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课外活动的必要性

2024-10-26

开展课外活动的必要性(精选12篇)

开展课外活动的必要性 篇1

财务分析在我国一直是作为企业经济活动分析的一个组成部分存在的, 所以我们通常将财务分析理解为就是经济活动分析。其实不然, 它们二者所分析的主体、目标、内容是不同的。而作为一个受公众关注的公司, 来自国家、社会、公众、股民、投资机构的监管和质询会不断强化和放大, 提高信息透明度是证券市场对上市公司治理的必然要求, 因此做好财务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

1 财务分析的内容

(1) 财务分析主体是与企业有关的需要分析信息的部门、单位、法人、自然人等。它们可分为外部和内部两大类。外部分析主体一般包括债权人、股东、其他企业、会计师事务所、政府及其有关机构;内部分析主体一般为企业管理者、企业所有者等。

(2) 财务分析主体的不同, 其分析的目标和内容亦有所侧重, 由于财务分析主体构成的多元化导致了目标的多元化, 从而构成财务分析的目标体系, 分析目标的不同又导致了分析内容的不同。

(3) 财务分析的内容主要根据信息使用者的不同而分为外部、内部分析内容, 另可设置专题分析内容。由于只有在企业提高了经济效益时, 企业才可能有较强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 国家、投资者、债权人及社会各方相关者的利益才有实现的保证。因此现代财务分析的重心由外部分析转向内部分析。具体说来, 企业财务分析的内容有:

(1) 外部分析内容:企业偿债能力分析、企业盈利能力分析、企业资产运用效率分析、社会贡献能力分析、企业综合实力分析。 (2) 内部分析内容:除以上外部分析内容外, 还包括:企业筹资分析、企业投资分析、企业经营预算执行情况分析、财务状况和财务成果形成原因分析。 (3) 专题分析内容:企业和外部信息使用者可根据自身的特点, 结合特定的目标选取特定的资料及内容, 有针对性地进行一些专题分析。

2 财务分析指标体系

2.1 财务分析指标体系设置的原则与要求

2.1.1 设置的原则

由于财务指标的设置因主体的不同而不同并具有较大灵活性, 再加之财务指标是财务分析内容的量化, 故有必要将其特殊性揭示出来。

(1) 可比性和实用性原则。可比性原则, 设计指标时, 对每个指标的涵义、范围、内容和计算方法, 应尽可能符合各种比较的需要。通过不同时期指标的纵向对比, 可预见企业财务状况变化趋势;通过不同行业、地区、企业间指标的横向对比, 可以发现企业存在的差距和问题。实用性原则, 便于掌握, 符合各分析主体财务分析的需要。避免多余重复, 尽量协调衔接。

(2) 公开性和保密性原则。指标的设置必须满足包括外部投资者、债权人等多主体的需要。但与此同时, 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也应重视对企业的商业秘密加以保密。

2.1.2 设置的要求

(1) 指标的主辅框架。财务指标体系首先应有一定的主要指标, 它们能从总体上概略地反映企业状况, 还应设置起补充作用的细分指标, 从而形成一个主辅结合、详略得当的财务分析指标体系。

(2) 指标的定变结合。财务指标体系整体上要有相对的固定性, 但也要随分析主体对信息需求的特点而作相应增减。特别应结合当前经济体制改革实践的需要探讨更加实用有效的指标, 适当补充指标内容, 形成定变结合、适时可调的指标体系。

(3) 指标的灵活可调。一个完善的指标体系, 不仅能适用于某一财务分析主体, 即经过调整后指标可适用不同信息主体的需要, 运用于各财务分析主体。

2.2 财务分析指标体系

财务指标是以简明的形式, 以数据为语言, 来传达信息并说明情况和结果。分为外部分析指标体系及内部分析指标体系。

2.2.1 外部分析指标体系

2.2.1. 1 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1) 短期偿债能力。对于企业来讲, 短期偿债能力的大小, 取决于企业营运资金的大小以及资产变现速度的高低。另外, 可动用的贷款指标, 准备变现的长期资产、偿债能力的声誉、或有负债、担保责任、未决诉讼等对它也有影响。通常设置以下指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营运资金比率和现金比率。

(2) 长期偿债能力。分析长期偿债能力时不能不重视企业的获利能力, 这是因为企业的现金流入量最终取决于能够获得的利润, 现金流出量最终取决于必须付出的成本。此外, 债务与资本的比例也是极其重要的。

2.2.1. 2 企业资产运用效率分析

企业经管的目的在于有效运用各项资产获得最大的利润。利润主要来源于营业收入, 企业须凭借运用资产才能取得营业收入。资产周转越快, 表示其运用效率越高, 利润越大。通过分析资产运用效率, 评价企业营业收入与各项营运资产是否保持合理关系, 考察企业运用各项资产效率的高低。指标有: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

2.2.1. 3 盈利能力分析

投资者关心企业赚取利润的多少并重视对利润的分析, 从而使投资者获得资本收益。对于债权人来讲, 利润是企业偿债能力的重要来源。政府有关部门关心的则是微观和宏观的经济效益以及各种税费上交的可靠性。企业管理者通过分析, 评价企业的经营成果, 分析原因, 总结经验教训, 不断提高企业获利水平。指标有:销售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资产总额利润率、资本金利润率、权益利润率、每股盈余、每股股利、市盈率、股东权益报酬率、股利支付率、留存盈利比率。

2.2.1. 4 社会贡献能力分析

企业的目标是追求最大的利润, 但作为国资企业, 单纯地追求企业个体的经济效益是不行的, 还必须包括对社会的贡献。指标有社会贡献率、社会积累率。

2.2.1. 5 综合财务能力分析

前述指标多从一个侧面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 有一定的片面性和局限性, 必须把它们综合在一起, 进行系统分析。指标有杜邦模型中的权益报酬率和计分综合分析法的实际得分值。

2.2.2 内部分析指标体系

内部指标体系的设置, 主要是为满足企业内部管理的需要, 可根据企业所在行业的特点和管理的特殊需要灵活设置, 其内容相当广泛。一般说来, 可从筹资、投资等方面设置。

2.2.2. 1 企业筹资分析

在筹资分析中, (1) 要分析企业的资金需要量; (2) 分析企业未来的财务状况和获利能力; (3) 分析企业的资金成本和筹资风险; (4) 确定一个合理的筹资方案并与资金供应者进行协商, 使企业筹资活动顺利进行。可设置筹资结构比率、资金成本率等指标。

2.2.2. 2 企业投资分析

企业对投资活动, (1) 应进行可行性分析, 为投资决策提供依据; (2) 应进行事中分析, 以控制规模, 提高效益; (3) 进行事后分析, 以考核效果、评价业绩, 为改善企业今后的投资决策提供依据。企业在投资分析时一般需考虑货币时间价值、投资的风险价值、资金成本和现金流量等财务因素。在投资阶段为考察投资方案的可行, 可设置内含报酬率, 为考察投资的收益可设置投资报酬率、投资回收期等指标。

摘要:财务分析与经济活动分析由于分析的主体、分析的目标、分析的内容的不同所起到的作用也是不同的, 来自国家、社会、投资者的监管和质询会不断强化和放大, 提高信息透明度是证券市场对上市公司治理的必然要求, 做好财务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企业必须建立财务分析的制度, 开展财务分析活动。

关键词:开展,财务分析,活动

参考文献

[1]王遐昌, 印浩.财务管理学[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 2003.

[2]戴德明, 林钢, 赵西卜.财务会计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3]张先治.财务分析[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4.

[4]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财务管理[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7.

[5]吴树畅.财务管理[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6.

[6]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财务成本管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6.

[7]田明.财务成本管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7.

[8]谷祺, 刘淑莲.财务管理[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3.

