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旋切术

2024-07-31

静脉旋切术(精选7篇)

静脉旋切术 篇1

摘要:目的 分析研究微创旋切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100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50例,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观察组进行疼痛、体位、出院指导以及出血等全面性护理。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的术后护理情况显示, 观察组的总满意度为96.0%, 对照组的总满意度为76.0%, 观察组的患者对术后护理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护理, 有利于加快恢复患者的病情, 精心的术后护理能够有效地提高手术成功率, 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微创旋切术,下肢静脉曲张,术后护理

下肢静脉曲张病变范围为大隐静脉、小隐静脉及其分支, 大多数患者都属于大隐静脉曲张。下肢静脉曲张是外科四大常见疾病之一, 其发病率较高。传统治疗方法为大隐静脉高位结扎, 剥脱和曲张静脉切除术, 但因其具有切口多、术后恢复慢、术时长、瘢痕多、易复发等缺陷, 不被患者接受[1,2]。采用微创旋切术进行治疗, 其具有切口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术时短等优势。该手术方式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一种新技术[3]。本研究分析我院2012年3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100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患者, 观察患者的术后护理效果, 相关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100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每组各50例患者。观察组中女性24例, 男性26例, 年龄段为27~55岁, 平均年龄为 (44.21±1.56) 岁, 病程2~21年, 8例合并有小隐静脉曲张;对照组中女性21例, 男性29例, 年龄段为28~53岁, 平均年龄为 (46.29±2.46) 岁, 病程2~23年, 7例合并有小隐静脉曲张。所有患者下肢均有沉重酸胀感和明显的迂曲成团的曲张浅静脉。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 具有可比性。

1.2 术后护理方法:

给予对照组常规的护理, 给予观察组实施常规护理后, 再进行出血、疼痛、体位、并发症等方面的护理。①出血观察和护理:患者在进行微创旋切手术后, 使用纱布、棉垫包裹伤口, 以弹力绷带从腹股沟到足背部进行全面加压包扎。对术后切口敷料有无渗血情况以及弹力绷带的松紧度进行观察, 嘱咐患者在抬高患肢、卧床时, 通知护士更换敷料并调整绷带, 促进伤口愈合和麻肿液的吸收。②疼痛护理:其一, 由于弹力绷带包扎过紧导致下肢缺血性疼痛, 及时检查足背部位动脉搏动情况, 检查足趾表皮温度、颜色, 发现异常情况, 要及时通知医师处理。其二, 腹股沟切口疼痛。如有肿胀和渗血现象要及时通知医师, 根据医师嘱咐, 给与患者止痛。其三, 由于皮下麻肿液吸出不彻底引起的下肢肿胀性疼痛。护士要及时告知患者在抬高患肢时, 要进行适当的按摩、进行脚趾背屈、拓屈运动。③体位护理:对观察组患者术后进行去枕平卧位6 h, 将患肢抬高20°~30°。嘱咐患者进行脚趾屈伸运动, 每次1~2 min, 每天3~4次。每日嘱咐患者下床活动, 根据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进行练习, 每次10~30 min, 每日2~3次。在此期间, 不要静坐或静立不动, 回床休息时, 要用枕头将患肢抬高。告知患者每日要逐渐增加练习次数、时间、距离等。④并发症护理与观察:在进行手术时, 会采用加压灌注麻肿液于皮下, 手术操作范围较广, 容易出现并发症。在术后护理中尤其要注意皮下血肿、皮肤感觉异常、皮下硬结、感染以及复发等并发症。护士要及时对此做出预防措施, 并随时检查患者的恢复情况, 如有并发症的出现, 要及时告知医师, 并及时采取有效地措施[4]。

1.3 统计学分析:

所得的数据全部输入SPSS18.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 数据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各组间数据的对比方法为t检验;数据资料使用百分数、例数表示, 组间的比较使用χ2检验。差异显著P<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的术后护理情况显示, 观察组的总满意度为96.0%, 对照组的总满意度为76.0%, 观察组的患者对术后护理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明显 (P<0.05) , 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 讨论

持久从事站立工作和体力劳动的人比较容易发生下肢静脉曲张, 患者在发病早期, 其症状为下肢酸胀不适或有钝痛感, 常伴有肢体沉重感, 乏力。病变中后期, 静脉壁严重受损, 会导致静脉隆起、迂曲。病程时间长者, 皮肤会出现营养性改变, 例如脱屑、色素沉着、瘙痒等。随着病情的演变, 会导致淤积性皮炎、下肢肿胀、浅静脉血栓等症状出现。此病与遗传有关, 一般在30岁左右容易发病, 因此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要注意运动, 对该病进行预防[5]。

本研究分析我院100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患者, 对所有患者均进行微创旋切术治疗并进行术后护理, 观察组的满意程度更高, 护理效果更明显。这一结果与相关文献报道相吻合。因此, 我们认为, 微创旋切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要全面, 要护理到体位、出血情况、疼痛、并发症等各个方面, 全面的术后护理效果更显著。

综上所述, 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护理, 有利于恢复加快患者的病情, 精心的术后护理能够有效地提高手术成功率, 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蒋米尔.应用微创刨除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20例体会[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10, 43 (11) :24-26.

