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总复习方略

2024-10-14

初中数学总复习方略(精选12篇)

初中数学总复习方略 篇1

初中数学学科知识点众多, 内在关联密切, 知识体系内容复杂, 这就对初中数学学科有效开展复习课教学提出了十分现实和严格的要求。在现有教学环境和教学条件下, 运用切实可行的教学手段和方式, 实现知识要点内容、体系脉络、能力素养等方面的全面掌握和有效培养, 使学生获得长足的发展和进步, 已经成为新课改下教师进行有效复习课教学的根本要求和现实任务。众所周知, 由于复习课时间短, 内容多, 容量大, 要求高, 能否做好复习课教学, 达到预期教学目标, 已经成为衡量和检验教学工作者教学技能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尺。本人现结合复习课教学实践的切身体会, 谈一谈自己在有效复习课教学活动中的方法措施。

一、运用基本概念习题化教学方式, 提高学生数学知识掌握效能

长期以来, 许多教师在数学知识概念的复习过程中, 往往会采用就概念内容讲解概念内容的单一说教方式, 通过让学生背诵概念增强对概念理解的方式, 进行概念内容的教学。这一教学方式的运用, 与新课改提出的提高学生理解能力、思维能力背道而驰, 会收到事倍功半的教学效果。

众所周知, 数学学科概念的复习不是概念内容的简单重复, 而是要通过有效载体, 将概念内容与数学问题进行有机的联系, 让学生在解答问题过程中, 感知和体会概念的内在本质, 从而通过概念、性质、法则等内容的掌握, 进行问题的有效解答。如在“二次根式”概念内容的复习教学时, 教师就改变了过去单纯讲概念内容的方式, 而是设计了“比较-3姨2与-2姨3的大小;计算:姨252-242、

姨2ba·a18b姨、3姨5a·2姨10b的结

果;把下列各式写成平方差的形式, 再分解因式: (1) x2-5, (2) 4a2-7”等类型不同的二次根式习题, 让学生开展解题活动, 从而使学生在分析、解答问题过程中, 掌握二次根式与“代数式”“整式”“单项式”“多项式”“同类项”“分式”“有理式”等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为学生有效运用概念知识, 开展解题活动奠定思想基础。

二、运用知识结构网络化教学方式, 奠定学生思维探究知识基础

数学学科知识点之间存在密切而又复杂的关联, 开放性问题的教学,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和体现了数学知识体系的整体性效能。广大教师在复习课教学中应深刻认识到, 复习的目的在于巩固知识和把知识系统化, 形成更加精准、完善的网络知识体系, 找准各知识点之间存在的“经纬脉络”。因此, 教师在进行复习课教学时, 可以运用数学学科的整体性, 设计囊括多个知识点内容的综合性问题, 引导学生开展思维探究活动, 通过数学学科知识体系, 进行问题探究活动, 让学生在教师有效引导下, 结合教学内容知识内在联系, 找准解题的突破口, 实现问题的有效解决。

如在教学一次函数知识时, 通过对该节知识要点的整理, 学生不仅有效掌握了一次函数的性质、定理等内容, 还清晰认识到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等方面存在联系。

这时教师设置出“已知函数y= (2m+1) x+m-3。 (1) 若函数图象经过原点, 求m的值; (2) 若函数的图象平行直线y=3x-3, 求m的值; (3) 若这个函数是一次函数, 且y随着x的增大而减小, 求m的取值范围”问题, 让学生根据所掌握的内容进行问题讲解, 从而使学生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得到有效训练, 切实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探究能力。

三、运用能力训练综合化教学方式, 促进学生形成良好学习能力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是初中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教育理念。“数学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学会运用数学为我所用”“数学学习的最重要的成果就是学会建立数学模型, 用以解决实际问题”是新课改的重要内容。因此, 教师要将复习课教学作为培养和提升学生良好学习能力的有利时机。注重设置综合性的问题, 对学生进行思维、探究、合作等方面能力的训练,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使学生理解数学, 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 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例题: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y=x2- (m2-4m+2/5) x-2 (m2-4m+2/9) 与x轴的交点为A, B (点B在点A的右边) , 与y轴的交点为C。 (1) 若△ABC为直角三角形, 求m的值; (2) 在△ABC中, 若AC=BC, 求sin∠ACB的值; (3) 设△ABC的面积为S, 求当m为何值时, S有最小值, 并求这个最小值。

此题是教师在二次函数章节知识复习课教学中, 根据二次函数知识性质、中考试题考查重点, 而设置的一道综合性问题。通过对这一问题的分析, 可以发现, 这一问题将二次函数知识进行了有效的运用, 将三角形、值域的求解以及解直角三角形等知识内容进行了有效的融合。此题让学生进行解答, 能够实现学生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的有效锻炼, 从而有效促进学生良好学习能力和知识素养的形成。

总之, 复习课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 是一项内容繁多的教学工程, 需要教师精心准备, 认真研究, 灵活教学, 才能实现学生学习效能的有效提升。

初中数学总复习方略 篇2

九年数学复习是初中数学教学任务之后的一个系统、完善、深化所学内容的关键环节。

初中数学内容多而杂,其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分散覆盖在三年的教科书中,学生往往学了新的,忘了旧的。因此,必须依据大纲规定的内容和系统化的知识要点,精心编制复习计划。复习计划制定后,要做好复习课例题的选择、练习题配套作业筛选,教师制定的复习计划要交给学生,并要求学生再按自己的学习实际制定具体复习规划,确定自己的奋进目标。

首先必须强调学生系统掌握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过好课本关。对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①对基本概念、法则、公式、定理不仅要正确叙述,而且要灵活应用;②对课本后练习题必须逐题过关;③每章后的复习题带有综合性,要求多数学生必须独立完成,少数困难学生可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

