主要因素是缺乏资金。随着各高职高专院校办学规模的急剧扩大,需要大量的办学经费,但目前高职高专院校的行政隶属关系和办学经费的来源仍沿用中专时代的做法,国家没有对高职高专院校的办学经费进行统一的调配,部分主管厅局由于自身的困难无法给予下属的院校足够的办学经费支持,而部分学校自身筹措资金的能力又十分有限,上级部门投入少,高职高专院校的办学经费几乎全靠所收上来的学费来解决,办学经费非常紧张。各校能安排给拔尖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的资金十分有限,不能满足需要,还不能给拔尖创新人才队伍的成长搭建更广阔的平台,人才队伍水平提高缓慢,人才队伍不稳定,整个拔尖创新人才队伍发展不快。
二、进一步加强拔尖创新人才建设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竞争关键是科技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竞争特别是拔尖创新人才竞争。因此,加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工作对于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级政府、社会各界以及高校本身必须重视抓好培养、吸引和用好拔尖创新人才,努力促使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
(一)加强领导,采取有力措施。各级政府部门必须重视高职高专院校拔尖人才队伍建设,及时加大配套措施改革,给编制,给资金,给政策,扶持和引导高职高专拔尖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各高职高专院校领导必须给予拔尖创新人才队伍建设足够的重视,加强领导,在办学条件不断改善的同时,或是在基础设施建设到一定阶段后,必须把促进本校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提到一个很重要的工作来抓,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加强拔尖创新人才的引进、使用、培养和激励等,采取有力措施,努力推进拔尖人才队伍建设。
(二)划拨专项建设资金,解决经费短缺。经费不足是许多是高职高专院校发展的主要“瓶颈”。各级政府要把造就高职高专院校拔尖创新人才列入“人才强国”规划,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划拨专项建设资金,用于高职高专拔尖创新人才建设。或是以政府部门财政投入为主,以行业(企业)资金投入、银行低息贷款、社会力量捐助为辅,以高职高专院校自筹资金等为补充,设立“高职高专院校拔尖创新人才工程专项基金”,专款专用,用于支持各高职高专院校拔尖创新人才的引进、培养和激励,开展创新活动(如科研),创造良好的生活和工作条件等等,这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关键。
(三)加强合作交流培训,促进创新能力提高。各级政府部门和行业(企业)应努力创造条件,提供机会和信息,帮助高职高专院校扩大合作与交流,探索人才培训方式,使拔尖创新人才拥有更多参与合作交流、培训以及到行业(企业)进行具体实践操作的机会。同时,各高职高专院校也要想方设法拓宽渠道,不仅要与国内大学、科研机构、行业(企业)加强合作与交流,而且要与国外、境外的大学、科研机构或国际组织加强合作与交流,从中获得最新信息,共享资源,学习先进技术、先进管理手段和经验等,在合作与交流中培养人才的“双师”素质,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和专业技能,增强创新能力,增长才干。
(四)加强和创新激励机制,提高激励效果。要充分调动拔尖创新人才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必须要加强和创新激励机制建设。加强和创新激励机制建设,核心是使拔尖创新人才所创造的业绩与个人利益相挂钩,体现出个人价值和发展前途,发挥才干。当前,由于种种因素制约,有些激励机制没有建立,有些还不够完善健全,激励手段单一,激励效果不够明显,挫伤了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所以,必须进一步理顺人才管理体制,创新人才激励机制,加强完善工作待遇、工作条件、生活环境、社会地位、个人发展前途等各方面的激励政策,同时,有了激励政策,就要不折不扣地落实到位。此外,要建立相应的约束机制,在给拔尖创新人才压担子的同时,对拔尖创新人才有要求,有评价,有约束,积极探索制定科学、有效的人才考核办法,进一步完善人才评价体系,不搞“终身制”,形成一种“能进能出,能上能下,能升能降”的新局面,保持拔尖创新人才队伍充满活力。
(五)营造良好环境,加强团队建设。造就拔尖创新人才离不开良好的人才成长环境。各高职高专院校要努力创造良好的“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重才爱才,鼓励创新创业,支持冒尖,宽容失败。提倡敢闯敢试的大无畏创新创业勇气,诚信守德,尊重科学,尊重他人劳动成果,尊重知识产权,排除干扰,净化环境,消除文人相轻、急功近利、浮躁、不容失败、不科学、不道德的坏风气。提倡通力合作,团结奋斗,顽强拼搏的团队精神,既要努力围绕拔尖创新人才打造精良的业务团队,以拔尖创新人才带动其他人才的成长和进步,又要努力打造拔尖创新人才团队。充分尊重人才,学校决策要多听取和采纳拔尖创新人才的意见,努力搭建拔尖创新人才创业创新的舞台,多关心拔尖创新人才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给其创造良好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学校各部门和所有员工必须增强为拔尖创新人才服务的意识,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积极做好各项服务工作。总之,要努力营造“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环境和氛围,让拔尖创新人才在良好的环境氛围中潜心创新创业,尽力施展才智,充分施展才华,干大事业,帮助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
参考文献:
[1]王瑛,高校创新型教师培养及激励机制的研究[D]:2002
[2]陈清龙,造就拔尖创新人才的几点建议[J],中国高等教育,2003(18)
[3]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工程实施方案[J],才智·人事人才,2004,(3)
[4]胡绍雄、陈雪芳,应着眼于“造就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对高校人才引进工作的若干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4,(8)
创新研究型拔尖人才 篇7
从高等教育的角度来讲, 应用客观规律为社会谋取直接利益的人才, 称之为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又可以依据不同的工作范围分为工程型人才、技术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
现代科技的发展呈现出明显的综合性、整体化趋势。工作的本质和产业结构正在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分工的专业化与专业的交叉综合并存;新的职业岗位层出不穷, 劳动性质和职业内涵发生了转变, 工作技术不断更新, 生产劳动增加了创造性成分, 逐步变成科学性劳动。为此, 顺应新型工业化道路, 高职院校拔尖人才培养的定位是:培养一批在生产一线、基层管理层中具有创新能力、具备精湛专业技能、能够解决生产操作难题的高端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培养的“拔尖创新人才”重点应在于技术技能及创新能力上的拔尖。
二、高职应用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一) 动态的创新拔尖人才选拔机制
根据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 在全系范围内对一年级高职新生进行大范围的人才选拔考评, 从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逻辑分析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工作压力承受能力、思维灵活性和想象力、创新精神和意识等方面以笔试、面试的方式进行考核, 选拔综合能力优异、潜力较大、在某些技能方面有一定特长且具备培养潜力的学生组建“虚拟”班级, 制订教学计划, 利用课余拓展学习, 实行灵活的考评机制和淘汰机制, 开展相关教育教学工作。
(二) 高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1.依托社团活动, 提升综合职业素质
