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公益诉讼制度

2024-10-13

经济公益诉讼制度(精选12篇)

经济公益诉讼制度 篇1

摘要:新《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的出台终于使我国公益诉讼制度从概念成为了现实, 但是该解释的规定并不完善, 仅仅用八个条款作了初步的规定。本文针对这八个条款从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起诉条件、举证责任、法院的管辖权等五个方面对我国公益诉讼制度进行了分析, 以准确把握我国当前的公益诉讼制度与其他民事诉讼行为的区别及其存在的缺陷。

关键词:公益诉讼,侵害行为,公共利益,原告资格

自从2012年我国新修改的《民事诉讼法》首次将公益诉讼这一法律概念正式纳入我国法律制度当中后, 尽快完善我国的公益诉讼法律程序及其实体要件便成为了保护我国公共利益的当务之急。在经历了3年的等待后, 2015年2月4日公布实施的《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终于对我国的公益诉讼制度做出了初步规定。但鉴于新解释只用了8个条款对公益诉讼进行了概括性的规范, 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所以要准确理解我国现行的公益诉讼制度, 特别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问题:

一、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问题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55条, 做为公益诉讼的原告应当是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但究竟哪些是法律规定的机关和组织, 《民事诉讼法》本身并没有进行相关的说明。令人感到遗憾的是, 新出台的《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中同样回避了这一点, 并没有对能够提起公益诉讼的主体资格做出具体的规定。但是, 根据十八届四中全会的决定, 人民检察院可以代表公众提起公益诉讼, 该规定为公益诉讼的原告主体资格打开了突破口, 然而人民检察院究竟该如何提起公益诉讼该规定并没有阐述, 所以公益诉讼的提起程序仍属空白。最重要的是, 仅仅依靠检察院的力量, 在面对日益增多的形式多样化, 受害群体复杂化的侵害公共利益事件面前, 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我们还需要等待后续的相关法律、法规来完善公益诉讼的原告主体资格, 尤其是“有关组织”的范围, 只有这样才能使公益诉讼制度真正落到实处。

二、公益诉讼的起诉条件及举证责任问题

新出台的《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第284条对公益诉讼的起诉条件做出了较为详细的规定, 结合我国《民事诉讼法》第119条可以看出, 提起一场公益诉讼至少需要具备以下四个要件:第一, 需要有明确的被告;第二, 应当有具体的诉讼请求;第三, 需要有社会公共利益受到损害的初步证据;第四, 必须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其中的第三点即公益诉讼的原告在起诉时必须提交初步的, 公共利益受到损害的证据需要格外注意。之所以如此规定是因为公益诉讼与私益诉讼最大的区别就在于社会的公共利益是否受到损失, 只有在公共利益受损的前提下, 我们才能够提起公益诉讼。反之, 如果没有相关的证据证明公共利益受到损失就不能够提起公益诉讼。所以, 提起公益诉讼的对象必须是确已发生的损害事件, 如果仅仅有潜在的危险, 但还未转化为实际的损害就不能据此提起公益诉讼。这一点对我们准确理解我国公益诉讼的保护范围非常重要。此外结合我国《侵权责任法》的相关规定, 可以看出公益诉讼的举证责任为原告先初步举证公共利益遭到侵害, 即原告至少需要证明被告有侵权行为并且已经产生了现实的损害结果。至于该行为与受到的损失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 则是由被告来负责举证。

三、公益诉讼的管辖法院问题

不同于一般的民事诉讼, 公益诉讼的受理法院有级别限制。根据新《解释》285条的规定, 公益诉讼的管辖法院为中级人民法院。这是因为公益诉讼的特殊性质决定了其案件数量虽然不会大量的发生, 可是一旦发生往往涉及的人数众多, 并且社会影响较大, 法院审理的难度也较大, 因此直接由中级人民法院作为一审法院是比较合适的。但是我们应当注意的是, 根据新解释的规定, 由中级人民法院作为一审法院并不是绝对的, 新《解释》285条的最后还规定了“中院管辖原则”在法律、法规另有规定时除外。结合我国民诉法的相关规定就是如果一个公益诉讼案件交由下级法院审理能够更方便当事人进行诉讼和解决纠纷, 那么上级法院便可以将该案件移送下级法院进行审理, 所以基层法院在特殊情况下也是可以受理公益诉讼案件的。除了级别管辖外, 新解释还规定了“地域管辖原则”, 即由侵权行为地或被告所在地法院来管辖公益诉讼案件。由于侵权行为地可以细分为侵权行为发生地以及侵权结果发生地, 而且鉴于公益诉讼的影响范围, 在现实中往往有不止一个法院有资格受理公益诉讼案件。为了防止重复审判和管辖权异议, 新《解释》规定了当出现就同一侵权行为分别向多个法院提起公益诉讼时, 由最早立案的法院行使管辖权。另外, 在必要时由它们的共同上级法院指定管辖, 以便节约司法资源和统一司法尺度。

四、公益诉讼与私益诉讼的关系问题

由于公益诉讼中涉及的侵权行为通常在损害公共利益的同时, 也侵害了很多人的个人利益, 所以难免会导致在提起公益诉讼的同时, 还有大量与该侵权行为相关的私益诉讼案件。那么究竟该如何处理由同一侵权行为所引起的公益诉讼与私益诉讼之间的关系, 就成了我们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目前学界在这个问题上达成了几点共识。首先, 由于私益诉讼的原告肯定是具体的被侵权人, 而公益诉讼的原告是检察机关或有关组织, 并不是被侵权人, 有一定的代理诉讼意味, 另外公益诉讼无论在诉讼主体方面还是在其他方面与私益诉讼都不相同, 因此两者决不能简单的合并审理。我们应当根据具体情况分别对待, 在侵权行为已经明确时, 应该对公益诉讼和私益诉讼进行单独的起诉和审理。而当侵权行为还不能够确定时, 两者应该分别立案, 并暂时中止私益诉讼案件的审理, 待公益诉讼案件的判决对该行为是否构成侵权行为做出认定之后, 再恢复私益诉讼案件的审理。由此可以看出公益诉讼除了代表公共利益, 行使诉讼权利, 维护公共的合法利益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能, 即在某些侵权行为不能确定的情况下, 由公益诉讼来确定该行为是否构成侵权, 以及该行为是否导致了损害结果的产生。所以公益诉讼不仅是维护我国公共利益的制度保障, 同时也是维护私人利益, 完善我国民事诉讼法的重要一环。

五、公益诉讼的调解、和解及撤诉的处理方式问题

根据新《解释》第289条的规定, 对公益诉讼案件, 当事人可以和解, 人民法院可以调解。在当事人达成和解或者调解协议后, 人民法院应当将和解或者调解协议进行公告。公告期间不得少于三十日。公告期满后, 人民法院经审查, 和解或者调解协议不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的, 应当出具调解书;和解或者调解协议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的, 不予出具调解书, 继续对案件进行审理并依法作出裁判。由此规定, 我们可以明确的看出公益诉讼与私益诉讼的不同之处。在一般的民事案件中, 调解贯穿于案件始终, 在判决书下发之前, 即使法院已经审理完毕, 双方当事人只要对权利义务达成一致都可以调解。但在公益诉讼中, 由于原告并非侵权行为的直接受害人, 所以其和解协议和调解协议都必须向社会进行公告, 由社会对该协议进行监督, 如果该协议损害了公共利益, 那么就不应当被允许。这种公告监督程序, 是公益诉讼与一般民事诉讼的显著区别。公益诉讼与普通民事诉讼还有一点显著区别在于撤诉方面。新《解释》第290条规定公益诉讼案件的原告在法庭辩论终结后申请撤诉的, 人民法院不予准许。这是因为当法庭结束辩论阶段后, 被告究竟有没有侵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法庭已经可以作出判断, 一旦法院能够确定损害事实确已产生, 那么法院就应当做出判决, 如果此时原告有权利撤诉, 就很可能导致已经受损害的社会公共利益无法得到补偿, 进而使侵权人逃脱法律的制裁, 这显然违背了设计公益诉讼制度的初衷, 因此代表公共利益的原告在法庭辩论阶段结束后是不可以撤诉的。

参考文献

[1]杜万华.<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重点问题解析[J].法律适用, 2015 (4) :7-8.

[2]章礼明.检察机关不宜作为环境公益诉讼的原告[J].法学, 2011 (06) :27-28.

[3]高民智.关于民事公益诉讼的理解与适用[N].人民法院报, 2012 (04) :6.

[4]陈丽平.公益诉讼主体可由相关法律明确[N].法制日报, 2012 (03) :33-34.

经济公益诉讼制度 篇2

【摘要】随着社会和经济的日益发展,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新型侵权诉讼,它侵犯的不仅仅是个人的切身利益,更重要的是侵犯了社会的公众利益,而目前相关的法律法规又不能对这些侵犯社会公众利益的侵权行为给予相应的制裁,这就使得公共利益不能得到有效保护。本文从环境公益诉讼的理论制度研究入手,分别对目前我国的环境公益诉讼程序、赔偿方式等加以分析,旨在完善我国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关键词】公益诉讼;环境责任保险

【正文】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缺失,对于环境污染和破坏生态资源的行为基本上是采取行政手段予以制裁。而传统的行政制裁又由于其本身的局限性和处罚的软弱性,而使得其惩罚效果不尽人意。因此,突破传统的诉讼法体制,加强环境公益诉讼的研究,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完善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才能为维护环境公益提供强有力的程序保障。

一、环境公益诉讼概述

公益诉讼制度起源于罗马时期,现代意义的公益诉讼是以诉讼标的为基准命名的一种诉讼形式。公益诉讼是指特定的国家机关和相关的社会团体、组织、公民个人,根据法律,对违反法律,侵犯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向法院提起诉讼,寻求司法救济。而环境公益诉讼则是公益诉讼所包含的众多方面诉讼中的一种,它是指由于行政机关或其他公共权力机构、公司、企业或其他组织及个人的违法行为或不作为,使环境公共利益遭受侵害或有侵害的可能时,法律允许任何公民、社会团体、国家机关为维护环境公共利益而向国家司法机关提起诉讼的制度,它是公众环境权益受到侵害是的法律救济途径之一。从国内外的实践看,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可以更加有效地保障公众的环境权利,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国家利益。

二、环境公益诉讼的种类

在现实生活中,对于环境公益的侵害不是仅限于某一种类型,民事的、行政的、刑事的都可能发生,根据提起诉讼的原告身份,可以将公益诉讼分为普通环境公益诉讼和环境公诉两大类型,表现为五种具体形式

(一)环境公益诉

环境公益诉讼即公民或者法人,出于保护公益的目的,针对损害公共环境利益的行为,向法院提起的环境公益之诉。就原告身份和诉讼目的而言,它表现出私人为公益的显著特点 环境公益诉讼包括民事和行政两种形式:

1.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在具有相应制度设计与制度实践的国家具有不同的称谓,但本质上均属于环境公益诉讼之范畴。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是指为直接维护环境公益,任何公民或团体依法对侵害环境公益者提起诉讼,要求人民法院对环境公益予以救济的法律制度。

2.环境行政公益诉讼。行政公益诉讼是相对于私益诉讼而言的,是指没有直接利益关系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违法行为侵害了社会公共利益,在法律法规赋予诉权的情况下,以自己的名义提起行政诉讼的一种诉讼类型。

(二)环境公诉

环境公诉,指作为国家公诉人的检察机关,为了保护公共环境利益,以原告身份,通过公诉的形式,以制止和制裁环境公益的侵害行为为目的,向法院提起的诉讼。就原告身份和诉讼目的而言,它表现出公权为公益的显著特点。环境公诉,其实包括环境刑事公诉、环境民事公诉和环境行政公诉三种形 1.环境刑事公诉。即检察院以制裁环境犯罪行为、追究刑事责任为目的的诉讼。这是最常见的环境公诉

2.环境民事公诉。它是指在公民或者法人的民事经济行为,污染了环境或者破坏了生态.因而侵害公共环境利益的情形下,检察院为了维护环境公益,以国家公诉人身份实施干预,请求法院制止和制裁环境侵害行为的诉讼。

3.环境行政公诉。它是指检察院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危害公共环境利益,向法院提起的司法审查之诉。

三、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基础

(一)法律基础

我国宪法第二十六条规定“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第十九条规定“完善对污染受害者的法律援助机制,研究建立环境民事和行政公诉制度”。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上述法律法规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都为我们构建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提供了立法依据。

(二)法理基础

环境公益诉讼产生的法理依据为公民的环境权。公民的环境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人权,是人们利益和需要的自发反映,它作为基本人权已为《人权宣言》所确立,作为私权,它应该是可诉的和可强制执行的权利。而要实现这可诉性与可强制执行性就要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与之相适应,使得公民的环境权能通过诉讼的方式,更好的请求审判权的支持而实现。从而达到“主持社会正义与公平,保护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这一最终目的。

