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度开发

2024-05-12

二度开发(共10篇)

二度开发 篇1

在新课改的教学实践中, 二度开发教材成为教师热门的“教学功夫”, 不管是在平时教学中还是在研讨课上, 教师都会有意无意处理一下原有教材, 不太照本宣科地直接“教”教材。那么对原有教材的变动就能体现二度开发教材了吗?在平时的二度开发教材中, 教师很少会做出教材重组、单元整合、内容删减和替换等这样的“大动作”, 而是采用微小调整的策略, 如改个情境、换个数据、调个顺序、变个方式等, 这些小小的变化同样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小微创”策略成为有效地进行二度开发教材的方向。

摘自《上海教育科研》

二度开发 篇2

一、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提高自己所从事的事业和学校的生命力

1.向名师学习。针对作文教学,教师无从下手、学生无内容可写的现状,学校聘请了特级教师王文芳到校做习作教学专题讲座;针对阅读教学的效率不高,学校邀请全国发展与创新一等奖获得者、县教研室彭杰来我校上示范课;针对如何提高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学校两次邀请全省青年教师优质课竞赛一等奖获得者、教研室副主任李国瑛到校上观摩课;为了让教师学会如何做课题研究,我们邀请了市教研室特级教师方建新老师到学校开讲座。

2.到外地学习。为了进一步开阔教师视野,学校投入近6万多元,选派优秀教师到外地听课和培训。2009年5月全国数学优质课竞赛在河南洛阳举办,全市共去8人,我校就派了2名。2009年8月份的全国“新经典”诵读研讨活动在浙江宁波举办,学校选派了8名教师参加,这在全市农村学校中非常少见。在一年半的时间里,学校共派出了近60人次的教师外出学习。通过零距离接触名师,思想上得到了洗礼,观念上得到了更新,心灵上受到了震撼,激发了老师们争做一个好老师的愿望。

3.向书本学习。为了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文学素养,探索教师专业成长新路,让教师养成读书学习思考的习惯,学校指定教师读书目录,规定教师的课外阅读量,努力构建教师的精神家园,全面提升教师的整体素养。一年半的时间,学校挤出上万元資金为每位教师订购了《小学数学教学论》《邱学华怎样教数学》《和教师的谈话》共200多册。教导处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撰写一万字以上的读书笔记,组织优秀的“学习心得”交流、读书汇报会和教师自培自训活动,激发了全体教师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效率。

通过学习《小学数学教学论》,教师对数学教学的基本方法、对教材的解读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能够较好地运用理论指导教学实践。通过学习《邱学华怎样教数学》,教师对“尝试教学法”和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有了更深的认识,能够正确把握“尝试教学法”的“四个当堂”,即当堂完成作业、当堂校对作业、当堂批改作业、当堂解决问题。学校还组织了一次自学检测,采用闭卷考试的形式,检查教师自学效果。在经费较紧的情况下坚持每年为教师订阅报纸杂志,让每位教师能够及时了解教研动态和教改信息。

4.向网络学习。为了丰富教师学习資源,拓宽教师学习管道,方便教师学习,学校挤出近4万元資金为行政办、村完小添置了计算机,并安装了宽带,为学校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了一个现代化的学习平台。教师坚持经常访问教育类网站,如K-12教育資源网、小学教育資源网,到网上听课、查找各种資料。通过网络資源的充分利用,拉近了教师与名师的距离。网络資源的丰富廉价,为教师的学习提供了肥沃土壤,真正做到足不出户就能与名师对话交流。

二、教师的专业成长只有在实践中才能锻炼自己,在展示中成长自己,在竞赛中提升自己

我校教导处组织了“相约周四”校本教研活动,内容和形式丰富多彩。“微格讲座”——教师在求索中丰厚自己,既锻炼胆量又锤炼自我综合运用信息的能力。“同课异构”——教师在比较中发现自身的不足,同时领略同行的教学风采。

外出听课教师的汇报课、骨干教师的展示课、新教师的入格课都是教师实践的平台。在学校的培养下,2009年青年教师程文茹、方爱琴分别获得市级优质课一等奖的佳绩。

有位哲人说:“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们交换后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我们交流后就有两种思想。”交流让教师学会反思,交流让教师学会取人之长、补己之短。针对我校点多面广的特点,学校把校本教研延伸到村完小,要求每所村完小都要开展相应的活动,每周二全乡的年级学科组集中组织研讨活动,内容有说课、听课、评课、教学沙龙等,让校本教研在各村完小成为一种常态。学校创办了校刊《泛舟南溪》,要求每位中青年教师每月必须投稿一篇,《泛舟南溪》成了校本教研的辅翼,时时泛起教改的涟漪。

三、教师发展要走出“高原现象”,必须通过研究之路去研究教师、学生、课堂和管理

校本教研不能仅仅停留在几堂公开课、几次业务培训上,而应关注发生在校园内的一切,时时事事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教学行为和管理方式。只有这样,校本教研的路才会越走越宽,才会让教师真正体验到校本教研带来的收获和幸福。

1.研究教师。为了补齐教师队伍中的短板,学校每次期末测试后,都会对每个教师进行诊断,尤其是教学成绩比较差的教师,我们结合课堂教学改进计划,同时带领教研组对相关人的课进行分析。有的是教材钻研不深,有的是教学方法使用不当,有的是教学没有激情等。数天后又跟踪听课、评课,直到其课堂悄然发生了变化,成绩有所提升为止。在优秀教师的培养方面,我们根据不同老师的特点,为其制定不同的发展计划,让每个骨干教师得到不同的发展。

2.研究课堂。我们经常思考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名师、名校成长的轨迹。通过研究发现,名师和名校都有一种比较完善而又科学的课堂教学结构模式在支撑着其发展,我们的课堂缺乏学法指导,只会授人以鱼,不会授人以渔。于是,学校提出了如何创新自己的课堂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课堂,如何加强学法指导等一系列的课题。采用行动研究法验证各种学习方法在教学中的实际应用效果,并申报了市级课题《小学语文学法指导的实验与推广》。我校还开展了“尝试教学法”的学习推广工作,选派程雯茹老师上了“尝试教学法”示范课,并要求中青年教师上“过关课”。组织教师学习讨论如何活学活用邱学华的“六步教学法”。

3.研究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校在校本教研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内容、行为、评价方式。在一年中添置了电子琴、钢琴、竖笛等器材,学校积极开发了多个校本课程,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兴趣小组活动,为每个班级装备了图书角,图书室坚持对学生开放。制定了《南溪小学学生养成教育纲要》和《南溪小学十星学生评价方案》,在教学质量抽测中,我们发现学生的阅读积累普遍不足,于是教导处指定了每个年级应背诵的篇章,加强抽查与考核,考核结果与教师的年终考核挂钩。一学期,学生的语文成绩大面积提高。

4.研究管理。在对学校实施管理的过程中,学校坚持文化引领内涵发展的管理思路,做到坚持规划导航、坚持科学考核、坚持提高课程领导力、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创建环境文化,大力营造学习文化,构建德育文化,完善制度文化。我校编制了《南溪小学学校发展手册》《学校三年发展规划》《教师业务考核发展性方案》等一系列的管理制度。在对教师考核的过程中,注重过程管理,注重发挥评价引领教师发展的功能。

校本教研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品位,教师尝到了研究的快乐,学校也从典型的薄弱学校成为万年农村小学的品牌学校,向家长、领导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二度开发教材中的“小微创” 篇3

在平时的二度开发教材中, 教师很少会做出教材重组、单元整合、内容删减和替换等这样的“大动作”变化, 而是采用微小调整的策略, 例如改个情境、换个数据、调个顺序、变个方式等。这些小小的变化同样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使用这些“小微创”策略有效地进行二度开发教材成为我思考的方向。

一、寻求“耳目一新”的“小微创”

我们通常追求课堂气氛热闹, 教材处理有变化。就像下面的两个例子, 教学后的课堂评价也不错, 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二度开发教材”算是成功了。

【案例一】:

《笔算除法》是人教版四上的教学内容, 教材上的情境是分书, 内容是92本连环画, 每班30本, 可以分给几个班。

教师考虑到要上公开课就想到改个情境, 又要贴近学生生活就想到了“分糖果”的主题, “阿尔卑斯糖果推出全新家庭装, 每30根一袋, 现在有92根, 最多可以装几袋?”当这个全新面貌的主题呈现在学生面前时, 美丽的糖果图片一下子就把学生吸引住了, 还不时的发出“哇!好多糖果啊!”这样的嘘声。在老师的引导下, 嘘声过后便是动笔算算, 算过后就是如实汇报, “92里最多有3个30, 所以最多可以装3袋。”在这样的情况下, 课堂一下子就热闹起来了。

【案例二】:

《交换律》是人教版四下的教学内容, 加法交换律、乘法交换律的在教材中的原有设计, 我的设计整合了这两个知识点:

1.新课导入:朝三暮四的理解

2.探究新知

(1) 3+4=4+3通过算式观察, 探究加法交换律, 练习巩固。

(2) 在加法交换律的基础上继续猜想验证, 探究乘法交换律, 练习并巩固。

3.课堂小结

当时, 我有这个想法的时候非常骄傲, 觉得把教材做出了很大的调整, 切入点也是足够新颖的。学生在整节课堂上的回答也是频频出彩:

“我发现3+4的和与4+3的和是一样的, 所以交换加数的位置, 和不变。”“我觉得乘法和加法一样, 比如说3×4=4×3。”“我也同意, 不过0不可以……”“我发现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其实是一样的。”

然而, 就这样我们慢慢在脑海中会形成一种默认印象, 就是只要对原教材有变化, 就可以做到创新。于是每次拿到公开课教材时, 总是会先努力地想:以怎样的形式呈现才是耳目一新的?“怎样变”成为我们考虑的首要方向, 没有过多的考虑其他因素。

二、从“为变而变”的小微创到“追求学生变化”的小微创

尴尬的课堂往往会引起教师更多的思考, 而热闹的课堂经常会被忽略思考, 教学中也确实是这样。在学校关于课程实施程度评估的课题研究中, 我对“创造性地二度开发教材”这一维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才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课堂。我开始追问自己:

我到底应该依据什么对教材进行二度开发, 耳目一新的变化就是我努力的方向吗?在上述的课堂中, 在案例一的情境中, 改变了情境, 学生无疑是更感兴趣了, 但是, 他们的数学思维有没有发生真正的变化呢?为此, 我对两节“耳目一新”的课堂进行了深入的再思考和再设计:

(一) 变数字的“小微创”:案例一的思考与再设计

从课堂氛围看, 学生对于“分糖果”这个情境确实比较感兴趣, 符合学生的生活经验, 继续延用。从学生的回答92÷30的理解来看, 有一半学生理解92里最多有3个30, 所以最多可以装3袋, 还有一部分学生用估算的方法, 看成90÷30得出结果, 还有剩下的就是直接口算的。从这些回答中我就思考, 学生有口算除法和估算除法的方法认知基础, 那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究竟是什么呢?最主要就是试商, 而试商主要的方法就是调商, 前面口算和估算都是为了学生便于调商而准备的, 所以在这道例题中要让学生初步感受或者运用到这点就更承上启下了。经过考虑, 将情境中的数据换一下, 变“92根”为“99根”棒棒糖, 把每30根一包改为每20根一包。

再次呈现课堂时, 学生一如既往的“热烈欢迎”分糖果, 在汇报计算方法时, 除了先前出现的口算和估算外, 有位学生这样回答“我是这样想的, 把99估成100, 100根的话就可以包5袋了, 现在不到100根说明不到5袋, 也就最多装4袋了。”当时听到这样的回答, 我真的很惊喜, 小小数据的改变就可以加大学生思考的空间, 从5袋到4袋不正是体现了笔算除法“调”商的思考过程吗?

