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消费管理分析

2024-09-13

以人为本消费管理分析(共10篇)

以人为本消费管理分析 篇1

柔性管理 (Soft Management) 指的是通过对人心理以及行为的研究利用非强制性的方式来形成一种潜在的说服力, 将组织因素转变为一种个人的自觉管理行为。柔性管理强调使用“人性化”方法对员工进行管理, 激发员工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 让他们的创造性获得培养[1]。医院急诊科具有忙、多、急的特点, 不仅容易发生感染, 同时也可能涉及到暴力事件。因此相应的护理工作难度更大, 增加了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2]。基于这样的情况, 可通过柔性管理来提升急诊护理质量。本文选择笔者所在医院急诊科的26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展开分析, 以此分析和总结以人为本的柔性管理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及其取得的效果, 现将详细情况整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急诊科的26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展开研究, 均为女性。研究前向本次研究的对象详细解释本次研究的目的与方法, 取得他们的同意后开始进行研究。采用单双号平均分配的方法将26名护理人员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13名。其中观察组护理人员的年龄20~42岁, 平均 (29.7±2.4) 岁。教育背景情况如下:6名为中专学历, 5名为大专学历, 2名为本科学历。其中7名为护士, 3名为护师, 2名为主管护师, 1名为副主任护士。对照组护理人员年龄21~40岁, 平均 (28.3±2.0) 岁。教育背景情况如下:7名为中专学历, 5名为大专学历, 1名为本科学历。其中6名为护士, 4名为护师, 2名为主管护师, 1名为副主任护士。两组护理人员年龄、学历以及职称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实施方法

对照组的护理人员采取常规管理方法进行管理, 比如指导她们掌握急诊科的相应护理技能以及护理条例等, 定期施行考核。观察组则采用柔性管理方法, 本着“以人为本”理念来了解护理人员所面临的工作压力并积极采取措施来帮助她们予以缓解, 让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可以拥有一定的自主权。此外, 定期开展护理讨论会, 让护理人员可以在会议上提出自己的问题并互相交流。通过岗位轮换制度来丰富护理人员的急诊护理知识, 利用一定的激励机制来挖掘护理人员的工作潜力。最后, 利用管理人员的人格魅力来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提高护理满意度。

1.2.2 研究方法

对两组护理人员实施以上两种急诊护理管理措施2个月之后, 通过技能考试以及问卷调查的方法来评价不同急诊护理管理方法所取得的效果。其中技能考试共包括专科知识应用能力、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提升程度以及护理知识的掌握情况等三个方面, 总分为100分。问卷调查所使用的是针对此次研究特别设计的问卷, 共包括两份。其中一份用来评价参与研究的两组护理人员心理压力的改善情况以及工作积极、主动性的变化情况, 有研究人员进行评价。另外一份针对急诊科研究期间的患者, 以评分的方式来了解患者对护士人员急诊护理的满意度, 总分为100分, 以超过70分为对护理工作满意, 所抽取的患者人数为100, 问卷全部回收, 有效率为100%。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随机抽取的100例急诊患者中, 观察组中有98例患者对护士的急诊护理工作表示满意, 护理满意度为98.00%, 对照组有90例患者对护士的急诊护理工作表示满意, 护理满意度为98.00%。观察组有12名护士在实施柔性管理方法后心理压力得到明显缓解, 护理人员技能考试的平均分为 (95.3±5.4) 分, 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详见表1。

3 讨论

急诊科一般存在病种多、患者病情较急, 并且工作量大等情况, 因此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也较大。若护理人员的工作效果与护理工作的质量难以得到保证, 患者的生命安全将会受到较大威胁[3]。因此, 如何通过有效的管理措施来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与有效性, 缓解护士的工作压力并切实保证护理质量已经成为急诊科管理人员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4]。

柔性管理是一种权变管理方法, 最重要的基础就是“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其主要通过获得护理人员对其价值的认同以及为护理人员提供文化精神的指引的方式来激发护理人员的服务精神, 在体现急诊管理政策“柔”、“软”特性的同时也可以更好地激发护理人员的工作动力, 进而起到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的目的[5,6]。分权化管理是柔性管理政策的其中一个核心, 它是激发护理人员工作动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原因在于护理人员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对急诊护理工作的实施顺序进行适当调整, 这一过程中护理人员的自主性得到充分发挥, 因此护理人员在执行护理措施的过程中不会再感到是一种机械化的执行, 而包含了自己的想法, 工作主动性得到调动[6]。此外, 定期召开的护理讨论会可以让护理人员获得更多的学习机会, 进而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积累经验并互相分享和交流, 实现共同进步。而护理人员自身的进步又可以反过来应用到护理实践过程中, 让护理措施的实施更加迅速与到位, 提升护理质量与工作效率[7,8]。

本次研究中, 对观察组护理人员所采取的柔性管理明显取得了更佳效果, 不仅护理人员的技能考试平均分达 (95.3±5.4) 分, 同时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也达到98.00%, 92.30%的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问题得到明显缓解, 高于对照组的 (86.6±3.3) 分、90.00%及61.54%。

这一结果提示柔性管理方法的实施让护理人员有了更多的思考机会, 通过护理讨论会进行交流来分享彼此的经验并提出自己的疑问, 在讨论过程中获得进步。而一定的自主权则让护理人员有了充分理解护理措施的欲望, 进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提高护理措施的科学性。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 护理人员的急诊护理技能获得大幅提高, 专业知识也因此掌握得更加牢固。此外, 岗位的轮换不仅可以进一步让护理人员在实践过程中了解自己的基础知识薄弱环节, 也可以让她们在实践过程中得以弥补, 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 获得全面发展。这也是观察组护理人员的技能考试平均分远高于对照组的主要原因。而激励机制的建立则是护理人员不断提升自己的最大内在动力, 其包括物质激励以及精神激励两种。物质激励可以满足护理人员的基本物质需求, 而精神激励的实施则让护理人员在自己的工作中获得成就感, 进而产生更多的精神动力, 投入更多精力在自己的工作过程中, 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因此得到大幅改善, 因此此时护理人员的关注重点不是急诊科护理工作的忙和急, 而是自己在工作中体现出的价值[9,10,11]。即是说, 激励机制的建立让急诊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从被动转变为主动, 因此她们可以更好地克服心理压力, 不断完善自己的护理工作。而护理人员自身的护理技能得到提升并且工作积极性得到激发之后, 就会更加认真对待每一项护理任务, 让患者感受到自己对其的认真与负责, 护理满意度自然也会随之获得提升[12,13,14]。

综上所述, 将柔性管理理念引入到急诊护理管理过程中不仅可以有效提高管理效率, 让各项护理工作顺利进行, 同时也可以激发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 挖掘她们的潜在能力与动力, 提升急诊护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确保急诊护理的效果, 临床价值较大, 应用前景广阔。

