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诉讼制度

2024-12-01

公益诉讼制度(通用12篇)

公益诉讼制度 篇1

摘要:新《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的出台终于使我国公益诉讼制度从概念成为了现实, 但是该解释的规定并不完善, 仅仅用八个条款作了初步的规定。本文针对这八个条款从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起诉条件、举证责任、法院的管辖权等五个方面对我国公益诉讼制度进行了分析, 以准确把握我国当前的公益诉讼制度与其他民事诉讼行为的区别及其存在的缺陷。

关键词:公益诉讼,侵害行为,公共利益,原告资格

自从2012年我国新修改的《民事诉讼法》首次将公益诉讼这一法律概念正式纳入我国法律制度当中后, 尽快完善我国的公益诉讼法律程序及其实体要件便成为了保护我国公共利益的当务之急。在经历了3年的等待后, 2015年2月4日公布实施的《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终于对我国的公益诉讼制度做出了初步规定。但鉴于新解释只用了8个条款对公益诉讼进行了概括性的规范, 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所以要准确理解我国现行的公益诉讼制度, 特别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问题:

一、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问题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55条, 做为公益诉讼的原告应当是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但究竟哪些是法律规定的机关和组织, 《民事诉讼法》本身并没有进行相关的说明。令人感到遗憾的是, 新出台的《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中同样回避了这一点, 并没有对能够提起公益诉讼的主体资格做出具体的规定。但是, 根据十八届四中全会的决定, 人民检察院可以代表公众提起公益诉讼, 该规定为公益诉讼的原告主体资格打开了突破口, 然而人民检察院究竟该如何提起公益诉讼该规定并没有阐述, 所以公益诉讼的提起程序仍属空白。最重要的是, 仅仅依靠检察院的力量, 在面对日益增多的形式多样化, 受害群体复杂化的侵害公共利益事件面前, 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我们还需要等待后续的相关法律、法规来完善公益诉讼的原告主体资格, 尤其是“有关组织”的范围, 只有这样才能使公益诉讼制度真正落到实处。

二、公益诉讼的起诉条件及举证责任问题

新出台的《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第284条对公益诉讼的起诉条件做出了较为详细的规定, 结合我国《民事诉讼法》第119条可以看出, 提起一场公益诉讼至少需要具备以下四个要件:第一, 需要有明确的被告;第二, 应当有具体的诉讼请求;第三, 需要有社会公共利益受到损害的初步证据;第四, 必须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其中的第三点即公益诉讼的原告在起诉时必须提交初步的, 公共利益受到损害的证据需要格外注意。之所以如此规定是因为公益诉讼与私益诉讼最大的区别就在于社会的公共利益是否受到损失, 只有在公共利益受损的前提下, 我们才能够提起公益诉讼。反之, 如果没有相关的证据证明公共利益受到损失就不能够提起公益诉讼。所以, 提起公益诉讼的对象必须是确已发生的损害事件, 如果仅仅有潜在的危险, 但还未转化为实际的损害就不能据此提起公益诉讼。这一点对我们准确理解我国公益诉讼的保护范围非常重要。此外结合我国《侵权责任法》的相关规定, 可以看出公益诉讼的举证责任为原告先初步举证公共利益遭到侵害, 即原告至少需要证明被告有侵权行为并且已经产生了现实的损害结果。至于该行为与受到的损失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 则是由被告来负责举证。

三、公益诉讼的管辖法院问题

不同于一般的民事诉讼, 公益诉讼的受理法院有级别限制。根据新《解释》285条的规定, 公益诉讼的管辖法院为中级人民法院。这是因为公益诉讼的特殊性质决定了其案件数量虽然不会大量的发生, 可是一旦发生往往涉及的人数众多, 并且社会影响较大, 法院审理的难度也较大, 因此直接由中级人民法院作为一审法院是比较合适的。但是我们应当注意的是, 根据新解释的规定, 由中级人民法院作为一审法院并不是绝对的, 新《解释》285条的最后还规定了“中院管辖原则”在法律、法规另有规定时除外。结合我国民诉法的相关规定就是如果一个公益诉讼案件交由下级法院审理能够更方便当事人进行诉讼和解决纠纷, 那么上级法院便可以将该案件移送下级法院进行审理, 所以基层法院在特殊情况下也是可以受理公益诉讼案件的。除了级别管辖外, 新解释还规定了“地域管辖原则”, 即由侵权行为地或被告所在地法院来管辖公益诉讼案件。由于侵权行为地可以细分为侵权行为发生地以及侵权结果发生地, 而且鉴于公益诉讼的影响范围, 在现实中往往有不止一个法院有资格受理公益诉讼案件。为了防止重复审判和管辖权异议, 新《解释》规定了当出现就同一侵权行为分别向多个法院提起公益诉讼时, 由最早立案的法院行使管辖权。另外, 在必要时由它们的共同上级法院指定管辖, 以便节约司法资源和统一司法尺度。

四、公益诉讼与私益诉讼的关系问题

由于公益诉讼中涉及的侵权行为通常在损害公共利益的同时, 也侵害了很多人的个人利益, 所以难免会导致在提起公益诉讼的同时, 还有大量与该侵权行为相关的私益诉讼案件。那么究竟该如何处理由同一侵权行为所引起的公益诉讼与私益诉讼之间的关系, 就成了我们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目前学界在这个问题上达成了几点共识。首先, 由于私益诉讼的原告肯定是具体的被侵权人, 而公益诉讼的原告是检察机关或有关组织, 并不是被侵权人, 有一定的代理诉讼意味, 另外公益诉讼无论在诉讼主体方面还是在其他方面与私益诉讼都不相同, 因此两者决不能简单的合并审理。我们应当根据具体情况分别对待, 在侵权行为已经明确时, 应该对公益诉讼和私益诉讼进行单独的起诉和审理。而当侵权行为还不能够确定时, 两者应该分别立案, 并暂时中止私益诉讼案件的审理, 待公益诉讼案件的判决对该行为是否构成侵权行为做出认定之后, 再恢复私益诉讼案件的审理。由此可以看出公益诉讼除了代表公共利益, 行使诉讼权利, 维护公共的合法利益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能, 即在某些侵权行为不能确定的情况下, 由公益诉讼来确定该行为是否构成侵权, 以及该行为是否导致了损害结果的产生。所以公益诉讼不仅是维护我国公共利益的制度保障, 同时也是维护私人利益, 完善我国民事诉讼法的重要一环。

五、公益诉讼的调解、和解及撤诉的处理方式问题

根据新《解释》第289条的规定, 对公益诉讼案件, 当事人可以和解, 人民法院可以调解。在当事人达成和解或者调解协议后, 人民法院应当将和解或者调解协议进行公告。公告期间不得少于三十日。公告期满后, 人民法院经审查, 和解或者调解协议不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的, 应当出具调解书;和解或者调解协议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的, 不予出具调解书, 继续对案件进行审理并依法作出裁判。由此规定, 我们可以明确的看出公益诉讼与私益诉讼的不同之处。在一般的民事案件中, 调解贯穿于案件始终, 在判决书下发之前, 即使法院已经审理完毕, 双方当事人只要对权利义务达成一致都可以调解。但在公益诉讼中, 由于原告并非侵权行为的直接受害人, 所以其和解协议和调解协议都必须向社会进行公告, 由社会对该协议进行监督, 如果该协议损害了公共利益, 那么就不应当被允许。这种公告监督程序, 是公益诉讼与一般民事诉讼的显著区别。公益诉讼与普通民事诉讼还有一点显著区别在于撤诉方面。新《解释》第290条规定公益诉讼案件的原告在法庭辩论终结后申请撤诉的, 人民法院不予准许。这是因为当法庭结束辩论阶段后, 被告究竟有没有侵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法庭已经可以作出判断, 一旦法院能够确定损害事实确已产生, 那么法院就应当做出判决, 如果此时原告有权利撤诉, 就很可能导致已经受损害的社会公共利益无法得到补偿, 进而使侵权人逃脱法律的制裁, 这显然违背了设计公益诉讼制度的初衷, 因此代表公共利益的原告在法庭辩论阶段结束后是不可以撤诉的。

参考文献

[1]杜万华.<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重点问题解析[J].法律适用, 2015 (4) :7-8.

[2]章礼明.检察机关不宜作为环境公益诉讼的原告[J].法学, 2011 (06) :27-28.

[3]高民智.关于民事公益诉讼的理解与适用[N].人民法院报, 2012 (04) :6.

[4]陈丽平.公益诉讼主体可由相关法律明确[N].法制日报, 2012 (03) :33-34.

公益诉讼制度 篇2

【摘要】随着社会和经济的日益发展,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新型侵权诉讼,它侵犯的不仅仅是个人的切身利益,更重要的是侵犯了社会的公众利益,而目前相关的法律法规又不能对这些侵犯社会公众利益的侵权行为给予相应的制裁,这就使得公共利益不能得到有效保护。本文从环境公益诉讼的理论制度研究入手,分别对目前我国的环境公益诉讼程序、赔偿方式等加以分析,旨在完善我国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关键词】公益诉讼;环境责任保险

【正文】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缺失,对于环境污染和破坏生态资源的行为基本上是采取行政手段予以制裁。而传统的行政制裁又由于其本身的局限性和处罚的软弱性,而使得其惩罚效果不尽人意。因此,突破传统的诉讼法体制,加强环境公益诉讼的研究,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完善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才能为维护环境公益提供强有力的程序保障。

一、环境公益诉讼概述

公益诉讼制度起源于罗马时期,现代意义的公益诉讼是以诉讼标的为基准命名的一种诉讼形式。公益诉讼是指特定的国家机关和相关的社会团体、组织、公民个人,根据法律,对违反法律,侵犯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向法院提起诉讼,寻求司法救济。而环境公益诉讼则是公益诉讼所包含的众多方面诉讼中的一种,它是指由于行政机关或其他公共权力机构、公司、企业或其他组织及个人的违法行为或不作为,使环境公共利益遭受侵害或有侵害的可能时,法律允许任何公民、社会团体、国家机关为维护环境公共利益而向国家司法机关提起诉讼的制度,它是公众环境权益受到侵害是的法律救济途径之一。从国内外的实践看,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可以更加有效地保障公众的环境权利,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国家利益。

二、环境公益诉讼的种类

在现实生活中,对于环境公益的侵害不是仅限于某一种类型,民事的、行政的、刑事的都可能发生,根据提起诉讼的原告身份,可以将公益诉讼分为普通环境公益诉讼和环境公诉两大类型,表现为五种具体形式

(一)环境公益诉

环境公益诉讼即公民或者法人,出于保护公益的目的,针对损害公共环境利益的行为,向法院提起的环境公益之诉。就原告身份和诉讼目的而言,它表现出私人为公益的显著特点 环境公益诉讼包括民事和行政两种形式:

1.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在具有相应制度设计与制度实践的国家具有不同的称谓,但本质上均属于环境公益诉讼之范畴。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是指为直接维护环境公益,任何公民或团体依法对侵害环境公益者提起诉讼,要求人民法院对环境公益予以救济的法律制度。

2.环境行政公益诉讼。行政公益诉讼是相对于私益诉讼而言的,是指没有直接利益关系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违法行为侵害了社会公共利益,在法律法规赋予诉权的情况下,以自己的名义提起行政诉讼的一种诉讼类型。

(二)环境公诉

环境公诉,指作为国家公诉人的检察机关,为了保护公共环境利益,以原告身份,通过公诉的形式,以制止和制裁环境公益的侵害行为为目的,向法院提起的诉讼。就原告身份和诉讼目的而言,它表现出公权为公益的显著特点。环境公诉,其实包括环境刑事公诉、环境民事公诉和环境行政公诉三种形 1.环境刑事公诉。即检察院以制裁环境犯罪行为、追究刑事责任为目的的诉讼。这是最常见的环境公诉

