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英语教学

2024-06-29

ESP英语教学(共11篇)

ESP英语教学 篇1

《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的基本原则》(以下简称《基本原则》)明确指出:高职高专英语要坚持“以应用为目的,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突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听、读、写、译全面发展。我国的高职院校一部分来自于中专院校升格,另一部分是来自专科学校,对于前者往往带有中学英语的教学方法,重语法、重词汇,而对于后者往往会向本科院校看齐,重视通用英语,注重英语水平考试。目前高职英语教材就是一个版本、一套教材,涉及的词汇就是单一的通用英语词汇。衡量英语水平的高低仍然是英语等级考试,也就是高等院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学习好的就考四、六级,向大学英语靠拢。学生在校期间花费了大量时间、精力来学习脱离生活、脱离日后工作需要的英语知识,学生感到十分困惑与不满,不少学生甚至有厌学情绪。这种教学方式和学习内容与学生学习技能、为工作服务的想法大相径庭。目前这种教学方式与内容难以适应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因此,我们要更新高等职业英语的教学理念,建立新的教学模式,即开设通用英语与专门用途英语教学并重的教学模式。

一、ESP理论与教学原则

与普通英语相比较,ESP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有两个最基本的判断标准,一个是ESP必须是“以特定目标为导向的”英语教学,即由于特定行业的需要,学习者需要在某一学科或专业领域内使用英语的能力;另一条是ESP教学必须建立在“需要分析”的基础上。Strevens (1988)提出了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的4个区别特征:(1)需求上满足特定的学习者:(2)内容上与特定专业和职业相关;(3)词汇句法和语篇上放在与特定专业、职业相关的活动的语言应用上;(4)与普通英语形成对照。专门用途英语有特殊的词汇、句法和结构模式。一般应该在高职高专到了二年级时才能开始ESP英语教学,一方面ESP英语的基础是普通英语,需要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和词汇,另一方面作为ESP英语有行业、专业特色,只有接触到一定的专业课时才能理解。一般来说ESP英语教学应遵循以下教学原则。

1. 教材内容和教学活动的设计要体现“真实性”原则

ESP英语教学材料内容应该包括相关专业的真实材料,这些真实材料可以来自相关专业期刊、实验报告、产品使用说明书等。另外,现在有很多的视频科教短片也可以是很好的题材,在实践性的环节可以与相关企业建立实习基地,这样可以创造出真实的行业环境,如果条件不太具备时可以采用虚拟现实、人为模拟环境达到教学效果。

2. 确立目标与学习需要为根本原则

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原则是学以致用,高职高专学生在校时间短,主要目标是就业,因此,在制定ESP教学大纲时就必须突出使用性这个目标。在教材组织上必须根据学习者将来必然遇到的交际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工作环境及特定环境,分析学习者所需要的学习技能和知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学习ESP英语。

3. ESP教学应强调语言学习

ESP教学也是英语教学的一个有机部分,在教学上教师要注重ESP的使用规范、词汇特征、特殊词汇、特殊结构与用法,加强学生的篇章理解能力,以学生为中心组织各种教学环境。而教师则扮演一个组织者的角色,在评估教学时不能仅仅靠试卷来评判,而是要看学生的日常课堂表现。

二、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理念

专门英语的教学与普通英语教学类似,但也有较大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词汇的扩展

在普通英语教学中往往是精讲一些主要的词汇,而ESP教学中不能过细停留在一些词汇上,而是要千方百计扩大ESP专用词汇。在具体教学时,教师要注意词义的对比,利用构词法扩大英语词汇量,在组织教学时要启发和开导学生与专业、职业相关联,鼓励学生将其应用到专业中去。

2. 加强课堂课后案例分析

在一些经贸类、商务类、金融类专业的ESP教学中,教师要穿插一些专业案例,这些要以一些经典的、热点的案例使学生能够较充分理解相关理论。对于一些理工科的英语要选一些常用技术、现场用到的、科教短片等材料组织。

三、实施ESP课程的途径

高职高专由于专业众多,课程类容丰富。主要可以分科技英语、商业英语和社科类英语三大类,对于这些ESP教学没有统一标准,往往是根据专业和行业特色因材施教。但是大体上有以下原则。

1. 传授实用性专业知识

学校应大力抓教师培训,可以让一些教师深入公司、工厂学习调研,也可以采用校外兼职教师的方法,请一些企业内的资深工程师来讲授。

2. 培养学生查阅专业词典和阅读专业期刊的习惯

任何课堂和教师都不可能将所有专业词汇全部讲授给学生,更多的词汇需要学生在工作中学习和理解。在校时培养学生阅读专业期刊,一方面可以丰富专业知识,另一方面可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标,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虽然ESP教学在中国尤其在高职院校开展不久,存在专业教材缺乏、师资短缺等诸多不利因素,但是作为高职高专英语的一个发展趋势,有待更多同行深入研究、实践。

参考文献

[1]黄成夫.2008高职高专英语教学贯穿ESP教学理念的原则、教法与实施[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3, (5) :89-94.

[2]Strevens, P.ESP After twenty Years:A reappraisal[A].In Tichoo M. (ed.) ESP:State of the Art[C].Singapore:SEAMEO Re-gional Language Centre, 1988.

ESP英语教学 篇2

巧用ESP改善高职高专院校英语教学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部分,本文通过对ESP与高职教学的探究得出ESP教学对高职学生英语教学起着十分重要作用的结论,从而建议学校采用适当教学模式,让ESP成为高职教学主题,培养适合国际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作 者:李平作者单位:河北秦皇岛外国语职业学院刊 名:中国校外教育(理论)英文刊名:CHINA AFTER SCHOOL EDUCATION年,卷(期):“”(z1)分类号:H3关键词:ESP 教学模式 复合型人才

ESP教学之我见 篇3

【关键词】ESP 挑战 教材编写

一、开设ESP课程的必要性

高教厅印发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高教厅【2007】3号),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的进行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修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社会对外语能力的要求呈现多元化,专业化的趋势,学生学习外语也表现出极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因此,ESP教学势在必行。

二、ESP的特征

ESP是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 的缩写,译为 “专门用途英语”,指与某一学科或是某一职业相关的英语,是为满足学习对象的特定需求和特殊目的而设计的英语课程(Hutchinson&Waters,1987)。Strevents(1988)最早提出ESP四个主要特征是:

1.需求上,课程设置必须满足学习者的特定需求。

2.内容上,与特定学科专业和职业相关。

3.语言上,放在适合这些专业和职业的句法、词汇和语篇上。

4.与通用英语形成对照。

三、ESP所带来的挑战

1. 对教师的挑战与应对。从教师的角度讲:专业课的教师专业知识掌握扎实,但语言综合运用的能力欠佳。教授公共课的英语教师语言功底强,发音标准,表达能力强。但是相关的专业知识却比较薄弱,且不熟悉专业词汇。此外,从语篇特点上看,普通的书信与商务信函的语言特点也很不一样。因此,可以培养一支特别的教师队伍,同时具有较强的英语功底和扎实的专业知识。公外的教师学习一些文科的课程相对容易一些,但是学习理科的课程就难度较大了。英语的学习需要长期的积累和大量的练习。专业课教师也很难在短期运用好英语。因此,双方的合作就显得特别重要。专业课教师也应主动的去深入学习英语知识,能够更好地用英语去清楚、流畅的讲解专业知识。现英语教师和专业课教师的教学负担都很重,还要腾出额外的时间去完善自己。要实施ESP教学对教师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应对与此.

