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学生素质

2024-06-21

提高学生素质(共12篇)

提高学生素质 篇1

由于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 一些教师往往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 但是在新课改背景下, 教师应该树立新的教学理念, 着重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深奥的数学知识, 就必须着重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下面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 阐述自己的见解和看法。

一、组织探索活动,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组织各种教学活动, 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 且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 在学生遇到困惑或者困难时, 要给予学生正确指导, 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分析、探索, 最终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 不仅能够帮助学生了解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 还能够发展学生的思维, 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有助于培养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的意识。学生只有主动参与其中, 才能够感悟数学思想, 收获知识, 完成知识的内化过程, 因此在数学课堂上, 要构建和谐的学习环境, 引导学生积极质疑, 敢于提问, 且能够积极主动参与讨论。只有学生自主参与训练, 才能够巩固和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但是, 教师提出的问题, 必须切合教学实际和学生实际, 同时有一定的挑战性, 能一下子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 把学生吸引到课堂上来, 也让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从而进一步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并主动寻找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二、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提高学生的数学技能

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是朝夕养成的, 其包括制订计划、课前自学、认真听讲、课后复习等多方面。在数学课堂上, 教师一般都会将知识的来龙去脉讲解清楚, 剖析概念的内在含义, 分析重点和难点, 突出思想方法。制订计划不仅有助于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合理地安排课堂时间, 有针对性地听讲, 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还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使学生自觉主动地克服困难。但是, 计划一定要与自身的实际状况相符, 不能好高骛远, 也不能妄自菲薄。课前自学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还能够促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式。自学不要流于形式, 而是要注重质量, 争取在课前就理解教材上的知识, 课上着重听教师讲课的思路, 把握重点, 突破难点。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 掌握学习方式的主要阵地。新课改背景下, 教师不仅仅要讲授知识, 还要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对于数学教师来讲, 应该注重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促使学生掌握学习方式, 不断提高自身的数学技能, 为终身学习打好基础。

三、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提升学生的数学情感

大多数学生反映数学学习非常枯燥乏味且非常繁琐, 久而久之, 学生就对学习数学产生了畏惧心理, 更加不用说对数学学习有浓厚兴趣了。因此, 作为一线数学教师, 我们应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不断提升学生的数学情感, 使学生的内心产生求知欲望, 从而自觉主动地参与到数学学习活动中。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数学理应是一门生动有趣、充满魅力的学问。再说, 数学并不始终贯穿着纯技术性的操练, 就是作为逻辑思考过程的“解题”, 也追求简洁明快和最大限度的完美, 数学工作通过巧妙阐明自然法则, 催生出美丽的定理。数学从自然界的不可思议、神秘莫测中发现真理的过程, 必定能够给学生带来很大的乐趣。另外, 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也是活跃课堂氛围的重要保证。和谐的师生关系能够发挥学生对教师言行的认同效应,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教学中, 教师要真心关爱学生, 使学生感受来自教师的关爱, 同时教师还要多鼓励、多表扬学生, 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不断提升学生的数学情感, 确保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

四、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 ) 培养学生的创新 意识。1.优化创新心理 , 激励创新意识。创新过程并非纯粹的智力活动过程, 它还需要以创新情感为动力。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师是主导, 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要创造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 多与学生沟通, 营造和谐、宽松、乐学、民主、平等、互相信任、心情愉悦的学习氛围, 优化他们的创新心理。2.营造创新教育的环境, 培养创新意识。创新意识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发现问题和积极探求, 必须给他们营造一种创新的氛围, 教师必须用尊重、平等的情感感染学生, 使课堂充满“爱”的气氛。3.重视提出问题, 扶持创新行为。在数学教学中, 要发展学生的个性, 培养其创新能力, 就要重视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允许他们犯错, 并引导他们改正错误。教师要学会正确地分析对待学生的富有新意的个性思维和想法, 有效地加以引导, 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行为。

(二) 培养学生的创 造性思维能力 。创造性思维就是一种在前人、常人的基础上有新的见解、新的发现、新的突破的思维, 是与众不同的思考。数学教学中所研究的创造性思维, 一般是指思维主体自身的一种新颖独到的思维活动。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 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2. 注意培养想象力 ;3. 注意培养发散思维。

五、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有助于学生掌握数学的概念、规则, 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 在概念教学中, 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 (二) 在规则教学中, 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 (三) 在解题过程中, 培养学生抽象思维。综上所述, 在不增加学生课外负担的前提下, 帮助学生克服学习数学中的障碍, 对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使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六、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数学教育必须注重培养人的数学素质。数学素质是一种综合素质, 主要表现在观念、能力、语言、思维等四个方面, 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重点要从四个方面进行。 (一) 注重数学观念形成, 培养学生的思维意识。 (二) 注重提高推理能力,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推测问题的意识。 (三) 注重数学语言,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四) 注重数学思维,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进行交流的意识。在中学数学教学中, 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 让所有学生熟练掌握数学基础知识, 形成基本技能, 学会学习数学的方法, 把数学知识、数学能力的发展寓于素质教育之中, 不断促进教学质量的大面积提高。素质教育的主战场是课堂, 因此“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向四十五分钟要质量”是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唯一途径。

综上所述, 一线数学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充分发挥自身的组织作用和引导作用, 还要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使学生完成“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 不断增加学生对于数学的情感投入, 使学生从内心喜欢数学学习, 从而不断提高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尹兵.在数学素质教学中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J].考试周刊, 2012 (56) :46-47.

[2]刘华琦.中学生数学素质的培养[J].新课程学习 (中) , 2011 (8) :15.

[3]郑强.论数学素养及其在数学课程中的价值体现[J].曲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2) :126-128.

[5]张杰.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J].山东行政学院学报, 2000 (2) :90.

提高学生素质 篇2

关注学生情绪智力 提高学生物理素质

辽宁省大洼县第三高级中学 李久成

【摘 要】本文以提高学生物理成绩出现的问题为切入点,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和分析,从中确立并论证了培养学生的情绪智力在素质教育下的物理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情绪智力;激发学习热情;反思教学;合作性学习

一、问题的提出

当前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常有这样的现象:不少聪明的学生(尤其是男生)往往较“粗心”,学习成绩波动性较大,而多数智力平平者学习成绩却稳定,甚至较好,学生的物理学习较易产生两极分化。在同样的学习环境下,为什么会产生上述现象?决定人生成败的关键因素是什么?我认为,上述现象涉及到的不仅仅是智商,还有一种重要的不可忽视的因素,这就是情绪智力,也称情商。“情商”是指用于解释准确评价和表达情绪的能力,有效调节情绪的能力,以及将情绪体验运用于驱动、计划和追求成功等动机和过程的能力。美国行为科学家和脑科学家丹尼尔・戈尔曼博士认为情绪智力至少包括了“了解自我、管理自我、自我激励、识别他人情绪、处理人际关系”五个方面的能力。

那么,在物理教学中学生的.情绪智力是如何表现的?它对学生物理素质的提高究竟有何影响?

