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 搜索结果
1 《资本论》关于经济危机的成因分析19世纪五、六十年代, 马克思写作《资本论》时,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表现尚很不明显, 直到1929年席卷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危机爆发, 建立在西方主流经济学基础上的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最终暴露出致命的缺陷。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认为经济危机是发达的商品经济的必然产...
2025-03-19摘要:为了走出“政治经济学疲劳症”陷阱,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必须重视理论创新。20世纪90年代以来, 国外经济学家围绕后资本主义发展的阶段性、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特点和经济危机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理论;国内学者则针对人口问题、养老问题、住房问题、对外开放问题、国企改革和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等热点问题提出了新的...
2024-08-23摘要:1921年3月, 苏联在列宁领导下被迫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转为新经济政策, 使农业和国民经济有所发展。在此后的中国, 邓小平经过创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经过比较不难看出二者虽有相似, 但无疑邓小平的理论更具改革和创新性, 更具有中国特色, 更能指引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关键词:列宁,新经济...
2025-04-05一、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的构建过程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的构建历经土地革命时期的萌芽、抗日战争时期形成体系、解放战争进一步发展三个阶段。1. 萌芽阶段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萌芽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即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可从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必须注意经济工作》等文章...
2024-12-28政府, 是一个政治学上的名词, 或者说是政治学研究的主要对象。然而, 从国家这个奇妙的组织产生以来, 政府就与我们形影不离, 而且, 它的影响也越来越广泛地渗透到社会乃至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马克思说过, 一切政治背后的本质都是经济, 而政治还会对经济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 政府作为一个政治组织, 它...
2024-07-30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以2000年为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经历了从改革经济学向发展经济学的嬗变。本文着重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主题转变的背景、原因,探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新主题的内涵和核心内容,分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新主题的主要特征、理论贡献和实践意义。关...
2024-10-29摘要:本文论述了马克思关于生产力和经济增长理论和马克思关于经济发展和人全面发展的理论, 并分析了马克思经济发展理论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启示。关键词:马克思经济发展理论,中国经济发展,启示中国经济发展经历了30多年的高速增长, 摆脱了极度物质贫乏和活力不足的状况, 获得了巨大成就, 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不...
2024-11-14一、马克思消费理论的内涵分析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等重要论著中, 系统阐述了消费理论, 他指出社会再生产的四个环节密切联系, 相互制约, 缺一不可。在社会生产的四个环节中, 生产决定分配、交换和消费, 而分配、交换、消费又会反作用于生产。 (1) 但一直以来, 经济学家都对消费环节持消极...
2024-11-19我国理论界对于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研究, 始于1992年“南方谈话”, 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1992—1993年为第一阶段, 主要是对这一理论进行宣传、阐释、论证和相关概念的争论。1994—1995年为第二阶段, 表现为对这一理论研究的拓展和深化。第三阶段从1996年起到现在, 则在缓进中酝...
2025-01-12自2007年爆发的经济危机, 对世界尤其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造成了巨大的影响。我国作为贸易大国, 也不能免受其害, 因此, 我们有必要从理论上寻找根源, 探寻经济危机发生的原因。而对于经济危机理论的研究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站在共产主义角度的马克思和站在资本主义角度的凯恩斯。1 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马克思对...
2025-02-16一、唯物史观———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科学基础唯物史观是关于人类最一般规律的理论。马克思一生对人类社会最重要的贡献之一, 就是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其基本观点认为, 物质生产活动是考察一切社会现实和社会发展的出发点, 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
2025-03-14我国理论界对于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研究, 始于1992年“南方谈话”, 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1992—1993年为第一阶段, 主要是对这一理论进行宣传、阐释、论证和相关概念的争论。1994—1995年为第二阶段, 表现为对这一理论研究的拓展和深化。第三阶段从1996年起到现在, 则在缓进中酝...
2025-01-21资本输出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 其目标是更广阔的范围内从事实生产经营活动, 以获取最大限度的利润。二战后, 绝大多数的民族和地区实现了民族独立, 在努力发展本国经济的过程中, 绝大多数国家都把积极引进外国资本作为促进本国经济发展的一项长期政策加以坚持。按照马克思的资本输出理论,...
2025-01-05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通过劳动价值理论阐述了剩余价值理论, 也从而揭示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和资本主义经济运行规律, 以及正确理解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理论基础。随着历史的推进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纵深发展, 马克思建立劳动价值理论时所考察和分析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依据实际情况,...
2024-10-17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理论问题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形成。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人类思想发展史上的伟大变革, 为普遍真理的发展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历史实际相结合, 赋予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这一特定背景下新的指导意义。...
2024-05-15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 新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框架逐渐成为主流分析范式, 在综合了凯恩斯理论、实际经济周期理论以及长期以来的货币政策实践的基础上逐步发展完善, 其货币政策分析体系形成了以菲利普斯曲线为分析工具, 政策目标制多元化的特点。总结研究该学派的理论有助于为当前中国的货币政策制定提供很好的...
2024-08-04在科斯等西方学者创立产权理论之前一百多年, 马克思就创立了科学系统的产权理论, S.佩乔维奇曾指出:“马克思是第一位有产权理论的社会科学家。”然而, 面对当前中国产权制度改革, 许多人大力宣扬、盲目崇拜西方产权理论, 否定马克思产权理论及其现实意义。本文就从产权的起源、含义、...
2024-08-30对古代军事思想《孙子兵法》的认识10091910132黄丽妮化学师范1班1.关于《孙子兵法》《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作者为春秋末年的齐国人孙武,是中国古典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是中华古老、最杰出的一部兵书,也是世界三大兵书(还有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和宫本武藏的《五轮书》)之一,其内容博大...
2024-10-22一、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就业问题的研究就业理论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马克思经济学说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马克思认为, 随着资本积累的增长和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 必然出现两种不同的趋势:一方面是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相对减少;另一方面是劳动力的供给绝对增加, 这两种趋势作用的后果就造成了相对过...
2024-11-16摘要:幸福是人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得到一定程度满足时所产生的一种愉悦感和快乐感。消费社会出现了人的需要与人的幸福相背离的现象。只有不断开辟人的需要, 才能找到实现幸福的新路径。关键词:人的需要,人的幸福,消费社会马克思主义认为, 幸福是以满足人的需要为核心展开的实践活动和结果。本文立...
2025-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