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高等教育现代化

2024-09-22

西部高等教育现代化(精选12篇)

西部高等教育现代化 篇1

迈入新世纪, 我国教育信息化也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 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 (以下简称“农远工程”) 是促进农村教育跨越式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 是解决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资源短缺、师资力量不足、教育教学质量低下等问题的重要途径, 是实现我国农村教育快速发展的必然选择。

“农远工程”的建设使农村义务教育产生了重大飞跃, 可以让孩子们“同在蓝天下, 共享优质资源”。现在, 硬件设施基本齐全, 可以说是“万事俱备, 只欠东风”。如何运用“农远工程”的“三种模式”、如何让每一位孩子都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是亟待研究解决的课题。

一、我市“农远工程”的现状

当前, 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比城市更需要教育信息化, 更需要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有机整合。特别是西部农村, 由于长期受经济、环境、人文等条件的制约, 在教学条件、教育资源、教师水平和教学质量等方面与发达地区存在着巨大差距, 基础教育整体水平低下, 学校发展缓慢, 教育信息化水平极低。以我市为例, 我市是广西一个较发达的县级市, 地处桂东南, 毗邻粤西, 总面积2, 4 5 7平方公里, 辖2 2个镇, 3个街道办事处。共有4 2所初中, 2 6 7所村小学, 3 5 1个教学点, 校点分布比较分散。“农远工程”自2 0 0 5年开始建设, 2 0 0 7年基本结束。在实施中, 笔者遇到了许多问题, 有的带有普遍性, 有的带有典型性。

1.“三种模式”硬件配备的“模式化”

“模式一”对应教学点, “模式二”对应村小学, “模式三”对应初中, 无论学校大小、学生多少, 都是“一刀切”、“大锅饭”。这就造成了相对的资源不足和资源闲置。例如, 我市最大的农村初中学生数是3, 2 6 9人, 最小的初中学生数是7 3 5人, 大家都按“模式三”配备, 就会造成大初中不够用, 小初中用不足的现象。我市最小的村小学生数是1 8人, 按“模式二”来配备, 而最大的教学点学生数是3 5 0人, 却按“模式一”配备, 最小的教学点有1间教室, 1 1个学生, 也是按“模式一”配备。这对大部分学生来说, 是不公平的。

2. 学校小, 装备大, 难以正常开展教学活动

我市很多教学点就那么一两位教师, 而且很多是女教师, 教学点又大都建在村头或村尾, 比较偏僻。尽管学校加强了防盗设施, 可是, 又有谁放心把设备放在无人居住的学校?一两个女教师又很难搬动一台5 0多公斤的大电视机。所以, 大部分教学点的装备都存放在村校。宁可不用, 也不要丢失!这样, 就只能组织教学点的学生到村校去上课, 教师和学生每月或者每学期也就只能享受那么几次信息化了。

3. 管理技术人员水平低, 学校对应用培训不重视

大部分学校都是在设备到来之前, 选出1~2人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技术培训, 经过大约1周的学习, 初步掌握远程教育设备的操作技能。这是远远不够的。有的村小学就那么几位教师, 平时接触电脑都很少, 而且许多代课教师都是初中学历, 尽管后来经过进修提高, 仍然水平有限、精力有限。曾经有个小学派出一位5 3岁的女教师来参加培训, 原因是她在学校教师中还算比较年轻的。可想而知, 在这种情况下, 管理应用能好到哪里去。

4. 管理技术人员任务重, 待遇差

许多管理技术人员都是兼职的, 特别是“模式二”中的管理技术人员, 除了要上好文化课之外, 还要做好兼职技术员、学校的打字员等等。包括“模式三”的管理技术人员, 实际上很多都是打杂工, 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 什么事需要就做什么事。刚开始时, 加班、加点没有怨言, 可随着工作的不断开展和自身教学工作的日益繁重, 年终先进评不上、报酬待遇不兑现, 致使一些管理技术人员不能很好地按照上级的要求完成工作任务。

二、对“农远工程”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怎样使国家投入的巨额资金得到应有的教学效益、让“三种模式”得到广泛的应用、让农村孩子拥有灿烂的明天, 还有待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 逐步地、科学地解决实际问题。

1. 完善激励机制, 激发管理技术人员的积极性

“农远工程”的设备管理技术人员是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生力军, 是信息化进程的推进者。科学发展观讲求“以人为本”, 从现实来看, 只有人可持续发展了, 才可能有“农远工程”事业的可持续发展。那么, 如何调动管理技术人员的积极性。这就要求设立合理的奖励方案, 为管理技术人员工作减负, 让他们感到有前途。

2. 加大应用培训力度, 提高教师的应用能力和使用频率

可以让教师的年度继续教育与“农远工程”教师应用培训有机结合起来, 让教师既学到知识, 又完成年度继续教育, 一举两得。有条件的学校建立激励机制, 鼓励在课上应用远教资源的教师。

3. 以县为点, 设立县级教育资源下载中心

“农远工程”光盘资源配置毕竟有限, 而且有的资源与教材不符, 有农村特色的不多。通过卫星可以接收大量的教学资源, 但卫星接收还存在诸如农村学校供电不太正常、接收I P数据耗费大量的时间、管理技术人员参差不齐等问题。因此, 设立县级资源下载中心, 集中下载高质量的资源, 再通过D V D光盘形式派发或者通过Q Q群发, 农远工程光盘资源配置不足的问题将得到有效解决。

4. 加速后续资金投入, 保障“农远工程”可持续发展

我市的“农远工程”设备一部分已过3年保修期, 大部分即将过保修期。在更新设备和维修设备上又需要一大笔资金投入。资金从何而来, 如何保障“农远工程”的持续发展, 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

西部高等教育现代化 篇2

33、0.54个百分点,这主要得益于党和政府为促进西部地区发展而实施的政策偏向,尤其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对于西部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农村社会的进步和农民生活的提高起到了非常大的推动作用。我国西部农业发展速度虽然较快,但并不能忽视其农业现代化仍然落后于其他地区,尤其是东部地区的现实。

从农业现代化的综合评价指数年均增长率来看,1978—2009年西部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增长程度差异较大,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的农业现代化综合评价指数年均增长率分别为3.00%、2.76%、3.30%、3.91%、3.2l%、3.51%、3.60%、2.33%、2.92%、3.5l%、3.96%、2.57%。比较发现广西、陕西、甘肃、新疆四省区的年增长率在2.33%-2.76%区间,低于西部其他省区3.00%以上的水平。从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来看,西部地区省际间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内蒙古和新疆的农业现代化水平一直位于西部前列,2009年两地农业现代化综合评价指数分别达52.8237、49.6665。内蒙古更是一枝独秀,率先进入了初步实现阶段。然而西藏与贵州2009年的农业现代化综合评价指数只有34.9220、35.4324,仅相当于内蒙古1994年和1995年的发展水平。从农业现代化发展过程来看,贵州、西藏和陕西农业现代化综合评价指数波动较大,发展过程较为曲折,而四川、宁夏、重庆和青海的农业现代化综合评价指数平稳上扬,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较为顺畅。

西部高等教育现代化 篇3

摘 要:现代化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发展内涵,不同的发展内涵对现代化目标的要求不同。西部地区现代化的内涵与西部大开发的目标紧密联系在一起,并且在两个层面上显示出其基本内容。如何加速实现西部地区的现代化,西部地方政府必须在制度变迁的过程中依靠自己的力量关注人民的信仰选择,同时,帮助人民实现这种选择。

关键词:西部现代化;制度变迁;政府行为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9-0052-03

一、现代化的两个层面与现代化制度的变迁

在全球化、信息化、知识化及人类社会的多重重大事件变迁的背景下,全面客观地认识现代化概念的内涵和功能目标显得越来越重要。对西部地区而言,既要建设有效率的、文明的、公平的、民主的、自由的、可持续的现代化,也要建设人文的现代化。即必须注重两个层面的现代化建设,一是物质层面的规定性,即现代化设施、现代化技术在生产生活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运用程度,可统称为技术现代化。二是精神层面的规定性,即现代化在西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人文诸领域,包括上层建筑、意识形态方面的规定性,包括政府发展现代化、管理思想现代化、文化发展现代化、信仰现代化等方面,可统称为精神现代化。后者既是前者的实施基础,也是发展动力——西部开发的最终目的是实现西部地区生产生活和社会生活的现代化,而现代化的根本取决于开发初期人们在思想领域、意识形态领域是否形成了现代化的理念。因此,信仰选择能否支持现代化的整个发展过程成为西部现代化进程中政府行为的着力所在。

同时,技术现代化与精神现代化互相作用、共生发展。前者是可以量化的正式规则作用下的结果,后者则更强调理论的抽象性,甚至可以是非正式规则下的一些限制,如道德的约束力量等。两个层面的确立是建立在对我国西部地区社会基本特征的认识基础之上的,是对西部地区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自然环境特点再认识和再深化的结果。它们并构成以知识经济为基本要素和以全球化趋势为显著特征的西部大开发中现代化发展的全部内容。

新中国成立后,西部地区在现代化的道路上始终进行着艰苦探索,但因为传统体制的羁绊,本土市场主体发育缓慢,外部资金进入的规模有限;虽然改革开放使西部现代化步伐加快,但是,上下游产品价格的不同步,使矿产、能源、原材料工业占大头的西部地区在“双重利益”流失中,承担了较重的改革成本。西部现代化也显示出一种不稳定的状态,现代化目标长期停留在对传统现代化概念的改造上,忽视了精神领域的现代化改造。而现代化在精神方面的规定性,既是国家实现技术现代化、管理现代化的支柱,也是一定区域内现代化程度高低的标志,精神现代化的实质是人们对现代化信仰的选择,它是民族发展现代化的根本,一个民族在实现现代化的道路上精神方面如果长期陷入紊乱状态,那么,现代化进程中先进科学和优秀技术的采用就会遭到质疑,而整个民族有关现代化的一切努力都会徒劳无功,其经济力量再强大社会最终都会走向溃败。

作为人类共同的理性选择,现代化总是在特定的地域空间内发生发展的,这就意味着现代化必然存在着客观的空间结构形式。不同国家、地区的现代化发展水平和速度存在巨大的多级分层,因此现代化的空间目标定值肯定有重大差别。纵观历史与现实,我国现代化目标是综合多样且不断变化的,内涵也被不断丰富。所以必须从多个层面和角度进行具体认识。如从宏观系统的层面分析,曾先后选择过工业现代化(1956)的目标模式,四个现代化(1964)的目标模式,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模式,小康社会(1979)的目标模式,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2010)目标模式。每一次变迁都是先进且具有时代特征的,都会随着现代化内涵的发展出现新的现代化目标,都与当时整个民族和社会的信仰选择有关,都是正确的民族信仰支撑的结果,都适应了当时政治、社会、经济、文化等社会条件下人们的物质和精神需要,也都促使人们进行着不断新的选择与新的目标的建设。

二、信仰危机与对现代化的阻滞

信仰是民族的根。如何使人从信仰危机中摆脱出来,澄清信仰的真实根基和意义,重塑当代信仰精神,从而赋予人生以真切的意义感和终极的价值关怀是我们面临的重大问题。习近平同志指出,“十二五”期间中华民族最紧迫的任务之一,是完成民族信仰现代化,启动信仰的力量,并结合人民经济制度的载体幸福航母的运营,推动我国圆满完成“十二五”期间的其他各项任务,为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推动共产主义社会的早日实现而奋斗。而西部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分布最集中地区,在历史发展的每一重要时期,他们都是依靠中华民族的强大理想和坚强信仰实现奋斗目标的。但是,纵观西部地区多民族的生存状态,对现代化信仰的选择依然出现许多曲折,主要表现为:

第一,西部地区多民族共生,社会开放程度不一,多民族、宗教融合于此,形成了西部地区多元融合性的文化特征,但其基本价值观比较稳定。对“人要有信仰”和有精神支撑持一致肯定的态度,而且社会的急剧变化在某种程度上强化了这种信念。在信仰什么的问题上各民族都有不同层次上的价值认同,作为民族成员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每个民族都始终不渝地恪守自己的宗教信仰,同时,作为国家公民,各民族成员也有共同的世俗政治信仰——爱国主义、社会主义,但在现实生活中,部分特殊地区还存在全民信教,极大阻碍了科学技术和现代化生产技术的推广,特别是现代化理念在传播中受到限制。而且,不同层面的信仰往往交织在一起,并不像我们理性分析中那样泾渭分明。但可以肯定的是,宗教世俗化趋势对西部各民族信仰价值观的变化形成了深刻影响。

第二,西部地区多文化共生,现实基础上的深层文化压力大。从社会转型层面看,对西部各民族来说,除了生存和发展的压力外,还面临文化变迁的问题。“和许多欠发达地区一样,面临着某些现代化理念与落后地区的现状之间的矛盾——现实有限的发展资源和社会成员超限的发展欲望之间的冲突。现代化文化理念所崇尚的平等信仰与人们事实上身处不平等的发展阶段之间的矛盾,既是整合社会的积极动力,也是酿成人们抱怨现实的焦虑之缘。”

第三,西部地区各民族现代国家法律意识不断增强,但仍处于运用法律武器保护切身利益的初级层次。即使对国家法律的权威有高度的价值认同,法律价值观也在朝着现代法律价值观的方向转变,但个别地区的人群中“部落习惯法”有一定程度的回潮,说明在西部地区各民族的法律生活中,或多或少存在着不同的传统价值观与现代价值观的矛盾和冲突。

第四,“东部重发展”、“西部重稳定”的社会发展时序,使西部地区民众在“政治”与“经济”的价值权衡中从最初的绝对认同发展到高度认同,再到产生质疑,日趋务实。因利益差距产生的矛盾心理日渐突出,对社会存在收入差距的合理性的认同度降低。

