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文本(共7篇)
媒体文本 篇1
媒体文本应该是一个非常广义的概念, 在高职语文阅读教学中, 我们作一个狭义的定义, 即通过报刊、广播、影视三大经典媒体和新兴的网络媒体产生的转化在纸质文本上具有完整篇幅的阅读文本。
那么, 如何展开媒体文本的教学, 是我们高职语文教学中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构建媒体文本阅读教学新理念
媒体文本形式多样, 文化多元, 能使高职学生满足多重的精神需求。媒体文本的阅读教学, 我们应该有教学新理念的支撑, 即在文本、学生、教师和教材编写者之间积极建立对话, 建构新的阅读意义。由于媒体文本的特殊性, 该文本阅读的对话, 在以下两方面更具有优势:
(一) 对话的开放性。
承载媒体文本的多种媒体具有选择能动性, 如果在阅读这些文本的时候, 恢复其创生媒体资源, 学生、教师的阅读主体感觉就会全方位敞开。媒体文本表达方式的更多自由也会唤起学生、教师接纳途径的充分完善。媒体文本的上述特点使师生的精神、意识和智慧成为确证自身的本质力量, 以更自愿的、自由的对话方式参与文本意义的建构。阅读对话更为开放。
(二) 对话的沉浸感。
承载媒体文本的多种媒体用动画、影音等三维甚至多维的表现元素穿越艺术界面, 如果在阅读这些文本的时候, 恢复其创生媒体资源, 阅读对话容易进入模拟的真实生活, 达成深刻的沉浸体验。
二.媒体文本课堂阅读的教学目标
(一) 媒体文本满足学生阅读休闲娱乐体验
媒体文本是在信息丰富、大众互动的环境下存在的, 是否具有前瞻的视角、是否能解除大众的心理困惑, 是其获得大众反响甚至是长远生命力的关注点。文本传统元素和现代元素奇特融合, 呈现出很大的自由度, 具有创新化、个性化的特点。
尤其是媒体文本在原来的多媒体上呈现时, 会显示出多层面的意义, 更直观、更形象。比如在网络视频阅读中, 你可以一边听音乐, 一边看动画或者真实流动的画面, 随着缓慢显示的屏幕上的文字, 跟随着名家的朗诵体验阅读的愉悦。电视散文节目, 让多种媒体自由组合, 风景图像诗意流动, 音乐优雅舒缓, 朗诵抑扬顿挫。同时你能实现同一文本不同媒体呈现的自由切换, 读者真正成为了控制多媒体文本的自由阅读者。
阅读媒体文本的时候, 读者面前没有权威的理论诠释, 没有既有知识思维规律的预设, 没有建构的理论体系, 没有批评标准的定位, 没有寻求指向终极意义的目标, 所以提供了阅读轻松自由氛围的可能性。
(二) 培养学生阳光、乐观、融入时代的个性素养
媒体文本传达的理念时代化, 媒体无论是传播传统文化还是时尚文化, 幕后的文本写作者表达的往往是从现代的眼光关注的内容, 所以谁拥有最符合现代人心理和意愿的理念, 谁就能在一个快速运行的时代获得与大众沟通融合的条件和资本, 媒体文本就获得了生成的意义和价值。
一个乐于阅读媒体文本的学生, 往往是乐于融入时代, 融入生活的人。不管它是出于追求时尚还是追求大众化。时尚是一个时期内相当多的人随从和追求的特定趣味、语言、思想和行为等, 如果是出于追求时尚, 那么他会将这些趣味、语言、思想和行为积极内化, 作为自己行为的模型或标本。如果是出于从众的心理, 那么他是喜欢在现实时代环境中寻求心理平衡与安全感的。社会心理学研究认为, 人类基本上都有这样一种心理趋势, 即被大家所公认的, 个人也就乐于接受。这是避免乖僻、孤独等不和谐发展性格的有效调节方式。
三.媒体文本在高职院校的阅读教学
如何展开媒体文本的教学, 我认为, 结合高职阅读教学的特点以及学校的具体环境, 采用综合课程的形式比较合适。
(一) 媒体文本授课网络平台的搭建
在课堂教学中, 比较理想的是为媒体文本的授课搭建一个辅助教学平台, 在校园网上建立媒体文本阅读教学小型网站或网页。在这一辅助教学平台上, 实现阅读教学有以下优势:
第一, 媒体文本视频资源的引入。
由于媒体视频资源可以通过声、光、电, 使阅读者在十分放松的状态下跟随兴趣阅读浏览, 如影视剧善于透过镜头来展现人生百态, 反映社会现实, 同时又蕴涵一定的人生道理。大量的视觉感观刺激, 加以丰富的故事性、娱乐性, 让学生在轻松、便捷的方式下获取审美愉悦, 让学生懒于费力阅读的经典作品, 获得审美意义。
第二, 媒体文本资源动态模式的集成。
时效性是媒体文本的一大特征, 优秀媒体文本更新速度是很快的, 网站上传选入教材的基本媒体文本之外, 教师及时上传新的优秀的媒体文本, 学生也参与优秀的媒体文本的上传, 那么网站上的媒体文本资源会更鲜活。
第三, 媒体文本论坛模块和在线交流模块的开设。
如果课堂上媒体文本的教学, 仅以纸媒体和课堂师生当面对话, 存在时间短促、互动频率低等不足, 那么以网络为平台的媒体文本论坛的建立, 就可以克服上述不足, 实现交流的公开性、交互性和可追溯性。
(二) 媒体文本阅读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借助这一辅助教学平台, 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性格、兴趣、心情、特长点播媒体文本, 自我调适, 自愿评论, 自我创造, 真正实现阅读的自由, 体验主体的能动性。
借助媒体文本视频资源, 能实现媒体文本意义生成的直观化。如优秀访谈、人物小传、影视剧本、网络文学、流行歌曲歌词, 可以通过视频的方式, 调入声音、图像、二维和三维动画、色彩、光线、电子感应等表现手法, 使文本内部所蕴含的言语意义变得直观、形象、真实。
借助媒体文本论坛模块和在线交流模块, 能在学生和学生、学生和教师之间实现文本意义交流互动生成。
(三) 采用合适的媒体文本阅读教学的评价形式
媒体文本阅读教学的评价方式, 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思考:
从媒体文本与高职专业结合的角度来思考。高职院校各专业, 尤其是理工科专业, 往往鼓励学生举办一些建立在本专业基础之上的富有人文气息的综合素质活动。比如某院校计算机系的同学就曾经组织了一场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普通话比赛, 他们利用本专业技术优势设计了整个比赛的流程, 在其中一个环节上, 插入了人文气息浓郁的媒体文本表演环节, 当时他们安排在大专院校流行的经典影视片段对白模仿, 选择的片断有《大话西游》《唐伯虎点秋香》等, 整场比赛技术元素前沿, 承载内容丰厚, 取得了较好的反响。我院通信工程系联合经管系的同学, 互补专业资源优势, 通信工程系的同学发挥技术优势, 经管系的同学发挥文字编纂优势, 集体创作以本校奥运火炬助跑手为采访对象的DV作品, 参加市内DV作品大赛, 该活动可以说是对媒体文本的创造性运用。我想, 媒体文本阅读教学的评价, 可以从这些角度延展, 让学生通过媒体文本与专业素质的结合开展活动比赛, 将成果在教学辅助平台上开设的专门栏目展出, 作为评价的依据。
从媒体文本与校园文化结合的角度来思考。在偏重应用性技术的高职院校, 学校是重视并提倡开设人文素质活动以建设校园文化的。现代大专院校学生社团无不希望自己开展的一列活动具有品位和魅力, 使校园文化氛围底蕴深厚、活泼阳光、时尚现代。目前, 媒体文本随着技术的发展, 它承载的人文信息越来越丰富, 形式新鲜活泼, 正好吻合了我们的需求。比如影视作品现在越来越关注诗意的启迪、人生的真谛、生命的意义, 用再现和表现的形式通过形象传递其中的一段情节、一段对话或者是整部影片, 让人久久惦念回味。陈凯歌和张艺谋努力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的《黄土地》、《霸王别姬》、《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千里走单骑》等, 时代语言冲击力强烈, 滑稽搞笑、时空错乱、随意拼贴和粗俗怪诞等现代元素密集的《大话西游》、《赌圣》、《唐伯虎点秋香》、《家有喜事》等, 就在大中专学生视野中无形渗透着或者模仿表演着;又如“电视散文”、“鲁豫有约”和“赢在中国”等节目中的辩论, 就在学生的朗诵、辩论赛中张扬着活力;《青花瓷》《北京欢迎你》等流行歌词, 就在学生的歌手大赛中显出其耐读的文化气息。如果学生善于从媒体文本中汲取人文精神, 那么校园文化会充满灵性和活力。如果我们能将媒体文本通过富有创意的校园活动表现, 那么其成果也是可以作为该文本阅读考核的作业递交的, 同样可以展示在教学辅助平台开设的专门栏目上, 作为评价的依据。
媒体文本阅读教学的考核形式, 可以尝试以学生素质考核的形式体现在辅助教学平台的学生成果上。
在高职院校的语文阅读教学中, 从教学理念入手, 设定教学目标, 精选教学内容, 匹配教学方法及策略, 建立教学评价手段, 深入构建严谨的教学程序, 应该是有利于实现媒体文本课堂阅读教学的高效和优化的。
参考文献
[1]、钟启泉主编, 张华著:《课程与教学论》, 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0年11月。
[2]、王根顺, 王成涛:《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概论》, 北京, 民族出版社, 2004年11月。
[3]、陈思和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l999年l0月。
[4]、王晓东, 陈桃源主编:《大学语文应用能力训练教程》, 北京, 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6年8月。
基于文本挖掘的网络媒体报道研究 篇2
[关键词] 文本挖掘 网络媒体 实体关系 属性抽取 上海世博