(三)实践基础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出现了很多新型的需要保护的权利,而相关的法律法规对此并没有做出相应的规定,这就需要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来应对此类问题。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实践往往是推动立法的先行者。我国学术界在研究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同时,司法界已经进行了有益的实践。例如,2008年12月9日,广州海事法院对广州市珠海区人民检察院提起的广东首例水资源污染公益诉讼案作出了一审判决。类似案例近年来在全国各地法院频频出现,人民法院已向社会敞开了环境保护公益诉讼之门。

四、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之不足

(一)缺乏法律支

我国尚没有专门的公民环境诉讼制度,只在《环境保护法》、《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中有原则性的规定。严格地说,这些规定虽然有肯定公民诉讼的意思,但属于原则性规定,过于笼统对诸如诉讼的主体资格、受案范围、举证责任等问题缺乏科学详尽的界定,因而缺乏可操作性,在实践中也不可能根据这一条规定提起公民诉讼。相比之下,美国《国家环境政策法》、《清洁空气法》、《清洁水法》等联邦环境法律关于公民起诉权和司法审查的规定加上《联邦行政程序法》的有关规定为公民或公民团体的环境诉讼予以前所未有的法律保障。此外,密执安等州以专门的“环境权法”赋予公民保护公共环境权益的诉讼权。所有这些判例法和成文法构成了美国关于公民环境诉讼的法律依据,使之成为一项独特、完备而又严密的法律制度 [1]。

二)原告资格受限

依法成立的以环保为宗旨的环保公益团体,有权提起环境公益诉讼。这是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核心。这种制度特别适合于受害人不确定、环境权属关系不明确、受害人众多而又难以确定代表人、或者受害人众多但确实缺乏应有诉讼能力等特殊情况。现实生活中,许多情形下,个人面对污染破坏环境的公司法人或者组织,常常不知、不能、不敢提起诉讼。淮河干流多次重大污染事件、松花江水污染事件中,都存在受害人众多但难以确定原告的情形。

(三)诉讼范围狭窄

在一般的侵权诉讼中,受到违法行为侵害的往往是特定人的合法权益,而且这种侵害通常已经发生,损害已既成事实,而在环境公益诉讼中,违法行为侵犯的对象是公共利益,对普通民众往往只有不利影响,而无直接利益上的损害。而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提起诉讼的原告必须与案件有直接的厉害关系,这就大大限制了环境公益诉讼的主体资格,不利于公众积极的参与到环境保护的队伍中来。

(四)法院和法官的角色定位

由于公益诉讼的法律法规的缺失,导致在现实中法官遇到这类案件必须有很强的专业能力才能使案件的处理更接近公正。当法官在每个具体的公益诉讼案件中都致力于最大限度的维护公益时,即会导致司法更少保守性、更多创新性。而公益诉讼本身存在的创造性司法,与司法自身的保守性之间存在相当程度的矛盾和冲突,这对于公益诉讼的胜诉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五、建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设想

环境公益诉讼是一类与传统诉讼具有本质差别的新型诉讼制度,对于它的建构,我们应当放弃以往思考模式,全面客观地看待环境的生态价值,以实现公平、正义的法律价值为理念,借鉴国外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做法,在涉及维护公共利益的立法中,对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加以明确规定。

(一)建立环境公益诉讼程序

目前我国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还很不健全,尤其是程序的缺失很难保证公共利益得到法律的保护,因此完善环境公益诉讼的程序迫在眉睫。一方面,应当修改我国环境保护法明,通过修改环境保护法,在实体法上确立“公众环境权”,赋予一切单位和个人有权针对侵害“公众环境权”的侵权人提起环境公益诉讼。另一方面,我们建议在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中分别增加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和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的程序,切实做到有法可依。

(二)拓宽原告资格

法律应该规定任何公民、法人或者社会组织等,在违法行为人行使违法行为时,自己的直接利益虽没有遭受损失,但在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受到严重损害时,不应苛求起诉人必须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而应将原告范围扩及于任何组织和个人,并享有要求有关机关对社会公共利益进行保护的权利。换言之,只要发生了公共利益受到损害的事实或存在公共利益受到行政行为侵害的可能性,作为社会公共利益的共同主体的一份子,任何个人、社会组织及特定国家机关都有权提起诉讼。这样通过对原告起诉资格的放宽,扩大了公益诉讼的诉讼主体,从而提高公民环境诉讼的活跃程度。

(三)扩大公益诉讼的范围

对公益的损害,既有一般民事主体的行为,也有行政机关的行为,根据环境公益诉讼中被诉行为是私人的民事行为还是政府的行政行为,分别确立采取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但针对被诉的行政行为,我国目前仅仅是界定为具体行政行为,而像开发计划、规划、政策等抽象行政行为,有时对环境也会造成眼中的危害,所以在环境公益诉讼中,我们应放宽诉讼范围,不仅对具体行政行为进行诉讼,对抽象行政行为也应能进行诉讼,从切实保障相对人和国家社会公共利益出发,未雨绸缪,在违法抽象行政行为实施前,通过司法审查的手段,组织其实施是十分必要的

(四)建立专门的环境审判庭

环境案件是我国在工业化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新类型案件其不同于一般的民事、刑事和行政案件,具有专业性强、影响面广、取证困难、类型新颖等特点。因此,应当将环境案件从其他的案件中区分出来,成立环境案件审判庭,同时根据建立环境审判庭的需要,人民法院应当选拔一支专业水平和整体素质较高的办案人员,开展环保专业知识培训,保证环保案件处理的正确性和合理性。如目前贵阳市、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都设有专门的环境审判庭来确保环境诉讼案件的公正解决。

(五)改革诉讼费用的收取制度,建立原告胜诉奖励机制

目前我国实行诉讼费用由原告预付,判决生效后,由败诉方承担的制度,在普通诉讼中,当事人认为保护私利,交纳诉讼费用是理所当然的,而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主体是为了维护社会公共利益,胜诉后的受益人不仅仅限于本人,而是不特定的多数人甚至可能是整个社会,如果所有的诉讼费用都让原告承担,显然违背公平的原则,因此应该分担诉讼费用的承担,减轻原告的经济负担,提高其对公益诉讼的认识。另外,如果环境公益诉讼的原告是公民或社会组织,可以在原告胜诉后,给予适当的奖励。因为原告的目的并非为了私人利益,而是为了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在诉讼过程中,原告还要承担一定的举证责任、诉讼费用,以及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的消耗,对于原告的这种行为,国家有必要在其胜诉后给予适当的奖励。给予胜诉原告适当的奖励,一方面作为一种弥补原告经济损失的方式,是对原告付出的肯定,另一方面,也有利于鼓励更多的人去监督违法行为,鼓舞更多的公民积极参加到环境公益诉讼中来,推动环境公益诉讼的发展。

(六)建立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制度

环境责任保险最早出现于1960年代,它随着环境污染事故的大量出现和公众环境意识的提高应运而生。环境责任险强大的分散和转嫁风险功能,深受污染企业和污染事故受害者的青睐。众所周知,环境污

[2]。染发生后,企业面临的往往是巨额的经济赔偿,而鲜有企业能真正的有这种支付巨额赔偿的能力,因此就需要一种替代性的赔偿机制,对社会来承担一种公共利益的赔偿责任和对受害人承担的私益赔偿责任,环境侵权责任保险应运而生。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是以企业发生污染事故对第三者造成的损害依法应承担的赔偿责任为标的的保险。国际上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有不同方式。德国、瑞典在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方面,强制实行环境损害责任保险,要求其国内所有工商企业都要投环境责任险。英国、法国采取自愿保险为主,强制保险为辅,在油污损害赔偿等方面采取强制责任保险制度。2007年国家环保部发布了《关于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工作的指导意见》,在我国首次提出开展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工作,这对加大我国环境保护力度,维护社会、单位和公民合法权益,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六、结语

在环境纠纷越来越多的今天,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具重要现实意义。一方面它能解决行政权利保护环境公益的不足,缓解环境问题,使得公民能通过诉讼的途径来保护环境,维护公民的环境权;另一方面,它能使我们对于环境的保护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达到预防犯罪、处罚犯罪的目的;第三,通过环境公益诉讼,能提高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积极性与切实可行性,从而切实保护国家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实现代际间的公平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构建势在必行。

【作者简介】

王宁,女,昆明理工大学主要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硕士研究生。

【注释】

【参考文献】

浅析环境公益诉讼制度 篇3

关键词:诉讼主体资格;判决执行方式;诉讼时效

公益诉讼制度在民事诉讼法中法律地位的确立,无疑是环境法立法体系中的一大进步,2015年最高院发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再一次促进环境诉讼完善。但是,同时环境法学一门年轻的法学学科尚未达到完善阶段,作为环境法学体系中的一个新兴的制度——环境保护公益诉讼制度来说,存在着不成熟和不完善的地方。

一、环境公益诉讼在我国的制度缺陷

(一)主体资格限定过严

民诉法55条明确规定的为“相关的机关或组织。”以及新司法解释规定在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登记的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以及基金会,可以成为诉讼主体,从而在法律上对主体资格进行了明确的限定,然而,这种限定存在一定的缺陷疏漏,从而排除了公民和其它机关[1]。显然,这在某种程度上剥夺了公民诉讼权力资格,有损公民保护社会环境的权力,与现在的构建生态文明社会不符。

(二)案件执行困难

环境公益诉讼中被执行人大多数都是政府机关组织或某些大型企业,其身份方面有其特殊性。地方保护主义、上下级部门关照现象时有发生,然而政府行政部门为了业绩考虑,故意纵容该行为,或是从中进行阻碍等等。而法院也对政府的干预在某种程度上做出让步,因此更加不利于此类案件的执行。

(三)案件理由范围的局限性

首先,根据其定义来看,发动环境诉讼的原因在于,在当公共利益受到或是有可能受到危险时,为了保护环境权利,躲避物质利益经济利益受到损失时才可能发动。因此诉讼原因就局限在了物质利益、经济利益。

二、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完善

(一)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在原告主体资格方面的完善

对于原告的资格限定标准,我们要充分借鉴,印度的“充分利益”标准。由行政诉讼法的“与案件有利害关系”织和新民诉修正案第九条的“法定组织机构”,的条件限定资格加以扩大。进一步细化不明确的部分。因此明确公民个人、行政机关、人民检察院的诉讼主体资格。

(二)原告的诉讼费负担

针对不同的起诉主体采取不同的承担方式,如果起诉人是公民个人或者环保团体时,那我们可以借鉴美国等国的经验。当事人事先是不缴纳诉讼费用的,败诉时才按照相关规定来收取,而且诉讼费用的数额很低。[2]或者采取大陆法系的其他国家的诉讼收费方式,适量的减少诉讼的不必要的费用,在判决承担诉讼费用时,做出有利于原告方的法院判决。除此之外我们还应该确立奖励机制,嘉奖善于保护环境的人,从带动人民群众的环保热情。

(三)环境公益诉讼的执行制度

完善诉前保全制度。许多受损者因为对法律知识的淡薄,大多数环境公益诉讼受害者并不会运用此项制度,这就需要法官出于义务向起诉者告知这一制度的作用及重要性,一旦胜诉便可执行。另一方面,建立环境执行汇报体制,各机关联合执行。在该项诉讼之中,执行可能会遭到政府有关的阻碍,如果各部门单位联合执行会产生良好的作用。笔者认为如果法院在遇到执行上受到政府的阻碍,可以向当地人大报告或者上级政府报告。由人大出面,行政机关进行配合执行。此外,法院对于执行还要进行监督。

(四)设立专门的环境公益诉讼法庭

要严格按照《人民法院组织法》的规定设置环保法庭,对部分污染严重地区和环境案件多发地区可以由上级人民法院设置环保巡回法庭以解决案件审理问题,与普通的法庭相比巡回法庭受地方行政权力制约相对较小,审理案件也更加独立,可以保证案件公平和公正。

(五)设置环境公益诉讼禁止令

环境公益诉讼可以借鉴美国等先进国家设立禁止令制度,一般说来,禁止令制度一般存在知识产权领域,其也是知识产权领域最有效和最直接的救济措施。由于环境侵权案件在许多方面与知识产权侵权案件类似,例如说不及时采取措施会使损害结果加大甚至无法挽回。通过环境公益诉讼当事人的申请,法官通过签发禁止令可以使环境损害程度不至于加深甚至无法挽回

三、结语

环境保护公益诉讼制度作为环境法学中一项更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制度,发展还不够完善,因此,既需要强大的外在动力的支持,也需要在环境保护公益诉讼制度的自身完善方面下功夫,从而使这一制度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张玉东.对放宽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限制的探讨[J].人民论坛,2012:67-68.

[2]李挚萍.外国环境司法专门化的经验及挑战[J].法学杂志,2011,(11):58.

[3]顏运秋.公益诉讼法律制度研究[M].法律出版社,2008:43.

