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的活动论文

2024-05-29

学的活动论文(共12篇)

学的活动论文 篇1

摘要:人的心理、意识是在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学的活动”旨在用活动推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营造以“学的活动”为基点的课堂教学,需要转移备课的关注点,在备课中关注学生的学习经验,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关注学生的学业样本。以此让教学的确定性与生成性相统一,让学生在活动建构中学会学习,改变评教立场关注学生的学。

关键词:“学的活动”,学习经验,学习状态,学业样本

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学生学习现状与教学目标之间的有效路径是学习过程的设计, 真味语文认为教学环节就是组织“学的活动”。强调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利用“学的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在分析、解决问题中,培养交流合作的能力。

一、“学的活动”含义

人的心理、意识是在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学的活动可以分为外部和内部两种,这两种具有共同的结构又可以互相过渡。心理研究表明,儿童还不能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其本质属性,他们往往以直观感受与直觉经验认识事物。基于儿童思维发展的特点,“学的活动”旨在用活动推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儿童的生活方式是什么?一言以蔽之,是游戏。“学的活动”就是将教学活动与游戏活动融为一体,最好的游戏是学习,最好的学习是游戏。教师把教学内容或者学习任务潜置在游戏活动中,引导游戏也就是引导学习。让教学活动本身弥漫着游戏精神,并使文本的故事与场景也为之所笼罩。

遵循体验性原理的运用原则,体验贯穿在“学的活动”始终。把教学过程还原为生活过程,把教学情境还原为生活情境;把教学活动还原为儿童的生命活动。[2]学习迁移,是学习者能将学到的东西在后续的学习与生活中用来解决问题。[3]在“学习活动”设计中,促进学生观察、思维、理解和表达能力的进一步提高;促进学生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学习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此外,根据语文课程的内容特点,语文课程内容指向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从实践性角度来说,语文课程不是“记忆之学”而是“实践之学”。一切语言通过实践比通过规则去学来得容易。“正是通过读、 写、听、说这种语言和思维相结合的实践形式,使学生的各项思维能力受到实际训练,不断地完善他们的思维结构,推动他们的思维向前发展。”[4]

二、“学的活动”操作运用

1.备课关注学生的学习经验

营造以“学的活动”为基点的课堂教学,需要转移备课的关注点,改革教案的叙写样式,在备课中关注学生的学习经验。

如表1从文本内容和现实生活看《金子》,语文教学是引领学生挖掘思想与语言“真金”的思维过程。 利用探究方案让学生有效地自主学习,以学定教。从教学环节就是组织“学的活动”角度思考,准备性学习部分,教师提出反馈自主学习的任务,学生整理自己学习的情况,运用理解与记忆的方法,创设高效学习的氛围。针对性学习部分,针对学生有价值的探究话题,教师提出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结合,团队交流不充分的地方,教师适当点拨、补充、纠正。延展性学习部分,学生积极参与目标指引的新的学习活动。学习活动占用了课堂的大部分时间,而活动的落脚点在阅读、思考和表达的行为上。教师“讲”的效果不在学生的“听”,而是引发学生更好、更充分地去感受和理解课文,教师用简捷有效、生动的语言指引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以“学的活动”为基点,确定教学内容时,着重考虑学生需要学什么;在设计教学环节时,着重考虑学生怎样学才好。教师关注教学设计中,学生经历了哪些“学的活动”,语文课堂教学的改变,取决于基点的改变。备课时,要把“教的活动”和“学的活动”区分开,关注他们的联系。

2.教学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

营造以“学的活动”为基点的课堂教学,需要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包括学生的发言、学生之间的交谈、合作,他们的理解、感受是否深刻与全面。

(1)依据具体学情,创设“学的活动”。学生学什么?根据学情选择教学内容的前提是了解学情。 以往教师备课也备学生,做过学情分析的教学总体上来说并不多,所了解的学情大多是依据经验或印象式的判断。这样的学情分析很难同一篇课文的具体教学内容联系起来,也不易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组织有效的“学的活动”。

(2)依照课程内容,创设“学的活动”。语文课程的核心目标是“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标准中的“总体目标与内容”与“年段目标与内容”即语文课程的基本内容,它回答了语文课程“该教什么”与“该学什么”的问题。目标清晰化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前提。

王尚文在论及语文学科的教学内容时曾提出一个观点:语文“真正的教学内容是隐含在教材中的 ‘言语形式’,言语形式是语文教学内容的纲,其他都是目”。因此,语文教学应当突出语言形式的教学。[5]语文学习与思维发展同步进行,而语文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有计划、有目的地伴随着学生言语实践活动的进程而进行。

(3)关注文本体式,创设“学的活动”。好的阅读教学,往往基于合适的文本解读;不好的阅读教学其原因往往不顾文本体式,采用了莫名其妙的阅读方法或解读方式。依据体式来阅读,是阅读的通则;依据文本体式来解读课文、来把握一篇课文的教学内容,是阅读教学的基本规则。[1]

(4)促进整体建构,创设“学的活动”。为了有效落实以“语言文字运用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学的活动”设计将识字、阅读、写作有机地结合起来,而不是像传统教学那样将三者孤立和割裂,在实践中包含积累与表达融合,把语言能力的培养与思维能力的训练结合起来。

用情境活动引导学生说话,不仅幽默有趣,而且培养学生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小学生先说后写, 说写结合,在活动作文课上教师通过引领学生游戏、活动,现场制造一些事件,创设生活故事,以弥补学生相关生活经验。活动作文课正是在创设真实且富有意义的“学生活动”,让学生做中学,实现了从物象、生活、事件到口头语言的转换,大大降低了写的难度,让写自然轻松、水到渠成。

3.反思关注学生的学业样本

营造以“学的活动”为基点的课堂教学,需要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学业样本。设计针对这堂课核心教学内容的作业与学习活动,注意改善作业本身,遵循巩固与创新并重的原则,在学习方法论指导下有意识地设计“学的活动”作业练习,实现虚拟地解决生活问题,达到能够走上社会可以解决现实问题的目的。

进行作业革命,让学生爱上作业。在学生作业中设计“学的活动”,变单一的文本书写为图文并茂的活泼布局,设计主题性作业、竞赛式作业、自主式作业、分层式作业,利用作业中“学的活动”,让学生做好课堂准备,促进同伴互助,发展学生个性,参与实践活动,增强家校交流。教师关注学生的学业样本,实时了解学生学习达到的成效,培养学生的学习技巧与习惯,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主与责任感,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探究事物的兴趣。

三、“学的活动”实践思考

1.灵动是基础:让教学的确定性与生成性相统一

“灵动性的教学实施主要是指教师在将教学设计付诸实施时,要保持高度的灵活性与机动性,能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境来调整预设的教学思路。在灵动的教学实施中,一方面要求教师能根据事先的教学设计进行教学,另一方面又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据实际课堂状况及时地建构与事先教学设计不同的教学思路。”[6]

教学内容的确定性与生成性相统一,即教学流程走向是预设的,教学内容又是在对话中生成的,不同的学生,不同的班级经历学习过程,形成班集体共同的学习经验。每个学生在班级教学的共同语境中,在与同学、教师的交往中,逐渐形成、获得共同的学习经验,这是“学的活动”充分展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

2.会学是关键:让学生在活动建构中学会学习

教师在教学中要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品质,让学生主动建构系统的知识体系,总结学习方法,在这些方法的指导下,引领学生联系实际进入语言文字的运用。“学的活动”教学设计中,通过五步学习策略的运用,帮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善于发现、乐于分享的习惯与能力,让学生体验在探究中遇到困难和获得成功的过程(如图1)。

3.评教是策略:改变评教立场关注学生的学

观课评教,要更加关注学生的学,即学生学的状态、 学的过程、学的方式以及学的效果。评教的落脚点是学生在这堂课上实际学到了什么,在课结束后实际形成的新的学习经验是什么。课堂上学生遇到的实际困难以及教师克服的方法。最后,评教的落脚点是如何对学生的学习结果、作业做出分析研究,进一步改善、补救教学的措施。我们可以看到观课评教的关注点始终是学生,从备课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要点都是关注学情,关注学习过程,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 学习收获。

基于儿童视角创设教学情境下的“学的活动”,是儿童需要的、喜欢的。真味语文课堂成为儿童欣然接受的礼物,根植心田,滋养成长。

学的活动论文 篇2

炎热的夏天,常常会出现雷雨的现象,一场雷雨送来一阵。雷雨之后人们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欣赏着美丽的彩虹,耳边传来声声哇鸣,周围洁净,充满生机的美。而这些自然现象应该说是学生曾经亲身经历体验过的,所以在教学本课时,我根据课文特点充分利用学生的认识基础,让学生回忆夏天雷雨到来之前,雷雨之中和一阵雷雨过后天气的变化及自己当时的感受和周围环境的变化,来理解课文,体会感悟课文,培养学生自主的学习意识,发展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得到升华,获得感情体验。

本课教学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让学生体验学习,积极参与学习活动,课前指导学生根据自己以往亲身体验到的,有的生活常识,想象体会夏天雷雨之前、雷雨之中和雷雨之后的自然现象和感受,以及雷雨前后的不同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的欲望,而达到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脑、动手的能力。

二、让学生自主学习,通过课文的两幅图,比较两幅图有什么不同,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图中的不同景象,在学习过程中,启发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三、读练结合把读文、读词、学词紧密结合起来,切实进行语言文字训练,设计形式多样,方法灵活的练习,词句综合练习,引导学习根据课文内容理解生字词,特别是“乌云密布,电闪雷鸣、大雨哗哗”和“空气清新、彩虹高挂、树林新绿”等描写雷雨前和雷雨后的词语,体会感受雷雨前和雷雨后的不同特点,而且丰富积累了学生的词汇和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的习惯。

学的活动论文 篇3

关键词: 语文课堂 学的活动 阅读教学

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要善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但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代替个人阅读。

所谓以“学的活动”为基点,就是教学内容的确定要着重考虑学生需要学什么,教学环节的设计要着重考虑学生怎样学才能学得好。

一、重建语文课堂,打造以“学的活动”为基点的课堂教学。

语文课堂重建的关键,是将课堂教学从以“教的活动”为基点逐步转变到以“学的活动”为基点。对于抒情意境极浓的课文,特别是诗歌、散文、杂文,用教师的内心情感朗读出来,读出作品内在的情趣,对学生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语文课文选用的均是中国乃至全世界的文化精粹,每一篇文字都蕴涵一种天然的语言美,默诵固然可以细嚼其内在的韵味,但声情并茂地朗读则更能体会文章字里行间美的旋律。对于朗读,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或集体朗读,或个人朗读,但原则是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朗读的机会,使学生都可达到提高朗读水平和体会文章语言韵味的目的。

记得有次公开课,我讲的《安塞腰鼓》,首先请大家听《安塞腰鼓》朗读录音”,听完录音,又请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学生谈得都还不错,回答出“威武”、“雄壮”等词语。我便接着说:“好,现在,让我们带着感受到的这种‘威武、‘雄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事实上,在这个时候,很多学生对课文已经有了自己的理解,有的学生甚至还读出了表演的语气,带有自己的真情实感。朗读声刚落,我又说道:“你看,《安塞腰鼓》气势磅礴,我们用一个声音来朗读,很难表现出它的气势。现在,我给大家介绍一个朗读的方法。”然后,我通过多媒体呈现了相关内容,其中对课文的某些语句做了标注,要求学生像大合唱一样,以“男领一句”、“女领一句”、“女合”、“男合”、“众合”的形式朗读全文。以上针对的就是本堂课教学设计的第一个环节,即“朗读,体味语言之情感”。教师可以通过教师示范朗读、学生集体朗读的方法,将教材中所表达的情感,通过朗读潜移默化地传递给每一个学生。