(1)如果经费允许,可以邀请国外的专家定期到中国来做讲座,把最新的理念,最新的成果用英文分享给我们,对中国教师进行教学理论和研究方法的培训指导。

(2)各个高校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把一些有良好的英语功底和专业能力强的老师送出国门,去国外进修学习。

(3)目前,新兴的慕课和微课两种教学模式很受学生欢迎。成立一个专门的机构,该机构可以定期的组织全国的ESP教师到一起开会学习,互相交流教学经验。把一些有共性的课程制作成微课和慕课,资源共享。微课和慕课的使用可以帮助更多的ESP教师成长,同时还可以缩小国内各大学之间的差距。

2. ESP对学生的挑战与应对。可以在大学一年级或是一二年级给他们继续上大学英语的课程,使他们的英语水平无论是词汇、听力、口语、翻译和写作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同时开一些简单的专业基础课程,先用汉语学明白了,再上ESP会简单一点。教师可以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设计各种各样有趣味的教学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我们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还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技能,教他们学会如何更好地去学习。

3.对教材的挑战及应对。Hall(1995) 认为科学的外语教材要满足交际、真实性、长期目标和以学生为中心的四个需求。这个原则同样适用于ESP教材的编写。ESP教材的编写不像大学英语教材的编写。编写ESP教材,由于教材的专业性比较强,个性化突出,需要大量的各专业的精英共同努力。编者既要十分精通专业知识,又要有相当好的语言功底。ESP真正在中国实践教学的实践比较短,经验不足。不妨选用国外的原版教材,根据国内的实际情况进行补充或是删减。先在几个高校试行一下,注意跟踪调查。根据反馈的情况,再做调整。适时举办与ESP相关的全国性的研讨会并邀请国内外的出版社参加共同开发教材。

四、结束语

2014年中国吸收外资1280亿美元,首次成为世界最大的外资流入国。如此大的商机,无疑为广大的毕业生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就业市场。人才的培养要与社会有更高的契合度,更好地符合市场经济和就业的需求。尽管应运而生的ESP教学面临很多的挑战,但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定会克服困难,更好的培养满足市场要求的大学生。

参考文献:

[1]Hall,D.1995,Materials Production:Theory and Practice.In A.C.Hidalgo,D.Hall and G.M.Jacobs(eds)Getting Started: Materials Writers on Materials Writing.Singapore:SEAMEO Regional Language Centre.

[2]Hutchinson,T.&A,Waters,A.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a learning–centered approach[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学术英语(ESP)教学比较研究 篇4

据网络查询得知, 掌握专业外语, 能够用专业外语和国外的专业技术人才顺畅交流和合作的新型复合型人才在我国经济发达地区供不应求, 而且需求数量十分巨大。从大学英语教学现状来看, 学生是否愿意学英语, 学英语又想学什么呢?根据我们所做的1000份大学英语学习调查问卷, 英语基础好的400名学生, 大约80%的学生愿意学习专业英语, 原因为学习专业英语不仅能够学到英语知识, 而且专业英语还与他们的专业相关。可见, 无论从社会需求还是学生的个人需求方面来看, 学术英语教学都应该引起各高等学校足够的重视。

二、国内学术英语研究现状

根据四川外语学院的马武林[1]观点, 学术英语 (EAP) 是与某种特定职业和学科相关的英语, 是以教授学术英语所需要的语言知识和技能为目的的语言教学模式, 是根据学习者的特定目的和特定需求而开设的英语课程。 (Hutchison&Waters, 1987) 复旦大学蔡基刚[2]认为“学术英语可分通用学术用途英语 (EGAP) 和特殊学术用途英语 (ESAP) (Jordan, 1997) ”。前者教授如何听学术讲座, 做笔记, 参加学术讨论, 进行学术陈述, 学术阅读和学术写作等语言技能的课程;后者则结合专业进行语篇、语类和学术交际能力的教学。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 我国大陆地区对学术英语的研究起步较晚。自2007年以来, 国内很多专家和学者开始关注学术英语, 并开始初步的宏观感性研究。李丽生[3]指出“用专业学科知识的学习带动英语学习, 以英语提升专业水平, 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王海华、王同顺[4]建议“在公共英语课程设置上加大学术英语的内容, 加大听说能力训练, 从语言上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学术交流的能力”;张杰[5]进一步指出“专门用途英语教学将是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方向”。在宏观理论的指导下, 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宁波诺丁汉大学等开始进行学术英语教学尝试, 但未形成比较完整的体系。

三、欧美地区学术英语研究概览

在学术英语教学方法研究方面, 国外已经比较成熟。欧美地区学术英语研究的理论主要来自于西方语言学家和应用语言学家最新研究的成果。主要涉及的理论有:chomsky的普遍语法理论、D.Hymes的“交际能力”理论、M.Halliday的语言功能理论、H.Widdowson的交际能力二分原理、Krashen的输入理论、Swain输出理论等。

(一) 英国

英国的学术英语教育主要由各个大学下属的语言中心或者私人培训机构来完成, 历史比较悠久。根据柳君丽、范秀云的描述, 其主要的教学方法有:语言教师和专业教师联合执教法;功能教学法、体裁分析法、批判教学法、合作教学法、小组教学法等。

(二) 加拿大

加拿大的学术英语教学和第二语言教学的方法没有太大的区别。根据韦嵚[6]的描述, 其学术英语教学采用的方法常见的有:浸泡式教学法, 暨尽量多的创设语言学习环境, 把学习语言知识和学习学科内容结合起来, 使语言的学习因为有学科内容的负载而更有意义;支架式教学法, 类似于外语界广泛提倡的任务型学习法;抛锚式教学法, 暨由教师运用启发式理念引出教学内容, 然后由学生进行讨论的方法;合作式教学法, 暨类似于美国的团队合作法;随机通达式教学法, 暨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进程随时掌握, 通过反复复习来进行教学的方法。

(三) 美国

美国对学术英语教学特点的研究领域比较宽、角度比较多、层次比较深。随之而来, 美国学术英语教学方法呈现百花齐放态势, 主要由主讲教师根据自己对所教学术英语领域的独特理解进行学术英语教学。常见的学术英语教学通过读写互动 (interaction of reading and writing) 完成, 暨把学术英语阅读和写作结合在一起进行教学, 由阅读带动写作, 再由写作指导阅读;团队合作法 (pair work) 暨小组成员在相互合作互动中进行学术英语的学习;过程评价法 (process evaluation) 暨在学习的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再根据评价指导新的学习过程。

四、结语

学术英语教学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 在学术英语理论归结和教学过程的系统研究方面还有很大的拓展空间。国外学术英语教学理论和方法在给我们带来指导的同时, 为我们指明了教学和研究的方向, 值得我们去借鉴和思考。

参考文献

[1]马武林.大学英语后续课程内容设置探究 (一) ——学术英语[J].外语研究, 2011 (5) .

