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引导

2024-10-26

情感引导(精选11篇)

情感引导 篇1

一篇好作文, 在我看来最重要的就是要有真情实感。在作文教学中, 老师应以情感教学为本, 引导学生写出有真情实感的文章,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细腻的笔触, 丰富的情感, 敏锐的触觉, 深邃的洞察。让学生把他们的感知用线条穿起来, 而不是让学生的作文千篇一律, 充斥假话、空话、套话。现在学生的作文大多内容空洞, 思想肤浅, 语言干瘪, 错字连篇。网络发达的今天, 许多学生的作文已经通过百度搜索来完成, 天南地北的学生对同一问题和事物的认识和表述几乎惊人地一致。抄袭已经是学生作文的普遍现象。我曾经担任过一次市级征文比赛的评委, 参赛者包括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抄袭的普遍让我大吃一惊, 有一篇作文的评论都被参赛者抄下来了。这种现状, 让我们语文教师很纠结。本来, 学生的思维是最独特的, 生命感知是最灵动的, 但一写文章, 他们的表达要么无病呻吟, 要么人云亦云, 毫无真情实感可言。作文教学已成为语文教学的一个心病。

要改变这种现状, 在我们的作文教学时就应贴近学生实际, 让学生乐于表达, 易于表达。那么教师更应该转变教学理念, 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写作的规律。要让孩子能自由抒写心灵, 老师就要引导学生热爱生活, 思考生活。情感是文章的活水源头,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学生作文的情感作了以下要求:写作要感情真挚, 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的体验。每一个学生的成长经历不同, 生活环境不同, 那么他们对事物的认知应该有差异, 老师应该引导学生抒写真情实感和个人情绪, 跳出繁文缛节的怪圈。“言为心声文贵情真”, 只有感情真挚的文章才能打动人。读《出师表》不哭不忠, 读《陈情表》不哭不孝, 读《祭十二郎文》不哭不友。这三篇文章之所以流传千古, 久诵不衰, 是因为作者在文章中倾注了情感。以往在对作文的好坏进行评价时, 往往是“一刀切”和教条主义, 这扼杀了孩子飞扬灵动的思维, 让孩子从纯真变得世故。结果就是学生懒于动笔, 懒于思考, 敷衍了事, 学生怕写作文, 老师怕改作文。

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 要从培养学生的写作内驱力入手, 根据学生的年龄和生活阅历, 让孩子们写熟悉的人, 熟悉的事, 熟悉的环境。平时的语文教学中, 要把学生当成有机的主体, 重视他们自身不同的阅读感受, 应增强学生的文学教育, 通过阅读和思考, 可以增强学生的理解感悟能力, 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平时应养成练笔的习惯, 把写日记和摘抄这些方法利用起来, 不流于形式。同时, 对于学生作文的评价, 教师应本着民主化, 建立宽松和谐的思辨氛围。让学生用于怀疑, 大胆思考, 走出思维定式。鼓励孩子发表自己的见地, 把孩子的思维从点挖到面, 从宽度挖到深度。在写作文之前, 老师还可以尝试提供一些资料让孩子们阅读并讨论, 老师可以帮学生归纳并勾勒出重点。在写作方法的指导上, 应该充分尊重孩子的自我表达和抒写, 让孩子从技巧性的写作中解脱出来, 不要在乎辞藻的华丽与否, 不在乎字数的多少与否, 而是围绕命题让学生展开充分的联想和想象, 让学生以自我的感知为基础, 不用去迎合大多数人的观点。这样, 学生的思维处于一种轻松的氛围中, 直抒胸臆的个性化作品的出现就不那么难了。

有人说过:“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是因为不同的读者对人物的解读是不一样的。作文也一样, 每个人的社会经历不同, 对同一事物的认识也会千差万别。要让学生在事物和事件的感知中充分调动自己的触觉, 感受到普通中的不平凡, 平凡中的不普通。老师要引导学生从周而复始的四季景观中挖掘出新的意境, 从貌似平凡的生活中提炼出震耳发聩的启迪。一切与人类生活有关的话题, 都让学生去面对和思考。同时, 教师要明白, 所谓的个性和创新, 不是毫无根本的天马行空和胡言乱语, 而是在一定的文化土壤上, 通过想象、阅读等方法并结合自己独一无二的生活阅历而呈现出来的一种现象。任何的刻意和矫揉造作都不是真正意义的个性与创新。

“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写作教学没有一个固定的程式可以遵循, 时间、环境和教学主体的不同都会给作文教学带来影响。尊重孩子纯真心灵的抒写, 引导孩子注重真挚情感的流露。“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情感引导 篇2

青春期的爱心萌动是美妙的,也是危险的。歌德曾经赞叹:“ 萌动的感情之所以美好,就在于它既意识不到自己的产生,也不考虑自己的终结,它是那么欢乐而明朗,竟觉察不到它会酿成灾祸。”

现今,很多家长和教师闻“恋”色变,往往处置不当,弄得满城风雨。不但不能改变学生的做法,反而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甚至演变到出现逃学、离校出走等大家都不愿看到的情况。

针对青少年中越来越早的爱心萌动,我们该如何采取积极的措施以帮助他们学会做自己情感的主人?

1、咨询,正确引导

中学生男女同学之间也会存在正常的交往,切不可一律归结为早恋行为。如果发现确实是早恋,也应在尊重青少年感情的前提下进行引导。不要轻易地把早恋的学生贴上品质恶劣的标签。实际上这是性发育的表现,关键只是在于怎样认识与处理。

首先是科学地揭示与宣传青春期性生理、心理的知识,帮助引导青少年认识自己的心态,继而悦纳自我而不再排斥自我。其次是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道的爱情伦理观,以指导与异性交往行为。在这些问题上,采取回避与缄默的态度是不可取的。

