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在课外(精选10篇)
功夫在课外 篇1
学期伊始, 校长找笔者谈话, 要笔者带一名师范学院的实习生, 这着实让笔者受宠若惊。十余年的教学经验, 形成了一定的教学风格, 但与那些“千锤百炼”的教学能手相比, 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精心的备课、激情洋溢的授课, 自主、灵动的课堂……实习生听完课后, 兴奋地跑到讲台前, 涨红了脸说:“黄老师, 你的课上得太好了, 太有激情了!你是怎样让你的学生喜欢上你的语文课的?”听到这话, 笔者不禁嫣然一笑。让学生喜欢上你的语文课, 这是所有语文教师梦寐以求的事吧!一直以来, 笔者不停地探索这个问题, 追逐着这个梦想。回顾十余年的教学路程, 总结为八个字:成功在课堂, 功夫在课外。
一、认真研究文本, 精心备课
张若田先生曾说:“阅读教学, 第一是读, 第二是读, 第三还是读。”上好语文课, 功夫就在一个“读”字上。教师深入研读文本, 要静下心来读文, 沉下心来思考, 从文章主题、结构、语言几方面理解透彻, 这样才算深入研读了文本。
以《老师领进门》一课为例, 初读这篇课文, 就对这篇课文的篇排感到不解:为什么要大篇幅的介绍已学过的古诗《一去二三里》所编的故事, 后面的“这些故事, 有如点点春雨, 滋润着我”及“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插柳之恩, 终身难忘”等句子, 三年级的学生能理解吗?带着这样的思考, 结合教参又读了第二遍, 第三遍……通过一遍又一遍的读让笔者有了新的领悟。一首普通的古诗经过田老师这样巧妙的编排, 不仅把区区二十字的小诗编成了精彩的故事, 让学生理解了诗句的意思, 更通过那如诗如画的语言让学生领悟到:田老师口才好, 文笔好, 对文学产生的浓厚兴趣使他们在今后的文学创作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落实到课堂中, 笔者让学生细细品味这段文字, 感受语言文字的美, 领悟田老师语文教学的魅力, 果不其然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二、及时认真地撰写课后反思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贻。”一般来讲, 教师比较重视教学前的准备和课堂上的教学, 往往忽略了“课后反思”这一环节。课后反思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自我诊断的一种方式, 它可以使教师及时根据教与学的情况, 对教学中的“得”与“失”进行全面地分析、总结、判别优劣, 随时发现教学中的问题, 查漏补缺, 改进教学。
几年来, 笔者一直坚持写课后反思, 坚持“在思索中实践, 在实践中反思, 在反思中提高”。每一节课下来, 都会静心沉思, 摸索教学的规律;教法上的创新;知识点上的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 等等。及时记下这些心得, 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 考虑下次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 写出“再教设计”, 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 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三、不妨模仿名师, 提高教学水平
很多人都片面地认为, 名师的课非常成熟, 高深莫测;而一说起模仿名师, 有人就会援引“东施效颦”、“邯郸学步”的例子, 把模仿贬得一无是处。无形中, 很多教师就会认为名师很遥远, 名师不好学, 甚至有可能因为“东施效颦”的傻相被取笑。但笔者却不这样认为, 因为学习是从模仿开始的。
某次听过我区名师工作室夏绮云老师指导的一节古诗教学《登幽州台歌》后, 感慨良深。该教师教学时引用了大量的课外资料帮学生理解作者陈子昂的怀才不遇、深沉的失意、悲愤和孤独外, 并将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中的“独”与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中的“独”进行对比, 体会不同诗句中作者不同的感受, 从而感受诗歌的魅力。在校级研讨展示课上, 笔者就巧妙的将此方法借鉴过来, 上了一节古诗教学《乐游原》, 与《登鹳雀楼》、《鹿柴》进行对比, 并提问同样是写夕阳, 三首诗描写的分别是怎样的景象, 作者又是怎样的心境?学生细细地品读三首古诗的同时, 在脑海里浮现出三幅不同夕阳下的美景, 品味出李商隐对夕阳的无限怀念;王之涣站在鹳雀楼上看滔滔江水的磅礴气势;王维的幽寂……学生情趣盎然, 连笔者自己也激动不已, 课堂出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但是, 在模仿名师或其他优秀教师的同时, 不要一味仿效, 跟着别人的思想走, 而是学习借鉴名师的成功做法, 生成自己的教学思想, 形成自己的好课观、优课观。
功夫在课外 篇2
功夫在课外
云南省昆明市嵩明县嵩阳一中 杜如保
在这秋雨绵绵的深秋季节,我有幸参加了国培计划(2011)——云南省农村初中化学骨干教师短期培训。培训虽然只进行了短短的几天时间,但我每天都如同一个初入学的小学生一样,按时上课学习,认真思考,积极讨论。可以说,每天的感觉都是幸福而又充实的,因为每一天都要面对不同风格的专家,每一天都能听到不同类型的讲座,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冲击。