二、调查和分析

调查一:对象:我校高一年级(4)班和(6)班共107名学生。

方法:测验法。

测验题:

第①题:一个作直线运动的质点,其v-t图如图所示,求质点在前4s的位移。

第②题:一辆汽车从车站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开出一段时间之后,司机突然发现有乘客未上车,急忙制动,车便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至停下,若汽车开始启动到停下共用了10s,前进了15m,则此过程中汽车达到的最大速度为多少?

先让学生独立解答第①题,要求学生除会用常规方法(先求加速度,再用位移公式求解)解题以外,尽可能用简便方法,并收齐练习结果,然后再将学生所采用的简便方法(如果有的话)在全班予以公布、剖析,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独立解答第②题,并收齐练习结果。

结果与分析:第①题,在4班无一人想到巧妙方法。6班有2名学生想到了巧妙解法(他们主要是通过图像所围面积来求得位移)。两班学生解题结果统计如下:

对于第②题,表1中6班学生解答时采用巧解的人数百分比远高于4班。这是由于在答第①题时,6班有2名学生(而4班无一人)运用了巧解方法,通过公布、剖析,使其余学生受到启发的缘故。表明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能促使他们主动接受他人观点、主动分享他人情感,积极主动地投入于物理学习,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热情,所有这些都应得益于学生自激力、移情力、驾驭力的提高。

三、实践过程

根据上述分析,为了提高学生的情商,在教学中我试行了以下几点做法:

1.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恰当的设问是激发学生的主动探索的热情,逐步养成良好思维习惯的重要环节。在课堂教学中所设计的问题应贴近学生的知识实际、能力实际、生活实际,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带着问题去学习、研究和探索,激发学生固有的好奇心,并以此促其主动去查找资料、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学习目的,主动建构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自知力、自控力、自激力,形成正确的物理观念。经过一个阶段的实践,对高一(4)班和高一(6)班的上课自控能力的调查如下:

从表2可以看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从“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学生的自控能力有了明显提高,学生能积极主动地投入于物理学习,使他们的移情力、驾驭力也得以提高。

2.引发学生反思意识,完善学生的思维品质

每当学生提出一个新的观念,教师都不要急于评价,而是要善于设疑,从学生的角度,应从学生容易忽视的重要环节提炼问题,放手让学生反思,让他们自己在对与错、优与劣的争辩中,深入思考、提高能力,进而提高其物理素质。

3.强化合作性学习,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学习自信心是学生取得学习成功的重要保证,在教学中,组织合作学习是提高学生自信心的有效手段。通过实践表明,这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的移情力和物理学习热情提高尤为明显,具体表现为较能接受他人的观点,较能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较能敏锐地体察他人的情绪,能更认真地倾听他人诉说,从而物理学习的自信心更得到增强。

4.加强情感投入,开启学生的心扉

在传统教学中,我们延续着“抓两头,促中间”的做法,但往往没有落实好,致使本能追赶上去的中等生产生严重分化现象,也就是前面提到的两极分化的出现。为此,我们应多给中等生表现的机会,对后进生,尤其是特殊学生群体,应多关心呵护,以发挥情感教育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牢记多鼓励,少批评的育人原则。在教学中我具体采用了如下的方法:慢步启动,小步迈进,螺旋上升,渐进推移,给学生以成功的体验。同时实施分层教学,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为每一位学生创设不同水平的问题,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获得成功,使之有进步。

四、结论与思考

有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篇3

常态课中,如何培养学生参与有效体育活动,达到“轻负担,高效率”目的,本人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谈谈个人的认识和实践。

一、常态课中,抓好课常规是学生参与有效体育活动关键

记得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姆斯研究发现:“人的本性中最深刻的渴求就是受到赞美。” 让学生在“我是好学生”的心态中步入新的学期,让每一位学生都自信地、微笑地度过校园生活的每一天,就是体现“健康第一”的思想。常态课中,我校面临的困境是班额大,学生多,学生浮躁不好管理,特别是室外课,学生一心想着玩,出了教室,心情愉快,注意力不集中,为此,提出要求是关键,我们知道无规矩不成方圆,必须让学生明白今后应该怎么样上好体育课,我的做法是课前铃响后教室里要安静,如做不到罚在教室里多坐一会,或不走出教室,在教室里学习,再如站队说话,不遵守纪律,都要受到相应惩罚等,当然,老师只要看到学生有一点进步,特别是学困生,就要抓住时机,个人、班级都要表扬。如何使课堂中的常规,快速进入正轨,特别是一年级学生,我的经验是在教室里先教会一些队列队形的课常规,如:立正,稍息,向前看齐……,再就是和放学路队积极结合,按个子高低,让学生站成四路纵队,并给每一位学生编上号,四个人一个号,依次往下排。总之,只要养成好习惯后,再开始下一个内容。上课教师就会觉得轻松,愉快,教师有足够的时间与精力放在技术教学上,及时发现学生技术上的欠缺,弥补不足,让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更高,兴趣更浓,看到学生分享运动快乐的同时,教师自己也在分享这份快乐,享受其中的过程。

二、了解学生,熟悉教材,是学生参与有效体育活动重要手段

一年级新生刚入学,国家体质健康要求测试,坐位体前屈,50米跑,还有一分钟短跳绳等项目,仅两个月的时间,教学任务要求必须抓好课常规,还要让学生练习考试内容,老师的责任重而艰巨。教会这些内容,特别是短跳绳难度很大,我仔细观察了学生,一是不会甩绳,两个手举在肩上,从后往前甩,绳子都搅在一起,能跳起绳子吗?二是甩绳和跳起同一时间做,这就是不会跳绳的方法。我给孩子们形象的说,小跳绳还要“走路”,一定要想小跳绳走完路才能回家,你想想是不是这个道理。三是甩跳一次,手背在后面,无法进行下一个甩绳动作。通过以上错误动作的纠正,我给学生编说的跳绳歌谣是,甩绳(小臂屈肘手做甩绳样)——听(打在地上绳子的声音)——跳(并脚跳起)——再甩绳——再就是老师抓着不会跳绳的同学的胳膊,一边做动作,一边说儿歌,这样反复练习,许多学生就学会了短跳绳。

