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经济学改进

2024-07-25

药物经济学改进(共4篇)

药物经济学改进 篇1

天然药物化学是中医药院校药学、药剂等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1], 对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铺垫作用[2]。该门课程由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组成, 讲授天然药物中化学成分的结构、性质、鉴别方法、提取分离技术、结构研究方法, 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思维能力及解决专业实践问题的能力。因此, 如何通过改进教学方法使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及提高动手能力, 是天然药物化学教学中的重要课题。学生学习天然药物化学面临的问题是实验时间少、内容多、任务重及相应的有机化学和分析化学基础理论知识较薄弱。为克服上述困难, 在教学中教师必须有针对性地改进和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笔者在教学中尝试联合应用多种教学方法, 通过多年探索, 借鉴其他学科的成功教学经验[3~6], 将基础理论始终贯穿于实践, 取得了一些成效, 现对这些教学体会进行讨论。

1 结合实践

实验课的目的是通过具体实例回顾、补充和消化理论课所学知识, 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一般理论课和实验课往往不是同一教师授课, 造成理论课和实验课的关联性不强。若在理论课教学中对实验课内容给予相应的提示和启发, 则可以提高实验课效率, 使学生更好地消化所学理论知识。鉴于这种情况, 我们的具体做法是在理论教学中提出与实验内容相关的问题,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 并将讨论结果采用PPT的形式汇报, 然后由教师集中讲解分析, 使学生参与其中, 从而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例如针对槐米中芦丁的提取分离实验, 在理论课上先让学生根据所学黄酮类化合物的性质制订实验方案, 通过查阅文献完善实验设计, 论证实验方案的可行性, 明确实验中的关键技术环节。实验课上由教师指导学生完成整个实验过程。这种教学方法弥补了目前实验教学中主要由教师介绍实验目的、解释实验原理、提示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 学生被动完成实验的不足, 可以使学生一直处于主动状态, 在实践中充分体会到成就感。

这种教学方法有利于“教”与“学”的融合, 使教师和学生相互促进, 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有助于教师与学生沟通, 利于弥补教学中的不足。

2 独立思维

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体, “教”处于绝对中心地位, 学生的“学”较被动。因此,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非常重要。为有效培养学生独立思维能力, 我们的具体方法如下。 (1) 将一堂课分为2~3小节, 每教授1小节内容后, 就进行相应的练习, 由学生独立完成或讨论完成。这样可以在教学中随时掌握学生对讲授内容的理解程度, 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例如, 在天然药物中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实例教学中, 先让学生说明实例中各操作步骤的原理、依据, 并提出其他解决办法的可能性和可行性。这样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独立思维能力, 并可针对性地培养学生专业思维能力。

(2) 教学中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 使之成为真正的教学主体。培养独立思维能力, 首先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主动性。传统教学中教师“满堂灌”, 学生不停地听, 不停地记, 对于不懂的问题也只能下课讨论, 不利于学生思维逻辑连贯性的培养。我们的具体方法是给予学生表达的机会, 鼓励其在教师授课过程中随时提出问题。由于每个学生既是独立的个体又是有代表性的群体成员, 因此, 每个学生的问题可能体现了一部分学生对某个问题的理解和接受程度。天然药物化学贯穿了大量分析化学和有机化学基础理论知识, 学生对这些知识的消化、记忆程度直接影响其对天然药物化学理论知识的学习效果。如果教师教学中不注重个体差异, 势必造成教学效果不理想。

该方法改进了传统教学中由教师指出重点, 学生背、记的僵化模式, 让学生成为教学主体, 培养勤于思考的习惯和良好的科学思维意识及能力。

3 提供资料

任何一个学科的学习都是讲授—消化—吸收的过程。这个过程的完成仅靠有限的课堂时间是不够的, 一方面不能满足部分基础知识薄弱学生的需要, 另一方面也很难满足优秀学生的求知欲。为达到因材施教目的, 鼓励学生个性发展, 我们的具体做法是:协助学生收集课外资料 (包括生产实践资料、科研实践资料、专业基础资料等) , 并制作成多媒体课件, 使之成为全体学生的学习参考资料。

