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语翻译

2024-05-24

英汉语翻译(通用12篇)

英汉语翻译 篇1

摘要:本文旨在对英汉语篇进行比较, 通过分析英汉语篇的共同点, 英汉思维的差异及英汉语篇的差异, 探索其对翻译的影响, 以此来指导英汉互译的进行。

关键词:英汉语篇,翻译,英汉思维,差异

胡壮麟先生对语篇的定义是:语篇指任何不完全受句子语法约束的在一定语境下表示完整语义的自然语言。目的是通过语言这一媒介实现具体交际任务或完成一定的行为所谓语篇指完整的话语表达, 通常由多个句子组成, 要求语义上要连贯, 结构上还要衔接有序。翻译的目的就是让目标读者理解一个原本不是为他们而制作的语篇。跨语言的翻译和语内的语篇分析这个过程都包含语篇再生的过程, 语篇的理解直接关系译文的质量。在翻译研究中, 基于语篇的翻译单位探讨不得不审视英汉语篇的差异, 这两种语篇的共性与个性深深地影响了翻译的过程和结果。

1. 英汉语篇的基本共同点:

1.1 语义的连贯性:

“完整语义”的语篇必须是一个语义单位, 一个意义单位, 而不是形式单位, 也就是具有意义内容上的“语篇性”, 其保证便是语义的连贯性。

连贯和衔接的关系是衔接是连贯的外在形式, 连贯是衔接的内在意义, 两者统一又不统一。语义连贯是语篇的实质, 种种有形的衔接是其组织形式;单有衔接而无连贯不是语篇, 两者皆备是显性连贯, 有连贯而无衔接是隐性连贯。这种情况英汉语概莫能外, 但又并非彼此对应。即英语的显性连贯译成汉语可能是隐性连贯, 反之亦然。

1.2 思维的逻辑性

连贯的语篇是思维连贯性和逻辑性的体现, 逻辑是形成语篇和理解语篇的根本, 是交流沟通、双语互译的根本保证。逻辑是为人类所共享的主观思维的形式, 也是包括人自身的全部活动在内的客观事物的普遍规律。

例如:单个词:蛇 (snake)

如果一个字“蛇”, 没有语境翻译成英语“snake”也没有任何交际意义。如果伴有指称:蛇, 别人会做出惊恐状:蛇!进而做出认可或远离的反应。这样就构成了一个最简单的语篇, 具备了交际意义。

2. 英汉语篇的差异

2.1 英汉思维的差异

2.1.1 形象与抽象

讲英语的民族擅长抽象思维汉, 而汉民族却擅长形象思维。表现在语言中为:汉语大量使用具体名词英语大量使用抽象名词。

例如:I hope my presence here tonight is further proof of the importance we Britain attach to relations with your great country。

“我希望, 今晚我到这里来可以进一步证明, 我们英国人非常重视和你们伟大国家的关系。”

英文中的抽象名词presence, proof, importance汉译时都转换成了具体的动作。

例如:汉语中的成语“望梅止渴”, 用具体的“梅”“渴”来表达抽象的概念

—“借空想安慰自己”。

2.1.2 综合与分析

中国人倾向天人合一, 整体和谐, 从多归一。西方人则倾向天人各一, 偏重理性从一归多。表现在语言上, 汉语注重整体和谐, 缺乏严格的逻辑性;英语句式构架严整, 行文注重逻辑。

例如:汉语在古典诗歌中就表现得淋漓尽致, 如“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以动词“直”, “园”为中心, 层层推进, 归纳总结, 句子中心常在后。

再例如

The debate was launched by the Government, which invited anyone with an opinion of the BBC---including ordinary listeners and viewers---to say what was good or bad about the Corporation, and even whether they thought it was worth keeping。

句中使用which, including, whether来连接句子, 使句子逻辑清晰, 形式严整统摄各种短语和从句, 由主到次, 递相迭加, 结构复杂。

2.1.3 顺向与逆向

中国人习惯于顺向思维, 而西方人则善于逆向思维。表现在语言上, 汉语描述先因后果, 先假设后求证, 先让步后论证;英语恰恰相反。

例如:It is impossible to overestimate the value of the invention。

中文译文则为“这项发明的价值, 无论怎样估计也不会太高。”

2.1.4 本体与客体

中国人一方面敬畏自然的力量, 同时认为自己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和谐地存在于大自然之中, 所以最突出的表现就是中国人讲话喜欢用“我们”“人们”“大家”等开头。而西方人与中国人的思维恰恰相反, 他们大多数都是重事实, 喜欢根据事物进行逻辑分析, 所以英语的主语一般不用“人”。因此英语和汉语在造句谋篇时其中心语就有很大的不同。

比如:It’s said that Mary was here yesterday.这句话的翻译成汉语“大家说玛丽昨天在这里。”

2.2 英语和汉语语篇的区别

2.2.1 主语与主题

英语把主语放在突出的位置, 每个句子必须有主语, 且只能是名词或者名词性词语。在英语中, 句子的主语是从语法的角度界定的, 即主语是承受某种行为者或发出行为的主体, 谓语就是发出的行为, 主语和谓语从语法上要相统一, 即主语的单复数影响谓语的形式。

如:Tom teaches us English.在这个句子中Tom是发出行为的主体

Our English was taught by Tom.在这个句子中Our English是承受行为的主体

汉语与英语不同的是它却注重突出主题, 不一定每个句子都要有主语, 几乎用什么都可以做主语, 因为汉语中的主语其主要作用是引出一个“话语中心”或“话题”, 然后围绕这个中心展开讨论或评述, “话语中心”的提出至少树立一个主题, 然后围绕主题展开讨论或陈述或提问, 它们前后之间不存在任何一致关系。如:“现在的孩子怎么就这么固执?”其中“现在的孩子”就是引出一个话语中心, “怎么就这么固执?”是针对这个话语中心的提问。

“我国的东北冬天特别的冷。”在这句话中“我国的东北”就是一个引出主体, 然后附加评论“冬天特别的冷”。

可以很明显地看出, 英语和汉语句子在主语的界定上完全不同, 而且主语与句子其他成分间的关系也是截然不同。

2.2.2 前重心与后重心

从思维模式上看, 西方人重逻辑推理的演绎思维方式, 中国人喜欢先铺陈后总结的归纳思维方式。因此英语的篇章展开多采用的是层层推进式的, 先提出问题, 然后针对这一问题开展讨论和评述。汉语的篇章则是先陈述在怎样的背景之下, 因为什么原因, 我们采取了什么措施, 最后结果如何。所以阅读英文文章, 在文章的开头我们就能获得主要信息, 而阅读中文时一定要耐住性子, 因为往往我们想知道的信息很可能在末尾才出现。

比如同样的一件事情英汉语篇的展开完全不同:“在领导的关心下, 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之下, 在……我们圆满完成了这学期的所有任务。”英语的版本则是:“We have fully finished all the tasks of this term.Thanks to the leaders……”。这是一个很典型的英汉两种篇章的布局思维的差异, 汉语在很多铺设之后才道出核心信息, 而英语则是开门见山, 先点明主要信息, 然后才铺设次要信息。

2.2.3 焦点视与散点视

英语谓语必然是由限定动词来充当, 这个限定动词在人称和数上与主语保持一致关系。句中如果出现其他动词, 那一定采用非限定形式以示它与谓语动词的区别。汉语动词没有形态变化, 谓语和非谓语都可以用动词, 句中多个动词可随时空顺序、事发先后意义铺陈开来。

例如:Lulled by the gentle motion and soothed by the ripplingmusic of the waves the babies soon fell asleep.

船儿轻轻摇荡, 波声潺潺悦耳, 小孩们很快就进入梦乡。

许多作者也在过去时叙述语境中插入现在时, 使叙述视点由叙述人转到作者, 以便于作者直接发表对事件的评论。以英国作家Elizabeth Gaskell的一段文字为例:

He would bear it all, he said to himself.And he did bear it, but not meekly;that was too much to expect.Real meekness of character is called out by experience of kindness. (Mary Bar ton)

这里末句的现在时标志着语篇由叙述转为作者的评论。

2.2.4 衔接手段对比

英语语法严密, 重形合。各个句子、短语或段落间通常有一定的功能词如:有连词and, but, or, 副词therefore, hence, 代词another, this, that, 关系代词which, that, 关系副词where, when, 还有短语in short, for example等。以表示不同的功能或意念, 如因果、比较、转折、让步、条件。汉语很少使用连接手段, 句子表面看上去松散混乱, 概念、判断、推理不严密, 句子或段落间的逻辑关系从外表不易看出。比如, “打得就打, 打不赢就走, 还怕没办法?”几个句子间无连接成分, 是句子的意思将其联系在一起, 这就是所谓汉语的意合。汉语句子的结构和英语句子相比结构更加灵活, 因为他们之间没有太多的连接词, 其前后的主要联系是根据语义展开。下列英汉对照的译文很明显体现了这一特点:

It had been a fine, golden autumn, a lovely farewell to those who would lose their youth, and some of them their lives, before the leaves turned again in a peace time fall。

“那是个天气晴朗, 金黄可爱的秋天, 美好的秋色为那些青年们送别。待到战后和平时期, 黄叶纷飞的秋天再度来临时, 当日的青年已经失去了青春, 有的丧失了生命”

综上所述, 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因为其产生于不同的文化背景, 因此使用这两种语言的人在思维上有巨大的差异, 这种差异深刻地影响到了英汉两种语言的发展, 这就造成这两种语言在语篇上的差异。在从事英汉翻译的过程中, 我们要善于抓住英汉语篇的共性, 同时在英汉互译时又要充分考虑其个性和不同, 只有这样, 英汉语言的转换才会比较自然, 才会达到忠实和通顺的翻译标准。

参考文献

[1]、胡壮麟.语篇的衔接与连贯[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8.

[2]、尹富林, 阮玉慧.英汉互译.理论与实践[M].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2007.

[3]、熊沐清.论语篇视点[M].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1.

[4]、夏娟.翻译实践中语篇连贯的重构[M].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

[5]、张迪.英汉翻译中的形合与意合对比研究[M].科技信息2011

[6]、杨自俭.英汉比较与翻译[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7]、陈士卿.语篇衔接与连贯在翻译中的应用[M].传媒与艺术

英汉语翻译 篇2

黄永存(1.湖南工程学院外语外贸系,湖南湘潭411104;2.湖南工程学院外语外贸系,湖南湘潭411104)

摘要:汉语新词是折射中国社会各方面发展的一面镜子,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本文将以巴斯奈特文化翻译观为指导。尝试探讨汉语新词英译策略,旨在指出当今翻译工作者应当转变传统的翻译观念,在翻译过程中注重 合理处理翻译中的文化因素.以促进中西文化交流与繁荣。

关键词:巴斯奈特文化翻译观;汉语新词;翻译策略

一、引言 陈原指出:“凡帚秆会生活中出现了新的东西.不诊是新制 度。新体制,新措施,新思潮,新物质,新概念,新工具,新动作,总之.这新的东西千方百计要在语言中表现出来。不表现出来 那就不能在社会生活中起交际作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随 着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的飞速发展,语言的变化也在日益加 快。这种变化首先体现在语言中最敏感的要素一词汇的增加,即汉语新词的大量涌现 蔡富有和郭龙生(2001)则指出:“新词,又称新词语、新造 词.系为指称新事物、新现象和表达新概念等而创造出来的词 语。它是个相对的、具有发展性的概念。此时为新,彼时为旧,每个时代都会有当时的新词语”。汉语新词涉及政治、、经济、科 技、文化,以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已成为折射中国社会发 展的一面镜子。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本文将以巴斯奈特文 化翻译观为指导.以改革开放后出现的一些典型汉语新词为 例。尝试探讨其英译策略。

二、巴斯奈特文化翻译观 当代翻译晃越来越重视从不同的视角对翻译理论进行研 究 文化翻译观就是从文化研究的角度对翻译进行研究。巴斯 奈特指出语言与文化同联系紧密.并进一步论述了文化翻译 观的具体含义:第一.翻译应该以文化作为翻译的单位,而不 是停留在以前的语篇之上;第二,翻译不只是一个简单的译 码一重组的过程,更重要的还是一个交流的行为;第三,翻译 不应局限于对原文文本的描述.而在于该文本在译语文化里 功能的等值;第四.不同的历史时期翻译有不同的原则和规 范。但说到底,这些原则和规范都是为了满足不同的需要。翻译 就是满足文化的需要和一定文化里不同群体的需要f许钧。2004:363)。由此可见。巴斯奈特把文化作为翻译的单位,把翻 译的目的定义为文化交流的需要.这无疑突破了传统的翻译 观念,也顺应了当代世界各国之间文化交流日益加强的趋势 此外.巴斯奈特认为翻译的功能取决于源语文本在源语 文化中所起到的功能.译者在翻译中应使译语文化和源语文 化在功能上等值 使译语文本对译语文化的读者产生源语文 本对源语文化的读者相同的效果。因此,巴斯奈特理论的核心 问题是文化的等值和转换(梁咏梅,2006:173)。

三、巴斯奈特文化翻译观指导下的汉语新词翻译策略 汉语新词是折射中国社会各方面发展的一面镜子.承载 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巴斯奈特认为翻译就是文化内部与文化 之问的交流.翻译等值就是原语与译语在文化功能上的等值。根据这一理论.我们在对汉语新词进行翻译时可以遵循以下 原哦II.雷视其中的文化因素.在翻译中达到实现文化对等传递 和促进文化交流的目的。分析词语中的文化内涵。并结合中西 文化共性与个性并存的特点。汉语新词主要可分为两大类,即 包涵中西类似文化的新词和富含中国特色文化的新词。根据 这一分类.我们在翻译汉语新词时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考虑:

(一)中西类似文化新词,采用“拿来主义” 作为折射中国社会各方面发展镜子的汉语新词.很多具 有浓郁中国文化内涵。但随着中西经济、文化各方面交流的加 强,我们不难发现:若对某些汉语新词的文化内涵加以分析。便可直接或间接地在西方文化中找到类似的对等文化及其表 达方式。对于这类新词,我们在翻译时便可采用“拿来主义”,具体的翻译策略可分为回译、意译,直译加注、移译等。

1.回译 正是因为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的加强.汉语也受到别的 语言的影响,特别是英语对汉语的影响尤其明显。汉语中的新 词语有很多是来自英语的外来词。例如脱口秀、丁克家庭、比基尼、克隆、网上冲浪、网络教育、冷战等等。如何对这一类词 语进行翻译?如何解决这些词语翻译中的文化问题?因为这类 词语本身来自外来文化.我们便可以把巴斯奈特文化翻译观 的具体含义的第二点作为理论依据.在翻译过程中不拘泥于 具体符号的约束,采用回译,即回复原来面目,这些问题就迎 刃而解了。例如:“脱口秀”可以直接回译成talk

show;这样.译文对于 说英语的读者来说就变得一目了然 如果我们不顾及这种词 汇的文化根源,而直接对其进行死译,那就会使译文的读者迷 惑不解。所以,根据回译法,上面例子中的词语就可以相应地翻 译成DINK family/double—income no-kids family;bikini;done; surf tIlC interact;E-education;cold war.由此可见.对这种引进 的新词语进行回译,不存在文化上的损失。也能较好地达到文 化交流与转换的目的。

2.意译,直译加注 有一部分汉语新词往往形象生动。富有民族特色。反映 中国现实社会的新事物、新概念.从词汇表达的整体上往往 会产生词汇的空缺。但仔细分析其中的某部分。也可在译人语 中找到类似的对等文化及其表达方式。那么就不能拘泥于语 言符号之间的转换,应该采取意译,直译加注的方式.即在准 确理解的前提下。用译入语读者能接受的方式表达出来 如 “形象工程”,指某些政府部门为了装门面,只做表面文章,不干实事,花大量资金用于建设华而不实的工程.因此意译为 “vanity projeets”。英语中的“vanity”一词就有“虚荣。浮夸”的

直译为“image

意思,正符合形象工程的内在含义.比

project” 更能向读者传达该词深层的语义内涵。豆腐渣工程则意译为 "jerry—built project”.字面直译的“beancurd project”似也可接 受,但最好进行注解。灰色收入意译为“income

from moonlighting”比“grey income”好。拳头产品则是“competitive products”;“knook--out products”或“block-buster”。

3.移译(Naturalization)移译指借用目的语中相对应或基本对应的词语转移,杨 全红,2003)。尽管两种不同文化的差异是存在的。但也是有共 性的。这决定了移译的可能性。因此,借用英语文化中已有的 词来转译汉语中的富有文化内涵的特色新词.不失为一种 “拿来主义”之翻译策略 例如: 2006年.“恶搞”似乎成为新的时尚。网络恶搞文化尤其成 了一个引人注目的话题。从视频到文本,从网络到电视,从流 行歌曲、热门节目到古典名著、标志性图像、主旋律影片、英雄 人物等,都难逃被“恶搞”的命运。从“黄健翔解说事件”方言 版,到“《夜宴》做成《晚饭》”„„禺络恶搞内容数不姓数。“恶搞”也即恶劣的搞笑 在我国现行文化语境中的内涵 是指“通过对公开发表的作品进行加工处理.以达到某种滑 稽、幽默、搞笑的喜剧效果”。英文中Spoof根据韦氏在线词典 的释义是:Spoof,a hoaxing game invented by Arthur Roberts 1933 died English comedian曲此可知.该词新意的诞生要追溯 到英国喜剧大师Arthur Roberts( ̄瑟・罗伯茨1于20世纪初创 作的一种喜剧形式'该剧融“滑稽、荒诞、讽刺和拙劣模仿”于 一体。后sp00f引申为“戏弄、哄骗、轻微的讽刺”等含义,也即 “tO nlake good—natured fun of'’。因此采用英文中已有的spoof 应该说比较恰切地形容了恶搞“反摹,歪改”的内涵。Spoof(恶 搞)沿用了“滑稽模仿”这层意思,其近义词有parody,amusing imitation,send—up(张元,王银泉,2O07:109)。

(二)中国特色文化新词,创造“中国英语” 如前所述.很多汉语新词具有鲜明的中国文化内涵。反映 中国现实社会的新事物、新概念。由于文化的差异性,往往会 产生词汇的空缺.即本民族中的该词所负载的文化内涵在另 一民族的文化中缺乏“对等语”或“对应语”。对于这类富含中 国特色文化的新词的翻译.在原语言中没有现成的对等语,我 们必须“原创”(杨全红,2003:71)“中国英语”,即以规范英语 为核心.表达中国社会文化诸领域特有事物,不受母语干扰和 影响.通过音译、借译及语义再生诸手段进入英语交际,具有 中国特点的词汇、旬式和语篇(李文中,1993:l9)。具体的翻 译策略可分为音译、直译、造词等。

1.音译

音译即直接采用汉语拼音来书写的形式。如我国的“八

卦” e Eigh

卦”原指中国t Diagrams1这一具有浓郁中国文化内涵的词。“八

古代一套由阴爻或阳爻构成的有象征意义的符 号。现旧词产生新义,人们把刊登明星绯闻,奇闻轶事的报刊 也称为“八卦”。该词也可以直接音译为“bagua”在国外读者看 来.更具有异域特色。另一个典型例子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 吉祥物“福娃”译名“Friend1ies”自公布以来就饱受争议,现已正式更改.新的英文译名Fuwa正式启用。与先前的译名相比,直接的音译更能向世界传达中国奥运吉祥物的民族特色和文化内蕴。2.直译

直译,即翻译时在忠实原文的基础上,保留原文的形式,按照字面的意思来翻译的一种常用的翻译方法 汉语中有些特 色新词可以直接按照字面意思翻译。也能取得对等的效果。索性采用直译的方法。如:和谐社会,指的是体现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创造活力,人与人、人与自然和睦相处 的稳定有序的社会。这一概念正式出现于2004年党的十六届 四中全会决议。2005年“两会”后,又提升为民族的自觉、国家 的目标。现在已成为人们街谈巷议的热词。该词直译为

harmonious

2005年10月6society已经成为一个定译。据<中国日报>英文版

号报载:China’S ruling Communist Party has listed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ety as a strategic goal to ensu/'e stability while seeking continuous economic giant steps in carving out its next five—year growth plan.又如,以人为本。即以

人的全面进步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它又区别于过 去的人本主义,是对人本主义的继承和发展。我们直接翻译 为human-oriented;people oriented或者people foremost也是可行 的。

3.造词 有些汉语新词表面上属于旧词,实则为旧词新意。它们在 进入英语时皇富有鲜明的特Z一中国宇航。约英语表达就 是一个颇有代表性的例子。2003年1O月l6丑,中国宇航员 杨利伟成功征服太空.全世界媒体对中国载人飞船的报道也 融入西方主要民族的语言中。如Shenzhou vi Spacecraft。Cz- F2 Rocket,taikonaut等。其中,taikonaut被用来代表中国宇航 员,这个词的前半部分taiko,类似于中文“太空”的拼音。而它 的后缀部分一naut与西方语言里代表宇航员的词astronaut的 后缀完全一样,代表水手或航海家。语言是文化的标签。用新 词taikonaut来称呼中国宇航员.既用来区别于西方语言中的

astronaut或cosm

和文明在世界焕发光彩的标onaut对宇航员的表达,也是中华民族科技 志。

四 结语

联合国前秘书长布托.加利曾说过:“翻译有助于发展文化的多样性,而文化的多样性则有助于加强世界和平文化的建设。”(伍小龙,王东风,2004:52)巴斯奈特文化翻译观对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的汉语新词翻译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在 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与其他国家的文化交流日益密切的今天,翻译工作者应当转变传统的翻译观念.在翻译过程中注重合 理处理翻译中的文化因素.从而为促进中西文化交流与繁荣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蔡富有,郭龙生.语言文字学常用词典【 .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20o1.

【2]陈原.社会语言学【MI.上海:学林出版杜,1983.

【3】李文中.中国英语与中国式英语啪.外语教学与研究,1993,(4): 18-24.

【4】粱咏梅.巴斯奈特的文化翻译观与汉语新词语英译【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06,(8):l72.74.

【5】伍小龙,王东风.破解译学七大难题一评许钧教授的新作‘翻译 论>咖.中国翻译2004,(4):52—54.

【6】许钧.当代英国翻译理论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7】杨全红.汉英词语翻译探微【M】.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3.

[8】杨全红.汉英新词翻译:一项费力难讨好的活儿【J1.中国翻译,2003,(9):70-73.

英汉语翻译 篇3

关键词:习语 对比 因素 技巧

一、习语的定义

习语融于一种特定的文化,基于这种文化,研究者不能逐字逐句地去理解习语,而是字斟句酌,从语体上去把握。

二、学习英汉习语翻译的意义

英汉习语翻译是一项要求很高的工作。一个人可以轻而易举地读或者写下习语, 但没有一个人可以自信地说英汉习语翻译时不会犯错,在没有英汉习语翻译的相关知识的情况下。下面是英汉习语翻译初学者常犯的一些错误情况:

A:翻译英语习语到汉语时没意识到有习语

eg:Her little brother was down in the mouth.

原意:她的小弟弟垂头丧气。

误译:她的小弟弟嘴歪眼斜。

B:从个人经验出发进行英汉习语翻译

eg:Xiao Li eggs Xiao Wang on to gamble.

原意:小李怂恿小王赌博。

误译:小李与小王赌鸡蛋。

C:逐字逐句进行英汉习语翻译

eg: In the tide of 2008 economic crisis, you cannot get a jobwithout experience,but you cannot obtain experience getting a job-it is a Catch-22 situation.

原意:在2008经济危机的浪潮下,你没有经验,就找不到工作,而有工作,就不可能获得经验,那真是个没法解决的难题。

误译:在2008经济危机的浪潮下,你没有经验,就找不到工作,而没有工作,就不可能获得经验,这真是个抓不住22的情况。

上述错误源于译者对英汉习语的翻译的相关知识没有全面的了解。第一个例子中误译的原因是译者没有从整体上对习语进行把握;第二个误译的原因是译者只知道egg有名词的意思,不知道egg还有动词的意思;第三个误译的原因是译者缺乏Catch-22来源的相关知识。学习英汉习语翻译的意义在于掌握一定的英汉习语翻译技巧,尽量少出错,甚至不出错。

三、英汉习语翻译的技巧

(一)直接翻译

所谓直接翻译是指英语习语中的成分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逐字逐句翻译到汉语。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持原文的结构、风格和韵味。让我们一起来看下面的例子:

egl: Hitler was armed to the teeth When he launched the Second World War, but in a few years, he was completely defeated.

A:希特勒在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是武装到牙齿的,可是不

过几年,就被彻底打败了.

B:希特勒在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是全副武装,可是不过几年,就被彻底打败了.

eg2: Say one word more,and I will bury white bladem in you and pull it red.

A:再说别的,我让你白刀子進去,红刀子出来。

B:再说别的,我宰了你。(吴艳玉,2006:85)

上述第一个例子中,英语习语armed to the teeth用的非常形象生动,它向我们展现了一幅张牙舞爪的图景,汉译中的全副武装不及武装到牙齿能够再现原文图景。同样,第二个例子中,译例A用的比较传神。

(二)转换翻译

转换翻译可以说是直接翻译的补充。有些情况下.直接翻译是行不通的,这需要译者进行辨别筛选,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在头脑中加工再现,以期达到最佳效果。下面我们看一个例子:

eg: “It's easy to pass laws thant are tough on sex offenders. It makes big political points."he says,“But We are really starting to see some Draconian measures being taken"

他说:“通过一些对性侵犯比较强硬的法令是容易的,在政治上也很必要。但我们真正看到的却是一些过分眼里的法规正在被加以实施。”(李运兴,2007:62)

这个例子中,Draco是古典的立法者,他编制的雅典第一步成文法以严酷著称。如果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采取直接翻译的办法,则读者将不知所云。李运兴在翻译的过程中,首先搞清楚了这个习语的来源,然后进行加工处理,更好地被读者接受。

(三)架构翻译

在没有探讨这个翻译技巧之前,笔者首先从冯庆华先生所编写的《实用翻译教程》一书中抽取相关例子以供研究之用。

Turn a deaf ear to 充耳不闻

Be head and shoulders above others 出人头地

Pick a hole in sb' coat 吹毛求疵

Bum one's boat 破釜沉舟

Look for a needle in a bundle of hay 大海捞针

Talk black into white 颠倒黑白

读者在读完上述例子后,会惊喜地发现:译文语言中找到同原文中某个单词、词组或成语意义上的对等表达。我们所讲的架构翻译是指目标语言中的框架在不违背原语言意义的情况下可以和原语言的结构达到和谐搭配。上述例子便是很好例证。

习语在跨文化交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研究英汉习语翻译的要义在于可以帮助生活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中西方人更好地了解,更好地交际沟通。由于影响英汉习语翻译的原因错综复杂,对英汉习语翻译的研究不可能一蹴而就,这就需要译者要有敢于开拓,善于发现的精神。我们相信,只要译者诚恳地去学习,认真地去实践,不断积累经验,那么,更多的英汉习语翻译技巧便会跃然纸上。

课题:吉教科文合字[2014]第38号

参考文献:

[l]Sally Wehmeier, 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Dictionary.Beijing[G]: Commercial Press, 2004

[2]陈德章,英汉翻译入门[M].北京:外语教学研究出版社,2005

[3]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英汉语逻辑连接对比与翻译 篇4

思维, 在传统的心理学上, “是指人脑对显示事物间接地和概括的加工形式”[1];一种用特殊方式组织起来的物质的特性, 也就是人脑的机能。语言, 作为人类精神主要承载形式, 也是思维的表现形式, 受到思维的支配, 在自然状态下它们是不可分割的。可以说, 思维过程和语言过程是同一过程。翻译不应该被认为是一项单纯的语言活动, “应该被看作是一项逻辑活动, 一项译者对原文进行判断、选择的逻辑活动”[2]。因此, 翻译如果只着眼于源文本的语义层面, 是难以产出好的译作。韩礼德和哈桑 (Halliday and Hasan 1976) 在《英语的衔接》一书中, 将逻辑连接分为添加 (addictive) 、转折 (adversative) 、因果 (causal) 、时间 (temporal) 四种语义联系。[3]按照抽象逻辑语义可分为三类:详述 (elaboration) 延伸 (extension) 和增强 (enhancing) 。详述是对前句或基本小句以及句或小句中的某一成分给以进一步的说明、评论、或举例。延伸是表达在前句或基本小句的语义之外, 从正面或反面增加新的陈述, 或交代其例外情况。增强是一个句子 (或小句) 给另一个句子 (或小句) 提供有关时空、因果、理由和方式等方面的信息[4]。这三类的划分更为抽象, 概括力更强, 是对前面四分法的补充:弥补了四分法不能囊括复合体中小句的缺陷, 同时了省去了用四分法处理每个定谓和非定谓小句的麻烦, 也是本文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

2 汉英逻辑连接的不同特点

2.1 逻辑连接的显明与隐含

显明性是指逻辑关系靠关联词等衔接手段来直接标示的。语篇中出现的一些词语, 如“now, but, well, at the same time”等被称为“语篇标记” (discourse marker) 。相反的, 隐含性, 顾名思义, 是指语篇的逻辑关系没有用连接性词语明示出来, 但通过上下语境可以推断得出。英语重形合, “句子以形寓意, 以法摄神”[5], 造句注重形式接应, 逻辑思维具有典型的明显性;而汉语中意合, “以意役形, 以神统法”, 造句注重意念连贯, 逻辑思维具有典型的隐含性[5]。

例1跑得了和尚, 跑不了庙。

The monk may run away, but never his temple.

