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血管紧张素Ⅱ

2024-07-03

心肌血管紧张素Ⅱ(精选7篇)

心肌血管紧张素Ⅱ 篇1

心肌肥大是以心肌体积增加和蛋白质含量增多为主要特征的生长异常,是引起多种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与多种生长因子均可促使心肌肥大的发生和发展,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 regulated kinase,ERK)在其中起着关键作用[1]。姜黄素是植物姜黄的主要成分,其药理学研究已有百年历史,姜黄素具有抗炎、抗氧化、降血脂和抗动脉粥样硬化等多种药理作用[2,3,4] ,临床上可用于冠心病的治疗。但其对心肌肥大的作用报道较少。本实验用体外培养的新生大鼠心肌细胞研究姜黄素对AngⅡ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及ERK表达的影响,探讨姜黄素此作用的可能机制,为其在临床用于防治心肌肥大提供实验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动物及试剂 出生1 d~3 d Sprague-Dawley大鼠,河北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清洁级,质量许可证号:SCXK(冀)2008-1-003,雌雄不限;DMEM培养基(Gibco公司,美国),AngⅡ(Sigma公司,美国),胰蛋白酶(Sigma公司,美国),胶原酶Ⅱ(Invitrogen公司,美国),ERK1/2抗体(购自武汉博士德公司),姜黄素(北京博奥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纯度大于95.5%),其他试剂为分析纯产品。

1.2 新生大鼠心肌细胞培养 取1 d~3 d新生Sprague-Dawley大鼠,在超净工作台上常规手术取心室肌组织,用4 ℃ D-Hanks液洗净残血,将心室肌剪碎,用0.1%胰蛋白酶加0.04%胶原酶Ⅱ连续消化成单细胞悬液,所有心肌细胞原液经200钼细胞筛过滤,差速贴壁1.5 h,将未贴壁的心肌细胞用含10%胎牛血清及青霉素、链霉素DMEM培养液稀释成1×108/L,并加入0.1 mmol/L Brdu抑制非心肌细胞增殖,然后将细胞均匀地接种于6孔培养板,每孔2 mL,置于37 ℃、5%CO2培养箱中培养2 d,然后换无血清培养液。

1.3 实验分组 乳鼠心肌细胞于无血清DMEM继续培养24 h后,分成3组,对照组、AngⅡ组(10-6 mol/L)、姜黄素组(AngⅡ 10-6 mol/L+姜黄素2.5×10-8 g/L)。

1.4 心肌细胞蛋白合成速率测定 心肌细胞在无血清培养液中培养24 h后,加入各种干预因素和18.3 kBq[3H]-亮氨酸继续培养24 h。弃培养液,PBS冲洗3遍,用0.1%胰蛋白酶消化后收集细胞于玻璃纤维素膜上,用10%的三氯乙酸固定,滤膜烘干后用LS-3810液体闪烁仪测定掺入量。

1.5 心肌细胞蛋白的提取 终止细胞培养,将培养板中的培养液吸出,用预冷PBS洗培养物3次,弃去PBS。用细胞刮棒刮培养孔底部,将贴壁细胞刮下来用冰PBS收集以1 500 r/min~3 000 r/min离心6 min~10 min,去上清。向沉淀加入心肌细胞裂解液100 μL和PMSF 1 μL,冰上裂解30 min,每10 min吹打一次。12 000 r/min离心15 min,移上清于1 mL的EP管中,-80 ℃冰箱保存。

1.6 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ERK1/2蛋白表达 用Bio-Rad的蛋白定量试剂盒测蛋白浓度,完毕后将之加入5×SDS加样缓冲液中煮沸5 min,以使蛋白质样品变性,然后置于-80 ℃冻存备用。用12%十二磺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细胞蛋白,用电转移方式将蛋白转移至硝酸纤维膜上,用含5%脱脂奶粉的TBST封闭1 h,加入一抗(1∶1 000),4 ℃过夜,次日用TBST洗3次后,加入二抗(1∶2 000),孵育1 h,TBST洗3次,ECL发光,压胶片曝光,对所得条带进行扫描。

1.7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1.0软件,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One-Way ANOVA进行统计分析,两两比较采用q检验。

2 结 果

2.1 各组心肌细胞蛋白合成速率

AngⅡ组(2 282.32 cpm±245.48 cpm)较对照组(1 313.64 cpm±202.58 cpm)显著增加(P<0.01),姜黄素组(1 761.62 cpm±212.44 cpm)较AngⅡ组显著降低(q=48.42,P<0.01)。

2.2 各组心肌细胞ERK1/2的表达

AngⅡ组ERK1/2(456.5±83.3)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增加(190.5±25.3,θ=35.14,P<0.01),而姜黄素组较AngⅡ组显著降低(216.2±19.6,θ=19.64,P<0.01)。

3 讨 论

血管紧张素Ⅱ作为一个重要的神经内分泌因子,不仅能够控制心血管系统的生理功能,对心肌肥大或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过程也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MAPK通路是一条重要的胞内信号转导通路,参与AngⅡ诱导的心肌肥大反应[5]。它主要包括ERK、应激活化蛋白激酶(stress-activated protein kinase/c-Jun N-terminal kinase,SAPK/JNK) 、p38MAPK 3种;ERK途径是细胞生长、分化与存活等过程的重要信号转导机制,其中ERK1/2与心肌细胞肥大关系最为密切[6],ERK主要由Raf通过Ras激活,磷酸化ERK是其活化形式。其活化后转位到核内,作用于下游的转录因子ELK、AP-1、NF-κB等,调节引起心肌肥大相关的基因(如c-fos、c-myc、c-jun)的转录。研究发现AngⅡ可诱导ERK磷酸化,从而活化ERK通路引起心肌肥大反应的发生。延缓由细胞外信号引起的肥大进程是任何控制肥大的治疗措施的关键[7]。姜黄素是从植物姜黄、郁金、莪术等植物根茎中提取的一种生物多酚化合物。具有行气破血、消积止痛、清心解郁等功效。具有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抗血小板、调节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抗炎、抑制血栓形成等广泛的药理作用,并且具有肝脏及肾脏保护功能,毒副反应小。姜黄素还可改善压力超负荷兔的心功能[8]。因而推测姜黄素在治疗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研究结果显示,AngⅡ可显著增加新生大鼠心肌细胞蛋白合成速率,而姜黄素可显著抑制心肌细胞蛋白合成速率,说明姜黄素可抑制AngⅡ所致的心肌细胞肥大。AngⅡ可显著增加心肌细胞ERK1/2的表达,姜黄素使ERK1/2表达显著降低,说明姜黄素可能通过降低胞内信号转导分子ERK1/2的表达,实现防止心肌细胞肥大的作用。下一步研究要着重于姜黄素对ERK信号通路的上下游分子的影响,进一步阐明姜黄素抗心肌肥厚的机制,为其在临床用于心肌肥厚的防治提供实验依据。

姜黄素可抑制AngⅡ诱导的心肌细胞核内信息分子ERK1/2的表达,这可能是姜黄素抗心肌肥大的重要机制之一。

参考文献

[1]Yang L,Zou X,Liang Q,et al.SodiumtanshinoneⅡA sulfonate depresses angiotensinⅡ-induced cardiomyocyte hypertrophy through MEK/ERK pathway[J].Exp Mol Med,2007,39(1):65-73.

[2]Lal B,Kapoor AK,Asthana OP,et al.Efficacy of curcumin in the management of chronic anterior uveitis[J].Phytother Res,1999,13(4):318-322.

[3]郑召岭,蔡辉.姜黄素与核因子-κΒ[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8,6(9):1081-1082.

[4]张庆斌,刘伏元.姜黄素对冠心病患者血脂和高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J].中成药,2007,29(2):164-167.

[5]Frey N,Katus HA,Olson EN,et al.Hypertrophy of the heart:A newtherapeutic target[J].Circulation,2004,109(13):1580-1589.

[6]Sugden PH.Signalling pathways in cardiac myocyte hypertrophy[J].Ann Med,2001,33(9):611-622.

[7]Frey N,Olson EN.Cardiac hypertrophy:The good,the bad and the ugly[J].Annu Rev Physiol,2003,65:45-79.

[8]王澈,杨波,包明威,等.姜黄素抗家兔慢性心力衰竭的机制研究[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9,30(10):894-896.