对初中数学知识加以系统整理,依据基础知识的相互联系及相互转化关系,梳理归类,分块整理,重新组织,变为系统的条理化的知识点。

如何进行初中数学总复习 篇3

一、章节复习——善于转化

教师在复习过程中,不仅应该要求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典型的例题进行反思,而且还应该重视对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由“量”到“质”的飞跃这一转化过程。按常规的方式进行复习,通常是按照课本的顺序把学生学过的知识原本地复述梳理一遍,这样做学生会感到乏味又不易记忆。针对这一情况,在复习概念时,可以采用章节知识归类编码法,即先列出所要复习的知识要点,然后归类排队,再用数字编码。这样做不仅可增加学生复习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记忆和理解,最主要的是起到了把章节知识由“量”到“质”的飞跃,实现厚薄间的转化。

例如复习《直线、线段、射线》这一节内容,可把主要知识编码成“一二三四”,即:一个基础,两个要点,三种延伸,四个异同点。这种复习提纲一提出,学生思维立即活跃,有的在思考,有的在议论,有的在阅读课本,设法寻找提纲的答案。我趁势把知识进行必要的讲解和点拨。其答案如下:(1)一个基础:是指以直线为基本图形,线段和射线是直线上的一部分。(2)两个要点:①两点确定一条直线;②两条直线相交只有1个交点。(3)三种延伸,即三种图形的延伸:直线可以向两方无限延伸;线段不能延伸;射线可以向一方无限延伸。(4)四个异同点:①端点个数不同;②图形特征不同;③表示方法不同;④描述的定义不同。事实证明,这种善于转化的复习方法确实能提高复习效率。

二、例题讲解——善于变化

复习课例题的选择,应是最有代表性和最能说明问题的典型习题,应能突出重点,反映课标最主要、最基本的内容和要求。对例题进行分析和解答,发挥例题以点带面的作用,有意识、有目的地在例题的基础上做系列的变化,达到能挖掘问题的内涵和外延,在变化中巩固知识,在运动中寻找规律的目的,实现复习的知识从“量”到“质”的转变。

例如,在复习二次函数的内容时,我举了这样一个例题: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0,0)与(-1,-1),开口向上,且在x轴上截得的线段长为2。求它的解析式。因为二次函数的图象抛物线是轴对称图形,由题意画图后,不难看出(-1,-1)是顶点,所以可用二次函数的顶点式y=-a(x+m)2+n,再求得它的解析式(解法略)。在教学中我对例题作了变化,把例题中的条件“抛物线在x轴上截得的线段2改成4”,求解析式。变化后,由题意画图可知(-1,-1)不再是抛物线的顶点,但从图中看出,图像除了经过已知条件的两个点外,还经过一点(-4,0),所以可用y=a(x-x1)(x-x2)的形式求出它的解析式。再对例题进行变化,把题目中的“开口向上”这一条件去掉,求解析式。再次变化后,此题可有两种情况:(i)开口向上;(ii)开口向下。所以有两个结论。

三、解题思路——善于优化

一题多解有利于引导学生沿着不同的途径去思考问题,可以优化学生思维,因此要将一题多解作为一种解题的方法去训练学生。在数学复习时,我不仅注意解题的多样性,还重视引导学生分析比较各种解题思路和方法,提炼出最佳解法,从而达到优化复习过程、优化解题思路的目的。在复习的过程中加强对解题思路优化的分析和比较,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品质和思维发展,能为学生培养严谨、创新的学风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习题归类——善于类化

考查同一知识点,可以从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的数学模型,作出多种不同的命题。教师在复习时要善于引导学生将习题归类,集中精力解决同类问题中的本质问题,总结出解这一类问题的方法和规律。例如在复习应用题时,我选下列四个题目作为例题:(1)甲、乙两人同时从相距10000米的两地相对而行,甲骑自行车每分钟行80米,乙骑摩托车每分钟行200米,问经过几分钟,甲、乙两人相遇?(2)从东城到西城,汽车需8小时,拖拉机需12小时,两车同时从两地相向而行,几小时可以相遇?(3)一项工程,甲队单独做需8天,乙队单独做需10天,两队合作需几天完成?(4)一池水单开甲管8小时可以注满,单开乙管12小时可以完成,两管同时开放,几小时可以注满?上述四道复习应用题,题目表达方式不同,有的看似行程问题,有的看似工程问题,但本质基本相同,数量关系、解答方法基本一样。通过这样的归类训练,学生便能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做有心人,加强方法的积累和归纳,并能分析异同,把知识从一个角度迁移到另一个角度,最终达到常规图形能熟悉、常规结论要记忆、类同方法全套用、独创解法受启发的层次,提高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

为使学生轻负担的复习,优化复习过程、提高复习效率是一个行之有效的重要途径。我们要不断思考,不断探索,为实施素质教育作出应有的努力和贡献。

(作者单位:河南省周口市商水县教育体育局教研室)

初中数学总复习探析 篇4

一、紧扣大纲, 精心编制复习计划

初中数学内容多而杂, 其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分散覆盖在三年的教科书中, 学生往往学了新的, 忘了旧的。因此, 必须依据大纲规定的内容和系统化的知识要点, 精心编制复习计划。计划的编写必须切合学生实际, 可采用基础知识习题化的方法, 根据平时教学中掌握的学生应用知识的实际, 编制一份渗透主要知识点的测试题, 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然后按测试中出现的学生难以理解、遗忘率较高且易混易错的内容, 确定计划的重点。复习计划制订后, 要做好复习课例题的选择、练习题配套作业筛选等, 教师制订的复习计划要交给学生, 并要求学生再按自己的学习实际制订具体复习规划, 确定自己的奋进目标。

