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石症患者

2024-07-15

尿石症患者(精选9篇)

尿石症患者 篇1

肾绞痛是泌尿外科的一种多发急诊病症, 极为常见, 发作的主要原因是输尿管内结石移动。发作时患者有剧烈的疼痛感, 一般情况下难以忍受, 常常迫切要求迅速止痛。对于少数顽固的肾绞痛患者而言, 药物治疗有时具有极为缓慢的起效速度, 近年来, 体外冲击波碎石因其能够击碎结石并缓解疼痛, 成为治疗尿石症患者肾绞痛急性发作的一种首选方法, 该方法在处置急症时, 一方面能够对肾绞痛进行有效的控制, 另一方面还能够将梗阻迅速解除[1]。本文对我院2013年上半年来收治的50例尿石症肾绞痛急性发作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观察了尿石症患者肾绞痛急性发作时体外冲击波碎石止痛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1-6月收治的50例尿石症肾绞痛急性发作患者, 所有患者均有典型的输尿管绞痛发作症状、体征, 均接受了腹部平片检查。男32例, 女18例, 年龄18~62岁, 平均年龄 (40.3±10.4) 岁;病程1h~3d, 平均病程 (1.4±1.2) d;结石面积0.5cm×0.4cm~1.3cm×1.1cm, 平均结石面积0.7cm×0.4cm;绞痛时间30min~3d, 平均绞痛时间 (1.6±0.8) d。其中有30例患者为左侧, 20例患者为右侧;25例患者为输尿管上段结石, 10例患者为输尿管中段结石, 9例患者为输尿管中上段结石, 6例患者为下段结石。有14例患者术前接受了解痉止痛治疗但无效, 36例患者未接受治疗。

1.2 治疗方法

给予所有患者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 运用ESWL-Ⅵ型超声波X-线双向定位水囊式碎石机, 治疗前30min内给予患者常规肌肉注射50mg杜冷丁+0.5mg阿托品。让输尿管上段、中上段结石患者取仰卧位, 让输尿管中段及下段结石患者取俯卧位, 将冲击电压设置为5.0~9.5kV, 频率设置为1.0~1.5次/s, 冲击次数设置为400~1 850次。完成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后给予患者抗生素、解痉等治疗, 督促患者1周后复查, 必要的情况下重复冲击[2]。

2 结果

50例患者经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后有41例患者的肾绞痛症状明显缓解或完全缓解, 其中11例 (22.0%) 患者疼痛完全缓解, 30例 (60.0%) 患者疼痛明显缓解, 达到了82%的疼痛缓解率。其余9例 (18.0%) 治疗后疼痛缓解不甚满意, 给予其肌肉注射杜冷丁, 并让其口服氯诺昔康等药物治疗后疼痛逐渐缓解。45例患者碎石成功, 其中34例患者一次碎石成功, 占总数的68%;8例患者第二次碎石成功, 占总数的16%;3例患者第三次碎石成功, 占总数的6%, 达到了90%的碎石成功率, 其余5例 (10.0%) 患者碎石失败转手术治疗。所有患者经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后均没有发生严重的上尿路感染和血尿, 也没有形成肾周血肿和石街。

3 讨论

泌尿系结石是最早进行外科治疗的疾病之一, 1980年, Chaussy首次向世人介绍了体外冲击波碎石, 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进步, 其适应证也逐渐扩大, 目前几乎所有的泌尿系结石都可以用该方法治疗。临床医师经过多年的经验总结, 已经对其适应证的范围进行了良好的掌握。肾绞痛的一个最主要的发病原因就是肾输尿管结石, 其次是出血、肾盂肾炎等。一般情况下, 患者一旦发生肾绞痛, 常常难以忍受剧烈的疼痛。体外冲击波碎石应该成为治疗输尿管结石的首选。一些医学学者认为, 结石的面积和疼痛剧烈程度可能成反比例关系, 常常提示结石在移动, 因此药物排石具有较大的成功机率, 临床应该首先给予患者解痉治疗, 待症状缓解后再依据患者的实际结石大小及部位给予其有针对性的治疗。如果患者具有较小的结石, 可以让其口服药物促进排石。但是在实际的临床工作中, 由于肾绞痛患者具有极为强烈的止痛诉求, 且药物常具有较短的止痛维持作用时间, 因此药物治疗常常无法达到令患者满意的效果, 给予其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就显得尤为重要了[3]。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能够粉碎结石表面或内部, 使结石压迫和刺激输尿管壁的力度减轻, 促使尿液顺利通过, 从而减轻输尿管梗阻, 对平滑肌痉挛进行有效的缓解, 最终达到有效的止痛目的[4]。本文结果表明, 尿石症患者肾绞痛急性发作时体外冲击波碎石止痛的疗效良好, 值得在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杜新加, 陈峰.消石镇痛液配合体外碎石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临床观察[J].湖北中医杂志, 2011, 23 (4) :25.

[2]张秋, 周湘桂, 张文庆, 等.急诊与择期体外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疗效比较[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0, (8) :855-857.

[3]王国增, 石泉, 李健, 等.急诊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与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并急性肾绞痛的疗效比较[J].中华腔镜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 2009, 3 (4) :4-5.

[4]魏俊利.急诊输尿管镜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致肾绞痛分析[J].河北医药, 2011, 33 (3) :386-387.

胆囊炎、胆石症患者生活须知 篇2

现代医学观点认为,对于这些患者,重在调节生活方式,而不是被动地限制饮食和使用抗菌素,以下几点,是胆囊炎、胆石症患者平素生活中应特别注意的问题。

1绝对避免劳累。绝大多数患者在发作前均有过度劳累史。故有规律的生活和适度工作,不超过自身的体力负荷,肯定可以减少发作。

2不宣生气和与人争吵。女性患者在发作前常有心情不愉快和与人口角的情况,这是造成胆囊炎发作的重要诱因之一,所以患者要逐步培养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心胸宽广会使患者受益。

3保持大便通畅。这一点极为重要。按照祖国医学理论:“通则不痛,不通则痛”。养成良好的大便习惯(每日至少1次),可使胆汁排泄通畅。平时要多吃素菜和水果,严重便秘者可服用缓泻剂。

4尽量避免进食动物脂肪。这是患者应牢记的基本原则,在有发作先兆时尤应注意。取代品可为植物油和豆制品等。

5适当注意减肥。肥胖者易发生胆汁代谢紊乱,有资料表明,肥胖者胆囊摘除术后发生胆道术后综合征的几率明显增高。所以肥胖的患者平时应注意减肥。

尿石症患者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所有病例皆来自南京市铁路医院 (现更名为南京医科大学二附院东院) 等6单位放射科1982-1986年所有IVU片确诊无明确肾脏疾患, X线片又无异常发现的正常成人X线照片及确诊为尿石症而又无其他异常发现的X线照片。所用造影剂为76%泛影葡胺20 ml或40ml按常规操作摄片。一般取注入造影剂后15 min的照片测量。靶片距100 cm, 台片距5 cm, 放大率为1.12 (文内数据为已放大数值) 。237例正常人和138例尿石症患者的性别、年龄分布见表1。

