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实验课教学模式

2024-06-07

生物实验课教学模式(精选13篇)

生物实验课教学模式 篇1

初中生物实验课教学初探

摘 要:笔者通过预习指导,现场操作示范及实验操作考查等方法,强化了生物实验课教学,使毕业会考优生率达90%以上。

初中生物新教材学生课堂实验共37个,这充分体现了生物教学大纲指出的“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生物科学的基本方法。”努力创造条件,结合学生心理、生理特点,克服困难,完成大纲、教材规定的课堂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智力,提高学生素质,提高生物教学质量,是我们生物教师的责任。自己经过三年的初中生物实验课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明确实验目的,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心理学告诉我们,目的是人采取行动的结果,而动机则是激励人去行动的动力。学生明确实验目的,自觉地产生动手实验的内部动机,实验效果就会很好。但是初一、二年级学生好奇、好动,对实验陌生。有的学生认为上实验课好玩,缺乏科学态度,有的学生认为升学不考,学习目的不明确,这些都给实验课组织教学带来一定困难。因此实验前除要求学生明确教材上的实验目的外,还要明确该实验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实际应用。如上显微镜使用一课时,提出医生对贫血、癌症等疾病的诊断,除看、问、查以外,还要通过化验,用显微镜、电子显微镜等对病人患病部位的细胞组织等进行病理诊断,才能得出结论。没有科学手段会使病人误诊,严重时会危及生命,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同时介绍显微镜在工、农、医学方面的广泛应用,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树立科学态度,提高学习兴趣,这样有利于克服组织教学难的问题。指导学生掌握实验步骤的方法,规范操作。

实验步骤是学生动手规范操作的要领,只有理解、掌握才能规范操作,实验才能成功。因此实验前指导学生预习,将实验步骤由繁化简,抓住每一步的关键词语串通于实验步骤之中可以收到好的实验效果。如显微镜使用过程中的“三个一”:

一、安放距桌边一掌(5-7cm);

二、对光要目(目镜)物(物镜)通光(通光孔、光源)一直线,光强用平面镜,光弱用凹面镜;

三、观察时标本对孔正中距离物镜一厘米,视野中出现标本颜色或杂质时观察目标即将到位,微调粗旋镜升降,细旋校象清晰,找不到目标时缓缓移动玻片标本即可找到。教师规范操作一步,边讲该步的注意事项,边让学生模仿操作一步,教师巡视,及时表扬规范操作快而且准确的学生。纠正错误操作,如用左眼观察时,纠正学生用右眼观察或闭着右眼的习惯,转动转换器时,纠正扳物镜的错误操作。这样学生很快对好光,观察到标本在视野中的图象。用完显微镜擦干净外表。转动转换器,把物镜偏两旁,放回镜箱原处。制作临时装片的实验,先将擦→滴→取→展→盖→染的实验步骤写在黑板上,让学生看书了解每一步的涵义,圈上关键的词语,教师再讲每一步的涵义及注意的问题,边操作边叫学生模仿操作。然后强调注意事项。滴一滴清水,太多易外溢,太少易出现气泡。取材薄而透明透光易观察,展平防重叠,轻盖防气泡。气泡与细胞的区别,气泡圆边厚黑,中间亮白,轻压变形。这样学生很快掌握步骤、要领,在显微镜下观察到自己制作临时装片中的细胞,认识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细胞膜紧贴细胞壁,在光镜下看不见),然后绘出细胞结构图。这样学生就达到了实验的目的要求,兴奋不已,终生难忘。

初一九八级一班59名学生中有32名学生在北碚区初一下期末统考作文《我最难忘的一节课》 1 题目中写了《我最难忘的一节生物实验课》。生动地说明了生物实验课对学生产生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规范操作是进行实验的基础,而对实验现象的认真观察,是达到实验的目的、探索实验结果的关键。但学生在实验中往往重视操作,忽视观察、分析。如在解剖鲫鱼的实验过程中,学生认为解剖完了,实验就做完了。针对这一问题,我在实验前编好实验指导,要求学生预习实验时准备好硬纸板,在一定的位置写上鲫鱼各器官、系统的名称。做解剖鲫鱼实验时,先让学生观察鱼的各种鳍在游泳中所起的作用。然后,按步骤规范操作解剖,将观察后的器官,系统解剖放在硬纸板写好的相应位置上,并在实验指导的空白处填上相应的结构及功能,教师检查评分。我在下一节课前5分钟小测验,结果181名学生有160名均在90分以上,其余在80分以上。这样通过学生动手、动眼、动脑、观察、分析思维,培养了学生认真的科学态度,掌握了知识,提高了能力。对教材要求掌握、难度大的实验进行考查。

我们在初九七级4-6班,初九八级1-3班进行了实验考查,如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探究种子成分,鲫鱼的解剖等。在上完植物的基本结构后,对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的实验进行考查,这个实验既考查了显微镜的使用,又考查了临时装片的制作,也考查了对细胞结构的认识,为后面的生物实验打下基础。我参照了高中毕业生物实验考查《显微镜使用和临时装片制作》的方式及评分标准,三分之一的学生在5分钟内完成,评90分以上;多数在8分钟内完成,评80分以上;极个别的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的,评60分。这样通过实验考查,促使学生认真预习、复习、动手操作。对实验操作差的学生及时发现,加强个别辅导,做到人人过关。这样克服实验仪器少、学生多、难于动手的矛盾,提高了学生对学习生物课的兴趣。综上所述,通过实验教学,培养了学生学习生物科学的基本方法,认真的科学态度,发展智力,提高了学习生物的兴趣,从而提高了生物教学的质量。如初九六级3-6班171人参加市毕业会考,平均成绩88 8分,优生率90 2%。其中四班人平94 2分,优生率95%;满分有八人,占全区的三分之一。初九七级5-6班116人,参加市毕业会考及格率100%,平均92 1分,优生率91 5,其中五班人平96分,优生率95%,满分6人。

通过几年的生物实验课教学实践,我体会到生物实验课对提高生物学科的教学质量能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自己决心将实验课的改革,继续深入进行下去,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提高生物教学质量。

生物实验课教学模式 篇2

关键词:高中生物,实验课,教学质量

生物学是自然科学中发展最为迅速的科学之一。在与其他各学科不断交叉、渗透、融合过程中, 其主导学科的地位逐渐呈现。通过生物学习, 学生能够深入的理解生物学知识, 定位并思考今后的职业选择和学习方向, 培养他们的合作探究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升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等。