1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信息资源的丰富,数字化信息不断改变着我们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模式。然而面对海量信息,如何发现并获取有价值的信息成为难题。如今,各种网络搜索引擎可以帮助人们进行有效的信息检索和分类,但是利用这些工具检索出来的信息仍然是海量的。如何从检索到的海量信息中挖掘出用户感兴趣的内容,并能对信息进行必要的分析、提炼成为信息管理、情报分析领域的新课题呢?本文将运用属性抽取和文本挖掘的方法,以网络版新闻报道为例,对报道的内容进行分析,并挖掘出媒体报道的内涵。
文本挖掘是数据挖掘技术中日益盛行的重要研究领域,同数据挖掘的区别在于文本挖掘主要处理非结构化的文本数据,包括新闻文章、研究论文、书籍、期刊、报告、专利说明书、会议文献、技术档案、政府出版物、技术标准、电子邮件消息及Web页面等,这些数据不像关系数据库那样具有规范格式,因此处理难度都较高。同时,这些文档又大多采用自然语言描述,对挖掘提出更高的要求。从1995年Feldman正式提出文本挖掘的概念[1]至今,国外学者对文本挖掘的应用研究进行了很多有益的探讨,这方面最主要的研究集中在文本挖掘理论体系与技术手段方面,获得的成果有文本挖掘模型[2-3]、非结构化文本文件特征抽取与文本中间表示[4-6]、文本挖掘算法 [7-8]、语义关系挖掘[9-10]、文本聚类与主题分析[11-12]等,对文本挖掘国外学者已经形成了一套较成熟的理论体系,并且应用于多个领域,如网络聊天室文本流主题跟踪[11]、在线新闻实时监控[12]、专利数据分析[13]等。最近几年,国内学者对文本挖掘的关注度开始提高,但仍然处于吸收国外研究成果阶段,在理论方面,对文本特征抽取和文本聚类[14-16]等进行了一定的探讨;在实践应用中,文献[17]运用文本挖掘的方法对政府工作报告中用户感兴趣的区域经济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得到相关结论。通过国内外的研究对比,笔者发现,无论在理论探讨还是实践应用方面,国内的文本挖掘研究还不够深入,仍处于小规模实验阶段。
本文拟运用文本挖掘的基本方法,就我国台湾、香港及其他境外媒体华语版及上海本地媒体对上海世博会相关报道进行分析,研究的新闻文本量近29 000篇,通过属性抽取分析媒体报道的差异。
2 网络媒体文本挖掘方法分析
本次实验选取的新闻样本为境内外主流媒体网络版,主要包括上海本地的《解放日报》、《新民晚报》等,香港地区的《大公报》、《香港商报》、《香港文汇报》等,台湾地区包括《经济日报》、《联合报》、《中国时报》等,国外媒体中文版包括《星洲日报》(马来西亚)、《明报》(加拿大)、《联合早报》(新加坡)等,共计30家中文主流媒体。
作为一种文本信息,新闻报道的格式也相对一般文本文件更为规范,这样便于挖掘的实现。与传统的新闻分析强调事件(新闻主题)、人物、时间、地点不同,这里运用文本属性抽取和文本内容挖掘以获取新闻报道的关注点并分析不同地区媒体报道的差异,因此与传统的信息统计分析等情报学方法又有一定的区别,可作为特定信息集合的信息挖掘和特征提取的实践应用。
在进行文本挖掘工作前,我们需要对所操作的对象进行抽象化。如果将一篇新闻报道看做一个实体的话,那么新闻报道所反映的信息可以看做该实体的属性,我们可以将实体所关注的重点进行抽象。如:某篇新闻(实体)是关于世博会安全保障(属性)方面的报道,那么安全保障即为该实体的属性,是这篇报道的主要内容。本文关注的是在一个实体集合中哪些属性是他们的共同特征,并且与另外的实体集合有哪些差异,并进行比较。例如:对于上海世博会的报道,香港地区媒体和上海本地媒体就是不同的实体集合,在这两个实体集合中哪些属性是相同的,如报道的关注度主要集中在哪里,哪些又是不同的,如香港地区媒体主要侧重于哪些方面的报道等。我们希望通过文本挖掘的方式进行报道差异的分析。
为了便于实现计算机的文本挖掘,需要建立相应的实体—属性对应关系,这里我们引入了一级属性和二级属性的概念,如下图所示:
依据上文的解释,属性是用来描述某一实体的特征,对于新闻报道来说可以体现为具体内容的抽象,如世博会安全保障(属性)是某篇新闻(实体)的核心内容。然而,安全保障这个属性又是较为抽象的概念,需要将其进一步拆分,如安检、园区秩序等均可用来具体描述安全保障的内容。因此,在设计实体—属性关系时,一级属性用来描述实体的核心内容,而二级属性用来具体表述抽象的属性。
对于不同的实体,都有相应的属性描述,当一类实体组成一个实体集合(如上海本地媒体关于上海世博会报道的集合)时,属性就能反映出不同实体集的差异和不同的关注点。
3 网络版新闻媒体挖掘实现流程
网络版新闻报道是一种文本文件格式,相对于关系数据库中的信息来说属于非结构化信息,如今对非结构化信息挖掘的难点之一是自然语言的处理。为了降低自然语言处理的难度,我们首先将非结构化文本内容通过程序自动导入数据库,形成结构化数据,对结构化数据再进行简单的自然语言识别以实现属性抽取操作,并建立属性(内容)同实体(新闻)的关联关系,进而实现对新闻报道的文本挖掘。流程如图2所示:
我们使用检索策略从网上获取关于上海世博会新闻报道的专题集,在形成专题报道集的过程中,对文本信息进行相应规范化处理,运用自行开发的软件实现内容自动入库,并形成以地区为分类标准的不同实体集合。
对于入库的文本信息,提取新闻属性,首先要创建一个属性关系集合,在集合中包含一级属性和二级属性的关系。确定属性集合的方法分两步:①确定一级属性集合,我们采用的方法是人工对《胡锦涛考察世博会筹办 要求确保安保万无一失》的讲话,以及俞正声《万众一心全力以赴办好世博会》的讲话进行内容整理,统计出9个一级属性,分别为:服务保障、安保工作、外事工作、新闻宣传、社会氛围、场馆建设、科技创新绿色生活、世博园场馆、世博相关等;②确定二级属性集合,我们的方法是采用第三方软件(WordSmith)对文本集进行词频统计,人工筛选出与世博有关的高频信息,通过筛选我们获得近200个高频信息,在人工的干预下实现一级属性和二级属性的映射关系。表1显示的是我们获取的部分属性:
这样一级属性和二级属性就可抽象为如下的逻辑关系:
{KNo,KName,KListk}, KListk = ,k=1,2,…,R;i=1,2,…,n。其中,KNo为属性编号,KName为一级属性名,R为一级属性分类数,KListk为类别K的二级属性,共有n个相应二级属性。
4 新闻媒体属性抽取模型
新闻媒体报道的语言具有自然语言的特点,在属性特征抽取时如果仅仅以建立的二级属性表进行简单的匹配处理将使得处理结果的准确性受到影响,因此我们在特征提取时考虑运用相似度的算法来匹配较为相近的内容,提高属性抽取的完整性。
基于文本挖掘的新闻媒体分析首先是确定信息抽取的方法,提取描述实体的属性信息。根据图1实体—属性关系,抽取的模板为:Template={TNo, TName, News, KSet}
其中,TNo为模板的编号,TName为实体集的名称,取值为所选取的媒体名称,如《解放日报》等;News为实体名称,取值为具体新闻名称,如《站在历史的连接点上——写在上海世博会开幕之际》;KSet为实体描述的属性集合,该属性集合是一个细分的属性描述,即二级属性,能够反映某一News的报道内容。
抽取过程中要对自然语言进行相应的判断,我们运用相似度的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这里的TigerKey为二级属性KListk的触发器{t1,t2,t3,……tn},通过这些词汇的存在来进行信息的抽取,但考虑到自然语言的表述问题,需要对出现的词汇进行相似度判断。公式中,S表示为一个句子,在属性抽取过程中,计算句子和TigerKey触发器的相似度,当大于一个阀值时,确定为某一KSet的内容。通过相似度的算法,在属性抽取过程中,程序将“安全检测”和“安全检查”视为同一属性描述,并进行提取。这样可以保证由于自然语言表述不同所造成的属性抽取错误。
为了更好地挖掘新闻内容,需要对新闻实体所包含的各种描述属性进行挖掘。我们在对新闻报道进行浏览时,发现一篇新闻报道虽然有某一方面的报道侧重点,但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到多个主题,如报道世博服务为主题的新闻报道,还会涉及关于安全保障等方面的内容。因此,为了全面地反映相关内容,在属性提取时,我们考虑实体和属性一对多的关系,并设计了一对多的新闻实体模板,如表2所示。
在具体操作中,属性抽取的基本算法如下:
(1)选取新闻报道专集文本(如台湾媒体),从二级属性中获得属性集合{ KListk |=k=1,2,…,s};
(2)k=1;
(3)获取新闻专集{TNj|j=1,2,……s};
(4)j=1,GetNews(TNj);
(5)在TNj的句子S中查找KListk,SearchKeyword(S,KListk);
(6)如果找到,则将KListk置于缓冲区内,SetKeywork(KListk),结合相似度算法查找相似属性;
(7)如果一篇新闻查找结束,并且缓冲区不为空,则取出缓冲区的内容,按照一级属性和二级属性的关系模板标识相关新闻实体模板,填充新闻名称、属性集合、相似属性;
(8)如果j>s,则新闻专题集结束,否则j=j+1,转(4);
(9)如果k>s,则属性集合结束,否则k=k+1,转(2)。
5 基于文本挖掘的媒体报道差异分析
我们选取了国内上海、香港、台湾及国外媒体华语版2010年4-11月关于世博报道的29 000篇新闻,这些报道来自于《解放日报》、《新民晚报》、《大公报》、《香港商报》、《香港文汇报》、《经济日报》、《联合报》、《中国时报》、《星洲日报》(马来西亚)、《明报》(加拿大)、《联合早报》(新加坡)等共计30家中文版主流媒体,具体分布如表3所示.