二、以学生原有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为教学切入点,促进新知识的建构。

阅读教学作为文本解读活动,是一场多角度的对话。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当做重要的课程资源,尽可能地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作为教学的切入点,使学生产生阅读期待,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与探究的兴趣,更有效地促进学生新知识体系的建构。

例如,在教学《陈太丘与友期》的第二板块“你来发现”时我这样设计: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摇 ?摇)不至,太丘舍去。去后( ?摇?摇)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摇 ?摇)答曰:“(?摇 ?摇)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摇 ?摇)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在原文上用三种符号表示我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问题,让学生从符号的标记中观察、发现、总结。完成三个问题:(1)红颜色的字都是古今异义词,必须记住;(2)画线的三个词怎样理解;(3)画括号的地方在翻译的时候应怎么办?三个问题学生积极主动地完成。整篇课文的意思,学生在发现中深深地印在脑海里。

三、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整合、利用,拓展延伸学习的视野和空间。

1.善于挖掘教材。教材本身就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利用教材中的学习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学习价值。例如为了让学生掌握多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可以对教材内容作如下筛选、整合。

材料一:每一棵树仿佛都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树枝的手臂也顿时柔软了,而那萌发的叶子,简直就起伏着一层绿茵茵的波浪。水珠子从花苞里滴下来,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半空中似乎总挂着透明的水雾的丝帘,牵动着阳光的彩棱镜。这时,整个大地是美丽的。小草像复苏的蚯蚓一样翻动,发出一种春天才能听到的沙沙声。呼吸变得畅快,空气里像有无数芳甜的果子,在诱惑着鼻子和嘴唇。(《雨的四季》)

材料二: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趟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春》)

首先让学生分小组从修辞、表现手法等角度赏析并讨论这几则材料,教师可作出适当点评、小结后,让学生选取夏、秋、冬的任一季节作一段景物描写,尽可能抓住该季节的景物特点,写出新意。这样把教材中相对零散的学习资源进行优化组合,使之更具有系统性和针对性,对学生学习、积累语言、提高语言运用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2.加强课内外学习资源的有机结合,实现由课内到课外、由书本到生活、由学习到实践的拓展与延伸。以一些课文为基点,向课外相关文章拓展。拓展方式是多样的:①以某篇课文为基点,向同类题材的作品拓展。如教学余光中的《乡愁》、冰心的《纸船》,可分别将其与席慕容的《乡愁》、泰戈尔的《纸船》作对比阅读。②以节选的文章为基点,向整部著作拓展。如教学《智取生辰纲》、《杨修之死》、《香菱学诗》,可以分别有选择地给学生介绍或让学生阅读《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中的相关章节。③以某位作家的某一作品为基点,向该作家的其他作品拓展,从而拓展学生的阅读空间,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

学的活动论文 篇4

本次调查内容重点是针对初中生在语文学习中“学的活动”所包含的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及学习效果等方面进行调查,以期了解“学的活动”教学现状,认识问题,才能解决问题。

本次调查问卷共设计11个问题,其中选择题10个,自主问题1个,发放问卷100份,有效问卷96份。

一、调查内容

本次调查内容重点是针对初中生在语文学习中“学的活动”所包含的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及学习效果等方面进行调查。

二、调查结果分析

( 一) 对学生学习过程调查与分析

如下表所示:

从表数据可以看出,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60% 的学生会主动预习课文,30% 的学生根据对课文的感兴趣程度偶尔会主动预习,然而也有10% 的学生认为语文课预习作用不大,基本不预习。

在预习中,遇到了问题有一半的学生会先与同学讨论然后再请教老师,15% 的学生会直接向老师提问,而35% 的学生会将问题放在一边,不去深究。

在上课过程中,只有22% 的学生基本明确学习目标与内容,有50% 的学生对学习目标这块感到很模糊,知道一些但是很零散,而有28% 的学生不了解学习目标,只是被动的接受,老师讲什么就听什么; 对于上课时老师是否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不同的学生也有不同的看法,只有15% 的学生认为上课是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的,35% 的学生则认为要看具体课文的难易程度,而50% 的学生仍然认为上课依然以老师讲为主; 在老师在要求自主讨论时,有36% 的学生表示乐于参与,47% 的学生表示只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发表意见,有17% 的学生经常在沉默应对,基本不参与; 在老师提问或引导学生自主讨论时,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因学习配合度、学生基础以及问题难易程度的不同而有差异,35% 的学生认为基本充足,55% 认为比较紧张,而10% 的学生认为很紧张,基本不能完成。

( 二) 对学生学习方法调查与分析

在学的活动中,只有21% 的学生认为老师在课上十分注重指导学习方法,62% 的学生认为老师会指导但是不会经常强调,17% 的学生认为老师不注重指导学习方法。38% 的学生学习自主性较高,经常会带着问题听课,57% 的人偶尔会,而5% 的几乎没人带着问题听,上课比较随意; 在自学课上,只有8% 的学生基本能回顾老师所教的方法,完成自学任务,9%的人几乎不能完成,而83% 的人则表示要看文章及问题的难易程度。

( 三) 对学生学习效果调查与分析

就学习效果而言,我主要从两个维度进行分析,一是课后能否总结出课上所学习的知识,基本能总结出的只占12% ,会总结,但是总结内容比较零散,不清晰的占67% ,而21% 的学生几乎不会主动总结; 通过近两年的学习,学生能否归纳出学习初中出现的不同文体的一般方法,基本能归纳出的有6% ,能归纳某些文体的有79% ,表示自己不能归纳的有15% 。

三、调查结论

学的活动论文 篇5

课题中期小结

关于集体活动中教师的回应

教师回应是指教师对幼儿的活动进行价值判断,分析捕捉有价值的问题,从幼儿的问题出发,适时地引导,给予适当的支持,以促进孩子更有效地学习。这个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师幼共同学习、共同建构的互动过程,从中孩子们的思维被激活,在将新旧经验结合起来的同时产生许多新的的想法,促进幼儿用自己的头脑、用自己的观点,去思考和解决问题,使发现和回应步步相扣,教师的回应作用还可以让他们参与活动的兴趣变得越来越浓、越来越持久、越来越深入,不断提高孩子的探索意识,培养探索精神,也是帮助幼儿梳理经验、丰富知识的有效途径,促使个别幼儿散点式的问题引起大部份孩子的共鸣。对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和专业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如何有效的回应幼儿,是每一位教师必须思考和探索的。学习是个体的行为,但集体学习具有与个体学习不一样的品质,集体学习的内容丰富,能把认知、情感、美学等各个方面的学习联系起来,是相对较为普遍,较为频繁,也较为集中的活动。通过集体内部的比较、讨论、修正等途径可以达到个体独自学习不能达到的意义。集体活动常常成为我们实践研究的主要载体。由此我们认为,幼儿教师进行有效回应策略的实践研究对提高集体活动的实效是十分必要的。

研究目的、方法和研究阶段 课题研究的目的

教师的回应能力是我们平时在教学中实实在在接触到的课题,国内外专家、同行的多项研究成果使教师们对回应的价值有了一定的了解,但这些研究并非是建立在新课程背景下的,在二期课改理念引导下,教师们普遍感到缺乏针对性实践操作的依据。部分研究则侧重于生成活动中的回应,而生成活动对于我们农村幼儿教师而言显然是拔高了,作为教育观念相对滞后的农村幼儿教师,我们需要了解、探索一些更适合于本地区教师发展现状的集体活动中有效回应幼儿的一般模式,以切实提高农村幼儿教师的教学专业能力,对于农村幼儿教师的发展具有 重要意义。

集体活动中教师有效回应策略的研究是农村幼儿教师实践新课程的桥梁,是领会二期课改精神的台阶,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摇篮。幼儿教师进行有效回应策略的实践研究对提高集体活动的实效也是十分必要的。

我们期望农村幼儿教师在集体活动中也能以积极、适当的方式回应幼儿,提供帮助幼儿梳理经验、丰富知识的有效途径,尊重幼儿的兴趣所向,即时维护和生成幼儿有价值的活动内容,构建动态的师幼共同学习、共同构建的互动过程,从而发展幼儿的个性和特长,为其终生发展奠定基础,真正做到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引导者。

研究实践目标:

(1)以集体活动为切入点,探索教师有效回应幼儿的策略,提供指导方案和实践操作的依据。

(2)以研究有效回应策略为抓手,切实提高农村幼儿园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

2、研究的主要方法

(1)行动研究法。(主要研究方法)

行动研究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基于实际问题解决的需要,与专家合作,将问题发展成研究主题进行系统的研究,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一种研究方法。其目的不在于建立理论、归纳规律,而是针对教育活动和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在行动研究中不断地探索、改进和解决教育实际问题。我们将以实践的形式展开研究,运用行动研究法,梳理每个教师在回应幼儿方面存在的优势和不足之处,进行研究、实践、反思、再实践的研究流程,有针对性地探索有效回应的策略。形式主要有:研讨课、随堂课、跟踪课、异地课、展示课等;

(2)对比观察法(辅助研究法)

开展成熟教师与新教师的对比课,在对比中找寻共性和个性之处,剖析原因,探索个性化的回应策略。

(3)经验总结法(辅助研究法)

运用经验总结法,适时梳理实践经验,提炼有效回应策略。主要形式有:(1)、教研活动;(2)、专题讲座;(3)辩论赛;(4)、每周一得等。

2(4)案例分析法(辅助研究法)

通过典型案例分析、总结、提炼有效的研究方法。研究实施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08年3月——2008年5月 成立专项课题组,制定实践研究计划和方案;

邀请区教研室专家和区一线骨干教师进行师幼互动(教师有效回应幼儿)专题讲座。

第二阶段:实践实施阶段:

2008年5月——2008年12月(第一阶段)(1)理论学习

借助网络、图书资源组织课题组成员围绕“集体活动”、“师幼互动”、“有效回应”等线索展开理论学习活动,收集相应理论材料,提高研究人员对集体学习活动中教师有效回应的认识和理解。

(2)进行课堂实践活动,以一课三研的方式在比较、反思、验证中梳理有效回应策略;

(3)以案例的形式记录教师在集体活动中回应幼儿的实况以及思考、调整内容,从中了解园内教师集体学习活动中师幼互动特点及效果,以便及时进行研讨帮助。

三、研究过程

(一)分析二期课改背景下农村教师回应行为的主要问题及形成原因: 在师幼互动的教育活动中,教师只有在幼儿的发展与自己的发展之间寻找平衡点,实施弹性的教学管理方法,创设真正意义上的师幼互动模式,才能最大限度地促进幼儿的发展。但旧的观念还在影响着教师的教育行为,在幼儿园的课例研讨活动中,教师们普遍意识到自己在回应幼儿方面存在着很大的欠缺,新教师喜欢反复重复幼儿的回答,缺少提升的能力。幼职教师有回应幼儿的意识,但以表扬鼓励为主,灌输、说教多,缺少回应的技巧。具体表现为:(一)幼职教师漠然处置型:对幼儿的问题不闻也不问,表现为:教师预设意识强,活动中缺乏对幼儿的关注。