三、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参与有效的体育活动

要让学生速度快,跑得好,跳绳跳得个数多,不但要协调,还要耐力好。我的做法就是从养成教育和耐力入手。训练耐力教学是比较枯燥的, 50米的折返方法,就是让学生跟着队伍依次跑完八条线, 跑步中要求整齐,中等速度,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学会跟队,培养集体主义荣辱感。再如常态课中学习立定跳远教材,教学重点是两脚同时起跳,落地平稳。教学中应着重解决两个问题:1、培养学生正确的跳跃姿势,发展学生的爆发力打下基础。2、学会屈膝、轻巧落地的方法,增强安全参与体育锻炼意识,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参与这项活动,首先,给学生的意识里要贯穿,跳得高,才能跳得远,小青蛙就是跳远冠军,我们要学它用力摆臂蹬腿,学会正确的蹬地起跳,特别是重心前移,全蹲在地上(纠正个别学生半蹲),还有的学生因力量不够,单脚起跳。有效参加此项活动,还可以四人一组,开展比赛活动,老师定好标准,跳到什么位置为优,什么位置为良,什么位置为及格或不及格。还可以两人一组比赛,跳得远的再找跳得远比赛,看谁胜出同伴多。从中建立自信,差的学生也找出了自己的不足。

教育家陶行之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常态课就是打好基础的课,一节课一个内容,或几节课一个内容都可以。如短跳绳,立定跳远,软式垒球(纸球、沙包也行),各种球类,可以一到六年级反复学习,反复实践,也可作为课课练的项目,安排在大课间活动中训练。目的是让学生对这一教材烂熟于心,学得扎实,记得牢靠。

总之,常态课就是做好体育工作的基础,从2014年修订的国家体质健康测试可以看出,本标准从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等方面综合评定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是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激励学生积极进行身体锻炼的教育手段,是国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的要组成部分,是学生体质健康的个体评价标准。国家越来越重视学生的技能技巧和身体素质,虽然学生体质在某些方面有下降的趋势,肥胖人数、和营养不良人数呈上升趋势,但我们体育教师通过自己的工作可以重新塑造。“轻负担,高效率”是我们追求的梦。边学习、边实践、边研讨、边反思!是我们进步的动力。

提高学生素质 篇4

一、融洽关系、激情引思,在情景交融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注重融洽师生关系

教师要利用学科、职业优势,走进学生中间,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兴趣爱好、学习基础、认知能力,对学生进行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建立起相互信任、理解尊重、团结友爱、共同发展的师生关系,营造一个师生包容融洽的良好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学”,提高教学效率,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二)注重激发求知欲望

高中生的生理、心智已趋向成熟,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设置悬疑问题,让学生对问题有探究欲望,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并在学生观察、发现、探究的过程中给予必要的引导、启发、点拨,对问题进行补充、完善,使学生的探究更加全面、系统、完整,不断增强自信心、成就感,学会用政治理论、政治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师要善于发现和利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显现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赞扬和鼓励,让学生体会成功、快乐成长,以愉悦的心情投入到学习中去。

(三)注重创设乐学情境

教师要注重创设“轻松、愉悦、和谐”的情境,让学生产生愉快的情感,积极主动地参与各项教学活动,把学生带入“引人入胜”的境地,发挥学生的内在潜能,进入最佳学习状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我在教学中,注重为学生提供最佳的教学环境、活动场所,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结构,把书本知识转化为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将讨论、对话、辩论式、演讲等教育方法引入教学,使学生勤于学习、善于思考、乐于探究,进入探求新知的乐学情境,“最近发展区”得到发展,获得提高。

二、创新模式,优化方法,在灵活施教中增强学生的思辨能力。

(一)优化教学方法

在政治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杜绝教师讲解多,学生探究少;答案告知多,学生思考少;理论教得多,学生实践少的“三多三少”现象,不断优化政治教学方法,关注和分析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引导学生用科学的方法获得知识,提高学习效率,增强教学效果,运用引导、启发、探究、互动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二)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在政治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善于质疑、大胆求证的习惯,引导学生分析所学内容的重难点、关键处,组织学生通过“联想、思辨、推理、讨论”等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学会变换角度,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协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在碰撞、争论中迸发出智慧的火花。我根据高中哲学、成语、典故较多原因,组织学生搜集日常生活中与成语、故事相关的典故,把故事中蕴含的哲理与现实联系起来进行整合、思辨、运用,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认知能力和人文素养。

(三)增强学生的思辨能力

教师应注重把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有效利用政治的实用性和有效性特点,有意识地让学生用学到的理论知识分析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用结合、活学活用,让学生在政治学习中获得启迪,受到教益,学到本领。我在教学中,注重用当今世界各种政治、经济变幻莫测、瞬息万变的现象,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快速发展、日新月异的变化,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的政治理论知识进行系统分析,为政治学科增添时代特征,让学生关心国内外大事,关注时政热点,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如,我在讲解《信用工具和外汇》内容时,引入美国、日本等国家希望人民币升值的事例,阐明稳定汇率的重要性,让学生在学习政治理论的同时增强思辨能力。

三、拓宽渠道,塔建平台,用放大效用提高政治教学效率。

(一)搭建互动交流平台

教学过程是一种“多边、双向、互动、合作”的过程,教师要为学生搭建互动交流平台,让“教”与“学”有机结合、情景交融,从而不断提高教学效率。在政治教学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才能在师生之间搭建一种“信息传递、情感交流”的平台,才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去思考、去创造。我在教学中,注重建立一种“平等、尊重、信任、宽容”的师生关系,营造一种“和谐、民主、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使师生行为、思维、情感等互动、交流、传递,真诚交流、取长补短、相互合作、集思广益,使每位学生在最近发展区得到提升。

(二)有效整合教学内容

教师要把握学科知识体系、构建政治知识网络,把政治知识进行有机的整合,使政治学科的知识结构和内在逻辑关系进行整合,根据学生的生理特点、学习兴趣、情感爱好的差异,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善于学习、主动探究、学会质疑,学得轻松、觉得愉快,学会对课本知识进行系统分析、归纳整理,理清脉搏,找出关联,编制图表,巩固学生所学知识,提升学习效用。我在教学中,利用演讲比赛、辩论问题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开阔学生的视野,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让思路越辩越清晰、让问题越辩越明白。

(三)放大政治教学效用

构建知识网络 提高学生素质 篇5

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具有广泛性、抽象性、逻辑性和系统性,这决定了它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下面谈谈自己的具体做法:

一、复习近平面几何图形面积推导公式,教给学生用转换的方式解决问题

小学阶段平面几何图形面积的推导公式,大部分是通过割补的方法把未知的知识转化为已知的内容,从而得出新的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象这种把未知的知识通过转换变成用已知的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会常常用到。

复习这部分内容时按如下步骤进行:

1.回顾与总结,提出如下问题:我们学过哪些平面图形?怎样计算它们的面积?这些面积计算公式是如何推导出来的?