大学生社团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通过自主选择参加社团活动, 培养自身兴趣, 发展特长, 并且在交往和活动过程中塑造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品质。利用大学生社团, 如艺术协会、书画协会、戏剧协会、摄影协会等, 举办各种体育、文娱活动, 演讲、辩论、书法、绘画、摄影展示等等活动, 将一批具有一定体育、文艺、文化优质素养的学生, 通过表演、竞赛及奖励等机制, 展示学生的特长, 张扬个性, 克服自卑心理,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2.培养专业兴趣, 构建自主学习管理体系
借鉴美国荣誉教育卓越人才培养观, 创新型拔尖人才培养的过程是教育对个体的健全人格与个体全面素质的整体塑造过程, 这个过程不仅需要通过以目前课程教育为形式的智力培育的理论和实践来完成, 更需要通过在人文教育、素质教育方面加大创新性人才培养的文化环境培育来实现。因此, 创新拔尖人才培养, 除了开设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学习提高以外, 应更多地拓展人文素养课程学习, 如沟通与交流、文化与礼仪等。教学过程通过导师引导学生更多的阅读和讨论、独立学习或研究、解决具体问题、更高的写作要求、更高层次的批评性思维拓展等多种形式展开。为学生提供更多展现能力的内容, 以最终实现学生学术严谨性、学术水平的提升。
3.依托技能竞赛, 培养操作技能拔尖
创新是在丰富经验基础上对已有技术技能的再创造, 只有具备了一定的思想高度和实践深度, 才可能进行创新的活动, 所以, 实践是创新的源泉, 创新是对实践的升华。作为应用型拔尖创新人才, 更应培养操作技能拔尖。因此, 拔尖创新人才班课程中组织实践教学内容, 要以各类技术技能竞赛为载体, 如化工总控工技能竞赛、化学检验工技能竞赛、大学生“挑战杯”科技竞赛等。利用竞赛训练项目有效提高学生实践技能,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团队合作能力, 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 分析问题与解问题的能力等, 锻炼学生挑战困难的勇气和毅力, 为从事创造性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展望
以“社团活动、专业学术讲座及拓展课程”构创新拔尖人才培养本体部分, 以“技能竞赛训练和项目课题研究”构成提升培养部分, 形成“一体两翼”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在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经过一年的教学实践, 取得了一定效果。但目前, 我国高职创新拔尖人才培养理念刚刚形成, 美国社区学院荣誉教育虽然可以提供一些借鉴, 但立足于我国高职教育现实出发的创新拔尖人才培养体制、培养模式等尚处于探索阶段, 多途径多元化探索应用型创新拔尖人才培养, 是当前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1]王锦华.高职学生创新意识的特点与培养方法[J].职业教育, 2013 (10) :3-4.
创新研究型拔尖人才 篇8
针对很多优秀人才的事业高峰都是在海外获得的事实。很多人会认为:我们培养的拔尖人才很多是给他打好了基础, 在海外成就他的事业, 为别的国家服务。
出国深造, 都是前些年风气, 出国深造确实比较多, 但是, 这两年形势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方面, 我们国内的工科类的学科培养条件越来越好, 另外一方面, 他们毕业之后就业也会去国家重大行业或者部门, 他们对国家做的贡献会越来越大。不可否认, 基础学科出国的比例还是很大的。因为在这些方面我们现在国内的培养条件硬件上有一些还行, 但是, 师资队伍、软件方面和国外相比还是有差距, 但这种情况也在逐步改变。随着清华的施一公、北大的饶毅等拔尖创新人才回来, 我们国内的研究团队会慢慢壮大起来, 特别是软环境会越来越好, 我们的学生就会留在国内接受我们的培养。而且, 用长远的眼光看, 随着中国的不断强盛壮大, 不用太长, 十几年之内, 我相信有一批人会回来。所以出去有好处, 可以使全世界的教育资源为我们国家教育服务。因为虽然我们国家的教育资源发展很快, 但是还有局限性, 对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来讲, 要利用全世界的资源。我们要有利用一切资源成为我们培养人才的优势资源的观点, 之后其他的都是次要问题。而且, 拔尖创新人才不是在大学就培养成拔尖人才, 而是要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能够成为领军人物。从这个目标上来讲, 我们培养的人才需要有国际视野, 多与国际接轨。所以学生在硕士和博士, 或者博士完了以后出去, 有一段海外工作学习经历,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历练, 本身也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过程。所以我们学校要积极鼓励, 如果能出去就出去。
2鼓励拔尖创新人才从事科研的政策
我们要努力将大学的科研优势、科研工作与人才培养相结合, 服务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高水平的科研对老师的课程和教学工作都有非常大的促进, 使课程更有迁延性和引导性。学校要鼓励师生开展原创性学术科学研究, 特别是针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等重大问题的研究。从科研的基地来讲, 学校要搭建坚实的科研平台, 要有相关信息的传递, 科学与技术的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江苏省市的重点实验室, 还要有一系列人文社科类的研究基地, 这些实践和研究基地的平台要面向全学校开放, 为学生开展创新性研究提供强有力的硬件设施保障。
2.1教育部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政策鼓励
近年来教育部在国家层面上也组织实施了一系列的计划, 例如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 不仅促进了高校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而且促进了高校探索并建立以问题和课题为核心的教学模式, 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和研究型教学人才改革, 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同时, 让学生在项目实践中掌握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提高创新实践能力。再比如,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的建立, 鼓励和支持高等学校进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综合改革, 在教学理念、管理机制等方面进行创新, 努力形成有利于多样化创新人才成长的培养体系, 满足国家对社会紧缺的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和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在研究生及博士生的教育领域, 实施了研究生和博士生教育创新计划, 提高了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包括了全国博士生学位论坛、全国研究生暑期学校、博士生学术会议、研究生创新中心、研究生培养改革等一系列项目。这些政策的实施取得了良好效果, 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
2.2各大高校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鼓励措施
首先是“拔尖”, 作为一所地方重点高校, 各大高校定位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其拔尖创新人才定位于可以在企业或工程应用项目中发挥引领作用的技术骨干和管理骨干, 所以学校努力增强“拔尖”的资本, 例如重点培养学生的系统观、系统能力、设计能力, 同时注意引导他们的拔尖意识。学校根据拔尖创新人才实际, 摆脱常规的以高强度增加基础课教学学时和知识内容的做法, 从内涵出发, 走科学办学之路, 实现高水平高质量的教育。“创新”对本科教育来讲, 主要是创新基础的夯实, 包括知识基础、能力基础、创新意识的建立、创新思维的培养等。
“厚基础”是必需的。包括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 为了达到知识教育和能力培养的协调和统一, 教育以知识为载体, 注重传授思想和方法, 培养主动探索意识与精神。
“善思维”是保证。通过理论和实践中的研究性教学, 引导学生构建发现新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学习大师们的思维, 从而达到训练思维、提升思维水平的目的。不仅体现在恰当理论指导下的、善于思考的“脑”去开展理性实践的需求, 还很好地培养了学生不断探索未知的意识和能力。
“常实践”是手段。学校抓住高水平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必须能够在正确理论指导下开展实践活动这一根本, 多方位引导学生在课内外开展实践。