2、沟通,理解

每一个早恋的青少年,都希望父母不要粗暴地干涉自己朦

引导多元对话,加强情感教育 篇3

一、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寻找读者与作者的心灵融合点,陶冶学生情操。

进入中学阶段,语文学习的目标不能简单定位于识字、阅读与分析课文,而应将其逐步拓展到文学这个艺术领域,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教材中选编的课文大多娴雅精致、脍炙人口,从方方面面反映不同作者对自然、人生、社会的领略和感悟,往往集风景美、道德美、人情美于一体。阅读和学习这些文章,就要注重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寻找与作者心灵的契合点。英国作家王尔德曾说过:“作者完成了书的一半,读者完成了另一半”。这种“完成”就暗含作者与读者的交互作用。文学作品以文本形式出现在学生面前时,这种外在的形式所构建的虚拟空间本身就召唤着学生运用自己已有的心理体验去充分发挥想象进行再构建、再创造。而学生在阅读作品前,本身已存在一种期待视野,即其阅读习惯、趣味、心理、预期目的等等,当学生带着期待走进作品空间时,会自然而然地产生一种心理体验,而当这种体验与作者产生共鸣时,就会达到一种至纯至美的审美境界,这种境界是一种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心灵愉悦感。对于中学生来说,在阅读过程中,最能使其与作者产生共鸣的往往是真挚的情感。所谓“情动于中而形于言”,优美的作品是作者真挚情感的外化,“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只有真情最容易打动学生稚嫩而又单纯的心灵。沈复笔下的那一片童稚之情;背影中的浓浓舐犊之情;曹孟德东临碣石的壮志豪情;“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的一腔报国之情;“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的一缕悠悠思乡之情;还有羚羊木雕上交织着的浓浓亲情和真挚友情,再加一股难言的委曲之情……如何不让学生怦然心动,而终有所悟呢?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所能做的就是积极创设情境,做一个忠实的引路人和点拨者,让学生敞开心扉,尽情感悟,做主动的探究者而最终得到愉悦的心理体验,这样才能陶冶其情操,培养其审美能力。

二、引导学生与教师对话,寻找教师与学生的心灵融合点,优化教学效果。

在一线从事教学工作的人,大多都有这样的体验:学生会因喜欢、崇拜某一教师而对其所任课程产生浓厚兴趣,并会努力将其学好。这就使人禁不住想起哲人说过的话:“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兴趣在学习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这种健康的学习情感上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感召学生,会使学生受益匪浅。因为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教师的言语行为已经潜移默化地进行着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教育。语文教师尤其如此。我们的语文教学内容更多地秉承着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化结晶,这一文化体系本身就对知识分子的人格提出了较高的规范和要求。语文教师作为这种文化的直接传播者,更应该向这种规范和要求看齐,其“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满腔热情,势必使学生产生共鸣,直接对其产生深远的教育意义。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新时期语文教学的开放性,许多译介的外国作品、介绍科学知识的文章等等,都走入了语文课堂。但总起来说,它们都熔铸着真、善、美,这就要求教师时刻保持一颗童心,引领学生一起穿越历史;遨游太空;感受月球的凄寒荒芜;领略异地的风土人情;欣赏皇帝裸体游行的丑态;追溯人类历史的渊源……在这种心灵相通、情感愉悦、关系和协的教学氛围中,其教学效果自然会事半而功倍。

三、引导学生与学生对话,寻找学习者之间的心灵融合点,优化学习效果。

语文学习是一种内化知识从而陶冶情操的活动。对于同一文本的体验,个体之间势必存在差异,甚至产生争论,当几个学习者在一起交流、探讨后,每个学习者的体验就会更深一层。不同的学习者因性格、爱好、情感、阅历、知识储备的不同,学习中势必产生体验的不均衡性,这就需要建立一种由异质成员所组成的以合作探究为学习方式的小组,以期资源共享,共同进步。

总之,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教学,将是一种开放性极大的教学活动,因为语文本身就遍布于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用真诚诱导每一颗求知的心灵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从而增长知识、发展个性、健全人格,这才是最终的目的。

引导情感体验提高语文素养 篇4

一、学生情感体验及其特征

什么是体验呢?《教育大辞典》这样注释:“体验, 就是亲身经历, 就是联系自身的体味。”联系《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及当今语文教改的走势, 我认为:体验是主体自身所处的认知情境或操作活动中产生的心理激活状态及其产生的相关效应, 诸如情绪感受、意义感悟、价值判断等。具体来说, 它有如下主要特征:

1. 始于兴趣, 具有内发性。

体验是由学生主体置身自己喜爱的, 能充分满足自身心理需求的情境、活动而激起的心理感受, 是内心产生的、发自肺腑的。只有当学习者对内容、情境发生浓厚兴趣, 才能倾心投入, “入乎耳, 箸乎心, 布乎四体, 形乎动静”, 进而达到心领神会的境界;反之, 如若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缺乏兴趣, 那么, 即使表现得规规矩矩, 实质上也只是流于形式, 始终无法产生“入境始与亲”的体验。

2. 载于活动, 具有实践性。

即学习主体的体验只能在他自身直接参与的实践活动中产生, 只能在他自身的感知或操作行为中产生。就语文而言, 学生只有在一系列的、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中才能产生具体深切的体验, 进而使语文素养得到多层面、全方位的培育。如果没有自身的参与, 没有活动作为依托, 体验便成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 语文素养的培育也就成为一纸空文。

3. 终于感悟, 具有独特性。

即学习主体随着自身所参与的各种实践活动的展开, 其体验广度将逐步拓展, 体验程度将逐步加深, 到达一定阶段便出现一种飞跃状态, 产生认识的突破, 情感的升华或价值观的提升;同时, 由于人生经验、感知视角、思维方式、言语储备、情感类型、文化修养等方面的个别差异, 不同学生参与同样的活动, 面对同样的言语材料和同样的人文环境, 会产生不同的心理体验, 从而感悟广度与深度上的差异。

二、引导情感体验, 提高语文素养

1. 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相应教学目标的需要, 努力发掘和充分发挥适合语文学科, 能激起学生强烈好奇心的优质教育资源, 精心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生动形象, 灵活多变的教学组织形式, 使学生始终保持美好愉悦的心理状态和积极高涨的学习热情。在组织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展开教学活动的时候, 应该力戒远、旧、平、枯的现象, 努力贴近学生真实生活, 面对新问题, 采用新形式, 追求挑战性, 在创造生动形象的视听效果等方面动脑筋、花力气。例如教学《我长大了一岁》一课, 我以生动有趣的“圣诞老人”课件动画导入, 并告诉小朋友圣诞老人将和大家一起学习这篇课文, 带来许多礼物, 看哪位小朋友学得好, 进步大, 圣诞老人就把礼物送给他。这样, 对于刚入学不久的一年级的小朋友, 让“圣诞老人”伴随着他们进入课堂学习, 更使他们感到快乐无比。又如《我家住在大海边》这一课, 针对教学要求, 要让学生识12个生字, 识字量大。为了避免学生枯燥无味地读, 我抓住低年级儿童活泼、好动、好奇的特点, 发挥多媒体形象生动的作用, 创设情境, 将生字做成字娃娃模样, 让字娃娃们在海滩上玩耍, 让学生自己认识他们, 和小组同学一起认识他们等, 采用多种形式进行识字, 然后给字娃娃排队, 让学生来当班长给他们点名。最后, 通过做“捡贝壳”的游戏, 让学生也到海滩上捡贝壳, 亲身体会到海边生活的快乐。这样学生在玩的过程中不知不觉认识了生字。通过创设一个愉悦的学习环境, 采用儿童喜闻乐见的方法, 让学生在玩中学, 学中玩, 使整个课堂焕发生机与活力。