2.环境民事公诉。它是指在公民或者法人的民事经济行为,污染了环境或者破坏了生态.因而侵害公共环境利益的情形下,检察院为了维护环境公益,以国家公诉人身份实施干预,请求法院制止和制裁环境侵害行为的诉讼。

3.环境行政公诉。它是指检察院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危害公共环境利益,向法院提起的司法审查之诉。

三、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基础

(一)法律基础

我国宪法第二十六条规定“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第十九条规定“完善对污染受害者的法律援助机制,研究建立环境民事和行政公诉制度”。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上述法律法规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都为我们构建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提供了立法依据。

(二)法理基础

环境公益诉讼产生的法理依据为公民的环境权。公民的环境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人权,是人们利益和需要的自发反映,它作为基本人权已为《人权宣言》所确立,作为私权,它应该是可诉的和可强制执行的权利。而要实现这可诉性与可强制执行性就要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与之相适应,使得公民的环境权能通过诉讼的方式,更好的请求审判权的支持而实现。从而达到“主持社会正义与公平,保护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这一最终目的。

(三)实践基础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出现了很多新型的需要保护的权利,而相关的法律法规对此并没有做出相应的规定,这就需要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来应对此类问题。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实践往往是推动立法的先行者。我国学术界在研究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同时,司法界已经进行了有益的实践。例如,2008年12月9日,广州海事法院对广州市珠海区人民检察院提起的广东首例水资源污染公益诉讼案作出了一审判决。类似案例近年来在全国各地法院频频出现,人民法院已向社会敞开了环境保护公益诉讼之门。

四、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之不足

(一)缺乏法律支

我国尚没有专门的公民环境诉讼制度,只在《环境保护法》、《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中有原则性的规定。严格地说,这些规定虽然有肯定公民诉讼的意思,但属于原则性规定,过于笼统对诸如诉讼的主体资格、受案范围、举证责任等问题缺乏科学详尽的界定,因而缺乏可操作性,在实践中也不可能根据这一条规定提起公民诉讼。相比之下,美国《国家环境政策法》、《清洁空气法》、《清洁水法》等联邦环境法律关于公民起诉权和司法审查的规定加上《联邦行政程序法》的有关规定为公民或公民团体的环境诉讼予以前所未有的法律保障。此外,密执安等州以专门的“环境权法”赋予公民保护公共环境权益的诉讼权。所有这些判例法和成文法构成了美国关于公民环境诉讼的法律依据,使之成为一项独特、完备而又严密的法律制度 [1]。

二)原告资格受限

依法成立的以环保为宗旨的环保公益团体,有权提起环境公益诉讼。这是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核心。这种制度特别适合于受害人不确定、环境权属关系不明确、受害人众多而又难以确定代表人、或者受害人众多但确实缺乏应有诉讼能力等特殊情况。现实生活中,许多情形下,个人面对污染破坏环境的公司法人或者组织,常常不知、不能、不敢提起诉讼。淮河干流多次重大污染事件、松花江水污染事件中,都存在受害人众多但难以确定原告的情形。

(三)诉讼范围狭窄

在一般的侵权诉讼中,受到违法行为侵害的往往是特定人的合法权益,而且这种侵害通常已经发生,损害已既成事实,而在环境公益诉讼中,违法行为侵犯的对象是公共利益,对普通民众往往只有不利影响,而无直接利益上的损害。而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提起诉讼的原告必须与案件有直接的厉害关系,这就大大限制了环境公益诉讼的主体资格,不利于公众积极的参与到环境保护的队伍中来。

(四)法院和法官的角色定位

由于公益诉讼的法律法规的缺失,导致在现实中法官遇到这类案件必须有很强的专业能力才能使案件的处理更接近公正。当法官在每个具体的公益诉讼案件中都致力于最大限度的维护公益时,即会导致司法更少保守性、更多创新性。而公益诉讼本身存在的创造性司法,与司法自身的保守性之间存在相当程度的矛盾和冲突,这对于公益诉讼的胜诉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五、建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设想

环境公益诉讼是一类与传统诉讼具有本质差别的新型诉讼制度,对于它的建构,我们应当放弃以往思考模式,全面客观地看待环境的生态价值,以实现公平、正义的法律价值为理念,借鉴国外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做法,在涉及维护公共利益的立法中,对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加以明确规定。

(一)建立环境公益诉讼程序

目前我国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还很不健全,尤其是程序的缺失很难保证公共利益得到法律的保护,因此完善环境公益诉讼的程序迫在眉睫。一方面,应当修改我国环境保护法明,通过修改环境保护法,在实体法上确立“公众环境权”,赋予一切单位和个人有权针对侵害“公众环境权”的侵权人提起环境公益诉讼。另一方面,我们建议在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中分别增加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和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的程序,切实做到有法可依。

(二)拓宽原告资格

法律应该规定任何公民、法人或者社会组织等,在违法行为人行使违法行为时,自己的直接利益虽没有遭受损失,但在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受到严重损害时,不应苛求起诉人必须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而应将原告范围扩及于任何组织和个人,并享有要求有关机关对社会公共利益进行保护的权利。换言之,只要发生了公共利益受到损害的事实或存在公共利益受到行政行为侵害的可能性,作为社会公共利益的共同主体的一份子,任何个人、社会组织及特定国家机关都有权提起诉讼。这样通过对原告起诉资格的放宽,扩大了公益诉讼的诉讼主体,从而提高公民环境诉讼的活跃程度。

(三)扩大公益诉讼的范围

对公益的损害,既有一般民事主体的行为,也有行政机关的行为,根据环境公益诉讼中被诉行为是私人的民事行为还是政府的行政行为,分别确立采取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但针对被诉的行政行为,我国目前仅仅是界定为具体行政行为,而像开发计划、规划、政策等抽象行政行为,有时对环境也会造成眼中的危害,所以在环境公益诉讼中,我们应放宽诉讼范围,不仅对具体行政行为进行诉讼,对抽象行政行为也应能进行诉讼,从切实保障相对人和国家社会公共利益出发,未雨绸缪,在违法抽象行政行为实施前,通过司法审查的手段,组织其实施是十分必要的

(四)建立专门的环境审判庭

环境案件是我国在工业化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新类型案件其不同于一般的民事、刑事和行政案件,具有专业性强、影响面广、取证困难、类型新颖等特点。因此,应当将环境案件从其他的案件中区分出来,成立环境案件审判庭,同时根据建立环境审判庭的需要,人民法院应当选拔一支专业水平和整体素质较高的办案人员,开展环保专业知识培训,保证环保案件处理的正确性和合理性。如目前贵阳市、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都设有专门的环境审判庭来确保环境诉讼案件的公正解决。

(五)改革诉讼费用的收取制度,建立原告胜诉奖励机制

目前我国实行诉讼费用由原告预付,判决生效后,由败诉方承担的制度,在普通诉讼中,当事人认为保护私利,交纳诉讼费用是理所当然的,而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主体是为了维护社会公共利益,胜诉后的受益人不仅仅限于本人,而是不特定的多数人甚至可能是整个社会,如果所有的诉讼费用都让原告承担,显然违背公平的原则,因此应该分担诉讼费用的承担,减轻原告的经济负担,提高其对公益诉讼的认识。另外,如果环境公益诉讼的原告是公民或社会组织,可以在原告胜诉后,给予适当的奖励。因为原告的目的并非为了私人利益,而是为了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在诉讼过程中,原告还要承担一定的举证责任、诉讼费用,以及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的消耗,对于原告的这种行为,国家有必要在其胜诉后给予适当的奖励。给予胜诉原告适当的奖励,一方面作为一种弥补原告经济损失的方式,是对原告付出的肯定,另一方面,也有利于鼓励更多的人去监督违法行为,鼓舞更多的公民积极参加到环境公益诉讼中来,推动环境公益诉讼的发展。

(六)建立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制度

环境责任保险最早出现于1960年代,它随着环境污染事故的大量出现和公众环境意识的提高应运而生。环境责任险强大的分散和转嫁风险功能,深受污染企业和污染事故受害者的青睐。众所周知,环境污

[2]。染发生后,企业面临的往往是巨额的经济赔偿,而鲜有企业能真正的有这种支付巨额赔偿的能力,因此就需要一种替代性的赔偿机制,对社会来承担一种公共利益的赔偿责任和对受害人承担的私益赔偿责任,环境侵权责任保险应运而生。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是以企业发生污染事故对第三者造成的损害依法应承担的赔偿责任为标的的保险。国际上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有不同方式。德国、瑞典在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方面,强制实行环境损害责任保险,要求其国内所有工商企业都要投环境责任险。英国、法国采取自愿保险为主,强制保险为辅,在油污损害赔偿等方面采取强制责任保险制度。2007年国家环保部发布了《关于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工作的指导意见》,在我国首次提出开展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工作,这对加大我国环境保护力度,维护社会、单位和公民合法权益,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六、结语

在环境纠纷越来越多的今天,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具重要现实意义。一方面它能解决行政权利保护环境公益的不足,缓解环境问题,使得公民能通过诉讼的途径来保护环境,维护公民的环境权;另一方面,它能使我们对于环境的保护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达到预防犯罪、处罚犯罪的目的;第三,通过环境公益诉讼,能提高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积极性与切实可行性,从而切实保护国家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实现代际间的公平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构建势在必行。

【作者简介】

王宁,女,昆明理工大学主要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硕士研究生。

【注释】

【参考文献】

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研究 篇3

关键词:环境保护;公益诉讼

一、公益诉讼的缘由

在经济学界,“公地悲剧”为人熟知。美国学者哈丁在《公地的悲剧》中设置了这样一个场景:一群牧民一同在一块公共草场放牧。一个牧民想多养一只羊增加个人收益,虽然他明知草场上羊的数量已经太多了,再增加羊的数目,将使草场的质量下降。牧民将如何取舍?如果每人都从自己私利出发,肯定会选择多养羊获取收益,因为草场退化的代价由大家负担。每一位牧民都如此思考时,“公地悲剧”就上演了--草场持续退化,直至无法养羊,最终导致所有牧民破产。试验得出的结论是:由于每个人都有将自己的生存空间和资源向外拓展的天性,在公共利益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下,每个人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榨取公共资源为己所用。因此,处于无保护状态下的公共利益是最易受到侵害的。

诉讼法理论认为,利益受到了损害,受害者就有权向法院起诉,请求司法救济。正如如果另一个牧羊人的羊群吃了你的草地,你可以要求他赔偿一样,但是,公共的草地从理论上而言属于所有的牧羊人,如果它的利益受到了损害,由谁来提起诉讼呢?随着社会公共领域延伸及公共事务数量的增长,我们国家的法律正面临着如是问题。

公益诉讼是解决“公地悲剧”的一种诉讼手段,它在中国的出现和发展反映了公共利益保护的紧迫需要。

二、构建环境公益诉讼的必要性

现代社会,环境问题日益严重,诸如雾霾天气、温室效应、水资源危机等都正在或已经给我们生存的空间造成了毁灭性的灾难,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正是如此,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应运而生,成为解决环境方面“公地悲剧”的一种诉讼手段。其是指社会成员,包括检察机关、非政府组织和公民依据法律的特别规定,在环境受到或可能受到污染和破坏的情形下,为维护环境公共利益不受损害,针对有关主体向法院提起诉讼的制度。因此,构建环境公益诉讼是现实的需要,也是历史的必然。

第一,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要求。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五位一体”的概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到了突出地位,从理论和实践的高度对其作出了全面而深刻的阐述,并赋予创造性地回答了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为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指明了方向。因此,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是顺应了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需求。

第二,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尽管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环境保护,但是我国仍有很多地方、企业,在高额利润的驱动下,以浪费资源、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如果这种危害行为不能得到及时纠正,必将对我国的经济安全运行和社会长期稳定构成严重威胁。因此,建立环境公益诉讼迫在眉睫。

第三,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是激发公众参与环保的需要。环境问题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公众参与对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健康发展有积极意义。因此,有必要通过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为环境领域内的公众参与提供法律与政治上的保障。