国外媒体华语版我们选取了亚洲媒体8家、北美媒体3家,总报道量为3 436篇。对这些新闻文本,我们也进行了字数统计,表4是各媒体报道的平均字数。
从统计的平均报道字数上来看,各地媒体对世博会的报道还是较为重视的,报道的篇幅也较长,报道较为全面。
根据文本挖掘、属性相似匹配以及属性的对照关系,我们对29 000篇来自香港、台湾、上海、国外媒体华语版的新闻报道进行处理,可以大致发现,这些报道更多地集中在对世博会社会氛围、安保工作、科技创新绿色生活方面,图3显示了相关的统计结果。
本次世博会突出绿色环保这一主题,并且参观人数超过7 300万,因此媒体对“科技创新绿色生活”和世博“安保工作”的关注度较高是可以理解的,同时世博会又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应,如对志愿者的宣传等。然而,让我们感到有些意外的是关于具体场馆的关注度并不高,看来媒体更加关注世博会的宣传和安全运营。
我们对各地媒体报道关注度的差异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不同地区对这三大主题的关注度有一定细微的差异。见图4。
从图4我们可以看到,在三大主要宣传主题中,上海媒体报道量较为平均,分别为24%、26%和29%,而香港、台湾、国外媒体华语版的报道则相对有其侧重点,其中香港和台湾媒体更关注世博会的主题,对科技创新绿色生活专题的报道较多,分别占报道总量的39%和41%,国外媒体华语版则更多地关注世博会的安保工作,共有34%的报道量反映这方面的问题。
图5从左至右,由上到下分别显示了上海媒体、台湾媒体、香港媒体、国外媒体华语版在2010年4-11月期间关于世博会三大主要内容报道的走势。
可以看出,各地媒体对世博会关注的热度基本保持稳定,对所关注的主题也基本保持平稳的走势。仅有国外媒体华语版在5月份以后,报道量有一定下降,但是降幅不大,仍然保持一定的关注热度。
此外,从二级属性来看,各地媒体所关注的细节也有所差异,我们选取了关注的前五项进行对比分析,见图10。
从表5中我们可以发现,各地媒体共同关注的内容主要集中在科技创新、绿色环保以及参观人数方面,说明世博主题和参观人数是各媒体的关注重点,然而各地媒体在报道中也有一些差异,如:上海媒体在志愿者(小白菜)这方面有较多的报道,但其他地区媒体则对此关注较少,说明对于世博的社会效应关注不够;另外国外媒体华语版对世博园区内人流、排队秩序方面关注较多,说明其对世博的安全运营较为关注。
6 结束语
随着网络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上的文本信息呈几何数增长,面对海量的信息,人工对其进行相关分析已变得不可能。因此,借助于文本挖掘技术发现潜在的有价值的信息是情报分析研究的一个重要应用。本文以上海世博会媒体网络报道为例,运用文本挖掘技术并辅以属性抽取、属性关系映射等方法,实现了对海量数据的聚类分析,并对差异进行了比较研究。在实际研究中,考虑到新闻报道中大量采用自然语言的特点,在属性抽取时结合了相似度的算法,使挖掘的准确率得到了提高。但是,对于属性之间的有向关系、属性的相关分析、以及如何保证属性构建的准确性等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的探讨。
参考文献:
[1] Feldman R, Dagan I. Knowledge discovery in textual databases (KDT)// Proceedings of the Fir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Knowledge Discovery and Data Mining (KDD-95) ,1995 :112-117.
[2] Mothe J , Chrisment C, Dkaki T. Information mining - use of the document dimensions to analyse interactively a document set// BCS - IRSG 23rd European Colloquium on Information retrieval research, GMD-IPSI, Darmstadt,2001:6-20.
[3] Ghanem M, Chortaras A, Guo Y, et al. A grid infrastructure for mixed bioinformatics data and text mining. Computer Systems and Applications ,2005, 34(1):116-130.
[4] Karanikas H, Tjortjis C, Theodoulidis B. An approach to text mining using information extraction// Proceedings of the Fourth European Conference on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of Knowledge Discovery in Databases. Lyon, France,2000:13-16.
[5] Montes-y-Gómez M, Gelbukh A, López-López A. Text mining at detail level using conceptual graphs//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nceptual Structures.New York: Springer,2002,32-40.
[6] Hu Q h, Yu D R, Duan Y F,et al. A novel weighting formula and feature selection for text classification based on rough set theory. Proceedings of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and Knowledge Engineering ,2003: 638.
[7] Blake C, Pratt W. Better rules,few features :A semantic approach to selecting features from text// Proceedings of 2001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Data Mining ,2001:59–66.
[8] Kawahara M, Kawano H. An application of text mining:Bibliographic navigator powered by extended association rules// Proceedings of 33rd Hawaii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ystem Sciences, 2000:2009-2018.
[9] Girju R, Moldovan D. Text mining for causal relations//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Florida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esearch Society (FLAIRS 2002) ,Pensacola ,Florida. May 2002:360-364.
[10] Lin D K, Pantel P. DIRT - Discovery of inference rules from text. Journal of Natural Language Engineering. Fall-Winter ,2001(12) :22-31.
[11] Bingham E. Topic identification in dynamical text by extracting minimum complexity time components// Proceedings of ICA,2001:546-551.
[12] Montes-y-Gómez M, Gelbukh A, López-López A. Discovering ephemeral associations among news topics// Proceedings of IJCAI—— 2001 Workshop on Adaptive Text Extraction and Mining, 2001:216-230.
[13] Lent B , Agrawal R, Srikant R. Discovering trends in text databases// Proceedings of the 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Knowledge Discovery and Data Mining,1997: 227-230.
[14] 周茜,赵明生, 扈曼.中文文本分类中的特征选择研究.中文信息学报,2004 ,18(3) :17-23.
[15] 卢娇丽,郑家恒.基于粗糙集的文本分类方法研究.中文信息学报,2005 ,19(2) :66-70.
[16] 刘云峰,齐欢.基于潜在语义空间维度特性的多层文档聚类.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45 (S1) :1783-1786.
[17] 丁堃,刘盛博,许侃. 基于文本挖掘机制的区域经济关系分析.情报学报,2006,27(3):418-424
运用多媒体导读文本应适宜 篇3
纵观课堂教学, 从“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位教师”到“幻灯代替粉笔”, 到“音像代替图片”, 再到多媒体技术的综合运用, 电教媒体已经被广泛运用到教育的各个学段, 各个学科, 各个领域。但怎样使这些媒体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以突出师生的主体地位, 突出教学的主要内容, 笔者认为应遵循适量、适时、适度的原则。现结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适量
语文课堂教学中, 运用电教媒体引导学生学习, 改变了传统教学“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本书”的教学手段。既能给学生生动、直观、形象的感知, 又能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 激发学习兴趣, 激起主动意识, 还能节省时间, 增加课堂容量。但是电教手段使用次数与数量要根据教学内容及教学需要, 以突出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内容, 以促进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 并非多多益善。
如朱自清《背影》一文, 感人之处很多, 引导学生阅读文本时并非要面面俱到, 处处细究, 而应抓住父亲“买橘子”时的“背影”, 借助多媒体, 通过构图、造型、设色、动画等教学手段, 再现父亲爬月台时吃力而笨拙的动作和那蹒跚臃肿的背影, 让学生从艰难的步履中感受到当时父亲悲凉、困顿的心境, 对儿子慈爱、牵挂的心肠。再在“背影”旁设计作者当时“眼泪涌出”的特写镜头, 让学生体会作者当时对父亲的理解和敬重的心情, 从而更深刻地体会到“背影”中还包含着艰辛的挣扎和深沉的爱怜。而有的老师将朱自清与父亲往来的书信、文中作者的几次流泪、作者与父亲的穿着等都制作成媒体, 甚至在多媒体中旁征博引了大量的例句以帮助学生理解“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中的“了”所包含的感情, 使整个课堂成了媒体的展演, 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又如教学《周总理, 你在哪里》一文, 现今的中学生对周总理的生平事迹、伟大人格及周总理在人民心目中的地位知之甚少。导入新课时需要对写作的时代背景作简单介绍, 但单靠语言介绍可能不会给学生留下很深的印象。教学时, 我将周总理去世时及去世后人民“十里长街哭总理”的镜头剪辑成2分钟的音像视频, 播放给学生观看, 同时教师加以深情的配音:“灵车队, 万众心相随/只见总理去, 不见总理归/顿足捶胸心欲碎/呼唤总理泪纷飞。”这样, 不仅给学生以周总理形象的感知, 同时让学生体会到周总理在人民心目中的分量, 又奠定了情感基调, 唤起学生去探求周总理生平事迹的兴趣, 激起强烈的求知欲望。如果将周总理住院、去世及人民十里长街哭诉的镜头全部播放, 不仅时间不允许, 而且使课堂教学重点不够突出。
课堂教学中, 如果从课文导入、学习目标的呈现、生字词的正音到文章的结构、主题、写法, 甚至文中的语段、文后的练习、作业的布置都制作成多媒体, 加之录音朗读、音像视频, 让学生应接不暇, 看上去气氛活跃, 热热闹闹, 但一节课下来, 哪些是教学重点, 哪些需要当堂理解体会, 哪些内容给学生留下了深刻印象, 我看学生仍将会是“丈二和尚”。这正如舞台上表演的舞蹈, 如果只是蹦蹦跳跳, 一片热闹, 却没有情节、失却了主题, 再优美的舞姿也难以永恒。更何况有些文章的意境就需要一点含蓄美, 有些文字就是要靠学生咀嚼才有魅力, 为什么非要用媒体使它变成一杯“白开水”呢?