(二) 变情境的“小微创”:案例二的思考与再设计

将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整合在一起教学, 这个想法依然觉得很不错, 从教学过程:新课引入—探究加法交换律—探究乘法交换律—总结课堂的结构来思考, 其实并未将这两者内容真正整合, 还是一个先一个后进行教学, 而且两者的内涵相同也没有体现出来。加上学生从低年级开始就有了加法拆数 (10可以分成2和8, 也分成8和2) 和乘法意义的了解 (3×4既可以表示3个4, 也可以表示4个3) 的知识经验, 这样的猜测和验证并不是很困难。加上学生原先的回答“我觉得乘法和加法一样……”想到就把两者内涵沟通在一起“交换两数的位置, 结果不变。”创设一个情境能体现这一内涵不就可以同时进行沟通和教学了吗?于是就有了这样的设计:

师:同学们, 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运算?

生:+、-、×、÷。

师:这都是我们已经学过的运算。现在老师这里有一个式子, 我们一起看:a★b=b★a (课件出示) 你觉得这个★可能是那些运算符号呢?

学生猜测:+、-、×、÷……

师:看来我们有不同的想法, 到底★表示什么运算符号呢, 你能不能想办法来证明一下。在想办法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下要求: (课件出示要求)

(1) 你认为★可能代表哪种运算符号?或者不可能是哪种运算符号?

(2) 自己想办法来说明你的猜想。

(3) 把你的想法写在作业纸上。

生静静地在课堂上思考着, 动笔写下自己的想法。

……

整节课学生都围绕着★表示什么运算符号, 并且自己想办法证明来展开。讨论到+时就有了加法交换律, 讨论到×时就有了乘法交换律, 讨论到-和÷时也明白了为什么没有减法和除法的交换律。真正从意义上理解了“其实交换两个数的位置, 结果不变, 这个规律在我们数学上叫做交换律”, 就有了这样一节极具数学味的课堂。小小情境的调整不光是为了热闹的课堂, 有时候静静的课堂才是体现数学思维的实在课堂。

三、两类小微创的区别

在平日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对于二度开发教材都是具备一定意识的, 会变化原有教材后再进行教学, 正如前面所举例子一样, 可是真正的创造性有效二度开发究竟和教师考虑的有什么不同呢?我结合实例和自己的理解进行了比较:

确实, 二度开发教材重点不在“怎样变”, 而在于“为什么这样变”, 这样变化是否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和教师更好地教才是核心所在。而判断是否有利, 就要从学生的学情和教材两方面来思考才更有依据。有时候在特定情况下, 原有教材的“不变”也许就是有效的二度开发呢。

四、追求学生变化的“小微创”的策略

在提高教学课堂效率上, 二度开发教材显得尤为重要, 对我们青年教师有较高的要求, 要有驾驭教材的能力。从平时的教学和学习中我对二度开发教材有了这样一些感受。

(一) 仍然要以对教材的整体理解为基础

说小微创重要并不表示只要对单节课做一些改变就可以了, 要能做出实质性的变化, 仍然要以教材的系统为基础。从案例的思考就会发现, 教师在设计一堂课的时候读透教材的编排意图, 读懂教材的前后联系, 非常重要。正如《笔算除法》案例二中所展示的, 这是二度开发教材的基础, 在此基础上, 我们才能思考, 根据现有学生的实际情况, 该如何设定教学目标, 如何进行二度开发。

同样的思考也可以运用在其他课例, 如要上《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就要先思考学生已经具备哪些关于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知识, 学生是否能自主展开探究认识,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在教材的编排意图是什么, 为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可以采取怎样的形式展开教学等等。如要上《图形的复习课》, 先要了解所学图形的知识点和重难点, 还要了解学生对于图形知识中有了哪些基础以及哪些易错的地方, 再巧妙地将这些知识点串联起来呈现等等。当然读懂教材是很考验教师的基本功, 也是体现平时教学的积累的, 读懂学生也是一样, 需要教师重在平时, 善于观察和分析, 还要做课前课后测试或者访谈来充分了解自己的学生, 才能创造性地二度开发教材, 提高课堂效率。二度开发还是要以教材的整体理解为基础而展开才是实实在在的。

(二) 尽可能采取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转变的“小微创”

有了对教材的分析和学情的了解后, 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促使学生思维上的开发和转变。借用特级教师的话:“二度开发并非都要大动作, 虽然有时只是一个数字的改动, 却能体现出教师的理念, 以及教师对教材、对学生的深入理解。”确实如此, 往往不需要大动作, 只需小小的变化也可以体现理念, 有效二度开发教材。大动作和小微创都是二度开发的教学策略, 我们认为的二度开发的“大动作”主要是指教材重组、单元整合、内容删减和替换等。而二度开发教材的“小微创”包括换情境、换例题顺序、换数据、换呈现方式等四方面。如《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 教材中呈现的例题是36+5, 学生对“写1进1”很难理解, 其实我们只要稍微改动一个数字, 变成36+7, 问题就迎刃而解, 可老师往往忽视这样细小的变动。

(三) 不变也是一种二度开发的手段, 关键看你是否思考过“为什么”

其实“小微创”的思考, 并不是每道例题都必须变化的才是好的, 有时候不变也是一种二度开发, 就看你怎么用教材了。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中呈现的是长方体是镂空的, 便于认识长方体的各部分名称和特征, 我可以仍用此教具教学, 但可以设计一个可拆卸的长方体, 每拆一根就让学生回忆能否想象出原有的长方体, 最后到至少拆到剩几根还能想象, 小小的变化不仅培养的学生的空间观念, 而且还巩固了长方体的特征, 不也是一举两得吗?

每一次的小调整都是建立在熟知教材, 熟知学生的基础上展开的, 不是随意的改变, 是要思考“为什么”变, 是不是有助于教师的教和学生更好地学而去进行调整的。关注细节的调整在我们教学中更为实用, 更为有效。

教师对语文教材二度开发的尝试 篇4

对语文教材的二度开发该开发什么?王荣生博士的研究给我们提供了依据。他指出,我国中学语文教材都是文选型教材,这类教材均有双重价值。一是文本的原生价值,即它会作为社会阅读客体而存在的价值;二是它进入语文教材后增加了一种新的价值——教学价值,即如何传播信息。在语文课程里,主要不是学习前者,而是学习后者。由此可见,教师对教材的二度开发主要应开发教材的教学价值。而且,语文教材的教学价值,作为一种教学内容,它是待定的,寄附在语文教材的原生价值中,是一种内隐的价值。因此,文选型语文教材的教学价值不会自动呈现,必须由教师在实践中开发。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对二度开发教材作了一些尝试,体现了“用教材教”的精神。

一、 阅读方式的选择

阅读一篇课文,一般有朗读和默读、略读和精读等方式,不同的课文适用不同的阅读方式。学生面对一篇文章,该如何选择适宜的阅读方式?以前的课堂教学中,阅读方式都是由教师指定的,学生不需要掌握这些策略性知识。在新课程中,要求又是怎样的呢?且看《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上的相关规定。

第一学段(1~2年级):“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第二学段(3~4年级):“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学会默读。”

第三学段(5~6年级):“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第四学段(7~9年级):“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

从这些阶段目标可以看出,新课标对学生掌握阅读方式以及相关的阅读策略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但相关知识在教材编排中并没有出现专门的介绍,教师如何帮助学生掌握选择阅读方式的策略?答案就是充分利用教材,根据学生需要挖掘其教学价值。

如,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有《散步》一文,笔者在上课时,先给半分钟时间,请学生浏览课文,了解大致内容。然后,请同学选择阅读这篇课文的方式。下面是我和学生在课堂内的一段实录:

师:这是一篇自读课文,你觉得该精读,还是略读?

生1:我觉得该精读。

师:为什么?

生1:因为它不长,比《月亮上的足迹》短多了。

师:《月亮上的足迹》,咱们确实只进行了略读,只要求抓取主要信息。是不是可以得出一个结论:篇幅长的文章最好略读,因为精读太费时;而短的就可以精读呢?

生2:我认为不是。因为学习《落难的王子》时,也是略读的,而它比《散步》还要短。

师:是啊。《落难的王子》,我们只要求读懂它的寓意,所以也没有精读。那阅读《散步》到底用什么方式好呢?

生3:要精读。因为《散步》比《月亮上的足迹》和《落难的王子》要难懂,不能一看就明白。

师:你说的其实就是要根据我们理解文章的难易程度来选择。

生4:还有,这篇课文写得很有情感,要细细地品味,所以要精读。

师:同学们说得真不错。谁能小结一下我们这次选择精读的理由?