我是一名来自农村初级中学的一线化学老师,化学课堂的有效性是一直困扰我的难题。通过这几天的学习让我深深地认识到有效的教学必须具备五个基本要素即有价值、有效果、有效益、有效率、有效用。做到“五有”,就让学生把“行动”变为“经验”,把“一般经验”变为“核心经验”,把“琐碎经验”变为“系统经验”。在这一过程老师就要给学生留足拓展的时间和空间,搭建一个合作探究的平台,让学生自主学习,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以老师为主导,以问题为轴心,以练习为主线,以思维为主攻”。作为老师就应该重新去学习和研究课程标准,参透教学的三维目标,根据教学的三维目标来设计学生的课前预习作业、教学过程、课后总结和课后作业。在设计教学过程的时候又必须去研究和分析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思考怎样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引导学生采用什么样的学习策略等方面的问题。
然而“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要实现课堂高效,这就要求我
功夫在课外 篇3
我们的教师人人都在追求自己的课堂堂精品、节节优质,都想在上课时游刃有余、炉火纯青,让学生如坐春风、如沐甘露、醍醐灌顶、点土成金。因此,我不揣浅陋,想套用陆放翁的话说:“如果上好课,功夫在课外。”
要想上课很潇洒,课外就要常积累。这叫“本钱”。“水之积也不厚,则其浮大舟也无力,厚积而薄发,有备才无患。”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一桶水”与“一杯水”的硬道理。有人上课大家一听就觉得有意蕴、有深度,能切中肯綮、旁征博引,就是因为教师读书多、勤积累的结果。这些教师知识丰富,思维活跃,视野开阔,触类旁通,有知识的厚度与宽度。拿我自己来说,《语文报》已经订了24年,《语文月刊》已经订了15年,每天晚上不读书报便不能入睡。从1983年发表第一个豆腐块开始,到现在变成铅字的东西不下三位数。做寻章摘句的老雕虫,做青灯黄卷的爬格人,就是怕在课堂上丢了丑、露了馅,避免尴尬和羞愧。长期披文入情,如同沙里淘金、蜂儿酿蜜,在渐染和浸润中使羽翼丰盈。跬步而不休,跛足千里;垒土而不辍,丘山崇成。没有积累而侈谈能力,就如同死命攥住头发向上拉升自己的身体那么荒唐。
要想上课很潇洒,吃透教材很重要。这叫“入境”。有些青年教师听了别人的课,看了别人的教案,拿走了别人的课件,结果自己的课仍上得貌合神离、不伦不类,就是因为没有吃透教材,拾人牙慧。他们只看到了别人上课的“形”,没有悟到教材的“神”,只能鹦鹉学舌、邯郸学步、东施效颦而已。所有的教材都是活生生的东西,你只有深入进去慢慢研究,才能感到奥妙无穷、其乐融融。你备课时只有先“入境”,独立进入教材,进行钻研、品味、研究,才能领会教材隐含的教育目标,才能目无全牛,从而驾轻就熟地去处理教材。比如诗歌中的山水日月、云雨风雪、花草树木、鸟兽虫鱼等,只是表达个人情感的依托物,山是诗人眼中的山,云是诗人心中的云,景和事都是诗人抒情言志的载体。“景乃诗之媒,情乃诗之胚,合而为诗。”“夕阳芳草寻常物,化用都作绝妙词。”你如果讲课时只看到诗中的景,未悟透其中的情,讲的课只能是隔靴搔痒、水中捞月。
要想上课很潇洒,了解学生不可少。这叫“生情”,“情”即“学情”。课堂的主体是学生,评价一节课好坏的重要标准,就是看学生学会了多少,而不是看教师讲的优劣。因此,对学情的掌握是课外的必备。校有校情,班有班况,即使同一个人教两个班,教法也不应相同。做到对症下药、因材施教,才能减少课堂浪费,提高课堂效率。一节课,哪个地方讲,哪个地方导,哪个地方浓墨重彩、重点落实,哪个地方点到为止,思考空间留给学生,课前必须考虑清楚。这就需要我们对学生的作业认真批改、分析统计、了解情况。我们高三语文组坚持多年的全收全改全统计的周周练,就是很好的范例。在批改中发现的问题具体而准确,针对性强,评讲时才会心有重点、有的放矢。正是在老师红笔的圈圈点点中,为拨动学生的动情点、纠正学生的易错点、讲透学生的重难点、辨清学生的易混点打下了基础。
要想上课很潇洒,选择教法要科学。这叫“悟道”,“道”即教法。你掌握的知识如何化为学生的知识?你具备的能力怎样成为学生的能力?就要很好地思考和揣摩:选择什么样的路径?掌握什么样的火候?运用什么样的工具?绝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芝麻黑豆摊一场、有枣没枣打一竿儿、狼腿拉到狗腿上。课堂无序,理念不新,思路不清,目标不明,学生不会满意。我的课大多在上午,因此,前一天已经备好,晚上再对各个环节深究一番,查查资料,斟酌再三,思考各个环节有无破绽;第二天上课前,再回放一下教案有无瑕疵。我教了近十年高三,反过来教高一,丝毫不感到轻松。这也正如高中老师下去教幼儿园一样,不深入这个宏大的世界,不思考和探索这个阶段教材的内涵,不摸透学习的规律,绝不可能得心应手、水到渠成。比如语文课,一篇文章有一篇文章的主旨,一种文体有一种文体的气势,课不同,道亦异。要追求自己的课堂刚与柔的结合、动与静的和谐、疏与密的安排、雅与俗的穿插,开合有度,张弛自如。在这里,我还想举两个我亲眼看到的例子。某次市级优质课大赛,突然停电,某老师的课当场自己宣布放弃,原因是不能用课件,无以为继。当时还有听课的学生,老师也有教案,学生发有活页,这个意外颇让人大跌眼镜。某次优质课赛讲时,一位学生搞恶作剧,在他们的老师转身板书之际,藏了老师的教参。这位老师平时上课,在讲桌上一边放着课本,一边放着教参,学生拿他们老师的缺点开涮,拿走了老师的吃饭家伙。这位老师先是大为光火,几乎恼羞成怒,因为有听课的老师和领导在场,大概不便于“严刑逼供”,最后只能在面红耳赤、抓耳挠腮中草草收场。试问,这两位老师若能把自己备的课烂熟于心,何至于出尽洋相,被同行作为经典笑料?