作者简介:

初探行政公益诉讼制度 篇4

一、行政公益诉讼的性质

当前学理界未对行政公益诉讼有一种准确界定, 一般来说, 行政公益诉讼是指, 当公共利益受到来自行政行为的侵害时, 法律允许特定当事人对该行政行为向法院提起诉讼的制度。由此, 我们也可以归纳出行政公益诉讼相比较其他行政诉讼而言的几个基本特征:第一, 行政公益诉讼具有“公益性”。

第二, 行政公益诉讼不要求原告与被诉行为之间具有直接厉害关系。

第三, 行政公益诉讼判决的效力具有广泛性的特点。

二、我国目前行政公益诉讼的发展状况

现阶段, 我国实践中产生了大量的关于行政公益诉讼的案件, 如严正学诉椒江文体局不履行法定职责案等等。这些民告官的案件带引起了普通公民的关注, 有些案子已经走上司法程序。

然而现实中的行政公益诉讼却遭遇屡屡败诉的尴尬境地, 面对此种情况, 我国学者仍然坚持不懈的研究行政公益诉讼制度, 并热情不减。尽管很多学者大声呼吁要建立行政公益诉讼制度, 并且《行政诉讼法》修改稿也规定了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内容, 但我国学者很清醒的看到, 草案中并没有对举证责任、受案范围作明确规定, 草案的制度设计框架并不明晰, 并且草案也不具备直接推行的现实可行性。另一方面, 中国人明哲保身的传统思想也让学者们进一步担忧, 该制度会不会最后形如虚设。总而言之, 想要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在中国发挥作用, 构建这一制度将会是一个系统工程。

三、日本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及带给我们的启示

日本的行政公益诉讼制度也叫作民众诉讼, 即允许公民针对行政机关的违法行为而向法院起诉的制度。民众诉讼起诉主体比较广泛, 普通民众即使和案件不具有利害关系仍可以提起诉讼。日本民众诉讼的原告限定为必须是日本居民, 与此同时, 日本为了避免此种宽泛的起诉主体可能导致的滥诉后果, 特别设计了一个监察请求前置程序, 即公民在起诉之前需要提出监察申请, 对具体行为进行起诉, 使其得到认可。具体而言, 对日本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特点, 可以做如下概括: (一) 日本民众诉讼起诉主体限定为日本居民, 该规定对起诉主体限制较小, 随着日本社会发展, 日本对于行政诉讼起诉主体的规定呈越来越小的发展趋势。 (二) 日本民众诉讼在扩大起诉主体的同时, 对于起诉程序方面的设计则更加严密。设计了监察请求前置的程序用以防止滥诉。 (三) 日本民众诉讼的举证责任以行政机关承担为主。对于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问题由行政机关承担举证责任, 而对于具体行政行为的程序性问题和民事性问题则采用主张者举证的原则。

四、架构我国的行政公益诉讼制度

通过对日本行政公益诉讼研究, 可以对我国的行政公益诉讼制度提出初步构想:

第一, 适当放宽行政公益诉讼的起诉主体资格限制。日本民众诉讼之所以能够有效运行, 跟日本较宽松的起诉主体资格有关。这样的规定有利于唤起人们的权利意识, 使人们敢于行使对行政行为的民主监督权。我国行政公益诉讼的起诉主体也应该突破“直接利害关系人”形式, 让任何公民包括“直接利害关系人”也可以享有为维护国家公共利益而向法院起诉的权利。对于放宽起诉主体资格可能产生的滥诉问题, 则可借鉴日本监察前置的做法, 通过对起诉程序作特殊规定来规制以避免和防止民众滥诉。

第二, 对行政公益诉讼中的举证责任进行合理分配。正如前文所说, 行政公益诉讼中的原告有可能是与案件无直接厉害关系的“弱势群体”, 面对某些享有公权力的国家行政机关, 往往势单力薄。何况行政机关的法律、政策性规定纷繁浩杂, 由原告来承担举证责任具有相当难度, 这样也会大大降低他们对行政公益诉讼的参与度。

第三, 为行政公益诉讼设立奖励机制。一般公民提起行政公益诉讼, 必定是一个费时、费力的过程, 往往最终不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对于公民这种维护公益的奉献精神进行物质鼓励一是可以对公民所耗费的时间和精力进行一定补偿, 另一方面也可以鼓励其他公民参与到行政公益诉讼中来, 最终获益的还是社会大众。因此, 我们可以仿效国外的做法, 从败诉被告所缴纳的罚金中抽取一定比例作为对被告的奖励。

行政公益诉讼作为一种诉讼制度, 对于平衡公共利益和国家权力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更重要的是, 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实践和推广, 不仅能从制度上维护公共利益, 限制公权力, 更能在实践层面加强人们对公共利益的重视, 促进人们积极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发展。

参考文献

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研究 篇5

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研究

齐澍晗

公益一词源于20世纪60年代,所谓公益诉讼,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公益诉讼包括所有为维护公共利益的诉讼,既有国家机关代表国家以国家的名义提起的诉讼,也有私法人、非法人团体、个人代表国家以自己的名义提起的诉讼。狭义的公益诉讼是指国家机关代表国家以国家的名义提起的公益诉讼,也就是我们所常说的公诉。

在我国,对于公共利益的保护,实体法有详细明确的规定:如《民法通则》第七条规定:第五十五条,第五十八条,第六十一条《合同法》第七条,第五十二条,第五十九条等等。然而,实体法上具体的规定,但对于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权利如何去维护,诉讼法上面的空白,导致实体法无所适从。按照“有权利就必然有救济”的原则,在这里,对于诉讼程序制度存在的某些问题,提出个人的观点及解决之道。

一,诉讼主体

1.主体扩大化。

公益诉讼在古罗马已然形成,乃与私益诉讼区分而言,私益诉讼是保护个人所有权利的诉讼,仅特定人才可提起,而公益诉讼是保护社会公共利益的诉讼,除法律有特别规定外,凡市民均可提起。随着资本主义大工业经济、垄断经济的发展,一些政府部门、垄断集团有能力从自身利益出发挑战公共利益,使得保护公共利益成为公众的实际要求,为公共利益而进行诉讼的案例增多,促进了公益诉讼制度的发展和完善。20世纪中期以来,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和逐渐高涨的环保运动使环境权作为人身权的一种受到公众的关注。因此,环境诉讼的主体资格的认定条件,已经不能仅限《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八条规定: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美国侵权法的新的规定,即“为提起禁止或取缔公益妨害的诉讼,公民必须具有作为一般公民的代表,或公民诉讼中的公民,或集团诉讼中的集团的一个成员所具有的起诉资格。”在日本水俣病损害赔偿系列诉讼案也表明,由于环境公益诉讼涉及的利益范围广,波及的范围有区域化功能化的特点,法院在权衡各方利益之下所做重新分配社会有限资源和利益的判决,在某种意义上影响环境和地区经济制度的建设而不仅仅是个案的救济。因此,只有把诉讼主体做扩大化解释,赋予公民个人,社会团体,行政机关部门,检察院及其他相关组织等间接利害关系人有环境诉讼的主体地位。而把某些需要国家予以特别保护的情况列为例外。这样也符合我国《环境保护法》第6条规定的规定,也符合我国现行的司法实践。

2.鼓励诉讼。

自公众参与原则和公众知情权的确立,公众作为环境行政部门和污染企业的第三者,有最广泛的发言权。因此,公民环境诉讼的活跃程度也是判断环境法实施程度的标志。美国在《清洁空气法》、《清洁水法》等主要环境立法中规定了公民诉讼条款及返还诉讼费等措施。为了鼓励公民环境诉讼,美国《清洁水法》规定,起诉人胜诉后,败诉方承担起诉方花费的全部费用,国家再对其给予奖励;美国《垃圾法》规定,对环境违法人提起诉讼的起诉人可得罚金的一部分。这些鼓励诉讼措施和推行律师和当事人“密切合作”思想,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面,提高公众的环境公益保护意识。

二,责任原则

我们制度,环境公益诉讼得任务并非完全是私权纠纷得解决,它还肩负着形成社会环境公共政策得神圣使命。它通过具体解决环境公益损害纠纷,隐含对各种与环境公益有关间接社会关系受到调整,为全体社会确立有关环境公益得行为指南,确认环境公益得价值,甚至可影响当地社会环境,经济政策得制定和执行。

环境诉讼中,为追究环境污染民事责任,许多国家结合环境污染民事责任作出相关的规。根据法国民法典1384条的规定,如果某人控制下的物品或活动造成了损害,原告不需要证明占有者的过错,只需证明该物品或活动的存在以及是在被告的控制之下,则被告应承担责任。1985年7月25日的欧盟指令(EEC85/274)建立了一项严格产品责任制度,规定产品的制造者对使用者所期望的安全负责;据此,法国也规定了一种严格责任制度。例如,对飞机产生的噪声、核事故或向海洋排放碳氢化合物,原告不必证明致害者有过失,而只需证明发生了损害。在法国,有关工作场所的事故的赔偿也实行无过错责任,雇员只需证明其在工作时间内在工作场所受到了伤害;一个工厂尽管遵守了所有行政上和法律上的规定,但如果对周围地区或邻居造成了烟尘污染或噪声污染,仍要承担责任,一个人可以对其邻近的工厂或邻居提起诉讼(相邻损害诉讼)。美国《综合环境反应、赔偿和责任法》(CERCCA),规定了超级基金和有关补救责任,确定了有关当事人的连带责任性的严格责任,其法律效力具有追溯力,是对传统法理观念的一种突破……

无论是侵权责任还是刑事诉讼,往往采取过错责任无罪往往面对的是地区的经济纳税大户,基于某些原因,政府授权部门往往怠于行使其责任,或者干脆作为影子被告,因此当事人的诉讼地位是极不平等的。为保证裁判的正义性和保护社会国家公众利益,需要在诉讼的举证责任方面,做出某些特别的规则原则。首先,应该采取严格责任原则。作为举证存在困难的原告,往往不能证明损害的发生。甚至于会因被告告之谓商业秘密在不得顺利取证。处于弱势地位的诉讼人,唯有把举证责任归于被告,使正义天平重新平衡,才是解决之道。其次,在某些特殊情况下,甚至可以采取无过错责任原则,即不问是否损害发生,均应承担责任。尤其是在公众知情权的制度建立方面,对于怠于行使公开信息的被告,追究其怠于责任。最后,还应提出引进创新原则,一是权衡各方利益原则。在个人利益,社会利益,公众团体利益相互冲突的时候权衡各方利益,认真考虑,现在和未来的利益,争取实现利益的最大化。二是信赖利益保护原则。在合同法上面,关于缔约人有期待权的利益保护。因此,我认为,公众对于政府职能部门的信赖,由此产生赋予政府的权利。故此,政府部门怠于其责,对于公众造成损害,尤其是环保部门对于环境损害的视而不见,公众有权依据信赖利益,予以诉讼。

一,惩罚原则

对于环境诉讼案件得处罚原则,因民事案件,刑事案件和行政诉讼案件得类型不同而不同。

1.刑事案件。

我国现行《刑法》对于环境犯罪得刑事处罚措施与其他普通刑事犯罪的刑事处罚措施相同,在一定程度上的确起到了遏制犯罪和威慑力作用,然而,对环境来说,并没有得到补偿。目前,我国每年因环境污染和破坏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千亿源,国家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才力去恢复,负担沉重。

国外已有针对环境犯罪适用重建被损害的环境这种刑事措施的规定。1997年1月1日生效的《俄罗斯联邦刑法典》第26章有关环境犯罪及处罚的规定中普遍规定了一种不剥夺自由的劳动改造的刑罚手段。第250条对“污染水体罪”的处罚规定为“处数额为最低劳动报酬100――200倍或被判刑人1――2个月的工资或其他收入的罚金,或处5年以上剥夺担任一定职务或从事某种活动的权利,或处1年以下的劳动改造,或处3个月以下的拘役。”第254条对“毁坏土地罪”的处罚规定为“处数额为最低过去报酬200――500倍或被判刑人2个月――5个月的工资或其他收入的罚金,或处3年以下剥夺担任一定职务或从事某种活动的权利,或处两年以下的劳动改造。”等等。《俄罗斯联邦刑法典》关于环境犯罪普遍规定的这种不剥夺自由的劳动改造就是责令犯罪人用自己的劳动去恢复被损害的环境。有了这种刑罚手段的.规定,法院可以对合适的环境犯罪人直接判其用劳动去恢复被破坏的环境。在我国对于环境犯罪的犯罪人制裁的特殊性,已经被我国司法界所注意。

因为笔者认为,针对环境犯罪的特点,以及国内外对于实体法刑罚上面的规定,和方便实施,应该增加新的处罚程序,让类似于责令恢复环境,集中学习环境保护法等强制措施作为程序的补充,以便于既可以制止进一步犯罪,方便调查,又使环境价值可得以恢复,让我国环境刑事处罚措施日益完善。

