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员工培训投资问题

2024-09-13

企业员工培训投资问题(共12篇)

企业员工培训投资问题 篇1

摘要:目前培训行业是我国最具有“钱景”市场之一。当前,我国的培训企业还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存着许多不成熟的地方,需要不断的完善。这样就对培训企业在投资方向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培训企业,投资方向,企业经营

培训企业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在我国兴起,到2006年我国的培训企业发展迎来了第一高峰,而且培训企业的数量仍然成上升趋势。至今,我国培训企业的总数也已经超过10万家。培训企业被认为是永久的“朝阳产业”之一。

一、研究培训企业投资方向的意义所在

(一)有助于培训企业在投资方式上的确定

培训企业在投资上需要以企业在规划期内投资目的作为指导思想。投资目的是培训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前进方向,同时也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动力。对培训企业的投资方向进行研究,势必会了解企业在规划期内的投资目的,同时也可以对自己的经营方式做出合理的改善,使企业的经营能够得进一步完善,在实际经营过程中,企业只有在了解自己目的情况下,才能对投资方向进行明确,才能围绕着企业对问题进行思考,对自己的投资方式进行确定。

(二)降低投资风险,提高企业收益

培训企业在投资上具有不同的分类,但是无论哪一种分类,都具有一定的风险。例如,培训企业在投资上用于转变自己的经营方式,但是如果经济市场对人才的要求发生了改变,那么培训企业在投资上的成本可能就会白白浪费,从而导致企业的投资无法得到相应的收益,造成企业资金无法再继续维持企业的正常运作,而如果资金空缺过大,则企业就会面临倒闭的风险。这就是培训企业在投资上的不确定性,培训企业的发展受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影响,不仅人才的需求量上会发生不定向的改变,而且对人才的种类也会发生不定项的变化。

因此培训企业在投资方向上必须要进行详细的分析,对不同分类的特点进行明确,然后利用对比法,对企业想要的投资方向进行明确,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多帮助,使企业的经济效益能够得到提高。

二、培训企业在投资方向选择上需要考虑的要素

(一)经济环境

培训企业在投资上要对市场的经济的不确定性加以考虑,企业在投资无论出现何种偏差,都必须要在市场经济中完成相应的操作,完成回收收益,这是市场经济的主要特征,也是经济环境因素对培训企业在投资方向上有着根本性的影响。

(二)政治环境

政治环境主要包括经济政策、法律制度、国家政治政策、国家产业发展方向等。培训企业在投资方向上的选择必须要考虑政治环境。不论是国家新政策的颁布,还是国家在经济政策上发生了改变,或者是我国的法律发生了变化,都会对我国的经济产生直接影响,从而会对培训企业的发展产生影响。

(三)企业的自身状况

1、培训企业对投资风险的承受能力

培训企业在对投资方向进行确定时,必须要对企业的自身情况进行合理分析,企业需要通过数字了解自己在投资上亏损和收益的具体数额,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需要承当的风险又有多大,企业在资金运营的速度是否得到保障,企业每年、每月的收益又是多少。

2、促进企业收支平衡

如果企业在发展初期处于亏损或收支平衡,但企业能够快速的实现资金回笼。那么,培训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可以考虑通过抵押贷款的方式提高企业的经营范围,降低企业在资金回收上的风险性。

3、培训企业的课程研发能力

培训企业投资方向的选择与企业所要选择的行业、产业及课题密切相关,这就与企业现有或能整合的师资队伍分不开,只有一个过硬的师资队伍才能确保企业能够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4、研究被投资企业的状况

对被投资企业的状况进行研究,不仅要注重投资企业的眼前发展,同时也要注重企业的未来发展。有些时候,即使被投资企业眼前的经营状况不好,但未来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也应当对投资加以考虑

三、培训企业投资方向上的类型和经营方式

(一)企业投资的具体类型

1、纵向投资

纵向投资主要针对培训企业所处的行业,主要针对产业链的上端进行投资,这里面产业链的上端主要指的是客户,加强开发客户,分析客户上的投资。在上游进行投资一方面可以减少中间环节产生的费用,另一方面可以获取第一手客源,从而提高培训在价格上的竞争优势,了解社会需求。

2、横向投资

横向投资只要是针对企业自身处于的行业进行再次投资,如企业是的主要业务是销售汽车,可以在销售汽车的基础上,销售汽车配件,使企业能够在本行业中获取到更大的发展,促进培训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能够形成规模化和集约化,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收益。

3、分散式投资

分散式投资就是在培训本身企业设计到的行业外的企业行业进行投资。分散投资是三种投资中风险最大的一种。因此分散式投资并不适用于所有的培训企业。一般来说,培训企业只有在具有一定的规模后,才可以采取分散式投资,因为大规模的培训企业才具有充足的资金可以对投资中的风险产生相应的抵御。

(二)培训企业的经营方式

1、建立客户数据库

培训企业在投资经营上,要了解客户的需求,实时的同客户进行互动,确保和客户进行长期的合作,建立自己的客户数据库,实现对客户的合理管理。在客户管理上应当将客户合理的分为现有客户、流失客户、潜在客户;在统计过程中需要将客户最近的交易情况录入到数据库中;每一位客户交易中的详细信息都应当被录入到数据库中;在录入信息的时候需要将客户的详细信息进行录入(客户生日、子女、爱好等)以便日后同客户进行沟通,提高客户对企业的满意度;在对客户的维护上要遵循二八定律,坚信创造百分之八十的利润来自百分之二十的客户,因此要对这部分客户进行重点维护。

2、完善培训企业的运营模式

培训企业在原有课程的基础上,应当建立优势课程。一方面,需要对同行在培训课程的开发加以注重,了解竞争对手在课程上的开发,尽早满足客户在课程的需求,使企业在竞争中的时间优势能够得以体现;另一方面,培训企业应当建设自己的开发团队,进行产品研发,依据自身服务的市场开发具有特点的课程,并且根据市场的需求变化,对课程进行不断创新。同时,因为培训企业市场的划分比较详细,因此培训企业之间应当进行相互协作,进行联合,将多个强项课程放在同一平台上发展,企业只需要登录这个平台就可以了解到所有课程,实现对课程的选取,不仅可以扩大企业的影响力,而且减少了企业在推广上的成本,实现了资源共享,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方式。

3、建立咨询式培训模式

为了使企业的服务能力能够得到提升,使企业的优势在竞争中能够得到体现,培训企业在咨询、培训服务上应当采取统一培训和咨询模式。该模式的建立出发点并不是培训课程的设立,而是帮助客户解决面临的问题,培训授课的具体做法如下:在对项目的诊断阶段,组建受训企业培训项目咨询顾问。设计培训内容,依据调研结果对受训企业需要的培训内容进行设计。开展受训课程。对受训公司要进行跟踪服务,确保培训效果能够得到提高。

4、联合经营

培训业务和咨询业务具有一定的互补性,培训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应当需要同当地具有权威的咨询公司进行合作,在业务上形成联盟,实现在客户上的共享。在联盟中应当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从而有效的降低在争取客源上的投资,降低在发展过程中,市场开发遇到的阻力。培训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应当与当地的咨询企业进行合作,为开拓市场创造有利条件。

四、结束语

我国培训企业目前还正处于发展阶段,许多地方还并不成熟,有待完善。因此在投资方向的确定上,要对多种问题进行考虑,只有在问题的考虑上做到完善,才能使培训企业获取良好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陶金元.体验式培训的理论基础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12

[2]郑茂雄.体验式培训: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的新视角[J].广西社会科学,2011

[3]曹蓉、蒲兆琪.企业如何做好体验式培训[J].经济管理,2011

[4]高劲松.提高培训质量,实施培训项目化管理[J].商业文化,2012

[5]康利丹.浅谈企业职工教育培训[J].企业管理,2012

企业员工培训投资问题 篇2

11月16日,作为投资集团的子公司——悦生活物业的一名文职人员,非常有幸能和物业、房地产公司的领导和同事们一起参加投资集团组织的企业文化培训,这也是我在去年入职以来第一次系统、正式地参加东方的企业文化培训,感触颇丰。

什么是企业文化?如果去百度词条搜索的话,那会有很多种类似的定义和说法,但我认为的企业文化就是一个企业发展的灵魂、是核心价值观、是精神、更是行为的标尺。

东方“以人为本,共同富裕”的办企宗旨是我早在来到东方之前就有所耳闻的,现在确是身临其境。人才是企业发展的第一资源,人能够创造历史、改变历史,那么我认为“以人为本”,就是善待员工、培养员工、尊重员工、回馈员工,而“共同富裕”,一方面是物质方面的富裕,让我们的员工都过上好的生活,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另一方面则是精神的财富,我们要实现员工自我价值和企业价值的全面提升,以更好的姿态和实力去回馈、反哺社会。

东方“敢想敢干,争创一流”的企业精神,即便只是喊口号都觉得朗朗上口、铿锵有力、充满故事。讲到这里,宣讲人武渊特意为大家讲了我们党委书记丁新民带领员工“剃头明志”的故事,东方人就是凭借这样一种不畏艰难、争先创优、不达一流不罢休的精神才能越过重重险阻,打造了一支战无不胜的东方铁军,打赢了一场又一场攻坚战。一些创业项目,比如安达便利店、美好农场、悦生活物业,也都是因为继承了东方“敢想敢干,争创一流”的企业精神,才能去勇敢地挑战自己,奔着目标努力前行。

“以党建工作为统率”是我来到悦生活物业,来到东方感到最不可思议的地方。“党建”,曾经看似望尘莫及、虚无缥缈的东西,瞬间融入到了实实际际的企业经营中,尤其是物业公司对“党建工作方法论”的运用,通过正确分析当前形势、找到主要矛盾、确定解决思路、抓住工作抓手、统一思想,去提升服务品质、不断拓展多元化经营,科学有效地去实现我们的经营目标,打造我们的物业服务品牌。

“东方金字塔”理论,其实是对“以人为本”理念的进一步升华,我们坚信员工和民工是企业发展的基石,只要把员工和民工的利益放在首位,企业才能实现长久、健康地发展。在关爱员工方面,武渊特意为大家讲了一个东方关爱白氏兄弟的故事,让在场的老东方人重温了感人的文化故事,也让新人对东方文化肃然起敬,充满向往。

“知为行之始,行为知之成”,虽然我来到东方只有一年的时间,但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切实体会到了东方文化是真正“从实际中来,到实际中去”的一种精髓文化,仅仅认知理念还不行,还需要我们每一位东方青年去了解更多的东方故事,探寻更多的东方奥秘,让东方文化更好地践行和传承。

试论企业投资问题 篇3

关键词:企业投资 发展 风险

一、投资的前期准备工作

投资前,一定要找准投资时机,确定投资方向,制订投资方案。在投资方向初步确定之后、投资方案确定之前,必须要进行广泛的信息分析与收集工作,从两个角度进行合理、细致的分析。

一方面从自己的企业出发,分析自己的优劣势,特别是在财务分析上,更要细致入微,不能有一点马虎,然后选择合适的投资时间、投资规模、资金投放方式等;另一方面,充分收集市场信息,确定自己主要或潜在对手的产品质量、价格、市场规模等信息。

通过对内部环境、外部环境的相互协调、并权衡利弊,根据投资项目的风险和收益来决定投资计划的取舍,从而制订出适合自己企业的可行的投资方案。

二、投资过程中的控制

对企业投资过程的控制实际上也就是对投资方案施过程的控制,不仅要考虑多方面因素,还要不断查找原因,适时做出合理调整,在这其中尤其关键的是在财务方面的控制。

在投资方案实施全过程都要进行跟踪调查,并适时与财务评价系统相对比,考察其是否达到了这一时期的既定目标,资产的使用是否有效率、合理,判断资产使用是否有效率、合理的指标可以利用总资产利润率、资本保值增值率和剩余收益来衡量。在评价结果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时,一定要从多方面需查找原因,分析产生这种结果的影响因素,并及时将结果反馈给管理者、决策者以求改进或考虑投资退出战略。

比如,某公司认真总结了以往概算超科研、预算超概算、决算超预算的教训,有针对性地制定了控制投资的办法,即投资切块包干管理办法,把总投资按概算划分为几大快,其中建安工程费(扣除国外材料费)和与建安工程有关的费用包给施工单位,一次包死,不作调整;国内设备费、设备材料价差及国外设备材料运杂费等包给供销公司;生产职工培训费、铺底流动资金、工器具和低值易耗品购置费、绿化费等包给生产厂。除此之外,在投资管理上还坚持了过去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一是不许计划外项目搭车;二是从严控制费用支出,凡是计划部门批准的费用,必须经总会计师签字,财务部门方能付款;三是没有计划的费用不准支出。

三、投资方式的选择

(一)银行存款

这是一种最通俗也是最容易被接受被采用的方式,银行存款最显著特点就是安全性很高,流动性很好,但是效益性较差,特别是银行利率水平不断根据经济形式调整,时高时低。

(二)信托存款

按照规定金融信托投资机构可以吸收包括基金会的基金在内的1年期(含1年)以上的信托存款,其安全性取决于金融机构的信誉,效益随市场利率水平变化,存在的不稳定因素很多,所以说,信托存款并不是一种合适的投资方式。