在组织上下功夫 篇4
安全会议和其他会议一样, 是一种沟通的有效方式。但是, 在好多安全会议中, 经常出现“上边滔滔不绝, 下边哈欠连连”, 即便是轮到自己发言时, 也是要么敷衍了事, 要么照本宣科, 使原本枯燥的会议更蒙上了沉闷的气氛。这样的安全会议, 是远远谈不上“实效”二字的。笔者以为, 一个务实高效的安全会议, 是和会议组织者的“前期策划、会场引导、总结提高、工作实践”密不可分的。
首先, 应从“开短会、讲短话”着手。笔者认为, 在会议的策划阶段, 就必须严格会议议程, 使整个会议层次分明, 进程流畅。具体到发言者, 应“量化”发言时间。特别是在一些安全例会中, 每个单位的与会代表都要汇报本单位的安全工作情况, 主持人还要见缝插针地点评几句, 一来二去, 发言时间就会被大大延长。但如果规定了发言时间, 发言者就要认真做前期准备, 并力求言简意赅。
其次, 会议必须明确一个或者几个“议题”, 议题不宜太多, 且应当事先通知, 供参会人员事前加以思考, 这也是节约会议时间的一种手段。有些在私下可以解决的问题, 就不必作为议题在会上供大家讨论, 除非问题的解决方法值得借鉴。议题应着重于当前或者预测以后要出现的重点安全问题, 并应有一定难度, 如此才能引起与会专业安全管理人员、行政干部或者技术人员的兴趣。也就是说, 要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最终目的。当然, 这对主持人的要求很高, 其必须有广博的安全管理和安全技术知识, 还应具备一定的主持艺术, 或抛砖引玉, 或穿针引线, 有时要“推波助澜”, 有时又本着“求同存异”的原则“息事宁人”。
打造有效课堂功夫在课外 篇5
【关键词】有效课堂 备课 兴趣 师生关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1-0034-01
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旧的课堂教学方式与新课程理念的矛盾、教学内容多与课时紧张的矛盾日渐凸显。因而,打造有效课堂已经受到人们的热捧。我认为所谓有效的课堂就是要变“带着知识走向学生”为“带着学生走向知识”的师生共同发展的生态性课堂。我认为这一过程的实施,离不开课堂外的精心准备。
第一,要精心备课。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指出:21世纪的文盲,将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新课程、新的教育理念,决定了必须改变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教学结构,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新的课堂教学结构。作为课堂教学基础工程的备课工作,就必须将“以备教为主”改为“以备学生为主”,将“教”和“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备课时,不仅要备大纲、教材,了解教学目标,教材重点,知识编排设计等,更重要的是要备学生,了解学情,研究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水平,使设计的学案有较强的针对性,同时还要考虑学法指导的渗透,使学生懂得如何学。
例如《藤野先生》一文,鲁迅在文中回顾了留学日本的经历,与藤野先生的交往,赞美了藤野先生的的高贵品格,又把爱国情感融汇其中,很巧妙。通过寻找与藤野先生交往过程中的事件进而概括出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对于初三的学生来说并不是难事。但是初三的学生阅历较浅、心理不够成熟,对于鲁迅在表现藤野先生高贵品质的同时流露出的爱国情感就不是那么好理解了。因此,在备课时我有意识地将理解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感情作为重点和突破口,设计了一堂课。
课前让学生事先了解写作背景,帮助学生设身处地地考虑问题,初步理解了鲁迅对藤野的感激之情。再让学生探讨鲁迅与藤野先生相识、交往与惜别的过程中的感情。然后引导学生看那些没有直接写到藤野先生的部分,结合已知的鲁迅对藤野先生的感情,分析鲁迅告别藤野先生,弃医从文的原因,得出结论:鲁迅是出于爱国而学医,因学医而得见藤野先生,因爱国而弃医,因弃医而告别藤野先生,所以,写藤野先生是明线,作者的爱国之情是暗线,两者是相互交织的。
整个教学设计中我避开了对文章深层主题——爱国的教学,转向事例的分析,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让学生对事例自行剖析,设身处地地体会鲁迅的情感,在理清文章线索的基础上进而理解主题。这样,就实现了难文浅教,使学生能理解文章的精髓。
与备课同样重要的还有课后的反思。
一堂课的结束并不意味着教学的结束。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在课后应当进行认真的反思,分析整堂课甚至某个具体环节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尤其是将一些成功的经验,如有效的课堂提问方式、有趣的活动形式等进行总结。这样,教师不仅能更深刻地认识自身的教学特点,同时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情况。经过不断的反思和总结,教师可以逐步调整教学策略,改进教学方法,最终实现优化课堂教学的目标。