利用有关天然药物化学论文较多、易于收集的优势, 在讲授提取分离或结构研究时收集大量提取纯化技术、工艺研究资料并进行编辑、注释, 为学生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提供参考资料。在讲解核磁共振光谱法在结构研究中的应用时采用该方法, 从《中草药》、《中国中药杂志》等杂志中收集有关化合物光谱数据, 让学生试着解析其可能的结构, 补充了光谱学习资料。

针对学生基础知识薄弱问题, 制作相应的基础知识多媒体课件, 帮助学生补习和消化与本课程有关的基础知识。例如, 为帮助学生理解分析化学中“偶合常数”、“化学位移”、“峰裂分”等基本概念的真实涵义, 结合具体谱图制作多媒体课件, 以帮助学生了解这些参数在天然药物结构研究中的用途。

这些方法不仅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帮助, 最重要的是消除了个别基础知识薄弱学生对专业课学习的恐惧心理, 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知识与实践是紧密结合的, 同时也检验了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用途, 使其认识到学习这些知识的价值, 增强了学习信心。

4 课外互动

随着医药研究和生产的发展, 教学也面临极大的挑战。学生进入社会后的选择自由度越来越大, 如何在教学中充分满足不同程度学生的要求, 使其符合自身定位也非常重要。针对具有科研素质的学生, 我们对其实施了扩展式教学, 即提供研究平台, 使其有机会参与研究生的课题或教师的科研课题研究, 使其发现和展示自身优势, 明确发展方向。

另外, 我们还告知学生教学邮箱地址, 给师生搭建交流、个别辅导、质疑、讨论、答疑的平台, 以针对性地解决学生问题。这种做法克服了有些学生课上不敢提出问题, 致使小问题积攒成大问题, 最后跟不上学习进度的弊端。同时也为能力较强的学生开辟了深入学习的路径, 使其取得更大进步。

在互动过程中, 随着教师对学生了解的加深, 不仅使教学更有针对性, 而且增进了师生感情, 让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度大大增加, 愿意积极、主动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利于教师准确把握学生学习情况, 使课堂教学质量大大提高。

药学教育, 尤其是科研、生产能力培养对中医药院校学生来说十分必要。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良好思维能力是教学中的重要任务。为了完成这个任务, 我们尝试引入结合实践、独立思维、提供资料、课外互动等多种灵活的教学方法, 有效地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从而提高了整体教学水平。同时为学生提供了质疑、探究、讨论的平台, 为其将所学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契机, 通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训练学生思辨能力, 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

总之, 提高教学质量, 不仅需要学校的监督管理, 更需要教师努力完善自我, 提高自身综合能力, 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要求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吴立军.天然药物化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

[2]王佩琪.天然药物化学实验课内容设计初探[J].卫生职业教育, 2006, 24 (2) :123~124.

[3]佟姝丽, 张无士.浅谈中药学课程的课堂设计及教学方法[J].中医教育, 2009, 28 (4) :75~76.

[4]王怡, 徐震宇, 舒静, 等.多种教学法在西内教学中的联合应用体会[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0, 8 (17) :60~61.

[5]姚静, 周建平.药剂学实验教学模式的构建[J].现代医药卫生, 2007 (9) :1415~1416.

[6]高春华, 刘建云, 戚薇, 等.生药学实验教学改革[J].中药现代药物应用, 2009 (1) :196~197.