(三)证券投资:证券投资包括债券投资和股票投资两大类。

1、债券包括国债和企业债券

国债发行量大,流通性好,安全性好,收益比银行存款略高,特别是在资金紧张时还可变现或以其作抵押获得贷款,因为国债相比之下更具灵活性,所以在所有的投资方式中,国债还是优先考虑的。

2、股票投资

股票投资在获得高利润的同时,也要承担相当高的风险,存在的不稳定因素很多,所以企业要想进行股票投资一定要慎重。

(四)股权投资

股权投资是指入股企业股份,投资的安全性和效益性由经营公司的资产和经营状况决定,如果该公司管理规范,经营良好,则可坐享其成;若公司经营管理状况很差,就要承担很大的投资风险。

(五)信托投资

信托投资业务系指受托人按照委托人指明的特定目的或要求,收受、经营或运用信托资金、信托财产的金融业务。

这些只是投资方式中几种比较主要的,经常被使用的,从总体上来说,不论企业采用哪种投资方式,只要是投资就会存在风险,在投资的时候一定要慎重考虑,把企业要承担的风险降到最低,并能获得最大和利益,这才是企业投资的发展方向。

四、投资应考虑的因素

投资要考虑的因素很多,一般在经济学上,只要考虑三方面的因素,即安全性、效益性和流动性。

(一)安全性:指投放对象内容和形式的合法性、项目的可行性、合作机构的信誉等。在企业的投资过程中,这是一个基础,直接决定着企业在投资之后能否得到收益。

企业投资的安全性也可以说是风险性,风险性越高,则安全性越低,反之亦然。在企业的投资过程中,风险主要有三种:一是投资项目不能按期投产,不能及时获取收益;或虽已投产,但经营不佳,导致企业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的降低。二是投资项目能正常运营,并未出现亏损现象,但盈利水平很低,利润率低于同期银行存款利率。三是投资项目既无亏损,利润率也高于周期银行存款利率,但低于企业目前的资金利润率水平。

造成企业安全性降低、风险性增大的因素有很多,不仅有企业内部的,还有来自企业外部的,但无论哪种风险都会对企业的投资收益产生威胁。

1、企业决策人员缺乏风险意识

企业决策人员在整个投资决策与实施过程中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有一些企业的决策人员整体素质不高,缺乏风险意识,在计划与决策过程中不能很好的对自己企业、社会环境做出分析,缺乏足够的判断能力,还不能在更大程度上适应市场经济环境的要求,让企业的资金不能投向收益较好的方向。

2、企业财务管理环境的复杂性

企业的财务管理环境又称理财环境,是指对企业财务活动产生影响作用的企业外部条件,涉及的范围主要包括经济环境、法律环境、市场环境、社会文化环境、资源环境等因素,这些外部因素的不利变化必然会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

3、投资缺乏科学性

企业的投资还有对内投资和对外投资之分。在对外投资方面,不是每个企业投资决策者都能充分认识到投资风险的,甚至有部分企业决策者盲目投资,给企业投资造成巨大损失;企业对内投资主要是固定资产投资,很多企业没有对投资项目的可行性进行周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造成投资失误频繁发生,投资项目自然无法获得预期的收益,投出的资金无法按期收回,使企业陷入不利的境地。

4、投资缺乏针对性

有不少企业盲目追求多元化经营模式,试图通过这样的经营模式来减轻企业的经营风险,这倒是一种降低风险的方式,但是在投资决策上却产生了更高的要求,如果管理水平相对滞后的话,投资方向不确定,不具针对性,反而会增加企业的投资风险,造成企业资金分散,使企业的营运资金短缺,万一投资失败,企业很难取得收益。

(二)效益性:主要是指经济效益的高低,有时也包含社会效益。无论企业采用哪种方式进行投资,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取得收益,扩大企业的资金积累。

(三)流动性:包含投资的期限长短、变现能力和款项划拨是否便捷。资金的流动性好与坏可以直接验正企业在投资过程中的成功与否,投出的资金不仅要有很好的流动性,还要有明显的收益。

结论:

企业投资的最终目标就是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在实现的过程中,投资的最高理想是实现安全性、效益性和流动性的统一,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通常是矛盾的,正所谓利润越大,风险越高,所以为了企业能够在投资中持续发展,就一定要合理进行决策,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投资方向,在发展中不断寻求提高和稳定投资收益的途径,来实现企业投资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钟言 《财务风险防“四高” 》 中国经济时报

2、刘秋萍 《加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建筑管理现代化

农民工投资培训决策问题研究 篇4

近年来,中央政府及各级地方政府均十分重视与支持农民工培训工作的开展,并在实践中取得了不少成效。但是,庞大的农民工数量决定了完全依靠政府解决其培训问题是不现实的,因此,必须调动个人参与培训的积极性。

按照经典的人力资本理论,培训是人力资本投资的一种重要形式,对于个人来说,它能改变年龄-收入曲线的形状,使其变得倾斜和更凹,即通过减少投资期间的收入并增加以后的收入而获得投资收益。因此,个人具有投资培训的动力。那么,对于农民工这一在城镇化、工业化进程中涌现出来的特殊社会群体来说,是否具有投资培训的动力?其如何做出培训投资决策?弄清这些问题对于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十分重要。因此,本文将运用人力资本理论,利用实际调查数据,对农民工的培训投资决策予以分析,进而得出一些有益的研究结论。

一、培训投资决策的一般理论

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们要不要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及投资量的多少是由这种投资的收益率决定的。人力资本投资的形式有多种,培训是其中之一。

一项投资活动的成本和收益会分布于一系列时期,其货币成本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直接支出,如学费、书费、材料费等;第二类是机会成本,它涉及较低的生产率和收入。其经济报酬表现为生产率和收入的提高。

如果决策者在考虑到成本和收益的时间差异之后,得出收益超过成本的结论,则通常会增加培训。这种投资属于增量性质。假定非货币成本和收益是不显著的,这样个人进行投资的条件是:

式(1)中,W(0)是培训期间每个时期的工资;W(M)是没有培训的工资水平;W(T)是培训后的工资水平;K是个人承担的每个时期的直接成本;i是贴现率;t是预期出现既定成本或收益的特点时点。培训时期是τ1-τ0,发生收益的时期是τ2-τ1。不等式1所说明的情况是,为了使个人进行投资,未来收益流的贴现值(图1中得到适当贴现的gcef)必须大于成本流的类似贴现值(图1中得到适当贴现的abcd,abcd所表示的是个人放弃的收入与教育的直接支出之和)。也就是说,这种投资的净现值必须大于零。如果在贴现率为i时,该不等式变为等式,则该决策的接受者对于这种投资不感兴趣。

另一种方法是计算收益率r,它要保证:

然后将r与利率i进行比较。利率i所表示的是,如果个人将同样数量的资源投入其他可以选择的最佳用途所获得的收益率。如果r>i,则投资是有利可图的;如果r

图2可以反映出培训投资与工资之间相互作用的动态性质。时期0表示强制教育的结束时间,水平线W0表示在这个时期,没有对培训的进一步投资情况下的预期收入流。在这个时点,个人可能认为abb′a′规模的投资比任何其他选择更为有利。这种投资使现实收入降低到Y0,但是从时期1开始,使未来收入提高到W1。但是,由cdd′c′表示的第二次投资使时期1的可测收入由W1降到Y1,同时又把从时期2开始的潜在收入提高到W2的水平。曲线abcd……表示的是现实收入流。

由上述说明可知,现实生活中看到的收入流反映的是和培训投资的联合效应。在任何时点,观测到的收入水平都因过去的投资所提高,但是又为当前的投资活动规模所降低。一般说来,大多数投资活动发生在个人职业生涯的早期,并在此后的年份中获得收益[2]。

二、农民工的培训投资决策:理论模型

农民工在ξ1阶段进行技能培训,此时的技能水平为t1,工资水平为W(t1);在ξ2阶段结束培训,此时技能水平为t2,工资水平为W(t2)。k1是个人承担的直接培训成本,主要指培训费。k2是培训后为获得职业资格证书而花费的职业技能鉴定费。这里假设农民工在工作后的闲暇时间参加培训,所以可以不考虑机会成本;在ξ3阶段退出劳动力市场。

这样,农民工进行技能培训的条件是:

式中R是培训投资的收益,C是培训投资成本。这里唯一的变量就是技能提升后的工资水平W(t2),也就是说培训投资后的收益情况取决于W(t2)。要想获得W(t2),首先必须能够获得培训机会,然后在此前提下能够通过职业技能鉴定并在劳动力市场上得到回报。

设A为事件“能够获得培训机会”,B为事件“参加过培训后,能够通过技能鉴定”,C为事件“获得职业资格证书后可以在劳动力市场上得到回报”。A、B、C均服从(0,1)分布,P(A)、P(B)、P(C)分别是其概率,则培训投资的期望收益为:

劳动力是否能够获得培训机会取决于是否有闲暇时间参加培训,是否可以获得培训资源,以及是否能够支付得起培训费用和技能鉴定费用。假设D为事件“有闲暇时间参加培训”,E为事件“可以获得培训资源”,F为事件“能够支付得起培训费用和技能鉴定费用”,D、E、F为相互独立事件且均服从(0,1)分布,P(D)、P(E)、P(F)分别为其概率,则:

把式(6)代入式(5),可得:

“有闲暇时间参加培训”的概率P(D)要受到其每天工作小时数T的影响,可以表示为:

设f1(T)一阶可导。对于个人来说,每天可支配的时间是固定的,最长为24小时。那么,劳动力的工作时间越长,则有闲暇时间参加培训的概率越小。因此,f1(T)是的减函数,即:∂f1/∂T<0。

劳动力是否可以获得培训资源的概率P(E)取决于掌握培训信息N的多少,可以表示为:

设f2(N)一阶可导。一般来说,只有掌握了相关的培训信息,才能知道到哪里参加培训,如何参加培训。因此,f2(N)是N的增函数,即∂f2/∂N>0。

当劳动力获得培训资源后,面临的首先问题为是否存在资金约束,只有能够付得起培训费和技能鉴定费,才能够真正参加培训。因此,“能够支付得起培训费用和技能鉴定费用”的概率P(F)是农村劳动力的可支配收入Y的函数,表示为:

设f3(Y)一阶可导。可支配收入越多,则支付得起培训费用和技能鉴定费用的可能性越大。因此,f3(Y)是Y的增函数,即∂f3/∂Y>0。

劳动力参加培训后通过技能鉴定的可能性P(B)主要取决于培训者的文化程度及技能操作水平,这里统一用学历S来代表,表示为:

设f4(S)一阶可导。国家实施职业技能鉴定的主要内容包括:职业知识、操作技能和职业道德三个方面。职业技能鉴定分为知识要求考试和操作技能考核两部分。知识要求考试一般采用笔试,技能要求考核一般采用现场操作加工典型工件、生产作业项目、模拟操作等方式进行。因此,学历水平越高,通过考试的可能性越大。因此,f4(S)是S的增函数,即∂f4/∂S>0。

劳动力在获得职业资格证书后,能在劳动力市场上得到回报的可能性P(C)主要取决于劳动力市场对技术性劳动力的需求状况M,表示为:

设f5(M)一阶可导。劳动力市场对技术性劳动力的需求越旺,则能在劳动力市场上得到回报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f5(M)是M的增函数,即∂f5/∂M>0。

把式(8)-(12)代入式(7),则:

也就是说技能培训的期望收益要受到闲暇时间、培训信息、可支配收入、受教育程度、劳动力市场对技能的需求状况等方面的综合影响。

进一步地,分别对T、N、Y、S、M求偏导,得:

由于∂f1/∂T<0,∂f2/∂N>0,∂f3/∂Y>0,∂f4/∂S>0,∂f5/∂M>0。因此,∂ER/∂T<0,∂ER/∂N>0,∂ER/∂Y>0,∂ER/∂S>0,∂ER/∂M>0。即农村劳动力的闲暇时间越充足、掌握的培训信息资源越充分、可支配收入越多、受教育程度越高、劳动力市场对技术性劳动力的需求越旺盛时,培训投资的期望收益越高。

三、农民工的培训投资决策:实证分析

(一)数据来源

2007年1-2月,笔者利用农民工春节回家之际,在家乡河南省商丘市选择了两个村子进行入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农民工的个人基本情况、就业情况、培训情况及今后的培训需求及其他相关信息,调查方法为访谈式问卷调查法,最后获得有效样本114个。

河南是人口第一大省,是农村劳动力的主要输出地之一。2004年,河南省有30.0%的农村劳动力外出,占全国外出劳动力的13.2%,位居第一位[3]。因此,选择河南作为调查地点,调查样本具有代表性。

(二)样本特征描述

1. 年龄:

样本的平均年龄为22.1岁,标准差4.918,样本分布区间为17-43岁,其中介于17-30岁之间的为93.9%。

2. 教育程度:

样本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8.8年,标准差2.148,样本分布区间为4-14年。

3. 外出务工年数:

样本的平均外出务工年数为4.4年,标准差2.598,样本分布区间为1-10年,基本上全年都在外务工,不再从事农业劳动。

4. 就业地点及行业情况:

样本的就业地点分布在江苏、浙江、广东、上海、河南等五个省市,涉及制造业、服务业、建筑业、餐饮业、交通运输业、采掘业等六个行业,其中以制造业为最多。

5. 就业企业数及企业性质:

样本共在59家企业务工,其中12家为外资企业,47家为民营企业。

6. 培训情况:

外出务工经历已让很多农民工认识到技能的重要性,普遍反映如果掌握一技之长,不但十分容易找工作,而且工资较高。样本中有32人通过个人出资培训的方式获得目前的就业技能。

(三)实证分析

从实际调查结果来看,被访的农民工参加培训的意愿不高,只有36.8%的被访者表示会参加,其余63.2%的被访者中,有12.3%的被访者明确表示不会参加,另50.9%的被访者持一种不确定的态度。进一步分析导致被访者参与培训意愿不高的影响因素。从闲暇时间来看,被访者每天的平均工作时间是11.05小时,其中最长者可达到13小时,超长的工作时间大大压缩了可利用的闲暇时间。因此,73.2%的被访者把没有时间去学作为制约参加技能培训的因素;从被访者掌握的培训信息资源来看,培训信息是缺乏的,38.7%的被访者不知道到哪里去学,47.4%的被访者不知道职业资格证书制度,33.3%的被访者听说过但不了解具体内容;从被访者的收入水平来看,月平均工资为1 192.8元。对于绝大多数在广东、浙江、上海、江苏等东部沿海城市就业的被访者来说,这一收入水平是偏低的。被访者有限的收入除了用于自己的日常消费外,还承担着家庭的各种开支,所以10.1%的被访者因受资金约束而无法参加技能培训。

农民工参加培训后能否通过职业技能鉴定主要取决于其受教育程度的高低,被访者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8.8年,最低的教育程度仅为4年。因此,有部分被访者把学不会作为影响其技能培训需求的因素。劳动力市场上对技能的需求状况决定着培训后的回报。当前我国劳动力市场对于技术性劳动力需求旺盛,从2009年度全国部分城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供求的状况来看,各技术等级的求人倍率均大于1,说明各技术等级均处于需求人数大于求职人数的状况。所以,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上对技能需求的状况能够保证培训后的回报能够予以实现。

四、结论性评述

1.农民工是否投资于培训取决于培训后的期望收益,这种期望收益要受到闲暇时间、培训信息、可支配收入、受教育程度、劳动力市场对技能的需求状况等方面的综合影响。

2.在劳动力市场对技术性劳动力的需求旺盛且供给短缺的背景下,农民工投资培训的动力仍不足,根本原因在于超长的工作时间、匮乏的培训信息以及偏低的收入抑制了农民工的培训投资需求。

3.由于制约农民工投资培训的因素中有诸多属于制度层面的问题,因此,需要政府介入,运用公共资源,通过增加财政投入、加强公共服务等举措提高农民工投资培训的能力,以实现社会公平。

摘要:利用实际调查数据,对农民工的培训投资决策问题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农民工是否投资于培训取决于培训后的期望收益,这种期望收益要受到闲暇时间、培训信息、可支配收入、受教育程度、劳动力市场对技能的需求状况等方面的综合影响;在劳动力市场对技术性劳动力的需求旺盛且供给短缺的背景下,农民工投资培训的动力仍不足,根本原因在于超长的工作时间、匮乏的培训信息以及偏低的收入抑制了农民工的培训投资需求。由于制约农民工投资培训的因素中有诸多属于制度层面的问题,因此,需要政府介入,运用公共资源,通过增加财政投入、加强公共服务等举措提高农民工投资培训的能力,以实现社会公平。

关键词:农民工,培训,投资,决策

参考文献

[1]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

[2]德里克·博斯沃思,彼得·道金斯,索尔斯坦·斯特龙巴克.劳动市场经济学[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280-282.

外商投资企业设立问题研究 篇5

一、设立流程

1、企业名称预登记(以上海工商局为例)所需材料:

① 全体投资人签署的《企业名称预先核准申请书》

② 全体投资人签署的《指定代表或者共同委托代理人的证明》及指定代表或者共同委托代理人的身份证复印件(本人签字)应标明具体委托事项、被委托人的权限、委托期限;

③ 申请名称冠以“中国”、“中华”、“国家”、“全国”、“国际”字词的,提交国务院的批准文件复印件;

④ 特殊的申请名称,名称登记机关可以要求投资人提交相关的说明或者证明材料。

备注:各地工商行政机构对材料要求大同小异,预登记批复时间在三个工作日左右。

2、商务部门审批(以上海市商委为例)所需材料: ① 申请报告

② 法律文件送达授权委托书

③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出具的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复印件)④ 投资方授权代表签署的外商投资企业合同、章程(独资企业只需报送章程)⑤ 经公证和认证的境外投资者主体资格证明或身份证明及中文翻译件

⑥ 境外投资者银行资信证明及中文翻译件

⑦ 境内投资者营业执照(复印件)及银行资信证明(如有)⑧ 投资各方授权代表的身份证明(复印件)

⑨ 投资各方出具的董事会成员(或执行董事)、监事会成员(或监事)委派书,身份证明(复印件)

⑩ 公司注册地使用许可证明或租赁协议,出租方产权证明 11 城市规划土地部门出具的《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和《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涉及建设项目的需提供)环保部门出具的企业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或批准文件(涉及建设项目及其他可能涉及环境影响的项目需提供)国资部门出具的有关批准文件或备案文件(涉及国有资产的项目根据国有资产管理的有关规定提供)委托中介机构代理申报的,应提供代理协议,代理机构营业执照(复印件)

备注:依据《商务部关于下放外商投资审批权限有关问题的通知》的规定:注册资本3亿美元以下外商投资性公司和资本总额3亿美元以下外商投资创业投资企业、外商投资创业投资管理企业的设立及其变更事项,由地方审批机关负责审批和管理。

上海商委规定:(1)投资总额在3000万美元以下的鼓励类项目或投资总额在1000万美元以下的允许类项目,位于市级工业区内的鼓励类、允许类且投资总额在3000万美元以下的外商投资项目由各区县人民政府审批。

(2)投资总额在3000万美元以下(不含限制类)注册在浦东新区、外高桥保税区、张江高科技园区、金桥出口加工区、化学工业区、临港新城的外商投资项目,由浦东新区人民政府、外高桥保税区管委会、张江高科技园区领导小组办公室、金桥出口加工区管委会、化学工业区管委会、临港新城管委会审批。

(3)投资总额低于1亿美元的鼓励类、允许类(不含上述两条)及低于5000万美元的限制类外商投资项目由上海市外国投资工作委员会审批。

(4)投资总额超过 1 亿美元或国家有专项审批规定的外商投资项目由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或上海市外国投资工作委员会初审后转报国家发改委和商务部审批。

(5)注册在漕河泾开发区、闵行开发区内的外商投资项目,上海市外国投资工作委员会委托其对管辖范围内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和企业变更事项进行初审、转报,为上海市外国投资工作委员会代拟批复稿和保管档案材料。

商务主管部门自受理之日起8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批准的决定。

3、申请营业执照(以上海市工商局为例)所需材料:

① 拟任法定代表人签署的《外商投资的公司设立登记申请书》 ② 审批机关的批准文件(批复和批准证书副本1)③ 公司章程

④ 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

⑤ 投资者的主体资格证明或自然人身份证明 ⑥ 董事、监事和经理的任职文件及身份证明复印件 ⑦ 法定代表人任职文件及身份证明复印件 ⑧ 依法设立的验资机构出具的验资证明(原件)

⑨ 股东首次出资是非货币财产的,提交已办理财产权转移手续的证明文件

⑩ 住所使用证明 住所使用证明(仅适用于以募集方式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12 前置审批文件或证件(适用于经营范围中有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决定规定必须在登机前报经批准的项目的外商投资的公司)13 法律文件送达授权委托书

备注: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应在有效期内,且内容与拟设立企业申请的相关事项吻合。中方投资者应提交由本企业加盖公章的营业执照复印件作为合法开业证明;外国(地区)投资者的合法开业证明需经所在国家(地区)公证机关公证及我国驻当地使领馆认证;外方投资者为自然人的,需提供身份证明复印件并出示原件供核对;资信证明应为投资者开户银行出具的该投资者信用良好的证明文件,注册资本已到位的企业毋须出具。自有房产提交产权复印件,并提交原件核对;租赁房屋提交租赁协议原件及出租方的产权复印件,以上不能提供产权证复印件的,提交能够证明产权归属的其他房屋产权使用证明复印件。出租方为宾馆、饭店的,还应提交宾馆、饭店的营业执照复印件。

4、申请组织机构代码证(以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上海市组织机构代码管理中心)所需材料:

提交营业执照及复印件,法定代表人(负责人)身份证(外籍人士为护照)复印件、经办人身份证复印件,三资企业还应携带外商投资企业或台港澳投资企业批准证书及复印件。

备注:(1)代码证书正本100元(工本费10元,技术服务费90元);

(2)代码证书副本8元;

(3)代码证IC卡40元 办理期限:2个工作日

5、税务登记(以上海市为例)所需材料:

① 工商营业执照(原件复印件)

② 组织机构统一代码证书副本原件及复印件

③ 验资报告或评估报告原件及其复印件(如为外商投资企业,则提供批准证书原件及复印件,如为外资银行、外资保险公司等外资金融企业,则提供银监会或保监会的批文,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本市范围内迁移企业不需要提供

④ 有关合同、章程、协议书复印件(有限公司提供)⑤ 法定代表人(负责人)及财务负责人的居民身份证、护照或其他证明身份的合法证件复印件

⑥ 单位地址证明(产权证、租赁协议)原件及其复印件;如为自有房产,请提供产权证或买卖契约等合法的产权证明原件及其复印件;如为租赁的场所,请提供租赁协议原件及其复印件,出租人为自然人的还须提供产权证明的复印件 ⑦ 加盖单位公章的税务登记表

⑧ 加盖单位公章的房屋、土地、车船情况登记表 ⑨ 承诺书

6、外管局登记备案(以上海为例)所需材料: ① 书面申请 ② 营业执照正副本

③ 商务主管部门或行业主管部门批准企业成立的批复文件、颁发的批准证书

④ 法定代表人身份证原件 ⑤ 组织机构代码证

⑥ 填写并加盖公章的《外商投资企业基本情况登记表》

二、员工相关问题

1、外籍员工

依照《外国人在中国就业管理规定》的规定,外国人在中国就业须具备下列条件:(一)年满18周岁,身体健康;(二)具有从事其工作所必须的专业技能和相应的工作经历;(三)无犯罪记录;(四)有确定的聘用单位;(五)持有有效护照或能代替护照的其他国际旅行证件(以下简称代替护照的证件)。在中国就业的外国人应持职业签证入境(有互免签证协议的,按协议办理),入境后取得《外国人就业证》(以下简称就业证)和外国人居留证件,方可在中国境内就业。

办理外国人就业许可证的流程以及所需材料各地不一,但大同小异:

2、女工特别保护

《女职工特殊劳动保护条例》颁布实施,规定了女职工禁忌劳动范围:

女职工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

(一)矿山井下作业;

(二)体力劳动强度分级标准中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作业;

(三)每小时负重6次以上、每次负重超过20公斤的作业,或者间断负重、每次负重超过25公斤的作业。女职工在月经期间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

(一)冷水作业分级标准中规定的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冷水作业;

(二)低温作业分级标准中规定的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低温作业;

(三)体力劳动强度分级标准中规定的第三级、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作业。

女职工在怀孕期间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

(一)作业场所空气中铅及其化合物、汞及其化合物、苯、镉、铍、砷、氰化物、氮氧化物、一氧化碳、二硫化碳、氯、乙内酰胺、氯丁二烯、氯乙烯、环氧乙烷、苯胺、甲醛等有毒物质浓度超过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作业;

(二)从事抗癌药物、己烯雌酚生产,接触麻醉剂气体等易导致流产或者胎儿发育畸形的作业;

(三)非密封源放射性物质的操作,核事故与放射事故的应急处置;

(四)高处作业分级标准中规定的高处作业;

(五)冷水作业分级标准中规定的冷水作业;

(六)低温作业分级标准中规定的低温作业;

(七)高温作业分级标准中规定的第三级、第四级的作业;

(八)噪声作业分级标准中规定的第三级、第四级的作业;

(九)体力劳动强度分级标准中规定的第三级、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作业;

(十)在密闭空间、高压室作业或者潜水作业,伴有强烈振动的作业,或者需要频繁弯腰、攀高、下蹲的作业。女职工在哺乳期间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

(一)怀孕期间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的第一项、第九项;

(二)怀孕期间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的第三项;

(三)作业场所空气中锰、氟、溴、甲醇、有机磷化合物、有机氯化合物等有毒化学物质的浓度超过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作业。

3、员工薪资 ① 最低工资标准

最低工资标准是指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或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的前提下,用人单位依法应支付的最低劳动报酬,《最低工资规定》规定在劳动者提供正常劳动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应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在剔除下列各项以后,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一)延长工作时间工资;

(二)中班、夜班、高温、低温、井下、有毒有害等特殊工作环境、条件下的津贴;

(三)法律、法规和国家规定的劳动者福利待遇等。实行计件工资或提成工资等工资形式的用人单位,在科学合理的劳动定额基础上,其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相应的最低工资标准。劳动者由于本人原因造成在法定工作时间内或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时间内未提供正常劳动的,不适用于本条规定。

