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法

2024-06-22

金融法(共12篇)

金融法 篇1

金融是现代经济发展的核心, 金融的稳定发展对促进社会经济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金融法师是确保金融经济有序发展的制度保障, 金融立法的制定是为了保证国家货币政策的正常执行, 维护国家金融体系的有效运转, 进而促进国家经济健康稳步的发展。为此,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 金融法是保障各国金融安全, 防范金融风险和危机的基本要求。

一、金融风险和危机发生的原因分析

金融风险和金融危机的发生原因可以归结为两方面内容, 一方面由于社会企业之间的债务衍生机制;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当今社会的货币制度。由以上两方面原因导致了社会上产生了金融风险, 金融风险的进一步加剧, 就使得全社会范围内发生金融危机。

1、企业间的债务衍生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 企业之间的分工联系越来越密切, 在企业交易的过程中有两个明显的特点, 其一, 从整个交易活动的过程来看, 企业间的付款过程与实际的生产活动本身的顺序颠倒了, 这一原理与银行存贷款关系颠倒的原理有类似之处, 这一付款顺序的颠倒以及企业交易活动中付款时间的滞后, 对市场经济的发展不仅有积极作用而且有消极作用, 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企业的支付风险, 为潜在的债务危机创造了条件。其二, 在时间上, 企业之间的付款大都晚于实际成交时间, 这就使得从企业之间的交易存在一个负债时期。

2、现阶段的货币制度

现在世界各国都实现了不兑现纸币制度, 这一制度的施行使得货币供应体制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货币本身并无价值企业之间的交换是以一种价值符号为中介进行的, 而企业却因此付出了代价。而作为价值符号的纸币的发行权由中央银行掌握, 但是, 中央银行并没有直接将纸币投入市场流通, 而是通过贷款等方式提供给银行, 再由银行放向企业和个人。这一货币供应体制存在着潜在的危机, 因为银行是以资金的形式对待货币, 企业在获取流通货币的过程中便出现了负债的过程, 进而增加了企业的债务负担, 成为造成金融风险发生的潜在因素。

二、我国金融法防范金融风险和危机的对策

相关研究人员内在分析美国次贷危机发生的原因时指出, 由于多数金融机构缺乏足够的金融风险意识, 银行片面追逐经济利益, 金融机构内的员工为了自身利益丧失职业道德, 导致金融危机对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极大损害。为此, 世界各国应该建立完善的金融立法体系, 确保金融机构的各项行为都可以有法可依, 建立严密的金融法制系统, 金融法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防范金融风险和危机的发生。

1、提高金融决策透明度

提高金融决策的透明度是保障金融业有效监管的基础, 可以促进金融行业的规范化运营, 相反, 如果缺失了金融决策信息的透明度建设, 市场的运作将会混乱无序, 金融风险和金融危机发生的可能性就会不断增加。就现阶段的中国金融市场而言, 信息的透明度规范化建设还不完善, 信息的公开度不充分, 为此, 相关部门应该依照我国的具体国情, 进一步加强立法, 比如严格要求公开违反社会公共利益, 严格利用法律制度维护商业机密, 确保金融机构与政府可以共同管理和监督金融市场, 进而形成公平、公正、公开的社会主义金融市场秩序, 促进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2、改革投资融资体制

金融法要防范金融风险和危机必须要对投资和融资体制进行全面改革。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我国现行的投资融资体制已经完全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的需要, 为此, 必须坚持“谁投资、谁决策、谁担风险”的投资融资改革原则, 制定《招标投标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除了重大经济项目之外, 政府不再对项目进行审批, 给企业以充分的经营自主权。

3、加强金融监管

现阶段我国对金融机构的监管是最高层次的刚性监管形式, 由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以及中国保监会构成了监管体系。其中中国人民银行独立形式监管职能, 严格依法监督管理, 不断强化监督管理功能;中国证监会则主要负责建设证券期货的监督管理体系, 并在社会发展过程中, 跟随市场的发展变化不断更改监督管理政策, 防范证券期货市场上可能出现的各种金融风险;中国保监会主要负责查处违法的金融行为, 对于社会上存在的高返还、告手续费以及低费率等企业之间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严格执法, 建立严格的保险业风险评估体系, 以化解金融风险。与此同时, 在加强国家金融监管的同时, 还应该注意行业自律机制的建设, 不断建立和完善各个行业的同业规范和公约, 进而提高企业日常运作中的自律性。比如, 对于证劵市场来说, 具有高风险性和高校融资的功能, 建立一个有效公平的证劵市场对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为此, 证劵市场必须由行政性干预向适度监管的方向转化, 在市场经济范围内首先依靠行业自律, 以国家监管作为辅助手段, 建立系统化体系化的证劵监督管理组织。

4、强化金融执法

完善的金融法是确保金融执法正常运作的基础, 但是, 现阶段, 我国在金融立法方面还存在很多空白区域, 为此, 加快完善金融立法, 尤其是期货、信任立法等是防范金融风险的重要步骤, 是促进我国金融市场健康的重要驱动力。与此同时, 为了确保立法正常的严格执行, 必须加强金融执法, 国家必须给予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等国家金融监督管理部门以重大权力, 并通过具体的立法政策确保其严格实施, 大力整改金融秩序, 严格取缔各种非法的金融机构, 对于违反相关规定的金融从业人员, 必须严格处理。

5、金融开放与金融监管有效结合

改革开放是我国的一项长期基本国策, 这一政策对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其中对外开放是经济全球化发展背景下推动我国经济与世界接轨的重要政策, 然而, 国内经济一方面因为对外开放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另一方面也面临更多的竞争和挑战, 为了保护国内企业, 发展我国经济, 制定和完善金融法势在必行。所以, 我国在加强金融开放的基础上, 一定要做好金融监管工作, 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制定与时俱进的新的政策法规, 进一步加强对国际金融资本流动的监督和管理, 及时有效的制止国际游资在国内的国度投机, 以不断提高国家的金融风险防范能力。

6、普及金融法知识

金融法律常识对全社会都具有重要作用, 为此, 相关部门应该加强金融法知识的普及, 各级党政部门工作人员乃至社会公众都应该学习一些金融法律常识, 与此同时, 加深对国家金融法规以及金融政策的理解, 提高维护社会金融秩序的自觉性, 对于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更应该加强对其金融法治意识的培养, 确保从业人员在实际的工作中严格按照国家法律办事, 在全社会范围内营造一个健全的法治环境。

三、结语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金融业持续发展, 对推动国家市场经济的长期健康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但是, 中国现行的很多金融政策使得我国的金融风险具有很大的特殊性和隐蔽性, 对国家经济的未来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 为此, 相关部门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完善我国的金融立法, 提高金融决策透明度, 加强金融监管, 普及金融法知识, 强化金融执法, 金融开放与金融监管有效结合, 以便有效应对经济发展中可能出现的金融风险问题, 维护社会公众的经济利益, 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长期发展。

参考文献

[1]曾思宇.对加强金融法制建设的思考[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1988 (04) .

[2]姜洪洲.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金融市场[J].理论学刊, 1989 (02) .

[3]齐亚莉.中国金融生态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 2006.

金融法 篇2

一、思考理解题

6.如何理解中国人民银行业务的禁止性规定?

为确保人民银行宏观调控职能的实现,《中国人民银行法》第二十八条至第三十条规定了人民银行不得进行的业务。主要包括:

1)不得向商业银行发放超过1年期的贷款;

2)不得对政府财政透支,不得直接认购、包销国债和其他政府债券;

3)不得向地方政府、各级政府部门提供贷款;

4)不得向非银行金融机构以及其他单位和个人提供贷款,但国务院决定人民银行可以向特定的非银行机构提供贷款的除外;

5)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担保。

从宏观经济的健康运行的角度来思考,如果没有这些禁止性规定,各家商业银行自由借贷,完全不顾及宏观经济,势必会影响国家的经济安全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7.2003年后中国人民银行有无金融监管权?其意义何在?具体有哪些方面的金融监管权? 有金融监管权。2003年12月27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以下简称《银行业监督管理法》),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的决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的决定》,对《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进行了修改完善。这三部法律对中国人民银行和银监会的监管职责作出了明确的界定和分工。

由于货币政策职能与银行监管职能存在着一定的利益冲突,为了维护和加强中央银行自身的独立性,增强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从而为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提供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也为了进一步健全金融监管体制,加强金融监管,确保金融机构安全、稳健、高效运行,提高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能力,中国人民银行不再承担上述金融监管职责后,其职能主要是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不断完善有关金融机构运行规则和改进对金融业宏观调控政策,更好地发挥中央银行在宏观调控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中的作用,进一步改善金融服务。

修改后的《中国人民银行法》将中国人民银行的职责由原来的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实施金融监管、提供金融服务调整为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维护金融稳定和提供金融服务三项新的法定职责。自此,中国人民银行的职责集中体现在:“一个强化、一个转换和两个增加”。“一个强化”就是强化了中国人民银行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有关的职责。“一个转换”即由过去主要通过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设立审批、业务审批和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审查和日常监督管理等直接监管的职能转换为履行对金融业宏观调控和防范与化解系统性风险的职能,即维护金融稳定职能。“两个增加”是指增加了反洗钱和管理信贷征信业两项职能。中国人民银行为履行其制定、实施货币政策,维护金融稳定,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等职责,应该享有一定的对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部分业务的检查监督权。

二、案例分析题

2.包更生诉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没收假币案

1999年4月28日,原告包更生到上海市老西门邮电所缴付当月的移动电话费,递给当班营业员5张百元面额的人民币。营业员收款后,称其中有一张是假币,并拒绝原告复看一下的要求,转身进入里间,在离开原告视线的情况下开出一张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的《假币没收单》。包更生认为邮局及工作人员用“暗箱操作”方式没收假币,违反有关法律规定,又因邮局没收假币受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的委托所办,故向上海浦东新区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请问1)该案例中包更生应该向邮局还是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提起诉讼?为什么?2)该案的关键在何处?3)法院该如何判决?4)该案涉及的主要金融法律法规有哪些?

1)老西门邮电所向包更生出具没收证的行为应作为人行上海分行的行为,人行上海分行是本案被告。

2)邮政储蓄机构发现假币,是否当着包更生面复核验定,确认系假币并予以没收符合内部操作程序。

3)确认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1999年4月28日向包更生出具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假票变造币没收证的具体行政行为违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第四条的规定,中国人民银行是发行人民币和管理人民币流通的机关。

中国人民银行银发(1993)384号《关于加强假币实物管理的通知》第二条凡是企、事业单位(如商店、邮局等直接办理现金收付业务的单位)发现假币后应首先扣留假币,向用户开具由当地人民银行认可或提供的假币没收收据。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反假人民币工作实施细则》第十三条的规定,各金融机构储蓄、出纳柜面发现假币,必须换人复核,经鉴定无误后,应当场加盖“假币”字样戳记并加盖经办员和复核员名单,以防止假币重新流入市场。以证明其行政执法程序合法。

8.甲在为其丈夫洗衣服时不小心将藏在上衣口袋的一张100元钞票洗坏,经过努力拼接,仍缺损了近四分之一。夫妻俩非常焦急,于是甲到附近的某商业银行乙储蓄所要求其回收。乙储蓄所的储蓄员拒绝甲夫妻的回收要求,并解释说他们是商业银行无权回收残缺的人民币,建议甲夫妻到省城的中国人民银行处理这残缺的一百元钱。于是甲与乙储蓄所的储蓄员发生争吵并有肢体冲突。后双方被闻讯而来的警察带到附近的派出所询问。

请问:该案中该超市违反了《中国人民银行法》的哪条规定?为何如此规定?

《残缺污损人民币兑换办法》中规定凡办理人民币存取款业务的金融机构应无偿为公众兑换残缺、污损人民币,不得拒绝兑换。

目的是为了保障持币人的合法权益。

9.2007年6月底,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财政部发行1.55万亿元特别国债购买2000亿美元外汇储备,作为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的资本金。2007年8月29日,财政部向境内商业银行发行6000亿元特别国债,向人民银行购买等值外汇。同一天,中国人民银行利用卖汇获得的6000亿元人民币向境内商业银行购买等值的特别国债,由此,首批投向中投公司的资本金已到位。

请问:财政部的特别国债为何不能向中国人民银行定向发行?

我国人民银行法,其第二十九条规定:中国人民银行不得对政府财政透支,不得直接认购、包销国债和其他政府债券。特别国债就是政府债券。

中国人民银行是国家机关,属于政府部门,负责管理全国金融持续政策研究,人民币发行,利息的调整等等,有关金融政策的发布,没有人民币存储业务,借贷业务和理财业务的。所以财政部只能想国有四大银行和其他商业银行发放债券了。

金融法律与法规第三章

一.思考理解题

1.我国对外商独资银行、中外合资银行与对外国银行分行业务范围的规定有何不同?理由何在?

按照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的业务范围,可以经营下列部分或者全部外汇业务以及对除中国境内公民以外客户的人民币业务: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买卖 股票以外的其他外币有价证券;提

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办理国内外结算;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代理保险;从事同业拆借;提供保管箱服务;提供资信调查和咨询服务;经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理由:由于是国外或中外合资分行,法人地位与中国不同。

2.如何理解我国商业银行业务的禁止性规定?