药物经济学改进 篇2

摘 要:改进了水产品中磺胺类药物测定-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样品经乙酸乙酯提取、流动相稀释后进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检测分析。色谱条件:ACQUITY UPLC HSS T3( 1.8 μm,2.1×100 mm) 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与0.2%甲酸水,检测波长范围270 nm,柱温40 ℃,进样量为4 μL,磺胺类药物在0.01~0.5 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该方法简便、准确,可以准确地判断水产品中磺胺类药物,并进行定量计算。

关键词:磺胺类药物;超高效液相色谱;水产品

磺胺类药物是常用的广谱抗菌药[1]。因其具有抗菌谱广、高效、低毒和价格低廉等特点,在动物养殖中被广泛使用。人类经常食用有磺胺类药物残留的动物源性食品,可能引起磺胺类药物在体内的逐渐累积。其危害性主要表现为细菌耐药性、过敏、造血紊乱、致癌作用等[2-3]。目前中国、欧盟、美国、日本等均将磺胺类药物列为动物饲养过程中限制使用的药物,最大残留限量一般为50~100 μg/kg。测定动物组织中磺胺类药物的分析方法较多,包括毛细管电泳法,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质谱法等[4-9],应用最广泛的主要为液相色谱法和液相色谱质谱法。有些方法前处理复杂,上机分析时间较长或成本较高影响了实验效率。本研究通过优化流动相、前处理提取试剂,建立的方法具有提取简单、净化速度快、实验周期短、回收率高、价格低廉等优点,可以满足检测需求。

1 实验部分

1.1 仪器与试剂

仪器设备Waters UPLC 超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Empower2 色谱工作站(购自Waters科技有限公司);MILIPORE超纯水器;METTLER XP205 电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公司,0.001 g),旋涡混合器(上海康华仪器制造厂),均质器(飞利浦公司,转速10 000 r/min),离心机(Sigma公司,旋转蒸发仪。

乙酸乙酯(TEDIA)、甲醇(TEDIA)、正己烷(TEDIA)、异丙醇(TEDIA)均为色谱纯,甲酸(优级纯),超纯水。

磺胺标准品:磺胺嘧啶、磺胺噻唑、磺胺甲基嘧啶、磺胺二甲基嘧啶、磺胺甲基异噁唑、磺胺多辛、磺胺异噁唑、磺胺喹噁啉,纯度均不小于98.0%。

标准储备液:称取各磺胺标准品10 mg(精确至0.01 mg),用甲醇分别溶解并定容至10 mL,各磺胺标准储备液浓度为1 000 mg/L。避光4 ℃冷藏保存,保存期为1个月。

混合标准中间液:适量移取各标准储备液,用甲醇稀释并定容至10 mL,在室温下混匀。其中磺胺嘧啶10 mg/L、磺胺噻唑10 mg/L、磺胺甲基嘧啶10 mg/L、磺胺二甲基嘧啶10 mg/L、磺胺甲基异噁唑20 mg/L、磺胺多辛20 mg/L、磺胺异噁唑20 mg/L、磺胺喹噁啉20 mg/L。避光4 ℃冷藏保存,保存期为1周。

混合标准使用液:取混合标准中间液1.25 mL,用流动相稀释并定容至100 mL。现配现用。

1.2 实验方法

1.2.1 样品制备 鱼,去鳞、去皮,沿脊背取肌肉;虾,去头、去壳、去肠线,取肌肉部分;样品切成不大于0.5 cm×0.5 cm×0.5 cm的小块后混合。

1.2.2 提取 将样品解冻,称取5.00 g,置于50 mL玻璃离心管。然后加入25 mL乙酸乙酯,超声1 min,均质机14 000 r/min均质1 min,漩涡混匀1 min,9 000 r/min离心5 min,将乙酸乙酯过无水硫酸钠柱到100 mL梨形瓶中。再向原离心管中加入25 mL乙酸乙酯,旋涡混匀1 min,9 000 r/min离心5 min,将乙酸乙酯层过无水硫酸钠合并于100 mL梨形瓶中,清洗液合并于梨形瓶中于40 ℃水浴中减压浓缩至近干,先加入1 mL流动相,再加入2 mL正己烷,涡旋1 min,转移至离心管中4 000 r/min离心3 min,弃正己烷,底层过0.25 μm滤膜,待上机。

1.2.3 色谱条件ACQUITY UPLC HSS T3 ( 1.8 μm,2.1×100 mm) 色谱柱;检测波长:270 nm,柱温40 ℃,进样量为4 μL;流动相A 相:0.2%甲酸水溶液,B 相: 甲醇,梯度洗脱程序见表1。