(二)新手教师蜻蜓点水型:对幼儿的问题轻轻点过,没有及时抓住究底。表现:很多教师虽能顺应幼儿的情绪情感并给予幼儿活动兴趣的满足,3 但对于幼儿在活动中诸多的经验与表现、需要与体验、以及孩子之间在活动中的发展落差和发展空间缺乏自觉关注,为此不能及时、有效回应。

(三)新手教师避重就轻型:对有价值的问题捕捉不到而对无关问题穷追不舍;

(四)新手教师束手无策型:面临幼儿问题,不能进行价值判断,一脸茫然,不知所措。

(五)新手、幼职教师答非所问型:对幼儿即发需要与问题缺乏敏感度,没有针对幼儿的问题作出应答,不能分析和解读活动中隐含的价值和闪光点。

(六)幼职教师表扬肯定型:能回应幼儿,但常常是表扬和鼓励。具体表现为灌输、说教多,缺少回应技巧、概括和提升。很多教师虽能顺应幼儿的情绪情感并给予幼儿活动兴趣的满足,但对于幼儿在活动中诸多的经验与表现、需要与体验、以及孩子之间在活动中的发展落差和发展空间缺乏自觉关注,为此不能及时、有效回应。

在围绕“集体学习活动中教师有效回应行为”进行的问卷调查中,教师们普遍认为二期课改背景下影响有效回应的主要因素有一下几点:

专业能力弱。(师资分布层次低,幼职教师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观念影响,活动组织以单向传授为主,认知意识强;新手教师普遍从非师范类学校毕业,缺少系统的幼儿教育理论知识。)

教师对幼儿年龄特点欠缺了解和把握,回应随意性强,缺少目的性。幼儿园地理环境较为偏僻,教师外出学习的机会相对少,难以把握二期课改精髓。

本地区家长观念滞后,强调认知方面的学习,给教师实践二期课改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教师应采取怎样的回应策略关注幼儿的发展需要,支持和推动幼儿的发展是目前众多幼儿教师较为困惑的一个问题,尤其是对于教育理念相对滞后,教育视角相对狭隘的乡村幼儿教师而言更是难以驾驭。

(二)梳理教师回应行为与集体活动各教育要素之间的关系。

1、慎重选择活动内容,切实制定活动目标,明确回应意义。

如果说内容是集体活动开展的精髓,则目标是活动开展的灵魂,集体学习活动中内容是目标预设的载体,目标是教师回应行为的最终达成点,即教师的回应是为达成目标服务的。

集体活动目标的制定有助于教师把握活动的方向,有助于明确幼儿经验的提 4 升点,从而产生良好的师幼互动和有效回应行为。因此,我们制定目标时就要考虑本次活动目标追求的是什么,是否有利于幼儿终身发展;目标是否具有针对性和全面性,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是否建立在幼儿的现有经验上,是否实现教育目标的整合等问题。

例如:在以一课三研的方式实践小班美术创作活动《能干的小手》时,第一教时预设目标是:

1、尝试小手蘸水在宣纸上大胆印画,感受宣纸轻薄、吸水的特性。

2、在与同伴合作操作的过程中体验相互商量、互相帮助的快乐。

3、对色彩感兴趣,喜欢自己和同伴的作品,乐意表达。整个活动过程中环节显得多而杂,幼儿虽然玩的很投入,但教育价值不清晰,教师的回应缺乏主线、随意性强。于是在活动后的研讨中,教师们发现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活动目标制定缺少针对性,切入点多、涉及面广,教师难以把握。第一条目标中即涉及了美术方面的要求,又包含了科常方面的内容;第二条目标要求商讨、互助,这对于小班第一学期幼儿而言难度过大。于是在第二次实践活动前我们将目标进行了调整:

1、尝试小手蘸水在宣纸上大胆作画。

2、对色彩感兴趣,喜欢自己和同伴的作品,乐意表达。整个过程中教师将活动重点放在大胆作画和作品解读上,明确了回应的方向和意义,师幼互动显得轻松而自然有序。

2、优化活动过程,丰富回应内涵。指南中提出:教师的教育方式应以激发幼儿主动探索、自主活动为主。只有在幼儿感兴趣的活动中,他们才会积极投入参与其中,也才会有良好的师幼互动。试想一下,假如幼儿对一个活动毫无参与兴趣,表现木纳、被动,那么在这样的活动中何来有效回应?

在设计活动时教师应更多的考虑如何体现幼儿主动地、富有个性化的学习?如何在活动过程中为幼儿创设活动与表现的机会与条件?

首先,要明确活动设置的几个关键性的环节,各环节层层递进、有机联系。

其次,在设计活动时应关注教与学的方式,活动的环节多考虑给予幼儿主动发现问题、自主表达的空间,尽量创设条件让幼儿通过直接体验来学习,获得学习、探索以及与人合作、交流的乐趣。变原先被动的接受式学习为主动探究式、体验式的学习,帮助幼儿积累感性经验。

再次,在活动过程设计时还需考虑幼儿的个体差异,以满足幼儿不同的学习方式和认知风格,亦可采用不同组织形式、提供不同的材料来支持孩子富有个性 5 和创造性的学习与探索,表达与表现。

(三)教师教学技能与集体活动中有效回应的关系

教师是集体活动开展的主导者,教师在活动中回应效果将直接影响整个活动的有序开展。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教师个人教育教学技能发展程度对活动中的回应状态产生关键作用。那么如何来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呢?教师在组织集体学习活动中应注意些什么呢?

1、以课题案例为载体,提高反思能力

案例分析具有客观、形象、生动、理论联系实践的特点,是促进幼儿教师专业成长、推动幼儿园整体发展的重要手段。教师在解读案例的过程中更易于将他人的困惑、点滴经验与自己的教学实践联系起来,从而产生感悟。

如在解读课题案例《小小营养师》时,教师们对案例中的一段分析产生了共鸣。认为教师的回应与集体活动目标预设恰当与否有关,实录1中目标预设过于宽泛笼统,教师无法准确把握重难点,回应多以顺应和重复幼儿为主。实录2中目标调整具有针对性,教师根据大班幼儿年龄特点选择荤素搭配作为切入点,在明确活动主线的基础上产生了良好的师幼互动,回应既能积极引导幼儿投入活动又兼顾提升、小结、分享的作用。分析中,教师们主动交流了自己实践中的类似困惑,以及解读案例后的收获。

2、关注基本经验,把握新经验的获取

我们都知道,幼儿的学习源于生活,凡是幼儿所感兴趣的,符合生活经验和认知规律的内容才是他们所关注和易于接受的。由此可以看出,了解幼儿原有学习经验是展开教学活动的关键。教师在预设学习活动时,必须关注幼儿的已有经验,了解其与新经验之间的链接点,以幼儿的兴趣、需要为阶梯,把握最近发展区有效组织活动。

例如:在大班阅读活动《名字真有趣》开展前期,教师组织了一次谈话活动“名字的秘密”,交流中发现班中大部分孩子缺少对名字的关注,仅把名字当成是一种称呼或代号。于是,教师设计了一些相关调查表,鼓励孩子回家后与父母交谈,了解自己名字中隐含的秘密。通过调查表,教师了解了孩子们对名字的已有经验是:名字的由来,名字是由姓和名组成的,姓是一个家庭延续的标志等。本次活动中所需获得的新经验是:交流分享姓名的作用及隐含的信息,乐意用较 6 清晰的语言表述姓名中包含的秘密。明确新旧经验及其衔接点后,教师在整个活动中的回应更具针对性。

3、活动前的充分预设

每个孩子都是鲜活的个体,他们有“100”种语言和表达方式。教师在活动前要充分了解本班孩子的已有经验,做好100种回应的准备。活动前分析本班幼儿已有经验及发展需求,精心预设活动,并针对每个互动环节提出可能性假设:假设孩子在这一环节中的表现是怎样的?假设孩子对问题的答案是什么?面对这一现象,我该怎么回应。假设越多,教师在活动中的回应就越从容,也能更好把握互动目标。

4、克服语言随意性

教师在活动中普遍存在回应随意性强,想到什么就说什么的现象,表现为:反复重复孩子的回答;经常打断孩子的话,急于表达补充;简单肯定多,提升小结少等,且活动中教师自身对这一现象毫无意识。我们利用摄像实录以及现场记录教师每一句组织语言的方式,先引导教师在活动后观察实录,对活动组织状态有感性的了解,再围绕问题“回应是否围绕目标、体现主题”利用教研活动组织大家逐句分析活动组织语。

例如:在分析阅读活动《克利的微笑》时,第一教时实录充满5张纸,但在逐句分析后发现教师的许多回应都是无效的,使活动显得啰嗦、无序。经过研讨,去除多余组织语,第二教时实录仅2张纸内容。在目标把握较好的情况下,活动成功与否并非依赖于组织语的多少,而更多考虑回应有效与否。第二教时中教师回应精炼、有序,整个活动师幼互动好。

避免课堂组织语的随意性,还需鼓励教师多看书,多听课。

三、有效回应策略的实践和探索

(一)解读优质课例,提炼有效回应策略

1、回应策略——质疑

质疑是幼儿主动学习的起点,因为有了问题,才有可能带着问题去寻求答案,教师的“质疑”是回应幼儿的一种良好催化剂。教师根据幼儿已有的经验、发展潜能以及幼儿与环境互动的情况,对幼儿的活动提出各种问题,如试探性的问题、暗示性的问题、挑战性的问题等,引发幼儿的思考和进一步探究。在阅读活动《爷 7 爷的生活》中,当孩子们看到一件布满补丁的衣服后都觉得很好笑,感觉很不可思议时,祝老师机智的用质疑的方式提出了两个问题“看到它为什么笑呢?”“爷爷为什么要穿那么破的衣服”。随着问题的产生,孩子们散点式的思维一下子自然集中到了教师预设的问题上,产生了共鸣。“因为这件衣服实在是太破了”“这件衣服的袖子特别长,怎么穿啊”“衣服上布满了针线,有点难看”“我猜爷爷家里肯定特别穷,没衣服穿”“爷爷真可怜。”“穿那么薄肯定很冷”。通过两个“质疑”,孩子们的思维被激活了,在将新旧经验结合起来的同时产生了许多自己的想法,而且这些想法完全不受他人的影响。幼儿有自己的观点,教师的不断“质疑”就是促进幼儿用自己头脑、用自己的观点,去思考和解决问题,使发现和回应步步相扣,此时教师的回应作用就是让他们参与活动的兴趣越来越浓、越来越持久、越来越深入,不断提高孩子的探索意识,培养探索精神。

2、回应策略——调控

“调控”要求教师因人而异,当孩子由于能力的原因而遇到困难无法进一步发展时,教师要伸出手帮一把,“调控”还要求教师事先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对孩子有可能出现的状况有预算,并做好准备,当孩子出现问题时,能适时地“调控”。“调控”的方法很多,需要教师随机应用。如在活动《爷爷的生活》中,当祝老师同时拿出一个圆圆的窝窝头和一块奶油蛋糕时,孩子们感到特别新鲜,有些孩子甚至觉得窝窝头会比蛋糕好吃。这时,祝老师马上请了几个孩子品尝窝窝头,引导幼儿在对比中自然感知,获得有益经验。在品尝过后,又出现了新的问题“窝窝头是甜的,也蛮好吃”孩子们感受不到窝窝头的难吃,这与教师的预设又发生了冲突。此时,祝老师又一次非常智慧地告诉大家“这是用现在改良过的玉米做的,爷爷奶奶当时吃的玉米粉现在已经买不到了”,很简练的语言却很自然地帮助幼儿在认知冲突中解决了问题,有效地推进了活动的开展。假如没有教师的“调控”,就有可能影响活动的进展方向和进展速度。教师的“调控”和“质疑”把幼儿的活动和教师的回应推入了一个“崭新的天地”,作为教师的我任需不断探索、不断总结。