第四十三条 商业银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不得从事信托投资和证券经营业务,不得向非自用不动产投资或者向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企业投资,但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第四十二条商业银行因行使抵押权、质权而取得的不动产或者股权,应当自取得之日起二年内予以处分。

(1)在我国目前的金融发展条件下,保证分业经营。因为就目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的金融监管还有待加强,监管水平有限,不分业很难实施有效监管;同时,我国金融各业发展极不平衡,不分业,各业很难平衡发展;金融人才专业化水平有待提高,不分业,很难培养出优秀的专业人才,也不利于行业队伍素质的提高;金融业竞争秩序极不规范,不分业,不利于实现有效竞争和经营规范化。

(2)隔离风险。我国银行整体资产质量不高,隐含着极大的金融风险,而证券业市场容量有限,证券市场的公司基础水平不高,证券从业人员及证券监管水平、监管力量有限,如不分业,极易诱发金融危机。

(3)防止泡沫。股票市场容量有限,资金供给过多,必然形成泡沫;人多地少,房子更少,使需求过分集中于房地产,因此,大量资金对房地产业趋之若鹜,亦极易形成泡沫。如果允许商业银行资金介入,更是火上浇油。

(4)保证流动性。我国银行业资产质量水平使我国商业银行的流动性成为保证银行稳健的一个关键的因素,而房地产、普通企业的投资,都具有流动性差的特点,加上房地产业的易泡沫化倾向,以及股票业同样具有的易泡沫化倾向和价格波动性大的特点,如果允许商业银行介入,除了泡沫问题带来的风险外,还直接会导致商业银行的流动性不足,从而引起银行业乃至金融业的危机甚至崩溃。

(5)只限于在中国境内。我国采取分业体制,根本上是基于我国金融业的基本国情的,是为了保证我国金融业整体的稳健发展。但对于我国一些优秀的金融企业来讲,如果到国外去发展,而我们自缚手脚,自然不利于中国金融企业在国外的竞争。同时,就我国的商业银行而言,也可能是由外国投资或外国投资的商业银行及其分行,我国的规定如果强行要求外资银行的总行或其母行是不可行的。

6.我国为何要对同业拆借市场拆借资金的用途、期限和限额进行规定?

市场主体不断扩大,但仍要注意多元化;市场交易量不断加大,但要避免趋同化;我国同业拆借市场发展处于初级阶段;同业拆借市场缺乏有效的经济人管理制度;同业拆借市场监管仍需进一步加强;符合贷款的原则:分散原则,保险保护原则,择优放款原则,贷款与负债对称原则。

8.《商业银行法》对于贷款人贷款应当遵守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规定主要有哪些?如何理解这些规定?

贷款应当遵守下列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规定: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百分之八;贷款余额与存款余额的比例不得超过百分之七十五;流动性资产余额与流动性负债余额的比例不得低于百分之二十五;对同一借款人的贷款余额与商业银行资本余额的比例不得超过百分之十; 其他规定。

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是我国《商业银行法》的核心内容之一,它既是中央银行监管商业银行的基本方法,也是商业银行自律的措施。所谓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根据商业银行的特点,主要包括各种贷款、库存现金、证券及投资等;所谓负债是指企业所承担的能够以货币计量、需要以资产或劳务偿付的债务。商业银行的负债包

括各项存款、借款、金融机构往来等。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是对资产和负债之间的组合关系,通过比例的形式进行科学的、及时的协调,正确处理控制风险与增加收益的关系,在保证资金使用的流动性、安全性的前提下,获得尽可能多的盈利。

二、案例分析题

5.现年42岁的毛瑛,是江苏省常州市人,生活在江苏省扬中市新坝镇。2003年4月8日,毛瑛在某银行扬中支行下属的新坝分理处开立了个人存款账户,将原先的活期存款积攒下来3万余元,再补上一些现金,凑足4万元整数存入。2006年6月,毛瑛家中被盗。被盗的财物中,不但有上述4万元存单,还有在同一分理处办理的其他3张存单及1本活期存折。失窃后,毛瑛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后,即携带本人身份证到银行分理处,对被盗存单、存折申请办理挂失可是,银行经过审核后,发现毛瑛的身份证已经过期,便告知毛瑛因其身份证已过期,需用户口簿等有效证件来办理。当时,毛瑛因户口簿在常州老家另有他用,存单挂失因此被耽搁。存单没有挂失,毛瑛心中一直不踏实。2007年7月,毛瑛特地回老家取回户口簿赶到银行分理处,再次对被盗的存单、存折申请办理挂失。经过查询,被告知存单、存折还没有被冒领,毛瑛心中的石头终于落地了,立即按照银行的要求填写挂失申请表,并将自己的身份证号码320****5729填上。谁知,毛瑛很快就被银行当头泼了一盆冷水。银行告诉毛瑛4万元的存单在开户时所登记的毛瑛身份证号码为321****4053,与毛瑛户口簿上所记载的身份证号码320****5729不一致,不能挂失。毛瑛据理力争,可银行毫无变通余地。为此,银行为毛瑛办理了除4万元存单外的其他3张存单及1本活期存折的挂失手续,而对4万元存单不予挂失。嗣后,毛瑛与银行多次交涉,提出是银行在接受存款时填错了身份证号码,要求银行及时为她的4万元存单挂失,否则存单一旦被他人冒领,必须承担全部赔偿责任。而银行则提出存款申请表上的号码应由毛瑛本人填写,且毛瑛也签名确认了所填包括身份证号码在内的信息的真实性,责任在毛瑛,从而拒绝毛瑛挂失4万元存单的要求。经过一年多的交涉,不但没有任何结果,该笔存款反而在2008年7月11日被他人凭该存单及输入正确密码而取走。这下,不但矛盾更大了,迷雾也更重了。毛瑛认为,在她与银行就该笔存款已存在争议的情况下,银行仍然将该笔存款支付给申领人,存在着拒绝挂失和擅自兑现存单的双重过错,应当承担全部赔偿责任。而银行则认为,取款人既有存单,又正确输入密码,银行付款没有任何过错,为此拒绝毛瑛的赔偿要求。2009年8月31日,又经过一年交涉,在看不到任何结果的情况下,毛瑛决定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便以银行未按实名制办理存款为由,于2009年8月31日来到扬中市人民法院,一纸诉状,将银行推上了被告席,请求法院判令银行赔偿其存款及利息损失5000元。

请问:该案中该如何认定当事人各方的行为?为什么?

就毛瑛而言,推定毛瑛是自己将积攒的4万元钱存入用假身份证开立的账户上,显然有违常理,而银行也未能提供证据证明。况且,毛瑛的其他3张存单、1本存折在银行处都成功办理了挂失手续,说明毛瑛在办理该3张存单、1本存折时,向银行出具的都是真实身份证件,因此亦能佐证毛瑛在办理该张4万元存单时,不存在向银行出示假身份证件的主观故意。如果推定毛瑛在填写开户申请书时,故意填错自己的身份证号码,同样也有违常理。又由于开户申请书上所登记的身份证号码与毛瑛真实的身份证号码明显不一致,故推定毛瑛在填写开户申请书时疏忽大意,亦不合情理。即使毛瑛在办理存款时,未向银行出示身份证件,导致银行错误填写,其责任亦应由银行承担,因为按照《个人存款账户实名制规定》,银行有义务先行向毛瑛释明相关要求,并应当拒绝为其办理开户。

法院应判决银行赔偿毛瑛存款损失本金4万元及自起息日期2003年4月8日起的60个月定期存款利息和自2008年4月9日起至实际给付之日止的活期存款利息。

7.存款挂失赔偿纠纷案

原告:何某被告:某建行

原告何某之子白某于1992年8月15日在某建行中山储蓄所存入人民币3万元整(为记名整存整取一年期储蓄存款,未留印鉴或密码)。1993年元月31日,白某因车祸死亡,该笔存款的存折下落不明。次日,原告委托亲戚陈某前往建行中山储蓄所办理该笔存款的挂失止付手续。陈某在挂失申请书上写明挂失原因系因车祸丢失存单,并提供其本人身份证,在身份证号码后注明“代”字,其余栏目由储蓄所业务人员经查询电脑后代填。该储蓄所向陈某收取了挂失手续费,在挂失申请书上加盖业务章,并出具挂失申请书第三联单给陈某。同年2月2日,被告储蓄业务的内部监督部门集资处核算科经审查认为,该笔挂失“缺乏储户本人身份证,违反银行挂失原则,挂失无效,请立即予以撤销”,并发出内部通知给中山储蓄所。同年2月4日,中山储蓄所撤销该挂失申请,但未能及时告知原告何某或陈某。同年8月16日(即该笔存款期限届满后第二天),中山储蓄所凭取款人所持的存折支付了该笔存款的本息(合计人民币32443.12元)。同年10月,原告何某委托陈某持挂失申请书向中山储蓄所要求支取该笔存款的本息,该储蓄所工作人员告知原告应提供财产继承公证书、户口簿等有关证件。同年11月,当原告何某持继承白某存款的继承公证书等证件再次向中山储蓄所要求取款时,该储蓄所才将存款已被他人领走的事实告知原告。此后,经双方多次协商,被告均拒绝支付该笔存款本息。为此,原告向法院起诉,要求被告支付该款本息,并承担由此给其造成的经济损失。被告辩称:原告的挂失申请缺乏储户本人身份证明,违反银行挂失原则,为无效挂失,本行撤销该挂失是合理合法的。此后本行凭存折正常支付了该笔存款本息也是合法有效的。要求法院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请问(1)该案中原告的挂失申请是否有效?

(2)银行撤销挂失申请的依据何在?其撤销行为是否有效?

(3)应如何认定原被告的行为?为什么?

这是一起因存折挂失后存款仍被他人支领而引发的赔偿存款本息纠纷案。本案的关键是认定原告的挂失行为的效力。

挂失行为的生效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申请人必须持储户本人身份证明,并提供姓名、存款时间、种类、金额、帐号及住址等有关情况,书面声明挂失止付。申请人的挂失申请得到储蓄机构认可后,挂失行为即成立生效并对储蓄机构具有约束力,此时的存折不再是储蓄机构履行给付义务的合法凭证。如果存款被他人支取,储蓄机构应负赔偿责任。由于挂失行为是双方法律行为,经过要约、承诺后由申请人和储蓄机构双方合意 达成,因而储蓄机构若撤销过失申请,必须及时通知储户,否则,其单方面撤销挂失的行为效力就不能及于挂失储户。对此,《民法通则》有明确规定,该法第57条规定:“ 民事法律行为从成立时起具有法律约束力。行为人非依法律规定或者取得对方的同意,不得擅自变更或者解除。”本案原告在存款未被领取前,即向被告提出书面挂失申请,被告在原告未能提供完整齐全的储户本人身份证明的情况下,仍出具挂失申请书给原告,并收取了挂失手续费,应视为原告的挂失申请得到被告的认可并成立生效。事后,被告未通知原告单方面撤销挂失申请,该行为是无效的,对原告不生法律效力。故原告的挂失申请仍具有法律效力,在此前提下,存折的持有人不是该笔存款的合法持有人,原存折也不能再作为被告履行给付义务的合法凭据,而被告却将存款本息让存折持有人支取,因而被告存在着明显的过错,并侵害了原告的合法权益。

根据《民法通则》第106条第2 款的规定:“公民、法人由于过错侵害国家的、集体的财产,侵害他人财产、人身的 应当承担民事责任。”本案被告应该赔偿原告存款本息。

14.某开发公司与**银行某分行营业部(简称营业部)商谈要求办理固定资产贷款,营业部鉴于其是区外单位,不能直接给其贷款,即向其讲明需有一个金融机构从中“搭桥”,方可贷款。开发公司遂与信托公司协商,让信托公司予以协助。信托公司表示,其只能“搭桥”,借款不能从信托公司账户上过。4月26日,营业部和信托公司签订了一份拆借资金合同。

合同约定:拆出方为营业部,拆入方为信托公司,拆借金额为300万元,期限一年,年利率10%。同日,营业部办理了一份汇款方为营业部,收款方为开发公司的电汇凭证。后营业部发现以营业部名义电汇给开发公司300万元不妥,又将此电汇凭证收款人变更为信托公司。借款到期后,开发公司未能按期偿还借款本息。为此,营业部向法院诉讼,要求开发公司与信托公司偿还300万元贷款本息。

请问:该同业拆借协议是否有效?营业部与信托公司的行为应如何认定?

资金拆借是指具有法人资格的金融机构及经法人授权的非法人金融机构、分支机构之间进行的短期资金融通的行为,目的在于调剂头寸和临时资金余缺。资金拆借是金融机构在经营过程中,由于存款和放款汇入和汇出形成资金多余或不足时,以多余补不足,调节准备金,求得资金平衡的有效方式。

下列金融机构可以向中国人民银行申请进入同业拆借市场:政策性银行;中资商业银行;外商独资银行、中外合资银行;城市信用合作社;农村信用合作社县级联合社;企业集团财务公司;信托公司;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金融租赁公司;汽车金融公司;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中资商业银行(不包括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授权的一级分支机构;外国银行分行;中国人民银行确定的其他机构。

从本案表面上看,营业部与信托公司均为金融机构,它们之间签订的资金拆借协议属正常的同业拆借关系。但是,营业部明知此笔拆借资金不是信托公司所借,仍与信托公司签订拆借资金合同,以掩盖其向开发公司违规贷款的真实意图,违反了《合同法》规定,属于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合同,应认定为无效。

本案名义上是信托公司与营业部签订的,但实际借款人是开发公司,款项全部由营业部直接电汇给开发公司,因此,开发公司应向营业部偿还借款本金及利息。合同无效,信托公司有一定过错,但该过错只是使合同形式合法化,不是本案借款本息收不回来的原因,并未造成实际经济损失,故信托公司不应承担民事实体责任。

15.1993年2月某商业银行与某房地产开发公司共同开发某经济特区的房地产项目,并成立项目公司,因该行副行长兼任房地产公司副董事长,商业银行向该项目公司投资1亿元人民币。同年6月房地产开发公司以该公司的房地产作抵押,向商业银行提出贷款申请,商业银行经审核后,向其发放了2亿元抵押贷款。该行当月资本余额为17.9亿元人民币。1994年7月,房地产开发公司因经营亏损濒临破产,商业银行的贷款无法收回。1994年年底该商业银行被中国人民银行决定接管。(来源:刘旭东,P37)

请问:

(1)商业银行能否向项目公司投资?为什么?