第二,要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曾說过:“没有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想要打造有效的课堂,必须激发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首先,要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让学生永远保持学习的欲望。
中国青少年发展中心和北师大教育系在全国中小学做过学习与发展的大型调查,结果表明:因“喜欢学习”而上学的初中生仅有10.7%。究其原因,课业负担过重是其中之一。因此,我为学生精选适合不同层次发展的个性化作业。课标要求的作业基本在课内解决,课外布置满足差异自主发展需求的作业。避免机械重复训练,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让他们感到语文学习不像做苦力一样难以承受,学习的兴趣也逐渐激发出来。
其次,要广泛开展课外活动,在活动中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我结合书上的综合性学习,指导开展形式多样的兴趣活动:
①培养学生听说的能力。每节课前的预备铃时间,让一个学生为大家推荐一个成语或者一句名言,并阐释推荐的理由。
②培养学生读的能力。确定主题,开展读书活动,如以“爱”为主题,向学生公布基本书目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阅读评比。
③举行辩论大赛,让学生的语文能力在争辩中锻炼,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
④培养学生写的能力。利用日记的平台,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处处留心,时时在意语文学习。
当学生把语文学习变为生活的一部分,变成愉悦心灵、提升素质、反思历史、感受现实的必经途径和过程,他们就一定能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出乎寻常的快乐,当然在上语文课时效率势必大大提高。
第三,应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觉得你可亲可信,就会提高学习的积极性,课堂上就会主动参与到你所设计的教学活动中,那自然而然的课堂效率也就“水涨船高”了。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必须有真情付出,关心爱护、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技巧的全部奥妙就在于如何爱护学生。”只有在自己和学生之间架起了一座相互信赖的桥梁,在感情和心理上产生了协调和共鸣,学生才喜爱你,才爱听你讲课。
教师还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因为教师不经意间的谈吐,和课堂上传播知识的侃侃而谈,会给学生留下美好深刻的印象,而且能积极引导学生奋斗的方向。
记得有一次下午,我正在讲授古文《送东阳马生序》,由于天气闷热,有近一半学生昏昏欲睡,我就对他们讲了一个故事:“一日课上,天闷,师寐,师曰:‘我往见周公矣’。翌日课上,某生亦寐,师怪之,生曰:‘今我往见周公,公言昨日未遇汝。’”学生听了都哈哈大笑,睡意也在笑声中消散了,学习情绪得到了及时调整。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教师要想在有限的45分钟内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除了在教学过程中下功夫,千万不可忽视了课堂外的努力和付出。只有不断吸取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理念,不断完善自己,一步步走近学生,吸引学生,才能发挥课堂教学的最大效果,打造出真正的有效课堂。
参考文献:
[1]《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
[2]《给语文教师的101条建议》,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孙春成著
功夫在诗外 篇6
我能理解这种期待, 虽然大家都知道想要写好作文并无秘诀可言, 但却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期待有人能三言两语道破玄机。如果真有秘诀, 那老师就没必要每节课都滔滔不绝地说到口干舌燥了, 像诸葛武侯那样, 几只锦囊相授即可。如此一来, 老师可以优哉游哉, 学生亦可优哉游哉, 其乐也融融, 何乐而不为?可惜我没有这样的本事, 如果有哪位语文老师有如此妙手, 那么, 他势必成为所有语文老师和学生的救星。但据鄙人浅见, 目前为止, 尚没有哪位语文老师具有这样点石成金的手指。
陆游在其晚年诗作《示子通》中写道:“诗为六艺一, 岂用资狡狯。汝果欲学诗, 功夫在诗外。”一语道破, 写作并无捷径可言。写不出好作品, 往往不是写作技巧的问题, 而是欠缺“诗外功夫”。那么这“诗外功夫”又包含哪些内容呢?请看国学大师刘文典的一则轶事。
一次, 学生问刘文典:“怎样才能把文章写好?”他答道:只要注意“观世音菩萨”这五个字就行了。众学生不解, 刘文典加以解释道:“‘观’就是要多多观察生活;‘世’是要明白社会上的人情世故;‘音’是文章要讲音韵;‘菩萨’是要有救苦救难、普度众生的菩萨心肠。”