创新研究型拔尖人才 篇9
关键词:拔尖创新人才,学习动机,培养,激发
拔尖创新人才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核心力量。培养造就一大批各领域的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不仅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提高国际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也是我国高校从大众化教育阶段转向提高教育质量内涵式发展的要求。近年来, 我国高校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正如火如荼地开展。高校通过自主招生或二次遴选的方式, 选拔一批尖子生进行特殊化培养, 希望这批学生将来能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流砥柱, 期望这批学生中涌现出能够影响世界的大师级人物。
这批尖子生能否按照外界的期望那样成长为将来的拔尖创新人才, 特殊化的培养模式固然重要, 但外因要通过内因才能起到良好的作用, 对培养效果起决定作用的还是学习者本人。研究学习动机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以及如何培养和激发尖子生良好持久的学习动机是很重要的研究课题。
一、拔尖创新人才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一) 拔尖创新人才的内涵与特征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了“拔尖创新人才”的概念, 他指出:“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何为拔尖创新人才?郝克明认为拔尖创新人才是“在各个领域特别是科学、技术和管理领域, 有强烈的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 有创新精神和能力, 为国家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在我国特别是在世界领先的带头人和杰出人才”[1]。它的内涵包括三个关键词:出类拔萃、创新、突出贡献, 即在某一领域, 特别是在高精尖科学技术和复杂管理领域, 具有出类拔萃的技术或管理能力, 具有突出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事业心, 能够为国家和社会做出突出贡献, 能够引领社会进步的人。
拔尖创新人才除了具有一般人才的基本特征, 在身心素质、知识结构、创新能力以及组织协调能力等方面还具有显著的特征。第一, 他具有高尚的人格魅力。表现在具有远大的理想抱负、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对学术研究充满热爱, 具有积极进取的钻研精神和持之以恒、百折不挠的决心, 能够隐忍学术探索中的无穷艰难, 甚至能够安于清贫寡欲的平淡生活。第二, 他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宽广的知识结构。任何创新都是建立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之上的, 牛顿说他的成功源于他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知识结构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 除了具有深厚的基础理论知识, 还具有国际化的视野, 能够把握学科前沿。第三, 他具有强烈的科学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只有对已有的权威理论、成熟的技术、传统的观念持怀疑和批判态度, 结合已有的理论基础勇于探索, 才能突破传统观念和思维定式, 提出创造性的观点, 创造出新的理论和技术。马克思主义正是在批判性地继承了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基础上创立起来的。第四, 他具有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任何创新性研究工作都离不开与他人的交流和团队的合作, 拔尖人才作为某一领域的领军人物, 必须要能够组织协调好团队成员的分工与协作, 使团队具有最佳的状态, 产生最大的效率。
(二)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简单地说,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就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一种教育模式。从时态上来讲, 拔尖创新人才是将来时, 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现在时。培养的目的是使现在接受教育的学生逐步具有拔尖创新人才应有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将来能够成为国家需要的拔尖创新人才。拔尖创新人才所具有特质的形成过程是极其复杂的, 其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 包括自身禀赋、社会环境、家庭氛围、学校教育等。学校教育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主要途径, 大学阶段是学生由学校培养走向社会实践的转折点, 从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和思维能力等因素来看, 这一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 知识、能力、素质得到全面提升”的关键时期。目前, 高校对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可谓多种多样, 但万变不离其宗, 归根结底是应该培养这些学生将来能够成为拔尖创新人才所要具有的特征。然而, 教育者的良好愿望只有在被教育者也具有同样的愿望时才能实现, 教育者所采取的培养措施只有在被教育者积极配合的情况下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二、学习动机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一) 学习动机对学习活动的作用
学习动机是动机原理在学习活动中的具体运用, 它是激发学生进行学习活动, 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 并导致行为朝向一定学习目标的一种内部动因, 但它也可能因为消极因素的影响而导致学习需要减弱, 直至最终终止学习行为。学习动机的实质是学习需要, 这种需要是家庭、学校、社会的影响在学生头脑中的反映。学习动机在非智力因素结构中处于主导地位, 在整个学习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对学习活动的开展、持续和效果产生显著的影响。
(二) 学习动机是价值观形成的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北京大学的五四讲话中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 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 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 是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广大青年要勤学、修德、明辨、笃实, 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自己的基本遵循。”德才兼备是人才的基本要求,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拔尖创新人才具有什么样的价值观, 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 给学生树立起为国家强盛、社会进步、个人成才而学习的学习动机, 正是青年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养成的有效途径。
(三) 学习动机是攻坚克难的强大动力
成为拔尖创新人才就意味着要担当更多的社会责任, 意味着在成长的道路上要遇到比常人更多的艰难险阻。进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的学生要能够清醒地认识到:在这个目标实现的过程中, 必须要面对各种困难挫折, 必须要对所追求的目标有坚定的信念、百折不挠的精神, 并为此不懈努力, 如果在困难面前退缩, 不能够坚持下去, 他所确定的目标理想就是空想。消极的学习动机会让他在特殊的培养环境下感觉难受, 对繁重的学业负担感觉厌烦, 遇到困难挫折就会半途而废。而良好的学习动机能够时刻激励着他战胜困难挫折, 为目标理想努力奋斗, 并最终实现自己的理想。钱伟长考入清华大学时, 数理化加外语只考了25分, 而文史却是满分, 但在建设强大国防学习动机的驱使下, 他以惊人的毅力改学了物理, 并真正地学了进去, 成为我国的力学之父。
