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企业发展对策

2024-12-07

新常态下企业发展对策(精选12篇)

新常态下企业发展对策 篇1

摘要:国内经济形势发生巨大变化, 步入中高速发展的新常态。经济增速下滑、固定资产投资减少给建筑企业的生存带来严峻挑战, 传统的发展方式已不再适用当前形势要求。如何在新形势下生存下来, 找到新的发展动力成为建筑企业发展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通过分析形势的新变化和市场发展的新特点, 指出企业可结合自身实际, 通过实现经营资本化、结构多元化、产品高端化、管理信息化是保持企业发展的新途径。

关键词:新常态,建筑,发展路径

形势的变化对建筑企业带来直接而深刻的影响, 给企业生存和发展带来严峻挑战, 适应新形势, 创新新路径, 实现新发展是当前众多以传统产业为基础的建筑企业亟待解决的发展难题。

1.形势分析

1.1国际形势

世界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受08-09金融危机影响, 全球经济持续衰退, 低位徘徊, 世界银行、IMF等国际组织不断下调全球经济增长预期, 全球经济增速已从2010年的3.9%下降到2014年的2.6%, 预计2015年全球经济增速为3%。虽然全球经济开始复苏, 但不会明显改善。这是由于:欧元区和日本的需求仍显疲弱, 经济复苏乏力, 金融危机阴魂不散;美国货币政策继续极度宽松, 激发了发展活力, 但增长幅度有限;作为全球经济增长重要支撑的新兴经济体受内外形势影响, 经济增速普遍下滑;另外, 贸易战、地缘政治冲突、埃博拉病毒扩散等给全球经济带来不稳定因素。综合以上因素, 可以判定全球经济将在一定时期内处于低速增长的发展态势。

1.2国内形势

受外部形势及当前发展阶段影响, 我国告别高速增长的繁荣时期, 进入三期叠加、经济风险加大的过渡时期, “中高速、优结构、新动力、多挑战”成为新常态。国内经济和固定资产增速递年下滑, GDP增速已从2010年的10.4%下降到2014年的7.4%, 固定资产增速降到15.7%, 创近年来最低;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力促经济结构调整, 经济增长方式发生根本变化, 从投资、出口拉动转向以消费为主, 从原来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1.3行业形势

建筑业深受洗礼, 进入结构调整的阵痛期和行业发展的分水岭, 呈现出以下发展特点:

1.3.1行业增速下滑。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 2014年全国建筑业总产值176713亿元, 同比增长10.2%, 较2010年下降5.9个百分点, 创近16年来增速新低。其中建筑业增加值44725亿元, 同比增长8.9%, 较2010年下降11.3个百分点;建筑业增加值占建筑业总产值的比重为25.3%, 较2010年下降3个百分点;与建筑业关系密切的房地产开发投资95036亿元, 比上年增长10.5%, 较2010年下降22.7个百分点。

1.3.2结构调整加速。社会投资方向转变, 带动建筑业急转弯, 表现为传统产业衰退, 新兴产业崛起。钢铁、水泥、冶金、焦化等传统行业缩减产能, 新投资急剧减少;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异军突起, 以高增长、高收益决胜出彩, 与高能耗、高污染的传统产业大幅萎缩形成鲜明反差。投资环境的巨大转变对严重依赖传统产业发展的建筑企业带来严峻挑战, 促使其加快结构调整步伐, 以适应市场发展节奏。

1.3.3增长方式发生转变。经济增长放缓、产业转型倒逼建筑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 劳动力、资源、环境等成本上升使依靠成本驱动的建筑企业失去竞争力,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放缓使企业在市场开发上的难度加大, 规模式的增长方式。企业摒弃价格竞争, 规模取胜的理念, 更加追求企业发展质量及可持续发展。

1.3.4科技创新的作用大大加强。科技创新开始颠覆传统建筑业生产方式, 正在改变市场格局。技术创新消弱了劳动力等传统生产要素在市场发展中的作用, 成为建筑业发展的强劲动力, 建筑业正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信息技术作为一种管理手段开始在建筑业更多应用;BIM、3D打印等技术引发建筑业新变革, 建筑智能化装备应用更加广泛, 开始替代人工操作, 住宅产业化开始大量推广, 试点城市不断扩容。建设生态中国, 绿色施工与绿色节能建筑成为建筑业主旋律。

1.4市场形势

1.4.1市场结构分散, 竞争加剧。在投资的推动下, 建筑业获得迅速发展, 由于行业进入壁垒低, 众多企业参与竞争, 数量与日俱增。2013年末, 企业数量达8万家, 同比增长5.64%。新企业的进入使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价格竞争愈演愈烈, 产值利润率已不足3%, 个别企业仅1%。从行业集中度上看, 2014年全国前八大上市建筑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26882.53亿元, 占建筑业总产值的15.2%, 是极为分散的市场结构。尤其是近两年, 经济增速换挡,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滑, 建筑业面临严重冲击。截至2014年第三季度末, 建筑企业累计上年结转和新签订合同额增长率13.93%, 降低5个百分点, 其中本年新签合同额增长率7.46%, 降低17个百分点。由此可见, 市场空间的全面萎缩, 将导致建筑企业间的竞争不断加剧, 市场环境更加恶化。

1.4.2建筑市场争夺战升级, 竞争手段多样化, 资本、技术等先进生产要素影响力大大增强。以投资换市场成为新常态, BIM、3D打印技术开始在建筑领域应用。市场竞争导致市场格局发生变化, 市场分化加快, 央企、地方强企垄断高端市场, 分享高额利润;众多中小企业竞争层次低, 转型升级艰难曲折, 面临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残酷局面。

2.建筑企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在投资的推动下, 建筑企业在一定时期内获得快速发展, 但也潜存着危机, 在经济形势发生巨大变化的情形下, 很多问题开始暴露, 并严重影响了企业生存和发展。

2.1结构不合理

建筑业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固定资产投资规模, 产业结构也与投资结构高度相关。长期受经济增长方式影响, 建筑业过度依赖传统产业, 传统产业对产值的贡献率占据绝对份额。经济结构的失衡造成了建筑业结构不合理, 生产能力过剩。

2.2资金约束更加明显

宏观经济下行, 建筑业增速下降, 房地产业持续低迷, 银行信贷紧缩, 政府和开发商资金短缺, 支付能力下降等影响了施工企业获取现金的能力;建筑企业长期沿用以施工为主的单一发展模式, 自身资本积累较慢。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 致使施工企业资金状况更加紧张, 这对企业长效发展有不利影响。

2.3技术创新投入不足

建筑业最鲜明特点是低成本竞争, 仍是一个劳动密集型行业, 缺乏精细化、集约化能力, 科技创新投入不足。随着劳动力、原材料等价格不断上涨, 施工标准的不断提高等, 下一阶段低成本竞争将难以为继, 以科技为代表的新生产力将成为企业发展的新动力。一些企业已抢先行动, 3D打印别墅亮相苏州, 一层楼只需打印一天;湖南远大科技19天建成57层装配式钢结构高楼, 向住宅产业化领域进军。但大部分建筑企业缺乏创新能力, 还需在科技创新上加大投入力度。

3.未来建筑企业发展路径

在日益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下, 建筑企业发展压力和经营风险加大。企业要实现生存发展, 必须认清当前形势, 结合自身资源禀赋, 找准发展方向和战略定位, 改革创新, 加大工作力度, 重点突破。笔者认为有以下可探索的途径:

3.1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实现均衡发展, 多级增长

扩大在发展前景好的战略型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中的市场份额, 国家着力推进生态环保、水利、市政、交通、能源、信息、社会事业等7个重大工程包, 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第三产业也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2014年前三季度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达到46.7%, 2015年第三产业对GDP贡献度有望超过第二产业, 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最强引擎。建筑企业应摆脱传统施工行业的低端竞争, 寻求发展新机遇, 优先布局新产业, 实现企业跨领域经营, 形成多级制衡的产业体系, 分散经营风险, 提高企业竞争力。

3.2加强科技创新与应用, 提升高端市场竞争力

加大技术创新, 提高产品科技含量, 培育核心技术竞争力, 向建筑高端提升, 避免低端市场竞争。加大科研投入, 培养高级技术人才, 重点研究BIM、住宅产业化、绿色施工、高端项目施工技术等方向课题, 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等现代化科技手段提升管理水平及施工能力。

3.3延伸产品价值链, 向工程总承包转型

工程总承包模式是施工企业提高产品附加值, 实现价值链延伸的重要途径, 是建筑业发展的高级形态。建筑企业若想实现企业长远发展, 必须摆脱“施工企业”的思想和市场定位, 向上下游拓展, 从单一的施工管理向工程项目管理服务企业过渡, 开创从设计到运营的全产业链一体化综合服务新模式, 使每个环节都能创造价值。

3.4加强金融创新, 提升资本运作能力

政府加快改革步伐, 开始鼓励民间资本进入更多领域。2014年11月, 国务院印发《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指导意见》强调在一些重点领域进一步放开市场准入, 向社会资本特别是民间资本敞开大门, 同时明确要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 (PPP) 机制, 使社会投资和政府投资相辅相成。对此, 建筑企业应把握机遇, 创新融资模式, 利用资金优势, 积极融入重点领域工程建设, 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吴国平.新常态, 新心态, 新质态[J].施工企业管理, 2015 (02) .

[2]李里丁.新常态下建筑业面临的几个问题[J].施工企业管理, 2015 (02) .

[2]周士红.施工企业在新形势下如何做优做强[J].建筑, 2015 (01) .

新常态下企业发展对策 篇2

(内蒙古隆泰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阿刀亥煤矿 霍志朝)

摘要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本文结合经济新常态下煤炭行业的特征,对煤炭企业安全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经济新常态下煤炭企业安全管理对策。

关键词新常态 煤矿 安全 对策

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新常态的经济环境对煤炭行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煤炭企业要在新常态经济趋势下生存和发展下去,除了准确把握和顺应经济新常态的趋势,更重要的是做实煤矿的安全管理工作。实现安全生产是煤矿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安全管理仍是煤矿企业不断探索和研究的永恒主题。探索并逐步形成完善的、与煤矿企业自身相适应的安全管理对策是提升煤矿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目标的最佳途径。

一、煤炭产业新常态的表现形式

1.总书记第一次提及“新常态”是2014年5月在考察河南的行程中。新常态就是不同以往的、相对稳定的状态,这是一种趋势性、不可逆的发展状态。经济新常态是总书记从哲学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对当前中国经济发展阶段的科学判断,经济新常态意味着中国经济已进入一个与过去三十多年高速增长期不同的新阶段。经济新常态主要特点是: 增长速度要从高速转向中高速,发展方式要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经济结构调整要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发展动力要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这些变化,是我国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进的必经过程。

2.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煤炭行业发生的新的变化也将成为常态化,主要表现为四个特征。一是煤炭需求增速放缓。随着我国经济增速放缓,经济结构调整,今后一个时期全国煤炭消费增速将彻底扭转前10年年均增加2亿吨的形势,煤炭需求增速大幅度放缓将成为总量变化的新常态。二是超前产能与库存的压力加大,“十一五”以来煤炭建设投资总额近3万亿元,产能建设超前的问题十分突出。因此,未来一个时期煤炭市场消化煤矿超前建设产能,消化煤炭库存,实现煤炭供需平衡将是一个艰苦的过程。三是环境制约的强化作用加强。随着国家加大生态环境治理力度,推进煤炭清洁生产和高效利用,推行煤炭绿色开采,向社会提供洁净的煤炭产品,保护和改善矿区生态环境,任务十分艰巨。四是产业结构调整的任务艰巨。多年的资源整合与兼并重组,淘汰了一大批小煤矿,建成了一大批现代化煤矿,大煤矿、大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结构调整难度加大。

二、新常态下煤炭企业安全管理现状分析

随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煤炭产业的发展已经出现新的常态,煤炭产业新常态下煤炭企业普遍要面对以下三方面问题:一是产能过剩带来的企业生存空间受限。由于煤炭需求增速放缓和超前产能双重压力,导致煤炭 行业产能明显过剩,致使煤炭市场价格和煤炭企业经济效益出现了断崖式下滑,也直接挤压煤炭企业的生存空间。二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煤炭企业破产、企业重组频繁。尽管多年的资源整合与兼并重组,淘汰了一大批小煤矿和落后产能,但是煤炭产业新常态要求煤炭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实现煤炭行业优胜劣汰;通过企业破产、煤矿关停淘汰一批资源条件差、生产成本高、经济效益低的产能。因此在近一段时期内煤炭企业重组、煤矿关停及复产将相当频繁。三是倒逼着企业在创新和管理方面下真功夫,在控制成本和提高效益方面找到有效途径,在留住和培养人才方面做足功课。煤炭企业经历黄金10年,在技术和管理方面虽有一定程度的提升,但多数矿井的经济增长方式仍以粗放式增长为主,在企业内控、精细管理、成本控制等方面还没有形成成熟的管理体系。经济新常态将倒逼企业补上这一课。

新常态下煤矿企业安全管理将主要体现以下四方面的特点:一是政府对煤炭企业的安全监管将更加严格;二是由于煤炭行业整体产能过剩,煤炭市场价格长期低位运行,受煤矿企业经济效益影响,煤矿安全投入资金没有保障;三是煤矿破产、重组、产权交易等情况将成为常态化,煤矿不正常、不连续生产会导致煤矿安全管理的间断性、煤矿在某一段时期出现管理机构和专业技术机构不健全的可能。四是煤炭行业安全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及有经验的操作员工流动性加剧,煤矿安全管理和专业技术人才流失。

三、经济新常态下煤炭企业安全管理对策 煤炭企业安全管理对策要在认真分析企业所处的内、外部环境、准备把握企业特点及充分认识企业发展目标的基础上制定、完善和形成的。经济新常态下煤炭企业安全对策即要科学审视和把握煤炭行业的新常态,又要认真分析和企业自身在新常态下安全管理现状,从而采取有效的管理对策。

