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尖创新类学生

2024-09-23

拔尖创新类学生(精选4篇)

拔尖创新类学生 篇1

突出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 探索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途径和方法, 仍是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题。目前, 大学教育模式不断改革创新, 全国各高校陆续创建卓越班、创新班教学模式, 中国石油大学 (北京) 也创建了卓越班、创新计划实验班, 针对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重点培养, 制定单独的培养方案, 以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培养目标, 无机化学课程针对大一新生, 需要与之匹配, 充分体现“卓越、创新计划实验班”的培养目标, 必须推进无机化学教学改革, 探索出拔尖创新类学生无机化学创新能力培养模式, 提升创新能力。本文结合笔者多年教学经验, 在无机化学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学内容、课堂教学和课程考核等环节探讨和实施研究型教学模式, 旨在拓展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1 建立多元化考核机制,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通过建立多方位的考核机制, 注重平时学习能力的培养, 杜绝期末一次考试定“终身”的考核模式, 将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课程作业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 针对拔尖创新类学生基础好的特点, 适当删减陈旧的、重复性的题目, 引入课程小论文、课程单元试卷等新颖的模式, 通过小组协作对某一章的内容进行试卷自拟, 及对某个知识点进行团队协作撰写小论文, 就课程的任一知识点找到新材料、新方法, 提出新见解、新观点, 整理出论证文章, 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并抽取一定比例的学生进行课堂演讲、交流, 学生和老师一起对其评价, 并按一定比例计入期末总成绩。在这一教学环节, 注重学生的自主参与和自主学习, 改变教师出题, 学生答题的被动学习状态,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实现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另外, 无机化学课程一直在进行考试方式的改革研究, 如尝试采用“半开卷”考试模式, 避免了死记硬背大量的公式, 抽出大量的时间来提高学生的自我总结和归纳的能力, 力求学习效果的评价更合理, 有利于学生将学习的重点放在培养创造性思维上。多元化的考核方式让学生拥有更多的参与意识和学习主动权, 便于激发学生的竞争机制,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理解力、归纳总结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通过创新考核方式, 旨在提高学生各个知识点的融会贯通和灵活应用能力。

2 创新课堂教学, 促进创新能力培养

2.1 结合化工类专业特点, 强化课程学习的基础性和适用性

根据化工类学科专业特点, 通过对现有教材仔细比较、分析之后, 对元素化学分散、孤立的内容进行了重组、活化, 压缩或删除教材中庞杂、陈旧的部分, 渗入当今社会最为关注的环境、能源和材料等热点问题, 使教学内容有的放矢、理论与学科相结合, 既突出本课程的基础知识, 又充实化工类专业所需要的相关内容, 引导学生认识课程内容与所在专业的联系, 加强学生基础教育的内涵更新和外延拓展, 使课程教学内容与化工专业的发展相结合。譬如由吉布斯函数判据讨论等温等压不做非体积功条件下化学反应的方向和化学平衡, 延伸并具体讨论酸碱反应、沉淀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和平衡问题;把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能有机地关联起来组织成专题, 如以汽车尾气NO的治理为例, 贯穿热力学、动力学和物质结构等主要章节, 启发学生注意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又如葡萄酒为什么变了颜色?从新酒中的颜色主要是由单体花色苷组成, 陈酿过的葡萄酒的颜色绝大部分是由寡聚体和多聚体色素决定, 从而引出配合物的组成、结构以及稳定性;在氧化-还原反应中, 结合石油大学的特点, 以炼油厂常压塔为例[1], 分析常压塔顶冷凝冷却系统腐蚀的原因, 对“一脱四注”的防腐措施进行讨论, 学生对这些与专业紧密结合的实例非常感兴趣, 上课注意力高度集中, 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2.2 创新教学内容, 培养创新意识

尽管教学中使用的是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但受更新周期和容量所限, 难以反映本学科的最新成就和更广阔的视野, 通过在教学实践中对纸质教材的内容进行扩展, 增加本学科学术前沿及相关学科内容, 以开阔视野, 拓宽知识面, 培养创新意识。

(1) 在绪论教学中增加学科前沿。绪论课是无机化学课堂教学的第一课, 在整个教学中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 是引导学生系统和正确认识化学学科领域的良好时机。通过在绪论中引入学科前沿, 比如介绍近年来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的背景以及他们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 如石墨烯及富勒烯的发现、高分辨率核磁共振 (NMR) 谱学方法的建立。同时, 在绪论课中引入学生普遍关心的话题, 如北京的雾霾天气, 分析雾霾的形成、危害及解决办法, 将其与即将学习的内容紧密联系起来, 让学生充分意识到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其创新不断改变人类的生活, 促进人类的发展。绪论课会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 对创新有一个直观的感受, 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望。