1.2 方法

笔者把肾门附近的肾盂称作肾盂门。具体测量方法如附图所示: (1) 中肾盏深:肾中部大盏的小盏的杯口缘的最外侧点到过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或近端输尿管的外侧壁的最内侧点的纵轴线的垂直距离。 (2) 下肾盏深:肾下极大盏的小盏的杯口缘的最低点到肾盂门下缘的最高点的水平线的垂直距离。见图1。

1.3 统计学处理

使用PEMS 3.1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以表示, 采用t检验, P<0.01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无论是正常人还是肾结石患者, 无论男女, 无论左肾还是右肾, 中肾盏深组与下肾盏深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在正常成人中, 男女组比较, 中肾盏深组的差异和下肾盏深组的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 (P<0.01) 。左右肾组比较, 无论男女, 中肾盏深组和下肾盏深组差异都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3 讨论

3.1 众所周知, 当终尿从乳头管流出后, 直到排出肾盂门之前, 无论肾盂肾盏大小, 都必须首先灌满低于肾盂门的肾盂肾盏部分, 才能漫过肾盂门流出。当人体上半身直立位时, 肾内尿液必须漫过肾盂门下缘的最高点才能流出。当人体侧卧位时, 肾内尿液必须漫过同侧肾的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或近端输尿管的外侧壁的最内侧点才能流出。因此, 笔者认为把肾内尿液流出时实际要越过的最高点作为测量肾盏深的起或止点较为合适。根据本文的测量方法测到的肾盏深度再用来换算尿静水压的大小可能更合理些。

3.2 因为肾盂门处肾盂的大小和位置高低差异甚大, 故不能从现行的肾脏的X线测量方法所得的上下肾盏间距离、肾横径和肾实质厚度来推测肾盏深[1]。

3.3 据研究显示, 肾脏与额面夹角约40°[1]。静脉尿路造影时取仰卧位, 因此, 肾脏X线测量所得数据实际上是肾盏深在X线照片上的投影数据。故人体实际的中肾盏深度比在IVU片上所测得的数据要大, 即大约是测得数据除以0.7660所得的商 (Cos40°=0.7660) 。

3.4 根据结果, 可以认为成人中肾盏深组的总体均数大于下肾盏深组的总体均数, 男性中肾盏深组的总体均数和下肾盏深组的总体均数分别大于女性的中肾盏深组的和下肾盏深组的总体均数。

摘要:目的:在成人IVU片上测量肾盏深。方法:对所有IVU片确诊无明确肾脏疾患, X线片又无异常发现的正常成人X线照片及确诊为尿石症而又无其他异常发现的X线照片进行测量。结果:无论正常人还是尿石症患者, 无论男女, 无论左肾还是右肾, 其中肾盏深组与下肾盏深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正常成人男女组比较, 中肾盏深组的差异和下肾盏深组的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 (P<0.01) 。结论:可以认为成人中肾盏深组的总体均数大于下肾盏深组的总体均数;男性中肾盏深组的总体均数和下肾盏深组的总体均数分别大于女性中肾盏深组的和下肾盏深组的总体均数。

关键词:肾盏深,X线测量,静脉尿路造影

参考文献

轻松对付尿石症 篇4

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人体时时会产生这样那样的废物,这些废物必须不断地从体内排泄掉,否则,它们聚积起来就会毒害人的机体。这些废物与体内多余的液体会结合形成尿液,而尿液必须通过一条道路排出体外,这条道路就是“尿路”,在医学上被称为“泌尿系统”。

尿石症是指尿路中异常生成的结石性病变,实际上是人体异常矿化的一种表现。

人体的矿化是一个受控过程,是在一定的部位,按一定的组成和程度来完成,与全身的新陈代谢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人体的正常矿化主要是调控牙齿、骨骼等的形成,而异常矿化则是在身体中发生异位组织钙化,如肾钙化,以及各种结石的形成,如:尿路结石、胆结石、牙石等。

(1)肾脏里的石头 长在肾脏内的结石称为“肾结石”。尿石症最初是在肾脏中产生的,据统计,尿路结石86%都是起源于肾脏。肾脏里为何会长石头呢?肾结石的形成原因有以下几种:一是尿路有畸形。易使尿液流动不畅而生成结石;二是尿路有慢性感染,细菌、细胞残片可形成结石沉淀中心;三是体内钙代谢发生紊乱而形成结石:四是肾脏的尿液生成过程和酸碱调节能力异常,使尿液浓缩,尿液酸化而形成结石。

(2)输尿管里的石头输尿管结石一般是卡在输尿管的肾结石。那么,肾结石为何会卡在输尿管呢?原来,结石在肾脏形成后,常常会在尿液的冲击下,被冲出肾脏随波逐流进入输尿管。输尿管正常为25—30厘米长,但整条输尿管的管径并非都一样粗,其中,有3个地方比较狭窄,由上而下分别是:肾脏出口处的输尿管、跨过骨盆腔上缘髂动脉及静脉处的输尿管、输尿管进入膀胱处,这3个狭窄处就是结石较容易卡住的地方。

(3)膀胱里的石头膀胱里的结石称为膀胱结石,膀胱结石多数在膀胱内形成(原发),少数来自肾脏。好发于10岁以内男性儿童,与营养不良有关;而老年人,膀胱结石常由前列腺肥大引起尿液滞留所致。

(4)尿道里的石头尿道结石多为肾脏、输尿管或膀胱结石向下排出时堵塞于尿道所致。多见于有包茎的男孩,结石常嵌顿于尿道前列腺部或尿道外口。

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

究竟选择哪一种治疗方法,应根据每个病人的全身情况,结石部位,结石大小,结石成分,有无梗阻、感染、积水,肾实质损害程度以及结石复发趋势等综合考虑,并制订治疗方案。

如果结石比较小,临床症状又不明显,没有肾积水及其他合并症,在估计结石可能自行排出的情况下,可以先接受药物排石的方法。

如果结石较大且排出管道较小,则服药根本无法排出,就可以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如果合并输尿管狭窄或结石引起严重肾积水,肾功能严重受损、感染,应考虑开放手术治疗。对一侧肾实质严重萎缩合并严重肾积脓而对侧肾脏功能正常者可行患侧肾切除。对结石过大(直径大于3厘米)或合并前列腺增生症、膀胱肿瘤等疾病时应手术治疗。对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引起的结石,则需要手术切除甲状旁腺。

走出治疗中的常见误区

病人在尿石症的治疗上,要走出一些常见的认识误区,否则,轻则贻误病情,重则导致肾脏功能受损甚至衰竭。

(1)腰已经不痛了不用再治疗了。经常腰疼的马女士去年在医院检查时发现,左肾有粒黄豆大的结石,经常出现肾绞痛。后来在同事的介绍下,她找了一位治疗结石很有名气的家传中医,吃了几服中药后,腰疼再没有发作过,马女士也就放心了,没有再去检查。今年在单位的体检中,却发现结石已经长到花生米那么大,医生建议她尽快治疗。马女士很疑惑:我一点也不痛,难道也需要治疗吗?