摘要:目的:分析和总结以人为本的柔性管理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及其取得的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急诊科的26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展开研究, 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的护理人员采取常规管理方法进行管理, 观察组则采用柔性管理方法进行管理, 通过技能考试以及问卷调查来评价不同急诊护理管理方法所取得的效果。结果:12名 (92.30%) 护士在实施柔性管理方法后心理压力得到明显缓解, 护理人员技能考试的平均达 (95.3±5.4) 分, 护理满意度达到98.00%, 明显高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将柔性管理理念引入到急诊护理管理过程中, 不仅可以有效提高管理效率, 让各项管理工作顺利进行, 同时也可以激发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 挖掘她们的潜在能力与动力, 在实现自我目标与自我提升的过程中提升急诊护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确保急诊护理的效果, 同时通过优质的护理服务来避免医疗纠纷的出现, 有较大的临床价值, 应用前景突出。

关键词:柔性管理,工作积极性,急诊护理,技能

以人为本消费管理分析 篇2

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以尊重人、关心人、激励人、发展人作为根本的指导思想开展教学管理。这是一种以管理者、教师以及学生为学校的管理活动核心及最重要的资源,它以教师、学生为管理对象和管理主体,充分利用和开发学生和教师的潜能,积极地调动一切因素,以实现学校的教育目标。

一、传统的小学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1.对培养学生和管理者的个性不利

传统的教育理念认为,教师应以传道、授业、解惑以及训练、塑造学生为自己的责任,所以在教学中应时刻坚持这一方向,不然就是不合常规,就会引来批评责难。而学生则应该以教材为根本,以学校的规章制度等为基础,不允许出现丝毫偏离。因此,在这种管理模式中,学生、教师的个性得不到充分的尊重和发挥。

2. 对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不利

应试教育以学生的成绩来衡量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教师的教学质量。这容易导致教师只重视语数外的教学,学生只重视语数外的学习。素质教育需要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要发展智育,也要依据学生的不同特点,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的全面发展。

3.对管理者自身的全面发展不利

随着招生规模的逐年加大,不仅导致师资资源紧缺、教学资源匮乏,也会导致教师在教学研究中投入的精力和时间捉襟见肘,他们只能以传统方式进行教学。学生的学习负担不断加大,学习兴趣不断降低,弱化了学习的源泉和动力,影响了学生今后成长和成才。

二、树立人本教育管理的模式

1. 实施激励教职工的量化管理

当前学校是通过可测评的具体的数量指标来对教师进行评定考核的。这些措施在表面上看是具备了一定的科学依据,体现了公平公正,但实际上却伤害了一部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因为这些数据即便能对教师的工作量进行直观说明,却不能全面反馈教师工作的质量。也就是说,那些量化考核成绩不好的教师,就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工作的积极性,他们可能不再认真对待以后的工作,最终无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效。教师的工作是以学生为对象的,其工作的质量的量化很难有一个精确的标准。当然,制度本身并没有什么错,但如果以民主作为核心、以情感作为基础的话,这些制度就会变得更加有情有义、合情合理。

2. 鼓励教职工来参与管理

以人为本理念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参与管理。教职工作为学校管理工作的对象,在学校管理中具有主体性地位。学校所有工作的落实,都应以教职工为基础来开展。学校的管理者对这一点必须要有充分的认识,让教职工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参与到学校的管理中来。这样才能发挥教职工的创造性和积极性。

3. 提高教师的素质

开展素质教育是以高素质教师为基本保障的。学校管理者应该为教师提供尽可能多的学习时间和学习机会,加强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的素质。为教师提供更多的机会去接触外部世界,从而开阔他们的视野,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

4.把人本管理应用到学生工作中

作为发展的个体,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都还没有完全定型,而且各方面也都在不停地发展变化,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和可塑性。在教育教学中,学生需要有自己的态度、需求以及思想感情,需要有与周围的人的人际交流和沟通,要有个性。学生作为学校人本管理的实施的客体,是创新教育和认识发展的主体。学校管理者只有对学生有全面的认识,才能根据他们的身心特点,关心爱护学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5.创建人文教育文化,营造浓厚文化氛围

学校要实施人本文化管理,把管理当作一种文化来开展,以人文机制、方式来实施教育管理。教育管理者应该鼓励教师去探索和研究教学新内容、新方法。不要对教师的想法轻易否定,要为教师营造一个想说、能说、敢说的校园环境。教师应该在教学工作中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包容学生的个性。作为学生的宝贵财富,学生的创造力对他们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也需要教师特别地予以保护和珍惜。学校和教师应该对这种以人为本的思想加以重视,营造一个人文教育的文化环境。

6.注重人本思想在教学管理中的体现

以人为本的高校学生管理模式分析 篇3

一方面, 建立以人为本的高校学生管理模式, 能有提升学校管理的整体质量, 教师在以人为本理念下, 更加的尊重学生, 不断的增强自我服务意识, 能够保证各项管理工作有序进行;另一方面, 以人为本模式下, 高校学生管理更加人性化, 能够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还能够挖掘学生的潜能, 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改善师生之间的关系。

2. 以人为本的高校学生管理模式现状

现阶段, 我国高校学生管理主要是学生会、团委、学生党组织、学生工作处共同承担, 氛围集权式以及分权式两种管理模式。但是这两种管理制度各有优劣, 不能适应新时期高校学生管理的需要。另外, 高校学生管理受到传统模式的影响, 不能体现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 在管理中, 要求学生去适应学校的管理制度, 忽视了学校应该适应学生要求的重点, 学生主体地位没有收到尊重, 对学生全面成长造成一定的限制。学生之间具有较大的差异性, 忽视了这一点, 就无法保证学生管理工作的质量, 也会束缚学生的思想。

同时, 在全面开展以人为本高校学生管理模式中, 形式主义严重。一方面, 高校开展的心理咨询工作没有做好相关的教育与宣传, 大学生不容易接受, 觉得接受心理咨询意味着自身心理存在问题;另一方面, 学校相关领导和部门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够重视, 在资金、人员等因素的限制作用下, 高校学生管理出现严重的空缺。

3. 完善高校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模式对策

为了更好的开展以人为本的高校学生管理, 必须重视校园环境建设, 加强自我管理和教育, 不断的提升管理人员的素质。具体来说:

3.1 积极营造以人为本的校园环境

校园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建立以人为本的校园环境, 有利于让学生和管理者之间形成和谐的关系。一般来说, 校园环境分为软环境和硬环境。软环境指的是学校的文化、校训、校规以及政策等;而硬环境则是基础设施, 包括实验室、图书馆、机房、体育馆等等。在硬环境建设过程中, 学校应该注重整体规划, 包括教师与餐厅、体育馆之间的位置关系, 为学生创建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 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在软环境建设中, 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关怀, 通过各种政策, 包括开设社团, 促进学生交流, 迎合学生兴趣, 帮助学生个性化发展等等。

