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入

2024-09-28

思维导入(通用8篇)

思维导入 篇1

摘要:课堂教学中关注三维目标的有效落实, 如何让学生在掌握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 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 获得数学思想方法, 给学生以智慧的启迪和灵魂的震撼.将数学思想方法蕴含在具体的数学内容中, 给学生创设一定的氛围, 让学生经历数学思考, 逐步领会和感悟数学思想方法, 引导学生悟得数学思想, 理解数学, 享受数学, 获得数学, 并且在学习实践中能融会贯通.

关键词:有效导入,启迪思维,领悟数学思想

“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是新课程标准 (修订稿) 中的重要理念之一, 相比标准 (实验稿) 有了更深层次的意义, 其落脚点在于数学教育而不仅仅是教学内容本身,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运用数学思维进行思考、体悟数学的内在价值、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获得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等”, 为学生未来的生活和终身发展奠基.基于这种理念, 笔者在“一个数除以小数”一课的备课之初, 就潜心思考如何有效落实三维目标, 如何让学生在掌握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 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 获得数学思想方法, 给学生以智慧的启迪和灵魂的震撼, 使学生终生受益.基于以上考虑, 对本节课的导入进行了如下设计.

课始, 多媒体课件呈现“曹冲称象”的故事.

生品读故事.

师:读完故事你有什么感受?

生:曹冲很聪明, 把大象的重量换成了石头的重量.

师:曹冲把不可称的大象的重量转化成了可称的石头的重量, 其方法的巧妙合理千百年来为人们传颂, 他的神奇之处就在于应用了一种重要的数学思维方法, 谁知道是什么方法吗?

师释疑——“转化”思维. (同时课件演示:在故事的上下段落之间出现“转化”二字.) 此时学生若有所悟.

师然后话锋一转, 继续提问:不过, 大象的重量转变成了石头的重量, 请大家思考“是任意块数的石头的重量都可以吗?”

生:不是的.

师:“不是的”——那一定是在遵循着一个规则.回味故事, 关注细节, 是什么样的规则, 才能足以保证“石头的重量就是大象的体重”呢?

生:“一直到水面与所刻记号的地方相齐为止——这句话说明了“石头的重量等于大象的体重”.

用“曹冲称象”故事引入, 寓枯燥的数学问题于熟悉的故事之中, 由具体情节引出数学问题, 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为核心, 不仅激活了学生学习的情趣, 更寓数学思想方法于其中.

从故事的呈现形式来看, 幻灯片上下两部分分别呈现出了故事的起因和结果, 两段内容间又用“转化”二字分开, 醒目分明, 展示了由问题的提出 (没有足够的大秤去称大象) 到问题的解决 (称相同重量的石头) 的全过程.让学生经历了由不可称——可称的转化过程, “转化”思维这一名称的揭示, 不仅起到了由故事的起因和结果之间过渡桥梁的作用, 同时也较好地表现了事物的内在联系和变化规律, 有利于帮助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也使转化思维潜移默化, 在学生心灵深处埋下了火种.

转化思维的揭示之后, 正当学生若有所悟, 正待进入新课之时, 教师却继续引领学生徜徉故事, “进入藕花深处”.只见教师话锋一转:“曹冲把不可称的大象的重量转变成了可称的石头的重量, 那一定是在遵循着一个规则.回味故事, 关注细节, 是什么样的规则, 才能足以保证石头的重量就是大象的体重?”教师以问题驱动的方式启发学生思维, 引导学生揭示事物的本质规律, 使“转化”这种思维方法更具厚重, 把“转化”打开并赋予了更加理性的内涵:转化不是无原则的转化, 原来是遵循着这样一个规则——“一直到使水面与所刻记号的地方相齐”.那么结合本节课教学内容,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把除数是小数转化成除数是整数, 其解决问题的方法也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则——那就是转化前后商一定要相等, 具备原则性的“转化”为商不变规律的运用埋下了伏笔;同时, 为本节课的知识目标 (让学生学会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的落实奠定了基础.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 教师的及时点拨使学生思想产生碰撞, 提升思考, 激活了学生进一步探究所需要的经验, 引导学生围绕问题的核心进行深度探索, 使学生处在积极的思维活动之中.“转化”这种思维方法、解决问题的策略的运用在学生的心中已经生根发芽并潜滋暗长.学生所受的数学思维的训练, 所领会的数学思想和精神, 所形成的数学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以及创新意识, 虽不易一眼被他人觉察, 但却无时无刻不在发挥着积极地作用, 成为获得成功的最重要因素.

让“导入”之石激起学生思维之浪 篇2

信息技术课堂中出现这样的场景,我们也许并不陌生:

上课铃声已经急促地响起,学生满头大汗地鱼贯而入,一边开机等待,一边还在高谈阔论刚才的比赛……

课前,学生早早来到机房。然而他们感兴趣的并不是这堂课的学习任务,而是网络上的那些小游戏。上课铃声响起,他们才依依不舍地关闭窗口……

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用“今天我们来上《×××》,请大家把课本翻到第×页”作为开场白,其效果可想而知。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优秀的教学导入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把他们的思维带进特定的学习情境中,激发起强烈的求知欲望,才会有紧随其后的落实教学任务、解决教学重难点、层层推进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因此,教师要注重对课堂导入环节的设计,科学、合理地运用不同的导入方式,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课多导的教学内容,笔者选择的是《信息技术基础》(浙教版)第三章第四节《算法与编程》。其内容是对算法与编程的简要介绍,包括算法的概念、算法的表示形式以及初识程序设计的三种基本结构。教学对象为高一年级学生。由于本节内容的独立性和抽象性都较强,学生对其比较陌生,而编程在学生头脑中的固有形象又是神秘、高深的,因此课堂导入就显得尤为重要。不恰当的导入会增加学生理解的难度,降低课堂学习效率,甚至会让学生产生畏难情绪。