(2) 在章节教学中增设学术前沿。例如, 在讲元素化学时, 以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石墨烯, 未来的材料”为专题, 从石墨烯和氧化石墨烯的制备、结构、性质到应用进行全面剖析, 使学生了解石墨烯的来龙去脉;在讲授Mo、S元素时, 以我校在清洁油品生产中脱硫催化剂Mo S2为例[2], 学生可以刚刚学过的物质结构的知识分析该化合物的空间构型、杂化方式, 并预测其稳定性;在讲授过渡金属时, 介绍厦门大学孙世刚教授课题组发表在Science上的高指数二十四面体铂纳米晶体[2], 并结合本课题组教师所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高指数晶面Pt-Ni纳米晶的制备, 在简单水热条件下, 选择性合成了Pt-Ni凹面立方体、Pt-Ni立方体和Pt-Ni四十八面体, 该研究利用的正是学过的氧化还原的基本原理, 利用聚乙烯吡咯烷酮 (PVP) 的还原性成功制备了高指数晶面的二元纳米晶。通过增设学术前沿, 目的在于诠释创新和基础理论是密不可分的, 创新因基础理论而得以实现, 基础理论因创新而体现活力, 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2.3 创新教学方式, 激活学生创新思维

课堂教学是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 在注重学生为主体的基础上, 不再局限于启发式教学, 更要关注互动式教学, 强调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参与积极性。这就要求教师投入更多精力进行教学设计, 充分给予学生思考与展示的空间, 引导学生对学习的对象采取研究和质疑的态度, 通过分析和讨论不断提高学生质疑能力和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 启发学生积极思考, 培养学生反向思维、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开发学生的潜能, 充分更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在氧化还原反应一章中, 以燃料电池中为例[4,5], 总反应为O2+0.5 H2=2H2O, 我们设计了三个问题: (1) 如何在燃料电池中实现上述反应?写出阴极和阳极的反应。 (2) 限制阴极和阳极反应有哪些主要因素, 目前主要使用的催化剂有哪些? (3) 阴极和阳极反应有哪些途径, 可采用哪些措施降低电极反应催化剂的成本, 提高反应性能?在进行上述讨论前, 要求学生查阅相关资料, 教师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 从原电池、反应机理、反应速率、催化剂等角度分析, 最后进行归纳总结, 使学生掌握面对实际问题如何全面进行分析, 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激活学生创新思维。

3 结论

针对拔尖创新类学生的特点和石油大学化工专业的石油石化教学特色, 在教学过程中应针对课程的特点, 从考试模式、课程内容整合、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 旨在提高课程内容的针对性、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性、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陈洋.常减压装置塔顶系统腐蚀与控制技术现状[J].全面腐蚀控制, 2011, 25 (8) :10-13.

[2]Na Tian, Zhi-You Zhou, Shi-Gang Sun, et al.Science, 2007, 316:732-735.

[3]Xiling Xu, Xin Zhang, Hui Sun, et al.Synthesis of Pt-Ni Alloy Nanocrystals with High-Index Facets and Enhanced Electrocatalytic Properties[J].Angew.Chem.Int.Ed., 2014, 53, DOI:10.1002/anie.201406497.

[4]Zheng Yao, Jiao Yan, Chen Jun, et al.Nanoporous Graphitic-C3N4@Carbon Metal-free Electrocatalysts for Highly Efficient Oxygen Reduction[J].J.Am.Chem.Soc., 2011, 133 (50) :20116-20119.

[5]Junfeng Xie, Jiajia Zhang, Shuang Li, et al.Controllable Disorder Engineering in Oxygen-incorporated MoS2 Ultrathin Nanosheets for Efficient Hydrogen Evolution[J].J.Am.Chem.Soc., 2013, 135 (47) :17881-17888.