(四) 学习动机是创新素质养成的内部条件
创新素质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等要素。创新意识是指人们根据社会和个体生活发展的需要, 引起创造前所未有的事物或观念的动机, 并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出的意向、愿望和设想。创新思维是将创新意识的感性愿望提升到理性的探索上, 实现创新活动由感性认识到理性思考的飞跃。创新能力是运用知识和理论, 在各种实践活动中不断提供有价值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发明的能力[2]。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充满了兴趣, 他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和研究中, 就会对所研究的问题和现象产生好奇心和想象力。好奇心和想象力能够产生创造性思维,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 推动着进步, 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 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3]教育实践和教育心理学实验都表明, 学习动机推动着学习活动, 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学习兴趣而产生的这种好奇心和想象力会固化在学生的思想里, 对学生创新素质的养成产生重要的影响。
三、学习动机培养和激发的有效途径
通过选拔进入拔尖创新人才实验班的学生不同于普通的学生, 他们在中学的成绩都是佼佼者, 或者在某一方面有特殊的才能获得过奖励, 他们基础知识扎实, 思维活跃。但大学的学习生活与中学存在很大的区别, 大学的自主时间更多, 学习氛围、学习方式也发生很大的变化。因此, 对于这些尖子班的学生, 学校也必须重视他们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
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学习动机的培养是使学生把社会和教育对他的客观要求变为自己内在的学习需要的过程, 学习动机的激发是把已经形成的学习需要充分调动起来。针对实验班学生的特殊情况, 他们学习动机培养和激发的有效途径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 加强价值观教育, 培养学生远景性学习动机
大学生的价值观状况与其学习动机存在高水平的显著正相关性, 良好的学习动机是树立正确价值观的基础, 同时价值观教育又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通过价值观教育干涉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形成, 不但有利于改善大学生的学习动机, 更对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突出的意义[4]。对于刚进入大学, 产生“动力真空带”或“理想间歇期”状况的学生, 要尽快帮助他们形成新的学习需要, 产生新的高尚的远景性学习动机。而高尚的远景性学习动机的产生, 要靠正确的价值观的指导, 正确的价值观会使大学生产生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 并进而转化为强大的学习动力, 推动其学习行为朝着预定的崇高目标奋进。而缺乏正确的价值观, 中学生进入大学后就会失去继续前进的动机和目标。因此, 必须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加强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 增进大学生的民族责任感、社会使命感和时代紧迫感, 使其能继续保持学习热情, 能够站在民族、社会、时代的高度, 认识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 认识自己的学习意义, 为其学习活动找到新的动力。
(二) 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增强学生的深层性学习动机
大学生正处于最富朝气、最富情感的时期, 他们很容易对自己所感知的、有兴趣的对象付诸全部的情感。因此, “上好第一堂课”非常重要, 在很多高校开设的“新生研讨课”、“学科前沿课”、“大师讲座”等对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学习兴趣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学生开始学习一门新的学科时常常由于新奇而有较强的求知欲, 但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 难度逐渐加大, 特别是拔尖人才实验班的课程都不同程度地加大了难度, 这时候, 他们的好奇心就会逐渐丧失, 学习兴趣会逐渐减弱。
使学生能够保持学习兴趣的方法有以下四种:一是教师要以自己对所讲授课程的饱满热情来感染学生。古人云:“以身教者从, 以言教者讼”, 教师自己首先要热爱所教授的课程, 并将对课程的热情用尽可能活跃的情绪和行动表现出来以激发和感染学生, 唤起学生对课程的兴趣, 产生学习的欲望。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 而在于鼓舞、唤醒与激励。”二是开展研究性教学, 加强师生互动, 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上要与学生展开问答、讨论等形式的交流,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并及时响应, 充分发挥学生思维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课后可以通过传统的见面答疑, 也可以通过网络交流等新兴方式, 与学生一对一地交流,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三是通过各种竞赛实践活动, 让学生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实践会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如果他们亲自在实践中感到知识与技能的欠缺, 会引起新的更强烈的学习需要。四是增加知识的积累和拓展, 除了专业知识, 人文艺术知识也必不可少。只有在某一领域知识的积累达到一定水平时, 才能产生对这一领域的兴趣。教师应选择难易适度的教材, 在教学中有计划地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从基础到最新, 由国内到国外, 尽可能地将知识体系扩大, 充实内容。同时指导学生课外查阅资料, 拓宽知识面, 不断获得新的知识, 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中感到学有所得, 享受学习的乐趣。
(三) 建立短期学习目标, 适时鼓励, 激发学生近景性学习动机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有意识地帮助学生确立短期合理的学习目标, 这个目标可以是一个概念的理解或者一个问题的解决, 通过一个个小目标的完成来达到中目标、大目标的实现。苏霍姆林斯基曾这样告诫教师:“请记住, 成功的乐趣是一种内在的情绪力量, 它可以促进时时学习的愿望。请你记住, 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力量消失, 缺乏这种力量, 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许多学生对学习产生厌倦、无所适从的原因, 跟他们对自己一个阶段的学习没有明确的目标有显著关系。确立目标可以为学生提供一条实际行动的方向, 能清晰地看到行动的轨迹, 从而有效地调控自己的心理和行动。确立目标有助于学生形成积极的预期, 并通过实现目标的过程, 获得积极经验, 增强自我效能感。学生自己确立了目标, 就会以一种负责的态度来把握自己努力的方向, 去努力完成自己想要完成的事, 并从中领悟到他们有能力去决定做什么或完成什么, 从而为自己的学习提供强大的动力。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的学生承受来自社会、高校和家庭等方面的压力很大, 课业负担很重, 在成长的道路上会遇到很多的艰难险阻, 能不能迎难而上坚持下去, 是能不能成才的关键。因此, 高校要注重对他们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加强挫折教育, 适时鼓励, 积极引导他们化压力为动力。“十次说教不如给学生一次表扬, 十次表扬不如给学生一次成功”。高校要在教学活动的设计中, 多方面地为学生创造表现自己和获得成功的机会, 对于学生某一方面的成功和进步, 及时给予肯定和奖励, 使学生在享受成功的快乐中强化学习动机, 增强学习兴趣, 提高学习动力。
参考文献
[1]郝克明.造就拔尖创新人才与高等教育改革[J].中国高教研究, 2003 (11) :7.