(2)药物排石不伤身。自从体检查出有粒绿豆大的结石后恐怕碎石伤身,孟女士特别注意各类排石药物,一种“碎石、化石、排石三位一体”的药让她跃跃欲试。特别是在一位同样患有结石的亲戚服用这种药物成功排石后,她毫不犹豫地买了2000多元1个疗程的药服用。1个月过去了,经检查,体内的结石一点都没有变小,这究竟是为什么?药店服务员说她可能不太敏感,建议她再买1个疗程的药物,孟女士心想:要是再不敏感怎么办?其实,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能够确切排结石的药物。研究证明,即使不做任何治疗,0.3—0.5厘米的结石(绿豆大小)有13%~18%会自然排出,医学上称之为“自然排石率”,如果服用药物后的排石率没有超过自然排石率,就很难证明这种药物能有效排石。

(3)冲击波碎石可一次搞定。也许是遗传基因的关系,在乡下的哥哥发现左肾结石后1年,35岁的小丁的右肾也发现了一粒结石,大概有2厘米×2厘米×3厘米,与哥哥的结石形状相似。记得哥哥在家乡的医院采用超声波碎石,一次就把结石搞定了。小丁也希望医生能够帮自己一次性搞定。可是,专家却要求小丁分几次碎石,不能一次性治疗,否则可能损坏肾脏。听了专家的话,小丁赶紧让哥哥做检查,B超发现,由于一次接受了过重的碎石治疗,哥哥的左肾受损,现在已经萎缩了。作为治疗尿路结石的首选手段,冲击波碎石设备和技术已经普及,如果没有严格控制使用方法,超声波在打碎结石的同时也会伤害肾脏。一般大于花生米的结石就得分次治疗。如果粗暴地单单以碎石为目的,轻则导致肾脏功能受损,重则会因血管挛缩而导致肾脏萎缩。

(4)碎石能无限制的打下去。有一些小的医院,根本没有专业的泌尿外科大夫,出资买了一台体外冲击波碎石机就给病人做碎石,完全是从商业的角度出发。这是很有害的。因为不了解结石的性质,碎石之前也不做静脉尿路造影检查是否有输尿管狭窄,结果把结石粉碎以后,全堵在输尿管里面,本来尿液还可以从结石的缝隙里流出来,一打碎以后像泥沙一样将输尿管完全堵塞住了,病人出现腰疼、发烧、肾功能急剧下降。他们做广告说“包打”,“包打”就是让病人一直打下去到打好为止,打5次、10次,甚至更多次。有个病人经过十几次碎石后整个肾脏遍布结石,全是碎块,但输尿管狭窄,一点也排不出来,这是很危险的。所以,要到正规医院做静脉尿路造影检查,医生根据结石的数目、大小、位置,以及有没有合并梗阻和积水,来决定是做冲击波碎石治疗,还是输尿管镜取石治疗,或者是手术治疗。一般来说,如果肾脏只有1个结石,做体外冲击波碎石不要超过3次,如果3次结石还没有打下来,再往下打效果就不好了。

把好“进口”关,结石不相随

(1)嘌呤成分过多的食物不宜多吃。动物内脏、海产食品、花生、豆角、菠菜等均含有较多的嘌呤成分。嘌呤进入体内后,要进行新陈代谢,它代谢的最终产物是尿酸。尿酸可促使尿中草酸盐沉淀。如果一次过多地食用了含嘌呤丰富的食物,嘌呤的代谢又失常,草酸盐便在尿中沉积而形成尿路结石。

(2)应慎吃菠菜。体内草

酸的大量积存,是导致尿路结石的因素之一。菠菜、豆类、葡萄、可可、茶叶、橘子、番茄、土豆、李子、竹笋等这些人们普遍爱吃的东西,都是含草酸较高的食物。据分析,尿路结石中,最主要的成分为草酸钙。我国尿路结石病人的结石成分为草酸钙者,约占87 5%。在平时,一个正常成人,每天从尿中排出草酸盐为12-40毫克。这些草酸盐一部分来自食物,如果食物中草酸摄入量过多,尿液中的草酸钙又处于过饱和状态,多余的草酸钙晶体就可能从尿中析出而形成结石。在上述食物中,含草酸最高的是菠菜,而菠菜又是人们常吃的蔬菜之一。那么,吃菠菜会使尿中草酸排泄量发生怎样的变化呢?专家通过研究发现:200克菠菜中,含草酸725.6毫克,如果一人一次将200克菠菜全部吃掉后,尿中草酸排泄量明显增高,特别在食后2-4小时达到高峰,8小时后仍高于试验前水平,比未食菠菜者增加草酸20~25毫克,接近于正常24小时尿草酸的平均总量。可见,尿路结石病人不宜再吃菠菜,因为他们尿中的草酸钙本身已处于过饱和状态,若再食,就可能加重病情。如果尿路结石病人通过手术已除去了结石,忌吃菠菜就可预防复发。健康人食用菠菜时应先用开水把菠菜烫一下,然后把菠菜捞出来,再进行烹调。经测定,这样可以把菠菜中50%的草酸先处理掉,大大减少了菠菜草酸的含量,这对预防结石是有益的。

(3)应少食用酸菜。腌制的酸菜中含有大量的草酸和钙。由于酸度高,食用后不易在肠道内形成草酸钙排出体外,而被大量吸收,经肾高浓度的排泄,排出草酸钙结晶,容易沉积形成肾结石或其他部位的尿路结石。腌制酸菜过程中,维生素C被大量破坏,另外,由于酸菜中含硝酸、盐酸、草酸以及其他有机酸等酸性物质,进食后整个消化道形成酸性较大的环境,这对于人体吸收其他蔬菜中的维生素C有很明显的抑制作用。人体缺乏维生素C,使抑制肾内草酸钙沉积和减少结石形成的能力降低,这样就大大增加了成石的因素,因此,不要大量或长期食用酸菜。

(4)不要吃得太咸。在理论上,由于太成的饮食导致的高尿钠,可加重肾脏的工作负担,抑制肾小管钙的重吸收,产生高尿钙和增加结石形成钙盐的饱和度,并可增加尿酸一钠的饱和度,导致尿酸盐诱发的草酸钙结晶,干扰治疗肾结石药物的代谢过程,此外,摄入高钠还可降低肾脏对枸橼酸的排泄。有专家对14名正常人做研究证实,高钠饮食会增加尿钠、尿钙和尿pH,而明显降低枸橼酸的排泄,因此认为高钠饮食可增加尿中钙盐结晶的倾向。总之,饮食要清淡,适当限制食盐(每天用量不要超过5克)的摄入,可减少钠、钙、尿酸和草酸盐经肾排出,有利于防止尿路结石的复发。

(5)不要过量服用鱼肝油。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血液与尿液中的钙增加时(尤其是骤然增加时)最容易形成肾结石,而使血钙增加的原因之一是体内维生素D的增加。由于鱼肝油含有丰富的维生素D,有促进肠膜对钙、磷吸收的功能,骤然增加尿液中钙、磷的排泄,势必产生沉淀,容易发生肾结石。所以,不要过量服用鱼肝油。

合理饮水,防“石”之道

尽量多饮水是防治尿路结石的既简单又重要的措施,可谓一本万利。多饮水能补足人体需要的水分,从而可以减低结石成分在尿液中的过度饱和,并防止结石促进物的聚合。合理饮水不仅有利于防止尿路结石的发生,而且即便有了尿路结石,不管是什么类型,增加水的摄入,稀释尿液也可促使结石的排出,延缓结石生长速度,防止碎石或取石后的复发。

那么,究竟怎样才能获得足够的饮水量呢?