[2]艾鹏.透光法动力曲张静脉旋切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护理[J].实用医学杂志, 2011, 14 (11) :23-25.

[3]张康颖.微创旋切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护理[J].当代护士, 2010, 23 (14) :47-48.

[4]黄斯薇.下肢静脉曲张微创刨吸术的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2, 27 (16) :29-32.

[5]张凤琴.下肢静脉曲张患者激光治疗的护理[J].长江大学学报, 2010, 36 (1) :69-70.

静脉旋切术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我院2012年3月-2013年6月收治大隐静脉曲张患者35例(46肢),男20例,女15例,年龄30~66岁,中位年龄45岁,病程5~20年。所有患者均有下肢沉重酸胀感及明显迂曲成团的曲张浅静脉,其中合并浅表静脉炎6肢,合并足靴区色素沉着11肢。所有患者术前均经下肢静脉逆行造影或多普勒超声证实深静脉通畅。

1.2方法

患者均予腰硬联合麻醉,于腹股沟及内踝处各做约3cm切口,于大隐静脉内置静脉剥脱器,高位结扎大隐静脉及其属支,全程剥脱大隐静脉,加压止血10min。后采用Trivex系统于曲张静脉团外正常皮肤做2个>3mm的切口,置冷光源透明棒于静脉曲张范围皮下,麻醉肿胀液(0.9%氯化钠注射液1000ml+5%碳酸氢钠200ml+2%利多卡因4ml+0.1%肾上腺素1ml)适量,高压灌入皮下,使皮下曲张浅静脉清晰显示,后于皮下曲张静脉旁插入动力旋切刨刀,启动带负压吸引动力旋切刨刀,将曲张浅静脉逐段旋切刨除并自动吸出体外。手术完成后以自粘式弹力绷带加压包扎。

2 围术期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

微创旋切术为国内新开展术式,患者对此术式缺乏了解,对疗效心存顾虑,故应向患者介绍该术式的优越性及成功病例,或由已接受该治疗的患者分享体会,消除患者顾虑,取得其配合,使患者以良好心理状态接受治疗。

2.1.2 术前准备:

(1)完善术前常规检查;(2)测定凝血酶原时间,了解患者凝血功能;(3)行患肢多普勒超声或下肢静脉逆行造影以确认深静脉通畅;(4)术前12h禁食,4h禁饮;(5)保证患者术前晚睡眠充足,如睡眠障碍可酌情予安眠剂。

2.1.3 患肢准备:

(1)卧床休息、注意抬高患肢,合并浅静脉炎者予对症治疗;(2)术前患肢备皮,注意避免刮破曲张静脉区域皮肤;(3)术前嘱患者站立、行走,使静脉曲张扩大至最大程度,后以记号笔标记曲张静脉,以防术中曲张静脉充盈不足,治疗不彻底。标记后患者不宜洗澡。

2.2 术后护理

2.2.1 体位护理:

术后患者回病房,去枕平卧位6h,为利于静脉回流及麻醉肿胀液吸收,减轻患肢肿胀,可于患肢膝下垫软垫使患肢抬高20°~30°。

2.2.2 并发症护理:

术后密切观察患肢血运及肿胀情况,记录皮肤温度、色泽、足背动脉搏动及患肢感觉、活动状况。并发症及处理:(1)肢体肿胀、疼痛:术后第1天患肢足背可因弹力绷带加压包扎过紧而肿胀;若患肢疼痛,应密切留意患肢皮肤色泽、温度与足背动脉搏动等,弹力绷带包扎过紧应及时告知医师调整或重新包扎;若患肢肿胀明显伴疼痛,需警惕深静脉血栓形成可能,应予及时处理。(2)切口出血:密切观察切口敷料有无渗血。若为淡红色,系肿胀液排出所致,无需处理;如为鲜红色,应告知医师及时处理。(3)皮下淤血、血肿:多由术后皮下创面出血积聚形成,为最常见并发症,与手术操作、术中术后患肢加压包扎方式、时间相关[4]。若出血量大、肿胀明显应及时通知医师处理。(4)肢体感觉异常、麻木:因术中全程剥脱大隐静脉,可伤及伴随隐神经及其分支,故小部分患者可出现小腿肢体感觉异常、麻木[4]。术后应经常询问患者肢体感觉,嘱其感觉创面周围皮肤麻木或局部触觉缺失时,应及时通知医护人员以便及时处理。