拔尖创新类学生 篇2

1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要提高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科技创新是关键,而拔尖创新人才又是创新的基础。关乎国家发展战略的领域如果缺少了拔尖的创新人才,国家的发展势必会变得缓慢直至衰退,甚至遭到霸权国家的欺凌。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遭到世界列强的霸权欺凌是中国历史上永远的伤痛,这是每一个中国人刻骨铭心的记忆,所以创新强国刻不容缓。

科技创新的关键是创新人才,而大学生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国家发展战略问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明确强调了高等教育要创新培养模式,为国家努力培养大学生拔尖创新人才[2]。作为高等教育一线的教师,传道授业解惑,与学生接触最紧密,也最了解目前的大学生,我们有义务引导学生积极向上,从实践中探索大学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地方经济和国家发展培养大批创新人才。

2 生物工程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我校生物工程和制药工程均为生物类工科专业,创新性拔尖人才培养显得尤其重要。刚进学校的时候,多数学生对自己的专业比较迷茫,对自己的未来也没有规划,因此老师的引导和培养模式对以后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我主要讲授生物化学理论课程,指导生物化学实验课程,是与学生接触比较早的专业课老师,特别是在指导实验的过程中对学生的了解更为全面[3]。每年在一学期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过程中,我都非常注重对学生兴趣的引导,特别是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法(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教学模式的引进,效果更加明显[4]。这样,在大学二年级上学期结束就会涌现出一批对生命科学充满了强烈好奇心的学生,希望进入老师的实验室进行实践训练。结合实践教学和自己的研究课题,我会挑选部分基础知识扎实、动手能力强的学生进行系统培养,经过2-3年的训练,他们具备了较强的创新能力及扎实的专业素质,为他们以后的进一步深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下面就我近几年生物工程类大学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具体措施进行分析总结,与同行共勉。

2.1 夯实基础理论知识

基础理论知识是一切创新的基础与源泉,没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就不可能有灵活宽泛的创新思维,牢固的基础理论知识是创新实验技术的基础。因此,我非常重视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程度,高等数学、计算机基础知识及应用等科目要求学生获得“良”以上成绩。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和物理化学是我校生物工程专业和制药工程专业的必修课,也是以后学好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微生物学等专业基础课程的基础,因此,学生必须牢固掌握这三门专业基础课程的理论和实践知识。此外,英语作为一种重要的语言工具,必须要学好,只有具有扎实的英文功底才能很好地了解学科前沿。因此,在学习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提倡英语双语教学,既有利于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又有利于掌握必要的专业词汇,提高英文文献的阅读能力及写作水平,及时跟踪国内外学科最新进展[5]。只有具备了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及较强的英文读写能力,学生进入实验室后才会很快掌握实验的原理及技巧,查阅相关英文文献的方法,在实验过程中更容易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甚至提出更好的解决问题的实验方法。

2.2 提高专业素养

大学生创新拔尖人才的专业素养要求远远高于一般学生,除了日常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外,我还推荐一些生命科学领域的经典之作给学生,如:《生命是什么》《DNA-生命的秘密》《细胞生物学精要》《基因的分子生物学》及《免疫学概览》等。除了阅读本领域经典之作外,我还介绍一些好的生物网站给学生,让他们了解生命科学领域,特别是生物工程领域国内外的最新研究进展及未来发展方向。希望通过阅读专业经典书籍和了解本领域最新进展来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的热爱,浓厚的专业兴趣和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会显著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2.3 广泛查阅专业文献

基础理论知识掌握牢固后,必须通过查阅文献来了解本学科的最新进展。一般对初进实验室的学生,我会推荐一些中文数据库,如知网、万方及维普等,要求他们先查阅一些优秀的中文期刊论文,熟悉学科的基本情况。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训练他们用生物医学的一些著名英文数据库,如Pubmed、Medline等,查阅外文文献来了解国内外本学科的最新进展。阅读文献的同时,我还要求他们把文献分类整理输入ENDNOTE文献管理数据库,便于以后分类阅读及引用。通过查阅大量的最新文献,既拓宽了学生们的视野,也启发了他们对某方面问题提出创新性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了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4 训练实验技能

在训练学生查阅文献、了解学科进展的同时,要提高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实验技能的培训也不容忽视[6]。进入一个生物工程实验室需要掌握的实验技能非常多,从简单的试剂配制到多种实验方法的掌握,这都要求学生不但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还要具备良好的实验动手能力,而实践动手能力的强弱是需要经过训练才可达到的。因此,如何让学生快速掌握实验技能并熟练运用该技能解决科学问题是我们每位指导老师需要好好思考的问题。

1)试剂配制。生化试剂配制是培养学生基本操作、实际动手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生化试剂配制是一个简单而繁琐的过程,但试剂配制的准确与否关系到实验的成败。学生动手做实验之前,首先要学习试剂配制。配制生化试剂首先要让学生了解该物质的性质、贮存条件、配制浓度,然后根据浓度要求在记录本上计算好再动手。特别是部分贵重试剂的配制,尤其要考虑周到,计算好后再让其他学生验证一下,否则出了问题不但浪费试剂,还影响实验进程。通过各种生化试剂的配制,学生不但掌握了多种不同试剂的配制及贮存方法,同时也学会了电子天平、PH计、磁力搅拌器、灭菌锅、超声破碎仪、纯水仪等仪器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