心肌血管紧张素Ⅱ 篇2

1 材料和方法

1.1 动物

出生1~3 d的SD大鼠,雌雄兼用,由辽宁医学院动物中心提供,动物合格证号:SCXK(辽)2003-0007。

1.2 药品与试剂

AngⅡ,环孢素A(cyclosporine A,CsA)(均购自Sigma公司);辛伐他汀(默沙东公司提供);低糖DMEM培养基、胰蛋白酶(HyClone公司);新生牛血清(杭州四季青生物工程材料有限公司);考马斯亮蓝试剂盒(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CaN抗体(北京博奥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1.3 乳大鼠心肌细胞原代培养

在无菌条件下,取出生1~3 d的SD乳鼠,开胸取心尖组织,用D-Hanks液冲洗3次后剪成约1mm×1 mm×1 mm大小的碎块,加入0.8 g/L胰蛋白酶,消化完毕后将细胞置入含有10%小牛血清和90%培养基的100 m L培养瓶中,送入通以体积分数为5%二氧化碳(CO2)孵箱中培养60~90 min。本实验采用差速贴壁法纯化心肌细胞,非心肌细胞贴壁的速度较快,首先附在瓶底,而心肌细胞仍存在于细胞悬液中,将细胞悬液吸出,吹打均匀后以5×108/L的密度接种于24孔培养板,每孔加入1 m L,送于二氧化碳孵箱中培养。

1.4 分组及给药方法

取常规培养48 h后的心肌细胞分为对照组、AngⅡ组、Sim+AngⅡ组、CsA+AngⅡ组、Sim组和CsA组。对照组、Sim组和CsA组不加其他处理因素,AngⅡ组只加入AngⅡ(10-7mol/L)处理,Sim+AngⅡ组和CsA+AngⅡ组分别用Sim(0.1μmol/L)和CsA(5μg/m L)预处理60 min,再加入AngⅡ(10-7mol/L),48 h后进行各项指标的测定。

1.5 培养心肌细胞蛋白含量的测定

取各组培养的细胞,用PBS缓冲液快速冲洗3次,加入1 g/L胰蛋白酶裂解细胞,并计数,每孔细胞数约为5.0×105。将细胞离心后,弃上清,超声破碎细胞,冰上操作。取上清液根据蛋白检测试剂盒说明书测定每孔细胞蛋白质含量。

1.6 培养心肌细胞体积的测量

细胞体积是通过测量细胞直径获得的。用D-Hanks液快速冲洗长满细胞的培养孔3次,每孔加0.3 m L胰蛋白酶(1 g/L),放入37℃恒温箱中30 min后,再加入0.2 m L含有体积分数为0.1血清的培养基终止消化,收集细胞注入一细胞室内(该细胞室底部是一经硅化的盖玻片,以防心肌细胞贴壁),在放大400倍的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几乎均呈球形。用计算机CIAS大恒细胞图像分析系统测量单个细胞的直径,进而计算出细胞的体积(V=4/3πR3)。每孔随机选择4个视野,每个视野测20个细胞。

1.7 Western-blotting检测Ca N的表达

细胞加药作用48 h后,用PBS冲洗,1 000 r/min,15 min,弃上清,把细胞沉淀置于-70℃冰箱备用,测定指标时,取出样品放入RIPA缓冲液,并加入10mg/m L PMSF,超声裂解后离心提取上清液。BCA法进行蛋白浓度测定,分取50μg加等体积的2×SDS上样缓冲液并煮沸,然后各取10μL样品以及蛋白质标准物点样。Tris-SDS聚丙烯酰胺凝胺垂直电泳3~5 h,转膜8~12 h;封闭,洗膜,然后以稀释后的兔抗大鼠CaN室温反应2 h,再和二抗反应1 h,Supel Signal West Pico试剂盒中反应5 min。显影条带经1200 Pro型图像扫描仪扫描,CAMIAS008图像分析系统处理,根据积分吸光度值对比分析条带的强弱。

1.8 培养心肌细胞[Ca2+]i瞬间变化的测定

将长有自发性搏动的心肌细胞的盖玻片从培养皿中取出置于含有Fura-2/AM的DMEM培养基中,其中含有白蛋白0.2%,在37℃水浴中孵育30 min,取出盖玻片,用HEPES缓冲液冲洗后放于荧光显微镜下的灌流槽中,恒温37℃,用HEPES缓冲液灌流,灌流速度为1 m L/min,所有药物均在指定时间加入灌流液中。所用的测定仪器为Till阳离子测定系统(德国),采用DM3000软件。激发光波长分别为340及380 nm,发射光波长为505 nm,采样间隙为300 ms。每次选取5~10个细胞,测量心肌细胞[Ca2+]i的瞬间变化,连续记录心肌细胞在给药前后的荧光强度[5]。

1.9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实验数据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SNK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Sim对AngⅡ处理的心肌细胞总蛋白的影响

与对照组相比,AngⅡ组心肌细胞蛋白含量明显增加(P<0.01),Sim组和CsA组心肌蛋白含量无差异(P>0.05),与AngⅡ组相比,Sim+AngⅡ组、CsA+AngⅡ组、Sim组、CsA组心肌细胞蛋白含量均明显减小(P<0.05),与CsA+AngⅡ组相比,Sim+AngⅡ组细胞蛋白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im和CsA对正常细胞总蛋白含量无影响(见图1)。

A:对照组;B:AngⅡ组;C:Sim+AngⅡ组;D:CsA+AngⅡ组;E:Sim组;F:CsA组。1)与对照组比较,P<0.01;2)与AngⅡ组比较,P<0.05

2.2 Sim对AngⅡ处理的心肌细胞体积的影响

与对照组相比,AngⅡ组心肌细胞体积明显增加(P<0.01),Sim组和CsA组心肌体积无差异(P>0.05),与AngⅡ组相比,Sim+AngⅡ组、CsA+AngⅡ组、Sim组、CsA组心肌细胞体积均明显减小(P<0.05),与CsA+AngⅡ组相比,Sim+AngⅡ组细胞体积无差异(P>0.05),Sim和CsA对正常心肌细胞体积无影响(见图2)。

2.3 Sin对AngⅡ处理的心肌细胞[Ca2+]i瞬间变化的影响

与对照组相比较,AngⅡ组[Ca2+]i瞬间变化幅度增高,频率加快,但不影响基线水平,与AngⅡ组相比较,Sim+AngⅡ组、CsA+AngⅡ组、Sim组和CsA组[Ca2+]i瞬间变化幅度明显降低,频率减慢,基线水平不受影响。Sim+AngⅡ组与CsA+AngⅡ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Sim和CsA对正常心肌细胞[Ca2+]i瞬间变化无影响(见图3)。

A:对照组;B:AngⅡ组;C:Sim+AngⅡ组;D:CsA+AngⅡ组;E:Sim组;F:CsA组。1)与对照组比较,P<0.01;2)与AngⅡ组比较,P<0.05

A:对照组;B:AngⅡ组;C:Sim+AngⅡ组;D:CsA+AngⅡ组;E:Sim组;F:CsA组。1)与对照组比较,P<0.01;2)与AngⅡ组比较,P<0.05

2.4 Western-blotting检测Ca N蛋白的表达

与正常组对比,AngⅡ组CaN蛋白表达明显增加;与AngⅡ组相比,Sim+AngⅡ组、CsA+AngⅡ组、Sim组和CsA组CaN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Sim+AngⅡ组、CsA+AngⅡ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im和CsA对正常心肌细胞CaN蛋白表达无影响(见图4)。

3 讨论

钙调神经磷酸酶(calcineurin CaN)是迄今发现的惟一受Ca2+/钙调素(CaM)调节的丝/苏氨酸蛋白磷酸酶,各种刺激引起的细胞内[Ca2+]i升高,CaN活化,继而使其下游信号因子NFATs活化转位入细胞核,调节心脏肥大基因特异性表达,形成心肌肥大;细胞内Ca2+浓度升高是心肌肥大发生发展的中心环节,在该信号通路上对心肌肥大的发生、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6,7,8]。