2.2.3 活动指导:

早期活动可促进患肢深静脉血液回流,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故应嘱患者做早期足趾及足背主动、反复伸屈运动。术后次日可下床于房间内行走、活动,但不宜剧烈运动。初下床活动应有旁人扶持以保证患者安全,活动量及活动范围应循序渐进,注意避免过久站立、行走,亦避免静坐或静立不动,上床休息时仍须保持患肢抬高。

2.2.4 饮食指导:

为防止因术后活动减少,血液黏稠度过高引发血栓,应嘱患者多饮水,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清淡食物,多食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因尼古丁可收缩血管,减缓血流引发血栓[5],须嘱患者严格戒烟。

2.3出院指导

出院前2~3d指导患者观察患肢色泽、温度、肿胀情况等;嘱其适当活动,避免长时间站立或活动,每次活动时间以无不适感为标准;休息时仍需抬高患肢,不可取双腿交叉坐姿以免影响血运;医用弹力袜可根据人体生理特点提供分段压力(脚踝向上递减),有效增加血液流速,促进血液流通,利于预防血栓形成。故术后6~7d以医用弹力袜代替弹力绷带,须持续穿3~6个月,晨起穿上,晚间上床后脱掉,穿时应逐渐向上拉直至完全穿好,以压力均匀分布且舒适为宜,避免粗暴用力或遗留死褶。术后1个月复查患肢恢复情况,如有不适及时来院复查。

3 结果

本组35例(46肢)患者,手术顺利,手术时间30~70 min,平均每条肢体手术用时40min。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皮下淤血,1周后逐渐消退;无切口及肢体感染,无深静脉血栓、下肢功能障碍等严重并发症。次日即下床活动,5~10d出院。随访所有患者术后自我感觉舒适,恢复良好,部分患者患肢局部色素沉着,后逐渐缓解、消退,无复发病例。

4 讨论

大隐静脉曲张国内临床以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加微创旋切术开展较多,其优势在于术后功能完整,创口小,不影响美观,且对静脉团处理得当,手术适用范围广,治疗彻底[3]。该术式围术期护理中,护士应及时掌握新术式护理特点,积极协助医师完善各项术前检查及相应护理,术后密切观察患者患肢血运、皮肤色泽、温度、患肢感觉等。指导患者正确进行早期锻炼,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为该手术治疗成功关键。

参考文献

[1] 曹伟新,李乐之.外科护理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352.

[2] 康淑华,李萍,叶志东,等.大隐静脉曲张激光联合透光直视旋切术的手术配合[J].护理学报,2010,17(10):46-48.

[3] 刘晖.大隐静脉曲张的微创治疗进展[J].医学综述,2009,15(23):3588-3590.

[4] 徐欣,符伟国,王玉琦,等.Trivex术后并发症的治疗[J].中国临床医学,2004,11(4):604-605.

静脉旋切术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整群选择2014年2月—2015年2月来该院治疗乳腺良性肿瘤的患者88例, 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 每组44例。对照组年龄20~48岁, 平均年龄 (32.5±3.4) 岁。治疗组年龄19~49岁, 平均年龄 (31.8±3.2) 岁。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手术方法进行治疗, 对患者有肿瘤的乳房进行切口, 将肿块牵引到切口处, 对乳腺组织与肿瘤进行分离, 采用电凝进行止血, 清洗干净后将切口包扎。

治疗组患者采用微创旋切术进行治疗, 首先对患者患处附近进行消毒, 之后采用超声探头探查肿块的具体位置, 选择肿块附近或乳晕周围的位置进行穿刺, 穿刺前进行局部麻醉, 切口大约3 mm左右, 再用微创旋切系统旋转扇形切除患者的肿块。切除后进行清理, 取出旋切刀, 对伤口进行消毒后包扎。

1.3 疗效判定

优:乳房外观完全正常, 没有明显的瘢痕;良:乳房外观基本正常, 有明显的瘢痕;差:乳房变形, 瘢痕很明显[4]。采用自制满意度调查表对患者的满意度进行评价, 分为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5]。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 采用[n (%) ]表示计数资料, 采用χ2检验, 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瘢痕美观程度优秀率为95.4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瘢良美观察程度优秀率70.4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治疗组患者的满意度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75.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见表1、表2。