二、追本求源, 系统掌握基础知识

总复习开始的第一阶段, 首先必须强调学生系统掌握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过好课本关。对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 (1) 对基本概念、法则、公式、定理不仅要正确叙述, 而且要灵活应用; (2) 对课本后练习题必须逐题过关; (3) 每章后的复习题带有综合性, 要求多数学生必须独立完成, 少数困难学生可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

三、系统整理, 提高复习效率

总复习的第二阶段, 要特别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对初中数学知识加以系统整理, 依据基础知识的相互联系及相互转化关系, 梳理归类, 分块整理, 重新组织, 变为系统的、条理化的知识点。例如, 初三代数可分为函数的定义、正反比例函数、一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二次函数、二次不等式;统计初步三大部分。几何分为4块13线:第一块为以解直角三角形为主体的1条线。第二块相似形分为3条线: (1) 成比例线段; (2)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3) 相似多边形的判定与性质。第三块圆, 包含7条线: (4) 圆的性质; (5) 直线与圆; (6) 圆与圆; (7) 角与圆; (8) 三角形与圆; (9) 四边形与圆; (10) 多边形与圆。第四块是作图题, 有2条线: (11) 作圆及作圆的内外公切线等; (12) 点的轨迹。这种归纳总结对于程度差别不大、素质较好的班级可在教师的指导下师生共同去作, 即由学生“画龙”, 教师“点睛”。中等及其以下班级由教师归类, 对比讲解, 分块练习与综合练习交叉进行, 使学生真正掌握初中数学教材的内容。

四、集中练习, 争取最佳效果

初中数学总复习教学反思 篇5

在我们走入新课程的这段时间,我对自己过去的教学思想和行为进行了反思,现将在反思中得到的体会总结出来,以求与同行共勉,初中数学总复习教学反思。

一、复习中不断总结

⑴立足教材,理清概念,夯实基础,学生通过复习,应熟练掌握概率与统计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⑵要突出统计思想,用样本估计总体是统计的基本思想,在复习中要使学生更多的机会接触这一思想,使学生对抽样的必要性、样本的代表性、用样本估计总体的可行性,以及对不同的抽样所得结果的不确定性有更多的体会.⑶统计与现实生活、科学领域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教学中应特别注意将统计的学习与实际问题密切结合,选择典型的、充满趣味性和富有时代气息的现实问题作为例子,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据处理方法,理解统计的概念和原理,培养学生的统计观念.⑷突出概率建模思想,对概率的计算问题,可以把不同背景下的各类问题加以变通,寻找他们之间是否存在相同的数学本质,对相同的一类问题,我们可以用一个概率模型来解决.这样也能对学生思维的灵活性、缜密性和开放性加以锤炼.⑸加强用列表法和树状图求解决简单事件的概率的复习,渗透分类讨论思想.二、复习中要“用活”教材,和资料,教学反思《初中数学总复习教学反思》。

三、复习反思,或称为“反思性复习”,是指教师在复习实践中,批判地考察自我的主体行为表现及其行为依据,通过观察、回顾、诊断、自我监控等方式,或给予肯定、支持与强化,或给予否定、思索与修正,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从而努力提升复习的合理性,提高复习效率。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反思“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我如何调整复习计划,采取怎样有效的策略与措施”,从而顺着学生的思路组织复习,确保复习过程沿着最佳的轨道运行。

小议初中数学目标总复习 篇6

近几年来,数学中考试题整体趋于稳定,逐步走向成熟,而且在稳定中求发展、求创新,这些特点与风格对初中数学教学起到了良好的导向作用。良好成绩的取得首先离不开全体学生的刻苦努力,更蕴含着数学备课组全体老师的心血和智慧。下面,我们把数学复习的一些做法跟同行交流一下,不妥之处,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一、紧扣课本,夯实基础

课本是专家集体智慧的结晶,它具有完备的知识体系,又具有权威性,在复习时应注意用好课本。因为一个考生如果连教材都不能读懂、理解、吃透,却去为应试而 投身“题海”,那势必会陷入主次颠倒、舍本求末的误区。中考主要考查考生对教材的领悟和把握程度及其真正的知识体系和能力结构。因此,在数学复习中,重新 梳理课本中的基础知识及各类习题,就显得很重要。只有使用好课本,才能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课外的东西才更容易掌握,思维能力的提高才有所依托,考出好成绩才有坚实的基础。具体应做到:

1.重视课本基础知识的复习

扎实的基础体现在对概念、定义、定理、法则、公式的透彻理解,对数学语言(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的准确表达与运用,对性质和习题的灵活变通上,惟有扎实的基础,才会有知识网络的建立和融合,数学思想方法才会丰富多彩,各种能力的提高才能得以实现;这就要求我们重视知识形成过程和发展过程的学习,重视公式的正用、逆用和变形应用,重视定理的推导与应用,重视定义的理解和应用等。

2.重视课本例题中数学思想方法的挖掘和应用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知识的精髓,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桥梁,近年的中考试题,十分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而课本例题一般都具有典型性、示范性和迁移性,它们或是渗透了某些数学方法,或体现了某些数学思想,或提供了某些重要结论。我们应充分认识例题本身所蕴含的价值,掌握其中的通性通法,并达到熟练程度;注意通过纵向挖掘,横向加强不同知识点的联系,来达到优化认知结构、开阔眼界、活跃思维的目的。

3.重视课本习题潜在功能的挖掘和利用

课本习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深入研究每一道习题,充分挖掘其价值,既可以摆脱题目的困扰,又可以培养我们的探究能力。挖掘习题功能一般包括:(1)习题的 多种解法与应用;(2)条件与结论互换,命题能否成立;(3)加强或削弱命题的条件或结论,能否得到正确命题;(4)若(2)、(3)不能成立,如何编拟 才可得到正确的结果。经常这样训练,无疑可达到以少胜多,提高创新能力的目的。决定复习效果的关键因素就不是题目的数量,而在于题目的质量和处理水平。做 十道考查思路重复的题,不如深入透彻地掌握一道典型题。