教学是一门艺术, 尽管说教无定法, 学无定式。但是, 毕竟要有法可循。教学得法, 才能够极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进而促进教学;教学不得法, 则会让教学像催眠曲, 学生更是听而无味, 学而无心, 甚至对相应学科产生厌学心理。高中生物尽管是考试科目, 对于学生来说要么是选修课, 要么是必修课。作为选修课也许学生会不得已而认真学习, 可是当生物是他们的必修课时, 学生的表现则大不一样, 他们会认为学与不学一个样, 反正高考时得C得B一个样, 得A那么难而且可能要牺牲更多的时间而影响其他学科的学习。于是乎, 高中生物教学就变得很难把握, 无法正常教学。作为生物教师, 我们如果不能够通过转变自己的教学方式来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那将是一件极其悲哀的事情。所以, 我们要注重改良教学方法并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学法指导, 激发他们学习生物的兴趣, 让他们愿学、乐学、爱学生物, 进而促进高中生物教学。《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 (下称《新课标》) 要求我们“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使学生能主动地获取生物科学知识, 体验科学过程与科学方法, 形成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创新精神”。基于多年的生物教学实践, 我认为我们可以通过上好生物实验课, 来转变学生的思想认识, 更新他们的学习方式, 帮助他们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 从而促进生物教学质量的提升, 下面以《观察细胞的基本结构》为例, 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注重课前引导, 充分准备, 组织学生做好实验

《新课标》指出:实验教学既是一类探究活动, 也是生物教学的基本形式之一。教材中设置的每一个生物实验, 我们务必认真实施, 确保实验质量。

不要认为高中生已经成人, 不再像小学和初中阶段那样对一切都充满好奇。其实, 他们仍然存有好动、好奇、贪玩的天性。我们要注重实验课的课前引导, 指导他们做好实验准备, 把一切必要的材料和仪器准备好, 划分实验小组, 设立小组长, 分配实验仪器和实验材料, 确保实验的正常进行。比如, 学习《观察细胞的基本结构》时, 我们准备用洋葱鳞片叶和番茄果肉等制作装片。实验前我这样引导学生:洋葱和番茄你们一定都吃过, 但是, 它们的味道却差异很大, 洋葱有股怪味好吃不好闻, 而番茄含水多、颜色红且酸甜可口, 那么, 你们知道它们是怎么构成的吗?学生的答案很多, 这时, 我就及时解释说:番茄其实是由一个个近似球形的细胞构成, 其多水只是细胞结构中液泡中的细胞液成分, 红色则是存在于细胞液里的一些色素而已, 至于洋葱的怪味则是洋葱细胞被切开以后在酶的作用下产生的氧化物, 二者的食用价值都很高。进而, 再问:你们想不想知道它们的结构呢?学生立即回答:想, 而且情绪高涨。于是, 我们就开始了实验的相关准备工作。很多学生从家里拿来了洋葱和番茄以备取料制片, 我们准备了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刀片、镊子, 牙签、滴管、生理盐水、清水、碘液、解剖针以及干净的纱布等实验器材, 为实验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那节实验课的效果异常好, 他们知道了细胞的结构, 并初步学会画植物细胞的结构图。

二、加强方法训练, 规范操作, 帮助学生做好实验

实验教学不应该仅仅是生物教师讲解和演示的过程, 更应该是师生、生生之间合作交流、平等对话、实践探究、共同发展的过程。我们要为学生搭建展示与交流的平台, 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机会, 让学生亲自参与实践和探究。每一节实验课, 我们都要让学生知道并准备实验所用的材料和仪器, 让他们了解实验的目的、步骤和方法。上面的实验《观察细胞的基本结构》, 实验目的是指导学生练习制作洋葱和番茄临时装片以及学会使用显微镜, 然后, 指导他们观察洋葱鳞片叶装片和番茄果肉装片的细胞基本结构, 观察它们的细胞, 并能够画出它们的细胞结构图。实验步骤是:1、利用洋葱鳞片叶和番茄果肉制作临时装片, 然后, 擦拭玻片—滴水—取材—放置材料—染色--盖上玻片。2、调节显微镜, 取出显微镜, 进行显微镜的对光操作。3、放好装片, 用显微镜观察已经制作的临时装片, 注意先用低倍镜观察, 后用高倍镜观察。4、认识细胞的基本结构并画出观察到的洋葱和番茄的细胞结构图。

当然, 在学生做实验的过程中, 我一直没有闲着, 对于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错误进行了反复强调, 走到每一个实验小组中间, 指导和帮助他们规范操作, 减少不必要的错误和违规操作, 包括制作装片、调试显微镜等, 同时, 要求他们各小组、各组员之间要合作互助、交流共享, 以期实验的成功。

三、利用评价手段, 总结归纳, 提升生物教学质量

《新课标》要求“教师应充分发挥教学评价在教学中的正面导向作用, 积极引导学生真正改变学习方式, 提高终身学习能力”。我们要注意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的结合以及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的结合;还要重视学生之间的自评与互评。对于实验过程和结果, 我们都要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 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实验中表现出色的学生或小组及时表扬和肯定。

做实验时, 还要给他们任务讨论。如, 上面的实验, 我要求他们讨论:1、你了解到细胞的基本结构是什么?2、你知道动、植物细胞结构上有哪些主要的区别吗?这样又给他们布置了新任务。让他们在实验的同时交流探究, 实验结束, 及时分析和总结, 成功的给与表扬和鼓励, 并提出希望;同时, 指出试验中的问题和不足并分析改正。当然, 还要得出一定的结论形成实验报告。对于学生的作业、报告等, 我们要认真审阅批改, 错误要及时指出并修正, 无论优劣都要附上一些激励的语言, 让他们体味成功。要让每一位学生高兴地走进实验室, 快乐地走出实验室。从而, 激励他们更好地做好生物实验, 更好地学习生物。

参考文献

[1]《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2012版

生物实验课教学探讨 篇3

心理学告诉我们,目的是人采取行动的结果,而动机则是激励人去行动的动力。学生明确实验目的,自觉地产生动手实验的内部动机,实验效果就会很好。但是初一、初二年级学生好奇、好动,对实验陌生。有的学生认为上实验课好玩,缺乏科学态度;有的学生认为升学不考,学习目的不明确,这些都给实验课组织教学带来一定困难。因此实验前除要求学生明确教材上的实验目的外,还要明确该实验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实际应用。如上显微镜使用一课时,提出医生对贫血、癌症等疾病的诊断,除看、问、查以外,还要通过化验,用显微镜、电子显微镜等对病人患病部位的细胞组织等进行病理诊断,才能得出结论。没有科学手段会使病人误诊,严重时会危及生命,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同时教师要介绍显微镜在工、农、医学方面的广泛应用,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树立科学态度,提高学习兴趣。这样有利于克服组织教学难的问题。