2)单个实验技能的训练。每一个进入实验室的学生除了学习最基本的试剂配制外,还必须学习实验室正在使用的每一项实验技术。首先,我们会根据实验室正在进行的科研项目对他们进行分组,比如分子克隆组、蛋白质分离纯化组、细胞活性检测组、动物实验组等。每一个学生在一个小组训练约一个月左右,这样一个学期下来,他们就掌握了实验室所使用的所有实验技能,为下一步解决科学问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完整实验流程的训练。掌握了单个的实验技术后,必须学会运用这些实验技能解决实验中的具体问题。首先,我会给他们布置一些简单的实验任务,比如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及转化,菌种的分离纯化、鉴定,细胞的复苏、传代、冻存和转染等。要求他们在动手做实验之前把实验方案整理出来,包括实验的目的、步骤及预期结果,特别是每一步的实验原理及注意事项都必须搞清楚。方法清楚后再动手做,这些实验均要求他们独立完成。多数学生通过1~2次重复都会顺利完成实验,经过一个学期这样的训练,学生基本掌握了如何运用某些实验方法来解决科研中的遇到的实际问题。

2.5 掌握实验设计及数据分析

经过阅读文献和实验技能的训练,部分学生已经具备比较强的独立研究能力。他们热爱生命科学,密切关注本领域进展,能熟练运用实验方法解决问题,并能够对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对他们感兴趣的问题通常我会和他们一起讨论,探讨该问题的科学性、创新性及解决该问题的现实意义,要求他们写出详尽的实验设计并讨论实验方案的可行性。通过这种交流,不仅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他们的科研兴趣,而且也有利于拓展带教老师的科研思路[7]。在方案的实施过程中,我会密切关注实验的进展,必要时给予引导。实验的结束并不意味着实验的成功,实验数据的处理更加重要。这时,我会介绍一些常用的数据统计分析软件,如SPSS、Excel等给他们,训练他们进行一些简单的数据分析。如何分析实验数据,根据统计结果我们能够得出什么结论,通过什么方式和同行交流实验结果这些都很重要。

3 生物工程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反馈

经过2-3年实验室的训练,大部分学生综合专业素质得到了显著提高。不管是直接就业的学生还是继续考研深造的学生,他们均表现出了明显的优势。这样的培训经历给他们以后的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3.1 学生综合素质高

目前大学生的竞争主要是综合素质的竞争。经过实验室全面系统的训练,学生不但专业素养得到显著提高,其责任心、上进心及团队协作精神均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以后无论他们是继续深造还是选择就业,培养出来的综合素质对他们未来的发展都至关重要。

3.2 考研录取率高

生命科学是一个充满挑战的领域,还有很多未知问题需要去探索。经过实验室培训的学生对生命科学充满了浓厚的兴趣,正是这种浓厚兴趣驱使他们取得优异的成绩。在我近5年培养的本科学生中,平均每年由他们自己牵头发表论文1篇,且有3篇论文在国外SCI期刊发表。浓厚的兴趣和突出的创新能力激励他们进一步考研深造,根据近5年的统计,经过实验室系统培训的学生考研录取率约80%,进入985以上高校读研的学生约70%左右,进入中科院继续深造者达4人。

3.3 就业起点高

经过2年多的实验室培训,有少部分学生具备了很强的创业意识,他们首选了就业。对这部分学生,因为其综合素质和专业素质具有很强的优势,就业起点就很高。而且进入公司的学生经过1-2年的锻炼多数进入重要的技术岗位或管理岗位,在公司里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4 结语

国力竞争的关键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竞争的核心是拔尖创新人才的竞争,拔尖创新人才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要提高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教育必须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高等理工类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肩负着为国家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任。多年来,我校通过多个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计划项目,为地方及国家的发展培养了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结合我校实际,本文系统阐述了近几年生物工程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经验,总结了这套理工院校生物工程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期对国内同行大学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张秀萍.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与大学教育创新.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6(1):9-15.

[2]周光明,段树凯,杜彬恒,等.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典型模式和实践反思.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8(5):150-157.

[3]鲁秀敏,余瑛,张云茹.基于制药工程专业生物化学综合性创新教学方法探讨.生命的化学,2015,35(2):282-285.

[4]鲁秀敏,王永堂,余瑛.PBL教学法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初步应用与探讨.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7,17(19):2430-2432.