本实验表明AngⅡ诱导心肌细胞后,心肌细胞体积和总蛋白含量明显增加,由此证明心肌细胞肥大建模成功。CsA(CaN特异性抑制剂)和Sim对正常心肌细胞无影响,CsA预处理的心肌细胞与对照组相比,心肌细胞的体积和总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MOLKENTIN等[6]通过转基因技术,CsA可减弱转染表达有CaN的腺病毒表现肥大反应实验结果一致。CsA抑制心肌细胞体积的增大和总蛋白含量增加,同时对胞内升高的[Ca2+]i瞬变有抑制作用,曾有实验推测CsA抑制心肌肥厚作用可能通过调节胞内Ca2+稳态而实现的[9]。心肌肥厚时心肌CaN水平增高,启动一系列下游反应使心肌细胞内钙超载,致使细胞Ca2+蓄积,Ca2+稳态遭到破坏。Ca2+作为一个细胞信号转导过程中的主要信使,介导了心肌肥大的发生和发展。国外研究显示[10,11],苯肾上腺素(phenyl ephrine,PE)或大动脉结扎诱导的心肌肥厚中游离细胞内钙离子增加,与Na-H交换体(NHE-1)的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增加有关,增强了NHE-1的活性,细胞内Ca2+浓度增加,增强了CaN的活性,从而增加了NFAT3向核内的转位和GATA-4的活性,Ca2+作为细胞内信号转导的第二信使,在调节心肌细胞肥厚中起着关键的作用,这些效应与Ca2+依赖的CaN的活性相关,在肥厚刺激6 h达到高峰。本实验中,在AngⅡ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模型中,心肌细胞内Ca2+水平显著升高,当用Sim处理时心肌细胞内Ca2+瞬间变化幅度和频率降低,且与CsA的降低程度相似,提示Sim对心肌肥大的抑制作用可能是通过调节细胞内Ca2+的稳态实现的,该稳态的调节可能与细胞内Ca2+的相关基因和蛋白表达有关,继而抑制Ca2+/CaN而启动一条向核内传递的信号通路。本实验中AngⅡ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与RANA等[12]研究结果一致,说明AngⅡ/Ca N/NFAT通路是心肌肥厚发病机制中具有特征性的级联反应,本实验中Sim能够抑制AngⅡ诱导的心肌细胞体积的增大和总蛋白的增加,同时抑制细胞内Ca2+瞬间变化,CaN蛋白的表达也明显减少,Sim和CsA抑制AngⅡ诱导的CaN蛋白的表达相似,CsA通过阻断上述通路影响心肌肥厚的进展,显示Sim可能是通过抑制此级联反应通路保护心肌细胞肥大。

综上所述,Sim可能通过Ca2+/CaN信号通路抑制AngⅡ诱导的心肌肥大,Sim与细胞内Ca2+瞬间变化及Ca2+稳态之间的关系有待进一步探讨,具体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DIEDRICHS H,HAGEMEISTER J,CHI M,et al.Activation ofthe calcineurin/NFAT signalling cascade starts early in humanhypertrophic myocardium[J].J Int Med Res,2007,35:803-818.

[2]赵勇,王建春,王传霞,等.左室构型与钙调神经磷酸酶表达之间的关系[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0,20(1):39-42.[2]ZHAO Y,WANG JC,WANG CX,et al.Relationship betweenleft ventricular geometry and expression of calcineurin[J].Journalof Medical imaging,2010,20(1):39-42.Chinese

[3]TAKAYAMA N,KAI H,KUDO H,et al.Simvastatin preventslarge 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 induced aggravation of cardiachypertrophy in hypertensive rats by inhibiting Rho A/Ras-ERKpathways[J].Hypertens Res,2011,34(3):341-347.

[4]苏菲菲,郑强荪,尚福军,等.辛伐他汀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重塑的保护作用[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9,30(23):2802-2804.[4]SU FF,ZHENG QS,SHANG FJ,et al.Protective effect of sim-vastatin against ventricular remodeling in postinfarc-tionheart fail-urerats[J].Journal of the Fourth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2009,30(23):2802-2804.Chinese.

[5]WANG HX,KWAN CY,WONG TM.Electrically induced intra-cellular Ca2+transient in single ventricular myocytes:a usefulparameter for the study of cardiac drugs[J].Clin Exp PharmacolPhysiol,1999,26(10):835-836.

[6]MOLKENTIN JD,LU JR,ANTOS CL,et al.A calcineurin-de-pendent transcriptional pathway for cardiac hypertrophy[J].Cell,1998,93(2):215-228.

[7]WILKINS BJ,DAI YS,BUENO OF,et al.Calcineurin/NFATcoupling participates in pathological,but not physiological,car-diac hypertrophy[J].Circ Res,2004,94:110-118.

[8]MOLKENTIN JD.Calcineurin and beyond:cardiac hypertrophicsignaling[J].Circ Res,2000,87:731-738.

[9]鲁美丽,王洪新,杨育红,等.κ阿片受体激动通过钙调神经磷酸酶和胞外信号调节激酶信号抑制异丙肾上腺素诱导的乳鼠心肌肥大[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0,18(3):273-278.[9]LU ML,WANG HX,YANG YH,et al.Kappa-opioid receptorstimulaion inhibites isoproterenol induced cardiomyocytes hyper-trophy through calcineurin,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pathway in neonatal rats[J].Chinese Journal of Hypertension,2010,18(3):273-278.Chinese.

[10]GUO J,GAN XT,HAIST JV,et al.Ginseng inhibits cardiomy-ocyte hypertrophy and heart failure via NHE-1 inhibition andattenuation of calcineurin activation[J].Circ Heart Fail,2011,4(1):79-88.

[11]KILIC A,RAJAPUROHITAM V,SANDBERG SM,et al.Anovel chimeric natriuretic peptide reduces cardiomyocyte hyper-trophy through the NHE-1-calcineurin pathway[J].CardiovascRes,2010,88(3):434-442.

心肌血管紧张素Ⅱ 篇3

1血管紧张素受体的命名及分类

1994年, 国际药理联盟 (The International Union of Pharmacology, IU PHAR) 血管紧张素受体命名委员会通过了血管紧张素受体的命名原则:血管紧张素受体缩写为AT;AT受体亚型在AT下方注以1、2、3等;与Losartan、Valsartan等拮抗剂结合的受体为AT1, 与PD123177、PD123319等拮抗剂结合的受体为AT2。Ang受体目前被发现的有AT1 (AT1a和AT1b) 、AT2、AT3、AT4四种亚型。

1.1 AT1R的概述

1.1.1 AT1R分子结构、分布。

AT1R属于G蛋白耦联受体超家族的一员, 广泛分布于几乎所有的组织器官, 人与大鼠的AT1R受体均由359个氨基酸残基构成, 其分子量为40KD, 具有7个跨膜区域及与G蛋白耦联的羧基终端, 每个跨膜区由23~24个疏水氨基酸残基组成, 形成一个α-螺旋, 其胞内域有多个Ser和Thr残基, 是受体蛋白质分子磷酸化部位;在胞外域含有多个N-糖基化序列及二硫键, 这是AT1受体对巯基保护剂敏感的原因所在。在人和兔, AT1只有单一的受体型, 基因定位于3号染色体;在啮齿类动物, AT1R有两种亚型, 即AT1a和AT1b, AT1a基因定位于17号染色体, AT1B基因定位于2号染色体, 两种亚型之间有约95%的相同氨基酸序列, 只有17个氨基酸不同, 两者分子结构的区别多位于受体蛋白质分子端, 并多集中在胞外域和细胞内域, 而在跨膜区两者基本上是相同的;两者在组织分布与药理学特性亦很相似[1]。

1.1.2 AT1R信号转导机制。

激动剂和AT1R结合后, 引起G蛋白与受体胞内的第3环和C-末端结合, 触发多条信号途径。其经典的途径有: (1) 电压依赖性钙通道开放 (胞外钙内流) , Ca2+增高; (2) 磷脂酶A2 (PLA2) 激活, 花生四烯酸释放与前列腺素合成增加; (3) 磷脂酶C (PLC) 激活, PLC催化、水解细胞膜上的二磷酸磷脂酰肌醇 (PIP2) 后产生第二信使1, 4, 5-三磷酸肌醇 (IP3) 与1, 2-二酰甘油 (DAG) , 使胞内Ca2+释放以及激活蛋白激酶C (PKC) , PKC是细胞内的重要信息分子, 在心血管系统有促进平滑肌和心肌的收缩以及导致血管平滑肌的增生及心肌的肥厚作用; (4) 磷脂酶D (PLD) 激活, 水解磷脂胆碱而产生胆碱和磷脂酸, 磷脂酸由PLD进一步作用转化为DAG, 导致PKC的激活。 (5) 抑制腺苷酸环化酶 (AC) 活性, 细胞内cAMP下降。此外, 还有学者报道了促分裂原激活蛋白激酶 (MAPKS) 径路和JAK-STAT通路 (JAK是一种胞浆酪氨酸激酶, STAT即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 。通过上述多种途径, 可引起心肌收缩力增强、血管收缩、细胞增生等生理及病理效应, 从而导致血压升高、血管壁增厚、心肌肥厚。

