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育学分制改革

2024-10-15

高职教育学分制改革(精选11篇)

高职教育学分制改革 篇1

摘要:文章在阐述实行高职教育学分制改革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高职教育学分制改革的主要因素,探讨了实现高职教育改革创新的策略,旨在推动高职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高职教育,学分制改革,创新

一、高职教育实行学分制改革的意义

1. 为高职教学改革创造有利条件。

学分制形成的前提是选课制的建立,进行学分制改革,首先必须合理调整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构成比例,让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与兴趣得到充分满足,并符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进度要求。从师资培养角度讲,设置选修课,能发挥出教师的特长,更好地进行教学。因此,学分制改革在很大程度上能改进学习方式,增强教学的灵活性。同时,学分制改革为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创造了有利条件,为其教学管理体制与制度的创新打下良好基础。

2. 符合社会对中高级人才的培养需求。

高职教育的主要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出中高级应用技术型人才。因此,高职教育的需要研究的重点问题,就是如何确保所培养的人才与最新市场需求高度贴合,而这就要求在高职课程设置与教学管理上,必须具备较强的开放性、针对性与灵活性。学分制改革的实施,需要结合学生特点与专业要求,进行课程的科学调整,增设与社会最新发展要求相符合的新课程,以满足社会对学生知识结构的新要求。

3. 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技能。

在高职教育中,职业训练与课堂教学的相互关系是高职教学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高职院校在教学中,主要强调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因此必须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与专业课程改革设置。在学分制改革的过程中,驱动教师必须不断学习新知识,提升自身实践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对教师的要求。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会主动参与到专业技能的第一线生产与管理中去,积极了解与学习新理论、新技术以及先进的管理方式,进而不断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完善自身专业知识体系,进而成功转化为“双师型”教师,顺应学分制改革的要求。同时,学分制改革的实施,能构建有效机制,让通过职业技能考证的学生获得学分奖励,以此来调动学生的技能训练积极性,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

4. 体现以人为本教育理念。

相比于普通本科院校学生,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能力较弱,学习基础不稳定,并且普遍缺乏学习积极性。而学分制改革的实施,为学生提供了自由选择的平台,学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结合自身的学习兴趣点与知识掌握程度以及学习能力的强弱,自主制订学习计划,并结合实际学习情况安排学习进度,进而可缩短学习时间,提前修满学分参与社会就业;也能延长学习时间,在完全掌握相关知识后修满学分,更好地参与社会就业。同时,学分制改革的推行,在课程选择方面,扩大了学生的参与范围,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充分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5. 推动高职教育的整体发展。

学分制改革的实施,为校际间或区域间的学分互认与教育资源共享创造有利条件。要实现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前提是确保不同办学层次与办学类型的高等教育机构的协调发展。作为高职院校,其教学主要目标便是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其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进程。高职院校既要不断加强自身教学建设,也要积极开展校际合作,通过教育资源的共享,来提升自身教学水平与质量。

二、影响高职院校学分制改革创新的主要因素

1. 师资队伍的影响。

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高职院校的招生范围扩大,办学规模不断扩张,随之引发的师资数量紧张问题也不断突显,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分制改革的实施。因为,学分制改革的前提,是建立健全相关的选课制度,而师资数量与课程设置中选修课的开设规模有着直接关联。同时,学分制改革的实施,让教师之间的竞争变得更加激烈,要求教师必须改进原有教学方式,完善自身知识机构,提升了教师的工作难度与工作量。因此,在高职院校中,大部分教师并不愿意配合学分制改革的实施,制约了学分制改革的创新。

2. 学校硬件资源的影响。

在学分制改革中,需要增设新的选修课程,而新课程的教学必然使用到相关的教学设备,因而会造成实验室、教室、实验设备等资源的使用紧张。同时,高职院校在对学生的职业训练上,主要采用两种方法,即校外实训与校内实训。但在实际情况中,受外部环境的限制,仍以校内实训为主,因而要求学校必须配备齐全相关的实训室与实训设备。学分制改革的实施,要求提供充足的教学设备资源,来确保其实施的顺利。高职院校不仅要配备齐全相应的图书馆、教师、实训室、实验室等基础教学设施,还要提高教学设备的多用性与多样化,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教学建设,才能确保学分制改革的有效开展。目前,虽然部分高职院校增加了对教学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但相关教学设施的开发程度较低,教学资源利用率不高。

3. 教学秩序与管理方式的影响。

学分制改革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其改革的实施既离不开高职院校教务处的组织、引导,也不可缺少各行政部门与后勤机构的协调配合。只有在各方共同努力之下,才能实现学校管理真正服务于教学,确保学分制改革的高效开展。但在实际情况中,部分高职院校在这一方面还存在较大问题,如各部门间的不配合,服务意识缺乏等,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职院校学分制改革创新的进行。同时,学分制改革的推行,让高职院校内原有的班级组织被打破,学生在课程选择上,不受年级、专业以及院系等的限制,增加了学生管理与课程教学管理的工作难度。并且,学分制改革改变了原有学费收取制度,学生学费的高低取决于学生所修学分的多少,由于选修学分的不同,造成学生学费的差异,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学校财务管理的负担,不利于学分制改革的创新发展。

三、高职教育学分制改革的创新与实践

1. 推动课程体系改革。

在课程体系改革的基础上,高职院校需结合本校教学特点,重点关注对优质核心课程的建设,积极开展与相关企业之间的合作,共同研发符合实际用人需求且具备本校特色的专业教材,加强专业建设,努力推动教学形式、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同时,对于院校中已实施的较为有效的教学方法,可在优化的基础上进行普及。如“项目教学”“串行式教学”“订单培养”等较实用的工学结合教学模式,便可在继续采用,并结合高职教学的职业性与开放性要求,针对不同专业的特征与优势,有效推进教学模式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高水平的专业人才。在其创新过程中,通过“本土化”的方式,将小组学习、做中学、课程展示、标准化、开放性、交互性等融入到教学实践中。

2. 推动教学资源库建设。

在学分制改革中,高职院校可构建课程展示体系,为学生的自主选课提供便利,引导学生了解不同课程的具体内容,选择最合适的课程。高职院校应要求教师将自己所担任课程的教学方案与成果通过课程展示体系,在网上展现给学生,让学生有根据地去选择。同时,高职院校还需开通相关的无线上网设备,构建网上课程展现平台、资源共享服务平台、教学互动平台以及资源更新平台等,并逐步增加对学生与社会的开放程度,提高教学资源利用率。

3. 推动分配机制改革。

在学分制改革中,还需推动分配机制的改革,结合不同专业课程的特点,进行课程难度与重要性的分类。以专业课程、班级规模来计算教师的教学工作量,所有专业课程均按重要性和难度进行分类,促使教师更加用心地对待课程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同时,进行教师之间的评比,增强教师的教学责任感,让教师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式,并不断提升自身教学水平。制定相关激励机制,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更加主动地投身于教学事业中去,更好地配合学分制改革。

4. 促进建立教学新秩序。

按照学分制的要求,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新秩序。在这个过程中,高职院校需要对教学课程标准、教师标准、专业标准、评价标准、实训标准等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进行改进。其中,提高教学管理要求,在学生考核方面,转变以往管理观念与方式,由注重及格率转变为对考核不合格学生的严格管理,真正做到提升学生的实际能力。在其改革实践中,构建以“标准化”为核心机制,并具备选择多样化、创新多元化等特点,能有效开展校企合作的教学新秩序。

5. 改革教学管理体制和办学机制,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在高职院校学分制改革创新中,可结合高职院校的实际教学特点,构建科学的专业学分注册制,进行传统考核方式的创新,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调整不同专业的课程进度安排,确保其办学机制与管理体制更加符合高等职业教育的客观要求。结合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掌握程度,适当延长学生的在校学习时间,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完善相关教学管理软件,加大对软硬件设施资金投入,为学分制改革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秦博,肖云龙.浅析职业院校学分制改革的探索[J].科技与企业,2012(20):331.

[2]刘柱.论高职院校实施学分制中的利与弊[J].企业家天地,2010(2):75-76.

[3]沈谦.高职院校文科专业学分制改革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24):229-230.

[4]肖敬伟.高校学科专业设置与就业市场需求研究[J].现代交际,2014(11):151-152.