3.2 加强自我管理与教育

所谓的自我管理, 就是在学校统一管理的基础上, 学生成立自我管理组织, 为学生管理工作提供帮助。学生会就是学生自己组成的组织, 在开展学生管理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减轻了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压力, 还能够促进学生的自我成长。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模式下, 必须不断的强化这种学生自我管理与教育的作用, 通过有效的学生自我管理激励办法, 给学生积极参与到学生管理工作中提供宝贵的动力, 还能加强个体对以人为本学生管理模式的认同感。

3.3 提高高校学生管理者的法律意识

在以往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 由于缺少明确的法律规范作为依据和指导, 导致高校学生管理者对相关的法律不够熟悉, 在开展学生管理工作中不能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 人治思想较为严重, 忽视了法治的重要性。这种情况下, 学生管理工作有时不能顺利开展, 在处理相关问题中还会存在偏差, 导致学生对管理工作产生质疑。

因此, 应该加强对高校学生管理者的教育与培养, 不断的提升管理者的全面素质, 提高其法律意识, 保证学生管理工作能够以法律法规作为准绳, 将以人为本作为基本的理念, 全面的提升高校学生管理的质量, 促进大学生在校期间能够健康成长。

3.4 建立与健全高校学生心理咨询工作机制

当今社会, 经济发展十分迅速, 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 加上近年高下扩招不断加强, 毕业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 给大学生心理也造成很大的压力。可见, 大学生心理健康已经成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重点, 必须引起相关人员以及部门的重视。国家教育部下发的相关文件中明确表示, 高校学生管理中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辅导, 不断的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促进大学生形成良好健全的品格。

另外, 以人为本高校学生管理模式下, 应该做好高校学生心理健康咨询工作, 加强对有关人员的专业培训, 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 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等。同时, 在校园中积极开展心理健康类型的讲座或论坛, 借助于多媒体工具以及自媒体工具等, 向学生传播心理健康教育知识, 营造出有利于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平台和环境。

总结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 以人为本的高校学生管理模式是现阶段高等教育发展中重要的内容, 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针对现阶段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必须重视校园环境建设, 提升管理者的综合素质, 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促进大学生健康发展。

摘要:学生管理是高校管理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是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 也是保证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有效性的重要途径。本文首先分析构建以人文本的高校学生管理模式的重要性, 然后对现阶段高校以人为本学生管理模式现状进行分析, 最后提出有效的对策。

关键词:以人为本,高校,学生管理

参考文献

[1]薛海.以人为本的高校学生管理模式探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14, 12 (2) :144-145.

“人为车累”的消费环境 篇4

汽车产品质量缺乏保障,服务水准不高,这是中国汽车消费领域当前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调查显示,消费者针对汽车质量和售后服务的投诉所涉及的品牌多达78个,涵盖了目前国内市场上所能见到的主要品牌。而汽车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交通事故率、车辆故障率和维修成本的高低。保险公司会大幅提高“高风险”车型的保险费率,甚至“拒保”个别车型。因此,车主在承担持续上涨的“正常”保费之外,还要承担额外的由质量高风险带来的保险成本。这种状况,必然导致消费者养车成本的居高不下,部分人甚至陷入了买得起车却修不起、养不起、保不起的尴尬境地。

还有汽车消费者维权艰难这个不能不说的“老生常谈”的话题。一方面,汽车厂商利用自身的强势地位和相关法律法规及监管上的漏洞,屡屡侵害消费者的权益;另一方面,维权成本的高昂,又常常迫使消费者要么知难而退自认倒霉,要么头撞南墙再遭重创。举证难、鉴定难、索赔难,至今仍是横亘在汽车消费者维权道路上的“三座大山”。

如果说汽车的质量和服务等问题,还只是影响到部分消费者的话,那么包括油价、燃油税以及交通等因素的汽车使用环境,就跟每一位车主息息相关了。目前来看,国内的汽车使用环境还远远谈不上良好。

对于油价持续上涨带来油耗成本增加的现象,有人比较了国内市场和美国市场后发现,如果加上养路费,中国车主消费同型号同计量的汽油,花费竟然要高过美国!收入水平尚未“与国际接轨”,油价消费却已“接轨”。油价是“接轨”了,但国内油商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远未“接轨”,以至于每当发生进口车质量纠纷时,相关厂商总会拿国内油品质量不好作为推卸责任的借口。

说到国内的道路交通状况,恐怕没几个驾车人士能笑得出来。堵车烦,停车难,过桥费、“买路钱”多,乱抢道、乱罚款等等,这些许多地方普遍存在的“老大难”问题,一直是我们的一个“软肋”。

以人为本下护理管理体系构建分析 篇5

1 以人为本护理工作模式

1.1 模式构思

以人为本的护理管理工作模式, 以人、健康、环境及护理四个概念组合, 阐明了人是个开放的系统, 是社会、心理、物质及文化的统一体, 是在社会和环境中被实施护理的对象。维持健康的能力和需求, 每一个人都有, 护理即是因为人们社会需求的改变而不断改变自己的功能和角色。以人为本护理管理体系中, 注重护理技术规范操作和“三基”训练, 同时更加注重护理伦理素质、意识、职业道德的培养, 有机结合了人性化护理服务和护理技术操作, 体现了对他人健康通过护理实现一种有知识的关爱。

1.2 理论框架

以人为本护理管理体系要求护理人员转变理念, 对护理学相关理论进行运用。如系统论、心理学的人类基本需要论、角色论概念等对护理实践进行指导, 对护患间和谐运用服务技巧和护理程序进行维持, 并通过健康教育和护患间的沟通, 使得不同层次患者的整体护理需求得到满足[2]。

人文主义强调人是一个身心完整的整体, 是一种思想体系。将对人的照护放在最重要、最先的位置来考虑是其特点。对护理工作人员, 采取多种形式进行人文培训和学习, 强调护理对象是具有不同社会因素、心理、生理的个体, 护理是艺术性和科学性相结合的活动, 在护理服务工作中, 需要根据不同的患者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 在提供护理服务的时候需要科学地应用相关护理知识。

2 以人为本护理管理体系的构建

2.1 构建和谐通道

患者入院的时候, 应该有护理人员以和蔼的态度进行迎接, 接过患者治疗单, 并亲切询问患者有什么需要帮忙的, 询问患者用药史、是否空腹等, 对患者是否需要上洗手间及一般情况进行评估, 安排合理舒适的位置, 消除患者的无助感, 增强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感。尤其是老年患者、哭闹不停的小孩、带小孩的妇女等, 更需要用爱心去护理照顾他们, 按照首接负责制, 保证顺利进行治疗护理工作[3]。