2.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通过哪种图形的面积得出它的计算公式的?三角形和梯形呢?圆和扇形呢?这些图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得出,有什么共同之处?试用一句话概括出来。

3.教师小结:它们都是把未知的图形通过割补变换成已知图形,从而得出面积计算公式的`。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小数乘法的计算、小数除法的计算中都会用到。

通过这种教学方式,把小学阶段学习的平面几何知识罗列在一起进行系统总结,不仅使学生的头脑中建立起清晰的知识网络,并能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学会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转换法,溶知识与方法为一体,学生的知识水平、心理素质都得到提高。

二、复习各类比较量,教给学生用类比的方法解决问题

小学数学中,比较两种量之间的关系这一思维方式贯穿于一至五年级的各个学段。复习时,可以把比较两种量关系的式题和相应的应用题放在一起,使学生明确它们的相同点,加深理解各类题的解题思路,并初步理解用类比的方法解决问题。

复习这几类题时,可按如下的步骤进行:

1.回答下列问题:8比5多多少?5比8少多少?8是5的几倍?8是5的百分之几?5是8的几分之几?8比5多几分之几?5比8少几分之几?

2.再回答下列问题:上面几道题是几种量在一起比较?以哪个量为标准进行比较?解答的思路有何相同点?

3.教师小结:小学阶段比较两种量关系的类型只有上面复习的几种,它们的解题思路有相同之处:即首先要看以哪个量为标准进行比较,再看哪一个量与标准量比较,最后看是比较大小还是比较倍数关系,从而确定解题思路。由此大家可以看出,类似的事物之间总是存在相类似的特性,应引导学生留心寻找知识之间的相同点。

三、复习各类较复杂的应用题,教给学生用分析法和综合法解决问题

学生道德素质需提高 篇6

但长期以来,大量礼仪文化的精华和糟粕渗融并存,再加上西方多元文化的传入,使我们忽视了传统礼仪道德的传承,社会道德品行下降,犯罪活动屡增不减。

尤其是近年来,学生犯罪案件频繁发生。马家爵、李启明、药家薪成为犯罪的代名词,让人们对其犯罪事实目瞪口呆。

种种犯罪活动的发生,使我们不禁问道:“中国的道德礼仪都哪去了?”“礼仪之邦——中国,迄今何在?”悠悠的中华历史留下的许多尊德尚礼的故事,例如程门立雪,张良学艺,尾生抱竹等等。现在,它就像一个沉重的担子,负荷在每一个中国人的肩头上,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来。

学生犯罪的频繁增加引起社会也引起教师的思考,到底是什么样的恶魔污染了学生纯洁的心灵?

作为一名教师,尤其是历史教师,我只能站在教师的立场上进行思考。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简单说,就是教书、育人。学生,是各方面不够成熟的一个社会群体,需要全社会的关注,需要政府、教师及家长的正确引导。

古代言: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但在今天这个“一切朝钱看”的社会,我觉得和学生成为“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师生关系,逐渐成为一种奢求。先来看一下这个现象吧:

“三好学生”是我们对学生的最好评价,标准是德、智、体三个方面都得到发展。可学校在评选时背离了这个标准。“只要学习好什么都好说”就是现下我们评选的标准。

史言:“弟子事师,敬同于父,习其道也,学其言语。”但,到现在为止,我们的教育偏离了轨道,只朝着“教书”这一方向驶去。

以学习成绩为标准来评价学生,有利于提高学生在学习上的积极性,但另一方面容易使学生形成“只要学习成绩好,其他什么都好说”的思想。也就是历史上的“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只顾自己埋头学习,对国家大事不闻不问,对集体的活动不理不问,对身边的同学不理不睬,漠视集体他人的存在,认为自己学习成绩好就了不起,不善于与同学交流与老师的沟通;除了重视学习,其他方面的素质能力的培养欠缺,自然其他方面的素质能力不强,久而久之成了不折不扣的“书呆子”。这就是学生中“二漠三难”的现象。缺乏了情感的教育,学生就没有学习的动力,培养出的也就是缺乏感情的人。这种情况下培养的学生缺乏感情、缺乏交流、缺乏感动,更不用提师生、生生间的深厚感情了。

是什么造成了今天的局面呢?

家长一味追求高成绩,教师一味追求高分数,学校一味追求高升学率,“三高”现象很严重,学生素质跟不上。教学中,我们一味的让学生学知识而忽略了道德品质的培养,另一方面还人为地把学科分为“大科”“小科”,标准即是高考中分数的多少。而生活中呢,家长送礼请客,教师收礼、做家教的现象比比皆是,这样社会、家长一方面助长不良风气,一方面又抨击教书队伍素质日下。其实,这都是互相影响的,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

最迫切的任务是把孩子培养成德才兼备的人,不要让我们的孩子只有知识而没有道德良知。清朝史学家赵翼曾说过:“国家用人,当以德为本,才艺为末。”这无疑是向我们提供了一种培养人才、录用人才的标准。

我们该如何把学生培养成“德才兼备”的人呢?这需要社会共同的努力。

家庭:父母的言传身教。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在其幼小的心灵中留下深深地烙印。作为父母必须从一点一滴做起,让孩子从父母那里学会怎么做人、怎么做事。现在孩子都是独生子女,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出人头地、望子成龙、望女成风呢?但有很多家长往往陷入一个误区:只要有才华,就不可能没有用武之地。从而忽略了品质道德教育。父母要通过言行、典型事例培养他们的道德准则,树立自己的行为准则,引导孩子辨明善恶。“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不仅仅是青少年的事情,也是所有为人父母者应该思索和践行的事情。

学校:今天的学校不能一味的强调分数的重要性。因为他毁掉了学生的理想、毁掉了学生的健康也毁掉了师生的情谊。教师在教学中除了传授知识外,更要关注学生的道德素质教育。一方面教师要注意言传身教,同时也要建立一套全面的评价机制,让学生意识到道德水平的重要性。作为一名历史老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我会经常给大家讲述古代中国的文人轶事,古代的传统美德故事,讲述知识与道德合一,才是真正的人才,无论从事哪个行业,都要德艺双馨。目的就是让学生时刻记住:知识重要,道德品质更重要。