开展课外活动的必要性 篇2

《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充分关注幼儿的经验,引导幼儿在生活和活动中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提供自由活动的机会,支持幼儿自主地选择和计划活动,并鼓励他们认真努力地完成任务;”“幼儿园的空间、设施、活动材料和常规要求应有利于引发幼儿的主动探索和幼儿间的交往。”游戏是孩子出于自己的兴趣和愿望的自由的活动。在游戏中,自愿和自主是个重要的条件,如果孩子在游戏中失去了自主性的特征,只是按照成人的意图被动地参加游戏,他们便会失去游戏的积极性。

一.角色游戏是幼儿期最典型的、最有特色的游戏。我国学前教育工作者把幼儿自己创造的一种以扮演角色,使用玩具去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游戏活动称为角色游戏。角色游戏具有以下四方面的特点:(1)游戏是儿童主动的自愿的活动;(2)游戏是在假想的情景中反映周围生活;(3)游戏没有社会使用价值,没有强制的社会义务,不直接创造财富;(4)游戏伴随着愉悦的情绪。

(一)游戏中教师的介入与指导的必要性

游戏是幼儿自主自由的活动,但并不意味着成人或者教育者对游戏中的幼儿可以放任自流,游戏作为幼儿的基本活动,已成为教育幼儿、发展幼儿的手段或形式,幼儿游戏的过程就是教师给幼儿施加教育影响的过程,教师进入幼儿游戏过程的意义,越来越受到肯定和认同。教师参与游戏进行现场指导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功能:

(一)支持幼儿游戏的态度功能

教师直接参与到幼儿游戏过程中,其行为本身就向幼儿传递了一种非语言信息,即游戏是有价值、重要的活动,教师参与的行为本身就表达了教师对待幼儿的态度,它可以影响幼儿游戏的兴趣,游戏持续的时间以及游戏的水平与质量,反之,教师对幼儿游戏的漠视或忽视,会让幼儿感到“那件事情没意思,不重要”。

(二)密切师生关系的情感功能

教师参与游戏如同教师蹲下身来和幼儿谈话一样,具有密切师生情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的功能,它可以使幼儿体验到教师的亲切与关注,把教师看作是一个可以亲近的人。

(三)促进幼儿发展的教育功能

教师参与游戏是教师与幼儿互动的过程,也是教师向幼儿施加影响的过程,教师作为成人所具有的丰富知识经验和作为教育者的意图在游戏中可以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幼儿,幼儿也在游戏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教育的影响。

二.教师指导要把握时机,在孩子需要的时候介入才是最佳时候 我们知道在幼儿游戏过程中并不是教师指导的频率越高,幼儿的游戏热情就越高,更不是教师参与幼儿游戏越积极,幼儿游戏发展得就越快。因此,游戏活动的组织、指导也就成了我们一线老师实践工作中研究、探索的不变的主题。

三.幼儿角色游戏的开展

(一)使幼儿积累丰富的生活及知识经验。

成功的体验来源于经验的获取。幼儿对材料的操作往往与幼儿已有生活经验有密切的关系,生活经验越丰富,知识技能越充分,幼儿游戏的技巧和技能就越丰富,在游戏中的主动性、创造性也就越大。因此,我们首先是丰富幼儿的一日生活,利用谈话、讨论,参观、访问等多种手段,交流分享经验,扩大并加深幼儿对生活的理解,从而产生新的游戏主题。如有一段时间班里生病的幼儿非常多,孩子在医院里打针的时候,能碰到自己的好朋友,回到幼儿园他们也经常聊在医院打针的事情。于是我组织了一次谈话活动,向幼儿提出问题,“人什么时候会去医院?”“医生是怎样给病人看病的?”等。幼儿谈论非常积极、激烈,连护士阿姨打针的细节都描述得很详细,接着我让孩子们表演一下动作,他们表演得惟妙惟肖,这时孩子们提出想玩“医院”游戏,于是我班的“医院”游戏开展了,这就是在幼儿丰富的生活经验的积累下产生的新的游戏主题。这是幼儿参与游戏的第一步,这样不仅能更好地满足儿童游戏的愿望,而且能提供锻炼儿童能力的机会。

(二)让幼儿参与创设适宜的游戏环境。

教师要鼓励幼儿参与创造自由选择、大胆操作、大胆探索的环境,并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幼儿在游戏中的自主性,还培养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如中班幼儿的劳动热情很高,很喜欢模仿成人的各种劳动,但由于他们年纪小、体力弱,知识经验少,不可能真的像成人那样地劳动,所以,我们就为幼儿设立了 “小小种植园”、“生活自理角”等,让他们在这新奇的环境中,把生活中难以实现的

愿望,通过特定的情景去实践或再现。这样的教育既能使幼儿获得大量的信息,又能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让幼儿自主选择游戏,自由玩游戏。

游戏主题确立了,环境布置好了,材料也准备充分了,游戏就可以开展了。是老师分配角色?还是让孩子自己选择?德国教育家福禄贝尔指出:“自发游戏是儿童内心活动的自身表现,是儿童最纯洁、最神圣的心灵活动的产物”。他揭示了游戏在于儿童的内部需要和自发活动这一游戏本质。自主游戏必须充分体现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必须改变过去对幼儿游戏作外部强加,充分尊重并满足幼儿的内在需要,激发幼儿的主体能动性,让幼儿自主选择游戏,自由玩游戏。

(四)幼儿参与。

游戏后让幼儿参与,把游戏的材料分类摆放好,利于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然后让他们谈一谈:今天玩的开心吗?有什么趣事?遇到了什么困难?如何解决的?明天玩什么游戏?有什么新的设想等等,教师可以帮助幼儿整理游戏中零散的经验,修正错误的经验并找出存在的问题,分享成功的经验,为下一次游戏的开展做好材料、经验等方面的准备。

开展课外活动的必要性 篇3

关键词:党的群众路线;必要性

一、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必要性

首先,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党在新形势下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重大决策,是顺应群众期盼、加强党建的重大部署,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举措。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是我们党无往不胜的根本。回顾党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最为宝贵的一条经验,是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由此可见,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的成就,都是通过团结带领人民共同奋斗取得的。在长期革命战争中,我们党依靠群众,依靠信念,勇于胜利。

其次,党员干部走基层、接地气、转作风义不容辞。大树扎根于沃土,高楼立足于基石。樹木从泥土中吸取营养,英雄从人民中得到力量。新时期新任务,党要求我们依靠群众,服务群众。从更加合理的角度做群众工作,这也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不竭动力。坚持走群众路线,和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将权力受用于群众之中。权为民所赋,亦当为民所用,权力就是责任、服务和奉献。通过系列办法举措,摆正同人民群众的关系,知道“我是谁”,明确“依靠谁”,弄懂“为了谁”。

二、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路径和思考

1.为民务实清廉,带头忠于职守、凸显爱岗敬业

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党员干部心系民,走在前,做在先,作表率。努力做好本职工作,是贯彻群众路线的重要途径。坚决抵制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等不正之风,杜绝精神懈怠、弄虚作假、不负责任等错误态度。作为基层党员,应该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努力践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做到思想上尊重群众、政治上代表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为了群众,一切从群众利益出发,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只有自觉贯彻群众路线,主动面向群众、热忱服务企业、才能更好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构建和谐社会。

廉洁能聚人,律己能服人,身正能引人,无私能感人。做事当于世有益,为人应求心所安。一要勤政为民,永葆本色。身不离劳动,心不离群众。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是坚持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群众富不富,关键看干部。群众最愁的是致富无门。当好群众的贴心人,深怀爱民之情,爱民而不扰民。二要求真务实,当好公仆。兢兢业业、勤奋工作、埋头苦干,扎扎实实地做好各项工作。求真务实,解放思想。三要廉洁奉公,争做表率。廉洁奉公,家事国事皆为心头事;贪污受贿,风声雨声都是警笛声。常谋民众有益事,莫敛所见不义财。清廉是一种思想作风、人格力量,立身之本、为人之道、处事之基,是党员领导干部工作的生命线。必须严格遵守党纪国法,坚持高尚的精神追求,切实做到心不贪、手不长、嘴不馋,忠实地代表人民利益。四是治腐治本更治表。刹“四风”,正党风、端正风、优作风、带民风。努力做到五个“树立”: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为人民谋福利、为社会主义事业献身的理想志向;树立立党为公的事业心和勤政为民的责任心;树立高尚的道德人格;树立良好的信誉,自觉维护党性原则。

2.忠心真心用心,狠抓五心教育,情系群众灵魂

“群众是根茎,是海洋;个人是树叶,是滴水”。勤为本,民为本,正本清源;廉则立,严则立,立党为公。只有当好群众的贴心人,才能当好群众的带头人。群众工作就是民情工作,基层工作就是民生工作。要忠心对党、真心为民、清心律己、公心用权、用心干事。服务群众,要弄清群众要我们做什么,能为群众做什么,认识清楚,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