1.1.3 AT1R在疾病中的作用。

AngⅡ的很多作用是通过与AT1R结合来实现的, 如增加血管平滑肌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引起血管收缩;通过对动脉交感神经末梢作用增加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 减少摄取, 使局部去甲肾上腺素浓度增高;通过兴奋中枢交感神经系统, 提高血管对去甲肾上腺素和 AngⅡ的反应。研究发现, 在两肾一夹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 (two-kidney one-clip renovascular hypertensive rats, 2K1C RHR) [2]、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 SHR) [3]、Dahl盐敏大鼠[4,5]、雌激素缺乏大鼠[6]高血压模型中, 都发现有AT1R和/或AT1R的mRNA表达量的升高。在与人类发病机制相似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的左心室组织中, 心房利钠因子 (ANF) 、Ⅰ型和Ⅲ胶原的表达与血压正常的Wistar-Kyoto大鼠相比显著增加, 在给予AT1R拮抗剂SC-52458或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 密达普利治疗后能降低血压并使ANF、Ⅰ型和Ⅲ胶原的表达减少, 提示在高血压发病中, 循环和局部的AngⅡ通过AT1R发挥促进细胞增殖作用, 参与心肌肥厚的形成过程。Zhang等[7]及王玉兵等[8]也在研究中发现AT1R在心脏肥厚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此外Igarashi等[9]在对糖尿病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糖代谢作用的研究中也发现, AngⅡ是通过AT1R抑制胰岛素信号通路和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

1.2 AT2R的概述

1.2.1 AT2R分子结构、分布。

与AT1R相似, AT2R亦属于G蛋白耦联受体超家族成员, 分子量为41KD, 也具有7个跨膜区, 基因定位于人及鼠类的X染色体上, 与AT1R相比, 结构差异较大, 两者之间只有32%~35%的氨基酸序列相同, 主要集中在跨膜区, 人与大鼠的AT2R存在着93%的一致性[10]。AT2R在胎儿的大动脉、胃肠道间充质、结缔组织、骨骼组织、脑、肾脏和肾上腺中高表达, 出生后其表达迅速下降。有研究表明, 在AngⅡ的刺激下, 成年哺乳动物的肾脏可重新表达AT2R, 通过刺激NO、BK的分泌而扩张肾血管以及抑制肾小管Na+的再吸收, 促进尿钠的排泄。在心室充盈压力增高或扩张性心脏病、缺血性心脏病所致的心脏重构、心力衰竭、心肌梗死恢复以及皮肤和神经系统受损等情况下均能引起AT2R基因表达上调、含量增高[11]。

1.2.2 AT2R信号转导机制。

(1) G蛋白耦联途径:尽管AT2R和AT1R均属于G蛋白耦联受体家族, 但它们所介导的生物学效应却各不相同。AT2R可以通过激活酪氨酸磷酸酶 (PTP) 、丝氨酸/苏氨酸磷酸酶2A (PP2A) 、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磷酸酶21 (MKP21) 与酪氨酸磷脂酶 (SHP21) 等[12], 一方面抑制Ca2+的流幅度, 开放K+流通道, 另一方面抑制AT1R和/或生长因子激活的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MAPK) 的活性使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ERK) 失活, 从而产生抑制生长、分化等作用。 (2) 磷脂酶A2途径:在心血管系统, AT2R可介导AngⅡ激活磷脂酶A2 (phospholipase A2, PLA2) 的作用, 而以前, 往往被认为是AT1R的作用。后来Lokuta等发现, AngⅡ可引起PLA2介导的花生四烯酸 (Arachidonic acid, AA) 的持续分泌, 这种作用不被特异性的AT1R拮抗剂DuP753阻断, 而被特异性的AT2R拮抗剂PD123177所阻断, 这提示, AngⅡ激活PLA2很可能由AT2R介导。 (3) 激活缓激肽 (BK) -NO-cGMP途径:Gohlke等[13]指出在高血压大鼠的主动脉中cGMP产量增加, 是通过AT2R所介导的, 这种效应可被AT2R拮抗剂PD123319阻断, 亦与缓激肽以及NO的产生有关, 因为此作用亦可被缓激肽受体阻滞剂和NO合成酶抑制剂L-NAME阻断。Yayama等[14]发现, 在高血压大鼠中应用AT1R拮抗剂能抑制大动脉内AT2R上调与血压升高, 表明AngⅡ是通过激活AT1R从而使压力负荷过重的大动脉内AT2R上调, 大动脉的AngⅡ与正调节的AT2R结合后通过PKA依赖的信号通路使缓激肽B2受体发生磷酸化, 引起NO持续性的产生、释放, cGMP含量增加, 从而产生扩张血管作用。有研究发现[15], 当抑制细胞色素P-450功能或者阻断内皮细胞功能时, 由AT2R介导的肾的小动脉舒张功能则减弱或消失。

1.2.3 AT2R在疾病中的作用。

近年诸多的研究表明, 在正常情况下AT2R的部分作用与AT1R相反, AT2R通过抑制AT1R介导的DNA以及胶原蛋白的合成而产生拮抗AT1R的正性变时和致肥厚作用。Hiyoshi H等[16]在研究中也发现, 在2K1C组高血压小鼠术后第2周的胸主动脉中, AT2R mRNA水平和假手术组相比明显增高, 提示其AT2R的增加通过包括缓激肽B2受体的信号通路而衰减了由AT1R介导Ang Ⅱ产生的收缩效应;同时还伴有cGMP含量及eNOS蛋白水平、eNOS的磷酸化p-eNOS Ser1177位点磷酸化水平增高, 提示通过AT2R的激活使eNOS的磷酸化增强, 导致了NO的生成增多。Carey等[17]发现, AT2R能引起血管舒张和促进尿钠排泄, 并且AT2R的激活能抑制肾小球旁细胞肾素的合成与释放, 从而发挥抗高血压作用。上述研究提示, AT2R可能成为高血压的潜在治疗靶点之一。

2 AngⅡ受体阻滞剂 (ARB) 的临床应用与前景

目前在心血管领域广泛应用的ARB是指:口服有效、代谢稳定、非肽类的专一选择性AT1R阻滞剂。随着ARB类药物的大量问世和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 其临床应用范围日趋增大, 已被WHO/ISH及欧洲、美国和中国等国家指南列为高血压治疗的起始药物和维持药物。

1994年, 第一个非肽类ARB氯沙坦 (losartan) 上市, 紧随其后又有不少非肽类ARB被开发。按其结构可以分为: (1) 联苯四唑非杂环类:如缬沙坦 (valsartan) ; (2) 联苯四唑杂环类:如氯沙坦 (losartan) 、厄贝沙坦 (irbesartan) 、坎地沙坦 (candesartan) 、奥美沙坦 (olmesartan) 、他索沙坦 (tasosartan) ; (3) 非联苯四唑类:如替米沙坦 (telmisartan) 、依普沙坦 (eprosartan) 。

2.1 治疗高血压及左室心肌肥厚

现在临床已有大量的ARB应用于高血压的治疗, 在WHO/ISHO高血压治疗指南中被指定为一线降压药。由于该类药几乎无禁忌证以及服用后不引起咳嗽, 无低血压反应使得其在抗高血压方面具有突出的优势。ARB选择性地阻断AT1R, AngⅡ不能和AT1R结合从而阻断了升压效应;但不阻断AT2R, 使AngⅡ充分地与AT2R结合, 从而促进了降压效应。国内学者发现[18], 在给予替米沙坦治疗24周后, 原发性高血压组患者的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质量指数等指标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并提出ARB可通过抑制AngⅡ的作用降低C反应蛋白 (CRP) 的表达, 进而达到保护心肌抑制左室重构的目的。