(2)商业银行能否向房地产开发公司发放抵押贷款?为什么?

(3)商业银行向房地产开发公司发放2亿元人民币贷款是否合法?为什么?

(4)人民银行对该商业银行的接管决定是否正确?为什么?

答:

(1)这要看该资金的来源。如果是银行的自有资金的,可以;如果是动用存款的,不可以。

(2)只要是该房地产开发公司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并有相应的担保,是可以的。

(3)从题意看,“房地产开发公司以该公司的房地产作抵押,向商业银行提出贷款申请,商业银行经审核后,向其发放了2亿元抵押贷款”程序上是合法的。

金融发展 金融创新 金融服务 篇3

倡导低碳金融

本届金博会上,记者发现,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招行等多家国内及外资银行参加了展会,各银行在金博会上推出了多种创新产品和创新服务。例如中信银行总行营业部独家推出的个人网上银行信用报告查询业务,工商银行推出的账户贵金属定投业务,满足了个人客户交易及投资的双重需求。

本届金博会上,许多家金融机构还重点展示了含有低碳理念的金融产品。交通银行在金博会上推出了低碳金融“e动交行”无卡生活新理念,并展示了“无卡取现”和“无卡消费”等两项业务;而建行北京分行则以“绿色金融”为展览主题,重点突出了“绿色环保、公益为民”的理念。

漫步展厅,在交通银行的展台前,记者和在场的观众一起,体验了交通银行推出的独具特色的低碳金融服务套餐。交通银行推出的“低碳金融‘e动交行’无卡生活的新理念”,把“无卡取现”和“无卡消费”作为首推的两项业务。“轻松预约、安全取现”,实现了“无卡取现”的目的。这项功能使得用户可以体验无需携带借记卡,就可以轻松取现金的低碳生活第一步,用户只需通过手机银行预约,即可在交通银行的任何一台ATM机上实现无卡取现。据这家银行的工作人员介绍,在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情况下,“无卡消费”是无卡生活的又一里程碑,它使得广大消费者及商户通过手机银行进行消费预约,即可在交行定制实现无卡消费,轻松购物。许多观众被这种新的“无卡取现”和“无卡消费”的理念所吸引,在现场工作人员的指导下,本刊记者和观众一起,以互动的方式亲身体验了此项业务。同时,用户还可以见证“无卡消费”这种通过手机银行进行消费预约后交通银行定制商户的轻松购物与低碳生活第一步的完美结合。

在工商银行的展台前,工行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了该行在此次展会上推出的创新产品:一是账户贵金属定投业务。该产品的推出,为个人客户提供了更为灵活及个性化的投资方式,满足了个人客户交易及投资双重需求。二是工银快购卡业务。工银快购信用卡采用先进的芯片技术进行信息存储和处理,具有电子现金小额快速支付的功能。该卡除具有个人人民币贷记卡透支消费、循环信用等基础金融功能外,还支持接触式和非接触式两种交易方式。在符合受理银联非接触电子现金芯片卡的特约商户使用电子现金消费时,不“刷”卡、免输密、免签名,只需将卡片在感应器前轻轻触碰,即可在短短的几秒钟内完成整个结账过程,使购物消费更加快速、便捷、安全。

倡导服务百姓

在此次展会举办的金融年度论坛上,中国农业银行行长张云表示,城乡一体化是未来中国经济持久发展的强大引擎。他要求农业银行加快城乡一体化的金融服务体系,完善金融服务功能,支持城乡一体化,特别是城乡实体经济的发展。而据主办方介绍,北京金博会一直是首都市民学习理财知识、选择理财产品、接受理财服务的重要平台。本届金博会更加注重金融服务百姓的理念,金融机构推出了千余种理财产品,提供免费培训,并开展了多项优惠活动。

面对高房价、CPI持续高位、人民币升值等因素,如何选择合适的投资产品和投资渠道,让手里的资产保值升值,已经成为投资者最为关心的问题。为了帮助广大观众解决在理财方面的各种问题,本届金博会汇集了金融机构上千种受市场欢迎的理财产品。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等分别推出各具特色的稳健型理财产品,如中国银行针对股市休市的周末收益空档期,推出自动续约理财产品;农业银行理财产品则引入“收益分档”的理念,针对不同的客户分别设置具有区分度的收益率;而建设银行则推出了短期灵活型、中期稳健型及长期丰厚型等不同理财产品。据介绍,为“抗通胀”,确保财富不缩水贬值,稳健型理财产品成为本届金博会金融机构主推的业务。

随着经济的发展,房产、医疗、教育、养老等社会问题日益显现,加上通货膨胀的加剧,股票、基金、房产等投资方式一夜之间全部涌现,“理财”已经成为百姓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升生活幸福指数的必要途径。那么,对家庭理财而言,如何在五花八门的投资产品中选择适合自己的理财方案呢?

据展会组办方介绍,组委会还邀请了金融机构的千名理财师及理财规划师亲临现场,在四天展期内,免费为观众提供金融理财咨询和服务,对个人财产的增值保值给出专业化的投资建议,并为市民量身定制理财产品投资组合,帮助广大投资者实现财富梦想,现场指导参会观众如何跑赢CPI。

在这次金融展会举办的金融理财大讲堂上,组委会邀请了光大银行、首创证券、新华保险、北京中期等银行、证券、保险、期货公司的专家,围绕“未来五年时间的经济发展趋势以及投资机会”、“抵御通货膨胀的投资策略”及“后危机时代的投资者策略”等主题开设了精彩讲座。为丰富市民百姓的理财知识,理财大讲堂还特设了提问环节,市民可以向专家现场提问,交流有关投资、理财的体会。

金融创新语境下金融法教学反思 篇4

关键词:金融创新,金融法教学,金融法律人才

1 对金融法律教学现状的分析

高等教育的目的就是充分的就业。如果高等教育不能使得学生在就业中获得优势, 那么高等教育就失去了意义。如我们聚焦于金融领域, 会发现随着金融领域的制度创新和工具创新起此彼伏, 各个金融领域包括包括银行、保险、投资、私募、期货以及证券等, 对律师和公司法务的需求非常大, 但却苦于找不到合适的人选而形成了较大的用人缺口。笔者了解到, 现在金融法专业的毕业生对金融法律服务职业来说, 专业可谓非常对口。但是很多毕业生无法适应金融法律服务的工作要求, 甚至某些名校毕业, 成绩很好的毕业生在毕业后2~3年仍然不能很好地适应。他们中有些人缺乏法律执业的基本素养, 有些人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 有些人学到的知识体系和现实需要完全不匹配, 种种不适应的出现促使我们不得不反思我们的法学教育问题。

2 金融创新语境下金融法律人才的市场需求分析

全球主要经济体每一次重要的体制变革, 往往伴随着重大的金融创新。中国金融业的改革是全球瞩目的大事, 利率市场化、汇率市场化和金融管制放松等无不对金融体制产生影响, 特别正值互联网金融潮流兴起, 在传统金融部门和互联网金融的推动下, 中国的金融效率、交易结构, 甚至整体金融架构都将发生深刻变革, 促生着中国的金融制度创新。

除金融制度创新外, 金融创新还包括金融工具创新, 即在现有理论基础之上和既定基本制度框架之下的一种具体产品创新和技术创新。从经济学的角度看, 金融工具是特定的收益和风险的格式化匹配。但从法学的角度看, 一个新的金融工具就是一组权利和义务的格式化匹配。

对金融创新进行分析, 法与经济学是一个重要而有效的工具。法学通过观察金融市场交易中各行为主体的行为特征, 构建恰当的法律关系, 确立公正有效的市场规则, 用以保护各市场主体的权益, 规范其交易行为;经济学特别是制度经济学则把制度看作是一个能够影响当事人成本收益结构的因素, 一个能够增加或者减少成本、降低或者提高收益的手段, 因而更像是一个激励机制。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 合格的金融法律人才不但要通晓一般金融、证券等法律理论知识, 而且还要对各专业法律领域有深入的了解, 包括公司法、税法、收购与兼并、资产重组、银行、证券等方面的法律。他们不但要通晓法律, 还要对经济学和金融学有基本理解。

金融法律教学应当以培养应用类法律人才为主, 亦即金融法律教学应当关注其实用性。然而, 这种关注不能沦为单一的职业培训, 金融法律人才之所以特殊, 是需要在金融法和更大的法学教育领域通过正规的学术训练、专门的法律思维能力的培养得来。因此, 金融法律教学应当重视人才培养的实践性, 但是不能矫枉过正, 忽略了人才培养的规范性, 因为专业的学术积累对实务操作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3 金融创新语境下金融法律教学的创新探索

金融法律教学的目标应当是培养学生运用金融相关法学理论与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把金融法律的应用做得融会贯通, 从中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金融法律的科研和教学才能做好。金融法律的融会贯通, 也绝不仅仅是应用几个法律模板, 套用几个法条就能做好的, 它还需要扎根于金融法律的基本原理, 并掌握最新的法律动向, 还能跟得上新的金融制度创新和层出不穷的新的金融工具的发展。可以说, 金融法律的应用就像金融法律领域解决问题的“工程师”。在实践性很强并迅速发展的金融法律领域, 只有先做好了“工程师”, 才有可能成为学术分析理论分析的“科学家”。

3.1 培养学生的法律通才基础

金融法律教学应该培养可以深入思考, 有自己见解, 并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法律工作者, 而不是只培养法律工匠。没有通识教育 (包括法学通识教育) , 只有法学职业训练则只能培养“法律工匠”, 容易缺乏人文底蕴, 而法律是一门与人打交道的学问。没有对人的终极关怀, 没有足够的人文素养, 很难成就一名优秀的金融法律工作者。

3.2 为学生建立金融法律的完整知识体系

金融法律人才不仅要通晓金融组织法、金融交易法、金融合同法等法律理论知识, 而且还要对其他相关部门法有较为深入的了解, 包括公司法、税法、收购与兼并、资产重组等方面的法律;不仅要通晓法律, 还要对经济学和金融学有基本的掌握和理解。

金融法学是以研究我国金融法及其发展规律为主要对象的一门独立的法律科学, 在我国法学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金融法又涵盖了部分经济法、商法、民法和行政法的内容。伴随着我国的金融改革和金融创新, 金融法形成了非常活跃、非常具有实践性、变革性及包容性的学科体系, 并处于不断发展之中。因此, 金融法律教学在法律本身的教学之外, 也非常需要学科间的交叉、融合、渗透, 包括懂金融工具与金融市场、宏微观经济学、会计、税务等经济学知识。

金融法律的完整知识体系是一张张知识点和他们关系的网络图, 是金融法律学生毕业后可以熟记于心的思维起点。

3.3 以金融法律最新实践为基础教授金融法律操作的基本原则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 要是你不能言简意赅地解释某种理论, 那就说明你自己都还没有理解透彻。所以, 这些基本原则教学的第一步就是, 授课教师首先要对这些基本原则深入分析和了解。然后, 深入浅出, 用一个金融法律最新实践案例包装着一个基本原则进行讲解。风靡全球的TED演讲总是能把时间控制在18分钟以内, 最近的神经科学研究说明了为什么这项时间限制产生如此好的效果:聆听陈述的人们往往会存储相关数据, 以备未来检索之用, 而太多的信息会导致“认知超负荷”, 进而推升听众的焦虑度。它意味着, 如果你说个没完没了, 听众就会开始抗拒你。更糟糕的是, 他们不会记得你努力希望传递的信息点, 甚至可能一个都记不住。受此启发, 笔者也将每一项原则和案例的讲授时间控制在18分钟以内。而后会有一个10分钟的讨论。这一张一弛的方法在实际得金融法律教学过程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3.4 培养学生的法律职业操守和社会情怀

金融创新最活跃的部分是金融工具的创新, 主要围绕金融新品种、新工具以及新服务项目上, 其主要目的还是为了找到得行制度的漏洞和突破现行制度的限制, 逃避金融管制和转嫁金融风险, 追逐创新活动的超额利润。法律职业的天职就是追求社会公正。法律职业伦理的目的是维护法律职业共同体的团结和声誉。任何有悖于法律职业伦理的行为, 不只是有害于行为者个人的职业声誉和信誉, 还会损及同行乃至整个共同体的声誉、地位和权威。在笔者实际的金融法律教学工作过程中, 由于现实情况的限制, 专门开设法律职业伦理的一门课程并不实际。所以针对金融法律的现实要求和特点, 在实际的案例教学中, 笔者穿插了许多法律职业伦理细节的分析, 强化了法律职业伦理在金融法律服务中的重要作用。金融法律服务中最活跃, 需求量最大的方向在于为金融工具的创新提供法律服务。

3.5 以实例教学培养学生对新领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学习能力

金融工具的创新就是在不断地寻找金融制度的漏洞, 进而获取超额利润的过程中完成的。社会的不断发展, 科技的不断创新, 金融工具的创新也是无止境的。例如, 在这个蓬勃发展的信息时代, 互联网金融的“参与者深谙互联网“开放、平等、协作、分享”的精髓, 通过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工具, 使得传统金融业务具备透明度更强、参与度更高、协作性更好、中间成本更低、操作上更便捷等一系列特征。”然而, 如果只是机械地教授给学生互联网金融的基本特点, 在学生毕业或者真正独立地开展金融法律服务时, 科技或者社会的进步极有可能又孕育出许多新的金融工具的产生。所以, 要想真正适应金融法律执业不断变化的要求, 唯一的办法就是成为一个终身的学习者, 一个可以自我管理的学习者。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通过实践总结, 笔者发现现在金融法律的学生在自学上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在文献检索中容易迷失方向, 无法发现关键问题, 无法保证足够的自学时间。而一个拥有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的学生应该具备:对金融法律有浓厚兴趣, 积极准备, 积极参加课堂讨论, 能发现真正的问题并解决问题, 同时他们并不害怕失败或者承认没有听懂。这些素质也为真正独立的金融法律执业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曙光.中国金融创新的法与经济学分析.2007年全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 2007.