1.准确把握煤炭行业新常态的趋势,主动创新安全管理。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煤炭行业通过竞争去产能、煤矿企业通过创新管理求发展也将成为常态化。因此要结合煤矿企业创新管理,准确把握煤炭行业新常态的发展趋势,把握政府对煤矿企业安全管理的政策导向和法律要求,仍要树立和坚持安全第一的安全生产方针,创新安全管理先行,为企业生存、发展奠定基础。

2.依靠技术进步提升矿井安全水平。煤矿每一次新的技术革命都会带来安全管理水平跨跃式提升,比如单体柱替代木支柱、综采替代普采。过去煤炭行业的黄金10年,通过国家强制淘汰落后装备和煤矿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煤矿的装备水平得以改善。但由于受传统观念限制,装备应用水平良莠不齐,有些装备水平远没有发挥出来。在新常态下,煤矿管理者应该创新管理思想,挖掘现有装备和存量装备技术潜力,在煤矿企业新常态经济条件下提升矿井技术水平,依靠技术进步提升矿井安全管理水平。

3.正确处理安全与效益、安全与企业生存的关系,确保新常态下安全资金投入。新常态下政府对煤矿企业安全监管更加严格,政府对安全事故的零容忍将会使发生安全事故的企业付出更加沉重的代价。优先保证安全资金投入,保证矿井安全生产才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新常 态下煤矿企业安全资金的科学使用和管理更显突出,因此应该创新安全资金的使用管理,改变过去粗放式的资金管理方式,科学评估安全资金使用必要性和效果,全程跟踪安全资金使用管理,充分发挥安全资金的效用。

4.保持矿井安全管理的连续性。矿井停产及复产、煤矿企业重组、煤矿产权交易等都会造成煤矿相关专业管理中断,矿井安全管理也会随之中断,中断的安全管理会埋下隐患。矿井出现停产及复产、企业重组、煤矿产权变更等情况时,要针对煤矿不同生产时期,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避免管理中断,相关专业技术人员通过技术交接、查阅资料及专业人员过渡等措施确保各专业有序衔接,保持矿井安全管理的连续性。

5.煤矿企业管理、专业人员及成熟的操作员工流动性是煤矿企业安全管理容易忽略的问题,但近一段时间内也将成为煤炭行业新常态。煤矿企业管理和专业人员,也包括一些岗位上成熟的操作员工的流动性会使煤矿专业技术管理出现“隐性中断”,从而导致煤矿安全管理链条上出现“隐性中断”,为安全管理埋下隐患。因此新常态下煤矿安全管理要重视新常态下企业员工流动性的问题,创新人力资源管理,在新常态下培养人、留住人、培养一支稳定的管理和技术团队,为煤矿企业实现安全生产目标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新常态下的企业发展路径 篇3

与改革开放30多年来接近两位数的高速增长相比,中国经济步入以中高速增长为标志的“新常态”,不仅意味着经济增速的放缓,更意味着经济增长动力的转换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当前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工业化、城镇化将为经济增长提供持续动力,区域不平衡创造的发展空间依然巨大,消费结构升级潜力有待充分释放。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元年,重点领域改革好戏连连,更为“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不断泵入活力和动力。

中国经济蓄势已久的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正在发生,一系列新亮点频频闪耀。

创新驱动是一个艰苦的过程

刚刚过去的2014年是深化改革元年,在新常态下运行的这一年我国经济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积极变化。比如尽管投入在减少,企业盈利能力并未衰减,反而有增,实现稳中求进、稳中提质、增效的目标;虽然投资、进出口两台传统发动机减速,而居民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48.5%,比资本形成增速提高了7个百分点等悄然发生的结构性变化已成为进入新常态的主旋律。

中华民营企业联合会名誉会长张梅颖表示,中国经济发展进入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新常态。

当前国际产业变革形成了几方面的新态势,首先是经济服务化,一些大的跨国企业都在从一个设备制造商转向服务商,这种服务化趋势对人力资本的要求会越来越高,人力资本的高端化对教育体制改革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次是制造高端化,在产业链中把最高端的核心留住,其他环节都是外包。第三是生产智能化,最典型的生产领域就是工业4.0,都是基于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3D或者4D打印技术,这种基于网络或者传统的制造方式完全不一样。传统制造业强调标准化以推动规模化,有规模才有效益。新一代制造业强调个性化定制,没有模具,没有标准,也不谈规模。所以新一代智能制造将是制造业的革命性变化,作为制造业大国我国传统制造业占比很大,如果我们继续涛声依旧,不积极谋变,从而跟进产业变革,新一代制造对传统制造将是毁灭性的。第四网络化生产模式,就是把不同的生产工序,各自配制到成本最低的区域。用互联网进行整合,甚至可以实行零库存的管理。第五绿色化,我国环境承受力已经达到或者接近上限,必须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方式。要按照生态产业链的模式设计工业园区,形成绿色化生产方式。

“国际产业变革这五方面的新态势与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特征是一致的,我们要紧紧抓住这个战略机遇期,加强国际间的对话与合作,加快结构调整,产业升级,迎接新的机遇和挑战。”

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创新驱动是一个艰苦努力的过程,企业要科学把握、勇于创新。只有千千万万企业在自己发展模式中寻找到更好的发展出路,培育了新的经济增长点,结构调整才会见到实效,企业才能勇往直前。

新常态要持续3-5年

“作为谨慎的乐观派,我认为,转折期也是比较艰难的时期。而今年,明年会是最为艰难的阶段。”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侯云春在峰会上表示,目前,我们处于新旧常态的转折期,这至少需要3年时间。

“我对新常态的理解是这么几句话,叫做低投入、中速度、高质量、优结构、好效益、新动力六个方面。”侯云春认为,新常态下,产品结构、产业结构、地区结构、所有制结构都要优化,而且关键我认为是企业结构要进一步优化。真正形成一个良好的企业生态,特别是把资源集中到优势企业手中。

至于为何要建立起良好的企业生态,侯云春以财政收入为例分析企业利润,我国工业的利润10月份负增长2.1%,1月份负增长4.2%,我国财政收入1-10月份增长8.3%,而2007年是增长了32.41%。足见企业“日子会怎么样”。

侯云春认为,新旧常态的转折期大概将持续3年。而作为“谨慎的乐观派”,在他看来,今年、明年会是最为艰难的阶段。

侯云春还提到,目前应该形成一个允许企业“安乐死”的环境。一些僵尸企业能够“安乐死”了,好企业可以更快发展,优势企业可以很快重组兼并,形成市场优胜劣汰。他提醒企业家,如果在结构调整当中,企业或行业一旦失去优势,应尽早转型。哪怕把你的企业资产要素交给那些经营比较好的、优势的企业家手中,哪怕赔一点也是值得的。

新常态下的新共识

著名经济学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吴敬琏认为,目前我国面临的“新常态”具有两个特征,一是经济增长速度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发展,甚至是中速发展的通道;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规 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益型集约增长。这两个特征的进度上有差异,前者已经成为现实,绝大多数人对此也有共识,后者却还是我们的期望,需要经过努力才 能够实现。如果仅仅是经济下行,质量效益没有得到提高,将出现两个问题:原来有数量扩张掩盖的经济矛盾、社会矛盾都会暴露出来;如果没有做到转向集约增长,经济下行速度会更快,经济矛盾和社会矛盾也会随之更快激化。所以我们要把注意力放在后者,即转向质量效益型增长。

吴敬琏分析,能否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取决于改革。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已经提出多年,但是成效不彰,原因在于存在体制性障碍。历史经验表明,经济发展方式转型成败的关键在于能否通过改革建立一套有利于创新和创业的制度和政策。

目前,中国政府的总体经济政策思路是: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吴敬琏认为,目前可取的方针是,在保证不出现系统性风险的条件下,把主要注意力放在推进改革和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上。“现在的问题在于全国资产负债表的负债率太高,这会引发散贷危机和跑路等等。可以采取6个措施化解:停止回报过低或没有回报的无效投资停止对“僵尸企业”的输血动用国有资产偿还政府的或有负债;对子不抵债的企业实施破产和重整,释放风险,但是要注意,对技术性的资不抵债,还是可以挽救的;停止“刚性兑付”;盘活由于粗放增长方式造成的死资产存量。并辅以灵活的财政政策,有很大的希望控制住 系统性风险。

nlc202309040714

吴敬琏说,目前,企业在粗放增长模式下“挣快钱”的日子已经过去了,企业必须靠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在激励的机构正中存活和发展。现在大家 对自贸区有一些误解。其实自贸区不是经济特区,自贸区是为创造一个贸易投资的赢商新环境。对外开放是倒闭国际改革的。企业家要认清这个形势,提高自己对贸 易投资新规则的适应能力,善于发现和抓住商机,更新盈利模式,咬定创新不放松,吸引人才和是他们的才能得到发挥,积极参与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变革。每一个 人都不是改革的旁观者,每一个人都要切实投入到支持和督促全面深化改革中去。这样我们才能更快地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在峰会上,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蒋正华阐述了他对新常态的四点认识:经济新常态是面向新世纪,实现中国梦的战略性大框架,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经济新常态是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新阶段的特征;经济新常态是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一个策略,是中国目前的最好选择;经济新常态是改善民生、优化环境、实现五位一体发展的最好策略。他着重指出,新常态不是一个凝固的静态,而是需要不断与时俱进的动态,只有动态才充满活力。

“深化改革的关键在于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市场一定是有法治有竞争的市场。”蒋正华说,而扩大开放则对企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在生产要素、生产过程、市场上都要做到全球化。 蒋正华最后表示,国际其实也有新常态的提法,指的是一次危机之后的缓慢调整的过程,是被动的、消极的。中国提出的新常态则完全不同,它是积极的,不断前进、充满活力的。

展望未来,涅槃新生

新华都集团首席经济学家邱晓华认为,过去三十年,“中国奇迹”以及世界各国随处可见“Made in China”,是经济学界最感兴趣,也最受争议的现实问题。经济学家们或质疑,或困惑,因为传统经济学理论在解释中国经济增长模式上总是显得有些苍白和无力。如今,中国经济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二,外部环境和自身条件都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也是一个爬坡过坎的艰难阶段,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都是空前的。未来将何去何从?是涅槃重生,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还是光环消失,“奇迹”不复存在?

理论界探讨还在继续,中国已经用实际行动做了抉择:聚焦民族复兴“中国梦”大方向,顺应规律、顺应民意、顺应国际大潮流,全面深化改革与全面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并进,适应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向改革要红利,向创新要动力,向法治要秩序,向公平正义要效率,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业新高潮,打造升级版的中国经济和中国社会,实现由低端发展向中高端发展的跨越,促进“中国速度”转变为“中国质量”,促进社会和谐与增进民众福祉,正成为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和社会运行的主规律,也是2014年乃至今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表现。

“新常态”的微观基础,就是做好“Made in China”。曾经“Made in China”让我们迅速发展,走向世界;随之,“Made in China”也让我们饱受争议,屡受排斥;当前,我们要重塑“Made in China”的形象,新的中国制造将代表着打过自信、高端品质和领先实力,引领中国企业新发展。

展望未来,涅槃新生的中国经济,Made in China 的含义将更加丰富、积极。在关键领域上,我们更少地依赖国外高科技,大力提高国产自主化水平;在产品输出上,我们更少地依赖国外高科技,大力提高国产自主化水平;在产品输出上,高端机械制造产品将替代大量廉价消费品;在技术更新上,将融入更多创新元素,推动制造升级;在市场范围上,深入欧美国家,开拓非洲、东南亚、拉美等新兴市场;甚至在人才培养上将吸引更多的高端人才在中国学习和工作。

中国,这个独特的改革实验样本和发展模式,难以用现有经济学理论完美解释,因此,更需要学术界的持续关注和深入研究。也许,挑战经济学家们的下一个问题,就是中国经济“新常态”以及升级版的“Made in China”。

凤凰涅槃既是古老的传说,也是现实的写照,更是未来的语言。我们祝福中国,祝福世界,历经熊熊火焰考验的艰辛之后迎来更加美好的前程。

企业如何应对新常态

适应新变化、新常态企业怎么办,应该寻求创新,增强内生动力和内在的活力。需引领工业经济的新常态核心是提质增效转型升级,要改变工业发展对投资驱动的过渡依赖,提高创新驱动,不断提高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

首先看应该转变观念,适应第三次工业革命和国际上的双重压力,我们企业家们,应该转变观念,增强创新的动力。当前世界各国都在寻求经济的深刻变革和调整,以新一代能源技术和制造业相结合,以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相结合,第三次工业革命正在悄然兴起。比如说美国吸取了金融危机的沉痛教训,他一段时期过渡依赖虚拟经济,他吃了亏,成为金融危机的始作俑者,进而影响全球的经济。但是他能够吸取教训,及时地提出了再工业化,重振制造业,本土回归。美国的经济已经开始复苏,有所好转。

德国2013年提出了工业4.0,欧盟提出把工业占GDP的比重从2011年15.1%提高到2020年20%。日本也发布了制造业竞争策略,至于新兴国家正在高起点上迅速建立本国的现代产业体系。我们对照各国的新变化和新谋略,我们正处在2020年要基本实现工业化,所以总体看我们工业制造业处在全球中低端。我们有世界上最先进的行业和领域,比如说高铁,比如说核电,也有相当落后的甚至是完全依靠人工作业的小矿山、小作坊。我们要积极地发展战略型新兴产业,也要大力进行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的时候,还要淘汰落后,化解过剩产能。我们在精心谋划工业4.0的同时,要着力打造工业3.0,甚至不得不去补2.0的欠账。