2.2 对肾脏的保护作用

ARB扩张肾小球出球小动脉的作用大于入球小动脉, 降低肾小球内高压、高灌注、高滤过, 降低肾小球囊内压, 降低肾小球基底膜对大分子的通透性, 从而减少尿蛋白滤过, 增加肾脏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 延缓肾损害, 还可增加2型糖尿病患者的肾血管内皮细胞的数量[19]。Liang等[20]也发现, ARB可促进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生长, 从而保护肾脏。Cho等[21]在对体外培养的人肾小球膜细胞试验发现, ARB能减少白介素IL-8、IL-11以及单核细胞趋化蛋白 (MCP) 等炎症因子;此外还可明显抑制肿瘤坏死因子 (TNF) 对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损害[22]。ARB还能抑制肾小球远曲小管离子交换途径干扰尿酸盐的转运, 抑制尿酸的重吸收, 从而促进尿酸排泄以降低血尿酸水平。还有学者发现[23], 在肾缺血小鼠模型试验中, 氯沙坦能调控血清髓过氧化酶 (MPO) 及mRNA的水平, 从而发挥保护肾脏作用。

2.3 治疗动脉粥样硬化

研究表明, 血管局部存在RAS, 在病理情况下活性增加, 其产生的AngⅡ与AT1R结合后, 激活血管内皮细胞膜NADP/NADPH氧化酶, 产生的超氧阴离子具有信号传递功能, 使转录因子NF-κB活化, 继而启动黏附分子的转录, 产生各种促炎症因子, 导致内皮功能紊乱, 促进脂质沉积、炎症反应, 最终导致动脉粥样硬化 (AS) 的形成。研究证实[24], AT1R拮抗剂氯沙坦、缬沙坦等可以通过作用于NF-κB的抑制蛋白, 使得Ang Ⅱ诱导的血管壁核因子NF-κB活化降低, 介导单核细胞迁移的MCP-1 降低, 白细胞介素-6 (IL-6) 、白细胞介素-8 (IL-8) 及CRP水平的下降, 介导黏附过程的ICAM-1、VCAM-1、E-选择素和P-选择素水平下降, 炎症标志物肿瘤坏死因子 (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 水平下降, 为AT1R拮抗剂的抗炎症作用提供了有力证据。

2.4 在其他疾病中的作用

VALUE试验是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抗高血压治疗研究之一, 共纳入了31 个国家942 个中心的15 351例高危高血压患者, 随机分组接受valsartan和amlodipine治疗, 平均随访4.2年。结果显示两组均能显著降低高危患者的血压水平, 同时valsartan 能显著降低新发糖尿病的发生率达23%, 并有减少心力衰竭发病率的趋势;对事件终点进行连续中值配对分析结果显示, 主要终点在两组间虽无差异, 但显示有利于valsartan 的趋势, 与amlodipine 相比, valsartan能显著降低心力衰竭发病率达19%。此外, ARB在对改善胰岛素抵抗及延缓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程进程、预防偏头痛、抗肿瘤的治疗中也有显著的效果。曾经很多学者认为, ACEI与ARB拮抗AngⅡ作用的水平不同, 而且它们还具有某些不同的效应, 例如ACEI能增加体内缓激肽浓度并能减少其降解, ARB能使更多的AngⅡ与AT2R结合发挥效应, 预想将它们联用很可能增强降血压和靶器官保护疗效。2008年美国心脏病学会 (ACC) 年会公布的替米沙坦单用或与雷米普利联用全球终点研究 (OnTarget) 是全球最大的一项探讨心血管保护的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 共纳入25 620例患者 (高血压、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患者分别占69%、38%、85%) , 研究结果显示ARB与ACEI联用并无额外的肾脏保护作用, 同时, 临床不良事件却有所增加。最新临床的试验亦显示[25,26], ARB与ACEI联用并无增强疗效的肯定结果, 却能显著增加严重副作用, 包括高钾血症及肾功能恶化等。

心肌血管紧张素Ⅱ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应用该院计算机管理软件对2009-2011年ARB与钙拮抗剂 (CCB)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 的销售数据进行检索, 包括药品规格、销售数量和金额, 其中通用名、剂型相同而商品名、厂家不同的药物分别计算其使用总剂量, 计算该品种的总消耗量。

1.2 方法

限定日剂量 (DDD) 采用WHO推荐的日剂量方法[2], 分别对药物的品种、销售金额进行归类统计。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 (2010版) 、《新编药物学》 (第17版) 推荐的成人平均日剂量, 部分药品的DDD值参照药品说明书及临床用药习惯而定。用药频度 (DDDs) =某药的年销售量/该药的DDD值, 其含义为以DDD为单位的某药品消耗量。DDDs越大, 说明该药的使用频度越高, 反映临床对该药的选择倾向性越大。

2 结 果

2.1 销售金额与构成比

2009-2011年ARB销售金额及构成比均居首位, 且呈逐年上升趋势。见表1。

2.2 ARB的DDDs和销售金额

2009-2011年厄贝沙坦的DDDs和销售金额均居首位, 且呈逐年上升趋势。见表2。

3 讨 论

由表1可见, 该院降压药消耗金额逐年增长, 但增幅缓慢, 从侧面反映了高血压的发病率逐年增加, 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同时也可能与近年来药品多次降价, 尤其是2010年5月开始我省实行药品全省招标采购后, 药品价格平均降幅近10%有关。ACEI的采购金额呈逐年微降趋势, 构成比由2009年的9.40%下降至2011年的6.52%。大量循证医学证据表明, 以ACEI为基础的治疗方案可以提高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存活率, 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但其干咳、血管神经性水肿等不良反应, 导致患者依从性较差, 市场份额逐年萎缩, 有被其他更优秀的降压药取代之势。CCB采购金额构成比维持在40%左右的水平, 说明此类药物在该院使用处于平稳状态, 在高血压病治疗中仍占主要地位。CCB是WHO推荐的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一线药物, 其降压效果良好, 价格偏低, 患者易接受, 是销售金额位居前列的主要原因。CCB的代表药物氨氯地平具有较高的亲脂性和受体亲和力, 可长时间储存于细胞膜脂质深层和作用位点, 起效缓慢、作用持久, 半衰期长达45h, 几乎无反射性兴奋心脏和交感神经活性的缺点, 使其在高血压合并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中更具特殊意义[3]。ARB选择性阻滞血管紧张素Ⅱ受体而不影响缓激肽的代谢, 具有降压疗效可靠、耐受性好及靶器官保护潜势等优点[4]。相比于ACEI、ARB, 极少引起咳嗽, 患者依从性好, 在近年的临床使用基础和对其降压作用的肯定性评价, 使得ARB有良好的市场基础, 3年来销售金额稳居第一, 临床使用呈不断增长趋势。

目前该院临床使用的ARB品种为厄贝沙坦、缬沙坦、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替米沙坦和氯沙坦, 其口服吸收完全, 均具有较长的半衰期, 且谷/峰比均≥50%, 故降压作用平稳而持久, 能维持24h, 适用于每日1次口服。但因其在药动学、性价比方面特点各不相同, 因而临床用药频率也有所不同。

由表2可见: (1) 厄贝沙坦的DDDs、销售金额逐年增加, 2011年占ARB销售金额的39.78%。厄贝沙坦可改善胰岛素抵抗、心肌肥厚, 并具有肾保护作用, 故尤其适用于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心肌肥厚、心力衰竭和肾损害的患者。与其他ARB相比, 厄贝沙坦具有生物利用度最高 (60%~80%) 、吸收不受食物影响、半衰期长 (10h) 等药动学特点, 且独特的肝、肾双通道代谢途径使其尤适用于肝、肾功能不良的患者, 因此具有一定的优势地位。此外, 国产厄贝沙坦因其价格适中、疗效确切的特点, 得到了患者的青睐, 也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 (2) 缬沙坦的DDDs、销售金额稳步增长。缬沙坦是继氯沙坦后又一种ARB类降压药, 其安全、长效、服用方便等特点以及多年的临床使用基础, 使其在ARB的销售格局趋于稳定。 (3) 固定复方降压制剂厄贝沙坦氢氯噻嗪DDDs及销售金额增长速度最快, 其适用于单药治疗未能充分控制的患者, 还可作为一线药物用于可能需要多药治疗才能达到目标血压的患者[5]。该药可简化治疗方案, 提高患者顺应性, 销售前景看好。 (4) 替米沙坦是该院新引进的ARB, 具有半衰期最长和谷/峰比最高的特点, 因而能有效控制晨峰血压。但其只经肝脏代谢、与地高辛有潜在的药物间相互作物等药动学缺点, 限制了其在临床的推广使用, 故3年来销售金额徘徊不前。 (5) 氯沙坦是最早应用于临床的ARB类药物, 销售金额连续3年排名末位。氯沙坦需经肝脏内细胞色素P450 (CYP) 同工酶介导转化成活性产物起降压作用, 因此肝功能不全或循环血量不足者须调整剂量, 这可能是限制其临床应用的主要原因。

综上所述, 3年来该院ARB的销售金额稳居第一, 临床使用呈不断增长趋势, 已占据降压治疗主导地位。厄贝沙坦、厄贝沙坦氢氯噻嗪以其优良的药动学和可靠的降压疗效, 患者选用倾向较大, 销售前景看好。

参考文献

[1]《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

[2]世界卫生组织药物统计方法学合作中心.药品的解剖学治疗学化学分类索引及规定日剂量[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003:101-102.