[2]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subview/15381/5375888.htm.
[3][美]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第1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77:284.
创新研究型拔尖人才 篇10
1 创新物理实验体系建设的基础
长春师范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心成立于2002年, 依托自身的优势, 已经开设了普通物理实验、近代物理实验、模拟电路实验、数字电路实验等实验课程。这些实验课程多以大纲内要求的基础验证性实验为主, 对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仪器说明、误差处理都做了详细的规定, 要求学生按照规定的步骤进行实验, 束缚了学生的自主创新性。
创新物理实验体系作为原有传统实验的有益补充, 在形式上灵活机动, 在内容上实用性强, 既对培养学生的个性、开发创造力有利, 又为学生提供了思维的空间和实践的天地, 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 创新物理实验体系的建设
为进一步突出专业特色并结合就业市场, 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重新对原有实验体系整合优化, 削减验证性实验, 增加综合设计性实验, 充分与教师的科研项目、研究方向紧密结合。
第一类实验是基础验证性实验。这类实验多属于大纲要求范围。考核内容以某些原理定理的验证和基本实验技能或方法的练习为主。这类实验要求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基本实验技能, 并规范仪器的使用。
第二类实验是应用综合性实验。这类实验涉及的知识不止局限于某一门课程, 而是多个物理原理或概念的综合。对学生所使用的实验方法也没有过多的限定, 只要能够达到实验目的即可。
第三类实验是科学研究性实验。这类实验与科学前沿紧密结合。学生可以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大学生创新项目或直接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3 创新物理实验体系的实施
创新物理实验体系的实施保障主要从政策制定、硬件改造、师资配备三方面开展。
首先, 在拔尖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指导下, 对物理专业的教学计划和实验大纲重新修订, 确定三类实验的具体实验内容。在内容选定上将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目标, 充分体现实验教学和科学前沿的紧密结合。编写与创新物理实验体系相适应的指导教材、制作实验教学多媒体课件、购买或开发实验选课系统以保障体系的顺利实施。
其次, 充分利用吉林省高等教育专项资金对现有的实验室及仪器进行改造更新。一方面改造实验室的实验环境。针对某些实验对避光、防尘、防潮、排风有较高要求的, 单独实施改造。另一方面对实验仪器进行更新。特别是大型仪器如X射线衍射、激光拉曼光谱等的购买要谨慎对待, 购买之前要对国内外厂家的参数和价格进行详细对比调研, 并进行论证投标。
最后, 在现有教师队伍的基础上, 合理安排学时及课程安排, 并对第三类实验实施导师制。教师针对自己的科研项目选定适合的实验题目为学生开设, 并将毕业论文设计、大学生创新项目与实验紧密结合, 达到科研与教学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4 创新物理实验体系的成果
创新物理实验体系的实施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 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得到了增强, 促使学生对物理现象、物理思想的理解更加深刻。实验体系实施近一年来, 本科生独立完成的大学生创新项目就达到了8项, 参与的省级科研课题达到4项, 并有5篇学术论文发表。有近10%的学生被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光学精密仪器研究所等单位录取为研究生。
创新物理实验体系的实施为学生提供了实践平台, 在这个平台上不断涌现出具有创新意识、成绩优异的学生。但创新能力的培养依然任重而道远, 所涉及的问题除了资金上的支持还涉及到相关教师和实验管理人员的大力配合。另外, 除了实验课程, 在理论课程中也应该逐渐渗透相关的创新改革机制, 使实验和理论体系改革同步一体化。
摘要:本文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实验综合素质为目标, 构建创新物理实验体系, 形成以教学和科研紧密结合的实验环节, 探讨拔尖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关键词:拔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物理实验,教学与科研相结合
参考文献
[1]张大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2.
[2]赵韩强, 赵树凯, 潘洪涛.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理工高教研究, 2008 (4) :68-70.
[3]范兢业.我国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效率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 2009.
[4]李秀娟.构建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探索与思考[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 2010 (10) :18-19.