有时,对于幼儿的问题教师一时无法判断、作出取舍,或当探索需要有一定的时间过程时,教师可坦诚相告,同时建议师生共同对疑难问题探究解答,从而推动幼儿探究问题。可以通过带领幼儿一起观察、操作、查阅资料等去发现答案,8 也可留给幼儿一些时间,让他们自己去寻找问题的答案,并随时表达自己的点滴发现。

3、回应策略——追问

在活动中,有时幼儿的回答会让人意料不到,而有时又常常会表述不清甚至偏离话题,这是由幼儿的年龄特点及思维特点所决定的。此时教师需要及时分析这些特点对幼儿思维带来的影响,通过追问的方法帮助幼儿梳理思路、归纳想法、大胆想象。追问是提问的一种形式,是教育活动过程中教师与幼儿之间常用的一种相互交流的方式,是联系师生思维活动的纽带。好的追问,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启发幼儿的思维,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如在阅读活动《爷爷的生活》中,当幼儿听完录音后,祝教师提出了问题:“马叔叔用了一种奇怪的颜色来形容他的生活,是什么颜色”时,孩子们纷纷回答是黑色。鉴于孩子们可能很难会将颜色与生活联系起来,于是,祝老师又作了进一步的追问“为什么会说是黑色的生活呢?”孩子们在这个问题的引发下回答了很多“是痛苦的生活”“是残酷的生活”“是邪恶的生活”等,从孩子们的答案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孩子们对这个词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而此时祝老师并没有放弃追问,她想要把更多孩子感兴趣的、有价值的东西抛给他们,“如果请你们用颜色代表自己的童年,该用什么颜色?”借助追问,祝老师不失时机地引发了幼儿的再次思考。合理的设问、随机性的追问对促进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随着新纲要的深入实践和推广,幼儿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和师幼关系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旧的、传统的师幼关系受到强烈的冲击,在教学活动中既要有教师向幼儿发起的提问,也应有幼儿向教师或同伴发起的提问,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互动。在教学过程中,幼儿的提问是强烈求知的反映,也是自主学习的表现,幼儿提问的基础是从已有经验或情景中通过对事物的观察发现新问题,通过提问实现自己对事物的探索,满足其好奇心和求知欲。同时幼儿的提问是思考的起点,是获取知识的钥匙,他们往往是遇到在自己的认知经验范围内解决不了或有疑问的问题时才提问或求助于教师和同伴。所以,传统的提问方式必须赋予新的内涵,而追问无疑是教学活动中激发幼儿互动的重要策略。

4、回应策略——提升

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思维的片面性、从众性。在师幼互动中,有时幼 9 儿表达的语言内容不太准确,有时表达的方式不正确,有时是表达不完整。此时教师不能漠视或放纵这一现象,而应在尊重幼儿的前提下顺应幼儿的思路,完善和提高他们的语言。如:在活动《爷爷的生活》中,当教师出示四幅图后,孩子们看到其中一幅图上老爷爷的肚子上围了一根绳子,都觉得非常奇怪,“老爷爷是不是真的没衣服穿啊,绑一根绳子并不能暖和多少啊!”“老爷爷肯定是饿了!”“饿了要绑绳子吗?”“饿了用绳子绑住可能感觉会好一点!”孩子们的回答很激烈。在引导幼儿了解了老爷爷当时是处在一种又饿又冷的状态时,祝老师不失时机的用“屋漏偏逢连夜雨”对幼儿的回答进行了提升,即丰富了幼儿的词汇又使幼儿对解放前爷爷的生活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体验,从而产生同情,也有效激发了尊敬爷爷、奶奶的情感。提升是教师运用自己的语言或行为对幼儿产生作用的过程,是帮助幼儿梳理经验、丰富知识的有效途径。当然,并不是幼儿所有的语言都需要进行提升,在提升前教师需要有一个价值判断的过程,以尊重、顺应幼儿为先,把握幼儿的真正需要。“问题”从本质上说是一种认知冲突,幼儿的问题往往是五花八门、天马行空式的,那么如何让这些散点式的问题能引起大部分幼儿的共鸣呢?此时就需要教师把幼儿生成的不同问题进行有效链接,形成新的有价值的问题。

(二)新老对比活动中挖掘有效回应策略

1、回应策略——迁移

新教师、经验教师同上一个活动,在共同制定活动方案的基础上,重点观察各环节中两者师幼互动效果,即面对相同问题新老教师分别采取的回应幼儿的方法,分析判断其意义和价值。对比活动内容、目标、过程均相同,增加了活动的可比性,消除无关干扰因素,使教师的观摩聚焦于回应方法和效果。

如:在集体活动《我在马路边》开展中,围绕着马路边的建筑物孩子们提出了很多问题“钟楼为什么要造的的那么高呢?”“为什么富民小区的门卫室有两个呢?”“超市为什么不开在小区里面呢?”“马路上为什么要开那么多店啊?”“红绿灯的地方为什么有四块斑马线呢?”……面对这些林林总总、充满好奇的问题,新教师显得特别急,匆匆忙忙的一一回答了幼儿。而经验教师在处理这一环节时不慌不忙,对来自幼儿的信息很快进行了梳理和价值分析,发现这些问题虽然表面看似很零星,但其内在却有一定的联系,于是在所有孩子表达完后,将 10 球又抛给了他们“大家想一想,马路边如果没有这些,我们的小镇会变的怎么样?”在新问题的启发引导下,孩子们的思维又一次萌发了火花。

2、回应策略——支持

在师幼互动中,教师要注意经常运用平等、鼓励性的言语,让幼儿的主体性得到充分的体现。平等、鼓励的语言环境能够营造宽松和谐的气氛,能对幼儿的学习产生一种支持的力量。如:在阅读活动《艾玛捉迷藏》中,新教师总是反复重复幼儿的回答,使整个活动显得繁琐、单调,教师主体意识强。而经验老师则用她特有的语言魅力调动整个活动的气氛,孩子们在这些“这样可以吗?”“你认为”“能不能”“让我们一起看看”“这是一个值得我们借鉴的好办法”等充满支持的回应中引导幼儿充分地参与、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体现了主体性。教师对幼儿的评价回应应尽可能的避免单调重复,在肯定的基础上,我们需要给予孩子更多的语言刺激,丰富语言信息。如:当孩子想了一个好办法后,教师改变了以往贯用的回应方式“真聪明”为“这是一个既简单又方便的好办法”,当孩子表达与预设答案偏离时,教师变以往“不正确”为“是吗?能不能说说你的理由”,当孩子的表达不够充分时,教师变以往“就这些吗?以后要讲完整”为“你刚才讲了小刺猬卷起身体滚的本领,它的皮毛和别的动物不一样,还有很多本领呢!”这些回应不但产生了鼓励的作用,同时还丰富了幼儿的词汇。当然,鼓励性的言语不能滥用,要考虑它的适宜性,“好”“真棒”“真聪明”这些话过多就会产生负面影响。

3、回应策略——商讨

传统教育以教师为主体,活动中常常忽视孩子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发展需要。作为二期课改实践者的当代教师要从幼儿的心理去探究,以儿童的目光来表现,为幼儿创设一个敢说、敢想、敢做的天地。当幼儿的活动激起争议时,教师要从尊重幼儿的意愿出发,采用师生、生生共同商议的策略;当幼儿在活动中表达过于激动,欲罢不能时,教师可留给孩子一定的自由交流、商议的空间,让他们与同伴进行充分的表达、表现。如:在集体活动《丰收的季节》开展中,孩子们想了很多运瓜果的方法,“可以租一艘船”“可以放在箩筐里,用扁担挑走”“可以请很多小刺猬帮忙”“叫大象爷爷来运吧,它的长鼻子轻轻卷一下就行了”“或者请袋鼠妈妈的大口袋帮个忙。”……孩子们积极而兴奋的表达着,而这一环节已 11 远远超出了活动前预设的时间。经验教师为了保护孩子参与的积极状态并且兼顾活动的有序开展,面对孩子们跃跃欲试的样子,随即在组织下一个环节前,留给了他们两分钟自由与同伴交流的机会和空间。虽然只有短短的两分钟,但对于孩子们来说,这却是一份尊重和平等。只有“同孩子一样高”,与孩子交朋友,才能了解他们,读懂他们的心声,才能在与他们相处的过程中,顺利地把幼儿的热情引向学习,才能让幼儿敢问敢答,从而更好地开展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四、教师的变化

1、考虑教育活动方案时,多了几种假设,多了几种课程发展的可能性,以便在实施过程中能够对孩子的不同反应有所应对。

2、当发现孩子真正感兴趣而且有价值的事物时,大胆打破原来的计划,调整教育活动内容,从关注预设转化为关注孩子。

3、活动中与孩子的互动更为有效了,能较有针对性的进行回应和引导。

4、经常对实际进行的教育活动的目标、内容结构进行反思,如果发现明显的缺陷,及时进行调整。

五、问题:

1、教师整体教学技能较低

2、典型集体活动选材困难

中学英语活动单导学的误区及思考 篇6

关键词:活动单导学误区;注重练习;追求形式;依赖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1)11-224-02

随着国家省市的教育中长期改革发展纲要的出台,新一轮课堂教学改革随之展开,“活动单导学”教学成了当下课堂教学模式的主流, “活动单导学”模式充分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由于这种教学方式很新颖,课上学生明显比以前有了激情,敢说、爱说、想说,并且组内集体荣誉感增强,课堂气氛更活了,学生胆子变大了,学生的作业正确率提高了。但随着在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下的推广和使用,教学过程中所产生的几种误区引起了我的思考。

误区一:活动单注重练习,忽视活动

1、细看现行课堂活动单,基本上是习题的堆积为主,新授课如此,练习课、复习课更是如此。活动单缺少思维碰撞、缺少趣味性、形式单一,一些活动单实际上就是简单的教案与练习题的综合篇,根本无活动可言,以至于学生一拿到活动单,就认为要开始做习题了。

2、思考:正确理解“活动单”的含义

“单”仅仅是形,而活动才是神,学生如果只将单作为教学的讲义或练习来使的话,那么活动单也就失去了其价值。活动单应重在学生的活动。“以活动促发展”是“活动单导学”模式的主要思想和理论基础。活动单上所设计的活动方案,应是具有可操作性的“操作方案”,它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操作可行,活动形式多样,如实验探究、查阅资料、讨论、竞赛、游戏、表演等。

3、解决策略:我们在设计活动单时必须注意

(1)活动设计内容一定要与教学内容相关,为教学目标服务,切不可为了活跃气氛而进行毫无意义的活动。

(2)活动设计要有序,具有可操作性。在设计活动时,教师既要考虑活动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又要考虑活动间的有序性。课堂活动不仅要多样性,难度适中,而且要连贯、紧凑、循序渐进和层层深入。