[2]蔡基刚.“学术英语”课程需求分析和教学方法研究[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2012 (5) .

[3]李丽生.SCLT教学模式及其对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启示[J].外语界, 2002 (4) .

[4]王海华, 王同顺.双语教学与公共英语教学的接口问题[J].外语界, 2003 (01) .

[5]张杰.公共英语教学的专业化与专业英语教学的公共化——我国高校英语教学改革的必由之路[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5 (11) .

ESP英语教学 篇5

【关键词】高职院校 ESP模式 英语教学

高职院校的教育目标与课程设置都不同于普通高校的学科式教育,但当前高职英语教学的教育模式仍然与普通高校的基础英语教学相似,教学有效性低,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也不理想,无法满足高职教育的教育目标。基于此种因素,高职院校急需构建适合高职教育特点的特色英语教学模式。ESP为EGP的教学模式延伸,是于EGP基础上,将语言知识与技能结合,满足英语学习者的特定技能需求,笔者认为该种教学模式十分符合高职教育的教学目标,可尝试将ESP引入高职英语中,构建全新英语教学模式。

一、ESP教学与高等职业教育的联系及引入意义

ESP中文解释为专门用途英语,起始于上世纪60年代。二战后世界科技、经济、贸易、通讯、文化交流等全球一体化进程快速加快,作为使用范围最为广泛的英语,其交流作用日益显著,同时各技术领域也对英语有了相应要求,这就是ESP产生背景。而ESP教学就是针对专门用途英语的教学方式,以能力培养为教育导向,将语言作为实用性工具来学习与运用。由此可见ESP的教学方案设计,不能再如以往仅强调英语的学科性,而是要将系统性的能力培养作为教育方向,并根据不同专业的需要,设计教学重点。

1.ESP教学和高职院校的教育目标相符。高职院校教育目标是使学生在毕业后可直接从事某项专业性强的工作,以能力培养为教育核心,要强调职业或者行业要求的能力对应。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可利用英语实现信息交流互换。例如汽修专业学生可通过进口汽车的英文说明书,明确汽车的基本构造和维修保养注意事项,营销专业学生可对进口产品的介绍文书,对产品有一定交流,并在涉外推销中自行撰写英文产品说明。对高职学生来说,英语不单单是个考试科目,还是展现其竞争实力的重要指标。

2.ESP模式适合高职学生实际情况。高职院校的学生英语水平不能和普通本科院校相比,特别是语言应用能力方面就更显薄弱。且高职院校通常为三年制,并有一年时间需要实习,英语课堂教学的总课时十分有限,因此模仿本科院校的英语教育模式显然不切实际,应在有限的课程内突出技能性教学重点,这才是高职院校英语教育的特色。

3.引入ESP模式可提升高职院校的社会影响。长期以来高职院校以不断向社会输出实用性人才,取得了良好口碑,但高职院校的英语教育大多是以仿照本科院校英语教育为主,英语教学成效甚微。通过以上分析看出,高职院校应当找到自己的英语教学模式,通过ESP模式使高职生英语水平和专业技能相辅相成,锦上添花,实现更深层次发展。

二、在高职英语教育中引入ESP模式的思考

在高职教育中以ESP模式进行改革,将是对传统高职英語教育的大型转变,是涉及到组织领导、业务创新、思想观念及理论研究等多方面的系统性工程,本文对教学改革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先在高职院校中实施由上至下大范围研究ESP模式的活动,使教职人员可深入理解ESP模式的内容及重点,找到ESP和高职英语教育的交集,以此为切入点,转变传统教学模式,摆脱本科院校的影响,走出符合自己教学特色的英语教学之路。

2.联合各高职院校,在高职英语系统中构建权威性的ESP水平考试,以此引起学生们对于高职英语的重视,带动高职英语教育改革。

3.在教材选编与课程设置中,尽量摆脱普通高校模式,制定符合高职教育特色的英语教材,并积极开展校外沟通合作,引入成熟的ESP教学模式、教材、教学方案等。

4.强化宣传,加强企业、社会、政府及大众对于ESP的认识,提高认同感,并先选择重点院校或院校中的重点专业进行改革试行,在试行期间不断完善,逐步普及至广大高职教育系统中。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于高职院校中开展ESP教育是社会发展及高职教育特点的共同所需,ESP教学可使高职生在工作岗位中充分发挥自我潜能,突出学以致用的高职教育本质,使学生具备语言应用能力。高职学生已具有一定的英语基础,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引入ESP教育模式,转变传统教学模式,可有效提高教学效率,为学生的英语应用水平起到大幅推动作用。总而言之,英语作为第一大语言,起到与世界各领域行业交流沟通的重要作用,作为培养实用型人才的高职教育,应当将英语的实用性凸显出来,为社会源源不断地输出技能型英语人才。

参考文献:

[1]刘晓.高等职业院校实用性英语教学体系构建的探索[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3).

[2]秦秀白.ESP的性质、范畴和教学原则——兼谈在我国高校开展多种类型英语教学的可行性[J].中国英语教育,2013,(1):34.

[3]郭曦.改进高职院专业英语教学的对策与思考[J].南京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3).

ESP英语教学 篇6

1 ESP理论简析

ESP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 是指与某种特定职业或学科相关的英语, 即“特殊用途英语”或“专门用途英语”, 是与普通用途英语EGP (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s) 相对的一个术语, 是由语言学家韩礼德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在《语言科学与语言教学》中首次提出的。作为ESP, 它就不再是单纯的一门语言课程或专业课程, 而是将英语语言与某一门专业知识紧密结合, 具有相应的教学原则、方法等的完整课程体系。【1】针对不同的专业, ESP课程应该涉及相关专业的学科知识和专业文献的语言表达特点。

许多学者对ESP的含义和精髓都提出了不同的观点。英国语言学家Hutchinson&Waters (1987) 认为ESP教学设计应该是Learner-Centered Approach (以学习者为中心) , 探索一种以学习者的需求为核心的语言教学和学习方法, 包括三个依次关联的教学过程, 即语言模块教学、专业模块教学和综合实训模块教学。在这一教学和学习过程中, 学习者首先学习语言, 为以后学习某种专业打下基础;然后在学习专业技能的同时进行语言能力的训练和提高;最终达到帮助学习者具备以英语为媒介进行某专业学科交流学习的能力。【2】应用语言学家Stevens提出了ESP课程的四个根本特征, 即必须以满足学习者的特定需求为出发点;内容要与某一专业或职业相关;在语言运用方面, 词汇、句法和语篇必须与某一专业、职业的相关活动有关;体现出与EGP (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 的明显不同。【3】韩礼德依据英语教学的原则和方法, 提出了要根据学习者的专业实际需求进行英语教学, 调整英语教学内容与方法, 这正是对ESP内涵和外延的唯美解释。