2. 载于活动, 实践探究。

在整个教育过程中, 自始至终将学生的活动安排得充实、丰富, 给与充分的表现机会。概括地说, 这些表现机会就是动脑筋思考、动口说、动手写, 调动全身感官表演以及开展多方合作的综合实践活动;具体来说, 包括阅读中的朗读、默读、精读、略读、浏览、摘录、评点, 写作中的观察、取材、构思、起草、加工, 口语交际中的倾听、表达、应对, 综合实践中的策划、组织、协调、实施, 以及随时所需的资料搜集、选择、提炼、整合、创新等等活动。这些都要给学生充裕的时间、空间和良好的人文环境, 以丰富学生的体验。有了体验, 学生知识的学习不再仅仅属于认知、理性范畴, 它已扩展到情感、生理和人格等领域, 从而使学习过程不仅仅是知识增长的过程, 同时也是身心和人格健全发展的过程。比如, 结合课文《小熊开店》, 让学生进行商品交易的体验, 学习互惠互利的经商原则。学习《春天在哪里》一文, 小组合作自编自演, 积累文中对白语言, 找一找身边春天的影子, 画一画对春天的感受。在活动探究中, 在实践考察中, 学生审美情趣、观察能力、协作精神都充分得到培养。教学中, 我总是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看成重要的语文课程资源, 不断加以利用, 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 唤醒情感, 提升感悟。

在语文教育中激活学生的体验, 其目的在于期望他们将体验提升为感悟, 达不到此种境界, 就意味着现场经验最终没有内化为学生的语文素养。能够激发感悟的真正有效的体验, 除了需要兴趣的驱动, 活动的支撑, 更需要情感的伴随和维系, 需要有教师为学生点燃智慧的火花, 开启灵感的窗户, 唤醒思想的活动, 与学生平等地交往, 对学生由衷地关爱, 给学生热忱的鼓励, 跟学生友好地合作, 让学生勇敢地表现, 这一切乃是点燃智慧火花、开启灵感之窗、唤醒思想之力的必备之举。如在教学《小小的船》一文中, 借助音乐伴奏, 我充满激情地说:“在蓝蓝的天空, 假如你也能坐在‘小小的船’里, 你还能看到什么?”学生兴趣盎然, 纷纷举手发言:“我看到火星的脸, 它没有地球好看。”“我还看到人造卫星、宇宙飞船在闪闪发光。”“如果我用新发明的万能眼镜, 就能看到太阳黑子。”通过引导, 让学生带着一种高涨、激动的情绪进行学习和想象, 使他们感受到自己智慧的力量, 体验到创造的快乐。

让情感引导学生探索历史 篇5

【关键词】情感学生历史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67X(2014)07-047-01时至今日,随着情感教学的不断实施与深入,不仅让初中历史课堂绽放出了缤纷夺目的光芒,同时还有效唤醒了初中的历史情感,继而让他们在情感的带动下成功构建出历史思维。那么,具体该如何在初中历史课堂中导入情感教学呢?我们娓娓道来:

一、媒体导入,历史再现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提高,现代化初中历史教学可面向的选择越来越多了,同时教学空间也越来越大了。此外,历史教学本身便是对过去史事的一次重温和思考,而借助多媒体的影音播放功能,不仅可以将相关的纪录片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同时还能及时还原情景,继而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并且,通过多媒体对历史情景再现,还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对事件产生想要了解的想法,这对于历史学习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以世界历史为例,当讲解“二战的扩大”相关课题时,我们便可以用多媒体为学生们播放莫斯科保卫战的片段,然后通过宏大的场面感染学生的情绪,继而让他们对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认知进一步加深,并深刻感受到战争的残酷,以及法西斯的丑恶嘴脸。又比如在学习中国近代史时,我们便可以为学们播放“鸦片战争”、“中法战争”、“洋务运动”等历史纪录片,然后通过对历史的再现让学生们感受当时中国所面临的危机,以及闭关锁国对于一个国家的危害性。整体来看,利用多媒体导入情景,可以快速激发学生的探索情感,让他们对历史感同身受,这远远要比机械地讲读历史更加具有真实性,且容易被学生所接受。

二、问题创建,情感激发

问题是勾起学生好奇心,引发他们探索热情的直接动力。尤其是一些开放性强,并且极具探索意义的问题,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灵活度,同时还能拓宽他们的视野,继而让他们的思维模式更加健全;此外,问题的提出与解决的过程是情感生成的过程,尤其是对历史的解读,当学生寻到真相后,他们难免会产生“惋惜、质疑、悲叹、激越”等情感,而这恰恰是我们所期望的。比如在讲解“八国联军侵华”的时候,我们可以实现为学生们播放相关资料,然后提出问题:“通过这个影片,同学们有哪些感想呢?那些曾经为我们祖国带来伤害的国家,我们该如何去对待呢?这件历史告诉了我们哪些道理?”原本看完资料后的学生已经变得非常激动了,当他们听到我的问题后,想也不想便给出了答案。如:以牙还牙等。很显然,学生们的情感完全被释放出来了。但我们该如何引导他们做出理性的解答呢?基于此,我这样说:“老师现在理解大家的心情,可大家有没有想过,如果你们那样做了,那么你们与当初的‘八国’有何分别呢?那样的话是不是说战争还会再次爆发呢?到时,哀鸿遍野,妇孺孩子坐在战场上,望着自己的家园痛苦哀嚎。难道这是大家想要看到的吗?”这时,学生们冷静下来,然后有的学生说:“刚才我们太激动了。其实这个历史告诉我们,只有和平的解决方式才能带来永恒的安宁。同时,和平的代价是强化自己的国家,提高自己的国力。所以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不断提升自身能力,从而让国家变得更加昌盛!”可见,情感教学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帮助学生认识历史,同时还能启发他们的思维,让他们忆苦思甜,对未来的发展做出更好的判断。

三、课后反思,深化理解

情感教学不光光体现在课堂中,同时在课下,情感教学的余音依然会鼓励学生,督促学生,继而让他们展开持续性的探索。而且,历史教材所包含的内容本身便有限,倘若学生只是根据教材来学习历史,自然无法切实掌握知识。所以,我们要鼓励学生利用课后时间进行反思学习,在回顾教材的同时查找资料,继而深化理解。比如在学完中国近代史中关于“火烧圆明园”的内容时,我们可以鼓励学生利用互联网、图书馆查找一些与之相关的历史资料,并通过资料了解更多的史实。之后,我们还可以指导学生撰写一些读后感,并在文中融入自己的情感,以及对相关事件的见解等。这样,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同时还能间接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让他们的综合能力得以提高。此外,我们还可以定期指导学生开展辩论活动,以某个史实为题材,古事今看,让他们结合现在的时代发展与某些现象进行“碰撞”交流,从而全面提高他们的历史能力,让他们的脑海中构建出健全的历史思维。

引导学生走进课文的情感世界 篇6

关键词:语文,情感,导语,背景,范读,联系生活

情感是文章的生命, 它蕴含在课文之中, 必须经过教师的准确把握、正确引导和启发, 才能使学生受到审美情感的陶冶。只有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情感世界, 才能使学生产生求知的欲望、学习的兴趣。

那么, 怎样才能引导学生走进课文的情感世界, 领略课文中所蕴含的那种波澜壮阔抑或含蓄深沉的情感呢?