② 工资发放

并没有一个既是全国性的又比较细节性的对工资发放做出规定的法律法规,但各地都又出台员工工资支付条例,以上海为例,《上海市企业工资支付办法》规定:

工资应当以法定货币形式支付。用人单位通过银行发放工资的,应当按时将工资划入劳动者本人帐户。用人单位直接发放工资的,应当将工资支付给劳动者本人,并办理签收手续。劳动者本人因故不能领取工资时,可由其委托亲属或他人代领。用人单位应当书面记载支付劳动者工资的数额、项目、时间、本人姓名等,并按有关规定保存备查。单位不管以何种形式发放工资,都应当向劳动者提供一份本人的工资清单。用人单位应当每月至少支付一次工资。支付工资的具体日期,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如遇法定休假节日或休息日,通过银行发放工资的,不得推迟支付工资;直接发放工资的,应提前支付工资。对实行年薪制或按考核周期兑现工资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每月按不低于最低工资的标准预付工资,年终或考核周期期满时结算。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终止或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在与劳动者办妥手续时,一次性付清劳动者的工资。

八、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内依法参加社会活动的,用人单位应视同其提供了正常劳动而支付工资。

4、休假

根据《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规定: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单位的职工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以下简称年休假)。单位应当保证职工享受年休假。职工在年休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享受当年的年休假:

(一)职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数多于年休假天数的;

(二)职工请事假累计20天以上且单位按照规定不扣工资的;

(三)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2个月以上的;

(四)累计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3个月以上的;

(五)累计工作满20年以上的职工,请病假累计4个月以上的。

三、税收优惠政策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的颁布与生效,外资企业以前所能享受到的许多税收优惠已不再存在。外商投资企业新的税收优惠政策大致有:

1.软件和集成电路产业的优惠

依据《国务院关于印发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的规定

进一步落实和完善相关营业税优惠政策,对符合条件的软件企业和集成电路设计企业从事软件开发与测试,信息系统集成、咨询和运营维护,集成电路设计等业务,免征营业税,并简化相关程序。具体办法由财政部、税务总局会同有关部门制定。

对集成电路线宽小于0.8微米(含)的集成电路生产企业,经认定后,自获利起,第一年至第二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三年至第五年按照25%的法定税率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以下简称企业所得税“两免三减半”优惠政策)。

对集成电路线宽小于0.25微米或投资额超过80亿元的集成电路生产企业,经认定后,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其中经营期在15年以上的,自获利起,第一年至第五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六年至第十年按照25%的法定税率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以下简称企业所得税“五免五减半”优惠政策)。

2.研发机构采购国产设备退税

依据《财政部 商务部 海关总署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继续执行研发机构采购设备税收政策的通知》规定:为了鼓励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促进科技进步,经国务院批准,继续对外资研发中心进口科技开发用品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以下统称进口税收),继续对内资研发机构和外资研发中心采购国产设备全额退还增值税。

对2009年10月1日及其之后设立的外资研发中心,应同时满足下列条件:

1.研发费用标准:作为独立法人的,其投资总额不低于800万美元;作为公司内设部门或分公司的非独立法人的,其研发总投入不低于800万美元。

2.专职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不低于150人。

3.设立以来累计购置的设备原值不低于2000万元。

适用采购国产设备全额退还增值税政策的内资研发机构和外资研发中心包括

(一)《科技开发用品免征进口税收暂行规定》(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令第44号)规定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机构。

(二)《科学研究和教学用品免征进口税收规定》(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令第45号)规定的科学研究机构和学校。

(三)符合本通知第一条规定条件的外资研发中心。3.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税收优惠政策

依据《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税收政策的规定》

本规定的适用范围,限于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开发区)内被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以下简称开发区企业)。

开发区和开发区企业的认定条件和标准,高新技术及其产品的范围,按国家科委制定的统一规定执行。

开发区企业从被认定之日起,减按15%的税率征收所得税。第五条 开发区企业出口产品的产值达到当年总产值70%以上的,经税务机关核定,减按10%的税率征收所得税。

新办的开发区企业,经企业申请,税务机关批准,从投产起,二年内免征所得税。

对新办的中外合资经营的开发区企业,合营期在十年以上的,经企业申请税务机关批准,可从开始获利起,头二年免征所得税。

在经济特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地域范围内的开发区企业,是外商投资企业的,仍执行特区或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各项税收政策,不受前两项规定的限制。

免税期满后,纳税确有困难的,经批准在一定期限内给予适当减免税照顾。

各地的高新技术开发区会对税收优惠做更细节的规定。4.小微企业优惠政策

依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

落实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发展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提高增值税和营业税起征点;将小型微利企业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政策,延长到2015年底并扩大范围;将符合条件的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中的技术类服务平台纳入现行科技开发用品进口税收优惠政策范围;自2011年11月1日至2014年10月31日,对金融机构与小型微型企业签订的借款合同免征印花税,将金融企业涉农贷款和中小企业贷款损失准备金税前扣除政策延长至2013年底,将符合条件的农村金融机构金融保险收入减按3%的税率征收营业税的政策延长至2015年底。加快推进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逐步解决服务业营业税重复征税问题。结合深化税收体制改革,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研究进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发展的税收制度。

完善财政资金支持政策。充分发挥现有中小企业专项资金的支持引导作用,2012年将资金总规模由128.7亿元扩大至141.7亿元,以后逐年增加。专项资金要体现政策导向,增强针对性、连续性和可操作性,突出资金使用重点,向小型微型企业和中西部地区倾斜。

依法设立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基金的资金来源包括中央财政预算安排、基金收益、捐赠等。中央财政安排资金150亿元,分5年到位,2012年安排30亿元。基金主要用于引导地方、创业投资机构及其他社会资金支持处于初创期的小型微型企业等。鼓励向基金捐赠资金。对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等向基金捐赠资金的,企业在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个人在申报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30%以内的部分,准予在计算缴纳所得税税前扣除。

政府采购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发展。负有编制部门预算职责的各部门,应当安排不低于政府采购项目预算总额18%的份额专门面向小型微型企业采购。在政府采购评审中,对小型微型企业产品可视不同行业情况给予6%-10%的价格扣除。鼓励大中型企业与小型微型企业组成联合体共同参加政府采购,小型微型企业占联合体份额达到30%以上的,可给予联合体2%-3%的价格扣除。推进政府采购信用担保试点,鼓励为小型微型企业参与政府采购提供投标担保、履约担保和融资担保等服务。

继续减免部分涉企收费并清理取消各种不合规收费。落实中央和省级财政、价格主管部门已公布取消的行政事业性收费。自2012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三年内对小型微型企业免征部分管理类、登记类和证照类行政事业性收费。清理取消一批各省(区、市)设立的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规范涉及行政许可和强制准入的经营服务性收费。继续做好收费公路专项清理工作,降低企业物流成本。加大对向企业乱收费、乱罚款和各种摊派行为监督检查的力度,严格执行收费公示制度,加强社会和舆论监督。完善涉企收费维权机制。

5.技术转让税收优惠政策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以下简称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和相关规定,现就符合条件的技术转让所得减免企业所得税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七条第(四)项规定,享受减免企业所得税优惠的技术转让应符合以下条件:

(一)享受优惠的技术转让主体是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的居民企业;

(二)技术转让属于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范围;

(三)境内技术转让经省级以上科技部门认定;

(四)向境外转让技术经省级以上商务部门认定;

(五)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条件。

符合条件的技术转让所得应按以下方法计算:

技术转让所得=技术转让收入-技术转让成本-相关税费

技术转让收入是指当事人履行技术转让合同后获得的价款,不包括销售或转让设备、仪器、零部件、原材料等非技术性收入。不属于与技术转让项目密不可分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培训等收入,不得计入技术转让收入。

技术转让成本是指转让的无形资产的净值,即该无形资产的计税基础减除在资产使用期间按照规定计算的摊销扣除额后的余额。

相关税费是指技术转让过程中实际发生的有关税费,包括除企业所得税和允许抵扣的增值税以外的各项税金及其附加、合同签订费用、律师费等相关费用及其他支出。6.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税收优惠政策

依据《关于实施国家重点扶持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企业所得税优惠问题的通知》的规定: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关于国家重点扶持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促进国家重点扶持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现将实施该项优惠政策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对居民企业(以下简称企业)经有关部门批准,从事符合《公共基础设施项目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以下简称《目录》)规定范围、条件和标准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资经营所得,自该项目取得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所属纳税起,第一年至第三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四年至第六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企业从事承包经营、承包建设和内部自建自用《目录》规定项目的所得,不得享受前款规定的企业所得税优惠。

公共基础设施项目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2008 年版)①

港口码头 码头、泊位、通航建筑物新建项目

由省级以上政府投资主管部门核准的沿海港口万吨级及以上泊位、内河千吨级及以上泊位、滚装泊位、内河航运枢纽新建项目

机场

民用机场新建项目

由国务院核准的民用机场新建项目,包括民用机场迁建、军航机场军民合用改造项目

铁路

铁路新线建设项目

由省级以上政府投资主管部门或国务院行业主管部门核准的客运专线、城际轨道交通和Ⅲ级及以上铁路建设项目

既有线路改造项目

由省级以上政府投资主管部门或国务院行业主管部门核准的铁路电气化改造、增建二线项目以及其他改造投入达到项目固定资产账面原值75%以上的改造项目

公路

公路新建项目

由省级以上政府投资主管部门核准的一级以上的公路建设项目

城市公共交通

城市快速轨道交通新建项目 核准的城市地铁、轻轨新建项目

由国务院⑦ 电力

水力发电新建项目(包括控制性水利枢纽工程)

由国务院投资主管部门核准的在主要河流上新建的水电项目,总装机容量在25 万千瓦及以上的新建水电项目,以及抽水蓄能电站项目

核电站新建项目

由国务院核准的核电站新建项目

由国务院投资主管部门⑨

电网(输变电设施)新建项目

核准的330kv 及以上跨省及长度超过200km 的交流输变电新建项目,500kv及以上直流输变电新建项目;由省级以上政府投资主管部门核准的革命老区、老少边穷地区电网新建工程项目;农网输变电新建项目。

风力发电新建项目

由政府投资主管部门核准的风力发电新建项目

1海洋能发电新建项目

由省级以上政府投资主管部门核准的海洋能发电新建项目

2太阳能发电新建项目

由政府投资主管部门核准的太阳能发电新建项目

3地热发电新建项目

由政府投资主管部门核准的地热发电新建项目

4水利

灌区配套设施及农业节水灌溉工程新建项目

由政府投资主管部门核准的灌区水源工程、灌排系统工程、节水工程

1地表水水源工程新建项目

由政府投资主管部门核准的水库、塘堰、水窖及配套工程

调水工程新建项目

由政府投资主管部门核准的取水、输水、配水工程

农村人畜饮水工程新建项目

由政府投资主管部门核准的农村人畜饮水工程中取水、输水、净化水、配水工程

牧区水利工程新建项目

企业员工培训投资问题 篇6

一、外商投资合伙的法律适用和依据

从“外商投资合伙企业管理办法”的性质看,是由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是以《合伙企业法》为其上位法,但因外商投资的特殊性,我国现行利用外资的相关法律、行政法规的一般规定对外商投资合伙企业同样应当适用。值得指出的问题是:外商投资合伙企业属于非法人制企业,而按照《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第2条及《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实施细则》第九章“关于不具有法人资格的合作企业的特别规定”,中外合作也可以设立非法人制企业。这两种“非法人制企业制度”该如何衔接呢?由于外商投资合伙企业与合作法中的非法人制企业在制度设计上有很大不同,因此“外商投资合伙企业管理办法”不应该适用于按照《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实施细则》设立的“不具有法人资格的合作企业”。

二、外商投资合伙的审批与产业政策

(一)设立与变更审批。由于现行外资准入制度、外汇管制以及公平性等因素,目前还是应该参照对“三资企业”的外资管理制度,要求外商投资合伙企业的设立、重大变更需要经过商务主管部门(以下称“审批机关”)审批后,向登记机关申请设立或变更登记:而一般事项的变更则需办理备案手续。

(二)产业政策的限制与把握。现行《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对某些产业规定了“限于合资、合作”、“中方控股”、“中方相对控股”等外商投资产业政策上的控制,这些表述从本意上看主要是针对股权式比较明显的企业(公司制企业)而设定的。如何体现在“合伙”这种特殊形态的企业上呢?第一,“限于合资、合作”从表面上可以理解为“从事‘限于合资、合作’产业的外商投资合伙企业中,“必须有一名以上的中方合伙人”。至于中方是否必须至少有一名普通合伙人,笔者认为没有必要加以限制。第二。如何体现特殊产业对“中方控股”或“中方相对控股”的规定?有一种观点认为,将合伙人在合伙企业中的“控股”地位理解为对重大事项的决策权以及分红比例。即表述为,从事叫,方控股”或者“中方相对控股”产业的外商投资合伙企业中,中方合伙人对于《合伙法》第31条所规定事项之外的其他事项应当具有决定权。从事“中方控股”产业的外商投资合伙企业,中方合伙人分配比例之和为51%以上:从事“中方相对控股”产业的外商投资合伙企业,中方合伙人的分配比例之和大于任何一方外国合伙人的分配比例。笔者认为,将合伙人在合伙企业中的“控股”地位理解为对重大事项的决策权是可取的,但与分红比例没有必然联系。理由是:首先,合伙企业是一种个体权利的联合体,原则上每个合伙人都对合伙企业事项享有决策权。同时,针对合伙制企业的特点,《合伙法》第31条设计了“除合伙协议另有约定外”的条款,赋予企业各种事项、包括第31条所列重大事项的决策方式选择自由权。因此。针对外资特殊产业政策的限制,可以要求从事“中方控股”或者“中方相对控股”产业的外商投资合伙企业中,中方合伙人对重大事项具有决定权(当然,不是决策权)。其次,从分红比例来看,依《合伙法》第33条之规定:利润分配完全可以由合伙人之间自由协议约定,若强制要求中方占分配比例的优势无疑会大大挫伤外方合伙人管理合伙事务的积极性。最后。从产业控制的目的看主要是考虑我国产业、经济的安全,其关键在于掌握好企业运作管理的过程,而不是企业运营的利润和分配结果。“中方合伙人对重大事项具有决定权”才是对“过程”的有效掌控。