比如说质量问题,美国也好,德国也好,日本也好,甚至韩国也好,他们是在2.0的时候解决了质量问题,我们到现在还没有解决,我要补2.0的欠账。当然我们也有有利优势,比如说我们有巨大的国力市场,工业化、城镇化巨大的需求,雄厚的资金积累以及外汇储备,这是其他国家甚至美国不具备。在发展的长途竞争中,我们是前有标兵,后有追兵。

我们要坚定信心,增强忧患意识、创新意识和改革意识,前面吴老师讲出路只有创新,我说我们企业家首先要有创新的观念。第二要创新投资理念,控制固定资产的合理增长,大力调整投资结构,规范企业的投资行为。

企业家们注意产学研结合要在“用”上狠下功夫,推进研发成果产业化和商业化。多年以来实行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取得了明显成效。但问题是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据统计只有30%,当然不太准确,发达国家的转化率是多少?60%-70%,我国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只有40%,远低于发达国家60%的水平。

实现经济增长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其中科技创新是最重要的方面。关键是成果转化,研发的目的全在于用。只有“用”才能进入市场,研发的成果不能局限于论文、样品、评奖、授奖,而是要把研发的成果从论文、评奖中解放出来,才能转化为切实的生产力。研发成果要变成工艺包,变成工业设计,变成实体项目,样品要变成产品,变成商品。

创新成果要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产业活动。“用”的另外一个涵义用户自始自终参加研发设计、制造、销售的全过程,用户的参与不仅带来了市场信息,带来了用户体验,而且能够从一开始和研发制造者建立深厚的感情,这样使我们研发更有针对性,效率更高。而且产品的使用推广就有了基础,大中型骨干企业建立自己的技术中心和研发团队,中小企业要力争做到专精特精,行业不同,研发的成果、研发的投入在销售中的比重不一样。但是我们都要加大投入,接近我们国际同行的水平。我们全国的大中企业的研发投入只占销售的0.9%,这个太低了。

要组织生产营销中的技术公关,骨干企业牵头,组成产业联盟,合力开展行业的共性公关,积极参与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与产学研相结合,要产学研用相结合,加一个用字。来自生产实践的重大科技难题,是科研院校、科研项目的源泉,企业也要主动了解科研院校的成果,主动承接成果的转化,提升行业企业的经济技术水平。

新常态下企业发展对策 篇4

新常态,新一代的中央领导第一次用其来描述新周期下的中国经济是在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当时在河南进行考察,他指出,我国的发展仍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我们需要增强信心,从中国经济当前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随后,总书记7月在同党外人士的座谈会上又一次提出“适应新常态,共同推动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之后的11月,在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总书记则首次系统地阐述了新常态; 而12月5日,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又首次提到新常态。

从新常态的首次提出,到对其系统阐述,再到出现于中央政治局会议之上,以新常态来判断中国经济当前的特征,并将其一步步上升到战略的高度,表明了中央对中国经济当前阶段增长变化规律更加深刻的认识,这在当前和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将对经济政策的选择、产业的转型升级产生决定性的重大影响。

广西属于西部地区,相对于国家表现出的综合性的新常态,其经济现状和经济发展会有所不同,广西新常态也必然带有自身特色,其相应的经济发展对策也会有所区别。因此,在国家新常态大背景下,根据广西新常态研究相应的广西经济发展对策就具有重要意义。

2 文献综述

“新常态”是由美国太平洋基金管理公司的总裁埃里安 ( Mohamed El - Erian) 最早提出来,其含义为危机过后经济缓慢而痛苦的恢复过程。

中国式新常态,可以大致将其概括为三个方面: 一是中国经济增长从高速转为中高速; 二是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 三是经济增长点的改变,趋于多元化。

喻新安 ( 2014) 在研究河南应对新常态时指出,新常态下会有新的挑战,但也会出现新机遇。河南的逆势增长表明,在当下经济转型的关键时刻,一个区域如果能够措施得当,完全可能借机发展,乘势而崛起。国家的新常态是就全局而言,我国作为一个大国经济体,区域异质性强,区域只要能够做好工作,完全可以在新常态下实现逆势的“超常”增长。方竹兰 ( 2014) 在研究新常态下的区域发展动力时强调,“新常态”下经济的区域发展动力来源于多维度的创新。一是区域的产业结构升级消除行政化。区域的产业结构转型不是解决科学技术的相对落后,而是解决市场机制和社会治理中的相对落后,利用制度的创新启动区域的科技、企业、市场创新。二是按照创新的原始内在规律建立区域的创新网络,从而形成具有自身区域优势的创新竞争力。三是要求金融制度与资本市场为区域的产业升级服务。四是在区域经济“新常态”下,政府改变以往直接从事市场投资行为,致力于各产业长远发展战略设计。产权保障是创新产生动力、保持激情、实现成果转化的首要需求,政府要为创新提供所需要的法制保障。政府要为创新营造一个自由宽松的环境和文化,勇于冒险和尝试,不怕失败和挫折,从货币资本的投入逐渐转变为引导人力资本创新,才能实现区域“新常态”下的发展。胡家勇 ( 2014) 在研究新常态下区域经济发展动力的转换时指出,第一,居民消费能力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明显上升。提高居民消费比例要求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占比,从而需要调整政府、企业和居民在国民收入中的占比。居民的偏好引导资源的流向,进一步影响企业的生产行为,再到产业结构,从而有效缓解产能过剩和结构失衡。第二,民营经济部门将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的持续增长、就业岗位的创造和居民收入的增加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样,在创新驱动发展上民营部门也发挥着重要作用,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民营部门将创新的能量不断释放,不断提高技术转化的积极性,实现新技术到现实生产力的转化。第三,中西部地区将为全国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中西部地区的生产要素,尤其是土地和劳动力价格等相对低廉,具有成本优势; 基础设施相对落后,潜在着大量的投资机会; 另外,中西部地区的大量特色资源,有利于发展特色产业; 加之中西部地区的广袤市场,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潜在市场需求。新常态下,将这些后发优势转化为区域竞争优势和经济优势,将为中西部地区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提供有力保障。国家的新常态是一个大背景,广西可以借此机遇,深刻认识自身区域新常态的特征,借鉴中东部发达地区的发展经验,充分发挥自身的后发优势,因地制宜,寻增长,求创新,促发展,走出具有广西特色的常态化科学发展道路。

3 广西经济发展对比分析 ( 1993—2013)

“十二五”以来,广西坚持统筹规划,大力发展自治区经济,在总体经济规模、产业结构、居民收入水平等方面均有了显著改善。

3. 1 经济规模快速增长

2013年,广西生产总值突破14000亿元,达到14378亿元,占全国GDP的2. 53% ,是1993年871. 7亿元的16. 49倍,自治区经济发展的基础得到大幅度提高。自治区人均生产总值由1993年的1982元增长到2013年的30588元。

在国家进入7% 左右的中速增长阶段时,作为西部地区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在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北部湾经济区的协同带动下,一直保持着10% 以上的增长速度 ( 见图1) 。国家整体层面的框架由国家统筹设计,是一个长时期规划,自治区面对区域新常态,就是要在既定的大框架下,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发展。在此条件下,维持高速增长,提高增长质量,将成为自治区提升自身发展,促进国家中东西部均衡发展的重点。

3. 2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自治区经济的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由1993年的28. 69∶36. 84∶34. 47调整为2013年的16. 30∶47. 73∶35. 97,第二产业占比提升10. 89% ,第三产业提升1. 5% 。2013年自治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6726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已经达到5396家,工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显著增强。

广西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一直紧随国家科学发展观的调整步伐,与国家整体表现出的第一产业贡献稳步前行,第二产业贡献有所下降,第三产业贡献作用不断增强的特征不同,自治区根据区域自身经济规模、资源禀赋、环境条件等,表现为第一产业是基础,稳定发展,满足居民生活水平需要; 第二产业为主,是区域发展的中坚力量; 而第三产业在一、二产业的基础上与第二产业协同发展,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又一潜在重要推动力 ( 见图2) 。

3. 3 特色经济逐步形成

自治区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特色农业初见成效,自治区特色农业的发展方式在结构、规模、产品和整个产业上逐渐调整,持续创新技术模式,坚持优势产业区域集中,打造农业特色优势产业集群。糖蔗、桑蚕、木薯、蔬菜、水果、速丰林、水产畜牧等产业不断扩大规模,提升效益。

在工业发展方面,以工业园区建设为突破口,根据自身承债能力和产业结构调整政策,不断承接东部发达地区的先进产能,建造适合广西的工业集群,逐步形成地域特色的支柱产业。

有了工农业发展的良好基础,自治区第三产业的发展也比较迅速,在旅游业、金融保险、交通运输、通信等行业,保持了健康发展。

3. 4 投资规模波动提升

“十二五”以来,自治区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虽有所波动,但仍不断扩大,金额不断提升,2013年全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11907. 67亿元,是1993年278. 07亿元的42. 82倍,占当年全国投资总额的2. 67% 。投资规模的扩大,有力促进了整个区域经济的快速增长。

1993—2013年的数据表明,国家总体方面,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稳定提升,而广西在近几年的投资贡献率却有所下降 ( 见图3) 。一方面,广西地处沿海,2008年以来后危机时代的影响仍在,投资增长时滞性滞后; 另一方面,影响生产总值的增长点正处于转换阶段,自治区需要发展新的增长点维持其高速度、高质量的增长。

3. 5 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断增长

“十二五”以来,自治区居民收入得到了大幅提升,生活质量也得到了不断改善。2013年,自治区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性收入由1993年的2895元增加到2013年的23305元,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大幅度提升。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方面,自治区从人均1993年的885元发展到2013年的6791元,增长了6. 67倍。但城乡居民收入得到改善的同时,我们注意到,城乡之间的居民收入差距也有所扩大,1993年是3. 27倍,而2013年则达到了3. 43倍。

投资、消费、出口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当前,在世界经济正处于复苏阶段的背景下,中国选择了投资和消费作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而在国家处于新常态的背景下,面临投资贡献率下降的趋势,自治区一是要扭转投资贡献率的下降,另一重要措施就是提升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同时还要寻求新的增长点,实现多元化发展。当前经济,相对于国家整体而言,广西的消费对生产总值的贡献率波动幅度较大,但都处在一个上升的路径当中,充分挖掘当地的消费力,吸引其他区域的消费,将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4 对策建议

世界科技不断创新,革命突飞猛进,一系列的重大科技成果快速转化为现代生产力,一大批新兴产业迅速兴起,为我国培育和引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融入全球范围的产业链提供了契机; 改革开放行将四十年,我国由东至西、由沿海到内地,依托着大江大河和各种交通干线,中央和地方正在合力构建东部与中西部良性互动、相互支撑的新局面,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海上丝绸之路这“一带一路”的重启将完善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为各地谋划新思路、融入全球市场,寻求新发展提供了契机; 国家颁布的新型城镇化规划,从制度层面解决了户籍、社保、农村土地与集体产权等问题,为各区域推动新型城镇化,推动区域的协调发展提供了机遇。

国家新常态作为大环境,区域新常态作为当前特征,是广西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机遇。

4. 1 面对新常态,正确认识和处理速度、质量和效益的关系

科学发展观发展“旧常态”,更适用于“新常态”。我们一定要把经济的增长速度建立在一个提质增效可持续的基础之上,作为西部相对落后地区,坐拥后发优势,不再是摸着石头过河。面对新常态,要求我们尽量转变粗放的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不合理的经济结构,借鉴中东部发达地区的发展经验,少走弯路,减少转变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的时间,让经济发展在质量、效益和收入等有大幅度提升的同时,依托珠江经济带、中国—东盟自贸区、北部湾经济区等载体,以交通枢纽的建设为支撑,尽快建成区域市场枢纽,使经济得以更加迅速地踏上有质量、有效率、更公平、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4. 2 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产业升级

产业结构的最终合理占比标准众说不一,但其调整的目的却是一致的,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是为了经济更好的发展,是为了人民生活水平实现更快速的提高。以南宁的现代服务业、柳州的工业、桂林和北海的旅游业为点,逐步形成集聚产业群,构建现代化的产业体系,即构建现代工业为主导产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农业等基础产业相互支撑、联动发展的产业体系,坚持以调促增的思路,大力发展和勇于承接先进制造业、信息科技产业、战略新兴产业以及现代服务业,实现产业的集中、集约、集聚、集群化发展。同时还要完善相关产业配套,合理壮大产业集群,引导区域内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发展载体的融合发展,以此来推进不同层级载体间的相互发展、相邻地区载体间的联动发展以及新老载体间的耦合发展。企业、项目要集中布局,产业要集群发展,资源要集约利用,功能要集合构建,农民要向城镇转移; 坚持产城联动,在延伸产业链、壮大产业集群的同时,促进资源的集约利用,实现环境的高效治理,促进人口的集中。增量的优化、存量的调整,只有加快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才能通过产业集聚来促进生产要素的集聚和优化,从而形成新的区域竞争优势和新的发展动力。

4. 3 多元化增长动力、增强创新推动作用

要以更广泛的区域视野去谋划和推动科技的创新,在国家既定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围绕产业链条部署创新链条,为打造新常态下的经济升级提供坚强的支撑力。面临区域新常态,要坚持增长点的多元化,增投资,促消费,这些都要稳定增长,在此基础上,更要扩大在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的自主科技创新,同时还要注意引进先进的国外科技创新成果,提升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要加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内国家间的交流合作、强化北部湾经济区的投资建设、深入开展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启,抓好一批重大的科技专项,建设一批高效的工程研发中心和实验室,建立健全产、学、研的有效结合以及相关科技成果的转化体系,保证各项目能够有效地运行,投产达效,切实发挥其推动经济增长能够达到高质高量。