刘文典所言“观世音菩萨”恰恰可以作为陆游所言“诗外功夫”的注脚。下面, 不揣鄙陋, 尝试对刘文典大师的这“五字真言”做进一步的解读。
观
“观”涉及两个问题, 一个是“观什么” ( What ) , 另一个是 “ 如何观” (How) 。先来说说 “观什么”:一则曰历人事, 二则曰读诗书。前者可称之为直接经验, 后者则可称之为间接经验。
作为教育者, 无论家长还是老师, 我们不能够也不应该人为地隔断学生与丰富多彩世界的联系, 把他们封闭在象牙塔里。封闭的后果是学生写作时只能臆测。例如, 2006年北京中考作文要求学生写“劳动”, 很多学生写做饭, 但事实上很多学生且不说做饭, 连碗都没有洗过。于是笑话百出, 简单的一个炒鸡蛋, 什么时候放主料, 什么时候放调料都弄不清楚。
但这能全怪孩子吗?是我们的教育过于“呵护”他们了, 或者更准确地说, 是现实社会对教育的理解太片面了, 认为只有书本、只有分数才是教育, 这样片面理解的恶果就是把孩子和生活这个最大的教育阵地割裂开来了。我国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 美国教育家、实证主义哲学家杜威说:“教育即生活。”由此可见, 教育和生活二者密不可分。教育的终极目的是让受教育者有独立生活之能力, 而我们现在却偏偏把生活抛在教育之外, 不能不说是南辕北辙。
亲历人事这种直接经验的好处在于可以给当事人以深刻的印象, 但并非所有的事情都必须亲睹亲历, 那不可能也没有必要。人之于动物, 最大的优势就在于自觉的文化积累与传承。人之生也有涯, 而知也无涯, 作为一个生命个体, 要想最大化地丰富自己的生命历程, 就势必要借助间接经验。阅读正是汲取他人的经验、认识世界不可或缺的途径之一。
解决了“观什么”的问题并不够, 还要解决“如何观”的问题。不仅要用眼睛看, 而且还要用心看。丰富多彩的世界公平地展现在每个人的眼前, 但是, 为何有人若有所思, 有人却熟视无睹呢?敏感的人能够感知外界细微点滴的变化, 而麻木的人则终日浑浑噩噩。由此看来, 增强心灵敏感度就颇为必要。那么, 如何增强心灵敏感度呢?这可以说和上文所谈“观什么”互为表里。通常情况下, “观”得多了, 心灵敏感度自然就增强了。没有大量的观察—历人事、读诗书—作为基础, 增强心灵敏感度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世
《红楼梦》中有副对联:“世事洞明皆学问, 人情练达即文章。”我们的学生对于人情世故的体察远远说不上深入, 多数只是人云亦云, 泛泛而谈。以2007年北京中考作文“动力来自________”为例, 绝大多数考生写到了动力来自老师、同学或亲人, 再进一步细化, 这动力就是来自一杯牛奶、一杯清茶或是一个苹果。常常是一杯热牛奶就让他 (她) 泪流满面, 这种情节的设置让人感觉颇为做作。如果仅仅看见这样一些东西就泪流满面, 那么, 很多人岂不是要终日以泪洗面了。有些考生刻意生搬硬套《背影》的语言:“我的眼泪忍不住簌簌的流下来了”, 从中可以看到他们对世情的体会过于肤浅。朱自清之所以流泪, 并不只是因为父亲为他买了橘子, 而是因为在祸不单行的日子里, 父亲所表现出来的那种无微不至的爱, 而我们绝大多数学生并未经历过那么多的挫折与苦难。大多数学生在写情感转变时“拐直角”, 常常是父母或老师的一两句话就令他醍醐灌顶, 从此奋发图强。如果人心这么容易转变, 那么为人父母师长岂不是这世上最容易的角色?
但这能全怪孩子吗?试问, 哪个健康的人不想睁开眼睛看世界?哪个正常的人会主动选择与世隔绝?学生不能深入体察世情, 应试教育难辞其咎。绝不能 “两耳不闻窗外事, 一心只读圣贤书”。须知, 除了有字之书, 还有无字之书。如果我是家长, 我绝对不会对孩子说:“这事情和你学习没有关系, 看你的书去, 少管闲事”之类的话。凡是孩子关注的, 也在他理解能力范围之内的, 我都会尝试着同他探讨, 在探讨中引导他认识世界, 认识人生。这样做, 正是“诗外功夫”。虽不能立竿见影, 但却如春起之苗, 不见所长, 日有所长。
音
汉语是非常讲究音韵之美的语言。希望中学生在写作中讲求音韵美确属要求过高, 但要求达到文从字顺却不为过。现实的情况是这最基本的要求也很难达到。句子冗长, 欧化, 表意不清的现象屡见不鲜。有时简直不太像是中国人在说话。
中学生语言能力下降主要表现为两个极端, 一个极端是语言粗俗, 缺少最基本的美感;另一极端则是追求辞藻的华丽, 缺乏内涵。
外语学习大热、社会语言低俗、网络语言盛行、审美能力下降等都是导致学生母语表达能力偏弱不可忽视的因素。
学生把大量的时间花在学习外语上, 邯郸学步, 结果是别人的语言没有学好, 自己的语言也生疏了。
社会语言低俗化, 直白化也导致学生语言能力滑坡。譬如, 常常有人说:“我要是撒谎我就是王八”或者说“我说谎就不姓 ××!”且不说人不可能变成乌龟, 单说大丈夫亦是坐不更名、行不改姓, 怎能随便更名换姓?古语有“一言既出, 驷马难追”的成语, 诗词中更有“三杯吐然诺, 五岳倒为轻”的佳句。这样表达岂不是更优美, 更富有表现力?再譬如, 一个青年拿着一束火红的玫瑰花跪在他的女友面前, 说:“我们结婚吧!”这样的直白的话语只是表达一个结果, 而古人则说:“执子之手, 与子偕老”, 这其中的含蕴就不只是一个结果, 而是一种承诺了。
诸如“火星文”一类的网络语言也是破坏青少年母语表达能力的帮凶。这些网络语言和流行的青春小说、说唱歌词等结合在一起, 共同导致了学生语言审美能力的下降。他们把意义飘忽、含混不清或故作高深当成语言美的典范。
一本流行的青春小说, 会把好朋友之间的关系形容为“某人和人民币”的关系。类似这样的语言正蚕食着青少年的审美能力。须知, 人和人民币的关系是利用与被利用的关系, 把两个人之间的关系比喻成这样, 简直就充满了腐朽的味道。