[2]季社建.律师服务创新:金融改革与深化中的法律设计.第三届中国律师论坛论文集 (实务卷) , 2003:244-262.

[3]葛楠, 葛兆强.进一步深化中国金融改革问题研究.南方金融, 2012 (7) .

[4]龚明华.互联网金融不能重用户体验轻风控.人民网 (www.people.com.cn) , 访问日期:2013-12-23.

[5]单卫红.律师面对金融创新的机遇和挑战.第三届中国律师论坛论文集 (实务卷) , 2003.

[6]Michael Hunter Schwartz.TEACHING LAW STUDENTS TO BE SELF-REGULATED LEARNERS MICH.ST.DCL L.REV.447 2003.

[7]李德成.金融创新法律服务与知识产权律师业务.中国律师, 2007 (10) .

金融法论文 篇5

摘要:源于美国的次贷危机暴露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存在的监管缺陷,引起了全球监管者对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高度重视,并纷纷采取措施改进和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对于金融创新产品中消费者权益的保护,我国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和困难。

关键词:金融 消费者 保护

金融消费者是消费者的一种类型,是消费者概念在金融领域的延伸。美国1999年《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定义金融消费者是为个人、家庭成员或家务目的而从金融机构得到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个人。在我国,虽然金融消费者的概念逐渐被广泛地使用,但还不是一个法律概念,各金融领域的部门法均未提及金融消费者这一概念。现阶段,我国是将其作为在银行、证券、保险、基金、信托等金融领域购买相关商品、接受相关服务的自然人、法人的统称。在金融服务业迅速发展和金融消费者群体迅速壮大的背景下,一般认为,金融消费者的基本权利主要包括:安全权、知情权、选择权、公平交易权、求偿求助权、隐私权、受教育权、受尊重权和监督权。

本次次贷危机使得各国监管当局普遍意识到,只关注金融机构的利益诉求而忽视对消费者利益的切实保护,势必会破坏金融业赖以生存及发展的基础,影响到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因此,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的保护,成为后金融危机时期各国金融监管当局反思和改革的重要内容。

金融创新失控。1999年美国出台《金融服务业现代化法案》把银行与资本市场之间防火墙拆除以后,金融资产的证券化催生了金融衍生产品的无节制创新和泛滥,严重脱离了实体经济的需求。金融衍生产品本身十分复杂,甚至银行家们都不知道风险传递到了哪里,金融消费者根本没有能力弄清楚金融衍生产品的整体情况。以金融衍生产品为代表的金融创新不断突破已有的金融监管框架,各类金融监管准则严重滞后于金融创新的速度,造成了衍生产品领域的监管空白,误导了市场参与者的判断。同时,衍生产品复杂隐秘的风险转移机制与不断延伸的金融产业链又进一步加大了监管当局的监管难度。

监管外部环境的弊病。一是制度机制不完善。缺乏专事保护金融消费者的机构,分业监管模式下对消费权益保护的协调机制不健全。随着创新性金融产品的不断出现,未建立消费者投资认证制度,不区分一般金融消费者与合格金融消费者,使得缺乏专业知识和风险承受能力的人进入高风险领域而遭受损失。二是银行内控和自律监管不健全。董事会和管理层忽视了受股东和金融消费者托管的责

任,未能履行审慎的管理职责。银行公司治理失败和自我约束机制失效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成本。三是责任意识淡薄。一些银行不负责任的对金融消费者过度放贷,并没有对其收入来源、还款能力等进行认真调查和分析,然后又不负责任的将这些次级贷款包装成MBS、CDO、CDS等极其复杂的产品兜售给广大投资者,其中包括不少普通的金融消费者。最终危机的爆发不仅害了这些金融机构,也使得很多的普通金融消费者背上了沉重的债务负担。四是消费者自我保护能力不足。与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的速度相比,金融知识普及教育的速度远远落后,公众金融知识较为贫乏,风险意识淡薄,导致一些不具备金融专业知识的金融消费者“贸然进入”而承担了过高的消费成本。

普遍加强金融教育和知识普及。英美通过深化校园教育、加大财政支持、鼓励社会参与等方式大力推进金融知识普及。一是扩大和深化校园金融教育。美、英、日等国的义务教学大纲中均含有金融教育内容。二是扩大教育覆盖范围。危机后各国日益重视弱势群体的金融教育,加强政府推动和财政支持,开设了专司金融教育的官方网站,扩大金融教育惠及面。三是强化政府主导推动。英、美两国均在财政部设立金融教育组织协调部门,负责协调教育部、产业部等相关部门参与金融教育。四是加大财政支持。从2009年起,美国政府每年将拨付2.5亿美元的金融教育经费,美联储亦从公开市场业务和有偿服务收益中提取一定比例,用于支持金融知识普及工作。英国财政部2007年金融教育预算就达1150万英镑,危机后更是逐年递增,FSA每年用于金融教育的支出约为2000万英镑,占其预算的7%左右。

法律法规尚不健全。一是尚无关于金融消费者保护的基本立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只是针对一般商品和服务消费过程中如何保护消费者权利的专门法律,其第2条对消费者的定义过于狭窄,仅将“生活消费”纳入保护范围,“金融消费”由于消费对象的本质差别而有显著不同,难以适用。二是消费者保护的金融法律数量少且原则性强,缺乏可操作性。《商业银行法》第三章只有5条规定了对存款人的保护。《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第1条立法目的中有保护存款人和其他客户的合法权益的规定,但是在第三章“监督管理职责”中却没有一条关于金融消费者保护的特别规定。三是效力层次较低,影响了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使,对政府机构执法也造成了影响。如:目前消费者与银行之间的投诉纠纷,主要依靠银监会2007年下发的《关于加强银行业客户投诉处理工作的通知》进行协调处理。在现有监管体制和行业自律体制都没有对金融消费者给予足够关注时,金融消费者的投诉往往直接诉诸司法途径或者一般性行业的消费者保护机制。这种做法容易激化金融机构与消费者之间的对抗,导致金融机构的声誉受到严重损害。

业务运营不合规。一是复杂的金融产品并未得到金融机构充分的信息披露和风险提示。在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下,我国有关个人理财产品的大规模受害事件也时时见诸报端,前有花旗、渣打等外资银行的QDII类理财产品全线亏损事件,暴露出“产品风险提示不足”等侵害投资人利益的问题,其后又有银行个人理财产品零收益事件引发轩然大波,将中资大小银行纷纷卷入其中。二是隐私权保护欠缺。与一般消费者相比,隐私权的保护在金融消费领域尤为迫切。如:《商业银行法》要求银行办理个人储蓄存款业务应该遵循为存款人保密的原则,银行有权拒绝非法查询个人储蓄存款等规定。但在现实操作中难以有效保证。如:电子银行业务的高速发展与网络安全漏洞并存导致个人信息泄密。金融机构在设计、销售银行卡、理财等金融产品时,由于技术失误导致消费者私人信息被恶意泄露和利用。三是消费自主决定权缺失。在银行的存贷款、银行卡、代为收费等业务中,消费者的自主决定权受到不同程度的侵害,如:有的银行要求消费者必须接受其强制搭配的银行卡、指定的评估机构,否则不予办理银行业务,增加了消费者的使用成本和违约风险。

投诉渠道不通畅。一是消费纠纷处理机制欠缺。我国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基本上只能算是英国机制的“反向单一纠纷解决机制”(法院诉讼)。尽管2007年12月上海成立了金融仲裁院,以及为服务于北京奥运会而建立了消费者金融服务投诉联动处理机制,但现有这些尝试性ADR机制(法院诉讼替代性纷争解决机制,Alternative Dispute Resolution system)的运行尚未在全国推广。二是投诉处理平台不完善。目前只有中国银行业协会的投诉热线和上海银监局牵头的金融消费者投诉处理工作联动机制,除此之外基本没有比较成熟高效的投诉处理平台。消费者与商业银行之间发生利益冲突,如何进行调整,如何处理争议,由哪个机构处理,处理程序如何,怎样保证程序的公平公正等具体问题,主要依靠银监会2007年下发的《关于加强银行业客户投诉处理工作的通知》进行调解,认可程度有限。

公平服务不到位。如助学贷款微乎其微,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雷声大雨点小”,扶贫贷款出现了“扶富不扶贫”的怪圈,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融资依然困难重重。原因有四:一是制度设计上存在明显缺陷,信用等级标准与信贷市场准入“门槛”过高,存在明显的不合理性,银行出于自身的经济利益和信贷风险,制定了一些针对性的限制条件,部分社会群体难以得到贷款扶持。二是贷款成本与收益难成正比。农村小额信贷、扶贫贷款、下岗职工再就业贷款、国家助学贷款都是较强的政策性业务,所耗费的成本远远高于其他贷款业务且潜在的风险较大,经办银行积极性不高。三是高度集中的授信制度约束。各银行上级行上收信贷管理权限,基层银行仅有贷款调查权和少数种类的风险低、流动性

强的个人资产质押信贷业务,导致弱势群体贷款难度进一步加大。四是农村金融服务水平低、弱势农民难以享受到现代的金融服务。农村金融支付结算服务体系建设落后,金融产品严重匮乏,金融宣传不到位,农民对现代金融知识和投资理财产品掌握的较少。

我国金融服务中消费者权益保护所面临的困难。在金融消费市场中,由于信息不对称,消费者处于显著的弱势地位。一方面,消费者的金融知识相对匮乏,对金融创新产品很难用以前在实物消费市场中积累的经验来进行分析和判断,有时也难以做出适合自己的合理选择;另一方面,许多消费者对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营利性属性没有清醒的认识,缺乏风险意识,盲目听从有的金融机构从业人员的宣传,购买与自身预期及抗风险能力不匹配的金融产品,导致个人财产受损。在信用卡消费方面,许多消费者不熟悉甚至不了解信用卡的相关规定和要求,以致发生高额还款利息或超出经济能力范围之外的过度透支和非理性消费。

金融机构公平对待消费者的意识需要加强。近年来,中国金融消费者比较集中的投诉反映了有些金融机构保护消费者权益意识的缺失。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一是在合同中设置不平等的格式条款,损害消费者的权益;二是不履行充分告知义务;三是不以满足消费者的真实需求为目标,将不合适的产品销售给消费者;四是金融消费纠纷受理处理机制不健全。

保护金融消费者的法律法规有待进一步完善。目前,关于“金融消费者”的概念,在法律上还缺乏充分的界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否适用于以投资理财为目的金融消费者保护还存在争议,因此这部法律所倡导的对消费者保护的“国家保护原则”、“对弱者倾斜原则”等也难以在金融消费者身上得到充分体现。中国金融法律制度对作为金融业最终用户的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还需要进一步强化和规范,在规定消费者权利、具有可诉性和可操作性的民事规则等方面,需要进一步具体完善。

建议:

加强金融消费者保护立法。一是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拓展金融消费者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明晰金融消费者和金融机构的权利与义务。二是完善《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建议将“保护消费者权益”放入监管目标中,确立监管机构在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的法律地位。三是进一步完善信息披露制度,要求金融机构必须做到全面、准确、及时和持续披露其产品和服务信息。

健全金融消费者保护组织。建议参照美英做法,在监管部门设立专门的金融消费者保护机构,同时在行业协会设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建立民间金融消费者保护组织。通过多层次的组织机构,在金融消费者教育、消费风险提示、反映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处理金融消费者投诉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建立合格的金融消费者投资制度。随着创新性金融产品的不断出现,建立合理制度保护不同风险承受能力的金融消费者非常必要。建议建立合格金融消费者投资制度,区分一般金融消费者与合格金融消费者,为一般金融消费者划定交易禁区,避免缺乏专业知识和风险承受能力的人进入高风险领域而遭受损失。银行开展金融创新必须严格遵循信息公开透明的原则,及时向客户、监管部门充分披露创新产品的交易结构、资金投向、潜在风险等相关信息。监管部门要将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作为对金融机构日常监管和评价的一项重要内容。

完善公平金融服务。进一步完善金融服务网络,推进社区银行建设,消灭农村金融服务空白点。同时,切实改进信贷管理流程,加强小企业金融服务,推进小额贷款稳步发展。

搭建高效的金融消费者投诉处理平台。一是强化金融监管者投诉处理功能。在各级监管机构信访工作的基础上,增设专门的消费者投诉受理部门,参照美联储的做法建立消费者投诉信息数据库,根据消费者投诉的次数和涉及金额进行分类、调查、核实、调解,并通过定期的信息分析,识别潜在的消费者保护问题,为规章政策的制订提供参考,使消费者的意见得到应有的重视。二是为银行业消费者的纠纷提供一个自律性的协调机制。银行业协会可设立专门的处理消费者投诉会员银行的机构,并制定相应的处理程序规则。三是完善追偿和事后赔偿。赋予消费者对金融机构的事后追偿权,完善法律救济,同时提高对消费者的补偿。

构建多维的金融消费者教育网络。监管部门、行业协会、金融机构、高等院校以及民间金融消费者保护组织,对消费者主动开展多种形式的金融知识普及教育,构建多维的金融消费者教育网络,增强消费者风险意识和防范风险的能力,提高金融消费者素质,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

创新和完善金融消费者保护机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一是对金融消费者保护应体现《消法》倡导的国家保护原则。国家应通过完善有关法律法规,设计方便消费纠纷解决的司法和行政渠道,将金融消费者的保护落到实处。二是倾斜保护原则。针对金融消费者的弱势地位,对金融消费者进行倾斜保护,赋予金融消费者一些特殊的权利,并对金融机构做出一些合理的限制,明确机构的义务,使金融消费者能与金融机构在同等权利和义务下对话。三是及时和有效保护原则。金融产品和服务一般都拥有庞大的受众,社会影响大。一旦出现问题,应迅速妥善处理金融纠纷,防止事态扩大,有利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积极构建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的机制和制度。一是完善法律法规体系。进一步完善我国的《消法》、《人民银行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等基础性法律法规,明确金融消费者的法律概念,确定金融消费者法定权利和金融机构的法定义务,包括对金融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信息披露以及消费争议解决机制等规定。二是

创新和完善监管执法。在目前行业监管的基础上,设立专门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机构,负责对金融业消费者保护,通过履行受理金融消费者投诉、对普遍性的金融消费风险及时发布消费预警,行使对违法金融机构的行政执法等职责,切实保护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三是创新和完善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的机制和制度。行业组织要引导金融企业将保护消费者利益、公平对待消费者作为企业核心文化,着力满足消费者个性化的咨询服务需求,并及时化解消费者纠纷。通过鼓励和支持消协组织和新闻媒体开展社会监督,促进金融行业自律,形成行政监管、行业自律、舆论监督和消费者参与的金融市场监管体系。

参考文献:

[1] 李扬,全先银.危机背景下的全球金融监管改革:分析评价及对中国的启示[J]. 中国金融,2009.