[3]陈旸, 陶剑虹.对长效钙通道阻滞剂的再认识[J].心血管病学进展, 2009, 30 (2) :337-340.

[4]张瑾, 陈绍行.血管紧张肽Ⅱ受体拮抗剂的药动学与临床用药[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2004, 23 (2) :111-115.

心肌血管紧张素Ⅱ 篇5

关键词:杞菊地黄丸,血管内皮细胞损伤,AngⅡ,高血压病

原发性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疾病,其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确。近年来研究表明,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内皮功能失调在高血压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高血压病患者的内皮功能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异常[1]。多种因素可导致内皮细胞损伤,其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AS),尤其是局部RAAS所产生的AngⅡ起着重要的病理生理作用[2]。

中医学认为高血压病的基本病机为本虚标实,其中肾虚是根本。采用益肾法治疗高血压病,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取得较好的疗效。有实验和临床研究证实[3,4,5],益肾法能够保护血管内皮细胞,防治和减轻高血压病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效果显著。课题组前期在益肾法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肾保护作用的研究中发现:益肾中药复方可通过改善SHR的肾血流量,改善肾血管重塑,并降低血压,尤其以滋补肾阴的杞菊地黄丸的降压作用更为明显[6]。为了进一步明确杞菊地黄丸的降压机制,本研究拟通过采用AngⅡ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建立细胞损伤模型,应用电子显微镜观察杞菊地黄丸对内皮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从细胞、分子水平探讨杞菊地黄丸对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为临床提供实验依据。

1 材料

1.1 实验动物

24只清洁级Wistar大鼠,体重(250±20)g,雌性(购自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研究所,许可证编号:SCXK(京)2005-0013),饲养在清洁级动物房,正常光照条件,食、水可自由摄取,室温控制在(18~22)℃之间。

1.2 实验细胞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购自南京凯基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由本实验室复苏、传代保存。

1.3 药品与试剂

完全RPMI-1640培养液(含10%小牛血清,抗青链霉素)、不完全RPMI-1640培养液、青链霉素混合液、0.25%胰蛋白酶(含0.02%EDTA)消化液(南京凯基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胎牛血清(杭州四季青生物工程材料有限公司);杞菊地黄丸(浓缩丸)(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制药厂,生产批号:9071151);兔抗人Ⅷ因子相关抗原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试剂盒(北京中杉金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1.4 实验仪器

恒温CO2培养箱(英国RS Biotech公司);相差倒置显微镜(北京欣惠泽奥科技有限公司);超净工作台(天津泰斯特仪器有限公司);离心机(上海安亭科学仪器厂);电子显微镜(北京恩环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2 方法

2.1 含药血清制备

2.1.1 实验分组

将大鼠24只随机分成两组:空白组、杞菊地黄丸组。

2.1.2 给药方法及剂量

将配制好的杞菊地黄丸药液(0.15g/ml)按每只每日2ml/100g体重(相当于60kg体重成年人每日临床剂量的20倍)分上、下午2次给大鼠灌胃,空白组给予同体积的生理盐水,连续给药4天。

2.1.3 含药血清制备与保存

末次给药2小时后无菌条件下取血,血液静置4h,待血清析出后,3 000rpm/min离心20min分离血清。将同种条件的血清混匀,56℃30min灭活,0.22μm微孔滤膜除菌后分装,-20℃冻存。

2.2 细胞培养与鉴定

2.2.1 细胞培养

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接种至25cm2培养瓶中,加入含10%胎牛血清的完全RPMI-1640培养液(6~8)ml,置CO2培养箱中于37℃、5%CO2、完全饱和湿度条件下培养,每48h换液1次,至细胞长满瓶底后即可传代。当细胞传至第3代时进行实验。

2.2.2 细胞鉴定

采用兔抗人Ⅷ因子相关抗原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试剂盒。

2.3 实验分组与处理因素

2.3.1 分组将培养好的细胞分成4组:

正常对照组、AngⅡ损伤组、AngⅡ损伤+空白血清组、AngⅡ损伤+杞菊地黄丸血清组。

2.3.2 加药正常对照组:

加不完全RPMI-1640培养液(含20%小牛血清及青链霉素);AngⅡ损伤组:加不完全RPMI-1640培养液(含20%小牛血清及青链霉素)、AngⅡ(终浓度为10-6mol/L);各血清组:预先加不完全RPMI-1640培养液(不含小牛血清,含青链霉素)、AngⅡ(终浓度为10-6mol/L),30min后再加入各含药血清(终浓度为20%)。

2.4 检测指标

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将细胞以(1×105)/ml浓度接种于25cm2培养瓶中。待细胞长至60-70%融合状态时吸弃培养液并加药。加药24h后,吸弃培养液,并用0.1mol/L PBS(pH7.2~7.4)洗细胞2次。培养瓶中留少量PBS液,用细胞刮刮取细胞,收集至1.5ml离心管中。800rpm/min离心5min,去上清,加入用0.1mol/L PBS(pH7.2~7.4)稀释的2.5%戊二醛固定液100μl,4℃固定。按常规方法,制作超薄切片,电子显微镜下观察、摄片。

3 结果

透射电镜观察结果正常对照组细胞胞浆内可见内质网呈扁平囊状、线粒体呈棒状,胞核明显(见图1)。AngⅡ损伤组细胞胞浆内可见内质网扩张,线粒体肿胀呈圆形或椭圆形,线粒体嵴模糊甚至消失,细胞明显受损(见图2)。AngⅡ损伤+空白血清组细胞胞浆内可见内质网扩张,线粒体肿胀,损伤特征同AngⅡ损伤组(见图3)。AngⅡ损伤+杞菊地黄丸血清组细胞胞浆内可见内质网呈扁平囊状,线粒体呈棒状,结构基本正常(见图4)。

4 讨论

AngⅡ是引起高血压、动脉硬化等心血管疾病内皮细胞损伤的重要因素之一,其损伤机制目前公认的有以下几方面:AngⅡ可促进内皮细胞表达单核细胞化学吸引蛋白1型(MCP-1)、Ⅰ型细胞间粘附分子(ICAM-1)、白细胞介素6(IL-6)等因子,加重内皮细胞的炎症反应[7];激活内皮细胞膜表面的NADH/NADPH氧化酶,产生大量活性氧(ROS),导致内皮细胞发生氧化应激[8],改变内皮细胞的氧化/还原状态[9];通过其受体激活蛋白激酶C等途径,诱导内皮细胞凋亡[10]等。

益肾法是临床治疗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常用治法,大量实验和临床研究均证实[3,4,5]益肾法能够保护血管内皮细胞,防治和减轻内皮细胞损伤。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益肾中药杞菊地黄丸降低SHR收缩压的作用明显,为进一步从细胞水平评价杞菊地黄丸对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初步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本研究以AngⅡ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为实验模型,采用杞菊地黄丸干预内皮细胞,对内皮细胞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