上述这一切构成了西部现代化进程中的最大障碍,信仰选择的这种危机使西部大开发中的基本要求无法满足,直接影响了西部大开发的目标选择及西部现代化的进程,可能造成:

第一,现代化建设失去精神依托,现代化的发展单方面推进,重物质建设,轻视精神世界的构筑始终是发展中的最大障碍。

第二,从本质上影响西部地区民族团结和政治稳定,进而影响全社会的经济发展速度,难以实现确定的目标。

第三,对文化发展、社会思想现代化提出挑战,现代化管理理念、企业精神、行政道德均无法建立。

第四,创新能力滞后,制度创新方面深层的体制问题无法及时革新,制度不公平、效率低下现象继续存在;思想观念创新方面模糊混乱,创新无法协调配套甚至相互干扰等,进而严重阻碍西部现代化与世界现代化在技术领域的相互借鉴、相互协作与发展。

第五,转型的外生性动力受到制约,如果没有或者缺少外力的支持和介入,西部地区的现代化就会相当困难,仅靠西部自身的自我发展能力即“造血功能”,不但影响西部现代化的发展规模,使社会底层、偏远地区的现代化发展步伐更加缓慢,可能还会促使“类发展困境”现象的出现。

三、强化政府力量与现代化精神先行

现代化精神是民族生存质量的体现,要实现现代化目标,整个民族现代化精神必须先行,即必须建立与现代化发展相适应的现代化精神,这包括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二者相互差异、相对独立,却也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如何让信仰选择与现代化精神和谐地统一在人们的多种选择过程中,是西部大开发最重要的内容。

一方面,西部地方政府是西部现代化的领航者,是现代化精神力量的塑造者,政府有责任和义务对人民的信仰选择进行人文关怀。

其一,加大舆论宣传力度,给民众以正确的舆论导向。政府应该通过对物质现代化的分析,准确提炼出现代化精神的实质、基本标志、内在动力等因素,给民众信仰选择以信心和勇气。同时,在新闻、出版、网络方面,允许有关现代化的思想内容进行真正意义上的百家争鸣,严格限制对民众信仰选择有误导可能的言论和内容。告诉民众正确与错误之间的本质区别,正确之所在,错误之缘由。

其二,抑制地区差距扩大的速度,提高国家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区域发展水平上的巨大落差已经成为影响和谐社会建立和发展的重大障碍,因此必须高度重视这一差距及其可能带来的社会影响,并积极采取措施,协调地区间的经济利益关系。这就要求中央政府应该向西部地区投入更多的政策和资金资源,这种投入规模必须适当,力度必须适宜,才会有助于西部地区的发展和需求能力的增强,有助于其区域竞争力的提升,有助于中央政府协调地区发展能力的提高。

其三,完善市场机制,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历史经验均表明,政府在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中有着发挥作用的巨大空间,包括提供跨区域的基础设施、引导地区合理分工、促进地区发展合作、支持落后地区增强公共产品供给能力、鼓励发达地区带动欠发达地区等。因此,西部现代化过程中,政府可以通过制定和实施发展规划,或运用经济的法律的手段,引导各生产要素向西部进行转移;也可以运用财政转移支付等手段,支持西部地区的社会事业发展。

其四,鼓励西部地区依托自身优势展开不同层次和规模的区域合作。目前,与(泛)珠三角地区、(泛)长三角地区的区域合作相比,西部与国内其他地区的交流合作起步晚交汇少。因此,政府要在政策层面和舆论层面上大力鼓励和引导东部和中部发达地区与西部地区之间开展合作。同时,全球化背景下国家竞争力的提高依赖于参与全球产业分工的深度和广度,以及在这个过程中所实现的产业结构调整和调整效益。所以,政府还应放低西部地区参与跨国合作的准入门槛,给予西部地区产业融入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中的政策倾斜,支持其展开不同层次和规模的区域合作。

其五,以人为本,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人在一定的时空下对自然规律的认识有一定局限性,随着西部现代化、工业化步伐的加快,人支配自然能力的提高,原有的生态平衡被打破,西部环境恶化,自然对人的反作用日趋明显。据世界银行按照目前发展趋势所做的预计,2020年仅燃煤污染导致的疾病,需付出的经济代价将达3 900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3%。而生态环境危机的实质就是社会危机和文明危机。可以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因此,政府必须首先认清西部地区历史上生态环境方面欠账过多、积重难返、治理污染艰难和恢复生态缓慢的现实。其次,在推进西部现代化过程中,大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用绿色GDP核算体系来审视和把握西部现代化之路。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一套包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科学考核体系,注重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的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相适应,实现西部地区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这对实现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的“三赢”目标具有广泛而深远的意义。

另一方面,西部地区现代化需要同时发扬和依靠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必须建立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发展的社会机制。这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其关键举措是要建立实现其融合发展的社会运行机制,包括认识融合、目标融合、学科融合、教育融合和创新融合等关键层面与环节。

首先,建立相应的认识融合机制,树立起促使两种精神融合发展的观念和认识,并不断深化关于两者融合发展的事实认识、价值认识和决策认识等。

其次,建立目标融合机制,使两者追求某一共同的目标,并且以这一共同目标为轴心与基准来不断调节各自的要素、结构与功能,进而实现二者的有效整合与协同。

第三,建立学科融合机制。一是在科学战略上协调规划,在关于科学发展的战略思想上将自然科学同人文社会科学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上,树立起西部现代化发展必须同时依靠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观念,将两大科学的发展过程与结果同步设计,使两者在发展水平和发展能力上大致平衡,并大力开展两大科学之间的交叉研究和协同攻关,使西部现代化的知识创新体系包含足够的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创新内容。同时注意保持两大科学结构与功能的协调优化、科学手段与环境的协调改善。二是在科学投入上协调增长,西部地区各级政府及社会应当在逐步大幅度地增加科学投入总量的基础上适度扩大人文社会科学所占份额,使两大学科在资源配置结构上保持合理。三是在科学政策上协调建设,主要是大力加强关于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鉴定、转化、奖励保护等方面的政策建设,使其在政策结构上逐步与自然科学配套和接轨。四是在科学能力上协调提高两大科学系统中的科学主体素质和科学手段水平以及协调两大科学系统中诸构成要素的结构配置,尤其加强对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普及宣传、注重提高西部民众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刺激社会对人文社会科学的需求和促进人文社会科学的成果转化,这也是实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社会科学精神相统一的现代精神融合的重要外部条件。

第四,建立教育融合机制,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形成都以传播为基本渠道和方式,科学文化教育和人文文化教育的协调改进与综合平衡是实现二者融合发展的主导途径,目前西部地区两大文化教育还很不协调,这种失调造成一定程度的人文素质滑坡。必须在教育经费上协调改善人文文化教育,在教育目标上协调其内容设置,才能使西部民众在掌握良好科技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同时,兼有良好的社科知识和人文素养,形成和谐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具备健全的知识结构和人格模式。

第五,建立创新融合机制,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必须及时吸纳时代精神,保持与时俱进的先进性,必须进行持续、均衡和系统化创新。这就需要加快人文文化建设进程,改变人文精神大大滞后于科学精神的现状,实现其由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的转型;大力加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建立与西部地区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人文知识创新体系;全面扩大西部地区的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充分吸收和借鉴东部发达地区及国外先进人文文化成果;不断推进西部地区社会精神文明特别是公民道德建设;促进西部地区民众人文素质持续提高。同时,在科学精神中注入价值理性,让科学技术运行切实负载人文目标、接受人文制导、遵循人文规范和促进人文发展。这样才能确保科学技术的生态化、人道化运用,达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发展。

第六,加强指导和建设西部大众文化。我国的大众文化建设属于后发外生型,且处于新生时期,由此而不可避免地存在和新发许多问题,尤其是西部大众文化建设,起步更晚,必须进行人文提升、科学改造和多元整合,兴利除弊,确保其健康持续发展。首先,就西部整个文化系统来说,关键是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大众文化间要形成配套联动、相互制约与促进的良性循环机制。如:充分发挥主流文化的主导和规范作用,在西部民众中牢固树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坚持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不动摇的坚定信念;优化精神风貌,坚决清除腐败现象和行业不正之风;加强精神生产,大力提高各种优秀文化产品的生产效率和质量;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健全精神规范,提高精神素质等。加大精英文化全方位、高密度、长时期地渗透、改造和同化作用等。

可以说,没有西部的现代化,就没有全国的现代化。西部现代化既是我国现代化的难点重点,也是新支点。

参考文献:

[1]罗卜.走出观念论的文化沼泽——关于西藏文化现代化建设的方法论反思[J].哲学研究,2003,(4).

[2]王忠武.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现代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188-189.

[3]蒋伏心.统筹经济发展 构建和谐社会[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6:204.

[4]任晓林.全球化,政府文明与现代化[J].理论与现代化,1999,(3).

西部高等教育现代化 篇4

一、陕西“农远教育”情况简介

2003年6月中央开始正式启动“农远教育”试点, 试点地区分别涉及东部、中部、西部三地的四个省份, 2005年总结前期经验的基础上, 将试点扩大到12个省区, 2007年下半年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将“农远教育”工程向全国各地普遍推广。陕西省属于第三批试点地区, 即从2007年开始推行此项目的省份。陕西省虽推行此项目时间较晚, 但在政府精心组织下, 依托教育大省的优势, 使农远教育平稳推进, 现已覆盖了全省各地农村。但由于, 陕西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 省内各地地理情况复杂, 实施“农远教育”又较晚, 因此尚有一些亟需改善的地方。

二、陕西“农远教育”的不足

(一) 资源建设整合力度不够、实效性不强

我们知道, 远程教育发展的关键在资源建设。陕西省各级政府十分重视“农远教育”资源建设, 为了确保资源建设质量专门颁布了相关规章制度;为了促进资源建设力度, 多次举办课件制作评奖活动, 以期达到“以评促建”的目的。但现有的资源同农村群众的需求之间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同东南地区省份“农远教育”资源建设也有一定的距离, 如湖北省在2009年省级资源库教材存储总量达到近3万小时, 截止2010年征集到近万小时的教学课件, 并向中央党校、中央电视台购买了7000多部优秀专题教材;江苏省加大力度对涉农信息资源进行大整合, 将各级劳动、科技、农业、科协等相关部门的网站、平台统筹整合, 力争让农民群众“一网揽尽”, 并开设“图说村落”、“招商引资”、“供求信息”、“乡村特产”等专题栏目, 既宣传了各地的产品, 又提供了产品供求信息, 给农民真正带来实惠。因此, 增加资源的数量及建设实效性强的资源是陕西“农远教育”的下一步目标。

(二) 资金投入力度和保障机制还不完善

“农远教育”资金投入模式是中央财政拨款和地方经费投入相结合的方式。中央财政拨款通常情况下都能及时到位, 但地方经费投入方面视各地的具体情况而有差异。东南部经济发达省份由于财政收入状况良好, 地方经费投入一般情况下力度都很大, 而且也能及时到位, 这也是东南部省份“农远教育”发展快的原因之一。但中西部省份, 由于属经济欠发达地区, 财政收入状况不容乐观, 在“农远教育”地方经费投入方面问题较多。一般情况下, 省级拨款亦能保证, 但各市、县乃及镇的经费投入却不一定能按要求及时到位。陕西省作为西部省份也存在这方面问题, 许多市县在筹措“农远教育”经费方面存在问题, 如2008年汶川大地震中陕南部分县受灾, 接到了“特殊党费”的救助, 当地政府将一部分“特殊党费”用于了“农远教育”信息网络建设及资源制作等项目, 这属于“特殊党费”的合理使用, 但也反映出了由于地方财政困难, 没有固定的经费投入计划, 在“农远教育”经费上只能借用其他经费来弥补。

(三) 网络建设力度不够

在网络选择上, 陕西省根据本地特点选择了广电宽带网络和卫星接收相结合的模式, 并对这一模式进行了三期建设, 现已建成覆盖城乡农村的教育网络系统。但这种模式是电视机加机顶盒, 靠接收视频信息传播的传统模式, 传播的稳定性不强。因此, 在组织学员学习期间, 各级政府要派出大量人员赴各处检查, 遇到信息传输故障还要联系广电部门及时解决。这不但耗费了大量人力, 也对党员群众学习积极性有影响。而东南部省份在这方面做得较好, 如江苏省一些地市建成“网上村村通”网络系统, 架设起“市――县 (市、区) ――乡镇 (街道) ―― 建制村 (社区) ”的“网络信息高速公路”, 远程教育信息传输十分稳定, 当地政府通过网络发布大量供需信息及就业信息, 使广大党员干部得到真正的实惠。因此, 建立稳定的网络系统, 是陕西等西部省份下一步发展的目标。

三、对陕西“农远教育”发展的思考及建议

根据现代远程教育的特点和陕西“农远教育”发展情况, 笔者认为陕西“农远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

(一) 加大资源利用力度

陕西省在推动“农远教育”工程时除了建立广电网加机顶盒的模式外, 还充分利用了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所建立起来的硬件和网络, 这种做法不但可以节约大量建设经费, 而且可以利用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培养起来的技术人员, 可谓一举多得, 大大提高了“农远教育”推进速度。在学习资源建设方面, 充分利用了全国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资源, 同时也鼓励本省农远教育技术人员制作了一批课件资源, 为了服务三农还聘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相关农学专家制作实用农业技术课件。但相对广大农村数量巨大的党员及人民群众, 这样的网络环境、技术人员及远程教育资源, 还是显得捉襟见肘。

我们知道远程教育追求开放, 现在越来越多的学者提出大开放理念, 即在学习对象及学习资源方面最大限度开放, 我们农远教育工作亦应持有这种理念。在硬件网络、技术人员及资源建设方面充分体现开放理念, 充分利用现在农村已有的各种远程教育资源, 如农村职业教育、 “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项目等, 利用好它们的硬件网络及技术人员, 整合适合广大农民学习的学习资源, 这样相互促进, 共同提高, 为农村地区教育, 为全民终身学习型社会的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二) 加大并保障资金投入