生5:《散步》这篇文章比较难理解,而且写得很有感情,我们要细细地品味,所以要精读。

师:说得真好!再加一条,全文只有七百多字,在课堂内有精读的可能。看来文章篇幅的长短,内容理解的难易程度,情感语言的品读需要,这三点是选择精读还是略读的重要依据。

《散步》一文的亲情美、责任美、语言美、环境美,正是它的原生价值,这种作为社会阅读客体而存在的价值,除了学生,其他读者也能体会到。语文课上,教师除了帮助学生读懂这些原生价值之外,还应挖掘出其他教学价值,如上面课堂实录所显示的一种价值——学习选择阅读方式的策略,这样才能使语文课上的阅读不同于普通读者的阅读。

二、 欣赏步骤的安排

新课标指出初中生“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这一标准是对学生在欣赏文学作品能力方面的要求,并不是对某一篇文学作品具体内容的学习要求,所以学生学习具体文学作品,不能仅仅停留在对作品原生价值的掌握上,更重要的是以具体文学作品为“样本”,培养学生体悟、品评文学作品的能力。可见,教师对文学作品类教材开发时,要着眼于它作为提高学生文学欣赏能力的载体的教学价值。

笔者执教《我的叔叔于勒》时,作了二度开发的尝试:以体会小说的原生价值为载体,教给学生欣赏小说的步骤安排策略,以培养学生的小说欣赏能力。

第一步:不看任何参考资料,进行独立的阅读,写下简短的初始体验。

有的学生在读了《我的叔叔于勒》后写下了这样的阅读初感:

生1:一口气将整篇文章看完,意犹未尽,脑中似乎浮现出了一幅模糊的影像:一个衣服褴褛、又老又脏、满脸愁容、狼狈不堪的老水手于勒。但是文章对于勒的描述很少,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的倒是菲利普夫妇,也许是生活所逼,长期贫困,使他们两个眼中只剩下金钱,成了金钱的奴隶。

生2:我觉得这篇短篇小说的情节十分出乎意料。原本以为他们即将重逢,却不知他们在船上偶遇;原本以为偶遇后会相认,却不料只有冷漠和排斥。此文带给我颇多意外。总体上说,本文很简单,甚至有种内容贫乏的感觉,似乎并不太了解作者在叙述什么;但转念一想,又好像有某种震撼的感觉,似乎人性的丑陋与淡漠被刻画得淋漓尽致,文中任何人做任何事似乎都源自自身的某种目的与欲望。不知道最终的结局究竟如何,但有种“悲”的基调。语言很平实,但描写的却是从古代到现在甚至直至将来的真实的生活写照。

学生们的阅读初感还是挺丰富的,但是,他们的丰富感受中还有许多迷惑:明明题目中提到的是“于勒”,读下来印象最深的却是菲利普夫妇;似乎感觉小说内容有点贫乏,却已激起了一种震撼感;不知结局如何,却已有了悲凉的感触;语言很平实,却有穿透古今,甚至未来的真实感。该如何去解这些“谜”呢?这就需要做第二步。

第二步:选取一个自己感兴趣的角度,深入文本,进一步思考,理清丰富却又杂乱的初感,实现初感的超越。

欣赏小说的角度很多,但学生缺乏这方面的知识,所以教师先进行一些介绍,如可以从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中挑选角度,还可以从其他方面(主题、描写、语言等)寻找角度。

有些学生从人物欣赏这个角度对菲利浦夫妇作了评价:有的认为母亲是节俭、有主见的人,父亲是可怜、稳重的人。更多的人认为菲利浦夫妇都是拜金主义者,典型的势利小市民,见利忘义、虚伪冷酷、贪婪自私、爱慕虚荣,母亲更精明泼辣刻薄。还有一些学生则介于两者之间,认为菲利浦夫妇是势利的冷酷的拜金主义者,但他们也有可怜之处。并且,他们发表自己看法时,都能从作品中找出相应的理由,分析得有理有据。

第三步:读读别人的赏析文章,博采众长,从更高层次上提升小说欣赏水平。

如:“菲利普夫妇虚荣心强,一举一动,总爱效颦上流社会。他们极端自私、贪婪。接到于勒来信后,他们望眼欲穿地盼着于勒这个‘福星’早日回来,并且已经用于勒的钱‘拟定了上千种计划’,甚至打算置一所别墅,而且就买别墅问题已经同人进行了商谈。你看,这笔毫无着落的财产,竟然列入了他们的开支计划?选多么可笑?选可怜?选可鄙?选此外,作者还揭露了菲利普夫妇性格中冷酷的一面。当他们发现盼望了12年的‘福星’可能是个穷光蛋时,顿时大惊失色,脸色苍白,眼神异样,甚至‘哆嗦’起来。接着,由恐惧到激怒,又由激怒到切齿痛恨,兄弟‘福星’‘希望’又变成了寇仇。多么冷酷无情?选至此,读者的视线已窥到他们的灵魂最深处。他们的内心世界里,装着的唯一的东西就是‘钱’。他们的一言一动,喜怒哀乐,恩怨爱憎,完全是围绕着‘钱’转动的。”

又如:“小说是以‘我’的眼光环视周围的人物的,‘我’同情、理解叔叔于勒,也不可能不同情和理解自己的父母。‘我’不可能站在一个旁观者的立场上嘲笑自己的父母。与此相反,小说中的大量描写都集中在对‘我’的父母的理解和同情上。‘我’的父母不是不想成为一个‘体面’的人,一个有道德修养、有高雅趣味的人,甚至他们也不是不爱自己的亲人,他们对自己子女的前途是十分关心的,只不过这种关心也不能不首先落实到对家庭经济状况的关心上。‘不为穷困宁有此’,贫穷使他们不能不斤斤计较每一个小钱,不能不把自己生活的目标放在经济状况的好转上。我们对他们的经济处境和在这种经济处境中所形成的生活习俗、思维习惯没有理由采取嘲笑的态度,没有理由把他们身上的弱点仅仅视为他们自己道德上的弱点。”

三、 主要信息的提取

新课标还指出初中生要“能从文章中提取主要信息,进行缩写”。但是以人教版七年级(上)语文教材为例,从课文到课后练习,再到单元综合性活动,没有一处安排能达成“从文章中提取主要信息,进行缩写”的目标的活动。是不是这就意味着七年级(上)不需要对此作出训练呢?那又该什么时候训练呢?新课标规定的只是第四学段(7~9年级)的阶段目标,并没有细化成初中各年级的分目标。这说明教师有根据学生和教材的实际情况来安排训练的弹性。那到底用哪些课文才适合做这样的训练呢?笔者认为那些篇幅比较长、信息量大、内容却明确易懂的课文比较合适做这样的训练。

如,《月亮上的足迹》虽然挺长,但主要叙述了人类首次登月的经过,时间线索明确,内容易懂,正是一篇合适的课文。笔者教学时,第一步要求学生在6分钟以内快速默读完课文(默读要求每分钟500字,本课约需五分多一点),抓取主要信息,在原文划出来。第二步,要求根据所划信息,在小组内口述。第三步,请学生在全班交流信息口述情况。但很不理想,主要出现了四个问题:一是只讲个开头和结尾,中间一句话带过;二是人类在月球上做些什么,应是重点内容,有的学生却只字未提;三是三位宇航员在国会联席会议上的活动讲得太多,因为它与登月过程并无多大关系;四是学生搜集的信息不够全面。第四步,提醒学生先要搜集全信息,再考虑好详略,然后把自己想象成一个去当时的现场做跟踪报道的记者,动笔缩写。

学生前后两次的表达有很大的差别,下面是同一位学生的两次缩写:

(口头表述阶段)1969年7月16日,人类首次登月在美国佛罗里达半岛中部的肯尼迪航天中心。阿姆斯特朗、科林斯、奥尔德林在舱内观察着各种仪表的读数。飞船进入预定的轨道后,像一叶孤舟在太空中缓缓行驶。在7月21日凌晨5点17分40秒,登月舱平稳地降落在月球上。在21时上午11点51分了阿姆斯特朗登上了月球,紧接着奥尔德林也来到了月面。在月球上他俩使用了4个小时完成了9个任务。这次伟大的探险来回经过76万公里,历时195个小时。在1967年9月16日,三位宇航员到美国国会大厦,在国会联席会议上发表了演说:“这一小步,对一个人说,是小小的一步;对整个人类来说,是巨大的飞跃。”

(修改后的书面缩写)各位观众,环球电视台记者李XX现场为您报道:现在是1969年7月16日,美国肯尼迪航天中心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科林斯、奥尔德林正进入指令舱。“土星5号”火箭发射!2分42秒后,第一、二级火箭相继自动脱落。离地9分5秒,进入预定轨道。发射13小时30分后,宇航员开始睡觉。19日晚9点32分,宇航员起身工作。20日上午7点32分,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换乘登月舱,与地面指挥中心通话后,与飞船脱离。21日凌晨5点17分40秒登月舱降落月球,11点39分登月舱打开舱门,56分20秒,人类登上了月球!两位宇航员采集了月壤和月岩的样品,树立了纪念碑,先后安装了电视摄像机、太阳风测定装置、激光仪、月震仪,最后插上了美国国旗,并与美国总统尼克松通了话,随后回舱休息。他们在月球上的活动时间为三小时。22日零点15分,登月舱升空。6点35分,与“阿波罗11号”飞船对接成功,三位宇航员放弃登月舱返航。25日凌晨1点35分8秒,飞船进入地球大气层,最后降落在预定海域,被守候海军救起。

在实践探索中反思,笔者以为教师要“用教材教”,必须要学会对教材的二度开发,主要开发的是教材原生价值以外的教学价值。而开发教材的教学价值要从课程目标出发,根据学生的认知情况和课文的特点来确定选取教学内容的合适角度。

二度开发 篇5

教材是重要的教学资源, 有着其他资源不可替代的存在价值。 我们把教材中的作文扔掉不管, 那肯定是不现实的。 为了使教材在习作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我认为我们要努力的方向是:如何充分尊重教材本身, 根据本班学生实际, 激活学生写作兴趣, 尝试对习作教材进行二度开发, 并加强教师的有效指导, 这样给教材注入了丰富的源泉, 使它更显丰盈, 同时也打开了学生们轻松快乐的习作之门。

现以四年级上册的教材习作为例, 谈谈我的一些思考与实践。

【策略一 】合理裁剪, 化零为整

新教材是以人文专题来组织编写的, 写作内容和要求都有更大的开放性和灵活性。 单元习作基本不命题, 只给出内容范围, 写作自由度大。 在习作指导中, 教师面对宽泛自由的习作范围, 可以适当根据提示缩小范围, 聚焦到几个关键点上, 有针对性地进行习作指导。

比如, 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习作是以“自然景观, 神奇的大自然”为主题展开, 它的要求是让学生学习课文后, 围绕自己游览过或了解到的一处自然景观, 写一篇习作。内容可以写著名的旅游景点, 也可以写家乡或身边的景物。 要求按一定的顺序写作, 并且突出景物的奇特之处。

第一步:集中景点, 放手写作

口语交际课的时候, 我试着让学生们对喜欢的景点做些交流, 结果却发现一些著名的景点好多学生只是在电视或书上看到过, 没能真正游览过。 所以能讲到的景点不多, 何况一些地方我也没去过, 并不清楚它们的奇特之处。 联想到我们的家乡就是旅游大县, 有许多美丽的景点, 我就鼓励大家说说家乡的景点, 不少同学提到大佛寺、沃州湖等地, 但奇特之处没能表达清楚。 于是, 我建议大家趁着双休日重游大佛寺景区, 重点选择一到两处景点细细观赏之后再写作。

