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体系

2024-09-10

国际体系(精选12篇)

国际体系 篇1

一、当前的货币体系—美元本位

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 虽然国际货币呈现多元格局, 但美元的支配地位并没有改变。它仍是国际贸易和国际交易的主要媒介, 主要的国际计价货币、外汇市场交易对象和国际储备货币, 还是很多国家制定汇率钉住的主要的对象。因此可称现行的国际货币为美元本位。其特点表现如下:

1. 国际储备资产及国际货币的供给方式:

美元本位下, 美元作为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 是美国依靠国家担保的信用货币, 它的发行是美联储决定的, 缺乏内在的约束性和国际约束性。

2. 国际汇率的确定:

现行的美元本位, 实行浮动汇率制, 一般采用单独或联合浮动, 再者实行钉住自选的货币篮子或实行某种管理浮动汇率制度。3:国际收支方式:在美元本位下, 理论上可以通过市场调节实现国际的收支平衡的调节。但由于政府的干预, 使国际市场的调节能力大大减弱。

现行的美元本位是一种不稳定的货币体系, 是由它的特点所决定的。美元作为国际货币是美联储发行的信用货币, 即它具有了国家主权货币和国际货币的双重角色。但它既没有黄金作为担保, 又没有国际机构的约束, 只是以美国国家信用作为担保。美国作为一个独立的国家, 在实现本国经济目标时, 它的每一项经济政策都会影响着世界经济, 甚至会引起世界性的经济危机。

二、美元本位下国际收支失衡格局的形成

根据目前的世界各经济区域的国际收支状况, 可以把世界分成以下几个经济区域:

第一类:中日韩等亚洲出口导向性国家。

第二类:欧洲、澳洲、加拿大和一部分拉美国家。

第三类:美国单独构成的经济区域。

其中第一类的国家或地区实施出口导向型战略, 于是这类国家的经常项目表现为大量的顺差。第二类国家的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平衡。美国的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表现为双赤字。下图是美国1995年~2007年经常项目逆差额走势图:

数据来源:Board of governors of the federal reserve system, flow of funds accounts of the united states:annual flows and out standings, 1995~2007

美元本位下, 由于美元的特殊地位, 美国可以利用美元负债来弥补其国际收支赤字, 从而形成持有美元储备的国家的实际资源向美国转移, 形成了“铸币税”现象。据统计, 在美国的经济结构中, 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在2004年已经降到了10.1%, 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已占据了大部分, 这就是美国的“去工业化”现象。同时, 美国是内需拉动型经济发展模式, 即依靠国内居民“高消费, 低储蓄”的经济发展模式, 加上美国经济的“去工业化”, 美国不得不对外国的商品和服务产生了依赖, 因此美国就不得不保持经常项目的逆差。逆差不仅表现在经常项目上, 而且也表现在其资本项目上。据统计, 到2006年末, 美国对外负债余额高达125516亿美元, 对外资产余额95243亿美元, 净对外负债高达30273亿美元, 占其GDP比重已达到22.9%。虽然美国对外负债的状况不断恶化, 但是美国对外资产的收益率一直高于对外负债的收益率。根据Matthew Higgin (2005) 的研究, 从20世纪80年代到2004年, 美国所持有的国外资产收益率为4.5%, 外国持有美国资产的收益率为3.2%。这个收益差使得美国获得正的收益, 产生了巨大的收入流, 这个收入流足以弥补巨额利息敏感负债的对外支付, 也暂时稳定了美国巨额逆差的国际收支结构。下图是美国新增对外负债图。

数据来源:Board of governors of the federal reserve system, flow of funds accounts of the united states:annual flows and out standings, 1995~2007

对第一类经济区来说, 出口可以增加本国的经济收入而且可以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 因此他们乐意提供他们廉价的商品和服务。这些国家实行了出口导向性的经济发展模式。在国际收支上表现表现为经常项目的盈余。以中国为例, 中国现有外汇储备达2万亿美元, 其中大部分以美元资产形势存在。于是第一类经济区域对美国的逆差产生了依赖。第一类经济区对外贸易取得的外汇资产作为国民财富的一部分, 必须对其保值升值。在美元本位下, 作为外汇资产的美元作为信用货币, 必须以再投资的形式返回美国, 为美国提供融资。那么在美元本位下, 国际收支失衡结构就这样形成了。

三、解决建议

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为目前的国际收支失衡提供了温床, 因此必须改变目前的国际货币体系:开展区域化货币合作, 在某一经济区域内实行统一货币, 类似与欧共体实行统一货币, 建立亚洲货币区域、非洲货币区域、南美洲货币区域等, 实行国际货币更加多元化平等化;通过国际协商合作, 进一步改革目前的国际货币体系, 使其更加适应21世纪经济的发展;改革目前的国际经济机构, 赋予他们更大的权力, 使其更好的实施国际经济监管职能。

参考文献

[1]王志军:美国近百年来的对外负债[J].国际金融研究, 2008年第4期

[2]张纯威:美元本位、美元环流与美元陷阱[J].国际金融研究, 2008年第6期

国际体系 篇2

国际货币体系(制度)第一节

国际货币体系概述 一、国际货币体系的含义

国际货币体系也称国际货币制度,是指各国为了进行国际经济交往,规范收支行为,在国际范围内对一系列规章制度、机构所做出的一种全面安排。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各国货币比价的确定(即汇率的确定)。

2、各国货币的兑换性与对国际支付所采取的措施。

3、国际储备资产的确定。

4、国际清算的原则。

5、国际收支调节的原则。

6、黄金外汇流动的自由性。

二、国际货币体系的类型 国际货币体系的类型,可以按照国际本位货币或国际储备货币和汇率制度这两个标准加以划分。

1、根据国际本位货币划分: 一是纯粹商品货币本位,如金本位就是以黄金作为国际本位货币或国际储备货币。

二是纯粹信用货币本位,如不兑换纸币本位就是以外汇作为国际本位货币或国际储备货币而与黄金无直接联系。三是混合货币本位,如金汇兑本位就是同时以黄金和可直接自由兑换的货币作为国际本位货币或国际储备货币。

2、从汇率制度的角度来看,国际货币体系可分为固定汇率制度、浮动汇率制度以及介于二者之间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3、同时以上面两个标准划分: 金本位条件下的固定汇率制度;

以美元为本位货币的固定汇率制度; 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度; 管理浮动汇率制度; 自由浮动汇率制度。

第二节

国际金本位制

金本位制度是以一定成色及重量的黄金为本位货币的一种货币制度。所谓本位货币是指作为一国货币制度基础的货币,如金币或银币。国际金本位制就是以各国普遍采用金本位制为基础的国际货币体系。

货币本位是一种货币制度的计量单位。如金本位制度中的盎司。银本位制度中的两(中国)。

1816年英国颁布了《金本位制法案》,并首先采用了金本位制。1853年(葡萄牙),1873(德国),1897(俄国、日本),1900(美国)等国家先后实行金本位制。从1816年英国正式颁布《金本位制法案》到1936年法国、瑞士、荷兰等国放弃金本位制,金本位制存在的时间总共是120年。

一、金本位制的形式和内容 根据货币与黄金的联系程度,金本位制在其发展过程中采取了三种形式,即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生金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虚金本位制)。

1、金币本位制

金币本位制主要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资本主义各国普遍实行(时间延续大体上是100年左右)。金币本位制的基本内容或主要特点是:

(1)自由流通;国际以法律规定铸造一定形状、重量和成色作为具有无限法偿效力 的本位货币自由流通。

(2)自由输出入;金币和黄金何以在国际间自由流通。

(3)自由铸造;金币可以自由铸造,或者请求国家铸造机构代铸。

(4)自由兑换。银行券可以自由兑换金币或黄金。

这就是人们讲的金币本位制的四大自由。

2、金块本位制

由于这种金块是一定数量的金坯,所以也叫生金本位制。金块本位制的基本内容或主要特点是:

(1)国家不铸造金币,市场上也没有金币流通,只发行纸币(如银行券)来流通,流通的纸币有无限法偿效力;

(2)单位纸币规定有含金量并确定黄金官价;

(3)纸币不能自由兑换金币和黄金,只能按黄金官价向中央银行兑换金块;当时英国规定最低要1700英镑才能到中央银行兑换金块。

(4)国家为了保证兑换,货币储备是金

块。同时禁止私人输出黄金(即不能自由输出入)。

3、金汇兑本位制

金汇兑本位制是将本国货币间接地同黄金相联系,故又称虚金本位制。

一战后的国际金汇兑本位制的基本内容或主要特点是:

(1)国家规定金币为主币,但国内不铸造金币,也不允许流通金币,只能流通纸币,纸币规定有含金量;

(2)通过含金量的对比,实行金汇兑本位制国家的货币钉住实行金本位制国家的货币,实行金汇兑本位制国家的货币只能兑换外汇,这些外汇要符合货币发行国的管汇规定才能兑换黄金;

(3)实行金汇兑本位制国家的国际储备主要是实行金本位制国家的货币和黄金,而且要把这些储备存放在盯住的实行金本位制国家的中央银行;

(4)实行金汇兑本位制的国家通过买卖实行金本位制国家的货币来维持汇率的稳定。

实行金汇兑本位制实质上是一种附庸的货币制度。采取这种货币制度的国家,在对外贸易和财政金融上都要受到“货币联系国”的控制。

1931年英国宣布废除金本位制度,1933年美国以及1936年法国瑞士荷兰等国宣布废除金本位制。金本位制度彻底崩溃。

二、国际金本位制的基本特征

国际金本位制作为一种国际货币体系,有其自身的基本特征。

1、统一性

在国际金本位制度下,各国所采取的措施大多相同,即都遵守大体相同的做法和惯例。

2、松散性

国际金本位制度的形成并不是在一个公共的国际组织领导和监督下出现的,而是各国自行规定其货币在国际范围内发挥世界货币的办法。

3、自发性

在国际金本位制度下,该体系的作用是自发地而不是各国货币当局通过变动政策而

发挥出来的。基本上都是通过黄金在国际上的自发流动而进行的。国际金本位制的统一性、松散性与自发性的特征是与当时的国际经济关系的状况相适应的。

三、国际金本位制的作用

1、自动调节国际收支。

2、保持汇率稳定。

3、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

4、有利于国际资本的正常流动。

5、促进国内经济发展。

6、有利于各国经济政策的协调。

传统的国际金本位制也不是十分完善的,其缺点主要表现在: 第一,由于当时英国获得了控制世界金融的特权,英国的货币政策影响和支配着其它国家的货币金融活动,这必然引起严重的国际间利益冲突。第二,黄金的供给赶不上高速增长的黄金需求,不能适应经济贸易增长的需要。第三,金本位制的自动调节机制存在缺陷。金本位制的规则难以为各国接受,经常

不能严格遵守。

四、国际金本位制的崩溃

国际金本位制的崩溃是一个逐渐的过程。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各国停止了黄金兑换并禁止黄金出口,国际金本位制逐陷于瓦解。战争期间,各国实行自由浮动的汇率制度,汇价波动剧烈。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法等国实行金块本位制,其它国家大都实行金汇兑本位制。

1929年至1933年世界经济大危机的袭击,终于全部土崩瓦解。

国际金本位制彻底崩溃的原因:

1、自身的缺陷;

2、战争赔款对国际金融的影响;

3、几个国际金融中心的出现;

4、短期资本的流动;

5、世界经济危机的袭击;

6、金本位制的“游戏规则”遭到破坏。

7、而从根本上来看,则完全是帝国主义时期资本主义各种矛盾和危机进一步激化

在货币制度方面的反映而已。

第三节

货币集团支配下的国际货币制度

一、货币集团的出现及主要运作特点 从三十年代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逐步形成了以少数几个资本主义大国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集团,国际货币集团的主要运作特点是:

(1)集团内部以一个主要国家的货币作为中心货币,集团内各成员国货币与中心货币(主导货币)保持固定比价;

(2)集团内各成员国以主导货币作为储备货币,各国之间的结算都通过主导货币进行。

(3)集团内部的外汇支付与资金流动完全自由,但对集团外的收付与清算则实行严格管制,常常要用黄金作为国际结算手段;(4)集团内各国的黄金与外汇储备,须交主导国中央银行集中保管。二、三大主要货币集团

1、英镑集团。

2、美元集团。

3、法郎集团。

三、货币集团的实质及影响

1930年代出现的多个国际货币集团,从本质上说是少数几个资本主义大国为了加强宗主国与殖民地、附属国、邻地之间的联系,为了维护其本国的利益和为了在世界范围内争夺国际货币金融主导权的结果。