创新研究型拔尖人才 篇11
关键词:双学位实验班;经济学拔尖人才;培养模式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数学(双学位)实验班创立于2003年。这是一个新型的本科生培养平台,该实验班围绕提高国际化水平、强调跨学科融合、注重科研能力养成的培养宗旨,逐步确立了二次选拔、双学位授予、自由退出的培养机制,以及“宽口径、厚基础”、因材施教、针对性强的培养体系,在经济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积累了一些有益的做法。
截止到2013年年底,实验班共招收11届213名学生,已毕业六届133人。本科毕业阶段,实验班学生进入硕士课程的比率为近80%,硕士毕业阶段,进入博士课程的学生比率为近30%,目前已有40多名同学在国外一流大学深造。实验班遵循创立之初所确定的“培养中国未来经济学大师”奠定扎实基础的宗旨经过十年的探索和实践,在经济学拔尖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功经验。
一、对经济学拔尖人才培养目标的再认识
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应从对21世纪人才素质特征的认识入手。众所周知,人类社会已经或正在步入知识经济时代。相对于农业经济时代和工业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是加强素质教育,特别是提高受教育者的创造力。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通过在教育过程中对创造力的挖掘、训练、强化,提高受教育者的创造性和创造力。基于对21世纪人才素质特征的认识,可以说,经济学专业的人才培养必须以创新型人才为目标,即培养经济学理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创新能力强、综合素质优秀的创新型经济理论人才。
面向21世纪的教育,我们必须对人才培养的目标重新进行审议。今天,创新已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和生命力所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当放在高等教育的突出地位。因此,经济学学生的培养目标就是培养创新意识强烈,有社会责任感,能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门知识及必要的社会综合知识,具有良好合作精神和较强的交流能力,具有独立地、创造性地从事经济研究和管理工作能力的高级综合素质人才。
为了为创新人才的培养创造条件,我们充分依托学校的优势学科,采取经济学—数学双学位制的培养方式来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经济学—数学双学位实验班创办之初就明确了经济学拔尖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即培养同时具备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现代西方经济学理论基础,熟练掌握数量分析方法和先进分析工具,既立足国内,熟悉国情,又有全球化视野,具有厚重感,能自由游走在中西两个文化平台,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理论解决重大现实问题并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级经济学后备人才。培养方式是整合校内外最好的经济学与数学教学资源,为人大经济学科建设、教育教学改革和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提供有益的实践经验。经过二三十年的积累和努力,争取从实验班走出未来的中国经济学理论大师。
在经济学拔尖人才的培养目标的实现过程中,我们认为要处理好三大关系:一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之间的关系。实验班的建设要以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广泛吸收和正确借鉴现代西方经济理论和有关学科的优秀成果,密切联系中国改革和发展的实际,创立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经济学理论,培养出一流的经济学人才。二是理论与应用、基础与专业之间的关系。“宽口径、厚基础”仍然是实验班应遵循的本科生培养规则,通过严格的基础课程训练为学生理论创新和实际应用奠定扎实根基。同时,应注重学生知行合一,培养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鼓励学生关注中国和世界重大现实问题,专业学习与创新型研究并进,注重学生科研创新思维的培养。三是国际化与本土化之间的关系。拔尖人才的培养需要推进经济学人才培养的现代化,但现代化并不仅仅是国际化,而是要注重中国国情,要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认识当地中国改革开放与经济发展中所面临的重大理论问题与现实问题,把国际化与本土化结合起来。
二、经济学拔尖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1. 二次选拔,构建全新人才培养平台
每年新生入学时通过二次选拔从经济学院选拔14名学生,从数学系选拔6名学生,组建独立的实验班。先在新生入学时通过散发材料、说明会等形式向新生介绍实验班的办学宗旨和培养特色,让学生自己自愿申请。再通过二次选拔的严格遴选制度,对新生进行综合测试和专家评审等全面考核,最终选拔出数学和英语能力强、具有科研素养,同时有志于经济学理论研究的学生组成新的班。“优中选优”的人才二次选拔机制不仅保证了优质生源,而且最大程度上实现了学生兴趣和专业导向的一致性。
人性化培养模式帮助学生适应创新拔尖人才培养模式,最大限度发掘学生的内在潜质。在拔尖人才的培养过程中,贯彻“精品教育”、“高端育人”的理念,采用针对性的精英培养模式,对实验班进行单独建制,小班教学,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引入导师培养机制,从学生的课程选择、学习进度和论文写作等各方面给予指导,对学有余力的学生“量身定做”课外学习计划。同时,为每个实验班配备了答疑助教和生活辅导员,解答学生在学习和心理上的困惑,进行全方位引导。
严格的基础课程训练为学生理论创新和实际应用奠定扎实的根基。实验班的教学非常重视对学生基础课程的训练,对政治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金融学等基础核心课程安排了足够的学时,且配备了具有深厚理论功底和丰富教学经验的师资,并辅以严格的考核制度。
2. 独立制定培养方案、因材施教,自愿进出、双学位授予
为了给学生奠定扎实的经济学基础,为创新人才的培养创造条件,实验班独立制定了充分体现“宽口径、厚基础”的培养方案,充分依托学校的优势学科,采取双学位制等培养方式来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在四年的时间里,学生既要完成经济学专业的所有课程,也要完成数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修满200—210个学分,毕业时获得经济学和理学两个学士学位。实验班学生普遍表现为学习能力强、英语和数学水平高,具有非常强的求知欲和一定的研究潜能,为此,实验班加强了教师配置,提高学习要求和课程深度,以适应学生的要求。在平台进出方面,实验班强调自愿进入,灵活退出。如有同学不适应,可以退回到原专业班级学习。同时,经济学—数学双学位实验班将数学工具融入经济学的理论教学过程,作为经济学的研究工具,强调数学对经济学课程的呼应,使学生熟练掌握数学方法,加深对经济学的理解,并能熟练运用数学工具来分析与解决经济学问题,更好地与国际一流的经济学教学水平接轨。
3. 研究型学习制度的构建与完善
为了实现双学位实验班人才培养的目标,我们构建了研究型学习制度,即从中国人民大学的地位和使命以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出发,发挥我校的学科结构、师资队伍、学生素质的比较优势,着力打造研究型学习制度,学生不仅具备厚重的知识基础,而且能够在老师的辅导下,运用学到的知识去发现真问题,开展研究,提出真见解,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了加强基础知识的训练,我们构建了一个以方案、教材与课程教学三个环节为核心的人才培养路线图:即方案要显示学科特色,强调厚基础宽口径,及时修订培养方案,减少课程总学分要求,扩大学生课外研究的空间;教材要组织一流的师资编写,规范教材的使用,让学生用到最好的教材,保持教材的先进性;课程教学倡导深度教学,强化学生知识基础,促进学生参与和能力的培养。
在减少课程总学分的同时,增加第二课堂,设立本科生全员导师制度,促进杰出教师与学生面对面的交流,提高学习时效,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学术灵感。教师经常要求学生阅读相关领域的国际前沿文献,了解学术前沿动态。课程外,建立由教师指导,学生自发组织的研究小组,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进行观点碰撞。举办大量高水平学术讲座和前沿课程,定期邀请国际知名学者前来举行讲座,举办各种形式的论文竞赛,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各种高质量科研活动,锤炼学生科研能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训练学生发现问题、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经过坚实的理论训练和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得到显著提高,实验班的学生创办了中英文版的《数理经济研究》杂志,数名学生在《Annalsof Economics and Finance》、《经济研究》、《金融研究》、《管理世界》等国内外重要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
4. 努力提升经济学拔尖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水平