三、外商投资合伙人的主体资格

(一)中方自然人主体资格问题。

现行中外合资、合作法中排除了中方自然人的资格(通过并购变更的除外)。在合伙制企业中,以自然人作为合伙人较为常见(原合伙法也只规定了自然人作为合伙人的情形)。在外商投资合伙中,中方自然人理应具有投资主体资格,否则将大大限制外商投资合伙企业的发展。

(二)外方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问题。按照《合伙法》第14条第(一)款、第48条第二款、第50条第三款及第79条之规定,普通合伙企业中的自然人必须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而有限合伙企业中的有限合伙人可以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或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那么。在外商投资合伙企业中针对外方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问题是否应作出特别规定呢?有一种意见是,外商自然合伙人应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而不分普通合伙人或有限合伙人。笔者认为至少存在以下两个问题:

其一,只要允许外商有限合伙形式的存在,就应该承认外方可以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或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否则将违背《合伙法》的基本原理和公平原则。尤其将无法适用《合伙法》第48、50及79条所规定的有关情形,就造成下位法与上位法的明显冲突,企业将无所适从。

其二,从自然人是否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标准看,各国民法虽均以是否成年为标准(智力、身体等条件正常的前提下),但也是有区别的,该如何认定呢?如,法国、日本、瑞士等国民法规定为20岁,英国、德国、意大利等国民法规定为18岁,还有些国家可以依法律程序宣告成年,等等。至于哪些人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或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各国民法规定的情形又有较多不同,与我国的规定也有不少区别。介于外商在我国境内投资应符合我国法律的规定,自然人是否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应以我国民法规定的条件为准。但可能出现的问题是:符合我国民法规定条件的外商自然人在其本国却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如一位19岁的日本普通合伙人),当其所投资的合伙企业因债务问题而要求其承担无限连带责任的时候,是否会增加难度呢?笔者认为此时应当按国际通行的有关监护、代理责任的一般原理处理

其应承担的债务。

(三)是否应设定外方合伙人消极资格的规定?有意见认为,对外方合伙人应设定诸如“因经济犯罪被国内外司法机关判处刑罚,执行期满未逾五年的外国人不得设立合伙企业”,或“外国法人和其他经济组织作为外商投资合伙企业合伙人的,应具有良好信誉,并且没有受到过其所在国行业协会的处罚。”等类似的消极资格。笔者认为此类规定涉及我国对外国司法审判的承认等复杂因素,而且无法穷尽、无法有效审查,因而不具可操作性。当然,为尽可能过滤不安全因素,可以参照2006年国家工商总局等“四部委”《关于外商投资的公司审批登记管理法律适用若干问题的执行意见》的有关规定。要求外商投资合伙企业在审批、登记时,外方投资者应提交其合法身份的公证和认证文件。

四、外商投资合伙企业的出资管理

由于合伙属于非法人企业,其本身不能独立承担民事法律责任。因此,合伙制企业不存在“注册资本”、“最低注册资本”等概念。综观《合伙法》关于出资方面的规定(第14、16、17、64、65条等),可以概括为这样几个原理:合伙人有出资的义务但没有最低限额要求,合伙人必须有认缴或实缴的出资但没有强制规定出资期限和验资,合伙人非货币出资方式灵活多样且未强制要求评估,等等,充分体现了合伙制企业高度自治的特点。在外商投资合伙人的出资管理中,是否要作出特别规定呢?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值得探讨:

(一)是否援用“注册资本和投资总额”的比例制度?现行三资企业规定了注册资本和投资总额的比例制度,外商投资合伙企业是否需要援用这一制度呢?笔者认为已没有必要。因为合伙企业本身投资不需太大,出资总额的多少就足以体现企业的实际规模,也足以满足外方投资人的外汇需求。

(二)非货币出资是否必须评估作价?有意见认为:“外商投资合伙企业合伙人以实物、知识产权或者其他财产权利出资的,应当经境内依法设立的评估机构评估作价,核实财产,不得高估或者低估作价”。这样的考虑是由于外方合伙人境外非货币出资估价的种种复杂因素,可能会给中方合伙人带来不利。但合伙制企业本来就是建立在合伙人之间高度信任基础上的。非货币出资的价值如何确定完全可以通过合伙协议来自由约定,如强制要求评估就违背了《合伙法》的基本法理。

(三)是否规定出资期限并强制要求验资?我国对合伙制企业没有设定出资额的最低门槛,对出资期限的规定也交给了合伙协议来约定,合伙人可以视企业运行的实际需要而按协议要求逐步投入出资。当然,合伙人出现违约出资情形时。可以按《合伙法》第17、65条等规定由合伙人之间按约定程序处理。由此可见,在外商投资合伙企业中也没有必要明确规定出资期限和强制要求验资。

(四)是否允许外方合伙人以劳务出资?由于《合伙企业法》规定了普通合伙人可以用劳务出资,是否也应允许外方普通合伙人以劳务出资呢?笔者认为目前还不能放开,理由是:外国居民若通过自己的劳务出资成立合伙企业,就完全可以以“投资”的名义在中国就业,外国居民会借此变相在中国境内“就业”,甚至“劳务移民”:而且还会与中国在WTO规定下的“自然人流动”的严格规定产生矛盾。因此,应明确禁止外方合伙人以劳务出资,以更符合我国当前国情。

(五)是否需要审查和登记外方普通合伙人的主要财产?外方普通合伙人的主要财产很可能都在境外,肯定会给经济交易安全带来更大的风险。因而有一种观点认为:外方普通合伙人应向审批和登记机关提交其投资、不动产及其他主要财产清单及财产权属证明文件,并在财产发生重大变化时将该变化向审批和登记机关备案,便于交易相对人获得关于外国普通合伙人偿债能力的信息。这样的制度设计对交易相对方虽然会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但一方面会大大增加审批和登记机关的行政成本:另一方面无法掌握“财产权属证明文件”的真实性,而且财产权是一种处于经常变动状态的权利,投资方将因此而怠于履行申报之义务,最终会造成这样的规定形同虚设。笔者认为,既然普通合伙人是要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的(特殊普通合伙除外),其财产状况究竟如何并不能改变这一基本原则;而且,按《合伙法》第91条、92条之规定。即使合伙企业清算注销、被宣告破产后,普通合伙人仍不能逃避这种责任。同时,即便是外方普通合伙人的主要财产在境外,债权人也可以按我国涉外民事诉讼的规定,通过司法协助的途径实现自己的债权。所以,外方普通合伙人债务清偿问题可以由属于“私法”领域的民事法律来调整。

五、需要明确的其他几个问题

(一)外商投资企业作为合伙人的资格问题。外商投资的投资性公司和创业投资企业作为合伙人设立合伙企业时,应适用外商投资合伙企业管理的规定;其他外商投资企业作为合伙人时应按设立内资合伙企业的规定办理,并可以参照执行《关于外商投资企业境内投资的暂行规定》中关于产业政策的特殊要求。

(二)港澳台及华侨投资主体资格问题。为与现行利用外资政策保持协调一致,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经济组织以及在国外居住的中国公民在大陆设立合伙企业,应参照外商投资合伙企业管理的规定办理。

企业员工培训投资问题 篇7

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核心内容,是针对员工的职业生涯和发展路径进行经常的、大量的教育培训活动,这方面的投资对一个现代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战略意义。企业教育培训是以企业为本位,对在职人员进行一般或特殊培训,直接目的就是提高员工的劳动技能和管理水平。卡耐基教育促进基金会的研究报告称:美国企业每年用于人力资本投资的经费约为600亿美元,相当于全国四年制大学的教育经费;大约有800万人在企业学习,相当于每年高等院校录取的大学生人数。日本企业普遍采取“上下一致,一专多能”的在职培训方式。所谓“上下一致”,就是凡是企业员工,不分年龄、性别和职务高低及工种不同,都要接受相应层次的教育培训,培训目标就是“一专多能”。各级员工既要精通一门专业技术,又能参与经营管理,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培训内容有层次性的纵向教育培训,即针对一般职工、技术人员、骨干人员、监督人员、一般管理人员和经营领导人员而设立不同的教育培训内容,也有职能性的横向教育培训,即分财务、人事、劳动、生产、销售等不同业务内容进行的教育训练。法国企业的员工有法定带薪培训假期,雇主要缴纳本企业当年职工纯工资总额一定比例的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税用于本企业职工的在职培训。法国大部分企业,特别是一些大型企业,都有自己的培训机构,面向生产经营实际进行在职培训,并取得了长远的经济效益。德国的双元制职业培训把企业在职训练与学校教育很好地结合起来,在时间分配和教学管理上以企业培训为主,侧重员工技能训练,最后由企业负责结业考试。这是举世公认的企业在职培训典范。

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国有企业在教育培训方面的人力资本投资水平十分低下,除职能错位举办子弟学校和政治任务性捐资助学而外,真正用于职工教育培训方面的投资微乎其微,且有逐年下降之势,各企业的在职训练或岗位培训始终未形成规模化、程式化而又各具特色、优势的模式和体系。最明显的是,电力企业职工尤其是农电职工绝大部分仍是通过“师带徒”这种非正规的传统方式“带”出来的。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国民经济各部门对高水准、专业化的人才需求越来越多样化,需求结构变化也会越来越频繁和迅速,从而要求人力资本投资和再生产具有更加多样化的形式、更加灵活的应变机制、涵盖面更加广泛和开放程度最大化的网络体系。未来我国企业人力资本投资战略的基本方向应该是:逐步改变单一的、封闭的正规学校教育型人力资本再生产模式,在大力发展各种层次的职业技术专业化教育的基础上,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和做法,如英国的远距离开放大学及在农村地区设置的“合作推广”体系,德国的市民大学及双元制职业培训,美国、加拿大的社区学院和日本、法国的企业在职培训等,积极扶植和推动人力资本再生产的社会化、社区综合服务化,同时通过适当的制度安排沟通企业与学校双向交流渠道,建立健全有利于企业员工在职训练、再就业培训和终身教育的市场机制及政策导向体系。

可以预见,未来社会是网络互动的数字化社会,以知识和专业化为经济基础的知识型社会。在这种社会大背景下,个人拥有其人力资本权益的基本天赋人权将会得到社会普遍认同、尊重和维护,劳动者主权和员工主体地位将会日益强化,产业民主和企业管理多元化、民主化进程不断加快,个人、家庭、企业的产权和投资,特别是人力资本投资行为将会得到政府更加有效的保护、鼓励和支持。

企业的教育培训,在广泛的意义上,包括一切有目的、有计划的学习活动或训练项目,其基本目标就是提高员工有关知识技能水平和绩效价值贡献率,不断获取企业在人力资本方面的竞争优势。在国外,教育培训被看做获取并保持企业竞争实力的必须投资活动。由于受转型经济和教育制度大环境的约束,我国各类企业在职工教育培训方面的投资严重不足,特别是国有企业,即使投入一些教育培训费用,大多数是属于不能契合企业需求的一般文化补习或学历教育活动,真正用于职工教育培训项目的投资微乎其微。加之近年来因受市场竞争的压力,国有企业教育培训投资更是大幅度削减,很多企业实际用于教育培训的费用远低于政府规定的占工资总额1.5%的比例。这种状况正是我国企业实力和竞争力弱化在人力资本层面的根源所在。因此,加强教育培训投资是增强我国企业市场竞争力迫在眉睫的任务。

企业的教育培训活动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员工职业发展和管理,包括教育培训的需求预测、对象选择、内容安排、方法技术和效果评估等内容;二是收益分析的投资决策,目的是使教育培训活动能高效、经济地开展。

企业教育培训作为一种面向未来的人力资本投资活动,其管理过程包括以下几方面:

1.预期评估教育培训需求。教育培训应从评估需求开始,可以从组织、团队和个人三个层面展开分析。首先,教育培训计划应从企业组织整体目标和战略要求出发,从提高企业整体竞争优势的高度预期审视教育培训需求,将教育培训计划纳入经营战略;其次,根据组织结构和工作职位要求,在工作团队层次上确定员工究竟需要提高那些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再次,在搜集员工绩效考评结果、技能测试成绩和培训调查问卷等信息的基础上,将员工个人的目前绩效或技能水平与企业预期绩效要求或技能标准相对照,确定每个员工个人的教育培训需求。这三个层次的评估分析不是孤立的,而应协同进行。