2.行政案件

我国行政诉讼中,当时人有扩大的趋势,不过在诉讼处罚中,往往力度不够。当地政府基于种种原因的不作为,常常使环境公益诉讼限于执行难的问题之中。()更何况,所谓“地方保护”主义,说是为当地百姓的经济利益,实际上乃是政府乃至少数官员的小集体和个人的利益。因为,针对与环境污染牵涉利益广大和损害严重的特点,应该在行政诉讼中,加大处罚的力度,充分考虑执行难的问题,从只追究组织单位的责任发展到把任何拒绝对违法单位处罚行为单位的政府官员和公司管理者追究其个人责任。

3.民事诉讼。

在民事诉讼中,环保局,社会团体,公民个人和其他组织均有权提出。在今年5月21日陈法庆以挂号信函的方式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国务院法制办和国家环保总局5个部门各寄出了一封内容相同的建议书,其中提到:“现行的环境法律对污染者惩罚太轻,治理污染的投入比行政罚款高数倍甚至几十倍,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污染制造者宁愿认罚也不守法。一些污染企业在当地是英雄,是政府的红人,在发展经济的口号声中,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走‘先污染后治理’、‘先发展再保护’的弯路。如果长期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环境污染就不是偶然而是必然现象了。”笔者认为,应针对环境诉讼案件的特殊性,对于违法人发出的民事责任裁决加大处罚力度,救济范围扩大,救济方法也包括勒令停产整顿,消除污染,预防污染,禁止生产提供详细信息报告和赔偿损失。以此杜绝因为违法成本低于守法成本,而造成的“怪”圈。

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构建 篇6

关键词:行政公益诉讼 基本原则 诉前监督 程序设计

行政公益诉讼重在提升检察机关诉前监督的效力,尽可能避免启动成本昂贵的诉讼救济。因此,应当按照检察权属性和宪法定位,遵循司法规律,科学界定行政公益诉讼的基本原则、范围,合理设计监督程序。

一、行政公益诉讼的基本原则

(一)职权法定原则

检察机关应当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范围、对象、条件和方式履行职责,不能越权解释法律自我授权,否则就会失去监督的正当性。因此,在相关法律尚未出台的情况下,检察机关提起行政公益诉讼,必须得到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确保各项改革均在法治框架下进行,通过实践探索为顶层设计和完善立法积累经验。有的地方检察机关缺乏法治思维,违背司法规律,盲目开展对行政行为的检察监督,造成对正常行政管理的不当干预。

(二)比例原则

违反比例原则的行为具体表现为:一是行政违法行为严重损害了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对于轻微的行政违法或行政瑕疵,一般由行政机关内部解决,即检察机关对行政行为实施法律监督应当具有必要性,主要针对涉及社会公共利益的重大行政违法行为,这是专门法律监督与一般监督的区别所在。二是诉讼不停止执行,以免造成对行政执法的不当干预。有学者认为检察机关起诉,应立即停止行政行为的执行。这种观点与比例原则相悖,也不符合行政效率原则,而且重大行政行为一旦错失良机将无法修复,会严重影响正常的社会治理。基于行政管理涉及高度专业性、技术性,一旦进入诉讼,行政执法行为的性质及如何处理应当由法院裁断。“诉讼不停止执行”的原则仍然适用于行政公益诉讼,以免造成对行政执法的不当干预。

(三)事后监督原则

行政管理专业性、技术性强,社会治理所涉及的公共政策错综复杂,许多行政行为须快捷高效,机不可失。故检察机关不宜介入事中监督,以免造成对正常行政管理的干扰,影响行政效率。同时,行政执法活动涉及社会诸多领域,面广量大,事无巨细,检察机关追求行政过程的监督势必会力不从心,有名无实。如有些基层检察机关探索与工商、环保等部门联合专项执法活动,监督往往流于形式,演变为“一般监督”,与检察权的法律定位南辕北辙。[1]因此,行政公益诉讼应当坚持事后监督的原则,在现实行政管理中,原则上只有实际发生严重行政违法,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而行政机关内部监督纠错机制失灵时,检察机关才有必要对行政行为实施法律监督。由于行政管理面对的问题错综复杂、瞬息万变,行政执法必须讲究效率,以确保行政目标的实现。据此,法律赋予行政机关较大的自由裁量权,包括各种行政手段和措施,这也是社会秩序的现实要求,检察机关应当尊重行政的能动性,确保行政效率,以免影响正常的行政管理秩序。

(四)行政处理先行原则

当行政违法严重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行政机关内部监督缺失时,检察机关应当启动督促履责程序,建议行政机关自行审核和纠正,而不是越俎代庖。例如检察机关在履行职责中发现行政行为所依据的规章以外规范性文件与法律、法规相抵触的,首先应当建议行政机关修改或废止。行政执法行为政策性、专业性强,正所谓行政机关是政策、技术专家,司法机关是法律专家。因此,涉及行政违法的纠正,应当坚持“行政处理先行”原则,尽可能由行政机关内部解决。如果行政机关置之不理,或者不采纳检察建议缺乏理由的,检察机关可以建议国家权力机关予以监督,依法撤销违法的行政规范性文件。同样,当个人和有关组织严重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行政机关消极懈怠,检察机关应当监督行政机关自行处理,遵循行政处理先行的原则。[2]如果行政机关置之不理,检察机关认为有必要采取进一步措施时,才提起行政公益诉讼,但应当保持审慎的态度,毕竟行政公益诉讼的成本是昂贵的。

二、行政公益诉讼范围的界定

“社会公共利益”是科学设定行政公益诉讼范围的重要“界碑”,也是法律监督保持理性谦抑及合乎比例的体现。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主要针对行政不作为、乱作为,严重侵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情形:

一是地方和部门利益保护引发环境资源公害。在现实中,对造成的环境破坏,除了私法救济(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环境侵权行为提起的普通民事、行政诉讼)、对涉及犯罪的人员刑事追诉以外,检察机关应当加强对行政机关行政不作为、乱作为的专门监督,促进行政执法的源头治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破坏源头上往往与政府监管缺失有关。行政机关为达到一定的行政目标,有时会不顾及环境和资源保护,以作为或不作为的方式给环境资源带来负面影响。因此,检察机关应当通过对涉及国家利益、公共利益的行政违法行为实行法律监督,纠正行政不作为、乱作为,实现对环境资源“公害”的综合治理。

二是监管不力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私人与国有资产管理者暗中勾结,以资产低估等形式赚取暴利。不履行监管职责或滥用职权,造成国有资产严重流失。例如财政部门违规出借财政专项资金,又疏于监管,由此造成财政专项资金流失。利用国有资产管理漏洞,侵占私贪、隐瞒挤占、截留转移、挥霍浪费国有资产,使大量国有资产最终流入私囊。

三是国有土地使用权违法出让。一些地方政府滥用土地审批权,包括违法审批和越权审批,违法出让土地,权力寻租,内部监管缺失,导致大量国有土地资源流失,大批耕地被不法侵占。有的地方行政官员甚至与私营企业老板勾结,垄断公共资源,侵占国有资产,损害公共利益,其危害的严重性触目惊心。

四是涉及食品、药品安全。当前一些政府机关对涉及国家利益、公共利益的违法行为放任不管,存在严重的不作为违法,导致国家利益、公共利益的严重损害。

五是其他行政执法中的不作为、乱作为造成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损害的情形。例如在公共工程招标、发包过程中,由于政府部门监管不力,造成不具备资质的企业中标、承包公共工程,严重影响工程质量,给公共安全带来隐患。

三、行政公益诉讼的程序

基于公权力监督和公力救济的特性和规律,提起行政公益诉讼应当合乎比例原则,始终保持高度的审慎态度,充分考虑下列程序。

一是提起行政公益诉讼的前置程序(诉前程序)。提起公益诉讼是检察机关最终监督手段,在穷尽检察建议、纠正违法意见等监督方式的情形下,仍然无法纠正行政违法,检察机关才行公益诉讼之举。因此,检察机关在提起行政公益诉讼之前,应当督促有关行政机关依法履行职责。如果行政主体已履行职责,实现了公力救济的目的,整个监督程序就应当终结,无须再行提起公益诉讼,以节省司法成本,提高监督效率。

二是提起行政公益诉讼。虽然督促程序简便快捷,但实践中往往刚性不足,缺乏效力保障。然而行政公益诉讼具有一定的强制性,一旦启动,行政机关必须作为被告出庭应诉,并接受法院裁判。通过司法救济途径强制行政机关纠正行政违法,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成功的公益诉讼让违法的行政机关付出一定的代价,对行政机关的有错不纠具有警示作用,有助于将问题解决在诉前。

三是出庭支持公诉。人民法院受理行政公益诉讼案件后,检察机关应当按照法院指定的开庭日期指派检察人员(行政公益诉讼人)出席法庭支持行政公益诉讼。包括宣读起诉书、参加法庭调查、举证、质证和辩论,以及对诉讼活动实行法律监督。

四是抗诉。检察机关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审行政公诉案件判决、裁定的,有权提出上诉审程序抗诉(被告行政机关不服法院第一审判决、裁定的,可以提出上诉,与之相对应的是检察机关上诉审程序抗诉),要求通过二审程序纠正一审判决、裁定的错误和不当。对已生效的行政公益诉讼案件判决、裁定,认为确有错误,检察机关有权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请求再审法院改变错误的判决、裁定。可见检察机关提起行政公益诉讼具有双重职责,既要监督被告行政机关的作为或不作为违法,又要监督法院错误判决、裁定。

五是对审判和执行活动监督。在行政公益诉讼中,检察机关具有双重监督职能。对法院的诉讼活动进行法律监督,发现法院审判程序及执行活动中的违法行为,如应当回避不回避、怠于执行等,依法提出监督。为确保行政公益诉讼案件判决、裁定的顺利执行,维护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检察机关必须监督法院的执行活动,对法院违反法定程序或不履行执行职责的,应当提出检察建议或纠正意见,要求法院整改。保持对作为被告的行政机关一定的法律监督,确保违法的具体行政行为依法接受司法审查,以防被告行政机关不履行诉讼义务,甚至干预审判。

四、行政公益诉讼的举证责任

有的实务部门认为,行政公益诉讼应当由行政机关负举证责任,此观点值得商榷。与普通行政诉讼的举证责任分配明显不同,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监督机关具有检控职能,有权对法院审判活动实施法律监督,由其负举证责任更加合理。

(一)原则上由检察机关负举证责任

检察机关拥有大量法律专业人才,具有一定的法律专业优势,具有较强的举证能力,原则上由检察机关对其提起的行政公益诉讼负举证责任是合理的。因为行政公益诉讼的对象是具有公定力的行政行为,检察机关必须有足够的事实依据和法律依据,才能对其提出对抗性的挑战,否则不利于行政秩序的稳定。由检察机关负举证责任,也有利于防止检察机关滥用行政公益诉讼权,对行政公益诉讼持审慎的态度。

(二)行政机关负举证责任的情形

一是规章以外的规范性文件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应当由制定该文件的行政机关承担举证责任,并对相应的文件内容做出说明。如果行政机关拒不提交相关文件或者拒绝做出说明的,法院可以判决其承担不利的诉讼后果。二是相关的行政信息应当提交法庭。根据行政信息公开的有关规定,政府及其部门应当向全社会公开相关行政信息,尤其涉及社会公共利益的信息应当依法公开,检察机关有权请求法院责令其提交。如果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的,行政机关也应当提交法庭审查,以利于案件最终正确裁判。

(三)检察机关的调查权

行政公益诉讼属于依职权监督的范畴,为充分掌握监督所需的案件材料及行政执法信息,检察机关必须拥有调查权。行政公益诉讼中检察机关的调查权是一项强制性权力,包括要求政府部门提供有关记录、档案、卷宗等案件材料,审查行政机关有关决议。检察机关针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各种违法事项进行调查,要求其予以配合和协助,必要时还有权要求公安机关协助开展调查,如针对贪污贿赂、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等展开调查,调查中协助义务同样及于私人法律主体。通过行使调查权,掌握事实真相,对控告、检举和申诉事项作出准确的分析和评判。调查既可以依个人和组织的申请而展开,也可以依职权启动。

注释:

[1]参见孔令泉、张建勇:《国内首例地铁拆迁公益诉讼案流产记》,载《民主与法制时报》,2015年5月31日。

论经济公益诉讼的基本理念 篇7

“诉讼”一词含义丰富, 《说文解字》将其解释为:“诉, 告也;讼, 争也” (1) 。“告也”就是指通过某种途径进行控告。“争也”就是指在官员面前进行争辩。所以“诉讼”一词的原有意思就是指:原告因争议事件或者纠纷而向国家机关或者国家权威机构举报、控告, 由国家机关或者国家机构对争议事件或者纠纷进行判定, 以解决当事人之间的争议或者纠纷。那么何为“公益”?首先, 公益应当是区别于政府利益和国家利益的。其次, 公益的对称方应当是私益。再次, 不同类型的公益之间也存在着一些不可避免的冲突, 公益的存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卢梭在谈到公益时指出:“公意永远是公正的, 它只着眼于公共利益, 且并非所有人的利益———唯有公益才能够按照国家创制的目的, 即公共幸福来指导国家的各种力量, 因为如果说个别利益的对立, 使得社会的建立成为必要, 那么, 就正是这些个别利益的一致, 才使得社会的建立成为可能。” (2) 公共利益要求对个人和群体的合法活动以及为了帮助或实现私人创新努力的公共服务机构的合法活动进行保护。由此, 从社会公共利益的角度上看“公益”一词意指大多数人类应当享有的合理利益。目前, 并没有哪个国家的法律对之做出明确规定, 因此这仍是一个弹性概念, 公益的确切含义应当是与一个国家法律秩序的价值概念来判断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权利是客观存在的, 公共事务是必不可少的, 因此公共利益也是客观存在的。但是, 公共利益在立法中的表述过于简单化, 在执法中往往成为国家利益甚至政府利益的代名词, 在司法中往往缺乏相应的救济程序。” (3) 综上, 笔者认为公益诉讼就是指个人或者组织在国家现有法律秩序的基础上, 通过司法裁的方式争取或者判捍卫社会公共利益的诉讼形式。

经济公益诉讼是公益诉讼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以经济实体法为基础的新型诉讼。国内有学者将经济公益诉讼概括为:“任何组织和公民都可以根据经济法的授权对违反经济法规范, 侵犯国家和社会经济利益的行为, 向法院起诉, 由法院按照法定程序在诉讼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 有专业法官主持的, 依法追究违法者法律责任的司法活动。” (4) 这样的定义方式与经济公益诉讼和经济实体法的内在联系相对应, 是符合经济法的本质特征的一种定义方式, 因此, 本文采用此提法作为经济公益诉讼的定义。此外, 国内经济法学者对经济公益诉讼的概念鉴定基本一致, 故此处不再赘述。

经济公益诉讼具备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首先, 诉讼目的的公益性。相比传统诉讼而言, 经济公益诉讼的目的是为了保护社会公共利益。超越了对私益的救济, 着眼于对社会公共利益的维护。

其次, 诉讼主体的扩大化。与传统诉讼相比, 经济公益诉讼并不要求原告与被起诉主体具有“直接利害关系”。传统诉讼中, “非直接利害关系人”因诉权收到限制而无法提起诉讼, 更无法保护受经济法调整的社会公共利益。

再次, 诉讼前提得到放松。在传统诉讼中, 必须已经造成实际损害才能提起相应的诉讼请求, 而在经济公益诉讼中, 不再要求必须业已造成实际损害。经济公益诉讼允许当事人在损害结果可能发生的前提下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 保护受经济法调整的社会公共利益。

经济公益诉讼的理论研究及制度构建需要与经济法的基本属性结合起来, 在经济公益诉讼的基础理念的指导下进行经济立法及经济司法等活动。下面笔者将着重对经济公益诉讼的基本理念做出论述。

二、经济公益诉讼的理念

(一) 传统诉讼的基本理念

受前苏联二元诉权理论的影响, 我国诉讼法学界一直以二元诉权理论作为通说。二元诉权理论包括实体诉权和程序诉权。实体诉权是指原告在实体上享有胜诉权;程序诉权是指原告在程序上享有起诉权。这种诉权理论认为诉权的主体必须是实体权益受到损害的当事人, 非实体权益受损人无权提起诉讼。然而在当代权益纷争中, 这一诉权理论无法满足“公益诉讼”的基本要求, 因而经济公益纷争无法通过上述诉权理论顺利引渡到经济公益诉讼程序。因此要实现对经济法实体权益的完整保护, 应当更新诉权理论, 完善诉讼理念。传统民事诉讼强调“直接利害关系人”方有资格提起诉讼, 利益可能受到损害的“非直接利害关系人”以及出于保护社会公共利益而提起“公益诉讼”的社会主体无法依据传统诉讼程序进入司法裁判。基于传统诉讼理念存在以上种种不足, 下面将对经济公益诉讼的基本理念做出进一步的分析, 着力解决传统民事诉讼理念与经济公益诉讼理念在“现代型纠纷”上的冲突。

(二) 经济公益诉讼对诉讼理念的更新

1. 经济公益诉讼对诉权理论的更新

经济公益诉讼的诉权, 简称“经济公益诉权”是指当事人基于经济实体法的规定, 对可能违反经济实体法的行为或者事件提起诉讼, 请求法院依法作出裁判的权利。早在原始社会时期, 纠纷的解决主要依靠私力救济。但随着社会的进步, 私力救济的局限性开始凸现。因此, 国家制定法律来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 诉讼制度也就随着法律制度的产生而诞生。诉权正是建立在纠纷的基础之上的。由于多元化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生活的日益集中, 当今社会出现了很多现代型纠纷。这种现代型纠纷就是社会公共利益的纷争。经济公益诉权是诉权的下位阶概念, 是相对于经济公益纠纷而存在的。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认为:一般存在于个别之中, 并通过个别而存在;个性包含了共性, 个性离不开共性。经济公益诉权作为诉权的一种, 它应当具备诉权的基本属性。那么, 享有经济公益诉权的个人或者组织应当有权对违法经济实体法的个人或者组织提起诉讼。

2. 经济公益诉讼对“当事人理论”的更新

传统当事人理论强调诉讼当事人与民事实体权利的对应性。国内几乎所有教材都把当事人定义为:“是指因民事上的权利义务关系发生纠纷, 以自己的名义进行诉讼, 并受人民法院裁判拘束的直接利害关系人。” (5) 这种“直接利害关系”的当事人理论无法适应现代法治社会中存在的公益纷争。然而在现代社会, 许多新型纠纷开始大量涌现。“这些纠纷往往表现为或是围绕离散性利益、扩散性利益、集团性利益的纷争, 或是当事人之间缺乏相互性和对等性的纷争。当这些纷争进入诉讼的领域, 就会表现出极其强烈的公益色彩” (6) 在传统诉讼当事人理论上看, 公益诉讼当事人是不适格的诉讼主体。因为传统的当事人理论认为:在具体的诉讼案件中享有诉权的当事人必须是与实际损害或者纠纷有直接的利害关系。在现代法治社会中当事人理论应当是:只要以自己的名义提起诉讼, 那么这个人就是当事人, 并不以具有实体法依据作为前提。这样一来就可以把“非直接利害关系人”纳入适格当事人的范围, 那么当事人就可以自己名义向法院提起诉讼对社会公共利益进行保护。综上, 经济公益诉讼的实现依赖着当事人理论的更新, 而经济公益诉讼理论研究的发展正在扩展“当事人理论”, 使得“当事人理论”或者“当事人适格理论”随着经济公益诉讼理论研究的进步而发展。

3. 经济公益诉讼对“诉的利益”理论的更新

诉的利益是指民事权益受到侵害或与他人发生民事纠纷时, 需要运用民事诉讼予以救济的必要性。 (7) 在“无利益即无诉权”的原则下, 一般认为, 作为诉权要件的“诉的利益”是作为具体案件原告进入法院的前提。 (8) 日本学者谷口安平认为:“诉的利益掌握着启动权利主张进入诉讼审判过程的关键, 也就是通过诉讼审判后面创制实体法规范这一过程的重要开端。” (9)

在我国, 传统诉讼的基本理念严重阻碍了经济公益诉讼制度的建立, 因此理清这些阻碍经济公益诉讼制度建立的障碍尤为重要, 从而为经济公益诉讼的研究和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和促进作用。经济公益诉讼对传统诉讼理念的更新主要体现在以上几个方面, 当然经济公益诉讼对传统诉讼理念的变革不只包括以上几个方面。现代诉讼的基本理念需要众多法学学者继续研究, 使其更加适合现代型诉讼的发展需要。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经济法纠纷大量涌现, 而经济公益诉讼的基本理念、基本制度等有待继续深入研究。为了社会公共利益得到司法救济, 也为了经济公益诉讼基本制度尽快进入立法阶段, 有必要推进经济公益诉讼基本理念的研究。而经济公益诉讼基本理念的研究, 必将推动经济法司法解决机制的进步。本文从经济公益诉讼的概念及其特征谈起, 着力探讨经济公益诉讼应当秉持的理念。

关键词:诉讼,经济公益诉讼,理念

参考文献

①许慎撰, 桂馥注.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 1987:215-216

②卢梭.社会契约论[M].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0:35

③漆多俊.转变中的法律—中国经济法的时代特征[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 1999:2-3

④林吕建.权力错位与监控[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 1996:109

⑤江伟主编.民事诉讼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95

⑥丹宁勋爵.法律的训诫[M].刘庸安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 1999:125

⑦邵明.论诉的利益[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0:4

⑧金文彪.公益诉讼与我国传统诉讼理念的冲突及衡平[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2005, 1:30

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制度问题浅析 篇8

一、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现状

行政公益诉讼, 是指公民认为行政主体行使职权的行为违法, 侵害了公共利益或有侵害之虞时, 虽与自己无直接利害关系, 但为维护公益, 而向特定机关提出起诉请求, 并由特定机关依法向法院提起的行政诉讼。众所周知行政诉讼制度是防止公权力滥用, 保证公民权利的重要制度保障。当行政权力滥用, 公共利益和公民权利受到侵害, 法制建设出现制度缺陷, 而现有诉讼制度对此情况无能为力, 不能解决问题时, 行政公益诉讼便临危受命应运而生。在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不断建立和完善的情况下, 我国的行政公益诉讼在某些领域之中已经开始出现。例如, 检察院为了国家的经济利益不受侵犯提起的民事领域方面的诉讼;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可以对选举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诉讼;一些组织中的成员可以对本组织的问题提出诉讼。虽然我国的行政诉讼有所发展, 但是与高速发展的经济情况对比, 我国的行政公益诉讼制度设计还非常粗糙, 其成熟发展还任重道远。

二、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问题

从笔者的角度看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制度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 行政诉讼中关于原告资格的限定成为提起行政公益诉讼的拦路虎, 其规定行政相对人是我国行政诉讼法中规定的原告。就是指认为行政行为侵犯了其合法权益的公民, 组织或者法人, 除此以外其他人不能提起行政诉讼。显然如果一个行政行为没有直接侵害公民, 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利益, 其是没有资格提出行政诉讼的。这样就与行政公益诉讼中的“公益”是矛盾的, “公益”是个人或组织自愿通过做好事、行善举而提供给社会公众的公共产品。但是在行政公益诉中, 提起诉讼的主体其权益是没有受到直接侵害的, 他是为了公共利益提出的诉讼。按照我国行政诉讼法中原告主体资格的规定, 行政公益诉讼的原告是很难符合规定的。无疑现行法律原告资格的规定成为了行政公益诉讼发展的绊脚石。

(二) 关于行政行为的界定是限制行政公益诉讼发展的另一个重要问题。众所周知在理论上行政行为包括具体行政行为与抽象行政行为。在当前的司法实践中, 只有对具体行政行为才能提起行政诉讼, 抽象行政行为只有在转化为具体行政行为后才能对其进行诉讼, 但是抽象行政行为对比具体行政行为对行政相对人的危害可能更加严重, 但是行政相对人只有在抽象行为具体化后才能进行诉讼。例如, 某些地方政府制定规范性文件, 具有不合理性, 侵犯了公众利益, 但是如果它没有转化为具体行政行为, 没有侵害到具体的行政相对人的时候就不能对其提出行政诉讼。这显然是不合理的。所以行政公益诉讼中的行政行为应当包括具体行政行为与抽象行政行为。最新的行政诉讼法修改, 已经把行政诉讼的对象由“具体行政行为”更改为了“行政行为”在立法层面上已经有所进步, 但是在具体的司法实践中的效果如何还需要进一步观察。