4. 4 提升吸引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市场经济还有很大的改革空间,更高层次的经济发展更加需要市场在资源配置当中发挥决定性作用,以至于人才这一重要资源的流动就更加得到关注。随着我国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产业结构的不断专业化,对高素质员工和高技术管理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大。广西只有不断提升制度环境、社会文化氛围和生活环境,提高现有高等院校的质量,才能在保证本地的优质生源不大量外流的基础上,吸引更多区域外的优质生源来桂谋发展、寻出路,才能让人才所赋予的一切知识、劳动、技术、管理等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增加社会财富的因素相互耦合,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成员,真正实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5 结 论

经济理论具有解释性、滞后性,许多经济理论的形成,其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只是对已经发生的经济问题的安慰性解释,当经济运行在平稳的增长路径上时,可以验证其有限程度的正确性,但新的问题一旦发生,又会有新的理论随之产生,因此我们可以将每一个经济理论看作一段段经济史的缩影,而其内涵可以简单地概括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这一规律的不断上升循环。

面对新常态、新问题,广西需要做的就是在国家既有的环境背景和可利用条件下,统筹设计,长远规划,实现既有限制性条件下的利益最优化的科学、循环、可持续发展。

新常态下企业发展对策 篇5

去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并首次对“新常态”做出了全面系统的阐述。省委李鸿忠书记指出,要正确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坚持竟进提质不动摇,努力实现新的更大作为。当前,湖北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发展总体呈现“稳中有升、稳中向好、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在宏观经济增长态势发生变化的背景下,如何正确应对,认真落实省委提出的新要求,努力使全省经济继续保持较好的发展态势,实现总书记对我省提出的“建成支点,走在前列”的殷切期望,是每一个湖北统计工作者都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为此,笔者从对经济新常态的认识以及当前全省经济发展呈现的新特点和新难点入手,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和建议,希望可以为各级领导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经济新常态下对湖北经济发展难点要有新认识

作为近年来重要的经济术语,“新常态”最先由美国太平洋基金管理公司总裁埃里安(Mohamed El-Erian)提出。在宏观经济领域的定义被西方舆论普遍形容为危机之后经济恢复缓慢而痛苦的过程。2014年5月,总书记在视察河北时首次首次提及“新常态”,并在当年的11月APEC会议上再次对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给予了明确定义,即经济增长“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呈现“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动力“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这一重大战略判断深刻揭示了中国经济发展阶段的新变化,也为我们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提出了更高要求。

从湖北自身发展的成绩看,2014年面对国内外复杂形势,全省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按照“竞进提质、升级增效”的总思路,扎实推进各项工作,经济运行质量稳步提高,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转型升级创新活力增强,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2014年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7367.0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9.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3个百分点。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8%,增速高出全国平均水平2.5个百分点;工业万元总产值能耗下降9.5%;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4451.16亿元,增长14.8%,增幅快于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速4.0个百分点。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4303.05亿元,同比增长20.4%,其中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26.45%,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6.0个百分点。在投资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大幅增长的同时,消费对于经济增长贡献率不断提升,2014年全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806.27亿元,增长12.8%,增速快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6个百分点。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852元,比上年增长9.6%;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849元,比上年增长11.9%。“两圈两带”发展势头喜人,“武汉城市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8%,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9.0%,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2.9%,都好于全省平均水平;“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9%,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2.0%,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3.4%,也都快于全省平均水平。从总体上看,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势头很好,产业和区域发展多点发力、速度加快、结构更优、后劲增强的良好态势已经形成。

但是,从湖北自身发展的难点看,由于进入新常态以后,在“三期叠加”阶段,一些以往存在的阻碍湖北经济社会发展的难点问题在不断变化组合的同时,又涌现了一些新的难点问题。归纳而言,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工业生产结构不适应新常态下经济持续增长的要求。受国际市场需求减少以及国内企业压缩过剩产能以及新常态下经济增速放缓、增长动力“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等原因,未来一段时间内用于投资用途的工业产品和用于再生产的工业初级产品需求下降将成为常态化特征,这对我省汽车、钢铁、有色金属、化工建材等工业行业带来巨大挑战,而在面对这种挑战的同时,人口红利消失带来的企业用工成本增加、南水北调环境保护压力升级带来的企业环保成本上升等因素使这些工业行业陷入了腹背受敌的困境。据统计调查数据显示,2014年全省钢铁、石油加工业产能利用率分别为74%、68.3%,已经成为产能严重过剩行业;食品、建材行业分别为77.5%、78.4%,处于相对过剩,与此同时,全省工业企业营业成本上升了8.1%,有45.5%的企业反映用工成本上升。在产能过剩以及成本上升的双重挤压下,全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同比仅增长5.9%,增幅比上年回落了20.5个百分点,其中328家大型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3.8%,增幅呈现持续回落态势。另外,据全省工业企业专项调查结果显示,企业家对未来预期下降,有10.5%的被调查企业预计下季度企业综合经营状况不佳,超过两成的企业预计后期企业生产增速将逐步放缓。二是服务业发展质速不适应新常态下经济持续增长的要求。经济新常态下,“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具体表现为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逐步增加并最终处于主导地位。2014年,湖北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仅为41.5%,比第二产业低5.4个百分点,低于全国平均水平6.7个百分点。与全国31个省(市、区)相比,服务业占GDP比重仅居第19位,不仅远远低于广东(49.1%)、浙江(47.9%)等沿海经济发达省份,而且低于黑龙江(45.1%)、贵州(44.6%)、甘肃(44.0%)等经济欠发达省份;在中部六省中也只排第3位,比山西(44.1%)和湖南(42.2%)分别低2.6和0.7个百分点。在服务业所有制结构上,国有经济几乎一统天下,非国有经济比重很低,市场在资源分配中的决定性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大多数服务业企业市场竞争力不强。在服务业行业结构上,以交通运输为代表的传统服务业比重过大,金融、信息技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比重较小,没有规模和竞争优势,不适应经济新常态下消费结构转型需求。在服务业投资投向上,仍然维持着偏向于房地产业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的投资惯性,直接用于扩大和提升现代服务业有效供给和需求的投入严重不足。

三是要素制约加剧增加了新常态下保持经济持续增长的难度。资本投入不足成为当前制约全省经济发展的首要难题。据2014年四季度的全省工业企业景气调查结果显示,有31.9%的企业反映资金紧张,有21.7%的企业反映融资困难。全省工业企业两项资金占用额同比增长14.0%,高于全国2.5个百分点。其中应收账款同比增长11.7%,高于收入增幅2.9个百分点。由于企业无法及时回笼资金,2014年全省出现停产企业525家,主要分布在农副食品加工、建材、化工、纺织和采矿业,占全部工业企业的3.5%。其次土地要素制约加剧。受近几年房地产市场规模扩大以及自然地理条件的限制,土地刚性需求持续旺盛,建设用地指标却越来越紧张,土地资源供应不足的问题逐渐成为制约湖北一些地区工业化进程的重要因素,这在除江汉平原以外的其他山区城市中表现尤为突出。此外,除了在传统经济学意义上的资本、土地、劳动和企业家才能等诸要素,受湖北所处的环境以及在国家区域发展中的特殊地位,外部环境导致的非要素因素制约也在加剧。由于在区域经济发展定位上,湖北作为国家“两型”改革综合配套试验区,对以重化工业为主的工业经济发展带来巨大压力;而从国家整体发展看,湖北作为国家南水北调水源保护区,担负着支援京津冀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重任,确保水源区生态环境责任重大,工业发展面临的能源资源约束与生态环境脆弱的矛盾突出,资源环境刚性约束增强。

二、经济新常态下加快湖北经济发展要有新作为

新常态提出新要求。经济增速换挡回落、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这就要求我们始终坚持发展这个第一要务,追求实实在在、没有水分的增长速度,确保经济运行处于合理区间。积极应对新常态下产业结构、需求结构、城乡区域结构、收入分配结构发生的全面变化,加快转方式调结构步伐,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推动经济增长由要素驱动转入创新驱动的轨道。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健全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充分释放企业和市场活力,提高抵御各种风险能力,自觉遵循经济规律、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更加重视生态环境保护、民生改善和社会和谐稳定,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新常态孕育新机遇。从宏观层面看,国家在新常态背景下,会继续加大区间调控、定向调控的实施力度,同时更加注重发挥政府投资对优化结构的导向作用,进一步加大对中小企业创新、传统产业设备更新、生态环保等方面的支持力度,这将为我省加快转方式调结构提供更大余地和空间。从区域发展看,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等系列政策的出台,适应新常态要求,泛珠三角、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合作日益深化,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加速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将更好地发挥湖北作为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过渡带、长江开放经济带和沿海开放经济带结合部的区位优势,并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发展动力。从湖北自身看,主动适应新常态,一批企业自主转型调整的动力增强、步伐加快,出现新兴产业发展提速、高耗能产业占比下降、经济结构调整加快等积极变化,特别是随着各项改革不断深化,市场倒逼机制和市场活力进一步显现,为经济转型升级创造了良好环境。

新常态要有新作为。要自觉遵循新常态下经济运行规律,既要保持定力、冷静理性、不急不躁,又要积极主动、精准发力、顺势而为,决不能把新常态片面理解为对经济调整下滑的“无所作为”,让经济“自由落体”。当前我省经济从高速增长放缓到中高速增长,“新常态”经济特点鲜明,在经济发展转型时期,我们既要着力于结构调整和提升质量,又要着力于抓好稳增长,从而为深化改革、经济转型赢取时间和空间。同时也要致力于关键环节、关键领域,抓住产业链、资金链、价值链,疏导不利因素,化解潜在风险,增强发展动力,形成发展合力。具体而言,应做好以下几点:

一是精耕细作,努力提升产业质量。要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积极推进农村土地确权工作,进一步激发农村发展活力。要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强自主创新,努力提升湖北工业经济实力和市场竞争力。要加快培育壮大现代服务业。加快互联网技术与产业融合,鼓励发展电子商务、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现代物流、文化旅游、健康养生等现代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推动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水平提升。

二是精准发力,强化投资和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作用。要抓好项目建设,加大投资力度。争取国家对我省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政策、项目和资金支持。积极引进高端产业项目,强化对重点产业、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的支持力度,鼓励民间资本更多地投向新兴产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加强市场交易管理,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加快发展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强化市场调控,充分发挥好房地产业对稳增长、促消费和惠民生的积极作用。

三是改革创新,积极推进转型升级。坚持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核心战略,完善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开放型创新体系,推动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特别是要突出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发挥大型企业创新骨干作用,激发中小企业创新活力。

新常态下企业发展对策 篇6

关键词:新常态;国有企业;宣传工作

中图分类号:F702;DF411.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6)33-0026-02

“新常态”对于国有企业宣传工作来说,表现在区别于过去的宣传价值理念,而构成一种和实际有效融合的宣传形式。详细来说,政府在国有企业变革中引进了新的制度——混合所有制;另外,国有企业目前面对着全新的发展态势——经济转型。因此,国有企业宣传工作应当为新的制度、新的环境服务,应当为国有企业在经济转型中获取新的发展机遇发挥促进作用。国企宣传工作担负着宣传执政党与中央政府的大政方针、发展路线的重大责任,同时也是增强国企品牌创建、打造优良企业形象的主要载体。面对新的情况,怎样适应新趋势、把控新常态,有效发挥指引、教育、监督功能,已变成国企宣传工作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1 新常态下国有企业宣传工作的特点

1.1 参与更为广泛

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志在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提出,要想做好宣传工作,就要所有党员共同参与,应当形成“大宣传”的工作思想,调动每个组织、每个机构的每一名党员共同来做。

在这种状况下,“单枪匹马”很明显已无法适应新时代的需求。国企的宣传工作应当增强各部门间的合作,积极构建全党参与、团体参加与社会一同革新的大宣传局面。

1.2 渠道更为丰富

在新常态下,国企宣传工作所依存的外部环境正在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网络、智能手机等已变成人们了解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

为此,宣传工作应当消除传统媒介与新媒介间的界限,找到两者结合的关键点,积极实现新旧媒体的有效融合、全面覆盖,朝着全媒体方向前进。

1.3 内容更为全面

伴随生态文明、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社会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增强,人们对于信息有了更高水平的要求,期望对于事件有更深入、更全面的了解。

为此,国企的宣传工作应当对政府新文件颁布、国企变革新措施等和员工切身利益紧密关联的信息进行更深入的报道,积极提升宣传工作的有效性。

1.4 形式更为多样

伴随互联网、智能手机、微信、QQ等介体的大范围运用,人们的浏览形式逐渐朝着碎片化方向发展,宣传工作传统的宣传模式已无法满足员工的诉求。

为此,应当积极探索新的宣传措施,打造新的宣传方式,提升宣传工作的影响力。

2 新常态下国企宣传工作的内在要求

经过上述对新常态的认知,这里要重点考虑一个问题,也就是国有企业宣传工作怎样在其职责范围内推动国企适应新常态的内在需求,和融到新常态的大环境中。因此,下述从3个层面提出对宣传工作的要求。

2.1 推动国有企业转变经济发展形式的内在要求

国有企业转型一方面需要先进技术的支持,另一方面还需要汇聚所有员工的智慧。由“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中可知,职工间构成优良、融洽、稳健的人际关系,会产生一种无形的力量来推动国有企业的技术改革活动。

2.2 增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内在要求

提升全方位预算管理的成效,已变成目前国有企业加强内部控制的有效举措。全方位预算管理包括2个关键要素,其一是所有员工一同参与,其二是全流程管理。其中,对于全员参与来说,就是要深化职工的参与认知,改进目前财会信息无法阳光化的问题。为此,宣传工作的开展可以大大提高职工的主人翁认知,且在符合有关规章的前提下加入到企业内部控制中。

2.3 推进国有企业自谋发展的内在要求

在国企所有制变革的情况下,国有企业所享有的特殊待遇逐步丧失。除了与国家安全、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国有企业,其他的均要面对源自市场的残酷竞争。为此,竞争思想、革新思想等应当变成组织文化不可缺少的要素。由此可知,此些观念的树立离不开宣传工作的全面开展。