(3)活动要尽量真实,体现开放性。《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活动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内容和方式要尽量真实;并应积极促进英语学科和其他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和联系,使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审美情趣和艺术感受、协作和创新精神等综合素质得到发展。

另外,为了让学生以极大地热情参与活动单课堂教学,我们在课堂中要引导好学生加强组内合作,让每个学生通过体验、实践、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在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中激发兴趣,在积极交往中学会合作,将枯燥的语言知识灌输变为喜闻乐见的实践活动,变单调的听讲为有趣、活泼的采访活动或英语沙龙,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语言实践机会,使学生在体验、感受、探究中将新的信息逐渐内化为自身的思维方式,并获得初步的语言运用能力实现有效教学,在成功体验中享受学习。同时,我们也要加强组间的竞争,我们可以设计适当的评价机制,评选出优秀小组、优秀小组长以及本周优秀成员等,在一定得时间进行总结评比表扬。

误区二:追求形式,忽视思考

1、有些教师常常让学生课前完成活动单上所有内容,上课一开始就用多媒体呈现相关问题,要求立即开始讨论。各小组讨论后进行汇报时,结果却不尽人意。教师觉得应该“合作”了,学生就得迅速合作;教师觉得应该汇报了,即使学生讨论得正热烈,也必须停下来,进行汇报。请学生回答时,如果发现学生不是按照自己事先设计好的思路回答,教师就会手足无措,要么匆匆让学生坐下,要么由老师自己公布答案。还有教师设置的问题与学生的实际水平不相适应,因为英语课上学生是用英语表达而不是汉语。还有些问题却是用“ Yes”或“No” 回答即可。这样的训练只是在低水平的层次上重复,使得合作学习的内容没多大的探讨价值;还有就是在小组讨论中,过于强调注重少数组织者的“说”,而忽视了其他小组成员的“听”和“做”。

2、思考:从表面看,教师营造了一个开发自主的学习时空,有问有答,气氛活跃,实质上由于学生不同的任务和地位,使得中等或稍差的学生只能处于服从或接受的地位,这种学习的不公平,往往扼杀了更多学生的创新思维。由于追求形式,使得“合作”徒有其表。

3、解决策略(l)明确活动主题和活动要求。活动主题要明确, 一个引人注目的活动主题,如“快乐狙击手”“小小点将台”等等, 吸引学生的注意;再加上明确的活动要求, 如教师用英文组织,学生看中文说明, 即使不能完全听懂, 也能看懂。师生在井然有序的氛围中开展活动, 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和感受“真实” 的语言,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主动地进行语言实践和语言交流, 真正使语言技能发展成为运用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

(2)、明确活动的内涵。英语活动课教学,应该是通过创设和营造真实有意义的英语文化环境和语言环境, 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采用听、做、说、唱、玩、演的方式, 以活动为核心组织教学,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语言实践机会,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胆表达,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英语,并用英语进行交流和做事情, 重点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

误区三:依赖学生,忽视教师

1、在“活动单导学”课堂中,我们还发现:少部分老师过分依赖于“活动单”,错误地认为只要活动单一发,就万事大吉,就是学生的事了,在课堂上即使参与学生展示活动,他们对学生的发言也不置可否,“还有哪一组要说”、“还有补充吗”、“噢,不错”成了这部分老师串联课堂的口头禅。

2、思考:作为课程改革的有益探索,“活动单导学”课堂不能也不应该弱化教师作用。一方面,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指导者和合作者,显然不可以蜕变成课堂的旁观者、局外人;另一方面,从教学本质来看,“真正的教学就是一场对话”,具体到英语学科而言,那就是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师生与文本对话的过程,缺失与教师对话的教学,显然不是完整的教学。“活动单导学”必须重视教师作用的发挥。

3、解决策略:强调活动单导学课堂中教师的作用,并不是要回到传统教学教师当主角的老路上去,而是要让教师准确把握自己的角色,真正发挥“导学”、“助学”、“参学”作用,和学生一道构建高效课堂。在“活动单导学”课堂中,发挥教师作用,建议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1)参与学习活动。教师要深入到学习小组中,和学生一起讨论,一起交流,共同经历学生学习过程,分享成长的快乐。这里尤其要提醒教师们注意倾听学生们的发言,捕捉他们学习中的困惑,为下一步即时微调活动方案,更好地实现“导学”目标而提供决策依据。

(2)恰当讲解示范。活动单导学,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并不意味着课堂上一味放羊、放任、放纵,更不能让“学生牵着鼻子走”,学生想怎样做,教师就无原则地迁就。而应该充分发挥教师“导演”、“主持”作用,依据活动单预设,把握活动进度,了解学习程度,掌握学习效度,适时点拨。其实“活动单导学”模式,并不排斥教师的引领,如果任由学生大闹天空,没有教师充满睿智的“点石成金”,没有教师高屋建瓴的“引领提升”,学生的学很难做到有效。学生的进步和发展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和必要的讲解示范.

综上所述,教师要把握课改契机,创造性地利用并开发活动单教学,探索并更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提升教育教学素质,以便更好地发挥课堂英语教学的功效,引导和帮助学生愉快地体验英语学习的过程,为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不断铺就道路

参考资料

[1] 英语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学的活动论文 篇7

同方知好乐教育研究院副院长顾德希老师作了《双课堂教学的优势与展望》主题发言。发言中, 顾老师从学科教学体系和当前教学的两个实际出发, 呼吁老师们去追求一节课、一个教学内容上如何组织学生学习的教学改革与突破, 让双课堂教学为提高教学质量精准发力。顾老师还列举了《双课堂优秀案例集》中朝阳十六中龙云娟老师《诗词鉴赏课》的案例, 借助以往的成功经验, 向大家说明双课堂教学并不难, 只需“请你照我这样做”就行。

顾德希老师在做报告

这次交流活动围绕语文、数学和地理三个学科的双课堂教学展开, 展现了“双课堂”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 探讨了信息化教育改革中“双课堂”给未来教育带来的机遇。

清华附中张彪、北京工业大学附中刘雪来、朝阳日坛实验中学宋玉萍等多位老师与大家分享了应用“双课堂”电子书包的经验。

张彪老师以《激发学习兴趣形成思维能力》为题, 讲述了他在“双课堂+电子书包”模式下亲身实践的《西游记》整本书阅读的名著教学, 就“双课堂”在教学中的实际应用、特点和优势与大家交流了看法。张老师肯定了虚拟课堂对学生实现充分预习的重要性, 通过虚拟课堂, 学情的调查与把握、论坛的互动与交流、精彩观点的点评与筛选等活动都可以轻松完成。“双课堂”所具备的教学资源丰富化、课堂学习互助化、学生学习主动化与师生关系平等化等特征让它拥有了实现多种场合的思维碰撞交流、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提供成果展示的空间等诸多优势。双课堂兼具翻转课堂的优势, 把教师中心变为学生中心, 教学节奏由慢变快, 教师话语权变为学生话语权, 课堂教学更高效, 学生学习更自主, 学习过程更灵活, 真正发展和创新了学生的思维。

刘雪来老师的说课《千秋君臣我评说》和宋玉萍老师的《我和孩子们在双课堂》同样以实际教学课例出发, 和大家交流了以电子书包“双课堂”教学为依托的教学应用。宋老师结合自己三年来实践双课堂的经验, 让与会老师看到了“双课堂”对教师指导学生成长的“细水长流”以及对学生逻辑思维的提升。

针对三位老师的经验分享, 顾德希老师作了《双课堂与未来语文专题教学》的专题报告, 针对怎样利用双课堂进行语文专题教学做了深入探讨。顾老师强调在把握语文学习本质、注重学生读写能力培养的前提下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 建议老师从专题教学切入, 依托“双课堂”进行创新性、个性化教学。

程宝栓老师的数学课

数学交流环节, 延庆区十一学校的程宝栓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节精彩的公开课, 程老师利用电子书包辅助教学, 探究直线与抛物线的交点问题, 展示了几何图形变换的规律。刚上课就组织学生利用电子书包进行课堂测试, 电子书包对测试结果的高效反馈不但让学生自己清楚知识的薄弱点, 也增强了老师授课的针对性, 弥补了传统课堂上学生检测反馈慢、效率低的缺陷, 之后的几次测试更加证明了这一点。针对几何课经常涉及到的画图, 之前有的老师担心画图时电子书包的反应功能, 这次学生在电子书包上流畅地绘制抛物线、直线的情境也让很多老师抑制不住去围观。更重要的是, 电子书包能够有效呈现学生探究的过程, 老师利用课堂中控软件向所有同学展示典型作品。这样的形式, 不仅易于师生观看, 而且方便展示讲解。学生作完图, 能立刻得到反馈, 有利于相关知识的掌握。

在这节课上, 程老师还利用了另外一个教学利器———飞控移动教学终端, 当教师深入学生中间展开互动时, 当教师将学生做题过程摄像直播时, 当教师在教室后面操控讲台电脑时, 大家感受到了这个利器的惊艳, 大赞这个辅助多媒体教学的移动终端。

特级教师王建民在评课

来自清华附中的张苏老师、密云太师庄中学的郭红老师围绕他们在数学学科领域探索实践“双课堂”教学的心得体会作了说课。知好乐教研院专家、特级教师王建民用简洁、精准的语言对三位老师的课进行了点评, 同时分析了“双课堂”对数学教学的“大有可为”, 不仅给做课的老师指明了探索方向, 更引发了其他老师深思。

在地理学科领域, 密云太师庄中学的王健康老师进行了说课, 在“双课堂”教学平台为学生形象直观地展示了知识内容, 充分体现了地理教学的特点。知好乐教研院专家李通老师进行了评课。

此次“三区一校”活动是“双课堂”教学的深度拓展, 北京四个区域的专家老师相聚共话“双课堂”, 探讨交流使用“双课堂”创新学科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自由个性发展。双课堂, 正被越来越多的师生所喜爱;双课堂, 让教与学的思维一起飞扬!

摘要:2016年10月21日下午, 由同方知好乐教育研究院牵头, 北京市延庆、朝阳、密云三区和延庆十一学校联合, 成功举办了一次互联网+背景下“电子书包双课堂教学”应用交流活动, 包括通州区部分学校领导和教师在内的近200人参加了此次活动。双课堂, 正被越来越多的师生所喜爱;双课堂, 让教与学的思维一起飞扬!