远程教育是一种需要大量投入的教育形式, 前期的基础设施建设固然需要大量资金, 后期的网络维护、资源建设、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培训同样需要大量资金投入, 这样才能保证其正常运行。在资金投入方面, “农远教育”基本模式是国家财政拨款加地方投入, 通常情况下国家财政拨款均能如期到位, 但地方投入方面由于各地的情况不同, 出现一些问题, 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这些问题尤为显著。

陕西省属于经济欠发达的西部省份, 在“农远教育”发展初期经费投入情况较好, 这也是工作顺利展开的原因之一。“农远教育”工作是一项需要长期推行的工作, 这就需要建立长效资金投入机制, 督促各级政府财政投入能及时到位。同时工作的深入开展, 也需要增加投入, 这样才能真正促进新农村建设和学习型社会最终形成。因此, 当地政府应该建立起一个长效的资金投入监管制度, 保障“农远教育”能深度发展。

(三) 自主创新, 解决网络基础建设的不足

众所周知, 远程教育的关键在于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而, 陕西省地处秦岭腹地, 全省地貌情况复杂, 其中陕南地区位于秦巴山区, 许多基层村散落于深山大川之中;陕北地区位于黄土高原与荒漠草原交接地带, 区域内塬大沟深。这些复杂的地貌情况, 造成了当地交通极为不便, 给网络设施建设带来极大不便, 网络建设情况极为不理想。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省上作出了一些大胆尝试。如前所述, 根据本地实际情况选择了广电宽带网络和卫星接收相结合的模式, 以期达到覆盖全省农村的目的。但, 由于这种模式的不足在于信号不稳定, 需要大量技术人员排除故障。

因此, 寻找一条网络覆盖更广, 信息更为稳定, 更便于农村群众学习的模式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自2014年6月起, 委托在远程教育方面有丰富经验的陕西广播电视大学的手机智能远程教育学习平台对汉中地区及泾阳、澄城等县进行试点, 以手机无线网络系统弥补交通不便地区有线网络缺少覆盖的问题, 试点工作开展顺利, 计划在2015年将培训规模扩大至5万人。这是陕西在“农远教育”方面做出的大胆有效的创新性探索, 对其他西部地区也有借鉴意义。

四、结语

西部地区均为经济欠发达地区, 其地理状况同陕西省非常相似, 因此在“农远教育”发展中也都存在大致相同的问题。我们只有正视这些问题, 发挥主观能动性, 及时解决这些问题, 才能使本地区“农远教育”快速健康发展, 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异, 也能为当地学习型社会的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摘要:西部地区为经济欠发达地区, 区域内地貌情况复杂, 极不利于远程教育的发展。陕西省作为西部地区的一个省份也受这些因素的影响, 在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发展方面存在资源整合利用力度不够, 经费投入不足, 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等问题。只有充分整合各种教育资源, 建立长效的经费投入监控机制, 自主创新, 解决网络基础设置薄弱的问题, 才能促进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的深度发展。对西部地区而言, 这些经验都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陕西省,农村党员,现代远程教育

参考文献

[1]张小永.贵州省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现状及其对西部地区的启示[J].安徽农业科学, 2011, (28) .

[2]关于开展我省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三期工程验收工作的通知[陕组通字〔2011〕66号].

[3]湖北省坚持“四高”标准全面推进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R].全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情况通报第10期.

[4]江苏省南通市实施“网上村村通”工程全力服务新农村建没[R].全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情况通报第2期.

西部高等教育现代化 篇5

西充县被誉为“中国西部绿谷”、“中国西部最美乡村”,是全国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创建县、国家现代农业改革与建设试点示范县、国家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和“中国(纪信)忠义文化之乡”。

本次大赛以“西充——中国西部现代农业公园”为主题,面向全国作者征稿,标题自拟,体裁包括散文、特写、随笔、诗词、摄影等,稿件每篇字数在1500字(诗词类限30行)以内为宜。西充境内的青山绿水之美、风土人情之美、历史地理之美、人文环境之美、社会和谐之美、时代风尚之美……皆是创作素材。

同一类文体稿件,每人限寄一篇。参赛作品须原创,如有剽窃或抄袭行为,一经发现立即取消评选资格,并追回荣誉证书和奖金,由作者本人公开向主办方和读者道歉。

所有获奖作品将在征文大赛评奖结束后,以整版方式在重庆晚报刊发。获奖作品版权归主办方。

奖项设置:

(一)一等奖1名,奖金5000元;

(二)二等奖2名,奖金各元;

(三)三等奖3名,奖金各1000元;

(四)优秀奖20名,奖金各200元。

获奖作品均颁发获奖证书。

截稿日期:3月8日

投稿邮箱:418901430@qq.com

联系电话:(023)63907328

主办

四川省西充县人民政府

承办

四川省西充县旅游局

西部高等教育现代化 篇6

关键词:西部大开发 现代集约 持续性

一、西部大开发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西部大开发的意义与作用。我国西部地区通常是指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西藏、云南、贵州、四川和重庆10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西部地区的人口是全国人口的22%,土地面积占全国的国土面积的56%,其中耕地面积占全国的27.7%,草地面积占3/5,水资源年均总量占全国的46.6%,加上丰富的光照资源,西部地区已经成为我国棉花、烤烟、水果、花卉等产品的主要生产基地,资源相对优势明显。

总体来说,我国西部地区资源丰富,尤其水力、天然气、有色矿产等的储量巨大,开发潜力和价值都很大,在新中国成立后30年里,西部地区的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曾经高出东部0.44%,从而使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逐步缩小。1978年时,两地区的年人均收入相差不过200元左右。但随后在20年改革开放时期,东部年均增长速度比西部高出四个百分点以上。1998年东部已达3600元,高出西部近3倍。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比较缓慢,与东部地区经济差距拉大。1978年-1997年,在全國GDP中所占比重,东部地区从52%上升为61.4%,西部地区则从17%下降为14.8%。农民人均收入和人均GDP差距也逐渐拉大。东西部经济的差距和矛盾,特别是农业和农村经济落后,农业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已日益成为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

目前,我国东部地区发展已进入产业结构调整、体制创新与科技创新的阶段,需要更广泛的市场空间、更充分的劳动力资源和矿产能源,而西部地区还处于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阶段,能为东部的结构调整提供较大的市场空间和资源因素。因此西部的大开发也是为东部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市场和资源支撑,反过来,东部也可以为西部大开发提供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双方能够实现优势互补,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进步。

目前来看,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的条件已经基本具备,时机已经成熟。国家有能力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特别是当前正在实施扩大内需的积极财政政策,可以用更多的财力直接支持西部开发。随着中国加入WTO进程的加快,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中西部地区也将像东部沿海地区一样更加开放。我们应站在中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高度,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重大决策上来,不失时机地推进西部地区大开发。党中央、国务院对西部大开发提出新的要求,明确新阶段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是:面向农业现代化,面向整个国民经济调整和世界范围的农业科技革命,积极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对于西部地区来说,它不仅要解决当前农产品卖难和农民增收困难的问题,而且要立足于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长远发展;不仅要着眼于农业和农村自身发展,而且要考虑西部地区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西部大开发是一项具有伟大战略意义的、长期奋斗的事业,必须打破经济技术梯度推移理论的束缚,按自然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大力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和农业发展中的作用,努力实现跨越发展。美国等一些国家的经验证明,在落后地区农业开发中,政府从规划、协调、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是十分必要的。把“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结合起来,有利于加快西部农业开发的步伐。

2.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与对策。西部地区的大开发,应把国家对西部地区的支持同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结合起来,把加快经济发展同促进社会进步结合起来,把经济开发和改革开放及观念更新结合起来。西部大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和长期任务,必须统筹规划,突出重点(重点地区、关键问题),分步实施,跨越发展,要转变观念,面向市场,依靠科技,保护生态,防止一哄而起和贪多求快。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要集中力量抓好几件事情:

(1)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以公路建设为重点,加强铁路、机场、天然气管道干线的建设。加强电网、通信、广播电视以及大中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尤其要把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节水工作放在突出位置。要抓紧做好若干重大骨干工程的研究论证和前期准备工作,争取早日开工建设;

(2)切实搞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要加大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力度。陡坡耕地要有计划、有步骤地退耕还林还草。要抓住当前粮食等农产品相对充裕的有利时机,采取“退耕还林(草)、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的综合性措施,以粮换林(草)。

(3)根据当地的地理、气候和资源等条件,着力发展有自己特色的优势产业,有条件的地方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要结合西部地区的自然条件,从生态建设的需要出发,选择适合本地区特点的优势资源进行开发和综合利用。最终,要从根本上改善西部地区农林(草)牧产业结构,提高资源利用率和产品附加值,实现生态环境改善与地方经济发展的有效结合。

(4)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积极培养各级各类人才,全面提高劳动者和青少年素质。要真正做到“西部大开发,科教要先行”,使西部地区的交通、通讯、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在较高技术层面上加快发展,从而促进资源的合理开发、有效利用和精深加工增值。

(5)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改善投资环境,积极引进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要尊重客观经济规律,面向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以效益(包括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为中心,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管理方式,逐步建立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机制和体系。

(6)农业发展突出五项工作。将西部地区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要一手抓西部地区生产条件的改善和生态环境建设,一手抓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坚持面向市场,坚持因地制宜,充分尊重农民的自主权三大原则,把发展速度与提高农业经济素质相结合,优化资源配置,力求以最小投入获得最大效益,以促进农民增收和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第一,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努力开发新产品,形成以粮油制品、肉制品、果蔬制品、中草药制品等为主、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点的农产品加工体系;第二,积极发展旱作节水农业,有计划地建设一批旱作农业生产示范基地;第三,实施天然草地保护工程,退耕还草、草业先行,把推进草地畜牧业产业化作为西部农业大开发的重中之重;第四,加强西部地区的草原和生态农业建设。继续搞好生态农业示范县和农村可再生能源建设,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第五,加强草地、旱地、坡耕地的基础设施建设与实用技术推广,实施西部保障田工程,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同时,围绕上述工作,重点开发和推广优质高产高效技术、加工保鲜储运技术和农业降耗增效技术,逐步建立高效率、高效益的技术推广体系和农业教育培训体系,积极推进农产品市场体系、农业信息体系、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大力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把农村市场建设、发展乡镇企业与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

在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东部地区要继续发挥优势,不断提高经济素质和竞争力,更好地发展和壮大自己,有条件的地方要率先实现现代化。同时,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中西部地区要抓住机遇,加快改革步伐,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注重实效,扎实工作,努力搞好各项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

二、借西部大开发机遇。加快西部地区现代集约持续农业建设

党中央对西部地区进行大开发的战略决策无疑为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但如何选择适宜西部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理论、道路和模式,确保该地区的经济、生态和社会相互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已成为该地区急待解决的重大战略性问题。根据多年的研究结果,我们认为,现代集约持续农业将是西部地区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1.现代集约持续农业的提出。现代集约持续农业是综合集约化农业、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等不同形态农业的特点提出来的。在实践中,人们逐步认识到以往这些不同形态的农业,以及以间套轮作、重视使用有机肥料和精耕细作见长的中国传统集约型农业,虽然都各有特点,能够在生产上发挥一定的作用,但很难解决当今世界农业面临的新矛盾和新问题,保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在这种背景下,作为解决当前农业发展中存在的弊端和全球生态环境危机的一项重大发展战略,现代集约持续农业应运而生。正如联合国粮农组织在荷兰发表的《登博斯宣言》所指出的那样:“工业国的情况已经表明,非农业部门能够提供增产手段,使农业的产量可以大大增加。但是伴随集约化而来的往往是对非可再生资源的大量需求、环境污染、废物处理、农村人口加速外流和非持续性生产模式发展等问题”。由于农业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和全球环境危机的不断加重,农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环境和物质生产基础正受到越来越大的威胁。而现代集约持续农业的出现和兴起,无疑为农村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和途径。

中国传统的集约型农业,虽然不像现代集约化农业那样大量消耗非可再生资源和危害生态环境,有不少可取之处,但由于生产力低下也无法与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相适应(西部地区由于生态环境恶劣和农民文化素质较低更始是此)。因此,如何继承中国传统农业中的可持續成分,又克服其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不利因素和局限性,利用集约化方式给农业带来巨大增产作用成为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主要课题。我们认为,目前有必要对发展现代化农业进行包括政策、战略和措施等方面的调整和研究、选择既集约化又多样化的生产制度、技术和方法,逐步向现代集约持续农业转变。

2.现代集约持续农业是中国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现代集约持续农业就是在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调整结构,优化产业和产品构成;增加投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依靠科技,增加资源产出率;防止污染,保持农业生态平衡;增加收入,走向共同富裕;逐步建设成为一个资源节约型、经营集约化、生产商品化的现代农业。现代集约持续农业是可持续发展理论在农业方面的运用。它是以资源的可持续性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基础,以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为前提,以谋求社会的全面进步为目标,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作为最大目标。现代集约持续农业的建立有赖于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关系的全面协调。

中国的基本国情要求发展现代集约持续农业。中国人多耕地少,人均资源相对紧缺,地区发展不平衡,经济、技术基础相对薄弱。近年来,农业生态系统总体生产力明显提高,但开发与治理不够协调,致使环境污染有所加重,人口的增长虽然已得到控制,但对经济和农业的压力却还在增大,同时,尽管农村经济迅速发展,但经济实力却相对落后。另外,人民购买力成倍增长,对农产品的消费需求压力也不断加重。这一切都要求中国农业发展必须走控制人口、资源节约型、生产集约化经营、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现代集约持续农业的道路,这是中国国情的必然选择。从西部地区的现实情况来看,发展现代集约持续农业就具有更大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也只有将现代化和集约化有机结合起来,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西部地区的农业和农村经济才能不断突破,实现跨越发展。