高职教育学分制改革 篇2

山东省自起,在具备条件的高校中开展学分制管理试点工作。《关于进一步推进学分制改革的通知》(鲁教高处函〔〕24号)要求进一步推进学分制改革。学分制改革是新形势下高校发展的必然趋势,遵循了高等教育发展和人才成长规律,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个性塑造,有助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但是学分制改革也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挑战。

一、学分制的实施对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及危机干预四级体系的冲击

高校一般建立的是学校——二级学院——班级——宿舍四级教育和监控体系,即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院系心理辅导员——班级心理委员——宿舍心理护航员。在这其中,学院、班级在心理健康教育及危机干预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学分制背景下,学生自由度增强,行政班力量弱化,辅导员对学生的了解相对减少,同班同学熟悉程度不够,班级文化较匮乏,学院心理辅导员和班级心理委员在心理健康教育及危机监控中的作用减弱。

二、学分制的实施对学生心理的影响

1.学生从依赖到独立的不适应

(1)自我角色的混乱按照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大学生正处于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时期,所以青少年期的主要任务是建立一个新的同一感,即我是一个怎样的人,别人是如何看待我的,我适合做什么。这一阶段的危机是角色混乱,即面对社会新的要求感到困惑和迷茫,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大学生本身在这一年龄阶段面临着这样一个冲突。在学分制下,学生自由选择性增强,可自主选择专业、课程。但是一些学生在之前的教育中较少接触自我认知、职业规划、人际交往、环境适应等内容,因此对于未来,对于专业,对于自身缺乏相应的思考,较难建立自我同一性,一入学面对突来的自主性,会产生迷茫、不知所措、焦虑情绪等。(2)情绪上的孤独感加剧一些外地学子首次离家来到学校开始住校生活,从对家庭的依赖到开始独立面对一个全新的环境,他们把对家庭的依赖、亲情的不舍转移到同学身上,期待在人际中获得温暖、爱和归属,但是由于学习安排、作息等方面的不一致,学生大多独立行动,孤独感比较强烈。(3)班级概念淡化带来的失落感学分制下学生自由度增加,每个学生的学习计划不尽相同。辅导员对学生的教育更多时候只能采取间接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指导和帮助,不可能像之前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性格、爱好,一些学生会在心理上产生失落感,陷入彷徨和无助的境地。

2.人际交往受到影响

(1)难以建立友好的人际关系大学时期是渴望建立亲密关系、获得归属感的时期,由于正值青春期的大学生在心理发展上需要在人际中获得尊重、信任、理解和认同,尤其是对于大一新生而言,面对一个全新的环境,他们期待在人际交往中获得温暖、爱和归属的需要,以排遣孤独和寂寞。按照社会心理学理论,接近性和熟悉性是影响人际关系的重要因素。接近的人能常常见面,有较高的交往频率,人们交往的次数与距离的远近成正比关系,两人住得越近越容易成为朋友。心理学的屡见效应告诉我们,一个人曝光率越多,此人越容易受欢迎。学分制规定下,学生可自主选择所学课程的上课时间和地点,同属一个自然班的学生上课时间和地点变得非常分散,可能更多的交往集中于宿舍成员之间,人际交往的机会相对减少,行政班力量弱化,由“行政班”到“教学班”,不利于学生间建立深厚友谊,建立同班情谊的可能性降低。(2)同伴支持减弱学分制下学生交往的机会相对减少、人际交往密度降低、人际关系疏散,学生遇到问题困惑缺乏倾诉表达对象,朋辈咨询机会相对减少,这会导致学生将问题积于心中,难以排解,继而导致其他一系列问题的出现。(3)网络社交学分制下,学生在班级面对面直接交流机会的减少,使学生在现实层面亲密关系没有得到建立,并且在网络和新媒体背景下,学生会更多地寻求网络交友。网络交友实际是在虚拟环境下进行的,不是人与人的交流,本质上是一种人与机的交往。人机交往可能暂时会满足学生交友的需要,但是由于其虚拟性和隐藏性,虽然一方面为大学生发泄不良情绪、寻求精神寄托和逃避现实生活提供了场所,但虚拟的人际从长远来看不能满足学生人际关系的需求,有可能引发一系列现实人际关系问题。

3.教学模式改革带来的压力

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的变革会带来一些矛盾和问题,需要一段时间的完善,如课程体系不完善、选修课比例偏低、课源紧张等。学生的心理状态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因此在这种状况下学生可能会遇到更多的问题,增加学生的心理压力。

三、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建构

鉴于学分制改革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及学生心理状态及的冲击和影响,高校迫切需要改进相关工作,构建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1.完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及危机干预模式

高校探索学校—学院—班级—宿舍四级教育、监控体系外的教育模式,关键在于补充之前院系管理为主的教育模式,充分发挥宿舍在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危机筛查中的基础作用。李菁、詹海提出的学院——书院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值得借鉴和思考。

2.加强学业导师制

高校要加强对学业导师制的领导、选聘和考核,学业导师需要帮助学生建立学业档案、帮助学生制定学业规划等。学生在选择专业、课程时,听取导师的建议,导师多给予讲解介绍。改革是系统工程,在中小学加大职业教育的内容,对于学生应对学分制下的选课和选专业是有益的。

3.加强学生自我意识、职业规划教育

学分制改革下,学生的自主性更强,活力更大,也会更加迷茫,因此大学专门开设课程尤其是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加强学生对可选专业的了解、体验,自我能力特点的了解、认识。自知者明,学生了解自己的.特点,可以结合职业特点进行职业规划。

4.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并在各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的理念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设是面向全体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升学生心理素质的主要途径。在学分制背景下,学生会产生更多的迷茫困惑、人际问题、压力,因此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授课,针对学生所遇到的问题,传授心理调整技能技巧,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团体辅导、讲座、素质拓展、心理沙龙、读书会、成长小组等都可以用来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在学分制下,学生可依据自身特点和乐趣选择课程,这有助于学生利用人际中的相似性建立良好的关系。因此,在上课过程中,任课教师需要注意的是不仅仅对学生进行知识、技能的传授,同时注意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注重心理素质的培养,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善于交往、懂得情绪调节,建立健全人格。

5.适当开展班级活动,加强班集体建设

学分制下行政班力量的弱化,有可能会影响学生之间的人际交往,减少亲密感,但班集体仍是学生活动的主要组织单位,在学生的学习、生活、成长中都发挥着重要教育作用。因此,学校可以通过组织有助于凝结班集体的活动、有助于人际关系建立的活动,通过心理团体体验活动,在较短时间帮助学生树立班级意识、建立同学情谊。

6.丰富学生的社团活动

学生的品德是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的,学生的成长离不开同伴的影响,活动的渗透。学生社团及社团活动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激发学生的青春活力和个性魅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团体协作精神。因此,组织多样的活动,利用社团将大学生活动与兴趣联结起来,可以给学生提供联结的纽带,增加学生的社会支持系统,使学生获得归属与爱的需要。

7.成立学生帮助中心

学分制背景下对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要求加强,在学业上学生可能会有很多困惑迷茫,缺乏帮助者。学校可以成立学生帮助中心,让每门成绩通过者自愿报名做志愿者,有需要的同学可以来学生帮助中心进行预约,请志愿者帮助解决学业问题。学业帮助中心的建立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学业问题,同时建立学生学业的支持系统。

参考文献:

[1]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普通高等学校学分制管理规定[Z].鲁教高字〔〕14号,2013

[2]何欢宝.如何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管理观察,2009

[3]韩庆利,刘建祥,刘守庆,等.学分制条件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索[J].中国林业教育,2010

[4]王晓刚.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发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5]唐红萍,陈枫.学分制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索[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

[6]李菁,詹海都.完全学分制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模式探究[J].高教高职研究,2009

高职教育学分制改革 篇3

[摘 要] 基于学分制改革的高職学生核心能力培养的主要途径与方法,一是转变思想观念,培养核心能力意识;二是以学分制为依托,开设培养学生核心能力的专业与课程;三是改革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核心能力为主线进行一体化教学设计。要构建基于学分制改革的高职学生核心能力培养的主要保障机制。

[关键词] 学分制改革;高职学生;核心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8-2549(2016)08-0024-02

一 学分制改革对高职学生核心能力培养的影响

(一)实行学分制有利于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

实行学分制,能够促进高职院校教学改革加速开展。随着科学技术快速发展,新的技能、工艺和理论知识不断涌现,这使得小型化、有创意课程内容显得更为实用。另外,不同学科知识相互渗透、相互融合,这就要求课程内容一改原有结构,实现不同课程内容综合性的创新组合。在高职院校实行学分制,将促进高职院校课程改革。首先,会增加选修课的比重,同时选修课也会趋向于多元化;其次,课程结构会采取模块组合,会提升其适应性和灵活性;再次,课程内容也会趋向于小型化和综合化发展。实行学分制使得教学管理制度越来越灵活,也有利于建立富有弹性的学校教育制度。在学分制模式下,学校的课程结构、教学模式和教学组织形式都发生了相当大的改变。

(二)实行学分制有利于高职院校加强素质教育

随着市场经济迅速发展,曾经适应计划经济体制的学年制培养模式则无法满足当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这就需要从根本上改革我国的教育体制。而顺应市场的需求,高职院校的教育体制也要进行改革。另外,为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都不断调整,逐渐涌向相当多的新能源、新技术、新行业,对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出理论知识扎实,同时实践技能又比较强的高级人才,其最大的特点就是职业性。所以,要顺应时代的发展,高职院校必须要加大改革力度,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高职院校的学分制则打破了专业间的界限,学生比起学年制更具有自主选择权,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选择课程时,学生可以选择本专业课程,也可以选择其他专业自己感兴趣的课程,较好地促进学科门类的渗透和交叉。学分制以目标管理方式,让学生能够有自我发展的空间,同时具备了更多的自我设计权力,能够极大地发挥他们的潜能,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进而使得我国高职院校的素质教育进程得到较快发展。

(三)实行学分制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要求

高职院校的学生知识结构和认知能力等都具有较大差异,传统的学年制教学管理体制难以满足高职学生不同层次的需求。要解决这种差异问题,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必须要对教学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在学分制教学管理体制下,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跨学科、跨专业进行选择,他们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自己的学习能力来选择课程,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同时控制学习的进度。学分制教学模式下,学生能够充分体现自己的主体价值,充分展现自己的个性特征,最终形成个性化的学习经历。学分制下学生自主选课能够自行构建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能够为社会培养更多学科复合型的人才。