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教育的国际化趋势在日益加深。为此,实验班制定了国际交流合作计划,扩大交流,全面提升经济学学科群的国际交流水平。国际交流合作计划的着眼点在于扩大国际性学术交流,提升经济学学科群的国际化水平。进一步加强与国际一流大学的交流合作,实现“强者对话”和资源共享,通过瞄准有限目标,在较短时间内与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的经济学科建立合作关系;特别是注重展开“互派师生与合作研究”等项目,使教师和学生能够直接感受发达国家经济学的前沿研究和教育,推动经济学学科在教学、科研和政策研究等领域与国际规范全面接轨,通过高层次、全方位地加强与世界一流大学的交流合作,以取得本学科群在国际学术界的一席之地。
采取“请进来”的办法,引进国际一流人才,邀请若干名国际知名的经济学学者进行讲学,特别是吸引国外一流教授来我国授课,鼓励教师用英语进行教学,逐渐将双语教学课程占历年课程的比例提高到适当的比例。同时注重学习和借鉴国外一流大学本科生的培养模式、教学方式和先进管理经验,探寻双方进行教学合作的具体方式与途径,为我国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方式改革奠定基础。
图 经济学—数学双学位实验班的培养路线图和支撑体系
三、提高经济学拔尖人才培养质量的制度性保障
全面提高教学改革的效果,需要一系列配套制度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制度性建设上:
1. 从制度上保证科研创新氛围的形成
制定相关的鼓励政策,鼓励教师将自身的科研活动与教学相结合。在具体推出一系列针对经济学教师教学科研奖励的实施办法的基础上,进一步鼓励选派经济学教师赴国外进行学术访问活动,力求在这些政策措施的推动下,提升经济学教师的科研工作成果,在制度上为科研工作创新氛围的形成提供必要的保障。
2. 实施青年教师科研培训计划
实施这项计划是为了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努力使经济学科的科研水平与国际接轨。其主要内容应着眼于当代经济学前沿问题,邀请国外著名的经济学者,以开设集中讲座、短期课程、座谈交流等多种形式,以提高教师特别是经济学青年教师队伍的学术素质,开拓他们的视野,提高他们的教学和科研水平。
3. 建设跨学科的平台
以对中国经济问题的研究创新为核心,在推进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创新的基础上,借鉴和吸收西方经济学中反映现代市场经济资源配置规律的一般原理,构建一个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经济学理论体系,从而为中国经济研究构建一个逻辑一致性的理论平台,引领中国经济学研究的方向。这一平台所涵盖的专业可以考虑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国民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劳动经济学、世界经济、经济思想史、经济史和国际贸易等。
4. 在制度上加强科研创新工作,推动教学硬件设施的改善
在教学手段上,为了更好地满足科研活动的需要,应逐步考虑实现骨干课程双语教学和多媒体教学模式,并逐步引入实验教学。同时,在部分主干课程,力求建立完善经济学课件建设并实现教学的多媒体化。此外,应该推动经济学研究数据库、经济型为模拟实验室和专业图书馆等教学硬件设施的建设和完善,为科研创新工作提供现实硬件支撑。
5. 从制度上保证科研创新,鼓励学生科研创新氛围的形成
除了教师的科研工作创新外,我们还积极贯彻科研主导的思路,创造性地制定一系列鼓励学生进行科研的措施。这些措施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导师制。在本科生中建立导师制。为每一名本科学生配备一位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作为指导老师指导学生开展科研活动。
课外理论教学辅导计划。从学生二年级开始,逐步推行课外理论教学辅导计划。一是举办小型研讨班,由专业学术委员会派出高水平的教师辅导这些学生讨论各种理论专题。二是经济学名著导读计划,由学生自愿参加,学院提供阅读书籍,并委派
高水平的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和讨论。
实施学生科研竞赛和科研项目资助计划。专门成立由各个经济学科的专家组成的论文评审委员会,建立一套完整的论文评比办法,力争每年至少举行一次学生论文竞赛活动。同时,为了鼓励学生开展科研活动,积极推行学生科研项目资助计划,提升学生科研创作的积极性,为未来科研工作的深入展开创造条件。
学生暑期学术旅行和社会实践计划。在组建学术委员会的基础上,由学术委员会审核选拔若干名学生到一些知名企业进行社会实践。同时在采取分散开展社会实践的基础上,集中研讨实习体会,扩大学生的视野,力求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本硕连读制度。在总结以往经济学人才培养经验和切实执行已有改革方案的基础上,按照政治素质高、基础理论扎实、知识面宽和适应能力强的要求,在一些重点专业选择一批基础扎实、综合素质高和有培养前途的学生,试行从本科到博士的直通车培养方式,培养高精尖的经济学基础人才。
6. 建立稳定的经济学人才培养实习基地
经济学人才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校期间参加社会实习是一个重要的结合途径。以政府基层机构、企事业单位、银行金融组织为依托建立起来的实习基地,给经济学人才培养提供了一个稳定的人工环境以及了解经济实际生活的窗口,借此可以让经济学专业学生观察到现实经济活动现状,在相对短的时间里得到未来职场所需要技能的综合锻炼和提升。为此,也需要加大对实习基地的物质投入,给予实习经费、教师业绩考核、成果推介和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保障。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科拔实新人才培养模式:跨学科实验班十年实践与推广”项目获2014年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创新研究型拔尖人才 篇12
一、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思想政治教育
国外在拔尖创新人才的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是“无名有实”,即国外虽没有思想政治教育这一专门学科,但其大力推行公民、道德、法制、宗教等教育。美国拔尖创新人才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主要是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社会教育通过宗教、政党活动、社区和家庭等进行。学校教育是美国拔尖创新人才德育的重要途径,主要是通过学科渗透和隐蔽课程对学生进行德育。英国的途径主要是渗透式的生活化教育,根据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发展特点实行情景化教育,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格。日本拔尖创新人才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通过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区教育、宗教教育、大众传媒等途径来进行。日本向来十分重视宗教教育的作用,在宗教里人们容易找到慰籍且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更有利于统治者的统治。从中可看出,灌输与渗透相结合、重视隐性课程、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是美英日三国的拔尖创新人才思想政治教育的共同途径。
国内关于拔尖创新人才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在管理体制上予以保障,通过多年实践证明,采取成立专门学院集中教育的模式更有利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更有利于教育教学改革,鉴于此目前省内高校如浙江大学的“竺可桢学院”、浙江理工大学的“启新学院”等都是学校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而专门成立的荣誉学院; 在培养模式上,实行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有机融合,即以培育学生成人为主要目的的通识教育与以培育学生成才为主要目的的专业教育相互渗透、有机融合,最终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在日常的具体策略上,通过主题班会、实践活动、评奖评优等多种措施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素质,以教育者的人格魅力教育学生,并提出“以人为本”是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灵魂; “积极求变”是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核心。
二、思想政治教育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提高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具有内在的一致性。然而,目前在思政教育方面和培养创新人才出现了不相适应的局面。
1. 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与时代发展的要求不一致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难以满足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一方面,教育内容缺乏实效性,高校思想政治存在政治说教,教学内容不能跟随快速变迁的社会发展而调整,对大学生吸引力不足,不能很好的解决大学生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思想问题。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给大学生带来的思想意识形态的多元化,使得西方意识形态不断渗透,直接冲击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影响大学生的思想、情感甚至是价值取向。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缺乏针对性,不管是对拔尖创新人才还是普通学生,教育形势和内容千篇一律,没有抓住新时期大学生的思想发展特点,更没有开展针对性强的思想政治交易。导致大学生急于求成,急功近利,甚至个人主义和利益主义逐渐盛行。
