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语对比

2024-08-13

英汉语对比(共12篇)

英汉语对比 篇1

摘要:近年来, 随着语言学的不断发展, 英汉语的替代对比功能的分析研究也在不断地发展。这两种语言虽然均存在着语言替代, 但是它们的语言替代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通常英语的替代方式在汉语中无法找到相同的方式与之对应, 下面就开始对语言替代进行分析。

关键词:英汉语,替代,对比,功能分析

1 前言

英汉语对比功能分析, 英文名叫CFA, 它是由Chesterman教授在1998年首次提出的一个比较系统的主要应用于语言的对比分析的研究模型。对比功能分析是指根据两种语言或者是多种语言表达的相似的意义出发, 然后就分析这一相似的意义在不同的语言形式中是如何表达的, 同时对于不同的表达方式, 它需要的条件、情景等, 在什么情景下选择何种表达方式。语言的对比功能分析是语言的一种系统的分析, 对于具体的语言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 本文着重对此进行详细的分析, 以期作出一定的贡献。

2 名词性替代

英汉语中的名词性替代, 指用一个名词替代另一个名词或者是名词词组的中心词。英语里面的替代名词包括one、ones、the same、some等。根据以前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经验所得, 就英汉语的名词性替代比较可以看出, 英语的名词性替代较多, 而汉语的则相对较少, 主要包括“者”、“的”等这些。

比如: (1) A:Can I have a cup of green tea again please?

B:Please give me the same one.

(2) Here is the apple.Would you like some/one?

(3) 我喜欢各种各样的绘画作品, 包括古典的、印象派的、现代派的、东方的、西方的。

(4) 莲花是自成一类的花卉, 我个人认为是花中最美丽者, 只要想想它是那么连枝带叶整个浮在水上。

从以上几个例子我们可以知道, “a cup of green tea”与“the same one”, 以及“the apple”与“some/one”就是一一对应的名词性替代关系。例一中将a cup of green tea替换成the same one, 例二中将the apple替换成了some或者one。例三中的“印象派的、古典的、东方的、西方的”与“绘画作品”就形成了名词上的一一对应的替代关系, 例四中, 将“莲花”替代成“最美丽者”, 使这两者之间形成了一一对应的替代关系。一般来说, 像one或者是ones这样的替代名词, 它一般替换的是上下文章中的中心部分。而在我们比较常见的情形中, 像one或者是ones这样的替代名词, 一般在文章中就是回指, 很少存在下指的情形, 但是还是有的, 例如例五就是这种情形。

(6) She takes one of the apples and gave it to me.

该例子中, one出现的比apple要早, 这里的one就是下指下文中的apple的, 这就是所谓的替代名词的下指。但是, one或者是ones一般不能独立作为替代名词进行使用, 需要在他们的前面加上修饰语, 例如the this或者是that等, 这些词其实就是形容词或者说是不定冠词。

将英汉语进行对比我们就知道, 英语中的替代名词既可以替代回指, 也可以替代下指, 但是在汉语中, 我们还没有发现有替代名词可以下指的。同时两者的英汉语的名词替代都不能够单独使用, 必须和不定冠词或者形容词一起使用, 另外, 英语的替代名词有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之分, 汉语之中没有。

3 动词性替代

英汉语中的动词性替代就是将语言中的某些动词或者动词词组, 用助动词替代。英语中的替代动词主要是do, 汉语中替代动词主要有“来”或者“弄”、“搞”、“干”等, 例如下例:

(7) I just don't know how to eat the apple and my girl doesn't know how to do it either.

(8) 你做的不好, 等我来做。

在上面的两个例子中, know与do, 以及做与来就是两组替代性动词。他们分别将know替换成了动词性替代关系。同时, 动词性的替代还是有条件的, 动词替代的方向一般是回指, 回指就意味着对其先前说的话具有警告或者命令的意思。但是在英语中, 动词性替代也存在着下指的情形, 就像名词性替代一样, 当替代动词出现在被替代动词的前面的时候, 这时候就会出现替代动词下指的情况。

4 英汉语的从句性替代

英汉语的从句性替代主要包括引语替代、条件替代和情态替代这三种。在条件替代中他们的主要替代结构是“条件从句连词+替代词”。而在英汉语的情态替代中, 通常将情态替代的形式同情态副词进行合用, 共同构成了情态替代的类型。英语和汉语在选择情态副词同肯定性的情态形式和否定性的情态副词的搭配上存在相同性, 同时, 情态副词和肯定性情态表现形式的搭配是我们比较常见的, 在这两种语言中都是普遍使用的。

英汉语中, 替代性从句也存在着不一致, 例如汉语中的否定性替代形式与英语中的not没有一一对应, 在进行翻译的时候, 只能借助其他衔接词来进行。同时在英语中经常见到动词加not的形式, 而在汉语中, 这种形式基本上没有。

5 结束语

通过分析, 我们可以知道, 英汉语的替代形式存在着不同, 二者并非一一对应的关系。但是, 从我们的总体分析来看, 英语的替代形式使用较为普遍, 而汉语的替代使用就很少了, 在对其进行翻译的时候, 就要借助其他的衔接手段进行。

参考文献

[1]胡菁, 颜静兰.英汉存在句:基于句法和认知的对比研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1) .

[2]吴娟.英汉动词性替代和省略的对比研究[D].上海海事大学, 2007.

[3]郑国锋.英汉语替代对比功能分析[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3) .

英汉语对比 篇2

英汉语篇逻辑结构对比研究

通过对英汉语篇逻辑结构的对比分析进入对语言意义的研究,以逻辑分析为出发点讨论两种不同民族的思维方式和语言结构的.表现形式.从逻辑连结的角度,透视英汉语篇的逻辑关系,结果显示:其主要的逻辑关系是一致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用不用联结语;由于不少逻辑范畴的互通性,英汉语篇中的逻辑关系都可能互通和交迭,这种互通和交迭都缘于客观事物联系的复杂性及相应的逻辑范畴的多样性.

作 者:陈青松 CHEN Qing-song 作者单位:集美大学,外国语学院,福建,厦门,361021刊 名: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JIMEI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年,卷(期):200811(1)分类号:H04关键词:英汉语篇 逻辑结构 对比分析

英汉语篇衔接手段对比及翻译策略 篇3

【关键词】语篇衔接手段 差异性 翻译策略

一、引言

语篇衔接在语篇构建及语篇理解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了解并掌握英汉语篇衔接手段及差异,对英语学习和英汉翻译至关重要,而且采用恰当的语篇衔接手段能够使语篇结构严谨,语义连贯,清楚表达作者观点。因此我们将着重探讨英汉语篇中各种衔接手段的使用及差异对比,为英汉翻译提供有益的指导和策略。

二、英汉语篇衔接手段对比及翻译策略

1.照应。Halliday和Hason把英语中的衔接分为五类:指称,省略,替代,连接,词汇衔接。其中词与所知对象之间的语义关系称为指称衔接,也称照应。英汉指称类型没有明显差别,都有人称、指示、比较三种类型的指称和照应,但不同的是英语使用人称代词和指示代词的频率显然高于汉语。英语中有定冠词,汉语中则没有。汉译英常常需使用定冠词表示所指,这是我们极易忽略的问题。例如:A:香蕉在哪里? Where are the bananas? B: 在那边Over there.汉语中虽未指明A要什么香蕉,但香蕉是“主位”,是话题,它存在于A和B 的共识之中。所以译文一定要用the表明指称意义的确定性。

另外由于汉语重意合,英语重形合;汉语是主题显著语言,不在意主语,英语是主语显著语言,主语是一句之主,不可或缺。又由于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较隐含曲折,而英美人的思维方式较简单直接,汉语中常出现零式指称(zero-anaphoric)现象,英译时往往需要增补主语或其他词以明朗照应关系。例如:一路上吃了半斤炒栗子,睡了一小会觉,就到了北京。 We ate half a jin of roast chestnuts, had a nap and soon arrived in Beijing. 从例句中我们可以看到,为了使译文符合英语句法,达到篇章衔接、语义连贯的效果,译文增添了主语we.