3 新常态下国企宣传工作的主要思路

依据上述所述,国有企业宣传工作的科学化模式可从下述4个角度来建立。

3.1 确定宣传工作模式改进的内在逻辑

新常态下的国有企业宣传工作也应当紧跟时代发展,此便产生了工作形式改变的问题。贯穿本文始末的一条主线就是,我们应当立足于新常态对国有企业成长的影响的角度,来探索国有企业宣传工作的全新方式。为此,在将来的工作中应当全面了解新常态背景下国有企业管理运营的内在需求。当前,国有企业宣传工作的重心是深化职工对企业转变经济发展形式的认知。

企业宣传工作是一家公司在市场中展现能力、开发顾客、提升市场占有率、维持长期发展不可或缺的关键工作。通常而言,宣传工作包括两个部分,其一是内部宣传,其二是外部宣传。其中前者具有凝聚人心、调动积极性的效能,后者具有展示能力、拓展市场、使人们了解并喜欢企业和商品、形成长期竞争优势的作用。打造优良的气氛让职工端正态度,科学认知公司制定的目标和各种措施,为企业的成长奠定夯实的基础。现代企业制度给予宣传部门全新的要求,需要宣传工作立足于保证企业长期、稳健发展的层面来开展有关宣传工作。应依据企业党员代表大会、股东大会、董事会和年会上制定的发展目标来编制宣传计划,高角度、高要求地谋划宣传工作方案,全面抓好整个企业的宣传工作。国企的宣传工作者应当密切联系所在企业的现实状况,有计划、有步骤地抓好宣传工作,让国企所有员工均能够端正态度、科学认知,努力达成工作目标。

3.2 重视宣传工作改善人际关系的作用

国有企业在长时间的发展过程中逐步构成了特殊的人际关系机制,此种机制由老乡、同学、亲戚等关系为桥梁存续着。我们都知道,此些特殊的关系导致国有企业内部存有大小不等的数量众多的小团体,其必定会在国有企业经济增长模式转变过程中发挥有利或者不利的影响。因此,对不利影响的削弱便依靠宣传工作的大力开展,用健康的新人际关系取代过去那种不健康、不科学的人际关系。

推动国企内部机制的健全和转变企业适应新常态、新环境的方法。经过全面、有效地宣传,可以让国企职工持续深化对企业发展道路与各种措施的认识,且积极、自主地维护国企的各种规章。宣传教育过程中发现与掌握的状况,又可以推动企业经营者依据现实状况来改进各种规章机制,让其与现状更契合,更易被职工认可,打牢企业长期、稳健发展的基础。

新常态下,国企宣传工作担负着为企业服务、为员工服务、为大局服务的重要责任,是教育员工、联系员工、沟通员工的有效渠道。因此,宣传工作一定要保持科学的舆论导向,打造优良的企业环境。舆论引导是否准确,对于员工团队的稳定、企业的健康成长均有很大程度的影响。为此,应当将宣传政府、执政党与企业的制度、战略、政策视为宣传工作的重心,增大宣传力度;应用心谋划开展类型丰富的宣传活动,对企业主题教育活动和转变经济发展形式方面的新措施等着重报道,阐述企业经营理念,深化职工认知,打造优良的舆论气氛;应增强舆情调查工作,合理剖析员工心理情绪的新现象、新特征,将员工思想教育视为宣传工作的重心,持续提升员工的品德素养。

3.3 依托宣传工作深化职工的主人翁意识

国有企业由于本身的产权特点,职工实质上是其的主人。可是在现实中由于存有权威型管理问题,便致使诸多职工缺少参与国企管理的认知,也可以说,企业未曾予以职工此种机会。在变革国企管理形式的过程中,宣传工作应当在实例阐述、案例分析等活动中,给职工不断渗透主人翁意识。

应利用多种方式,将政治观念明确、对宣传工作有较大积极性的各方面素质突出的人才选拔到宣传工作组织中,且在平常工作中增强培训,全面提升其的业务素养;应构建健全的通讯员体系,提升通讯员团队的职业素质,发挥团队的能量,另外构建激励体系,全面激发通讯员的主动性,让宣传工作充满活力;应深层次组织宣传工作“改作风、调文风、深入基层”活动,全面吸取员工智慧,全面听取员工意见。应增强宣传内容、方式与措施的革新,加强工作生命力。应结合一线岗位与基层员工的诉求,全面宣传榜样人物、优秀员工,讲述员工故事,体现一线现状,展示企业的价值理念。

3.4 利用宣传工作培育危机和创新意识

在新常态下推动国有企业发展,就要让国有企业的职工树立危机意识与革新意识。危机意识有助于企业提高经营成效,创新意识有利于改进企业僵化的内部控制现状。详细而言,应当:

第一,利用主题讲座让职工了解企业所面对的发展环境;

第二,利用案例剖析让职工懂得创新是企业长期、稳健发展不可缺少的推动力;

第三,利用企业组织文化创建来提升国企职工的自信心。

第四,应当经过打造促进员工和员工间深入了解的沟通平台,指引管理者与基层职工准确看待自己、同事与企业,科学看待难题、成功,培养积极上进、理智平和、阳光健康的心态。宣传心理卫生常识,开展“健康心态”教育,提升职工自我调节的水平;增强和谐文化教育,指引职工以和谐的思想认知事物,以和谐的眼光看待问题,以和谐的方法解决冲突。构建心理疏导预案,对于普通心理问题、集体性心理问题等,进行科学的心理疏导,不断改进职工心理状态。此些均是国有企业宣传工作应当积极落实的内容。

在目前瞬息万变的社会大背景中,国企的宣传人员,一定要密切围绕企业的发展目标,不断改进工作方式与方式,科学、有效地开展有关宣传活动。

参考文献:

[1] 杨阳.新常态下国有企业的宣传工作[J].中外企业文化,2015(9):79.

[2] 侯淑娟.新常态下国有企业宣传工作模式探索[J].新西部,2015(32):

72-73.

[3] 蔡祥重.做好国有企业的宣传工作[J].东方企业文化,2016(2):

新常态下企业发展对策 篇7

1 充分认识新常态对发展民生科技的指导作用

中国经济,已进入新常态。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阐述了“新常态”的4层含义:中国经济呈现出新常态;新常态是指中国经济走进了新周期;新常态的指向是国民生活质量提高,老百姓的“获得感”提升,就业稳,价格稳,民生保障更完善;新常态给中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基于“新常态”的内涵,我们充分领会到新常态是一种生产型经济向消费型经济转变的过程,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方式。这种发展方式将更多地关注符合生态环境和人们长远利益的更高科技含量的新业态,更多地关注公共安全、医疗健康、生态环保、教育公平、清洁能源等民生改善,为民生科技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1.1 发展民生科技将极大地促进经济社会技术全面发展

民生科技是经济社会技术发展的亮点,民生科技的投入,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转方式、调结构,既扩大投资总量,又优化投资结构,有效地调动人民的发展积极性,释放居民消费潜力、拉动内需,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目前,我国改革进入攻坚期、深水区,如果民生得不到应有的改善,多数人长期没能从改革中获益,将会促使社会矛盾日益激化,使改革因缺乏支撑而难以为继,最终影响整个发展进程。民生科技发展的目标是服务社会大众。例如,对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对废气污水及有害物质的净化处理,沙漠地区植树造林防风护沙等技术研发;预防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疾病传播的技术研发与推广;重大生产事故预警与救援,食品安全与出入境检验检疫,生物安全保障,突发公共事件防范与快速处置,重大自然灾害监测与防御等技术研发都是以服务大众为导向,使广大民众受益。可见,民生科技已成为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重要抓手。通过大力发展民生科技,我国的现代服务业和社会公共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培育了新业态,开发了新的市场,创造了新经济增长点,增加了新就业。

1.2 民生科技支撑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

民生科技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为了人的幸福生活。新常态下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在全社会形成民心舒畅、和谐交往、共同发展的局面。这就要求全社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创新升级。提升科技促进社会管理创新和服务基层社会建设的能力,使科技成果更好、更多地惠及民众,在人口健康、生态环境、公共安全、城镇发展等与民众生活及社会化服务密切相关的科技领域,开展先进、适用技术的综合集成应用与示范,以及具有导向作用的先进技术成果的转化应用,提升技术的实用性和产业化水平,推动先进适用技术在基层的转化应用。可见,新常态下发展民生科技,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物质产品,更能提高人民的整体素质,实现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同步发展。

1.3 民生科技将成为新常态经济的核心引擎

在新经济常态下,必须深刻认识民生与经济发展唇齿相依的密切关系,用民生导向引领经济发展,让民生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人民群众生活富足是考量一个国家是否富强和谐的重要指标,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最大限度地普惠民生。同时,富足宽裕的生活,将有效地增进群众的购买力,扩大消费市场,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因此,我们要找准经济社会技术发展与民生科技的契合点,精准发力,良性互动,赢民心、凝民智、聚民力,开创新常态下民生工作的新局面。

2 广西民生科技发展的差距及因素分析

近年来,广西民生科技的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是与西部各省区科技进步及民生科技发展的水平比较来看,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2.1 2008—2013年广西科技进步活动投入情况

《2014广西科技统计数据》显示,2008—2013年广西科技进步活动投入的各项经费均有大幅度增加,但投入的比重较低。

如表1所示,在经费投入方面,全区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增长了3倍,且R&D占GDP的比重也在稳步增长;地方财政支出大幅提高;科技拨款年均增长率近30%,但科技拨款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较低,除2009年达到2.25%外,其他年份处于1%~2%。在专利成果方面,专利申请量增长迅猛,尤其是十二五以来,连年倍增,2013年受理的专利申请量比2010年翻了两番,是2008年的6倍。但授权量的增幅要比申请量增幅小得多,2013年授予专利权量仅为2010年的2倍。在人员投入方面,全区科技活动人员6年来年均增长率仅为1 1%,增长速度较为缓慢;R&D人员折合全时当量增长率稍高,但也仅为26%,其中2013年R&D人员折合全时当量是2008年的2.3倍。

2.2 广西与西部各省区科技进步活动投入与民生改善情况比较

以2013年为例,根据目前官方公布的最新数据整理,2013年西部12省区的科技进步活动投入情况见表2,R&D经费支出超过百亿元的省区只有5个;即广西、内蒙古、陕西、四川、重庆;除陕西、四川、重庆外,西部其他省区均排在全国20名以后;R&D占GDP的比重超过1%的省区只有4个,除陕西省外,西部省区R&D占GDP的比重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R&D经费支出超过百亿元的省区中,广西、内蒙古的R&D占GDP的比重均低于1%。在专利成果方面,2013年西部12省区专利申请量占全国申请量的12.3%,其中广西的专利申请量为23 249件,占西部专利申请量的8.6%,排名西部第4位;西部12省区专利授权量占全国专利授权量的10.7%,其中广西专利授权量为7 884件,占西部专利授权量的6.1%,排名西部第5位。

在民生改善方面,西部12省区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广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3 305元,排名西部第3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6 791元,排名西部第6位(见表2)。由此可见,广西的科技进步活动投入与民生改善情况均处于西部省区的中上水平。

2.3 制约广西民生科技进步的因素分析

通过调查发现,制约广西民生科技发展的主要因素有4个方面:一是发展绝对水平不够高和老龄化社会过快来临之间的矛盾凸显。201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5672.97亿元,在发展水平与发达地区还有明显差距的情况下,广西提前进入人口老龄化加速阶段。2014年广西65岁以上的老龄人口比例已达到9.67%,接近传统老龄社会10%的标准。二是科技创新能力不足与转型发展紧迫要求之间的矛盾尖锐。转型发展的根本支撑在于科技创新,近些年广西的创新能力虽然有所提高,但还难以支撑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创新能力不足的一个显著表现是广西很多产业发展所需要的核心技术严重依赖外部引入。三是发展对资源环境的新压力与人民群众对改善生存环境的新要求之间的矛盾。经济的进一步增长对资源环境构成越来越大的压力,人民群众对改善生存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急迫,在人口集中居住的地区,空气、水、土地的承载能力及污染程度日益接近极限。四是科技经费投入比重低。全区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虽然不断增加,但是占GDP的比重仍较低,不足1%;科技拨款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较低,处于1%~2%。在人员投入方面,全区科技活动人员增长速度较为缓慢。

注:数据根据广西科技厅《2014广西科技统计数据》整理得出。

注:数据根据国家统计局《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各省区统计局/知识产权局网站、各省区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整理得出。

3 新常态下发展广西民生科技的对策建议

3.1 转变执政理念,牢固树立民生为本的核心理念

在以民生为本的核心理念支配下,强化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健全公共财政体制。加大公共服务投入,逐步解决社会不公的问题,切实把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到主要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把更多的力量放在发展社会事业和解决人民生活问题上,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在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领域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将财政支出转向公共安全、公共卫生、公共教育、社会保障和公共基础设施等方面,突出社会保障总支出占GDP的比重,加大公共产品的供给,并且努力做到经济性公共服务与社会性公共服务相协调。要坚持以强化政府和职能部门的履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为主导,确保社会的底线公正;同时,要积极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实现共建共享,对非公益性民生问题,采取政府、企业、社会团体、个人等多元化投入,运用市场运作方式达到互惠互利、共建共享。

3.2 大力提倡包容性创新,营造加快广西民生科技发展的良好环境

包容性创新充分利用贫困人群中蕴藏的巨大消费、生产、创业潜力,既能为企业带来难以模仿的竞争优势,又能让穷人参与到价值创造的过程中,帮助其公平、合理地分享经济增长带来的成果。广西人口众多,在西部12省区中排名第2位,但R&D经费投入占GDP的比重较低,如何加快广西民生科技发展,必须大力提倡包容性创新,实现包容性增长,为长期处于社会网络边缘的贫困人群提供平等参与的机会。因此,要建立包容性区域创新体系,在技术选择、改进与扩散、信息获取、知识传播和吸收等各个方面营造良好的环境,促进民生科技发展。