(1)应喝多少水:应保证每天有2000毫升以上的“尿量”,用“尿量”来确定饮水量,对于这一点,有的人肯定很难理解,也觉得难以操作。以往也常见一些报道,说一般情况下尿路结石病人要保证每天的饮水量超过3000~4000毫升。实际上,这并不准确。因为人体水分的排出,除了尿液,还有汗液。假如在炎炎的夏季或在大量运动之后,或常处于高温条件下的工作者,通过汗液排出的水分增多,在喝相同水量的情况下,“尿量”必然会大大减少,所以,以“尿量”来确定饮水量最为客观。然而,每次排尿都测定“尿量”在现实生活中是难以做到的,有一个简单的方法即观察排出的尿液。当你发现尿的颜色比较黄,而臭味又比较浓的时候,就赶快喝水,使肉眼观察尿液呈无色或淡黄色。当然,饮水过多易增加泌尿系统负担,所以也不要无限制的饮水。

(2)水的质量很重要:水的质量对结石的发病可能产生一定的影响。以前认为,水的硬度越大越能导致结石的形成,当前的研究结果正相反,水的硬度增加,各种矿物质越多,越容易被结合成不溶性的物质,从而减少矿物质在肠道的吸收。水中含镁等微量元素,是良好的结石抑制物。

(3)什么时间喝水:一句话,切忌渴了再喝。很多人往往在口渴时才想起喝水,而且往往是大口吞咽,这种做法是不对的。喝水太快、太急会无形中把很多空气一起吞咽下去,容易引起打嗝或是腹胀。喝水,应该一口一口慢慢喝。一般认为,夜间尿路结石容易形成,因此,主张维持夜间尿量。在睡前饮水500毫升,可起到较好的排石效果。白天里,应将饮水量适当地均匀分配,分多次饮用,切不可在短时间内一下子饮过量的水,要让每小时都有适量的尿液冲刷尿路,这样可以将刚刚形成的微小结石,以及钙离子、尿酸等有利于结石形成的物质及时排出体外。餐后1~3小时,由于处在吸收的高峰期,大量的代谢产物被肾滤过,因此,此时加大饮水量,可以有助于排出代谢产物,起到防治结石的作用。

尿石症患者 篇5

伴随着现代化的人们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的逐渐变化, 我国胆石症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因此, 我们医疗工作者对本病的防治已成为当前的一个热点。我科自1996年以来, 为了解决排石治疗的不彻底性的问题, 开展了运用B型超声检测的胆石症针刺治疗及溶石排石治疗, 选择28例患者分组治疗, 对照比较,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做出总结, 以供同行们参考应用。

1资料与方法

选择28例患者, 通过B型超声检查, 胆囊内均有结石光团, 胆汁透声较好, 有一定的收缩功能, 最大的结石在1.5cm以内。男11例, 女17例, 年龄17~65岁, 病程1个月~19年。伴有慢性胆囊炎11例, 伴有胆绞痛12例, 伴有黄疸结石梗阻2例, 胆囊明显肿大4例, 便秘不通9例, 伴有恶寒发冷、白细胞计数升高3例;有发作史16例, 初次发作12例。28例患者涵盖的范围广, 各种症状均有体现, 有很好的指标性, 能体现治疗的有效性。

2胆结石发病原因

2.1 日常生活失调

日常生活中对于胆部未加以调理、身体状况如果未保持在良好的状态, 这样会使胆器官组织的功能削弱进而异化, 终会导致各种不同的意外状况, 长期处于这种状态就会产生结石而致病。

2.2 湿热阻滞

这种情况多数是患者的长期的不良生活习惯, 致使人的身体机能下降进而影响到胆的主要功能。此外, 同时因为湿热功能的障碍, 对于身体的整个胆组织 带来诸多不便, 胆汁因为循环出现阻碍而损坏肌肤, 最终引起胆汁凝结成结石而致病。

3具体方法

我们将28例患者分成2组, 其中一组采用中药治疗, 另一组采用针灸及中药共同治疗。治疗20d为1个观察疗程。治疗前用B型超声对患者胆囊的形态、大小、胆囊壁的水肿情况, 胆汁透声程度, 结石的位置, 数量做一记录, 然后服用中药治疗, 中药组加服溶石胶囊, 针刺组在服用中药后20min施行针灸, 再分别用B型超声对胆囊的变化、收缩情况进行测定了解。2组患者各具代表性, 治疗手段不一致, 观察症状变化的标准一致, 有比对性, 能体现疗效的结果。

中药组成:大黄15g, 丹皮15g, 红花30g, 枳实15g, 赤芍15g, 厚朴10g, 郁金20g, 金钱草[2]40g, 每天煎服1剂。

溶石胶囊组成:沉香20g, 硝石30g, 玄明粉30g, 山甲20g, 共研细末。装入胶囊中, 每粒0.5g, 每次服4粒, 每天3次相当于原药6g。

针灸取穴:阳陵泉、胆囊穴、胆俞、太冲取双穴, 针刺得气后用电针通电20min。

4治疗结果

我科对28例患者经过15d的治疗, 取得较好的疗效。

4.1 胆囊收缩情况

中药组有显著收缩4例, 明显收缩3例, 无变化5例。针刺组胆囊显著收缩7例, 明显收缩4例, 无变化2例。

4.2 胆石移动情况

中药组胆石明显移动5例, 无变化9例。针刺组胆石明显移动8例, 无明显变化5例。

4.3 胆绞痛情况

中药组伴胆绞痛6例, 治疗3d后疼痛消失4例, 加其他药物治疗2例。针刺组6例患者用针刺治疗后, 当时疼痛缓解2例, 3d后全部消失。

4.4 胆石排出情况

中药组有粉灰状结石排出3例, >1cm结石排出2例。针刺组有粉灰状结石排出4例, >1cm结石排出4例, 其中有2例患者复查B型超声未发现阳性结石。

5讨论

针对疗效情况, 我们做出以下总结:运用B型超声监测中药及针刺治疗胆石症, 是观察在不同治疗情况下胆囊收缩及排石情况, 探讨非手术治疗新方法, 希望能彻底治疗胆石症。此项研究是在B型超声监测下进行的, 结果科学、客观、公正, 具有很好的研究价值, 为以后的治疗提供切实的依据。28例患者均具有良好的收缩及胆汁排泄功能。经过2组对照比较, 证明针刺治疗不仅能促使结石排出, 而且有良好的止痛功能。在28例观察的患者中, 有2例因梗阻感染采用其他治疗。由于此项工作研究条件差、时间短、起步晚、病例少, 资料不完整, 不足之处, 希望指正。

关键词:胆石症,中药治疗,针灸,监测, B型超声

参考文献

[1]王志强, 马国庆, 阎子生.针刺治疗胆石症28例[J].针灸临床杂志, 2001, 17 (10) :18.