表1 梯度洗脱条件

时间/min 流速/mL•min-1 A% B%

初始 0.4 80 20

0.500.4 80 20

3.200.4 70 30

5.500.4 30 70

6.000.4 80 20

7.000.4 80 20

2 结果与讨论

2.1 流动相的选择

试验分别采用乙腈与乙酸铵溶液、甲醇与乙酸铵溶液、甲醇与0.1%甲酸水、甲醇与0.2%甲酸水作为流动相,实验结果表明:甲醇与0.2%甲酸水流动相系统梯度洗脱,各组分色谱峰型、响应值与分离度最好。实验选择甲醇与0.2%甲酸水作为流动相,梯度洗脱,7 min即可完成分析。

2.2 样品提取条件的选择

试验分别采用乙腈-氯仿(10∶1)、二氯甲烷、乙酸乙酯、乙腈作为提取剂,实验结果表明:采用乙酸乙酯作为提取剂各组分回收率均在80%~120%之间,回收效果明显好于其他提取剂,杂质干扰小,各组分分离度好。所以本方法选择乙酸乙酯作为提取剂。

2.3 方法的线性范围和检出限

图1 8种磺胺标准图

图2 鱼样空白色谱图

图3 鱼肉样品添加色谱图

0.2%甲酸水-甲醇( 80: 20) 将标准溶液分别配制成外标浓度为10.0,20.0,50.0,100.0,200.0,500.0 ng/mL的标准工作液进样分析,以外标浓度为横坐标,响应值为纵坐标,绘制得8种磺胺的标准曲线线性良好,其相关系数在0.998 0~0.999 9 之间。方法检出限( LOD) 以空白样品基质稀释标准曲线上的最低浓度出峰时,取信噪比S/N=3 计算得出10.0 μg/kg。定量限( LOQ) 是以空白样品基质稀释标准曲线上的最低浓度出峰时,取信噪比S/N=10 计算得出25 μg/kg。

2.4 添加回收率验证

取空白鱼样品分别向其中加入50 μg/kg、100 μg/kg 和200 μg/kg 浓度的磺胺类药物混合标准溶液。进行提取、净化及色谱分析。每个添加水平作5 份平行测定,结果表明: 平均回收率为78.5%~95.7%,相对标准偏差为2.8%~10.3%,结果见表2。

试验结果表明,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水产品中磺胺类药物,灵敏度高,检测限低,线性、回收率均符合标准要求。

表2 试样加标回收率和重复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

添加浓度/

μg•kg-1 测定参数/% 磺胺嘧啶 磺胺噻唑 磺胺甲

基嘧啶 磺胺二甲

nlc202309041033

基嘧啶 磺胺甲基

异噁唑 磺胺

多辛 磺胺

异噁唑 磺胺喹

噁啉

50 平均回收率

RSD 81.2

4.4 85.4

3.5 79.7

2.8 86.3

5.2 82.2

4.7 78.5

4.5 87.1

5.6 84.6

6.4

100 平均回收率

RSD 85.5

5.9 89.3

4.2 83.3

6.5 91.6

7.3 85.4

5.4 83.7

9.6 92.4

8.3 89.2

3.9

200 平均回收率

RSD 89.5

5.3 93.3

7.1 90.3

8.8 94.6

4.5 88.4

6.5 85.9

10.3 80.8

5.7 95.7

6.3

参考文献:

[1] 白丽丽,戴华,林正峰.高效液相色谱- 串联质谱法检测虾中9 种磺胺类药物的残留[J].药品鉴定,2011,18(23):60-62

[2] 段振娟,张鸿雁,王硕.动物性食品中磺胺类药物残留分析研究进展[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7,28(6):149-152

[3] 万春花,龙洲雄.磺胺类药物残留的色谱分析进展[J].现代科学仪器,2008,18(2):99-104

[4] 游辉,于辉,武颜文,等.快速溶剂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牛肉中5 种磺胺类药物残留[J].化学通报,2010,73(9):854-857