2.省略。省略(ellipsis)指的是把语言结构中的某个成分省去不提,它是为了避免重复,使表达简练、紧凑、清晰的一种修辞方式。省略是语言使用中一种常见的现象。英语注重形合,在省略时,往往利用其动词变化的时态等方面来实现。但是在汉语中动词并没有时态的变化。因此在英汉翻译过程中,对于英语中根据上下文而省略的动词和形容词,(句子成分,因为省略的也可能是其他成分,不止这两种。)根据汉语的习惯转换为重复或替代。例如:For better or for worse, education in China isn’t what it used to be.。No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isn’t (what it used to be)either.后面一句中为了避免重复,省略了表语在翻译成汉语时,我们应将省略的部分还原出来,如下:改善了也罢,变坏了也罢,总之中国的教育和以前不一样了,不仅如此,科技发展也和以前不一样来了。

3.替代。韩礼德和哈桑(1976)认为替代指用替代形式来取代上下文中的某部分,因此替代词只是形式。其语义要从上下文中的替代成分去索引。替代形式与被替代成分之间的这种预设关系使得整个语篇前后衔接起来。使句子成分之间的关系更为简练、紧凑、清晰,使新信息更为突出。他们把替代划分为名词性、动词性和分句性替代。替代从量上考察,汉语替代出现的频率低于英语,在多数情况下,当英语使用替代时,汉语则选择使用重复原词(或原词的一部分)和照应。如在名词性英汉互译时,根据语法及行文表达的需要,可采用直译、重复或省略法酌情译之。如:l don’t like white envelopes。I like yellow ones.我不喜欢白信封。我喜欢黄的。“ones”替代了“envelopes”,汉译时,“的”,替代了“信封”,相互照应。

4.连接。汉语为语义型语言,着力考究字与语义及其相关关系,注重内容的意会性,因此汉语总的来说是意会性语言,也就是说段落内的连贯更多的是依靠语义,依靠句子表达的事件的内在联系,内在逻辑联系来实现连贯的。但是英语语篇事件不完全是以自然时间和因果逻辑安排的。因此它必须用语言手段给每个事件定位,使语篇中各事件关系明确、层次分明。因此英语语篇中多使用连词将各种信息连接起来达到语篇的连贯。与其它所有衔接手段相比,连接是英汉两种语言之间差别最大的一种。例如:Then he swam to the shore after spending the whole night in the water. During that time, he covered a distance of eight miles. Early next morning, he saw a light ahead. He knew he was near the shore because the light was high up on the cliffs. 这段话可以清楚看到英语形和的特点。因此在翻译时,先要理清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以及相互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同时要注意连词的翻译,有些连词不必翻译,应符合汉语的习惯。参照译文如下:他在海里游了整整一个晚上,游了八英里,才快游到海岸上。到了次日清晨,他才看到前面有光。峭壁上,灯光高照,他意识到他已经靠近海岸了。

5.词汇衔接。词汇衔接是实现语篇连贯的重要接应机制之一,它通过词汇选择、组织和聚合建立衔接关系。语篇在成其为篇的过程中经历了“字——句——段——篇”的一系列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词汇起到了基础而关键的作用,没有词汇,整个篇章就无从谈起。词汇衔接手段在各类语篇题材中占所有衔接手段的48%,研究衔接手段的大部分工作就是研究词汇,而且研究书面语篇的衔接也就是在很大程度上研究语篇中的词汇模式,词汇衔接对实现语篇连贯显得尤为重要。

词汇衔接可由词汇重复来实现。词汇重复在英语和汉语中都有,它既可衔接语篇,又可起到突出主题、加深印象的修辞效果。不同的是,一般说来,英语原词重复比汉语多,主要原因是英语词汇有曲折形式,而汉语中则没有。(英语同一词汇的重复没有汉语多,汉语喜重复,英语则极力避免同一词汇的重复使用,除非是为了达到某种修辞效果)(这样论述与下面例子吻合)。而且,英语中广泛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上义词和下义词达到连贯的效果。与之相比,汉语在词汇手段上多使用原词重复。将英语翻译汉语时,往往将原文中的同义词等还原成原词重复。例如: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Soviet Union have spared no expense to ensure that the other side can not contemplate a first strike. The Russians have developed land-based missiles that trundle about the country on trucks and railroad cars making it impossible to locate all of them at the same time.文中三个词the Soviet Union、The Russians、the country属于同义词,都是指苏联,在翻译成汉语时,可以使用原词重复,而不应该机械地翻译成俄国人和这个国家。

三、结语

本文主要探讨了英汉语篇各种衔接手段的使用,并且分析了英汉在使用衔接的差异,为英汉翻译提供了借鉴。同时,译者要充分意识到英汉语篇在衔接方式的异同,尊重和顺应语篇的衔接规范,在翻译时进行转换。但无论采用什么样的衔接方式,最终都要服从于语义上的连贯。

参考文献:

[1]Halliday,M.& Hasan.2001.Cohesion in English[M].上海:上海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胡壮麟.语篇的衔接与连贯[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

[3]Hoey,M.Patterns of Lexis in Text[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1.

[4]新编大学汉译英教程,第二版,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英汉语篇省略的对比分析 篇4

English color words are colorful.Both Chinese and English color words have their different cultural connotations.Color words, though very small in number, reflect to a certain extent the cultural, moral and aesthetic values of different races and people of different times.In this paper, color red is taken as an example to illustrate the different implications and application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It is necessary to know and study these differences so that we can improve our language ability and make the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s successful.

The similar and different usages of color red are analyzed, and the analysis of semantic comparison is based on politics, religion, economy, social life, and so on.Giving a detailed explanation, a lot of examples are showed to hav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usages of color red caused by cultural differences.

Ⅱ.Research Background

Semantics is a subject concerning the study of meaning.More specifically, it is the study of the meaning of linguistic units, words and sentences in particular.G.Leech recognizes seven types of meaning in his Semantics as follows:

Conceptual meaning:logical, cognitive, or denotation content.It is“denotative”in that it is concerned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 word and the thing it denotes, or refers to.

Connotative meaning:what is communicated by virtue of what language refers to.“Connotative”refers to some additional, especially emotive, meaning.

Social meaning refers to what is communicated of the social circumstances of language use.

Affective meaning:what is communicated of the feelings and attitudes of the speaker or the writer.

Reflected meaning:what is communicated through association with another sense of the same expression.

Collocative meaning:what is communicated through association with words which tend to occur in the environment of another word.

Thematic meaning:what is communicated by the way in which the message is organized in terms of order and emphasis.

And I will compare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existed in color red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by analyzing the conceptual, social and connotative meaning.

Ⅲ.The Semantic Similarities of Color Red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Red is a basic color word in our country and western countries

Similarities of Color Red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Red is a basic color word in our country and western countries.

“red”in Longman dictionary of English language&culture:of the color of blood or fire.

“红”in Chinese dictionary:电磁波的可视光部分中的长波长部分, 波长大约为630---750nm, 类似于血液的颜色, 是三原色和心理原色之一。

So both Chinese and English can think of blood when“red”is mentioned.

The red color is usually associated with celebrations and joyful occasions.This is true in both English speaking countries and China.

Example:

1.This is a red-letter day for me.I first received a check for my magazine article.

这是我非常开心的日子, 我初次收到了向杂志投稿的稿酬。

2.October 1 is a red-letter day for the Chinese people.

10月1日是中国人们的一个大喜日子。

In this example, “A red letter day”specially refers to a happy day that will be remembered.It was once a tradition for the church to circle the holidays red and print other days black in the calendars.Now it is used in any festival which is worthy of remembering.And when the chief or the honored guests of a state visit another country, the latter usually rolls out the red carpet to show welcome and respect.In the next example, “the red carpet”is a symbol of respectful receptions or visiting.

Ⅳ.The Semantic Differences of Color Red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Because of the cultural difference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varied social meaning and symbolic connotation may triggered by the different usages of color red.Next I will list some kinds of varied usages of color red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Color Red in Chinese:

As a basic cultural color word in China, red is normally a commendatory connotation.It is a favorite color word of Chinese people.Red is used to be in a positive sense, and the character red is widely used in many Chinese people’s personal names.Different usages of red are listed in the following part.

Firstly, red symbolizes jubilation and joyful associations, it is a prosperous sign.In one’s benmingnian, people will wear red clothes, red socks or anything red to bring in good luck and ward off evil influence.So it is a sacred color in China.People post“double-happiness” (大红喜字) in newly-married couple’s room.“红喜事”specifically refers to a wedding.When the Lunar Calendar or the Lantern Festival comes, the red lanterns are hung up.The ribbon-cutting ceremony on the festival or holiday cannot be separated from the red color.

Red also delivers the message of success.When a singer or actor becomes famous, we usually say that they have their moment (走红) .The boss will send the red packet (红包) when the staff did a good job.

Red symbolizes progress and revolution.The first Chinese communist government built by the Communist Party is called red political power (红色政权) .The earliest army organized by the Communist Party is the red army (红色军队) .

The positive usages of red may originate from its association by ancient Chinese people with the sun and fire.According to the ancient Chinese legends and mythologies, people had been inclined to think of themselves as the product of the nature, in which they got direct benefits from the warmth of the sun and fire.An old saying goes:“日至而万物生”《淮南子·天文训》, which means everything will not grow without the sun.Because of the worship of sun-god, Chinese persons connected the color of the sun with anything happy, lucky and prosperous.