二.适时
在教学过程中, 多媒体课件的运用还要讲究个时间问题。应根据学生学习时的心理状态, 确定媒体的最佳作用时机。心理学研究表明, 课堂上, 学生不可能长时间高度集中自己的注意力或一直处于兴奋状态, 加上对教师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风格相当熟悉, 有时心理上会处于抑制状态。
有位教师在引领学生阅读《我的叔叔于勒》, 梳理小说的情节结构时, 在导入新课后就一反常规, 利用媒体投影出一张情节变化的曲线图, 让学生根据这张图去阅读文本, 将这张图补充完整, 完成对小说情节及内容的梳理 (盼于勒—赞于勒—遇于勒—躲于勒) 。这位教师适时变换了一下教学方式, 让学生带着好奇, 带着兴趣, 带着任务, 带着目标走进文本, 由处于习惯了的学习方式的抑制状态, 转化为主动阅读、积极探求的兴奋状态, 有效的完成了梳理情节的学习活动。
有位教师在教《松鼠》一文时, 在让学生感受了松鼠漂亮、驯良的特征后, 利用媒体出示了一张图片:河面上漂浮着几块树皮的小河, 河边有一只小松鼠, 小松鼠的头边画着一个问号, 配以“松鼠想要过河的话, 怎么办”的问题。以此引领学生速读课文第四、五两段, 然后由学生口述并动手演示小松鼠“以树皮当船、尾巴当帆”的过河过程, 再次唤起了学生的有意注意, 引导学生动口、动脑、动手, 实现了学生主动、有效地学习, 加深了对小松鼠乖巧特征的认识。
我在教《周总理, 你在哪里》一文时, 课堂结束前, 我用媒体投影了学生作的一首小诗“哲人伟人千古完人/给人民爱最多的人/人格力量最伟大的人/中国人民最敬爱的人/这就是我们敬爱的周总理”, 让学生齐读, 学生通过这首小诗去回忆周总理和蔼可亲的音容笑貌, 想象周总理平易近人的光辉形象, 感受周总理鞠躬尽瘁的崇高品质, 进一步理解诗中表达的怀念与赞颂之情, 以此缅怀这位功盖华夏、胸怀博大的英才, 同时升华了课堂的感情氛围, 使文本阅读与情感熏陶相得益彰, 收到了“余音绕梁”的效果。
同样一节课, 有的教师只用了一次媒体投影就把课堂教学推向了高潮, 有的教师投影了许多张图片仍显得平淡无味, 关键原因在于前者善于把握学生学习的心理状态和最佳作用时机。可见, 不管是课首、课中还是课尾, 媒体运用的时机只要恰当, 就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三.适度
这里所说的适度, 主要是针对多媒体课件制作与实际使用而言。
多媒体课件制作要与课文内容和其他教学手段相匹配, 不能因使用多媒体而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影响教学效率的提高。如有的教师过于看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把精力放在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上, 结果对文本的内容理解得不够深入, 甚至出现偏差, 结果制作出来的课件不能突出教学的重点, 加之字号的过小或过大, 对色彩的调配不够适切, 音像播放的方法掌握不熟练、播放与切换的度把握不准, 以致制成的多媒体课件文字辨认困难、图像模糊、色彩失真、噪音干扰, 影响了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观察, 而且容易引起视觉疲劳或造成错觉。
有位教师在教学《与朱元思书》时, 将“奇山异水, 天下独绝”的画面作为背景, 将整篇文章内容投在这张背景图片上, 还用不同颜色标出了朗读节奏、需要重点理解的实词, 用波浪线画出了需要了解大意的句子。虽然这张图片上五颜六色, 内容丰富, 但内容过多, 字号过小, 训练过散, 让学生难于辨认, 不明主次, 给教学带来了意外的干扰。
多媒体课件的使用过程中, 投影、音像要根据教学内容及课堂教学的需要, 使文字、图片或声、光、像适中, 如果字号过小或过大, 音量过高或过低, 光色过强或过弱, 甚至操作不当, 都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使他们弱化了学习内容的研读。
如教学《周总理, 你在哪里》, 开头导入时, 如果将周总理去世及“十里长街哭总理”的镜头全部播放, 不考虑其时间长度, 不作适当的剪辑, 尽管也能将感情渲染得悲痛、深沉, 但忽略了诗歌所要表达的怀念与赞颂之情, 偏离了教学重心。经过剪辑好的音像, 在播放即将结束时, 要用音量控制键, 使声音渐渐变小, 直至消逝, 以让学生体悟音像所传达出的情感意境, 营造课堂教学的感情氛围, 引领学生快速走近文本塑造的形象。
演员表演讲究不瘟不火, 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与电教手段的使用也要把握一定的度, 才能做到恰到好处。
媒体文本 篇4
然而在教学实践中,也听到了许多异样的声音:这样运用多媒体进行大量的拓展,是否有背语文教学的本质?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疑惑?那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拓展才符合语文的本质,是真正有效的拓展呢?本文试着从运用多媒体拓展带来的弊端入手来探讨如何实施有效的语文拓展。
一、拓展现状分析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之后,拓展逐渐走进了课堂,甚至成为课堂中几乎不可或缺的内容,多媒体的运用,更使得语文课拓展如虎添翼,而作为公开课,拓展往往被评价者认定为最能彰显教师功底能力的环节。因此许多老师“为伊销得人憔悴”,使尽浑身解数使课堂走得更远以求出新。不知不觉间,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文本拓展成为了一种教学时髦,但同时也出现了很多不和谐的音符,很多教师在运用多媒体进行拓展过程中的一些做法也引起了我们的诸多思考。例如:
(一)数量上贪多求全,反使得课堂效率低下
通过拓展提高阅读教学效率,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和文化品位是新课程下教师们越来越关注的问题。在没有多媒体时,考虑到时间及呈现形式,教师往往对拓展的内容数量形式进行精心的选择设计,而自从多媒体进入拓展的空间之后,就“韩信用兵,多多益善”了。有些教师没有深入地理解与运用文本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就任意拓展延伸,过多补充内容。太多信息的不断呈现,学生沉浸于多媒体课件的声光色影中,无形中就忽略了对课文本身的研读品味。一堂课下来,气氛看似热热闹闹,而学生却对句子都没有熟读,也没有静下心来去仔细研读文本,更谈不上师生情感的交流了。这样,一堂课大量的时间就花在了“意识流式”的远离中心的所谓“深刻”的扩展上了,哪里还谈得上培养学生语感?反而无形中削弱了语言的张力,限制了学生思维的空间。这样的课还哪来的效率?这样的拓展反而远离了新课程所提出的拓展的本质。长此以往,学生的语文素养何以提高?
(二)形式上直观花哨,消解了语文教学的诗意
这次课程改革所主张的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延伸拓展”,要求融合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和师生的每一个活动之中,而不是作为课堂的点缀。但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拓展往往没有用到实处而成了装饰。特别是有多媒体这个强大的工具支持,教师一会用相关的图片来呈现画面,一会用一段录像来展播,一会又用一段音乐来感受氛围,这种课堂活动看似加大了课堂容量,活跃了学生思维,但也让人感到这种活跃背后隐含着肤浅和浮躁。怪不得著名教育家钱梦龙先生在《为语文教学招“魂”》一文中这样感叹:“不少语文课上快餐式的‘读图几乎取代了‘读文的训练,这又进一步加重了语文教学失魂落魄的症状。”花样多了,语文的语言魅力和语文的诗意就消失了,教师的人格魅力也都交给这些花哨的拓展了。
由此可见,新课程下的文本拓展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多媒体介入的文本拓展更存在许多弊端,甚至将语文拓展导向了歧途。那么,究竟什么是有效的拓展呢,怎样才能做好有效的拓展呢?