3.真实客观科学,搞好传承发展,端正和谐轨迹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发展才是硬道理。虽然在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发展阶段,群众工作会有不同的具体特点。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群众工作对象更加多样化,群众工作内容更加丰富,群众工作环境越来越复杂,群众工作组织网络需要进一步健全。这就要求我们把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不断增强群众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体会和启示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但如果把责任和理想加在一起,动力则是无穷的。能否在工作实践中自觉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真正做到为民、务实、清廉,在于党员领导干部的事业心、责任感和使命感。

(1)把握基本原则,坚持开门活动。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工作中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以最大的工作实绩回报各级领导和广大人民群众对我们的信任与支持。

(2)找准切入点,突出主题的重点。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严格遵守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规定,作廉洁从政的表率。

(3)把好“源头关”。要培训好、宣传好;把好“机制关”。健全考核激励、监督、服务保障机制;把好“载体关”。创新联系方式;把好“落实关”,强化联系实效。

(4)端正对群众的态度,增进对群众的感情,努力为群众做实事、解难事、办好事。

(5)充分发动群众对党员干部的学习、反思、查摆、整改,特别对其态度、过程和效果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督,听取意见建议,参与活动过程,评议活动效果。

总之,在新形势下,我们要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和党员干部队伍不断新老交替的实际,认真审视、深刻反思在群众观念、群众立场、群众工作、群众作风和干群关系上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坚持好的做法和好的传统,认真改进工作而不回避问题,真正把群众放在心坎上。

参考文献:

[1]谭小攀.论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与实现中国梦的内在逻辑.《江汉论坛》,2014年6期

开展课外活动的必要性 篇4

基础产业的发展是一个国家其他产业发展和转型的重要依托和基础, 也日渐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是否良性发展的一个重要国际标准。我国高职教育的主要教育目标是培养具有高级职业技能和专业素质的未来基础产业劳动者, 高职教育发展的好坏和高职教育培养质量的高低对我国未来基础产业的发展或多或少会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作用。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2006) 文件中, 明确规定, 我国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注意建设者和接班人, 着力增强学生体质, 突出高职体育教育对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一线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虽然我国职业教育在3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取得了不小的成绩, 但是根据近10年的我国高职学生体质测试的相关数据分析, 不难发现该群体的男女生在身体机能和心肺功能等重要方面的指标并不理想, 造成这一结果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学生日常锻炼时间不足, 绝大部分院校每周学生的锻炼时间仅有1.5小时, 未建立具有约束机制的课外活动开展机制, 加上学当今高职学生本身并未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缺乏持续性的锻炼意识, 学生身体机能未获得有效开发, 学生体质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因此, 如何全方位加强学生的身体素质, 探索具有普遍意义的高职院校课外活动开展机制在当今高职教育中具有紧迫性和必要性。

1 我国高职院校学生体质测试现状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普遍采用的体质测试项目为身高、体重、肺活量、立定跳远、实心球、耐久跑等项目作为标准测试项目。主要评测指标为能够较为真实地反映当今我国高职学生群体整体的身体健康状况和存在问题的身体形态指标、身体机能指标及心肺功能指标。在身体形态指标方面, 男女生平均身高、体重较10年前有所上升, 肥胖检出率男生普遍高于女生, 女生体重偏轻检出率高于男生;在心肺功能指标方面, 男女生肺活量随着年级的升高而增大, 其中大一男女生肺活量最低;在身体机能方面, 我国高职学生体质测试总平均分为76.23分, 体质健康等级评定良好。

2 我国高职院校课外活动开展机制建设制情况及制约因素分析

2.1 相关法规执行力差, 在意识上缺乏正确认识, 未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相关精神

由于我国高职学生的专业特殊性和我国正处于产业升级及转型的关键历史时期的特殊性, 国家和教育部相关部门向来就很重视高职学生的素质培养问题, 并就关于促进大学生健身意识和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这一问题制定颁发了一系列相关的政策和体育条例, 通过法规的形式来强化高职学生的体质素质锻炼, 增强高职学生的身体素质。但是, 由于当今职场需求的畸形化发展和目前执行的功利性的高职院校考核指标, 致使当今高职院校普遍最大化地追求就业率等能够短期提升学校办学形象的指标上, 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 人为地削减体育课课时, 甚至挤占学生的课外活动时间进行实践性练习, 真正能达到要求, 并严格按照国家规定执行的学校凤毛麟角, 不能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相关精神, 因此给学校教师课外活动的开展和学生自觉开展课外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带来较大打击。

2.2 缺乏经费基础, 得不到相关部门的支持, 无法改善课外活动锻炼条件

由于国家教育部门长期坚持本科培养和职业培养经费拨款二元制, 导致高职学生人均财政拨款比省属本科院校低, 相对于本科12000元的人均培养经费而言, 高职学生人均经费只有2000多元, 远远无法满足高职学校生存需求, 能够运用到体育课程的经费寥寥无几, 更不用提去改善课外活动开展条件, 对高职院校课外活动的开展造成了极大的制约, 特别是对场地及器材有要求的球类运动及形体训练, 严重制约了学生的锻炼选择和参与兴趣。

2.3 缺乏课外活动开展机制建设, 未能形成有效的约束机制

学校课外活动是体育课堂的一种有效补充形式和延续, 如果能够较好地得到开展, 不仅能够让学生及时消化上课所学的专业运动技能, 更能创设积极的校园运动氛围, 更多、更广地影响学生, 有利于良好校园氛围建设。但是课外活动是在学生自愿的情况下开展的一种以学生群体为主的, 学生自主参加的体育活动形式, 学校课外活动的开展的主体是学生, 但是由于学生团体其自身的组织能力和执行能力, 并不能单独地承担起体育课外活动运转工作, 必须通过学校、学生及相关教师和学校相关教育部门多方面努力才能完成。然而由于学生群体和学校并不是处在一个对等的地位上, 虽然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 自发地去组织一些活动, 甚至成立各种运动俱乐部, 但是学生群体并不能有足够的能力去协调学校课外活动的开展所需的各方力量, 因此迫切需要建立相应的课外活动开展机制。只有通过学校机制的建立, 才能对各方力量产生一定的约束力, 要求其贯彻落实, 最终顺畅地执行下去。

3 我国高职院校课外活动开展机制建设建议

3.1 国家相关部门加强立法建设, 加强学校相关部门的正确认识, 并认真贯彻落实, 加强执行力和处罚力度

根据运动人体科学的相关研究, 人只有每天锻炼时间在30分钟以上的中等强度的体育锻炼, 身体的各项机能才能得到加强, 身体素质才能得以提高, 并且能延缓器官机能衰老进程, 减少社会医疗负担。高职学生由于其特殊的职业工作环境和劳动强度, 对于身体素质的要求相对较高, 身体磨损速度较大, 只有年轻时打下良好的身体基础, 才能胜任将来高强度的劳动需求。鉴于我国高职院校学生体质测试的结果来说, 高职院校必须要扭转以往的功利性培养目标和手段, 必须要重视学生的身体素质。国家相关职能部门务必加强相关立法工作的论证, 尽快建立相关法制法规, 并形成强制执行措施, 加强学校相关部门的正确认识, 加强执行力和处罚力度, 以此来确保高职院校学生课外活动开展机制的建立和良性发展。

3.2 改变本科、高职培养经费拨款二元制, 加强对高职院校的学生培养支持力度, 改善高职院校课外活动开展条件

由于近几年我国职业需求盲目追求高学历的不良氛围的长期影响, 学生家长对学生的未来职业规划缺乏理性认识, 招生难的问题和办学规模的缩小成了当今高职院校特别是条件不好的民办高职院校生存的一大障碍, 由于我国教育部对高职院校的教育经费拨款是按照学生总数按一定比例下拨资金, 导致高职学生人均财政拨款比省属本科院校低, 相对于本科12000元的人均培养经费而言, 高职学生人均经费只有2000多元, 连基本的上课都难以满足, 更不用提课外体育活动的经费投入了。根据实际走访的几十所高职院校, 不少院校的基础体育设施配备不全, 室外三大球活动场所更是破败不堪, 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和意愿非常低, 很少能见到主动并且长期坚持体育运动的学生。

因此, 我国相关职能部门必须改变本科高职培养经费拨款二元制, 实现教育权平等, 加强对高职院校的学生培养支持力度, 改善高职院校课外活动开展条件。可适当向高职院校倾斜, 保证高职院校课外活动的基础硬件设施建设。