一.精心地设计导语

导入是授课的第一步, 教师一开始就要牢牢地扣住学生的感情脉络, 使学生在情感的内驱力作用之下, 产生学习课文的欲望。例如, 笔者在讲授《背影》时是这样导入的:

师:以前, 我们曾学过孟郊的《游子吟》, 同学们能背诵一下这首诗吗?

生: (齐答) 能!

师:好, 大家一齐背诵一遍。

生: (齐声) 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子衣。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师:大家背诵得很熟。知道这首诗是写什么的吗?

生:表达母子之间感情的。

师:对, 这首诗通过游子行前母亲为他缝衣服这一细节, 表现了母亲对游子伟大而深厚的爱。今天, 我们来学一篇表现父子之间的美好感情的文章, 这篇文章就是朱自清先生的《背影》。

以孟郊的《游子吟》导入新课, 把学生带入亲情氛围。学生带着感情学习《背影》, 就容易和课文饱含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

二.恰当地分析背景

好多课文的写作时间已远离了现在学生所处的时代, 学生对当时的情况了解甚少, 所以课文的情感把握起来就很难了。这就需要教师把学生拉回到课文的时代, 让学生身处当时的环境氛围之中, 去切身地感受一下。因此, 恰当地分析一下背景是很有必要的。

例如, 讲解《最后一次讲演》, 教师可以用慷慨激昂而又悲愤深沉的情感语调介绍一下当时的情况:1946年7月11日, 国民党特务暗杀了著名人士李公朴。7月15日上午10时, 闻一多在云南大学亲自主持“李公朴先生追悼大会”, 由李的夫人张曼筠报告李的殉难经过。报告时张泣不成声, 而场内特务抽烟说笑, 无理取闹, 极为嚣张。闻一多先生见此情景, 怒不可遏, 拍案而起, 即席作了这篇讲演。当日傍晚, 闻先生参加《民主周刊》记者招待会后, 在回家的路上, 遭到特务的暗杀。经过这样一介绍, 这篇距今近70年的讲演那鲜明的立场, 爱憎的感情, 一泻千里的气势, 便会深深地叩击着学生的心弦, 使学生的感情世界泛起波澜。

三.有感情地范读课文

范读是每一位语文教师应该具备的能力。教师在把握了课文的感情之后, 通过范读, 以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打动学生, 使学生产生共鸣, 学生才会随着课文感情的起伏, 喜怒哀乐皆表露无遗, 从而走进课文的情感世界。一位老师在介绍其教学经验时说:“我在讲解《老王》一文时, 当我以悲伤的语调讲到老王死去时, 有的女生抽泣地流泪了;当我以无比愤怒的情感讲《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时, 有的男生愤然拍桌子;当我在范读《变色龙》一文时, 对奥楚蔑洛夫对狗的两种不同态度的语言, 采用了变换腔调的读法, 时而用盛气凌人的腔调, 时而用阿谀谄媚的腔调, 学生们听起来趣味盎然, 笑声迭起。”这样教师的情感直接感染了学生, 学生怎能不全神贯注、饶有兴趣地听课呢?当然, 在课堂上, 我们老师的范读要适可而止, 要多让学生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去读, 学生毕竟是课堂的主人, 我们老师只是课堂的主导。

四.密切地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事情和体验过的情感, 很容易被学生记忆和理解, 激起学生的兴趣。所以教师在讲解课文时, 可以依据课文内容, 通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唤醒学生的情感世界, 然后移情到课文中。例如, 《社戏》一文重在表达作者对少年时代美好生活的怀念, 特别是对农家小朋友间诚挚情谊的眷恋。教师在讲解时, 可以让学生回忆自己的童年趣事, 然后引导学生将产生的情感移入课文中, 使两种情感在共同感情的基础上融为一体, 这样学生才能切身体会课文的情感世界。

“登山则情满于山, 观海则意溢于海”, 这虽是刘勰用来阐述艺术构思的特点和作用的, 但从中我们亦可悟出情境对情感巨大的诱发作用。而若要渲染情境, 音乐的力量是不容忽视的, 孔于就曾“在齐闻韶, 三月不知肉味”。在教学中, 我们不妨试一试。

意境欣赏中的情感教育引导 篇7

一、意境想象中陶冶情感

没有想象就没有艺术欣赏的再创造。读意境优美的词, 就要有丰富的想象, 在丰富的想象中理解作者的情感。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 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 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 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 却上心头。”几幅优美的移动画面:竹席怀情, 小船忆情, 雁鸣寄情, 托月献情, 把读者带入静美的意境, 融情于景, 读者可以在丰富的想象中分享词人对自然美的感受, 理解词人早期闲适的生活, 对丈夫的刻骨相思和夫君离别后难以排遣的离愁心绪。“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 却上心头。”把随时随地无处不在的思念点染得生动、洒脱, 意境朦胧, 笼罩在月光秋意之中。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小轩窗, 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人物的形象和生活美, 在这美的意境中再现, 鲜明、形象、真切, 如在眼前。“料得年年肠断处, 明月夜, 短松冈。”凄凉意境, 令读者与作者共销魂、齐断肠。苏轼以美的语言、美的形象营造成美的意境, 通过情景的想象使读者真正理解词人夫妻如胶似漆的恩爱和对早亡妻子深切怀念之情。宋末元初词人蒋捷《虞美人·听雨》:“少年听雨歌楼上, 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 江阔云底, 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 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也无情, 一任阶前, 点滴到天明。”词中少年听雨的意境:春雨、歌楼、红烛、罗帐, 是少年不知愁滋味的心境;壮年听雨的意境:秋雨、孤舟、孤雁、西风, 是壮年漂泊离愁悔恨的心境;老年听雨的意境:夜雨、僧庐、鬓白、独自, 是老年凄凉感伤悲慨的心境。三幅听雨的意境是他少年浪漫、中年漂泊、晚年凄凉人生体验的写照, 将一生的悲欢歌哭渗透、融汇其中。由此可以想象一个历史时代由兴到衰、由衰到亡的膻变轨迹。朦胧而多姿的雨啊, 你凝聚了词人多少人生梦幻及幻灭的历程。