(四)实施学分制有利于提高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

高职院校实行学分制,学生能够自己选择课程,也能自主选择授课教师,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师间的竞争程度。高职院校部分教师存在着压力感不强、教学内容长年不变、教学模式呆板等现象,使得学生上课积极性不高。而在学分制教学模式下,如果这些教师不进行改善,那么必然没有学生会选择他们教授的课程。

二 学分制改革下高职学生核心能力培养的主要途径与方法

(一)转变思想观念,培养核心能力意识

在学分制教育模式下,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时,要重视学生核心能力培养,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学校要明确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意义,合理界定其具体内容,通过学分制来应对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明确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高职院校要根据自身的办学条件,科学分析社会需求、学校办学实力,主动适应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要重点体现对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把团队合作能力、学习能力、与人交际能力等核心能力的培养融入到人才培养过程中。高职院校在进行教学改革时,要以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和职业核心能力为目的,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

(二)以学分制为依托,开设培养学生核心能力的专业与课程

要加强对学生的核心能力培养,应该以学分制为依托,开设培养学生核心能力的模块化课程。首先,在进行专业与课程设置时,应该以社会人才需求为导向,按照人才市场的变化趋势,针对相关行业、企业和事业单位展开深入调研,根据职业岗位来灵活设置专业,开设相应的模块化课程;其次,在进行专业与课程设置时,应该考虑到服务于区域和地方经济发展。高职院校应该找准自身在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中的位置,培养面向服务、生产、管理、建设第一线需要的技术人才,在专业和课程设置时,则应该找准区域和行业发展的需求,明确办学方向;再次,在进行专业和课程设置时,应该具有自身特色。高职院校的特色既体现在办学思路和人才培养模式方面,也体现在专业和课程体系设置方面。在建设特色专业过程中,应该抓关键、抓重点,结合当地主导产业,实行重点突破。同时,在课程设置时也应该以学分制为依托,着重培育学生的核心能力。

(三)改革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核心能力为主线进行一体化教学设计

基于学分制改革的高职学生核心能力培养,应该在已有的核心能力评价标准的基础上,结合高职院校专业知识教学评价,逐步建立以学生能力为中心的多元化评价体系。改革教学模式,建立以培养学生核心能力为主线的一体化教学设计。加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深化高职教师管理体制改革,完善高职教师培训体系。高职院校应该建立有效的政策激励渠道,引进优秀人才,多渠道扩充教师队伍,不拘一格选人才。其次,高职教师应该主动将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融入教学过程中。高职院校教师实行职业能力分层化教育模式,首先要结合相关专业,以岗位标准和工作过程作为课程体系设计的依据,量化工作任务;其次是将项目教学法、行为导向教学法等融入传统教学方法中,使得教学内容更生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再次,将核心能力的培养融入学生实践教学中,不断锻炼和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

三 基于学分制改革的高职学生核心能力培养的主要保障机制

(一)高职学生核心能力培养的主要保障机制构建的目的

基于学分制改革的高职学生核心能力培养的主要保障机制的构建,其目的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为提高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使他们更好的适应社会和企业,有必要建立相关的保障机制,保证各种制度和政策有效实施,形成高职院校教育发展的长效机制;第二,通过建立保障机制,从政策、制度、组织、人才等方面有效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培养水平。

(二)高职学生核心能力培养主要保障机制的构建原则

适合性。高职学生核心能力培养的主要保障机制的各方面应适合于高职院校教育工作的开展。过低的保障机制,达不到高职院校的要求,使得高职学生核心能力培养的效率比较低;过高的保障机制,又有可能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简捷性。构建高职学生核心能力培养的主要保障机制过程中,其政策、组织以及管理制度的设定都应简洁明确。

职业性。高职院校是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主要为社会培养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人才培养具有较强的职业性。

(三)构建基于学分制改革的高职学生核心能力培养的主要保障机制

政策保障机制。高职院校学生核心能力培养是个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用人单位与高职院校合作,涉及到高职院校软硬件设施等资源的应用,这些都需要国家教育部门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应该充分发挥教育部门的管理和评估优势,形成以全国性的职业指导委员会为核心,用人单位和高职院校参与的政策保障体系。第一,教育部门应该通过宣传、政策引导等方式,使得高职学生核心能力培养得到广泛传播,得到社会、用人单位以及高职院校的了解和认同;第二,对高职院校学生核心能力培养给予系列政策支持,包括设立专项资金、对高职教师进行教育培训等;第三,设立专门的核心能力考核体系,使其能够客观、公正评价高职院校学生核心能力培养的质量和水平。

组织保障机制。为实现高职学生核心能力培养的长效发展,高职院校必须要健全组织保障机制,才能确保学生核心能力培养工作的开展的系统性和有机的衔接性。构建学生核心能力培养的组织保障机制,即在用人单位和高职院校配备专门的评价机构和接受过相关培训的评价人员,同时提升高职教师自身的教育水平和素质,明确所有人员的权利和责任。另外,高职院校还应该与用人单位建立良好合作,保障学生核心能力不断提升。

高职教育学分制改革 篇4

面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新要求, 学分制改革势在必行。那么到底什么是学分制?高职学分制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影响如何?如何通过学分制改革推动高职创新创业教育?对此, 本文做了初步思考和分析。

一、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和意义

(一) 创新创业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升华

“创新创业教育”概念是由“创业教育”概念演变而来的。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首次提出了“创业教育”的概念:创业教育被称为“第三本教育护照”, 被提高到与学术性和职业性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1]。1998年, 清华大学举办首届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 引领了国内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活动。2002年, 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9所院校被教育部确定为创新创业教育试点院校。随后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进入了政府引导的发展新阶段, 形成了“试点推进、项目引入与政策支持”齐头并进的工作格局[2]。创新创业教育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以培养综合素质为宗旨, 是我国实施素质教育的升华。其核心内涵是“事业心和开拓教育”, 不只是传授创业理论知识, 而是通过“做中学”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素质, 为学生的未来发展铺路。10余年来, 高职院校等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取得一些进展, 但在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以及课程体系、师资力量、实践平台、产学研合作机制和扶持体系建设等方面存在短板。

(二) 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时代要求

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一个沉重的现实问题。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 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3]。国务院《意见》的出台, 旨在通过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增强大学生的创业意识, 培养创新精神, 完成创业知识和能力储备, 使之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主力军。

二、高职学分制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现实制约

尽管许多高校已实行学分制, 但由于认识偏差、选课资源的不足、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结合不紧密、创新创业活动学分缺乏统一的认定标准等原因, 目前的学分制建设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教育理念、培养内容、培养方式和效果评价形成现实制约。

(一) 对学分制认识偏差, 难以落实创新创业教育的教育理念

学分制是一种以学分计量学业的教学管理制度。学分制利用“学分”这一不具特定意义的数学符号简化了大学计量学生学业完成情况的标准和方法[4]。学分制不仅是一种教学管理制度, 更是一种以学习自由为核心的教育理念。这种理念根植于德国的学术自由思想, 并介入了美国民主自由和实用主义思潮, 融入张扬个性、崇尚独立发展以及民主、平等的教育思想[5]。学分制通过为学习者提供一个学习资源丰富的平台, 把学习的选择权、主动权交给学生, 给予学生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和学习时间的自由, 以致形成自我思想的自由。相对而言, 学分制在管理上更加灵活, 更有利于因材施教, 体现人才培养的特异性。

创新创业教育基于“把成才的选择权交给学生”的教育理念, 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创新创业教育强调个性化, 这与学分制的自由思想教育理念一脉相承。很多高职院校目前实行的学分制是基于学年的学分制, 学分只是作为计量单位, 学分数是学生在学习成绩方面能否取得毕业资格的依据。这种学年学分制与学年制没有本质的区别, 与完全学分制还有一段距离。由于缺乏对学分制的本质认识, 很多高职院校只是实现了学分制的计量功能, 而没有实现其流通功能和个性化功能, 难以落实以自由学习为核心的教育理念, 不利于培养具备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

(二) 选课资源的不足, 难以满足创新创业教育个性化学习需要

创新创业人才“不但要有丰富而广博的知识基础, 还要有强烈的创业意识和创新精神, 学以致用并拥有较强的实践能力”[6]。学分制是建立在广泛的选课制基础上的, 它承认学生的个别差异性, 有利于增加学习兴趣, 满足个性化的学习需要, 真正体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理想的学分制是一个学生一张课表, 即使必修课程也可以选择不同的老师和时间段。然而, 现行的学年学分制是基于专业培养方案, 以学期为单位开设的, 不同专业之间界限分明, 学生选课的自由度很小, 基本上就只有任意选修课有选择余地, 灵活性不够, 对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也不明显。受限于教学资源, 很多高职院校心有余而力不足, 对实施真正意义上的学分制, 选择知难而退, 从而影响了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

(三) 与专业教育结合不够紧密, 难以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的综合素质提升要求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以创新为基础、以创业为实践的教育模式, 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牵涉到学校多个部门。以某高职院校为例, 创新创业教育涉及教务处、团委、招生就业处、学生处、人事处、质监办、地方服务处和科研处等多个部门。尽管一些高职院校已面向全校学生开设了公共创业课程, 然而专业、行业前沿课程不足,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不够紧密, 专业老师承担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教学任务的甚少等是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有学者通过对6所杭州高职院校的调查发现, 高职创新创业类课程的任课教师基本上是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行政人员。这些老师表示教学难度较大, 自身缺乏企业工作经验, 更没有自主创业经历[7]。