社会:“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荀子劝学》。社会环境对人的成长非常重要。我们要做好社会环境的建设工作,使我们生活的社会环境健康良好,只有社会环境健康良好,生活在在其中的人也才能健康成长和发展。因此,在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互联网、电视、报纸等担负着“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重任。其中互联网作为现代化的传播手段,主要通过报道和评价新闻事实,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倡导科学精神,在潜移默化中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和渗透力,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因此,政府要注意坚持正确舆论导向,营造健康向上的主流舆论,让更多的人尤其是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引导他们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另外,经济全球化带来了文化的全球化,在这个过程中,西方文化冲击着本民族的文化,向中国进行思想文化渗透,颠覆我国传统的道德标准。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西方文化不断进入我们的生活,使青少年产生盲目地崇拜和接受,导致西方文化对其产生负面影响,而一些外在的形式更被他们所接受,如过洋节,吃洋快餐,西方的时尚元素等。由于他们缺乏一定的鉴别能力,导致西方文化对其产生一定负面影响,也给我们的思想工作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所以我们需要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道德基础上,理性对待西方文化,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样,在文化多元化的今天,我们本民族的文化才不会在文化大洋中漂泊无依。

总之,学生的教育不单是学校的责任,他需要社会、学校、家长的合作。教育必须得到全民族的关注。

提高学生素质 篇7

五年级共有270名学生参加了测试, 其中总评达到优秀的有0人, 占0%, 良好的有28人, 占10.4%, 合格的93人, 占34.4%, 不合格的149人, 占55.2%。

六年级共有264名学生参加了测试, 其中总评达到优秀的有1人, 占0.4%, 良好的有37人, 占14.0%, 合格的83人, 占31.4%, 不合格的143人, 占54.2%。

一、学生身体素质状况与理想的原因

显然, 以上测试数据反应出的学生身体素质状况是很不理想的。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学生和家长在思想上对体育课的不重视。

虽然近年来政府、教育部门对体育的重视程度逐年提高, 但是在家长的观念里, 学生的观念上还停留在体育课就是一门副科, 成绩好差并不影响升学和评优。

2. 独生子女的原因也间接造成了体育成绩普遍下降。

现在的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 娇生惯养使他们的惰性越来越强, 体育课上碰到有一定难度和强度的运动, 他们就想办法逃避。

3. 平时锻炼机会减少。

随着生活条件的提高, 学生上学放学都有小车接送, 平时运动锻炼机会大大减少。此外, 放学后的静校和周末学校运动场所的关闭都是对学生参加锻炼机会的压缩。

4. 责任负责不明确。

在课堂中, 一但出现课堂教学意外, 主要责任由教师、学校担当, 所以在体育课时教师也都不愿意上一些运动强度高、对抗激烈、真正有锻炼意义的课程, 以致造成现在体育课内容单调, 学生学习热情不高。

5. 体育竞赛、活动缺少。

体育竞赛可以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但是普遍来讲, 现在学生的体育竞赛过少, 而且大多数活动比赛都只是一些体育能力强的学生参加, 而真正需要体育锻炼的学生却没有机会参与。

二、对策

要想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必须有计划地进行锻炼。通过数据的反馈, 可以使我们的训练计划更加有针对性, 体育授课更加有的放矢。

1. 针对学生耐力如何增强方面。

长跑负荷所引起的氧债, 容易让人出现的极点现象, 但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延缓极点的出现是我们要做的。从2008学年开始我们学校就借助北京奥运会契机, 启动全校学生冬秋季长跑练习。在每年的国庆节后, 到第二年五一前。每天大课间活动期间, 由班主任在前面带队, 全校以班级为单位排成方阵跟随音乐进行长跑练习, 经过五年的努力, 学生耐力素质明显有显著提高。

2. 针对学生柔韧性和爆发力如何增强方面, 从2008学年开始, 我们采取了基本素质拓展, 在体育课的最后五分钟开展天天练。天天练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提高学生柔韧性, 每次上课, 在慢跑后, 做一些静力性的拉伸, 如坐位体前屈, 跨栏坐, 两人一组的织布机游戏等来提高学生的柔韧性。第二阶段每节课组织学生进行一分钟的高抬腿练习和比赛, 提高学生的腿部力量和爆发力。第三阶段进行仰卧起坐和仰卧举腿练习和比赛, 通过以上三种形式的课课练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柔韧性、爆发力和腰腹肌力量, 对学生成绩提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坚持了五年后, 学生在坐位体前驱这个柔韧性项目上取得了飞跃性的提高, 在短跑的爆发力方面也有了长足的进步。

3. 针对学生体育活动不丰富以及家长和学生对体育课不重视这一现象, 我校由学校校长办公会议牵头, 组织全校学生参加上半年踢毽子, 下半年跳绳的全校达标, 并坚持把这两个项目做成了学校特色, 并且在政策上对全班达标的班机给予模范生名额奖励, 提高学生和班主任的锻炼热情, 并在每个学期期末举行比赛, 并把比赛成绩纳入班级评优中。跳绳项目很好地发展了学生的耐力素质和协调性, 踢毽子项目很好地发展了学生的灵活性和协调能力, 对我们今年学生在体质测试中优异的表现打下了基础。

4. 每次测试后都及时把各项身体素质测试数据反馈给学生, 使他们了解自己的身体素质状况以及今后该努力的方向。以前我们都直接把学生的最后成绩反馈给学生。这样的话学生只知道自己今年的成绩是优秀、良好、及格或是不及格。现在有了国家体质健康测试软件之后我们就可以很清楚地反馈, 学生到底在哪些素质方面拖了后腿, 在哪些素质上面通过训练之后自己较前次有了较大提高。哪些是最薄弱的环节, 有最大的提升空间。教师也可以对比前几次的数据, 反思自己的教学效果。

三、学生身体素质的转变

以上措施进行五年后, 我们再对2013学年五、六年级的学生做了身体素质测试, 具体数据如下:

五年级共有277名学生参加了测试, 其中总评达到优秀的有13人, 占4.7%, 良好的有107人, 占38.6%, 合格的93人, 占48.0%, 不合格的24人, 占8.7%。

六年级共有272名学生参加了测试, 其中总评达到优秀的有15人, 占5.5%, 良好的有102人, 占37.5%, 合格的128人, 占47.1%, 不合格的143人, 占9.9%。

通过两个数据对比,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 不仅是总评, 柔韧项目、速度项目和耐力项目的优秀、良好、及格指标比例都大幅度提升, 不合格指标比例明显下降。五年前对数据的分析和响应策略的制定对现在学生体质的大幅度提升有着明显的效果。

因此, 我们认为, 认真解读体质健康测试数据, 通过分析数据可以为我们提高学生体质制定合理有效的途径, 通过数据对比也让学生自己看到自己的身体素质能力, 为每个学生了解自身体质状况提供了依据, 也为我们对如何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指明了方向。

摘要:今年是我校全面开展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第五个年头。我们把今年学生体测的数据和五年所测得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再回顾这五年我们在提高学生体质方面所走的途径, 为今后更有效地提高学生体质摸索方法。