二、在意境联想中理解情感

理解意境需要想象, 理解情感更离不开想象。有了丰富的联想才能准确地把握作者的脉搏, 理解其表达的真实情感。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当时正值盛唐, 黄鹤楼下, 千帆竞发, 而诗中给我们的意境是:孤帆独影, 突出了作者只关心朋友船的心境。而再看下去, 显性的景观意象背后有一个隐性的视觉, 那就是“远”和“尽”。本来近在眼前的船帆渐渐远去, 变成了影子, 但眼睛还是专注着;越看越远, 越看越出神, 越看越发呆, 最后是“碧空尽”, 看到帆影消失了, 还是在看。这里动人的不仅是语言之内的意境, 而且是景之外的目光追随到固定。这个追随到固定的内涵, 就是情。这个景语才是深邃的情语。望着消失的孤帆, 已经够情深意浓的了, 可是还没有完:“唯见长江天际流。”这个“唯”字的意境, 反映作者心中只有长江在流, 只看到长江在流, 这里暗示着一双眼睛, 朋友的船帆越小, 越难以辨认, 越是专注, 专注到帆影已经消失了, 目光还盯着那一片空空的流水。离别忧愁到让他发呆了。这种意境给人联想的是:眼睛、心灵、感情是实实在在的。马致远的小令《秋思》的意境更为典型:“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前三句写出九种事物, 如何从中领悟其意境呢?就得联想了。“枯、老、昏”, 描述“藤、树、鸦”的特征, 就有深秋晦暗的暮色里, 那枯藤老树上, 晚归的暮鸦在巢前枝头上盘旋着, 小桥流水旁人家透出温馨的光亮, 乌鸦归巢, 家人团聚, 而苍茫的暮色里、瑟瑟西风中, 奔波在古道上游子尚不知投宿何方?这是一幅深沉悲凉的立体画面, 寄托了天涯游子孤寂无依的情怀与心境。通过联想, 读者不由自主地进入诗的意境, 对元代读书人地位低下的凄苦情感产生深切的同情, 对统治者轻视文化, 造就文化沙漠的痛恨。

三、意境体验中唤醒情感

诗歌教学要感受作品的意境, 以获得情感的体验, 心灵共鸣和精神的陶冶。意境具有体验性特征, 在感知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调动思维和情感, 通过意境唤起个体的情感体验。意境的创设是作者对生活感悟和情感体验的基础上创造的, 凝聚着作者的生命体验。读者在对作者意境还原, 既有作者创设意境, 又有读者对意境的理解与体验, 达到与作者心灵的沟通、交流。领会作者的意外之意, 境外之境。如唐代诗人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其中的意境是孤独与悲切。作者内心的孤独、苍凉悲怆的心境, 一心报国杀敌的满腔热血, 却无用武之地的事实, 孤立无援, 苦恼而又盼遇圣明的心痛需要读者去还原、回味体验这种情感, 它是作者自己瞬间生命体的迸发和哀怨。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 其意境苍凉悲壮, 心境感奋与感伤, 作者当时既有建功立业的奋发之情、昂扬之志, 又涌动着失意之苦、难言之隐、无奈之情。我们能深切体验诗人“人生如梦, 一樽还酹江月”的感叹, 感悟诗人陷入既超脱又无奈的双重情感。体悟诗人豁达豪放的胸襟, 在人生道路上失意而不失志的人生态度, 理解所透出人尽其才方有社会价值的感慨。再如王维的《使之塞上》:“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传神的笔墨刻画了奇特美丽的塞外风光, 线条粗犷, 色彩醒目, 笔力苍劲, 视野开阔, 意境雄浑, 表现的意境为荒凉和苍茫, 使读者感觉到作者心灵的孤漠。一个“孤”一个“落”无不让人如身临其境, 体验诗人无穷无尽的情思。

情感引导在人物采访中的作用 篇8

一、广播记者的情感引导有利于为人物采访创造轻松和谐的采访氛围, 从而激发采访对象倾诉、诉说的意愿。

情感一词是指人对外界刺激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反应, 如喜欢、愤怒、悲伤、恐惧、爱慕、厌恶等, 人物采访不仅仅是采访者和采访对象之间语言上的交流, 同时也是双方情感和心理上的交流。虽然广播采访只闻其声, 但广播记者也要和采访对象建立情感上的联系, 不带任何感情色彩的问答访谈, 不仅呆板、无趣, 而且也是不真实的, 所以广播记者应该具备记者应有的敬业精神和探索精神, 在采访前就对被采访的人物进行深入的了解, 挖掘当事人可能感兴趣的话题, 同时还要有“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 不能为了完成任务而简单敷衍了事, 要提前拟定采访提纲, 使采访不至于陷入无话可说的尴尬境地。

人物采访的本质是记者与采访对象间的互动。在传统的人物采访中, 记者往往处于主动的地位而采访对象处在被动地位, 这种关系不仅不利于双方建立良好的交流关系, 更容易使采访陷入尴尬境地, 难以达到预期的采访效果。将记者的情感引导加入到人物采访中, 不仅有利于采访的顺利进行, 更重要的是, 能够使记者和采访对象之间建立起类似于朋友的情谊, 方便记者挖掘当事人的内心世界, 让人物采访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顺利进行。

二、情感引导有利于采访对象接受采访

人物采访面对的是各种不同性格的人。有些采访对象性格内向、腼腆, 不擅长诉说, 有些采访对象则因为新闻事件本身而不愿意敞开心扉, 因此在采访初期, 记者可能会遇到采访对象三缄其口的现象, 这个时候就应该充分发挥情感引导的作用。

首先, 要设身处地地为采访对象思考, 寻找一个对方能够接受的、感兴趣的话题, 让采访对象感受到记者对他的尊重和理解, 这样做能够卸下采访对象内心的重负, 敞开心扉, 畅所欲言, 保证采访的真实和生动。

其次, 采访时最好到被采访者家里去看看, 这有助于全面了解人物的生活环境、性格习惯、志趣爱好、人物成长的道路、思想成熟的脉络, 进而多侧面、多角度地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 快速进入到采访情境中去。

三、情感引导有利于实现采访的互动性

在传统的人物采访中, 广播记者往往采取简单的你问我答或逼问式的采访方式, 导致采访对象没有诉说的意愿, 报道出来的人物也缺乏生动性和真实性, 而情感引导可以改变这一局面, 使采访者和被采访者之间建立起良好的关系, 实现互动性采访。为此, 记者除了要在采访前全面了解采访对象的职业、个性、喜好、家庭背景等之外, 更要在采访中运用情感引导来建立和采访对象之间的联系, 并尽可能地成为一名倾听者和引导者, 给予采访对象充分的诉说空间, 所提的问题也要有助于互动氛围, 以不断推动话题的深入, 让采访对象有话可说。