[5]杜翠红,邱晓燕,曹敏杰,等.生化工程双语教学改革探索.微生物学通报,2011,38(7):1117-1120.

[6]陈民助,魏鸿,马洪.高校化学实验技能培养及安全教育的实践.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5,34(5):285-288.

拔尖创新类学生 篇3

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关系到“ 钱学森之问”即如何培育大师级拔尖人物的问题的解决,关系到《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和《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的落实,关系到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如何发挥学生工作的功能和作用,体现学生工作的价值,助力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成为高校管理者的重要课题。

一、构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学生工作模式的意义和必要性

(一)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需要学生工作的配合

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离不开学生活动。 尽管“ 经济全球化、全球一体化”的趋势显著,势不可挡,但是在世界范围内,国与国之间的竞争, 尤其是综合国力的竞争愈演愈烈也是不可争辩的事实。 为了在未来竞争中占领有利位置,各国都重视对人才的培养和使用, 而拔尖创新人才更是人才中的稀缺资源。 如何在与发达国家相比物质条件和薪酬水平等客观因素处于劣势的情况下,让更多的拔尖创新人才在爱国主义或坚定信仰的召唤下为国效力,是学生工作的历史使命和现实职责;而爱国主义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也是学生工作一贯的传统和强项。

学生工作的教育、管理和服务三大职能,基本上都是通过学生活动实现的。 学生活动,尤其以学生团体模式或研究团队模式进行的科技创新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能力和塑造学生的创造性人格,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耐得住寂寞的科研品质和在某个专业领域具有深入挖掘的潜力。 然而,目前国内学界对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过程中学生工作的地位和作用的研究还很少。

(二)学生工作的价值和意义,需要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过程中得到进一步的证实和体现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业已成为国内高校人才培养的风向标,各个层次的高校都提出了自己的培养计划;学生工作对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参与程度越高,贡献程度越大,自然证明其价值和意义。

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整个发展历史来看,最初是大学开设少年班,再至后来大学开设试点班,直至进入21世纪之后把拔尖创新人才提升到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学生数量只占所在大学学生总数很小的比例,且一般都会有一定的进出机制;所在大学的其他学生相当于进行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群体的蓄水池,要想让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群体源源不断,就不能忽视剩余的学生群体。现有涉及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文献,一般从教学和科研角度探讨培养的机制或模式且只对进入该机制或模式内的学生群体发挥作用,而合理的学生工作模式,可以完美地衔接这两个学生群体。

二、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学生工作模式的理论基础

学生工作文化,作为一种学生工作理论,是指在一定的文化理念的指导下,“ 学生工作者、学生、两者的关联这三个要素发生‘ 化学反应’,使传统的学生工作内容以一种全新的工作方式运作产生‘ 新物质’———制度文化重组物质文化的基础上, 经过长期的积淀,‘ 聚变’出新的精神文化,再对学生工作文化各要素产生潜移默化的感染、熏陶、引导、示范、教育等‘ 催化作用’或者‘ 腌咸菜式’的‘ 浸泡’,催生出崭新的行为文化。 这种行为文化,是对学生工作文化的制度文化、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反映,最终实现学生工作的‘ 无为而治’、学生工作者的职业化和专业化, 以及学生的成长成才 ( 全面发展) ”[2]。

在学生工作文化视域下,学生工作与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相结合,实质上是学生工作者团队通过运作立体化的制度体系或机制,重构学生工作教育、管理和服务三大职能内容,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在实践“ 第二课堂模式”过程中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培养成为拔尖创新人才的潜质[3],必须重视以下几点 :第一,重视学生工作文化理念的引导作用,提出与高校各自的历史和校情相结合的特色鲜明的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文化理念,是整个模式启动的“ 火花塞”。 第二,制度文化是整个模式的动力所在,且其自身是一个不断革新和完善的过程,通过改变人、财、物等要素的结构模式, 以优质的效率推动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 第三,发挥好精神文化的熏陶作用,可以“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全面、深入的实现文化育人的功效。 一旦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学生工作模式走入良性循环,就会产生一种不断追求卓越的精神基因,像血液一样为全校教职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不断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而努力工作,同时也会使“ 成为一名拔尖创新人才”变成每一位学生的向往和追求,不断提升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群体的生源质量和建设水平。

三、学生工作文化视域下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学生工作模式的构建途径

(一)明确提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学生工作理念

每一所学校都有其独一无二的文化,这扎根于其独特的发展历程和现实处境,因此每一所学校都承担着独一无二的历史使命。 从历史中挖掘大学独特的文化身份,并由此衍生出大学的历史责任感,是中国大学未来发展的必然出路[4]。 结合学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定位 , 提出良好的学生工作文化理念,实施有效的制度、机制, 为拔尖创新人才的产生和发展提供自由、宽松的土壤和环境,将会取得很好的学生工作实践效果。