3.现代集约持续农业的目标、内容和重点领域。现代集约持续农业的目标,是以现代工业和科学技术为基础,充分利用中国传统农业的技术精华,实现持续增长的生产率、持续提高的土壤肥力、持续协调的农村生态环境以及持续利用保护的农业自然资源,实现高产、优质、高效、低耗,逐步建立起一个采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装备和现代经营管理方式的农业综合体系。

现代集约持续农业所包含的具体内容是:在现代食物观念的引导下,确保国家食物安全和人民健康;进一步依靠科技进步,以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的农业技术的精华和吸收现代高新科技相结合;目前仍以技术和劳力密集相结合为主,逐步发展技术、资金密集型的现代农业生产体系。保护资源和大力保护农村生态环境;重视提高农民素质和发扬中华民族农业文化的精华;切实保证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发展多种经营方式、多种生产类型、多层次的农业经济结构,注意逐步走向新的集体化、集约化和发展农村适度规模经济;在决不放松粮食生产与积极发展多种经营的基础上,从不同层次上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促进乡镇企业与农林牧渔、种养加、贸工农相结合,把农业和农村发展联系在一起,从而推进农业向专业化、社会化、商品化和产业化发展,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农民文明化和城乡一体化的高层次结合。

现代集约持续农业是一个历史发展的渐进过程,在实施过程中,需遵循以下原则,即:从初级到高级、由局部到全面的循序发展原则;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多样化地开发利用农业资源原则;集约经营、持续发展原则;增收增效、共同富裕原则;防止环境污染、保护资源和环境原则。根本目的就是要实现农业的集约性、高效性、持续性和多样性,保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兼优,促进农业持续发展、社会安定和国家富强。

现代集约持续农业的重点发展领域:

(1)建立农业持续发展是人类的科学管理体系,对已有的重大农业技术政策进行持续性评估,制定管理细则,提高持续发展的管理水平。

(2)建立食物安全预警体系,制定配套的食物安全政策,确保人民食物供应。

(3)建立实施“种植业三元结构工程”规程,有重点、分区域的进行试点和示范,制定不同区域的三元结构工程体系,并对资源开发、作物种植制度、养殖体系、加工体系、销售体系进行一体化的规划和建设。

(4)建立资源开发利用监测体系,制定相应的资源管理政策和法规。

(5)建立农业生态工程和环境保护体系,制定农业生态环境信息系统和模拟运行系统以及动态监测系统。

(6)建立持续性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体系。

(7)建立持续性农业知识和技术培训体系,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农民的文化和科学技术水平。

四、发展现代集约持续农业需要注意的问题

现代集约持续农业的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任何就农业讲农业或从纯农业技术角度去研究解决问题的做法,都是很难达到目的。我国人多地少,人均资源相对不足,需要实行集约经营,集约利用耕地和一切农业资源,这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基本出发点。但是从发展现代集约持续农业来说,还须从更高层次上去研究解决问题。影响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很多,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也有不同的重点。就世界范围来说,影响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是环境危机。例如1998年在日本召开的世界气候会议指出:现在强调环境问题,已不是仅仅为了后代人着想,而是一个已经直接影响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问题”、“第一位的问题”。就中国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来说,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因素更要广泛和复杂得多,共同面临的任务是:控制人口增长,消灭贫困,保护与改善生态环境,加快农村现代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等等,以不断促进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相互适应和相互协调。

对于中国来说,既要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又要有效地解决农业、农民和农村问题;既要继续提高农业的集约化水平,同时还要花很大的力气克服由于集约化而带来的一些新问题;既要加强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力度,又要做好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工作,避免出現六、七十年代的“毁林种粮…‘超载过牧”“酷渔滥捕”和不适当的“围湖造田”等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以及水土流失、荒漠化、物种濒危的加剧与扩大等。按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远景目标纲要的要求,我国农村经济相对发达地区,要加快农村现代化和农村产业化的进程;欠发达地区要加强扶贫攻坚力度,加快农村现代化进程。同时,两者都要把经济与社会放在同步发展的地位。

现代集约持续农业的内涵决定了我国实行可持续农业的难度和复杂性。在实践中,广大农民成功地创造和总结出不少有机农业、生态农业和传统集约化农业的经验和模式,而比较完整和比较成熟的现代集约持续农业的模式,还需要经过长期和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形成。发展现代集约持续农业也远非是农业等少数部门的事,还需要有政府的宏观调控、依靠科技进步和社会各界的协力运作。

现代集约持续农业的发展,还需要同步建立以产权管理为核心的资源资产管理体制,将资源核算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必须改变“资源无价”的传统观念和现状,确立起资源价值观:资源本质是有价值的。在实际作法中,资源价值往往受到忽视,资源的开发和使用都是无偿的。生产对资源破坏浪费的行为无法通过价格约束。资源无价,资源不被当做资产。特别是资源性产品低价,加工产品高价,加剧了资源过快消耗。资源价值观要求对资源的社会再生产进行经济核算。必须要确定资源的价值与价格、形成补偿机制和良性循环;确定资源价值观,实行有偿占有和使用,使国有资源的所有权在经济上得以体现和保证。要逐步建立起以产权管理为核心的资源资产管理制度,将资源核算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实行资源再生产产业化,以提高农业资源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值得一提的是,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荒漠化加快,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资源的无价或无偿使用造成的,因此今后西部地区要加快资源科学定价和有偿使用的步伐,在政府宏观调控的指导下,用市场手段和法律手段建立资源合理开发和保护利用的新机制和新模式。

发展现代集约持续农业是建立资源节约和集约型社会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起一个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水、能源等自然资源的农村产业结构、农业种植结构、农业经营规模结构、农业种植结构、农业经营规模结构、技术结构以及消费结构和社会经济的空间结构,必须协调好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不断扩大资源利用的空间。从长期看,我国有限的资源和空间要维系众多的人口和庞大的经济,应当通过调整进出口贸易结构,增加资源型产品的进口,减少资源型产品的出口,来缓解资源不足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我国各地区自然资源禀赋、生存空间规模和利用条件差别很大,经济总量和结构、人口和社会特点也不尽相同,因此,各地区要根据具体条件建立区域特色的资源节约集约型的经济体系。就西部地区而言,要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依靠科技进步,充分挖掘现有资源潜力,因地制宜地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农产品产后加工诸多环节,加快产业化进程,不断提高附加值,最终实现集约、高产、高效、持续的开发原则。

西部发展就等于西部现代化吗 篇7

现代化是一个司空见惯的词语, 但其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出现在何时, 以及是作为什么意义身份出场的, 笔者相信知之者少矣。北京大学谢立中教授的《现代性及其相关概念词义辨析》很好地回答了这一问题。谢教授在此文中从对现代、现代性的分析入手, 最后认为现代化和二者一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过去常用的像英国化、欧化、西化、城市化、进化、发展、进步等词, 现在不是被现代化一词所取代, 便是被纳入现代化的概念之中。”德赛的这种观点是从广义的现代化概念出发的。在笔者看来, 即使从广义的概念上理解现代化, 它也不可能突破发展的范畴。上述词语中的进化、发展、进步三个词语, 本身就与“现代化”在同一纬度上, 甚至就广义的现代化概念而言, 三者与现代化在时间纬度上是完全同一的, 而英国化、欧化、西化、城市化则只是在狭义的现代化概念上的反映而已。因此, 同城市化、欧化、西方化相比, 现代化描述了一个更为复杂的过程。

在我们的言说的话语中, “现代化”实际上代表的是西方基督教文明在近现代的发展趋势。上表中所说的17世纪以来的那种新文明就是基督教文明。在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中所谈到的实际上就是基督教文明和其他文明之间的冲突, 在某种程度上也就是现代化和本土化之间的冲突。按照社会发展的最基本的规律, 社会是从低级向高级, 从简单到复杂的不间断的发展的。穆尔就认为现代化是工业化发展的结果。他是从西方国家的发展结果倒推出来原因的。但从这句话中, 我们可以发现发展的范畴要大于现代化的范畴, 毕竟现代化只是一种发展的结果。亨廷顿认为“现代化是将人类及其这个世界的安全、发展作为人类努力的目标和规范的尺度。现代化意指社会有能力发展起一种制度结构, 它能适应不断变化的挑战和需求。”从这个定义可见现代化不能等同于发展, 实际上现代化只是发展的一种动力方式和展现模式。一旦我们认为现代化就是发展, 势必走上没有现代化根基的危险的现代化之路。58年的大跃进就是一场没有现代化基础的现代化冲动。这场历史灾难在理论上的缺陷就是把发展等同于现代化, 当时落后的现实要求发展, 按照形式逻辑的推理, 所以得出“我们要现代化”。而我们当时所说的现代化却是狭义的西方发展了近百年的现代工业。

二、欠发达社会现代化的条件与中国西部地区之间的比较

现代化的原动力是:科学革命 (现代科学和技术) , 市民革命 (民主革命) , 产业革命 (现代产业和资本主义) 。欠发达社会之所以落后就是因为其自身不能产生这种原动力。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 正是资产阶级的、西方的扩张导致了非欧洲世界的“未开化”社会走向现代化。关于非欧洲社会的性质既然坚持这样的看法, 那么其内部变化的可能性是什么呢?马克思面临两个可能的问题:一方面在“未开化”社会中是否存在变革和对现代化起变化作用的内在力量:另一方面是外部影响, 即欧洲势力施加于“未开化”社会的社会机制问题。

在这里笔者将从马克思所面临的两个可能的问题出发结合西部社会近现代的历史发展进程, 分析目前西部社会是否有可能进行现代化的基础和条件。西部作为欠发达社会中的一部分, 那么它如果要现代化就必须靠外力的作用, 刺激其产生现代化的基础和条件。有意从外部接纳异质的东西就必须有相应的动机, 没有足够使大多数人理解的动机是不可能进行的。此外还要考虑和应对引进异质后的对立问题。

中国输入工业文明是从晚清的洋务运动开始的, 但直到今天, 工业文明的输入和传统主义还是共存的。因为不可能因为工业文明的输入而彻底放弃中华民族引以为自豪的五千年的历史传统。虞和平认为, 中国的现代化经历了四个阶段:即1 8 4 0年~1912的前期准备阶段;1912年~1940的启动和道路决策阶段;1949年~1978年的封闭的现代化阶段和1978年之后的改革开放下的现代化阶段。但从现在西部的社会的历史发展状况看, 西部还没有完全的进入主流社会。笔者认为其主要原因在于地理位置偏远, 西部的地形地貌相当复杂, 因此信息就相对滞后, 发展较为缓慢。

中国的工业文明的输入是从鸦片战争之后开始的。“外资从2 0世纪6 0年代开始设立缫丝和制茶为主的出口品加工工业, 使上海成为既是生丝出口中心又是缫丝业基地。”这时的汉口成为外贸茶叶中心, 并逐渐向九江、福州等重要地区扩展。在外资的影响下, 洋务运动的官办军用工业也有一定的发展。但在1 8 6 5年~1897年官办军用工业的21个厂矿中, 西部只有四个 (兰州、昆明、成都、西安各一) , 而且在规模上没有一个大型工厂 (矿) , 只有成都的是为中型其余的都是小型。1865年~1897年间洋务运动的中小型民用企业, 西部只有贵州的青溪铁矿广西富川煤矿和贵县银矿。1895年~1911年间, 工矿交通企业数各地平均为47家, 而四川只有39家, 云南5家, 贵州2家, 陕西3家, 都远远的低于全国的平均数。既是在资本主义的黄金时代的1 9 1 2年~1922年间, 这种地区的差异并没有得到改变, 反而加强了。期间, 军阀官僚投资的企业主要集中在北京和直隶和东北地区, 西部地区几乎没有。

抗战时期工业建设重心西移带来了工业化空间传动作用。这种作用首先表现为工业资产由沿海、沿江城市及地区向西南的大量转移。从1937年8月开始到1940年底结束, 内迁厂矿639家 (其中国民政府协助内迁的448家, 闽浙两省自行内迁191家) , 内迁机器、材料总重量约12万吨, 资产总额约1亿元以上。而1937年时, 西部地区的川、陕、云、贵、广西、湖南、甘肃7省区共计只有厂矿237家。资产总额仅1520.4元, 远不及内迁厂矿的数量和资产额。

这种空间的传动作用还表现在其示范作用。就重庆地区机器工业而言, “民国28年6月底仅有机器工厂69家, 29年6月则增加到112家, 29年底185家, 31年底436家”。这给西部的工业, 尤其是重工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相应的给西部社会带来了真正意义上的工业文明的真实信号。但笔者认为官僚资本的大量内迁, 虽起了模范与带动作用, 但同时也会因市场垄断等缘故导致很大的负面影响, 阻碍了西部民营资本的正常发展。待到抗战胜利以后, 大量的工矿企业又随着政治中心回到了沿海地区, 这无异于给了正在起步的西部经济当头一棒。

新中国成立后, 实行的经济计划的完成导致了迅速的工业增长。“但是迅速的增长集中在某些领域, 并没有导致全国产量的持续增长。现代部门的规模太小, 它与其他区域和其他经济部门的联系太弱, 无力促进全面的增长。”同时实行的国家计划代替市场的经济运作方式实际上停止了现代化在西部的输入。尤其是“统购统销”政策斩掉了农业自我积累资金的主要部分, 割掉了农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源泉。而西部是以农业为主的传统社会, 这样的政策就加剧了西部现代化的滞后性。而期间的以苏南农村现代化模式 (即温州模式) 和无锡城市经济现代化模式为代表的现代化发展都集中在江南地区。