许多人物采访的成功之处在于挖掘并艺术地再现了人间真情, 这个情不是煽情也不是矫情, 而是恰如其分、恰到好处的, 既要充满激情, 又要细心把握, 拿捏好分寸, 过分夸张或者虚假做作, 不但不能打动人, 反而会引起听众的逆反心理, 影响访谈的效果。所以, 在进行人物采访过程中, 一定要发挥情感引导的作用, 拉近采访中双方的距离, 让采访更加生动。■

参考文献

【1】柯怀兴, 记者情感在采访中的作用, 中国地市报人, 2008年 (04)

【2】符刚, 如何在人物采访中实现互动, 记者摇篮, 2009年 (03)

情感引导 篇9

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教学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感和意志领域, 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 便能发挥其高效的作用”。因此, 古诗词教学不但要进行语言文字基本功的训练, 理解诗的主要内容, 还要学生深入诗人的内心深处, 让诗人的美好情操犹如春雨润物般溶化在自己的血液里。

一.趣味故事启发情

“诗”是诗人“情动而辞发”的产物。每一首古诗词的产生既有特定的背景, 更有诗人独特的情感体验, 如果学生不知古诗词的背景, 有时难以理解领会诗人的情感。喜欢听故事是孩子的天性。因此在课堂上, 教师不妨用通俗、生动、形象的语言, 以故事的形式讲述古诗词产生的背景。

如教学《七步诗》这首古诗词, 课前我讲述了曹植写诗时的背景:曹丕和曹植本是亲兄弟, 曹丕当了皇帝以后, 怕曹植威胁自己的地位, 想迫害曹植, 便想出个“七步成诗”的办法, 让曹植在七步之内做成一首诗, 否则就把他处死。曹植非常聪明, 在七步之内作了一首诗, 并当场念了出来, 这就是《七步诗》的由来。曹植把自己比喻成锅里的豆子, 把曹丕比喻成锅下面的豆秆。豆子和豆秆本来是生长在同一根上, 现在豆秆却在锅下面燃烧, 煎熬锅里的豆子, 而锅里的豆子无力反抗。曹植用这个比喻, 暗指曹丕我与你是亲生兄弟, 应该是骨肉情深, 真诚相至, 但现在却是骨肉相残, 表达了内心的悲愤。这个故事一下子就把学生带到了作品的艺术境界中, 进而启发学生体会诗人作诗时的特殊情感。

二.诗词配画感悟情

古诗词配画是古诗词教学中非常常用的一种手段, 想象力丰富是孩子的天性, 有时甚至可以超乎我们的想象。因此, 对于那些描写山川风貌、生活场景的古诗词, 我们不妨让学生想像画面, 绘制简笔画, 给古诗词配画。通过配画既可以挖掘诗中描绘的景物, 对古诗词的精华作一提炼, 一切跃然画中, 进而帮助理解诗意, 感悟诗境, 又能以视觉的角度去感受图画中的美, 产生对美的事物的热爱之情。

如在教学张志和的《渔歌子》时,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 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我运用简笔画的方法, 帮助学生理解诗意, 在体会诗中有画的基础上, 通过想像让孩子们给这首词配画。孩子们充分抓住了“山、水、白鹭、桃花、鳜鱼、渔翁”等景物作画, 一会儿工夫, 一幅幅与古诗词配套的画就呈现在眼前, 词意也水到渠成, 无需多作解释。更妙的是为孩子们理解张志和为什么不肯回家作下了伏笔, 这么美的景色, 这么悠闲的垂钓生活, 试问有几人想回家呢?

三.音乐渲染激发情

古诗词教学中很多情感的体会有时很难把握一个度, 有时学生已经抓住了情感的关键词, 但是不能够真正地融入其中, 这就需要有一个适合的情境和氛围。我们可以借助音乐等媒体手段, 帮助学生架起遐想的桥梁, 燃起智慧的火花, 唤起情感的共鸣。

四.反复吟诵体验情

诵读是语文课堂永恒的主题, 只有让学生反复地读, 才能在读中有所感悟, 古诗词教学也不例外。从初读到细读到品读, 教师都要动之以情, 以教师的情牵动学生的情, 使学生情感的弦得以奏响, 使他们随同诗人进入诗境之中。

五.抓住诗眼品味情

精妙绝伦的名词佳句常常是古诗词文篇中点睛传神之笔。它们寄深意于一瞬, 寓丰富于单纯, 词炼意赅, 句凝理深。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为千古名句, “绿”字是吹绿的意思, 是使动用法, 用得绝妙。传说王安石为用好这个字改动了十多次, 从“到”“过”“入”“满”等十多个动词中最后选定了“绿”字。因为其他文字只能表达春风的到来, 却不能表现春天到来后千里江岸一片新绿的景物变化。在教学时, 我们就可以紧紧抓住这个“绿”字展开, 做好“绿”字文章, 学生自然而然就能品味出春天的美。

六.合理想象深化情

孩子的想象能力是无穷的, 需要我们老师创设一个平台去激发。古诗词中很多画面不能重现, 很多言语我们无从考证, 但是我们可以自己去填充, 只要是合理的, 符合当时的环境, 都是可以的。

如教学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为了让孩子们更深刻地体会到友人分别时的不舍和凄凉, 体会到这杯离别酒的青涩, 我让孩子们想象当时劝酒时的情景, 他们会说些什么?有的说:“元二, 今日一别不知何日再聚, 我会想你的。”有的说:“朋友, 此去路上凶险, 一路上注意安全。”有的说:“请多保重, 早日归来。”有的说:“你要给我写信啊。”有的说:“你要提防小人陷害啊。”……悲凉的语言一下子就把古诗词的情感表现了出来, 情感得到了升华。

七.拓展表演抒发情

情境对人的情感起着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古诗词语言凝练, 意存高远, 这就需要教师根据诗文内涵, 创设情境, 充分凸示形象, 让学生如见其人, 如闻其声, 如临其境, 再现表演就是很好的一种方式。

如教学张志和的《渔歌子》时, 我在最后拓展的环节引入了其哥哥张松龄所作的词《和答弟志和渔父歌》, 反复诵读后, 师生分别以哥哥、弟弟的身份进行模拟表演, 让孩子们用词来回答。

哥哥:贤弟啊, 太湖水, 洞庭山, 狂风浪起且须还。

弟弟:青箬笠, 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哥哥:狂风浪起且须还。

弟弟:斜风细雨不须归。

哥哥:且须还。

弟弟:不须归。

哥哥:且须还。

弟弟:不须归。

这样的表演既是对词本身的吟诵积累, 又让孩子们深刻地感悟到了张志和厌倦了朝廷的争斗, 喜欢没有鱼饵的垂钓生活, 也进一步理解了他“烟波钓徒”的称号和心志平和的追求。