三、环境公益诉讼主体资格争议

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八条之规定:“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这就排除了与案件无关的公民或者社会团体等,笔者认为,既然是公益诉讼,就应该有别于私益诉讼,在私益诉讼里面保护的是个体的权利,因此诉讼主体只能是特定的受害者个体,非受害者的个体无权起诉;而公益诉讼是保护公共利益不受损害,除法律禁止者以外,凡是公民及社会团体都应该具有这样的权利,这恰恰是公益之“公”的本意。然而,由于公益诉讼执行制度的模糊以及訴讼主体界定的局限,导致许多已有的公益诉讼都是无果而终,没有使环保制度形成真正的法律效应。所以,必须突破诉讼主体“限于直接受害者”这个瓶颈突破,赋予公民个人,社会团体等非直接受害者有环境诉讼的主体地位。这种制度设计既符合我国《环境保护法》第6条“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之规定,同时也符合我国现行的司法实践,对于环境保护等公益诉讼也是一种“最好的保护”。

然而,如果人人都有权提起诉讼,会不会导致“滥诉”呢?如何解决公民无诉权与公民滥诉之间的博弈呢?具体来说,环境公益诉讼启动权仅仅由检察机关垄断还是检察机关、非政府组织和公民同时共享,这是一元主体启动和多元主体启动争议的关键。

笔者认为,从保护国家和公共环境利益,制止不法行为的目的出发,人民检察院运用司法手段提起公益诉讼,应当视为与本案诉讼标的有特殊的直接利害关系。因此,一元主体启动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环境公益诉讼。对于多元主体启动,最高人民法院始终持明确的反对态度。他们认为,目前法院每人每年需审理案件二三百起,如果允许个人进行公益诉讼,可能存在个人滥诉,同时给法院增加审判压力。然而,实践中,如果是无关的个人成为原告,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金钱,还很可能得罪当地领导或污染企业,所以并没有那么多人喜欢管“闲事”,某些中级法院环保法庭成立后几乎没有受理一起环境公益诉讼,正好证明了这点。基于此,我国必须形成多元启动模式。

四、环境公益诉讼主体的启动顺序

在多元主体具有环境公益诉权的基础上,启动顺序上存在多元主体直接启动和检察机关前置审查的争议?从一些国家的经验看,允许检察机关代表国家提起公益诉讼是可行的。如果受到损害的不是国家利益,而是社会公共利益,那么,可以考虑让那些代表公共利益的社会团体、协会以及自治组织提起诉讼。在有资格起诉的主体拒不行使诉权时,普通公民作为纳税人也应有起诉的资格。结合我国实际,在确保多元主体拥有诉权的同时,应当确立检察机关前置审查权。具体来说,检察机关应当成为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主体,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则起辅助作用,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在发现有正在或即将危害环境的行为时,应当以申请人民检察院提起公益行政诉讼为先行程序。只有人民检察院在规定时间内不提起诉讼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才可以以自己的名义提起公益行政诉讼。这是因为任何人都可以成为公益诉讼的原告提起诉讼,但是,从诉讼经济和诉讼秩序的角度看,公益诉讼的原告应当相对固定和统一。

五、完善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

从我国环境公益诉讼立法的现状来看,在今后的立法工作中需在以下三个方面继续加强。

第一,是要建立非实质性利益损害的司法救济制度。因非实质性损害是公众遭受环境损害的主要方式,也是引发社会矛盾的一个重要原因,其司法救济权又没有得到我国相关法律的确认,所以立法机构应当对其诉讼救济予以重视。

第二,是要明确社会公众的司法监督地位。正如前文所述,扩大原告资格。此外,还应建立鼓励公众参与的制度。

第三,是要规定诉讼费和律师费的减免。我国现行立法规定了诉讼费的减免情况,但却没有把公益性的诉讼案件纳入其中。另外,现行立法缺乏对环境公益诉讼律师费由败诉方承担的明确规定,没有规定律师费的收费标准问题,这对大额索赔的环境公益诉讼案件的起诉、对提高律师参与环境公益诉讼的积极性,都是不利的。(作者单位:贵州大学法学院)

参考文献:

[1]李长春:《论民事公益诉讼原告的多元化》[M],载《湖南文理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2]颜运秋:《公益诉讼理念研究》[M],中国监察出版社,2003年版

初探行政公益诉讼制度 篇4

一、行政公益诉讼的性质

当前学理界未对行政公益诉讼有一种准确界定, 一般来说, 行政公益诉讼是指, 当公共利益受到来自行政行为的侵害时, 法律允许特定当事人对该行政行为向法院提起诉讼的制度。由此, 我们也可以归纳出行政公益诉讼相比较其他行政诉讼而言的几个基本特征:第一, 行政公益诉讼具有“公益性”。

第二, 行政公益诉讼不要求原告与被诉行为之间具有直接厉害关系。

第三, 行政公益诉讼判决的效力具有广泛性的特点。

二、我国目前行政公益诉讼的发展状况

现阶段, 我国实践中产生了大量的关于行政公益诉讼的案件, 如严正学诉椒江文体局不履行法定职责案等等。这些民告官的案件带引起了普通公民的关注, 有些案子已经走上司法程序。

然而现实中的行政公益诉讼却遭遇屡屡败诉的尴尬境地, 面对此种情况, 我国学者仍然坚持不懈的研究行政公益诉讼制度, 并热情不减。尽管很多学者大声呼吁要建立行政公益诉讼制度, 并且《行政诉讼法》修改稿也规定了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内容, 但我国学者很清醒的看到, 草案中并没有对举证责任、受案范围作明确规定, 草案的制度设计框架并不明晰, 并且草案也不具备直接推行的现实可行性。另一方面, 中国人明哲保身的传统思想也让学者们进一步担忧, 该制度会不会最后形如虚设。总而言之, 想要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在中国发挥作用, 构建这一制度将会是一个系统工程。

三、日本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及带给我们的启示

日本的行政公益诉讼制度也叫作民众诉讼, 即允许公民针对行政机关的违法行为而向法院起诉的制度。民众诉讼起诉主体比较广泛, 普通民众即使和案件不具有利害关系仍可以提起诉讼。日本民众诉讼的原告限定为必须是日本居民, 与此同时, 日本为了避免此种宽泛的起诉主体可能导致的滥诉后果, 特别设计了一个监察请求前置程序, 即公民在起诉之前需要提出监察申请, 对具体行为进行起诉, 使其得到认可。具体而言, 对日本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特点, 可以做如下概括: (一) 日本民众诉讼起诉主体限定为日本居民, 该规定对起诉主体限制较小, 随着日本社会发展, 日本对于行政诉讼起诉主体的规定呈越来越小的发展趋势。 (二) 日本民众诉讼在扩大起诉主体的同时, 对于起诉程序方面的设计则更加严密。设计了监察请求前置的程序用以防止滥诉。 (三) 日本民众诉讼的举证责任以行政机关承担为主。对于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问题由行政机关承担举证责任, 而对于具体行政行为的程序性问题和民事性问题则采用主张者举证的原则。

四、架构我国的行政公益诉讼制度

通过对日本行政公益诉讼研究, 可以对我国的行政公益诉讼制度提出初步构想:

第一, 适当放宽行政公益诉讼的起诉主体资格限制。日本民众诉讼之所以能够有效运行, 跟日本较宽松的起诉主体资格有关。这样的规定有利于唤起人们的权利意识, 使人们敢于行使对行政行为的民主监督权。我国行政公益诉讼的起诉主体也应该突破“直接利害关系人”形式, 让任何公民包括“直接利害关系人”也可以享有为维护国家公共利益而向法院起诉的权利。对于放宽起诉主体资格可能产生的滥诉问题, 则可借鉴日本监察前置的做法, 通过对起诉程序作特殊规定来规制以避免和防止民众滥诉。

第二, 对行政公益诉讼中的举证责任进行合理分配。正如前文所说, 行政公益诉讼中的原告有可能是与案件无直接厉害关系的“弱势群体”, 面对某些享有公权力的国家行政机关, 往往势单力薄。何况行政机关的法律、政策性规定纷繁浩杂, 由原告来承担举证责任具有相当难度, 这样也会大大降低他们对行政公益诉讼的参与度。

第三, 为行政公益诉讼设立奖励机制。一般公民提起行政公益诉讼, 必定是一个费时、费力的过程, 往往最终不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对于公民这种维护公益的奉献精神进行物质鼓励一是可以对公民所耗费的时间和精力进行一定补偿, 另一方面也可以鼓励其他公民参与到行政公益诉讼中来, 最终获益的还是社会大众。因此, 我们可以仿效国外的做法, 从败诉被告所缴纳的罚金中抽取一定比例作为对被告的奖励。

行政公益诉讼作为一种诉讼制度, 对于平衡公共利益和国家权力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更重要的是, 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实践和推广, 不仅能从制度上维护公共利益, 限制公权力, 更能在实践层面加强人们对公共利益的重视, 促进人们积极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发展。

参考文献

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研究 篇5

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研究

齐澍晗

公益一词源于20世纪60年代,所谓公益诉讼,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公益诉讼包括所有为维护公共利益的诉讼,既有国家机关代表国家以国家的名义提起的诉讼,也有私法人、非法人团体、个人代表国家以自己的名义提起的诉讼。狭义的公益诉讼是指国家机关代表国家以国家的名义提起的公益诉讼,也就是我们所常说的公诉。

在我国,对于公共利益的保护,实体法有详细明确的规定:如《民法通则》第七条规定:第五十五条,第五十八条,第六十一条《合同法》第七条,第五十二条,第五十九条等等。然而,实体法上具体的规定,但对于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权利如何去维护,诉讼法上面的空白,导致实体法无所适从。按照“有权利就必然有救济”的原则,在这里,对于诉讼程序制度存在的某些问题,提出个人的观点及解决之道。

一,诉讼主体

1.主体扩大化。

公益诉讼在古罗马已然形成,乃与私益诉讼区分而言,私益诉讼是保护个人所有权利的诉讼,仅特定人才可提起,而公益诉讼是保护社会公共利益的诉讼,除法律有特别规定外,凡市民均可提起。随着资本主义大工业经济、垄断经济的发展,一些政府部门、垄断集团有能力从自身利益出发挑战公共利益,使得保护公共利益成为公众的实际要求,为公共利益而进行诉讼的案例增多,促进了公益诉讼制度的发展和完善。20世纪中期以来,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和逐渐高涨的环保运动使环境权作为人身权的一种受到公众的关注。因此,环境诉讼的主体资格的认定条件,已经不能仅限《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八条规定: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美国侵权法的新的规定,即“为提起禁止或取缔公益妨害的诉讼,公民必须具有作为一般公民的代表,或公民诉讼中的公民,或集团诉讼中的集团的一个成员所具有的起诉资格。”在日本水俣病损害赔偿系列诉讼案也表明,由于环境公益诉讼涉及的利益范围广,波及的范围有区域化功能化的特点,法院在权衡各方利益之下所做重新分配社会有限资源和利益的判决,在某种意义上影响环境和地区经济制度的建设而不仅仅是个案的救济。因此,只有把诉讼主体做扩大化解释,赋予公民个人,社会团体,行政机关部门,检察院及其他相关组织等间接利害关系人有环境诉讼的主体地位。而把某些需要国家予以特别保护的情况列为例外。这样也符合我国《环境保护法》第6条规定的规定,也符合我国现行的司法实践。

2.鼓励诉讼。

自公众参与原则和公众知情权的确立,公众作为环境行政部门和污染企业的第三者,有最广泛的发言权。因此,公民环境诉讼的活跃程度也是判断环境法实施程度的标志。美国在《清洁空气法》、《清洁水法》等主要环境立法中规定了公民诉讼条款及返还诉讼费等措施。为了鼓励公民环境诉讼,美国《清洁水法》规定,起诉人胜诉后,败诉方承担起诉方花费的全部费用,国家再对其给予奖励;美国《垃圾法》规定,对环境违法人提起诉讼的起诉人可得罚金的一部分。这些鼓励诉讼措施和推行律师和当事人“密切合作”思想,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面,提高公众的环境公益保护意识。