3 讨论

乳腺良性肿瘤是女性常见的一种乳腺疾病, 一般以年轻的女性较多[6]。近年来, 随着生活压力的增大、激素食品及化妆品的泛滥, 导致乳腺良性肿瘤的发生率不断上升。而乳腺良性肿瘤有可能会发生癌变, 以防万一需要采用手术进行治疗, 将肿瘤切除。但是传统手术一般创伤都比较大, 导致患者的恢复时间长, 并发症多, 且容易遗留瘢痕, 对爱美的女性造成了严重的心理问题。微创旋切术是一种新型的手术方法, 其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以及美观等优点, 越来越多的运用于乳腺良性肿瘤的治疗中[7]。

该研究发现, 治疗组的瘢痕优秀率为95.45%,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瘢痕优秀率70.4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治疗组患者的满意度为100.00%, 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75.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在姚家麟[8]报告中研究组的瘢痕优秀率为94.55%,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瘢痕优秀率72.51%与该研究结果相一致。说明微创旋切术后的瘢痕很小, 并不影响美观, 患者更加满意, 能减少患者的心理负担。

综上所述, 采用微创旋切术治疗乳腺良性肿瘤的效果非常明显, 能有效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创伤更小, 美观性好, 患者更满意。

参考文献

[1]曲文志, 王明辉, 涂巍, 等.乳腺良性肿瘤微创手术治疗与传统手术的比较[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2011, 14 (2) :150-151.

[2]王旭禛, 蒋丽萍.腹腔镜辅助下乳晕切口手术治疗乳腺良性肿瘤的体会[J].江苏医药, 2015, 41 (2) :207-208.

[3]黄晓平.乳晕旁切口治疗乳腺多发性良性肿瘤的临床疗效[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5, 19 (11) :93-94.

[4]孙登华, 孙亮, 孙光, 等.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乳腺良性肿瘤[J].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 2013, 7 (6) :451-453.

[5]王明辉, 曲文志, 王勤勇, 等.Mammotome乳腺旋切系统治疗乳腺多发良性肿瘤124例[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2013, 16 (2) :142-144.

[6]张炎, 郭晓东, 姜福亭, 等.56例乳晕小切口治疗乳腺良性肿瘤的临床分析[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3, 13 (4) :688-690.

[7]张翀, 樊小伟.乳晕环切口治疗乳腺良性肿瘤40例临床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2, 11 (5) :371-372.

静脉旋切术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2011年收治的180例乳腺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 按照患者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90例, 均为女性, 根据美国放射协会乳腺影像报道数据系统评分[2], 所有患者均属于BI ̄RADS II~IVa级, 观察组年龄17~59 (平均32.5±7.3) 岁;单个肿块41例, 多发肿块49例, 乳腺囊肿21例, 纤维腺瘤69例, 肿块直径为4~30 (平均15.3±7.1) mm;对照组年龄20~57 (平均35.6±5.2) 岁;单个肿块37例, 多发肿块53例, 乳腺囊肿24例, 纤维腺瘤66例, 肿块直径为6~39 (平均16.2±6.4) mm。两组患者在年龄、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方法

麦默通系统选择由美国强生公司生产Mammotome乳腺微创旋切系统SCM23;超声选择由日本TOSHIBA生产SSA ̄320A超声仪, 探头频率为7.5MHz。术前仔细询问患者月经史, 排除经期手术, 所有患者均在半年内未服用抗凝药物, 完善相关检查, 经治疗后排除手术禁忌后行手术治疗。患者取仰卧位, 将患侧上肢置于脑后, 充分暴露双侧乳腺。观察组患者术前在超声定位下找出肿块的位置, 再次确定肿块的大小、部位、数目以及深浅, 评估肿块周围的血流信号, 合理选择手术切口, 选择切口时应尽量选择乳腺边缘, 单侧多发肿块选择能兼顾多个肿块处, 以求美观及方便。常规消毒铺巾后, 应用无菌耦合剂, 无菌腔镜套包裹探头, 超声定位下将1%利多卡因及肾上腺素配比好后用22G长针头在病灶顶部、底部及穿刺通道进行麻醉[2], 在设计的穿刺点切开皮肤2mm, 选用8G旋切刀, 沿穿刺通道插入乳腺病灶底部, 根据肿瘤的大小及位置调整角度, 使旋转针的凹槽对准肿瘤进行旋切。对病灶多次旋切、抽吸, 直至超声下没有病灶残留后终止旋切[3], 抽吸清除手术部位的积血及出血, 后将旋切刀封闭拔出。再次消毒切口, 纱布覆盖后局部压迫10~15min, 无明显活动性出血后见穿刺点用无菌黏胶纸粘合, 弹性绷带加压包扎48h。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手术切除, 术后加压包扎。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恢复情况 (术后愈合时间、术后瘢痕大小、术后并发症情况) 。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均数和率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 计量资料以表示,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

见表1。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 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2 两组患者术后愈合时间、术后瘢痕大小及并发症比较见表2。