3.3 加快建设高职院校课外活动开展机制, 加强相关人员的执行力, 并形成有效的约束机制

学校是教学活动的主要组织者和实施者, 特别是课外活动这样一种涉及多方面利益的活动的开展, 必须要依靠多方面的合力才能得以顺利开展, 因此, 通过学校、学生及相关教师和学校相关教育部门多方面努力才能完成。高职体育教师是体育课程的主要组织者, 学生锻炼意识及学习的积极性能否有效被激发, 很大程度上和高职院校体育教师有着较大的关联。因此学校可加快建立高职院校课外活动的开展机制, 明确各方面责任, 特别是高职体育教师的责任和义务及相关奖惩制度, 从而从最大限度直接地激发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和爱好。并将课外体育锻炼纳入学分考核机制, 通过一些强制性措施, 在保证学生足够锻炼时间的基础上, 再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 着力培养其运动技能, 从而最终将体育课外活动的开展落到实处, 最终形成适合高职院校开展的课外活动开展机制建设。

参考文献

开展课外活动的必要性 篇5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从严治党、加强党的建设的重大决策。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这是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准确把握国际国内形势、妥善应对考验,化解风险,运用马克思建党学说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举措,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进程的一项基础工程。笔者认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十个必要性”。

一是党的“基本性质”决定了开展群众路线教育的必要性。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只有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才能成为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只有忠实地代表各族人民的利益,才能得到全国人民的拥护,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发挥工人阶级先锋队的作用;而社会主义事业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党只有在社会主义事业中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才能维护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代表广大人民群众。

二是党的“根本宗旨”决定了开展群众路线教育的必要性。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在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历史进程中,每一个共产党员和

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都要始终坚持和自觉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密切联系群众,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以广大人民的利益为中心,为广大人民服务。三是党的“指导思想”决定了开展群众路线教育的必要性。无论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还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无不闪耀着群众路线的光辉。用党的指导思想武装头脑,保持党员的先进性,着眼于提高党员的综合素质,全面加强党性修养。要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融铸到广大党员、干部的作风建设中去,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密切联系群众,把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四是党的“思想路线”决定了开展群众路线教育的必要性。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其中的求真务实正是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主题之一。我们要不断求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之真,务坚持长期艰苦奋斗之实;求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之真,务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之实;求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之真,务发展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之实;求共产党执政规律之真,务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之实。只要全党同志始终不渝地坚持求真务实,我们就能克服面临的困难,扎扎实实地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向前进。

开展课外活动的必要性 篇6

关键词:开展;初中化学;社会实践活动;重要性;途径

中国分类号:G633.8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因此,化学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可以这么说,生活处处离不开化学;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化学现象、应用,是让学生自然学习化学的极佳素材。从这个意义上讲,适时适地地开展初中化学社会实践活动是非常有必要的。

那么,开展初中化学社会实践活动有哪些重要性呢?

一、能架起学生学习与生活紧密相连的桥梁

通常人教版初中化学上、下册教材,我们不难发现,教材中所选取的物质,几乎都是人们平时所能接触到的物质。就是有已知物质相互反应,所产生的新物质,也是人们平时就能见到的物质。因此,在深入学习教材知识的基础上,再通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亲眼目睹生活中活生生的化学反应现象以及普遍的化学应用,就能在学生心田里架起一座“学习与生活紧密相连的桥梁”。由是,理性认识就转化到了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通过感性认识,又进一步深化了理性认识。如此一来,仿佛注入了一剂兴奋剂,学生就会对学习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极大地增强学好化学的自信心;又了自信心,学生学习化学的智慧之门就会被迅速推开。

二、能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化学、在化学中学会生活

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材中,能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化学、在化学中学会生活的内容比比皆是。例如:空气的组成以及用途;各类金属的生锈与预防;石油的开发、组成、提炼、用途;溶液的配制;蒸馏与提纯;蒸发与过滤;食品中有机物的组成及作用;土地酸碱度的测定及改良;“白色污染”对空气及土地的危害;酱油及食醋的作用……凡此种种,都是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种种化学现象及应用。因此,当学生在学习了书本知识后,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去审视这些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化学现象、反应、应用后,就会对此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有了强烈的求知欲,学生就会从心底里产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冲动。

既然开展初中化学社会实践活动有这么重要的重要性,那么,通过哪些途径,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呢?

三、丰富的网络资源,是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第一课堂

随着计算机及网络资源的“进村入户”,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网络中初中化学社会实践活动的丰富内容,极大地便利了学生。当然,凡事有利就有弊,当学生从网络中便利地参与初中化学社会实践活动时,许许多多现成的答案,能“轻松”地解决学生心中的种种谜团和困惑。这些不假思索地“信手拈来”的答案,却禁锢了学生主动探究的思维及积极性。对此,初中化学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引导,辩证地运用信息网络技术,汲取精华、去其糟粕,调动自己的思维,探究答案,解决问题。

四、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每一地均有丰富的开展化学社会实践活动的资源。当初中化学教师带领学生走进这些社会实践基地时,学生就会惊讶地发现:原来,化学科技的进步与发展,与我们的生活是那么紧密呀。无形中,学生就在潜移默化中开阔了视野、陶冶了情操、增长了见识、学到了知识。

临沂市有丰富的化学社会实践活动基地。

位于临西十一路北段的化工批发城,创办于1994年5月,经过近10年的发展,现已发展成了主要经营塑料原料、精细化工、化学试剂为主的鲁南著名的化工批发城。现在,它占地面积213440平方米,建筑面积110000平方米。现有经营户600户,经营人数达3000余人,年成交额10亿元。市场辐射全国各地。

带领学生来到这一著名的批发城里,学生就会流连忘返。感同身受,学生就会知道,化学科技的进步是日新月异的。由此,学生就会从心中升腾起一种无比强烈的愿望:一定要好好学习化学,日后好报效祖国,为我国的发展壮大添砖增瓦。

临沂市著名的化工生产基地主要有“鲁南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罗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山东金正大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史丹利化肥股份有限公司”、“久泰能源集团”。这5家化工厂家,几乎占据了整个临沂市化工生产的半壁江山。组织学生来此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亲眼目睹先进的化工生产流程和制作工艺,亲自聆听生产厂家工人师傅的精心讲解,学生就会产生无比强烈的“动手试试”的欲望。

五、立足课堂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课堂,永远是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主战场。

走出去,也应该请进来,这样,在课堂里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就名副其实。

浅谈小学开展课外活动的重要性 篇7

一、小学课外活动的内涵、基本内容及基本特点

(一) 小学课外活动的内涵及基本特点

1. 小学课外活动的内涵。

所谓课外活动, 就是在课堂之外进行的活动, 学校进行系统的组织、学生自主参与的、有目的的学习活动。它是课堂教育的有效补充, 也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活动方式和教育方式。在课外活动中, 学生积极探索, 主动学习, 不仅增长了知识, 开阔了视野, 而且各方面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也能获得愉悦的心理体验。可以说, 课外活动对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是有益的。

2. 小学课外活动的基本内容。

在小学阶段开展的课外活动, 都是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小学素质教育的目标以及学习任务来制定的, 基本可以分为四类:第一类是思想教育活动。即在重大节日、特定的纪念日或者根据时事情况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活动, 比如, 清明节去烈士陵园扫墓、请抗日老战士给学生进行专题讲座, 十月一日国庆节的时候举行座谈会等等。这些极富教育意义的课外活动, 能够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第二类是科学技术活动。比如课外实验、手工制作等, 小学生对科学技术具有浓厚的兴趣, 但是课堂一般不能满足他们的这些想法, 所以, 为小学生学习科学技术而组织的课外教育活动是学生非常愿意参加的, 通过这些课外活动, 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拓宽学生的视野, 培养学生从小爱科学的兴趣, 也能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第三类是文艺活动。比如歌咏比赛、舞蹈比赛等等, 这是为了增加学生的文艺知识、发展学生的文艺才能、陶冶学生的情操而进行的实践活动。第四类是体育活动。包括运动会、体育比赛等等, 这些是为了锻炼学生的身体、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而举办的课外实践活动。另外, 还有一些劳动活动、社会公益活动等等, 可以结合学校和学生的实际, 进行组织实践。