根据教学设计,第一课时的开场,需要通过一个导入环节引出算法的概念,并在实例中融入算法的自然语言描述形式,进而向算法的优化、算法的流程图表示等知识点递进。下面,将笔者设计的五种不同类型的导入方式分别进行介绍与分析。

一、以旧联新,搭桥铺路——复习导入法

【设计思想】在第二章,学生已经完成了“使用Excel进行信息加工”的学习。在Excel中有一个“宏”工具,是利用VB编程来实现命令的批处理操作的。学生对该工具比较陌生,但它在实际工作中应用较广,演示起来效果也非常明显。因此,笔者就利用Excel中的“宏”引入新课。

师:前面的课上,我们学习了用Excel处理数据的方法。Excel给老师平时的工作带来了不少帮助,特别是在每次同学们考试之后,对大家成绩的分析、处理都离不开它。比如,这次期中考试结束后,有18个班级的成绩汇总在表格中,老师希望很快找出有哪些同学是不及格的。(打开准备好的“学生成绩表.xls”文件)大家还记得可以借助Excel中的哪项数据处理功能吗?

生1:数据的筛选。

生2:筛选出分数小于60的同学。

师:很好!我们可以用到筛选功能。可是,老师这里有18个班级的成绩,也就是说,共有18张独立的工作表。有没有办法一次搞定呢?

学生沉默思考。

师:有办法可以一步实现!因为Excel中有一个叫做“宏”的秘密武器。老师现在就把秘密武器的“威力”展示给大家。

教师运行事先录制好的宏,“一步完成”对18个班级的筛选工作。

学生惊叹。

师:这个叫做“宏”的秘密武器,实际是一段程序。我们来看看它的本来面目是怎样的。

打开Excel中的VB编辑窗口,用F8键逐语句调试其中的程序,帮助学生理解。

师:就是这一段程序代码帮助我轻松完成了筛选工作。这些程序语句是我在18个班级中筛选出不及格的学生所用到的方法与步骤,我们称之为算法。解决任何问题都需要借助算法,算法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请同学们说说,你生活中用到的算法有哪些?

【课后反思】利用Excel中的“宏”,将电子表格中的数据处理与算法的知识点相衔接。通过显而易见的操作现象,让学生切身感受到程序处理的方便和快捷。观察一段简单的程序代码,将现象与本质紧密联结,在学生头脑中先形成一个初步的表象,从而提炼总结出算法的概念,启发学生思考身边的算法。整个导入过程用时6分钟左右,完成了从旧知向新知的过渡。

二、激发兴趣,创设情境——激趣导入法

【设计思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激趣导入法适用于各个学科,是最生动、最有效的课堂导入方法之一。特别是在信息技术课堂上,由于机房环境下多种媒体工具的使用更加便利,激趣导入呈现出了丰富性和多样性。

1.趣味数学题

教师借助课件出示一道趣味“过桥”问题:有4个人(A、B、C、D,同方向)要在晚上过一座独木桥。他们必须借助手电才能安全通过,但手电只有1个,而且最多只允许两个人同时通过独木桥(过桥时间是较慢者的通过时间)。已知:A通过需要1分钟,B通过需要2分钟,C通过需要5分钟,D通过需要10分钟。问:怎样才能在最短时间内让4个人都过去?最快需要几分钟?

学生思考并讨论。师生最后一致得出过桥的最佳步骤(借助投影展示),进而总结出算法的概念。

【课后反思】趣味题导入课堂,在理科教学中应用得较为广泛。对趣味题目有以下要求:一是学生不太熟悉的。课本中提供的“农夫过河”问题,由于学生大都做过,作为课堂导入缺乏新意,达不到启发学生思考的目的。二是难度适中。难度太大,会花去学生较多思考和讨论的时间,并在将该实例转化为流程图表示时,也会因为涉及太多步骤而不易作图;难度太小,则不能引发学生思考,不能形成探讨的氛围。

“过桥”问题能够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启发思考、促进思维的目的。最后一致得出的最佳“过桥”方案共5步,步骤清晰,方便学生理解,也便于转化为流程图表示。通过大约5分钟的导入过程,大部分学生的注意力已经完全转移到课堂的问题解决上,整堂课的互动效果非常好。

2.多媒体创设情境

教师在大屏幕上播放赵本山、宋丹丹的小品《钟点工》片段(3分钟左右)。其中,赵本山出了一道“如何把大象放进冰箱”的脑筋急转弯题目。

师:把大象放进冰箱,共分几步?