二、指导学生掌握实验步骤的方法和操作规范

实验步骤是学生动手规范操作的要领,只有理解、掌握才能规范操作,实验才能成功。因此实验前指导学生预习,将实验步骤由繁化简,可以收到好的实验效果。如显微镜使用过程中的“三个一”:1.安放距桌边一掌(5-7cm);2.对光要目(目镜)物(物镜)通光(通光孔、光源)一直线,光强用平面镜,光弱用凹面镜;3.观察时标本对孔正中距离物镜一厘米,视野中出现标本颜色或杂质时观察目标即将到位,微调粗旋镜升降,细旋校像清晰,找不到目标时缓缓移动玻片标本即可找到。教师可规范操作一步,边讲该步的注意事项,边让学生模仿操作一步。教师巡视,要及时表扬规范操作快而且准确的学生,纠正错误操作,如用左眼观察时,纠正学生用右眼观察或闭着右眼的习惯;转动转换器时,纠正扳物镜的错误操作。这样学生很快对好光,观察到标本在视野中的图像。用完显微鏡擦干净外表。转动转换器,把物镜偏两旁,放回镜箱原处。制作临时装片的实验,先将“擦→滴→取→展→盖→染”的实验步骤写在黑板上,让学生看书了解每一步的涵义,圈上关键的词语,教师再讲每一步的涵义及注意的问题,边操作边叫学生模仿操作。然后强调注意事项。滴一滴清水,太多易外溢,太少易出现气泡。取材薄而透明透光易观察,展平防重叠,轻盖防气泡。气泡与细胞的区别:气泡圆边厚黑,中间亮白,轻压变形。这样学生很快掌握步骤、要领,在显微镜下观察到自己制作临时装片中的细胞,认识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细胞膜紧贴细胞壁,在光镜下看不见),然后绘出细胞结构图。这样学生就达到了实验的目的要求。

三、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规范操作是进行实验的基础,而对实验现象的认真观察,是达到实验的目的、探索实验结果的关键。但学生在实验中往往重视操作,忽视观察、分析。如在解剖鲫鱼的实验过程中,学生认为解剖完了,实验就做完了。针对这一问题,我在实验前编好实验指导,要求学生预习实验时准备好硬纸板,在一定的位置写上鲫鱼各器官、系统的名称。做解剖鲫鱼实验时,先让学生观察鱼的各种鳍在游泳中所起的作用。然后,按步骤规范操作解剖,将观察后的器官、系统解剖放在硬纸板写好的相应位置上,并在实验指导的空白处填上相应的结构及功能,教师检查评分。我在下一节课前5分钟进行小测验,结果54名学生有50名均在90分以上,其余在80分以上。这样动手、动眼、动脑、观察、分析思维,培养了学生认真的科学态度,掌握了知识,提高了能力。

四、对教材要求掌握和难度大的实验进行考查

我们对七年级和八年级的学生进行了实验考查,如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探究种子成分、鲫鱼的解剖等。在上完植物的基本结构后,对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的实验进行考查,这个实验既考查了显微镜的使用,又考查了临时装片的制作,也考查了对细胞结构的认识,为后面的生物实验打下基础。学生在5分钟内完成,评90分以上;多数在8分钟内完成,评80分以上;极个别的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的,评60分。这样通过实验考查,促使学生认真预习、复习、动手操作。对实验操作差的学生及时发现,加强个别辅导,做到人人过关。这样克服了实验仪器少、学生多、难于动手的矛盾,提高了学生对学习生物课的兴趣。综上所述,实验教学培养了学生学习生物科学的基本方法、认真的科学态度,发展了智力,提高了学习生物的兴趣,从而提高了生物教学的质量。

医学微生物实验课教学的思考 篇4

医学微生物实验课教学的思考

医学微生物学是高等医学院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课在本课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为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及积极性,进而提高教学质量,作者就几年来教学经验谈些体会.

作 者:王雪莲 安春丽 姜晶 WANG Xue-lian AN Chun-li JIANG-Jing 作者单位:中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病原生物学教研室,辽宁,沈阳,110001刊 名:微生物学杂志 ISTIC英文刊名:JOURNAL OF MICROBIOLOGY年,卷(期):28(3)分类号:Q939.93关键词:医学微生物 实验课 教学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 篇5

一、生物实验课的特点

与新授课、复习课等课型相比,实验课主要以观察、实验为主,学生通过亲自观察、实验,来获取生物学知识,掌握生物学独特的实验方法和技术,形成科学的思维和态度,培养创新精神、合作意识。与物理学实验和化学实验相比,生物学实验有其独特之处,主要表现为:

1.实验场所灵活多样

生物学面向广阔的自然界,除了生物实验室外,校内的生物角、生物园,校外的农田、山林、江河湖海、动物园、植物园、自然博物馆自然保护区等,都可以用来做生物学实践活动的实验室。例如,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需要带学生到草地,树林测空气湿度;探究蚂蚁的通讯,需要在野外找到蚂蚁窝做实验;还有采集和测算空气中的尘埃粒子等许多实验场所都是在户外。

2.实验材料多为活的生物

生物学的实验材料大多都是活的生物,例如: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组织学生捉鼠妇;观察草履虫,需要教师提前半个月培养草履虫;为了做光合作用实验,需要培育多盆天竺葵;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都要用到活小鱼;还有蚯蚓、、菜青虫、鸡等等。这些实验材料的准备都是费时、费力又费钱,而且不能重复使用,每年都要重新准备,这也是生物实验课开课情况不好的一个主要原因。3.实验周期一般较长

生命活动一般都要持续一段较长的时间。因此,生物学实验的周期往往较长,不是一节课内能看到实验结果的。如繁殖极快的果蝇,繁殖一代也需用十几天时间。种子萌发出幼苗、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探究根的什么部位生长最快等都需要好多天的时间。

4.实验受季节影响较大

生物的生命活动受温度、光照等条件的影响很大,在目前中学实验室现有条件下,实验材料的获取或培养也要受季节影响,比如观察花的结构,在12月份很难采到花;观察蚯蚓、草履虫的培养、种子萌发、光合作用等都受到季节的影响。

(二)做好生物实验教学的方法

1、作好充分的准备。

准备工作包括知识的准备、技能的准备、仪器、药品的准备等方面。老师应对每个实验的目的、原理、所需仪器、药品、实验过程、所需达到的实验效果、注意事项等做到心中有数。上课前应先把实验亲手操作一遍,需临时准备的生物材料,必须临时制备,并准备充分。

2、认真研究要做的实验

研究难做的实验:有些实验操作难度大,不易成功,老师应不断摸索,积累经验,力争实验成功。

研究检测时易被检测的实验:

A.探究实验

①光对鼠妇的影响.②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③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④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⑤探究鸟适于飞行的特点。

B.学生实验: ①练习使用显微镜.②观察植物细胞.③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④养和观察蚯蚓.C.演示实验: ①模拟膈肌的作用.②观察鱼的呼吸.③观察家兔.④观察运动系统的组成.3、重视演示实验