(二) 小学课外活动的基本特点

相对于课堂教学来说, 课外活动具有很多的特点, 具体表现如下。

1. 课外活动具有独特性。在课堂教学中,

一般都对学生有一个基本的、统一的标准, 要求学生达到什么样的学习程度。但是课外活动则不然, 课外活动没有统一的标准, 其目的就是充分发展学生各自的兴趣、爱好和特长, 因而课外活动具有独特性。

2. 课外活动具有灵活性。

与课堂教学的强制性相比, 课外活动具有相当大的灵活性。学生自愿参加课外活动, 自主选择想要参加的具体某项课外活动, 灵活自主地选择, 以便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3. 课外活动具有多样性。

与课堂教学的固定性相比, 课外活动的多样化特点颇受学生的欢迎。课外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多种多样,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愿望、爱好、特长和接受水平来自主选择, 以满足自己发展的需要。

4. 课外活动中, 学生的自主性较强。

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课外活动的内容, 可以自主进行活动, 教师只能从旁指导, 学生的自主能力得到有效的发挥。

二、小学开展课外活动的重要性

小学阶段是学生身心急速发展的阶段, 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很强烈, 愿意学习、愿意去探索未知的世界。但是课堂教学的空间有限, 所以, 开展课外活动是非常必要的, 也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的。

(一) 开展小学课外活动, 是素质教育的需要, 也符合社会对教育的要求

素质教育要求学校要培养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而靠单纯的课堂教学是无法完成这个任务的。同时, 现今的社会和家长都对学校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他们希望学生知识、能力、兴趣、爱好等方面都有所发展, 尤其是农村学校的小学生, 没有课外的培训班可上, 要想全面发展, 培养课堂学习之外的特长、兴趣, 就完全依靠课外活动了, 所以, 学校必须组织好课外活动, 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二) 开展小学课外活动, 能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在小学课外活动中, 小学生在特定的环境中, 通过自己动手亲自体验, 丰富了自己的全方位的能力, 使自己加深了对社会的认识, 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比如在社会调查中, 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电池对环境的污染”等课题, 让学生去日常生活中亲自调查、走访, 看看自己身边电池的使用量, 估算一下污染的程度, 通过调查, 学生对此课题有了新的认识, 纷纷表示要从自己做起, 保护环境。这样的课外活动, 既培养了学生的调查能力, 也培养了学生的统计能力和思维能力, 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是大有助益的。

(三) 开展小学课外活动, 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提高学习效率

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虽然已经掌握了, 但是却是单板的、模式化的, 甚至只是流于表面的理解。通过在课外实践活动中进行体验和应用, 学生不仅可以了解很多知识, 而且还可以对课堂学习到的知识加深理解和记忆, 大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比如, 在课外活动中可以让学生亲自种一盆花, 让学生体验种子发芽、成长的过程, 从而对课本上的知识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

(四) 开展小学课外活动, 能提高学生的想象力, 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在课外活动中, 学生的科学、文学、艺术、体育的兴趣和才能都能得到提高和发展, 自然, 学生的知识视野也拓宽了, 所学的知识的丰富多彩了, 学生的想象力得到了激发, 精神世界得到了充实, 有利于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比如一些科技制作和小发明, 可以将学生带入科学技术的天地, 引领学生去体验科学技术的魅力, 甚至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制作, 可以制作出自己的小发明来, 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还有一些唱歌比赛、绘画比赛、演讲比赛, 或者是智力活动等等, 都可以将学生的思想带入到多彩的精神世界中, 充实了学生的知识, 也丰富了学生的精神生活。

(五) 开展小学课外活动, 能提高学生的自主性, 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

开展课外活动的必要性 篇8

关键词:监理企业,学习型监理组织,性质,市场竞争

学习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阶梯。纵观一部人类发展的文明史,就是一部学习创新的历史。进入新的发展时期,知识和科技已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这就更提升了学习的重要地位。工程建设监理行业由于具有独特的性质、担负的任务、管理的对象、所处发展阶段等原因,学习就更有其自身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创新能力的提高是企业管理提升的主旋律。学习型组织的创建既是一项不断深化的系统修炼过程,也是一个持续创新实践的过程。

随着建设工程项目投资规模越来越大,新材料、新技术、新标准、新工艺、新设备不断涌现,建设单位对监理的要求越来越高,法律法规越来越完善,要求越来越规范以及市场竞争日益加剧,加之项目组成员专业、年龄不同,素质参差不齐,工作方法千差万别。为了顺利完成我们的监理目标,充分发挥团队成员的主观能动性,需加强沟通与学习,创建学习型项目监理团队,稳定队伍、提高人员素质,为业主提供优质服务,保证所监理的项目圆满完成。

监理企业是落实国家强制性监理职责的行为主体,开展创建学习型监理组织活动是提高监理企业整体水平,推动监理企业全面发展的重要措施。大家知道,工程建设监理是一种特殊的工程建设活动,其性质表现在四个方面:服务性、独立性、公正性、科学性,“四性”明确地规定了监理企业、监理人员的工程性质、执业地位、职业道德准则、服务技能等基本要求。将“四性”概括起来表述,就是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监理企业、监理人员利用自己的工程建设方面的知识、技能和经验独立自主地、公正公平地为业主提供科学的监督管理服务,以满足业主对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需要。

工程建设监理是以协助业主圆满实现投资目的为己任,力求在预定的投资、进度、质量目标内建成工程项目。当今的工程项目规模越来越庞大,功能、标准要求越来越高,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不断进入建筑领域,参建的单位和专业越来越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风险日渐增加。不言而喻,工程建设监理工作会越来越负责、难度越来越大。

面对这样的形势,作为监理企业和监理工程师只有不断地学习新的科学知识,提高自身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采用新的更加科学的思想、理论、方法、手段才能驾驭工程项目的建设,协助业主又好又快地实现其投资目标,同时也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业内同仁们都知道从事监理事业责任重大,这是由于工程建设关系到国计民生,维系着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涉及到社会公共利益和国家利益。因此,在开展工程建设监理活动过程中,监理企业和监理人员要把维护社会最高利益作为自己的天职,以高度负责的精神,以科学的态度、科学的方法、创新的工作态度完成监理任务。

学习型监理组织及项目监理部的创建活动不是立竿见影、一蹴而就的事情,它需要监理企业领导带头组织监理部长期坚持、不断积累,每周或每月学习一次,每次有主题,学习有成效。学习内容可以为招标投标文件、合同文件、施工图纸、技术规范、质检规范、验收规范,法律、法规、强制性标准、工程预决算、文件资料管理、施工经验、施工技术、监理业务和管理经验的交流、职业道德及爱岗敬业等等,把学习过程深入到具体的日常工作中去。另外,加大监理组织内部的学习宣传、动员活动,要求监理部每月度有学习记录、学习心得,每年度有论文发表,每半年公司就相应的学习内容组织考试一次,同时创建学习型监理部的样板项目,组织其他监理部人员到现场观摩学习,采取多种方法、手段、形式组织学习,使学习过程既生动、活泼、直接、有效,又能在一定时间内得以提高监理人员各方面的水平、意识和能力,从而让整个监理行业更加焕发勃勃生机。

创建学习型监理组织是强化现代化企业管理的内在要求,其本身就是一种先进的管理活动。它以真正意义上的人本管理推动组织学习,在塑造群体价值观和企业精神来调动监理人员的积极性的同时,也逐步提高了组织的管理能力。随着工程建设领域生产组织实施方式的变化,工程监理市场竞争激烈。经分析不难发现,工程监理企业数量相对稳定,同资质竞争现象比较普遍,监理企业的管理模式雷同,有监理特色的企业不多。有的监理企业做大了,但不强,市场定位不明确,不注重企业品牌的塑造,企业文化建设滞后;有的监理企业规模并不大,但有特色,就有很强的生命力,专业监理能力强,这种企业的社会信誉很好,监理任务越接越多。监理企业要在市场上获得较强的竞争力:1)小企业要提高专项监理能力;2)大企业及具有专业资质较多的监理企业要向综合资质方向发展,向工程项目管理企业发展。

我们的工程建设监理事业只有20多年短暂的发展历史,虽然进步很快,成就很大,但作为一个行业来看,仍然是一个正在发育的“小青年”,是建筑领域中的“弱势群体”。除少数监理企业以外,大多数监理企业普遍存在着合格监理工程师缺乏,监理工作水平偏低,监理设施严重不足,收入低、没后劲等问题和困难。监理企业的这种状况,距离监理定义的“高智能”的本质要求和同它所担负的工程建设管理任务的要求差距不小。