2.2 加强护理风险和护理质量管理

明确护理人员的职责范围, 规范各种护理技术操作, 实施交接班制度, 必须两人核对签名后方可执行各种护理技术操作, 加强诊室巡视, 定期检查、专人管理急救物品, 每月接受护理质量检查, 发现问题及时改进。

2.3 制订人性化的护理工作计划

将注射、皮试、湿敷、输液、过敏性休克抢救、无菌技术等制成技术操作流程图, 收集日常用药说明书并成册, 制定护理人员的语言和礼仪规范册子, 制定日常门诊书写规范。明确目标, 更新护理理念, 制定多层次、多形式、分阶段的培训方案。实施温馨肌肉静脉注射技术操作, 探讨肌肉静脉注射的无痛技术, 在整个护理操作过程中始终贯彻个体化健康教育, 用恰当的语言、亲切的微笑、丰富的专业知识、得体的肢体行动、真诚的服务, 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类型患者的需求。

3 结果

以人为本护理管理体系构建基础上, 实施新型的护理工作模式, 以随机进行患者满意度调查的形式, 通过调查问卷的发放, 或与患者座谈的形式, 对实施以人为本护理管理体系的测评结果进行统计。患者满意度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实现了护患沟通零距离、护理纠纷零投诉、技能操作零事故的目标。患者满意度测评结果详细情况见表1。

4 讨论

以人为本护理管理体系, 强调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更新了护理服务理念, 逐渐体现了护理工作的个性化、主动化服务。通过护患沟通技巧、护理人员服务技巧、护士职业道德培训, 有机结合了护理操作过程和对患者的感情和关怀, 对患者个体需要进行关注, 更新了服务观念。通过以人为本护理管理体系的构建, 提升了医院的整体形象和护理人员的职业形象, 使得护理管理内涵更加丰富[4]。护理服务的新理念, 在护理人员中体现了人文关怀, 加强了护理人员的使命感、责任感、成就感, 调动了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提高了护理质量, 为患者营造了人性化、安全、舒适、便捷的就诊环境, 提升了护理人员的职业形象, 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在实际临床应用过程中, 应逐步完善护理服务过程中还存在的问题, 使得以人为本护理管理体系更加科学、更加具有操作性和实用性, 进一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5]。

摘要:目的 探讨以人为本下护理管理体系构建。方法 以人文精神为指导, 以整体护理为基础, 以医院质量管理年为契机, 构建以人为本的护理管理体系。结果 通过构建以人为本的护理管理系统, 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 改善了临床护理工作质量。结论 以人为本护理管理体系, 持续发展了整体护理工作, 加强了护理工作的内涵建设, 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 实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目标。

关键词:以人为本,护理管理,体系,构建,模式,满意度

参考文献

[1]杨亚芳.以人为本在精神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1, 30 (2) :987-988.

[2]刘玉华.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构建新型护患关系[J].长江大学学报 (自然版) , 2011, 12 (4) :374-375.

[3]李玉兰, 刘晓虹, 廖彦瑜.以人为本搞好手术室护理管理[J].现代医院, .2010, 13 (3) :95.

[4]陈春霞.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构建和谐病房[J].中国医院管理, .2010, 9 (2) :84-85.

以人为本消费管理分析 篇6

1 中职学校档案管理工作的不足

从目前的发展情况看, 虽然许多的中职学校档案管理应用了信息化管理技术, 但是所用的档案管理软件还相当落后, 通常只能用于对文件的保存、修改等, 并不能实现对档案中信息的检索、全文件检索等功能。学院的档案管理工作要与时俱进, 不仅需要树立科学的管理观念, 还需要有一套科学、严谨的现代化管理体制以及档案管理运行机制。但是目前很多中职院校的档案管理并没有达到上述要求, 档案管理的质量难以保证。

另外, 在档案管理工作中, 缺乏相应的人本意识, 没有充分认识到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没有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 使得管理工作的作用无法切实发挥, 只是对各种信息资源的盲目接收, 不能对其进行整理和分类, 不仅增加了档案管理的工作量, 而且严重影响了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2 以人为本背景下加强中职学校档案管理的对策

2.1 全面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素质

无论是利用什么新型的技术、设施、软件等进行中职学校档案的管理, 都需要人为的操作和运用, 所以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是加强中职学校档案管理的根本所在, 这也是以人为本观念的基本体现。提升学校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 主要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 转变管理人员的观念, 努力培养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精神、创新精神等。 (2) 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 只有熟练掌握档案管理的技能, 才能保证其管理质量。这里的专业技能包括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操作的专业技能, 还包括管理的能力。 (3) 中职学校的档案管理工作, 涉及学校管理的方方面面, 这就需要档案管理人员熟悉学校各项管理的内容、方法与流程。 (4) 学校档案具有一定的保密性质, 这就需要培养档案管理人员具有很强的责任心, 做好保密工作。

2.2 树立人本理念, 拓展档案信息来源

一方面, 要积极做好档案的鉴定和分类工作。档案管理人员应该对收集到的档案信息进行整理和鉴定, 做好分类管理工作, 将具有丰富历史价值和使用价值的档案收藏在学校的档案室中, 而将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的档案放置在相关部门中, 便于随时更新和利用, 对于那些无用的信息资料, 则可以向相关部门申报销毁, 减少档案工作的工作量。

另一方面, 要拓展档案收集的渠道。对于中职院校的档案信息资源而言, 信息收集的方法主要包括主动收集、跟踪收集以及协作收集, 不同的收集方法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对于主动收集, 要安排专业的档案管理人员, 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 对档案信息进行采集, 促进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跟踪收集, 主要是针对学校由于各种因素无法及时收集或者存在部分遗漏的档案资料进行收集和处理, 如教学活动中存在的典型事件等;协作收集, 主要是设立相应的档案管理委员会, 定期进行档案管理工作的总结, 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 提升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2.3 利用信息化技术, 加强中职学校档案管理标准化建设

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时代, 中职院校档案管理工作也要紧跟时代潮流, 运用信息化管理技术, 加强学校的档案管理, 提升档案管理的质量。这主要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 引进新的信息化技术, 加强学校档案管理硬件、软件设施建设; (2) 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机构, 做好学校档案电子文件建设, 并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加强专业人员的培训工作; (3) 完善档案安全管理制度, 落实相关的责任, 定期对档案管理工作进行总结、考核; (4) 加强中职院校档案管理工作的标准化建设, 引进先进的管理技术与新的管理理念, 紧跟时代发展。