演示实验形象、直观、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注意, 演示实验的示范性、可见性、安全性。实验中应做到操作规范,速度适中,便于观察。对于一些可见性较差的实验,应作一定改进,或进行巡回演示,对有危险性实验,要特别注意安全。

4、强化分组实验

分组实验能让更多学生参与到实验操作中,对他们更富有趣味性,要上好实验课,老师首先要明确可行的教学目标,师生围绕目标来完成教与学的任务其次要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同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拟定出上课时需要向学生交待的注意事项,如果有危险操作,老师要特别强调。

5、力求实验创新

增设实验,促进学生对知识理解。如果在某些教学中一些激趣实验,既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又能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改进实验形式促进学生能力提高。教材中大量实验为老师演示实验,学生动手机会少,不利于技能的提高和对实验的理解,因此我们可以把某些实验让学生演示,学生演示时老师要诱导,实验结束后,教师要即时点评,我们也可以把某些实验改为随堂分组实验,老师可以边讲解理论,边让学生进行分组实验,这既可以增加学生训练技能的机会,又能增加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注重探究实验,促进创新意识提高。教材中的实验多为呈现性实验或验证性实验,如果处理不好,学生就最多学会“是什么”,而根本不懂“为什么”,更谈不上“创什么”,所以我们老

师应放手让学生自己完成一些探究实验,不管结论是对与错,只要学生去做,我们就应当予以鼓励。

6、加强对学生指导

生物实验教学总结 篇6

路清平

一、明确实验目的,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心理学告诉我们,目的是人采取行动的结果,而动机则是激励人去行动的动力。学生明确实验目的,自觉地产生动手实验的内部动机,实验效果就会很好。但是学生好奇、好动,对实验陌生。有的学生认为上实验课好玩,缺乏科学态度,有的学生认为升学不考,学习目的不明确,这些都给实验课组织教学带来一定困难。因此实验前除要求学生明确教材上的实验目的外,还要明确该实验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实际应用。

二、指导学生掌握实验步骤的方法,规范操作。

实验步骤是学生动手规范操作的要领,只有理解、掌握才能规范操作,实验才能成功。因此实验前指导学生预习,将实验步骤由繁化简,抓住每一步的关键词语串通于实验步骤之中可以收到好的实验效果。

三、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规范操作是进行实验的基础,而对实验现象的认真观察,是达到实验的目的、探索实验结果的关键。但学生在实验中往往重视操作,忽视观察、分析。如在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学生认为解剖完了,实验就做完了。针对这一问题,我在实验前编好实验指导,要求学生预习实验时准备好硬纸板,在一定的位置写上鲫鱼各器官、系统的名称。做解剖鲫鱼实验时,先让学生观察鱼的各种鳍在游泳中所起的作用。然后,按步骤规范操作解剖,将观察后的器官,系统解剖放在硬纸板写好的相应位置上,并在实验指导的空白处填上相应的结构及功能,教师检查评分。这样通过学生动手、动眼、动脑、观察、分析思维,培养了学生认真的科学态度,掌握了知识,提高了能力。

四、对教材要求掌握、难度大的实验进行考查。

初中生物实验课的教学探讨 篇7

一、联系实际生活指导学生自主实验

创新不是凭空臆造, 只有能用自己学过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 才能称得上能力。例如, 我们在讲解“种子的萌发条件”时, 教师可以讲一个故事:有一个农户赶着牛车经过一条河, 牛车上的装绿豆的口袋裂了, 袋里装的绿豆沿路洒落下来。问:“你认为落在哪种环境里的绿豆能生长?落在哪种环境里的绿豆不能生长?为什么?”学生反应特别激烈, 争先恐后地抢答。

首先牛车上拉的绿豆, 具备了种子萌发的内部条件 (PPT演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 所处的季节是能满足种子萌发的温度条件, 从表中可以看到, 只有洒落在河两岸的种子, 才具备萌发的条件: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水分;落在大道和河里的种子不能萌发, 因为没有同时满足种子萌发的三个条件:适宜的温度、空气和水分。因此, 创新是在实际生活的基础上而展开的, 并不能凭空臆造, 脱离生活, 而且更加离不开基本知识。然后, 布置学生自己做绿豆种子的萌发实验, 注意观察生长情况, 计算种子萌发生长过程, 并做好记录。

二、对学生加强实验方法、仪器操作的指导

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时, 要掌握各个活动要求达到的目标侧重点, 如在“探究光对植物叶生长的影响”时, 重点让学生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 是“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制订计划, 实施计划, 分析、得出结论, 并且知道什么是对照实验”。所以, 探究实验不一定是对整个实验的探究, 可以对某一部分的探究。如“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 侧重对照实验的设计和变量的控制。

三、实验材料要简化

实验材料要简化, 就是就地取材, 因陋就简, 寻找实验的代替材料或实验用具, 在现有的条件下想办法完成实验。例如, “观察细胞的基本结构”, 由于一时疏忽没有准备碘液, 我就用稀释红墨水来染色, 没有解剖针来展平洋葱表皮就用牙签来代替, 效果也很好。在进行“种子的结构”教学中, 需要观察菜豆和玉米种子的结构, 玉米种子好找而菜豆种子因为一时没有找到, 怎么办呢?我想黄豆种子是双子叶植物的种子而且很容易买到, 所以就用黄豆种子代替菜豆种子;观察时需要切开种子, 还需要解剖刀, 而学校的解剖刀由于数量不够而且已经生锈, 不好使, 我就去商场购买单面刀片来代替, 这样不仅可以开展实验了, 而且也没有影响实验效果。

四、在实验前提前培训兴趣小组的学生

在实验前提前培训兴趣小组的学生, 可以解决教师的不足, 帮教师一起指导学生。通过培训兴趣小组的学生, 可以让全班学生得到正确的标准实验指导, 提高实验成功率。在讲“观察植物细胞”一节的实验, 制作临时装片时, 教师先提前培训几位学生作为“小老师”示范制片过程并讲解, 让其他学生认真观看, 获得感性认识, 教师鼓励他们对其中不明白之处提出自己的疑问, 由“小老师”解答, 也可以学生展开讨论, 若仍有疑问再请求教师帮助。这样学生都很活跃, 提出了很多问题, 如—滴水的量如何掌握?过多、过少对实验又有何影响?取材的方法如何?盖盖玻片的方法怎样?滴染色剂的位置、数量?怎样吸引染液?等等。这样通过提问、思考, 解决了疑问, 扫除了制片中的障碍, 为下一步自行操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这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 是使学生自己思考怎么做甚至做什么, 而不是让学生接受教师思考好的、现成的结论。