[5] 刘正才,杨方,余孔捷,等.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快速检测鳗鱼中磺胺类、喹诺酮类、四环素族抗生素药物残留[J].食品科学,2009,30(14):167-170

[6] 李玉琴,张传港,宗素艳,等.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测定磺胺类药物的离解常数及其制剂的含量[J].药物分析杂志,2008,28(2):243~246

[7] 黄德凤,戚隽渊,孙建华,等.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水产品中19种磺胺类药物残留量[J].水产科技情报,2012,40(3):148-151

[8] 吴淑秀,公茂金,朱万燕,等.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猪肉和猪肝中9种磺胺类药物的残留[J].分析试验室, 2012, 31(2):79-83

[9] 傅宏庆,王颖,张丹,等.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法对13种磺胺类药物的同步检测[J].中国畜牧兽医2012, 39(4):233-237

Improvement of determination of sulfa drugs residues in

aquatic products by UPLC method

CHEN Yong

--------------------------------------------------------------------------------

Ping, ZHANG Su

--------------------------------------------------------------------------------

Qing, LI Lian

--------------------------------------------------------------------------------

Qing,

LI Chun

--------------------------------------------------------------------------------

Qing, MA Dan,GAO Li

--------------------------------------------------------------------------------

Na,ZHANG Ping

(Super ision and test Center for f isheries Environment and Quality of f ishery products of Ministry Ag riculture Tian Jin 300221)

Abstract:A method of UPLC-PDA for determination of sulfonamides in Aquatic products was developed.The liquid chromatography separation was carried on ACQUITY UPLC HSS T3(1.8 μm,2.1×100 mm) with Methanol-0.2% Formic acidsystem as mobile phase.The wavelength range was 270 nm.The calibration curve was linear in the range of 0.01~0.5 μg/mL.The method was simple, and would accurately determine sulfonamides in in Aquatic products.

Key words:sulfonamides;UPLC;Aquatic products

(收稿日期:2013-11-24)

本刊为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入选期刊,并由其对外提供信息服务,相关著作权使用费和稿费由本刊一并支付,如有异议,请在来稿时注明,本刊将作适当处理。《河北渔业》编辑部

药物经济学改进 篇3

关键词:高职,高专,实验课,改进

《药物分析》理论课是通过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讲解药物分析技术研究药物及其制剂质量原理的一种理论教学方式。《药物分析》实验课是通过实践现场, 教师和学生一起将药物分析技术的原理和方法应用到实践的一种教学方法, 具有直观、生动、激发学生兴趣等特点。

1 实验课的现状和不足

由于传统的教学模式, 药物分析实验长期处于简单的技能操作训练, 设备陈旧, 实验内容没有及时更新, 以致学生总体水平偏低, 滞后于医药行业对药物分析实验的需要。

1.1 内容设置覆盖不足

目前, 药物分析实验课教学的内容以验证性实验为主, 极少设计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内容覆盖面太小, 不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另一方面, 由于药物分析实验教学内容一直以2005年版《中国药典》为指导, 其实验科目基本以简单的操作为主, 主要是以滴定分析, 紫外分光光度法等为主, 近年来, 随着2010年版药典的出版发行, 药品的分析原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许多药品的检测方法也做了重大调整。

1.2 实验设备及实验时间不足

随着医药行业在我国的迅猛发展, 社会对医药人才的需求增加, 学生规模扩大, 实验场地和实验仪器有限, 实验经费投入不足, 实验场地使用效率不高, 以及实验仪器部分陈旧, 新的仪器数量不足, 致使学生基础知识欠缺, 操作练习太少, 动手能力差。实验课门数较多, 不同实验课之间差异依然较大, 使得学生难以在规定的教学时间内熟练掌握所有的实验, 很难达到预期的实验教学目标。