3.3 调整科研选题,加大民生科技领域的立项

按照以人为本,统筹兼顾的原则,将科研选题面向广大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医疗卫生、教育、防灾减灾等民生领域。目前,广西民生科技要在中药现代化关键技术研究、食品安全检测技术、节能节水技术、北部湾沿海生态林和红树林保护技术、大石山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及抗旱技术、西江流域水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等领域重点立项,应进行充分的基层市场调研,面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需求、面向不同地区、不同社会群体的需求,制订民生科技创新服务计划,使民生科研选题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3.4 引进人才,强化培训,培养一支民生科技人才队伍

要认真贯彻《国家中长期人才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结合国家“千人计划”、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及我区“十百千人才计划”、八桂学者和特聘专家等重大人才计划实施,把引进、培养在健康、环境、公共安全、防灾减灾等领域的领军人才作为重要举措,在民生科技项目、技术、资金、团队等方面大力支持。还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继续教育、在职培训、专业技能培训等教育模式,充分利用远程数字化、可视化技能培训等各种教育培训资源,加强科技培训,增强全民科技意识,培养一支民生科技人才队伍。

3.5 开辟多元化的民生科技投入通道

建立多元化的科技投入机制,支持社会公益性科研机构开展民生科技攻关,加大对民间机构研究工作的支持力度,积极鼓励创业投资机构、担保机构及民间资本支持民生科技产业,在科技贷款贴息、担保风险补偿等方面对民生科技产业化给予一定倾斜,拓宽民生科技融资渠道,形成政府、企业、社会的多元化、多渠道、高效率的科技投入体系。

3.6 加强民生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积极开展民生科技合作交流

通过加强自治区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转移中心等在民生科技领域的建设;在各级农业科技园区、现代农业示范区、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率先开展民生科技推广示范;鼓励技术交易中心、科技咨询、知识产权、生产力促进中心、工程中心、科创业服务中心、企业孵化器、技术市场等专业化科技中介和服务机构服务民生科技。

从两大方面积极开展民生科技合作交流。一是加强与“泛北部湾”“泛珠三角”“长三角”“京津翼”等区域的科技合作;二是要鼓励和支持科研院所和企业积极开展与东盟各国的科技合作,推动与东盟国家在特色农业、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等民生科技重点领域展开科技合作与技术转移。

摘要:民生科技是涉及民生改善的科学技术,是围绕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社会发展重大需求而开展的科学研究、产品开发、成果转化和科技服务。文章基于新常态的内涵,分析广西民生科技发展的差距,提出了新常态下发展广西民生科技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民生科技,新常态,广西科技,进步

参考文献

[1]广西壮族自治区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广西调查总队.201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R].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5.

[2]宋颖.民生科技支撑引领社会更好更快发展[J].中国科技信息,2013(3):162.

[3]蒯强.关于法国重视社会发展和民生科技的成功经验[J].全球科技经济瞭望,2009(6):57-63.

[4]梁小月.日本:依托民生科技实现强国梦想[J].广东科技,2011(23):62-63.

[5]古海阳.美国以民生科技作为发展战略[J].广东科技,2011(23):60-61.

[6]王瑟.新疆启动民生科技工程[N].光明日报,2012-02-22(6).

[7]王明礼,王艳雪.民生科技的价值取向与实现途径[J].科学学研究,2010,28(10):1441-1444.

[8]李孔燕,李笑春.我国社会发展领域的民生科技战略及管理创新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3,31(4):33-36.

新常态下企业发展对策 篇8

一、经济新常态下利用破产重整挽救危困企业的意义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以来, 国家高度重视危困企业特别是“僵尸企业”的处置问题, 明确了处置危困企业的基本原则是“重组救活为主、破产退出为辅”, 到2017年末实现经营性亏损企业亏损额显著下降的目标。[1]通过企业破产重整是处置危困企业、“僵尸企业”的重要途径和方式。

企业破产重整, 是指对可能或已经发生破产原因但又有挽救希望与价值的法人型企业, 通过对各方利害关系人的利益协调, 强制性进行营业重组与债务清理, 以使企业避免破产、获得更生的法律制度。[2]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 有序推进符合法定条件的企业破产重整, 有助于企业优胜劣汰, 优化资源配置, 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换代。2014年6月, 上市公司上海超日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因不能清偿到期债务, 被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裁定受理破产重整。但仅仅用了六个月时间, 该公司就“起死回生”, 重新恢复上市, 凸显了司法重整挽救危困企业的优势。

由于司法重整可以将企业的债务清偿与企业拯救目标紧密结合, 一方面, 通过对债务关系的调整, 消除破产的原因, 避免企业破产, 另一方面, 将债权人权利的实现建立在债务人企业与事业复兴的基础上, 力图维持企业的营运价值, 以继续经营所得、资产出售、新筹资金等偿还债务, 并使债权人得到较破产清算更多的清偿。因此, 企业破产重整不仅可以在更大程度上维护债权人、债务人、企业出资人的正当权益, 还可以防止出现企业连锁破产、职工失业, 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不稳定等问题。[3]

二、经济新常态下危困企业破产重整面临的困境

经济新常态下, 尽管不乏成功的企业重整案例, 但与国家每年吊销、注销企业的数量相比, 通过破产重整成功的案例数量还是相当少的。妨碍重整成功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 企业违法违规现象明显增多

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和破产重整程序中存在不少违法违规现象, 方式也呈现多样化趋势。如有些企业先剥离优质资产或有效资产、留下空壳企业或以仅剩少许废旧资产的企业名义申请破产;有些企业先转移、隐匿巨额财产或无偿转让、压价处分有效资产后申请破产;有些企业与个别债权人恶意串通, 对无财产担保的债务提供担保, 或者对未到期的债务提前清偿, 或者放弃自己的债权;有些企业未经有关监管部门依法批准, 违规向社会不特定对象筹集资金等等。这些违法违规行为既增加了企业破产的复杂性和难度, 也损害了债权人的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2. 通过仲裁、诉讼等方式虚构债务、承认不真实的债务

有些企业在面临破产时, 不是想着追回破产财产, 实现破产财产最大化, 而是与部分债权人或者第三人相勾结, 虚构债务或者承认不真实的债务。实践中由第三人作为申请人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或者作为原告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仲裁或诉讼过程中, 债务人对对方提出的请求全部承认和接受, 不提出任何异议, 甚至双方还伪造借条、借据、发票等证据证明债务是合法存在的, 双方还要求仲裁机构或人民法院在最短的时间内作出调解书或判决书。虽然这些债务是虚构的或是不真实的, 但是它已经借助于调解书、判决书等形式披上了合法的外衣, 债务人根据调解书或判决书的内容迅速转移财产, 或者第三人以调解书或判决书确定的债权向破产管理人和债权人会议申报债权。由于仲裁机构、法院作出的调解书、判决书具有法律效力, 非经法定程序是不能撤销的, 这样, 申报的债权总额就会增加, 而每一个债权人特别是那些合法债权人能够清偿的份额就减少, 债权人的合法利益就更得不到保障。

3. 企业职工的债权构成更加复杂

优先保护劳动者权益, 是破产法律制度的重要价值取向。根据《企业破产法》第113条的规定, 破产企业所欠职工的工资和医疗、伤残补助、抚恤费用, 所欠的应当划入职工个人账户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费用, 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支付给职工的补偿金, 应在清偿破产费用和共益债务后优先清偿给职工。也就是说, 除了支付破产费用和共益债务, 职工工资和劳动保险费用是最优先清偿的, 是先于普通债权受偿的。实践中, 职工对破产企业的债权除了包括职工工资、劳动保险费用在内的职工债权外, 还包括企业向职工集资借款形成的普通债权。但是, 这两种债权的性质和地位是不相同的。前者是基于劳动法和劳动关系形成的债权, 具有法定性和优先性;后者则是基于合同关系形成的普通债权, 与其他普通债权的的清偿顺序一致, 不受法律优先保护。

4. 债权人人数众多、债权构成复杂

债务人进入破产程序后, 因涉及债权人、债务人、出资人、企业职工等众多当事人的利益, 各方矛盾极为集中和突出, 处理不当, 极易引发群体性、突发性事件, 影响社会稳定。有些企业职工众多, 职工的安置问题得不到很好解决的话, 会导致职工上访或是采取过激行为;由于职工的债权构成复杂, 因职工债权引发的社会矛盾和大规模群体事件也时有发生;有些社会集资债权人平时省吃俭用, 将一生的积蓄借给债务人, 一旦债务人丧失偿债能力或濒临破产, 这些人的债权将会打水漂, 而他们承受风险的能力极低, 这会对他们的家庭生活造成重大打击, 因此, 他们也极易采取极端手段, 这些都会给社会稳定造成不利影响。

5. 破产企业负责人逃往境外的现象时有发生

有些企业负责人, 一旦企业经营困难, 他会迅速将财产转移到境外, 他本人也立刻金蝉脱壳, 逃往境外。有些债务人, 通过各种非法手段攫取国家资产、骗取他人财产, 压根就没想过偿还这些债务, 早就逐步转移到境外。等到债权人向人民法院申请破产后, 他们早已逃往境外或下落不明。由于企业财产已经转移到境外, 企业负责人、管理人员及其他知悉企业秘密的人员也已经逃往境外, 其他很少有人知道企业的真实的财产状况和债权债务情况, 导致企业破产后无法追回可供分配的财产, 最终不得不终结破产程序。

三、经济新常态下破解危困企业破产重整困境的对策

1. 建立企业破产重整的统一协调机制

虽然《企业破产法》并没有破产案件需要依托党委、政府支持的相关规定, 但在当前法治背景下, 行政权的行使在企业破产中的作用不可或缺。[4]如无锡尚德太阳能有限公司进入破产重组程序前后, 无锡市政府及有关部门给予了及时、准确的指导, 特别成立了媒体应对和接待工作组, 专门负责媒体接待和协调工作, 统一对外宣传口径, 跟踪各类媒体, 及时主动地沟通。[5]企业破产重整问题涉及地方政府、债权人、债务人及其投资者、企业职工等多方当事人利益, 参与主体众多, 利益关系复杂, 是经济和社会矛盾的突出体现和集中载体。党委、政府能针对性地发掘、利用、整合各种社会资源, 在土地、税收、融资、维稳等问题上给予优惠政策引导债权人和出资人认可重整方案、引进战略投资者挽救危困企业, 快速实现资产变现, 提高重整效率。对重要案件、案件中的重要情况、影响社会稳定的各种风险隐患、案件进展、需要协调解决的问题, 党委、政府、司法机关应建立统一协调机制, 尽量达成一致意见, 及时采取有力措施, 积极疏导并化解各种矛盾纠纷, 将不稳定因素消除在萌芽状态。

2. 建立专业化的破产审判法庭和审判队伍

破产重整案件与其他普通民商事案件不同, 与诉讼案件更是不同。比如, 破产重整案件主要采取不公开审判原则, 而多数民事案件则采取公开审判原则;破产重整案件采取非言辞辩论主义, 而多数民事案件必须通过法庭辩论来查明事实和适用法律。因此, 多数国家和地区都设置了专门法院或专门法庭审理破产重整案件, 如美国联邦破产法院集中审理企业破产重整案件。我国专业化的法院不多, 如海事法院。与海事案件类似, 破产重整案件是专业化程度非常高的民商事案件, 因此, 我国也应当在法院司法体制改革的同时强调法院审判专业化, 在积累破产重整案件司法经验基础上设置专门的破产业务审判机构, 以提高破产重整案件审判效率。[6]具体可以参照现阶段的知识产权案件和涉外民商事案件的做法, 法院可以成立专门的破产法庭管辖本辖区内的破产案件, 并逐步建立破产法官的选任机制、破产案件的审理程序及考评机制。

3. 建立重整企业的识别机制

危困企业能否通过破产重整程序走向重生, 取决于该企业是否有挽救价值和挽救可能。我国目前对于危困企业重整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没有明确具体的法律规定, 多数由危困企业的上级或其管理层决定是否破产重整, 债权人和管理人都没有能力制约债务人, 导致不少没有挽救价值和挽救可能的企业进入破产重整程序, 结果重整失败后给债权人尤其是担保债权人造成极大的损害, 对社会资源也造成了重大浪费。这也是重整识别机制的缺失造成的。这里, 我们可以借鉴美国处理汽车业危困企业的做法。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后, 美国汽车业出现了很多危困企业, 包括美国汽车巨头美国通用公司都申请破产保护。为此, 美国及时出台了《2008年经济紧急稳定法案》, 制定了不良资产救助计划 (TARP) , 对重整有望成功的中小型危困企业, 通过小企业债券购买项目予以救助, 对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大型企业, 通过政府持股国有化或直接注资进行救助。[7]日本也是在成立产业再生机构后, 有效防止了“僵尸借贷”, 使企业的目标着重放在重建上, 从而恢复了企业活力。[8]因此, 我国也应根据市场化的要求建立破产重整企业的识别机制, 对危困企业分类评估、分别处置, 对能救治的企业进行重整, 对不能救治的企业及时进行破产清算, 依法维护国家利益, 保护职工、债权人、投资人合法权益。

摘要:我国经济进入新的阶段之后, 危困企业大量出现。有序推进符合法定条件的企业破产重整, 有助于企业优胜劣汰, 优化资源配置, 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换代。在重整中, 企业的违法违规行为、债权人的复杂化等制约着重整的顺利进行。因此, 我国应建立企业破产重整的统一协调机制和识别机制、建立专业化的破产审判法庭和审判队伍, 完善相关法律、规章制度, 从而帮助危困企业通过重整而重生。

关键词:新常态,危困企业,破产重整

参考文献

[1]张艳丽.破产重整制度有效运行的问题与出路[J].法学杂志, 2016, (6) :92.