例2 Peggotty’s answer soon arrived, and was, as usual, full of affectionate devotion.

培果提很快就回了信。信里和往常一样, 就是疼我爱我, 一心为我着想的话。

例1中两个分句之间没有使用任何关联词, 但通过整体判断, 可以发现明显的“转折”关系, 但在译文中, 为了符合英语“形合”的特点, 要添加上“but”一词。同样的, 例2是一个并列句, 在英语语法中前后两个小句必须用关联词连接起来, 以明示句子的内部逻辑结构。但译中文时, 却要省略掉“and”的语义, 以遵循汉语“以形统神”, “流泻铺排”的特点。

汉语和英语逻辑连接虽一明一暗, 但不代表它们的逻辑语义关系是相同的。汉语句子的“延伸”关系转换成英文可能就是“增强”关系;英文中的“增强”关系可能会译成汉语的“详述”关系。如

例3 When it is dark in the east, it is light in the west;when things are dark in the south,

there is still light in the north.

东方不亮西方亮, 黑了南方有北方。

例4 My assistant, who had carefully read through the instrucs before doing his experiment, could not obtain satisfactory re sults, because he followed them mechanically

虽虽然然我我的的助助手手在在做做实实验验之之前前已已从从头头到到尾仔细阅读过说明书, 但由于他死搬硬套, 所以不能得到满意的结果。

在例3中, “东方不亮”与“西方亮”在逻辑语义上是“延伸”关系;“黑了南方”与“有北方”也是如此, 但在翻译成英文的时候, 都译成了“when”引导的时间状语从句, 语义连接上变成了“增强”关系。例4中, “My assistant”和之后的定谓性次要句在连接关系上是“详述”, 但在中译文中, 不得不将连接关系变更为“增强”。因为汉语不习惯有冗长的定语来修饰, 一般都会选择更为灵活的状语, 也更符合汉语的语序要求。

2.2 逻辑语义的浓缩和展开

英语的逻辑除了连接上具有明显性外, 语义上还具有浓缩性。明显性体现在逻辑连接词的表露, 逻辑上有联系的地方一般都会以某种语言活动形式明示出来, 这是英语重形合的特点所决定的。而英语逻辑的浓缩性却远非如此。英语的思维方式和语言特点注定了英语的某些表达方式高度浓缩, 可能在英语思维中没有逻辑连接的特征, 但如果按班不动地转换成中文, 往往不合常理, 这是因为“由于英民族常取‘浓缩型’的思维方式, 喜欢将众多的信息靠多种手段集中于一个单位加以思考……而汉民族往往更趋向于把问题层层铺开, 用节节短句逐点交代, 这种“展开型”的思维方式更利于把事情说清, 说透, 说明白。”[6]

例5中国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在全世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China’s successful explosion of its first atom bomb caused tremendous repercussion throughout the world.

例6 She said, with perfect truth, that“it must be delightful to have a brother, ”and easily got the pity of tender-hearted Amelia, for being alone in the world, an orphan without friends or kindred. (Vanity Fair)

她说道, “有个哥哥该多好啊, ”这话说得入情入理。她没爹没娘, 又没有亲友, 真是孤苦伶仃。软心肠的阿米莉亚听了, 立刻觉得她很可怜。

这两个例子在转换成中文时, 都增加了抽象逻辑语义上的连接关系。如例5中两小句间的连接关系为“延伸”;例6中, with perfect truth在句中做状语, 翻译过来时在连接关系上添加了“增强”的逻辑关系。与汉语的介词不同, 英语中的介词属于相对活跃的词类, 正如此句中可以用“with”使句子的层次感增强, 衔接更紧密, 而汉语的一个个音义语块, 是以一定的逻辑顺序或时间次序平面铺陈, 是一个流程结构, 正好比是一栋砖瓦堆砌成的大厦与一列一列车厢连接成的火车, 在两种语言切换时要将浓缩的逻辑平铺开来。

2.3 逻辑关系的直线性表述与迂回性表述

汉英逻辑连关系的差异还在于表述的直线型与迂回性。汉民族在一系列语言活动中, 习惯于先铺陈背景或相关信息, 然后再逐渐过渡到高潮或结论等最重要的部分, 与汉民族相反, 英民族更倾向开门见山, 把最关键的部分在开头, 然后再逐步介绍其他次要的内容。“总体看来, 英汉语篇的确分别呈直线性与圆式 (迂回式) 的逻辑特征。这从根本上讲是中西方各自重综合与重分析的思维习惯的表现。”[7]。

例7 Electricity would be of very little service if we were obliged to depend on the momentary flow.

在我们需要依靠瞬时电流时, 电就没有多大用处。

例8 Photographs are taken of stars, the light of which is too faint to be seen by eyes at all.

虽然许多星体的光线非常微弱, 肉眼根本看不见, 但它们的照片还是被拍下来了。

例7和8中的英汉两句逻辑语义均一致, 都是“增强”。但是在逻辑语义的表述顺序上却截然相反。两句英文都是典型的主从复合句, 主句在前, 从句在后, 将叙述的重点放在句首, 然后再陈述相关的信息, 属于“直线性”表述;在译成中文时, 位置调转, 转成汉语的“偏前正后”。按照一定的时空顺序或逻辑顺序, 流泻铺陈, 性成流水句, 在句末揭示叙述内容的重点和结果, 属于“迂回性”表述。尤其是在英译汉时, 因为汉语“正前偏后”句式的使用频率和普遍程度非常低, 所以往往采用“逆译法”, 更符合汉民族的思维习惯和表达方式。

3 结束语

翻译不仅仅是信息的转换, 更是思维方式的转换。而在不同思维方式的切换中, 挖掘出深层次的逻辑关系, 是以正确的思维方式表达内容的关键。在实际翻译中, 有很多僵硬的翻译, 或是所谓的翻译腔, 大多是没有很好地在逻辑层面上分析原文作品。所以, 了解英汉逻辑连接的不同特点, 把握翻译中切换的技巧, 才能有效地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翻译水平。

摘要:该文试图研究英汉语逻辑连接特点以及翻译中的转换问题。思维方式的差异使得英汉语逻辑连接迥然不同,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逻辑连接的显明与隐含, 逻辑语义的浓缩和展开以及逻辑关系的直线性表述与迂回性表述。掌握英汉语逻辑连接不同的表现形式是提高翻译水平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思维方式,逻辑连接,翻译

参考文献

[1]孟昭兰.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311.

[2]Rádo György.Outline of a Systematic Translatology[J].Babel, 1979 (25) :187-196.

[3]Halliday M A K, R Hasan.Cohesion in English[M].London:Longman, 1976:238.

[4]胡壮麟.语篇的衔接与连贯[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8:107.

[5]连淑能.英汉对比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4 (46) :50-84.

[6]王寅.英译汉:句法结构比较[J].中国翻译, 1993 (5) :10-13.

英汉语篇语法衔接差异 篇5

关键词: 语法衔接 连贯 语篇翻译 《红楼梦》

1.引言

衔接和连贯是构成语篇的两个必备要素。衔接是连贯的外在形式,连贯是衔接的内在意义[1]。语言学界较早提出连贯标准的是Halliday和Hasan,他们认为语篇连贯通过语言形式上的衔接得以实现,“衔接是连贯的基础”。[2]

Halliday和Hasan认为,要使语篇连贯,必须使用一些显性的衔接手段,如指称、省略、替代、连接等语法手段和词汇手段把语篇中不同的成分从意义上联系起来。这些衔接手段被认为是显性连贯。

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分属不同语系。英语作为形合语言,其语义的连贯通常依赖于高度形式化和逻辑化句法结构,并以动词为核心。汉语作为意合语言,对句法结构要求较少,偏向于意合。

因此两种语言在衔接手段上有很大不同,英语多用显性衔接,汉语多用隐性衔接。本文将以《红楼梦》中晴雯撕扇片段为例,从语法衔接差异角度分析英汉翻译异同。

2.语法衔接

语法衔接也称句法连接,其本义是借助构造句子的语法手段即标志词语之间的结构关系的因素实现语篇的衔接和连贯。[3]语法层面的衔接包括:指称、替代、省略、连接。

2.1指称:或指代衔接,是指能使C1(C代表小句,下同)和Cn通过指称而建立衔接的关系。C1与Cn通过指称的衔接而完成语篇内这一环节的连贯建构。

指称有三种体现方式:人称、指示和比较。[4]这三种类型的指称在英汉两种语言中同时存在。由于英汉语言习惯的不同,在实际的语篇中,一一对应的翻译并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这在英汉翻译中有明显的体现。

例1:便笑着递与她。晴雯果然接过来,嗤的一声,撕了两半,接着嗤嗤又听几声。

With a smile he handed her his own.Sure enough,she ripped it in two,then tore it to pieces.

汉语中省略主语宝玉,但从上文中可知“便笑着递与他”的主语是宝玉。后面句中只出现了一个主语晴雯,很明显其后短句的动作都由晴雯发出,即使没有主语也不会使读者产生任何误解。

在英译中却不得不补出指称代词she帮助完成句子结构。与汉语不同的是,在译作英语时,英译中指称的使用要明显多于汉语原文。英语中补出人称指称he回指上文的宝玉;her和she回指上文的晴雯;it和his own同指宝玉自己的扇子。

例2:宝玉赶上来,一把将她手里的扇子也夺了递与晴雯。晴雯接了,也撕了几半子,二人都大笑。

Baoyu’s answer was to snatch her fan from her and give it to Qingwen,who promptly tore it up and joined in his loud laughter.

在译作英语时her fan指代麝月手中的扇子,it指代前文中的her fan.在原文中因为一系列动作在同一句话中完成,所以在“递与”和“撕”后面均省略了宾语扇子。

另外,译文中用指代词who引出定语从句,使得本句与前一句衔接得更加紧密,用定语从句使得原文的小句变为长句,符合英语表达习惯。

2.2替代:是指一个语言项目被另一个语言项目所取代,即通过取代前句中某一语言项目,建构句际衔接。与指代不同的是,指代所用的代词具有指称性,而替代所使用的替代词不具有指称性。前者的作用是指代,后者的作用是替代、替换。[5]

例3:晴雯听了,笑道:既这么说,“你就拿了扇子我来撕。我最喜欢撕的。”

“If that’s so,get me a fan to tear up.I love ripping things apart”

2.3省略:省略是通过小句中某个句法单位的残缺预设前句的相应句法单位的语言项目,当读者根据这一预设在前句中搜到被预设的语言项目时,两句之间的照应和连贯就建立起来了。

韩礼德和哈桑称这种衔接方式为“零替代”。与指称和替代一样,省略也是一种预设,通常具有前指关系。[6]其分为三种:名词省略、动词省略和短语省略。使用省略的.好处之一是可以避免重复。

例4:你爱这样,我爱那样。

You may like one thing,I another.

英译版本中把“那样”译为another避免与one thing重复。

例5:晴雯听了,笑道:“既这么说,你就拿了扇子我来撕。我最喜欢撕的。”

“If that’s so,get me a fan to tear up.I love ripping things apart.”

在本句汉语中用了第二人称和第一人称,但译作英语时,“你就拿了扇子我来撕”,正好对应英语中的祈使句,因此省略了代词you“我最喜欢撕的”在汉语中省略了“撕”的宾语,但是在英语中为了保持句法结构,补出了ripping的宾语things。

2.4连接:在前言与后语之间建立起系统联系的专门用语。[7]连接成分之间之所以具有衔接功能,是因为这些成分本身的特殊含义预设了语篇中其他成分的存在,连接词一般不会孤立出现,在语篇连贯的建构过程中,它们总是在不同的微观层面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韩礼德和哈桑区分了四种连接关系:附加关系、转折关系、因果关系、时间关系。[8]在英汉语篇翻译中,译者一般采用形式对应的方式体现原语连贯机制的特点。

但英语对语法的形式要求比汉语更高,语篇的逻辑关系和时间关系通常靠语法形式体现,而汉语通常用隐性的语序体现,因此在汉译英中连词的增减现象比较普遍。

例6:我慌张的很,连扇子还跌折了,那里还配打发吃果子?