西方国家从统一的国际货币制度分裂为若干货币集团,各集团内部货币比价、汇率波动界限及货币兑换支付均有统一的严密规定,而对集团外的国际收支则采取严格限制,集团之间壁垒森严,限制重重,在这一时期,不存在统一的国际货币制度。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第四节

布雷顿森林体系

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1943年7月1日至22日在美国新罕布尔什州的布雷顿森林城召开了有44个国家参加了“联合和联盟国家国际货币金融会议”(简称“布雷顿森林会议”),通过了以“怀

特方案”为基础的《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统称《布雷顿森林协定》),从而建立起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

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核心就是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管理、协调和监督下实行“两个挂钩”以及所采取的一项维护固定汇率的措施。而“两个挂钩”则构成了支撑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两根支柱。

两个挂钩:美元同黄金直接挂钩,确定一盎司黄金等于35美元的黄金官价。各国政府或中央银行可以随时用美元按黄金官价向美国兑换黄金。与此同时,其它国家货币与美元直接挂钩,以美元的含金量作为规定本国货币平价的标准。各国货币与美元的汇率可以按各自货币的含金量确定,也可以不规定含金量而只规定与美元的比价。

一项措施:各国货币对美元的汇率,一般只能在平价上下1%的幅度内波动。超过这个幅度,各国政府有义务在外汇市场上进行干预,以维护汇率的稳定。

三、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特点和作用

1、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特点

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了世界性的国际货币金融组织机构,签订了具有一定约束力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并建立了现代国际货币金融管理所必需的各项制度。

2、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积极作用 积极作用:

(1)弥补了国际储备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国际清偿能力的短缺问题;

(2)可调整的钉住汇率制度使汇率相对稳定,促进了战后国际贸易和世界经济的增长。

(3)统一的国际货币金融组织机构的建立,提供了国际磋商与货币金融合作的讲坛

(4)基金组织采取的多种贷款形式,使逆差国家仍有可能继续进行商品的国际交换,从而可以暂时缓和逆差国所造成的国际收支危机。

四、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缺陷和崩溃

(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缺陷

1、以一国货币(美元)为中心的国际金汇兑本位制存在着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若美国的国际收支保持顺差,国际储备资产不能满足国际贸易发展的需要,就会出现国际清偿能力不足的问题。若美国国际收支保持逆差,国际储备资产过剩,美元在国际市场上的信用就难以保持稳定,就会发生美元危机,从而危及国际货币体系。这种难以解决的矛盾就是著名的“特里芬难题”。1960年美国经济学家特里芬(R.Triffin)在其著作《黄金与美元危机》一书中详细分析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这种内在不稳定性。

2、缺乏有效的国际收支调节机制。布雷顿森林体系坚持固定的官方平价,虽然汇率可以调整,但只有出现“根本不平衡”时有关国家才可以大幅度变更平价,这样就使得各国在一般情况下不能有效利用汇率对国际收支进行调节。同时,对于什么是“根本不平衡”没有明确定义,这使得暂时不平衡与根本不平衡难以区分,结果许多国家往往拖延对汇率的调整,造成汇率明显的高估或低估。

3、外部平衡以牺牲内部平衡为代价。

4、发展中国家获得的基金份额太少,利用基金组织贷款的条件过严,不利于它们调节国际收支,稳定国际金融。

5、很强的国际剥削性。随着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布雷顿森林体系种种缺陷逐渐暴露出来,并最终导致该体系的崩溃。

(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过程

1、美元荒。战后初期,各国普遍感到美元不足,形成美元荒。

2、美元灾。美元灾是指美元供应过多,充斥市场,造成泛滥的经济现象。

3、美元危机与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美元危机是指由于美元泛滥引起的美元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信用下降、地位动摇、被人们竞相抛售并抢购黄金和其它硬币迫使美元暴跌的一种金融现象。

第五节

现行国际货币体系 布雷顿森林体系之后的国际货币体系如

何称谓,学者们有着不同的提法,如“牙买加体系”,“后布雷顿森林体系”,“多元化的国际货币体制”等,也有学者认为布雷顿森林体系之后世界进入“无体制”的时期。这些提法虽然不同,但从对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分析所涉及的主要问题来看则基本上是趋于一致的。从历史发展的实际来看,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基本上是在《牙买加协定》的基本框架基础上演进的,因此,分析现行货币体系离不开《牙买加协定》这一转折点。

一、牙买加协定

1976年1月在牙买加首都金斯顿召开的第五次会议上,就汇率制度、黄金处理、扩大借款额度、增加会员国在基金组织的份额等问题达成协议,即“牙买加协定”。《牙买加协定》的主要内容如下:

1、承认浮动汇率合法化。

2、降低黄金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作用,宣布黄金非货币化。

3、增加基金份额总量,调整各成员国应缴份额比重。

4、扩大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融通。

5、提高特别提款权的国际储备地位。

二、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特征

1、国际储备资产多元化。

2、多种方式的浮动汇率制。

3、多渠道调节国际收支。

4、区域性货币集团迅速发展。应该指出的是,以上我们所分析的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基本特征,并不是各国共同认可并清楚规定的游戏规则的完全反映,而主要是在《牙买加协定》自由化和市场化原则的框架下市场机制自发作用的结果。

三、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利弊

(一)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积极作用

1、多种方式的浮动汇率制能够比较灵敏地反映不断变化的国际经济状况,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

2、多元化的国际货币摆脱了原先对美元的过分依赖,基本上解决了“特里芬难题”。

3、对国际收支采取多种调节机制相互补充及综合运用的办法,缓和了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国际收支调节的困难。

4、区域性货币集团的发展,对区域内国

家和地位的经济,从而对世界经济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弊端

1、多种方式的浮动汇率制在其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给世界经济和金融带来了严重的后果。

2、多元化的国际货币,使得国际货币关系中缺少统一和稳定的货币标准。

3、国际收支多渠道的综合调节,使全球性的国际收支失衡问题一直不能得到妥善解决反而愈益严重。

4、众多区域性货币集团的出现和发展,将会削弱国际货币组织的作用,加剧国际金融领域的矛盾和冲突,从而给国际金融和世界经济带来新的问题。

四、现行国际货币制度的改革

1、恢复金本位制

2、恢复美元本位制

3、综合货币本位制(特别提款权本位制)

4、设立汇率目标区

汇率目标区是指在一些主要工业国家的货币之间确定汇率波动的幅度,作为目标

区,其它货币则钉住目标区或随之浮动。

5、“蓝皮书”计划与《阿鲁沙倡议》。这是发展中国家关于改革国际货币制度的意见。1 前景展望

当前世界经济秩序存在着严重不合理,这与国际货币制度有着密切关系,国际货币制度必须进行改革。但由于不同货币制度对各个国家的利害关系不同,这就决定了国际货币制度改革必定是一个长期、复杂和曲折的过程。

国际货币制度的基础是货币本位制问题。从长期发展趋势来看,一种完善的以单一国际货币本位制为基础的国际货币制度的实现,其途径可能有:

一是在欧元的示范带动下,区域性货币得到发展,国际上货币的种类逐步减少,并可能最终走上统一的单一国际货币的道路。二是经过或快或慢的发展,现在的符号货币发展到无形货币(电子货币)阶段,一种记帐单位足以履行货币的各种职能,象特别提款权也就不会因为它是计帐单位而妨碍

其流通手段的职能,那时,随着国际政治经济条件的变化和国际货币理论的发展,实现以某种国际货币本位制为基础的国际货币制度,则也许是可能的。

国际体系 篇3

为顺应国家需要、满足企业需求,中国国际商会正在通过机构设置调整融合国内外工作平台、深度参与国际规则制定、引导国际规则运行,全方位服务中国企业的国际化经营。中国国际商会秘书长于建龙介绍说,在机构设置调整方面,中国国际商会秘书局将扩充为会员部、会展部、合作发展部、国际商会事务部、综合部等5个职能部门。其中“加强国际商事项目培训,助力中国企业走出去”、“对接国际商会,参与国际商会商事规则和标准制定”成为中国国际商会未来一项重要的服务职能。

同时,中国国际商会将继续打造系列进口促进工作平台,重点做好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进口促进工作。努力办好以促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贸合作为主题的相关展会,积极鼓励和协助境内企业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加工生产并扩大加工产品进口。还将引入“政府鼓励支持,企业投资运营,商会资源注入”的操作方式,组织会员企业投资和运营多个进口商品长期展示与交易平台。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与人民币国际化 篇4

一、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方向与路径

“布雷顿森林体系”因“米德冲突”和“特里芬难题”而在1971年解体后, 导致了1976年“牙买加协议”对浮动汇率制度的承认。由于“牙买加协议”事实上取消了任何国家对国际货币体系承担的稳定责任, 这就在关键货币国家 (地区) 自身的货币政策与全球的货币稳定和经济均衡之间埋下了内在冲突的根源, 使他们自利的经济政策特别是货币政策有可能产生“负外部性”, 即通过汇率动荡导致国际金融动荡和经济失衡, 这个霸权货币体系本质上是让全世界为美国经济货币政策的错误承担风险和买单。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及其带来的一系列后果充分证明, 目前的国际货币体系已经越来越不适应全球经济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客观现实, 创造一种拥有新的国际储备货币的国际货币体系的时机正在逐步到来。当然, 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并非易事, 它具有强大的自我维持惯性, 其变革只能是各国经济实力较量和博弈的结果。因此, 人们把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看作是一种长期诉求, 可能需要经历三个阶段:

(一) 关键货币惯性阶段

从目前情况看, 美元作为主要国际储备货币的时代虽尚未结束, 以美元为主的国际货币体系的基本格局在相当长时间内仍将维持。这一是因为美国虽然受到金融危机的重创, 但其强大的经济、政治与军事实力并未遭受到根本性的削弱, 无论是中国、俄罗斯、印度还是其他新兴经济体, 在能够预见的未来一段时期, 都难以获得与美国相匹敌的主权信誉和实力。二是网络外部性以及公众长期形成的货币使用习惯等因素, 使得美元等主权货币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地位和作用具有极大的惯性, 在短期内不可能发生改变。三是美元等主权货币的国际储备货币地位使美国以及其他主要西方国家获得了巨大的金融、经济甚至政治优势, 他们不太可能在短期内支持取代美元的国际储备货币改革方案。

(二) 多元化货币及区域货币群阶段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 在全球经济金融一体化的大趋势下, 服从于国家主权的“一个国家一种货币”的传统观念被服务于市场的“一个市场一种货币”的全新理念所取代, 体现为不同主权国家间的货币融合的区域货币一体化出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不仅欧元成功推出, 而且许多国家和地区跃跃欲试, 形成了金融全球化一个新潮流。尤其在全球金融危机之后, 新兴市场国家都积极推动区域货币合作, 以抵御外部危机对区域经济的冲击。建立多元化的国际储备货币体系, 其实质是在多种国际货币中形成一种市场竞争机制, 通过基于对现有国际货币的信心而产生的此消彼长的结构调整, 从而整体解决国际货币的流动性和稳定性两难问题。虽然目前大多数的区域货币合作还停留在设想和探讨阶段, 但强化多元化货币储备制度, 弱化美元的霸主地位, 建立从单极到多元的国际货币体系, 已成为一种客观上的必然要求。在不远的未来, 国际货币体系将真正进入多元化货币及区域货币群的时代, 取代美元独霸国际储备货币的格局。

(三) 超主权货币阶段

2009年3月23日,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央行官方网站发表了题为“关于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思考”的文章, 提出了“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理想目标”, 即在扩大SDR货币篮子的基础上, “创造一种与主权国家脱钩、并能保持币值长期稳定的国际储备货币”。这篇文章在国际上得到了广泛的反响和积极的评价。

发行真正意义上的“世界货币”, 是改革国际金融体系最理想的方法。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消除目前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制度缺陷, 避免以主权国家货币作为国际支付手段和储备工具带来的不对等的权利义务、缺乏约束制衡机制、外部性问题等弊端, 使国际储备货币向着币值稳定、供应有序、总量可调的方向完善, 维护全球经济金融稳定。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无论选择哪一种路径:是完善SDR, 还是对现有的某种关键货币进行非主权化改造, 或是重起炉灶设计一种非主权货币, 总之, 重建由一个全球性机构管理的、具有稳定的定值基准并为各国所接受的世界性新储备货币, 将是改革的最终目标和结果。当然, 这一目标需要通过相当长的时期才能逐步实现, 并且有待国际社会在形成共识的前提下长期共同努力。