提高学生素质 篇8

1 高校学生干部素质培养的重要性

1.1 社会需要决定了应该提高学生干部素质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社会越来越需要综合能力强的、一专多能的高素质人才。因此, 高等学校不仅承载着为社会培养有较高思想觉悟, 又有较高科学文化水平和专业技能的人才, 还要为社会培养有较强组织能力的管理人才, 而这种人才的主要来源就是高校中的学生干部队伍。因此注重高校学生干部的培养与选拔是加强学生教育管理的重要举措, 对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促进高校发展有着及其重要的意义。

1.2 高校学生干部队伍的特点决定了应提高学生干部素质

学生干部对普通同学起着榜样示范作用, 在高校教育和管理工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我们只有培养有能力的学生干部群体, 发挥学生干部的榜样作用, 才能很好的号召和带动所有学生共同进步。

1.3 高校学生干部队伍中的问题决定了应提高学生干部素质

目前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存在着新的问题,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干部的整体形象。有针对性地解决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建立一个科学完善的学生干部综合素质培养体系。

2 高校学生干部素质培养的方法

2.1 建立科学合理的学生干部选拔机制

⑴标准统一, 严格选拔。高校学生干部的队伍建设需要不断完善, 每年一度的学生干部选拔是重中之重。学生干部的流动性较大, 工作周期较短, 平均一个学生干部工作的时间不超过2年。如何在一年中让他们最大限度的发挥作用, 同时让他们自身得到锻炼, 首先必须从选拔开始。因为选拔高素质的学生干部是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和发展的前提和重要保证。

⑵多方考察, 大胆任命。在选拔学生干部时, 一定要经过深入细致的调查了解, 任人唯贤, 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群众基础, 进行多方面的考察。

任命后要大胆地让学生干部独立处理工作出现的各种、各类问题, 克服工作中出现的困难与压力, 在独立处理工作中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让他们参与到学校各方面的管理工作中来, 通过工作了解学校与同学, 从而更好的做好工作。

⑶严格布置, 给与肯定。高校学生干部良好的自我感觉, 社会工作的广泛接触, 老师的赞同, 同学的欣赏很容易让他们形成骄傲自满情绪。因此, 要对他们严格布置工作, 要让他们意识到, 学生干部是为同学服务的, 要在奉献中锻炼自己、充实自己、从而提高自己, 自己的所做所为、文明礼貌、遵规守纪要成为普通同学的榜样。工作要多给与一些肯定, 少进行一些否定, 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干部的自信心, 更好的激发他们的潜能。

2.2 加强学生干部培训及素质拓展

⑴重视思想政治培训。作为一名学生干部, 应具有扎实的政治理论知识, 积极参加各种理论学习活动, 积极学习,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 并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 学会理论联系实际, 用科学的思想武装头脑。只有加强学生干部政治理论培训, 才能使其有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的理念。

⑵开展团队素质训练。在对学生干部队伍结构合理优化的同时, 学生干部团队培训必须同时认真进行, 这样才能相辅相成。认真开展团队素质拓展, 帮助学生干部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和多种才能, 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让他们形成良好的团队配合与协作能力, 因为当今社会只有具备良好的团队配合与协作能力你才能够在社会上立于不败之地。

⑶建立学生干部信条精神。“学生干部”这个称号就是意味着一种责任与义务, 一种为同学服务的责任与义务。这种责任与义务只有成为一个人的内心要求时, 才能自觉地去履行。学生干部必须认识到这一点, 才能够自觉地为同学服务。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锲而不舍的奉献精神, 不竞升华的实干精神, 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正是这种精神与信条, 让学生干部队伍出现了讲协作、讲团结、讲奉献、讲创新的良好态势。

提高高校学生干部综合素质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作, 我们应该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出一支思想政治素质过硬、学习成绩优秀、工作能力较强的学生干部队伍。学生干部应以身作则, 用实际行动来影响与号召周围的同学, 在全体同学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这样就会在全校范围内形成良好的学风和校风。作为教师要抓好学生干部队伍建设, 引导学生干部在不断实践中加强锻炼, 只有这样, 学生干部才能真正起到桥梁与纽带的作用。只有学生干部具备了良好的素质, 学生工作才能更上一个台阶。

摘要:高校学生干部是高校学生团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高校青年中的骨干和精英, 是团组织联系团员青年的桥梁和纽带, 其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高校共青团各项工作的开展效果。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学生干部队伍, 是做好新时期高校共青团工作的保证, 也是高校团组织发展壮大的迫切需要。

关键词:学生干部,素质,作用

参考文献

[1]吴晓晴.高校学生干部的培养与教育[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2004, (7) .

[2]汪朝辉.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与管理工作研究[J].株洲工学院学报.2004, (1) :144—145.

[3]胡志华.论核心价值观教育与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孝感学院学报.2008, (1) :114一116.

[4]吴瑕.关于加强高校学生干部教育培养的思考[J].青少年研究.2008, (1)

运用电教媒体提高学生素质 篇9

一、运用电教媒体, 提高学生应用题的审题能力

应用题教学是小学数学的难点, 又是重点, 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困难, 不感兴趣。而且小学生的自身能力还有待提高, 对应用题题意的理解不够透彻, 这需要教师利用一些教学手段帮助学生认真审题, 理解题意, 从而提高学生解应用题的能力。在低年级加减法两步计算应用题的教学时, 我是这样做的:

教师利用电教媒体组织教学, 让学生观察投影仪上的图片, 教师提问, 学生再思考。教学过程是这样设计的:

师:图片上画的是什么地方?

生:池塘边。

师:有什么?

生:有鸭子。

师:有几只?

生:12只。

师:同学们请看原有的鸭怎么样了?

生:鸭游走了。

师:游走几只?

生:5只。

师:鸭又怎么样了?

生:鸭又游来了。

师:鸭又游来几只?

生:7只。

师:同学们认真看图, 请提出要求的一个问题。

生:池塘边现有多少只鸭?

师:谁通过上面的回答, 试着编一道应用题?