Though red is basically used as commendatory connotation, we cannot neglect the derogatory meaning of red.In the terrorist times, red is the symbol of death, and common people have the feeling of danger towards the red color.When a prisoner sentenced to death, his name is circled in red.

Color Red in English:

But in English-spoken countries, the positive use of“red”in English is very limited.It is often used in a negative sense.Owing to the influence of Christianity, native speakers of English are not worshippers of the sun and other natural phenomena as the Chinese, because God has been the only Lord for them to worship.

According to Bible, when Adam and Eve, the alleged ancestors of human beings, committed the original sin, God said to Eve:“I will greatly increase your pains in childbearing;in pain you shall bring forth children.”The great pain that a woman suffers in giving birth to a child is bleeding freely, and that may be the reason why“red”has the meaning of danger and warning for English-speaking people.Some negative usages are listed below.

In both Chinese and English red is associated with revolution, but in contrast with the Chinese usage, red is a usually used derogatorily in English.In English the word“Red”with a capital“R”is used as a synonym for a communist, but due to some political reasons, it is usually used in a derogatory sense.The English expression Reds under the bed refers to communists or leftwing activists.

Example:

Say, just notice in the paper the way the New York Assembly stood up to the Reds?

你看到报上说纽约会议怎么和赤色分子顶牛么?

In English, red is usually associated with anger or excitement.“see red”means“to get extremely angry”, waving a red flag means“doing something that could cause quick anger of other people”.A red flag is often used as a danger signal.This may resulted from the social activities---bullfighter uses red flag to cause the uncontrollable anger of the bulls.

Of course, we cannot neglect the commendatory connotation in western cultures.Red-blooded describes a person or their behavior confident and strong.And the red-letter day mentioned in the first part is also positive.

Ⅴ.Conclusion

In short, though the color red sometimes shares the same meaning in Chinese and English, we must notice that different persons from different countries with different cultural backgrounds have different feelings to the color red.This may result from different geographical position, religion, history, psychology, politics and ways of thinking.So the social meaning or connotations differ greatly.And bunches of color terms all have deep cultural connotations, besides their literal denotations---that is the same with color red.Through the analysis of symbolic meanings of red, this thesis puts an emphasis on identifying English-Chinese difference and similarities of the color words between two languages.The purpose of this thesis is to avoid errors i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s based on a better awareness of cultural differences.Thus we will make fewer mistakes when using the color words, and improve our flexibility of using language.

参考文献

[1]胡壮麟.Linguistics.A Course Book second edition[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2]刘宓庆.文化翻译论纲[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9.

[3]Holy Bible--Chinese/English (UV·NRSV) [M].NATIONAL TSPM&CCC.

[4]潘文国.汉英语对比纲要[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2005.

[5]Guimei He English and Chinese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Color Words in Comparison[J].Asian Social Science, 2009.

[6]王新.从“红”与“黑”看中英含有色彩词习语的语义对比[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03) .

[7]周竞.颜色词的英汉对比研究[J].科教文汇 (上旬刊) , 2009, (05) .

英、汉语名词性省略衔接对比分析 篇5

英、汉语名词性省略衔接对比分析

省略是语篇衔接的重要手段之一.文章通过英、汉语名词性省略衔接方式的对比分析,指出名词词组的修饰成分提升为中心词的.现象在两种语言中既有一致性,又存在迥然的差异.英语省略需要充分考虑语法,而汉语省略关注的则是语义.

作 者:曹瑛 CAO Ying 作者单位:山西大学,外国语学院,山西,太原,030006刊 名: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TAI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EDITION)年,卷(期):26(3)分类号:H314关键词:英汉 衔接 名词性省略 预设

英汉语篇中省略衔接对比与翻译 篇6

[关键词]省略衔接;名词性省略;动词性省略;分句性省略;翻译

一、引言

当越来越多的语言学者意识到语言研究不应该限定在句子层面,而应该跳出句子的范围时,“语篇”则应运而生,其突破了以词、短语、句子、段落等为对象的研究常规,是语言认识和分析的一大进步。黄国文在《语篇分析概要》中指出“语篇由一个以上的话段或句子构成,它具有句法上的组织性和交际上的独立性。”([1]:7-8)

衔接是语篇特征的重要体现,是语篇的有形网络。一般而言,有五种衔接手段,即所指(reference),替代(substitution), 省略(ellipsis),连接(conjunction)和词汇衔接(lexical cohesion)。本文仅讨论英汉语篇中省略这一衔接手段的差异以及其翻译。省略是通过小句中某个句法单位的残缺来预设前句的相应句法单位的语言项目,当读者根据这一预设在前句中搜索到被预设的语言项目时,两句之间的照应和连贯关系就建立起来了[2]。Halliday指出“省略也是一种预设,通常具有前指关系[3]。语篇中的省略是一种常见现象,在语篇的理解中起着重要的纽带作用,汉英省略差异的掌握是译文质量保证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前提。省略衔接可分为三类:(1)名词性省略(nominal ellipsis),(2)动词性省略(verbal ellipsis),(3)分句性省略(clausal ellipsis)。

二、名词性的省略对比及翻译

名词性省略通常是指名词性短语中的中心词,或中心词和部分或全部修饰语的省略([1]:110)。汉语和英语具有类似的意义表达结构,即“指称词+数量词+性质词+类别词+表事物的中心词”。基于此表达结构,名词性省略可分左右两个方向进行,分别称为“左省略”和“右省略”。“左省略”主要保留表达事物的中心词语;“右省略”就是省略中心词,修饰成分变成中心词,由此,在“右省略”中表达事物的性质词和数量词成为了中心词。在这一点上,中英文具有相似性。

例:(1)I will buy red and black bags today, but the red looks better.

(2) 王老师音乐爱好广泛,东方的、西方的、古典的、流行的、民族的等等。

在“red”和“东方的”、“西方的”、“古典的”、“流行的”、“民族的”的后面分别省略了中心词“bag”和“音乐”。

但类别词语提升为中心词的情况不多见,中文中从属性强且以名词形式类别词不能提升成中心词。

例:A:我想给我婚纱照买个PU仿木相框

B:你要买就买实木的吧

句中的“实木相框”如果去掉中心词“相框”剩下类别词“实木”,“实木”作中心词的话,会与原意南辕北辙,因此,得在类别词“实木”后加“的”才能达意。

三、动词性省略对比及翻译

动词性省略指的是动词短语中实义动词或是整个动词词组的省略。英语语篇中省略实义动词、助动词、作用词的情况都比较常见,整个动词词组被省略的情况也不少见。

例:(3)A:Have you been working?

B:Yes, I have.

B中省略了been working,即省略了助动词和语义动词。

(4)A:What have you been doing?

B:Working.

B中省略了主语和助动词have been(其中have又是作用词语)。

中文语篇中,动词没有时态的变化,所以动词性的省略也多为实义词的省略为主,并且作用词多为情态动词,常见于对话之中。

例:(5)A:你能不能处理这个事情

B:能。

由于汉语的实义动词省略并没有英文实义动词省略那么常见,英汉语互译时应考虑此差异,使译语符合目标语言的行文习惯。

例:(6)Reading maketh a full man; conference a ready man; and writing an exact man.

译文: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笔记使人准确。

例:(7)A man with these rules things, not they him.

译文:一个明察善断的人可以驾驭事物,而不被事物驾驭([4]:60)。

以上例(6)、例(7)汉译中,如果不添加动词,汉译则显得生硬,不流畅,难以达意。英文有时态动词标记和情态动词标记,实义动词的省略很常见,而汉语主要重复原词或者意义相同的词汇替代,实义动词的省略并没有英文频率高。由此,英汉互译时,应考虑英汉动词省略的差异,适当予以省略或添加动词。

四、小句省略

小句省略指的是整个小句或是小句一部分被省略的现象。这种省略常见于问答句子。

例:(8)A:Are you going to school.

B: Yes.

B中yes后面相当于省略了一个句子I am going to school.

例:(9)A: Kim is going abroad.

B: When?

(10)All the glory of exploits reverts to the principal actor; also all the blame([4]:72).