ESP教学的历史发展过程经历了漫长的不断完善和丰富的过程, 由最初是语域分析 (Register Analysis) 、修辞或语篇分析 (Rhetorical or Discourse Analysis) 到目标情景分析 (Target Situation Analysis) 、技能和策略分析 (Skills and Strategies) 以及现在的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方法 (A-Learning Centered Approach) 。【4】很明显, 在ESP发展的第三阶段即目标情景分析阶段, 学习者的学习目标和具体需求就已经被考虑到课程的设置之中了。现在ESP的教学模式就是提倡以学习为中心, 对学习者的具体需求进行分析是ESP教学的核心。而且Hutchinson&Waters把学习者的需求进一步细化为目标需求 (Target needs) 和学习需求 (Learning needs) , 目标需求是指学习者为了在目标情景中能顺利运用所必须学会的知识和技能, 而学习需求是指学习者为了学会而需要做的一切[5] (PP.9-14) 。

因此, ESP教学的核心就是要根据学习者的目标需求和学习需求, 始终贯穿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探究一种将英语与学习者所学专业相结合教学模式。

2 高职英语教学目标与现状

教育部高教司颁发的《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基本要求》明确指出, 高职英语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 坚持“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 培养适应社会和市场需要的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人才。所以高职英语的教学, 应该以培养学生在未来职业中运用英语为目标, 让英语成为学生未来职业的有力助手, 帮助学生提高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

但目前许多高职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还处在以英语语言教学为主的阶段, 很少有院校将英语教学与学生的专业需求相结合, 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

2.1 英语课程的设置与学生所学专业之间没有关系

以我院为例, 全院诸多院系中只有电子信息工程系和经济管理系相关专业采用EGP和ESP相结合的英语教学模式, 其他院系各个专业的学生都采用EGP。EGP以英语基础知识为主, 讲授主要内容包括英语词汇、语法, 以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译基本技能为教学目标。虽然通过EGP的教学, 每年有许多学生通过高等学校学生英语应用能力考试, 有的甚至通过了大学英语四、六级的考试, 但很少有学生能够在自己所学专业中熟练使用英语。这与社会经济的发展严重脱节, 阻碍了学生专业能力的进一步提升。而且教材的选用也都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为目标, 没有将学生的专业考虑进去, 英语教学没有与学生的专业相结合。

2.2 现有师资不能胜任ESP教学

目前, 高校包括职业院校的英语教师基本都毕业于师范院校的英语教育专业或非师范院校的英语语言文学专业, 他们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 有很强的听、说、读、写、译能力, 掌握了一定的课堂教学理论、方法与技巧, 但关于行业专业性的知识严重缺乏, 很显然, 这不是理想的ESP教师队伍。以我院为例, 外语系的教师承担着全院的英语教学, 当然包括医学分院、中医药学系和中专部医学专业, 这些教师的英语语言专业知识足以胜任大学英语的教学, 但他们不具备医学行业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知识。这样, 即使开设医学ESP, 这些教师也会由于不了解医学专业英语中出现的特有语法结构和句式而采用单一的语法翻译法对原版的医学英语材料进行逐字逐句的翻译, 这样也会严重影响学生学习专业用途英语的兴趣, 不利于学生医学专业知识的构建, 阻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2.3 英语教学效果令人担忧

目前高职院校英语课程的开设基本都是以EGP为主, 与学生所学专业几乎没有联系, 所以学生的主要精力都会集中到他们所学的专业课程上, 认为英语的学习是无关紧要的, 这样就无形中让学生对英语失去了学习的动力, 逐渐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 直到最后放弃英语。另外, 目前国家的教育政策对于高职学生毕业时的英语水平没有提出特别的要求, 只是提倡学生在校期间自愿参加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 (PRETCO) , 并没有强制要求学生毕业时必须通过这个考试, 而且进入高职院校学习的学生其水平本来就比较差, 所以大部分学生都是抱着一种混课堂的态度来学习, 英语课程的开设仅仅是满足了部分英语爱好者的要求, 整体教学效果令人担忧。

3 高职英语教学中ESP的迫切性

对于医学类的学生来说, 开设医学ESP英语, 使学生获取更多实用的医学英语知识和能力迫在眉睫。

3.1 符合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

根据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基本要求, 高职教育就是要培养具有英语实际运用能力、能够适应社会和市场需求的一线专业人才, 所以我们应该根据这个要求, 针对不同的专业在EGP教学的基础上开设与专业相关的ESP教学, 帮助学习在未来职业中更好地服务社会, 提升自己。

3.2 提升学生的职业服务能力

对于学生来说, 毕业后要想成为合格的一线技能型人才, 仅仅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是不够的, 还需要良好的沟通能力和获取行业最新知识的能力。因此, 具有良好的英语语言知识和专业英语知识, 有助于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获取本行业比较前沿的相关知识并将其运用于工作中, 提升学生的职业服务能力。

3.3 扩大学生的就业机会

采用EGP与ESP相衔接的教学模式, 有助于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专业英语知识, 使学生真正学到实用的英语知识, 并将其运用到自己所学专业中, 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有助于帮助学生扩大就业机会。

在目前经济全球化和文化交流国际化的背景下, 社会对个人职业能力的要求日益提高, 社会对英语的需求也与日俱增。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 我国的高职英语教学必须转变理念和模式, 不能再坚持只注重对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学生应试能力的培养, 必须将英语课程的教学与学生所学专业相结合, 尤其是医学等专业, 要积极进行ESP的教学, 促进学生将英语能力与其专业能力相结合, 帮助学生提升未来的职业素养和能力, 从而推动高职英语教学。

参考文献

[1]孙六荣.ESP理论指导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研究[J].文史博览:理论, 2016 (3) :67-69.

[2]陈仪.贵州医学本科院校医学英语教学中ESP理论应用情况调查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 2016 (5) :271-272.

[3]舒林栋.谈大学英语教学中的ESP教学理论[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2) :73-74.

[4]易明勇, 祁世明.ESP需求分析理论指导下的商务英语本科专业实践教学探究[J].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教育科学, 2016 (2) :116-119.

ESP理论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 篇7

1.1 高职英语教学目标单一

目前, 多数高职院校对高职学生英语的教学并不重视, 其只注重对学生专业类课程的教育, 高职英语教学也只是为了满足课程设置以及考取证件, 缺乏对学生日常语言实践及应用能力方面的培养。大多数高等职业院校在英语教育的目标方面单一, 即只是单单为了应对考核, 无法做到学生日后在英语交际中的能力展示。对此, 以考核成绩作为评判机制, 使得教师在课堂英语教学中只对学生反复进行单一的语言相关知识的教学, 而对于学生语言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却严重忽视。久而久之, 这种单一的教学就导致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英语应用能力不足, 且对于某些英语水平要求高的职位无法胜任。

1.2 高职英语教学模式落后

高职英语教学常见的教学模式皆为一些“填充式”教学, 从段到翻译, 从翻译到字。任课教学上通常偏以保守性教学, 这也会让学生一味依赖老师与课本, 从而丧失对英语的思考性对创新思维的扼杀。学生也只会应对这种“老师讲学生听”的“听灌式”教学。最终导致学生以日常基础对话也无法施展, 更不用谈其专业职业性质的英语应用能力。