五、充分利用现代媒体, 辅助实验教学

现在多媒体设备已进入很多学校, 它具有处理文字、图像、图形、音频和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的功能, 具有良好的交互优势和视听优势。我们既可以将许多不能或不易做的实验通过计算机模拟得以完成, 又能使许多演示效果差, 可见度小的实验通过视频“放大”的方法得以清楚观察。充分利用多媒体计算机, 将实验操作过程转播到屏幕上或每位学生面前的计算机屏幕上, 这样不仅演示真实, 而且学生兴趣高, 观察认真, 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 “饲养家蚕”的活动, 工作量大, 持续时间长, 桑叶也难以寻找, 要求学生完成有点勉为其难。这时我想到了多媒体, 利用媒体播放《如何饲养家蚕》的录像, 那整个过程就一清二楚了。当然, 这样一来学生少了实验的体验过程, 有点遗憾, 但是观察过总好过没做, 学生毕竟也从中学到了不少知识。还有《血液循环》《尿的形成》等运用媒体播放都能收到不错的效果。

摘要:本文从五个方面探讨了初中生物实验课的教学:联系实际生活指导学生自主实验;对学生加强实验方法、仪器操作的指导;实验材料要简化;在实验前提前培训兴趣小组的学生;充分利用现代媒体, 辅助实验教学。

关键词:初中生物实验课,学生,教学

参考文献

[1]周迎芳.中学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咸宁学院学报, 2005 (6) :146-148.

[2]周向军.创新教育学[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2.

[3]钟启泉.课程与教学概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4]陈安福.学校管理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浅论高中生物实验课的教学模式 篇8

关键词:教学模式;组织形式;自主——探究

.

“自主――探究”教学模式,是依据创新教育理论、主体教育理论、现代信息教育理论创建的高中生物实验课教学模式,旨在通过引导学生对直观现象的观察、分析,并对可能出现的结论进行大胆猜测,敢于发表不同意见,然后进行实验验证,从而得出自然科学规律,提高学生探索知识奥秘的能力,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验证性实验教学模式

1.验证性实验教学模式的教学程序

2.验证性实验教学模式的主要特征

从以上的教学过程来看,该实验教学模式的核心是实验操作,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观察、实验、思考、操作等技能和科学态度、良好的心理品质等。其主要特征是:重视示范,重视模仿,重视过程,重视训练。

3.验证性实验教学模式的组织形式

在教师指导实验的环节,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经验水平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操作途径。途径1:通过讲解示范、分步模仿、连贯模仿,直至基本掌握操作要领;途径2:先设计问题进行初步尝试,再由教师有针对性地讲解示范要领,然后让学生模仿进行第二次尝试,直至基本掌握操作要领。教师的讲解示范由学生的操作取代,则可变为途径3:先让学生尝试操作或观看录像、动画,后让学生指出操作错误,总结操作要领,再后让学生模仿训练,直至基本掌握操作要领。

4.验证性实验教学的评价

验证性实验教学的评价侧重在实验操作方面。(1)实验操作是实验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学生实验技能技巧的关键环节,主要评价学生科学的实验态度、实验方法及实验技能技巧。(2)实验报告:主要评价学生预习情况及实验后的数据处理、结果分析等。(3)期末考核:主要评价学生通过一学期的学习,对实验原理、实验方法、仪器原理等的掌握情况,对实验数据处理及结果分析的能力情况,一般通过纸笔测试完成。

5.验证性实验教学模式的缺陷

验证性实验教学的教学目标往往限于教学生学会教材中给定的一种方法,或者验证一个已知的事实。教师十分重视“动手”的规范训练;强调教学生“学会使用……”、“学会制作……”,强调学生要了解实验的直接结果,要记住“应该如何做”,而不强调“为什么这样做,而不那样做”,更不强调“更好的做法是什么”。

至于实验过程中因为某些因素的干扰而导致的实验现象改变、实验结论偏差甚至错误却不能预见,更没有去进一步分析考证,只要最终回归到教材上所列的现象或结论上就证明实验操作是正确的。这种实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差异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探究性实验教学模式

1.探究性实验教学模式的教学程序

2.探究性实验教学模式的主要特征

从以上的教学过程来看,该实验教学模式的核心是实验设计(生物实验的思想方法),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实验设计、创新实验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探究、合作的精神等。其主要特征是:重视情境创设,重视设计实验,重视发现新问题,重视评价等。

3.探究性实验教学模式的组织形式

探究实验的本质不仅意味着精确的操作,而且是一种思考方法。要进行实验,首先必须对研究对象所表现出来的现象提出某种可能的解释,即提出某种设想或假说,然后设计实验来验证这个设想或假说。从实验活动的组织过程来看,强调学生对生物实验探究过程的体验和理解。活动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具体可演变为这样几种方式:(1)完全由课内完成;(2)课内完成设计、论证――课外观察、记录――课内汇报交流;(3)课前完成设计、论证――课内完成核心部分(实验操作);(4)少数学生(可轮换)课外完成――课内听取汇报、交流评价。

4.探究性实验教学的评价

对探究性实验的评价,一方面既重过程又重结果,从探究实验的几个环节入手,抓主探究问题、实验设计、实验操作、交流表达、情感態度、创新加分几个方面进行评价;另一方面强调自评、组评和师评。

5.探究性实验教学模式的缺陷

探究性实验虽然近似地模仿科学家那样工作,对科学过程、方法、思想有系统的体验,更深入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精神,并在学会合作学习、发扬团队精神方面有独特的作用,但也有很多的缺陷:一是教学效率低,而学习时间有限,教学时间难以保证;二是评价方式、手段复杂,较难操作;三是有10%以上的学生学习能力有限,在自主探究实验方面有较大的困难。

因此完善和研究探究性实验的组织形成,使之成为比较成熟的、令学生满意的、效率更高的形式,优化各种评价方案,做到既重结果又重过程,同时提高 每一位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学素质,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生物实验在生物教学中的作用 篇9

梁原中学

杜四有

实验是生物学科基本的研究方法,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随着国家对素质教育的倡导及新一轮课程标准的改革,生物学科的地位也逐渐提高,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也发生了根本的转变。学校的实验设备也逐年充实和完备,这就要求我们生物教师要重新审视生物实验的教学功能。下面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对这个问题的认识:

首先,我认为生物实验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生物实验能引起学生浓厚的认知兴趣。认知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它可以减轻学生认知时的疲劳,又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实验兴趣作为认知兴趣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在生物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动机功能。例如在“蚂蚁的通讯方式”的探究实验中,让学生通过分析研究课本的材料,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根据假设,设计实验步骤,预测结果。然后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实验室(或其他场所)实施实验,观察现象,得出结论,再和自己的假设进行对比、分析。这样不仅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展,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体验到自主学习的乐趣。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这种兴趣是深远而持久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一方面要注意鼓励和培养学生的感观兴趣和操作兴趣;另一方面要积极引导、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兴趣。