二、立足课堂,温故知新

我们接受知识的主要途径来自课堂,而初三的课堂复习又肩负着温故和知新这两大任务,也就是说,初三复习课不仅仅是旧知识、旧方法的回忆、再记,更主要的是 通过旧知识的纵横联系,深化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使解题思想方法更具魅力。基于此,很多新知识、新方法在初三课堂上呈现了。因此,复习时立足课堂无疑是明 智之举。

要立足课堂,首先必须集中精力听课,课堂上要积极思维,想在老师讲之前(一般来说,每个学生都有一本复习资料,老师会围绕资料或课本进行复习,所以最好在 上课之前,把老师上课要讲的题目做一遍),善于把自己想的或做的和老师讲解加以比较,从中找出疑点,提出问题,以增加听课的主动性.其次,必须认真做好听 课笔记,记下教师讲课意图、技巧、思路和重要内容,便于今后回忆、再认。应该认识到,一本好的笔记,就是一份极好的、活的复习资料,往往比同学们从外部得 来的资料要好得多。

三、规范训练,培养能力

数学知识的获得,数学能力的提高必须通过一定的规范训练才能实现。教师针对教学内容布置的作业是训练的主要形式。做作业时,必须做到“先复习,后作业,步步 有依据”。也就是说,拿到作业后,应先复习老师上课的内容,把老师的讲课精神、所涉及的主要概念及解题思想方法吃透之后,再做作业.做作业切忌跳步,这是 解题失误的重要环节,也是增加中考得分点,提高运算能力的有效手段。历年中考,许多考生因为运算上的失误,而影响成绩的获得,实为可惜。作业时,既要重视 正确性、逻辑性,又要重视各种能力的培养。每次作业或测验后,及时检查有无错误; “错误是最好的老师”。做错的题目,要认真的纠正错误,当然,更重要的是寻找错因,及时进行总结,三、五个字,一、两句话都行,言简意赅,切中要害,以利于汲取教训,力求相同的错误不犯第二次;做对了的,再比较一下解题过程,找出各自的优劣,取长补短,这样才能真正达到训练的目的。建议同学们自己动手建立 “错解档案”,除记载知识上的漏洞,还要记上习惯、情绪、意志等非智力因素上出现的问题。为教学需要,教师布置的单元练习、综合练习,也是同学们进行规范 训练的一个环节。训练时,既要认真、工整、独立完成,还要不断总结和探索学习方法,弥补不足,这比我们跳进题海不知要好多少倍。

四、全面复习,不忘热点

初三数学复习,绝大多数学校分三轮安排。第一轮为全面复习阶段,指导思想是“既要全面系统地梳理知识,不留死角,又要适当突出重点。”

初三数学复习必须在教师指导下,按照《考试说明》对知识内容的不同层次要求,全面系统地复习,切实抓住“三基”的学习,形成知识网络,以求融汇贯通。同时,在复习过程中,不忘热点,如形成中学数学的主干知识,就是中考考查的重点题,我们在复习中应予足够的重视。

五、与时俱进,综合创新

培养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综合能力是数学教学的终极目标,也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应贯穿在复习的全过程。

这几年的中考进一步加强了创新意识、 实践能力及综合能力的考查,这是深化中考数学科内容改革的重要方向,也是社会发展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要注意学习方式的转变,如由被动学习转向为主动学 习,由静态学习转向动态学习,由讲述学习转向探究学习,由苦涩学习转向快乐学习。注意在研究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其实,在初三阶段搞些研究性复习,对于 深化知识,补缺补漏,提高综合创新的能力是大有益处的。

另外,注意思考,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逐步学会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去探索新的数学问题,学会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并加以解决,这也是非常重要的。

初中数学总复习策略小议 篇7

一、认真研究《新课标》, 制定切实可行的复习方略

第一阶段, 章节纵向复习。这一阶段主要是以纲靠本, 落实双基, 形成知识体系。复习中我们做到了细, 照顾到“面”, 引导学生对课本内容回忆、巩固, 查漏补缺, 并向纵深要求, 形成网络, 在大脑中建立起完整的章节知识体系。

第二阶段, 归类横向复习。通过第一阶段的复习, 学生对章节知识已有了完整体系。在此基础上, 以思想方法为教学原则, 以思维训练、系统训练为教学重点, 对各部分数学知识按其内在联系和规律进行专题归类, 横向复习。

第三阶段, 综合复习。第一阶段是综合的过程, 所选题目以综合性问题为主, 包括知识综合和方法综合。

第四阶段, 模拟训练。通过章节的纵向复习, 专题归类的横向归纳及第三阶段的综合复习, 学生已建立起初中数学知识网络结构, 为模拟训练提供了先决条件, 着重突出能力的考查,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以适应中考的要求, 在中考中取得好的成绩, 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二、优化复习课堂教学模式, 提高复习效率

1. 优化课堂结构:

实施启发诱导式、讨论式教学。课堂上教师给一定信息, 采用学生自己的思维能力方式, 通过教师启发教学, 学生的讨论式、协作式学习解决有关问题。

2. 改革课堂学习方式:

实施参与性与活动性学习。进入复杂阶段, 不再像第一遍授课一样, 如何诱发学生新的兴趣和探究动机, 这就需要改革课堂学习方式。

三、优化复习模式, 注意“四不要”

1. 不要“只听不练”。

有的学生听懂了, 就以为自己学会了, 就放心了。但一到考试才知道自己并不会。因此老师仅自己讲好课还不够, 必须让学生“一课一练”做一做, 想一想, 并总结一下方法。