生:3步。第一步,把冰箱门打开;第二步,把大象放进去;第三步,把冰箱门关上。

由此引出,解决此类问题的步骤和方法,我们称之为算法,从而得出算法的概念。

【课后反思】算法的概念比较抽象和理论化。直接给出定义,学生会难以理解。从小品中的一道脑筋急转弯题目引出解决问题要分几步走,从而归纳出了算法的概念。这样设计,学生印象深刻、容易理解,又把枯燥的算法与程序拉近了生活,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多媒体情境导入是能瞬间将课堂安静下来的有效方法。动画一播放,学生的注意力会马上被吸引过来,自然而然地引入了新课。运用多媒体创设出的课堂情境,把景、声、情、境、理融为一体,充分渲染了课堂气氛,为学生接受新知做好了铺垫。

3.互动小游戏

教师设计了一个师生互动的“价格竞猜”小游戏。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款笔记本电脑的图片及相关配置说明,组织学生竞猜其价格,并根据学生竞猜的价格给出“高了”或“低了”的提示。学生根据提示及时修正报价。通过几个轮次,所报价格逐步接近并最终锁定在真实售价上(用时不超过5分钟),从而将学生的报价逐渐接近真实价格的步骤和方法中归纳算法的定义。

【课后反思】互动游戏是深受学生喜爱的课堂交互形式。教师选择的“数码产品价格竞猜”游戏,充分调动了全班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课堂气氛热闹而融洽。在猜出报价的同时,学生也学习了用自然语言描述问题解决的过程。整个游戏环节的时间应控制在5分钟内。

三、实际出发,引导探究——调查问卷法

【设计思想】新课标强调,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设计问题,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掌握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笔者结合冬季到来,不少学生出现赖床、迟到等现象,布置学生统计自己一周内每天“从起床到上学”的各项活动安排及所用时间,并将结果上报给组长。

教师提前一周布置任务:

1.记录自己每天从起床到上学的各项活动及所用时间,汇总在表格中,最终得出时间安排的平均数据。表格项目可能包括:起床、梳洗、整理书包、热早点、吃早点、上学等基本步骤(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减)。

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统计。统计完成后,由小组长汇总得出各小组从起床到上学用时最长和用时最短的学生。

课堂上,教师请各小组长汇报所在小组用时最长和用时最短学生的活动安排及所用时间。教师挑选用时最短、时间安排最合理的几位学生介绍经验,并以这几位学生的上学步骤为例,归纳出算法的概念。

【课后反思】由于任务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学生的配合度和关注度都较高,课前任务落实到位。在课堂上,教师通过比较用时最长和最短学生的安排,将合理的上学步骤与全班学生分享。从上学步骤安排,引出算法的定义。课后,不少学生反映,通过这一次调查,发现了自己做事拖沓的毛病,并从其他学生身上学了一招,今后要对自己的时间进行更合理的管理。

四、教学导入需要遵循的原则

上述几种不同的课堂导入方式在教学实践中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此外,信息技术课堂上常用的导入法还有作品展示导入法、时事热点导入法、开门见山式导入法、课堂随机导入法等多种形式。不同的导入方法需要结合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学情,根据整个学期的教学进度安排、前后知识点的衔接、不同教师的特点等进行选择和调整。一般来说,教学导入设计时要注意以下基本原则。

1.追求目的性和针对性

目的性,即导课应有助于学生初步明确要学习的内容是什么、为什么学、怎么学。针对性,即要针对教学内容,使设计的导语与教学内容形成有机的内在联系,不可游离于教学内容之外,还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状况、知识基础、能力水平、兴趣差异等实际情况设计导语。

2.重视关联性和递进性

运用导课的各种方法时,要注意各学科教材本身的系统性。要以旧知识为前提,以旧拓新、温故知新,使导语的内容与新课的重点紧密结合,揭示出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把旧知识通过新授,加以扩展和深化,从而达到知识的融会贯通。

3.体现直观性和启发性

在引入新知识时,尽量以生动、具体的事例为基础,同时讲究启发性。要让学生从浅显简明的事例中发现问题,进而引起学生认知冲突,激发其积极思维和寻求问题解决之道的强烈愿望。

4.富有趣味性和艺术性

新课的导入不仅要新颖独特、引人入胜,令学生耳目一新,还要有乐趣。通过充满情趣的导课,调剂课堂教学的气氛和节奏,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5.具有简洁性和灵活性

导语要精练、简洁,尽可能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导入,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导入方式上,根据教学实际,既要灵活多样,又要讲究综合。不能总用一种模式,谨防学生发生兴趣抑制。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信息技术课堂导入的方法可以是不拘一格的。只要抓住因文(教材和教学内容)而异、因人(学生与教师)而别、循情(学情及教学时机与气氛)而变、循需(教学目的)而发这几点,加强对教学的研究,就能设计出新、活、实的课堂导入。

参考文献

[1]张绪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案例专题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导入”和“提问”中的思维训练 篇3

一、精心设计导语启迪学生思维

导语是在教学新内容或开展某项活动时, 教师引导学生很快地进入学习状态的一种教学技能。 (1) 导语要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如教学《西门豹》, 可先让学生说说对“当官不为民做主, 不如回家种红薯”这句话的理解, 再顺势引入:“古时候有一个地方官, 给老百姓做了许多的好事, 得到老百姓的敬佩和爱戴。想知道这位地方官是谁吗?”这就把学生的注意吸引到学习该课文上来了。 (2) 导语要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如教学《和时间赛跑》, 教师这样导入:同学们在过“六一”节时, 都会议论参加什么比赛活动, 如, 跳绳呀, 拔河呀, 接力赛呀等等, 听说过和时间赛跑吗?怎样和时间赛跑呢?读了课文《和时间赛跑》, 你一定会明白的。学生带着这样的疑问去读课文, 找答案, 导语的效果就显现出来了。