第二步:明白思路, 有序练写

第一次放手的自由写作, 暴露出了严重的问题。 我发现大半数学生写了许多游大佛寺前后一些无关紧要的小事, 介绍景点的文字却没有多少。 怎么办? 于是我对学生们强调了写景文的特点, 要求学生能讲清楚这个景点有什么景物? 它们怎么样? 学生们略有所思, 在我的提议下重新修改了习作。

第三步:突出重点, 有的放矢

第二次的作文总算像写景文了, 但还有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景点的特色不够鲜明, 学生多数介绍了那里有什么景, 什么物, 但对于“怎么样”的介绍还是比较草率。 于是我们重新复习了课文的重点段, 并拿以前学生的优秀范文做了引导。 学生们自己再次修改之后, 以写同一景点为分组标准, 做了交流。 我们重点讨论了“般若谷”“放生池”“恐龙园”等景点的特色, 大家互提建议和想法, 发挥了同学之间的智慧, 以拓宽文思。

第四步:化零为整, 生动写作

在教师的指导和大家的集思广益下, 很多同学都掌握了写景文的要求, 抓住了景点的特色, 就算同一景点, 也写出了不同的文采。 如同样写般若谷的瀑布, 潘金城写道:走近般若谷, 立刻就能听到“哗哗”的瀑布声。 抬头望去, 只见一股巨大的水流从般若谷的顶端喷涌而下, 就像一条白龙从天而降, 辗转经过几个梯形的石阶, 最后落到谷底的水池。 走在通往般若谷顶端的石道上, 水仿佛能从脚底涌上来似的, 让人不禁感觉一阵寒意。 梁天宇写道:我们离瀑布越来越近了, 真是一帘美丽的瀑布, 水从顶端流到底下, 像一条白龙下凡, 威武无比, 又如同银河一般, 从天上流了下来, 碰到一块块大青石, 经过太阳的照射, 激起一串串耀眼的浪花, 又像彩虹一样, 在两端横跨起来。 水滴哗哗地落了下来, 那么多的水滴, 一颗落下另一颗又接着落下, 在瀑布外面铺得那么均匀, 像一层用水做的帘, 保护着瀑布。 水弯弯曲曲地流了下来, 像一个水精灵翩翩起舞, 风一吹, 就随风飘动, 美丽极了。 水飞快地流了下来, 慢慢地, 化成了小池。

这次习作指导颇费周折, 但从上交的习作看, 指导还是有效的。

【策略二 】移花接木, 化难为易

我们知道, 园艺师常常会运用移花接木的方法, 以此来培育优良品种, 或者让花木更加茁壮;服装设计师常常运用移花接木的方法, 设计出新颖时尚的服装。 在习作教学中, 我们也不妨学学他们, 也来用一用“移花接木”的招数。

比如, 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习作是“写导游词”。 习作要求是选取最有特色的“世界遗产”向大家介绍, 可以介绍重要景点, 也可以讲讲与景点有关的故事或传说, 并在其中提示参观游览的注意事项。 这种文体对四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是第一次尝试。 学生们对导游、导游词的了解太少, 对自己查找的资料不能正确进行改编, 有的在格式上也不太懂。课堂上需要教师更多的引导、启发。 因此, 我查找了相关导游词写法的资料做了如下指导:

1.介绍特点, 明白要求

首先, 我在课堂上清楚地介绍了导游词的格式和特点, 告诉学生导游词一般有前言, 也就是导游在陪同游客参观游览前向大家表示问候、欢迎和自我介绍的话。 有总述, 这是对游览景点一个总的介绍。 还有分述, 这是导游词的重点, 要按游览顺序对所选景点逐一进行生动具体的解说, 可以介绍景点风光, 也可以讲与景点有关的传说。 这样能使游客在饱览美丽风光的同时领略景点的文化艺术魅力, 从而留下更加美好的回忆。 在介绍中还可以与游客进行互动, 提示参观游览的注意事项, 向游客提出当“文明游客”的要求。

2.观看录像, 听记导游词

为了加深学生们的印象, 我在午间活动课时组织学生观看了旅游景点介绍片, 特别选择了课文中学到过的长城、颐和园等景点介绍片, 听记导游在引领游客参观游览时的一些导游词。

3.学写导游词

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其中一个尝试:尝试一, 将本组课文中的景点改写成导游词。 尝试二, 搜集自己去过的相关景点资料, 自主习作。

4.写后指导, 佳作分享

在习作交流课上, 安排同学模拟导游进行讲解, 请同学们进行点评。

【策略三 】读写结合, 借鉴写法

任何一篇成功的文章都是内容和形式的最佳结合体, 关注完内容就得关注技巧。 我们发现习作要求中多次出现“试着运用课文中学到的一些方法”, 但是, 就学生而言, 究竟该运用课文中习得的哪些方法, 如何运用这些方法, 教材却没有说明。 这就需要我们教师理清思路, 找准单元阅读课文和习作的结合点, 让学生在读中体会写作方法, 在仿中练就写作技巧。

比如, 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习作是写“自己喜欢的小动物”, 要求能抓住动物的特点进行写作, 并且能在文中表达出对这个小动物的真情实感。 而这一单元的习作准备其实是从教学《白鹅》就开始了。 在教学课文时, 我就提醒学生要学习描写动物的表达方法, 并选好自己想写的小动物, 仔细认真地观察一段时间。

1.借鉴课文, 学习表达

习作前, 我再次引导学生回顾了本组几篇课文的表达特点, 比如:抓住动物特点先总述后分述的表达方式, 前后对比的写作方法, 精彩的动作神态描写, 还有明贬实褒的表达方法, 等。

2.口语交际, 开拓思路

动笔前, 我们先进行了口语交际, 选择同一动物的同学组成一个学习小组, 彼此切磋, 交流这种动物的特点习性。 教师可随机深入到各小组, 引导学生充分地说, 从不同角度来说出自己的发现。 比如可以说外形, 说脾气, 也可以说小动物怎样进食, 怎样玩耍、怎样休憩等。 口语交际拓展了学生的思路, 为写作打下了基础。

3.模仿片段, 听记训练

同学们打完习作草稿, 自主修改后我进行了检查, 发现还存在一个普遍性的问题, 那就是描写过于笼统, 不够细致, 这其实也是平时写作的一个弱点。 因此, 我除了对课文重点语段加以复习外, 还让他们重读了作家周而复和夏丏尊关于写猫的两个精彩片段, 一个侧重于写猫的外貌, 一个是运用侧面描写, 从不同人的反应中衬托出猫的可爱。 此外, 我还进行了几个描写动物片段的听记训练。

同学们在此基础上再次进行了修改、誊抄, 结果发现佳作连连。

【策略四 】学科整合, 开启心路

在写作教学中, 我们还可以灵活地和其他学科进行整合, 应充分利用学校的各种资源, 打开学生的思路, 丰富学生的写作内容。 “任何生活和学科都可以从作文中找到表现的方式。 反之, 作文也就可以从任何生活和学科中找到体现自己的丰富内容。 ” (李白坚)

比如, 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习作是在“我们的奇思妙想”这一口语交际的基础上, 写一篇想象作文。 可以写自己的奇思妙想, 也可以写受他人或书本启示想到的内容, 还可以写科幻故事。

为打开学生的思路, 我先打开了学校网站的相册, 让同学们欣赏了我校在各级比赛中获奖的科幻画作品 (每年我校都举行科幻画比赛) , 特别介绍了我校前不久荣获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的作品:四 (2) 班袁畅同学的《超级孕妇装》, 三 (2) 班丁煜航的《抗震抢险救援机》, 解读了他们的设计理念。 科幻画的欣赏开拓了学生们的视野。

接着, 我让同学们也展开想象的翅膀, 畅谈自己对21世纪科技发展的各种奇思妙想。 交流的内容可以涉及未来的方方面面:吃的食物、穿的衣服、用的物品、居住的房屋, 公路、铁路、航天航海及各种交通工具, 或未来的学校、教室、操场等。 还要求同学们努力说清楚它们的名称、样子或结构、作用。

口语交际课后, 我让学生们把自己的奇思妙想记录下来, 并要求将想象的内容写具体、明白。 因为有了科幻画的引领, 有了口语交际的练习, 这次的习作大部分学生取得了成功, 有些学生在我的建议下, 还给文章配上了相应的科幻画。

二度开发 篇6

一、树立正确的教材应用观

在许多教师心目中, 教材通常被看作是具有特定体系的学科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对教与学起着绝对的规范和控制作用。这种传统的教材观, 过分注重教材在传递知识方面的功能以及教材的权威性, 在一定程度上使教学简化为教师照本宣科地“教教材”的过程, 导致师生唯教材是从, 不会也不敢创造性地“开发”教材。新的教材观使教师找回了专业角色, 教师不必把教材奉为神圣, 可以凭借自己的理论和经验对其进行富有个性的理解和演绎, 进行个性化的、创造性的教学。为了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本轮课程改革中通用技术教材设计了许多实验及实践探究活动, 在内容体系、活动方式、组织形式和考核评价等多方面也给教师留了较大的创造空间。在实施通用技术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应该从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这一课程目标出发, 做到多一点交流, 少一些灌输;多一点引导, 少一些替代;多一点实践, 少一些识记。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 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 获得科学的方法。