2. 不要“只练不思”。

我们在复习过程中经常体会到, 一种题型做了几遍, 也讲了几遍, 再做又有一大批学生做错了。出现这种情况就是“只练不思”, 不注意总结, 不注重相似题间的区别。

3. 不要“见题就做, 不加选择”。

在平时的练习中, 教师要指导学生做一些有必要的、典型的、有代表性的练习题。做完题后, 还要再思考, 多归纳, 多总结, 找到解这道题的基本规律和解题方法。

4. 不要重复练习。

在紧张的复习中, 对于一个重要知识点或一种重要题型有必要再练习时, 也要改变原题的结构或其他方面, 有利于开阔眼界, 拓宽思路, 提高应变能力, 防止定势思维的负影响。

四、优化复习模式———注重开放探究, 引导发现创新

如何搞好初中数学总复习 篇8

一、注意研究中考动向, 把握中考动向

中考复习和平时的学习、复习不尽相同, 因为它还肩负着学生升入高一级学校选拔的使命, 所以让学生掌握知识、提高技巧的同时, 还应符合中考的命题方向。所以, 中考复习前, 初三数学教师要进行考法研究, 研究近几年的数学命题走向, 有针对性地制订复习计划, 力争做到合理分配时间, 避免复习中出现偏差, 影响学生的中考成绩和升学。

二、制订合理的复习计划, 有条不紊地按计划进行

复习计划的制订要结合学生的具体学情, 要遵循循序渐进的规律, 避免急功近利, 忽视基础知识, 造成不必要的失误。数学复习最好是四轮复习:第一轮, 摸清初中数学知识脉络, 展开基础知识系统复习。在这一轮的复习中, 把基础知识点串成线, 形成知识的整体结构和知识网络, 可以由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然后把这些知识纳入基础训练中, 加强对基础知识的夯实, 为后面的运用、提高打基础。第二轮, 针对热点问题、抓住弱点进行复习, 展开难点知识的复习。通过第一轮的复习, 对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有了基本的了解, 对学生的弱点和考试的热点有针对性地训练。根据新课标的考点, 精心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题型进行训练。在这个复习环节中, 老师应重点启发、点拨、解题的规律和技巧, 对例题进行整合、拓展和提高, 力求一题多解, 一题多变, 举一反三,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加强解题技巧, 在考试中能节约时间, 提高效率。第三轮, 综合练习, 模拟中考试题进行。这一轮的复习是学生数学综合能力提高的阶段。学生在掌握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巧后要具体运用来解决综合性问题, 难免出现一些问题和错误, 老师在这一轮中, 要以学生出错的题为主轴、为主体, 让学生共同寻找出错的原因, 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 老师以出错较多的题目为载体, 对例题进行分析、讲解, 要重视做题的规范性, 并要进行变式和拓展, 起到从题扩展到面的作用, 避免就题论题。第四轮, 回味练习, 查缺补漏。这个环节应安排在中考前一星期, 知识和技能都为中考做好了准备。把以前做错的题目再温习一遍, 对自己的薄弱环节进行加强、巩固。

三、调整心态, 积极备考、应考

学生在考前容易出现两种心态:一种是畏惧心理;一种是轻敌心理。这都对学生十分不利, 畏惧会让学生怯场, 影响学生在考场上的发挥, 出现“此情可以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的情况, 应有的水平得不到发挥。轻敌会导致学生马虎、审题不清, 凭自己的主观臆断草率落笔, 导致出现不应有的错误。对心理素质不好的学生, 在最后阶段的复习中, 让他们多接触中等难度的题目, 来增强他们的信心。对轻敌大意的学生, 让他们接触一些难度大些的题目, 在一定程度上让他们受点儿挫折, 引起他们对中考的重视。

初中数学总复习策略浅探 篇9

一、强化基础, 理清思路

说到初中数学总复习, 笔者认为, 最关键的 一步就是强化学生的基础.数学基础概念是数学学科的基本构成, 基础的扎实程度决定学生后期的综合能力和拓展能力.初中数学教材是师生的根本, 在总复习阶段, 教师必须围绕课本展开第一轮的基础复习, 尤其是要加强学生对数学基本核心概念的理解和运用, 如:函数、方程式、不等式、方程组等.比如, 在进行“不等式”这一章节的基础复习中, 首先, 教师必须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安排学生单独思考、同桌讨论、小组发言, 对回顾全面的小组或个人予以表扬.然后, 教师可以将单元知识点作为载体, 展开本节课的复习工作.教师必须着重对学生的思路进行教学, 阐明不等式与方程、函数之间的关系, 加深学生对不等式的综合性理解.

二、彰显方法, 技巧教学

初中数学总复习阶段不单单是对基础知识的简 单整合, 更多的是对知识的综合性归纳.数学方法是数学学科的灵魂.在初中数学中, 常见的数学思想有数形结合、分类讨论、划归思想等;数学方法 包括:换元、配方、待定系数等.数学思想方法教学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教师必须将技巧教学蕴含在日常的基础教学之中, 通过反复训练、强调, 达到技巧教学的目的.比如这样 一道题:“当时, 求的值.”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简单的因式分解, 简化运算, 这样, 原本复杂的表达式就变成了“3x+6/x+2-2”的形式.数学方法和技巧还有很多, 数学教师必须在日常教学中不断渗透、积累, 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三、注重过程, 能力培养

在新课程理念的背景下,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投入了更多的精力.学生学习 数学不单 单是为了 取得高分, 更多的是能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要想在有限的时间里实现对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 教师必须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选取针对性案例.

【例1】 (2006年安徽芜湖实验区中考试题) 在一次科学探究实验中, 小明将半径5cm的圆形滤纸片按图1所示步骤进行折叠, 并围成圆锥形.