译文:所有的丰功伟绩都归于领袖,就像他们也要承担所有责难一样([4]:73)。

例(8)、(9)中被省略部分虽然不是完整的小句,但通常也被看作是小句性省略。

五、总述

英语是一种形合语言,追求结构和形式的完整性,讲究主语显著,英语语篇中主语常得到保留,动词常省略。而汉语属于意合语言,形散而神不散,讲究主语显著,汉语语篇中主语经常省略而动词很少省略。由此,在中英互译时,要考虑到两种语言文化的差异造成的不同省略现象,从而在翻译过程中予以合理的省略和增补,以求符合目标语的行文和思维习惯。

此外,中英翻译应放在语篇中进行,而衔接是语篇的重要特征,省略又是衔接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由此中英两种语篇中的省略衔接差异是合理翻译必不可少的一个考虑因素。

参考文献

[1]黄国文.语篇分析概要[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3.

[2]王东风.连贯与翻译[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114-115.

[3]Halliday,M.A.K.& Hasan, R. Cohesion in English. London & New York: Longman, 1976:144.

[4]巴尔塔莎·葛拉西安(Baltasas Gracian)著.约瑟夫·雅各布斯(Joseph Jacobs)英译.王涌芬汉译.智慧书[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

对比英汉语篇衔接手段研究 篇7

关键词:衔接理论,对比英汉语篇

衔接是语篇分析的一种重要手段, 更是保证语篇连贯的基础。而, 英汉语篇的衔接手段不尽相同, 因此本文尝试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对英汉语篇衔接进行研究, 旨在为受众理解和评价英汉语篇及提供新的方法, 同时为志于从事英汉翻译者提供新思路。

一、衔接理论的基本内容

Halliday和Hasan (1976) 在Cohesion in English一书中提出了“语篇衔接”的概念, 并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提出衔接的基本理论框架和在语篇中的具体应用。Halliday和Hasan (1976) 指出:“语域对衔接概念进行补充, 并共同决定语篇。”他们认为衔接与连贯的关系是连贯的语篇必须衔接, 衔接促进语篇连贯。因此, 衔接理论中的衔接手段包括语法衔接与词汇衔接。语法衔接手段包括:照应、省略、连接和词项组织。词汇衔接手段由重复、同义、反义、上下义、部分与整体关系和搭配。左岩等国内学者认为即使英语与汉语的语篇在衔接手段上存在差异, 但是汉语语篇的衔接手段也可以分为以上几种。

二、对比分析英汉语篇衔接手段实证研究

本部分主要通过照应、替代、省略、连接衔接手段对英汉语篇进行对比分析。

(一) 照应是指在语篇某处引入的参与者或环境成分可以作为下文的参照点。 (Halliday, 1976) 在简单情况下, 意味着同一事物的再次出现。为了语篇连贯, 汉语一般情况下采用重复原词的衔接手段, 而英语利用照应代词代替原词。

例1 Real friendship between two persons originates perhaps from the time of life when they were children playing innocently together.

真正的朋友, 恐怕要算“总角之交”或“竹马之交”了。

英译文使用“they”与“two person”形成照应以免重复, 而中文则用了“总角之交”和“竹马之交”两个意思相近的成语达到重复强调的效果。

例2 An old crab grew restless. Finding himself stiff all over, he knew it was time for him to moult his shell。

老螃蟹觉得不安了, 觉得全身太硬了, 自己知道要蜕壳了。 (鲁迅《螃蟹》)

英译文中 变换使用“himself, he和him”与“an oldcrab”形成照应避免重复, 而原文也用了一个主语避免重复, 没有必要补全“老螃蟹 ... 不安了, 老螃蟹 ... 太硬了, 老螃蟹...蜕壳了”, 这样多余。

(二) 省略是一个小句, 或者一个小句、一个动词词组、名词词组的一部分通过积极的省略手段在下文某一处得到预设, 即是在需要补充意义的地方把它省去不提。还有一种情况是将一个占位成分填到空缺中就是替代。英语中省略和替代出现的语境包括三个:小句、动词词组和名词词组。而汉语则采用简单重复原词方式进行省略表达。

例 3 It looked like rain that evening, yet, to our great joy, father came nevertheless.“Do you like peanuts? asked father.“Yes, we do!” we vied in giving the answer.

那晚上底天色不太好, 可是爹爹也来到, 实在很难得!爹爹说:”你们爱吃花什么? 我们都争着答应:“爱!” (许地山《落花生》)

英译文中使用“Yes, we do”回答, 其中“do”就替代了问句中的“like”以避免重复, 而中文则重复使用“爱”进行回答。

(三) 连接是指通过连接手段体现语篇中的逻辑语义使其连贯。通过连接附加语 ( 副词词组或介词短语 ) 或者连词and, or, but, nor, so等来表达, 典型的情况是将这些成分位于小句主位位置。汉语一般情况下也会采取连词来表达如“也, 并且, 同时”等。但是也有时候不把连词表达出来。

例 4 Joy and sorrow, laughter and tears, flowers and fruit, fragrance and color, manual labor and increased knowledge--all these make up the charm of flower cultivation.

有喜有忧, 有笑有泪, 有花有实, 有香有色, 既须劳动, 又长见识, 这就是养花。 (老舍《养花》)

英译文采用五个“and”连词进行连接使语段达到并列的效果, 而汉语倾向译成多个带“有”的四字短语进行重复以达到排比效果来增强气势。

三、小结

本文通过对比分析, 旨于让读者充分了解英汉语篇衔接手段的各自侧重并能够掌握两种语言间衔接手段的差异从而熟练运用, 同时, 提高读者进行话语分析及语篇分析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胡壮麟.语篇的衔接与连接[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6.

[2]彭宣维等.功能语法导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0.

英汉语篇衔接对比及翻译研究 篇8

篇章作为翻译最为理想的翻译单位, 在英汉翻译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中西方思维方式不同, 英语与汉语在语篇衔接方式上有很大的差别。为了更好地进行翻译实践, 了解英汉语篇衔接的差异十分必要。语篇是语言交际的理想单位, 结构上具有粘着性, 意义上具有连贯性, 它是由句子内部和句与句之间的衔接构成的。衔接是为了保证篇章完整性而使用的词汇、语法或结构手段, 在保证文本通顺、语义连贯具有重要作用。语篇的衔接手段有指称衔接, 结构衔接和词汇衔接。

下面本文主要通过对比英汉语言中语篇衔接手段的差异, 结合杨必翻译的名利场与原著对比, 探究语篇衔接中的差异与翻译技巧。

1 衔接手段对比及翻译

1.1 指称衔接

指称衔接也称照应, 是指文本中某一句话成分与另一成分之间的相互解释关系。与汉语相比, 英语中指称衔接使用更频繁。翻译要明确指称对象, 进行适当的增减。特别需要注意以下两种情况:

首先, 英语有定冠词 (the) , 汉语中没有。在汉译英的过程中, 通常需要适当添加定冠词;英译汉时, the的翻译要根据语境而定。

“It is Mrs.Sedley’s coach, sister, ”said Miss Jemima.“Sambo, the black servant, has just rung the bell;and the coachman has a new red waistcoat.”

吉米玛小姐说:“姐姐, 赛特笠太太的马车来了。那个叫三菩的黑仆人刚刚按过铃。马车夫还穿了新的红背心呢。”

“I hate the whole house, ”continue Miss sharp, in a fury.

夏泼小姐狠狠的说道:“我恨透了这整个儿学校。”

在第一句话中第一个“the”中, 距离说话人较远, 译为“那”;第二个“the”所指人在同一语境下属于同等位置的, 省略不译。第二句话中, “the”距离说话人较近, 译为“这”。

其次, this, that的翻译。英语倾向于用that表明彼此之间的关系, 而中国人倾向于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在翻译中, “This”与“这”可直译或者以词汇重现的方式翻译;that的翻译要根据语境, 例如:

“Will he marry her?That is the great subject now in hand.”

他到底娶她不娶她呢?这就是当前最要紧的问题。

…but when the ladies had retired after dinner, the wily old follow said to his son“Have a care, Joe;that girl is setting her cap at you.”

太太小姐们走了之后, 滑头的老家伙对儿子说:“乔, 留心点儿。那女孩看上你了。”

“…Here’s a book for you that my sister—that is, I—Johnson’s Dixonary, you know;you mustn’t leave us without that.”

这本书给你, 我姐姐把这给—我的意思是我把这—约翰逊的字典—你不能不拿字典就走。

第一个例子中, “That”距离指称事物较近, 译为“这”。第二个例子, 所指事物较远, 译为“那”。第三个例子反应了汉语中原词指代的现象, “that”直接译为字典。

1.2 结构衔接

结构衔接可通过主位-述位结构、替代、省略、对偶、排比、反复等手法实现。英汉语言在语篇衔接在这方面, 但略有不同。下面以主述位结构和排比为例:

首先, 汉语中主题句显著通常位于句首, 英语则不同, 翻译时要注意语序的调整。

…there drove up to the great iron gate of Miss Pinkerton’s academy for young ladies, on Chiswick Mall, a large family coach, with two fat horses in blazing harness, driven by a fat coachman in a three-cornered hat and wig, at the rate of four miles an hour.