创新创业教育不能脱离创业理论教育和专业教育而孤立进行, 也不是二者的简单叠加, 需要两者的深入融合。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特长生培养、创业计划大赛和技能竞赛等项目与专业教育结合相对紧密, 但其数量有限, 只限于少数学生, 难以满足大众学生接受创新创业教育的现实需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应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培养全体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而不应限于少数精英。

(四) 创新创业活动学分缺乏统一的认定标准, 难以科学合理地评价效果

尽管一些学校已经把创新创业活动学分纳入人才培养方案, 但创新创业活动内容丰富, 学分认定相对复杂。如某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活动学分是指学生通过参加包括假期教学、企业实习实践、技能竞赛、科技创新、特长生培养、首席工人、技术能手带徒、校园创业、第二课堂等活动取得的学分。按照相关规定, 学生可以用参加技能运动会的训练与竞赛科技活动学分来顶替任意选修课学分、校本公共课学分和不超过30%的专业课学分, 但具体如何认定和顶替尚未形成统一的标准文件, 只是根据学生申请, 由专业 (群) 认定和学院审定。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缺乏互通, 创新创业活动缺乏统一的认定标准, 难以科学合理地评价创新创业教育效果。

三、以学分制改革“三大建设”助推高职创新创业教育

通过“三大建设”———课程体系建设、“学分银行”制度建设、支持体系机制建设, 可助推创新创业教育上一个新台阶。

(一) 打通专业边界, 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纲要》对推进和完善学分制, 实行弹性学制, 加强就业创业教育和就业指导服务提出了要求;教育部《意见》提出:“把创新创业教育有效纳入专业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教学计划和学分体系, 建立多层次、立体化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国务院《意见》更加明确提出:“高校要打通一级学科或专业类下相近学科专业的基础课程, 开设跨学科专业的交叉课程, 探索建立跨院系、跨学科、跨专业交叉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新机制, 促进人才培养由学科专业单一型向多学科融合型转变。建设依次递进、有机衔接、科学合理的创新创业教育专门课程群。”这表明, 打通专业边界已有了明确的政策指向。

由于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起步较晚, 创新创业课程还缺乏统一的课程标准和教材, 教学内容的实施差异也很大。除了创新创业课程, 专业课程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仍需进一步挖掘和充实。高职院校可基于自身的公共创新创业教育课程, 增设专业、行业前沿课程, 把创新创业教育资源融入专业课程, 进一步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编制特色教材, 形成模范效应。以此打通专业界限, 扩大选课范围, 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

(二) 建立创新创业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

国务院《意见》提出:“建立创新创业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 探索将学生开展创新实验、发表论文、获得专利和自主创业等情况, 折算为学分。”学分由于较准确地反映了知识的量和质, 因而可作为学生和大学之间进行知识交换的“货币”。“学分银行”是一种模拟或银行的功能特点, 通过学分的存取、兑现以及贷分为学生提供了个性化的学习方式。以“学分银行”为运行载体, 建立在线开放课程学习认证和学分认定制度, 通过学分积累、认证与转化, 实现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互认和衔接, 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设立个人成长账户。

学分转化必须经历从学分认证、互认到通兑的过程, 学分通兑是学分银行的最高境界[8]。创新创业学分的折算要兼顾激励和公平原则, 如何算、算多少, 需要制定合理、客观的折算标准, 与现有学分制度有效衔接。以“创业学分”为例, 如果学分折算过高, 对于在校踏实学习的学生有欠公平;如果学分折算过低, 又起不到激励大学生创业的作用。

(三) 建立学生选课指导体系和创新创业支持服务机制

学分制的理论基础是学习自由, 其实现形式则是选课制, 选课制是学分制的核心, 以此实现个性化学习。然而学分制并不是完全放任学生自己选课、自己负责学习。学分制的有效实施需要建立和完善学生选课指导体系。导师制作为学分制的重要配套制度, 通过给予学生有效的选课指导和学习支持, 有利于塑造新型的师生关系, 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管理能力。

学分制的另一特征是弹性学制。学分制按学分注册, 按学分缴费, 按学分毕业, 不受学习时间限制, 可以提前毕业, 也可以延迟毕业。

如何建立创新创业支持服务机制也是高职院校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高职院校要营造各部门积极主动营造创新创业教育的氛围, 通过宣传成功案例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

摘要:高职院校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是“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时代要求。学分制不仅是一种教学管理制度, 更是一种教育理念。目前高职学分制建设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教育理念、培养内容、培养方式和效果评价形成现实制约。通过“三大建设”——课程体系建设、“学分银行”制度建设、支持体系机制建设, 可助推创新创业教育上一个新台阶。

关键词:学分制,高职,创新创业教育

参考文献

[1]王革, 刘乔斐.高等学校一种新的教育理念:“中国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报告”述评[J].中国高等研究, 2009 (9) :56-57.

[2]商应美, 方琳, 马成龙.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研究及其发展现状探析[J].现代教育科学, 2013 (1) :43-47.

[3]万玉凤.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有了“处方”[N].中国教育报, 2015-05-16.

[4]薛成龙, 乌大光.论学分制的本质与功能—兼论学分制与教学资源配置的相关性[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07 (7) :138-156.

[5]别敦荣.论学分制的教育原理及实施的原则要求[J].中国高教研究, 2013 (3) :6-15.

[6]张澍军, 王占仁.作为理念和模式的创新创业教育[N].光明日报, 2013-03-14.

[7]吴光明.高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的现状、问题与解决途径[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4 (4) :65-67.

高职教育学分制改革 篇5

一、统一认识,扎实推进,把学分制试验工作作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的有力抓手

学分制改革试验工作是近年来郑州市职业教育领域一项重要的改革试验任务,不仅得到了省教育厅的肯定,还得到教育部的重视。学分制改革试验工作对于郑州市职业教育教学管理、办学体制、课程建设、学生管理与评价等方面都带来积极的作用。在试行过程中,我们发现不少问题,也遇到不少困难,但最主要的问题在于个别学校领导不重视,认识不到位,措施不得力,工作不落实。因此,18所学校不能够同步推进,试行效果差异明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校不重视,把学分制试行工作当过场、走形式。学分制改革试验工作是一种内部体制上的创新,是对原有学校管理体制的调整和改革,是需要校长全面统筹、学校各部门参与、师生全员行动的一次大动作。它不是一张皮,附在原有的管理模式上,而是一瓶润滑剂,渗透到教学和管理各个环节,使所有的环节都更加顺畅,使各项工作更加高效运行。如果一些学校管理者到现在还没有这样的认识,只是走走形式、走走过场,把学分制试验工作看成是负担,工作怎能推进?

2.没有正确领会学分制改革试验工作的内涵与精髓。有些学校一谈到学分制就大谈选修课,似乎选修课就是学分制的全部内容。一些学校之间在比,看谁开设的选修课门类繁多,看谁的选修课热闹。选修课开设的多不是件坏事,但是一定要开设的有水准,要真正作为课程去建设,要针对学生的职业发展去精心设计,而不是开成社团活动、兴趣小组。试行学分制,就是要通过学生积累学分的过程,整合学校的课程资源,优化现行的管理办法,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学生考核评价模式,最终实现突出职业教育办学特色的灵活的办学体制、以人为本的管理体制和多元的人才评价机制。

3.实施方案做得很细,但落实不到位。各试点学校报到职业教研室的实施方案都写得很细、很严谨,但是在实施过程中,有些环节走了样,要么变通、要么简化、要么干脆跳过不做,这样的工作方式、工作态度,是不可能取得好成绩的,甚至还可能影响到学校的正常工作。为什么会出现学生举着学分手册到处去要学分的现象?为什么有学校教务处一趟趟地跑到政教处要不来学生社会实践的登记分呢?造成如此“热闹”的场面,是因为工作程序出了问题,工作环节没有衔接好。

当然,还存在一些其他问题,比如资金投入问题、师资紧缺问题、教学场所不足问题、配套政策改革问题,等等,这都需要我们积极面对,克服困难,同时郑州市教育局也将更加积极地去争取政策,共同推动郑州市学分制改革试验工作顺利开展,不断深入。

二、以学分制改革试验工作为平台,加强学校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

学校办学的目的就是育人,育人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学生的职业能力、综合素养,包括知识水平、技能水平、道德水平、价值观念、人文素养等方面的培育都需要有诸多课程资源的支持,包括必修课、选修课、限选课、综合实践活动、顶岗实习等多个方面,甚至包括学校的管理工作、文化建设。学校管理本身就是一种隐性课程,这些都是育人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课程资源。因此实施学分制改革不能满足于开几门选修课,搞几次综合实践活动,然后再和必修课、实习进行学分简单累积。