尿石症患者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7例患者中男5例、女2例, 年龄80~92岁, 均经常进食山碴或柿子, 发病时间为7~60 d。 (1) 基础疾病:合并冠心病者7例, 心功能I-II级;高血压病者6例, 经口服降压药控制在150~170/85~95 mmHg;糖尿病患者4例, 经口服降糖药或皮下注射胰岛素空腹血糖控制在6.7~8.4 mmol/L;脑梗塞后遗症患者3例, 遗留肢体运动障碍。 (2) 临床表现及胃镜下表现:上腹不适、饱胀感, 部分患者有腹痛、反酸、烧心、呕吐等症状:3例出现黑便, 2例上腹部可扣及包块。7例患者均行胃镜检查明确诊断, 内镜下见胃石为黑褐色、黄褐色、灰黄色, 多为类圆形, 表面较光滑或略粗糙。单发结石4例, 最大直径约7.0~10.5 cm, 其中最大的体积约10.5cm×6.0 cm×5.5 cm。多发结石:2枚的1例, 3枚的1例, 4枚的1例, 每枚大小4.0 cm~6.5 cm。合并消化性溃疡6例, 均为多发、活动期溃疡, 表面覆盖血痴5例, 胃十二指肠复合溃疡1例;合并糜烂性胃炎1例, 反流性食管炎3例。

1.2 治疗方法

(1) 术前准备:嘱患者多饮水, 进清淡流食, 忌酸性食物, 口服5%碳酸氢钠50 ml, 3~4次/d或小苏打片110 g/次, 3次/d;奥美拉唑20 mg, 2次/d;西沙比利10 mg, 3次/d。服用后至少平卧30 min, 让药物充分软化胃石。 (2器械:Olympus XQ260型内镜和五爪钳、异物钳、圈套器、碎石器、注射针等。 (3) 内镜治疗:常规插入胃镜将胃底黏液糊的胃液吸净, 充分暴露胃石并通过活检孔用异物钳触压胃石质地, 以评估其软硬度, 并视胃石大小及形状采用以下方法: (1) 对质地偏中或软者, 用圈套器跨过胃石中部或尖端部反复收紧圈套器, 将胃石勒碎至直径<2.0 cm, 其残片>1.0cm者, 应用圈套器套取并随胃镜逐一取出, 残片<1.0 cm者, 可经消化道自然排出。 (2) 将巨大、质硬的胃石划分为数个节段, 用内镜下硬化注射针在胃石每一节段多点、多次注射5%碳酸氢钠5~10 ml。 (3) 对不易圈套的胃右, 经活检孔插入鼠齿钳或活检钳, 从胃石的表层由浅入深逐层钳除剥离其硬壳至中间较松软处后, 反复多次尽量将巨大胃石碎成小块或穿成数个小孔, 再次选择圈套器碎石或注射药物。 (4) 从活检管道向胃腔喷注5%碳酸氢钠100~200 ml软化胃石。 (4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将胃石完全取出后, 再次进入胃腔了解胃石清除情况及有无损伤等。术后口服5%碳酸氢钠50 ml, 3~4次/d或小苏打片110 g/次, 3次/d, 连用3 d;常规服用质子泵抑制剂、胃肠动力药、胃薪膜保护剂;3d后复查胃镜, 仍有胃石者再次行胃镜下碎石、溶石治疗。

2 护理策略

2.1 术前心理疏导

由于进食山碴、柿子等食物突然发生胃石症, 病人往往上腹胀痛, 心情紧张、恐惧, 对内镜下碎石术有顾虑, 因而要重视病人的心理疏导, 耐心询问病情和病史, 给予安慰、解除顾虑;使病人积极配合治疗。

2.2 术中配合及护理

(1) 术中密切观察病人全身情况, 给予心电监护、吸氧;嘱咐患者及时排出口腔分泌物, 对麻醉患者应及时吸出口腔分泌物, 防止窒息;如遇消化道出血时, 应马上通知医生并迅速建立静脉通道, 备好氧气、呼吸面罩、气管切开等抢救物品。 (2) 术中协助病人取左侧卧位, 咬上口垫。待内镜医师插入内镜后, 配合护士需观察内镜下胃石的大小、软硬程度, 迅速而准确地传递手术器械, 根据医生的指令适时开闭器械;巡视护士密切观察病人反应和生命体征变化, 因碎石时间较长, 若病人不能耐受, 应及时提示医生停止操作, 另选择时间行第二次碎石治疗。

2.3 术后护理

嘱术后病人左侧卧位2 h, 使胃石能够浸泡在碳酸氢钠溶液中。术后观察病人的腹部体征, 若病人出现明显腹痛、腹胀等症状, 要立即进行检查, 排除肠梗阻;一旦出现肠梗阻, 应及时转入外科治疗。同时积极治疗基础疾病, 防止原有疾病加重或诱发心脑血管意外。嘱病人术后1周内进食易消化的食物, 少食纤维素过多的蔬菜、水果及蛋白质较多的肉类食物, 禁茶及酒类饮品。

3 结果

所有患者用药后上腹痛等症状有所减轻, 进食好转。胃镜下治疗时, 胃石较前变软, 1次碎石成功2例, 2次碎石成功3例, 3次碎石成功1例, 4次碎石成功1例, 成功率100%, 全部病例无肠梗阻等严重并发症发生。2周后复查胃镜未再出现胃石, 所有患者均无肠梗阻、消化道穿孔等并发症出现。随访8周, 7例患者均进食正常, 无任何腹部不适症状。

4 讨论

根据胃石的主要成分分为植物性胃石、动物性胃石、药物性胃石和混合性胃石4类, 胃石以植物性常见, 如柿子、大枣、山碴、石榴、香蕉、芹菜、海带、麦壳等均可形成胃石, 其中大部分食物被高龄患者认为具有降血脂和抗动脉硬化的功效, 而大量食入。柿子中含有较多鞣酸, 尤其是成熟的或未脱涩的果实或果皮, 在胃酸的作用下, 鞣酸与蛋白质结合形成不溶于水的沉淀物, 同时柿子中的果胶、树胶遇酸也可发生凝结, 并将果皮、果纤维或食物残渣胶着在一起形成凝块。多数凝块还可以互相粘结积聚形成巨大团块状, 质地坚硬的胃石无法通过幽门口排出, 高龄患者胃动力障碍则胃石更易形成, 并难以排除, 对胃壁产生机械压迫外加刺激胃酸分泌增加, 易引起胃黏膜糜烂、溃疡、出血甚至穿孔。依据《消化内镜学》将胃石长径≥4 cm者界定为胃内巨大结石[4]。