二、理解新课程标准, 把握技术教材结构

在新课程中, 课程标准对教材使用建议:教师要善于结合实际教学需要,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对教材的内容、编排顺序、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适当的取舍或调整。由此可知, 教材是为教师完成教学目标而提供的范例, 教师有权利对其进行选择、补充等调整手段。所以, 在通用技术的教学中, 不应完全依赖“课本”, 而要灵活地使用教材, “站在课程的高度看教材、跳出教材用教材”, 把教材当作教师与学生进行对话的载体, 创造性地、个性化地教学。在理解新课程标准的基础上, 教师要把握好教材的结构。通用技术教材很多以探究的方式来呈现教材内容, 彻底改变了传统“学教材”的面貌, 这使科学探究作为课程内容和学习方式成为可能。这一变化, 除了达成知识与技能目标, 更注重引导学生关注学习的体验过程, 注重在参与过程中形成科学的方法。例如:广东版通用技术教材———《技术与设计1》第三章至第五章的编写, 就是以问题的解决为过程来展开的, 教材以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能满足学生需求的“多功能书桌”设计为例, 引领学生经历一般的、完整的技术设计与制作的过程。每章还侧重为学生提供了一些可选择的活动。通过自主完成这些活动, 学生可将学习的知识和技能运用于解决各种问题。其次, 通用技术教材在体例上较多采用学案式的特点, 如在正文页面上留有很多空白, 可记笔记、写要点、记录数据和观察现象以及填写探究实验报告等, 这有利于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最后, 在教材中还增加了学习方法的指导语、知识延伸, 思维拓展等。如高中通用技术苏教版教材中就有“活动延伸”“阅读材料”“新视窗”“实践与体验”等针对性强的栏目;地质版教材设计了“技术实习”“问题思考”“调查研究与评价”等栏目;广东版教材则在每章后都设有“本章小结”“知识结构”“回顾与评价”, 注重紧密联系生产、生活实际选择内容, 科学地设置“调查研究”“讨论交流”“技术实习”“技术试验”“试一试”等栏目, 要求学生在弄懂科学原理和操作方法的前提下, “动手做”“做中学”“学中做”。这些栏目的设计都在引导学生对学习的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归纳甚至是拓展。增加了实践的机会, 给学生搭建了创新的平台。在这一过程中, 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总结, 对自己的思维方式进行反思, 对知识和方法进行再认知, 并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和思维方向, 有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学习方法。教师在拿到教材后, 首要的一件事情是通读教材, 从整体上把握教材知识体系, 理解编者意图, 把握教材的特点, 做到心中有数。教材的编写原则一般有三个方面, 即知识的逻辑顺序、学生的认识顺序和学生心理发展顺序。过去的教材多以学科为中心, 注意知识逻辑顺序的体系, 而新教材注意吸收学科中心和社会中心体系的各自优点, 综合考虑了知识的逻辑顺序、社会需求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因此, 通用技术教材相对弱化了知识的理论性和逻辑性, 不过分强调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 而是进一步体现学生的认知过程和学生的技术素养、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教材的这一特点对老师在分析教材时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一方面, 教材从学生的可接受性角度, 可以弱化知识的系统性, 但老师在处理教材时, 还是要理清知识系统之间的关系, 找出各部分知识在系统中的位置, 以更好地把握其地位和作用;另一方面, 学生在科学探究中体验认知的过程、提高技术素养, 也并不是在教材中某一部分集中体现, 而是贯穿在教材的始终, 但它们又是相对隐性的。这就需要老师在分析教材时以科学探究活动为线索, 明确每一阶段中的侧重点, 在实施教材的过程中对技术素养渐进培养。因此, 新课程中通用技术教材非常明确地向教师传递了这样一个信息: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播, 还包括学生对学习过程的理解、学习方法的掌握、对技术素养的形成。培养学生技术学习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体会逐步掌握学生技术的方法和乐趣。如果说旧教材是侧重授人以鱼的话, 那么新教材则强调授人以渔。通过这种示范作用, 学生学习的主动意识进一步被唤醒。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逐步取代了传统的学习方式, 学生创新能力和技术素养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发展。

三、立足三维发展目标, 改变知识呈现方式

掌握教材中的知识、技能只是教学目标的一部分, 课程标准中的其他非确定性的指标如情感、态度、价值观、思想、观念、方法、思维品质、发展潜质等在某种意义上比知识的掌握更为重要。教材中的知识以相对静态的方式存在, “当知识要重新被人理解和学习的时候, 知识必须再次以过程性的方式存在, 具有某种动态的特点, 恢复其与人的情感及共同体的思想氛围的密切联系”。从这一方面出发, 教师要立足于学生广阔的社会生活和现实生活, 通过各种教学情景和教学活动创造和恢复知识的动态性, 使静态的书本知识转化成学习者个体的知识, 使其具有个人意义。因此, 教师要超越狭隘的知识观, 不仅要改变知识的呈现方式, 还要重视知识的运用和学生运用知识过程中的体验, 实现超越知识学习的“三维”发展目标。目前, 在湖南省的通用技术课堂里, 有很多的老师关注“三维”目标的达成, 改变了过去陈旧的知识呈现方式, 通过科学、恰当的情景教学、案例教学, 将技术知识和技术文化渗透在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案例教学情景中。这种案例分析法, 即开始不直接阐述理论观点或操作要领, 而是用问题引入, 列出若干案例, 然后由师生共同分析,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最后归纳出对该问题的理性认识或找出问题的答案。值得注意的是, 精选的众多案例, 要贴近学生实际, 要充满生活情趣, 要有技术含量, 要富有时代气息, 这样可以大大缩短学生心理上与新知识、新技能之间的距离。这种案例分析法,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降低难度, 提高学习效率。例如:《技术与设计1》中, 关于技术的双重性和两面性、设计的一般过程、设计的原则等问题, 学生一般不容易理解。通过展示案例“一项主体农业生态工程”“家用餐厅一角”“‘生态’垃圾桶”“大面积蝗灾的成功防治”等的具体分析, 学生可以很快理解这些知识。再例如《设计的一般过程》, 可以结合学生生活实际, 设计多功能学习盒 (架) 、多功能电脑桌、台灯设计等作为实践活动。笔者曾经听过一堂“台灯的设计与制作”的技术实践课。授课教师首先向学生布置明确的台灯项目制作任务, 要求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 运用所学的设计的一般过程知识, 从多角度思考问题, 设计不同的方案, 自己动手设计制作不同的台灯作品。在制定台灯的设计方案, 分组制作台灯模型后, 老师组织学生对作品进行自评和互评, 交流设计和制作的过程及设计思想。学生非常认真地对作品的构思、设计与制作过程及作品特点进行介绍, 各组学生从确立设计理念、制定设计方案、选择材料和加工工艺到制作台灯模型, 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 对技术设计与制作的全过程也有了亲身的体验。课堂内进行作品自评、互评时, 学生兴趣盎然, 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设计理念, 介绍制作过程中的快乐与困惑, 热情地肯定设计中的创意, 对作品中的不足提出质疑和真诚的改进建议。同学们在相互交流中所表现出对技术设计的兴趣和克服、困难敢于创新的精神, 使课堂里处处闪现着智慧的火花!这样的教学在注重学生技术能力的同时, 促进了学生共通能力的发展。由最初的单一技能训练, 逐步转向强调学习中学生技能的形成、思想方法的掌握和文化的领悟。

四、整合课程资源、加强学科渗透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程改革, 要求教科书的编制要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为中心, 尽可能符合学生的认知基础和能力水平。但由于不同群体的学生在所处环境、认知水平、知识基础等方面存在着很大差异, 这种差异性决定了一种教科书不可能适合所有的学生。因此, 教师应以教材为基础整合各种课程资源, 弥补教材在实施中的不适应性。课程资源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 但其实质就是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来为教育教学服务。其他课程资源都可作为教材在实现新课程目标时的有益的补充, 它们的选择是以课程标准为基本标准, 但实际上还是要从教材适合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和兴趣需要出发, 以教材现有的资源为中心, 最好选择能根植于教材中相关的资源。最为直接的包括教师用书、其他版本教材、教辅资料、备课课件、现代化教学设备等, 它们是与教材关系最为密切, 最容易作为教材相关内容的拓展而得到应用。此外, 开展课外活动课、课外阅读课、校本课、课外参观、专题报告会和课题研究课等, 也能大大促进教材作用的发挥。

由于目前高中通用技术教材有多个版本, 每套教材各有特色, 各有侧重。不同版本的教材具有不同的编写体例、切入视角、呈现方式、内容选择及图像系统。例如:地质版的教材条理清晰;江苏版的教材内容新颖, 图片丰富;广东版的教材知识体系清晰, 重点突出。如在讲“系统的基本特性”时, 广东版和江苏版有四个特性相同, 不同的是广东版有“层次性”, 而江苏版说的是“动态性”, 层次性在讲系统的概念时就已有所交待, 而且容易理解, 而动态性更能反映系统的特性。又如:《技术与设计2》关于“流程的设计”这一知识点, 各版本的教材在编写体例上各有特色, 表述上也有叠加。如果在备课时老师能参考多个版本教材, 综合利用各教材中的图片、案例、数据、阅读材料等教学资源, 把握流程设计中以时序和环节为设计的主要线索, 就能达成教学目标。所以, 教师只有钻研课程标准、教材、学生, 找准三者的连接点, 才能做到“用教材教”。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会融入自己的智慧, 对教材进行重组和整合, 选取更好的内容深加工, 设计出活生生的、贴近学生实际的课程, 充分有效地将教材的知识激活, 学生才能把教材信息建构为自己的认知体系。因此潜心研究每套教材能更好地帮助我们教师备课。实践中也证实了对多个版本教材有研究的老师, 在实际教学中收效是很明显的:很多学生在教师设计的引导技术设计思维、合作探究教学模式中感受到了技术思维的形成和开发, 获得了技术学习的成功和乐趣。而教师在学生获得成就感的同时, 也激发了自身再次深度开发教材的勇气和激情!

除了教材中已有的学科渗透外, 教师在教学时可有意识地进行多种学科的交叉与整合。教师可引导学生展示自己收集到的各种资料, 让学生朗读、交流、讨论等, 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又丰富了课堂的内容, 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等。把不同学科联系起来。例如:高中通用技术教材中关于“结构”“系统”“流程”“控制”等章节的知识与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等相关学科的内容相关联, 加强了学科间技术知识与人文精神的相互渗透与融合。例如:在《控制与设计》的教学时, 引入学生宿舍楼道的声控灯案例:如果白天有声音, 灯同样会亮, 这样浪费电力, 但是我们可以运用其他学科的知识将装置加以改进, 达到白天有声音灯也不亮的目的, 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这部分知识的欲望。当学生比较困惑的时候, 教师适当地加以提示:物理上我们学过了光电效应、光敏电阻、传感器等知识, 引导他们积极思考。很多同学设计出了声光共控灯, 达到教学要求。

教师在运用这些教材时要理解编者的意图, 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加强学科之间的联系。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团队优势, 同一学科、同一学段甚至是交叉学科进行课堂资源的适当分工, 互通有无, 减轻教师的开发负担, 降低开发成本。同一资源的信息往往是多元的, 不同教师可以反复使用, 可以与信息技术组、物理组、化学组等各个科组的教师建立起长期合作的关系。在课堂教学资源的利用中, 应该注重整理与储备及后期的修改工作, 有步骤地把经过实践检验且可反复应用的课堂教学资源储存起来, 逐步建立课堂教学资源库。

总之, 新课程明显地体现了教材的价值不在“控制”教学, 而是作为服务教学最基础、最便利的课程资源。通用技术教材的使用对教师在专业知识、教学能力、管理才能、研究能力等很多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同时也提供了更多的发挥创造性的机会。作为新课程另一重要资源的教师在使用新教材过程中则更要发挥能动性, 找到两者的最佳结合点, 依据具体教学情景对教材进行创造性的运用。新的课程改革赋予了教师课程开发的权责, 从课程的被动“消费者”变成了积极的课程开发者和实践者。因此, 新课程背景下, 优秀的通用技术教师要学会对教材进行二度开发!