1.3 高职英语课程设置不合理

通常在大部分高职院校中对英语课程设定都不合理, 其对整个教学上的单一令人堪忧。整个教学模式上其中心只是对教文例案进行语言知识教学, 从而应对英语等级考核。教学上极度缺少对英语的实用性以及职业英语效果, 不能应对学生对专业发展和未来职业英语的应用。

2 ESP理论式教育应用

2.1 ESP的概念

ESP是指针对性职业英语, 是为专业性职业英语的需求及目的设立的课程。 (1) 是从例如建筑施工、生物工程、外语外贸的专业知识的英语专业性研究, 从而让学生在其专业工作中对实际实践更好的利用知识。而其专业性就是ESP的开设目的, 更好的针对教学展开教育培养, 这是对专业的英语化教学, 并非是语言本体教学。

2.2 ESP的特点

2.2.1 教学目标清晰

ESP教学不是为了让学生学习语言本体对针对职业英语展开课程培训, 其是为了对某个专业的学习而开展的语言教学, 以达到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该门专业科目的目的, 并促使其在将来就业中有更好的前景。

2.2.2 教学原则明确

通过国内外的教学实践表明, ESP的教学原则可以总结为: (1) 真实原则。这一原则是该教学理念的根本原则, 由于在教学开展过程中所需的教案均是来自于实际的生活和工作当中的, 因此在课程教学的安排上都是遵循着现代社会应用的真实性。由此可见, 真实的教学案例与真实的教学素材相互配合就是ESP教学理念的本质性原则的最好表现。 (2) 需求分析原则。这一原则主要是针对ESP教学理念的整体结构的基础提出的。“需求分析”包括以下两个板块, 首先是对教学目的需求的分析, 分析针对学生日后即将面对的英语交涉;其次是分析学生的“学习需求” (learning needs) , 分析好学生到底对于哪方面的专业技能与知识的弱势, 应对这些弱势如何进行系统化正确教学。 (2)

2.2.3 教学主体始终为学生

ESP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主体”, 这切实地提高了教师的教学任务。针对ESP教学中教师也应进入以下5种角色中: (1) 认真负责的英语教师, 对于整个教学过程中更动表示认同加以支持; (2) 施工建设的“工程师”, 在对整个任课中做好优质的课程设计。 (3) 善于融合的合作伙伴, 他要能与专业知识和学生做合作伙伴; (4) 务实严谨的”科研人员”, 对于整个教学上善于分析, 加以研究; (5) 测试与评估的“考核审判官”, 按照学生学习进度与质量, 多多进行考核总结。

3 ESP理论的教学改革

3.1 ESP应用后专业与发展需求

高职英语课程是非常必要的基础课程。这不单单只是学习好语言知识, 更为重要的是使高职学生充分掌握英语的实用技巧, 从而使其能对英语有一个良好的处理和应用能力, 进一步满足将后的工作岗位的语言需求。对高职学生进行英语教学可以分为两个层次:首先是基础专业的学习。课时不少于200小时, 这基础学习与行业学习才能更好深入整个高职英文课程教学中。 (3) 为现代社会带来更多复合型人才的发展需求, 高职英语课程也充分结合这两种阶段性学习让学生日常应对未来的不同岗位职业需求。也将英语语言知识和其专业知识结合从而让ESP在高职英语教育中成改革的落实措施。引入ESP在高职英语教学的具体构思为:在第一年级中的上下两个学期建立基础英语课程, 让学生在听说读写译中感受到英语的基础环境。从而培养更好的英语素养与基本技能;第二年级的上下两个学期就建立行业英语课程上, 按照其本专业的特性以及相关性进行之后的科目的教学。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英语实用能力, 还能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展开不同的侧重教学。例如导游, 宾馆英语课程上, 我们的重要应该放在“听与说”方面进行其专业知识的培训。训练其口语表达以及交流沟通方面的重点把握, 从而对整个发展需求起来良性发展。而一些例如翻译, 文员, 编辑等对写作要求比较高的职业, 我们进在“读与译”的中重点教学。

3.2 任务型项目教学法

任务教学法是理论与现实最好实行的一种教学放学, 任务型教学就是以学生中主体, 对其专业展开任务制。以此化为动力和目标, 进行实践中的知识巩固与消化, 提高专业英语技能能力。ESP的目标就是为了培养学生在这样真实化的日常工作环境中满足实用性。而利用任务教学法也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当中把各个教学任务和各个教学知识点, 趣味化完成并消化。结合ESP高职英语教学, 按照专业不一样任务不一样的特点把握其专业重点的需求掌握。例如把“听与说”制定为一个日常面试、业务介绍以及销售等工作中能够接触的场景;把“读与译”制定为一个业务编辑、书库管理分类等办公场景。以“任务”和“项目”的方式把任务交付给学生, 让学生独立完成。也通过这个独立完成的过程中不断的探索与实践专业知识的实用性。让学生能够在其中自我发现问题, 处理问题。

3.3 材料丰富, 全面应对其各专业教学需求

因为各高职院校的专业繁多, 所以很难做到为了培养不同人才开发适合不同人才的专业英语教材。也只有通过ESP的开放性、灵活性来调节这样生硬的问题, 让按照各类需求进行符合职业英语的需求。

4 结语

综上所述, 文章通过对我国现阶段高职英语的教学现状分析, 发现高职英语教学存在着目标单一、教学模式陈旧以及课时安排不合理等问题。通过将ESP理论充分应用于高职英语教学中能有效提高其教学质量和效率, 值得在高职英语教学改革中进一步普及和推广。

摘要:近些年来随着我国教育界对外改革, 我国对于英语能力的需求也是多元化, 专业化。近年来在高职英语教学上也多次出现了一些关于专业上问题。高职院校也对此积极寻求对策, 而引入ESP理论应用到高职英语教学中就是其中有效的办法之一。本文主要将从ESP教学原则, 方法上进行一个系统分析。通过对ESP的含义、特征以及高职院校教学现状展开论述。

关键词:高职英语教学,ESP理论教学,教学原则

注释

1程世禄, 张国扬.ESP教学的理论和实践[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7 (4) :51-54.

2李勇军.高职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的现状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 2010 (8) :342-344.