…契息克林荫道上驶来了一辆阔大的马车。拉车的两匹马……驾车的车夫……马车……

译文中译者将主题句提前, 先说驶来了一辆马车, 然后分句对马车进行描述, 这样的结构更符合汉语表达习惯, 也是译文流畅自然。

其次, 英语中的排比主要是通过一些形式手段完成, 而汉语中排比可以通过意义完成, 在翻译时, 要进行一些转化。

…asked Miss Pinkerton herself, that majestic lady;the Semiramis of Hammersmith, the friend of Doctor Johnson, the correspondent of Mrs.Chapone herself.

说话的是一位威风凛凛的女士, 也就是平克顿小姐本人。她算得上海默斯密一带地方的赛米拉米斯, 又是约翰逊博士的朋友, 并且经常和夏博恩太太通信。

原文中的排比体现在“the…of…”这一结构的并列使用中, 这里译者将其转化为“…算得上…, 又是…, 并且经常…”这一系列动作链接。

1.3 词汇衔接

词汇衔接指语篇中词汇之间存在语义联系。词汇衔接方式有两种, 词的重复和搭配。

首先, 词的重复指使用相同的词、同义词或近义词, 上义词和下义词等。词汇的重复不仅构成语篇的衔接, 也起到强调的作用。

…replied Miss Jemima;“we have made her a bow-pot.”

“Say a bouquet, sister Jemima, ’tis more genteel.”

“Well, a booky as big as a haystack…”

吉米玛小姐答道:“…我们还给她扎了一捆花儿。”

“妹妹, 用字文雅一点, 说一束花。”

“好的。这一簇花儿大得像个草堆”

“bow-pot”, “bouquet”和“bouquet”为同义词, 反应了人物性格的不同。作者将其译为“一捆”, “一束”和“一簇”, 既忠实原文, 又符合汉语表达习惯。

其次, 词汇的搭配指词语受语言文化的影响形成的惯用搭配方式。英汉两种语言在词汇搭配方面有所不同, 在翻译时, 要选择符合译文语境的表达方式。

…who is a good Christian, a good parent, child, wife or husband…

…真的是虔诚的教徒, 孝顺的儿女, 尽职的丈夫, 贤良的妻子…

原文中, “good”修饰Christian, parent, child, wife和husband。译者选择汉语中相应的搭配方式, 译文生动形象。

英汉两种语言属于不同的语系, 其语篇衔接方式也必然存在差异。在英汉互译时, 要注意两者之间的差异, 根据两者语篇衔接方式的不同, 翻译过程进行适当的转换, 在保持原文风格的基础上, 做到译文表达符合译人语习惯, 使语言表达自然流畅。

摘要:本文以语篇衔接理论为依据, 以萨克雷 (William Makepeace Thackeray) 的作品Vanity Fair和杨必所译的汉译本《名利场》前六章内容为语料, 通过对比分析英汉语言中语篇衔接手段的特点与差异, 结合具体实例, 寻求英汉翻译中有效的策略, 让译者有所借鉴, 在翻译中更进一步。

关键词:语篇衔接,对比,翻译

参考文献

[1]Thackeray, W.M.Vanity Fair[Z].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6.

英汉语味觉词语情感隐喻认知对比 篇9

情绪和情感是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体验, 是人的需要是否获得满足的反映。隐喻在情感的概念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对英汉味觉词语“酸甜苦辣”这些具体的味觉词语, 分别映射到对应的抽象情感域, 即表示“愤怒”“喜悦”“伤心”“痛苦”的隐喻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显示:英汉语两种语言存在着一些相同的情感隐喻概念, 同时也反映出隐喻具有强烈的民族性和丰富的文化蕴涵。

二、英汉基本味觉形容词

味觉是指舌头与液体或者溶解于液体的物质接触时所产生的感觉。基本的味觉形容词包括甜 (sweet) 、酸 (sour) 、苦 (bitter) 、辣 (peppery) 。本文着重就英汉语“甜、酸、苦”三种最基本味觉形容词的隐喻进行比较, 旨在探讨英汉语基本味觉形容词隐喻之异同问题。

三、英汉语基本味觉形容词的对比

(一) Sweet和“甜”

1. 甜——感觉域。

(1) Please give me sweet words and language that tells how much I am loved.

就让我聆听那美妙的音乐, 听听你们爱我的喃喃细语吧。

(2) Sweet smiles甜美的微笑。

(3) Sweet fragrance of orange blossoms甜甜的橘花香。

(4) 甜甜的声音。

(5) 这姑娘长得甜。

2. 甜——愉悦、畅快的感受。

(6) It was sweet to hear people praise me so much.

听到别人如此表扬我, 感觉真好。

(7) It would be the sweetest time in his life.

这将是他人生中最开心舒适的一段时间。

(8) 一家人聚在一起, 日子过得甜蜜蜜的。

(9) 甜蜜的回忆。

3. Sweet——愉悦的性格特征。

(10) My grandparents were very sweet to me.

我的祖父母对我很和蔼。

(11) A sweet-tempered girl

一个好脾气的姑娘。

从上面的例子中, 我们可以发现英汉语味觉形容词甜都有到心理域、视觉、听觉、嗅觉域的映射, 都有甜得过分的甜言蜜语。甜味在英汉语中的映射往往是积极的, 这是因为甜味刺激时所产生的心理感受与人们在享受快乐、幸福等美好的感觉相似。

(二) sour和“酸”

由于汉英语言所在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文化的不同, 即使有相同或相似的酸味觉感知条件, “酸”味觉概念各自的隐喻意义除表现出共性外, 还呈现出个性的差别。

1.“酸”味觉隐喻投射的共性分析。

酸——喻嫉妒心理

酸本意是指当人们尝到或闻到像醋的味道或气味时的器官感受, 而当人类有嫉妒心理时, 会产生类似的感觉, 正因为这一相似性, 当这一原本身体器官感觉投射到心理时, “酸”也就扩展出了“嫉妒”这一隐喻意义。

(1) The loser’s scorn for the award is pure sour grapes.

失败者对奖品的轻视纯粹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

(2) He looked a little sour grapey for someone who must have willingly shown up to help.

看到有个人主动去帮忙, 他的表情酸酸的。

(3) 愉悦顿时照得她脸上发光, 甚至忽略了英子失意的表情。她听见英子酸溜溜地说, 追求这万元户的不少吧?

Sour grapes (酸葡萄) 源自《伊索寓言》, 喻指由于得不到而加以贬低的东西。汉英中都以酸味觉喻嫉妒之心, 这并非纯粹出于偶然, 正因为人类对酸味觉感知和人类心理产生嫉妒之意时的感知有着相似性, 才在汉英中具备这一共性。但值得注意的是, 酸味觉在英语中常用“sour grapes” (酸葡萄) 表嫉妒之意, 而相对来说, 汉语中的“吃醋”“醋意”“醋坛子”“酸溜溜的”等均表示嫉妒的心理。

2.“酸”味觉隐喻的个性分析。

上述分析表明:“酸”在汉英两种语言中存在相同的隐喻投射, 这是由于两个民族共同的身体体验。但不同民族由于所在的自然地理环境和形成的社会文化不同, 因此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个性, 在功能投射到其他事物时会表现出差异性, 产生了各具特色的隐喻投射。

(1) 汉语中“酸”特有的情感隐喻投射

酸——喻伤心、难过。

由于汉语构词的特点, “酸”常与其他词搭配一起使用, 如“酸辛”“心酸”“酸楚”“酸苦”“悲酸”等表达伤心、悲苦的心理, 英语中sour不能对应此意, 只能用“bitter”“poignant”等表达此意。

(6) 到家后, 母亲抱着我只是哭, 我亦觉得十分酸楚。

(7) 说罢, 一股悲酸凄楚的感情袭上心头, 不禁泪流满面。

英语中没有“伤心、难过、悲痛”这一映射。中华民族是个多灾多难的民族, 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 由于自然灾害和社现实生活密切相关, 因此汉语中以“酸”喻人内心酸楚伤痛的表达不胜枚举, 这是中国特定历史文化中产生的个性映射。

(2) 英语中“酸”特有的隐喻投射

A.酸——喻人的心情阴郁、闷闷不乐。

(9) He kept him occupied especially as an escape from a sour mood.

他让自己不停地忙, 免得情绪低落。

(10) He was soured by misfortune.

他因遭遇不幸而郁郁寡欢。

B.酸——喻令人不愉快的事物。

(11) The joke is on us, a very sour joke indeed.