因此,现在开展创建学习型监理组织活动,切中监理行业、监理企业建设的要害,此举正逢其时。监理行业、监理企业由低到高、由弱到强的发展,没有捷径可走,只能是一个长期学习、实践的过程。通过开展创建学习型监理企业活动,使监理企业和监理工程师的管理水平和竞争力得到大幅度提高,成为名副其实的工程项目建设“三方当事人”之一,从而更好地驾驭工程项目建设。

综上所述,开展创建学习型监理组织的活动,特别是创建学习型监理企业活动,是监理组织自身的性质、担负的任务、监理的对象、特殊的使命和发展现状多种因素所决定、所要求、所需要的。因此,开展创建学习型监理组织,特别是创建学习型监理企业活动,是符合监理行业、企业的实际情况的,是监理行业、监理企业发展过程中一次难得的历史机遇。毫不夸张地说,扎实有效、深入持久地开展这一创建活动,必然成为监理行业、监理企业由低到高、由弱到强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论开展学生课外阅读研究的重要性 篇9

近年来,阅读被众多发达国家看成一种“准生产力”,欧美等国均开展了阅读指导运动,对学生课外阅读的研究,成为了世界教育的共同趋势。美国有大批专家、教授专门从事阅读理论研究,不仅在多所高等学府开设阅读课程,1998年10月,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签署了“阅读卓越法案”,超过50万名孩子从1999会计年度中拨给的2亿6千万美元中受惠,美国的儿童每天有一个小时在阅读作业室工作。

英国有着比较明确的课外阅读教学目标,学生不仅要阅读现代作家作品,还必须学习和赏析至少包括两部莎士比亚作品在内的古典作品,并且给学生提供两份1914年前的作家和诗人名单,供学生选择。充分体现出英国教育注重文学素养和文化陶冶的特点。

法国国民教育部于1990年提出了一项全国性的学生课外阅读计划。1994年设立“国民阅读指导中心”,研究学生的语言学习情况,提供书籍并指导阅读,还集中一批专家对阅读理论、特别是对创造性速读进行研究,并将此列为国家重点科研项目之一。

不管是前苏联还是现在的俄罗斯,语文课阅读均得到重视。不仅有较为系统的计划,而且在语文课程中有专时进行课外阅读的指导和交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兴趣和习惯。

二、开展学生课外阅读研究是传承中华教育精粹的需要

我国从古至今都对课外阅读非常重视。庄子云“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指出不重视长期的课外积累是学不好知识的。朱熹诗曰“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源源不断的活水,大多是来自课外广泛的阅读。大诗人杜甫更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一句道出了阅读积累的重要性。现代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谈到课外阅读的作用时曾说“回忆自己的学习过程,课堂阅读和课外阅读的比例大约是三七开,也就是说百分之七十的语文素养得之于课外阅读积累。”

认识到儿童阅读的重要性,台湾早在2000年开始就在全岛内从学校、社区运作、家庭教育三方面实施了“儿童阅读计划”。同时期,中国大陆诸如“新语文”“亲近母语”“快乐语文”等研究也先后涌现,以倡导儿童阅读、推进素质教育、建设书香社会为宗旨,集中优质资源,融入学校课程结构。通过引导学生大量的课外阅读,来传承中华文化精粹。

三、开展学生课外阅读研究是建设阅读社会的需要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向全世界发出了“走向阅读社会”的召唤,并于1995年宣布4月23日( 作家塞万提斯和莎士比亚的辞世纪念日) 为“世界读书日”,要求社会成员人人读书,图书成为生活的必需品,读书成为每个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1997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部、教育部等九部委共同发出“倡导全民读书,建设阅读社会”的通知。

2009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时,时任国家总理的温家宝强调“读书决定一个人的修养和境界,关系一个民族的素质和力量,影响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一个不读书的人、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习近平主席在中央党校讲话时也谈到“领导干部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他的读书观点不仅领导干部适用,推而广之,对小学生乃至建设阅读社会都是非常适用的。

四、开展学生课外阅读研究是扭转不良阅读现状的需要

据2011年7月,在北京公布的“全国小学生阅读状况在线调查”结果显示,全国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不容乐观。大多数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意愿较高,但半数以上( 52. 0% ) 小学生认为自己的阅读量一般或较少。在影响课外阅读的主要因素方面,近4成( 36. 6% ) 小学生认为是由于“学习压力大,没时间”,近6成( 56. 7% ) 小学教师也认同这一观点。在读过课外读物的4 ~ 6年级小学生中,近8成( 78. 0% ) 调查者不是因为读书的本身魅力自觉阅读,而是为了“提高学习水平”才去阅读。互联网和手机也已成为小学生的重要阅读渠道,小学生上网率为63. 6% ,手机阅读率达31. 3% ,小学生课外阅读功利化、娱乐化倾向日趋明显,现状不容乐观。

五、开展学生课外阅读研究是语文课程学习的需要

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丰富语言的积累。”并明确规定了第一学段( 1~ 2年级)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 小学第二阶段( 3 ~ 4年级) 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背诵优秀诗文50篇( 段) ; 第二学段( 5 ~ 6年级) 学生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背诵优秀诗文60篇( 段) 。整个小学阶段的课外阅读总量要达到145万字。”并强调要“积极倡导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增加学生语言实践的机会。”

六、开展学生课外阅读研究是学生精神健康成长的需要

中国新教育改革发起人朱永新教授曾形象地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少年儿童阶段正是人生吸收精神食粮的“黄金时期”,在这一阶段读什么书、怎么读书、形成怎样的读书习惯可以说是影响人一生的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坚定地相信,少年的自我教育是从读一本好书开始的。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的世界,培养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的指路明星,成为学生的精神需要。”通过开展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研究,就能更佳地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会读书、爱读书。通过与作者文本的一次次思维碰撞,感受著作中闪烁的智慧与人性光芒; 通过与书中伟大心灵的一次次对话,逐渐树立起正确的情感观、价值观、人生观。

七、开展学生课外阅读研究是提升学生全面素养的需要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孩子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英国威尔沃克也曾说“只要读书用心、广博,人的举止自然会变得优雅起来。”事实证明,广泛的课外阅读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扎实的知识底子,使孩子变得更加聪明,更是提高学生全面素养、培养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同样是读书,如果仅仅局限于书山题海中,局限于为提高学业而读书,那必将落得个越读越“死”的结果。相反,通过开展学生课外阅读的研究,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会读书、爱读书,在博览群书中成长起来的将是一个个人文底蕴深厚、善于独立思考、心理素养全面的人。

综上所述,开展学生课外阅读的研究极为重要,它既是扭转不良阅读现状的需要,也是语文课程学习的需要,更是学生精神健康成长和提升学生全面素养的需要。通过与作者文本的一次次思维碰撞,感受著作中闪烁的智慧与人性光芒; 通过与书中伟大心灵的一次次对话,逐渐树立起正确的情感观、价值观、人生观。

摘要:近年来,阅读被众多发达国家看成一种“准生产力”。欧美等国均开展了阅读指导运动。对学生课外阅读的研究,成为了世界教育的共同趋势,从七个方面阐述了开展学生课外阅读研究的重要性。

开展课外活动的必要性 篇10

关键词:高校,阳光体育活动,实时监控和实效性评价,办法

高校阳光体育活动主要以课外体育活动的形式进行, 是实现学校体育目的任务的重要组成形式, 也是增强体质发展个性的重要途径之一, 为提高大学生参加阳光体育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本文调查研究了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具体组织和实际效果, 提出在阳光体育活动中引入实时监控和实效性评价的必要性, 为在高校普及阳光体育活动并能够持久执行提供参考。

1、河南省高校阳光体育活动现状

1.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1 研究对象

本文随机抽取普通高校男女大学生2000人, 进行问卷测评, 有效回收率94.5%。

1.1.2 研究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 文献资料分析法, 访谈法和数据统计法。

1.2 结果与分析

调查得出如下结论:课外活动开展的形式单一, 缺乏科学、合理、有效的运行机制, 学生缺乏主动参与锻炼的行为习惯。通过对学生课外锻炼参与情况的调查发现近48.2%的学生每周锻炼次数少于3次, 每次锻炼不足30分钟。超过半数以上的学生健身时间的安排没有规律, 随意性大。还有40.5%的学生从不主动参与课外锻炼, 其中以女生为多数, 并呈现高年级学生由于没有了体育课, 其课外锻炼的时间锐减的现象。对于阳光体育活动要求每天锻炼一小时的要求, 78.4%的学生表示如果缺乏具体的组织形式和要求, 自己难以形成这样锻炼的习惯。