这时教师总结学生编应用题的情况, 再出示题目:池塘边有12只鸭, 游走5只, 又游来了7只, 池塘边现有多少只鸭?教师改变了原来的应用题教学模式, 教师先出示此题, 再指导学生审题。而现在教师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的画面, 回答老师的提问, 学生试着编出应用题。这样学习编应用题, 学生肯定已理解应用题的题意, 题意理解了, 一定会正确地解答这道应用题。利用电教媒体, 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 最终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的正确率。

二、利用电教媒体,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在小学生数学基本能力的培养中, 就有一种空间观念的培养。空间观念是物体的大小、形状、方向、距离以及位置关系在人脑中留下的表象。教师在平时教学时, 注意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使学生对于在眼前的简单几何物体, 也能想象出它的具体形象。在这方面我是这样做的:教学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时, 教师在课堂上先让学生观察自己手中的演示教具, 去推导出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 这样要求学生去听课, 教师不是苛刻了吗?教师利用多媒体并制作CAI课件来辅助教学, 突破了本课的教学难点及重点, 让学生观察课件中的演示, 思考提出的问题。通过精心设计的CAI课件, 活跃课堂气氛, 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数学教学呈现新的生机, 这样, 既有利于学生理解知识, 突破重点、难点, 又能启发学生思维,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使用电教媒体, 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在以往的数学教学中, 学生的练习都是单一的、重复的, 没有真正起到巩固知识的作用。我们可以有目的恰当地使用CAI课件指导学生练习, 能优化学生的练习心境, 优化指导过程, 优化评改途径, 使学生练习有目的, 练习有方法, 从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我们在CAI课件中可以设计成两人或多人一组的练习让学生比速度、比正确率, 再通过计算, 用表扬和鼓励的方式进行评价。如果一组练习做得全对, 可以放一段优美悦耳的音乐来进行评价。这样做, 对学生来说做数学练习不再是件枯燥的事, 在相同的教学时间内练习量将大大增加, 学生学得轻松又扎实, 养成了学生进行反复检验的好习惯, 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

四、借助电教媒体,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小学生好奇好动。他们的思维以直观形象为主, 而数学知识具有严密的抽象性, 这就要求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 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这样既可满足小学生动中求知的特点, 提高主动学习的参与度, 又丰富感性认识, 提高理性升华的质量。

在课堂教学中都少不了教师的评价, 对学生的动手操作情况也不例外。学生动手操作有好处, 如果学生操作错误, 在教学中就适得其反, 就需要对学生的操作组织交流评价。如果请一名学生上讲台演示, 也会受到诸多方面的影响, 对操作评价就不够准确, 教师可以利用实物投影仪, 让学生通过看投影, 进行讨论交流。这样, 教师就可以指导学生多动手操作, 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又开发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智力能力, 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加强课外阅读提高学生素质 篇10

一、课外阅读指导有利于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

大教育家朱熹曾说:“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在现实的阅读中,不少学生课外阅读的效果不尽如人意,最初学生刚拿到书,不过几分钟,举手答:“看完了。”仔细观察,原来学生拿到书后,只是囫囵吞枣地翻阅了一遍,看后连自己也不知自己学到了什么。这主要是由于阅读方法不当造成的。因此,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使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阅读过程中,要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1. 针对学生年龄特点,为他们提供一个自由、轻松、和谐的阅读空间,吸引学生走进校内图书馆。宽敞明亮的阅览室、整齐排放的各类图书、墙上的名人语录,使他们感到心旷神怡,使他们能在所见之地都有机会受到熏陶,产生浓厚的读书兴趣。

2. 教会学生读书要充分利用工具书。如“新华字典”“汉语小字典”等解决书中的“拦路虎”,弄懂出现的生字、新词,达到读懂所读内容的大意。

3. 教给学生边读边想,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要联系上下文进行理解,决不能囫囵吞枣,一目十行。这样起不到看书学习的效果;对书中重点句或优美的句子、精彩片段,要停下来理解其义,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好在哪里?

4. 当学生看完一个故事,就要求学生把书中的内容用自己的话说给教师和同学听,并举办讲故事活动,对中、高年级学生,要求边读边思考,摘录优美词、句、段,做读书笔记,还可以练练笔,要求学生写心得体会,或者模仿文章的精彩片段进行句子仿写、语段仿写,也可要求学生续写。长此以往,学生就会逐步学会阅读的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水平。

二、课外阅读可以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读书不仅可以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还可以进一步巩固课内学到的各种知识,提高他们的认读水平和作文能力。达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功效。近年来,我校为了教育学生利用图书馆,学校领导把课外阅读指导纳入教学计划。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阅读指导。中高年级学生要作读书笔记,写读后感,学校要求教师上好集体阅读指导课,进行新书介绍,指导学生选择优秀读物阅读,在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基础上,让学生们人手一册笔记本,对优美的句子、片段,抄一抄、写一写,便于下课后熟读背诵,这是通过读书积累材料的重要途径,在图书中获取了知识的营养,文化、行为等各项技能素质。学校教导处配合少先队大队部,组织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促进阅读活动地深入开展,每学期组织“读书写心得体会”“读书笔记展览”“日记评比”等活动,使学生产生深厚的阅读兴趣,阅读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面,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增强了学生思维的敏捷性,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储备,使学生汲取了文中的精华,从而掌握了更多的写作方法和技巧,倾吐于自己的作文之中,使学生的作文言之有序、言之有物,写作能力大大提高。

三、课外阅读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课外阅读可以开拓学生视野,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一本好书,可以影响人的一生。”在图书馆里,你可以看到学生的学习完全处于自主的地位、主动的状态;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小读者身上洋溢着积极的学习热情。为了参加数学比赛,他们在这儿找学习材料;为了创办《手抄报》,他们涉猎了天文、地理、科学,尝试了获取信息的乐趣;为了参加演讲比赛,他们阅读了大量书刊;为了一个有争议的词,他们一口气查了几种词典;而有谁发现了一本有趣的书,他们还要互相传阅,他们学会了离开教师自己学。为用而学,有的放矢,他们学习的劲头别提有多大!通过课外阅读,增加了学生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的认识和理解,增强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加强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逻辑性、灵活性。学生通过课外阅读,可以了解古今中外的英雄人物,从而使自己的思想和境界得到高尚人物的洗涤,也得到了净化。读书不仅对学生的学习有着重要作用,对他们的道德素质和思想意识也有重大影响。

提高学生素质 篇11

一、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

学生学习积极性,有来自内因和外因两方面互相渗透的因素。内因就是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向往,获得数学知识的成功,喜悦。外因是来自于家长、教师的期望、奖赏、和惩罚。不难看出,充分激发其内因,使其体验学习的成功,调动其认知的兴趣,这是提高学习积极性的主要因素。