[2] 肖娱. 防范系统性风险: 英美金融监管理念和监管重点的转变[N].中国财经报,2009

[3] 余文建,黎桂林. 后危机时代的金融监管[J].中国金融,2009(17).

[4] 陈柳钦. 金融危机背景下的美国金融监管构架改革[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7).

[5] 柳立. 未来全球金融监管的改革方向[N].金融时报,2009.

[6] 程实. 美金融监管改革: 谁来监管“监管者”?[N].第一财经日报,2009 .

[7] 巫文勇,张惠萍. 从美联储角色定位看美国金融监管制度改革[J].理论探索,2009(6).

金融法 篇6

关键词:金融安全 金融风险 金融危机 金融全球化

目前,我国许多业内人士对金融风险,金融危机以及金融安全混为一谈。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前些年亚洲经济危机爆发之后,我国对金融安全也逐渐重视起来,金融危机,金融风险以及金融安全之间的相关性和区别也逐渐显现出来。以及在金融全球化的趋势中,金融安全问题的不断衍生,金融企业应当对这些变化进行动态适应。

▲▲1、金融风险、金融危机、金融安全

1.1金融风险与金融危机

金融风险与金融危机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一定的因素的影响下,金融风险会转化成金融危机,但二者之间也存在着很大的区别。金融风险是指金融结果会偏离预期结果的可能性,金融风险通常指金融结果的不确定性,既有可能会有收益,也可能会有损失。金融风险的存在是金融机构中经济运行的常态状况。金融风险具有可避免性,避免金融风险信息的掌握很重要,信息掌握的越全面,及时,避免金融风险的可能性就越大。金融风险还具有可测定性,在进行金融行动时,先进行预测,估值。在金融风险中,一方面损失了,可以从另一方面采取措施进行弥补,前提是要有全面的准备。金融风险还可进行转嫁和分散,可转嫁给众人,他人,也可将其在时间、空间方面分散,慢慢消化,或者在其他机构消化。我国在金融风险处理方面还有很多不足,如人们对风险的意识不够,人们认为金融机构有政府支撑,不会破产,且不注意自主掌握和分析信息来避免风险。又如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使各地金融机构的实力差距过大,使其承受金融风险的能力也不一致等。

金融危機与金融风险不同,金融危机是指金融体系与金融制度发生混乱和动荡。金融风险具有不确定性,金融危机则具有现实性,指已经发生。金融危机由金融风险转化而来,且金融危机的形成受很多因素影响,一是政府对风险进行保障,有了政府的出面,金融风险一般不会转化成金融危机。二是金融机构的信用度,信用度高,风险也不会转化。三是在风险有扩散的趋势前,立刻进行制止,控制范围。四是对风险的的承受和消除的能力,承受能力强,有条件进行消除,也可避免发生金融危机。

1.2金融危机与金融安全

金融危机的爆发影响着金融机构的安全,但金融不安全并不仅由金融危机造成的。金融危机一般会对整个国民经济造成致命的影响,因为此国家在金融领域发生了混乱和动荡,并对该国的金融机构产生严重的影响。

金融安全是指一种动态的安全,尤其在金融全球化的负面影响下,金融危机也迅速扩散,对国际金融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引起了金融领域的动荡。进而金融安全问题也逐渐被重视起来,并作为一个应对其负面影响的重要战略提出。金融安全是一种动态发展的状态,因为经济的运行态势也在持续不断的变化着,而金融安全的状态则是在这一过程中的不断调整中实现的。一个国家经济主权的独立是金融安全状态存在的基础,只有经济主权独立,国家的经济发展才不会被其他国家牵制,金融安全的隐患才能消除,才能对金融安全进行维护。在金融全球化的影响下,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也被加大,国际金融中也相应的存在一些不公平的现象,使得一些国家开始重视金融安全。因为各国国情的差异,金融安全问题也程度不同,并且各国对金融安全的维护的能力也有强弱之分,影响金融安全的因素也不相同。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当发生金融危机时,政府及金融机构都通过行政资源和经济资源来控制局势,进而摆脱金融危机。行政资源一般是社会力量以及国际的支持等,经济资源则更为重要,而这些都取决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一个国家在国际金融体系的位置也影响着此国家维护金融安全的实力。就西方的一些发达国家而言,它们在国际金融占有主导地位,维护金融安全的资源也很丰富。因此,即使金融安全出现了问题,这些发达国家也会对金融危机的扩散进行制止,继而维持其稳定的发展。而发展中国家则相对处于劣势,它们无力改变国际金融市场,且国内的金融体系也不够完善,还会受到发达国家对金融资本的控制。所以一旦发生金融安全问题就会危及其金融体系和制度的稳定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安全。

▲▲2、金融问题上的的防范与策略

2.1适当的金融创新

在金融全球化的影响下,国际的金融形势也日益复杂起来,因此,国家的应对策略很重要。当代金融风险引发金融危机的因素是金融创新,金融创新具有两面性,多样性的金融创新产品能够分散金融风险,中国应当进行适当的金融创新,健全和丰富我国的金融体系,增强其对金融冲击的抵抗能力,在面对动荡时,使企业,金融机构能分散风险,使中国经济在面对危机和波动时能富有弹性和韧性。当然,在进行多样化的金融创新时,应注意联系现实风险收益适当创新,过度创新会使风险过度积累,导致金融风险的增长。

2.2人才的培养和各国的联手合作

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金融市场,提高自身在处理金融风险方面的能力是必须的,因此,对金融风险管理人才进行培养,提高识别和管理风险的能力。从根本上避免所有由金融风险带来的损失。在金融全球化的时代,金融危机不但会在一个国家发生,还会引发一系列的影响,造成更多国家陷入其中。发达国家引发的金融危机,也会让许多发展中国家受到牵连,因此各国联系在一起共同应对和解决金融危机是维护各国经济共同利益的必要方法。所以,应当对那些在国际金融体系占据主导地位的发达国家加强其国际责任,同时,也应让发展中国家更多的发挥其在国际金融体系的作用,进而提高国际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同时也维护了各国家的经济稳定。

总之,随着金融全球化的不断发展,金融市场也更加复杂,应弄清金融危机,金融风险和金融安全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并加以深刻研究和运用。且通过经济危机的爆发和解决的过程,应意识到金融风险的避免,金融危机的防范制止以及金融安全的加强和提高是至关重要的。

参考文献:

[1] 吴婷婷.后危机时代中国金融国际化发展趋向展望—基于金融安全的视角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9):16-17.

[2] 刘妍.提升中国金融安全的对策—基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反思 .经济研究导刊,2011,13(9):53-54.

[3] 陈曦.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的金融安全分析 .时代金融,2012,04(12):118-119.

金融法 篇7

关键词:金融安全,金融法体系,完善,思路,建议

一、引言

金融在发展现代经济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 金融的安全程度严重影响经济的稳定性, 它与人类社会环境与经济、生活紧密相连;金融稳定是国民经济的核心, 企业运转与人类的生活都跟它有关系, 在建设市场经济的过程中, 发展金融市场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 要确保社会经济秩序稳定, 就必须发展和稳定金融市场。

二、我国金融法体系完善的思路

(一) 金融法体系重构的指导思想与原则

在建立健全金融法体系的过程中, 我们应始终遵循以下八字方针:规范、稳定、快速、严格。这里所说的规范, 具体表现为金融机构的日常经营行为要严格按照相关要求进行, 同时还必须完善新的法律制度, 来规范金融领域中的活动及行为;稳定, 具体表现为金融单位的日常运营活动应将维护和稳定金融市场安全为基准, 逐步开拓自身的业务市场;快速, 具体是指金融单位应为广大客户创造快速有效的金融产品及环境, 且政府及监管单位应为金融机构提供更有效的指导;严格, 具体是指有关部门应重视并严格监管金融机构的活动及行为, 应坚持走法律程序, 做到依法处事, 而顾客也应严格遵守金融章程, 力求实现金融单位、政府与监管机构以及客户之间共赢发展的新目标。

(二) 坚持分业经营, 发挥防火墙作用

坚持分业经营, 资本市场与银行体系间便能形成一道有效的防火墙, 它能有效预防和控制危机的出现、发展, 针对已经出现的危机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鉴于此, 银行、证券、保险及信托这四个行业, 都必须坚持以分业经营为中心, 增设相关的防火墙, 以便各个行业更稳定的运营及发展。

(三) 金融创新与法律规制

金融创新有利有弊, 假如我们只一味注重创新各种金融产品, 而不重视建立相关的制度, 那么, 整个金融市场就无法发挥出其定价金融风险定价的重要功能及作用。在创新问题上, 金融行业同别的行业创新大体相同, 理应受有关部门认可, 当今要发展和繁荣市场经济, 就必须要加大技术创新力度。美国次贷危机的出现, 让我们总结出了相关经验及教训, 那就是我们应密切关注创新, 并从创新过程中找出精髓部分, 有效地防范和控制创新中必然会出现的相关风险。

(四) 坚持一行三会分工配合的监管体制

三会监管体制 (即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 , 与现阶段国内金融体系建立和发展的具体要求是相符合的, 它的推行, 有利于强化监管、防范和控制风险、确保金融稳定及安全, 促使金融市场走向稳定繁荣。大量事实表明, 中央针对金融业出台的分业监管的政策与现如今的实际情况相符合。中央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就指出, 发展和健全金融业, 应制定相应的战略措施, 更需要金融行业的四个管理部门统筹配合起来。应尽量稳定市场秩序, 为更多的民众创造和增加其收入来源。鉴于此, 我们也应重视和强化各项基本制度, 尤其应考核上市公司的资质及投资情况, 针对资本市场运营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及矛盾, 我们应及时采取措施予以解决。

(五) 对跨境资本流入和流出进行有力监管

美国次贷危机的出现, 加上各国货币政策的影响, 全球经济放缓了增长速度, 世界金融市场也不太稳定, 这是因为货币汇率、能源及粮价的变化影响了世界资本的流向及发展规模。而国内还面临世界短期投机资本的入侵, 维护国家经济及金融安全的难度更大。为方便国家更好地进行宏观调控, 我们必须制定相应的策略, 强化控制和管理跨境资本的流动趋势。另外, 还应预防和减少运用贸易、商业信用等方式将套利投资资金进跨境转移的问题, 应强化管理和规范常见项目的外汇收支行为, 并及时查验它同现实的贸易工作是否一致, 有效控制和规范短期外债的出现, 尤其应做好贸易收结汇及信贷管理工作。

三、对我国金融安全与金融法体系完善的建议

金融体系在国家经济结构中, 属于脆弱、敏感而又极其重要的环节, 针对西方发达国家而言, 其市场经济的金融体系都较为发达和完善, 既包括制定和落实货币政策、采取宏观调控政策的中央银行, 同时也有集聚众多功能且在金融体系中占主导作用的商业银行, 还有各种非银行金融单位, 它们也有着各自的职责。

(一) 防范金融风险

金融领域中, 预防和控制金融风险是一项长期工作, 我们应认真分析宏观经济情况, 并对市场展开调查, 要及时发现有可能出现的一些风险, 确保金融市场安全、规范化发展, 同时还应完善防范金融风险的相关法制。

(二) 重视合规金融文化建设

注重构建先进的合规金融文化, 让金融市场中的各种金融活动及行为都能做到有理可循并严格走法定程序, 要控制和预防金融风险, 维护社会稳定, 建设合规金融文化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不按相关规定经营、道德滑坡等, 这些都是影响金融市场稳健和谐的重要原因, 风险管理包括合规与违规两种情况, 它们是管理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合规即建立相关的运作机制, 完善专业、独立的合规管理机构, 并形成集识别、评价、检测合规风险为一体的管理体系。合规的实施, 离不开全员的共同努力、监督等, 同时还应坚持合规问责制。合规同时也是金融监管的一种外延, 只有监管同内部合规结合[下转第71页]起来, 方可维护稳定的金融市场秩序。

(三) 金融制度的变革与完善

完善我国金融法律制度, 从本质上看, 就应重视更新相关的金融规范及要求。与当前市场经济发展想适应的金融法, 必须是有着健全主体、能实现自由化经营、监管严格的与世界发展趋势相吻合的一项法律制度, 该体系中, 金融主体法是根本, 同时还包括金融信用法、货币金融法、贸易金融法等多项法律分支。

(四) 加强金融安全的立法

健全现阶段的金融法律制度, 将其中失灵、不合理的金融法律条文剔除, 适当增加必要、合理的部分, 可提高金融立法的实效性, 具体可从以下几点努力:首先, 应完善金融监管制度, 将各金融监管主体的职权落实到位, 增加监管风险的方式及方法, 把内部控制归结到监管的范畴之中, 通过法律条文来建立行业自律机制, 提高市场准入的门槛及要求, 完善市场退出制度, 促使立法水平进一步提高, 缓和法律条文之间重叠和矛盾等问题;其次, 建立健全外资银行监管法律制度。要弄清其监管核心, 加大监管风险的力度, 通过立法来吸引跨国银行同国际银行在监管方面展开合作, 并制定外资银行相关的运营制度等;再者, 建立监管实名制, 实现信息透明化, 应严格追究金融监管主体的责任, 防止威胁和损害投资人权利的问题出现;最后, 加强国内与国际立法之间的融合与相互联系, 禁止私人从事金融活动及行为, 科学规范民间金融市场, 并建立相应的金融规范制度。

参考文献

[1]张长全, 杜斌.构建我国金融安全预警体系[J].经济学家, 2009, 11:103-104.