我们要把学分制改革打造成为学校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改革的一个大平台。首先,各学校要在科学规划专业设置的基础上,形成学校的专业特色,形成有竞争优势的核心专业,由核心专业向外延伸,从而构成学校的专业群,对专业群内每个专业的课程设置要进行科学、合理地规划。其次,结合区域经济、学校和学生的发展需求,对国家课程标准进行二次开发,实现课程标准校本化,开发过程中要注重任务引领、理实一体、项目带动等教学理念的实际运用,打破过去那种传统的学科或课堂教学模式,使我们的必修课、选修课及限选课有机结合、相辅相成。再次,各试点学校要结合本学校的实际情况,重新修订学分制改革实施方案,以课程建设、课堂教学改革为核心,合理设置学分标准,使每个专业中的各种课程所占的学分比例适当、有助于引导学生正确选课,要关注学生综合职业素养的提升,关注学生的长远发展,关注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提升,加强学校管理制度和文化建设,在学分制改革的平台上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

三、学校统领,各部门协调,共同参与和推动学分制试验工作

无论是从学分制改革所包含的内容,还是从学分制改革对学校发展的作用上讲,学分制改革工作都是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需要校长亲自负责,学校各处室、各专业学科人员共同参与、各司其职。在学分制管理软件正确充分使用的基础上,相互协调、融合,共同完成这项工作,这在历次培训中多次强调过。各学校都制订了相应的实施方案,希望各学校校长真正重视起来,真正把方案落到实处。

高职院校推行学分制改革管见 篇6

一、高职院校推行学分制改革的必要性

1. 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 学分制的产生是建立在完善的选课制的基础上的, 在设置一定比例专业必修课的同时, 开设相应数量的选修课供学生选择, 既可以满足学生的兴趣需要和能力差异,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 也可以照顾到学习能力水平不同的学生的进度要求。

2. 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学分制要求学校多开选修课, 特别是多开具有特色的、高质量的课程, 对教师发挥专业特长和提高自身素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促使教师主动学习和掌握新技术、新工艺、新理论和新的管理模式, 丰富实践经验, 提高实践能力, 完善知识结构, 促进高职院校的“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促使教师千方百计地精选教学内容和改进教学方法,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3. 有利于提高办学效益。 高职教育实施学分制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实用性, 学生可以根据市场经济需求并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专长选择学习课程, 学生毕业后, 通过自主择业, 从而使个人能够迅速适应岗位转换, 真正达到学有所成、学有所长、学有所用, 实现学习与岗位工作零距离对接。 并以此吸引企业参与办学, 实行产学合作, 树立职教品牌, 形成规模化经营, 不断提高高职教育的办学效益。

4. 有利于综合能力培养。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 崇尚全民创新的新时代, 传统单一的专业培养计划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对技术人才多样化和多变性的需求。 实行学分制, 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兴趣、知识基础、爱好选择方向, 鼓励学生在学完规定的专业必修课外, 跨系、跨专业甚至跨院校选课, 促进学科的横向联系, 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5. 有利于实施因材施教。 高职教育的生源复杂, 有普高生、职高生和中专生, 学生的差异性较大。 学分制改革实行后,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基础、知识结构, 以及自己的学习能力, 结合教师的指导, 适当安排学习计划和进度, 有利于实现因材施教和个性化教学。

二、高职院校推行学分制应重点解决的问题及对策

1. 转变观念, 统一认识。 推行学分制, 是教学管理制度的一项根本性的改革。 学校内部从各级领导干部到普通教职员工, 都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深刻剖析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统一思想、统一行动, 把就业质量、毕业生满意度和社会满意度等指标作为衡量学校办学水平与质量的主要标准, 真正落实“ 以学生为主体, 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的理念。 因此, 对学分制的研究、认识和宣传不应只局限在教师和学生, 各级管理者同样需要提高认识。

2. 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由于学分制改革对教师原有的教学方式和知识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 同时也强化了教师之间的竞争, 因而许多教师对学分制改革存在抵触情绪, 在观念上还存在一定的保守倾向, 这也是制约学分制改革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 一方面要求教师要不断进取, 学习学科前沿的新知识、新工艺、新理论, 迅速提升自己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尽快使自己成为名副其实的“ 双师型”教师, 以适应实行学分制的需要;另一方面要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外聘兼职教师队伍, 聘请行业的专家讲课, 以增加所选课程的范畴。

3. 改善硬件资源及实践条件。 学分制改革实行后, 传统的以行政为主的教学班级将被一个个以学科为主的教学班级所替代, 学科教学班级所需的教学场所也随之增多, 选修课的增加必然使教室资源、实训室、实验室资源和硬件设施更加紧张。 实行学分制要有充足的硬件资源作保障, 学校要加大对教学设施的投入和改造, 配备数量足够、规格各异的教室和专用学习室, 重视实验室和实训基地的建设, 增加图书馆的藏书, 加大教学设施的开放度, 提高教学设施的利用率。

4. 加强教学及相关管理。 学分制条件下, 学院对学生学习的约束力变小。为确保教学质量和培养目标等基本要求的实现, 务必改革考核方式, 完善考核制度; 要建立有效的学习指导制度, 包括学业与学习指导、职业倾向测评咨询与心理辅导、 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就业咨询指导、技能竞赛指导、创业辅导等; 要通过提供完整、 详尽的专业、课程、教师、选课、成绩、学分等方面的信息, 更加高效地为学生提供资讯服务与咨询指导;更加重视和发挥学生自治组织的作用, 更多地依靠学生会、自律会等各种学生社团, 培养和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

高职院校学分制教学改革探讨 篇7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分制,教学改革,模块化教学

生源是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谁能满足学生就业、升学的需求, 谁就有生源, 谁就能发展。怎样才能解决好教育出路问题, 满足学生就业和升学的需求呢?我们要解决好教育服务问题, 高职院校所提供的服务既要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 又要满足学生的需求。单一、僵化的教育教学组织形式和缺乏活力、没有特色的教学内容, 是制约职教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 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建立以就业为导向、以学分制为重点的弹性学习制度是发展方向。在学分制下, 学生具有更多的学习自由, 能够自主地选择课程、自主地选择学习方式, 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 在教学观念上符合因材施教的教学规律, 在教学管理上符合调动管理客体主观能动性的规律, 同时也适应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需求。

实现以就业为导向、以学分制为重点的弹性学习制度是一项系统庞杂的工程, 对每一个方面都要结合实际进行可操作性研究。首先要构建职教基本课型结构。基本课型结构改革是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其次, 要形成各专业模块化的课程设置, 各专业课程模块化设置应从职业分析入手, 根据社会需求, 以培训职业能力为核心目标。模块化教学改革是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最后, 实行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学分制是职业院校实施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动态教学管理的指挥棒, 是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画龙点睛之笔。

构建职教基本课型结构

基本课型结构改革是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应根据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需要和各实践教学环节对各类知识技能的需求进行重新组合, 并保证组合后的各类课程具有科学合理的比例结构及内在逻辑性。要形成公共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的课型结构。

公共基础课以教研室为单位相对统一, 一般在第一、二学期完成, 公共基础课含文化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

专业必修课应体现各专业的特色和专业方向。专业必修课的设置和开设内容应满足就业需要和对岗位群的适应, 应与本专业职业技能鉴定的要求相统一。专业必修课包括专业理论课和专业技能训练。一般在第二学期开始渗透, 第三、第四学期强化。

专业选修课含指定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指定选修课是在专业必修课学习的基础上, 在学生技能强化阶段依据学生特长和就业意愿有指导地进行的选择。任意选修课即公共选修课, 包括素质教育与第二课堂兴趣小组、跨专业技能培训班, 如书法、职业规划、舞蹈、音乐、计算机、普通话、外语、体育小组、摄影、电子技术等。任意选修课由各专业部开设, 可以跨专业招生, 可以在规定学时、规范训练的基础上通过技能鉴定, 使学生拿到专业技能等级证书和相应的学分。通过任意选修课, 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 提高学生就业的竞争能力, 形成密切联系实际、生动活泼的课程体系, 体现了职教特色和全面推行素质教育。

在学生应修满的总学分中, 公共基础课、专业必修课、指定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的比例可定为3∶3∶3∶1。

专业课程模块化

模块通常针对专业的某些技能或行业需要设置, 内容自成体系, 包含比较完整的知识和技能。按模块化组织教学的好处是:理论与实践结合, 侧重应用, 以培训职业能力为核心目标;测验的标准比较量化, 可以和技能证书相结合, 教师工作有成就感;提供学生多种选择, 便于体现学生个性, 激发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根据应用技术的发展, 可以随时增加和调整模块。如计算机专业可以推出计算机操作基础、电子表格、数据库、程序设计、文字处理、桌面出版、会计电算化、计算机绘图、多媒体应用、全球互联网、局域网等模块。

以模块为单位的技能教学, 侧重于应用、实践、技能培养。教学模式应以学生为中心, 以辅导为主, 以作业设计为主线, 侧重讲授怎么做, 侧重上机实践, 侧重能力培养。

各教学模块要按教学规律循序渐进, 要明确每个模块的教学顺序、教学内容、教学时数和学分比例。教学模块要根据办学需求和用人形势的变化进行阶段性的调整, 但在统一调整之前要保持模块教学计划的相对稳定。

模块化教学需要广大教师解放思想, 更新观念, 勇于创新, 有所付出。模块化教学改革是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