那笑话是嘲弄我们的, 真是一个恶毒的笑话。

(13) The room was full of sour laughter.

屋里充满了刺耳的笑声。

(14) Everything in the house soured the newcomer.

屋子里的每样东西都使新来者失望。

英语中, “酸”味觉大多是不愉快的 (unpleasant) 联想, 且拓展到了包括形容词、动词、名词在内的各个词类。例句中的译文没有出现“酸”字, 我们可以看出这类隐喻意义也为英语所特有。

通过对比, 我们发现由于酸味在口腔中所产生的味觉感受往往是令人不愉快的, 两者的隐喻映射都是消极的。酸在两种语言的始源域中大多表达令人不愉快的感觉, 因此我们认为这是“酸”的语义特征的延伸。

(三) bitter和“苦”

英语bitter和汉语“苦”的味觉感受均映射到消极的表情域、苦难域、情感域。

1. 不愉快的表情。

(1) Now he smiled, a bitter smile.现在他笑着, 一脸的苦笑。

(2) 一脸苦相、愁眉苦脸。

2. 令人难以忍受的环境、苦难。

(3) The bitter winter was coming.令人难以忍受的冬天来了。

(4) Eat the bitter fruit of their own making.自食其果。

(5) 吃苦头、苦海无涯。

3. 辛酸、痛苦的情感体验。

(6) Bitter memories痛苦的记忆。

(7) A bitter disappointment痛苦的失望。

汉语中有“苦闷、满腹苦水、苦楚、苦思、苦口婆心”等, 还用“含辛茹苦、苦风凄雨”等形容劳动或生活上的艰难。这与中国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为求生存饱受艰难的生活经历是息息相关的。而英语bitter没有这些意义。苦味给人以痛苦、悲伤的联想, 人们常用苦表达不幸、挫折等消极意义。因此“苦”在英汉语中的隐喻映射都是消极的。

四、结语

通过对比分析, 本文揭示了在汉英两种语言中味觉词语的情感隐喻投射既存在着共性, 又存在着个性, 同时也说明了“以身喻心”具有跨语言性质的特点。人类的认知离不开他们的身体体验和日常生活经验, 隐喻的产生同样源于我们的身体体验和日常生活经验。但不论是相同还是相异的隐喻投射, 它们都是以人类对味觉的感受和日常生活经验为理据的, 这表明, 人类在认识世界时, 往往用具体的经验来理解相对抽象的客体。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K].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7.

[2]王更等.认知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2:59.

[3]连淑能.论中西思维方式[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2, (2) .

[4]王文斌.隐喻的认知构建与解读[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7:70.

[5]Lakof, f G.&Johnson, M.M etaphor We live by[M].Chicago and London: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英汉语对比 篇10

隐喻和转喻是人们在使用语言时,利用已知的具体的事物来认识和表示抽象概念的过程,使语言的表达力非常丰富,这也是人们认知客观世界的过程。而对于隐喻和转喻,不同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和解释 :

Lackoff和Johnson(1999)提出“体验哲学”,并且说到隐喻是建立在人的身体经验上的,是通过身体经验来认识和建构抽象的概念。

在探索出人类认知过程,规律和机制的同时,对人体部位的隐喻、转喻研究为将来人们进一步进行认知活动的情况提供理据和推测。而将其进行中英语的对比,也为两种语言的转换和两种文化的交流提供条件。

一、“毛”、“发”的英汉对比分析

1.1“发”、“毛”、“hair”、“feather”在认知中的相同点分析

1.1.1转喻

1、以突出特征喻指年迈,老年人

因“发”在头这个最突显的部位,因此当一个人年老后,最突出醒目的特征是头发稀少斑白,因此在汉语中常常会以“发短,黄发,鹤发”等的形式与其他词搭配,代指“年迈,年老,老年人”义。如“发短心长”(形容年老智谋高);“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陶渊明《桃花源记》,黄发在古代是长寿的标志,往往代指老年人); “白发丹心”(年纪虽老,仍然一片赤诚的心)等等。

有些词单用不一定表示年老之义,只有与其他表示年老义的词搭配,才表示年老义。例如“蓬头垢面”指人不整洁,无年老义。而“蓬头厉齿”中的“蓬头”与“厉齿”搭配,构成固定熟语,才表示年老义。这里的“头”所指代的是“头发”,因此,我们认为,将类似的语句归入“发”的转喻较为合适。

而英语中往往以“grey hair”来代指年老,与汉语中的“白发”是异曲同工的,例如 :Care brings grey hair.

2、以“发”代指身体

“发”、“hair”是身体一部分,常用来转喻成身体。“结发妻子”是指第一任妻子,古代在第一次结婚时,新人要将头发结在一起,表示两人以后便夫妻共为一体,同享福,共患难。这里的“发”便代指身体。《三国演义》中的“曹操削发代刑”体现出古代“发”可代替身体。

3、以特殊情况代指普遍情况

在英汉语中,还存在以特殊情况代指普遍情况,有时带有夸张意味。汉语中的“鸡毛蒜皮”,“鸡毛”极细小的个别事物,与“蒜皮”连用代替普遍细小、不重要的事情。而英语中,最典型的就是“not have a hair out of place”(非常整洁),从字面意义上看,是指一根头发丝都不能有,但是却代指所有的垃圾。我们发现,这些语句常带有明显的夸张色彩,力求达到特殊交际效果。

4、代指身体健康

通过观察动物的毛色,即可知动物的身体状况。因此,可代指身体健康。“麻雀飞进烟囱里,有命也没毛(喻指经历大变故,身体会受到严重损害)”,“in good/high/fine feather( 身强体壮,精神焕发 )”等,当然,这种情况比较特殊,常经过转喻、隐喻交替作用,最后得到实意。

5、以外在行为表现来代指内在情绪

许多语例是通过外在行为表现,来代指内在情绪。汉语中如“发指眦裂”,“怒发冲冠”表示愤怒到极点。英语中也有“tear(out)one's hair(愤怒到极点)”,“make someone’s hair stand on end(使某人害怕,恐惧 ;毛骨悚然)”等,常表示愤怒、激动、恐惧或放松、平静的情绪。

6、代指外表

“毛”、“发”是人或动物的外部特征,都会以其作为装扮自己的一种手段,在一些欧洲国家,女子都是以头戴羽毛为美和高贵的,因此“feather”可指外表,且常表示美好的外表。汉语中有“鸟美在羽毛,人美在勤劳(赞扬勤劳的美德)”,“鸟贵在羽,人贵在智(形容才智的重要性)”。英语中“Fine feather make fine birds.(人靠衣装马靠鞍)”,“in full feather(盛装,穿戴整齐)”。这里也存在先转喻后隐喻的情况。

1.1.2隐喻

1、喻指形状、空间细小,轻薄

在英汉语中, “毛”、“发”喻指事物、空间细小,承受力小,重量轻薄的情况是最普遍的。这与“毛”、“发”细微、轻薄的特征有关。如汉语中有“千钧一发(千斤重的东西用极细小的头发悬起,形容事情的紧急关头)”,“鸡毛支炕席,顶不住劲(形容无力承担)”,“间不容发(形容间距微小,情势危机紧迫)”, “一根头发破八瓣,细得厉害(非常细小,形容太过仔细或吝啬)”。英语中,也有很多类似甚至相同的表达,“hang by one’shair( 千钧一发 )”,“a hair’s breadth( 间不容发 )”, “to a hair/to a hair’s breadth( 丝毫不差地,精确地 )”等。

2、喻指人的缺点,错误或弱点

“毛”和“发”也常用来指缺点,错误,弱点和把柄,且前常加“小”或“短”。例如“(抓)揪小辫子(抓住别人的错误作为威胁的把柄)”, “头发上贴膏药,毛病(喻指人的缺点,事物的故障和工作失误)”。英语中则有“hair splitting(吹毛求疵)”,“(have)get a person by the short hair( 任意摆布,控制某人 )”等。

3、喻指价值

“毛”,“发”常表示价值小。例如“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礼虽不贵重,但是传递了深厚情谊)”,“轻于鸿毛(指毫无价值,不重要)”, “be not worth a hair(一文不值)”等。

4、喻指名誉

“毛”,“发”还多表示名誉的含义。例如“爱惜羽毛(爱惜自己的名声)”,“虚造声誉,妄生羽毛(过分夸扬和粉饰品德和学问)”,“singe one’s feathers( 败坏自己的名誉 )”等。我们发现,“羽毛”首先隐喻成外表,再进一步隐喻成虚化的名誉。