二、精心设计提问, 促进思维活动

将生活意识导入习作思维的轨道 篇4

1. 多种形式积累生活

(1) 写漂流日记。美国作家唐纳·巴塞尔姆曾说过:“真相难以获得, 也难以丢弃。”读别人的文字并提出坦诚的建议, 或者请同学读自己的文字, 让自己知道写得好与不好的地方, 哪些地方需要删改或详加说明, 以及以后如何加强等。日记, 作为一种常见的作文辅助教学形式被我们经常运用于作文教学中, 可是“每日一记”“每周一记”的日记很多时候却成了学生的负担, 于是我采取了写“漂流日记”做法, 即将班级学生以每5个人一组编排, 每天一个人轮流写日记 (内容和形式不限) , 后写的学生先当读者, 阅读前一个学生的日记, 为其写上“评语”, 然后再写日记。写漂流日记不仅可以使学生形成观察和记录生活的习惯, 而且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对写作的兴趣。

(2) 资料搜集。资料搜集是为了让学生感到不是在写作文, 而是在解决生活问题, 学生的思维活动围绕着解决实际问题转, 课堂所调动的, 就是学生的生活意识, 而后将口头表达转换成书面表达阶段。

班级中每个学生的生活环境都不一样, 有的来自偏僻的农村, 生活单调却很淳朴, 他们从特有的农村生活中来, 领略的是淳朴的人文气息。有的来自城市, 生活条件优越, 能走出家门乃至国门去领略别样的风景。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定期进行交流, 准备一个记录本让学生记录后, 再漂流传阅, 这样就丰富了学生的写作素材。每学期的春游、秋游体验活动, 成了学生走进自然、观察自然、体验生活、积累素材的极好机会。在郊游时, 学生玩起爸爸、妈妈儿时的游戏, 体会了父辈的快乐。去农家乐学磨豆浆, 体验劳动的辛劳与甜美;自己饲养鸡鸭, 了解了小动物的生活习性……这些观察和体验为学生作文积累了丰富的素材。

(3) 博览群书。让学生博览群书有利于习作教学的开展。它可以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让学生从读本中品味出生活的乐趣和人生的哲理。我在班级建立了“读书之家”, 利用班队课定期交流读书心得, 在年级开展“读书漂流”“知识小竞赛”“制作读书卡”等活动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 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增加学生的文化底蕴,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2. 加强生活作文指导

(1) 作文前指导。作文前指导可以帮助学生将表达零散的生活意识引向整体表达的思维意识, 从而形成完整的自觉的表达思维。作文前指导可以从最简单的题目入手, 例如我尝试提前一天将作文题目告知学生, 让学生去寻找素材, 消除他们当堂写作的恐惧心理。尝试之初有人质疑:提前把题目告诉学生, 能行吗?如果学生回家背例文怎么办?没有了课堂上及时思考的过程, 学生真的学会了写作吗?可实验证明, 我成功了, 与其让学生在写作时抓耳挠腮, 无病呻吟, 不如放手让学生去准备、去发现, 积累的过程也是学习和提高的过程, 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进行生活积累和语言积累。

(2) 作文中指导。作文中指导就是将口头表达引向书面表达。将枯燥乏味的“作文课”变成生动有趣的“故事会”。学生将自己准备的素材当堂进行交流, 说出自己听来的故事。这样的过程实际上给了学生贴近生活、直接现场考察的机会, 学生在写的过程中就能做到身临其境, 下笔就如清泉汩汩流淌。另外, 在学生习作的过程中教师要加强课堂巡视、个别指导, 遇到典型的问题可进行“现说现写”“现评现改”。这样既促进了学生掌握基本习作的知识与技能, 又让学生体会到了习作的快乐。

思维导入 篇5

【案例一】教学“千克的认识”时的导入

准备工作:讲台上摆放两个袋子, 一大一小, 大轻小重 (肉眼看不出) 。

师:讲台上有两个袋子, 看一看, 你能感觉到哪个袋子重, 哪个袋子轻吗?

生1:一样重。

生2:大的重小的轻。

生3:大的轻小的重。

师:大家的意见不统一。看来通过看一看不能让我们感受物体的重量, 那你有办法说出谁重谁轻吗?

生:掂一掂。

师:那就请你上来掂一掂, 并且把你的感受大声地告诉大家 (指名2—3人)

……

师:通过掂一掂, 我们可以感受到谁重谁轻, 那如果我们想确切地知道这个袋子到底有多重, 需要什么工具来帮忙?

生:秤。

……

【反思】“千克的认识”这一课与“认数”、“观察物体”等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要让学生像学习物理和化学一样, 用在课堂上做实验的方法来学习数学, 使抽象的学具有可操作性。“认数”有一个数数的过程;“观察物体”有一个观察的过程;“千克的认识”则有一个“称”的过程。在这里涉及“数”、“观察”、“称”等一系列行为动词, 学生在行为投入的过程中, 在做数学的过程中认知水平和情感水平得到了发展。

在这一课的导入中, 我试图通过“看一看”“掂一掂”两个活动设计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引入“称一称”活动, 并希望经由这三个活动设计能够使学生发展并形成一定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只有观察是不能够认识物体的重量的, 必要时我们需要亲身体验甚至于借助于仪器。实际操作下来, 发现学生对于经过“看一看”到“掂一掂”的转折很是自然, 而由“掂一掂”进入“称一称”显得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 在于教师的问题情境设计还不到位, 给予学生体验的空间过于狭隘, 学生并没有经历完全“掂一掂”这个过程, 不充分的行为投入当然不可能激起学生深刻和丰富的情感体验, 自然也就不可能使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发现数学现象, 探索数学规律, 把握数学思想和方法。因而, 在这个导入设计中问题情境的创设还应更丰满:在第一次“掂一掂”后, 再出示两个差不多重的物体, 让学生再次掂一掂, 进而发现当“掂一掂”也不能解决问题时, 必须用量化的方法表示物体的重量。因而在设置这类数学课的导入问题情境时, 教师要提供给学生一个现场的实际操作环境, 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一系列真实的任务, 并且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 通过实际操作发现问题, 进而解决问题。