其次,生物实验能使学生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和操作方法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实验教学也是如此。要想使学生有效地获得生物实验现象和事实,达到使用目的,就必须教给学生正确的实验方法。它包括实验观察方法和实验操作方法等。

1.实验观察方法

观察是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感官或仪器对观察对象进行感知的一种科学方法。根据是否进行人为控制,可把观察分为自然过程和实验观察。生物教学中的观察大部分属于实验观察。观察是实验的主要环节。观察过程贯穿于整个实验过程之中,科学的观察方法是实验成功的关键。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学会观察。

2.实验操作方法

操作方法是人们有计划、有步骤地通过手脑结合,对实验材料进行充分利用的一种科学方法。实验的操作规程统一于实验的过程。学生不仅要正确、规范、灵活、熟练地进行实验基本操作,而且要合理简捷地安排实验操作顺序。这样不但培养了学生的操作技能和技巧,而且也发展了实验教学的综合效益。

初一生物实验教学计划 篇10

初一生物实验教学计划

生物科学实验是以认识生命运动的本质和规律为目标的实践。在每一个实验的过程中,从实验意念的产生到实验方案的设计,从实验结果的分析到实验报告的完成,每一步都是思维的结果。所以,生物科学实验有利于把学生带入发现问题的情境,使学生在分析实验问题之中和在解决实验问题中锻炼思维能力。现将本学期实验教学工作制定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观察问题、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及小组的协作精神。让学生通过现象观察事物的本质,从而认识和揭示自然科学规律,切实让素质教育落实到实处。

二、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态度,以及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方法。

2、通过实验教学,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能正确熟练地掌握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提高学生的动脑和动手能力。

5、通过实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概念,进一步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重要一个环节。

三、实验措施

(一)、演示实验

1、任课教师应提前一天通知实验员,并凭仪器领借手续领取药品和仪器,实验完后及时归还。如有损失及时处理。

2、实验员应准备好演示实验所需仪器、药品和工具,配合任课教师完成所有的演示实验,使实验顺利进行。

(二)、学生分组实验

1、任课教师应提前一至三天通知实验员,并填写申请单。

2、实验前,实验员应准备所需各种仪器、药品和工具,必要时须先试做,确保仪器药品完好上台,使实验顺利进行。

3、实验时,任课教师要督促学生复习课本里的有关内容,并预习本实验的内容,做到阅读实验说明,理解实验目的,了解实验步骤,注意事项等等。

4、实验时,实验员要积极配合任课教师进行辅导,对学生严

格要求,让学生认真按照实验步骤和方法规范地进行,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联系实验现象得出正确结论,并及时记录结果,培养良好的实验习惯。

5、实验结束时。要辅导学生对仪器药品进行整理,仪器必须抹洗干净,放回原处,排列整齐,废液倒入指定容器内,可以回收的,由实验员进行回收。

中学生物实验课教学与考核初探 篇11

[关键词]:中学生物课 实验教学 考核

中学生物教学大纲明确规定:“要加强实验教学,要切实对学生进行生物学科实验的基本技能训练。”但是,在我国的部分中学,受资金短缺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等因素的影响,生物实验课的教学与考核始终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笔者为此提出几点改革性建议。

一、生物实验课教学与考试的现状

近年来,笔者对部分中学“生物实验课的教学与考试”作了调查研究,从目前生物实验课的教学来看,现状并不乐观。

1.生物实验课的教学现状。从未开设实验课的占总调查人数(1060人)的26%;虽开设实验也仅是教师做实验的占54%;而教师边讲边演示供学生观察,同时也让学生动手操作的仅占19.6%。

2.生物实验课的考试现状。生物实验课根本不考的占总调查人数的26.7%;即使考也只是考死记硬背内容的占39.8%;考动手操作能力的仅占16%。

二、生物实验课教学与考试中存在的问题

从调查结果中不难看出,目前的中学生物实验课的教学与考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生物实验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不重视实验教学。由于受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多数师生忽视生物课及其实验课的教学。加之生物课在教学安排上时数少,生物教师要按时完成教学任务,就不得不把主要精力和时间花在讲授书本理论知识上,不讲或少讲实验课。同时,中学生物实验课实验周期较长,任课教师既无时间也不愿多花精力在实验教学上。

(2)生物实验教学条件差。在多数中学,由于教育资金严重缺乏,因而一些必需的实验器材根本不配套,有的学校至今连显微镜也没有,有的学校虽有实验器材,却因实验材料价格昂贵而购置不起,建立专门的实验室就更为困难。因此,很多中学根本不具备开设生物实验课的基本条件。

(3)教师的实验技能差。多数中学缺乏正规的生物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实验课教学便被其他學科的教师辅带而上;有的学校虽有生物教师,但未经系统的、专门的实验技能训练,这样的生物教师要教好实验课,显然是不大可能的。

2.生物实验考核中存在的问题

(1)不重视生物实验考核。不重视生物实验考核的根本原因,依然是不重视实验教学而造成的。由于教师没给学生做过生物实验,自然也就无从考起;另一方面,由于生物实验内容多,综合性强,材料花费较大,所以组织考试既费时、费力,又需要一定的资金和必要的实验条件作保证。因此,生物实验内容的考核被许多教师所放弃。

(2)考核形式单调。考核中多注重死记硬背的知识,而忽略了能力考核,压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限制了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培养。久而久之,学生逐渐放弃了对生物实验内容的学习,认为上不上实验课无所谓。

在生物实验课的教学与考试中,除了存在上述问题外,还有诸如教材的安排,考核的真正功能是什么?生物实验考核的成绩应在生物学成绩中所占比例等一系列问题亟待解决。

三、生物实验课教学与考核的具体做法

1.考核的前提。(1)在现有实验设备的基础上,尽可能创造条件,开全教学大纲规定的基本实验和教师演示实验。(2)教师划定实验小组,落实实验座位,指定具有动手能力、组织能力的学生任小组长,明确其职责。(3)每次实验教师应在黑板上写明实验目的、要求、步骤、作业和操作注意事项,真正使实验教学成为实验考核的基础。

2.考核的内容。依教材顺序、实验内容、实验器材将初二年级12个实验分为三个单元。第一单元,显微镜使用类;第二单元,结构和生理类;第三单元,神经生理类。在每个单元内容完成后,根据教学大纲规定的学生应掌握的实验操作技能,编制相应的考核试卷发给学生,让其了解考核操作规范和评分标准。