从上面的分析可见, 现代化在西部的输入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也即现代化和传统的对立和融合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时期。但由于历史和地理等因素, 西部的现代化总是处于一个间断渐进的过程中。由于西部工矿企业的相对较少, 因此西部不能形成这么一个由杰出人物所组成的地区精英团体, 同样的不能形成把现代工业的先进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转化为自身发展的动力与源泉的现代技术人才阶层。而在沿海则形成了“口岸居民”这样一个特殊的现代文明空间传承群体, 为现代化在沿海地区上岸和稳定做出了杰出贡献。即使在改革开放的今天这种“口岸居民”的主要组成部分仍是中西部地区培养的人力和人才资源。这更是加剧了西部的人才外流和自身发展的人才不足的矛盾。因为一个社会的精英是这个社会发展的代表和动力之一, 也是最关键的社会发展因素。

笔者倾向于用沃勒斯坦的“中心——半边缘——边缘”的分析方式来定位西部现代化。由于中国自身就处在从“边缘”到“半边缘”的发展过程中, 而西部相对中国来说又处在“边缘”的发展位置上。因此西部的发展现状实际上只是处在现代化的前期准备阶段, 也就是罗斯托所说的“起飞准备期”阶段。

三、西部现代化应该在其自身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开始

鉴于以上的分析, 笔者认为西部现代化的条件还不是很具备。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的对立虽然在全国范围内已经相对的减少, 但在西部欠发达地区, 尤其是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 由于天然的地理条件的限制, 传统主义与现代社会的对立还将长期存在。目前西部现代化的基础仅仅存在于几个中心城市, 还没有形成一个较好的点线面的合理布局。而且中心城市的现代化辐射力度还很薄弱。

罗斯托的《经济成长的阶段——非共产党宣言》基本框架是:传统社会——起飞准备期——起飞——向成熟过渡——高额大众消费时代。根据以上的分析, 笔者认为目前的中国西部地区还处在起飞准备期阶段。罗斯托和马克思都在某个层面承认最重要的时期是“起飞”阶段。“起飞”的重要是因为在整个发展进程中体现出来的。正因为如此, “起飞的准备期”才显得尤为重要。但我们要明白从传统社会到起飞的准备期再到起飞都是社会发展在某一时段的表现, 因此目前的西部用发展比用现代化更符合西部发展的实际。但是中国目前实际上采用的是格尔申克隆所谓的“替代模式”, 即国家在民间企业发展较迟的西部, 国家和银行起了替代性的作用。这种欠发达地区的现代化模式的前提是社会自身发展到了一定的程度, 达到了进行现代化的要求。国家在西部的投资为什么总是失败, 除了体制和运作方面的原因, 笔者认为最根本的是西部没有形成一个同其人口、地域相匹配的巨大的消费市场。从目前国家对西部的政策和基础建设的投入来看, 国家是在实行第一局面的开局工作。但笔者认为中国西部的社会和经济状况还承受不起国家的这种按照东南沿海发展模式的开发思路。一个相对封闭了两个世纪的落后社会是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发展到很高的经济水平的。即使有可能实现这种高速的飞跃, 也极可能会造成严重的灾难。韦伯的政治民族的提出就预示了德国经济和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所造成的巨大的法西斯灾难。正如马歇尔写道的“大自然不作飞跃” (nature non facit saltus) 。

但这并不等于因为可能造成现代化的灾难或没有现代化的基础就放弃发展。发展是社会的发展, 任何个人和组织只可能适应它, 而不能逆其道而行之。由于社会具有的自身的整合能力和积极的社会认知心理, 所以笔者认为目前国家要做的实际上就是促进这种整合能力和社会心理的健康发展。否则会造成西部开发不是西部社会的要求而是弥补东南沿海地区资源短缺所产生的愿望, 也就是西部殖民的开始。而此时如果国家来进行开局的工作很可能异化为西部殖民。西部惟一的优势就是资源, 而有限资源利用的最大受益者却不是西部社会, 这样的西部发展结局是凄惨的, 也将带来高成本的弥补性措施。

参考文献

[1] (印度) A.R.德赛:重新评价“现代化”概念.西里尔.布莱克编比较现代化

[2]:中国现代化进程战略构想.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科学出版社, 2002, 11

[3] (以色列) 什洛莫.阿维内里:马克思与现代化.现代化理论与历史经验的再探讨.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3, 17

[4]虞和平主编:中国现代化历程. (卷一) .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17

[5]虞和平主编:中国现代化历程. (卷一) .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136

[6]虞和平主编:中国现代化历程. (卷一) .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246

[7]虞和平主编:中国现代化历程. (卷二) .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799

[8]虞和平主编:中国现代化历程. (卷二) .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780

[9]费正清主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0, 154

[10]虞和平主编:中国现代化历程. (卷三) .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1003

[11]罗荣渠牛大勇编:中国现代化历史的探索.北京大学出版社.北京, 1992, 10

西部高等教育现代化 篇8

我国西部地区地域辽阔、地广人稀, 农业自然资源丰富, 农业经济在广度和深度方面发展的潜力巨大。自改革开放以来, 西部传统农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实现了从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的巨大转变, 从传统农业迈向现代农业的新方向。但也存在着与之相适应的有关农业制度建设明显滞后的问题。在西部农业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 制定适宜的制度能够起到非常重要的保障作用。在遵循客观规律基础上, 对农业制度进行适当的调整对确保西部农业现代化健康稳定地进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西部农业现代化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是本文的目的所在。

(一) 制度

上个世纪70年代以后, 学者们逐渐意识到凯恩斯创立的经济学理论对一些经济现象很难做出解释, 而以罗纳德·哈里·科斯 (Ronald H.Coase) 、道格拉斯.诺斯 (Douglas C.North) 、奥利弗·威廉姆森等学者为代表人物的新制度经济学派开始在经济活动中崭露头角, 并引发了一场经济学理论变革。在此之前的经济学理论将土地、劳动和资本定义为生产的三大要素, 新制度主义学派则认为制度也是至关重要的生产要素。土地、劳动和资本这些要素, 有了制度才能发挥功能。新制度经济学派更注重从经济生活的实际问题出发, 对经济现象解释能力显著增强。舒尔茨认为制度是指用来规范人类行为的规则, 这些规则涉及人类的社会、政治及经济行为。North (1990) 将制度比作社会中游戏的规则, 更为正式地说是人为设计的形成人类相互作用的约束。

(二) 制度安排与制度变迁

Lance和North (1971) 将制度分为两种制度:制度环境和制度安排。制度安排是指用于特定交易制定的合同或者各种安排。在西部农业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 制度安排能够起到非常重要的保障作用。如果缺少了合理的制度安排, 那么西部农业现代化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将会越拉越大。外界环境的变化可能引起一些原本高效的制度安排效率降低, 这时就需要进行制度变迁或创新。North将制度变迁定义为“制度创立、变更及随着时间变化而被打破的方式”。可以看出, 制度变迁实际上是对制度框架的创新和被打破, 制度创新和制度改进都属制度变迁的范畴。目前我国西部农业制度安排的作用已经充分释放, 要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就应对现有的制度安排进行调整和创新。而西部农业现代化过程本身就是制度变迁的过程, 制度变迁是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关键所在, 适宜制度安排有利于完成对传统农业改造。因此, 我国西部农业现代化发展需要制定合理的制度来协调各业、各部门和各阶层的利益关系, 才能使农业现代化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二、西部农业现代化经营制度变迁需求因素分析

(一) 西部农业现代化经营现有制度需求分析

根据课题组对贵州十三个县及地区的农业专业大户、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农业龙头企业进行调研所得的调研数据分析报告, 可以发现现有西部农业现代化经营的制度安排存在着一些问题和缺陷, 这些问题和缺陷不仅制约了西部农业现代化经营的发展进程, 更重要的是也严重制约了西部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进一步提高。不适宜西部农业现代化经营发展的制度安排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现行农业土地制度不能满足发展现代农业经营组织的需求

据调查显示, 目前西部传统农区绝大部分地区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单一的产权结构, 但它仍是以传统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为基础, 并没有触及农村产权的核心——土地制度。因此, 无法适应发展现代农业经营组织对产权制度所提出的要求。

2、现行农业经营制度不能满足发展现代农业经营模式的需求

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主要是为了解决温饱问题而设计的, 尽其最大的潜能也只能解决温饱问题。目前西部农村很多地区已经解决了温饱问题, 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对西部农业规模经营和规模效益的提高已经产生不利影响, 应及时调整农业经营制度, 推动现代农业经营模式进一步发展和创新。

3、现行银行农村信用贷款制度不能满足农业经营组织发展融资需求

根据我们的调查, 农业生产大户的生产资金来源中, 37%来自于个人 (合作社或公司自有资金) , 32%来自银行或信用社贷款, 这两者占据主导地位, 累计比例达到69%;农业大户希望获得政策支持方面, 金融信贷扶持排第二位。由此可见, 农民贷款难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农民的投资规模一直难以上升, 造成了很多新型农业经营组织发展和经营模式扩产融资困难。这一方面因为农业生产的经营风险较大, 回报率又比较低, 另一方面是没有从法律上明确农业专业大户和专业合作组织的法人地位, 致使农民因没有法律依据而不能向银行借贷来扩大生产规模。

4、现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无法解决农民参与新型农业经营组织的后顾之忧

农村医疗保险在西部普及较为缓慢, 农民生病看病的费用是一个很大负担。土地就具有一定的社会保障功能, 但仅仅土地保障是不够的, 农民的就业渠道和空间有限, 很难放弃自己的土地, 这致使农民倾向于小农经营模式。

5、现行户籍制度阻滞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农村城市化

目前全国都在实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 农民即使在城里有比较稳定的职业和住所, 也不愿放弃农村的土地和地籍, 现行户籍制度阻滞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农村城市化, 不利于农业经营组织和经营模式的创新。

(二) 西部农业现代化经营制度变迁的外部需求因素分析

1、农业技术进步和市场规模的扩大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西部传统农区实现了从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的巨大转变, 一方面农村市场的规模得到不断扩大, 农户资源配置的自由度不断提高, 这使得农民看到进行规模生产的现实意义。同时, 农业技术的进步、大型机械设备的使用等使西部农民看到了进行更大规模农业生产的可能性, 从而衍生出对相关农业制度的需求, 还有对更大规模的资金的需求。另一方面政府也希望减少务农收入与非农收入之间的差距, 而对农业基础设施、科研进行投资, 制定农业保障制度可以降低务农风险, 提高农业生产能力。

2、农户对收入心理预期的提高

在改革以前, 我国西部农户改善生活状态的愿望与当时的经济体制形成重大冲突, 由此形成农户极低的收入预期。改革开放以后, 西部农业进入了一个高增长期, 农民的收入心理预期不断提高, 而农民的收入并没有按农民预期那样快速增长, 政府希望保持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就对变革现有的农业制度产生了一定的需求。

3、农业政策和其他制度安排的变化。

前两个因素归根结底上是因为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引起的需求变化。农业属于弱势产业, 对自然环境与国家的产业政策的依赖性都比较大。因此宏微观层面上的农业政策调整对农业制度变迁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同时, 一个农业制度的变迁会常常会引发另一个农业制度的失衡, 从来产生农业制度改革的需求。一个鲜明的例子是户籍制度的放开促进了劳动力的自由流动, 使得之前将农民束缚在土地上的制度显出极度不适应, 从而诱发对农业制度变革的需求。

三、建立和完善西部农业现代化经营保障制度的建议

从以上我们对现有西部农业现代化经营的制度安排存在的问题和外部需求因素的梳理和分析可以看出仅仅几项制度变革已经无法满足我国西部农业现代化经营制度需求。西部农业现代化经营的制度安排与设计, 应围绕农业土地制度、农业经营制度、农业投资、融资制度、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及户籍制度等多层次多方面展开, 对其进行深层次的制度创新。同时建立和完善西部农业现代化经营制度还应该注意结合我国西部传统农区农村的实际状况, 走出一条适合我国西部农区实情的现代农业经营制度的道路, 逐步建立适宜的的现代农业制度。因此, 要对西部农业制度进行较大幅度调整才能满足西部农业现代化经营的需求。对此, 我们提以下几点基本对策建议。

(一) 完善现行农业土地制度, 推进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

土地规模经营和土地流转便利是农业现代化的两大特点, 而当前西部的农地制度阻碍了土地经营权的流动和重组, 不利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应该尽快对西部的农地制度进行变革, 内容主要是明晰土地所有权主体, 将经营权、所有权与承包权分离开来, 制定土地流转政策, 促进土地经营权重组, 以土地经营使用的收益为目标, 形成新的土地流转机制, 促进土地规模调整。具体政策如下:

首先, 政府应出台相关优惠政策来鼓励农户有偿转让或长期租赁自己的土地使用权, 集中各种类型农户的土地, 促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其次, 推行农业社会化服务代理制, 建立相关组织来接管农户希望转让的土地, 由其代为打理, 这样就解决了农户既不愿放弃土地承包权, 又不愿自己耕种的难题, 从而实现土地规模经营。最后, 推行土地股份合作制, 建立农业股份合作社, 将农民的土地以股份的形式投入合作社, 同时分配给农民有较高收入的非农就业岗位, 通过就业换取土地, 这样既扩大了农民收入来源, 又加快了土地转让。

(二) 优化现行农业经营制度, 推行土地家庭经营制改革

农业经营组织的多元化、经营模式的规模化需要农地作为资源及生产要素的流动与转让。优化现行农业经营制度, 主要是针对土地家庭经营制进行改革, 即在保留的基础上逐步地改革西部农村现行的“以家庭承包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完善土地使用权流转、出让机制, 允许农户在承包期内按照国家有关法规、政策有偿转让其土地使用权, 以实现土地利用效益的最大化追求、农业经营组织的多元化创新、农业经营规模的适度化创新。这一措施有利于高效配置农村土地这一生产资源,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从而在农业经营制度层面支持和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持续发展。