观察组患者愈合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瘢痕小, 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越来越多的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希望在根除病灶的基础上, 能够受到最少的创伤并维持女性特有的美观[4]。因此, 如何采取一种微创美容并且有效的治疗方法是临床上所研究的方向。1995年, 美国FDA批准了麦默通系统, 其具有微创、准确、有效的优点, 近些年来逐渐在临床上得到应用。麦默通又叫真空辅助乳腺微创旋切系统, 在钼靶或声立体引导下通过计算机真空辅助告诉旋切乳房治疗性诊断设备, 可以对乳腺可疑病灶进行重复切割, 以获取更多的组织病理学标本[5]。该技术能完整切除3cm内乳腺良性肿块, 因此对于多发性乳腺肿块只需要一个穿刺孔, 解决了传统手术的弊端, 具有定位准确、准确切除病灶、美容效果好、并发症少等优点。麦默通手术还可能存在感染、气胸、哺乳功能破坏等并发症, 本组中均未出现, 这要求我们应当熟悉乳腺的解剖, 严格无菌操作, 完善手术技巧, 积累经验, 这样才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麦默通也有手术禁忌证, 对可疑乳腺癌患者可活检, 避免使用肿块旋切手术, 对于有出血倾向、血管瘤、糖尿病患者要慎用麦默通技术, 对于肿块位于乳晕者且直径>3.5cm者[6], 行旋切手术应该慎重。麦默通微创旋切术治疗乳腺疾病, 手术安全有效, 术后不良反应少, 值得在临床推广。

摘要:180例乳腺疾病患者按照患者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90例, 观察组患者局麻后超声定位下应用麦默通微创旋切术, 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手术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少、患者满意度高, 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麦默通微创旋切术治疗乳腺疾病, 手术安全有效, 术后不良反应少, 值得在临床推广。

关键词:麦默通微创旋切术,乳腺疾病,B超,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续哲莉, 边学海.Mammotome微创旋切系统在乳腺外科中的应用 (附132例分析) [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05, 5 (9) :754-756.

[2]张树平, 邹燕鹏, 邓素华.Mammotome微创手术与开放手术切除乳腺良性肿瘤75例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 2008, 46 (7) :18-20.

[3]王婧, 陈鑫.传统切除术与超声引导下Mammotome微创旋切系统治疗乳腺纤维腺瘤的对比分析[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10, 12 (10) :700-702.

[4]陈方红, 陈述政, 曾春来, 等.超声引导下微创旋切活检系统在乳腺疾病中的应用[J].中国超声诊断杂志, 2004, 5 (7) :530-531.

[5]周平, 陈道谨, 吴君辉, 等.超声引导下麦默通负压抽吸活检仪在切除乳腺良性肿块中的应用[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2004, 20 (9) :659-661.

静脉旋切术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9月~2014年9月我院收治的60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 所有患者均符合相关诊断标准得以确诊。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观察组年龄18~55 (平均36.4) 岁;肿物直径范围0.6~3.2 (平均1.55) cm。对照组年龄17~57 (平均37.2) 岁;肿物直径范围0.8~3.1 (平均1.46) cm。两组患者在一般临床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使用传统的肿物切除手术, 观察组使用超声引导乳腺微创旋切术进行治疗, 手术具体过程如下。在术前对患者进行超声检查, 了解患者乳腺肿物的位置、大小、形状、数量以及和周围血管的联系, 并做好手术部位的标记。选取合适的部位进行穿刺, 一般选择离肿物距离较短、能一次性切除多块肿物的部位。接着在超声引导下, 对患者进行局部麻醉, 使用1‰的肾上腺素和1%的利多卡因混合液1ml, 注入肿物周围以分离其周围的腺体[2]。在穿刺点处切开约5mm的小口, 将旋切刀插入肿块处, 在超声监控下, 慢慢抽吸旋切, 将肿物割离取出。通过超声监控确定肿物被完全的切除。将局部的积血用无菌真空泵吸出, 并用黏胶纸黏合穿刺点, 最后加压包扎[3]。

1.3 临床观察指标

观察指标包括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效果、住院时间、术后美观度以及满意度。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 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 (百分率) 表示, 行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肿物切除数为44, 而对照组为35, 且两组患者不同肿物的切除量差异不大 (P>0.05) , 因此两组肿物切除结果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所用的时间均少于对照组 (P<0.05) 。见表1。两组患者术后的乳房美观度和对治疗的满意度, 观察组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 。见表2。