目前, 胃镜下碎石方法较多, 如激光碎石、高频电碎石、微型爆炸碎石等, 针对高龄患者原有基础疾病难以承受刺激性较大的治疗现况, 我们以5%碳酸氢钠、抑酸剂、胃肠动力药等药物治疗为基础, 行胃镜下碎石, 疗效显著、操作简单、患者痛苦小。如果内镜医师与护士配合默契、操作熟练, 既使病程较长、直径较大、外壳较硬的结石亦能碎石成功。本组病例均为80岁以上高龄患者, 因患者动脉硬化症、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等基础疾病, 加之机械性刺激、心理应激反应等因素, 而导致胃镜下碎石难度加大, 内镜医生娴熟的操作和积极的护理干预是治疗成败的关键。

高龄患者多数合并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等疾病, 术前必须认真检查有无胃镜治疗禁忌症, 如严重的心脏病、肺部疾病、上消化道出血、生命体征不平稳等[5]。由于高龄患者的认知水平下降, 护士在手术前应对患者认真详尽做好健康教育工作, 非常重要。护士详细介绍检查过程, 教会其呼吸方法[6], 有充分的心理准备, 可缓解紧张情绪。对不能耐受饥饿的高龄患者, 术前可嘱适当补液, 并尽量安排早做检查, 检查前夜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对每日需服降压药控制血压的高龄患者, 嘱治疗前4 h左右用少许水送服。

为高龄胃石症患者实施内镜下碎石、溶石术是内镜护理工作面临的新挑战。术前准确评估是前提, 有效护理是重要保证, 而护理干预则贯穿于全过程。针对高龄患者这一特殊群体的生理、心理特点提供个体化的护理, 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

关键词:胃石症,老年人,内镜治疗,护理

参考文献

[1]许国铭, 李兆申.消化内镜[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000:243-250.

[2]萧树东, 江绍基.胃肠病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799-801.

[3]李兆申.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9:58.

[4]李益农, 陆星华.消化内镜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4:694-703.

[5]毛永平.胃石症的诊断和治疗[J].中国消化内镜, 2007, 1:42-44.

[6]杨锦林, 陈加, 郭震.胃柿石致胃溃疡的成因及治疗[J].临床荟萃, 2004, 19 (4) :209:

[7]刘运祥, 黄留业, 实用消化内镜治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126-138.

尿石症患者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自2011年6月至2013年8月在本院就诊并确认为慢性胆囊炎和或胆石症患者共115例, 平均年龄为 (48.6±2.3) 岁, 患者既往均存在胆管炎症或胆绞痛发作史, 在治疗前均经B超进行了确诊, 其中胆囊结石患者45例, 胆囊增大患者42例, 胆总管异常 (0.8cm以上) 患者28例。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胆宁片 (上海和黄药业有限公司生产, 国药准字Z10910040) 餐后口服, 每日3次, 每次5片, 每1个月为1个疗程。在治疗1个月后随诊并进行B超复查。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的恶心、腹胀和便秘及腹部不适等症状改善状况, 并通过B超观察患者是否存在胆囊结石, 并检测胆囊壁毛糙程度、胆囊体积和胆总管宽度等指标。

1.4 统计学分析

运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 计数资料使用卡方检验, P<0.05表明组间对比具有明显的差异, 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治疗后, 患者腹胀、右上腹不适和便秘及恶心症状均有明显减轻, 经B超检查, 胆囊结石、胆囊增大和胆总管异常状况均有明显改善。治疗前后各组数据对比均有明显的差异 (P<0.05) , 具有统计学意义, 见表1。

3 讨论

临床上在胆管系统的疾病中, 胆管感染和胆石症的产生互为因果关系[2], 胆石症能引起胆管梗阻, 造成胆汁淤滞和细菌繁殖, 最终造成胆管感染;同时, 胆管感染的反复发作也是胆石形成的最重要致病因素与促发因素, 有研究证明[3], 在慢性胆囊炎患者中, 有70%~95%的患者合并有胆石症。但在治疗方面, 大多采用手术方法, 然而缺乏有效的药物进行治疗。

在内科治疗中, 应注重促进患者胆汁酸和卵磷脂的分泌, 减小胆汁黏稠度, 降低胆汁中的胆固醇含量, 最终降低血清和胆汁中的促成核因子33.5k D泡蛋白的含量, 使胆固醇成核趋势快速下降, 从而有效防止与溶解胆固醇结石[4], 进而抑制肝脏和胆汁中β-葡萄糖醛酸酶的活性, 并减小胆汁中游离胆红素的含量, 最终避免胆色素结石的形成, 并要预防结石的增多与增大。

胆宁片是具有防石、溶石作用的纯中药制剂, 其主要成分为虎杖、大黄、青皮和山楂等, 能发挥消炎利胆、清热通下和防石护肝的功能, 针对慢性胆管疾病和脂肪肝与便秘等症状具有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5]。本研究结果证明, 胆宁片可明显改善慢性胆囊炎和胆石症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 并存在明显的影像学改变, 主要原因可能在于胆宁片能缓解Oddi括约肌张力, 提高胆汁流量, 进而缓解胆管内的胆汁滞留淤积, 减小了机体胆管内的压力;不但有效缓解了患者腹胀和右上腹不适以及疼痛、恶心和便秘症状, 而且还能改善患者胆囊肿大和胆总管的扩张。

综上所述, 胆宁片在治疗慢性胆囊炎与胆石症患者, 效果较好, 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 可实现影像学的改变并改善, 且预防疾病复发, 进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属于临床手术外另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值得临床推广。

摘要:目的 分析内科治疗慢性胆囊炎与胆石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针对本院收治的确诊为慢性胆囊炎与胆石症患者共115例, 均给予口服药物胆宁片, 治疗1个月后通过B超检查, 观察患者治疗后的症状改善状况, 并与治疗前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治疗后患者腹胀、右上腹不适和便秘及恶心症状均有明显减轻, 经B超检查, 胆囊结石、胆囊增大和胆总管异常状况均有明显改善。治疗前后各组数据对比均有明显的差异, 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胆宁片在治疗慢性胆囊炎与胆石症方面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慢性胆囊炎,胆宁片,胆石症

参考文献

[1]马亦可, 苏成程.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临床体会[J].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1, 24 (11) :1296-1297.

[2]赵滨, 杨培民, 杨静, 等.中药胆宁片对胆汁热力学平衡体系的影响[J].肝胆胰外科杂志, 2010, 22 (03) :208.