2. 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素质与拔尖创新培养要求不一致
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有待提高,自身创新能力欠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和学生互为主客体,彼此相互影响。只有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师资队伍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创新人才,但是当下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显示出,教师的创新能力受到其观念的影响和限制。目前,一部分思想政治教育教师由辅导员担任,他们自己的素质不能担当起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任。
另一方面,人才队伍建设是培训拔尖创新人才的关键。然而在实际培养过程中,创新人才培养实践者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两支师资队伍未能完全整合。创新人才培养的具体实践工作则由教授、博导等专业教师负责,培养大学生在学术上的创新。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负责思想理论教育,主力军为辅导员,向学生传授和灌输价值观。由此培养的拔尖创新人才很容易导致一条腿长,一条腿短,两条腿不能正常走路。所以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实践工作两者的成长和发展离不开双方的融合,理论和实践工作者应该相互合作或者合为一体,而不是分裂断层。
三、思想政治教育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有效路径研究
科学有效的路径对于践行拔尖创新型人才的思想政治教育,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科学化建程,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与实际价值。因此,必须探索与寻找科学有效践行载体与过程机制,否则拔尖创新型人才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就成了空中楼阁。
1. 树立创新教育理念,构建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容
基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切从人出发,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达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目的; 强化大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培养他们的创新人格,磨炼他们的创新意志; 整个过程就是对大学生实现“说服、教育、疏导”的过程。为适应时代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具有现代观念意识和“以人为本”。大学生年龄在20岁左右,正是生理和心理变化的最激烈的时期,他们追求个性独立,渴望成功,自身价值得到认可。然而,此时也是他们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该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科学地认识大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不同个体实行有针对性地思想政治教育,激发大学生的创新热情和潜能,并给积极的引导,使其向正确和有效方面发展,帮助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2. 建设一支高素质、创新型的师资队伍,强化导师在思想教育中的作用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师资队伍是开展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体,是培育大学生的引路人。如果要提高现代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工作效益,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就必须加强师资队伍的管理和优化,最大限度地调动整支队伍的积极性、创造性,全面提高整支队伍的素质水平,加强培训和学习,促进师资成才。针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高校普遍采用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导师主要负责学生学术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而现代高教思想政治教育则要求导师不仅仅是学术负责人,还应该成为思想教育的主力军,带领辅导员一起开展思政教育,比如以“研究性学习团队”为小组,定期为大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将思想政治隐形教育容于其中。尝试推行以导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其他教师为辅助的双主一辅体系等,使思想政治教育在促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路径更加具化。
3. 优化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构建有利于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多以理论灌输、说教方法为主的显性教育。根据拔尖创新人才发展的特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要求,我们应灌输与渗透相结合,重视隐性课程建设。一是利用自媒体信息技术,构筑网上思想政治教育阵地,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充分有效发挥移动互联网在学校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把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和网络媒体特点有机结合起来,积极开展网上正面宣传和正确信息的传播,强化网络的教育功能和服务功能、提高网络的吸引力,占据网上教育的主动权,变被动防御为主动出击,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抢占虚拟世界的思想阵地。二是改变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载体。随着高校办学更开放,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大学生参与社会活动的内容更多样,形式更灵活,渠道更广泛。就必须及时认清大学生群体的发生的变化,充分利用大学生活动规律,为思想政治教育服务。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虚拟世界的校园活动,创新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要有意识地将校园特色网站由宣传型向引导服务型转变,加大人性化管理力度,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创新精神,以平等对话的姿态赢得学生的信任和认可。三是打造4G网络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使其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在先进4G网络技术的支撑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相关著作、论述和实践素材,都可以便捷地通过互联网等广泛传播,在学习和研讨中遇到的任何问题,都能快速的在网络上查找到大量资料。网络信息量大、资源丰富、传输便捷、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等优势,极大地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空间,成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利用4G手机网络,图文并茂、声情融汇、快速传播、交流便捷,激发着大学生的求知欲和想象力,使教育内容变得生动有趣,可最大限度地调动青年学生获取信息的主动性、自主性和参与性。
摘要: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是民族复兴和社会进步的现实需要;在全球化人才战略的视野中,把握拔尖人才成长的特征和规律是人才培养的根本。因此不断加强和改进符合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思政教育工作,是高校重要的责任与使命。本研究通过调查与分析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并着力构建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相符的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期望能为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提供新的思路与选择,进而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的繁荣与发展。
【创新研究型拔尖人才】推荐阅读:
应用型拔尖创新人才11-18
广东特支计划科技创新青年拔尖人才申报指引11-19
创新型人才培养若干问题研究11-27
酒店管理人才创新培养对策研究论文10-03
拔尖创新类学生09-23
拔尖创新大学生07-11
创新研究型实验平台10-02
创新行动研究07-08
教育创新研究07-27
创新应用研究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