5、喻指某些行为、事物(件)和事情发生的条件

首先,“毛”,“发”可以表示某种行为,如 :“鸡毛做毽子,闹着玩儿的(指不甚严肃郑重的行为)”,“a feather in your cap( 引以为自豪的行为 )”,“feather your(own) nest( 中饱私囊 )”。

其次,可以表示不太好的事物或者事件。如 :“年三十晚剃头,三刀两刮(喻指仓促做的事情,非常粗糙)”,“温水烫鸡毛,难扯(喻指事情难于扯清和解决)”,“make the feather fly( 引起骚动 )”,“hair of the dog that bit one( 以毒攻毒 )”。

6、喻指事物特性或人的脾性

这种情况较特殊,语例不多,如 :“鸡毛脾气,见风就起,粘火就着(喻指人脾气不好)”,“birds of a feather flock together( 一丘之貉 )”等。

1.2“发”、“毛”、“hair”、“feather”在认知中的不同点分析

1.2.1汉语中独有的情况

1、喻指夫妻之情

在中国古代,常有士兵出征前,爱人送一缕“青丝”,一方面表示以身相许,另一方面表达其相思之情,“青丝”谐音“情思”。

2、指代人

“毛”和“发”在汉语中还能特指女人,“巾帼不让须眉(代指英雄女人)”,“群公缟带遗吴锦,幕府青丝唱《渭城》。”中的“青丝”代指妙龄女子等。除此以外,“垂髫”指代的是孩童 ;“鸡毛打鸡蛋,各自打散”喻指的是不能配合的人,“属鸡毛的,凑掸(胆)子(喻指胆小的人)”等等。

3、喻指势力,利益

在喻指势力的情况下常与凤凰有关,凤凰在古时象征掌权者,其羽毛常被人们隐喻成了“势力,权势”,如 :“拔了毛 / 落了帔的凤凰不如鸡(喻指富贵之人失势还不如普通人)”等。而“鸡毛”常用来指利益,如 :“狐狸看不见鸡毛,怎能往陷坑里跳(喻指诱以小利才能使坏人上钩)”等。

4、喻指数量和形状大

在汉语中,“毛”和“发”可表示数量和形状大两种含义,如 :“毫发不差(指一点儿都不差)”,“茧丝牛毛(形容细密,多)”, “学如牛毛,成如麟角(学的人多,成功的人少)”等等。在表示“少”的含义时,常与较大物体连用形成鲜明对比,如“一根牛毛”。

5、喻指一个人的能力、经验、优点

“掌心上出毛,一把老手(喻指经验丰富,计谋多)”,“只见别人眉毛短,不见别人头发长(喻指只看别人的缺点,不看别人的优点)”,“羽毛未丰(喻指还未成熟,力量和能力还不够)”等。

6、喻指某种目的、结果、状态

“被发缨冠(喻指急于救人)”,“被发左衽(喻指沦陷为他族统治)”, “鸡毛炒韭菜,乱七八糟(喻指十分杂乱,没有条理)”等。

7、谐音代指法律

“和尚打伞,无发(法)无天”,这个熟语里的“发”以语音为媒介,达到了转喻的效果。

1.2.2英语中独有的情况

英语中,“发”,“毛”独特性主要体现在 :它们可以表示“私人空间”,“小而长久的努力”和“理智”等意义,如“get in someone’s hair( 骚扰某人,闯进某人的私人空间 )”,“Hair by hair you will pull out the horse’s tail.(水滴石穿)”,“keep one's hair on(克制,冷静不发火)”等。

二、“毛”、“发”在英汉中认知过程异同的原因探析

“毛”,“发”在英汉语中有诸多相似之处的原因在于,人体的机体是基本一致,人们认知的客观事物相同,而在人脑认知过程也会死大同小异的。因此,有些语例会非常相似,说明人类的认知是有理据性的。

英汉语对比 篇11

关键词:颜色词;对比;文化差异

一、“black”与“黑”

黑色(black)在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文化中的语义大致上是相同的,主要体现在都用作不好的一面。例如,在东西方国家的葬礼上,人们皆戴黑纱或是穿黑色服装来表示悲哀。英语中有“Black Friday”一词,就有浓烈的宗教渊源,指耶稣在复活节前受难的星期五,是悲哀的日子。根据这种文化背景,英语国家的人用“Black Friday”指大灾大难,凶险不详的日子,这是英语文化所特有的。除此之外,在英语中,“black”一词还象征深色、阴郁、黯淡、气愤、恼怒、弄脏等引申语义。

二、“white”与“白”

中国文化中的白色有凶丧的联想。自古以来,亲人死亡的家属都要穿白衣为孝服。而在西方文化中white却无此义。汉语中还有“小白脸”一词用来形容白面书生,有贬义的意味在其中。英文中字面相对的white face却指面部白色的动物或外部白色的建筑物。汉语中“白手”指两手空空,一无所有,而white-handed则比喻诚实的,清白无辜的。另外,在英文中有white lie指善意的谎言,white hope指被寄予厚望的人或事物,这些都不是我们汉语中的“白”可以表示的。而在东方,“白”可以引申指“弄明白,空白,徒然,无代价,轻视”等,如,白纸(a blank sheet of paper);白卷(unanswered examination paper);白眼(dirty look或supercilious look)等。这些在英译时都与“white”无关。

三、“red”与“红”

我们可以肯定的是,无论是中国还是英语国家,红色都有象征欢乐节日的意味。新春佳节中国人在门口贴红色对联,挂红色的中国结,用来表示吉祥如意,大富大贵,这是我们国家一种特殊的风俗。同样在西方国家,人们把圣诞节和其他节假日称为red-letter days,表示“欢乐的,可纪念的”的意思。在迎接国家元首等贵宾时,在机场铺展红地毯作为最高礼遇。但在英汉两种语言中有关红色的语义转换和象征却还是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为我们会在下面的实例中发现“red”这一词在这英语中基本是作贬义用的。

四、“yellow”与“黄”

中国人以黄色为尊,起源于古代对地神的崇拜。《说文解字》云:“黄,地之色也。”土地是万物生长的必需条件。五行观念产生后,土居中央,黄色成为中央之色,其神为黄帝,而黄帝又是传说中的华夏祖先。这种文化观念非常适合封建统治者的需要,黄色因而被历代帝王所推崇和垄断,被称为“帝王颜色”。

五、“blue”与“蓝”

“blue”在英语中通常表示一个人处在情绪低落、精神不振的状态。如,a blue Monday(倒霉的星期一)。另外,blue也可以表示由于劳累而面带倦容的神态,如,She ran and ran until she was blue in the face.(她跑啊跑啊,直到精疲力竭才停下来)。在表示面容由于寒冷、被打伤或恐惧等引起发青时,英语也多用“blue”。此外,“blue”在英语中引申作“淫秽色情”解。

六、“green”与“绿”

绿色是生命之色,常用来表示希望和青春。“green”一词在英语中常使人联想起“新鲜的”“新近的”和“精力旺盛”的意思。如fresh green memory(清新而栩栩如生的回忆);a green old age(老当益壮)。但是,“green”除了褒用之外也有贬用。英语中常用“green”表示“幼稚无知,缺乏经验,容易上当受骗”之意。如,a green hand(新手,无经验之人); to be green as grass(幼稚,无生活经验)。此外,green 还可以表示嫉妒,如,She was green with envy.(她妒忌心很强。)green也可以表示脸色苍白的,有病容的,如:Whats wrong with you?You are looking green.(你怎么啦?你看上去脸色很苍白。)汉民族和国际上其他民族一样,认为绿色象征和平与希望。然而在中国古代,绿色表示低微、下贱等含义。如,白居易的《忆微之》诗中有“折腰俱老绿衫中”一句,意思是说到了弯腰驼背的老年,仍屈身于低微的“绿衫”行列,说明官运不好。值得一提的是,汉语中的“青”可以表示绿色、蓝色和黑色。如西方人不解其中奥妙,将其中的颜色词对应译出,肯定会让人大惑不解。

从上述几组英汉颜色词的对比可以看出,对于同一颜色,英汉颜色词会出现色差,这是由于两种文化的差异性所导致的。词汇学还研究发现,引申语义的产生和形成往往跟文化因素分不开,由此体现了语言是民族文化的一面镜子。

总之,社会文化对语言的影响是深远的,而语言又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对待与我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颜色词问题上,必须了解英汉文化的背景知识,把表示颜色的词汇和两种文化结合起来,才能在英汉这两种息息相通但又各具特色的语言海洋中游刃有余,达到语言与文化交流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作者单位 江苏省苏州市阳光城实验小学)

英汉语对比 篇12

当今, 语言的接触日益频繁, 语言间的共性增加, 个性减少是必然的趋势。在这种大背景下探讨语言特征的差异, 既容易进入追求全面、涉及过泛, 内容显得空虚的误区, 又容易步入过于简单化、绝对化的歧途。尽管如此, 由于文化传统有着强劲的连续性, 总体上说, 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语言特征依然十分明显, 对语言特征的比较研究仍然具有现实意义和价值。由于语言的本身很复杂, 下面仅从语篇方面对比英、汉语言的线枝和环波特征。

一、英语语篇的线枝特征

(一) 结构组织

英语的线枝特点体现在语篇的结构组织上, 英语的段落一般按照一条或数条直线展开。

语段往往先说主题句, 然后说支撑句。支撑句的目的就是对主题句进行展开, 并为在以后的其他段落里增加其他内容作好准备。在展开中心思想的过程中, 语段中的每一个句子应该从每一个前面的句子中产生出来, 这种段落的发展之一就是把段落中的细节围绕主题系统地展开。例如:

Holiday Wedding Spending Soars

A growing number of local couples are holding their wedding ceremonies during the week-long National Day holiday, the Shanghai Morning Post reported today.