二,责任原则

我们制度,环境公益诉讼得任务并非完全是私权纠纷得解决,它还肩负着形成社会环境公共政策得神圣使命。它通过具体解决环境公益损害纠纷,隐含对各种与环境公益有关间接社会关系受到调整,为全体社会确立有关环境公益得行为指南,确认环境公益得价值,甚至可影响当地社会环境,经济政策得制定和执行。

环境诉讼中,为追究环境污染民事责任,许多国家结合环境污染民事责任作出相关的规。根据法国民法典1384条的规定,如果某人控制下的物品或活动造成了损害,原告不需要证明占有者的过错,只需证明该物品或活动的存在以及是在被告的控制之下,则被告应承担责任。1985年7月25日的欧盟指令(EEC85/274)建立了一项严格产品责任制度,规定产品的制造者对使用者所期望的安全负责;据此,法国也规定了一种严格责任制度。例如,对飞机产生的噪声、核事故或向海洋排放碳氢化合物,原告不必证明致害者有过失,而只需证明发生了损害。在法国,有关工作场所的事故的赔偿也实行无过错责任,雇员只需证明其在工作时间内在工作场所受到了伤害;一个工厂尽管遵守了所有行政上和法律上的规定,但如果对周围地区或邻居造成了烟尘污染或噪声污染,仍要承担责任,一个人可以对其邻近的工厂或邻居提起诉讼(相邻损害诉讼)。美国《综合环境反应、赔偿和责任法》(CERCCA),规定了超级基金和有关补救责任,确定了有关当事人的连带责任性的严格责任,其法律效力具有追溯力,是对传统法理观念的一种突破……

无论是侵权责任还是刑事诉讼,往往采取过错责任无罪往往面对的是地区的经济纳税大户,基于某些原因,政府授权部门往往怠于行使其责任,或者干脆作为影子被告,因此当事人的诉讼地位是极不平等的。为保证裁判的正义性和保护社会国家公众利益,需要在诉讼的举证责任方面,做出某些特别的规则原则。首先,应该采取严格责任原则。作为举证存在困难的原告,往往不能证明损害的发生。甚至于会因被告告之谓商业秘密在不得顺利取证。处于弱势地位的诉讼人,唯有把举证责任归于被告,使正义天平重新平衡,才是解决之道。其次,在某些特殊情况下,甚至可以采取无过错责任原则,即不问是否损害发生,均应承担责任。尤其是在公众知情权的制度建立方面,对于怠于行使公开信息的被告,追究其怠于责任。最后,还应提出引进创新原则,一是权衡各方利益原则。在个人利益,社会利益,公众团体利益相互冲突的时候权衡各方利益,认真考虑,现在和未来的利益,争取实现利益的最大化。二是信赖利益保护原则。在合同法上面,关于缔约人有期待权的利益保护。因此,我认为,公众对于政府职能部门的信赖,由此产生赋予政府的权利。故此,政府部门怠于其责,对于公众造成损害,尤其是环保部门对于环境损害的视而不见,公众有权依据信赖利益,予以诉讼。

一,惩罚原则

对于环境诉讼案件得处罚原则,因民事案件,刑事案件和行政诉讼案件得类型不同而不同。

1.刑事案件。

我国现行《刑法》对于环境犯罪得刑事处罚措施与其他普通刑事犯罪的刑事处罚措施相同,在一定程度上的确起到了遏制犯罪和威慑力作用,然而,对环境来说,并没有得到补偿。目前,我国每年因环境污染和破坏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千亿源,国家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才力去恢复,负担沉重。

国外已有针对环境犯罪适用重建被损害的环境这种刑事措施的规定。1997年1月1日生效的《俄罗斯联邦刑法典》第26章有关环境犯罪及处罚的规定中普遍规定了一种不剥夺自由的劳动改造的刑罚手段。第250条对“污染水体罪”的处罚规定为“处数额为最低劳动报酬100――200倍或被判刑人1――2个月的工资或其他收入的罚金,或处5年以上剥夺担任一定职务或从事某种活动的权利,或处1年以下的劳动改造,或处3个月以下的拘役。”第254条对“毁坏土地罪”的处罚规定为“处数额为最低过去报酬200――500倍或被判刑人2个月――5个月的工资或其他收入的罚金,或处3年以下剥夺担任一定职务或从事某种活动的权利,或处两年以下的劳动改造。”等等。《俄罗斯联邦刑法典》关于环境犯罪普遍规定的这种不剥夺自由的劳动改造就是责令犯罪人用自己的劳动去恢复被损害的环境。有了这种刑罚手段的.规定,法院可以对合适的环境犯罪人直接判其用劳动去恢复被破坏的环境。在我国对于环境犯罪的犯罪人制裁的特殊性,已经被我国司法界所注意。

因为笔者认为,针对环境犯罪的特点,以及国内外对于实体法刑罚上面的规定,和方便实施,应该增加新的处罚程序,让类似于责令恢复环境,集中学习环境保护法等强制措施作为程序的补充,以便于既可以制止进一步犯罪,方便调查,又使环境价值可得以恢复,让我国环境刑事处罚措施日益完善。

2.行政案件

我国行政诉讼中,当时人有扩大的趋势,不过在诉讼处罚中,往往力度不够。当地政府基于种种原因的不作为,常常使环境公益诉讼限于执行难的问题之中。()更何况,所谓“地方保护”主义,说是为当地百姓的经济利益,实际上乃是政府乃至少数官员的小集体和个人的利益。因为,针对与环境污染牵涉利益广大和损害严重的特点,应该在行政诉讼中,加大处罚的力度,充分考虑执行难的问题,从只追究组织单位的责任发展到把任何拒绝对违法单位处罚行为单位的政府官员和公司管理者追究其个人责任。

3.民事诉讼。

在民事诉讼中,环保局,社会团体,公民个人和其他组织均有权提出。在今年5月21日陈法庆以挂号信函的方式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国务院法制办和国家环保总局5个部门各寄出了一封内容相同的建议书,其中提到:“现行的环境法律对污染者惩罚太轻,治理污染的投入比行政罚款高数倍甚至几十倍,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污染制造者宁愿认罚也不守法。一些污染企业在当地是英雄,是政府的红人,在发展经济的口号声中,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走‘先污染后治理’、‘先发展再保护’的弯路。如果长期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环境污染就不是偶然而是必然现象了。”笔者认为,应针对环境诉讼案件的特殊性,对于违法人发出的民事责任裁决加大处罚力度,救济范围扩大,救济方法也包括勒令停产整顿,消除污染,预防污染,禁止生产提供详细信息报告和赔偿损失。以此杜绝因为违法成本低于守法成本,而造成的“怪”圈。

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研究 篇6

摘 要 环境保护已经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我國现行的环境纠纷诉讼法律制度存在着明显的缺陷,为此,许多学者和专家呼吁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环境公益诉讼是改善我国目前环境保护状况的有效途径。本文分析了我国现行环境公益诉讼的不足,阐述了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必要性,提出了环境公益诉讼立法及建立配套制度的建议。

关键词 公益诉讼 环境诉讼

公益诉讼,通常被理解为以个人、组织或者机关为原告,以损害国家,社会或者不特定多数人利益(公益)的行为为对象,以制止损害公益行为并追究公益加害人相应法律责任为目的,向法院提出的特殊诉讼活动。环保组织为了保护公共环境利益,制止危害环境的行为,针对污染环境或者破坏生态的企业提起的诉讼,属环境公益诉讼。

一、我国环境诉讼法律制度的现状

(一)我国环境法治取得的成就

建国以来我国环境法治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并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环境法治理念方面,我国初步确立了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第二,环境立法方面,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一个较为系统和全面的环境资源法律体系;第三,环境司法和执法方面,随着公众环境法律意识的不断提高,环境诉讼开始成为解决环境纠纷的重要途径之一。第四,环境守法方面,公民环境法律意识大大提高。

(二)我国现行的环境诉讼法律制度存在的缺陷

尽管我国环境法治取得了上述成就,但目前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原告起诉条件的限定

我国诉讼制度遵循的是“不告不理”的原则,即没有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起诉行为,法院不得启动审判程序,这就使得环境侵权纠纷在一定程度上无法得到司法救济。

2.诉讼理由的限定

民事诉讼的原告应与案件有直接的利害关系,“直接利害关系”意味着原告必须是被侵害的实体性权利的享有者,而且这种权利必须被原告“专属性”或“排他性”享有。但是,许多环境要素在传统民法意义上属于“共用”或“公有”的“财产”,有的环境要素属于国家财产,任何单位和个人没有专属享用权。因此,原告对污染和破坏公共环境的侵权人不能依法提起民事诉讼。

3.环境团体作用的限制

我国《民事诉讼法》虽然规定社会团体可以支持受损害的单位或个人起诉,但对环境团体能否代表其成员起诉,法律存在欠缺。这样,如果一个得到环境行政机关行政许可的区域性开发行为可能危及该区域的生态安全时,如果所有潜在的受害者不敢起诉,环境团体又由于不具有原告资格而无法起诉,那么该侵权行为则不能得到及时有效地排除。

二、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构建

当今环境问题公益化的趋势日益明显,而按照传统诉讼制度不能有力地保护这种公益,其结果必然淡化人们维护公共利益的热情,同时也将影响公众参与环境事务的积极性。为防止这些弊端的发生我国应建立一个有中国特色,有利于社会和谐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

(一)取消对原告主体资格不适当的限制

在民事诉讼中,我国民事诉讼法强调的是,起诉资格必须“与本案有直接的利害关系”。由于环境侵害具有间接性、潜在性、广泛性,其侵害往往通过环境这个载体作用于受害人,而且环境公益的损害不一定与个人有直接的利害关系。基于此,我们可以借鉴美国的做法,在《环境保护法》和各个单项环境法规中设立专门条款,规定因环境污染直接或者间接受到侵害的民事主体,均可提起环境侵权诉讼,检察机关或者民众都可提起环境公益诉讼。

(二)扩大公益诉讼的可诉范围

环境公益诉讼可根据被诉对象的不同分为民事公益诉讼和行政公益诉讼两类。其中,环境民事公益诉讼范围应主要限于行政机关根据“依法行政”原则不能直接干预的、损害环境公共利益的民事主体的行为;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的范围应在现有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上适当予以扩展。行政机关不当作为、当作为而不作为等使环境公共利益受到损害,均应纳扩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的受理范围。

(三)合理配置举证责任

民事诉讼法的举证责任分配原则是“谁主张,谁举证”,举证责任由原告承担。但在环境诉讼中,环境损害的认定具有很强的技术性,由于原告获取信息的有限性且不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让他们承担这样的举证责任是极为困难的,因此,为了实现原、被告双方力量均衡,许多国家在环境侵害案件中实行无过错责任和举证责任倒置的原则,规定主要证据由被告提供。我国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举证责任倒置的原则必须得到立法肯定,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原告只需提出加害人有污染行为的初步证据,即可以支持其请求;至于污染事实是否确实存在,污染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是否有因果关系等举证责任则倒置给被告承担。

(四)尽量降低诉讼费用

环境诉讼的费用加上因果关系的证明,涉及科技知识的运用,要耗费公民个人大量的时间、金钱与精力,为一般民众所不愿。“环境公益诉讼中的原告主要出于对正义的追求、对完善和谐社会生活的需要,维护社会正常秩序或保护国家利益不受侵犯”这种“ 公益心”理应受到奖励。而且,民众提起环境公益诉讼是为了维护环境公益,受益人也不限于本人,往往是不特定的多数人或整个社会。因此我们应该把民众的环境公益诉讼列入不预交案件受理费的范围,从而保证民众不致因负担诉讼费用显有困难而放弃对环境公益的保护。

三、结语

在我国建立公益诉讼制度既有必要,又切实可行,只要我们大胆的进行理论创新,科学的开展立法实践,坚持以建立法制社会为目标,坚持以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原则,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建立一套完善和优良的环境公益诉讼的法律体系,切实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维护我们的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法律保障。

参考文献:

[1]常纪文,杨金柱,国外环境民事起诉权的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法律出版社.2007.