八.联系生活强化情

有些古诗词可能离孩子的生活很遥远, 也有些古诗词很贴近孩子的现实生活, 像这一类的古诗词, 我们就可以启发学生以文悟道, 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教育。

如教学叶绍翁的《夜书所见》, 在最后体验思乡之情时, 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 你们有亲人在外地工作、生活吗?你们思念他们吗?你们会以怎样的方式和你们的亲人联系, 表达你们的思念之情?孩子们纷纷说可以打电话、写信、寄贺卡、发邮件……教学《游子吟》时, 我让孩子们用具体的事例来说说妈妈对自己的爱。用自己的真实的事件去体会其中所蕴涵的情感, 这样原本遥不可及的诗人的情感就内化为了自己的情感。

九.小小练笔表达情

阅读和写作是语文教学的生命线, 古诗词教学在积累经典的基础上也要为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服务, 因此在课堂中设计小练笔的环节就显得比较有必要了。基于情感的表达, 我们可以将其进行有机整合, 既可以使学生能淋漓尽致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内心的真实感受, 又能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如教学林升的《题临安邸》时, 我让孩子们写一写你想对南宋的统治者说些什么?有的说:“腐败的昏君, 你醒醒吧, 不要再沉迷于酒色之中。”有的说:“可恶的统治者, 我恨你们。”有的说:“睁大你们的狗眼看看你们的百姓吧, 救救他们。”……

满园春色关不住, 一片诗情出墙来。只要我们好好把握字词间跳动的脉搏, 领悟诗文中流淌的真情, 学生们就会在诗中悟情, 在诗中育情, 在情中咏诗, 在情中爱诗。

参考文献

[1]窦桂梅《创造生命的课堂》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2

[2]樊新爱《古诗词文中的情感教育》陕西教育教学2009年第一期

[3]徐琼《浅谈小学古诗词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新课程 (教研版) 2010.12

[4]杨玉春《古诗词文教学中爱国情感的教育》江西教育2008年第36期

让情感教育引导高中化学课堂 篇10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化学教学中,实验是最有魅力的环节,一个成功的实验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热情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我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实验”这一环节的作用,创设不同的实验情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身临其境”,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例如,我在讲述“过氧化钠”时,通过一些魔术实验,如“吹气生火”“滴水生火”等精彩且能让学生感到惊心动魄的实验引学生入境,学生在实验中能深刻地认识到过氧化钠的性质很活泼,既可以与CO2反应,也可以与水反应,且能根据现象推测其反应产物。这样,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同时也对化学的学习更有热情,因为他们知道学好化学,不仅可以掌握知识,成为科学家、化学家,还有可能成为魔术师。又如在“氯气”的教学中,针对“氯气是否有漂白性”的问题,可创设实验探索的情境:将制得的氯气分别通入盛有浓硫酸、干燥的红色布条、湿润的红色布条的三个容器中并置于学生面前,先让学生自己推断它们的作用,然后引导学生观察,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亲自实践中发现问题:干燥的氯气不能使干燥的红色布条褪色,却能使湿润的红色布条褪色,这是为什么?干燥的氯气和湿润的氯气有什么不同?谁才是真正的“漂白使者”?由此激起学生的探索热情。

二、以新旧知识的联系刺激学生的求知情感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将教材的重点、难点进行合理的分解,利用曾经学过的相似的旧知识引入新的知识,并进行新旧知识的对比,既找相同点,又找不同点,让学生在复习旧知识的同时,对新知识的学习产生向往,利用新旧知识的联系,做到深入浅出,让学生易学、易懂,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但不感到艰难,而且还能够饱尝学习的快乐,同时激起他们的求知欲。

在高中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的教学中,我将其与初中的氧化还原反应做对比,同时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明白氧化还原反应不一定要有氧参加,氧化反应或还原反应不能单独存在,利用氧化与还原这一对矛盾体的对立、统一,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认识观,为学生能够辩证、全面地认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提供科学的方法,再通过引导、设问等方法,使氧化还原反应中涉及的氧化与还原、氧化剂与还原剂、氧化性与还原性、被氧化与被还原、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化合价升降、电子得失等诸多概念和规律清晰明了,使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认识循序渐进,逐步深入,让学生不断体验成功的喜悦,也让他们对新知识的学习充满了热情。又如在“盐类的水解”的教学中,可先以“探讨醋酸钠溶液呈碱性的原因”为范例,通过启发、讨论、循序渐进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深入探索醋酸钠的水解过程,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盐类水解的本质是盐电离出的弱酸根离子或弱碱阳离子与水电离出的H+或OH-结合成弱酸或弱碱,从而促进水的电离的过程,然后启发学生由此及彼地独立探索其他盐溶液水解的过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刻理解盐类水解的实质。

三、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热爱知识、热爱科学的情感

在教学中,利用化学科的特点,理论联系实际,一方面让学生了解学习化学知识的重要性,另一方面用具体生动的事例向学生证明,化学与我们人类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每天的吃、喝、拉、撒离不开化学,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化学,人类的进步离不开化学。我国的化学科技工作者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如1965年的人工牛胰岛素的成功合成,“神五”、“神六”的成功发射等等都离不开化学,以此激发学生爱祖国、爱科学的情感。在学习“碱金属、卤素、氧族、碳族”等元素化合物知识时,可结合我国的丰富矿产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的新成就,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同时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

四、用真情打动学生,建立和谐的学习氛围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有时是师生关系,有时是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有时又是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有时还可是朋友关系等等,不论是哪种关系,只要能够与学生建立民主、和谐的关系,就可以促进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教师用爱心去感化学生,用真诚与学生共处,同样学生也会以爱心和真诚来对待教师,教师在尊重学生的同时也会得到学生的尊重。因此,教师应该关注每一位学生,多给学生发言、讨论、提问、动手的机会,尽量做到不指责、不打击学生,多鼓励和引导他们。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一位学生的闪光点,让每一位学生都对自己充满信心,这样,学生就会“亲其师而信其道”,使师生关系不断融洽,学习气氛也越来越轻松、愉快。

总之,在高中化学课堂上,教师若能以幽默的语言、和谐的师生关系、真挚的情感投入教学,将更能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过程是轻松愉快的,真正做到把“情”投入到学习之中,从而使学生的学习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责任编辑 黄春香)