【案例二】教学“商末尾有0的除法”的片段

谈话:同学们, 你们喜欢打羽毛球吗?今天老师去买了许多羽毛球, 但遇到了一些小麻烦, 你们能帮忙吗? (多媒体出示情景图)

师:同学们真棒, 提出了数学问题还列出了算式!你会用竖式来计算吗?试一试!

学生刚开始信心百倍, 但经过实验以后发现有困难, 提出:不怎么会!

师:遇到困难了是吗?别着急, 试着用小棒摆一摆!

学生饶有兴趣地投入到活动中去。

【反思】在学习案例二之前, 学生已经学会用竖式计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首位能整除、首位不能整除、有余数的除法) , 并且一直是经过摆小棒, 首先形成表象, 进而根据表象在脑中抽象出竖式模型, 形成数学抽象思考, 发展数学思维。经过这一系列的学习, 在解决问题时已经初步形成了解决问题的策略。

由于年龄和心理特征的限制, 小学生并不能很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知识掌握水平, 往往会产生骄傲、自满的心态, 因而对于数学问题内在美的感受往往是比较迟钝的。当数学问题呈现在面前时, 他们并不会或难以对该数学问题直接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只有在对问题的探究过程中, 才能从成功的喜悦中获得情感的满足。因而教师在导入情境的设置中就必须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认知冲突, 提出旧知识不能解决或解释的现实问题, 置旧知识于一种新的任务环境中, 使学生发现旧知识的“无能”, 进而发现新的数学问题, 使学生带着明确的任务去解决这些新的数学问题, 进而使学生的目的更加明确, 使自己的数学认识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因而在这一节课的导入时, 考虑到学生经过了这阶段的学习, 会自认为对于列竖式计算已经相当的熟悉, 对于新的数学问题肯定不能引起思想上的足够重视, 所以先让学生自主运用旧知进行探索, 在探索的过程中提出对其原有认知的挑战, 进而提供给他们一个真实的任务环境, 使其能够意识到该数学问题的新意, 感受到探索的必要性后, 自己再依靠之前已经已经初步形成的解决问题策略对冲突进行解读, 去完成原认知的改造与重组, 以建立新的认知结构。数学结果表明, 学生通过自己发现问题后的解决效果会更有效。因而在设置这类数学课的导入问题情境时, 教师要提供给学生一个旧知与新知能形成矛盾冲突的思维碰撞过程, 让学生在对元认知的运用与反思中发现新的数学问题, 进而全身心投入到新问题的解决过程中。

思维导入 篇6

一、大学英语翻译教育中逆向思维的导入分析

1.正、反向转换。正、反向思维在逆向思维中最为经典, 是根据不同民族在思维方式上不同而形成的。例如英语在肯定或否定意义表达中惯性运用含蓄和委婉的方式, 但汉语则更为直接。正向、转换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由正向反转换;从正面表达正面, 从反面表达英语, 即肯定句形式忠于否定意义, 如“The sun sets regulary on the Union Jack these days, but never on the English language。英语在汉语译文中不再是一个“日不落”国家, 但英语在国际上却有广泛应用, 这正是正向、反向转换, 通过双重否定翻译前面分局, 虽然改变了句子形式, 但译文更加准确, 符合原文表达意思。其次由反向到正向转换;汉语从正面进行, 从反面进行英语表达, 即将肯定意义藏于否定形式中, 这种反向到正向的转换使译文与汉语表达更贴近原文意思。

2.省略及省略翻译。减词法即英语翻译中的省略法, 省略是原英文文章中有些词语无法翻译, 因此该词语在译文是不言而喻的。换言之省略违背译文语言习惯或可有可无的词, 然而省略并不是删除原文某些思想内容。

3.文化及文化逆向。英语翻译要求译语从文化角度准确翻译原语所要传达的方式、意义和风格。即在译语中原汁原味地体现原英语的“形”和“神”, 由此说明翻译中的关键部分是文化研究。逆向思翻译就是从多方面翻译角度思考, 所翻译内容语言文化反应更深层次内涵, 因此一旦语言进入交际便存在对文化内涵理解和表达问题。要求英语翻译者除了具备双语能力且还要有双文化、多文化知识。尤其是了解两种语言的文化形成过程、宗教文化、民族心理意识、历史习俗传统及地域风貌特征等一系列互变因素。

二、逆向思维导入大学英语翻译教育中需注意问题

1.重视含义解读。翻译是人类思想一项重要活动, 它是不同民族、地域、文化背景思维的有机结合, 具有跨文化和跨语言特征。尤其不同地区语言具有独特的表达风格, 而英语翻译者也要坚持原作的风格, 保留其本土化特征, 在文化背景范围内转换原文意思, 运用逆向思维解决问题并在形象含义、字面意思及隐性意义上解读。例如端午节的粽子是汉语中特有的词汇, 如果英语翻译者没有准确翻译出粽子背后的中国文化背景, 那么该词的翻译常常令人不解, 也不很好地表达其中代表的含义。此时就可将粽子转化为西方人最为熟悉的“trussed fowl” (指烹饪前被捆绑的鸡鸭) 来传达语言背后文化意义, 充分考虑不同地区生活人们思维习惯。