二、人民币国际化的动因

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呼声日益高涨的同时, 人民币国际化的问题也受到了世界的广泛关注。这不仅是因为在过去30年, 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以及中国与世界经济一体化程度的日益增加, 极大地提高了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影响力, 而且这次世界性金融危机中中国政府的危机应对措施不仅确保了中国引领全球经济复苏, 并对本地区及世界经济产生了显著且积极的溢出效应, 致使人民币的国际声望大大提高。特别是中国排行世界第一的庞大的外汇储备, 2005年7月中国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的币值对美元持续升值的坚挺走势, 加上中国有意推动和参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态度, 使得人民币国际化的问题对国际货币体系未来的演变具有了重要的意义。就目前而言, 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动力主要来自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

(一) 人民币国际化的外部动因

一般说来, 经济开放度较高、在世界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国家, 能够使国际市场交易者产生对该国货币的信心和需求。随着中国在全球经济总量的占比和对全球增长的贡献度日益上升, 需要中国在国际社会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 其中也包括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人民币国际化将成为全球金融稳定的一个平衡因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MF) 主席卡恩表示, SDR有越来越多的理由纳入其他货币, 接受人民币将是这一进程的起点, 希望将人民币“尽快”纳入SDR的一揽子货币中。如果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需要人民币参与并加入国际货币的行列, 必然会在客观上加速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同时, 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也肯定会对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及其国际储蓄货币分配格局产生重大影响。

另一方面, 亚洲经济一体化程度的提高, 必然产生对共同价值标准的需求。同时, 在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下, 亚洲贸易自由化和投资便利化也需要一种区域货币作为媒介。中国经济实力的日益提高和经济辐射力的扩大, 使之与亚洲国家 (地区) 之间的经济联系不断加强, 成为亚洲各国重要的贸易伙伴。人民币为亚洲国家 (地区) 提供普遍接受的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和贮藏手段, 不仅可以帮助亚洲新兴市场经济国家解决汇率制度选择的难题, 而且有助于双边及多边贸易关系的稳定和深入发展。在现实中, 亚洲对人民币用于国际结算有明显的需求, 人民币在周边国家大量流通, 已获得硬通货的地位, 部分周边国家将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亚洲地区经济发展对人民币需求的持续增加, 已经成为进一步推进以人民币国际化为核心的亚洲区域货币金融合作的重要力量。

(二) 人民币国际化的内部动因

1.日益增长的经济实力要求人民币国际化。

经过多年的远高于其他经济体增长速度的不断增长 (图1) , 中国经济总量已居发展中国家首位。按PPP计算, 2009年中国的GDP总量为 4.222万亿美元, 占世界总量的8.3%, 已接近日本的8.8% (图2) 。而按照世界银行估算, 以购买力平价计算, 中国已跃居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2.561万亿美元, 占世界贸易总额的比重已为7.7%, 列世界第三位 (表1) ;年末国家外汇储备额达1.95万亿美元, 名列世界第一。但是, 中国在国际经济金融舞台上严重缺乏话语权, 与其现有的经济实力完全不相符, 在国际金融、贸易等领域处处受制于人, 本次金融危机更是暴露了中国在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下金融地位的脆弱性, 而这些问题与美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统治地位和中国没有国际货币发行权有直接的关系。因此, 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是在投射中国经济实力和国际信用, 是为了保障本国的金融利益和金融稳定, 减少国际货币体制对中国的不利影响, 提振中国对全球经济活动的影响力和发言权, 对于中国经济的长远发展乃至中华民族复兴都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

资料来源:联合国统计司

资料来源:聂利君:《货币国际化问题研究》, 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年版。

2.不断扩大的对外贸易需要人民币国际化。

中国经济发展的外向程度很高, 2008年进出口贸易总额占GDP的比重高达58.3%, 已经是名副其实的对外贸易大国。中国也是包括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这些外汇储备大国在内的11个经济体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但是, 本次金融危机导致2009年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比上年锐减了近14% (图3) , 大量出口型企业倒闭, 从而让中国政府充分认识到, 对外贸易对美元的过分依赖使国家经济暴露在美元汇率大起大落的风险之下, 继续美元依附经济对中国的经济发展非常不利。中国作为出口导向型的国家, 在刺激内需的同时, 通过建立人民币在国际市场的货币话语权而谋求从外部提振经济, 也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战略措施。

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5-2009) 。

因此, 在美元中长期内贬值风险加大的背景下, 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在国际贸易中就可以直接使用人民币计价、结算、对外投资和弥补国际收支赤字, 不仅能够规避美元汇率风险, 降低汇兑费用, 而且有利于减少美元汇率波动对中国与周边地区贸易的干扰, 扩大进出口企业对结算货币的选择权, 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即使是中国由出口导向型经济向内需驱动型经济转型, 也需要有国际化的人民币与之相配合, 以保护国家经济的安全和提供经济增长的动力。

3.庞大的外汇储备敦促人民币国际化。

美国经济学家杜里、弗斯特兰道和嘉保提出的“BW2理论” (布雷顿森林体系2理论) 和斯蒂格利茨提出的自我保险理论 (self-insurance) 都认为, 拥有大量的外汇储备是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解决本国经济问题的必然结果。中国改革开放的前30年, 由于国力尚弱, 缺乏资本金, 选择“赚美元”的战略是一种必然。从图4可以看到, 2000-2009年, 中国的外汇储备呈不断加速的上升趋势, 目前已位居世界第一, 高达20 000亿美元, 其中大部分是美元资产。

资料来源:国家外汇管理局

中国外汇储备的庞大规模和资产结构决定了其面临的风险:一旦美元贬值, 将遭受巨大的资本损失。美国的持续经常项目逆差、巨额外债和赤字、急剧增加的货币供给, 这些长期因素都会导致美元贬值和美国通货膨胀的结果。温家宝总理在金融危机爆发以后, 就曾一再对在美资产安全表示担心。中国日益增长的外汇储备已成为国民财富损失的巨大黑洞。只有当人民币也成为国际货币, 才能摆脱对美元的依附, 规避捆绑美元所致的损失, 终止国民财富的流失。

4.铸币税收入吸引人民币国际化。

所谓铸币税, 是指发行钞票国取得的钞票发行收入。国际货币发行国能够以发行纸币的方式换取非居民持有者的资源, 享有从他国获得的巨大的铸币税收入。人民币国际化也可以使中国分享一份铸币税收益, 开辟新的资金利用渠道, 同时减少对其他国际货币发行国的铸币税的贡献。这些铸币税收入足以使我国经济上一个台阶, 并因为内需的扩张而加注新的经济发展动力。

5.大国政治促使人民币国际化。

从政治学的角度讲, 货币国际化与自主权和声望紧密相关。拥有货币发行的自主权, 意味着减少对别国的依赖, 在发生紧急情况 ( 包括战争) 时不必依靠他国就能迅速获得流动性支持。有经济学家指出, 货币自主权是“世界末日时的武器”, 货币就像原子弹一样在极端情况下可以维护本国的利益。从身份上讲, 货币是主权国家身份的象征, 成为国际货币可以提高货币发行国的声望, 并且有助于同化使用相同货币的有区别、甚至是相互对立的社会群体。因此, 货币领域的竞争构成了大国政治经济利益争夺的一个重要部分, 并有助于维护和加强国家的整体政治经济利益。如果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 对其他货币的替代性增强, 不仅将现实地改变国际储备货币的分配格局和目前中国处于被支配地位的局面, 而且也会对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产生深远的影响。

三、人民币国际化障碍性因素分析

虽然人民币国际化的时机日渐成熟, 但是不能忽视一些现实的障碍性因素, 需要经过长期艰苦努力才能逐步消除。

(一) 国际货币基本条件分析

向松祚 (2010) 认为, 一国货币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 至少要有五个条件:第一是经济的规模, 第二是金融市场的发达程度, 第三是货币是不是自由兑换, 第四是通胀是不是稳定, 第五是政治是否稳定。从中国的现实情况看, 经济规模和政治稳定这两个条件应该是基本满足的, 下面对另外三个条件进行分析。

1.金融市场尚不发达且开放度不够。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的金融市场从无到有, 从小到大, 逐步发展出了包括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在内的金融市场体系。但从整个金融的发展水平来看, 无论是发展的广度 (包括金融资产的总量与质量、存量与增量) , 还是发展的深度 (包括国内金融市场效率及与国际金融市场衔接状况) , 都和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尤其是金融市场虽然已逐步对外开放, 但远没有实现国际化, 甚至连区域化都没有做到。这种状况使得境外持有者对长期持有人民币作为结算和储备货币有一定顾虑, 同时也降低了人民币实际贸易的国际比较价值。

2.资本项目尚未全面开放。

人民币国际化是以资本项目全面开放为前提条件的。一种无法自由兑换的货币, 其国际接受范围将十分有限, 更不可能成为国际货币。中国虽然在1996年就实现了人民币经常项目的自由兑换, 但对资本项目的兑换仍然实行管制。这就在很大程度约束了人民币跨境流通, 使境外人民币的回流渠道受阻。虽然我国在周边国家或地区签订双边贸易协定, 但是由于资本项目的约束, 这些国家或地区只能把人民币作为计价结算单位, 而难以将其用作储备货币。

数据来源:《中国金融年鉴》各年、《中国年度统计公报》各年。

3.通货膨胀水平基本稳定。

从1990年至2009年的通货膨胀率来看 (图5) , 中国过去19年经济运行的稳定性总体较差。这段时期的通货膨胀率均值为4.82%, 而最大波幅 (区间内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 则高达24.9%。如果结合1990年至2009年的M2增长率指标 (图5) , 就可以看出货币供应量对通货膨胀率存在明显的“引致效应”:1990年到1994年期间货币供应量的迅速增加, 是导致紧随其后的高通货膨胀率的一个重要原因。不过, CPI增长率的高峰值主要出现在1997年前。经过1994年至1995年的宏观经济调控, 在l996年实现软着陆后, 迄今为止CPI运行相对稳定, 没有出现大起大落的情况, 货币供应量也基本如此。说明中国货币当局的宏观经济调控水平在逐步提高。根据IMF2008年《世界经济展望》提供的从1980-2006年间的平均通胀率指数来看, 中国通胀水平的稳定程度与主要发达国家大致相当。由此可说, 这方面的条件基本符合人民币国际化的要求。

(二) 当前人民币国际化程度分析

蒋万进等人 (2006) 按照构建货币国际度指数体系刘仁伍、刘华 (2009) 认为:货币国际化进程的部分或全部货币职能的扩展也是货币空间扩大的进程。根据货币的使用区域划分, 货币的国际化可分为周边化、区域化、全球化三个层次。现实中, 目前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境外地域已扩展到所有国家和地区, 人民币在港澳以及东南亚地区的民间流通规模已相当庞大, 已获得硬通货的地位。这表明从货币使用区域来看, 人民币已经实现了周边化, 完成了国际化的第一步, 并正在向第二步即区域化发展。

从中长期来看, 人民币区域化是人民币走向国际化不可逾越的一步。这不仅是由中国的地理环境和经济、政治、文化等特点所决定的, 也是欧元成功之路的宝贵经验, 同时是对国际货币体系改革进程的第二阶段即多元化货币及区域货币群阶段的反映和体现。因此, 应该把区域化作为人民币国际化的现实努力方向。人民币区域化的目标是:在人民币自由兑换的前提下, 实现人民币在亚洲地区和世界部分国家国际化, 使人民币成为亚洲地区贸易结算的主要货币。该阶段标志是:亚洲地区贸易结算量的40%由人民币作为结算货币, 人民币成为亚洲国家和地区的官方储备货币之一。

1.加强与亚洲各国 (地区) 尤其是周边国家和地区高层政府间的交流与合作, 增加相互信任, 成为国际经济活动的重要参与者和推动者。

2. 进一步加强与亚洲各国的直接投资与贸易, 努力推进亚洲经济一体化进程。

3. 继续推进人民币在亚洲区域的使用, 在对外经济往来中主动使用人民币, 扩大双边货币互换协议的国家范围, 不断提高人民币在区域贸易中计价结算的份额。

4. 尽快在亚洲地区设立中资金融机构的分支机构, 支持中资企业走出去扩展亚洲市场, 并为当地金融提供人民币的清算服务与支持。

5. 在香港建立人民币离岸市场, 作为资本项目尚没有完全开放之前的一个过渡性安排, 不断扩大以人民币计价的金融资产规模和交易规模, 形成境外人民币金融市场。

6. 扩大金融服务业对亚洲国家和地区的开放, 降低准入门槛, 对其在华设立银行分支机构提供更多的便利, 使其进入人民币的清算体系。

7. 加强与亚洲相关国家在金融监管方面的国际合作, 加强对跨境人民币流动监测。

8. 积极参与亚洲货币合作, 推进人民币成为区域性的国际支付手段和区域性国际储备资产。

摘要: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与人民币国际化现已成为必然趋势, 并形成相动关系。国际货币体系改革需要经历三个阶段, 而人民币国际化在内外动因的作用下, 面对基本条件欠缺和国际化程度较低的现实, 尚需要通过层次深化的三个阶段和空间扩展的三个步骤方能走完整个历程。