1.3 实验技能及考试

药物分析实验课基本是在校内实验室内完成, 药物分析课程所设实验课主要以教材的理论为基础, 按教学进度做相应章节的验证性实验。药物分析实验课程内容较多, 实验课安排了十八周的基本技能操作, 涉及到鉴别反应, 杂质检查, 滴定分析,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高效液相色谱法等。考核是采取平时操作和期末的技能考核两部分构成。

1.4 实验中学生缺乏兴趣

药物分析实验教学多采用先由教师演示, 再由学生练习, 教师指导, 最后教师总结的教学模式, 以致教师过分追求操作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教学方式单一。药物分析课程实验内容较多, 而实验时间相对有限, 学生在没有充分理解原理的基础上就进行实验技能操作, 学生的思维处于被动, 缺乏创新, 再加之缺少学生自主实验,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没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思和提问, 缺乏学习的兴趣, 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

1.5 实验内容与社会脱节

学生的实验活动基本是在实验室完成, 药物分析实验内容是对药物进行分析的基本操作为主, 所开展的实验与医药行业先进的操作技术有着较大的差距。特别是随着一些先进的检测仪器的使用, 以及仪器联用技术的开展, 使药物分析的方法、仪器不能及时更新, 以及人文、社科等内容在实验教学中缺失, 使学生与社会需求不能很好地对接。

2 改进措施

2.1 改革实验内容

随着2010年版《中国药典》的出版发行, 药物分析课程也应根据药品分析原理发生的变化, 药品检测方法的改变, 重新修改实验教学内容和考核标准。根据行业、企业不同岗位需求以及不同专业的学生的人才培养目标, 安排不同的实验内容并相应增加实验内容的学时数, 保证学生的练习时间, 使实验内容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 与不同专业学生和市场岗位需求脱节, 真正做到学生与社会的“无缝隙”对接。

2.2 改进实验技能考核方式

一方面要考核学生的动手能力, 另一方面要考核学生综合能力。我们在对学生进行考核时就应该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一方面要对学生的进行实验理论和基本技能操作考试, 这种考试可以采取随机抽签的方式进行, 另一方面要对学生进行的综合能力考试, 可以以综合性实验或情景式考核的方式进行。与此同时, 大力推进“双证书”制度, 加强职业资格的考试, 让学生在获得毕业证书的同时又具备通过国家技能操作考核的职业资格证书。

2.3 改变学生对实验课的态度

随着医药行业服务性质的转变, 学生应当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这对于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药物分析就是要把好“质量关”, 保证药品质量。只有学生懂得了这一点, 才会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继而产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发掘自身潜力, 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2.4 增加开放实验室时间

由于经费投入不足, 现有教学资源不能满足学生在规定学时内完成实验需求, 实训中心可以增加实验室开放时间, 让更多的学生可以进行技能操作练习和自主实验, 既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又充分地发挥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2.5 采用多种实验教学方式

采取“走出去, 请进来”的原则。由于学习药物分析的学生将来可能会在不同的岗位上工作, 实验课的教学内容就应当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实验课应当根据学生专业的特点进行多种实验教学方式, 结合实验项目特点, 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如多媒体教学法、演示法、角色置换法、自身体检法、技巧讲解法、分解整合法、指导练习法、考核反馈法、分析总结法等, 突出步骤和技巧的教学[1]。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 发挥实训基地的优势, 这样可以把药物分析实验课教室搬进学校实训中心模拟药房、药物分析实训中心、校办企业、附属医院, 另外在校外进一步推行校企 (事) 合作, 与药检所、药品生产企业、医药公司等建立合作办学模式, 推行“订单式培养”, 这样, 学生可以采取课间见习, 参观学习、假期实践等方式进行药物分析的实验课的开展, 还可以请相关行业、企业的专家到学校主持讲座、授课等方式进行药物分析实践课程的教学。让学生知道目前医药行业的发展现状和社会需求, 更好地与社会接轨, 使学生和教师都有一个比较明确的目标定位, 通过学生和老师共同努力使实验课的开展达到预期的人才培养目标, 最终培养出社会需要的高素质的技能型操作人才。