(1) 取一漏斗, 上部的圆 锥形内壁 (忽略漏斗 管口处) 的母线OB长为6cm, 开口圆的直径为6cm, 当滤纸片重叠部分三层, 且每层为1/4圆时, 滤纸围成的圆锥形放入该漏斗中, 能否紧贴此漏斗的内壁 (忽略漏斗管口处) ?请你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说明.

(2) 假设有一特殊规格的漏斗, 其母线长为6cm, 开口圆直径为7.2cm, 现将同样大小的滤纸围成重叠部分为三层的圆锥形, 放入此漏斗中, 且能紧贴漏斗内壁, 重叠部分每层的面积为多少?

该题是具备新课程特点的综合性应用题, 它对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此类的综合性应用题将会成为当下中考的热门试题, 教师必须予以关注和加强训练.

四、学科综合, 融会贯通

数学学科不是一门单独的学科, 它和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笔者以往的数学教学中, 很多学生对数理综合的题目有畏惧情绪.对此, 教师必须将数学学科与其他学科沟通联系起来, 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科应用能力.

【例2】在某一电路中, 保持电压不变, 电流I (安培) 与电阻R (欧姆) 成反比例, 当电阻R=5欧姆时, 电流I=2安培.

(1) 求I与R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 当电流I=0.5安培时, 求电阻R的值.

该题是数学与物理学科的综合, 它将函数关系与欧姆定律联系起来, 考查学生对一次函数的理解.只要学生分清欧姆定律中的自变量和应变量, 本题的函数方程即可建立.

浅谈初中数学总复习策略 篇10

关键词:初中数学,复习,策略,宁夏中考,复习阶段,复习原则

近几年的宁夏中考都依据“数学课程标准”和北师大实验教材, 具有“知识基础化、题材生活化、能力层次化、思维开放化、试卷结构稳定化”等特点。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扎实有序地开展复习工作。下面根据自己的初三数学总复习情况谈以下三点:

一、明确复习思路, 制订复习计划

复习前要认真研究当年数学《中考说明》, 对上年宁夏中考试题作详细的分析, 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制订复习计划。我将复习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知识梳理———单元整合复习, 形成知识网络。

时间大致5周左右。目的是让学生全面掌握初中数学基础知识, 提高基本技能, 熟练基本方法, 做到全面、扎实、系统, 形成知识网络, 是总复习的重点。主要采取了以下策略:

1.印发《中考说明》。将《中考说明》上的内容标准、例证性试题和数学样题三个部分印发给每个学生, 让学生对照考点要求复习, 有针对性、实效性。

2.单元整合复习。在这一阶段的教学中, 我结合《中考说明》中的“内容标准”进行了知识结构单元整合, 把初中数学全部内容归纳成7个单元。每个单元的例题、习题选择主要依据课本, 将课本上的典型例题、习题进行变式训练。

3.单元检测。复习完每个单元作进行一次单元同步测试。

第二阶段:专题复习———综合运用知识, 加强能力培养。

时间大致两周。如果说第一阶段是总复习的基础, 是重点, 侧重双基训练, 那么第二阶段就是第一阶段复习的延伸和提高, 应侧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的数学能力。

1.第二阶段复习的形式。

第二阶段复习重点突出, 主要集中在热点、难点、重点内容上, 特别是重点;并注意数学思想的形成和数学方法的掌握。这就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可进行专题复习。根据课改以来初中数学考试的试卷的命题特点, 精心选择有代表性的题型进行专题训练。

2.第二阶段复习的编排。

结合以上资料, 我们将这个阶段的复习编成三个复习专题:

(1) 应用型综合题;

(2) 开放型综合题;

(3) 探究型综合题。

所有专题例题、习题都印发给学生。讲前先发例题, 让学生独立思考。讲后再发习题, 学生独立完成。

第三阶段:综合训练———模拟中考训练, 提高应试能力。

时间大约两周, 重点是加强解题指导, 训练答题技巧、考场心态, 提高临场发挥能力等。

从各地中考试题中精选考题, 进行改编, 对照近几年中考试题结构和分值、难度比例制成模拟试题。最后留半周的时间给学生, 让其自查复习, 回归教材。

二、各阶段复习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第一阶段复习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 复习前要仔细阅读《中考说明》, 对《中考说明》应理解透彻, 研究深入, 吃透精神。

(2) 必须扎扎实实地夯实基础。

(3) 数学中考中的有些基础题是课本上的原题或改造, 必须深钻教材, 绝不能脱离课本。

(4) 课堂复习教学实行“低起点、高落点、多归纳、快反馈、重反思”的方法。

(5) 每个单元复习完一定要进行单元测试, 重视补缺工作。

(6) 要鼓励学生多问, 可以把学生问的题目当例题来讲, 这样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

2.第二阶段复习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 第二轮复习不再以节、章、单元为单位, 而是以专题为单位。

(2) 专题的划分要合理。

(3) 专题的选择要准, 安排时间要合理。

(4) 注重解题后的反思。

(5) 注重以练代讲, 由于第二轮复习的特殊性, 学生在某种程度上远离了基础知识, 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知识遗忘现象, 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以练代讲。

(6) 专题复习的适当拔高。

(7) 专题复习的重点是揭示思维过程。

(8) 注重集体备课, 资源共享。

3.第三阶段复习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 模拟题必须要有仿真性。

(2) 批阅要及时, 趁热打铁, 切忌连考两份。

(3) 每次可以详答一份试卷张贴于教室, 给学生答卷板书以示范。

(4) 给特殊的题加批语。

(5) 归纳学生知识的遗漏点。

三、复习中须注意的几个原则

1.复习以《中考说明》为纲。《中考说明》可以看作为本市中考的纲领性文件, 从中透露出的本次中考命题倾向性无须赘述。

2.复习以教材内容为立足点。不仅知识点复习要依据教材, 而且例题、习题选择也主要依据课本, 宜将课本上的典型例题、习题进行改编训练。

3.复习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面向全体学生, 应该分层次开展教学工作、分类推进。