实行学分制的教学管理模式

学分制是职业学校实施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动态教学管理的指挥棒。

学生修满学分就能毕业。学分涵盖内容包括构成活模块的教学课程, 也包括学生突出特长分 (如代表学校参加技能竞赛、技能表演获奖者或有突出工作成绩的主要学生干部) 、重大贡献分 (如有突出的发明创造、参加各项重要评比、市级以上体育竞赛获奖为学校争光者) 、重大奖励分 (如被评为市级以上三好学生、优秀干部、学雷锋标兵、优秀团员等) 和严重过失处罚分 (如受学校记过以上处分、严重损坏公物和社会公德) 等。学分不仅是学生学习成绩好坏的体现, 而且是学生在学校的思想品德、学业成绩、技能水平和一切职业活动成果的综合评价。学分的积累是学生在教师的培养下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不断提高的生动写照, 是发挥学生个性特长、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力措施。

加强学生任意选修课程的学分制管理可以结合专业进行, 增强专业的办学活力, 体现职教特色, 活跃校园业余生活。学生在规定学时内未修满学分不能拿到毕业证, 可以在走出校门以后继续参加选修课程班, 直到修满学分。

学分分布遵循公共基础课、专业理论课、指定专业选修课 (技能过级) 、任意专业选修课 (技能过级) 四种考试, 考核结果分值比例大概为3∶3∶3∶1的原则, 再加减其他奖罚分。学分要公开, 修满学分或超过总学分应成为每个学生的长期奋斗目标。

高职教学改革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 任务艰巨, 要达到教学目的, 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除了广大教师积极参与、大胆实践外, 还必须引起各级领导、有关方面的关心、支持和重视。

参考文献

[1]李阳熙.学分制下高校教学管理模式研究[J].黑龙江教育 (高教研究与评估) , 2009 (10) :53-54.

[2]杨淑鸿, 宋春光, 王秋云.学分制下高校教学管理模式新探索[J].长江大学学报, 2009 (8) :322-323.

[3]周强, 黎姝华.学分制下教学管理的改革与思考[J].中华文化论坛, 2009 (7) :48-49.

[4]傅昌德.高职学分制框架的建构及实施中急需解决的问题[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 (6) :38-40.

[5]袁祖望.高等教育比较学[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1999:122-123.

[6]周立春.论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下的师资队伍建设[J].中国高教研究, 2003 (3) :33-34.

高职教育学分制改革 篇8

一、高职学分制改革中的问题

从研究的方法来看, 国内学分制缺少实证研究, 无论是国外高校, 还是国内高校, 对学生制的本质和个性没有有效把握, 也没有深入了解实施的意义。从研究的实际操作来看, 学分制的推行并没有体现严密的组织性, 也没有权威性和实证性的保障, 学分制的质量低, 并没有形成健全的配套机制。

二、高职学分制改革对策

1.完善和学分制配套的各级管理制度

教育行政部门应尽快为实施学分制的高校制定相应的一整套规章制度。系统地实施学分制改革是一个涉及社会、学校等方面的复杂系统, 仅凭学校的努力还不够, 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与协调也应到位。教育行政部门要尽快让高校实施学分制, 建立有关保障制度。高职院校可以对方案进行具体实施, 满足奖学金和教师聘任制、考勤制度等具体的规范要求。此外, 对学分制, 还要制订统一的学分制软件, 运用现代技术统一管理, 这有利于利用成熟的技术实现有序管理, 更有利于尽快落实学分制。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快对高校的改革制度, 为学生提供便利, 加强办学指导, 加大对高职院校基础项目的投资建设, 完善教学条件, 为高职院校建立相应的办学评价指标体系。

2.调动全员参与, 更新观念

学分制要坚持人的主体地位, 满足人的多种需求, 倡导人的个性化发展, 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和自主性。教师要改变学分制思维和管理模式, 真正实现对人的尊重, 促进教师的职业化发展和学生的个性发展, 并落实到实际行动中, 形成一种制度文化。通过学分制办法, 开展多种集思性活动, 调动全院师生参与其中, 让学生感受改革的变化, 解决出现的新问题;学分制的改革要坚持走群众路线。

3.更新教学观念, 管理学分制

学分制改革要想深入人心, 就需要改变原有的教学观念。长期以来, 人们已经习惯了原有的学分制模式, 一旦要想转变这种制度, 将是对传统学分制模式的挑战, 也会冲击某些人固有的思维。在具体落实学分制改革过程中, 刚开始可能会出现一些新问题, 如何应对这些问题, 根本在于对原有学分制观念的改变, 形成新的质量观和效益观。对人才培养, 应构建新的方案。对学分制的管理, 要充分利用学校的教育资源, 挖掘实习实训场地和设备的潜力。充分利用高校的师资力量, 构建高科技和流动性的人才流动站。要想更好地实施学分制, 关键在于开设具有前瞻性和科研型的选修课, 而这仅依靠教师资源远远不够, 同时还要构建高效的兼职教师网络, 打造多样化的教师队伍, 这是高职院校实施学分制措施之一。可以想象, 依靠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和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骨干, 能在短期内优化教师结构, 丰富教学内容, 开设符合学生个性发展的选修课。

4.充分运用教室资源和后勤服务设施

对学分制改革影响因素之一是教室资源和后勤服务。高等教育普及的同时, 许多高校面临紧张的教室资源。对这方面, 高职院校可以借鉴其他学校的做法, 有效提高教师的利用效率。当前, 高校将原来每节课的50分钟变成了40分钟, 这样一天可以安排5节课:上午安排2节课, 下午安排3节课, 学校的公共选修课在每天晚自习进行。这种紧张的课程安排就需要教务部门之间进行有效协调, 各院校由学校秘书统一安排课程, 对公共课程进行集中安排, 这样能加大高校二级管理力度, 减轻教学部门的教学负担, 将多余的时间投入到教学管理中, 以督促和指导教学工作更好地开展。

学分制体现了高等学校的教学管理制度, 是一个逐步推进和完善的过程。高职院校学分制的改革是很有必要的, 对学生的个性发展非常有利, 也有利于提升教师的积极性和竞争力。随着未来国家对教育重视力度的加大, 学分制的改革将不断深化, 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

摘要:职业教育不断开放, 这就提升了学生的自主意识, 高职院校开始实行学分制的改革。本文分析了高职院校学分制改革中出现的问题, 并提出了具体的完善策略, 以推进学分制改革更加健康地发展。

高职教育学分制改革 篇9

1、高职院校学分制推进对体育教学的正面导向

1.1、促进学生群体的个性发展, 提高学生体育课程的兴趣

所谓的学分制, 其实质是提倡学生自主选课制, 包括选课程、教材和上课时间。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时间, 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 在一定的范围内, 遴选出符合自己实际的运动项目, 乃至课程项目评价标准的异同性,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积极主动的完成相关体育课程的学习目标和任务。

1.2、优化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 提高教师专业归属的责任感

实施学分制使体育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初步得到提高, 整个队伍的结构更加趋于合理优化, 使部分擅长专项技能的教师能更好的开展专项教学与研究工作, 同时促使一部分专项技能薄弱的教师加强专业技能巩固和提高, 主动学习更新知识储备, 提高技能熟练程度, 更好展示教师的个人教学魅力, 从源头上消除部分技能不高教师群体的混日子的局面, 提高教师群体的岗位竞争意识和业务创新能力, 提高教师专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2、高职院校推进公共体育课程学分制的可行性

根据目前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的基本情况, 推进学分制教学管理是初步可行的。原因在于:

2.1、日益完善的制度保障措施

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 国内部分高等学校开始初步试行学分制教育管理。通过近30年的发展与推进, 这一学分制教学管理陆续在大多数高校中采用, 通过初步的教学改革和探索, 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 并基本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学分制教育管理制度, 为高职院校实施与推进公共体育学分制, 提供了可借鉴的参考依据和推进实证案例, 高职院校可根据各自的教学安排合理推进公共体育课程学分制教育管理。

2.2、储备充足的师资队伍培养

自1998年高校扩大招生以来, 体育师资队伍储备较为充足, 初步形成了本科生和研究生占主体的体育师资学历结构, 师资队伍建设、教师教学水平与业务技能等不断提高, 体育课程开发和拓展的深度和广度均明显提高, 为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施行学分制教学管理提供了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供给。

3、高职院校推进体育学分制过程中课程项目选取的指导原则

3.1、体育课程项目设置多元化

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项目设置安排要兼顾动力性与静力行相结合, 考虑学生整体运动水平普遍较低, 体育课较少的特点, 既设置男生喜爱的运动项目如足球、篮球、游泳等, 也设置女生喜爱的健美操、体育舞蹈、瑜伽等;同时兼顾男女生比例进行调整, 适当运动项目的难度和精确度加以简化, 让学生参与、体验体育运动的愉悦。必要时可根据高职院校的专业特点以及学生就业的环境, 适当地方传统运动项目, 如:爬山、滑冰等, 不仅锻炼了身体, 陶冶了情操, 而且还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自然和人文的统一, 并建立有规律的锻炼习惯, 提高学生适应自然和生存能力等。

3.2、体育授课考核评定多样化

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课长期沿用培养竞技运动员的教材体系, 教师更多的注重教学过程的动作规范与技能水平, 从而使部分身体素质较差的同学认为参加体育课是一种负担, 难以激发其体育活动参与乐趣。可略调整体育授课的考核标准, 适当降低要求。可以尝试分级教学与考核, 针对学生个体差异以及兴趣爱好, 采用教学目标分级, 授课内容结合游戏, 同时兼顾学习基本技能和个体综合素质拓展;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 根据学生的活动需要, 适当传授一些基本技战术, 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的、更富有情感的锻炼环境, 使学生在运动中去享受体育带给他们的快乐, 从而达到培养其良好锻炼习惯的目的, 不是因为课程考核而使学生畏惧体育活动项目选取与参与, 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和创新能力。

4、结论

高职院校实施公共体育课程学分制有助于推进对体育教学的正面导向, 有利于促进学生群体的个性发展, 提高学生体育课程的兴趣,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积极主动的完成相关体育课程的学习目标和任务。同时有利于优化高职院校体育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 提高体育教师群体的岗位竞争意识和业务创新能力, 增强其专业归属感和责任感。

摘要:以全国高职院校即将全面实施学分制的教学管理模式为背景, 对体育教学的导向进行梳理, 并就高职院校推进公共体育课程学分制的可行性进行分析, 归纳出要遵循体育课程项目设置多元化、体育授课考核评定多样化和体育活动时间安排弹性化的基本指导原则。

关键词:体育教学学分制,实施方法,课外俱乐部

参考文献

[1]王小, 张翔.学分制下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体系模式的研究[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5 (12) .