3 讨论

乳腺肿瘤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 近年来其发病率在不断升高。随着超声技术的发展, 传统的切除手术正在渐渐被取代, 超声引导下的乳腺微创旋切术已经得到医学界的重视, 它在病灶切除以及乳腺肿物活检等方面的优势非常明显[4], 不仅有利于医学诊断, 在手术中具有穿刺准确、易于操作、创伤较小的特点, 术后患者乳房的美观度大大提升, 因此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也明显提高。此外, 它是诊断和切除小肿物的首选方法。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缩短, 这样可以减轻患者的经济压力和心理压力。使用超声引导乳腺微创旋切术后, 患者的乳房美观度并没有受到较大影响, 患者对治疗的效果满意度较高, 两组对比差异较大 (P<0.05) 。而在手术切除的肿物数量和种类的对比上, 并没有太大差异 (P>0.05) 。

在超声引导下, 医生可以获知肿物准确的位置, 肿物的大小、形状、数量, 以及与周围血管的联系, 可以提高手术的精确性。在进行肿物切除时, 医生可以根据超声仪的回声, 避开较大的血管, 以免损伤血管导致大量出血, 影响手术的进程[5]。对于一些微小、隐蔽的肿物, 超声引导乳腺微创旋切术也可以准确切除, 因为在超声仪的实时监控下, 这些微小肿物也能被清晰的呈现出来, 如此可以避免再次进行手术, 减轻患者的痛苦。微创旋切术遗留的切口较小, 术后易恢复, 不会像传统的切除手术留下较大的疤痕或者皮肤凹陷等, 防止乳房的变形影响了美观度, 也不会对患者造成较大的心理阴影。

除了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外, 超声引导乳腺微创旋切术对于肿物的活检有着重要价值, 为医学诊断和研究提供较好的途径。临床上, 对于一些体积较大、密度较大、质地坚硬或者出现增生的肿物, 需要进行活检以确定它的性质, 以便更准确的诊断疾病[6]。因为切除了体积较大或开始病变的肿物, 术后过大的残腔可能会导致大量出血等现象, 严重影响患者术后的康复, 对其造成较大的损伤。进行活检后, 能确定是否可以进行超声引导乳腺微创旋切术。因为微创旋切术容易导致术后出血, 形成血肿, 在术前需要确保患者没有心血管疾病、肾脏功能不全或是凝血功能不全等疾病。如果术后患者产生出血或血肿的情况, 需要及时用细针抽出积血, 并进行加压包扎。本次研究中, 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出现2、4例血肿, 在及时治疗后均得以康复, 术后两组都没有出现感染的现象。在治疗女性乳腺良性肿瘤时, 使用超声引导乳腺微创旋切术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大大缩短, 给患者带来的创伤较小, 术后乳房的美观度不受影响, 因此值得临床的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王永霞, 张爱玲, 黄珂铭.麦默通乳腺微创旋切术与传统手术的对比研究[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2010, 17 (8) :615-617.

[2]吴丽华.超声引导下麦默通微创旋切术治疗40例乳腺良性肿物疗效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4, 25 (5) :1087-1088.

[3]王学魁.麦默通微创旋切技术治疗乳房良性肿块的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10.

[4]曾宪良, 温杏花.超声引导乳腺微创旋切术的临床应用[J].临床医学工程, 2013, 20 (3) :270-271.

[5]夏婷, 章乐虹, 曹腾飞, 等.超声引导下麦默通微创旋切术在乳腺良性肿物中的应用[J].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 2011, 5 (5) :388-390.

静脉旋切术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09 年10月至今我院应用超声引导下麦默通乳腺微创技术共对360例患者, 506枚肿物进行了微创手术切除, 患者均为女性;年龄16~55岁, 平均35.5岁;病程1~25个月, 平均13个月;单侧单发169例, 单侧多发49例, 双乳142例;肿瘤直径0.5~3.0cm, 平均直径1.23cm。

1.2 手术操作及术中配合

患者取仰卧位, 患侧肩背下垫厚度为20~30cm软枕。患肢手臂弯曲枕于头部, 以患者能接受和不影响手术操作为原则。术前再次B超探查, 确定肿块的部位、大小、数量、并用标记笔做好标记。穿刺点一般选择乳腺外侧隐蔽处, 常规消毒术野, 常规铺巾;每次旋切结束应及时配合用镊子取出标本, 以免遗留在旋切刀标本槽内的标本被吸入引流管中, 造成堵塞, 降低真空抽吸力, 经反复多次取样, 直至肿物完全切除为止, 最后将系统处于抽吸状态, 吸尽空腔内积血, B超再次探查确认无残留肿块, 拔出旋切针, 创口加压挤尽积血, 必要时放置胶片引流, 术后弹性绷带加压包扎48小时, 预防术后出血及血肿行成。

1.3 术后病理

乳腺纤维腺瘤192例, 乳腺囊性增生84例, 乳腺小叶增生72例, 乳腺癌4例, 其他2例。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常规准备