[2]王欣新.破产法原理与案例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5:220.

[3]王欣新.破产法原理与案例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5:224.

[4]沈芳君.探索审判新机制新方法推动重整企业涅槃重生[J].中国审判, 2013, (12) :79.

[5]周及真.从企业破产重组看政府与市场的关系[J].上海经济研究, 2014, (12) :117.

[6]张艳丽.破产重整制度有效运行的问题与出路[J].法学杂志, 2016, (6) :95.

[7]熊兵.“僵尸企业”治理的他国经验[J].改革, 2016, (3) :125.

新常态下企业管理会计发展探究 篇9

在世界经济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 我国经济呈现出了“新常态”。新常态下贸易自由度提高, 市场更加开放, 信息更加透明, 竞争者增多, 这就要求企业在运营管理方面也要有所改变, 以适应当前经济形势的变化。

新常态下企业的发展动力将更多的依靠于新型技术、人才质量和管理水平, 依靠创新驱动其稳健发展, 而面向企业内部、着眼于未来经营效益的管理会计, 在助推企业管理创新、适应经济新常态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性。在新常态经济下, 把握管理会计的发展趋势、探讨适应新常态的管理会计发展模式变得十分必要。

二、新常态下的管理会计发展特征

1. 基于战略视角的思维方式

新常态下企业要提高经营效益, 就需要将管理会计与企业的经营战略相结合, 立足战略层面制定目标、选择策略。 (1) 整体观。不仅关注本企业内部的财务及非财务信息, 还应关注企业所处竞争环境的相关信息。 (2) 长期观。应更关注企业的持续经营和长远发展, 关注企业长期战略的制定和执行。 (3) 适应观。企业战略的制定是一种非程序性和不确定性决策, 其实施和控制也具有复杂性, 与企业战略相结合的管理会计也应不断调整以适应多变的外部环境, 提高会计信息的战略相关度。

2. 基于外向型信息系统的预测决策

新常态下经济环境更加复杂多变, 这就要求预测决策中的分析对象不能局限于企业自身, 而应扩展到企业所处的竞争环境中, 建立一个外向型的信息系统, 对竞争对手及企业所处的产业价值链进行分析评价, 考察企业的竞争能力。通过外向型信息系统, 对产业价值链的结构以及企业在产业价值链中的位置分析, 优化企业在价值链中的定位, 运用战略性的预测与决策, 调整企业的战略部署, 改变企业的劣势地位。

3. 基于结构调整的管理会计人才培养

管理会计的职能本质上是一种行为职能, 只有通过人的行为, 才能发挥管理会计在经营决策、创造价值上的作用, 所以人的因素是最重要的因素。当前, 我国会计人员队伍结构失衡, 基于财务核算的财务会计人员众多, 具备战略眼光和管理能力的高端管理会计人才匮乏。为适应新常态下管理会计人才的需要, 会计人才培养结构必须尽快调整, 传统的“操作型”财会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向“管理型”、“创新型”财会人才培养模式转型。

4. 亟需专门的管理会计信息系统

目前企业的会计信息系统主要是以财务会计为基础设置的, 大多是核算和反映过去的信息, 只能用于事后决策。而管理会计侧重于对未来信息的分析, 以进行事前、事中的决策, 不仅需要财务信息, 还需要市场、人力资源等各类信息, 不仅需要定量数据, 也需要某些定性数据。虽然管理信息系统在企业中的运用已经较为广泛, 但是专门的、成熟的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尚不多见, 随着管理会计的日渐兴起, 亟需专门的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的出现。

三、新常态下的管理会计发展建议

1. 精细化管理会计

在经济增速放缓的新形式下, 实行精细化管理对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以适应新常态具有重要作用, 管理会计也势必要走向精细化之路。精细化的管理会计主要包括财务预算精细化、成本管理精细化、人资管理精细化、资金管理精细化、财务报告精细化、工作流程精细化等方面。其中, 精细化财务预算以企业总体运营战略规划为基础;精细化成本管理从成本的规划、控制和改善着手;精细化人资管理包括个性的人才招聘、精准的人岗匹配、全面的绩效考核等等;精细化资金管理可以从建立资金池、由财控中心统一调度来进行;精细化财务报告力求做到报告全面化、动态化、实时化;精细化工作流程包括对现有流程的优化和再造, 通过不断地消除流程中的浪费活动、减少非增值活动, 来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2.“互联网+”管理会计

互联网+精细化管理会计的新模式是企业财务管理创新升级的重要探索, 大数据、云技术、移动互联技术等新技术的发展将带来企业管理模式的重大转型, 电子商务、财务共享、管理会计的企业管理新格局正在形成。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会计信息共享必将带来信息安全问题, 管理会计与互联网技术融合后, 最关键的问题就是如何保障信息的安全性。在“以人为本”的现代化管理中, 企业的绩效考核是否完善决定了部门和员工积极性能否充分调动, 关乎企业的经营管理效率, 大数据的融入也将很好地解决员工的绩效考核问题。大数据的信息既包含生产额、销售额、工时等定量数据, 也包含其他各种形式的定性数据, 为公正、公平、公开、全面、精细地考评员工绩效提供数据支撑。

3. 融合财务共享服务

电子商务的发展带动了无纸化的电子支付方式, 使得资金数据变得动态化、共享化, 不仅可以对企业内部进行信息共享, 也能在一定范围内实时地对外公开。同时, 电子商务打破了传统的企业间与企业内的组织界限, 可将处理的会计信息及时传递到有关部门, 为管理会计的实施提供实时的数据支持与便捷的沟通反馈功能。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 简单、重复的会计核算工作进行集中、统一处理, 与决策相关的事项则被剥离出来, 使会计工作从重核算向重决策拓展, 促进管理会计的发展。

4. 推动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

首先, 政府出台政策支持, 从科研经费、职称评定等方面入手, 鼓励企业和各级会计机构进行管理会计人员培养工作。其次, 企业加强对管理会计的重视度, 加快建立管理会计组织机构, 为管理会计人才提供岗位需求。另外, 高校及培训机构作为人才培养机制的重点, 应健全管理会计课程体系, 加大管理会计师资力量, 在教学时将理论与实际结合, 将管理会计与其他学科融合, 促进人才培养的加快进行。

新常态下经济增速放缓, 企业的竞争对手不再限于本国企业, 转变为全球化的竞争, 竞争激烈程度加剧。管理会计必须顺应时代发展潮流, 助力企业管理创新, 提高企业竞争力, 更好地适应新常态。

参考文献

[1]周莉.关于推进中国特色管理会计工作的思考[J].科技视界, 2015, (12) :220.

新常态下企业发展对策 篇10

煤炭企业是我国传统能源企业之一,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 加上来自环保的压力, 煤炭社会需求增幅下降, 煤炭企业的发展举步维艰。本文就现代煤炭企业经营管理现状以及提升煤炭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措施进行探讨。

二、煤炭企业经营管理现状

随着清洁能源的进一步推广, 以高能耗、高污染为为主要特点的煤炭企业的发展可谓艰难, 具有关统计表明, 目前中国煤价呈现持续下降趋势, 这进一步加深了煤炭企业的危机, 因此可以说大多数煤炭企业的发展已经陷入了举步维艰的地步。除此之外,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的煤炭企业在经营管理上也存在着一定问题, 这对于煤炭企业在大背景不乐观的前提下获得生存以及进一步发展造成了极大的阻碍。下面就目前煤炭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1. 大多数的煤炭企业没有较强的经营管理意识

受我国传统煤炭企业观的影响, 大多数的煤矿企业仍然采用粗放式的管理模式, 没能从根本上意识到经营管理的重要性。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 也有很多的煤矿企业开始着手建立属于自己的经营管理体系, 但是其在管理目标以及管理重点的确定上都存在一定问题。就目前我国煤矿企业的经营管理来看, 其管理的核心还是都放在成本控制上, 而忽略了煤炭从开采到销售整个过程综合利益获得的情况, 这就有可能导致煤炭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出现利润获得下降的情况甚至入不敷出的状况, 这对于煤炭企业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

2. 大部分煤炭企业在成本核算上存在问题

目前我国大多数的煤炭企业存在的时间都比较长,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其相关的生产工具经过了一次又一次的革新, 但是很多煤炭企业在成本核算的方法上却没能取得同步的发展。这就致使了煤炭企业的成本核算过程不能够符合现代企业的要求, 尤其是在绩效成本核算中, 其问题的现象将会更加明显。在煤炭企业进行经营管理绩效成本核算中往往都会对生产销售的某一个环节进行成本核算, 并不能够从整体的角度对整个生产销售活动进行评估, 单环节的成本核算结果也不能够对煤炭企业现处的发展情况进行一个真实的展现, 这对煤炭企业的发展造成了阻碍。另外现行的煤炭经营管理绩效成本核算所核算的对象主要为交易过程中所产生的成本, 而没能够对其它成本的核算纳入其核算体系中, 这无疑会使得煤炭企业总的生产效率造成影响, 不利于相关人员对于煤炭企业真实情况的获得。

3. 煤炭企业文化不够先进和完善

一个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其企业文化的支持, 可以说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精神支柱, 只有企业具有了符合企业发展的企业文化, 才能够为企业的发展创造一个精神条件。但是目前我国大多数的煤炭企业的文化都不是特别先进, 尤其在安全文化以及科学文化这些方面。这对企业相关管理措施的实施造成了阻碍。

三、促进煤炭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对策

1. 加强管理理念的转变

煤炭企业要想在大背景极为不乐观的前提下获得发展, 相关人员就必须加强对经营管理的认识, 让其管理理念能够符合现代化企业的要求。在对管理理念转变的过程中, 相关人员必须加强对管理经营整体化的认识, 不能够只把目光拘泥在生产经营的某一环节, 而应该从全局出发, 以整体为基础, 促进整体利益的实现。另外煤炭企业应该重视个体和整体之间关系的处理, 要能够合理的对个人利益以及整体利益进行分配, 从而为员工积极性的激发创造条件。管理理念的转变能够促进企业在较为和谐的环境之下获得发展, 其对于煤炭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2. 建立符合煤炭企业发展的财务管理体系

煤炭企业要想在夹缝中获得生存, 处理不断的提升其产品质量外, 还应该加强内部管理, 尤其是财务方面的管理。相关的煤炭企业必须在短时间内对现有的财务管理体系进行改革, 要最大程度的保证财务管理体系能够对企业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另外相关部门也应该加强对财务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 为财务体系正常运作奠定下人才基础。

3. 加强企业文化的建设

企业文化代表着一个企业发展精神, 可以说一个没有文化的企业最后一定会走上衰败的道路。因此煤炭企业要想最大程度的促进经营管理水平的提升, 其必须加大力度推进企业文化的建设, 从思想上对员工造成影响, 让员工能够产生和企业共同进步、共同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另外企业问的建设也能够增强员工凝聚力, 这对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是存在必要性作用的。

四、结束语

就目前的形势来看, 煤炭企业要想获得生产和发展就必须加强对其现有的经营管理模式的改革, 让其经营管理模式更加符合现代化企业的要求, 为其利润的获得创造条件。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 中国煤炭市场由黄金十年坠入寒冬, 这对于煤炭企业来说是极其大的一个打击。另外受我国传统煤炭经营思想的影响, 现代的煤炭企业的经营模式并不适合于现代市场背景, 因此要想最大程度的促进煤炭企业的发展, 相关部门必须加强其经营管理方式的改革, 为煤炭企业利润的获得创造条件。

关键词:煤炭企业,经营管理,现状与对策

参考文献

[1]龚海燕.分析煤炭企业经营管理的发展现状及对策[J].管理学家2011, 12 (8) :251-252.

[2]都树伦.煤炭企业经营管理现状及应对策略探讨[J].煤炭科技, 2011, 10 (5) :95-96.

[3]刘军力.论国有大中型煤炭企业经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商业, 2011, 4 (12) :146-147.

[4]王则行.如何加强煤炭企业经营管理工作浅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2, (l) :l2.

[5]张异宵.创新煤矿企业经营管理的几点体会[J].现代商业, 2012, (5) :32-33.