If I’m so careless that I even break fans,how can I fetch fruit?

在汉语中没有出现任何显性连接词,但译作英语时,添加了表示因果关系的so...that和if从句将原文中的两个独立短句结合到一起,符合英语长句的要求。

例7:比如那扇子原是扇的,你要撕着玩也可以使得。

For instance,fans are meant for fanning,but if you choose to break one for fun,what’s wrong with that?

在原文中两个短句之间虽然没有连接词,但由于汉语意合的特点,读者很容易读出两句之间有转折关系,在英译中添加了转折词but,使得译文衔接更加流畅。

例8:你喜听那一声响,就故意的碎了也可以使得。

If you smash them because you like the sound.

原句中没有使用任何连词,在译作英语时用if引导条件状语从句,并加入because,从形式上的衔接完成了内容上的连贯。

2.5其他语法衔接技巧

例9:各自性情不同。

People’s tastes differ.

在汉语中无主语的句子,在英译版中为了保持连贯,添加主语。

例10:就如杯盘,原是盛东西的。

It’s the same with cups or plates which are for serving things in.

汉语中杯盘可以做主语,但在英译中用句型It’s the same with...使得该句既与上句衔接,又巧妙地把汉语中的动词“盛”译为了...are for serving,显得更地道。

3.结语

本文探讨了英汉语篇翻译中语法衔接的差异。可以看出译者尽量使译文与原文保持一致,但由于英汉语言表达的差异,汉语作为一种意合语言,往往不需要刻意使用显性衔接手段以保持语篇的连贯。而英语作为形合语言,更多地依赖显性的语法衔接手段使语篇通过外在形式保持连贯。在英汉翻译中应充分注意到这一点。

参考文献:

[1][3]何善芬.英汉语言对比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466-477.

[2]Halliday,M.A.K.&Hasan,R.Language,Context and text:Aspects of Language as a Socio-semantic Perspective[M].Victoria:Deakin University Press,1985.94.

[4][5][6][8]王东风.连贯与翻译[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03-116.

英汉语翻译 篇6

关键词:衔接手段 连贯 照应 替代

一、引言

传统翻译观以句子为翻译的基本单位,“注重研究源语与目的语之间的异同及言内关系,将翻译过程视为把一种文字材料转换成另一种文字材料,把一种语言产物在保持内容(命题)不变的情况下改变成另一种语言产物的过程”(张美芳、黄国文,2002)。随着篇章语言学的兴起,人们已逐渐摆脱了传统语言学和语法学的束缚,将语言研究的重心由句子转为语篇。大多数语言研究者也不断地将语篇分析延伸到其他领域,这自然也包括翻译领域。李运兴认为“翻译活动所处理的不是一个个孤立的词句,而是由互相关联和制约的词语和句子……有机地组合在一起的语篇。因此建立明确的语篇意识,不论在翻译实践还是在翻译研究中都十分重要。”(李运兴,2001:19)

连贯这一决定语篇语义结构的重要因素,在以语篇为基础的翻译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译者在翻译时,首先需要对原文语篇内部的各种衔接手段进行分析,以便在原文与译文之间建立语篇层次上的意义与功能对等(谭键,2002)。译者必须尽可能保全和复现原文语篇的连贯性和完整性,才能使译文语篇结构严谨、行文流畅、语气贯通。因此,在翻译中语篇连贯的实现直接关系到译文的可读性,并决定着译者对翻译策略的选择。

二、英汉语篇衔接手段的翻译策略

Halliday和Hasan指出,衔接就是把上下文联系起来的机制,它本身是意义概念,是由词汇语法来实现的,“衔接是语篇中的一个成分和对解释它起重要作用的其他成分之间的语义关系。这一‘其他成分’也必须在语篇中能找到……”(Halliday、Hasan,2004)。Halliday和Hasan认为,语篇内部的衔接关系通过五种语言形式来实现:指称、省略、替代、连接、词汇。虽然以上五种衔接手段在所有的语篇中都有使用,但是翻译毕竟是对不同语言代码的转换,译者需要根据译语语篇的特点对衔接手段进行调整,以保证译文的连贯性。下面我们从连贯角度来探讨一下英汉语篇衔接手段的翻译策略。

(一)保留原语篇的衔接方式

在不影响译文语篇连贯性和可读性的前提下,将译文中的衔接方式一一对应地译出,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反映出原语语篇的衔接与连贯特点。

(1)原文:At first,I attributed this new habit to advancing age—I had recently turned 40—and glumly concluded that I was becoming morbid.But why,then,was I finding my secret rite so uplifting? Finally,after many years of starting the day this way, I have figured out that I am doing it not to obsess about death but to find out about life.

译文:起初,我以为这是因为上了年纪的缘故(当时我刚四十岁),于是我不无悲哀地认为这是一种病态心理。可令我不解的是,为什么我竟对这个秘密的仪式感到如此振奋?我就是以这种方式年复一年地度过清晨那片刻的时光,直到有一天我突然明白过来,我如此喜欢读讣告并非迷恋死亡,而意在探索生命,真正的生命。(Suzanne B.Levine,2004)

例(1)原文主要通过一系列的连接词来表示语篇中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以时间为主的叙述顺序夹带着因果和转折关系),译文基本上复制了原文的衔接链,将原文的时间衔接链“at first—after many years—finally”译为:“起初—年复一年地—直到有一天”;在原文中表示因果而非并列关系的“and”被相应地译成“于是”;表示转折关系的“but”译为汉语中相对的转折词“可”。在例(1)中,源语语篇中的衔接手段在汉语中同样适用,因此这样的结构在译文中就被保留下来了。

“语篇中出现的一部分词汇相互之间存在语义上的联系,或重复,或由其他词语替代,或共同出现。只有词汇的相对集中,才能保证语篇的主题和语义场取得统一”。(胡状麟,1994)这一点对于英语和汉语语篇都很重要。

(2)原文:更令人担心的是,南极环境变暖可能严重影响全球生态环境,因为南极冰盖有助于调节全球气候、海洋环流和海平面。有些科学家认为南大洋变暖以及海冰减少可能会使海洋中每年储存的二氧化碳的数量减少,从而有可能进一步加快全球气候变暖。

译文:What is most worrying is that warming of the Antarctic environment could have serious implications for the global ecology since the southern ice cover helps regulate global climate, ocean circulation and sea level.Some scientists believe warming of the Southern Ocean and reduction in sea ice could reduce the amount of carbon dioxide stored in the ocean each year, possibly accelerating global warming further.(任晓霏,2002)

原文中,几个“变暖”的重复使语篇自然形成一个主题。此外“影响……环境”“调节……气候”“数量减少”等几组词的搭配,将语篇各句有机组合到了一起。译语中同样重复使用“warming”,并以“regulate…climate”和“reduce…amount”等搭配相对应。

(二)调整原文衔接方式

英、汉两种语言从语篇结构到组词造句等都存在着不同程度上的差别。虽然,在英汉翻译中存在着将源语语篇衔接方式对应译出的情况,但更多的是依据译语语篇结构特点对源语语篇的衔接手段做出灵活地调整。这样才可以做到:减少翻译味并提高译文的可读性。

1.使用代词代替词汇复现

照应和替代这两种衔接手段可以避免语篇中的词汇重复,照应与替代虽然体现的都是与前文所出现的某一成分在意义上的联系,但二者所体现的意义关联并不相同。照应指的是语篇中一个成分用作另一个成分的参照点的现象。换言之,当一个项目再次出现时,我们不用原来的名词,而用相应的代词来指称它。替代指的是用一个替代词去取代语篇中的某一个成分。替代与照应的差别体现为: 衔接项目的关系由同指关系变成同类关系;有些衔接项目由一个词汇项目变成一个结构项目;在替代中总是有对比的成分,但在指称中没有。例如:

(3)Customer: I’d like a handful of blue file folders.

Salesgirl: Sorry, we just have red ones.

(4)A:Do you think John will come to the party?

B:I believe so.

在例(3)中,“ones”所替代的内容需从上文提取信息,指的是“file folders”,但不是那些“blue file folders”,而是与“blue file folders”同类的其他的“file folders”,同时“red”是具有对比性的,它和前面的“blue”形成对比。“Ones”与“file folders”形成衔接关系。在例(4)中,“so”所替代的是一个小句“John will come to the party”。这两种替代现象与指称所遵循的原则相似都是为了避免重复,但是它们的用法是不同的。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对替代现象的处理与前面分析过的照应/指称也不大一样。

刘宓庆(1998)、范仲英(1997)论证了英汉在代词使用上所表现出的频率的不同,指出英语倾向于多用代词,特别是人称代词,汉语倾向于重复名词、人名或称谓,避免在容易混淆的上下文中交替使用不同的人称代词。如:

(5)原文:秦淮河里的船,比北京万生园、颐和园的船好,比西湖的船好,比扬州瘦西湖的船好。这几处的船不是觉着笨,就是觉着简陋,局促;都不能引起乘客们的情韵,如秦淮河里的船一样。秦淮河里的船约略可分为两种……

译文:The ships on the Qinhuai are better than those in Beijing’s Myriad Creature Garden and Summer Palace and Hangzhou’s West Lake,better than those on Yangzhou’s Shouxi Lake.The vessels in those,places are either clumsy or crude and cramped less inviting than those on the Qinhuai,which fall roughly into two categories…(王立弟,2002)

把原文和译文加以比较,可以明显地看出汉语和英语的不同特点。汉语原文中的“船”重复出现了6次,并不显得累赘。在英语译文里,“ships”一词仅仅在首次提到时出现了一次,其它都用代词“those”,关系代词“which”,或用近义词“vessel”替代。

有时,虽然原文所用的替代词相同,但是译者从语篇连贯性考虑之后却有可能采用不同的替代词。例如:

(6)原文:皇天在上,我们并没有说过什么,更没有做过什么。或许,惟其如此,才更耐人回味,发人深思?也或许,惟其如此才恰到好处,才更能绵远悠长,随心赋形,心心相印?

译文:May God be our witness: we never said or did anything that lovers would have done.Perhaps because of this,it invites more guessing and provokes more thinking.And probably because of that,our relationship has reached such a lasting state that it takes shape after our thinking and creates kindred spirits.(《中国翻译》2005年第1期)

原文中,两个“如此”的使用使上下文紧密地连在一起,整个语段读起来非常紧凑。在译文中,两个“如此”分别译成了语篇指“this”和“that”来指向语篇中的某一陈述,相当于夸克等人的句和小句指称。在英语中,“this”通常指近一点的事物,而“that”则指稍远的,如果第二个“如此”也译成“this”,那么语篇的结构中可能会出现混乱:“this”究竟是指第一句“we never said or did anything that lovers would have done”还是指它的上一句“it invites more guessing and provokes more thinking”,为了避免引起这样的歧义,译文分别采用了“this”和“that”。

2.补充被省略成分

英语和汉语深层语法结构的差异决定了在翻译过程中有时要不可避免地调整句子结构以保证译文的通顺。

(7)原文:Knowing this was a pursuit to the death,Nokomis outsmarted the cold devils.She hid in a stand of maple trees,all red and orange and deep yellow.

译文:诺柯米丝知道,她若是被抓则必死无疑,于是她运用智谋蒙蔽那群冷酷的恶鬼。她躲进一片红色、橙色、深黄色的枫树林里。(《中国翻译》2005年第4期)

显然,原文中的“all red and orange and deep yellow”省略了中心词“maple trees”,夸克等曾报道过用形容词体现的类别词作为中心词的实例。但是汉语在这种情况下则不能省略中心词,其原因是“类别词在语义上对事物的从属性太强,既然是对事物的分类,如石桥、木桥、铁桥……当这些类别词离开所分类的事物就毫无意义了”(胡壮麟,1994)。原文“all red and orange and deep yellow”在汉语中可以有两种译法:一是放置在整个名词词组之前,即“红色、橙色、深黄色的一片枫树林”;另外是仅作为中心名词的修饰语,即“一片红色、橙色、深黄色的枫树林”。如果采用前一种翻译方法,就会引起这样的疑问:是“红色、橙色、深黄色的”三种各自不同颜色构成的枫林还是一片枫林中有三种不同颜色的枫树生长在一起?采用第二种翻译方法就会避免这样的歧义。

3.省略原文部分衔接链环

如前文所述,由于语用传统和语言结构上的原因,英语倾向于多用代词,汉语倾向于尽量少用代词。我们来看一下下面的例子:

(8)原文:If you live fairly close to the mountains, you can’t beat taking your family to camp there for a couple of days for a reasonable priced vacation.Basically, all you pay for is the gas to get up there and the food, which you’d be eating at home anyway.