因此, 对学生采用适宜的体育锻炼行为的干预措施在当前体育教育的现实情况下显得十分必要。

2、阳光体育活动中进行实时监控和实效性评价的必要性和具体实施办法

2.1 必要性

对学生采用适宜的体育锻炼行为的干预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进行监控和评价。管理学认为, 控制是检查工作是否按既定的计划、标准和方法进行的有效措施, 若有偏差就要分析原因, 发出指示, 并做出改进, 以确保组织目标的实现。对高校阳光体育活动的全过程进行监控, 可以使高校阳光体育活动逐渐明朗化, 使活动质量管理从封闭转为开放, 从随意转为受控, 从单一受控对象转变为多元受控对象, 从单个项目控制转变为多层次综合控制。构建和运行高校阳光体育活动质量监控、评价体系对学校体育工作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 主要表现在质量监控评价体系可以收集活动信息, 衡量活动效果, 诊断与更正活动过程的偏差, 从而稳定和提高活动质量。

2.2 具体实施办法

2.2.1 宣传动员及报名

通过全校、系部动员和宣传海报, 大力宣传阳光体育活动, 营造良好的氛围, 广泛传播健康理念, 使得“健康第一”、“终身体育”、“体育认知”、“体育欣赏”、“每天锻炼一小时, 健康工作五十年, 幸福生话一辈子”等口号深入人心。

本着全员参与、自主选择单项或多个体育锻炼项目、自主人员结合、自主选择锻炼时间的原则, 既考虑学生兴趣, 又考虑学生身体条件、活动习惯、结伴习惯等因素, 进行合理配置编排。各项目都认真组织, 安排活动内容, 制订活动计划, 制订活动目标。

2.2.2 实时监控和评价机构构成

高校阳光体育活动的监督机构应是一个自上而下的机构, 由分管体育院长、体育部主任、各类俱乐部指导教师、各类学生组织的负责人和教练员以及指导教师组成。阳光体育活动的专家评价小组由分管体育院长、体育部主任、各类俱乐部指导教师、学生社团各项目组负责人组成。分管体育院长、体育部负责人不定时的对阳光体育活动各个项目进行抽检, 了解活动开展的全面情况;各类俱乐部指导教师、各类学生组织的负责人和教练员以及指导教师负责监控每次活动的考勤情况、练习态度、练习方法、练习效果、活动计划的执行进度等。每周进行归纳总结, 每月上报情况。

2.2.3 信息员构成

高校阳光体育活动的信息员应由各类俱乐部指导教师、各类学生组织的负责人和教练员和指导教师以及学院学生会在各系部、各项目组选拔一些品学兼优的学生组成, 负责收集阳光体育活动中学生的报名热情、参与热情以及每次活动中学生的练习态度、练习方法、活动计划的执行进度、练习的效果等情况, 每周总结归纳, 每月上报。

2.2.4 建立阳光体育活动个人档案

各类俱乐部指导教师、各类学生组织的负责人和教练员和指导教师、每个参与阳光体育活动的学生都要建立自己的阳光体育活动档案。内容包括指导情况、练习情况、个人练习热情、个人练习效果自评等。

2.2.5 信息反馈与评价

高校阳光体育活动的实时监控和实效性评价体系要求每月要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信息反馈与评价。监督员和信息员每月要将一月来收集和归纳总结的材料上报阳光体育活动专家评价小组。专家评价小组将根据上报的信息, 进行全方位的分析研究。对活动过程偏离目标的程度做出判断, 对项目设置、练习时间、练习强度和密度、计划安排等方面问题做出合理调整。

3、结论

为在高校普及阳光体育活动并能够持久执行, 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和实际的活动效果, 除了应给予政策上的大力倾斜、确立课外体育活动的地位、保障学生的课外锻炼的时间、健全学生的体育活动组织、设置多样的课外体育项目, 更重要的是要在活动中引入实时监控和实效性评价机制。

监控和评价的实施在准确总结活动开展中优缺、指导项目设置与计划和目标设定、调整练习强度与密度等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使活动不再流于表面形式, 真正落到了实处。由于阳光体育活动监管力度加大、奖惩严明、项目设置不断合理、计划和目标设定合理、练习强度与密度相对合理等方面的影响, 学生会大大提高活动热情、练习方法会更合理、练习效果会更好了、更有效地加强身体素质、增强锻炼技能、提高体育欣赏能力, 为自己的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马景卫、马丽娟:高校体育文化活动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和运行,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11

[2]许冠忠:新时期高校体育课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与运行机制的总体构想,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2003, 8

[3]陈作锋:阳光体育运动监控机制的构建, 体育师友, 2010, 1

[4]刘亚萍、罗平:体育教学中多元评价机制构建探析, 教学与管理, 2010, 2

开展高职语文分层教学的必要性 篇11

【摘 要】我院全面推行了“校企结合、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高职语文课程在探索教学改革的道路上也在不断地摸索。结合我院实际,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分析来证明我院实施高职语文课程分层教学的必要性和意义。

【关键词】分层教学     高职语文     意义

所谓分层教學指“分层目标教与学”,就是在班级授课制的前提下,针对职业院校学生的个性差异,因人而异、分层制订出不同的教学目标,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施以不同的辅导手段,采取不同的训练内容,实现所有学生各自发展,最终都能达到既定目标的方法。为了能更好地说明分层教学的必要性和科学性,笔者对我院5个院系10个专业的高职学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和随机走访。

一、高职语文课程分层教学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一)学生的基本情况

1.参加高考所在地,南疆的学生占35.5%,北疆的学生占25%,外地的学生占39.5%。

2.民族情况:汉族83.7%,少数民族12.7%(包括维吾尔族、蒙古族、哈萨克族)。

3.高考情况:100分以上的学生占19.7%,90分以上的学生占22.1%,80分以上的学生占27.8,70分以上的学生占20.4,其他占10%。

从以上这两组数据可以看出我院学生生源地较广,个性差异就更大,且我院对南疆的考生有优惠政策,录取分数相对较低,而对外地的考生录取分数较高,加之少数民族占有一定的比例,所以语文基础差异也较大。

(二)学生对大学语文课程的期待程度

1.你希望开设高职语文课程预期达到什么样的目标?

学习并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和美德,97%的学生希望达到此目标;能够具有较好的思想品质和道德情操,98%的学生希望达到此目标;具有较好的口语表达能力、文书写作能力, 98%的学生希望达到此目标;具有较好的职业道德素养;97%的学生希望达到此目标;47%的学生希望提高写作水平。

2.你认为开设高职语文课程需要多久能达到以上目标?

认为只开设一学期的学生占10.25%;认为需要开设两学期的学生占38.2%;认为需要开设三学期甚至更长的学生占51%。

从以上两组数据我们可以看到,当代高职大学生对咱们的母语还是非常有感情的,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的语文学习中,他们都能认识到语文的基础性作用,认可语言语有培养他们审美情趣的作用,提高他们人文素养的作用,强化他们语言运用能力、交际能力的作用等。

3.您认为高职语文课程按照阅读欣赏、口语表达、应用写作这些内容根据学生实际能力分层开设课程学习如何?