(三) 建立农业投资制度和融资制度, 解决农业现代化经营所需资金

许多农业专业大户和农业专业合作组织有进一步发展和扩张的欲望需求, 但由于相应的金融支持不到位而无法继续下去。这就需要政府担起健全西部农业投资和融资制度的责任, 给予农业现代化经营组织更多财政支持, 在经费资助和信贷政策上对农业现代化经营组织有所倾斜。此外, 还应制订相关税收优惠者政策, 加大对农业现代化经营组织的扶持力度, 解决农业经营组织和模式创新资金, 从而在资金层面支持农业经营组织和经营模式的创新。

(四) 健全现行农业保护制度, 构建西部农区现代化经营组织支持保护体系

农业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的地基, 并且农民属于弱势群体, 因此政府在农业产业链的构建中应扮演起保护者的角色。对制度安排进行调整需要有整体观念, 既要从宏观上对农业产业结构和布局进行调整、规划, 有要在微观上对农户经营组织进行政策引导和扶持;既要保护龙头企业, 又要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进行支持和保护, 更要对二者进行协调, 构建好西部农区现代化经营组织支持保护体系。

(五) 建立新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解决农民参与农业现代化经营组织的后顾之忧

当前土地依然是西部农区大部分农户生存、就业和社会福利的唯一支柱, 这对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非常不利。因此需要加快农村社会保障改革步伐, 采取相关措施来确保农户由依靠土地转为依靠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具体措施如下:

一是政府通过各种渠道筹集社保资金, 优化农村居民的社保机制, 提高西部农业自保能力。农业保险作为一项扶持农业发展的重要措施, 政府应给予支持和补贴。

二农村社会保障问题归根结底是农村居民的公民权问题。因此, 应尽快对农村居民的户籍和就业制度进行改革, 保证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在就业和社会福利等方面的待遇是相同的, 从根本上解决西部农村社保问题。

三是扩大就业面, 提高农民自我保障能力, 切实增加农民收入, 从根本上消除农村居民的贫困问题, 才能使广大农民群众积极地参与和支持农业现代化经营。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 西部传统农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实现了从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的巨大转变, 开始了从传统农业迈向现代农业的变迁。但存在的问题是与之相适应的有关农业制度建设明显滞后。在西部农业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 制定适宜的制度能够起到非常重要的保障作用。在遵循客观规律基础上, 对农业制度进行适当的调整对确保西部农业现代化健康稳定地进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西部农业现代化经营现有制度的需求因素和外部需求因素, 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建立和完善西部农业现代化经营制度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西部传统农区,农业现代化,制度,保障

参考文献

[1]Ostrom, Elinor.An agenda for the study of institutions.Public Choice.1986

[2]North D.Institutions, 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

[3]Lance Davis, and D.L, North.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American Economic Growth.Journal of Economic History, 1971

[4]康芸, 李晓鸣, 试论农业现代化的内涵和政策选择[J], 中国农村经济.2000.

[5]曹执令编, 农业工业化发展的制度创新研究, 中南大学出版社, 2012.01

[6]洪银兴,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和农业发展方式转变[J], 经济学动态.2008.

[7]李瑜著.中国农户经营组织化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8]徐大佑, 孙永菊.贵州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经营发展调查报告[J], 市场论坛, 2010 (1)

[9]解艳波.创新农业经营制度[J].江苏农村经济, 2002 (12)

[10]张耀辉, 陈和, 蔡晓珊编著.现代农业知识干部读本[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10.

[11]D.C.诺思.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刘守英, 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1994.

西部发展现代农业的路径探讨 篇9

一、现代农业的主要特征

现代农业在市场经济框架下, 广泛运用现代工业成果和资本、科技等现代生产要素, 农产品商品率、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业劳动者的经营管理知识都得到大幅度提高, 农业生产经营活动逐步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现代农业主要的特征有以下几点。

1.产业功能日臻完善, 产业结构体系由小农业向大农业转变。现代农业不仅仅是传统的种植业、养殖业, 而是要向能源农业、海洋农业、生物药物农业、精细化工农业发展, 它不仅包括第一产业领域 (种植业、养殖业等) , 而且包括农产品生产、农村工业、加工流通、文化产业、社会服务等多种产业集群。它不是通常所说的第一产业, 而是真正意义上的产业链系统, 形成了多功能的大农业体系。现代农业产业功能也由单一生产功能向集生产、经营、服务等多功能方向转变。

2.生产对象得到扩展, 生产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现代农业生产对象要从种养业向微生物产业、食品制造业以及新生物制品拓宽, 既包括了食品与农产品加工, 又包括了生物质能源、生物质材料和生物制药等新兴领域。现代农业建立在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之上, 依靠现代科技, 获得较高的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生产的增长主要依靠多投入资本和科学技术, 农业增产的60%~80%依靠科技的进步与投入来实现, 农业科研的领域和范围不断扩大, 科技进步与创新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根本动力。

3.市场化程度日渐成熟, 一改传统农业封闭、分散、低效的症结。农业由部门分割、行业垄断的封闭低效产业向与WTO规则和国际惯例相适应的由市场配置资源的现代化高效产业转变;信息技术将大大改善农业的分散性、区域性、经验性以及可控程度低的行业弱势, 将农业融入到现代信息化的潮流。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起着主导作用, 市场体系日益完善, 农业从手段到生产成果普遍商品化。[1]

4.生态环境日益受到重视, 农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成为主流认识。现代农业以使用化学物质和大量消耗能源 (主要是机械设备使用的石油) 为开端, 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但也带来了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农产品含有对人体有害的药物残留等负面问题。这使得世界各国在发展农业时更加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 重视土、肥、水、药和动力等生产资源投入的节约和使用的高效化。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已经受到广泛的关注和重视, 正成为全球农业发展的新理念和新趋势。

二、西部发展现代农业的路径选择

在西部地区地形和气候条件比较差、自然环境比较恶劣、农业基础比较薄弱、土地产出率比较低、基本上还属于粗放型经营的情况下, 西部地区建设现代农业的核心内容就是要立足自身的资源优势, 依靠科技进步, 强化服务功能, 提高农民素质, 把现实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全面提高农业的比较效益, 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1.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 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西部地区由于长年累月的过度垦殖、粗放经营, 山林遭受破坏, 水土流失严重, 地力严重衰退, 生态平衡逐步恶化。这已成为西部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严重的隐患和制约因素, 加强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已成为西部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的紧迫任务。要采取适度开发的原则, 对生态环境已经遭到破坏的地方要进行保护, 采取退耕还林、退耕还草等手段使植被得以恢复。农业生产条件差是西部地区农业发展的一大瓶颈, 必须把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农业发展的基础工程和长远大计, 通过各种途径, 采取灵活有效的方式, 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广泛筹措资金, 加强道路、通信以及农田水利等基础建设, 为农业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2.依托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 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由于西部地区整体经济水平比较落后,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工业企业微乎其微。因此, 西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企业一般是在一定规模、一定特色的农产品生产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而西部地区独特的自然资源优势又为发展特色农业提供了有力支撑, 特色农业要以市场为导向, 突出环境特色、物种珍惜特色、气候特色、野生特色等。另外, 西部地区农产品的生产规模较小, 配套设施落后, 生产力水平较低, 使加工企业的诞生增加了难度。这就要求政府部门制订相关的配套政策, 重点扶持、培育一批龙头企业, 带动农产品的生产。

3.完善土地流转制度, 建立土地补偿机制。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 土地在农民间的分配普遍根据土地的肥力和不同地段在集体成员中进行平均分配, 这导致土地过于分散, 形成条块分割的局面。完善土地的流转制度, 使分散的土地集中起来, 是现代农业生产规模效应发挥的前提。当前我国土地流转的方式主要有转包、转让、退包、互换、委托代理、反租倒包、股份经营和拍卖等。在西部地区可以灵活采取以上的流转方式, 实行土地向业主集中并辅之以完备的土地补偿机制是可行的选择, 改革的方向有两个:一是进一步确立农民的土地财产权, 给发展适度的农业规模经营奠定基础;二是在土地转让中保障农民的利益, 给农民合理的补偿, 并使这种补偿能够支持失地农民向城市转移。

4.建立和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分散的个体农户为适应市场的需要而逐步发展起来的, 是推动西部地区农业经济奔向商品化、专业化、产业化的基本保障。一是要积极发展贸工农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贸工农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特点是以市场为导向, 实行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这种经营方式突破了所有制界限, 将国有、集体、个体经营联结在一起;突破了区域界限, 将县内外、省内外以至国内外企业衔接起来, 从而促进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和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 促进了城乡之间的优势互补、利益互补。二是要鼓励企业投资, 大力开发农业, 发展社会化服务体系。由农村和城市企业推动的农业产业化, 体现了以企业为龙头、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农民为基础, 按市场化、集约化、现代化生产方式组织农业生产、加工、经营, 是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的新思路、新手段。

5.大力进行农村人力资本投资, 提高西部农民的整体素质。

发展现代农业必须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这需要通过不断深化农村教育综合改革, 不断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 全方位展开文化、科技、技能的教育与培训来实现。一要抓好西部地区农村的成人教育和继续教育, 通过广播电视学校、函授学校、文化技术学校、乡镇科普协会、技术培训等多种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 对农民进行业余技术知识教育和培训, 从整体上提高农民的素质。二要协调发展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高等农业教育, 实行教育资源共享, 逐步形成农村教育体系的网络。三要积极扶持一批农民企业家。西部地区为数较少的农民企业家有文化、有思想、有开拓精神, 能较快地接受新鲜事物, 是农村中的经济能人。要采取各种措施, 给予支持和优惠, 积极扶持他们将自己的生产、经营做好、做强、做大, 使其在促进西部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的同时, 能够很好地起到带头示范作用, 带领西部农村地区的农民共同致富。

摘要:长期以来, 西部农业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使得西部农村落后的面貌难以改变, 现实的选择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走现代农业之路。文章在对现代农业的基本内涵和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针对西部的实际, 提出了发展西部现代农业的核心是:立足自身的资源优势, 依靠科技进步, 强化服务功能, 提高农民素质, 把现实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全面提高农业的比较效益, 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

关键词:西部地区,现代农业,发展路径

参考文献

西部高等教育现代化 篇10

一、汉中农业现代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汉中属农业大市,农业发展条件和基础相对较好,历史上一直是西部地区重要的粮食和农副产品生产基地。近十几年来,汉中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农业经济快速发展,取得了很大成就。2012 年,汉中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72.26 亿元,第一产业增加值159.47 亿元,增长5.8%,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0.65%,为汉中国民经济发展做出很大贡献。但总的来看,汉中农业的发展水平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起步阶段,发展水平大大滞后于全国平均水平。现就目前汉中农业现代化存在的主要问题做出分析。

1、对生态农业、循环经济农业重视不够,农业投入不足

陕西省委、省政府已作出陕南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突破发展的战略部署。近年来,汉中市面临经济增长的压力,在“工业兴市”战略引导下,重点发展工业,加之国家对陕南在涵养水源方面的成本估算、生态补偿机制的缺位,对农业发展,尤其是生态农业、循环经济农业重视不够,投入不足。2011 年,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11.33 亿元,增长30.2%,第一产业完成投资16.42 亿元,增长22.8%,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第一产业占21.98%,而投资仅占4%,对第一产业的投资偏少。公共财政在产业发展上的投资作用尚未得到很好发挥,市级财政在生猪、茶叶、蔬菜、药材产业上的扶持资金少,同周边地市相比差距较大。

2、农村人力资本素质较低, 农业技术指导不足, 缺乏劳动力技能培训

从事农业生产的主要是初中文化程度的劳动力,人力资本素质较低,在主动获取技术、信息上处于弱势。与此相对应,针对农民的技术指导则呈现出如下特点:一是主体繁杂,农业局、农技站、材委会、公司(企业)、研究所、协会、大学等都参与指导;二是未形成常态化、定期化态势,次数较少,时间间隔较长,导致农民生产过程中出现的突发问题往往不能得到有效、及时解决,影响最终收获;三是培训的内容主要集中在种植领域,养殖、中草药、茶、蔬菜、林果等先进实用技术指导未完全开展。此外,近年来各村外出务工人员不断增多,但所从事的行业多集中在劳动力密集型的低端产业,劳动附加值和竞争力不强。而对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基本处于空白,降低了其在城镇稳定生活和进一步流动以及在城市落户的可能性。

3、农业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和深化

从第一产业结构来看,各地基本能够依据环境特点和资源优势,选择具有特色的农业品种进行生产,初步形成了以粮食作物水稻、小麦、玉米等,经济作物油菜籽、中药材、茶叶、蔬菜水果等,以及生猪、禽类养殖等为主导的农业结构。但由于缺乏进一步政策支持和示范带动等,农林牧渔业及相应服务业发展较慢,农业生产还存在搞活、增产、增效的较大空间。传统粮食作物种植仍然是多数农户的首选品种,大棚瓜菜、经济作物、养殖业和乡村旅游等附加值较高和资金投入较大的产业主要由少数种养大户从事,没有在村域内全面开展,“一村一品”等项目尚未真正形成规模,对农民增收促进作用有限。同时,农户缺乏提升农产品品质和附加值的动力与能力。在实施标准化生产、商标注册、品牌建立等方面还未有实质性的构想与行动。农业生产缺乏广度和深度,农业结构仍然有待进一步优化和深化。

4、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较低

汉中大部分县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较低,限制了生产收入和效益的进一步提高,具体表现为:一是龙头企业缺乏且带动作用不强。农户在生产品种选择、技术指导、产品销售等方面基本呈现出各自为阵的分散状态,“公司+ 基地+ 农户”的利益模式尚未普遍建构,农民无法形成稳定的农产品价格预期并有效规避价格风险,也无法分享加工流通过程中的增值收益。二是农民合作组织缺乏。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各村尚未普及且数量偏少,主要集中在种植、养殖生产环节,涉足生产资料采购、农机使用、技术指导和培训、农民贷款、农产品销售、农产品加工储藏等领域的并不多,无法形成完善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未能产生规模效益。特别是农产品销售环节,由于农民合作组织没有有效运行,造成“小生产”和“大市场”之间矛盾突出。农产品销售基本上采用农民直接到市场销售和通过商贩销售两种方式,造成销售价格偏低,农户只能处于被动接受价格的弱势地位,影响了其从事生产的积极性。