ESP英语教学 篇8

ESP教学,即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我国的ESP教学研究已经从单纯的理论研究阶段发展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阶段。理论研究方面已经从单一的宏观介绍性的阐述发展到对具体教学情况的研究,对师资培训、学生培养、教材制定、教学策略、课程设置、教学评估等方面作出了比较具体的分析。我国的许多大学相继开展了ESP教学, 并取得了初步的成绩,当然其中也存在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为ESP教学寻找一种最为合理的教学模式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教学模式可以定义为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

教学模式通常包括五个因素:理论依据、教学目标、操作程序、实现条件、教学评价。这五个因素之间协调作用形成规律的联系就是教学模式的结构。ESP教学模式可以将传统的巴特勒自主学习模式与奥苏贝尔模式相结合形成一种更加适合ESP教学发展的模式。下文将对ESP教学模式进行进一步分析与详解。

一、理论依据

ESP教学模式的主要理论依据是信息加工理论(information-processing theories)与“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信息加工理论是由西蒙、安德森、加涅等认知心理学家提出的一种关于人类如何对知识进行认知和加工的一种理论。当然我们这里所依托的是侧重于实际应用的认知信息加工理论。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认为教师应当能够将有意义的学习资料与学生已经具有的知识结构相结合,使学生产生一种主动将两种知识结合运用的倾向。这样有利于鼓励并激发学生主动、自主地学习。

二、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与教学模式具有高度的内在统一性,在教学模式的结构中教学目标处于核心地位,教学模式服务于教学目标。ESP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具有专业知识和英语技能的复合型人才。[1]ESP教学是21世纪英语教学的发展趋势。[2]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决定了对外语人才需求类型的不断变化。中国在不断融入世界的过程中最显著的变化与发展就是在学习掌握国外先进科技的同时,始终在不断自主研发属于中国专利的科技成果。在国内外科学技术共同发展、互为补充借鉴的今天,更加需要能够应用外语与相应领域的专业人士进行专业沟通与交流的复合型人才。ESP教学正是以培养符合时代需求的复合型人才作为教学目标,这正契合了不断创新与科学发展的时代精神。

三、操作程序

每一种教学模式都有其特定的逻辑步骤和操作程序,它规定了在教学活动中师生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各步骤应当完成的任务。我们可以将ESP教学的程序设定为:设置专业范围———激发动机———提出先行组织者———组织教学———应用新知———逐步分化———检测评价———巩固练习———综合贯通———拓展与迁移。

首先根据不同专业的个性与共性设置不同的专业英语课程与相同的公共英语课程;然后根据各专业领域发展水平,英语在各领域的适用程度,以及英语对深入分析、了解、掌握、发展及创新各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影响程度来建立对学生学习动力的激发机制;继而提出先行组织者,利用一些具有引导性的材料,发觉与当前学习相关的已经掌握的知识,从ESP教学角度来说,就是发觉与所学专业相关且已经具备的英语技能,从而帮助学生建立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并且帮助学生认识和分析当前学习的专业知识与英语技能与已经掌握的知识具有实质性的联系与继承性,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激发学习动力;第四步进入将新旧知识相结合的具体操作阶段,将已经掌握的英语技能应用到所学专业当中以英语和汉语的双重思维用专业的角度来分析专业问题,提出新问题,解决问题并进行创新;这样可以自然地过渡到应用新知的阶段;随着教学的不断深入,英语与专业知识的结合也需要经过一个从概括到具体的过程,将英语逐步渗透到具体的专业分支当中,使其真正起到帮助推动专业学习的目的;经过一段学习后应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阶段性的评估与检测,这样可以分析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及时对进一步的教学计划作出调整;在巩固练习阶段,应当有针对性地进一步强化与专业知识相关的英语知识,不断练习、巩固,经过遗忘与记忆的过程后形成习惯性思维;学生在经过以上各阶段的学习后形成有意义的自主学习习惯,能够较好地将专业知识与英语技能相结合;在此基础上,学生会自觉地将英语应用到所需的专业领域,这样可以达到知识的进一步拓展与延伸。

四、实现条件

实现条件中,师资的培养与教学内容的设置是最为重要的内容。各高校可以首先对已有的教师资源进行培训,对具有一定专业基础的大学英语教师、专业英语教师或英语水平达到一定标准的其他专业的教师进行培训。“除了培训之外,英语专业教师还应当积极与专业教师进行合作”,[3]建立起必要的联系与沟通,这样才能更好地将英语同各专业知识相结合,才能更好地实现ESP教学的目的。在教学内容方面,首先应当制定系统完整的教学大纲,在大纲的指导下编订教材。在制定大纲和编订教材的过程中要综合考量学生现已达到的英语和专业水平,并对师资水平进行合理评估。这样才能真正起到指导和提高的作用。“ESP教材内容的设置应以社会需求为目的,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设计相应的培养方案,构建相应教学内容。ESP教学方法应考虑学生的各种需求,采取多种多样个性化的教学方法”。[4]

五、教学评价

“教学必须有相应的评价机制,但是ESP教学又不同于一般的教学,不能用一般的教学评价机制来衡量,需要建立客观、公正、符合ESP教学规律和特点的评价机制”。[4]目前,除了一些比较成熟的教学模式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应的评价方法和标准外,还有不少教学模式没有形成自己独特的评价方法和标准。虽然我国的一些职业技术学校已经开展了ESP教学,但在教学评价方面多数还是采用较为传统的评价模式,没有体现ESP独特的教学特点。我们可以将ESP教学与实际应用相结合,通过在实践中的应用效果来进行教学评价,使评价结果再反馈到教学与实践中。这样可以更好地指导教学,并及时地将教学成果应用于实践。

ESP教学是时代发展的阶段性产物,也是必然产物。希望有更多的有识之士关注ESP教学的未来与发展,使ESP教学真正地实现从理论研究到实际应用的阶段,使之更好地促进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社会繁荣。

摘要:本文对ESP教学的教学模式进行了分析, 从理论依据、教学目标与教学程序等五方面进行了解释, 提出了具体的理论依据与教学目标, 并结合理论依据具体分析了可操作的教学程序, 并对实现条件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ESP教学,教学模式,理论依据,教学目标,教学程序

参考文献

[1]张晓晨, 陈慧论.ESP教学目标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J].现代远距离教育, 2007, (5) .

[2]刘润清.21世纪的英语教学——记英国一项调查[J].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6, (2) .

[3]李言实, 杨洁.英语专业的ESP教学及师资培养[J].山西科技, 2006, (3) .

[4]王霞晖.ESP教学的理性化探索和个性化设计[J].职业教育研究, 2006, (2) .

ESP英语教学 篇9

专门用途英语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简称ESP) 是指与某种特定职业或学科相关的英语, 是根据学习者的特定目的和特定需要而开设的英语课程。例如商务英语、外贸英语、旅游英语、营销英语、科技英语等, 旨在培养学生在特定工作中使用英语开展工作的能力。ESP主要有两部分构成, 其一是与特定职业相关的专业知识, 其二则是与之相适应的英语知识和能力。

二、专门用途英语 (ESP) 教学的发展现状

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 西方则着手于ESP的相关研究。而在我国, 由于社会不断发展, 科技进步迅速, 随着社会大环境对全球性专业型人才需求量的不断增加, 教育界普遍认识到了ESP的重要性, 随之而来的探讨和研究也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然而既然是一种教学模式, 那么相应的教学方法研究、课程设置及教材的编写便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时至今日, 虽然ESP教学在理论上的研究成果已经日渐丰富, 但在我国得到很好地实际运行的院校却并不很多。甚至在很多高等院校, 关于ESP教学是否应该继续推行下去的问题, 也产生了很大的分歧。然而究其原因, 并非是某些教育界学者认为ESP并不重要, 而问题则主要在教学形式、目标定向和师资力量上。