2.量化确定教育培训目标。教育培训目标实际上是将教育培训评估结果具体化,是教育培训内容的量化概括,确定目标总的来说应以明确、可度量为原则。在确定教育培训目标时,应尽可能地给出定量化的衡量指标或指标体系。企业教育培训目标可分为基本知识技能型、领导管理技能型和团队合作精神型等几大类型。简言之,教育培训的基本目标就是提高认识、训练技能、改变态度、调整行为。目标具体内容应因时、因人、因情适时调整和确定。

3.教育培训项目设计。项目设计包括教育培训的对象、形式、时间、教师、设备和方法等,在实施过程中设定教学目标、行为示范、实习演练和学习成绩反馈等环节。

企业员工培训投资问题 篇8

假设:企业的人力资本存量决定企业的收益水平。借鉴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建立企业在职培训投资收益的函数为:

其中Yt为企业的投资收益, Kt为物质资本存量, Lt为职工总数, ht为每位职工的人力资本存量, St为职工性别, Gt为职工年龄, Et为职工的教育水平, ui为随机干扰项。

虽然上述函数中因变量Yt与各参数之间的关系是非线性的, 但对其两边取对数可得:

上式为线性回归模型, 可运用普通最小二乘法估计收益函数的系数, 得到企业的在职培训投资收益函数。然后探讨每位职工的人力资本存量ht的确定方法。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与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 知识更新的速度会越来越快。新技术的出现会使现有的技术相对陈旧, 市场需求变化使得在职培训投资过时, 这些都会导致职工以前经过培训获得的技能知识变得陈旧或废弃, 相当于职工的技能知识发生了折旧, 这种技能知识折旧会影响企业职工的人力资本存量。另外, 在每个会计年度内可能会有一些没有经过培训的新职工进入企业, 也可能会有一些经过培训有一定技能知识的老员工离开企业, 这些人员变动也会使企业的人力资本存量发生变化。

衡量人力资本存量的一个最直接的方法是受教育年限法, 该方法强调受教育年限对人力资本的代表性。劳动力受教育年限与劳动力在“干中学”或“边干边学”的人力资本积累成正相关, 受教育程度越高, 劳动力在劳动中积累经验的能力越高, 接受新技术、新知识越容易。假设每个会计年度内每位职工技能知识的折旧率平均为δ, 通过上述分析, 可以得出企业人力资本存量的表达式:

其中Ht+1为企业t+1时期的人力资本存量总额 (Ht=Ltht) , Ft为新职工人数, Rt为辞职职工人数, jt为职工的平均培训时间。在t+1时期内, 企业的人力资本存量一部分来自于老职工Lt-Rt在t时期的人力资本存量剩余, 以及在t+1时期通过在职培训获得的新存量, 另一部分来自于新职工Ft经过在职培训获得的存量。所以, 每位职工平均人力资本存量可以通过下式获得:

其中通过上述分析得到企业的在职培训投资收益函数后, 可以计算出在职培训投资的边际收益M B。

二、在职培训投资成本计算

在职培训投资成本是指从职工被招聘时期开始, 企业为提高职工的技能知识所开展的一列培训活动的费用支出。不仅包括教室、设备、材料等硬件支出, 还包括培训策划、课程设计、培训者的费用以及各项服务管理费用等。在本文中假设职工的在职培训都是短期培训, 并且职工经过培训后不会影响工资变动。因此, 在职培训的投资成本就是职工的培训费用。另外, 由于职工的受教育时间与接受培训的职工人力资本投资成本成较强的正相关性, 排除了用货币计算人力资本投资成本的价格因素影响, 所以根据边际成本的U型曲线理论, 在职培训投资成本函数可以用培训时间的三次多项式近似表示为:

其中Ct为培训总成本, Tt为培训总时间。根据企业的在职培训投资成本函数可以计算出在职培训投资的边际成本M C。

三、在职培训投资收益率计算

伊兰伯格·史密斯指出, 对任何人来说, 能够达到效用最大化的人力资本投资数量都是在M C=M B的点上取得的。为了简化计算模型, 假设在职培训的投资成本发生在一个会计年度内, 又因为培训的受益年限与职工在岗的服务年限、培训内容等因素有关, 不能一概而论, 则假定企业的在职培训投资在N个会计年度内获得收益, 则企业的在职培训投资报酬率r可以通过下式计算得出:

因为在职培训的投资回收期较长, 无法像物质资本那样在投资完成后就能在短期内甚至即期内转化为生产能力, 从而获得投资收益。所以对在职培训的投资, 在当年作为成本计入, 而收益可能要在以后若干年才能逐渐体现, 因此所计算的投资收益率一般指当期之前 (含当期) 已发生的在职培训投资的收益率。企业可以根据对以往投资收益率的评估, 模拟计算出企业制定的各种在职培训投资方案的收益率, 从而指导企业未来经营期间在职培训投资策略的制定。

另外, 在设定模型时, 可能会由于对研究对象内在规律的认识不充分、数学抽象能力有限等原因, 使得对模型函数形式的确定有可能出现偏差, 所以进一步的工作将针对各类企业的在职培训投资情况进行实证研究, 以检验模型的适宜性,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修正, 以使计算模型更加完善和有效。

参考文献

[1]李湘萍、丁小浩:《企业在职培训的私人投资收益分析》, 《教育与经济》2006年第4期。

[2]王艾青、安立仁:《中国人力资本存量分析》, 《学术研究》2004年第9期。

企业员工培训投资问题 篇9

1 核心员工及其分类

1.1 核心员工的界定

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本投资时, 如何界定核心员工, 是一个关键和基础性的工作。核心员工具有一些与普通员工不同的独特的特征: (1) 较强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2) 较强的自我实现的追求。 (3) 注重工作能力的提升。 (4) 掌握很强的专业知识及专业技能。 (5) 很强的领导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6) 具有广泛的外部关系。

尽管核心员工在许多方面存在共性, 但并不是说每个核心员工都同时具有以上列出的所有特征。不同类型的核心员工可能在某一方面的特征尤其突出即同样是核心员工, 他们之间也会存在个体的差异性。为了实行更加有针对性的投资策略, 我们有必要对核心员工进行进一步的细分。

1.2 核心员工的分类

我们根据核心员工的个人的气质、性格、兴趣、价值取向等方面的差异, 将核心员工进行了分类, 不同类型的核心员工具有各自不同的典型特征:

权威型:权威型核心员工的工作目标就是为了成为企业的管理阶层, 他们对权力和地位的渴望高于一切, 他们认为, 只有成为管理阶层, 他们的才能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他们的价值才能得到企业的认可, 企业对他们给予认可的最好方式就是授予他们较高的管理职位。

自我实现型: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的最高层次的需要。核心员工认为工作的目的就是实现自身的价值, 工作只是实现价值的一个手段而已, 要在工作中体现自身的价值, 因此他们喜欢从事富有挑战性的工作, 并且常会因为工作而废寝忘食。

关系型:关系型核心员工非常注重人际关系的和谐, 他们的感情一般比较细腻, 容易被感性的东西所打动, 他们对于金钱的渴望不是很高, 但对于生活在她周围的人群的处境十分关心, 有时, 他们会因为同事的处境而放弃一份高薪的工作。

研究型:研究型的核心员工, 他们往往喜欢坐在科研室里一直从事思考和创新。新的研究成果的出现将会给他们带来无尽的成就感。这种类型的核心员工比较喜欢独处, 喜欢安静的工作环境。

2 基于个体差异的核心员工人力资本投资措施

人力资本概念的提出经历了一个长期的过程。人力资本是相对于物质资本或非人力资本而言的。人力资本在很大程度上是后天获得的, 获得的途径就是人力资本的投资, 具体来说, 人力资本投资的内容包括: (1) 人力资本的取得成本, 包括招募成本、选择成本、录用成本和安置成本; (2) 人力资本的开发成本, 包括岗前教育成本、岗位培训成本以及脱产培训成本; (3) 人力资本的激励成本, 包括奖励成本和调剂成本; (4) 人力资本的配置成本, 岗位调动成本和岗位在培训成本; (4) 人力资本保障成本, 包括劳动事故保障成本、退休养老保障成本和失业保障成本等。

为了使企业的人力资本的投资更具有针对性, 我们应该在对核心员工进行内部分类的基础上, 针对不同的类型, 对核心员工进行不同的人力资本投资。

2.1 权威型核心员工的投资措施

(1) 授予管理职位, 参与决策。权威型核心员工对权力的渴望会激励他们不断的往企业的管理高层上爬升, 企业授予他们管理职位, 会是他们觉得很有成就感, 从而激发更大的工作热情。

(2) 充分授权。授权就是把本来不属于员工的权利授予员工, 让他们有权处理授权范围内的工作。通过授权, 员工会拥有一些自己本职工作以外的职权, 同时也会觉得企业和上司对自己的信任, 因此会对企业产生极大的忠诚度。

(3) 内部提升。威廉.詹姆士说过, “人性中最本质的东西是被欣赏”, 合理的内部提升, 会使核心员工感到自己职业地位的提高和自身价值的提升, 他们工作的目标会一步步的实现, 必然会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

2.2 自我实现型核心员工的投资措施

(1) 提供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对于这类员工来说, 不仅要认识和重视他们的价值, 更要创造条件实现其价值, 最好的方法就是提供具有挑战性的工作。自我实现型的员工总是喜欢从事富有条挑战性的工作。对于这类核心员工来说, 提供富有挑战性的工作比授予比较高的职位更具有吸引力。

(2) 创造内部创业的机会。企业内部的核心员工一般都会对企业有比较强的忠诚度, 如果企业内部可以提供一定的创业条件, 使得他们自身的价值得到更好的体现, 他们就会倾向于继续留在企业, 为企业的持续发展献计献策, 而不会跳槽到其他的同样具有创业条件的企业。

(3) 关注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除了较具吸引力的薪酬以外, 自我实现型员工更加希望能够在企业获得更多的发展空间, 获得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一次好的发展机会和空间会使他们产生强大的希望和动力, 进而激发其工作热情, 充分发挥其创造力。

2.3 关系型核心员工的投资措施

(1) 建立优秀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发展和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并为企业员工普遍认可和遵循的, 具有本体也特色的价值观念、思想意识和行为准则。企业文化是企业的“软件”只有优秀的企业文化, 才能得到关系型核心员工的认可, 也才能让核心员工为了企业的发展, 而全心的付出, 贡献他们的实力和才干。

(2) 设立亲情福利制度。市场经济下竞争日趋激烈, 使得几乎所有的企业都建立了一系列的福利措施, 来留住和吸引优秀的人才。对于关系型员工来说, 设立亲情福利制度, 将福利惠及自己周围、身边的人, 会使企业显得更具人性, 也比较符合我国推崇人文关怀的传统文化内涵, 往往会产生更大的激励效果。

(3) 授予荣誉称号。荣誉是对一个人自身价值的认可, “荣誉是不值钱的, 但荣誉又是无价的。”对与关系型员工来说, 授予一定的荣誉, 会使他们感到无比的光荣, 这样的无形激励, 往往比有形的货币激励更加有作用。

2.4 研究型核心员工的投资措施

(1) 建立科研、学术工作室。研究型员工的工作主要是搞研究或学术, 他们大多数的工作时间都是在搞科研, 因此为他们提供一个环境优越、设施比较齐全的科研工作室, 是对他们工作的最大鼓舞、支持和认可。

(2) 设立专项科研基金。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投入, 要推进企业科研水平的提升当然也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为了支持和促进企业科研工作, 企业应该为科研项目设立专项基金, 为科研项目的开展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

(3) 设立专业学术讲座。对于搞学术研究的人来说, 除了研究工作本身带来的幸福感以外, 最大的幸福莫过于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大家一起分享。因此企业应该为研究型的核心员工设立专门的学术性讲座, 既可以将组织最新的研究成果进行宣传, 又可以激励研究型员工更加努力工作。

参考文献

[1]李朝林.论人力资本优先投资战略[J].安徽大学学报, 2001, (3) .

[2]孙旭.人力资本投资、人力资本存量与人力资本投入比较[J].统计与决策, 2007, (5) .

[3]张再生.人力资本投资—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增长点[J].人口学刊, 2000, (2) .

[4]苏文平.核心员工的非经济性激励探讨[J].探索与争鸣, 2004, (10) .