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AngⅡ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后,与正常对照组细胞相比,细胞超微结构发生明显改变,具体表现为线粒体肿胀、内质网扩张。线粒体是细胞内氧化磷酸化和形成ATP的主要场所,是对各种损伤最为敏感的细胞器之一,在细胞损伤时最常见的改变为线粒体肿大。其肿胀可由多种损伤因子引起,其中最常见的为缺氧。内质网是参与细胞钙稳态、蛋白质合成和凋亡调节的重要细胞器,在由各种原因引起的细胞变性和坏死过程中,粗面内质网的池一般出现扩张。本实验中线粒体和内质网出现肿胀、扩张,提示内皮细胞受到损伤。杞菊地黄丸血清干预后,线粒体肿胀、内质网扩张程度明显减轻,提示杞菊地黄丸对受损细胞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我们推测其机制可能是益肾中药杞菊地黄丸通过发挥一定的抗氧化作用,减轻了由AngⅡ引起的内皮细胞氧化损伤,从而对细胞超微结构发挥了一定的保护作用。

总之,本实验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滋补肾阴的杞菊地黄丸对内皮细胞的线粒体、内质网等超微结构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至于其具体作用机制,今后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 李小兵,冼绍祥,洪永敦.高血压病证候与内皮功能失调及自由基损伤的关系探讨[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5;11(5) :362~364

[2] Nakane H,Miller FJ Jr,Faraci FM,et al.Gene transfer of 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 reduces angiotensin Ⅱ-induced endothelial dysfunction[J]. Hypertension, 2000; (35) :595~601

[3] 郝群,梁元姣,吴元褚,等.补肾中药血清对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7;27(11) :1035~1037

[4] 周涛.补肾活血中药对实验性血瘀证大鼠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25(9) :291~293

[5] 张育彬,廖立行.补肾活血方剂对高血压病患者血管内皮保护作用的临床病例对照研究[J].福建中医药,2000;31(3) :8~9

[6] 岳竹君,邹志东,李冬华,等.益肾法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压和肾血流影响的研究[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9;15(1) :42~44

[7] Phillips MI,Kagiyama S.Angiotensin Ⅱ as a pro-inflammatory mediator[J]. Curr Opin Investig Drugs,2002;3(4) :569~577

[8] Pueyo ME,Gonzalez W, Nicoletti A,et al.Angiotensin Ⅱ stimulates endothelial 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 via nuclear factor-kappa B activation induced by intracellular oxidative stress[J]. Arterioscler Thromb Vasc Biol, 2000;20(3) :645~651

[9] Seshiah PN,Weber DS,Rocic P, et al.Angiotensin Ⅱ stimulation of NAD(P)H oxidase activity:upstream mediators[J].Circ Res, 2002;91(5) :406~413

心肌血管紧张素Ⅱ 篇6

1 药理作用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RAS) 是人体内的一个十分重要的体液系统, 对心血管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与心肌肥大、高血压、充血性心力衰竭等病理过程的调节会产生重要作用。在此其中, 血管紧张素Ⅱ为RAS的一种主要活性肽, 该物质能在血管紧张素受体亚型 (AT1受体) 产生作用, 具有促进血管收缩、增加血容量、促进肾上腺皮质释放醛固酮、升高血压等作用, 且存在一定程度的生长激素样作用, 有效促进心肌肥大, 参与血管增生以及动脉粥样硬化等病理过程。血管紧张素Ⅱ还会对其受体产生作用, 激活缓激肽β2受体和一氧化氮合酶, 生成NO, 达到有效降低血压、舒张血管和促进细胞凋亡的效果, 可以对AT1受体产生部分的拮抗作用[1]。

AT1受体拮抗剂可以在受体水平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不但可以完全阻断所有经典途径和非经典途径血管紧张素Ⅱ的产生过程, 还可以阻断血管紧张素Ⅱ在AT1受体水平的最终共同通道, 最终发挥全面对抗血管紧张素Ⅱ的作用。AT1受体得到一定阻滞后, 显著抑制了血管紧张素Ⅱ收缩血管以及肾上腺释放醛固酮进行刺激的作用, 达到显著降低血压的目的;相应地心脏前后负荷得到减轻后, 能有效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2]。

2 临床应用

该类药物呗广泛用于防治高血压病及其他心肾疾病, 国内应用的药物包括氯沙坦、缬沙坦、替迷沙坦、厄贝沙坦和坎地沙坦。

2.1 治疗高血压

临床应用已经证实, 应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降压效果比较显著, 几乎等同于1次服用氢氯噻嗪、β受体阻断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钙离子拮抗剂的降压效果。这类药物能维持24h以上的降压效果, 患者的耐受性较好。用于治疗高血压时, 各种药物的最佳剂量为:缬沙坦80~160mg/d, 氯沙坦50~100mg/d, 替迷沙坦40~80mg/d, 厄贝沙坦75~150mg/d, , 坎地沙坦16~32mg/d。

老年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如果血压波动较大, 更适合长期应用氯沙坦, 用法为1次/d。杨艳敏等[3]长期应用氯沙坦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波动较大患者, 发现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显著降低, 用药期间服药后24h测量血压的结果与正常人相类似, 呈现较为明显的节律性变化 (表现为双峰1谷的构型) , 该药物的抗高血压效果同每天正常生理节律一致, 在用药末期血压降低程度一般在服药后5~6h的70%~80%左右, 首剂用药后3~4周便能够达到最大的降压效果, 并且不会严重影响心率。

2.2 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

研究表明, 心脏局部RAS被激活是患者出现心肌肥厚和心力衰竭的一个重要调控因素, AngⅡ能强效收缩血管, 增加心肌收缩力, 对醛固酮和加压素分泌产生刺激, 促进心脏和血管生长, 在增加心肌机械负荷的同时激活心肌RAS, 明显提高了心肌组织中AngⅡ的含量, 明显增强了肥厚心肌对AngⅡ的反应性, 有效抑制了AngⅡ拮抗剂对RAS和交感神经系统的活性, 致使AngⅡ含量降低, 阻断了儿茶酚胺促进心肌细胞生长和血管平滑肌细胞分裂增殖作用, 阻断了儿茶酚胺刺激内表皮的分泌效果[4]。

2.3 保护肾脏功能, 延缓肾病的进一步发展

血管紧张素受体Ⅱ在高血压肾病尤其是糖尿病肾病恶化中发挥重要作用, 其介导收缩肾小球小动脉, 导致肾小球毛细血管性高血压, 且会利用其他机制损害肾脏, 包括升高肾小球压力而使流入系膜巨分子得以有效提高, 刺激细胞因子和系膜基质的扩张, 出现蛋白尿且程度逐渐增加[5]。所以, 应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能够有效保护肾脏作用, 特别可以逆转糖尿病性肾病的恶化。抑制血管紧张素受体Ⅱ松弛肾小球出球小动脉, 降低了肾小球毛细血管压力, 有效降低蛋白尿而延缓肾病的进展和恶化。分别应用氯沙坦和阿替洛尔治疗未发生蛋白尿的高血压患者后发现, 前者新发生蛋白尿患者的概率为后者的一半, 说明该药能延缓肾脏病变的发展[6]。

2.4 延缓或阻滞房颤的进程

血管紧张素Ⅱ是一种心肌纤维化的强力促进剂, 针对房颤患者心房内ACE表达增加的现状, 血管紧张素的表达也会出现相应的变化, AT1受体激活会致使心房肌肥大或纤维变性。应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能够有效降低心房纤维化的发生率, 有效预防心房颤动, 有效的减少房颤的持续时间[7]。

2.5 预防肿瘤的作用

血管紧张素Ⅱ能够刺激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蛋白质生成和细胞的增生, 还参与了肿瘤基因的表达过程。研究表明, 氯沙坦可以显著抵制动物移植性肿瘤艾氏腹水癌的实体瘤, 但对腹水瘤则未起到任何作用。这说明该药物的抗肿瘤作用可能是受到拮抗AT1受体的影响, 从理论上说而言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可以减低癌肿发病率, 但在实际应用时能否有效降低癌肿发病率尚有待证实[8]。

3 应用时的注意事项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可选择性阻断血管紧张素Ⅱ受体, 从而降低血管紧张素Ⅱ的升压作用。对于存在高血压和大量蛋白尿的糖尿病肾病患者, 推荐使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但儿童、妊娠和哺乳妇女禁用。

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包括: (1) 患者可出现轻微而短暂的头晕, 以及与剂量相关的体位性低血压。 (2) 罕见皮疹、荨麻疹, 血管神经性水肿 (包括面、唇或舌肿胀) 、腹泻和偏头痛。 (3) 偶有高血钾, 转氨酶升高较为罕见。 (4) 敏感个体和动脉狭窄的患者, 可出现肾功能异常。 (5) 血容量不足的患者, 应先补充血容量, 减少起始剂量。 (6) 有肝功能损害患者, 应使用较低剂量。 (7) 用药期间, 应定期复查血象、尿蛋白、血肌酐、肝功能。

关键词: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药理作用,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张跃伟.高血压药物治疗的回顾与展望[J].实用医技杂志, 2007, 14 (27) :3820-3821.