[2]丁怡清.论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环境诉讼之主体扩张.环境法研究网.2008.

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制度问题浅析 篇7

一、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现状

行政公益诉讼, 是指公民认为行政主体行使职权的行为违法, 侵害了公共利益或有侵害之虞时, 虽与自己无直接利害关系, 但为维护公益, 而向特定机关提出起诉请求, 并由特定机关依法向法院提起的行政诉讼。众所周知行政诉讼制度是防止公权力滥用, 保证公民权利的重要制度保障。当行政权力滥用, 公共利益和公民权利受到侵害, 法制建设出现制度缺陷, 而现有诉讼制度对此情况无能为力, 不能解决问题时, 行政公益诉讼便临危受命应运而生。在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不断建立和完善的情况下, 我国的行政公益诉讼在某些领域之中已经开始出现。例如, 检察院为了国家的经济利益不受侵犯提起的民事领域方面的诉讼;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可以对选举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诉讼;一些组织中的成员可以对本组织的问题提出诉讼。虽然我国的行政诉讼有所发展, 但是与高速发展的经济情况对比, 我国的行政公益诉讼制度设计还非常粗糙, 其成熟发展还任重道远。

二、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问题

从笔者的角度看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制度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 行政诉讼中关于原告资格的限定成为提起行政公益诉讼的拦路虎, 其规定行政相对人是我国行政诉讼法中规定的原告。就是指认为行政行为侵犯了其合法权益的公民, 组织或者法人, 除此以外其他人不能提起行政诉讼。显然如果一个行政行为没有直接侵害公民, 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利益, 其是没有资格提出行政诉讼的。这样就与行政公益诉讼中的“公益”是矛盾的, “公益”是个人或组织自愿通过做好事、行善举而提供给社会公众的公共产品。但是在行政公益诉中, 提起诉讼的主体其权益是没有受到直接侵害的, 他是为了公共利益提出的诉讼。按照我国行政诉讼法中原告主体资格的规定, 行政公益诉讼的原告是很难符合规定的。无疑现行法律原告资格的规定成为了行政公益诉讼发展的绊脚石。

(二) 关于行政行为的界定是限制行政公益诉讼发展的另一个重要问题。众所周知在理论上行政行为包括具体行政行为与抽象行政行为。在当前的司法实践中, 只有对具体行政行为才能提起行政诉讼, 抽象行政行为只有在转化为具体行政行为后才能对其进行诉讼, 但是抽象行政行为对比具体行政行为对行政相对人的危害可能更加严重, 但是行政相对人只有在抽象行为具体化后才能进行诉讼。例如, 某些地方政府制定规范性文件, 具有不合理性, 侵犯了公众利益, 但是如果它没有转化为具体行政行为, 没有侵害到具体的行政相对人的时候就不能对其提出行政诉讼。这显然是不合理的。所以行政公益诉讼中的行政行为应当包括具体行政行为与抽象行政行为。最新的行政诉讼法修改, 已经把行政诉讼的对象由“具体行政行为”更改为了“行政行为”在立法层面上已经有所进步, 但是在具体的司法实践中的效果如何还需要进一步观察。

三、行政公益诉讼的域外模式

域外的行政公益诉讼主要有两种典型的模式。第一种模式是英美法系模式, 英国, 美国是英美法系模式的典型国家。其运行模式主要是运用判例法的形式组成公益诉讼机制, 并且以成文的法律规定进行辅助与完善。虽然在美国司法审查制度中行政公益诉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作为典型的海洋法系国家美国并没有将行政公益诉讼与其他诉讼相互区别。在美国的行政公益诉讼与普通的诉讼一样使用相同的诉讼方式。在司法实践中, 美国行政公益诉讼原告资格为相对人只要其利益受到行政行为的不利影响, 不管他的利益有没有直接的法律上的规定, 也不管这种利益的类型, 是人身的、经济的还是其它的如环境利益, 教育利益等, 他就获得了原告资格。由此可见, 在美国公民的诉的利益十分广泛, 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可以全面的保护其诉讼利益。在英国行政公益诉讼被称为“以公法名义保护私权之诉”, 指在有人要求禁止令或者宣告令的时候检查总长为了防止某些违法情况提起的诉讼。随着时代的发展, 在原告的资格方面英国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公共利益被着重保护。第二种模式是大陆法系模式其代表国家是法国、日本、德国。针对行政机关容易滥用权力损害公共利益的问题, 大陆法系国家采取了客观诉讼或者民众诉讼的模式。对行政行为进行合法性审查以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国家利益。行政诉讼在法国有处罚之诉, 越权之诉, 安全之诉等几种不同的类型。其中比较典型的是越权之诉, 也是法国比较有特色的诉讼制度。它指的是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侵犯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时, 当事人请求行政法院予以救济的诉讼制度, 越权之诉性质上属于客观之诉。该诉讼是为了纠正违法的行政行为, 保障良好的社会秩序。其原告资格要求必须与所起诉的行政行为具有利益关系, 但是其并没有要求该行政行为必须侵害的是其个人利益。德国行政公益诉讼比较完备, 其中比较有特色的是设置公益诉讼代表人由其参加诉讼。德国行政法学界认为, 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性质特点不同, 不应该采取形同的标准进行保护。为了更好的保护公共利益, 德国在20世纪60年代确定了公益代表人制度。

四、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制度改革的建议

(一) 重新界定行政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 扩大原告主体资格的范围。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一旦侵害公共利益和公民权益无论其实作为还是不作为, 无论是否直接涉及到个人利益, 无论其是否实际发生, 普通公民、普通公益组织都应该可以获得原告资格, 对行政主体的违法行政提起行政公益诉讼。

(二) 扩大行政公益诉讼的受案范围。发达国家行政公益诉讼受案范围类型丰富, 不仅仅局限于具体行政行为。例如德国, 除了宪法和明确授予其他法院管辖的公法案件, 行政法院可以审理一切公法案件。既可以对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也可以对行政机关违背法律制定的抽象行政行为进行审查, 充分保证公共利益不在任何层面上受到侵害。

(三) 增加权利受到行政权力侵害后的救济方式, 丰富行政公益诉讼的类型。为维护公民权益和公共利益提供更多的制度保障。以民众诉讼为基础, 增加机关诉讼, 团体诉讼等不同的诉讼类型为公众增加更多的救济渠道, 使公益诉讼体系更加完备。

五、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建设的重要意义

行政公益诉讼看起来保护的是公共利益, 似乎与公民的个人直接利益关系不大, 行政公益诉讼中不当的行政行为有的时候可能也没有直接侵害原告的个人利益。但是我们应当认识到公共利益和国家利益是由公民的个人利益组成的, 如果公共利益受到损害短期内可能对个人利益的损害并不会显现, 但是长期如此必将会使公民的个人利益受到严重侵害。在政府由守夜人型的政府向全能政府转变, 行政权力不断膨胀的当代社会, 公民权利与行政权的碰撞摩擦日益频繁。行政诉讼的意义已经开始超越民诉与刑诉, 成为践行宪法, 控制公权力的最直接最重要的手段。行政公益诉讼制度作为行政诉讼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建立完善对国家法制建设的意义不言而喻。但是目前我国的行政公益诉讼还仅仅停留在理论的纸上谈兵阶段, 不仅普通公民对此知之甚少, 专家学者对其也莫衷一是研究甚少。没有完善的行政公益诉讼制度, 就很难全面的限制公权力, 在保障公共权力公民权益上就会存在制度上漏洞。所以加强行政公益诉讼研究, 建立健全与我国国情相符的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刻不容缓, 也是全球法制化进程的大势所趋。

摘要:行政公益诉讼作为一种公益救济制度因其“公共性”、“社会性”, 应该引发我国行政法学界的思考, 但是现实情况却是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在我国行政法领域发展缓慢, 制度成果稀少。

关键词:行政公益诉讼,公益救济,制度成果

参考文献

[1]邢鸿飞.行政诉讼法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4.

[2][英]威廉·韦德.行政法[M].徐炳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7.

国外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分析 篇8

关键词:原告资格,受案范围,举证责任

一、民事公益诉讼中的原告资格

各国对于原告资格范围的规定存在差异, 但原告主体资格的范围不断扩大是世界的潮流。同时为了避免原告资格范围的扩大造成的滥诉等浪费司法资源现象的出现, 许多国家通过完善民事公益诉讼程序对原告资格范围进行必要的约束。

(一) 美国

美国最初在“直接利害关系论”的指导下, 规定原告资格是与公共利益的损害具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主体,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一规定已不适应社会的需要, 美国随后通过颁布《反欺骗政府法》、《谢尔曼反托拉斯法案》、《克莱顿法》等进一步扩大了原告资格的范围。其中《反欺骗政府法》首先对原告主体资格的扩大进行了规定, 随后《谢尔曼反托拉斯法案》对原告资格的扩大进行了进一步明确细致的规定, 规定原告主体资格的范围是任何人、商号、公司、联合会, 而《克莱顿法》进一步将检察官规定为起诉的主体。总之, 美国原告主体资格是不断扩大的, 由原来只能与公共利益损害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主体到检察官、个人、组织, 顺应了时代的发展。

同时为了避免原告资格范围扩大造成的滥诉等弊端的出现, 美国规定了一些特殊的程序对原告资格进行必要的限制, 如美国法律中规定, 原告必须在60日的通告期后提起诉讼, 同时在60日通告期内侵权人可以对错误进行改正, 这样就可以有效的避免滥诉的发生和司法资源的浪费。

(二) 英国

英国法律规定, 通常只有检察长可以提起民事公益诉讼, 而对私人或者社会组织能够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的资格范围进行限制。一种情形是在得到检察长允许的情况下可以提起诉讼;另一种是“私人检察官”作为原告, 私人检察官作为原告需要满足一定条件, 即, 检察长曾经拒绝给予个人起诉的权利, 或者检察长对于给予个人起诉许可的决定进行不合理的拖延。同时英国规定了地方政府机关和一些社会组织具有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的权力。英国对原告资格范围的限制要比美国严格, 但是根据英国的一些具体情况又做了许多变通性的规定。

(三) 德国

在德国, 通常检察官或者社会团体是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的主体。德国民事诉讼法第632条、第638条等中规定了检察机关可以作为民事公益诉讼的原告。而社会团体作为民事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 没有专门的法律加以规定, 而是通过部分经济立法加以明确规定的。同时德国为了防止团体诉讼被滥用, 通过多部实体法对公益诉讼社团的资质进行了严格限制。

(四) 法国

法国的民事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的范围与德国很相似, 检察官和社会团体都具有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的权利。法国是第一个从法律上规定民事公益诉讼原告包括检察机关的国家。在《拿破仑法典》中就赋予了检察官提起民事公益诉讼过得权利, 其规定对于身份证明、婚姻、离婚、收养等, 检察官可以为了社会公共利益, 对上述民事活动进行干预。同时, 法国法律对社会团体的民事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范围进行了适当的限制。

二、民事公益诉讼中的受案范围

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国家对于受案范围的规定存在差异, 大陆法系要比英美法系的受案范围狭窄, 但从总体来看不断扩大民事公益诉讼的受案范围是世界发展的大趋势。

(一) 美国

美国拥有广泛的民事公益诉讼的受案范围, 如《美国区法院民事诉讼法规》中规定, 保护别人利益的案件中, 在满足法律规定的情况下, 当事人可以以美国国家的名义提起诉讼。同时美国的其他法律如反垄断法、环境保护法中也都有相关规定。同时, 美国通过不断完善相关法律, 不断扩大对公共利益的保护力度。