4.复习要科学使用资料。教师要拥有三种以上资料, 务必要对资料整合使用。利用资料精选编写题组, 把重点放在学生没有掌握的知识上。

5.注意整个复习过程中的时间安排。复习的过程和时间上的安排应该是受教师完全掌控的。不可时间上的计划不足, 也不宜提前完成复习, 切忌“等考”。

初中数学总复习教学初探 篇11

一、依据教学大纲,详细制定复习计划

初中数学内容比较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散在三年的教科书中,学生往往学了新的,忘了旧的。因此,教师必须依据大纲规定的内容制定详细的复习计划,计划的制定必须符合学生实际。复习计划制定后,要做好复习课例题的选择,例题要有代表性,能让学生通过例题举一反三。我先安排学生自己做例题,然后做课后习题,再根据例题和课后习题在课外精选出一些习题来强化此处的基础知识,使学生灵活运用此处的基础知识,最后对习题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细致的讲解。认真完成这个阶段的教学任务,有利于学生巩固、归纳数学基础知识,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起到对学习基础较差学生查缺补漏作用。

二、牢牢掌握基础知识

基础知识的学习应放在总复习的首位。总复习开始的第一阶段,必须强调学生系统掌握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过好课本关。

1.重视课本,系统复习。以课本为主,不要扩展太多,先把书中的内容进行归纳整理,使基础知识形成体系。让学生搞清课本上每个章节的概念、公式、法则、性质、公理、定理,并搞清他们之间的联系。要求学生掌握基本题型的解题思路,熟记常用公式,对重要公式和定理要进一步掌握其推理过程,并对推导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可能变化进行探究,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公式、定理。

2.夯实基础,学会思考。数学中考试题中,基础分值所占比例较多,因此,初三数学复习教学中,必须夯实基础,使每个学生对初中数学知识都能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在应用基础知识时能做到正确、灵活、快速。

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是从根本上提高成绩的必要手段。经过自主思考的知识会在学生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学生自己“悟”出来,自己“学”出来的,才能真正成为自己的东西,才有可能去灵活应用。

3.重点讲解解题方法,注重类型题比较。中考数学命题除了着重考查基础知识外,还十分重视对数学方法的考查。教师在指导学生复习时应对每一种方法的内涵,它所适应的题型,包括解题步骤熟练掌握,同时通过类型题掌握它们的共性和细微差别。

三、对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

要求学生对基本概念、公式和定理不仅要准确叙述,而且要灵活运用;对课本后练习题必须逐题过关,特别是原来模糊、做错的;要求大多数学生必须独立完成每章后的复习题,少数困难学生可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

四、适当增加试题、题型难度

如果说第一阶段是总复习的基础,侧重双基训练,那么接下来就是第一阶段复习的延伸和提高,应侧重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和思想方法。在前面复习的基础上进行拔高,适当增加难度,以模拟题为训练的重要方式,重点突出,主要集中在难点、创新点上,特别要关注教材中的重点。注重解题方法的掌握,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可进行如下专题复习:“开放型问题”“应用型问题”“探索型问题”“阅读理解题”“动手操作题”等,以便学生熟悉、适应这些题型。

五、综合模拟训练

在复习中采取模拟中考的综合训练形式,查缺补漏。主要包括研究历年的中考题、适应性的训练、试卷的讲评,注重典型错误的分析,训练学生的答题技巧,锻炼学生适应考场、临场发挥的能力。复习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①模拟题必须要有模拟的特点。时间的安排,题量的多少,低、中、高档题的比例,总体难度的控制等要切近中考题。②模拟题的设计要有梯度,立足中考又要略高于中考。③批阅和讲评要及时。④评分要狠。可得可不得的分不得,答案错了的题尽量不得分,让苛刻的评分教育学生,既然会就不要失分。⑤详细统计失分情况。⑥归纳学生知识的遗漏点。

六、复习要面向全体,注重因材施教

在教学过程中,要避免为升学率而只考虑少数学生是否能接受,要考虑数学知识是一个人走向社会必不可少的知识。有些学生没上高中,回家当了瓦工不懂得勾股定理,会影响他的工作。当然也要注重对优生的培养,以综合运用、拓广探索为他们的作业,在解题过程中,要求他们多思考、勤动笔、有创意,注重一题多解(多变),注重逻辑关系,力求解题的规范。同时坚持每天课外一题,拓展其思路,提高其解题能力。注重中等学生成绩大幅度的提高。这部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不太牢固,解题时常丢三拉四,因此对他们要强化基础,力求解题的规范,克服过失性失分。

七、精选试题,把握中考方向

要对基础性试题、开放性试题进行精选,结合前面基础知识的复习情况,对易混淆、难度较大要加强训练力度。要对上几年中考题进行细致研究,明确对每一部分内容的考查要求,坚决避免只“低頭拉车,不抬头看路”局面的出现。对上一年省里下发的卷面分析认真琢磨,不要搞押题之类的选题。

例谈优化初中数学总复习教学 篇12

关键词:初中数学总复习教学,章节复习,例题讲解,解题思路,习题归类

初中数学总复习切忌“题海战术”、“日光加灯光”、“时间加汗水”的苦办法, 既要减轻学生负担, 又要提高复习质量, 使学生完整、系统地掌握初中阶段的数学知识.这就必须优化初中数学总复习教学.在此谨以笔者的教学实践举例谈谈.