[2]冯翠英.金融危机下构建我国金融安全体系研究[J].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 01:14-16.

[3]刘梦阳, 刘少军.中国金融法的现状、问题与完善[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 2012, 05:110-114.

金融法与本土化 篇8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领域立法逐步完善, 金融法制建设也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我国的金融法律是由上而下制订的, 是国家主导下的成文法, 是一种强制性的制度变迁, 忽视了对于民间形成的交易秩序的尊重和确认, 适应性较差。很多金融法是移植于西方发达国家的, 不适应中国实际的金融实践。法律制度的修订采取自上而下的强制性变迁, 这样的法律颁布后, 由于和现实情况及人们的习惯背离较大, 不易甚至不能为人们所接受。于是, 金融法本土化成了我们的当务之急。

历史与国际的经验都表明, 大凡成功的引进, 都经过了成功的本土化, 而盲目照搬外国经验、缘木求鱼、未经本土化的引进, 大都失败了。

二、路径依赖与法律移植

“路径依赖”强调的是在法律改革中历史和文化传统、非正式规则等因素对改革进程的制约作用。在我国社会中, 儒家文化的影响还根深蒂固, 很多人们的思想观念还接受不了先进的金融制度。而股市在中国也变成了“政策市”或“关系市”。这种种问题不是靠引进先进的监管制度就能解决的, 而是需要靠分析中国的国情去解决。著名的法律经济学家Mark Roe教授对于“路径依赖”曾经有过形象的说明:今天的道路取决于以前开辟出来的路径。一国、一地的政治结构、传统文化、习俗、信仰的不同, 决定了法律、制度和秩序的可移植性并不像技术那样强。因此, 如果要进行法律移植的话, 一定要关注要进行法律移植的地区的历史文化传统。由于路径依赖的原因, 制度变迁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最初的条件和历史环境的制约。

中国即面临着这一艰难的选择, 坚持自己传统上的金融理念固步自封, 与世界隔绝显然是行不通的, 而在移植西方世界先进的金融制度时, 又不能过于迅速, 因为一旦超越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很有可能造成一种畸形的发展。

三、儒家思想影响下的“金融”

中国有着特殊的历史背景——重刑主义和农本主义。这种特殊的“文化”导致了中国古代的法律制度几乎都是以刑法为主, 对于民事的规定很少, 而对于商事的规定更是凤毛麟角。

在中国一个常见的例子是, 当一个年轻人要买房子, 中国人的观念是能不贷款就不贷款, 于是有了全家集资的“盛况”, 父母会无私地将自己养老金拿出来, 兄弟姐妹也会毫不吝啬, 甚至远房亲戚也会凑一份子, 实在不够的话还有朋友。其实在我国当代社会, 分期付款和贷款都可以达到这一目的, 只不过碍于思想观念的潜移默化, 人们觉得像金融机构借钱是一件极不光彩的事。

而我们在移植金融法律制度时另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是中国特有的“远期兑现文化”, 这又是儒家思想的又一传统。吴志攀教授曾经举过一个著名的例子, “在美国, 朋友之间吃饭AA制很盛行, 而在中国, 我们采用的是“远期清结”的伦理道德规范。当几个朋友聚餐时, 总会有一个人结账, 其他一起吃饭的人并不用“立即”向付账人付钱, 而是在下次聚餐时由另一个人付钱, 这样一次又一次, 每个人都会有付钱的机会, 长此以往的循环下去。”

因为在中国人看来, AA制很“见外”, 会伤了朋友之间的感情, 这正是中国人情关系社会的真实写照。

四、金融法制建设

存款准备金制度在我国的宏观调控体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但是在全球化取消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比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 零准备金率正成为一种趋势。对于存款准备金的存留问题要取决于我国的国情。

首先是我国现阶段的实际情况, 即控制货币供给量还是我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中介的目标。我国目前的金融市场还很不完善, 利率也没有完全实现市场化, 还不具备把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条件。

其次, 我国目前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存款保险制度、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机制等一系列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措施, 一旦出现金融机构支付困难, 中央银行缺乏必要的救济手段, 公众的利益难以得到维护, 因此对于市场的监管应当是严厉的。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 我国的民众对于金融这一概念理解不足导致了对于很多风险的预警性不足, 即便是金融机构的业务人员也观念陈旧, 对于很多风险缺乏警惕性, 加之人情关系在放贷的时候的重要性, 造成很多呆坏账的发生。而一旦放开存款准备金制度, 很难保证金融机构的业务员不犯错, 无异于增加了更多不稳定因素。

综上, 可以看出我国现阶段仍然是不能取消存款准备金率的。通过这一事例, 完全可推而广之。很多先进的金融制度到了中国都需要这样一个过程, 即本土化的过程。每个国家处于的历史阶段不同, 继承的历史传统也不同, 因而当一个具有共通性的法律制度被移植时, 本土化就显得尤为重要。

五、结语

我国社会主义法制体系已初步建立, 金融法律制度日益完善, 金融法的本土化进程也会日益顺利, 人们的生活也将在这一过程中更有保障, 实现安居乐业。

摘要:中国改革开放以来, 在金融体制逐渐完善、经济持续保持高速增长的同时, 金融法制建设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但是其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就是法律的适应性和有效性不强。本文试着从儒家文化影响下的中国具体国情出发, 讨论怎样的金融法律移植才是适合中国的, 中国需要怎样建设金融法制, 并以存款准备金为例, 分析中国现阶段的金融法律制度。

关键词:金融法,本土化,路径依赖,法律移植,儒家思想,存款准备金

参考文献

[1]、皮天雷, 法与金融, 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年4月第一版

[2]、Mark J.Roe, Chaos and Evolution in Law and Economics109Harv.I.Rev, 1996

[3]、吴志攀, 后WTO时代我国产业发展制度生态——从“东莞现象”的个案观察, 国际经济学法刊, 2010

金融法 篇9

一个对农村金融比较全面的定义是:农村金融是“通过各种正式、非正式和半正式的制度机构安排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 (如贷款、存款、保险和汇兑) , 为不同的、各种收入水平的农村、农业和非农业人口提供金融服务”[1]。因此, 农村金融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就是满足农村各种收入水平的人群的金融需求。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是近年来受到广泛重视的一个问题。为中国农村金融发展设计一条符合国情的道路, 需要对中国农村金融现状进行深入的了解, 厘清中国农村金融的根本问题, 在此基础上才能提出可行的解决途径。

二、文献综述:国内外的学术观点与研究方法

20世纪70年代, 金融发展理论比较系统地研究了农村金融发展问题, 并提出了一系列的解决方案。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理论认为欠发达地区农村要素市场的分割和金融压抑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过度的利率控制会减少储蓄降低资金使用效率, 导致资金外流, 因而必须放松利率控制, 实行金融自由化;戴蒙德 (Diamend) 和库格曼 (Krugman) 认为, 由于经济结构刚性和低经济供求弹性在十分落后的农村地区金融市场, 将会引起过度资金需求与资金供给不足的非均衡结构, 导致金融服务阻碍农村经济增长;还有学者通过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后认为, 金融市场或资本市场的发展会减少投资成本, 可通过发挥风险管理、信息揭示、公司治理、动员储蓄和便利交换等功能来配置资源和服务以促进资本积累和技术创新。在欠发达地区的农村金融服务研究中, 印度是国外学者普遍关心的焦点, 其中陇 (Long) 利用印度1951—1952年的国家调查数据进行了模型估计;伊库巴 (Iqbal) 通过1970—1971年的印度数据对自己的理论进行了验证;伯根斯 (Burgess) 和潘德 (Pande) 通过研究印度1961—2000年间银行业政策变革后认为, 印度农村银行业改变了农村的生产活动和雇佣行为, 导致了贫困减少和产出增加。此外, 亨瑟 (Hesser) 和斯昆 (Schun) 、帕尼 (Panni) 、噶塔克 (Ghatak) 、琳斯 (Lins) 、尼甘拉加 (Nagarajan) 和胡沙克 (Hushak) 、昆查 (Kochar) 、巴里斯温 (Bali Swain) 等人也作了相关研究。

国内不少学者也对中国农村金融发展问题开展了相关研究。温涛、冉光和、熊德平对中国整体金融发展、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 得出中国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存在长期协整关系, 且中国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增长具有显著的负效应;张兵、朱建华等对中国农村金融深化的绩效作了实证检验;张小琴对全国及区域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后认为, 总体上中国农村金融发展水平仍然不足, 对农民收入的增长贡献不大;庞智强、仇菲菲对中国农村金融和农民增收之间的关联性进行了实证分析, 得出中国农村金融对促进农民增收具有积极作用。赵冬青、李子奈通过2006—2007年中国12省区农户开展调查, 指出中国农村金融的根本问题是解决农村经济发展所需的资金问题。

总结关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成果发现, 绝大多数研究主要停留在国家层次或者产业层次上, 而单独考察农村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成果甚少。比如戈林伍德 (Greenwood) 仅仅研究了财政演进、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的总体关系, 但没有就农业问题展开深入分析。主要原因在于发达国家在经济上不存在城乡割裂, 而二元经济是发展中国家的特有现象。因此, 在中国的二元经济结构十分突出的情况下研究农村金融服务的效率问题, 不仅是十分必要, 而且十分紧迫。本文拟从农村金融发展水平指标、农业存贷款额, 农村金融中介发展效率等变量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通过对变量进行ADF单位根检验, 并在此基础上建立VAR模型与Granger因果检验, 以此分析变量之间的关系。

三、农村金融现状:需求旺盛与供给不足

(一) 农村金融体系──逐年来可怕地萎缩

面对着农村地区逐年上升的金融需求和农村金融固有的业务成本高、风险大、收益低的矛盾, 不仅相对应的金融供给长期滞后, 而且伴随着正规金融在市场化的利益边界的驱使下, 纷纷在农村大量裁撤网点, 金融供给只能是每况愈下。归结来看, 当前中国农村金融服务资源难以延伸到乡镇一级的农村地区, 人均金融网点的资源占有率低, 平均每个乡镇的银行业网点平均不足3个。以银监会公布的2008年农村金融机构数据为例:全国3万多个乡镇, 平均每1万农民拥有的金融机构是1.54个, 只有1个银行营业网点的乡镇有8901多个, 什么都没有的乡镇达2 868个。 (1) 皮之不存, 毛将焉附!──金融机构都撤销了, 何来金融服务?考察与农户金融需求最紧密的小额农贷情况, 可以看出, 长期以来, 农户从体制内正规金融机构获得信贷的比例长年在30%左右徘徊。

单位:亿元、万户

(二) 体制内金融机构──“离农”有其必然性

正规金融机构的逐利本质决定着资金要流向风险低而收益更高的城市和工业部门, 加之信息不对称、高成本交易、利率管制等因素, 使得正规金融机构在农村难以盈利, 使得它们或是无法向农村经济提供足够的金融服务、或是纷纷脱离农村金融市场、或者干脆要么蜕变为“抽水机”──事实上成为农村资金外流的主渠道 (3) ──即便是向农村提供贷款的农村正规金融机构, 也主要为农村的中小企业和专业大户服务 (温铁军、姜柏林) 。即使通过小额信贷创新信贷产品, 对农户提供无抵押的联保或者信用贷款, 短期内也难以改变农村金融机构储蓄多于贷款的现实。国外成功的微型金融机构, 吸收的存款也远远超过发放的贷款, 如印度尼西亚的BRIUD[3]。

(三) 体制外民间金融──充作廖化的急先锋

按照国际经验, 发展中国家的农户如果无法从正规金融获得资金, 就会转而通过非正规金融寻求金融服务, 从而导致农村非正规金融“不得不”发展壮大起来。民间金融在中国分布广泛, 形式多种多样。比如江浙、福建、广东存在各种合会, 东北存在“对缝”业务, 陕西、山西存在各种“基金”。这种分布广泛、分散、多元化的民间金融在满足大量分散农户和小企业的金融服务需求方面有着明显的天然优势。

回顾近二十年中国金融业的发展历程, 民间金融经历了“产生→繁荣→禁止→地下→繁荣”的漫长过程:1980—1990年间是中国民间金融发展兴盛的黄金时期, 民间金融以公开半公开的形式发展, 自由借贷、私人钱庄、合会、典当等传统的民间金融形式日趋活跃;1993年国家重点治理金融秩序, 1998年7月又颁布《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业务取缔办法》, 严厉打击民间金融。此后, 民间金融虽然彻底处于地下状态, 但规模却有增无减。Montiel&Richard Agenor等人估计, 中国非正规金融占贷款总量的33%~67%;IFAD的研究报告也指出, 中国农民的信贷需求主要信赖于非正规金融, 其从非正规金融获得的信贷支持相当于正规的4倍;根据陈锡文的研究, 中国2.4亿个农民家庭中, 大约只有15%左右从正规金融机构获得贷款;85%的农户获得贷款基本上通过民间借贷解决;温铁军对中国东、中、西部15个省的调查发现, 民间借贷发生率高达95%;何广文的调查也发现, 农户贷款中来自民间借贷的比重高达75%……虽然各种研究结果不太一致, 但中国非正规金融在农村金融市场的先锋作用不可否认。究其原因──“蜀中无大将”──农村正规金融的严重缺失。中国农村金融缺口是正规金融功能性缺失与政府长期金融抑制共同作用的结果。