2.4 做好档案需求分析及预测

首先, 要结合实际情况, 对档案的利用需求进行预测。档案管理人员在进行档案管理的过程中, 必须结合中职院校的近期目标和远景规划, 了解学校发展的重点, 切实做好的档案利用需求的分析和预测, 确保档案管理的有效性。

然后, 要做好科研成果的整理工作。在当前市场经济的背景下, 各种新的科研成果可以以商品的形式在市场上展示, 也使得科研档案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因此, 对于中职院校的档案管理人员而言, 要充分了解当前科研市场的发展动向, 并切实做好对市场需求的预测, 结合预测结果, 对科研成果进行整理, 选择适当的时机, 将学校自身的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的生产力, 促进学校发展目标的实现。

3 总结

以人为本是我国发展中重要的原则之一, 并指导我国发展过程中的各项工作。档案管理工作是学校管理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为学校发展提供真实的依据, 是一项服务于学校发展的综合性工作。这就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加强档案管理创新, 加强档案管理队伍建设, 引进新技术、新理念, 全面提高中职学校档案管理的水平, 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学校的发展。

摘要:中职院校为我国培养了大量的专业人才, 是我国人才培育基地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中职学校管理中, 档案管理工作有着重要的地位, 中职学校档案管理就是对学校各项工作、活动等进行真实的记录, 为学校下一步的发展提供真实的依据。以人为本是我国发展过程中的核心观念, 加强中职学校档案管理工作,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本文对目前我国中职学校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并提出加强中职学校档案管理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以人为本,中职学校,档案管理,工作要点

参考文献

[1]王华琳.新时期中职学校档案管理的要点分析[J].高校管理.2012, 27 (10) :148-149

[2]峻岭.以人为本背景下中职学校档案管理工作探究[J].理论研究.2013, 29 (21) :256-257

以人为本消费管理分析 篇7

一、精益成本管理

精益成本管理不仅局限于企业的内部成本管理, 还扩展到了整个企业的供应链管理, 脱离了原本的成本管理思想, 发展到了融合精益司思想的管理理念, 通过ERP汇集供应链上各个成员的信息, 提出实现成本最小化的方案。

对精益成本管理的理解与把握, 关键在于抓住其中心的研究对象——企业的供应链;研究思想——精益思想;最终目标——使得供应链成本最小化, 保持企业的竞争优势。

二、快速消费品行业应用精益成本管理的必要性

快速消费品是指最终产品在生产或是销售过程中把经过包装或者加工成单独的小单元进行分销、陈列及销售的产品。根据调查, 包装食品占到了快速消费品的40%, 个人与家庭用品占到了17%, 保健美容产品与饮料各占了10%, 而农产品只占到了13%, 除却6%是烟草外, 其余的全部是副食品。

其行业供应链存在着需求管理不到位、缺少前向洞察力以及整个链条上的节点间协同性差、计划不准以及库存高等问题, 导致成本居高不下。如果没有全局性的成本链的管理, 单一依靠信息管理的改变、薪酬制度的改革甚或是减员的方式, 很难有真正的突破。只有全局性的眼光, 才能解决根本问题, 而不是仅仅解决供应问题。

三、将精益成本管理应用在快速消费品行业

在快速消费品行业的供应链中, 原材料成本占到了总成本的30%, 劳动力与管理成本总共占据了16%, 促销成本占到了13%, 物流成本占到了15%, 广告成本是12%, 废弃产品的处理成本是9%, 而设计研发只占到了5%。基于快速消费品行业供应链的特点, 对其的管理可以采取如下方法进行:

1. 对采购成本进行精益管理

采购成本比例最大、开销最多的支出, 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 对减少成本、提升利润空间具有重大意义。

与可靠有信誉的供货商建立长久且稳定的商业合作关系, 在保证了原材料质量的同时, 还可以降低价格、缩短交货期, 从而降低库存、减少成本。

由于国际局势或是气候差异也会使得原材料采购价格上涨, 因此要尽可能的充分利用比较成熟的原材料期货市场, 平抑成本上涨带来的不利影响。

2. 对物流成本的精益管理

我国物流成本站GDP的20%, 而发达国家的只有10%, 至于沃尔玛、麦当劳, 物流成本只占到售价的5%, 可见, 减少物流成本对提高快速消费品行业竞争力的重要性。

快速消费品消耗量大、需求弹性小, 决定了物流服务商一定要做到快速、高效;消耗周期短, 决定了货品的补充一定要及时, 所以选择的服务商一定要有先进的技术保障其运输的速度;同时, 物流服务商也要有较广阔的覆盖面, 保证产品的短时间内快速可得。

3. 对设计成本进行精益管理

对快速消费品而言, 实质性的设计变更较慢, 包装、型号等的改变才是吸引消费, 增加利润的一条途径。

从先由设计, 再有生产, 最后投入生产的过程可以看出, 一种产品的设计从根本上决定了产品的未来, 所以好的设计不仅要考虑到物流成本、仓储成本以及营销成本等相关因素, 还要总结反馈信息中对设计的要求, 接受消费者的建议, 及时有效的改善设计, 才能满足消费者需求, 使产品占有市场, 实现设计成本的最小化。

此外, 成本的设计阶段决定了产品成本的80%, 设计阶段的控制可以对产品的成本产生70%的控制效果, 而开发费用只占成本的5%, 所以产品的开发设计阶段是投入小、回报大可以四两拨千斤的关键阶段, 值得企业重视。

4. 对营销成本的精益管理

营销策略直接关系到销售情况, 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产品的存亡。传统的营销策略以赠品以及返利来拉拢顾客, 但却收益甚微, 所以在此基础上还要加大对产品的介绍, 提升顾客的品牌忠实度, 同时加大产品的覆盖面, 保证产品的便捷可得性。

5. 对生产成本进行精益管理

大批量生产确实会为企业带来收益, 但是也会导致库存增多以及过期成本增加的后果, 所以成本的精益管理在于找到批量与批次之间的平衡。

(1) 以技术创效益。在流水作业的快速消费品行业, 设计往往决定着制造成本, 对生产线以及流程的设计改造是精益生产技术的重点。

精益管理技术的应用则依赖于员工的意识, 只有员工意识到精益管理的好处, 才可做到工艺水平的提高, 保证先进技术在提高效益方面的作用。

(2) 管理作业成本。通过对作业过程中资源的消耗, 来判断作业过程是有效作业还是无效作业;通过产品对资源的成本动因分析, 来判断增值作业还是非增值作业, 从而减少资源的浪费以及无效利用, 将成本控制做到作业级, 这才是精益思想指导下的成本管理。

四、总结

面对着快速发展的行业形势, 企业间的竞争正逐渐激烈。大打价格战不仅会使企业陷入扰乱市场秩序的尴尬境地, 也很难保证长久的发展, 结合当前快速消费品行业的特点以及处境, 根据供应链的管理思想, 分析当前快速消费品行业供应链, 将先进的精益成本管理思想与其特点相结合, 是实现产业兴荣的可行之策, 是解决当前行业困境的良方妙法。

参考文献

[1]孙珊珊.供应链管理在快速消费品行业的研究[J].商业文化 (上半月) , 2012, (2) 124-125.