2.忠于原文。语言翻译要借助逆向思维准确判断文化背景并将这种翻译方式渗透到教学中, 然而语言翻译也要忠实于原文。教师在培养学生逆向思维中必须要教育学生在翻译任何英语时, 其本质要尊重原文并在其基础上进行文化沟通。不能为追求逆向思维翻译而不顾原文思想, 要在翻译中竭尽全力保留和传输文化色彩, 必须时可借助注解和解释, 从而更好地坚固逆向翻译和原文语义。合理应用注释和解释才能使语言翻译有了充足的辅助翻译功率, 将相应的文化知识传输给阅读者, 也和阅读者的阅读需求相符。对于商业化翻译更要持严谨化态度, 可以运用细致化条款说明翻译内容, 从而保证翻译的文化性和准确性相统一。

三、结语

总之,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 社会竞争也异常激烈, 教育作为培养人才的关键途径, 其教育方式显得更为重要。英语教育作为语言沟通的基础, 在大学英语翻译教育中导入逆向思维对提高学生应用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该思维模式能使译文变得更加严谨, 还能在不改变原文含义的基础上突显语言所要表达的情感和优美性, 从而提高英语翻译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关丽丽.大学英语翻译教育中逆向思维的导入分析[J].亚太教育, 2015 (36) :85-85.

[2]朱丹丹.逆向思维在高校英语翻译教育中的导入策略[J].考试周刊, 2015 (55) :81-82.

思维导入 篇7

一、利用思维导图, 充实小学生科学学法

近些年来, 我国的教育体制发展了重大变革, 越来越多的新型教学思想与教学方法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被研究出来, 并反作用于教学活动。小学科学课堂的教学效果对于学生未来的科学知识学习热情有着先决作用, 加之小学科学课堂上所学内容的形象性较强, 自然现象较多, 有许多需要学生亲手进行的实验, 因此, 在小学科学课堂中利用思维导图的方式使学生更为直观与细致地进行科学发现, 对于学生科学能力的培养十分有利。小学科学是从生动形象的外在去分析现象背后的科学道理, 是透过现象看本质的一个过程。因此, 思维导图是十分必要的一种教学手段。在日常的小学科学教学活动当中, 教师应当对小学科学的学科性质与学习内容的特点进行综合与立体的分析, 更好地掌握小学科学的教学目标, 慢慢地接受思维导图这个教学手段, 认识到它的重要性。教师应当加强对思维导图视觉组织作用的运用, 使小学科学知识的特征被学生所接受, 使学生在更便利的情况下进行基础科学知识体系的建立, 从生动的科学现象中挖掘本质的科学理论。

二、利用思维导图, 丰富小学生科学课堂内容

所谓的思维导图, 是人们思维逻辑的外在表达, 思维导图的利用可能将学生的左脑与右脑相结合, 对于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与知识的记忆与分析能力的提高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因此, 对于小学生来说, 思维导图是一个全新的新奇的学习方法, 小学生要想利用思维导图进行科学知识的学习, 就要加强对思维导图的学习。在小学科学课堂当中, 教师可以进行有意的引导, 使小学生利用思维导图进行科学学科知识的学习。比如在最初使用思维导图的阶段, 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几组, 每组的人数保持在四五个, 不要过多。这样, 学生可以对思维导图的建设任务进行有效的分工, 使新奇事物的接受过程难度下降, 使其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完成思维导图的灌制。在进行思维导图制作练习的时候, 教师要引导学生重视思维导图的绘制过程, 将最重要的内容放在核心位置, 用明亮的颜色或者不同的图案来突出主题的位置。将对主题发展有关键影响的各个概念放在次要的支干上, 对每一个支干进行标注, 标注的字数越少越好, 并且要保持汉语的规整。除了关键字的标注之外, 学生可以利用箭头与曲线等符号对各个分支间的关系进行注明, 使学生所绘制的思维导图的有效性提高。又如在进行三年级上册中的我眼里的生命世界这一单元时, 其中一个主题是寻找有生命的物体。这是一个范围很广泛的主题, 以此为主题进行思维导图的绘制与学习是非常有利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先找出位于思维导图中心位置的主题, 也就是有生命的物体, 那么, 物体的分类就可以从植物、动物、人类这三个角度进行分析, 植物、动物与人类也就因此而成为了分支。在教师的小学科学课堂引导之下, 学生会对思维导图有初步的认识与利用, 更好地理解思维导图对学习的重要意义。

三、利用思维导图, 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小学生对于玩耍的自愿程度远远高于其对于科学知识学习的自愿程度, 因此, 提高小学生对于学生的积极性就成为了小学教师的重要工作内容。小学的科学课堂中所讲授的知识包罗万象, 但过于广泛的题材很难集中小学生的注意力。思维导图不仅是一个重要的学习方法, 更是一种有利于教学活动开展的重要教学方法。思维导图需要小学生自己动脑进行设计、动手进行绘制, 这就使得思维导图在某一种程度上来说是小学生的一种学习成果。而利用思维导图进行成果的展示, 对于小学生科学知识学习的自豪感的提高有促进作用。上文中提到, 教师可以利用小组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思维导图的绘制, 那么接下来绘制组的活动就可以进行开展。如在完成《土壤与生命》时, 我们对课文主题进行思维导图的绘制之后, 教师可以引导小学生们以组为基本单位相互进行交流与讨论, 对各个组内思维导图主题的确定和分支的选择方法及角度进行交流。这样, 小学生会在交流中加深对相关知识的了解, 也会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观察生活中的科学现象。交流之后, 小组可以对本组的思维导图进行二次修改, 然后选择一位同学进行台前展示。经过这样的过程, 每一个小组的思维导图都会更加完美, 学生在展示过程中可以感到科学学习的成就感, 更愿意投入到科学课堂当中来。