四、数据检验──VAR模型、GRANGER检验、民间金融的内生性

(一) 体制内正规金融的效率分析

1.相关指标设计。 (1) 农村金融发展水平。考虑到目前农村资本市场极其微弱, 在广大农村地区最基本的金融工具是存款和贷款以及金融统计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选取时间序列相对完整、可信度比较高的农村金融机构存贷款年末余额作为农村正规金融的相关数据。因此, 本文定义农村金融发展水平指标 (文中以X1表示) 为:农业存款余额、农业贷款余额之和与农业GDP的比率。 (2) 农村金融发展效率指标。农村金融发展效率主要是指农村金融中介的发展效率。在本文中, 农村金融发展效率 (文中以X2表示) 是指在目前城市资本很难来到农村的情况下, 农村金融中介将农村存款转化为农村贷款以支持农村经济增长的效率, 用农业存款余额与农业贷款余额之比表示。 (3) 衡量农村经济水平指标。基于Greenwood&Jovanvic的产出增长率模型, 本文选取农村人均纯收入作为衡量农村经济水平的指标 (文中以Y表示) 。

2.研究方法与数据。首先对相关的变量进行ADF单位根检验, 并在此基础上建立VAR模型与Granger因果检验, 以此分析变量之间的关系。为了客观地监视中国农村正规金融发展水平与发展效率对农村经济之间的关系, 本文选取了1990—2008年间的相应指标数据, 数据来源于中经数据库与WIND数据库。 (1) 变量的平稳性检验。首先利用Eviews软件, 对各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 以确定变量的平稳性。为了剔除异方差影响, 在检验过程与后面的模型中, 我们对各列据均取对数值 (相应地, 取对数后的变量分别对应表示为:LX1、LX2、LY) , 通过检验我们发现LX1为但整变量, 其余均为平稳变量 (见表1) 。

(2) 农民收入与相关变量之间关系的验证。由于LX1是单整变量, 我们引入平稳变量ΔLX1, 建立VAR模型, 具体结果如下:

LY=1.716962*LY (-1) -0.628652*LY (-2) -0.113130*D (LX1 (-1) ) -0.075711*D (LX1 (-2) ) -0.174162*LX2 (-1) -0.069611*LX2 (-2) +-0.827642

R-squared=0.990959, S.E.equation=0.050414, F-statistic=164.4187

从模型中可以看出, 农民收入与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农村发展效率之间呈负相关关系, 说明农村正规金融的发展并没有起到推动农村经济的作用。

(3) GRANGER因果检验。进一步, 我们利用GRANGER检验来揭示变量之间的关系, 其检验结果 (见表2) 。从表2中可以看出, 农村金融发展水平与农村人均纯收入之间互不为Granger因果关系, 农村人均纯收入不是农村金融发展效率的Granger原因, 但农村金融发展效率是农村人均纯收入原因。

结合VAR模型与Granger因果检验综合来看, 农村金融发展效率是引起农村居民收入的Granger原因, 且农村金融发展效率对于农村居民收入是负向的抑制作用关系, 这在实证上验证了农村正规金融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制约性。

(二) 体制外非正规金融的“内生性”:可贷资金理论

农村金融需求的多样化决定了农村金融组织形式的多元化。农村的金融需求具有多样化的特征, 包括各种不同收入水平的农户和农村企业的各种生产性和非生产性的金融需求。需求的多样化决定了供给也应该是多样化的, 也不可能由单一的供应方能够满足所有的需求。国际经验表明, 机构的多样化是农村金融的特点。在农村金融市场中, 没有任何一种单一的机构是万能的, 没有最好的组织形式。一个多样化的农村金融市场要比一个单一形式的金融机构更能迅速地反馈各种信息, 满足不同主体的需求。

从实践上, 中国正在形成多元化的农村金融的组织形式。并且建立包括民间信贷在内的多样化的农村金融体系也是很多学者和实际工作者的共识。中国国土辽阔, 地区经济发展存在巨大的不平衡。在经济发展程度不同的地区, 不同形态的农村金融机构所发挥的作用也应该是不同的。不应该也不可能期望某一种农村金融组织形式能够适用所有的地区。在经济发达的东部, 有些地区可能已经不存在农村和农民, 农业已经完全产业化, 那么在这些地区的金融也应该是商业化, 也就不存在农村金融的问题了。而在比较贫困的中西部地区, 农户的经济活动所产生的资金流量和经济效益根本无法支撑起任何商业性金融机构的运行, 这些地区的农户的资金需求只能依靠政策性金融机构或民间借贷来解决。

(三) 民间金融:存在的“理性”──以民间合会为例

相比农村正规金融, 农村非正规金融服务的灵活多样性, 也注定了其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内生性”。我们以农村较为普遍的非正规金融形式──民间合会为例, 通过简单的数理推导来说明这一问题。 (1)

假设由N个人组成一个轮会, 每一期都会有一个获得资金B, 用于投资一个不可分割的项目, 这个项目可以在以后的每一期带来b的收益, r为正规金融机构的储蓄利率 (在此不计复利) , 项目的收益率b/B≥r, 否则项目不具备可行性。对于在j期获得资金B分配的个人来说, 每期的收益可以表示为:

Yt=w-c, 此时, t

Yt=w-c+b, 此时, t≥j

这里, c是每一期个人储蓄的份额, 个人储蓄N期才能完成投资, w是每一期个人获得的收入, 该变量是外生的。

考察第一个获得资金B的人, 其总收益可以表示为:

一般地, 可以将第j个收到资金的人的总收益表示为:

最后一个收到资金B的人总收益为:

于是, 这个轮会组织中个人的平均收益是:

因而, 平均收益可以表示为:

从式 (1) 可以看出, 前一部分是每个人的总收入减去项目投资的支出, 后一部分是由项目投资带来的收益。可以看出, 和自己积累资金相比, 参加轮会平均可以提前一半时间完成投资。实际上, 除了最后获得资金的人外, 其他的所有参与者都可以提前完成项目投资。即便是最后一人, 完成项目投资的时间也与自己储蓄完成投资的时间保持一致。

与此同时, 参加轮会带来了更大的经济效益。

我们可以将个人储蓄的收益表示为:

由于c=B/N, 则Nrc=r B, 而b/B≥r, 代入 (1) 、 (2) , 可以得到:

这表明, 轮会给参与者带来了福利的改善, 能够实现帕累托最优。在中国, 由于存在着很低的储蓄存款利率 (相比贷款利率过低) , 因此, 该结论能很好地说明为什么有广大农村地区, 非正规金融能得以广泛地发展。诚然, 农村民间金融虽然有其存在的原因和空间, 却也无法掩盖其固有的缺陷:不够规范、风险较大、缺乏法律保护、容易滋生非法金融等等。

五、相关政策建议

(一) 农村金融体系建设──多样化的农村金融组织

农村的金融需求具有多样化的特征, 各种不同收入水平的农户和农村企业具有各种生产性和非生产性的金融需求, 需求的多样化决定了供给也应该是多样化的。从理论上, 不可能由单一的供应方能够满足所有的需求。

国际经验表明, 机构的多样化是农村金融的特点。在农村金融市场中, 没有任何一种单一的机构是万能的, 没有最好的组织形式。一个多样化的农村金融市场要比一个单一形式的金融机构更能迅速地反馈各种信息, 满足不同主体的需求。

要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全方位、深层次的金融支持, 应逐步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 体制内的正规金融和体制外的民间金融。

农业银行应定位于主要服务于农业和农村的商业银行, 巩固和稳定在县域的分支机构, 赋予县域支行更大的经营自主权。农业发展银行应借助网点优势, 拓宽信贷服务领域, 增加支持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中长期贷款, 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作用。农村信用社要深化改革, 发挥支农主力军的作用。还要放宽农村金融市场准人条件, 在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的前提下, 鼓励各种经济主体积极兴办直接为三农服务的金融机构。总之, 要适应农村多层次金融需求, 在发挥农村政策性金融作用的基础上, 形成多种形式的金融机构并存、分工合理、功能互补, 适度竞争, 并且可持续发展的多层次农村金融体系。

(二) 切实承认民间金融的积极作用, 促成其合法化

诺奖得主斯蒂格利茨 (Joseph Stieglitz) 曾指出, 将正规金融市场与非正规金融市场, 按照公平竞争的原则合理整合起来, 可以更好地满足农村各个阶层和部门对金融服务的需求, 同时, 也有利于金融部门自身提高效率并积累可持续发展能力。实际上, 美国、日本等都曾通过使民问金融“合法化”的方式来规范民间金融, 并取得成效。在加强和改善金融监管的同时, 适度放松农村金融的市场准入条件, 允许农村民间金融组织合法化, 允许外资金融介入农村金融业务, 重点支持农民自主参与的各种形式的合作金融, 以增加农村金融的服务供给。许多经济学家通过对发展中国家的研究发现, 正规金融组织对农户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往往不足农户总数的20%, 大量的农村金融服务需要农村非正规或民间金融来满足。中国也不例外。有条件地允许民间金融的合法化, 可以为发展农民自主参与的各种农村合作金融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发展民间金融可以有效利用民间的乡土信用资源, 解决农村融资难问题。农村民间金融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 如民营的小额信贷银行、合作银行、私人银行等。中国有不少非正规金融机构虽然未取得合法地位, 但它们突破了不合理的金融管制, 具有金融创新性质, 又为地方民营经济发展提供了金融支持, 对这类地下金融机构应当加以甄别引导, 允许其有条件地合法化。

(三) 政府要正确地定位──“制度是第一生产力” (汪丁丁)

农村金融体制变迁始终而以诱致性制度变迁为辅是以强制性制度变迁为主, 这是由政府强大的控制力决定的。虽然1979年经济进入转轨阶段, 但政府实施的一系列农村金融深化措施, 诸如成立农业发展银行及其商业化运作和经营、农业发展银行的新建及其业务的调整、农村信用社的隶属关系调整及其规范化运作商业化、股份合作制改革以及关闭农村合作基金会等等, 均采取了政府供给主导的、自上而下的、强制性变迁方式。严厉的金融管制和半封闭的金融环境, 又使得这种强制性制度变迁向一种非需求导向性的机制演进。政府是金融制度的主要供给者, 这些措施均是政府从实现自身目标的角度对农村金融市场所做出的制度性安排, 它仅仅从满足制度供给者和制度生产者本身的需求出发, 不能适应农村金融需求者的金融需求, 从 (下转142页) (上接100页) 而多方面表现出制度供给上的错位和不足。这种情况, 只能采取政府定位并主导的强制型制度变迁。这其中, 可以想象会遭到来自既得利益集团的强大阻力。正因为如此, 也只能采取从官方层面的制度供给, 从而解放农村金融生产力。

参考文献

[1]Nagarajan, Geetha and Richard L.Meyer.Rural Finance:Recent Advancement and Emerging Lessons, Debates, and Opportunities[Z].Reformatted version of Working Paper AEDE-W P-004l-05,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al, Environmental, and Development Economics.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2005.

[2]熊学萍, 易海法.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贷融资制度的效率:一个分析的框架[J].改革, 2007, (10) .

谈我国金融法存在的缺陷与改进 篇10

金融经济是现代产业链的构成之一, 以一种全新的经济形式存在于社会主义市场, 将新经济体制融合于市场经济。我国金融经济起步较晚, 企业尚未掌握完整的营运方法, 面对市场营销潜在的风险无法抵御, 易导致严重的经济损失。法律是约束经济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措施, 对现有金融法存在的缺陷实施改进, 保证经营者能够创造出良好的经济收益。

一、金融法的内涵

金融产业是新型经济的重要构成, 其改变了传统行业组成的结构模式, 带动了一批新行业的改革发展。金融法是调整金融关系的法律总称。金融关系包括金融监管关系与金融交易关系。所谓“金融监管关系”, 主要是指政府金融主管机关对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产品及金融交易的监督管理的关系[1]。

二、金融法存在的缺陷

法律是维护社会稳定发展的基本条件, 也是规范企业从事市场交易活动的主要原则, 对推动金融产业经济规划发展的影响甚大。从这几年行业发展的状况分析, 我国金融法在实施过程中面临着诸多问题, 尤其是编制、审查、执行、修改等方面较为突出。

(一) 编制问题

法律条文编制是金融法的核心环节, 关系着后期法律方案推广的成效。立法机关在编制金融法律时, 没有考虑本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实际情况, 特别是经济体制缺失对法律政策实行的阻碍。如:前期考察工作不足, 立法部门在没有熟悉金融产业行情的前提下, 盲目地编制了金融法律法规, 这显然与金融产业可持续运营是相互违背的。

(二) 审查问题

审查是为了及时发现金融法律的缺陷, 避免执行后造成不必要的律法纠纷, 影响了立法机关及法律政策在社会群体中的权威性。对于将要执行或已经执行的法律措施, 立法机关没有掌握严格的审查力度, 造成了法律空缺问题的出现。如:对于特殊时期金融产业调控的指导不足, 使得经济危机时期金融业损失惨重, 这些都是法律审查漏洞造成。

(三) 执行问题

执行决策是影响金融法律效果的重要因素, 严格执行金融法律方案, 能够避免金融业遭受非正常竞争, 防止市场营运不畅引起的经济损失。在执行法律策略阶段, 行政机关的执行力度不足, 无论是宏观或者微观均达不到经济管理的要求。如:执法人员在处理金融经济纠纷时, 凭借主观意识判断事件的对错, 减弱了法律执行的公正性。

(四) 修改问题

为了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变化的要求, 立法机关需要跟随市场状况调整金融法律, 以更好地管理产业经济的发展。但是, 在金融法修改过程中, 立法机关往往难以从客观的角度分析, 造成金融法律体系存在明显的弊端。如:中小型规模的金融企业, 法律上缺少必要的保护措施, 修改法律条款时未能注意矫正, 阻碍了小规模企业的经营。