[2]林晔.快速消费品行业营销人员胜任力模型构建及应用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 2012.

以人为本消费管理分析 篇8

关键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人为本,对策建议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我国开始步入知识经济信息社会, 与此同时, 以人为本理念也被各个行业所重视并列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与核心因素。人才成为推动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的关键所在, 而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系统, 只有通过运用有效的科学管理手段才能保证为社会各行业输送合格人才。高校学生管理中, 以人为本是适应我国国情的科学管理理念, 以人为本思想是高校发展的必然要求, 同时也是实现高校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只有树立并坚持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新理念, 通过逐渐的完善学生管理工作的途径与方法, 才能够完成为社会输送大批量人才的任务。

1 人为本理念的内涵

人为本理念将人作为基础与核心, 其最终目标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人为本理念就是通过充分研究大学生的个性与特点来进行个性化教育管理, 促使学生能够尽快自我学习与管理。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人为本理念包涵尊重学生、关心学生、发展学生、依靠学生和服务学生这五方面内容:尊重学生即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 一改传统高校学生处于被管理的弱势位置。高校教职工尊重学生的人格与尊严不仅体现在深入了解每一个学生特征并帮其解决实际困难, 还体现在制定完善的制度保证上, 真正做到尊重而不纵容。

关心学生体现在高校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成长环境, 从思想政治上、生活上、学习上关心学生, 使其在教职员工的引导下树立正确目标方向, 并通过不断地学习来完善自己, 在生活中充实自己, 在思想上提高自己。

发展学生则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核心与终极目标所在, 通过引导并推动学生不断提高自己的个性与综合素养, 来帮助学生真正认识自我价值。

依靠学生即高校在学生工作中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和配合来完成对学生的有效管理工作, 高校学生在心理上以及所掌握的知识水平上都已具备自我管理与教育的能力, 因此通过依靠学生能够有效推动学生管理工作的进行。

高校在对学生的管理工作中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 由传统的管理学生变为服务于学生, 积极为学生解决生活与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教职工与学生之间要建立良好的平等、信任、合作关系, 才能实现学生的和谐全面发展, 进而为社会快速地培养大批量人才。

2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人为本的特征分析

由上述人为本的内涵可知,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注重的是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强调满足学生合理需求, 其具有柔性化、人性化的管理服务理念。

2.1 从管理理念来看

传统学生管理工作多以学校稳定发展为重, 通过制度来实现既定目标, 将利益放在了重要位置, 而对学生的发展有所忽视;人为本学生管理理念则在学校利益基础上对学生个人的需求更为重视, 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作为最终目标。学校随着学生的良好发展也会得到良好的发展, 二者相辅相成。

2.2 从管理方式和原则上来看

传统学生管理工作多通过控制和约束来命令学生服从, 这种管理方式与我国人才需求现状有较大矛盾, 其标准化统一化的管理制度大大限制了管理方式与手段的灵活多样性。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则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 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 通过运用各种激励手段来激发并引导学生的学习能动性, 通过与学生实际需求相符合的管理原则来进行因材施教, 有针对性的对学生加以管理。

2.3 从管理目标与内容上看

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较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 使学生不仅能够具备优良的思想政治素质, 还能够在强健的体魄下掌握扎实的知识水平, 突破原来高校重成绩轻能力的现象, 同时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也十分重视, 以情感交流手段来及时发现并疏导学生的心理问题, 使学生心理与情感健康积极。

3 人为本理念在我国高校学生管理中的必要性分析

人性发展史是管理发展史的直接体现, 管理的过程就是人性发展和管理过程的结合, 管理是以人为核心的, 是人本质力量的体现。

3.1 坚持人为本管理理念是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所在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人的个性发展逐渐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 在高校教育中, 大学生作为未来人才的主要培养群体, 其素质能力的高低决定了未来社会的竞争力, 人本管理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必然趋势,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与发展需要, 并在管理理念、管理模式、管理内容和管理制度的组织设计上, 充分体现对学生个性需求与价值选择的尊重, 以此来调动激励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发挥其最大的创造力。

3.2 坚持人为本管理理念是我国高校学生管理中所面临新挑战的现实需求

目前高校学生的主体意识逐渐增强, 其崇尚自我发展, 但缺乏集体精神和责任意识, 并在就业中产生诸多问题, 这已经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此外学校内部环境也面临较大的挑战, 随着学生扩招, 大学生数量急剧增加, 使得学生管理工作难度增大, 高校基础设施的不健全也制约着学生的发展, 如何改善高校基础设施条件等为学生管理工作带来新的挑战。人为本管理理念能够通过人性化教育有效引导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树立正确的目标, 形成正确的学习生活态度, 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上述问题的发生, 进而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4 推进高校进行以人为本管理学生的对策建议

我国教育行业随着社会的发展也呈现出快速发展势态, 传统的高校学生管理理念、方法和制度等都已无法与新形势下的高等教育相匹配, 建立人为本管理理念势在必行。

4.1 创新高校学生管理理念

只有通过创新高校学生管理的理念来调动并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进而才能推进高校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与实施, 最终实现促进学生创造性增长并自由全面的发展。高校学生管理者要及时调整自己的角色定位, 将服务学生作为工作导向,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发展方向与目标, 并在学生的进步过程中为其提供鼓励和帮助, 以促进学生的成长与成才。传统高校中的学生管理者多通过指挥并操纵学生来实现对学校的稳定管理, 这种不平等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因此教职工只有纠正管理观念, 改为指导与激励才更有利于学生的素质能力发展, 通过各种激励手段来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意识, 实现批量人才输出目标。

4.2 将人为本作为高校学生管理的重要任务

明确人本管理任务, 并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具体事务与行为中加以实施运用, 让学生感受到这种管理所带来的人文关怀对促进其成才有重要推动作用。不仅要在学习上做学生的良师, 在生活上还要做学生的益友, 通过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来以情育人, 及时掌握学生的情感变化和个性特征, 并对学生的错误认知与观念加以引导。尊重学生的隐私与权益, 这是人为本管理理念的基本要求, 高校领导及学生管理的教职员工要积极认识并做到:树立人本学生观, 将学生作为高校发展的主体, 提倡并激励学生参与到学校管理中来, 评价衡量学校的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