译文:傍山而居,必忍不住与家人到山上宿营几日,度过一个不算破费的假期。所要花费的差不多只是汽油和食物,至于食物,反正在家也要消费。(《中国翻译》2005年第1期)

例(8)中的原文存在如下的照应衔接链:the mountains—there—there,英语使用代词的频率比汉语要高,英语中的代词无须译出或以名词的形式在汉语中再现。译文中指代衔接则变成了山—山上—?(?表示省略),第一个“there”还原成了照应的对象“山上”,这是因为“宿营”这一动词通常要与明确的地点连用,而第二个“there”虽然在汉语译文中并没有译出,但读者还是能判断出“所要花费的差不多只是汽油和食物”是到达山上所需要的,因此没有必要对照原文一一复原,而如果将其所替代的内容译出,反倒显得译文累赘。

4.隐性衔接显性化

与英语相比,汉语为意合语言,汉译英时,通常要将汉语中隐形的意义连接转换为英语中显性形式衔接手段。形合和意合是语言的两种基本组织手段,形合和意合往往并存于一种语言中,但二者的作用总是各有侧重。王力先生指出:“中国语里多用意合法,联结成分并非必需;西方多用形合法,联结成分在大多数情形下是不可缺少的”(申丹,1997)。下面我们通过具体的实例来看一下汉译英中的“意”与“形”之间的转换。

(9)九岁时,母亲死去。父亲也就变了样。偶尔打碎了一只杯子,他就要骂到使人发抖的程度。后来,就连父亲的眼睛也转了弯,每从他的身边走过,我就像自己的身上生了针刺一样:他斜视看你,他那高傲的眼光从鼻梁经过嘴角而往下流着。

译文:When I was nine Mother died and Father became even worse.If you accidentally broke a small thing like a cup, he would throw such curses as to make you shiver all over.His eyes would cast sideways glances.Whenever I passed by him, he would eye me sideways with an arrogant look streaming down the bridge of his nose and off the corner of his mouth , making me feel as if pricked on needles.(刘士聪,2002)

在汉英翻译中往往要变隐性连接为显性连接,通常体现为添加英语中表示各种语义逻辑关系(譬如转折、因果、目的、让步等等)的连接词。在英语译文中, 通过“when、if、whenever”等词的衔接, 原文内部隐藏的逻辑关系都被显现了(如“母亲死去”和“父亲……变了样”之间的因果关系和时间衔接等),而且译文段落的组织环环相扣,紧密和谐,反映了原文的脉络和意境。

三、结语

我们在翻译时首先假定原语语篇是连贯的,那么相对应的译文也应该是连贯、通顺的,但是由于翻译涉及的是两种不同的语言和文化,因此译文与原文衔接手段一一对应地翻译并不能总是保证译文的连贯性。所以,译者要首先对原文语篇的衔接手段及连贯特点做出分析,在翻译过程中充分考虑译语语言及译语受众的特点,对译文的衔接手段做出调整,通过代词代替词汇复现、补充被省略成分、省略原文部分衔接链环及隐性衔接显性化来灵活地翻译原文的衔接手段。

(本文系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度基本科研业务费科研专题项目]“语篇隐性衔接机制与潜在连贯心理认知研究”[DUT12RW435]。)

参考文献:

[1]张美芳,黄国文.语篇语言学与翻译研究[J].中国翻译,2002,

(3).

[2]李运兴.语篇翻译引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3]谭键,许霄羽.论语篇连贯与翻译[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

社会科学版),2003,(10).

[4]Halliday, M.A.K.& Hasan, R.Cohesion in English[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1976/2001.

[5]Suzanne B.Levine, My Secret Predawn Rite(拂晓前的秘密

仪式)[J].中国翻译,2004,(2).

[6]胡壮麟.语篇的衔接与连贯[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4/2000.

[7]任晓霏.从形合和意合看汉英翻译中的形式对应[J].中国翻译,

2002,(3).

[8]朱永生,严世清.系统功能语言学多维思考[M].上海:上海外语

教育出版社,2001.

[9]张德禄,刘汝山.语篇连贯与衔接理论的发展及应用[M].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10]刘宓庆.文体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

[11]范仲英.实用翻译教程[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7.

[12]王立弟,张立云.重复——在汉英翻译中的处理[J].中国翻译,

2002,(5).

[13]高维晞,欲说还休.Harry, J.Huang译, Nearly Said[J].中国

翻译,2005,(1).

[14][加拿大]比尔·卡斯尔曼.关于枫树的传说[J].谷启楠译注.中国

翻译,2005,(3).

[15]周领顺.从英语人称代词的使用看译者对风格的能动把握[J].

中国翻译,2004,(4).

[16]李运兴.英汉语篇翻译[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17]申丹.论翻译中的形式对等[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7,(2).

[18]萧红.永久的憧憬和追求[A].汉英·英汉美文翻译与鉴赏[C].

刘士聪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

英汉语篇中人称代词翻译对比研究 篇7

人称代词是最早产生的语篇词汇,也是所有自然语言语篇共有的部分。人称代词是人类语言的共性。早期人类为认知世界,需要指称身边的万物。所有语言中的人称代词都包含三个人称(第一、第二、第三人称)和两个数(单数、复数)。所有的语言都有亲属词、一般名词、专有名词和人称代词。“我、你、他”清楚地区分了人称代词隐含的思想,即“我”指的是说话者,“你”指的是听话者,而“他”则指的是说话者和听话者谈论的对象。人称代词是语言交际中举足轻重的语言成分,有着其它语言成分不可替代的作用。英语和汉语中的人称代词有相似之处,同时也存在许多不同,因此对比英汉人称代词也是语言学研究的课题之一。英语是形合的语言,倾向于较多使用语法功能词/虚词;而汉语是意合的语言,重视上下文意义上的连贯,倾向于较少使用语法功能词/虚词。因而,英语倾向于较多使用人称代词;而汉语倾向于较少使用人称代词。

第一人称单数形式指称说话人本身,这在英汉两种语言中是共同的。第一人称如用复数代词表示,在英汉两种语言中都有两个用法:用于包括谈话对方或用于不包括谈话对方。第一人称复数代词用于借指说话人或听话人具有明显的社交指示功能。1)我们明天去爬青城山,你(们)去不去?(“我/咱们”不包括谈话对方或听话人)2)我/咱们一起出去吧。(“我/咱们”包括谈话对方或听话人)。在汉语言中,日常用语可以将“我们”以“咱们”替换使用,称为共称现象,这样的使用并不影响谈话者对句子意思的理解。英语第一人称指示语we只有一种形式,不能将“我们”“咱们”的语用意义直接表达出来,但可间接地在let us和它的缩略语let’s之间的差别上反映出来。Let us可能包括听话人,也可能不包括。但Let’s总是包括听话人在内。第二人称指示信息有时可以通过第一人称指示语表达。汉语一般只认为“您”是“你”的敬称。在更亲密的人际关系对话中,汉语中的“我们”和“咱们”都可以用来借指“你”或“你们”。例子:老师:“我们(=你们)的主要任务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这种指示信息,常给听话人一种亲切感,故在正式场合多出自长辈、领导之口。英语中的第二人称指示语也有类似的用法,但主要表现在口语中。——Lily and I had diner together today.We went to restaurant.——What did you have?———We had steak and salad.当谈话双方不是面对面进行交谈,如跟熟人打电话在作自我介绍时往往不用第一人称指示语,而改发第三人称指示信息。书面语中常用第三人称指示语one来代替you。第三人称指示,既不包括说话人,也不包括听话人,因此,在言语活动中,它一般不是谈话的参加者。但在实际言语活动中,在特定的场合中也会用来指说话人或听话人。人称代词作为虚词的一类,使用频率的显著增加,也表明了翻译汉语小说有趋同于原生英语行合的态势。英语和汉语,其人称指示语的选择运用都较为复杂,所传达的指示信息因社交场合、谈话双方关系等语境的变化而变化。对英汉语言人称代词进行对比研究,有助于语言工作者更准确、全面的把握和运用人称代词,了解其不同的社交功能,避免跨文化交际中因误用或滥用而令人产生误解,更好地实现言语交际的目的。

在语篇中,常用的翻译策略方式有对应、省略和替代。第一,英语人称代词最主要的汉译转换方式为对应(correspondence)。这种翻译方式几乎在所有的英语人称代词的汉译中都出现了,而且是三种翻译方式中最主要的一种。不同格的英语人称代词使用对应这种翻译方式也不同。人称代词主格的大部分使用对应这种翻译方式;人称代词宾格和人称代词属格使用这种翻译方式比较相似。第二,省略(omission)。这种转换方式。英语人称代词汉译过程中省略的情况。不同格的英语人称代词使用省略这种翻译方式也不同。第三,替代(substitution)这种转换方式在翻译过程中,与源语文本特征相关的现只倾向于移植到目标语文本里。英语人称代词的频繁使用是源语文本的特征之在翻译过程中,主要被直接翻译成汉语对应的人称代词。不同格的英语人称代词使用替代这种翻译方式也存在差异。英语人称代词的主格、宾格和属格形式在汉译的过程中采用的翻译方式有差异。例子;“they'll shoot me I don't care they'll shoot me in the back of the neck.I don't care down with big brother.They always shoot you in the back of the neck.I don’t care down with big brother.”“他们会枪毙了我。我不在乎他们会从后脑勺枪毙我,我不在乎打倒老大哥。他们总从后脑勺枪毙人,我不在乎打倒老大哥。这个例子中,英语原文有9个人称代词,其中8个直译为汉语人称代词,一个用替代的方式把you译为“人”,处理的比较合理。但这句译文中的翻译腔比较严重,需要修改。译文如能改成“他们会枪毙了我。我不在乎后脑勺中枪,也不在乎打倒老大哥。他们总从后脑勺枪毙人,我不在乎打倒老大哥……”看起来更为流畅。英语人称代词的汉译应该更多采用省略的翻译方式。翻译汉语由于受到源语的影响,多采用对应的方式进行翻译,不仅人称代词数量比原生汉语增多,而且形式上也多采用英汉共有的人称代词来进行对应翻译。

摘要:鉴于人称代词在自然语言中的重要性,语言学界对人称代词的研究向来十分重视,人称代词成为各语言学流派关注的研究问题之一。原生英语人称代词的使用频率远远高于原生汉语中人称代词的使用频率。英汉语人称代词的系统差异的主要原因是:英语和汉语具有不同的衔接方式,以实现行文的流畅与连贯。中国英语学习者在英语写作的过程中要注意英汉语句法及人称代词使用频率的差异,适当增加人称代词的使用,从而使英语习作更加连贯和流畅;其次,翻译者在英汉互译过程中,应该对英汉人称代词的异同有充分认识。本文通过对英汉语篇中人称代词翻译的研究,指出了翻译汉语呈现出既不同于原生英语又不同于原生汉语的某种中间性。英语人称代词翻译成汉语时的转换类型分为三类:对应(correspondence)省略(omission)和替代(substitution),其中最主要的翻译方式是对应,其次为省略,使用名词和名词短语替代英语人称代词的方式最为少见。对于翻译者和翻译学习者来说,人称代词的主格形式可以多采用对应的翻译方式,但也应该注意避免连用人称代词的情况。在翻译实践中,译者应该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合理的翻译方式,不宜多采用对应的方式;其次,翻译者应更加注意增加省略和替代这两种翻译方式的使用,因为这样做会使翻译汉语中人称代词的使用更接近原生汉语中人称代词的使用。

关键词:人称代词,对比研究,翻译策略

参考文献

[1]何自然.语用学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20-29.

[2]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29-32.

[3]何兆熊.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9:43-46.

[4]Halliday,M.A.K;Hasan,R Cohesion in English,1976.

[5]Ouirk,R,S Greenbaum,G Leech,et al.A Gramma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M].London:Longman,1973.

[6]杜学增.中英文化习俗比较[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7]邢福义.说“您们”[J].方言,1996(02):100-106.

英汉语篇衔接手段对比及翻译策略 篇8

语篇衔接在语篇构建及语篇理解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了解并掌握英汉语篇衔接手段及差异,对英语学习和英汉翻译至关重要,而且采用恰当的语篇衔接手段能够使语篇结构严谨,语义连贯,清楚表达作者观点。因此我们将着重探讨英汉语篇中各种衔接手段的使用及差异对比,为英汉翻译提供有益的指导和策略。

二、英汉语篇衔接手段对比及翻译策略

1.照应。Halliday和Hason把英语中的衔接分为五类:指称,省略,替代,连接,词汇衔接。其中词与所知对象之间的语义关系称为指称衔接,也称照应。英汉指称类型没有明显差别,都有人称、指示、比较三种类型的指称和照应,但不同的是英语使用人称代词和指示代词的频率显然高于汉语。英语中有定冠词,汉语中则没有。汉译英常常需使用定冠词表示所指,这是我们极易忽略的问题。例如:A:香蕉在哪里? Where are the bananas? B: 在那边Over there.汉语中虽未指明A要什么香蕉,但香蕉是“主位”,是话题,它存在于A和B的共识之中。所以译文一定要用the表明指称意义的确定性。

另外由于汉语重意合,英语重形合;汉语是主题显著语言,不在意主语,英语是主语显著语言,主语是一句之主,不可或缺。又由于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较隐含曲折,而英美人的思维方式较简单直接,汉语中常出现零式指称(zero-anaphoric)现象,英译时往往需要增补主语或其他词以明朗照应关系。例如:一路上吃了半斤炒栗子,睡了一小会觉,就到了北京。 We ate half a jin of roast chestnuts, had a nap andsoon arrived in Beijing. 从例句中我们可以看到,为了使译文符合英语句法,达到篇章衔接、语义连贯的效果,译文增添了主语we.