二、对策分析
多媒体的运用只是一个教学的手段。笔者认为,成功的拓展首先应该立足文本,从文本出发,引导学生关注课外资源;同时所拓展的内容又反过来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感悟,反哺文本。在学生深入理解文本的同时,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提高语文素养,再将之运用到课外的独立阅读中,实现新课程的目标。
下面,笔者就“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的文本拓展”展开谈一点粗浅的想法。
(一)文本拓展要回归语文本质
文本解读是学生掌握如何运用语言,感受语言文化魅力,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的过程。语文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这个性质决定了语文课应以此为基点,既要注重工具性又要注重人文性。流失了这个本质,语文就不成其为语文了,也谈不上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了。拓展是文本解读的一个环节,无论采取何种形式,都应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最终目的。
例如,笔者在教学《祝福》这一课的时候,刚开始是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祥林嫂是非死不可的,那在我们现在的社会条件下还有没有封建礼教的残余思想存在,我们该如何消除封建残余思想?”
结果在第一个班级上课学生发言很踊跃:有的说,现在农村里的很多人都还存在重男轻女现象,生了女儿不死心还使劲逃生,不生男孩子不罢休,都成逃生游击队了;有的说,要改变这种现象得让他们明白现在生男生女一个样,主要是要教育好要让孩子有出息,否则再多也没用。这些学生很感兴趣有话可讲,讨论很热烈,课堂气氛也很活跃,趁机笔者用多媒体补充了相关一些封建思想在生活中残存的例子。表面上看效果很好。
上完课之后,仔细想想,忽然觉得好像不是在上语文课,而是在宣传计划生育政策了?在这样的所谓语文活动中,学生的语文素养能够得到切实的提高吗?显然不能。所以,在另外一个班级上课的时候,笔者果断地停用了原来的多媒体课件,对这一拓展环节进行了调整,改为:“请以祥林嫂为第一人称,改写课文中祥林嫂后两次到鲁家的生活。要求运用具体的描写,发挥合理想象,结合社会环境,写出祥林嫂这个人的性格特点及命运。”因为要求发挥合理想象,学生不得不再次去研读文本,又不得不积极调动自己的语言积累。在后来的学生成果展示中,发现这个文本拓展设计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它不仅充分挖掘了学生的语言潜能提高了语言运用能力,而且这个直指语文本质的拓展还在很大的程度上有助于学生吃透文本。
(二)文本拓展要深挖文章内涵
教材不是孤立的文本,教学中需要拓展,但是,拓展一定要立足文本,决不能为了拓展而拓展。拓展的时机、内容、宽度和深度等都要围绕文本来决定。文本拓展,要超越文本,更要反哺文本。离开文本的拓展那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立足文本的拓展,是文本解读的延伸和补充,甚至可以说,它本身就是文本解读的一种形式。要使拓展更好得切合文本,笔者认为要把握以下三点:
首先要把握住文本的深层内涵。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当拓展,既深化了对文本的认识又丰富了认知。这才是有效的拓展。其次在解读过程中要选好拓展延伸的“角度”。这个“角度”的定位非常重要。准确的定位能很好地把文本与生活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将课堂所学运用到生活中或在生活中印证课堂内容,引领学生深刻理解文本,并做好课外语文实践。再次要把握好拓展的手段方式。引领学生向文本更深处漫溯。
例如笔者在教《论语选读》之《仁者爱人》时,定位在学生对“仁”内涵的理解上,切入点就从“忠”“恕”两个文字本身以及文中对“忠”“恕”两字的阐述语句上,在对文字文化内涵有了深入理解把握的基础上,再让学生结合历史和生活现实具体谈谈什么是“忠”,什么是“恕”。在谈到“忠”时,学生就列举了历史上一大批的忠诚之士:如“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戚继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等。虽然学生已经基本理解了忠的内涵,但还存在一定的偏差,在学生兴致正浓的时候笔者再通过多媒体和学生共同回忆了感动中国的几个平凡而高尚的我们身边的忠者:大山深处孤身支教的徐本禹;30年来赡养了6位孤寡老人的农村妇女林秀贞等。通过拓展不仅告诉学生不仅在非常年代可以成就英雄,在我们身边只要“积极为人”都是忠,同样是英雄。通过对拓展角度和时机的把握更好地加深了学生对忠字内涵的理解,并联系实际能更好地将观念运用到生活中去。笔者觉得这篇课文的拓展可以说是成功而有效的。
(三)文本拓展要融入课堂活动
现在有不少教师,在对文本进行拓展时出现了这样一些倾向:在一篇文章学习之后,要不对某个人物进行多元解读,要不就某个话题让学生进行辩论,要不抓住某一点进行创造性阅读,要不找出某一句话让学生进行仿写,甚至有些老师对文本都没解读透,就马上拿出另外一篇文章来让学生进行比较阅读。这些文本拓展虽然是从文本衍生出来的,但是,给人的感觉,却很生硬,好象是为了拓展而拓展,到底有多少意义却有待商榷。那到底如何拓展才能与课堂与文本融为一体呢?笔者认为,文本拓展应该融入师生活动中,适当的拓展是根据课堂需要而出现的,或课前或课中或课后;它的目的,是服务于文本解读的,它的方式,也应该是灵活多样的而非死板的。
1.为解读文本作课前拓展,营造氛围
在学习新内容之前,为使学生在已有经验和新知识之间建立某种联系,以便尽快进入新知识的学习之中,往往采用课前拓展。
在教学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的时候,文本解读之前,就学生的贯常认知和已有的知识储备先进行了课前比较拓展。历代著名的写秋的诗歌多萧条凄凉,阴郁哀婉,让学生读杜甫的《登高》、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能深切体会到诗人在秋天的哀愁,进而让学生读文本《沁园春·长沙》进行比较,一个全新的:清净寥廓,生机勃勃,充满了诗情画意的意境就在比较中突显出来了。如此拓展,就能让学生深切体会到作者高昂的格调,伟大的情怀。
2.为理解文本作课中拓展,深化认知
当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文本内涵存在一定的差距时,教师应不惜时间,为突破难点作适当拓展。课中拓展的方式也不拘一格,可以根据上课的需要随机选择。例如:
(1)于疑难处作释疑拓展
古文中的环境时间往往为下文情感抒发起到很好的铺垫映衬作用,理解文中出现的时间的文化意象对理解文本有着非常重大的作用。
在教学王羲之的《兰亭集序》的过程中,通过注释,学生能了解到暮春是三月份,但作者为什么要选择“暮春之初”这个时间呢?对于表达情感有什么作用?
在这里笔者对暮春这个文化意象作了解释拓展——暮春是一个落花缤纷的季节,是一个美好事物消失的季节,是引人伤感无奈的季节。如:“落花同泪脸”“别来春半,触目愁肠断。”“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春色将阑,莺声渐老,红英落尽青梅小。”“暮春、落花”都代表着正在消逝的美,是一种哀愁无奈的意象。在这样的季节里很自然引发了作者“曾不知老之将至”的对青春不再,功业无成的感慨。既而抒发了对古人将生命看做虚诞悲伤,正是因为他们对人生充满了执着,对岁月的流逝才如此悲叹。如此拓展,不仅起到释疑的作用,同时也使学生了解了暮春这个文化意象,能更深刻的解读文本,更是学生有意识对古文化常识的一种有效积累途径。
(2)于有深意处作扩充拓展
在教学《离骚(节选)》的时候,文中特地点出了自己出生在寅年寅月寅日,课本对话栏只点出此句话讲的是屈原出生的祥瑞,没有别的补充解释。一个偶然出生的时间也这么值得骄傲吗?此处写出生的时间到底有什么文化内涵?在此笔者补充了古人这方面的文化心态以及有关出生与个人命运密切相关的一些例子:中国人很看重自己的出生是否有预兆,认为出生的时辰跟人的命运关系密切。据说李白出生时,他老娘梦见太白金星钻进肚子,所以李白字太白。岳飞出生时,有大鹏鸟钻入老妈肚子,所以岳飞字鹏举,屈原的出生是祥瑞的,表明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这是上帝特意安排的。其实这种文化心理也影响到了现在,如算命。
3.为深化文本作课后拓展,强化理解
新课程下的语文课是一个开放的课堂,学完了课文并不意味着知识学习的结束。对于一些内容比较浅显,主题比较明确的文章,教师们就需要设计艺术的文本拓展环节,以达到“浅文深上”的目的。在上海伦·凯勒的长篇小说《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节选部分教学中,笔者觉得主人公强烈渴求光明、热爱生命的形象是显而易懂的,但是,对主人公的精神内涵,还需要做更深入的挖掘。所以,在完成文本解读后就设计了这么一个拓展形式——首先笔者让学生学习了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人物事迹简介和颁奖词》,初步感知凸现人物精神品质的三种形式:标题、人物简介、颁奖词。然后,在阅读文本的基础上,也来给这个人设计感动世界人物事迹简介和颁奖词。
整个拓展过程,学生兴趣盎然。这种层层上升的拓展练习带领学生深入地走进了主人公的精神内核。课文成了学习的文本资源,不断提升着学生对此类文章解读的能力,提升着他们的精神世界。在学生意犹未尽之时,再向他们推荐相关的课外文章,使阅读向课外课后延伸,促进课内外学习和运用的结合,调动学生学习运用语文的积极性,并不断扩大语文学习的视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总之,真正有效的拓展应紧贴文本,以发展学生的语言提高学生的能力为基础,让学生的思维伸向语言的深层、文本的深处。不管是运用多媒体或是其它的手段进行拓展,最终的目的都是让课堂效率与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拓展中齐飞;让学生的语言在文本的土壤中绽放出绚烂的花朵,让学生的思想在阅读中升华发光、璀璨夺目。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学出版社,2006.