常规检查血常规、血型、凝血四项、肝肾功能、胸片、心电图、乳腺彩超, 避开月经期, 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

2.1.2 心理护理

护士术前应签好手术知情同意书并向患者介绍手术大致过程, 需耐心细致地做好解释说明工作, 使患者能正确对待手术并能与医护人员密切配合。

2.1.3 物品准备

检查麦默通系统及配套设备是否齐全, 连接是否正确, 负压桶装100ml水并检查有无漏气损坏, 旋切刀1把、2%利多卡因10-20ml、肾上腺素1mg、11号尖刀片1片、10ml注射器1付、长针1枚、微创包1个。

2.2 术中配合及护理

(1) 体位:一般取仰卧位, 患侧肩背垫厚度为20~30cm的软枕, 患肢手臂弯曲枕于头部, 以患者能耐受不影响手术操作为原则。 (2) 调试仪器设备, 检查各管道连接是否正确有无漏气, 按术者要求进行参数调节。

2.3 术后护理

2.3.1 一般护理

术后协助患者卧床休息, 常规监测生命体征, 观察血压心率的变化。

2.3.2 伤口的观察护理

手术的当天如果感觉伤口痛可口服一粒止痛药, 如西乐葆;睡前口服一粒止痛药可使睡眠更好。患者术后常规给予冰袋冰敷4h。注意观察伤口有无渗血, 如发现敷料有渗血渗液及时通知医生, 必要时遵医嘱应用止血药物。

2.3.3 预防感染

术后遵医嘱常规口服抗生素3~5d, 防止感染。

2.4 出院指导

2.4.1 患肢在1个月内不提超过3斤重物, 不驾车, 不骑自行车、摩托车等。肩关节活动幅度不能太大, 避免扩胸运动牵拉乳腺。

2.4.2 术后1个月内避免乳腺受到碰撞, 穿戴稍紧内衣支撑乳腺。

3 结果

本组360例, 506处乳腺病灶均准确定位切除, 术后6例出现皮下瘀斑, 5例形成局部血肿, 2例术后针道出血, 4例经病理诊断确定为乳腺癌, 进一步行根治术及化疗, 无感染病例。

4 小结

麦默通旋切系统初期应用于可疑病灶活检, 因其切取组织量大收到病理科及临床医生欢迎。超声引导下麦默通乳腺活检穿刺系统切除乳腺肿瘤具有穿刺定位准确、创伤小、操作简单、安全、术后瘢痕小、并发症少等优点。护士应熟悉乳腺旋切系统的基本性能和正确的操作方法, 熟悉手术操作的基本过程, 掌握乳腺微创旋切系统的使用、保养和控制面板的使用、故障分析和处理程序, 熟悉B超机的操作方法和常用参数的调节。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取得患者配合, 术中医护密切合作正确操作穿刺系统, 术后给予患者正确的护理和出院指导, 有利于患者康复, 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麦默通乳腺微创旋切术围术期的术中配合及护理体会。方法 在B超引导下, 利用麦默通系统对360例患者的506处乳腺病灶实行微创旋切术及活检术;术前、术中、术后给予相应护理。结果本组360例, 506处乳腺病灶均准确定位切除, 术后6例出现皮下瘀斑, 5例形成局部血肿, 2例术后针道出血, 4例经病理诊断确定为乳腺癌, 进一步行根治术及化疗, 无感染病例。结论 麦默通乳腺微创旋切术是一项定位准确、效果确切、安全、创伤小、操作方便、恢复快、不留疤痕、并发症少、无需缝合、能保持形体美等优点的新型微创技术, 良好围术期的护理及术中配合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静脉旋切术 篇7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12月~2011年12月治疗的177例乳腺癌患者, 均为女性, 年龄28岁~58岁, 平均年龄 (38.3±5.6) 岁。应用超声引导下微创旋切系统对177例患者的乳腺不可触及肿块286个病灶 (最大径0.3~0.9cm) 进行活检。

1.2术前准备

做好术前准备, 对所有患者进行血常规, 传染病, 心电图, 血糖, 肝肾功能等的检查。对患者进行基础的影像学检查, 对患者的病情有大概的了解。排除月经期哺乳期妇女, 选取符合手术适应症的患者。术前征得患者的同意。

1.3仪器设备

真空辅助微创旋切设备, SSD3500型超声诊断仪和高频探头。准备有生理盐水, 肾上腺素注射液, 2%的盐酸利多卡因。

1.4手术方法

采用全麻或局麻, 患者取仰卧位, 采用超声诊断仪可以确定乳腺癌的大小, 部位等, 采用70G的旋切刀穿刺, 选择切割模式, 在超声监视下切除病灶。

1.5统计学方法

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 17.0 For Windows进行, 对所有患者的各项乳腺癌手术数据进行分析, 组间差异采用t检验, t<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手术结果