2.省略。省略(ellipsis)指的是把语言结构中的某个成分省去不提,它是为了避免重复,使表达简练、紧凑、清晰的一种修辞方式。省略是语言使用中一种常见的现象。英语注重形合,在省略时,往往利用其动词变化的时态等方面来实现。但是在汉语中动词并没有时态的变化。因此在英汉翻译过程中,对于英语中根据上下文而省略的动词和形容词,(句子成分,因为省略的也可能是其他成分,不止这两种。)根据汉语的习惯转换为重复或替代。例如:For better or for worse,education in China isn’t what it used to be.。No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isn’t (what it used to be)either.后面一句中为了避免重复,省略了表语在翻译成汉语时,我们应将省略的部分还原出来,如下:改善了也罢,变坏了也罢,总之中国的教育和以前不一样了,不仅如此,科技发展也和以前不一样来了。

3.替代。韩礼德和哈桑(1976)认为替代指用替代形式来取代上下文中的某部分,因此替代词只是形式。其语义要从上下文中的替代成分去索引。替代形式与被替代成分之间的这种预设关系使得整个语篇前后衔接起来。使句子成分之间的关系更为简练、紧凑、清晰,使新信息更为突出。他们把替代划分为名词性、动词性和分句性替代。替代从量上考察,汉语替代出现的频率低于英语,在多数情况下,当英语使用替代时,汉语则选择使用重复原词(或原词的一部分)和照应。如在名词性英汉互译时,根据语法及行文表达的需要,可采用直译、重复或省略法酌情译之。如:l don’t like white envelopes。I like yellow ones.我不喜欢白信封。我喜欢黄的。“ones”替代了“envelopes”,汉译时,“的”,替代了“信封”,相互照应。

4.连接。汉语为语义型语言,着力考究字与语义及其相关关系,注重内容的意会性,因此汉语总的来说是意会性语言,也就是说段落内的连贯更多的是依靠语义,依靠句子表达的事件的内在联系,内在逻辑联系来实现连贯的。但是英语语篇事件不完全是以自然时间和因果逻辑安排的。因此它必须用语言手段给每个事件定位,使语篇中各事件关系明确、层次分明。因此英语语篇中多使用连词将各种信息连接起来达到语篇的连贯。与其它所有衔接手段相比,连接是英汉两种语言之间差别最大的一种。例如:Then he swam to the shore after spending the whole night in the water. During that time, he covered a distance of eight miles. Early next morning,he saw a light ahead. He knew he was near the shore because the light was high up on the cliffs. 这段话可以清楚看到英语形和的特点。因此在翻译时,先要理清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以及相互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同时要注意连词的翻译,有些连词不必翻译,应符合汉语的习惯。参照译文如下:他在海里游了整整一个晚上,游了八英里,才快游到海岸上。到了次日清晨,他才看到前面有光。峭壁上,灯光高照,他意识到他已经靠近海岸了。

5.词汇衔接。词汇衔接是实现语篇连贯的重要接应机制之一,它通过词汇选择、组织和聚合建立衔接关系。语篇在成其为篇的过程中经历了“字——句——段——篇”的一系列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词汇起到了基础而关键的作用,没有词汇,整个篇章就无从谈起。词汇衔接手段在各类语篇题材中占所有衔接手段的48%,研究衔接手段的大部分工作就是研究词汇,而且研究书面语篇的衔接也就是在很大程度上研究语篇中的词汇模式,词汇衔接对实现语篇连贯显得尤为重要。

词汇衔接可由词汇重复来实现。词汇重复在英语和汉语中都有,它既可衔接语篇,又可起到突出主题、加深印象的修辞效果。不同的是,一般说来,英语原词重复比汉语多,主要原因是英语词汇有曲折形式,而汉语中则没有。(英语同一词汇的重复没有汉语多,汉语喜重复,英语则极力避免同一词汇的重复使用,除非是为了达到某种修辞效果)(这样论述与下面例子吻合)。而且,英语中广泛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上义词和下义词达到连贯的效果。与之相比,汉语在词汇手段上多使用原词重复。将英语翻译汉语时,往往将原文中的同义词等还原成原词重复。例如:The United Statesand the Soviet Union have spared no expense to ensure that theother side can not contemplate a first strike. The Russians havedeveloped land-based missiles that trundle about the country ontrucks and railroad cars making it impossible to locate all of them at the same time.文中三个词the Soviet Union、The Russians、the country属于同义词,都是指苏联,在翻译成汉语时,可以使用原词重复,而不应该机械地翻译成俄国人和这个国家。

三、结语

英汉语翻译 篇9

一、食物词语的英汉比较

同汉语一样,英语也常用食物来喻义。但由于中西方饮食习惯和风俗的差异,两种语言对食物的喻义既存在异曲同工之处,也不乏大相径庭之处。

1. 词义相近。

在很多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方面,人类思维往往都表现出认知经验上的共性。所以,尽管英汉两种语言不同,但它们中有些食物词语所包含的文化含意却惊人地相似。比如英汉语都用酸葡萄 (sour grapes) 来代表因得不到而受指责贬低的东西。英语中的fat和汉语中的“肥肉”也都表示“优厚的”,“有利可图的”之意:a fat job(肥缺)。另外,英语中的pepper和汉语中的“辣椒”也都象征“尖刻、辛辣”。例如a pepper speech(尖刻的发言),a pepper satire(辛辣的讽刺文章)等,在大卫·霍克斯(David Hawkes)笔下,《红楼梦》中“凤辣子”就被翻译成peppercorn。而在比喻某人“头发变白”时,英汉语也都用盐(salt)来形容,例如:Experience has salted his hair.(世事经历使他两鬓堆霜)。

2. 语义悬殊。

语义悬殊指的是有些食物词语在英汉语中虽然字面意义相同,但由于不同的文化环境和不同的语言土壤,其隐含意义和联想意义迥然相异。比如汉语中的“醋”指“在男女关系上心怀嫉妒”,而英文中的vinegar则含有“尖酸、刻薄、乖戾”之意:The smile couldn’t disguise the vinegar in her voice.(她的笑容无法掩饰她尖刻的语气)。又如英语中的oil含有“熬夜”的喻义:to burn the midnight oil(开夜车,熬夜);而“油”在汉语中则与此意无关,如“油嘴滑舌”、“油腔滑调”、“油头粉面”、“油水”、“添油加醋”等。当用egg来指人时,英语中并不无褒贬,如old egg(老家伙),He is a very good egg.(他是个好家伙);而在汉语中“坏蛋”、“笨蛋”、“混蛋”、“糊涂蛋”等则含贬义。

3. 语义空缺。

在欧洲,小麦、大麦和燕麦是主要的谷物。小麦主要是用来制作面包,所以面包成了英语国家传统主食,另外辅之以黄油、果酱和奶酪等,因此英语中和bread, butter, cheese等相连的习语比比皆是;而汉语民族则大部分以米饭(rice)为主食,因此汉语中常用“米”、“饭”来比喻和形容。饮食习惯和风俗文化的不同导致某些词汇在一种文化里有特定的联想意思,但在另一种文化里却缺少相对应的表达方式。试看下例:

He earns his bread by working in a restaurant.他靠在餐馆工作赚钱谋生。

英语习惯用bread来指代“生计”或“谋生之道”:bread and butter指“生活来源,赖以谋生的东西”,bread winner指“挣钱养家的人”,out of bread表示“失业”,to make one’s bread意指“谋生”。又如butter up本意是涂黄油,后转义为奉承某人:

He began to butter up the boss in hope of being given a betterjob.他开始奉承老板希望能得到一个好一点的工作。

作为英语民族主要的奶制品之一,cheese常用来形容大人物或十分重要的人物,如:

John wanted to be the big cheese in the city.约翰希望能成为城里的大人物。

而汉语中则有“大锅饭”、“粗茶淡饭”、“生米煮成熟饭”、“炒冷饭”、“铁饭碗”、“灌米汤”“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等英语中没有的表达方式。

二、英汉食物词语喻义差异的原因

不同文化中食物词语喻义的差异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例如:

1. 风俗习惯和传说掌故。

独特的风俗习惯是造成该语言所特有习语的一个重要原因。比如:the carrot and the stick(胡萝卜加大棒),意为“软硬兼施,威胁利诱”,来自靠驴马运输的时代,当驴子中途停下来时,主人就用 (stick) 棒子抽打驴子,同时拿胡萝卜来引诱它,驴子被棒子驱赶,又想吃胡萝卜,就不得不按主人的意图前行。又如:couch potatoes形容那些整日沉溺于电视的电视迷。在当今电视时代,他们坐在沙发上,为了节省时间和不耽误节目,边吃边看电视吃着土豆条,因为土豆是西方主食之一。再如:in apple-pie order表示“将物品排列得井井有条”,来自美国新英格兰地区妇女做苹果馅饼时,总是把切得整整齐齐的苹果片放在面粉里,排列得井井有序。

汉语中“吃醋”的含义则来自唐朝。传说房玄龄惧内,唐太宗赐给他两名美女,但夫人不许他接受,于是唐太宗派人给房夫人送来一壶“毒酒”,说要是不接受美女就得喝下“毒酒”,房夫人毫无惧色,接过“毒酒”一饮而尽,结果发现是一壶醋,皇帝和她开了一个玩笑,于是“吃醋”的含义由此而来。

2. 文学作品。

由于深受基督教影响,英语中有大量习语来源于《圣经》,例如:grapes of wrath(骚动的原因,愤怒和暴力的根源);the apple of one’s eye(掌上明珠);a land flowing with milk and honey(富庶之地,鱼米之乡);the salt of the earth(社会中坚,高尚的人);Adam’s apple(喉结);sell one’s birthright for some red-bean stew(为了眼前的微小利益而出卖原则,因小失大)等都来自其中。cakes and ale(吃喝玩乐,物质享受)语出莎士比亚的《第十二夜》(Twelfth Night):

Dost thou think, because thou art virtuous, there shall be no more cakes and ale?

你以为你自己道德高尚,人家便不能喝酒取乐了吗?

汉语中用“青梅”或“青梅竹马”指代“男女幼年时亲密无间”,来自诗人李白的《长干行》:“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词人李清照也在《点绛唇》中有同样的表达方式:“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习语“不为五斗米折腰”在汉语中用来比喻有骨气、清高,不为利禄所动,出自《晋书·陶潜传》:“潜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

三、英汉习语中事物名词的翻译

把源语的全部信息输入译语的同时取得最大限度的等值效果,是翻译的最终目的所在。英汉习语中由于承载了各自国家和民族的民俗国情、地理风貌、历史掌故、风俗习惯、文学作品,所以在翻译过程中应特别注意调和形似与神似、字里与字外、本国和异域之间的等效与平衡。对于喻体、喻义和形象相近的习语,可以采取直译的方式;对于喻体不同、喻义相同,可采取替换形象的译法;而对于英汉喻义相差较大的,则可以用意译或变换译法。

1. 直译。在英汉两种语言中有些食物名词的喻义大致相同或相似,为了忠实于原文,可对此采取直译,保留原文形象,如:

芝麻开花节节高a sesame stalk puts forth blossoms notch bynotch, higher and higher

an apple a day keeps the doctor away一天一苹果, 医生远离我

as like as two peas像两颗豌豆一样

pie in the sky天上掉馅饼

fish in trouble waters浑水摸鱼

eat a duck’s egg吃鸭蛋, 得零分

2. 替换翻译法。当相同的喻义被赋予到不同语言的不同食品身上时,可以采用在译文中寻找具有相似喻义的习语或词语:

雨后春笋just like mushroom

a piece of cake小菜一碟

some prefer turnips and others pears青菜萝卜各有所爱

hot potato烫手山芋

You can’t make an omelet without breaking eggs.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鱼米之乡a land flowing with milk and honey或a land of olive oil and honey

粗茶淡饭bread and water

豆腐渣工程jelly-built project

灌米汤butter sb.up

3. 意译法。

如果直译和替换翻译法都不能准确传达习语中食物词的喻义,则可采用意译法,忽略原文承载的文化信息,而传达给读者原文暗含的意义。

put oil on the waters平息风波

as cool as a cucumber冷静

in the soup在困境中

an old salt老练的水手

青梅竹马the games of childhood/the period when boy or girgrew up together

a storm in a teacup小题大做

play gooseberry当电灯泡

a hard nut to crack难解决的问题,难以对付的人

return to one’s muttons言归正传

吃大锅饭eat from the same big pot

总之,英汉语中的食物词汇,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下,有独特的极其丰富的联想意义。对这些联想意义的深入比较与分析,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与把握这些词汇所蕴涵文化信息,避免因文化差异引起的误解,而是有利于我们在翻译过程中更好地传达其深层含义。

参考文献

[1]何善芬.英汉语言比较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

[2]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1.

英汉语翻译 篇10

1 霍米巴巴的文化翻译理论

西方哲学传统中的二元论自中世纪以来,一直束缚着西方翻译的发展。二元论将语言的形式和意义二分,视作对立的两个方面,导致翻译中文本内容与语言形式的对立。在今天看来,二元论有着明显的不足,限制了翻译的多样性。巴巴的文化翻译理论就从对二元论的消解来规避理性主义无所不在的影响,从新的视角提出具有颠覆性的理论。

巴巴承认西方霸权话语仍影响着世界,但并非无懈可击。巴巴认为任何一种霸权话语生来就有着致命的弱点,这种弱点使得霸权话语自身就包含了消解自身的因素,西方霸权可以从内部,也只能从内部被彻底颠覆。巴巴是通过引入福柯的话语理论对霸权话语内部的颠覆性力量进行阐释。在福柯的话语理论中,陈述并不是一个固定的图式,而是根据其它陈述的变动而变动的,构成陈述是一个庞大的网络,任何陈述都是由其它陈述所构成的,每一个小小的变动都可以导致差异的出现,形成新的陈述[1]。在殖民统治时期,殖民势力精于“分而治之”的策略将不同文化的民族分割开来,同时殖民主义者采用西方的统治方式要求本土人民,被殖民者在被迫接受西方精英文化的情况下,又要争取少数族的独立,这样一方面重复了西方话语,一方面却又颠覆了西方霸权文化。这样一个文化位置总是处在一个变动不居的边缘——“之外”与“居间”的空间里,其发言也必然是“双重铭写”的,扰乱了任何文化与民族的疆界。因此,当在这样一种模式下形成的话语,在他处言说时,意义必定遭到转变,霸权的基础也必将在每一次言说中遭受无形的消解。我们处身于巴巴所说的“之外”与“居间”中,无法从对立面的角度予以反抗某种制度,而只能站在混杂的第三空间来与之“协商”。这种模式是具有颠覆性的,它从根本上消除了本质主义和二元论模式,使得任何霸权都无法占据一个牢固的位置而发言。巴巴的文化翻译理论就是突破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思想,强有力的冲击翻译研究领域内长期占统治地位的以语言转述为主的文字翻译,从文化的层面消解了以语言为中心的逻各斯中心主义,为翻译研究领域内出现的文化转向起到了重要的推波助澜之作用[2]。