5、农业基础设施尤其是农田水利设施薄弱

由于缺乏长效资金投入机制和产权不明晰等原因,农业基础设施、尤其是水利设施较差。村庄内生产道路尚未形成有效网络,硬化路面不足,特别是通向农民田间地头的“最后一公里生产道路”较为缺乏,导致农业机械和运输车辆无法直接到达。农田水利设施老旧,设计标准低,管理粗放,技术落后,末级渠系零散、不畅,山区和干旱缺水地区雨水集蓄利用工程缺乏等现象较为普遍,制约了农业产量的进一步提升。

6、农业保险缺失,生产风险加剧

由于气候异常和环境变化等原因,各地在种植业、畜牧业和渔业上普遍遭遇了各种灾害,主要包括:虫灾、气象灾害(风、冻、涝等)、饲料霉变、疫病、水体污染等。与此相对应,目前农业保险险种稀缺,仅在畜牧业中设立了能繁母猪险,实际赔付金额有限,进一步加剧了农业生产的风险。

二、促进汉中农业现代化的对策建议

1、实施 “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战略,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循环经济农业

汉中作为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重点涵养区,在国家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2013 年3 月13 日陕西省政府依据《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出台了面向2020 年的《陕西省主体功能区规划》。依据规划,汉中市除汉台区、城固县是省级层面重点开发区域外,南郑县、洋县、西乡县、勉县、佛坪县、宁强县、略阳县、留坝县、镇巴县等9 个县是国家层面重点生态功能区,属于限制开发区域,是保障国家和地方生态安全的重要区域,其以修复生态、保护环境、提供生态产品为首要任务,主体功能是维护生物多样性、水源涵养、水土保持,提供生态产品。汉中只有发展生态农业、循环经济农业,才能既保护生态环境,又发展经济。

另一方面,循环经济是新兴产业,科技含量高,人才要求严,资金投入大。秦巴山区是国家确定的特殊困难地区,科技、人才和资金实力薄弱,仅靠汉中自己很难开展循环经济、实现突破发展。因此,汉中应抓住国家实施《秦巴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的机遇,争取将汉中成功确定为国家层面发展循环经济先行试点区,如能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可享有特殊的产业、财政、投资等区域差别性扶持政策,扶持汉中发展生态农业、循环经济农业,可以特殊政策招引国内外大企业在汉中布局循环经济产业项目,可积极争取国家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加大汉中生态环境保护的投入和补偿等。因此,汉中应实施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战略,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循环经济农业,加快汉中经济发展。另外,要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尤其是地方政府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扶持农业发展。

2、以先进科技作为推进汉中农业现代化的根本动力

农业现代化从根本上说是农业科技化。只有现代科技成果的不断开发和应用,才能实现汉中农业现代化,只有靠先进农业科技才能实现农业优质、高产、高效,才能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才能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因此,需要采取如下对策。

(1)政府农业投入的重点首先应放在农业科研方面。农业科技成果的应用者主要是农民,带来的社会效益性、公益性比较强。因此,在鼓励社会各界以多种形式增加农业投入的同时,政府应大力提高对农业科研的财政支持力度。

(2)将汉中农业技术应用开发和推广体系的重点逐步转向社会化。进一步深化政府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改革,同时大力提倡和鼓励涉农企业的技术推广,逐步形成以涉农企业、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等各种产业化组织为主的多元农业科技推广应用体系。从世界范围来看,发达国家的经验也表明,只有多元化的农业科技推广应用体系才能够满足农业、农民的需求。对汉中这一经济不发达的地区来说,受地方财政实际能力所限,更应鼓励综合性社会技术推广应用服务体系的发展。

(3)加快汉中农业机械化发展。近年来,农业人工成本快速上升,机械对劳动力的替代作用明显,有利于降低成本。在加快发展粮食生产机械化的同时,应协调推进经济作物、林果业、养殖业等的机械化,加强生产急需、先进适用、安全可靠、节能减排类型的农业机械研发推广,并大力扶持农机大户和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进一步推广跨地区作业等农机社会化服务模式。政府应继续扩大农机具购置补贴范围,提高补贴力度,提高大型农机具补贴比例和补贴数额。

3、构建汉中农业现代产业体系

一是要加大汉中粮食主产区战略工程实施力度,稳定主要粮食播种面积,推进粮食核心产区和后备产区建设,进一步健全粮食安全保障体系;二是要积极推进汉中农业结构调整,实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提升高效经济作物、林果业和现代畜牧水产业等所占比重,加快形成各地优势突出和特色鲜明的农产品产业带;三是大力开展汉中具有优势、上规模的生猪、茶叶、中草药、疏菜等农产品标准化创建活动,加快发展受市场欢迎的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和有机农产品,实行规模化种养、标准化生产、品牌化销售和产业化经营,加快发展设施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流通业,促进汉中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四是抓好汉中农业招商引资,加快“引进来、走出去”步伐,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民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共赢机制,并让农民更多分享加工环节的利益增值;五是着力培育农产品品牌,积极参与各种农展会,扩大汉中名特优农产品影响力,提高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4、加强汉中农业基础设施尤其是水利设施建设

一是汉中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要以水利设施为重点,大幅度增加投入,进一步完善建设和管护机制,积极推进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加快大中型灌区配套改造工作,完善农业小微型水利设施,积极搞好抗旱水源工程建设,全面加强农田水利建设;二是把高标准粮田建设、中低产田改造和完善农田水利设施作为汉中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并大力实施能提高保障支撑水平、增强发展后劲的农业重大项目,推进汉中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跨上新台阶;三是积极开展汉中土地整理复垦,进一步增加有效耕地面积;四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科学规划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强农村电网改造、公路、饮用水安全工程、通讯、沼气建设,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5、加大培训力度,加快培养新型农民

农业现代化同样需要大批有文化、懂技术、素质高的人员,但汉中农业目前面临后继乏人的危险。随着各地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批农村青壮年选择进城务工经商,有些村干部也长期在外打工,“村庄空心化、农业副业化、农民老龄化”问题逐步显现,农业劳动力素质呈结构性下降,有些地区甚至出现了农忙季节农业用工难问题,农业面临后继乏人的危险。推进农业现代化,必须大批引进和造就各种专门人才,必须下大功夫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1)大力开展农业技能培训。加快培养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农民科技带头人、农产品营销人才、专业合作社带头人等适合现代农业需要的各种专门人才。利用农民工与农村、农业的天然联系,吸引大批农民工中的“能人”回到农业、农村,把资金、先进的理念、技术带回家乡,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开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使之成为新型农民的“种子”和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2)积极发展各种适应现代农业需要的职业技术教育。强化农业职业教育的社会公共性,加大对农业职业教育的公共财政投入,提高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质量。进一步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农业职业教育资助政策,建立助学金动态调整机制,保证每一名经济困难的学生都能够接受中等职业技术教育。

(3)加大对高等院校农林专业学生的资助力度,吸引更多人报考农林专业,并鼓励学生毕业后到农村去发挥专长,施展才能,实现抱负。

6、建立和完善农业保险体系

西部高等教育现代化 篇11

关键词:东西部 高职教育 差距 发展方向

中图分类号:G40—058.1 文献标识码:A

在国家经济政策向西部倾斜的背景下,西部的职业教育也迎来了发展的春天。从经济欠发达的西部省份贵州,来到东部经济发达的沿海城市广东进修。期间,亲身感受到东西部高职教育的差距,切身体会到先进的教学方式和管理模式。除了学到了不少好的教学方法和专业知识技能外,更深层次的感悟到东西部高职教育的差距所在。

(1)学校建设

1.1东部职业院校的的建设

无论从办公楼、教学楼、工业中心、图书信息楼还是学生公寓都干净整洁。新建校区设计合理,布局恰当,环境优美,物业化的管理非常到位,适合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要求。职业院校的发展除了得到当地政府的大力扶持外,无疑得利于良好的地理环境优势:处于经济发达的沿海城市,良好的经济环境,最前沿的科技资讯和先进的技术设备。

1.2西部职业院校的建设

西部职业院校近几年发展也很快,主要是得力于国家对西部经济的倾斜和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但由于处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各方面发展相对滞后,资金投入有限,大多数的职业院校是由以前的中专、技校合并升格而成,校区分散、校舍、办公环境和教学设施设备陈旧,先天条件不足。

(2)教学设施

2.1东部职业院校的教学设施

教学设施、教学设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当然除了有良好的经济实力外,还应该注重教学设备的合理性、实用性、针对性、先进性和利用率。所有的教学设施和设备根据学校的特点结合修理厂和4S店的运作模式来进行设置。培养出来的学生动手能力强,适应企业的能力快,上岗快,为企业节省了不少员工培训成本。汽车专业现有的设备中有不少都是企业赠送的,其中还包括很多新车。学校为企业培养人才,企业为学校提供市场化的设备和最新的汽车技术资料及技术指导,形成互为依托、优势互补、牢固稳定的双赢局面。

2.2西部职业院校的教学设施

西部的一些职业院校也花了不少的钱购进教学设备,但所购设备和仪器技术含量低或是过时的、企业已不采用的设备,培养出来的学生不符合企业的要求,达不到培养人才的目的。还有的设备由于师资和技术能力的欠缺,设备利用率较低,有的设备闲置多年不用,造成极大的浪费,所以西部职业技术学院的办学经验是值得借鉴的。

(3)师资水平

3.1东部职业院校的师资水平

从事高职教育的教师有别于普通高等院校的教师,这是由其性质所决定的。作为高职教育的一个特有名词“双师型”教师是一般普通高等教育教师所不具备的。“双师型”教师从一个层面讲,主要是指从事职业教育的、即能传授专业理论知识,又能指导专业实践,具备“双师”知识、素质能力的教师。德国、瑞士、澳大利亚、新加坡等许多发达国家凡是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都必须到企业进修或工作一段时间(有的长达3—5年),才能具备从事高等职业教育的资格。在国内,东部职业院校的做法符合世界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例如汽车专业的教师除具备高等教育的系列职称外,绝大部分都具有不同的技术职称。如汽车工程师、机动车评估师、汽车维修技师、维修高级工等。教师的理论水平实践经验都较强。实训基地的指导教师有很多都是从企业来的,有着丰富的企业管理经验和维修经验,掌握现代维修行业所需的各种检测设备和维修手段。学院培养出来的学生除了具有大专文化程度外,还具备很强的实际操作技能。

3.2西部地区职业院校的师资水平

西部的职业院校大多数也在倡导和推进“双师型”的教学模式,但受制于地方经济水平的发展和企业的经营思想及学校自身的条件,还不能完全给教师提供一个更新专业知识和提高技能的平台,教师接触不到新技术、新知识、新技能。专业知识陈旧,操作技能不强,教学质量和水平与东部发达地区的高职院差距较大。

(4)学生素质与校园文化

应该说各高职院校的学生入学的层次和素质都差不多,但经过几年的在校学习,情况就发生很大变化。这里固然有教学条件和教学水平的原因,但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和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对提高学生的素质起着潜移默化不可低估的作用。东部职业院校的校园文化活动搞得丰富多彩,特别是课外活动,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比赛、各类设计大赛、技能大赛、各种实践活动和多层次的文化交流等。西部地区有的高职院校学生本身所学知识就较为陈旧,技能又不强,加上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较少,毕业后不能较快地适应社会环境,在学校所学的专业知识得不到企业认可,这实际上是一种对人才资源的浪费。

(5)西部高职教育的发展和建议

5.1西部高职教育的发展

高职教育要发展,首先必须要为市场经济服务,办学方向不能脱离实际,根据社会需求结合本校特点来进行专业设置。东部职业院校所设置的专业是根据社会需求来设置的,培养的是符合社会需求的具有实际操作技能和一定理论基础的技能运用型人才。高等教育和高职教育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注重理论教育后者着重于实际运用。高职教育的教学是以培养能力为核心的。其中的理论教学应围绕培养能力来开展,应配合技能训练来进行,以“实用、够用”为原则。如香港职业教育的教学比较注重实际,授课与操作并重,理论和实践课程的比例接近1:1。西部有些职业院校具有行业特点,有林业、交通、电力、水利、冶金等,如何分析和设置专业我们可以借鉴发达国家高职教育专业的设置,参照国内东部发达地区示范性院校的建设结合本院校的行业特点和行业优势,再根据我国的国情省情市情来确定高职教育发展的专业模式及运作方法。

5.2建议

1.西部职业院校应根据当地的社会环境需要和职业环境,结合行业特点办一些具有当地特色和行业优势的专业,不能一味的求大求全,什么专业都想办,结果什么专业都办不好,缺乏竟争优势。不如集中有限的财力人力办得到当地社会认可和企业需求的精品专业,以一至两个专业为突破口来带动其它专业的发展。

2.加强对教师的技能培训,定期派出教师到企业接受锻炼,让教师掌握新技术、新知识,聘请有经验的企业人员到校讲课,让教师了解企业文化、企业需求和企业最新技术。

3.加强对学生操作能力方面的培养,增加实践动手能力的课时数,理论和实践课程可参照发达地区职业教育的经验设置为1:1左右。

4.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到企业宣传学校的建设,让企业了解学校,信任学校,同时学校了解企业的需求,形成互为依托、优势互补的关系。建立牢固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

5.学校购置教学设备、教学仪器时,尽量与企业所用的设备仪器保持同步,请企业的专业人员讲解使用方法,保持与企业同步,切实增强学生的技能,培养出受企业欢迎的技术人才,只要能打开企业的大门,学校就不愁生存和发展。资金不足的职业院校,可先少量购置,不求多但求精和实用。取得成效后,再逐步推进。