鸿都门学的设立对曹魏文学的影响 篇8

首先,以“尺牍辞赋”作为政府选取官员的方式,直接影响到文学地位的提高。文学家,或辞赋之士在两汉时期一直处于“俳优”的地位,从西汉的司马相如、枚乘等人的遭遇可见一斑。长期以来“,辞赋小道”的思想是两汉的主流思想。西汉杨雄和东汉蔡邕为其代表。蔡邕认为“书画辞赋,才之小者,匡国理政,未有其能”[1]1996。鸿都门学以“尺牍辞赋”作为考试内容,汉灵帝本人又爱好辞赋所以出现上千“尺牍辞赋”之士大涌进鸿都门。他们“或出为刺史、太守、入为尚书、侍中,乃有封侯赐爵者”。阳球在《奏罢鸿都文学》中谈道“:伏承有诏敕中尚方为鸿都文学乐松、江览等三十二人图象立赞,以劝学者。”[1]2499可见,当时的辞赋之士不仅可以获得升官晋爵,甚至还可以享受到“图像立赞”的资格。同时,图像立赞的还有圣人孔子。乐松等人光明的前途,势必引起文学、艺术地位的急剧上涨。其直接影响就是文学地位的提高。这种提高在曹魏的文学理论和文学创作两个方面都可以得到印证。

杨雄、蔡邕提出“辞赋小道”时没有听到什么反对意见,但当曹植提出来的时候,反对者众多。曹植在《与杨德祖书》中提出“:辞赋小道,固未足以揄扬大义,彰示来世也。”[2]335杨修《答临淄侯笺》中直接批评了杨雄“老不晓事,强著一书,改编其少作”,接着提出文章有“不忘经国之大美,流千载之英声,铭功景钟书名竹帛”[2]336的作用。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更直接地提出“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3]83的观点。曹植和杨雄、蔡邕的观念一致,但这种观念在曹魏时代成了个人意见。而杨修、曹丕对长期以来视“辞赋为小道”的否定则成了时代思想。文章作为经国之大业的地位提出,是对鸿都门学以“书牍辞赋”取士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在文学创作上而言,汉末曹魏文学迎来了我国文学创作的第一个真正的高潮。这个高潮可以说是在文学地位上升到“治国之大业”的前提下,是在文章之士可以出将入相的政策感召下产生的。用钟嵘的话来说就是“:降及建安,曹公父子笃好斯文,平原兄弟郁为文栋,刘桢、王粲为其羽翼。次有攀龙托凤,自致于属车者,盖将百计。彬彬之盛,大备于时矣。”[4]72

其次,鸿都门学影响着曹魏文学家“才艺兼该”的追求。汉末曹魏时期的文学家,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才艺兼该”,许多人把这看做是曹魏文学兴盛的重要原因。汉末曹魏时代几乎每个文人学者都是某一方面的艺术家。可以说,在中国历史上没有哪个时代像这个时代的文学家那样多才多艺的。甚至他们在诗文以外的才艺上代表了当时的最高水平。据胡旭统计:王粲、曹植具备五种才艺,孔融、曹操、曹丕具备四种主要艺术门类的才能[5]。当然对辞赋、书法、音乐等才艺的追求并不是始于鸿都门学,但曹魏时代如此众多的学者文人具有多才多艺的才能,鸿都门学无疑起着助推和催化的作用。

《三国志》注引张华《博物志》载“:汉世,安平崔瑗、瑗子寔、弘农张芝、芝弟昶并善草书,而太祖亚之。桓谭、蔡邕善音乐,冯翊山子道、王九真、郭凯等善围棋,太祖皆与埒能。”[2]33可见曹操在音乐、书法、围棋方面皆为当时一流人物。曹魏文学家也正是有着“才兼众艺”的自身修养,能够贯通各种艺术的奥秘,所以才会在文学上创作了一个繁荣的时代。

以音乐为例:蔡邕、阮瑀、祢衡、王粲都可称得上是音乐家了,曹操、曹植、曹丕更是对音乐情有独钟。《后汉书》记载蔡邕“妙操音律”并撰有《琴操》。王粲改写《俞儿舞歌》的歌词。阮瑀受学蔡邕“,善解音,能鼓琴”,能抚弦而造歌曲。其作《琴歌》就是即席而作的,他还作有《筝赋》。《三国志》注中有祢衡被曹操罚做鼓吏,为《渔阳参挝》“,音节殊妙。坐上宾客听之,莫不慷慨”[2]190的记述。

就音乐在文学创作上的影响而言,大致有以下两个方面。一由于曹魏文人的音乐素养,成功地把两汉乐府诗改造为文人乐府诗。两汉乐府来自民间,基本可以歌唱。曹操的诗歌现存之作皆为乐府诗。有的借用汉乐府旧题、旧曲而改变内容,如《薤露行》本为送葬王公贵人的挽歌,曹操却用来描写现实。曹植则借曹操《薤露行》中有“惟汉二十二世,所任诚不良”句,改乐府旧题《薤露行》为《惟汉行》。或依乐府旧曲而改题名和内容的作品。如曹植《鼙舞歌五篇》序曰“:依前曲改作新歌五篇。”这种对汉乐府诗歌进行从歌诗到徒诗,从诗题到内容进行大规模的改造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从而,通过曹操、曹植等人对乐府诗歌的改造也使我国的诗歌发展进入到一个文人诗的时代。二是出现了大量以音乐为描写对象的文学作品。如王粲的《俞儿舞歌》四首,曹植的《鼙舞歌五篇》、《箜篌引》,阮瑀的《琴歌》和《筝赋》,傅玄《琴赋》等作品。曹丕诗中多次谈到以美酒歌舞招待宾客的场景,如《于谯作诗》。如阮瑀的《筝赋》当为此中的代表之作。假如诗人没有对音乐深厚的艺术造诣,万万不会产生如此深刻而又丰富的认识并加以阐发的。作家的才艺兼该不仅提高了他们自身的艺术修养,更对他们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第三,鸿都门学对曹魏文学走向华靡方向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儒家经学琐碎的章句治学之法走向僵化,以至于出现了太学中“博士依席不讲”的局面。可以说是儒学的僵化和衰颓导致汉灵帝一改以明经为课试内容的选举,而改为以“尺牍辞赋”为内容的人才选拔。鸿都学士的辞赋多是“连偶俗语”式的语言。“连偶俗语”式的对偶句式大量出现,相对于“质木无文”的东汉诗文而言当然是华靡生动的。

尚华靡的文风出现,是时代风气和帝王提倡的双重结果。尚华靡的风气对汉末曹魏文学而言是从思想到创作上的解放。在理论上,曹丕提出“诗赋欲丽”的命题就是尚华靡的直接产物。诗赋欲丽,这不仅是对诗、赋二者文体的形式美的要求,也是曹魏文学新变的具体表现。这种新变是较之于东汉尚质朴的创作风格而言的。钟嵘在《诗品》中论及班固之诗曰“质木无文”;论及曹植之诗曰“辞采华茂”。这不仅是两人的区别,也是两个时代的区别。曹丕诗赋欲丽观点的提出,用我们今天的眼光来看,则是文学自觉意识的高度体现。在创作上,我们也能清晰地看到曹魏文学尚华靡的表现。如曹植《洛神赋》观洛神之形则曰“: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禯纤得衷,脩短合度。”状洛神之貌则言:“肩若削成,腰如约素。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云髻峨峨,脩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瑰姿艳逸,仪静体闲。柔情绰态,媚于语言。”[3]127

这段对洛神的外貌描写可谓是倾尽华丽之词了。从洛神体型、容貌和服饰的刻画均有淋漓尽致,美奂绝伦之感。曹魏文学尚华丽,是整个时代的风尚和创作追求,非曹植如此,当时文人之作皆如此。

第四,鸿都门学对文学走向通俗化产生了很大影响。鸿都门学士所录用“至千人”,以至于所录“皆出于微蔑,斗筲小人”。其所献之书,后之论者称为“浅短之书”,其内容多为“方俗闾里小事”。那“方俗闾里小事”的内容是什么呢?蔡邕指斥鸿都之文为“下则连偶俗语,有类俳优”。阳球亦称有“笔不点牍,辞不辩心,假手请字,妖伪百品”之论。从二者的上书中我们可以总结如下:鸿都门学士的辞赋之作多是来自民间的,带有街巷故事内容的,语句多用俗语,对偶等形式,且体例短小的文学样式。一句话,鸿都门文章辞赋结束了两汉以庙堂经学为主的雅文学时代,开辟了以“闾里小事”为内容的俗文学时代。灵帝设置的鸿都门学,不但宣扬了纯粹的艺术观,并且在艺术形式上提倡和汲取了民间的艺术形式及风格。

鸿都学士掀起的这股尚俗的风气对汉末建安文学亦有巨大的影响。一方面,一些民间的文学艺术形式得到流行,地位得到提高。曹植在《与杨德祖书》中说:“夫街谈巷说,必有可采,击辕之歌,有应风雅:匹夫之思,未易轻弃也。”[2]335据统计:曹操、曹睿留下的诗篇全为乐府诗,曹丕、曹植诗歌中乐府诗也超过了一半。从向民间乐府学习这个角度而言,鸿都门学对汉末曹魏文学实有开创之功。

另一方面,对民间文学的重视还体现在文学创作上。俗文学时代的来临,为汉末曹魏的兴盛解放了思想。无论是文人乐府诗走向、诗、辞赋的裳俗倾向,还是志人志怪小说出现,无不是在这种思潮下发展的。曹魏文学与两汉文学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有一个质的变化。小说方面,产生了纯以取乐为主的《笑林》,邯郸淳作。以杂记种种怪异故事的《列异传》,曹丕作。还有描写汉末英雄故事的《英雄记》,王粲作。与两汉相比,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曹魏文人已经完全背离了两汉论文政治化、经学化的道路,走上了一条通俗化的道路。关于辞赋,蔡邕以为“尚方工技之作,鸿都篇赋之文,可且消息”“,喜陈方俗闾里小事”[1]1992。鸿都赋作中有不少是描写下层生活的俗体赋,曹植的《鹞雀赋》、《蝙蝠赋》为其代表。诗歌而言,曹丕的作品从内容上多取材闾里小事,其感叹劳人思妇之作与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精神相一致。如《与清河见挽船士新婚与妻别一首》等作。何止曹丕,曹操、陈琳的诗歌中也经常引用民间歌谣。

摘要:鸿都门学的设立在两汉文学向曹魏文学的转变过程了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鸿都门学的设立提高了文学的地位,使曹魏文学产生了“尚华靡”和“尚通俗”的风气,更影响着曹魏作家对才兼众艺的艺术修养的追求。

辞典学的研究 篇9

词汇语义学是语言学语义的子域, 它是研究词汇在语言中怎样表示, 表达什么。研究词汇语义世界的或观念上的, 特别的近似的可能的其它的表达方式。

词典学的定义:词典学是语言学研究词汇的一部分, 研究词的本源的基础内涵, 词与词之间语义关系。词群和全部的词典。

一、关于词典学

词典学研究的成熟, 科学构成和规范的历史, 大概是北欧日耳曼人首先巧妙的研究了词典学, 他们的研究解开历史词汇的神秘, 让一些人茅塞顿开。此时一些词汇的研究仅限于通常的词汇研究。由此可见, 它是一个庞大的课题。

1.词的定义

在19 世纪西方词汇学定义, 词是语言学中的最小的分子, 句子是由词汇构成的, 会话是由句子构成, 这是基础的解释, 但是, 到20 世纪人们产生不同的理念, 有人主张语言学最小的单位是“词素”, 那么, 新的定义是什么?人们在19 世纪没有精确定义, 现在, 21 世纪我们仍然没有精准定义。这是一个很好的课题, 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2.词汇的研究

词典学在结论上, 让我们总是看起来非常的复杂。但是, 如果你用心揣摩, 你将觉得它实际上又相当简单。所以, 它非常类似于哲学体系。例如:词典学认为词在头上有“标签”。这种想法看起来很复杂, 但是, 它的含义却非常简单。例如:“女人”属于人类群体, 因为, 女人是人。为此, 在词典学中更多复杂, 难解的东西是很常见的词汇公有的共通性。

词汇学:词汇链是在写作中的相关文字的序列。生成的短的或长的词汇链是无关于文本文法结构作用的, 它是一列捕获部分词汇的文本连接结构。词汇可链为模棱两可的期限及观念, 术语的描绘提供前后关系的衔接结构。

3.措辞

词典学不同的分科, 综合词典的编撰是措辞, 它是研究两个或多个词混合意思。如:“raining cats and dogs”“下倾盆大雨”因为, 惯用语, 短语, 成语, 习语的完整的意思, 措辞的含义非常不同, 措辞如何, 是对语言意义的考验, 那些每天经常应用词或者准则支配词。方言, 成语, 习惯用语。结合词, 同样要研究措辞。

4.语源学

词典学研究词汇的意思和它们相关联的语义, 通常是在有趣的故事中的词, 或者是历史曾用词汇和词典。语源学的研究接近相关词汇的历史演变和发展, 以及词的惯用意思, 拼写, 词典编撰, 词源词典, 字典等方面。

参考文献

[1]近代英语词典.词汇含义和词汇表导言 (ed, H, Jackson) ISBN0-304-70396-6.