三、从金融法的特性进行改进

立法机关对金融法进一步细化, 详细地分为多个类别以满足市场管理的需要。一般情况下, 金融法法律可分为银行法、证券法、期货法、票据法、保险法、外汇管理法等具体类别。因而, 未来金融法实施改革调整, 应从具体法律类别进行控制, 以金融法的总体特性为指导, 提出更加科学的法律方案。

(一) 系统性

金融法调整的关系不是“一对一”的关系, 而是“一对多”和“多对一”的关系。由于金融业有“连锁反应”的特点, 所以, 金融法对金融业有“牵一发动全身”的系统作用。这就要求律法改革应遵循系统性原则, 综合考虑金融产业经营、变革、优化等多个方面的要求, 制定更加完善的律法体系[2]。

(二) 效率性

讲究效率是执行律法政策的根本目标, 只有达到一定标准后才能说明法律取得了成效。金融法是调整金融交易与金融监管关系的法律, 所以, 比较其他商法和民法, 具有更明显的宏观调控性。金融法对金融关系的四大要素进行规范, 这四大要素是:市场准入、经营范围、利率及汇率和资格审查。

(三) 宏观性

调整金融关系的法律, 也要求特别关注资金融通效率, 也就是特别关注金融关系中的时间因素。金融交易关系对时间特别敏感, 所以, 采用金融法调整金融关系时, 也要特别关注资金流通的效率性。政府应协同立法机关, 对旧金融法提出切实可行的改革方案, 宏观调整金融产业的规划运营。

四、完善金融法律的运筹体系

随着金融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金融经济在国民收入中占据的比例越来越大, 充分显现了其对本国经济的推动作用。我国行政机关应深刻认识到金融经济的发展意义, 针对早期金融法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法, 从多个角度积极完善金融法律的运筹体系。

(一) 遵循市场规律

法律是规范市场交易秩序的有效措施, 本质上是服务于金融产业的一项辅助决策[3]。这就要求金融法律运筹阶段, 必须尊重客观的市场规律, 从产业经济的实况开展法律工作。

(二) 限定金融范围

法律参与经济管理, 应当明确法律执行的有效范围, 具体到某一个经济领域。金融经济涉及到了银行、保险、证券、信托等多个行业, 金融法律运筹范围也要有明确的规定。

(三) 金融机构自律

作为金融机构, 其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主体构成, 应当建立适合自身发展的自律策略。如:根据内部经营要求, 严格规范公司日常运营的流程, 避免内控失调而造成的经济损失。

五、结论

总之, 我国金融法律还存在明确的缺陷, 阻碍了金融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行政机关应从法律角度分析, 积极转变现有的律法运筹模式, 为金融产业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引导其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孙文涛.新时期金融法律的本质内涵与意义[J].金融法律, 2009, 23 (12) :43-45.

[2]董卫平.金融法律执行阶段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政法研究, 2010, 28 (14) :19 (6) :3233.

金融法 篇11

一是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已提升到金融战略高度

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世界各国对于中央托管机构重要性的认识逐步加深,其安全高效运行已成为判断金融市场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志之一。进入21世纪,尤其是本轮全球金融危机后,中央托管机构等金融基础设施越来越多地进入公共政策的视野。在此背景下,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金融“十二五”规划、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等重要文件相继提出:“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保障金融市场安全高效运行和整体稳定”,“优化金融环境,进一步健全金融市场的登记、托管、交易、清算系统”,“加强登记、结算、托管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在国家最高决策文件中,把金融基础设施突出出来,还是第一次。在新一轮金融改革中,作为金融基础设施服务的提供者,中央托管机构将在支持市场发展和创新、监测和控制风险、保障市场运行安全和提高市场效率等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二是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将促进中央托管机构发挥重要作用

本轮全球金融危机后,中国政府总结经验教训,提出了“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基本原则。落实这一原则,就要以显著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为目标,继续健全包括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在内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而要做好不同层次市场间的制度衔接,形成有机联系的市场体系,也离不开安全、高效、统一、规范的金融基础设施安排。

三是利率市场化改革将推动中央托管机构开拓业务新领域

伴随利率市场化,中国金融脱媒的趋势进一步深化,以银行理财产品、信托产品、券商资产管理计划、基金管理计划、保险产品等为代表的资产管理行业获得了蓬勃发展。通过中央托管机构的介入,提供全面的登记、托管、结算服务,将使资管产品的风险揭示更充分、产品透明度更高、流动性更好,监管和投资者保护更加有效,最终实现由产品向市场的升级。

四是人民币国际化将增强中央托管机构间的跨境合作

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推进,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升。未来,中国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程度有望进一步加深,中央托管机构将在跨境发行、跨境结算、跨境担保品管理等领域大有作为,机构间跨境合作将更加频繁,境内外资本市场的联通将更加顺畅。

五是国际金融合作中中央托管机构将发挥核心纽带作用

目前,金融基础设施已成为国际金融合作中的一个重要领域。从1989年开始,国际组织为推动证券结算系统安全、效率的改善,先后出台一系列国际结算标准。2012年又出台了《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原则》。公司一直持续跟踪和研究国际金融基础设施标准,积极参与了准则的讨论、实施和评估。同时,公司还持续参加亚洲债市论坛,参与论证提出相关技术和规则方案的可行性,支持区域债券市场建设和中央托管机构互联。中央托管机构的核心纽带作用将更加凸显。

中央结算公司成立18年来,坚持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原则,从国债集中托管起步,逐步发展成为各类固定收益证券的中央托管机构,成为支持市场运行、宏观调控政策操作的核心金融基础设施,服务跨境结算、支持市场开放的重要渠道,参与金融市场创新的重要基地,在维护金融稳定、促进市场发展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这几年,公司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持续深化核心服务领域。实现债券发行、登记、托管、结算、兑付、估值功能一体化,有效实现了债券生命周期全过程处理,充分发挥中央托管机构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提高市场效率,降低交易成本。我们构建招标发行和簿记建档发行的发行综合服务平台,每年支持各类债券发行将近6万亿元;完善债券登记托管服务,目前公司托管的债券超过28万亿元,约占债券市场存量的84%;持续推进DVP结算,使用“央行货币”的实时全额DVP机制已覆盖全市场。

二是不断丰富优化增值服务。充分发挥中央托管机构中立性和数据优势,挖掘其市场增值点,推动市场透明度和稳健性提升。我们创新开展债券信息服务,提供的收益率曲线、估值、指数等系列产品被市场监管部门广泛应用,覆盖国内金融机构管理的90%的债券。越来越多基金产品将中债指数作为投资标的,其中就包括2014年首只RQFII人民币国债ETF基金。我们还大力拓展担保品管理服务,推出自动化的质押券管理系统,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目前质押余额超过2.7万亿元。

三是大力开拓创新业务领域。顺应盘活金融资产存量、完善金融资产登记、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需求,借鉴国际同业拓展的作法,公司登记托管的各类金融资产超过人民币50万亿元,在传统的债券资产之外,理财产品、信托产品等其他金融资产超过20万亿元。在主管部门的推动下,公司陆续开发银行业理财信息登记系统、信托数据库和信息产品登记系统、建成全国银行业信贷资产登记流转系统,搭建信贷资产登记流转平台,有效地服务监管和服务市场。

四是积极推动实施国际化战略。在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进程中,公司积极研究和支持国际多边机构来华发行熊猫债券,支持各类境外机构参与境内债券市场,目前有150余家境外机构在我公司开立债券账户,持有债券约4600亿元。公司还尝试与境外托管机构联网,初步开辟了内地与境外债市的结算通道,为境内机构走出去提供服务。

中国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的大幕已徐徐拉开,中国金融市场正朝着市场化、国际化的方向稳步迈进,顺应这一趋势,中央结算公司将积极实践,广泛合作,全面提供多元化、综合化、国际化的金融基础设施服务。

一是努力实现业务多元化拓展。公司将贯彻“加强登记、托管、结算基础设施建设”的要求,积极朝着“金融资产登记托管”方向,不断拓展发行、登记、托管、结算等核心服务领域:构筑功能完善的中债发行服务体系;逐步建立统一的金融资产登记托管体系;拓展高效的DVP结算机制,适应于多产品、多币种、跨境的多样性环境。

二是构建统一的综合性开放式平台。推动建立跨市场、跨产品的统一托管结算后台,进一步提升市场互联互通水平。在保证系统和服务平稳运行的基础上,根据市场价值链,与其他市场机构灵活开展多层次合作,因地制宜地选择业务合作、资本合作、技术合作等合作模式。

三是深入推进国际化业务。研究落实国际金融基础设施标准,在理念、规则、服务、技术、风控、管理等方面与国际接轨。根据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政策进程,拓展跨境业务领域,提升跨境服务水平,争取国际化业务取得新突破:在跨境发行方面,力争为全球人民币债券提供服务;在跨境结算方面,激活现有结算通道,积极争取境外托管机构互联,为资本双向流通提供规范低成本的结算通道;在跨境担保品方面,积极支持境内外投资人使用人民币债券作为跨境担保品灵活应用;在跨境信息方面,鼓励境外人民币指数基金产品发展。

随着中国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进程的推进,中国金融市场的包容性和开放性将全面提升,与全球金融市场的联系将更加紧密,这对基础设施的服务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我们开展多元化、国际化合作提供了广阔前景和全新动力。“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中央结算公司愿意和国内外机构一道,因时趁势,紧密协作,共同打造亚洲金融繁荣之基,打造共生互益的金融生态之圈。

责任编辑:宗军

金融法 篇12

一、影子银行综述

关于影子银行的概念学术界尚未给出明确的界定, 我国学者在基于国外研究的基础上, 给出的定义如下:其是在银行体系之外的一种信用媒体体系, 主体为从事相应金融信用活动的机构, 在我国主要指的是民间金融这一金融组织形式。但事实上, 影子银行有着较为广阔的覆盖面, 包括了除民间金融以外的小额信贷以及委托贷款等组织形式。影子银行的诞生有效的拓展了信贷的渠道, 通过民间融资等形式解决了当前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 为促进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而其优势作用的发挥以及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实现, 需要以完善的法律监管制度体系为基础, 进而实现对其信贷行为的有效规范。

二、金融法律视角下我国影子银行监管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目前, 针对影子银行的监管状态要么就是处于完全不受监管的状态中, 要么就是虽存在监管, 但是监管力度过于薄弱, 加上法律制度体系的不健全, 致使出现了规避监管的现象。基于金融法视角下, 目前在影子银行机构以及其业务的监管上, 虽然落实了相应的监管主体, 并进一步落实了监管内容, 但是, 由于监管制度体系的不完善, 依旧呈现出种种监管失利的现象。具体表现为:第一, 监管主体不明确, 存在职能交叉的问题。比如:目前融资性担保公司在实际开展业务活动的过程中, 其不仅要接受省级金融办的监管, 同时还需要接受中央财政部等相关部门的监管, 此种混乱的管理形式下, 管理职能相互冲突, 致使管理失利问题凸显。第二, 尚未实现协调机制。在多头监管的管理模式之下, 在落实这一监管工作的过程中, 由于各监管主体间缺乏必要的沟通与协调, 监管信息的阻塞致使相应监管质量与效率大打折扣, 无法实现相应风险的有效规避。第三, 监管措施不得当, 相应法律监管依据不足。

三、金融法律视角下完善我国影子银行监管制度的对策

(一) 实现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审慎监管制度的构建

首先, 在宏观审慎上。为了在实现对金融风险有效规避的基础上, 以稳定的金融发展秩序来促进影子银行的稳健发展, 需要从宏观上落实系统性风险的防范, 并避免出现监管套利的问题。因此, 这就需要以完善的信息共享机制来实现对银子银行所存在的金融风险进行有效的识别, 进而以相应的监管政策来强化宏观审慎的监管力度。其次, 在微观审慎监管上。为了实现对影子银行业务流动性风险的有效规避, 就需要通过强有力的审慎监管措施来落实, 要在明确其理财资金流动去向的同时, 实现相应组织资本的有效管理, 以提升其整体抗风险的能力, 在此基础上, 要针对信托产品来实现明确登记制度的构建, 以在客观上提升其管理能力, 并要对“明股实债”的问题进行严厉惩处, 以完善的宏微观审慎监管制度来确保其实现良性发展。

(二) 明确监管主体、落实监管职责并强化信息的共享

为了切实落实相应法律监管内容, 以在规避金融风险的同时, 将监管套利的问题进行根除, 就需要明确相应的监管主体, 避免多头管理下职能交叉问题的产生, 明确落实各主管部门的职责, 针对影子银行所存在风险的特点, 成立相应的风险识别部门, 并以信息共享制度来强化各部门间的沟通协调能力, 以落实相应的金融法律法规, 实现对这一行业行为的有效约束, 确保其业务的规范性, 并要落实重点监督的内容, 确保影子银行这一金融体系能够实现稳健发展。

(三) 明确监管对象的定位依据

根据现有监管政策法规的规定, 需要以“五个经济功能”为识别基础, 构建相应的识别准则与依据, 确保能够实现监管对象的明确。与此同时, 要结合监管对象的实际, 制定能够与其相适应的监管法律规定, 以确保能够以明确的监管主体来落实相应的监管对策, 实现对投资者利益的保护, 以健全的法律监管制度来推进影子银行的稳健发展。

四、总结

综上所述, 基于金融法律视角下, 要想确保我国影子银行这一新生金融体系能够以规范行业组织结构与业务形式来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优势, 并实现对金融市场风险的有效规避, 就需要以完善的法律监管制度体系来强化相应监管职能的发挥。通过宏微观审慎监管体系的构建, 并明确相应的监管主体与对象, 强化监管信息的共享性, 能够为促进影子银行体系实现稳健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上一篇:开发成本下一篇:索引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