3.考核的方法。(1)培训考核员。在一个年级的生物实验小组长中精选15名担任考核员,以试卷中A、B、C三类题为依据分成三组,每组5名。教师先对考核员阐明所要实验的操作规范、评分标准和评分细则,然后让他们亲自操作一遍,并对考核员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错误给予纠正,以规范化的操作作为实验考核评分的依据。(2)考核过程。首先,考核员先入场将实验桌编号,承包实验座位。每位考核员一次负责考核2名学生。其次,每批考生(最多30人)通过抽签确定考核试题,对号入座。试卷上要求考核员签名,以便教师审查。再次,演示实验的考核。由教师准备演示实验器材,将考核员分为5组,每组1名学生演示,另2名学生针对演示者的操作情况评分,最后,教师结合操作、评分情况,逐一给予评价。(3)考核成绩的累计。平时占30%,单元占30%,综合考核占40%。考核员成绩以所在班级学生的平均分为基数,参照演示实验考核按质加分。

四、生物实验课教学与考试改进的几点建议

1.端正教学思想,重视实验课教学。实验可以把生命科学中的疑难问题揭示出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实验还可以使学生在动手动脑进行操作时,自然而然地受到基本技能的训练,而这些技能的获得是生物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中学生尤其是初中生的思维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度的重要阶段,总想亲自接触和经历各种现象和事物。所以,为获得知识或运用知识而进行的实验操作,不仅有助于提高中学生学习生物学的浓厚兴趣,而且也是促进学生智力和技能的有效手段。

2.利用自然优势,因陋就简创造条件,加强实验教学。大多数中学固然存在着设备简陋、资金不足等问题,但生物实验材料取材广泛,自然界丰富的生物资源为学生提供了最为直观的实验材料。

3.加强生物教师的在职培训,提高生物教师的实验技能。中学生物学的教学水平要得到提高,首先要提高教师的生物实验技能。针对大部分中学缺乏生物教师这一问题,学校领导要重视教师的在职培训,给他们提供多种学习和培训机会,以提高生物教师的实验动手能力。

4.加强生物学实验技能的考核与评价。巴西目前的中等教育实行的一项考试制度,是“学生在一个学年之内所获得的学业成绩更重于学生当年的年末成绩。因此,应该以平时的成绩为主,不能以一次考试失利,就否定了他一年的学业成绩”。这对于我国生物学实验技能的考核很有参考价值。当前,国内外资料介绍对基本的实验技能的考核与评价办法有:填写实验报告、试卷、实物考试和操作技能考试、写调查报告、制作和设计个人能力测验表等。我国中学的生物教师,一定要根据当地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合理积极的措施来考核与评价学生的实验技能。

生物实验课教学模式 篇12

一、高校生物实验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 重视理论教育, 轻视实践教学

近些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 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 还是暴露出很多的问题。不仅仅在生物教学上, 在其他的理工科教育教学中, 也存在重视理论教育, 轻视实践教学的情况。近些年, 高校不断扩招, 学生人数有所增加, 但是教育经费和师资力量却没有同步提升, 这就导致很多问题出现了。在生物实验教学中, 由于师资队伍建设滞后, 有经验的教师必须上理论课, 而至关重要的实验课却出现教师人数不足, 或者是由新教师任教的情况, 使得生物实验教学流于形式, 达不到应有的目的。生物实验教学需要大量的实验器材和原材料, 有的器材和原材料较贵, 由于经费的投入不足, 导致实践教学器材不足, 原材料匮乏, 生物实验课也不能完整的进行。在直观的教学课时安排上, 生物理论课的课时明显多于实验课时,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 高校的生物实验教学都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情况。

(二) 教学模式较为滞后, 学生能力很难得到发展

学习的目的不仅仅是掌握知识, 而是在学习的过程中习得知识, 掌握学习方法和技巧。生物实验课的教学重在通过理论知识的讲授, 让学生掌握必要的生物学基础知识, 在实验的过程中巩固和运用。在生物实验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 让学生动起来, 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但是在具体的生物实验教学中, 生物教师几乎是口口相传, 手把手地教学生, 让学生按照教材或者指定的实验步骤, 从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到实验结果, 都一一告诉学生, 让学生依着葫芦画瓢, 这样学生的思维就得到了禁锢, 各项能力也很难获得发展。

(三) 教学内容需要调整, 评价方法不够完善

生物教学的目的不是让学生简单的习得知识, 而是让学生开动脑筋, 去开拓新的知识。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往往讲授最多的就是已有的研究成果, 这些成果都是多年以前的, 而最近的研究成果都没有, 这就使教学内容显得较为陈旧。在教学的过程中, 一般的步骤就是学习理论知识——教师讲解——教师演示——学生操作, 这样的教学活动中, 学生基本上对内容不感兴趣, 也很难获得启发。在教学结果的评价也不够科学合理, 往往教师判定一个学生学习的好坏, 就取决于生物实验报告, 而生物实验报告展示的知识学生的写作能力, 还能可能是复制或者抄袭别人的结果。这种评价方法也使得学生在学习上产生一定的惰性, 觉得会不会操作都不重要, 只要会编写实验报告就可以了, 让生物实验学习偏离了方向。

二、优化高校生物实验课教学的对策探究

针对上述分析的问题, 只要我们对症下药, 是可以优化高校生物实验课的教学的。

(一) 正确认识生物实验教学, 做到理论联系实践

生物学科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无论是教育主管部门、学校领导, 还是生物教师, 一定要正确的认知生物实验。对于生物教学来说, 要想优化教学过程, 简化教学内容, 把抽象的理论化的知识转化为具体的直观的生物学知识, 是完全可以通过生物实验操作来实现的。在高校生物教学中, 理论课固然重要, 但是理论和实践的教学不是矛盾的, 而是相辅相成的, 理论课的教学可以促进生物实验课的教学, 生物实验教学又会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为此, 高校应该重视生物实践课的教学, 在经费的投入上要适当增加, 同时提升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 招录有经验的或者是实践能力强的教师, 只有这样才能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 创新教学模式,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生物实验课的教学模式也要改变, 如果按部就班的教学, 学生的积极性根本调动不起来。生物实验课重在实验, 重在提升学生的参与性和主动性, 教学的目的也是为了让学生掌握操作方法, 让他们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有所启发, 并且习得相关的技能。为此, 在开展生物实验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可以采取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 也可以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也可以开展自主探究学习, 也可以创设问题情境, 让学生参与体验。这些教学模式都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让他们参与其中, 并获得全面发展。

(三) 创造性的利用实验教材, 革新教学评价

生物实验教材是统一的, 也是固定的, 但是学生水平是不同的, 针对这样的情况, 教师可以从学情出发, 创造性地利用教材, 也可以适当拓展实验教学的内容。同时, 在教学评价的时候, 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除了实验报告之外, 也可以让学生动手参加生物实验, 或者是学生自行研究的课题以及其他科研成果等。只要能体现学生在生物实验方面能力的都可以纳入到评价体系中。