[3]林艳, 田谧, 史耀勋, 等.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胆囊炎46例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 2007, 4 (09Z) :80-80.

[4]蔡大方, 陈朝举, 付国萍.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胆囊炎、胆石症疗效观察[J].黔南民族医专学报, 2006, 18 (3) :165-165.

尿石症患者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对象为2008年1月-2011年10月笔者所在医院实施腹腔镜手术的35例高龄胆石症患者, 其中男13例, 女22例;年龄80~85岁, 平均82.14岁。均经过KUB平片、静脉胆道造影或B型超声检查确诊。所有对象均伴有至少一种合并症, 包括高血压病、冠心病、肺心病、心律失常、脑血管意外后遗症、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糖尿病及慢性肝肾疾病等。

1.2 方法

1.2.1 循证决策

按以下步骤进行: (1) 确定临床问题:本组临床问题定义为, 如何有效地控制伴高危因素高龄胆石症患者实施腹腔镜手术的风险, 改善其预后; (2) 系统查询、求证:应用循证医学方法, 以“高危因素、高龄、胆石症、手术风险、预后、外科决策”等为检索词, 以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库、CNKI中国知识资源总库“医药卫生期刊全文库”、中国循证医学/Cochrane中心数据库等数据库、手工检索国内外科学期刊及专著, 系统寻找关于高龄高危胆石症患者腹腔镜手术的有关研究成果及新进展; (3) 综合考证评价:对收集到的400余篇文献的有效性、实用性、科学性进行考评, 对有关手术风险控制策略及措施等进行科学筛选, 作为制定风险控制策略和措施的依据; (4) 制定风险控制策略和措施:将最佳科研实证与以往医学知识、经验及患者需求结合起来, 并请相关科室医师尤其是内科医师会诊, 共同评估手术风险, 重点明确患者能否耐受手术以及在围手术期可能发生的意外事件, 制定个体化的预见性风险控制策略及循证治疗措施, 用以指导临床实践。

1.2.2 循证实践

针对患者在围手术期可能会发生的可预见的风险, 如伴发病恶化、严重的手术并发症 (包括严重代谢紊乱、心血管事件、严重感染等) , 制定出相应的控制策略及个体化的具体方案, 并以此为依据予以实施。 (1) 术前:充分完善各项术前准备, 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 (尤其是合并症) 进行相应专科检查, 监测主要器官功能, 改善主要器官功能及全身情况, 以提高麻醉和手术的安全性, 加强营养支持、控制高血压和高血糖、纠正心律失常、改善呼吸循环功能, 尽量将手术风险降低到最低程度, 并注意把握好适应证和手术时机, 必要时延期手术;了解患者及家属的心理状况及需求, 与其有效沟通, 说明手术风险。 (2) 术中:精心规范操作, 仔细解剖、耐心分离、认真辨认、分段过渡、顺逆结合、确切止血、避免误伤, 建立人工气腹时, 坚持CO2低压低流量原则, 维持低气腹压, 尽量减少各种应激刺激, 并严密监护, 防止术中并发症的发生。 (3) 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监护和维持主要器官功能, 内外科医师共同制定术后治疗方案, 严防术后手术并发症和非手术并发症 (特别是心脑血管事件) 的发生。

1.2.3 麻醉与手术方法

在持续硬脊膜外阻滞麻醉或静吸复合麻醉下, 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或胆总管探查术, 术后视个体情况行一期缝合、放置腹腔引流管或“T”型管。

2 结果

本组35例腹腔镜手术均获成功, 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65~135 min, 平均85 min。术中均未输血, 亦无大出血、胆管损伤等严重并发症。术后仅有4例出现轻度呼吸道感染, 应用抗生素治愈;无术后大出血、严重胆漏、血糖严重紊乱 (高血糖或低血糖) 、恶性心律失常、心肌梗死等严重并发症。患者原有合并症病情稳定, 无恶化趋势。

3 讨论

腹腔镜手术对胆石症患者是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但仍有一定手术风险。尤其是高龄患者, 由于其各器官系统的退行性变化。对手术、创伤的应激反应调控水平下降以及免疫功能降低, 易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 直接导致其手术耐受性显著降低, 同时二氧化碳气腹对高龄患者的呼吸循环功能影响较大[1,2,3,4,5,6], 加上手术时间较开腹手术长, 手术难度亦较开腹手术大, 如再伴多种高危因素, 特别是心脑血管疾病和呼吸循环功能障碍, 则会使其手术风险进一步增大, 预后较差, 一旦出现严重并发症, 影响更大, 甚至致命[7~18]。因此, 必须高度重视伴高危因素高龄胆石症患者腹腔镜手术的风险评估与预后预测, 积极防范, 确保其围手术期安全。

对伴有高危因素的高龄胆石症患者而言, 手术风险是一定存在的, 但也是可以评估和防范。这就需要在手术前进行科学决策, 掌握好手术适应证和禁忌证。既要重视外科疾病本身, 还要注意可能影响整个病程的各种潜在因素, 实现围手术期各项治疗的预见性、科学性、有效性和个体化, 制定并实施围手术期个体化、预见性风险控制策略及循证治疗措施。

手术成功的前提是科学的决策, 而科学的决策有赖于科学的方法。笔者的临床实践证明, 对伴高危因素高龄胆石症患者, 于腹腔镜手术前应用循证医学方法进行科学决策, 有利于手术风险的评估和综合防范, 确保患者围手术期安全。因此, 在对伴高危因素高龄胆石症患者决定实施腹腔镜手术前, 首先要对患者的身心状况, 特别是主要器官的功能状况进行认真评估, 然后按照循证医学原则, 针对不同个体制定出预见性的风险控制策略及个体化防范措施, 充分完善各项术前准备, 改善主要器官功能, 术中精心规范操作并严密监护, 术后密切观察, 一定可以将手术风险降低到最低程度。

摘要:目的:探讨循证决策对控制伴高危因素高龄胆石症患者腹腔镜手术手术风险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循证医学方法对35例≥80岁伴高危因素高龄胆石症患者进行腹腔镜手术风险评估与预后预测, 制定并实施围手术期个体化预见性风险控制策略及循证治疗措施。结果:35例高龄患者均无病情恶化和严重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对伴高危因素高龄胆石症患者, 于腹腔镜手术前应用循证医学方法进行科学决策, 有利于手术风险的综合防范, 确保患者围手术期安全。