新常态下企业发展对策 篇11

【关键词】新常态;企业文化;企业管理;融合;发展

企业文化代表着企业的内在与外在融合的总体形象,是保证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并且企业文化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它具有凝聚力和向心力,企业拥有良好的企业文化能够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而促使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二者相互融合,一方面能够让企业文化推动企业管理,另一方面企业管理也不断促进企业文化的发展。本文就是针对如何在新常态下促进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的融合发展而展开分析和探究,希望寻找出有效的措施能够更好的促进二者的融合发展。

一、概述

1.企业文化概述。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在长期的生产经营中所形成的被员工认可和遵循的一种价值体系,它包括经营理念、企业精神、社会责任等。针对企业文化而言,它主要由四个特点,第一企业文化必须具有核心的价值观念,员工要根据这个核心的价值理念去工作,为企业贡献自己的力量。第二企业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要根据企业发展的状况和员工的状态需求随时的进行调整,使企业文化更加符合企业的发展经营理念和员工的实际需求。第三企业文化必须有企业经营管理这进行倡导并进行掌控,适时的根据企业状况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并引导员工认可和遵循企业文化。第四,企业文化的制定必须是被员工普遍任何和遵循的,而不是单单凭借企业管理者的主观意识去制定的。对于企业员工而言,良好的企业文化就如同企业的一盏指路灯,员工遵循企业文化,就能够明确自己该如何在企业中适应工作,完善工作,如何将自己的个人目标与企业的长远目标相结合。同时良好的企业文化能够为员工构建轻松和谐的工作氛围,让员工饱含热情的投入到工作当中来,并且还能够让员工自觉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规范自己的行为,在长期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员工的行为观念与目标自然而然就与企业的发展目标和谐一致了。

2.企业管理概述。

企业管理的含义是指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组织、规划、指挥、沟通、反馈、协调、控制和调整等的总称。关于企业管理主要通过五项活动来实施,分别是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激励。在企业管理中,企业通常要根据自身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和发展理念制定企业的管理策略和规章制度,尤其是企业的发展战略规划和员工的行为规范守则等多种内容。企业管理策略和企业规章制度的制定,能够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促进企业发展,并对员工行为约束的作用。企业管理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是企业领导者和员工的重要行为约束规范和政策指导方针,对企业进行高效的企业管理,能够推动企业健康稳定发展,促进企业在明确的规章制度和规范原则下经营和发展。

二、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的关系

1.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相互联系。

对于一个企业而言,其重要的两个组成部分,就是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企业文化是代表一个企业的文化软实力,而企业管理代表的是一个企业的硬性控制力,二者是相互联系,相互配合,共同促进企业发展的。企业文化包含企业文明、企业行为、企业精神等文化内容,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企业长久稳定发展的重要精神力量。而企业管理则包含企业的规章制度、原则等内容,企业制定出的规章制度和相关条例强制性的要求员工去执行。因此,企业文化是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潜移默化的影响员工,让员工在自然而然之间所形成的价值理念与企业的经营理念相一致,而企业管理则是以强制性的要求来规范和约束员工的行为。这两种管理方法相互联系,缺一不可。同时通过对企业文化的发展变化情况了解可以对企业的发展方向和价值理念进行探索,从而为企业制定全面适宜的企业经营战略规划和企业生产战略规划。所以对于企业而言,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的精神力量,而企业管理是推动企业文化发展的制度保证。

2.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相互促进。

在企业发展中,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作为企业中最重要的两种力量,缺一不可。在企业中,为了提高企业管理的效率,制度科学规范的企业管理制度,必须要有一个综合性强,适应本企业发展具有本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作为重要支撑。因此在企业管理中要融入企业文化的理念,发挥企业文化的价值导向力量。同时,企业管理总体方针的制定也离不开企业文化力量的融入,作为企业管理者在管理方式上要体现出企业的文化内涵和企业的价值理念,让企业文化深深的植根于每一个企业员工之中,为企业员工树立良好的企业文化思想,增强企业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除此之外,企业文化也能够促进企业管理的有效开展,在企业管理实施的过程当中以企业文化思想为主导,制定出适宜企业发展要求的方针政策,防止企业管理过程中因为管理手段过于激烈和生硬而使企业员工产生不满心理,从而导致“跳槽”现象频发,为企业增加不必的人力资本浪费。并且在企业管理中,发挥企业文化的约束力量,能够让员工自愿投入到企业建设当中去,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为企业的管理目标去努力。企业文化也是因时而变的,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企业文化也要实时进行调整和更新,配合企业管理目标的需要。

三、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的融合发展策略。

1.坚持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促进企业管理建设

企业管理的建设离不开企业文化的构建,因此企业文化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将企业员工作为企业管理的主体,重视其主体地位。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企业经营管理者要明白企业的每个员工不单单是为了“赚钱谋生“而工作,他们更是有自我价值实现需求的企业开拓者。因此在企业的建设和发展之中,必须发挥其主体作用。这就要求企业在建设企业文化的时候,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的管理氛围。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企业领导者要充分了解并掌握员工的心理诉求,协调企业与员工、员工与员工之间的关系,让企业的人际关系和谐,员工能够在企业工作的舒心、顺心,从而发挥主观能动性为企业贡献自己的力量,让企业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得到有效提高。除此之外,企业领导者还要树立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理念,建立相应的人才管理机制,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尽量减少企业与员工、员工与员工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在企业管理过程当中,有效的运用企业文化的力量,能够让每个员工感觉到自己被尊重和认可,同时在这种企业文化的影响下,员工会觉得自己不是被强迫性的管制性的去工作,而是自己在企业氛围的影响下主动努力的去进行工作。两者的工作状态不同,所产生的工作结果也一定是不同的,后者基于自己主观愿望去进行工作的状态一定会对工作更加认真负责,工作效率更高,工作热情更加高涨。这样的做法在不自觉之间就让员工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当中去了,从而也推动了企业管理的建设。作为企业经营管理者,如果想要发展和壮大公司,就要走入到员工队伍中去,了解员工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对于员工遇到的问题及时进行解决,定期对员工进行思想培训,激发员工积极工作的精神。同时,还要让员工积极参与到企业文化建设当中去,积极鼓励表现有效的员工,提高员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让其更加愿意维护企业的利益,提高企业凝聚力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提高企业管理效率。

2.加强企业管理制度建设,建立有效管理机制。

对于一个企业而言,企业文化的形成都是一个缓慢并逐渐发展的过程,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形成的。企业文化是企业长期发展经营过程中所积累的文化精神财富。因此,在构建企业文化的初期阶段,就需要企业管理在制度的制定上以及政策措施上给予帮助和保证,规范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够为企业文化的构建提供硬性条件的保障。在企业管理制度的强制性要求下和企业文化精神的内在指导下,员工能够从内到外的认可和服从企业管理者的指挥和领导,有利于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更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和进步。除此之外,企业要建立奖惩们民的员工奖励机制制度,通过公平考核的方式让员工明确自己的工作状态、工作能力和工作效率,并在考核后进行绩效反馈,让员工明白自身的不足之处,从而进行改变,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企业还要建立长期有效的管理机制,企业的各部门权责要清晰。分工要明确,作为企业的文化管理部门要积极引导员工参加企业文化建设活动,并采纳员工针对企业文化建设的工作意见。企业的人力资源部也要为企业员工构建一个公正公开公平的内部竞争平台,让员工明确自己的前进目标和职业生涯规划。同时还要注重绩效考评,检测企业员工对本企业文化的认知度,了解企业文化对企业员工所产生的影响和作用。还要通过宣传和培训学习的方式增加企业员工对于本企业文化和管理的认识与了解,实现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对企业员工行为引导和约束的作用,从而规范企业的内部管理秩序。总而言之在新常态下,将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有效的融合,能够稳定企业的发展,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让企业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获得一席之地。

四、结论

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市场竞争的环境也越来越激烈,企业如果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获得长期稳定的发展,作为企业管理者必须要对企业的发展走向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研究,而将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两种力量进行有效的融合发展,发挥其重要作用,对于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因此,企业管理者,要根据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和企业发展经营理念,完善企业管理制度,并构建优秀的企业文化,二者相互融合,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核心竞争力,实现员工的个人成长进步和企业的不断发展进步,让企业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获得立足之地。

参考文献:

[1]郭韵涵. 新常态下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的融合发展[J]. 中国商论,2016,01:34-36.

[2]陈晖. 新常态下中小企业文化建设创新发展研究[J].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1:27-30.

新常态下企业发展对策 篇12

最近两年来,我国经济增速放缓,经济面临下行压力,银根紧缩,市场需求下降导致销售收入减少。资金的短缺制约中小企业的持续发展。在这种经济形势下,资金的供给方主要的金融机构出现大量贷款无法收回,更多金融机构减少对中小企业的资金支持。由于资金的短缺,大批中小企业面临财务风险,甚至破产的风险。

本文基于新常态下,研究分析中小企业存在的融资难问题及原因,并提出相关对策,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一、新常态下中小企业面临的融资现状

从资金供给方面分析,融资渠道狭窄。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资金来源主要是银行,并对银行产生信贷依赖。但是,银行为中小企业提供的信贷支持主要是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的更新服务,缺乏长期的信贷支持,这就加大中小企业银行贷款的难度。基于这方面的原因,大部分中小企业寄希望于商业信用及民间借贷等非正规的融资渠道。商业信用及民间借贷等非正规金融机构的最大优点是借贷程序简单,可以满足中小企业暂时的资金短缺。在目前新常态下,大量中小企业受经济影响资金短缺严重,对于银行的贷款无法偿还,导致银行很难再对中小企业提供信贷支持,形成资金周转的恶性循环。对于金融机构而言,在信贷总量压缩、资金成本提高的情况下,直接使金融机构对其进行信贷的资金受益和安全产生警惕并对中小企业还款来源信心下降。由于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上升,盈利能

力下降,生产经营的资金链处于紧绷状态,金融机构担心这些企业在信贷到期时无法偿还。另外,中小企业融资的民间金融有效性降低。新常态下,中小企业因为国家宏观调控货币紧缩政策、较少的资金积累和较低的贷款信用度,以及原本有限的融资渠道,使得无法从正规渠道获要的信贷支持,驱使中小企业更多地通过民间借贷进行融资。

从资金需求方面分析,在新常态下,中小企业面临的困难主要是:经济发展疲软,受国际市场的影响,国内外需求下降。

在目前国际经济形势下,许多国家的经济实体受到冲击,从而导致国际市场对中国出口货物需求量的降低,这使得以出口为支柱的外向型中小企业受到了严重的冲击。所有企业都不是孤立的,有的企业虽然销售对象是国内企业,但是这些国内企业的可能是为从事出口业务的企业提供产品。这样由于国外需求降低,内向型中小企业的产品需求也会下降。

另外有的外向型中小企业意识到了自身在国际上竞争能力下降,从而采取转型措施,或是有的外向型中小企业为了生存,把囤积在仓库中的货物以低价在国内卖出。这些举动都会对内向型中小企业原本就紧张的市场份额产生影响,增大内向型中小企业的竞争,并从一定程度上影响内向型中小企业的资金链,使其在经济萧条情况下资金压力更加突出。

二、新常态下中小企业融资难原因

(一)宏观经济方面

在新常态经济下,中小企业“钱荒”的状况是比较突出,并且整个市场状态都表现为资金短缺。目前,我们国家的银行分流突出,银行存贷比出现矛盾,从而使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资金支持力度不容乐观,所以在这种形式下,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在较长时间内是比较突出的。另外,在新常态下,国家从中央到地方,大力支持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包括在校大学生、社会在职人员以及热心于创业人士,他们都积极参与到创新创业活动中,而创业初期最需要的就是资金。在这种形式下,中小企业面临的融资难问题更值得我们去思考。

(二)微观实体方面

从微观实体层面来说,一方面,中小企业自身素质不高,在目前经济形势下,中小企业经营业绩普遍不佳,因此无法按时归还贷款,又难以筹措到发展急需资金。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放贷失去信心,企业失去银行的信贷支持,从而陷入自身发展的泥沼。另一方面,金融体制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制约,在目前金融体制下,以四大国有行为主导,部分中小金融机构竞争力不强。中小金融机构在地区选择和机构设置,以及业务范围内都受到制约,使中小金融机构放贷与中小企业融资形成缺口。

三、新常态下中小企业融资对策

(一)拓宽融资渠道

拓宽融资渠道,首先完善银行体系,政府更多的帮扶中小金融机构,进一步帮助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多更好的信贷支持。如,大力发展城市商业银行。其次,规范民间融资,使民间融资规范化,合法化。民间融资手续简化,时效性强。民间融资在中小企业中备受欢迎。再次,建立中小企业融资中介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广泛的融资渠道。在美国设立有美国联邦中小企业局,它是美国联邦政府专门设立的向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支持、技术援助、政府采购、紧急救助、市场开拓(特别是国际市场)等全方位、专业化服务的机构,其设立是因为小企业的生存环境在经济危机或战争期间愈发糟糕。因此,我国也可以借鉴设立类似的中介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财务代理、财务咨询等与融资相关的各类服务,由此更好的帮助中小企业获取融资信息,进行融资并且加强金融机构所贷资金的保障性,降低不良贷款风险。

(二)设立政府扶持资金

政府可以设立专门扶持中小企业和初创业者的发展基金。在目前经济形势下,政府专项基金的设立为中小企业渡过“钱荒”期提供强大的支持。并且,政府资金支持也为初创业者带来福音。另外,政府在融资政策上提供支持,调整相应的融资策略,调整外向型和内向型中小企业融资规模和融资结构。

(三)完善资本市场

资本市场可以为中小企业提供稳定的资金来源,使中小企业不依赖于银行贷款。目前经济形势下,资本市场也受到很大影响,但资本市场中基础产品和衍生产品对实体经济的负面影响很少。在发展资本市场的作用中,完善风险投资融资,风险投资融资指的是通过设立中小企业产业投资基金或中小企业投资公司进行投资。它的优势是投资人将风险资本投资于企业的同时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决策,给中小企业提供专业的融资意见,因此可以提高中小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增强中小企业的抗击风险能力,较少中小企业在金融危机中受到的冲击。同时,由于风险投资者在对中小企业进行投资时要建立以绩效为标准的激励机制,因此可以很好地解决中小企业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四)中小企业提高自身素质,提升自身抵御风险能力

一个企业要想提高核心竞争力,必须有打好自身经营的基础。解决融资难问题根本是企业练好内功,加强管理,提升实力。中小企业应健全自己的财务体系,真实对外披露财务信息,保证投资者债权人能够真实了解企业的财务和经营状况。同时,企业要树立风险意识,建立诚信体系。中小企业本身规模不大,具有较高的风险,因此更应该对外公开真实信息,获取投资者的信任与理解,为企业的发展提供足够的驾驭资本,满足市场需求。

四、结论

新常态下,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过度转型期。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瓶颈,其中资金压力是企业最难克服的问题。如何缓解资金短缺给中小企业带来的尴尬,需要我们整个社会群策群力。提高政府的扶持力度,完善金融体制,提升中小企业自身的素质和竞争力,这些举措也需要整个国家和社会去践行。同时,我们可以借鉴国外先进经验,不断进行融资创新,建立科学的融资管理制度,优化企业融资环境等等,更好更快的推动中小企业健康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文磊.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原因与对策[J].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14(01).

[2]吕东.周静林.新经济形势下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及对策探讨[J].财会通讯,2010(10).

上一篇:写生实践下一篇:中国广电发展战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