二度开发 篇7

一、于变化中二度开发和利用学习素材,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增一增是变, 换一换是变, 改一改是变, 变充满着探索与创造, 充满着灵性和思考。这里的变针对的是学习素材的重新处理———二度开发和利用, 以达到吸引学生注意,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案例1】《乘法分配律》

课始, 教师呈现了一个长64米, 宽26米的草坪, 学生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求出了草坪的周长, 教师总结出这两个算式都是求同一长方形的周长所以结果也相等, 同时在黑板上写上 (64+26) ×2=64×2+26×2, 接着马上请学生讨论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思考:

这一导入环节设计得很新颖, 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维办法, 学生能结合图形更好地理解乘法分配律。但让学生就针对一组算式进行讨论, 我觉得材料不够丰厚, 学生讨论的兴趣也不浓厚。

策略:

教师如果对这一长方形材料稍加处理, 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究欲望会更加浓烈, 学习效果也会更理想。在学生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求得长方形的周长时, 我们可以把长方形稍微变一变, 变成长52米、宽48米和长41米、宽19米的两个长方形再让学生分别求出这两个图形的周长, 同时教师把这两组算式也写到黑板上。这时再引导学生对三组算式进行比较分析, 概括出它们的共同特征。由于所呈现的材料不是单一的, 学生可以用类比概括的方法找出这些算式的共同特征, 兴趣会更浓厚, 印象也会更深刻, 而且对乘法分配律的理解也更深入。

二、于追问中二度开发和利用学习素材, 促进学生数学思考

追问是在对问题深入探究的基础上追根究底地继续发问, 问到知识的本质上, 问到知识的源头上。在开发和利用学习素材时, 我们也要针对学习素材所隐含的价值刨根问底, 把素材隐含的价值挖掘出来, 促进学生数学思考。

【案例2】《乘法分配律》

通过学生大量的举例来验证乘法分配律后, 引导学生用一个算式来表示这一规律。学生想到了用图形: (□+☆) ×△=□×△+☆×△;用文字 (数+学) ×好=数×好+学×好。教师看到学生没有用字母表示的, 就急着问:如果用a、b、c表示这一规律, 该怎么表示?学生说出 (a+b) ×c=a×c+b×c, 教师马上把这个字母表达式写到了黑板上, 并让学生说说用字母来表示的好处。而对学生所创造的图形、文字的表达式置之不理。接着教师又提问:“这一用字母表达的算式有什么特征?”

思考:

学生所想图形表达式和文字表达式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它们都能准确地表达出乘法分配律的本质特征, 如果说有区别也就是字母表达式比较好记, 是数学上约定的。教师对另外两种表达方法的置之不理我觉得是不妥当的。教师在追问“这一字母表达的算式有什么特征”这一环节, 学生虽然把字母表达式和文字表达式相结合了, 但由于所观察的对象又只有字母表达式, 又没有具体的数据来进行验证, 因而, 学生的思考仅仅是停留在形式上。

策略:

追问要问得巧, 问得有张力, 能促进学生更深层次的数学思考。针对学生用图形、文字、字母创造出三种类型的表达式, 教师不要一笔带过, 可以引导学生对上面三种类型进行分析, 可追问:“这三种类型的表达式是不是都能表示出所有同学所举的例子?”学生一定会概括得出因为这些表达式都表示两个数的和与第三个数相乘, 等于把这两个数分别与第三个数相乘, 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都表示乘法分配律, 自然而然地把文字表述与表达式相结合。紧接着再告诉学生我们常用字母来表示乘法分配律, 即: (a+b) ×c=a×c+b×c。追问仅仅停留在这一步, 还不够深入, 学生仅仅知道它可以表示刚才所举的那么多例子, 如果再追问:“这些字母, 除了表示上面这些数, 还能代表哪些数?”学生一定会说所有的数都可以。在教学的关键处, 难点处, 我们要舍得花时间追问, 要不厌其烦, 加深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印象, 促进学生在思考的程度上有一个质的飞跃。

【案例3】《加法的初步认识》

在教学《加法的初步认识》时, 有一位教师随手拿起学生的铅笔, 一手1支笔, 一手2支笔, 再把两只手靠在一起, 接着问学生你能写一个加法算式吗?在学生写出算式后教师对加法各部分名称进行介绍, 然后再增加一支笔, 再让学生列算式。

思考:

加法是把两个 (或几个) 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这一案例虽然很好地演示出了加法产生的过程, 学生在学前可能也已经接触过加法, 所以列一个加法算式没有任何问题, 但会列并不代表对加法的本质都能理解。如果都看实物演示, 学生再列算式, 学生的思维还是停留在直观形象上, 自始至终是平步推进的过程, 因为学生没有经历一个符号化、深入化的过程。

策略:

在教师演示1支笔和2支笔合并后, 别急着让学生列算式, 可追问几个问题。追问1:“如果用‘○’表示粉笔, 你能把刚才看到的演示过程画下来吗?”当学生画出“○○○”和“○○○”时, 引导学生对这两幅图进行分析比较, 追问2:“哪个图形更好地表示出了刚才的过程?”在学生指出第二个图形并说明理由后, 教师在后一幅图中随手一圈, 表示把它们合并起来。这样一画一比较再一圈, 学生的脑中就产生了对加法本质的初步理解。针对第二幅图, 再追问学生:“说说这个圆圈还可以表示什么东西?如果它代表了你说的东西, 你能说说这幅图的意思吗?”学生对整个图进行联想、表达后, 这时再让学生列算式, 效果就截然不同了。从实物到图示再到算式, 学生的思维层层深入、不断上升, 学生的思维也从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 做到了“图”和“式”的有机结合, 促进学生数学思考。

三、于操作中二度开发和利用学习素材, 激发学生学习需要

动手操作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它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都是数学学习的主要方式。有效的动手操作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我觉得操作应该与学生的自觉主动相结合, 如果没有这种结合, 操作就是被动操作, 就是低效操作。学生的动手操作应该带着兴趣、带着需要、带着情感主动地进行, 这就需要提供一种能激发学生学习需要的学习素材。

【案例4】《认识圆》

在《认识圆》的教学中, 很多教师喜欢让学生准备圆纸片, 让学生在对折再对折中认识圆的圆心、半径和直径, 并通过测量知道在同一个圆内, 所有的半径都相等, 所有的直径也都相等。

思考:

这是我们司空见惯的一个现象, 大家都这么教, 我也这么教, 我觉得这种教法能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圆, 用圆片教圆是不会有错的。但细细琢磨总觉得缺少点什么, 学生为什么要去折圆片, 这是学生自发的吗?是学生发自内心的需要吗?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激发学生自觉地去进行操作, 自觉地去进行学习?

策略:

我们应该提供一个更好的背景素材, 比如:以汽车的发展史为素材, 找找外观上一成不变的是什么?学生会发现汽车外观不论怎么变, 不变的是车轮都是圆的, 车轴都在中间。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形?车轴为什么要定在中间?如果在边上会怎么样?学生在这一背景素材的支撑下, 学习的兴趣浓厚, 学习的需要就被激发出来了。接着问学生:“你能找到车轴的位置吗?” (其实就是找圆心) 学生就产生了用对折的方法找, 自然就想到用圆片来折一折了。学生的动手折一折、试一试是一种自发的需要。同样是折, 一种是为了完成任务而折, 一种是为了自身的需要而折, 是带着情感而折, 可想而知, 学习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而且这一素材还能激发学生用另一种方法找到圆心, 当我们问:“车轮能对折吗?”学生就会想到找两条圆内最长的线段, 而且这种办法也能加深学生对“同一圆内所有的线段中直径最长”这句话的理解。

二度开发 篇8

本文以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上教材中的“行政区划”为例, 就如何在教学中二度开发教材这一问题, 谈谈笔者的想法。

一、关注学习起点和难点的突破

1. 准确把握知识本质, 深入剖析学生学习的起点

本节教材由“历史上的行政区划”和“现行行政区划”两部分内容组成。其中, 省级行政区是我国行政管理的基本单位, 对社会、经济活动、人际交往有重要影响, 是中学生未来工作和生活所必须具备的知识, 也是今后学习其他地理知识的基础。

本节教材内容虽然比较单一, 但涉及的地名众多, 而各省 (直辖市、自治区) 的边界形态又各不相同, 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置也错综复杂。这是本节课的难点。由于七年级的学生刚接触地理知识, 读图、析图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都相对较弱, 加上行政区划看不见、摸不着, 比较抽象, 相关内容一时半会很难掌握。因此, 教师应在教学中研究教材、改造教材, 通过读图、拼图、填图、做游戏等一系列活动, 使学生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 逐步形成我国政区分布的空间概念。

2. 逐步推进分解难点, 放大矛盾突破难点

针对学习难点, 教师要给学生搭好台阶———对难点进行必要的分解, 并选择适当的方式进行突破。

(1) 在循序渐进中解惑。循序渐进式学习能帮助学生分解知识难点, 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深刻理解新的知识。

行政区划的相对位置关系是本节课的难点。学生只有先记熟各行政区划的大概轮廓, 才能进一步掌握其分布的位置, 最后来理解各行政区划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为此, 笔者设计了以下系列递进式学习环节。

a.用形象化的方法简化34个省区轮廓, 并说明两者之间的联系。如陕西省形似秦兵马俑中的跪俑 (秦始皇兵马俑出土地) , 湖南省、江西省形似兄妹头像 (象征苗汉团结) , 台湾省形似一串香蕉 (我国著名香蕉产地) , 海南省形似菠萝 (我国著名菠萝产地) , 云南省形似孔雀 (我国珍稀动物孔雀产地) 等。b.用Flash软件设计中国政区拼图游戏, 让学生上机操作。c.让学生用磁性中国行政区划地图进行二人一组的实战演练 (在合作中学习提高) 。

以上三个环节按由易到难、由虚拟到实战的过程推进, 符合七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 也能使学生在自然、流畅的环节推进中逐步突破难点。

(2) 在矛盾冲突中解惑。为了让每个学生对新知的认识更加深刻, 真正感受到它的价值, 也可以适当“扩大记忆冲突”, 将矛盾“放大”, “逼”着学生去主动获取新知。

教材图3-3中各省区的位置看似一目了然, 但一旦单独出示几个省区让学生辨认时, 学生往往不知所措。为此, 笔者通过改造地图, 缩小“瞄准”范围, 刻意放大矛盾, 让学生有的放矢。