高校应注意从以下的几个方面凝练各自特色鲜明的关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学生工作理念。 第一,应结合各自的办学层次,提出相应的关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目标和定位。 第二,各个高校在各自的办学历史中都形成了独一无二的文化,应深入挖掘自身独特的文化身份,赋予自身独特的历史责任感。 第三,要与各自高校学生工作者队伍现状和生源质量相结合。 第四,要注意与整个学生工作模式顶层设计的前瞻性、阶段性和长远性相结合。

(二)针对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建立相适应的学生工作制度或运作体系、资源保障

造就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土壤和环境,发挥学生工作文化的文化育人功能。“ 拔尖人才”是“ 冒”出来的,而不是“ 拔”出来的[5]。 全校范围内建立崇尚学术 、科研的制度、机制,形成氛围,鼓励科技创新、创业活动和学科竞赛,可直接造就高校创新、创意、创业繁荣局面,解决高校学生的学习动力问题, 提升高校学生的学习水平,将应付考试、拿学分、等毕业的高校学生现存生态升级为体验知识并创造知识、多学科融会贯通、理论水平高实践动手能力强的高校学生新生态,更重要的是造就一个腌咸菜式的环境,提供更多拔尖创新人才“ 冒”出来的机会,推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 水涨船高”。 在此过程中, 学生工作者借助学生工作拥有的平台、 资源和优势,发挥思想政治辅导员的引路者职能,激发高校学生参与科技创新、创业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学生机构、学团等学生工作者和学生“ 两者的关联”的作用, 尤其重视院系学团结合专业特色开展活动,让本科生更早地进入课题组、实验室;发挥学生工作者和共青团组织的协调优势,并形成一定的制度或机制,引入学术水平高、科技创新能力强的专业教师,与学生展开深入的师生互动,在项目与实践中,开展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的团队学习模式。

建立柔性化管理为主的学生管理制度,将学生工作的教育、管理、服务糅于一体。 一般的,被选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学生群体,整体平均智商水平要远远高于学校全体学生,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学生管理模式,刚性制度与柔性管理相结合,刚柔并进,发挥这一学生群体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作用,将会极大地激发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适当推行服务个性化,配备社区图书馆、通宵自习室,提供更多的游学项目、国际学术交流机会等等。 适当调整学生工作策略包括安全工作以适应整个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需要。 拔尖创新人才往往具有与众不同的胆识,敢于挑战自我,例如,南京大学数学系超级“ 优等生”,组建系拔尖班的同学读书会,精研数学,骑车去西藏,学校给他一路绿灯[6]。

推进公寓社区化。让不同专业学生混合住宿[7],推动成立读书小组、兴趣社团等,定期开展各种类型的学术和文化活动[8],让不同的“ 洋流 ”在公寓这个资源平台交汇,带来丰富的“ 饵料”,促进学术创新“ 鱼群”的聚集和繁荣。营造自由、宽松的学术环境和学习气氛,激发学生的热情、激情和创造力,为破除单一的学术背景提供客观条件[9]。

针对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群体,开展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一个人尤其是拔尖创新人才的成功,往往与其个人的天赋、个性、兴趣和潜能紧密联系在一起。一般来讲, 拔尖创新型人才的个性都具有浓厚的兴趣、强烈的动机、稳定的情绪以及顽强的意志等高度个性化特征[10], 但这种个性也是在长期的创新实践中锤炼而 成的。一方面,学生工作者应利用学生工作的平台、资源和优势,发挥教育、管理和服务职能,通过学生机构、学团和学生活动,激发其好奇心与兴趣,维持创新热情,“ 让年轻人的思想得到表达和引导,表达得越充分,引导得越细心,培养效果自然越好。这是教育的规律,也是成功学者通常的成长之路”[11]。 另一方面 ,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有心理的支撑和成长的助力。创新的道路上,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人生的道路更不是平坦的,在其遭遇低潮期时,应及时给予其一个人生支点,鼓励其跨越困难,实现自我提升,完善人格和实现全面发展。