(二) 法国

法国的受案范围受制于法律上明文规定的案件的类型。下述案件检察院应当得到通知作为案件的当事人。首先是涉及未成年人监护安排、亲子关系、成年监护的设置与变更案件。再次是现行中止追诉程序、集体核查负债程序、个人破产程序或其他制裁的案件。在社会团体的起诉范围中, 要求目的是为了保护团体成员的个人利益。

三、民事公益诉讼中的举证责任

为了避免原告举证责任过重, 各国在民事公益诉讼的法律中设计了一些缓解原告举证责任压力的措施。例如在美国的民事公益诉讼中, 个人当面对一些专业性很强的问题, 常出现无法举证而导致败诉的情形, 为了避免这一现象的发生, 美国让行政机关先起诉, 将相关的证据交予法院, 然后个人再运用这些证据进行起诉, 从而有效避免了个人对专业性问题举证不能的情形。《克莱顿法》中就对这种情况进行了规定, 对于在民事公益诉讼中个人对被告要求进行损害赔偿时, 如果被告于政府起诉的被告相同, 个人只需证明自己受到损失, 而对于损害赔偿的数额个人可以将这一政府案件的判决作为认定直接证据适用。此法律规定大大缓解了原告在面对大量专业知识方面的举证压力, 更好的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利益。

四、民事公益诉讼中对提起主体权利的特殊保护

因为在民事公益诉讼中, 原告相对于被告来说在财力、权力等方面存在不足, 因此在诉讼地位方面, 原告处于弱势地位。为了更好地实现维护公平正义的法律价值, 需要制定相关的法律平衡两者的关系, 更好的维护当事人的合法利益。因此, 各国对民事公益诉讼的程序进行特殊的规定, 以更好的维护原告的权利, 平衡双方当事人的诉讼地位关系, 推动民事公益诉讼的进行。

(一) 美国

在个人提起的公益诉讼的案件中, 为了更好的权衡双方当事人的诉讼地位关系, 美国规定了“法庭之友”这一特殊的制度。法律规定“法庭之友”介入诉讼程序的方式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 是通过递交“法庭之友”书状参与到诉讼程序中, 同时要求要将自己的主张以及事实、理由在书状中详细载明;第二种方式是, 在法庭进行辩论、质证和交叉询问时, “法庭之友”直接参与到上述的相关程序中。这种特殊制度的设计对于保护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的原告具有重要的意义。并且美国《克莱顿法》从诉讼费用上对胜诉的原告进行奖励, 其中这一诉讼费用不仅包括案件受理费用还包括合理的律师费, 从而减轻了原告诉讼费用的压力, 最大限度的实现了诉讼双方形式上和实质上的平等, 维护了公平正义。

(二) 德国

德国为了避免当事人的经济实力上的不平等, 导致案件裁判结果损害经济实力薄弱方利益现象的发生, 对于提起主体的权利进行了特殊的保护。德国在其《反不正当竞争法》中规定, 如果一方当事人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提起诉讼, 如果其承担全额诉讼用后, 可能导致其经济地位的明显损害时, 可以通过向法院申请, 然后法院做出命令的方式, 仅承担与其经济状况相适应部分诉讼标的额的诉讼费用。通过这种规定降低了原告诉讼费用负担, 更好的平衡了双方的关系

参考文献

[1]沈达明主编.比较民事诉讼法初论[M].北京:中信出版社, 1991:159.

[2]何勤华主编.德国法律发达史[M].北京:法律出版社, 1999:472.

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构建 篇9

(一) 行政公益诉讼的涵义

行政公益诉讼是指当行政主体的违法行为或不作为行为对公共利益造成侵害或有侵害之虞时, 法律允许无直接利害关系人为维护公共利益而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制度。 (1) 在传统行政诉讼理论中, 原告起诉的范围仅仅以与自己权利或法律上的利益有直接利害关系为限。但是, 仅仅以利害关系人来确定行政诉讼原告的范围有时是不充分的。特别是在公共利益受到侵害的情况下, 与行政行为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人往往是受益者, 他们一般不会提起行政诉讼。另外在某一问题上有最直接利害关系的人, 并不一定代表国家或社会的公共利益, 因此为了保障社会公共利益, 有必要建立行政公益诉讼制度。

(二) 行政公益诉讼的特点

与一般行政诉讼制度相比, 行政公益诉讼具有一下特点:

1. 行政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

行政公益诉讼的原告是与违法行政行为或不作为行为无直接利害关系的个人、团体或组织。依据我国行政诉讼法第2条和第11条的规定, 能够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社会组织必须与被诉具体行政行为有直接的利害关系。而行政公益诉讼的原告本身并非因为自己的利益受到直接损害为使自己被损害的利益得到救济而向法院起诉。

2. 提起行政公益诉讼的目的

行政公益诉讼中原告提起诉讼的目的往往并不是为了个案救济。虽然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是交织在一起的, 但个人利益所受到的间接影响相对于提起公益诉讼所付出的成本来说是无法比较的。

3. 行政公益诉讼判决的效力

行政公益诉讼判决的效力未必仅限于诉讼当事人。在行政公益诉讼中, 依法具备原告资格的人为数不少, 但真正向法院提起诉讼的可能是其中的某个人或某些人, 此情况下, 法院判决的效力并不仅仅局限于诉讼当事人, 而是遍及于所有享有原告资格的个人、团体或者组织。

二、我国建立行政公益诉讼的必要性

(一) 对公权力监督的需要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社会关系较之于原始社会、封建社会复杂得多, 出于对此种复杂的社会关系进行管理的需要, 人们把这种管理社会的权力赋予国家, 而国家则将其管理国家和社会的权力划分给各个行政机关, 由行政机关代表国家来行使此种行政管理权。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 要想杜绝此种腐败必须对这种行政管理的权力进行监督。资产阶级提出了三权分立的学说, 意在通过享有公权力的机关之间互相制约来对公权力的行使加以监督, 但是享有公权力的机关之间本是同根而生, 必定有着共同的利益。如果某一享有公权力的机关的某些行为不符合法律的规定或是侵犯了公共利益, 与此机关相联系的公权力机关不一定会对此加以纠正。因此, 用公权力来制衡公权力并不总是一个合适的方法, 这时就需要某些不具有公权力的个人或组织来对公权力加以监督, 并能在享有公权力的机关不作为或违法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对此种公权力机关的行为加以判断, 督促其正确行使行政权。

(二) 维护公共权利及个人权利的需要

无救济则无权利, 如果法律上规定的权利无法得到实施和保障, 则此种权利只是书面上的权利, 任何人不会对此种权利表示欢迎和向往, 所以只有能切实保障的权利才是真正的权利。法律为每个人规定了一些保障其人身和财产的权利, 这是公民个人生存的需要。单个的个人的权利组织起来就形成一种公共权利 (也可称之为社会权利) , 此种社会权利表面上看来与每一个单个的个人无太大联系, 但是此种权利同样是公民生存所必需的。鉴于个人权利与公共权利之问的交织, 侵犯公共权利的行政行为, 同样是侵犯个人权利的行为, 因此有必要对此加以补救。而且,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观念转变, 人们越来越认识到, 两类权利 (社会权利与公民权利) 不是孤立的存在, 人们无法脱离其中的一类权利来抽象地保护另一类权利, 作为整体的人的各种权利具有相互关联性, 以至于其中一类权利的实现程度会不可避免地影响另一类权利的实现。因此, 使社会权利得以实现成为了各法治国家必然的选择, 这就引发了不同国家和地区实现社会权利司法救济的尝试。

(三) 弥补行政管理漏洞的需要

法律具有滞后性使得依据法律进行管理的行政机关的管理活动相对于社会生活来说具有不完善之处。如果行政机关完全依照法律的规定对社会生活进行理, 势必对某些新兴的社会事务因为其法律上的盲点而无依据对其进行管理。因此, 单纯地由行政管理机关对具体社会生活进行管理总会存在漏洞, 这需要采取其他措施来弥补此种漏洞。由公民、社会团体或国家机关对存在此种漏洞的行政不作为或违法作为提起行政公益诉讼, 争取司法上的救济, 从而健全行政机关的管理。

三、建立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若干构想

行政公益诉讼制度是一种与传统诉讼具有质的差别的新型诉讼制度, 是民主制度不断发展的产物, 它在我国的确立需要深入细致的理论准备和一定时期的实践探索。笔者仅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构建提出一些设想。

(一) 行政公益诉讼的受案范围

行政公益诉讼应当与其它有关社会公益的诉讼分开。行政公益诉讼既然属于行政诉讼的一种并适用行政诉讼程序, 应当是涉及有关行政机关的行为的。因此, 行政公益诉讼应当是因行政主体的行政行为而产生的争议, 被侵害的社会公共利益应当是因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违法或不作为而造成的。因此, 行政公益诉讼的受案范围应当包括以下几种情况:第一, 行政机关不主动履行法定职责, 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而无人起诉。第二, 只有受益人没有特定受害人的具体行政行为。将这类案件纳入公益诉讼案件的范围, 由特定机关向法院提起诉讼, 将会使违法行政行为得到及时纠正。第三, 受害人为不特定多数人的具体行政行为。此外, 为了不损害行政权的效率价值, 遵守司法有限审查原则, 还有必要对行政公益诉讼的受案范围作出一定的限制。在开放行政公益诉讼之初, 可借鉴域外的立法经验, 先在环保、同业竞争、消费者权益保护等几个矛盾比较尖锐的领域中引入公益诉讼。同时, 法院也要严把受案关, 把握住维护公共利益这一基本观念。只有在公益确实受到违法行政行为的侵害, 影响到多数公民的合法权益时, 法院才可受理。

(二) 行政公益诉讼的起诉人资格

行政公益诉讼的目的在于保护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免受违法行政行为或不作为的侵犯, 因此诉讼的提起者并不要求与被起诉的行政行为有直接或间接的利害关系。从理论上说, 任何个人、组织只要认为某一行政行为侵害了公共利益, 就可以基于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而向法院提起行政公益诉讼。但是提起公益诉讼不仅需要人力、物力、财力, 而且还要具备专业的知识。因此, 起诉人资格可以分为以下三类:第一, 检察机关。检察机关是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 享有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遵纪守法情况进行监督的权力。检察机关代表公众向法院提起行政公益诉讼正是其行使监督职能的充分体现。而且由检察机关代表公众以公诉人身份提起行政公益诉讼有利于防止滥诉, 并能提高诉讼效率、节约诉讼成本。第二, 社会组织或团体。如消费者协会、妇女联合会等代表某一方面公共利益的社会组织或团体, 为了维护公共利益免遭行政行为的侵害, 有权运用司法救济手段提起行政公益诉讼。第三, 公民个人, 既包括与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公民, 也包括与行政行为无利害关系的公民。鉴于公民个人力量的薄弱, 法律应该赋予他们一定的选择权。与行政行为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 既可以直接提起行政公益诉讼, 也可以向检察机关检举;与行政行为无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 应首先向检察机关检举, 只有在检察机关不起诉的情况下, 方可提起行政公益诉讼。这种做法不仅保障了公民的起诉权, 而且能有效地防止滥诉。

(三) 行政公益诉讼的费用承担

一方面, 提起行政公益诉讼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与金钱, 另一方面, 行政公益诉讼主要是为了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因此, 为了鼓励与保护普通民众的社会责任心, 原告在胜诉后应得到国家奖励。同时, 我国应借鉴其他国家的做法, 适当减轻公众提起行政公益诉讼所需费用。在立法上, 对诉讼费用的负担应作出有利于原告的规定。如法国, 当事人提起越权之诉时, 事先无需缴纳诉讼费用, 败诉时再按规定标准收费, 并且数额极为低廉, 以此保护公众提起行政公益诉讼的积极性。

(四) 行政公益诉讼原告的法律援助

我国现行的法律援助制度是政府为经济困难的公民和某些特定当事人免费或减费提供法律服务, 以保证其合法权益得以实现的一项法律制度。现行我国的法律援助制度在刑事诉讼中规定得比较具体和完善。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建立后, 法律援助的范围应适当扩大。对私益诉讼进行援助的一个重要基点在于当事人经济困难, 对公益诉讼法律援助则是由于这种诉讼本身错综复杂, 既涉及专业知识, 又包含法律内容, 为常人力所不及。因此, 对于行政公益诉讼的原告也应当提供较多的法律援助。

摘要:行政公益诉讼作为适应现代社会保护公共利益之需要而产生的一项新型诉讼制度, 随着权利由个人本位向社会本位的转变, 行政公益诉讼问题的系统研究将日臻重要。笔者试图通过对行政公益诉讼范畴的全新界定来切入这一领域, 探寻建立行政公益诉讼的理论基础, 从而论述了我国建立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必要性, 并对构建我国的行政公益诉讼制度提出了几点设想。

关键词:行政公益诉讼,必要性,制度构建

参考文献

[1]白秀, 杨涛.论行政公益诉讼.今日湖北 (理论版) .2007, (3) .