三、阻碍ESP教学发展的障碍

在近年来关于ESP教学研究的过程中, 相关研究者们相继发现了影响ESP推行的一些障碍, 根据调查和总结, 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目标职业的清晰度。鉴于目前ESP推行现状, 我们不难发现, ESP在专科院校及高职院校中的推行情况要明显好于本科院校。其主要原因在于专科院校及高职院校普遍都有明确的目标职业。在教材设计和师资队伍组建上也有明显优势。而相对来说, 本科院校的专业设置宽泛, 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岗位并不明确。因此在ESP教学中专业的设置上便会出现很大的问题。介于此, 很多本科院校目前仍停留在专业英语词汇学习及相关文献的阅读阶段, 并没有将实际运用英语进行工作的能力作为重点培养目标。当然, 在某些专业技能要求并不特别高的专业, ESP教学普及已经达到了比较成熟的程度, 例如旅游英语、商务英语等。

2.师资问题。目前我国从事ESP教学工作的教师主要有三种情况: (1) 由专业的英语教师经过培训、实践等方式学习相关专业知识, 再将其与自己的英语知识进行融合, 并应用于教学工作。而由于多年教学经验的积累和相关专业知识的不足, 此类教师的教学方法大多还是按照传统英语教学方式教学, 即采取以词汇、语法分析为主的教学方式。这对于相关专业技能的提升必然是一种阻碍。 (2) 由专业学科教师经过提高自身英语水平来从事ESP教学工作。然而此类教师的问题则是过于注重自身专业的知识内容, 而放在英语教学和研究的精力严重不足。因此导致在教学过程中偏重明显, 无法达到ESP教学的预期效果。 (3) 合作教学。此类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上述两种方式的弊端。此种教学方法的主讲教师通常依然由英语教师承担, 但在教材准备或教学目标制定方面则需要专业教师的配合和参与。除此之外, 专业教师还会不定期进行一些专业讲座或者与英语教师共同开展课堂活动等。然而此类教学方法虽然较以往采取的方法更适合ESP教学, 也具有明显优势, 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有着无法避免的问题。例如有些对专业技能要求很高的职业 (化工、生物等) , 虽然在教学方法制定等过程中有专业教师参与, 但仅此也并不能更彻底地解决英语教师在ESP教学过程中的专业知识匮乏问题。而对于需要花更多的时间来学习相关专业知识, 英语教师也普遍表示无论从精力还是时间上来说难度都很大。因此英语教师通常对“化工英语”、“科技英语”、“生物英语”等课程的教学工作望而生畏, 自然也导致ESP教学推行的迟缓。

3.原有英语课程的排挤。在ESP教学开展以前, 通用英语课程一直是高校英语教学的主要方式。通用英语 (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s, 简称EGP) 主要是指高校课程中典型的英语语言课程。此类课程的教学目的主要是让学生学会并熟练掌握语言的五项基本技能 (听、说、读、写、译) 。而从学生的角度来看, 掌握这五项基本的外语技能后, 则可以顺利地使用英语进行日常交流和通过相关考试。基于此类课程已成为高校中的常规英语教学方式, 所以在推行ESP教学的过程中, 就必须考虑两种教学模式的侧重及过渡的问题, 而教育界在此类问题上引起的争论也必然会影响ESP教学的全面推行。

四、ESP教学发展趋势

基于以上原因, 在ESP教学的推广过程中, 还必须考虑相关对策来进一步解决此类问题。而在对三种师资分配的方案进行分析过后, 笔者认为, 在ESP教学过程中, 在保证学生基础英语水平的同时, 应以专业知识的实践授课模式 (即由专业领域知识丰富且实践经验充足, 并达到该专业英语较高水平的专业人员对学生进行模拟工作现场的实践性教学) 为主, 而英语教师则为辅助, 来解答学生在授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语法及语言习惯方面的问题。如此既可解决专业技能问题, 又可以循序渐进地使学生逐步达到该专业领域的较高水平, 以期达到预计的教学效果。

摘要:为了适应全球范围内科技的大幅度发展, 专门用途英语 (ESP) 教学的开展已经是大势所趋。然而在开展的过程中, ESP作为跨学科融合的一种教学模式, 正在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境, 也因此得到了相关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本文意在阐述近年来ESP教学在我国高校实施的情况, 并指出其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及相关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ESP教学,专业英语,英语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邓东元.探析ESP教学现状与发展[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陈冰冰.关于建立ESP教师教育模式的思考[J].外语教学.

我国私立高校ESP教学研究 篇10

关键词:私立高校;ESP; 教学;英语

【中图分类号】H319.3

1.引言

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翻译成中文为专门用途英语,用之区别于EGP(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s),翻译为通用英语。目前郑州XX学院的英语教学主要为EGP,为大学公共课程,除了英语专业外,所有本科系部都要学习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二版(New Horizon College English, reading and Writing),这套教材是根据教育部2007年颁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进行编写,把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设定为“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郑州科技学院是一所偏重于理科,致力于为河南发展输送人才目标的三本院校。本文以研究郑州XX学院是否适合开展ESP课程为主要目的。

2.EGP与ESP课程开设状况比较

公共英语课程为郑州科技学院的一门必修课,本科学生要求在两个学年之内完成四册新视野英语的学习,期中包含艺术专业和非艺术专业。从历年考试来看非艺术专业的挂科率维持在10%以下,艺术专业的本科生维持在30%以下。主要是由于艺术专业的学生英语基础比非艺术专业的学生基础薄弱,英语平均入学分数相差40分左右,学生学习兴趣不高。ESP课程主要有商务英语课程,英文商务应用文写作课程,这两门课主要针对的是工商管理专业,教学总课时短,有选修课课程,和学生所学专业挂钩,实用性较强。郑州XX学院非英语专业的本科生英语课程为公共大学英语,没有开设与专业挂钩的ESP英语教学课程,而商务管理类的专科生开设了一少部分的ESP课程。全院开设的EGP课程远远高于ESP课程。

3.ESP教学开展动力与阻力

“Richards J.等学者认为,需求分析(needs analysis)就是了解语言学习者对语言学习的需求,并根据不同的需求迫切度来安排学习需求的过程。”(梁杰,黄蔚,2014)ESP课程在私立院校的开设主要是为了迎合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及目标工作岗位的需求。首先ESP教学的开展有利于培养学生国际视野,同时,许多的专业课程设置中有许多英语术语,以及专业的英语句式,如果只是单纯的开设EGP课程,就造成了本专业的文献读不懂的问题,学生需要再进行专门学习,这就耗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作者在2012级艺术专业动画班进行调查发现,学生倾向于学习ESP课程的占到40%的比例,EGP的占到30%,学生想要学习与自己专业相关的英语,因为其开设的课程,比如非线性编辑,网页设计,After effects等课程里包含了大量的英语。学生在学习这些课程的时候感觉到吃力,如果可以有ESP课程作为过渡,就更容易理解学习。另外,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经常碰到一些本专业的英语专有词汇,对这些词汇的理解将很大程度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再次,由于学生学了EGP课程后,考过英语四级以后就很少用到,所以大部分学生反映学了之后容易忘记。ESP教学的开展更符合学生的需求以及社会工作岗位的需求。然而,在高校开展起来却步履维艰,首先是ESP教材的制定,由于没有统一的教材,这就需要编制符合学生需求的教材,编制教材就需要英语老师和非专业老师进行配合,共同完成,提高了编写教材的难度。其次,专业ESP教师缺乏,由于专业用途英语需要教师懂专业知识,同时又懂英语知识,造成了开展ESP课程的最大障碍,特别是教EGP的教师在听到理科类专业知识的时候有抵触情绪,对一些专业技术较强的专业,更觉得水平有限。