一、章节复习———善于转化

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指出“学习有两个过程, 一个是从薄到厚”, 前者是“量”的积累, 后者是“质”的飞跃.教师在复习过程中, 不仅应该要求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典型的例题进行反思, 而且应该重视对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由“量”到“质的飞跃这一转化过程.按常规方式进行复习, 通常是按照课本的顺序把学生学过的知识, 如数学概念、法则、公式和性质等原本地复述梳理一遍.这样做学生感到乏味且不易记忆.针对这一情况, 我在复习概念时, 采用章节知识归类编码法, 即先列出所要复习的知识要点, 然后归类排队, 再用数字编码, 这样做可提高学生复习的兴趣, 增强学生的记忆和理解, 最重要的是可促进章节知识由量到质的飞跃, 实现厚薄间的转化.

例如, 复习“直线、线段、射线”这一节内容时, 我把主要知识归纳为一个基础、两个要点、三种延伸、四个异同点.这种复习提纲一提出, 学生立即思维活跃, 有的在思考, 有的在议论有的在阅读课本, 设法寻找提纲的答案.我趁势就知识进行必要的讲解和点拨:一个基础, 是指以直线为基本图形, 线段和射线是直线上的一部分;两个要点,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两条直线相交只有一个交点;三种延伸, 三种图形的延伸, 即直线可以向两方无限延伸、线段不能延伸、射线可以向一方无限延伸;四个异同点, 即端点个数不同、图形特征不同、表示方法不同、描述的定义不同.事实证明, 这种善于转化的复习确实能提高复习效率.

二、例题讲解———善于变化

复习课例题的选择, 应是最有代表性和最能说明问题的典型习题, 能突出重点, 反映大纲最主要、最基本的内容和要求.对例题进行分析和解答, 发挥例题以点带面的作用, 有意识、有目的地在例题的基础上做系列变化, 达到能挖掘问题的内涵和外延、在变化中巩固知识、在运动中寻找规律的目的实现复习的知识从量到质的转变.

例如, 在复习二次函数的内容时, 我给出了这样一道例题:二次函数的图像经过点 (0, 0) 与 (-1, -1) , 开口向上, 且在轴上截得的线段长为2.求它的解析式.因为二次函数的图像抛物线是轴对称图形, 由题意画图后, 不难看出 (-1, -1) 是顶点所以可用二次函数的顶点式y=-a (x+m) 2+n, 再求得它的解析式 (解法略) .在教学中我对例题做了变化 , 把题例中 的条件“抛物线在x轴上截得的线段2改成4”, 求解析式.变化后 , 由题意画图可知 (-1, -1) 不再是抛物线的顶点, 但从图中看出, 图像除了经过已知条件的两个点外, 还经过一点 (-4, 0) , 所以可用y=a (x-x1) (x-x2) 的形式求出它的解析式 . 再对例题进行变化, 把题目中的“开口向上”这一条件去掉, 求解析式.再次变化后, 此题可有两种情况: (1) 开口向上; (2) 开口向下, 所以有两个结论.

由于条件的不断变化, 学生不能再套用原题的解题思路从而改变了学生机械模仿的习惯, 学会分析问题, 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 达到了在变化中巩固知识, 在运动中寻找规律的目的.进而在知识的纵横联系中, 提高了灵活解题的能力.

三、解题思路———善于优化

解题后可以将原题稍加改动, 结果使一道题变成一串题, 一类题, 也可以借题发挥, 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演变, 比如:在学习一次函数时, 我给学生布置了这样3个题目:

①已知一次函数y=kx+b, 当-2<x≤7时3≤y<11, 求这个一次函数.②已知一次函数y=kx+b, 当-2≤x≤7时3≤y≤11, 求这个一次函数.③已知一次函数y=kx+b, 当-2<x<7时3<y<11, 求这个一次函数.初看起来, 这3个题目好像是一样的, 但实际上是有区别的, 学生发现: (A) 题目①只有一个解, 而②与③均有两个解; (B) 题目②与③的两个解中的k值互为相反数.我让学生思考:为什么题目②与③的两个解中的k值互为相反数? 学生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较透彻的研究. 我引导学生运用轴对称理论和平移理论进行解释, 又用待定系数法得出了一般性的结论:命题:已知一次函数y=kx+b, 当m≤x≤n时p≤y≤q, 则这样的一次函数y=kx+b有两个解, 并且这两个解的k值互为相反数.类似地, 给出其他结论. 在复习过程中加强对解题思路优化的分析和比较, 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品质和思维能力, 能为学生营造严谨、创新的学风打好基础.

四、习题归类———善于类化

考查同一知识点, 可以从不同的角度, 采用不同的数学模型, 作出多种不同的命题.教师在复习时要善于引导学生将习题归类, 集中精力解决同类问题中的本质问题, 总结出解这一类问题的方法和规律.例如在复习应用题时, 我选下列4个题目作为例题.

题目1:甲乙两人同时从相距20000米的两地相对而行, 甲骑自行车每分钟行100米, 乙骑摩托车每分钟行250米, 问经过几分钟, 甲乙两人相遇? 题目2:从东城到西城, 汽车需10小时, 拖拉机需18小时, 两车同时从两地相向而行, 几小时可以相遇?题目3:一项工程, 甲队单独做需12天, 乙队单独做需18天, 两队合作需几天完成?题目4:一池水单开甲管6小时可以注满, 单开乙管10小时可以完成, 两管同时开放, 几小时可以注满?

上述四道复习应用题, 由于表达方式不同, 有的看似是行程问题, 有的看似是工程问题, 但本质基本相同, 数量关系, 解答方法基本一样.通过这样的归类训练, 学生能在平时的学习中做有心人, 加强方法的积累和归纳, 并能分析异同, 把知识从一个角度迁移到另一个角度, 最终达到常规图形能熟悉、常规结论要记忆、类同方法全套用、独创解法受启发的层次, 提高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

上一篇:防汛抗灾下一篇:社区常见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