[2]关于词典学功能 (ed g, wotjak) ISBN0-8204-3526-0.

[3]词典学语义学和词典编撰 (ed, J, Coleman) ISBN 1-55619-972-4.

构建武术学的思考 篇10

人们对武术研究的广度与深度不断加深,涉及面极广,形成了纵横系列的研究倾向,有的已经单独分化成一门课程,有的在酝酿之中。总体而言,目前对于武术的研究成果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从现有的武术研究成果而言,已经具备建立武术学的理论与实践条件。因此,本本从宏观大局出发,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客观的论述武术学建立的相关问题。

一、武术学构建的意义

1、武术教育的需求

武术作为优秀的传统文化,蕴含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具有很好的教育功能。武术博大精深,其技术丰富、武理深厚、古代武术训练方法与手段多样等在一定程度上可发挥教化的作用。武术作为一门学科已进入高等体育院校的正式课堂,并形成特色的专业课程。武术学作为一门武术的综合学科,以高屋建瓴的形式概括武术的大体面貌,利于人们宏观把握武术的全貌,促进武术对人们的教育教化功能。

2、武术学科发展的需要

随着人们对武术研究广度与深度的拓伸,形成了系列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形成相应的武术分支学科,譬如竞技武术教学训练理论与实践、武术拳种理论与实践等。然而,武术作为一门学科,也需“导论”性的学科作为基础学科,武术学就是立足于全面介绍武术的大体面貌。

二什么是武术学

武术学作为一门学科,需有自身的知识体系,有相应的研究对象和领域。它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综合学,包含武术哲学、武术传播学、武术训练学、武术管理学、武术产业概述、武术文化学、武术社会学等,它的研究对象为武技、武理与武事,其领域为武技与武理、武术教学训练方法与理论、武术应用与实践等,研究方法主要为社会学研究方法。

学科建立的条件

学科一般指在整个科学体系中学术相对独立,理论相对完整的科学分支,它既是学术的名称,也是教学课程设置的基础。学科是不以人的意志转移的,学科建立必须具备一些基本要素。首先,必具备学科的完整的知识体系,构成学术体系的各个分支;其次,具备在一定研究领域生成的专门知识,包括名称、概念、范围、研究方法对象和方法;再次,具有从事本学科研究的专门人员队伍的机构设置[1]。

武术学科的建立应具备学科构建所需的要素。武术学的建立应明确课程相区分开,譬如武术史是一门课程,不应归为武术学范畴之内。

武术学科应包含的内容

武术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可以说是一门综合学科体系。要想构成武术学科的体系,须应满足学科成立的要素。

1.构成武术学科体系的分支

武术学科内容包含体育社会学和自然学内容,其中涉及武术的体育社会学的学科分支有:武术哲学、武术美学、武术文化学、武术经济学、武术管理学、武术民俗学、武术传播学、武术事务检索、武术文献学、武术裁判学、武术社会学、武术法学、武术简史;涉及武术的自然学科的有:武术科研方法论、武术健身理论与实践、武术科学化训练、武术训练监控等。有的武术学学科的分支已经成熟,有的在酝酿中,但已经形成相应的知识体系,具备武术学分支学科的建立。

2.有专门的研究领域

武术有着系列的技术体系,具有较强的身体实践特点;武术研究领域涉及颇多,并形成了专门的理论体系,譬如武术文化学、武术科学化训练等;武术研究有自身成熟的研究思想指导,引导人们的研究方向;武术研究方法具有社会学、自然科学研究方法的特点,这位武术的研究提供靠借鉴的价值。这些条件的成熟为武术学研究领域提供可靠的保障。

3.具有专门的研究人员与研究机构

目前,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已成为体育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武术作为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一门主要支撑学科,有着重要的作用。自从武术进入高等院校后,形成了大批专家、学者来研究武术,形成了浓厚的研究学术研究氛围。目前,除了高等体育院校开设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外,已有近40所普通高等院校开设此本科专业,加上国家武术研究院的成立,各级别的地区研究所机构,也有相应人员来从事武术研究。可见,武术研究人员与武术研究机构已经成熟,这位武术学科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4.具有配套的武术学教材

1995年徐才主编的《武术学概论》,可为武术学提供配套的教材,加上近几年的研究成果,足以编写一部具有权威性的武术学教材。

三、武术学建立的理论基础

根据武术学的内涵界定,探索武术学构成的分支内容及其理论基础。受篇幅限制,简要论述支撑武术学的理论内涵。

武术学是一门宏观的武术学科,包含多种武术学科的分支内容。经过多年的武术研究,使武术内容朝向各学科方向拖延开来,有的已经形成新的武术学科、有的已基本具备武术学科条件、有的还在酝酿之中,这为武术学的构建奠定了基础。

武术哲学是构成武术学的重要主城部分。它主要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角度论述武术。显而易见,要具体讲武术哲学是不容易的,但总体能阐明一点,她写作的思路是运用的哲学思想,如辨证统一、整体与部分等思维观念,运用动态发展的眼光审视武术。因此,武术哲学运用部分思维确定了自己的研究对象,即传统武术技法、传统武术道德、传统武术训练、传统武术的现代价值等内容来承载武术哲学的内涵[2]。

武术教育主要阐述学校武术的课程设置、内容选定及目标、教材、师资问题、场地等与武术教育相关的内容。学校武术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也属于武术教育范畴的内容。当然,学校武术并非人们预料的那么理想,至今学校武术开展现状确实不太理想,因此,在这开始探讨学校武术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显然是不合乎常规。学校武术教育的内容庞大,其中包含武术技术体系,武术在学校开展的不是很理想,其中原因是武术技术满足程度不能适应学生需求,致使至今无法完全确定学校武术技术应该是什么;此外,学校武术教育另一个不可缺少的内容既是学校武术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知识。它宏观包括学校武术人力资源的地位和作用;武术人力资源的获取、使用、培育、保留等方面所涉及的内容,如绩效构建与管理、人力资源配置等问题。

竞技武术套路运动是武术学内容的构成部分,她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很多学者从不同内容角度,阐述了竞技武术运动及其相关内容,如竞技武术套路的发展、竞技武术竞赛规则的内容-竞赛制度变迁、竞赛规则更改、规则未来发展等,竞技武术套路入奥问题、竞技武术科学化训练的理论依据、竞技武术套路运动的文化释译等问题。

竞技武术套路的文化学是武术学内容的组成部分。竞技武术套路是一个新兴时代的产物,她的酿成深受社会背影的影响,并蕴涵着浓厚的社会文化基础。竞技武术套路是中西方文化影响的产物,具有中西文化内涵的属性。竞技武术套路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如竞技武术套路讲究手、眼、身、法、步、精、气、神等的协调统一;竞技武术套路具有东方文化制度层面的内涵。竞技武术套路的礼制要求,如抱拳礼及其蕴涵的文化,武德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习武人的行为;竞技武术套路具有东方文化精神层面的内涵。竞技武术套路的文化反映着一个民族性格、民族心理、民族情感等内容,如伦理理念,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竞技武术套路具有西方文化内涵,如竞技武术套路追求“高、难、美、新”的技术特点,难度的出现及其难度连接的划分,在一定内涵上体现了西方文化所追求的技术目标,套路演练中跳跃难度的度数及其量化指标的出现,如竞技武术套路运动员练习跳跃难度;竞技武术套路具有制度文化的内涵。最具有代表性的是竞赛规则的指定及其规程的程序,其指导思想为西方体操规则,因此深受西方文化的影响。竞技武术套路教学方式,如分解与完整教学方法,反映了西方教学方法的理念;竞技武术套路追求极限挑战,使竞技武术套路技术向最高境界更进。

健身武术科学化的构建,是适应武术健身科学化的前提,她是以解剖学、生理学、运动医学等为理论基础解释武术健身功能,尽而提出健身武术技术体系的内涵,可知,健身武术的技术需要现代科学理论解释,需现代科学提供理论依据。具有代表性的著作是徐伟军老师提出的《中华绵缓运动》,为健身武术提供了很好的范例。在此说明的是,我们研究健身武术需要现代科学化依据,再次基础上阐明武术健身的功能,构建相适应的科学化健身武术技术体系。

民俗学研究的领域是一些偏远的、凌乱的、微小的地域与社会文化现象,主要集中在民间现象及民间体育之中,如祭祀、舞龙舞狮、龙舟、民间武术、民间举行的节日等,显然民俗学是从微观层面出发,而民族传统体育是从宏观、整体局面出发的。民间武术散落于社会的各个角落,尤其偏远的村落,是很少引得起大师、学者们的注意,因此,民间武术的研究是滞后的,基本上处于原始状态,处于自生自灭的形式,同时,更是处于危机状态,现继续挖掘、保护、继承。其中不可忽视的是他应受到政府部门、专家学者等重视。民俗学的崛起为民间武术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如从民俗学的视角研究武术和话,那么研究领域应该遵还民俗学的研究视野、领域,因此,我们可以得出民俗学条件下研究武术主要集中在民间武术、原始武术,包括原始武术礼节、武术祭祀活动等。可见民俗学视野下,可能弥补现有武术研究的缺陷。

武术文献学的构建,将会全面的介绍武术文献中包含的各种经典文献参考书籍、典籍等,这为我们全面、深入了解武术奠定了基础。武术文献学内容还应包括武术文献查找法、查找内容、查找程序等。

武术传播学也应有自身的知识内容体系,具体包括为武术传播要借助视觉符号媒介。武术传播应该充分利用报纸、杂志等有文字、图片、色彩及版面编排这个平台。视觉符号媒介对武术能更广泛、更深度的宣传武术的各种信息。武术传播要借助听觉符号媒介。武术要充分利用各种广播这个平台,合理运用语言(主持人、播音员语言)、音响及音乐来服务于武术。武术传播应该借助电视、电脑综合媒介。电视的视觉符号包括画面,有时是运动画面,有时是静止画面,具有时空媒介特性。

武术竞赛学应为武术学的分支内容。武术竞赛学科应大体包含以下内容:武术竞赛的发展史、武术竞赛变革的动因、武术竞赛规程、武术竞赛规则、武术竞赛制度的变迁、武术竞赛发展的规律、裁判法等。

武术拳种理论应包括拳种的形成状态阐述,主要从武术拳种发展的历史流变、传承人及传承时间延续、文化地域差异、技术体系的形成、自然的动植物有关、自身理论特色的建构、社会背景的影响、宗教的介入等几方面,来阐述武术拳种形成的条件以及相关的内容结构。

四、建构武术学的条件探索

武术学要成为一门学科,需要具备主客观条件。目前,全国共有40所高校招收武术专业本科生,许多学校还招收研究生[3],可见,在师资、教室以及教材配备、授课对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等是有基础的。总之,构建武术学的条件是具备的。

五、建立武术学的建议

为更好的构建武术学,我们应加强武术学教材的建设、争取获得武术学相关的研究经费、成立武术学研究机构、加强武术科研团队的建设、提高校领导对武术学建构的支持等,为武术学的构建提供各方面的“支撑”。

参考文献

[1]熊斗寅.关于建立奥林匹克学的思考[J].体育科学,2010,(1):74

[2]乔风杰.武术哲学[M].