[2]钱梦龙.为语文教学招“魂”[J].中学语文教学,2004,(2).
[3]语文教学与研究[J].2006,(4)、(8).
[4]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5]程翔.语文课堂教学的研究与实践[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9,(6).
媒体文本 篇5
在这场新与旧的文本样式的交锋中,自媒体传播文本实现了“大破”,却未形成“大立”,纸质媒介所确立的文本规则被冲击得七零八落,而自媒体传播领域的文本样式仍处于相对自由放任的阶段,远未达成应用上的共识。长此以往,由此造成的消极影响将无法被忽视。
自媒体传播的文本特征
以社交媒体为代表的自媒体因其自身属性、技术规制和追求传播效果的最大化等原因,在进行传播过程中,其文本自发地呈现出一定的特征。具体而言,主要有以下四点:
1.文本内容碎片化。大量摄入信息而不经过深度思维深加工,这是“读屏”时代人们普遍的阅读状态。长篇大论在自媒体空间显然不受欢迎。伴随着“浅阅读”、“浅思考”的盛行,自媒体用户趋向于用篇幅简短、逻辑简单的语句来发表观点,记录生活。许多人每天都会更新数条微博、微信朋友圈,但内容大多是寥寥数句。同时,微博140字的篇幅限制、微信朋友圈六行默认展示使得用户在使用过程中自觉遵守操作规制,这成为自媒体碎片化传播的技术依据。被潮流裹挟并成为潮流中的一分子,自媒体俨然已经成为碎片化传播的温床。
2.呈现方式符号化。为了提升表达的便捷性和形象化,渲染信息传播的效果,自媒体文本中被大量运用软件自带的表情和自定义符号,以及英文字母。许多软件开发商和个人热衷于制作流行的表情包与各式各样的图片,并将它们穿插在文本中使用。在微博、微信朋友圈和QQ空间中,一段简短的话由文字、表情符号、英文字母和图片等元素构成已经成为了普遍现象,许多人甚至形成了“发文必配图”的习惯。根据腾讯发布的报告,2015年全年QQ的“龇牙”表情使用频次高达521亿次,平均每人使用60余次。
3.语言结构杂乱化。追求便捷与高效是传播双方的共通心理,也是技术供应商改良传播技术的方向。有了技术支持,自媒体用户完全可以突破时空和介质的局限,进行一对一和一对多的传播。不必拘泥于纸质媒介的表达习惯,自媒体用户能够选择更加自由的文本样式进行传播,只要信息接收方能明白文本的含义即可。人们在使用社交软件进行交流时,更愿意将一个完整的句子、一段完整的话分割成若干条短消息来推送,并用单音节代替个人观点进行回应。在这里,人们根据个人喜好任意组织语言、随意使用标点,脱离原有语法使用规则和表达习惯,语言表达的结构变得杂乱不堪。
4.表达取向娱乐化。在娱乐精神备受推崇的今天,“泛娱乐化”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无论是大众传播还是人际传播,娱乐化的痕迹都随处可见。正如尼尔·波兹曼所说:这是一个娱乐之城,在这里一切公众话语都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①自媒体作为传播媒体的组成部分同样未能幸免。无论身处何种情境,面对什么话题,人们都倾向于用娱乐化的方式去解读和表达。例如:“泥萌”、“么么哒”、“宝宝心里苦,但宝宝不说”等极具娱乐倾向的网络用语在自媒体文本中层出不穷,俯拾皆是。
自媒体文本样式的消极影响
媒介对大众的影响是潜移默化并持之以恒的,这种影响不仅仅体现在传播内容上,也体现在媒介的思考方式、表达方式和价值取向上。从使用频次、信息收发量和依赖程度来看,当下自媒体对一般民众的影响较之于大众媒介有过之而无不及。《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2015)》显示,大学生每天用在智能手机上的时间超过5小时,其中网络社交时间所占比重高达38%。在与自媒体持续的交互过程中,其文本呈现对一般用户的消极影响不容小觑。
1.消解传统表达习惯。中国的语言表达习惯在长久的历史变迁中逐渐沉淀并形成,它见证着民族的文化史。人们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遵循一定的语法规则,维持语言使用的有序性,它是中华文化在历史演进过程中自然选择的结果。虽然语言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它也在历史进程中不断地进行自我修正,但是任何一种修正的前提是大众对此达成认读与使用层面上的共识。
然而在自媒体空间里,语言组织与表达呈现出随心所欲、毫无章法的状态。用户可以在不同的情景里创造出不同词汇去满足表达需要,而这种创造大多是散漫的、朦胧的、粗鄙的。他们不需要遵从词汇、语法组织规则,只需进行简单的短语罗列就可以完成信息的传递。在这里,传统的语言表达习惯显得无所适从。当传播情景从网络空间转移至现实生活时,这种对标准语体系解构的负面效用就会显现出来。
2.弱化认知理解能力。用户通常以破碎、短小的文本内容互相交换信息,为了追求信息量的最大化,语言表达则充满跳跃感,这样一来其文本表述往往不具备逻辑上的连贯性,语义和篇幅上都呈现出碎片化的特征。在极其有限的文字篇幅内,想对事件或者观点进行详尽阐述只是一厢情愿。为了顾及传播效果,自媒体空间内的信息传播往往滑向于“蜻蜓点水”式的记录与描述,浮于表面,很难兼顾深度与广度。自媒体用户长期在与这样的文本信息交互的过程中,对社会生活逐渐流于浅层认识,只关注表象。当面对复杂的社会生活情景时,个人想要独立思考并认清事物本质,就会显得力不从心。
尼尔·波兹曼曾在《童年的消逝》中警告,传媒会逐渐把我们对社会的理解和表达矮化在10岁孩子的智力水平。②在自媒体传播的“拟态环境”中,用户的认知和理解能力实际上处于一种被相对弱化的状态,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传媒的失责。
3.降低语言审美品位。民族的语言即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精神即民族的语言。③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是一个民族精神内涵和审美情趣的真实写照。语言文字不是静态存在的,它在历史语境下不断地变化发展,但是这种变化发展应该是在主流价值匡扶下所进行的自我丰富与完善,应该是一个粗中选精、循序渐进的过程。
生活中一些原本让人羞于启齿的字眼在自媒体空间变成了人们日常交流的常用语,源源不断被创造出来的新词句、新概念也都无一例外地带有鲜明的娱乐、戏谑甚至低俗的基因,在这里语言表达不分场合地展现出的娱乐、轻浮的特质,消解着传统语言审美的核心价值取向。语言文字固然有雅俗之分,但是,当这种去价值化的畸形语言时尚大面积介入现实生活中时,不仅会造成原有语言体系的混乱,还会降低语言审美的品位,侵蚀主流文化的品格,其影响不可谓不大。
结语
作为网络时代涌现的一种表达样式,不可否认,自媒体传播文本的生成有它的合理性。它的出现可被视作是语言表达在新环境下的自我改革,具备一定的适用价值。但是,如上文所述,其负面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由于自媒体接触人群广,使用频率高,用户依赖心理强,想要遏制其负面效用的进一步蔓延,除了政策干预和大众媒介参与引导外,让普通用户充分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并自觉遵守一定的文本使用规范显得不可或缺。
摘要:由于传播环境的独特性,自媒体传播的文本展现出文本内容碎片化、呈现方式符号化、语言结构杂乱化、表达取向娱乐化的特征,并由此产生了消解传统表达习惯、弱化认知理解能力和降低语言审美品位等负面影响。要想遏制这些负面效用的蔓延,让普通用户对当下自媒体传播文本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自媒体,文本,消极影响
注释
1[美]尼尔·波兹曼著.章艳译:《娱乐至死》[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版
2[美]尼尔·波兹曼著.吴燕莛译:《童年的消逝》[M],中信出版社,2015年版
媒体文本 篇6
一、“权且利用”的解读方式内核
大众传媒下的文本阅读在约翰·菲斯克的《理解大众文化》中被阐释为“生产式文本”, 这是一种侧重利用文本与社会生活互文关系的文本理解方式, 在很大程度上它提升了读者的个人理解成分。当代公共媒体迅疾发展, 相对于“作者式”的内容提供, 大众文化的“大众性”是大众高参与度的展现。大众将日常生活经验加之于文本的传播再造过程, 使大众文本呈现出多重意义的解读, 产生大众舆论的多样性。“权且利用”的大众文本文本阅读方式在微信、微博的“微信息”传达媒介平台之上的舆论塑造更加明显。
在舆论的制造中, 人们的解读注意力转移到了如何理解得更加贴近自身生活经验。受众在表达对时事的评论时, 更多的是表达的是和自己的日常经验有多少相似度的对比。这种解读心理机制的成果便是每一件时事热点的评论都可以分成支持、反对、中立三种舆论接受。就社交舆论观点的互相压制以及争论往往万变不离其宗, 各种自我经验的参与导致舆论的多样性同时也合并了舆论的争论点。以微博热搜榜为例。以百万计的点击率将话题顶上榜, 话题之下关于事件的描述可能不足140字, 而它的评论却各自成体, 当然针对事件的评论态度在上述三种之内, 所谓舆论的出发点更多是来自于读者的自我经验解读。在大众文化的传播过程中, 受众的高参与度令文化文本的解读出现多样性, 而“权且利用”的解读方式也产生了大众文化中残缺的、偏激的另一种舆论造势可能。例如明星的恶意舆论伤害事件中, 早期的舆论来自于文本本身, 后期的舆论制造则来自受众的经验参与。这种只有利于自我经验表达的舆论产生方式来自于文本的解读偏差。
二、“权且利用”之下的受众文本接受导向
自媒体的发展让我们看到了公共媒介的合声力量, 各种社交平台以及新闻发布的网络平台都不会把受众冷落——评论区让公共媒介锦上添花。受众在这这里交流、发泄或者重述信息都轻而易举, 同样的, “权且利用”的接受角度会让事件有了争论和辩论的余地。