3 结语

高职高专学生是高素质的技能型操作人才。药物分析实验课的开展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根据实际需要改革药物分析实验内容, 按培养目标改革实验教学和考核的方式, 转变学习观念, 提升学生综合能力。药物分析实验课的改革必将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药物经济学改进 篇4

1 背景资料

1.1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人员组成

本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工作人员由护士、药师、工人组成,其中护士有初级2名,中级8名,药师有初级3名,中级1名,工人3名。护士负责配药,药师负责排药及核对打包,工人负责送药至科室以及科室卫生,协助拆除药品外包装等。

1.2 工作流程

(1)本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常规流程为:病区医师开具医嘱→电脑护士核对并保存医嘱→配置中心接收医嘱、审方并打印标签→药师排药、贴标签、核对→送入配置间护士配药→药师核对打包→成品按病区统计数量并记录签收本→工友送药。(2)送药时间采用区段式划分,由病区医师根据化疗方案确定患者的用药时间,录入医嘱,医院信息系统(HIS)根据该时间自动生成批次信息。根据批次信息早上分为3批送药时间,第一批次用药9∶00进行配送,第二批次用药10∶30进行配送,第三批次用药12∶00进行配送;中午时间不配送药物,下午根据医嘱录入时间分1~2个时间段送药,此外,为了保证生物安全柜及配置间洁净度的消毒,16∶30后不再接受医嘱。基于这样的送药时间安排,本院规定配药人员在每天7∶30要确保开始配置第一批药品,以确保9∶00第一次药物能够及时送出。

1.3 工作情况

(1)2013年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药品存放、审方打印标签、排药贴签核对共用里间小屋,面积约25m2,配置好的输液核对打包使用外间,外间同时放置领用的配置所需消耗品,如手套口罩等。(2)由于医院2014年初新大楼的启用,病区数量增加,病床数增加到1455张,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调配细胞毒药物用量也大幅增加。从HIS系统统计,2012年总配置量69059贴,2013年总配置量86721贴,2014年总配置量126006贴,每年配置量逐年递增,到2014年,工作量比2012年增加了82%。

2 方法

由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组长定期组织小组讨论会,从空间、人员、工作流程、送药4个方面,主要分析讨论药物配置中,药师的工作步骤可能产生的缺陷及其产生因素,绘制成鱼骨图(图1)。根据缺陷的轻重缓急和解决难易程度,选择其中某项作为需要解决问题的目标并提出一些针对性改进措施。与相应部门协调和改进后一个阶段检查落实情况,并根据检查结果修改相应的工作流程规范或讨论进一步改进措施,如此不断改进工作流程。

3 工作流程改进措施及实施

3.1 空间布局改进

由于配置量的大幅增加而工作空间无法扩大,因此为了满足工作的需要,需要考虑对空间进行重新布局:外间原放置的消耗品归入仓库存放;审方打印标签工作移到外间,增加电脑桌及设备;排药间增加货架及推车便于分批次放置排好的药物,减少因批次归置错误而造成的漏配。经空间重新布局后,暂时性的缓解了工作量增加、人员增加带来的拥挤。

3.2 完善备忘录制度,加强同临床医护用药沟通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工作中,病区护士与药师通过电话沟通,双方的沟通都有可能出现遗漏,因此,对电话沟通造成的信息遗漏,增加了接听记录本,接听或拨出电话时将其记录,其他药师和主管药师通过查看备忘录,及时了解所遇到的情况,对接听电话后措施进行追踪,避免出现多配或漏开医嘱。同时,当医嘱出现异常时,审方人员及时联系医师或医嘱护士,告知错误情况或者对不常见医嘱询问患者的用药意图,对错误医嘱进行退费。

3.3 加强重点环节的复核

为了尽可能减少配置差错,对排药核对环节实行双人核对,即排药完成后,一人负责贴标签核查排药差错,另一人负责再次核对,通过增加复核环节的药学人员,在药物进行配置前发现差错,减少损失。此外,由于采用前1天排第2天的医嘱,每天对贵重药品进行日清点,也能发现和更正一些错误。