[2]郑贤君.社会权利的司法救济.法制与社会发展.2003 (.2) .

中美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比较研究 篇10

一、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研究

(一) 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发展现状

1. 法律现状

最新修正的《民事诉讼法》第五十五条规定:“对污染环境、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 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1]”最新施行的《环境保护法》第五十八条规定:“社会组织可以在符合一定条件下, 对于污染环境、破坏生态、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这些有关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新条款, 对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

2. 司法实践现状

环境信息公开不透明, 很多环境污染信息公众不能够及时明确地知悉, 不利于维护公众的环境信息知情权, 损害了公众权益。在司法实践过程中, 因为搜集证据困难、诉讼渠道不畅通的原因, 大部分思想意识积极的公民个人提起的环境公益诉讼案件, 均因为没有足够的法律依据而不能够立案;因为法律规定不明确, 使得环保组织提起的公益诉讼案件, 立案过程极其困难, 最终不了了之。这样在具体法律设置过程中就要借鉴美国较为完善的先例, 这对我国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完善具有重要意义。

(二) 美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发展现状

1. 法律现状

早在20世纪70年代, 美国就已经建立了环境公益诉讼领域中的公民诉讼制度, 至今已有40多年的历史, 普遍认为该制度的发展已经较为成熟。由于我国没有专门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法, 均是零星存在与各种法律法规中, 与我国不同的是, 美国主要的环境法律、判例法以及宪法中都有规定公民诉讼的内容。美国1970年通过的《清洁空气法》就对其作出了有关规定, 任何公民都能够以直接或间接受影响者和“保护公众环境权益”的名义, 对企业或个人等民事主体提起诉讼;任何公民都能够对不遵守排放标准或环保局不履行职责的民事行为提起诉讼。[2]以此美国的环境公民诉讼制度便正式确立起来。

美国环境公益诉讼被叫做“公民诉讼”, 突出强调了公民在环境公益诉讼之中的重要性, 其内涵是公民依照法律, 能够对公司污染环境、违反法律规定的环境保护义务、主管部门没有履行法定职责的行为提出诉讼。[3]美国的公民诉讼诉讼主要针对政府机关和排污者, 其目的是为了使个人可以用保护环境的名义提起诉讼, 这样就令公民个人以及非政府组织均成为环境保护主体, 既保护了环境资源, 又使得环境法律能够更好地贯彻实施, 调动了全社会的环保积极性, 以此达到监督和强化政府职责履行情况、更好地实施环境法律法规的目的, 这被称作美国环境法的“核心元素”。这种制度很快便取得了很大成效, 第一、有利于分散于各地区的民间组织和个人可以针对不同程度的环境污染更好地实施诉讼。第二、环境公益诉讼主体具有广泛性, 这样就大大降低了政府和企业利用职权, 运用政治手段而放纵环境污染的可能性, 并且疏忽其法定职责的行为。第三、公民可以在政治和法律制度上自主的对其自身合法权益进行救济。第四、公民诉讼极大程度上促进美国立法的发展进程, 更好地保护了资源及环境。

2. 司法实践现状

在司法实践上, 美国遵循判例法, 公民诉讼原告主体资格的逐步扩张与其法律制度发展进程相匹配, 美国法院最开始遵循的是“法律权利原则”, 即首先必须要原告主体自身能够证明其合法权益已经或者正在受到侵害, 不然便不具备起诉资格。法院现在遵循“事实损害原则”, 原告主体只需证明其受到经济上或非经济上的“事实损害”就能够提起诉讼。[4]说明任何单位或个人都可以保护公共利益为由对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个人的污染环境行为提起诉讼, 并且不需要原告主体对该污染损害事实作出任何法律规定的利害关系证明。可见, 在美国环境公民诉讼中, 原告主体可以是任何个人、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等。

环保团体作为诉讼主体提起的环境公益诉讼也是美国公民诉讼中重要组成部分, 这与公民个人提起的环境公益诉讼相比有其特殊性, 法律规定环保团体可代表其有起诉资格的成员提起诉讼, 但其诉求内容必须与团体成立的宗旨和目的是相关的, 该诉求设计到团体成员自身利益时, 个人可以选择是否参加诉讼。[5]20世纪70年代以来, 美国联邦有关环境方面的重要法律法规都有明文规定环境公益诉讼原告主体资格的法定权利, 放宽了原告主体起诉的条件。

二、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弊端

(一) 原告主体资格范围限制

原告主体资格的限制阻碍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发展的最主要原因, 仅仅对环境公益诉讼制度中作为原告主体之一的环保组织的起诉资格作了规定, 为了使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进一步完善, 首先要做的就要对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原告主体资格进行扩张, 制定比较严格的标准, 从法律层面上规定具体原告主体资格的实施设置程序, 规定明确的起诉条件, 明确法院管辖权限, 确保该制度被较好实施。

(二) 法律规定不完善

和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发展较成熟的美国相对比, 我国环境法仅仅对于环境公益诉讼制度作了初步设想和构建, 但是并没有对诉讼主体、诉讼行为、诉讼程序等作具体规定, 法律规定范围狭窄, 而且规定的笼统、过于原则, 不够具体细化, 也不够明确, 在司法实践中也很难具体履行, 因此要以法律形式规定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具体设置程序, 明确细化法律规定, 以便更好地实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

(三) 司法实践执行困难

环境公益诉讼立法规定不完善, 没有规定起诉、受理、审理上的具体法律程序设置;环境信息公开不力;取证困难;诉讼渠道不畅通;法律机制不完善。在司法实践中均不能够调动公众的参与积极性, 司法实践中执行困难, 公众会遇到很多, 例如没有起诉资格、诉讼管辖权不明、案件审理困难、原告主体诉讼资金不足等原因直接导致公益诉讼难以执行, 环境污染无人维护的可怕状态。

三、完善我国环境公益诉讼法律制度

(一) 扩大原告主体资格的范围

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原告主体资格规定范围过于狭窄。首先, 法律仅仅限定诉讼主体为社会团体和组织, 而且没有明确具体到何种机关和组织, 那么, 国家行政管理机关能否以民事主体的身份提起环境公益诉讼值得确定, 国家检察机关这一主体, 是否可以对环境侵权案件主动提起诉讼等等, 这些都是司法实践中会出现的很大争议点, 这种情况下, 就应对这种国家权力机关的环境公益诉讼进行具体设置, 该方面法律的执行情况是否良好, 会很大程度上决定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发展情况。现行环境法规定的环保机关具有诉讼主体资格, 但其执行程序设置还需要具体细化完善。社会团体保护公共利益是自发和主动的, 其作为环境公益诉讼主体, 用法律条文形式对其权力进行具体设置, 可以极大程度上节约诉讼资源, 促进环保事业发展。其次, 环境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 公民应有权为保护个人利益提起公益诉讼。法律并没有规定公民个人作为公益诉讼主体的情形。公民是环境污染的直接受害者, 环境污染对公民自身有直接利害关系, 这就使得公民对环境公益有着很高的的敏感性和热情, 亟待用法律来确定公民的诉讼主体资格。

(二) 明确和细化法律条款

环境法上规定的环境公益诉讼过于原则, 亟待法律作进一步细化和完善, 包括起诉、受理、审理上的具体法律程序设置。还需要用法律解释明确社会公共利益和国家与集体利益在内涵和外延的区别;区分公益诉讼、非公益诉讼和政府行为的区别;[6]关于公益诉讼的受案范围问题、何种污染环境和损害公共利益的行为可以提起诉讼、公益诉讼的被告如何承担其责任等问题需要尽快颁布法律法规来明确;公益诉讼适用审判程序类型、预防滥用诉讼行为、取证等问题还存在很大争议, 需要进一步具体确定。

(三) 完善受案范围及管辖法院

环境法没有规定环境公益诉讼的受案范围, 因此, 对此类案件的法院管辖范围是应以直接损害还是间接损害确定, 法院设置诉讼程序类型, 直接关系环境公益诉讼的司法实践, 应用立法方式明确法院的管辖范围和程序, 维护司法公正和权威。由于我国处在环境公益诉讼的探索起步阶段, 对各人员要求都较高, 此类案件案情以及涉案人员的情况都复杂、取证困难、涉案金额大, 需要一定规模和能力的管辖法院, 建议管辖法院级别最低应为中级人民法院。完善法院的受案范围和管辖权标志着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在立法和司法方面更好协调。

(四) 是否适用调解原则

法院处理案件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协调, 这样极大地节约了司法资源, 环境公益诉讼制度中运用协调手段解决原被告矛盾, 处理结果却与公众所期待产生社会效果有落差。民事诉讼与公益诉讼的不同在于所保护的客体是个人私利还是全体社会成员的公共利益。[7]公共环境属于全体社会成员共享的公共利益, 公民有权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若是绝大多数的调解结果相当于让原告当事人放弃维护自己的环境权益, 就是有失公平的, 因此在这一点上仍旧需要法律对此进行规定说明和组织协调。

(五) 设立公益诉讼前置程序

任何组织和个人应该对已经或可能遭受的环境污染损害向人民法院提起环境公益诉讼, 同样, 这种规定如果法律实施不够理想有导致权力被滥用的可能。诉讼旨在最大程度上清除和预防污染环境和破坏自然资源的非法侵害, 如果能够在诉讼之前达到了这个目的, 就极大地节约了司法资源。美国环境公民诉讼规定了诉讼前置程序, 即提起环境公益诉讼60天前应告知有关环境执法机关和程序。我国可借鉴美国, 设置60日诉前告知前置程序, 给予环境污染者规定法定期限, 超过期限没有停止环境侵害或和原告达成和解再提起诉讼。但在环境执法部门已经对污染者采取措施纠正其行为, 或者原被告双方已经达成和解就不能提起诉讼。法律设置这种诉讼前置程序, 规定一定的法定期限, 无需提起诉讼就可以达到包胡工以环境的目标, 是司法的一大进步。

(六) 建立司法援助机制

提起环境公益诉讼往往诉讼时期长、诉讼投入大, 若不能得到相等的补偿, 会严重打击公众参与公益诉讼的积极性。公众在寻求司法救济往往遇到的两大阻碍是缺少相应专业知识和经济困难。因此, 对环境公益诉讼提供司法援助会激发公众参与执法与监督的积极性。

1. 专业知识援助

环境公益诉讼要求极大地专业性, 来公民个人提起该诉讼是一大挑战。美国的一些环保基金会帮助聘请公益律师援助环境公益诉讼, 减轻了民众面对巨额律师费的顾虑。我国2003年《法律援助条例》是环境公益诉讼法律援助机制创制平台。规定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可以对法律援助事项进行补充, 由此, 法律援助可以扩展到为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提供援助。

2. 经济援助

美国有很多受政府、企业资金援助的公益性法律机构, 为了鼓励公民积极参与环境公益诉讼, 典型代表是“公私共分罚款之诉”。[8]胜诉原告可以获得一定物质奖励。我国可以借鉴美国援助制度, 相应减免原告的公益诉讼费用, 对社会影响大的案件和胜诉案件的原告给予一定比例的奖励金额, 原告诉讼费、奖金、被告赔偿金由被告承担。政府鼓励企业、组织等援助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基金。还可以试行民事侵权诉讼制度中的“双倍赔偿”规定这一激励机制。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原告经济援助有待突破, 鼓励民众参与环境公益诉讼, 推动我国环境公益诉讼的进程。

参考文献

[1]李媛.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原告资格制度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 2013.