(1) 化“整”为“零”。教材图3-3展示的是所有34个省级行政区划, 范围太广、内容太多, 学生容易混淆。为此, 我们可以通过化“整”为“零”、各个击破的方法进行。具体可分从易到难的三步:第一步, 在空白中国政区图中要求学生说出单个省区名称 (空间位置确定, 如图1中的“1”) 。第二步, 在空白页面上显示单个省区轮廓图 (空间位置不确定, 如图2中的“1”) , 让学生说出名称。第三步, 在打乱的34个省级行政区中说出任意一个名称, 如图3 (空间位置不确定, 而且有其他省区干扰) 。

(2) 化“零”为“整”。这里的“整”指小范围的“整”, 不要一次性出示十几个省区, 这样也达不到较好的记忆效果。具体可分从易到难的两步:一是用“包饺子”的方式判定省区的位置。如先出示局部地图:新疆、西藏、四川、甘肃、青海五个行政区划, 把中间的青海名称省去, 让学生填写 (图4) 。二是“补缺边”的方式, 如新疆、西藏、四川、甘肃、青海五个行政区划, 把边缘的西藏名称省去, 让学生填写 (图5) 。

经过以上处理, 有助于学生缩小“瞄准”范围, 各个击破, 在小范围里理解各省区之间的相对位置, 为掌握全部34个省级行政区的空间位置和相互关系做好铺垫。

二、关注学习方式和材料的呈现

1. 丰富呈现素材, 直观理解教材

仔细分析教材后不难发现, 教材中图3-3呈现的图片信息比较单一, 图幅偏小, 省区轮廓不明显, 又省去了实际生活中非常有用的地理元素如山脉、河流、湖泊等, 而这些内容恰好对记忆部分省区非常有用。为此, 教学时笔者为学生另行提供了直观性很强的素材, 例如, 百度地图 (可放大缩小, 信息可多可少, 如图6、7、8中的湖南省) ;卡通而又形象的省区轮廓对比图 (如山东———“跪着的骆驼”) ;有典型地理事物的省区轮廓图 (如新疆的塔里木河, 山东的黄河———地上河部分) , 以及中国政区磁性拼图、汽车车牌、中国气象预报画面等, 让七年级学生通过大量形象而又感性的图片等加深对省级行政区划的认识和理解。

2. 激活呈现形式, 在活动中感悟教材

实践表明, 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呈现动态的特征。这是因为, 虽然教材中图文兼备, 但仍受时空的限制, 这种平面的、静态的呈现方式, 只能把探究结果完整地呈现在教材上, 不能使学生获得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的体验。所以, 我们应激活呈现形式, 用“动态式”呈现法让学生在活动体验中提高学习效率。

为此, 笔者设计以下逐步推进的系列教学活动:a.“拖一拖”———用Flash软件设计了中国政区拼图游戏, 通过鼠标拖动的方式让学生在游戏中快速掌握各处省区的轮廓和空间位置。b.“拼一拼”———人手一份中国磁性拼图进行练习。c.“猜一猜”———猜车牌简称所代表的省区全称 (如浙A55777、沪B56789) 。d.“连一连”———设计“长江万里行”“黄河万里行”“陆疆万里行”“海岸万里行”活动, 串联部分省区 (要求说出经过省区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旅游名胜等) 。e.“编一编”———将34个省级行政区通过口诀形式来加强记忆, 如“三北两广两宁山, 五江四南藏蒙川;陕甘青贵福吉安, 港澳重天上台湾”。

通过适当增删、重组、改编教学内容, 创设多项活动, 使教材内容呈现更具情趣化、生活化、活动化, 从而创造出文本、情境、活动三位一体的立体教材。

三、关注学习目标和学生的发展

1. 凸显过程与方法, 渗透课程学法指导

新课程倡导的三维目标是相互渗透、水乳交融的有机整体。其中过程与方法是情感与态度、知识与技能目标之间的纽带, 是学生获取知识与技能以及形成正确社会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主渠道, 是掌握科学学习方法的有效途径。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过程与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达尔曾说, 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单纯的背诵, 无法完成理解过程, 不利于学生内在洞察力的培养。例如, “行政区划”一节中图3-3、图3-4显示的是34个省级行政区的轮廓和全称、简称、省级行政中心的整体内容, 许多色块、文字高度综合在一起, 学生要掌握难度确实很大。

据此, 笔者通过“动手动脑”的方式进行教学。a.动手体验, 通过行为训练强化认知, 在这里指通过“拼图” (虚拟—实战相结合) ;b.动脑创新, 通过知识迁移、比较内化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是让学生依据材料, 合理想象, 从多角度思维, 将34个省级行政区“化整为零”“化零为整”, 自编口诀进行学习理解。

正如林格伦所说, 学生动、说、做比听、看更能增强责任心, 更能激起学习动机。通过“动手动脑”方式, 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学习的方法和技巧, 树立空间概念和位置关系, 课堂学习效率明显提高。

2. 挖掘教材隐性知识, 提高综合学习能力

所谓隐性知识, 通常是指课本文字没有直接表述而实际上隐藏在其中的知识内容与内在联系。毋庸置疑, 这些隐性知识是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部分。新课程要求培养学生具有创造性学习能力、研究性学习能力, 隐性知识的发掘, 正好能帮助学生提高综合性、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注重自主探究又关心合作交流, 与教育改革的趋势是一致的。

行政区划中的简称就包含着丰富的历史知识, 如山东省之所以简称“鲁”, 是因为该省的大部分地区春秋时期隶属于鲁国;贵州省东北部秦朝时曾名曰“黔中道”, 故简称“黔”;陕西省因战国时为秦国故简称“秦”等等。

行政区划中简称的由来也包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 如安徽省境内西部有皖山 (天柱山) , 故简称“皖”;江西省因赣江纵贯省境, 故简称“赣”;湖南省也因湘江纵贯全省, 故简称“湘”;福建省简称“闽”, 也是由境内的闽江而得名。

浙江省车牌“浙A12557”中的字母A代表的就是省级行政中心, 而BCDE等其他字母则代表的是浙江省内的其他城市。这些知识在现在交通条件异常发达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 如车祸中车辆的快速识别, 侦察过程中通过车辆获取重要的信息, 等等。

二度开发 篇9

开学初的第一、二周,孩子们的语文课围绕“给课文评定星数”的活动而展开。孩子们兴致勃勃地读课文,品课文,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经验给课文评定星数,第二周周五放学前,孩子们都郑重地将自己的评定结果交给了我。

得星数在400以上的课文分别是《海伦·凯勒》、《大江保卫战》、《真情的回报》、《孔子游春》、《早》、《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碧螺春》、《牛郎织女》、《给家乡孩子的信》、《印度洋上生死夜》、《明天,我们毕业》。我将这类课文定为A类课文,它们为什么如此受孩子们喜欢,我们不妨听一听孩子们的声音:

“这些课文的内容我曾经在课外阅读的时候看到过,应该是老朋友了。所以我一拿到书就迫不及待地读起来,因此我给他们的星数较多些。”

“《大江保卫战》、《印度洋上生死夜》等课文的题目吸引了我,并且文章内容生动,情节扣人心弦。我特别喜欢这样的文章,我给它们的星数最多。”

“凭感觉,我觉得这里的大多数课文读起来朗朗上口,我喜欢这样的课文。”

B类课文的得星数在300~400之间,分别是《我们爱你啊,中国》、《暖流》、《烟台的海》、《黄果树瀑布》、《别饿坏了那匹马》、《莫泊桑拜师》、《一算惊世界》、《白鹭》、《秦兵马俑》、《读书要有选择》。孩子们为什么较为喜欢这类课文呢?我要求他们对照A类课文谈谈其中的原因:

“和A类课文相比较,B类的大多数课文缺少魅力,特点不够鲜明。”

“和A类课文相比,这类课文的内容离我们的生活较远的居多,我不怎么想了解这些知识。”

C类课文的得星数在300以下,分别是《古诗两首》、《古今贤文》、《古诗两首△》。这3篇课文受此冷遇,孩子们似乎也有自己的理由:

“古诗、古文的实用性不大,学以致用吗,在生活中与人交往时,如果你之乎者也,人家一定会认为你有毛病。”

……

统计与分析给了我许多的思考与探索:

首先,我经过再三斟酌,在广泛征求孩子们意见的基础上,依据统计结果,按照“得星数”从多到少的顺序将本册教材重新排序,并准备按照新的顺序进行本册课文的教学活动。让我欣喜的是第一次真正上语文课之前,不知什么原因,全班同学均已将本册课文的题目按照新的次序了然于胸了。如此神速让我着实有些激动,也许是这“破天荒”的举止给了孩子们动力。

接着,我按照我和孩子们的计划开始了我们的“模块”教学。A类课文的教学过程和效果不言而喻,由于大多数的孩子对大多数的课文内容较为熟悉,我本着“立足文本、超越文本”的理念,让孩子们知道更多的缘于文本又超越文本的知识。同时注重孩子们思考、积累能力的培养。B类课文的教学显然会不如A类。由于孩子们普遍认为此类课文缺乏魅力和“看点”,我坚持“让教材走进生活”的理念,努力在文本与生活、文本与文本、文本与学生之间架筑桥梁,激活孩子们的求知欲望,培养孩子们知识迁移的能力,努力实现“语文成长”的状态。受到冷遇的C类课文是古诗与古文,在孩子们的认识中。它们的实用性不够。我努力纠正他们的错误认识,从“故事、绘迹、情境”人手,培养孩子们的想象能力,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

最后,在学期结束前,我和孩子们又花了一周的时间重新去品评本册教材的课文时:

从课文得星数的相对接近中,我以为孩子们的认识提高了。当孩子再次谈起这册课文的时候,弦子们对文本的评价角度更宽泛了。总结他们的认识:囫囵吞枣和研读精品就是不一样。孩子们对文本的喜好在变化,价值的取向在飞跃,评判、审美的观点在提升。回顾这学期的每一堂语文课,我翻开了我的课后记。

一、建构“模块”,展开主题单元教学。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郭华教授称其为“一种整体的教学视野”。就内容上看,整体内部的各个组成部分所要达到的预期学习结果都致力于共同说明某方面的问题。郭教授站在学习结果的层面上高屋建瓴的阐释不容置疑,而如果从语文课堂的过程切入。让语文课堂成为孩子的真正的生活,显然在进入生活之前,孩子的兴趣、情感、已有经验值得关注与重视。因此。我以为“模块”教学致力于让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和谐统一。它是在充分调研学生已有的语文能力的前提下,整合教材资源、吸纳课外资源,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进行的教学行为。

二、多向整合,展开人本范例教学。

“教材”是“范本”,是“凭借”,是“例子”。教学行为追求以教材为载体,从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个维度去考虑发挥教材对于学生发展的最大功效。语文教学不再是从学科知识体系出发,而是从学生的语文能力积累出发,将学生的视野、经验作为资源——“大教材”,整合进教学活动中。