大众文本在传播过程中往往依赖于受众的这种经验式的解读模式, 尤其在当代信息的产生与消失转瞬更迭之快的情况下。事件热点描述简洁、不加修饰的文本往往令受众无法进行自身的对比, 相反那些个人立场明确带有暗示性的文本描述会使受众的经验对比更加顺利。例如事件描述的“标题党”式的猎奇或者抓住受众心理暗示的文本陈述让这种解读方式更加顺畅。
“权且利用”的解读方式让受众在日常生活经验更能找到一种参与公共媒介舆论塑造的信心。这种先验的心理暗示来自于文本制造的互文空白。评论区、微博互动、短信互动增加了“利用”的前提可能, “商品化”媒介文本需要这种舆论支持加深了其文本的“填空”比重, 真人秀文本消减了与受众之间的隔阂较之传统电视节目, 它拉近了文本和受众的距离, 某些收视率高的节目则完全就是“日常生活”的再现。在传统文本和新媒介文本可以看出这种差异、传统报业于电子报业的矛盾。
基于受众阅读接受的文本制造会使用大量的经验填空, 当然这种经验的填空恰恰决定舆论的塑造, 满足阅读先验的空白往往在舆论塑造上减少阻力。而加大这“利用”强度、缩短交换自我经验的距离则更好地塑造舆论。
三、“权且利用”的受众文本生产特征
公众的个人表达目的是为了取得认同, 受众的自我经验印证是文本传播的重要依据, 大众文本读者再创造——舆论则依靠强有力公共经验存活下来。
大众文本的制造在自媒体发达的公共媒体中呈现受众进行生产的状态, 这种生产带有受众接受的“个性特征”, 这样的文本也往往不能具有长时间的传播价值, 这是“权且利用”的生产导向。同时这种生产模式下的舆论往往因为其杂乱而含混的立场出现衰落, 被其他信息流快速代替。带有自我经验、感性、偏激立场的受众文本生产过多的参与了公共经验的舆论是“权且利用”的解读方式在舆论塑造中的桎梏。希腊神话中那克索斯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经验息息相关。那克索斯在湖中看到自己的倒影陷入对自己的迷恋, 这与自我经验在文本参与中解读过度一样, 追求自我经验的认同的解读会导致文本再创造的扭曲, 产生偏离公共经验的解读。
大众文化的文本接受与再创造之间的断裂创造众声喧哗的娱乐时代。个体经验有了展示的文本平台却命定消逝, 公共经验长时间的占有这个平台却总是被个体经验嗤之以鼻——规则内的压抑导致了个体的反抗, 舆论喧哗来自没有规则, 这种矛盾在解读文本时随之而来。“权且利用”的文本生产是大众文化能够自我生长走向商业的关键, 而这种文化解读方式中过多参与的个人经验则会导致文化舆论的混乱。
四、结语
大众辨识力是受众解读大众文本的工具, “权且利用”的解读方式则是受众使用大众辨识力时找到的一条捷径。这是大众文化的生命力所在, 它让大众文化在媒介更迭中越来越具有强有力的发展劲头。
在公共媒介的传播环境下, 这样的方式影响了舆论的发展。读者解读大众文化文本的“权且利用”与舆论塑造的关系往往不应该忽视“自我经验”与“公共经验”的互动关系。
受众对大众文化文本的解读完成对公共媒体的读者舆论塑造, 受众的自我经验与大众文本的互文关系则直接决定了舆论的三分接受带侧重, 并直接影响公共媒介舆论环境。“权且利用”的大众文化解读方式不可避免自我经验与公共经验的磨合, 同时这也是自媒体与公共媒体的舆论交叉点, 代表了个人意识与群体意识的融合。
参考文献
[1]约翰·菲斯克著.王小珏, 宋伟杰译.理解大众文化.[M].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1.
[2]胡泳著.众声喧哗——网络时代的个人表达与公共讨论[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3]马歇尔·麦克卢汉著.何道宽译.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译林出版社, 2014.
媒体文本 篇7
一、诊所式法律教育的内涵与特点
诊所式法律教育是在借鉴临床医学教育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美国的法学教授们体悟到法学与医学之间具有某种知识养成与传播的临床实践特征, 于是开始在教学中借鉴和运用医学临床教学方法。1993年, 耶鲁大学的弗兰克教授注意到传统的判例式教学方法的局限性, 从而开始研究教授法律实践技能的教学方法。诊所式法律教育采取不同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法律执业训练, 包括经验式的、实践式的, 目的是教授法律专业的学生法律执业所必需的技能。通过法理学诊所式教育, 学生们能学到的包括:解决问题的能力、法律分析和推理能力、事实调查能力、交流、咨询、谈判、诉讼、其他的争端解决程序、发现并解决道德困境的能力 (1) 、提供有力辩护的能力、维护公正公平和社会道德能力等。
诊所式法律教育的主要特点是实践性、真实性、启发性、灵活性、主动性和有效性。第一, 虽然诊所式法律教育的内容和教学方法有许多种, 但最根本的方法在于指导学生从经验中学, 从实践中学。第二, 法律诊所所承接的真实案件或者虚拟事例是学生学习的第一手材料, 是一种建立在真实案件背景材料和真实的当事人基础之上的教育, 学生们碰到的事情之复杂, 远远超出了案情与法律本身的内容[1]。第三, 法律诊所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使学生学会如何发现案件事实, 学会如何检索和查找与案件有关的法律与规则, 然后做出合乎法律与法理的结论, 因此这种方法具有启发性强的特点。第四, 诊所式法律教育的内容是非常灵活的。在法律诊所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的过程中, 当事人的诉讼目标本身通常是不清晰和可变的, 诊所学生及教师会随同法律事务的逐步进行而不断调整法律教育的内容。学生在灵活的环境中体会复杂的主观性和人性、不确定的事实并进行相应的实务判断。李本说, “法律诊所”的要义就是通过各种途径给学生提供参与真实案件的真实感受[2]。第五, 在法律诊所当中, 主要的教学活动实际上是由学生自己完成的, 教师仅仅负责纠正学生的偏差与错误, 教师至始至终都是以旁观者的身份对学生的行为进行宏观的监控。最后, 诊所式法律教育直接以代理的真实案件的成功率作为评估的方式, 其方式和效果都是十分现实和直接的, 同时也是更加有效的。
二、多媒体环境下法理学诊所式教育的理论前提
(一) 多媒体环境下法理学诊所式教育的理念创新
首先, 我们认为实施法理学诊所式教育的理论基础和前提是理论法学教育理念的创新。高等法学教育中理论法学课程教学的特殊性决定了法理学诊所式教育必然与其他诊所式法律教育有所区别, 其着眼点应从发现日常生活中的法律和法理出发, 通过学生期中和平时的学科作业完成经验观察和逻辑归纳方法的训练。法理学诊所式教育的目的是对教材中基本法学理论知识和原理进行来自社会事实的考察与验证, 使学生对法学理论建立感性认识, 同时使用多媒体技术整合学生学习资源和对所收集的素材进行加工和分析, 然后回归到法学理论, 以期收到素质教育的效果。同时, 我们注意对学生在多媒体环境下借助互联网和其他信息技术分析与解决生活现实问题的能力培养, 着重培养学生发现事实、检索法律、理论论证的三大能力。我们把这种理念概括为在“法学原理—法律制度 (文本) —法律生活实践”三者之间反复进行的“飞去来器”式的学习过程。我们认为, 这样可以弥补传统法理学教育的不足, 借此, 培养和造就出法术高超的法律实用人才[3]。
其次, 素质教育导向要求。为了深化教学改革, 强化质量监控, 改善教学条件, 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从事法律实务的能力;帮助学生掌握如何从实际经历中学习;培育学生职业判断的能力和职业道德;促进法学教育的改革与完善;为需要法律服务的弱势群体提供法律帮助;促进法律制度和社会的完善。法理学诊所教育可以使更多的法学院的学生感受社会急需, 并可能对学生的从业选择产生直接的影响。
再次, 培养学生能力要求。借助多媒体实验的方式结合法学诊所式教育, 培养学生文献搜索的能力是至关重要的。我国法律专业大学生动手能力不足的首要问题是:遇到真实案例或者虚拟事例不会查找和搜索相应的法律法规。在多媒体引入法理学诊所式教育的过程当中, 教师进行“网络文献搜索实验演示”是一种创造性的新型教学方法, 对于法律专业的大学生很有价值, 可以作为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强化在理论和实践之间进行“案件与法规搭桥”的一种教学工具。
第四, 教学环节设计要求。该教学方法对法学理论教学提出明确定位, 指出其是在学习部门法律和提高处理案件能力方面的一门素质提升性课程。教学方法可以以专题形式, 以《日常生活中的法律与法理》为总题干, 要求学生将社会关系中的热点问题、涉法现象、法律实务中的疑难问题以专题的形式进行小组分析与研讨, 然后使用PPT课件演示的手段, 通过社会现象讨论、相应法规条款分析、法学理论归纳、课堂演示与评价等形式, 着重学习、领悟市场经济体制以及法律和法理的概念, 将法律和法理观念贯穿于整个法学理论的学习过程。通过对社会关系中实际现象的分析, 确实掌握法学理论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和“活”的灵魂, 把自己培养成为具备良好理论功底的专门法律人才。
(二) 多媒体环境下法理学诊所式教育课程教学目标
根据法理学诊所式教育的理论性的特点, 确立实践教学的“3+2模式”, “3”即“三基”, 包括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 “2”即素质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 在此基础上, 多媒体环境下的法理学诊所式教育与教学目标的具体表现如下。
1. 通过对法理知识的应用性学习了解法律的渊源、产生的方式、法律的作用和价值等理论问题。
2. 通过制作和演示课件帮助学生理解法理学和部门法学的关系。