思维导入 篇8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文化植根于语言, 任何分割两者关系的行为都会导致语言和文化在意义上的不完整。美国著名语言学家克拉姆斯基说, 语言教学就是文化教学。所谓文化导入, 是指“教师在课堂中有选择和针对性的引入文化内容。”2007年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指出, “大学英语是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跨文化交际和学习策略为主要内容。教学还应有助于学生加深对世界的了解, 借鉴和吸收外国文化精华, 提高文化素养。”然而现行大学英语教学与大纲要求仍存在诸多不一致, 具体的语言知识输入仍占据课堂的主体, 因此, 如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进行文化导入, 成为广大教学者的迫切任务。

二、理论基础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 目的语文化知识的习得不是通过教师的外部传授而获得的, 而是强调学习者在一定语言情境下, 吸收和理解目的语学习资源的文化并自动进行意义构建的。学习环境包括“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 其中情境的创设首当其冲, 它泛指一切作用于学习主体、并能引起学生产生一定情感反应的客观环境。情景的创设是否科学合理, 会直接影响教学策略的其他环节。本文将从建构主义中情境创设的角度, 探讨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材料选择以及来自实践的具体策略。

三、文化导入的材料选择

英语学习总是产生于特定的社会语言环境之中, 交际活动只有在情境中才能得到体现。从情境创设的角度看, 文化材料的选择可以有以下几个角度:

1.与语言表达本身有关

语言表达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传递着无尽的文化信息。在传统的教学中, 对单词的讲授一般停留在单词的字面意义上, 忽视了词汇和固定表达深刻的文化内涵。比如Laurel这个词本意是指月桂树, 但古代希腊人和罗马人用月桂树的树叶编成冠冕, 献给杰出的诗人或体育竞技的优胜者作为奖赏洲, 由此laurels引申成胜利和成功。英语中还有许多表达来自神话、寓言、传说或典故, 了解这方面的文化知识, 有助于学生对英语词汇的理解和运用。比如The Sword of Damocles, 直译为“达摩克利斯之剑”, 起源于古希腊传说, 表示无所不在的危险。这些表达经常出现在新闻听力或阅读中, 在教学中通过对文化背景和起源的介绍, 加深学生对这些表达的兴趣和理解, 能给主题内容的学习创设较好的情境。

2.与思维习惯有关

由于中国与西方诸多自然性因素和社会性因素的不同, 东西方思维上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思维的差异体现在语言上有句子, 段落以及篇章, 等等。英语句子的表达重点或者说中心词一般都放在前面, 修饰语放在后面, 比如主语从句和后置的定语从句。但在实践中, 学生往往按汉语的表达习惯说出中式英语, 在翻译中则会按英语表达的自然顺序翻译出别扭的汉语, 完全不顾两种语言在表达顺序和思维上的巨大差异。西方传统思维重视理性逻辑, 所以英语段落中中心句一般位于段落的第一句, 这一点应用性的文章尤为明显。这些差异要求教师通过情境的创设和学生的自主学习, 让学生在听力和阅读理解中了解段落中的逻辑思维并注意转折词后的重要信息。听力题中还有很多类似情况, 比如对给予、赞美的回应, 以及很多对话场景, 如校园场景、约会场景、医院场景、小孩教育和度假等场景中都体现了较明显的思维差异。教师要注意创设与思维差异有关的情境, 让学生自己领会英语的思维是如何区别于汉语的, 这样才能最终完成对以上知识的自我意义构建。

3.与历史和传统有关

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其独具一格的历史和传统, 一种语言往往与这个民族的历史和传统密不可分。在语言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创设与历史和传统相关的情境, 让学生了解语言文字的起源和深意, 从而为正确使用提供保证。比如介绍情人节的由来, 以及Yeats的诗歌《When You Are Old》有助于学生体会到中西方在感情表达方面的差异。课后要求学生阅读莎士比亚的小说《罗密欧与朱丽叶》, 并在下次课堂上就问题展开讨论。西方还有很多传统节日, 比如感恩节、万圣节等等, 每个都有其文化内涵。在大英课堂的教学中, 教师应该注意创设与这些历史和传统有关的学习情境, 不要让学生脱离斑斓的文化背景来学习空洞的语言形式。

4.与宗教有关

不同的民族有着各自的宗教信仰, 并且无处不在的体现在各自的语言中, 所以在课堂中创设与西方宗教知识有关的情境是让学生对语言有全盘了解以及提高文化素养的重要前提。英语国家人们一般信奉基督教, 重视平等、自由、博爱, 许多节日都与基督有关, 如圣诞节、感恩节等等。《圣经》被基督教奉为经典, 讲述了许多具有宗教色彩的神话和有关古犹太人的传说故事、法典、宗教教规以及部分史实。它反映了古人的喜怒哀乐, 乞求与理想, 因此, 英语中有无数的表达都和《圣经》有关, 如: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 Job’s patience等等。在美国, 一半以上的成年人参加过宗教组织的慈善服务活动或做过志愿者, 大多数美国人的婚礼是在教堂举行的, 而他们的丧礼要由牧师、神甫主持。美国的国歌里, 有“上帝保佑美国”的歌词;美国总统就职, 要手按圣经进行宣誓。所有这些都表明宗教是英美文化中无处不在, 学习一个民族的语言, 势必也要在尊重对方宗教、了解对方宗教背景的前提下进行。