企业员工培训投资问题 篇10

在全球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形下,我国民营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企业拥有的人才,尤其是核心人才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决定着企业在竞争中能否被淘汰。笔者将核心员工界定为那些掌握企业核心技术,或从事企业核心业务,或处在企业核心岗位,对企业生产经营有着重大影响力或决策权的,理解与实践企业核心价值观的员工,他们是企业核心能力的创造者。我国的民营企业起步较晚,多数规模不大,因此,对于人力资本的投资也更为慎重,针对核心员工的职业生涯管理如今已经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研究课题。目前我国学术界对人力资本的投资研究较为深入,在培训方面也研究了培训与员工离职的风险,但还没有将职业生涯管理作为一个项目来进行量化研究。

职业生涯管理主要包括两种:一是个人职业生涯管理,是指社会劳动者在职业生命周期(从进入劳动力市场到退出劳动力市场)的全程中,由职业发展计划、职业策略、职业进入、职业变动等一系列变量构成;二是组织职业生涯管理,即由组织实施的、旨在开发员工的潜力、留住员工、使员工能自我实现的一系列管理方法,是组织生涯发展计划和个人生涯发展计划活动相结合所产生的结果。通过组织生涯管理系统以达到组织人力资源需求与个人生涯需求之间的平衡,创造一个高效率的工作环境和引人、育人、留人的企业氛围。只有组织员工的卓越发展,将自己的聪明才智奉献给组织,才有组织目标的实现,而员工的卓越则有赖于组织实施的职业生涯管理。因此,研究企业中职业生涯管理的相关问题无论是对企业还是对员工都是重要的。

二、职业生涯管理的相关内容分析

(一)对于员工个人职业生涯的分类

1.职业生涯按其表现形式分

职业生涯按照其表现形式可以分为内职业生涯和外职业生涯。内职业生涯就是员工从事某种职业的知识、观念、经验、能力、心理素质和内心感受的组合以及变化过程;而外职业生涯是从事某一职业时的工作时间、地点、工作内容、职务、待遇等因素的组合及其变化过程。个人对于内在职业生涯的感知能力往往没有外在职业生涯体验的深刻,因此内在能力的增长可能不便于识别。①

2.职业生涯按时间长短分

职业生涯按照时间的长短可以分为人生规划(整个职业的生涯,长达40年左右)、长期规划(5-10年的规划)、中期规划(2-5年的规划)和短期规划(2年以内的规划)。如今长达40年的规划是个人自己职业目标,针对一个企业来讲,比较适合的是中期或短期的规划管理,即使是两年的规划时间对于员工的自身来讲,也可能是一个较长的考验时间。因此管理的成效体现可能不是很显著。

(二)员工职业生涯管理的实施

企业员工职业生涯管理的实施包括自我评估、组织与社会环境分析、职业生涯机会的评估、职业生涯目标的确定、制定行动方案、评估与反馈等六个步骤,企业要做的就是帮助员工完成这六个步骤。因此,企业需要做的管理包括运用人才测评、绩效管理、岗位竞聘、轮岗工作、评优工作以及重要的各项培训来推动员工的职业生涯管理,最终达到员工与企业共成长。企业在职业生涯管理的实施过程中的各项投资对于企业来讲都需要进行决策分析,尤其是在培训、人才测评、轮岗方面的工作在实际的操作中具有风险性,因此,有效的成本预算、风险预测对于企业来讲都十分必要。

三、模型分析

(一)企业自我出资进行职业生涯管理模型分析

如前所述,民营企业对于核心员工的职业生涯管理的具体实施中包括的职业培训是企业需要投资最大也是风险最大的部分,培训包括入职培训、在岗培训与脱岗培训等,培训的内容包括一般技能培训、先进技术培训、领先技术培训等。如果把职业生涯管理作为企业留人、育人的项目来看,则需构建企业收益的模型,并对其求解分析。

1.模型构建

本模型就是要求出方案的收益,即NPV的大小,当只有一个投资方案时,若NPV>0,则接受该方案;若NPV<0,则拒绝该方案。当有多个投资方案时,在NPV>0的方案中选取NPV值最大的方案,即:

{maxΝΡVs.t.ΝΡV>0

其中,ΝΡV=-t=0kC¯t(1+i0/γ)t+i=1n+1(1-α)Ιt-Οt(1+i0/γ)t

NPV:净现值;

n:项目运行的年限,指的是项目的回收期限,这里指由于给员工进行培训所带来的收益时效;若为对核心员工的培训,则其取值的大小根据培训的内容而变化。一般技能培训时,n取1年计算,先进技术培训时,n取1-3年计算;领先技术培训时,n则取3年以上的值。对于长期的职业培训,时间则可能变为5年以上;

k:投资的年限;

α:民营企业职业生涯管理投资人为风险系数,在这里主要表现为员工离职带来的风险;

C¯:职业生涯管理培训投资的成本;

γ:民营企业职业生涯管理投资利率风险系数, γ=无利率风险的投资收益/利率风险存在时投资的最大风险收益;

It :第t年现金流入额;

Ot :第t年现金流出额;

i0:预定贴现率,i0的确定可根据民营企业各自的情况来定,可取民营企业可以接受的最低利润率。

2.模型分析

本模型将对于核心员工的职业生涯管理等同于一个项目,下面就设定一些数据对此模型进行分析。

假设某企业对于某员工进行离岗的领先技术培训,则投资回收时间n设为3年,由于时间较久,员工掌握新技术后可能离职风险率为0.5,初始投资额为2万元,第一年的现金流入额为8万元,以后两年的收入均为10万元,现金流出额则每年需要投入1万元,企业预定贴现率为20%,投资风险系数为0.5,则求解如下:

ΝΡV=-2(1+20%/0.5)0+8×0.5-1(1+20%/0.5)1+10×0.5-1(1+20%/0.5)2+10×0.5-1(1+20%/0.5)3ΝΡV=-2+2.14+2.04+1.46=3.64

万元>0,所以此项目可行,企业对于员工的职业生涯管理培训是值得的。

如果需要在数个项目中做决策,则需要选择NPV最大的那个方案。例如,还有两个项目同时也列入决策之列,其计算数据如表1:

经过计算可以得出,NPV3>NPV1>NPV2,所以决策结果是选择第三个项目。第三个项目的回收周期最长,达到五年, 也就是针对员工开展了类似于职业生涯管理的项目,因此,提高了其工作的积极性,工作效果较为显著。

3.结果分析

由上述实例分析知道,企业对于员工的职业生涯管理是必要的,核心员工的长期工作为企业带来的效益远远大于企业对其培训所支付的成本。企业可依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针对不同的员工进行不同的职业生涯管理,如可采取企业单独出资的形式或动员员工为了完善其职业生涯与企业共同出资进行职业生涯管理。

(二)企业与员工共同出资进行职业生涯管理模型分析

1.模型构建

笔者将借鉴信息经济学中的委托-代理激励模型对企业与员工共同投资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内容分析。②本模型中,企业为委托人,核心员工为代理人,设z为企业投入的诸如职业培训等管理成本,相应创造的总收益为:R=f(z),即员工勤奋工作给企业带来的收益且假定f(z)为严格递增的凹函数,满足: f′(z)>0,f″(z)<0(也就是说,员工越努力企业的收益越大,但增加率是递减的);设核心员工投资为y,企业对核心员工的激励投资合同为:S(y)=α+β(y),则:z=y+S(y),即:z=y+α+β(y)=α+(1+β)y

设核心员工由于进行职业生涯管理更加努力工作,企业对于其工作业绩的奖励为:P=bR,b为核心员工分享的收益份额(此处假设0<b<1为确定常数)。

则企业的纯收入为:Π=R-S-P

若记委托人的效用函数为v(x),则相应的效用是v(Π)。核心员工的纯收入为:w=P-y,记核心员工的效用函数为u(w),则核心员工的效用为u(w)=u(P-y),u(w0)称为保留效用,则委托代理模型可描述如下:

{maxα,βE[v(R-S-Ρ)]s.t.E[u(Ρ-y)u(w0)]yargmaxE[u(Ρ-y)]

2.模型分析

(1)假设委托人和代理人都是风险中性的,则委托人的期望效用等于期望收入:E[ v( R-S-P )]=E( R-S-P ) = (1-b) f(z)-(α+βy)。

因为w=P-y=bR-y=bf(z)-y,显然w也是随机变量,且有:Ew=bf(z)-y

代理人的期望效用也等于期望收入:E[u(P-y)]=E(P-y)=bf(z)-y

于是,上述模型的确定性等价形式为:

{maxα,β(1-b)f(z)-(α+βy)s.t.bf(z)-yw0zargmaxbf(z)-y

由于z=y+(α+βy)=α+(1+β)y,若令f(z)=ln(z),则委托人的期望效用为:E=(1-b)ln[α+(1+β)y]-(α+βy)。

所求委托人的问题是解下面的最大化问题:

{maxα,β,yy(1-b)ln[α+βy]-(α+βy)s.t.bln[α+(1+β)y]-yEw0yargmaxbln[α+(1+β)y]-y

y∈arg max bln[α+(1+β)y]-y,解得:y*=b-α/(1+β)。

y*代入参与约束并令参与约束等式成立,可求得α的表达式,代入目标函数,得最优化问题:

max lnb(1+β)--W0-b

得到一阶条件为:

11+β-b=0

即有:β=1/b-1

则,α=(1+β)[w¯+b(1-lnb(1+β))]

(2)假设委托人是风险中性,代理人是风险规避的,则委托人的期望效用等于期望收入:

E[v(R-S-P)]=E(R-S-P)=(1-b)f(z)-(α+βy)

由于z=y+(α+βy)=α+(1+β)y,若令f(z)=ln(z),则委托人的期望效用为:

E=(1-b)ln[α+(1+β)y]-(α+βy),且有Var(w)=b2σ2。

假设代理人是风险规避的,设其效用函数为 u=e-ρw,其中ρ是绝对风险规避度量,w为实际际货币收入,则代理人的实际收入是:

w=P-y=bf(z)-y

确定性等价形式为:

Ew-12ρb2σ2=bln[α+(1+β)y]-y-12ρb2σ2

于是,所求委托人的问题是求解下面最大化问题:

{maxα,β,y(1-b)ln[α+(1+β)y]-(α+βy)s.t.bln[α+(1+β)y]-y-12ρb2σ2w¯yargmaxbln[α(1+β)y]-y-12ρb2σ2

其中w¯为代理人的保留效用水平。

仿照(1)的求解过程,可得:

{α=(1+β)[w¯+b(1-lnb(1+β))+12ρb2σ2]β=1b-1

3.结果分析

因此,由上述讨论可得出,yβ=α(1+β)2>0,当企业对核心员工投资的激励程度增加时,核心员工投资的积极性也在增加。

但是由于2yβ2=-2α(1+β)3<0,即说明核心员工投资增加的速度在减缓,也就是说,企业对于职业生涯管理的成效持积极态度时,可能由于管理的成效对于员工来讲不明显,员工的积极性的增加度随之减慢。这在企业的职业生涯管理中是比较常见的现象,职业生涯的规划的长短期是按照员工的个人目标决定的,总体来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贯穿人生的大部分时间。短期的投资(例如软技能培训)只能在员工内职业生涯上进行一定程度的完善,知识的积累需要一定时间,由书面的知识到实际的生产成效也需要时间的验证,因此,如果对于员工的职业生涯管理在短期内见不到成效,也就是说在外职业生涯上没有有所体现,例如晋升、加薪等,企业对其的激励并不能完全将员工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因此,建议企业在进行核心员工的职业生涯管理时要考虑员工的自身状况,与不同的员工签订不同的激励合同,在职业培训等方面力求将培训做得更有针对性,适当缩短投资时间,让员工看到效果,增加信心,同时其对于自身培训投资的积极性也会增加。

(三)员工之间投资职业生涯管理的模型分析

如前所述,职业生涯管理包括组织和个人两种模式,前两个模型分别就企业本身与组织中企业与员工的投资模式进行了分析。在本模型中,笔者将着重讨论个人职业生涯管理。在组织中,职业生涯管理主要的承载者是员工,因此如果企业对于员工的重视不够,或是没有资金支持员工职业培训,为了对自己更加了解,成功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员工就需要积极的投入对自己职业道路的规划与研究中。个人投资的目的并不是利润的最大化,而是整体效用或收益的最大化。由于规模效应,员工参加适当的培训与交际在组成团队的情况下更具有讨价还价的能力,从而降低成本与风险。因此,研究员工之间进行协商投资职业生涯管理的培训、职业测评等具有现实意义。

1.模型分析

假设n个员工组成的团队参加一个培训,如果采取自愿出资的形式,可能员工之间的收入不等,收入较少的员工或者对此培训偏好不高,风险规避的员工出资可能就会较少,因此训练不能更加深入和彻底,因此,总体的受益程度取决于每个员工愿意出资的数量。

(1)从员工个人角度讨论出资情况:

设第i个员工的贡献是gI,总供给为G=i=1n。假定员工对于培训的偏好参数为α,0<α<1,Mi为个人总预算收入, xi是用于其它物品的消费金额。假定uixi<0,uiG>0,且培训投资与非培训投资之间的边际替代率是递减的。则在给定其他员工战略的情况下,第i个员工选择自己的最优战略(xi,gI),建立员工的效用函数模型如下:

{maxαEi(xi,G)=αlnG+(1-α)lnxis.t.Ei(xi,G)gixi+gi=Μi

在纳什均衡条件下,用于培训投资和其他物品的消费的边际替代率为:

MRSGx=(∂ui/∂xi)/(∂ui/∂G)=1④

因此,可得到α/G=(1-α)/xI,G=α(Mi-gi)/(1-α)。

则第i个员工的最优贡献为gi*,最终的反映函数为:gi*+j=1,jingj=α(Μi-gi*)/(1-α)

整理得到:gi*=αΜi-j=1,jingj(1-α)gi

因此,n个均衡条件构成了培训自愿出资的纳什均衡状态:

g*=(g1*,gi*,gn*),G*=i=1ngi*

(2)从整个团队角度考虑出资情况:

从整个团队的角度考虑最优效用就是寻找团队的帕累托最优解,假定团队的总效用为U,则U=i=1nEi=i=1n[αlnG+(1-α)lnxi],建立模型如下:

{maxαU(Ei)s.t.i=1nΜi=i=1nxi+i=1nyi

帕累托最优一阶条件为:

ΜRSGx=i=1n(ui/xi)/(ui/G)=ΜRSGx1+ΜRSGxi+ΜRSGxn=1

帕累托最优均衡下培训对其他消费品的边际替代率:(MRSGxi)pe<1,可以得到:GPE>GNE,如图1所示:

即帕累托最优条件下的供给大于纳什均衡条件下的供给。

2.结果分析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再一次证明个人理性与集体利益的差距,现实中最终博弈结果往往是纳什均衡的状态,导致资源不能充分利用,博弈各方的效用不能达到最大化,由于员工的收入有差距且偏好不同,导致出资差距较大,如果采取平均分摊的方式则收入较少的员工就会陷入困难的境地,所以对于核心员工个人来讲,如何组成一个团队来进行投资需要彼此的商议。因此笔者建议在此种情况下,团队应该以工会的形式向企业讨价还价,在企业适当投资的基础上,再根据所缺费用按照学习的必要性和收入的高低进行适当分配,在总体费用降低的情况下可以尽量协调,达到合理分摊。

四、结论与启示

由上述讨论可以得出,我国民营企业对于核心员工职业生涯管理的投资是一个需要慎重决策的问题,对企业来讲,留住核心员工,提高其工作积极性,提高效率是值得的,也是职业生涯管理的重点。对企业与员工来讲,如何决定出资比例,能够不影响员工出资的积极性是企业需要决策的问题。针对一个团队来讲,员工之间进行培训管理的费用如何分摊也需要大家商议。通过上述决策分析,所给的启示就是要求企业尽量针对不同的员工作出不同的培训计划,而员工自己则需要积极的配合企业,积极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做规划与决策,二者只有相结合才能使得员工迅速成长,职业生涯顺利发展,同时有了员工的努力工作,企业的发展也才会持续。

参考文献

[1]赵楠,施晨越.职业生涯开发与管理操作手册[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2]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3]王来生.科技投入的博弈分析模型[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5(1):109-111.

[4]张向前.我国智力资本投资决策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5(2):65-70.

[5]齐寅峰.公司财务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6]Holmstrom.B and P.Milnrom:Aggregation andLinearity in Provision of Intertemporal Incentives[J].Econometrica 1987(55):303-328.

[7]詹姆斯.莫里斯论文精选一非对称信息下的激励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8]加里.德斯勒,曾湘泉.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9]崔世红.企业员工在职培训的决策分析[J].中州煤炭,2005(5):75-76.

浅谈投资银行与企业融资问题 篇11

摘 要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对我国企业发展既带来了机遇,又带来了新的挑战。企业要想发展必然需要大量的资金来支持,但是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资金的短缺是我国企业所要面临的严峻问题。所以,银行投资成为当下企业融资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 投资银行 企业资本 企业融资

资金是企业保持正常生产运营的最基本要素之一,是企业发展的命脉。但是长期以来受激烈的市场竞争等因素干扰,企业融资难已经成为困扰企业发展的严重问题。企业传统的融资方式渠道狭窄,而且程序繁琐,资金不能及时到位等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企业的发展。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投资银行给企业融资带来曙光。

一、我国企业融资现状

(一)企业融资成本过高,自身资金缺乏

我国企业融资方式主要是内源融资与外源融资。企业内源融资是在充分挖掘企业内部的发展潜力基础上进行的,相对来讲企业的内源融资是成本较低,且效益较高的一种融资方式,但是企业一旦面临资金困难,就会使得企业生产原材料供应不足,而已经销售出去的产品很难实现资金的回流,再加上大量的产品积压占用流动资金,使得企业融资困难,面临巨大的债务危机。例如2012年,山东省就有近55%的企业认为企业融资困难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原材料上涨,与去年同比增长近20%,使得净利润下滑15%。企业的外源融资方式大体包括:银行贷款、股票、企业债券等。但是外源融资相对于企业的内源融资,其成本较高,包括利息的支出以及一系列相关的筹资费用等。而且银行贷款利息的涨幅也会带给企业一定的压力,且手续种类多样,程序繁杂等,也对企业的融资造成了困扰。

(二)企业融资渠道狭窄

由于企业外部融资方式主要是银行贷款、股票、债券等,但是因为我国债券市场的准入门槛相对较高,并不是每一个企业都能成功上市,发行股票。再加上现阶段的我国债券投资市场制度尚不健全,还存在着种种的弊端,也是的企业很难走证券发行这一融资道路,就造成了企业融资渠道的狭窄。例如据中国不动产研究中心最新数据报告显示,我国有近55%的企业认为目前融资渠道相对较窄。据了解天使投资基金对创业阶段的企业累计投资上限是不超过200万人民币,这对企业来讲无异于杯水车薪。

(三)获得的银行信贷支持不足

随着银行对企业信贷的收紧以及程序审核上的严格把控,再加上银行贷款交易成本较高,增大了企业银行贷款的难度。而且很多企业由于经营者经营理念薄弱,企业内部制度混乱等原因,使得企业的基础设施等方面先天投入不足,这对于银行而言,达不到资产抵押的标准,并且对企业的信用度持怀疑态度。

二、投资银行拓展企业融资业务的必要性和措施

(一)投资银行拓展企业融资业务的必要性

投资银行其实指的是专门从事投资银行业务的金融机构,相对来讲,投资银行是一个模糊的、抽象的概念。在发达的国家中,形态和投资经营方式相对较为高级的中介机构也可以称之为投资银行。投资银行对企业来讲,在帮助企业筹措到大量资金的同时,还能利用其自身的资源优势,帮助企业转变经营理念,优化企业的资源和产业结构配置,推进企业的市场化进程,使之更好的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变革。而且投资银行的介入,还会促进企业的金融工具发生重大变革,在一定程度上为企业融资拓宽了业务渠道。

(二)投资银行拓展企业融资业务的措施

1、创新企业的融资工具

投资银行帮助企业创新融资工具的主要方式就是业务的创新。投资银行的人才是其最优势的资源,也是其发展创新的核心所在,他们通过依靠人才的创新意识,帮助企业积极寻找最先进科学的企业经营的制度和理念,优化企业的产业结构,提高市场竞争力,并且通过金融工具的创新来帮助企业在资金周转困难的时候能够以最快的速度筹措到资金。

2、寻求与商业银行的合作,帮助企业拓宽融资渠道

投资银行要想更好的帮助企业进行融资渠道的拓展,可以同商业银行进行合作。在帮助企业发行公司债券的时候,寻求商业银行的支持,让其帮助企业进行债券的收发以及费用的代缴等业务。而且在企业准备上市期间,在资金不到位的情况下,投资银行可以以中间人的身份为企业进行担保,从而既使得企业解决了资金的困难,又帮助银行稳定了企业资金清算业务。

3、借鉴西方先进经验,抓住机遇

现阶段我国的投资银行要帮助企业进行融资业务和渠道的拓展,必先稳定自身的经营。投资银行要想更好的适应现代化市场经济的发展,必须要在立足我国经融市场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借鉴外国的现金经营管理理念,找准自身的市场目标定位,发展创新自身的金融业务和产品。而且要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认清形势,抓住机遇和挑战,才能保证自身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中站稳脚跟,从而更好的帮助企业进行融资业务的拓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得企业所面临的融资难的问题日益凸显,投资银行作为企业融资的重要渠道,对企业的生产经营起着重要作用。投资银行参与企业拓展融资业务,能够帮助企业顺利的进行生产运作,明确企业的发展目标,并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做好市场定位,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使得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陈媛媛.企业并购融资分析与投资银行业务拓展.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0(03).

[2]邴守英.我国投行参与并购业务的策略研究.北京交通大学.2011(05).

我国中小企业投资问题研究 篇12

企业除了将资金用于自身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之外, 可以将暂时闲置的资金用于投资, 以便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这是因为企业若将闲置的资金存于银行, 只能获得很少的利息;如果资金长期得不到有效利用, 会造成资金沉淀。为此, 企业有必要为多余的资金寻找出路以取得一定的收益或达到控制其他企业的目的等。

二、企业投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 投资环境复杂, 难以控制。

企业的投资环境包括经济环境、法律环境、市场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和资源环境等, 具有构成复杂、变化较快等特点, 对企业来说这些因素是难以预见和难以改变的。例如一些金融、保险、基础设施、科教文卫等领域不同程度地限制民营、私营企业进入。一些允许进入的行业, 也存在门槛过高、前置性审批复杂等问题。

(二) 资金短缺, 筹资渠道单一。

投资要求企业能够及时、足额、低成本地筹集到所需资金, 如果企业资金短缺, 筹资能力又较弱, 投资必将受到极大限制。但银行对中小企业资金需求支持力度不够, 而资本市场又难以进入。在资金不足的困扰下, 如何进行投资并能取得良好的收益, 对投资决策者来说是一个难题。

(三) 缺乏市场调查, 信息不充分。

投资中存在大量的主观判断, 有些企业往往不深入进行市场调研和科学论证, 搜集的信息不全面、不真实, 加之决策者决策能力低下, 使得投资决策失误频繁发生, 投资无法按期收回。

(四) 投资者素质偏低, 投资风险大。

风险管理是一项比较复杂的管理, 要有相应的业务知识、法律知识、管理技能、市场运作经验等, 一些企业人员素质整体不高, 对投资风险的认识不足, 缺乏驾驭风险和规避风险的能力。

(五) 管理层墨守陈规, 投资缺乏创新。

企业领导班子墨守陈规, 投资创新意识不够, 不从本企业所处环境角度研究改革政策措施, 往往追随大企业或同行相近企业的投资模式以及投资做法, 不能投资培植自己独特的技术或核心竞争力。

(六) 内部机制不健全, 投资管理方式不当。

投资管理模式不科学没有建立内部财务监控机制, 管理的制度和办法滞后。忽视科学投资战略规划和精确的预算控制, 缺乏必要的激励约束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等, 造成投资失误、投资浪费、投资亏损等。

(七) 缺乏整体战略意识, 投资决策程序混乱。

投资缺乏整体战略意识和科学规划, 决策程序比较混乱, 董事会监督权、经营权与决策权混同, 企业决策几乎都是由企业高管、董事长、总经理决定的, 这种决策不经过民主决策, 盲目投资、意气投资、感情投资等现象层出不穷。

三、我国企业投资的对策建议

(一) 认真分析投资环境, 完善服务体系。

企业应对不断变化的环境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 把握其变化趋势及规律, 并制定多种应变措施, 适时调整投资政策、改变管理方法。政府要转变观念和职能简化审批手续, 降低各类进入门槛, 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投融资体制, 减少行政性收费, 完善服务体系, 提高办事效率。

(二) 促进机制创新, 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促进金融体制改革和金融工具的创新, 激活民间资本, 有秩序发展地方小银行和民营信贷机构等。鼓励商业银行改进贷款条件、贷款方式、贷款品种以及审批程序。帮助中小企业提升信誉意识和信用水平, 注重发展资本市场建立和完善风险投资机制等。

(三) 搞好市场调查, 掌握充足信息。

作好市场调查, 加大对投资调研的支持力度, 搜集充足而可靠的信息。对于搜集的信息, 进行必要的加工延伸。企业应设立专项资金、专门调查部门和专门部门, 研究规避风险问题, 根据实际需要来确定适合自己的调查方式。

(四) 完善内部管理机制, 实施先进的管理方法。

健全投资管理机构, 提高风险控制能力, 实现科学决策、科学管理, 形成完整的决策机制、激励机制和制约机制。制定严格的投资管理制度, 建立监督控制机制, 界定关键区域的责权利, 形成一套真正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投资管理方法。

(五) 建立风险处理机制, 努力降低投资风险。

通过建立健全企业风险转移机制 (保险和非保险) 将投资风险转移;通过企业之间联营、多种经营及对外投资多元化等方式建立健全企业风险分散机制;在保证财务管理目标实现的前提下, 建立健全风险回避机制;建立健全企业的风险基金和积累分配机制, 及时足额的增补企业的自有资金;建立实时、全面、动态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 对企业在投资中的潜在风险进行实时监控。

(六) 树立创新意识, 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

企业应该树立创新意识, 在自己的领域内不断推陈出新, 培育和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核心科技技术, 推动企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设立专项基金支持企业的技术改造, 使企业的产品和服务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七) 培养优秀的投资人才, 增加风险防范意识。

企业要做好投资人才的培育工作, 培养一批敢于创新, 具有很强的投资意识和抗风险意识, 掌握科学方法, 既有高度的社会责任心和历史使命感, 又有投资管理经验和财务、金融、审计、税务、法律、管理等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八) 建立科学的决策程序, 制定严格的决策责任制。

企业应加强科学决策、集体决策, 摈弃主观决策, 强调决策程序的民主化和科学化, 最大限度地消除决策过程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和随意性。对因违反决策程序, 使投资造成严重损失的负责人, 要依法追究其经济法律责任。

参考文献

[1]陈伏辉.企业项目投资决策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J].中国科技信息.2007 (19) [1]陈伏辉.企业项目投资决策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J].中国科技信息.2007 (19)

上一篇:生命在于行动下一篇:氧化动力学测定