那么,到底什么是文化翻译呢?巴巴指出,其实有两种文化翻译,一种是殖民者用来同化其他文化的翻译手段,一种是后殖民批评家所推崇的作为文化存活策略的翻译手段。全球性世界中西方霸权将自己的“强势”文化传播开来,将非西方文化置于一种狭窄的空间进行叙述,被殖民地曾经辉煌灿烂的文化因此落后于西方飞速前进的现代性进程,变得腐朽、专制,这就是殖民者的文化翻译,它们相信可以通过文化翻译来同化异域文化、征服新的空间。出身于印度孟买的巴巴对文化全球化的认识自然与那些西方中心主义论者观点不同,他认为,一方面,在文化全球化的影响下,霸权文化想方设法将自己的价值观念强压于弱势的文化,使得各民族之间文化差异变得越来越模糊,但另一方面,处于弱势的第三世界也不是完全的接受,它们一直在进行反抗,这种抵制和反抗的文化表现形式之一就是翻译,巴巴所说的文化翻译,其实就是一种文化之间转化的存活策略,在全球化的不平衡和不平等的力量之中,他要求翻译者重新定位自己的民族文化。这样,文化翻译便消解了文化霸权地位的透明假想的神话,同时也要求在少数族的地位之内保有语境的特殊性和历史的差异性。

2 文化翻译的策略

为了让第三世界等弱势文化在文化全球化浪潮中摆脱文化强权的暴力压制,发出自己的声音,巴巴的文化翻译理论用“混杂”与“第三空间”的策略,减少多元文化社会中地位与权力的差距。

2.1 混杂

巴巴的文化翻译论述推崇文化差异的边界协商,通过这种混杂化的文化差异的边界协商,即文化翻译的过程,将创造出一种完全不同的文化。在《被视为奇迹的符号》这篇文章中,巴巴明确界定了“混杂”的含义,“混杂是殖民权力,混杂通过歧视性的身份效应的反复,而对殖民身份幻觉进行重估[3]。”混杂消除了意义的纯粹性和原初性,模糊了认同的边界。在混杂的作用下,原本是殖民权威的象征的东西,经过被殖民者的“反复”而变得似是而非,成了差异可见的符号。

多元文化的混杂,使得异文化之间有彼此交融的可能,同时,在这种跨疆界文化的交流中,许多新生的意义也因而得以产生。正因为混杂的作用,殖民权威不可能占据一个牢固的位置,最终必然遭到消解。混杂就是将抵抗定位于殖民矛盾具有颠覆性的话语实践中,以此来瓦解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话语霸权。

2.2 第三空间

第三空间是指在二元对立之外的知识与抗拒空间。巴巴将混杂的概念引入后殖民研究,反对传统理论范式中僵化的二元对立方法,认为在二元对立的两极之间存在着一个“第三空间”。当异域文化的“他性”与本土文化的“同性”之间进行交流时,双反如果不在一个“第三空间”进行“谈判和翻译”的话,是不可能获得相互理解的[3]。他说,“理解的契约从来就不是在陈述中被指定的你我之间的一个简单的交际行为。意义的产生需要动员二者通过一个‘第三空间’。只有在这个空间里,话语的意义的文化的差异才能得到应有的阐释[3]。在分析殖民者与被殖民者之间的关系时,巴巴强调他们之间互相依存、互相建立起对方的主体性,并指出所有的文化陈述和系统都建立于一个模糊、混杂的“发声的第三空间”[3]。正是因为这个混杂的“第三空间”的存在,文化的意义和象征的固定性或原始的统一性受到质疑,也因而动摇了关于“霸权”、“始源”的信念。

文化翻译理论的“第三空间”策略意义重大。翻译是文化间进行交流的载体,翻译的任务是要传播文化,促进文化交流,使不同的文化能共同发展。在翻译过程中,霍米巴巴提倡译者要把两种文化都带到“第三空间”中,就彼此之间的差异性在平等的基础上和氛围里进行协商、对话,进行新的“他者”文化建构,最终达到瓦解帝国主义话语提出其优越性声明的基础本身,避免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吞并,也可避免弱势文化持有狭隘的民族主义,变成新的强势文化。

混杂和第三空间理论,影响着当今全球性后殖民语境下的民族和文化定位,是第三世界批评家进入学术主流并发出自己声音的具体策略。

3 从霍米巴巴的文化翻译理论看中国的典籍英译

华夏文明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历代典籍浩瀚渊博,举世罕见。汇集华夏文明精髓的典籍是全人类共同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炎黄子孙不但应好地利用,而且应向世界广为传播。而事实上我国辉煌悠久的汉文化典籍仍鲜为世界所知。统计数字表明,我国大约有3.5万种古典书籍,但时至今日翻译成外文的只有千分之二左右。现当代的情况也大致如此,“20世纪中国翻译了西方大约106800余册著作,而西方翻译中国20世纪著作(不是古代典籍)仅仅近干册。[4]”事实说明,“古典名著汉译外是我国文学翻译领域的短线”[5]。汉文化典籍英译工作艰巨,需要我们一代又一代学人不懈努力。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西方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中西文化互补的呼声越来越高。极端的“民粹主义”是不可取。“要在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保持文化多元化,就只有将各种文化‘译出’到国际共同语(英语),从而成为全球文化的组成部分。所谓‘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其前提一是保持民族的本色,二是要译介到世界上去,没有‘译出’,就没有世界可言”[6]。可见将我国的文化精髓介绍到西方是当代中国学者的重任。

从上可以看出哲学典籍英译有明显的目的性,即建构全球文化多样性和维护民族文化身份。但究竟中国典籍英译该采取何种翻译策略才能更好地完成传播文化载体的使命呢?

综观目前国内外,尤其是国外的中国哲学典籍英译文本,大多依循西方霸权的意识形态,将中国文化独特的内涵“归化”到西方文化轨道上去。这样的译本不可能紧贴中华民族的真实情感,不可能紧贴中国文化的真实主题和内在规律。归化策略伤及了文化的交流,蒙蔽了译文读者,难以使读者感受到应有的异国情调。随着后殖民理论的兴起,我国学界开始出现了对异化策略的追求。按照韦努蒂的说法,“异化法则”是对文化价值观的一种民族偏离主义的压力,接受外语文本的语言及文化差异,把读者带入外国情境[7]。但是完全采取这种看似合理的异化翻译策略也是不可取的。完全采用异化策略,把原文成分全部照搬到译文中来,这样的译文晦涩难懂,根本不可能被读者阅读,因此也完全偏离了翻译的目的。同时如果异质性成分过多,完全淹没了自己原有的文化,最后将使自己原有的文化完全被殖民化,甚至被其他文化所同化。多年来,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一直是中国翻译界争论的热点,但其实“文化从来都不是单一的、铁板一块的,也不是简单的‘自我’与‘他者’之间的二元关系”[7]。“意义的产生要求这两者通过一个‘第三空间’来实现交流[7]。这个第三空间的产物即是文化混杂体,它兼具两种文化的性质。只有在这个空间里,呼吁的意义和文化的差异才能得到应有的阐释。正如巴巴所说,当今的文化定位,既不是在后殖民地国家的普遍性上,也不是完全定位在被殖民地国家的差异上,而是定位于介于两种文化之间的“第三空间”[7]。在多元文化语境下,片面地强调归化或者异化都是危险的,中国译者应具备明确的文化自主意识,对翻译过程进行自我控制,既吸收见见外国文化为己任,又保护民族语言的文化,维护民族身份。混杂恰恰是适应这种要求的翻译策略。

其次,中国典籍的混杂翻译也是抵抗霸权主义、强调多元文化的重要途径。当前西方国家挟其经济、科技优势向全球推销其商品和价值观,西方主流意识形态和媒体对中国进行“妖魔化”宣传,我们在文化进出口方面始终存在着“逆差”:这与我们这个文化大国的身份是十分不相称的。毫无疑问,在当前全球化语境下,要把中国文化的精品,中国文学的精品译成世界上的主要语言——英语,是十分必要的。典籍英译,不仅是作品的介绍,更重要的是向读者尤其是西方读者传递中国几千年来的哲学思想、文学创作、政治历史演变以及中国历代社会生活习俗等诸方面文化信息的重要途径。我们在加大文化输出的同时,本着传播中华悠久文化的出发点,用混杂的翻译策略向西方世界输入东方的语言价值观,在翻译过程中紧贴中国文化内涵,建立起一个模糊、“发声的第三空间”,能起到一定的解殖民化的作用,动摇和消解关于帝国的神话和殖民主义的意识形态,从而最终瓦解帝国主义话语提出其优越性声明的基础本身,实现弱势文化的非边缘化和多元共存互补的文化全球化目标,改变中国在国际上的失语症现象。

4 结束语

霍米巴巴的文化翻译理论强调差异性,其混杂与第三空间策略肯定翻译中译文与原文之间存在差异的必然性,并且要把同与异统一起来。混杂的翻译策略不会导致一种文化的衰落,而是一种传递文化的重要渠道。在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我们要坚持文化翻译的混杂策略,协调各种不同文化,走出日益“封闭的”和“英语中心主义”领地,促进彼此之间的互动,实现跨文化交流的目标,将中华文明传播于世。

参考文献

[1]米歇尔·福柯.知识考古学[M].上海:三联书店,2003.

[2]王宁.叙述、文化定位和身份认同[J].外国文学,2002(6).

[3]Bhabha,Homi K.The Location of Culture[M].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1994.

[4]王岳川.新世纪中国身份与文化输出[J].广东社会科学,2004(3).

[5]汪榕培.古典名著汉译外是我国文学翻译领域的短线[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5(1).

[6]潘文国.译入与译出——谈中国译者从事汉籍英译的意义[J].中国翻译,2004(2).

英汉语翻译 篇11

关键词:猫头鹰  文化内涵  习惯表达  翻译

文化的创造和发展离不开语言,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载体。语言有两个特性,一是共性,二是相对性。不同民族的语言,既有共性,也有相对性。文化意象作为客观物象,是经由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并形成文化符号,因而具有丰富的意义。深远的联想,是民族文化背景的主要反映形式。猫头鹰作为一个动物意象,在英汉民族中有不同的文化内涵,揭示了英汉民族相关的宗教、神话故事、民俗、民族认知和想象力差异等文化背景。在翻译与猫头鹰有关的习惯表达时,译者需根据不同情况使用不同的翻译法,灵活译出符合目的语表达习惯的译文。

一、猫头鹰在英汉语中的文化内涵

1.猫头鹰在汉语中的文化意义

在汉民族文化中,猫头鹰外貌丑陋,叫声凄厉,带着绝望,充满杀气,对腐肉敏感,昼伏夜出,像黑暗中的幽灵,给人恐怖、厌恶的感觉,人们将它称为“不祥之鸟、报丧鸟、逐魂鸟”,把它看作死亡和黑暗的象征。中国古书上把猫头鹰称为“枭、鬼车、魑魂、怪鸱”或“流离”等。民间之所以对猫头鹰产生如此看法,是因为猫头鹰外貌怪异,两个眼睛又大又圆,发出的光让人感到毛骨悚然;两个耳朵就像是传说中的双角怪兽,更有甚者,有人用“鸱目虎吻”来表现猫头鹰的凶残;在黑夜里猫头鹰发出的叫声如同幽魂发出的声音一样凄惨。然而,据有关资料记载,从北方兴隆洼文化的史前时代到夏商时代,崇拜神鸟和神圣鸱鸮的传统早在华夏成文历史之前就已经延续了约5000年。不过,史前源远流长的猫头鹰女神信仰在商周以后中断并失传,由于生死转化的远古神话信念被生死对立的后代理性观念所取代,死而复活女神的文化功能被转移到了新崛起的虚构动物凤凰身上。这样,猫头鹰便沦落为象征死亡、厄运的反面形象,与复活重生没有丝毫联系。《诗经·鸱號》一诗写到:“鸱鸮鸱鸮,既取我子,无取我室。”诗人以一只受害母鸟的口吻来谴责猫头鹰的凶残。可见早在两千多年前,猫头鹰的名声就已经很坏了。《说苑·鸣枭东徙》:“枭与鸠遇,曰:我将徙,西方皆恶我声。”在这里,猫头鹰已是臭名远扬,以至于无可归依。民间也有“夜猫子进宅,无事不来”“不怕夜猫子叫,就怕夜猫子笑”等俗语。由此可见,在中国文化中,猫头鹰显然更多地扮演着丑陋阴暗的角色。

2.猫头鹰在英语中的文化意义

在英语中,“owl”(猫头鹰)一词属于拟声词,来源于拉丁语,指哀伤的哭叫声,代表了猫头鹰的啼叫声。在西方文学中,猫头鹰意象也是智者与邪恶身份的交织。在古希腊与古罗马文化中,史前文明时代的猫头鹰是死亡与再生女神。作为文学意象,猫头鹰的身份在奥维德、维吉尔、但丁、乔叟等人的著作里往往预示着死亡和不详。在奥维德《变形记》里,猫头鹰是专门带给人不祥预兆的丑鸟;维吉尔的《埃涅阿斯记》里,猫头鹰在腓尼基公主自杀前的屋顶上哀鸣;中世纪诗人乔叟的《禽鸟会议》里,猫头鹰是死亡的隐喻。而在古希腊与罗马神话中,猫头鹰则是智慧女神雅典娜的圣鸟,也是她的象征。这恰好印证了叶舒宪所认为的猫头鹰的智慧性象征因袭着一万年传统的女神宗教信仰的表现模式。同时,象征智慧的猫头鹰也被蕴藉在《伊索寓言》《格林童话》里,民间还生成了“as wise as an owl”(像猫头鹰一样聪明)的习语。在西方文化里,猫头鹰因是智慧的象征而成为显义。源于盎格鲁-撒克逊时期的英国文学中的拉丁文诗歌,起源可上溯至古罗马时期。因此,英国中古英语诗中的“owl”具有希腊与罗马文化的渊源。