65%的同学认为好;而35%的同学认为不好。

从学生对高职语文课程分层教学的同意百分比中我们可以看出,有相当一部分同学不愿意分层。笔者在访谈中了解到,他们不愿意分层是因为他们把分层教学和初高中的分快慢班等同了起来。

通过调查问卷和随机访问,我们认为高职语文课程很有必要实施分层教学的教学改革。根据我院近几年学生生源质量普遍不佳、素质参差不齐、语文基础差异大、南疆少数民族学生逐年增多等情况,在教学中我们语文教研室的老师普遍认为传统课堂教学的一统模式,做到既不压制语文学习基础好的学生,又不放弃学习语文基础差的学生已经是举步维艰,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选择新的教学模式和新的教学组织形式已是势在必行。

(三)学生语文能力的调查

1.文章阅读能力

31.2%的同学为优异;37.8%的同学为良好;16%的同学为一般;14%的同学为较差。

2.口语表达能力

14.5%的同学为优异;19.8%的同学为良好;28.1%的同学为一般;27%的同学为差;11%的同学为较差。

3.写作能力

16.7%的同学为优异;21%的同学为良好;24.1%的同学为一般;26.3%的同学为差;14%的同学为较差。

从以上三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职业院校的高职语文各方面的能力差异较大,我们也可以根据其不同能力的好与坏对其进行分层。这样取长补短,也可以满足他们的要求。

二、分层教学的意义

(一)有利于学生处理好知识基础与实践能力的关系

在职业院校,我们既要注重传授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特别要注重培养其综合素质,彻底改变“教师传授知识——学生学习知识——考试的成绩”这种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教学模式。“自主学习,探究导拨,分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的本质就是强调对知识和能力的结合,而不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它要求对知识的学习主要是通过学生自主学习来完成,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的同时,也培养其能力和综合素质。

(二)有利于课堂结构的优化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学习”,顾名思义,是由“学”和“习”两部分组成。“学”,即获取新知识,“习”,即温习、巩固旧知识,并通过习练来掌握和运用所学知识。根据学习固有的特征,学习任务本应由学生自主去完成。自古以来,我国就把学生集中学习的场所称之为“学堂”、“学校”。就这些名称来看,它们都强调了“学”,这也反映出学习任务应该主要由学生主动地去完成,而不是强调老师的教。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作用应该处于辅助地位。对于我们职业院校的学生来说,发挥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则显得尤为重要。自主学习有利于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使他们通过观察、体验、讨论、探究等积极主动的学习方法,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潜能;也有利于学生借助各种先进的设施来获取和处理各种信息,拓宽学习渠道,形成具有个性的学习方法和策略,从而提高其自学能力。

(三) 有利于学生个性和潜能的发展,从而达到提高其综合素质的目的

在这一模式下的课堂教学中,学生是自主地学习和探究。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学情,学习自己所需要的东西,自觉地去探究。这不仅有利于培养其学习兴趣,而且也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适合学生个性的发展。在讨论和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对自己不同的问题进行探究,对同一问题也可以各抒己见,有利于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这样就为每位学生提供了自主选择和发展的机会,使学生在选择中提高规划人生和自主发展的能力,确立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从而达到培养其综合素质的目的。

三、分层教学的误区

在随机采访中,我們了解到我们的学生对分层教学在概念上是不理解的,所以在问卷调查中问他们是否愿意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分层时,有近50%的同学是否定的。我们在实施分层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要向教师和学生们澄清一些误区:“分层教学”绝不是我们有些人认为的分快慢班,优秀的老师带快班,一般的老师带慢班,布置一下不同的课堂练习和作业这么简单。

既然分层中的等级划分不能成为条条框框,不能框住一个学生学习发展的潜力,但是又要针对不同学生因材施教,那么就可以在基础好的学生中划分不同的学习目标、学习任务,让学有余力的同学向更高的目标前进。同样,在基础一般的学生中也可以设计不同的学习任务,且此等级的最高任务与基础好的最低任务相衔接。这样,基础一般的学生就不会认为自己不能跃入基础好的学生的行列,只要不断地完成相应的任务,就会不知不觉地具有和基础好的学生一样的水平;而基础薄弱的学生的学习任务也具有层次性。这样,从纵向看,整个课堂教学计划中,从教师的教案中可以看出,不同的教学任务形成了一个阶梯,每个台阶之间的高度不高,努力之后可以较轻易地逾越,而不会是三个等级的三个任务,难度差别大,基础一般的同学看看头上的那个台阶就怕了,没勇气再继续爬上去。

这样的想法只是为了在实现因材施教的条件下,减小甚至杜绝分层教学带来的负面影响,即被认为是哪个层次的学生就在哪个层次中随遇而安,故步自封,而不会打破现有的状态自我发展。学生完成一个教学任务后,发现第二个任务不难,可以搞定,于是就去完成第二个,这样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就得到增强,知识水平也在提高,进入了上个水平,打破了层次的概念,班级的整体水平都在提高,到最后可能不再是开始的学生的水平程度,三条直线最终相交,形成了最后的无层。

【参考文献】

[1]R.M.加涅著,皮连生,王映学等译.学习的条件和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开展课外活动的必要性 篇12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 (WHO) 调查, 住院病人因用药不当引起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 %~20 %, 其中约有5 %的患者因不良反应致死。全世界约1/3死亡病例的死因不是疾病本身, 而是由不合理用药造成的[1]。我们使用药物的剂量在统计学意义上可以对疾病产生一定的疗效, 在药物的开发和认证过程中疗效的认定也是用统计数据来证明, 而药物在体内要经过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才能完成药物发挥药效的过程, 在此过程中, 许多环节都与酶和受体的作用密切相关。倘若决定这些酶或受体蛋白的基因出现变异或缺陷, 必将导致药物代谢发生异常反应。人类群体中的不同个体可分为失活快型与失活慢型两种类型, 某些药物的失活快慢之间的差异和肠的吸收、蛋白质结合、肾小球的清除及肾小管的重吸收无关, 因此, 需要深入了解遗传变异对药物反应的影响及其分子基础, 并据此预测对药物异常反应的个体, 从而使药物发挥其药效的同时有最大的安全性。

药物遗传学的研究, 可揭示药物异常反应的遗传基础和生化本质, 这对于指导临床医生正确掌握用药的个体化原则, 防止各种与遗传有关的药物反应都具有指导价值。研究表明人类基因组中大约每300个碱基对中就有1个变异[2]。近10年来, 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研究的迅猛发展, 人类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已经完成, 大批人类基因相继被发现。20世纪末, 药物遗传学研究进入后基因组时代, 人类基因的多态性不断被发现和证实, 人们认识到人体的许多基因参与了药物的体内过程, 其对临床药物合理应用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临床医学与其结合已成必然, 医疗机构将不可避免要开展药物遗传学工作。

医疗机构开展药物遗传学工作应从临床实验工作出发, 以指导临床合理、安全用药为目的, 在药物代谢酶、转运蛋白和药物靶标的基因多态性的研究方面开展工作。在将现有研究成果合理应用于临床外, 应积极加入到后基因组研究与开发过程中去, 也可进行伦理学等基础理论论证与研究。目前我国医疗机构开展药物遗传学研究的项目较多、内容较广, 但总体研究水平不高, 在现有检索资料中基因序列及基因突变的检测多由第三方检测机构完成, 亦有少数使用商品化检测试剂进行检测。

医疗机构开展药物基因组学研究应考虑以下因素: (1) 医疗机构应建立良好的临床药理工作平台:临床药理工作的开展情况体现了医疗机构药物应用管理水平, 从根源杜绝过度医疗才能有效开展临床药理工作。只有建立良好的临床药理运行平台, 药物基因组学研究成果才能得以应用。 (2) 培养药物基因组学专业人员:目前我国此类研究的科研队伍基本形成, 但处于初级阶段[3], 医疗机构很难聘用到已具有工作经验的专业人才, 可利用医疗机构的行业优势自行培养。 (3) 药物基因组学研究的基础设施:应有基因测序及基因序列鉴别设备、血药物浓度检测设备及其它临床治疗与治疗效果监测设备;如需进行基因扩增或引物设计, 应设置标准基因扩增实验室, 可与临床实验室合作开展此项工作, 或与其它具有基因测序能力的研究单位合作。模式生物体研究需要苛刻的实验环境及严格实验标准, 并需大量资金投入。 (4) 多部门密切合作:此项工作要确保得到临床医师的支持与合作, 临床医师在药物疗效、药物不良反应的判断中起重要作用;临床实验室在此项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临床药理部门应建立与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合作机制, 确保信息的准确与共享, 以利于工作的开展。

总之, 药物遗传学为人类了解疾病的病理和药物的作用机制提供了广阔的途径, 也将使病人用药个体化, 这是医学发展的必然结果, 同时我们也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这将是一个比较长的过程, 并且个体化用药不能应用于所有的疾病和治疗。如果我们能正确掌握和控制个体化用药并使之最大限度地为患者服务, 那么人类的卫生保健将会取得巨大的进步。

参考文献

[1]郦佳鸣, 郦章安.药物基因组学与合理用药研究进展[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2004, 21 (1) :70-75.

[2]Rieder MJ, Taylor SL, Clark AG, et al.Sequence variation inthe human angiotensin convering enzyme[J].Nat Cenet, 1999, 22:59-62.

上一篇:雨水地区下一篇:电线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