中国国际物流体系的构建 篇5

孙咏华 (2004-7-12 9:58:16)

来源:《物流技术》

1 国际物流的内容及特征

1.1国际物流的含义

所谓国际物流,是国内物流的延伸和进一步扩展,是跨越国界的、流通范围扩大了的“物的流通”,是实现货物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或地区)间的物理性移动而发生的国际贸易活动。从国际贸易的一般业务角度来看,国际物流表现为,实现国际商品交易的最终目的的过程,即实现卖方交付单证、货物和收取货款,而买方接受单证、支付货款和收取货物的贸易对流条件。

从本质来说,国际物流实质上是按国际分工协作的原则,依照国际惯例,利用国际化的物流网络、物流设施和物流技术,实现货物在国际间的流动和交换,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和世界资源优化配置。

国际物流的总目标是为国际贸易和跨国经营服务。国际物流系统涉及多个国家,地理范围大;同时由于各国社会制度、自然环境、经营管理方法、生产习惯不同,一些因素变动较大,在国际间组织货物从生产到消费的流动,相比较国内物流更加复杂。因此国际物流的目标即是选择最佳的方式与路径,以最低的费用和最小的风险,保质、保量、适时地将货物从某国的供方运到另一国的需方。作为企业价值链的基本环节,国际物流不仅使国际商务活动得以顺利实现,而且为国际企业带来新的价值增值,成为全球化背景下的“第三利润源泉”。

1.2国际物流的主要特征

1.2.1国际物流反应快速化。国际物流服务提供者对上游、下游的物流、配送需求的反应速度越来越快,前置时间越来越短,配送间隔越来越短,物流配送速度越来越快,商品周转次数越来越多。

1.2.2国际物流功能集成化。国际物流着重于将物流与供应链的其它环节进行集成,包括:物流渠道与商流渠道的集成、物流渠道之间的集成、物流功能的集成、物流环节的集成等。

1.2.3国际物流服务系列化。国际物流强调物流服务功能的恰当定位与完善化、系列化。除了传统的物流服务外,现代物流服务的外延向上扩展至市场调查与预测、采购及订单处理,向下延伸至配送、物流咨询、物流方案的选择与规划、库存控制策略建议、货款回收与结算、教育培训等增值服务;在内涵上则提高了以上服务对决策的支持作用。

1.2.4国际物流作业规范化。国际物流强调功能、作业流程、作业动作的标准化与程式化,使复杂的作业变成简单的、易于跨国界、跨区域推广与考核的作业。

1.2.5国际物流目标系统化。现代化国际物流从系统的角度统筹规划一个公司整体的各种物流活动,处理好物流活动与商流活动及公司目标之间、不同物流活动相互之间的关系,在实现每个物流环节最优化的同时,追求整体物流活动的最优化。

1.2.6国际物流手段现代化。国际物流使用先进的技术、设备与管理为客户提供服务、生产、流通、销售,规模越大、范围越广,物流技术、设备及管理越现代化,自动化、机械化、无纸化和智能化等手段普遍应用。

1.2.7国际物流组织网络化。国际物流需要有完整、健全的物流网络体系,网络上点与点之间的物流活动保持系统性、一致性,这样可以保证整个物流网络有最优的库存总水平及库存分布,运输与配送快速、机动,既能铺开又能收拢。

1.2.8国际物流系统信息化。由于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国际物流过程的可见性明显增加,从而可以加强供应商、批发商、零售商等在组织物流过程中的协调和配合以及对物流过程的控制。

1.2.9国际物流服务社会化。众多工商企业更倾向于采取资源外取的方式,将本企业不擅长的物流环节交由专业物流公司,或者在企业内部设立相对独立的物流专业部门,而将有限的资源集中于自己真正的优势领域。

国际体系的无政府性 篇6

(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99);亚历山大·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秦亚青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温特在这部著作中对国际关系主流理论涉及的重要概念提出了富有意义的质疑,首当其冲的是国际体系的无政府性。

华尔兹对经典现实主义的一个重大革新是把国际关系的第一推动因素从人性转移到国际体系的无政府性。经典现实主义认为国际关系的实质是为权力的争斗,其动力来自人的本性,摩根索的现实主义六原则充分反映了这种以人性为国际关系第一推动的观点。汉斯·摩根索:《国际纵横策论:争强权,求和平》(卢明华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年版,第3-14页。华尔兹在第一部著作里并没有完全否认人性的因素,但在《国际政治理论》一书中开始把体系结构作为国际政治的唯一分析层次,把国际体系的无政府性作为国际关系的最根本秩序原则。参见KennethWaltz,Man,theState,andWar(NewYork:ColumbiaUniversityPress,1959);

KennethWaltz,TheoryofInternationalPolitics(NewYork:McGrawHill,1979).其他理性主义(如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国际关系学者在这个问题上与华尔兹观点是一致的。阿尔特和杰维斯认为“无政府性是国际关系的根本事实”;奥伊指出:“国家处于永久的无政府状态之中,因为没有中央权威机构可以限制对主权利益的追求。”RobertArtandRobertJervis,InternationalPolitics

(Boston:Little,Brown,1986),2nded.,p.7;KennethA.Oye,

CooperationunderAnarchy(Princeton:PrincetonUniversityPress,1986),p.1.以上转引自HelenMilner,“AnarchyinInternationalRelationsTheory,”

inDavidBaldwined.,NeorelaismandNeoliberalism:TheContemporaryDebate

(NewYork:ColumbiaUniversityPress,1993),pp.144-145.基欧汉的《霸权之后》以无政府性为起点研究国际制度。他把无政府性视为“表述了国际政治的特征”的基本体系要素。KrobertKeohane,InternationalInstitutionsandStatePower(Boulder:Westview,1989),p.1.

国际体系的无政府性美国研究理性主义学派对无政府性不加质疑地接受说明了无政府性在国际关系研究中根深蒂固的地位,也表现出无政府性这一概念的几重意义。首先是其本体论意义,即无政府性是国际政治的基本事实。既然是事实,就是客观存在的东西,也就具有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特性。只要国家体系存在,无政府性就是这个体系最显著的特征。其次是方法论意义,即无政府性成为国际政治中第一重要假定。既然是假定,就是无需质疑即可以认为属真的东西;既然是第一,就是最重要的假定。因此,几乎所有国际关系的理论研究都以这个假定开始。如新现实主义从无政府性开始考虑为生存的竞争,新自由主义则从无政府性开始讨论为发展的合作。第三是学科意义。国际政治和国内政治这两个政治学的基本次领域也是以这个基本假定分界的。这样,无政府性就具有了对国际政治定义的功能。

无政府性的基本定义是没有集中的权威权力机构。虽然无政府性具有无秩序状态的意义,但是现在很少有人认为无政府状态是无秩序状态。布尔对国际体系存在秩序的事实进行了详尽的叙述,并因此称之为“无政府社会”。HedleyBull,TheAnarchicSociety(NewYork:ColumbiaUniversityPress,1977).所以,国际关系学界普遍接受的定义是无政府性即缺乏有政治权威的中央政府,亦既华尔兹所说的“缺乏全体系范畴的权威机构”和基欧汉所说的“世界政治中缺乏一个共同的政府”。Waltz,TheoryofInternationalPolitics,p.88;Keohane,InternationalInstitutionsandStatePower,p.1.对于新现实主义来说,无政府性派生出两种国际关系的基本意义。第一,国际体系的无政府性使得国际体系必然是自助体系。在无政府条件下,体系单位是相似的单位,具有同等的主权,在它们之上没有一个权威的中央政府。无政府性意味着权力分散,没有一个权威机构能够保障个体成员的安全,因此,体系成员只有依靠自己的力量,保护自己的生存和财产权利。Waltz,TheoryofInternationalPolitics,pp.91-93.第二,国际体系的无政府性使得国家必然寻求和推行权力政治。无政府性造就自助体系,自助体系导致安全困境,国家面临安全困境的应对方法只有采用权力政治的政策,其结果是无休止的权力竞争和利益冲突。根据这种推理,格里克指出:“国际无政府性造成了国家之间的竞争和冲突。”JosephM.Grieco,“AnarchyandtheLimitsofCooperation:ARealistCritiqueoftheNewest

LiberalInstitutionalism,”inBaldwined.,NeorealismandNeoliberalism,p.116.

所以,新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假定国际体系具有无政府性的基本特征,由于无政府性的存在,国际体系必然是自助体系,自助体系又必然导致权力政治,结果是军事竞争、势力均衡和国际战争。这被视为无政府性的唯一逻辑。新自由主义虽然在权力政治问题上面有所保留,但是同样把国际体系的无政府性和自助本质作为基本理论假定,把研究重点置于国际制度如何削弱无政府性的负面影响上面。RobertAxelrodandRobertKeohane,“AchievingCooperationunderAnarchy:StrategyandCooperation,”

inOyeed.,CooperationunderAnarchy,pp.226-254;RobertKeohane,AfterHegemony:CooperationandDiscordinthe

WorldPoliticalEconomy(Princeton:PrincetonUniversityPress,1984);Keohane,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andStatePower.关于国际制度和无政府性问题,亦参见苏长河:《全球公共问题与国际合作:一种制度的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3-31、291-297页。这样,无政府性似乎确实成为国际体系的固有属性,成为国家行为体的国际行为的根本原因,因而也就成为国际关系的第一推动,成为一切国际关系研究的起点。

无政府性作为国际体系的基本特征和第一推动似乎从来没有受到认真的质疑。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重要国际关系理论著作,尤其是体系层次的研究,大部分是以无政府性为切入点的。但是,无政府性是国际体系根本特征和客观属性的命题是否确实属真?这是温特提出的一个重要质疑。温特在1992年的重要论文里对无政府性提出了质疑,在《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一书中进一步阐述了他的观点。参见AlexanderWendt,“Anarchyiswhatstatesmakesofit:Thesocialconstructionofpowerpolitics,”InternationalOrganization〖WTBZ〗,Vol.46,1992,pp.391-425.根据逻辑推理,如果自助性质真是由无政府性派生的,权力政治真是无政府状态的必然结果,那么,无政府性的竞争逻辑也就属真,无政府性作为国际关系第一推动的命题也就成立。但是,如果推导不出这种逻辑上必然,无政府性的实质、内容和作用都须另当别论。

所以,要从根本上否定无政府性作为国际政治第一推动的论点,就要证明自助性和权力政治不是无政府性派生出来。为此,温特作出的替代假设是:自助性和权力政治的产生和存在是国际体系成员的互动进程和实践活动导致的,与无政府性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没有国家直接的实践活动,就没有国际结构,就没有所谓的无政府逻辑。由于自助性和权力政治是国家之间互动的产物,所以它们是社会性、制度性因素,不是无政府性内在的逻辑和必然的结果。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第24-25,313-318页。

首先来看无政府性是否必然派生自助性。

新现实主义认为,自身安全是行为体的第一考虑。在无政府状态下,没有一个中央权力机构保证行为体的安全,行为体只好自行保护自身安全。所以,无政府性必然派生自助性体系。温特的驳论是:即使是在无政府状态下,即使行为体的第一考虑是自身安全,体系也不是必然呈自助性质。当体系呈无政府状态的时候,至少有着两种可能的体系特性:(1)如果体系成员相互之间是敌人,那么,行为体势必担心自我安全,并且需要依靠自助的方式保证自己的安全,在这种无政府状态下,体系呈现自助性。(2)如果体系中的成员相互之间是朋友,行为体就没有必要担心自己的安全受到威胁:行为体相互之间不会形成安全威胁,并且即使受到其他非体系行为体的威胁,也会相互维护安全。在这种无政府状态下,体系不呈现自助性,而呈现助他性。据此,体系是否呈现自助性不在于它是否处于无政府状态,而在于体系成员之间的身份关系。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第191-193,318-328页。