参考文献

[1]姚晓琴.高校植物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2 (16) .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反思 篇13

一、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放开学生的手、脚,不要牵着学生一步一步地走,让学生去模仿,教师要相信学生都能成功的完成实验,允许学生实验失败,鼓励他们从失败中找原因,直至实验成功,要让学生从实验中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例如,在第二节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中,调查校园、公园或农田的生物种类,可以带领学生到校园内调查校内的生物种类,并且可以把不认识的生物拍照课后查找。这样学生既了解了生物种类又熟悉了校园。但在放手实验时,首先要让学生带着明确的目的去实验、去探究,把知识从实验中体会出来,然后引导学生总结实验结论,这样既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的积极性。

二、不同实验方式的不同功能

观察实验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生动的感性认识形式,它往往通过多种感觉器官的联合活动,并在思维的参与下进行的。例如,在观察花的结构中观察时,必须对观察者预先提出一定的目的或任务,拟定一定的计划,按计划仔细地观察,提出问题,寻求某种答案,这样才能保证注意力集中在所要观察的事物中。

演示实验是初中生物实验教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现象鲜明、直观、简洁明了等特点,它是课文文字叙述的一个重要辅助部分。例如,光合作用还能产生氧气,教师演示学生观察,现象明显一目了然。离开了演示实验的铺垫,课文中的部分概念、原理及规律就显得苍白无力,如空中楼阁,飞来之峰了。

学生实验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程标准倡导学生的学习方式为“自主、合作与探究”,而学生分组实验正是这种学习方式的一个具体体现,也是落实“双基”的一个重要环节。例如,在学生分组实验中,练习使用显微镜、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临时装片和观察认得口腔上皮细胞三节实验课中虽然也是观察实验但动手能力要求比较高,通过三节的实验练习,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实验前先将实验步骤由繁化简,再指导学生在预习中抓住每一步的关键,并在每个实验步骤中规范操作,这样才可以收到好的实验效果。中规范操作,这样才可以收到好的实验效果。

三、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起点,也是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一种动力,它孕育着希望的光芒、美好的情景,我们在教学中要尽量鼓励学生积极开动脑筋,希望他们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和辛勤的劳动去发现问题。例如,在研究“消化”的实验里所提出的假设: “细胞膜只能透过小分子物质,食物中的大分子物质必须先变成小分子物质才能透过细胞膜。”这个假设的理论根据是:(1)人和动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2)生活的细胞需要从外界吸收营养物质;(3)营养物质是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里的;(4)人和动物的营养物质来源于食物;(5)食物营养成分中有大分子物质。通过生物实验使学生理解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经过反复训练,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验教学”既是探究活动,也是生物教学的基本形式之一,它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实践机会,具有让学生拥有科学探究的经历和体验科学是一个过程的优势,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促进学生主体发展等功能,是实现“新课标”中要求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目标的重要途径。下面是我对初中生物实验课教学实践的几点体会。

一、明确实验目的,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兴趣是思维活性的触发剂,求知的需要是学习动机的基础。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知识的直接动力,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有着重要的作用。在生物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如能有创意地提出一些问题,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注意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踊跃提出问题。那么这不仅能使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中学会创新,而且能使学生在这种“问题”的教学中,从小养成问题意识和勤于动脑思考问题的习惯。

心理学告诉我们:目的是人采取行动的结果,而动机则是激励人去行动的动力。让学生明确试验目的,他们就会自觉地产生动手实验的内部动机,那么,实验效果就会很好。但是七、八年级学生好奇、好动,对于生物实验陌生。有的学生认为上实验课好玩,上课时不能集中精力,缺乏科学态度;有的学生认为升学不考,学好学不好无所谓。诸如此类,这些学生目的不明确,都给实验课组织教学带来一定困难。因此实验前除要求学生明确教材上的实验目的外,还要明确该实验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实际应用。

如上显微镜使用一课时,提出医生对贫血、癌症等疾病的诊断,除看、问、查以外,还要通过化验,用显微镜、电子显微镜等对病人患病部位的细胞组织等进行病理诊断,才能得出结论。没有科学手段就会使病人误诊,严重时会危及生命,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以此,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从小养成科学的学习态度。同时介绍显微镜在工、农、医学方面的广泛应用,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树立科学态度,提高学习兴趣,这样有利于克服组织教学难的问题。

二、指导学生掌握实验步骤的方法,规范操作。科学思维方法的首要问题是明确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即解决问题的程序。实验步骤是学生动手规范操作的要领,只有理解、掌握才能规范操作,试验才能成功。因此实验前指导学生预习,将实验步骤由繁到简;抓住每一步的关键词语串通于实验步骤之中,可以收到好的实验效果。

实验步骤是学生动手规范操作的要领,只有理解、掌握才能规范操作,实验才能成功。因此实验前指导学生预习,将实验步骤由繁化简,抓住每一步的关键词语串通于实验步骤之中可以收到好的实验效果。如显微镜使用过程中的“三个一”:一是安放距桌边一掌(5-7cm);二是对光要目(目镜)物(物镜)通光(通光孔、光源)一直线,光强用平面镜,光弱用凹面镜;三是观察时标本对孔正中距离物镜一厘米,视野中出现标本颜色或杂质时观察目标即将到位,微调粗旋镜升降,细旋校象清晰,找不到目标时缓缓移动玻片标本即可找到。教师规范操作一步,边讲该步的注意事项,边让学生模仿操作一步,教师巡视,及时表扬规范操作快而且准确的学生。纠正错误操作,如用左眼观察时,纠正学生用右眼观察或闭着右眼的习惯,转动转换器时,纠正扳物镜的错误操作。这样学生很快对好光,观察到标本在视野中的图象。用完显微镜擦干净外表。转动转换器,把物镜偏两旁,放回镜箱原处。制作临时装片的实验,先将擦→滴→取→展→盖→染的实验步骤写在黑板上,让学生看书了解每一步的涵义,圈上关键的词语,教师再讲每一步的涵义及注意的问题,边操作边叫学生模仿操作。然后强调注意事项。滴一滴清水,太多易外溢,太少易出现气泡。取材薄而透明透光易观察,展平防重叠,轻盖防气泡。气泡与细胞的区别,气泡圆边厚黑,中间亮白,轻压变形。这样学生很快掌握步骤、要领,在显微镜下观察到自己制作临时装片中的细胞,认识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细胞膜紧贴细胞壁,在光镜下看不见),然后绘出细胞结构图。这样学生就达到了实验的目的要求,兴奋不已,终生难忘。

上一篇:【一分钟人生感悟】 关于一分钟人生感悟下一篇:大学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