除此之外, 应试教育中极端功利主义的色彩, 也使得一些语文老师在指导学生习作的过程中投机取巧, 过分追求语言华丽, 不加考虑地大量使用修辞, 尤其是排比句, 譬如, 2007年的考生作文中就有这样的句子:“骏马奔驰的动力, 来自于它们对草原的向往;百花齐放的动力, 来自于它们对阳光的渴望;雏鸟振翅的动力, 来自于它们对自由的追求;我的动力, 来自于亲人的关怀, 老师与同学的鼓励。”前面的几句话和后面的亲人、老师、同学的关爱有什么直接的联系吗?去掉难道就影响了文章的表达了吗?这样风马牛不相及的句子在考场作文中比比皆是。
贫瘠的泥土长不出美丽的花朵。肥沃的土壤到哪里去找呢?经典文学作品就是那肥沃的土壤, 可惜学生所读的经典作品太少太少了, 没有能够从中汲取足够的养分。另一个就是他们读经典作品方法不对, 只是粗粗地浏览, 而不是细细地品味。出声诵读是读经典作品很好的方法。通过出声诵读, 使心理记忆转化为肌肉记忆, 写作时自然而然就能信手拈来了。
菩萨
最后说说“菩萨”, 这可以说是写作中最大的“诗外”问题。期待一个冷血的人写出动人的作品和盼望天上掉馅饼一样荒唐。试想, 一个连自己都不感动的故事又怎么能够感动别人呢?人同此心, 心同此理。首先自己要感动, 然后才可能感动别人。学会感动, 学会感恩, 才能学会作文。而我们学生恰恰不会感动、不会感恩。从呱呱坠地, 他们就处在亲人目光的焦点之下, 凡事都以他为中心, 天长日久, 就导致他只知道有自我, 而不知道有他人。只为自身的点滴苦痛呻吟的作品注定无法打动别人。只有关注到了他人的痛苦与欢乐, 为他人的痛苦与欢乐鼓与呼, 才可能引起更多人的共鸣。
家长是培养孩子“菩萨心肠”的第一任老师。拥挤的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 步履匆匆时不忘向为你开门的保安点头致意, 对待家中的保姆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不要以为这些是微小事。言传身教, 潜移默化的作用不可估量。
功夫在概率之外 篇7
从上面的解答来看, 分析到最后“只有a=2满足”才与前面的概率有关, 而这里的概率问题也不需要画树形图, 很简单就得出概率.记得老师在讲评时曾说, “这类考题的求解是‘功夫在概率之外’, ”想想确实是这样.受到老师的指点, 我在“中考分类资料”上还找到两道类似的考题:
例2 (2014·江苏南通) 在如图所示 (A, B, C三个区域) 的图形中随机撒一把豆子, 豆子落在_______区域的可能性最大. (填A或B或C)
这道题只要分别算出A, B, C三部分的面积, 面积最大的就是豆子落入可能性最大的.所以问题关键也不是解决所谓的概率问题, 而是分别求出SC=π×22=4π, SB=π (42-22) =12π, SA=π (62-42) =20π, A的面积最大, 则豆子落入A区域的可能性最大, 故本题填A.
这道题的关键是熟悉函数的增减性, 然后简单列举就能得到概率是.
刘老师点评:小作者很善于同类归纳, 这对于毕业年级的数学复习很有作用.很多数学问题都是综合了几个不同知识点后设计而成.这类问题解答时就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如上文提及的“功夫在概率外”的论点也就是这个道理.其实, 反思例1, 可以继续“生长”, 比如:
在指导学生自学上下功夫 篇8
那么, 在学习起始的自学环节中, 学生存在着哪些问题呢?教师应该怎样指导学生高效自学呢?下面就我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的学生自学时存在的一些问题, 以及自己为解决这些问题所采取的一些做法, 谈谈自己的观点。
首先, 要培养学生养成自学意识
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自学有足够的信心, 抛却“自学浪费时间”等错误观念。教师不能将“自学探究”搞成僵死的程序或模式, 要根据传授知识的需要和学生的“学情”灵活选用自学方法。自学课堂要有充足的时间, 不能走过场, 要根据学生所学知识的需要科学设置自学时间;课堂上安排学生自学要有明确的自学提示和时间要求, 要营造一个紧张的自学氛围, 使学生产生“不抓紧时间看书就不会做题, 就会落在别人后边”的紧迫感, 从而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和进取意识。
第二, 引导学生理清自学思路
自学之前, 教师要为学生编写详尽的学案, 让学生知道本节课我们要学会什么, 怎么去学, 学后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这样学生会感觉思路清晰, 任务明确, 知道课堂上要做什么, 怎么做;学习结束后能够了解自己是否已经全部掌握。对于未掌握的知识, 要求学生记录于课本, 便于在课堂上通过讨论解决。
第三, 要引导学生掌握自学方法
对于不同的学科, 自学方法也是各不相同的。我结合自己的语文教学实践, 总结了以下几种方法:
1.读
“读”就是引导学生在课堂学习之前熟读文本, 从而了解文本内容,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形成感性认识, 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读分为默读、朗读、精读。默读, 也即最初读课文, 要手脑并用, 圈点字词, 勾画语句, 粗知课文大意。朗读, 学生再读课文要出声、口脑并用, 理清作者思路, 筛选信息, 熟悉课文内容。精读, 这是更高层次的读, 要把握课文要点, 推敲文章, 概括主旨, 了解写法。
2.圈划