(三)发挥精神文化的继承、熏陶和发展功能,释放校园文化的正能量

信仰绝不是可有可无的,坚定理想信念,对于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具有特别的意义。“ 对于科技人才成长而言,近些年最富毒性的土壤,莫过于急功近利的浮躁社会心态”[12]。 有信仰 ,心就会宁静 ,就会“ 不浮躁 ,才有大家、大成果,才有创新型国家的未来”[13]。 发挥学生工作的传统优势,发挥党团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增强党团活动的吸引力,更多的应用社会实践、社会调查、模拟体验等多种手段,引入学术大家畅谈人生、理想、信念以及做人做事的学问, 促进责任意识品格的形成和培养, 构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群体的精神内核[14]。

建立归属感,聚集正能量。 高校学生对高校的归属感,大多源自高校的悠久历史、杰出校友和对国家、民族的贡献等。学生工作系统,借助自身工作的平台、优势和资源,通过杰出校友的现身说法、大学导行教育、高校宣传片等,将高校的校训、校风、学风浸入学生的内心深处。

榜样引导作用。 发挥杰出校友、行业领军人物的明星效应,挖掘学生“ 闪亮”的左邻右居,旁听优秀典型的话题讨论,引导和激励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群体“ 人人创先争优”“ 人人逞英豪”,尽管牺牲了睡眠、娱乐时间, 也会觉得那是一种幸福和享受。“ 这是每一个创新型的人都必须具有的精神状态”[15]。

加强文学、艺术修养。 通过实施人文素养和艺术修养计划,完善其思维结构,促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群体的全面发展。 到经典著作中去。 充盈头脑,净化心灵,提升灵魂。 通过诵读经典,构建文理相通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人文与科学精神,陶冶情操,培育人格。 例如,华中科技大学启明学院的经典导读课程计划[16],就是通过修学经典著作的课程实现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群体的人文素质教育。 同时,艺术能够提升对生活的感知力和想象力,激发直觉和灵感的迸发,是创新的肥沃土壤。 针对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群体,应开设相应的艺术创作和鉴赏课程,培养学生的艺术细胞,借以孕育创新思维和品位。 例如,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让学生画画,借以提高学生的布局感、色彩感和想象力[17]。

摘要:学生工作文化视域下,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与学生工作相辅相成,通过提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学生工作理念,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学生工作制度或运作体系、资源保障,发挥精神文化的继承、熏陶和发展功能,构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学生工作模式,体现学生工作的价值,助力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

拔尖创新类学生 篇4

一、培养模式提出背景

通过对国内多所高水平高校本科阶段的教育教学培养模式及开展创新实验活动的研究与分析, 发现高校普遍采用大类招生培养、大规模通识教育、个性化教学计划、小班教育教学、本科生导师制等培养模式, 与国外的教育教学培养模式甚有差距。欧美等发达国家早已经普遍采用了整合高等教育资源、打通教育体制的“博洛尼亚进程”, 实现了高等教育和科学技术的一体化, 其中包括本科和硕士阶段的基础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 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管理与评价体系, 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及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交流, 促使各大高校注重教育教学质量等内容。资料表明, 国外发达国家创新人才的培养理念为树立以人为中心和创新精神为核心的主流教育观, 在培养目标上注重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改革教学方法、调整授课内容、突出创新精神。

我国的教育学家和学术人员也在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探讨, 分析了教学型高等学校影响大学生科技创新素质和能力培养的主要因素, 提出培养大学生的竞争素质和科研能力主要从以下6个方面开展: (1) 要逐步更新传统教育思想观念, 加强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教育; (2)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1]思维, 建立科技创新的自信心; (3) 拓宽教师教学的途径和思路, 强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4) 构建合理的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及教学计划; (5) 加大实验课程的比例, 增开一些新的实践项目, 设立大学生科技创新试验基地或实践工厂; (6) 大力营造科技创新教育气氛和环境, 使校园逐渐形成“创新风”。例如北京大学为了探求中国综合性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本科培养的新模式, 创建了“元培学院”, 提出了“加强基础, 淡化专业, 因材施教, 分流培养”的教育改革计划;中国人民大学建立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及“明德书院”, 进一步探索人文社会科学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浙江大学成立了以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卓越人才为目标的“竺可桢学院”等。

可见, 拔尖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对社会和国家的发展意义重大, 在科技创新体制下构建本科阶段的大学生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更能够激发大学生的学习热情、竞争素质与创新意识, 有助于实践性拔尖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二、培养模式主要内容

1. 科技创新项目的模块化设计。

基于模块化设计理念, 将科技创新项目根据难易程度模块化分解为若干个模块, 并经过量化处理后给予各模块对应的分值, 学生自由选择模块任务及对应的分值, 并根据执行情况获得相应分数, 难度适当、分解合理的科技创新项目模块能够使学生在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那份喜悦, 进而提高学习兴趣、培养竞争素质、增强攻关信心, 促进课堂基础教学, 同时也可以作为后期拔尖创新型人才选拔的评价依据。