5.与价值观有关

一个民族的文化通常有其系统性与一体适用的价值观, 这种价值观称为“文化价值观”。英美国家的价值观体现在语言上比较突出的价值观有个人主义, 强调个人的权利、自由, 他们一个重要的观念是一切靠个人奋斗。英语国家强调隐私, 象年龄、收入、婚姻和行为去向等都被认为属于个人隐私范畴, 成为口头交际的文化禁忌。在教育上, 和中国人的封闭教育和遵守校规相比, 西方教育完全是一种开拓自由思维的空间, 他们是在玩中学习, 在学习中思考, 这其实和建构主义的理论很一致。

另外, 平等也是英语国家的人最珍视的价值观之一, 他们认为人“生来平等”, 大多数美国人相信上帝同等看待所有的人, 不考虑出身或经济地位。这些价值观在语言中都会得到体现, 因为它们与中国的传统的价值观相差的太远, 所以应该给学生创建熟悉这些价值观的情境。

四、文化和思维方式导入的策略

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教材所提供的知识不再是教师传授的内容, 而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因此, 利用多种策略来创造生动活泼的课堂, 激发学生学英语的兴趣, 通过相关文化知识的导入, 为学生创设一个合理的自我构建的情境。

1.学生为中心, 教师为指导

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认为, 真正有效的教育是建立在学生主动理解的基础上。建构主义教育家Glaserfield认为, 教育就是赋予学习者独立思考的权力。文化导入的教学模式主张教师要善于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提供自然、真实和生动的, 涉及到社会、经济和文化等各方面的直观语言材料及有效信息, 创设自然生动的情境, 将英语国家的文化和风俗充分渗透到教学中, 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完成内部心理表征的自我建构。因此在语言学习过程中, 很多工作都可以直接让学生来做。比如课前要求学生就相关主题做前期预习, 了解相关的文化信息, 课后对信息进行重组和充实, 让学生在实践中了西方语言中所蕴涵的文化, 完成主动学习的过程。教师要提高组织课堂的能力, 善于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 而且在跨文化对比等方面都有较强的能力, 因此教师也要积极学习, 通过各种途径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 迎接新教学模式带来的挑战。

2.以课堂为主, 以课外为辅

情境的创设在课堂上应以教师为主, 课外以学生自主构建为主。课堂上由教师围绕相关的主题, 提供合适的资料, 给学生创造较好的语言学习的情境;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并在讨论和协作中解决问题。课外的文化导入形式多种多样:可以给学生提供参考书目, 让他们根据兴趣选择, 并在读后进行小组讨论, 再回到课堂展示;可以提供一些反映文化冲突的电影如《刮痧》, 或凸现西方个人奋斗的电影《阿甘正传》、体现文化因素如西方音乐舞蹈的电影或录像, 让学生接触客观直接的语料, 供学生课后的延伸学习;课外文化的导入还可以通过电视、网络、录像、论坛、报纸和杂志等进行;英语短剧、配音比赛、专题文化讲座和英语晚会等, 都可以成为导入文化的渠道, 这些方式都能极大促进学生的兴趣。

3.语言为主, 文化信息为辅

在大学英语课堂中创设情境的时候, 要处理好语言教学和文化导入的关系。有限的课时不允许把语言课上成文化课, 课堂中应注意培养学生对文化进行对比来加深语言理解的能力, 并且要让学生明白每个民族有自己的文化传统, 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要尊重不同的文化, 吸收英美文化中的精华, 并传递中国文化的精髓。比如《走遍》这套教材以语言知识为基础, 内容涉及美国各地风土人情、社会生活、以及不同文化背景角色交流的许多方面, 以快速增进听说能力为主要目标, 同时兼顾提高阅读与, 比较适合学生观察两种文化的差异。实践证明这种以语言为主, 文化导入为辅的教材对非英语专业生的语言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五、结语

文化教学在语言教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只有在英语课堂进行文化的导入, 才能既培养学生的基本语言能力, 同时还能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最终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本文从情境创设的角度重新审视大学英语课堂中文化的导入, 利用多种途径把设计生动自然的社会文化背景放在首位, 旨在把学生推到台前, 培养更有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的人才。同时教师应该在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指导下进行实践, 并在实践过程中逐步积累经验并积极反思, 为我国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改革做出新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世静, 外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困惑和探讨[C]//孙有中.英语教育与人文通识教育.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8:132.

[2]何克抗, 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1997.5

[3]杨学云, 基于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文化导入研究[J], 外国语文, 2010.8

[4]胡文仲, 英语教学中为什么要涉及文化[J], 外国语, 1986.4

【思维导入】推荐阅读:

导入方式05-24

导入功能05-26

精彩导入07-26

课程导入08-01

注重导入08-05

导入措施08-09

情感导入08-17

文化导入08-25

知识导入09-02

提问导入09-11

上一篇:高职英语翻译教学分析下一篇:会计专业实习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