[2]李志玲, 徐新伟, 颜奎香.替米沙坦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80例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 2009, 3 (18) :131-132.

[3]杨艳敏, 何平, 张贺, 等.氯沙坦钾对老年收缩期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002, 31 (2) :57-58.

[4]夏增胜.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预防房颤复发疗效观察[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7, 7 (12) :2724.

[5]张石革, 宋菲, 宗怡.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的进展与合理应用[J].中国全科医学, 2002, 5 (7) :567-568.

[6]朱文玲.展望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的应用[J].中国全科医学, 2003, 6 (2) :169-170.

[7]华琦.血管紧张素Ⅱ型受体拮抗剂在抗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J].中国全科医学, 2006, 9 (14) :1180-1181.

心肌血管紧张素Ⅱ 篇7

1 血管紧张素Ⅱ对心室重构的影响

RAAS长期过度激活可促进血管或心室重构, 导致心脏功能恶化和加重心肌损伤。AngⅡ为RAAS的一种非常重要的组成成分, 其对心肌的影响具有复杂性[1], 一方面其可通过提高外周血管阻力与交感神经活性增加心脏负荷, 造成或加重心肌缺血, 导致心肌肥厚硬化, 心室重构[4];另一方面, 其可促进儿茶酚胺释放, 激活磷酸肌醇代谢, 导致心室重构[5]。AngⅡ不仅与心肌细胞肥大有关, 且对非心肌细胞也具有促进增殖作用[6]。因此, 相关研究指出, AngⅡ与心肌基因、心肌重塑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 (AT1) 的表达密切相关, 在心力衰竭的治疗中AngⅡ的阻断也就成为了关键[7]。

2 西医治疗对心力衰竭患者AngⅡ的影响

2.1 ARB治疗心力衰竭对AngⅡ的影响近年来, 选择性口服ARB类药物已相继应用于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中, 其中缬沙坦、伊贝沙坦、替米沙坦、依普沙坦、氯沙坦、坎地沙坦已被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FDA) 批准[8]。ARB可与AngⅡ竞争性与ATⅠ相结合, 阻断AngⅡ与ATⅠ结合, 进而降低左心室舒张末压、肺循环及体循环阻力与冠状动脉阻力, 增加心肌血液供应。李翠兰和戴爱明[9]对24 例慢性心力衰竭 (CHF) 患者使用了ARB治疗, 结果显示, 观察组患者心功能获得了明显改善, 且血浆内皮素 (ET) 、心房利钠尿肽 (ANP) 水平明显降低, 并提出CHF患者心功能改善可能与ARB降低患者血浆ET、ANP水平有关。

在改善心力衰竭患者左室重构中, 由于ARB可选择性阻滞AngⅡ与ATⅠ结合, 进而可实现对心血管细胞增生的抑制作用, 防止血管与心室肥厚发生。采用坎地沙坦治疗CHF, 根据运动测试、耐受性、患者症状, 通过在长效硝酸酯类、强心苷类、利尿剂的基础上分别服用坎地沙坦, 能够有效逆转心室重构, 改善血流动力学异常, 降低左心室重量指数[8]。王晓佳[10]对30 例CHF患者在强心剂、利尿剂与 β-受体阻滞剂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缬沙坦, 结果显示, 患者的心功能明显改善, 缬沙坦作为特异性ATⅠ拮抗剂, 可有效阻断AngⅡ与ATⅠ结合。

2.2 ACEI治疗心力衰竭对AngⅡ的影响ACEI治疗心力衰竭是通过抑制血浆与组织中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ACE) , 减少AngⅡ形成来阻止血管与心肌肥厚, 达到预防或减轻心室重构、心肌纤维化, 改善心脏功能的目的[11]。由于ACEⅠ与ACE活性部位亲和性较强, 其与ACE结合后可明显抑制ACE的活性, 进而阻断血管紧张素Ⅰ (AngⅠ) 向高活性AngⅡ转变, 减少AngⅡ形成, 进而降低AngⅡ对靶细胞的作用。同时, ACEⅠ能抑制缓激肽的降解, 增加扩血管因子生成, 改善血流动力学, 减轻心脏前后负荷, 改善心力衰竭。相关报道也指出, ACEI与 β-受体阻滞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联用在治疗心力衰竭中的价值。ACEI用于治疗心力衰竭可有效延缓其进展, 降低病死率, 但对症状改善并不明显, 需长期坚持治疗可获得远期疗效[12]。ACEI主要包括巯基类 (卡托普利等) 、羧基类 (依那普利、西拉普利、培哚普利等) , 以及磷酰基类 (福辛普利等) 药物。

2.3 ARB+ACEⅠ治疗心力衰竭对AngⅡ的影响对于不耐受ACEⅠ类药物的心力衰竭患者, 可使用坎地沙坦进行治疗, 治疗后与安慰剂组相比, 住院率与病死率降低了23%, 而已使用ACEⅠ的患者加用坎地沙坦则住院率与病死率降低了15%[13]。章晓燕等[14]探讨了缬沙坦与苯那普利联合用药治疗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对血浆醛固酮的影响, 结果发现, 采用ARB、ARB与ACEI联用对血浆醛固酮的抑制作用显著强于ACEI治疗组。也有研究对慢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合并症对ACEI、β-受体阻滞剂、ARB药物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结果指出, 慢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合并糖尿病、高血压、慢性肾功能不全、脑血管病疾病与贫血者, 将增加ACEI、β-受体阻滞剂、ARB药物的使用机会[12]。相关研究指出, ARB与ACEI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 ARB在ATⅠ受体水平拮抗RAAS, 实现了对ACE与非ACE途径产生的AngⅡ与Ⅰ型受体的结合, 对RAAS的拮抗与ACEI相比更加全面; (2) 间接的增强了ATⅡ受体活性, 使其发挥扩张血管, 改善左室重构的有益作用; (3) ACEI对缓激肽灭活具有抑制作用, 导致缓激肽的积累, 使患者出现干咳而难以耐受, 占10%~15%, 而缓激肽代谢并不受ARB的影响[15]。ARB在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明显, 但同时在实际临床应用中应注意其可能存在的不良反应, 以提高治疗效果 (表1) 。

3中医治疗心力衰竭对患者血管紧张素Ⅱ的影响

近年来, 中医对心力衰竭的病因、发病机制等均进行了大量研究。近年来, 采用鹿角方口服液对心力衰竭大鼠进行治疗, 也发现大鼠血浆与心肌AngⅡ水平均明显下降, 提示通过中药对RAAS具有调节作用[1]。邓元江和梁伟雄[17]通过对大鼠注射党参、黄芪注射液, 结果显示活血益气中药可通过调节内分泌系统活性治疗心力衰竭。刘革命[18]报道37 例心力衰竭患者口服康达心口服液后, 血浆AngⅡ水平明显降低, 提示康达心口服液可抑制RAAS。侯雅竹等[19]则发现, 参麦注射液能够提高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综合疗效, 并且可提高患者的左心射血分数 (LVEF) , 改善心室舒张功能。而张芳等[20]在扩张型心肌病 (DCM) 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使用参附注射液治疗的研究中证实了参附注射液能够有效改善DCM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 抑制神经内分泌的激活。参附注射液成分中的红参与附子, 两者合用可起到益气温阳、回阳救逆的作用;人参皂苷和去甲乌头碱具有提高心肌收缩力、降低外周血管阻力、改善血流动力学的作用, 同时能够实现对心肌肥厚的抑制, 达到舒张血管作用。

近年来, 中医学对心力衰竭的认识不断加深, 临床研究发现, 使用中医药治疗可明显缓解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 改善心功能, 且不良反应少。

4 结束语

上一篇:加强师德修养的途径下一篇:思想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