4.3 不断完善高校内部管理服务体系来做好学生管理工作

通过帮助学生切实地解决实际学习与生活中遇到的难题和心理障碍来对学生进行人文关怀, 及时了解掌握学生的实时心理状态, 通过谈心和心理疏导等方式克服学生在成长中的问题。对于家境贫困的学生要通过建立温暖互助社团来解决其后顾之忧, 使其安心成长的同时感受到学校这个大集体的温暖。

此外, 拓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途径, 通过利用现代网络技术与工具来进行管理工作。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 网络已经当代大学生学习生活中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 因此建立网络平台来实现学生管理尤为重要, 建立校园论坛, 实现师生间的自由探讨能够帮助教职员工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 通过QQ群或者电子邮件来与学生群体或个体进行交流互动, 了解学生学习生活的现状, 把握其心理活动状态, 进而帮助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促进其健康成才, 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管理工作的时效性。

总之, 将学生作为高校管理的主体, 认真贯彻实施人为本管理理念, 从教育途径、方式和校园文化等多方面着手, 才能保证为社会培养需要人才, 进而促进我国发展。

参考文献

[1]管清华.新形势下基于以人为本观念的高校学生管理之我见[J].中国校外教育, 2013-02-28

[2]杨岚岚.浅谈“以人为本”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理念[J].教育与职业, 2013-01-11.

以人为本消费管理分析 篇9

【关键词】以人为本理念;妇产科;护理管理;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2.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3-0379-02

随着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对护理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以人为本的理念逐渐引进到护理工作中,尤其是针对妇产科室,其收治的是女性患者,患者住院之后会出现各种不良心理,通过以人为本理念的护理,可以让患者体会到舒适、安心、满意的护理服务,在充分尊重女性患者的尊严、人格的前提下进行各种人性化的护理,能够有效的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1]。本研究通过对我院收治的66例妇产科患者进行护理,先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66例妇产科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对照组患者年龄段为21-56岁,平均年龄为(36.4±2.5)岁。实验组患者年龄段为22-55岁,平均年龄为(37.2±2.4)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及时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并向患者讲解相关知识和内容,同时采取相关的药物护理。实验组患者采取以人为本理念护理模式。主动为患者提供各项护理服务,对待患者要富有热心、耐心、爱心,将患者作为亲人来对待。在患者入院之后,由护理人员亲自接待,并对患者进行入院宣传教育,向患者介绍并讲解医院的大致情况。针对进行手术的患者需要重点告诉其注意的事项,并对其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以便更好的应对手术治疗。针对需要出院的患者,做好出院指导,提醒患者复查时间。以便确保患者时时刻刻感受到护理人员的人文关怀。护理人员需要注重自身的仪容仪表,树立良好的护士形象,加强与患者交流和沟通,拉近与患者的距离,帮助患者树立治疗的自信心。与患者交流时,需要面带笑容,庄重大方,让患者产生安全感。由于妇产科的患者为女性,以人为本的理念主要体现在对患者隐私的尊重,对患者权利和需求以及人格的关心和关爱。

1.3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所涉及到的计量数据均采用平均数(±)和标准差( )表示,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通过护理之后,实验组患者SAS评分以及对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SAS评分与护理满意度分析

3.讨论

现代化医学的快速发展,使得护理质量和医疗环境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同时,人们对日常保健的关注越来越多,在护理管理中急需要提高护理质量。以人为本理念引进到护理工作中之后,可以有效的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2]。另外,由于妇产科收治的患者为女性,是一个比价特殊的科室,因此,以人为本护理理念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是非常重要的。通过以人为本理念的护理模式,可以有效的体现出人文精神,以患者为中心,对患者的心理、生理以及相关知识指导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护理。能够有效的改变患者与护理人员之间的关系,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护理人员需要充分尊重患者的人格和尊严,让患者体会到舒心、安心以及人性化的护理服务[3]。同时,需要将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融入到护理管理工作中,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和水平,以便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更优质的护理服务。

本研究通过对我院收治的66例妇产科患者进行研究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SAS评分以及对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表明,在妇产科中,采取以人为本理念护理模式,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能夠有效的缓解患者的不良心理状况,能够取得较好的护理效果。其以人为本理念的护理模式,通过以人为本的理念来指导护理工作,并将其融入到护理工作中,确保患者体会到更加人性化的护理服务。

综上所述,对妇产科患者采取以人为本理念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能够使得患者享受更贴心、更舒适的服务,以便有效的提高护理管理质量和水平,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通过以人为本理念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可以将人文精神融入到患者的健康护理中,能够在关注患者的人格、尊严等需求的同时,可以有效的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护理质量水平,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赵波利.如何提高妇产科护理人性化服务[J].中外医疗,2012,15(12):158-159.

[2] 张玲.以人为本理念在妇产科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保健营养,2013,12(8):903-904.

以人为本消费管理分析 篇10

关键词:财务管理,目标,成本控制,企业

自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市场经济制度以及社会体制的不断完善, 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的企业欲想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之中得以健康发展, 就必须有效地提升企业自身的竞争力、完成成本控制机制;并通过对市场价格等因素的掌握与分析, 做出科学的产品成本的控制措施, 并与市场发展规律相符。因此, 企业想要全面实现财务管理目标, 就必须对原有成本控制体系中的不足加以优势与调整, 直接发挥出财务管理作用, 真正实现企业健康、稳定的发展。

一、投资消费与交易成本风险财务管理方法

随着社会的经济发展以及消费增长率的持续低迷, 目前投资行业正处于过热现象。投资消费回报与交易成本不成比例的增长, 使得投资者不断思考消费和成本投资之间的财富分配性。由于投资消费需求情况来看, 投资消费与交易成本之间存在很大风险的, 必须需要一个合理的, 科学的财务管理办法进行有效的成本管理与核算投资。

(一) 建立严格的投资消费业务财务管理流程。

必须建立科学的投资消费方案和策略, 成立相对应的投资消费小组进行交易成本总负责。并且进行投资方案设计和项目目标规划, 要根据投资业务规定的需要和项目风险程度审定工作。投资小组要根据具体情况不断变化投资交易成本及指导操作流程, 不断反馈投资项目动态和资金动态。

(二) 投资消费小组需要进行投资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编写任务, 其中包括项目目标可行性及项目收益可行性研究。

进行宏观和微观环境调查分析, 即调查社会环境发展动向以及企业自身内部管理, 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情况。

(三) 进行完备的投资财务管理系统。

为了满足投资业务收益情况及目标完成情况, 应制定完善的财务报表记录体系, 不断记录反映投资交易成本价值的长期以及短期帐簿。

(四) 建立投资项目财务评价管理系统。

对风险投资消费项目, 要进行合理的, 科学的风险评价, 使得有效的投资率增大, 降低无效的冒险。同时, 要对项目财务管理系统进行阶段性调查和综合分析论证, 运用盈亏分析理论, 概率分析等财务管理分析方法进行项目衡量和决策。