[2]薛艳华.美国环境公民诉讼制度对我国的启示——以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为视角[J].科技与法律, 2012 (6) .

[3]宫静.中美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原告资格之比较[J].法制与社会, 2011:35.

[4]徐陈军.美国环境公民诉讼原告资格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 2013.

[5]张颖.论美国环境公民诉讼制度中的原告资格[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6) .

[6]张树兴.生态文明建设与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完善[A].2013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 (年会) [C].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 2013 (6) :04.

[7]李亚琪.浅析新民诉法中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J].法制与社会, 2014 (1) .

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初探 篇11

一、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的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现实中环境污染、生态环境破坏、食品药品安全、国有资产流失、部分行政机关和行政执法机关存在不作为、乱作为,加之法律在此方面规定缺失,导致司法救济不力,使得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得不到有效及时保护。上述问题的形成原因,表现形态明显区别于普通的违法犯罪行为,导致传统的法律解决途径在一定程度上乏力。从民事诉讼角度来看,由于法律规定必须与损害结果有直接利害关系才可以提起诉讼,限制了一些公益团体和公益人士起诉的主体资格。

面对这些问题,检察机关从维护和保护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出发,依法履行法律监督职责,提起公益诉讼就十分必要。检察机关内部机构设有民事行政检察部门,专门从事民事行政检察工作,有较为扎实的法律知识和相当的诉讼技巧,在履行监督职责的司法实践中。近年来,全国各地检察机关探索通过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支持起诉、督促起诉、督促政府履行职责、检察建议等方式开展提起公益诉讼工作,办理了一批公益诉讼案件,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法律效果和经济效果,说明了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在我国法律实践中具有现实合理l生。

二、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的特点

1.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具有宪法上的依据

宪法规定,检察机关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任何主体对于公益的损害,都是违法行为的表现;对此违法行为,检察机关拥有监督权,提起诉讼即为该监督权的行使形式之一。

2.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享有证据调查权

其他主体在提起公益诉讼的问题上,通常会遇到调查事实的取证难的问题。但这一点对于检察机关来说并非障碍。因为检察机关对于违法情节是否存在,享有为宪法所保障的证据调查权。因为倘若无此职权,则其法律监督职能便无法实现。在此意义上说,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益诉讼,更容易克服诉讼中的技术性障碍,更容易获得胜诉的结果,从而更有利于社会公益的司法保护。

3.检察机关拥有诉讼主体地位上的特殊身份

在诉讼过程中,由于检察机关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它在诉讼中,不可能是简单的原告身份,同时它还具有法律监督者的特殊身份。这两种身份的竞合,特别适合公益诉讼的领域。一方面,双方当事人地位的平衡关系更容易确保,另一方面,在公益诉讼中,也需要司法机关发挥积极的能动作用。法院审判需要发挥能动性,同时检察院的监督也内在地含有能动因素,共同的诉讼目标和司法使命将检、法两种能动性高度融合在一起了,由此也更加直观地呈现出我国二元司法机制的特征。

三、检察机关开展公益诉讼过程中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1.立法应明确规定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的主体资格

新民事诉讼法将提起公益诉讼的主体规定为有关机关和社会团体。这里的“有关机关和社会团体”是指哪些机关和团体,尤其是社会团体应当具备什么样的条件才能提起公益诉讼,没有给出明确的界定。这种抽象性的规定将不可避免地给法律适用的具体操作带来难题,容易造成在公益诉讼主体问题上法院与当事人之间出现认识和理解上的分歧,不利于社会公共利益的保护正确引导公民积极参与公益诉讼,不能够促进公益诉讼制度健康发展。

2.相关的程序制度需要完善

从目前过于粗放、原则的相关条款看,公益诉讼的制度设计还仅仅停留在起诉阶段,并未触及诉讼程序、诉讼规则等更深层次的问题。比如,公益诉讼不被受理如何实现权利救济,滥诉行为如何控制,案外人如何加入诉讼,诉讼费用如何承担,胜诉后的赔偿金如何公平分配等等,都是亟须填补的制度空白。尤为重要的是,公益诉讼作为一种新型的民诉机制,并不能简单套用民事诉讼的一般规范,而是需要重新设计适应其特点的特别规则。以举证责任为例,虽说“谁主张、谁举证”是民事诉讼的通行原则,但公益诉讼的目的是维护公益而非私益,要求其承担过多的举证责任显然是不符情理的苛求。就此而言,公益诉讼理应不拘泥于“谁主张、谁举证”的陈规,而是应当向减轻原告举证负担作出合理倾斜,更多地要求被告举证,或由法院通过指定专家委员会调查等方式主动取证。

3.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需要动员尽可能多的国家和社会力量

目前,“公益诉讼的组织化程度很低、动员资源的能力低下。”一般来说,一项新的制度在实践摸索阶段,总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的确,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还面临诸多问题,比如级别管辖、诉讼时效、反诉、诉讼费用等等。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理论界和司法实务界的法律人士的亲密合作。检察机关内部有许多理论修养高、业务素质好的检察人员,但是对于公益诉讼这一新的诉讼制度,也难免遇到这样那样的难题。所以,有必要组织这些人员进行系统培训和相互交流。公益诉讼制度关系到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是可以得到广大公民理解和支持的,但还是需要进行大力的宣传并广泛地争求意见。

4.检察院提起的附带民事诉讼胜诉后利益的归属问题

公益诉讼制度 篇12

公益诉讼正是相对传统诉讼的一种新型诉讼模式。公益诉讼指的是法律授权的特定主体就侵犯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依法向法院提起的诉讼。就民事公益纠纷的范围, 比较有共识的公益纠纷主要有因环境污染以及侵害消费者利益所发生的纠纷, 这两类纠纷也是数量最大的纠纷, 此次法律修改认同了人们的普遍共识。其他侵害公共利益所引发的纠纷, 随着人与自然的认识和超越, 不同种类事件和纠纷也会不断浮现。

二、公益诉讼原告主体资格

公益诉讼制度涉及原告资格、案件范围、受理标准、诉讼行为限制、诉讼费用、财产保全、调查取证、审查与裁判范围、裁判效力、执行、滥诉禁止等一系列的内容, 其中原告主体资格是确立公益诉讼制度首要的、核心的问题。原告主体资格问题解决后, 公益诉讼的其他问题可以迎刃而解。在理论界一直有学者建议对原告资格进行扩张, 如建议将公民、公益团体等纳入原告资格范围。但是在理论上对后原告资格进行扩张后将会出现诉讼程序上的新难题, 如“滥诉”, 多位具有诉权的原告就同一事实中的同一公共利益向相同或不同法院提起诉讼, “私益”的原告能否同时作为公益诉讼中的原告进行诉讼等程序问题。诉讼程序作为保障实体权利得到救济的形式, 最理想的状态就是用最低的司法成本最高效地保证权利救济的公正性, 及时性。而上述列举的新诉讼难题确实存在挑战“一事不再理”, “同案不同判”, “管辖权归属”等法理基本原理的情况, 同时也造成司法资源浪费, 司法成本过高等现象。可能是基于这些因素的考虑, 新《民诉法》在这个问题上采取了谨慎的态度, 没有将公民纳入公益诉讼主体当中, 而是规定民事公益诉讼的起诉主体具有法定性, 只有“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才有资格提起公益诉讼。

鉴于“民事诉讼法”并没有具体规定哪些国家机关和组织可以提起公益诉讼, 该法实际将公益诉讼的主体问题指向其他法律。按照本条规定的思路, 我国的民事公益诉讼制度模式是基本法 ( (民事诉讼法) +单行法) 。民事公益诉讼的主体制度只能进一步寄希望于各单行法具体规定。目前, 可以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的主体仅见于“海洋环境保护法”第90条第2款规定的“依照本法规定行使海洋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可以设想, 环境保护法、文物保护法等各单行法将来在修改中也有可能增加公益诉讼主体的规定。

三、公益诉讼的程序建构

新《民诉法》第55条开启了民事公益诉讼制度, 但相当简约, 要在今后的司法实践中发挥其作用, 需要尽快建立健全公益诉讼的特别程序。

公益诉讼具有其特殊性, 完全执行一般民事诉讼的规定, 并不科学合理。立足我国公益诉讼的实际, 探索一套特别程序, 制定民事公益诉讼的具体实施性规定, 是十分必要的。我们在前期调研公益诉讼过程中, 对公益诉讼的特别程序做了初步梳理, 这里权作为建设性意见简述如下: (1) 合理性受理标准。原告起诉, 应当就所依据的事实充分举证, 并说明其请求的合理性。 (2) 集中管辖。公益诉讼由损害行为地人民法院管辖。损害行为在多个人民法院辖区的, 有关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但后立案的人民法院应将案件移送先立案的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可以指定下级人民法院集中管辖特定类型的公益诉讼案件。 (3) 诉讼费用。公益诉讼的案件受理费, 不需要原告预交, 在结案后由败诉方直接负担。原告败诉的, 可以申请减交、免交案件受理费, 但恶意起诉的除外。 (4) 财产保全担保。原告申请财产保全, 无需提供担保。 (5) 处分原则的严格限制。对原告放弃诉讼请求、承认对方请求、和解、撤诉等诉讼行为进行严格限制。 (6) 法院调查与审理范围。人民法院应当依职权调查收集证据, 调查范围不限于当事人申请调查的范围。对双方当事人自认的事实、当事人不主张的事实, 如果涉及公共利益的保护, 人民法院应当主动审理, 并可不受当事人诉讼请求的限制自由裁量。 (7) 裁判效力。人民法院对公益诉讼作出的裁判、裁定生效后, 其他当事人在诉讼时效期间又以相同事实提起相同请求的, 适用该判决、裁定。也有另一种意见认为, 公益诉讼判决仅具有单向的既判力, 即公益诉讼原告胜诉的, 判决有既判力, 否则, 不具有既判力。 (8) 裁判的主动执行。人民法院对公益诉讼作出的判决、裁定生效后, 当事人拒绝履行的, 由审判员移送执行员执行。当然, 这些建设性的意见还比较粗鲁, 需要结合实践进一步论证完善。在民事公益诉讼的特别规定出台前, 民事公益诉讼的程序仍应基本遵循民事诉讼的一般规定。

综上, 2012年新的《民事诉讼法》首次明确提出公益诉讼, 改变了以后司法机关办案只能适用民事侵权责任法与环境保护法的零散规定。这是我国立法上的一大进步, 为以后研究公益诉讼的立法开启了大门。但公益诉讼仍需通过司法实践摸索, 进一步拓宽空间, 完善各种程序, 使公益诉讼真正成为侵害公共利益事件受害者撑腰的武器, 进而起到预防和遏制侵害公共利益事件的发生。

参考文献

[1]肖建华, 唐玉富.论公益诉讼的理论基础与程序建构[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8 (1) .

[2]马婧.谈公益诉讼的原告适格问题[J].法治博览, 2013 (3) .

[3]吴剑虹, 张光辉.浅析新民诉“公益诉讼”及制度建议[J].法制与社会, 2012 (12) .

[4]刘杨田.公益诉讼破解维权困境[N].北京日报, 2013-2.

上一篇:进程评价下一篇:认知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