[2]蒋红英.浅议学分制下中专卫校的体育教学[J].卫生职业教育, 2011 (12) .

高职教育学分制改革 篇10

一 书院制概说

说到书院制首先要说书院和学院的区别。传统上的学院主要管理学生的学习,而书院主要管理学生正常学习以外的生活,采取书院制的目的是把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相结合,把人才培养与文化活动相结合,在巩固专业水平的基础上,不断提升学生的文化内涵和综合素质,提升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能力[2]。

我国书院制已实行了多年,书院扩展了学生的交际范围,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 学分制简介

学分制最早是由美国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提出的,主要内容是用学分对学生的学习内容进行量化,达到一定数量的学分即可毕业。学分制对学生的素质要求较高,要求学生能够有较强的自我管理和学习的能力。而书院制恰恰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书院制配合学分制是有效弥补学分制不足的一个方法。

三 书院制下博雅教育的相关学分制改革研讨

(一)学分制下博雅教育思想的改变

博雅教育源自欧洲兴于美国,又称为通识教育或素质教育,要办好博雅教育首先要对博雅教育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在职业院校开展博雅教育,有助于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全面发展的人[3]。在我国民办院校中,博雅教育一直是弱项,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 对博雅教育的认识不足

博雅教育源自国外,国内对博雅教育的认识并没有统一,在各个院校内的博雅教育课程大多存在分歧,在课程设置上也是多种多样,没有统一的标准,对博雅的概念目前还没有明确的认识,只是过多地借鉴了国外博雅教育的经验,将国外博雅教育的“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天文、地理、音乐”与国内儒家的“礼、乐、射、御、书、数”或《易》《书》《诗》《礼》《乐》《春秋》进行结合,在自己的理解基础上开设博雅课程。所以各个院校的博雅教育各不相同,各有特点。

2 教学资源不足

博雅教育包括各类课程设置、活动、讲座、培训等,民办院校在教师资源、活动场地、讲座经费等方面和公办院校相比严重不足,导致在课程设置等方面与博雅教育不够相符,其中导师的缺乏是一个主要原因,课室及活动场地缺乏是另一个主要原因。

(二)学分制下博雅教育改革的研讨

以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为例,目前该校正在进行书院制及学分制改革,其中涉及到的内容较多,本文主要研究该校博雅教育中相关的学分制改革。

1 博雅教育改革

在该校的博雅教育中将学生博雅课程分为三个学年和博雅奖励部分,主要分为第一和第二学年的博雅讲座、博雅活动、阳光工程、博雅读书、志愿服务,第三学年的博雅报告,博雅奖励部分的比赛获奖、活动组织和学术成果。

其中博雅讲座包括国学教育、公民教育、成长教育、科学素养、健康教育、艺术教育、志愿服务等相关方面的讲座,每学年每种讲座最少需要学生听取一次,以便获得基础博雅分数,在听一次讲座后再继续听取讲座可以获得加分。

博雅活动包括国学教育、公民教育、成长教育、科学素养、健康教育、艺术教育、志愿服务、“我的社团”等方面的各种活动,阳光工程申请举办的各类学生活动项目。

博雅读书由读书会和博雅阅读两部分组成,读书会每学年要求学生最少参加两次读书会活动,每年最少借阅15本博亚类书籍阅读。

志愿活动包括校内义工、校外义工、专项义工活动等,学生每学年必须参加最少30个志愿时才能获得基础分数。

学生需要在参加两年博雅教育后,在第三年写出自己参加博雅教育的心得报告。以上项目分数累加即是学生的博雅教育得分,根据分数评出合格、良好、优秀。

博雅奖励包括比赛获奖、活动组织加分、学术成果。参加比赛获奖可以获得额外博雅加分,负责组织活动可以获得组织者加分,发表论文或出科研成果可以获得学术成果加分。

2 博雅教育学分改革

博雅教育在学生的学分制人才培养方案中占有4个学分,分别是社团活动、课外阅读、三创项目、义工活动。

其中社团活动包括公共社团活动、专业社团活动、书院社团活动,参加社团活动可根据参加的不同内容获得不同分数。

课外阅读包括图书借阅、读书笔记、阅读分享、视频学习、学习研讨、晨读、自习等。

三创项目包括大学生科技创新、参加金点子大赛、参加金点子相关讲座、发表论文或者新发明、参加校内外的创业竞赛项目、组织或参加创业实践项目、参加三下乡和社会调查。

义工活动包括校内义工、校外义工、专项义工,并进行项目评比,参加服务课程培训。

在学分制的培养方案中,可以看出博雅分数被分布于博雅教育的第一、第二、第三学年和博雅奖励之中。培养方案中以项目模块为主导,实际操作以学年作为单位进行操作,学生只要完成培养方案之中的项目,达到60分,即可拿到每个模块的学分,超过60分记为良好和优秀。

这样一来,学生的博雅教育和学分获得就可以平均地分布在3个学年之内完成,不需要每学期集中突击完成某个部分,避免了博雅教育流于形式。但是在计分的过程中,涉及到导师的工作量计算问题,所以如何制订一个标准,将学分制的每一个分数与博雅教育的内容进行一一对应,是目前遇到的主要问题。

3 博雅教育与学分的计算标准

博雅教育中每一学年必须完成五个模块最少一次的内容,才能获得及格分数,完成次数增加一次则增加相应分数。

博雅活动参加一次有基础分,博雅教育学分制学分计算标准如表2所示。

阳光工程包括书院每学年组织的各种活动,每学年最少参加20次,参与一次获0.1博雅分,学分制对应参与4个模块内的相关项目内容,最高20分。如表3所 博雅读书要求每学年最少参加两次读书会,每年最少阅读15本博雅类书籍,与学分制对应内容如表4所示。

博雅志愿服务每学年要求完成30个志愿时,与学分制对应内容如表5所示。

民办高校实行书院制并与学分制结合改革还处于探索阶段,在这一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个各种问题,博雅教育下的学分制改革是民办高校改革发展的必由之路,对其进行研究探讨有利于促进书院制改革。如何更加深入地改革,还需进一步地探讨。

参考文献

[1]于金山.民办高校学分制改革探究[J],知识经济,2015(4).

[2]庞守兴,王双梅.高校学分制改革的深度思考[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4(6).

高职教育学分制改革 篇11

关键词:学分制改革,高职学生,核心能力,评价指标

学分制是建立于选课制基础上的以学分计量学生学习量的教学管理制度。学分制的理论基础是学习自由,其实现形式则是选修制,因此也可以说,选修制是学分制的核心。本课题的学分制下的学分既包括课内学分,也包括课外学分,如学生参加第二课堂活动、各类技能竞赛、项目开发等创新活动也可以获得相应学分。核心能力是指从人们从事的各项职业活动中抽象出来的,与个人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无直接联系,却与个人完成专业任务密切相关的思维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德国著名学者黛尔特. 梅藤思最早提出核心能力概念,他认为在职业教育课程中要在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关键能力的培养两方面双管齐下,才能解决教育与工作脱节问题。我国对核心能力理论的界定比较晚,最开始将职业能力分为通用能力、专业能力和核心能力三种。到2003 年,我国才确定核心能力的内容,将其分为自我学习能力、数字应用能力、外语应用能力、信息处理能力、与人合作能力、与人交流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创新革新能力等8 项能力。与一般的职业能力相比,高职学生具备的核心能力,具有可塑性和可迁移性的特点。高职学生核心能力的可塑性是指核心能力可以后天培养形成,例如其中的与人交流的能力,尽管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天生性格倾向的影响,但是也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来加以培养和完善。高职学生核心能力的可迁移性,是指核心能力作为个人能力的内在部分,可随着工作岗位转换而迁移。例如自我学习能力,当从业者具备这种能力后,无论怎样转换工作岗位,他都会自觉的将这种能力来运用到理论学习与实践工作中。

1 学分制改革对高职学生核心能力培养的主要作用

1. 1 实行学分制改革有利于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近年来,由于高等教育不断扩招,高职高专招生规模也随之扩大,使得接受高职教育的学生文化基础素质呈现出较大的差异,学生的能力、兴趣和爱好也都各异,加上学生的就业意向和就业渠道的多样化,使得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需求也存在着较大差异。所以,高职教育实行学分制改革,让学生能够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能够较大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具有个性特点的综合能力。高职院校实行学分制改革,在教学过程中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使每个学生能够得到最适合他们的教育,促使他们全面发展,综合素质也能得到较大提升,最终能够提高学生的核心能力。