中国有句古话:不动笔墨不读书。所谓“圈划”, 就是指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遇到不理解的字词, 自己认为写得好的地方, 或者是有疑问的地方, 把它圈划出来, 以备课后去查验或者留作课堂上集体讨论解决。很长时间以来, 学生认为预习就是读一下文本, 很少去圈划其中的重点和疑难。殊不知, 这样一来, 他们就失去了主动学习的绝好时机。因为在这一环节划出的正是自己所缺失的。如果能够长期坚持, 并且能做到触类旁通, 学生在这方面的进步与收获是不言而喻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再设计生生交流的环节, 他们的收获将会倍增。
3.查
就是要求学生亲自动手, 查字典、词典和词语手册, 解决字词的音义, 还可以查阅有关资料, 对有关作者、写作背景等作一粗略了解。这是学生最基础的自学, 也是学生在根据自己的实际进行学习, 更是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学习的一个过程。这样的学习没有负担, 不是包袱, 学生自然也会感到轻松、有趣而富有成效。当然, 查完之后, 还应该有适当的巩固练习。
4.疑
就是指学生对预习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疑问。学生在预习时肯定会有一些疑惑的问题, 也会产生自己的一些思考。在预习阶段如果有了这些疑问和思考, 学生在课堂上就会有更加明确的目标, 必然会促使他们更加积极地思考分析问题, 同时也为学生在课堂上的自学做好积极充分的准备。
新闻采访的功夫在细节 篇9
一、新闻采访细节的意义
也许很多人不能够认识到新闻细节的重要性, 他们认为新闻就是靠“新”取胜。然而这是错误的理解, 新闻细节表现在从新闻采访到新闻编写的全过程。一个细致的新闻能够给人一种真实感、立体感, 甚至使新闻更加有深度。
新闻细节往往体现在一个个小点上, 然而在整个采访中也许只有这个小点能够给受众一个眼前一亮的感觉, 甚至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有许多记者在采访前并没有充分的准备, 当听到有新闻热点时就急忙跑去采访, 然而一个匆匆就结束的采访往往不能给人兴奋点, 一个没有兴奋点的新闻必定是个失败的新闻, 空泛的描述新闻过程, 整个新闻采访都是平铺直叙的没有一点心理暗示等, 这都是把一个无血无肉的新闻事件呈现给了观众, 让人印象不深刻, 看起来也很乏味。
细节的本质就是放大, 无论是放大被采访者的内心还是放大新闻事件的内因, 这都是吸引受众的重要关键点。当人们看到一个内心极其矛盾的被采访者, 他们会不由的被人物吸引, 并且会跟随着新闻的发展内心也产生不一样的想法, 这样的新闻是一个具有立体感的新闻事件。人物真实、有内涵, 事件不是潦草的应付, 采访过程中也注重了新闻事件过程中的细节活动才是一个完整的新闻采访。
采访的过程中不关注细节就会导致人们一下就能猜到新闻的结局以及新闻事件的前因后果。例如:中央电视台法制频道的《撒贝宁时间》往往都会讲一些被破解的犯罪案件, 然而在整个新闻播放的过程中记者都会给人一种引人入胜的感觉, 首先他们会将新闻名称起的令人好奇, 紧接着就是对于整个事件的采访过程, 仔细的观察来看, 他们往往是先交代事件发生的背景, 然后提出问题, 问题的提出就会给人一些思考的方向, 是谁做了这些事件等, 当真实的内情播出时我们仍会在心里想, 原来事情是这样的, 并且对该新闻事件一直都有浓厚的兴趣, 这就是注重修饰细节的结果。
二、新闻细节的特点
首先, 新闻细节是具有真实性的。新闻细节就是构成新闻的基本要素, 每段新闻都是由一个又一个细节构成的, 细节就是新闻的血肉, 新闻往往是最客观的陈述新闻事件的第三方, 因此任何新闻都经不起虚假的细节, 虚假的细节会造成虚假新闻的出现。
新闻往往是最近时间发生的事情, 甚至是正在发生的事情, 因此新闻就是陈述事实, 当新闻采访者对于新闻进行报道时最基本原则就是“真实”。新闻不同于文学, 文学要求源于现实, 高于现实, 但是新闻要的就是客观。
其次, 新闻细节是典型的。新闻就在于“新”字。“新”字的含义有两个, 一个是在时间方面, 另一个就是在内容方面。时间方面顾名思义就是要求速度要快, 而内容方面则是指具有标志性细节的新闻, 当一个新闻具有典型化的时候就会被人们所铭记。典型人物、典型事件都是必须具备的, 当然新闻记者所运用的语言也是对新闻最好的把握。
在三月份中国最火的莫过于“马航”事件。只要提到“马航”上到七八十岁的老人, 下到小学生应该没有人不在关注马航失踪的事件, 因此我国记者关于马航事件每天都在报道。然而每个人对于事件总结不同, 关注的点也就不同, 当一个记者能够抓住受众关注的点, 那么他就能播出观众喜欢看的新闻采访。
最后就是, 新闻细节具有可感性。新闻无论是如何的创新, 怎样的吸引观众的眼光, 其最根本的目的都是传递信息的媒介。但是信息对于人们来说往往都是抽象的, 新闻人物有的是十恶不赦的坏蛋, 有的也是温暖人心的好人, 然而这些都是受众不能够直接感受到的。他们是需要通过记者的采访以及记者对新闻事件的描述来感受的, 因此我们说新闻细节是具有可感性的。
一些不懂得把握细节的记者往往会舍弃新闻生动的细节, 而是直接通过自己苍白的语言来第三方描述事件, 有些新闻只有受众通过自己最直观的感受才能够体会到其中的趣味, 当一份人物对话的采访变成一个记者自己陈述事实时, 新闻细节就被抹杀了, 关注率自然也会下降了。
三、如何把握和运用新闻细节
当被提问到如何把握和运用新闻细节时, 我想即使许多名记者也无法正面回答, 因为这就像一个生来就对音乐有特殊认知的孩子一样, 这些都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然而在新闻采访方面, 没有谁是天生就对新闻细节敏感的, 新闻记者只有提高自身的观察能力, 提高对于新闻细节的敏感度, 并且虚心学习其他记者拍出的好的采访, 并从中感受其细节的运用和掌握。