尿石症患者 篇9

关键词:胆石症,舒适护理,身心状态

胆石症, 又称“胆结石”, 指胆汁中胆固醇或钙达至饱和状态而形成的结晶体, 这种结晶体之间相互聚焦即会形成胆固醇结石或胆色素结石[1]。胆石症属于消化系统中较为常见的病变类型, 其会对胆囊黏膜造成刺激, 进而引发急性或慢性胆囊炎,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日常。胆石症发作时, 通常会有恶心、呕吐、疼痛等症状, 故此类患者多伴有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 这对疾病的后续治疗与患者预后均会产生诸多不利影响[2]。相关研究指出, 在胆石症患者的治疗期间, 给予科学的护理十分关键, 尤其是对于优化患者的身心状态而言。本次研究拟对胆石症患者采取舒适护理, 评析其对患者身心状态的优化效果, 取得满意成效, 现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由其监督执行, 从2013年11月至2015年11月我院接收并治疗的胆石症患者中抽选出符合相关纳入标准的病例104例为研究对象, 入院时均通过CT或B超检查证实。其中男63例, 女41例, 年龄为25~74岁, 平均年龄 (52.3±5.2) 岁;其中胆囊结石39例, 胆总管结石41例, 肝内胆管结石24例。将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 意识不清或存在精神障碍, 无法准确表述自身生理与心理感受等不宜纳入的患者排除。参照双盲随机法, 将患者均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 各52例,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临床资料无显著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护理, 包括完善检查、合理用药、均衡饮食等;试验组同时还配合全面舒适护理, 具体内容如下。 (1) 环境舒适护理:保持就医环境的安静、整洁, 并维持病房的温湿度适宜、空气清新、光线柔和, 为患者营造舒适的就医环境; (2) 急诊舒适护理:根据以往经验将可能引发胆石症患者舒适感的各种因素进行汇总, 并分别制定相应的舒适护理措施, 若患者有恶心呕吐的症状, 可遵医嘱给予止吐或胃动力药物, 并及时清理患者的呕吐物;若患者有剧烈疼痛, 遵医嘱给予止痛药物, 同时还配合精神分散、放松疗法等非药物手段来帮助患者提升疼痛阀值, 这样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3];若患者有黄疸, 则要警惕胆管阻塞的出现, 应及时确诊并给予抗菌消炎治疗, 药物可首选头孢曲松钠; (3) 操作舒适护理:护理人员在执行各项操作前应先将操作的目的、步骤、注意事项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等情况详细告知患者, 以免患者因不了解而出现恐惧心理;同时护理操作的技术要娴熟, 各项操作尽可能做到一次成功, 增强患者的信任度, 进而也能更加积极地配合治疗; (4) 生活舒适护理: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科学饮食, 避免进食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 多进食新鲜的蔬菜与水果;指导患者进行恰当的运动锻炼, 以增强机体的抵抗力;患者出院后应配合相应的电话或上门随访, 告知患者及家属生活中的注意事项, 并嘱咐定期要回医院复诊; (5) 心理舒适护理:在患者入院时即对其进行负性情绪的评估, 并制定个性化的舒适心理护理;当患者因疼痛、呕吐等症状难以耐受时, 护理人员应以言语安慰和鼓励的方式, 使患者获得安全感;整个治疗期间, 注意多与患者交流, 并根据患者不同的年龄、文化程度及兴趣爱好等, 选择合理的方式帮助患者放松心情, 缓解身心痛苦[4]。

1.3 评定标准[5]

负性情绪以焦虑自评量表 (SAS) 、抑郁自评量表 (SDS) 予以评估, 两组量表临界标准分分别为50分、41分, 分值越高提示焦虑、抑郁越严重;疼痛评估参照数字分级法 (NRS) 进行, 0~4分表示疼痛耐受, 5~10表示有明显疼痛;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则以本院自制问卷调查表予以评估, 得分在90分以上表示为满意[6,7]。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选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对数据进行统计, 计数资料用n/%表示, 用χ2检验, 计量资料用±s表示, 用t检验, 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前, 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无明显差异 (P>0.05) , 治疗后各组患者的评分均有所降低 (P<0.05) , 而试验组患者的评分降低更为显著 (P<0.05) , 且试验组患者的疼痛耐受、对护理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P<0.05。

3 讨论

伴随现代医学模式的不断革新, 在享受医疗服务的同时, 患者的舒适感是评估护理工作的关键。所谓舒适, 即为人类的一种基本需求, 这种需求也是人类在身、心、社会等方面均处于愉悦状态的综合体现[8]。无论是何种年龄, 什么文化程度, 对舒适护理的需求都在与日俱增。

舒适护理是一种融入现代护理理念的护理工作模式, 要求使患者在生理、心理与社会上均达到愉悦的状态。胆石症患者因临床症状比较典型, 包括恶心呕吐、疼痛、寒战等, 以往的急诊护理只注重对此类症状的缓解, 从而忽略了患者焦虑、抑郁的负性情绪[9]。舒适护理则大大丰富了常规护理模式的内涵。本研究结果显示, 经护理干预后, 试验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降低更为显著, 且在疼痛耐受程度、对护理的满意度等情况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具体分析, 舒适的就医环境能使患者感受到精神上的安慰, 从而增加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另一方面, 疼痛是引发身体与心理不适的重要因素, 研究显示, 疼痛的程度与焦虑、抑郁程度有关, 因此心理舒适护理有助于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 提升其对疼痛的阀值, 进而减轻疼痛[10]。此外, 本次研究还通过将舒适护理延伸至出院后, 有助于提升患者的日常生活舒适度, 加速患者的恢复。

综上所述, 胆石症患者采取舒适护理有助于优化其身心状态, 包括缓解负性情绪、减轻疼痛、提高治疗满意度等, 建议临床重视并加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迟桂花.个体化护理高龄胆石症患者SAS、SDS和缓解疼痛的效果评价[J].医药前沿, 2015, 5 (23) :239-240.

[2]严中英.舒适护理在胆石症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 (中旬刊) , 2012, 18 (8) :45-46.

[3]肖玉莲.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术后老年胆石症患者的护理疗效研究[J].医学美学美容 (中旬刊) , 2015, 24 (6) :182.

[4]杨美芬, 洪亚菜.个体化护理对胆石症手术患者心理及生活质量的干预价值[J].医学信息, 2015, 28 (32) :232-233.

[5]黄莲英, 卓小慧.舒适护理在改善胆石症患者疼痛和负性情绪中的作用[J].现代医药卫生, 2014, 30 (14) :2189-2190.

[6]章艳, 施树清, 雷俊.个性化护理联合健康促进对围手术期胆石症患者的效果影响[J].中国保健营养 (上旬刊) , 2014, 24 (5) :2624.

[7]练凤娟, 郭晓梅, 林春燕, 等.全面护理模式在胆石症手术患者护理中的效果观察[J].承德医学院学报, 2016, 33 (1) :42-44.

[8]张金美.舒适护理对缓解急诊胆石症患者负性情绪及疼痛的影响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 2015, 10 (10) :241-242.

[9]张素容, 傅若珊, 欧琼珊.自控镇痛泵对胆石症患者术后止痛的疗效观察与护理[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 14 (15) :347-348.

【尿石症患者】推荐阅读:

胆石症手术05-19

高龄患者05-08

患者满意05-11

患者体验05-14

候诊患者05-18

产后患者05-21

患者体温05-31

发热患者06-02

顺产患者06-09

服务患者06-13

上一篇:业务流管理下一篇:会计英语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