3.4 配送时效优化

为了保证药品的配送及时,配送时选择合理的路径非常重要。药物配置完后由工友完成配送至病房,除电话告知的紧急用药优先进行配送或者病区护士自取外,其他药物由4名工人按楼层逐层配送。同时,为了加强送药安全性,制定新的配送药品规定,按病区分篮单独装框并用扎带上锁,保证送药过程中无遗漏,减少药物科室送错差错,以及避免由于配送科室较多工友短暂离开可能发生的安全隐患。

4 结果

通过一系列措施的逐步改进,使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工作顺畅度增加,配置差错减少,并且与临床沟通的增强减少失误和经济损失。通过信息系统的改进和及时同临床沟通,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工作量逐步增加的情况下,2014年下半年的不合理医嘱退药贴数比例较2013年下半年的不合理医嘱退药贴数比例降低,最高由56.7%减少到了29.8%。见表1、表2。增加双人贴签核对流程后,使配置前差错率比同期单人贴签核对进一步降低了漏审率,效果明显。2013年10~12月与2014年同期相比,总的不合理医嘱漏审率由18.0%降至2.7%。虽然增加了工作量,但二次核对可以避免单人核对时出现的疏忽和注意力不集中等引起的漏审差错,尤其降低了配伍禁忌和用药经济性不合理医嘱进入配置环节,减少药品浪费。见表3。

5 讨论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工作不是单纯的配置合格安全的输液成品,而是以患者为中心,保证患者用药安全的高技术性工作,为了加强管理和减少差错,就要求调配人员具有较高的业务素质[5]。配置中一旦发生差错,有可能造成严重后果,如加错药、加多或加少药造成药物的浪费和影响患者用药的及时性,此外,药品的污染甚至会导致医院群体性的危害[6]。因此,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日常工作中,计算机软件系统差错、工作流程设计不满足临床用药需求、人员安排不足等都有可能造成安全隐患[7,8]。

因此,结合本院的具体工作情况,对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各个工作环节进行持续完善具有重要意义。同时,通过对调配人员定期的培训,在排药核对过程加强核对,能减少药品的浪费和配置差错;对配送工友加强培训,减少药物运送至病区过程中的配送差错,保证病区用药的及时性和安全性等,都是为了使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工作更好地服务于临床[9,10]。从目前工作情况上看,依旧可以完善的细节还有很多,需要分步骤实现,包括电子信息系统功能的增加、药师无菌操作的培训、与临床的有效沟通、工作时间安排和人员排班调整等,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工作能为临床用药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周利琼.精细化管理在静脉配置中心初建中的应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0(24):3406-3407.

[2]李雪梅.静脉配置中心工作模式改进体会[J].全科护理,2010,8(11):3096.

[3]朱勤,施平波.对静脉药物配置缺陷的改进策略与效果[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4,17(8):1076-1079.

[4]樊变兰,郝志英,刘保萍,等.静脉配置中心对临床用药干预体会[J].临床医药实践,2013,2(4):286.

[5]陈煜.提高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在静脉配置中心工作的作用[J].海峡药学,2014,26(10):165-166.

[6]刘平.PIVAS护士输液标签粘贴、排药和配置错误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J].当代护士,2012(2):153-154.

[7]林淑瑜,甘惠贞,王佳坤,等.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安全隐患分析与防范措施[J].医药导报,2013,32(4):553-555.

[8]杨雄昌,甘兴林.建立优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分析[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14,26(6):774-776.

[9]郭江宁,张鹏,汤鸿云,等.化疗药物静脉用药配置和防护的相关问题[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26):182-183.

【药物经济学改进】推荐阅读:

药物测定07-14

高效药物07-15

多种药物07-18

不同药物05-10

药物残留05-10

药物设计05-21

药物靶向05-26

中医药物06-08

药物危害06-16

药物灌注06-18

上一篇:房地产基金的机遇下一篇:美韩自由贸易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