值得重视的课外功夫 篇10
初识英语,是从墙角上挂着的五颜六色的英语字母开始的。我懵懵懂懂地记得,很小的时候我就被爸爸妈妈领着学读英语字母,3岁开始上幼儿园时,他们利用接送我的走路时间,尝试教我最简单的句子。依稀还有一点印象,爸爸会问我,“What is this?”我说,“This is a bus.”“Do you like a bus?”“Yes,I do.”就是这样的一个个小练习,串起了我最早英语学习的记忆。记得那时学的都是这类最最简单的对话,小孩子记忆好,又常有奖励,我对英语就这样建立起了最初的“兴趣”。
我家里比较民主,从不限制我的意见表达。所以,我可能会比其他的同学胆子大一点。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因为起步早,我的词汇量已经比初学英语的同班同学多很多了。那时有一件事情记得很清楚:有次英语课上,我的英文老师有一个词读音不对,我当时站出来指正,老师不认可,让我坐下。我记得当时特别不服气,明明我学的时候听录音是“/ai/”的读法,老师读错了,怎么能不承认呢?第二天上课,老师当全班同学的面表扬了我,说回去查了字典,的确是我说的对,并向全班同学纠正了自己的发音。这件事让我很长时间都自得不已,也客观上让我产生了在英语上争强好胜、甚至想超过老师的心理。
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和其他大多数同学一样,妈妈给我报了课外英语兴趣班,学习比较简单的英语教材,在英语班里,我同样会经常得到老师的表扬。若是英语学习有什么诀窍的话,我觉得在与英语最初的结缘过程中,老师和家长给我的莫大的自信很重要。这种自信一直有力地支撑着我对英语的孜孜学习,伴随我走到现在,走到今天。
如果说,“自信心”是学好英语的第一块基石的话,“喜爱”便是第二块了。人们常说,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延续了幼儿时期的“兴趣”,小学阶段的“自信心”,到了初中,英语学习已经逐渐变成了我的一个爱好并占用了我很多业余时间。初中开始,我尽可能地多读英文原版书,实在看不懂,就借助字典。每一块细碎的时间里,我往往都流连在《Wuthering Heights》(《呼啸山庄》)、《Pride and Prejudice》(《傲慢与偏见》)、《Oliver Twist》(《雾都孤儿》)、《A Tale of Two Cities》(《双城记》)等世界名著里。在这些书中,我真正领略到了英文作品作为一种文学艺术,而不仅仅是语言工具的魅力,见识了欧美国家的文学大师们如何用这种语言精准地表意,生动地达情。从那时起,英语对我来说便已不再是一门普通的学科,而是一种具有美感的艺术。除了这些英文原版书,我还订阅了一些英文杂志与散文集以供闲暇时阅读。这些书籍的阅读,开阔了我的视野,锻炼了我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也大大增加了我的词汇量。
除了阅读书籍,我还爱上了看英文原声电视剧,从《神探夏洛克》到《迷失》……我喜欢夏洛克·福尔摩斯的智勇和他快速的语言反应,几乎每集都看几遍。引人入胜的剧情是必须看的,但更多的是,我在揣摩主人公日常的用语和发音。我有一个窍门,就是他们的某一段对话片段,某一段剧情,我常常会反复观看,用心体会对白中语句的巧妙与灵活。先听语言,然后再看下面的字幕翻译,然后两者比对,不清楚的再用工具书来查。所以我看剧,会比较慢,但得到的却往往比戏剧本身的剧情多得多。
同时,我也非常喜欢听英文流行歌曲。我十分喜爱Taylor Swift 、Ed Sheeran等英美流行歌手。在他们的音乐中,我学习到了最常用、最流行、最“接地气”,却也是最为鲜活的英语表达。而且一遍遍反复地听加深了我对这些表达的印象,直到熟悉得能脱口而出。观看英美电视剧与听英文歌曲使英文在我的世界中“活”了起来,它不再是教材、习题册中死气沉沉的教条,而变成了有着鲜活的脉搏的灵动的语言文学。
语言学习是耗时间的,仅有自信和热爱,还远远不够。我的体会是,学英语,说到底,没有任何捷径可言,它一定是水到渠成的过程,一定是铁杵磨成针的过程。还记得初二那年暑假,我没有出去玩,因缘巧合,爸爸帮我介绍了两位美国教师,我的暑假就是跟两位美国外教一起度过的。在那之前,英文对于我来说,还仅仅用于抑扬顿挫、字正腔圆地朗读课文,可一旦放下书本,仅凭借自己发挥去表达,我便会紧张到不敢发声。而这次口语实践的暑假,打破了我的羞涩,让我终于敢于张嘴说英语了。甚至,同外国人用英语交流也不害怕了。有一年夏天,我在北京南锣鼓巷的民宿遇到了一位来自澳大利亚的年轻人。他只身来到语言不通的中国旅游,正在为订房间的事情与旅店的接待员拼命地比比划划。见此,我便上前去为他们充当翻译,并很顺利地帮他定到了房间,还因此与那位澳洲年轻人相识,为他的旅行指路。后来,他特意发来邮件感谢我的帮助。他说,多亏了有我,为他的北京之旅减少了许多麻烦。
纸上得来终觉浅,多年的英语学习,让我对这个遥远的岛国充满了好奇:我很想亲眼看看《唐顿庄园》中的大农场是什么样子,很想到福尔摩斯家去看看,是不是真的像剧中那样的邋遢,我也想去亲眼看看古老的大本钟,看看康桥上的杨柳……终于,去年夏天,妈妈带我完成了这个愿望,在飞跃了8500公里后,我终于见到了传说中的雾都伦敦……英国之行,开阔了我的眼界,使我深入体会了这种语言背后的历史与文化,像是为舞台剧增加了背景,为歌曲增添了伴奏,我对英语这门学科有了更加深刻、更加形象的了解与体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