二、有关猫头鹰习惯表达的翻译法

1.直译法

人们在对客观事物的感受及社会经历等方面会有相似之处,英汉语言中有少量相同或近似的习惯表达,这些习惯表达的字面意义、形象意义相同或近似,含义相同。也就是说,关于猫头鹰的某些习惯表达的字面意义和形象意义所传达出的文化信息是相同的,因此可以直译。换言之,当源语的寓意或意象可以在目的语中找到相同或者相似的对应形象时,译者就可以保存源语的形象,直接译出即可。这样既没有牺牲源语中的文化信息,又符合目的语读者的语言习惯。

(1)An owl hooted nearby.(一只猫头鹰在附近啼叫。)

(2)an night owl.(夜猫子。)

2.意译法

因文化差异,英汉语不可避免地会对猫头鹰在某些方面产生不同的联想,即同一概念在英汉语中产生的概念或内涵大相径庭。在此种情形下,直译会显得突兀生硬,晦涩难懂,同时又会因文化差异造成理解偏差、混乱等。因此,当英汉语中出现表达方式和概念内涵所指不一,且目的语中又没有合适的对应意象时,译者应该采用意译法,舍弃原语中一些没有文化共性、晦涩难懂的比喻形象,弃形保神,以求形相远而意相近。在英汉语中,很多与猫头鹰有关的习惯表达逐渐失去原来的联想意义,目的语读者很难将其深层意义与猫头鹰相联系,即难以唤起目的语读者相似的联想。译者如果只求形不求意,亦步亦趋,则译文将会不知所云,僵化难懂。所以,在翻译无法保留源语的字面意义和形象意义的情况下,可将原文的形象转换成另一为译文读者所熟悉的形象,转达出原文的语用目的,译出隐性含义。

(3)He is as blind as an owl.(他真是个瞎子。)

(4)He is a wise old owl.(他是个智叟。)

(5)as solemn as an owl.(一本正经。)

(6)a boiled owl.(醉酒。)

(7)Dont be such a silly owl.(别做那样的傻事。)

3.套译法

当源语的表达方式不符合目的语的表达习惯时,有时会造成意义相同而意象错位的现象。在此种情况下,译者应着力分析英汉语各自的语言模式及思维习惯,采用套译法,直接套用目的语中约定俗成的习语或谚语来表达。这样译文不仅在形式上与原文一致,意义和修辞色彩也基本相同。因此在演绎同一象征意义时,选择不同的文化意象会使译文更加生动。

(8)One has lived too near a wood to be frightened by owls。(深知底蕴,不以为怪。)

从以上分析可见,在英汉两种语言中,与猫头鹰有关的习惯表达充满了浓厚的民族文化色彩,体现着特定的历史文化内涵。因此,在具体的翻译实践中应从各自的文化背景出发,努力寻求英汉两种语言文化的最佳契合点,从而使在翻译有关猫头鹰的习惯表达时既能表现出各自的文化特色,又不失源语的文化内涵,达到准确传递文化信息的目的。

(本文系湖南省社科基金外语科研联合项目:言外之意翻译的关联理论视角[12WLH48]。)

参考文献:

[1]叶舒宪.经典的误读与知识考古——以《诗经·鸱鸮》为例[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56-63.

[2]樊颖.穿越中西方象征诗林的“鸟”与“owl”—《鹏鸟赋》

与《猫头鹰与夜莺》中的“猫头鹰”意象之比较[J].兰州学刊,2011,(1):219- 221.

[3]张宁.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J].中国翻译,1991,(3):

23-25.

英汉语翻译 篇12

英汉两种语言各自具有丰富的隐意内涵与表达,他们的文化背景与地域特征等因素决定了英汉语言中隐意修辞的独立性与特殊性。大致而言,英语中的隐意修辞因其语法格式与表达习惯等方面的制约而显得较为固定,其含义也大多局限于对于事件的陈述和与之相关的文化观念的表达;与此相对,汉语由于词汇含义丰富,语法灵活,且没有固定的表达模式而显得有章可循。通常而言,语法隐意修辞不仅包英汉语中含名词化等术语,还包含许多其他形式的语言含义与语法性质的转移。本文以汉语中的格言为例,展示英汉翻译过程中隐意结构的内涵与语法特征的转换与表达,以达到说明英汉两种语言句法特征的目的。

1 英汉语中的隐意修辞表达的相似性

英语中的隐意修辞作为一种思维方法与表达模式具有独特而丰富的结构与文化内涵。在英语中,我们经常能够读到a white horse之类的表述,它的含义不仅是指“一匹白马”,而是隐意“出乎人们意料的人和事”。汉语中的隐意修辞表达指的是,通过特定的句法组合关系、有限的语句结构来表达含义较为丰富的文化内涵或深刻的寓意,以收到言简意赅的表达效果。相对而言,汉语中的隐意修辞方法显得更为灵活,而且也更加常用。例如,汉语中常用的“意思”这个词在翻译成英语后,对于许多英语国家的人而言就显得很难理解。它的字面意义在英语表达中的是“meaning”、“sense”或类似于“content”之类的含义,但是如果只按照字面意思翻译的话,这个词的英语含义就会出现理解上的误区。这是因为,汉语的词汇含义较英语更加灵活复杂,其中的文化含义也更加丰富。如果没有具体的语境,汉语中说的“意思意思”这个词组的含义就很难确定。从字面意义来看,它既可以指“我对你的一点感谢”,也可以指“这是我对你的帮助”。虽然二者在汉语中的文化含义表面来看是完全相反的,但其目的都是用来表达说话者的善意或者对听话者的好感。类似的例证在英汉两种语言中有很多,下面分类加以论述。

英汉两种语言中最常用的隐意修辞表达是语句的直陈式结构,即表层语句十分简单明了,但隐意的内容却与语句的表层结构在含义上没有任何联系,所指的完全是指另外一个含义(1)。例如,英语中的“Each cupboard has its skeleton”翻译成汉语应该是“家家都有难念的经”,而不是“每个壁橱里都有一具骷髅”。从字面上看,这两个翻译的差异很大,而且他们的含义也相差更远;二者唯一相同的地方就是句式结构上都表现为不包含任何修饰或辅助性语法成分的主语+位于+宾语的直陈式句法结构。这类的例证在英语中很多。由此可以看出,二者在结构上都是简单的“主语+谓语+宾语”结构,含义上也是简单句的句法形式,所隐意的内容也大多与句式的词汇意义与字面结构无关。

英汉语言中另一个相同的表达结构是,二者都有一个较为常见的偏正结构的隐意表达。英语中类似的表达有:More haste,less speed;More often than not;Better late than never;Easy come easy go等。这类结构在汉语中有相应的句式:欲速则不达;有总比没有好;来得快也去得快等。从这些例证可以看出,无论是英语还是汉语的隐意表达在句法结构和表达模式上都能够遵循各自语言的句法特征,并且在保持句式与句法结构固定的前提下阐述相应的文化内涵。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确定两方面的表达特点作为二者互译的基础:一方面,译者对所要表达的前提的解说,即结构的前一部分,另一方面需要有与之相对立的结构与内容与前一部分作对比,从而说出作者的含义或目的。因为这类结构的表达内容没有相互论述的目标,其含义就难于成立;同时,二者间相互对立的句法结构在修辞风格与所要表达的目的方面也具有相当的一致性,即前者或前半部分的结构决定了后者的形式与内容,这在英语和汉语的俚语表达中十分常见。

英汉语言中的隐意表达相似性的第三个方面是,英汉语中的隐意表达在句法结构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即表达的含义呈现为递进或让步的逻辑关系。从字面上来看,二者在语句结构上前后是互相平等的,即二者间不存在语法结构上的结构或前后论述上的差异,而只是表现为逻辑意义上的引申或让步。例如,英语中的Live and to let live,lib and to let lib和汉语中的“你想活得好也得让别人过得去”等表达形式就是个明显的例子。相对而言,汉语中类似的隐意修辞表达则表现为谓语+名词性宾语的固定结构其隐意含义主要表现为:一方面,语法规范本身要求有有动作所及的目标,主要是指语法结构中的宾语成分,才能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隐意表达结构(2);另一方面,语义结构方面,隐意句式结构中的某些词汇,主要是动词,使得所表达的语言结构和它所生成的隐意性含义易于理解和接受,同时也能够保证隐意性表达的准确性和易接受性。

2 英汉语中的隐意表达的翻译方法

基于上述讨论,本文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提出英汉翻译过程中保持译文与原文在文化传递等方面相似或近似的翻译方法。这是因为,英汉隐意表达的翻译模式应遵循对原文中的隐意性表达的理解-原文与译文的转换-译文的生成这个基本的翻译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正确理解和推断隐意性表达中蕴含的文化内涵是正确翻译其中包含的隐意性表达的前提。在具体的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注意的是词汇或词组本身的文化涵义与其中的表达方式,因为这些因素是理解英汉两种语言中文化因素的前提和基础。英语中经常有以老鼠、鸡、狐狸等小动物隐意人的性格与道德特征等方面的隐意性用法。经常有“Someone is like a chicken”或者“Someone is a fox”的说法。在这里,读者只能从chicken和fox中隐意的文化涵义去推测这句话的含义,而不能以完全照搬词汇的字面含义。

这是因为,英语和汉语语中的隐意性表达只是世界语言表达的某一个特点而已,没有十分明确的理论支撑或文字含义,但是其中的文化因素确实值得我们深思的一个大问题。它的信息生成和传递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语言本身规范的禁锢和制约,因此在表达方式上会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或不对称性。这就要求在翻译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到二者在语言结构、文化氛围与表达方式上各自的特点,通过对其中语法要点的剖析,说明其各自的翻译方法。具体而言,英汉两种语言中隐意表达的翻译方法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2.1 注意英语词汇表达中的结构与文化内涵

在英译汉的过程中,译者最容易忽略的就是英语的句子结构和英语词汇中独特的文化涵义,这是英汉翻译过程中最大的问题。一般而言,英语翻译成汉语在结构与语法方面并不是很困难,而且英汉两种语言在语法和句法结构等方面具有非常大的相似性。在处理这些方面时,翻译人员通常会采取从汉语到英语的思维和理解模式,这就造成了将英语的句子结构和词汇与汉语相对应,从而找到二者相似或相同的地方。在这个过程中,有一点是译者经常忽略的地方,那就是译者对英语文字所包含的独特的历史与文化含义的理解。结果是,汉文的译文与英文的原文之间经常会出现差异或歪曲的翻译。例如,在英语中,经常会用He is a fox来形容一个人的狡猾,而在汉语中,fox除了狡猾以外还有道德败坏的含义,这个含义就与英语中sly的含义近似。由此可见,英语和汉语在文化内涵方面的差异会影响到翻译的质量。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在翻译的过程中将英汉语言的文化内涵对应起来,而不是简单地做到二者之间文字上的简单对应。例如,英语中的dogfish可以翻译为“最能活跃气氛的人”,它在汉语中只能翻译成“狗鱼”,而与人无关。这类例证表明,英汉语言中词汇文化意义的对应不完全是词汇字面含义的对应,而是其所包含的文化内涵的对应。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翻译者应该以理解英语中文化含义为前提,仅利用汉语中具有相似性的文化含义的词汇去对应英语中的相应表达,而不仅仅是字面含义的相似或一致。

2.2 为了获得英汉两种语言相类似或一致的表达效果,翻译就要做到结构的相似或相近

这是因为,隐意表达在英汉语言中都具有格言诗的表达风格与模式,这是由其本身的结构与语言的表达特征决定的。因此,为了较好地表达二者在结构方面的一致性或相似性,才能做好隐意表达的翻译。从翻译实践来看,汉语中的隐意表达主要体现在中国古典文化中,其中以汉语上古时期的文字尤为明显。现代汉语中也经常会出现类似于《论语》中“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样带有隐意形结构与表达的句子。根据汉语语法,这里的“朋友”和“乐”可以看作是名词,二者间的语法与逻辑结构结构起到确定前后两部分的连接作用,与此相对应的英语结构是“if there is……,there will……”。

这样,上述内容就可以相应地翻译为“If constantly review what had been learned,there will be enjoyment arisen in mentality;and if there is a friend coming from afar,there will be happiness borne in mind.”类似的例子还有,中国的古典经典文献(吕氏春秋:《察今》)中有很多类似于“此其所以败也”的论述。从汉语语法结构来看,这是一个宾主倒装的结构,所表达的含义却是英语中确的主+谓+宾的结构,因此译者应该按照英语的句式结构把译文处理成“This is where……”的语法模式。相对于古代汉语的结构而言,现代汉语的语法和逻辑结构则显得更加明确,特别是现代汉语经过胡适等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的更新,已经在很大程度上与英语有了很大的相似性,翻译起来也很顺利,本文在此就不加以详细论述了。

综上所述,为了达到英汉语言中的隐意表达在翻译过程中做到含义与结构上的一致性,译者应该将关注的重点放在二者词汇的文化内涵相对应与结构的类似性方面,而不应该一味追求二者在句式与词汇结构方面的对等。关于二者文化内涵的对等问题,学界到目前为止已经没有太大的分歧,观点上也大致趋向于将英语和汉语各自所表达的含义相近文化内涵对应起来,而不是追求局部的对应或文字的对等。如上文所述,fox可以翻译为“滑头”等。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个问题需要加以认真对待,那就是,文化上的对等究竟以什么标准作为英汉翻译过程中的限度?究竟怎样做到英汉翻译过程中文化的相似?截至目前,学界对于这个问题仍然是众说纷纭。本文认为,关于这个问题,虽然还没有大家共同认可的翻译标准,但是达到文化内核的相似性是翻译过程中应该遵循的一个确定标准。

参考文献

①Nida Eugene,A.,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Leiden:E.J.Brill,1969,P.57

上一篇:德育工作的细微之处下一篇:毕业论文在线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