6.加强院校之间的交流合作,互派教师和学生参与交流活动。吸收对方好的教学方法和管理经验,加快学校的建设和发展,缩小与东部发达地区高职教育的差距。

参考文献:

[1] 俞仲文: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模式研究[M] .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3:69,250

[2] 姜国才:高等职业教育的研究与探索[M] 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8:26,43

[3] 陈柏松:现代化高职教育探索之路[M] 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79, 167

[4] 教育部高教司 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点击核心---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课程开发导引[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霍志刚(1964--),男,贵州贵阳,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汽车应用与维修专业教学。

通讯地址:贵州省贵阳市云岩区宅吉路34号1单元1号

联系人:霍志刚

西部高等教育现代化 篇12

以上数据说明, 2000年以来, 西部地区农业机械化水平得到了提高, 农业产值也得到了提升, 农民收入不断增多, 农业经济取得了较大发展。但是, 这些成绩并不能说明西部地区农业已经实现了现代化。相反, 由于受到包括地理因素在内的农业基础条件、农民自身素质、农村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西部地区农业现代化仍然面临重重困难。本文以延长县地区为例, 对西部地区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析, 并提出可行的解决措施。

1 延长县地区的样本代表性描述

首先, 西部地区是指包括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广西、西藏、甘肃、宁夏、陕西、内蒙、新疆、青海等12个省 (市、自治区) 在内的地区。从地理位置来看, 延长县地处陕西省黄土高原东部, 在西部地区所属范围内。

其次, 从产业结构来看, 2010年西部地区三次产业比重为13.1:50.0:36.9, 延长县三次产业的比重为18.79:50.35:30.86。延长县地区同西部全区情况相差无几, 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最低。

再次, 从耕地面积来看, 2011年西部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经营耕地面积0.16hm2, 延长县农耕地面积25.13万hm2, 人均0.22hm2。

最后, 从农村居民收入情况来看, 2011年西部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5246.7元, 虽然《延长县经济发展局2011年工作总结》中显示本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5378元, 但是与整个西部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差距甚微。

以上几点表明, 无论从地理位置还是从地区经济结构, 以及农业经济的发展情况来说, 延长县地区都可以作为研究西部地区的农业问题的代表。

2 延长县农业发展情况

延长县地区农业发展历史悠久, 但发展速度较慢、程度较低, 一直以传统的小农生产为主, 自21世纪后, 各项惠农政策实施以来, 延长县农业得到较大发展, 2011年延长县农业总产值达到10.4亿元, 比2010年增加18.2%。

该地区已由种植农作物为主的农业生产类型, 转变为以果林业、大棚蔬菜、畜牧业为主导的农业发展类型, 现在, 延长县已是全省重要的苹果、酥梨生产基地, 2012年全县苹果产量再创历史新高, 达到220017t, 较2011年增长25.1%, 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28152万元, 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23.0%。

2012年延长县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6282元, 相对于2009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485元来说, 增长了82.3%。但是, 从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来看, 2012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917元, 比延长县高出了1635元。

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 近年来, 延长县农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一方面, 这些成绩都是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的表现, 另一方面它又为农业现代化的深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但是, 毋庸置疑的是, 长期受自然地理、历史、社会、东-中-西的梯度发展模式等因素的影响, 延长县地区农业现代化的基点较低、难度较大, 还存在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3 农业现代化的制约因素

3.1 农民科学文化水平较低

农民现代化既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又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决定因素。农民现代化对其科技文化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就近些年的情况来看, 一方面农民现有文化程度不高。2011年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中, 文化程度为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占8.2%、小学程度的占32.6%、初中的占47.7%、高中的占7.6%、中专的占2.0%、大专及以上的占1.9%。由此计算, 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为高中以下的占88.5%, 高中及以上的占11.5%, 而东部地区农村居民文化程度为高中及以上的比例为19.2%, 比西部地区高出7.7个百分点。另外, 2011年底, 笔者对延长县农民情况的调查数据显示, 当地农民文化程度为高中及以上的占12.7%, 仅仅比西部地区高出1.2个百分点, 仍然比东部地区低6.5个百分点。这就限制了农民科技意识的提高、科技信息的获得、科技知识的学习, 以及对农业科技的实际运用能力。另一方面, 农民对通过教育提高科技文化素质的期望值较低。教育成本提高、高校扩招、分配制度改革等一系列变化在教育领域发生后, 农民的孩子普遍面临考学难、上学难、找工作更难的困境, 这便阻碍了农民家庭倾尽全力供孩子上大学, 只为“找到好工作, 跳出农门”这一目的的实现, 增大了农民的下一代仍是农民, 或是农民工的概率。因此, 农民家庭在没有足够富余的钱、没有足够强大的权、没有足够有效的社会资源时, 也就没有足够的能力供孩子考学、上学, 并助其找工作, 相应的, 也就不会把巨额经费投入在预期收益较低的子女教育上。所以, 农民的子女中学辍学率较高, 基础文化素质较差, 限制了其对科技知识重要性的认识, 限制了其眼界的开阔, 从而也限制了其日后的自我提升和对科学技术的运用。

3.2 农业机械化程度较低

农业科技在生产领域的扩散程度决定了农业的现代化程度, 适应农业发展的科学技术扩散速度越快、范围越广、规模越大, 农业现代化的程度就越高。农业科技最直接的运用方式便是对高科技农业机械的使用。丁泽霁 (1991) 将农业现代化概括为机械化、化学化、水利化、电气化。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 处于首要位置。虽然, 现代农业发展与大机械化相联系, 但是在中国农村仍然以传统技术来耕作, 大型机械在农村很难开展, 主要是土地面积较小, 不适应大型机械操作。

延长县是最为典型的不适应大机械操作的地区。该区地处黄土高原区, 土层深厚, 土质疏松, 长期受流水侵蚀, 使得土地细碎化为块状零星断续分布, 单块土地面积狭小, 户平均拥有土地面积较小且极为分散, 又以坡度较大的山地为主, 从而限制了农业机械的使用, 特别是技术水平较高的、大中型机械使用更少。2012年全县大型玉米联合收割机只有2台;苹果和酥梨是当地的特色产业, 但当年全县果林业机械只有18台;设施蔬菜种植中使用较多的仍然使用传统农业生产工具, 较少使用物理植保、物理增产、耕耙、灌溉等技术水平较高的设备。

3.3 农业生态破坏严重

现代农业不仅指人类征服和改造农业环境达到增产增量的目的, 更重要的是要建成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于一身的可持续发展农业。西部地区对化肥、农药、杀虫剂、除草剂、农膜等农用化学物资的使用量不断增大。2000年至2010年, 西部大开发12省 (区、市) 农用化肥 (按折纯法计算) 使用量由1008.6万t提高到了1526.4万t, 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从396198t提高到了717558t, 农药使用量从20.5万t提高到了31.2万t。这在一定时间范围内改善了产品质量, 提高了产量, 也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减轻了劳动强度, 增加了农民收入, 然而, 农民在使用化学产品时, 并没有对土壤构成、养分需求、地面湿度、害虫生长特性、作物适应性等进行精密的测量和科学的分析, 并且化肥、农药的利用率仅为30%和40%, 绝大部分流失在了土壤、水体和空气中。农膜使用后多采取随意弃置、填埋、焚烧的办法进行处理。这无疑都对农业生态环境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破坏。

种植大棚蔬菜是延长县农业发展中的一大突破, 农民在有限的人工生态系统, 对蔬菜生产所需的温度、湿度、光照、养分的条件进行控制, 突破了蔬菜种植的季节限制, 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但近些年, 长期不科学使用化学产品对大棚生态造成的影响逐渐显现出来, 棚内土壤盐碱化严重, 用养失调, 保水保肥能力下降, 地力严重衰竭, 影响了作物生长, 所以, 农民不得不在棚内挖地三尺, 把正在使用的土壤清理出去, 再将较为肥沃的土壤填进使用, 从而降低了生产效率, 影响了农民收入。由此可见, 农业化学化在有限的范围内提高了农业产量, 增加了农民收入, 但从长远来看, 却破坏了农业生态环境, 不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也相应地影响了作物的产量, 增加了农民的劳动负担, 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3.4 农业生产经营分散

随着果林业、设施蔬菜、畜牧养殖特色产业的发展, 延长县逐渐从满足自给性消费为目的农业生产转变为追求商品利润最大化。然而, 根据农业现代化人口模型, 每个农业劳动力需要的土地数量, 大体在1hm2左右, 才能达到城市居民收入水平。目前, 延长县农民人均耕地面积不足0.26hm2, 农业生产规模明显不足, 再加上延长县地区仍然采用农户单兵作战方式, 缺乏有力的纽带将其联系起来, 未能把握市场导向作用, 在产供销各个环节均处于市场的劣势地位, 即使拥有很高品质的农产品, 也很难获得最大的利润。

近年来, 延长县地区成立了许多农业合作组织, 建成了许多新型农村示范社区。这些合作组织和示范社区成为了该地向外看的窗口, 为当地“三农”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 但其主要作用还在于以集体名义购置机械设备供农民使用, 和聘请专业技术人员为农民生产作指导。通过深入访谈发现, 许多农民对合作组织的信任度并不是特别高, 他们认为这些合作组织操控在少数人的手中, 一些是农用物资的销售和农产品的集散地, 一些则成为了这些人从低买高卖中赚钱的中介。所以, 这些合作组织并没有成为联合农户最有力的纽带, 当地农业生产也就未能形成产、供、销、管, 农、工、商紧密结合的一条龙生产经营模式。

4 农业现代化的对策措施

4.1 加大教育投入力度, 建立农业人才培养机制

农民的现代化不仅包括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的现代化, 还包括价值观念的现代化。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多与当地经济发展同步改变, 但价值观念的更新却往往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 还需借助教育手段来改变。

一方面, 政府应发挥服务职能, 建立农民科技培训激励机制, 通过政府补贴或买单的形式, 开办具有本土特色的农业科技培训班, 引进农业科技人才, 采用视频放映、入户指导、田间咨询等多种方式, 把当地成功生产的典型案例作为培训内容, 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并将经过培训合格作为农民土地承包、获得贷款、表彰奖励、享受优惠政策的考察条件, 以此来激励农民积极参加培训、正确对待培训、认真学习培训内容。另一方面, 针对辍学的农民子女, 采取地方资助的形式鼓励其参加承认教育, 入学后自主选择适合自身的专业, 通过专业学习和实践来提高文化素质、开阔眼界、转变思想观念, 即使毕业后不返乡务农, 也可对其父母产生一定影响, 或增加其成功进入非农领域的砝码。

4.2 科学使用农用化学物资, 建立可持续发展农业机制

一方面, 西部地区属经济欠发达地区, 受生活压力所迫, 不得不采取急功近利的办法, 在小规模的生产中大量使用化学农资, 以提高农业产量。另一方面, 农民环保意识不强, 又长期处于较为封闭的小环境下, 在环境问题没有影响到农业生产时, 总是忽略环境问题的存在, 致使农业生态破坏不断累积, 最终导致了延长县大棚内土壤换新以保障农业生产的案例的出现。

建立可持续发展农业机制, 应坚持农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并重的原则。首先, 在教育与培训过程中, 注入环境保护相关内容, 激发农民环境保护意识。其次, 在农民认识到不科学使用化学品会危害生态环境、损害农业发展, 进而使经济收入受损的同时, 农技推广人员应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物制宜地推广更成熟化学品使用技术, 提高农业化学品使用的科学性。再次, 采取政府补贴或集体购买的形式, 引进高新农业科技, 采取物理方式肥地、杀虫、除害, 还原自然生态。最后, 当地政府应制定农村环境保护计划, 建立废弃物回收机制, 对生产、生活垃圾进行集中处理, 特别要是开发废旧农膜再生加工技术, 防止二次污染。

4.3 规范农业合作组织, 建立规模经营机制

以农户为单位的小农生产经营模式, 不利于农业的机械化, 也不利于规模经营, 更难以抵制市场风险。因此,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发展经营土地超过6.7hm2的“家庭农场”的号召。然而, 中国的现实是人多地少, 西部地区更是地形复杂、崎岖不平, 农民又受安土重迁、离乡不离土的观念束缚, 所以, 只要劳动力未转移到非农产业, 就很难实现土地的大范围流转, 也就难以实行“大”农场经营模式。因此, 在现有条件下, 只能以合作组织为桥梁, 将分散的农户相联系, 利用专业知识、信息和技术, 掌握市场动向、抵御市场风险, 实现科学管理和联合经营。

通过健全的法律规章制度, 使农业合作组织的组建、管理、运行规范化。民主选举产生组织管理者, 并聘请专业人员指导其运营管理, 培育壮大农业经纪人队伍, 开通有效的沟通反馈渠道, 将合作组织经营管理行为纳入到群众和法律双重监督下, 对利用组织获利、损害农户利益的管理人员进行解聘, 对违法行为进行法律制裁。合作组织真正做到引进成熟、有效的高新科技, 组织成员进行专业生产;宣传特色农产品, 提高产品知名度, 形成品牌效应;精确把握市场动向, 向农户提供最新的市场信息;做好外联工作, 使公司与农户、市场与农户对接;做好组织工作, 提高市场竞争力。

总而言之, 西部地区人口多、耕地少、气候条件差、地域封闭、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信息传递速度慢、农民科技素质不高、农业发展底子薄、组织化程度低, 这就决定了西部地区农业现代化是一项宏伟而艰巨的事业, 绝不可走“快餐式”急功近利的发展路子, 相反, 这将是一条漫长而艰难的发展之路, 需内推外拉双力双管齐下, 才能逐步走出发展困境。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住户办公室.2012中国住户调查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2.

[2]陕西省统计局.2013陕西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3.

[3]陈友福.论中国农业的现代化道路与政策体系[J].农业现代化研究, 1995 (16) .

[4]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2011中国农村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1.

上一篇:决策与评价下一篇:复烤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