Eight-five local restaurants grossed 88.24million yuan during the holiday.In Hongkou District, business volumes increased 25 percent with 25, 000tables booked at more than 2, 000 restaurants.

Local marriage-related retail sales also showed dramatic increases from the previous year during the National Day holiday.Wedding photography grew by 71.4 percent.More than 3, 000 outlets of 282local large and mid-sized retailers reported retail volumes of 2.273 billion yuan from October 1 to 7, an increase of 25.2 percent, with jewelry sales up67 percent, home appliances up 36.2 percent and building materials up 32.1 percent.

现在我们来分析一下上面的这篇文章。第一段其实就是这篇文章的主题句。以下三段分别从87家当地餐馆、37家大型饭店以及当地的与婚庆有关的零售业三个方面进行展开。第四段的第一句是该段的主题句, 接着从婚礼摄像和大、中型零售业两方面进行展开。整篇文章都是围绕主题句, 一层一层对它进行说明。

(二) 语义关系

英语的线枝特点体现在语段内部部分与部分之间的语义关系无论多么复杂, 都必须编码成为线形才能在实体上得到体现。

1. 凡·戴克通过讨论语段内部的层次来探讨线性语义衔接关系。他认为如果一个句子表达一个事实, 那么一个序列的句子就表达一个序列的事实。并总结了影响事件排列顺序的因素, 它们有事件发生的原因与结果、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一般和特殊的关系、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所有者与被所有者关系等等。例如:

That village’s chief had kept doing things his people disliked.Until one night not long ago, as he slept, everyone had gone away with all their possessions to the homes of friends and families in other places-leaving behind an“empty chief”, the children said, who was now going about promising to act better if only his people would return.

此例中的两个句子:That village’s…和Until one night…, 表明事件发生的原因和结果。前者说明原因, 后者说明结果。

2. 根据曼恩和汤姆逊所创立的修辞结构关系理论, 小句与小句或句子与句子之间的语义关系可以包括25种类型, 如:辩理关系、对立关系、选择关系、让步关系、目的关系、条件关系等等。这些语义关系从每个关系内部成分之间的排列方式上来说, 是一种线性关系。例如:

In working on a computer file, you run the risk of losing it, through either a technical mistake or a power failure.Be sure, then, not only to store a file when you have finished with it or when you leave the computer but also periodically (after every page or so) to“save”the material you have entered.

在这个例子中, 两个句子:In working on…和Be sure, then, not…是一种辩理关系。前者用于说明后者的重要性。这类关系虽然也是在一定的抽象层上, 但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具体的关系, 这些语义关系是非常多的。因此, 英语语篇的结构组织往往在主题句的基础上呈线性枝状发展, 语段的衔接是由语义关系呈线性枝状形成的, 所以英语语段具有明显的线枝特点。

二、汉语语段的环波特征

(一) 结构组织

汉语语段的这种环波特征在八股文的结构组织中得到了体现。八股文的布局第一部分破题是对某个主题重要性的说明;接下来的承题、入讲、入手三部分是对主题各个方面的展开;第五、第六部分起股和中股是对主题的进一步展开;结尾的两个部分后股和束股是对主题的反复论述。

(二) 语义关系

在汉语语篇中, 一个段落里包含的内容较多, 甚至有与段落中心思想不十分有关的内容, 如作者突发的感想。而且中心思想的发展是以不断重复来进行的。前面说过的内容, 后面还会提到或强调或借此引出新的内容。例如:

我高兴地来, 痛苦地去。汽车离站时我心里的确充满了留念。但是清晨的微风, 路上的尘土, 马达的叫吼, 车轮的滚动和广大田野里一片盛开的菜子花, 这一切驱散了我的离愁。我不顾同行者的劝告, 把头伸出车窗外面, 去呼吸广大天幕下的新鲜空气。我很高兴, 自己又离开了狭小的家, 走向广大的世界中去!

忽然在前面田野里一片绿的蚕豆和黄的菜花中间, 我仿佛又看见了一线光, 一个亮, 这还是我常常看见的灯光。这不会是爱尔克的灯里照出来的, 我那个可怜的姐姐已经死去了。这一定是我的心灵的灯, 它永远给我指示我应该走的路。节选自巴金《巴尔克的灯光》。

现在我们来分析一下上面的这篇文章。第一段:“我高兴地来, 痛苦地去。”这一句看起来是主题句, 可是该段最后一句作者却说“我很高兴……离开……世界中去!”从高兴到痛苦再到高兴说明了这一段是一个典型的环波型语段。我们可以说这一段没有主题句。第二段也没有主题句可言。从此看出汉语是重意合的环波语言。汉语句子以主题为中心铺排, 主题加述语的结构灵活, 形式不拘。汉语语篇以意念为主轴, 以神统形。语篇中的句子流散疏放, 组合自由, 犹如环弧状的浪花, 此起彼伏, 似连似分, 高低无序, 但却沿着一定的 (语义) 方向流动。

三、英、汉语语段比较

下面是一个英语片断和一个汉语片断。试比较:

“I can lick you.”我要揍你。

“No, you can’t.”你敢!

“Yes, I can.”敢。又怎么样?

“No, you can’t.”那你就试试吧!

“I can.”试试?哼, 你等着

“You can’t.”等着瞧?我才不怕呢!

“Can!”不怕, 好, 那你休想逃走。

“Can’t!”谁逃了?来呀, 你揍啊!

英语语篇表达注重形式上的接应, 沿着一条直线发展的。段落的每一句既是它前面的句子在语义上的继续, 又是发展。整个篇章是按逻辑推理严密组织起来的。汉语语篇表达注重文章意义上的连贯。整个语篇以适当的衔接手段把各个部分连接在一起, 各个部分前后关联着、呼应着、贯通着, 形成一个环形的网络, 把主题连贯地表现出来, 给人一种和谐的感觉。

四、英、汉语言线枝和环波特征的启示

语言无时无刻不在变化, 只是变化的速度缓慢, 不被人们所察觉而已。但是, 细微的变化日积月累, 就会反映出语言在不同区域的明显差异。所谓的差异也只是程度之差, 英、汉两种语言语篇表达方式各有所长。英语语篇如同直线切划, 细分明析, 注重演绎推理, 善长抽象思维。西方文化科学技术较发达, 理论著作较丰富, 与西方人擅长于抽象思维不无关系。汉语语篇犹如圆环内封, 综观合察, 寻求直觉顿悟, 善长形象思维。形象思维讲求模糊含蓄, 有助于体察真谛, 中国诗歌、戏曲、绘画等艺术无不对此推崇备至。

五、结语

以上, 作者从语篇方面对英、汉语言的线枝和环波特性作了初步探讨。所谓线枝、环波的差别也只是程度之异, 轻重之别而已, 并无非此即彼的绝对界限。但作一番探讨将有助于把握两种语言文化的主流倾向, 有助于促进学习、交流和理解。

摘要:语言作为一种用以表情达意的声音, 既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又是社会成员之间的联系纽带。迈入新世纪以后, 人们的交流更加频繁, 社会上也越来越迫切地需要掌握语言的人才, 因此, 对这种语言特征的比较研究仍然具有现实意义和价值。本文从语篇的结构组织、语义关系两个方面对比英、汉两种语言的线枝、环波特征, 以期望促进语言的学习、理解、交流与融合。

关键词:语言,语篇特征,线枝,环波

参考文献

[1]李瑞华.英汉语言文化对比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6.

[2]连淑能.英汉对比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

[3]魏在江.英汉语篇连贯认知对比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7.

[4]张德禄, 刘汝山.语篇连贯与衔接理论的发展及应用[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6.

上一篇:分段完井下一篇:文教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