身份关系不是先天具有的,而是由行为体之间的社会性互动实践确定的。两个从未谋面的行为体不可能互为敌人,也不可能互为朋友。它们只有通过相互接触和相互行动,才可能确定对方是敌是友。正是这样的实践活动构成了互主意义,亦即形成关于自我和他者的共有观念或集体意义,集体意义建构行为体身份,也建构了与行为体身份相吻合的利益。当行为体考虑自身安全利益的时候,首先影响到这种考虑的是自我与他者的认知性认同:正向认同就是朋友,反向认同就是敌人。无政府性到底具有什么逻辑、体系中物质权力分配到底有什么意义,都取决于这种认知性认同的差异。如果国家相互之间是反向认同,无政府体系就是争斗性的安全体系,是你死我活的零和博弈,体系当然是自助体系。如果国家之间是零向认同,无政府体系就是一个个体安全体系,一个国家的安全是这个国家自己的事情,与其他国家无关。这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一个自助体系。但是,如果国家之间是正向认同,则它们就把他国安全视为自己的事情,属于自己责任所在,这种体系仍然呈无政府性,但其基本特征不是自助,而是他助。

以上三种体系都可以出现在无政府性体系之中,即:在无政府条件下可以产生自助,也可以产生他助。这说明,产生自助和他助的根本原因不是无政府性,而是体系成员之间的互动所产生的认知性认同或互主意义。这就从逻辑上证否了无政府性派生自助性的命题。

我们再来看无政府性是否必然导致权力政治。

权力政治是现实主义对国际关系的一种基本理解,即:国际政治体系结构的无政府特征使国家之间出现不可避免的安全困境,由于体系的自助特征,没有一个权威机构能够保证国家的安全,国家只有通过推行以权力政治为基本内容的对外政策。这是结构的选择,是无政府性自助体系的必然结果。同上,第328-332页。针对这一观点,温特指出,权力政治是社会建构,不是无政府性必然派生出来的结果。任何促成行动的意义产生于社会互动,权力政治也不例外。为了说明无政府性不可能必然造就权力政治,温特使用了第一次相遇的假定:假定自我和他者是两个行为体,没有预先的互动经验,那么他们在第一次相遇的时候不一定非要感到对方是在威胁自己。如果第一次相遇他者发出的动作和信号是威胁性的,自我经过接收、解释和赋予意义这样一个过程,把这种信号也理解为威胁性之后,才会产生威胁感。如果他者发出的信号是友好性质的,自我经过同样的认知过程把信号也理解为友好的,那就不会认为相互具有威胁。是否具有威胁性是双方在互动过程中通过共有知识建构起来的。这也就是说,没有互动性社会实践活动,也就没有威胁和被威胁的意识,促成行为体采取行动的意义也就不会存在。双方对对方在互动过程中的信号有着共同的理解,形成互主知识。这种互主知识不断由互动行为加强,并相对稳定下来,形成观念结构。正是这种观念结构赋予行动以意义。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第337-338,412-422页。

据此,两个国家在无政府体系中相遇,可能成为朋友,也可能成为敌人,关键取决于国家采取的行动和对这种行动意义的理解。一方发出的信号被另一方理解为威胁,并针锋相对地发出同样威胁的信号,安全威胁才会产生,安全困境才得以确立,权力政治才可以成为国家对外政策的基石。如果一方发出的信号被另一方理解为友好,并发出同样友好的回报信号,则不会出现安全威胁和安全困境,双方甚至可以形成安全共同体。所以,结构在本体上取决于进程。从这个意义上说,安全困境不是无政府体系固有的,而是被行为体的互动实践所建构的。如果国家处于安全困境之中,这是因为它们之间的实践活动造就了安全困境,改变它们的实践活动,就可以改变导致安全困境的共同知识和互主意义。因此,权力政治是社会建构,是行为体在互动行为过程中建立起来的。权力政治是国家建构的,不是无政府性派生的。

从这个推理可以看出,国际体系本身没有内在的因素使两个国家行为体必然产生敌意。把权力政治必然化的前提是确认无政府国际体系必然造就安全困境。温特指出,这是一个错误命题。实际上,无政府体系本身不足以导致安全困境。这样,无政府性导致权力政治的命题也被证否。

证否无政府性的两个基本命题也就证否了无政府性是国际关系第一推动的命题,被新现实主义界定为无政府性唯一逻辑的竞争性国际政治也就不能够继续成为唯一的逻辑。“无政府状态……本身根本没有什么逻辑可言,一切都要取决于国家之间共有的观念结构。无政府状态是国家造就的。”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中文版序》,第41页。这一证否意义重大:它已经不再是针对理性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体系保护带的辅助假说的质疑,而是针对这个理论体系基本命题的“硬核”本身的质疑。拉卡托斯:《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兰征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版,第一章第三节。这是一个根本性质疑。

既然体系的性质和权力政治的形成取决于国家行为体的互动实践,那么,就没有单一的无政府性,也没有单一的无政府逻辑。行为体的互动实践可以造就多种无政府逻辑,建构多种无政府文化。关于温特对国际体系文化的论述,参见《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第六章。这一章从理论上阐述了国际体系文化的类型、内涵、逻辑和形成,是该书的精华所在。

温特提出了三种理想类型的国际体系文化,即:霍布斯文化、洛克文化和康德文化。所谓文化,就是“社会共有知识”,亦即个体之间共有和相互关联的知识。同上,第180页。这样的知识只能在社会范畴内存在,也只有在社会意义上产生。在国际关系领域里,规范、制度等是文化的表现形式,是国家之间的互动实践造就的。国际体系文化的构成是由行动者之间的角色结构决定的。角色结构指行为体所相对主体的位置。同上,第325页。国际体系中可以存在三种角色结构:敌人、对手和朋友,不同的主导角色结构产生不同的主导国际体系文化:敌人角色结构建构霍布斯文化,对手角色结构建构洛克文化,朋友角色结构建构康德文化。不同的无政府文化有不同的逻辑。

霍布斯无政府文化是由敌人的角色结构确立的,它的核心内容是敌意(enmity)。国家相互之间的再现是敌人,行为原则是不承认其作为独立的行为体存在的权利,并且可以无限制使用暴力。如果国家之间相互角色是敌人,它们往往表现出以下的行为取向:(1)力图摧毁、消灭,或改变对方;(2)时刻把对方意图向最坏处考虑,任何事件都会与敌意联系在一起;(3)军事实力被视为至关重要的因素,既根据敌人的军事实力预测敌人的行动,又认为自我军事实力是相互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军事方式被认为是唯一可以具有最终决定权的手段,发展军事力量被视为安全的保证;(4)如果爆发战争,就会无限制使用暴力,直至消灭对方或被对方所消灭。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第328-335页。所以,霍布斯无政府文化的逻辑是“所有人反对所有人”的战争状态。生存完全依赖自己的军事实力,相互之间的安全完全是高度竞争的零和游戏。这是完全意义上的霍布斯自然狀态。

第二种理想类型的文化模式是洛克文化。洛克文化是由竞争对手的角色结构建立的,它的核心内容是竞争(rivalry)。竞争和敌意有着本质的不同:竞争的双方相互承认生存和财产权利,这种承认由主权制度表现出来。竞争对手不像敌人那样具有生死攸关的威胁,不会试图统治和消灭对方。如果国家之间的相对主体位置是竞争对手,它们往往表现出以下的行为取向:(1)承认相互主权。虽然国家之间的竞争和争执会涉及边界甚至出现领土变动,但是主权作为一种制度是得到普遍承认和遵守的。(2)重视绝对收益。因为生存问题不是最紧迫问题,所以行为体趋于重视绝对收益,重视未来效应。(3)军事实力比重减弱。虽然竞争导致的冲突可能使得国家诉诸武力,但是军事力量的意义已经不像对敌人那样至关重要。(4)暴力受到限制。一旦战争爆发,竞争对手会限制暴力的使用程度,不以消灭对方为最终目的。同上,第350-354页。洛克无政府文化的逻辑是“生存和允许生存”。所以,国家之间的关系不是相互杀戮。温特认为从1648年至今的国际体系主导文化是洛克文化,主权制度是洛克文化的标志性印记,国家的低死亡率表明了生存和允许生存的逻辑。正因为如此,华尔兹表述的国际体系是洛克体系,而不是像他自己说的那样是霍布斯体系。同上,第357页。

第三种文化模式是康德文化。康德无政府文化是由朋友的角色结构确立的,核心内容是友谊。在康德文化中,国家之间相互再现为朋友,并为之遵循两条基本规则,即非暴力规则和互助规则。这两条规则界定了康德无政府文化中国家的基本行为取向:非暴力规则意味着不使用战争和战争威胁方式解决,互助规则意味着一方受到威胁的时候另一方将予以帮助。这不是说朋友之间没有利益冲突,但是朋友之间不使用暴力解决利益冲突问题。〖ZW(〗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第370-372页。康德无政府文化的逻辑是“一人为大家,大家为一人”。当一个体系成员受到威胁或暴力侵犯的时候,其他体系成员即使在没有直接利益的情况下也会尽力相助。一个国家的军事实力不仅不再是威胁其他国家的手段,而且还成为体系中成员的共同财富。这就是集体安全或安全共同体的体系。它排除了完全个体意义上的利益,形成了一种真正的集体身份和高度的利益认同。在这种体系中,个体利益体现在集体利益之中,助人和自助也就融为一体。同上,第373-380页。

温特认为现行的国际体系基本上是洛克无政府文化体系。他对国际体系文化持进化态度,即认为国际体系会逐步朝着规范有序、相互友好的康德文化发展。

温特通过逻辑推理,证否了无政府性是国际关系第一推动的论点,表明无政府性与自助性和权力政治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在证否了无政府性为国际关系的第一推动因素的基础上,他进一步提出了文化的概念,阐述了三种国际体系无政府文化的理想模式,指出无政府文化是国家建构的。

无政府性是文化因素,这是温特对国际关系理论发展的一个重要贡献。理性主义理论之所以作出无政府性是自助性和权力政治的原因这种逻辑上的因果误判,是因为其理论假定把行为体本来只能从社会性互动过程中获得的特征归为行为体在自然状态中固有的特征。自助性、权力政治还有无政府性都是社会实践造就的,是社会实践的结果。理性主义理论却物化了无政府性,将其作为自然给定的东西。温特从社会建构的角度重新审视无政府性,把它从物化中解脱出来,还其文化本意。这也就强调了从事社会实践的、具有能动性的行动者,探讨了这样的行动者持有的目标和价值等意义结构。这些行动者的实践活动和能动作用使意义结构成为开放性结构,因此也就使得改变这种意义结构成为可能。

文化的回归意味着人的回归,意味着人的能动性的激活。人有着创造能力,包括从事实践活动的能力,批判和改造传统观念的能力。所以,人的创造性从根本上不同于自然物的独在性和给定性。人是文化产物:这不是说人的生存不依赖物质性条件,而是说人是通过自己创造的意义图式来理解物质世界的。“国家也是人”,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第272页。国家之间的互动构成了国际社会。如果我们把无政府性作为自然属性对待,把自助性和权力政治作为无政府性的必然结果,那么我们就永远跳不出现实主义界定的无政府性逻辑,就会在循环往复的权力政治中无休止地争斗。任何行之无效的事情都要归为军事实力的欠缺,任何国际关系问题都要透过霍布斯无政府文化的视镜观察,对任何事件都要往最坏处准备,任何国家都要首先把其他国家视为敌人。这是现实主义对无政府性的解读,但是这不是、也不应该是人类社会和国际社会的前景。如果像现实主义那样把无政府性作为国际体系亘古不变的客观事实对待,就不可能质疑这个概念,也不可能揭示它的社会性。国际体系的文化是国家行动者建构的,国家行动者有着至关重要的能动作用。现实主义批评温特理论的理想主义色彩,但是,如果完全没有关于国际关系的理想,我们就无法使我们的能动性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因此也就只能任凭现实主义的无政府性控制国际关系的命运,使国家永远徘徊在冷战的思维之中。