三、珍视原见,展开主体性开发。

课程标准多次提到要给教师、学生留有选择、拓展和创造的空间。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是根据主题单元教学的思路和学生的学习实际,对教科书的内容进行了整合与重组。学生对教材的初步分析被作为课程资源,它成为教学活动的基点,使教学过程更具针对性,更富科学性。在实施课程计划之前很好地把握孩子的原有水平,为教材的研发指点迷津。显然,教师对课程的开发是建立在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基础上的,他们无疑是语文课程的真正的开发者。

研究教科书包括把握教科书编写的意图,理解教科书的结构体系,知晓教科书编排内容的联系。开学初,我们是将自己对教材的把握“按部就班”,还是充分考虑学生对教材的把握再“标新立异”,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全球市场二度调整 篇10

对美国利率恢复正常的预期下,全球金融市场再次开始进行调整。美联储6月发出缩减量化宽松的信号后,市场进行了第一轮下调。随后美联储表示将谨慎采取退出措施,市场随之出现了一定的缓和。近来美国强劲的就业数据又催生了市场的第二轮下调。调整幅度可以由美国国债收益率的上升幅度看出。在第一轮时,收益率上升了约100个基点,这一轮增长中的上调幅度将与第一轮类似。

新兴市场受调整影响最大。它们正经历货币贬值、利率上涨和国债收益率上升的三重打击。一些新兴市场在第一轮中遭受重创,其中一个或几个崩盘的风险依然很大。在主要经济体中,巴西和印度的处境最为危险。

大宗商品国的货币可能再次下跌。澳元、加元和巴西雷亚尔成为风险资产。第二轮与之前不一样的地方在于美元走势将保持平稳。美元在第一轮中的暴涨被证明为时过早。由于美联储通过各种信号及其债券购买压制了利率的过快上涨,新兴市场的资金已不再大幅回流美国。市场相信美债收益趋稳之后,美元才会再度走强。

目前的这一轮调整将很可能在美联储宣布其退出量宽的速率后结束。美联储的国债购买缩减幅度很可能将达到50亿美元-100亿美元每月。如果是这一区间的下限,风险资产将会出现反弹,反之则反。当然,如果新兴市场爆发危机,美联储可能会推迟逐步退出的时间。

第二轮调整开始

美国国债再度下跌。近来强劲的就业数据似乎成了催化剂,让人们相信美联储将会退出量宽。美联储6月发出缩减的信号后,十年期国债收益率激增了一个百分点。全世界的风险资产都出现了下挫,美联储官员很快跳了出来,调低对缩减速度的预期,维护了市场的稳定。

我认为美国正经历又一次泡沫。美联储的量宽计划人为地压低了债券收益率。美国经济名义增长率在4%-5%,因此十年期债券的收益率大概也应在这个水平,但实际却被压低到了接近1.5%。这鼓励了债务融资的投机行为,也即是为什么美国家庭净财富大大超过泡沫时期财富的原因。这种财富的快速增长是任何经济基本面调整都无法解释的。

泡沫财富效应给美国经济发展注入了动力。如果没有财政整固,美国经济的增长速度应为现在的两倍。财政收缩抑制了经济增长。这就是为什么泡沫警钟仍未解除的原因。我认为,美联储正在试图放缓泡沫的增长,否则,1999年至2000年的悲剧就将重演:市场会在2013年下半年暴涨,并在2014年上半年崩盘。

试图控制泡沫的发展存在很大难度。泡沫要么膨胀要么收缩。在美联储开始讨论逐步缩减之后,市场就出现了大幅下跌。泡沫届时可能会终结。美联储将会再次采取鸽派措施实施救助,导致美元回落,美股在高位实现稳定。美联储的信息很明确,就是希望市场能够保持稳定。当所有人都意识到这一点之后,人们便会蜂拥入市。我预测,市场会在年底前大幅上涨,在明年出现大跌。

新兴市场处于风暴中心

美联储逐步缩减量宽的预期正给新兴市场造成重创。自2008年以来,已有上万亿的热钱涌入新兴市场,引发了当地信贷的快速扩张以及资产的通胀,这些经济体被彻底泡沫化。其后,人们把经济实力看作新兴市场与发达市场脱钩的标志,并把它当成了对与热钱相伴而生的乐观预期的合理解释。金砖国家这个概念迅速被市场热炒。这是新兴市场泡沫的标志,而且很可能是史上最大的一个。

巴西和印度正处在热钱逆转这场风暴的中心。它们的货币在美联储宣布逐步缩减的可能性之后立即下跌了五分之一。它们如此脆弱的原因在于两国存在巨大的经常账户赤字。一旦热钱撤出,它们就必须迅速消除这一赤字。实现这一目标的惟一手段就是大幅度的货币贬值。但是,这会造成通胀上升,并使利率也随之上涨。在多年的信贷快速增长之后,利率暴涨将可能引发债务危机。如果利率不上涨,通胀和贬值就会形成一个死亡漩涡。

无论如何,危机将难以避免。

印尼也正处于危机之中。尽管其经常账户赤字在近期才刚刚出现,其国内债务水平也很低,但是外国资金在其政府债券中所占比例过高,约为三分之一。随着外资撤出,该国利率将会上涨,股市随之下跌。但印尼的情况要比巴西和印度都好得多。它从15年前的危机中吸取了经验,没有过多的国外债务,其国内负债率也较低。

我认为巴西和印度将受到这场风暴最大的冲击。如果类似1997年的新兴市场危机重演,它将肯定在这两个地方爆发。如果其货币继续下跌20%,危机就可能爆发。而其传染效应会把其他很多经济体也拖下水。

大宗商品国货币持续下跌

澳元和加元等大宗商品国货币将继续下跌。即使美元保持稳定,这一趋势也将不可避免。这并不会导致美元升值,因为新兴经济体的美元储备随着热钱撤离新兴经济体将有所减少。这只会是伴随全球美元资产负债表萎缩的去杠杆化。如果美国利率上涨,在新兴市场的资金将会流向美国国债,从而导致美元升值。但在投入之前,人们希望看到美国利率的正常化。六七两月间,投机性的热钱推动美元快速增值,然而由于没有资金跟进,这一趋势很快便停止。预计2014年美元将强势回归。大宗商品国货币的持续下跌是由于其与新兴市场的联系。对工业用大宗商品的需求主要来自新兴经济体。中国是首当其冲的买家。由于全球热钱潮消退,中国对大宗商品的需求已急速下降。我认为在美国国债收益达到顶峰之前,大宗商品国货币不会探底回升。

安倍经济学泡沫将破

安倍经济学的好戏似乎已落幕。近期针对安倍经济学的交易是做空日元,做多日经指数。其根据是日本央行的政策会削弱日元,而日元的进一步弱化以及安倍经济学的其它支柱将会使经济恢复增长。安倍经济学的交易中,大多数资金来自于外国投机商。事实上它只是美联储量宽泡沫政策的一部分。投机性资金借助安倍经济学这一概念获得短期收益。但伴随着美联储退出量宽的预期渐涨,安倍经济学交易正在土崩瓦解。日元将走强,日经指数将下挫。

在过去的两个季度中,日本GDP实现了正增长。安倍经济学的粉丝们认为该政策正在发挥作用,其实发挥作用的是毫无新意的财政刺激政策。日本已沿袭了这一手段20多年,一直只能取得短期效果,而无法获得持久收益。长期后果则是国家债务超过GDP的200%。安倍经济学只是新瓶装旧酒。

市场将需要很快直面财政整顿的现实。不少人希望延迟消费税率的上涨。一旦如此,日本的债务将会继续快速攀升,使日本接近崩溃边缘。并且,该举措并不会使经济获得可持续的增长。日本的劳动人口已大幅下降,必须通过创新实现经济增长。财政或货币刺激不会产生长期效应。因此,延迟消费税率增长只会是延迟之后将愈发严重的痛苦。

中国房市泡沫必须破裂

近来,认为在结构调整之前必须先稳住增长的论调越来越流行。这事实上是一切照旧的托词,意味着不会破釜沉舟来吹破房市泡沫,而实际上将加大货币供应以维持房市泡沫。中国的资产泡沫可能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因为过去几年全球流动性空前宽松,中国已成为全球热钱的集中地,并且地方政府一直在从泡沫中榨取收入。

今年货币供应的增长速度已经与去年持平。去年的环境对于泡沫增长并不有利。为何今年“地王”会突然回归?原因在于资金集中在一线城市。中国在城市化战略方面犯了一个大错:限制一线城市的土地供应,大幅增加二线三线四线城市的土地供应。这导致一线城市的价格泡沫首先被催生,大多数开发商涌向小城市以获取廉价土地,又在这些城市吹起了巨大的数量性泡沫。中国很少有城市具有内在的竞争力或增长的人口。大兴土木刺激了短暂繁荣,事后被证明只是暂时的乐观。一旦借款放缓,市场就会崩溃。这已经发生了。存活下来的开发商纷纷涌入一线城市,因为那里的价格泡沫依然存在。这就是为何一线城市的土地市场过热的原因。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中国的出口额增长将很可能低于10%。这意味着货币供应增长将会逐渐回落到10%以下。随着货币供应减少,投入更多以支持泡沫将是一个错误的决定。没有更多的钱可以被用来支持经济结构调整或再平衡。这一矛盾将诱发经济崩溃。

支持维持泡沫的人认为,疲软的经济需要泡沫来助力发展。这种观点从两个角度来看都是错误的:第一,中国劳动力正面临短缺,疲软的经济不会危及社会稳定;第二,经济强劲时,人们会试图刺破泡沫吗?投机者会声称泡沫是对于更美好未来的合理定价,因此不该被刺破。在这两者之间首鼠两端使得泡沫越来越大。这就是中国的泡沫经济如此之大的原因。行动迟缓只会使经济越来越接近崩溃。

我不确定对房地产泡沫的政策支持这次是否能奏效。在全球流动性已由松变紧的大环境下,任何新兴市场都无法让泡沫经济持续。而且,与大多数新兴经济体相比,中国国内储蓄的本土偏向较低。一旦出现风吹草动,不只是境外热钱,就连本地货币也会流入外币市场。境外高利率的拉出效应会异常强劲,让国内政策无以抵消。现在放手总比坐等崩盘好。中国政府应尽快提高利率。在当今全球环境下,应该维持人民币的稳定。而另一个选择——货币贬值——则可能引发恐慌性资金外流,那将是一个更为糟糕的选择。

【二度开发】推荐阅读:

构件开发07-14

协同开发07-15

开发成果07-18

开发后期10-16

开发价值10-17

动画开发10-19

场地开发10-20

大力开发10-21

开发意见10-21

理性开发10-21

上一篇:扁平化学习论文下一篇:怎样做好班主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