1. 2 实行学分制改革有利于高职教育课程教学改革

高职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进行课程改革,实行学分制改革后,高职教育中选修课的比例逐渐增加,课程结构也更具有灵活性,课程内容逐渐趋向于小型化和综合化。教学模式的改革是教学改革的关键,一方面课程内容综合重构能够适应学科知识不断渗透和复合的趋势; 另一方面随着新技术、新工艺的不断涌现,课程内容不断更新,课堂更灵活能够适应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和知识快速更新。学分制是一种灵活的教学管理制度,使得学校教育制度富有弹性,学校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组织形式都随之发生较大改变。灵活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制度,对于学生核心能力培养具有较强的作用。

2 高职学生核心能力考核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高职学生核心能力考核与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包括: 评价标准、评价内容、指标权重赋值及评价等级的确定等内容。构建高职学生核心能力考核和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以下几个基本环节:

2. 1 了解高职院校相关职业人才培育目标

不同专业所对应的就业岗位不同,而就业岗位不同其对人才职业能力的需求也各不相同。因此,必须深入了解相关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分析企业各职业活动任务,针对不同专业制定不同的评价指标体系或者赋予不同的权重,这样可以保证评价的信度和效度。以某高职院校市场营销和物流管理专业为例,他们的专业目标分别表现为: 市场营销专业是面向物流企业、工商企业等一线营销岗位,培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较高的综合素质,掌握市场营销专业必备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市场调研与分析、产品推广与销售、营销策划与执行等专业技能,能从事市场开拓与推销、营销策划与组织、客户服务与管理等营销类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物流管理专业是面向供应链上各类企业的物流管理岗位群,培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较高的综合素质,掌握物流管理专业必备的专业理论知识和物流管理专业技能,能从事工、商企业物流部门和相关物流管理岗位的采购与供应、生产物流管理、仓储运营与管理、物流配送、销售与回收物流经营、物流信息业务管理、物流管理与规划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2. 2 确定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是实施评价体系的前提,是评价学生核心能力的基础和方向。一般评价标准涵盖为什么要评价,如何评价,评价应该达到什么目的。所以,构建高职学生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时,必须严格遵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以学生未来将从事职业所需的核心能力作为评价标准,结合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特点来设计各评价指标。

2. 3 确定各指标体系的内容

本文运用因素分解法来确定高职学生核心能力考核与评价指标单元。基本步骤是: 确定评价标准结构,分析各能力要素单元; 逐层分解各能力要素单元。高职院校学生核心能力分为三种: 方法能力、思维能力、社会能力。其中方法能力是一种辅助性的应用能力,是指学生通过掌握一些具体的方法来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的能力。方法能力主要包括: 数字应用的能力、自我学习的能力、外语运用的能力和信息处理的能力。思维能力是学生运用方法能力分析、整理各种实际问题,将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认识,最终形成一定的理论指导来解决工作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是一种综合、创新能力。思维能力包括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革新的能力。社会能力则是一种基础性能力,是学生作为一名社会人在工作生活中与他人打交道所必须要运用到的各种能力,可以通过社会能力构建和处理各种社会关系,为工作和生活服务。社会能力包括与人交流的能力和与人合作的能力。各种具体的能力分别表现为:

自我学习能力则是指学生能够合理的安排学习时间,掌握学习的方法,知道如何运用学习技巧、工具和相关策略来掌握新的知识; 能够理解和书写工作中的各种书面文件。

信息处理能力是指由于高职院校毕业的学生将来在工作过程中肯定要经常运用数据,所以他们必须要掌握搜集数据、分析数据、提炼数据信息的能力; 另外,学生要掌握运用计算机以系统化方式获取、组织、分析、传递和处理各种信息的能力。

外语运用能力,学生要掌握基本的外语( 特别是英语) 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基本具备阅读外文资料、外文文献的能力;能够分析外文资料,并且从中得到对工作有用信息的能力; 能够掌握一些专业词汇,为工作服务。

数字应用能力是指学生能够较快较准的获取有效数据;能够较好的运用数字运算和数理原理解决工作生活中实际问题; 能够运用数字化媒体将抽象的、难以理解的原理转化成简单明了的信息资源。

解决问题能力则包括分析问题和提出解决对策的能力;以及根据工作目标,分析各种影响因素,提出多种备选方案,并从中选择最优方案的能力。

创新革新能力是指在工作过程中不要囿于条条框框,敢于创新,将所学的知识大胆运用; 通过创新不断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自己的发展。

与人交流能力是指善于倾听,能将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清晰的传达给别人; 有乐于助人的精神,能够将自己的特长传授给他人; 在工作上能够积极的提出建议,以不断改进工作;具有较强的协调能力,能够在工作过程中化解利益冲突,最终能与人达成共识; 具有较好的听说读写能力。

与人合作能力是指在工作中具有与人共处的能力,能够与不同地域、不同背景的人共事; 作为集体的成员,能够积极与人合作,积极贡献自己的力量,正确的评价自己、集体及集体中的成员,为共同的目标而努力。

2. 4 确定各指标权重

选择正确的指标体系对于构建评价体系至关重要,另外,对各指标权重的确定对于整个指标评价体系也起着不可轻视的作用。这里运用德尔菲法确定指标评价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德尔菲法又称专家法,是通过背对背的形式向专家匿名征求各指标在评价体系中的轻重程度,赋予各指标权重,然后调查者收回问卷,对结果进行汇总整理,并且将汇总结果重新发给专家,专家根据汇总结果再次填写问卷,调查者再次收回问卷并汇总整理,再一次将整理后的结果发放给专家,如此往复,直到每位专家的意见基本一致方结束调查,进而获取各指标的权重。针对目前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学生核心能力评价中存在的问题,我们所选择的评价主体不仅仅只是高职院校,而是包括企业管理专家、企业工程技术专家以及高职院校专家。这里选择的专家有6 名企业管理专家、8 名企业工程技术专家以及10 名高职院校专家,所选专家均是本科以上学历,均在本职岗位上任职两年以上。各指标的权重如下表:

2. 5 确定评价等级数量

对于评价标准的等级数量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应该按照实际需要来设定,一般评价标准的等级数量越多,其指标评价精确度就越高( 但是,评价标准的等级数量不超过5 个) 。本文评价等级数量为3 个。

2. 6 征求相关专家意见

在构建学生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完成后,应该征求职业教育专家、行业管理专家等专业意见,发现指标体系构建存在的问题,并且不断完善,进而不断完善文章所构建的学生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3 高职学生核心能力考核与评价指标的实证分析

本文的评价指标体系以定性指标为主,并且评价主体对某些因素认识有一定的主观性和模糊性,因而难以直接用统计的方法确定这些因素的具体判断值。通过考虑因素间的层次性,并且利用模糊的综合评价原理对学生核心能力进行评价则具有一定的科学实用性。因此,本文采用多级模糊综合评价。

设U为核心能力,Ui为三个一级指标,ui代表各一级指标的权重,Uij为八个二级指标,uij为二级指标的权重,i = 1,2,3,4,j = 1,2,3,4,则

3. 1 评价主体的选择

我们选择了最了解学生的四类人员作为评价主体,分别是用人单位、任课教师、辅导员和自己,评价结论分为优秀、良好、及格、差( 不及格) 四个等级,为了方便计算,给予四个等级的对应分数为100 分、80 分、60 分和40 分。另外为了体现评价的客观性,我们对评价主体的权重也进行了相应的界定如下: 用人单位的权重为0. 4,任课教师的权重为0. 2,辅导员的权重为0. 3,学生自己的权重为0. 1。

3. 2 建立综合评价模型

其中,Ti是评价主体对第i个一级指标的评价结论,i = 1,2,3,4。其中T1 是4 * 4 的行列式,T2 是2 * 2 的行列式,T3是2* 2 的行列式。R是各评价主体得分的权重,是1* 4 的行列式。

在得出各二级指标评判结果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求出最终综合评价矩阵,从而得到高等职业院校学生核心能力模糊评价的最终结果。

例某高职院校毕业生张某所获得的核心能力各指标的评分等级,如表2。

代入标准分后,得出

通过行列式计算得出:说明对张某的自我学习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外语运用能力和数字应用能力的综合评分分别为80分、84分、50分、60分。

说明对张某的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评分为94分,创新革新能力的综合评分为80分。

说明对张某的与人交流能力和与人合作能力的综合评分分别为98分和94分。

则分,这是张某的方法能力的综合评价。同样,可以得出张某的思维能力U2=84.6分,社会能力U3=96分。

则分。

根据最终的核心能力综合评价分值可以判断出张某的核心能力等级为良好。对于其他学生的核心能力分值,可以通过同样的计算方法得出。该评价方法计算相对客观,具有一定的操作性和可行性。

参考文献

[1]顾海峰.应用型大学财务管理专业学生核心能力的定位研究[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8,(21):91-93.

[2]胡志敏,余大敏,陈红光.卫生类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现状调查及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13,(21):116-117.

[3]李逸凡.高职学生核心能力要素及评价体系构建研究[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2):37-39.

上一篇:阅读开拓下一篇:产业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