3. 通过制作和演示课件培养学生的法律素养, 即法律思维能力、法律表达能力和对法律事实的探索能力。
4. 通过制作和演示课件培养学生分析和理解问题并解决实际法律问题的能力。
5. 通过制作和演示课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6. 通过制作和演示课件培养学生寻找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7. 通过制作和演示课件培养学生的文献搜索和法规综合运用能力。
8. 通过制作和演示课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9. 通过制作和演示课件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1 0. 通过制作和演示课件培养学生的课余自学能力。
三、多媒体环境下诊所法学教育模式的设计
(一) 多媒体环境下法理学诊所式教育的具体运作流程
每一所法律院校都应该结合自身的地理位置、教师专长、教学重点等不同情况, 设定不同的法律诊所。一般情况下, 多媒体环境下法理学诊所式教育工作流程如下[4]。
1. 实验准备阶段。在这个阶段教师起主要作用。
(1) 教师要安排师生之间的相互了解, 形成一种开放、活跃的氛围, 这一点非常重要, 同时诊所教师要抓住任何可能的机会熟悉学生, 掌握学生的基本能力、性格取向、业余爱好, 以在诊所活动中作出具体的工作安排。如, 主持教师制作单元计划和课题单元计划实施表。
(2) 挑选合适的案例对诊所工作开展所需的法律问题作简要的介绍, 如, 主持教师分别模拟“学生”和“教师”两种身份制作多媒体演示文稿, 进行换位思考, 切身体验学生心态。
(3) 进行课堂调查。根据此种“诊断”, 教师应简单地演示如何使用Power Point软件和Excel软件, 要求学生课后尽快自学掌握。
2. 实验实施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主要是对真实案件或者虚拟事例的处理, 诊所学生要发挥主要作用。
(1) 使用多媒体演示文稿《课题指南》布置课题, 学生分组, 每三到四人为一个小组。
(2) 学生开始选题和进行文献搜索。协助学生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如对所选案件进行研究和讨论, 分析案件的焦点、难点、争论点, 决定需要调查什么情节, 补充什么证据, 并制订相应计划。
(3) 教师进行“网络文献搜索实验演示”, 这个过程也要由学生共同参与。学生和教师每人一台电脑同步进行网络文献搜索, 以“学生搜索到的文献和教师搜索到的文献是否保持一致”作为学生搜索结果是否合格的标准。根据“诊断”, 教师立即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4) 学生制作多媒体演示文稿, 并且互相交流, 互相评价。教师利用课余时间根据学生要求进行具体的“诊断后的对症教学”。例如, 某小组的题目为:“家长可以跟踪孩子吗?”学生只是简单地堆砌了案例、图表和相关法规作为素材, 并且结论和作为观点论据的素材之间没有逻辑关系。教师便立即“对症下药”, 就“法律问题和法律结论之间的法学逻辑关系是什么”向学生进行具体讲解辅导, 使学生很直观地得到了所需要的思路和知识, 明白了如何取舍素材和强化论据和论点间的逻辑联系, 从而达到了训练法律思维方法的教学效果。
3. 实验总结阶段。这里的总结性工作涉及两个方
面, 一是下文将要提及的评估工作, 这里不作具体阐述;二是相关资料总结整理。诊所不仅要把评估中所需和形成的资料进行收集整理, 同时还要把下列所有资料整理归档, 作为开展此项工作的具体记录。
(1) 组际互相交换多媒体演示文稿, 使用评价量规 (成绩表) 互相进行初步成绩评定。
(2) 学生进行多媒体文稿演示讲解, 教师就讲解部分进行讲评, 指出问题, 讲授解决问题的方法。
(3) 教师对学生讲演部分打分, 加上学生互评成绩, 以确定该小组最后成绩 (也是每个小组成员的平时考查成绩) 。
4. 讲评阶段发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通过讲评, 我们发现存在如下比较普遍的问题。
(1) 学生对社会现象和社会关系缺乏基本的了解和认识, 更难以从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发现有价值的问题。例如, 大部分学生都只是简单地根据教师《课题指南》中列举的具体课题设计自己的课题, 而不会从生动具体的社会现实中发现具有法理学探讨价值的事例。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方法是中学教育体制和教育方法的改革。当然, 法理学教师也可以通过启发和引导促使学生就自己身边的事例“发现具有法律和法学意义的研究对象”。
(2) 社会科学知识比较贫乏, 自主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差, 大部分人只能被动地重复教材知识和简单抄袭他人观点, 缺乏自主批判精神。究其原因, 是因为学生长期处于家长和中小学教育“包办代替”的不良教育方式所致。解决方法是加强法理学的实践教学, 阅读与课程有关的参考书目, 开拓知识视野, 强化批判现实精神的灌输和教育, 解决学生知识贫乏现象。
(3) 简单堆砌素材, 不会对搜索到的材料进行综合分析和运用, 挖掘材料中具有研究价值的部分并得出合理的结论。例如, 很多学生在演示文稿中都仿照教师的演示文稿使用了和课题有关的数据和表格, 但是却无法对表格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并且得出结论。解决方法是加强方法论教育, 训练思维, 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和科学的思维方法。
(4) 只会演绎不会归纳, 反向思维能力不足。例如, 有些学生在课件中只会被动地按照传统的“定义———特征———法条———案例———结论”模式组织课件, 这是传统的灌输教育方式所造成的。解决方法是加强社会实践教学活动, 大力开展诊所式教学活动, 教导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去发现社会现象和问题, 再联系教材内容分析得出自己的结论, 同时修正自己对知识和原理的错误理解。
(5) 只见文字, 少见图片、表格和其他表现手段。其原因在于形象化思维能力缺乏, 同时检索能力严重不足也是造成这一问题的关键原因。解决方法是强化启发式教学方法, 引进现代西方教学理念, 比如诠释式和案例式教学, 组织读书会和文学沙龙等有益开拓头脑的课余活动。
(6) 跑题现象时有发生, 所演示的课件和教师要求的题目相去甚远。例如, 在《课题指南》中, 教师要求学生以“假如失去继承权”为题目, 探讨法理学意义上的权利和义务的相互关系, 结果几乎所有以此为题的小组都在其演示文稿中集合了关于如何放弃继承权的法律规定以及如何进行放弃继承权公证等民事法律知识, 使法理学课题被错误理解为继承法课题。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学生学习底子薄和听课注意力不集中所致, 对此, 只能依靠端正学习态度、勤奋学习和整顿课堂纪律来解决。
5. 实验效果。
通过实验, 总体上的教学效果是非常显著的。有些学生通过投诉自己手机被多收费的经历验证法律的解释与有效性。有的学生通过分析校园打工遭遇赖账理解“权利救济”、“校正正义”等法理学概念。实验的结果表明, 那些课件做得比较好的学生往往已经开始建立正确的法律思维。
(二) 多媒体环境下诊所式法律教学模式的评估体系
在诊所式法律教育模式本土化的研究中, 最为重要的一个问题是建立诊所教育的评估体系。第一种是在诊所式法律教育的活动中, 使用评估体系, 这里的评估对象是诊所的实践活动, 评估者主要是诊所教师;第二种的评估对象是法理学诊所式教育的整体, 是站在法理学诊所式教育第三人的角度上的, 是对诊所师生共同活动的评价, 也可以说是对师生教学成果的评价, 具体评价方式如下。
1. 学生自我评价。
诊所学生在完成诊所工作后, 要对自己的工作进行自我评估。学生自我评价内容一般应包括:是否通过多媒体达到了预定的目标, 每一步骤是否严格遵照先前的计划, 是否有意料之外的事情发生, 先前的准备工作是否充分。这样做的目的不仅使学生对自己的工作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还使其他评价主体对诊所学生的表现有个直观的认识。
2. 学生小组内互评。
学生小组的相互评价, 由于相互比较熟悉、比较了解, 互相评价也没有什么顾虑, 而且更有针对性, 对方容易接受。小组评价也可采用师生共同评价的那种分阶段进行的办法。
3. 教师评价。
在评价中, 教师对学生的综合评价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这是由诊所法律教育的实践性特点决定的。教师评价至少要包括下列内容:学生对法律知识的理解程度和具体运用水平、学生在课件制作和演示过程中显露出的内在潜质与个人努力、学生职业道德的表现和提高、学生技巧的掌握和灵活运用、学生在自我评价中的具体表现等。
参考文献
[1]李傲.互动教学法———诊所式法律教育[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4:69.
[2]美式临床法学走入中国大学[EB/OL].http://www.mykh.net/bbs/viewthread.php?tid=90414.
[3]刘定华.法学本科教育教学改革路径探索[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 2004: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