二、让学生自己探求知识,发现规律

“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个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世界里,这种需要就更强烈。”(苏霍姆林斯基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懂知识,更要让学生自己去探求知识,研究问题,发现规津,这不仅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展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方面,更是适应未来社会的重要要求,

l、参与研究,发现规律

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研究,并成为研究的主体。在自主的学习过程中,在与其他同学的合作中,在教师的不断修正、指引下,使其自己去找到方法,发现规律。以《圆的周长》为例。教师这样突出学生的主体,使其自己研究π的值,即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在复习中,师提问:“(l)、正方形的周长公式是什么?正方形的周长与它的什么有关?有什么关系?(2)、长方形的周长与它的什么有关?有什么关系?”。通过这两个问题,使学生很容易联想到,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系。老师由此引入圆的周长的教学,并通过剪、折等操作发现,圆的周长与直径有一定的倍数关系。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这里并不由教师演示,实验;而是分小组让学生来研究,实验;通过实验报告的彤式反映出周长与直径的倍数关系在3倍生右。其中一组,就实验了这样三组数据;直径2.5厘米,周长7.75厘米;直径是8·3厘米,周长是25.12厘米;直径是l3厘米,周长是40.1厘米,得出结论:周长与直径的倍数关系是3.1倍左右。由学生的分组的研究,再经老师引导学生总结出圆的周长C=πd=2πr。这样的实验,既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其主体作用.又在实验中渗透教育思想和研究方法,一举两得。

2、自己尝试,演绎规律,法则

尝试教学,也是发展学生主体性的重要手段。通过尝试鼓励学生找出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包括对的和错的),学生在已有认知水平的基础上不断修正,而达到自己学习新知的目的。例知,《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教学,在已经掌握了除数是整数法的小数计算法则除法的基础上,大胆让学生尝试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教师让学生板演出已经出现了各种现象即各种错误方法和正确方法,在已有认知结构上不断修正,改进,最终让学生自己得出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法则。

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要突出学生的思维训练和能力培养

要使学生较快的适应并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必须设法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培养思维能力的关键就要教會学生自己去思维。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就要突出学生动口表达、动手操作、动脑思考的机会和时间;让学生在课堂上多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逐步去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比如在计算课教学中,就要让学生多表达算理,表述计算过程。在应用题教学中,重视学生借助学具亲自摆一摆,用线段亲自画一画,使生动,具体的感性材料作用予大脑形成表象;重视说题意练习和分析数量关系的练习。

探索新课改提高学生素质 篇12

一、改进教学方法, 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课标要求每一课时的教学都充满着生命力, 这就需要教师用灵活多样的方法组织学生学习.在教学工作中, 我选择行之有效的多种教学方法, 并灵活运用, 使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尝试教学法不是教师先讲, 而是让学生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先来尝试练习, 在尝试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自学课本, 引导学生讨论, 在此基础上教师有针对性地讲解.我在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四册第四单元“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教学中, 把尝试教学法和表述教学法合二为一, 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表述教学法的基本结构分为五个, 即感知阶段———表述阶段———自学阶段———练习阶段———讲解阶段.表述教学法符合小学生的认识规律, 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度的阶段.运用表述教学法从开始的感知阶段学生就会被生动形象的教学内容所吸引, 进而产生浓厚的兴趣, 例如:学生通过观察第四册63页中第二题图 (跳绳、丢手绢) , 学生开动脑筋, 积极主动地把日常生活中的感性材料内化为自己的知识, 从而组织灵活的课堂语言进行表述.如有的同学观察完第一幅图表述出了图意并提出了问题: (1) 一个班的学生在上体育课, 先玩跳绳游戏, 6人一组, 可以分成6组, 这个班一共有多少名同学?还有的同学完整地表述出了两幅图的图意并提出了问题: (2) 一个班的学生在上体育课, 先玩跳绳游戏6人一组, 可以分成6组;再玩丢手绢游戏, 9人一组, 可以分成几组?根据学生表述的两种题意, 我大胆地运用尝试教学法, 把第 (1) 小题作为准备题让学生独立解答, 学生利用学过的乘法知识很快地算出答案, 接着鼓励学生尝试做第 (2) 小题, 在尝试中, 首先引导学生找出题里的已知条件放手让学生讨论思考:可以分成几个小组?与哪个数量有关系?学生理清解题思路后, 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准备题与尝试题合为一体, 体现了新旧知识的链接.在尝试练习中, 应用反馈原理, 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自己学到的新知识并强化对新知识的理解掌握.

通过以上两种教学方法在应用题中的应用, 可以看出, “表述”促进了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 为自学奠定了基础.尝试教学法需要学生有一定的知识积累,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打破传统的传授知识的教学模式, 让学生初步尝试应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简单的两步计算的乘除法问题, 学生既巩固了知识, 又增强了应用意识, 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运用多媒体教学,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小学数学教学手段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幻灯机、录音机、电视机和计算机等现代化的电教设备, 在课堂教学中越来越得到广泛的应用.特别是计算机辅助教学, 它能集图、声、色、文于一体, 直观形象, 动态地展示了知识的形成过程, 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加大了课堂教学的密度.

新教材中每一个教学内容, 几乎都是以图画的形式展示出来的, 根据每一个知识点的实际情况, 对某些内容进行了充实和重新组合, 制作成了一节节生动、活泼、有趣的课件, 让学生自始至终沉浸在充满童趣的教学情境中, 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提高了教学效率.

例如:学习“统计”知识时, 通过课件演示, 变静为动, 让统计图中的小动物真正动起来, 统计出喜欢各种动物的人数后, 打在屏幕上慢慢地形成“统计图”和“统计表”, 再用不同颜色进行区分, 让它反复闪烁几次, 把静态的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这堂课取得的学习效果, 是传统的黑板板书形式无法比拟的.

多媒体教学可以使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 刺激学生大脑皮层相应机能区, 有利于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产生更好的学习效果.

三、探究实验操作,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而富有个性的过程, 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过程.因此在数学教学活动中, 我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基础, 创设富有动力的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欲望.

例如:在教学“锐角和钝角”时, 从雄伟壮观的南昌八一桥面入手, 引导学生抽象出角的概念, 本节课设计了制作角、交流、摆角、画角、分类等实践活动, 每个活动都给学生提供充分的看、想、说的机会.从学生感知的事物中启发他们进行有序、有理思维, 通过观察、操作、分类、比较等数学活动发现问题, 经过思考获得正确的假设, 设计实验, 动手验证, 最后得到经过实验验证的科学理论.

这种探究性实验活动让学生手脑并用, 学会了比较验证的思维方法, 学生在操作活动和智能活动中轻而易举地掌握了教学内容,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归纳推理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四、体验成功的喜悦, 培养个性品质

新教材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科技的发展, 较好地体现了师生、学生和课本之间的交流对话, 在课本内容安排形式上都是低年级学生所喜爱的.通过实验活动教学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学生思维活跃, 敢于质疑, 勇于发表不同见解, 乐于表示自己, 每堂课都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 使学生经历了一次次成功的体验, 这样就更加激起他们参与的动机, 激发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兴趣.

上一篇:安全管理石油化工下一篇:时变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