286个乳腺肿块术后病理诊断乳腺纤维瘤50个, 复合囊肿57个, 纤维硬化性腺病36个, 乳腺腺病58个, 乳腺增生25个, 纤维瘤样增生23个, 不典型增生30个, 浸润性导管癌7个 (临床分期为T1N0M0) 。

2.2术后随访

术后对所有患者进行多普勒超声复查4~8个月。结果显示存在9例占位性病变, 8例给予超声下的活检切除, 4例给予开放性切除;术后病理检查:15例结合临床考虑为瘢痕组织形成, 8例为纤维硬化性腺病;其余154例局部肿块消失, 未见复发。

3讨论

乳房是女性的重要器官, 由皮肤、纤维组织、乳腺腺体和脂肪组成。而乳腺癌的发生对于女性是重大的威胁。如今常用的治疗手段为手术治疗。而通过怎样手术尽可能的减少对患者的伤害成为现在研究的重点。乳腺癌能够严重影响女性的身心健康甚至威胁生命, 而乳腺癌主要临床表现为乳腺肿块, 乳腺疼痛, 乳头溢液等[2]。而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 采用多普勒超声能够更加清晰的显示乳腺内部的结构, 因此对于乳腺癌的诊断和治疗具有较大的帮助[3]。在本研究中, 选取我院2010年12月~2011年12月治疗的177例乳腺癌患者, 采用超声引导下微创旋切术治疗乳腺不可触及肿物。结果显示286个乳腺肿块术后病理诊断乳腺纤维瘤50个, 复合囊肿57个, 纤维硬化性腺病36个, 乳腺腺病58个, 乳腺增生25个, 纤维瘤样增生23个, 不典型增生30个, 浸润性导管癌7个 (临床分期为T1N0M0) 。术后对所有患者进行多普勒超声复查4~8个月。结果显示存在9例占位性病变, 8例给予超声下的活检切除, 4例给予开放性切除;术后病理检查:15例结合临床考虑为瘢痕组织形成, 8例为纤维硬化性腺病;其余154例局部肿块消失, 未见复发。有些乳腺癌患者由于触诊困难或触诊不清, 容易导致漏诊误诊。而在临床上对于此类病例的处理一般采用手术切除。对于不可触及的乳腺微小病变的复查, 采用超声检查;而对于发现肿物有增大趋势, 肿物边界不清楚的可以直接采用手术切除[4]。

本研究中的手术, 采用超声下手术, 其定位准确, 切口微小, 对患者的创伤较小, 并且手术切口在乳晕边缘, 对乳房外形的改变较小, 具有较好的美容效果。根据本研究中的数据, 采用超声引导下的微创旋切术治疗乳腺不可触及肿物, 其操作高效, 疗效明显, 美容效果好, 并且对早期乳腺癌有较高的检出率, 值得临床推广。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微创旋切术治疗乳腺不可触及肿物的临床价值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2月2011年12月治疗的177例乳腺癌患者, 应用超声引导下微创旋切系统对177例患者的乳腺不可触及肿块286个病灶 (最大径0.30.9cm) 进行活检, 病灶的超声BI-RADS分级为:0级47个, Ⅱ级39个, Ⅲ级124个, Ⅳ级74个;并根据病人的实际病灶的大小继续切割, 直至完整切除。结果 286个乳腺肿块术后病理诊断乳腺纤维瘤50个, 复合囊肿57个, 纤维硬化性腺病36个, 乳腺腺病58个, 乳腺增生25个, 纤维瘤样增生23个, 不典型增生30个, 浸润性导管癌7个 (临床分期为T1N0M0) 。术后对所有患者进行多普勒超声复查48个月。结果:显示存在9例占位性病变, 8例给予超声下的活检切除, 4例给予开放性切除;术后病理检查:15例结合临床考虑为瘢痕组织形成, 8例为纤维硬化性腺病;其余154例局部肿块消失, 未见复发。结论:采用超声引导下的微创旋切术治疗乳腺不可触及肿物, 其操作高效, 疗效明显, 美容效果好, 并且对早期乳腺癌有较高的检出率, 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超声,微创旋切活检术,乳腺不可触及肿物

参考文献

[1]张腾华.超声引导下微创旋切活检术治疗乳腺不可触及肿物的临床价值[J].中国妇幼保健, 2011, (26) :4141-4142.

[2]吕振海, 贾志芳.超声引导微创旋切术治疗乳腺肿块220例报道[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10, (12) :1068-1069.

[3]李铁, 龚柳燕, 卓睿.X线立体定位导丝引导活检术对乳腺微小病灶诊断临床价值[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9, (2) :30-31.

上一篇:食品质量安全下一篇:临床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