温特关于无政府性的逻辑推理是严谨周密的。根据这种推论,无政府状态的性质和内容是行为体的互动实践造就的,正因为如此,温特才提出了他最著名的论断:“无政府状态是国家造就的。”但是,根据同一推论,我们应该看到温特提出的三种无政府文化模式以大致同样的概率得以造就和存在。但是,在国际关系的历史中,我们往往发现,以权力政治为基本特征的现实主义无政府体系似乎更加常见。根据温特自己的理解,17世纪之前的世界是霍布斯文化占主导地位的世界,17世纪至今的世界是洛克文化占主导地位的世界,今后的世界可能会朝着康德文化占主导地位的世界发展。这样,历史上大部分时间就是霍布斯无政府文化。另外,即使是在洛克无政府文化时期,两次世界大战似乎都违犯了温特所定义的洛克无政府文化的规则:在这两次战争中,国家之间既希望消灭对方,也不加限制地使用暴力。即使在今天、即使我们承认洛克无政府文化是当今世界的主导文化,国家之间仍然频繁地“回落”到霍布斯文化状态。也许正是因为如此,新现实主义才把它所界定的竞争性无政府状态作为国际体系中的永恒逻辑,新自由主义也不加质疑地接受了这个逻辑。虽然温特说明了无政府性属于文化范畴,是社会产物,没有单一的逻辑,但霍布斯文化状态频繁出现的事实毕竟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在国际体系中霍布斯文化似乎更加容易得以造就、自助性和权力政治更容易被接受?温特理论没有做出明确的解释,建构主义文献也缺乏这方面的经验性研究,这是建构主义在讨论无政府文化方面的一个缺失。

国际体系 篇7

国际货币体系经历了金银复本位、金本位、金汇兑本位制、美元本位制, 再到以美元主导的多元化的国际货币制度。国际货币体系每个阶段的形成都有一定的政治和经济背景, 研究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规律, 不仅对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方向有一个更加清晰的把握和预测, 对人民币国际化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具体说来, 任何一个国家的货币要成为主要的国际货币, 最基本的条件是这个国家在经济实力上占有优势。从当前全球政治经济格局看, 美国仍然主导着全球的政治与经济结构, 虽然金融危机对美国的经济造成了沉重的打击, 但美国的GDP仍占世界的三分之一, 目前世界上约有2/3的进出口贸易用美元结算, 美元在各国官方外汇储备中所占比重仍在60%左右, 美元仍然是最被广泛接受的国际货币, 因此国际货币体系在短期内发生根本性改变的可能不大。对于人民币而言, 应当在现有国际货币体系框架下, 改变经济增长方式, 增强自身的经济实力, 在周边国家和地区扩大人民币计价结算范围, 积极为人民币国际化创造条件。

二、发展中国家的两难境地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 缺乏自我调节机制的“美元本位”下的贸易失衡和以境外美元储备快速增长为特点的信用扩张逐渐放大。1976年, 美国贸易逆差达到157亿美元, 从此美国超过英国成为世界最大的贸易逆差国。进入21世纪以来, 美国贸易逆差进一步达到了空前的规模。虽然受金融危机的影响, 2009年美国贸易逆差创近8年最低, 但仍有3807亿美元的巨额贸易逆差。相对的, 众多对美贸易盈余国为了应对越来越多的美元储备, 许多国家通过购买美国的金融资产等形式将美元重新流回美国, 从而形成了数额庞大的美元储备。今年6月份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发布的国际投资头寸报表显示, 2009年美国对外金融净资产为-27378.46亿美元, 比2008年的-34938.82亿美元增加7560.36亿美元。如此巨额的美元储备一旦发生贬值, 损失将是巨大的。尤其对于众多发展中国家, 虽然实行的也是信用货币制度的, 但由于经济实力较弱, 本币不能充当围际储备货币, 为了避险必须依赖于强势国际储备货币, 这也是许多国家施行盯住美元的汇率政策的原因。金融危机后美元持续贬值也使这些发展中国家却处于两难境地, 如果不减持美元, 美元的贬值会使其持有的国际储备资产大幅缩水;而减持美元又将造成美元将进一步贬值。因此, 为了促进亚洲自由贸易区的市场稳定及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 需要一种能够稳定地充当价值尺度的货币来保护贸易区内各国的经济利益。人民币作为亚洲自由贸易区内交易量最大、使用最多并且稳定升值的货币, 成为亚洲区域货币的前景非常广阔。人民币地位的确立既符合亚洲自由贸易区各国的利益, 更有利于全球经济金融市场的稳定。

三、人民币国际化展望

虽然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日益增强和国际竞争力的不断提升, 人民币的国际货币地位也日益提高, 再加上全世界范围内爆发的金融危机, 打击了美元的国际地位, 这也给人民币走出国门创造了机会。但由于我国不合理的经济结构和脆弱的金融体系还难以支撑人民币国际化战略, 人民币在国际化道路上还存在着诸多障碍。例如贸易结构不合理、人民币资本项下不可自由兑换、利率和汇率尚未实现完全市场化等等。这些问题是由我国特殊的经济特点所决定, 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解决的, 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需要稳步推进。

首先是经济结构调整。2009年中国GDP达到4.91万亿美元, 略低于日本, 位居世界第三。同时中国2009年的出口额达1.2万亿美元, 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一出口大国。我国作为生产基地的重要地位是无可争议的, 但制造业的比较优势仍主要体现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 而技术密集型产品仍处于劣势。经济结构的不合理, 使我国在国际分工中处于不利地位, 在国际贸易中缺乏足够的影响力。经济结构调整是经济调整的主要内容, 是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因此在接下来相当长的时间里, 要重点调整经济结构, 加快产品升级, 改变经济增长模式, 逐步从劳动密集型产品向技术密集型产品过渡, 提高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扩大在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方面的影响力, 通过贸易逆差和对外直接投资输出人民币, 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

然后是继续深化和完善金融体系的改革, 逐步建立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体制, 有步骤地实现人民币在资本项目的可兑换;合理选择外汇储备货币币种组合和每种货币的比重, 减少汇率的风险损失;充分利用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作用, 同时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 扩大境外人民币交易的市场规模和流动性, 为实现人民币国际化夯实基础, 同时也为改革国际货币体系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李敏.论国际货币体系的多极化发展[J].国际金融, 2010, (4) .

[2]、潘成夫,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IMF债券与人民币国际化[J].金融与经济, 2009, (10) .

[3]、迈克尔.杜利, 戴维.福尔克茨.兰多, 彼得?加伯.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难以发生根本改变[J].国际金融, 2009, (4) .

浅议国际货币体系改革 篇8

国际货币体系就是各国政府为适应国际贸易与国际支付的需要, 对货币在国际范围内发挥世界货币职能所确定的原则、采取的措施和建立的组织形式的总称。国际货币体系的主要构成为:各国货币的汇率制度、国际储备货币以及相关的国际金融事务的协调机制和国际收支的约束机制。其中最核心的内容是国际储备货币的决定及各国的汇率制度的选择。

一个运转良好的国际货币体系至少应做到以下三点。

1.1 拥有币值稳定的国际储备货币

只有稳定币值的国际储备货币才能使得国际货币体系运转良好, 使得汇率调节和国际收支调节能够顺利进行, 才能有效的促进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的发展, 保障世界经济的稳步增长。

1.2 各国之间货币汇率的相对稳定与调节的灵活性

汇率是开放经济环境下的核心工具变量。汇率不单是一个影响与外部经济世界交往的变量, 还会影响内部的稳定与增长, 它是联系内外部均衡的桥梁, 在维持一国内部平衡和外部平衡时起着重要的作用。汇率的调节灵活性和汇率的稳定在国际经济交往和世界经济发展起到很关键的作用。

1.3 实现国际收支的基本平衡

国际收支的不平衡是永恒的, 所以怎样调节国际收支使其趋于平衡是问题的核心。国际收支失衡是双方面的问题, 只有顺差国和逆差国同时调整经济结构, 推动自身的国际收支走向平衡, 那么世界经济失衡的问题才能解决。

当前国际货币体系是在布雷顿森林体系结束之后, 由各大国之间互相妥协与协调形成的一个非正式体系, 俗称“牙买加体系”。牙买加货币体系以几个主要发达国家货币如美元、英镑、欧元、日元等, 为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各国汇率是根据外汇市场的供给和需求来决定的, 实行浮动利率制。由于汇率可以自由波动, 所以既可以通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贷款, 也可以通过汇率波动来调节国际收支的不平衡。汇率自由波动和多国货币作为储备货币, 比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汇率和国际收支调节更加灵活, 因此在近四十年来有力地推动了世界贸易的发展。

2 当前国际货币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危害

首先, 虽然牙买加体系以多种货币作为国际储备货币, 但由于美国具备全球最强的综合经济实力、全球最发达的金融市场以及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中发挥的作用, 美元很快成为了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据IMF数据显示, 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占比一直在六成以上, 但自2007年以来呈逐年下降趋势。这种事实上的单一国际储备货币体制, 导致了所谓的“特里芬两难”。即如果美元作为全球唯一的储备货币, 总会面临这样的两难选择。如果美国持续保持经常项目顺差, 那么只有当美国资本项目逆差足够大时, 才能满足全世界对美元的需求。相反, 如果美国持续的保持经常项目逆差, 虽然可以为全球市场提供足够的货币供给, 但长期经常项目逆差的积累不仅会产生债务危机的风险, 也意味着美元的滥发, 使得世界各国手中的外汇储备的实际价值处于不断缩水状态, 从而影响国际市场继续美元及美元资产的信心。

其次, 由于美元价值稳定职能的缺失及全球汇率协调机制的缺失导致国际汇率体系长期不稳定性波动, 贸易危机频繁发生。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 美元的双挂钩被取消, 黄金实现了非货币化, 丧失了衡量货币价值的标准。而美元却无法替代黄金成为国际货币价值的新标准,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 由于三元悖论, 即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汇率的稳定性和资本的自由流动三个目标是不可能同时实现的。作为自由经济的积极倡导者, 美国为了本国经济发展, 不可能放弃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也不可能限制资本的自由流动。因此美国只有牺牲汇率的稳定性, 放任美元汇率自由浮动, 造成国际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波动。同时, 浮动汇率制的广泛应用, 使得各国在面对经济衰退时频繁使用汇率武器, 大打贸易战, 造成国际金融市场更加复杂动荡, 为金融危机爆发埋下了隐患。

最后, 国际收支失衡的问题依然存在全球贸易不平衡加剧。Greenwald和Stiglitz (2008) 提出判断国际收支调节机制好坏的三个标准:第一, 国际收支可持续;第二, 稳定的汇率;第三, 单个经济体既不会遭受由于持续外部赤字所带来的通货紧缩损失也不会遭受由于持续外部盈余所带来的通货膨胀损失。他们分析得出结论:这三个标准在当前国际货币体系下都没能达到。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缺乏有效的全球调整纪律, 使得一国可以长期积累大规模的失衡而不用承担调整压力 (无论是盈余还是赤字) 。Obstfeld和Rogoff (2005) 曾将美国的经常账户赤字视作为“悬在世界经济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认为美国收支失衡是不可持续的。

3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

当前, 可供选择的改革方案主要有以下几种。

3.1 建立超主权国际储备货币

2009年3月23日,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发表了题为《关于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思考》一文, 认为“对于储备货币发行国而言, 国内货币政策目标与各国对储备货币的要求经常产生矛盾”。他强调应创造一种与主权国家脱钩并能保持币值长期稳定的国际储备货币, 从而避免主权信用货币作为储备货币“无法在为世界提供流动性的同时, 确保币值的稳定”的内在缺陷。这一超主权货币可以在拓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用途的基础上建立。这一观点认为通过创造超主权储备货币为全球提供价值稳定的流动性是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理想目标, 得到了多方面特别是新兴市场国家的支持。

3.2 实现国际储备货币的多元化

虽然金融危机的爆发还不能在短期内改变以美元为主导的单极货币体系, 但从长远来看, 将逐步由单极向多元国际货币体系发展。随着欧元等主流货币的日益成熟与壮大, 随着区域货币合作的进一步加强, 竞争性货币格局将逐步替代当前美元霸权体系, 具有内在约束力和外部协调性的多层次多元国际货币体系将建立起来。英镑、欧元、日元、人民币都是极具潜力的候选对象。这其中欧元的诞生以及其近十年的发展证明了区域货币合作在当今国际货币体系发展当中的重要作用并起到了积极的示范效应, 受其影响东亚地区的货币合作进程正在加速。正在积极筹建的海湾地区货币联盟, 也将对国际间资金流动和国际货币格局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在这种情势下, 尽早实现人民币的可自由兑换, 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 也成为我国的重大战略选择。由于欧美各国如今的经济状况不容乐观, 债务高, 财政状况严重, 经济复苏缓慢。因此可以预见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将会更加动荡不安, 而对这一体系进行改革也将会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我国应该抓紧这次机遇, 积极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 占据未来国际竞争的制高点。

参考文献

[1]冉生欣.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 2006.

[2]国庆.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缺陷及改革方向[J].上海经济研究, 2009 (2) .

[3]周文贵, 等.国际货币体系论[M].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3.