针对不同类型学生的兴趣和特点选择与之相关的科技创新项目及相应的模块, 在各科技创新项目进程中根据学生对各自模块的适应情况, 实施有针对性的调整, 充分发挥不同类型、不同专业学生的优势与潜能, 实现有针对性的分类式培养模式。对于基础知识相对较好的大三年级的学生可以选择一些有难度和集成度的科技创新项目, 充分发挥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于大一、大二年级或基础知识相对薄弱的学生主要以讨论或验证型的科技创新项目为主,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的兴趣, 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2. 理论教学与实践应用相结合。

课堂理论教学是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的基础保证, 而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又能促进课堂理论教学的进一步学习和完善, 理论教学与实践应用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如果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应用环节不能紧密结合, 将导致理论与实践的严重脱节。研究制定与课程学习内容相关、进度同步的小型科技创新项目, 将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即刻应用于科技创新实践活动中, 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实践, 做到融会贯通, 就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知识体系, 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力, 还能够增强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引导学生带着实践中发现的具体问题来听课与思考, 学生的注意力将从实践应用过程中重新返回至课堂理论教学中, 真正意义上做到理论指导实践, 实践促进理论学习。

3. 课堂教学与企业培训相融合。

课堂教学注重基础知识和方法原理的讲解与学习, 培养学生的思维发散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企业培训注重学员对职业技能的掌握与理解, 培养学员的职业素养和专业知识技能, 若将二者有机地结合对于大学生拔尖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可谓大有帮助。在传统教育教学过程中, 老师学生主要关注基础理论的学习和掌握情况, 因此把大部分的精力和时间都放在课堂教学上, 导致实践教学环节中的实验时间、实验项目受到限制, 即使学生拥有一个很独特的创新想法, 也不具备将自己构想变成现实的技能, 而企业的职业技能培训有助于将“书本知识”变成现实, 通过相关的技能培训, 可以使学生在理论和实践循环往复的过程中得到成长, 深化理论与实践知识的学习。因此, 研究制定课堂教学与企业培训良好融合的新型教学模式, 对于塑造“科学+工程”型大学生拔尖创新型人才意义重大。

三、培养模式的管理评价体系

1. 学生负责制与岗位轮换制相结合。

依据科技创新项目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 将参加科技创新项目人员分成若干小组实施分组管理, 每组选出一位学生作为项目负责人, 指导教师可以适当地放权, 让学生全面组织管理自己的项目, 实行学生负责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和协调能力, 调动学生的竞争素质和责任感。定期的岗位轮换制让学生自主上岗, 充分利用多学科多领域及交叉学科的优势, 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交流意识、培养团队精神, 有利于培养对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有一定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与此同时, 学生还可以尝试不同角色的扮演, 不仅能够激发学生潜在的能力, 提升价值, 还有利于学生找到适合自己未来发展的方向。

2. 拔尖创新型人才类型的评价。

在对大学生进行科技创新能力培训过程中, 注重对表现突出的拔尖创新型人才的选拔和培养, 并将拔尖创新型人才分为若干级别, 表彰和奖励表现卓越的学生。对于理论型、应用型、管理型、复合型等不同类型的拔尖创新型人才实施有针对性的分类式培养, 充分发挥学生的天赋, 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 树立学生的信心, 并对相关人才表现出的特质进行归纳总结, 形成系统的拔尖创新型人才的识别与培养体系, 以便为有效地挖掘优质人才资源提供基础。

摘要:本文结合国内外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际情况, 提出了一种基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生负责制与岗位轮换制相结合的模块化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大学生,拔尖创新,模块化,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周琳, 杨大方, 刘翠, 许溪沙.论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7 (2) :130-131.

[2]沈锋, 刘名宇, 綦佳.论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 2013, (6) :106-107.

[3]张静.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略论[J].天中学刊, 2013, 28 (4) :136-138.

[4]仲秀凤, 丁燕, 王思勤, 赵晓.关于大学生参与创新科研的调研[J].文教资料, 2014, (6) :132-133.

[5]庄军, 邓宏兵, 蔡靖方.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模式探索性思考[J].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18 (5) :11-13.

[6]李文军, 彭保发, 袁晓玲.新建本科院校培养及提升大学生科研能力的策略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 2013, (40) :117-119.

[7]蔡安江, 郭师虹, 阮晓光.浅谈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25 (3) :73-76.

上一篇:企业扩张下一篇:肝内胆管结石外科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