三、行政公益诉讼的域外模式

域外的行政公益诉讼主要有两种典型的模式。第一种模式是英美法系模式, 英国, 美国是英美法系模式的典型国家。其运行模式主要是运用判例法的形式组成公益诉讼机制, 并且以成文的法律规定进行辅助与完善。虽然在美国司法审查制度中行政公益诉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作为典型的海洋法系国家美国并没有将行政公益诉讼与其他诉讼相互区别。在美国的行政公益诉讼与普通的诉讼一样使用相同的诉讼方式。在司法实践中, 美国行政公益诉讼原告资格为相对人只要其利益受到行政行为的不利影响, 不管他的利益有没有直接的法律上的规定, 也不管这种利益的类型, 是人身的、经济的还是其它的如环境利益, 教育利益等, 他就获得了原告资格。由此可见, 在美国公民的诉的利益十分广泛, 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可以全面的保护其诉讼利益。在英国行政公益诉讼被称为“以公法名义保护私权之诉”, 指在有人要求禁止令或者宣告令的时候检查总长为了防止某些违法情况提起的诉讼。随着时代的发展, 在原告的资格方面英国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公共利益被着重保护。第二种模式是大陆法系模式其代表国家是法国、日本、德国。针对行政机关容易滥用权力损害公共利益的问题, 大陆法系国家采取了客观诉讼或者民众诉讼的模式。对行政行为进行合法性审查以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国家利益。行政诉讼在法国有处罚之诉, 越权之诉, 安全之诉等几种不同的类型。其中比较典型的是越权之诉, 也是法国比较有特色的诉讼制度。它指的是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侵犯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时, 当事人请求行政法院予以救济的诉讼制度, 越权之诉性质上属于客观之诉。该诉讼是为了纠正违法的行政行为, 保障良好的社会秩序。其原告资格要求必须与所起诉的行政行为具有利益关系, 但是其并没有要求该行政行为必须侵害的是其个人利益。德国行政公益诉讼比较完备, 其中比较有特色的是设置公益诉讼代表人由其参加诉讼。德国行政法学界认为, 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性质特点不同, 不应该采取形同的标准进行保护。为了更好的保护公共利益, 德国在20世纪60年代确定了公益代表人制度。

四、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制度改革的建议

(一) 重新界定行政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 扩大原告主体资格的范围。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一旦侵害公共利益和公民权益无论其实作为还是不作为, 无论是否直接涉及到个人利益, 无论其是否实际发生, 普通公民、普通公益组织都应该可以获得原告资格, 对行政主体的违法行政提起行政公益诉讼。

(二) 扩大行政公益诉讼的受案范围。发达国家行政公益诉讼受案范围类型丰富, 不仅仅局限于具体行政行为。例如德国, 除了宪法和明确授予其他法院管辖的公法案件, 行政法院可以审理一切公法案件。既可以对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也可以对行政机关违背法律制定的抽象行政行为进行审查, 充分保证公共利益不在任何层面上受到侵害。

(三) 增加权利受到行政权力侵害后的救济方式, 丰富行政公益诉讼的类型。为维护公民权益和公共利益提供更多的制度保障。以民众诉讼为基础, 增加机关诉讼, 团体诉讼等不同的诉讼类型为公众增加更多的救济渠道, 使公益诉讼体系更加完备。

五、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建设的重要意义

行政公益诉讼看起来保护的是公共利益, 似乎与公民的个人直接利益关系不大, 行政公益诉讼中不当的行政行为有的时候可能也没有直接侵害原告的个人利益。但是我们应当认识到公共利益和国家利益是由公民的个人利益组成的, 如果公共利益受到损害短期内可能对个人利益的损害并不会显现, 但是长期如此必将会使公民的个人利益受到严重侵害。在政府由守夜人型的政府向全能政府转变, 行政权力不断膨胀的当代社会, 公民权利与行政权的碰撞摩擦日益频繁。行政诉讼的意义已经开始超越民诉与刑诉, 成为践行宪法, 控制公权力的最直接最重要的手段。行政公益诉讼制度作为行政诉讼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建立完善对国家法制建设的意义不言而喻。但是目前我国的行政公益诉讼还仅仅停留在理论的纸上谈兵阶段, 不仅普通公民对此知之甚少, 专家学者对其也莫衷一是研究甚少。没有完善的行政公益诉讼制度, 就很难全面的限制公权力, 在保障公共权力公民权益上就会存在制度上漏洞。所以加强行政公益诉讼研究, 建立健全与我国国情相符的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刻不容缓, 也是全球法制化进程的大势所趋。

摘要:行政公益诉讼作为一种公益救济制度因其“公共性”、“社会性”, 应该引发我国行政法学界的思考, 但是现实情况却是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在我国行政法领域发展缓慢, 制度成果稀少。

关键词:行政公益诉讼,公益救济,制度成果

参考文献

[1]邢鸿飞.行政诉讼法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4.

[2][英]威廉·韦德.行政法[M].徐炳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7.

也论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制度 篇9

一、行政公益诉讼的产生

何谓行政公益诉讼,国内对此尚未形成统一的概念。有学者认为,“行政公益诉讼是指,当行政主体的违法行为或不行为对公共利益造成侵害之时,法律容许无直接利害关系人为维护公共利益而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制度。”[2]有学者认为,行政公益诉讼是指同被诉行政行为无法律上的利益关系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包含公诉机关)以与自己的法律上的利益无关的资格提起的,直接以公共利益维护为诉之目的的行政诉讼[3]。也有学者认为,“行政公益诉讼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违法行政行为侵害了社会公共利益,在法律法规赋予诉权的情况下,以自己的名义提起行政诉讼的一种诉讼类型。”[4]

古罗马法中的公益诉讼是为了保护社会公共利益的诉讼。也就是说,“古罗马法中,公益诉讼制度的设置是古罗马城邦民主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以司法权的名义保护社会公共利益。”[5]可见,从起源来说,公益诉讼只追求保护公共利益的唯一价值取向和目标,而不论由哪一个主体去实际实施。

为了防止滥诉,及至近代,行政诉讼法对诉讼主体资格作了严格的限制。一般规定除法律上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人才具有起诉资格,这就直接导致了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消退。对侵害公共利益的违法行政行为,因受直接利害关系原则的制约,则公民无法起诉,从而导致对行政权监督制约机制的疏漏。

随着现代行政法的发展,人们质疑于诉讼中严格的直接利害关系。因此,人们认识到“法律必须设法给没有利害关系或没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居民找到一个位置,以便防止政府内部的不法行为,否则没有人能够反对这种不法行为”[6]。人们也逐渐认识到:法律必须赋予没有利害关系(没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防止政府内部的不法行为的发生权利。这就激发了行政公益诉讼在现代社会的复兴。

二、域外公益诉讼制度

(一)美国《联邦行政程序法》

现代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创始国是美国。其行政公益诉讼脱胎于民众提起的行政诉讼,通过一系列案例把起诉条件由“权力损害”调整为“利益影响”,并且建立了公民个人、非政府组织以“私人检察长”身份起诉无利害关系的行政行为的诉讼制度。

美国《联邦行政程序法》第702条规定:“因行政行为而致使其法定权利受到不法侵害的人,或受到有关法律规定之行政行为的不利影响或损害,均有权诉诸司法审查。”在美国司法实践中,只要所指控的行政行为对相对人利益造成了不利影响,他就具有了原告资格;且不管是否有特定法律直接规定这种利益,也不管这种利益是人身利益、经济利益还是其他如审美、娱乐、环境等的利益。正如美国最高法院法官布卢南所说,“如果原告证明他请求审查的行政行为在事实上对他造成了经济或其他损害,那他就有了原告资格。”可见,在美国,公民具有广泛的诉的利益。

(二)德国的公益代表人制度

德国是由公益代表人对直接侵犯公共利益的行政违法行为提起起诉。德国《行政法院法》第35条第1款规定:“在联邦行政院中设有1名检察官,为维护公益,该检察官可以参与在联邦行政法院中的任何诉讼,但不包括纪律惩罚审判庭的案件以及军事审判庭的案件。该联邦行政法院检察官听命于联邦政府。”德国在行政公益诉讼态度上比较谨慎,一般认为,国家是维护公共利益主体,而不应转移给社会团体。

(三)日本的民众诉讼制度

民众诉讼是指,“请求纠正国家或地方公共团体机关的不符合法规的行为的诉讼,并且是以作为选举人的资格或者其他与自己的法律上的利益无关的资格提起的诉讼。”以与自己法律上无利益关系资格而提起的诉讼,是民众诉讼。因而不是“法律上的争诉”,而是为了确保法规的一般利益的正确适用而承认的诉讼。日本的民众诉讼具备了公益诉讼的一般功能,但相比其他国家而言,日本民众诉讼受案范围有限,只有法律上有规定时,才可提起民众诉讼。

(四)英国的行政公益诉讼制度

英国行政公益诉讼制度显著特征之一是起诉主体的广泛性。为使公共利益不受违法行政行为的侵害,法律规定:任何公民个人、社会组织及特定国家机关均可以原告身份对违法行政行为向法院提起诉讼。

私人检察总长理论又是英国行政公益诉讼的一种特别救济制度。检察机关有权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有权提起行政公益诉讼。对于公民告发的行政诉讼案,总检察长核实后,可以授权公民以总检察长的名义提起诉讼,参见王桂五《检察制度与行政诉讼》,最高人民检察院民事行政检察厅民事行政检察参考资料,第207页。国会允许公民个人运用这种资格,从而产生了私人借检察长之名提起的行政公益诉讼,并形成“私人检察官理论”。相关法律规定,检察机关直接提起的诉讼,总检察长是行政诉讼的原告;公民以总检察长名义提起的诉讼,总检察长是形式上的原告,公民作为告发人,是实质上的原告。根据1947年颁布的《王权诉讼法》,涉及英国王权的诉讼,总检察长可以是诉讼的被告人。英国的检察机关除可提起行政诉讼和参与行政诉讼外,还可授权公民以总检察长的名义提起诉讼;同时总检察长还享受自由裁量权,以此来终止其认为证据不足或社会公益不符的诉讼和违法诉讼;庭审中,出庭的检察官除享有原告的一切权利外,还可在法庭上发表评论,提出意见,有权向上级法院提出不合法或者不合理判决的上诉,要求复审;有权要求高等法院审查核实行政机关的违法行为。

(五)法国的越权之诉

法国的越权之诉被看作是行政公益诉讼的一种形式。越权之诉不但是法国行政法上最具特色的制度,也是法国行政法在国外产生影响最大的制度。越权之诉是指当事人的利益由于行政机关的决定而受到侵害,请求行政法院审查行政决定的合法性,并撤销违法行政决定的救济手段。可见,法国的越权之诉制度确立了行政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利益”标准,而且该“利益”是一种非常宽泛的、间接的、甚至可以是道义上的利益。

三、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初步构建

行政公益诉讼是当行政主体的违法行政行为对公共利益产生了侵害时,为了维护公共利益,法律允许无利害的关系人向审判机关提起行政诉讼的法律制度。为适应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人民群众日益增强的民主意识和民主要求,国家需要作出制度性的安排,以法律的形式来实现人民民主。而行政公益诉讼制度是以保护公共利益为价值取向,是诉讼民主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一)行政公益诉讼受案的范围

法院能否受理针对于侵害公益的行政行为提起的诉讼,取决于该违法侵害行为是不是在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之内。鉴于公诉权的特殊性和行政权的有效性,避免检察机关过多介入行政案件,应相对限制检察机关提起行政公益诉讼的范围。在英国是严格按照违法行政行为是否侵害国家及公共利益来确定检察机关提起行政公益诉讼的受案范围。我国检察机关也应以针对侵害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的违法行政行为提起行政公益诉讼。建议将以下侵害公共利益的具体行政行为作为检察机关提起行政公益诉讼的受案范围:国有资产被侵害的行政性案件;行政机关违反环境保护法产生的公害案件;行政机关违反有关土地管理法规产生的土地闲置和资源浪费案件;以及政府在公共工程的审批、招标、发包过程中的违法行为、政策性价格垄断行为。

(二)行政公益诉讼案件的来源

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及域外的立法案例来看,以下方面应为案件的线索:(1)民众的举报。民众是行政行为的相对人和违法行政行为所引起后果的承受者。民众最易发现和掌握现实生活中行政机关非法处置国有资产、实施环境污染等行为,同时也能积极向司法机关举报或控告。对于此,检察机关应积极认真妥善处理,并及时给予答复。(2)政府机关移送。政府机关所掌握的有关信息非常重要,也是重要的案件来源之一,如:国有资产管理、工商、税务、土地资源、民政等部门。除认真审查政府机关主动移送的案件外,检察机关还应主动与这些机关建立规范化、经常化的有效案件移送工作程序。(3)领导机关、权力机关和上级检察院交办。上级领导机关、政协组织、上级检察院及其他权力机关交办的案件,也是行政公益诉讼案件的来源之一。(4)检察机关主动发现。作为国家利益和社会公益代表的检察机关,日常履行法律监督职责的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也是行政公益诉讼案件的来源之一。

(三)行政公益诉讼的立案

检察机关应对所掌握的案件线索进行分析研究:构成案件的,应当立案。立案所需的条件为:(1)有明确被告可进行调查。有明确被告是构成行政公益诉讼立案的首要条件。行政行为具有明确的法定性,是行政主体履行职责和行使行政职权的行为。一般情况下,实施侵害公益的违法行政行为的主体应明确。但现实生活复杂,有时检察机关所掌握的线索中可能没有明确的诉讼对象,也就是说并不清楚何人何机关实施的所要起诉事实,这就需要进一步调查研究,可否起诉,应根据调查研究结果来确定。(2)有事实可进行调查。须有明确可以进行调查的事实方能使所举报的案件得以立案。(3)有可主张的诉讼。予以立案的案件,必须有可撤销的具体行政行为、可追究的行政责任,或宣告其行政行为无效等。