学的活动论文 篇11

【关键词】初中英语 “学的活动”设计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1-0168-01

赖格卢特在《教学设计是什么及为什么如是说》一文中指出:“教学设计是一门涉及理解与改进教学过程的学科。任何设计活动的宗旨都是提出达到预期目的最优途径(means),因此,教学设计主要是关于提出最优教学方法的处方的一门学科,这些最优的教学方法能使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发生预期的变化。” 显而易见,我们教师每次精心的进行教学设计就是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学生通过充分的“学的活动”,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只有课堂中重视学生“学的活动”设计的有效,才能达到各方面预期的目标。然而,到底怎样的“学的活动”设计才是有效的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以Go for it! Book 7 unit 4 Wheres my schoolbag? 第一课时听说课的教学活动设计为例,谈谈针对“学的活动”设计有效性的一些思考:

一、有效激发学生的背景知识,从而提高“学的活动”有效性。

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背景知识可以更好地为新课铺路。

Unit 4 Wheres my schoolbag的第一课时中的1a环节,教材要求学生将一些表示事物的单词与图片中的字母进行匹配,以往进行这样匹配之类的活动,在进行有效的词汇输入之后,也就单纯地填写字母,然后叫学生报出答案一一核对就过去了。其实在这个单元之前学生已经学过了认知和介绍事物的知识,比如This/That is…, These/Those are…等句子结构,于是我将这个环节的任务重新设置成:请你介绍一下Tom房间里的一些事物。这样学生自然而然就会想起介绍事物要用到的句子结构,然后叫两三个同学上来依照PPT向全班同学做介绍。这样做的效果明显比之前那样单纯报下字母对答案好很多。首先,这个活动把学生已有的知识充分调用起来了,其次学生在表述的时候语言更加整体化,也更好地完成了1a的内容。

二、立足于学生知识和能力的起点,从而提高“学的活动”有效性。

在进行教学设计之前,重点要分析学习者的起点能力。超出或低于学习者的起点能力的活动设计都是无效的。

Unit 4 Wheres my schoolbag的第一课时中的2b环节是要求学生听,然后把2a当中的事物放到2b图片当中的位置去。于是我按照一贯的思维,播放2b录音,学生听并完成2b任务,一遍听完之后,大部分学生基本无从下手,于是又听完第二遍,学生还是没有很好完成。显然,这个听力活动已经超出了学生的起点能力,活动是无效的。于是,我对这个环节进行了重新设计来降低听力的难度:在听2b之前,我叫学生先看2b提供的图片,然后一一对图片中的空白位置进行标注,如under the table, on the chair等。这样学生在听前对图片的位置有了大致的了解,就不怕在听的时候一时看不准位置了。在第二个班级进行这个活动的时候没有了之前的那样的一团糟状态,一切进行得很顺利。

三、力求活动的可操作性,从而提高“学的活动”有效性。

教学活动的设计好坏不在于它有多花哨,也不在于它能激起多少波澜,而在于它是否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得最实际的效果。

Unit 4 Wheres my schoolbag的第一课时中的2c环节,是对问地点的一般疑问句的操练,如下:

A: Where is the…?

B: Is it on /in /under…?

A: Yes, it is./No, it isnt.

A: Where are the…?

B: Are they on /in/under…?

A: Yes, they are./ No, they arent.

在第一个班级上的时候,我设置了find the gifts这样一个活动。前期我去商店买了若干礼物,如笔记本,尺子,橡皮,苹果,橘子等。然后课前把它们分别放在讲台桌上的各个隐蔽处,然后进行到这个环节的时候,请一个同学上来主持,即为角色A,下面的同学举手猜,既为角色B。三次机会,猜对者等到gift。这样进行的活动,似乎也让学生训练了目标语言,但是总觉得还是欠缺的。首先我浪费了人力和物力,其次也发现活动中说得多的无非就是几个活跃分子。于是,我又重新设置了一个hide and seek 游戏。我不用去买什么礼物了,也不用把什么东西东藏西藏了。只是准备了在课前录好一段一分多一点的小视频,演员是第一个班级的四个同学,一个蒙上眼睛猜,其余三个分别把自己的东西藏起来,然后问答:

A: Where is my…?

B: Is it on /in /under…?

A: Yes, it is./No, it isnt.

C: Where are the…?

B: Are they on /in/under…?

C: Yes, they are./ No, they arent.

D:…

欣赏完视频之后,我请学生四人一小组也来玩这个找寻游戏。学生因为看过视频里的找寻游戏,所以能很快进入状态,分配角色,进行对话,最后我请四到五组学生就地表演,精彩极了。可以看得出,虽然都是针对练习目标语言的两个活动设计,明显是第二个活动设计简便省时更具有可操作性。能更快地让学生进入练习目标语言的状态,每个人都有了说话的机会,很轻松地达到了预期的目标。特别是在展示的时候学生表现欲望很强烈,语言也很规范。重要的一点是,学生不再拘泥于单纯的单数名词练习或复数名词练习,而是把单复数名词有机结合在一起混合练习了,也就是学生在输出的过程中很自然地把语言变得更加丰富了,更加有魅力了。

总之,要审视我们的教学活动中“学的活动”设计是否有效,那还得看我们的学生是否通过“学的活动”在单位时间内真正地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赖格卢特.《教学设计是什么及为什么如是说》,1983

[2]盛群力.教学设计的涵义与价值[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3)

论文学的形象本质 篇12

文学不是一成不变的, 也不是只有一种类型, 它有它自身的发展规律和衍变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语言起到了一个很关键的作用———“纽带”。但是, 我们不能因为它的作用大, 就把语言定性为文学的本质。文学的本质应该是语言所要表达出来的东西, 也就是“形象”。形象才能代表文学的本质。

一、什么是文学

文学是艺术的基本样式之一, 也被称为语言的艺术。它以语言和文字为媒介记录历史, 塑造形象, 反映生活, 通过人们对其进行艺术的加工与升华, 表现人们的精神世界与追求。

二、文学的本质

要弄清文学的本质, 首先要有明确的目标, 也就是讨论的角度和出发点是什么。因为文学是复杂多样的, 从不同的角度和出发点去讨论, 得到的结果肯定是千差万别的, 有时甚至是矛盾的。因此, 我们应当从共性的方面也就是文学作品去讨论文学的本质。这是因为:

1. 文学作品是文学的核心。

文学的思想, 内容, 形式与功能等等所要表达出来的东西, 都需要一个具有真实存在的载体来表现, 而文学作品则完全满足了上述的要求。另外, 在我们所研究的文学材料中, 文学作品也是最为可靠、最为准确、最为长久、也最便于操作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 文学的本质, 归根到底是由文学作品的本质决定的。从文学作品切入是掌握文学本质的最佳、也是最准确的途径。

2. 文学作品更具有代表性。

由于文学的载体是文学作品, 因此不管什么形式的文学, 它所要展现出来的内容与思想都要通过它的作品体现出来。也就是说, 文学的本质就隐藏在文学作品当中。研究文学而不研究文学作品就是舍本逐末, 本末倒置, 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 我们只有通过文学作品才能把握文学的本质。

三、文学的功能

文学有两大要素:一是它所要表现的生活;二是它用来表现这种生活的语言。有人认为这就是文学的本质, 实际上表现的只是文学诸多功能中的一个。其他的还有, 例如:抒发情感, 审美, 反映社会现实等等。由于文学来源于生活, 因此文学作品肯定要反映生活,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的对美好事物的审美, 对个人感情的抒发, 对社会某些不良现象的批判, 这些在我看来, 这都是作者通过语言和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与看法, 代表的仅仅是作者个人的观点, 而不是文学作品的本质。本质是具有共性的, 而不是个性的。

四、文学的语言

西方语言论者强调文学的本质是语言。我认为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这是因为西方语言论的语言本质论是建立在“现实是语言的建构”和“语言的现实决定着思想的现实”这两大理论支柱之上的, 而这两个命题虽然有片面的正确性, 但在总体上却是不正确的。无法撑起语言本质论的大厦。这是因为:

1. 文学语言并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它要表现出一定的生活内容。

文学作品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 它是作者通过提炼、升华, 运用丰富的语言来表现出来的。它要指向外部客观世界某些具体的事物, 既包括真实存在的也包括想象虚构的。正是由于客观世界的多样性, 造就了文学语言的复杂性, 一句话, 一个词在不同的环境中能代表不同的意思。因此, 语言不具有唯一性, 它也就不可以也不可能代表文学的本质。

2. 文学语言表现的是感性的具体的生活, 不具有广泛性。

在每一部文学作品中, 作者使用的文学语言都不会是相同的, 表现出来的思想与内容也是有着明显的差异。如果把语言认定是文学的本质, 那么就会出现一种矛盾的现象。如:某一文学作品中的一段语言描述是赞美某一人物的, 但是在另一文学作品中相同的一段话可能又是批评某人的。因此, 语言不是文学的本质, 它只能反映文学的一种功能。

五、文学的形象

文学的形象是以语言和文字的形式存在与文学作品中的。它是作者通过现实生活中的素材塑造, 经过读者大脑反映出来的一种具体的影像。即包括真实存在的, 也包括虚拟幻想的。如中国的龙的形象, 就是由古人想象并由语言文字展现出来的, 而不是真实存在的。在我看来, 表现在作品中的生活就是形象, 因为形象不是别的, 就是形式化了的生活, 即是经过作家主体的把握、转换, 去掉了其物质实在, 只留下其感性形式的生活。

我们通常都会用生命力来评价一个文学作品的好与坏, 而文学作品的生命力又是用什么衡量的呢?那就是形象, 形象是生命本身的显现。一个具有人生启示意义, 又激动人心的文学形象, 会给读者永生难忘的记忆, 这个形象会超越国家与种族的界限, 广泛流传于世。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 保尔·柯察金的形象影响了中国一代人的思想。

作者利用语言与文字塑造出了一个或几个文学形象, 但是, 这种形象需要读者通过思考与品味才能正确的欣赏与批评, 把握事物的现象与本质。这就说明文学作品的本质就是形象的塑造。

六、形象与本质

一件事情的发生有它的偶然性, 但是同样的事情总是发生就有它的必然性了。在所有的文学作品中, 都存在着同一种现象, 即形象的描述与塑造, 包括人物的形象, 物体的形象和感情的形象等等。那么这就揭示了一个问题:形象是广泛存在与文学作品当中的, 它是一部文学作品的灵魂, 它起到的作用是其他因素无法替代的, 它就是文学的本质。

七、结论

一部文学作品的好与坏, 不是看它的语言多么的华丽、多么的感人, 也不是看它情景描绘的多么的细致与美丽, 而是看文学作品中文学形象的塑造完美不完美, 丰富不丰富。文学形象的饱满程度则代表了这部文学作品的优劣, 是否抓住了文学的本质。

上一篇:科举考试下一篇:电子废旧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