(五) 建立投资风险机制及财务核算奖惩机制。

要充分运用综合理论知识以及企业财务管理经验对项目投资消费交易成本进行改革创新, 建立科学的投资消费模型与制度, 加快企业投资资源的成本回归和合理利用。

二、成本控制与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关系

广义上的企业利润就是企业的收入减去成本。因此, 企业欲想不断地增加自身的利润, 就必须在降低成本的同时, 不断地增加收入。但是现实中, 很多企业往往只侧重考虑自身增收入的问题, 如扩大市场占有额、增加生产等;但这只是企业增加收入最直接的方式, 却要付出更多的代价, 同时, 也不同程度地提高了企业的风险。若企业通过对成本的有效控制, 则可以在不增加企业风险的同时, 起到了增加收入的目的。首先, 企业进行成本控制所需的资金、人力的投入相对较少;与此同时, 企业还可以通过有效的成本控制来进一步提升企业自身的市场竞争力, 进而也会进一步增加企业的收入与利润。其次, 由于成本控制主要是在企业内部执行, 只要对企业自身的内部环境予以充分的了解与掌握, 基本就可以通过科学的控制手段来完成对企业成本的控制, 进而增加了收入。另外, 则于企业内部环境较市场环境更稳定、更易控制, 因此, 企业可以更快、更直接地在企业内部加以执行, 而不断考虑竞争对;其风险、投入、压力均较小。

三、实施成本控制, 全面实现财务管理目标的有效途径

由于成本控制既包括对了产品成本等的控制, 同时也包括对人才成本的控制。因此, 我们在实施成本控制的同时, 必须充分认识到实施成本控制的最终目标;并须立足于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的前提下, 对企业财务管理目标进行成本控制。

1、强化企业成本管理理念。企业须建立、完全成本管理体系, 让成本控制理念深值员工内心, 上至管理层、下层一线员工均应自觉地在工作中注意成本控制。同时, 企业还应将现代管理理念——“思想决定行动、心态决定状态”作为企业文化, 培养每一位员工均具有成本控制意识。与此同时, 企业还应将成本控制延伸至对市场需求分析、技术研发、产品设计、售后服务等方面, 进而全面保障成本控制对企业财务管理作用的实现。

2、创新成本控制思想与理念。众所周知, 成本交通理论明确指出, 企业成本主要涵盖了基础成本、交通成本;而基础成本就是指企业在生产某种商品或者是为消费者提供某种服务过程中所消耗的成本;企业的交通成本, 则是指企业为保障或提高商品质量与服务质量过程中所消费的成本。因此, 交能成本与基础成本相比而言, 交通成本虽然会给企业带来额外的成本消耗, 但是, 同样它也会给企业带来更大的成本价值。与此同时, 企业在进行成本控制的过程中, 不然要从基础成本入手, 同时, 还应结合效能成本、注重效能成本的内在价值;进而全面提升成本控制的实效性, 充分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另外, 值得一提的是, 在企业进行控制成本的同时, 还应加强对企业预算管理。企业应全面规范财务预算编制, 加强对预算管理的控制, 并在预算管理中找到成本控制的关键点, 通过努力节约支出、量入为出, 全面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等手段, 来进一步提高成本控制的成效。如对XX院预算管理的调查过程中, 发现, 该院在预算管理中就存在着较多的问题, 详见图1。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 XX院在企业预算管理中缺乏成本控制意识, 这也直接导致该XX院的成本预算过大, 且未有优势与调整的意识, 最终造成该院的成本增加而利润相对减少。2013年, 该院立足于成本控制的基础之上, 对其财务管理目标进行了优化, 该院在“其他成本性支出”上则较前几年有了明显的改善;详见表1。由此可见, 通过成本控制, 既实现了财务管理目标, 同时, 也为该院的利润增收发挥出了积极的作用。

3、加大、加强信息技术管理力度与手段。信息技术是现代企业进行成本控制的重要手段。若没有较高的信息技术作为成本控制的保障, 那么企业的成本控制在实施的过程中必会大打折扣, 而直接影响到成本控制的实效性, 进而也会对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 我们在进行成本控制的同时, 也必须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来加大、加强对信息技术管理的力度与手段。尽管, 在加大信息技术手段的同时, 需要增加一定的资金投入, 但是该项资金的投入与产出比则是非常巨大的。如为了全面提升企业成本控制能力与水平, 则可以通过建立统筹全系统信息发展规划等来降低或减少企业盲目性投资或重复性投资等不良现象;进而, 为加速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充分实现提供了技术性保障。

4、加强企业策略性与非策略性成本控制。每一个企业的利润皆为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得以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和生命线;而企业利润同时又是企业财务管理的一项十分重要目标;企业的利润又是成本控制的重要环节。因此, 企业应有机地将成本控制与财务管理目标进行结合, 并通过加强对策略性与非策略性双重成本控制, 来进一步增加企业的利润。

5、企业应全面实行成本周期管理。由于企业成本属较宽泛的概念, 它既涵盖了上游成本、中游成本以及下游成本的内容。同时, 这三种成本的内容又包涵了许多的具体内容;如企业的开发设计成本属上游成本, 而制造成本则属中游成本, 保养和废弃成本则属下游成本。因此, 我们在为企业进行成本控制实践过程中, 必须通过科学地、全面地、客观地、全员地对成本周期管理全过程进行控制。与此同时, 在企业成本控制的全面性方面, 我们还进一步加强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每一笔开支进行监管与控制, 进而通过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来进一步降低企业成本;而在企业成本控制的全员性方面, 则需要我们充分依靠企业各部门工作员工的凝聚力, 共同去完成企业成本控制的每一个目标;而在企业成本控制的全过程性方面, 则需要实现对事前、事中、事后三方面的全过程进行监管、控制, 进而真正提升企业成本控制的实效性。

综上所述, 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 因此, 企业的各项生产活动均会直接影响到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欲想全面增加自身的利益, 就必须想要全面实现财务管理目标, 并对原有成本控制体系中的不足加以优势与调整, 直接发挥出财务管理作用, 真正实现企业健康、稳定的发展。同时, 企业还应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 通过强化企业成本管理理念、创新成本控制思想与理念、加强投资消费与交易成本风险的财务管理、强化信息技术管理力度与手段以及企业应全面实行成本周期管理等手段来全面完成成本控制对企业实现财务管理目标的作用, 进而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洪艺彬.浅析成本控制对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实现的积极作用[J].才智, 2013 (27) :348.

[2]贾巍.成本控制对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实现的作用研究[J].财经界 (学术版) , 2013 (10) :81.

[3]赵文林.浅谈成本控制对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实现的作用[J].财会研究, 2012 (13) :16.

上一篇:技术分析下一篇:读书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