(四)行政公益诉讼案件的管辖

行政公益诉讼案件的管辖,是指由哪一级检察机关代表社会公益向法院对侵害公共利益的行政案件提起诉讼的权限分工。也就是检察机关内部系统提起行政公益诉讼的级别管辖问题。一般认为,为保证行政公益诉讼的严肃性和公正性,检察机关提起行政公益诉讼的职权,基层人民检察院应除外,以州、地、市级以上人民检察院为宜。

正常情况下,据以上分工,可基本解决各级检察机关所负责的起诉案件范围。但在实践中,仍是有问题不能解决。同样,在行政公益诉讼案件的管辖上也是如此,故在遵循基本原则时还得有一定的灵活性,如可规定:在必要时,上级人民检察院可直接起诉应由下级人民检察院管辖的案件;案情重大、复杂或者社会影响面大,下级人民检察院认为需由上级人民检察院提起诉讼,可以请求移送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提起诉讼。这一灵活规定,在一定程度上可克服地方不正当干预及特别保护等造成起诉受阻的现象。

(五)需要注意的其他问题

1. 诉前程序的设置。

因所诉违法行政行为的行政相对人并非检察机关,无行政复议程序可适用。鉴于此,以行政效率原则和减轻两院讼累原则,检察机关可先对违法行政行为给予纠正违法通知建议或检察建议来纠正。同时可避免行政机关在行政不作为案件中以“不知相对人违法”为由而抗辩,并有利于检察机关举证。

2. 特殊证据规则的建立。

被告行政主体承担举证责任。行政主体是具体行政行为的实施者,负有为自己排除违法行为的举证责任。也就是说,行政主体具有证明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的义务。为此,人民检察院应具有调查取证权,以有力的证据来质疑被告,达到法律监督的效果。且行政相对人并非检察机关,从诉讼时效上应考虑检察机关在取证上有充足的时间,所以行政公益诉讼时效应不同于一般的行政诉讼时效。

3. 法院对于检察机关提起的行政公益诉讼必须受理并作出裁判。

关于检察机关滥诉问题,建议由同级人大常委会进行监督;检察机关有权在法院受理后,作出判决生效前,申请法院裁定中止行政机关的被诉行政行为;简易程序和特别程序审理不适用行政公诉案件;检察机关不承担败诉的责任,即使是审判机关不支持其诉讼请求,也不能要求检察机关承担诉讼费用和被告人因诉讼而带来的损失;出席法庭审理的检察官有权对庭审中的违法行为提出纠正意见,不服一审裁判的可以抗诉;对生效裁判发现确有错误,可按审判监督程序提起抗诉。

摘要:行政公益诉讼是近年来行政法学理论与实务界研究的热点。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尚无立法上的规定,所以,从对域外相关制度的比较研究入手,提出初步构建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构想。

关键词:行政公益诉讼,行政法学,诉讼法

参考文献

[1]周楠,吴文翰,等.罗马法[M].北京:群众出版社,1983:35.

[2]蔡虹,梁运也论.行政公益诉讼[J].法律评论,2002,(30).

[3]谢红星.行政公益诉讼初探[J].湘潭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4).

[4]龚雄艳.我国应该建立行政公益诉讼制度[J].法学杂志,2001,(6).

[5]杨秀清.我国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的正当性质疑[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6,(6):37.

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构建 篇10

(一) 行政公益诉讼的涵义

行政公益诉讼是指当行政主体的违法行为或不作为行为对公共利益造成侵害或有侵害之虞时, 法律允许无直接利害关系人为维护公共利益而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制度。 (1) 在传统行政诉讼理论中, 原告起诉的范围仅仅以与自己权利或法律上的利益有直接利害关系为限。但是, 仅仅以利害关系人来确定行政诉讼原告的范围有时是不充分的。特别是在公共利益受到侵害的情况下, 与行政行为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人往往是受益者, 他们一般不会提起行政诉讼。另外在某一问题上有最直接利害关系的人, 并不一定代表国家或社会的公共利益, 因此为了保障社会公共利益, 有必要建立行政公益诉讼制度。

(二) 行政公益诉讼的特点

与一般行政诉讼制度相比, 行政公益诉讼具有一下特点:

1. 行政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

行政公益诉讼的原告是与违法行政行为或不作为行为无直接利害关系的个人、团体或组织。依据我国行政诉讼法第2条和第11条的规定, 能够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社会组织必须与被诉具体行政行为有直接的利害关系。而行政公益诉讼的原告本身并非因为自己的利益受到直接损害为使自己被损害的利益得到救济而向法院起诉。

2. 提起行政公益诉讼的目的

行政公益诉讼中原告提起诉讼的目的往往并不是为了个案救济。虽然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是交织在一起的, 但个人利益所受到的间接影响相对于提起公益诉讼所付出的成本来说是无法比较的。

3. 行政公益诉讼判决的效力

行政公益诉讼判决的效力未必仅限于诉讼当事人。在行政公益诉讼中, 依法具备原告资格的人为数不少, 但真正向法院提起诉讼的可能是其中的某个人或某些人, 此情况下, 法院判决的效力并不仅仅局限于诉讼当事人, 而是遍及于所有享有原告资格的个人、团体或者组织。

二、我国建立行政公益诉讼的必要性

(一) 对公权力监督的需要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社会关系较之于原始社会、封建社会复杂得多, 出于对此种复杂的社会关系进行管理的需要, 人们把这种管理社会的权力赋予国家, 而国家则将其管理国家和社会的权力划分给各个行政机关, 由行政机关代表国家来行使此种行政管理权。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 要想杜绝此种腐败必须对这种行政管理的权力进行监督。资产阶级提出了三权分立的学说, 意在通过享有公权力的机关之间互相制约来对公权力的行使加以监督, 但是享有公权力的机关之间本是同根而生, 必定有着共同的利益。如果某一享有公权力的机关的某些行为不符合法律的规定或是侵犯了公共利益, 与此机关相联系的公权力机关不一定会对此加以纠正。因此, 用公权力来制衡公权力并不总是一个合适的方法, 这时就需要某些不具有公权力的个人或组织来对公权力加以监督, 并能在享有公权力的机关不作为或违法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对此种公权力机关的行为加以判断, 督促其正确行使行政权。

(二) 维护公共权利及个人权利的需要

无救济则无权利, 如果法律上规定的权利无法得到实施和保障, 则此种权利只是书面上的权利, 任何人不会对此种权利表示欢迎和向往, 所以只有能切实保障的权利才是真正的权利。法律为每个人规定了一些保障其人身和财产的权利, 这是公民个人生存的需要。单个的个人的权利组织起来就形成一种公共权利 (也可称之为社会权利) , 此种社会权利表面上看来与每一个单个的个人无太大联系, 但是此种权利同样是公民生存所必需的。鉴于个人权利与公共权利之问的交织, 侵犯公共权利的行政行为, 同样是侵犯个人权利的行为, 因此有必要对此加以补救。而且,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观念转变, 人们越来越认识到, 两类权利 (社会权利与公民权利) 不是孤立的存在, 人们无法脱离其中的一类权利来抽象地保护另一类权利, 作为整体的人的各种权利具有相互关联性, 以至于其中一类权利的实现程度会不可避免地影响另一类权利的实现。因此, 使社会权利得以实现成为了各法治国家必然的选择, 这就引发了不同国家和地区实现社会权利司法救济的尝试。

(三) 弥补行政管理漏洞的需要

法律具有滞后性使得依据法律进行管理的行政机关的管理活动相对于社会生活来说具有不完善之处。如果行政机关完全依照法律的规定对社会生活进行理, 势必对某些新兴的社会事务因为其法律上的盲点而无依据对其进行管理。因此, 单纯地由行政管理机关对具体社会生活进行管理总会存在漏洞, 这需要采取其他措施来弥补此种漏洞。由公民、社会团体或国家机关对存在此种漏洞的行政不作为或违法作为提起行政公益诉讼, 争取司法上的救济, 从而健全行政机关的管理。

三、建立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若干构想

行政公益诉讼制度是一种与传统诉讼具有质的差别的新型诉讼制度, 是民主制度不断发展的产物, 它在我国的确立需要深入细致的理论准备和一定时期的实践探索。笔者仅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构建提出一些设想。

(一) 行政公益诉讼的受案范围

行政公益诉讼应当与其它有关社会公益的诉讼分开。行政公益诉讼既然属于行政诉讼的一种并适用行政诉讼程序, 应当是涉及有关行政机关的行为的。因此, 行政公益诉讼应当是因行政主体的行政行为而产生的争议, 被侵害的社会公共利益应当是因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违法或不作为而造成的。因此, 行政公益诉讼的受案范围应当包括以下几种情况:第一, 行政机关不主动履行法定职责, 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而无人起诉。第二, 只有受益人没有特定受害人的具体行政行为。将这类案件纳入公益诉讼案件的范围, 由特定机关向法院提起诉讼, 将会使违法行政行为得到及时纠正。第三, 受害人为不特定多数人的具体行政行为。此外, 为了不损害行政权的效率价值, 遵守司法有限审查原则, 还有必要对行政公益诉讼的受案范围作出一定的限制。在开放行政公益诉讼之初, 可借鉴域外的立法经验, 先在环保、同业竞争、消费者权益保护等几个矛盾比较尖锐的领域中引入公益诉讼。同时, 法院也要严把受案关, 把握住维护公共利益这一基本观念。只有在公益确实受到违法行政行为的侵害, 影响到多数公民的合法权益时, 法院才可受理。

(二) 行政公益诉讼的起诉人资格

行政公益诉讼的目的在于保护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免受违法行政行为或不作为的侵犯, 因此诉讼的提起者并不要求与被起诉的行政行为有直接或间接的利害关系。从理论上说, 任何个人、组织只要认为某一行政行为侵害了公共利益, 就可以基于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而向法院提起行政公益诉讼。但是提起公益诉讼不仅需要人力、物力、财力, 而且还要具备专业的知识。因此, 起诉人资格可以分为以下三类:第一, 检察机关。检察机关是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 享有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遵纪守法情况进行监督的权力。检察机关代表公众向法院提起行政公益诉讼正是其行使监督职能的充分体现。而且由检察机关代表公众以公诉人身份提起行政公益诉讼有利于防止滥诉, 并能提高诉讼效率、节约诉讼成本。第二, 社会组织或团体。如消费者协会、妇女联合会等代表某一方面公共利益的社会组织或团体, 为了维护公共利益免遭行政行为的侵害, 有权运用司法救济手段提起行政公益诉讼。第三, 公民个人, 既包括与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公民, 也包括与行政行为无利害关系的公民。鉴于公民个人力量的薄弱, 法律应该赋予他们一定的选择权。与行政行为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 既可以直接提起行政公益诉讼, 也可以向检察机关检举;与行政行为无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 应首先向检察机关检举, 只有在检察机关不起诉的情况下, 方可提起行政公益诉讼。这种做法不仅保障了公民的起诉权, 而且能有效地防止滥诉。

(三) 行政公益诉讼的费用承担

一方面, 提起行政公益诉讼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与金钱, 另一方面, 行政公益诉讼主要是为了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因此, 为了鼓励与保护普通民众的社会责任心, 原告在胜诉后应得到国家奖励。同时, 我国应借鉴其他国家的做法, 适当减轻公众提起行政公益诉讼所需费用。在立法上, 对诉讼费用的负担应作出有利于原告的规定。如法国, 当事人提起越权之诉时, 事先无需缴纳诉讼费用, 败诉时再按规定标准收费, 并且数额极为低廉, 以此保护公众提起行政公益诉讼的积极性。

(四) 行政公益诉讼原告的法律援助

我国现行的法律援助制度是政府为经济困难的公民和某些特定当事人免费或减费提供法律服务, 以保证其合法权益得以实现的一项法律制度。现行我国的法律援助制度在刑事诉讼中规定得比较具体和完善。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建立后, 法律援助的范围应适当扩大。对私益诉讼进行援助的一个重要基点在于当事人经济困难, 对公益诉讼法律援助则是由于这种诉讼本身错综复杂, 既涉及专业知识, 又包含法律内容, 为常人力所不及。因此, 对于行政公益诉讼的原告也应当提供较多的法律援助。

摘要:行政公益诉讼作为适应现代社会保护公共利益之需要而产生的一项新型诉讼制度, 随着权利由个人本位向社会本位的转变, 行政公益诉讼问题的系统研究将日臻重要。笔者试图通过对行政公益诉讼范畴的全新界定来切入这一领域, 探寻建立行政公益诉讼的理论基础, 从而论述了我国建立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必要性, 并对构建我国的行政公益诉讼制度提出了几点设想。

关键词:行政公益诉讼,必要性,制度构建

参考文献

[1]白秀, 杨涛.论行政公益诉讼.今日湖北 (理论版) .2007, (3) .