国际经贸风险控制体系研究 篇9

一、设立风险控制体系的目标

目标的设立可以为体系的建立指明方向, 国际经贸风险控制体系的目标主要有:符合国际法律政策与企业规章制度;保障贸易正常进行前提下降低其中的风险;评估企业风险承受能力, 将风险降低到能力范围里;对潜在风险制定相应的措施应对风险;风险发生时, 应及时发现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处理。

二、完善风险控制体系的流程

(一) 收集风险有关的信息

利用信息系统将与风险有关的信息收集起来, 信息主要涉及自身企业与竞争对手的发展现状、经济水平、信誉程度等。

(二) 准确的对风险进行识别

对收集到的信息汇总、筛选, 总结出哪些因素产生风险, 分析风险出现的源头并确定风险大小程度, 提交上级管理者研究。

(三) 通过风险预警对风险进行评估

通过风险预警程序, 综合分析大量风险信息, 实时跟踪风险因素的变化, 及时对风险进行预警, 同时评估出风险发生的概率以及发生时对经贸活动的影响, 为管理层提供及时有效的风险评估数据。

(四) 采取措施控制风险

对于评估出来的风险, 应采取措施控制风险, 措施主要有风险的转移、补偿、规避、对冲等。

(五) 总结经验、改进不足

总结风险控制过程中的经验并对风险控制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改进, 这样, 可以有效地提高风险控制能力。

三、根据不同的风险类型制定有效的控制措施

(一) 政治风险控制措施

国际经贸政治风险主要有:经贸活动地区的国家行使主权引起的风险;有些国家对本国企业的保护措施引起的风险。提高政治风险控制能力, 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首先, 对经贸所在国家的政治经济进行分析。政治是否稳定是国际经贸发展的基础;经济的整体水平也是风险控制的条件之一, 对于发展程度低的国家, 经济水平很容易引起政局动荡。对于发达国家, 政局稳定, 应充分了解经济形势, 注意因经济危机国家的经济保护政策对经贸活动产生风险。此外, 根据标准普尔等经济评价机构的数据对企业所在国的主权信用划分等级, 及时关注评级机构公布的一些实时更新的数据信息。国际经贸和作用应优先于评级水平高的国家进行合作。其次, 对反应国家整体经济实力的数据进行分析。综合考虑三大比值:偿债比值、外债与GOP比值、国际收支与储备比值。

(二) 价格风险控制措施

企业价格风险包括原材料价格与售价这两种风险。国际经贸企业通常采用期货套期保值措施 (期货市场中买卖程度与现货市场基本相同, 当现货市场因价格变动出现损失时, 可以通过期货的盈利对其进行补偿, 从而保证市场的稳定。) 与期货套值保值措施 (期权权利是除部分期权费外, 享有以执行价格买入期货合约的权利。预测价格上场, 买入相应期权, 如果价格确实上涨, 企业可以低价买入期货合约, 或者卖出期权变现获利。如果价格降低, 企业不行使期权, 在价格降到一定程度时候在现货市场上进行交易, 通过现货的盈利来弥补预测价格造成的损失。) 来对价格风险进行控制的。

(三) 汇率风险控制措施

人民币升值对于身处于国际经贸活动的企业带来涨价的风险, 它将降低企业国际经贸活动上的竞争力。如何对汇率的风险进行控制对于企业提升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可以通过运用期权、外汇远期对冲、互换的应用等规避外汇带来的风险。

(四) 信用风险控制措施

信用风险控制措施主要有:事前控制 (国际经贸活动之前, 通过有关信息对信用水平进行科学客观评估。) 、事中控制 (通过事前控制, 制定出贸易活动中的各项指标与风险应对措施。) 、事后控制 (在风险发生后, 根据合约对其违约行为进行追责。) 。在这些主要控制措施中, 信用评级模型的建立是保障这些控制措施有效运行的基础。国际经贸的企业信用评级模型的制定步骤有:1.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参与企业的发展现状、前景、经济和财务、信誉五大指标进行分析, 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2.通过定性与定量的方法, 对这些指标评分, 并结合权重对这些指标进行评级;3.评级结果与管理层制定的交易策略相结合, 综合考虑后确定最终的交易策略。为了更加全面的完善信用风险控制措施, 国际经贸企业还可以通过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购买出口信用保险以及办理国际保理业务来降低信用风险带来的损失。

(五) 操作风险控制措施

国际经济贸易活动中, 由于企业之间交易流程的不完善以及在交易活动中一些外部之间引发的一些风险对企业造成一定的损失。操作风险控制在国际经贸风险控制中一般分为外部与内部控制两种类型。一是外部控制措施:1.国际经贸企业在进行外部交易的过程中, 保证多人同时在场;2.交易前应对交易价格进行科学合理有效地评估;3.交易过程中及时发现错误的信息;4.通过审计核算部门对企业交易过程进行审计, 发现潜在的造成风险的因素。二是内部控制措施:交易过程中, 参与人不能同时担任审计、预算、概算、结算的职责;及时对多种来源的信息进行记录并进行审核;通过时间记录程序将交易时间以及交易时间长度、周期等信息点进行记录。

四、运用风险控制信息系统

根据近几年的风险研究得出, 信息不及时, 信息不准确、信息不完善等是造成风险发生的最重要的原因。因此, 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 对于风险控制具有重要的意义。风险控制系统中一般包括信息发布。资料收集、分析、决策等功能。

(一) 信息发布系统

发布与国际经贸企业相关的国内外信息, 可以通过此系统得到最近一段时间某产品或者原材料、期货的价格、价格的变化范围与走势等。这些信息可以帮助企业了解市场。此外, 国际经贸企业可以将该发布系统作为内部沟通的工具, 各部门通过该系统得到市场信息。

(二) 信息资料收集系统

通过信息资料收集系统, 将企业经贸过程中的所有信息收集在一起并加以整理归档, 该系统还能记录交易过程中的实时信息以方便企业进行查询。企业通过该系统对数据进行分析整理并加以分析, 对风险进行实施跟踪。得出风险指标, 有利于企业的风险控制。

(三) 信息分析系统

通过该系统, 将企业经贸活动中的信息转换成可视的指标、图形和表格。使得大部分职工能够直观的看出这些数据反映出的具体意义, 总结出风险因素。该系统极大的推进了系统的风险控制体系的形成。

(四) 信息决策系统

将企业经贸活动的经验、专家建议、管理层制定的目标等数据建立模型, 运用于决策系统中。使得该系统更加专业、提出的决策建议更具有实用性。当企业面对未知风险时, 通过该系统可以有效的进行决策, 极大降低了风险。

五、建立健全风险控制文化体系

国际经贸企业风险控制分化体系应该和自身的企业文化结合在一起, 在企业的文化中加入风险控制要素, 逐渐将风险控制融合到企业文化之中。全面地对全体职工的知识素养、业务能力、道德水平以及应对风险的能力培训, 逐渐在职工的潜意识中植入风险管理, 这样, 对企业形成系统的风险管理体系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通过对国际经贸风险控制现状进行分析, 总结出现在存在的问题, 找出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 构建了国际经贸企业建立完善的风险控制体系, 对企业正常稳定的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陈雅玲.浅析我国外贸企业的风险管理问题[J].黑龙江对外经贸学报, 2006 (4) .

[2]吴建功.国际贸易风险管理技术手段的建设问题[J].特区经济, 2008 (4) .

国际体系 篇10

关键词:宏观经济政策,国际合作,国际货币,体系改革

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今天, 金融危机的频频出现对全球经济的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 于1999年成立的20国集团峰会在近些年召开了8次会议, 其成立和会议召开,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应对中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这不仅是20国集团峰会在经济全球化发展下的金融危机中抵御能力的体现, 更是国际经济新秩序初期阶段的象征。

一、宏观经济政策的国际合作概述

所谓经济全球化, 指的就是在世界各地之间建立起经济、金融和贸易信息网络, 使得全球成为统一的市场, 对各地资源进行分配, 以达到资源有效利用的目的, 然而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过程中, 金融风险也随之被传到世界各地。随着金融业的蓬勃发展, 使其成为了经济全球化的主力军, 一些金融衍生品的诞生以及虚拟经济的发展, 在汇率、股票价格、利率和各类金融衍生品之间建立起一个信息网络, 以至于一个国家的金融风险很快就会传至他国, 甚至影响到该国的实体经济。一些金融投机资本就会利用某国的政策漏洞对其进行冲击, 造成市场动荡。

可见, 经济全球化发展需要一个全球性的经济管理机构, 共同抵御金融风暴, 规范市场秩序。在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中, 美国经济学家杰弗里·加藤教授曾提出了关于全球性中央银行的建立。然而, 从欧盟几十年的发展来看, 其难度相当大, 欧盟虽形成了共同市场, 有欧盟中央银行和统一货币, 但无法实现财政政策的超国界, 英国至今仍是保持本国货币政策。因此, 经济全球化所要求的超国界经济政策调节在目前阶段是无法实现的, 应该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也是无法实现的, 可以做的就是实行地区性或全球性的宏观经济政策的国际合作。宏观经济政策的国际合作, 需要在经济实践中加强金融监管, 强化法制和政策等方面的透明度, 建立起完善的风险预警制度, 在金融危机爆发时, 联手对抗风暴。

二、对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思考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进程中, 国际上曾多次提出过对货币体系的改革, 其中主要分两个流派, 一种是推到旧体系、建立新体系的激进主张, 即意味着彻底推翻布雷顿森林体系, 重新构建国际货币体系。另一种则主张进行“渐进式改革”, 提出这种主张的人不仅是言者, 更是行者。欧元的诞生就是打破美元独霸地位的重大行动。与此之外, 英镑、日元等等都想保持和扩大其在国际货币中的影响, 印度的卢比、俄罗斯的卢布以及中国人民币都在加快国际化脚步。国际货币的体系改革势在必行, 以下是应该注重的几个方面。

1. 改变传统世界经济秩序中决策权的分配格局

国际货币基金和世界银行的决策权是出自20多个董事国家, 其主要决策权分配是按照各国所缴纳的额份来执行的, 长期以来, 都是以美国为首的独霸局面, 美国具有一票否决权。当下, 随着发展中国家的兴起, 在20国峰会第四次会议中已经提出了增加发展中国家的表决权份额, 至少增加5%的国际货币基金和3%的世界银行表决权。会议对一些经济实力低于表决权的欧洲国家提出了让出一部分决策权的要求, 此次改革虽然没有明显的变化, 但也逐渐打开了发展中国家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话语权, 开始对旧体系的核心部位有了一定的触动。随着今后的发展, 相信定会逐渐改变“一票否决”的决策局面。

2. 促进金融监管全球化发展进程

首先, 各国要加强对本国金融市场的监管力度, 对包括银行、证券、信托、保险和基金等在内的金融产品和一些衍生品实行全面监管, 实现金融市场监管信息的共享。同时, 推进金融监管全球化, 即进行金融监管的国际化合作, 国际金融监管合作的前提是在监管理念、监管原则和监管方式等方面达成共识, 从而形成有力的国际监管机制, 实现信息共享和风险预警。当然, 强化监管的同时又衍生出金融创新问题。对于金融创新问题而言, 随着金融衍生品的不断出现, 导致了金融风险的层出不穷。为了控制金融风险, 各国都对金融机构和金融产品进行了严格的监管, 这也是当下非常有必要的, 然而, 金融创新以及衍生品的出现有利于资本融通, 因此, 要对当前监管体制进行分析, 分清临时性条款和应该纳入正常体制的条款, 对金融监管体制进行完善。

3. 建立与主权国家脱钩的国际储备货币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所面临的核心问题就是选择国际储备基础的本位币, 2008年的金融危机就是源自美元主导地位的货币体制, 但目前很难找到能够作为国际储备基础的本位币, 美元之所以拥有主导地位, 还是取决于美国经济, 就目前来看, 这一主导地位很难被替代。而要实现国际货币体系的彻底性和全面性改革, 就必须建立一个与主权国家脱钩的国际储备货币。随着近年来各国货币国际化推进, 削弱了美元的主导地位, 这种与主权国家脱钩的国际储备货币必将得到广泛支持。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进程中, 对金融风险的防范需要全球范围的经济合作, 加快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在20国集团峰会的以往会议中, 已经大致给出了国际货币体制的改革方向, 只要宏观经济政策的国际合作健康稳定地发展, 在今后的发展中, 出现一个崭新的世界金融体系是指日可待的。

参考文献

[1]殷德生.权力、相互依赖与国际货币合作——基于国际货币体系史的考察[C].第二届亚洲研究论坛论文集, 2011:200-211.