4.其它高校的ESP课程经验总结

ESP教学在10几年前曾一度风靡,后来逐渐没落,也有其缺点,首先,如果学生英语水平很好,这样的学校会逐渐用双语教学取代ESP课程,省时省力,例如同济大学的土木工程学院,“我们学院的 ESP课程不久将被取消,取而代之的是双语教学,即用全英语讲授专业课,使学生能深入了解原版的专业信息并用英语交流” (王蓓蕾 2004)。复旦大学的蔡基刚教授甚至把ESP课程直接说成“鸡肋课程”。种种原因导致高校ESP课程逐渐淡出视野,但是ESP课程在高职高专深受学生们的喜欢,主要原因是与这些名牌大学相比,私立院校从师资到学生的英语水平都达不到直接开展双语教学的目的,但是不开设ESP课程,又导致了学生对自身专业知识中出现的英文专有名词,与本专业相关的专门英语的理解不到位,以及对本专业文献资料的不可阅读,开设EGP课程又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学生可能仍然读不懂自己所学专业的一些基本资料或者增加了学生的学习难度。郑州XX学院的机械制造专业,艺术设计专业,国际贸易等多数专业的课程都与专业英语有关,学生在英语课堂上却学不到这些他们以后要经常使用的英語知识,通过笔者调查统计,这些本科生都迫切希望开设与本专业相关的ESP课程。郑州XX学院的专科ESP课程,例如应用文写作,商务英语等都深受学生喜欢。郑州XX学院作为一所私立本科院校,和一些211等名牌大学相比,竞争力较弱,师资力量达不到,学生的英语水平也不够,开设双语课程不太现实,ESP课程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另外,国外的ESP课程已经发展的如火如荼,郑州XX学院有更多的可以学习借鉴的地方,这也是ESP在私立高等院校开展的一个有利条件。

5.结语

随着英语教学的不断改革,英语逐渐由原来的通用英语逐渐向专业英语靠拢,中国英语教学的目标也在不断的提升,和国外的不断融合促进了专业英语的不断发展,而类似于郑州XX学院的私立院校开展ESP课程也是一个应对机遇与挑战的有利武器。然而,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ESP教学在私立院校的展开还不够理想,这就需要私立院校领导层的重视,教师的不断进取,使教授EGP课程的老师逐渐了解学习专业知识,增强教师队伍,最终达到服务学生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蔡基刚 制约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方向转移的因素分析[ J].外语教学,2001(02)

[ 2]蔡基刚 “学术英语”课程需求分析和教学方法研究[ J].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1(03)

[ 3]王蓓蕾.同济大学 ESP教学情况调查[ J].外语界,2012(05)

ESP理论下大学英语教学的研究 篇11

一ESP的教学理论特点和在中国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现状

ESP不能把它简单等同于体育英语、科技英语、商务英语或等同于教授英语的特殊语体, 这种理解不甚全面。

我国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师都是按照教育部下发的统一的教学标准来进行教学, 缺乏分类指导。讲授的大学英语是以提高语言基本技能为目的。就大学生而言, 学习大学英语通常是为了通过期末考试和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大学四六级考试主要测试学生的听、读、译、写的能力, 这对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提高英语教学水平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二理工类院校艺术体育专业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

我国大部分理工类院校都开设了有艺术和体育专业, 但是大多数院校在入学选拔学生时, 主要测试专业技能, 相反对于文化课往往重视不够。慢慢地, 学生自身也开始轻视文化课的学习。

为了充分照顾到艺术体育类学生的英语学习要求, 圆满完成大学阶段的英语学习任务, 许多院校艺术体育系都采用了与其他专业学生不同的英语教材, 有的个别学校还设置“分级管理”的办法。比如, 期末考试时候艺术体育类学生采用特定的试卷;或是把大学四级考试拆分成一级、二级、三级、四级, 让学生一级一级考, 减少学生的自身挫败感。

三ESP理论视角下理工类院校艺术体育专业大学英语教学的研究对策

ESP理论视角下进行大学英语教学研究就是说要探索出一条培养个性化人才的路子。通过的设置具有特定目的和特定需要的英语课程, 提高学生在特定专业领域中运用英语开展工作的能力。

1. ESP理论下课程结构的调整

要把理工类院校艺术体育专业大学英语教学抓上去, 就必须加大英语教学改革的力度, 加强实用性的英语教学。具体的做法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在大学英语学习一年后, 可以在第三学期开设“实用体育英语”等专业性较强的课程作为选修课。课程内容不易过难, 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基本的专业词汇和一些专业文献阅读技巧, 为他们进一步学习专业课程奠定基础。 (2) 在大三时, 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及个人发展的需求, 开设一些针对性较强的课程。比如高级英语课程。还可以结合理工类院校的实际, 开设特色英语, 比如“冶金英语”。 (3) 在大四时, 有的学生想报考研究生进一步深造, 可以开设“艺术体育考研英语辅导”这样的选修课。总而言之, 就是大学英语教学要贯穿始终, 不能“三分钟热度”, 两年英语学完后就了事。

2. ESP理论下课程教学目标和手段的调整

建立ESP课程, 就是使课程更有针对性。艺术体育专业学生的英语水平很薄弱, 对他们的教学要求应该适当调整, 侧重于应用性。相应地, 教学手段也要改进。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不要再扮演“独角戏”的角色, 而是启发学生, 成为知识信息的主动吸收者。

第一, 在研究体育艺术类专业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时候, 一定要基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现状, 然后探索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道路。对于体育艺术类大学生, 基于ESP理论进行大学英语改革, 不光要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 而且也要符合教育部出台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的标准。

第二, 在研究符合理工类高等院校艺术体育专业的大学英语教学对策的时候, 需要建立一个有效的第二语言习得教学模式。在课堂上, 实施ESP课程教学, 使体育和艺术专业学生不但掌握一些基本英语能力, 而且还应具备本领域的专业英语能力, 培养复合型人才。

第三, 在建立和完善ESP理论下理工类高等院校艺术体育专业大学英语教学课程体系的时候, 可以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作用。在网上设立自主学习中心, 学生根据自身需要, 选择所需英语课程, 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英语和学科知识的学习效果及学习效率。

四结束语

在ESP理论下对理工类院校大学英语教学进行改革不失为一条好的途径。因为它不仅继承了传统教学模式的精华, 而且剔除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当然, 没有一种教学模式是完美的, 止步不前的。对如何更好地发挥ESP理论在理工类院校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使实际教学效果更好, 还需要不断在实践中摸索和改进。

参考文献

[1]陈坚林.大学英语教材的现状与改革——第五代教材研发构想[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7 (5)

上一篇:旅游景观特色下一篇:大学生法律素质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