情感引导 篇11

医学教育具有专业性强、临床专业课分量偏重、教师分科细等特点, 医学生教育往往将知识教育和技能训练放在首位, 医德情感教育处于从属和次要地位, 或者说处于可有可无的地位, 没有把情感教育有计划地融于专业教育中进行, 造成情感教育和专业教育分离。在实际工作中, 面对复杂的人与人之间的矛盾纠纷, 以及“患者”这一特殊的情感需求群体时, 医学生往往显得束手无策。

二医学生情感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群体抽样医学生500人进行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内容涉及政治情感、道德情感、个人情感、学科与就业情感四个方面的内容。

1. 政治情感

政治情感主要指人对现有的政治观念是否认同, 对于政治活动是否有个人情感上的反应, 对自己所持的政治观念所表现出追求和秉承的程度。

据调查, 医学生政治情感方面主要表现为政治淡漠和政治功利。即对带有政治色彩的信息, 表现出一种淡漠疏远的态度及政治信仰具有功利性, 一切以利益为中心。

2. 道德情感

道德情感是指对当前社会主流道德标准的认可程度, 通过现实生活中对道德接受、践行或抵制、违反来表现的个人情感。

据调查, 一学生在道德情感方面主要存在的问题是诚信的缺失和公共意识淡薄, 缺乏自律意识。主要表现在: (1) 作弊现象严重, 对自己的学业不够尊重。 (2) 就业中就业简历和面试中弄虚作假, 缺乏诚信。 (3) 对集体生活应遵守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应履行的义务说不。 (4) 在共同拥有的宿舍中不注重个人卫生和房间卫生。 (5) 在校园内不爱护公共绿地, 肆意践踏草坪, 人为的对公物进行损坏, 在教室课桌上涂鸦等。 (6) 在公共场所无视他人的存在, 不注重社会传统道德底线, 在公共场所过分亲热, 行为不检点。

3. 个人情感

第一, 亲情。作为家庭的一员, 医学生在家中应恪守孝道、尊老爱幼, 主动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 担负起子女应负的义务承担家庭责任。从调查结果显示, 医学生在亲情方面总体情况是可观的, 在和父母吵架后的做法中, 47.68%的学生选择“和父母心平气和慢慢说”, 选择“主动和父母道歉”占了27.43%, 选择“不理他们”的占了8.44%, 而仍有6.33%选了“发脾气”。针对这些个别群体, 相信只要采取适当的引导方案, 就能够让学生明白父母的良苦用心。

第二, 爱情。在被调查者中, 认为谈恋爱是“选择人生伴侣”的学生仅占10.69%, 而选择“追求美好爱情”的学生占28.91%, 选择“打发无聊时光”的学生占12.73%, 选择“获得物质和生理上的满足”的学生占16.27%, 选择“随大流, 不落伍”的学生占了16.29%, 选择“缓解学习压力”占了15.1%。

第三, 友情。调查数据显示, 有近一半的受访者缺乏对他人的足够信任。如在对“与陌生人打交道时要小心”的回答中, 表示完全赞同的高达45.8%, 而完全反对这一说法的只有0.55%。对“在这个竞争的年代里, 如果不保持警惕, 别人就可能占你便宜”的问题选择上, 有32.7%的受访者完全同意这一说法, 部分同意的占38.6%, 完全不同意的只占2.6%。对待同学关系上, 更是有47.3%的同学明确表示不愿轻易向同学吐露自己的内心想法, 因为别人可能会泄密。整体上来看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的问题表现, 最突出的就是人与人出现信任危机。

4. 学科情感

医学院校的学生从走进学校大门的那天起, 就应该把自己对医学科学与医疗卫生事业的忠诚与追求和自己的未来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即把自己的学习、临床工作看成是自己的责任, 并使之升华为一种高尚的医德情操。

学校教育主要侧重的是学科的教育, 医学院校总体而言学习压力大, 课程繁多, 而学习的时间短, 学生要培养对学科的热爱就需要对所学的东西有深刻的认识, 通过调查显示, 对本专业较满意的同学占37.04%, 一般的占50.21%, 较不满意的占9.05%, 极不满意的占3.07%。由以上数据显示对学生学科情感教育还有待加强。

三医学生情感教育引导探讨

通过对情感心理问题的相关调查与分析, 对于医学教育而言, 是非常有必要进行情感渗透的。对医学类学生进行系统的情感教育, 从学生的道德意志、信念意识、行为习惯、做人准则、理想追求等方面加强教育十分必要。

1. 创造校园情感氛围, 启发情感需求

创造校园情感情境就是根据当前大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教育环境, 改变过去偏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和日常行为习惯的强行训练, 针对医学类学生情感的需求, 结合医学院校的教育目标和情感教育目标, 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地创设出符合一定情感需要与原则的环境氛围, 使学生身临其境产生出预定的主观感受, 在加深情感体验中培养和陶冶高尚的情操。如激发他们健康成长的文化环境、教育情景、精神氛围 (如悬挂医学誓言、校训、设置为医学献身的名人雕像等) , 来感化和陶冶学生。

2. 开设情感教育课程, 丰富情感内容

对于医学院校情感教育体系的建立, 首先, 在医学生进行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时, 努力加强人文课程的学习, 同时对其进行思想品德等方面的基本培训, 抓住大学生入学、军训等时机开展情感教育, 抓住“五·一”、“十·一”、“十二·九”等节假日或纪念日设计教育活动, 使大学生通过这些社会实践深刻体验爱民、爱国的情感, 激发他们关心社会, 理解人和人相处的和谐情感。其次, 在医学生三、四年级的见习期, 除了进一步学习医学伦理学及思想品德等理论课程外, 还要开展专业“实习”活动、“三下乡”活功、“爱心”活动、“志愿者”服务, 使他们在社会实践中大学生会认识到人的价值, 在社会中发现自己的力量和存在美, 在社会实践中学会尊重别人、关心别人。

3.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丰富教育方式

21世纪是信息的时代, 随着电脑的快速发展, 网络在我国迅速普及, 它以迅速、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得到广大学生的青睐。因此, 情感教育和交流方式也应随之多样化。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如可用MSN、邮件、博客、QQ聊天、微信公众平台等多种方式介入医学类学生的思想领域, 提高情感教育的趣味性、生动性、有效性, 使网络情感教育成为喜闻乐见、雅俗共赏, 人人乐于接受的形式。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 使学生的情感更加丰富、健康、积极, 有利于医学生情感的培养, 使个体在和谐的、不伤害其自尊的方式下得到调节和引导, 让学生在预期目标的实现中体会自我超越的幸福感, 从而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及世界观。

参考文献

[1]袁勇睢.论大学生政治情感的培养[J].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 (社会科学版) , 2006 (2) :135~138

[2]朱小蔓.情感德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5

[3]王怀印、司利民.大学生“啃老现象”与责任意识教育.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 (社科版) , 2006 (4)

上一篇:训练兴趣论文下一篇:两个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