[2]郑贤君.社会权利的司法救济.法制与社会发展.2003 (.2) .

论民事公益诉讼调解制度 篇11

关键词:民事公益诉讼调解;有限调解;检察监督

民事公益诉讼程序是否适用调解制度存在争议,虽然司法解释明确规定了调解制度可以适用,但是学界从理论上对这一制度适用的正当性存在质疑,作者认为,司法解释作出可以适用的规定是法律利益衡量的结果,因此深刻剖析这一法律条款背后的法益冲突并不断完善法律制度极为必要。

一、民事公益诉讼调解制度的理论冲突性

1.从诉权理论上看

有学者认为,民事公益诉讼首先是一种民事诉讼,而民事诉讼的调解必须以处分权为前提,而公益诉讼的原告并不是公共利益的完全或实体代表,因此说为了避免调解对公共利益的损害,公益诉讼必须对原告的处分权作出一定限制,因此民事公益诉讼的原告不应该具有与被告调解的权利。

2.从民事公益诉讼的目的上看

民事公益诉讼不能完全适用调解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其性质的特殊性:目前我国的民事公益诉讼制度案件类型主要是环境保护案件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案件,这两类案件争议的焦点主要在于被告实施的行为是否构成了环境侵权或者消费侵权。而无论是调解还是和解都不以案件事实清楚为前提,如此一来,当诉讼双方在公益诉讼中达成调解后,诉讼程序对被诉人的行为没有作出确认,可能只涉及赔偿数额,或者停止侵害等民事后果,那么可以认为这个诉讼程序没有对被诉人的可能危害公共利益的行为产生威慑性的作用,因此说,较低的违法成本使得这一诉讼无法起到保护公共利益的作用。

二、民事公益诉讼调解的实践正当性

司法解释明定了民事公益诉讼的调解制度,正是因为民事公益诉讼的调解制度有其存在的实践需要。诉讼的目的在于解决纠纷,而调解结案无疑是解决纠纷最为便捷、效益的方式。

1.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需要

公共利益的保护并不能寄希望通过单一途径或单一方式来完成和实现,多元化的公共利益保护途径是完善公用利益保护机制的必然选择。目前我国民事公益诉讼程序还不完善,而且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公民维权意识的逐步提高,应该说民事公益诉讼大有暴增之势,因此说,诉讼调解以其高效性和便捷性的特点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诉讼纠纷的快速解决,并降低了司法成本,符合诉讼效益原则。

2.和谐诉讼理念的指引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内在地包含和谐诉讼理念,调解贯穿于诉讼过程的始终,调解是在双方自愿的基础上进行的,有利于公益诉讼纠纷的迅速、彻底解决,诉讼调解有利于息讼,减少上诉、申诉、缠诉等,公益诉讼的原告基于公共利益提起诉讼,因此说公益诉讼的结果势必引起社会的广泛重视,而快速、高效、公平的结案对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有重要作用。

如前文所述,尽管民事公益诉讼适用调解制度存在着理论上的争议,但是就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而言,就现阶段我国民事公益诉讼程序处于摸索阶段的现实而言,将兼具灵活性和实效性的调解适用到民事公益诉讼中,一方面可以弥补公益诉讼程序不够完善的现实弊端,另一方面为社会公共利益的良性运行提供了广阔空间,具有一定的时代意义。

三、民事公益诉讼调解制度的完善

1.建立有限调解制度

上文已经论述民事公益诉讼适用调解的必要性和正当性,但是民事公益诉讼程序中的调解是不是完全照搬民事诉讼中的调解制度呢?笔者认为,调解制度的合法性和自愿性必须得到严格执行,这是民事公益诉讼调解的前提条件;但是基于民事公益诉讼的特殊性,民事公益诉讼制度应该坚持“有限调解”原则,笔者认为,所谓有限调解原则应当包括:严格限制合理程序的启动时间;严格规制调解适用范围。

(1)严格限制调解程序启动时间。笔者认为审前调解不应当适用于民事公益诉讼中,审前调解强调了诉讼的经济效益,但是忽略了民事公益诉讼的特殊性,公益诉讼的案件往往比较复杂,如果不经过一系列的法庭举证质证环节,可能案件的事实难以清晰显现,案件的公正处理受到质疑,从而使公益诉讼的真正当事人——社会公众难以信服案件处理结果。基于公共利益的广泛性和社会性,民事公益诉讼应当“公正优先,兼顾效率”,不能一味地强调诉讼效率而忽略了诉讼公正,本末倒置。为了防止损害继续扩大,或者侵权行为持续实施,原告方可以申请法院颁发禁止令或申请先予执行,因此说,笔者认为庭前调解不适用民事公益诉讼程序,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减少了当事人恶意串通损害社会公益的可能性,实现以程序规制保证实体正义。

(2)严格规制调解适用范围。公益诉讼的启动是因为公共利益受到了侵害或者有被侵害的现实危险,公益诉讼的目的之一是为了解决纠纷,恢复社会状态。其次,法具有告示、指引、评价、预测、教育和强制等规范作用,因此说法院针对公益诉讼某个个案的处理结果也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告示、指引、评价和预测等作用。如果允许当事人双方对民事公益诉讼的侵权事实是否存在调解,也就是说法律对于被诉方的行为是否构成违法没有表明法律评价,会混淆社会公众,也可能会因其调解结案的诉讼成本较低,使其他企业或者组织铤而走险,敢于实施危害社会公众利益的行为。可以说此时这个民事公益诉讼只是单纯地解决了民事纠纷,达到了司法效果,而没有实现其社会效果。据此,笔者认为,民事公益诉讼中,侵权事实是否存在必须由法院按照现有证据进行认定,在此基础上,双方当事人可以就案件的赔偿数额等责任形式进行调解。

2.完善检察监督制度,防止恶意诉讼

司法解释规定的调解公告程序是为了对原告的处分权和辩论权作出限制,这一程序设计的出发点是防止当事人双方私下达成调解协议,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现象的发生,这是从审判程序的内部运行来防止恶意诉讼的司法监督,但是此次司法解釋忽视了检察监督的作用,民事公益诉讼是民事诉讼的一种,因此说,对于当事人双方恶意串通调解结案损害社会公益的案件,应当发挥检察机关的检察监督作用,赋予检察机关抗诉权,内部的公告制度和外部的检察监督制度的有效结合才能够保证民事公益诉讼调解的合法性,达到解决纠纷的司法效果和维稳社会的社会效果的有效统一。

我国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构建 篇12

就目前来看, 我国各个地区都有不同程度的环境污染, 对于环境污染的相关诉讼也在逐渐增加, 怎样能够更好地保护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环境, 怎样能够更好地保障在环境污染过程中相关诉讼的合理审查, 怎样能够更好地构建我国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 这些都是我国目前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在对环境污染进行诉讼的过程中, 由于相关的立法体制自身还有诸多的缺陷与不完善, 造成很多与环境相关的民事诉讼案都得不到有效的处理, 法院在判断相关诉讼时也无法对其进行审理, 我国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构建, 在很大程度上对相关的环境诉讼都有着非常大的作用, 对于我国公民在对相关环境污染问题进行合法起诉时, 能够有一个很好的立法依据, 让公民能够更好地保障自身在环境污染中的相关利益, 在对于我国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构建过程中, 需要切实根据我国自身的发展情况、各个地区的环境污染程度以及如何能够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保护好环境等等一系列的实际因素来构建我国的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

二、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出发点

环境权可以理解为“对环境的权利”与“环境的权利”, 在我国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中, 环境权是根本的出发点, 在关于环境污染的一系列问题中, 应当以环境权作为最基本的立法依据, 在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构建过程中应当重视环境权在其中的作用, 要紧紧地围绕环境权这一事项进行构建。

环境权是我国法律法规中界定的权利, 我国在对于权利的法定界定时要对相关环境中各项权利进行法律上的认定, 只有得到我国相关法律上的有效认定, 才能够真正使环境权得到切实的运用与保障, 对于环境权在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中应当进行在法律形式上的有效确定, 为了确保公民在相关环境中自身的利益得到保障, 应当对环境权进行有效的法律界定, 环境权是公民权利中一项最基础的权利, 是公民权利的切实体现。环境权不仅仅保障着当代人的权利, 对我们的后代在环境中的权利也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我国在经济发展中对环境的保护不仅仅是对自身生活环境、发展环境进行改善, 还是对我们后代生活发展的环境进行一种有效的保护, 能够让他们有一个更好的居住环境, 环境权的意义不仅在于对现代发展环境中的权利进行保障, 还在于在我国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构建过程中, 提供了权利基础, 更好地完善我国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在构建过程中的不足与缺陷。

环境权针对的对象, 是人类在生活中的整体环境。在我国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构建中应当充分了解环境权自身所附有的权利, 充分对环境权进行一个有效的分析, 充分了解环境权里对环境权利的细致划分, 让环境权在我国环境民事公益制度的构建过程中发挥出自身的作用。

三、我国构建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具体策略

(一) 构建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方式。

在我国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中进行制度化时, 应当按照相关的方式对我国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制度化进行有效的开展, 这些方式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应当在我国最高的司法机关对环境民事公益诉讼进行相关的法律认定, 对我国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基本程序进行设定。二是在构建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时应当将环境中各类因素进行综合的分析, 在相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中不完善的法律条款进行改进, 再将各类相关的环境保护条款进行有效的综合, 构成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三是在我国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构建过程中, 应当对相应的民事诉讼法中存在的不足与缺陷进行有效的完善, 在民事诉讼法设定与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相关的一系列程序, 有利于我国在构建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中对于环境污染的起诉, 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我国在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构建过程中的整体进程。

(二) 我国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中起诉的资格。

在我国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构建过程中, 应当在制度中明确我国在环境这一问题上进行民事公益诉讼中起诉的相关资格。对于个人而言, 在起诉时要充分了解自身在环境中所具备的权利, 了解在环境污染中环境侵权人对自身所造成的损失与侵权人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与义务, 最基本的是要做到对自身在环境中所具备的法律权利范围进行认知, 了解自己在环境中的哪些方面的权利遭到了侵犯。对于群体而言, 因其与个人相比较, 群体本身就存在着一定的力量, 在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中要比个人顺畅一些, 可以与侵权者在一定程度上进行持久的抗衡, 能够发挥出群体的力量, 在对环境污染相关问题进行民事公益诉讼过程中, 应当充分了解自身在环境中的哪些地方遭到了权利的侵犯, 明确起诉在环境中被侵犯的权利, 要具备一定的法律意识, 在针对环境相关问题向法院提起诉讼时, 应当对自身在环境中所持有的权利进行深入的了解, 了解在起诉过程中的相关审查程序。

(三) 对于在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之中的费用。

在我国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构建过程中, 对于在环境中的相关问题提起诉讼的原告这一方, 应当从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中的“公益”二字进行深入的认识, 原告在对环境中被侵犯的权利进行起诉时, 在这个过程中会有很多繁杂的费用, 而这些繁杂的费用堆集起来之后, 会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会超过原告自身的承受能力, 所以在原告对自身在环境中所享有的权利受到侵犯时提起诉讼时, 应当在我国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中制定出相关的费用承担细则。例如:对于环境中的污染, 由相关的检查机构对环境中的侵权人提起诉讼时, 在诉讼过程中一些必须承受的相关费用, 由国家财政拨款进行支付。再者就是在对侵权人提起诉讼的是社会相关群体或公民个人的时候, 在诉讼过程中对于必须承担相关的诉讼费用, 可以采取购买相关的诉讼费保险, 或者是建立在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中的基金会。

四、结语

我国在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构建过程中, 应当充分重视对环境权的深入分析, 让环境权在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 在构建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时, 应当对相关的民事公益诉讼法中存在的不足与缺陷进行有效的完善, 构建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对我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注重对环境的保护, 因为环境是我们生存的根本。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 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也随之急剧增加, 环境污染这一问题已经不单单是我国需要解决的问题, 环境污染这一现象在全球的各个国家中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对于环境污染这一问题, 我国必须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民事公益诉讼制度, 在制定这一制度的过程中要切实根据我国自身环境污染的现状进行, 民事公益诉讼制度要根据我国目前环境的现状进行制定。

关键词:环境污染,环境保护,民事公益诉讼制度

参考文献

[1].胡靓.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公众环境权的程序法保障[A].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 2009, 12

[2].王曦, 罗文君, 张鹏等.论创立中国环境公民诉讼制度[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0, 26

[3].陈冬.环境公益诉讼的限制性因素考察——以美国联邦环境法的公民诉讼为主线[J].河北法学, 2009, 17

[4].江伟, 徐继军.公益诉讼制度写入《民事诉讼法》的若干基本问题的探讨[J].中国司法, 2008, 4

上一篇:医学成人学历教育下一篇:疗效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