[2]陈澍雨.金融危机后国际金融体系与中国未来发展[J].时代金融 (下旬) , 2011, (6) :78-79.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相关问题研究 篇11

【关键词】金融危机;国际货币体系;特别提款权

一、现代货币体系的体制缺陷与金融危机的爆发

最近一次金融危机的爆发,再次凸显了全球经济非均衡问题,尽管这一问题由来已久,但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爆发前也只是局部范围的问题,如今则受到世界范围的各国的重视,美国的次贷危机迅速地影响了世界其他国家的金融系统,而后续美国采取的补救本国经济的措施,如实行适度的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又再一次将本国货币以美元挂钩的国家如中国拖入到外汇储备资产大幅缩水的境地。

二、从历史和现实角度看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必要性

(1)从国际货币体系形成的历史角度看改革的必要性。一是20世纪的金本位制和布雷顿森林体系。1944年,44个国家代表签订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自1945年开始使用,截至到1971年,总共维持了26年。由于固定汇率的制定引发了该体系中的非对称因素,即美元与黄金比例固定,各国货币与美元汇率对价固定,最终导致了该体系的崩溃。二是欧盟建立和欧元誕生。1991年,欧共体通过了建立欧盟的条约,至此以后,欧元迅速崛起,成为了继美元后世界第二大货币。目前美元受到的挑战体现在了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在经济总量方面,欧盟直逼美国,使其在此方面不再具有绝对优势。其次,美元的稳定性有所下降,这是因为欧元价格水平波动导致的。三是世界货币的创立。当前货币体系还是美元占主导地位,以及美元与欧元汇率间浮动的加大,创建真正意义上的世界货币更是难上加难。(2)从当前货币体系状况看改革的必要性。对于目前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中心地位,多数学者认为有利有弊,利在可以减少交易成本,对某些特殊国家来说美元化亦有其重要性;弊在美元汇率的波动容易导致世界经济不稳定。与美元相比,欧元的未来将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3)不同货币体系方案设计及评价。一是不同货币体系方案设计。根据与现存货币体系的关系,将当前学者建议的货币体系分为改革和改良两派意见。改革派是彻底推翻现行制度,建立新的货币体系。改良派则是在现有体系基础上加以改善。改革派方案主要有构建超主权国际货币,包括特别提款权(SDR),替代帐户机制和单一货币机制。改良派方案主要是实行多元化国际货币。目前学者提出了三种方案:单一货币联盟,多重货币联盟及主导货币区域化。(4)对货币体系改革方案的评价。一是储备货币供应。特别提款权方案:SDRs的发放由每五年进行一次的IMF对世界各国对储备货币需求的评估决定。这套方案由于不具备内生自适应的设计,因此缺乏机制弹性,货币的供应无法同需求在时间点上完全匹配。替代帐户机制:由于各个国家的替代帐户机制的自身建设和运行管理的不同,SDRs的供应也就各不相同。二是币值稳定性。SDRs币值的稳定性在一定程度上有赖于发行机构的信用及谨慎的货币政策。该方案的缺陷在于SDRs币值的稳定性更主要的是来源于货币篮子的稳定性而非实体经济的支撑,即更依赖于各国经济政策的协调与配合。区域货币合作的币值稳定性情况比较复杂。一国货币的稳定性一般来源于两方面:一方面是内在稳定性,欧元的内在稳定性取决于欧元区国家经济的趋同性和政治一体化的建设;另一方面是外部稳定性,欧元与其他主要货币汇率的波动性体现了它的外部稳定性。三是国际收支调节机制。SDRs方案和替代帐户方案通过严格的储备货币发行机制及国际政策协调机制来削弱国际收支失衡对世界经济的影响,然而,这两种方案却不能明确规定盈余和赤字国在失衡调节方面各自的责任。四是与美元的关系。特别提款权与美元的关系较为复杂。一方面,由于其投入使用时期较长,接近40年,成为了各国官方外汇储备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又由于其只作为记账支付货币,在金融市场上几乎没有发挥过真正的作用,因而不能说对美元造成了威胁。五是货币政策自主权。SDRs方案中,国际货币的发行和政策的制定均由IMF完成。国际社会需要向IMF让渡部分货币政策的自主权以保证SDRs方案的顺利实施。但这也提出了一个问题,IMF能否真正代表各国利益?根据现有经验,IMF的话语权一直由发达国家掌握,而且今后还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所以,不言而喻,提高发展中国家在IMF中权力份额是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关键。

参 考 文 献

[1]王思宇,杨巨.国际货币体系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综述[J].财政金融

[2]巴曙松,杨现领.国际货币体系中的美元与欧元之争:文献综述

[J].西南金融.2009(4)

国际体系 篇12

在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后, 经过了一段混乱的时期, 于1976年1月在牙买加首都签署了一份协议, 称为《牙买加协议》;同年4月,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理事会通过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议》的第二次修订案;现行的货币体系——牙买加体系成立。

牙买加体系下, 由多种强势国家的信用货币充当世界货币, 如美元、欧元、日元。美元、欧元、日元, 以及国际储备货币 (Special Drawing Rights, SDRs) 在世界外汇储备中各占有一席之地, 打破了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美元一枝独秀的情形。然而美元虽然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地位有所削弱, 但它仍然是最主要的国际计价单位、支付手段和国际价值储藏手段。

牙买加体系下各国采取何种汇率制度没有任何约束。可以实行固定汇率制度、中间汇率制度和浮动汇率制度。就选择结果看, 全球汇率制度呈现出明显的中心——外围架构。发行国际通货的少数发达国家位于这一构架的中心, 实行浮动的汇率制度, 向外输出货币, 接收来自外部的实体性资源。而广大发展中国家位于外围, 多采用固定汇率制度, 通过持有中心国家的货币满足支付需要, 同时向中心输出资源。

在牙买加体系下, 由于实行以浮动汇率制为主体的多元化的汇率制度, 因此更强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协调作用。因此, 成员国可以灵活运用汇率机制、利率机制、IMF的短期贷款, 以及国际金融市场及商业银行的融资等多种手段对国际收支进行调节。不过, 自牙买加体系建立以来,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并未对国际收支调节机制作出明确的规定, 在制度上无任何设计和约束来督促逆差国恢复国际收支平衡, 完全由逆差国自行调节。

二、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存在的问题

第一, 美国对全球经济的贡献率与其承担的国际货币的主导地位失衡。

美国GDP 占全世界GDP的比重只有30%左右, 而美元储备资产占全部储备资产的比例长期以来一直稳定在60%以上, 而中国GDP占全世界GDP近10%, 人民币却未被纳入国际储备货币。所以, 国际储备货币在币种上仍然倾向于美元。其次, 从全球外汇交易情况来看, 美元也是国际上最主要的交易货币。

第二, “特里芬难题”依然没有解决。

美元作为世界上最主要的储备货币, 陷入两难境地。一方面,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 各国持有的美元在增加, 这必须通过美国的贸易逆差来实现, 这就必然会带来美元的贬值。另一方面, 美元作为国际货币又必须要求货币币值比较稳定, 而不能持续逆差。美国向全世界输出美元, 是通过巨额的贸易逆差, 对内形成了巨额的财政赤字。因此其他国家对美国的信赖减弱, 美国模式、美国品牌的吸引力也大幅降低, 美国的国家信用也有所降低, 这就动摇了美元作为世界储备货币的地位。

第三, 美元在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中获取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不对等。

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美元的霸主地位, 经过60多年的发展, 现在美国实体经济在全球中的比重已经大幅度下降, 但美元依然占据着国际货币体系的霸主地位。这实际上确保了美联储享受世界中央银行的地位和权利, 它有权向世界提供任何数量的流动性, 却没有任何世界中央银行的责任和约束。

第四, 整个货币体系的决策机制存在重大缺陷。

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中缺乏平等的参与权和决策权, 仍是建立在少数发达国家利益基础上的制度安排。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里, 整个发展中国家的投票权只占39%多一点, 美国一个国家就有16.7%的投票权。IMF规定任何一个重要决议都要获得85%的投票权的通过, 也就是说美国有单国否决权, 所有的欧盟国家加起来也有30%以上的投票权。因此IMF作为世界中央银行, 其资本是不足的, 权威也不够, 投票权与结构设计也不合理, 使美国具有否决权。而欧洲作为一个整体, 其投票权不仅大于包括美国在内的所有成员, 实际上也握有否决权。这样就使得IMF不可能通过任何不利于美、欧利益的决议。而且也使IMF对美、欧几乎不具备监督和约束的能力, 导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两个国际型组织对国际货币体制、国际经济的监管形同虚设。

三、现有的国际金融体系的改革

(一) 加快推进建立多元化的国际货币体系

国际货币储备的多元化有利于国际货币体系摆脱对美元的过份依赖, 有利于增加国际储备资产的供给并改善国际储备资产的结构。因此, 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 近期目标是建立一个打破美元的垄断地位、推动实行国际货币多元化的货币体系。目前美元的地位还没有任何货币可以代替, 欧元自1999年形成以来, 凭借欧共体强大的经济和政治实力, 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已经占有了一席之地。中国GDP目前排名世界第三, 且拥有2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 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了20%。因此, 新的国际货币体系需要将中国稳定的实体经济带进国际货币体系中, 在改革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进程中应该努力推动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的一极, 逐渐形成美元、欧元、人民币三元鼎力的格局, 力争做到国际储备货币的多元化。

(二) 增加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话语权

当前IMF的投票权与份额的分配不尽合理。一方面, 基础投票权的作用已经名存实亡, 让位于金钱决定的投票权。IMF成立至今, 投票权的总量增加了37倍, 而基础投票权却从原来的11.3%下降到2002年的2.1%, 已失去了其原来的职能。另一方面, 作为投票权分配基础的基金“份额”也不能反映当前国际格局的发展变化, 突出表现为发达国家在决策机制中占主导地位, 而中国、巴西等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的增长未能在基金份额中得到应有的体现。因此, 必须重新分配基金份额, 扩大基础投票权, 增加发展中国家投票比重, 建立兼顾各方利益主体的金融体系。

四、人民币国际化

新的国际货币体系需要人民币将中国稳定的实体经济带入到国际货币体系中, 因此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势在必行。目前, 中国部分周边地区居民已把人民币作为交易媒介和国际清算手段而大量使用, 其基础在于中国经济强劲稳定的增长, 以及由经济实力带来的人民币的稳定和坚挺。人民币在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大量流通, 完全是市场需要和选择的结果, 也是投给中国发展前景最真实的“信任票”。尽管目前人民币境外的流通并不等于人民币已经国际化了, 但人民币境外流通的扩大将必然导致人民币的国际化, 使其成为世界货币。

按照货币国际化一般规律, 以货币可接受程度以及流通使用的范围为基准, 将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划分为三个阶段, 即人民币“周边化”、人民币区域化、人民币全球化三个阶段。

首先, 对于人民币实现“周边化”目标, 我们将在我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往来中实现这一目标。

由于我国经济实力增强以及人民币汇率的稳定, 使得人民币越来越多地成为我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贸易计价、结算工具和支付手段, 并且成为这些国家民间的货币资产之一。可以预见, 人民币也将逐步成为部分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官方储备资产之一。

其次, 在人民币“周边化”的基础上, 推进人民币在亚洲地区的区域化, 使人民币成为亚太地区主导性货币。

由于我国地域广阔, 邻国较多, 而且我国的一些周边国家和地区事实上已构成亚洲区域的很大一部分。因此, 当人民币已经成为大多数周边国家和地区的主要结算货币和储备货币之时, 则可以说明人民币已经在亚太地区实现了区域化, 加之货币流通辐射效应、传递效应和模仿效应的作用, 也将使人民币币值稳定的信息传播得更远, 这必将促使更多的亚太国家和地区愿意接受人民币作为区域性主导货币。

第三, 当我国与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经济实力相当时, 推进人民币在全球范围内的流通和使用。

这时, 人民币国际化可以达到最高阶段, 即人民币将与美元和欧元一同执行国际货币的职能, 成为全球化性质的国际货币。

参考文献

[1]姜波克, 杨长江.国际金融学 (第2版) [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2]周文贵, 肖鹞飞.国际货币制度论[M].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4.

[3]张云, 刘骏民.国际货币体系演变规律和重建原则[J].上海金融, 2009 (1) .

[4]杨小军.当前国际货币体系新特征与人民币国际化[J].上海金融, 2008 (11) .

[5]李若谷.国际货币体系的重构与国际资本市场发展前景[J].中国货币市场, 2009 (1) .

上一篇:目标建构下一篇:少年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